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卍新续藏第 25 册 No. 0471 金刚经宗通

No. 471-A 金刚宗通缘起

  盖闻佛智甚深。上哲莫窥其际。圣言至妙。庸流岂识其端。空生唱无说而雨华。疑丝暗掷。无著升兜率而面教。分部犹违。乃知般若无边。允唯金刚第一。研穷匪易。信受诚希。幸偈衍于慈尊。绳墨具在。喜颂扬于大士。敲唱同符。西干功德施。洞烛空假之致。长水刊定记。略标合并之规。均之羽翼天亲。剖二十七疑而悉断。要于铺舒法体。破凡所有相以皆非。第破相之旨愈微。而如幻之观渐密。已入住地。犹云无住相应。才起度生。普令无度为尚。救偏于虚无之界。决机于杳霭之乡。良以执隐于俱生。金刚其对证之剂。位登于等觉。此乘有到岸之功。唯佛能知。非凡所测。契此深深之义。还他上上之根。

  在昔黄梅。独谓是经能见性。于时六祖。果于言下便知归。五叶既开。人握如来之印。一灯相续。别称教外之传。悟不由师。语多合辙。机锋迥露。陆离宝剑之光。照用齐彰。璀璨摩尼之色。信乎后五百世。勿谓无人。若也持四句经。终当有入。凤仪学惭专诣。识谢遍参。道味悦心。似有投于夙好。禅关娱老。或不昧于往因。适兹斗诤之秋。横出和同之见。谓宗即教。炽然说.无间说。尽属言诠。谓教即宗。如来禅.祖师禅。总须坐却。销归自己。拈华与拈句何殊。了彻那边。所见与所闻奚异。斯则宗通即启经之钥。而说通亦入悟之门也。

  障碍都融。真如顿显。若夫鸠摩擅译。业示信于舌根。而冥主效灵。诏补遗于石刻。众生一段。慧命偶增。乃至色见声求。尚遗四句之偈。如露如电。尤阙三种之缘。偈论既有明徴。经文焉可残略。僭录唐译。用备周观。重释偈言。附载篇末。顷缘先君奄逝。日诵斯经。因于墓次参求。遂成此集。冀微沾乎湛露。庶少润于枯骸。依金刚以藏形。敢企清凉之窟。偶山名之相似。聊资般若之熏。法与地而俱灵。幽与明而永赖。敬付剞劂。广为流通。傥取证于无生。均衔恩于罔极。

  南岳山长金简曾凤仪舜徴父题

  No. 471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宗通卷一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此云童寿)译

  西天功德施菩萨破取着不坏假名论

  梁傅大士颂

  宋嘉禾长水法师子璇金刚刊定记

  明菩萨戒弟子南岳山见曾凤仪宗通

  通曰。此经名金刚般若波罗蜜。是第一波罗蜜。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非寻常智慧可伦也。且须菩提赞叹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唯菩萨位中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所以护念之使常住。所以付嘱之使度生。须得妙慧降伏其心。乃能证于如来无上菩提。故佛以金刚般若语之。缘资粮位。加行位。已证三空。得无生法忍。至通达位。初地菩萨。得分证真如。尚余俱生我执。至八地舍藏。尚余俱生法执。此二种执。各有微细所知愚。极微细所知愚。至等觉位方断。所以断之者。唯有甚深金刚如幻三昧。足为对治之法。初地所得。二地破之。二地所得。三地破之。地地增进。至等觉位即无可破。所谓金刚道后异熟空者。即此义也。

  又金刚十种深喻。所云如幻如梦等。与经末如露如电偈。因彼于报化法身。尚以幻梦观之。非甚深智能作如是观乎。此须菩提所为流涕。叹所未闻也。

  刊定记云。金刚者。乃帝释之宝杵。具极坚极利二义。何谓极坚。无物可能坏之。何谓极利。以能碎坏诸物也。若有一物能坏。即非极坚。一物不碎。即非极利。如银铁虽坚。遇火则融。刀剑虽利。斫石则缺。非极坚利也。般若有实相.观照二种。亦具坚利之义。坚则实相般若。以其虽经多劫流迸六道。而觉性无坏。未尝生灭。未尝亏缺。故云坚也。利则观照般若。谓此慧显时。照诸法空。烦恼诸结。无明惑暗。无不断坏。故言利也。由斯二义似彼金刚。故举金刚之坚。喻般若体。金刚之利。喻般若用。法喻双彰。故曰金刚般若也。

