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卍新续藏第 11 册 No. 0268 楞严经集注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九

  一名中印度那兰陀大道场经于灌顶部录出别行

  大唐神龙元年岁次乙巳五月二十三日

  天竺沙门般剌密帝于广州制止道场译

  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译语

  菩萨戒弟子前正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笔受

  赵宋桐洲沙门思坦集注

  明石盂后学比丘慧基重校订

  明巡视漕河监察御史长安霍达参阅锓

  阿难。世间一切所修心人。不假禅那无有智慧。但能执身不行淫欲。若行若坐想念俱无。爱染不生无留欲界。是人应念身为梵侣。如是一类名梵众天。

  资中云。不假禅那无有智慧者。统明修行皆假禅定后发智慧。定慧均等方称静虑。此释禅那之总名也。若行若坐想念不生者。欲爱初尽净相现前。味此而生。名为梵众。即凡夫所修六行伏惑之相也。

  手鉴云。六行事观者。谓是凡夫起世间道伏惑之行相也。故俱舍论云。世道缘何作何行相。颂曰。世无间解脱。如次缘下上。作粗苦障行及净妙离三。论曰。世俗无间及解脱道。如次能缘下地上地为粗苦障及净妙离。谓无间道。缘自次下诸有漏法作粗苦障。三行相中随一行相。若诸解脱道。缘彼次上诸有漏法作净妙离。三行相中随一行相。非寂静故粗。非美妙故苦。非出离故障。净妙离三翻此应知。谓若精进。作此六行断结之道。伏却下地烦恼。命终即受上二界生。又六行忻厌各三。若所忻厌体。则随何地各各不同。如欲恶不善。为初禅所厌。寻伺为二禅所厌。乃至无所有寂然而住为有顶所厌。如次欣上。亦例可知。又初禅为下未至地心所欣。为净妙离。为他二禅近分地心所厌。为粗苦障。则欲界法唯是所厌非欣。有顶地法唯是所欣非厌。中间地法通可厌可欣。

  携李云。言不假者。但约不修无漏定慧为言。余同六行。

  补遗云。执身戒也。行坐无定念也。

  欲习既除。离欲心现。于诸律仪爱乐随顺。是人应时能行梵德。如是一类名梵辅天。

  孤山云。内定外戒倍胜于前。故能行梵德。为王辅弼也。

  补遗云。欲习既除。名伏为除也。离欲心现初禅发也。以初禅九品。故次第发也。

  身心妙圆威仪不缺。清净禁戒。加以明悟。是人应时能统梵众为大梵王。如是一类名大梵天。

  手鉴云。如佛地论云离欲寂静故名为梵。具云梵摩。此云清洁寂静。谓创离欲染。故名清洁。得根本定。名为寂静。貌如童子。身白银色。衣黄金衣。禅悦为食。是娑婆世界主也。

  孤山云。以上之三天不显言修禅。唯言持戒者。盖此经扶律以励未来故。

  资中云。俱舍论。明大梵天威德光明独一而住。无寻唯伺。定力所感。下二天具有寻伺。

  熏闻云。论明三摩地有三种。一有寻伺。谓初禅及未至定也。二无寻唯伺。谓中间禅。三无寻无伺。谓二禅近分乃至非想等。今大梵天即中间定力所感。

  补遗云。资中引俱舍言大梵天是无寻唯伺者。当是初禅大梵进修中间言之耳。若就初禅。只是有寻有伺也。

  又劫末后去。劫成先来。外道不测。故执为常也。

  熏闻云。证真言。劫初成时梵王先生。犹住一劫未有梵侣。后起念云。愿诸有情来生此处。作是念已梵子即生。外道不测。便执梵王是常梵子无常。

  手鉴云。然一切外人所计不过二天。一谓摩醯首罗。二谓毗纽摩醯首罗。此云大自在。色界顶天。三目八臂。骑白牛。执白拂。有大威力。能倾覆世界。世皆尊之以为化本。毗纽此翻遍胜。亦云遍净。俱舍云。是第三禅顶。有云欲界之极。大论云。遍净天者四臂。捉贝。持轮。骑金翅鸟。有大神力。而多恚害。时人畏威遂加尊敬。劫初千头少一。二十四手。化生水上。脐中有千叶莲华。华中有光。光如万日俱照。梵王因此下生。念言何故空无众生。作是念时。他方世界众生应生此者。有八天子。忽然化生。八天子是众生之父母。梵王是八天子之父母。毗纽是梵王之父母。此皆远推根本也。譬喻经云。诸外人计梵王生四姓。口生婆罗门。臂生刹帝利。胁生毗舍。足生首陀。中含长含亦更有说。皆名同少异。法华亦权指云。梵王是一切众生之父。亦远推本而言也。

  荆公云。梵此言净。然华严经有净行品。又有梵行品。如天净乃名为梵。

  阿难此三胜流。一切苦恼所不能逼。虽非正修真三摩地。清净心中诸漏不动。名为初禅。

  资中云。一切苦恼所不能逼。离欲界八苦也。

  孤山云。禅有四类。一有漏禅。即今四禅。二无漏禅。谓九想八背等。三亦有漏亦无漏禅。谓六妙通明等。四非有漏非无漏禅。即此经首楞严王中道理定。今云虽非正修真三摩地。此以第一简非第四清净心中正指初禅也。诸漏不动。已伏欲惑也。

  荆公云。诸漏不动虽未能伏漏。然能持使不动此天有觉观支故。

  苕溪云。初禅修五法。离五盖。成五支。具有八触十功德相。

  熏闻云。五法者。欲念精进定慧一心。也五盖者。贪欲嗔恚睡眠掉悔疑也。五支者。觉观喜乐一心也。八触者。动痒凉暖轻重涩滑。复有八触。曰掉猗冷热浮沉坚软。此八虽与前触大同。若细分别不无小异。合而言之名十六触。十功德者。一定。二空。三明净。四喜悦。五乐。六善心生。七知见明了。八无累解脱。九境界现前。十心调柔软云云。

  阿难。其次梵天统摄梵人圆满梵行。澄心不动寂湛生光。如是一类名少光天。

  其次下牒前大梵。澄心下正明少光。

  补遗云。经次第牒前。寄一人次第修习以示耳。统摄梵人牒前也。圆满梵行起后也。

  资中云。二禅已上无有语言。但以定心发光。光有胜劣。分其高下。

  光光相然照耀无尽。映十方界遍成琉璃。如是一类名无量光天。

  长水云。从前少光更发多光。光相转增名光光相然。

  真际云。映十方界者。约其定光。随所受用东西等言之。非遍十方世界也。

  吸持圆光成就教体。发化清净应用无尽。如是一类名光音天。

  孤山云。旧解云。揽慧光之应用。为表诠之教体。以代言诠。故名光音。发化清净者。十四变化心也。智欲圆光也。

  真际云。教体即言诠也。以光为音。表了无尽。故云发化清净等。

  长水云。以二禅界地。无有五识。外乘及凡夫。若在定时。俱不能起前五了境。但用光明以为表诠。以光为音。名光音天。

  荆公云。非特吸持圆光。又能成就教体。故名光音。吸言不散。持言不失。此天有内净支路。

  阿难。此三胜流。一切忧悬所不能逼。虽非正修真三摩地。清净心中粗漏已伏。名为二禅。

  苕溪云。地持论目第二禅为喜俱禅。此定生时与喜俱发。故今说云一切忧悬所不能逼。问初禅五支已具于喜。何以二禅方名喜俱。答初禅有觉有观。犹带忧悬。今觉观既尽。故别受斯称。

  熏闻云。此有四支。谓内净喜乐一心。此禅发时。如人从暗室中出见日月光明。其心豁然明亮。八触十功德亦同初禅。但从内净俱发为异。悬者系也。以离觉观。故无所系着。

  荆公云。粗漏已伏者。有内净支故。然尚有喜支。但能以伏下地粗漏而已。上地微细未能伏也。

  阿难。如是天人圆光成音。披音露妙发成精行通寂灭乐。如是一类名少净天。

  苕溪云。圆光成音指前教体也。披音露妙即发化清净也。

  补遗云。如是二句牒前也。披音露妙下正明三禅也。披去光音之教迹。露出此妙性之定也。良以二禅有内喜之染。此中去之。所以名净耳。进修三禅。故发成精行。证得少净。故通寂灭乐。

