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卍新续藏第 08 册 No. 0240 华严纲要(第1卷-第44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二十三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兜率宫中偈赞品第二十四

  初来意者。前明化主赴感。今明助化赞扬。及显位体所依。故次来也。释文者。谓十方菩萨于此宫中赞佛实德。故受斯名。三宗趣者。集众放光偈赞为宗。为说回向为趣。

  尔时佛神力故。十方各有一大菩萨。一一各与万佛刹微尘数诸菩萨俱。从万佛刹微尘数国土外诸世界中来诣佛所。其名曰金刚幢菩萨。坚固幢菩萨。勇猛幢菩萨。光明幢菩萨。智幢菩萨。宝幢菩萨。精进幢菩萨。离垢幢菩萨。星宿幢菩萨。法幢菩萨。

  大文分三。初集众。二放光。三偈赞。初神力一句集因也。次十方一句举上首。三一一下标眷属。四从万佛刹下来处。五其名曰下列十菩萨名。标主也。同名幢者。略有五义。一高出义。表三贤位极。二建立义。大悲大智建立众生及菩提故。三归向义。谓大悲摄生。智愿摄善。归向菩提故。四摧珍义。如猛将幢。降伏一切诸魔军故。五灭诸怖畏义。如帝释幢。不怖惑业故。金刚等异名。即表十向行体。

  所从来国谓妙宝世界。妙乐世界。妙银世界。妙金世界。妙摩尼世界。妙金刚世界。妙波头摩世界。妙优钵罗世界。妙栴檀世界。妙香世界。

  五所从来国皆称妙者。回向之力。微善弥于法界故。其别名即表十向所修法门。

  各于佛所净修梵行。所谓无尽幢佛。风幢佛。解脱幢佛。威仪幢佛。明相幢佛。常幢佛。最胜幢佛。自在幢佛。梵幢佛。观察幢佛。其诸菩萨至佛所已。顶礼佛足。

  六本所事佛同名幢义不异菩萨。别名即表修十向智。亦表当位之果。七其诸下到已修敬。

  以佛神力。即化作妙宝藏师子之座。宝网弥覆周匝遍满。诸菩萨众随所方来。各于其上结加趺坐。

  八以佛神力下善住威仪。座体云妙宝者。十住以慧光遍照。故以毗卢遮那藏为体。十行以行净离垢。故以莲华藏为体。今十向大悲处于生死普该万法。不拘乎一。故座体直云妙宝。不限色类。以教行遍周。笼摄众生。加以宝网弥覆其上。

  其身悉放百千亿那由他阿僧祇清净光明。此无量光皆从菩萨清净心宝离众过恶大愿所起。显示一切诸佛自在清净之法。以诸菩萨平等愿力。能普救护一切众生。一切世间之所乐见。见者不虚悉得调伏。

  九其身悉放下放光益物。此位多游悲智益物故。

  其菩萨众悉已成就无量功德。所谓遍游一切诸佛国土无所障碍。见无依止清净法身。以智慧身现无量身遍往十方承事诸佛。入于诸佛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自在之法。住于无量一切智门。以智光明善了诸法。于诸法中得无所畏。随所演说穷未来际。辩才无尽。以大智慧开总持门。慧眼清净入深法界。智慧境界无有边际。究竟清净犹若虚空。如此世界兜率天宫诸菩萨众如是来集。十方一切兜率天宫。悉有如是名号菩萨而来集会。所从来国诸佛名号。亦皆同等。无有差别。

  十其菩萨下略赞胜德。有十一句。初总。余别。别中十门。次如此世界下结通十方。

  尔时世尊从两膝轮。放百千亿那由他光明。普照十方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世界。彼诸菩萨皆见于此佛神变相。此诸菩萨亦见于彼一切如来神变之相。如是菩萨皆与毗卢遮那如来于往昔时同种善根修菩萨行。悉已悟入诸佛自在甚深解脱。得无差别法界之身。入一切土而无所住。见无量佛悉往承事。于一念中周行法界自在无碍。心意清净如无价宝。无量无数诸佛如来。常加护念共与其力。到于究竟第一彼岸。恒以净念住无上觉。念念恒入一切智处。以小入大。以大入小。皆得自在通达无碍。已得佛身与佛同住。获一切智。从一切智而生其身。一切如来所行之处悉能随入。开阐无量智慧法门。到金刚幢大智彼岸。获金刚定断诸疑惑。已得诸佛自在神通。普于一切十方国土。教化调伏百千万亿无数众生。于一切处虽无所著。善能修学成就究竟。方便安立一切诸法。如是等百千亿那由他不可说无尽清净三世一切无量功德藏诸菩萨众。皆来集会在于佛所。因光所见一切佛所悉亦如是。

