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卍新续藏第 11 册 No. 0268 楞严经集注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七

  一名中印度那阑陀大道场经于灌顶部录出别行

  大唐神龙元年岁次乙巳五月二十三日

  天竺沙门般剌密帝于广州制止道场译

  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译语

  菩萨戒弟子前正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笔受

  赵宋桐洲沙门思坦集注

  明石盂后学比丘慧基重校订

  明巡视漕河监察御史长安霍达参阅锓

  阿难。汝问摄心。我今先说入三摩地修学妙门。求菩萨道。要先持此四种律仪皎如冰霜。自不能生一切枝叶。心三口四生必无因。

  真际云。心三贪瞋邪见。口四妄言绮语两舌恶口。前妄语谓大。此妄言即小。或举总数耳(总虽云四别在后三)。

  熏闻云。四弃如根本。十三僧残等如枝叶。前约破戒坏其善根。则喻云如人以刀断多罗木。今约持戒灭其恶本。故喻云自不能生一切枝叶。心三口四即僧残等业行之体也。亦摄四弃前后方便。然贪嗔痴俱生之惑。非定心无以伏断。此中且就余萹俱者言之。盖止其粗相也。成论云。戒如捉贼。定如缚贼。慧如杀贼。应知三障皆名为贼。持戒所捉正在业报。兼于烦恼耳。

  阿难。如是四事若不失遗。心尚不缘色香味触。一切魔事云何发生。

  若有宿习不能灭除。汝教是人。一心诵我佛顶光明摩诃萨怛多般怛罗无上神咒。斯是如来无见顶相无为心佛。从顶发辉坐宝莲华所说心咒。

  熏闻云。宿习。通论则该四重等一切惑业。以无始来熏习成种故。别论则正语淫习。以欲界凡夫最难防慎故。何以明之。如下文特指阿难与摩登伽恩爱习气。又坛室中令置乌刍瑟摩之像。由此圣者宿多贪欲。因观暖触而得圆通故。又前阿难遭淫所摄。佛敕文殊将咒往护。而不用余咒者。得无别意乎。

  长水云。前虽广说持戒清净皎如冰霜。既不造新。已离魔事。然有无始宿习垢障尘沙。如影随形。与道为妨。或数病数恼。多淫多瞋。邪师魔娆。诸难竞起。皆是无始不善。凡夫始学。道力微弱不能排遣。故佛有妙神咒。能灭宿世恶习令无娆乱。道力速成不遭退屈。前说定慧破烦恼障。复明戒学但止罪业。今说神咒能破宿殃兼除报障。三障苟亡。不证何待。释要云。持戒但遮现业。若有无始冤横宿殃不能排遣。或于禅中发来。三种治魔亦不得免。唯有建立道场持咒礼佛等。则他力可治。

  且汝宿世与摩登伽历劫因缘恩爱习气。非是一生及与一劫。我一宣扬。爱心永脱成阿罗汉。彼尚淫女。无心修行。神力冥资速证无学。云何汝等在会声闻求最上乘决定成佛。譬如以尘扬于顺风。有何艰险。

  熏闻云。女经云阿难昔五百岁曾与此女而为夫妇。彼小乘经盖言其近耳。

  苕溪云。爱心永脱。指初闻咒。得阿那含成阿罗汉。指前文殊简圆通后。若尔由闻法故方成无学。何谓神力冥资耶。良以密承咒力。显藉法音。内资外熏乃能速证。若但因咒而不由法者。何故前云性比丘尼闻说偈已成阿罗汉。尘譬宿习。风如神咒。顺风扬尘。散之则易。诵咒除习。脱之匪难。

  若有末世欲坐道场。先持比丘清净禁戒。要当选择戒清净者第一沙门以为其师。若其不遇真清净僧。汝戒律仪此不成就。戒成已后。着新净衣。然香闲居。诵此心佛所说神咒一百八遍。

  据下文云。先持声闻四弃八弃。后行菩萨清净律仪。今所持戒应通大小。若出家者除戒体本净。当须忏净。如更禀菩萨律仪。弥益其善。若在家者。或先受近事戒。或但受菩萨戒。以下正修有白衣故。

  熏闻云。四分律仪云。弟子知和尚犯戒。知不应如是人边受戒。知虽受不得戒。如此具知。则不成受。反是成也。南山云。余之九师。律无正文。准可知也。若梵网所说。须于先持菩萨戒法师前受。若千里内无能授者。得于佛菩萨形像前自誓受戒。而要见好相。

  补遗云。今此先持比丘清净禁戒。允合止观二十五法方便。末世先须持戒清净。止观持戒清净中有四意。第四名忏净。初云事理二犯俱障止观。定慧不发。然约小乘犯有轻重。轻者可忏。重不可忏。若犯重者佛法死人。小乘无忏重法。若依大乘许其忏悔。如四种三昧中说。

  真际云。诵咒一百八遍。表除百八烦恼也。

  熏闻云。苦下具一切。集灭离三见。道除于二见。上界不行恚。并十俱生及十缠成一百八。

  然后结界建立道场。求于十方现住国土无上如来放大悲光来灌其顶。阿难。如是末世清净比丘若比丘尼白衣檀越。心灭贪淫持佛净戒。于道场中发菩萨愿。出入澡浴六时行道。如是不寐经三七日。我自现身至其人前。摩顶安慰。令其开悟。

  孤山云。佛本是无。心净故有。水清月现。感应自然。若见此相。当观空寂。是佛弥显。是魔则灭。

  熏闻云。证真云凡入道场。若不依天台止观。但恐邪正难明。彼论即是修首楞严三昧行法。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蒙如来无上悲诲。心已开悟。自知修证无学道成。末法修行建立道场。云何结界。合佛世尊清净轨则。

  佛告阿难。若末世人愿立道场。先取雪山大力白牛食其山中肥腻香草。此牛唯饮雪山清水。其粪微细。可取其粪和合栴檀以泥其地。若非雪山。其牛臭秽不堪涂地。别于平原穿去地。皮五尺已下取其黄土。和上旃檀沉水苏合薰陆郁金白胶青木零陵甘松及鸡舌香。以此十种细罗为粉。合土成泥以涂场地。方圆丈六为八角坛。

  苕溪云。上言场地。如今之墠。下既名坛。必须起土为之。是则先除地为场。后别取黄土和香为泥。于其场上以泥涂起令成坛相。除埽也。郑云。封土曰坛。除地曰墠。国语云。坛之所除地曰场。起土即封土也。谓起土界也。此在室中拟安供具。高低之量可以意取。

  荆公云。水性劣火。结为高山。山土也。土信也。雪山广大。香草清水所生。此譬广大信心。大力白牛纯白无杂。虽有大力而随顺众生。此譬大乘佛性。肥腻香草譬妙善。清水譬净智粪譬遗余。旃檀除热风肿。譬能除苦恼。净善大乘佛性依广大信心。以净智妙善资养成就。其遗余尚非粗秽。可和合除苦恼。净善与众生严成寂灭场地。平原譬起信者平等广心。上有五色。以黄为正。此譬中道正信。十香譬十度。能穷智渊底为智度。沉水能沉至水底者也。或神力或智慧力或净行力无不具足。而能远到为力度。旃檀或赤或黑或白。上旃檀则若所谓一铢闻四十里者也。以精合神。得佛力持。一切魔事不能留难。为愿度。苏合杀鬼精物。除邪通神明者也。一切能入无非善行。为方便度。鸡舌可入诸香。令人身香者也。畜精智。起明见。为慧度。零陵能止精。明目者也。治心调气除毒去邪灭秽起净。为禅度。郁金除心气蛊毒鬼疰及臭者也。离睡眠盖。寤寐常觉。为精进度。青木能寤魇寐者也。一切能忍如无痛觉。为忍度。薰陆能止痛者也。除身不善。获得解脱。无疮疣色。为戒度。白胶能除身恶气去疮?者也。和合诸度。令众不实所有。以脱内苦。为施度。甘松能和合众香。除腹胀下气者也。若不能如前但能以平等广心。起中道正信。依此诸度发清净行。为入佛性方便。亦足以严场地。细罗为粉。合土成泥。则以甚微细智。合中道正信也。

  熏闻云。方圆丈六为八角坛。当取径有丈六。正得其宜。如方等行法。亦令作坛。纵广一丈六尺。

  坛心置一金银铜木所造莲华。华中安钵。钵中先盛八月露水。水中随安所有华叶。取八圆镜各安其方围绕华钵。镜外建立十六莲华。十六香炉闲华铺设。庄严香炉。纯烧沉水无令见火。取白牛乳置十六器。乳为煎饼。并诸砂糖油饼乳糜苏合蜜姜纯酥纯蜜。于莲华外各各十六。围绕华外以奉诸佛及大菩萨。

  谷响云。八月露水得阴气之正。长水云。诸佛菩萨不食此食。为令增福示现而食。使修行者福慧具足速得圆满。如佛受纯陀最后供养。令其具足檀波罗蜜。此亦如是。

  每以食时。若在中夜。取蜜半升。用酥三合。坛前别安一小火炉。以兜楼婆香煎取香水。沐浴其炭然令猛炽。投是酥蜜于炎炉内。烧令烟尽。享佛菩萨。

  熏闻云。兜楼婆香旧云白茅香也。

  孤山云。享献也祭也。或作飨。飨者乡也。乡之然后能飨焉。谓中心向之。祭乃见飨。

  荆公云。坛前南方正等觉地。蜜五合苏三合。则参伍和合。别安小炉。则应粗而大。趣妙而小。兜楼婆赤香。合觉净善也。煎取香水。合觉净智也。沐浴其炭。则净治无烦恼烟。合觉慈力也。然令猛炽。则欲炽盛光明。投苏与蜜烧令烟尽。则欲灭和合烦恼令尽。食时与物交。中夜与物辨。于此二时皆飨正等觉。以合觉净善净智。无爱见慈力炽然光明。灭和合行令烦恼尽。此乃内所以享佛菩萨。

  令其四外遍悬幡华。于坛室中四壁敷设十方如来及诸菩萨所有形像应于当阳张卢舍那释迦弥勒阿閦弥陀。诸大变化观音形像兼金刚藏安其左右。帝释梵王。乌刍瑟摩。并蓝地迦。诸军茶利。与毗俱胝。四天王等。频那夜迦。张于门侧左右安置。

