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卍新续藏第 16 册 No. 0317 楞严经正见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正见卷第七

  住娄东古兴福禅寺沙门 济时 述

  △五总结大意。

  问。阿难到此身心犹未净耶。抑所悟未彻耶。曰。有二义故。一阿难所悟是解门。非行门故。悟得平等理是素法身。无功德庄严故。二阿难传持教体。要彻尽法源故。如阿难生同佛时。承佛圣功。开示悟入。假如后世无有成范。教修学人从何入道耶。是故说圆通之后。重示三无漏学。以备教体云尔。岂是阿难身心未净。而悟未彻也哉。不然。而今人小有开发。便拨去戒律。公然啖酒肉。近淫色。自谓一切不妨。此乃是天魔外道法。非佛法矣。不知悟后奉戒尤谨。不惟自励。抑且励人。所谓处处净佛国土。成就众生是也。故于未说定慧之前。先提四重禁。为后学入道之榜样也已。

  一劝持戒。

  阿难汝问摄心(至)一切魔事云何发生。

  阿难下劝持戒。汝问摄心句。即牒前阿难请云。欲摄其心入三摩地。云何令其安立道场。远诸魔事。于菩提心得无退屈。佛答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故知定慧从戒生。于是先说四重律仪。以为基本。本既不生。枝叶自无。枝叶。即指余戒也。身三口四。举其粗为重。色香味触。举其细为小。是为余戒相也。总之轻重大小俱无犯。自然心地清净入得三昧矣。

  △二劝持咒。

  若有宿习不能灭除(至)坐宝莲华所说心咒。

  宿习下劝持咒。前来广示戒法。制止现业竟。犹恐宿习障重不能入道。故劝持般怛罗咒。梵语萨怛多般怛罗。此云白伞盖。是取神咒功能而言也。何以知之。伞盖者。王侯贵人之威。大将勇健之标。以此镇之。小人自然退匿。魔军自然摄伏矣。此神咒者无为心佛所说。无见顶相之法。以此诵之。宿习自然除灭。报障自然不生矣。且咒乃鬼王名。又是密令之称。若诵此咒时。得身秘密。口秘密。心秘密。全体是定矣。除是之外。别有定法。我不信也。

  △三引事证。

  且汝宿世与摩登伽(至)扬于顺风有何艰险。

  且汝下引事证。登伽恩爱。便是宿习。生为淫女。便是报障。且一闻神咒。宿障消除。成无学道。证果为是易也。况声闻断习。依此诵持。譬扬尘于顺风。入道有何难乎。

  △四示行法。

  若有末世欲坐道场(至)放大悲光来灌其顶。

  若有下示行法。持戒修定非徒事尔也。要必有法。乃得其情。何谓法。如形端影直。师严道尊。故于将事之先。择一清净大沙门为师。若无有师。所学必不成就。何也。威音王前。无师则可。威音王后。无师则不可。以此观之。要有师法为准。师得其法已。然后闲居诵咒百八遍。闲居者。调伏身心是也。诵百八遍者。灭百八烦恼是也。烦恼既灭。身心复净。便是好器。故以道场表之。然道场非为美观也。非图悦耳也。将必缘境以发心。缘心而求悟也。故请现住十方如来灌顶者。乃是感应道交之意尔。

  △五明感应。

  阿难如是末世清净比丘(至)摩顶安慰令其开悟。

  阿难下。明感应。持佛净戒。即是戒学也。于道场中。发菩萨愿。即是定学也。六时行道不寐。即是慧学也。此三学法。四众皆得行持。果到心精冥一地位。我自现身摩顶也。何谓摩顶。学道要须妙悟。如妙悟得。便是佛摩顶矣。何也。觉无二觉故。何谓现身。既有妙悟。要须彻见自己。如见自己。便是佛现身矣。何也。体无二体故。又前十方如来放光灌顶者。即是始觉。以始觉从缘。故说十方如来灌顶也。今佛自现身摩顶者。即是本觉以本觉无所待。故说我自现身也。

  上来因说戒相带劝行神咒。及请佛灌顶者。盖抑有故尔。夫众生惑业有浅深。而报有轻重。如浅者即六根对境所起见思无明惑缠在界内。所谓现业是也。现业轻易脱。但秉于戒。心自止尔。如深者即八识中所含尘沙无明惑。缠在界外。所谓报障是也。报障重难脱。要仗佛力神咒力所熏方尽。至于最极深细者。即觉明体上。俱生无明惑。缠在界外。所谓根本烦恼障是也。根本惑又细难除。进修位中。断一品无明。证一分真如。直至妙觉。金刚道位全是真如。无明方始尽矣。故说三无漏学。正除三障与三惑。是为最初方便。三种决定法也。然戒学具见上。其定慧合当详明。

