目 录

卍新续藏第 37 册 No. 0660 涅槃经疏私记

  涅槃经疏私记目次卷第一释序品第一卷第二释纯陀品第二卷第三释哀叹品第三卷第四释长寿品第四释金刚身品第五释名字功德品第六卷第五释四相品第七释四相品下释四依品第八释邪正品第九释四谛品第十释四倒品第十一卷第六释如来性品第十二释文字品第十三释鸟喻品第十四释月喻品第十五释菩萨品第十六释大众问品第十七卷第七释现病品第十八释圣行品第十九释圣行品下卷第八释梵行品第二十释梵行品之二释梵行品之三释梵行品之四释梵行品之五释婴儿行品第二十一卷第九释高贵德王品第二十二释德王品之二释德王品之三卷第十释德王品之四释德王品之五释德王品第六卷第十一释狮子吼品第二十三释狮子吼品之二卷第十二释狮子吼品之三释狮子吼品之四释狮子吼品之五释狮子吼品之六

  涅槃经疏私记目次终

  No. 660

  天台涅槃疏私记卷第一(一本)

  天台沙门 行满 集

  ○释序品

  释此疏文大分为二。先通释。次别释。初通释中文分为三。先论古人直消经文不分节章段。次分节下泛论分节之意。三今分下今家分文。

  初云上代等者。略指梁朝已前。都不节目。所言代者。虽义立三十年。今取代更为异世义。异世弘法世世有之。故云代也。诸家分节广略不同。有科无科。贵在得意。如法华意难。须以十卷谈玄释妙。本迹二门说于佛意。此经亦尔。须明经旨开显及被末代。兼带之意同显佛性也。

  次文云小山瑶者。吴兴鸟程小山寺瑶法师也。

  关内凭者。即关中凭法师。以此分节为则也。

  盈缩非一等者具如下文。或分为二三四等。皆以兰菊。若偏执者无三益。失一道四悉益也。

  梁武等者。梁帝每下朝。戴褐帽子。被袈裟。自登座。讲涅槃经。分此经文为中前中后。故下文破云。黄昏夜半复齐何文也。

  开善唯序正。以流通后分未来故也。

  光宅是流通者。自弥天安公已来。经无大小分为三段。

  灵味等者。灵味寺名。宝高法师作此分文。

  问有缘起者。由纯陀施食。如来开常。说常住五果无差。纯陀发问。后与文殊共论以为缘起。后迦叶发三十四问。问中皆是缘起也。

  答有余势者。正答至大众问品一十四品。从现病品去。具论五行十功德。乃至师子德王皆有余势也。

  河西五门者。河西朗法师。今家分文名同。

  婆薮者。亦云槃逗。此云天亲。造涅槃论。分为七分也。

  兴皇八门者。兴皇寺名。朗法师时人号为伏虎朗。长干得意布等分为八门也。

  而经遮论开者。经即今经。论是大论。经遮者。如下文。牧女添水乃至城中女人四度添之。故遮也。论开者。大论释大品。以八门分别。何者。以般若波罗蜜深。故以八门分之。犹如水深难度派之令浅。如人负重折之令轻。故云开也大论如止观记三。

  今分下正解为五章。始自召请众乃至于涅槃用。一一皆明佛性之义。又此七义解释五章。一召请涅槃众者。五十二众咸集拘尸。权者宜请。实者须召也。二开演涅槃施者。开演只是法施也。三示涅槃行者。谓五行十功德也。四问答涅槃义者。师子吼以六重问答佛性之义。初明一体三宝至于六因果也。五折摄涅槃用者。从迦叶品说经末及陈如品。皆明用也。

  道不孤运者。道有二种。一自行之道。二利生之道。自行从因至果。利他从果起因。

  待时处伴者等。时谓二月十五日晨朝面门放光之时。亦表言教当当不绝。故从口吐也。处即俱尸那城双林之处。三世诸佛皆同此涅槃也。伴即五十二众也。

  启照者。启犹开也。照即光也。

  随类发声者。下至蛣?五十二众。咸感声教会此拘尸也。

  缘牵曰召者。远论过去久远。近论今生五味。堪开常住佛性为缘。实人召也。

  招致曰请者。上能令下为招。致犹得也。大涅槃光咸令权实得益。乃至等觉菩萨犹得一分法身之益故也。

  十方奔集者。奔踊也。法华疏云如来一命四方奔踊也。

  咸为显发者。今开秘藏佛性得畅。权实之众皆以涅槃门修。名之为咸也。倾尽法藏。故云无吝也。

  但不尽能受者。释无吝意。约昔教论。未堪闻大也。

  初初毒涂者。乳名虽同。邪正有异。初以无常之毒断于邪常之乳。后执无常之毒。还为洗除即说真常之乳。初乳后乳名同义异也。

  前同末异者。以诸菩萨先同邪常。后机成就为说无常。名为末异。初同无常。后说真常。此即二重。前同后异。皆为伺机待时也。

  施常色力者。先施无常色力。今开昔无常色力常住色力施之故也。

  因比丘请住者。即是三修比丘执无常教。请如来住世一劫半劫莫入涅槃也。

  斥伪谈真者。斥三修伪。为说胜修。名之为真。

  殷勤劝问者。广如下文。劝问戒律。有辞有权。至再至三。故云殷勤也。

  随问施与者。从迦叶发问。长寿品去一十四品广答其问。皆令无常使法无滞。名之为与也。

  法雨充溢者。自行内充。化他为溢也。

  满拘尸城者。五十二众皆于此城咸受法味。名之为满也。

  善巧方便者。如来托疾现身有病。广说无病。五行十德悉令进修。故言前也。

  迦叶推请者。下文现病品三推三请如来说法也。

  融怿者。怿悦也。

  说三指一者。说三种病人。一谤大乘。二作五逆罪。三一阐提。如是之病定不可治。指一者。指可差之人。若遇瞻病若不遇等悉皆得差也。

  浩然无尽者。洪大也。涅槃之体遍一切处。依正不二。故云无尽也。

  举一等者。一谓佛性。诸即十方。佛性摄尽。故云蔽诸也。

  若指咸谈海者。海具众德。万流咸会同一咸味。即喻佛如海。一切众生同归涅槃佛性海中无不摄尽也。

  涅槃义者。只是佛性。一切众生皆悉有之。名为涅槃义故也。

  佛性之体非善非恶等者。正因之理不当善恶。性通善恶。今约理说。名之为非也。

  弥满无崖者。体之与用遍一切法。名曰无崖也。佛性之体犹如虚空。光明色相亦遍一切。善恶二用亦遍一切故也。

  囊括等者。大论云。如囊中有宝。不探示人。人无知者。佛性亦尔。如囊之宝今以示。遍于善恶。括结也。概乎略也。止观记云。有底曰囊。无底曰囊也。

  用善者。一切众生如罗睺罗。皆是佛之真子也。

  用恶者。善星比丘是菩萨之子。常求佛过作一阐提。涅槃会中以受记莂也。

  二子既然者。皆是如来善恶之子。等有佛性之用也。

  邪正双用者。用是同义。又化用义也。

  邪徒十外者。邪谓六师之徒。外谓十仙外道也。

  中亦例尔者。大小偏圆中间三味。斥小入大。义为今昔也。

  逆顺相由者。逆由于顺。顺由于逆。故云相也。

  无始而始至无终者。涅槃之体本无始终。今分五章。故云始终也。

  恶尽善穷等者。恶尽分通深浅。善穷究竟极位。亦应以六即分之。名为恶尽也。

  折摄既休者。一期化毕。若有未度者亦作得度因缘也。

  初中后说者。谓序正流通。初即对众。由众有施。由施修行。修行见理名之为中。于理有用名之为后也。

  通论一言一事皆施众生者。言即涅槃之教。如下文云。若闻常住二字不堕恶道等。事即因果化人为事。谓五行为因。十德为果。众生即是五十二众。下至蛣?。皆以佛性施之。

  别对问缘者。三十四问以之为缘。一十四品佛以广答。故云而与也。

  其文既广者。广答其问也。

  其事亦明者。纯陀施常三修施四德。新伊三点。迦叶随问施与。故云明也。

  规矩者。规圆矩方。若说偏渐以之为方。说大为圆。以方助圆。法则可执。依行契理。故云行也。

  此经始终明佛性者。明佛性众佛性施。乃至佛性用故也。

  别以一番问答者。下文师子吼六番明佛性义。至于六重。只因总而论六番。故云一耳。亦可五章只一章明之。故云一也。

  如大地草木者。大地如佛性。众生如草木。故须法华中三草二木。五乘七善皆因大地而得增长。故云用也。

  我法亦尔者。佛性之法遍于善恶。故名通也。

  别论摄恶摄邪者。恶邪不出四悉。恶邪不同即世界。回心即生善。破恶即对治。入理即第一义也。

  引证者。准文亦有通别。多文为通。一文为别也。

  召请十方菩萨者。且据下位。故有召言。以权引实。但得益也。

  大师子吼者。谓决定说。菩萨如师子子。吼如师子生。故云大也。

  值我多有能相惠施者。如来以始终明常。纯陀以八斛糖粮充满大众。故云多有。由施食明常。故云能相也。

  专心修习者。为大涅槃心。修行五行及不次等也。

  得十功德者。功德约证。五行约修。故以证义明佛性义也。

  六句者。只是六番问答也。如来具答六句也。

  引一处文者。明五种佛性具对五章。首楞严对召请众。般若对施。金刚对行。师子吼对义。佛性对用。能四为能证。佛性是所证。能所皆相由借故也。

  然佛性非一等者。理尚无一。岂有五耶。今以五名命之。令解非五之理也。

  悉是如来同行知识者。如文殊等。皆过去为师。今为弟子。或行因之时为同行。或先成当成辅佛行化。故云知识也。

  周照机理者。以种智知权实摄尽。名之为周。理有二种。一所契之理。二道理之理。皆悉能照所照。以成机缘也。

  发掘觉藏者。觉者佛也。佛性藏理在众生身内。而人不知。如来示之。喻之如掘。故下文云芸除草秽等。藏以含藏为义也。

  若从设教者。由智故说教。今从教边名施也。

  是五一至不倾动者。五是次第行。一不次行。以一导五。皆令调直无诸邪曲。犹如虚空。不为偏小之所倾动也。

  碎散烦恼者。烦恼坚牢犹如金刚。唯有羊角龟甲能坏。惑即三惑。今从总说。故云结惑散尽也。

  义者名之所以者。名是能诠。即名下之旨以为所以。所以只是涅槃之义。不出佛性三德秘藏。同归常寂也。

  此义自在者。遍一切处也。

  体用相即者。别教地前是体外之用。犹未能即。圆教即体为用。从用归体故也。

  一切诸法中悉有安乐性者。安乐只是涅槃。诸法不出十界依正。悉有涅槃之性也。

  皆归正善者。摄恶归善。摄邪得正也。

  文义有据者。有文有义智人用之。有文无义常人用之。无文无义愚者用之。今分五章皆有文证。文下之义又与经合。不同土人闭眼牢凿也。

  第七出异解者。先破梁武。如法华中先破光宅余家望风。黄昏夜半复齐何文者破也。如来说经。至中夜入灭。何得专分中前中后为二也。

  居士请僧者。有两卷。未捡。

  今随法分章者。法谓经文如前。皆悉有据也。

  只是用章小分者。今家以迦叶至陈如两品为用。光宅流通但用陈如一品。故云小也。

  灵味等者。四段分文。问为一。缘起二。答为三。余势为四。今破意者。文中正答三十四问。至大众品。后德王师子吼乃至陈如皆有问答。何独指前为余势也。

  今昔有缘门者。昔即鹿苑。今即此经。以之为缘也。

  得实失权者。实从鹿苑来者可尔。中问三味处处调熟。利根节节得入。要待今缘。又权能引实故也。

  今言下破也。

  为略广门者。问略答广也。

  此但下破也。

  今合为行章者。行通因果。何须下二。今合下破也。

  混和难解者。以佛性体用不分故。

  今分下破也。

  地师者。前云婆薮所释。此云地师。应据造佛地论名为地师耳。天亲造千部论。何妨有此名也。

  神通反示分者。从真起用。以高示下迹之。五十二众皆约神通也。

  此谓下破也。

  种姓断疑者。纯陀获常住五果为种性。种性只是佛性了。断疑者于今昔五果以难如来。如来为答。令其不疑故也。

  正法实义分者。中道为正法。此法即实。此实教下所诠之义。故云实义也。

  方便修成分者。以五行为方便。十德为修成也。

  能之修成等者。破修成与入证义同。故云烦也。

  今为正下释也。

  慈悲住持分者。迦叶菩萨为末代故广立破斥。令众得解。故云慈悲也。

  显相分者。令耶归正。其相显也。

  持恶向善等者。释所以也。

  与河西开合之殊者。河西合。兴皇开。只是开合之异耳。兴皇前分八门。后释行与位门犹合。应言第五位门第六中道门等(未详)。

  第二别释者。今家正解。先释通序。次释别序。初通序中先释义。次释文。

  初云召请章者。章谓章段。诗云。彼都人士出言成章也。

  三世道同者。三世诸佛凡所说经皆安如是。异于外道阿沤二字。故道同也。

  教门机别者。教即门故名为教门。前之三教时处不同。故名为别。法华虽同醍醐。此经文又被末代机。具四教。故云机别也。

  经经由藉各别者。维摩合盖现变等。金刚着衣持钵等。法华天雨四华等也。

  同是劝信之辞者。既是生善之意。具足应明四悉。通别不同即世界意。对破外道阿沤二字即对治意。三世道同即生善意。所闻法体即第一义也。今且约生善边说故也。

  次释文。初云所传理者。理谓所闻法体。以三德秘藏为所传。别指阿难为能传人也。

  会机会理者。圆机圆理。以机称理名之为会。五十二众咸知常住。名之为理也。

  禀承之主者。佛是所禀教主。机是能禀之人也。

  所闻之地者。地是所依。三德涅槃为所闻也。

  展转相证者。从能闻人证所闻理。乃至同闻伴处。故云展转也。

  欲使将来者。此经被末代机。将当也。

  又大小诸经者。约教判也。小即三藏。大即通别。二教三藏能所传异故也。准释前约因缘生善。此释约教。本迹观心指在法华。若义立体用本迹。常观涅槃行道亦何不通。不及彼文四释委悉悉也。