  长水云。悬幡列像。一一皆令影现镜中。欲使行人熟此境界。则于事事无碍法界之理易得证耳。若时若处。一念之中遍历十方。遍见诸佛遍行佛事遍得供养。一念既尔。尘尘皆然。

  苕溪云。西域当阳皆取东向。所是左右。则右尊而左卑也。此方敷置或可随宜。应以尊居右卑居左。如智论以舍利弗为佛右面弟子。目连为佛左面弟子。不唯西域。此方古者亦以右为尊。太尉勃。亲以兵诛诸吕氏功多。平欲让勃位。乃谢病。文帝初立病之问。平曰。高帝时。勃功不如臣。及诛诸吕。臣功亦不如勃。愿以相让勃。于是乃以大尉勃。为右丞相位第一。平徙为左丞相位第二。又高纪。二月行自雒阳。赵臣田叔孟舒等十人。召见与语。汉廷臣无出其右者。注曰。古者以右为尊。言材用无能过之者。故云不出其右也。艺文志曰。墨子宗祀。严父是以右。鬼注曰右犹尊尚也。又汉书曰。以御史大夫周昌为赵相。高祖曰。吾极知其左迁。然吾忧赵非公无可者。注云。是时尊右而卑左。故谓贬秩为左迁。诸侯王表曰。作左官之律。注云汉时依上古法。朝廷立列以右为尊仕。诸侯为左官。凡引诸文。以明右尊左卑者。比见不晓此旨。见身子为右面弟子。右肩侍父之说。凡此经论。辄有改其字。及作异解者。故此若随时之变。则设其次位以左为尊。亦复何妨。但不得擅改经字。

  熏闻云。蓝地迦青面力士也。军茶利等未见所翻。频那夜迦。旧云频那是猪头。夜迦是象鼻。此二使者也。

  荆公云。陀罗尼集经。坛场法有蓝毗迦军茶利座。孔雀明王经。蓝毗迦罗刹也。有大神力。具大光明。蓝地迦盖即蓝毗迦也。苏悉地经有忿怒军茶利菩萨。从执金刚问法。又陀罗集经有金刚军茶利菩萨。所谓军茶利者。当是此菩萨。一字佛顶轮王经有毗俱胝菩萨。又毗卢遮那神变经曰。右边毗俱胝。手垂数珠鬘。三目持发髻。尊形犹皓素圆光色无比。所谓毗俱胝。当是此菩萨。频那夜迦障碍神也。苏悉地经云。一切魔族频那夜迦。自帝释四王皆护法。涅槃云。我今所供虽复微少。令汝具足檀波罗蜜。斯乃因少果多也。

  又取八镜覆悬虚空。与坛场中所安之镜方面相对。使其形影重重相涉。

  熏闻云。盖表如来藏理事交彻。一为无量。无量为一。

  荆公云。此八镜佛智也。与彼八镜互相摄入。

  于初七中。至诚顶礼十方如来。诸大菩萨阿罗汉号。恒于六时诵咒围坛至心行道。一时常行一百八遍。第二七中。一向专心发菩萨愿。心无间断。我毗奈耶先有愿教。第三七中。于十二时一向持佛般怛罗咒。至第七日十方如来一时出现。镜交光处承佛摩顶。

  苕溪云。所言每一百八遍。常于六时诵咒围坛。至心常行一百八遍。斯是行道遍数。

  补遗云。华严日夜各分为初中后。肇师注小般若三时云。从旦至辰名初日分。从辰至未名中日分。从未至戌名后日分。此经意显舍身无间。若诸经六时者。应随四时日夜刻数多少长短均而分之。

  苕溪云。愿教如梵网经十大愿等。

  熏闻云。梵网云若佛子常应发一切愿。孝顺父母师僧一。愿得好师二。同学善知识三。教我大乘经律四。十发趣五。十长养六。十金刚七。十地使我开解八。如法修行九。坚持佛戒宁舍身命念念不去心十。若一切菩萨不发是愿者。是犯轻垢罪。又云若佛子发是十大愿已。持佛禁戒。作是愿言。宁以此身投于炽然猛火大坑刀山。终不毁犯三世诸佛经律。与一切女人作不净行等。云云。

  补遗云。三七日约数。多止于三者。以阳数至于九故也。诸经显密又多止于七者。如法华文句云。数法有小七大七。大七有七七四十九。记云此方数法。黄帝所立有二不同。下数十万为亿。上数亿亿为亿。七数亦然。故以七七而为大七。于小七成四十九也。今谓大七至于四十九者。以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故也。诸法约数。必须随顺世法应阴阳五行之数。数与非数。皆如来藏中法耳。何世法之有哉。然亿亿为亿。恐应云万万为亿。

  荆公云。三各七日合觉数也。建立道场。以礼佛法僧为最初方便。故初七中至诚顶礼如来菩萨阿罗汉号。诵咒行道。则依不思议力发行。一时常行一百八遍。则示以此除百八烦恼。二七发愿。则已发行。方以愿力持之。有愿无行。则愿无实。三七十二时一向持咒。则纯依佛不思议力。十二时则倍初七中七行道道场以精进成就。故十方如来一时出现。镜交光处。则所谓能以妙力回佛慈光。向佛安住。犹如双镜光明相对。其中妙影重重相入也。

  手鉴云。五悔之法。依离垢慧所问礼佛法经总有八重。一供养佛。二赞佛德。三礼佛。余即五悔。又智论云。菩萨昼夜三时各三事。功德无量。转得近佛。若依善戒经。但有二事。谓忏悔回向。皆随时广略。然悔名陈露先罪。悔名改往修来。除恶业障。然有二种。若犯遮罪。先当依教作法悔之。若犯性罪。应须起行。此复二种。一事行。如方等经及礼佛等。二依理观。如普贤观端坐念实相。名第一忏。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礼佛下别明对治。礼佛除我慢。以我慢故不能礼敬。今摧我慢山。即是除恶起信敬善。劝请除谤法障。起慈善根。随喜除嫉妒障。为庆悦故。平等善根回向破狭劣障。成广大善心无限故。发愿破邪倒罪。即导前四令至所在。一愿至初住真因。二愿至妙觉极果。文殊问经云。昼夜六时勤行五悔。不假苦行能至菩提。如斯五法尚能入位。况灭罪乎。

  释要云。行人建立道场。自供养凡有八事。能治八障。成就八善。一供养。除悭贪障。感大富贵。二叹佛。除口障。得无碍辨。三礼佛。除我慢障。得尊贵身。四忏悔。除三障四魔。得依正具足。五劝请。除谤法障。得多闻智慧。六随喜。除嫉妒障。得大眷属。七回向。除狭劣障。成广大善。八发愿。除退屈障。能总持诸行。愿如束物。所行即无舒散。垂终若得愿力则恶念不生。不牵恶道即生善处。

  即于道场修三摩地。能令如是末世修学身心明净犹如琉璃。

  苕溪云。此观行净或六根净。

  阿难。若此比丘本受戒师及同会中十比丘等。其中有一不清净者。如是道场多不成就。

  方等陀罗尼云。行此法时。十人已还。天台依之。经有明制。不可逾也。世有修法华等行者。或多增人数。或长延日限。广邀士女。来会香华。止存诳俗之心。宁为感圣之道。至有烧身臂指。先告四方。纵不苟财亦成沽誉。内盲理观。外掇讥嫌。如此师徒予见之矣。大经云。有四种法。为大涅槃而作近因。一者亲近善友。二者专心听法。三者系念思惟。四者如法修行。若离四法勤修苦行得涅槃者。无有是处。彼诫但修苦行。实求涅槃者尚为不可。况沽誉乎。况苟财乎。真修行人请思此语。

  从三七后。端坐安居经一百日。

  重闻云。此与止观所说九十日常坐一往是同。但今兼前三七日行法为异。故下判属半行半坐三昧。应知正修首楞严定。亦如普贤观云端坐念实相。妙胜定经云。但能直心坐禅。即是第一忏悔。问前科经文从持戒诵咒以来俱名助行。今端坐修定岂非正行耶。答前乃分其大纲。不可责其细目。况今略示坐仪日限。更不委明定相。予尝有此经礼诵仪一卷。以备早暮熏奉之式。须者行之。

  有利根者。不起于座得须陀洹。纵其身心圣果未成。决定自知成佛不谬。

  孤山云。须陀洹按位即圆初信。若依涅槃乃是初入别圆地住。苟不然者。岂得自知成佛不谬耶。

  汝问道场。建立如是。

  苕溪云。天台止观示四种三昧。摄一切行法。一曰常坐。如一行三昧。二曰常行。如佛立三昧。三曰半行半坐。如方等法华。四曰随自意。如请观音等诸大乘经。今经所属亦半行半坐也。坛法行相。此土末世行之惟艰。然所诵咒。下文亦许不入道场。故使有缘随器受益。

  阿难顶礼佛足而白佛言。自我出家。恃佛憍爱。求多闻故未证无为。遭彼梵天邪术所禁。心虽明了。力不自由。赖遇文殊令我解脱。虽蒙如来佛顶神咒冥护其力。尚未亲闻。

  唯愿大慈。重为宣说。悲救此会诸修行辈。末及当来在轮回者。承佛密音。身意解脱。

  于时会中一切大众普皆作礼。伫闻如来秘密章句。

  尔时世尊从肉髻中涌百宝光。光中涌出千叶宝莲。有化如来坐宝华中。顶放十道百宝光明。一一光明皆遍示现十恒河沙金刚密迹。擎山持杵遍虚空界。

  补遗云。此第六番放光。经初说咒往护。顶放百宝无畏光明。光中亦出千叶宝莲有佛化身。与此事同。皆为表法。所说咒法无上尊极故。从肉髻者。经初收光。收必自髻。全以所收之光。再为发挥宣说前来往护神咒。百宝光表百法界。千叶华表千如。有化如来坐华。表千法同一觉性。从佛顶现。表千法是佛所证无上之法。化佛顶又现十道百宝光。表千法门佛理齐也。然初从佛顶现化佛。又从化佛现金刚密迹擎山持杵。表此神咒即生善灭恶之用。

