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卍新续藏第 10 册 No. 0259 圆觉经近释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近释卷五

  明二楞庵释通润 述

  于是辨音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如是法门甚为希有。世尊。此诸方便一切菩萨于圆觉门有几修习。愿为大众及末世众生方便开示令悟实相。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前说三观行相分明。未审诸位菩萨所修。为复一人具三。为复三人各一。为前后。为同时。为依次。为超次。故辨音菩萨乘机发问有几修习也。楞严明二十五圆通。此明二十五种轮。虽方便不同同归圆觉。故曰方便开示令悟实相。

  尔时世尊告辨音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大众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如是修习。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辨音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善男子。一切如来圆觉清净本无修习及修习者。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于未觉幻力修习。尔时便有二十五种清净定轮。

  轮者运转义。一切菩萨皆运此轮到如来地故。轮者摧碾义。一切菩萨皆运此轮摧惑障碾无明故。初有三轮单修三观。次有二十一轮互修三观。最后一轮圆修三观。合为二十五轮。此二十五轮亦在觉与未觉妄功用中渐次修证。故有差别。下文二十五轮观名悉依圭峰略疏。

  若诸菩萨惟取极静。由静力故永断烦恼究竟成就。不起于座便入涅槃。此菩萨者名单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惟观如幻。以佛力故变化世界种种作用。备行菩萨清净妙行。于陀罗尼不失寂念及诸静慧。此菩萨者名单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唯灭诸幻。不取作用。独断烦恼。烦恼断尽便证实相。此菩萨者名单修禅那。

  先明单修三观。一澄浑息用观。以静力断烦恼证涅槃。虽是菩萨其行与二乘无异。名单修奢摩他。二庖丁恣刃观。由达诸法如幻。能以佛力变化种种作用。备行清净妙行。如华严十行品所说。虽行万行而又不失寂灭及静慧相者。名单修三摩钵提。三呈音出碍观。不取作用独断烦恼犹是二乘作用。烦恼断尽便证实相。此是入地菩萨作用。烦恼有二谓界内界外。单断界外者是二乘作用。并断界内者是菩萨作用矣。

  若诸菩萨先取至静。以静慧心照诸幻者。便于是中起菩萨行。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若诸菩萨以静慧故证至静性。便断烦恼永出生死。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寂静慧。复现幻力种种变化度诸众生。后断烦恼而入寂灭。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断烦恼已。后起菩萨清净妙行度诸众生。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心断烦恼。复度众生建立世界。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齐修三摩钵提禅那。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资发变化。后断烦恼。此菩萨者名齐修奢摩他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用资寂灭。后起作用变化世界。此菩萨者名齐修奢摩他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初七轮以取静为首功而兼幻寂交互成七。以明无假无中无不空也。一运舟兼济观。修定出尘是运舟。发慧化物是兼济。二湛海澄空观。海湛则波涛不动。空澄则水性清明。三首罗三目观。三观俱修犹如三目。四三点齐修观。三点梵书伊字。一人具修三种名齐。非谓同时。五品字单双观。先单修次双修犹品字。故曰单双。六独足双头观。白泽图中有山精。头如鼓有两面前后俱见而独足。双修二观如双头。单修一观如独足。七果落华敷观。谓以静定树结寂灭果如果落。复以幻观度众生如华敷。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随顺而取至静。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境界而取寂灭。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而作佛事。安住寂静而断烦恼。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中修奢摩他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无碍作用断烦恼故安住至静。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中修禅那后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方便作用。至静寂灭二俱随顺。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齐修奢摩他禅那。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起用资于至静。后断烦恼。此菩萨者名齐修三摩钵提奢摩他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资于寂灭。后住清净无作静虑。此菩萨者名齐修三摩钵提禅那后修奢摩他。

