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卍新续藏第 16 册 No. 0316 楞严经宝镜疏

大佛顶首楞严经宝镜疏卷第五

  大清 钦赐云南法界寺讲经广陵沙门溥畹述

  △二示结解本(二)一明结解无二(二)一疑请。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来虽说(至)伫佛如来无上开示。

  此索俱生我法结解之元也。盖佛前来已示六根生起之由。与夫结相结元。莫不详析。其如当机虽知六根是结。将谓惟属分别我法。然犹未知俱生细惑成结之元。又在何处。故有此请。乃问俱生我法成结之元。不知仍是六根别无他物。故蹑佛语云。如来虽然前来已说第二义门。详示根结之元。以及解结之法。历历分明。其柰我等惑障深厚。尚未了明。何者方是俱生我法结解之元。今观佛说。世间设欲解结之人。必要知其所结之元。然后可以尽解其结。设若不知所结之元。我固信彼。终不能解。世尊。我等有学。亦复如是。良由从无始际。与诸我法分别俱生界内界外一切无明。灭时俱灭。生则俱生。由此俱生细惑。所以流浪生死。我虽得此多闻善根。不过名为出家而已。何则。佛开示时。暂似解悟。至修习处。依旧糊涂。所谓说时似悟。对境还迷。乍迷乍悟。如隔日疟。以分别惑除。如安日。俱生仍在。如发日也。惟愿大慈哀愍沦溺。今日现在。若身若心。云何乃是俱生之结。要从何处修习。然后方名为解耶。倘蒙垂示。不惟现前获益。亦令未来八苦八难一切众生。不落欲有色有无色有也。作是(云云)。翘伫者。如鸟张翼而望哺也。盖当机之疑。以俱生我法。为生死结元。然且不知。又在何处。岂知即是六根。更无他物者哉。

  △二指示(二)一经家叙瑞。

  尔时世尊怜愍阿难(至)是诸大众得未曾有。

  此叙瑞以表法也。尔时世尊愍念现在以及未来。欲为出世。修习真因。普示将来人天眼目。故以胜金兜罗绵手。摩阿难顶者。正表以顶法授之也。六种震动者。表六结将除也。诸佛流光灌如来顶者。表此顶法乃诸佛共证。所谓十方婆伽梵一路涅槃门也。问从前至此。四次放光。独有此番诸佛同放。又何异乎。答初为说咒摧邪。次由破妄显真。后乃显见生信。今为修定成行。故前三次依教信解。未能破惑。今将修定必破无明。故诸佛同放。正表结解体无二也。然此结解一章。正成行取证要紧之过脉耳。以因此说。方生后文耳根圆通。故现斯瑞。预表报也。

  △二如来正示(二)一诸佛共说。

  于是阿难及诸大众(至)亦汝六根更非他物。

  此诸佛共说者。以当机虽得六销。尚未亡一。故于根中。无始虚习。生住异灭。分齐头数。俱生无明。不能了达。将谓除此之外。别有结元。以故诸佛异口同音。而告之曰。生死结元。唯汝六根。更无他物。无上菩提。亦汝六根。更非他物。异口同音者。以佛佛道同。所言无异也。结根者。固而不开。曰结。续而不断。曰根。谓根中六结。与根俱生。故名俱生无明。为结元也。唯六根亦六根者。正显结解根为之本。乃罪之魁。功之首也。无上菩提能证自觉圣智也。安乐等所证常乐我净四德也。

  △二本师亲宣(二)一疑问。

  阿难虽闻如是法音(至)同是六根更非他物。

  此申疑请问也。意谓。根尘识三。名十八界。迷之则为生死结根。悟之皆为如来藏性。信固然矣。何故十方如来但言生死安乐。亦惟六根。而六尘六识不与何耶。

  △二正示(二)一长行。

  佛告阿难根尘同源(至)云何是中更容他物。

  此佛释明亦惟六根之所以也。故告之曰。诸佛举根。而不言尘识者。非遗乎尘识也。盖根尘识三。自相而观。不无彼此。约义而论。不出见相。然皆依于自证而起。溯流穷源。惟是一体。且根之与尘。虽有内外亲疏。然皆相分。乃是共本同源。故缚则同缚。脱则同脱。虽同缚脱。元无二体。故举根而尘在其中矣。所以不言识者。以识虽属见。其性无源。乃根尘相对。互相引发。所谓前尘虚妄相想。犹若空华。了无实体。既非缚结之根。又非脱解之本。故举根而识亦摄其中矣。由其六尘既无别体。六识又无别源。是故诸佛同言结解惟是六根。良以此也。不惟根尘识三。是为如此。阿难。即见相二分。亦无实体。何则。以六根由六尘。而始发知见。六尘因六根。而方有尘相。故相离见。无相之自性。若见离相。无见之自性。则知相见互立。俱属依他。元无实性。如同二芦交抱相生。单则仆地。不能独立。由是义故。诸佛共说生死轮回安乐妙常。同是六根。更无尘识与他物者。此也。由汝现今于六根门头。不了见闻觉知。元属依他。体性空寂。立为实有。见闻觉知。起遍计执。逐境攀缘。斯则六根即是无明结缚轮回生死之本。若于六根门头。了得见闻觉知。乃依他起当体虚无。不生遍计。则见闻觉知。泯然虚寂。唯一圆湛成实之性。斯则六根即是安乐解脱寂静妙常涅槃之本。然是六根。众生不知依他起性。起遍计情。故于本无漏中。幻为有漏。本真净中。幻成妄染。所以知见立知。即结缚生死。是结从根结也。更非他物为之结元。知见无见。即解脱涅槃。亦解从根解也。岂容他物为之解元。是以诸佛共云。无他物也。

  △二偈颂(二)一标偈。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盖偈颂之义。略有四种。一阿耨窣睹婆颂。无论长行矩偈。但三十二字。便算四句。即为一偈。二名伽陀。此云讽颂。或云不颂。谓不颂长行故。或名直颂。谓直以偈说法故。三名祇夜。此云应颂。谓与长行相照应故。或云重颂。即重颂长行。由其所说义未尽故。四蕴陀南。此云集施颂。谓以少言摄集多义。施他诵持故。然经立偈颂。又有八意。一少字摄多义故。二赞叹者多偈颂故。三为钝根复重说故。四为后来者说故。五随意乐故。六易持受故。七增明前说故。八长行未说故。今此经内。于前四中。二三所摄。八意之内。正惟三七。兼二五八。然长行偈颂前后相望。若准清凉。仍有五对十例。谓有无。广略。离合。先后。隐显。至文可知。此下颂文。共有九偈。其中应颂讽颂。彼此前后。互相交糅。大都发明六根结解。扫除真妄。融归藏性。以成斯定之密因修证也。

  △二正颂(二)一祇夜颂前。

  真性有为空(至)迷晦即无明发明便解脱。

  此应长行而颂也。意谓。上来根尘识三。见相二分。设依本如来藏妙真如性而论。皆是世间有为之法。当体全空。以是依他起性。无非仗因托缘而生。非有自性之实体。故皆虚幻之事也。不惟世间三科二分生灭之事。有为如幻。即出世间菩提涅槃不生不灭无为之理。由对待显亦是不实。犹如空花。此正颂前根尘同源。缚脱无二。识性虚妄。犹如空华也。若例掌珍。前半偈应立量云。真性是有法。以有为为宗。因云。随缘生故。同喻。如幻事。后半偈亦应量云。真性是有法。以无为为宗。因云。无起灭故。同喻。如空华。下乃转释云。何故有为无为。俱如幻事空华。皆不实耶。以其言妄者无非为显真也。乃对待法故。中论云。若法为待成。是法还成待。今则无因待。亦无所成法。故妄既是妄。由其对待。则真亦成妄。岂非同成二妄乎。故我所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犹非出世无为涅槃之真。亦非世间有为生死之非真也。然则此性既非是真。又非非真。云何而有能见之根识及所见之尘相耶。须知内根外尘中间识性及见相二分。均无实性。由是义故。但若交芦。设解去这边。则那边不立。故结则同结。解则同解。唯一所因。同是六根。更无他物。但解之则圣。结之则凡。所以生死涅槃元无二路者也。设或不达真性之理。汝且观此交芦中性。自可明矣。谓之曰空。芦相宛然。谓之曰有。中无实体。则知根尘见相。亦复如是。谓之曰空。现有作用。谓之曰有。实无自性。故知此性非真空之涅槃。非有为之生死。若空若有。二俱非也。但以众生迷晦此性。即成无明结缚六根。若能发明此性。即是六根解黏脱缚。故知真性本无凡圣生死涅槃。而迷晦者。即为缚为结。为凡为生死。发明者。即为脱为解。为圣为涅槃。法尔如然。更无他物。惟在当人发明与不发明耳。此三偈即颂前由尘发知。乃至云何是中更容物也。