  第二尔时世尊下放光。文分四节。初从两膝。放光处言膝轮者。位渐高故。又表回因向果等。有屈伸进趣之相故。又悲智相导。屈伸无住故。二放百千下光数。三普照下光照分齐。四彼诸菩萨下光所作业。谓令彼此互相见故。此中分三节。初正明彼此相见。二如是下释见所由。由二种因故彼此相见。一由宿因同行故。二由现德圆满故。经文悉已悟入下有二十句。明德圆满之相。后如是等下结德。

  尔时金刚幢菩萨承佛神力。普观十方。而说颂言。

  如来不出世  亦无有涅槃  以本大愿力
  示现自在法  是法难思议  非心所行处
  智慧到彼岸  乃见诸佛境  色身非是佛
  音声亦复然  亦不离色声  见佛神通力
  少智不能知  诸佛实境界  久修清净业
  于此乃能了  正觉无来处  去亦无所从
  清净妙色身  神力故显现  无量世界中
  示现如来身  广说微妙法  其心无所著
  智慧无边际  了达一切法  普入于法界
  示现自在力  众生及诸法  了达皆无碍
  普现众色像  遍于一切刹  欲求一切智
  速成无上觉  应以净妙心  修习菩提行
  若有见如来  如是威神力  当于最胜尊
  供养勿生疑

  第二偈赞中十菩萨即为十段。亦十方如次。皆先标说人及说仪式。今初东方金刚幢者。此是会主。名含总别。总显回向不出悲智。金刚者坚利也。即悲之智。二乘实际不能坏坚也。断难断惑利也。故云智慧到彼岸。即智之悲。爱见不能动坚也。无所不救利也。故文中遍刹利生。七十八经云譬如金刚唯从金刚处及金处生。非余宝处生。菩提心金刚亦复如是。唯从大悲救护众生金刚处一切智明殊胜境界金处而生。非余众生善根处生。是知金刚不独喻智。攻般若者不得此意。但以标名独将金刚喻于般若。以文中悲济九类而无所度。悲智相导。方为真实般若。别名即救护众生悲也。离众生相智也。颂有十偈。叹佛寂用无碍德。

  尔时坚固幢菩萨承佛神力。普观十方。而说颂言。

  如来胜无比  甚深不可说  出过言语道
  清净如虚空  汝观人师子  自在神通力
  已离于分别  而令分别见  导师为开演
  甚深微妙法  以是因缘故  现此无比身
  此是大智慧  诸佛所行处  若欲了知者
  常应亲近佛  意业常清净  供养诸如来
  终无疲厌心  能入于佛道  具无尽功德
  坚住菩提心  以是疑网除  观佛无厌足
  通达一切法  是乃真佛子  此人能了知
  诸佛自在力  广大智所说  欲为诸法本
  应起胜希望  志求无上觉  若有尊敬佛
  念报于佛恩  彼人终不离  一切诸佛住
  何有智慧人  于佛得见闻  不修清净愿
  履佛所行道

  第二南方坚固者。表不坏回向故。菩提心坚故。观佛无厌故。十颂多明如来为物所依德。

  尔时勇猛幢菩萨承佛神力。普观十方而说颂言。

  譬如明净眼  因日睹众色  净心亦复然
  佛力见如来  如以精进力  能尽海源底
  智力亦如是  得见无量佛  譬如良沃田
  所种必滋长  如是净心地  出生诸佛法
  如人获宝藏  永离贫穷苦  菩萨得佛法
  离垢心清净  譬如伽陀药  能消一切毒
  佛法亦如是  灭诸烦恼患  真实善知识
  如来所称赞  以彼威神故  得闻诸佛法
  设于无数劫  财宝施于佛  不知佛实相
  此亦不名施  无量众色相  庄严于佛身
  非于色相中  而能见于佛  如来等正觉
  寂然恒不动  而能普现身  遍满十方界
  譬如虚空界  不生亦不灭  诸佛法如是
  毕竟无生灭