  若言解与真合者。解即能传。所传即真。如色即是空等也。

  身灰智寂者。初小乘身灰。通教智寂。即空折空为异也。

  若言称机为如者。谓前二教空也。

  事逆理顺者。地前入段为逆。登地证理为顺。又十行出假四摄利物为逆。依理修观为顺也。

  我闻等类之者。准前如是。应具四释。文略。广如法华中四种阿难不闻也。

  世所常闻者。虽云常复须辨异也。

  具如法华疏中者。彼一一文中皆约因缘约教本迹观心四释。不同此文义立因缘约教。四悉之名下二则无也。

  今明下约广明五章。又分为二。初总对。二一一别对也。

  夫不异曰如无非曰是者。五十二众同是三德涅槃之众。异则定异者。五十二众各相异也。

  达斯意者者。皆是法身菩萨。诡类殊形同一佛性所闻之体。

  诡类者。异怪也。即是怪异之众。故云纷杂。杂亦异也。

  精粗映夺者。人等为粗。天等为精。互相映夺。故下文云。倍胜于前等(云云)。

  若以牛羊眼看者。凡夫肉眼所见。五十二众犹如牛羊所见无别。若以佛眼观之。住首楞严。无非法界也。

  悟异不异者。同一佛性也。

  我昔不闻者。谓前三教带权明实也。而今得闻皆闻秘藏也。

  闻二施果报等者。昔施今施闻皆常住也。故纯陀引昔难今。如来引今以答二施无差也。

  种种法味者。即实权之法味。亦是四教五时之法味也。

  一时之行等者。此文一时异前一时。皆约圆行具一切行为一时也。一时之证明功德等故。戒定文后皆结地位。非前后证也。

  于一念中者。证法身时。即能百界教化众生。故云现五趣身等也。

  归身止息者。处是所依。表于法身。故下文云。安置诸子秘密藏中我亦不久自住其中。故云处也。

  驱邪引恶者。驱诸外道。离六大城皆向拘尸。邪正悉度。令入秘藏也。

  若他若自者。他即诸子安置秘藏。自即不久亦住其中也。

  等教三子并作三田者。如下文中声闻菩萨及一阐提其心皆等也。三田即上中下田也。

  夫众不出八佛者。五十二众皆有正因之性。故云不出等也。八者。过去为一。现在十方为一。六即通名为佛故为六。即为八佛也。或云过去现在为七佛。及当来为八也(未详所出)。

  更无过者者。众生无上者佛是。故云无过也。

  五果迁移者。世间五果出世五果等皆有迁移。故下文难云。是无常身是杂食身等。云何二施果报等无差别也。

  江河回曲者。前之三教迂回巧拙不同。今教犹如直绳入于西海也。

  尚不见空者。犹有彰故。况于肉眼也。

  况能见性者。中道佛性也。

  了了分明见者。谓圆修之人亦可六即分之。谓分得了了乃至究竟了了。如殃掘经云。所谓彼眼根具足无咸修了了分明见等也。

  今闻低弥神龟者。低弥谓恶鱼。神龟即圣龟。在陆。今同在水。喻涅槃河中七种众生佛性一也。

  同向佛住处者。三德秘藏处也。

  施与时众者。还将三德之处。施与众生。即是所诠之旨。能施所施无非法界故也。

  引摄耶恶者。应云引邪摄恶。同归自住处也。

  如是总序三点者。从广之狭。所闻法体具于三德。故云三点也。

  我闻序般若者。能闻属初故也。

  一时序解脱者。智能梁理故也。

  同闻序三点不虚者。有证信之伴故也。

  我闻序乐者。多闻分别乐。即大涅槃也。

  一时序净者。修行契理。惑业皆无也。

  住处序常者。法身常住也。

  同闻序我者。皆是自在真我为伴也。

  五序序经要义者。要义只是佛性三德涅槃常乐我净以之为要也。

  一是数方者。方法也。从一至十。皆数法故也。

  世间义耳者。藏教菩萨初未断惑同凡夫故。二乘断惑即非世间也。

  空为一者。即通教意。前教虽空。犹是折空耳。

  真俗合一者。别教菩萨初住为真。十行为俗。登地证中。故云合也。

  一一切者。即真而俗。一切一者。即俗而真。双非双照。皆显中道。常无常。非常非无常。而常而无常等用也。准义一则具三。三即是九。九只是一。非三非一等。皆以一一之故也。

  三身四义者。四谓四教。前之两教同一应身。犹有胜劣。别教报身。且有自用他用之殊。圆教法身故也。

  后义在今者。判属圆也。

  即土人也者。以人生此地。故言生地也。

  相合似连理者。连理树名。如人家有义。感树而生。亦如甘棠之树。以表德也。

  似交让者。如世间以贵贱交。枯荣相让也。

  只此一城下约教释。种种即四见不同。具如下释故也。准前因缘合具四悉释之。城名不同即世界。见者生善即为人。力士发心即破恶。枯荣不二即第一义也。

  慈愍示人者。无缘之慈遍法界乐。名为示人也。

  寄城表常者。三德之城无能倾动故常也。

  力士表我者。以自在故无所臣属也。

  吉河表净者。亦云金沙。其沙净故能灭罪垢。故表净也。

  树间表乐者。树能清凉。人多乐故。此表涅槃之乐也。

  城不可坏表常者。坏是无常故。不坏表常也。

  丰有表乐者。如世丰足即乐。涅槃亦尔。八味具足也。

  傲敌表我者。傲必自在也。

  无难表净者。世邪八风不能染也。

  力士无属表常者。前云表我。今云表常。何者。以一家释义圆通自在。况三德中一一德上皆具四德。广如金光明玄。十种三法皆具四德也。

  恒流表常者。恒故常也。

  东双表常者。东方属木。木以蓊茂为义。又是诸方之首故常也。准义亦应云常无常等。且举一边耳。下文双出于鸟喻游之意。即其义也。

  南双表乐者。南方属火。火能成于万物。故乐也。

  西双表我者。西方属金。如世人有金。用即自在也。

  北方双表净者。北方属水。水以净为义。其义最显也。中央属土。土王四方也。

  若能总别等者。前总对。后别对四德。四德只是三德。三德即佛住处也。

  若谓下约教释。

  生死人者。三藏所见。以观无常也。

  二乘所见者。通教二乘也。

  登地所见者。别教也。

  九佛之中八佛者。八佛如前。更如现在教主成九也。

  句句作此消之者。例下诸文。皆约四教释之。文略不释可。

  私谓者。妙乐先师作此释也。

  此见不同者。约折体别也。

  摩诃衍道者。大乘之道不同折教二乘道也。故大品斥云。由如隘路不容二人并行(云云)。

  戒心见道等者。戒即十戒五支戒等。心即首楞严定。见即次第三谛。道即三解脱道也。说此五种。如奏乐不闻也。处时二种不观尊特之形如没烛不见。

  尚不与前佛共者。且约三藏比决。丈六之形同比丘像也。

  及开显竟者。谓法华开竟也。此经自云。八千菩萨法华中得受记莂也。

  大者叹德也者。别无文。故将大字以叹之也。

  通四园陀三藏者。通解内外经书也。

  胜九十五种者。有九十六道经。一道属正。故言五也。有人云外道根本六人。各有十五弟子。并于本师即九十六。此不应定为数也。

  贤圣之所恭敬者。即是三藏教中贤圣也。

  通达权实法门者。权即四味。实是今经。权即实实即是权也。

  于毕定众者。究竟圆乘。五时终毕。名为毕定也。

  大权开显如前者。如前文约教释也。

  不仰等者。离于四耶也。仰谓仰观星宿。下是种植田园。方即通致使命。维是邪命自活等也。

  是名破恶者。以三学为破恶也。

  以资慧命者。即空智为食。空慧为命也。

  亦无知者。知者亦空也。

  不得怖喜者。空故无怖亦无喜也。

  一切诸法中悉等者。十界之中佛性自资常住命也。

  后之二僧等者。论据内凡名为有羞。今进取薄地清净为有羞也。

  余二比丘教教有之者。破戒哑羊通四教也。

  复有四义者。发起影向一向真实。当机进退取之。结缘一向有羞僧也。

  故言众下注(云云)者。一众之中复有四众。即成一十六也。具如法华疏释也。

  或数人者。约教释也。

  前后围绕者。围即住威仪。绕即行威仪。亦应约四教威仪不同也。

  或以三业恭敬等者。以行住中皆约三业故也。

  释别序。初文云声时表法者。声谓声教。时表于明生闇灭之时也。仲中也。居于孟季之间。表中道也。

  满月之日者。如下文释月爱三昧圆满之日也。

  不待不过者。如来知时。无差机之失也。今正临涅槃时。起圆常法。兼被末代。与机不差也。

  而得度脱者。道机时熟。闻常住法而得度脱。其未度者且作得度因缘也。

  神力为本者。如法华中寿量以开久远之本。故现神力摩顶付属也。

  大声为末者。今说圆常大涅槃教。以之为末也。

  令悟非本非末者。约理而证也。

  又空慧为本等者谓约教释。前之两教折体空也。种智是别。实相约圆也。

  注(云云)者。令说四教。皆是体用之本末也。

  有人解无色定力者。意引文证成无色定能起欲色二界之化。岂得无身。又供养佛等今家词。此且堪难者意许引仁王等文证其有身也。

  若以三有之顶者。约教释。无学等即前之两教。妙觉等后之二教也。

  一顶被请者。或是土佛无辅法至故请也。

  此意既宽者。斥他释。今权实四教皆遍。横竖具足。故云宽也。

  则感不一者。不一则五十二众。

  普告则应无二者。即二而不二。名之为普。不二而二。遍赴众机。皆今得闻故云告也。

  叹令崇仰者。三界之主。大慈之父。出世之师。令普崇慕仰也。

  告令悲恋者。生善也。

  但叹三号者。此文三号遍摄一切法。故诸经多称之。净名云。若我分别此三句义。无量劫不能尽也。

  欲明三事者。对主亲师也。

  允同诸佛者。十方诸佛十号之首皆称如来。允者合也。

  是为世父者。世父居尊。比出世之父。故云尊仰。是为世主者。如国之君。以忠孝为亲。能生世间君臣之礼为善业。今出世之主。能生大小偏圆之善业。名上福田也。

  是为世师者。夫言师者。能以轨则于他。名之为师。今出世之师能断偏小之疑。成一切智解。故云师也。故引下纯陀文无主亲师。释成宗仰之意。即是无师义也。

  经云今日者。正是二月十五日于晨朝时也。

  本父君师者。昔日结缘之父。名之为本也。

  失一则弘誓不满者。昔有弘誓之力。故今日拔与。以心普故。名为等视也。

  结三号者。以子归父。以民归君。以弟子归师故也。

  结四等者。如世间舍能覆一切。今以无缘慈。遍覆法界。慈为根本。故云四等也。

  初报令断疑者。如下文云。若有所疑今悉可问等。劝问戒律。兼被末代之疑也。

  演畅者。四十余年未得开演。今畅佛意。五果先开也。

  新伊方显者。邪常之教。名之为旧。三点之义。名之为新也。

  大觉正是遍知者。觉者知也。大者遍也。

  明师即主等者。既有于师。如民之主。如子之父。一即三也。

  互举一边者。举后知初。故云大觉。举初知后。故说如来。大即遍收十号也。

  节节明四义者。谓四教义也。一一义中皆具主亲师三。释之不同。故云节节也。

  旭旦之时者。旭者明也。谓明旦时也。

  表智明生者。大涅槃日初出之时。三惑闇灭也。

  面门口也者。口表说教当来不绝。门者能通因果。故光从口出也。

  表佛性非即六法者。谓五阴神我正因之性不即不离。故以口表也。

  大涅槃海者。佛性广博。如海有众德故也。

  大身众生者。即表十法界众生所居为大也。种种龟鱼即正报。珍宝即依报。十法依正不同故云种种。同一佛性。故云光遍也。经云其明杂色者表六道不同。六种之色为杂也。

  济六度者。拔三界苦也。

  净六根者。与三界乐。法华似位。华严真位十种六根也。

  次明光处乃至放六色。

  此四段文。文具四悉。释之可见也。

  高广互现者。以广摄高。以高摄广。而不烦文也。

  既有其中之言者。只是三千之中及十方中也。

  六趣是报障者。望出世法。人天等三趣皆名障也。

  障除生善者。如人心不忧恼。不成意业。若不发声。不成口业。若不举手。不成身业。今三业受莫。机动障除也。

  光召序涅槃行者。光表于教。依教修行故也。

  无明爱见二互相依者。无明如地。爱见如水。水依于地。今三惑皆破。故地动以表之也。

  有缘痴爱者。痴即无明。爱即烦恼。皆从缘生。故云有也。

  或复一时者。文难前后。意在同时也。

  岂可下。斥他解也。

  经云时诸众生者。正是声光地动之时。诸者不一。即五十二众是也。故名为总。

  经云且各裁抑者。裁谓裁量。抑即抑忍。如来何故放光地动。当往佛处。若不往即无六益也。

  父师父灭行时不苦者。具足应言主等。文略。从亲生者。故言父耳。主即是所依故也。

  大劫者。八十鹿卢为一大劫。劫义众多(云云)。

  则妨后佛者。贤劫千佛今始四佛出世。何有九百九十六佛未兴。故云妨也。

  执手者者。悲之极也。且是喜之极也。如世人悲喜之极。皆相执手也。

  请如来父者。如世间父。其父若去其舍则空。故云虚空也。请意既尔。主亲师三阙一不可。故须请也。

  经云速往。速往者催捉之词也。

  释苦者。释出主亲师去世之苦也。

  如是展转者。从前向后。失一不可。如世人无主即国破。无亲即家亡。无师即无决疑之地。今文主既无。师当安在。法灭无寄也。三苦在怀。故云疑惑也。

  有事有表者。事谓声闻常随世尊。故以前列。菩萨形无定准。或亲或疏。故居于中。杂众形疏去佛远故。故在后也。有表者。若声闻真。杂众表俗。菩萨表中。故居孟季之间也。

  今意如前。依前分父。不同他解也。

  骇令后问者。骇谓惊骇。动其常情也。今不以形为近远。约机论远。以机未发。义之为远。故须召也。

  又从多故者。或佛边众少。外来众多。从多为言。故云召也。

  上已定数者。八十亿百千人等也。

  而目一事者。子尊于父。弟让于兄。今云弟子者。只目一人也。

  美其德业者。不美其年也。故律云。所谓长老者不必在耆年。

  魔王知将来事者。恐为魔王夺其坐处。故劝出家。现十八变等。

  今略障存善者。善既生障必除也。

  约四教分别者。从答。此是下即藏教也。又示下通意。八地出假道观双疏。能化众生。故云楷模也。又别惑下别意。谓地前未断别惑故也。忧悲下圆意。故引文证成。若作四悉。当第一义也。

  俱解脱者。心解脱善得好缘也。

  无容自威者。只威伏也。

  经云离常住处者。即是洗漱之处。非常所居也。

  第一空行者。涅槃之行。第一义空也。

  开常问极者。昔教未说。名之为密。今开常宗。故云问极。极者只是佛性之义也。

  能召所召玄相领悟者。主伴不二。同知常理。名之为领。其理高广。凡所不测。名之为玄也。

  尼姨女通是二方女人之称者。西方以女为尼。以男为那。此方女也。

  奉顺三召如上者。上父先光次声三动。三文中各先奉次顺。二文具足也。

  乃是贤圣人中之龙者。谓前三教贤圣也。

  现受女身至迹广者。以九法界化名之为广。如妙音菩萨于王后宫现为女身等。即其义也。

  因果难见者。斥他释云修习是因。得自在力作佛为果。今意但作本迹一双。其义自显也。

  菩萨众亦为三者。一所召。二奉。三顺。就奉中复分为三。谓光声地等。皆如上也。

  世多识故者。此河近城故也。

  为入者得福者。外道计为福河。多人浴故。入者灭罪也。

  八河中大者。八河如西域记广说也。

  是佛生处者。法身生处也。

  此乃四悉者。多人不同即世界。二入者得福即生善。三八河中大即对治。以大对余小故。四是佛生处即第一义也。

  释论解菩萨十义者。一尽教化一切众生者。一切之言通九界众生也。华严云。菩萨于众生乃至不可说皆教化之也。二供养诸佛者。十方诸佛皆能供养也。三净佛土者。行于六度与物结缘也。四尽持一切佛法者。即权实之法。自行化他。皆能受持。令得久住也。五令佛种不断者。于十方佛所。皆绍降一体三宝也。六尽分别一切佛土者。分别净秽四土不同具教多小等皆能分别也。七尽知一切佛弟子者。由分别故知此秽土弟子净土弟子不同也。八分别众生心者。谓善恶二乘大乘等心皆能分别也。九断一切众生烦恼者。即菩萨弘誓满足。如有一品烦恼及一众生不名一切也。十尽知众生根者。谓上中下根三聚净戒根缘不同也。又由知众生根故能断烦恼。由断烦恼知众生心。由知心故知弘弟子。乃至由供养佛故能教化众生。逆顺相由。皆依此释也。

  无量阿僧祇门者。阿之言无。此云无数法。即是无量法门皆菩萨法也。故云十门为首耳。

  引龙树释十门者。初云大庄严者。即以佛庄严而自庄严。定慧等度也。当舍一切所有至若内若外者。内谓己身头目支节等。外即他身妻子奴婢等。依正尽舍故云无遗也。四其堪任者。应以人天乘为况。人天二乘三乘大乘等皆能为说到于究竟涅槃也。不得彼我者。能观自他无有宰主等。以清净无杂心者。即是依于般若从因至果。故云萨婆若。萨婆若此云果也。八世间所作之事者。即菩萨八重玄门。报修凡事。故云世间也。九一相门者。一相即无相。无相之相名为实相。故云毕竟空。离分别故空也。一二三四等者。法门虽多。四门摄尽。一一之中更有四门。故云增数也。

  四种菩萨如别记者。具如四教中广明也。又大论衍门三菩萨讨斥三藏义。故云四也。

  出方便位者。谓地前菩萨也。

  本际常寂者。住秘密藏也。

  如大集海慧菩萨者。海慧初来。人皆见水相也。

  大涅槃海者。佛性海也。

  八十法门者。无尽意从法门立名也。

  此约理论者。此理即是大乘之体。所乘之法不当能乘。所乘为因果所取。故云大乘。故须敬重也。

  悉皆安住秘密藏中者。佛及弟子是能安人。秘藏是所安法也。

  雪山八字不以为难者。能舍全身以酬半偈。约事以为难也。

  日割三两者。如下文中。有一女人。日舍其肉供养病人。为菩提故。约此亦是事行为难。若不为求菩提。唐劳无益之苦行也。

  仙豫行诛者。以知机故令其发心。觉德比丘。皆为护法也。

  经云一切世间者。即是二。分段变易。世间众生五阴国土等三种世间。故云一切也。

  不证涅槃者。菩萨之人。不同二乘沈空涅槃也。

  忆本誓愿者。初发四弘。拔苦与乐也。

  垢缚得解者。由持戒故能治惑业。若无净戒。日夜增缚也。

  解未解者。如净名云。自既有缚。能解他缚无有是处。既持戒故能解他也。

  小般若者。金刚般若。以对大故。得其小名也。

  即为有佛者。般若即智慧。慧是觉义名之为佛。尊重此法名之为宝。能尊重人名为弟子。即是于僧一体三宝具足故也。

  即是无量法门者。法门虽多。三宝摄尽故也。

  智慧为二庄严者。上求为慧。下化为福。即福慧为二也。

  初二十一增数者。从二增。增至百千亿也。

  八同数者。前五数同。又有三同也。

  一无数众者。即是量数也。

  离欲男女者。亦可言修净梵行优婆塞等。

  善宿男女者。近佛住宿也。

  复次直三归者。下进退释之也。

  若一若二名少分者。一释虽具受五。能持一二也。二云。本只受一二也。

  求人天名无分者。无出世之分也。

  求涅槃少分。二乘涅槃也。只离界内生死。犹有界外变易。故云少也。

  为众生故为多分者。即是大乘能断界内外。出假化物也。又具持五戒下约教释。畏生死等前之两教意为众生下后是二教意也。

  恒与礼俱。世间之法。五常之礼与五戒同也。

  恒与无常俱者。亦约教释。四教次第。对之如文。

  住佛威仪乃名具足者。即不起灭定而现诸威仪。故云有本有迹。楞严为本。威仪为迹也。

  普现众迹者。示十界身。于一界中复具十界。若依若正咸皆不二。名之为普也。

  优婆塞义若此者。问意五戒威仪有本迹权实故也。

  惑者不信者。世间有疑之者。今劝之令信故也。

  又此四分于大乘无分者。且约藏教二乘也。又若约衍门。方等般若密求者得少分也。今据显露教未开权边。声闻无分也。通教二乘同三藏二乘也。故下文尘沙少分即别也。

  若干慧等者。且约通教菩萨在凡位中。同前无分也。

  七地修方便道者。留惑润生也。

  八地道观双流是满分者。且据因中为满。若论具足。佛地始名满分也。

  十地满分者。不立等觉义也。

  又通教十地等者。通判诸教案位四分非超越位也。

  一切众生下明六即分之。约佛上释。初理即佛。故云无分。乃至分证已前皆云无分也。初住初地据证道同。别教初地圆是初住。故云住地也。

  皆有权实本迹者。约别圆住地上论。有本有权。迹示前来诸教权实也。

  置而不论者。置实不说也。

  小菩萨所作是无分者。方便神通。尔为一少也。

  常无常等者。取增上非增以释。增上是赞。赞之辞。非今经意者。此对治法。常治无常等。令归非常非无常也。

  是六行观者。非小乘攀上厌下等六。此是今经胜三修治于劣修为六行耳。故引下文无常等三修文也。

  经云实不实者。约谛释。实即实谛。不实非谛。归依非归依者。约三宝释。归依即大乘一体。非归依是外道也。众生非众生者。约见性不见性释也。见性即非是众生。不见性即众生也。恒非恒者。约常非常释。安非安者。约证不证释。断不断者。约智释。涅槃非涅槃者。约有为无为释。非涅槃即是有为也。增上非增上者。约位释也。