  △二伽陀开后。

  解结因次第(至)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

  此直颂以开后也。意谓。前来虽说结解同因。然欲解结。必因次第。但得六根结解。须知一亦不立。俱同偕亡。此正开后六解一亡之疑也。因次第者。即后云。此根初解。先得人空。空性圆明。成法解脱。解脱法已俱空不生之次第也。一亦亡者。即后云。若总解除。结若不生。则无彼此。尚不名一。六云何成。此一亡义也。然欲解结。必须选根。苟能择得圆通一根。方可入流忘所。始得寂灭现前。而成等正觉也。此复开后圆通修证也。然当机虽闻根尘同源。犹不知其源是何物。然虽闻交中之性。而且不达何者为性。虽闻六解一亡。而又不知以何为一。故此示之。盖源性一者。即是第八识。梵语陀那。此云执持。以能执持一切染净种子。与夫根身器界。令不散失者。是也。谓此识即如来藏。一念受熏。转为藏识。遂有一切种习。含藏于中。故其为体。渊深莫测。微细难知。二乘不克测其源。等觉未能窥其际。然而此识自无始来。为妄习气分展转受熏。遂成见相。前七转识。任运攀缘。浑如瀑流。莫能堵御。若谓是真。其柰含藏妄习。若谓非真。其柰体即真如。设说即真。恐其迷妄为真。未免将砖以当玉。设说非真。又恐迷真逐妄。以致弃水而求波。所以真与非真。二皆难说。我故寻常权小教中。不轻为人开示演说者。此也。由其不达根尘识三见相二分元本一心。误以能见为心。妄取所见为境。是将自心。仍取自心。乃从本无根境非幻体中。揽尘结根。幻成根境。此则从毕竟非幻之中。而成毕竟之幻法也。但能旋转六根。脱黏内伏。不取六尘。则永无世间有为生死之幻法。与出世间无为涅槃之非幻法矣。由其妄取故。有幻与非幻。若不妄取。不惟无幻。亦无非幻。则非幻之法尚然不生。而有为幻法云何立耶。以故是定名之曰妙莲花金刚王宝觉如幻三摩提也。以此法门自性本具。在有为而非有。在无为而不无。于净无著。于染无污。说真非真。名幻非幻故。如妙莲华。处污泥而不染。此显法身德也。以根境结惑触之则销。无始无明撞着便碎。故云金刚王宝觉。此显般若德也。以此根性即有即空。非生非灭。无修而修。不妨幻修。无证而证。不妨幻证。故云如幻。此显解脱德也。合此不思议一心三德。以为旋根脱尘。修习正定。故名三摩提也。此即本经所诠大佛顶首楞严王三昧也。亦即金刚王如幻不思议佛母真三昧也。然其名目虽殊。而理体则一。苟能于此。外脱尘缘。内旋根性。一弹指间。可超无学。所谓狂心歇处。即菩提耳。须知此根性三昧。是无比法门。乃十方如来入涅槃门一条大路也。梵语三摩提。此云正受。以不受诸受欲。亦云正定。拣非偏邪。故阿毗达磨云无比法。薄伽梵。具有六义。谓自在炽盛及端严。名称吉祥与尊贵。若据大论。薄伽云破。梵云烦恼。谓能破烦恼故。此中门字。正应前请要因门入。故此指示。如幻三摩提。以为入华屋之正门也。

  △二明六解一亡(二)一叙益呈疑。

  于是阿难及诸大众(至)施以法音洗涤沉垢。

  此叙已悟结解惟属六根。而单不知解结次第。六解一亡尚未了然。故复请示也。慈诲指前偈也。祇夜云应颂。亦云重颂。即应长行而重颂也。伽陀云不颂。亦云直颂。又名孤起。更名讽颂。即不颂长行。竟直孤起。讽美而颂也。杂糅者。谓讽应交呈。前后照应。文回织锦之机。义走盘珠之妙也。精莹者。谓能诠之文。辞华精彩。字句莹明。故所诠之理。微而且妙。清楚透彻。皎然可知。宁不令人心开意解。而眼目清明者乎。始自叹曰。若非如来开演藏性。何由得知自性本定。此真从来未曾有也。以故合掌顶礼。谢前益而呈后疑也。无遮大悲者。谓此根中之性。如来寻常恐人迷惑。遮而不演。今则无遮。已蒙大悲而开演矣。我今悟得根中之性。本来清净。本来微妙。本来真常。始知如来已往从前。皆是真语实语。不诳不异。如所如说正法之句也。然我心中。犹有未达。前佛既云。根尘同源。缚脱无二。迷晦即无明。发明便解脱。斯则结无前后。解无伦次。六根若解。一觉应显。云何又说解结因次第。六解一亦亡。此固不解者也。惟望再示舒结伦次。一亡所以。殊使而今而后一切众生。洗涤根中。积生虚习。深沉垢染。尘沙无明。以获清净也。

  △二举事辩答(二)一辩结巾喻迷。

  即时如来于师子座(至)毕竟同中生毕竟异。

  此先答其结解伦次。辩定同异。以喻迷也。即时下。正明如来言相并彰。令人易晓善巧说法意也。整谓整顿。涅槃僧云里衣。即是下裙。僧伽梨云杂碎服。即是大衣。劫波罗云时分。即夜摩天。绾结者。取其华巾。左右交加。互相穿插。挽成一结。以示阿难。此名何等。俱言为结。次则如来又绾一结。又如是问。亦答名结。由是次第。绾至六结。一一持问。皆答为结。此示结起之时。元有次第明矣。盖以身中六结基于藏识。人固难知。故取巾比况。令其易知也。然喻意大概不可不辩。佛以宝叠华。喻如来藏性。缉绩成巾。喻如来藏随缘转成阿陀那识。即第八含藏识也。巾本一条。绾成六结。喻藏识现起见相二分。而此二分元是一体。犹一巾然。但见为能缘。相为所缘。故根尘相偶。发起识心。则名为结。设使根尘不偶。识心亦无。是于结心解即分散矣。佛告阿难下。是以一巾喻藏识。巾有两头。喻藏识现起见相二分。绾成六结。喻相见因依而结成六根也。意谓。巾实一绦。应成一结。至如我初绾时。汝等名结。这是理当。如何第二第三以至第六。汝曹复皆名结。此何谓耶。此正如来推情问事。设法拿人。欲令不打自招。以故返诘第二第三。不当名结。要使当机自说。巾体元一。因结成六。以显一是对六而称。六乃藉一以名。若以巾体论。则元是一。若以结相论。则现成六。正见名目虽然有一有六。而实本体非一非六也。佛告阿难。此巾既知。元是一条。因我六绾。而名六结。汝且审的仔细观察。未结之先。巾体无异。本来是同。元无有一。既结之后。因结有六。遂而成异。由是名六。于意云何。我今欲将第六结。唤为第一。如以意根当眼根用。果可得乎。此佛以性中相知。故诘其可能互换不。当机则曰不也世尊。六结若存。斯名第六。终非第一。纵尽明辩。不能令第六结颠倒错。乱成第一结名也。此当机见用中相背。故答其不能互用也。故佛迎而许之曰。汝言。如是六结。虽然不同。若还循顺。顾其本因。元是一巾。造成六结。若欲令其前后互换。错乱其名。终不得成。则汝现前六根。亦复如是。盖未结之先。本如来藏妙真如性。本无同异。原非一六。既结之后。见相俄兴。各分疆界。故有同异。遂成一六。故见相根尘。望陀那而言。则为同为一。自陀那对见相根尘而论。则为异为六。此正迷真逐妄。从毕竟本无一六之同中。而生出毕竟一六之异也。

  △二辩解巾喻悟(三)一喻六解一亡。

  佛告阿难汝必嫌此(至)皆即狂劳颠倒华相。

  此复审明六解一亡。欲令当机自悟解结之方法也。佛告阿难。我虽绾巾成结。汝必不喜。嫌此六结。不欲成六。惟愿喜乐还成一巾者。然复依汝当用何法。方可得乎。阿难言。六结若存。则彼此各有定位。复有定名。若以六作一。则彼是此非。诤论锋起。决不可得。以此结非彼结。彼结非此结故也。如来今日。若将六结。一总解除。结既不有。自无彼此。彼此既无。则一之名尚不可得。而六之义何出而成耶。佛见阿难。将有亡一之机。故就其所解以导之曰。须知六解一亡亦如是也。由汝无始逐妄迷真。故有一六耳。心性者。指如来藏心妙真如性全体大用也。此合上宝叠华也。狂乱者。谓真为妄。转如来藏。随缘而成阿赖耶第八藏识。合前缉绩成巾也。知见妄发发妄不息者。由藏识而现见分。劳见发尘者。由见分而复成相分。见根既成。则根尘识备。合前一巾而成六结。下复举喻以明法。劳目喻见分。狂花喻相分。湛精明无因起者。谓于如来藏湛精圆明清净本然之中。一念随缘。遂成藏识。而有见相根尘。情与无情。一切世间。故器世间则有山河大地。情世间则有生老病死。正觉世间则有菩提涅槃。若以正眼而观。总属心性狂乱。如劳目所见。无有异也。故心性颠倒。则有情与无情。根尘一六。正犹劳目颠倒。妄见虚空华相也。设能返妄归真。自住三摩地中。则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华。本无所有。是一尚无名。何有于六哉。