  第三西方菩萨。净心智力。见佛尽源。等一切佛。故名勇猛。十颂总显如来见闻弘益之德。

  尔时光明幢菩萨承佛神力。普观十方而说颂言。

  人间及天上  一切诸世界  普见于如来
  清净妙色身  譬如一心力  能生种种心
  如是一佛身  普现一切佛  菩提无二法
  亦复无诸相  而于二法中  现相庄严身
  了法性空寂  如幻而生起  所行无有尽
  导师如是现  三世一切佛  法身悉清净
  随其所应化  普现妙色身  如来不念言
  我作如是身  自然而示现  未尝起分别
  法界无差别  亦无所依止  而于世间中
  示现无量身  佛身非变化  亦复非非化
  于无化法中  示有变化形  正觉不可尽
  法界虚空等  深广无涯底  言语道悉绝
  如来善通达  一切处行道  法界众国土
  所往皆无碍

  第四北方菩萨。以大悲力运智慧光朗彼重昏。无所不至。名光明幢。十颂多显如来即体化用周普之德。

  尔时智幢菩萨承佛神力。普观十方而说颂言。

  若人能信受  一切智无碍  修习菩提行
  其心不可量  一切国土中  普现无量身
  而身不在处  亦不住于法  一一诸如来
  神力示现身  不可思议劫  算数莫能尽
  三世诸众生  悉可知其数  如来所示现
  其数不可得  或时示一二  乃至无量身
  普现十方刹  其实无二种  譬如净满月
  普现一切水  影像虽无量  本月未曾二
  如是无碍智  成就等正觉  普现一切刹
  佛体亦无二  非一亦非二  亦复非无量
  随其所应化  示现无量身  佛身非过去
  亦复非未来  一念现出生  成道及涅槃
  如幻所作色  无生亦无起  佛身亦如是
  示现无有生

  第五东北方。于佛寂用之境决断无疑故。又智导万行出生无尽。故名智幢。十颂多叹如来应现出生无碍之德。

  尔时宝幢菩萨承佛神力。普观十方而说颂言。

  佛身无有量  能示有量身  随其所应睹
  导师如是现  佛身无处所  充满一切处
  如空无边际  如是难思议  非心所行处
  心不于中起  诸佛境界中  毕竟无生灭
  如翳眼所睹  非内亦非外  世间见诸佛
  应知亦如是  饶益众生故  如来出世间
  众生见有出  而实无兴世  不可以国土
  昼夜而见佛  岁月一刹那  当知悉如是
  众生如是说  某日佛成道  如来得菩提
  实不系于日  如来离分别  非世超诸数
  三世诸导师  出现皆如是  譬如净日轮
  不与昏夜合  而说某日夜  诸佛法如是
  三世一切劫  不与如来合  而说三世佛
  导师法如是

  第六东南方菩萨。以圆净智照平等理。不碍应现随顺一切如摩尼宝故名宝幢。十颂多显平等超世德。

  尔时精进幢菩萨承佛神力。普观十方。而说颂言。

  一切诸导师  身同义亦然  普于十方刹
  随应种种现  汝观牟尼尊  所作甚奇特
  充满于法界  一切悉无余  佛身不在内
  亦复不在外  佛力故显现  导师法如是
  随诸众生类  先世所集业  如是种种身
  示现各不同  诸佛身如是  无量不可数
  唯除大觉尊  无有能思议  如以我难思
  心业莫能取  佛难思亦尔  非心业所现
  如刹不可思  而见净庄严  佛难思亦尔
  妙相无不现  譬如一切法  众缘故生起
  见佛亦复然  必假众善业  譬如随意珠
  能满众生心  诸佛法如是  悉满一切愿
  无量国土中  导师兴于世  随其愿力故
  普应于十方

  第七西南方菩萨。勤观如来真应皆同。故能平等。随顺一切众生。名精进幢。十颂显此同义。

  尔时离垢幢菩萨承佛神力。普观十方而说颂言。

  如来大智光  普净诸世间  世间既净已
  开示诸佛法  设有人欲见  众生数等佛
  靡不应其心  而实无来处  以佛为境界
  专念而不息  此人得见佛  其数与心等
  成就白净法  具足诸功德  彼于一切智
  专念心不舍  导师为众生  如应演说法
  随于可化处  普现最胜身  佛身及世间
  一切皆无我  悟此成正觉  复为众生说
  一切人师子  无量自在力  示现念等身
  其身各不同  世间如是身  诸佛身亦然
  了知其自性  是则说名佛  如来普知见
  明了一切法  佛法及菩提  二俱不可得
  导师无来去  亦复无所住  远离诸颠倒
  是名等正觉