  发成精行者纯修之定也。通寂灭乐一心支也。

  荆公云披音露妙者。能披发音元。知教之所由成。能开现妙性。见光之所从生。此天有慧支故。

  净空现前引发无际。身心轻安成寂灭乐。如是一类名无量净天。

  苕溪云。既得少净空相现前。复以定力引发少相令无边际。望上未遍。望下则多。故名无量。

  世界身心一切圆净。净德成就胜托现前归寂灭乐。如是一类名遍净天。

  上身心轻安且言其内。今世界等者总摄于外。胜定所托。一切净相既现于前。还归内心寂灭之乐。

  荆公云。发成精行通寂灭乐。能通而已。净空现前引发无际身心轻安。然后乐成。胜托现前。则有所托地。故曰归寂灭乐。

  阿难。此三胜流具大随顺。身心安隐得无量乐。虽非正修真三摩地。安隐心中欢喜毕具。名为三禅。

  资中云。具大随顺。意地异熟乐随顺自在故。

  熏闻云。证真云异熟乐者彻于意地。遍身适悦。与五识相应。不可分别也。

  苕溪云。地持论目第三禅为乐俱禅。

  此有五支。谓舍念慧乐一心。此定功德与遍身乐俱发。故前二禅虽有乐支。为喜支所障。今灭喜纯乐。故得其名。而云欢喜毕具者。名同体别。不以文害意。

  荆公云。安隐心中欢喜毕具是为乐支。非喜动也。

  阿难。复次天人。不逼身心。苦因已尽乐非常住。久必坏生。苦乐二心俱时顿舍。粗重相灭。净福性生。如是一类名福生天。

  复次下结三禅之德。乐非下显三禅之过。若乐下正示福生也。三禅无下界苦因。虽名为乐。乐久必坏。坏亦成苦。今既舍乐。苦则不生。地持名此为舍俱禅。其义同矣。

  补遗云。指前三禅。离下界内喜之动。故曰不逼身心。乐非常住者。乐坏苦生。非所以为福也。

  熏闻云。净福性生。性谓体性。亦约内说。此禅与微妙舍受俱发。故名舍俱禅。具有四支。一不苦不乐支。二舍。三清净。四一心支。福生。余经或名无云天。第二福爱名福生天。

  舍心圆融。胜解清净。福无遮中得妙随顺穷未来际。如是一类名福爱天。

  补遗云。前福生天以舍乐为福。今舍心转胜爱乐此福。故名福爱。与前福生深浅之别矣。下三句。明因福爱。故分二岐。上二句。以舍心转胜。正明福爱。因此爱乐不止。故生广果无想也。从广果天出生五那含无漏之业。穷未来际。挹其源盖出此福爱乐悦之心。所以于此言之者。明福爱之功耳。

  苕溪云。得妙随顺即随顺下文二岐路也。由此净福体性无遮。爱乐修习胜妙之法。是则福资二路非止当天。故云穷未来际。

  长水云。于福爱中分二所向。一直往道。即至广果。二迂僻道。即至无想。

  补遗云。然则所以此中方分二路者。良由舍心胜妙。若福德纯厚。堪为出世之基。加四无量心则生广果。若资舍心灰断僻见。故生无想。良由空法误人多矣。例如通教三人证空。二乘取证。菩萨于空自能化物也。

  阿难。从是天中有二岐路。若于先心无量净光。福德圆明修证而住。如是一类名广果天。

  资中云。于福爱中分出二天。一广果二无想。此广果天以四无量心熏禅福德。离下地染。广福所感名广果天。

  熏闻云。即广果之因。修证而住。且约不生无想言之。若厌色穷空。亦复无住。

  若于先心双厌苦乐精研舍心。相续不断。圆穷舍道身心俱灭。心虑灰凝经五百劫。是人既以生灭为因。不能发明不生灭性。初半劫灭。后半劫生。如是一类名无想天。

  资中云。此计无想为涅槃。以舍心为方便。初舍粗心。入于微心复从微心入微微心。从微微心便即灰凝。常修不息。命终生此。五百大劫后还退堕。是人不了妄性体空。乃执生灭以为劳虑。厌此生灭求不生灭。非真不生也。但见第六识不行如冰夹鱼。不知微细生灭。妄谓涅槃。故于受生半劫有生半劫方灭。准俱舍论。引婆沙。释彼生死位中。初生彼天。经半劫始入无想异熟。欲无常时。从异熟出。经半劫有心。后方始死。

  补遗云。应知无想寿五百大劫。但初生至彼。先经半劫犹觉有心。方入无想。故曰初半劫灭。寿五百劫已当报尽时。又经半劫觉有心想。方始无常。故曰后半劫生。再生心想。故曰生也。

  熏闻云。百法论名为无想报。属不相应行。彼疏云。由欲界修感彼天果。名无想报。亦云无想异熟。此有三义。一变异而熟。要因成熟方能招果。二异时而熟。过去造因今现得果。三异类而熟。由善恶因感无记果。

  证真云。然此四禅。总报别业但有三品。感下三天。其无想天秪是广果天中别报。凡夫境界上极于此。后五不还亦是圣人杂修静虑。资广果天业。令五品殊胜。生彼受乐。与凡夫不同。

  阿难。此四胜流。一切世间诸苦乐境所不能动。虽非无为真不动地。有所得心功用纯熟。名为四禅。

  资中云。俱舍云第四禅离八灾患。所谓寻伺苦乐忧喜出息入息。亦不为水火风三灾所动。名不动地。

  阿难。此中复有五不还天。于下界中九品习气俱时灭尽。苦乐双亡下无卜居。故于舍心众同分中安立居处。

  五不还者。第三果人已断欲界九品修惑。种现俱尽。更不还求下界受生。名为不还。苦乐双亡者。又能进断第三禅染。已离下地。未超色界。故于此中安立居处。俱舍云。杂修静虑有五品不同。故生五净居。杂修者。以有漏无漏间杂而修之也。梵语阿那含。此云不还。亦名不来。俱舍论色界有五种那含。颂曰。此中生有行。无行般涅槃。上流若杂修。能至色究竟。言五种者。一中般。谓往色界。住中有位。便般涅槃。二生般。谓生色界已。不久便般涅槃。三有行般。谓生色界已。长时加行不息。由多功用方般涅槃。四无行般。谓生色界已。经久加行懈怠。不多功用。而般涅槃。此有二种。由因与果异故。因异者有杂修无杂修也。果异者至色究竟及有顶也。前是观行。后是止行。乐慧乐定不同故。今五不还天。即乐慧者所生也。初二三禅皆有九品修惑。俱名为染。

  颂曰。由杂修五品。生有五净居。论曰。由杂熏修第四静虑有五品。故净居唯五。如是五品杂修静虑。如其次第感五净居。有余师言。由信等五次第增上。感五净居云云。

  手鉴云。五净居者。正理论云。离欲诸圣。以圣道水濯烦恼垢。故名为净。净身所止。故名净居。或住于此穷生死边如还债尽。故名为净。净者所住。故名净居。或此无异生杂。纯圣所止。故名净居。五品者。谓以有漏无漏。杂资广果故业。令其殊胜。转生五净居天。故有五品。

  然何故须杂耶。谓五净居无别引业。一切有情法尔第四禅中秪有三品总报引业。生彼三天。圣人既无烦恼。故须杂修下三天故业生五天也。然所资故业是一。由能资因。行相有五。故感五天。

  五品者。谓下中上上胜上极也。

  手鉴云。此五皆有加行根本且初下品。先起多念无漏。又起多念有漏。后又起多念无漏。如是渐灭至二念时。名加行。次起一念无漏有漏无漏。名为根本。谓前后是无漏。中间是有漏。间杂修故。名为杂修。由此资于故业。从广果没便生无烦。次中品。有六心。用前下品三心为加行。更引生三心一念无漏有漏无漏为根本。资其故业。从广果没能超无烦生于无热。三上品。有九心。用前六心为加行。更引三心以为圆满。资于故业。超于一二而生第三。四上胜品。有十二心。用前九心为加行。更引三心为根本。资于故业。超三生四。五上极品。有十五心。用前十二心为加行。更引三心为根本。资于故业。能超四天生色究竟。

  阿难。苦乐两灭斗心不交。如是一类名无烦天。机括独行研交无地。如是一类名无热天。十方世界妙见圆澄。更无尘象一切沈垢。如是一类名善见天。精见现前陶铸无碍。如是一类名善现天。究竟群几。穷色性性入无边际。如是一类名色究竟天。

  苕溪云。若有苦乐。势必相倾。是犹斗战交于内心也。又心受苦境。则与苦苦交斗。心受乐境。则与坏苦交斗。今既两灭。故名无烦。

  长水云。苦乐心灭敌对则亡。形待既无。故云不交。不交则无烦也。初灭苦乐二形待心。杂修初品。

  释要云。即下品心资也。谓行人先入四禅定已。于此定中。先起多念无漏心相续现前。次起多念有漏心相续现前。又起多念无漏心相续现前。如是渐渐减至二念无漏二念有漏二念无漏时。名杂修加行成满。次起一念无漏一念有漏一念无漏。至此名为根本成满。由此有漏无漏间杂修故。名为杂修。亦名夹熏禅。以用无漏夹熏有漏。色定转明果报转胜。由此资故业故。从广果没便生无烦天也。稍离定障名为无烦。烦即障也。

  补遗云。若在三禅而下。苦乐交战于胸中。

  孤山云。机弩牙也。栝箭括也。凡箭弩之发。必欲中的。有研交之地。今舍心独行无苦无为。违顺之境譬箭发而交也。既无违顺。故无热中之患。无烦言其绝外境。无热言其绝内心。

  长水云。杂修上品。此品有九心。用前六心为加行。更起三心为根本。资故业故。从广果没生善见天。无漏功着。定慧障亡。故能妙见圆澄十方世界。名善见天。尘象沈垢即定慧之障也。