  △二喻解结唯心。

  阿难言此劳同结云何解除(至)诸妄销亡不真何待。

  此明解结当解心也。阿难问言。此劳见发尘之六根。固同一巾绾成之六结。但不知以何方法便可解除。如来以中偏掣其左。故问之曰。如是解不。曰不也世尊。此喻执见分为实有者。不得心空。未可解也。旋牵右边。又故问曰。如是解不。曰不也世尊。此喻执相分为实有者。不得境寂。未可解也。于是如来欲其自悟。故返问云。吾今左牵右掣。竟不能解。汝当自设方便。云何计较。便解得成。阿难意谓此易事耳。但当于结中心空处。下手一解。即便分散。有何难哉。须知当机喻则了然。法犹未在。故佛且印之曰。喻既如是。法亦如是。若欲解除六根之结。非从结心下手。则不可耳。盖结心者。喻陀那识中也。但能现前。内旋根伏。外绝尘缘。如是则现行不生。种子自灭。而陀那识中半分生灭。由此销融。则能藏所藏。我爱执藏。全体转为如来藏性。而无始无明。当下俱成大圆镜智。如是方名灸病得穴。解结当心也。然恐当机于此疑曰。因解结妄。缘此证真。是则因缘皎然明白。如何前来屡排斥耶。以故释云。阿难。我说成佛之法。从因缘生者。非取四大和合发明世间诸变化相之粗因缘也。如来今日之所发明。世间六凡之染法。出世四圣之净法者。一一知其本因随所缘出也。盖六凡四圣之因。本于如来藏性随染净缘。成十法界。所谓随心应量。循业发现者也。此即藏性随缘而为成事无明。故我教汝解结从心者。正以无明体空。即是不动真如。乃明本来不动之因。妙能成事之缘。岂汝寻常所知之粗相哉。不特此也。如是世出世间。圣凡染净。与夫一切山河大地。明暗塞空。乃至恒河沙界之外。一滴之雨。我亦知其分齐头数。以及现前所有物相。至如松何以直。棘何以曲。鹄何以白。乌何以玄。我皆了达。知其元由者何故。以其圣凡染净。情与无情。大而世界。细而微尘。莫不皆因如来藏心以成其体。我今既以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圆照法界。是以一切皆自心物。所以洞悉纤毫无差。良由彻法底源。能如是耳。以故阿难随汝志愿心中欢喜。选六根内。择一圆根。但能一门深入。则余五根应㧞圆脱。但得根结若除。则见分种尽。心即空矣。尘相自灭。则相分种尽。境乃寂矣。果尔见相诸妄。种习销亡。则根尘结相。俱为乌有。此际心空境寂。犹皓月当天。则自性真定。全体现前。设或不尔。复何待耶。

  △三喻结解即定。

  阿难我今问汝此劫波罗巾(至)从三摩地得无生忍。

  此明根结俱解。即正定现前也。以上章发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既无余蕴。此正显示根结俱解。当下乃是自性真定。即大佛顶首楞严王如幻三摩提也。以故世尊仍约解结之喻。而问阿难曰。此巾现前六结。吾将同时解其萦缚。未审可得不须次第同时除不。对曰不也世尊。是结本以自一至六。次第绾生。今欲解之。亦当自一至六。次第而解可也。以六结虽同一巾之体。如来绾结。元不同时。则结时既有次第。而解时亦应次第。云何能得一时同除耶。若以法合次第者。乃心性狂乱。知见妄发。劳见发尘。是也。非先解眼结。次解耳结。后解鼻结之谓也。六结不能一时同解者。以初学者心无二用。力当专一。设于六根。齐做工夫。未免分心。返成散乱。故须择一圆根。于此下手。但得一根先解。则余五根应拔圆脱矣。此因当机既知结由次第。不可同除。故佛见有可接之机。而导之曰。六根解除。亦复如是。此根初解者。则一解一切解。以其性无二体故也。所以一根返源。六根解脱。根既不缘。尘无所偶。识亦不生。则分别俱生二种我执。从此先断。故得人空。既得人空。则知世间五蕴非有。四大本空。返观生死。悉属空华。由是圆悟。明知万法之性。当体全空。则分别俱生二种法执。因此顿断。成法解脱。既得法空。则知出世间无为不实。菩提本无。返观涅槃。俱成幻事。由是人法俱空。解脱已后。不可便作到家念头。若然则堕法身边矣。必须空其二空。并俱空之念。亦不可生。如是方名性修菩萨。从大佛顶首楞严王如幻三摩地中。真得无生无法无生法忍者也。须知一经所诠。圆通正修。唯在于此。即下诸圣各述。不过从此出身之履历耳。所以古解不达斯义。牵引配合。类皆蛇足。今概不取。庶不知本经自有一心三观。而返晦之。且以臆说。妄生枝蔓。是何异舍家鸡而爱野鹜者耶。盖本经之一心者。即前一体三名如来藏性也。三观者。即今一定三名。人法俱空也。以如是心。修如是观。依如是观。证如是心。方谓因心果觉。名目相应也。故后文云。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吾弗知矣。此则稍酬妙奢之请。略明有三摩提。名大佛顶之义也。或曰。此经自唐宋已下。解疏杂出。昭若日星。并垂于世。可无论矣。即有好事诸师。硬配三观。强抬六识。然其辞义。相习成风。已非一日。今子拂之。能禁来者。必无诤乎。予曰。非然也。盖诸师之注楞严者。或自述悟证。或自附本宗。乃诸师之楞严。非释迦之楞严也。今所述者。唯释迦之楞严。乃十法界。其具之楞严。非予一人之楞严。何诤之有哉。固知今后凡有公心。具择法眼者。不我诤也。即或不然。知我罪我。又何辞焉。

  △二直示一门(五)一当机求示。

  阿难及诸大众蒙佛开示(至)退藏密机冀佛冥授。

  此求示圆通本根。为修定方便。即前所谓入华屋之门也。阿难大众。蒙佛开示。虽达一心三观。乃名慧觉。一解六亡。即是圆通。由知六解一亡。而得人空。故身无碍。解脱法已。俱空不生。故心无碍。然犹未达六根之中。谁为圆通。修习本根。应当选取者也。良由我辈萍游六道。生死飘零。积劫迷真。无依无恃。义如孤子。虽获华屋。尚未入门。事犹露处。何心何虑者。喜出望外也。预犹在也。天伦者。以父子兄弟天性之亲。自然伦序。当机乃佛堂弟。故云尔也。如失乳儿忽遇慈母者。久失法乳。今幸得也。若复因此遭际幸会。便得成道。不亦快乎。设或不然。则我前来蒙佛开示。所悟所得。陀那根性。一解六亡。三空观智。如是密言。皆为无用。何故。既无用力之处。则还同昔日本未悟时。元是一样。而与未闻陀那。一亡三空。无以异矣。惟垂大悲。愍其苦恼。必定惠我秘密法门。当属何根。以便趋进妙庄严路。成就我等圆通修习。足见如来成始成终。指示性定之最后开示也。作是语已。五体投地。退居一面。内藏密机。惟冀如来冥冥传授。以前佛云。随汝心中选择六根。其可入者。吾当发明令其增进。当机至此。既不能自择。又不敢再请。故但求佛冥熏加庇。或可傍通一线而授之也。

  △二如来遍询。

  尔时世尊普告众中(至)从何方便入三摩地。

  此佛遍询诸圣。令述圆通。以应密机之请也。尔时世尊普告众曰。汝等当时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在我教法之中。得成菩萨及四果无学者。吾今问汝。最初乃因何法。发菩提心。悟此六根六尘六识十八界中。谁为圆通。始从何法。为最初下手修行方便。然后得入三摩地耶。问向下二十五圣。据所观法。有三科七大。今佛止曰三科。不及七大。何耶。答三科七大。乃开合之殊耳。以彼识大合此六识。彼之根大合此六根。彼余五大总合六尘。以六尘之体不出地水火风空故也。但言三科。即摄七大。故前文云。十方如来于十八界一一修行。皆得圆满无上菩提者。是也。又此三科。设复合之。不开尘识。唯是六根。故前文云。令汝生死安乐妙常。同是六根。更非他物者。此也。