  △二定学二。一颁示坛法。二宣说神咒。

  一颁示坛法四。一禀明坛法。二正示坛法。三示行法。四明得失。

  一禀明坛法。

  阿难白佛言世尊(至)合佛世尊清净轨则。

  承前开示戒学。因劝结界建立道场。夫道场者。行人所履之处也界者。行人所缘之境也。境则有十而处则一。今问若何使一而摄于十耶。云何使十而摄于一耶。若一摄于十。乃是一相三昧。若十摄于一。乃是一行三昧。阿难已悟成佛法门。已知修证无学道。但为末世修行方便。以何为法。故禀明于世尊尔。

  △二正示坛法。

  一涂场地。

  佛告阿难若末世人(至)合土成泥以涂场地。

  场地表法。姑依诸家所见。余不论。但取本经题意释之。盖心元无相。相必显于色。今取雪山白牛。和以旃檀者。是非一色耶。一相耶。以一色而为相。相是无相。无相为相。是之谓密也。盖法非有因。因必彰于觉。今取牛之茹退。藉以涂地。是非一因耶。一觉耶。以一因而为觉。觉是非觉。非觉为觉。是之谓因也。由是言之。以无相为相。相是无相。故谓之如。以非因为因。因是非因。故谓之来。但来而不能如如而不能来者。凡夫也来而能如。如而能来者。佛也。故称如来密因修证以此。大概此因太高。初学分中。决无有能行者。虽无有能行。亦必因是而学焉。故取雪山白牛之粪以泥其地尔。

  其次不能者。别当去地五尺。和以十香。亦可得为行也。何者去地五尺者。去五浊是也。和以十香者。十波罗密是也。又取其黄土者。自觉也。以涂场地。觉他也。以自觉觉他。能行此十行。细罗为粉者。此菩萨万行也夫。故别取黄土。和以十香涂地尔。

  △二示坛形。

  方圆丈六为八角坛(至)水中随安所有华叶。

  前既涂其场地矣。今又为坛。坛必起土为之。如行人因佛功德。发起信乐之心。信乐如来不思议。信乐诸菩萨万行庄严。故以坛表之。方圆丈六为八角形者。盖觉位似圆。信位似方。亦如法华八方。各二面故成丈六。此坛之形量也。形量既立。信位已彰。当求妙法。妙法不离。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最初之便法也。故以金银铜木四种表之。金银有坚明之义。表妙止妙观之法也。铜有通入之义。表禅那圆通之法也。木有花果始终之义。表最初方便之法也。钵具应量之器。表三乘具何等之机。具何等之量也。盛八月露水者。八月乃天地之中阴阳之正。养以定慧之水。以清凉其心也。随安花叶者。亦如莲花有含敷之义。故以花叶浮于水中。正表性中含因觉之花者是也。

  △三示供法。

  取八圆镜各安其方(至)以奉诸佛及大菩萨。

  众生不觉。所以遍迷。菩萨修行。宜应体觉。所以悬镜于八隅者。表其智觉也。又花则显其色。香则明其触。众生之惑也。今则不然。无令见火。乃心止不缘者也。牛乳煎饼沙糖酥蜜。众生之贪也。今则不然。一一奉诸佛菩萨。乃反妄归真者也。已上示奢摩他法。又六根对境。一一皆有智兼。故八方数具十六。盖镜表智。花表觉。八方十六者。亦表智觉遍彻之象也。

  每以食时若在中夜(至)张于门侧左右安置。

  夫远取诸物。近取诸身者。此善譬者也。今以食时调合。表正法也。水沐其炭。表不着也。酥投其炽。表不味也。不味与不着。非正法而何。此所谓善譬者也。又以法观身。根自不生矣。以法观尘。境则无生矣。不生与无生。非正观而何。此所谓近取诸身者也。又坛中遍悬幡花。于四壁间。敷设形像。此所谓远取诸物也。若远取诸物。物非其物。无非圣真。若睹圣真。无非一觉。既同一觉更有何事耶。此所谓善譬者也。已上表三摩钵提法。者以别安小火炉。以表观法尔。又十方如来及诸菩萨所有形像一句是总。应于当阳下。别列如文。

