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卍新续藏第 20 册 No. 0358 金光明经文句文句记会本

金光明经文句文句记会本卷第三

  北凉三藏法师 昙无谶 译经

  天台智者大师说文句门人灌顶录

  四明沙门 知礼 述文句记

  双径沙门明得会句并记入于经文

  【记】五默念腾疑序二初分文。

  【文句】从信相欢喜下是第五默念腾疑序文为二初见相欢喜二默念陈疑。

  【记】二随释二初见相欢喜。

  尔时信相菩萨见是诸佛及希有事欢喜踊跃恭敬合掌向诸世尊。

  【文句】欢喜者既因心疑睹瑞见佛必知闻法是故欢喜。

  【记】二默念陈疑。

  至心念佛作是思惟释迦如来无量功德唯寿命中心生疑惑云何如来寿命如是方八十年。

  【记】文三初明腾疑意。

  【文句】从至心念佛下是默念求决也夫疑情不可久处是故腾疑。

  【记】积疑不腾恐成疑盖。

  二正腾所疑。

  【文句】念释迦如来无量功德相好光明神力说法皆不生疑唯寿命中心生疑惑云何佛寿中八十年念此覆心故默腾求决也。

  【记】一切功德依寿得住其寿既促众德奚为故皆不疑但念寿短此覆不腾莫能决了。

  三明默念意。

  【文句】而不发言者四佛适现威尊敬重不敢发言疑既覆心不得不念又前默念而感瑞今承前默念以求决尔。

  【记】威尊故默求决故念承前可见。

  六止疑序二初分文。

  【文句】从尔时四佛以正遍知下是第六止疑序文为二一正止疑二释止疑。

  【记】二随释二初正止疑。

  尔时四佛以正遍知告信相菩萨善男子汝今不应思量如来寿命短促。

  【记】文三初止疑意。

  【文句】疑盖覆心闻法不解故先止之例如见谛先断疑方进修道也若信相实疑宜须折止若是起教因其训人。

  【记】疑盖覆心者五盖中疑能覆禅慧须预止者何哉若未解理心合致疑既睹威尊是决疑地傥坚执疑念则观慧莫开故须止之令谛心受法例如等者疑是见惑能障真谛断疑见道方进真修信相腾疑或权或实佛止则令自他获益。

  二正止疑三初大用不应。

  【文句】从汝今不应下正止疑也云何不应有三不应一大用不应八十者是佛大用是故不应。

  【记】八十之寿是法界全体起应物大用故不应以定短致疑。

  二法性不应。

  【文句】二法性海深非言思所测。

  【记】释尊所证性海渊深岂以长短心虑测度。

  三智度不应。

  【文句】三以信能入以智能度汝信智未具岂度量所思。

  【记】真信真智二皆具足能知能证汝今未具不应度量此三不应是约三身而成止意亦可前二约所思止后一约能思止。

  三引证结。

  【文句】释论云无量法欲量是人为覆溺故将不应而止之也。

  【记】佛所有法皆悉无量若以有量心虑量之必当覆溺于疑惑海是故四佛以三不应止其疑念。

  二释止疑。

  何以故善男子我等不见诸天世人魔众梵众沙门婆罗门人及非人有能思算如来寿量知其齐限唯除如来。

  【记】文三初释法性不应二初明八众摄菩萨。

  【文句】何以故下释三不应之意举八众皆不能量者释法性不应也法身菩萨法性净土故不在言生身菩萨若在家为天龙等所摄若出家为四众所摄若法性身施权亦为八众所摄。

  【记】经列八众虽已分明但阙菩萨故约生法权实示之法性土者方便实报也既不居此故不在言。

  二明皆不应测性。

  【文句】若凡若圣悉不能思算也。

  【记】如来所游深广法性尚过菩萨所行清净况复凡小而能思算。

  二释智度不应二初正释降佛难测。

  【文句】唯除如来者释智度不应也若如如来是则能知既未如如来那忽能知。

  【记】唯佛与佛乃能究尽因智那知。

  二兼示佛所知法二初古释可知故无常。

  【文句】旧用此语为智所知知是无常可量之法。

  【记】言此语者唯除如来句也寿量既为智之所知是可思法验是无常。

  二明今释常智知常。

  【文句】天台师云不尔如来有无量常智能知无量常法岂可以常智所知判为无常邪。

  【记】无量常智者究竟无知方具足知此知称性以全本智成佛智故既知本性性岂无常古师不解故以有知而为佛智乃以所知是无常法。

  三令比知大用。

  【文句】智性既冥大用可解是释三不应也。

  【记】无知之智故冥法性法性本用具足发现现长现短皆名常寿以全性故经释智性略大用者以可解故。

  七集众序。

  时四如来将欲宣畅释迦文佛所得寿命欲色界天诸龙鬼神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及无量百千亿那由他菩萨摩诃萨以佛神力悉来聚集信相菩萨摩诃萨室。

  【记】文二初正释经文二初对他经前后。

  【文句】从时四如来下是第七集众序余经或先集众后现瑞此经先现瑞后集众前后互出尔。

  【记】二约今经解释三初正明此室众二初略释时众。

  【文句】时者将欲宣畅之时也众者欲色界诸天也。

  【记】二明集众意。

  【文句】信相一人利益者少有缘若集所益处多是故集众。

  【记】即八十寿显三身常岂益信相一人而已故以神力摄诸有缘令闻圆常得四悉益言益处多者岂止一室此众闻后在处宣布耳。

  二兼明一经众正明此室具四种众傍兼诸品皆有四众句三初明此经具四众。

  【文句】众有四种一发起众信相树神等是也二当机众闻即得道者是也三影响众从十方远来者是也四结缘众当座虽未得道作后世因缘者是也如流水为鱼说法远作今日得悟因缘即其事也。

  【记】影响众者古往诸佛法身大士隐其圆极助佛扬化为伴奉主如影随质似响答声四众名义具法华疏。

  二明众与诸经同。

  【文句】此经集天龙众与华严意同亦集人众而文略新本中有无量百千婆罗门众忏悔品初信相及眷属诣耆阇崛山即是人众也。

  【记】此中集天龙与华严何异此品新本既云无量婆罗门众又忏悔品信相出城与无量无边百千众生俱往灵鹫岂皆鬼神验知集众与诸经同。

  三止常情偏局解。

  【文句】相承云此经与冥道相关正集天龙略不说人尔。

  【记】岂以此品旧译文略便云止集天龙众耶。

  三明经部法益二初异法华属方等。

  【文句】总瑞中云一切世间未曾有事悉具出现不见与二乘记但明常辨性与般若方等意同故判属方等教摄。

  【记】一切世间合该十界未曾有事悉具出现合于十界皆显三德而且未授二乘佛记验知未可同法华部但就通教对利根者明三身常辨圆法性与其二酥谈圆不异既其首题不标般若部内二处称方等名故今判教属于方等而此部中得圆益者自于十界妙证新伊亦得称为未曾有事悉具出现。

  二须乘戒显众益。

  【文句】此中应论乘戒缓急四句判出天龙生处得道不得道权实等事如别记云云。

  【记】乘戒四句者一乘戒俱急二乘戒俱缓三乘急戒缓四乘缓戒急先须了知乘戒体相且戒论十种唯取不缺不破不穿不杂此之四戒虽分定散皆人天因是今戒也不取随道无著智所赞自在随定具足以此六种虽名为戒体是三观自属乘耳乘论五乘不取人天以其二种虽名为乘不动不出体是漏善事戒所摄唯取三乘以此三乘该于四教是入理智虽分深浅皆动烦恼出生死故得名乘也今以四戒而对三乘论于缓急以成四句乘戒俱急者今之人天来闻法者是其俱缓者恶道苦缚莫预此会乘急戒缓者今诸龙鬼同集者是乘缓戒急着乐诸天嗜欲人等不预此者皆是其类复须了知集今会者虽云乘急乘有权实宿世修习藏通急者今在室中睹于四佛佛身不同但见应化纵闻长寿须归灰灭灭已不生若其宿修别圆急者今睹四佛同尊特身一身一智闻山斤等虽是应寿知即法报三一难思名见常身权实等者此四缓急众生之中有实行者有权示者权能引实作种熟脱久近因缘故云等事别记者即法华净名疏及止观也令依彼说故注云云。

  二判属序段。

  【文句】齐此判属序段者文云将欲宣畅大众云集岂非序之明证邪序分竟。

  【记】二大段正宗分二初总示文义二初示经文起尽。

  【文句】从尔时四佛下三品半文是第二正说段。

  【记】忏悔赞叹空品三品全及此寿量半品同是正说。

  二辨三章大义二初叙他师二初正明他义三初叙初师。

  【文句】凡三说不同一云寿量明常果为宗常果契性性即是体二义宛然不须多惑下忏悔品灭恶赞叹品生善空品导成即是经用也。

  【记】二叙次师二初叙。

  【文句】二云寿量明宗忏叹明用空品明体。

  【记】二章安破以今不云师及天台知是私破。

  【文句】此乃以因中所用之性为果上所显之体于义不便故不用之。

  【记】空虽是中乃是因位用中破执且非果上所显中体法虽不异用显义殊古既昧此故今不用。

  三叙真谛二初叙。

  【文句】三三藏云正说有两段寿量是果段三身是因段二文各有序虚空藏问为因段序。

  【记】虚空等者新经三身分别品云虚空藏菩萨白佛云何菩萨于诸如来甚深秘密如法修行指此为序也。

  二章安破。

  【文句】直是发问于序义弱。

  【记】诸经节节皆有发问岂尽称序故云义弱。

  二今师去取。

  【文句】师云三身成果上义非因义也是故不用初家所说好与今意同。

  【记】彼虚空藏虽约因问佛乃答云一切如来等有三身岂非果义故去三藏取初家次师可知。

  二明今意三初就新经明宗体三初四佛说迹以显本。

  【文句】新旧两文凡二处明宗初是四佛拂疑明应化之寿非思算所知迹既长远本难穷极上根人闻迹悟本也。

  【记】拂八十之短疑明海滴之长应既闻应化能长能短则达法报非灭非生本迹既融思议乃绝上根之者秪闻其迹亦悟本源当第一周也。

  二王子示本令悟迹。

  【文句】若未悟者王子明蚊蚋脚可以作城楼鼠登兔角梯食月除修罗明法身无舍利如来真实身舍利无是处中根人直闻理本而悟迹也。

  【记】新经寿量品四佛说寿益物事讫有憍陈如婆罗门欲生天故求佛舍利如芥粟许梨车毗王子说偈答云假使蚊蚋脚可以作城楼如来寂静身无有舍利事兔角为梯隥从地得升天邪思佛舍利功德无是处鼠登兔角梯食月除修罗依舍利尽惑一脱无是处中根直闻法身理本不生灭乃悟报应能常无常理事既融思议即绝当第二周也。