  梵语波罗蜜。此云到彼岸。谓离众生生死此岸。度烦恼大河中流。到诸佛涅槃彼岸。然达生死本空。烦恼本无。即到彼岸。非真有彼此之异。特到彼岸不无顿渐耳。顿则慧才发时。见五蕴空。一刹那间。便到彼岸。以不历多时。乃名为顿。渐则虽能顿照法空。由有多生习性。任运计执。未得念念相应。故须听闻正法。思惟其义。䇿彼顿悟之慧。觉察妄情。损之又损。以至于无。毕竟到于彼岸。但以经历多时。故名为渐。迟速虽殊。一种得名到彼岸慧也。

  梵语修多罗。义翻为契经。谓契理契机也。契理。则说事如事。说理如理。契机。则令听者悟解。欢喜信受。经者。谓贯也摄也。贯穿所应说义。摄持所化众生。佛灭度后二千余年。众生得闻正法。皆贯穿摄持之力也。

  天竺有无著菩萨。入日光定。上升兜率天宫。请问弥勒慈尊。弥勒为说八十行偈。以显经旨。无著又将此偈转授其弟天亲。天亲依偈成论三卷。约断疑执。以释此金刚正义也。解者舍此不究。悉是邪说。余因取功德施菩萨所造论。参考于长水子璇刊定记。间采诸老宿机缘语句合之。遂名之曰宗通云。

  僧问智门。如何是般若体。门云。蚌含明月。僧云。如何是般若用。门云。兔子怀胎。雪窦颂云。一片虚凝绝谓情。人天从此见空生。蚌含玄兔深深意。曾与禅家作战争。

  法眼圆成实性颂云。理极忘情谓。如何得喻齐。到头霜夜月。任运落前溪。果熟兼猿重。山遥似路迷。举头残照在。元是住居西。学者须于此等语句参透。方知般若亲切处。不至纷纷为无益争辨矣。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通曰。此般若全部有六百卷。凡四处十六会说。一王舍城鹫峰山七会。二给孤独园七会。三他化天宫摩尼宝藏殿一会。四王舍城竹林园白鹭池侧一会。计九会放光。见是光者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光即智慧光也。佛说此经甚深微妙。何以不放光哉。佛显平等智故。即于平等放光而众不察也。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是手上放光也。入舍卫大城乞食。是足下放光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是眼中放光也。还至本处饭食讫。是口中放光也。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是通身放光也。又此经为护念付嘱诸菩萨故。说于六度无相法门。乞食所以教众生布施。着衣持钵以彰其戒。次第行乞以彰其忍。足不染尘而又洗足以彰精进。还至本处敷座而坐以彰禅定。说在祇园又入城乞食。说在乞食又还归本处。一一不住于相。莫非甚深般若之显现也。

  有上根利智者。观察世尊放如是光。即得金刚如幻三昧而登彼岸。又何假于开示哉。

  刊定记曰。序有二种。一证信序。二发起序。初如是我闻。至五十人俱。证信序也。证信者。显说听时处。一一分明。以证非谬。一时者。即如来说法大众听受之时也。佛者。说法之主也。祇陀太子所施之树。给孤独长者所买之园。此说法处之。与大比丘等者。听法之众也。俱者。同此一时一处也。以如是等语冠于诸经之首者。如来临灭度时。阿难问佛。一切经前当安何语。佛言。当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与某众若干等。非但我法如是。三世诸佛法皆如是。故阿难遵依佛来以冠于首。证己所传无异说故。

  尔时世尊至敷座而坐。是为入定。戒资定。定能发慧。以戒定发起般若正宗也。食时者。寅卯辰。诸天食时。巳未午。人法食时。申酉戌。鬼神食时。亥子丑。畜生食时。今当人食时。则乞求不难。若非时而乞。欲施即无。不施又愧。便成恼他。乞之不得。亡䬸又饥。便成恼自。着衣者。着二十五条大衣也。持钵者。持昔成道时四天王所献绀琉璃钵也。然须着衣持钵者。为离苦乐二边故。诸在家者。好尚锦绮华洁衣服宝器。增长放逸。太着乐边。出家外道等。苦行裸形。手捧饭食。致招诃丑。太着苦边。佛处中行。故着衣持钵也。