  第二卷者。哀叹下三修文也。

  不应以此叹优优塞者。不应将鸟喻双游文叹。意斥他人。

  此是经家取后文意者。取后闻涅槃悟常等。向前叹。约实行言之也。

  比丘不然俗众岂尔者。将罗汉以并俗众。亦得将后向前叹也。

  当知佛同行人者。其中或是古佛高位菩萨也。

  解云下正解也。

  病去药存者。常等病去。无常药存也。

  病去药亡者。即是无常病去。后常药亦亡。显于非常非无常之理也。

  余实行者。即住前也。

  亦得有之者。实从权也。

  先修无常治常者。即次第行人。渐入十住。修无常教。破于邪常。登地之时。修常破无常。修一分法身。得二十五三昧。破二十五有等。广如下文释也。

  云何推一者。斥古前后不同也。明今经以涅槃心。修次第不同也。

  病治俱舍者。即是非常非无常也。

  具此德行者。一行一切行。及双游次第之行也。

  前二犹浅后一则深者。即互相治及以大涅槃心修。次第入者解顿渐行之人也。后一深者。一行一切行。行解俱顿人也。

  引向涅槃者。引于渐等。至后同得涅槃也。

  尚无一种者。圆一尚无。况有前二也。

  真对治者。理无能所也。亦是显发方便密教奉声召也。文犹略。应更云顺声召。为不断绝等也。

  亦傍叹实者。用前两治。令得入实也。

  分别为乐者。出假分别法门。即是乐也。

  大涅槃为苦者。证于三德。从真起应。应于生死为苦也。

  名之为门者。常无常为中道双非之门。下以能通为义。得入中道也。

  以大庄严而自庄严者。自行是定慧。化他即慈悲也。

  五结如文者。总结也。

  见闻觉三召者。光声地动等三也。

  如何融会者。显发是教。阇毗属身。云何得同。上出家下释出同意。直言显发者。常住教也。

  因事表理者。阇毗是事。舍利住世。与常住教理同也。

  因然以显不然者。然即是事。不然是理。以显法身与常住教同故也。

  灭不灭等以明三身之意也。

  有种种妙法者。无非法界。故皆具一切法也。

  宝盖宝座等者。以无缘慈遍覆一切。名之为盖。毕竟空理。名之为室也。

  但成三业之善者。举声即口业。举身即身业。怀悲即意业也。

  亦成顺召之文者。为前已有三顺。既具三业生善。具有三顺。名之为亦也。

  次三恒中类如上者。如优婆塞离欲男女等。及四分不同也。

  以寿为德者。德谓四德。寿即是常。以常为首也。若是无常寿之八十入灭。即无其德涅槃之寿也。

  三十二卵之母者。如金藏经说。舍佉母生三十二卵。每卵生一子。力敌千人。为三十二王子等(云云)。

  如上敬重大乘等者。上敬重于理。爱乐是事。事即教故云持于正法。正法只是事理不二之法也。

  弘誓所作者。所作以本发心。能现九界身也。

  箕帚妇礼者。是女人之德也。浅近之事。更无所指也。

  三界为家大奢者。若论家者。即是其义。非今观境耳。

  果报卷局等者。此之果报犹如牢狱。不得自在也。若论果报。通于三界。今为观境。故无奢慢也。

  初是苦观者。治于贪欲也。

  五种不净者。一种子不净。二住处不净。三自性不净。四自相不净。五究竟不净。今文略下二。如文也。

  如城下是空观者。城是假名。众缘和合。此身亦尔。假缘而成。无有自性。故云空也。

  经云楼橹者。说文云。重屋也。亦云露屋。谓城上守御露上无覆屋也。寮孔者泥洹经作寮(力雕反)。苍颉篇寮小室也。

  粗细两观者。一期生灭为粗。如经是身易坏也。念念生灭为细。经不住也。

  一举譬法其事观者。结先五也。

  宁以牛迹等者。皆假设之辞。假使牛迹容海。乃至微尘粗细由有其限。是身过患。不知边际也。

  内外推求者。观身三假性相皆空。即空三昧也。亦无空相名无相也。

  菩萨缘实相者。引释论意。实相正是今经所缘也。

  与修多罗合者。事与理合。故云大乘。前之事观。是涅槃教门之正观也。

  事观即理观者。护持是理故也。

  是愿力所为者。愿力即无作四弘。故能迹现九界像也。故经云护持本愿等(云云)。

  能坏生死者。即是分段变易二种生死也。

  是妙对治者。广如上文。前论次第。后论小次。不同古人将后释前。常无常等同归一理。故云妙也。

  宜顺三召者。如经各相谓言。即顺光召。宜应即声召。至双树间即动召。亦是三业生善之意也。

  一句明上求者。即是法门无尽誓愿知。佛道无上誓愿成等(云云)。

  二折摄者。前折后摄。如经如事父母等。若未奉者。只是文中略耳。计合有之。故云若无。各于晨朝等。即是奉召之文也。顺动召如经今可速往等是也。

  不居物下者。物者谓之人。是王之类不居人下也。

  高七树也者。一树七刃。一刃七尺。七树七七四十九丈也。

  只是随宜耳者。或是随机所见。宜应见者。高下不同。不必是王也。

  经四马等者。说文云驷一乘。穆天子传曰。献良马十驷。郭璞云。四马为四。谓四十匹也。

  多罗树者。按西域记云。其树形如棕榈。极高七八十尺。果熟则赤。如大石榴。人多食之。东印度界。其树最多也。

  经云力能摧伏者。即是上文守护大乘意同也。

  因食开常者。明受而不食。即表常住也。

  经云去地七树者。意亦同前。其经高也。

  是顺召者。顺召有三。今以往佛即是动召。余文略也。

  而不次第者。前召后劝。准文。前劝后召也。

  寡嫔淑等者。无夫曰寡。嫔者三嫔九妃之类。淑谓令淑有德之女也。

  三光已上者。日月星等。天女之类也。

  报得天眼者。既云谛观。即非修得。修得天眼。能见三千界内也。

  是深解大乘者。称理而解。智契于理。故云欲闻也。

  威仪具足者。如上文不起寂定现诸威仪住秘密藏也。

  次善能随顺至释如前者。如前先折。后摄四弘之意也。

  或有叹德者。即八十恒罗刹中。舍离恶心更不食人是也。

  经云诸天淫女者(五林反)。即美貌可爱之状也。

  悲近召远者。谓阎浮近者皆悲。余四天下远者须召也。

  结前三十四众者。菩萨等四。增数二十一。同数有八。无数一。故成三十四。此土众竟。第二中间有四。上界有十。四方有四。故成五十二众也。

  方持佛法者。方犹当也。当来弥勒出世付嘱佛法也。

  应赦微细戒者。谓杂碎戒也。五篇之外所有制者。皆名杂碎戒也。

  汝面受佛旨者。谓教旨也。

  宁得执正此事者。意云迦叶若来。微细戒须舍。故不来。为对难定也。

  显神咒力者。为后代得益。传持之人。显其功大也。

  佛为利根者。如来在世。利根得益。迦叶为佛灭后钝根得益。故非违拒等也。

  初人天者。文不列之。义有故也。

  他方远国者。无边身等十方来也。

  百亿四天下者。此佛世界也。

  树神示半身者。似人形。不作树形。斥他义也。

  今言不尔者。准西域记也。

  随类各解者。即四机所见不同。三根悟入亦别也。上神如彼菩萨。但见其荣。下根如诸声闻。但见其枯。中根于神荣之间。得入非枯非荣也。故引文云唯诸菩萨等也。

  天上天下者。上以表空。不居于世也。

  不复御居者。御传也。广雅云。御使也。

  又堂本地架者。如净名云。譬如虚空造立宫室。终不能成。今忽然空现。表空中藏具有三谛空有之法也。

  即是修因者。华表其因。逾世界者。此之妙华表于真因。拨世出之果。故云逾也。

  引两处者。一能除垢。二除热闷。喻客尘无明也。

  故有去留者。乘如而来。机息而去。所应度者皆已度讫。其未度者亦作得度因缘也。

  一往下士所见者。二往不然。亦有上中下士等见。具如前也。

  此之三相者一其林变白。二堂阁在空。三堂下流池。三相虽异。皆表非枯非荣。上中下等。皆睹如来涅槃之相也。

  利益多人者。涅槃之教。带于四机。及被末代。故云多也。

  去下陵空者。去下表除三障。陵空表生三善也。

  翻倒见性者。破常无常等八倒。见中道佛性也。

  归中会极者。归中道法身。会三德涅槃究竟之极也。

  再更抵掌者。如来至此。已现六重之瑞。故云再耳。如人兴手于掌。表再三殷勤也。

  而意同前者。相虽有别。意同声光动等三种之相也。

  从四天下即是召远。至大自在摩醘首罗。第四禅也。

  前论佛力者。意答伏难。前文既云无色。此云何至色顶耶。故以难起。答意前是佛力所加耳。此自力献供之事。故不同前也。

  此是大菩萨光者。即十地已上权示首罗之身。权引于实耳。

  魔名煞者。释名也。能煞行人菩提心人也。

  恶中之恶者。能恼菩提心人也。

  经云开地狱门等者。此之魔王。皆是大权菩萨。示作魔王。住不思议地。故能如此。岂是实行能为也。

  经云罥索者。罥字(古犬反)系取也。尔雅云。大者曰索。小者曰绳。别大小之名也。

  偶尔得之者。意云此鬼是先佛所说。非魔本有。引喻奉国王等。即是先佛法王之宝。还献于今佛法王也。

  咒是密语者。问此土不翻。可名密语。五天尽解。何得名密。答意者。五天虽诵。不解其义。名之为密。非诵为密也。

  有人下。他难也。难意约理。前解约事。从理入道。事即不能也。

  今解下。答意不得一向。事表于理。即能得道也。

  前四别者。别对四悉也。

  后一通者。通前四义。皆第一义理也。

  十地菩萨迹现其中者。如华严经。欲界六天对于六地。色界四禅天为四。故云十地也。

  私谓此是大千之中者。此是三十大千之中心也。此与法华稍异(未详)。

  香饭奉光召者。食是色法表可见故。故与光同也。又是触法。能触身故。以触表触。召义同也。

  还是经初三种之瑞者。即是经初大声普告等三瑞也。前已说竟今复说之。名之为还。及其林变白等三。即成九重之于。前之抵掌。犹是再耳。今之三相。更表殷勤也。

  问此众下。意问权也。

  答中意不在权者。今论实人。不应难权也。

  昆虫能知者。小虫也。

  首罗惊怖者。前云十地菩萨。此即下地不知佛力也。

  不见而见者。身无边故名为不见。故去来故名之为见也。

  巨细相容者。约应身论。法身量同虚空。毛等为细。虚空巨也。

  非苦非乐者。谓法身之体。不妨大小苦乐之应。故云不相障碍等也。

  现此事者者。表今佛入涅槃不思议之理也。

  小分无边者。他解。如阿弥陀佛。此云无量寿。其实有量。以有观音补处故也。

  今云即边无边等者。约三谛释。双非双照。可以意知也。

  若有定者下。斥旧解为小分也。

  里而非里者。身在镜外故。非里为里者。身在镜内故。即里而非里者。像本非实故。亦是非内非外。而能内外也。

  经云如锥头针锋等者。一一针锋乃至一尘等无非法界故。故能容无边身大众。如华严中尘刹互融等。况佛涅槃之处不思议邪。

  应集不集者。迦叶阿难及阇王等也。不应集者。毒蛇蝮虿之徒。皆是不思议不来而来也又集者。为声光所召。不集为当来作大利益。故俱表不思议也。

  慈不慈者。阐提虽无现生之慈。即涅槃会能生善根。亦有于父母妻子之慈。约正因之性。皆不思议。或示权迹。引于实人。令不作阐提之业也。

  总有九瑞者。前结竟经。初能召中三。谓声光地动等。次所召中三。谓双林变白等。三无边身来复现三瑞。故云九也。

  告成三意者。亦成上声光地动等三意。亦表主亲师等之三意。声即表师去。光即表主亡。动即表亲没。三事若息。三障则生。故以三业悲恋等也。

  但作一收者。收光入口具于三故。故云一也。亦表三只是一。无非中道之光也。

  及风皆口出者。风是动义。声光及风皆从口出。故云例然。如文。

  颠倒无由得转者。动表破于无明。无明即颠倒。今既动息。故云无由也。

  到涅槃彼岸者。此即于二死彼此之彼岸也。

  涅槃经疏私记卷第一(一本)
卍新续藏第 37 册 No. 0660 涅槃经疏私记

  涅槃第二卷疏私记(一末)

  ○释纯陀品

  文云开破今昔常无常义者。昔谓鹿苑无常。法华开竟。若论破义。方等般若节节有之。谓常无常。表至今经约常名破。开义同前。法华以说开外。犹带于权。兼被末代。显双游义也。

  于义则密者。品云寿命。寿是无常。开昔无常同归常寿。故云密也。

  于文则疏者。不分纯陀哀叹等文。故云疏也。

  谢氏从人从事题品者。人即纯陀。事即哀叹。文开两品。谢公治定名之为密。阙于寿命。于义则疏。

  今明下今家正释。

  俱无得失者。依前分文。互有得失。今明涅槃施涅槃明常。食又是命。文义具足也。

  随人则施常命者。下文施汝常住色力。今等昔五果无差别也。

  随事则施常修者。哀叹品末。广斥三修。新伊三德。名为常修也。

  二恒之数者。意难纯陀即是优婆塞二恒之数。一三四恒。何不别立品也。今由难意。文列十意。以功能多。故得别立名。一时众先供后请者。众即五十二众皆请也。二时众三请者。二恒之中。及魔王等有三请之文也。三因受大会者。如来先纯陀供。化佛受大会。因纯陀故也。四因开常者。犹施食故。获得常住五果。开苦无常即是于常也。请住腾请广如下文。七金口叹者。南无纯陀心如佛心等。八大众叹者。而为我等之所瞻仰。九当徒问答者。与文殊论议。事非私隐。故云当徒。十往昔誓愿者。为迦叶佛时发心。愿我释迦涅槃之时。献最后供也。

  他明五让谓贱让贵者。纯陀是功巧之子为贱。诸王长者等即是贵也。

  凡让圣。诸天等皆是圣也。

  粗让妙。粳粮是粗诸天等为妙也。

  少让多者。上文五十二众即是多。纯陀一人为少也近让远者。纯陀城中人为近。东方无边身菩萨等为远也。

  问何故昔默今默者。昔四阿含中。只有嘿受。今涅槃嘿而不受也。

  时众无奇者。无上十异之奇也。

  缘弱不感者。昔无愿力故也。

  令追责往缘者。迦叶佛内。以发心也。

  则后供息心者。大众见嘿。故后供不来。若来即妨受纯陀施。皆为生其物善也。

  贬其不能未者。以不能对能。即是纯陀。因食明常。常即不食也。

  开无常显常等者。将上不能字冠下。

  是佛境界者。四悉因缘。皆是第一义。是佛境界。摄八万四千法藏。故不可尽也。

  六卷(至)名子纯互者。六卷泥洹经也。

  子之与陀二文互出者。此文无子。彼经无纯。陀即同有。故云互耳。

  不应名德两分者。名以召体。体只是德。得其妙名也。

  略示十妙者。如法华玄迹门十妙。具足自行因果。化他能所同也。今略会之。初义妙文云诸境界者。即与法华第一境妙同也。二解妙者。解只是智。即一心三智。第二智妙同也。照穷理性者。智契于理。名为照寂。境智不二即合宜也。三檀妙由行。行故即能布施。故与第三行妙同。四位妙名同者。盖诸无学谓是前之两教二乘也。尚与文殊等。况无学邪。五德妙者。德谓三德。与第五三法妙同。三法且三德故也。下之五妙前三名同。

  四云因妙者。文中既云能与众生作良福田。即是彼经眷属妙同也。益妙即与利妙同也。

  等法王子者。即与文殊诸大菩萨等。故云等法王子也。

  东方佛使者。无边身菩萨为佛所使。一一毛孔。皆容城邑人民。故云神通也。

  物妙非妙等者。诸天献供。皆陪于前。名之为妙。粳粮为粗。今粗却成妙。故粗非粗等也。

  巧兴五难善覆有为者。如下文发角难。名之为巧。文殊覆于无为。纯陀覆于有为。故云有为无为且共置之等也。

  故名纯陀品者。仍酬前难别立品名耳。

  若依经应言十大者。经谓今经。以大为称故。妙之与大者。只是一体。左右之殊耳。

  拟对此土杂类者。纯陀是俗。与杂类同。以为其首。能引故也。

  岂容分隔者。意云此土他土声闻菩萨及杂类等。同一涅槃之会。岂有分张说之。言不累施。作其前后也。

  前明通意者。前序文中。以通说竟序其五章。今作别说耳。以别从通。五章义足。以通成别。立其绝名也。

  此品为四者。初明辨供以明常。二明请住以明常。三明论议以明常。四明权供以明常。

  不食是常破于无常者。昔教五果。法华开竟。今之双用。名破论闻显非常非无常。二施果报。等无差别也。

  以不住破住者。住即无常。涅槃非去。何得请住也。

  意在开密者。昔未说故。名之为密。今明不食。即是其开。待纯陀供。意在于此也。

  住非圆极者。住是有为无常之法。故非极也。

  若置非求是者。是亦成非。即非是是者。有为无为。二是俱非。故云是是。显双非理故也。

  车穷理尽者。有为无为。名之为事。且共置之。名为理尽。低头饮泪。领解之意也。

  通别者者。常等名通。四德名别。

  局于圆法者。一一德中。皆具四德。故以三意释之。令得理显也。

  失于圆旨者。旨是教意。三德之体一一具四。双非双游等义不可失也。

  经论所害者。为他所破。待对之义故。

  中论云若法为待成等者。待常说无常。待无常说于常也。

  今言常者。下即绝待义也。

  二施果报等无差别者。常无常者。不当通别皆双非。故云无差也。

  即通而别者。亦应云即别而通等。即通而别一即即四故。即别而通四即一故。即非通别大涅槃故。不一二三。例之可见也。

  为开双非之教者。施与常果名之为开也。

  所其到处者。只是到于涅槃秘藏极处故也。

  且共置之即解脱德者。论解其疑。疑去即证解脱也。

  上中下善者。序正流通也。此文虽无流通之段。准古人分章。义亦有之也。

  优婆塞如前释者。如前二恒之中分判之。乃至次不须开迹显本等文也。

  浅让深者。且约迹说。下文既等法王之子。位皆十地。浅亦非浅也。

  将作大匠者。官名也。

  一本五十者。应是六卷本也。双卷者。两卷泥洹经也。

  或当如此。是他人义。未必定判也。

  即是以财让法者。且依文意。立十让名。若下文因食。开常。还是其法也。

  可意果者。只是世间人天之果。不免轮回也。

  无漏果者。即前两教也。

  随分果者。别教登地已上。故云三贤等。

  舍身威仪者。舍坐仪也。

  冠剑珮等者。此列不次第。应云车履珮等故也。

  天冠天衣等者。约有从诸天来听法故也。

  佛威仪者。即不起灭定。现诸威仪。故云不共等法也。

  或可下约教判。

  或即俗服者。约圆释也。

  日是阳精者。阳表于明。明即智也。

  膝表于行者。行以进趣为义。故云以行契理也。

  可解他经者。谓方便教。亦具四悉。第一义理。偏小之行。契于偏理也。今开偏行即是常行。契于常理。故云以行到理是第一义也。如世敛手则表教也。教是上圣被下之言。如世下人恭敬于上。故敛手也。