  次七轮以幻为首而兼静寂交互成七。以明无空无中无不假也。一先武后文观。如武王伐纣后铸甲兵为农器。二功成退职观。发慧利物名功成。习寂内修名退职。三幻师解术观。先起变化作术法。后归静体是解术。四神龙隐海观。起幻度生如神龙散雨。归体入寂如隐海。五龙树通真观。先起幻后归静寂。如龙树初行幻术广化邪途。后修真乘自阶圣果。六商那示相观。商那和修即优波麹多之师。先以神力示相降伏麹多弟子慢心。后乃入定归寂。七大通宴默观。大通如来先化物后归寂。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而起至静住于清净。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后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而起作用。于一切境寂用随顺。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种种自性安于静虑而起变化。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中修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无作自性起于作用。清净境界归于静虑。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中修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种种清净而住静虑起于变化。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齐修奢摩他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资于至静而起变化。此菩萨者名齐修禅那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资于变化。而起至静清明境慧。此菩萨者名齐修禅那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此七轮以寂为首次兼静幻交互成七。以明无空无假无不中也。初宝明空海观。寂如宝明。静如空海。二虚空妙用观。寂体如空。幻化如用。三舜若呈神观。舜若空神遇佛光映之暂现。如此先寂次静后幻。四饮光归定观。先证体次起神通后入定。五多宝呈通观。多宝佛先成佛证体。后于塔中发大音声如静幻无碍。六下方腾化观。即地涌众从下方现。七帝青含变观。此宝含诸物像。对即变应。应而还空。如寂体含用应缘起幻而复安静。此二十一轮极显理事无碍。

  若诸菩萨以圆觉慧圆合一切。于诸性相无离觉性。此菩萨者名为圆修三种自性清净随顺。

  善男子。是名菩萨二十五轮。一切菩萨修行如是。

  以圆觉慧圆合一切者。是显事事无碍也。若性若相若静若幻乃至折旋俯仰唾骂戏笑皆不离无上妙觉者。所谓一切障碍即究竟觉。是名圆修三观。无非随顺圆觉清净自性也。善男子下总结正因。

  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轮者。当持梵行。寂静思惟。求哀忏悔。经三七日。于二十五轮各安标记至心求哀随手结取。依结开示便知顿渐。一念疑悔即不成就。

  此结示修观威仪法式及用心方便也。梵行是戒。寂静是定。思惟即正念。观察是慧。忏悔者发露先业也。各安标记者精祈一行也。若自信一门则不须祈卜。若狐疑不决即凭圣力以卜应修。随手取之不宜拣择。故随手取结。依所取结开而示之便知顿渐。莫贪余观。若存一念疑悔则心不专而志不一即不成就矣。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辩音汝当知。一切诸菩萨无碍清净慧皆依禅定生。所谓奢摩他三摩提禅那。三法顿渐修有二十五种。十方诸如来三世修行者无不因此法而得成菩提。唯除顿觉人并法不随顺。一切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常当持此轮随顺勤修习。依佛大悲力不久证涅槃。

  顿渐修者。顿修即末后一轮。渐修即二十四轮也。唯除顿觉人者。谓不立阶级及文字法相。如前所云居一切时不起妄念者。则一断永断一证永证。是上上根截法而过。或不藉此而修。或信根不具不肯随顺者亦不依此修。其余三贤十圣一切修菩萨行者皆当依此法轮随顺勤修也。修而复加勤者励之也。

  于是净诸业障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为我等辈广说如是不思议事。一切如来因地行相。令诸大众得未曾有。睹见调御历恒沙劫勤苦境界一切功用犹如一念。我等菩萨深自庆慰。世尊。若此觉心本性清净。因何染污使诸众生迷闷不入。唯愿如来广为我等开悟法性。令此大众及末世众生作将来眼。说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断惑已明。证真已解。观行已了。则圆融行布二门毕具。然作业之根根于四相。若四相不除业根不净。则陀罗尼门不能得入。故净诸业障菩萨乘机发问也。先领悟。不思议事者。初以一法演三。次以三法演为二十一。末以二十一法束为一。然非思量分别所能解。唯证契者方得明了。此即一切菩萨所修因地法行也。今闻此法亲见如来历劫所修勤苦功用不离当念。我等所以深自庆慰。世尊下正请。若此觉心本来清净。则现在诸修行人不劳功用皆可得入。是因何物染污为障为碍令彼行人昏迷闷绝不能得入。唯愿如来广为我等开悟法性。说其所以不能得入之故。而为末世众生作正法眼。指明入路。不令中道迟回迷闷不入也。

  尔时世尊告净诸业障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大众及末世众生咨问如来如是方便。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净诸业障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妄想执有我人众生及与寿命。认四颠倒为实我体。由此便生憎爱二境。于虚妄体重执虚妄。二妄相依生妄业道。有妄业故妄见流转。厌流转者妄见涅槃。由此不能入清净觉。非觉违拒诸能入者。有诸能入非觉入故。是故动念及与息念皆归迷闷。何以故。由有无始本起无明为己主宰。一切众生生无慧目。身心等性皆是无明。譬如有人不自断命。是故当知有爱我者我与随顺。非随顺者便生憎怨。为憎爱心养无明故。相续求道皆不成就。