  又取八镜覆悬虚空(至)使其形影重重相涉。

  前取八镜围绕华钵者。表止观定慧法也。何以明之。华中有钵。钵中有叶故。今取八镜与内钵相对者。表圆通无碍法也。何以明之。内外镜光。彼此融摄故。又华钵表众生之机。圆镜表诸佛之智。诸佛之智。无众生之机不显。众生之机。无诸佛之智不了。故以内外悬镜表之。又显重重无尽故。假如一镜摄一华钵。八镜亦各摄一华钵。不但八镜各摄华钵。即一镜内有八镜各摄一华钵。就一镜内八镜亦各摄八镜。各有一华钵。一镜如是重重无尽八镜亦如是重重无尽。内镜如是。外镜亦如是。所谓重重无尽。无尽重重矣。此是不思议境界。无碍慧法尔。举事全理举体全用行人了此。即证无学道矣。已上表禅那之法。故取所安之镜。方面相对尔。

  于初七中至诚顶礼(至)身心明净犹如琉璃。

  三七修持。各有所以。初七礼佛持咒。礼佛则敬其所止矣。持咒则遮其现业矣。此表戒学法。断现障也。二七专心发愿。专心则无异缘矣。发愿则有所定矣。此表定学法。断报障也三七一向专持神咒。一向则历位可阶矣。专持则感应为速矣。此表慧学法。断烦恼障也。此总标初方便法。故以礼佛发愿持咒为示尔。已上通前四节为入坛行法。表示后世。令行人依法修持。必使身心净如琉璃。然后菩提可冀。魔事不生也。

  △四明得失。

  阿难若此比丘本受戒师(至)汝问道场建立如是。

  坛法必十人者。表十方同觉也。又以一人为师者。表智觉为率也。又十人以一人为标。一人以十人为的。若失其的。则虽有妙匠。无以施其法矣。若失其标。则虽有巧学。无以展其智矣。是故有一不清净。如是道场。多不成就。问。一人不净。有九人在何多不成耶曰。此是互遍互摄之法。如一处失。则余处亦亡矣。比之镜钵。若一镜阙。则余钵亦亡矣。故曰如是道场。多不成就。是为所失。若果师得其资。资得其法又无有所阙。自然圣果可期。学道有进益矣。是为所得。

  须陀洹。名入流。谓入圣流也。今所谓入流者。非入阿含小圣之流。乃是预闻方等大圣之流也。若入方等大圣之流者。决定自知成佛矣。

  △二宣说神呢五。

  一请说。

  阿难顶礼佛足而白佛言(至)伫闻如来秘密章句。

  阿难前遭登伽以梵天邪术所加。误堕淫室。佛敕文殊。密诵神咒?护得脱。然未亲闻显说。于是重请世尊(云云)。

  △二佛现神变。

  尔时世尊从肉髻中(至)放光如来宣说神咒。

  肉髻者。即佛无见顶相也。众生所以有见者。盖是识情矣。佛无情识。故无有见。以无见而见。故托之肉髻。肉髻即见也。即见是无见。非乃心之光也欤。故曰从肉髻中涌百宝光。心地有光。即是有相。有相即是有觉。故曰光中涌出千叶宝莲。有化如来坐宝华中。千叶宝华。是非心之相乎。有化如来。是非心之觉乎。觉既称化。化是无碍也。化既无碍。不妨化化。化百宝光。化十恒河沙者。是心之妙用也。化金刚密迹之容。化擎山持杵之威者。是心之妙力也。有是力。有是用。必有所谓矣。彼神咒者。是非心之不思议所演密音也耶。大众不能测议。故生畏爱尔。

  △三正说神咒。

  南无萨怛他苏伽多耶(至)虎?都嚧瓮泮莎婆诃

  咒语古所不翻有五意。一是佛密语。唯佛与佛乃能知之。余无能知故。二是总持一含多义故。三是鬼王名呼之令守护故。四是佛印。佛佛相授故。五是不思议。非心识境界故。有此五意故不翻也。余谓不翻甚善。即翻亦无所谓。何也。此是佛密意。不思议之法也。既称佛密意。非他人所知。胡能翻得乎。既称不思议。非意识所测。又焉能翻得乎。故曰不翻甚善。虽然。佛非密语。但众生触处不了。谓佛是密语也。又佛非不思。佛是雅思渊才文中王。岂曰不思乎。但众生所思是五蕴法。非能离五蕴而思谓佛不思也。大概佛以出情之法。度世间五蕴。令离诸苦而得解脱。佛以真语度众生所知令达无生而证寂灭。是故佛令人诵此咒。人若诵此咒。全体是楞严大定矣。何以知之。若人心念而不着意识。便是心秘密。口诵而不关语言。便是口秘密。身行而不起身见。便是身秘密。三轮一一秘密不思议。非楞严大定之谓乎。故知佛令人诵此咒。者正示人习定之法也。不可不知。

  又此心咒。与观音所证寂灭心是同。观音云。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今若持诵神咒。得秘密法门。便是同寂灭心也。既得寂灭心。复生二种益。一者生诸佛益。二者与众生益。有此二益。故劝行神咒尔。