  舍卫国。此云闻物。谓名闻胜德之人。奇异珍宝之物。多出此国。西域记。国周六十余里。内城周二十里。故云处广。智度论云。居家九亿。故曰人多。佛入舍卫大城次第乞者。不越贫从富。不舍贱从贵。大慈平等。无有选择。还至本处者。化事已终。还归祇园。饭食者。佛欲使行施者得福满足也。有说食欲至口。有威德天在侧隐形。接至他方施作佛事。斯则示现而食。非真食也。收衣钵者。休息攀缘。心无劳虑。洗足者。清净身业。不染尘累。此二皆为后世轨范。故尔示现。敷座而坐者。自敷座具。结跏趺坐。端身而住。正念不动。示将欲说法也。

  如来每会说般若。皆自敷座具。为般若出生诸佛。即是佛母。表敬般若。故自敷座。智者颂曰。法身本非食。应化亦如然。为长人天福。慈悲作福田。收衣息劳虑。洗足离尘缘。欲证三空理。跏趺示入禅。

  昔龙潭信禅师问天皇曰。某自到来。不蒙指示心要。皇曰。自汝到来。吾未尝不指汝心要。信曰。何处指示。皇曰。汝擎茶来。吾为汝接。汝行食来。吾为汝受。汝和南时。吾便低首。何处不指示心要。信低头良久。皇曰。见则直下便见。拟思即差。信当下开解。复问。如何保任。皇曰。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但尽凡心。别无圣解。后栖止龙潭。李翱刺史问。如何是真如般若。信曰。我无真如般若。李曰。幸遇和尚。信曰。此犹是分外之言。

  又僧问赵州。学人乍入丛林。乞师指示。州云。吃粥了也未。僧云。吃了。州云。洗钵盂去。其僧因此契悟。天童颂云。粥罢令教洗钵盂。豁然心地自相符。而今参饱丛林客。且道其间有悟无。由二则观之。可知如来自着衣持钵至敷座而坐。已说真如般若竟。何事于言。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通曰。须菩提本东方青龙陀佛。现声闻身。入释迦会。多生解空。但证偏空。及闻宝明空海。始证空而不空。是大阿罗汉。住于八地。居是不动地者。名住地菩萨。向后九地十地。说法度生。不住于住矣。须菩提于此设立问端。为诸菩萨破除疑执。诸菩萨发无上菩提心。自初地以来。趣寂之意多。唯求进于住地。既现法乐住已。十方诸佛又咄之云。起起。善男子。当度众生。回智向悲。转静向动。中间宁无生心动念之处。若不降伏其心。祖有违于住矣。若一向耽著于住。则有违于度生矣。于度生之中。降伏其心。不失住意。虽动亦静也。故问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所云住者。非住于相。如凡夫所住。亦非住于空。如二乘所住。乃真如实际。非假非空。住于中道谛也。所云降伏其心者。非按伏六识。如凡夫所修。亦非断灭七识。如二乘所修。乃八识心田微细习气。以真如熏之。令转识成智。譬降贼众。为我良民。故曰降伏也。此如阿难不历僧祇获法身。希更审除微细惑。非须菩提莫能究竟。讵可轻谈乎哉。

  刊定记曰。时长老至付嘱诸菩萨。整像赞佛也。德高曰长。年多曰老。须菩提。此云空生。又云善现。从座起者。师资之道。尊卑分殊。欲有咨询。不可坐问。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冥心。皆恭敬也。

  亦可配于三业。座起袒肩合掌等。身业也。恭敬。即意业也。白佛言下。即口业也。

  希有具四种义。一时希有。二处希有。三德希有。四事希有。世尊者。十号之一。能永蠲夷四魔畏故。如来者。三无数劫。福智圆满。如是而来。亦云从真如起。来成正觉。而化众生。护念有二。为摄受根熟者。令悟真实。成就自利行。又令转化。无量众生。成就利他行。付嘱亦有二。哀彼根未熟者。已生佛法住。令之增长。未生胜法。付之令生。将小菩萨。付大菩萨。嘱大菩萨。化小菩萨。如父母遗嘱子孙也。

  弥勒菩萨偈曰。巧护义应知。加彼身同行。即加被菩萨自利利他之行也。不退得未得。是名善付嘱。即已得不退者令彼增长。未得不退者令生胜心之谓也。

  梵语菩萨。此云觉有情。约境而论。所求是觉。所度是有情也。善男子以下。正发问端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此云无上正遍正觉。谓以正智觉真谛如理而知。则非凡夫之邪觉。以遍智觉俗谛如事而知。则非二乘之偏觉。

