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卍新续藏第 11 册 No. 0267 楞严经义疏释要钞

首楞严经义疏释要钞卷第三

  长水沙门 怀远 录

  二破妄显真二初责躬遭难。

  △请益则起者彼文云侍坐于先生先生问焉终则对请业则起请益则起注云益谓受说未了欲师更明也。

  △更端则起者彼云侍坐于君子君子问更端则起而对注云谓异问之端倪故敬而起对也。

  △儒有居与汝言者论语孝经皆有斯语。

  △从法空体者表法说也即不动真际示十界身普益众生也。

  △肉袒者即西国以卑见尊之礼也。

  △覆左露右者表覆权显实也。

  △荷大法等者荷即担荷也自证非权非实之理即是自荷也能起而权而实之化即荷他也今阿难自荷荷他同入秘密藏中非重担耶。

  △胡跪者效胡人而跪也。

  △地能生养万物故表理也。

  △合掌表权实相即也。

  △冥符契合也。

  △俾悟入者智度大海信为能入。

  △斛饭子者斛饭即净饭次弟也然有经中又云阿难是白饭王子故彼文云尼休王有四子一名净饭王有二子一名悉达二名难陀二名白饭王亦二子一名阿难二名调达三名斛饭王亦二子一名摩诃男二名阿那律四名耳露饭王亦二子一名䟦提二名婆敷各随经论出也。

  △见惑除者已断八十八使见惑得初果也此惑能障见道故云见惑即真见道所断之惑也又见即是惑因邪起见故。

  △俱生在者犹有十使思三界分为八十一品断之此惑障于修道以难断故分为九地欲界一地自分九品谓上上品能闰两反生死上中上下中上各闰一反生死中中中下共闰一反生死下上下中下下共闰一反生死此九品共闰七反生死即七往天上七来人间若断前六品尽证斯陀含果断下三品尽证那含果余有色界四地谓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无色界四地空处识处无处有处非非想处地地各分九品八地共有七十二品若断尽即证罗汉也。

  △大教所指示处者即一实相印也即今经所显如来藏理也有本作诣字者诣至也即不知真际至极处也。

  ▲二请示修行。

  △奢摩他路者教能诠定即教为定之路也定能显理即定为理之路也今请说妙定即因教为路而得发定即奢摩他之路若即指定为路是奢摩他即路单言止者圆融之定即一具三也。

  △阿阐提此云无信根亦翻无欲谓不乐欲涅槃也由无信故不能成就善法故曰焚烧善根故知万善以信为首是入法之根本众行之先容华严云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左传云信不由丧质(智音)无益也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芼苹繁蕰藻之菜潢汗行潦之水可以荐于神明可以羞于王公今此人拨弃世出世间因果永灭善根故曰阐提亦翻多贪谓贪乐生死不求出离也。

  △五体表五蕴。

  △地表实理即表以智照五蕴空证圆常理也。

  △翘伫者翘悬也伫待也悬悬待望如来如来慈音开示诲教也。

  二如来现瑞。

  △法利者将示如来藏心无上法利也。

  △声色用中无非智体者声色之用皆从无漏智性显发故得若声若色当处绝待全是本智即一色一香无非中道古师云用则波腾鼎沸全真体以运行。

  △种种者青黄等色表众德也。

  △三世间者众生世间五阴世间器世间佛为总化之主故曰佛世间也。

  △不离本觉者迷本觉故为三世间世间无性即是本觉也。

  △无明坚厚土石成形者无明坚厚似土石之坚确也又内由坚执外感土石之形智定镕时无不亡泯百年之暗一灯尽除。

  △拔除也。

  △六种如华严者谓吼击震起动踊一一各三吼遍吼等遍吼余皆仿此即十八变也。

  △六情妄隔等者由众生六情妄隔故外感国土差别本智或融讵能隔别故曰开现或可六根取境各各分限所谓听不出声见不超色等似国土之殊形也一相若反六用通同似国土开现也。

  △谁为自他者智起则物物咸真理显乃高下无别。

  △因果不二者九界即佛界也。

  △无明即明者迷之生死无穷悟即廓尔解脱迷则三道流转悟则果中胜用又三千在理同名无明三千果成咸称常乐故云皆住本国然今现土土是寂光以表大众将取三德真土以此经正显如来藏体三德妙常故也七既如是身亦非低尊特说经无所惑也。

  △第三末经是此所表者下云一切世间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遍圆含累十方宁有方所了然自知获本妙心常住不灭等。

  三正为开示三初总斥不了。

  △常等四倒者此无常计常不乐计乐不净计净无我计我此凡夫众生着荣四倒二乘不知本具常乐我净而但着无常无乐无我无净之枯四倒也。

  △无始无明等者从无住本立一切法由法牵生分别事识起惑造业网以为种。

  △种必有果者由贪爱烦恼为能熏本识为所熏故得业惑种子起成现行盖是过去造业为因招感现今苦报为果于苦果身中又造种种业因招引当来苦果故云子子相生等斯则过去二支因现在五支果现在三支因未来二支果三世轮回无有断绝如线贯珠也。

  △经云即涅槃经也本识为法因诸法即为果此诸法必依藏本识中故曰诸法于识藏由诸法作本识因本识得生即为果此本识必依藏诸法中故曰藏于法亦然此则本识能为诸法因亦为诸法果诸法能作本识因亦为本识果故云更互为果性亦常为因性也一蔀生三子喻惑业苦不相离也起惑必造业业必招苦理如然也起信云动则有苦果不离因。

  △五道即三途人天。

  △心行理外者背中道故迦叶云我等自此已前皆名邪见人。

  △杀者能杀法身慧命故。

  △通途即大达也即失妙奢摩他路也二乘教理迂僻故云幽径。

  ▲初示妄源。

  △无始者无初始也从来未曾悟故说妄无始斯七种生死中名流来生死此不可穷诘初际。

  △攀缘者攀外六尘于内分别也下云聚缘内摇趣外奔逸造业受报尘沙劫波莫能遏绝者无不由此攀缘妄想以为其本保爱此法为自性者深为误也经云若有一法胜过涅槃我亦说为如梦如幻何况执此虚妄相想为身心也。

  △吁叹声也然则法无彼此得失在人如人览镜不观镜体团圆内外明洁却取像之去来以为镜者误之甚矣今所斥者有斯人也苟能体像是全镜之像则无像而不是于镜镜是全像之镜则无镜而不具于像此则法界圆融本来俱现即是无始菩提元清净体若得此意方见佛之本怀方免偏指之失方于行者不远而得矣。

  ▲二示真源初正示。

  △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者性德三因也无始者本具也本有性了因故云菩提本具性缘因故云涅槃本具性正因故云元清净体如斯三德性本具足非新非故无去无来但迷时全修在性故即三道流转悟则全性成修故则果中胜用岂同权宗说菩提心是无常耶。

  △识精者精者拣粗为义即梨耶也然此识体即是无常故曰元明又识精者心性也。

  △能生者由斯理性三德不守自性随其染缘成九界法事法既起真性即隐而不彰故曰缘所遗者如迷东为西东即为西所覆也。

  △对法经即阿毗达磨经也。

  △界者性也。

  △一切法等者十界所依故故起信云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则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此心若随染缘即有六道依正之法随净缘即有涅槃三德之法。

  ▲二斥迷。

  △含褁无余者寂照含空故也华严云一切众生及国土三世悉在无有余。

  △日用罔知者易曰百姓日用而不知。

  △持珠乞丐者妙经云譬如有人至亲友家是时亲友官事当行以无价宝珠系其衣里是人醉卧都不觉知往至贫里求乞衣食等彼明结缘下种之后为无明酒醉脱着二乘驰流五道自亡法财不能取用此明本有当心不能认得抂入诸趣也。

  △怀宝迷邦者论语中文阳货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意谓孔子有才知而不仕是怀其宝也善于治国之道不执政事是迷其邦也意欲夫子仕我故答曰诺吾将仕矣今借彼语以况本有圆常之性而不认取却自流迸五道栖栖不及谁之过欤。