  △三诸圣各说(二)一诸圣略明(四)一六尘圆通(六)一陈那观声。

  憍陈那五比丘即从座起(至)如我所证音声为上。

  此从声尘入圆通也。憍陈那云火器。以先世为事火外道。因此为姓。阿若者。名也。此翻无知。非无所知。乃知无耳。即是真知无知。无所不知也。或云拘邻。此翻已知。亦翻最初解。五比丘者。父族三人。即额鞞。䟦提。俱利也。母族二人。即憍陈那。十力迦叶也。以佛初入山时。父王思念。遣彼待卫。然此五人。三喜五欲。二喜苦行。佛苦行时。三即舍去。及受乳糜时。二又舍去。俱往鹿野苑中。同修异道。成佛道后。三七思惟。先寻度之。为说四谛。陈那先悟。佛三问知解否。三答已知已解。以此尊者在一切人天罗汉众前。初闻佛法。最先知解得道故也。鸡园者。智论云。昔因野火焚林。林中有雉。入水渍羽。以救其焚。因而名地。即纂要所谓鸡头摩寺也。陈那意谓。我见如来最初成道。于此二处。三转四谛。皆借音声。我等发明。亦赖音声。以最初先解。佛即以解。印证我名。以初闻四谛微妙音声。不循声转。返闻自性。故得根尘并脱。能所皆空。由是密契四谛。而获圆通。我实于佛三转音声。得阿罗汉。佛今问我所证圆通。当以音声而为上也。盖此二十五圣。各述圆通者。正为如来前说三科七大本如来藏妙真如性之明证也。佛欲指示当机大众诸菩萨万行首楞严定。故寄诸圣。令其发挥。以明三科七大。无非入华屋之门。莫不究竟坚固。靡不真实圆通也。然则此中始于声尘。终于耳根者。是就阿难及此方一类之机耳。以故文殊特简之曰。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欲取三摩地。实以闻中入者。此也。

  △二沙陀观色。

  优婆尼沙陀即从座起(至)如我所证色因为上。

  此从色尘入圆通也。优婆尼沙陀云色性空。亦云近少。以微尘是近空之少分也。因多贪欲。佛令作不净观。以对治之。令转贪心而成厌心也。观不净者。即九想之前。先观不净死想也。谓观身中三十六物。外则九孔常流不净。以自受生。则种子不净。及乎入胎。则住处不净。将出胎时。则生处不净。及至于死。则究竟不净。从此遂作九相观法。一胖胀。二青瘀。三烂坏。四血涂。五脓烂。六虫啖。七散想。八骨想。九烧想。由作是观。固知此身从生之始。至死之终。无有一净。乃至白骨。烧作微尘。亦是不净。所以生大厌离。悟诸世间。倾国倾城之色。笑为云为雨之性情。莫不磨灭归于白骨。化作微尘。毕竟成空也。盖初以九想与空。对治色想。是以色为患。而空为药也。既知是空则病好药除。故能空之空。所空之色。二俱不立。一并扫除。由是空色二无。顿除结使。成无学道。以故如来印我名字。为色性空。以知欲尘之色既是不净。其性本空。故获胜净妙明之色。密证斯义。以入圆通。我从尘色粗浊之相。因悟妙色胜净之相。得阿罗汉。佛今问我所证圆通。我以色相因之修习而为上也。

  △三香严观香。

  香严童子即从座起(至)如我所证香严为上。

  此从香尘入圆通也。昔者如来教我。于十八界一切法中。审谛而观诸有作为虚幻之相。我时辞佛。晏然静坐。晦迹潜修。清净斋中。偶见比丘烧沉水香。其香之气。无声无相。非色非烟。寂静悄然。来入鼻中。盖香气者。乃有为之一也。我因谛观此之香气。非属于木。何则。以徒木无火。则不生香。故知非木。非属于空。何则。空性常在。香应常生。今燃则有。不燃则无。故知非空。非属于烟。何则蒙烟嗅香。可说烟生。今未蒙烟。寂然有香。故知非烟。非属于火。何则。若火能生。凡烧应香。今燃他木。又无香气。故知非火。审其散去处。则无东西南北之住着。观其飘来时。又非木空烟火之从生。由是审观。非木不自生。非空不无因。非火不他生。非烟不共生。四处无生。忽然了悟。尘意销亡。无生智显。当下发明。顿成无漏。故如来印我。以香严为号。我以香尘之气倏然销灭。五分法身妙香现前。由斯密证。获入圆通。故从香严得阿罗汉。佛今问我所证圆通。我以妙香庄严。因之修习而为上也。问既云童子。则从菩萨受称。云何得阿罗汉耶。答此叙昔证。非谓今也。正如月光童子。初得小果。后于佛所。得童真名。预菩萨会耳。

  △四药王观味。

  药王药上二法王子(至)如我所证味因为上。

  此从味尘入圆通也。法王子者。以二菩萨堪绍佛种。令不断绝也。五百梵天。乃其徒属也。为医尝药。叙远因也。以诸药虽多。不出草木金石。然其为味。我悉知之。若苦酸咸甘辛。此皆有味之味。以及于淡。经乃无味之味。并众味共成之和合。直尔采用之俱生。修炼炮炙之变异。其中之性。或是冷者。或是热者。或有毒者。或无毒者。悉能遍知。今虽承事如来。宿习不忘。即从味性。观察了知诸味之性。以其味性炽然在舌。故知非空。又无形质。故知非有。身即舌也。心即识也。然观味性。非即舌识。何故。以诸味不来。则舌与识。常自淡然。故知味性非即舌识而生也。非离舌识。何故。以舌识不尝。则甘苦等味不能自现。故知味性。非离舌识而有也。一一分别味性之因。非空非有。非即非离。从是开解悟入圆通。彼时蒙佛印我兄弟药王药上二菩萨名。今于楞严会中。忝为法王之子。昔以分别味性之因。方获本觉妙明之体。今佛问我所证圆通。我以分别味性之因而为上也。按观药王经云。过去有佛。号琉璃光。有比丘。名日藏。宣布正法。有长者。名星宿光。闻说法故。将呵黎勒诸药。奉日藏大众。愿我未来能治众生身心二病。举世欢喜。立名药王。弟名电光明。复以醍醐上妙之药。供日藏大众。因名药上。以是观之。此菩萨名。乃彼时佛印。非今得也。

  △五贤护观触。

  䟦陀波罗并其同伴(至)如我所证触因为上。

  此从触尘入圆通也。䟦陀婆罗云贤护。亦云贤守。谓自守贤德。复护众生也。或云贤首。以位居等觉众贤之首也。开士者。菩萨之异称。谓自能开悟。复能开悟众生之大士也。先于威音等者。叙其宿昔以从水因忽悟圆通也。正明洗浴身于水。合冷暖涩滑俱触之时。提起正念。穷究此触因何而有。若谓此触既因洗尘而有者。则尘本无情。何能生触。是不因洗尘而有。明矣。若谓此触是因洗体而有者。则四大本空。何能有触。是不因洗体而有。明矣。由是推究。尘既不生。根亦不有。中间觉触之心。安然不动。因此便得悟入圆通。了知外尘内体。能洗所洗俱无所有。以其宿生曾习斯观。虽经多劫。元无忘却。乃至今时从佛出家。亦由斯观。令得无学。彼时威音王佛。即字我为䟦陀婆罗。我以妙悟触尘。宣发了明如来藏性。得无生忍。成佛子住。佛今问我所证圆通。我以触尘之因而为上也。

  △六迦叶观法。

  摩诃迦叶及紫金光比丘尼(至)如我所证法因为上。

  此从法尘入圆通也。摩诃迦叶云大龟氏。亦云饮光。姓也。名毕钵罗。是母祷树得故。尼名婆陀。在家时妇也。自叙燃灯涂佛二种胜因。故感历劫紫金光身袒衣吞日也。六尘者。由法尘乃五尘谢落影子。故云六也。变坏者。以法尘托意识。暂现即无。于刹那间念念生灭。厌其变坏。唯以空寂。修灭六尽七之定。此定能灭六识。空法尘。尽七半分染末那故。仍留半分净末那。以持定故。入是定者。若身若心。忘处忘时。能度多劫。如弹指顷。故现在天竺国鸡足山。入此定。以待弥勒出世者。是也。我以空观。销除法尘。断诸结使。成阿罗汉。以故世尊寻常说我头陀为最者。以能抖擞法尘故也。我由生灭法尘既灭。则微妙法性现前。故得开悟。了明藏性。顿入圆通。所以销灭世间一切诸漏。佛今问我所证圆通。我以法尘之因而为上也。头陀新译杜多。俱云抖擞。约理即抖擞法尘。尘业自尽。故名抖擞。约事则有十二种行。一阿兰若。二常乞食。三次第乞。四一食。五节量食。六中后不饮浆。七粪扫衣。八但三衣。九冢间。十树下。十一露地。十二但坐不卧也。