  三释迦双论令俱解。

  【文句】若未悟者释迦论三身共说广分别之本迹俱解是为三番明宗显体。

  【记】下根既钝偏谈本迹不能悬解互融之意是故释迦具演三身所谓法身应身化身如依空有电依电有光法身是理应身是智智既应理即起化身三身冥一一不定一三身宛然是故品题三身分别法应是本化身是迹一时俱说则生妙解思议乃绝当第三周此之三番皆说如来常宗显体意令闻者发智证理。

  二判三品俱明用。

  【文句】忏品别论灭恶通亦生善叹品别论生善通亦灭恶空品导成俱是经用也。

  【记】佛智之宗显法性体此即名为经宗经体一切众生以此宗体而为本心若能忏叹及修二空故佛妙用全体而起令此众生灭恶生善及发空用导成二用故云三品俱是经用。

  三明此本略二番。

  【文句】今之四卷止有一番明宗。

  【记】以其二番皆显三身今此一番所显不别是故谶师顺好略机不翻后二。

  二分文解释四初寿量品显体二初分文。

  【文句】文为四初四佛说偈二信相欢喜三当机得道四四佛还本说偈又二一经家叙二四佛喻说。

  【记】二解释四初四佛说偈二初经家叙。

  尔时四佛于大众中略以偈喻说释迦如来所得寿量而作颂曰。

  【记】二四佛说喻二初料简身说二初问。

  【文句】问四佛说偈为各为共。

  【记】二答二初明说。

  【文句】答经既无文不可定判或宜闻共说异口同音或宜闻别说各引一喻。

  【记】本称机宜共别无在。

  二明身。

  【文句】见亦如是若见四佛同尊特身一身一智慧者即是常身弟子众一故若见四佛佛身不同即是应化弟子众多故。

  【记】释题判教此经属通此教明佛丈六尊特一身异见故名合身今此室中有三乘众三中菩萨利根之者能深观空见不空理不空理者乃是生佛同一觉性故虽见佛佛非外来随大随小皆无边际故云四佛同尊特身身智应用是一是常岂唯诸佛无二无别与其弟子亦复不异故云众一虽未开废利人见同若钝菩萨及二乘人既但见空乃睹四佛自外而来取色分齐但是应化佛尚各异弟子岂同三乘差别故云众多。

  二分文解义二初叙二家分文。

  【文句】分八偈为二意初云前四偈立譬次一偈合譬次二偈断疑次一偈结释次云前四偈为譬本后四偈合释两途俱可用。

  【记】二从初师释义四初四偈立譬。

  一切诸水可知几滴无有能数释尊寿命诸须弥山可知斤两无有能量释尊寿命一切大地可知尘数无有能算释尊寿命虚空分界尚可尽边无有能计释尊寿命。

  【记】文二初斥古二初叙。

  【文句】旧云四偈止譬其寿长更无别意。

  【记】二斥。

  【文句】是义不然诸佛之教上中下善其言巧妙其义深远此中正是常宗断疑一经之要处何容无义。

  【记】诸佛说法三时不谬故上中下善能诠有法故其言巧妙所诠离情故其义深远若齐无意宁悟常宗故知古师全迷经旨。

  二今释二初开章叙意二初开章。

  【文句】且作三意消文一对四谛二对四念处三对四德。

  【记】大师所解其义无穷称机释文且示三意。

  二叙意二初明三因果。

  【文句】四谛理通因果四念论因四德论果。

  【记】四谛是理因果通依四念是行修之在因四德本有证之在果非此三义莫显常宗。

  二明三相由。

  【文句】若论果寿宜对四德果不孤起故念处明因因果有本故对四谛也。

  【记】讨果由因因果由谛欲成因果解谛居先。

  二依章释义三初约四谛释二初用四谛释偈二初悬说谛义二初明四谛义三初对上明境智。

  【文句】上以四佛对四谛智今以四佛所说对四谛理。

  【记】上明能说人宜对于智今明所说法合对于理二斥古唯齐事。

  【文句】旧读四谛文云知苦如苦相知集如集相相是其事齐事而知于理不显。

  【记】言读文者大论第三解十号正遍知文也故论问云云何正遍知答知苦如苦相等旧读此文虽以如字为不异解而昧三藏以知事称理为不异摩诃衍中以知事即理为不异致使解义唯齐于事全不显理又复此文解正遍知正知于真遍知于俗。

  三明今师正义二初约二谛二初约苦谛释。

  【文句】今明知苦如苦相如是其理相是其事即事而真事理双达。

  【记】二例余谛结。

  【文句】余三谛亦如是如是释者于四谛理义便也。

  【记】二约三谛二初约苦谛释。

  【文句】又一解知苦是知俗如是知真相是知中中是实相故今以相为中也此则三谛具在一文。

  【记】二例余谛结。

  【文句】知苦既然下集道灭亦如是云云。

  【记】二解意者以苦等四是世出世因果之境于此四境若其不了即真即俗及空假中则不名谛仍了二谛以中为真三论空假意在谛中欲于迷悟十界因果一一见中法法无作方得名为世相常住其理不尔将何以拂信相之疑二句皆初约苦谛释二例余谛结。

  二明对谛意。

  【文句】明识四谛是修长寿境故约四谛对偈也。

  【记】二以谛释文四约因前果后以水山地空对集苦道灭例皆分三初集谛三初牒示。

  【文句】一切诸水者此对集谛。

  【记】二引证。

  【文句】大经云有河洄澓没众生即其义也。

  【记】三释结。

  【文句】水体润生如集能资长鼓怒浩浣无处不有集亦如是没溺凡圣亘界内外也。

  【记】二苦谛三初牒示。

  【文句】诸须弥山者此对苦谛。

  【记】二引证。

  【文句】小般若以身为须弥即其义也。

  【记】引小般若者金刚般若也对大品等称之为小以文为小理同大部彼以须弥喻于佛身今证苦者积聚义同非集所感然用佛报证生报者彰苦无作阴入皆如无苦可舍即生成灭故。

  三释结。

  【文句】山体结构盘峙水上如苦报积聚为集作界系缚界内外色心也。

  【记】盘峙盘回峙立也或作盘字误也。

  三道谛三初牒示。

  【文句】大地微尘者此对道谛。

  【记】二引证。

  【文句】法华云其所说法皆悉到于一切智地即其义也。

  【记】引法华智地者以地喻地既到智地道之中也。

  三释结。

  【文句】地体能容载水陆两途如通别道到此彼岸。

  【记】水陆两途者陆途但到海之此岸可喻三乘通修道品未度变易犹在此岸水途能到海之彼岸可喻一乘别修道品能即二死到三德岸。

  四灭谛三初牒示。

  【文句】虚空分界者此对灭谛。

  【记】二引证。

  【文句】法华云常寂灭相终归于空即其义也。

  【记】引法华者以空喻空此空毕竟故曰终归。

  三释结。

  【文句】空体尽净五翳所不能染三光所不能净如灭谛灭无二十五有及灭化城涅槃也。

  【记】五翳者烟云尘雾修罗手也三光者日月星也常住灭理本来不翳今亦非净问苦以山喻佛身道以地喻智地灭以空喻妙空此三既有即理之教则可论于所证法身若初集谛引证释结但论烦恼岂可亦得名法身耶答无作四谛一一皆中若非一切咸趣烦恼那名即中以即中故苦名法身道是智地灭名妙空故知直以烦恼释集示于法身其意最妙行者知之。

  二明四谛释疑二初示理明疑断三初示理明相。

  【文句】四谛理遍一切处即法身四谛智称境而知即报身从体起用同其长短即应身。

  【记】上释总瑞一切世间未曾有事悉具出现以表十界假实依报皆显三德今明十界假实依报一一四谛谛谛三德是理遍相名为法身知此名报起用名应应有长短。

  二示断疑相三初所断疑。

  【文句】信相但见应短不见应长应尚不达宁知报法。

  【记】二能断法。

  【文句】四佛举四喻喻其应长水滴山斤地尘空界尚无能思算得其边表况复智冥于法渊哉玄哉信无底际旷矣大矣岂有垠涯。

  【记】四种之喻本晓应长大师特以四谛解之若非应寿全是法身三身一体何以妙会疏之两说故先示云其言巧妙其义深达若定喻一身言岂巧耶三若并别义岂深耶。

  三叹意巧。

  【文句】举应迹以释报法豁然明悟断疑之巧为若此也。

  【记】文喻应长意彰报法信相得意疑暗豁明。

  二叹释妙劝思。

  【文句】释此偈妙为若此也行者思之思之。

  【记】四佛巧喻断信相疑智者妙释发行人解今既得遇岂不审思。

  二约四念释念者即空假中三妙观也处者身受心法四妙境也非此观境三身不显岂曰谈常此释分二初以偈对法三初舍别从通。

  【文句】四偈对四念处者念处之观本在苦谛唯应约须弥山偈而论今则通对也。

  【记】身受心法但是五阴故知四念本在苦谛然念处观修通四教今唯约圆谓观身净不净非净非不净乃至观法我无我非我非无我皆成三谛。

  二从通对释。

  【文句】一切诸水对受念处受能含纳如海多容故也须弥山对身念处色相与质碍相类故也大地对于想行念处想取行行如地容载故也空界对心念处心但有名如空无相故也。

  【记】想行念处者只是法念合此二阴今欲配地故存阴名想取行行者想取相貌行乃迁流故云行行下行字平声。

  三对偈所以。

  【文句】若观四念处是修长寿因若念处得道即是长寿果故用念处对四偈也。

  【记】常寿因果非圆念处无由得成故用对偈。

  二以法释疑二初明念处因果二初修因相。

  【文句】若观四枯念处破凡夫之四倒若观四荣念处破二乘之四倒若观中道念处则非荣非枯于其中间而般涅槃。

  【记】四枯即空四荣即假双非即中说有次第修无前后乃一心三观也故佛于其四枯四荣双树中间般涅槃者正表于此。

  二得果相三初明三德融即相。

  【文句】成五种解脱谓色解脱乃至识解脱脱五阴缚名五解脱洞达五阴空无所有名五般若冥五阴理名五法身虽三分别不一不异不纵不横名秘密藏号大涅槃。

  【记】即枯即荣即非枯荣一刹那修刹那刹那圆念不息历于五品发似证真至果位时三惑尽净百界五阴自在无碍名五解脱百界五阴清净如空名五般若百界五阴究竟难思名五法身智冥五阴理是所冥故称之为理体虽是一不分而分般若能冥法身所冥以相冥故起解脱用虽三下明秘藏义如常所说。