  △四叙神咒二种益四。

  一述正觉益。

  阿难是佛顶光聚(至)远诸魔事无有是处。

  此十一种生诸佛益也。悉怛多般怛啰者。总标咒义之名也。其义解见上。所言咒心者。非谓咒有是心也。乃是行人所持之咒咒心也。然此咒心。不依根尘所起。不落二边空有。但得一心持此神咒。即是寂灭心。即是楞严大定之心也。十方诸佛。以此出生。以此成无上觉。以此降魔转法轮。拔济群苦。度诸横难。亦如今日悲救阿难。摄受亲因。乃至最后入大涅槃。付嘱佛法。遗教将来。一期始终。无非此个咒心尔。于是知此心无尽。此咒亦无尽。尘劫是无尽。所演章句亦是无尽矣。

  亦说此咒下。示不持之失。且此咒既名如来顶。在如来已度轮回。已证寂灭道。尚能受持不忘。况有学未度轮回。未到如来地位。不持此咒。而欲证果而无魔事。岂可得乎。是为所失矣。

  问何谓受持曰。即是将心印咒。将咒印心是谓受持也。何则而今修行人。或执心是空。以空心修行。此魔说也。假饶此心施于家常日用之间。还空得乎。若空不得。妄以空心修行者。非是魔说耶。又或执心是有。以有心修行。此亦魔说也。假饶此心至于死时。昏时。正睡着时。还有得乎。若有不得。妄以有心修行者。是非魔说耶。由是观之。佛为断此魔故。教人持此神咒。且正持时。说有不得。说空不得。当此之际。佛也觑不见。魔岂能侵之乎。何者。心入正觉故。以正觉之心。诵是神咒。是谓咒心也。

  △二述有情益四。

  一受持得三益。

  阿难若诸世界随所国土(至)周遍了知得无疑惑。

  此受持得三益也。阿难下述身受益。随所国土标其处也。所生桦皮。标其物也。谓书写不必一种。所可书者即书。带持不惟一身。所可带者即带。此虽不诵。亦得沾益。是故毒不能害者。即是身受益也。阿难我今下。更开二益。若我灭后下。述口受益。口能持诵。或教他诵。离五种怖畏。谓水火及诸嗔毒魔魅与恶觉等。不惟不害。皆领深恩。且得口成甘露者。即是口受益也。阿难当知下。述心受益。心持不拣散乱与无定。但心忆口持。得诸神随侍。散乱尚然。况决定心念耶。自然菩萨加被。心精发识。且既发识开悟。永劫不忘者。即是心受益也。已上劝持得三益是矣。

  △二述广益。

  从第一劫乃至后身(至)不持斋戒自成斋戒。

  从第一劫下。不生恶处益。药义等是鬼趣。有形等是异趣。言第一劫者。持咒初因之时也。最后身者。持咒得果之时也。从初因至于得果。中间生生不堕恶处者。乃是咒功胜也。至于读诵书写供养。不生不乐处者。亦是显咒功尊贵矣。此诸众生下。佛。与功德益。假如此人自身无福。因持咒功德。故十方如来与之同生。是佛与之福也。又同生喻恶义树。其子生必三颗同蒂。持咒熏习亦类此果。不分散矣。是故下。成妙行益。是故者承上文之意。即对上文身带持而言也。因带持神咒故生生不堕恶处。又自身不作福。十方如来与之者。遂错谓单持神咒。不修妙行。盖妙行以六度为首。今略举二三以足之。乃见妙行元备矣。又破戒与未精进。指出家二众言。不清净与不持斋戒。指在家二众言。已上广其众益。持咒生于乐处。又佛与之福。兼成妙行。便是广示众益也。

  △三销其罪业。

  阿难是善男子持此咒时(至)不久皆得悟无生忍。

  阿难下。总标轻重之业。纵经下。别开轻业。饮酒啖辛及着不净等。是遮罪。遮其不起。若犯此。则是故违。不忏当堕。

  若造下。别开重业。淫杀盗妄等。是性罪。若犯此。则是极恶。不通忏悔。所谓弃罪也。已上即是现业。阿难若有众生下。即是宿业。佛意谓心地若有纤毫疑念。则与咒体不得相应矣。是故言行人于未持咒前。设犯禁戒。若轻若重。若现业。若宿业。今得持咒犹汤沃雪。一时销灭矣。盖咒体如汤业性如雪。妄不敌真。故消殒尔。