  合经合已者。即权而实。即实而权。权实不二故。云合耳以感祈佛者。受舍成缘。当祈果也。

  咸归圆因者。即佛因也。故经云大乘因者诸法实相。故云圆因。法华疏云。以汝之果为我因。以高归下也。

  哀者慈悲法门者。指此一字。即是无缘大悲之法宝。亦是一体三宝具足。故云无供之众也。

  供若无受者。如来去世。无受供人。又与无师之义同。云供无由供也。

  欲凭舟航者。以三德涅槃为舟航也。故上文云。无上法船于兹沉没。故须请也。

  一所失故请者。将下所求。释于所失之意。只缘无主亲师名为失。求于一体三宝。即是主亲师存。故相从以陈请也。

  若无主忠无所护者。如国之无主。忠良不安。法王若去。众生无福也。

  既不为主护又无主可护等者。一一两重释者。皆约机应释之。故有两重也。

  无荣无禄者。无荣则失位。无禄则失财。位即证果。财即万德也。

  无生无阴者。生谓生长。生于法身长慧命。若其无亲。法身不生。阴覆亦失也。

  无训无成者。训谓初发心时。师能训导成。即地住已上。亦是分成之意。乃至究竟成也。

  求将来食者。只是大涅槃食也。故下文云。烦恼为薪。智慧为大。成涅槃食等(云云)。

  若从如来即兼诸义者。一体三宝如来冠之。三义具足。故云兼也。亦是主亲师之三益。名之为诸也。

  现见族姓者。如此方雀虑之流等也。

  于义不便者。以无优劣也。

  异隔差别者。九界不同也。

  其味混杂者。即诸界无常生灭。受报不同。名之为杂也。

  亡家亡国者。无亲故亡家。无主故国灭。家国既无。一体三宝。隐而不现也。

  丧失善法等者。一体三宝以为善法。亦是无荣禄之善法也。

  善恶隔绝者。人天为善。四趣为恶。轮回五道。故言远至等也。

  非己本源者。以涅槃为本源。生死为他国。今唯有生死。故云他也。

  通失三性者。正因缘了三佛性也。失正因故义如无亲。失缘因故义如无主。失了因故义如无师。故云义说为无也。

  此举异以请不异者。举四姓九界之异。请三因一体之不异也。

  偏除烦恼唯少分者。方便菩萨及前声闻但除界内菩萨名偏。以圆望之。故云少分也。

  惟悕天雨者。第一义天圆乘法雨。故云唯悕。悕即求也。

  随顺机缘通别两请者。上法说中欲请如来等。即一而三。论一体也。名之为通。譬中别请三因。亦是即三而一。名之为别。论一体也。皆为机缘不同。有此通别耳。

  下如来答者。探引下文。腾今三义。使上下相关。文势义足故也。

  显缘因性者。既云除贫。而与荣禄也。

  显了因性者。法雨是圆乘教法。法能训故。令成般若也。

  显于正因者。亲能生养。长于法身。即是许其秘藏之义。能覆诸子也。

  是三如一者。主亲师三。同体无异。故云如一。书云人生在三。事之如一。即其义也。

  云何此解者。他意谓。师子吼品始。广论三因佛性之义。此属施文。何得此解也。

  今答意者。佛性是常。此经始终只明常住。承蹑有由。故云初若不开。开谓开常。后何所蹑者。即是斥他意也。

  施其常命者。常住慧命也。施其常安主能安民也。

  施其常辨者。师能辨说也。

  自他内外等者。自身为内。他身为外。准请文。亦是九界为外。佛界为内。依正不二。故云等无差别也。

  略从人天乃至方便菩萨者。即是七方便人也。

  役力农作者。以力役财。以恶役善也。

  譬三菩萨者。通别圆也。圆教住前七信已上。正除尘沙。故云三也。

  则佛性显者。则三因佛性显也。

  正在于此者。意在主亲师三也。

  悉皆是贫者。圆教住前未证法身。义云是贫。秘藏未开故也。

  虽少不同者。人天菩萨俱譬界内。名为少耳。胜劣天殊也。

  意或在此者。从浅至深。人天上合况菩萨邪。仍是不定。故或言也。

  经云沙卤(力古反)说文云卤恶方咸地。故字从西省下象盐形也。天生曰卤。人生曰盐。盐在西方也。

  初历法合者。历七方便之法也。仍略人天不合者。是可生三乘机处。非出世二乘菩萨法也。

  经云甘露法雨者。法雨语通诸教。甘露唯圆。常住之教。如天甘露不死之药也。

  体有于戒者。涅槃三德之体。有无作尸罗五支戒等(云云)。定即楞严。慧即三智之慧。今从人说。虽有一体。犹是偏小之戒定慧。故云少善也。

  经云拯及无量者。即九界四姓之众生也。

  众多而供足者。多即一故供少而周多者。一即多故。不可以一忍。不可以多思。故云难思之供。供难思众也。

  事三如一者。我及众生同罗睺罗。皆是一子也。

  举世尊许为主等者。主与其禄。师与其成。亲与其生。故云三求遂克也。

  事火即师义者。火能于万物。犹如师训也。

  奉释即主义者。犹如帝释。为三十三天之主。诸天所奉也。故注云云耳。

  如学等者。前两教二乘也。

  须弥宝山者。以四宝所成。喻四菩萨也。

  檀林师子等喻喻戒定慧者。引上文意。合成师弟三学具足。檀林喻戒。师子喻慧。山喻定也。

  世所崇仰者。今文意即是。为前三教四种菩萨之所崇仰。故号世尊也。

  遍对一切者。种智依正。对一切解。九界差别。各各不同故也。

  一切种智为佛者。能觉智故。名之为佛也。

  印其法譬两请者。一善哉印于法请。一善哉印其譬请。皆具主亲师义。故云善哉善哉。

  许三下注云云者。文中阙亲。常命即是亲义。故云我今施汝等。

  楞严七百等者。东方佛寿。同释迦也。

  犹是无常者。光宅所释。意云品名无量寿。犹是有量之佛。当来补处故。亦同阿弥陀。此云无量寿。亦有观音补处。同无常也。

  如此说下今破也。

  偏摘诸经者。方等楞严般若非一。名之为诸。又引法华显露之说。同归无常也。

  二途俱失者。如汝所释。失却前两教中兼带大乘之常。又失法华开显之常。涅槃非常非无常义。以涅槃对前教。故云二途也。

  般若佛母者。实相般若。能生一切故。涅槃佛师者。诸佛所师所谓法也。佛性之法为师也。

  楞严三佛者。同法身故。

  云何一乘还破一乘者。将佛性一乘破法华一乘也。

  故知或于方便者。体内体外俱不知。即权实俱迷也。

  迷于部教者。部即摄教。教不摄部。如方等部具其四教。般若具三。大师判为兼但对带。良由于此。方等般若中常与涅槃何异。

  以当现常者。现有佛性之常。及当有为常也。

  无所间然者。谓常与无常。皆悉具于三德四德秘藏。遍一切处。何得间之也。

  如避空求空者。只前无常即是于常。不须避也。

  亦是显发方便密教者。昔无常被覆。常等未开。名之为密。今开无常即是于常。名之为发。发是开义。故云显发也。

  斯教之喉衿者。人之要者不过其喉。衣之衿等。常义亦尔。

  众经之心首者。如身以心首为主。遍摄诸法。常义亦尔。遍诸心首也。

  窟宅者。三德秘藏。为大涅槃宅也。

  若嶷然常者。即他人破诸经常。独立涅槃为嶷然也。

  本为大事者。如来出世。以因果化仪。名之为事。故分字释也。

  常机常感者。即不思议感应。为因缘也。

  常立诸法者。立谓建立。一乘之体。因果所取。故名为事也。

  师弟俱常者。常是佛师。佛是弟子。师弟不二。故曰俱常也。

  不动果报者。常住果也。

  净是正法者。以般若为正法。能生智故。

  先所修习四法相貌者。斥三修文。即无常无我等为四法也。

  治其本病者。是真常作其邪解。名之为病。依本而说。故云本病也。

  无二二用者。即体而用。故云二也。

  四悉无间者。遍收诸法。自在说也。

  常间隔下结四悉意。皆不思议也。结文仍不次第。初即世界。第二妙理即第一义。为人第三。对治第四。亦是显不次而论次。名常四悉也。

  埋没圆能等者。埋圆四悉。毁害诸常。论常即释论。皆有双非之义。故云害也。

  难可毁坏者。不为六道偏小之所坏也。

  说有三世者。事有三世。理无三世。故引净名非谓菩提等。菩提名果。涅槃名果果。故非三世也。

  宁会得旨者。即是下文四出偈。三世有法无有是处等四处出之。名四出也。古人亦名为涅槃四柱。如屋无柱。其舍即倾。涅槃之意。亦复如是也。

  次我今为汝下。历七方便一一开文。如文。

  自此之前者。迦叶童子自叙。未闻涅槃之前。皆偏曲故。名之为邪。非谓同于外道邪也。

  开诸有余者。七方便皆开入无余也。

  作亲开正者。令生法身故。作主开缘者缘显正故。作师开了者。三因具足故。故能荣能生能成。同入秘藏也。

  开境界性者。六道阴入界等即因性。故云境界也。亦乞开五种佛性。故云果性等也。

  何人等者。人即七方便人。法七方便法。教行等之悉倒。何位者。证得之位。何用者。诸方便人化物之用也。

  更有善恶者。人天为善。四趣是恶也。

  竖深横广等者。七方便人皆倒。涅槃之底名为深。横收九界之善恶。故云为广。广故无边。深故无底也。

  能建大义者。以佛性之义为大也。

  具摄因果等者。因即三因。果是三德四德。果用无尽。故方万德也。

  五法并常者。以常冠之。无非常也。

  非色为色者。法身无色。应身为色也。

  用无穷者。善恶之用。九界不同。故无穷也。

  佛具此五故以施人者。只由众生身中同具此五。故此五示之名施。非谓别施。故法华中等赐大车。是子本有名之为等。子无尽故。施亦无尽也。

  中间可知者。鹿苑之后。涅槃之前。二苏为中。皆有常无常义。未云二果无差。故云可知也。

  是常法印者。实相之印。犹如虚空。通印诸法。无非常也。

  即是行常者。初后二施皆檀波罗。六度具足。名之为行也。

  必有其人者。能施所施。皆是人常也。

  有种种义者。如下答文。善男子如来已于无量等。度答三身四身之义。故云种种也。

  初后皆受皆食皆不食者。初皆食约无常。不不食法身。即五分法身也。后皆食约开开常。皆不食约常身。同入秘藏故也。开前不食即后不食。故云等也。又约两重初后。若大缘所见华严为初者。华台受职。顶受光明。即是顶受于食。后者即是今经。开于常宗。受纯陀施。名之为食。入般涅槃。即是不食也。故重初尘蒙之时。受于乳粥。名之为食。后诣纯陀舍。食檀身羹。入般涅槃。名为不食。小缘所见也。故有大小两缘。皆有食不食等也。

  若依楞严下约教判。中间二苏皆空故等。摩诃衍门色即空故。始自色心。终乎种智。无非是空。故云等也。

  若依释论下证般若教。诸法实相者取不共般若。故云等也。若共般若。同前衍门空。故等也。不共般若实相与法华无别。故不云法华。法华又与涅槃同味。与涅槃常等也。

  历一切法等者。法约九界之法。教即七方便人。皆是双非之理。故云等也。

  三指分明者。中道见性也。今是非常非无常名为中道。止观文中喻于三观。中观中道。能所不二也。

  大觉者。大是妙之别名。大即妙也。

  如此诸常者。六即不同。皆名为常。故云诸也。六者简滥。即者简离。故依圆常以判之。

  阿耨菩提翻名可知者。此翻为无上道。亦云果智也。

  法理具足者。法谓教法。理即三德。涅槃之理。开前偏教偏理。皆入圆常。故云其足。一开一切开等。若不云一切。未名具足也。

  依而行施者。依三德涅槃之施无作之檀。故云具足也。

  经云得菩提等者。菩提是果。涅槃是果果。秘藏名同。云具足也。

  初总非不然者。前劣后胜故也。

  冶城者。寺名。秀法师。在上无解。开善藏法师。亦同在彼。名目不同者。未见文也。

  一有智断等者。烦恼未尽即无断。未得种智即无智。后施者。难智断具足也。

  有圣号等者。众生无圣号。佛是圣人。同天中天。故有圣号。

  具度眼等者。度即六度。眼是五眼也。

  经云乃至慧眼者。不云天眼。意云天眼同于肉眼。但有障无障别耳。

  得五果不得五果者。持小望大。大乘不食。只是世间之果。故云不消等。

  经云消化者(呼瓜呼霸二反)。说文云。化变也。谓变化无常也。

  初既备举者。初明自他。后四皆合。自他文足。且云是自意不烦文也。

  芰角难解者。将小缘初。难大缘后。将后并初。文义交角。故云难解。芰字(奇寄反)草名也。

  眷属菩萨者。以释迦为眷属。应是未成以前说。

  遣大弟子。即无边身菩萨是也。

  则泾渭皎然者。泾渭清浊。大小所见。清浊自分也。

  胜天王等者。四相不同。证于初也。

  像法决疑经者。证后涅槃亦有四相。大师判结涅槃经。故以引之也。

  今更对教主等者。四教教主不同也。

  未有通明者。六通三明也。

  能五益他者。受乳粥施。即是益他也。

  初成为难者。三十四心断结之时也。

  入圣人位者。到七地之时。舍外凡法。证罗汉地。故云圣也。仍未有天中天名到佛地故。

  非是正使无常之身者。异藏菩萨。故云非也。

  已具亡三三檀者。三轮空故。能施所施物体皆亡。小般若云无住相布施也。

  未得佛眼者。得菩萨地。未到佛地故也。

  佛答我成佛无量阿僧祇者。如法华中。开权显实开迹显本寿量之文也。

  示初成初受后成后受等者。即是大小二缘所见。初后两重之迹。以为初后也。

  岂可以见劣之初者。三藏佛初。难胜见之后者。大缘所见。涅槃之后也。其义明矣。开昔五果。成今五果。如法华中指客作子即长者儿。更无异途。故云等无差别也。

  身有离合者。前难虽离为四。合是无常也。佛答虽离五身。金刚从喻。喻于常法二身。故云四身五身等也。经将无字。冠烦恼身。无即是破。破于四身。故云无后边身。后边即是无常。故但破三身。无常即常。亦是双用。故经不言也。

  常是此教之首者。同纯陀施。开其常宗。正当其首也。

  殆绝者。殆犹危也。几也。故书云。人生几亡也。

  光明者即是智慧者。引下文德王品。此是大缘初受顶光明之食等(云云)。

  今非始断者。我已于无量阿僧祇等是也。

  大小双非等者。皆显中道也。食非不食身。非不食非是常身。皆二边故。乃即金刚亦复如是。玄而复玄者大小双非。即是一玄。约其久远。非迹不食。又是一玄。故云复也。

  无差明矣者。结其答意。纯陀何故强持无常。而难于常。诸难例此也。

  通佛亦尔者。若论菩萨。断不断异。证果之时。皆未见性故也。

  入金刚定者。等觉菩萨断一品无明。即入妙觉。故云明见佛性也。

  智断无殊得名时异者。大乘智断。初证菩提智亦得于断。后入涅槃智断亦具。得名不同耳。

  有轮王相是人中天者。虽是人王游四天下。亦云飞行皇帝。故云人中天也。

  即初果位乃至不得作净天之天者。即是净居天之三果人也。

  乃至者。越于二果故也。

  犹是众生者。未断烦恼同于凡夫也。

  得菩萨道者。初地初住因破界内烦恼魔。得法性身。破阴死魔者。分破二死也。

  得不动三昧者。等觉菩萨入金刚定。正破天魔也。

  无常等四倒之魔者。具足应云常无常等八倒魔也。

  不见理檀者。檀不具足。能到彼岸也。

  先已通达者。十二部法。遍摄六度五眼一切法也。

  财法事理者。檀是于事。即事而理。故云法也。

  过于人天二乘等者。即是七方便人也。分得佛眼。地住已上所见。

  今佛答法檀一事者。通达十二部经大乘之法。施于众生。即是檀也。

  余度五眼者。五度四眼。度约于行。眼约于谛。故云度眼也。

  经云实亦不食者。法本无食。为众生故。受纯陀耳。

  请住未申者。五十二众。既未蒙允许。故不敢请也。

  众未能达者。但睹其应迹。未达法身之本。故云深奥也。

  夫如来者下他解意。谓十方如来。故云夫也。本无去住。法身心体也。只者是住。众生见去。诸佛见住也。

  去相宛然而恒在者。佛现涅槃。双林示灭。名之为相。而恒在者。其实不灭也。故法华云众见劫尽等。常在灵鹫山及余诸住处。即是非灭现灭也。

  住相不去而常去者。如来现生王宫出家等。名之为相。而常去者。如法华云众生不能生难遭之想恒惜恣之心等。即非生现生也。

  若尔下今难意。斥大小去住自是如来于众者。即五十二众及纯陀等。有何益耶。

  注云云者。难意如此也。破无量恶。如下用文。破邪入正等。皆断烦恼。故经云应如来灭度而得度者。即其义也。且举纯陀一人。即具四悉益也。

  悉为缘耳等者。故知纯陀。能为五十二众。作四悉得益者。住之缘也。

  亦去住者。应身见去。法身常住。宜见去住。皆得益也。非去非住。准理说之。

  嘉名先立者。善也。善瑞先彰。故云妙义。

  竖无底际者。如前十义。自行因果。化他能所等至极之际也。

  绝伦盖世者。五十二众。不可为俦也。

  得大名利者。名即十妙。利即五果。自利利他。名为大也。

  十让居后者。居大众之后也。五果当先。让虽居后。供即先当也。

  用满檀度者。利他之用。令众檀满。名之为德也。

  满足贯上四俱足故者。名利德等皆满足也。

  更举六难者。如经人身。持戒。值佛。生行。闻法。献供。后转难前。故云复难于是也。

  华表轮王者。华理三千年一现。现即大海轮王路现。轮王当出。故云表也。

  作法王者。德愿既满同轮王兆。故云必作法王也。

  于他为难者。且据不值佛者为难。故云纯陀易也。

  众莫能先者。合上孤明独秀之意也。

  名与法合者。既称为妙。妙即实相。与法宝合也。

  心与佛合者。不思议心三智具足。故与佛合也。名与僧合。智契于境。和合名僧。一体三宝。与佛无异也。

  叹其得主心如佛心者。犹如忠臣。能应主心也。纯陀居众之首。心同佛心也。

  而等梵王者。梵王是请佛之主。与纯陀请佛。开常意同。故云等也。

  如有端首者。众叹之首。独一人故也。故云文殊为首等。

  复是一让者。前有十。故更着复言。即成十一也。

  善利所离者。既得于戒。任运离四恶趣也。

  佛不染世法者。不为世间八法之所行也。以不染人说此法故。故云闻法难也。

  不愿诸有者。不求人天二十五有等也。

  总明三宝益者。如来即佛宝。僧中即僧宝。演说即法宝。故云益也。

  是善权益者。云喻应力。慧云既腾。烦恼顿尽。故云清凉也。

  此明亲益者。实智之母。权智为父也。

  拨乱反正者。一切邪从皆归于主。无明黑闇。乱于行人。圣日高悬。大夜斯朗。故云主益也。

  夫六难展转相依者。得人身者由持戒故。既得人身。则能见佛出世。由佛出世。得值佛生信闻法。由闻法故。供佛涅槃也。

  无佛亦有者。人身持戒闻法等三。佛不出世。此三亦有。或于独觉闻法故也。自失己利。不得五果。又障他人。令他不得五果故也。

  汝自鉾盾者。语相违也。供即是去。今复请住。前后不同。故云鉾盾。鉾盾广如止观记中释也。

  至存弥亡至亡弥存等者。住即是存。去即是亡。应身见去。法身见住。经云吾今此身即是法身。故以弥存也。皆云至者。本无去住。为众生故而云去住。如来之身不当去住。故云非存非亡。约三谛三谛三身等释也。上约三身论其存亡。约三三谛住不住也。

  言之者讷者。不可口议。净名杜口也。

  取之者失者。不可意思也。若取于住则失于去。若取于去则于住。去住皆亡。故云绝其情虑也。

  知有六种下注云云者。应令缘之六即而知。纯陀住十住地。即分真知。未是究竟知也。境界遮者。意在于此也。

  下自息望。纯陀既腾众请。纯陀尚被于抑。众则息也。

  称机隐显者。去即是隐。住即是显。或时用住。无常用常。或时用去。常用无常。即用为体。无常即常。即体而用。常即无常。体用俱寂。即非常非无常。体用双照。双用无无常。二鸟双游俱息。意在于兹也。此经始终不出三谛。章安所用。深得其旨也。

  遍一切法悉开为常者。始自阿鼻。终乎等觉。无非常住。故云一切也。岂定自他即是胜他即是劣。谓常无常等。若定执他则失于自。若定执自则失于他。今自即他。故云能作如此胜用也。