  熏闻云。无上依经云。顶骨涌起自然成髻。

  大众仰观畏爱兼抱。求佛哀祐。一心听佛无见顶相放光如来宣说神咒。

  谷响云。畏金刚擎山持杵。爱如来坐华放光。由兹二事兼并怀抱。孤山云。诸经神咒例皆不翻。天台会释不出四悉檀意。一云咒者鬼神王名。称其王名。部落敬主不敢为非。此世界义。二云咒者如军中密号。唱号相应。无所诃问。不相应者即执治之。此为人义。三云咒者密默遮恶余无识者。如微贱人奔逃异国。讹称王子。因以公主妻之。而多瞋难事。有一明人从其国来。主往诉之。其人语曰。若当瞋时。应说偈云。无亲游他国。欺诳一切人。粗食是常食。何劳复作瞋。说是偈时默然瞋歇。即对治义。四云咒者诸佛密语。唯圣乃知。如王索先陀婆。一名而具四实。谓盐水器马也。群下莫晓。唯智臣解之。咒亦如是。秪一法语。遍有诸力。病愈罪除生善合道。即第一义。具此四义故存本音。五不翻中即秘密故不翻。谷响云。一秘密故不翻。即陀罗尼。二多含故不翻。谓薄伽梵。三此方无故不翻。如阎浮树。四顺古故不翻。谓阿耨菩提等实可翻之。但摩腾以来多存梵故后皆仿之。五生善故不翻。如般若尊重智慧轻薄。故存梵。于四例中即翻字不翻音。一翻字不翻音。诸经咒词。二翻音不翻字。如华严中[歹*(厂@(ㄙ*ㄙ))]字以作此方万字音翻之。而字体犹是梵书故。三音字俱翻。经文是也。四音字俱不翻。西来梵夹。

  补遗云。孤山云纵翻华言。义亦莫晓。例如典语召物。物实不异。而庸俗不知。圣地密言凡岂能解。其犹大武柔毛。以召牛羊。清涤清酌。以召水酒。而凡庸者不知此为何语。显秘之说亦复如是。

  鬼神王名者。所领各有部分居处耳。圣智者。涅槃菩萨品迦叶云。如来密语甚深难解。譬如大王告诸群臣先陀婆来。先陀婆者一名四实。一盐二器三水四马。若王洗时索先陀婆即便奉水。若王食时即便奉盐。若王食已欲饮浆时即便奉器。若王欲游即便奉驾。