  △四随其所愿。

  复次阿难若有女人(至)边地下贱何况杂形。

  咒是咒愿。人有所求。持此神咒。无不遂愿。如男女嗣续。身命色力。报生中土。皆是人之所欲。但诵神咒。无不得者。乃见咒力之大也。

  △三述器世间益。

  阿难若诸国土州县聚落(至)诸恶灾祥永不能入。

  上述正觉与有情益。今明器世间益也。器世间乃是众生之依报。依报当徴之于善恶业。善则人心平。应之以福。恶则人心危。应之以灾。灾有七难九横。此等灾横或众同分中共有。或一国一州县一聚落或在一家一人身上。但当一心供养神咒。一切灾厄。悉皆销灭。

  初阿难若诸国土下。明家国有难。劝持神咒则免。

  次阿难在在下。不拣家国所在有咒则安。

  三阿难是娑婆界下。广明众同分中所见灾异。劝结界持咒。则难解矣又天降曰灾。外来曰祥。祥者。详其所来处也支提云可供养处。又有舍利曰塔。无舍利曰支提。脱阇翻幢。

  △四总结上意。

  是故如来宣示此咒(至)十方如来便为妄语。

  是故下。总结上三世间益之文也。身心泰然者。定力所持也。得大安隐者。是无魔挠也。魔既无挠。又能持定。故无灾横而入三摩矣。盖神咒是秘密法。若不到三摩地位。便非佛意也。

  汝及下。总结上建坛说咒之文也。所受戒主逢清净僧者。因戒摄心也。于此咒心不生疑悔者。因定发慧也。由戒生定。定生慧。故得心通十方。而无挂碍矣盖如来是诚实语。若不得心通十方。便为妄语矣。

  △五鬼神誓护。

  一诸神誓护。

  说是语已会中无量(至)得成菩提永无魔事。

  梵天是初禅之主。帝释是欲界之主。夜义此云勇健罗刹此云可畏。富单那此云臭饿鬼。鸠槃茶云是厌魅鬼。毗舍遮云是啖精气鬼。频那夜迦即是猪头象鼻二使者。又天神曰神。地神曰祇。人神曰鬼。已上鬼神各有所表。金刚表破恶力用之威。梵释表成善主持之德。鬼王有阴翊之功。日月有明照之佐。风雨荡其无明。雷电震其沙惑。星辰司见。巡官察思。山神主地。海若主水。万物精祇是火风神空行是风无色兼有色而言。有相皆不出欲界此等三界之相。四大之形。无非众生善恶之杂气诸惑之报障也。今若一入于三摩之定。彼诸神祇。皆为我护矣岂谓外物而却之哉。于是知反邪归正。破恶成善者。莫非神咒之功也。

  △二刚藏誓护。

  尔时八万四千那由他(至)恒令此人所作如愿。

  那由他。此云万亿俱胝。此云百亿言八万四千者。众生一念具八万四千尘劳烦恼若以念念心。其烦恼便是无数矣。今约一恒河沙便是无数若以万亿恒河其烦恼。沙数亦不可胜言矣。今取以一统十。故有百亿之称。后至发心修行进金刚道位。所有尘劳烦恼皆化成万亿恒河沙百亿金刚藏王者。便是楞严大定之力效也。然久成菩提。不取涅般者。亦是护法心切。留惑润生故尔。

  世尊下正陈誓护。大自在天者。即欲界第六天也。天名他化自在。谓此天不乐自果。乃假他所作。以成己乐。即魔王也或云六欲天上别有一天。名魔王天。亦大自在天摄。言宝杵殒碎其首者。宝杵金刚定力也。魔王罔欲之心也。以罔欲之心。御金刚大定。焉得不殒碎其首耶。此刚藏之愿。保护持咒者。亦见定力之功也。由旬。此云限量。即今传舍也。远者八十里。中者六十里最近者四十里。盖中边山川不同故行里不等。

  右从阿难请建坛法以来。至此即是定学之法也。何以明之。众生一向甘迷于欲境。沉沦三界。今示以坛法。乃助其胜心。发其境量也。众生一向甘徇于知见。奔驰五道。今示以神咒。乃收其放心。通其禅定也。定非落于偏空。故建坛法表其实体。境非著于偏有。故说神咒阐其密用。密则心不漏。实则体不虚。必使神光内凝。德容外现。如是修行自然得到三摩地位。下文云。心持禁戒。举身轻清。心持咒印。顾盻雄毅。便是证验矣。已上明定学竟。下明德位。德位者。躬行实践之称。故有是德。必有是位。不同外道法。都无位次。浑囵吞枣。必使一步步履将去。前不云乎。断一品无明。证一分真如。直至妙觉地位。纯觉遗尘。乃为得也。辩见下文。