  先总明四相。妄想即指六七二识。于无中横计为有故曰执有。四相有二解。一迷世法执。二迷出世法执。初执世法我者。谓取自体为我。计我展转趣于余趣为人。计我盛衰苦乐种种变易相续为众生。计我一报命根不断而住为寿者。此即迷世间法而执我也。由诸众生认此四种颠倒我相以为实体。由执我故。便于己生爱。于他生憎。顺我者爱。逆我者憎。且四大五蕴本无有我。今执为我已是虚妄。今于虚妄我体复起爱憎。则是妄上加妄惑中添惑。由此二妄相依遂兴妄业。既造妄业妄有果报轮转生死。至于厌生死而欣灭道者则妄见涅槃。由此我相不除欣厌未尽。所以不能入清净觉。非是清净觉心拒人而不容入也。但是求入之人不由觉路而入故不能入耳。是故动念者堕于生死故不入。息念者守乎涅槃故不入。且动念者不入固矣。何故息念者亦不得入。良以无明有二一根本。二枝叶。二乘但断枝叶无明。尚有根本无明为己主宰故也。一切众生出母胎时即与无明俱生。故初生时即无慧目。不知四大身心有圆觉性。如生盲人不识乳色。岂知此无明者即是众生生死根本。但修行人不肯命根下手。譬如有人不肯自断其命处处护惜。是故当知有爱我者我与随顺而爱之。有逆我者便相违拂以憎之。由此憎爱二心长养根本无明不觉不知。故二乘者虽名息念而无明未断暗长潜滋。以生灭心求不生不灭之果。是掘地觅天乌可得哉。下复详明迷出世法执我也。言不但凡夫小乘在四相中。即三贤十圣未断生相无明已前皆四相中摄。除佛一人四相方尽。故下文以证悟了觉分四相始终唯以一我字贯之。若仲尼意必固我。虽分为四亦总一我之意。但彼约世间我此约出世我故不同耳。

  善男子。云何我相。谓诸众生心所证者。善男子。譬如有人百骸调适忽忘我身。四肢弦缓摄养乖方。微加针艾即知有我。是故证取方现我体。善男子。其心乃至证于如来毕竟了知清净涅槃皆是我相。

  人我相易知。法我相难知。故约证悟了觉以显。所谓我相者。谓诸众生心所证者。即此证者便是我相。喻如有人百骸调适不知有我。若四肢或弦或缓或摄养乖方。略加针砭艾火则我相便露。现见世人跛跛挈挈一无所能者。胸中夷坦即无我相。一有抱负或文学或智巧或经济或技艺或辨论则磊磈不平。我相立现。是故才有证取而见我为能证涅槃为所证。此即四果圣人断人我而现法我相。所谓即彼净解为自障碍是也。无论才证小果存有所证是我相。即证如来究竟圆觉及清净涅槃。而证相不忘亦是我相。以圆满菩提归无所得故。问。金刚经云。四果圣人皆不作念我得须陀洹果等。何故此中说有我。答。二果三果断欲界我。四果断三界我。故曰无我。而有涅槃可证法我未忘故说有我。

  善男子。云何人相。谓诸众生心悟证者。善男子。悟有我者不复认我。所悟非我悟亦如是。悟已超过一切证者悉为人相。善男子。其心乃至圆悟涅槃俱是我者。心存少悟备殚证理皆名人相。

  所谓人相者。谓诸众生心悟证者为非。而自谓我能悟证者之非。此即人相也。盖菩萨发心自未得度而急于度人。故见有人不知有我。故释之曰。由前取所证者为我。悟其为非。故不作证心不复认我。不知所悟非我即是人相。此人相者亦即是我。以悟得自己能超过一切证者故也。此即三贤位中行六度行变化诸幻而开幻众者所现我相。所谓虽断解碍犹住见觉是也。不但悟得自己能超行度生超过一切证者为人相。其心乃至圆悟能证如来清净涅槃俱是我相已。若使存有一念悟心。自谓我能备尽证理毫无取证是去证心而存悟。皆名人相。故先德云。纵有妙悟也须吐却。