  △踬困也。

  二正权真妄中四别推心见。

  △汝目可见者疏二解一以目为所见意云汝目在汝面上显然令我可见二以目为能见故云目实可见我奉相。

  △固执既深者自无始来确执此心为己心性沙数算之不及故曰河沙叵算。

  △相想者相即六尘想即分别妄心第六识也此是虚妄相家之想也。

  △惑者迷也相起性隐故云惑汝真性然全所覆为能迷也。

  △嫡生者正后所生也又嫡亲也非螟蛉也。

  二显示真心疏二初示心体。

  △真心之体本周法界者体量也。

  △非妄非真绝言离相者离过也。

  △能摄一切等体德也。

  △非妄非真者是非双绝也中论云若法为待成是法还成待等下云言妄显诸真妄真同二妄等。

  △绝言等者论云从本以来离言说相离心缘相下云非风非火非六根非十八界非智非识等斯则口谈辞丧心缘虑亡也能摄一切等起信论也。

  △世间即六凡。

  △出世即四圣此则十界依正不离自心也下云一切世界因果微尘因心成体又云诸法所生唯心所现。

  ▲初举义标门。

  △三大者体相用也。

  △二门者即真如生灭也此二门即寂照二法照故三千俱假无一法而不立寂故法尔空中是法咸泯寂照平等即是一心初真如门即一心之体照而常寂也即泯相显实门唯就理说即顿教义一切事法到此门中无不真实如众器到于?炉咸成一体然一言真如有二种一依言真如即以言说诠辨真如之相令人生信二离言真如唯与观智相应。

  △唯体大者论云是心真如相即示摩诃衍自体义故二生灭门。

  △彰染净者九界染佛界净。

  △明体用者非寂非照为体而寂而照为用。

  △显真妄者诸幻灭尽觉心不动名真幻相虚假名妄。

  △论因果者余尘尚诸学明极即如来。

  △有修证者空所空灭故名修寂灭现前故名证。

  △或破会者斯是前尘虚妄相想故名破生灭去来本如来藏故会。

  ▲二会二相。

  △治生等者治生产业是差别事法如斯之法全真所成法法皆妙故与实相不相违背。

  △己界者即自己一念也。

  △众生者九界众生也。

  △佛者究竟觉也意显己之一念及彼彼众生心与诸佛究竟果理实无高下不思议一也故华严云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二别示经意二初略指二广释三初通示诸教然根利钝执轻重约人皆通横竖(云云)乘顿渐即约行约理教权实即约教此四在今经则皆圆实。

  △理须破斥者为执重者破令情尽方辩真妄如何难正认妄为真若便与指为真时即助彼倒执益其上慢以但见像犹未识镜故。

  △苦药等是尚书语。

  △瞑眩即冥昧发动之貌。

  △厥其也犹良之马举摇鞭影即归正路若驽骀之马彻骨方调。

  ▲二广释相中初破妄显真诸法所生唯心所现性一切心实有体性是显真。

  △不同前尘分别影事即拣妄。

  ▲三总结申叹。

  △维摩法华皆有此意者然法华破三显一似破汝等所行是菩萨道决了声闻法是诸经之王是会也净名以三破小以圆斥三即破贪恚痴性即是解脱罪性不在内外中间亦不常自有如其心然罪垢亦然及文殊与诸菩萨说不二法门等并是会也。

  阿难申疑中初发心修行疑。

  △宠弟者宠爱之弟也。

  △恒沙国土承事诸佛等即弟子显本义今经法华后说可诚证也。

  △难行法事者自利利他捐身折骨拔苦与乐之事也。

  ▲疏初引涅槃。

  △发菩提心者菩提智果发心希求此果即菩提之心也。

  △不是佛性者不是正因佛性也。

  △先有佛性者本具正因性也。

  △何故复有初发菩提心者以权教修缘了难也。

  △佛言下是佛顺师子吼问为赴末代机宜说缘了性是无常也此心虽念念灭谢若能运运修之不已亦能至于菩提智果涅槃断果故云亦能破暗等若实教说本有三种三理元遍如前文云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达性成修修三亦遍欲示众生本有正性且示正因体遍为赴末代一类众生宜闻带权之说故佛覆实缘了述权缘了也。

  ▲二合今教今阿难执能造善恶之心念念生起正同涅槃似无常修得缘了佛性难常住正因佛性也。

  △不辨三因常无常者阿难不知发心修行是缘了而却以斯难正因常遍也盖不辨缘了无常正因常也尚未识正因常住岂况更识三因俱常然在今经必须三俱常住如来善巧渐次示之尔疏语甚略细研记消可以意得。

  ▲三无心土木疑中。

  △发明者分别也意云若此分别之心不是我心者我乃无心全同土木也又发门即开发明显也若如来开发明示云不是我心者我乃无心也。

  ▲二总结请。

  △离此觉知者觉知即分别也离此现前觉了能知心外别无有心也然此众生在迷理须破折洎乎认得其实相即方知一念即具三千无欠无余故金錍云阿鼻依正全处极圣之自心毗卢身土不逾凡下之一念。

  △不早辩者系辞云(坤卦文也)由辨之不早辩也。

  二如来正显二初约现法随缘以显心。

  △欲令心入者即圆融定慧之心也。

  △入者契入也。

  △无生法是理。

  △忍是智得此智时了一切法无不是如印可决定名无生法忍今经第三渐次得此忍也。

  △以手摩顶者手智也顶理也将发圆智契入无相寂理故摩顶也。

  △通达一切法门者初破无明显法性时所有百法明门一时开现也明门者明者慧也门者通达也得此忍时于多百法门而得自在于刹那顷证百三摩地应百界化生等然斯即是三德开发也谓发一切功德发一切智慧发一切境界故名通达。

  △总标色心者诸法虽多色心包尽是凡圣因果染净等法也。

  △不守自性为因等者由心本具随缘之义能造十界依正故所造法全能造心故云唯心十界依正既唯一心一心岂存能所方知心外无法唯是一心然造有二种一者理造即性本具故名造二者约事名造良由理具方有事用也。

  △无始妄想者根本无明也。

  △凡圣总该者世间因果即六凡出世因果即四圣。

  △别指依报者竖则四土相望论净秽横即土土论净秽(云云)。

  △亦通转者一切因果一切世界微尘也。

  二正显妙净明心。

  △三德具足者净即解脱明即般若心即法身即一而三故称妙亦可妙对法身。

  △不能变动者以随缘即不变故若随染缘时全体为染者则不能随净缘成净法也良以正随缘时体不变故能为一切法所依也。

  初就执定其有性。

  △觉观者语之加行也初心在缘名觉细心分别名观即觉粗观细也。

  △思惟寻伺者思惟即分别也寻伺谓寻求伺察也即觉观也又分别即心王觉观即心所。

  ▲初例对五尘显。

  △因声分别者由声境牵故方起分别此明了意识取现量也。

  ▲二单就法尘显。

  △见闻觉知者见即眼闻即耳鼻觉即身知即舌意意云五尘不对之时有此分别性者亦非自立盖因法尘影象而起。

  △明了不行者不对五尘故明了意识不起也。

  △在独散位者独散意识比度生解取落谢尘也。

  △同五所取者即明了随前五识取现量境也初尘亡体在容是真常。

  △何必求人者勉其取舍以智自裁也故南岳云但向己求莫从他觅觅亦不得得亦不真终是他心不知自性自性清净即是法身猿猴念念耽着纷纭害马念念狠戾不调也疏引楞伽及下文并是第八识今证意识者以细况粗也。

  ▲二释成。

  △皮之不存者皮喻六尘毛喻心也文出左传。

  △法身断灭者真性即是法身汝若执随境之心为真性者尘灭心灭非断如何四彰其自失。

  △默然自失者无语申通故默然也知执妄非故自失又失前所执缘心故云自失。

  初正显失疏二一释名相。

  △灭受想者灭其领受想念心所法也即灭尽定也。

  △能从一禅至一禅者从初禅修念念无间已至二禅二禅念念无间至三禅等故云次第。

  △能成无漏者修此定时善能调伏漏心不起随所修禅悉知虚假不起着心发真空慧断诸烦恼随所对境不生见着如此修心三漏永尽名为无漏初唯简凡夫释。

  △未到定者未到初禅也亦名中间禅位位皆有此名。

  △随禅感果者本是有漏有着心修随于禅中发支林功德时忽生爱着即随定功力感生诸界如修初禅方便时有二种心一粗心住谓方便修习渐渐虚凝不复缘虑二细心住其心泯泯转加微细也或正得此粗细住时或将得时皆有持身法起此法起时身心自然正直坐久不疲等于是若生味着心即感生未到地中诸禅亦然也。

  △灭尽定者灭六全分尽七染分也。

  ▲二通简三乘释。

  △亦可别斥前之九定者即灭受想等小乘无漏定也。

  △俱是不了者未得大乘中道无漏也。

  △过三有者过界外三有也然修心有异感果遂差若凡夫修则不能厌患世间但求禅定中乐及以果报生见着心等即名有漏心修也二乘即无漏心修菩萨亦有漏亦无漏心修佛以非有漏非无漏心修等广如禅波罗蜜说。