  二明五阴常住相。

  【文句】仁王呼为法性色法性受想行识。

  【记】性名不改即百界五阴八相莫迁十方周遍然非事底别有性阴秪善恶阴秽污阴等当体常住名法性阴慎勿别求。

  三明三身体用相。

  【文句】阴之法性即是法身智冥法性即是报身法报皆非常非无常而能起用为常为无常常用则长无常用则短。

  【记】法报双非全体起用能常无常常用则长等者长则四喻短则八十既皆应寿悉是无常今以长短分常无常者由山斤等能显于常若非体常安令应用人天莫数是故信相闻八十灭疑寿无常闻四喻长悟常住体故云常用则长无常用则短。

  二将果用释疑三初所破之疑。

  【文句】信相但见无常不能见常于用未达况解其本。

  【记】二能破之法。

  【文句】四佛举喻明其用常迹常无边非思算所得况复体理宁可心知。

  【记】三得解之相。

  【文句】信相迷除豁如云卷断疑之巧为若此也。

  【记】此三与向四谛释疑其意不别然须深究。

  三约四德释二初以偈对德。

  【文句】四偈对四德者水润生荣对常德山能高出对我德碎地为尘对净德空无苦受对乐德。

  【记】碎地为尘尚无净相岂存于秽故对净德喻于理净净于净秽也。

  二以德疑疑二初显德用。

  【文句】四德成就是果上所克果与理冥冥于非常非无常能起常无常用冥于非我非无我起我无我用冥于非净非不净起净不净用冥于非乐非不乐起于乐无乐用。

  【记】常等四德学者须拣名同体别一凡夫所著常乐我净体是见思二菩萨建立常乐我净体是无明三佛之所证常乐我净体是中道今四皆中是故皆以双非显之理须非于十二倒也今此常等与其非常非无常等名异体同四德双非即法身也四能冥智即报身也法报既冥则能应物起常无常至净不净自在应用。

  二除疑念三初所破之疑。

  【文句】信相但见无常无乐不见常乐于应尚迷何能识本。

  【记】二能破之法。

  【文句】四佛举四德之用非思算所知体本报法杳然虑外。

  【记】三得解之相。

  【文句】信相闻说非但疑除惑断增信生解故欢喜踊跃得之于怀云云。

  【记】若知四谛断疑之意此三可见。

  二一偈合譬。

  不可计劫亿百千万佛寿如是无量无边。

  【记】文二初标古解二失。

  【文句】亿百千万下合譬偈也旧解有二失一僻取文二偏执义。

  【记】二明今意破古二初破僻取文二初出古解。

  【文句】旧云四譬皆有齐畔可尽之物百千是数法数必有穷据此为无常。

  【记】古秪齐文不知四佛巧示之意。

  二示今意二初示经深意。

  【文句】今释不尔四佛引四譬者乃是举量以况无量量物尚非思算所知无量之法宁可图度亿百千万此举数法以明无数。

  【记】四喻有量百千是数谁不知之须达举量举数况于无量无数。

  二斥古诬经。

  【文句】汝既不能数数那能知无数纵令知数知无数知量知无量者秪是化用都不关体本僻取之失非但自毁又亦诬经。

  【记】言有纵夺纵知应化夺迷报法报法乃是应化体本深文浅解自毁之他自既招愆令他谤教也。

  二破偏执义。

  【文句】偏执义者三身品云化身亦常处处说法是故为常当知化身备有常无常义旧人那忽一向无常云云。

  【记】义是所诠化身应身法身此之三身皆具四句谓常无常双亦双非显乎三一不可一异而思说之古人迷此化定无常或闻化身即法故常犹谓法常化是无常良由不了即字义故故起信论云随其所应常能住持不毁不失此显化身三义具足。

  三二偈断疑。

  以是因缘故说二缘不害物命施食无量是故大士寿不可计无量无边亦无齐限。

  【记】文二初牒因释义二初以事行消文二初约因缘释。

  【文句】以是因缘下两行断疑偈也若作因缘者因亲缘疏命是正报不杀为因食是依报施之为缘以此因缘得寿命长。

  【记】因亲缘疏不杀存命为长寿因此因亲义也施食助命为长寿缘此缘疏义也。

  二约二缘释。

  【文句】若作二缘者不杀是不杀戒家止善施食是不盗戒家行善互举止行俱是二缘法性菩提心名之为因止行福慧等并皆是缘缘能显性会非常非无常能常能无常。

  【记】不杀有二不杀是止善放生是行善不盗有二不盗是止善施食是行善是故十善各有止行悉名二缘经于二善互举止行一一皆是长寿二缘发菩提心方名为因言法性者无作四誓全法性起是长寿因种种二缘既能资助真正道心乃会法报非常非无常能起应化常与无常三身一体斯为妙常。

  二明法门指上。

  【文句】法食不杀等皆如上说。

  【记】若就法门明于施食及不杀等如疑念序疏中具说。

  二据果断疑。

  【文句】修因既长得果又长显体又长起用又长破其短疑也。

  【记】以长释短无常疑断常住寿明经是故大士即指如来如言无上士也故义净新译此句云是故大觉尊。

  四一偈结成。

  是故汝今不应于佛无量寿命而生疑惑。

  【文句】是故汝今下一偈成也。

  【记】二信相欢喜。

  尔时信相菩萨摩诃萨闻是四佛宣说如来寿命无量深心信解欢喜踊跃。

  【记】文二初据所闻释信相。

  【文句】尔时信相下闻偈断疑生信也闻寿命无量者解迹中之能常其寿无量也疑去者解迹中之能短其寿八十也深心信解者悟其本识非量非无量也。

  【记】解言本迹者体本用迹也闻寿无量解迹用能常非长之长也乃知迹用能短非短而短定八十之疑自兹而去也深心者悟于报法高深之体也此之本体妙绝于量及以无量。

  二约入位释欢喜。

  【文句】诵跃者登位也欢喜者信生也别教释者信相似位中疑惑去登欢喜地中信生也圆教释者信相铁轮位中疑惑去入住铜轮位中欢喜也若作普贤似位释者下地中疑惑去十地顶深信坚固犹若金刚邻真接极而生欢喜也。

  【记】真信解发入欢喜位别在初地圆在初住并破无明名疑惑去此皆内凡而释似位十地顶者若不立等觉即第十地破上品无明之惑升于后心此位名为众伏之顶金刚喻定既为最后无明所动故生欢喜及踊跃也。

  三当机得道。

  说是如来寿量品时无量无边阿僧祇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文句】从说是如来下是第三当机上根初悟也。

  【记】上根初悟者即用新经三周意也陈如求舍利为中根三身分别为下根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翻无上正等觉即一切众生本来觉性非登极果方名无上及此正等此觉心发通于五即今是分真。

  四四佛还本。

  时四如来忽然不现。

  【记】文二初因缘释。

  【文句】从时四如来下第四息化也佛本为缘兴缘已利益则摄化还本故言忽然不现也。

  【记】此信相等一类机缘觉性合兴乃感四佛不现而现现为发心心既已发故不还而还也。

  二观行释。

  【文句】观解者谛境发智觉慧相应深观此慧亦不得慧亦不见境境智俱寂即是不现义也云云。

  【记】谛境者三谛一境本觉也觉慧者三智一心始觉也全本起始名之为发始合于本名曰相应善相应者必双忘也不忘乃是通中起塞为表俱寂故不现也。

  【记】二忏悔品灭恶二初品题。

  金光明经忏悔品第三

  【记】句文分二初明忏悔义二初正明大义四初释忏悔名三初对他经。

  【文句】诸大乘经多分散明忏悔此经专以忏悔当品。

  【记】方等陀罗尼经明四众忏法普贤观法经明六根忏法大经阇王忏逆请观音经销伏三障诸经观门皆能灭罪何法非忏然菩萨行为转先业作利他缘乃论无生等三种忏法声闻自度纵明忏悔多在作法求免三途故今但对大乘诸经明散明专。

  二正释名然忏悔二字乃双举二音梵语忏摩华言悔过以由悔过是首伏等五种之义今既华梵二音并列是故大师以首释忏以伏释悔乃至惭愧对释忏悔欲令禀者即于二字修首伏行及惭愧等斯是善巧说法之相故不可以华梵诂训而为责也分五初约首伏释。

  【文句】今先释名忏者首也悔者伏也如世人得罪于王伏款顺从不敢违逆不逆为伏顺从为首行人亦尔伏三宝足下正顺道理不敢作非故名忏悔。

  【记】首音兽自陈罪也款诚也。

  二约黑白释。

  【文句】又忏名白法悔名黑法黑法须悔而勿作白法须企而尚之取舍合论故言忏悔。

  【记】企望也尚犹尊尚也。

  三约弃求释。

  【文句】又忏名修来悔名改往往日所作恶不善法鄙而恶之故名为悔往日所弃一切善法今日已去誓愿勤修故名为忏弃往求来故名忏悔。

  【记】鄙耻也恶乌路切嫌也。

  四约露断释。

  【文句】又忏名披陈众失发露过咎不敢隐讳悔名断相续心厌悔舍离能作所作合弃故言忏悔。

  【记】发露过现断未来续。

  五约惭愧释二初总释。

  【文句】又忏者名惭悔者名愧。

  【记】直以惭愧释于忏悔未分五种人天之义故名总释。

  二别释乃分人天及以四教事理之别也二初约人天释。

  【文句】惭则惭天愧则愧人人见其显天见其冥冥细显粗粗细皆恶故言忏悔。

  【记】人是肉眼但见其显诸天则有报得天眼故见冥密此人惭耻愧?名为忏悔。

  二约四教释良以此经通三乘忏三乘乃摄四教故也既惭愧义该于四教首伏等四岂不然耶说者据义应细作之又四教贤位皆要加功圣则任运可类三界人天果报作意自然又四教贤圣有修有证四教之理本非造作是故复得名为人天四初三藏二初贤圣。