  △二五根圆通(五)一那律观眼。

  阿那律陀即从座起(至)旋见循元斯为第一。

  此从眼根入圆通也。阿那律云无贫。亦云如意。乃白饭王子。是佛堂弟也。以过去世增将一饭。施辟支佛。感九十一劫无贫穷苦。受如意乐。按增一阿含。佛在祇园。为众说法。那律眼睡。佛呵之曰。咄咄何为睡。螺蛳蚌蛤类。一睡一千年。不闻佛名字。那律于是奋志不眠。遂失双目。世尊示以乐见照明金刚三昧者。令其摄心。于见性中。一心乐见。专欲照明。唯此一念。别无他念。以正念不动。犹如金刚。故此三昧能破坏一切。而一切不能破坏。以念力坚固。则金刚眼睛。半头而现。所以不因眼根观见十方。故知此见精则不杂于尘。识真则非同于妄见矣。乃是如来藏中。发本明耀。故能洞鉴大千。昭然若迩。犹观掌中庵摩勒果也。以是之故。如来印我成阿罗汉。今佛垂问所证圆通。我以外不随尘。故能旋见。内不依根。故能循元。由是以葡萄朵。换金刚眼。而入圆通。即当以斯循元之见。为第一也。元者。乃吾人本有真见。即前瞩暗之见。外绕之见。前云彼见真精。故不名见者。此也。故谓循元而不曰循见者。良由是焉。

  △二槃特观鼻。

  周利槃特迦即从座起(至)反息循空斯为第一。

  此从鼻根入圆通也。周利。槃特迦。兄弟二名也。周利亦云周陀。此名大路边生。槃特迦亦云莎伽陀。此名小路边生。亦名继道。其母乃长者之女。随夫他国。垂产当归。行至中途。即诞其子。如是两度。皆于路边。凡生二子。故以大小而目之也。继道者。以其兄弟相继而生于道路也。其弟即诵帚比丘。于过去世。为大法师。秘吝佛法。不肯诲人。感愚钝报。以宿善故。遇佛出家。五百比丘同教一偈云。身语意业不造恶。不恼世间诸有情。正念观之欲境空。无益之苦当远离。如是三年。日日教之。不能成就。兄见其弟诵不能得。乃谓之曰。若不能诵。何不仍作白衣。槃特闻已。遂持绳。泣至后园树下。欲寻自尽。佛化树神而斥之曰。迦叶佛时。卿作三藏。弟子五百。吝法不诲。故获斯报。但当自责。何为自残。仍现佛身而语之曰。勿怖。成无上觉。不由汝兄。佛乃以手。牵诣静室。教诵埽帚一句伽陀。经于百日。忆得前埽。遗忘后帚。持得后帚。遗忘前埽。由是日久。渐渐驯熟。佛将埽帚。更名除垢。槃特思念。灰土埽除。则清净也。我今结缚是垢。智慧是除。若以智慧。埽除结缚。不亦可乎。佛知其机。且愍其愚。教令九旬安居。授以安那般那调息之定。谓调鼻中出息入息也。我于尔时。但观鼻根调出入息。工夫渐熟。心渐微细。先唯调其出入。后便穷其生灭。尽悉生住异灭。此之四相。乃名诸行。于一息中。具此诸相。于一相中。有九十九刹那。于一刹那。复具九十九生灭。生相一法如此。住异灭三亦然。由是观察诸行无常刹那生灭。不唯出息入息当体是空。即内根外尘一切具空。故得其心豁然开悟。证入圆通。得大智慧。自在无碍。乃至诸漏一切皆尽。成阿罗汉。住佛座下。特蒙印证。成无学道。佛今垂问所证圆通。我以返穷生灭之息。循顺无漏真空。而入圆通。即当以斯返循鼻根。为第一也。

  △三憍梵观舌。

  憍梵钵提即从座起(至)还味旋知斯为第一。

  此从鼻根入圆通也。憍梵钵提云牛呞。以不食时。亦事虚嚼。此其病也。昔见老僧无齿而食。笑其似牛。故世世感生牛舌之相。佛为遮谤。赐之数珠。令常念佛。且教即其舌根返观知味之性。于知淡时。知非是淡。乃至知苦时。知非是苦等。由是了味无味。故名一味。不杂余缘。纯一清净。即是自心本地法门。故我方得灭其知味之心而入正定也。以其观察知味之知。非生于舌根之体。非出于甜苦之物。由是根尘俱脱。应念得超世出世间一切诸漏。因悟非体。故内脱身心。因悟非物。故外遗世界。既超诸漏。故远离三有。既脱根尘。则如鸟出笼。所谓想相为尘。识情为垢者。至此皆远离而销灭矣。故得法眼清净。证入圆通。成阿罗汉。复蒙如来亲口印许。登无学道。佛今询问所证圆通。我以还味脱尘。旋知内伏。而入圆通。即当以斯还旋舌根。为第一也。

  △四毕陵观身。

  毕陵伽婆蹉即从座起(至)纯觉遗身斯为第一。

  此从身根入圆通也。毕陵伽婆蹉云余习。呼恒河神为小婢。非有故心。由过去世。为婆罗门。我慢余习耳。最初入道。闻佛所说苦空无常无我不净。世间诸法皆不可乐。因行乞食。思入此观。不觉毒刺中路伤足。以思不可乐事。便遭不可乐境。亦悟证之机缘也。彼时毒延于身。举皆楚痛。我念此身有知。方能知此深痛。正当深痛之时。立定脚根。不为痛转。即便观察此知痛者。毕竟是谁。由是而知。虽然身有知觉。觉知深痛。然我本觉清净之心。实无有痛。痛此觉心。我又思惟。如是一身。宁有觉痛之知觉。又有痛不能及之知觉。岂此一身有双觉耶。设有双觉。应成二佛。有是理乎。因而把住牢关。摄其心念。循归清净觉心。未久之间。楚痛妄身。知觉妄心。忽尔双忘。心空及第获入圆通。不过三七日中。一切诸漏虚尽无余。纯一本觉清净真心。永离虚妄一切知觉。成阿罗汉故得如来亲蒙印记。发明真心。成无学道。佛今垂问所证圆通。我以纯一本觉。遗妄身心。而入圆通。即当以斯纯觉身根。为第一也。

  △五空生观意。

  须菩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至)旋法归无斯为第一。

  此从意根入圆通也。须菩提云空生。亦云善现等。以生时现空。心达于空。常行空行。故以为名。言旷劫来。由自心空。万法皆空。故得一切而无阻碍。自忆舍生受生犹如恒河沙数之多。曾无隔阴之昏。处胎之迷也。即此生初在母胎时。即知诸法当体空寂。虽然随世受生。而空理不昧。了知五蕴身心。一一皆不可得。不惟但空正报。依报亦然。自母身外。乃至十方。悉成空寂。及至出胎。则广化众生。各各证得空寂之性。所谓人法皆空。自他俱寂。然尚未达真空妙有。复蒙如来为我发明性觉真空。性空真觉。即得根本正智。乃证自性真空。且无能证之智。亦无所证之空。由是智理一如。方能空性圆明。得阿罗汉。顿时悟入如来藏心。宝明妙性。真空藏海。遂而知同佛知。见同佛见。蒙佛印许。成无学道。虽悟自性本空。然不滞空。故能解脱空性。而入圆通也。佛今垂问所证圆通。我以一切诸相皆入非相。能非所非。二皆除尽。内旋根法。归于本无。即当以斯旋根脱法。为第一也。此上非字无字尽字。乃空字之变文耳。初以单空。空于诸相。故云诸相入非。次以重空。复空非相。故云非所非尽。此正人法俱空也。

  △三六识圆通(六)一舍利眼识。

  舍利弗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至)光极知见斯为第一。

  此从眼识入圆通也。舍利弗云鹙子。心见即眼识也。不于色尘而起惑染。故云清净。于世出世间。即是因缘所生诸法。以染因缘故。则有世间种种变化。净因缘故。则有出世种种变化。但经眼识。一见则通。了然明白。获无障碍。不劳意识起念穷究而后方知。正显多劫眼识明利如此。然在今生。先未知佛。我于路中。偶逢迦叶波。同彼兄弟相逐而行。为我宣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一闻此偈。因而便悟世出世间一切诸法。因心成体。法本无生。心空三际。所谓三际求心心不有。心不有处妄元无。妄元无处即菩提。生死涅槃本平等。于是发心。从佛出家。向者见识虽能了彻。尚未明圆。今则惑尽真穷。故得真正见识。识精明圆。而入圆通。所以于理于事。莫不了然。得大自在。具四无畏。以有真正见识。故所说无畏耳。由是断结成阿罗汉。且于众中。智慧第一。以智德居长。为佛长子。以闻佛说而获法身。是从佛口生也。在教法中。熏淘渐染。长养圣胎。是从法化生也。今佛见问所证圆通。我以眼识。显发智光。智光极处。彻佛知见。即当以斯心见发光。为第一也。此上见觉心见。指眼识也。