  ▲二出所以。

  △若了真妄者知真本有达妄元空也又了达真妄平等但有二名也。

  二破妄见明真见中疏初明次第。

  △见有正邪者依理起见名为正见依妄起见名为邪见。

  ▲二会二文。

  △明心则约见而辨者即用以明体也(云云)。

  ▲初正叙。

  △身心不相代者身不能代心也。

  △未染大乘法服者即以一心三观为衣能蔽三谛上感能庄严三身即是着如来衣也。

  △法食者即法喜禅悦食也于食等者于法亦等于法等者于食亦等即以烦恼为薪智慧为火以是因缘成涅槃食。

  ▲二喻显。

  △虽有多闻等者虽闻大法不修理定终无所证故云与不闻等。

  △如人有目等即般若经日喻观目喻止止观并修达种种事即实相故故云见种种色即真善妙色也。

  △大论以多闻对慧此以多闻对定者以圆融之行定慧体一但以多闻助止观行也。

  △是所说应受者如说如行也。

  二述迷求解。

  △烦恼者烦者扰也恼者乱也扰乱有情常处生死也烦恼当处是障即持业释若对所知竖论即四住烦恼名为通惑见思亦名我执分别我执俱生此惑亲迷且迷第六识心也若如疏云发妙明心是除烦恼障者即该五住烦恼与所知障齐但约迷理名烦恼障迷中道智名所知障也。

  △所知障者竖论即由无明覆根本智于所知理不了名之为障即所知之障依主释慈恩云所知不是障障所知名为别惑见思也。

  △扰恼不生无烦恼障。

  △业性不结是无业障谁为生死是无报障。

  △谁为涅槃是无三德此则德障一体相名都泯法界独朗是曰寂常心性。

  △无上覆者孤幼也。

  △权实父母者权智干事即父也实智长养曰母。

  ▲初放光灌顶。

  △万字者表平等理为万法之本光表从体发于见用。

  △必受安乐者三德具足究竟真乐也下云安乐解脱。

  △天枢者即则天时于端门外立一所以铜铸广一丈二尺高九十尺状似今之幢也上列日月星象并有字标额上以银为盖下以铁为山义似璇玑玉衡之类以纪德也。

  △无漏净眼普见十方者眼即智也谓圆照十界机也。

  △智果同者佛佛道齐也。

  △乘因不二者同乘一实到如来地也微尘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则诸佛已乘菩萨今乘未来当乘故曰不二。

  二许为宣说。

  △建大法幢者圆顿大法超出偏小故名曰幢幢者高显之貌。

  △建大义者无上妙教尽未来际自利利他脱苦得乐故也。

  △十地隔罗縠者有一分微细无明也。

  二答由。

  △染部捺陀此云上胜金。

  △观经疏即远法师疏也。

  △赩者盛貌文选云瑶草正翕赩注云翕赩盛郁貌。

  初告语。

  △实言告汝者先按定令谛信也佛具五语不诳众生。

  ▲二正例。

  △例我拳理者理道理也。

  △均同也今以汝眼类例我拳义理均否。

  △唯然者唯即应诺之辞老子云唯之与阿相去几何注云礼对曰唯然者如是也顺许之辞也。

  ▲二验。

  △所以者何者所以非见全无者何也五通见黑无别应立量云盲者眼根是有法是见故为宗因云能见暗故喻如有眼见暗有眼见暗既是见无眼见暗亦是见初牒向执情。

  △忽得眼光者或得金錍决膜重发胜义照了前尘故曰眼光常情所见咸谓是眼见也。

  △灯之与眼但是见缘者此二秪是瑜伽九缘二缘也眼即根缘灯即明缘也。

  ▲三结归心见。

  △余是助因者灯眼是发识助缘也。

  △令知其根本者已知见之根本须是心也。

  △未辨真妄者犹未辩折此见是真是妄也二广约诸相辩释中初阿难伫佛慈音。

  △羝羊者语出周易如羝羊触于藩篱进为身碍退被角违即进退不得之象类似阿难取舍难明也故兹默请觊佛开示也。

  ▲初如来问悟因由。

  △鹿苑者梵云波罗奈此云鹿苑亦云鹿林即先王养鹿之苑囿也(云云)。

  △五人者即世尊修道时遣内族三人外族二人给侍太子后疑世尊所修不真遂皆舍去入此苑中修外道法故佛先度也憍陈如是姓此云火气阿若多斯云解是名也。

  △相次舍去者内族三人执乐为道即摩诃男婆提婆敷见修若行谓为非道忍苦不禁舍之而去外族二人执苦为道即憍陈頞鞞见食乳麋乃云太子败道丧志遂舍而去。

  △三转者一示相转谓此是苦此是集等二劝修转谓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斯是道汝应修斯是灭汝应证三作证转谓此是苦我已知汝应知等(云云)。

  △说生灭四谛者所谓若则三相迁移集则四心流动道则对治易脱灭则灭有还无此最粗浅属小乘也然凡有四种四谛一生灭如上二无生谓苦无逼迫相一切皆空故集无和合相因果俱空故道不二相无能治所治故灭无灭相法本不生今则无灭故三无量谓苦有无量相一界尚有无量况十界邪集有无量相者贪瞋痴种种心种种身口集业等道有无量相者谓折体巧拙方便曲直等灭有无量相者如是方便灭见灭思惟灭尘沙灭无明等四无作谓皆是实相不可思议非但第一义谛无若干一切皆无若干迷为苦集悟为道灭今疏且约权小说故属生灭若以开权后经及下叙悟须在无作。

  △别指集谛者集即见思烦恼分别烦恼八十八使见惑俱生即思惑。

  初标所悟。

  △我今长老者此人最有年齿也凡诸经列众若约年齿即列陈知为首若约慧解即列身子为首又但有德行皆称长老如经中称阿难为长老。

  △独得解名者最先解故感诸天在空证云陈如先解。

  △生空者由不执五蕴得众生空也。

  ▲二述解二一述客义。

  △俶装者文选云简元辰而俶装注云俶始装而行也。

  △攸往者所往也易曰利有攸往然据圆人不断五欲而净诸根三道即三德无明即明岂同客之去来尘之摇动但以无动而动无去而去即不碍圆意也。

  ▲二述尘义。

  △清阳目也。

  △发明者照现也喻观智也。

  △尘惑微细观智断之。

  △主空喻真性者近言即偏真法性据经远言即中道真如佛性也须敕陈如说客尘义者欲令深达即体之见本来常住无去无来故佛善巧适时御物盖知陈如所悟法门最堪引接故令部折以为阿难所悟之筌也又缘在此人也。

  初引手问答。

  △屈五转指等者欲示见性不动故举手以示也然前问悟因由科中云舒兜罗绵网相光手二句经文合在斯出(云云)。

  ▲一就见推穷已下经疏并可见眄斜视也总责意者盖责阿难汝今既能认得见体动静双绝显手自有倾摇云何前来却认攀缘扰坏之心以为真性认像失镜过莫大焉不但汝之一人如此一切众生无始至今认生灭妄想于是执身执境轮替罔休有将此文是责阿难不合见手开合见头摇动者甚不便也佛意且令阿难明识真妄一则经文大紧二则第二卷中如来示匿王身自迁改见性无动又示阿难诸境自有还灭见性无迁并是孤起但作如来许今认见之见责彼前文认妄之非也请细详(此下入第二经)。

  初述阿难愿辨真妄以此段经无阿难问辞但是集经之家叙述阿难所怀之事也。

  △泰然者安然畅泰也。

  △真妄虚实者真实虚妄也。

  △二发明性者希觊如来为我开发明示何者是真实不生灭性何者是虚妄生灭之性也以阿难因闻阿若多说客尘之义解知见性无动遂疑现前见性为便是真为别有耶而不发问者但以屡扣佛慈深蒙指诲内惭暗短未体大猷况以师严道尊莫敢容易发言赖得匿王发与斯旨。