  孤山云。如陶师之为器炉治之铸像。言其作用自在也。

  补遗云。精见指前善见。陶铸方指今文。善见言体。善现言用。陶铸犹言出生也。能起十四变化自在故也。

  苕溪云。究竟研穷之义也。几者动之微也。研穷多念至于一念。故曰究竟群几。以杂修五品。初用多念无漏熏多念有漏。乃至最后用一念无漏熏一念有漏。名上极品。故俱舍云。成由一念杂是也。穷色性性者。穷亦究竟。变其文耳。心既熏多至少。色亦穷粗至微。粗细不同。故曰性性。入无边际。即色界与无色界二边之交际也。俱舍云。从此向上无复所居。此处最高名色究竟。

  熏闻云。此略示初后二品杂修之相。如第四禅先修得已。更以多念无漏相续而起。从此引生多念有漏。然后复起多念无漏。即初品三心也。如是后渐渐减少。乃至二念名加行成。唯有一念名根本成。

  阿难。此不还天。彼诸四禅四位天王独有钦闻不能知见。如今世间旷野深山圣道场地。皆阿罗汉所住持故。世间粗人所不能见。阿难。是十八天独行无交。未尽形累。自此已还名为色界。

  孤山云。独行无交俱无情欲故。未尽形累尚有色质故。

  复次阿难。从是有顶色边际中。其间复有二种岐路。若于舍心发明智慧慧光圆通。便出尘界成阿罗汉入菩萨乘。如是一类名为回心大阿罗汉。

  苕溪云。色究竟天。第三果人根有利钝。故分二路。其利根者。发无漏智断尽修惑即出三界。其钝根者。复由定心欣上厌下生无色界。应知慧光圆通且约尽无生智圆满而言。

  谓见苦已断乃至道已修名尽智。不复更断乃至不复更修名无生智。

  入菩萨乘。正约出三界后胜进而说。斯亦今经破定性之明文也。

  若在舍心舍厌成就。觉身为碍销碍入空。如是一类名为空处。诸碍既销。无碍无灭。其中唯留阿赖耶识全于末那半分微细。如是一类名为识处。空色既亡。识心都灭。十方寂然迥无攸往。如是一类名无所有处。识性不动以灭穷研。于无尽中发宣尽性。如存不存。若尽非尽。如是一类名为非想非非想处。

  长水云。舍心有二。一者若于有顶。用无漏道断惑入空。即乐定那含也。二者若于广果。用有漏道伏惑入空。即凡夫外道也。

  无漏道谓八圣种观。有漏道即六行观。八圣种观者。观五阴如病如痈如疮如刺无常苦空无我。云云。

  以此二天俱在舍心共一地故。

  真际云。诸碍既销厌色归空也。无碍无灭厌空欣识。无碍之无亦复灭也。

  孤山云。空处亡色。识处亡空。今识处亦灭。故无所有。

  苕溪云。前无所有处。虽云灭识。而体性不动。但灭微细穷研之分耳。

  今于无尽性中发宣尽性。即是从尽复立无尽。故天台禅门出古师解云。此定中不见一切相貌。故言非想。若一向无想如木石无异。云何能知无想。故言非非想。如存不存即非想也。若尽非尽即非非想也。

  熏闻云。前观识处是有想。无所有处是非想。今双遣之。又凡夫外道。得此定谓证涅槃。断一切想。故言非想。佛弟子如实知有细想。依四阴而住。故云非非想。此约得失合而名之。

  此等穷空不尽空理。从不还天圣道穷者。如是一类名不回心钝阿罗汉。若从无想诸外道天穷空不归。迷漏无闻便入轮转。

  苕溪云。此等穷空通指凡圣。欣厌未尽。故言不尽空理。纵是圣人修八圣种观。亦有四阴细惑未亡。以未得灭受想定故。欣厌未尽者。欣即穷空之心。厌是舍苦之行。此四空处生灭犹在。真空不明。故云未尽也。纵是圣人等者。谓五不还人修八圣种观。虽有顶亦不免生灭。四阴细惑者。具有十种心心数法。谓受想行触思。欲解念定慧云云。

  从不还天下。明圣人有生此处者。是钝根那含耳。言罗汉者约后为名也。若从无想下。明外道有不生此处者。谓穷空不归也。

  补遗云。此等指前四空也。穷空该于二类。即不还无想。自从不还下释出二类。穷空不归者。谓外道徒能穷空。不反照性。不归真理也。则显不还能穷空归真者矣。但诸师泥于经论。便谓无想不能复至四禅空。或指广果同名无想。或以不归强作不来。唯孤山云然人根不一。诸教偏说一分耳。况今明云从无想诸外道天来。岂可违经。盖由无想天者外道所居。多分寿尽便应堕落。又是斥邪。政自不能不尔。岂可无有报尽复至四空者乎。问无想寿五百劫。一向灰凝。何处可云复穷空也。今斟酌其义。恐取初生半劫想未灭时。因又穷空回生四空。又五百劫后。仍经半劫有想复生。既未堕落。有利根者又复穷空乃生上天也。

  阿难。是诸天上各各天人。则是凡夫业果酬答。答尽入轮。彼之天王即是菩萨游三摩提渐次增进。回向圣伦所修行路。

  资中云。准华严经。皆是登地菩萨亦为天王。然则别圆二教法身大士方能为也。

  孤山云。游三摩提者。以菩萨善入出住百千三昧。故住此定而为天主。

  善入出者。九次第定善入。师子奋迅善出。超越三昧善住。

  孤山云。若达禅实相。即号楞严。

  阿难。是四空天。身心灭尽。定性现前。无业果色。从此逮终名无色界。

  无业果色者。显有定果色也。

  定果色出百法轮。若显扬论名定自在所生色。谓胜定力故。于一切色皆得自在。即以定变起五尘之境也。

  补遗云。有质碍义。定法持心使不散乱。似有质碍。亦假色也。若显扬圣教论。定自在所生色乃定之用。非定果之比。

  此皆不了妙觉明心。积妄发生妄有三界。中间妄随七趣沉溺。补特伽罗各从其类。

  孤山云。补特伽罗此云数取趣。即有情随诸趣受生也。谓数数取诸趣故。

  复次阿难。是三界中复有四种阿修罗类。若于鬼道。以护法力成通入空。此阿修罗从卵而生。鬼趣所摄。若于天中降德贬坠。其所卜居邻于日月。此阿修罗从胎而出。人趣所摄。有修罗王。执持世界。力洞无畏。能与梵王及天帝释四天争权。此阿修罗因变化有。天趣所摄。阿难别有一分下劣修罗。生大海心。沉水穴口。旦游虚空。暮归水宿。此阿修罗因湿气有。畜生趣摄。

  苕溪云。俱舍四生颂但云鬼通胎化二。今卵生修罗鬼趣所摄。则世亲之言似未详矣。问法华所列四种修罗。与今四种为同为异。答彼四秪可摄在此四之中。不可次第分属其类。荆溪云。法华四种皆与帝释?战。一往观之。但同今经第三类耳。问此四修罗既为四趣所摄。应无别报同分之处耳。答虽属四趣。非无别报。今云卜居邻于日月等。即同分之处也。又长阿含云。南州有金刚山。中有修罗宫。所治六千由旬。栏楯行树等。然一日一夜三时受苦。苦具自来入其宫中。是知此趣且取一分善报。谓之人天。若论受苦实在人趣之下。故正法念经。唯以鬼畜二种收之。良由于此。

  孤山云。若依七趣优劣。则修罗在人趣之下。今为摄属不定故在其后。

  熏闻云。能与梵王等争权。此斗战修罗。广如正法念经所说。彼云。若阎浮提人顺法修行。孝事父母。供养沙门及婆罗门。恭敬耆旧。大众则胜。若诸世人不顺法教。修罗则胜。起世经云。修罗所居宫殿城郭器用。降地居天一等。亦有婚姻男女法式。略如人间别报。

  补遗云。生大海心总举其处也。沉水别目也。在大海心。或在水底。故曰沉水。或在泄水之穴。故曰穴口。如庄子曰尾闾泄之。注云。尾闾东海川名。疏云。尾闾泄海水之所也。在碧海之东。其处有石阔四万里。百川之下。尾而为闾族。故曰尾闾。今言穴口。似尾闾泄水之所。

  阿难。如是地狱饿鬼畜生人及神仙天洎修罗。精研七趣。皆是昏沉诸有为相。妄想受生。妄想随业。于妙圆明无作本心。皆如空华。元无所著。但一虚妄。更无根绪。

  阿难。此等众生。不识本心受此轮回。经无量劫不得真净。皆由随顺杀盗淫故。反此三种。又则出生无杀盗淫。有名鬼伦。无名天趣。有无相倾起轮回性。

  长水云。鬼伦天趣略举四恶三善之二也。

  荆公云。有对则有待有执则有释执有以为乐。则与苦对。其释也苦代之。故人乐终于坏。执无以为净。则与染对。其释也染代之。故天净终于堕。堕则所无更有。坏则所有更无。

  若得妙发三摩提者。则妙常寂。有无二无。无二亦灭。尚无不杀不偷不淫。云何更堕杀盗淫事。

  孤山云。有无二无。无生死之俗也。无二亦灭。灭涅槃之真也。尚无于善。况随于恶。亦应云尚无无二云何随二。中道无著。其旨惟明。

  阿难。不断三业各各有私。因各各私众私同分非无定处。自妄发生。生妄无因。无可寻究。

  此亦结酬阿难前问。

  长水云。杀盗淫三随人别造。名各各私。所造攸同。故云同分。言因各各私者。若作因果之因。指造业私因也。若作因由之因。因此私业聚其众私。则有同分之处也。同分犹言同类也。