  善男子。云何众生相。谓诸众生心自证悟所不及者。善男子。譬如有人作如是言我是众生。则知彼人说众生者非我非彼。云何非我。我是众生则非是我。云何非彼。我是众生非彼我故。善男子。但诸众生了证了悟皆为我人。而我人相所不及者存有所了名众生相。

  所言众生相者。谓诸众生了知自己超过前之证悟。而证悟之所不及者。即众生相也。喻如有人作如是言我是众生则知彼人说众生者。决非是我亦非是彼。所以决非是我者以我是众生则知非我。所以说非彼者以我是众生又非彼之我故。此即地上菩萨证寂灭时所现我相也。非若小乘之独断我执而有证心故曰非我。非若三贤双伏二执而有悟心故曰非彼我。由彼双断分别我法二执。故能了前证者为我相。复了悟者为人相。故能屏其证心。荡其悟迹。不向证悟处垛根。自谓我人不及。但其常觉不住存有所了。即此了心名众生相。

  善男子。云何寿命相。谓诸众生心照清净觉所了者。一切业智所不自见。犹如命根。善男子。若心照见一切觉者皆为尘垢。觉所觉者不离尘故。如汤消冰无别有冰知冰消者。存我觉我亦复如是。

  所谓寿者相者。谓此菩萨觉心圆照已得清净觉相。但存一念觉前所了者为非。未至无得无觉。即此觉者名寿命相。此相最极微细。自人天以至等觉。业相未空业识不转者皆不能见。唯是离念如空心无初相者方能得见。此即根本生相无明也。正如人之命根虽不自见而使色身连持不断。应立量云。寿命相是有法。觉所了是宗。因云一切业智所不见故。同喻如命根。由地上菩萨觉前前非故常觉不住。至于等觉能以清净觉心照见十地常觉不住者皆是尘垢。但存觉所了之觉相。即此觉相亦未离尘。喻如汤之消冰。冰虽消而无别有冰。然而要知冰之所以消者毕竟是汤。以冰与汤是对待法。非本然之水体故也。今以后觉而觉前非。是存我而觉我。上我是能觉。下我是所了之觉亦是对待觉。以未忘觉相。亦非本来清净觉体故。但并除觉相方是圆满菩提清净觉相矣。故文殊章云。知虚空者即空华也。

  善男子。末世众生不了四相。虽经多劫勤苦修道但名有为。终不能成一切圣果。是故名为正法末世。何以故。认一切我为涅槃故。有证有悟名成就故。譬如有人认贼为子其家财宝终不成就。何以故。有我爱者亦爱涅槃。伏我爱根为涅槃相。有憎我者亦憎生死。不知爱者真生死故。别憎生死名不解脱。云何当知法不解脱。善男子。彼末世众生习菩提者。以己微证为自清净。犹末能尽我相根本。若复有人赞叹彼法即生欢喜便欲济度。若复诽谤彼所得者便生瞋恨。则知我相坚固执持。潜伏藏识游戏诸根曾不间断。善男子。彼修道者不除我相。是故不能入清净觉。

  此明四相若存不成圣果也。圣果二存若概论。单断人我执不断法我执证二乘果。双伏我法二执证三贤果。双断分别我法二执。名断人相而证初地果。双断俱生我法二执。名断众生相而证八地果。若断生相无明。名断寿命相证菩提果。若不了四相。虽多劫勤修即有所得。但名有为增上善果。未出三界不成一切圣果。是故虽在如来正法即名末世。良以正法之时有教理行证。像法之时有教理行而无证。末世则有教理而无行证。以彼认一我而为涅槃无实修实证故也。若克定论。唯是十地已上菩萨为圣果。二乘三贤皆是有为法中所收。以有证悟即名成就。正如认贼为子家宝日销。岂有成就之理乎。何故有证悟者终不成就一切圣果。以地前菩萨及二乘小果皆未断法我皆有我爱。既有我爱亦爱涅槃。由彼但伏我爱之根为涅槃相。实未曾断法爱根故。但列三贤不入圣位非真涅槃。既有我爱必有我憎。既有我憎必憎生死。不知即此法爱真生死本。乃不断法爱而别憎生死。是处溷而憎秽。所以不得成就法解脱而名为我也。云何当知有法爱者不得成就法解脱而名我耶。谓彼习菩提者但觉略有所证自谓已得清净。不知爱根潜伏在内。法爱不除。生死未出。故知不得法解脱也。然则以何为验知其有我相而不得法解脱乎。若复有人赞叹彼所得法。彼即生爱心便欲济度。若复诽谤彼所得法。彼即生憎心。则知我相坚固执持。彼之种子则潜伏藏识。彼之现行则游戏诸根。此则种现相生曾无间断。岂非认一切我为涅槃乎。故略疏云。因对外境验得内心。我执犹坚潜藏相续。虽慧军数举魔众频摧。由阿赖城坚难攻主宰。末那常侍防护牢强。意识谋臣经营内外。旁监五识之将。以镇六根之门。由是贼主频通游戏。时时偷号惑我法王。往往侵疆扰我观境。虽外怯般若昼行夜伏。而内挟无明昼夜不断。然则彼修道者不除我相故不能入清净觉。非觉违拒也。