  初引外叙疑。

  △自然见者此人计道不须修但八万劫若尽自然解脱如掷缕丸于高山线尽自止迦旃延毗罗胝子即六师中二人也。

  △发挥者发趣挥扬也语出孝经序。

  △诸有漏者通该未发圆解未证圆理皆名有漏。

  △狐者妖兽也玄中记云千岁之狐为淫妇百岁之狐为美女述征记云风劲河冰始合要须狐行。

  二问答未灭知灭。

  △新新不住者灭而复生生已复灭故曰新新。

  ▲三问答先幼何貌。

  △已从衰老者渐渐改易已至衰年五十已去并曰衰年。

  △未巾冠者十五曰童即未束发加冠也山无草牛无角皆曰童近于衰耄即惛忘也八十曰老九十曰耄今近于耄年也。

  △观五十时宛然强壮者反观年五十时虽曰衰年比今六十已高其五十上宛似强壮意显衰弱今又甚也。

  △微细四相者即一刹那心具生住异灭也不同一期四相故曰微细此一昼夜凡有六百三十八万刹那。

  疏正述中。

  △只于生灭了不生灭者不离秪今之见即是性净明心也如波即水故圭山云识如幻梦但是一心秪为根机未堪故须渐破渐会方于物物咸见真常方便多门秪为逗机故也。

  △相虽粗近者一往说云身变而见不动意则令了此见即是真常故云旨甚深微下云此见元是菩提妙净明体肇师云圣远乎哉体之则神道远乎哉触事皆真既知万法本无去来故知见性元无生灭。

  ▲二引证。

  △如自观身实相者谓诸佛解脱当于众生心行中求一切众生相即菩提相以众生与佛一如无二如故。

  ▲二问答见河同异。

  △无异之语甚好思量者既言无异合知真妄体一是显性常然亦非但见性无异直谓法法圆常故经云世间相常住又云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

  ▲三斥彼置疑。

  △皱者为变者有为则被行法迁变也。

  △不皱非变者不是有为则不被行变。

  △趣尔举者意云俱是断见外道随便举也。

  初阿难乘违发问。

  △若此见闻必不生灭者若此波斯匿王见闻之性必定常住何以世尊斥云自是前尘虚妄相想耶。

  ▲二竖臂以示此出倒见。

  △首尾相换者上下相翻也肩处为首手处为尾今若以竖为正即手却为上肩却为下即是尾却为首首却为尾也故云相换也。

  △一倍瞻视者垂手是正谓之为倒是一迷坚手是倒却言是正是倍迷也。

  △以此验之者以此见手正倒验之也。

  △正遍知者二乘非正非偏权菩萨离边显中正而非偏即边显中名正遍知初徴倒所在。

  △古人作泯相解者意云名字尚无更将什么号为颠倒正真抄云有正有倒是凡夫见无正无倒是诸佛见不约竖手垂手随身不随身以明但约子体不曾迁移竖则全手竖垂则全手垂但执相迷体故见正倒也。

  △血脉不贯者既泯却正倒向下正辨正倒经文孤起义不连贯也。

  三广示倒相二初与悲叙其常说。

  △佛与慈悲者悲能拔苦慈能与乐即拔阿难大众无明之苦与常住真心之乐。

  △天鼓者天帝宫中有鼓修罗若来则鼓中预自发声云贼军来也海潮无念而潮至不失其期。

  △无缘者不是先谋后动但随众生根缘法尔自应也如镜现像岂先念而方现耶然佛有三缘慈一众生缘慈无心攀缘一切众生而于众生自然现益二法缘慈无心观法而于法自然普照三无缘慈无心观理而于平等第一义中自然安住。

  △不待请者佛为法界众生不请之友但随根熟众生自然而应如箭筈相当如镜物相对。

  △十一色者五根六尘。

  △八识者前六末那赖耶。

  △不相应二十四者谓一得二命根三众同分四异生性五无想定六灭尽定七无想事八名身九句身十文身十一生十二老十三住十四无常十五流转十六定异十七相应十八执速十九次第二十方二十一时二十二数二十三和合性二十四不和合性。

  △五十一心所者遍行有五作意触受想思别境有五欲胜解三摩地念慧善有十一信精进惭愧无贪无嗔无痴轻安不放逸舍不害烦恼有六贪瞋慢无明疑不正见随烦恼二十忿恨恼覆诳谄憍害嫉悭无惭无愧不信懈怠放逸惛沉心乱掉举失念不正知不定有四睡眠恶作寻伺。

  △六无为者一虚空二择灭三非择灭四不动五想受灭六真如。

  △五位者如上百法总成五位一是心二色三心所四不相应五无为既是唯心所现此之百法皆性本具无有一法在心性外照故百法宛然寂故一法不立寂照不二唯是一心故得生灭去来皆如来藏。

  △无体可得者如波无自性唯一水故。

  二通妨言。

  △对妄立者以对妄法义立真如之名也以真如体即一心故离一心外无别真如体也斯则不但名假体亦全无也以为一心之所夺故如云水之湿性别无波之性也权宗不说一心故云体实今云一心所现岂一心外别有体耶。

  ▲初标指。

  △心现身心者上是妙净明心下是幻身妄心。

  ▲二责失或可遗失妙等三句经文对中真俗三谛可解。

  △认悟中迷者动寂故为皆在大觉中也理本悟而生自迷也。

  △正指倒处者妄身心也。

  ▲三叙妄。

  △晦昧者迷暗也最初一念无明不了故曰晦昧论云由不如实知真如法一不觉心起说名为业内有无明妄想故外感顽空先现故曰为空由无明妄见与顽空互相摩触互相交织故结成形色即有国土山河正报有情故曰色杂妄想想相为身也由是虚妄境界引起分别妄心览取前境于内念念分别分别不息遂成分离取六尘境故曰聚缘内摇趣外奔逸。

  ▲疏二初对三细。

  △汝见虚空遍十方界者妄见顽空称法界迷也妄想澄凝则为国土坚确妄想知觉则成有情纷扰。

  △空见不分者示其微细也见未派为六根八识空未凝相形状体质故曰不分。

  △业转二相者晦昧是业相业者为因义最初一念为九界染碍之因也为空即第二念起也由内有妄见外感顽空也见即转相转前动心起成能见。

  △互相待者妄见顽空一动一静相形对待结成形色也境界毕具故曰现相。

  ▲二对六粗。

  △前二粗者论云以有境界缘故复生六种相等前二即智相相续相义如玄谈释。

  △遂成分离者即分离事识取六尘境各奔本境故曰分离所谓眼根取色耳分别声鼻嗅诸香等后二粗即执取计名也执则执着前境由坚执故但计善恶名字即起烦恼。

  △烦恼道毕于此者此四粗是三道中烦恼道也后二粗即业苦二道也。

  ▲五结迷。

  △缘而执受者根身种子属正报故云内第六缘而复执受故有情有知觉山河大地属依报是外境故第六但缘不执受故无知觉也。

  二约喻结指倒相。

  △目为全潮者但见一沤却目为全潮大海便谓已能穷尽大瀛渤澥也譬认妄为真也。

  △百非者凡百有为无为事理染净一切名相都泯也又百非者起信疏中约一异有无四句一一句各四谓一非一亦一亦非一非一非非一异非异亦异亦非异非异非非异余二句效此四四成十六句约三世成四十八又约已起未起各四十八成九十六更加根本四句即一百也。

  △中间以法进退相例者认妄弃真是法进则汝认手既以倒为正验知汝认妄为真也退则汝认妄为真恰似认沤为海疏示今意。

  △缘尘事境也。

  △名相则名言法相也谓三科五蕴七大八还四见因缘自然和合非合等今此经中一时遣荡也随落一法即成戏论也。

  二正释经文中初述悟。

  △悲救深诲者从如来轮手下指问阿难言汝今见我母陀罗手至此经文皆是如来深海也又从放光宣咒提奖阿难归来佛所是悲救从佛问发心至此为深海也。

  ▲二彰疑。

  △?所瞻仰者允信也现以缘心信佛所说妙心仰瞻佛之相好而我徒得信仰之心未敢认为真常妙性恐不称佛所诲旨故欲望如来指示令我除疑故云拔我疑根也。

  △归无上道者道理也疑根若除可以旋归无上妙理也。

  疏二解名相。

  △遍穷生界者佛以一音说法起十界机缘随一一机各得开解故起信云圆音一演异类等解此显如来一音中具一切音一切音即一音故曰圆音音而非圆如世间丝竹之类圆而非音如世钟鼓之类唯佛如来圆而且音。

  ▲初指定其非。

  △汝等尚以等者汝等尚以缘尘生灭之心缘佛言音便认此心为自性者累我所说之法亦成所缘尘境则不能与所诠法性相应故曰非得法性须达文字性离方与法性冥合也。

  △离能所相者净名云其说法者无说无示其听法者无闻无得圆觉云未出轮回而辩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等轮回即分别也。