  【文句】又人是贤人天是圣人不逮贤圣之流是故忏悔。

  【记】贤则七贤圣则四圣逮及也。

  二事理。

  【文句】又贤圣俱是人天是第一义天第一义天是理贤圣是事不逮事理俱皆忏悔。

  【记】二通教二初贤圣。

  【文句】又惭三乘之圣天愧三乘之贤人不逮此天人故名惭愧惭愧名忏悔。

  【记】此教菩萨同二乘断惑故三乘皆圣。

  二事理。

  【文句】又三乘贤圣皆是人第一义理为天约此人天惭愧故名忏悔。

  【记】三别教二初贤圣。

  【文句】又三乘贤圣尚非菩萨之贤况菩萨之圣今惭愧三十心之贤十地之圣故名惭愧忏悔。

  【记】通教圣位正断见思别教三贤能断尘沙又伏无明故云尚非。

  二事理。

  【文句】总此贤圣皆是人第一义理名为天约此人天论惭愧故名忏悔。

  【记】此以但中为第一义。

  四圆教二初贤圣。

  【文句】又三十心去自判圣人十信是贤人约此贤圣论惭愧忏悔。

  【记】三十心去皆证法身皆垂八相故判为圣十信长别苦轮海故故得名贤。

  二事理。

  【文句】总此贤圣皆名人第一义理名为天约此人天论惭愧忏悔。

  【记】以具德中为第一义。

  三合十数。

  【文句】合十番释名也。

  【记】以惭愧中分于总别总一别五并首伏等四故成十番释忏悔名。

  二明忏悔处四初明忏须得处忏之所依如器淳朴非砧不成以何为砧谓一实相无别实相即罪相是得此处者罪无不灭德无不显此自分二初引经明处二初引诸经二初引大经二文。

  【文句】次明忏悔处者大经阇王偈云粗言及软语皆归第一义是故我今日归依于世尊又梵行品云我昔与汝等不见四真谛是故久流转生死大苦海若能见四谛则得断生死生死既尽已则不受诸有。

  【记】粗言软语等者七方便教三障须灭众行须修能所不泯名曰粗言若圆教者一切修恶皆即性恶所破既寂能破自忘无言之言名为软语于此粗软当处寂然思议道绝故曰皆归第一义也四真谛者二死之苦五住之集以即性故无一可舍万行之道三德之灭以即性故无修无证而言断生死者就即论断无断之断断无不尽亦曰断于性德之苦此四绝思皆第一义能如是知名为得处。

  二引法华二文。

  【文句】法华云行处近处住忍辱地亦不行不分别又云宝处在近汝可前进即灭化城即至宝所。

  【记】履历名行亲习名近此二皆须依一实处欲忍众辱要住理地此地是心更何所行及以分别亦不谓我行不分别若不尔者何名得处宝处在近等者指障即德近岂过此然须观照故云前进废执权情名即灭化城体权是实名即至宝所。

  二引此经二初引。

  【文句】此经云我当为是作归依处。

  【记】我即真我离人无法法即所揽常住五阴此阴为舍普覆众生阇王说偈解第一义名归世尊今此经云我作归处彼感此应其义泯然。

  二释。

  【文句】归依处者即甚深无量法性也法性秪是谛理谛理秪是妙境诸佛所师寂灭真如秘密之藏十方众圣安住其中。

  【记】经云我作归处我体如何故以法性谛理妙境佛师秘藏而证释之十方等者若分若满圣皆住中即以此处令众生住初心能住名为得处。

  二结示须处。

  【文句】若得其本本立则道生不得其处则平地颠坠如盲人入棘林动转挂碍为是义故须识忏悔处也。

  【记】实相本立则能生于无生妙忏清信之道若其不体诸法即性乃于中道平坦之地而起八倒名为颠坠如盲等者四眼无明盲于佛眼入于偏教诸见棘林触途成碍皆由失处。

  二明得处忏妙二初约妙明忏三初引经示妙。

  【文句】故普贤观云端坐念实相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我心自空罪福无主是名大忏悔是名庄严忏悔是名无罪相忏悔。

  【记】端坐者身仪也禅波罗蜜具出坐法须者宜检念实相者忏罪观也实相无相当云何念必以无念之念念无相之相以无相相相无念念若于念外别有实相实相之外别有于念则非此经念实相也众罪等者灭罪所以也前念实相盖体修恶即是性恶性恶照明斯为慧日修恶本虚如消霜露我心等者亦出此经心性本来即空假中离三惑染名曰自空十界罪福二我叵得谁为主宰如此体达是无生忏故使如来立三种名。

  二约义明妙。

  【文句】无罪相者此约空为处也庄严忏悔者约俗谛为处也大忏悔者约中道为处也若三种差别者此是历别论处尔即一而三即三而一者此圆妙忏悔也。

  【记】以三种名对于三谛其义可知若于三谛历别而解乃次第观非今妙义其义妙者空即三谛假中亦然名即一而三三谛俱空假中亦然即三而三行者应知三一相即为彰忏处绝乎思议若以此语增于言想则永不识忏悔处也。

  三约人显妙。

  【文句】诸大菩萨修学佛法而忏悔也。

  【记】大人所学其法岂粗。

  二结名妙忏。

  【文句】若识此法而忏悔者最妙最上忏悔处也。

  【记】解见思心即三德藏罪根既寂忏法自忘能所泯然何以名状强称此处为妙上也。

  三明忏妙人尊二初引经书示。

  【文句】大经云譬如有人在大海浴当知是人已用一切诸河之水大品云譬如负债人依投于王债主反更供养何敢就其觅物书云如墙头草非其茎叶能高能长所依得处也。

  【记】当念深广其犹大海就此忏悔名之为浴万行皆摄名用诸水此喻忏得般若无始恶业系属行人犹如债主见业实相名依投王业随观转名返供养此喻忏得解脱心性无上犹如墙头初心达性如草依高行位虽卑已能超过七方便顶此喻忏得法身也书云即刘子也。

  二举行人结。

  【文句】行人若依法性为忏悔处者高出一切诸处所也。

  【记】四劝先求忏悔处。

  【文句】行人若识此意先当求觅法性道理为忏悔处也。

  【记】然忏悔处谁人不具何法暂非但为本迷满目不见全心不知故下文云于十力前不识诸佛劝求觅者须亲善师须凭妙教勤听勤问审读审思若其然者必于能诠识所诠体翛然虑外无以状名斯乃所求法性道理此理至妙为忏法所依故名为处若依此处而立行门方得名为大乘忏也。

  三明忏悔法此乃示于能忏之法也三初开章。

  【文句】次明忏悔法者法为二种一正法二助法。

  【记】此之正助亦名慧行及行行也大约即是缘了二因修德之法也。

  二示相二初正法二初略示。

  【文句】正法者即是观法性之慧也。

  【记】上辨处中虽语能观意乃以观显所依处今说能观意乃以处显能观观法不孤立故须相带解之不滥方可用心。

  二广示二初明修观相二初就内心修观二初明观随于境。

  【文句】法性常故是观亦常法性乐我净故观慧亦尔法性不可思议至深至妙无上无等等者观慧亦尔。

  【记】法性者诸法实相也名如来藏何德不具虽具此德而本离念今乃称本绝念而观是故此观亦具本性一切功德是故结云观慧亦尔。

  二明境观不二二初融境观二初示相。

  【文句】境智相冥无二之法如如不异者境如智智如境故言如如不异也。

  【记】境是本觉智是始觉虽分本始而是一觉境智既尔方曰相冥无二之法故举此经如如不异如名不异即境不异智智不异境亦云一合其体一故方能冥合。

  二引证。

  【文句】经言说智及智处皆名为般若说智及智处皆名为实相。

  【记】经即仁王般若也智是般若处是实相能观之智与所观处同是般若智外无境也二皆实相境外无智也境智相冥其状如是。

  二会说默。

  【文句】说如不说不说如说说不说无二无别。

  【记】复由说默二相不异显于境智一体相冥非由无相境智焉发即默之说非由性离之说莫彰不二境智故境智后须论说默是以止观义例云故不思议境即是观是故得云境照境境照智智照智智照境照者方照非说可穷照者应说非照可了说者方说非照可穷说者应照非说前了故知彼义与此无殊。

  二用净心历法二初例内心泯净。

  【文句】以此观慧历一切法亦复如是。

  【记】上论妙观且就内心研于妙境摄一切法观境若成可以此观遍历三科及以业惑自然皆见不思议境故义例云修观次第必先内心内心若净将此净心遍历诸法任运泯合。

  二引教示融相二初约法示。

  【文句】故云毗卢遮那遍一切处若行若住若明若闇皆得不离见佛世尊六根所对无非佛法。

  【记】毗卢遮那此方翻为遍一切处乃以华音彰法体遍体虽本遍迷时不知今以内心妙观遍历于一切处皆见遮那此犹总历复更别历六作六受行住二作必兼坐卧语默四作是名六作明暗略举眼受于色合例取声乃至意法是名六受故总结云六根所对虽结六受身必六作于此作受常得见佛佛必三身斯由内心成妙三观故于作受常见如来三德三谛是故结云无非佛法。

  二引事喻三初以耆婆喻任运破障。

  【文句】耆婆揽草无非药者普能愈病。

  【记】二以摩男喻法尔生善。

  【文句】释摩男所执一切砂砾皆变为宝。

  【记】三以那律喻自然显理。

  【文句】阿那律空器悉满甘露。

  【记】此三乃是别示三观遍历一切任运能契微妙三法说有前后照不纵横。

  二明灭罪相。

  【文句】若如是者所观之罪非复是罪罪即实相所观之福福即非福福即实相纯是实相是名大忏悔也。

  【记】既于内心复历缘境谛观冥契乃达十界罪福无主修恶修善全体即是性恶性善斯乃名见罪福实相故法华云深达罪福相遍照于十方十方即是十界十界皆实相相相宛然一收一切一切皆各收于一切此等一切无非实相妄想皆实实亦自忘此为大忏。