  善男子。若知我空无毁我者。有我说法我未断故。众生寿命亦复如是。善男子。末世众生说病为法。是故名为可怜愍者。虽勤精进增益诸病。是故不能入清净觉。

  不独不成圣果。抑且认病为法难可救疗。是知我相若空则毁誉不动。不见有毁我法者。今闻毁我法者则瞋。赞我法者则喜。此则彼所说者是有我之法非无我法也。以我相未断故。然则我相之粗者尚未能断。况众生之细及寿命之至细者乎。则知一我在而四相皆存。且此四相是众生病根。今以病为法不亦可怜愍哉。是故不除四相即醍醐上味皆成毒药。纵使勤劬精进无非增益诸病。是故不能入清净觉。非觉违拒也。

  善男子。末世众生不了四相。以如来解及所行处为自修行终不成就。或有众生未得谓得未证谓证。见胜进者心生嫉妒。由彼众生未断我爱。是故不能入清净觉。

  又不特以病为法已也。抑且依幻说觉将他作己。由彼不了四相。乃以如来所解者为己解。以如来所行者为己行。所谓依经解义三世佛冤。故华严云。如人数他宝。自无半钱分。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岂知从门入者不是家珍终不成就哉。或有众生未得菩提自谓已得。未证涅槃而曰已证。见胜进者反生嫉妒。此岂真证真得之人乎。此皆不断我爱自生障碍。是故不能入清净觉。非觉违拒也。

  善男子。末世众生希望成道。无令求悟。唯益多闻。增长我见。但当精勤降伏烦恼。起大勇猛。未得令得。未断令断。贪瞋爱慢谄曲嫉妒对境不生。彼我恩爱一切寂灭。佛说是人渐次成就。求善知识不堕邪见。若于所求别生憎爱。则不能入清净觉海。

  此示以入觉之方也。末世众生希望成佛作祖。不令肯心求悟。唯是记持语言以资谈柄。增长我见者。喻如说食不自饱也。应当闻法之后。以精进心加功用行。降伏烦恼。起大勇猛。单刀直入。未得之果决令得。未断之惑决令断。贪瞋爱慢是根本烦恼之三。谄曲嫉妒是小随烦恼之二。若此根随烦恼对境不生。则此爱根于一切处自然寂灭。是人渐次得成圣果。有何迷闷而不能入乎。然虽如是精勤修习已具正因。又必资藉外缘之力。内外夹持方得成就。故须亲近明眼知识。荡其证悟。去其执情。令其胸中秕糠尘垢纤悉不留。豁虚空洞。则不堕于旁门小径。直入如来正遍知海。若于所求善知识处不能尽心奉事。而别起爱憎拣过拣非。犹是我根不净。亦不能入清净觉。是故欲入净觉必除四相也。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净业汝当知。一切诸众生皆由执我爱无始妄流转。未除四种相不得成菩提。爱憎生于心。谄曲存诸念。是故多迷闷。不能入觉城。若能归悟刹。先去贪瞋痴。法爱不存心。渐次可成就。我身本不有。憎爱何由生。此人求善友。终不堕邪见。所求别生心究竟非成就。

  觉城悟刹皆喻法性土。言法爱者对我爱言。我爱是烦恼障二乘所断。法爱是所知障是入地菩萨断。断我爱者成小果。断法爱者成菩提也。且此爱心由我而起。若知我且不有。憎爱何由而生乎。若修行人不存法爱已具正因。更求善友而为外缘指归正道终不堕于邪见中矣。若于所求善知识边别起憎爱。则亦不能入清净觉。以下人不真不得其精故也。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近释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