  ▲初指月双迷。

  △指月俱迷者认指为月亦迷指也认能诠言为所诠旨亦失能诠之教故曰诠旨两失也。

  ▲二明暗俱失能喻可知月指也月体明莹有光曜故指体皮骨暗昧法故。

  ▲二合以法合喻者汝若舍诠缘旨大似因指识月汝若执诠失旨恰如背月认指也。

  ▲三合中云。

  △若真汝心则无所去者有二意一则若斯分别法音之心是真实者应无所去今且不然二则分别法音之心自有往来若汝真性则不曾往来生灭故曰则无所去初例成无性。

  △云何离声无分别性二句经文亦可节在前科为责结之词(云云)。

  △岂唯声分别心者意云不但分别声心离声无性乃至分别色心离色相外亦无自性可得。

  二指同外宗。

  △非色非空者尘灭则无故非色尘对则有故非空。

  △二十五谛者是加毗罗外道立有十万偈即僧佉论此云数术明因中有果计二为宗一是从冥初生觉过八万劫前冥然不知亦云世性世间众生以斯为本性得生起故以斯生觉谛亦名大谛次从觉生我心从我心生五惟量即色声香味触从五尘生五大地水火风空从五大生五知根眼耳鼻舌身有觉知故从五知生五作业根手足口大小便道能有用故云业更有心平等根能遍缘故即二十四谛即是我所皆依神我神我名为主谛能所合论故二十五谛冥性是总名别名三德梵云萨埵剌阇荼摩此云勇尘暗由此三德为生因我思胜境三德即变起中间二十三谛为我受用余如疏俱舍梨是断见外道。

  初阿难承前叙难。

  △若我心性等者意云我之缘心既随六尘还灭未审如来以何为无还心耶。

  △阿难执者是妄者然法无彼此功过在人譬犹金为师子会者便知全是真金惑者但见师子不识真金大似阿难因佛开示已能知真识妄而犹未达全妄是真但执其相不达其性故云执者是妄。

  初约权标指许说。

  △权指事为明元者迷理而起体即元明也。

  △虽非妙精明心者非是理性真见也然则如来向下亦非离此见而是真见今此且要阿难明识事理真妄昭彰洎乎拣辨分明还秪指相即性达事即理无二别也。

  ▲初列八境西国堂舍皆面东故曰洞开东方。

  △户牖者书云一扇曰户两扇曰门说文云牖者穿壁以木以交窗也尔雅曰在墙曰牖在门曰窗。

  △观壅者障隔不通也。

  △分别处者所分别境也或分别即差别谓前尘差别之处即见之所缘。

  △郁?者郁盛??然起也。

  △敛氛者即雾气收藏也氛即秋气也。

  ▲二明各还一一合例明境经家避繁也具云暗还黑月何以故无黑不暗暗因属黑是故还黑通还户牖何以故无牖不通通因属牖是故还牖壅还墙宇何以故无墙不壅壅因属墙是故还墙缘还分别何以故无境无缘缘因属境是故还境郁?还尘何以故无尘不??因属尘是故还尘清明还霁何以故无霁不清清因属霁是故还霁。

  ▲二释。

  △若还于明等者意云见性若随明境而灭则暗相现时无复见暗以其见性随明灭故余例知。

  ▲三结。

  △汝不还者非汝而谁者汝不灭之见性若非汝之真见而是何耶。

  ▲三就本彰迷以结责。

  △永不离本者事即理故用即体故从心发见见即真心之用也今指事即理如波即水也又修即性故。

  三约体用重明中初申问。

  △用约人者但由人有优劣故发见用有浅深也。

  △体对物论者物境自有差殊见体实无移改。

  △分二科者用优劣体无差也。

  ▲初用优劣中。

  △未得无漏者以初果人方能断见未断事惑未发神通故借力见。

  △庵摩罗果者奈也亦翻无垢。

  △不寝者因佛座下不见那律佛问何在答云睡未起因被诃云咄咄胡为寝蛳螺蚌蛤类一睡一千年不闻佛名字于是勤意修行七日不睡遂失双目。

  △作意数者作意偏修天眼观智也数者谓百法中有作意一数也不同余人果后任运发得故但见小千界也。

  △五眼三智者肉天慧法佛五眼也佛肉眼见大千粗色尽理言之能见法界粗色佛天眼见十方世界死斯生彼及善恶等佛慧眼见法界假中俱空佛法眼尽法界任运真化分别药病一一方便皆令得入佛眼唯见实相三智者一切智(空)道种知(假)一切种智(中)然斯三智体一随其照用义立三名。

  二敕拣中。

  △汝应于斯分别自他者由阿难前云我虽识此见性无还不知如何别得是我真性佛即为阿难示其见秪是一随功发用乃成胜劣故知物自有异见体无差阿难遂疑见体随尘亦有差异此则阿难执见有相佛意云真见之体离相绝名无有此彼如何同物有差殊耶于是纵而责云见若同物有差你应为我指出见体同物无疑故云汝应于此分别自他等。

  ▲初明非见之物是前尘。

  △是物非汝者自是物象且非是汝见性。

  △七金山者七重金山围绕须弥也。

  初正破中。

  △若见是物者或可直作阿难计云虽言见性同物差殊而物象见性混而无别如何令我辨得自他故此牒而破之则汝下破意云汝既见即是物我见亦即是物我见若是物应被汝见也。

  ▲二转破疏云。

  △省略者合云名为见吾之见自然非彼不见之相者既云不见须见之不得今既可见则反是见非不见也恰同前云相有则在云何无著。

  ▲三结破。

  △五重者若不见吾不见之处一也亦不见吾见处二也吾见自然非物三也汝见亦非是物四也云何非汝真见五也。

  初正破。

  △又则者重复之义也无别计词但是重破若见是物之执也经文语简合云又则若见是物汝今见物之时汝既见物物亦见汝汝意云若见即是物应知物中有见物既有见即能见汝也既能见汝汝应反是所见物也物有见故物应反是能见性也故云体性纷杂。

  △不成安立者世谛也一一各自安立不可混也。

  ▲二显是。

  △若汝见时是汝非我者或可云汝见物时自是汝见且非佛见故云非我。

  ▲三斥疑。

  △性汝不真者能性之心不是真耶却来问我求心岂非错耶。

  △明真见离缘者不逐缘生不由境起终日尘染未尝不洁终日灵照未尝不昏非昏非照非染非洁物我皆如方曰真见离缘。

  四广释中初申疑须弥出海八万由旬四王处半腹与日月齐故曰四万由旬正云俞善那斯云合应计应合尔许度量也大论有三品上八十里次六十里小四十里。

  △堪忍者悲华云是诸众生堪任忍受三毒诸烦恼故。

  △庑者汉书云全陈廊庑下注云廊周屋庑门屋。

  △犹预者疑惑也礼云决嫌疑定犹预犹预皆兽也此二物皆进退多疑也或云犹犬也此物随人或前或后不定也。

  ▲举喻释中二双破。

  △在方器中应无方空者意云空若不定则见空在方器中时应知非是空方自是器方也在圆器时非是空圆自是器圆意云空体周遍无彼无此无方无圆器自或方或圆故见空有方圆也以喻境自有宽有狭见性实无舒卷去来新故常自安然也。

  ▲三合显。

  △云何为在者见性之义恰似虚空云何说有舒缩而可在耶又见性之义秪如是此云何却谓不知所在耶在归着也。

  ▲三会通二初迷心执境。

  △为物所转者既见尘境实有故为物境所转由是境大则观大境小则观小是故见不超色听不出声嗅不越香尝不逾味觉不离触思不出法讵能忘缘自在无碍。

  △境从心变者心生则种种法生也。

  △心随境转者以法生故种种心生也。

  ▲二悟物咸真。

  △若能转物者转者体达也即以圆融妙智体达色心诸法当处即空全是真实无妄可除无真可得法法尘尘尽如来藏妙真如性故曰即同如来下云歇即菩提又云知见无见斯则涅槃此即虚空大地应念化成无上知觉也然则如来是究竟果号义通五即解行兼含始则依言解理是名字转物乃至妙觉如来究竟转物(云云)由即故始终俱是由六故凡圣不滥。

  △身心圆明者色心不二不二之体周遍法界故也。

  △不动道场者理智一如法界独朗能起妙用故云于一毛端等由转物故即三德圆显也则同如来是智即般若德身心圆明是理法身德于一毛等即解脱德此之三法不可思议名如来藏疏文节释可见。