  若用于常故无劳请者。常即是住故。若用无常复不须请者。无常是去。请复何益也。

  故举二用者。诸佛境界即是常用。诸行性相是无常用。故云二也。

  遮言不应者。常无常用。皆不应请也。

  一行苦观者。经云众生苦一句正标苦观。流转一句苦家之相。三界下正释苦观也。

  经云有道本性相者。有即三有二十五有等。道是六道本家之性。性以据内。本家之相。相以据外。揽而可别。能了此本。故云空无也。

  次二行无我观者。经云烦恼所缠褁者。凡言我者。以自在为义。今既被缠褁即不自在。故言无我也。

  最后无余者。涅槃正是无常之体也。

  度此彼之彼岸者度生死小乘涅槃之此彼。到于中道涅槃之彼岸。于诸彼此者。即是双非双用诸教涅槃皆自在也。

  三谛一谛一谛三谛等者。约体用相即。即用而体。三谛一谛。即体而用。一谛三谛。体用俱寂。即非三非一。体用俱照。而三而一也。

  若一空一切空云何请住者。空无住相。去亦无去。故云一切也。乃至者。文略。应云一假一切假。假既非实。云何请住等。一中一切中者。中道之理。不当去住。今云何请。故以遮也。

  云何下略斥他释耳。

  以显此意者。显佛境界意也。

  明一空一切空者。常即无常故。一假一切假者。无常即常故。一中一切中者。双用常无常。故云境界意也。

  在后更释者。广如下文。文殊议论中。诸行性相悉皆无常等。

  诚如圣言者。领遮六难之意也。

  悭结漏断者。此名犹通。即是分断无明细惑。断德成也。

  均大菩萨者。文殊师利法王子等。

  拔渊泉之下者。譬如幼年。处云霄之上者。等大菩萨也。

  谢无常用者。正是领上涅槃深奥之义。是无常用。故以谢之。

  大众苦至如来未然者。纯陀以腾请竟。又自殷勤。皆遮未许。然谓然诺也。

  终无变吐者。意云众生请住。不生厌恶之心也。

  不可偏取者。佛及众生。俱如饥渴。二种之意去住皆益。终无厌怠。是故喻之也。

  时众未解者。未解双游双非之意也。

  四悉意思之者。为无为不同即世界。时众未解正为生善故也。方便为傍。权示问答。文殊覆于无为。广说有为。即是权巧。破于纯陀对治意也。二用为傍者。正显如来境界第一义也。

  以不住破住者。无常破常也。

  回惑自迷者。执于二边。遂语生解。未知双用也。

  拒抗纷纭者。文殊拒纯陀抗。诤论难解。故云且共置之也。

  悬指如来者。至哀叹品。广斥三修说也。

  举是显非者。举中道之是。显有为无为非也。

  能问能答者。具二庄严也。

  胜非胜者。常即无常。负非负者。无常即常。显于双非。故云等也。

  约斯事理者。文殊约事。纯陀约理。亦得为傍也。

  文殊明空三昧者。文殊古佛。文明大乘。与净名对谈。皆论不思议空也。纯陀是俗。即是于有。相待之言。未成绝义。故云还应是有也。

  有去无无还得是无者。执有对今大乘之无。无小乘之有。故云无无也。文中合更应言无者有有。还得成有也。

  适物所宜者。宜见于负文殊现负。宜见于胜文殊现胜。非谓文殊随负也。

  互槌砧者。文殊为砧。纯陀为槌。为成机器也。

  胜负双舍者。催令献供。正是其时。显于中道常住之体也。

  各执二用显体为俱是者。无常用常为体。常用无常为体。故云是也。

  伤体俱非者。执无常。伤于常体。执常。伤于无常用体。故云非也。

  各辨体用者。无常用无常为体。常用常为体。当体为是不用为非故。故云一是一非也。

  即俱非是非非者。非上一是。非上一非。故云非非。显其俱是是也。文中亦应更云即体而用。略耳可解。二复宗者。复献供之宗也。

  同劣号者。如来法身是胜。同于诸行无常之劣也。

  群有劳累者。二十五有。累我行人也。

  三见一闻者。远者闻之。近者见之。故举非想也。

  闇惑上法者。同于愚人。不识上下也。

  混和下法者。将上和下。名之为混也。

  失胜名者。号天中天也。及尊胜法者。即常法也。

  若使诸行等者。将下类上。辱其尊号等也。

  众生得佛恩者。如法华中四大声闻领解有其十恩难报。自从拔苦与乐。乃至遍覆法界之恩。今且云四事供养耳。

  非那罗延力者。佛非报得力也。

  今以女譬慈者。以无缘慈。能生实解也。

  寓上诫下者。意云瞩于文殊。已识时众也。

  博地无益者。下愚不可以强贤也。

  极圣不劳劝者。上智不可使其愚也。故云不上不下。即中流之徒也。

  发心已去未足已还者。一释。住地已上。等觉已前。皆须呵劝。二云。取初发心名字位已上。至于住地已前。名为未足也。

  无有居家至五果者。即是无有大乘之家。家是身之所依。三德之体。为家也。

  女虽贫病有生子义者。虽为烦恼所覆之。于智断有生佛性之义也。

  乞丐者(古赖反)。苍篇。乞行请求也。通俗文。求愿曰丐。体从人从亡。谓人亡则行求丐也。

  痴散所逼者。无智曰痴。无定曰散也。

  则素丝易染者。名字为素丝。观行为易染。

  方隅者。四角曰隅。名字观行。略知中道名方也。又云圆为方。前三教为隅也。

  观五阴为逆旅者。达此舍空。犹如客宿。五阴从无明生如募合。念念者老死。如朝散也。

  樊灼愍之者。灼者明也。有智之人入观法。傍行六度。故愍之也。

  可譬怀胎者。然心三智。事理圆修。名入圣胎也。

  生清净解者。能观三道即是三德。六根互用。名清净解也。

  慈说已彰者。能以一妙音。遍满三千界。诸佛皆向。名之为彰也。

  悉有障难者。相似已前。三障四魔。纷然竞起也。

  慈悉倚伏者。到相似位。已断见思。名之为伏。无明未破名倚。或慈为强。无明为弱等也。

  内业障者。即是见思。外业障者。即是尘沙。内外俱障故也。

  恒河即烦恼障者。即譬微细无明。分真已破一品。故云而度也。

  不舍正说者。能观三障即是三德也。故云说阴界入等。苦道即法身非常非无常也。结业即解脱非缚非脱也。烦恼即般若非明非闇也。

  得生梵天者。第一义天。初住分得。妙觉究竟。故云两慈也。

  不应偏运者。只是观不得观于如来等也。

  经云未有慧眼者。大乘究竟慧眼。如经。愿得如世尊慧眼第一净。

  乖理不得偏说者。正是有为无为。显大教中道之理也。

  此中三文广有所破者。通前四慈。皆不得偏。显成正理。名为广也。

  先开偏说者。经云应说如来定是无为。无为即是偏也。

  次释见机。经云何以故能为众生生善法。只是大涅槃心。有无缘慈也。故提譬帖合。

  六卷名丈夫譬者。意谓丈夫。能远行也。

  理寂而照者。理性三德。法身体安。名之为寂。般若内明。故云而照。解脱顺缘。名之曰行也。

  始末两间通称中耳者。始从理即。乃至究竟。中间四即。故云两间。望前望后。故得两也。

  生死拘逼者。未出三界。名之为拘。六道轮环。名之为逼也。

  谦卑请益者。位在名字为卑。顺理求解名请也。

  五欲非己为他者。从理起迷。故云非己。非是本有。故云为他也。

  权托阴入如舍者。能观三道。知皆非实。为权托。仍与阴居。故云如舍也。

  无明所魇如卧者。粗无明卧只是伏。沈醒不醒等者。无明未破。卧而复寐。故云不醒也。

  故言卒起者。无常之法去无所之。表无迳路。故云卒起也。

  此略举一者。只是文略。既有于报。报必有业。业由烦恼。故举一而具三也。

  昔时未得者。观行已前。名之为昔。得似解六根互用。故云惊也。相似转深。为悟也。

  如入海见平者。借大论文。如人入海见于平相无有山林。渐渐转深必定知去。相似位人知必破无明。名为死也。

  但在白法者。六根清净。名为白法。凡夫五品。名为黑法。到分真时。非白非黑。即三谛义也。

  是为可耻者。无惭愧人譬小乘观。如法华中形体羸瘦等也。

  生忉利天者。分真初住位成证天然之理。破一品无明。无功用道任运至于妙觉究竟之位。故云此譬两成也。

  经云展转常生安乐之处者。安乐只是涅槃三德秘藏。始从初住终乎妙觉。故云展转也。

  经云以是缘故者。指于六位之缘也。

  经云有惭愧者者。惭于第一义天。愧于圣人。即初住位。

  经云持戒比丘者。即是持于大乘究竟戒也。文殊既久持大乘。不应说于无常也。

  经云于己舍宅者。堕阿鼻狱中。无有出期也。

  若尔下他难。难云三十二合臣不许合主。故引八十好以难主也。今用合分真之位三十二相。亦是合主八十反。即合究竟主也。

  长寿因缘者。长寿是果。因缘是因。假因缘成长寿果也。

  文殊止一言呵劝者。如上文云汝今不应发如是言。即是呵辞。乃至应如是学。即是劝也。

  圣人但说己法不说他法等者。纯陀既是十地之位。说于六慈。故云己法。前方便教。名之为他。未证位人。虽说圣法。亦名他法也。

  妨于大后用破小初者。意云纯陀若不执小初难于大后。如来即不得用大破小。又未来世执于小者。亦不被破。此有两意。故云妨也。

  乃是新众者。即是涅槃之会。新来之人。不历五味。得闻常住而执小者。故引法华毫善不亡。涅槃自指八千之徒等。

  除佛灭者。开除不成上慢。此为灭后执小作仪。以大后破之。云佛灭后也。

  非聊尔人者。即证纯陀本居高位也。如法华疏中释那律云。乃是净饭王之侄儿。斛饭王之次子。世尊之堂弟。阿难之从兄。罗云之叔。非聊尔也。故周公难曰。我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天下非贱人也。

  终日说有者。有即非有。是常家之用故。故云非尽也。

  终日说无者。无即非无。常无竭故。双非理极。故言所不及也。

  是初去时者。意云诸时之中。皆施去时为胜也。

  物新时者。施须及时也。

  文殊同他见者。小乘之见也。

  时众谓纯陀行浅者。纯陀既是城内巧之子。与俗辈同流。如来印赞。众疑皆息也。

  经云亦复悦可一切众生者。众既具理三因。与我理同圆说。故云一切众生也。

  两番关并者。即是逆顺两并。初并云如来悦众生。亦应悦于我。若不悦于我。则不悦众生。我是一切众生数。故云圆悦则破。

  即作伏并者。意云如来既不悦我。汝亦不被悦。若独悦汝。成佛爱憎故也。

  一无漏染者。若竞有为无为为悦可者。却成深爱烦恼。故云汝不应言如来悦可。

  二释无漏意者。明佛无悦可。有为无为俱是颠倒故也。

  二举譬显者。意明有为无为。当无爱念。如彼乳牛爱念其子也。

  明有普净悦可者。如经等视一切。名之为普。诸佛智慧即是其净。不应偏言有为无为。即一无为之言体具三德。及汝等一切众生。皆悉悦可也。

  喻有无明者。无明爱水故也。

  菩萨行故是不了了者。若论次第菩萨。如下文十地菩萨犹未明了也。

  佛不行故者。住毕竟空。如金翅鸟。无明尽也。

  开善云前是下能知上。即驴乘也。后是上能知下者。鸟升空也。

  冶城两譬者。意云初不知上智。驴乘智下不及于马。良马比于君子。故云上智。后譬鱼鳖之属不知升空。故云上境也。

  灵味云者。寺名。初不知法身后不知应身等者。如经譬如国王者。即喻法王也。下身合云微密深奥等。即法身也。后譬云下观大海。即是应身。应于一切众生生死之海。故云见诸色像也。

  注云云者。令释出之。今既无破斥。上来所释。各有理故也。

  拂我执一途之义者。拂即除也。执于有为。皆为一途之见。非是究竟也。

  试非实者。我亦试汝。非我实说。故云一途之见等。

  汝推未详者。如经。不能筹量如来智慧等也。

  核微研极等者。只是论义析徴研核称理。名不思议耳。

  说观皆寂者。前两重呵说呵观皆绝也。

  前来诸瑞者。即上文召请文中九瑞也。

  故知此光正为催供者。光表中道。供表是开常。中道义同也。

  靳固弹呵者。呵其贪等。非其时速等三也。

  会教合机者。说无为之法。会今一乘之教。合时众之机。符契圣心。名之为合也。扶上化下。意与纯陀不异。光表中道与纯陀会教同。令纯陀办供。亦是化下机合。故会二人皆由佛力也。

  即知是事者。以三德涅槃因果为事也。

  见色知心者。小乘之见不远。文中不破。文殊睹光其意即远。表当开常。故解佛意也。

  经云非无因缘者。有二种之因缘。一催供之因缘。二佛入涅槃之因缘也。

  催供故悲者。开佛入涅槃也。

  未诺故嘿者。未敢彰今也。

  次悲哭者。既闻发声三催。事穷理极。忧苦在怀。其心不畅。举声悲哭也。

  先止乱者。非但纯陀。五十二众令观五门。意在于兹也。

  三譬不净者如。经临。死之囚熟果段肉等皆是臭秽之物。囚居于不净之处。故譬不净也。文阙苦观。下结文中当观诸行。行即是苦。五门具足也。

  譬无我观者。如经。如碓上下者。凡云我者以自在为义。既云上下。即无我也。

  经云犹杂毒食者。无常等五。一一不同。名之为杂。皆是烦恼害于行人。名之为毒也。

  我以入灭为哀愍者。即是无缘之慈。令汝及一切众生。俱得三德秘藏之法。我若不涅槃。令汝等不得。故入灭也。

  经云及一切者。即五十二众也。

  诸佛法皆尔者。如来为众故出。为众故入。缘宜不同。苦须愁恼也。

  偈与下二偈意同者。如下文雪山童子偈。诸行无常等同也。

  不能不悲等者。意云我虽知如来不入涅槃。为众生故悲。为众生故请也。

  不能不度等者。如来令我得于五果故庆。又令众生得故悦也。

  譬权实不得相离者。常无常用也。

  适会权宜者。能用常无常。皆为众生不同。今皆住涅槃也。

  不动果者。三德涅槃果也。

  共行者。双流之行。涅槃即无常。非涅槃即常也。

  涅槃经疏私记卷第二
卍新续藏第 37 册 No. 0660 涅槃经疏私记

  涅槃疏卷第三私记

  ○释哀叹品第三

  广而言之者。四悉不同。故云广也。

  已生善讹故哀者。如来灭后。法转浇讹也。具如经说。

  未生善翳故叹者。令不生故翳也。

  独以秘法者。三德涅槃之法也。故结第一义悉也。

  前品对俗者。一往言之。非不对道。五十二众。亦有道故也。

  今品对道者。即下文劣修比丘也。

  今品无供者。三修比丘也。

  前品双请者。请受供。请住世也。

  今品单请者。请新伊之法也。

  前品因人者。因大众叹。纯陀腾众请故。此品率自者。无大众。只三修故也。

  前品略明佛性者。只论常住五果。故略也。

  前品论今教者。广举常身法身等。以破昔也。此品具今昔以胜斥劣。劣即是昔也。

  前品二人论者。文殊纯陀也。

  今品对佛论者。三修比丘。广举譬对佛也。

  前品动执生疑者。动二乘之执。生今品之疑也。

  备有通别者。别论前品对俗等。若通论者。前品对于文殊。亦是于道。今品既因纯陀明常。即是于俗下之九文各有其义。通别之说也。

  谓三请者。一哀请。二祈请。三机请也。

  非全不教者。意云上因纯陀论常。已略闻意。此当广说耳。故云终今汝等也。

  我等毒身者。阿罗汉人。未断无明。故云毒身。能煞慧令故也。

  去而恒住者。无常即常故。住而恒去者。常即无常故。汝不解者。不解双游去住。同入秘密藏也。

  汝病有前后者。先病邪。常后病无常。无常教兴。邪常教废。常等教兴。无常教废。广论五时兴废。具如法华玄文说也。

  纡回如来等者。一代化仪。五时随逐也。

  早晚自汝者。若于华严中悟。名之为早。汝今前悟无常。至今方入。名之为晚。故身子领解云。不停待于前不停待于后。是我等咎。非世尊也。故云及咎如来耳。

  不离因缘者。第四句亦假因缘。取于破立意。同于诸注不自生等(云云)。

  宁有作者者。意云无有寄主也。

  亦佛体力者。法身之体也。

  亦是纯陀文殊等者。发起之众法身大士。亦具三力也。

  致地动缘其义无量者。即是如得三身四悉主伴不同。五十二众。机感因缘。故云无量也。故引净名。以四悉。证成也。

  佛以四事止华氏之悲者。如上经文纯陀汝不应思惟诸佛长寿短寿乃至如来境界。二如来方便若长若短等。三如来涅槃成汝檀因克不动果等。四我为良田汝克因果自是良田自利利他。何所可悲也。

  腷臆者。符逼反不泄貌也。

  亦皆震摇者。佛神力也。

  有顶文宽者。上作三顶释之又表三谛等义。故云宽也。

  一四天下者。一二即二三。三即四天。为动等三也。十方亦为三意也。

  正明如来八相者。一升兜率。二降母胎。三出生四出。家五成道。六降魔。七转法轮。八入涅槃如文也。

  纯陀大众皆是动缘者。献供以之。为缘也。

  叙语者。闻是语已及地动等是故哀泣也。

  略举三事者。谓主亲师三也。调御师也。人仙主也。犊母亲也。经云贫穷无救护一句失上三事故请也。

  高圆明譬主益者。统居万民之上。故云高。鉴临四海之内。故云明。有俯育之心。故云主益也。

  深入水底譬亲益者。山形依地而立地能生于万物。故云亲益也。

  水色同山譬师益者。如师所解。能顺于师。如说修行。故云同也。

  言略意兼矣者。能宣之言。即是于师。亦兼。主亲等也。

  佛有智能自照者。一切种智也。

  光宅云佛果无有自反照智者。意意佛证果已后。更无有智得果智。息也。

  广如下难。

  此是光宅四失者。自古相传也。亦名四可㕹一樏隔真谛者。以真樏俗。二谛不相即。真俗相隔也。二牛粪净土者。牛粪如净。娑婆是秽。秽上有净意不广也。亦如身子见秽。梵王见净等也。又教。其土本秽。释迦能净。如牛粪安上。若除其粪。其土复秽。不如净名。以足指案地。皆如自在天宫。即秽而净也。三指端种觉者。意云佛智由如指端。不知远也。四无记如来者。既无反照智亦不同知善能知他恶等。犹如无记也。

  是则无穷者。反照智复须智照。智照复须反照智等。展转相照故也。

  即害两家者。云佛无反即害开善。开善有故只自有智。即害光宅。故云两也。

  可难光宅者。斥无能自照复。照他故也。

  可难开善者。无别有反照智。免无穷过也。

  可难观师者。一不定一。三不定三。不同观师。执自有智能反照也。

  注云云令释之。

  祈佛留光者。祈求也。求光益也。

  先述旧解者。他释无过。以今用之依旧五譬。束为三。谓主亲师等也。云讥请者。讥判如来无有始终。慈悲教诲等。

  广下譬文也。

  巨有所妨者。斥他解。自法华前。处处说大。菩萨节节得入亦有破无明者。何得判至法华。付栴陀罗等。故云妨也。今取二乘即是正解。亦习气也者。大乘习气也。只是无明之别名。故云亦也。