  南无萨怛他苏伽多耶阿罗诃帝三藐三菩陀写(一)萨怛他佛陀俱知瑟尼钐(二)南无萨婆勃陀勃地萨跢鞞弊(三)(毗迦切)南无萨多南三藐三菩陀俱知南(四)娑舍啰婆迦僧伽喃(五)南无庐鸡阿罗汉跢喃(六)南无苏卢多波那喃(七)南无婆羯唎陀伽弥喃(八)南无卢鸡三藐伽跢喃(九)三藐伽波啰底波多那喃(十)南无提婆离瑟?(十一)南无悉陀耶毗地耶陀啰离瑟?(十二)舍波奴揭啰诃娑诃娑啰摩他喃(十三)南无䟦罗诃摩泥(十四)南无因陀啰耶(十五)南无婆伽婆帝(十六)嚧陀啰耶(十七)乌摩般帝(十八)裟醯夜耶(十九)南无婆伽婆帝(二十)那罗野拏耶(二十一)槃遮摩诃三慕陀啰(二十二)南无悉羯唎多耶(二十三)南无婆伽婆帝(二十四)摩诃迦罗耶(二十五)地唎般剌那伽啰(二十六)毗陀啰波拏迦啰耶(二十七)阿地目帝(二十八)尸摩舍那泥婆悉泥(二十九)摩怛唎伽拏(三十)南无悉羯唎多耶(三十一)南无婆伽婆帝(三十二)多他伽跢俱啰耶(三十三)南无般头摩俱啰耶(三十四)南无䟦阇罗俱啰耶(三十五)南无摩尼俱啰耶(三十六)南无伽阇俱啰耶(三十七)南无婆伽婆帝(三十八)帝唎茶输啰西那(三十九)波啰诃啰拏啰阇耶(四十)跢他伽多耶(四十一)南无婆伽婆帝(四十二)南无阿弥多婆耶(四十三)哆他伽多耶(四十四)阿啰诃帝(四十五)三藐三菩陀耶(四十六)南无婆伽婆帝(四十七)阿刍鞞耶(四十八)跢他伽多耶(四十九)阿啰诃帝(五十)三藐三菩陀耶(五十一)南无婆伽婆帝(五十二)鞞沙阇耶俱嚧吠柱唎耶(五十三)般啰婆啰阇耶(五十四)跢他伽多耶(五十五)南无婆伽婆帝(五十六)三补师毖多(五十七)萨怜捺啰剌阇耶(五十八)跢他伽多耶(五十九)阿啰诃帝(六十)三藐三菩陀耶(六十一)南无婆伽婆帝(六十二)舍鸡野母那曳(六十三)跢他伽多耶(六十四)阿啰诃帝(六十五)三藐三菩陀耶(六十六)南无婆伽婆帝(六十七)剌怛那鸡都啰阇耶(六十八)跢他伽多耶(六十九)阿啰诃帝(七十)三藐三菩陀耶(七十一)帝瓢南无萨羯唎多(七十二)翳昙婆伽婆多(七十三)萨怛他伽都瑟尼钐(七十四)萨怛多般怛㘕(七十五)南无阿婆啰视耽(七十六)般啰帝扬歧啰(七十七)萨啰婆部多揭啰诃(七十八)尼羯啰诃揭迦啰诃尼(七十九)䟦啰毖地耶叱陀你(八十)阿迦啰蜜唎柱(八十一)般唎怛啰耶儜揭唎(八十二)萨啰婆槃陀那目叉尼(八十三)萨啰婆突瑟吒(八十四)突悉乏般那你伐啰尼(八十五)赭都啰失帝南(八十六)羯啰诃婆诃萨啰若阇(八十七)毗多崩娑那羯唎(八十八)阿瑟吒冰舍帝南(八十九)那叉刹怛啰若阇(九十)波啰萨陀那羯唎(九十一)阿瑟吒南(九十二)摩诃揭啰诃若阇(九十三)毗多崩萨那羯唎(九十四)萨婆舍都嚧你婆啰若阇(九十五)呼蓝突悉乏难遮那舍尼(九十六)毖沙舍悉怛啰(九十七)阿吉尼乌陀迦啰若阇(九十八)阿般啰视多具啰(九十九)摩诃般啰战持(一百)摩诃叠多(一百一)摩诃帝阇(二)摩诃税多阇婆啰(三)摩诃䟦啰槃陀啰婆悉你(四)阿唎耶多啰(五)毗唎俱知(六)誓婆毗阇耶(七)䟦阇啰摩礼底(八)毗舍嚧多(九)勃腾罔迦(十)䟦阇啰制喝那阿遮(一百十一)摩啰制婆般啰质多(十二)䟦阇啰擅持(十三)毗舍啰遮(十四)扇多舍鞞提婆补视多(十五)苏摩嚧波(十六)摩诃税多(十七)阿唎耶多啰(十八)摩诃婆啰阿般啰(十九)䟦阇啰商羯啰制婆(二十)䟦阇啰俱摩唎(一百二十一)俱蓝陀唎(二十二)䟦阇啰喝萨多遮(二十三)毗地耶干遮那摩唎迦(二十四)啒苏母婆羯啰跢那(二十五)鞞嚧遮那俱唎耶(二十六)夜啰菟瑟尼钐(二十七)毗折㘕婆摩尼遮(二十八)䟦阇啰迦那迦波啰婆(二十九)嚧阇那䟦阇啰顿稚遮(三十)税多遮迦摩啰(一百三十一)刹奢尸波啰婆(三十二)翳帝夷帝(三十三)母陀啰羯拏(三十四)娑鞞啰忏(三十五)掘梵都(三十六)印兔那么么写(三十七)(诵咒者至此句称弟子某甲受持)乌?(三十八)唎瑟揭拏(三十九)般剌舍悉多(四十)萨怛他伽都瑟尼钐(一百四十一)虎?(四十二)都嚧雍(四十三)瞻婆那(四十四)虎?(四十五)都嚧雍(四十六)悉耽婆那(四十七)虎?(四十八)都嚧雍(四十九)波罗瑟地耶三般叉拏羯啰(五十)虎?(一百五十一)都嚧雍(五十二)萨婆药叉喝啰刹娑(五十三)揭啰诃若阇(五十四)毗腾崩萨那羯啰(五十五)虎?(五十六)都嚧雍(五十七)者都啰尸底南(五十八)揭啰诃娑诃萨啰南(五十九)毗腾崩萨那啰(六十)虎?(一百六十一)都嚧雍(六十二)啰叉(六十三)婆伽梵(六十四)萨怛他伽都瑟尼钐(六十五)波啰点阇吉唎(六十六)摩诃娑诃萨啰(六十七)勃树娑诃萨啰室唎沙(六十八)俱知娑诃萨泥帝㘑(六十九)阿弊提视婆唎多(七十)吒吒罂迦(一百七十一)摩诃䟦阇嚧陀啰(七十二)帝唎菩婆那(七十三)曼茶罗(七十四)乌?(七十五)莎悉帝薄婆都(七十六)么么(七十七)印兔那么么写(七十八)(至此句准前称名若俗人称弟子某甲)啰阇婆夜(七十九)主啰䟦夜(八十)阿祇尼婆夜(一百八十一)乌陀迦婆夜(八十二)毗沙婆夜(八十三)舍萨多啰婆夜(八十四)婆啰斫羯啰婆夜(八十五)突毖叉婆夜(八十六)阿舍你婆夜(八十七)阿迦啰蜜唎柱婆夜(八十八)陀啰尼部弥剑波伽波陀婆夜(八十九)乌啰迦婆多婆夜(九十)剌阇坛茶婆夜(一百九十一)那伽婆夜(九十二)毗条怛婆夜(九十三)苏波啰拏婆夜(九十四)药叉揭啰诃(九十五)啰叉私揭啰诃(九十六)毕唎多揭啰诃(九十七)毗舍遮揭啰诃(九十八)部多揭啰诃(九十九)鸠槃茶揭啰诃(二百)补丹那揭啰诃(二百一)迦吒补丹那揭啰诃(二)悉干度揭啰诃(三)阿播悉摩啰揭啰诃(四)乌檀摩陀揭啰诃(五)车夜揭啰诃(六)醯唎婆帝揭啰诃(七)社多诃唎南(八)揭婆诃唎南(九)嚧地啰诃唎南(十)忙娑诃唎南(二百一十一)谜陀诃唎南(十二)摩阇诃唎南(十三)阇多诃唎女(十四)视比多诃唎南(十五)毗多诃唎南(十六)婆多诃唎南(十七)阿输遮诃唎女(十八)质多诃唎女(十九)帝钐萨鞞钐(二十)萨婆揭啰诃南(二百二十一)毗陀耶阇瞋陀夜弥(二十二)鸡啰夜弥(二十三)波唎跋啰者迦讫唎担(二十四)毗陀夜阇真陀夜弥(二十五)鸡啰夜弥(二十六)茶演尼讫唎担(二十七)毗陀夜阇瞋陀夜弥(二十八)鸡啰夜弥(二十九)摩诃般输般怛夜(三十)嚧陀啰讫唎担(二百三十一)毗陀夜阇瞋陀夜弥(三十二)鸡啰夜弥(三十三)那啰夜拏讫唎担(三十四)毗陀夜阇瞋陀夜弥(三十五)鸡啰夜弥(三十六)怛埵伽嚧茶西讫唎担(三十七)毗陀夜阇瞋陀夜弥(三十八)鸡啰夜弥(三十九)摩诃迦啰摩怛唎伽拏讫唎担(四十)毗陀夜阇瞋陀夜弥(二百四十一)鸡啰夜弥(四十二)迦波唎迦讫唎担(四十三)毗陀夜阇瞋陀夜弥(四十四)鸡啰夜弥(四十五)阇耶羯啰摩度羯啰(四十六)萨婆啰他娑达那讫唎担(四十七)毗陀夜阇瞋陀夜弥(四十八)鸡啰夜弥(四十九)赭咄啰婆耆你讫唎担(五十)毗陀夜阇瞋陀夜弥(二百五十一)鸡啰夜弥(五十二)毗唎羊讫唎知(五十三)难陀鸡沙啰伽那般帝(五十四)索醯夜讫唎担(五十五)毗陀夜阇瞋陀夜弥(五十六)鸡啰夜弥(五十七)那揭那舍啰婆拏讫唎担(五十八)毗陀夜阇瞋陀夜弥(五十九)鸡啰夜弥(六十)阿罗汉讫唎担毗陀夜阇瞋陀夜弥(二百六十一)鸡啰夜弥(六十二)毗多啰伽讫唎担(六十三)毗陀夜阇瞋陀夜弥(六十四)鸡啰夜弥䟦阇啰波你(六十五)具醯夜具醯夜(六十六)迦地般帝讫唎担(六十七)毗陀夜阇瞋陀夜弥(六十八)鸡啰夜弥(六十九)啰叉罔(七十)婆伽梵(二百七十一)印兔那么么写(七十二。至此依前称弟子名)婆伽梵(七十三)萨怛多般怛啰(七十四)南无粹都帝(七十五)阿悉多那啰剌迦(七十六)波啰婆悉普吒(七十七)毗迦萨怛多钵帝唎(七十八)什佛啰什佛啰(七十九)陀啰陀啰(八十)频陀啰频陀啰瞋陀瞋陀(二百八十一)虎?(八十二)虎?(八十三)泮吒(八十四)泮吒泮吒泮吒泮吒(八十五)娑诃(八十六)醯醯泮(八十七)阿牟迦耶泮(八十八)阿波啰提诃多泮(八十九)婆啰波啰陀泮(九十)阿素啰毗陀啰波迦泮(二百九十一)萨婆提鞞弊泮(九十二)萨婆那伽弊泮(九十三)萨婆药叉弊泮(九十四)萨婆乾闼婆弊泮(九十五)萨婆补丹那弊泮(九十六)迦吒补丹那弊泮(九十七)萨婆突狼枳帝弊泮(九十八)萨婆突涩比?讫瑟帝弊泮(九十九)萨婆什婆唎弊泮(三百)萨婆阿播悉摩?弊泮(三百一)萨婆舍啰婆拏弊泮(二)萨婆地帝鸡弊泮(三)萨婆怛摩陀继弊泮(四)萨婆毗陀耶啰誓遮?弊泮(五)阇夜羯啰摩度羯啰(六)萨婆罗他娑陀鸡弊泮(七)毗地夜遮唎弊泮(八)者都啰缚耆你弊泮(九)䟦阇啰俱摩唎(十)毗陀夜啰誓弊泮(三百一十一)摩诃波啰丁羊叉耆唎弊泮(十二)跋阇啰商羯啰夜(十三)波啰丈耆啰阇耶泮(十四)摩诃迦啰夜(十五)摩诃末怛唎迦拏(十六)南无娑羯唎多夜泮(十七)毖瑟拏婢曳泮(十八)勃啰诃牟尼曳泮(十九)阿耆尼曳泮(二十)摩诃羯唎曳泮(三百二十一)羯啰檀迟曳泮(二十二)蔑怛唎曳泮(二十三)唠怛唎曳泮(二十四)遮文茶曳泮(二十五)羯逻啰怛唎曳泮(二十六)迦般唎曳泮(二十七)阿地目质多迦尸摩舍那(二十八)婆私你曳泮(二十九)演吉质(三十)萨埵婆写(三百三十一)么么印兔那么么写(三十二)(至此句依前称弟子某甲)突瑟吒质多(三十三)阿末怛唎质多(三十四)乌阇诃啰(三十五)伽婆诃啰(三十六)嚧地啰诃啰(三十七)婆娑诃啰(三十八)摩阇诃啰(三十九)阇多诃啰(四十)视毖多诃啰(三百四十一)跋略夜诃啰(四十二)乾陀诃啰(四十三)布史波诃啰(四十四)颇啰诃啰(四十五)婆写诃啰(四十六)般波质多(四十七)突瑟吒质多(四十八)唠陀啰质多(四十九)药叉揭啰诃(五十)啰刹娑揭啰诃(三百五十一)闭㘑多揭啰诃(五十二)毗舍遮揭啰诃(五十三)部多揭啰诃(五十四)鸠槃茶揭啰诃(五十五)悉乾陀揭啰诃(五十六)乌怛摩陀揭啰诃(五十七)车夜揭啰诃(五十八)阿播萨摩啰揭啰诃(五十九)宅袪革茶耆尼揭啰诃(六十)唎佛帝揭啰诃(三百六十一)阇弥迦揭啰诃(六十二)舍俱尼揭啰诃(六十三)姥陀啰难地迦揭啰诃(六十四)阿蓝婆揭啰诃(六十五)干度波尼揭啰诃(六十六)什伐啰堙迦醯迦(六十七)坠帝药迦(六十八)怛隶帝药迦(六十九)者突托迦(七十)昵提什伐啰毖钐摩什伐啰(三百七十一)薄底迦(七十二)鼻底迦(七十三)室隶瑟蜜迦(七十四)娑你般帝迦(七十五)萨婆什伐啰(七十六)室嚧吉帝(七十七)末陀鞞达嚧制剑(七十八)阿绮嚧钳(七十九)目佉嚧钳(八十)羯唎突嚧钳(三百八十一)揭啰诃揭蓝(八十二)羯拏输蓝(八十三)惮多输蓝(八十四)迄唎夜输蓝(八十五)末么输蓝(八十六)䟦唎室婆输蓝(八十七)毖栗瑟吒输蓝(八十八)乌陀啰输蓝(八十九)羯知输蓝(九十)跋悉帝输蓝(三百九十一)邬嚧输蓝(九十二)常伽输蓝(九十三)喝悉多输蓝(九十四)跋陀输蓝(九十五)娑房盎伽般啰丈伽输蓝(九十六)部多毖跢茶(九十七)茶耆尼什婆啰(九十八)陀突嚧迦建咄嚧吉知婆路多毗(九十九)萨般嚧诃凌伽(四百)输沙怛啰娑那羯啰(四百一)毗沙喻迦(二)阿耆尼乌陀迦(三)末啰鞞啰建哆啰(四)阿迦啰蜜唎咄怛敛部迦(五)地栗剌吒(六)毖唎瑟质迦(七)萨婆那俱啰(八)肆引伽弊揭啰唎药叉怛啰刍(九)末啰视吠帝钐婆鞞钐(十)悉怛多钵怛啰(四百一十一)摩诃跋阇嚧瑟尼钐(十二)摩诃般赖丈耆蓝(十三)夜波突陀舍喻阇那(十四)辫怛隶拏(十五)毗陀耶槃昙迦嚧弥(十六)帝殊槃昙迦嚧弥(十七)般啰毗陀槃昙迦嚧弥(十八)哆侄他(十九)唵(二十)阿那隶(四百二十一)毗舍提(二十二)鞞啰跋阇啰陀唎(二十三)槃陀槃陀你(二十四)䟦阇啰谤尼泮(二十五)虎?都嚧瓮泮(二十六)莎婆诃(二十七)

  阿难。是佛顶光聚悉怛多般怛罗秘密伽陀微妙章句。出生十方一切诸佛。十方如来因此咒心。得成无上正遍知觉。十方如来执此咒心。降伏诸魔制诸外道。十方如来乘此咒心。坐宝莲华应微尘国。十方如来含此咒心。于微尘国转大法轮。

  长水云。悉怛多般怛啰云白伞盖。即指藏心。不与妄染相应。故云白。遍覆一切法。故云盖。从此流演秘密神咒。故云咒心。又是一切咒中之总要故。无有一佛不因此咒而成正觉制诸魔外应诸国土转大法轮也。