  二破见性离身疑中初疑。

  △现在我前见必我真者阿难不了会通万法唯心却执如来令转目前山河成我真见故云现在我前此现前见必定是我真见者故云见必我真现前物象既是我见我今身心还是何耶故云复是何物。

  ▲二难。

  △若实我心令我今见者意云彼现在我前之见实我心性令我得见故云令我今见现前见性既实我真而今之身应合非我故云而身非我。

  二牒疑立理意云若的可见者应在处所汝可分明指陈示我故云非无指示。

  △疏云岂成真见离缘者意云本来竖穷横遍无所不在不可声色求不可名相取若有方所相状岂是离缘耶。

  ▲三以理推徴。

  △若空是汝见性斯则空已成见复以何者为空意云须是空见两存不相倾夺方名离空有见物亦例知。

  ▲三答释不知。

  △若树非见云何见树者意谓若树即是非见云何复见于树既称非见须见不及如前云若见不见自然非彼不见之相也。

  △若树即见复云何树者若所见树即是见者既唤做见不可更詺为树故云复云何树。

  二大众失其守守即保守是见非见二义之中还守何得故云失守。

  △非无学者指学人也意以无学果人经法华后按位尚入相似已达法界故不惑也或可横来此会之机及法华起去之徒未入秘藏俱名有学。

  ▲三法王安其意。

  △如所如说者上如称义下如即真如谓称所证真如以说故云如所如说如来见阿难推是见不得印云如是如是推非见不得亦印云如是如是恐阿难大众将谓佛同反印顺外道故安而慰之令其谛思。

  △四矫乱者一于一切时皆乱其语二但言其无三但言其是四无容穷诘。

  △不死者计不乱答生不死天。

  三会通中初叙其不悟。

  △发明二种者不解如来于色空境上开发明显是与非是二种义也。

  ▲二出其因由。

  △应无所瞩者瞩见也既云非见应不可见。

  △畴昔等者非谓大众宿昔以来善根鲜少故生惊怖盖是是非之义深固幽远非浅识之所知也自非文殊大智启发根元余人但抱惊惶而已畴语辞也。

  二如来会通二初显诸法唯心是非双绝。

  △自住三摩地中举其自证法也由修一心三止首楞严定证一心三谛之理也然此妙定修通观行相似证唯分真究竟下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又云生灭既灭寂灭现前此皆语证也位当地住今经即第三渐次。

  △见与见缘等者修此定时了根境识即是性常即俗而真无法可得如同空华全华是空故曰本无所有即真而俗诸法宛然如全空是华故曰此见及缘中道双非即是法界故曰元是菩提妙净明体斯则三谛互融无法可得平等平等离言绝相岂有是非而可在耶故曰云何于中有是非是。

  △疏已离业识者即诸如来究竟证得三摩地故无有彼此色相迭相见故如何更说是非之相耶。

  △增上缘者增上胜力助生识也。

  △所缘缘者由所缘境为缘能牵生识也心如羸人非杖不行故假杖境为助缘也。

  △不觉即觉者知见无见斯则涅槃也。

  △念无自相者念即无明无明无体全是真如也。

  △离性离相者即亡性相二执也又即真而俗故离性即俗而真故离相性相双亡事理无碍故于法法咸会性常也。

  初问。

  △更有文殊等者意云如汝文殊还可名汝为是文殊得否又可名为无文殊得否。

  ▲二答。

  △有是者则二文殊者疏外更一解意云于真文殊上更添一是文殊即二文殊也。

  ▲二合显。

  △此见妙明者见能照了前尘故曰妙明又此见从妙明性发故曰妙明。

  △本是妙明等显真也本具性德真明故曰妙明。

  △无上菩提即大觉也本无九界垢染曰净体性周遍曰圆即本明大觉清净圆满常住真心也。

  疏三斥非显是。

  △二月空华皆脱体全无更论什么大小妍媸者哉。

  △攻异端者论语云攻乎异端斯害也矣注云善道有统故殊途而同归异端不同归也异瑞喻执权小也。

  △居一切时等是圆觉经语居一切时不起妄念者谓四仪中不起贪嗔爱恶诸杂念虑也古人云有念即众生无念即诸佛下云歇即菩提等。

  △于诸妄心亦不息灭者若了诸念元空有何可息如知蛇是绳无蛇可灭古人云森罗万象古佛家风碧落青霄道人活计。

  △住妄想境不加了知者诸法无心本自知觉更起了知故曰加也古人所谓举足下足鸟道无别坐卧经行是非悬绝。

  △于无了知不辨真实者忘分别处不得认为真实法爱若生药还成病古人云澄元湛水尚掉孤舟圆觉云种种取舍皆是轮回斯则终日居晦未尝不照终日昭彰未尝知觉方能语默作做咸与藏性相应岂有是非而可在耶。

  三破因缘自然中初外计同真难。

  △觉缘者真觉缘由行相也。

  △裸形拔发等此尼干外道此云离系即拔发露形无所贮畜。

  △五热者四边火炎头上日曝也。

  △投灰者梵云幡轮钵多此云涂灰即遍身涂灰也并苦行也。

  △界趣生本者即三界五趣受生之本即赖耶为总报主也。

  △神我者即数论外道立二十五谛也。

  ▲二自语相违。

  △楞伽城名彼有山名摩罗此山出种种宝物故云能种种现斯乃城因所出之宝以彰名也或云不可往唯得通者可诣故阿难不体佛依俗谛随他意说权引机也。

  ▲三双结。

  △似非因缘者今说觉缘似不同楞伽之谈若将此比自然外道似不相违未审如何分辩使正邪不滥耶。

  △感外增上者山河大地诸有物象皆是众生增上共业所感。

  ▲初牒疑审定。

  △约理即云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又云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又云因果微尘因心成体。

  △约事即阿难匿王之见又云且汝见我见精明元等。

  △喻即空器海沤空华二月等。

  △境即明暗等八境手开合头摇动等。

  △甄明者甄别明辨也。

  ▲二破。

  △若明为自应不见暗者若以明为自然见体者暗相现前自然之体已随明灭则不见暗。

  二破因缘中初申难。

  △防问善道曰谈咨问亲戚为询故曰咨询。

  △是义云何合因缘性者既非自然必是因缘虽欲谓之因缘观其行相道理与昔因缘之义似不相符故云云何合因缘性。

  ▲会通中初亡相显法。

  △不因缘在自然中者才云自然便即不是因缘也名异义同也由是非却自然便是非却不因缘也亦可既非自然必须是不因缘也如既可是有必须是无故可以有影摄于无也故知名相咸泯药病两亡由是见元焕然此显。

  △离一切相即一切法者照而常寂故离一切法则三谛俱泯理事咸亡也寂而常照故即一切法则三谛宛然含容万法寂照不二中道了然不落戏论。

  △又即一切法者表非离法显真故云即一切法此句即覆疏上句也恐闻离一切相便谓离法求真故再遮云即一切法俾其即法会真无可灭也但除情执法无所移方为圆妙。

  △此诸法胜等者意以即于诸法空处全是真如也胜者空也。

  △常如其性者如亦空也恒空自性即是真实也。

  △圆成实于彼者谓圆成实性不离彼一切法而显也但于依他之法不起遍计虚妄倒执即是圆成实也。

  △下广辩者三科七大即法见性义甚着也。

  ▲二结责滞情。

  △措犹举也于圆融三谛中举心颠倒分别也。

  △手掌喻自然等名相也撮摩喻举心分别也。

  △空喻三谛妙理也。

  △秪益自劳者转增生死迷倒也。

  初申难。

  △九缘如前说。

  △减五者欠根本染净种子作意及境也。

  ▲二反难。

  △疏若立见明为见等是暗立一比量也应云暗时见性是有法定是见为宗因云能见暗故诸有见者皆名见故同喻如所见明意云见明既称见见暗亦称见以能见暗故次量云明时见性是有法定不是见为宗因云不见暗故诸不见者皆非见故同喻如所见暗意云见暗之时不见明故名不见见明之时不见暗故亦合名不见成则俱成破则俱破。

  ▲三结成俱见。

  △自相夺者明时明夺暗暗时暗夺明。

  会通中初会前见性非他所成疏二斥他解。

  △见明之时见非是明者旧解见明之时此见岂非是明境成就得也余三例知。

  △文无连贯者以不贯通前破意也。

  △旨非起尽者始则由阿难执此见性因于空等四缘而成今若云缘四成就见性即是符彼妄计终则令了见性本常不藉前尘而得都不体斯意故无起尽。

  ▲二克示见体离自见相。

  △见见之时者无分别智契理之时也上见是能见之智下见是所见之理今明能见所见当体俱不可得故曰见非是见若存真见可得还是未了此则若人见般若亦被般若缚疏中三释甚委。

  △见犹离见见不能及者即覆疏上义也意云所见之理不可得能见之智岂得在乎故云见不能及云何更以俗谛虚妄因缘以为难耶故云云何复说因缘自然等耶疏释初解前二句初约位辨异。

  △信解行位者未证真前观行相似位中也今经即前二渐次起圆信发圆解修圆行也通论即住前地前但信教仰理而未证密藏也唯识云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以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