  准智度论。从因至果。有五种菩提。一发心菩提。即十信是。二伏心菩提。即三贤是。三明心菩提。即初地至七地是。四出到菩提。八九十地是。五无上菩提。即如来地。今约能发心。即当第一。约所发。即第五。能所合论。贯通初后也。

  应云何住者。未发心时。住六尘境。既发心已。诚宜改辙。则当住何境界。云何降伏其心者。未发心时。妄心起即逐妄。既发心已不可随之。则当何以降伏。故佛答意。昔住六尘之境。今住四心。昔时著相。今不著相。如是真实修行。发菩提心。岂忘失耶。

  佛言。善哉善哉是赞也。如汝所说是印也。护念付嘱。能令佛种不断。是事必然。空生发言。言当其事。是故调御印赞之也。汝今谛听敕听也。当为汝说许说也。谛谓审实之义。意令审谛真实。用心听也。

  善男子等。标也。应如是等。劝也。标劝之意。意在欲说。即悬指向下正答之文。以安住之中即有降伏。若不能降伏妄心。必不能安住大乘也。当为汝如是如是委细而说。

  唯然二句。善现伫闻也。唯诺皆顺从之词。华严十地品云。如渴思冷水。如饥思美食。如病思良药。如众蜂依蜜。我等亦如是。愿闻甘露法。蜂采百华以成蜜。人集万行以证真。蜂成蜜已。依蜜而活。人证真已。依真而住。今愿闻之相。亦如是也。

  障蔽魔王领诸眷属。一千年随金刚齐菩萨。觅起处不得。忽一日得见。乃问曰。汝当依何而住。我一千年觅汝起处不得。齐曰。我不依有住而住。不依无住而住。如是而住。善哉善哉。若能如是而住。毋为障蔽魔王所窥。斯真能降伏其心者矣。然则金刚齐菩萨云者。殆善于金刚般若之义。而因以得名者耶。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傅大士颂曰。空生初请问。善逝应机酬。先答云何住。次教如是修。胎生卵湿化。咸令悲智收。若起众生见。还同著相求。

  通曰。此正答所问也。问中安住降伏并举。今唯标降伏者何。盖无上菩提。本无相状。本离能所。发是心者。欲其常住。得无退失。最难为力。缘微细无明。隐隐生发。稍起一念。即离本位。不得名住矣。若勉强防闲。不令生起。即落防闲。不得名住矣。若念念相应。住着不舍。又落住着。不得名住矣。唯真如自体。具足金刚慧。足以照破而降伏之。此经所重在般若智用。故以降伏为纲宗。有此降伏之智。不但心不住时。能降伏之使住。即心得所住。亦能降伏之使无住。无住而住。是为真住。故单言降伏。则安住自在其中。单言安住而阙降伏。则安住不成。所以独标降伏也。

  降伏之用大矣。心狭小则欲其广大。心卑劣则欲其最上。心喜爱则欲其平常。心颠倒则欲其正智。故发菩提心者。必具足此四种心。方与菩提相应。方得名为觉有情也。

  弥勒菩萨偈云。广大第一常。其心不颠倒。利益深心住。此乘功德满。此乃显示菩萨果利益众生四种相应之深心。诸菩萨当安住于是也。

  何谓广大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谓禀息风含情觉者。若卵生诸鸟等。胎生诸人等。湿生诸虫等。化生诸天等。四生六道。各多族类。此诸众生住于何处。若有色者。欲界及色界天所依止处也。若无色者。无色界空无边处天所依止处也。此复几种。若有想者。识无边处天起空想者是也。若无想者。无所有处天离少想者是也。若非有想非无想者。即有顶非非想天无粗想有细想者是也。三界众生。此皆摄尽。如是一切。皆我所度。其心何广大也。

  何谓第一心。度众生非难。度众生入于涅槃为难。度众生入涅槃非难。度众生皆入无余涅槃为难。涅槃有四种。一自性涅槃。凡圣同有。二有余依涅槃。即二乘出烦恼障有苦依身故。三无余依涅槃。即二乘灰身灭智。身出生死苦无依故。四无住处涅槃。悲智相兼。不住菩萨变易生死。不住二乘灰断涅槃。乃真无住处。前三为有余。后一为无余。即佛境界。以此度脱众生。意欲尽三界所有九类众生。有性无性。齐成佛道。是最上第一心也。