  △三慧学三。一明二颠倒。二明三渐次。三明地位差别。一明二颠倒。

  一申请。

  阿难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至)伫佛慈音瞪瞢瞻仰。

  阿难承前开示。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遂请示坛法并宣神咒。于是悟真修之有益。识漏障之可憎。刳心易虑。入道无疑矣。今者乃请行地因果位次之相。位者履以成行也。从初悟处名曰干慧地。为本修行。历信住行向。与四加行。行共四十四心名行。从初地至第十地名觉曰地。地者所践之地也。历十地至极位名曰等觉。是为五十五位。妙菩提路。然未是到家。故称曰路。至妙觉后。名曰涅槃。到涅槃家已。所作皆息。行地俱隐。所谓入如来妙庄严海。圆满菩提。归无所得。此义列在后。阿难勿知行地因果位次名义。故为问尔。

  △二许宣三。

  一赞善。

  尔时世尊赞阿难言(至)合掌刳心默然受教。

  佛允可而赞善者。有二义。一阿难所请普为大众。及末世众生者。是其学道之普心也。二为修三摩提求大乘者。是其传佛慧命之深心也。有此二义。故佛赞善而允其请尔。又刳心二字。正见阿难忘身为法。工夫绵密处。

  △二明宗本。

  佛言阿难当知妙性(至)及大涅槃二转依号。

  佛将示慧学之法。先提宗本来说。然宗本有二义。佛言下。初则直指其本来。本来无众生之相。无世界之相。亦无如来之名。无菩提之名。无涅槃之名。何以故。此等名相。在觉明体上。一总是空。良由本性是空。见得自己实体无别故。所谓本也。因妄下。次则申明真妄之由。盖由觉明明极不觉。一念妄动流入三世。故有世界之相。因妄有生。因生有灭。故有众生之相是之谓妄也。今欲转其不觉。依于本觉。故有菩提之名。今欲转其生灭。依于无生灭。故有涅槃之名。是之谓真也。于是知名相二字。乃是世间之因。亦是出世之果。究而论之。此等因果。在妙圆性上。一总是实。良由诸法是实。见得自己智体无依故。所谓宗也。此之宗本。乃是慧学之宝鉴。克因致果。臻于极位之良法。学者不可不知。故先提于此。

  △三总标二倒四。

  一总标。

  阿难汝今欲修真三摩地(至)斯则如来真三摩地。

  此总标二颠倒也。颠倒起于不觉。不觉由乎逐妄。逐妄遗真。是谓之倒也。今欲修行。当先识此颠倒。颠倒不生。便可入得如来地位矣。又前四卷中。所明世间众生业果三种粗相。乃约目前成相而言。今明二倒并十二类生乃约因相而论。大概成相从世间起。因相由众生生。所云颠倒者。正是指因相也。十九祖告阇夜多曰。业从惑生。惑因识有。识依不觉。不觉依心心本清净。无生无灭者。亦是明因相所由生也。学者先要识得。识得是为得门矣。

  △二辩众生颠倒。

  阿难云何名为众生颠倒(至)由是故有众生颠倒。

  阿难下。明倒因也。性是本体。心是念体。明圆是觉体。义虽有三。其体则一。谓人之有念心者必由于性起。然性起必是明圆之觉。非有于尘也。故曰由性明心。性明圆故。奈何人不能领明圆之觉。而受虚幻之尘。尘者。物之虚影也。既受是虚影而有念心者。妄也。大抵妄性生。亦必由性明故。性明发妄。故有妄见生。故曰因明发性。性妄见生。究而观之。此妄见毕竟无性。尘非到故。以尘不到而生妄见。便是妄有也。故曰从毕竟无。成究竟有。有者。性之妄能也。能必有所。所有即是虚影也。故曰此有所有。然此虚影非为性之因也。性非所因而生于妄者。性反为是妄因矣。故曰非因所因。又虚影不能为性之所住。而性能自为虚影住矣。虚影虽住。毕竟无根。性能自住。亦必无本。故曰住所住相。了无根本。且虚影无根。性能无本。均是无住。以无住建立世界众生者。岂非同一颠倒乎。又住所。暗指世界。住相。暗指众生。已上单提双结者。世界从众生倒因起故尔。

  迷本下。明倒相也。初谓丧本受沦者。由迷明圆之觉。而逐虚妄之性。便是颠倒。何以故。妄元无体。非有所依。若有所依。则有所住。妄若有体。则有生相。便非是妄矣。次谓厌妄希真者。遂以虚妄之法。欲复真真如性。转见颠倒。何以故。真如实相。而以妄求。设求得真。已非真真如性矣。三谓以非逐非者。宛是非真之法。妄谓真如之实。乃见展转颠倒。何以故。真如无生。妄谓有生。如是则为非生矣。真如非住。谬谓有住。如是则为非住矣。真如离于心念。而以有心得。若尔则成非心矣。真如离一切诸相。故无有法。而以著相求。若然则成非法矣。

