卍新续藏第 05 册 No. 0232 华严经疏钞玄谈

  No. 232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演义钞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演义钞序释文

  将释此序大文分三初明题目次辨撰人后解本文初中经疏钞题具如下释序者由也始也陈教起之因由作法兴之渐始故名为序又序因钞起钞因疏起疏因经起三重次第展转相由疏主仰遵圣德而有述作故通序之冠于钞首故名序也。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

  次撰人者清凉山大华严寺寺者即所依处也清凉者瑞叆凝空茂林森耸夏仍飞雪冬积坚冰曾无炎暑故曰清凉山者峙也地踊层峦众峰齐峙岷峨拂汉峭岭倚天故名山也大华严寺者一蓝之局号亦名华园寺寺前有园地方数顷名华间发瑞草时敷有异常境故名华园寺沙门者正举能述人也梵语具云室啰末拏此云勤息经云息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然有胜义世俗示道污道之异如十轮经次二字即疏主号也唐历九宗圣世而为七帝门师特赐清凉之号广如碑传述者疏主自谦言不作也意云我但撰述古人之义为此钞文非新制作也。

  ▲至圣垂诰镜一心之玄极大士弘阐烛微言之幽致。

  至圣下三本文中二初教起源流后钞兴本末初中二初通明诸教后别指当经又初中四一明如来说经二明菩萨造论三纵夺遣妨四出示经意今初明如来说经就二段中具彰三宝至圣佛也垂诰法也大士僧也三宝最吉祥故我经初说至者极也圣者正也为如来能以正智证穷法界更无过者故名至圣又至拣因位圣拣凡夫集玄记云圣者生也视物之生知其终始智通乎大道应变而无穷故名至圣然诸教不同略分为五初小乘教以五分身为法身丈六身为报身随类为化身名至圣二大乘始教中有二宗一破相宗中以胜义谛中离一切相非蕴界处为法身智随物现为报化身名至圣二立相宗中以清净法界为法身四智相应心品所现为报化身为至圣三终教依起信论以体大为法身相大为受用身用大为他报化身为至圣四顿教中不分三异绝待离言一实之性为至圣五圆教即以法界无尽身云真应相融一多无碍圆满十身为至圣若具实为论唯圆教佛方名至圣垂诰者即所说之教也垂者布也垂布典诰宣扬法化利益众生故云垂诰又尚书有大诰康诰等篇告上曰告发下曰诰有云王言为诰皆不定也今谓如来演说三乘十二部经利益有情故云垂诰镜一心等者镜者喻也镜有照鉴之功喻能诠教法镜中之像喻一心玄极即所诠之法也清凉云以圣教为明镜照见自心以自心为智灯照经幽旨即斯意也今依五教略明一心初小乘教中实有外境假立一心由心造业所感异故二大乘始教中以异熟赖耶为一心遮无外境三终教以如来藏性具诸功德故说一心四顿教以泯绝无寄故说一心五圆教中总该万有事事无碍故说一心良以如来随机设教故有千差殊途同归皆一致也玄极者深妙也又玄者幽也远也极者尽也谓至理幽奥深远难测故老子云杳冥之内众妙存焉皆不思议之境也又海慧禅师云森罗万象至空而极百川众派至海而极一切圣贤至佛而极一切教法至圆而极故云玄极。

  ▲大士下菩萨造论笔削记云发大心信大法解大教修大行证大果故名大士又大士者有德之称也此通凡圣若论弘阐亦兼余疏钞主也是以西域东夏造论释经或则地上菩萨或则当代英贤皆思拔群位智出众情弘道利生故名大士弘阐者弘者大也阐者开也或分宗立教或显正推邪或高建法幢或广扬圣化皆为弘阐也烛谓灯烛有照了之义故下经云譬如暗中宝无烛不可见佛法无人说虽慧莫能了然上云镜者在明即见如对上根见经生解也言烛者在暗即见如诸下根睹疏钞文方乃生解亦如起信之说四根法华之明三品皆其意也微言者微妙之法故名微言唯识云激河辩而赞微言等孝经序云夫子没而微言绝皆以圣教为微言也幽致者幽者远也致者趣也即上玄极之理幽远深邃故云幽致。

  ▲虽忘怀于诠旨之域而浩汗于文义之海。

  虽忘怀下次纵夺遣妨二初纵法本离言后夺不碍言说今初虽者纵其无言应有问云上言理趣玄极微言幽隐忘怀绝虑方可契会何用广陈言教翻欲扰人耶故纵云虽忘怀于诠旨之域忘怀者忘情绝虑谓之忘怀诠旨者所诠理也域者疆域谓能诠三藏有包含义故今皆超之故云尔也。

  ▲而浩汗下夺其无言不碍言也谓诸佛菩萨有大智故上契无为有大悲故下垂言教浩汗者大水之貌疏序云湛湛忘言而教海之波澜浩汗谓此大经文广理深故喻如海。

  ▲盖欲寄象系之迹穷无尽之趣矣。

  盖欲下四出示经意二初举例设教后因言悟入今初举例设教盖者承前起后发语之端欲者将也寄者托也象系者象谓爻象系者系辞即周易十翼之文谓一上彖下彖二上象三下象四上系五下系六文言七说卦八序卦九杂卦十郑学之徒并同此说皆孔子所作赞明易道发挥至颐有类菩萨造论释经之意迹者踪迹如寻其兔先寻其迹得兔忘迹得象忘言谓假托言象之迹以契言绝之理下经云了法不在言善入无言际而能示言说如响遍世间即其意也。

  ▲穷无尽下因言悟入穷者尽也易云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无尽之趣者即上一心玄极之理谓假托言象以契无言非有无言可为栖托下经云虽复不依言语道亦复不着无言说也故知文字性离虽终日言而无言岂可缄言而守默哉。

  ▲斯经文理不可得而称也。

  斯经下别显当经以伸旨趣分二初标指后叹胜初也谓此大经文言广博非心可测就言象中略标三本上本经有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偈一四天下微尘数品中本经有四十九万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下本经有十万偈四十八品今所传者是略本经有四万五千偈岂况此经一字法门海墨书而不尽也理者所诠义也横该三藏竖贯十宗六相十玄重重妙用无尽教体海印发挥菩萨犹迷声闻不测岂非斯经文理不可得而思议矣。

  ▲不可得而称也者后叹胜也。

  ▲晋译幽秘贤首颇得其门。

  后晋译下钞兴本末二初依经制疏后请集钞文初文分三初晋译先彰二唐翻后阐三疏成广播初中二初旨趣玄微后贤首得旨且初旨趣玄微晋译者东晋安帝义熙十四年觉贤三藏所译六十卷经译者传也传梵为华故言翻译幽者隐也秘者密也晋经文多隐奥取悟无由故云幽秘。

  ▲贤首下后贤首得旨纂灵记云僧法藏字贤首洞悟真宗深穷法界造探玄记解释晋经虽有古德多家疏文唯贤首一人多得其妙故云颇得其门。

  ▲唐翻灵篇后哲未窥其奥。

  唐翻下唐翻后阐二初新经罔传后刊定迷宗今初也唐翻灵篇者正译时即当则天设正改唐为周至中宗立却复旧号为大唐今云唐翻者据复号为言灵篇者灵妙篇章又多灵感故云灵篇。

  ▲后哲下刊定迷宗哲者智也即指净法苑公造刊定记二十卷以解唐经未窥者窥者视也未窥者不见也刊定释义多失经旨所以未见经中之玄奥也论语云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如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室家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寡矣今借其文以喻华严之室深奥而刊定未达故云未窥玄奥故清凉叹曰大哉新经而无得意之疏安可指南乃兴述作之意也。

  ▲不揆肤受辄阐玄微。

  不揆肤受下三疏成广播二初陈谦述后疏远流通今初陈谦述也揆者度也肤者皮也皮肤之受故云肤受论语云肤受之愬马融曰肤外语受非内实也东京赋云末学肤受贵耳而贱目也济曰所受肤薄贵于耳而贱于目意云我不自度肤浅之学辄便解释此经是自专也。

  ▲偶溢九州遐飞四海。

  偶溢九州下疏远流通偶者不期而会溢者盈满之义九州者通典云雍荆青豫冀幽兖杨徐是为九州遐飞者遐者远也飞扬也四海者东夷西戎南蛮北狄为之四海疏主谦云我所造疏自备遗忘教示童蒙非敢望于远布匆然盈溢于九州远扬于四海之内也观其噬像之梦而飞龙之瑞实乃洞契佛心使之然也。

  ▲讲者盈百咸叩余曰大教趣深疏文致远亲承指训仿佛近宗。

  讲者下后请集钞文四初学徒咨请二冀远重宣三法师承领四述作体式且初中四初标众二陈词三按定四谦承且初标众讲者解也论也解释文义论量邪正教示学徒名为讲者或则当代英贤或则听习之者盈满百人同时伸请。

  ▲咸叩下二陈词咸者皆也叩者击也余者我也意云讲者百人皆诣我所用言击励劝造钞也。

  ▲大教下三按定大教拣非泛常之典乃如来不思议大威德法门故云大教趣者旨也深也既所释之经洪深故能释之疏幽远。

  ▲亲承下四谦承即当时听习之者口传心授启悟真宗仿佛者相似之义唯识疏云虽则仿佛糟粕未能曲尽幽玄意云我等非敢洞明幽趣亲蒙指训相似近宗也。

  ▲垂范千古虑惑高悟希垂重剖得睹光辉。

  垂范下二冀远重宣二初慜后后正请且初慜后垂者布也范者仪范千口所传为古今云千古者乃万世之津粮矣虑者思虑惑者疑也虑恐传之后世疑惑高远之悟。

  ▲希垂下二正请希望再作钞文剖拆疏义灿然明白故云得睹光辉。

  ▲顺斯雅怀再此条治名为随疏演义昔人云人在则易人亡则难今为此释冀遐方终古皆若面会。

  顺斯下三法师承领三初明制钞意次引古释成后出制钞意且初明制钞意雅者正也怀者情怀顺斯雅正之怀重启利生之念再谓条贯义理令无尽法门宛如在目尚书云如网在纲有条而弗紊注云如网在纲有条而不乱也故名随疏演义钞。

  ▲昔人下引古释成纂玄等述杨子书造船之事而未见文不敢依凭今依杨子法言问经之难易曰存亡或不敏者请益则曰人在则易有所请益人亡则难无所请益。

  ▲今为下出制钞意今为顺请重释此疏冀望远方流通于后世凡有睹斯钞文皆如与我面对即疏主普现色身三昧之谓也。

  ▲然繁则倦于章句简则昧其源流顾此才难有惭折衷意夫后学其辞不枝矣。

  然繁则下四述作体式三初正显次谦陈后出理且初正显为离广略二过疏云文华尚然翳理繁言岂不乱心故知所作则不易也。

  ▲顾此下次谦陈才难论语泰伯篇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注云国才难得当唐虞盛世欲十人内有妇人只九人矣所以折衷之才难得故疏主谦云我无折衷之才辄述钞文实为惭愧。

  ▲意夫下后出理若离繁简二失注述钞文庶使学者其词无枝蔓矣释钞序竟。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序演义钞卷第一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撰述

  题目并撰人亦如前释。

  ▲随疏演义钞云将释此疏大分为四一总序名意二归敬请加三开章释文四谦赞回向为顺经文有四分故若顺序正流通则合前二为序分开章为正宗谦赞为流通为疏三分今初总序名意即是疏序亦云教迹粗分有四细科为十言有四者初通序法界为佛法大宗。

  ▲二剖裂下别叙此经以申旨趣。

  ▲是以菩萨搜秘下庆遇由致激物发心。

  ▲四题称大方广下略释题目令知纲要亦为顺经四分故。

  ▲往复无际动静一源含众妙而有余超言思而迥出者其唯法界欤。

  往复下言细科为十者为顺无尽故一标举宗体二别叹能诠三教主难思四说仪周普五言该本末六旨趣玄微七盛益顿超八结叹宏远九感庆逢遇十略释名题今初往复无际至其唯法界欤文有五句言意多含略为四意一约三大释二约本末释三明法界类别四总彰立意今初约三大释者意明法界具三大故初句明用次句明体次句明相次句融拂末句结属今初用大即往复无际是也往者去也起也动也复者来也灭也静也无际有二一约广多无有际畔此就事用二约绝于边际据即事同真何法往复略有三义一双约迷悟说二唯约就妄说三返本还源说今初谓迷法界而往六趣去也动也悟法界而复一心来也静也皆法界用也迷则妄生悟则妄灭然真有二义一约随缘迷则真随于妄则真灭妄生悟则妄灭归真则真生妄灭二约不变迷悟生灭来往纷然真界湛若虚空体无生灭此义在下体中言无际者迷来无始故无初际悟绝始终际即无际二唯约就妄说复有二义一竖论去来过去无始未来无终无初后际二约横说妄念攀缘浩无边际上二皆约广多无际若约绝际妄无妄源竖无初际既无有始岂得有终故绝初后际中论云大圣之所说本际不可得生死无有始亦复无有终若无有始终中当云何有是故于此中先后共亦无横寻妄心不在内外故亦无际是以远公云本端竟何从起灭有无际一毫涉动境成此隤山势惑相更相承触理自生滞因缘虽无生开途非一世即其义也三约返本还源说对其初义初义是总第二约妄唯往非来今此唯复复本源故斯即静义故易复卦云复其见天地之心乎然往者必复故泰卦云无往不复天地际也然此一义自有往复故文殊师利所说不思议佛境界经中善胜天子问文殊云云何名修菩萨道文殊初说双行之行次云复次天子有往有复名修菩萨道云何名为有往有复观诸众生心所乐欲名之为往随其所应而为说法名之为复自入三昧名之为往令诸众生得于三昧名之为复自行圣道名之为往而能教化一切凡夫名之为复自得无生忍名之为往令诸众生皆得此忍名之为复自以方便出于生死名之为往又令众生而得出离名之为复心乐寂静名之为往常在生死教化众生名之为复自勤观察往复之行名之为往为诸众生说如斯法名之为复修空无相无愿解脱名之为往为令众生断于三种觉观心故而为说法名之为复竖发誓愿名之为往随其誓愿拯济众生名之为复发菩提心愿座道场名之为往具修菩萨所行之行名之为复是名菩萨往复之道释曰上来十对皆上句自利为往往涅槃故下句利他为复复于生死化众生故虽有往复总为返本还源复本心矣此中无际亦有二义一菩萨行海广无际也二一一称真深无际也然上三义皆法界用矣。

  ▲二动静一源者法界体也对上三义约迷悟者动即往也静即复也动静迷悟虽有二门所迷真性一源莫二莫二之源即是一体也二对唯妄者动即往复有去来故静即体虚相待寂故不释动以求静必求静于诸动必求静于诸动故虽动而常静则动静名殊其源莫二莫二之源即一体也三对返本还源者自利静也利他动也二利相导化而无化则不失一源为法界体也若对上二种无际广多无际动也际即无际静也动静无碍为一源也际与无际当体寂也。

  ▲三含众妙而有余者法界相大也谓杳冥之内众妙存焉清净法界杳杳冥冥以为能含恒沙性德微妙相大以为所含相依乎性性无不包故称为含性体无外相德有名有名之数不能遍无外之体故云有余则恢恢焉犹有余地矣下阿僧祇品云于一微细毛孔中不可说刹次第入毛孔能受彼诸刹诸刹不能遍毛孔即斯义也以毛约称性刹约不坏相故广相不能遍小性也然此相大略有二义一约不空恒沙性德即同教意二约事事无碍十玄之相本自具足即是别教之意也然众妙两字亦老子意彼道经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释曰然彼意以虚无自然以为玄妙复拂其迹故云又玄此则无欲于无欲万物由之生故云众妙之门今借其言而不取其义意以一真法界为玄妙体即体之相为众妙矣。

  ▲四超言思而迥出者融拂上三也融则三一互收拂则三一双寂云何超耶谓理圆言偏言生理丧法无相想思则乱生并皆超之故云迥出故肇公云口欲辨而词丧心将缘而虑息则迥出于言象之表矣何者欲言相用即同体寂欲谓之寂相用纷然即一而三相不同即三而一体无二三一无碍互夺双亡存泯莫羁岂言象之能到故云迥出又借斯亡绝以遣言思非有无言可为栖托故下经云虽复不依言语道亦复不着无言说况言相本寂亡绝亦亡斯则言与亡言相待亦寂故遐迥出之称以拂言亡之迹矣。

  ▲五其唯法界欤者结法所属属法界也谓具上诸德独在于法界矣。

  ▲第二约本末释者此上五句初句从本起末即不动真际建立诸法。

  ▲次句摄末归本即不坏假名而说实相。

  ▲第三句本末无碍则性相历然。

  ▲第四句本末双寂则言思无寄。

  ▲末句结属通四义焉。

  ▲第三明法界类别者略有三意一者会三法界初句事法界。

  ▲次句理法界。

  ▲第三句无障碍法界。

  ▲第四句融拂上三。

  ▲第五句结属属上三法界也。

  ▲二者会四法界往复无际事也。

  ▲动静一源具三义也动即是事静即是理理事一源即事理无碍法界也。

  ▲含众妙而有余事事无碍法界也。

  ▲超言思而迥出融拂四法界。

  ▲其唯法界欤亦结属四法界也。

  ▲三者会五法界往复与动皆有为也。

  ▲静无为也。

  ▲一源有二若互夺双亡为一源则非有为非无为法界。

  ▲若互融双照为一源则亦有为亦无为法界。

  ▲含众妙而有余即无障碍法界。

  ▲超言思而迥出总融五法界。

  ▲其唯法界欤结属五法界。

  ▲第四总彰立意者所以最初叙法界者应有问言诸家章疏多先叙如来为物示生先小后大或无像现像无言示言今何最初便叙法界故今答云以是此经之所宗故又是诸经之通体故又是诸法之通依故一切众生迷悟本故一切诸佛所证穷故诸菩萨行自此生故初成顿说不同余经有渐次故然最后一意正答初问而前诸意共成后意耳。

  ▲剖裂玄微昭廓心境穷理尽性彻果该因汪洋冲融广大悉备者其唯大方广佛华严经焉。

  第二剖裂玄微下别叹能诠意明此经诠于法界故难思议文有七句于中分四初二句总明能诠言玄微者即指前法界多义为幽玄微妙之旨剖判分裂在乎此经谓于无障碍法界剖为心境二门故下句云昭廓心境云何部裂谓一真法界本无内外不属一多佛自证穷知物等有欲令物悟义分心境境为所证心为能证故下引裕公云心则诸佛证之以为法身境则诸佛证之以为净土则二皆所证智为能证所证之境即大方广能证之心即佛华严也文中广说故云剖裂言昭廓心境者心境即上所开昭廓即是此经昭者明也照也廓者空也张小使大也云何明心境耶谓此经中昭明显著若凡若圣若因若果能观之心所观之境无不毕备故如出现品云说佛境界即佛境也说如来心即佛心也诸位心境例此可知云何照心境耶谓此经中教人观察若心若境如云欲知诸佛心当观佛智慧佛智无依处如空无所依此令观佛心也又云若有欲知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此教观佛境也菩萨凡夫所有心境观照例知云何空廓心境耶如云法性本空寂无取亦无见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即空心境也无取即无境无见即无心又云若有欲知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远离妄想及诸取令心所向皆无碍亦空心境也又云若有欲得如来智应离一切妄分别有无通达皆平等疾作人天大导师亦空心境义也云何张小使大谓张心则无心外之境张境则无境外之心以随举其一摄法无遗即无涯故故下经云无有智外如为智所入亦无如外智能证于如上句张心下句张境也真心真境本自无涯即妄同真则张小使大矣经云如来深境界其量等虚空佛境大也又云佛智广大同虚空真心大也知妄本自真见佛则清净心佛与众生是三无差别皆张妄心即无际也因果万法心境普收随一一事皆可张廓。

  ▲穷理尽性彻果该因者二有二句别显深广也理谓理趣道理广也性谓法性心性深也若极其理趣则尽其体性今此经中意趣体性皆穷究也此借周易说卦之言彼云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注云命者生之极穷理则尽其能即以能字解性性者能也各任性能若穷其理数尽其性能则顺于天命故次云以顺性命之理今语则用之取意则别言彻果该因者兼于深广彻究五周之果该罗六位之因则广也故广说地位因果莫逾此经若云因该果海果彻因源二互交彻则显深也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因该果也虽得佛道不舍因门果彻因也上约广义彻果属果该因属因即明能诠之教该彻彼因果也今约深释彻果属因以因彻彼果故该因属果以果彻彼因故即因果自相该彻唯属所诠而能诠具明斯义然因该果海果彻因源是古人之言今欲其含深广之义云彻果该因耳。

  ▲汪洋冲融广大悉备者三有二句结叹深广也上句明深广之相下句出深广之由汪汪深貌也洋洋广貌也冲亦深也亦云中也亦曰冲和故老子云道冲而用之或似不盈融者融通兼深广也故肇公云汪哉洋哉何莫由之哉八师经中梵志阇旬云吾闻佛道厥义弘深汪洋无涯无不成就靡不度生等即深广义也亦如冲和之气生成万物而不盈满融通万法令无障碍言广大悉备者即出深广之由以无不备故此言亦出周易系辞彼云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他也三才之道也今若取意就经亦可喻三世间天道智正觉也人道有情也地道器世间也此经广说三世间故亦可天道深理也地道事相也人道诸佛菩萨修行者也此强配之本意但取包含而已谓此根本法轮之内何法不备未有一事一理而不极一因一果而不备五周因果则五十二位之昭彰九会玄文则难思教海而可睹说真妄则凡圣昭昭而交彻语法界则事理历历而相收佛知见一偈开示而无遗大涅槃一章必尽其体用六百卷般若不出于三天偈文一大藏契经并摄于七字之内是谓罄诸佛之智海竭性相之洪源故云广大悉备矣。

  ▲其唯大方广佛华严经焉者四结法所属也上之胜事唯我华严。

  ▲故我世尊十身初满正觉始成乘愿行以弥纶混虚空为体性富有万德荡无纤尘。

  第三故我世尊下教主难思文有六句义分为四初二句标果满二一句语因深三一句明体玄四二句彰德备初云我故世尊十身初满者总标十身该下两段正明难思以是十身无碍佛说非三身故而言故我者由上所诠能诠深广玄妙为诸教本故我世尊始成正觉顿说此经言十身者次下当列言初满者成正觉时身方满故故下经云尔时世尊处于此座于一切法成最正觉智入三世悉皆平等其身充满一切世间其音普顺十方国土等是初满也正觉始成者别语菩提之身以是总故始觉同本无复始本之异名曰始成下当广释。

  ▲乘愿行以弥纶者二语因深此有二因一乘愿因经云毗卢遮那佛愿力周法界二乘行因主山神偈云往修胜行无有边等乘昔愿因弥纶果用即是愿身言弥纶者周遍包罗之义亦出周易易系辞云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释曰既准天地而作易易中所说与天地理同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以况如来本起行愿意欲周遍利物今得如其愿行故周遍法界是曰弥纶。

  ▲混虚空为体性者三有一句明体玄也云有二义一约世尊身上自具十身即法身也以法性身为法身故故下经云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又云佛以法为身清净如虚空二者约外虚空以融三世间而为佛身则外虚空是虚空身故云混虚空为体性混融无碍故。

  ▲富有万德荡无纤尘者四有二句彰德备也上句德无不备下句障无不寂万者总相之大数也实具无尽之德故下经云刹尘心念可数知大海中水可饮尽虚空可量风可系无能尽说佛功德无尽之德总名万德尘沙无明无余习气故云荡无纤尘总即二障二障有三一现行二种子三习气习气微细况之纤尘细中之细尚无况余粗中之细等若总配三德万德含于智恩下句即是断德又混空为体即法身德万德即般若德无尘即解脱德万德之句为总上下诸句皆是别德上之二句并福德身十身已具四矣余六在后段中。

  ▲湛智海之澄波虚含万象皎性空之万月顿落百川不起树王罗七处于法界无违后际畅九会于初成尽宏廓之幽宗被难思之海会圆音落落该十刹而顿周主伴重重极十方而齐唱。

  第四湛智海之澄波虚含万象下说仪周普文有七对即为七义一明所依定二明能说身三说经处四说经时五所被众六说经本七别叙说仪今初说经所依三昧如说法华依无量义处三昧说般若经依等持王三昧说涅槃经依不动三昧故说诸经多依三昧今说此经依何三昧即海印三昧海印是喻从喻受名贤首品疏当广说之今略示其相谓香海澄停湛然不动四天下中色身形像皆于其中而有印文如印印物亦犹澄波万顷晴天无云列宿星月炳然齐现无来无去非有非无不一不异如来智海识浪不生澄停清净至明至静无心顿现一切众生心念根欲心念根欲并在智中如海含像故下经云如海普现众生身以此说名为大海菩提普应诸心行是故正觉名无量非唯智现物心亦依此智顿现万形普应诸类贤首品云或现童男童女形天龙及以阿修罗乃至摩睺罗伽等随其所乐悉令见众生形相各不同行业音声亦无量如是一切皆能现海印三昧威神力然此文中言含法喻智即是法海即是喻识浪已停云湛智海无心顿现故云虚含能应所应皆为万像。

  ▲皎性空之满月顿落百川者第二对明能应之身此之两句唯性字是法余皆是喻以性该之皆含法喻谓若秋空朗月皎净无瑕万器百川不分而遍性空即所依法性满月即实报智圆百川即喻物机影落便为变化故佛之智月全依性空惑尽德圆无心顿应故出现品云譬如净月在虚空能蔽众星示盈缺一切水中皆现影诸有观赡悉对前如来身月亦复然能蔽余乘示修短普现人天净心水一切皆谓对其前智幢菩萨偈云譬如净满月普现一切水影像虽无量本月未曾二如是无碍智成就等正觉普现一切刹佛体亦无二则水亦喻刹若准离世间品亦喻菩萨偈云譬如净日月皎镜在虚空影现于众水不为水所杂菩萨净法轮当知亦如是现世间心水不为世所杂则亦以月喻所说法上皆空月不同若以相归性则空亦名佛故一切慧菩萨云法性本空寂无取亦无见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则空色照水影落晴天天犹空也。

  ▲不起树王罗七处于法界者第三明说经之处意取七处故言树王者即菩提树谓毕钵罗树此树高耸特出众树故称为王言不起者谓不起菩提树而升忉利天等故下经云尔时世尊不离一切菩提树下而上升须弥向帝释殿法慧菩萨云佛子汝应观如来自在力一切阎浮提皆言佛在中我等今见佛住于须弥顶十方悉亦然如来自在力三天皆有不起而升之言故成四句一不起一切菩提树而升一天如前经文二不起一处而升一切处三不起一处而升一处四不起一切处而升一切处二四两句取其结例之文谓十方悉亦然取前一切阎浮提对一切忉利亦然则是第四句但取一阎浮对一切忉利是第二句其第三句易故文无义必合有是则不起法界菩提树遍升法界七处今言罗七处于法界者略有二意一令遍法界中皆有七处二令一一处皆遍法界且初义者若约自狭之宽说遍应如下说处中十重之内遍于中八以初一是能遍七处第十是例余佛故然下十重是约佛遍于处今明处遍于处自有二义耳所依之处既遍法界能依之身居然遍也今直就遍法界言略有五重一遍法界同类刹中亦有七处二遍法界异类刹中亦有七处三遍法界微尘刹中亦有七处四遍法界虚空容尘之处刹亦有七处五遍法界帝网刹中亦有七处二令一一处遍者如菩提场遍法界则普光中亦有菩提场忉利中亦有菩提场夜摩兜率等七处一一皆有菩提场如遍七处亦遍非七处之处如化乐四王色界十八等非说经处今菩提场亦皆遍满如菩提场既遍法界其余六处一一皆遍七处乃至法界此亦有五一遍一一同类刹二遍异类刹三遍法界尘四遍法界虚空容尘之处五遍法界帝网之刹更细而论非但一一处遍随一一尘皆遍法界五重之处是则一处中有一切处上二重释遍皆遍五类五类之中前三约事法界次一通事理理空事空故后一事事无碍法界由事即理事理无碍故以理融事遍于重重皆是如来说经之处。

  ▲无违后际畅九会于初成者四明说经时即始成正觉时然有两说各是一师之义故以无违两字会通谓菩提留支则以前五会是初成即说以经初云始成正觉故三天皆云不起前故第六会已下是第二七日后说以别行十地经初云婆伽婆成道未久第二七日故例此则第九一会在后时说以有身子祇园等故贤首则以初成顿说九会之文今疏会云贤首既旨归云常恒之说前后际而无涯则在后时无过故云无违后际后际即通第九会在后时说故不妨后际而宣畅九会在于初成上来分于三时约所表故初成顿说约圆融故又分三时者法就机故能顿说者约佛德能能顿演故以初后相即故无违后际不妨初成顿彰九会经云一念即无量劫无量劫即一念故晋经十住品云过去无量劫安置未来今未来无量劫回置过去世非长亦非短解脱人所行多劫不乖刹那初成岂妨后际上之二段广如教缘中辨。

  ▲尽宏廓之幽宗被难思之海会者五明所被众也然上句略明经义以为能被义在旨趣之中今为成所被故略举耳宏者大也廓者空也幽者深也下句难思海会即是所被言海会者以深广故谓普贤等众德深齐佛数广刹尘故称为海深超情表是不可思数广难量亦不可思即深而广不可作深思即广而深不可为广思真应权实类例多端又不可思该彻果海尤不可思故初会云有十佛刹微尘数菩萨所共围绕略列四十二众皆以刹尘无量而为其量况口光所召一一菩萨各领世界海微尘数菩萨以为眷属来至此会毛光重现周入刹尘依正作用该摄三际诸大菩萨尚不能思岂况凡情测其涯际故云难思海会。

  ▲圆音落落该十刹而顿周者六明说经本也本即圆音也落落者疏远之声也十刹者谓树形等异类之刹经列二十结有十佛刹尘举十以彰无尽故云十刹圆音之义下当广说略而言之一音之中具一切音名曰圆音一切音声即是一音亦名一音一多无碍总曰圆音经云佛演一妙音周闻十方刹众音悉具足法雨皆充遍一切言词海一切随类音一切佛刹中转于净法轮皆圆音义也十刹齐闻无有前后故名为顿法界十刹无所不闻故名曰周。

  ▲主伴重重极十方而齐唱者七别叙说仪也谓是通方之说举一为主十方为伴诸佛菩萨皆有主伴递互相望尽于十方随一为主十方为伴邻次相押故曰重重然相犹难明重复略示言诸佛菩萨皆有主伴者略有三句一果主果伴谓遮那为主十方佛为伴十方佛为主遮那为伴二因主因伴谓如法慧菩萨为主十方法慧为伴十方菩萨为主此方菩萨为伴等三果主因伴谓如来为主普贤等为伴此一亦名辅翼亦得称伴彼佛为主此方菩萨为伴如法慧说法十方佛证但名证法诸佛不名因主果伴设尔为伴自望本佛而为主也言邻次相狎故曰重重者略有二义一此彼互望如遮那为主十方诸佛为伴此界之东阿閦如来为主此遮那与十方诸佛为伴次东第二佛为主遮那与东第一佛及十方佛为伴则随一佛有法界诸佛重数如十人为主伴递互相望便为十重主伴如佛佛既尔佛主菩萨伴亦然因主因伴亦然故此一义自有三义矣二者如遮那一佛为主十方菩萨为伴主佛既遍伴亦随遍谓遮那处普光堂东方十佛刹尘数界外有金色世界文殊而来为伴十方菩萨皆去十刹而来若此主佛向东一界座莲华座金色文殊来亦不相近还去十佛刹尘数界外如长空明月列宿围绕万器百川星月炳现月如主佛列宿如伴一一水中远近皆现也义当金色近东一界其西莲华色世界财首菩萨亦移近东一界如是余八方皆移近东一界如是主佛至东一佛刹尘数界外座莲华藏师子之座正当本金色界处由主佛至彼其金色界亦近东十佛刹尘数界外其西方莲华色世界则正当娑婆之处如是主佛极于东方金色等伴刹亦极东方终不见文殊师利从西向东来近主佛亦不见文殊从佛前过向西近佛如是主佛极于西方亦不见西方菩萨从东向西来近主佛亦不见西方菩萨从佛前过向东近佛十方亦尔如人以十钱布地钱心为主钱缘为伴若第一钱当中则以第二钱押第一钱上近东一缘之地则开元通宝等皆亦近东一缘之地如是钱钱重重相押皆渐近东如近东既尔更十钱近西亦然说一十信则已重重周于十方如是第三会说十住时亦如说信重重遍于十方行向地等皆然则九会为九重重如第一会重重遍法界第二会重重还在第一会重重之上则九会自为九个重重若四十八会为四十八重重若无尽会有无尽重重此一佛为主余菩萨为伴重重如是十方佛为主菩萨为伴重重亦然如是诸佛重重复互相遍故云主伴重重极十方而齐唱余义至下教缘中辨然上七对有其六身所依海印三昧即是智身湛智海故二说法之身为化身如水分千月故三说经处是意生身随意遍于法界处故四说经时即力持身持令永久故五被海会即威势身菩萨众中威光赫弈故六圆音七主伴皆相好庄严身圆音即一相主伴即座莲华藏师子之座具相好故此段有六教主难思已有四身则十身具矣意云十身初满即说此经故然疏本意正示说仪等异含具十身故有三两身名不全昭著。

  ▲虽空空绝迹而义天之星象灿然湛湛亡言而教海之波澜浩汗若乃千门潜注与众典为洪源万德交归摄群经为眷属。

  第五虽空空绝迹下言该本末也文有两重本末一事理相望二诸教相望今初也亦是遮于伏难恐有难言夫大象无形大音无声希微绝朕难思之境岂有形言者哉则心绝动摇言亡戏论自入真趣何用广陈言相翻欲扰人故今释云非言何以知乎无言非相何能显乎无相十忍品云了法不在言善入无言际而能示言说如响遍世间斯即以言显无言也又云佛以法为身清净如虚空所现众色形令入此法中斯即以相显无相也又云色身非是佛音声亦复然亦不离色声见佛神通力具上三也法华亦云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以方便力故为五比丘说斯则以言显无言也金刚经云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亦以相显无相也净名云夫说法者无说无示又云夫说法者当如法说又云无离文字说解脱也又云虽知诸法不生不灭而以相好庄严其身虽知诸佛国及与众生空而常修净土教化于群生等皆言与无言相与无相不相离也十住品云欲以寂静一妙音普应十方随类演如是皆令净明了菩萨以此初发心一切众生语言法一言演说无不尽悉欲了知其自性菩萨以此初发心世间言音靡不作悉令其解证寂灭欲得如是妙舌根菩萨以此初发心皆即言无言其文非一今疏文中但略明无碍之义文有二对初对无相不碍相后对无言不碍言今初对也虽空空绝迹者法性本空空无诸相缘生之法无性故空复有何相借空遣有有去空亡故曰空空净名云唯有空病空病亦空中论云诸佛说空法为离于有见若复见有空诸佛所不化故知非有非无非有即空非无即空空也经云无中无有二无二亦复无三界一切空是则诸佛见此即空也次云凡夫无觉解佛令住正法诸法无所住悟此见自身则空亦无所住矣又上无中无有二空也无二亦复无空空也三界一切空成真空也又回向品云诸法无二无不二故等皆空空也言绝迹者空有斯绝心行处灭绝灭绝灭故迹不可寻谓若有有可有则有无可无今无有可有亦无无可无以无遣有无即是迹以空空遣空空空亦迹以有遣故遣之又遣之以至于无遣若以无遣遣遣无遣亦迹有所得故如鸟履沙若无所得当句即绝故出现品云了知诸法性寂灭如鸟飞空无有迹故云空空绝迹以空空不碍于相故致虽言虽字生下义天之星象灿然也谓依于晴空不碍星象灿烂晴空即是义天依第一义天不碍法门星象又以不碍星象方知是空不碍法门为真第一义空矣上即以空为本法门为末言湛湛亡言而教海之波澜浩汗者二约无言不碍言也则以无言为本言即为末湛湛者海澄之相意明动依于静无言不碍于言下经云虽复不依言语道亦复不着无言说若碍于言则身子被诃不碍于言则文殊所赞况文字性离即言亡言故虽无言而教海之中波澜浩汗大波曰澜是以佛证离言流八音于听表法本非说演大藏于龙宫故知至趣非远心行得之则甚深言象非近虚怀体之而目击言绝之理而非绝繁兴之籍而非兴故即言亡言也融常心言无所遣矣。

  ▲若乃千门下第二诸教相对而论本末即以华严为根本法轮文有二对上对为开渐本谓千门异义潜注众经如海潜流四天下地有穿凿者无不得水则皆海水故海为众水之源华严为诸教之本源矣下对为摄末本则万德交归若百川归海海能普收即为其本故古人云九流于是乎交归众圣于是乎冥会彼约会归涅槃此约会归法界故论云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故故法华云于一佛乘分别说三一乘即三乘之本一佛乘者即华严也会三归一即摄末归本故第五经云始见我身闻我所说即皆信受入如来慧即指华严为根本也除先修习学小乘者即所流也我今亦令得闻是经入于佛慧即摄末归本也是经即是法华法华摄于余经归华严矣是则法华指华严为根本其义分明余如下说。

  ▲其为旨也冥真体于万化之域显德相于重玄之门用繁兴以恒如智周鉴而常静。

  第六其为旨也旨趣玄微此句标举后冥真体下正显于中二先明事理无碍后显事事无碍虽此经中广说于事及与于理而皆无碍故以无障碍法界而为旨趣总此一门即义分齐中意就初事理无碍中亦二先示三大后融真妄前中问初往复无际等已明三大今何重说答略有三义不同一前直就法界宗上约义以明三大今约能诠经中具说三大故不同也二前辨三大之相今明三大所在谓体大在何在万化等三前明三大融拂为成己宗此明三大互即为遮异释辨不相舍离为无碍义如昔人云其为体也则不生不灭无去无来以不灭为无生以不生为无灭等其为相也则同异类之殊体则微细容持同异类之别躯则展转重现微细之理难见况之以芥瓶重现之理易疑喻之以帝网等其为用也则不分而遍不去而臻一多大小而互为延促静乱而无碍等斯即别显三大之相今但明其不离即是故玄名事理无碍初句明体体在万化之中非事外也故云冥真体于万化之域冥谓冥契亦是冥寂万化乃事法之总名欲识真体所在秪在万化之中故晓公起信疏序云原夫大乘之为体也萧焉空寂湛尔冲玄玄之又玄岂出万象之表寂之又寂犹在百家之谈非象表也五目不能睹其容在言里也四辩莫能谈其状释曰此明真体与一切法非一非异今疏但辨无碍无碍则与诸法非一非异矣肇公云道远乎哉触事而真亦体即万化矣言显德相于重玄之门者明相相不碍体也重玄即是理体明德相秪在体上若离体有相相非玄微胜德之相名为德相言重玄者亦即空空语借老子老子云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彼以有名无名同谓之玄河上公云玄者天也天中复有天庄子云天即自然则自然亦自然也御注云玄深妙也犹恐执玄为滞不至兼忘故寄又玄以遣玄耳明无欲于无欲依此而生万物故云众妙之门今以空空之中无德不备耳言用繁兴以恒如者明用用不离于体相故繁多兴起而常即如上体相用三不相舍离皆是所证所观言智周鉴而常静者即能证能观若当句明即止观无碍周鉴观也事理遍观常静止也惑相皆寂亦权实无碍周鉴权也常静实也若对上三句即为境智无碍由所观境既体用无碍故能观智亦寂照双流若别对三大则各具体用皆生止观如体上明真体体也止也万化之域用也观也显德相观也重玄门止也用繁兴观也以恒如止也若作三观释者以智鉴体空观也鉴用假观也鉴相中观也三谛齐观故云周鉴对此三观常静之止亦有其三一体真故静即于空观成体真止二随缘无取故静即于假观有方便随缘止三离二边分别故静即于中道观有离二边分别止三止三观融为一心契同三谛无碍之理则心境融即而常历然。

  ▲真妄交彻即凡心而见佛心事理双修依本智而求佛智。

  真妄交彻下融真妄也文有二对初对正明双融后对不碍两存今初真谓理也佛也妄谓惑也生也亦生死涅槃言交彻者谓真该妄末妄彻真源故云交彻如波与湿此二交彻谓无有不湿之波无有不波之湿若依交彻亦合言即圣心而见凡心如湿中见波故如来不断性恶又佛心中有众生等若依此义合云真妄交彻凡圣互收今云尔者若约理融实即真妄互有今约有不坏相但明凡即同圣以即真故而圣不同凡无烦恼故如波即湿而湿未必即波有静水故故静水说波有动之性无动之事波中说湿动湿俱有又凡即见佛于凡有益佛即是凡令人妄解是故但云即凡心而见佛心耳然其真妄所以交彻者不离一心故妄揽真成无别妄故真随妄显无别真故真妄名异无二体故真外有妄理不遍故妄外有真事无依故然或说妄空真有或说妄有真空俱空俱有双非两是虽有多端并皆交彻此义云何且说真妄自有二义一约三性圆成是真遍计为妄依起他性通真通妄净分同真染分为妄二者约二谛说真谛为真俗谛为妄二谛多门下当广说今且约事理二门理为真谛为真事为俗谛为妄设净分之事妄未尽故如唯识论约遍计为妄则妄空真有若染分为妄则真妄俱有若涅槃说空者所谓生死不空者所谓大涅槃则依他染分为空净分圆成皆有若依三论以世谛故有真谛故空若以妄为俗谛以真为真谛则妄有真空若随俗说二谛则真妄俱空若约真妄通二谛则真妄俱通空有若约触物皆中则真妄俱非空有言并皆交彻者约宗以明唯识等宗不得交彻今就华严则前诸义皆得交彻以具前即一心等义故如约遍计为妄者情有即是理无妄彻真也理无即是情有真彻妄也若染分依他为妄者缘生无性妄彻真也无性缘生真彻妄也若约生死涅槃说生死即涅槃妄彻真也涅槃即生死真彻妄也故中论云生死之实际即是涅槃际涅槃之实际即是生死际如是二际者无毫厘差别即交彻也此经云有诤说生死无诤说涅槃生死及涅槃二俱不可得亦俱空俱有交彻义也若依三论以妄为俗谛以真为真谛言交彻者即俗而真即真而俗故故影公云然统其要归则会通二谛以真谛故无有俗谛故无无真故无有则虽无而有俗故无无则虽有而无虽有而无则不累于有虽无而有则不滞于无乃至云寂此诸边故名曰中即真妄交彻义也真故无有则虽无而有则真彻妄也俗故无无则虽有而无则妄彻真也余可思准若约随俗说真妄者真妄本虚居然交彻真妄皆真则本末一味居然交彻若触物皆中居然交彻问真妄二法其犹水火何得交彻答此有多义一真妄二法同一心故以一贯之故得交彻故起信论云依一心法有二种门一心真如门二心生灭门然此二门皆各总摄一切法以此二门不相离故故云不离一心故得交彻二云妄揽真成无别妄故者亦起信论胜鬘等意真如随缘成一切法故真彻妄也言真随妄显无别真故者妄彻真也若无有妄对何说真如无缘生则无无性故三真妄名异体无二故者如向所引有诤说生死无诤说涅槃等俱不可得则体无二也故彼次下文云若逐假名字取着此二法颠倒非实义不能见正觉明以无二为实也岂非交彻四云真外有妄理不遍故下反成二义此句真彻妄下云妄外有真事无依故者即妄彻真此亦法性宗一切法皆如岂妄外有真真如遍一切岂真外有妄是知真妄常彻亦不坏真妄之相则该妄之真真非真而湛寂彻真之妄妄非妄而云兴。

  ▲事理双修等者即第二对不碍两存也上来交彻即不碍之义恐人误执谓泯二相故举此言亦由惑者执禅则依本智性无作无修境本自明不拂不莹执法则须起事行当求如来依他胜缘以成己德并为偏执故此辨双行依本智者约理而说无漏智性本具足故而求佛智者约事无所求中吾故求之心镜本净久翳尘劳恒沙性德并埋尘沙烦恼是故须以随顺法性无悭贪等修檀等故诸佛已证我未证故又理不碍事不妨求故事不碍理求即无求故若此之修无修之修修即无修为真修矣。