  第八西北方菩萨真如体净。能成白法。复净世间故名离垢。十颂多叹如来净德。前六净他。后四自净。

  尔时星宿幢菩萨承佛神力。普观十方而说颂言。

  如来无所住  普住一切刹  一切土皆往
  一切处咸见  佛随众生心  普现一切身
  成道转法轮  及以般涅槃  诸佛不思议
  谁能思议佛  谁能见正觉  谁能现最胜
  一切法皆如  诸佛境亦然  乃至无一法
  如中有生灭  众生妄分别  是佛是世界
  了达法性者  无佛无世界  如来普现前
  令众生信喜  佛体不可得  彼亦无所见
  若能于世间  远离一切着  无碍心欢喜
  于法得开悟  神力之所现  即此说名佛
  三世一切时  求悉无所有  若能如是知
  心意及诸法  一切悉知见  疾得成如来
  言语中显示  一切佛自在  正觉超语言
  假以语言说

  第九下方菩萨。解佛遍应法界之身。而不离法性若彼星宿灿然罗空。不可缚着。故以为名。十颂显佛此德。

  尔时法幢菩萨承佛神力。普观十方而说颂言。

  宁可恒具受  一切世间苦  终不远如来
  不睹自在力  若有诸众生  未发菩提心
  一得闻佛名  决定成菩提  若有智慧人
  一念发道心  必成无上尊  慎莫生疑惑
  如来自在力  无量劫难遇  若生一念信
  速登无上道  设于念念中  供养无量佛
  未知真实法  不名为供养  若闻如是法
  诸佛从此生  虽经无量苦  不舍菩提行
  一闻大智慧  诸佛所入法  普于法界中
  成三世导师  虽尽未来际  遍游诸佛刹
  不求此妙法  终不成菩提  众生无始来
  生死久流转  不了真实法  诸佛故兴世
  诸法不可坏  亦无能坏者  自在大光明
  普示于世间

  第十上方菩萨知真实之法。普入法界。则行修行皆无分量故名法幢。知法名佛。故先赞见佛之益。十颂双显佛法难闻。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一

  初来意者。当会序分已彰正宗宜显故。又已总示所依佛智。次别显能依行位。故次来也。二释名者。回者转也。向者趣也。转自万行趣向三处故。回向不同。有其十种。十之别名本分当释。回向通称今当重明。随境所向义有众多。以义通收不出三处。谓众生菩提及以实际。上二随相。实际即离相。开三为十。一回自向他。二回少向多。三回自因行向他因行。四回因向果。五回劣向胜。六回比向证。七回事向理。八回差别行向圆融行。九回世向出世。十回顺理事行向理所成事。十义中初三皆回向众生。次三皆回向菩提。次二回向实际。后二义通于果及实际。三宗趣者。以无边行海顺无边大愿为宗。成就普贤德用为趣。

  尔时金刚幢菩萨承佛神力。入菩萨智光三昧。

  释文大分。有十。一三昧分。二加分。三起分。四本分。五说分。六瑞应分。七结通分。八证成分。九偈赞劝修分。十校量功德分。今初三昧分。

  入是三昧已。十方各过十万佛刹微尘数世界外。有十万佛刹微尘数诸佛。皆同一号号金刚幢。而现其前。咸称赞言善哉善哉。善男子。乃能入此菩萨智光三昧。善男子。此是十方各十万佛刹微尘数诸佛神力共加于汝。亦是毗卢遮那如来往昔愿力。威神之力。及由汝智慧清净故。诸菩萨善根增胜故。令汝入是三昧而演说法。

  第二入是三昧下加分。有三。一总显加相。于中初明佛现。次明赞善。

  为令诸菩萨得清净无畏故。具无碍辩才故。入无碍智地故。住一切智大心故。成就无尽善根故。满足无碍白法故。入于普门法界故。现一切佛神力故。前际念智不断故。得一切佛护持诸根故。以无量门广说众法故。闻悉解了受持不忘故。摄诸菩萨一切善根故。成办出世助道故。不断一切智智故。开发大愿故。解释实义故。了知法界故。令诸菩萨皆悉欢喜故。修一切佛平等善根故。护持一切如来种性故。所谓演说诸菩萨十回向。