  △二普贤耳识。

  普贤菩萨即从座起(至)分别自在斯为第一。

  此从耳识入圆通也。普贤者。行弥法界曰普。位邻极圣曰贤。菩萨根者。圆顿根也。普贤行者。即十大愿王。凡举一色一香。俱周法界者。是也。皆从立名为普贤行者。足见垂范之广也。心闻者。谓不假耳根。而于意根便发耳识。则知一根能发六识。明互用自在也。心中发明者。谓既不出口。若非心闻。孰得而知。此正感应之妙也。若于下。明显机显应。纵彼下。明冥机冥应。此又机应相符啐啄之妙也。意谓。佛今顾问所证圆通。我说最初修证本因者。心闻即指耳识。由观耳识。发明藏性。获入圆通。故得神化莫测。妙应无方。而分别自在也。即当以斯心闻耳识。为第一也。问何不取此。而返取根耶。答尘非根则不了别。识非根则不发生。根亲识疏。是以不取。且心闻之义。虽是真因。其如初心绝分。故文殊拣之。若于观音论同异者。一因异。是初心方便。二境异。乃耳根圆通。三闻异。彼以拔苦为先。故不同耳。

  △三难陀鼻识。

  孙陀罗难陀即从座起(至)明圆灭漏斯为第一。

  此从鼻识入圆通也。孙陀罗云好爱。妻名也。难陀云欢喜。己号也。慈恩两名。共翻曰艳喜。为别牧牛难陀。故标其妻。乃如来亲弟也。以初出家。爱情不息。佛令同拘絺罗观鼻端白。以治散乱也。初三七日。观出入气。其状如烟。盖鼻息出入。由风火而起。鼓烦恼浊。故其为状如烟焰也。此明初做工夫。且于粗处观起。以见散乱之者。欲气粗浊故也。从此渐观。则根身器界。俱成烟焰。渐入渐深。净观现前。烦恼销薄。故得身心内发光明。圆满洞彻。依正二界遍成虚明。一时清净。当此之时。内外映彻。犹如琉璃。此则观心纯净。发将空慧。故见烟相渐渐销灭。而其鼻中出入之息。转成白矣。倏忽之间。心开意解。证入圆通。一切诸漏从此永尽。向之出息入息。为烟为焰者。到此俱化为光为明。不唯圆然一身。且遍十方世界。由身与界。圆照无遗。遂成无学。故世尊记我。能转烦恼。当得菩提。今佛见问所证圆通。我以鼻识。知出知入。销化浊息。转为净息。久而发明。光明圆满。即灭诸漏而证圆通。即当以斯鼻识销息。为第一也。问此与槃特有何异乎。答前约鼻根。令其调息摄心。以生智慧。今约鼻识。令其缘白驻心。以除散乱。机教各别。自不同耳。

  △四满慈舌识。

  富楼那弥多罗尼子(至)消灭诸漏斯为第一。

  此从舌识入圆通也。父名富楼那。云满。母名弥多罗尼。云慈。此尊者依父母而立名。故云满慈子。我旷劫来。叙远因也。辩才有四。一法无碍。知诸法总相。二义无碍。知诸法别相。三辞无碍。无断尽故。四说无碍。无疲厌故。苦空乃三乘权义。实相即一乘实义。深达者。即悟世间生死不净无常苦空。当体即是出世涅槃常乐我净。权实不二也。如是一佛二佛。乃至恒沙如来。幽深秘密。隐奥法门我能一一于大众中。以精微义理。用巧妙言辞。而开示之。此皆因得四无所畏。能如是耳。盖佛有三轮。应物无滞。所以身轮现通。口轮说法。意轮鉴机者也。乃因我才授以口轮。助扬法化。始自阿含。终至般若。转教菩萨。皆其事也。故能助转。则上辅佛教。因而师吼。则下化众生。由其善说法要。大众敬顺。犹师子吼。威摄群兽也。是以上辅下化。自利利他。皆其舌识。以获圆通。成阿罗汉。故世尊印许。说法人中。我为第一。再无有上。今佛询问所证圆通。我以舌识。辩别法音。降退三界魔罗。伏除五阴怨贼。销灭结使。尽诸有漏。莫不赖此而获圆通。即当以斯辩才舌识而为上也。

  △五波离身识。

  优波离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至)一切通利斯为第一。

  此从身识入圆通也。优波离云上首。以其持律为众纲纪故。又云近执。以佛为太子时。彼为亲近执侍之臣故。所以亲随逾城。亲观苦行。亲见降魔。解脱世间。不贪五欲。尽诸欲漏有漏无明漏也。由是我得亲承佛教授之以戒。乃二百五十比丘戒也。所谓四重。十三。二不定。三十。九十。四提尼。一百众学。七灭诤。总论二百五十戒。如是渐增。乃至授我以菩萨戒。所以三千威仪八万细行。靡不精研。以行住坐卧四威仪中。各具二百五十。对三聚戒。则成三千威仪也。仍配身口七支。成二万一千。复配贪嗔痴等分。此四烦恼。成八万四千细行也。性业者。谓所戒之法。体性即恶。不待制止。犯则成业。如杀盗淫等。是也。遮业者。谓所戒之法。体性非恶。但能导恶。为前方便。故禁止之。以遮诸恶。如食荤酒等。是也。由是大小二乘所具戒法。悉皆能持性遮二业。莫不清净。以持比丘律仪故。得幻身寂静。由达菩萨心地法门故。得妄心销灭。从是因戒生定。由定发慧。而入圆通。成阿罗汉。我是如来律中首领。于大众中。能以戒法。整纲肃纪。佛亲印我。持菩萨戒了明此心。持比丘戒修省此身。由是身心寂灭。言行相符。所以四众推为上座。今佛见问所证圆通。我以身识持比丘戒。以执此身。故令身得自在。次以身识持菩萨戒。以执此心。故令心得通达。然后身心不待执持。一切通利。而入圆通。即当以斯能持身识。为第一也。

  △六目连意识。

  大目犍连即从座起(至)久成净莹斯为第一。

  此从意识入圆通也。目犍连云莱茯氏。姓也。名拘律陀。云无节树。以祷此树而生也。优楼频螺云木瓜林。谓依此林住故。又云木瓜癃。颈项有癃。如木瓜故。伽耶云城。亦云山。即象头山也。那提云河。亦云江。皆依处而标名也。因彼宣说因缘生法甚深之义。非彼世间和合粗相。我顿了悟。遂而发心。投佛出家。以闻因缘深义。得大了悟。遂即意识而通达藏性也。如来不弃。惠然纳我。故得袈裟着身。须发自落。成比丘也。然我游行十方世界。如云出岫。似月流空。得无挂碍者。良由开悟藏性。分别不生。意识不起。乃能以湛旋其虚妄灭生。伏还元觉。湛性既深。心光独露。正定现前。故得神通妙用。由此发明于众见推为无上也。不唯娑婆一佛化境。即使十方一切如来。亦赞叹我神力无上。此故何哉。以能即此圆明了知之意识。而深达清净本然之藏性也。所以得大自在。游行无畏。如师子王。今佛见问所证圆道。我以意识。不缘诸尘。旋归湛性。故得心地光明。而发宣神通妙用。以获圆通。盖此旋湛工夫。如澄浊水。须静而不动。久成清莹也。即当以斯意识旋湛。为第一也。

  △四七大圆通(七)一乌刍观火。

  乌刍瑟摩于如来前(至)登无上觉斯为第一。

  此从火大入圆通也。乌刍瑟摩云火头。以观火性得道。因之立名。即火头金刚也。不言从座起者。以金刚立于佛前。卫护侍从。不坐故也。我忆远劫。作凡夫时。性多贪欲。遇空王佛说多贪淫欲之人。皆因暖触迫发。生名欲火。死为业火。业力增胜。成猛火聚。遂而教我遍观四大。盖百骸四肢地也。诸冷暖气水火风也。以多淫之人火大偏胜。故令观火。先于暖触下手。观此暖相。于百骸四肢五脏六腑。周身遍体。莫不皆然。则知生为欲火。死为业火。通身皆成一大火聚。信固然矣。于是生厌。淫心顿歇。遂成正定。故能转欲火而为神光。由内凝而摄外散。所以化多淫多欲之心。成大智大慧之火。从是之后。一切诸佛皆以善观火性。故呼召我。名为火头。然名所以召实也。以我能得火光三昧。故立是名。我实以此正定力故。断诸结缚。证入圆通。成阿罗汉。由是我心因发大愿。凡佛成道。我为力士。头现火焰。手执宝杵。亲伏魔怨。今佛询问所证圆通。我以火大。谛实观察若身若心。一切暖触。无非欲火。究其起处。了不可得。从兹始悟性火真空。性空真火。清净本然。故无阻碍。循业发现。故有流通。由此断除诸漏。永绝贪淫。既销大火聚之业因。便生大宝焰之智火。转凡成圣。登无上觉。以获圆通。即当以斯谛观火大。为第一也。