  荆公云。与物有合。故淫业不断。与物有分。故杀偷不断。有分有合以取我故。既取我矣各各有私矣。同分妄业非无定处。若了唯心。即无此取着。

  汝勖修行欲得菩提。要除三惑。不尽三惑。纵得神通皆是世间有为功用。习气不灭落于魔道。虽欲除妄倍加虚伪。如来说为可哀怜者。汝妄自造。非菩提咎。

  前言淫落魔道。今言不尽三惑落于魔道。鬼神精灵好魅邪人。皆魔所摄。

  作是说者名为正说。若他说者即魔王说。

  即时如来将罢法座。于师子床揽七宝几。回紫金山再来凭倚。普告大众及阿难言。

  长水云。此经家叙。佛答阿难七趣已竟。庆喜既默。众又无辞。故云将罢法座。然禅发境界。非一切智孰能知之。若不与说。末代修行遇此难敌。故再凭几。显悲深也。

  汝等有学缘觉声闻。今日回心趣大菩提无上妙觉。吾今已说真修行法。

  汝犹未识修奢摩他毗婆舍那微细魔事。魔境现前汝不能识。洗心非正。落于邪见。

  孤山云。奢摩他止也。毗婆舍那观也。依常住真心修圆融止观。则多动魔事。即是天台所说因观五阴而发九境也。故下五十重悉依阴发。而其相状不出烦境。

  熏闻云。止观中凡列十境。一阴入。二九恼。三病患。四业相。五魔事。六禅定。七诸见。八上慢。九二乘。十菩萨。初境现观余九待发。

  补遗。云止观云阴入二境常自现前。若发不发恒得为观。余九境发可为观。不发何所观。疑者云。所观何故不立佛境。今谓若云佛境。已属能过。非所发也。止观记云。纵有佛境亦名为杂。此正为拣所修圆顿能过佛境。兼名利心。无非杂毒故也。

  熏闻云。不出九境者。且约大概言之。若病患及菩萨境其相则隐。

  苕溪云。今经五阴之下。佛皆结云。众生顽迷不自忖量。谓言登圣。大妄语成堕无间狱。约位论之。此等魔事并是观行位中所发之相。从相似位破见惑后。必无大妄堕狱之理。若十信中。纵有魔事观力易防。非此经所说之意也。故下文云。识阴若尽。则汝现前诸根互用。岂非相似已出魔境耶。问若言此等魔事并是观行所发之境。秪如上文所告有学二乘及回心者。岂可尽是外凡之人乎。答此有二意。一告当机已破惑者令其流通。二告结缘未破惑者令其保护。然结缘则少。当机则多。至下付嘱。自见其意。

  补遗云。既云有学二乘今日回心趣大乘者。非下位人矣。而云未识魔事者。岂非寄圣规凡成流通事耶。如法华中勖诫妙音以规所将。

  熏闻云。魔事者。梵语魔罗。此翻杀者。能杀人法身慧命故。亦名夺者。能夺人善法故。补行云天魔。正以顺生死。贪五欲。退菩提。嫉眷属为事。行者宿行魔业。今违宿因。宿事来遮。故曰魔事。魔境现前者。魔有四种。谓五阴天子烦恼死也。今所现者。皆是于五阴中为天子烦恼之所惑乱。唯受阴中云心不欲活。有同死魔。亦天魔使然耳。

  或汝阴魔。或复天魔。或着鬼神。或遭魑魅。心中不明认贼为子。又复于中得少为足。如第四禅无闻比丘。妄言证圣。天报已毕衰相现前。谤阿罗汉身遭后有堕。阿鼻狱。

  长水云。阴魔等者。常说四魔谓烦恼魔。生死因。阴魔死魔生死果。天魔生死缘也。今云鬼神等即天魔属。若涅槃云皆是先世犯初重禁乃至余篇而现者。此则业因种子被激而生。是故行人先须明择。

  苕溪云。智论云有一比丘修得四禅。生增上慢谓得四道。恃此而止。不复进求。命欲尽时。见四禅中阴相。便生邪见谓无涅槃。佛为欺我。恶邪生故。失四禅中阴。见阿鼻中阴相。于是命终生泥犁中。

  补遗云。经中自约生四禅者认为涅槃。天报将尽。衰相现前知非真灭。因此生谤。不可用大论修四禅人方入中阴便生邪见为同类也。今经所指别是一缘。但未见其文。或梵文未到耳。

  谤阿罗汉身遭后有。即谓无涅槃。复生三相也。

  汝应谛听。吾今为汝子细分别。

  阿难起立。并其会中同有学者。欢喜顶礼。伏听慈诲。

  佛告阿难及诸大众。汝等当知。有漏世界十二类生。本觉妙明。觉圆心体。与十方佛无二无别。

  由汝妄想迷理为咎。痴爱发生。生发遍迷故有空性。化迷不息有世界生。则此十方微尘国土非无漏者。皆是迷顽妄想安立。当知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

  长水云。无明妄想迷真常理遂成四惑。略举其二。故云痴爱发生。若具对者。先由不如实知真如法一。即我痴。次于迷处见有所相。即我见。所相既现。执而不舍。即我爱。恃此为体。转增粗显。即我慢。楞伽云。七识生灭。如来藏不生不灭。此二和合成阿犁耶。此即内识成也。故云遍迷。故有下外器具也则此下重指非无漏者。反显诸佛净土。即是镜智所现。唯识云。大圆镜智能现能生身土智影。今此有漏皆妄安立。

  苕溪云。非无漏者。谓微尘国土悉是有情有漏之所变造。亦可此句别指众生正报。兼于上文复具虚空之同世界之异。非无漏者即有为法无同无异也。当知下略举世界总摄情器。

  补遗云。痴爱等者。此取在迷一念未与诸使合时。多为痴爱。此迷初动与真性似同。尚遍一切。未局其体。故有空性。

  性汝等一人发真归元。此十方空皆悉销殒。云何空中所有国土而不振裂。

  苕溪云。前微尘国土且约同居而说。究论归元振裂之义。须通三土。若发偏真归小涅槃之元。则同居振裂。若发圆真归大涅槃之元。则方便实报振裂。今已开小显大。则真元之理无非寂光。但有相似分极之异耳。

  熏闻云。若以寂光对破三土。从界外次第而说。则相似销同居。分证殒方便。极果裂实报。

  汝辈修禅饰三摩地。十方菩萨及诸无漏大阿罗汉。心精通㳷当处湛然。

  饰犹庄严也。谓修禅定功德。庄严本有真三摩地。以修饰故。菩萨罗汉所证心性。与我所观心性。通同㳷合。此即动魔之由。

  㳷与泯同。由唐太宗讳民。故此易之。

  一切魔王及与鬼神诸凡夫天。见其宫殿无故崩裂大地振坼水陆飞腾。无不惊慑。

  由三摩地将出其境。故魔等宫殿自然崩裂。斯亦归元之前相也。近指欲界。远指非想。

  补遗云。上云一人发真十方销殒。此约自行一人所见。今云魔外同能见。不与上文意同。今明动魔。盖是三昧欲成。验其已证。特以威神振裂宫殿。激怒其意使之来恼耳。

  凡夫昏暗。不觉迁讹。

  苕溪云。此释伏疑也。恐疑者曰。魔及诸天既见其相。凡夫何事都不觉知。故此释云。

  彼等咸得五种神通。唯除漏尽。

  恋此尘劳。如何令汝摧裂其处。

  是故神鬼及诸天魔魍魉妖精。于三昧时佥来恼汝。

  熏闻云。止观云一切鬼神属六天管。当界防戍故来相恼。佥者皆也。

  然彼诸魔虽有大怒彼尘劳内。汝妙觉中如风吹光。如刀断水。了不相触。汝如沸汤。彼如坚冰。暖气渐邻不日销殒。徒恃神力但为其客。成就破乱由汝心中五阴主人。主人若迷客得其便。

  补遗云。观力既胜。彼魔将破。故如其客。所以经中一句即云成就破乱是也。如下又曰。则彼群邪咸受幽气者。以败者属幽阴故也。五阴主人者。观五阴得其真性方曰主人。经中既通举五阴。则如达色无色。即色阴主人。