  ▲理随事变则一多缘起之无边事得理融则千差涉入而无碍。

  理随事变下第二明事事无碍法界为经旨趣义分齐中当广分别今但略明亦分为二初一对明无碍所由所以事事不同而得无碍者以理融事故于中初句明依理成事故一与多互为缘起此犹是事理无碍蹑前起后故举之耳由事理无碍方得事事无碍若事不即理事非理成则互相碍今由即理故得下句以理融事故云事得理融则千差涉入而无碍此正辨事事无碍所由上事揽理成则无事非理故以理融事理既融通事亦随尔故得千差涉入而无碍由即事故而有千差为理融故重重涉入即十所以中理性融通门也余至下明。

  ▲故得十身历然而相作六位不乱而更收广大即入于无间尘毛包纳而无外炳然齐现犹彼芥瓶具足同时方之海滴一多无碍等虚室之千光隐显俱成似秋空之片月重重交映若帝网之垂珠念念圆融类夕梦之经世法门重叠若云起长空万行芬披比华开锦上。

  故得十身等者正显无碍之相具十玄门以随文语便故小不次如下次第者一同时具足相应门二广狭自在无碍门三一多相容不同门四诸法相即自在门五秘密隐显俱成门六微细相容安立门七因陀罗网境界门八托事显法生解门九十世隔法异成门十主伴圆明具德门今文之次在文可知唯主伴一门说仪已具故不重出诸藏纯杂今古名异今文重出故亦有十门今初即诸法相即自在门文有两句上句总明三世间相即故云故得十身历然而相作言故得者由前事得理融之故便得具下十种玄门故得二字文虽在初义贯下十言十身者即第八地云此菩萨远离一切身想分别住于平等此菩萨知众生身国土身业报身声闻身独觉身菩萨身如来身智身法身虚空身言相作者次经云此菩萨知诸众生心之所乐能以众生身作自身亦作国土身业报身乃至虚空身又知众生心之所乐能以国土身作自身亦作众生身业报身乃至虚空身又知众生心之所乐能以业报身作自身亦作众生身国土身乃至虚空身又知众生心之所乐能以自身作众生身国土身乃至虚空身随诸众生所乐不同则于此身现如是形释曰上之四番别显末后结例即十身相作也言历然者不坏相故坏相而作非不思议其犹芥纳须弥本相如故七十七经云是以一刹入一切刹而不坏其相者之所住处又云是以一佛入一切佛而不坏其相者之所住处等五十六经云所谓以众生身作刹身而亦不坏众生身是菩萨游戏以刹身作众生身而亦不坏于刹身是菩萨游戏如是佛身与二乘身相作菩萨身与成正觉身相作于涅槃示生死等皆不坏其相故云历然而相作六位不乱而更收者六位即三贤十圣等妙二觉则因果因因皆悉相摄如初发心便成正觉不坏初心之相若无初心何名初心成正觉故十信摄于诸位诸位十信历然十住摄于诸位诸位十住不乱不乱即行布更收即圆融如下说因中辨此句亦是相入门以下有相入故此一句但为相即如乳投水废己同他故名相即。

  ▲广大即入等者第二广狭自在无碍门上句大能入于小下句小能容大虽有即入意取广狭无间谓小小之则无内故无有中间无外谓大大之则无外无外广大之身刹即入无内之尘毛故名广狭无碍若即若入皆得广狭无碍晋经十住品云金刚围山数无量悉能安置一毛端欲知至大有小相菩萨以是初发心至大有小相即是广狭无碍也又云能以小世界作大世界以大世界作小世界等。

  ▲炳然齐现等者第三微细相容安立门一能含多即曰相容一多不杂故云安立炳者明也微细有三一所含微细知琉璃瓶盛多芥子炳然齐现不相妨碍非前非后此即如来不思议境界经说然有两本一本云白芥子一本则但云芥子今依此本谓一法称性含性皆尽故一切法随所依理现在一中亦缘起实德无碍自在致使相容非天人所作乃实德安立如八相中一一相内即具八相名为微细二约能含微细三约难知微细。

  ▲具足同时等者第四同时具足相应门如大海一滴即具百川之味十种之德故随一法摄无尽法及下九门以此门总故同时明无先后具足明无所遗言十德者十地经云一次第渐深二不宿死尸三余水入中皆失本名四普同一味五无量珍宝六深难得底七广大无量八大身所居九潮不过限十普受大雨又经云如人入大海浴则为己用诸河之水称此而修一行之内德不可尽。

  ▲一多无碍等者第五一多相容不同门由一与多互为缘起力用交彻故得互相涉入是曰相容不坏其相故云不同如一室内千灯并照灯随盏异一一不同灯随光通光光涉入常别常入经云一中解无量无量中解一了彼互生起当成无所畏此之灯喻亦可喻于相即直就光看不见别相唯一光故。

  ▲隐显俱成等者第六秘密隐显俱成门如八九日夜月半显半隐正显即隐正隐即显不同晦日隐时无显不同望日显时无隐以一摄多则一显多隐以多摄一则多显一隐一毛摄法界则余毛法界皆隐余一一毛互相摄入隐显亦然然其半月非但明与晦俱而明下有晦晦下有明如东方入正定为一半明西方从定起为一半晦而东入处即于东起如明下有暗西方起处即于西方入如暗下有明故称秘密俱成。

  ▲重重交映等者第七因陀罗网境界门如天帝殿珠网覆上一明珠内万像俱现诸珠尽然又互相现影影复现影重重无尽故千光万色虽重重交映而历历区分亦如两镜互照重重涉入传耀相写递出无穷。

  ▲念念圆融等者第八十世隔法异成门即离世间品菩萨有十种说三世谓过去说过去过去说现在过去说未来现在说过去现在说平等现在说未来未来说过去未来说现在未来说无尽三世说一念前九为别一念为总故云十世以三世相因互相摄故一念具十举十以显无尽故一念即无量劫无量劫即一念普贤行品云无量无数劫解之即一念知念亦无念如是见世间如一夕之梦经于数世摄论云处梦谓经年觉乃须臾顷故时虽无量摄在一刹那离世间品云如人睡梦中造作种种事虽经亿千岁一夜未终尽故庄生一梦身为蝴蝶注云世有假寐而梦经百年者然事类广矣。

  ▲法门重叠等者第九托事显法生解门言重叠者意显多不相碍故随一事名多法门以随一事即是无尽法界法界无尽故法亦无尽如下经云此华盖等从无生法忍之所生起等意明一切因生一果一果即具一切故非是托此别有所表也。

  ▲万行芬披等者第十诸藏纯杂具德门此门至相十玄中有此名也然有二意故贤首改为广狭自在无碍门一者若以契理为纯万行为杂则是事理无碍非事事无碍设如菩萨大悲为纯尽未来际唯见行悲余行如虚空若约杂门即万行俱修者此二门异亦不成事事无碍二者如一施门一切万法皆悉名施所以名纯而此施门即具诸度行故名为杂如是纯之与杂不相障碍故名具德者则事事无碍义成而复一中具诸度诸度存即相入门若一即诸度复似相即门故不存之改为广狭今以至但但约行为小异此段略无主伴故复出之以成十义耳言比华开锦上者意取五彩相宣华色虽异一一之线皆悉通过通喻于纯异喻于杂故常通常异名为无碍不同绣画但异不通上之十玄略陈大格广如下义分齐中。

  ▲若夫高不可仰则积行菩萨曝鳃鳞于龙门深不可窥则上德声闻杜视听于嘉会。

  若夫下第七成益顿起文有十义初有二义总显高深明权小莫测后八正明成益遍益顿圆又前二高深反显成益明权小莫测由昔无因反劝众生令信仰故后入顺显成益谓能顿能圆令必受故今初即第一明高远若泰华倚天岷峨拂汉难仰其顶故论语云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积行菩萨者出现品云设有菩萨于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劫行六波罗蜜修集种种菩提分法若未闻此如来不思议大威德法门或时闻已不信不解不顺不入不得名为真实菩萨以不能生如来家故若得闻此如来无量不可思议无障无碍智慧法门闻已信解随顺悟入当知此人生如来家等如鱼登龙门若得登者即化为龙如入华严之机也若登不过者曝鳃于龙门之下如彼假名菩萨即权教次第修者。

  ▲深不可窥下第二彰深妙也即法界品初舍利弗等五百声闻彼叹德云悉觉真谛皆证实际深入法性永出有海依佛功德离结使缚住无碍处其心寂静犹如虚空于诸佛所永断疑惑于佛智海深信趣入释曰即上德也在逝多林如来嘉会而不见闻名杜视听杜塞也在目曰视在耳曰听虽在会下如聋如盲故云杜塞故经云于时上首诸大声闻舍利弗大目揵连摩诃迦叶离波多须菩提阿㝹楼䭾难陀劫宾那迦旃延富楼那等诸大声闻在逝多林皆悉不见如来神力如来严好如来境界如来游戏如来神变如来尊胜如来妙行如来威德如来住持如来净刹亦复不见不可思议菩萨境界菩萨大会菩萨普入菩萨普至菩萨普诣菩萨神变菩萨游戏菩萨眷属菩萨方所菩萨庄严师子座菩萨宫殿菩萨住处菩萨所入三昧自在菩萨观察菩萨频申菩萨勇猛菩萨供养菩萨受记菩萨成熟菩萨勇健菩萨法身清净菩萨智身圆满菩萨愿身示现菩萨色身成就菩萨诸相具足清净菩萨常光众色庄严菩萨放大光网菩萨起变化云菩萨身遍十方菩萨诸行圆满如是等事悉皆不见何以故以善根不同故本不修集见佛自在善根故本不赞说十方世界一切佛刹清净功德故本不称叹诸佛世尊种种神变故本不于生死流转之中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故本不令他住菩提心故本不能令如来种性不断绝故等上来先列人即是上德声闻次明不见等即杜视听也何以故下释不见因劣者不见犹未为深上德不知方知玄妙。

  ▲见闻为种八难超十地之阶解行在躬一生圆旷劫之果师子奋迅众海顿证于林中象王回旋六子道成于言下启明东庙智满不异于初心寄位南求因圆不逾于毛孔剖微尘之经卷则念念果成尽众生之愿门则尘尘行满。

  见闻为种下文有八段正显成益圆遍之相此第一段明见闻益亦名为种益即随好品地狱天子三重顿圆及初地云虽住海水劫火中堪受此法必得闻其有生疑不信者永不得闻如是义不信不闻翻显信则成益海水是龙畜生趣摄劫火是天火灾及初禅生在二禅光音等天长寿天难于此得闻兼上地狱天子已有三难佛会神鬼得闻三途足矣火灾之时兼佛前佛后人天异道已兼辨聪亦不拣北洲聋者目视盲者耳闻故八难具矣皆容见闻为种之义超十地之阶正在地狱天子举重摄轻阿鼻地狱尚得顿圆忝在人流岂不留所故随好光明功德品佛告宝手菩萨言佛子菩萨足下千辐轮名光明普照王此有随好名圆满王常放四十种光明中有一光名清净功德能照亿那由他佛刹微尘数世界随诸众生种种业行种种欲乐皆令成熟阿鼻地狱极苦众生遇斯光者皆悉命终生兜率天既生天已天鼓广为说法乃至云尔时诸天子闻说普贤广大回向得十地故获诸力庄严三昧故以众生数等清净三业悔除一切诸重障故即见百千亿那由他佛刹微尘数七宝莲华一一华上皆有菩萨结跏趺座放大光明乃至以华散于佛上又云其诸香云普雨无量佛刹微尘数世界若有众生身蒙香者其身安乐乃至八万四千烦恼了知如是悉是虚妄如是知已成就香幢云自在光明清净善根释曰此即第一重得十地次云若有众生见其盖者种清净金网转轮王一恒河沙善根释曰此即第二重得十地后文复云是菩萨摩诃萨住清净金网转轮王位放摩尼髻清净光明若有众生遇斯光者皆得菩萨第十地位成就无量智慧光明得十种清净眼乃至十种清净意具足无量甚深三昧释曰此即第三重得十地也。

  ▲解行在躬等者第二解行益七十八经慈氏赞善财云余诸菩萨经于无量百千万亿那由他劫乃能满足菩萨愿行乃能亲近诸佛菩提此长者子于一生内则能净佛刹则能化众生则能以智慧深入法界则能成就诸波罗蜜则能增广一切诸行则能圆满一切大愿则能超出一切魔业则能承事一切善友则能清净诸菩萨道则能具足普贤诸行及威光太子亦是一生圆多劫之果上二皆明证速又此经宗明三生圆满一见闻生二解行生即上二句三证入生即下二句。

  ▲师子奋迅等者第三顿证益也谓第六十经初尔时世尊知诸菩萨心之所念大悲为身大悲为门大悲为首以大悲法而为方便充遍虚空入师子频申三昧旧经云奋迅奋迅之义就师子说其义便故至第六十一中普贤开发后如来眉间放光照故时逝多林菩萨大众悉见一切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佛刹一一微尘中各有一切佛刹微尘数诸佛国土种种名种种色种种清净种种住处种种形相如是一切诸国土中皆有大菩萨座于道场师子座上成等正觉菩萨大众前后围绕诸世间主而为供养等乃至云是故皆得入于如来不可思议甚深三昧尽法界虚空界大神通力或入法身或入色身或入往昔所成就行或入圆满诸波罗蜜或入庄严清净行轮或入菩萨诸地或入成正觉力或入佛所住三昧无差别大神变或入如来力无畏智或入佛无碍辨才海即顿证林中也广说以十能入入此所入。

  ▲象王回旋等者第四超权益即六十一经末会之初六千比丘会身子令六千比丘观文殊十德六千请往奉觐文殊身子令见尔时文殊师利童子无量自在菩萨围绕并其大众如象王回观诸比丘故云象王回旋言六千道成于言下者比丘兴愿文殊令发十种无疲厌心时诸比丘闻此法已则得三昧名无碍眼见一切佛境界得此三昧故悉见十方无量无边一切世界诸佛如来及其所有道场众会亦悉见彼十方世界一切诸趣所有众生亦悉见彼一切世界种种差别亦悉见彼一切世界所有微尘亦悉见彼诸世界中一切众生所住宫殿以种种宝而为庄严及亦闻彼诸佛如来种种言音演说诸法文词训释悉皆解了亦能观察彼世界中一切众生诸根心欲亦能忆念彼世界中一切众生前后十生亦能忆念彼世界中过去未来各十劫事亦能忆念彼诸如来十本生事十成正觉十转法轮十种神通十种说法十种教诚十种辩才又即成就十千菩提心十千三昧十千波罗蜜悉皆清净得大智慧圆满光明得菩萨十神通柔软微妙住菩萨心坚固不动尔时文殊师利菩萨劝诸比丘住普贤行住普贤行已入大愿海入大愿海已成就大愿海以成就大愿海故心清净心清净故身清净身清净故身轻利身轻利故得大神通无有退转得此神通故不离文殊师利足下普于十方一切佛所悉现其身具足成就一切佛法释曰此即道成也一三昧中有十通用皆圆益也。

  ▲启明东庙等者第五成智益启明东庙者即第六十二经云尔时文殊师利菩萨劝诸比丘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已渐次南行至福城东住庄严幢娑罗林中往昔诸佛教化众生大塔庙处释曰此即东庙时福城人闻文殊师利童子在庄严幢娑罗林中大塔庙处无量大众从其城出来诣其所下别列中有五百优婆塞优婆夷五百童男五百童女善财是一下文殊师利别观善财观察已安慰开喻而为演说一切佛法乃至说此法已殷勤劝喻增长势力令其欢喜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又令忆念过去善根作是事已即于其处复为众生随宜说法然后而去尔时善财童子从文殊师利所闻佛如是种种功德一心勤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随文殊师利而说偈言等即启智明也言智满不异于初心者即第八十经初智照无二相经云是时文殊师利遥申右手过一百一千由旬按善财项作如是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若离信根心劣忧悔功行不具退失精勤于一善根心生住著于少功德便以为足不能善巧发起行愿不为善知识之所摄护不为如来之所忆念不能了知如是法性如是理趣如是法门如是所行如是所住如是境界若周遍知若种种知若尽源底若解了若趣入若解说若分别若证知若获得皆悉不能释曰了知法性下即是智满若离信心则不能得反显由信心故得不离初心则信智无二若约不动智为初即前后二智无二也。

  ▲寄位南求等者第六成位益谓善财初见文殊寄十信位德云至瞿波寄三贤十圣位摩耶已下兼寄等觉至见普贤便得因圆不逾毛孔文云时善财童子又见自身在普贤身内十方一切诸世界中教化众生又云是善财童子从初发心乃至得见普贤菩萨于其中间所入一切诸佛刹海今于普贤一毛孔中一念所入诸佛刹海过前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倍如一毛孔一切毛孔悉亦如是又云善财童子于普贤菩萨毛孔刹中或于一刹经于一劫如是而行乃至或有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劫如是而行亦不于此刹没于彼刹现念念周遍无边刹海教化众生令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当是之时善财童子则次第得普贤菩萨诸行愿海与普贤等与诸佛等一身充满一切世界刹等行等正觉等神通等法轮等辨才等言词等音声等力无畏等佛所住等大慈悲等不可思议解脱自在悉皆同等释曰此即毛孔中因圆也。

  ▲剖微尘之经卷等者第七显因成果益即出现品大经潜尘喻经云如有大经卷量等三千界在于一尘内一切尘悉然有一聪慧人净眼悉明见破尘出经卷普饶益众生佛智亦如是遍在众生心妄想之所缠不觉亦不知诸佛大慈悲令其除妄想如是乃出现饶益诸菩萨又经云菩萨应知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觉何以故诸佛如来不离此心成正觉故故念念相应则念念成矣。

  ▲尽众生之愿门等者第八成就行愿益谓菩萨发心化尽生界生界若尽大愿方终生界无穷大愿无尽故十地品云若众生界尽我愿乃尽而众生界不可尽故我此大愿善根无有穷尽今生界虽无有尽而等有经卷故普开之要令尽无尽之众生为大愿矣言尘尘行满者菩萨大悲不可尽故心量难思为一众生于一尘中经无量劫修行万行而心不疲倦尘尘皆尔生生尽然方显愿行无穷尽也故文殊赞善财云汝遍一切刹微尘等诸劫修行普贤行成就菩提道。

  ▲真可谓常恒之妙说通方之洪规称性之极谈一乘之要轨也。

  第八真可谓下结叹宏远于中二先当相显胜后对他显胜今初四句初句明常常恒之说前后际而无涯故二通方之洪规者明遍无有一国不说此法故明是通方不同随宜之教有说不说三称性之极谈者显深一一称理故一文一句即不可尽故普贤语善财云我法海中无有一文无有一句非是舍施无量转轮王位而求得者等四一乘之要轨者明要谓于一乘中是别教一乘不共之旨圆因之门成佛之妙故。

  ▲寻斯玄旨却览余经其犹杲日丽天夺众景之耀须弥横海落群峰之高。

  寻斯玄旨下二对他显胜先法后喻。

  ▲文有二喻初其犹杲日丽天夺众景之耀者智明映夺喻初升之日谓之杲日丽者着明也此经犹如杲日杲日既升众景夺耀景明也谓星月等光即大明流空繁星夺曜斯经大阐众典无耀。

  ▲后须弥横海落群峰之高者即高胜难齐喻须弥即是此经群峰即是余经设有七金铁围方余高广比妙高之出海并落其高以俯望群峰如培塿故。

  ▲是以菩萨搜秘于龙宫大贤阐扬于东夏顾惟正法之代尚匿清辉幸哉像季之时偶斯玄化况逢圣主得在灵山竭思幽宗岂无庆跃。

  第九是以菩萨下感庆逢遇于中二一弘阐源由二正明感遇今初谓龙树菩萨五百年外方入龙宫搜求得斯奥典事如别传及纂灵记言大贤阐扬于东夏者正取觉贤兼余大德谓智严法业日照实叉等阐扬斯典言于东夏者谓葱岭之东地方数千里谓之神洲大夏而上云是以者由上深妙故搜之阐之故龙树入于龙宫广见无数偏诵此经者以玄妙故故智论詺为大不思议经而诸大德皆见此经一文一句竭海墨而莫尽一偈一光破地狱之剧苦故尽命弘传耳。

  ▲顾惟正法之代等者二正明感遇于中亦二先对昔自庆后对今自庆今即初也谓五百年前即当正法斯经清辉隐匿龙宫之内时人不闻何幸像法垂末之年遇斯玄微之化生居像末应合悲伤反顾前不闻经未惭正法之代故自庆也此依不减正法一千年故今为像末以今去大师涅槃一千八百六十年故又案大集月藏分第一五百年解脱牢固第二五百年禅定牢固第三五百年多闻牢固第四五百年塔寺牢固第五五百年斗诤牢固今居塔寺之末将邻斗诤之时翻闻难思之经碎身莫酬其庆。

  ▲况逢圣主下等二对今自庆此庆此有三一庆时二庆处三庆修初即况逢圣主谓明时难遇今值圣明天子敷陈五教高阐一乘列刹相望钟梵交响使得闲居学肆探颐玄门斯一幸也二得在灵山者庆处也清凉灵山三千之最文殊大圣诸佛祖师金色虽在东方住处即为金色大圣虽周法界摄机长在此山应感普周若百川影落清凉长在犹素月灯空万圣幽赞于五峰百祇传庆于千古况大孚灵鹫标乎圣寺之名一介微僧得在居人之数此之庆幸爰愧多生斯再幸也三竭思幽宗者庆所修也大方广佛华严经即毗卢遮那之渊府普贤菩萨之心胸一切诸佛之所证一切菩萨之所持包性相之无遗圆理智而特出不入余人之手何幸捧而持之积行菩萨犹迷何幸探乎幽邃亡躯得其死所竭思有其所归幸之三也岂无庆跃结上三也其犹溺巨海而遇芳舟坠长空而乘灵鹤庆跃之至手舞何阶故感之庆之唯圣贤之知我也。

  ▲题称大方广佛华严经者即无尽修多罗之总名世主妙严品第一者即众篇义类之别目。

  第十题称大方广佛华严经者下略释名题以下第九门广释故此云略于中三先双标经品二双释二目三双结今初上标经目谓从略至广展演无穷难思教海不离七字故云无尽修多罗之总名后世主妙严品第一即众篇义类之别目者标品目也众篇即三十九品品者义类不同今当其一故云别目。

  ▲大以旷兼无际方以正法自持广则称体而周佛谓觉斯玄妙华喻功德万行严谓饰法成人经乃注无竭之涌泉贯玄凝之妙义摄无边之海会作终古之常规。

  大以旷兼下二双释二目先释总题后释品目今初下有十门释其七字字各十义今但略举当字释之然此七字略有六对一经字是教上六是义即教义一对二严字是总上五是别即总别一对三华为能严上四皆所严即能所一对四佛是所严成人上三是所严之法即人法一对五广者是用上二是体即体用一对六方者是相大者是性即性相一对故此七字即七大性大者体大方者相大广者用大佛者果大华者因大严者智大经者教大则七字皆大七字皆相等今各以二义释之大以旷兼无际者旷兼明其包含约广遍释大故涅槃云所言大者其性广博犹如虚空下经云法性遍在一切处一切众生及国土三世悉在无有余亦无形相而可得也二无际者约其竖论则常故名大涅槃云所言大者名之为常下经云法性无作无变易犹如虚空本清净诸佛境界亦如是体性非性离有无然渊府不可以拟其深妙故寄大以目之实则言虑斯绝下经云法性不在于言论无说离说恒寂灭诸佛境界不可量为悟众生今略说耳方以正法自持者亦有二义一方者正也二方者法也并持自性通上二义谓恒沙性德即是相大并无偏伪故称为正皆可轨持目之为法下经云凡夫无觉解佛令住正法诸法无所住悟此见自身广则称体而周者此即用大用如体故无不周遍然亦二义由体有二义故一者能包二者能遍犹如虚空包含万象遍至一切色非色处今用称体一称体之包则一尘受世界之无边二称体之遍则刹那弥纶法界而无尽上之三字即体相用无有障碍为所证之法界也佛谓觉斯玄妙者亦有二义一者能觉佛陀梵言此云觉者故二者所觉即大方广斯为玄妙之境故云觉斯玄妙斯即此也即此上大方广耳若别说者觉上用者觉世谛也觉上体者觉真谛也觉上相者觉中道也三谛相融三觉无碍为妙觉也华喻功德万行者此亦二义一感果华喻于万行成佛果故或与果俱或不与俱俱如莲华表因果交彻故不俱如桃李华不坏先因后果故二严身华喻诸位功德必与修果俱故下经云神通等法如华开敷众相如华具三十二严谓饰法成人者严亦二义一以万行饰其本体即严上大方广如莹明镜镜虽本净非莹不明二以万行功德成佛果之人若琢玉成像又饰本体如铸金成像以行成人如巧匠成像经乃注无竭之涌泉下唯经举四义然亦唯二谓贯与摄涌泉即是所摄义味常乃通于上三一注无竭之涌泉此言犹通诸教二贯玄凝之妙义以总就别别贯华严玄妙义故凝谓凝湛严整之貌也三摄无边之海会者即是摄义无边海会局此经众拣余众故四作终古之常规者即是常义余处释云常乃道轨百王今亦以通就别别属此经法眼常全无缺减故常恒之说非随宜故终古无忒可得称常释总题竟。

  ▲佛及诸王并称世主法门依正俱曰妙严分义类以彰品名冠群篇而称第一。

  佛及诸王并称世主下释品名此释世主世谓世间即三世间谓众生世间器世间智正觉世间主谓君主即诸王及佛地神水神主林主山等神即器世间主天王龙王夜叉王等即众生世间主如来即是智正觉世间主亦总化上二遍统前三故云并称世主法门依正俱曰妙严者此严亦说三世间严法门为能严唯局于主依正所严通三世间众生及佛俱称正故谓诸世间主得别法门自严己众即众生世间严并用严佛亦智正觉严佛成正觉是自法门是故能令其身充满一切世间其音普顺十方国土菩萨众中威光赫奕等即智正觉世间严其地坚固金刚所成上妙宝轮及众妙华清净摩尼以为严饰等即器世间严器世间严通二法门一佛力令严是佛自严二感者观见是众海法门严是故总云法门依正俱曰妙严三世间严并胜余教故标妙严以为品目用当诸经之序分也余如下说。

  ▲斯经有三十九品此品建初故云大方广佛华严经世主妙严品第一。

  后斯经下双结二目用当诸经序分余如下说。

  上来大分中初总序名意已竟。

  自下第二归敬请加。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演义钞卷第一


卍新续藏第 05 册 No. 0232 华严经疏钞玄谈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演义钞卷第二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撰述

  ▲归命十方极三际尘刹圆明调御师法界功德大悲云毗卢遮那大智海所住甚深真法性所流圆满修多罗一一尘方佛会中普贤文殊诸大士我今欲以一毛智测量无边法界空愿承三宝同体慈句句冥符诸佛意俾令法眼常无缺尽众生界如普贤回兹胜善洽群生速证菩提常乐果。

  自下第二归敬三宝请威加护有十六句大分为三初有八句正归敬三宝次有六句请威加护后有二句回施众生初中初句总明余皆别显今初归命二字显能归相三业普周归向依托无尽三宝但云命者以人所宝重莫过身命今将仰投十方已下所归分齐十方横遍三际竖穷极通横竖。

  ▲尘刹圆明下就别显中三宝即为三别初三句归佛次二句归法后二句归僧初中又二二句总归诸佛一句别归本师初中尘刹有二义一所依处谓一一尘中诸刹土故佛所严刹等尘数故又尘约微细刹通粗细二即尘数如来圆谓圆寂明谓智明即菩提涅槃亦无德不圆无法不照故上二自利调御师者通利自他十号之一法界亦二义一成上依处上云尘刹似当约事今云法界义兼事理佛身充满于法界故又充满法界无穷尽故二者该后称法界之功德大悲云故功德者亦圆明中别义即十力无畏百四十不共无尽之德大悲普覆无心含润故喻于云毗卢一句别归本师承恩重故四字标名三字赞德上云功德总该无尽今云大智别语最胜顺于光明遍照义故大智深广故喻于海又诸佛举悲本师语智影略以明悲智广深故悲亦称海大悲深广故智亦如云含润雨法故又前云功德此云大智成二严故无尽功德不出二故。

  ▲二所住下二句归法言所住者蹑前起后所以蹑者显同体故但归别相不会理故然三宝有三一同相二别相三住持相今通依之且别相者即如前科佛则横该一切竖彻十身法则通四略举理教僧虽该摄偏语大乘法性是理修多罗是教言同相者此有三义一约以事就义门则别相之上各有三宝佛体之上有觉照义名为佛宝轨持义边名为法宝违诤过尽是名僧宝即以无漏界功德为体二法上三者法有性觉即是佛宝轨持即是法宝法体无违即是僧宝三僧上三者观智为佛宝轨持为法宝在众无违又不违众生故名为僧宝今举佛所住以明法者即约佛上德同体也理是佛所住教从佛所流两重相依二约会事从理门三宝皆依真故今举佛法皆归真性略不言僧三约理义融现门心性本觉即是佛法恒沙性德皆可轨持即是法宝此恒沙德性相不二冥合无违名为僧宝由此一门故令如来住真法性若无此者何所住耶三门虽异并称同体净名云佛即是法法即是众是三宝皆无为相与虚空等是故若就觉义并称佛宝轨持而言无非法宝冥符和合莫不皆僧义说有三不可为一然无别体岂为异耶故云同相三住持三宝者十身之中有力持身及形像等即住持佛其修多罗即住持法住持之僧含菩萨中然三三宝通于诸乘含有胜劣以义料拣归胜非劣一理统之三三无异故并归敬显敬无遗。

  ▲三一一下二句归僧初句明处一一微尘中有一切诸佛菩萨众围违故况一一佛所难思普贤住普贤位莫不皆尔下句举人偏举二者以是海会之上首故表理智故诸言不一则无所不该。

  ▲第二我今下请威加护六句分三初二句请归之意意欲释经故然通显归意乃有众多总相言者三宝吉祥一切众生最胜良田有归依者能辨大事生诸善根离生死苦得涅槃乐故又一切经初有六成就令物信故佛灭度后凡诸弟子所有著述皆归三宝示学有宗不自专己离过失故请威加护令契合故上句自谦智劣等彼一毛下句赞法广深同真法界一毛度空乍可知量凡知测法何能尽穷。

  ▲次愿承下二句愿加护相上句明加下句辨益今初未能深入三昧外感佛加但请同体之慈希沾胜益下句益中句句冥符愿始末无违而言冥者亦谦词也未得显加且希冥契使凡心凡笔暗合圣心。

  ▲三俾令下二句著述所为使令法眼圆满化尽含生故贤首品云彼诸大士威神力法眼常全无缺减也第九回向不愿成佛唯愿等于普贤者良以普贤该因彻果佛前佛后皆悉有故普贤即是诸佛根本故法界体故故金刚顶经十方诸佛礼普贤者亦斯义矣然著述所为但愿大法弘通众生利乐即悲智大意曲论别为乃有多缘以斯经乃诸佛所证根本法轮诸教标准此方西域无不仰遵而圣后所翻文词富博贤首将解大愿不终方至第十九经奄归寂灭苑公言续而前疏亦刊之笔格文词不继先古致令后学轻夫大经使遮那心源道流莫挹普贤行海后进望涯将欲弘扬遂发慨然之叹若有过不说是非混同岂唯掩传者之明实乃拥学者之路若指其瑕颣出彼乖差岂唯益是非之情寔乃黩心智之境故抚心五顶仰托三尊不获已而为也以斯别意略有十焉一圣旨深远故二显示心观故三扶昔大义故四剪截浮词故五善自他宗故六辨折古今故七明示法相故八广演玄言故九泯绝是非故十均融始末故初一为总后九为别意指昔瑕然疏中欲掩是非传者须知得失诸徒诚请难以违之长时弘宣不繁数述恐迷宗滞迹竞作是非耳第一圣旨深远者此为总意谓佛法冲深随人智慧有浅深故斯亦为遮外难恐有难言世路以多岐亡羊学者以多途丧真淳源莫二枝派转多旧疏新章益汩真性何以屋上架屋床上安床昔已有之何要改作故下十意皆通此疑今之初意正答斯难特由圣旨深远随见不同各呈其能以光法施昔可尚也安更有词故五百比丘各说身因佛许无非正说三十二菩萨共谈不二异见同归下经之中无边海会各入解脱之门境界万差同趣如来智海故海慧菩萨云如来境界无有边各随解脱能观见是以西域东夏释论释经经有多家论文论有多师解释如折金杖金体不殊总收百川溟渤弥大故或登地菩萨或加行贤人或当代时英或如来悬记皆思拔群位智出众情而所见不同并传于世各申其美共赞大猷依之修行无不获益今亦仰攀胜德用尽专精以管窥天滴流足海复何怪焉。

  ●第二显示心观者以经虽通诠三学正诠于定皆是如来定心所演故经云汝所说者文语非义我所说者义语非文况华严性海不离觉场说佛所证海印三昧亲所发挥诸大菩萨定心所受昔人不参善友但尚寻文不贵宗通唯攻言说不能以圣教为明镜照见自心不能以自心为智灯照经幽旨玄言理说并谓雷同虚己求宗詺为臆断不知万行令了自心一生驱驱但数他宝或年事衰迈方欲废教求禅岂唯抑乎佛心亦实翻误后学今皆反此故制兹疏使造解成观即事即行口谈其言心诣其理用以心传心之旨开示佛所证之门陶南北二宗之禅门撮台衡三观之玄趣使教合亡言之旨心同诸佛之心无违教理之规暗蹈忘心之域不假更看他面谓别有忘机之门使彰乎大理之言疏文悬解更无所隐难可具陈。

  ●第三扶昔大义者谓晋译微言幽旨包博玄义全盛贤首方周故讲得五云凝空六种震地而刊定记主师承在兹虽入先生之门不晓亡羊之趣徒过善友之舍犹迷衣内之珠故大义屡乖微言将隐破五教而立四教杂以邪宗使圆宝不分渐顿安辨折十玄之妙旨分成两重徒益繁多别无异辙使德相而无相入相作即用之体不成德相不通染门交辙之旨宁就出玄门之所以但就如明却令相用二门无由成异以缘起相由之玄旨同理性融通之一门遂令法界大缘起之法门一多交辙而微隐如斯等类其途寔繁非是重古轻今不欲欺诬亡殁今申上古之义新疏翻多有同刊定之文皆是古义今同用耳。

  ●第四剪截浮词者且文华尚犹翳理繁言岂不乱心科文过碎已杂尘飞重叠经句但盈纸墨等闲会于梵语无益经文次第数于经文更无理观如烟郁于火云翳长空今并裁而削之若长风卷雾然经多十句若过半已上难者则具释之难则曲尽而非繁易则略陈而不阙若五六句已下难者则摘句而释之易则不释若文义全易者大科而已若文易意难者总相收束文难意易者但细消文若文义俱难者出意而后释使质而不野简而必诣是本心也。

  ●第五善自他宗者谓昔人所引经论及破他义无问性相多不穷始末辄引辄破或多用法相而复尽呼为权引权释实又不分通局疑误后学或以昔正为非或复以权为实今亦反此若破若别先示彼宗使性相无亏尽其意态后申此理对决分明使学者不滞迹迷宗不谬非古义亦无劳周览更复傍求。

  ●第六辨折今古者谓探玄本记但释晋经大旨虽同在言有异但引彼疏须观所释如发心品晋经云以是发心即是佛故唐经云以是发心当得佛故即当既别岂得引昔之即释今之当触类皆尔然昔人十行已前多依贤首新修略疏回向已下并用探玄三地已下多唯录古二经小异升互相参文亦非一。

  ●第七明示法相者然性之与相若天之日月易之乾坤东夏西方分宗开教学兼两辙方曰通人是以释经事须明示然此经法相名义兼广或有名无义或有义无名昔人苟见一名广引论释随名解义义乃无穷如释净行品百四十一愿以诸门料拣释梵行品四果广引婆沙问明品贪瞋之名全抄唯识十向品三倒广据诸宗虽则皆是法门而甚深观行翳于名相今皆略陈而已古人若有义无名则莫知所以今则引诸经论以名管之使经中法相昭彰于众论至如升兜率品二十一种功德则有义无名离世间品初则有名无义今于兜率品广引经论而委释之至离世间品略陈而已又如离世间品具含诸位一一位内摄义无遗或名异义同或前后广略然于四十二位次第无差今并具引六会经文对而释之昭然可见使七卷之经句句有据翻验昔解臆说尤多然性相二宗法相有同有异如五眼十眼六通十通等并各示之使无余惑如初卷叹德释以十身则法性宗之法相也释智入三世广引四智即法相宗之法相也以众海解脱之门释众海之名则法性宗之法相也以九门六度释经十度即法相宗之法相也如十通十忍会六通与五忍十身十智融三身与三智十门涅槃以会通四种涅槃十种佛智而一智融于四智即性相二宗无违之法相也触类非一又诸经疏所明法相多是傍来如法华经但云如来知见力无所畏禅定解脱三昧深入无际斯乃通赞佛智深远逢一力字立十力章无所畏字立四无所畏章禅立四禅定立八定解脱三昧各立章门若此之流千章万章释一卷经亦不得尽若为成种智之境应须更学多闻若取法华玄宗但示等有知见先所出内是子所知非是十章五章能尽其妙若华严经有异于此如十度十力一经数十处明故须总撮一章顿晓其旨如十地品内以法相为观门不了三聚岂知离垢之名不晓八禅宁知发光之行四地道品成无生之慧光五地诸谛穷真俗以化物六地般若要观缘生星罗十门月满三观研穷性相般若现前非是悬指昔三中乘所见七地穷一切菩提分法权实双行八地七劝该罗方见无功之道九地居法师之位药病须知不将四十辩才何以广能化物得第十地方尽种智之深玄四十二位之昭彰并称观行九会五周之因果佛道方圆故若相若性若因若果无不成观无不契真依经修行并是圣意若不了法相岂唯不知圣旨亦非弘阐之人寻文自知。

  ●第八广演玄言者谓经多有玄言妙旨昔不广明或指在别章或略陈不具今应具者毕在疏文文易意深广申体势如始成正觉以诸宗始成以会之智人三世以二智三智四智而释之如幻喻中具引兔章以尽之如影之喻分三影以别之第七回向刹平等等出诸句以拣之第八回向历境起愿以横竖次位而彰之三天偈赞离相回向以般若等深经中百等论玄妙而通之九会五周皆以性相而广之普贤三昧穷妙中之妙出现一品尽玄中之玄至如法界华藏之深观旨归关脉之妙章尽关键之幽微穷义理之分齐如关中系表三玄格言有美斯经必尽其奥亦有指别章者皆非正要知与不知无乖弘赞耳。

  ●第九泯绝是非者昔人胜负气高是非情厚上古妙义用而不言先贤小瑕广申破斥如破娑婆形如虚空便云良由译人不闲经论谬预译场误累圣教一朝至此先师在其译内斧凿大深纤芥在于珠中何须击破又如十行品释不住中流广申异释晋经失旨致古释词枝今文分明何须叙昔若斯之类其事颇多终日是非岂合大道凡破义者其犹毒蛇螫手不得不斩毒树生庭不得不伐若邪解乱辙事须决之若易知其非略而不述若似正不正则并决使明如欲识真金须知鍮石盖不获已情忘是非设有破斥须存礼乐不得自尊己德下视先贤须知草创者难因修者易纵有举非显是不是自炫自媒故今疏文是非全少。

  ●第十均融始末者然造疏大体皆初重后轻若更广开门庭消文疏略至于弘阐圣旨多沈今以大经九会始末深玄逢义即明不拣初后但初已释不后重明故义科章门落落星布使初中后善始末可观也略述制疏有斯十意故忘躯灵境仰述玄猷本意皆为众生得同普贤诸佛耳。

  ▲回兹胜善下第三二句回施众生者前之二句作疏所为为于众生此段通回归依之益及所成德制疏之功傥一句冥合圣心尽为众生得大觉圆明涅槃常乐耳。

  ▲将释经义总启十门一教起因缘二藏教所摄三义理分齐四教所被机五教体浅深六宗趣通局七部类品会八传译感通九总释经题十别解文义。

  将释已下第三开章释文十门之内前八义门后二正释以经题目即是文故亦可九皆义门题目通一部故十门生起者夫圣人设教言不虚发动必有由非大因缘莫宣斯典故受之以教起因缘二者因缘既兴有所起教佛教虽广不出三藏十二分教未委此经三藏教等何藏教摄故举藏教之总名含摄华严之别教故受之以藏教所摄三已知此经修多罗摄具十二分然其藏教皆通权实拣权取实唯圆教收未知圆义深浅宽狭故受之以义理分齐四既知圆义包博冲深未审此深被何根器故受之以教所被机五既知深义正被圆机未知其诠何为体性故受之以教体浅深六能所文义已知该罗未审所宗尊崇何义故受之以宗趣通局七既知旨趣冲深未委能诠文言广狭故受之以部类品会八既知部类广则无尽略乃百千未知传译何年有何感应使宗承有绪知胜益可归故受之以传译感通九大旨既陈随文解释先明总目包尽难思故受之以总释经题十总意虽知在文难晓使沉隐之义彰乎翰墨宗通之理见乎百千故受之以别解文义。

  ▲初因缘者夫圣人设教必有由致若须弥巨海大因缘为摇动今摇如来融金之德山动深广之知海非小缘矣故下经云非以一缘非以一事如来出现而得成就出现本为大华严故。

  初因缘者下疏文有二一生起大意二先因下开章别释前中有三一正释二引证三解妨初中又三初法。

  ▲次若须弥下喻。

  ▲后今摇如来下合如来合山智慧合海此文意出智论今转势用之智论中问曰佛以何因缘故说般若波罗蜜经诸佛不以无事及小事小因缘而自发言譬如须弥山王不以无事及小事小因缘故动今以何等大因缘故说般若波罗蜜经此中论意即以说般若为动须弥今开须弥约能说人智海通能所说动能说之佛智说如来之智海并即不共般若又于经中广说佛身及与佛智故佛及智并通所说。

  ▲言故下经下二引证也。

  ▲言出现本为下三解妨也有伏难云非一缘等乃明出现之缘今证说经岂为惬当故今通云出现本为一大事因缘一大事因缘即华严佛智明知出现之缘即华严缘也。

  ▲先因后缘各开十义以显无尽。

  先因后缘各开十义者此下第二开章别释于中三谓标释结标可知。

  ▲因十义者一法应尔故二酬宿因故三顺机感故四为教本故五显果德故六彰地位故七说胜行故八示真法故九开因性故十利今后故。

  因十义下双释先因中三初列次释后因上十义下结属会释。

  ▲言法尔者夫王道坦坦千古同规一乘玄门诸佛齐证故一切佛法尔皆于无尽世界常转如是无尽法轮令诸众生返本还源穷未来际无有休息。

  言法尔者下释也即为十段今初法尔疏文分四一正释二引证三结释四解妨初文可知。

  ▲故不思议品中明一切诸佛能于一身化现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头一一头化尔所舌一一舌出尔所音声乃至文字句义一一充满一切法界无有穷尽。

  故不思议下引证此即第四十七经第五大那罗延幢勇健法云佛子一切诸佛能于一身等乃至已下中间应云法界众生靡不皆闻一一音声演尔所修多罗藏一一修多罗藏演尔所法一一法有尔所文字句义如是演说尽尔所劫尽是劫已复更演说尽尔所劫如是次第乃至尽于一切世界微尘数尽一切众生心念数未来际劫犹可穷尽如来化身所转法轮无有穷尽所谓智慧演说法轮断诸疑惑法轮照一切法法轮开无碍藏法轮令无量众生欢喜调伏法轮开示一切诸菩萨行法轮高升圆满大智慧日法轮普然照世智慧明灯法轮辩才无畏种种庄严法轮如一佛身以神通力转如是等差别法轮一切世法无能为喻如是尽虚空界一一毛端分量之处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世界一一世界中念念现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化身一一化身皆亦如是所说音声文字句义一一充满一切法界其中众生皆得解了而佛言音无变无断无有穷尽是为诸佛第五大那罗延幢勇健法今疏略引耳上钞中尔所字经中皆是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字。