  何谓常心。一切众生及与己身。真如平等无别异故。如是灭度无量众生。皆入无余涅槃。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净名云。一切众生即寂灭相。不复更灭。若见众生有可度者。便是喜爱心。爱有去来。即不能常。唯能摄爱。度与不度。其心不二。故名为常也。

  众生灭度无异自身。宁于自身起于他想。设若见一众生是我所度。此何过耶。以迷于第一义。起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背觉合尘。是名颠倒。颠倒见者。所谓凡夫。即不名菩萨。若证真实第一义者。众生等想决定不生。如预流人不起身见。既无自相。即无他相。自他平等。一切众生皆不可得。

  志公云。以我身空诸法空。千品万类悉皆同。即此谓也。

  正智与尔炎不同。尔炎。此云所知障。有所知障。即名颠倒。无所知障。即名正智。为正智无分别心。而尔炎有分别心也。如上四相证悟了觉。正是尔炎识所在。

  见有涅槃可证。即是我相。悟知所证之非。即是人相。了达证悟当离。即是众生相。存有所了之觉。即是寿者相。此四相原与圆觉经无二。所谓审除微细惑者。正指此也。

  菩萨已发心又能度生者。方可谓之摩诃萨。是大菩萨有一分生相无明。不舍众生。此中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一语。正其降伏之要也。若见有一众生得灭度者。即著于证悟了觉之相。即非正智。故当降伏。降伏四相。即得自安住于无余涅槃。亦能令众生安住于无余涅槃。

  处于生死。不为生死所转。故曰无上涅槃。处于烦恼。不为烦恼所转。故曰无上菩提。此二转依。乃圆满果位住于佛地者也。故曰此乘功德满。非般若智为之因。能有是乎。

  史山人问圭峰禅师曰。诸经皆说度脱众生。且众生即非众生。何故更劳度脱。答云。众生若是实。度之则为劳。既自云即非众生。何不例度而无度。又问。诸经说佛常住。或即说入灭度。常即不灭。灭即非常。岂不相违。答云。离一切相。即名诸佛。何有出世入灭之实乎。见出没者。在乎机缘。机缘应。则菩提树下而出现。机缘尽。则娑罗林间而涅槃。其犹净水无心。无像不现。像非我有。盖外质之去来。相非佛身。岂如来之出没。此二问答。足剖析此篇甚深义矣。

  庞居士尝游讲肆。随喜金刚经。至无我无人处。致问曰。座主。既无我无人。是谁讲谁听。主无对。士曰。某甲虽是俗人。粗知信向。主曰。祇如居士意作么生。士以偈答曰。无我复无人。作么有疏亲。劝君休历座。不似直求真。金刚般若性。外绝一纤尘。我闻并信受。总是假名陈。主闻偈。欣然仰叹。若居士者。其菩萨再来哉。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傅大士颂曰。若论无相施。功德极难量。行悲济贫乏。果报不须望。凡夫情行劣。初且略称扬。欲知檀状貌。如空遍十方。

  通曰。菩萨利益众生。须行六度万行。六度之中。般若居其一。修般若是法身因。修余五度是报化因。如上降伏微细四相。但于理谛上降伏。此下修行六度。教以事谛上降伏。修福不修慧。则法身不圆。修慧不修福。则报化不圆。故般若常为五度之先导。五度不得般若。即不名到彼岸。前云广大心.第一心.常心.不颠倒心。四者具足。即名降伏。既能降伏。即能离相。既能离相。即能行于不住施也。故修行即下所显示六波罗蜜相应安住降伏是也。

  何谓相应。但行施.戒等。不能离相。或能离相。不行施.戒等。皆非相应。直于行施戒等处离相。离相处行施戒等。方得名为相应行也。故谓菩萨于佛法中不应住于事相而行布施。

  施有三种。义该六度。一者资生施。二者无畏施。三者法施。资生施者。施以财物资他生也。无畏施者。由持戒忍辱故无心害物。设有冤家亦不仇报。不生怖畏也。法施者。由精进故。于诸善事心不懈退。由禅定故。如鉴止水善知彼情。由智慧故。如理如事不颠倒而说法也。

  弥勒菩萨偈曰。檀义摄于六。资生无畏法。此中一二三。名为修行住。一即资生。二即无畏。三即法也。

  云何不住于相。谓不住于色声香味触法等。不希求意外诸境而行布施。一谓爱着现在自身故而不行施。二为报他过去之恩故而行施。三为希望未来富饶果报故而行施。此令一切皆遣。不论心境空有。起心动念。即乖法体。直须施时其心平等。不见施物。施者。受者。方成无住也。