  苕溪云。观行位中。人法二执伏而未断。若起我见主人则迷。魔乘见入客则得便。

  当处禅那觉悟无惑。则彼魔事无奈汝何。阴销入明。则彼群邪咸受幽气。明能破暗。近自销殒。如何敢留扰乱禅定。

  咸受幽气者。魔以幽暗惑人。人既不惑。反受其气。

  若不明悟。被阴所迷。则汝阿难必为魔子成就魔人。

  长水云。殷勤启悟令识魔惑。五阴所惑魔得其便。故正理论云。五蕴者。积聚藏隐诸不善因。譬如群贼藏隐山中。时出人间劫夺财物。故知五阴魔所依处。若能观破魔自销歇。

  苕溪云。此寄阿难用警凡众。

  如摩登伽殊为眇劣。彼唯咒汝破佛律仪。八万行中秪毁一戒。心清净故尚未沦溺。

  孤山云。以淫女比天魔。人眇劣也。以一戒比全身。事眇劣也。举劣况胜。勖彼深防。初果道共戒力自然无犯。故云心清净等。

  此乃堕汝宝觉全身。如宰臣家忽逢藉没。宛转零落。无可哀救。

  汉书云。除其属籍是也。应邵曰。籍者为二尺竹牒。记其年纪名字物色。

  阿难当知。汝坐道场销落诸念。其念若尽。则诸离念一切精明。动静不移。忆忘如一。

  资中云。攀缘妄想总名诸念。心若澄静粗念不起。是为销落。此欲界粗定暂得相应耳。

  苕溪云。离念者。如天台止观止修前方便诃欲离盖等是也。所离虽近。能离则深。非欲界粗定。

  补遗云。观力渐成不为动散所改。故曰不移。出定为动。入定为静。心记为忆。不记为忘。起信云。止一切境界相。今经云消落诸念。能所二缘。经论互举。依此离念深入正定。自然忆忘如一也。

  当住此处入三摩提。如明目人处大幽暗。精性妙净。心未发光。此则名为色阴区宇。

  长水云。心入正定如明目人。未破色阴如大幽暗。区宇寰区也。如王所统有诸国土。故云区。皆一天所覆曰宇。

  若目明朗十方洞开无复幽暗。名色阴尽。是人则能超越劫浊。

  真际云。空为色本。依空立界。依界立时。故色阴尽。则超劫浊也。长水云。问色阴粗显。观中先破。劫浊最细。何得却超答以起时无前后。故破时兼粗细。文不累书。故见生起有次第耳。又色阴现相是本识。今色阴破即现相破。现相破即动本识。本识岂非劫浊。故得超也。

  补遗云。应知劫者。时分也。据俱舍。自减劫至二万岁时。方名劫浊。今楞严所明。迷真为空。依空立界。皆时分之义。但迷真为空劫犹未浊。迷空立界。依正之色。乃劫浊之时。故今破色阴乃超劫浊矣。

  观其所由。坚因妄想以为其本。

  坚固妄想者。觉明坚执。质碍成色之体。故云坚固。

  阿难。当在此中精研妙明。四大不织。少选之间身能出碍。此名精明流溢前境。斯但功用。暂得如是。非为圣证。

  熏闻云。四大不织者。因毕竟空。亡坚固执。故见四大无交织之相。

  补遗云。四大不织。即止观中通修通发。阴解虚融。故得四大无交织相。身能出碍等者。由研妙性。内明外虚。故得依报不碍。下文流溢形体。乃是正报虚融。

  谷响云。流溢前境。即墙壁外色无碍。下文流溢形体。即色身内色无碍。

  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孤山云。凡诸境发虽是善相。取着成邪。任是恶相若不取着。邪亦成正。以境随心转故。

  阿难。复以此心精研妙明其身内彻。是人忽然于其身内拾出蛲蛔。身相宛然亦无伤毁。此名精明流溢形体。斯但精行暂得如是。非为圣证。

  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又以此心内外精研。其时魂魄意志精神。除执受身余皆涉入。若为宾主。忽于空中闻说法声。或闻十方同敷密义。此名精魄递相离合。成就善种暂得如是。非为圣证。

  补遗云。指前外境内身虚融。今双研之。故曰内外精研。魂魄等六。皆第六识。意志言其体也。精神言其气也。魂魄言其用也。左传曰。人始化曰魄。既生魄阳曰魂。

  谷响云。白虎通云。魂犹沄沄也。行不休于外而主于情也。魄孝迫。然着人主于性也。魂者芸也。情以除秽。魄者白也。性以治内。精者静也。太阳施化之气也。象火之任生也。神者恍惚太阴之气也。今谓意即心王。志即心所。如云在心为志。各言尔志。皆所志不同。正属于想也。

  孤山云。除执受身余皆涉入。谓除其色身。而内魂魄等六互相涉入也。苦为宾主者。若如也。余五入魂。则魂如主五如宾。乃至入神。则神如主余如宾。递相离合者。即精离本位而合于魂。或魂离本位而合于精也。

  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又以此心澄露皎彻内光发明。十方遍作阎浮檀色。一切种类化为如来。于时忽见毗卢遮那踞天光台千佛围绕。百亿国土及与莲华俱时出现。此名心魂灵悟所染。心光研明照诸世界。暂得如是非为圣证。

  熏闻云。毗卢遮那。此翻遍一切处。斯是法身。若现踞天光台。合是卢舍那报身之相。以唐时译经法报不分故也。

  补遗云。文句记云。近代翻译法报不分。二三莫辨。自古经论许有三身。若言毗卢与舍那不别。则法身即是报身。此斥法报名相不拣。他宗乃谓毗卢舍那异名一体左右之称。

  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又以此心精研妙明观察不停。抑按降伏。制止超越。于时忽然十方虚空成七宝色。或百宝色。同时遍满不相留得。青黄赤白各各纯现。此名抑按功力逾分。暂得如是非为圣证。

  苕溪云。抑按降伏制止超越。应对四分烦恼。或如下文排四大性。此名等从略而结也。

  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又以此心研究澄彻精光不乱。忽于夜合。在暗室内见种种物。不殊白昼。而暗室物亦不除灭。此名心细密澄其见所视洞幽。暂得如是非为圣证。

  补遗云。暗中见物。乃行者观力见如白昼。彼暗中物自受暗蔽。不能灭其暗相耳。假如两人居在暗中。一人观力见如白昼。彼无观力岂亦尔耶。

  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又以此心圆入虚融。四体忽然同于草木。火烧刀斫曾无所觉。又则火光不能烧爇。纵割其肉犹如削木。此名尘并排四大性一向入纯。暂得如是非为圣证。

  资中云。心融思寂执受不行。四大五尘忽然排并。既无能执。割截如空。念想一纯。暂得如是。

  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又以此心成就清净净心功极。忽见大地十方山河皆成佛国。具足七宝光明遍满。又见恒沙诸佛如来遍满空界。楼殿华丽。下见地狱。上观天宫。得无障碍。此名欣厌凝想日深想久化成。非为圣证。

  熏闻云。欣厌当约净秽凡圣二义分之。

  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又以此心研究深远。忽于中夜遥见远方市井街卷亲族眷属。或闻其语。此名迫心逼极飞出故多隔见。非为圣证。

  谷响云。管子曰处商必就市井。尹知章注云。立市必四方。若造井之制。故曰市井。

  补遗云。此名迫心等者。观解之心。推穷迫逐于色阴故。色既虚融不能为障。是故飞出能隔见矣。

  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又以此心研究精极。见善知识形体变移。少选无端种种迁改。此名邪心含受魑魅或遭天魔入其心腹无端说法通远妙义。非为圣证。

  资中云。此人曾有邪心种子。合外魔境相因而来。此则非善境界。纯是魔娆。不同前九皆称善境。起心作证方乃成魔。

  补遗云。善知识是行者依归。今见变改。欲坏行人之心。谓彼不足为师故也。此第十人皆魔所为。至能无端说法等。乃是行人因魔入心。故能如是。所以兴福云天魔借辩是也。

  熏闻云。无端说法。此是行人自能说。或闻前知识说法。而令其行人通达妙义。应以藏通别教所诠之义称之为妙。

  荆溪云前教中权。魔亦能说。

  不作圣心魔事销歇。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阿难。如是十种禅那现境。皆是色阴用心交互。故现斯事。众生顽迷不自忖量。逢此因缘迷不自识。谓言登圣。大妄语成。堕无间狱。汝等当依如来灭后。于末法中宣示斯义。无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护成无上道。

  苕溪云。用心交互者。用禅那心与色阴坚固妄想交互。故现斯事。乃至识阴例此明之。何则。以五妄想。各于本阴区宇之中为禅所观。将破未破。如灯欲灭其光复炽。乃与定力交战其功。故成之败之。则魔佛之道于是乎辨。长水云。问此不作五阴次第观门。何得阴次第尽明其境耶。答观虽总相五阴同观。阴有粗细。粗者先尽。譬如浣衣粗垢先去。此阴既积妄所成。妄尽自然阴灭。从粗至细理必然也。

  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奢摩他中色阴尽者。见诸佛心。如明镜中显现其像。

  苕溪云。色阴尽者。约已断说。见诸佛心即相似证。如前文云。若目明朗十方洞开无复幽暗。

  若有所得而未能用。犹如魇人手足宛然见闻不惑。心触客邪而不能动。此则名为受阴区宇。

  补遗云。文有二段。初法。次喻。

  初谓行者进观受心。似若了然不取前境。有明白之相。未能破除受阴。故曰若有所得而未能用也。下文心离于身返观其面去住自在。方能有用。受阴尽相也。今虽明白未脱受阴。乃区宇也。次举喻。触客邪者。心有厌合如触客邪。喻今受阴明白。尚为受阴所笼。