  ▲斯则处以毛端横该法界时以刹那竖穷劫海处则顿起时则常起不待别因。

  斯则下三结释也结释经文成初正说于中初二句正结后处则下覆释法界齐起为顿如月入百川非从东向西等故长时不断曰常无暂间断故既常既遍故不待别因也。

  ▲但随见闻说有初成九会之别诸慈悲者于无尽中略此流传。

  但随见闻下四释妨谓有伏难云既横竖该罗说穷时处何有初成之始九会之终故为此通于中二先正解妨可知。

  ▲令寻于此见无边法。

  后令寻于此下重通再难难云略本至少安穷无尽之理故为此通以见理圆融故见少能穷无尽有法喻合。

  ▲如观牖隙见无际空。

  ▲而此时处即同无尽。

  ▲以一处即一切处一时即一切时故。

  以一处下释成上义时处既一多相即法岂一不含多。

  ▲二酬宿因者。

  二酬宿因等者疏文分五一标举章门。

  ▲何以法尔如是转耶宿因深故。

  二何以下摄前起后。

  ▲夫根深则果茂源远则流长宿因既深教起亦大。

  三夫根深下标因深广。

  ▲深大云何我佛世尊创蹑玄踪栖神妙寂悲智双运行愿齐周是以妄想弗剪而廓彻性空灵鉴匪磨而顿朗万法乃以无障碍解脱阐斯妙门。

  四深大云何下释成深广。

  ▲宿因虽多略有二种。

  五宿因虽多下开章别释于中先标章。

  ▲一者大愿力故现相品云毗卢遮那佛愿力周法界一切国土中恒转无上轮兜率偈云如来不出世亦无有涅槃以本大愿力示现自在法诸会佛加皆言愿力及余诸文诚证非一。

  ▲二者昔行力故谓无量劫依愿起行行成得果方能顿演故主山神偈曰往修胜行无有边今获神通亦无量法门广辟如尘数悉使众生深悟喜。

  后别释可知。

  ▲三顺机感者。

  三顺机感者文中分六一标章。

  ▲谓昔因法尔虽能常遍约可流传皆由机感离机说法无所用故。

  二蹑前起后。

  ▲其犹上有白日下资澄潭潭清影现机感应生。

  二其犹下约喻显相。

  ▲故兜率偈云见佛亦复然必假众善业十方诸佛告功德林言及诸菩萨众善根力故解脱月云此众无诸垢志解悉明深等皆是机感。

  四故兜率下引经证成。

  ▲广显机感如第四所被机中。

  五广显下指略在广。

  ▲然此机感通于现未诸会当机即是现在今之闻者是未来机。

  六然此下拣定于机言今之闻者是未来机者望说经时是未来故故发心品中十方法慧白佛言我等悉当护持此法令未来世一切菩萨未曾闻者皆悉得闻亦是未来机也。

  ▲四为教本者。

  四为教本者文三初标章次总彰大意三然亦有二下开章别释。

  ▲谓非海无以潜流非本无以垂末。

  大意中初二句立理故出现品云譬如大海潜流四天下地有穿凿者无不得水彼喻佛智普入众生身心今借用之斯即喻也非本无以垂末者法说如无海本不能流末无其本月无影入于百川无有法身岂能垂于应化故无有根本之法何有随宜之谈。

  ▲将欲逐机渐施末教先示本法顿演此经。

  后将欲下两句正释为本之义故天台指为乳教乳是酪等诸味本故。

  ▲然亦有二一为开渐之本出现品云如日初出先照高山故。

  出现品云等者彼文云譬如日出先照须弥山等诸大高山次照黑山次照高原然后普照一切大地日不作念我先照此后照于彼但以山地有高下故照有先后如来应正等觉亦复如是成就无边法界智轮常放无碍智慧光明先照菩萨摩诃萨等诸大山王次照缘觉次照声闻次照决定善根众生随其心器示广大智然后普照一切众生乃至邪定亦皆普及为作未来利益因缘令成熟故而彼如来大智日光不作是念我当先照菩萨大行乃至后照邪定众生但放光明平等普照无碍无障无所分别释曰始成便说华严是照菩萨山王此明先大后小。

  ▲二为摄末之本。

  二为摄末之本者于中二初标名华严未有末之可摄以法华摄末归本归华严故故为本也。

  ▲如日没时还照高山故。

  言如日等者二义取出现经意以证而无此文即是法华所明先小后大及三时五时之教后后胜于前前法华涅槃唯明一极为照菩萨。

  ▲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故。

  无不从此下三双证上二先引摄论后引法华初引摄论从法界流即证开渐之本无不还归此法界故即证摄末之本此以义证教谓论所明报化身等皆从法身生还归于法身法身等即义今以法身类于华严故云义证教也。

  ▲法华亦云始见我身闻我所说即皆信受入如来慧此渐本也次云除先修习学小乘者即开渐也又云我今亦令得闻是经入于佛慧即摄末归本也。

  法华亦云下引法华证故下吉藏引此立三种法轮第一名根本法轮第二名枝末法轮第三名摄末归本法轮文中便引便释三节具也。

  ▲斯则法华亦指此经以为本矣。

  言斯则下结成本义若自立为本恐义未明法华指此为本本义方显始见入于佛慧既即华严亦令得闻法华入于佛慧岂非指初为本又法华第一云于一佛乘分别说三亦是从本流末即指华严为一佛乘分别说昔之三三即鹿野四谛等既不指华严为本鹿野之前以何为一乘耶。

  ▲五显果德者谓此本法中显佛胜德令诸菩萨信向证故。

  ▲不识宝玉不得其用。

  ▲不知此德安能仰求。

  五显果德者疏文分二初总明大意有法喻合可知。

  ▲然果德有二一依果谓华藏世界海等二正果如来十身等此二无碍以为佛德。

  后然果德有二下开章别释于中亦二先正释可知。

  ▲然依正无碍通有六句一依内现依如尘中刹海二正内现正如毛孔现佛三正内现依四依内现正五依内现依正六正内现正依其文非一。

  后然依正无碍下融通于中三初约用互在以明六句次约体相即以明四句后随举一门下双结体用言然依正无碍通有六句至其文非一者初约用也初二指事令晓余但列名然即相入相在之义义分齐中广明而相入各有分圆若约圆说应言刹中有刹今欲显胜举尘毛之分以摄刹身之总也言其文非一者谓第六经法界普明慧菩萨偈云佛刹微尘数如是诸国土能令一念中一一尘中现即第一句依中现依也成就品云一微尘中多刹海处所各别悉严净如是无量入一中一一区分无杂越亦第一句也现相品云如来一一毛孔中一切刹尘诸佛座菩萨众会共围绕演说普贤之胜行即第二句正内现正也回向品云一毛孔中悉明见不思议数无量佛一切毛孔皆如是普礼一切世间灯僧祇品云于一微细毛端处有不可说诸普贤如一毛端一切尔如是乃至遍法界皆第二句也又云于一微细毛孔中不可说刹次第入毛孔能受彼诸刹诸刹不能通毛孔即第三句正内现依也现相品云如来安坐菩提座一毛示现多刹海一一毛现悉亦然如是普周于法界亦第三句也第五经普贤偈云如于此会见佛座一切尘中悉如是佛身无去亦无来所有国土皆明现即第四句依内现正也现相品云一切刹土微尘数常现身云悉充满普为众生放大光各雨法雨称其心亦第四句也又云一一尘中无量身复现种种庄严刹一念没生普令见获无碍意庄严者即第五句依内现依正也僧祇品云一微尘中能悉有不可言说莲华界一一莲华世界中贤首如来不可说亦第五句也世界成就品云一毛孔内难思刹等微尘数种种住一一皆有遍照尊在众会中宣妙法即第六正内现正依也现相品云一切诸佛土一一诸菩萨普入于佛身无边亦无尽成就品云一切刹土入我身所住诸佛亦复然汝应观我诸毛孔我今示汝佛境界皆第六句也。

  ▲又有四句一或唯依佛即刹故二或唯正刹即佛身故三俱四泯思之可知。

  又有四句等者第二约体四句也相即互亡故无有六一佛即刹者佛体即是法性土废己从他佛体虚故土外无佛性无二故二刹即佛者刹体即是法性身故废他从己刹体虚故佛外无刹性无二故由性无二以性融相故身刹相即三俱者谓有身有土不坏相故若无身土无可相即故四泯者诸佛即刹故非佛刹即佛故非刹以互夺故。

  ▲随举一门即摄一切并如下说。

  随举一门者三双结体用以即入二门无二体故体外无用唯相即故用外无体唯相入故如无镜外之明明外之镜故言并如下说者即指义分齐中。

  ▲六彰地位者为显菩萨修行佛因一道至果有阶差故。

  六彰地位者疏文二初总彰大意后开章别释前中二先顺明来意。

  ▲夫圣人之大宝曰位若无此位行无成故。

  后夫圣人下立理反成圣人之大宝曰位者即周易下系云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注云夫无用则无所宝有用则有所宝也无用而常足者莫大乎道有用而弘道者莫大乎位故云圣人之大宝曰位也言若无此位行无成者即反成须位也。

  ▲此亦二种一行布门立位差别故。

  此亦二种下二开章别释也于中三一正释二会融三引证初中先释行布言行布者行列分布阶降浅深如第二会明信三明住四明行五明向六明地七明等妙前非是后后非是前故言行布。

  ▲二圆融门一位即摄一切位故。

  ▲一一位满即至佛故。

  后释圆融言圆融者圆满融通疏释有二初正释二引证前中自有二义一者疏云一位即摄一切位故者此总辨相摄谓四十二位之中随举一位即摄一切如初发心住即摄余九住及行向地等二者疏云一一位满即至佛故者此别明五位互摄如初住摄于初行初回向初地第二住摄第二行第二回向第二地等第十住满则摄十行满十向满十地满第十住满称灌顶位第十地满亦灌顶成佛十行智度圆十地智度满海幢比丘顶出诸佛说法灌顶住后即明佛者即其事也前唯约理行圆融此兼明行证相似。

  ▲初地云一地之中具摄一切诸地功德信该果海初发心时便成正觉等。

  初地云下二引证也文有三节一云一地之中具摄一切诸地功德者此约当位之中自一摄十也以一例诸位位皆然上正引文。

  ▲二云信该果海者此明五位互摄如贤首品中乃至则得灌顶而升位等此即义引为证。

  ▲三初发心时便成正觉者正明以初摄后通于二义若住满成佛即是当位以初摄后若究竟成佛即异位相望以初摄后如四十二字门初阿具后荼也上来总有三义一举一总摄五十二位二举一位摄五位三举初摄后复应有以后摄初初后摄中中摄初后一摄一切一切摄一一摄一一切摄一切如理思之上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即是正引经文梵行品云若诸菩萨能与如是观行相应于诸法中不生二解一切佛法疾得现前初发心时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今略引耳。

  ▲然此二无碍以行布是教相施设圆融是理性德用。

  然此二无碍下会融也于中二初辨定其相二正明会融前中有二对行布圆融以教对理以相对性下正圆融但融性相初对谓约能诠教道则行布不同约所诠之理则圆融无碍第二对就所诠中约相则深浅不同约性则融通无二言德用者即德相业用也。

  ▲相是即性之相故行布不碍圆融性是即相之性故圆融不碍行布。

  ▲圆融不碍行布故一为无量行布不碍圆融故无量为一。

  ▲无量为一故融通隐隐一为无量故涉入重重。

  相是即性之相故下正明会融文有三番第一番直明无碍第二番更互相成谓无量本是约相行布圆融本是一理平等今圆融既不碍行布故成无量之德下句反此可知第三番从无量为一故融通隐隐下明相成而不失本相无量为一故融通而不失本相故隐隐然似有一为无量故重重不失一相故能涉入。

  ▲故世亲以六相圆融上下之文非一。

  故世亲下第三引证此引论证即总同成别异坏由此故得举一全收至下广明次云上下之文非一者双引经疏若望经则唯是下文若望疏文通指一经上下耳。

  ▲七说胜行者欲登妙位非行不阶故君子不患无位患己不立。

  七说胜行者疏文亦二先明大意后开章解释前中初二句依内教正释后二句引外事证成即论语第二彼下二句云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包氏注曰求善道而学行之则人知已今引证此求为可知及所能立皆是行也上两句行成得位下两句行成得名今为证位故但引前耳。

  ▲行亦二种一顿成诸行一行一切行。

  行亦二种下开章释也先释后融前中明顿成中先正明。

  ▲故十住品云一即是多多即一等普贤行品说一断一切断等故。

  故十住下后引证言一断一切断等者等取一障一切障一修一切修一证一切证故普贤行品初说十句若成此十则顿成五十种行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生故偈中云不可说诸劫即是须臾顷莫见修与短究竟刹那法皆以圆融故妙严品云一法门中无量门无量千劫如是说所演法门广大义普运光天之所了。

  ▲二遍成诸行此即行布谓自大菩提心体相功德乃至等觉中行。

  二遍成诸行下释行布从始迄终故云乃至则五位所行皆此摄也菩提心为始体即三心谓一直心正念真如法故二深心乐修一切诸善行故三大悲心救护一切苦众生故七十八经云菩提心灯大悲为油大愿为炷光照法界光即直心炷即深心多以三心为体上求下化照理起行不出此故言相者即无相为相同法界相无分量相无齐限相也言功德者无德不收故发心品十种大喻百门校量亦不及少分七十八一卷广以喻叹亦不能尽贤首品云若有菩萨初发心誓求当证佛菩提彼诸功德无边量不可称量无与等发心品云发心功德不可量众智共说无能尽又云菩萨发心功德量亿劫称扬不可尽以出一切诸如来独觉声闻安乐故等皆发心功德也又云欲见十方一切佛欲施无量功德藏欲灭众生诸苦恼宜应速发菩提心此上三事皆是菩提心为万行之本故首明之即此发心便名为行。

  ▲此二无碍例如位说。

  此二碍下第二融通可知。

  ▲八示真法故者欲成行位须解法理不体理事行亦非真故兜率偈云不了法真实故诸佛兴世。

  ▲此亦二种一显事理无碍法二显事事无碍法并如义分齐说。

  八示真法下文亦有二先总明后开释文含多义不异义分齐中教因总该故此略举义深理要故别为一门。

  ▲九开因性者谓上因果理事皆由众生性有若性非金玉虽琢不成宝器。

  九开因性者文亦二先总后别总中先蹑前起后。

  ▲良以众生包性德而为体依智海以为源。

  ▲但相变体殊情生智隔。

  ▲今令知心合体达本情亡故谈斯经以为显示。

  后良以下总相解释于中有三初明因义本有恒沙性德本觉佛智无二体故以此为因二但相变下覆彼因义是须开示所以相变体殊者迷真如以成名相故情生智隔者失正智而成妄想故上对约境下对约心五法具矣三今令下正明开义知心空寂则即名相而合如体达本无住则妄想亡而正智生真本不可以功成要亡功而本就深源不可以行得必行尽而源成若寂照双流则因性开矣性即知见知见性相并皆显现故谈已下结成开义。

  ▲亦有二种一以言显示令其知有二使其修行悟入显现。

  亦有二下别释以言显示令其知有者唯明示义如示贪女宅中宝藏未见未证使其修行义通开示不知令知名之为性未证能证称之为入显现之言对于开义。

  ▲如下破尘出经卷等。

  如下破尘下引证下经云如有大经卷量等三千界在于一尘内一切尘悉然有一聪慧人净眼悉明见破尘出经卷广饶益众生佛智亦如是遍在众生心妄想之所缠不觉亦不知诸佛大慈悲令其除妄想如是乃出现饶益诸菩萨等即其义也。

  ▲亦如法华经云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所谓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众生等有故言唯一。

  言唯以一大事因缘故者即引他经大乘法师但云事物体事事义道理随应皆得今略释之无二无三故名为一佛因佛果故称为大因果干能令物解脱并称为事言因缘者如来因此缘此故出现耳又因缘者属于大事正因佛性为因缘因佛性为缘了因所了为因生因所生为缘斯则大事通因通果因缘但语于因因即种性之义故彼经云佛种从缘起万行为缘起斯佛种成菩提故言所谓开示下义引彼经具云舍利弗云何名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舍利弗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广释如别略释如下言众生等有故言唯一者随难唯解一字耳。

  ▲十利今后者既等有其分故广利无边。

  十利今后者文中亦二先蹑前总辨。

  ▲此亦二种一利今即佛在当机二利后即今之闻见发心品云我等诸佛护持此法令未来世一切菩萨未曾闻者皆悉得闻。

  后此亦下开章别明文分为三初约时分二可知次此益复二下约行分二后又此利益下对前辨异。

  ▲此益复二一令得见闻为坚种故出现品云如人食少金刚终竟不销等。

  二中疏云终竟不销等者等取余经余经云要穿其身出在于外何以故金刚不与肉身杂秽而同止故于如来所种少善根亦复如是要穿一切有为诸行烦恼身过到于无为究竟智处何以故此少善根不与有为诸行烦恼而共住故。

  ▲二令起行成证入故出现又云设有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劫行六波罗蜜修习种种菩提分法若未闻此如来不思议大威德法门或时闻已不信不解不顺不入不得名为真实菩萨以不能生如来家故若闻此法信解随顺悟入当知此人生如来家乃至深入如来无碍境界。

  ▲良以有作之修多劫终成败坏无心体极一念便契佛家贤首品云十刹尘数如来所悉皆承事尽一劫若于此品能诵持其福最胜过于彼等。

  二令起行成证入故下文二初正释后良以有作下释成今初疏云乃至深入如来等者中间经云随顺一切如来境界具足一切诸菩萨法安住一切种知境界远离一切诸世间法出生一切如来所行通达一切菩萨法性于佛自在心无疑惑住无师法深入如来无碍境界故云乃至。

  ▲又此利益别对前九成十种益谓一闻法尔则知常遍成见闻益二闻本行愿学佛发兴成发心益三闻机感知法由善起成造修益四闻为本知其义圆成顿得益五闻果德则信乐愿齐成灭障益六闻位期心证入成摄位益七闻行发意修行成起行益八闻法决须解了成称性益九闻因知一切皆同成转利益十总具前九成速证益故前九因皆为今益。

  又此利益下对前辨异所以辨异者亦为拣滥故以利今后义似顺机感机感亦有二世机故故上又明约行分二已是异前但约时故又顺机多约于所利益多约于能又顺机但是别义利益通于十义即总别之异故对前九别成斯十益也于中二先别对前后亦可已下通申本义今初此十种益出于旨归但次第不同耳彼次第云一见闻益二发心益三起行益四摄位益五速证益六灭障益七转利益八造修益九顿得益十称性益此依从浅至深自利自他等而为其次今疏顺前九门展转相生后能成前以为次第耳然见闻等实通十因欲显别义随便逐胜以别配耳一以法尔常说遍说便能触目对境一切时中常如法见所引经文如前总中又出现品云佛子譬如雪山有药王树名曰善见若有见者眼得清净若有闻者耳得清净等佛子如来应正等觉无上药王亦复如是能作一切饶益众生若有得见如来色身眼得清净若有得闻如来名号耳得清净等又云佛子我今告汝设有众生见闻于佛业障缠覆不生信乐亦种善根无空过者乃至究竟入于涅槃上虽明见佛佛是华严佛故舌根尝法味故贤首品云此法希有甚奇特若人闻已能忍可能信能受能赞说如是所作甚为难等兜率偈赞品云设于念念中供养无量佛未知真实法不名为供养若闻如是法诸佛从此生虽经无量苦不舍菩提行一闻大智慧诸佛所入法普于法界中成三世导师明知见闻其益深矣言发心益者若不闻此不能发心设有发心不得尊胜以初发心时便成正觉等故义如前引言造修益者谓闻此普法便能造修一行一切行故如前引出现品云多劫修行不闻此法非真修故言顿行益者如下六千比丘言下获于十眼善财童子一生能圆诸位法界品初菩萨顿证等并如教迹中引言灭障益者即一断一切断如随好品天鼓教以等法界三业悔过结云若如是知是真实忏悔一切罪恶悉得清净说此法时百千亿那由他佛刹微尘数世界中兜率陀诸天子得无生法忍又诸天子以香华等供佛而成大益又云其诸香云普雨无量佛刹微尘数世界若有众生身蒙香者其身安乐譬如比丘入第四禅一切业障皆得消灭若有闻者彼诸众生于色声香味触其内具有五百烦恼其外亦有五百烦恼贪行多者二万一千瞋痴等分亦然了知如是悉是虚妄如是知已成就香幢云自在光明清净善根等皆灭障益也言摄位益者如前位中具明言起行益者如普贤行品云菩萨摩诃萨得闻此法少作方便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一行一切行故如前行中具引言称性益者谓依此普法一切众生无不皆悉称其本性佛果海中旧来益竟故出现品云如来成正觉时于其身中普见一切众生成正觉乃至普见一切众生入涅槃皆同一性所谓无性若不称性岂得然耶言转利益者如第一重地狱天子得益竟展转成三重之益后二即转利益也如上灭障即第二重亦是转利益所望处别故为灭障第三重云若有众生见其盖者种清净金网转轮王位一恒河沙善根佛子菩萨住此转轮王位于百千亿那由他佛刹微尘数世界中教化众生乃至云若有暂得遇斯光明必获菩萨第十地位以先修行善根力故皆转利益言速证益者如前教迹中一生圆旷劫之果中辨言故前九因皆为今益者结也。

  ▲亦可前一一门皆成十益可以意得。

  亦可前一一门皆成十益者此第二意却是正意上但随宜耳。

  ▲因上十义故此教兴发心品中有十所因彼云以佛神力故世尊本愿力故等因缘相参对会因缘可以意得。

  因上十义故此教兴下第三结属会释也此上结属下会释经文彼经具云其说法者同名法慧悉以佛神力故世尊本愿力故为欲显示佛法故为以智光普照故为欲开阐实义故为令证得法性故为令众会悉欢喜故为欲开示佛法因故为得一切佛平等故为了法界无有二故说如是法十因举二故有等言言因缘相参者神力是缘余皆是因故云相参今略举二即有因缘以疏对彼因缘易知故云可以意得。

  ▲第二明说经缘者一切经首说时方人等皆是缘起。

  第二明说经缘等者疏文分二先引例总明后今有十缘下开章别释前中谓六成就中信闻二种属于阿难在佛灭后结集时安不为经缘余四成就为经缘起说必依时要有方处人通说听即佛及众四义足矣问智论云说时方人令生信故何以今言为缘起耶答六中初二唯属证信后四义有两兼阿难引之为生物信当时无此教不得兴故为缘起今十缘中具有此四。

  ▲今有十缘一依时二依处三依主四依三昧五依现相六依说者七依听者八依德本九依请者十依加者。

  今有十缘下开章别释中二先列后释今初依时下释疏文分四一大意二开章三融会四广如旨归一句出法源。

  ▲今初依时夫心冥至道则浑一古今法界无生本亡时分经偈云如来得菩提实不系于日。

  今初分二先拂迹显实后就德显圆前中言夫心冥至道则混一古今者此约人显实法界下约法显实心与理冥契则无今古之相故肇公云古今通始终同穷本极末浩然大均生公法华疏云古亦今也今亦古矣言法界无生等者就法显实也有生则属三世便即有时无生则无三世刹那安有时分故出现品云真如离妄恒寂静无生无灭普周遍等言下经偈云下引经证略举人证耳即兜率实幢偈也彼具云众生如是说某日佛成道如来得菩提实不系于日法界品云菩萨智轮远离一切分别网起一切障碍山不可以生死中长短染净劫数显示等其文非一。

  ▲况无涯之说念劫圆融哉。

  况无涯之说等者第二就德显圆无涯之说竖约长时故旨归云常恒之说前后际而无涯念劫圆融者约一念即不可尽一念即无量劫无量劫即一念等故云尔也一念即多劫何定时之长短哉。

  ▲今以无时之时略显十重时别。

  今以无时之时略显十重时别者此下第二开章解释也就中三初上二句标次初唯下释后于前下结。

  ▲初唯一念二尽七日三遍三际四摄同类劫五收异类劫六以念摄劫七劫念重收八异类界时九彼此相入十以本收末谓以非劫为劫故。

  二释中初唯一念者谓于一刹那顿遍无尽之处说无边法二尽七日者谓初成道一七日中自受法乐第二七日顿说此经言三遍三际者谓尽前后际各无边劫常恒周遍演说此经初无暂息上三易故疏但列名而已言四摄同类劫下以义稍隐故并加字旨归但云四摄同类五收异劫六念摄劫七复重收八异界时九彼此相入十以本收末今加一字义则易见故并不释唯释第十耳言摄同类劫者于前无边劫各摄同类如长劫唯摄长劫短劫唯摄短劫等言五收异类劫者谓长劫摄短劫等言六以念摄劫者于一念中即摄无边同异类劫念念皆尔言七劫念重收者此上念念所摄劫中各以念成彼一一念亦各摄诸劫是则念念既其不尽劫劫亦复无穷如因陀罗网重重无尽也言八异类界时者上之七重且约一类世界如今娑婆一类今辨树形江河形等无边异类之刹刹既同处而有不同时亦同时而各别分齐尽彼时分常说此经言九彼此相入者即彼异类界所有时劫亦各别相收或同异类界时互相摄入若念若劫重重无尽同前四五六七于彼诸时常说此经言谓以非劫为劫者第十难见故以此句释之以非劫为本劫即为末言非劫者离分限故如华藏世界以非劫为劫劫即非劫念等亦尔以时无长短离分限故以染时分说彼劫故以时无别体依法上立法既融通时亦随尔故离世间品云菩萨摩诃萨知一切劫即是非劫而真实说一切劫数是为第六无等住故云非劫为劫。

  ▲于前十时恒演此经。

  于此无量时劫常说华严。

  ▲又此十种随一圆收。

  又此十种者此下第三融会也于中三初此上二句正融会也。

  ▲依此说时则无始终。

  二依此说时下通妨难此上牒疑情既无始终何有初成之始九会之终。

  ▲亦随见闻说初成等如前法尔中辨。

  亦随见闻下会释也疏指前通又此一部即是无边法海以下皆结通无分齐故一部即是一切说故。

  ▲若依此时则迥异余教。

  ▲而余教时不出于此。

  ▲或说三七六七等随见闻故。

  若依此时下三显胜能于中又三初拣他显胜次而余教下会他显胜后或说下再通妨难难云彼有三七等殊云何不出于此故今通云皆是此经之时随见闻故。

  ▲广如旨归。

  广如下四出法之源。

  ▲第二依处者夫智穷真际能所两忘假说依真而非国土。

  第二说经处疏文有四第一总彰大意第二叙昔顺违第三句数圆融第四别明处异初中有三初拂迹显实二融通显圆三依义建立今初至而非国土即拂迹显实谓既亡能所何有能依之佛所依之处普贤三昧品云普贤身相如虚空依真而住非国土犹是假说以真无能所无可依故。

  ▲况刹尘即入染净参融圆满教之普周难以分其处别。

  况刹尘即入下第二融通显圆无能所依尚通实顿二教实教顿教尚离处所况于圆教耶刹尘即入即下通局交彻二四句染净参融即下净秽无碍二四句圆满教下总结难思。

  ▲然真非事外不坏所依以上无时之时遍此非处之处。

  然真非下第三依义建立不坏相故不妨立时然旨归约处先已有处依此说经后辨其时疏家欲顺六成就之次第故先明时耳。

  ▲然有言此经在秽土说居摩竭等故有云处净土说在华藏故有云如实义者二种身土无定异处即于一处见闻异故。

  然有言下第二叙昔顺违于中二先正叙后上之下决断前中第一师云既七处九会人三天四并居娑婆欲界之中明是秽也第二师云说此经时华藏世界六种震动又言其地坚固金刚所成娑婆土石诸山岂得将此为秽第三师但合上无碍谓感娑婆者对华藏而见娑婆感华藏者对娑婆而见华藏亦如螺髻所见自在天宫身子所见丘陵坑坎华藏品云譬如见导师种种色差别随众生心行见诸刹亦然。

  ▲上之三义后一近宗。

  后决断言后一近宗者且知刹该净秽即二四句中之一句未穷玄妙故云近宗。

  ▲然说此经处净秽无碍通局交彻各二四句。

  然说此经处下第三句数圆融于中有三一双标二双释三以粗例细初标可知。

  ▲初净秽中谓或唯染或唯净如前二义或俱华藏内娑婆故或俱泯染净相尽同一法界故。

  初净秽中下双释先释染净二四句前一四句以本刹末刹相望成四句华藏为本刹世尊修因所严净故刹种所持世界为末刹应众生有故然末刹则狭本刹则宽末通净秽本刹唯净若宽狭相望自属通局今论净秽故但取末中染刹前二句可知第三句双明本末故得称俱不同前二说华藏即不言娑婆说娑婆即不论华藏今要明华藏之内娑婆如一庄严城中举一小室耳上三皆约事明第四句唯约理说若理事相望则前三句皆末第四句独为其本故华藏品云华藏世界海法界等无别庄严极清净安住于虚空等。

  ▲又或唯染摩竭等覆净相故或唯净其地金刚染相尽故或俱隐显无碍故或俱非各相形夺二相尽故。

  又或唯染下第二四句随取一刹即有四句不论本末染净今正约娑婆染刹上论四句也即前三约净秽亏盈后一约相尽理现若约机说者染就劣机见故净就胜机见故俱约二人同见故刹体自在故俱非约顿机故亦唯约体故。

  ▲次明通局交彻二四句者。

  次明通局二四句等者先标后释。

  ▲谓或局此一界故或通该十方故或俱即此即遍故或泯二相尽故。

  释中前四句约一重平漫以论后四句约重重相摄以说又前四约以人望处论通局后四唯约说处论通局前中初二句唯约相说一谓此界七处说经二谓十方诸刹齐说三以相随性故即一能遍如光明觉品彼云如此处见佛世尊座莲华藏师子之座一方一切诸世界中各有百亿阎浮提百亿如来亦如是座此明一会即遍一切非是彼处各别有佛四即归理平等。

  ▲又或局此界摄一切故或通此入一切故或俱即摄即入故或泯形夺相尽故。

  后四句中初一约广容门事含于理无碍故令一界即理能摄一切二约普遍门事如理遍令此一界随所依理入一切刹三广容即普遍故正摄之时便能遍入以此二门无异体故四泯同平等门法界之中俱不可得故。

  ▲又以一尘例刹亦有四句可知。

  又以一尘下三以粗例细也引文如前依正融通中说。

  ▲若从狭至宽略显十处。

  若从狭至宽略显十处下第四别明处异中文分为六一标数二初此下别释三然上下总结四然说十住下释妨五十余佛同者下随难重释六又上十处下总融十义。

  ▲初此阎浮七处九会而周法界如升须弥品二周百亿同类一界亦遍法界如光明觉品三遍异类树形等刹四遍刹种五遍华藏六遍余刹海若种若刹七遍前六类刹尘皆有同异类刹八尽虚空界容一一毛端之处各有无边刹海九犹帝网十余佛同。

  二中然其十名与旨归小有不同旨归云初此阎浮二周百亿三尽十方四遍尘道五通异界六该刹尘七归华藏八重摄刹九犹帝网十余佛同今疏所以不同彼者以归华藏即前染净无碍故不立之故旨归文云事尽理现染相尽故其该刹尘与遍尘道并皆是尘故第七中摄八重摄刹者亦明华藏中尘一一摄余刹海亦不异于第一刹尘故并略之而加四五六以成十义彼三即此八彼五即此三此亦贤首略疏之中光明觉品中意参而用之耳言如升须弥品者此文为证七处而周法界之言文云尔时世尊不离一切菩提树下而上升须弥向帝释殿下云十方世界悉亦如是法慧偈云一切阎浮提皆言佛在中我等今见佛住于须弥顶十方悉亦然如来自在力皆遍法界之文也七处皆尔文中但三贤三天言不起而遍义如下疏言如光明觉品者此证百亿遍法界法界皆有同类一界言同类者同有须弥大海铁围四洲二十八天各有百亿故名同也故彼经云如是无数无量无边无等不可数不可称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说尽法界虚空界所有世界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彼一一世界中皆有百亿阎浮提乃至百亿色究竟天其中所有悉皆明现彼一一阎浮提中悉见如来座莲华藏师子之座十佛刹微尘数菩萨所共围绕拣唯阎浮故云百亿拣下异类故云同类一界言三遍异类树形等刹者上二皆略释下八唯列名而已而言等者等取江河回转形等经列二十形结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异类一一流类皆遍十方虚空法界与前须弥界等互不相碍各于其中转斯法轮言四遍刹种者向明异类且举百亿中异类故今方明刹种然异类言虽通华藏言总意别言遍刹种者即取最中无边妙华光香水海中普照十方炽然宝光明世界种其中摄二十重佛刹微尘数结有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世界于中布列今遮那亦遍其中言五遍华藏者谓遍华藏一界有前十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世界种既皆如来修因之所严净故常处其中而演说法言六遍余刹海若种若刹者即华藏之外十方无间穷尽法界之刹海例如华藏也如第六卷现相品说华藏世界海东有世界海名清净光莲华庄严南名一切宝月光明庄严藏西名可爱乐宝光明北名毗琉璃莲华光圆满藏东北名阎浮檀金玻璃色幢东南名金庄严琉璃光普照西南名日光遍照西北名宝光照曜下方名莲华香妙德藏上方名摩尼宝照曜庄严结云十亿佛刹尘数等是也言七遍前六类刹尘者前之六段各是一类此上诸刹皆以尘成一一尘中皆有佛刹如来于彼尘内刹中说经故华藏品云华藏世界所有尘一一尘中见法界法界尚见何况刹耶又云一一尘内难思刹随众生心各别住又云如于此会见佛座一切尘中悉如是其文非一言八尽虚空界容一一毛端之处各有无边刹海者此不论成刹之尘但取容尘之处遍于空矣如二界中间空无有物亦是容尘之处今取遍法界虚空界有刹无刹有尘无尘但可容尘之处即有无边同类异类一切刹等如来于此常转法轮阿僧祇品云一毛端处所有刹其数无量不可说尽虚空量诸毛端一一处刹悉如是彼毛端处诸国土无量种类差别住有不可说异类刹有不可说同类刹不可言说毛端处皆有净刹不可说种种庄严不可说种种奇妙不可说如是等文其证非一而言于中说法者彼次颂云于彼一一毛端处演不可说诸佛名出妙音声不可说转正法轮不可说于彼一一法轮中演修多罗不可说于彼一一修多罗分别法门不可说于彼一一法门中又说诸法不可说于彼一一诸法中调伏众生不可说等言九犹帝网者彼一一微尘既各摄无边刹海即此刹等复有微尘彼诸尘内复有刹海是则尘尘不尽刹刹无穷如帝释殿网重重重重不可说其分量而毗卢遮那亦重重重重无尽无尽常演说法言十余佛同下文自释。

  ▲然上十类一一各遍法界而前九正是遮那说法之处。

  然上十类等者第三总结也由上十门初二有遍法界之言从三至十皆略此言故今总结皆遍。

  ▲然说十住等处虽复各遍法界乃至尘毛为门不同亦无杂乱。

  然说十住下第四释妨谓有问言若忉利天说十住法既遍虚空周于毛道未知夜摩天等亦说十住不设尔何失二俱有过若彼不说则说处不遍若彼亦说处则杂乱何以经中唯云忉利说十住法夜摩天处说十行等耶故为此通于中三初总答前问次重通再难后一一会下以一例余初中即隐显门一门显时余门则隐如以十住为门唯言十住遍十行为门唯明十行遍等故云为门不同亦无杂乱。

  ▲若约十住与十行等全位相摄则彼此互无各遍法界若约诸位相资则后此互有同遍法界。

  若约十住至彼此互有同遍法界者即第二重通再难谓更有问言若约为门不同为互相见不若相见者还成杂乱若不相见何以知遍今答此问明有见不见谓若约相即则不相见若约相入则许互见言若约十住与十行等全位相摄则彼此互无各遍法界者是相即门谓若以十住摄于余位则唯有十住余位如虚空以余位废已同十住故余位亦尔十住遍时非十行等遍故云各遍法界言若约诸位相资则彼此互有同遍法界者是相入门以约力用互资不坏自他如两镜相照故东镜动时镜中之影亦动故得同遍法界而有主伴故非杂乱如十住为门带十行等同遍法界时但名十住遍不名十行等遍若十行等为门亦然则有力能摄者为主无力被摄者为伴前相即门中正十住遍时不妨余遍但隐显不同耳十住遍时十行等即隐十行遍时余隐亦然依相即门亦名为纯遍周法界尘毛唯有十住等故后相入门亦名杂门以诸位一时相资遍故则十住中有十行等余义至义分齐中广辨。

  ▲一一会品准此知之。

  ▲十余佛同者此佛既尔余佛例然故诸会结通皆云我等诸佛亦如是说。

  十余佛同者下第五随难重释中二先正显同遍后然主主下释通妨难前中以竖穷三际横遍十方佛佛德用说法皆同故故经云三世诸佛已说今说当说疏中引经我等诸佛亦如是说即横论也即证法佛言也十地经云我不见有诸佛世界彼诸如来不说此法即金刚藏说法菩萨言也。

  ▲然主主不相见伴伴不相见主伴伴主则互相见若互不相见即各遍法界互相见故同遍法界亦无杂乱亦无障碍。

  然主主下二通难中谓有问言余佛说处与遮那佛为相见不设尔何失二俱有过谓若相见即乖相遍若不相见即乖主伴故为此通谓见与不见二义俱成二互相见主伴义成见与不见遍义皆成但各遍同遍以为异耳文具四句言主主不相见者遮那为主时十方余佛但得为伴不得为主若余佛为主遮那亦即为伴不得为主故云主主不相见二伴伴不相见者如诸佛为遮那伴时遮那更不得为伴故云伴伴不相见非谓彼诸伴佛自不相见言主伴伴主则互相见者即第三第四句也三主伴得相见者如遮那为主见余伴佛伴佛亦见遮那故四伴主相见者如遮那为伴余佛为主则得相见然三四二句义则不异但约一人互通主伴故成四耳言无杂乱者结为门别故言无障碍者约常融摄故。

  ▲又上十处共为缘起举一全收以一一称法性故。

  ▲而随前一一时皆遍此诸处又随一一处皆具前时顿说此经。

  ▲此犹约器世间说若约智正觉及众生世间即一一佛身肢节毛孔皆摄无尽重重之刹普贤众生一一皆尔并是遮那说经之处。

  又上十处下第六总融十义于中分三初正显十义融通次而随下对时显处后此犹约下通显甚深谓上十重但是器世间耳未说佛毛及众生毛孔中事一一皆悉重重无尽言普贤众生一一皆尔者普贤若望如来亦名众生世间若望众生亦名智正觉世间又举普贤则摄一切菩萨也。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演义钞卷第二


卍新续藏第 05 册 No. 0232 华严经疏钞玄谈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演义钞卷第三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撰述

  ▲第三依主者夫真身寥廓与法界合其体包罗无外与万化齐其用穷源莫二执迹多端一身多身经论异说。

  第三依主者疏文分五一总彰大意二今说此经下假问徴起三故说此经下总相会通四今先明下开章别释五是知或说下会通余教今初谓如来唯一无障碍身随机教异耳言夫真身寥廓与法界合其体者若以法界为身法界即身不言合体今以无障碍智与如冥一故言合体故金光明云唯如如及如如智独存则以如智共为真身既智合如则令色相佛身功德无不合如言包罗无外与万化齐其用者体既合如如无不在如无不包故令佛身亦无不包矣万化云云即是法身大用而言齐者以如来得一切法量等身故假言齐耳上二义明佛之体用同法界体用故混万化即真会精粗一致圆融无碍也故次疏云穷源莫二谓若据本以适末则万流有异派若寻流以讨源则千途无异辙若三江之浩淼并源出于岷山也执迹多端者即据本适末不知多端是应迹耳言一身多身经论异说者出执迹之由也由经论中一多异说故经随物异论逐经通人随教执若识其源一多无碍故光明觉品云一身为无量无量复为一了知诸世间现形遍一切此身无所从亦无所积聚众生分别故见佛种种身即其义也言异说者或说唯一如此经云十方诸如来同共一法界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等或说二身佛地论说一生身二法身谓法身实报皆名法身实功德法故他报化身俱名生身为物生故智度论中意亦同此又般若论说有二佛一真佛二非真佛初是法身后是报化下经之中亦多说二文云诸佛真身本无二应物分形满世间又云佛以法为身清净如虚空所现众色形令入此法中等或分为三即法报化亦言法报应应即化也或说四种楞伽经说一应化佛二功德佛三智慧佛四如如佛初是化身中二是报身后一是法身金光明经又说四种一化身非应谓为物所现龙鬼等形不为佛身名化非应二应身非化谓地前菩萨所见佛身依定而现非五趣摄名应非化即四善根所见一大千界一应身也三亦应亦化谓诸声闻所见佛身见相修成故名为应人见同类故名为化四非应非化谓佛真身前三并是化身后一法报二身佛地论中亦说有四一受用非变化谓自受用身二变化非受用谓变化身化地前类三亦受用亦变化谓他受用身化十地菩萨四非受用非变化所谓法身是则前金光明约三身上论四合法报而开化身今约三身论四三身俱开复重开于报故故虽有四义理全异或说五身如大通经说然睿公维摩疏释云所谓法性生身亦言功德法身变化法身实相法身虚空法身详而辨之一法身也何者言其生则本之法性故曰法性生身推其因则是功德所成故言功德法身就其应则无感不形是则变化法身称其大则弥纶虚空所谓虚空法身语其妙则无相无为故曰实相法身所以能妙极无相大包虚空遍应万化无感不形者可拟议而明何者三有之形随业而化故有精粗大小万殊之差如来法身是妙功德果功德无边果亦无边功德无相果亦无相功德方便果亦方便无边故量齐虚空无相故妙同实相方便故无感不形是为如来真妙法身阴果不摄非有非无以有此身为万化之本故得于中无感不应如冥室曦光随孔而照光虽万殊而本之者一所谓真法身也若直指功德实相名为法身此乃以法之谓假名为身非色像之谓也上皆五身义若以三身摄之初二是报次一是化后二是法又有义说有于九身以三身各三故法身三者一真法界以为法身本有三大故为三耳修成为报身同体大用名为化身报身三者真智所证故名法身智德圆满即是报身为十地所现故曰化身是为报身三也应身三者化必有体即是法身故经云吾今此身即是常身法身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等修因所成即是报身感而必形即是化身故为化身三耳或说有十自有二义一约十地所得十身如胜天王经说一平等身二清净身三无尽身四善修身五法性身六离寻伺身七不思议身八寂静身九虚空身十妙智身二约佛身之上自具十身即如下明故疏云一身多身经论异说略示异义无厌繁文。

  ▲今说此经佛为真为应为一为多。

  今说此经下第二假问徴起于中二先问起后若言真者下徴难今初但有两对已含前后诸义。

  ▲若言真者何名释迦居娑婆界人天同见若云应者那言遮那处莲华藏大菩萨见见佛法身。

  徴难中二先难真应后难一多初中有三一约名二约处三约机。

  ▲若云一者何以多处别现若云异者何以复言而不分身。

  若云一者下二难一多言多处别现者如光明觉品云如此处见佛世尊座莲华藏师子之座十佛刹微尘数菩萨所共围绕彼一一世界中皆有百亿阎浮提百亿如来亦如是座等是也又云如于此处见佛座一切尘中悉如是佛身无去亦无来所有国土皆明现等何以复言而不分身者出现品云譬如梵王住自宫普现三千诸梵处一切人天咸得见实不分身向于彼诸佛现身亦如是一切十方无不遍其身无数不可称亦不分身不分别。