  △二持地观地。

  持地菩萨即从座起(至)成无上道斯为第一。

  此从地大入圆通也。以此菩萨先平土地。次平心地。因持平等之心。悟入佛知见地。故名持地。我念往昔。普光佛时。我为比丘。行平地行。常于陆地要路。水程津口。除田地之外。凡有高深而险。迫狭而隘。有高不可上。深不可下。迫狭而不便通行者。如是不如法地。未免有妨于车。伤损其马。我于高则平之。深则填之。或作桥梁以利津口。或负沙土以修要路。行如是行。经无量佛。曾无少懈。或有众生。于市垣之阛。市门之阓。在此二处。要人擎物者。我为擎之。至其所往之处。放下其物。转身即行。不取顾直之价。丰时舍力如此。至毗舍浮佛。时世饥荒。我为负荷饥人。迁移就食。无问远近。惟取一钱。聊资身命。其荒年节取又如此。故感福报。而有神力。或有车牛俱被泥溺者。车则为其推轮。牛则拔其苦恼。力助人畜又如此。盖平地之行。期于普利。擎物之行。不择亲疏。则我之心亦已平矣。然属事相。尚未悟理。时国大王。请佛供斋。我于尔时。平所过地。以待佛行。毗舍如来愍我勤苦。久行事行。因而摄受令其入理。乃摩其顶而谓我曰。地由心造。但当平心。汝若心平。则世界地一切皆平。我闻此语。心即开悟。始知心岐也千差竞起。心平也法界坦然。了见身内地大微尘。与夫所造外器世界所有微尘。平等无二。亦无差别。故知内身外界所有微尘。悉无自性。各不相触。互不相摩。乃至刀兵亦无能触所触。能摩所摩也。由我能于色法地大之性。彻悟身界一切微尘。彼此性空。本自无生故耳。于此忍可决定分明。而获圆通。成阿罗汉。由是回小乘心。今入菩萨大乘位中。故凡闻得诸佛如来。但有宣说妙法莲华。开示悟入佛知佛见之地者。我即先往。证明心地而为上首。今佛见问所证圆通。我以地大。谛实观察内身外界二种微尘。平等无异。元无差别。本如来藏妙真如性。莫非性色真空。性空真色。但以虚妄循业发现。故有内外二种微尘。今悟微尘无性。则身界既销。镜智自圆。所以成无上身。而入圆通也。即当以斯谛观地大。为第一也。毗舍浮云遍一切自在。乃庄严劫最后佛也。

  △三月光观水。

  月光童子即从座起(至)圆满菩提斯为第一。

  此从水大入圆通也。月光者。以月乃太阴。能生于水。水性圆明。故号月光。童子者。菩萨之异称。表童真德也。往昔下。叙宿因也。佛名水天者。谓从水大悟彻性天也。教习水观者。以己所证而示人也。盖此水大三昧。先观身中水性。如涕唾精液等。在一身中。虽有旋复不停。清浊不等。而性体则一。故无倾夺也。观内既成。引伸于外。扩而观之。见此身中之水。与世界外华藏海中。有大莲华。其莲华中。有无量香水海。一一海中各有一华。擎二十重华藏世界。垒高如幢。故曰浮幢王刹。了明身中之水。于诸香海之水。平等无二。本无差别。虽则观行成熟。未得亡身。故入定时。别无他物。但见清水。由其定中尚存能观之心所观之水。故出定后。仍有身累。故知观力虽已增胜外人皆见。但定果色未得尽除。以其能所未忘。故有激水作声。顿觉心痛之事耳。如舍利弗入定。耆阇崛山。时有二鬼。从虚空过。一名为害。二名复害。于时复害与为害言。我欲以拳打沙门头。为害劝云。勿兴此意。复害不听。为害即去。复害以拳便打其头。舍利出定。白世尊言。体素无患。今苦头痛。佛告之曰。有伽罗鬼。手打汝头。彼鬼大力。打须弥山。便成二分。汝若无定。身应破碎。此鬼受报。身已陷入阿鼻狱矣。今云为害者。举同时所逢也。彼时出定心痛。犹如遭鬼。乃思惟曰。我今已证阿罗汉道。果缚虽存。子缚已断。久已远离生老病死如是四缘。云何今日忽生心痛。将无退失四果而致此耶。尔时童子乃述上来投砾之事。我则告言(云云)。身质如初心不痛也。从兹之后。更经多劫。逢无量佛。如是至于山海自在通王如来。方得尽亡能观之心所观之水。打成一片。能观身心既空。则所观水相亦亡。始悟内身水性。于十方界香海水性。俱合真空。所谓性水真空。性空真水者。无二无别矣。故今获于如来会中。证得童真之名。参预菩萨之会。以入圆通。今佛询问所证圆通。我以水大之性清净本然之一味。周遍法界。以流通了悟水性空寂。本自无生。得是忍已。圆满菩提。而彻证圆通也。即当以斯谛观水大。为第一也。或问遍室清水。何所从来。答定心所化定果色耳。故世有黄头。凝神而化石。思妇痴想以成峰。彼尚凡愚。业力如此。而况圣贤定心化水。何足异哉。

  △四琉璃观风。

  琉璃光法王子即从座起(至)传一妙心斯为第一。

  此从风大入圆通也。具云吠琉璃。此云远山宝。由观依正。风力所转。观成得用。依正洞彻。犹彼琉璃。故以名焉。所值之佛名无量声者。亦由观风从万窍怒号处。认得根源。以立名耳。盖此佛寻常说法。开示菩萨本有觉性妙明真心。全体大用者。谓本觉乃不动之体。妙明乃周遍之用。以观世界及众生身。皆由本觉一念随缘。自蔽妙明。妄循无明。风力所转。故有风轮。执持情器二种世界。但能观得风性本空。动相非有。则旋妄还真。便是本有觉性。妙明真心矣。我于尔时。闻佛此说随即观察界之四方安立位。次由于风轮执持世之迁流过现未时。由于风力密移身之语默。一动一止。莫非风力所转心之动念。而有生住异灭者。皆由境风鼓动心海。而起生灭识浪也。如此观察。外而世界。内而身心。诸动虽多。本非二致。等无差别。究其所因。莫不皆从本觉一念无明妄动而生。岂有他哉。我于此时。觉悟了明此等群动所有之性。本自虚妄。究其来处。则无所从而来。察其去处。亦无所向而至。以此观之。依正二界。同一虚妄。皆是妄缘风力所转。一界如是。乃至大千亦复如是。然诸众生虽则各居一世界内。犹如一器之中贮百蚊蚋。其声啾啾。然乱鸣乱叫。于此分寸小器之中。鼓猖狂之气象。发混闹之心胸。殊为可叹。盖妄动之相。是为如此。故我逢此无量声佛。未有几时。即能悟得。无来无至。无灭无生。速能证得无生法忍。而入圆通。当尔之时。心目开明。乃见东方。为群动之首。而有不动佛国。故知动即非动。非动而动。当体寂然。本来不动。即于彼佛为法王子。不惟止事一佛。而复遍事十方一切诸佛。以绍法化也。由是观察虚妄身心。皆属风力。妄缘所转。既能了妄无因。洞见本觉。则妙明发光。故得若身若心内外洞彻。而无障碍。故我之名曰琉璃光也。今佛见问所证圆通。我以观察风大之力。来无所从。去无所至。虚妄无依。从此悟得菩提真心。入三摩地。而获圆通。始知性空真风。性风真空。本如来藏妙明真心。即将此心。上合十方一切诸佛。仍将此心。下传六道一切众生。然虽上合下传。唯一妙明真心。更无余事者也。即当以斯观察风大。为第一也。

  △五空藏观空。

  虚空藏菩萨即从座起(至)妙力圆明斯为第一。

  此从空大入圆通也。虚空藏者。准宗镜云。大集会中。虚空藏来时。纯现虚空相。谓阿难言。我以自身证知。是故如所证知。能如是说。何以故。我身即是虚空。以虚空证知一切法。为虚空印所印。尔时五百声闻。各以所著郁多罗僧。奉虚空藏。一时同声说如是言。智法藏中。不堕其外。所奉之衣即便不现。诸声闻问。衣何至耶。虚空藏言。入我藏中。又此菩萨以虚空为库藏。雨十方无量阿僧祇世界所有宝物衣服饮食。故偈云。虚空无高故。下亦不可得。诸法亦如是。其性无高下。虚空藏菩萨。得虚空库藏。充足诸有情。此藏无穷尽。由观四大虚妄有生。本来无性。同于虚空。莫不遍周。无不含摄。故名虚空藏也。定光即然灯佛也。故瑞应经。翻为锭光。定应作锭。有足曰镫。无足曰锭。故摭华云。锭乃音定。得无边身者。乃明悟得十身之中虚空身也。虽与法身无有异体。而法身则遍融一切。此身则遍融空大也。以虚空无边。此身亦然。故名无边身也。盖由观彼四大无我。获证真空法身。尔时乃能翻转八种识心。而成四宝智珠也。即以此珠照明尘刹。则尘尘刹刹。依正二报。莫不皆。化成虚空矣。然此四珠。应准华严出现品云。譬如大海有四宝珠。具无量德。能生海内一切珍宝。此四宝珠。一切凡夫龙神。悉不得见。娑竭龙王以此宝珠。置于宫中深密处故。如来应正等觉大智慧海亦复如是。于中有四大智宝珠。具足无量福智功德。由此能生一切众生声闻缘觉学无学位及诸菩萨。所谓无染着巧方便大智慧宝。即一大圆镜智。菩分别有为无为大智慧宝。即二平等性智。分别说无量法而不坏法性大智慧宝。即三妙观察智。知时非时未尝误失大智慧宝。即四成所作智。若诸如来大智海中。无此四宝。有一众生。得入大乘。无有是处。此四智宝。薄福众生而不能见。置于如来深密义故。又能于此自己心中所现大圆镜智之内。放出十种微妙宝光。流灌十方尽虚空际者。盖以一智而现十智。照十法界。穷尽真空妙有。正从体起用也。诸幢王刹。来入镜内。涉入我身。身同虚空。不相妨碍者。乃显真空智体。遍周刹海。含摄森罗。以明摄用归体也。身能善入微尘国土。广行佛事。得大随顺者。是以一身遍应诸土。分形散影。随类化导。体用互融也。故华严云。清净妙法身。湛然应一切者。是也。如是上来体周一切。身入一切。及体用互融。此诸神力。果何至耶。良以凡小误认此身。妄执四大心外实有。故成妨碍。由我谛观此之四大。本无所依。空其身相。亦无妄想生住异灭。空其心相。既得若身若心一切诸法皆同虚空无二无别。何有佛国而不空耶。以是本如来藏妙真如性。乃毕竟之同耳。故能于此同性开发了明。得无生忍。而入圆通。今佛见问所证圆通。我以空大。谛观审察虚空之性。周遍无边。入三摩地。故得色空不二。身土相入。微妙神力。圆智照明。而获正定。即当以斯观察空大。为第一也。盖此文中。得无边身。是证真空法身。体大也。四珠圆照。是表观照般若。相大也。身土互入。是明微妙解脱。用大也。乃以真空妙有。为三德秘藏。则此菩萨名不虚矣。