  △若以上见为用等者用是无分别智体即实相妙理智契理时能所一体故曰理智㳷然㳷合也当尔之时所见之体能见之用俱不可得故曰见非是见般若云以无所得故得阿耨等。

  △次照体者全体起智照三谛时三谛俱中竟无一法可照故曰见非是见。

  △次上真下妄者真即始觉智妄即九界无明无明即明全是佛界故无妄法可得论云念无自相不离本觉。

  △唯一法界者既云唯一岂存能所待对耶三谛圆融故曰法界。

  △无相境者实相无相故名实相。

  △无缘者亡分别也智无别智全理是智理无别理全智是理故得理智㳷合如水不分也。

  ▲二解中二句疏并可见然此二句若作蹑上破下释之文甚便也又或可见非是见是无能照智能照尚犹离自见相故曰见犹离见岂存所照之理故曰见不能及余二义例知(云云)然于疏外更一解上见即能观见性下见即所见森罗今了能见所见自性本无全是自己如来藏性故曰见非是见能见所见尚自本空见不能及更说甚因缘自然法耶。

  ▲三责小中。

  △狭劣者无圆解怠大行住偏小但自利故被斥也。

  △菩提路者劝修楞严定路达到菩提上界即菩提之路也。

  二酬请中初举前置请。

  △施大慧目者说圆顿法名为大慧能破众生迷暗如日之照故名为日又因闻教获开大智故曰施大慧目。

  ▲二总告许宣。

  △总持者或云遮持谓遮恶不起持善不失若约能诠即多字约所诠即如来藏理名无字陀罗尼谓如来藏心总持世出世间一切诸法无不具足故曰总持圆觉云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蜜教授菩萨等即妙修行之路又一心三观相即互融故曰总持诸三摩提即一心三止止观不二中道难思名修行路此妙修行即路也。

  △若不通达等者若不先了一法界性不离一念圆具诸法无欠无余以为妙修之本即所起之行皆邪僻也。

  △奢摩他即止微密观照即观以此妙止观法冥契一心三谛之境境观一如唯一法界方称微密观照现量所得。

  初双标二见。

  △当处发生者一念不了故全迷法性以成无明故云当处发生如全水为波也起信云由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不觉心动而有于念念无自相不离本觉全迷三德以成三道故云当业轮转当处发生即根木无明为烦恼道当业即业道轮转即苦道。

  △分别者无明初动也即三细中业相也。

  △妄见即转相也。

  △当业轮转即现相及六粗也。

  疏初正释同别。

  △众生望佛见无见殊者众生迷故心外见法即无见而见诸佛悟故心外无法即见而无见也故名别业。

  △若离业识则无见相者若破业识则离妄见如无翳病则无空华也引下经及起信俱证见无见别也此之下去是明同分义。

  ▲二拣异常论。

  △常途二业者即总报业别报业也业力强盛能牵生诸趣名总报业亦名引业引生诸道故虽同一界受苦乐异名别报业亦名满业圆满诸报故今此所论由迷一真名为妄见此之妄业体即是一约人异故立二种名也。

  ▲二重出所疑。

  △应不名为见精明元者意云既名(去声)真见为见精明元何以却得无见耶。

  ▲初破即灯即见。

  △见圆影者名为何等者意云见既成影现今见圆影之见为是何耶故曰名为何等。

  ▲二总结。

  △色实在灯者斯指清明灯色喻法性也。

  △影见俱眚者所见影能见见俱为眚病也亦似迷者所见法能见见俱无明也。

  △见眚非病者见非眚病也非无也眼若无病终不见影。

  △终不应言是灯是见者终不应言此影是灯上出是见上出也。

  ▲初喻。

  △捏犹㮈也是形是非形离见离非见也或改离字作是字恐传写误也(云云)。

  ▲二合。

  △此亦如是者此圆影恰似第二月也。

  二同分二初通列外报。

  △五天即五印度也。

  △括结也易云括囊无咎。

  ▲二别示业缘。

  △秽土者即同居秽也。

  △净土者疏云无漏智为体即实报无障碍土亦寂光土。

  △晕适(音的又音式)皆曰旁气也汉书云之将食先有黑气之变也又音谪礼云妇顺不修阴事不得谪见于天月为之蚀谪者责也。

  △玦者似环而缺。

  △人之所佩等者礼臣佩玉以表德随功锡之准汉书应作背彼云向日为抱向外为背。

  △彗即恶星亦曰毛头亦名剑星扫星等此星若现流血千里。

  △珥者玉珠也今气负之如耳之带珥也五行志云抱珥孟康曰抱气向日也珥形黑点也黑点似珠在珥也。

  △虹霓者阴阳和则为雨露怒则为风雷妖气击作散为虹霓鲜盛者为虹暗昧者为霓诗曰螮蝀国将不祥故现此相也。

  三双例所喻二初总标。

  △进退合明者前但标举二喻未曾合法今以二事互相合显以明众生有见诸佛无见之义也进例法者进圆影灾祥二事有见无见之喻以例法上众生妄故有见诸佛真故无见也例法之文凡有二段于中先进影喻例合别业。

  △退例喻者以喻例喻也前将影喻己自合归法上讫又却退圆影喻与同分喻合之令二喻理一然后俱例归法上以显见无见殊如此方见进退义也经云如彼同分妄见例彼妄见别业一人等即是退喻例喻也初示妄圆影全空眚故似有。

  △眚即见劳者由眚故有圆影也。

  △非色所造者非清明灯色所造也疏中四句法喻相参若全约法应云无明所生非法性造若全约喻应云因眚故起似有圆影。

  ▲二所喻心境二初示妄例汝下例法也应知众生无明不了诸法炽然诸佛达解法法元空故无见也。

  ▲二显真。

  △见与见缘似现前境者正显诸佛无见也妄法本无迷故似有故曰似境。

  ▲初寄喻重释。

  △见所缘眚觉见即眚疏二解初全约妄释上见字是执着义次约觉妄释能觉之智形妄而立亦即眚病故龙树云若法为待成是法还成待起信云以有妄心能知名义为说真觉等初解于下句能缘见中必含识心次解上见含识心下见含能见所见。

  △本觉等二句显体离过也。

  △觉所觉眚者上觉是智下觉是惑能所既立非眚病耶。

  △无知觉明者三字离过明之一字是显体德。

  ▲二寄喻结酬。

  △非见眚者无无明眚病也。

  △性非眚者者正结真也以是而知见性本无(或作非字)无明眚者不名有见也。

  例合同分中初能喻一多理齐此一段正是退喻例喻也。

  △俱是无始妄见者或可全约喻说谓无始者无因也无因忽然见圆影及不祥相也。

  ▲二所喻心境俱妄。

  △娑婆者举一界也。

  △并洎十方诸有漏国及诸众生者九界依正也。

  △无漏觉心等者于无漏妙心不如实知忽然念起成见闻觉知虚妄病也前云认悟中迷。

  △和合者下云与诸无明俱灭俱生是也。

  ▲二息妄归真。

  △三相应染者智相应染分别相应染执取相应染此三与心王心所相应属六粗位。

  △三不相应染者根本业不相应染能见心不相应染所见色不相应染此不与心王心所相应属三细也。

  △微细念者根本业不相应也。

  四破和合非合疑二初牒前未晓。

  △世间人等者权宗说菩提是四智心品所成唯生因所生如种生芽所谓转八识成四智是有为也唯说理是清净法界是无为也故彼说有三常之义一相续常是报身二不断常是应身此二属有为三凝然常是法身属无为由是有为无为二性全别不同性宗所说理智相即三因俱常故也。

  △假因仗缘者言菩提是假清净因缘和合而成也。

  △但了因所了者意以理是本有唯藉智之照发如暗室中元自有物唯藉灯光照现不是渐新造成也。

  △二谛者俗谛是权小法随他意语也真谛谈实相法随自意语也然二谛之语通大小权实天台有七二谛三二谛七二谛者一实有为俗实有空为真二幻有为俗幻有即空为真三幻有为俗幻有即空不空为真四幻有为俗幻有即空不空一切法趣空不空为真五幻有幻有即空为俗不有不空为真六幻有幻有即空为俗不有不空一切趣不有不空为真七幻有幻有即空为俗一切法趣有趣空趣不有不空为真然此七中单俗单真并属小复俗复真等皆属大大中有权有实(云云)三种二谛者如上七二谛中一一皆有随情二谛有随情智二谛有随智二谛若凡夫人情性不同随情异说即随情二谛若迷二谛皆俗若悟谛理方乃名真故经云凡夫心所见为俗圣人心所见为真此随情智二谛也若圣人悟理非但见真亦能达俗斯名随智二谛又愚法小乘一向随他意语即随情二谛始教随自他意语即随情智二谛终顿圆三教一向随自意语即随智二谛斯乃略点大端令学人知也。