  ▲故说此经佛并非前说。

  故说此经下三总相会通也于中二上即遮非。

  ▲即是法界无尽身云。

  后即是法界下显正于中三初总相显示次对难会融后结成难思。

  ▲真应相融一多无碍。

  身应相融下第二对难会融于中分二先此二句双标。

  ▲即卢遮那是释迦故。

  后即卢遮那下双释亦二先释真应后释一多前中先此两句唯释真应通前约名为难谓余教遮那是真释迦是应故经云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今既相即明是真应相融故名号品云或名毗卢遮那或名释迦牟尼但名异耳又华藏品中明第十三重有世界名娑婆其佛即是毗卢遮那故知相融也。

  ▲常在此处即他处故远在他方恒住此故。

  言常在此处等者二有二对正明真应兼显一多而含有身土对前约处为难初真应者以约应故在此约真故周遍法界故经云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众生前随缘赴感靡不周而恒处此菩提座初句即真余三皆应第四句常在此处余三句即他处也言兼显一多者在此处即一在他处即多如不起一处遍一切处处此菩提座一也普现众生前多也言含土者此处即娑婆他即遍华藏也。

  ▲身不分异亦非一故。

  身不分异下二释一多也不分异故非多多不碍一也亦非一故离一一不碍多也上唯释一多。

  ▲同时异处一身圆满皆全现故。

  言同时异处等者二正释一多兼该真应言一多者以一身全现故非一非多也一身现多故一不碍多多现而常一故多不碍一如上已引一身为无量无量复为一了知诸世间现形遍一切等又云唯一坚密身一切尘中见等出现品云如来于一成正觉身普现一切众生数等身成正觉等而言同时异处者若异时异处容许一身次第遍游今明同时异处决是多身而是一身全现故非多矣其犹一月一刹那中百川齐现即一即多又普现故非一一月故非多故智幢菩萨偈云譬如净满月普现一切水影像虽无量本月未曾二是也故下光明觉品疏中明有同时同处见异时异处见同时异处见异时同处见同异时处一人顿见等言兼该真应者一身圆满即是真身皆全现故即是应身又言全现者非分现也言分现者如一身中现多头头中有佛腰现仙人等即分现也今言全现者即此佛身即一切身即诸类身全菩萨身是佛身等。

  ▲一切菩萨不能思故。

  一切菩萨下结难思也兼对前约人为难菩萨尚不能思况人天能见耶以离心缘相故故二十二种功德中有无能测身第八十经云如来清净妙法身一切三界无伦疋以出世间言语道其性非有非无故虽无所依无不住虽无不至而不去如空中画梦所见当于佛体如是观由非真非应非一非多故不可作真应一多等思也故光明觉品云佛身无生超戏论非是蕴聚差别法故难思也又云无染无所著无想无依止体性不可量见者咸称叹其文非一既云菩萨不思明唯佛境。

  ▲今先明十身后彰无碍。

  今先明十身下第四开章解释也于中三初上二句标次言十下释后以此身云下总结周遍。

  ▲言十身者自有二义一约融三世间为十身者一众生身二国土身三业报身四声闻身五缘觉身六菩萨身七如来身八智身九法身十虚空身。

  ▲二就佛上自有十身一菩提身二愿身三化身四力持身五相好庄严身六威势身七意生身八福德身九法身十智身广显其相如第八地及离世间品辨。

  广显其相等者第八地中明前十身各有十相第二十身即是前十中第七如来身之十相又明前十身相作谓随众生心乐能以众生身作自身国土身业报身声闻身独觉身菩萨身如来身智身法身虚空身如上教迹中引及一一释相并在下文言离世间品者彼五十三中有十佛即前第二十身而名小异彼亦会释言十佛者所谓成正觉佛愿佛业报佛住持佛涅槃佛法界佛心佛三昧佛本性佛随乐佛第五十八中又明十种见佛即见前十佛文云所谓安住世间成正觉佛无著见愿佛出生见业报佛深信见住持佛随顺见涅槃佛深入见法界佛普至见心佛安住见三昧佛无量无依见本性佛明了见随乐佛普受见然无著等复各十义并至下当明。

  ▲言无碍者略有十义。

  言无碍下后彰无碍二初标数后列释今初标也。

  ▲一用周无碍谓于上念劫刹尘等处遮那佛现法界身云业用无边悉周遍故经云如于此处见佛座一切尘中亦如是等其文非一。

  一切尘中等者等取下半云佛身无去亦无来所有国土皆明现此即第五经普贤菩萨偈也言其文非一者遍于一经如第六经云毗卢遮那佛愿力周法界一切国土中恒转无上轮又云一一微尘中能证一切法如是无所碍周行十方国又云佛演一妙音周闻十方国众音悉具足法雨皆充遍等如是等用无量无边谓或现摄生威仪或现八相或三乘形或五趣形或六尘境差别名号业用多端不可称说法界微尘无不皆遍故云用周也。

  ▲二相遍无碍谓于上差别用中各摄一切业用故。

  二相遍无碍等者如上所明摄生威仪行住座卧如不思议品云如来一座食已结跏不动遍于十方经一切劫今明即此座中便具行住及卧也又如前现八相遍者岚毗尼林神说如来受生云善男子当我见佛于此四天下阎浮提内岚毗尼园中示现初生种种神变时亦见如来于三千大千世界百亿四天下阎浮提内岚毗尼园中示现初生种种神变亦见三千大千世界一一尘中无量佛刹亦见百佛世界千佛世界乃至十方一切世界一一尘中无量佛刹如是一切诸佛刹中皆有如来示现受生种种神变如是念念常无间断者但是一重之遍今此明一一相中皆具八相如三十一经云菩萨在母胎中自在示现一切法界道场众会甚微细菩萨在母胎中示现一切佛神力甚微细又离世间品云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甚微细趣何等为十所谓在母胎中示现初发菩提心乃至灌顶地在母胎中示现住兜率天在母胎中示现初生在母胎中示现童子地在母胎中示现处王宫在母胎中示现出家在母胎中示现苦行在母胎中示现诣道场成等正觉在母胎中示现转法轮在母胎中示现般涅槃在母胎中示现大微细谓一切菩萨行一切如来自在神力无量差别门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在母胎中十种微细趣释曰母胎一相八相皆具万德斯圆故云相遍也又上示三乘今一乘具三上示五道今一道具五例可知也。

  ▲三寂用无碍无私成故。

  三寂用等者若取义显应作思惟之思今用无私隐之私不偏为故亦以无心于物故谓常在三昧为寂无方利物为用即定即用故云无碍如摩尼天鼓无心雨宝反出声故不思议品云一切诸佛于一念中悉能示现一切三世诸佛教化一切众生而不舍离诸佛寂灭三昧是为诸佛不可思议境界又第一经云身遍十方而无来往第三经云如来境界不可量寂而能演遍十方第四经云广大寂静三摩地不生不灭无来去严净国土示众生此树华神之解脱等。

  ▲四依起无碍无心顿现海印力故。

  四依起等者谓虽寂用无心不妨皆依海印之力故又正依定即起用故贤首品云或现童男童女形天龙及以阿修罗乃至摩睺罗伽等随其所乐悉令见众生形相各不同行业音声亦无量如是一切皆能现海印三昧神通力等。

  ▲五真应无碍应即同法一味平等故。

  五真应等者释迦遮那无二佛故吾今此身即法身故第五经云真如平等无相身离垢光明净法身智慧寂静身无量普应十方而演法又云如来真身本无二应物分形满世间光明觉品云如来非以相为体但是无相寂灭法身相威仪悉具足世间随乐皆得见等。

  ▲六分圆无碍一一身分即具全身故。

  六分圆无碍者支分不碍全身全身不碍支分谓遮那一一身分手足眼耳乃至一毛皆有遮那全身法界品云如来一一毛孔中一切刹尘诸佛座妙严品云佛身一切相悉现无量佛普入十方界一一微尘中以一毛之性不异全身故故出现品云佛子菩萨摩诃萨应知如来一毛孔中有一切众生数等诸佛身何以故如来成正觉身究竟无生灭故如一毛孔遍法界一切毛孔悉亦如是等又如来眼等皆遍法界若分与圆异分既有多应有多个法界合成一身以分圆无碍故一遍一切遍也又法界品中普贤毛孔支节亦然。

  ▲七因果无碍不碍现因故。

  七因果等者谓一一毛孔现自遮那往昔本生行菩萨行所受之身及所成事亦现十方一切菩萨身云及下经中眉间出胜音等尘数菩萨等又第一经云三世诸佛所有神变于光明中靡不咸睹第五经云佛以本愿现神通一切十方无不照如佛往昔修治行光明纲中皆演说第六经云一一佛身中亿劫不思议修习波罗蜜及严净国土如是等文其处甚多。

  ▲八依正无碍不碍现依故。

  八依正无碍等者如上说因中释又此身云即作一切器世间故经云或作日月游虚空或作河池井泉水又或时作地水或复作风火相入相即六句四句并如前释。

  ▲九潜入无碍。

  九潜入无碍等者文中二先标章后入众生界下解释。

  ▲入众生界。

  释有二义一明佛入众生二又亦摄下明众生入佛皆众生不知故云潜入今初有三初一句正释次如如来藏下引喻后故出现下引证。

  ▲如如来藏虽作众生不失自性故。

  喻中众生真心名如来藏随无明等缘作诸众生流转三界而此真心自性不失故胜鬘经云不染而染难可了知染而不染难可了知若转以喻显者如大海水因风成波而不失湿性佛亦如是随众生感万类殊形而如来身不失自性此以众生自法身作自众生喻如来真身入一切众生。

  ▲故出现品云佛智潜入众生心又云众生心中有佛成正等觉。

  故出现下引证引其二文初佛智潜入者此以智身通证佛身佛身随化文处盖多今取潜入之义故引出现耳彼经云譬如大海其水潜流四天下地及八十亿诸小州中有穿凿者无不得水而彼大海不作分别我出于水佛智海水亦复如是流入一切众生心中若诸众生观察境界修习法门则得智慧清净明了而如来智平等无二无有分别但随众生心行异故所得智慧各各不同今所引者正取潜入之义耳又云众生心中等者亦是彼品前文已引。

  ▲又亦摄一切众生在一毛孔善化天王云汝应观佛一毛孔一切众生悉在中等。

  又亦摄下上辨潜入今明摄他正摄他时不碍入他故称无碍。

  ▲十圆通无碍谓此佛身即理即事即一即多即依即正即人即法即此即彼即情即非情即深即广即因即果即三身即十身。

  十圆通等者文中二先别明后总结今初以遮那佛融大法界而为其身故无不即不待现身方名即事等以法界之体无不包故无不即故令身亦然若指相别说者佛身色相即事也全同法身即理也即一即多乃有二义一法身为一应化为多真应既融故相即也二此一处应即多处应亦以体融又即此一应为多应故故光明觉品云一身为无量无量复为一了知诸世间现形遍一切此身无所从亦无所积聚众生分别故见佛种种身等即依即正亦有二义一以法性身土融无二故二者有国土身故即依有智正觉等身故即正即人者证法成人故即法者佛以法为身故即此即彼者不离菩提树而遍一切处故既亦不离一切处而坐菩提树可言即彼即此也二义小异彼此相即是同又即此佛是他佛故他亦是此即情者异本石故即非情者同色性故作河池等故非情即佛体故蕴界入等若虚空故即深即广者无形绝相故深量无不包故广又量同空故广离空相故深故问明品云如来深境界其量等虚空一切众生入而实无所入出现品云譬如虚空遍至一切色非色处如来亦如是等广也非至非不至深也又如虚空宽广非色而能显现一切诸色等皆广深也又妙严品云佛身普遍诸大会充满法界无穷尽广也寂灭无性不可取深也为救世间而出现具深广也即因即果者因无异果之因果无异因之果故十身之中有如来身有菩萨身故即三身即十身者若以佛身上十身者菩提身愿身化身力持身意生身即三身中化身摄也相好身威势身福德身义通报化法身即法身智身义通三身局唯法报故即三是十即十是三若约融三世间十身即三者如来身通三身智身亦通三身法身虚空身即法身余六通法化法身体故随物应国土等故。

  ▲同一无碍法界身云。

  同一无碍等者二总结也即以无障碍法界为体含四法界何所不具故无不即耳则未有一法非佛身也。

  ▲以此身云遍前时处常说华严。

  以此身云下第三总结周遍也。

  ▲是知或说报身在色究竟约摄报说。

  是知等者第五会释余教也文中三初别会二总非三拣滥今初略会五文一会起信唯识等文起信论云又是菩萨功德成满于色究竟处示一切世间最高大身谓以一念相应慧无明顿尽名一切种智自然而有不思议业能现十方利益众生藏和尚疏引地论释云故地论云一者现报利益受佛位也二者后报利益摩醯首罗智处生故自问云何故他受用报身在此天者一义云以寄报十王显别十地然第十地寄当此天王即于彼身示成菩提故在彼天余义如别说天宫抄释余义云云二即四智圆满唯识即实报成佛此示高大身即他受用唯识为引二乘令知菩提树下非是报身且指彼为实报也疏今亦据二文之意及十地经文通之故云约摄报说。

  ▲或说报身在余净土约引摄说。

  或说报身等者即第二通涅槃央崛等经也涅槃二十四高贵德王菩萨品明十功德中第四功德末高贵德王难云若有菩萨修大涅槃悉作如是十事功德如来何故唯作九事不修净土佛答具修末云善男子西方去此娑婆世界度三十二恒河沙等诸佛国土彼有世界名曰无胜彼土何故名曰无胜其土所有严丽之事悉皆平等无有差别犹如西方安乐世界亦如东方满月世界我于彼土出现于世为化众生故于此界阎浮提中现转法轮非但我身独于此中现转法轮一切诸佛亦于此中而转法轮以是义故诸佛世尊非不修行如是十事善男子慈氏菩萨以誓愿故当来之世令此世界清净庄严以是义故一切诸佛所有世界无不严净释曰既言为化众生居此阎浮无胜国土是我严净明指报身在余净土言央崛经者经文稍广今略义引谓佛答央崛云我住无生际而汝不觉知等央崛难云若住无生际何以生于此土佛答云东方有佛汝往问之当为汝说央崛文殊同往问佛彼佛答言彼释迦者即是我身大意明余净土中佛是证无生际者今生娑婆是化现耳故言在余净土而疏言约引摄说者不言严净华藏及周法界帝网之刹不言此身周满法界而言在于东方等明是随宜引摄娑婆杂恶众生令修净土之行耳。

  ▲或说舍那座千叶华摄二地说。

  或说舍那下第三通梵网等经彼云我今卢舍那方座莲华台周匝千华上复现千释迦一华百亿国一国一释迦等者即以莲华台上为本源卢舍那千叶释迦复是大化一释迦更有百亿方为小化者亦不言其身充满一切世间普贤莲华有不可说叶量周法界十地菩萨之华尚量等百万三千大千世界况如来耶明知亦是他受用身摄二地耳以二地戒度圆满故为说戒以初地化百佛刹则有百叶之华二地化千佛刹故华有千叶若至三地应见万叶四地亿叶五地千亿六地百千亿七地百千亿那由他八地百千万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九地百千万亿阿僧祇国土微尘数十地十不可说百千亿那由他佛刹微尘数据上十地百万三千尚犹略说故知非显真极之身。

  ▲或说登地方见约胜机说。

  或说登地下第四通他受用身登地之机为胜机耳前别约二地今通约十地。

  ▲或分三异从体相用说。

  或分三异下第五通三身也若直说者法身约体报身约相化身约用然起信立义分云所言义者则有三种一者体大谓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减故二者相大谓如来藏具足无量性功德故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间出世间善因果故藏和尚释相大云二种藏中唯取不空如来藏用大者谓随胜业约自体大用报化二身粗细之用令诸众生始成世善终成出世善也释曰依此解者以不空之藏修成方显为真报故用大中报他受用故显胜名报。

  ▲俱非此经真实之义。

  俱非等者第二总非也以十身圆融为实义故。

  ▲设分三十不同亦权实对说若不融前义亦失经宗。

  设分等者第三拣滥也云何拣耶粗相约教而说三身为权十身为实若不知三身即是十身为不融前权外立实故失经宗。

  ▲第四依三昧者夫动静唯物圣岂然乎示轨后徒明将有说必须静鉴前理受诸佛加从定起而发言言必真当故受者之心自然笃矣。

  第四依三昧疏文分二先立理正明后对文略释今初有二先别显后结成初中下十住疏明入定意总有六义一此三昧是法体故即十地论意二非证不说故若不证而说则是生灭心行说实相法三显法非思量境故明要亡心方契上义前约显实此约遮过然上三义后后释于前前大同小异四观机审法故要须药病相当方可说故五为受佛加故上四内因此一外缘因缘和合方能说故六成轨仪故即一向为生上五自利此一利他今疏含具初之二句总相立理非唯入定为物出定亦然宜见出者则出宜见入者便入故云唯物圣无定乱故云圣岂然乎故净名云不定不乱示轨后徒下别显入意也此即第六意明将有说必须静鉴前理者含前四意静者离思量也静鉴者证法体也静鉴前理者观机审法也前字兼机故佛加可知从定起而发言下明非证不说亦总显前六之胜用也。

  ▲故于诸会多明八定为说经缘。

  故于诸会下总结成也九会说经八入三昧第二不入故名为多第一会普贤入毗卢遮那如来藏身三昧第三会法慧菩萨入菩萨无量方便三昧第四会功德林菩萨入菩萨善思惟三昧第五会金刚幢菩萨入智光三昧第六会金刚藏菩萨入菩萨智慧光明三昧第七会如来自住刹那际三昧第八会普贤菩萨入佛华严三昧第九会如来自入师子频申三昧二不入者未入位故有云盖文漏耳说世间法尚须入定况十信耶若约所表前义无失。

  ▲有不入者至文当说其所入定皆尽法源业用难思。

  有不入者下第二对文略释不入之义已如向说其所入下显胜超劣寄位优劣所入不同人法俱胜故一一三昧皆尽法源底非如入初禅时不入二三等故以尽法源故并感诸佛三业加等。

  ▲第五依现相者谓法性寂寥虽无诸相无相之相不碍繁兴。

  第五依现相疏文分四一总明大意二显相不同三别明放光四料拣同异今初应有四句一者随相二者无相三者无相不碍相四者相即无相法性寂寥即第二句无相之相即三四句下别明中有初一句故应莫执无相以斥诸相也故下经云如来非以相为体但是无相寂灭法身相威仪悉具足世间随乐皆得见十地云佛住甚深真法性寂灭无相同虚空而于第一实义中示现种种所行事所作利益众生事皆依法性而得有相与无相无差别入于究竟皆无相等即其义也。

  ▲起教多端相非一准或放光动刹或华雨香云皆为发起。

  起教多端下第二显相不同也由所起教异故能起相殊如说法华以放光动地雨华为相将说涅槃以声光遍告为相如说般若以散金华为相今经具有诸相华藏世界六种震动雨于华云香云盖云鬘云璎珞云等皆其相也。

  ▲故诸会之内将欲说法多先放光通表智光以被物故。

  ▲然有二种一不坏次第光随位增微故二圆通无碍光随一一光皆结通故。

  ▲随处放异总有十光各有所表至文当知。

  故诸会下第三别明放光于中文三初总明次然有下别显后随处放异下重释随相言十光者第一会放于二光谓现相品初于如来众齿之间放种种光二亦于此品放眉间光第二会放足轮光第三会足指放光第四会足上放光第五会膝轮放光第六会亦眉间放光第七会初不放光而出现品放二种光谓放眉间光加于妙德放于口光加于普贤第八会总不放光第九会亦放眉间白毫光明初七各二八不放故九会有十言各有所表者初面门众齿放者表教道遐舒金口所流从佛口生是真佛子故以是光初故于总处放也又表咀嚼法味滋法身故等眉间放者通表一乘中正之道足轮最下表信四义一自下而上信最初故二最卑微故三为行本故四信该果海已满足故足指安住故足上依行故膝轮屈伸可回向故十地眉间表所证十如之中道故出现眉间表出现中道不住生死涅槃之二边故口放表佛口生真长子故第八会不放行依解发依解光故或略无故第九会眉间表证穷法界之中道故广如下疏故云至文当知。

  ▲其动地等多在说后则但是庆闻如十地中虽是庆前义兼起后则是教缘。

  其动地等下第四料拣同异庆前起后二义不同故取起后不取庆前言如十地等者九地初云说此菩萨八地时如来现大神通力震动十方诸国土无量亿数难思议等既牒八地明是庆前赞竟便请九地故义兼起后。

  ▲第六依说人者法无废兴弘之由人。

  第六依说人疏文分二先总显来意后开章别释今初先立理然法有四种教理行果理法湛然故无废兴龙宫教海亦多长在修行克果则在于人故般若论云法欲灭者修行灭故然弘有二义一者自行二者传化今取传化。

  ▲下文云佛法无人说虽慧莫能了。

  下文云下二引证也即第十六胜慧菩萨偈具云譬如闇中宝无灯不可见佛法无人说虽慧莫能了故说者如灯能照众生心宝。

  ▲今此能说通三世间。

  今此能说下开章别释于中三初总明说人次指文显说后说仪不同今初总有四重一明有三二开为五三开五为十四开十为无量。

  ▲开即为五谓佛菩萨声闻众生及器。

  开即为五者开三世间中智正觉一为三乘故众生世间及器世间仍旧不开故为五也。

  ▲更开为十谓加三世微尘毛孔器及有情各有分圆故毛孔微尘即是分说此上诸说通三世故故普贤行品云佛说众生说及以国土说三世如是说等。

  更开为十等者以三世为三微尘说为四毛孔说为五器及有情各有分圆下出为十所以直语世界说是器家之圆若言微尘说即器家之分但言有情说是有情家圆若云毛孔说即有情家分言有情者即含前佛菩萨声闻众生也此上诸说通三世故者上之七说并通三世谓过去佛说现在佛说未来佛说等故普贤下引证言如是说等者等取下句种种悉了知也亦等余文。

  ▲广即无量法界品中类非一故。

  广即无量等者法界品中略明五类法界皆有说义五类之内一一复多故云无量言五类者一法法界二人法界三俱融四俱泯五无障碍初中有十门一事法界二理法界三境四行五体六用七顺八逆九教十义二人法界亦有十门一人二天三男四女五在家六出家七外道八诸神九菩萨十佛又事有多事天有多天神有多神百一十城三千知识等故云类非一也。

  ▲如僧祗随好即是佛说余会多菩萨说法界品初有声闻说诸善友等多菩萨说亦名众生说菩提树等即器界说至文当知。

  如僧祗下指文显说言菩提树等即器界说至文当知者经云其菩提树恒出妙音说种种法无有尽极而言等者等取余文师子座说等又等取尘毛之文如善慧地云或时心欲放大光明演说法门或时心欲于其身上一一毛孔皆演法音或时心欲乃至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一切形无形物皆悉演出妙法言音乃至云或时心欲令不可说无量世界地水火风四大聚中所有微尘一一尘中皆悉演出不可说法门如是所念一切随心无不得者上之所引即器界尘毛等说也。

  ▲其能说人用法不同或用音声或用妙色等如教体中辨。

  其能说下三明说仪不同但指下文耳。

  ▲第七依听人者子期云丧伯牙辍弦若无听者终无有说。

  第七依听人疏文有二先明大意。

  ▲即下诸众略有十类至文当明除当机众余皆是缘。

  后即下略指类别子期云丧等者列子云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子期云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善得其意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子之听夫志想像犹于吾心也吾于何以逃声哉庄子加云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文选云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明人之道术在遇知音知音即听者。

  ▲第八依德本者川有珠而不枯山有玉而增润内无德本外岂能谈然唯约说者前人此法故。

  第八依德本文三初标大意次略有二类下正显示后若感者下拣疑滥初中疏川有珠下二句喻次内无下合后然唯约说者下拣定刘子云山抱玉而草木润焉川贮珠而岸不枯焉口纳滋味而百节肥焉心受典诰而五性通焉紫玉精歌曰风凄凄云容容水潺潺兮不息山苍苍兮万重。

  ▲略有二类一者智慧最为首故十方诸佛告金刚幢言及由汝智慧清净故告金刚藏言亦是汝胜智力故二者余行愿力故十方诸佛告普贤言亦以汝修一切诸行愿力故十方诸佛告法慧言及汝所修诸善根力令汝入是三昧而演说法。

  次略有二类下正显示也。

  ▲若感者善根若化主行愿皆属说因。

  后若感者下拣疑滥。

  ▲第九依请人者若约慈悲深厚亦有无问自谈若约敬法重人要顺诚请后说初心识昧未解咨求上智慈悲腾疑启请。

  第九依请者文二先举无显有。

  ▲然有二类一者言请二者念请诸会有无现相品当辨。

  后然有二下别示请仪。

  ▲第十依能加者夫圣无常应应于克诚。

  第十依能加亦二先总明大意后然若佛下别释所以今初先立理后指陈前中借尚书意故彼第四云民罔常怀怀于有仁鬼神无常享享于克诚。

  ▲心冥至极故得佛加。

  心冥至极下指陈也以入定契理故佛加耳故下文中以三昧力感十方诸佛现前等。

  ▲然若佛自说则不俟加如第七会因人有说要假上加其第八会行依法修不异前故略无有加又不入定故无有加余皆具有。

  别释中四一总彰有无二所以加者下出加所以三若尔僧祗随好下释通妨难四加有下就类彰别。

  ▲所以加者。

  二中先徴后释。

  ▲欲显诸佛同加即同说故一说一切说故亦显果海无言故因相可说故。

  释有三意言欲显诸佛同加即同说故者即第一意若佛自说不可言加则但名自说耳今由同加皆与智劝说即显同说也一说一切说故者第二意也上显通方之法此显圆融之教然一经中总具四句今但举一以顺同加义故言四句者一者一说是一说如僧祗等二一说一切说如向所明三一切说是一说如一切处文殊同遍法界同声说偈显法无异故四者一切说是一切说如十方来证皆自叙云我等诸佛亦如是说余三不顺同加故疏不明耳亦显果海下第三意也佛表果海菩萨表因故故十地经云此处难宣示我今说少分论经云一分论释云果分不可说但说因分因分于果为一分耳。

  ▲若尔僧祗随好应非一切。

  疏若尔僧祗下三释通妨难于中三初设难二释难三遮难今初也。

  ▲表微细难知故超出因果故。

  疏表微细下二释难也略举二意对前三意言微细难知者对前同说及一切说前菩萨说以受加故表佛同说今以僧祗数量重重微细唯佛能知随好光明功德一好一光能破地狱三重顿圆故亦难知唯佛能了故佛自说言超出因果故者对前果海不可说也前难中意云若以菩萨表因今佛自说应可表果可说故今答云对果说因言因可说因无果外之因没同果海故因亦叵说如鸟迹同空迹亦叵说因既非因果亦非果欲拂前因果之相故佛自说。

  ▲然施设不同不应一准。

  然施设等者三遮难也恐有难言若今佛说即表微细余应是粗此言超出前应系着故此遮云圣教施设千差万别各取一表不应克定受加表于同说亦非粗非着佛说表细显超亦不碍于同说约表小异大旨全同何不亡言触途生滞故云不应一准。

  ▲加有二种一者显加具于三业二者冥加但与智令说。

  加有二种下第四就类彰别于中二先显别后指文前中显加具于三业者口业劝说以益辩意业与智以益智身业摩顶以增威然意与智虽则是冥以与身语同时此二显彰以少从多故三皆称显冥唯与智故有不同。

  ▲普光法界无显有冥余皆具二显必有冥故余至下明。

  普光法界等者后指文也普光摄三会谓二七八也法界即是第九故此四会并唯有冥由二七两会不入定故故无显加而文殊师利普贤菩萨皆言承佛神力故是冥加第八会普贤虽入三昧无有加分但有作用发起故无显加亦言承佛神力故有冥加法界品如来自入三昧不可有加第七普贤第二文殊有说无定故阙显加皆承佛力能说能证故有冥加言余皆具二者即余五会显必有冥者释具所以冥即未必有显显即必有于冥以如来有力有慈常冥加故未定缘阙不容有显故唯有冥显加之时冥常不舍又有意加故言必有言余至下明者谓冥显加相有多义门随文具显也。

  ▲教起因缘竟。

  结前十因十缘也。

  ▲第二藏教所摄中二先藏摄后教摄前中亦二先藏后摄今初藏谓三藏二藏通称藏者以含摄故世亲摄论第一庄严论第四皆云彼三及二云何名藏答云由摄故谓摄一切所应知义摄即包含。

  第二藏教所摄今初下疏文分二先总后别总中亦二先总科后通称藏者下牒释总名引世亲摄论者然摄大乘论本论即无著菩萨所造释有多家此方有二即世亲无性二菩萨也大唐三藏俱译二本各有十卷梁朝真谛译世亲释有十五卷今称梁摄论是释义大同小异疏家随便引之恐滥三本故各以异名拣之然依古德多引梁论若今自取多引无性世亲言谓摄一切所应知义者即彼论自释摄义所应知者然论无别释下广显论所明即十胜相谓一应知依止胜相二应知相胜相三应知入胜相等十相皆言应知即理事等法皆应知也摄即包含者疏家转将摄义复释于含以前标云以含摄故故牒释也。

  ▲言三藏者一修多罗藏二毗奈耶藏三阿毗达么藏言三藏下第二别释分二先三藏后二藏前中三初总列次初中下别释后然此三藏下总显所诠。

  ▲初中先辨名后显相今初亦名修妒路亦名素呾䌫此皆梵音楚夏。

  二中三藏即为三别皆先标后释今初亦名下释也于中四一会梵音二叙古译三叙古破四会顺违今初言梵音楚夏者秦洛谓之中华亦云华夏亦云中夏淮南楚地非是中方楚洛言音呼召轻重今西域梵语有似于斯中天如中夏余四如楚蜀西来三藏或有南天或有北天或有中天东西各异素呾缆者唐三藏译云是中天什公多译为修多罗亦云修妒路多通诸天什公是龟兹人近于东天实叉三藏于阗国人多近东北然什公亦游五天随时所受小有轻重语其大旨理则无乖然前后三藏多云修多罗也。

  ▲古译为契经。

  古译等者第二叙古译也于中五一标名。

  ▲智论之中名为经藏。

  二智论下引证。

  ▲契谓契理契机经谓贯穿摄化。

  三契谓契理下释义。

  ▲即契理合机之经依主受名契经即藏持业释也。

  四即契理合机下会六释以契对经即名依主以契经对藏便名持业。

  ▲复云正翻为线线能贯华经能持纬此方不贵线称故存于经。

  五复云下会傍正。

  ▲有云案五印度呼线席经井索圣教皆曰修多罗则经正是敌对斥于古德经非敌对。

  有云等者第三叙古破此古即是静法苑公刊定记中义也但言有云即是刊定记主若云古德多是藏和尚亦有此前诸德此中总举先古诸德又此中疏撮略刊定之意耳刊定记叙古义竟便云今详诸论及以梵言良恐不尔所以者何此中通辨有三失故一敌对翻名失二以义为名失三总别不分失今疏所明即第一失谓修多罗一名既含四实线既敌对经何得非经是敌对言非敌对故云敌对翻名失故疏云斥于古德经非敌对二以义为名失者意云经字是名契字是义以经有契理合机之义故借契义以助经名而呼契经两字全作名者即是以义为名失也若全名者应云欲底修多罗欲底之言有其三义一者契义二顺古所行三依正道理今取契义既无欲底之言明知名无契字也又举例云如质多名心集起为义讵翻集起亦作名耶意云集起既非心名契理岂是经目也三总别不分失者彼云但藏部立名各有两重总别一谓三藏十二部为总名修多罗等为别称二谓修多罗为总号毗奈耶应颂等为别目古来相传唯辨前门不论于后今修多罗依藏部中总相业用而立其名余藏部名依藏部中别相业用所以者何修多罗业能贯摄故余藏余部所诠所化由此贯摄彼方成故故涅槃十五云始从如是我闻终至欢喜奉行一切皆名修多罗故释曰刊定记文犹似难见今更为释言各有两重总别者如三藏中两重者一云三藏是总经律论为别二云修多罗是总称调伏对法为别称故三藏中修多罗即是总名虽标总称即受别名故云今修多罗依三藏中总相业用古人不知此从总相得名但谓为别故云总别不分失也如十二部亦有两重总别者一云十二部经总也谓修多罗祗夜等即为别称二云修多罗是总名祇夜等十一为别称不取修多罗以修多罗为总故亦虽标总称即受别名是则三藏中修多罗通于二藏十二分中修多罗通余十一故若不通者修多罗既称契理合机余无此名应不契理合机既俱契理合机明知修多罗是从总相立名耳三藏十二部皆有两重总别故云各有也刊定之意亦有理在今谓若十二部中修多罗则通十一及于三藏若三藏中修多罗名唯通十二不通二藏二藏之中有契合者自属十二分中修多罗耳思之以非至要故疏略不叙唯明初一恐欲知根本故钞具叙耳彼复破于远公三修多罗至十藏品当说。

  ▲今更详之若一名四实皆为敌对则古如所破。

  今更详之者第四会顺违也于中三初全纵次半夺后出古意今初言古如所破者经线俱为敌对而言线是经非故如所破。

  ▲若兼顺义经自属于席经敌对应名圣教故梁摄论译为圣教彼论云有阿毗达磨非是圣教为成圣教故加修多罗名。

  若兼顺义下二半夺也纵其经是敌对夺其不名圣教故一名含于多实应须顺义立名如仙陀婆一名四实若译经中五味之处应译为盐若译经中王之所乘仙陀婆者应译为马不可言水言器今译佛经云修多罗合名圣教也言线言索非全惬当故云经自属于席经敌对应名圣教梁摄已下引文为证即第一论然此所引上两句全是论文为成圣教下乃取义释以彼本论云摄大乘论即阿毗达磨教及修多罗释论云此言大乘者欲拣小乘阿毗达磨何不但说阿毗达磨名复说修多罗名有阿毗达磨非是圣教故此中意云若但言阿毗达磨拣滥不尽故加修多罗言拣异凡夫所造之论明是圣教之论故今引意者本论牒修多罗释论之中乃云圣教明是译修多罗为圣教也。

  ▲古德见此儒墨皆称为经遂借彼席经以目圣教则双含二义俱顺两方借义助名更加契字拣异席经甚为允当。

  古德见此下出古意也席经不顺本义是故借耳儒即儒教夫子为主墨即墨教墨翟为主以忘身益物是其所宗如夏禹之勤用斯意也儒有九经五经等皆称为经经者常也典也圣人之言方得称经此方既以圣人之言为经故译圣教亦名经也言双含二义者即圣教及经纬义也俱顺两方者顺此方夫子等经顺西域经纬圣教之经也恐滥席经故加契字以拣之耳古人既以敌对为线明知言契经半从义耳故为允当。

  ▲二显相者西域四名所目虽殊意义相似故同称修多罗而圣教多含具上三义。

  二显相下此中大意取其一名四实以会杂心五义便是显修多罗之相文中三初举总包含二故杂心下正会五义二总上五义下以义贯通。

  ▲故杂心云经有五义一曰涌泉二曰出生三曰显示四曰绳墨五曰结鬘涌泉则注而无竭出生则展转滋多义同井索有汲引故显示正是圣教显事理故绳墨则楷定正邪亦是绳之为经能持于纬同席经义结鬘同线线能贯华结成鬘故。

  二中即杂心第八修多罗品云修多罗者凡有五义一曰出生出生诸义故二曰涌泉义味无尽故三曰显示显示诸义故四曰绳墨辨诸邪正故五曰结鬘贯穿诸法故如是五义是修多罗义今疏引初二义不次者依古疏引取义便耳。

  ▲总上五义不出贯摄。

  总上五义下三以义贯通于中二先总释贯摄后彰所贯摄前中有三初标义二引证三释所引。

  ▲故佛地论第一云能贯能摄故名为经以佛圣教贯穿摄持所应说义所化生故。

  故佛地下二引证也全引论文更无所少而次下对所诠云应知此中宣说佛地饶益有情依所诠义名佛地经如缘起经如集宝论意云皆从所诠也。

  ▲此或贯摄通所摄所化或贯穿法相摄持所化。

  此或贯摄下三释所引论也释有二义一通二局上即通也言二义通所说者谓贯穿所说之法摄令不散故故下引瑜伽云摄取圣语言二义通所化者贯穿所化众生心行摄取不舍故局义可知。

  ▲又世亲摄论释贯穿云谓能贯穿依故相故法故义故。

  又世亲摄论下第二彰所贯摄之法于中二初引摄论正释后例同指余前中即彼论第一文中亦二先引论总标。

  ▲依者谓依于是处由此为此而有所说相者谓世俗谛相胜义谛相法者谓蕴界处缘起谛食诤卢无量无色解脱胜处遍处菩提分无碍解无诤等义者随顺密意说等。

  后依者下引论别释释标四义则分为四初释依中举其三事一于是处者即说经处如佛在摩竭提国等二由此者即说经因缘即所被机等如十地经由十方佛加解脱月请等三为此者即说经意如发心品云为欲显示佛法故为以智光普照故为欲开阐实义故等故梁论云是处是人是用言相者诸世俗谛相胜义谛相者谓世尊说法有何相貌诸佛唯依二谛为众生说更无余相言法者谓蕴界处等者即所诠法门轨持之法一一皆通二谛蕴即五蕴界即十八界处即十二处缘起即十二因缘谛即四谛食即四食如世亲论第十初说静虑即四静虑无量即四无量无色即四无色解脱即八解脱胜处即八胜处遍处即十遍处菩提分即三十七品等无碍解即四辩才无诤即无诤三昧等者等余法数并下经文广有其相言义者随顺密意说等者义名所以世尊说法或显了说或密意说如说一切皆空此就第一义说凡夫不解谓无俗谛等亦如四意趣四随等梁论释义云义者所作事故名义生道灭惑是事此意云佛所说经但令众生生道灭惑以为其义耳亦佛之意趣也。

  ▲瑜伽二十五显扬二十大同此说余义至十二分中当明。

  瑜伽二十五下二例同指余先例同诸彼二论皆云素怛缆者谓佛世尊于彼方所为彼有情依彼所作诸行差别演说无量蕴相应语乃至广说结集法者摄取圣语为法久住以美妙言次第结集贯穿缝缀能引义利能引梵行真妙实义是名素怛缆余义至十二分中当明者下有异名异名有四一依仁王二谛品名为法本二依梁论名为圣教三依成论名直说语言四依智论第二但名为经四中疏文已有二四初三二名在十藏品文局十二分中修多罗故此不释又远公立三修多罗一总相二别相三略相刊定记破于后二并在十藏品中救之云余义等。

  ▲第二毗奈耶藏初名后相。

  第二毗奈耶藏疏文分二初总科后前中下别释。

  ▲前中亦名毗尼梵语之略耳此翻为调伏谓调练三业制伏过非调练通于止作制伏唯明止恶就所诠之行彰名即调伏之藏或能诠藏有调伏之能即有财释契经藏中类有此释。

  后前中下别释于释名中二先正释后辨异名今初疏此翻为调伏者准刊定记云义翻为调伏若敌对翻正称为律若素律师疏云梵曰毗尼或云鞞泥迦毗那耶鼻那夜此等皆由梵音轻重不同传有讹略不得正名正曰毗奈耶此云调伏。

  ▲毗尼或翻为灭灭有三义一灭业非二灭烦恼三得灭果。

  毗尼或翻下二辨异名于中有四今初名灭者东塔又云毗腻多此云已调伏当其灭义故母论第一云灭诸恶法故名毗尼释曰若依此释则毗尼是毗腻多之言略耳则与毗奈耶调伏之义有乖而上又云毗尼鞞泥迦等皆梵音轻重则毗尼亦是毗奈耶略称含其调伏与灭二义耳故疏云毗尼或翻为灭灭有三义等者释义一灭业非者不杀盗等故律中有犯毗尼有诤毗尼二灭烦恼者是发业之本故律云为调伏贪等令尽是故世尊制增戒学三得灭果者即无为果故戒经云戒净有智慧便得第一道。

  ▲或名尸罗具云翅怛罗此云清凉离热恼因得清凉果故。

  或名尸罗等者第二名也即双从因果得名。

  ▲亦名波罗提木叉此云别解脱此说因得名然有二义一拣异定道名之为别二三业七支各各防非故名为别亦翻为随顺解脱此据果立随顺有为无为二种解脱果故。

  亦名波罗提木叉等者第三名也言拣异定道者非是定共道共二戒是远离羁缚业缘名为解脱亦翻为随顺解脱者即第三名中别义也故遗教经云戒是正顺解脱之本故名波罗提木叉又相续解脱经云五分法身名解脱梵云毗木叉若涅槃解脱梵云木叉依此亦可双从因果得名随顺是因故又刊定记云离过无障名为木叉业用无碍名毗木叉又云复有异名名优波罗叉此西域外道律名亦名缦叉亦名刺阇你地(地音田夷反)此西域王法律名。

  ▲亦名性善如十诵律亦名守信如昔所受实能持故。

  ▲后显相者前名之中已含止作即毗尼相。

  后显相者下显相文二先指前总说谓制伏过非及灭恶等即是止行调练三业性善守信等通于止作毗尼以止善为宗律宗其唯持犯故以止作总为显相。

  ▲若别说者世亲摄论云毗奈耶有四义谓犯罪故等起故还净故出离故广如彼论。

  若别说者下二引论别释言广如彼论者论云犯罪者谓五众罪等起者谓无知故放逸故烦恼盛故不尊敬故而犯诸罪还净者谓由意乐不由治罚如受律仪出离者有七种一各各相对说悔所犯二誓受治罚谓受学等三等有妨害先制学处后由异门还复开许四别立止息谓僧和合还舍所制五转根谓苾刍苾刍尼转男女形故舍不共罪六由真实观谓作殊胜法[阿-可+(日/皿)]陀南诸行相观七由法尔得谓由见谛法尔得无小随小罪应知毗奈耶复有四义一补特伽罗故世尊依彼制所学处一制立故谓告白彼补特伽罗所犯过已大师集僧制所学处三分别故谓制学所已更广解释先所略说四决择故谓于此中决判所犯云何有罪云何无罪然明了论释无小随少罪自有二说一云小谓第二篇罪随小谓二种方便罪一云小谓性罪随小谓诸戒中制罪问今明大乘那引小教有答云理实三藏大小不同今且就引接教说古来同此今更一解谓持心虽异名意大同故得引小又上所引论名分明易晓故又上云如受律仪者梁论云如本受持对治。

  ▲第三阿毗达磨藏。

  ▲阿毗名对达磨云法法有二种一胜义法谓即涅槃是善是常故名为胜二法相法通四圣谛相者性也状也二俱名相。

  第三阿毗达磨藏文中三初名次相后异名初中二先得名后释名前中先释法后释对前中即取俱舍意释故论云能持自性故名为法若胜义法唯是涅槃若法相法通四圣谛是善是常故名为胜者即释彼论也相者性也状也二俱名相者亦释彼论也以四圣谛中灭谛是理而皆云相者灭谛之相即体相也余三约相即相状也。

  ▲法既有二对亦二义一者对向谓向前涅槃二者对观观前四谛。

  法既有二下二释对亦二初释对义亦取论意彼论云此能对向或能对观故为此属之。

  ▲其能对者皆无漏净慧及相应心所等由对果对境分二对名故慧但是对而非是法非所对故。

  其能对者下出对法体亦取论意故论颂云净慧随行名对法论曰慧谓择法净谓无漏净慧眷属名曰随行如是总说无漏五蕴名为对法由对果对境分二对名等者释疑疑云唯一净慧何有二对之名故为此通慧但是对而非是法非所对故者拣滥此是古德解释意云为分能所故言慧但是对若据法持自性慧何非法故下拣云非所对故。