  苕溪云。总言咒心者。即前文云斯是如来无见顶相无为心佛所说心咒也。

  熏闻云。此以心咒释心咒。沇疏云。从如来藏心之所流出。故名咒心。又云或是十方如来心印法门。故名咒心。亦是秘密藏中精要之法。故名咒心。此取咒中精要释咒心故。智者说心有三种。一虑知心。二草木心。三积聚精要心。今秘密藏是积聚之义。咒心即精要心。然咒谓咒诅。亦曰咒愿。佛以此语诅愿众生生善灭恶革凡成圣。若果羸之咒螟蛉也。是亦密诠首楞严义与前显说力用无殊。但被物之异耳。天台止观五略。初发大心。方言中云质多者天竺音。此方言心。即虑知之心也。天竺又称汗栗䭾。此方称是草木之心也。又称矣栗䭾。此方是积聚精要者为心也。此经心之一字。要须原其梵语。随文对翻。方能定其法喻亲切。

  补遗云。此约出生佛界。以显神咒之功也。初二句总明。次十方下别明。言十方诸佛得此咒故八相成道。初因此咒心者。为因地入道门。该乎兜率降神入胎出胎出家逾城等相也。得成正觉成道相也。执此咒心者。咒有破恶义。内执破惑心。外以降魔也。乘者。下至第八行仪转法轮也。法华明以诸法空为座。此言诸佛以咒心为所生之法亦如之。所以外坐莲华应物也。含者具法义。咒以具足百界千法。故外能微尘现大也。

  十方如来持此咒心。能于十方摩顶授记。自果未成。亦于十方蒙佛授记。十方如来依此咒心。能于十方拔济群苦。所谓地狱饿鬼畜生。盲聋喑哑。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大小诸横同时解脱。贼难兵难王难狱难。风水火难。饥渴贫穷应念销散。十方如来随此咒心。能于十方事善知识。四威仪中供养如意。恒沙如来会中推为大法王子。

  持者念力。内有念持之力。外能授众生记莂也。自果未成者。此言十方诸佛自凡入圣。初入分果。未成妙觉。故蒙佛记也。授记于人并自蒙授记。必资内念之力也。依取依赖义。自行依赖神咒。以道化他亦依赖之也。随取侍奉义。自行随奉神咒。外能侍奉知识等也。补遗云。诸文云五阴盛。涅槃十一云。何名五阴盛苦。生苦乃至求不得苦。名为五阴盛苦。此则八苦。前七为别。后一为总。为有五阴盛身故。故有众苦。亦如老子云。吾有大患为吾有身。故知必须直下忘我。本无有身受彼生死。非作故无。本性无故。

  孤山云。灌顶经云。大横有九。小横无数。

  熏闻云。彼经第十二云。一者横病。二者横有口舌。三者横遭县官。四者身羸无福又持戒不[宋-木+尤]。横为鬼神之所得便。五者横为劫贼之所剥脱。六者横为水火漂焚。七者横为杂类禽兽所啖。八者横为冤仇符书魇祷。邪神牵引。未得其福。但受其殃。先亡牵引亦名横死。九者有病不治。又不修福。汤药不顺。针灸失度。不直良医。为病所因于是灭亡。又信世间妖孽之师为作恐动。寒热语言妄发?福。所犯者多。心自不正。不能自定。卜问觅?。杀猪狗牛羊种种畜生。解奏神明。呼诸魍魉鬼神请乞福祚。欲望长生终不能得。愚痴迷惑信邪倒见。死入地狱。展转其中无解脱时。是名九横。

  补遗云。横为冤仇等。者为字去声呼。本为假符书害怨仇者。反以邪神牵引。未得报怨之福。反受其?也。为作恐动寒热言语者。邪师因其寒热之病。附出诳言以恐动之也。卜问觅?者。凡病者必求?因也。解奏神明者。解字古买反。欲解散其?也。奏若道士奏章。涅槃亦说有九横死。涅槃高贵德王品云。有九种因缘能夭其寿。一者知食不安而反食。二者多食。三者宿食未消而更食。四者大小便利不随时节。五者病时不随医教。六者不随瞻病者教。七者强耐不吐。八者夜行为恶鬼打。九者房室过差。

  谷响云。夫昔因不纯。今多枉横。假修心行道之力。藉秘咒冥加之功。枉横俱消各尽天命。且世之迷者。率冀富同猗顿寿类容彭。朝为蝉翼之善。暮望丘陵之福。而不省圣力冥资。翻谓佛言无验。法言曰。寿可益欤。曰德。曰回牛岂不德耶。曰德故尔。如使回也残牛也贼。焉得尔。注曰。言复甚也。且儒之达者尚知潜益。而不以病夭为疑。况学佛之徒。了三界空华。见世间梦事。何富寿之有乎。若然者。则克荷斯经无惭德矣。

  十方如来行此咒心。能于十方摄受亲因。令诸小乘闻秘密藏不生惊怖。十方如来诵此咒心。成无上觉。坐菩提树。入大涅槃。十方如来传此咒心。于灭度后付佛法事。究竟住持。严净戒律悉得清净。

  行取按行上能治下之义。内心以神咒治己惑业。外能开小即大也。诵谓刹那无间之义。于此秘密藏心刹那无间。而成无上道坐道场入涅槃。故能从因通至果地至涅槃相也。文中因说通义。兼前成道也。传持之义直至灭后。与前第九同涅槃相也。亦可成无上觉指妙觉。与分果不同也。总云出生如是初住分果八相也。

  孤山云。然此并是密说常住真心周遍法界。故有因果自他生善灭恶若福若智等种种功德耳。

  若我说是佛顶光聚般怛罗咒。从旦至暮音声相联。字句中间亦不重叠。经恒沙劫终不能尽。亦说此咒名如来顶。

  汝等有学。未尽轮回。发心至诚取阿罗汉。不持此咒而坐道场。令其身心远诸魔事。无有是处。

  阿难。若诸世界随所国土所有众生。随国所生桦皮贝叶纸素白㲲。书写此咒贮于香囊。是人心昏未能诵忆。或带身上。或书宅中。当知是人尽其生年。一切诸毒所不能害。

  西竺贝叶。此土纸素。书咒信受者。三毒不起。诸魔远离。

  阿难。我今为汝更说此咒。救护世间得大无畏。成就众生出世间智。

  出世间智。三乘妙心即时顿悟。

  若我灭后。末世众生。有能自诵若教他诵。当知如是诵持众生。火不能烧。水不能溺。大毒小毒所不能害。如是乃至龙天鬼神精祇魔魅所有恶咒皆不能着。心得正受。一切咒诅厌蛊毒药金毒银毒草木虫蛇万物毒气。入此人口成甘露味。一切恶星并诸鬼神碜心毒人。于如是人不能起恶。毗那夜迦诸恶鬼王并其眷属。皆领深恩常加守护。

  荆公云。正受亦名正定。正定中所受境界谓之正受。异于无明所缘境故。圆觉经三昧正受。

  熏闻云。厌蛊者。应法师云。厌鬼名。眠内不祥。伏合人心曰厌。蛊腹中蛊。谓蛊行毒也。声类作弋者反。谓虫物害人也。正法华经有蛊狐。旧维摩经有妖蛊。应师并同声类音之。今但音古。

  补遗云。梵网亦云生金银毒。谓此二物和毒味损物者也。

  阿难。当知是咒常有八万四千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金刚藏王菩萨种族。一一皆有诸金刚众而为眷属。昼夜随侍。设有众生于散乱心非三摩地。心忆口持。是金刚王常随从彼诸善男子。何况决定菩提心者。此诸金刚菩萨藏王。精心阴速发彼神识。是人应时心能记忆八万四千恒河沙劫。周遍了知。得无疑惑。

  熏闻云。那由他此当万亿。俱胝此当千万。见应师音义。

  荆公云。那由他此当京数。俱胝此当亿数。金刚藏王。慈恩翻首楞严为金刚藏。然则此诸菩萨证此定故以是为名。

  补遗云。阴心精速。谓金刚藏王得如来藏心。去惑纯精。阴密神速。发彼持咒之人神识也。

  兴福云。初鬼神获恩。后遁迹潜加。

  从第一劫乃至后身。生生不生药叉罗刹。及富单那迦吒富单那鸠槃荼毗舍遮等。并诸饿鬼有形无形有想无想。如是恶处。是善男子若读若诵若书若写若带若藏。诸色供养。劫劫不生贫穷下贱不可乐处。

  熏闻云。富单那一云臭饿。迦吒富单那此云辛奇臭饿。迦吒盖即竭吒富单那。此云辛臭鬼。

  此诸众生。纵其自身不作福业。十方如来所有功德悉与此人。由是得于恒河沙阿僧祇不可说不可说劫常与诸佛同生一处。无量功德如恶叉聚。同处勋修永无分散。

  如恶叉聚。喻与诸佛无分散也。

  是故能令破戒之人戒根清净。未得戒者令其得戒。未精进者令得精进。无智慧者令得智慧。不清净者速得清净。不持斋戒自成斋戒。

  苕溪云。于未受持时。谓犯戒已。未经忏悔重受之时也。此约在家者言之。出家二众次文别说。

  阿难。是善男子持此咒时。设犯禁戒于未受时。持咒之后。众破戒罪无问轻重一时销灭。纵经饮酒食啖五辛种种不净。一切诸佛菩萨金刚天仙鬼神不将为过。设着不净破弊衣服。一行一住悉同清净。纵不作坛不入道场亦不行道。诵持此咒还同入坛行道功德无有异也。若造五逆无间重罪及诸比丘比丘尼四弃八弃。诵此咒已。如是重业。犹如猛风吹散沙聚。悉皆灭除更无毫发。