  不尽余惑者。未破无明也。

  官事起应者。弘法化人。此非私务。故云官事也。

  譬入生死者。同众生受苦。犹如囹圄也。

  今以机为傍人者者。机来如佛义之如问也。

  得佛法分者。如法华中身子领解文。即是大乘初住之法分也。此既譬二乘亦是少分为法分。从佛口生。即是似子未得真子也。

  学人者思惟烦恼也。

  民有生业者。修无学也。

  民无聊生无明未破也。

  一在予人者。借有德王。以喻法王。众生有罪。在予一人也。

  举类文殊者。比丘意云文殊纯陀。皆证常乐。独教我等。而证无常也。

  而耻行险路者。不示我平坦道也。平坦只是涅槃八正之路也。

  凡夫八风者。违顺等四也。

  失不可愁忧追者。如来去世也。

  喜不可愁恼得者。不入涅槃也。凡夫于二盈之际。而怀忧喜。失法身。无此得也。

  谁臣子弟等者。至理无念。谁是主之臣。谁亲之子。谁是师之弟也。

  谁去谁度者。上约应。下约机。皆云谁者。意无宰主也。

  寂然无朕朕者者。迹也。亦云我也。谓无踪迹也。

  还得正路者。涅槃之路也。

  近慧者。正念之慧者也。

  经云是故当嘿然者。一莫请佛住故嘿。二止莫啼哭故云嘿。故云诸佛法皆尔也。

  不可一向者。犹止悲故欢喜。犹欢喜故止悲也。

  明解二用者。去住只是涅槃体。体上常无常用也。

  经云远离诸非法者。俗谛即生死因果之非法。真谛即二边之非法也。

  对圣呵凡者。止人天之悲。令修正念也。

  叹请者。叹祈请中。将日将山能喻于佛。佛以酬叹也。

  汝同无目不流等者。如来法身常在涅槃。二乘之人法眼未开。未归涅槃大海。不见不入请住何益。是故。

  经云不入巨海不能得无价宝珠。即其义也。开其问端如经。空不空等十五双也。

  为说甘露者。即是不死之药。三德秘藏也。

  兼显菩萨之德者。显下文迦叶菩萨三十四问。皆因此起。故云兼开众问等也。

  谓空是药不空是病等者。古人意昔教无常之药。治于耶常之病。乃至二不二等皆此对治也。

  兴皇云下文具有此意者。不许前一向约昔第二一问约今。今昔相对释之。故云始终也。

  兼开众问者。下文三十四问。及师子吼等。通收一部。为其问端也。

  诸释无咎者。今家引文约昔约今。及双非等。皆不失理。故云种种法中我当随顺等也。

  今更约三种者。前以释竟。故云更耳。即是三谛之释也。

  又约四种者。取双照义。通收今昔故也。

  广分别之注云云者。意令释出五味四教。悉同此释也。

  三门四门者。三门即三谛。四门空有等。四教之中教教皆四门也。

  兴皇云此为八阶者。阶谓阶级。次第不同也。

  次示者。今昔因果也。

  后与者。显新伊也。

  无戒是慧者。无大乘究竟十戒。首楞严定。一心之慧也。

  则非出家者。非出二死家也。

  身是法性身云何存者。意以偏真为法性。故身子云我等同入法性也。

  同是一意者。得五难。即离八难也。

  文义具足者。束八阶以为三。主亲师等义足也。

  能离者。谓得五难。离八难也。

  不叹出家割爱者。如经能忍难忍等文也。

  不叹最后檀者。出家戒易施难。俗人施易戒难也。

  次举金沙昙华譬也者。金沙体净。譬持戒比丘。证罗汉果。离于八难。昙华譬得人身难也。

  不应空过者。令得新伊秘藏也。

  不应以亲认佛者。意斥其比丘。未识佛故也。

  何者下释其认之意。

  其不识佛者。不识自身一体之佛。亦非菩萨佛之真子。何得以亲认佛。同于世间王子邪。

  我甘之如荠者不敢辞苦也。荠甜茶苦故以引之也。

  无上方便者。如来同体之方便。三德涅槃之门。故云不小也。于华严中。不受。鹿苑已来。皆不行也。

  不肯作务者。不修无作戒定慧也。

  指山指地者。我所舍。身骨如比富罗山等。

  指海指江者。所饮母乳。如四大海等。皆是其事也。

  放逸无惭者。二乘望大。名为放逸。犹放逸故。不惭第一义天。系在变易之中。名为囹圄。犹未出故。不得大乘解脱。自是汝过。非我无恩也。

  众魔群盗等者。即是界内四魔。界外四魔等。不敢为害也。

  深广波澜等者。首楞严定名三昧王。一切三昧皆在其中。名之为广。彻至实相之底。名之为深。波澜一切定水之异名也。

  睥睨者。上(普末反)下(五计反)广雅云。俾倪蝶女墙婢。苍云城上小垣也。释名云。言于孔中俾倪。非常事也。私言俾助城之高也。

  博达今古者。涅槃之城。本自有之非适今也。故云识远。三智具足。即是明了。故我城如是也。

  何所不威何所可畏者。内敌烦恼。名之为威。外伏诸魔。名之为畏也。

  表里皆宝者。即是大乘无作三十七道。以为庄严。名之为宝。内充外溢。自行化他。遍法界用。为焕烂也。

  复无遮阙者。一法具一切法也。

  执持伪砾者。如下文春池之喻二乘人也。

  汝下心知足者。如法华中譬如贫穷人。得少便为足。更不愿好者。故云少住。行于少法。故云下止也。

  不厌粪扫者。尘沙无明也。

  不欣璎珞者。大乘戒定。庄严法身也。

  多处乞食者。此是历法求食。小家观行。具历阴入界中也。

  不欣上味者。三德涅槃醍醐为上味也。

  不欣大明者。一心三智也。

  盘桓隘路者。大品斥二乘人。犹如隘路不容二人并行。盘桓是不进之貌也。

  略明不得不离者。不得大乘秘藏。不离小乘无常也。

  不入众数者。事与理和。一体三宝。名之为僧。僧即是众。今约理论故云不入也。

  不得无难者。虽离界内。不得无二乘界外之难。见修无学等三。二乘之人。作意出入观为佛前佛后难。真谛之理。即长寿天难。未具十种六根。即诸根不具难。偏真灭谛。即是北洲难。唯一切智。即世智辨聪难。广如净名疏(云云)。

  不得真果者。大涅槃果也。

  道前方便者。此约小乘未证果前。名为道前。不同大乘论。道前道后等。若通论者。法华已前。皆是道前。中间二味。皆有道前道后等也。

  道前是圆因者。开前方便。皆是圆因。即约大乘。论其道前。地住已前也。初住已上。名为道后也。道后是圆用。约体论用也。

  真善妙色者。约体出生妙善者约行也。

  甘露圆满者。常住不死之药。三德具足。故云圆满无决等也。

  本以因果功德名僧者。大乘因者。诸法实相。大乘果者。亦诸法实相。皆是一体三宝。名僧也。故斥云汝之因果。小乘之法。非究竟也。

  非煞贼者。界外无明。以之为贼也。

  不生者。即变易不生。非字冠下。不出于伪。佛法相者。丈六之身。生灭之法。皆是伪也。

  不到即解脱者。能破常无常等八到。即是解脱也。

  佛僧例然者。一宝之中皆具三德也。如僧有法性常等。即是如来三德具足。佛名为觉。觉不觉和合为僧。三亦具足也。

  亦不生而生者。法性之地。理本无生。又能生五乘七善药草等也。

  药草所生不离能生者。能生之地。是其坚性。所生药草。亦是坚性。故云不离也。

  业招大地者。非漏非无漏业也。

  福感药草者。戒定之福也。

  三种宛转者。大地药草众生等三。故法华云。皆一地所生。一雨所润等。故云不得相离也。宛者边下中高名之为宛也。

  具一切物者。一切不出五乘七善。八万四千法门。亦云八万四千尘劳之门。亦云八万四千诸三昧门等。含藏诸法。名之为藏也。

  举三法身等者。具如法华玄文止观文中。广释十种三也。

  超合者。将后合前也。

  咸见佛性者。始自发心。终乎妙觉。其中一一。皆得见于三因佛性。故云咸也。

  六位分别注云云者。意令释出有理入名字观等入不同。今准文意。即分真究意入者。名之为见也。

  地人云阿梨耶识在妄惑内称秘密藏者。明善恶种子。含藏在中也。

  成论人云当来佛果等者。小乘释。迢然别也。

  众生即是故名为密者。经云众生身中有如来结跏趺坐。即约性德。理即如来。三因具足。故云是也。

  为此论破者。皆不相即故。又此论是其涅槃之名耳。

  如形残人如外道论等等。者不令人。见义之如藏也。

  如月处空者。真常性月。为云所覆。今经开显。指此烦恼即是菩提。如云开见月。独处于空也。

  众生不解等者。约未开也。法界包含者。百界千如。三千世间。依正不二。无不称尽。故名为藏也。

  大风卷雾清汉昞然者。重氛翳于泰清。为长风之一扫。三德秘藏昞如日前。昞亦明也。

  经云云者。亦是斥于他人如前。

  三合以三德者。合上二譬也。

  是从事入理者。前二约事。后一约理也。此约修行。眼属于智。智即眼也。外道事天。亦能福他。即是行摄。三德是佛师者。诸佛所师。所谓法也。

  印于教行者。大乘实相。以之为印。印于教行。同成三德也。

  凡有言说等者。如下文字品。世间文字及出世法。无非常住。故云相应也。

  修习相应者。如下文是人若闻常住二字七劫不堕等。即是相应也。

  证得相应者。住地已上。得法身理也。

  法身即照亦即自在者。照即般若。自在即解脱。三一不别也。

  而三而一而一而三者。以互融故。三若定三。一亦定一。还同昔教纵横之说也。

  广立问答者。师子吼菩萨六重问答。广论佛性之义。只是今兹三德。新伊三点等无有异也。

  洋洋无尽者。水之貌也。佛性如海何可言哉。

  将何指归者。涅槃以三德为指归。故止观发心文后约六即显。是中亦用三身三德。为指归。指归亦即三德。指归何处。同入秘密藏中等(云云)。

  能严天颜作世界主者。由此三日能照大千。若纵若横。皆非其用。内合如来法王之主。能具三德以为庄严。取能照边即是般若。取断恶边。即是解脱。以定慧力一切皆成。如天见者。一切皆成也。

  举略兼诸者。此之三法。摄一切法。无不尽也。法身亦三。般若亦三。解脱亦三。三三成九。九只是一。一不定一。故云亦非涅槃也。

  巨细相容者。十方为巨。色等为细。色等为巨。十方为细皆不狭也。

  如来色无尽等者。等取智慧亦复然。即般若也。一切法常住。即法身也。色即解脱故也。三德具足。故以引之。证法身三也。

  非知非字者。非知即观照非字即文字。般若即实相也。

  非知故不可动虑分别者。观昭之体。不为烦恼所动。不可凡情思虑也。

  不可言说书绅者。绅大带也。如夫子每一言一事。子张隔壁闻之。皆书于衣带以讫之。此之文字皆离言说不可以书绅也。

  不同遍空者。无诠表也。

  凡圣并明者。六凡四圣。遍于十界。故云并明也。

  世间出世间者。半字也。

  出世间上上者。满字也。又约化义。皆具半满。小乘为半。大乘为满。若纯说大。即是满中之满。若约五时。中间二苏。对半明满。带半明满。法华唯满。等(云云)又约三种世间。对于四土。同居对世间。方便对出世。实报寂光对出世上上等也。

  法界流注者。如上文中纯陀品云。无上法雨雨汝身田。即流注义也。

  悬河海涌者。教法被下如悬河。慈悲外化。如海别圆音普演。故曰无穷也。

  非喧非寂等者。非界内之喧。非界外之寂。非凡夫之缚。非二乘之脱也。

  十智不能虚者。即小乘十智名数。如法华玄智妙中广释也。

  外道所缚等者。于非缚中。方便示缚。如净名居士等。诸魔外道。皆吾侍也。乃至先同后异等。即此意也。

  虽鄙必施者。施字平声呼。施谓施化。入诸淫舍。示欲之过等。皆鄙秽之处也。

  无染无著者。如华不染。始医不着。如来亦尔。为大医王。虽疗众病。应病与药。犹如天月。但有于水随器方圆。无不现也。

  佛口业至般若则摄者。般若是智。智由于说。说即口也。

  意业至解脱则摄者。意只是心。心能善恶。如来能用。故名解脱也。

  如来庄严者。即是证得法身。用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也。

  六根清净者。初住已上。具足六根如华严十种六根。一根具十。皆能互用。证不思议解脱德也。般若如前大品中明色净等也。

  包含总别至事理等者。涅槃为总。三德为别。事即解脱。理则法身也。

  以略收广不逾三德者。略则一德具三。广则一中无量故也。

  欲学须请者。即方等般若弹斥之时。名为欲学也。

  何故一伪一真者。昔教若非。昔不应说。今教若真昔何不说。

  经云皆悉忧愁者。有二义故愁。一闻佛入涅槃故愁。二闻斥其伪故愁。故文中云了不思惟安住之义等也。

  而生去此住彼之解者。去此是无常。住彼偏真涅槃之理也。

  上未曾说者。意斥古人。自法华已来。佛何处说无常等教。云述闻法也。

  壮之言快者。执此无常等教。唯称唯我意也。

  行是进趣中胜者。方等般若。弹斥渐进也。

  想是智之初门者。四念处观。故云初也。

  不言前耳者。不言见惑也。先断见。后断思尽。故云惑去智亡也。

  此理中适者。偏真双非。即断常中也。

  能断诸惑者。意云。虽是于理断惑由之而得。我与如来。同证此理。何得斥言是伪。故云岂于此也。

  观文难见者。意但不及中适双非也。

  叹上三执者。教行理也。四讥请中多作亲譬者。上文五譬。古人纯作亲释。故云多耳。今作主亲师三。分其五譬二三亦依古作亲释。亦是多也。

  佛斥非真者。斥其不识一体三宝。皆回过还之故也。

  正是统训者。统主训师也。

  既举别惑者。无知无明也。

  五五盖者。释上五耳。只是五之与十及七等。成五十七烦恼也。多在思惑也。

  通心七使七漏者。下文广释七偏也。

  论人者。成论小乘师释也。

  并无明者。只习气也。

  一一有三倒者。谓五门观。所治之三倒也。不望大乘。名三倒也。

  经云病未除愈者。阿罗汉人。犹有习气无明病也。

  见谛四思惟一者。四谛各有见等烦恼为四。并思惟一成五亦云五部烦恼等。五行者。行谓斥相也。

  行三业恶者。如经。迷荒淫乱即意业。言语放逸即口业。卧不净中即身业。醉通凡圣。无明粗细不同。服药吐或轻重亦异也。

  芭蕉等譬者。皆不实也。滓无味药无香。皆通无我。若有我者。皆应有实也。

  无有是处者。执同外道。横计我也。

  说言有我者。即是胜修真我也。

  上有三意者。教行理等。各执不同也。

  问答法尔者。问答相称。法尔称善。是以赞之。亦是四悉适时。是故赞也。四悉如文次第对之。

  无有实义者。只今胜三修。名之为实也。

  此非实语者。语只是教也。

  一倒乱者。无常谓常。名之为倒如醉乱。二乖善者。乖真善也。

  不知其义者。意斥汝但得无常无我等名。不知是今常家之用为义也。

  亦自有语者。犹如醉人。但有其语。无有实录。但说无常无有于实也。

  闻他流转者。谓洗常教。名为流转。常等非醉。云何流转故云他不也。

  经云流转生死者。即界内外。二种之生死也。

  即是众生者。未破无明。同于众生也。到佛果犹名众生也。

  汝之所非则不非者。谓常为非。无常为是。故云乃非其所是也。

  涅槃无受者。无苦乐等三受也。

  法即无染者。无二边等染也。

  或作十门八倒六行等不同者。十门如第一卷优婆娆章十三对治。今略言十也。六行。胜三劣三。不同为六也。今但对三者。只说三为略。十门为广。故云义有广略也。

  是双明八倒者。即凡夫二乘。相对以说。故云双明。又四倒取空者。大乘无我观。更无别义。只论于空。故不破也。又三修中不取不净者。不净非理观故不取。若小乘真谛即是其初门故取也。

  正修诸法者。一色一香无非常等四德也。

  彼若救云若是到者。者救意既斥无常是同于世界。云何名为常等也。

  今通难意者。只缘。执者成到。汝不知世出世皆是常乐我净故也。

  是故非德者。无四德也。

  无其义者。三德涅槃之义也。

  识心是倒者。第六识。数家义也。

  识心无倒者。八识初故也。

  又凡有心下通明也。

  通能分别者。最明了也。

  妄谓心尽者。能断智所断烦恼尽也。无漏空心即心到。想即是想到。见即见倒也。

  一到具四者。无常等四也。

  无上方便。者果地以常无常用为众生故。即是出世间无上方便也。

  问有名无义。注(云云)者。世间出世间。少大偏圆。有名有义等皆作四句释之。有名无义者。即是世间凡夫二乘等。有名有义即出世间如来乐等。亦名亦义者。世间起应用等。无名无义者。涅槃之理不当名之与义故也。