  二助法三初明用助意。

  【文句】助道忏悔者若纯用正忏亦不须助若正道闇昧不明了者修助以助之。

  【记】正助二忏修逐根缘自有一向修于正道直登圆住或内外凡自有一向修于助道如南狱立有相安乐行不入三昧但诵持故亦能得见上妙色像此二随根修入不同若悟理时必两舍也自有正助相兼而修或先正后助或先助后正或同时而修今之所立意在同修耳若于三句都不摄者则人身牛也。

  二明助道法二初喻用助意。

  【文句】所谓灰汁澡豆皂荚木槵以助清水尔。

  【记】清水喻正灰等喻助以垢难去独水不能灰皂助之水方有用。

  二示助道法。

  【文句】略言勤用身口意而为助也身谓旋礼口谓读诵心谓策观而助开门。

  【记】助本助正正观不开盖理惑覆故修助行治于事蔽事蔽若息不资理惑故令正观开入理门具论六度略举三业其䇿观者或以五法䇿于正观亦助开门或䇿事观谓五门禅各有对治助开正观。

  三明用助功。

  【文句】如顺流顺风助之以篙桌去则疾也。

  【记】正解如顺水正观如顺风可喻正道能趣妙理篙桌可喻旋礼等善助于风水船岂不疾。

  三总结。

  【文句】如是略论正助也。

  【记】四明忏悔位三初他释局浅二初叙他。

  【文句】四明忏悔位者若作一种解者谓鄙浊凡夫应须忏悔离垢清净者何用忏悔。

  【记】二略斥。

  【文句】此不如是。

  【记】二今释通深二初正释二初明六凡合忏二初四趣二初明地狱二初造逆。

  【文句】故新本业障灭品中说人从父母禀身十月怀抱三年鞠养抚念惟惟始能升头戴发教方教数始解作人那忽违恩背义而行杀逆天虽大不覆此人地虽厚不载此人此人命终直入地狱如是逆罪应须忏悔灭除业障。

  【记】鞠亦养也抚拍也惟惟怜子之貌也内则六年教之数与方名注云方名东西杀逆杀或作弑同音试下杀于上也易曰臣弑君子弑父也天虽下明天地之不能容其受生故须入地狱也以五逆罪感五无间。

  二破戒。

  【文句】佛为人天师师严道尊凡有所说若有违犯罪莫大焉初篇后聚那可违负尔则欺佛负心复负三师七僧此则佛海死尸华园烂肉此四重人应须忏悔灭除业障。

  【记】初篇四重也后聚吉罗也若论五篇则初后俱篇六聚则始终俱聚绮文互现故云初篇后聚也三师谓和尚及羯磨教授二阇黎也七僧印证戒者此据中国十人也佛海者佛法如海犯重如尸华园可解言犯重者须出净众。

  二明三趣。

  【文句】多瞋堕蛇虺多欲堕鸠鸽多痴堕虱蚁多慢堕飞鸟多谄堕修罗多悭堕饿鬼饿鬼常饥渴畜生相残害修罗多怖畏是四恶道闻名尚不可况复当之应须忏悔灭除业障。

  【记】心既多瞋等身口动作成于瞋业故堕蛇虺举本摄末故云多瞋下多欲等悉可为例蛇虺者尔雅云蝮虺慱三寸首大如擘郭璞云身广三寸头如大擘指此自一种蛇名蝮虺谄者庄子云希其意而道其言曰谄饿鬼常饥等者举果难当须明忏悔。

  二人天二初人。

  【文句】人中八苦一苦尚不可忍况八苦交横应当忏悔灭除业障。

  【记】八苦者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阴盛。

  二天。

  【文句】天上有五衰地狱等苦色界天不得速入定求不得苦无色界天有四心苦三界笼樊生死窟宅应须忏悔灭除业障。

  【记】五衰者衣裳垢腻头上华萎身体臭秽腋下汗出不乐本座四心者受想行识也笼樊者樊藩也诗云营营青蝇止于樊今众生处三界中如在笼藩篱之内不能自出也。

  二明四教皆忏四初三藏二初声闻二初七贤。

  【文句】若出家人虽欲修道为五烦恼所障心不得停心为四颠倒所惑不得入四念处亦须忏悔除灭业障念处治彼四倒二恶不勤断二善不勤生不得入如意足暖法不发亦须忏悔五根不生喜有退堕根生未有力虽有力未邻真如是四善根中应须忏悔灭除业障。

  【记】初五停心谓不净停贪慈悲停瞋因缘停痴数息停觉观界方便停着我若贪等五烦恼障心不得停应须忏悔停下剩心字次四念处去用对位道品四颠倒者执身净受乐心常法我四念治此四倒四正勤者二恶者已起令灭未起令不起二善者已生令增长未生令发生四如意足者谓欲精进心思惟五根者谓信进念定慧五力者名同于根以不动排障而分两科法华文句以正勤如意根力四科对暖顶忍世第一位暖顶与此有不同者或是文误或别有意。

  二四果。

  【文句】苦忍明发虽不堕三途欲界七生次第应受一生尚苦何况七生虽断欲界五下分六品余三品在亦应忏悔虽断五下八品尽余一品在虽断色尽余无色分在亦须忏悔虽入有涅槃犹有果身在身子风热毕陵伽眼痛欲弃有余入无余亦须忏悔虽断三界正使尽习气尚存亦须忏悔。

  【记】苦忍明发者见道有十六心谓于下欲界四谛各起法忍法智上色无色二界四谛各起类忍类智此上下八谛共十六心断八十八使见惑也今云苦忍即欲界苦谛下苦法忍也明发得苦法智也观欲界苦谛已即观上界苦谛得类忍智余三谛例说虽不下以无见惑横起故不堕恶道欲界七生者欲界九品思惑共润七生谓上上品润二生上中上下中上各润一生中中中下共润一生下三品共润一生此言初果也虽断欲下明二果五下分者身见戒取疑贪瞋贫虽通上不是唯上瞋一唯下不通于上余三遍摄一切见惑虽复通上而能牵下纵断贪等至无所有处由身见等还来欲界是故此五名为下分余三品在受一生名一往来也虽断五下名三果向人也余一品即第九品也亦名一种子那含虽断色下正明三果人也九品已尽不来欲界而进断上惑虽入下无学。

  二支佛。

  【文句】支佛亦尔亦须忏悔。

  【记】侵习未能全尽故须忏悔言亦尔者例上罗汉忏习气也菩萨未断且在人天。

  二通教。

  【文句】若干慧地未得理水沾心故言干慧性地未能见理八人见地犹有爱惑薄地神通未能还生欲界离欲地犹有上界惑已办地不能除习辟支佛地但作神通不能达文字菩萨地未穷至极如是等位皆须忏悔灭除业障。

  【记】教诠体空异前析灭空含中道是大乘门利根方见属后二教今就二乘及钝菩萨论忏悔也支佛不达文字者不能说法化他也然支佛有部行麟喻之别部行者或能说法今约麟喻为言也独悟孤行喻麟头之一角故名麟喻。

  三别教。

  【文句】十信但信未能称理十住但入偏理十行但事未能入中十回向但修中未能证中十地虽证中地地皆有障未穷于学不得无学应须忏悔灭除业障。

  【记】十信但信者信能造心是佛性故未能称理者以佛性心别修空故文使十住偏证空理十行但出建立之事既其二观互破互立未能入中十向不偏但修未证然由渐修登地顿证前前虽显后后犹障是故名为地地有障至等觉尚有未得无学故此凡圣皆须忏悔。

  四圆教。

  【文句】又十信虽三智圆修但是方便陀罗尼十住已去乃至等觉已来秪如十四日月非十五日月匡郭未圆光未顿足暗未顿尽应须忏悔灭除业障。

  【记】此机初解中具二边空假即中故能三智一心修证不言名字及五品者以高况下也十信尚忏况尔前耶但是等者法华中说三陀罗尼虽通初后以位得之其相最显一旋陀罗尼旋假入空此齐七信二百千万亿旋陀罗尼旋空出假此当八信已上三法音方便陀罗尼以二观为方便转入中道法音当第十信也匡郭等者此三喻于法身智断俱未究尽俱须忏也。

  二斥局。

  【文句】齐此已来当知忏悔位长其义极广云何而言止齐凡夫。

  【记】下从造无间业者上至圆教等觉故云位长位位横论各有三障烦恼头数结业流类苦报等差故云义广古人何为但在凡夫。

  三引经证结。

  【文句】是故五十校计经齐至等觉皆令忏悔即其义也。

  【记】大师本以三昧总持说忏悔位该亘凡圣自然与彼校计经合寔匪寻经作此安布行者知之。

  二举利劝修四初明闻者宿殖。

  【文句】若人得闻如此忏悔功德不少故文云非于一佛五佛十佛修诸功德闻是忏悔乃于无量百千佛所修诸功德闻是忏悔。

  【记】二明闻者得报。

  【文句】语其华报在在处处常为国王辅相大臣之所恭敬语其果报常为十方诸佛互相恭敬。

  【记】果报者此忏诣理功至极果乃与诸佛互相恭敬。

  三以闻况修。

  【文句】直闻此忏悔尚得如此功德况复如法修行。

  【记】解既称理修之成行则分满之果证之匪遥。

  四结示归敬。

  【文句】已闻忏悔义此法从经出此经从佛说是故当报恩归命礼诸佛云云。

  【记】佛恩若此欲报之者唯当而说而修行之归命礼佛五悔中一其四悔法安得不修。

  二正释品题二初释二字义二初依字训释二初释忏二初明求鉴。

  【文句】忏悔品依字训释忏者鉴也披陈发舒己之三业不敢隐讳令他委鉴颜恧而口蹙心摧而意伏。

  【记】恧奴六反惭也。

  二明被鉴。

  【文句】身被鉴故而颜恧口被鉴故而唇蹙心被鉴故而意伏故忏名鉴也。

  【记】二释悔二初明能废。

  【文句】悔者废也内怀鄙耻悔造众非。

  【记】二明所废。

  【文句】悔身故则三废悔口故则四废悔心故则十废故悔名废也。

  【记】意云十废者意如君主身口如臣君既克己臣息暴虐故意总十。

  二约法门释种种。

  【文句】又法门释者忏悔名惭愧惭愧是白法又自不作恶不教他作恶如是等种种说。

  【记】二明三种忏三初明三种相貌二初列名示。

  【文句】忏悔有三一作法二取相三无生此三种通大小。

  【记】列三种名示事通大小。

  二约相释二初明小三初作法。

  【文句】小乘作法者如毗尼中发露与学二十僧行摩那埵或半月作法或对首作法或责心但令作法成就不障僧事即清净也。

  【记】毗尼此云律二十僧者此约忏僧残罪也然对治有四法一治覆藏情过谓行波利婆沙此云覆藏或云别住谓别住一房不得与僧同处设入众中不得谈论亦不得答行此法者须满一百日不忆元覆藏日数故乃以百日为限二治覆藏罪谓犯已覆藏得吉罪不覆藏得残罪若覆藏者先忏吉罪后与别住三治僧残情过罪谓六夜行摩那埵此云意喜前虽自意欢喜亦使众僧欢喜由前喜故与其少日即六夜也故名意喜僧众欢云此人改悔成清净故云众僧喜也四治僧残谓二十僧中以白四羯磨出罪然覆藏不经明相直行摩那埵然后入众出罪或半月作法者谓行别住时每至半月说戒须白众僧云我犯僧残对首作法者忏重吉也责心忏轻吉也摩夷论云故作者对首一说误作者责心而悔小乘犯夷亦有忏法而疏文不引者以忏已既为学悔沙弥仍障圣果故非此中复本清净义也故荆溪云小学悔已障果仍成重罪未忘。