  ▲言对法者法之对故故对法藏特名慧论旧译为无比法以诠慧胜故。

  言对法者下二释名也即会六释法之对者依主释也故对法藏特名慧论者若据所对所依应名法论慧依于法慧为其主故名慧论故所诠中诠于慧学旧译已下出其异名兼成上慧义。

  ▲世亲摄论云阿毗达磨有四义谓对故数故伏故通故。

  世亲摄论云下第二辨相于中二先总标。

  ▲对义同前数者于一一法数数宣说训释言词自共相等无量差别故伏者由此具足论处所等能胜伏他论故通者此能通释素怛缆义故。

  后对义同前下别数者数字通去入二声此取去声数数宣说者数即入声自相者如色变碍为相受以领纳为相等共相者共有无常苦空等广如十地疏明论处所等者即瑜伽论说论有七例颂云论体论处所论据论庄严论负论出离论多所作法亦如初地中辨言胜伏他论者胜约能立伏约能破故梁论云伏者此法能伏诸说立破二能由正说依止等方便故通者梁论名解由阿毗达磨修多罗义易解了故。

  ▲亦名优波提舍此云论议亦名磨怛理迦此云本母谓以教与义为本为母亦云依藏生解藏为解母本即是母亦名磨夷此云行母依藏成行故行之母故。

  异名可知也问曰三藏前二是佛所说后一论藏是菩萨说是则如来不说三藏耶答婆沙最初即有此问问曰谁造此论答佛世尊谁问谁答或云舍利弗问或云诸天问乃至或云化比丘问佛答若尔何以云迦多演尼子造答彼讽诵耳有云亦是彼说是则论藏有是佛说有是菩萨说取经中义广以释之以本统末亦佛说三藏耳。

  ▲然此三藏约其所诠略有二门一者克性则经诠三学律唯戒心二学论唯慧学如摄论说二约兼正则三藏之中经正诠定毗尼诠戒论诠于慧兼各通三。

  然此三藏下第三总显所诠也如摄论说者亦是世亲摄论第一论云又能说三学故立素怛缆藏能成辨增上戒增上心学故立毗奈耶藏谓具尸罗即无悔等渐次能得三摩地故能成辨增上慧故立阿毗达磨藏谓能决择无倒义故梁论亦同言兼各通三者经中戒慧其文非一毗尼增三文云云何增戒学所谓增心学增慧学是名增戒学等。

  ▲第二明二藏者一声闻藏二菩萨藏。

  第二明二藏等者疏文有四一标。

  ▲即由前三藏诠示声闻理行果故名声闻藏诠示菩萨理行果故名菩萨藏。

  二即由前下释。

  ▲故庄严论第四云此三藏由上下乘差别故复为声闻藏及菩萨藏摄大乘同此。

  三故庄严下引证。

  ▲此就二乘理果同故合之。

  四此就二乘下出所以于中分三初正出为二所以。

  ▲若约教行别故即开三乘以为三藏如普超等经。

  次若约教下出三乘三藏不同。

  ▲又由缘觉多不藉教出无佛世佛在世时摄属声闻故但分为二即是大小半满不同。

  后又由缘觉下重成二藏之义言即是大小半满不同者诸经论中多以大小相对故分大藏之中大乘经律论小乘经律论别华严般若等为大乘经藏菩萨戒善戒经等为律瑜伽智度等为论小乘四阿含等为经五部律为戒婆沙等为论故大小三藏迢然不同言半满者即出涅槃北经第四如来性品文云善男子譬如长者唯有一子心常忆念怜爱无已将诣师所欲令受学惧不速成寻便将还以爱念故昼夜殷勤教其半字而不教诲毗伽罗论何以故以其幼稚力未堪故等下合云所言一子者谓一切众生如来视于一切众生犹如一子教一子者谓声闻弟子半字者谓九部经毗伽罗论者所谓方等大乘经典以诸声闻无有慧力是故如来为说半字九部经典而不为说毗伽罗论方等大乘善男子如彼长者子既长大堪任读学若不为说毗伽罗论可名为藏乃至云我今亦尔为诸弟子说于半字九部经已次为演说毗伽罗论所谓如来常存不变上即经文半满是喻大小是法余可知矣又西方三藏之外加一杂藏谓陀罗尼五明论等为四藏大小俱有则有八藏若六波罗蜜经说有五藏小乘三藏及杂藏菩萨大乘为一藏故若大开为三则有七藏三乘各三便是九藏加一杂藏便为十藏三乘各四应十二藏。

  ▲第二明所摄者此经三藏之中正唯修多罗摄兼诠余二十藏等品广显戒故问明等品显论议故若就修多罗中以义拣教则唯十藏摄具足主伴显无尽故教义融故二藏之中唯菩萨藏若分权实但菩萨藏一分所摄权不摄故。

  第二明所摄下文中有二初明彼摄此经。

  ▲若约此摄乃至声闻亦此经摄此能包含无量乘故拣于权实至下立教中明已辨藏所摄竟。

  后若约下明此摄彼藏文并可知。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演义钞卷第三


卍新续藏第 05 册 No. 0232 华严经疏钞玄谈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演义钞卷第四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撰述

  ▲第二明教摄者教有二种。

  ▲一者通相十二分教亦分大小至下十藏品辨。

  ▲二者诸宗立教不同今当略释。

  二者诸宗立教等者由前经藏有权实等故有此门于中三一标举将说二总辨深玄三开章别解今初可知。

  ▲夫教海冲深法云弥漫智光无际妙辩叵穷。

  夫教海冲深下二总辩深玄有标释结今初教海总含深广文略语深法云智光略明其广下经云一切诸佛云雨说法唯十地菩萨能安能受能摄能持佛刹微尘法门海故云雨说法故夜摩偈赞品胜林菩萨云譬如孟夏月空净无云曀赫日扬光辉十方靡不充其光无限量无有能测知有目斯尚然何况盲冥者诸佛亦如是功德无边际不可思议劫莫能分别知故云智光无际妙辩叵穷者法华云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故四辩八音不能谈其状也。

  ▲以无言之言诠言绝之理以无变之变应无穷之机。

  以无言等者二释即出叵穷所以全依体上起大用故非是无言非在言故然能说之妙谓无言之言所说之深谓言绝之理故经云了法不在言善入无言际而能示言说如响遍世间法华云以方便力故为五比丘说等以无变之变者能说多端故下经云一法门中无量门无量千劫如是说所演法门广大义普运光天之所了等应无穷之机者所感非一故故九地云如是乃至不可说世界所有众生一刹那间一一皆以无量言音而兴问难一一问难各各不同菩萨于一念顷悉能领受亦以一音普为解释各随心乐令得欢喜等菩萨尚尔何况如来出现品云如来音声亦复如是普入一切处一切众生一切法一切业一切报中而无所住者即无变之变也又云佛子如来随一切众生心行欲乐无量差别出若干音声而转法轮者即应无穷之机也广如下说是知如来教法能深能广能高能远其犹大海周天虽涉而难越孤峰四绝可仰而叵升也。

  ▲极位所承凡情难挹。

  极位所承等者三结成难思唯十地菩萨位极能承故十地经云譬如娑伽罗龙王所霔大雨唯除大海余一切处皆不能安不能受不能摄不能持如来秘密藏大法明大法照大法雨亦复如是唯除第十地菩萨余一切众生声闻独觉乃至第九地菩萨皆不能安不能受不能摄不能持第五经云佛子众会广无限欲共测量诸佛地诸佛法门无有边能悉了知甚为难唯精进力夜神云诸佛法海无有边我悉一时能普饮等证上可知。

  ▲今乘理教之力略启四门一大意离合二古今违顺三分宗立教四总相会通。

  今乘理教下第三开章别解也于中先标后释今初应有难云既极位方知何以凡情辄窥大教故云依凭教理圣教许故故涅槃经云具缚凡夫能知如来秘密之藏毗卢遮那品云如因日光照还见于日轮我以佛智光见佛所行道即因佛教能了教也即仰推之智信解而知耳。

  ▲今初且西域东夏弘阐之流于一代圣言或开宗分教或直释经文以皆含得失故耳。

  今初且西域下释第一门于中三初双标开合次且不分下双释开合后以斯多义下双结开合今初也西域开合者如龙树之释大品无著之解金刚等皆合而不分也智光戒贤各分三时皆开而不合也东夏开不开者如僧肇之解净名僧睿之释思益等皆合而不分也生公之立四轮智者之分四教等皆开而不合也故诸德见开有失则合见合有失则开不应局执也。

  ▲且不分之意略有五焉。

  ▲一则理本一味殊途同归故不可分也二一音普应一雨普滋故三原圣本意为一事故四随一一文众解不同故五多种说法成枝流故。

  殊途同归者周易云天下殊途而同归百虑而一致谓若千迳九逵王城不二九流百氏大道宁差今疏借用乃通三义一约教始随机异故殊途终归显实故一致二约机则异就理常一三体外无权权即是实故殊途同致也二一音普应一雨普滋者一音即是净名一雨即法华药草喻品谓三草二木不同同承一雨之润五性三乘不一法雨一味无差故彼经云如来知是一相一味之法所谓解脱相离相灭相究竟涅槃常寂灭相终归于空等三原圣本意为一事故者亦是法华中意故彼经云过去诸佛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词而为众生演说诸法是法皆为一佛乘故等又云我此九部法随顺众生说入大乘为本以故说是经皆为一事也四随一一文众解不同者此是通明诸经如经说一无常或有解者以生灭代谢故云无常或云无彼常故名为无常或云不生不灭名为无常或即无法可常也或云真如一法随染净缘转变不常故名无常或闻无常便知对常以说无常非常非无常以为中道等明知随人解不同也又苦集灭道四名则同随机解殊乃有四种又涅槃云十二因缘下智观者得声闻菩提中智观者得缘觉菩提上智观者得菩萨菩提上上智观者得佛菩提又如中论偈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即有多人解不同也或云既言因缘所生那得即是空要须析因缘尽方乃会空呼十方空为即空亦为是假名者有为虚弱势不独立假众缘成赖缘故假非施权之假亦是中道义者离断常故名为中道非佛性中道若作此解者虽三句皆空尚不成即空况即假即中此生灭四谛中义也或云因缘所生法不须破灭体即是空而不得即假即中设作假中皆顺入空何者诸法皆即空无主我故假亦即空假施设故中亦即空离断常二边故此三翻语异俱顺入空退非二乘析法进非别圆乃是三兽渡河之意耳或谓即空即假即中三种迤逦各各有异三种皆空者无主故空虚设故空无边故空三种皆假者同有名字故假三种皆中者中真中机中实故谓空名中者约真谛故假名中者就机设化不住化不化故中名中者约一实谛之中道故此得别失圆或谓即空即假即中虽三而一虽一而三不相妨碍三种皆空者言思道断故三种皆假者但有名字故三种皆中者即是实相故但以空为名即具假中悟空即悟假中余亦如是是知随闻一法起种种解圆机受教无教不圆偏机受教圆亦偏矣既随一文异解何须分判不同五多种说法成枝流者上义亦傍该诸经今正引当经立理法界品云法欲灭时有千部异千种说法等何不寻条以得根便欲派本而为末混淳源之一味成浇薄之枝流。

  ▲以斯五义故不可分分之乃令情构异端是非竞作故以不分为得。

  以斯五义下三总结也夫子云攻乎异端斯害也已何得执异述同是非竞作。

  ▲其分教者亦有多义一理虽一味诠有浅深故须分之使知权实。

  其分教者下释分教中乃有十意前五对前五义后五显过于前今初一理虽一味等者谓今欲分教非欲分理迷于权实宁契佛心。

  二约佛虽则一音就机差而教别。

  二中一音但是教本非即是教教乃在机随机不同今分彼教故净名云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各各随所解今分随所解耳其犹长风是一百窍异吹岂以一风不殊便谓百窍齐响一雨亦就佛说三草即就机殊今分三草教殊非析一雨令异故经云虽一地所生一雨所润而诸草木各有差别以一音一雨义相不异故但说一音。

  三本意未申随他意语而有异故。

  三中本意未申者如佛本为一事出现于世四十余年未显真实今分一代时教岂妨判有浅深言随他意语者佛有三语一随自意语说自所证一实等故二随他意语一向方便引众生故三随自他意语半称自证半随机故今分后之二语不分初一随自意也。

  四言有通别就显说故。

  四中言有通别者如前所引此通随闻异解有不通者就此分之如说人空法有斯即小乘不可名大若说二空此可名大不得名小说有五性非是一性说一性处非是说五如是等文无容异解故须分之。

  五虽分权实须善会佛意有开显故。

  五中有二义故虽分权实不成枝流一善会佛意所说权教乃是随宜所说实者称理究竟二有开显者说彼权教是方便门说于实教是真实相不随方便为真实则方便门开知实理之普周则真实相显故法华经云此经开方便门示真实相今就开显故不滞枝流约佛施张故须分权实。

  ▲又王之密语所为别故不识权实以深为浅失于大利以浅为深虚其功故庄严圣教令深广故诸圣教中自有分故诸大菩萨亦开教故。

  又王之密语下有五意显过前不分此初一也涅槃第九说先陀婆一名四实一者盐二者器三者水四者马释中一水二盐三器四马故彼文云如是四种皆同此名有智之臣善知此名若王洗时索先陀婆即便奉水若王食时索先陀婆即便奉盐若王食已将欲饮浆索先陀婆即便奉器若王欲游索先陀婆即便奉马如是智臣善解大王四种密语是大乘经亦复如是有四无常大乘智臣应当善知若佛出世为众生说如来涅槃智臣当知此是如来为计常者说无常相欲令比丘修无常相或复说言正法当灭智臣应知此是如来为计乐者说于苦相欲令比丘多修苦想或复说言我今病苦众僧破坏智臣当知此是如来为计我者说无我相欲令比丘修无我想或复说言所谓空者是正解脱智臣当知此是如来说正解脱无二十五有欲令比丘修学空想以是义故是正解脱则名为空亦名不动谓不动者是解脱中无有苦故是故不动是正解脱为无有相谓无相者无有色声香味触等故名无相是正解脱常不变易是解脱中无有无常热恼变易是故解脱名曰常住不变清凉或复说言一切众生有如来性智臣当知此是如来说于常法欲令比丘修正常法是诸比丘若能如是随顺学者当知是人真我弟子然彼经疏不释不次所以但案次配释而云前四彰权隐实后一彰实隐权今谓前别瑜中即无常苦空无我而为其次以水方圆任器是无常故盐是味故苦器是当其空有器之用故马由人策不自在故合中无常苦无我是三修法属生死故四合空者是正解脱故而解脱中空无我苦不净及无常即是常故故一空中明有四义并以器喻而最后佛性彰其妙有即合前马然空中四义遮无常等佛性一义显是真常亦应具说我乐净等含在正解脱中不动是乐无相是净无变热恼即是常义马又我义是则此中具彰八行由于生死无常等中密显常等故为密语又初标中盐在初者亦是苦空无常无我而为其次如常所明故此释不同古师之义然引此文意令随所说言须善得意岂可混然不分权实言不识权实以深为浅等者第二意也如言初发心时便成正觉而谓但是如来方便说者是以深为浅也不能正修高推圣境即不能速证无上菩提故云失于大利离世间品云修此法者少作功力疾得菩提等言以浅为深虚其功者由如世尊为止乱想令数息看心为厌苦者令出三界众生不了耽味为真勤苦不已多用功力所获至微不得涅槃一日之价故云虚其功故即虚废功力也言庄严圣教令广深故者第三意也谓分析权实空有取舍偏圆迟速方知佛法微妙深玄无不包摄譬犹不泛大海岂识边涯不识木石安知真宝故智论释法施云依随经论广作义理为立名字皆名法施又若不分权实则谓三教大同今明大乘尚有权实何况小耶小乘比大犹若萤光方于日照故小是佛教尚被斥诃况于儒道比之佛法则天地悬隔矣以此重重拣之方知佛法深奥言诸圣教中自有分故者第四意也如解深密立三时不同解节金光明立三轮之异涅槃自分半满又约五味之差皆佛自分也言诸大菩萨亦开教故者第五意也若无著之扶五性及与三时龙树之判四门共与不共皆拣权实有取舍也。

  ▲以斯多义开则得多而失少合则得少而失多但能虚己求宗不可分而分之亦何爽于大旨故今分之。

  以斯多义下第三双结离合而舍合从离。

  ▲第二古今违顺曲分为二先叙此方后明西域今初诸释虽众略叙数家勒为五门。

  第二古今违顺中一一师中多分为二先叙昔义后辨顺违。

  ▲一立一音教谓如来一代之教不离一音然有二师一后魏菩提流支云如来一音同时报万大小并陈二姚秦罗什法师云佛一圆音平等无二无思普应机闻自殊非谓言音本陈大小故维摩经云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各各随所解。

  ▲上之二师初则佛音具异后则异自在机各得圆音一义然并为教本不分之意耳。

  一音中疏上之二师下辨顺违先出彼意言各得圆音一义者言含纵夺纵之则顺下出现品明如来圆音有其十义十义之后复六句融通今但得十义中之一耳初师即顺善口天女一声之中与百千种乐而共相应则佛一音之中有多音也后师即顺如水一味随器成异则如来本无多音故云各得一义耳又此二义若不会释敌体相违互不相许则齐楚俱失并应夺之若取各自所宗故各得一义而与之耳然并为教本下又都夺耳。

  ▲第二立二种教自有四家一西秦昙牟谶三藏立半满教即声闻藏为半字教菩萨藏为满字教隋远法师亦同此立。

  隋远法师亦同此立者彼涅槃疏初云圣教虽众略有二种一声闻藏二菩萨藏是也。

  ▲斯则文据涅槃盖是对小显大通相之意未于大中显有权实亦含半满。

  斯则下顺违先明其顺顺于至教涅槃半满前已广引言盖是对小下辨违上言顺者但顺通相之意未知佛之深旨半满之言显在小大密意复有以机为半以实为满则大乘中有半满矣亦犹缘觉声闻开之有异则成二乘合之有同总称为小权实亦尔开之有异权可称半合之大同故并称满是则实教唯满小教唯半权大乘者亦半亦满也。

  ▲二隋延法师立渐顿二教谓约渐悟机大由小起所设具有三乘故名为渐若约顿机直往于大不由于小名之为顿。

  ▲此虽约机说有渐顿而所说法不出半满。

  此虽约机下辨顺违直出立意不离半满半满顺违即此顺违也言不出半满者顿即前满渐具半满以具有三乘二乘是半大乘是满故以机就教有直有曲故分渐顿耳。

  ▲三唐初印法师亦立二教。

  ▲一屈曲教谓释迦经以逐机性随计破着故如涅槃等二平道教谓舍那经以逐法性自在说故如华严经。

  ▲又此二教略有四异一主异谓释迦化身与卢舍那十身异故二处异谓娑婆界木树草座与华藏界中宝树宝座等异故三众异谓为声闻及菩萨说与唯菩萨及极位同说异故四说异谓局处之说与该通十方之说异故。

  三唐初印法师下第三师先叙昔义中有三初总标二一屈曲下正立三又此下拣异。

  ▲此约化仪以判。

  此约化仪以判下辨顺违先顺后违顺中三初一句总出立意第二遮破释成第三结成昔义今初第一半满结所说法立第二渐顿约机以立今此一师约化仪立谓佛以法化生有曲直故即化法仪式不同耳。

  ▲然华严虽有随诸众生各别调伏皆是称性善巧一时顿演涅槃等虽说一极或对权显实或会异归同一切如来或说不说故云屈曲。

  然华严下第二遮破释成谓刊定记不许此师立义先破总名后破四异今为昔通则遮其破耳文即分二先救总名后救四异今初至故云屈曲此是救其破于总名彼疏破中先牒义竟云若尔涅槃法华维摩楞伽密严胜鬘佛藏经等皆释迦说应不明于如来藏性实相法界等(此破屈曲以有平道故)华严梵网既舍那说何故华严说于四谛普贤行等品中皆云随诸众生所应调伏作如是说又问明净行梵行三贤十地离世间入法界等诸品之中不应皆说对治行法等(此破平道以有屈曲故)今疏云虽有随诸众生各别调伏此牒其破平等教中有屈曲之文言皆是称性一时顿演者释成是平道之义以称性之巧无边差别皆是平道又一时顿演不同屈曲说权之时不说实说实之时不说权说四谛唯为小乘说六度唯被菩萨故一切并陈尤显平道又说随众生者说于世尊余处随机非此经中是随机说言涅槃等虽说一极者此牒其破屈曲教中有平道之文或对权显实下释成是屈曲之义言屈曲者非是有真如法性即非屈曲但取随机隐显为屈曲耳此上一句是约法华明是屈曲昔权今实破三显一明权则未说实说实必废于权不同华严权实齐显一时顿用故名屈曲或会异归同下约涅槃经以明屈曲涅槃会昔有余之义同归一味涅槃先异后同亦成屈曲不同华严若同若异空不空等一时顿演又云一切如来或说不说者古德共云如日月灯明佛晨且说法华中夜便灭度则法华之外非是别时更说涅槃谓人根利故闻法华竟不复须说涅槃则涅槃或说不说或有国土唯说三乘究竟不破或有国土唯说一乘无三可破则知法华亦有说不说不同华严我不见有一佛国土其中如来不说此法明是平道。

  ▲约释迦为主则未显十身十身为主必具释迦。

  约释迦为主下第二救破四异彼疏破云又四异中众处两异皆违经说七处并是娑婆界故(上破处异)又云出现品云十方诸佛赞普贤言能说此法今此会中有佛刹微尘数众生发菩提心故发心品中亦同此说准此故知有地前器(上破众异)是故此师所立多违教理甚难依也(此结破也)彼破二异今疏通二异后一是救刊定破处异初一是遮有余师破其主异谓恐有破云下经既云或名释迦牟尼或名毗卢遮那明知二主不异何言主异故今通云释迦为主但是三身中化身遮那为主则十身具显化身乃是十身之一故云必具释迦是则总别异也何言不异。

  ▲娑婆之处未融华藏华藏之处必融娑婆。

  娑婆之处未融华藏华藏之处必融娑婆者此通刊定破处异也余处王城舍卫未言即是华藏娑婆今云七处自有二义故同华藏一约本末分歧七处即是华藏界中第十三重之内二约净秽该彻则摩竭提国其地金刚说初品时华藏世界六种震动彼疏序云刹该净秽娑婆震而华藏动岂不华藏之处融耶故知破其处异自违己说也所以不救破众异者由刊定破最不当故彼众异中但云释迦经中通被三乘遮那经中唯被菩萨则通局之殊而破彼义乃引凡夫发心岂非菩萨之器况此经发心又甚深故其说异一种他又不破故此不救。

  ▲略云四异异实有多诚如所判。

  略云四异下第三结成昔义言异实有多者更举十条一教门仪式异于中复有多义谓全依海印曾无出入一时顿演与前后次第不同放光集众一多通局请答言念现相等殊道场庄严胜劣不等故云教门仪式异也二所诠理致异圆融历别多义不同十十法门有多差别如义分齐中三成佛迟速异谓或唯一念或无量劫念劫圆融长短自在不局三祇及应化故四见佛通局异无论凡圣许见十身不局地前地上之别故五说教时分异始成即说时有十重念劫圆融不局三七等故六化境宽狭异地狱天子六千比丘肉眼远彻周法界见不局三千有分限故七因果行位异具足圆融行布性相交彻故八立乘多少异或说一乘或无量乘不局三乘五乘定故九利益胜劣异地狱天子三重顿圆尘尘刹刹无尽利益故十流通付嘱异尽未来际长流不断诸佛亲护非小乘故历别细求过此更有故云异实有多诚如所判者结成昔义也。

  ▲但于屈曲之内未显法之权实耳。

  但于下第二辨违既不判屈曲之浅深便令多法混同无别不能令人善识权实故不依之。

  ▲四齐朝隐士刘虬亦立渐顿二教谓华严经名为顿教余皆名渐始自鹿苑终于双林从小之大故。

  四齐朝隐士等者于正立中约于化仪及时以立渐说顿说即是化仪顿在始成渐有五时即约时说。

  ▲然此经如日初出先照高山即是顿义慈龙降雨以证渐义于理可然。

  ▲渐约五时次下当辨。

  然此经下辨顺违先顺后违顺中由依化仪故成顺理便引当经为其证成所引二喻并出现品文前来已引渐约下辨违以约时局教有诸妨难故成违理指在后破。

  ▲第三立三种教亦有三家。

  第三立三教中二先总标。

  ▲一南中诸法师同立三教谓于前渐顿加不定教。

  后一南中下别说三师初即诸师同立于叙昔中二先总明后别明渐义前中分三初正立。

  ▲由渐中先小后大而央崛经六年之内即说为遮此难故立不定。

  次由渐中先小下立三之意。

  ▲谓别有一经虽非顿摄而明佛性常住即胜鬘金光明等是为偏方不定教也。

  后谓别有下出不定相言偏方者谓大体而言渐中先小后大而不妨说小之时亦有说大如人十年弘律不妨私房时说大乘故曰遍方不定指经云如胜鬘金光明者胜鬘经初云波斯匿王末利夫人信法未久既言未久明是初说金光明经既非第一顿教又非第二渐中末后而明常住明是不定言佛性常住者胜鬘经说二种如来藏即佛性也又叹佛三身即今梵音之文云一切法常住是故我归依即常住义也金光明经三身品中广说法身常住故。

  ▲渐中开合诸师不同。

  渐中开合下第二别明渐义开渐成别自有四重从二至五。

  ▲或但分为二即是半满。

  ▲或分为三即武丘山岌法师谓十二年前见有得道名有相教十二年后齐至法华见空得道名无相教最后双照一切众生佛性阐提作佛名常住教。

  于分三中自有三师初一师正立。

  ▲此与唐三藏三时之教大同至叙西域中说。

  后二师指同即唐三藏及真谛三藏初云武丘即苏州山寺。

  ▲真谛三藏依金光明立转照持三轮之教亦大同此。

  于第三师中二先指同初师。

  ▲而时节小异谓七年前说四谛名转法轮七年后说般若具转照二轮以空照有故三十年后具转照持以双照空有持前二故。

  后而时节下指异别立疏文稍略彼云谓佛二月八日成道四月八日于波罗奈鹿野苑中为声闻众转四谛法轮后于成道第七年中在舍卫国去祇园五里智慧江边为诸菩萨及二乘众说般若等经此时具二谓转照法轮又于成道三十年后未涅槃前在毗舍离国鬼王法堂为真常菩萨说解节等经此时具有转照及持三种法轮也。

  ▲或分为四。

  ▲即宋朝岌法师谓于前三时无相之后常住之前指法华经为同归教以会三归一万善悉向菩提故。

  宋朝岌者第三分四中疏家不欲繁文故但于前师之外加其异名应具列之。

  ▲或开为五然有二家。

  ▲一道场慧观等于无相之后同归之前指净名思益等为抑扬教。

  ▲二者即前刘公不开抑扬而有教之初取提谓经为人天教。

  道场慧观者即上元道场寺僧言五教者一有相教二无相教三抑扬教四同归教五常住教言抑扬者谓抑挫声闻褒扬菩萨故刘公五者一人天教二有相教三无相教四同归教五常住教。

  ▲上来诸师皆于渐中约时开异若不加不定之教则招难尤多以初有大故虽加不定犹有妨难略显五时之妨余可例知。

  上来诸师下第二辨顺违于中三第一总明顺违第二别破违理第三结成违顺初中以上来诸师从二至五皆先小后大故不加不定招初有大乘之难虽加不定犹有妨者加不定免初有大乘之难而于所立名义之中皆有难也言略显五时之妨者从后破之既破五时四三二时皆已破竟故云余可例知。

  ▲初明十二年前为有相者自违成论成论云我今正明三藏中实义实义即空。

  初明十二年等者第二别破别破二家五时即为二别今初破道场五时即分为五言成论云我今正明三藏中实义实义即空者破第一时引其三文此即第一引小乘论以成实论意云我今成立小乘中实义故云成实以三藏即小乘教故既言实义即空明小乘已说空竟何言见有得道不可不见实义而得道也。

  ▲又阿含中云无是老死即法空也无谁老死即生空也。

  又阿含中云下第二引小乘经然经文相续云无是老死无谁老死此即明十二因缘人法空义是老死者指老死法体谁者即人也故无是老死即老死法空无谁老死即主老死我人空也然诸经论多明小乘但有人空未明法空者有二义故一从多分少分说小乘多分但明人空二从显了不显了说虽说法空未全显了故言不说法空耳若从不显了说及少分说则亦明法空今从此义。

  ▲又智论云三藏中明法空为大空摩诃衍中明十方空为大空。

  三藏中明法空为大空等者第三引大乘论彼释十八空拣二宗大空之异今但取三藏明法空之言三藏亦小乘教耳。

  ▲皆显小乘已有二空。

  皆显以下结上三文。

  ▲若云第二时说空者十二年后方制广戒岂唯说空。

  若云第二时下破第二时于中三一破说空二破不明常住三结立正义初中又二第一引制戒明十二年后说有故戒经云善护于口言自净其志意身莫作诸恶此三业道净能得如是行是大仙人道此是释迦如来于十二年中为无事僧说是戒经从是已后广分别说明知十二年后始制广戒广戒即是明有。

  ▲又智论云从得道夜乃至涅槃常说般若岂前不说空。

  又智论云从初得道下第二引论通说般若明十二年前已说于空非局十二年后般若明性空之智故。

  ▲若云第二时中未显常住者实相般若岂无常耶。

  若云第二时中下第二破不明常住于中文四初反质破实相即常故。

  ▲涅槃亦说佛性亦名般若。

  涅槃亦说下第二显正破上即理量此即圣言量般若既即佛性佛性是常般若常矣。

  ▲是知实相般若即是正因佛性观照即为了因。

  是知下第三会义破谓会释二经使第二时同第五时以义同故谓二种般若即二佛性在名则异在义不殊言实相为正因者即第一义空名为佛性第一义空即实相异名观照为了因如灯了物。

  ▲又般若离四句何曾存空般若不坏四句岂无妙有。

  又般若离四句下第四纵夺破先夺则拂迹入玄理绝百非言亡四句若但以空为般若者非真般若也故经云般若非有相非无相亦非有无相亦非非有无相离一切诸相何得存空故中论云诸佛说空法为离于有见若复见有空诸佛所不化言般若不坏四句岂无妙有者此即纵也纵其是空亦须是有尚是四句何况有耶故般若经云般若不坏色不坏受想行识即不坏有也余文可知故智论云一切实非实亦实亦非实非实非非实是名诸佛法则四句皆实又因缘所生法即空即假即中即中有遮有表即下二句是知失意则四句便成四谤得旨则四句即是四德下说正义蹑此而起。

  ▲是知小大各有四门而但言初有次空者各得一门之意。

  是知小大下第三结立正义也此则纵而夺之纵其初有次空则各得一门之意夺其不识四门之意则初有次空之旨全乖言四门者小乘以阿毗昙明有门毗昙即今之俱舍遵一切有部故成实即是空门实义是空故毗勒论即亦有亦空门其非有非空门未见论文即恶口车匿见此入道有云犊子部亦计我非有非无恐未指定大乘四门者如涅槃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如乳有酪性等斯即有门也又云石无金性乳无酪性众生佛性犹如虚空迦毗罗城空大涅槃空即空门也又云众生佛性亦有亦无何以为有一切众生悉同有故何以为无从善方便而得见故即亦有亦无门又云众生佛性即是中道非有如虚空非无如兔角百非斯遣斯即非有非无门也若取经论唯识多明有门掌珍多说空门辨中边论多显亦有亦空门中论多辨非有非空门。

  ▲若云第三时中但名抑扬亦非常者。

  若云第三时中下破第三时文二先双标。

  ▲净名云佛身无为不堕诸数如观身实相观佛亦然岂无常耶。

  后净名云下双破先破第三时中不明常义可知。

  ▲般若亦云二乘智慧犹如萤火菩萨一日学智如日之照岂非抑扬。

  后般若亦云下破独得抑扬之名以第二时中亦抑扬故二乘萤光抑也菩萨如日扬也。

  ▲若云第四时中但显同归亦未明常者寿量品云常住不灭又方便品云世间相常住等岂无常耶。

  若云第四时下第四破第四时但破不明常住不破同归之义。

  ▲五以涅槃为常住者当教可尔而涅槃之时亦有小乘之见如阿含中说如来涅槃之相故。

  五以涅槃为常下破第五时许其涅槃是常住义责其涅槃无有小乘以至涅槃皆有大小故如阿含中说如来涅槃之相者彼说如来于纯陀家乞食食旃檀木耳美后患脊痛于拘尸那城娑罗双树间逆顺出入超越三昧于第四禅中入火光三昧烧身灭度唯留舍利为人天福田身智俱灭入无余涅槃是也。

  ▲若以人天为初者提胃虽说戒善得道皆通三乘故彼经云提胃得不起法忍又违密迹经中第二七日说三乘故。

  若以人天为初下破第二家即刘公之义言提胃虽说戒善等者彼说如来在树王下成道于七日中无人知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唯提胃波利此二居士明究阴阳钻龟易卜知佛成道名为树神提胃献麨四天王奉钵如来受已始为提胃说世间因果此约小乘相不妨为大谓彼经又云五百贾人得受五戒先自忏悔五逆十恶谤法等罪得四大本净五蕴本净六尘本净五根本净提胃长者得不起法忍三百贾人得柔顺忍二百贾人得须陀洹果四天王得柔顺忍三百龙王得不起法忍自余天等无量众生发无上菩提心又普曜经云第二七日提胃等五百贾人施佛麨蜜佛与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皆同一字名曰齐成明知非独人天也然提胃塔现在土火罗国上所引经皆明初时已说大也言又违密迹经中第二七日说三乘故者既第二七日已说三乘那言最初唯人天教此经即大宝积密迹力士会第三卷当第八是初竺法护译。

  ▲然上五时等皆以约时克定则有所乖拣去不定从多分说亦有理在。

  然上五时等者第三结成违顺也上结前违而言等者等取四三二时也言拣去不定从多分说亦有理在者结成顺也有二义故故得顺理一拣去不定则无克定之失不违密迹等经二从多分说不违自所立义故有理在。

  ▲二后魏光统律师承习佛陀三藏。

  二后魏光统等者第二师先正立中二先明所承后显立义今初言承习佛陀三藏者佛陀是西域人同学五人四皆得道思欲亡身求之友曰道须缘会不可强也汝与东土有缘彼有二弟子汝若度得必当得道佛陀初至于此当后魏孝文始在云州投之见重初于一康家供养夜见火光云云及移都洛阳陀亦随之彼为立少林寺知后为则天所取遂指水令西山透陇而流其二弟子一是稠禅师得道二是光统故云稠公解虎于东谷佛陀指水而西流也。

  ▲亦立三教谓渐顿圆初为根未熟者先说无常后方说常先空后不空等如是渐次故名为渐二为根熟之辈于一法门具足演说常无常空不空等一切具说更无由渐故名为顿三为于上达分阶佛境之者说于如来无碍解脱究竟果德圆极秘密自在法门故名为圆。

  亦立三教下显立义也于中渐约不具顿约具说不同延公大小相望成顿渐也言具说者即如涅槃说空者所谓生死不空者所谓大般涅槃等又云若空不空若常无常等皆令广开即是顿也三圆教者即是华严。

  ▲此亦约化仪说有前后耳。

  此亦约化仪下辨顺违此师所立义多顺理故不辨违于中先出立意后解妨难今初此亦约化仪说有前后者顿中化法无异渐中别时说空不空即名为渐同时说空不空即名为顿故是化仪其第三亦约化法拣异前二从多分说故云此亦约化仪。

  ▲意明今时堪受顿者必昔曾受化故云根熟上达之言义兼地前分阶佛境即谓地上于理亦通。

  意明今时下二解妨难也谓刊定记主有其二难一合难渐顿二别难于圆第一难云若渐根生熟俱渐顿根生熟俱顿则渐顿可分既云未熟名渐已熟名顿则此于一渐根但生熟为异无别顿义或应彼一有渐顿二根生必至熟熟必从生故或应一切皆是渐根无有不从生至熟故释曰此第一难其渐顿自有三难第一渐顿不分难第二一根具二难第三无有顿根难初一是总后二是别今为此一通三难皆遣如第一难刊定以根定于渐顿则有此难今不以根定于渐顿何有此难谓为其根生渐说法门名之为渐为于根熟顿说法门则以为顿何得以生熟俱顿难耶则第一难过矣既不约根何得以生必至熟熟必从生等难耶则第二第三难过矣又为此难违下自所立义彼立四教云第三教当初心菩萨第四教义当终心识如来藏者又自通云言初终者约机胜劣名其初终非约修行初终时位汝既以根胜劣为初终何妨此师亦以根胜劣为生熟耶故为此难失古意也上达之言义兼地前等者通彼第二难于圆教彼难云既云分阶佛境则地前无有堪闻此经则违出现品佛刹尘数众生发菩提心释曰彼以上达分阶佛境合为一义故有此难今为此通则上达为地前分阶佛境为地上故不违出现品文亦不失于大理况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岂非分阶佛境之人。

  ▲三隋末唐初吉藏法师依法华第五立三种法轮一始见我身闻我所说即皆信受入如来慧即根本法轮二除先修习学小乘者即枝末法轮三我今亦令得闻是经入于佛慧即摄末归本法轮。

  三隋末唐初下第三师先正立中依法华经第五即从地踊出品以彼中踊出菩萨问讯云世尊少病少恼安乐行不所应度者受化易不不令世尊生疲劳耶故佛答云如是如是诸善男子如来安乐少病少恼诸众生等易可化度无有疲劳所以者何是诸众生世世已来常受我化亦于过去诸佛供养尊重种诸善根此诸众生始见我身闻我所说即皆信受入如来慧除先修习学小乘者如是之人我今亦令得闻是经入于佛慧今疏引经便以义隔成于三轮此师以根本法轮是华严经始成正觉顿宣说故其枝末法轮是以根本化之不得便于一佛乘分别说三为枝末即指华严已后法华已前皆为枝末三即法华以为摄末。

  ▲此判全约化仪据法但有大小然法华为于一类开显本末若将定判一代圣教收义不尽以法华之前亦有大故岂般若等皆为枝末又无量义云佛一切时说大小故。

  此判全约等者第二辨顺违于中此句出彼立教所依依化仪立非是约法及约根等而言全者对前光统光统三教一约化仪二约化法三皆对根今此师立唯约化仪据法但有大小下正辨顺违唯有大小则无殊半满亦摄义不周然法华为于一类开显本末者此段会通经意以释妨难恐有难言依于法华立义乃是一极之说如何不依故今释云自是立教之人不得法华之意法华别为一类滞小之人故为此说谓执三疑一执小疑大故为开方便门显真实相真实相者唯是佛慧执小乘者是方便门非欲会通一代圣教若以法华之前皆为枝末法轮则般若净名胜鬘等经皆在法华之前并为枝末则抑诸大乘又经但云除先修习学小乘者明知经意不指般若等为枝末也又无量义下上引法华破之今引他经破之既云一切时中皆有大小则先后非独大中间非独小也此皆直破而不收之者下开宗立教之中收于此义故此略无又先出经意已是收竟。

  ▲第四立四教者略有四家。

  ▲一梁朝光宅法师依法华第二立四乘教谓临门三车即是权教三乘四衢等赐即实教大乘。

  第四立四教有四第一光宅中二先叙昔后顺违前中三初正立二出所以三结成初中四衢即四谛余可知。

  ▲以临门牛车亦同羊鹿俱不得故并无体故诸子皆索故。

  以临门牛车下二出所以有三所以故三乘是权而义势连环一同羊鹿俱不得故者羊鹿是虚指出门不上车牛车若是实出门即合上牛车亦不上明三皆虚指约法而说者昔指三乘三界门外二乘出三界无有真实证菩萨出三界岂有真实证俱无实证名不上车明知三乘皆是权设二并无体故者既不得车明皆无体以无可得故长者虚指三车实无界外三乘明是方便尽智无生智是二乘车体丈六权智是牛车体二乘之智既非真实丈六权智岂有实耶然上不得约人就法今明无体直就法明三诸子皆索故者复成上义向若有体即不合索诸子皆索明皆无体不见羊鹿故索羊鹿今索牛车明无牛可见故彼经云尔时诸子各白父言父先所许玩好之具羊车鹿车牛车愿时赐与既索牛车明同无体故牒索耳索车是喻约法云何古有多释略要有二一者机索二者口索言机索者三乘之人以佛教门出三界苦谓为究竟不解索乘已被陶练一乘机发机宜叩圣义言索耳佛知机熟灵山集会为说法华一极之旨即是各赐诸子等一大车二口索者已集灵山三乘三根皆悉启言求法求记即是索车为说与记令其修证即是等赐弥勒序品陈四众疑徴佛定因已是索义文殊云诸求三乘人若有疑悔者佛当为除断令尽无有余已许等赐方便品初告诸声闻众及求缘觉乘我令脱苦缚逮得涅槃者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众生处处着引之令得出已是开权又云舍利弗当知诸佛语无异于佛所说法当生大信力世尊法久后要当说真实即是显实开权显实已是略赐亦是许与身子三请法说索车譬喻品初腾疑白佛请说喻车踊出品中弥勒陈疑请说果车开示知见说佛寿量等即是等赐三根求记即是索车佛皆与记即是等赐菩萨闻是法疑网皆已除即是欢喜千二百罗汉悉亦当作佛皆是赐义故合喻云令诸子等日夜劫数常得游戏与诸菩萨及声闻众乘是宝乘直至道场由是故知三乘皆索三乘皆赐。

  ▲是知三皆虚指以为方便。

  是知等者三结成上义也由上三段展转相成以证三乘皆是方便无有实体故古人云虚指三车而群子竞驰火难既夷乃无有二岂合有三实以为一又非殊途而异获哉故经云如彼长者初以三车诱引诸子然后但与大车宝物庄严安稳第一然彼长者无虚妄之咎如来亦复如是无有虚妄初说三乘引导众生然后但以大乘而度脱之何以故如来有无量智慧力无所畏诸法之藏能与一切众生大乘之法但不尽能受以是因缘当知诸佛方便力故于一佛乘分别说三明三皆虚指也由皆虚指即无体故后得大车并非本望若昔大是实今得牛车何非望耶。

  ▲此则前三是三乘后一是一乘无乖教理。

  此则前三下辨顺违于中有四一总辨顺理二明其有违三会通教旨显违顺之由四结成昔义四乘无失今初可知。

  ▲若唯说法华为实则抑诸般若及诸大乘了义之经。

  若唯说法华下第二明其有违所以违者以抑昔大乘了义之经皆成权故。

  ▲是知昔大亦有权实法华但会昔权故说三皆虚指昔实不滞方便故不会之。

  是知下会通教旨于中文三一明会不会昔之意二明会二会三之意三明取昔废昔之意上三段展转通难谓初有难云既许昔三皆权何言抑诸圣教故今释云非不许其四乘但昔大不分权实故成抑诸实教耳。

  ▲若约会权归实即是会三为一若破小显大即是会二归一。

  若约会权下第二会二会三之意谓有问言若尔为是会三为是会二设尔何失二俱有过若会三归一昔应无实若会二归一昔应无权无权则四乘之义不成无实乃不抑昔时圣教此是光宅之意若作此宗难者应云昔既有实会二归一义则明矣故为释云会二会三二俱有理昔之权实二义亦存故云尔耳。

  ▲若开权显实则三是一更无别一。

  若开权显实下第三明取昔废昔之意谓有问言若会三归一者为会昔三而为一耶为会昔三归今一耶故今释之明具上二义先明会三为一则会取昔三后明会于昔三归今之一以废昔三立今一故故约会取昔小亦取况昔大耶以其理不可分行是佛因故若约废昔则昔大亦废况于小耶以其约教虚设果亦虚指故并废也然开废等言有通有局若约局者约教则废三立一三教虚设故约理则开三显一言有三理覆于一极开无三理一极自彰故约行则会三为一三乘之行皆佛因故约果则会三归一三乘之因同归一乘故三乘之果非究竟故若约通者唯废一种则约于教开会等言并通四种今疏从此言若开三显一则三即是一者若约理者昔说三理谓各别证今示法身是同更无异味昔言有三是方便门则闭于一实今云无三则一理自显故云此经开方便门示真实相若约行者昔说三乘之行行各不同谛缘度等随修各异今并得为佛因谓三行别则方便之门闭于一实今会为一则方便门开一实显矣故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若约果者昔说三果不同是方便门闭于一实今云三果虚设唯有极果无上菩提心生欢喜自知作佛则实相显矣今疏先明会三为一于中二先正明。