  并应四句分别者。例上。世间即到非德。出世即德非到。世间亦德亦到二乘名到应用名德。出世非德非到约理明之。胜劣亦尔。故云并作也。

  是世倒之德者。即是双论不到成德。以不执故。起方便用者常无常用。故云出世也。

  单修者。劣谓无常等四也。

  双修者。胜谓常无常等双用也。

  又非二偏圆者。约极理说也。

  与谁分别者。斥他不当不约其人也。

  单胜修者。是现次第人者。发心知常也。

  双胜是不定人者。或胜或劣也。

  备有诸过者。于无我中。且约生死具论皆有缚着苦等。故云偏破甚者也。下破例然也。

  声闻更进趣者。于方等中。被弹般若洮汰皆是进趣之义也。如法华不入更须洮汰来良已涅槃亦是进趣也。

  净即无为者。无作性净涅槃之理。故标法界摄一切也。

  经云不应作如是语者。不应说今我亦堕去。我为众生云有去住。汝去无益。云何随我入般涅槃也。

  不能知佛往来者。为众生故来。众生机息故去。去住之法非尔境界。故云宁得随去等。

  起惑之始者。由季初物新于境起或也。

  又因惑生解者。解生或断。亦因此时也。

  没深水中者。佛性在众生身内。贪爱为水。故云中也。

  非永失者。后有智人还取得之。故非永也。

  瓦石即伤害譬苦者。瓦石是粗重之物。如人被害为苦也。虚将不实故无我也。

  分分离散者。念念无常也。

  偏修之末者。从渐良圆。亦是终穷之说。名为末也。

  二由佛性力者。一者内薰之力。二假胜修之力也。

  令众生悟者。由佛性力水皆澄清。以有澄义非即悟也。

  喻之如见者。此以机中论见法华中遥见其子等。故云而未得取也。

  处在生死如在涅槃者。能远生死即涅槃也。

  此中经文是留心处者。新伊三德。斥伪谈真。佛性秘藏。二鸟双游等。皆是行人留心之处。故以欢之。除此之外竟何所云。若不留心。还同瓦砾。未得其真也。

  未信佛常者。一体三宝故也。

  口虽请新等者。方等弹斥。即是请新。般若付财。意犹存旧。故法华云。犹居本处。即其文也。

  此中下释伏难也。

  各各为缘三一者。劣即三胜只一也。

  改迷生信者。汝先所说。还是自迷。云见日月生回转想。故须改也。

  真法不染者。若无于信法不染神。信为道源功德母。一切诸法由兹生。故令生信也。

  放逸之徒者。通譬凡夫二乘人也。

  乘诸业者。漏业无漏业也。

  着可爱果者。凡夫着生死。二乘着涅槃故也。

  譬无解者。本来有珠。为缘云失。故无解也。

  因于放荡下释上失珠之意也。

  破行失为便者。由于放荡即无行也。

  非先解后失者。且约中间退大已后流转之时。若据大通结缘还是先解。今言中忘者。生死乐故。云义言失耳也。

  向佛称叹者。自呈己证。快修无我等也。

  共消求得之文者。不取失宝之意也。本有之珠。故意共释也。

  拙观推求者。三修比丘未闻圆理也。

  知字知义者。字即能诠之教。义即所诠之理。闻此圆乘。能顺此理也。能顺此理也。

  能诠如所诠者。文字解脱故也。

  所诠如能诠者。从教契理。若知如来常不说法。即则多闻。即其义也。

  月圆譬相似乐者。团圆无缺更无所受。故云乐也。

  月光譬净者。自在月在于空。珠在于水月。喻于珠珠形如月。上下无碍故譬我也。

  以一名人人得其门者。天得一以宁。地得一以清。君王得一以治天下。故以一名人。即是分证一道清净之人。故云人得其门。门者能通为义。通至实相之理。能破一品无明也。亦如法华玄记。十不二门。亦是一义也。

  道前圆修者。五品六根初住之前也。安徐同古释也。

  不昏教水不动心波等者。不昏教水。教即心故。不动心波全心是水故。波水不二。故云与理相应也。

  遍历诸法者。不出阴入界等。教味不同。皆具胜劣也。

  在在处处者。谓遍诸大小偏圆渐顿一期化意。故云岂独今经等也。

  非止一境者。始自色心。终乎种智。历胜对境。无非中道。又约六位不明究竟者。一家教门不同诸释。教证二道在于初心。入无功用。任运通达。故大师止观云。将送行者。到于彼菩云。菩云即初住分真位也。与此境同或顺经文故作此释。恐惑等者。寻其起尽。于兹致疑。略述大猷。未当深见。悉论余未详。

  离我慢等用也者。即是行家之用。我谓我见等。慢思惟烦恼也。

  语势相成者。行理前已破竟。今引来为成此教。云正意在教也。

  不早说下注(云云)者。前广明昔教若非佛不应说。昔教若是佛不应非等。此且举一边。以对今昔也。

  就破为两者。答只是破也。

  初倒病者。者谓宰主王是执邪之徒。不明邪法名内闇也。

  外举我威者。王得自在威以引之。恣意造非。故云取乐即邪乐也。

  经云顽嚚者(上吴鱞下鱼巾反)。广雅顽钝也。苍颉篇嚣恶也。左传云。心不测德义之经为顽。口不道忠信之言曰嚚是也。

  信邪术者。以四倒为术也。

  腻润为我者。著于有无。以自在故也。

  经云不知病起根源者。述于常乐之解。纯信邪常也。

  经云知乳好丑善恶等者。正常乐为好为善。邪常乐为丑为恶也。

  王者主领为义者。譬众生禀受邪教之。后自领徒属也。

  众生强请者。佛未出世。诸外道者。各化众生也。

  内无真解者。一切种智也。

  外无巧说者。佛四辨也。

  药少者。邪常等也。

  病多者。世间出世间等病也。

  由于取相等者。见思无明等。是其相也。就中着见我最强。亦名为相也。

  是不知药者。虽知其名。而不知义也。

  青白等下注(云云)者。广如下释也。

  逗药失所者。常病不用无常药。无常病不用真常药。皆名失所也。

  二治病缘者。先同后异。为缘也。

  佛知八正道者。即是大乘无作八正道。能治八倒。能用前两教无常。后两教常等。为八术也。

  十中第一。

  空见外道者。拨无一切因果。广造诸恶也。

  慧命亦死者。即是无常常无漏之慧命也。

  常见外道者。谓生天及非想等处也。

  断结外道者。用世智。断下八地也。

  虽能兼遍者。六度菩萨。约用四门为遍。化他为兼。无巧述者。未断烦恼。行其事檀也。

  治难愈病者。破无明也。

  治无痛恼者。体法即空也。

  不能治必死者。二乘未破无明也。

  不能令复本者。未入证也。

  不能令过本者。未入二住已去。故云过。初住为本。至等觉菩萨。不能过妙觉之本也。若作四句。本下迹高。有高义也。

  讲武等者。讲演也。如太子把文王弓。躬九重铁围山等。脱冠遣马者。即是太子游城四门。厌世出家。奴名车匿。马名干陟。发遣还宫也。

  唯明此身成佛者。丈六身也。

  所余二年者。从法华至涅槃也。

  各有六行者。约观明也。

  经云从远方来者。从真起应义之言远也。

  无观机之智者。今昔之机也。

  即是神通者。有漏通耳。

  文鳞三归者。即是龙王初度三归也。

  经云今正是时者。虽云初教。意在于大机中论之。故云时也。

  根缘冥对者。机中冥有小大称之事也。

  余界譬诸惑者。即初教之人。具足见思尘沙无明等惑也。放害事多者。能生一切界内外烦恼故也。

  此名横死者。邪惑障于正解。令慧命不生名之为死也。

  即上中下皆得悟者。此约小乘三根人也。上根阿若憍陈如为首。

  众生不解者。不解权教无常。意在于实也。

  而执无为马者。谓道无是马。何处复有者却责也。

  此病易见者。佛果本是常。横谓无常。若说是常。见生死无常也。

  此病难见者。本是真常。今说无常。执无常病不知是常。故云难也。

  根缘扣佛者。大机欲生也。

  遣使命医者。以机为使也。

  经云应服乳者。正真常之乳也。

  开权者。如经是非实语。语只是教。昔非实说也。

  无常譬大者。如上文。是苦咸等药皆能发热。执之成病也。

  能烧世间者。即烧界外之世间也。

  以昔讥今者。如经汝先言毒今云何服。即是讥今真常也。

  今既令服等者。还服今日真常之乳。讥昔之毒。今昔相望。故为一双也。

  还成上意者。成前双惊之意也。

  此中通体是譬者。上文开为四譬。此当第四用四德之药。故云道体也。

  而非解理者。理是常下之义也。

  麦䴬(夷识反)麦糠也。按诸书所无。唯赵书有人姓姚名䴬。作此字耳。

  次除是乳已下。古人分章门也。

  二鸟双游是行得所者。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故云得所。如下文俱藏俱息是也。

  符经合义者。经即今经。义即常乐之义。自相符合也。

  即上根人者。如法华身子之流为上根。法说同得悟也。

  经云是药非药者。乳名虽同。外道非药。如来是药。能治无常也。

  涅槃经疏私记卷第三(一末)
卍新续藏第 37 册 No. 0660 涅槃经疏私记

  天台涅槃疏私记卷第四(二本)

  天台沙门 行满 集

  ○释长寿品第四

  前之三品严观所安者。即是昙谶译讫。谢公治定。严观二人开此一品为序等三品。故云安之。信知昙谶谢公亦有其分也。

  此品存本者。缘前三品。同是寿命品。今存梵音也。

  译人左右者。今移寿安下。改命为长安上。西方左下此土安上。故云左右耳。犹如一物。东人谓西为右。人在物西谓东为左。物无别体也。

  恐依上文者。今家通意。如纯陀获五事果。广明三身四身皆是长寿之文。故云恐也。

  长只常下。问出所以也。常等是能从。长寿是所从立名。故所从能也。

  一同诸佛法身者。十方诸如来。同共一法身。一身一智慧等。故云皆悉同等。此是释品四悉檀意。诸佛不同即世界也。

  二由物忻长恶短者。物者谓之人。亦是物机忻厌不等。宜见长寿。故令生理善。即为人悉。

  三对破偏修无常之拙等者。广如上文胜劣相治。改于偏执。即对治意也。四会前三悉同成长寿。即第一义悉也。

  第三对菩萨众者。上文纯陀品对于杂众。哀叹品对声闻。此对菩萨也。诸问答中长寿为首。以为言端也。

  佛法至三故者。佛初劝。二复告。三佛告诸比丘故也。

  上疑既尽初欢则嘿者。如下经文合譬中。时诸声闻嘿然而住。即是其文。经家次第在后耳。

  后劝则推者。推诸菩萨有自行化他之功也。

  上已问经者。意云纯陀举昔无常等身以问。佛以常身等答。三修中广论胜劣。皆是问经文也。

  经深律浅者。今斥不许。且约事论有深有浅。若以涅槃心修为被末代。有何深浅。故云而待劝耶。

  又是今经之宗者。意亦不然。古人见有劝问戒律之言将为经宗。准今所释。依大师判教。此经为戒律说常。亦名赎命重宝。何者如来见诸比丘。末法多有破戒。畜八不净物。常住慧命。埋没烦恼。恐失慧命。将此戒律用赎此命。如人在狱。多与财宝。命其得出。故非其宗。今以常住佛性。为经宗也。

  今按经云于诸戒律者。既云于诸不独问律。具问定慧。经初虽无诸字。或本有之。今取下文于诸之言也。

  律仪道定俱名为戒者。定谓定共。道谓道共等戒也。

  诸言不一者。通问三学也。

  双照二谛即劝问俗者。即含真为俗。广如法华玄文七重二谛中明也。

  又言莫谓如来唯修空寂者。但以空寂之言为自。还目中道空寂双非二谛也。

  具说如上者。具劝三学也。

  故以戒律而为劝端者。举戒律即具定慧。又此具乘戒故也。

  如来境界者。此约理论。三世诸佛从真起应。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故号如来。故云允同诸佛也。

  所有诸定者。此约行论。不思议定也。

  所演教诲者。此约教论。不思议教也。

  是道非道者。九法界为非道。佛界名为道。故净名云。行于非道。通达佛道等也。

  无三智者。二乘声闻未具三智。故不能问三谛等也。

  三云声闻强受寄者。意辞不堪如来强与也。

  从过至现故百二十者。具约十支。未论未来生老死等。由在现在当来未起故。一支十二。故百二十也(云云)如不能居者。声闻入灭。不能绍三宝种。令佛种久住。故云居也。

  故言富人如法华中称为长者。财宝无量。自行化他。内充外从。名之为富。缘事欲行者。此方缘谢。他方应成。故云适化也。

  乘如起应者。如是法身。从法身地。起他众生也。

  百金者。百句解脱也。

  汉书称一万为一金者。即一万两百金即百万。百句解脱。具如下释。大师于灵石寺一夏讲此百句解脱。每一句作百句释之。即一万法门以为眷属。与此相会也。

  人中为十天中二十者。约佛在于人天之中。说法教化也。

  通别惑尽即是还时者。证大涅槃。如归本国。故云还也。

  归我者。身中本有一体三宝。故云归我也。

  此义稍便者。不同前释也。

  信心之子者。夫言子者。能绍继字业。既无继嗣。大乘常住散失也。

  假说此言者。不应唤佛为痴人。故云假设。

  若遂寄下意云。受寄为痴人也。不应云佛也。

  经云当何所问者。不问即是法宝散失也。

  盛壮端正者。能自行化他。神通自在也。

  一切三昧悉入其中者。菩萨证得二十五三昧。破二十五有。名首楞严定。此三昧中王。亦云楗相三昧。一切三昧悉入其中也。

  三谛一谛为母者。一实谛也。经云智度菩萨母。亦是三智即一智也。

  一谛三谛为父者。同体之权方便以为父。权智也。

  经云如自己有者。菩萨证得法身。与诸佛同体。故云己有也。

  经云时有人来者。谓是释迦见比丘回心机动感佛义。之云来也。

  忘我推功也者。忘我是声闻不能推功于菩萨。善能问答等也。悉出上文。如二缘乃至久住等。是也。

  又例无而意异者。菩萨久解。示同有问。声闻新断。故云无疑。推功不堪。即是意异也。

  略举同意者。施行义用等也。

  若问命即开天行者。第一义天常住寿命。

  问辨即开梵行者。智辨在说。慈悲为本。四无量心故问梵行。故约施也。

  若问归戒即开圣行等者。戒即戒圣行为戒故也。归即婴儿人天之善。如下文木牛木马黄叶等譬。故属于归。

  归戒所妨即开病行者。病是恶故。恶是所防。戒为能防。故约行也。

  庄严无量者。约涅槃义。即是戒定慧等以为能严。涅槃城以为所严。能严所严他用无尽。故云无量也。

  无可问处者。约极理说也。

  问辨即乐庄严者。多闻分别乐也。

  问归即我庄严者。番除邪我。即是真我也。

  四如来施主下约用。

  即用常命摄恶者。命者是戒。既持戒不杀即得命也。

  举此三种以为问端者。谓寿命说辨归戒等以为端首也。

  又问命即是常命等者。通前二品。常命通前纯陀。若对四德。通前哀叹也。

  问辨即常语者。语只是辨也论云十二而能问答者。谓涅槃论。迦叶童子年登十二也。

  即有四意者。四悉因缘也。如文中人法不同即世界悉。生善破恶等可知也。

  生比丘善者。令诸比丘回心入大故也。

  折伏高心者。能令诸菩萨自谓高位。见童子能问。皆生敬重之心也。

  即第九住者。是童真住位也。

  十地顶者。居于众伏之顶。同于文殊普贤。号为童子也。

  如此间甲族者。谓六甲以为首。即是上族居初也。

  宁许问否者。大众如海。不审许我小小童子问否。故以先语。亦表童子之德也。

  经云令汝欢喜者。以称机故。故云欢喜也。

  佛色大故智大者。谓函盖相称也。

  若论巨细不言自绝者。我以浅识小小之年。比诸大菩萨众德魏魏。即合绝言。何能有问。故云假佛威神。

  借助力。请佛加护义之如借。佛以借之。大众助之。故云借助耳。

  问之余势者。指后四偈是也。

  为诸品生起者。即是下文诸品。从此问生也。

  灵根令正者。命正法师也。

  为众依止生者。即前哀叹品末文因三修请住我以法付摩诃迦叶等文也。

  初一偈合成两问开成四问者。各对因果二双也。

  天魔一偈合成一问者。以天魔波旬同。故对下耶正品文。

  若直数云何则有三十二问者。十九行偈都有三十二云何故也。

  若数合偈亦合偈亦只有三十二问者。即合初偈为二。并合天魔为一。即成三十二问也。

  若数开偈则有三十四问者。并开天魔成三十五问也。

  疑执已破者。如上文哀叹已破竟。

  救云为缘故疑者。机缘须此菩萨有疑也。

  又云下诸释不同也。

  答佛往昔至心听法者。即指过去行因也。

  元本之因者。如法华中我本行菩萨道所成寿命今犹未尽。即是因也。

  元元不穷者。适去久远适去久远故也。

  永永无尽等。广如法华三世。九世华严有十种三世不同也。

  强可指于过去者。法身常因常果非三世摄。以世俗故。故云强也。

  请答安乐性者。现涅槃理也。

  未来开者。一切众生理中有也。

  云何得长寿凡四问者。上两问双果。下一句问因。得大坚固力一句。结果用也。

  名字功德品者。七事释之也。

  实非阿罗汉者。本是四依菩萨示罗汉像也。

  能见难见性者。证分果也。此两问一品答。故云并也。

  十五问竟者。开初四问。即是云何善因果二问答也。本无偈答。犹见下文犹如乐未生云何名受乐一问。并此一问即有十三问也。

  大众重请者。是下五行中不关前义。为答问尽也。

  师子吼者。问佛性义也。

  乃是后说之初。谓后现病品中三种病人为初也。

  前问多答卷少者。即初三十四问答至大众问品。七卷经文。故云少也。

  后问少不应答卷多者。即后四偈。他人作问数。今斥意者。何得四问。答后诸经文也。

  河西面对梵文等者。即是同时译经之人。

  但见年幼者。时年十二也。即是四悉之意功深浅不同世界意。

  皆发奇特心者。以佛果赞因人。令生善也。

  能问大事者。事即因果。少少之因能契极果也。云大耳。即对治意。

  皆与理合者。推实不二。名之为合。初劝问戒乃至若归。皆涅槃经云正体。推即是实。第一义悉也。

  所拟下注云云者。今说四悉之意也。

  已得非始者。非是今世。始成应迹之始。乃如法华久本初始也。

  今加而赞之者。上请佛加大众之力。今加而赞之。如一切智等无有异也。

  举初成后者。众初成佛是其常因。成今常果能问之事也。

  为众作依止者。未来四依菩萨能为众生依止也。

  或言偏方不定教者。今家释云。不定有二种。一秘密不定。佛以一音遍赴众机。众生互不相知。名之为密也二显露不定者。众生互知。或得大益小益不同也。

  或言秘密教者。若秘密唯佛自传。集经者不载。若不定之密非显露摄也。

  非方便道场者。自久远实成之后。乃至中间今日。法华之前。皆名方便也。

  不应下斥旧解不当也。

  竖不及者。法性深故。犹如大海也。

  初答长寿因者。云何二字是问因。

  后问长寿果者。得长寿三字是问也。

  若言开因果之秘者。开前三教因果也。

  若为显涅槃兼言因果者。谓正意右涅槃体。兼明因果之用。显非因非果也。

  涅槃非因果方便说因果者。涅槃之体不当因果。为众故。故云方便说因果耳。普贤观云。大乘因者。诸法实相。大乘果者。亦诸法实相。此约非因非果。而论因果耳。

  纵容抑案者。即体之果而诸论于因。即体之因而修于果。非是因果调然。若调然因自是因。果定是果。不相由借故也。

  显于正法者。秘藏之体名为正法。从初发心常观涅槃行道。至佛能用显于理也。

  但以四名为因果者。为大涅槃修因感果。即世界生善破恶入理等。显非因果也。

  前文非不明果等者。释因果二文。经意且从多从正论因果也。

  甘露妙药者。谓常住三德秘藏。名之为药也。

  若覆器不闻则思修俱失者。应云覆漏污杂等。则是大乘三慧不生。法文不入。名之为覆。不能思为漏。不能修名为污杂也。广如法华中广开推文明也。今且从闻。故云覆互非不思修。三慧俱失。故引释论。证成三慧。专视听法如渴饮。一心入于语义中。闻法欢喜踊跃。如是之人乃可为说。