  二取相。

  【文句】阿含中亦作相忏犯欲人作毒蛇口想此观成时淫罪即灭。

  【记】上明作法但令三业顺于佛制法成罪灭尚是散心罪灭犹浅今论取相属于定心想成相起灭罪则深故蛇口想成岂惟淫罪得除亦乃欲心不起。

  三无生。

  【文句】亦有观空忏秪是真空。

  【记】言观空者析法明空也观造罪心本无主宰念念无常无谁能作无是业报我见若亡诸使永寂此观若成四趣则除三界须出小乘三忏其相略然。

  二明大三初作法二取相三无生行者应知三种忏法无生是主二为助缘故前疏云灰汁皂荚助于清水若阙妙观不名大乘便同外道无益苦行须近善师学忏悔处及忏悔法方可行于道场事仪故于诸事皆用妙观照而导之使作法等皆顺实理悉为佛因有谓道场所修行法而为事治须于十乘先修六法后方助开而不思前六在道场中用如今明忏具谈三种岂舍事行又有一卷法华三昧别行于世大师制立正为初心忏障道罪方可造修诸禅三昧又诸苦行精进之门各随宜乐初心可修但须皆用圆无生观为主为导使一一行即修是性无修无得则成圆行也岂诸事行妙观妙境妨修发大心安心等法皆妨修耶若其然者随自意中历彼三性全无十乘何名三昧若自未谙当依善友开导策修乃成深益又须了知大乘三忏后一虽可独修不进则须假前二前二不可暂离无生得此意已方可说行三种忏法初作法。

  【文句】大乘中亦有作法或八百日虚空藏涂厕是也或九十日般舟是也或四十九日大悲忏是也或二十一日法华是也或七日方等是也灰汤澡豆净身辛酒禁口惭愧勤心旋诵各有遍数等皆作法忏摄也。

  【记】八百等者虚空藏经云知法者复教八百日涂厕日日告言汝作不净事一心涂治一切厕勿令人知涂已洗浴礼三十五佛称虚空藏名向十二部经五体投地自说罪咎等九十日等者般舟经云有四事疾得是三昧一者不得有世间思想如指相弹顷三月二者不得卧出三月如指相弹顷三者经行不得休息不得坐三月除其饭食左右四者为人说经不得望人衣服饮食是为四般舟此云佛立三昧成时见十方佛在虚空中立故名佛立也灰汤下明上诸行法各净三业也旋诵下诸法各有制度旋诵之度方等最切旋一百二十匝诵袒持咒一百二十遍一旋一咒不徐不疾旋讫却坐思惟中道正空导此轨仪故名作法。

  二取相。

  【文句】取相忏者如方等求十二梦王菩萨戒见华光摩顶虚空藏中唱声印臂相起罪灭虽不正明作法兼得事用也。

  【记】十二梦王者方等陀罗尼经云先求好梦凡十二种随得一相则许忏悔梵网经云若犯十戒者应教忏悔要见好相好相者佛来摩顶见光见华等便得罪灭唱声下彼经明行者梦中若坐禅中现此菩萨以摩尼珠印印行者臂作罪灭字或闻罪灭声得此相起知罪必灭虽不下以在道场非不作法俱从胜立名为取相言用事者作法也。

  三无生。

  【文句】无生忏者如普贤观云端坐念实相如日照霜露观空缘理无相最上虽不正作事相兼上两忏也。

  【记】以无念念念罪实相念与实相能所名别其体不二如是念之罪相既忘实相亦泯此慧如日消罪霜露无缘缘毕竟空无中边相此理无过故名最上虽不下此三种忏同时而修无生是正二为助缘故云兼两斯乃正助一合而行如膏益明证理弥速也。

  二明三种功能二初正示功能二初明灭恶二初四番通小释言通小者以此四番释三种忏意虽在大而且未彰异小之相故使灭恶于大小说皆无妨故故云通小四中初约遮性释三初作法。

  【文句】作法忏成违无作罪灭而性罪不除如犯杀生作法忏成违无作罪去而偿命犹在即其义也。

  【记】无作罪者昔受佛戒由作法故发无作体若毁犯者得违逆罪今由作法翻破此罪言性罪者即十恶也不论受与不受犯之性自是罪如犯下论云斩大草杀畜二罪同忏二种违制之罪俱除而杀畜偿命犹存。

  二取相。

  【文句】取相忏能灭性罪性罪去违无作罪亦去如伐树枝叶萎根本未去续生如故也。

  【记】由以定心想成胜相熏修力强能转恶业是故能灭性遮二罪如伐下枝叶喻性遮罪根本喻无明也心惑既存罪可重作如枝叶续生也既对遮性辨于无明故此无明通界内外此即通小之相也。

  三无生。

  【文句】观无生忏能灭无明如覆大地根枝叶等悉尽无余。

  【记】二约三学释。

  【文句】又作法灭违戒上罪取相灭犯定上罪无生灭犯慧上罪。

  【记】作法防非故灭戒罪取相专意故灭定罪无生观照故灭慧罪事非是戒家罪散乱是定家罪惑暗是慧家罪。

  三除三报释。

  【文句】又作法灭三恶道报障取相灭人道报障无生灭三界有漏报障。

  【记】虽俱报障而有苦乐三恶唯苦违法而得故作法能除人道之报半苦半乐散善所招故取相能灭三界天报望人皆定无苦惟乐三漏所感故无生能灭。

  四除三业释。

  【文句】又作法灭三恶道业障取相灭人道业障无生灭三界有漏业障。

  【记】例报可知能感所感而分两释也。

  二二番惟大释前之四释通大小乘无生灭惑未简通别作法或取毗尼之制今之二释无生的破障中无明通惑不生为今取相验知此去唯就大释二初别烦恼释。

  【文句】又作法灭怖畏忧愁之烦恼亦是破烦恼取相灭四住之烦恼无生灭无明之烦恼。

  【记】怖畏属思忧愁属见今作法成位在五品能伏此惑指伏为破故云亦是取相忏成在七信位故灭四住既见真谛望中名相故名取相无生观成位登初住所除的在根本无明故知此释别就大乘明三种忏。

  二通三障释。

  【文句】又三种忏共除报障取相除业障无生除烦恼障。

  【记】共除报者此乃现报父母生身得六根净转报实在正助合行若但理观虽入真似亦有不得六根净者故云三忏共除报障取相除业者约出假说能挟宿世无量业种作度生缘业不能障于业自在名除业障以其未是真出假位故见俗谛犹名取相无生除惑其义可知。

  二明生善。

  【文句】又作法忏如服姜桂差病而已不能肥身譬罪灭不能生善取相忏如服五石病差身充不能得道无生忏如服五芝病除身飞升仙得道。

  【记】仍约喻显五石者谓白瑛紫瑛石膏钟乳石脂五芝者谓五色苓芝也姜桂且喻小乘作法故未生善若大作法生善非少五石五芝通喻小大生事理善。

  二劝人修学。

  【文句】如是等种种分别行者须知。

  【记】言须知者谓须知小大皆能灭恶生善须知此三修方有益说而不行为罪所得也。

  三明经具三忏二初示经有三文。

  【文句】今文具有大乘三忏着净洁衣专听是经又七日七夜朝暮净心等即作法也于其坐处得见弥勒文殊普贤即取相也五阴舍宅观悉空寂本无有生亦无和合即无生也。

  【记】二结忏为经用。

  【文句】三意宛然故能灭诸恶荡三障显经力用也。

  【记】二经文二初对判分文二初对判。

  【文句】从此品下明经力用今品正明夜梦昼说忏悔断恶拔苦下品正明昔叹发誓生善与乐旁正互举。

  【记】明经力用通指三品也今品下乃以此品对赞叹品论于旁正耳。

  二分文。

  【文句】此品文为二初梦中见闻二觉已说见闻梦又二一梦见金鼓二梦击鼓声见鼓又三一正见鼓二见鼓光三见光中佛。

  【记】二依文释义二初明梦中见闻二初梦见金鼓三初正见金鼓。

  尔时信相菩萨即于其夜梦见金鼓其状姝大。

  【记】文二初释梦。

  【文句】梦者是入如梦三昧也又入观如梦出观如觉入观心静能观法性。

  【记】疏中前释信相菩萨在其似位或是邻极之似或是邻真之似于此位中梦见金鼓岂是博地昏惑之梦故以二义释于梦字初谓三昧名为如梦由达性具修德无功因办果事如梦勤加是故名为如梦三昧次又入下乃以凡人有梦有觉喻法性观有入有出此以说默而为出入二释皆示梦是观智初释稍亲问梦是颠倒迷真之法观是觉智悟理之法经文云梦疏中那以观智释之迷解天殊如何融会耶答佛地迷尽凡夫未解皆不论观于迷能解得言观智故起信论云依业识故故说见佛若离业识则无所见今明似解照法性故名为入观依业识故名之为梦智解未极安得非梦照法性梦岂非观智不得此意此文莫销。