  第二为令下办加所为。有二十二句。前二十句。为令下十句标所成。后以无量门下十一句。明其所作。后一句总结所属。

  佛子。汝当承佛威神之力而演此法。得佛护念故。安住佛家故。增益出世功德故。得陀罗尼光明故。入无障碍佛法故。大光普照法界故。集无过失净法故。住广大智境界故。得无障碍法光故。尔时诸佛即与金刚幢菩萨无量智慧。与无留碍辩。与分别句义善方便。与无碍法光明。与如来平等身。与无量差别净音声。与菩萨不思议善观察三昧。与不可沮坏一切善根回向智。与观察一切法成就巧方便。与一切处说一切法无断辩。何以故。入此三昧善根力故。尔时诸佛各以右手摩金刚幢菩萨顶。金刚幢菩萨得摩顶已。即从定起。

  第三佛子下正显加相。于中初有十句。口加语业以增辨。次诸佛即与无量智下十句。意业冥加以益智。后何以故下摩顶身加以增威。下即从定起分。

  告诸菩萨言。佛子。菩萨摩诃萨有不可思议大愿充满法界。普能救护一切众生。所谓修学去来现在一切佛回向。

  第四告诸菩萨下本文中分二。初三句总标愿体难思。希求名愿。即具普贤无尽愿海。深广难思。充满下显难思相。谓体充法界故用普救护。故称为大。三所谓下释成难思。以行同佛故。

  佛子。菩萨摩诃萨回向有几种。佛子。菩萨摩诃萨回向有十种。三世诸佛咸共演说。

  第二别示名相。文分为四。初举数徴名。次佛子回向有十种下标数显胜。诸佛共说故。

  何等为十一者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二者不坏回向。三者等一切诸佛回向。四者至一切处回向。五者无尽功德藏回向。六者入一切平等善根回向。七者等随顺一切众生回向。八者真如相回向。九者无缚无著解脱回向。十者入法界无量回向。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回向。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已说。当说。现说。

  此徴列十回向名。其总名已见品初。今略释其相。其回向二字皆是能回之愿。救护等名皆回向之行。皆是依止受名救护等名皆回向之别相等。大悲广济名为救护一切众生。大智无著故云离众生相。即是广大不颠倒心。二不坏者于三宝等得不坏信。以此善根用将回向。三学三世佛所作回向名等诸佛。四菩萨令其善根至一切处。五由回向故能成无尽功德之藏。六顺理修善。事理无违入于平等。七以善根等心顺益众生。八善根合如。以成回向。九不为相缚不于见着。作用自在故云解脱。如不思议解脱等。十称性起用。谓以法界善根回向法界故。疏有广释。难以备录。上略释别名。佛子是为下结数。

  佛子。云何为菩萨摩诃萨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

  第五佛子云何下说分。说十回向即为十段。中皆先长行。后偈颂。长行中各二。初位行。后位果。有不具者。至文当知。今初牒名。谓常以无相心中。常行六道而入果报。不受而受诸受。回易转化故名救护等。

  上牒名。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行檀波罗蜜。净尸波罗蜜。修羼提波罗蜜。起精进波罗蜜。入禅波罗蜜。住般若波罗蜜。大慈。大悲。大喜。大舍。修如是等无量善根。

  二广释中。分二。先明所回善根。后修善根时下正明回向。今初。古人以此名为行体。

  修善根时作是念言。愿此善根普能饶益一切众生。皆使清净至于究竟。永离地狱饿鬼畜生阎罗王等。无量苦恼。

  后正明回向中大文分二。先明随相。后我应如日下明离相回向。前随相文初二行经总明。次从此起至后众生断疑故。有一百零六行余经。别明救护。分为四段。初利乐救护。二受恼救护。三代苦救护。四迥拔救护。下如次标显。

  菩萨摩诃萨种善根时。以己善根如是回向。我当为一切众生作舍。令免一切诸苦事故。为一切众生作护。悉令解脱诸烦恼故。为一切众生作归。皆令得离诸怖畏故。为一切众生作趣。令得至于一切智故。为一切众生作安。令得究竟安隐处故。为一切众生作明。令得智光灭痴暗故。为一切众生作炬。破彼一切无明闇故。为一切众生作灯。令住究竟清净处故。为一切众生作导师。引其令入真实法故。为一切众生作大导师。与其无碍大智慧故。佛子。菩萨摩诃萨以诸善根如是回向。平等饶益一切众生。究竟皆令得一切智。