  若无此业者。持不杀戒。志心听法为涅槃因。成长寿业也。

  业若定因不得作果者。此约九界之业。不得佛果也。

  不得作因者。九界之果。非佛圆因也此之权因。因果则定故也。

  非因非果等者。一切众生即大涅槃。即非因果而能因果也故纵容抑安体非因果。依之以辨因果者。即非因果。

  而果等。故云纵容也。

  精进菩萨亦不能知者。且约事中。三藏菩萨名为精进。若通论。谓通教菩萨别教地前皆知圆理。故云亦不能知也。

  不能已已辄述所闻者。此是疏主用大师之义。立述叹之辞。意云。一者值大师涅槃不亲面授。二者此法渊玄。辄申记述。广如涅槃玄文造疏缘起(云云)。

  若业能破业者。即不思议业能破九界之业故也。

  从无住业立一切业者。阴界即秘藏。阴界即无住。秘藏即阴界。立是一切业也。

  言一则失用者。一是用家之体。即一而三。故言三则伤体者。三是体家之用。即三而一故。体用相即。方名不二。为涅槃体也。亦是约三谛论业。故云三一等也。

  道前体用广为人说者。即是初住已上等觉之前。此之道前即一而三。自行化他之体用。异方便之道前也。

  以珠力故者。佛性之力。佛性是体。澄清是用。故云即体而用也。故以引文。证于体用也。

  我以修习者。即举过去久远之因果也。

  故知却明过去法门者。略斥他人不作三世消文也。

  似譬道前者。未定判也。

  譬起恶因者。即是起十不善业。破等因也。

  恶果者。三途果。

  天性相关者。佛性天然之理同也。

  亦有佛性亦无佛者。如王子时则有佛性。造恶堕狱起一阐提。即无佛性。此缘了佛性也。故下文合如王子等也。

  况即体而用者。举浅况深。一子之地尚尔。况极果耶。

  经云大慈大悲等者。即无作四弘无量心也。

  拔苦因者。九界因也。

  与乐果者。大涅槃果也。

  遍约四谛譬者。即四种四谛同成无作之境也。

  不但四趣者。无作四谛通界内中。以为现境。拔九法界苦。故云通也。

  不但十恶者。三惑遍除也。

  不但戒善者。无作道品遍学恒沙法门也。

  不灰断者。证于灭理三德涅槃。住秘密藏也。

  即譬果报者。谓大涅槃之果报也。

  经云我未能解者。正故作难。将未解以难之。求于生解也。

  治偏乖慈者。重难善者治恶者。则治故云偏。

  二俱乖体者。等视与恶治爱皆乖也。

  展转有妨者。慈治互违也。

  以一言答其三意者。一切众生如罗睺罗。同是佛子。即答一体之慈等三意也。

  非染爱慈者。答上第二等视治罚二意也。

  慈亦复然者。意云体是等视同一子想。用是治罚即无缘之慈。遍法界用。治罚在何。治罚皆等也。

  前后不异者。因之与果。体无别故也。

  至慈至巧者。至慈是体。至巧是用。皆慈能令化耳。

  他解见机犹害五百净行者。即如下文。仙预国王杀五百婆罗门以见机故。广如下文。

  若将下文通。今难令其发心。故云无损也。

  心常平等者。如经悉生悲心。即是等也。

  举非显是者。举国法非。显佛法不同。即是也。

  十四知事人者。是律中脱其三十五事等。广如律中。

  郁多罗比丘为质多居士者。郁多罗即是庵罗寺主。二人共为亲友。故云为也。为字平声。十诵律中说。四分名善法比丘。先与居士相知。恒受供养。后居士请优婆斯那。于舍供养。四分云。舍利弗目连二法将。居士辨百领食。后善法比丘见生嗔议之。唯少难欢喜丸等。具居士昔家贫。三世为此业。居士有宿力命复议比丘。如鸡与乌共生一子等。其比丘母各是别圆。如鸡乌共处也(云云)。

  常光为一者。寻常光也。

  非光者。皆有所表也。

  各住各学者。各住伽蓝。各别学业。五部不同也。

  断四住惑者。真俗各异也。

  断尘沙惑者。尘沙能障化道。令谛理不明。如宅中毒树也。

  此言则失者。佛于经中。自言涂割平等。今复治罚。其言则失也。

  彼言则虚者。应引他经以难也。

  生信不同者。用四教机别也。

  是则太乱者。大小一乘无分别故也。

  则破法性者。是前三学也。

  旧以四部为四子者。或云比丘等。或云人天龙鬼等为四部。故斥云杖煞何部等也。

  偏念偏治者。前三教子也。

  经种种孝顺者。如说长寿因也。

  经云父母是良福田者。治破戒人。由如父母。身有佛性。得为良田也。

  言行相违者。三业皆违也。

  身行相违者。说长寿因。而命短八十入灭也。

  心行相违者。慈怨相违也。

  口行相违者。同一子想。有治不治也。

  佛以何常而为问者。斥他解。如下文四种常也。无常亦四也。并世间未断命常也。

  汝以果讨因者。即生灭无常之果。讨现在因也。

  汝何不以因讨果者。以长寿之因。明涅槃长命果也。

  非数缘常者。即是阙缘非择灭无为之常。三即虚空无为常也。

  即是妙有者。三藏离断常之妙有为常也。

  亦无照应者。偏真理涅槃。未能应用故也。

  本自有之者。偏真之理本自有之。色即空故。故无对也。

  出常无常者。出前两教之常。故云出也。到登地时。单明非常非无。未有照用。故云直即一因迥出一果不融等也。

  初明佛宝常次明三宝常者。即初佛宝亦具一体三宝也。

  佛答四譬者。诸家无此释也。

  是生死寿命之河入涅槃河者。一切众生即大涅槃故。

  涅槃河出生死河者。修因至果故也。

  非生死非涅槃等约体而论。皆有照用。故云而生死等也。

  今谓人中天上地及虚空等者。人即四洲。天即六天。地谓地居及虚空等。一切众生皆有生阴中阴也。

  皆当作佛者。有论人云。众生一分不作佛。以无所化机也。今文意皆当得也。

  如阿耨池流出四河者。阿之言无。亦言无烦热池也。四面各出一河。绕池一匝。流入一海。广释如法疏记。

  由般若故等者。实相般若能生四种之姓也。亦摄九界众生也。

  从无住本立一切法者。无明无住即秘藏是。秘藏无住即无明是。故云立一切法也。若三道是无住。即理能生一切法也。

  若定出入何能出入者。九界为出。涅槃为入。如此出入即非出入。为众生故出。同入秘藏。名之为入也。

  经云于众生寿命第一者。即是九法界之众生。皆得第一也。

  能入醍醐者。味中之上。能令前之四味同入醍醐。涅槃第一之寿也。

  蹑宗作请者。迦叶蹑上说常寿之宗。而作难请住也。

  经云如注大雨者。即四辨。亦如止观评四种法师。今此即有慧有闻。故云大雨也。

  初难两教无异者。如经所言。世间亦说等。说即教也。

  外道理伪是故不现。但有盗常之名。无其义。名之为伪。故不现也。

  色种种者。诸教不同。

  同共一群者。诸教理同也。

  随机化益者。偏圆机也。

  不求乳酪者。人天名乳。以初对初。色未变故。二乘如酪。皆是无常故也。

  弘经人自益也者。末代不受。起于非常。故自食也。亦是化功归己也。

  无慈心也者。外道不为无上菩提大慈为本。只为世间耶常。是故无也。

  有得之利者。不为化他心有所得也。

  我等无器者。即是机中论。其实未知也。

  设能持戒者。皆为生天。故云常住也。

  浆譬人天者。浆是酪之所弃。由不及酪也。人天之果。大乘所弃故也。

  酪譬似道者。修于四种等也。

  醍醐譬真道者。非想涅槃也。

  我人知见等者。等取十六知见也。

  有少梵行者。谓修戒等也。

  实不知因者于佛法。谓从禅定解脱而得也。

  经云虽复说之而实不知者。虽知其名。不知其义。

  如轮王譬今佛者。即是初成为大机所感。还说常教也。

  牛无损命者。不损常住命也。

  具足还归者。常名常义具足不失。名之为归也。

  经云一切众生无有患苦者。无有二死因果之苦也。

  付弘经人者。即是如来去世。法付四依菩萨也。

  经云以是义故者。结耶归正。皆名真常故也。

  经云非是余法。是谓非外道等法也。

  经云知如来身者。谓常身法身。不同世间梵天等身也。

  至我至处者。我及诸子同入。

  秘密。藏名之为处也。

  有漏智灭即是涅槃者。择灭涅槃也。

  无漏智灭是非数缘者。释智无常故智灭。非数缘者以身为缘。身灰无漏智不行为阙缘。碍当生故。不取为涅槃也。即非择灭也。

  既有是非者。有漏灭。无漏智非灭也。

  此边则非者。不取智边也。

  既有是非者。身是涅槃。智非涅槃也。

  观师云不应尔者。身智俱灭也。

  故以法性难身者。法身常身也。法性是无常。身是有。云何得知也。

  经云夫法性者。是通之语。辞不云灭也。

  今则不尔者。涅槃之体本生灭。今灭者为缘故灭。而言涅槃耳。身智灭也。

  从生爱结者。会此定故。名为爱也。

  无想乐成者。即得定果也。

  非色非心补处者。即报法也。

  似无细心者。谓有心在。以心细故。故云似也。

  不别言行阴者。取下文意。但有四阴也。

  成就色阴者。云法性不灭也。

  而无有色想者。今而无有灭也。

  经云如来灭法者。应身示灭法身不灭也。

  经云种种方便者。于一身中现十界身。一一身示生灭。无非秘藏。故云不可思议也。

  三法异相而不得戒者。此约今经一体三宝。作如此说。是故经云。终不能证。证声闻缘觉等。此即大乘声闻。若涅槃经前何不证得。云不得戒也。

  故下难云。何不更受等也。

  清净三归者。今经一体三宝。为清净之言也。

  经云若能于是不思议者。即是一体三宝。故云则有归处也。

  经云因树则有树影者。树即法身一体。影即所归三宝也。

  经云如汝父母各各异者。如树无影。一体不成。则不生子。若树有影。能生大乘法王之子。绍继长寿。父母之季不可不知也。

  ○释金刚身品第五

  金刚四义者。即四悉檀释此金刚。从一至四。并下譬遍一切处。以合四悉也。

  世界基本者。世界初成。金轮居下。有金刚台。如来成道座此说法。故云基本也。

  其用劲利者。能坏一切也。

  故言金刚身品者。金刚是能譬。法身是所譬。亦是能所双题为品也。

  上虽三十四问通用一意者。此约开论。由金刚故长寿。由金刚故能说此经。由金刚故能天魔。乃至下文请益。皆由金刚也。然此初之一问。义含于四。云何问因。长寿问果。金刚问果。复以何因缘重问因。坚固力一句只是果家之用。若但论因果。但有二问也。

  若解长寿即解金刚等者。以即金刚。通得称长寿故也。

  更分别说者。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故说金刚身。以为喻也。

  非无别义者。即通而别。别即金刚也。次文即别而通者。一一问中皆具金刚也。

  通不当通。则通非通。各各别故也。

  非通非别者。涅槃之体也。

  而通而别者。涅槃之用也。

  今从别意者。即通而别。答此问也。

  法附人者。明有法之人。

  此人有寿者。有寿之法也。

  力是用者。人法体家之用。

  初已略说者。指纯陀品也。

  名字功德即是常安者。闻此名字。心能安于谛理也。若不深观二字。何得七劫不堕等也。

  若束若散等者。束而言之。只是常住五果。若散而言之。散在诸文也。

  在两边外者。中在两外也。

  荣即是真一真一切真者。毕竟空也。

  一俗一切俗者。不思议俗也。皆云一切三谛互融也。

  不可破坏者。一句即诸句。故不可破。诸句即一句。故不可坏也。

  初明法身果次明法身因等者。谓前长寿。前因后果此答前果后因者。欲明因是果家之因。果是因家之果。因果不二。而论因果。前后不定。名不思议也。

  从离得名者。只约可坏杂食。能离得名也。

  今明四句者。只是具如前释品。金刚四义也。

  皆当体者。一句具四义也。

  正意用此者。今取法喻标品为名也。

  病苦所取下。文意现背痛等为病也。

  是尘身者。明佛灭后舍利住世。同于尘土也。

  例余可解者举一例诸。无常既尔。诸身可存也。

  是好身者。谓三十二相等身也。或云直是好身。对非身为恶也。

  能是能非者。只论真应有是非也。

  不妨是身者。应化身。

  终日是身而复非身者。离三世故。

  终日非身而复是身者。应众生故也。

  虽不常住非念念灭者。示归涅槃无常。不同世间生灭故也。且为书之。后当破也。

  余两具足句类之可解者。若依天台大师止观。具足四句者。此中句数稍似不同。具足余句。应云亦有亦无有。亦无无等第三句也。广如彼文。是只是有。非只是无读者。应依止观中作。始与此相应。此意未详也。

  未出绝言者。单四句解绝言也。

  即非而是者。如今家释意。非是非外之是。开此非身。即是常身法身等。如法华中汝等所行是菩萨道。即客作人是长者子故。

  又解除一法相者。一相之外皆名为二。皆是非身。不名法身也。

  盖为缘耳者。法身尚无。岂有余二。故云除也。

  百非亦浅深有异者。前三教为浅。圆教为深故也。

  又善具十者。一一善皆以九为方便。十善即具百也。

  五分清净者。小乘五分也。

  清净之身悉是有有者。三藏菩萨具足二十五有烦恼之身。故云有有果报等。为大论所呵也。

  食则杀人者。此是无常之毒。能常住慧命也。

  有心行行者。谓事六度菩萨。有所得心行行也。

  福性空故为是者。离四性故空也。

  通教佛身离百非者。谓修十善离百恶等。与前但巧拙不同耳。

  又非百恶入百福者。圆教开前三教百恶入圆福。名开为非也。

  前后胜劣者。空假中次第离恶故也。

  差别隔碍者。身未互融。一身即三身故也。

  他经意者。离空假中。外别明佛法身者。别教为他。约教道不同故也。

  不知何非者。是何教中非也。

  钻仰弥难者。今约圆释。犹恐不恻诸佛境界。钻之弥坚。仰之弥难耳。

  即俗即真者。此约三谛。真中亦然也。

  即边入中者。空假二边皆入中道。无复边名也。

  即出即入即中者。一空一切空。无假中而不空也。

  即入即出即中者。一假一切假。无空中而不假也。

  即中即入即出者。一切中无假空而不中也。即一而三。即三而一。即非三一而三而一等。乃名微妙耳。此是章安用大师义意。释此圆经百非之文。具历诸教。于一一法上。更作三番释之。融即自在。岂有诸解。得同季耶。示破坏身尘土之身也。

  为猎师食肉等者。约未制前三种净等。具如下文释也。

  经云安乐之身者。非是破坏离食等身也。

  腾疑牒问者。腾法身之果。问其因也。

  取相似因者。只是同类因等流果。由护法故。得不坏法。因得常住法身。不坏法果也。

  取其元心所为者。本为护法。执持刀箭。如是之人虽受五戒。而破于事而为存理。名为不受。反威仪等。皆为守护清净比丘故。

  经云清净比者。即是为大涅槃时。具足戒之人也。

  无名行比丘无势力俗人者。即是无势力俗人。无名行比丘皆不成护正法也。

  第二句各各不能者。如前无势力无名行等故。云还是也。

  昔是为今非等者。昔时手应持戒勿。持仗等。为今非者。今为护法而不持戒。执刀仗等。故云今非也。

  弃理存事为难者。迦叶意既云。离于守护独处空闲是事。守护是理。事即是真比丘。若有下即是为正法当知是辈等正难也。

  答弃事存理者。佛答取少欲知足小乘九部等名之事。能师子吼广说妙法。即大乘九部为理。师子吼者。名决定说。能说众生佛性也。大乘九部无缘喻议三也。小乘九部无广问记三也。

  经云如是破戒者。即是答前空闲比丘。虽名持戒为不护法。名破戒也。

  无怒者。此是净土无贪嗔痴诸惑也。

  王前生是第一比丘者。如舍利弗等是也。后生是第二者。目连是也。故为左右面二弟子也。亦云转法将等。

  或双取为证者。双取胜也。

  喻如?石者。迦叶领佛常身。犹如?石耿耿不没。若无常身。犹如?水随没也。

  通举因果者。如经护持正法为因。得无量报为果也。

  而护法者。非无戒人者。此约比丘也。

  经云不得持王者宝盖油瓶等者。为讥谦故。若有投者。王谓比丘。贪爱此物也。既自持戒云何化他者。意云与持刀杖者游行。即是无戒。若是持戒不应游行。故有问也。

  律遇强缘者。经律自行。要假外有势力者及有内解。始能护法也。

  此中正明五法神解者。谓神智明解也。

  随时教化者。只是说经也。

  不得选择等者。有机即化也。

  漫调下注(云云)者。即是不知机也。如舍利弗二弟子。皆有差机之失故也。

  未结具方便罪者。但结偷兰。未结根本也。

  语云汝是圣人那作此事者。如嵩头陀。为傅大士发迹之时。大士于鸡停塘正泙鱼。语云。汝是当来补处。那得在此。语云。头有天冠照之。即见光?。大士于是归心。故云只觉自圣人也。

  五名如止观者。一名戒。防止为义。二名毗尼。灭恶为义。三名木叉。此云解脱。四名诵。背文闇持曰诵。五名律。谓能证诠量涯重。故云律之一字也。

  会须一藏者。于经律论等三中。解一即堪为师也。

  即欲越济者。谓度生死。今欲反戒还家。故云越也。

  ○释名字功德品第六

  开善合为八善者。合上中下为一善。并前七善即成八也。

  今依七譬释七善文者。从于八河入海次第对之。乃至八味具足。亦是备具善也。

  悕望永断者。此是极上之味。如食乳糜。更无所须也。

  善治乱心者。即是梵行慈善。四无量心能修定。故云善治。若不修定。即是空乱意众生。非此大乘定也。

  一是诸佛之师者。常住秘藏之理。为佛师也。

  二是菩萨之门者。门是能通。一切菩萨修大涅槃教。从因至果。证三德理。名为正法。为大良医也。

  三杜众生四恶之趣者。闻此名字。深信功德。恶不能染。故云杜也。

  此文从所持法作名者。谓名字功德也。

  互举一边者。彼论人此论法。举法知有人。举人必具于法。故云互耳。

  而彼此中者。生死为此岸。涅槃为彼岸。发心为中依。今观生死即涅槃故。故云非彼此中者。

  一问三答者。问彼岸为一也。三答者。答彼此中三也。

  登于性地者。通教菩萨本自不堕。何假闻经也。

  为作远缘者。别时意趣。即时未免也。

  名无名等者。入内凡位也。

  超度有流者。有谓三有。流即四流也。

  信此为受者。如法华中。初随喜人深信谛理。顺涅槃心三德之解。名之受也。

  念念相续名之为持。五品六根于慈可获。岂只闻经而矣哉。

  经云及诸魔性者。名不改。烦恼等魔恼乱行人。种种扇动。广如止观中说也。

  万德为初者。意斥他云。果中万德何却为初也。

  经云上中下语者。即是上文第一语善。义即义善。文即文善。纯备即独一善。清净即行善。梵行即慈善。满足即具善也。

  故互相释者。常故即大。大故即常。大之与常一体名异耳。

  乳是其本者。乳是一。生熟为二。酪浆为二。即成五味也。

  涅槃经疏私记卷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