  二释鼓二初正释二初直表三德。

  【文句】法性即金鼓金鼓体圆空鸣圆即法身空即般若鸣即解脱姝者胜义深义大者广义无量义如上文游于无量甚深法性意尔。

  【记】能观之智既以梦示梦必见相故以金鼓表于所观即法性也盖由鼓体具圆空鸣可表三德其状姝大复彰三德无量甚深。

  二三皆深广。

  【文句】姝大略叙鼓体委论应言圆姝大空姝大鸣姝大鼓体备三种三种皆甚深无量。

  【记】以此三德一一皆是法性全体趣举一德皆能具二得名三身三智三脱若不尔者那得三种皆无量甚深耶。

  二结示。

  【文句】此即梦中所睹法身观一而见三佛也。

  【记】即鼓之三德对光秪是所照法身即此法身摄报摄应为上三德故云观一而见三佛也。

  二见鼓光。

  其明普照喻如日光。

  【文句】从其明普照下是第二见鼓光也光是智慧契此法性克成大果智与体冥体圆姝大光圆亦姝大体空姝大光空亦姝大体鸣既姝大光鸣亦姝大何者此身与诸佛同体同意故也此即梦中所睹报身佛一佛而三也。

  【记】全所照理起能照智故法性德皆成智德鼓圆空鸣光岂不尔鼓三姝大光亦合然须知法性体是本觉智是始觉秪是一觉由不觉故分本始殊既成大果已离不觉故始冥本称法报合岂始觉得异于本耶所引新本同体同意同事者既法报合故与诸佛无二无别此即下此见鼓光正表报智此智冥法法具三故故报亦三亦是此报上能冥法下能垂应故云具三。

  三见光中佛。

  复于光中得见十方无量无边诸佛世尊众宝树下坐琉璃座与无量百千眷属围绕而为说法。

  【记】文二初约文表义。

  【文句】从复于光中见十方佛下是第三见光中诸佛也光从鼓出遍照十方用从体起应周法界与机缘同事也琉璃座者所安之理也佛坐其上智称法性也大众围绕者所应之机也。

  【记】言光从等者对上二身此总表应故云同事应不孤立必具三身琉璃下法佛坐下报大众下应。

  二结义归圆二初别结此三。

  【文句】此即梦中所睹应佛即一而论三也。

  【记】以全法报为应身故是故经文具表三佛。

  二通结上义。

  【文句】睹此三佛即是三身三德种种三法门从此设教名金光明也。

  【记】言三佛者即鼓表法佛光表报佛明表应佛既其三佛皆具三义乃显法法具三略则十种三法广则一切皆三此诸三法顺譬释则世金光明所譬三法也若就附文当体释皆是法金光明以一一具三可贵可重义寂而常照义能多利益义故其义既尔是故此经名金光明也此所表义乃由大师得旋总持一中解无量无量中解一故释题消文圆融若此见闻之者当去情着而思修之。

  二梦见击鼓二初分文。

  【文句】从见有一人下是第二梦见击鼓文为三一见击鼓二出大音声三声所诠辩。

  【记】二释义三初见击鼓。

  见有一人似婆罗门以枹击鼓。

  【记】二出大音声。

  出大音声。

  【记】三声所诠辩。

  其声演说忏悔偈颂。

  【记】文二初明似智会法起用。

  【文句】鼓是法身击是机智婆罗门是净行似是邻真邻真之人以似解之净智和会法身甘露相应灭苦生乐。

  【记】上鼓表三光三佛三秪是一三今对信相机智所观合三为一但名法身婆罗门表真似净行既是邻真故经称似圆似能伏同体惑染故名净智以此净智会本常理乃以甘露相似相应能以妙音遍三千界灭苦生乐故使经文复以击鼓表似位三身若不尔者则信相本性与佛天殊佛之应用非信相感也行者应了释迦信相同兴此梦故有忏法利益众生耳。

  二明枹鼓合成三身。

  【文句】鼓是法身枹鼓合是报身击出是应身声所诠辩是法界大用起教利益众生。

  【记】二觉已说见闻二初分文。

  【文句】从时信相菩萨下是第二觉已说见闻文为四一往佛所二与缘俱三伸敬四述梦。

  【记】二随释四初往佛所。

  时信相菩萨从梦寤已至心忆念梦中所闻忏悔偈颂过夜至旦出王舍城。

  【记】文二初释梦旦二初约教释。

  【文句】梦者入法门为夜梦出法门如过夜至旦又三十心惑障未遗故如梦登地断惑如过夜至旦。

  【记】疏存二释初约入观出观此乃就法横释次约伏惑断惑此乃就位竖释入观本期登地断惑故知二释其意相须也言三十心者借别显圆也。

  二约观解。

  【文句】观解者观行位中所观三身如梦分真位中所观三身如旦出王舍城者表出因位也。

  【记】言观行位者既对分真即五品十信俱名观行以未证真似受观名内外凡位无明眠法全未破故故观三身如梦所见真位分破于理明了故观三身犹如已旦出王舍等者变易五阴因位未离如居王舍今出此舍表至于果既论观法有入分真及极果分故预表之。

  二释出往。

  【文句】往耆阇崛山者表向果地也。

  【记】王城露鹫虽俱是地山为佛居故表果地信相在城合表因地今以出往表因趣果。

  二与缘俱。

  尔时亦有无量无边百千众生与菩萨俱往耆阇崛山至于佛所。

  【记】三伸敬。

  至佛所已顶礼佛足右绕三匝却坐一面敬心合掌瞻仰尊颜目不暂舍。

  【文句】伸敬有三顶礼是身敬瞻仰是意敬说梦是口敬顶礼者菩萨居因信首为贵诸佛在果慈悲为贱以贵敬贱也。

  【记】信首为贵者佛法大海以信得入信是因人以上求故如首为贵慈悲为贱者拔苦与乐乃果人下化故如足为贱以贵敬贱者以信扣慈也经礼毕右绕表恋慕。

  四述梦二初分文。

  【文句】从以其梦中下是第四述梦也此下总有一百六十二行偈分为二初四行半总明梦后一百五十七行半别明梦总又为二初三行半明见金鼓后一行明见击鼓见鼓又三初一行见鼓形状次一行见鼓光明次一行半见光中诸佛。

  【记】皆言行者古以散说一十七字为行偈颂二等四五言则四句为行七言偈则二句为行所以古师分经悉以行数为准迩世变乱制度增减字数致损元规岂但使古疏分经参差亦令目录纸数无准寄语有识当依古制。

  二释义二初总明梦二初明见金鼓三初见鼓形状。

  以其梦中所见金鼓及忏悔偈向如来说。

  昨夜所梦至心忆持梦见金鼓妙色晃耀。

  【记】二见鼓光明。

  其光大盛明逾于日遍照十方恒沙世界。

  【记】三见光中佛。

  又因此光得见诸佛众宝树下座琉璃座无量大众围绕说法。

  【文句】即长行中三身意入观所观之境也。

  【记】此三共是长行所表三身之意鼓虽具三是所证故合为法身光具鼓三全理是智故合为报身诸佛境智及以摄机亦具三身对上名应此合九三乃如梦三昧所观之境三昧是观。

  二明见击鼓。

  见婆罗门击是金鼓其鼓音中说如是偈。

  【文句】次一行见击鼓者自睹其观智之机扣击法身之境也出大音声者已如上说自睹其境智合能多利益也。

  【记】上文所表合九之三虽是佛法既与心法及众生法无差别故故为信相心性之境今于梦中见已似智会性法身起应机用说忏悔偈斯乃信相同于如来起经力用。

  二别明梦二初分文。

  【文句】从是大金鼓下一百五十七行半偈别明梦事文为二初从是大金鼓下至悉能灭除有二十一行三句明金鼓有灭恶生善之力二从一切诸苦无依无归下一百三十五行三句正明教诏忏悔之法就能灭恶生善文为六一有三行灭世间因果之苦二有三行生出世间因果之乐三有四行能令众生自行化他俱备四有四行能灭众生报障又发宿命通五有四行能令众生得诸法门六有三行三句能破众生八难流转。

  【记】二释义二初明金鼓有灭恶生善之力二初别分经六初灭世间因果苦。

  是大金鼓所出妙音悉能灭除三世诸苦地狱饿鬼畜生等苦贫穷困厄及诸有苦是鼓所出微妙之音能除众生诸恼所逼。

  【记】前二行灭果诸有者三有也后一行灭因诸恼三惑也。

  二生出世间因果乐。

  断众怖畏令得无惧犹如诸佛得无所畏诸佛圣人所成功德离于生死到大智岸如是众生所得功德定及助道犹如大海。

  【记】前二行出世间果断众怖者离五怖谓恶道怖恶名怖死怖不活怖大众威德怖得无所畏者有四一一切智无所畏二漏尽无所畏三说障道无所畏四说尽苦道无所畏离二死此岸到三智彼岸后一行出世间因定谓楞严此定具慧即观不思议境等正道行也助道即事度等对治行也。

  三能令众生自他俱备。

  是鼓所出如是妙音令众生得梵音深远证佛无上菩提胜果转无上轮微妙清净住寿无量不思议劫演说正法利益众生能害烦恼消除诸苦贪瞋痴等悉令寂灭。

  【记】前一行半自行备后二行半化他备害烦恼是破因除苦是破果下二句释上贪瞋痴释上烦恼等之一字等取诸苦悉令寂灭是正释上能害消除义也。

  四能灭报障兼得宿命。

  若有众生处在地狱大火炽然烧炙其身若闻金鼓微妙音声所出言教即寻礼佛亦令众生得知宿命百生千生千万亿生令心正念诸佛世尊亦闻无上微妙之言。

  【记】以戒缓故处于地狱以乘急故闻金鼓声不独出狱兼知宿命千万亿生善知此事故正念诸佛复闻诸佛圆妙法音。

  五能令众生得诸法门。

  是金鼓中所出妙音复令众生值遇诸佛远离一切诸恶业等善修无量白净之业诸天世人及余众生随其所思诸所愿求如是金鼓所出之音皆悉能令成就具足。

  【文句】先少得后多得云云。

  【记】先少得者且约一种远恶修善之法也后多得者随思随愿皆悉令成就也。

  六能破众生八难流转即经云诸难也八难者三涂为三人中有四一盲聋喑哑二世智辩聪三佛前佛后四北洲天上一谓无想或长寿天。

  若有众生堕大地狱猛火炎炽焚烧其身无有救护流转诸难当令是等悉灭诸苦若有众生诸苦所切三恶道报及以人中如是金鼓所出之音悉能除灭。

  【记】二总示义。

  【文句】释此六义皆从三涂渐至人天二乘菩萨等一一皆有破恶生善之力。

  【记】经示六文该益虽遍语犹总略备解或难是故大师令讲解者就此六文一一委明从苦得乐漏得无漏舍小入大自权至实从因至果节节皆论破恶生善具辩应如二十五有皆得果报因华小草中草上草小树大树一实事方便实报十番利益方尽金鼓所出妙音被物之相具如妙玄及请观音疏也。