  后别显中初明利乐救护。文有十行经。初一行总标。次我当下有十句。别显离苦得乐。后佛子一行半经。总结利乐。

  佛子。菩萨摩诃萨于非亲友守护回向。与其亲友等无差别。何以故。菩萨摩诃萨入一切法平等性故。不于众生而起一念非亲友想。设有众生于菩萨所起怨害心。菩萨亦以慈眼视之终无恚怒。普为众生作善知识。演说正法令其修习。譬如大海一切众毒不能变坏。菩萨亦尔。一切愚蒙无有智慧不知恩德。瞋很顽毒憍慢自大。其心盲瞽不识善法。如是等类诸恶众生。种种逼恼无能动乱。譬如日天子出现世间不以生盲不见故隐而不现。又复不以乾闼婆城阿修罗手阎浮提树崇岩邃谷尘雾烟云如是等物之所覆障故隐而不现。亦复不以时节变改故隐而不现。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有大福德。其心深广。正念观察。无有退屈。为欲究竟功德智慧。于上胜法心生志欲。法光普照见一切义。于诸法门智慧自在。常为利益一切众生而修善法。曾不误起舍众生心。不以众生其性弊恶邪见瞋浊难可调伏便即弃舍不修回向。但以菩萨大愿甲胄而自庄严。救护众生恒无退转。不以众生不知报恩退菩萨行舍菩提道。不以凡愚共同一处舍离一切如实善根。不以众生数起过恶难可忍受而于彼所生疲厌心。何以故。譬如日天子不但为一事故出现世间。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不但为一众生故修诸善根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普为救护一切众生故而修善根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不但为净一佛刹故。不但为信一佛故。不但为见一佛故。不但为了一法故起大智愿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普净一切佛刹故。普信一切诸佛故。普承事供养一切诸佛故。普解一切佛法故发起大愿修诸善根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子。菩萨摩诃萨以诸佛法而为所缘。起广大心不退转心。无量劫中修集希有难得心宝。与一切诸佛悉皆平等。菩萨如是观诸善根信心清净。大悲坚固。以甚深心欢喜心清净心最胜心柔软心慈悲心怜愍心摄护心利益心安乐心普为众生真实回向。非但口言。佛子。菩萨摩诃萨以诸善根回向之时。作是念言。以我善根愿一切趣生一切众生皆得清净功德圆满。不可沮坏无有穷尽。常得尊重正念不忘。获决定慧。具无量智。身口意业一切功德圆满庄严。又作是念。以此善根。令一切众生承事供养一切诸佛无空过者。于诸佛所净信不坏。听闻正法断诸疑惑。忆持不忘如说修行。于如来所起恭敬心。身业清净。安住无量广大善根。永离贫穷七财满足。于诸佛所常随修学。成就无量胜妙善根。平等悟解住一切智。以无碍眼等视众生。众相严身无有玷缺。言音净妙功德圆满。诸根调伏十力成就。善心满足无所依住。令一切众生普得佛乐。得无量住住佛所住。

  二明受恼救护。有四十五行经。于中先明受恼之相。有二十七行余经。至菩提止。于中有两重法喻合。次佛子(云云)以诸佛法下有十七行余经。明回向之相。于中先明救物心。次以诸善根下辨回向之愿。后又作是念下四行经。明得法圆满。于诸佛下三行经。胜进德圆。后令一切下一行经。明德果满。