  熏闻云。魇本厌。后人加鬼。伏合人心曰厌。

  苕溪云。问何故色阴前断后伏邪。答断从悬示。伏就次论。若不明断。无以知离过显德之相。若不明伏。无以知依阴发魔之由。下三阴文初皆有此义。

  若魇咎歇。其心离身反观其面。去住自由无复留碍。名受阴尽。是人则能超越见浊。

  真际云。见以推求执取为义。由领前境。取着随生。故心离其形。则超见浊也。

  补遗云。若脱阴笼。如魇歇去。其心离身者。凡夫心必随根受领前境。今不随于眼等受境。乃是其心离身矣。非但不随眼等受境。又能返观能见等根。故曰返观其面。依根曰住。离根曰去。去住在我。故曰自由。受以领纳分别前境为义。今不领受。分别亦止。故超见浊也。

  观其所由。虚明妄想以为其本。

  真际云。虚妄照了。故曰虚明。

  阿难。彼善男子。当在此中得大光耀。其心发明。内抑过分。忽于其处发无穷悲。如是乃至观见蚊虻犹如赤子。心生怜愍不觉流泪。此名功用抑摧过越。

  谷响云。赤子言其新生未有眉发其色赤也。

  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觉了不迷久自销歇。若作圣解。则有悲魔入其心腑。见人则悲。啼泣无限。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苕溪云。其心发明。即下文见色阴锁受阴明白也。

  阿难。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胜相现前。感激过分。忽于其中生无限勇。其心猛利。志齐诸佛。谓三僧祇一念能越。此名功用陵率过越。

  补遗云。感激谓用受阴明白似蒙圣力。故生感激之心。

  苕溪云。陵率谓勇心高率也。

  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觉了不迷久自销歇。若作圣解。则有狂魔入其心腑。见人则夸。我慢无比。其心乃至上不见佛。下不见人。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前无新证。归失故居。智力衰微入中隳地。迥无所见。心中忽然生大枯渴。于一切时沈忆不散。将此以为勤精进相。此名修心无慧自失。

  补遗云。行者已得受阴明白。欲弃此取彼相似之法。前相新证未发。而受阴明白又失。良以智力衰微故尔。以今受阴得而复失。名中隳地。望前相似。后有色阴虚融。故曰中也。沈忆不散者。忆前故居。后阴明白。又下云旦夕撮心悬在一处。亦言心悬所失耳。

  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则有忆魔入其心腑。旦夕撮心悬在一处。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慧力过定。失于猛利。以诸胜性怀于心中。自心已疑是卢舍那。得少为足。此名用心亡失恒审溺于知见。

  舍那是报智。因慧力偏胜之故也。

  长水云。定力微故亡失恒审。慧力过故溺于知见。

  熏闻云。亡失恒审。谓失于平常审谛之心也。

  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则有下劣易知足魔入其心腑。见人自言我得无上第一义谛。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以由定力微慧力过。胜解忽生。引起见取种子。执劣为胜。故此现也。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新证未获。故心已亡。历览二际自生艰险。于心忽然生无尽忧。如坐铁床。如饮毒药。心不欲活。常求于人令害其命早取解脱。此名修行失于方便。

  补遗云。此与前文归失故居其义大同。然则受阴明白之相或有或亡者何。须知受阴明白但是初得。未是观成。受阴尽故。将使欲进前证。此法即失矣。如吴兴前文云。以五妄想各于本阴区宇之中为禅所观。将破未破。如灯欲灭其光复炽。乃与定力交战其功是也。今初得于受阴明白。未至坚纯。便希新证。安得不失初得浅法乎。

  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则有一分常忧愁魔入其心腑。手执刀剑自割其肉。欣其舍寿。或常忧愁走入山林。不耐见人。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悔恼种子被激而生。修无方便。故引魔鬼。如四分律。婆求河边诸比丘等修不净观。厌净过分求刀自割。魔使之然。悟则无咎。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处清净中心安隐后。忽然自有无限喜生。心中欢悦不能自止。此名轻安无慧自禁。

  苕溪云。轻安七觉支中其体属定。

  熏闻云。七觉支谓念择进喜轻安定舍。初通定慧。次三属慧。后三属定。

  定若兼慧。正道可通。今所发者。既无慧自持。则定翻成散。魔得其便。喜乐入焉。

  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则有一分好喜乐魔入其心腑。见人则笑。于衢路傍自歌自舞。自谓已得无碍解脱。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自谓已足。忽有无端大我慢起。如是乃至慢与过慢。及慢过慢。或增上慢。或卑劣慢一时俱发。心中尚轻十方如来。何况下位声闻缘觉。此名见胜无慧自救。

  资中云。此有七慢。恃我陵他。名我慢。称量自他比较同德。但名为慢。于他等谓己胜。名过慢。于他胜为己胜。名慢过慢。未得谓得。名增上慢。虽知下劣返顾自矜。名卑劣慢。下毁经像。即是邪慢。

  补遗云。涅槃瑜伽七慢。并同此经。成论有大慢为八慢。显扬论第一云。慢者。谓以他方己。计我为胜。我等我劣。令心恃举为体。或是俱生。或分别起。能障无慢为业。如经说三种慢类。我胜慢类。我等慢类。我劣慢类。或疑云。经中七慢自足。何故又云乃至。须知据佛意。说众生慢相不止此七。故有斯语。是则今列七慢亦是略举。慢过慢者慢中之慢也。于前过慢又加一倍故。

  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则有一分大我慢魔入其心腑。不礼塔庙。摧毁经像。谓檀越言此是金铜。或是土木。经是树叶。或是叠华。肉身真常不自恭敬。却崇土木。实为颠倒。其深信者。从其毁碎埋弃土中。疑误众生入无间狱。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孤山云。夫假像知真。因言体道。于是严其像以生其敬。写其言以悟其心。住持三宝理在于兹也。苟生邪见岂达中庸。唯自敬身轻毁经像。邪风一扇愚者悦随。昔卫元嵩谏周武帝。不造曲见伽蓝。以四海为延平大寺。和夫妻为圣众。即皇帝是如来。树令德为纲维。尊耆年为上座。而周武惑其言。遂灭佛法。凡此说者。将非天魔外道入佛法中肆其奸谋倾毁我教耶。

  长水云。愚者修禅。皆堕此见。并是魔种。不识如来像教之意。且末世住持。依因像教。出家学道藉此而修。魔坏信因。令毁经像。故楞伽云。佛若不说教则坏灭。教若坏灭谁有修行及得道者。愚者不见此文。一向谤佛无说。故知若不说法。十二部经于兹灭矣。须知毁经像者。魔鬼入心。是大邪见。当须善识勿同此谤。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于精明中圆悟精理得大随顺。其心忽生无量轻安。已言成圣得大自在。此名因慧获诸轻清。

  苕溪云。轻安者。名虽同前。其义则异。以云因慧获诸轻清故。此中受阴于诸尘境无重浊之惑。便言成圣得大自在也。

  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则有一分好轻清魔入其心腑。自谓满足。更不求进。此等多作无闻比丘。疑误众生堕阿鼻狱。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于明悟中得虚明性。其中忽然归向永灭。拨无因果一向入空。空心现前。乃至心生长断灭解。

  熏闻云。密严经云。宁起有见如须弥。不起空见如芥子。

  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则有空魔入其心腑。乃谤持戒名为小乘。菩萨悟空。有何持犯。其人常于信心檀越。饮酒啖肉。广行淫秽。因魔力故。摄其前人不生疑谤。鬼心久入。或食屎尿兴酒肉等一种俱空。破佛律仪。误人入罪。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资中云。此从邪见种生。引此空魔入其心腑。大般若云。魔能入一切众生心。令归依魔党。如胶如漆。断手截臂不以为难。

  孤山云。嗟乎叔世。尊合杂为大道。排持操为小乘。戒律轨仪弃为他物。画魑魅以为巧。扇无捡以为风。及夫阴阳拘忌流俗妄说。一皆信受。畏若严刑。未审戒律之教与阴阳之书孰愈。流俗之说。与如来之谈孰优。背正向邪颠乱之甚。怀道大士一为思之。或为宗师愿以训众。斯乃震法雷于迷蛰。耀慧灯于永夜。夫如是。则涅槃之嘱。斯经之诫。得其人而其道举矣。又何待于四依出世乎。国策云画鬼神易为巧。图狗马难为工。今以排去律检。妄谈无碍。如画鬼神耳。

  太史公曰。尝观阴阳之术太详。而使人忌讳拘而多畏。流俗妄说者此又阴阳家之讹者也。

  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味其虚明。深入心骨。其心忽有无限爱生。爱极发狂便为贪欲。此名定境安顺入心。无慧自持。误入诸欲。