  展转下。结成颠倒。由是展转颠倒。展转发妄。发妄不息。随其颠倒轻重强弱。熏以成业。而成众生。是故同业相感。则成爱。异业相感。则成憎。由此憎爱成私。故得相生相灭。于三世中轮转无已。是为众生颠倒也。

  △三辩世界颠倒。

  阿难云何名为世界颠倒(至)穷十二变为一旋复。

  阿难下。明倒因。过去未来现在为世。上下四方为界。若心不起妄。则无三世之计矣。根不取尘。则无界位之分矣。心无妄念。根不缘尘。与真如法一。此便是本来也。今且不然。盖由不守本来。逐妄生心。迷留尘境。由是真心没而分段妄生。此便是颠倒也。若究其生起。彼尘无性。不能为所因。良以人自逐境。因成隔别。故有界位之分。故曰非因所因。若考其因起。彼妄无体。亦不能为所住。良以人自取着。妄生住相。故有三世之计。故曰无住所住至若以方涉世。变化类分。以世涉方。迁流不止。三世四方。宛成十二。此即世界颠倒之因也。

  是故下。明倒相。盖世是动相。界是定位。动相有三。定位惟四。即声香味触是也。以色是实体。法是空体。此二无位。摄在诸尘。如身等之类皆具故也。假如妄境动时。必有声到。故耳因之为注。眼因之为睨。鼻因之为畜。口因之为说。身因之为动。意因之为悦。又悦之不已。意随之狂。身随之舞。乃至眼瞤耳热之类。谓之六乱想。一时起矣。且不特声为然。须知香味触亦犹然也。顺境如此。而逆境亦是如此。只一妄想流在三世四方。各各穷十二变为一旋复。旋复即轮转也。又如一念无明风动。心火必炎。口涎必流。举身不宁之类。此是业相内分四大之应也。若是风括海涌。树拔山崩之类。此是业性外分四大之应也。然此内分外分。无非总一妄想迁变。即世界颠倒之相也。

  △四别释十二类生三。

  一总标。

  乘此轮转颠倒相故(至)若非有想若非无想。

  若论世界颠倒。则从众生起。由迷本圆明。是生虚妄故。今辩众生则从世界起。由展转发生熏以成业故。故曰乘此轮转颠倒相故。下列十二类生。即是明其颠倒见也。何以知其然也。假如声来耳畔时。闻则闻于觉。觉则更无余事矣。今则不然。迷本圆明。遂生邪染。于是或有声上攀缘乐着。堕于想蕴。感生卵类。或有声上生出知见。堕于情有。感生胎类。又或于声上留连痴爱。堕于取趣。感生湿类。又或于声上厌故欣新。堕于假托。感生化类。更有于声上计有计无。各成四句堕于邪见。其成八倒。此等众生。总以想等为因。以卵胎等为果。且一声上如此生情生计。余香味触亦莫不生情生计。流于三世四方。各各穷十二变。为一旋复。此是众生业果差别之相。无非颠倒。实有其苦尔。

  △二别列。

  一动类。

  阿难由因世界虚妄轮回(至)鱼鸟龟蛇其类充塞。

  由因者。承上文而言也。上文云。从毕竟无。成究竟有。又云是有所有。非因所因。此颠倒所由因也。今观虚妄之想非因。无奈境风摇动。境风则是所因矣。盖所因是有。有必有待而然。气得合之。是为所有也。由是之因。卵属得以生焉。然其类非一种也。想非一绪也。今言八万四千者。不过约其业满成数尔。以业满故。乘风则飞。乘气则沉。此流类不同矣。流类不同。虚妄颠倒之想则一。由是世间鱼鸟龟蛇充塞不尽焉。羯逻蓝。此云凝滑。即胎卵未分之位也。

  △二欲类。

  由因世界杂染轮回(至)人畜龙仙其类充塞。

  杂染者。不一其贪也。贪性非因。无奈欲火烦动。欲火则是所因矣。盖所因是有。有必有待而然。爱水滋而合之。是为所有也。由是之因。胎属得以生焉。然其类非一种也。情非一绪也。今言八万四千者。不过约其业满成数尔。以业满故含五常之性。则生竖类。含邪僻之性。则生横类。此流类不同矣。流类不同。杂染颠倒则一。于是世间人畜龙仙充塞不尽焉。过蒲昙此云疱。即胎卵初分之位也。