  初指出疑情。

  △生住异灭是无常性者权教既判属有为故被四相所迁是无常故。

  ▲初明见相杂何形。

  △见相可辨者能见之见所见之相现今可辨未审见与明相杂之后还作何状故曰杂何形像。

  ▲二若见不见非理阿难云明见杂和之相决不可见者既不可见云何见明以明是杂相中一分故若云可见此杂相者即破云云何见见以见是杂相中一分今若可见即是见又自见也如眼终不自观。

  ▲三互偏失其和义。

  △必见圆满何处和明者若一切处尽是于见则更不容于明相相杂也如一器中盛物已满岂可更容他物杂耶。

  ▲四俱亡立理不成。

  △见必异明者见与明相二法各别今若杂之明不成明见不成见体性既无名字俱失故云杂则失彼性明名字性即见性明即明境名字尚不及存岂有和合义耶故云和明非义。

  ▲二略例余尘。

  △及诸群塞亦复如是者若欲例暗即以暗字替却经中明字通塞亦然。

  初正推破。

  △如鼻闻香者斯喻见性纵不随明灭谢亦不见暗犹如鼻根对香则闻对声则不闻。

  ▲二破转救。

  △云何明合了明非暗者既不与暗合不妨见暗反须与明合时却不见明今又何故与明合时了知是明非是暗耶。

  二破非和合疑中初述所解因破菩提心非和合有便谓离根境缘别有体性如云若离依他起无别有圆成又焉可离法求真耶。

  △缘尘即境。

  △念虑即分别心。

  △分别菩提见者计有计无皆堕戏论初非和宛成其畔。

  △在见在明自何为畔者齐至何处是明边畔齐至何许是见边畔如水火之性须各有剂限二不及畔义全乖。

  △若明际中必无见者意云若各有边际则见不到明处明不及见性如是焉知明相所在处尚不知说何边畔故云何成。

  ▲二别破。

  △见且不知明相所在者既角歒相违则无以得知明相所在如耳焉知明相所在既不及知岂更能辨合与非合义耶如人未曾同事焉知心性善恶耶。

  二总约诸法以会通中。

  △疏止就一门而显者秪就见之一门显也如云见与见缘元是菩提又云见见之时见非是见等但且会一见尘犹未尽历诸法遍破遍会自今已去广会诸法当处常住乃至三科七大皆如来藏然今经正为末代钝根备历诸法破会方能悟入正同摩诃止观观不思议境不悟即发菩提心发心不入即巧安止观止观不入即破法遍等。

  ▲初指物咸真。

  △幻者托物假成全无真实如结巾为马结草为兔等。

  △当处出生者全理成事也全法性为无明故曰当处出生出生之言包乎九相九相无体全是一真故云随处灭尽譬犹圆影本自寂灭不须更灭故云随处灭尽。

  ▲疏文初正消经文。

  △一切法不生我说刹那义者凡夫权小正以刹那为生灭圆实教中能了刹那念体本自寂灭是刹那义也。

  △愚者不了法本不生故不可为之说也既本不生故当处即寂也良以一切法当处即空即有亦空亦有非空非有四义即一一即四义言思寂绝名真法界是故诸法森然之处不妨即无生即寂灭也。

  △中论即中观论是龙树造不自即不从自因生。

  △不他即不从他缘生。

  △不共即不从因缘共生。

  △不无因即不自然生下云本非因缘非自然性四句推捡性相本空即见无生也。

  ▲二答中云。

  △空为所依体者空华所起全以空为体性如像全以镜为体故二答意云法虽一体约迷悟异故立二名若克性为言则真妄咸泯以生死涅槃如昨梦故。

  ▲三结示经旨。

  △执丧空明者二执若亡中空自显如了是绳蛇相自泯。

  二别列诸妄三科之设盖为机宜故颂云愚根乐有三故说蕴处界愚三者愚迷也有类众生不迷色心但迷心所则为说五蕴法即开心所为三谓受想行也有众生但迷色法即为说十二处有众生不迷心所而迷色心即为说十八界根三者上五蕴中十二处下十八界乐三者乐略五蕴乐中十二处乐广十八界。

  ▲三斥迷圆实。

  △异能知者不能称所知真如实理而知也不达一法界故能知异所知也若生若灭或去或来妄情故见一真性中未尝迁动故曰生灭去来本如来藏肇公云日月历天而不周野马飘鼓而不动江河竞注而不流毗岚偃岳而常静如来是极果之名理本具足故名曰藏。

  初破五阴二初总徴。

  △摄有为尽者色摄十一全受想各当一七十三行法八王识蕴收无为非积聚不在蕴门摄一百法中但除六无为不是积聚法故蕴不摄也。

  ▲一色阴中初寄喻总标。

  △以空目二法喻真性者目有照用空体寂静寂照相成同喻一性义方足也理如于智智如于理故重言也。

  △故同(疏无同字)事者书云非大故不行。

  ▲二破生处。

  △即非虚空者虚空本无体性如何出入。

  △空若非空者汝若执云虚空不无体性故云空若非空也即破云自不容其华相起灭意道若是实色亦不容有华相起灭如阿难体是实色岂可容有出入耶。

  △从目出故当合有见者母有见故子亦有也。

  △云何晴空号清明眼者合云云何见晴明空号清明眼意云既若见华是好眼应见晴空却是病眼又何以世人观晴空时号清明眼那。

  ▲三结成虚妄。

  △本非因缘等即是四性观推捡令见无生也因即白性计缘即他性计因缘合即共性计自然即共性计自然即无因性计今推一切法若自性生苟无其缘何能生法如水无风岂自成浪若云他缘生者他又焉能自生法耶如风无水焉能起波若云共生未合各无共时安有又共涉二边体属谁耶共生尚非无因岂有此四既空名字亦绝性相执除三空自显也。

  ▲二受阴三初寄喻总标。

  △手足宴安者四肢畅适安然也。

  △无形一般者此喻一真性中无法可得。

  △李陵者前汉人也汉武帝时领步卒五千出征夷狄无备数败期兵不至遂权降匈奴以免其难汉帝不察谓其悖逆乃诛三族后有书与苏武云功大罪小不蒙明察辜负陵心区区之意每一念至忽然忘生选注云每念国家不明察陵心忽然不知生之有生也。

  △变起世间者梨耶生三境也。

  △触是受因者约触以显受阴也三和生触由根境识三触对前境起心领受故四和生受也。

  △假托而生者无明不了四法假合故名受也。

  ▲二破生处。

  △触从空生二义一能生空体周遍所生之触亦合周遍二空无选择故。

  △一物往来者冷暖等常在身中往来不须待合方觉也。

  ▲三破想中初寄喻总标此下三阴更不标真直约起妄说也。

  △想者取像也即想像虚无不实之法故曰想也犹如想崖说梅便有水酸岂有实耶初标无生。

  △如是酢说者如此说酢也但破能说能闻无生处故即所有之水自不可得故牒云如是酢说也。

  △非从口入者说酢之声且不从汝口入自从汝耳闻也。

  ▲四破行阴初寄喻总标。

  △瀑流即急流也。

  △不逾越者前波才灭后波续生次第相续无有过逾越次也初标无生。

  △亦非水性者流非即是水性也。

  ▲二破生处。

  △性应非水者流之性且非水之性也须能生所生各有体性如树与果二性全别今流与水且不如是。

  △有所有相者能有水所有流相状若异即许从水生也。

  △澄时非体者若此动流即是水体至澄清时却须不是水体以动自是水体故。

  ▲五破识阴中初寄喻总标。

  △瓶喻有情身者识被业牵趣他蕴时身实不去但取舍身义说为去以身能包识似瓶之含空也将瓶入喻业也或可以瓶喻业业能系识受生似瓶能含空以将瓶人喻贪爱烦恼润业受生。

  ▲二破生处。

  △先合见空从瓶出者意云若此方空入汝瓶中须先开孔见彼方空从瓶而出后始可入得此方空也。

  △入此方者若道瓶能将空来此方者应须见空从瓶内出入于此方(此下入第三经)。

  首楞严经义疏释要钞卷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