  △六弥勒观识。

  弥勒菩萨即从座起(至)得无生忍斯为第一。

  此从识大入圆通也。具云梅怛利曳。此云慈氏。姓也。名阿逸多。此云无能胜。以生具相好。圣德无过。故今以姓称。但云慈氏。然有三义。一由本愿。过去值大慈如来。因立大愿。愿得斯称故。二由得慈心三昧故。三由母怀时。便有慈心故。又思益经云。众生见者。即得慈心三昧故。我忆往昔下。至入三摩地。乃叙从凡入圣。因中事也。以凡夫时。不悟唯识。故背心逐境。身虽出家。心不染道。惟重世间名闻利养。只好交游贵族大姓也。尔时世尊。因而教我修习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之定。以入三摩地者。乃对证之剂也。以重世名族妄生驰求者。为见心外有法。取著名相。故授之以唯心识定。盖唯遮境有。识简心空。若得此定。则摄境归心。返观一切名闻利养豪族贵姓。皆如幻化。不啻獘屣。何贪求之有哉。自是之后。历劫已来。即便以此唯识三昧。事奉恒沙一切诸佛。修习既久。定力亦深。了知万法唯本自心。但修内观。无复外求。故求世名心。方能顿歇。销灭无有。如是渐进。至然灯佛世。我乃得成无上妙圆识心三昧。顿悟性识。明知觉明真识。本如来藏妙真如性。不惟能空世间一切名闻豪族。乃至尽空出世间一切如来自证境界常寂光土。以其出世之净。世间之染。六道之有为。四圣之无为。莫非是我自己识心所变现耳。世尊我既了此如是世出世间圣凡染净唯心唯识之所变现。更无他物。所以从此识性。尚然流出无量寂境。无量诸佛。何况九界依正而不流出者耶。此明自心作佛。自心即佛。自心是佛。一切依正。唯识唯心。更无别法。既明斯旨。以故今得授菩萨记。次补吾佛之处也。蒙佛垂问所证圆通。我以识大。谛实观察一切唯心十方唯识。了得识心无二。一体圆明。故能圆满成就真实之性。以此实性。情无理有。相无性有。故能远离相有性无之依他。情有理无之遍计。盖圆成是真。遍计是妄。依他净分同真。染分同妄。由其远离依遍二种情执。得无生忍。而入圆通。即当以斯谛观唯识。为第一也。唯识云。一遍计所执性。颂曰。由彼彼遍计。遍计种种物。此遍计所执。自性无所有。论曰。周遍计度。故唯遍计。品类众多。说为彼彼。以六七二识遍于一切染净法上。计实我法。名遍计所执。如绳上蛇。二依他起性。颂曰。依他起自性。分别缘所生。论曰。众缘所生心心所体。及相见分。皆依他众缘而得起故。以依他众缘和合互起。犹如幻事。如麻上绳。三圆成实性。颂曰。圆成实于彼。常远离前性。论曰。此即于彼依他起上。常远离前遍计所执。二空所显真如为性。然依他起性。是唯识体。从依他起分别。即是遍计。从依他悟真实。即是圆成唯一真空圆满成实真如之性。故云圆成实性也。此则如麻独存。故摄论云。分别性如蛇。依他性如绳。圆成性如麻。麻上生绳犹是妄。何况绳上更生蛇。

  △七势至观根。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至)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此从根大入圆通也。盖七大次第。先根后识。今先识后根者。以此念佛三昧。亦逗此方之机。末世津梁。多赖此故。且此三昧亦名三昧中王。亦能统摄一切三昧故也。准观经云。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途。得无上力。名大势至。悲华经云。往昔因中。弥陀作轮王时。观音为长子。势至为次子。今在极乐。居佛左右。为辅化也。同伦犹等类也。十二如来者。谓无量光。无边光。无著光。端严光。爱光。喜光。可观光。不思议光。无等光。不可称量光。映蔽日光。映蔽月光。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然此三昧。复有三种。不可不辩。一者惟念自佛。二者惟念他佛。三者自他俱念。若惟念自佛。了得自心是佛。则于二十四种圆通是同。此则该摄一切诸教。一切禅宗直指法门。罄无不尽。若惟念他佛。则与二十四种圆通有别。以六根为能念。弥陀为所念。净念相继。以求往生。此则该摄弥陀药师上生等经。以及莲社事想法门。罄无不尽。若自他俱念。则于二十四种圆通。同而复别。先须开圆顿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心他佛。本元不二。乃托他佛。以显自心。此则开圆解处。与诸圣同。托他佛处。与诸圣异。故观经所谓胜异方便也。今日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者。以其方便最为胜异故。更不假余方便也。然此念法。譬如现今有此二人。一人专忆。喻佛念众生也。一人专忘。喻众生之念佛也。以佛念众生。曾无暂舍。故曰若逢或见也。其柰众生无心念佛。故曰不逢非见也。设若二人彼此相忆。乃至不相乖异者。喻如佛生同念。犹形之与影。一步不离。又岂止逢见而已哉。盖十方诸佛怜念众生如母忆子。合上喻一人专忆也。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合上喻一人专忘也。子若忆母如母忆子。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者。合上喻二人相忆。乃至形影不离者也。若是众生。果然专心忆佛念佛。则现前见佛。现前既见。则知当来必定见佛。而无疑矣。虽未即速成佛。然亦去佛不远。以知自心即佛故。亦不假诸佛方便。而自得心开。见诸佛矣。此如染香之人。身有香气。喻忆佛念佛。自有成佛气分故也。香光庄严者。喻念佛人常以诸佛法身之香。智慧之光。庄严自己也。我本因地之中。以念佛心。入无生忍。而获圆通。以故现今于此娑婆世界。摄受有缘念佛之人。归于西方极乐净土。莲花化生也今佛见问所证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以眼所见无非佛色。凡耳所闻无非佛声。即鼻所嗅无非佛香。而舌所宣无非佛号。此身所触无非佛境。意下所缘无非佛法。但要不杂余缘。一心净念。如是念念相继而不间断。自能见佛。悟无生忍。得三摩地。以获圆通。即当以斯都摄六根一心念佛。为第一也。盖禅定净业。此之二门。乃出生死。入菩提之要路也。故观音势至。各开门户。一以念佛利生。一以禅定诲众。无非随机施设。引归最上一乘。其如末世。人我山高。彼此相尚。故修禅定者。不知念佛之深义。修净业者。罔措参禅之妙诀。倘非一心不乱之义参禅。则禅必不悟。若非如猫捕鼠之诀念佛。则佛必不成。勿谓念佛易而参禅难。须知难则俱难。易则俱易。唯在当人信力浅深。种子成熟与不成熟耳。然此二十五门。寻常六尘。皆始于色。今始于声。且特留耳根为殿后者。正显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故始音而终闻。所以为教体纲领。独逗此方之机也。即七大应始地大。此以火大为先者。以多淫召火。正明此经堕淫发起。警多闻者。除欲漏也。且七大应终识大。今终根大者。以势至念佛。与观音禅定。互相表里。皆为华屋之正门也。乃示吾人若不参禅。即当念佛。所谓方便多门归无二路者也。此固经文不终识大。而终根大之深意焉。

  大佛顶首楞严经宝镜疏卷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