  ▲故彼经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先所出内是子所知。

  后故彼经云下引证引二文证一引药草喻品证小行即是佛因二引信解品证大行是其所有良以小乘昔有二下劣心一谓自行不成佛故法华云我等同入法性云何如来以小乘法而见济度又云金色三十二十力诸解脱同共一法中而不得此事皆明小行不得佛也故今引药草以会之二谓大行非己分故净名云一切菩萨闻此法者应大欣庆一切声闻皆应号泣声振三千又云我等何为永绝其根于此大乘已如败种皆明大行非己分也故今引信解以示之今初引药草喻中文云迦叶当知以诸因缘种种譬喻开示佛道是我方便诸佛亦然今为汝等说最实事诸声闻众皆非灭度汝等所行是菩萨道渐渐修学悉当成佛释曰诸声闻等皆非灭度者是废小果渐渐修学悉当成佛者是归实义今但引汝等所行是菩萨道会行之言者欲明三即是一之义若约果者三果皆成佛因而非佛果不得云三即是一又皆非灭度是下废权之意耳言先所出内是子所知者即第二引信解品文文云复经少时父知子意渐已通泰成就大志自鄙先心临欲终时而命其子并会亲族国王大臣刹利居士皆悉已集即自宣言诸君当知此是我子我之所生于某城中舍吾逃走竛竮辛苦五十余年其本字某我名某甲昔在本城怀忧推觅忽于此间遇会得之此实我子我实其父今我所有一切财物皆是子有先所出内是子所知释曰此上即委付家业当说法华经也一切财物即万行功德先所出内者指于前文我今多有金银珍宝仓库盈溢其中多少所应取与汝悉知之此即喻慧命须菩提说般若取与即是出内以法外化名之为出化功归己故称为内即自利利化之行皆如般若等中今法华中但示如来知见是其所有不广诸行今疏欲会三因为一因故引二文皆明会行余略不引。

  ▲若废权立实义说为四如揽三点以成一伊点别非伊伊具三点昔三既别实不兼权今一全兼成四无爽。

  若废权立实下第二明会于昔三归全之一于中二先会昔成今二彰今异昔前中有法喻合法云义说为四者以但废昔三教言三是权一实便显三外无别一实之法故云义说为四但三为别一为总耳如揽三点下喻即借涅槃第二三点成伊喻彼喻三德以成涅槃阙一不可故彼经云摩诃般若亦非涅槃解脱之法亦非涅槃如来法身亦非涅槃三法若异亦非涅槃如世伊字此喻至出现品当广分别今借其喻不取其法谓以三点喻于三乘以成一伊喻为一乘别说三乘三皆是权合三为一故得称实非三点外更有一伊合云昔三既别实不兼权此合上点别非伊纵昔日有实实亦不兼于权今一全兼者合上伊具三点成四无爽者结成正义三别有三总合为一故成四也岂差通途三虚既废故成一实故经云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又云吾从成佛以来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广演言教无数方便引导众生令离诸着明昔皆方便也。

  ▲若依昔未显说一切具有如来知见根败之种今并说成则今昔有异。

  若依昔未显说下第二彰今异昔前但合三为一一无别法以成四乘今辨一乘别有法门则四义昭著是为昔所未说而今说之闻所未闻未曾有法也谓昔日虽有大乘亦说如来藏性涅槃法身真常之理未曾显说一切众生皆悉具有如来知见唯为一事出现于世不为于余则一乘三乘昔权今实于理昭著故睿公云至如般若诸经深无不极故道者以之而归大无不包故乘者以之而运然其大略皆以适化为本应动之门不得不以善权为用权之为化悟物虽弘于实体不定皆属法华固其宜矣言根败之种今并说成者引净名经证大迦叶自责云譬如根败之士其于五欲不能复利如是声闻诸结断者于佛法中无所复益斯则二乘自知不成佛也岂非不兼权耶又云我等何为永绝其根于此大乘已如败种此显烦恼已断不能生也佛名经云我等今者犹如败种虽逢春阳无希秋实并是声闻不作佛义今法华三根声闻皆与授记一切声闻不在此会令转宣说一切众生皆是吾子则唯实非权故言今并说成则今昔有异上云根败之种乃有二意一即根败两字收净名根败之士二即败种二字双收净名及佛名二经败种之义。

  ▲于文有据义亦极成。

  于文有据下第四结归昔义也。

  ▲二陈隋二代天台智者承南岳思大师。

  二陈隋下天台四教中二先叙昔后顺违前中亦二先师宗后立教师宗言陈隋者故天台传云陈隋二代三帝门师谓陈朝一帝即是后主隋有二帝即文帝炀帝炀帝为晋王即请为菩萨戒师终于炀帝之时故云陈隋二代天台山名举处辨人僧名智顗而言智者者帝为立号美其德也承南岳者故韦虚舟传云自佛教东流秘密斯阐思大师之所证智者大师之所弘故思大师一见便云昔日灵山同听法华宿缘所追今复来矣又入道场呈心云非汝不证非我不识师资传芳故并叙耳。

  ▲立四教云一三藏教。

  立四教云下立教中二先正立四教后通相料拣前中四教即为四别每教皆有三节一立名二所诠三所被其四教所诠即四种四谛一生灭四谛二无生四谛三无量四谛四无作四谛广如四谛品今初一三藏教者立名至下当释。

  ▲此教明因缘生灭四真谛理。

  此教明因缘下辨所诠理其因缘之言通于四教因缘故生灭因缘故即空因缘故假名因缘故中道因缘为主故四教皆带之言生灭四真谛理者苦以逼迫为义集以增长生死为事道以除患为功灭以累尽为名有苦可知有集可断有灭可证有道可修迷则苦集生而真道灭悟则苦集灭而正道生有可生灭故云生灭四谛苦定是苦等故得名真。

  ▲正教小乘傍化菩萨。

  正教下明所被鹿苑初转法轮俱邻五人见谛成道等但有小乘得道未有大乘得道故名正教小乘言傍化菩萨者智度论云佛于阿含中虽为弥勒授记亦不说种种菩萨行故菩萨为傍也。

  ▲二者通教通者同也三乘同禀故。

  二者通教等者文分为三初正立二引证三解妨初中亦有三段初名即以同释通故法华云我等同入法性肇公云三乘同观性空而得道也即三兽渡河一水无二义耳。

  ▲此教明因缘即空无生四真谛理是摩诃衍之初门。

  此教下辨所诠从缘生法无性即空非色败空不要析破故云即空若约中论偈四句初教即因缘所生法此教即我说即是空第三亦为是假名第四亦是中道义故此云因缘即空言无生四真谛者第二重四谛也谓解苦无苦名为苦谛解集无和合名为集谛解灭无灭解道无道四谛性空本无生灭不同初教有可生灭言是摩诃衍初门者拣非深极言初门者以空遣有未彰妙有中道义故。

  ▲正为菩萨傍通二乘。

  正为菩萨下所被机双明二空故云正为菩萨言傍通二乘者初以空门遣荡小乘执心令渐通泰故云傍通。

  ▲大品云欲得声闻乘当学般若波罗蜜等。

  大品云下引证此双证名及所被机既三乘当学故是通教三同禀也二乘既学即傍为也云何欲得三乘当学般若如云了法无生名般若者声闻学无生便云一切诸法皆悉空寂无生无灭无大无小无漏无为如是思惟于严土利他不生喜乐但欲趣寂故成声闻乘若闻无生知从缘生故无生从缘灭故无灭无生无灭因缘之理如是学者成缘觉乘若闻无生便知一切诸法本自不生今则无灭即生灭而无生灭故不碍于生灭灭恶生善悲智兼济成菩萨乘同学一无生而成三乘故若欲成自乘当学无生般若又如无所得是般若罗汉得之实无有法名阿罗汉缘觉得之不得缘相菩萨得之心无挂碍以无所得能得菩提故言三乘同禀般若以此义推则二乘人同学二空也而云等者具云欲得缘觉乘当学般若波罗蜜欲得菩萨乘当学般若波罗蜜此明般若能成一切道果也。

  ▲然教理智断行位因果皆通浅深不同于共般若唯共于浅。

  然教理智断下解妨难谓有难云此通别教名依智论共般若不共般若以立何不二名共教三名不共教而云通别耶故今释云通则上通别圆下通二乘远近俱通共但共小得近无远故名通耳别有二义不名不共次下当释又言皆通者上之八字字各一义一教通二理通等一教通者三乘同禀因缘即空之教二理通者同见偏真之理三智通者同得巧度一切智四断通者菩萨界内惑断见修同也五行通者见修无漏行同也六位通者从干慧地乃至辟支佛地位法同也七因通者九无碍同也八果通者九解脱二种涅槃果同也义通虽八因教方知故名通教余教例可知。

  ▲三别教别即不共不共二乘人说故。

  三别教下文中分二先正释后不名下通妨难初中亦三立名可知。

  ▲此教正明因缘假名无量四真谛理。

  此教下明所诠因缘假名当中论第三句无量四真谛理即第三四谛言无量者苦有无量相非诸声闻缘觉所知集灭道各有无量相等。

  ▲的化菩萨不涉二乘故声闻在座如聋如盲。

  的化菩萨下明所被机即华严法界品意。

  ▲不名不共而云别者兼欲拣非圆故以一因迥出一果不融历别而修不得因果圆融故。

  不名不共下二通妨难初牒疑情谓有难言既言别即不共便是智论不共般若何不名为不共教耶兼欲下解释以别有二义一不共二乘义如上说二历别不融故名为别若云不共不兼后义故云兼欲拣非圆故以一因下出非圆之相一因迥出者对他显别不同通教三乘通修今一道出离迥超二乘亦离二边以显中道故一果不融下当法明别一果不融者果别谓三德三身各不融故不能一德一切德等故历别而修者当体以明因别修布施时非戒等故初地不知二地功德等故不得因果圆融者因果互望不融不能因该果海果彻因源故。

  ▲四圆教圆以不偏为义。

  四圆教下文中亦二先正立后对前结成前中又二先释义后引证前中亦三节释名可知。

  ▲此教正明不思议因缘二谛中道事理具足不偏不别。

  此教下辨所诠略无无作四谛之言言不思议因缘二谛中道者即中论第四句亦是中道义而言不思议者佛性中道故又因缘即空故不可作因缘思即假故不可作空思即中故不可作二思即一而三即三而一为不思议因缘二谛即真俗二谛中道即中道第一义谛三谛义也又融二谛即是中道不似通教多约真谛别教多约俗谛言事理具足者通多约理别多约事圆中举事乃是即理之事举理乃是即事之理无理不明无事不具言不偏不别者不偏者谓非偏真又不滞一边故不别者谓不历别必须融摄故余义如前大意合离中辨。

  ▲但化最上利根之人故名为圆。

  但化下三所被根也最上利根即圆融之机。

  ▲华严经云显现自在力为说圆满经无量诸众生悉受菩提记等。

  华严经云下引证即晋经今当七十三经云佛为说修多罗名圆满因轮偈中云彼佛知众根将熟而来此会化群生显现神变大庄严靡不亲近而恭敬佛以一音方便说法灯普照修多罗无量众生意柔软悉蒙与授菩提记义则大同名有小异耳。

  ▲别则教理等皆别圆则教理等皆圆。

  别则教理等者对前结成谓别圆各有教等八事别教八者一教别谓恒沙佛法别教菩萨不通二乘二理别者藏识有恒沙俗谛之理也三智别者道种智也四断别者尘沙无知界外见修无明断也五行别者历劫修诸波罗蜜自行化他之行也六位别者谓三十心伏无明是贤位十地发真断无明是圣位是位别也七因别者无碍金刚之因别也八果别者解脱涅槃四德异二乘也圆教八义者一教圆者正说中道言教不偏也二理圆者中道即一切佛法也三智圆者一切种智也四断圆者不断而断无明惑断也五行圆者一行一切行也六位圆者从初住一地具足诸地功德也七因圆者双照二谛自然流入也八果圆者妙觉不思议三德之果不纵不横不并不别也故云圆则教等皆圆。

  ▲又此四教由三观起从假入空析体异故有初二教从空入假从假入中有别教起三观一心中得有圆教起。

  又此四教下第二通相料拣于中三一立教所因二彰其所释三用四仪式今初然依中论三观之偈而用此偈有三重不同一则一教之中各成三观如前太意离合中辨二四句各配一教如向立教中明三离合用之以成四教如今文是如云从假人空义同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从空入假者义同亦为是假名以连第二空句故从假入中者义同亦是中道义以连上假名句故今合初二句成初二教通用四句为别圆两教言从假入空折体异故者谓观因缘假有之法皆悉空寂云何知空若云色者唯五根五境及无表此十一色合成色蕴故色蕴空又于此中一一推徴谓一眼色从八微生假合成色析至极微都无实色故曰色空此名析法成藏教也若云因缘所生即无自性举体即空不须析破故净名云色性自空非色灭空体达此色有来即空故云体法明空有通教起也言从空入假等者即三观迤逦故成别教谓先观真谛本来空寂出观入俗涉有化生净佛国土等故云从空入假由入俗故又多流散次观中道动寂无二远离空有动寂二边三观不在一时故名别教言三观一心中得有圆教起者即空即假即中即一而三即三而一非先非后非一非三亦如前大意离合中第四义说。

  ▲又此四教不局定一部一部之中容有多故。

  又此四教不局下第二彰其所释拣异余师余师或云般若是空教法华是中道教涅槃是常住教此是圆教此是偏教局定一经今则不尔故云一部之中容有多故而言容有者不必具多或一或二或三或四故彼师云三藏但谓但明小故方等对谓呼净名等为方等教对小说大般若带谓带小说大华严兼谓兼别说圆法华无复兼但对带唯说圆教但者唯一教对则具四如净名云诸仁者是身无常无强无力无坚速朽之法不可信也等即藏教也迦旃延章云不生不灭是无常义等即通教也富楼那章云无以秽食置于宝器无以琉璃同彼水精大非小分即别教也如须菩提章云不断淫怒痴亦不与俱不坏于身而随一相不灭痴爱起于明脱等皆即圆教故具四也般若部中唯有三教无前藏教已被诃破不为彼故华严兼者以寄位修行行布罗列兼斯一分故法华唯此一事实故更无余教而涅槃十仙果证罗汉者具于四教若尔宁异方等虽有四教而皆知常住故得异前垂入涅槃意欲普收故得具四如文思之。

  ▲又更以四种化仪收之谓顿渐不定秘密顿渐同前岌公后二谓一音异解若互相知名为不定互不相知即名秘密。

  又更以四种化仪第三用四仪式复成八教谓一顿教二渐教三不定教四秘密教初即华严经初成顿说故二即始从鹿苑终至双林三乘一乘并称为渐若约化法顿教摄二谓圆及别渐教具四谓藏通别圆然此二教本是刘虬所立以南中诸师加于不定三教渐中初开有三即是岌公故云渐顿加岌公后二即于不定教中开出而与前不定不同谓从一音异解中分成此二宝积云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各各随所解普得受行获其利斯则神力不共法释曰各闻不同即所说不定谓闻大者知彼闻小闻说小者知彼闻大即名不定故云若互相知名为不定若闻小乘不知彼人闻大闻大乘者不知此人闻小即名秘密故云互不相知谓闻大不知彼闻小小即于闻大者为秘密闻小不知彼闻大大即于闻小者为秘密此之二教所说化法俱通藏通别圆故顿中唯二化法余三具四教法是故以化仪取法华严之圆是顿中之圆法华之圆是渐中之圆渐顿之义二经则异圆教化法二经不殊大师本意判教如是又詺圆教亦名为顿故云圆顿止观由此亦谓华严名为顿顿法华名为渐顿以是顿仪中圆顿渐仪中圆顿故。

  ▲此师立义理致圆备。

  ▲但三藏教名义似小滥以余三教亦有三故。

  此师立义下第二辨顺违于中复二初总明顺违后别为会释今初先顺后但三藏教下辨违以名滥故静法与作四种过一滥涉大乘失以大乘亦有三藏应名三藏教故二大无三藏失以彼不名三藏故三特违至教失彼云不得亲近小乘三藏学者有小乘言拣异大乘故明知三藏不唯属小四有不定失以小乘诸部有不立三故如经量部但立经律二藏故有立五藏成实三外立于杂藏及菩萨藏故以有此四失故总许其破故云名似小滥正许初失然下皆为通之。

  ▲所以尔者良以智论之中多詺小乘为三藏故成实论中亦自说云我今欲说三藏中实义故。

  所以尔者下别为会释于中三初别释藏教难次总通四教难后重通圆别定其去取今初文有四节以通五难谓上四失之外第五云何不立小乘难言四节者一出三藏名之所据二立三藏所以三明后三不名三藏所以四明不名小乘所以今初出其所据通违至教之失及滥涉大乘失谓大小乘论同立此名故滥涉之失不在于己若有难言智论之内小乘之名随自宗语三藏之称随他宗言非共名也故今释云智论是随他名成论小乘云何亦名三藏岂随他宗耶即由上义不违至教以罗什译经多依智论小乘三藏为欲成文二言双举小乘之过不在三藏但责其小心耳故诃小乘不责所诠三藏。

  ▲初对旧医戒定慧故立此三事迢然不同异后三教。

  初对旧医下第二明立三藏所以以四教之初敌对旧医之三故须特立三藏三又迢然不同故无滥涉大乘所以偏从立号亦犹五尘皆色而色独得总名故三藏虽通标总名便为小乘别教言旧医者即涅槃第二新医旧医之喻旧医即喻外道外道戒定慧者然各有二一邪二正旧医邪戒者谓狗牛等正戒者谓十善道旧定邪者九十五种所说鬼神之法或能知世吉凶现神变相也正者即四禅四无量四无色发五通是也旧慧邪者因身边见心发诸邪智拨无因果食粪裸形等也正者即是因身边见发诸世智说有因果诸善法也今佛说三藏教所明戒定慧即是新医从远方来晓八种术如来所说一戒者即五种得戒发一切律仪无作有作如五部毗尼是也二定者即依八背舍入九次第定等发六神通是也三慧者即是生灭四谛破身边二见六十二见发真无漏成十一智三无漏根是也此戒定慧一切外道尚不闻名况有其分故云初对旧医等言三事迢然不同者上对旧医下对通别圆教由不同故立三藏名即由此义诸部多名三藏从多立名非不定失。

  ▲通教意融三故别教依一法性而显三故圆教三一无障碍故。

  通教意融三故下第三明后三不名三藏所以即正通大无三藏失谓大乘虽有三藏各有融拂等义故不立名非无其体言通教意融三者融至空寂故故法句经云戒相如虚空持者为迷倒若学诸三昧是动非坐禅心随境界流云何名为定无智无得方名真智般若无知如智双寂等皆是意融三也言别教依一法性而显三者以一法性统之亦不得迢然有别一一法门不离法性故论云以知法性离五欲过故随顺修行尸波罗蜜以知法性无乱想故随顺修行禅波罗蜜以知法性本有智慧光明无痴暗故随顺修行般若波罗蜜等言圆教三一无障碍者即三而一即一而三非惟一体统之一学之中摄三皆尽一行尚具一切何况三耶。

  ▲所以不名小乘教者此教亦有大乘六度菩萨三十四心断结成真佛故。

  所以不名小乘下第四明不名小乘所以通第五难谓有难言何以不名小乘强立三藏而招多失故今通云以有大乘故不得名小彼教之中亦有菩萨谓是大乘大乘之中望之皆称三藏小乘言六度菩萨者谓三僧企耶别修六度各有满时皆是有漏未入见道以无常狠伏贪爱羊令烦恼脂消功德身肥直至菩提树下三十四心一时断结以见谛十六心八忍八智及非想一地修惑分为九品各有九无间九解脱成其十八故有三十四耳广如俱舍等言成真佛者大乘说此断惑成佛乃是八相化身小乘谓为实成故属小教故涅槃中詺执此实以为二乘曲见。

  ▲故藏通别圆之义四教互有而核其定实余三不成唯成当教中义耳。

  故藏通别圆之义下第二总通四教难谓有难言藏教亦有通别圆义乃至圆教亦有藏通别义何以不得互名而局定耶故今答云四教虽皆四义互有余三义傍不成本义如三学大德禅师虽有戒慧但成禅义以禅长故余但兼故不尽妙故不名律法余二亦然言互有者三藏教中亦有无常三乘同禀亦别为菩萨说四弘六度亦为菩萨说一切种智故故藏教有三矣通教有三者亦说三藏故应名三藏亦说道种智故应名别教亦说一切种智应名为圆别教具三者亦说三藏故亦说无生空理故亦说中道一切种智故圆教亦说三藏故亦说真空之理故亦说历劫阶位修行故亦应得余三名故总答云虽则四教各傍兼有核定不成云何不成初藏教通等不成者虽有同禀无常二乘一生得发真断结菩萨三祇不证故通义不成虽为菩萨别说四弘六度不诠别理不断别惑由约生灭四谛而起于见岂得称别虽说一切种智菩萨因中不得即具种智又此种智唯照二谛不照中道岂得称圆是则核后三义不成但成当教三藏义耳通教三不成者虽说三藏一相无相故又已得故虽说道种智只照界内俗非照如来藏恒沙功德故虽说一切种智只照二谛非照中道不思议二谛故故核三教之义不成但成通教义耳别教三不成者虽说三藏恒沙佛法无量戒定慧异生灭三故虽说无生空理是不可得空非是但空二乘同见故虽说中道一切种智非初住发心即具一切种智故故藏通圆三义皆不成但成别义耳圆教三不成者虽说三藏皆约真如实相佛性涅槃故虽有真空之理即佛性真空二乘不知何况得入虽说历别阶位法门无不与实相相应一摄一切故是则藏通别三义皆不成但成圆教义耳故云核其定实余三不成但成当教中义耳。

  ▲但判华严兼于圆别以就登地已上约寄位行布为别义故名异义同亦无大过。

  但判华严下第三重通圆别二教定其去取以彼判诸经云华严兼谓兼别教是则迷其行布谓为别教但取圆融以为圆教虽成二教各失一边合而融通方成了义顺华严宗由行布圆融二互相摄故如前行位中辨若与之者则名异义同故无大过若夺之者则失华严本意故今不取是故此段名定其去取余义广在四教要略已备。

  ▲三唐初海东元晓法师亦立四教一三乘别教如四谛缘起经等二三乘通教如般若深密经等三一乘分教如梵网经等四一乘满教如华严经等。

  三唐初海东下二先正立后顺违前中二先正立。

  ▲然三乘共学名三乘教于中未明法空名别相教说诸法空是为通教不共二乘名一乘教于中未显普法名随分教具明普法名圆满教。

  后然三乘共学下解释是则未明法空成别非四谛十二因缘等别具明二空为通不取三乘共学故前二依天台而小异以不共释一乘非合三为一。

  ▲然此师大同天台但合别圆加一乘分耳。

  ▲自言且依乘门略立四种非谓此四遍摄一切故无有失。

  然此师下辨顺违先出本义自言下正辨顺违良以自谦非摄一切故得无失若有别理推在摄不尽中故。

  ▲四贤首弟子苑公依宝性论立四种教。

  ▲论云有四种众生不识如来藏如生盲人一者凡夫二者声闻三者辟支佛四者初心菩萨。

  ▲言四教者一迷真异执教当彼凡夫二真一分半教当彼二乘三真一分满教当彼初心菩萨四真具分满教即当彼识如来藏者。

  ▲初教谓诸外道迷于真理广起异计二谓小乘于真如随缘不变二分义中唯说生空所显之理故名为半如涅槃半字三谓但得不变不得随缘故名一分而双辨二空故名为满四由具随缘不变二义故名具分。

  ▲广如彼说。

  贤首弟子下亦二先正立后顺违前中五一总以标举二论云下引论为据三言四教下正明所立四初教谓下别示其相五广如下结广从略彼疏又明此所立教依所诠法性以显能诠初教法性全隐次一法性分显三即分隐四即全显法性虽一显有不同故成四耳若约乘收其第二教即是小乘三即三乘中大乘四即一乘此亦多同光宅四乘。

  ▲然今判圣教那参邪说若对教主应如此方先立三教或如西域分内外及六师等。

  然今下辨顺违中先别破后结非前中又二先破初一后破后三今初有邪正混杂过若对教主下遮救谓恐有救言若不识邪安能知正邪正对辨则皂白分明今故遮云若欲尔者应总分邪正然后于邪正中方可分其大小等耳故为立式应如此方先分三教于儒教中方辨九流七经于道教中方论道德之别于佛教中方说大小权实则无混滥不然即如西域先分内外外中方分六师或十宗等等者等取内教之中分大小等言六师者净名有名一富兰那(名也)迦叶(姓也)二末伽梨(名也)俱奢梨(母名)子三删阇夜(名也)毗罗胝(母名)子四阿耆多(名也)翅舍钦婆罗(弊衣名也)五迦罗鸠䭾(名也)迦旋延(姓也)六尼揵陀(名也)若提(母名)子此六各起一见如第六地引。

  ▲又依涅槃为半满者后二既满不应复有一分之言既但得不变一分岂名为满又涅槃半满岂唯约二空岂彼不说妙有而诃空耶。

  又依涅槃为半满下破后三教然彼师意以真如有二分具说二分为具分唯说不变为一分但明生空为半具显二空为满今难半满乃有二义一若约第二义已称为满不合唯得一分若满中有一分义者涅槃满字亦唯一分则亦未满故云不应复有一分之言一分之言意在第三教也二有救言涅槃但约二空论半满不约真如等者则违涅槃涅槃既云空者所谓生死不空者所谓大般涅槃何得言唯约二空论半满是知二空犹是涅槃半字双照空不空方为满耳故彼经云声闻之人但见于空不见不空菩萨见空及与不空故疏云彼岂不说妙有而诃空耶。

  ▲故其所立未为允当。

  故其所立下结非也。

  ▲第五立五教略有二家。

  ▲一波颇三藏立一四谛教谓阿含等二无相教谓诸般若三观行教谓华严经四安乐教谓涅槃经说常乐故五守护教谓大集经说守说正法事故。

  一波颇三藏者案般若灯论序云中天竺国三藏法师波颇密多罗唐言明友学兼半满博综群诠丧我怡神搜玄养性游方在念利物为怀故能附材传身举烟召伴冒冰雪而越[葸-十+夕]岭犯风热而度沙河时积五年途经四万以大唐贞观元年岁次娵觜十一月二十日顶戴梵文至止京辇昔秦徴童寿苦用戒兵汉请摩腾远劳蕃使讵可方兹感应道契冥符家国休祥德人爰降有司奏见殊悦帝心其年有敕安置大兴善寺仍请译出宝星陀罗尼经般若灯论庄严论等云云言阿含者具云阿笈摩此云教也。

  ▲此释名局以观行等皆互有故。

  此释名局下辨顺违以上立义各指一经一经之中各有四谛观行等故如华严涅槃皆有四圣谛品广显其相大集等经非无观行等故。

  ▲二贤首所立五教至下当知。

  二贤首所立等者以下文依之故今略指然昔来更有耆阇法师立六种教一因缘宗教二假名宗教三不真宗教谓说诸法如幻化理四真宗教谓说诸法真空理故五常宗教谓说真理恒沙功德常恒等故六圆宗教如前诸师今不叙者前四名即衍公四宗义在立宗之初第五同第五时第六同诸师圆教故略不引又真宗说真空理常宗说真理恒沙功德常恒既真空理非常宗应同无常又三与四但法喻之别故并不引上来此方立教竟。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演义钞卷第四


卍新续藏第 05 册 No. 0232 华严经疏钞玄谈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演义钞卷第五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撰述

  ▲第二明西域者即今性相二宗元出彼方故名西域谓那烂陀寺同时有二大德一名戒贤二名智光。

  第二叙西域中文分为二先正叙后顺违前中即贤首起信论疏初义理分齐中叙之于中二一总叙源由二双释所立今初然真谛笈多波颇三藏皆是西域而躬亲在斯分教故属此方所收下二大德本是西方分教故云西域耳那烂陀者此云施无厌然案唐三藏传似智光乃戒贤弟子而今云同时者或恐名同人异或是师资不妨立义所宗复异又准无行禅师书亦云西方有二宗并行一宗无著天亲一宗龙树提婆龙树之宗玄飙才举则无著牵羊翊羽暂腾则陈那乱辙则同时定有二宗又案西域记唐三藏初遇龙树宗师欲从学法师令服药求得长生方能穷究三藏自思本欲求经恐仙术不成辜我夙愿遂不学此宗乃学法相之宗若藏和尚义分齐云法藏于文明年中幸遇中天竺国三藏法师地婆阿罗唐言日照于西太原寺翻译经论躬亲问之故有凭矣。

  ▲戒贤远承弥勒无著近踵护法难陀。

  戒贤远承下第二双释所立即为二别二中文皆有五一师资相承二所凭经论三正显所立四彰了不了五结成所凭今初戒贤中初师资中弥勒位极此为上古无著初地此为中古护法难陀未有得圣之文但是当时英彦化世未久故曰近踵。

  ▲依深密等经瑜伽等论。

  依深密等者二所凭经论深密等经等取佛地等经瑜伽等论等取对法显扬等法相之论余并可知。

  ▲立三种教以法相大乘而为了义即唐三藏之所师宗。

  立三种教下正显所立于中先总后别总中以法相大乘为了则显法性为不了唐三藏师宗者具如西域记及三藏传广说。

  ▲谓佛初于鹿苑转四谛小乘法轮说诸有为法皆从缘生以破外道自性因等又缘生无我翻外有我然犹未说法无我理即四阿含等是第二时中虽依遍计所执而说诸法自性皆空翻彼小乘然依他圆成犹未说有即诸部般若等经第三时中就大乘正理具说三性三无性等方为尽理即解深密经等。

  谓佛初下别显三教即为三别一一教中各有三定一时定谓初时等故二法定谓有空等故三经定谓指阿含等故三性等义至下当辨言具说三性三无性等者此有两重一约三性则初时约依他说有二约遍计说空三具说三性则遍计是空依圆是有以为中道二者约三性皆有约三无性皆空第一时中说三性皆有第二时中总说诸法皆悉无性者约三无性密意说耳故唯识云即依此三性立彼三无性初即相无性次无自然性后由远离前所执我法性故佛密意说一切法无性谓若显了说则双明三性三无性方是中道故为尽理。

  ▲是故于彼三时初堕有边次堕空边俱非了义后时具说遍计性空余二为有契会中道方为了义。

  是故于彼下第四明了不了然二宗义别下说十重且就深密略有四义一约三性三无性二约心境空有三约一乘三乘四约成佛不成佛即五性一性义此中且约三性空有论了不了前第三时含约五性三无性论余二门略不明之下别会中隐显而出。

  ▲此依深密所判。

  此依深密下第五结成所凭。

  ▲二智光论师远承文殊龙树近禀青目清辨。

  二智光下疏文亦五同前初师宗文殊对弥勒龙树对无著青目清辨对护法难陀护法难陀注唯识论青目注中论清辨亦注中论造掌珍论。

  ▲依般若等经中观等论。

  依般若等下二所凭经论般若等经等取涅槃法华等中观等论等取门百智论等。

  ▲亦立三时教以明无相大乘为真了义。

  亦立三下第三正立可知。

  ▲谓佛初鹿苑说小明心境俱有次于中时为彼中根说法相大乘境空心有唯识道理以根犹劣未能全入平等真空故后第三时为上根说无相大乘辨心境俱空平等一味为真了义。

  ▲又初渐破外道自性等故说因缘生发决定是有次渐破小乘缘生实有之执故说依他似有以彼怖畏此真空故犹存假名而接引之后时方就究竟而说缘生即空平等一味。

  又初渐下第四明了不了上约心境空有以立三时之教今约三性空有以明了不了义盖影略耳言以彼怖畏此真空者小乘闻空谓无物为空如空泽之空则毕竟都无恐成断灭若必无者何有因果生死涅槃徒事勤修复何所益故经云宁起有见如须弥山不起空见如芥子许故生惊怖今存假名但除其病而不除法故存依他之假有以接小心之劣机后时下第三时教缘生即空者缘生即依他依他即空不存依他空遍计也平等一味者空有一味非空外说有有外说空空有相即故无异味见空即是见有见有即是见空空有二体既同何要偏留依他但空遍计。

  ▲此三次第如智光论师般若灯论释中引大乘妙智经说。

  此三次第下结成所凭般若灯论本颂即中论五百偈题云分别明菩萨释分别即智明即是光人译异耳释论称为般若灯者照了般若般若无此不可见故又体即般若照物如灯大乘妙智经未见经本但依贤首引耳或云即般若经般若是智摩诃是大亦可妙故。

  ▲然此二三时并不能断一代时教以各有据乎相违故各别为于一类机故。

  然此二三时下第二辨顺违然藏和尚起信疏问云此二三时可和会不自答云无会无不会言不会者各各为人悉檀并是圣教随缘益物何须会之故云无会言无不会者即可会也今会此义有其二门一约摄生宽狭言教具阙以明了不了二约益物渐次显理增微以明了不了初门有二一约摄生宽狭者深密宗中初唯为小次唯为大此二时中狭故非了第三时中普为发趣一切乘者宽故为了二约言教具缺者初唯说小次唯说大各有所阙故非了义于第三时具说三乘具故为了第二门内亦二初约益物渐次者谓妙智经意初唯益小故非了义次虽益通大小不能令趣寂二乘得大菩提故非了义第三时中普得大益方为了义二显理增微者初说缘生实有次说假有故非了义第三时中显理至空会缘相尽故为了义依此会释二宗各有了不了义此贤首意谓约初门则法相宗为了法性宗非了若约后门则法性宗为了法相宗非了既皆二义了二义不了于理则齐今观贤首之意多明法性何者有二义故一以摄生宽狭对益物渐次则摄生宽为了不及益物唯大为了以言教具阙对显理增微则言教具为了不及显理尽为了思之可知二者言中虽云各有二了有二不了深密宗中二种了义亦成不了何者如摄生中以第二时唯摄大为不了第三时具摄为了者则得纯金何如杂铁纯菩萨众何如凡小同居法华唯为菩萨如何昔日被三是故应云唯摄大机为了总摄三根为不了又如言教具阙中以第二时不具为不了第三具说三乘为了者言皆关典应为不了杂以无稽应当是了纯卖真金应为贫士兀木杂货应为富商法华唯说一乘何如昔开三异是故应云唯说一极方为了义杂说三乘即为不了上二本是法相为了今皆成不了后二又成法性是了则四不了皆属前宗四种了义皆在法性恐法相者是非心生故疏不引之乃别为和会耳疏文分二先总明顺违后各别会释今初分三初总非前立谓既俱圣教不可受一非余二互相违不可二文双取故云并不能断。

  ▲深密经意为于一类餐般若者闻平等空拨无因果不了空有无二故第三时为其分析于一法上空有之义其妙智经则以一类闻说三性迷唯识者未能忘心观缘起者定谓似有故令总忘心境即事而真。

  二深密经意下会释二经恐有问云若并不许其如二经有文如何会释故今为显二经之意各有所为不可偏执偏执则互相违。

  ▲得斯意者则不相违。

  三得斯意下结成和会若得经意二家俱得受一非余则二家俱非故离之则两伤合之则双美。

  ▲然欲会二家须知二宗立义有多差别略叙数条一者一乘三乘别二一性五性别三唯心真妄别四真如随缘凝然别五三性空有即离别六生佛不增不减别七二谛空有即离别八四相一时前后别九能所断证即离别十佛身无为有为别。

  然欲会二宗下第二各别会释于中三初标列章门次广会初二后通略会释今初十对句各一对皆先明法性后辨法相如云一乘三乘别则一乘是法性三乘是法相余九例知初二次下广明后八义分齐中具显。

  ▲且初二义者由性有五一不同故令乘有三一权实。

  且初二义下第二广会初二也于中二初双标二义后别显二相所以双明者以初二义互相成故谓若立五性为了则三乘为了之义自彰以有声闻缘觉二定性故则成二乘有菩萨性成菩萨乘不定性人通成三乘无种性人三所不摄则人天乘收则五乘亦具若以一性为了则一乘义成等有佛性故名一乘无不成佛故故涅槃云佛性者名为一乘。

  ▲如法相宗意以一乘为权三乘为实。

  如法相下第二别显二相者先法相宗中二先标所宗。

  ▲故深密三时教中初皆不成次一向成是为若过若不及皆非了义第三时中有性者成无性不成方为了义故云普为发趣一切乘者又初二卷中皆云一乘是密意说故知是权。

  后故深密三时教下引文成立总为二段一名三乘为了一乘不了后明五性为了成前三乘前中引其二经初引深密虽明有性无性意成三乘言初皆不成者小乘中说独佛一人有大觉性余不说有故皆不成佛次一向成者是第二时中唯说一乘一切众生皆得成佛为一向成尽成则大过尽不成则不及故皆方便并为不了以初未堪闻大一向抑故第二时中观令欣佛一向扬故第三时中依理正说有性皆成佛非不及也无性不成佛非大过也故称实为了上明三乘是了之证又初二卷下证一乘是权。

  ▲又胜鬘经以一乘为方便故。

  后引胜鬘亦但证一乘是权耳。

  ▲大般若五百九十三中善勇猛菩萨言唯愿世尊哀愍我等为具宣说如来境智若有类情于声闻乘性决定者闻此法已速能证得自无漏地于独觉乘性决定者闻此法已速依自乘而得出离于无上乘性决定者闻此法已速证无上正等菩提若有情类虽未已入正性离生而于三乘性不定者闻此法已皆发无上正等觉心。

  大般若下第二明五性为了成前三乘则显一性一乘皆非了也于中总有五段引经而三论附出即分为五一引般若说有五性虽无第五前四既有无性必然前三可知第四云虽未已入正性离生者谓不定性人未入见道则容不定若入见道则名正定聚不容不定如入声闻见道终无回心作菩萨人言离生者见惑过患如生食在腹若入见道能离彼生故云离生至下更释。

  ▲深密第二大意同此。

  深密第二下引深密经于中二初指同前文。

  ▲又云一切趣寂声闻种性补恃伽罗虽蒙诸佛施设种种勇猛加行方便化导终不能令当坐道场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后又云一切趣寂下证有趣寂若有趣寂则五性义成。

  ▲又十轮第九亦说三乘各定差别皆以性定五故。

  又十轮下第三引十轮明定有三乘以成五性若无五性无三乘故。

  ▲故楞伽中佛告大慧有五种种性一声闻乘性二辟支佛乘性三如来乘性四不定乘性五者无性大庄严论及瑜伽论皆同此说。

  故楞伽下第四正明五性庄严瑜伽二论例同。

  ▲善戒地持虽但说二种性一有种性二无种性亦云无种性人无种性故虽复勤行精进终不能得无上菩提但以人天善根而成熟之无性瑜伽亦同此说。

  善戒下第五引善戒地持立有二性以成前无性故彼论云种性有二一有种性二无种性彼论释云种性者无始法尔六处殊胜展转相续等而言亦云者全同楞伽以前不引彼经所释故今例释不欲繁文耳。

  ▲若法性宗意则以三乘是权一乘为实。

  若法性宗下疏文亦二先标所宗。

  ▲法华经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又云初以三乘引导众生然后但以大乘而度脱之。

  后法华下引证成立长分十段一引法华双立一乘一性二引涅槃明乘性相成三重引法华明无趣寂四引涅槃第九明无无性五释引经论结成正义六广引诸经遮救定性七引涅槃遮救无性八引法华遮救趣寂九释胜鬘会一乘方便十以法华结成破立今初分二先正立一乘后立一性释成一乘今初十方佛土中等者即第一方便品偈上三句正立第四句释疑言无二亦无三者古有多说大乘师云二即第二三即第三以菩萨乘胜故为第一此即生公意而未尽其旨生公云二者第二乘三者第三乘亦应无第一第一不乖所以大故不无之既无二三一亦去矣意云今日一乘深有玄致称所以大所以大者义理深也昔三乘中大乘据未融余二则立为权若约悲智万行不乖今日之一故云不乖所以大故不无之言既无二三一亦去者昔说有三二既不立大岂独存以不收二乘又权指故亦同羊鹿俱不得故如光宅四乘中说若天台等意无二者无有声闻缘觉之二乘无三者总无昔日三乘以皆非实故宗说不同任情去取若望经意但立一实为真趣举二三皆悉不许不论大小如说世中此人独立更无与比非要别指张王二人下句释疑疑云若唯有一昔何说三又华严经云或有国土说一乘或二或三或四五如是乃至无有量故今释云若如来方便则多少皆得十方国土及昔说有三是方便耳非真实也又次下经云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又云初以三乘等者此引第二经重成三皆是权若具引者经云如彼长者初以三车诱引诸子然后但与大车宝物庄严安稳第一然彼长者无虚妄之咎如来亦复如是无有虚妄初说三乘引导众生然后但以大乘而度脱之释曰此文皆明先三是权后一为实纵饶会三归一亦是三为方便唯一为实耳。

  ▲以性惟一故故云诸佛两足尊知法常无性又第三云一相一味究竟涅槃常寂灭相。

  以性唯一下引其二文明唯一性证成一乘此句总以一性成一乘若有多性容有多乘既惟一性并同作佛故唯一乘耳故云诸佛两足尊下引证初引第一未来佛章故彼偈云未来世诸佛虽说百千亿无数诸法门其实为一乘诸佛两足尊知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于道场知已导师方便说今但引两句显诸法无性成一性义耳然上三偈诸释不同今直解经文初一偈明当佛开权终归一实故云其实为一乘次偈释说一乘所以以唯一性故谓若有二性容有两乘既唯一性故说一乘耳知法常无性者知即证知法谓所证知法即色心等一切法也常无性者所证理也即如无性理觉诸法故云何无性谓色心等从本已来性相空寂非自非他非共非离湛然常寂故曰无性而言常者谓有来即无非推之使无故曰常无性耳佛种从缘起者然有二义一约因种因种即正因佛性故涅槃云佛性者即是无上菩提中道种子此种即前常无性理故涅槃云佛性者即是第一义空无性即空义也缘即六度万行是缘因佛性起彼正因令得成佛是故说一乘者唯以佛性起于佛性更无余性故说一乘称理说也体同曰性相似名种故关中云如稻自生稻不生余谷此属性也萌干华粒其类无差此属种也二果种性关中云佛报唯佛其理不差即性义也说法度人类皆相似此种义也果之种性缘真理生故云从缘起释此偈云佛缘理生理既无二是故说一乘耳意云证理成佛称理说一此中知法常无性偈全同出现出现品云如来成正觉时于其身中普见一切众生成正觉乃至普见一切众生入涅槃皆同一性所谓无性乃至云知一切法皆无性故得一切智大悲相续救度众生谓知无性佛性同故准于下经以知无性尚得一成一切皆成况不说一乘而度脱之后偈云是法住法位等者重释前偈言是法者即前所知之法所以常无性者由住真如正位故由缘无性缘起即真由即真故上云无性言法位者即真如正位故智论说法性法界法住法位皆真如异名也世法即如故皆常住谓因乖常理成三界无常若解无常之实即无常而成常矣则常与无常二理不偏故涅槃经况之二鸟今于道场证知一切世间无常即真常理犹悬镜高堂万像斯鉴二而不二不可言宣以方便力假以言说一尚假说况有二三故知前偈即一性之文疏中略要但引一句耳又第三下此引药草喻品证一性义彼经云众生住于种种之地唯有如来如实见之明了无碍如彼卉木藂林诸药草等而不自知上中下性如来知是一相一味之法所谓解脱相离相灭相究竟涅槃常寂灭相终归于空今但略引二句以此证知则明三乘之人不知差别即一唯佛究之三即无二言一解脱者真解脱也故第二经偈云为灭谛故修行于道离诸苦缚名得解脱是人于何而得解脱但离虚妄名为解脱其实未得一切解脱释曰一切解脱即真解脱真解脱者即是一解脱味故无二味安有三乘又云常寂灭相即性净涅槃是上世间相常住也故皆一性。