  熏闻云。珙钞引俱舍颂曰。约处唯除北。约人除扇榹。敕皆反。四身一语业。三杀一虚诳。一杀生加行。无间一劫熟。随罪增苦增。八比丘分二。以为所破僧。云云。

  补遗云。言五逆罪。约处除北洲。约人除黄门。四属身业。破僧口业。三属杀。破僧但虚诳。出佛身血但杀之加行。方便罪耳。不成正罪故。又佛不可杀故。一逆乃受一劫无间狱罪。熟谓生彼也。随罪增苦增。应是凡二逆受二劫等。八比丘分二。以极少言之也。本八比丘为一切众。破之成二众。更相是非。四人已上成众。故以八比丘言之。若俱舍明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破僧。提婆白佛欲出家。佛不许。学通欲破僧行。出佛身血。佛在阿耨达池说。我于耆阇崛山经行。提婆于高崖举石以掷我头。山神以手接石。小片迸堕伤佛拇指。出俱舍业品。扇榹黄门也。北洲并黄门以父母于子少爱心。无重恩故。非无间业。四身一语业。前四属身业破僧属口业。三杀一虚诳。破僧一虚诳也。一杀生加行出佛身血。以如来佛身不可害故。得杀生加行罪。无根本罪。无间一劫熟。随罪增苦增。一句明时处。一句明苦增。随有多逆。感无间若。多若具故。八比丘分二。以为所破僧。破僧有二。谓转法轮僧并羯磨僧。转法轮僧唯在佛世。羯磨僧通佛灭后。破转法轮。以有佛故须九人。破羯磨以八人。以八比丘分二。四为正众。四为邪众。又有同类五逆。

  阿难。若有众主。从无量无数劫来。所有一切轻重罪障。从前世来未及忏悔。若能读诵书写此咒身上带持。若安住处庄宅园馆。如是积业犹汤销雪。不久皆得悟无生忍。

  普贤观云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今咒力亦然。

  复次阿难。若有女人未生男女。欲求孕者。若能至心忆念斯咒。或身上带此悉怛多般怛罗者。便生福德智慧男女。求长命者即得长命。欲求果报速圆满者速得圆满。身命色力亦复如是。命终之后随愿往生十方国土。必定不生边地下贱。何况杂形。

  命终尚能随愿往生诸佛净土。况世间所求而不获耶。

  阿难。若诸国土州县聚落饥荒疫疠。或复刀兵贼难斗诤。兼余一切厄难之地。写此神咒安城四门。并诸支提。或脱阇上。令其国土所有众生。奉迎斯咒。礼拜恭敬一心供养。令其人民各各身佩。或各各安所居宅地。一切灾厄悉皆销灭。

  苕溪云。支提翻灵庙。或名可供养处。又云有舍利曰塔。无舍利曰支提。如阿含有四支徴。(知倚反)谓佛生处得道转法轮入灭。资中脱云。阇梵语。翻幢也。

  阿难。在在处处国土众生随有此咒。天龙欢喜。风雨顺时。五谷丰殷。兆庶安乐。亦复能镇一切恶星。随方变怪灾障不起。人无横夭。杻械枷锁不着其身。昼夜安眠常无恶梦。

  五谷。谓麻黍稷麦豆。十亿曰兆。圣法在处尚无恶梦。况余灾横。

  阿难。是娑婆界。有八万四千灾变恶星。二十八大恶星而为上首。复有八大恶星以为其主。作种种形出现世时。能生众生种种灾异。有此咒地悉皆销灭。十二由旬成结界地。诸恶灾祥永不能入。

  长水云。八大恶星。谓金木水火土罗计彗。虽有善宿。变即成灾。九执曜除日月取计都为八。孔雀经云。日月及荧惑。辰岁并太白。镇及罗睺彗。此皆名执曜。由旬正言逾缮那。此云合应计。合尔许度量也。或云此无正翻。乃是轮王巡狩一停之舍。犹如此方馆驿。然彼由旬。数有大小。或四十里。或二十里。诸经论中多用小数耳。

  补遗云。按经史凡吉凶先见之徴曰祥。伊训曰。伊陟相太戊亳有祥桑谷共生于朝。

  是故如来宣示此咒。于未来世保护初学诸修行者。入三摩提。身心泰然。得大安隐。

  更无一切诸魔鬼神及无始来冤横宿殃旧业陈债来相恼害。汝及众中诸有学人。及未来世诸修行者。依我坛场如法持戒。所受戒主逢清净僧。于此咒心不生疑悔。是善男子于此父母所生之身不得心通。十方如来便为妄语。

  熏闻云。具四缘故。方获其益。谓依我坛场一。如法持戒二。所受戒主逢清净僧三。于此咒心不生疑悔四。忆持此咒者。当自惟念于是四缘为全为缺。苟初缘未具。第三罔知。而持戒不疑能无自励。每读至此伤痛盈怀。虽口诵之惟勤。且心通而弗逮。焉知来者不如经乎。

  苕溪云。心通不出三义。一者证果。即端坐百日。有利根者不起于座得须陀洹也。二者发解。谓纵其身心圣果未成。决定自知成佛不谬。三者宿命。谓是人应时心能记忆八万四千恒河沙劫。周遍了知得无碍惑。

  说是语已。会中无量百千金刚。一时佛前合掌顶礼而白佛言。如佛所说。我当诚心保护如是修菩提者。

  尔时梵王并天帝释四天大王。亦于佛前同时顶礼而白佛言。审有如是修学善人。我当尽心至诚保护。令其一生所作如愿。

  复有无量药叉大将。诸罗刹王。富单那王。鸠槃茶王。毗舍遮王。频那夜迦诸大鬼王。及诸鬼帅。亦于佛前合掌顶礼。我亦誓愿护持是人。令菩提心速得圆满。

  复有无量日月天子。风师雨师云师雷师并电伯等。年岁巡官诸星眷属。亦于会中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亦保护是修行人。安立道场得无所畏。

  补遗云。阴阳相感。薄而为雷。电雷光也。而言师与伯者。必有神物主之也。

  复有无量山神海神。一切土地。水陆空行。万物精祇。并风神王。无色界天。于如来前同时稽首而白佛言。我亦保护是修行人。得成菩提永无魔事。

  苕溪云。无色界天但无粗色。非无细色。故有稽首白佛之事。涅槃云。非想等天若无色者。云何得有去来进止。如是之义。诸佛境界。非诸声闻缘觉所知。

  中阴经亦云。无色界天礼拜世尊。华严云。菩萨鼻根闻无色界宫殿之香。仁王云。无色界天雨诸香华。阿含中说。舍利弗入灭时。无色天空中泪下如春雨细。故知无色非无色也。昔人偏计岂唯暗大。亦昧小宗。而涅槃云非二乘所知者。非全不知。盖言未了细色之相故。

  补遗云。无色界有无不可偏计。须考三界得名所从。上下相对相望。别约一边得名。通而论之。无欲则已出三界。无色则已离五阴。若言无色界无色阴者。为顺无色界名亦偏计故。涅槃非二乘所知。分别无色界色。属别教智故也。又无色界天不列天众。而在杂众者。以其无色非前天之俦类。故与风神无形者类而言之。故在杂也。无色有细色。则小圣天眼亦合见之。何故斥非所知。应恐小乘天眼但总相见。若去来进止。非佛菩萨法天二眼。不能知也。

  尔时八万四千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金刚藏王菩萨。在大会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如我等辈所修功业久成菩提不取涅槃。常随此况救护末世修三摩提正修行者。

  世尊。如是修心求正定人。若在道场及余经行。乃至散心游戏聚落。我等徒众常当随从侍卫此人。纵令魔王大自在天求其方便终不可得。诸小鬼神去此善人十由旬外。除彼发心乐修禅者。世尊。如是恶魔若魔眷属。欲来侵扰是善人者。我以宝杵殒碎其首犹如微尘。恒令此人所作如愿。

  孤山云。以上群灵皆获本妙心。住首楞严。能建大义。示现菩萨诸天鬼神等像。护持行人耳。而言以宝杵碎首者。夫大圣之训物也。或用摄受。或行折伏。群邪之屏迹也。或感其惠。或畏其威。惟此二途咸令得度。今行折伏俾畏其威。若涅槃杀一阐提。法华破诸恼乱。仙豫之诛净行。满足之僇众生。皆由住无缘慈得一子地。乃能如是耳。慈念众生如一子故。涅槃明四等成就住二地。慈非喜住一子地。舍住空平等地。此皆分真所得而外现折伏耳。

  谷响云。涅槃云杀一蚁子得罪。杀一阐提无罪。释曰。蚁子无辜杀之结罪。阐提惑众杀之有益。法华经罗刹女白佛言。若不顺我咒。恼乱说法者。头碎作七分。如阿梨树枝。

  补遗云。阿梨树此方无故不翻。其树似兰香。枝若落地必为七分故也。出慈恩大钞。涅槃明。如来往世为王名仙豫。由五百婆罗门不信大乘。王尽杀之。由谤法故堕地狱中。既生而起三念。知是地狱。知因谤法。知由王杀。乃改心自责。俄舍地狱。生甘露鼓王佛刹得一劫寿。僇亦杀也。字亦作戮。晋译华严。善财至满幢城满足王所。见无量众生犯王法者。身被五缚。或断手足。或截耳鼻。或挑双目。或斩身首。或投沸灰。或叠缠身油灌以火焚之。善财问。云何修道。答言。我成就菩萨幻化三昧。十恶众生不可教化。我为调伏。化作苦治令舍恶。具善得乐。发心具一切智。当知我于蚁子不生害心。何况人耶。

  阿难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辈愚纯。好为多闻。于诸漏心未求出离。蒙佛慈诲得正重修。身心快然获大饶益。

  世尊。如是修证佛三摩提。未到涅槃。云何名为干慧之地。四十四心至何渐次得修行目。诣何方所名入地中。云何名为等觉菩萨。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大众一心伫佛慈音。瞪瞢瞻仰。

  苕溪云。阿难所请斯有二意。一者既受行门必有次位。如得门入宅须知堂室浅深。是故请之。二者经初佛语阿难。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终始地位中间永无诸委曲相。前解行圆融则心言直矣。地位无曲未知其相。因此请之。未到涅槃谓究竟涅槃至何渐次得修行目。此问入地之正行。准下三种渐次。初则除其助因。所谓五辛。未为正行。至于第二刳其正性。所谓淫心。由是之故。修三摩提能得第三违其现业。乃至获无生忍。所以第二渐次名为真修。即修行之目。应知涅槃如所到之境。诸地如所由之道。修行如能履之步。三法若具。则首楞严教能事方毕矣。

  长水云。住有因果。惑有粗细。智有明昧。断有浅深。证有分满。用有优劣。苟昧斯旨。非真修行。堕增上慢。以我教中随进德修业胜劣不同。故立五十七位渐入渐深。不同外道天魔都无涅槃最极果。即位所至处。干慧最初因。即位发基处。信住行向及四加行名四十四心。即信解行地。名为修行。初地见道。乃至等觉名为证入。即分证果。知诸地之名。而未能辨名下之义修证行相。故此问也。即示其不解。