  △三趣类。

  由因世界执着轮回(至)含蠢蠕动其类充塞。

  执是执持。着是取着。谓凡见物则取着执持不舍也。不知执着元是非因。无奈渴爱奔流趣境。渴爱即是所因矣。盖所因是有。有必有待而然。如流沫煦暖。皆得以合感。是为所有也。翻覆即展转之意。由因渴爱不舍。故得展转趣生尔。蔽尸此云软肉。此类不入胎分。故无前位。但得湿暖处即生。故无定属也。

  △四假类。

  由因世界变易轮回(至)转蜕飞行其类充塞。

  变即变迁。易是易常。谓心性易常。随境变迁。倏焉于此。忽焉于彼。是受变易身也。此变易元是非因。无奈假托不实。假托即是所因矣。盖所因是有。有必有待而然。如地性觉触得以合之。是为所有也。新故。乃是取一舍一之意。盖化生之类。离其故质。应其新受。谓之离应也。羯南此云硬肉。转蜕者。如虫为蝶。则转行为飞。雀为蛤。则蜕飞为潜之类是也。

  △五障类。

  由因世界留碍轮回(至)休咎精明其类充塞。

  执色是有。有是心地之碍。是为障也。以障蔽故。欲求明着。遂感精耀之类。悬象于世。如星辰日月。着草灵龟凡一切精爽神明之物。此等皆能为灾祥祸福。以应人之休咎云。又羯南不局硬肉之类。有情无情。随相之通称也。

  △六惑类。

  由因世界销散轮回(至)空散销沉其类充塞。

  执色是空。空得销散诸有。归之于无。是为惑也。以惑故结暗为阴隐。如外道之无想。有情之愚蔽。及顽空无色等是矣。空散销沉者。凡感此类。精神敝之于上。则为空散。敝之于下。则为销沉。总归之空亡田地尔。

  △七影类。

  由因世界罔象轮回(至)神鬼精灵其类充塞。

  罔者无也。象者有也。谓之有。则又?而不可见。谓之无。则又信而可徴。故曰罔象也。此愚氓无知。外托影响。内专信忆。可怜本有正觉之性。而堕虚无神鬼之趣。是非颠倒耶。

  △八痴类。

  由因世界愚钝轮回(至)土木金石其类充塞。

  性有所蔽曰愚。心无所用曰钝。谓修龄冀永。托想归无。庄子身如槁木。心如死灰。即痴顽无用之类也。

  △九伪类。

  由因世界相待轮回(至)以虾为目其类充塞。

  相待者。如影为形之待。罔两又为影之待。又自非有色。见有色即染。自非有相。见有相即生。所谓展转凭依。展转虚伪矣。

  △十性类。

  由因世界相引轮回(至)咒诅厌生其类充塞。

  相引者。即方士所炼符水咒诀。及刻人形等。随引一事。以为炼法。炼性以成厌祷。能呼召神仙。能役使鬼物。种种邪术欺世害人。不知此等实实无有外物。能为呼召。纵有所成。还是自己邪罔颠倒业力所成也。

  △十一。罔类。

  由因世界合妄轮回(至)异质相成其类充塞。

  以妄合妄。是诬罔之也。以诬罔故。彼彼成虚。彼彼成异。盖因地中。只知诬罔以欺世。不知诬罔以欺自。遂致种类承讹。心性失真矣。蒲卢。细腰蜂也。又名蠮螉。取桑虫为子。咒七日成蜂。是诬罔之类也。

  △十二杀类。

  由因世界怨害轮回(至)皆遭其食其类充塞。

  世间以父母生子为恩。以子食父母为怨。恩怨相值。遂致相杀。岂不怪哉。又有想为有情。以无想为无情。无情有情相反。遂致相害。岂非颠倒耶。

  △三结成。

  是名众生十二种类。

  上列十二类生者。初是情想之实。次是情想之变。初情想之实者。如色是四大之相。五蕴之总也。盖情非色不染。想非色不动。湿非色不流。化非色不迁。故知色是五蕴之本。情想之实也。然五蕴有生皆具。今以类分者。各从偏重处受生故尔。次情想之变者。盖本是无色。而作色想。如休咎精明之类是也。本是有色。而作无色想。如空沉销散之类是也。本是无想。而作有想想。如神鬼精灵之类是也。本是有想。而作无想想。如土木金石之类是也。已上即想所变之相。又本非有色。而成色相。即水母等是也。本非无色。而成无色相。即咒诅等是也。本非有想。而成有想相。即蒲卢等是也。本非无想。而成无想相。即土枭等是也。已上即是情所变之相。此等所变之相。与五蕴之妄。无非一虚妄颠倒所造。修行人先要识破此类。本来无有。由因迷此元常。故受沦溺。今若一一勘破。便不被其所转矣。

  首楞严经正见卷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