  弥勒菩萨偈曰。自身及报恩。果报斯不着。护存己不施。防求于异事。为自身故。即有存己不施之过。为报恩.果报故。即有求于异事之过。

  不住色等。但举六尘一科。若尽举。自五阴.六根.十八界.十二因缘.四圣谛.及三十七助道品。至菩提涅槃等。凡八十一科。俱应无所住。如是修行六波罗蜜。因得清净。故曰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谓菩萨于第一义中。施者.受者及以施物。名义智境诸想不生。是即伏心因以清净。

  或有难云。既于施等离其相状。如何当获福德利益。为答此故。说生福甚多。彼菩萨不离世谛故行于布施。不离第一义谛故不住于相。不住于相即是降伏。布施清净即是安住。兼福修慧。慧不偏枯。兼慧修福。福难比量。譬如东西南北四维上下十方虚空。遍一切处。高大殊胜究竟不穷。非思量所及。而菩萨修因清净。无相可得。其感果报福德难思亦犹乎是。福足慧足。名两足尊。是极果也。故曰此乘功德满。于是结劝之曰。菩萨但应如所教住。魏译云。但应如是行于布施。

  据须菩提问处应云何住。惟恐不得其住。而世尊教之行于布施不住于相。令于不住用心。何相反也。盖不住而住。即住真空。如鸟不住空。却能住空。若住于空。即不住空也。文殊般若经云。佛告文殊师利。当云何住般若波罗蜜。文殊言。以不住法。为住般若波罗蜜。复问云何不住法。名住般若波罗蜜。文殊言。以无住相。即住般若波罗蜜。三昧经云。如来所说法。悉从于无住。我从无住处。是处礼如来。故菩萨当如其所教以无住为住可也。

  昔洞山问僧甚处来。曰游山来。山曰。还到顶么。曰到。山曰。顶上有人么。曰。无人。山曰。恁么则不到顶也。曰。若不到顶。争知无人。山曰。何不且住。曰。某甲不辞住。西天有人不肯。山曰。我从来疑着这汉。天童举赵州云。有佛处不得住。无佛处急走过。拈云。沈空滞迹。犯手伤锋。俱未是衲僧去就。直须莫入人行市。莫坐他床榻。正不立玄。偏不附物。方能把住放行有自由分。此二尊宿。深明无住之旨。乃知曹洞无上真宗。二边不立。中道不安。是般若真血脉路。

  已上正答竟。此下蹑迹断疑。

  通曰。已上问答。遣须菩提之微疑。显如来之正脉。普度众生。摄归于如来藏海。修行无相。玄同于诸佛法身。泯智障于佛地。等法界于虚空。涅槃住而无住。诸法为而无为。福德威力一切成就。便合经终入流通分。缘善现所问。以趋寂违度生。以度生违趋寂。情生分别。两不圆融。世尊建大法幢。与之决破。谓度而无度。何碍于寂。寂而无寂。何妨于度。要令调伏布施等事。远离取相之心。无住而住。即是常住。此中微妙。尤难晓了。念而无念。相而无相。说而无说。证而无证。种种相违。能无疑乎。前疑既息。后疑复生。疑心不息。即非降伏。若谓无疑。执着安住。即是成心。成心不除。住非所住。故种种调伏。凡以断微细之疑也。

  此经但言其断。不言其起。其起处至微。难以言显。唯世尊佛眼。一一照烛。不待其问。而默为断之。此等金刚慧。岂凡情所可测耶。

  弥勒菩萨偈曰。调伏彼事中。远离取相心。及断种种疑。亦防生成心。此偈授之无著。无著转授之天亲。无著于此经分为十八住。天亲于此经分为二十七断疑。或一住中有两疑三疑。或一疑中有三住四住。其论各不同何哉。无著以第一住配十住发心等位。第二住配十行位中前六行位。第三住配七行位。第四住配八行九行十行位。第五住至第十四住配十回向位。第十五住配四加行位。第十六住当世第一地。第十七住当初地。第十八住从二地已去。乃至佛位。通名如来地。是经以无相为宗。岂合列位浅深。虽则情惑渐薄。位地转高。义相稍同。略为配摄。未尝不可。然牵合他经。滞于名相。而甚深义趣。反为所掩。此天亲所以特主断疑。遵弥勒旨也。后来受持是经者宜共遵之。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宗通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