  尔时世尊赞阿难言善哉善哉。汝等乃能普为大众及诸末世一切众生修三摩提求大乘者。从于凡夫终大涅槃。悬示无上正修行路。汝今谛听当为汝说。阿难大众合掌刳心默然受教。

  苕溪云。刳犹去也。去其妄念以受真教。

  佛言阿难。当知妙性圆明离诸名相。本来无有世界众生。

  因妄有生。因生有灭。生灭名妄。

  长水云。此为分别一叙迷真起妄为立位之因。地位之兴本由迷悟。妄迷真起。本性即虚。故有断分。断即成悟。悟有浅深因成阶降。阶降既分名位斯别。若不迷真焉有斯位。故须叙也。

  灭妄名真。是称如来无上菩提及大涅槃二转依号。

  资中云。由不了一法界相。忽然起妄。名为不觉。翻此不觉了本无生。名之为觉。即菩提之号因不觉立也。由迷有生。生即有灭。翻此生灭显不生灭。即涅槃之号对生灭立也。生灭既灭更无所依。故名转依。以真如为迷悟依。转此迷依以为悟依。故名转依。自智境界转所依藏为涅槃菩提涅槃。初非一异。但转迷名无上菩提。转有名大涅槃。从有故迷。以觉故空。有性自空。非有灭空。故生死涅槃无相违也。

  兴福云。转依有六。一损力益能转。谓初二正位。

  补遗云。谓资粮加行对前入位方便。故言正也。以胜解渐愧力。损本识中染种势力。益净种功德。渐伏现行。亦名为正转依。二通达转。由见道达真。方断二障粗重。证一分真实转依也。三修习转。谓诸地渐断俱生。证真转依也。四果圆满转。谓究竟以金刚定。永断本来一切粗重。顿证佛果圆满转依也。五下劣转。谓二乘厌苦欣寂。证真择灭。无胜堪能也。六广大转。谓大乘位俱无欣厌。通达二空。双断二障。顿证无上菩萨涅槃。有胜堪能名广大转依也。今取广大。而言可悉。此六转依以天台四教断之。前四别位。第五藏通。六在圆顿。经言二转依号。如真性无相。由迷悟故假名生焉。转依之语诸文不异。转依之义随文不同。虽则不同。其归一也。无非为明返妄归真。生灭对不生灭。妄对乎真。转妄依真。号菩提也。转生灭依不生灭。号涅槃也。法华玄记云。言转依者。转染依依于净在染。则种子依于梨耶。在净则转于能依以成第九。当知梨耶不离染净。

  阿难。汝今欲修真三摩地直诣如来大涅槃者。先当识此众生世界二颠倒因。颠倒不生。斯则如来真三摩地。

  苕溪云。明世界相续唯在依报。谓四大因起等。今世界颠倒盖指正报。即十二类生也。世界颠倒为指正报者。恐未然也。三世四方显是依报。彼明世界颠倒之相。生出十二类生。非直指十二类为世界也。

  长水云。前明三种相续。今明二种颠倒。即摄业果故也。长水以业果在众生中。孤山以业果在世界中。以十二类即业故也。

  补遗云。此下二颠倒文科节。初阿难至真三摩地为总标。次阿难下别列二倒。初众生颠倒又二。初明迷真。次迷本下倒相。于迷真中兼示下文世界迷真。故言建立世界及诸众生。言及众生者。即下世界中十二类生业果也。次阿难下二世界颠倒。

  阿难。云何名为众生颠倒。阿难。由性明心性明圆故。因明发性。性妄见生。从毕竟无成究竟有。此有所有。非因所因。住所住相了无根本。本此无住。建立世界及诸众生。

  孤山云。性明圆故。谓由真心本具诸法。如明镜中圆具像性。因妄明心变动真性。故曰因明发性。由发性故遂起分别。故曰性妄见生。从毕竟下。结显上文全真成妄也。

  补遗云。真如不变名性。随缘名心。一真如中具此二义。由性者不变也。明心者随缘也。由有性中圆明随缘之故。众生妄生照览。因以妄动发其性也。性中加妄遂有见生。故曰性妄见生也。经中特安圆字。即显随缘之性生出妄明。

  荆溪云。真如是万法。由随缘故。即此义焉。

  苕溪云。此有下四句。上二句皆能所相生。有即苦果。因即惑业。非因者。如前文云既称为妄云何有因。所因者。如前文云自诸妄想展转相因。下二句。总明上二句皆无实体。住者依也。推末至本了无所依。故知从毕竟无成究竟有。正是颠倒之义。

  补遗云。上文云成究竟有。即众生苦惑业也。此之四句。言其苦惑业相。初二句总示。此有所有者。指上成究竟有。故曰此有。言所有者。谓苦果从惑业生也。初句云苦果也。次句云惑业之因。故曰非因所因也。住所住相者。言苦惑业三皆是住着之法。若求其住之相了不可得。三道即三德。故无根本。然则成究竟有。有之一字别指苦果已成之法。

  迷本圆明是生虚妄。妄性无体非有所依。将欲复真。欲其已非真真如性。非真求复宛成非相。

  非生非住非心非法。展转发生。生力发明熏以成业。同业相感。因有感业相灭相生。由是故有众生颠倒。

  苕溪云。有身故生。有受故住。生住心法。于诸有中展转发生。斯即前文业果相续也。如卵生等既是色质。岂非身耶。苦受等领纳现境。对三相论之即是住相。生力至成业者。生即是果。力即是业。熏即动业之惑。以欲贪为本。如现在生身由过去业力之所发明。复由现在起惑。熏成未来善恶之业也。同业至相生者。七趣众生随其妄惑各有同业相感。因于杀盗淫三所感之业。则有相灭相生之事。

  长水云。淫欲故相生。杀盗故相灭。亦可云异见成憎故相灭。同想成爱故相生。

  补遗云。意云。真如非身受心法。而迷妄故。展转发生身受等法。

  阿难。云何名为世界颠倒。是有所有。分段妄生。因此界立。非因所因。无住所住。迁流不住。因此世成。

  孤山云。从毕竟无成究竟有。故有东西南北之分段。指此分段名之为界。然其所有本无其因。故非因所因。此唯妄住。故云无住所住。既非真性常住。则有过现未来迁流不住。三世成矣。

  补遗云。前文从毕竟无成究竟有。虽在众生颠倒中明。义兼世界。故今牒之云是有等。但今文以四方界义为有。是前苦果依报。依正同以惑业为因。故曰是有所有非因所因。以明三世义也。所以有三世迁流者。良由惑业不断故也。

  三世四方和合相涉。变化众生成十二类。

  孤山云。以世涉方以方涉世。俱成十二。所以众生正报因果和合亦成十二。

  是故世界。因动有声。因声有色。因色有香。因香有触。因触有味。因味知法。六乱妄想成业性故。十二区分由此轮转。是故世间声香味触穷十二变为一旋复。

  长水云。内有动相外感风轮。故有声现。因空生摇。坚明立碍。故有色立。金风相摩则有火光。火则有气。气则香也。宝明生润火光上蒸。由斯流水。水有冷暖故成触也。触分涩滑与舌相对则有味生。五境合意则名为法。此六尘境与内六根妄想和合杂乱。由此造作一切诸业。故成业性。业必有报。十二品类因此区分。故成轮转。

  资中云。根尘各六成十二。

  苕溪云。因动有声。如击鼓撞钟之类。文殊云音声性动静。此就声尘当体为因。以动之一字不对余尘说故。若更就当体分之。则动为其因。声如其果。从因声有色至因味知法。则展转相因。皆以余尘为因。递相为果。以显六乱之相不同。十二因缘次第之义故。当知展转相因虽有十二。而但云六乱者。正显根尘各从其类。两两相望杂乱而起。最后云知法者。知即意根。法即法尘。以后例前。则有闻声。见色等义况云六乱妄想。是知见闻觉知皆归妄想。声香味触。略举四尘穷十二变总结根境。

  补遗云。因以世界相涉变化众生。则是动义。故动生声为初。一往六尘为伦次。义非定论也。亦可因色有声有法等方成六乱。经文且示一涂为言。一旋复者。约根尘十二次第。一翻旋转之相也。

  乘此轮转颠倒想故。是有世界。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有色无色有想无想。若非有色若非无色若非有想若非无想。

  孤山云。依㲉而起曰卵生。含藏而生曰胎生。假润而兴曰湿生。无而忽有曰化生也。如是四生。由内心思业为因。外㲉胎藏湿润为缘。约藉缘多少而成次第。卵生具四。是以先说。胎生具三。湿生具二。化生唯一谓思业也。此依瑜伽所解。

  真际云。前四生为总。次八类为别。从总开别故成十二。

  阿难。由因世界虚妄轮回动颠倒故。和合气成八万四千飞沉乱想。如是故有卵羯逻蓝流转国土。鱼鸟龟蛇其类充塞。

  资中云。动即是风。风即是气。故云和合气成。羯逻蓝者。入胎初位。准俱舍论胎中分位有五。胎卵未分。皆同此也。

  孤山云。八万四千。非八万四千烦恼尘劳为其种类乎。然此类生以因感果。微细行相。唯圣尽明。止在总知唯妄所为。未可委究历事义趣。

  熏闻云。羯逻蓝。余经或名歌罗逻。此云凝滑。或云杂秽。状如凝酥。

  补遗云。此十二类生。先言世界虚妄等者。盖众生之心。多着境界而感其生成于颠倒。如初感外虚妄动。则受飞沈动类。下去准知。然列此十二类生。即是别明众生颠倒之相耳。所以上文众生颠倒其文甚略。受生之相皆因外感。故别明世界颠倒变化众生。以成上文也。