  味其虚明者。爱着禅中色阴净处以为胜境。由此起爱。无慧觉察。引其贪欲种子而发。遂成狂欲也。

  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则有欲魔入其心腑。一向说欲为菩提道。化诸白衣平等行欲。其行淫者名持法子。神鬼力故。于末世中摄其凡愚其数至百。如是乃至一百二百或五六百。多满千万。魔心生厌离其身体。威德既无。陷于王难。疑误众生入无间狱。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苕溪云。此如天台止观。烦恼境欲发之相。智者云。生来欲色抑制可停。今所发者其惑炽盛。若见外境。心狂眼暗。如睡狮子触之哮吼。若不识者。则能牵人作大重罪。今文既云魔入其心。则是烦恼兴魔二境俱发。

  阿难。如是十种禅那现前。皆是受阴用心交互。故现斯事。众生顽迷不自忖量。逢此因缘迷不自识。谓言登圣。大妄语成。堕无间狱。汝等亦当将如来语。于我灭后。传示末法。遍令众生开悟斯义。无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护成无上道。

  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受阴尽者。虽未漏尽。心离其形如鸟出笼。已能成就。

  虽未漏尽。谓界外无明漏也。

  从是凡身。上历菩萨六十圣位。得意生身。随往无碍。譬如有人。熟寐寱言。是人虽则无别所知。其言已成音韵伦次。令不寐者咸悟其语。此则名为想阴区宇。

  六十圣位通涂举之。别在意生身耳。

  孤山云。始三渐次终乎妙觉。其间有贤有圣。皆是三世诸佛所历之位。故通称圣位。问五十五位真菩提路。既不取三渐次义。今六十圣位何故取之。答前据别论。今从通说。通中义含外凡相似分真之位。若别论中。从干慧去。方是正明地位之相。

  补遗云。十信十住十行十向十地前干慧与前渐次。即为六十。得意生身者。即入相似圣位中也。楞伽经大慧菩萨问佛。何名意生。佛言。譬如意去。速疾无碍。此则从喻得名。彼经又有两义重释。初云。如十万由旬外。忆先所见。念念相续疾至于彼。次云。如幻三昧力。忆本愿故生。经中二义。并约意忆故生也。

  熏闻云。此与玄义释意不同。玄义从因。楞伽约果。谓舍分段生变易时。速疾无碍。若尔智者违经文耶。答不违。盖取三昧乐意等谓之作意。是则经存两义。前后互出耶。楞伽第四明三种意生身。一入三昧乐意生身。二觉法自性意生身。三种类俱生无作意生身。法华玄义。以第一拟二乘入空。第二拟通教出假。第三拟别教修中。通名意者。初作空意。二作假意。后作中意。又云。别圆似解犹未发真皆名作意。当知今经意生即第三种类也。

  补遗云。天台一家诸文明意生身。义通四教。三乘未断无明。凡有九人修观。作意义通故。往生方便义通故。法华玄文。拟前三教。不云圆似。摄入其中者。止观记云。以观胜故。意生之名宜在教道也。若维摩疏。对后三教。皆云恐者不敢定判也。法华玄文。安乐作空意。云拟二乘。止观记云以摄通别。维摩疏。以空对通。例摄藏别。入空之人秪为义通。所以诸文随诸教义从容进退。拟人对教自在说之。楞伽文局别接通者。止观记云。并云地故。此准楞伽。若按华严随意生身。其义稍通。又须知五阴文初。结示阴尽。则入观行相似。此约初根互入者说。谓若于色阴悟入。非但能尽色阴。余之四阴亦空。则破惑入理。故曰见诸佛心。如明镜中显现其像。若钝根人。但能见于色阴销融。未有所悟。故进观受阴。今约钝者次第历于五阴修观。不可指修受阴观人。已于色阴曾悟入也。今五阴中修禅那人并在观行。期入相似。所言上历圣位。文寄此中。义均上下。如于一一阴中悟入。并能上历圣位故也。不然。则岂有得意生身菩萨为魔所入耶。

  长水云。譬如下。未破想阴。故如孰寐䆿言也。有成圣位分。故如音韵伦次也。令不寐者咸悟其语。如证圣人则知彼有圣位之分。故般若云。如来悉知悉见是人。则能成就阿耨菩提。

  补遗云。想心所笼。如在睡梦。观解明白如言伦次。睡人心在无记。曰无别所知。喻未有相似之证也。

  若动念尽浮想销除。于觉明心如去尘垢。一伦生死首尾圆照。名想阴尽。是人则能超烦恼浊。

  孤山云。觉明如镜。浮想似尘。想尽心明犹居相似。有尾犹云始终也。若悟真常。无始终生死之异。故云圆照。

  补遗云。伦理也。能以生死为一理故。故曰一伦首尾。即生死之终始。覆释上句耳。人以生为始。以死为终。今一体圆照。穷生之始。究死之终。不出一理。故曰圆照。

  资中云。一切烦恼皆从想生。故想阴除。则超此浊。

  观其所由。融通妄想以为其本。

  想能融变。通于质碍。如心想酢梅口中流水等。

  阿难。彼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

  三摩地中心爱圆明。锐其精思。贪求善巧。

  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不觉是其魔着。自言谓得无上涅槃。来彼求巧善男子处敷座说法。其形斯须。或作比丘令彼人见。或为帝释。或为妇女。或比丘尼。或?暗室身有光明。是人愚迷。惑为菩萨。信其教化。摇荡其心破佛律仪潜行贪欲。口中好言灾祥变异。或言如来某处出世。或言劫火。或说刀兵怨怖于人。令其家资无故耗散。此名怪鬼年老成魔。

  苕溪云。飞精附人。斯必附其可附之人。亦修定习慧者耳。

  补遗云。想中十魔。并从附口说法以明之者。盖想心迅利。即觉观之尤者。无禅定力。必须说而吐之故也。以能说所听皆心想之咎所致魔鬼耳。

  熏闻云。前云天魔候得其便。今云怪鬼者。前举其主。今言其党。又前是通名。此是别目。

  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

  苕溪云。弟子与师。即求巧之子说法之师。下皆例此。

  补遗云。说法必须善巧。谓能演一为百千等。

  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阿难。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

  三摩地中心爱游荡。飞其精思贪求经历。

  补遗云。内因想心所动。故外好游历。因以说法化人为事。或经历以求师。

  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亦不觉知魔着。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游善男子处敷座说法。自形无变。其听法者。忽自见身坐宝莲华。全体化成紫金光聚。一众听人各各如是得未曾有。是人愚迷。惑为菩萨。淫逸其心破佛律仪潜行贪欲。口中好言诸佛应世。某处某人当是某佛化身来此。某人即是某菩萨等来化人间。其人见故心生倾渴。邪见密兴。种智销灭。此名魃鬼年老成魔。

  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

  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

  三摩地中心爱绵㳷。澄其精思贪求契合。

  资中云。夫亡机寂照。理自玄会。若希求㳷合。拟心即差。于是天魔得其便也。

  谷响云。绵㳷者。绵微㳷合也。

  补遗云。言契合者。求与我说符合。此必想中自生见解。不按经论故也。如言佛有大小真假等。岂非邪解乎。

  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实不觉知魔着。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合善男子处敷座说法。其形及彼听法之人外无迁变。令其听者未闻法前心自开悟。念念移易。或得宿命。或有他心。或见地狱。或知人间好恶诸事。或口说偈。或自诵经。各各叹娱得未曾有。是人愚迷。惑为菩萨。绵爱其心破佛律仪潜行贪欲。口中好言佛有大小。某佛先佛。某佛后佛。其中亦有真佛假佛男佛女佛。菩萨亦然。其人见故。洗涤本心。易入邪悟。此名魅鬼年老成魔。

  长水云。男女佛者。贵引行人行贪欲事无妨成佛。约教固有偏圆之佛。而本同末异。岂有大小乎。邪人灼然谓之大小。如来本迹岂易知之。邪人辄判某在先成某在后证。非唯判于先后而已。亦乃恣其不逊云有真伪之佛。洗涤本心者。返以邪见除去正见。似其洗涤净尽矣。

  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

  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

  三摩地中心爱根本。穷览物化性之终始。精爽其心贪求辨析。

  苕溪云。夫性海圆澄森罗自现。苟偏求俗理则翻益漏心。违本禅那。邪鬼斯入。

  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先不觉知魔着。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元善男子处敷座说法。身有威神。摧伏求者。令其座下虽未闻法自然心伏。是诸人等。将佛涅槃菩提法身。即是现前我肉身上父父子子递代相生。即是法身常住不绝。都指现在即为佛国。无别净居及金色相。其人信受。亡失先心。身命归依得未曾有。是等愚迷。惑为菩萨。推究其心破佛律仪潜行贪欲。口中好言眼耳鼻舌皆为净土。男女二根即是菩提涅槃真处。彼无知者信是秽言。此名蛊毒魇胜恶鬼年老成魔。