  二明教诏忏悔之法二初分文二初正分经文。

  【文句】从一切诸苦无依无归下有一百三十五行三句是第二明教诏忏悔之法文为五一从一切诸苦下有十九行一句教自说过罪忏悔二从我当供养下有三十五行明供养诸佛自行化他修忏悔三从诸佛世尊我既依止下有二十一行明称叹修忏悔四从我以善业咨因缘故下有五十一行半明发愿修忏悔五从若有敬礼称叹十力下有九行结成忏悔。

  【记】二叙意生起。

  【文句】生起五意者但众生邪倒障理不识法性愚痴障解不识因果恶业障行不识善法圣人慈悲因大士之梦示其忏悔示其道理示其因果示其善行故论自忏荷佛恩深故伸供养供养不泄其诚故歌咏称叹供叹是行须愿指归行愿既圆结成赞美也。

  【记】邪倒障理者于苦果身起八颠倒障四德此言报障也下二可知圣人下据上释迦自作序云我今当说忏悔等法今云圣人即本师也令达三障即三德也示其忏悔总示也下三句别示也示道理报障即法身也示因果烦恼即般若也三观为因三智为果也示善行结业即解脱也须愿指归者以愿导之令至究竟也。

  二释义五初教自说罪过忏悔二初分文。

  【文句】自忏文为三初一行一句明法身是依凭之所次两行请佛覆护次十六行正明忏悔。

  【记】二释义三初明法身是依凭。

  一切诸苦无依无归无有救护我为是等作归依处。

  【文句】夫法身具三德即是一体三宝法性是法宝寂而常照是佛宝遍一切处是僧宝自凡夫二乘虽不知亦不出法性总而言之一切菩萨何尝不以此为归依依此则本立而道生也。

  【记】对修合故但名法身而性常离故具三德此三尊重复名三宝法名不觉佛名为觉此寂照性本具诸法故遍一切修德之处以此和义名之为僧凡小虽迷而全体即是是故圆教初中后心一切菩萨无不以此为归为本此本若立则三智三行三身三脱一切道法任运而生经言我为等者众生性德全是果佛真如我也。

  二请佛覆护。

  是诸世尊今当证知久已于我生大悲心在在处处十方诸佛现在世雄两足之尊。

  【文句】内本虽立外无佛加不得成就若蒙拥护断恶生善办在斯须如萌芽得雨扶疏丰郁是故请佛也。

  【记】经两足之尊者大经明十号中两释一约人天善趣两足为贵于佛天人中尊二约福慧俱备名为两足斯须犹顷刻也扶疏盛也丰郁茂也说文云扶疏枝叶四布也。

  三正明忏悔二初分文。

  【文句】内外因缘既备正须忏悔也正忏文为二初三句总明忏悔后十五行一句别明忏悔。

  【记】二释义二初总明忏悔。

  我本所作恶不善业今者忏悔。

  【文句】总忏者总忏三障也本者烦恼是二障本也恶者报障也不善者业障也三障障三身三佛三宝三障若转诸三法门悉明故总忏也。

  【记】二别明忏悔二初分文。

  【文句】别忏者别忏三障也文为三初一行一句忏烦恼障次一行忏报障次十三行忏业障。

  【记】二释义三初忏烦恼障。

  诸十力前不识诸佛及父母恩不解善法造作众恶。

  【记】文二初释文三初释不识诸佛。

  【文句】诸十力前者正忏烦恼障也独头无明痴倒殊甚不识法身佛也法身佛遍一切处痴闇不知公于佛前造作众罪如牛羊不识天子如鸟雀不识檠像于前造过愚痴不识法身亦复如是。

  【记】十力者一是处非处力二业力三定力四根力五欲力六性力七至处道力八宿命力九天眼力十漏尽力此十通名力者即诸佛所得如实智用通达一切了了分明无能坏无胜能故名力也大菩萨亦分得此力但比佛小劣故没不受名故直名佛为十力也此之十力法佛本具报佛证之应佛用之众生色心依正因果举体即是三佛十力但以迷故全智为惑名烦恼障而独头无明为烦恼种盖由触处不了法身故喻牛羊鸟雀之眼不识天子及以檠像以不了故三细六粗炽然而起言檠像者累土木为佛像也人知畏敬鸟雀不然或引周礼正弓之擎者非此中意。

  二释及父母恩。

  【文句】父母恩者方便是父智度是母此二法门能生法身而不识者是不知报佛也。

  【记】净名云善权方便父智度菩萨母一切诸导师无不由之生以其不了独头相应全是二智是故法身隐灭不生。

  三释不解善法。

  【文句】不解善法者善法是助道之行能资智显理而不解者是不识应佛。

  【记】助道众善能办应身既其不解是故不修。

  二结示。

  【文句】三佛皆不能知岂非无明过患此别忏烦恼障也。

  【记】举不识解显今识解是妙忏也。

  二忏报障。

  自恃种姓及诸财宝盛年放逸作诸恶行。

  【记】文三初约事释。

  【文句】自恃种姓下别忏报障也略言有三种一以姓慠他二以财忽物三以壮年陵彼虽报有此三不应自恣若纵恣者此报成障事也。

  【记】以姓慠他者以贵慠贱也西土刹利婆罗门姓贵毗舍首陀姓贱余二可解此二善报若纵恣者为修道障若不纵者堪能助道。

  二约法释二初约三学。

  【文句】今更约法门解出家人以慧为姓定为财戒为年染此三法自尊卑他者是名染法非求法也。

  【记】乃以事三表于三学由慧得道故如姓贵定能资慧故如财宝戒能制犯故如盛年染此下示为障相大论云自法染爱故毁訾他人法虽持禁戒人不脱地狱苦非求法者法过涅槃尚了如幻岂染自法以慢他人不见己他方名求法也。

  二约三教。

  【文句】法华云汝年少壮我年衰迈者凡人以五阴盛为壮二乘通教以空出有为壮别教菩萨以法眼过慧眼为壮。

  【记】三中且取盛年一种该于三教穷子除粪至知库藏历渐三味二边心强皆名少壮佛居道后究竟无为方名衰迈凡人下欲明法壮更举事壮藏教二乘通教三乘析体虽殊皆以空强而陵有弱别虽三观共缘无量故恃法眼陵于慧眼此等皆名盛年放逸种姓财宝历教亦然。

  三结须忏。

  【文句】着此诸法者悉是恃强陵弱成报障也悉须忏悔。

  【记】三学三教名报障者此心成就由宿熏感望后在因望前为果故得名为于报起障障故须忏。

  三忏业障三初节经示义。

  【文句】从心念不善下十三行别忏业障文为十二初一行忏由心口造恶业二一行忏内外因缘造恶业三一行忏五欲因缘造恶业四一行信受邪师造恶业五一行随顺恶主造恶业六一行爱心所使造恶业七二行为衣食女色造恶业八一行于佛世敬田造恶业九一行于无佛世敬田造恶业十两句于正法造恶业十一一行于恩田造恶业十二一行半总一切处造恶业。

  【记】二随文略释十二段如疏列初忏由心口造恶业。

  心念不善口作恶业随心所作不见其过。

  【文句】亦是教他作恶也从身口意是自行恶也。

  【记】亦是教他者指口作恶业也即自造四过复教他人行一切恶既随痴心岂能反照。

  二忏内外因缘造恶业。

  凡夫愚行无知闇覆亲近恶友烦恼乱心。

  【记】三忏五欲因缘造恶业。

  五欲因缘心生忿恚不知厌足故作众恶。

  【记】心生忿恚者求五欲则忿他不与有五欲则忿他见侵忿怒也。

  四忏信受邪师造恶业。

  亲近非圣因生悭嫉贫穷因缘奸谄作恶。

  【记】亲近非圣谓外道也外道自以为圣故佛弟子指为非圣悭吝财也嫉妒贤也私诈曰奸曲媚曰谄由贫穷故而行诈媚。

  五随顺恶主造恶业。

  系属于他常有怖畏不得自在而造诸恶。

  【记】六爱心所使造恶业。

  贪欲恚痴扰动其心渴爱所逼造作众恶。

  【记】七为衣食女色造恶业。

  依因衣食及以女色诸结恼热造作众恶身口意恶所集三业如是众罪今悉忏悔。

  【记】八于佛世敬田造恶业。

  或不恭敬佛法圣众如是众罪今悉忏悔。

  【记】九于无佛世敬田造恶业言无佛世敬田者以辟支佛出无佛世故菩萨历劫形服不拘故无佛世随机化物。

  十于正法造恶业。

  以无智故诽谤正法。

  【记】十一于恩因造恶业恩田者田有三种三宝曰敬田父母曰恩田贫穷曰悲田通名田者皆堪种福故。

  不知恭敬父母尊长如是众罪今悉忏悔。

  【记】十二总一切处造恶业。

  愚惑所覆骄慢放逸因贪恚痴造作诸恶如是众罪今悉忏悔。

  【记】骄慢者俱舍云慢对他心举骄由染自法。

  三示解释法。

  【文句】造业因缘甚多不可具列故总而忏之若欲细释从人道为始二乘通别菩萨等行一一作之例应可解故五十校计经云上至等觉皆须忏悔即其义也。

  【记】约今禀教且人为始若所忏多属四趣通惑所造名有漏业别惑所造名无漏业大悲不思议等种种之业故等觉来皆须忏也。

  金光明经文句文句记会本卷第三

  音释

  【经】

  姝

  (尺朱切好也)。

  【文句】

  蚋

  (而锐切蚊蚋也)。

  浣

  (音旱浣北海也)。

  峙

  (音治峙峻也)。

  桌

  (音棹)。

  虺

  (呼回切亦蝮虫也)。

  虱

  (音瑟)。

  【记】

  隥

  (丁邓切险阪也)。

  翛

  (音消)。

  擘

  (补革切)。

  萎

  (音委)。

  腋

  (羊益切肘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