  由因世界杂染轮回欲颠倒故。和合滋成八万四千横竖乱想。如是故有胎遏蒲昙流转国土。人畜龙仙其类充塞。

  恐指依报能生情欲者为杂染也。如形显之色男女之态皆可欲之境。故曰欲颠倒。老氏曰。不见可欲使心不乱。然后感己欲心。取彼之境。故曰和合滋成。

  资中云。人怀正道竖首而行。违正从邪故生横类。

  孤山云。遏蒲昙即第二位。胎卵已分也。

  熏闻云。遏蒲昙此云疱。状若疮疱。

  由因世界执着轮回趣颠倒故。和合暖成八万四千翻覆乱想。如是故有湿相蔽尸流转国土。含蠢蠕动其类充塞。

  苕溪云。湿以合感。故云执着。合因暖气。故曰暖成。翻覆者飞伏之貌也。此约形说。谓飞动而伏走也。沇疏云违心背信翻覆任情。遂感此类。飞走不定。如蠛蠓昆虫之类耳。蠛蠓小虫似蚋。喜乱飞。庄子谓之醯鸡。昆虫温生寒死之虫。

  资中云。蔽尸。或云聚血。或云耎肉。既不入胎。故无诸位。

  熏闻云。蔽尸。即第三位。问何故动类唯指初位。欲类但言第二。趣类止云蔽尸。从假类去皆云羯南。答若有初位必具后位。若有第二必具初后。经文一往次第。且取一位配之。今蔽尸羯南既不入胎。故无前位。然而蔽尸须至羯南。羯南或由蔽尸。二往之意可会。又假类而下虽皆云羯南。其中非无具前三位及第五位。即钵罗奢佉此云形位。良由第五于诸类中阙具不定。唯有第四。其名最通。故障类等俱云羯南也。

  补遗云。趣谓趣向。不可回之义。谓执重趣向。故受执濡滞。言和合暖成者。以湿滋气方有所生。

  由因世界变易轮回假颠倒故。和合触成八万四千新故乱想。如是故有化相羯南流转国土。转蜕飞行其类充塞。

  真际云。妄心浮伪。易夺不常。舍此取彼。故成其触。触谓触对。即根境和合也。

  孤山云。羯南此云硬肉。即胎内第四位。才生即飞。故缺前位。

  苕溪云。转蜕飞行。盖是化生取譬之象。列子云天地委蜕。下文纯想则飞。皆取譬也。是则转蜕譬故形之易蜕。飞行喻新质之轻举。无而忽有。理合在兹。脱此生彼如转蜕飞行。若雀鸽之化鸟鼠之变皆化生义。如转蜕之譬。和合触成者。虽则变化。必假根境相触为因。或阴阳之气触其故身。能变新质。

  由因世界留碍轮回障颠倒故。和合著成八万四千精耀乱想。如是故有色相羯南流转国土。休咎精明其类充塞。

  资中云。事日月水火。和合光明坚执不舍。障隔不通名为留碍。精明显著。因此受生。故成色相。星辰日月吉者为休。凶者为咎。下至爝火蚌珠皆是此类。盖由世间或依报留碍。或义理不通。暗于知见。心希明着。积集受想。乃受精明。上至九曜。下及萤蚌。仍能休着及于他人。

  熏闻云。爝火者。据庄子云。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释文云。爝音爵。然火也。一云权火谓小火也。字林云。爝炬火也。珠蚌中阴精。

  熏闻云。着成者。着陟虑反。明也。

  由因世界销散轮回惑颠倒故。和合暗成八万四千阴隐乱想。如是故有无色羯南流转国土。空散销沈其类充塞。

  资中云。由迷惑不了。厌坏色相。思无边空。色尽心空。厌空绝想。乃至有顶沉冥幽隐。即无色界外道之类。

  熏闻云。问既云无色。何谓羯南。答应取一分细色通名其类。不可责同坚硬之状。当知此方亦化生之类。

  补遗云。或有厌有着空。心存销散。不成真空明理。乃惑暗生焉。此外道因禅得生无色之类。然此上文。长水指今无色。不同无色界天。今言外道者。以邪心得生。不同正定。非久还坠。所以神咒功能中指为恶处也。又吴兴下文。以舜若多空神销今无色者。今谓既云八万四千其类充塞。亦可兼指风空神也。

  真际云。空散销沈通指四空。

  补遗云。今谓亦可别对四空。方允其类充塞之义。空指空处。以脱色笼故。散指识处。缘识生定未免散乱故。销指无所有处。销前识心故。沈指非想非非想处。到空之底故。

  由因世界罔象轮回影颠倒故。和合忆成八万四千潜结乱想。如是故有想相羯南流转国土。神鬼精灵其类充塞。

  资中云。蹈迹附影之类。皆从意想所生。论因。或如外道凡夫祠祷神明。托附形象。终身奉事。志慕灵通。因果相酬。故生其类。

  熏闻云。罔象犹云彷像。盖不真之貌也。庄子云水有罔象。释文云水神名。

  补遗云。操心不实。故曰罔象。影附于人。故曰影颠倒也。凡此之类必资忆想。因既不正。死受鬼报。

  由因世界愚钝轮回痴颠倒故。和合顽成八万四千枯槁乱想。如是故有无想羯南流转国土。精神化为土木金石其类充塞。

  资中云。外道计无情有命。金石坚牢。或习定灰凝。思专枯槁。心随境变。遇物成形。如华表生精黄头化石之类是也。

  谷响云。晋张华字茂先。时燕昭王墓有妖狐。谓华表曰。我闻张司空多学。欲往干之如何。对曰。张司空博物君子也。非但损子。亦?于吾。狐不听。刺投华。华与论天下人物。多为其所折。谓华曰。天欲雨。请辞去。华固留之。谓左右曰。我闻巢居知风。穴居知雨。不是狐狸即是者鼠。乃密令人斫华表。然而照之。为狐狸而去。梵云劫毗罗。此翻黄头。头如金色。因以为名。恐身死。往自在天问。天令于频陀山取甘子食。可延寿。食已于林中化为石如床。有不逮者。书偈问石。后为陈那菩萨斥之。其石裂矣。

  补遗云。形如槁木。心若死灰。不合真如。只成愚钝痴暗人耳。传曰。心不则德义之经谓之顽。今以不合真理乃成顽也。

  由因世界相待轮回伪颠倒故。和合染成八万四千因依乱想。如是故有非有色相成色羯南流转国土。诸水母等以虾为目其类充塞。

  资中云。和合巧伪。改故作新。或假托因缘递为形势。资身养命业果相循。不从自类受身。故名非有色相等。有情身内八万户虫并是此类。相待犹言相假。凡染以己假他之谓。水母俗谓之虾蛇。一名蟦。形如羊胃无目。以虾为目。

  由因世界相引轮回性颠倒故。和合咒成八万四千呼召乱想。由是故有非无色相无色羯南流转国土。况诅厌生其类充塞。

  资中云。有一类生。因声呼召。引发性成。如虾蟆等以声附卵。

  熏闻云。孤山引显识论云。雌孔雀闻雄者为鸣。于是有身。彼谓之声生。又庄子云。虫鸣于上风。雌应于下风而风化。注曰。虫以鸣声相应。不待合而便生子。故曰风化。论因。或是乐为淫声。习以生着。从自性类。不假他成。名非无色相。藉声诞质故曰无色。

  补遗云。凡言性者。禀自然之质也。今相引假他而成性分。非颠倒是何欤。言非无色者。必先假自质也。言无色者。假声而生也。如长水曰。虽从声感。假自性质。如虾蟆等。以声附卵然后长养。非声则坏。

  苕溪云。咒诅亦呼召耳。由物类相感。若厌祷而生也。

  由因世界合妄轮回罔颠倒故。和合异成八万四千回互乱想。如是故有非有想相成想羯南流转国土。彼蒲卢等异质相成其类充塞。

  资中云。诬罔取他。约为己有。名罔颠倒。背亲向义。寄死托孤。忘本蒸尝。认彼宗嗣。是其因也。尝者祭也。尔雅曰春祭曰祠。祠之言食。夏祭曰禴。新菜可礿。秋祭曰尝。尝新谷也。冬祭曰蒸。进品物也。罔者以无为有之谓。

  苕溪云。以异质故非有想相。以相成故成想羯南。蒲卢俗谓之蠮螉。取彼桑虫以为己子。

  由因世界怨害轮回杀颠倒故。和合怪成八万四千食父母想。如是故有非无想相无想羯南流转国土。如土枭等附块为儿。及破镜鸟以毒树果抱为其子。子成父母皆遭其食其类充塞。

  资中云。父母有爱。名非无想相。冤无有爱。故云无想。亦可枭镜有情。非无想也。附块抱树而生其子。乃无想也。

  长水云。冤对相酬。连环不止。托至亲之父子发至冤之杀害。岂非怪哉。初生托质互有想爱。故云非无想相。后时成大父母遭食。故云无想也。

  资中云。问既是冤对。无感生缘。何得用附而生。冤中有爱。答如畜猪羊。贪杀故养。岂非怨中亦有爱乎。

  长水云。答托质须资爱想。杀害由乎先业。爱想无常。由业所运。始虽起爱后变成憎。故遭其食。

  孤山云。按史记孝武本纪云。祀黄帝用一枭破镜。枭鸟名也。食母。破镜。食父。黄帝欲绝其类。使百物祀皆用之。破镜如貙而虎眼。今云鸟者恐译人误。或鸟字合是等字耳。

  熏闻云。土枭见尔雅注。枭。不孝鸟也。自关而西谓枭为流离。其子适大还食其母。述异记云。獍之为兽。状如虎豹。而小始生。还食其母。故曰枭獍。

  是名众生十二种类。

  苕溪云。金刚般若卵胎湿化乃至非想。皆通三界。今十二类义必无殊。观乎现文。唯无色羯南。似通上界。其十一种。悉是欲界之相耳。此盖如来随宜所说。且就现前幽显可验者略而示之。幽如鬼神精灵等。显如鱼鸟龟蛇等。若以有顶外道解无色者未必然。将恐欲界亦有斯类。如舜若多神岂在四空乎。应知下文广谈七趣。秪由此中说相未周。前后相成。方见经旨。此中生数虽多。趣相则略。若以七趣一期观此十二类生。犹缺地狱修罗二趣。然余五趣亦未委明。大概且言迷真起妄。故有类生。破妄显真。故有诸位。迷悟相翻意在于悟。从悟说位。用酬前文阿难之请。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