  补遗云。即是法身者。涅槃云。吾今此身即是法身。理无所存。遍在于事。事即理故。法身在兹。邪人妄合此意。僻为俗事。不达喻性。竟成魔邪。

  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

  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

  三摩地中心爱悬应。周流精研贪求冥感。

  苕溪云。悬应在圣。冥感厉己。于未证理前。求其休验也。

  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元不觉知魔着。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应善男子处敷座说法。能令听众暂见其身如百千岁。心生爱染不能舍离。身为奴仆。四事供养不觉疲劳。各各令其座下人心知是先师本善知识。别生法爱黏如胶漆。得未曾有。是人愚迷惑为菩萨。亲近其心破佛律仪潜行贪欲。口中好言我于前世。于某生中先度某人。当时是我妻妾兄弟。今来相度。与汝相随。归某世界供养某佛。或言别有大光明天。佛于中住。一切如来所休居地。彼无知者。信是虚诳遗失本心。此名疠鬼年老成魔。

  补遗云。知是先师者。令听者谬忆此人是我先世之师。以倾其意也。

  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

  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

  三摩地中心爱深入。克己辛勤。乐处阴寂贪求静谧。

  孤山云。夫忘怀去来者市朝亦江湖。眷情生死者山林犹桎梏。既于静取着。故魔得其便。

  长水云。夫心亡则境寂。岂间尘喧。念动则缘繁。任居谷隐。夫静谧者乃禅那之所宣。作意贪求魔得其便。

  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本不觉知魔着。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阴善男子处敷座说法。令其听人各知本业。或于其处语一人言。汝今未死已作畜生。敕使一人于后蹋尾。顿令其人起不能得。于是一众倾心钦伏。有人起心已知其肇。佛律仪外重加精苦。诽谤比丘。骂詈徒众。讦露人事不避讥嫌。口中好言未然?福。及至其时毫发无失。此大力鬼年老成魔。

  补遗云。讦露谓攻人之阴私也。有人起心已知其肇。他心通也。能知其人未死之前已是畜生。见其后报。蹋其尾者天眼通也。以天眼能见因果细色故。良以魔人亦得五通。亦恐妄作。非实有也。

  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

  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

  三摩地中心爱知见。勤苦研寻贪求宿命。

  苕溪云。宿命六通之一也。小乘修成。大乘发得。今进不待发。退不从修。作念求之。故招魔事。

  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殊不觉知魔着。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知善男子处敷座说法。是人无端于说法处得大宝珠。其魔或时化为畜生。口衔其珠及杂珍宝。简䇿符牍诸奇异物。先授彼人。后着其体。或诱听人藏于地下。有明月珠照曜其处。是诸听者得未曾有。多食药草。不餐嘉馔。或时日餐一麻一麦其形肥充。魔力持故。诽谤比丘。骂詈徒众。不避讥嫌。口中好言他方宝藏。十方圣贤潜匿之处。随其后者。往往见有奇异之人。此名山林土地城隍川岳鬼神年老成魔。或有宣淫破佛戒律与承事者潜行五欲。或有精进纯食草木。无定行事。

  补遗云。先授彼人后着其体者。谓以奇异之物先授之。使其见。然后藏着身体之内。诱其贪婪故也。或诱听人藏于地下者。欲诳言其有伏藏也。宣淫者。左氏传陈灵公。与孔宁父。通于夏姬。皆表袖衷。袒服以戏于朝。泄冶谏曰。公卿宣淫。民无效焉。宣示也。

  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多陷王难。

  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

  三摩地中心爱神通种种变化。研究化元贪取神力。

  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诚不觉知魔着。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通善男子处敷座说法。是人或复手执火光。手撮其光分于所听四众头上。是诸听人顶上火光皆长数尺。亦无热性。曾不焚烧。或水上行如履平地。或于空中定坐不动。或入瓶内。或处囊中。越牖透垣曾无障碍。唯于刀兵不得自在。自言是佛。身著白衣受比丘礼。诽谤禅律。骂詈徒众。讦露人事不避讥嫌。口中常说神通自在。或复令人傍见佛土。鬼力惑人非有真实。赞叹行淫不毁粗行。将诸猥媟以为传法。此名天地大力山精海精风精河精土精一切草木积劫精魅。或复龙魅。或寿终仙再活为魅。或仙期终计年应死其形不化。他怪所附年老成魔。

  孤山云。猥鄙也。方言媟狎也。郭璞云。相亲狎也。

  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

  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

  三摩地中心爱入灭。研究化性贪求深空。

  大论云。诸佛说空法。本为破于有。若有着空者诸佛所不化。若了真俗不二。三谛互融。有空空有曾无取着。虽邪魔森列。其如予何。

  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终不觉知魔着。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空善男子处敷座说法。于大众内。其形忽空众无所见。还从虚空突然而出。存没自在。或现其身洞如琉璃。或垂手足作旃檀气。或大小便如厚石蜜。诽毁戒律。轻贱出家。口中常说无因无果。一死永灭。无复后身及诸凡圣。虽得空寂潜行贪欲。受其欲者。亦得空心拨无因果。此名日月薄蚀精气金玉芝草麟凤龟鹤经千万年不死为灵。出生国土年老成魔。

  薄蚀经史皆作食。说文作蚀。京房易传云。日月赤黄为薄。或曰不交而食曰薄。韦昭云。气往迫之为薄。亏毁曰食。

  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多陷王难。

  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

  三摩地中心爱长寿。辛苦研几贪求永岁。弃分段生。顿希变易细相常住。

  变易者。断见思尽。生法性土。故受变易。今顿欲变粗身为细质。易短寿为长龄。从此分段。延入彼土也。

  补遗云。变易土中。微细生灭。缘坏生相。若望分段。亦名常住法性身耳。

  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竟不觉知魔着。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生善男子处敷座说法。好言他方往还无滞。或经万里瞬息再来。皆于彼方取得其物。或于一处。在一宅中数步之间。令其从东诣至西壁。是人急行累年不到。因此心信疑佛现前。口中常说十方众生皆是吾子。我生诸佛。我出世界。我是元佛。出世自然不因修得。此名住世自在天魔。使其眷属。如遮文茶及四天王毗舍童子未发心者。利其虚明。食彼精气。或不因师。其修行人亲自观见。称执金刚与汝长命。现美女身盛行贪欲。永逾年岁。肝脑枯竭。口兼独言。听若妖魅。前人未详多陷王难。未及遇刑先已干死。

  孤山云。自在天即欲界第六天上。别有魔王居处。亦他化自在天摄。

  长水云。毗舍童子即毗舍遮鬼。此云食精气。

  补遗云。上文以遮文茶是自在天之属。今言毗舍。是举四王属。言未发心者。若已发心自护佛法也。口兼独言听其妖魅者。谓化为美女。非唯美色。有时口中兼独自言。无问自说也。听者惑其妖态。

  恼乱彼人。以至殂殒。

  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补遗云。变粗身为细质。易短寿为长龄者。法华文句记第八云。大论正文罗汉须舍分段方入变易。记第一云。若罗汉皆以边际定力持此身入变易者。佛身何故入涅槃耶。若言佛身权示。何又云权示耶。一切罗汉若至法华无不回心。何故除四大罗汉十六罗汉。余皆入灭。肉身菩萨得无生者应皆不灭。此不许变粗身为细质。易短寿为长龄也。又记第七云。罗汉发心后。令分段身延至变易。不复改报成无上果者。此多属通义。以通菩萨过二乘地。或润生身。或不经生而成正觉。诸论皆云舍分段身而入变易。天亲论主意未必然。但恐论释义不正耳。慈恩问。声闻无学永尽后有。云何与记当得菩提。答显扬论说。依变化身。非业果形。成唯识说。即是变易生死入边际定。资昔所作感今身业。令其长时与果不绝。此所资业展转微妙。犹如变化。由此变易异于旧时。是故名为变易生死。

  荆溪云。通义有教无人。慈恩变易名同事异。然则三乘须舍分段。小乘发智论以第四禅为边际定。毗奈耶杂事以初禅至非非想灭受想定寂然不动为边际定。婆沙问何谓边际。答边者表义。际者极义。故名边际。

  阿难。当知是十种魔。于末世时。在我法中出家修道。或附人体。或自现形。皆言已成正遍知觉。赞叹淫欲破佛律仪。先恶魔师与魔弟子。淫淫相传。如是邪精魅其心腑。近则九生。多逾百世。令真修行总为魔眷。命终之后必为魔民。失正遍知。堕无间狱。

  汝今未须先取寂灭。纵得无学。留愿入彼末法之中。起大慈悲。救度正心深信众生。令不着魔得正知见。我今度汝已出生死。汝遵佛语。名报佛恩。

  孤山云。此嘱阿难未须取灭。而付法藏传云。入风奋迅三昧四派其身入灭度者。得非感见不同乎。

  阿难。如是十种禅那现境。皆是想阴用心交互。故现斯事。众生顽迷不自忖量。逢此因缘迷不自识。谓言登圣。大妄语成。堕无间狱。

  汝等必须将如来语。于我灭后传示末法。遍令众生开悟斯义。无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护成无上道。

  据弘此经。合魔宫震动。凡夫不觉故也。如说四安乐行。正同此意。故文殊问云于后恶世云何能持此经。佛令住四安乐行。广说离讥毁等缘。岂非同此耶。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