  佛子。菩萨摩诃萨见诸众生造作恶业受诸重苦。以是障故。不见佛不闻法不识僧。便作是念。我当于彼诸恶道中。代诸众生受种种苦。令其解脱。菩萨如是受苦毒时。转更精勤不舍不避。不惊不怖。不退不怯无有疲厌。何以故。如其所愿决欲荷负一切众生令解脱故。菩萨尔时作是念言。一切众生在生老病死诸苦难处。随业流转。邪见无智丧诸善法。我应救之令得出离。又诸众生爱网所缠。痴盖所覆。染着诸有随逐不舍。入苦笼槛。作魔业行。福智都尽。常怀疑惑。不见安隐处。不知出离道。在于生死轮转不息。诸苦淤泥恒所没溺。菩萨见已起大悲心大饶益心。欲令众生悉得解脱。以一切善根回向。以广大心回向。如三世菩萨所修回向。如大回向经所说回向。愿诸众生普得清净。究竟成就一切种智。复作是念。我所修行欲令众生皆悉得成无上智王。不为自身而求解脱。但为救济一切众生令其咸得一切智心。度生死流解脱众苦。复作是念我当普为一切众生备受众苦。令其得出无量生死众苦大壑。我当普为一切众生。于一切世界一切恶趣中。尽未来劫受一切苦。然常为众生勤修善根。何以故。我宁独受如是众苦。不令众生堕于地狱。我当于彼地狱畜生阎罗王等险难之处。以身为质。救赎一切恶道众生令得解脱。复作是念。我愿保护一切众生终不弃舍。所言诚实无有虚妄。何以故。我为救度一切众生发菩提心。不为自身求无上道。亦不为求五欲境界及三有中种种乐故修菩萨行。何以故。世间之乐无非是苦。众魔境界。愚人所贪。诸佛所呵。一切苦患因之而起。地狱饿鬼及以畜生阎罗王处忿恚斗讼。更相毁辱。如是诸恶皆因贪着五欲所致。耽着五欲远离诸佛障碍生天。何况得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菩萨如是观诸世间贪少欲味受无量苦。终不为彼五欲乐故求无上菩提修菩萨行。但为安乐一切众生。发心修习成满大愿。断截众生诸苦罥索。令得解脱。佛子。菩萨摩诃萨复作是念。我当以善根如是回向。令一切众生得究竟乐。利益乐。不受乐。寂静乐。无依乐。无动乐。无量乐。不舍不退乐。不灭乐。一切智乐。复作是念。我当与一切众生作调御师。作主兵臣。执大智炬。示安隐道令离险难。以善方便俾知实义。又于生死海。作一切智善巧船师。度诸众生使到彼岸。佛子。菩萨摩诃萨以诸善根如是回向。所谓随宜救护一切众生令出生死。承事供养一切诸佛。得无障碍一切智智。舍离众魔远恶知识。亲近一切菩萨善友。灭诸过罪成就净业。具足菩萨广大行愿无量善根。

  第三代苦救护文至后有无量善根。有四十一行余经。于中先总名代苦。回向文有多节。本文自明。后以诸善根如是回向总结回向之益。

  佛子。菩萨摩诃萨以诸善根正回向已。作如是念。不以四天下众生多故多日出现。但一日出。悉能普照一切众生。又诸众生不以自身光明故知有昼夜游行观察兴造诸业。皆由日天子出成办斯事。然彼日轮但一无二。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修习善根回向之时作是念言。彼诸众生不能自救何能救他。唯我一人志独无侣。修集善根如是回向。所谓为欲广度一切众生故。普照一切众生故。示导一切众生故。开悟一切众生故。顾复一切众生故。摄受一切众生故。成就一切众生故。令一切众生欢喜故。令一切众生悦乐故。令一切众生断疑故。

  第四迥拔回向。文有十行经。先四行以喻明。次二行法合。后四行合前成益。

  佛子。菩萨摩诃萨复作是念。我应如日普照一切不求恩报。众生有恶悉能容受。终不以此而舍誓愿。不以一众生恶故舍一切众生。但勤修习善根回向普令众生皆得安乐。善根虽少普摄众生。以欢喜心广大回向。若有善根不欲饶益一切众生。不名回向。随一善根普以众生而为所缘。乃名回向。安置众生于无所著法性回向。见众生自性不动不转回向。于回向无所依无所取回向。不取善根相回向。不分别业报体性回向。不着五蕴相回向。不坏五蕴相回向。不取业回向。不求报回向。不染着因缘回向。不分别因缘所起回向。不著名称回向。不着处所回向。不着虚妄法回向。不着众生相世界相心意相回向。不起心颠倒想颠倒见颠倒回向。不着语言道回向。观一切法真实性回向。观一切众生平等相回向。以法界印印诸善根回向。观诸法离贪欲回向。解一切法无种植。善根亦如是。观诸法无二无生无灭。回向亦如是。以如是等善根回向。修行清净对治之法。所有善根皆悉随顺。出世间法。不作二相。非即业修习一切智。非离业回向一切智。一切智非即是业。然不离业得一切智。以业如光影清净故。报亦如光影清净。报如光影清净故一切智智亦如光影清净。离我我所一切动乱思惟分别。如是了知以诸善根方便回向。