  ▲涅槃亦云佛性者名为一乘师子吼者名决定说决定宣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凡是有心定当作佛三十三又云一切众生同有佛性皆同一乘同一解脱一因一果同一甘露一切当得常乐我净是名一味。

  涅槃亦云下第二引涅槃明乘性相成非但由唯一性故说一乘经明一性即一乘也即第二十七经云善男子毕竟有二种一者庄严毕竟二者究竟毕竟一者世间毕竟二者出世间毕竟庄严毕竟者六波罗蜜究竟毕竟者一切众生所得一乘一乘者名为佛性以是义故我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一切众生悉有一乘以无明覆故不能得见释曰以皆有佛性故唯一乘又佛性者即是第一义空之理理运弥载即是乘义耳言师子吼者名决定说者亦即第二十七经师子吼品释曰若不宣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则是野干设千万年在于佛法终不能作师子吼也三十三又云下引证佛性即是一乘非但因同果亦同也亦师子吼品彼明海有八德下具合之此合第三一味义经中但加标云三者一味余如疏文一甘露者正显一味甘露以喻涅槃。

  ▲又法华第三云我灭度后复有弟子不闻是经不知不觉菩萨所行自于所得功德生灭度想当入涅槃我于余国作佛更有异名是人虽生灭度之想入于涅槃而于彼土求佛智慧得闻是经唯以佛乘而得灭度等。

  又法华第三云下第三明无趣寂既无趣寂则无定性二乘一乘之义亦已显矣疏引三文谓法华智论及法华论今初即化城喻品结会世尊所化弟子经云尔时所化无量恒河沙等众生者汝等诸比丘及我灭度后未来世中声闻弟子是也我灭度后下疏全同言余国者有云随举娑婆之外一国即是若天台云余国者方便有余土也彼立四土一凡圣同居土即法相中变化土也二方便有余土三实报无障碍土即是法相中报土通自他受用四常寂光土即法性土方便一土法相所无天台依凭智论而立即下所引九十五文论云阿罗汉先世因缘所受身必应当灭住在何处而具足佛道答得阿罗汉更不复生三界有净佛土出于三界乃至无烦恼之名于是国土佛所闻法华经具足佛道如法华经说有阿罗汉我于余国等引文全同前疏又云若尔罗汉受法性身应疾得菩提何以稽留答云以舍众生舍佛道故又复虚言得道虽不受生死于菩提根钝不能疾得不如直往菩萨。

  ▲智论九十五亦同此说明知趣寂决定回心。

  释曰智论之文昭然与法华符会定知虽出三界不趣寂也故疏结云决定回心。

  ▲法华论中四声闻内决定及增上慢此二根未熟故菩萨与记方便令发心。

  法华论中下引论成上无趣寂义先引后释今初然论云言声闻授记者声闻有四种一者决定声闻二者增上慢声闻三者退菩提心声闻四者应化声闻二种声闻如来与授记谓应化声闻退已还发菩提心者若决定者增上慢者二种声闻根未熟故如来不与授记菩萨与授记菩萨与授记者方便令发心故疏文略引耳言退菩提心得记者即如身子二万佛所已曾教化又次下云我今还欲令汝等忆念本愿所行道故则非独身子又四大声闻自陈舍父逃逝明已先化第三周中引大通智胜佛所曾已广化皆是退菩提心言应化者如富楼那内秘菩萨行外现是声闻又言是故诸菩萨作声闻缘觉又阿难自忆本愿偈云方便为侍者罗睺罗偈云罗睺罗密行唯我能知之现为我长子皆是应化声闻也故知夫能对扬圣教影响其迹靡不是权而独言富楼那是应化者亦抑法华诸罗汉耳言菩萨与记者论主次前自云如不轻品中示现礼拜赞叹作如是言我不轻于汝汝等皆当作佛者示诸众生皆有佛性故此上皆论而安国法师不许其义云何有昔时菩萨预记今日会上声闻即诸弘法菩萨谓乐王等当与记也释曰既是论主自言菩萨与记亦论自释何得不依。

  ▲既云未熟明必当熟方便令发即菩提心不可不顺己宗判为论错。

  既云未熟下释上所引论文若决定声闻定不成佛则应言余二声闻根不熟故佛不与记既言未熟非永不熟也若大乘云合言不熟译者之误言未熟耳故疏结弹云未可未字不顺己宗定有趣寂便判论文错耶又上言方便令发心者彼论次前有问曰彼声闻等为实成佛故与授记为不成佛与授记耶若实成佛者菩萨何故于无量劫修习无量种种功德若不成佛者云何与之虚妄授记答曰彼声闻授记者得决定心非诸声闻成就法性故如来依三平等说一乘法故以如来法身与彼声闻法身平等无异故与授记非即具修功德行故是故菩萨功德具足诸声闻人功德未具足释曰由此论文故上云方便令发心耳言三平等者一乘平等无二乘故二生死涅槃平等三法身平等今即第三平等。

  ▲入楞伽第二第四第七皆同说二乘无实涅槃但是三昧力故后必当得无上菩提法华论中意亦同此皆是假说涅槃故云三昧胜鬘亦云言诸二乘得涅槃者是佛方便又无上依经宝性佛性二论皆说入寂二乘于三界外更受变易密严经中二乘必无灰断永灭。

  入楞伽下亦成无趣寂义言入楞伽者即后魏菩提留支所译十卷世尊入楞伽王城故云入也同引三卷经文皆说无实涅槃明知定无起寂若尔何以言得涅槃望其当分谓是无余涅槃以大乘望之但是三昧深入三昧沉空多时假云涅槃以引劣器耳法华论中意亦同此者同无实涅槃也论释七譬喻中第四为有定人说化城喻论云四者实无而有增上慢人以有世间有漏三昧三摩䟦提实无涅槃而生涅槃想如是颠倒取对治此故为说化城譬喻应知释曰既言无实涅槃明知是假说耳故与前同次引胜鬘亦成上来涅槃不实耳又无上依经等者无上依经第一说云阿难一切阿罗汉辟支佛大地菩萨为四种障不得如来法身四德一者生缘惑二者生因惑三者有有四者无有何者是生缘惑即是无明住地生一切行如无明生业何者是生因惑是无明住地所生诸行譬如无明所生诸业何者有有缘无明住地因无明住地所起无漏行起三种意生身譬如四取为缘三有漏业为因起三种有何者无有缘三种意生身不可觉知微细生灭譬如缘三有中生念念老死无明住地一切烦恼是其依处未断除故诸阿罗汉及辟支佛自在菩萨不得至见烦恼垢浊习气臭秽究竟灭尽大净波罗蜜因无明住地起轻相惑有虚妄行未灭除故不得至见无作无行极寂大我波罗蜜缘无明住地因微细虚妄起无漏业意生诸阴未除尽故不得至见极灭远离大乐波罗蜜若未能得一切烦恼诸业生难永尽无余是诸如来为甘露界则变易生死断续流灭无量不得至见极无变易大常波罗蜜阿难于三界中有四种难一者烦恼难二者业难三者生报难四者过失难无明住地所起方便生死如三界内烦恼难无明住地所起因缘生死如三界内业难无明住地所起有有生死如三界内生报难无明住地所起无有生死如三界内过失难应如是知阿难四种生死未除灭故三种意生身无有常乐我净波罗蜜果唯佛法身是常是乐是我是净波罗蜜汝应知释曰据上经文明于二乘及自在菩萨皆受变易三界之外有业惑苦甚为昭著如何断言永灭无余下疏明四种生死可捡于此论下文又广说常乐我净之相亦可知所归下言宝性佛性二论者大意同无上依经宝性论当第三佛性论当第二此卷亦广说四种生死。

  ▲如是经论其文非一永寂声闻必无明矣。

  如是经论下结成无定性声闻也。

  ▲涅槃第九菩萨品中广明阐提断善不能发心当文即云彼一阐提虽有佛性而为无量罪垢所缠不能得出如蚕处茧此则有而非无又云或有佛性阐提人有善根人无等即知无有无种性人。

  涅槃第九下第四明无无性彼经广说阐提无善根竟即云复次善男子譬如莲华为日所照无不开敷一切众生亦复如是若得见闻大涅槃日未发心者皆悉发心为菩提因是故虽说大涅槃光所入毛孔必为妙因彼一阐提虽有佛性而为无量罪垢所缠不能得出如蚕处茧以是业缘不能生于菩提妙因流转生死无有穷已上皆经文今疏但取中间意在虽有佛性之言既言虽有则非无也但未得其用耳故疏结云此则有而非无言又云或有佛性阐提人有等者即涅槃第三十六南经三十二皆迦叶菩萨品具有四句今但引第一句者是证阐提有佛性经云善男子或有佛性一阐提有善根人无或有佛性善根人有一阐提无或有佛性二人俱有或有佛性二人俱无善男子我诸弟子若解如是四句义者不应难言一阐提人定有佛性定无佛性若言众生悉有佛性是名如来随自意语如来如是随自意语众生云何一向作解此一段经延遣皆释大同小异今依荐福彼疏云今准经明佛性略有五种谓善不善无记及理果等今言一阐提有善根人无者此是不善佛性也然善根人有其二种一是离欲善根人离欲断一切不善故二是五住已上五住已上无不善性故此之二人俱无不善性也善根人有阐提人无者此是善佛性也阐提断一切善故云无也二人俱有者理及无记性也二人俱无者俱无果性也此中有者是现有非曾当也然有人执此经文谓一分善根人及一分阐提无有佛性以经说有善根人及一阐提无故善根人无者是无性不断善人阐提人无者是断善无性二人俱有者俱是有性二人俱无者俱是无性此释违经故涅槃上文云如来佛性则有二种一有二无有者所谓三十二相乃至无量三昧是名为有无者所谓如来过去诸善不善无记业因果报烦恼五阴十二因缘是名为无乃至一阐提佛性亦尔是则上从乎佛下至阐提皆有有无二性无全无性由善根人与一阐提有无二性异故得有四句此中明佛性多种有无不同不明众生多种有性无性所以得知经云或有佛性善根人有阐提人无等故不言或有善根人有佛性阐提人无佛性故谈文尚不识颠倒何能解义今此善不善因果理性无一众生悉具一切无一众生悉无一切始末以明一切众生具一切也佛与阐提亦有四句佛有非阐提者谓果性阐提有非佛者谓无明诸结性二人俱有者是理性二人俱无者善因性故阐提决有佛性又上经云若言众生中别有佛性者是义不然何以故众生即佛性佛性即众生直以时异有净不净解曰生之与性既二互相即明有众生即有佛性矣。

  ▲况前引楞伽五性自迷其文彼经第五性云五者无性谓一阐提此有二种一者焚烧一切善根即谤菩萨藏二者怜愍一切众生界即是菩萨若有众生不入涅槃我亦不入大慧白言此二何者常不入涅槃佛言菩萨常不入涅槃非焚烧一切善根者以知诸法本来涅槃不舍一切诸众生故。

  况前引楞伽五性自迷其文等者破其所引不晓经意彼之所引证无性义今释其所引还成有性非无性也何者以彼经言非焚烧一切善根者常不入涅槃则有入义也。

  ▲此意则明菩萨入而不入既云菩萨常不入非阐提者则明阐提后必入矣。

  此意则明下疏释经意。

  ▲况经自云复以如来神力故或时善根生耶。

  况经自下引经结成。

  ▲庄严第五无性亦有二种一是时边二者毕竟时边谓暂时之无即前阐提毕竟谓永无即大悲菩萨。

  庄严下引论重成同前楞伽非毕竟无性。

  ▲是知前来所引大般若深密等经皆是未说法华之前说其长时云定性无性非永定永无。

  是知前来下第五释引经论结成正义于中有二初释般若深密经意意明长时定性长时无性多劫之外定性回心多劫之外无性说有故云非永定永无非永定者结上声闻非永无者结阐提也。

  ▲诸论随佛方便成立故云定无耳故宝性佛性等论皆说以一阐提谤大乘因依无量时说无佛性非谓究竟无清净性。

  诸论随佛下二通妨难谓有难言诸大菩萨造论释义言永定永无岂是菩萨不了佛意故今释云菩萨能知随教弘阐耳故世亲造于小论则无预大乘说般若宗则性空寂灭建立唯识则性相历然及释法华一乘昭著解十地论则六相圆融余诸菩萨例此可知佛随众生机缘立教菩萨随佛亦显浅深故次下引宝性佛性则符一性。

  ▲若谓法华是第二时教为引不定二乘故说一切悉皆成佛而犹未说定性不成故名密意非了义者。

  若谓法华是第二时下第六引诸经论遮救定性于中二先正牒破后结成前非今初又二先牒救词后何以下正难今初言是第二时者彼不立为第二时教由谓一乘是密意说义当深密第二时故又以法华盛破三乘说于一乘故当第二时耳言为引不定者彼引摄论第十偈云为引摄一类及任持所余由不定种性诸佛说一乘等者彼有十意此偈有二一为引摄一类不定性声闻故二为任持不定性菩萨恐退精进故今但取初意故云为引不定性故一切悉成即一乘义既未说定性不成故是密意若作此说者。

  ▲何以自判法华为第三时教。

  何以自判法华为第三时教者彼法华疏引经云我等今日得未曾有非先所望而今自得即第三时教也又下结云为显第三时真实之教故说此经据上二文则判法华为第三时约明一乘是密意说则成法华复属第二一宗自立义语相违。

  ▲谁敢判于法华为不了耶。

  谁敢下即遮救也恐彼救言设依密意为不了者复有何过故便难云谁敢判为不了以判不了即是谤经谤经即恐招极苦报但由不信皆当作佛即是谤经岂要不信文字经卷故谤不轻但由不信汝等皆当作佛言耳。

  ▲妙智经中及梁摄论成立正法中皆以一乘居三乘后故真谛三藏部异执记云三十八年后说解节经等无量义云四十年后说法华经明知法华居后故经云临欲终时。

  妙智经等者此双引经论妙智经者即上西域三时教中第二时中明于三乘第三时中即明一乘故言一乘居三乘后次引梁论成立正法中者即第八卷末论曰佛说正法善成立释论释曰一切三世诸佛共说此法所说理同不相违背故名正法又欲显说者胜故言佛说由所说道理胜及所得果胜故名正法如来成立正法有三种一立小乘二立大乘三立一乘于此三中第三最胜故名善成立解曰既彼论亦云第三最胜居三乘后则三非子矣言真谛三藏部异执记者即宗论之异名耳言故经云临欲终时者即引法华第二信解品文经云复经少时父知了意渐以通泰成就大志自鄙先心临欲终时而命其子并会亲族国王大臣刹利居士皆悉已集即自宣言诸君当知此实我子我之所生乃至我今所有一切财物皆是子有先所出内是子所知斯即会无性定性父知子意明法华会中一切声闻皆佛真子临欲终时者喻临涅槃时也第三经末亦云若如来自知涅槃时到等明皆临涅槃时也。

  ▲若不信法华居后涅槃临终居然可信岂不亦以一乘一性破三五耶。

  若不信下又遮其救恐彼救言虽言临终说于法华临终言宽容后更说其余经故若作此救且置法华涅槃既云二月十五日临涅槃时晨朝唱灭中夜涅槃斯为最后居然可信此后必定不说别经而涅槃亦说一乘以破三乘一性破五则一乘一性亦居最后矣那言居第二时为不了耶。

  ▲若以般若为第二时法华为第三时于理即通复自为深浅第三时中普为发趣一切乘者以法华破三故。

  若以般若为第二时下复重遮救恐其救云我对般若为第二时故立法华为第三时以般若但明于空法华显中道故若作此救且纵可尔以从多分一义说故即自违于深密三时深密三时三乘为了破第二时说皆成不了故今说法华以一破三岂得同于第三时教。

  ▲明知深密三时不能定断一切圣教以未居最后故且约显一类义故分三耳义如前说若将法华望之应有四时以一乘教破前三乘故。

  明知深密下第二结成前非欲将深密三时定断一切佛法理不尽故言以未居最后故者以约时判未是穷终之极唱故如世后敕破于前敕涅槃法华居于最后故能决了有余义耳若尔不信深密岂不谤于深密经耶故下释云深密别为一类之机故非无理以诸余经虽未终极各随一类皆不相违义如前说者如前叙西域中最后会通也。

  ▲若谓佛性有二一者理性二者行性理性定有行性或无斯言可尔故涅槃云或有佛性善根人有阐提人无即是行性或有佛性二人俱有即是理性。

  若谓佛性有二下第七遮救无性于中二先牒救词后辨差当今初彼法华疏云然性有二种一者理性胜鬘所说如来藏是二者行性楞伽所说如来藏是前皆有之后性或无故今许云斯言可尔故涅槃云下引经为证。

  ▲然涅槃依于理性明其等有故云凡是有心定当作佛不言凡是有行定当作佛若谓理性定有容趣寂不成则违教理。

  然涅槃依于理性下第二辨其差当涅槃明有心作佛有心未必有行既皆作佛明约理性若有理性何以趣寂定不成佛有心定当作佛岂得相成。

  ▲是知阐提不作佛者以作佛非阐提故乃抑扬当时耳。

  是知下结示正义谓阐提实不作佛今言阐提作佛者以发心之后方能作佛从其未发心前名阐提耳故云以作佛非阐提故亦如女身不得成佛今言龙女作佛者龙女能作当佛正作佛时忽然之间变成男子岂是女身作耶阐提成佛亦复如是此约成佛若约佛性理本有之抑扬当时者言阐提无者抑挫令其发心未作阐提令其莫作若言阐提有者显扬理性令不自欺若已作阐提令速回心若速发心得佛无异是故言有未必总有果行言无未必总无理等故生公云抑扬当时诱物之妙岂可守文哉以释法显翻六卷泥洹经云除一阐提皆有佛性生公云夫禀质二仪皆是涅槃正因阐提含生之类何得独无佛性盖是此经来未尽耳由唱此言被摈武丘后大经既至圣行已下果云一阐提人虽复断善犹有佛性于是诸公轻舟迎接请唱斯经每至阐提有佛性之文诸德莫不扼腕何以至今犹存无义。

  ▲若谓法华入灭后信一乘即是变化权声闻者。

  若谓法华入灭下第八遮救趣寂于中先牒救词谓彼救云上法华第三云我于余国作佛更有异名是人虽生灭度之想入于涅槃而于彼土得闻是经入于佛慧者是应化声闻非定性入灭声闻者。

  ▲权必化实无实化谁。

  权必化实下后正破也于中二先总夺化有无用之失如有不定性声闻故菩萨化为声闻诱令回心此则化而有益今汝宗中定性决不回心何用化为定性受一乘耶故无所化之机能化便成无用。

  ▲又岂不误于一类怯弱好灭众生。

  又岂不误下纵有其化化翻成损言误于一类怯弱等者谓一类人厌生死苦又闻佛道长远心生怯弱常欲且趣寂灭若知一灭永沉彼则不敢趣灭今见变化之者从灭得起此怯弱人便谓有真趣灭得起即便趣灭希后得起汝宗一灭决定不起便成误彼令其永沉故云尔耳。

  ▲是知趣寂皆是法华前意耳。

  是知趣寂下结成正义法华已前有二意故说有趣寂一为好灭之者且顺其心谓彼念言大患莫若于有身故灭身以归无劳勤莫先于有智故绝智以沦虚智以形患形以智劳轮转修途疲而弗已不如寂灭诸患永亡故顺彼机言有永寂二者为欲恐怖不定怯弱菩萨谓有菩萨倦于广利且欲息心既闻永寂声闻一沉涅槃永不复起便生怖畏惧见小乘由此策心还行大道有斯二益权说有之不晓随宜执为究竟故法华之会广破昔非三根声闻皆与记别不在此会亦为宣陈若实是声闻必信一乘之说若不信者增上慢人第一周中犹云除佛灭后现前无佛以佛灭后解一乘义者难得其人故许不信及第三周即言余国决定受化明文若此何用偏执故言皆是法华前意耳。

  ▲又胜鬘经云若如来随彼所欲而方便说即是一乘无有二乘二乘入于一乘一乘者即第一义乘。

  ▲此意明随欲方便而说二乘明知即是一乘无有二矣。

  ▲不晓此意将上方便连下一乘而读之辄断一乘以为方便惑之甚矣。

  又胜鬘经云下第九会一乘方便之言意云若随欲说不是方便是真实者即定有三乘既随欲说是方便说非真实者则明唯有一乘故云即是一乘即是随彼所欲而方便说便为一句此是一乘所以下云即是一乘无有二乘正显一乘之义诸公错读乃云而方便说即是一乘故谓一乘而为方便斯定误矣若以名中一乘大方便者此是巧化摄物运济方便非是无实假说方便故生公云理本无言假言而言即是方便。

  ▲又彼经中广破二乘云无涅槃又云此经断一切疑决定了义入一乘道。

  ▲岂说一乘以为方便。

  又彼经中下更引胜鬘余文证成一乘真实可知。

  ▲设有方便之言尚在法华之前况复无耶。

  设有方便之言者复纵破之莫论胜鬘无一乘方便之言设纵有一乘是方便之言者亦是法华之前方便说耳及至法华亦须破三归一也况复经无此言何须强执。

  ▲法华云此经难信难解佛现在世犹多怨嫉况灭度后诚哉斯言若保执三乘五性不信一乘五性者深为可愍。

  法华云此经难信难解下第十结成破立意云以四十余年皆说三乘唯至法华独说一乘故难信解此即法师品文文云佛告药王我所说经典无量千万亿已说今说当说而于其中此法华经最为难信难解药王此经是诸佛秘要之藏不可分布妄授与人诸佛世尊之所守护从昔已来未曾显说而此经者如来现在犹多怨嫉况灭度后今疏略引言已说者法华之前谓般若等言今说者即无量义经言当说者即涅槃等所以方知诸经不及法华难信解者以法华是会三之始归一之初信解者难耳昔经虽妙犹带三乘曾未明言说唯一实涅槃之中虽明一极法华在前已破三故彼说一极便易信受法华犹如先锋涅槃同于大军先锋已破于贼后军用力不多耳又破三显一法华如收获涅槃如拾穟故涅槃三十六云昔于灵山说法华经八千声闻得授记别如秋收冬藏更无所为即其义耳若依难信之义设将己说该着华严若比法华亦为易信始成正觉便说一极上根所受不对昔权故比法华诚易信耳诚哉斯言者结定前经若保执下结成破立三乘五性即是所破一乘一性以为所立。

  ▲故百喻经第二中王改聚落五由旬为三由旬喻以喻方便于一说三后人但信于三不信于一即其事也。

  故百喻经下更引他经证成一义彼经第二云昔有一聚落去王城五由旬村中有好美水王敕村人常使日日送其美水村人疲苦悉欲移避远此村去时彼村主语诸人言汝等莫去我当为汝白王改五由旬作三由旬使汝得近往来不疲即往白王王为改之作三由旬众人闻已便大欢喜有人语言此故是本五由旬更无有异虽闻此言信王语故终不肯舍世间之人亦复如是修行正法度于五道向涅槃城心生厌倦更欲舍离顿驾生死不能复进如来法王有大方便于一乘法分别说三小乘之人闻之欢喜以为易行修善进德求度生死后闻人说无有三乘故是一道以信佛语终不肯舍如彼村人亦复如是此经即是金口良断权实显然可息诸说耳。

  ▲上约二宗各别所据则互相违反若会释者亦不相违。

  上约二宗下第三通会二宗令不相违然此会者恐于后学宗计是非以生过患故复会通虽复会通权实不失于中先总标。

  ▲谓就机则三约法则一新薰则五本有无二若入理双拂则三一两亡若约佛化仪则能三能一。

  后谓就机下正会言约法则一者非佛化法化法亦有权说三乘故今言法者佛之知见一乘可轨之法耳言新薰则五本有无二者然准法相立新薰者亦说有五立本有者亦说有五今借其言不依其义谓众生遇缘薰习三乘种性及不定无性故有五耳何者唯习近声闻成声闻定性习近缘觉成缘觉定性故法华安乐行中不许亲近声闻者恐被薰习成其性故若唯近菩萨则成菩萨性若俱习近三乘则成不定性人亦如今人偏习禅戒等即成定性三学俱习成不定性不定偏执故若都不习近三乘则成无性卒难教化故知薰习成五种性依其长时故说各别言本有无二者本有佛性理不容差故说有心定当作佛非是本有五种性也言若入理等者真理寂寥不属诸数借一以遗三三亡而一遣言穷虑绝何实何权体本寂寥孰三孰一故法句经云森罗及万像一法之所印此以一遣多也又云一亦不为一为欲破诸数浅智着诸法计一以为一此以非一遣一也故须三一两亡若约佛化仪则能三能一者随物机宜则说三乘陶练已久则便说一故下经云或有国土说一乘或二或三或四五如是乃至无有量释曰尚有无量况三一耶。

  ▲是故竞执是非达无违诤大集五部虽异不离法界涅槃各说身因佛许无非正说余义次下当会古今违顺竟。

  是故下令物除执常说权实亦莫执之此即求那䟦摩遗文偈也谓有偈云诸论各异宗修行理无二竞执有是非达者无违诤亦如胁尊者对迦腻色迦王云如析金杖况以争衣争衣则衣终不破析杖则金体无殊是故依之修行无不获益耳言大集五部虽异者谓五部僧故涅槃三十二亦云五部僧互生是非没三恶道涅槃各说身因者即第三十五经云善男子如我所说十二部经或随自意说或随他意说或随自他意说云何名为随自意说如五百比丘问舍利弗大德佛说身因何者是耶舍利弗言诸大德汝等亦各得正解脱自应识之何缘方作如是问耶有比丘言大德我未获得正解脱时意谓无明即是身因作是观时得阿罗汉果复有说言大德我未获得正解脱时谓受无明即是身因作是观时得阿罗汉果或有说言行识名色六入触受受取有生饮食五欲即是身因尔时五百比丘各各自说己所解已共往佛所稽首佛足右绕三匝礼拜毕已却坐一面各以如上己所解义向佛说之舍利弗白佛言世尊如是诸人谁是正说谁不正说佛告舍利弗善哉善哉一一比丘无非正说舍利弗言世尊佛意云何佛言舍利弗我为欲界众生说言父母即是身因如是等经名随自意说云云释曰意取各随自说者为随自意今疏所引不取随自意义但取皆正说言五百虽异皆为正说二宗小别并合佛教故不应是非故海东晓公云如言而取所说皆非得意而谈所说皆是则贵在得意亡言耳余可知矣。

  ▲第三立教开宗分二一以义分教二依教分宗。

  第三立教开宗中疏文分二先标章。

  ▲今初以义分教教类有五即贤首所立广有别章大同天台但加顿教今先用之后总会通有不安者颇为改易。

  后今初下别释分教于中三初总辨源由次言五教下正立五教后若约所说下约诠辨异。

  ▲言五教者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终教四顿教五圆教二中二先列名。

  ▲初即天台藏教。

  后初即天台下解释初小乘教易故不释以见天台立名招难故改名小乘所摄法门不异于彼故指同也。

  ▲二始教者亦名分教以深密第二第三时教同许定性二乘俱不成佛故今合之总为一教。

  二始教等者文二先正立后释名今初言二乘俱不成佛者其言犹略应云阐提二乘皆不成佛故下终教有二乘阐提皆成佛言以趣寂难成故偏举耳。

  ▲此既未尽大乘法理故立为初有不成佛故名为分。

  此既未尽下二释名也谓何名初教复称分耶由合二三两时皆未尽理故言未尽者第二时中但明于空空是初门第三时中定有三乘隐于一极故初教名并从深密二时以得云何空为初门法鼓经中以空门为始以不空门为终故彼经云迦叶白佛言诸摩诃衍经多说空义佛告迦叶一切空经是有余说唯有此经是无上说非有余说故若尔彼第三时既不明空何得名初以未显一极故特由此义加分教名故云有不成佛故名为分。

  ▲三终教者亦名实教。

  三终教等者疏文有三初立名次定性二乘下立理释名后上二下结前生后。

  ▲定性二乘无性阐提悉当成佛方尽大乘至极之说故立为终以称实理故名为实。

  二中亦对第二教二义由前定性二乘及一阐提皆不成佛故名为分亦名为始今既尽理所以名终立实教名双对前二非唯说空复说中道妙有故称实理既非分成亦名称实。

  ▲上二教并依地位渐次修成故总名渐。

  ▲四顿教者但一念不生即名为佛。

  四顿教等者初正立次释名后解妨今初言一念不生即名为佛者即心本是佛体妄起故为众生一念妄心不生何为不得名佛故达磨碑云心有也旷劫而滞凡夫心无也刹那而登正觉下经云法性本空寂无取亦无见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

  ▲不依地位渐次而说故立为顿。

  不依地位下二释名先正释。

  ▲如思益云得诸法正性者不从一地至于一地楞伽云初地即为八乃至无所有何次等。

  后引二经思益经文文显易了楞伽经语略而未周谓彼经第四先长行云大慧于第一义无次第相续说无所有妄想寂灭法颂中有七偈后二偈明不立地位云十地则为初初则为八地第九则为七七亦复为八第二为第三第四为第五第三为第六无所有何次解曰初之七句约义配同次后一句据理都泯十地则为初者同证如矣初则为八地者初地不为烦恼所动同不动矣第九则为七者第九同第七无生忍矣七亦复为八者纯无相观与八同矣第二为第三者同信忍矣第四为第五者同顺忍矣第三为第六者第三地中获三慧光第六地中得胜般若同慧义矣无所有何次者颂上经文于第一义无次第相续等今疏上句略举约义同中一句之要下句即据理都泯义已略周正意在于下句而言等者等余经文。

  ▲不同前渐次位修行不同于后圆融具德故立名顿。

  不同前渐下上约当法立名此下对他受称不同二三之渐不同第五之圆故立此名则圆顿义异不同天台圆即是顿。

  ▲顿诠此理故名顿教。

  顿诠此理下解妨难此有二难一者刊定记难和尚云上所引经当知此并亡诠显理复何将此立为能诠若此是教更何是理今为通此故云顿诠此理故名顿教谓所诠是理今顿说理岂非能诠夫能诠教皆从所诠以立若诠三乘则是渐教若诠事事无碍即是圆教岂以所诠是理不许能诠为教耶何得难言更何是理迷之甚矣又复难言若言以教离言故与理不别者终圆二教岂不离言若许离言总应名顿何有五教若谓虽说离言不碍言说者终圆二教亦应名顿以皆离言不碍言故今疏不救者以贤首不如此立何用救耶但用一句之言诸难皆破故知形虽入室智未升堂亦由曾不参禅致使全迷顿旨。

  ▲天台所以不立者以四教中皆有一绝言故今乃开者顿显绝言别为一类离念机故即顺禅宗。

  天台所以不立下通第二难谓有问言此之五教摸搭天台初即藏教二即通教三即别教第五名同天台既不立顿何用此中别立故今释云若全同天台何以别立有少异故所以加之天台四教皆有绝言四教分之教不立顿贤首意云天台四教绝言并令亡诠会旨今欲顿诠言绝之理别为一类之机不有此门逗机不足即顺禅宗者达磨以心传心正是斯教若不指一言以直说即心是佛心要何由可传故寄无言之言直诠言绝之理教亦明矣故南北宗禅不出顿教也。

  ▲五圆教者明一位即一切位一切位即一位是故十信满心即摄五位成正觉等依普贤法界帝网重重主伴具足故名圆教。

  ▲如此经等说。

  五圆教下先正立后指经既是当经义理分齐一门广说故不释耳又亦大同诸师圆教故。

  ▲若约所说法相者。

  若约所说法相者下第三约所诠辨异然贤首义分齐内第二卷广明今但略说于中上一句标下皆别释。

  ▲初小乘中但说七十五法。

  初小乘中四一约法数多少二约二空差别三约所依根本四结成有余今初言七十五法者谓五类法中有多少故谓色法十一俱舍颂云色者唯五根五境及无表二心法一即是意识三心所有法四十六谓大地法有十俱舍颂云受想思触欲慧念与作意胜解三摩地遍于一切心大善地法有十颂云信及不放逸轻安舍惭愧二根及不害勤唯遍善心大烦恼有六痴逸怠不信昏掉恒唯染大不善有二谓无惭及无愧小烦恼法有十颂云忿覆悭嫉恼害恨谄诳憍如是类名为小烦恼地法不定有八谓悔眠寻伺贪瞋并慢疑上之六类有四十六四者不相应行法有十四一得二非得三同分四无想异熟五无想定六灭尽定七命根八生九住十异十一灭十二名十三句十四文故颂云得非得同分无想二定命及生住异灭并名句文身五者无为有三一择灭一非择灭三虚空总上五类之法合七十五法比于大乘欠二十五次下当明。

  ▲但说人空纵少说法空亦不明显。

  但说人空下明二空差别以其根劣未堪闻说二空真理故故智论三十一云小乘弟子钝根故为说众生空起信云法我见者依一乘根钝故如来但为说人无我等纵说二空少未明显。

  ▲但依六识三毒建立染净根本故阿含云贪恚愚痴是世间根本等。

  但依六识三毒下明所依根本然小乘计生死根本虽有多义略举其三一计识心如顺正理论第八说经部师计以现在色心等为染净因意云如大乘中第八为所熏故二者三毒为因义如大乘能薰故今引阿含但证三毒耳而云等者谓以三毒为因缘故起于三业三业因缘故起于三界是故有一切法中论十二因缘品云众生痴所覆为后起三行以有此行故识受六道身等即其义也三者合取上二义同有能所熏方流转故若尔焉异大乘然似参经意而不同者但六识非第八为所熏纵说赖耶但有名字能熏又非七识故全不同。

  ▲未尽法源故多诤论部执不同。

  未尽法源下第四结成不了可知。

  ▲二始教中广说法相少说法性所说法性即法相数。

  二始教中下疏文分三初总次别后结今初分二先对后彰劣后对前显胜前中以相多性少故言法相宗言所说法性即法相数者说真如法性乃是百法之中六无为数。

  ▲说有百法决择分明故少诤论。

  后说有百法下对前显胜言百法者谓色有十一心法有八心所有五十一心不相应行有二十四无为有六故成百数于前七十五中加二十五谓心法加七小乘唯一意识故心所加五不相应行加十无为加三并如彼说。

  ▲说有八识唯是生灭依生灭识建立生死及涅槃因。

  说有八识下第二别明文有九节即前会二宗中十对之内法相宗中十义而皆如次对前唯第一当第三第二当第一及第二者以第三唯心真妄为对六识三毒为所依故今初第一云何对前说有八识为所依故说八过前唯是生灭明其劣后依生灭识建立生死及涅槃因者不同前教以三毒六识为因不同终教生灭与不生灭和合故摄论第一云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界即因义谓种子识等下文广说。

  ▲法尔种子有无永别是故五性决定不同。

  法尔种子下即第二对一性五性别中五性之义含前第一对一乘三乘别中三乘之义以乘性相成故但明五性则有三乘而三乘但是化法非所诠中别义故略不明含在五性之中言法尔者此明本有拣异新熏故瑜伽云种性略有二种一本性住二习所成本性住者谓诸菩萨六处殊胜有如是相从无始世展转传来法尔所得等习所成者谓先惯习善根所得显扬论云云何种性差别五种道理一切界差别可得故五中前四为有后一为无故云有无永别。

  ▲既所立识唯业惑生故所立真如常恒不变不许随缘。

  既所立识等者第三明真如随缘凝然别中凝然义上一句蹑前生灭识起言业惑者以现行第八名异熟识由过去烦恼及业熏习成种招此识果酬引业故其前六识酬满业者从异熟起名异熟生不名异熟有间断故故其八识皆业惑生故所立真如下正明不变之义若识从真如如来藏起则有随缘之义识既业惑辨生明知真如不变故唯识释真如名云真谓真实表无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若随缘变岂得称如。

  ▲依他起性似有不无非即无性真空圆成说经空义但约所执。

  依他起性下第四三性空有即离别中不即之义言三性者一遍计所执性二依他起性三圆成实性故唯识论第八云由彼彼遍计遍计种种物此遍计所执自性无所有依他起自性分别缘所生圆成实于彼常远离前性此中二颂初一释遍计次二句辨依他后二句明圆成初中有多师义今从识法初句能遍计次句所遍计后二句明所执其能遍计正义唯六七识所计有多故云彼彼其所遍计正唯依他为亲所缘依展转说亦通圆成为疏所缘故此非凡境故非亲缘其所执性若安慧师三界心及心所由无始来虚妄熏习虽各体一而似二生谓见相分即能所取如是二分情有理无此相说为遍计所执二所依体实托缘生此性非无名依他起若护法师一切心及心所由熏习力所变二分从缘生故亦依他起遍计依斯妄执定实有无一异俱不俱等此二方名遍计所执二句依他起性者众缘所生心心所体及相见分有漏无漏皆依他起依他众缘而得起故颂言分别缘所生者应知且说染分依他净分依他亦圆成故或诸染净心心所法皆明分别能缘虑故是则一切染净依他皆是此中依他起摄二句圆成者二空所显圆满成就诸法实性名圆成实显此遍常体非虚谬拣自共相虚空我等释曰遍释圆满常释成就体非虚谬释实性义此一体言贯通三处遍拣自相常拣共相非虚谬言拣于空我若尔净分依他体非常遍如何亦是圆成实耶故次论云无漏有为离倒究竟胜用周遍亦得此名然今颂中说初非后释曰此中离倒名实究竟为成胜用周遍以释圆义是则圆成有其二种一约理说二约果德故论拣云今此颂中说初非后以约三性通一切故上来论文方释圆成实言次释余文云此即于彼依他起上常远离前遍计所执二空所显真如为性说于彼言显圆成实与依他起不即不离常远离言显妄所执能所取性理恒非有前言为显不空依他性显二空非圆成实真如离有离无性故上来所释一依唯识今疏语意拣法性宗法性宗中依他无性即是圆成则依他无性无性即空空即圆成今言似有不无非即空也语则但释依他影出圆成名耳说经空义但约所执者三性之中遍计所执此一则空二性不空故云但约。

  ▲既言三性五性不同故说一分众生决不成佛名生界不减。

  既言三性下第五生佛不增不减别中之义此但义别而言全同不同前后一乘三乘但取三乘之义等谓五性之中无种性人决不成佛故有此众生守众生界如何可减。

  ▲真俗二谛迢然不同。

  ▲非断非常果生因灭。

  真俗二谛下第六对二谛空有即离别中离义于中含有二义一但明二谛别二兼明中道别言二谛别者依唯识第九有四种胜义一世间胜义谓蕴处界等二道理胜义谓苦等四谛三证得胜义谓二空真如四胜义胜义谓一真法界依瑜伽六十四有四世俗一世间世俗谓军林等二道理世俗谓蕴处界等三证得世俗谓预流等四安立世俗即安立真如以四世俗对前四种胜义则有四重二谛一世俗世间二谛谓军林为世俗蕴等为胜义二事理二谛谓蕴等即为世俗苦等为胜义三四谛胜义二谛苦等为世俗安立真如为胜义四安立非安立二谛谓安立真如为世俗非安立真如为胜义又真俗各四便成八谛世俗四者一假名无实谛二随事差别谛三方便安立谛四假名非安立谛谓二空理依诠而说但有假名不得体故胜义四者一体用显现谛二因果差别谛三依门显实谛四废诠谈旨谛然上八谛名则小异义不殊前又四重中初一世俗唯局世俗后一胜义唯局胜义中间六谛各通世俗胜义如第一胜义望前为胜义望第二为世俗故既四重二谛一一差别故云迢然不同不同法性二谛相即言非断非常果生因灭者于二谛门中曲开此义此则于俗谛中明非断常不同法性二谛互融明非断常言果生因灭者因灭故不常果生故不断故成唯识第三解阿赖耶识恒转如瀑流云恒言遮断转表非常等意云若因不灭迁至于果则名为常若果不续因无所生则堕断灭今常相续故无断常广如唯识。

  ▲同时四相灭表后无。

  同时四相下第七四相一时前后别中前后义也成唯识第二云然有为法因缘力故本无今有暂有还无表异无为假立四相(标也)本无今有有位名生生位暂停即说为住住别前后复立异名暂有还无无时名灭(别明)前三有故同在现在后一是无故在过去(拣异小乘生在未来余三现在)如何无法与有为相(难也)表此后无为相何失(总答)生表有法先非有灭表有法后是无异表此法非凝然住表此法暂有用(别释表义)故此四相于有为法虽俱名表而表有异此依刹那假立四相(结也)今疏但举灭者唯此一句异于法性不计同时故。

  ▲根本后得缘境断惑义说双观决定别照以有为智证无为理义说不异而实非一。

  根本后得下第八能所断证即离别中不即义也因明断证复说缘境根本缘真后得缘俗义说双观者亦言了俗由于证真二智双观真俗以其宗中二智不融二境不即故正双观时而常别照言断惑别者根本智断迷理随眠后得不断护法云不亲证故无力能断迷理随眠而于安立非安立相无倒证故亦能永断迷事随眠故瑜伽说于修道位中有出世断道世出世断道相传释云正体能断迷理迷事二种随眠后得但断迷事随眠断迷理时即观理境断迷事时即观事境故不即也既云根本有双断义故说双观后得既不断于迷理还成别照不同法性一断一切断也此中疏文影略若约断惑应云义说双断而实别断言以有为智证无为理者唯约根本断惑而说上明断惑此辨证理前缘境断惑但就所观以论不即今此证理就能所证心境相对明不即义能证之智则是有为所证之理即是无为故不即也。

  ▲既出世智依生灭识种故四智心品为相所迁佛果报身有为无漏。

  既出世智下第九明佛身无为有为别中有为义也佛地论第三云大觉地中无边功德略有二种一者有为二者无为无为功德净法界摄净法界者即是真如无为功德皆是真如体相差别有为功德四智所摄无漏位中智用强故以智名显一切种心心所有法及彼品类若就实义一一智品具摄一切功德法门若就粗相妙观察智摄四念住等明知四智皆有为也唯识第十云四所转得此复有二一所显得谓大涅槃又云二所生得谓大菩提此虽本来有能生种而所知障碍故不生由圣道力断彼障故令从种起名得菩提起已相续穷未来际此即四智相应心品乃至云故此四品总摄佛地一切有为功德皆尽以斯二论明皆有为今疏初两句出有为所以以从种生生则有为况能生识体是生灭所生之智安非有为既是修生有为必有有为之相谓生住异灭故云为相所迁四智摄于三身大圆镜智成自受用故说报身有为无漏。

  ▲如是义类广有众多具如瑜伽杂集等说。

  如是义类下结也。

  ▲三终教中少说法相多说法性所说法相亦会归性。

  三终教中等者疏亦有三初总次别后结今初对前始教互有少多可知言所说法相亦会归性者如说五蕴五蕴即空空即法性下文云三世五蕴法说名为世间彼灭非世间如是但假名又云有诤说生死无诤说涅槃生死及涅槃二俱不可得等又如说心心即离念法界一相华藏世界海法界无差别等其文非一故此宗中非不有相宗意显性以为玄妙令物达此速证菩提故。

  ▲所立八识通如来藏随缘成立生灭与不生灭和合而成非一非异。

  所立八识下别明文亦九段如次对前成十对义亦第一当其第三以对前次故今初即唯心真妄别中明具分唯识真心成故然法性宗十义即此经同教中义至下广引本文释之今且略引他经释耳通如来藏者如来藏即不生灭拣异前教唯生灭识故楞伽第一云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风起洪波鼓溟壑无有断绝期藏识海常住境界风所动种种诸识浪腾跃而转生既言体即常住明非唯生灭常住即如来藏言生灭与不生灭和合者即起信论文彼论具云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阿黎耶识既二和合名阿黎耶则知黎耶非独生灭谓唯真不生纯妄不成真妄和合方成藏识广如问明品辨。