  大文第二明离相回向。通有十八行余经。初复作是念下有五行半经。明以妄机之智。导前大悲以成无缘。次安置众生下有十行半经。正明杂相。先会前回向众生令入实际。次以如是等善根下有五行半经。会前回向菩提入实际。

  菩萨如是回向之时。度脱众生常无休息。不住法相。虽知诸法无业无报。善能出生一切业报而无违诤。如是方便善修回向。菩萨摩诃萨如是回向时。离一切过。诸佛所赞。

  第二总结成益。由随离不二。故成无碍离过之益。

  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第一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

  三结名。

  上长行竟。

  尔时金刚幢菩萨。观察十方一切众会暨于法界。入深句义。以无量心修习胜行。大悲普覆一切众生。不断三世诸如来种。入一切佛功德法藏。出生一切诸佛法身。善能分别诸众生心。知其所种善根成熟。住于法身。而为示现清净色身。承佛神力。即说颂言。

  不思议劫修行道  精进坚固心无碍
  为欲饶益群生类  常求诸佛功德法
  调御世间无等人  修治其意甚明洁
  发心普救诸含识  彼能善入回向藏
  勇猛精进力具足  智慧聪达意清净
  普救一切诸群生  其心堪忍不倾动
  心善安住无与等  意常清净大欢悦
  如是为物勤修行  譬如大地普容受
  不为自身求快乐  但欲救护诸众生
  如是发起大悲心  疾得入于无碍地
  十方一切诸世界  所有众生皆摄受
  为救彼故善住心  如是修学诸回向
  修行布施大欢悦  护持净戒无所犯
  勇猛精进心不动  回向如来一切智
  其心广大无边际  忍力安住不倾动
  禅定甚深恒照了  智慧微妙难思议
  十方一切世界中  具足修治清净行
  如是功德皆回向  为欲安乐诸含识
  大士勤修诸善业  无量无边不可数
  如是悉以益众生  令住难思无上智
  普为一切众生故  不思议劫处地狱
  如是曾无厌退心  勇猛决定常回向
  不求色声香与味  亦不希求诸妙触
  但为救度诸群生  常求无上最胜智
  智慧清净如虚空  修习无边大士行
  如佛所行诸行法  彼人如是常修学
  大士游行诸世界  悉能安隐诸群生
  普使一切皆欢喜  修菩萨行无厌足
  除灭一切诸心毒  思惟修习最上智
  不为自己求安乐  但愿众生得离苦
  此人回向得究竟  心常清净离众毒
  三世如来所付嘱  住于无上大法城
  未曾染著于诸色  受想行识亦如是
  其心永出于三有  所有功德尽回向
  佛所知见诸众生  尽皆摄取无有余
  誓愿皆令得解脱  为彼修行大欢喜
  其心念念恒安住  智慧广大无与等
  离痴正念常寂然  一切诸业皆清净
  彼诸菩萨处于世  不着内外一切法
  如风无碍行于空  大士用心亦复然
  所有身业皆清净  一切语言无过失
  心常归向于如来  能令诸佛悉欢喜
  十方无量诸国土  所有佛处皆往诣
  于中睹见大悲尊  靡不恭敬而瞻奉
  心常清净离诸失  普入世界无所畏
  已住如来无上道  复为三有大法池
  精勤观察一切法  随顺思惟有非有
  如是趣于真实理  得入甚深无诤处
  以此修成坚固道  一切众生莫能坏
  善能了达诸法性  普于三世无所著
  如是回向到彼岸  普使群生离众垢
  永离一切诸所依  得入究竟无依处
  一切众生语言道  随其种类各差别
  菩萨悉能分别说  而心无著无所碍
  菩萨如是修回向  功德方便不可说
  能令十方世界中  一切诸佛皆称叹

  第二尔时下重颂。分二。先叙仪意。言入深句义者。说依。以无量下亦是说依。依此说故。亦说所为为此说故。次不思议劫下正陈偈辞。有二十八偈。分二。前八偈半颂所回善根。后十九偈半颂回向行。前七偈半颂随相。后未曾有下十二偈。颂离相行。于中前五颂正明离相。后十方下七偈颂前成益。第一救护众生回向竟。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