  ▲一切众生平等一性。

  一切众生下即第二明一性五性别中一性义兼一乘义对前五性三乘广如前说。

  ▲但是真如随缘成立。

  但是真如下第三真如随缘不变别中通随缘义也楞伽经云如来藏为无始恶习所熏名为识藏又云如来藏受苦乐与因俱若生若灭皆明随缘成一切法也起信亦云自性清净心因无明风动成其染心等而疏云但是者蹑上而起谓上众生但是真如随缘成也由此成立不失一性对上始教但说凝然故云随缘非谓此宗无不变义由不变故始能随缘由随缘故方能不变何者谓若变自体将何随缘如失湿性将何随风而成波浪即由此义经中说言真如随缘若不能随缘体则不遍缘中缘中既无何成不变是以二义反覆相成故胜鬘经云不染而染难可了知染而不染难可了知此经二对上对即不变随缘下对即随缘不失自性也。

  ▲依他无性即是圆成。

  依他无性下第四明三性空有即离别中相即之义谓依他是因缘生法缘生无性无性故空空即圆成更无二体此中无性即无遍计之性法相宗中无余遍计无即是空故但空遍计法性宗中则依他性上无遍计性故依他即空空即无性之理无性之性即是实性故密严经云名为遍计性相是依他起名相二俱遣是为第一义中论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一因缘上三义具足无前无后故即有即空不相舍离若释三性之名大意不殊前教但融不融故分性相之二宗耳。

  ▲一理齐平故说生界佛界不增不减。

  一理齐平等者第五生佛不增不减别此但义异名乃不殊谓法性既同设一切众生一时成佛生界不减佛界不增以生佛界即是法性不可以法性增法性喻如东方虚空是众生西方虚空是佛不可以东方虚空添西方虚空令东减西增不增不减经大般若等经皆约一性平等而说。

  ▲第一义空该通真妄真非俗外即俗而真故。

  第一义空下第六明二谛空有即离别中相即义也虽有不即不离对前成即故仁王二谛品云波斯匿王言第一义谛中有世谛不若言无者智不应二若言有者智不应一一二之义其事云何佛云汝今无听我今无说无听无说即为一义二义七佛偈云无相第一义无自无他作因缘本自有无自无他作法性本无性第一义空如诸有本有法三假集假有有无本自二譬如牛二角照解见无二二谛常不即于解常自一于谛常自二通达此无二真入第一义涅槃十三云文殊师利白佛言所说世谛第一义谛其义云何世尊第一义中有世谛不世谛之中有第一义不如其有者即是一谛如其无者将非如来虚妄说耶善男子世谛者即第一义谛世尊若尔则无二谛佛言有善方便随顺众生说有二谛善男子若随言说则有二种一者世法二出世法善男子如出世人之所知者名第一义谛世人知者名为世谛善男子五阴和合称言某甲凡夫众生随其所称是名世谛解阴无有某甲名字离阴亦无某甲名字出世之人如其性相而能知之名第一义谛以上二经对前二论二宗有殊前教则八谛区分初一唯世俗后一唯胜义中间六谛上下相望各通二义而皆约事令第八谛独居事外今此二经仁王则虽有二谛知照无二涅槃则本唯一谛解惑分二斯则二而不二不二而二一二自正为真二谛故昔人云二谛并非双恒乖未曾各即其义也生公云是非相待故有真俗名生一谛为真二言成权矣即涅槃经意也梁论亦云智障甚盲瞑为真俗别执然法相务欲分折法性务在融通各据一门勿生偏滞然疏云第一义空该通真妄者真妄俱空非独真空妄有妄空真有也而言第一义空者非无物为空乃即妙有之空也真非俗外者明不异也影取俗非真外即俗而真者明相即也影取即真而俗而不云俗非真外即真而俗者一则影取如上所明二则以妄必是真亦有真非妄故如波即湿有湿非波即静水故即佛已证故但言随顺观察世谛即入第一义谛无有随顺观察第一义却入世俗故故上涅槃中文殊双徴如来但云世谛即第一义。

  ▲虽空不断虽有不常。

  言虽空不断等者由上二谛既融令不断常中道妙旨不唯约事此即中论及智论文且约空为真谛有为俗谛者空是即有之空故虽空不断斯则即俗之真也不同始教如龟毛兔角方说名空虽有不常者有是即空之有故此有非常斯则即真之俗也若有定是有便堕常见故中论云定有则着常定无则着断是故有智者不应著有无非断非常即是中道若灭故不常续故不断但俗中一义耳上则不坏有无而离有无有之与无非一非异故成中道若其一者有无之义俱坏若其异者便堕断常何者若法定有有相则终无无相如说三世有者未来中有迁至现在转入过去不舍本相是则为常又定有者应不从缘不从缘者堕无因常若法定无先有今无是则为断若不融二谛明空有者决不能袪断常之见。

  ▲四相同时体性即灭。

  四相同时下第七四相一时前后别中一时义也以性灭为灭故得同时故楞伽云初生则有灭不为愚者说一切法无生我说刹那义净名云汝今即时亦生亦老亦灭故又云过去已灭未来未至现在无住三世皆空故体性即灭乃会相归性也故起信论云若得无念者则知心相生住异灭以无念等故而实无有始觉之异以四相俱时而有皆无自立本来平等同一觉故前教假立四相故一不同时此教以所相法体随法性而融通故能相之相亦生灭而无碍。

  ▲缘境断惑不二而二有能所断二而不二说为内证。

  ▲照惑无本即是智体照体无自即是证如非智外如为智所证非如外智能证于如。

  缘境断惑下第八能所断证即离别中即义故十地经云非初非中后论云是断结相此智尽漏为初智断为中为后答云非初智断亦非中后偈云非初非中后故若尔云何断耶论云如灯焰非唯初中后前中后取故谓唯取一时则不能断三时总取方说能断假三时断则无定性何者初若能断不假中后后若能断不假初中既假三时故知无性一一推徴三皆不断是故经言非初非中后由三时无断方能断结是故论云前中后取故论主总取三时方显三时无断经论言反意乃相成经则约性论则约相性相无碍方能断结大意如此而疏有二节初总明无断之断后别明内证之相今初文亦影略若约缘境应云不二而二有能所照二而不二即智证如今且约断惑不二而二有能所断者以能断是智所断是惑惑体智体无二体故故名不二故涅槃云明与无明其性无二愚者谓二智者了达知其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不坏相故有能所断即名为二二而不二说为内证者以能合所故惑即如故。

  ●照惑无本下别明内证之相谓二智各有二能一能断惑二能证理上说断惑今明证理言照惑无本即是智体者寻此妄惑都无根本非内非外亦非中间三世推求都不可得从无住本颠倒妄生既以无住而为其本则无本矣无住之本即实相异名故此惑本便是智体智体惑体无二体也言照体无自即是证如者即此智体本唯无念不能自立因惑说智智不自名智无自性即是如体无心存智是曰证如若以智会如非证如矣非智外如为智所证下反成上义智即是如如即是智法界寂然曰如寂而常照曰智岂离寂外别有智耶上二句举智收如智外更无如矣下二句举如收智如外岂有智耶若智外有如智则收法不尽若如外有智如则不遍智中举一全收不容相并此即回向经文更有文云无有少法与法同住则显法性无容并真二既不存一亦奚立如斯断证唯实教宗不同前宗决有断证。

  ▲世出世智依如来藏始本不二则有为无为非一非异故佛化身即常即法不堕诸数况于报体即体之智非相所迁。

  世出世智下第九佛身无为有为别中无为义也文中先出所以若法相宗从生灭识生则是有为今依如来藏斯依常故能依亦常始谓始觉本谓本觉本觉理有众许是常始觉修生义同无常今以始同本无复始本之异岂无常耶若是无常何得而言无有始本之异以一常一无常故今言不异明即是常言则有为无为非一非异者以约依生义同有为全同藏性故即无为本觉义同无为始觉即是有为今说始本明其不一始本无二明其非异故佛化身已下正显无为化身最劣尚是常住报身更胜安得无常化身即常涅槃经文故彼经云吾今此身即是常身法身恐人谓言但是不断之常非凝然常凝然常者即是法身今云即是常身法身明知化身即是法身凝然常也不堕诸数即净名经弟子品云佛身无为不堕诸数以诃阿难谓佛化身有小疾故上举二经明化身常下况报体安得不常言即体之智者若体外有智体常智无常即体之智体既四相不迁智亦无能迁矣智若可迁体亦可迁以相即故故涅槃第二云若善男子欲护正法勿说如来同于诸行不同诸行唯当自责我今愚痴未有智眼如来正法不可思议是故不应宣说如来定是有为定是无为若正见者应说如来定是无为何以故能令众生生善法故生怜愍故如彼贫女在于恒河为爱念子而舍身命善男子护法菩萨亦应如是宁舍身命不说如来同于有为当言如来同于无为以说如来同无为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彼女人得生梵天何以故以护法故云何护法所谓说言如来同于无为善男子如是之人虽不求解脱解脱自至如彼贫女不求梵天梵天自至乃至云文殊师利外道邪见可说如来同于有为持戒比丘不应如是于如来所生有为想若言如来是有为者即是妄语当知是人死入地狱如人自处于己舍宅文殊师利如来真实是无为法不应复言是有为也如是等文诸经皆有涅槃中意初则为与无为二俱双遣后于此二中宁说无为不应宣说是有为也今明三身既得相即为与无为本融如是解于如来是为真实观佛余义至下当明。

  ▲如是类义亦有众多次第对上如楞伽等经起信等论若会上二宗广如别说。

  如是义类下结广从略兼示法源令知有据。

  ▲四顿教中总不说法相唯辨真性亦无八识差别之相一切所有唯是妄想一切法界唯是绝言五法与三自性俱空八识及二无我双遣诃教劝离毁相泯心生心即妄不生即佛亦无佛无不佛无生无不生如净名默住显不二等是其意也。

  四顿教中总不说法相唯辨真性等者意云但诸经中一向辨真性处即属顿教言亦无八识差别之相等者八识心王尚无差别况心所变岂当有耶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故起信论云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妄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是故一切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以一切言说假名无实但随妄念不可得故故疏云一切所有唯是妄想言一切法界唯是绝言者又拂前真性辨离言真如故起信论次文即云言真如者亦无有相谓言说之极因言遣言此真如体无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无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当知一切法不可说不可念故名为真如故疏云皆是绝言也言一切法界者界者性义以一切法性皆离言故亦通四种法界皆不可说故名无得物之功物无当名之实故理本无言故事理交彻不可作事理说故事事相即不可作一多等说故说名名不尽不可以一名詺故理圆言偏言不及故无有一法非实相故言五法至双遣者皆如楞伽虽明五法名相妄想正智如如五皆空寂何者谓迷如以成名相妄想是生悟名相之本如妄便称智则无名相妄想唯如智矣智因如立智体亦空如假智明本来常寂故并空矣况八识约事皆缘生性空因有我法说二无我我尚叵得无我宁存故中论云诸佛或说我或说于无我诸法实相中无我无非我故双遣也言呵教者谓以心传心不在文字故劝离者乃有二义一令离教成上呵教二令离法法虽无量不出色心离心心如离色色如故令皆离则契心体离念矣毁相约境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故泯心约智了境相空假称为智相既不有智岂有真心境两忘则皆泯绝心无心相即是安心故说生心即妄不生即佛言生心者非但生于余心纵生菩提涅槃观心见性亦曰生心并为妄想念相都尽方曰不生寂照现前岂不名佛故达磨碑云心有也旷劫而滞凡夫心无也刹那而登正觉言心无者非了心空不生于了耳故下经云一切法无生一切法无灭若能如是解诸佛常现前言如是解者如不生解而无解相非谓空解于不生耳言亦无佛无不佛无生无不生者重拂前迹为迷众生言即心即佛既无众生何曾有佛故经云平等真法界无佛无众生执佛言无佛非谓是无佛故云无不佛矣则遣之又遣之若少所得皆是妄想故佛藏经第一云舍利弗乃至于法少有所得者则与佛诤与佛诤者皆入邪道非我弟子又只詺无佛以为真佛故言无不佛耳故下经云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若有生心生心是妄故说不生佛尚不有何有无生作无生解还被无生之所缠缚故云无不生矣又一切法不生则般若生故云无不生矣则生与不生反覆相遣亦反覆相成唯忘言者可与道合虚怀者可与理通冥心者可与真一遣智者可与圣同故引净名嘿住以显不二是也然净名第二入不二法门品前有三十二菩萨各说不二法门后问文殊言何等是入不二法门文殊师利曰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于是文殊师利问维摩诘言我等各自说已仁者当说何等是入不二法门时维摩诘嘿然无言文殊师利叹曰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为真入不二法门然此经意前后相成共显深意若辨优劣或三重四重言三重者一诸菩萨以无二遣二则是以言显法似有不二可说便是对二明不二非绝待也二文殊以言遣言明无不二可说今忘言会旨三维摩诘以无言显理谓本自无言不须更遣故为三也而言四者文殊师利以言印彼又明言即无言非要离耳若欲合者然后三段反覆相成但为一义初文殊以言显无言次净名以无言印无言后文殊以言印无言三段二人共显言绝之理故前三十二菩萨以无二遣二彼二大士以无言遣言则但有二节若更合者若无诸菩萨以言遣二空有绝言何由显理是则前诸菩萨假言显理后二大士以无言显理言与无言双亡皆真不二矣故虽三节一致无违今取最后故云如净名嘿住也。

  ▲五圆教中所说唯是无尽法界性海圆融缘起无碍相即相入如因陀罗网重重无际微细相容主伴无尽十十法门各摄法界义分齐中当具宣说。

  五圆教等者义广理深非略可尽故彰其宏奥别立一门然在立教之终故须略举言十十法门者一一法中多明十故十身十忍十眼十通十种玄门出十所以表义无尽彰异余宗故文文之中多皆十句一一十句六相圆融方显教圆广如下辨。

  ▲二依教开宗宗乃有十如经宗中辨。

  ▲第四总相会通曲分为二先通会诸教后会化仪前后。

  第四总相会通中文多易了随难则释。

  ▲今初诸德立教各自所据今虽立五亦会取诸说略有五重。

  ▲一或总为一谓唯是如来一大善巧摄生方便一音所演则前之二师立一音者不失道理。

  ▲二或开为二此更有三一对小显大初是半字后四皆满则无违二藏等言。

  ▲二对权显实则前二是三乘后三为一乘则不违法华四乘。

  ▲三者三四二教虽则泯二异前而对三显一曲巧顺机后一直显本法一向不共如智论说此同印公平道屈曲。

  言三者又三四二教虽则泯二异前者三即终教四即顿教此之二教俱明一乘故云泯二则异前始教存三乘也而言虽者虽明一乘由是对三显故同前二教亦入屈曲之数则前四教皆屈曲收后之一教方是平道故顺印公。

  ▲三或分为三初一小乘次一三乘后三一乘或唯后一是不共一乘智论指此以为不共大品等经共二乘说故此三亦顺四乘又梁论第八云如来成立正法有三种一立小乘二立三乘三立一乘第三最胜故名善成立此亦同妙智经真谛三藏部异执记第二卷中亦同此说。

  此三亦顺四乘者初一小乘次一三乘此二皆是三乘教摄以初小乘即三乘中之小乘故后三是一乘故为四乘也又梁论下证成三一之义前会三乘一乘中已引及妙智部异执并如前引。

  ▲四或分为四此亦二明一中间三教存三泯二别故开之为四一别教小乘如四阿含等二同教三乘如深密等三同教一乘如法华等四别教一乘如华严经。

  一中间三教存三泯二别者始终顿三名为中间以初有小乘后有圆教故曰中间而始教存三故别为一教终顿二教泯二是同故合为一教下列四中云三同教一乘即合终顿二教也。

  ▲二约历位无位开渐及顿故分为四总合二三以为渐教余皆如名。

  二约历位无位等者始终二教皆悉历位顿教不历故合始终以为渐教余皆如名者一小乘教二渐教三顿教四圆教则渐是新加余三如来名也。

  ▲五或分为五如前所立以渐中有始终故。

  ▲然取多分略指数经实非局判以一经中容多教故。

  然取多分下遮外难恐有难云既破昔人不许指于一经以为一教如何前立教中亦云如法华等故今通云从多分说所以略指实不局判一经以为一教故下出所以云以一经中容多教故上来开合遍故理无不尽依此亦可总判教言若唯为一难见浅深非判教也若欲判者当渐开之且分为二一方便教二真实教故法华云开方便门示真实相亦即半满又方便即随他意语真实即随自意语又方便是三乘真实是一乘然诸经中对小显大即以二乘为方便大乘为真实若对权显实则以三乘为方便一乘为真实则于方便之中更分为二一小乘二大乘就真实中亦分为二一行布二圆融行布即始终之教圆融即是圆教又小乘居然易别大乘之中有多差别一直显一乘如华严二开权显实如法华三会权归实如涅槃四斥权赞实如净名思益五权实双明如诸般若六带权说实亦如般若七带实明权亦如般若胜鬘小似法华央崛小似涅槃于上七中有似其类之经各以类摄若就大乘分宗亦可有四一法相差别宗多说相故二相想俱绝宗多约性故三性相无碍宗事理相即故四圆融具德宗以理融事故故如来圣教意趣无边不可局执今且依古势故如疏明耳。

  ▲第二化仪前后者今辨如来一代时教略启十门一本末差别门二依本启末门三摄末归本门四本末无碍门五随机不定门六显密同时门七一时顿演门八寂寞无言门九该通三际门十重重无尽门。

  ▲初中本末同时始终一类各无异说。

  本末同时下本是一乘末即小乘三乘然非前后从初得道迄至涅槃此三类教同时并行故云本末同时言始终一类者若小始终俱小若三始终俱三若一则始终俱一故云始终一类各无异说。

  ▲然有三位一若小乘中则初度陈如后度须䟦中间亦唯说小益小如四阿含经及五部律二若约三乘则始终说三通益三机如密迹经等三若约一乘则始终唯为圆机说于圆极如华严经等其中不通小乘复摄九世该于前后更无异说。

  次然有三位下别出其相。

  ▲然此三类依于此世根性定者常开如上一类之法故佛所演各通终始更无前后。

  然此三类下拣滥谓恐有执言小乘始终定者岂非定性声闻故拣之云谓非一人多世同闻一类以容转根器故非定性亦非通取不定性人要约一世一类定者。

  ▲二依本起末门此有五类谓初为菩萨说大二为缘觉三为声闻四为善根众生五为邪定如出现品日照高山及三千初成喻中广辨其相皆明先大后小。

  如出现品下文甚分明此应广引。

  ▲约法名从本起末以于一佛乘分别说三故十八本二皆大乘出故约机各是一类之机非约一机前后大小。

  约机等者拣滥也非是一人先大后小故若一人身则明先小后大乃摄末归本门中有之故摄末归本门中有二类人一者一人备历小大如四大声闻等二者先禀小人未必后时禀大以小性定故而闻后时说大故异前始终俱小后禀大人未必要从小来以有顿悟机故而知先来说小故非始终俱大。

  ▲三摄末归本门者依无量义初时说小次说中乘后时说大故法华亦云初转四谛深密妙智虽后二时三一不同皆先小后大。

  法华亦云等者即第二经诸天说偈偈云昔于波罗奈转四谛法轮分别说诸法五众之生灭今复转最妙无上大法轮此法甚深奥少有能信者等。

  ▲四本末无碍门者谓初举照山主之极说明非本无以垂末后显归大海之异流明非末无以归本故本末交映与夺相资方为摄生之善巧矣是故通论总有五位一根本一乘如华严经二密意小乘三密意大乘四显了三乘上三如深密五破异一乘如法华。

  ▲上之四门圆通无碍是则前后即无前后无前后之前后耳。

  上之四门者通结上也所以此中结者前之四门义已略周藏和尚立但有前四今疏顺彼且将略毕故此结之下之六门复傍收异义以显玄奥。

  ▲五随机不定门者此上四门初门明三类机始末常定次门明五类机异时常定第三门明一类机自浅之深第四门明二类机初机闻顿后机从浅至深更有一类不定之机或从小乘次入三乘后入一乘亦有从小直入一乘或多类机随闻一句异解不同。

  更有一类机下上来条例前之四门生起第五明第五门非前四摄也。

  ▲六显密同时者若异闻互知是显不定。

  六显密同时者是天台八教中秘密不定之二教也。

  ▲若互不相知即是秘密。

  ▲秘密同时亦无前后。

  ▲七上来诸门一时顿演。

  一时顿演者如来于一语言中演说无边契经海无论大小三一显密一刹那中皆具演耳。

  ▲八从初得道乃至涅槃不说一句。

  八从初得道等者即寂寞无言门谓涅槃楞伽等经皆有此说涅槃二十六云若知如来常不说法是名具足多闻大般若四百二十五云我从成道已来不说一字汝亦不闻五百六十七云众生各各谓佛独为说法而佛本来无说无示净名第一云其说法者无说无示其听法者无闻无得佛藏经第一念佛品云佛告舍利弗不能通达一切法者皆为言说所覆是故如来知诸语言皆为是邪乃至少有语言不得真实上所引经但明不说未出不说所以若楞伽经兼出所以故第三云大慧复白佛言如世尊所说我从某夜得最正觉乃至某夜入般涅槃于其中间不说一字亦不已说当说不说是佛说大慧白佛言世尊如来应正等觉何由说言不说是佛说佛告大慧我因二法故作是说云何二法谓缘自得法及本住法是名二法因此二法故我作如是说云何缘自得法若彼如来所得我亦得之无增无减缘自得法究竟境界离言说妄想离文字二趣云何本住法谓古先圣道如金银等性法界常住若如来出世若不出世法界常住如趣彼城道譬如士夫行旷野中见向古城平坦正道即随入城受如意乐偈云我某夜得道至某夜涅槃于此二中间我都无所说缘自本住故我作如是说彼佛及于我悉无有差别有云佛无色声总有五义一遮过显德二真俗二谛三传古非作四悲愿所成五本质影像初者为遮过患故云不说非显实德故说非无如十卷楞伽第八云如来不说堕文字法若人言如来说堕文字法者此即妄语佛性论第二云如来无有色声粗相功德可得兜率偈云色身非是佛声音亦复然亦不离色声见佛神通力此上皆显有过失之色声则佛非有无过失之色声则佛非无二真俗二谛者真谛离相故明无说俗谛随机故非无说仁王观空品云若有修习说听即无听无说如虚空法同法性一切法皆如也三传古非作者谓佛所说但是传述古佛之教非自制作般若论云须菩提言如来无所说此义云何无有一法唯独如来说余佛不说故四悲愿所成者谓佛所有无尽三业应众生者皆是旷劫悲愿为因顺众生感非自所有故说佛果无有色声然即以此为他为自故亦有说下文云如来不出世亦无有涅槃以本大愿力显现自在法亦此意也五本质影像者谓佛三业平等普应无彼差别影像色声故说非有然即与彼差别闻见为增上缘因质有影故说非无下经云诸佛无有法佛于何有说但随其自心谓说如是法由上五义会诸圣教说默无碍皆悉有理然上五义刊定记有而引文杂乱今上所引颇为改易所以疏不引者以不出楞伽二因故谓初一即缘自得法自所得法即是证道证法在己离过显德次三即缘本住法本住即古先圣道二即所证三四即教道传古非作即古先圣道悲愿所成即兼因果耳其本质影像但通相说本质无者顺自所证故影像有者顺古圣人即体用故故云宗通自修行说通示未悟不出此二故略不明但引不说之文即知有不说之义耳小有异相故今叙之上虽说默之由皆兼有说之意故思益第三云如佛所说汝等集会当行二事若圣说法若圣默然何谓说法何谓默然答云若说法不违佛不违法不违僧是名说法若知法即是佛离相即是法无为即是僧是名圣默然又善男子因四念处而有所说名圣说法于一切法无所忆念名圣默然斯皆正说之时心契法理即不说耳明非缄口名不说耳余门可知。

  ▲九此上诸门尽通三际。

  ▲十上之九门随处随时重重无尽皆无前后。

  ▲后之二门正是华严境界融取前八亦不离华严之用。

  上来藏教所摄竟。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演义钞卷第五


卍新续藏第 05 册 No. 0232 华严经疏钞玄谈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演义钞卷第六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撰述

  ▲第三义理分齐已知此经总属圆教未知圆义分齐云何。

  第三义理分齐中疏文分二先总明大意后今显别教下开章别释前中分三初结前生后二总显深广三结属所摄今初两句前句结前谓前教摄中不别明摄者以五教第五指于此经义当已摄况诸师立教皆以华严为圆故知圆摄后未知下一句生后。

  ▲然此教海宏深包含无外色空交映德用重重语其横收全收五教乃至人天总无不包方显深广。

  然此教海下第二总明深广有法喻合今初至方显深广法说也初二句总标宏大也即是广义色空交映德用重重释深也然言含法喻如海傍无边涯连天一色空彻海底海映空天即下四门之二总摄归真并皆空净事理无碍即交映色空色不碍空空不碍色也德用重重即唯明深具十玄门重重无尽即事事无碍如海十德互相周遍语其横收下释上广也如下二地中说人天十善等即其文也总无下双结深广。

  ▲其犹百川不摄大海大海必摄百川虽摄百川同一咸味故随一滴迥异百川。

  其犹下喻明可知。

  ▲前之四教不摄于圆圆必摄四虽摄于四圆以贯之故十善五戒亦圆教摄尚非三四况初二耶。

  前之四教下法合以四教合于百川圆教合于大海于中先正合后解妨今初言尚非三四况初二耶者合前故随一滴迥异百川即举胜显劣三即终教四即顿教初二即小乘及与始教虽有戒善是圆教戒善尚不同终顿之胜以彼不能事事无碍故况初二之劣以彼尚不得二空及事理无碍等故其犹大海尚异江河况于沟洫。

  ▲斯则有其所通无其所局。

  斯则等者二释妨也谓有难言先则总收后则总拣二义天隔何以会通故为此释总收者约其所通如圆教中有小乘戒善四谛因缘有始教十地十如八识四智有终教中事理无碍有顿教中言思斯绝等如海有百川之水水义同也后总拣者约无其所局如小乘唯人空自利始教五性三乘终教不说德用该收顿教一向事理双绝等如彼百川不同咸味不具十德海则无之。

  ▲故此圆教语广明无量乘语深唯显一乘。

  故此圆教下结属所摄于中三初总显深广次一乘有二下别释深义后通妨难。

  ▲一乘有二一同教一乘同顿同实故二别教一乘唯同融具德故。

  二中言同教者谓终顿二教虽说一性一相无二无三不辨圆融具德事事无碍故非别教而别教中有一性一相事理无碍言思斯绝同彼二故。

  ▲以别该同皆圆教摄。

  以别该同下三通妨难谓有难言既同顿同实何异顿实故此通云即此同中必有别义如事理无碍必即事事无碍耳犹彼江水入海亦咸。

  ▲今显别教一乘略显四门一明所依体事二总摄归真实三彰其无碍四周遍含容各有十门以显无尽。

  今显别教下第二开章别释中二先标章。

  ▲初中十者一教义二理事三境智四行位五因果六依正七体用八人法九逆顺十应感。

  后初中下依章别释释初章中三初具列次略释后结广从略。

  ▲教即能诠即前五教乃至光香等义即所诠即五教等一切义理理即生空所显二空所显无性真如等理事即色心身方等事。

  言教即能诠下二略释也但释二对言乃至光香等者谓诸法显义但能诠理并为教体如下教体中明有以光明而为佛事等是也义即所诠一切义理者如前立教中约所诠教别七十五法八识等义十对法等皆是义也言理即生空等者具五教理生空所显是小乘教理二空所显是始教理无性真如是终教理而言等者等余二教之理谓顿教理亦即无性真如体绝安立如性双遣亦不离如圆教之理总融诸法无有障碍耳言事即色心等者等取其余事类如身广有多身谓六道四圣等若事门中无不此摄。

  ▲余可思准。

  余可思准者即余八门谓三境智者即五教所观之境能观之智总收不出二谛二智别即初小乘四谛涅槃为境无漏净慧为智及他心等十智始教亦通四谛二谛等为境加行根本后得等智终教则是三谛等境权实无碍等智顿教则无境为境绝智为智圆教则无尽之境无尽之智四行位者五教修行不同得位差别位通因果因果自互不通如七方便等为因须陀洹等为果等觉已下皆因妙觉为果等依即国土正即佛身等体则法报等用则应化等人则觉者等法则菩提等逆则婆须无厌等顺则观音正趣等应即赴感佛及菩萨等感即当机菩萨众生等各随五教以辨差别诸教具有故云可思又此十对初一为总后后渐略若辨次第者如来说能诠之教诠所诠之理则无法不尽法有教理行果行果并在所诠理中故二就所诠理虽复众多不出事之与理即性及相无法不摄三理该下八且置而勿论就其事中不出境智四智观于境便有造修之行所成之位五行位未极总属因收极则为果六果中多法不出依正因亦有之七随依正中皆有体用如正中体者法报用者应化依中体者法性等利用者应物随现交入无碍因门例然八正中自有人法不同以法成人以人知法九于人中逆化顺化十人之逆顺必有感应宜逆化之感则婆须等应之宜顺化之感则文殊等应之若依后后开一成二则法弥多矣谓如果分依正为二因亦如之则有四矣正有体用依亦如之则成八矣如是相望展转成多不必全尔故不为此释耳又此十对就其正意总相该收以为十玄所依体事若以义取随一事上即有十对如下胜音莲华处说故下但约一尘即具十对。

  ▲第二总摄归真实者。

  ▲即真空绝相。

  ▲经云法性本空寂无取亦无见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亦有十义如法界观。

  第二摄归真实者疏文有三初标章次即真空绝相者即指法之本后经云下引文证成二中杜顺和尚法界观中总有三观一真空绝相观二事理无碍观三周遍含容观即今疏后之三门总摄归真即真空绝相于中自有四句十门一会色归空观二明空即色观三色空无碍观四泯绝无寄观此为四句前二各四故为十门初句四门者前三同言色不即空以即空故释则不同一明不即断空以即真空故二明青黄不即真空以青黄无体故即是真空三空中无色可即空故云不即空以会色归空无有体故即是真空上三以法拣情四色即是空以无性故如色既然万法皆尔第二明空即色观亦有四门前三门准前言同释别但翻云空不即色以即色故亦有三义一断空不即色以真空必不异色故二以空理非青黄故非色非青黄之真空必不异青黄故云即色三空是所依故不即色必与能依为所依故云即色也上三拣情四空即是色凡是真空必不异色故第三色空无碍观者谓色举体是真空故色不尽而空现空举体不异色故空即色而空不隐故无碍一味第四泯绝无寄观者谓此真空不可言即色不即色即空不即空一切皆不可不可亦不可此语亦不受迥绝无寄言解不及以生心动念乖法体故以前八门拣情显解第三门解终趣行第四门正成行体由解成行行起解绝上皆法界观义所以疏中不广引者以第三色空无碍滥于第二事理无碍观故彼所以立者以第四泯绝无寄泯前三故故名真空绝相今但取一门总意亦即泯绝无寄又欲令四门成四种法界故初门即事此门即理三即事理无碍四即事事无碍故。

  ▲第三彰其无碍然上十对皆悉无碍今且约事理以显无碍亦有十门。

  第三事理无碍观中疏文分三初总标二一理遍于事下别释三上之十事下总结今初言十对皆悉无碍者谓一教义无碍二理事无碍三境智无碍乃至十应感无碍今且约事理无碍者事理是所诠法中之总故又诸处多明理事无碍故为成四法界故。

  ▲一理遍于事门。

  ▲谓无分限之理全遍有分限事中。

  ▲故一一纤尘理皆圆足。

  一理遍于事下第二别释十门即为十别一一门中多先正释后会前义即前性相不同中十对之义或一门会一义或二门同会一义或一门以会多义至文当知又十对中唯会法性以是同教一乘义分齐故如前云三乘一乘别今但会一乘五性一性别但会一性十对皆然今初第一门不会至第二门一时会故疏中三初标门。

  ●次谓无分限下正释谓理不可分故无分限事随缘别故分位历然而不相离故得相遍今明理不异事故遍事中。

  ●后故一一纤尘下结成遍义若不全遍则理可分事不全摄亦不即理如一纤尘事事皆尔正遍此时不妨余遍故亦非余处无理全此全彼亦非二理。

  ▲二事遍于理门谓有分之事全同无分之理故一小尘即遍法界。

  二事遍于理门者文中二先正明后会前前中所以要全同者以事无别体还如理故若不全同则不如理色不异空义不极成然相遍二门超情难见何者谓事既有分理即无分如何得遍若尘遍法界尘应非小理遍同事应如小尘今明由事与理有非一非异义故以非异故全同以非一故不坏分无分别则事理两分如海与波一波全遍大海以同海故大海全在小波以海无二故全在一波亦全在诸波同一海故。

  ▲由上二义互该彻故皆同一性。

  由上二义下二会前义于中分二先会一性后会一乘前中三初明一性无性二明成佛不成佛三明无性即佛性初中先正明后引证前中谓事有分限理无分限五性约事一性约理今理遍于事则一性之理全在五性之中事遍于理五性即是一性故云互该彻故皆同一性。

  ▲故出现品云如来成正觉时于其身中普见一切众生成正觉乃至普见一切众生入涅槃皆同一性所谓无性。

  故出现下二引证此文释通二义一正是事事无碍义以众生及佛皆是事故今取释文皆同一性之义故证事理无碍由理遍事故生随理而在佛中。

  ▲理遍事故一成一切成事遍同理故说都无所成。

  理遍事故下第二明成佛不成佛义谓理无二实故该多事而皆成也理如虚空故事同理而无成矣。

  ▲经云譬如虚空无成无坏。

  经云譬如下引证亦出现品成正觉中义引之耳文云佛子譬如虚空一切世界若成若坏常无增减何以故虚空无生故诸佛菩提亦复如是若成正觉不成正觉亦无增减何以故菩提无相无非相无一无种种故即无所成义由上二义欲成则念念常成欲不成则十方三际无成佛者故成与不成自在无碍。

  ▲一性无性即是佛性。

  ▲故涅槃云佛性名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名为智慧。

  一性无性即是佛性者第三会佛性义先正会。

  ●后故涅槃下引证以第一义空即无性故大意秪尔欲穷法源故复略引然北经二十七师子吼品问于佛性总有六问经云何为佛性(一问体相)以何义故名为佛性(二问名义)何故复名常乐我净(三问性德)若一切众生有佛性者何故不见一切众生所有佛性(四问众生不见所以)十住菩萨住何等法不了了见佛住何法而了了见(五问住住法别)十住菩萨以何等眼不了了见佛以何眼而了了见(六问用眼不同)答中答第一问经云佛性者名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名为智慧所言空者不见空与不空智者见空及与不空常与无常苦之与乐我与无我空者一切生死不空者谓大涅槃乃至云无我者即是生死我者谓大涅槃见一切空不见不空不名中道乃至见一切无我不见我者不名中道中道者名为佛性以是义故佛性常恒无有变易无明覆故令诸众生不能得见荐福释云然佛性有二一性得二修得佛性名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名为智慧者即性得中道智慧觉性如密严云如来清净藏亦名无垢智常住无始终离四句言说亦如华严经无相智无碍智具足在于众生身中等非是从缘智慧名智慧也有自性遍照法界光明义故名智慧也从所言空下明修得性修得觉性观第一义空不见空与不空离有无相故从智者见空下明见中道人智者即佛菩萨也从空者下明空有等法也空即遍计依他不空即圆成实性下文云一切诸法皆是虚假随其灭处即是第一义空等故知第一义空是不空如来藏非空如来藏诸佛菩萨真俗双观有无齐照故名中道又准下文云佛性云何为空第一义空故云何非空以其常故云何非空非非空能与善法作种子故准此经文第一义空不是空如来藏上即荐福意亦有深理今正释者与上少异初云佛性者名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名为智慧者即双标空智以第一义空该通心境故明即是智慧拣异瓦砾非情从所言空者下经自双释二义所言空者牒上第一义空以空有双绝方名第一义空故云不见空与不空智者见空及与不空下释上智慧经文稍略若具应云所言智慧者能见于空及与不空故此中者字非是人也秪是牒词此中言见非约修见但明性见本有智性能了空不空故若无本智谁知空不空耶我无我等亦尔约修见者自在下经答第五六问中及无明覆下方论见不见耳今以即智明空故名第一义空即空之智方是常恒智性不生故常不灭故恒古德引下经空等二文证成第一义空非空如来藏今观所引正证是空如来藏义云何非空已下方证名为智慧义空智相成方为真佛性义则知二藏亦不相离以佛性妄法不染故名为空具恒沙德故名不空要空诸妄方显不空之德故不相离思之又言第一义空者第一义谛上论空故明知空性智性无二性也故初言即是第一义空又云见一切空不见不空不名中道中道者名为佛性若尔双见方有佛性不双见时应无佛性故知一切空不空等言含于能所约其所见空与不空即是中道佛性约其能见若不双见不识佛性若见中道名见佛性余如彼经及疏。

  ▲又出现云无一众生不具如来智慧无不有者即一乘义也。

  又出现云下第二会一乘无不有者释成一乘义若有一人无智慧性即有二乘三乘耳。

  ▲三依理成事门谓事无别体要因理成如揽水成波故。

  三依理成事门中二先总释后会前前中言要因理成者以诸缘起皆无自性故由无性理事方成故故中论云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又离真心无别体故。

  ▲于中又二一明具分唯识变故觉林菩萨偈云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此明唯心义也何以得知是具分耶次颂云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应知佛与心体性皆无尽既是即佛之心明非独妄心而已。

  于中又二下第二会前会上二义由前离真心无别体故成初具分唯识由前无性理成故成真如随缘义今初言具分者以不生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阿黎耶识即是具分以具有生灭不生灭故不生灭即如来藏即会前唯心真妄别中通真心也若不全依真心事不依理故唯约生灭便非具分有云影外有质为半头唯识质影俱影为具分者此乃唯识宗中之具分耳次引证言觉林偈即夜摩宫中偈赞品先有喻云譬如工画师分布诸彩色虚妄取异色大种无差别等疏所引偈即合上半初句合譬如工画师下三句皆合分布诸彩色次引证具分偈亦合分布彩色并如夜摩偈赞品释。

  ▲二明真如随缘成故问明品文殊难云心性是一云何见有种种差别即缘性相违难觉首答云法性本无生示现而有生即真如随缘答又云诸法无作用亦无有体性明随缘不失自性即同胜鬘依如来藏有生死依如来藏有涅槃。

  二明真如等者即会前真如随缘凝然别中随缘义也缘从真起故依理成离如来藏一切诸法不可得故如问明品释。

  ▲四事能显理门谓由事揽理成故事虚而理实。

  四明事能显理门中分二先正明后引证前中谓由揽理成者蹑前第三门也故事虚而理实者由揽理成离理无体故事却虚理则实也以事虚故能显实理事若有实实理则隐以事虚故全事中之理挺然露现如波相虚令水现也以波揽水成故波虚水实故波能显水若离波说水即有外明空。

  ▲依他无性即是圆成如波相虚令水现故。

  依他无性等者释成上义即是会前依他空有即离别中即义既云依他无性即是圆成明非但无遍计性别有圆成是所显理。

  ▲夜摩偈云云何说诸蕴诸蕴有何性蕴性不可灭是故说无生分别此诸蕴其性本空寂空故不可灭此是无生义众生既如是诸佛亦复然佛及诸佛法自性无所有又十忍品云譬如谷响从缘所起而与法性无有相违须弥顶偈云了知一切法自性无所有如是等文遍于九会。

  后夜摩下引证总引三文初夜摩偈即力林菩萨偈三偈连绵二引十忍品即如响忍三引须弥偈即胜慧菩萨偈下半云如是解法性则见卢舍那此前有一偈反释云迷惑无知者妄取五蕴相不了彼真性是人不见佛其中深旨如随经疏文。

  ▲五以理夺事门谓事既全理则事尽无遗如水夺波波相全尽。

  五以理夺事门等者于中分二先正释后会前今初言事既全理即事尽无遗者以离真理外无片事可得故斯则水存以坏波矣。

  ▲故说生佛不增不减。

  故说生佛下二会前也于中三初正会次引证后非约一分众生下拣异权宗。

  ▲出现品云譬如虚空一切世界若成若坏常无增减何以故虚空无生故诸佛菩提亦复如是若成正觉不成正觉亦无增减何以故菩提无相故乃至云设一切众生于一念中悉成正觉与不成正觉亦无有异皆以无相平等故。

  出现品云下引证略引二经初引出现言乃至云设一切等者其乃至中合云菩提无相无非相无一无种种故佛子假使有人能化作恒河沙等心一一心复化作恒河沙等佛皆无色无形无相如是尽恒河沙等劫无有休息佛子于汝意云何彼人化心化作如来凡有几何如来性起妙德菩萨言如我解于仁所说义化与不化等无有别云何问言凡有几何普贤菩萨言善哉善哉佛子如汝所说设一切众生下同疏末后云皆以无相平等故者义引合云等无有异何以故菩提无相故若无有相则无增减。

  ▲不增不减经亦同此说。

  ▲非约一分众生不成佛者说无增减耳。

  不增不减经下二引他经虽言小异而文义多同。

  ▲六事能隐理门谓真理随缘而成事法遂令事显理不现也如水成波动显静隐。

  六事能隐理门者随缘之中别义以随缘成事此事遍于真理故事显理隐也。

  ▲故法身流转五道名曰众生财首偈云世间所言论一切是分别未曾有一法得入于法性等。

  故法身下引证即法身经言财首偈云者即问明品。

  ▲七真理即事门谓凡是真理必非事外以是法无我理故空即色故理即是事方为真理。

  七真理即事门者以事必依理虚无体故是故此理举体皆事方为真理如水即波无动而非湿故水即波也。

  ▲第七回向云法性不违法相等故。

  法性不违法相等故者等字等于余文具云法性不违相法相不违性法生不违性法性不违生此两对明事理无违相不违性生不违性自属事能显理及第八事法即理门故但略引性不违相一句即第二十九经。

  ▲八事法即理门谓缘集必无自性举体即真故。

  ▲上之二门正明二谛不相违义如湿不违波波不违湿举体相即故夜摩偈云如金与金色其性无差别法非法亦然体性无有异。

  上之二门下并将七八二门会前五义一会二谛空有即离别中相即义也湿喻真谛波喻俗谛夜摩偈者即精进林菩萨偈彼初偈云诸法无差别无有能知者唯佛与佛知智慧究竟故次文即云如金与金色其性无差别法非法亦然体性无有异然法非法有其二义一善法为法恶法为非法此顺标中诸法无差故二者法相为法法性为非法即金喻法性色喻法相今文正用后意故证事法即理二谛相即。

  ▲此亦喻于如来之藏与阿赖耶展转无别。

  此亦喻于下二重会前唯心真妄别中通真心义即金喻如来藏色喻生死等故密严云如来清净藏世间阿赖耶如金与指环展转无差别由前第三门中已会故致亦言。

  ▲又由事即理故虽有不常理即事故虽空不断。

  又由事即理下会不断常亦是二谛门中开出。

  ▲又由事理相即故起灭同时须弥偈云一切凡夫行莫不速归尽其性如虚空故说无有尽智者说无尽此亦无所说自性无尽故得有难思尽等则同时四相不待后无。

  又由事理相即等者会四相前后一时别中一时之义事全同理故事即灭也以事虚无体故引偈即善慧菩萨。

  ▲亦令究竟断证离于能所十地品云非初非中后非言词所及回向品云无有智外如为智所入亦无如外智能证于如等。

  亦令究竟下会能所断证即离别中即义然引十地断惑经文但初一句是断惑相三时无断方说断故后一句是般若相今以般若亦为能断故因便引之故论释此句云即是观行相谓无分别智体绝名言真智内发不同声闻依声而悟故既为真智故可断惑回向品云无有智外如等者亦证断惑能所不二义如前说上所引经皆至下本文自当晓了。

  ▲九真理非事门即妄之真异于妄故如湿非动。

  九真理非事门者谓即事之理而非是事以真妄异故实非虚故所依非能依故如即波之水非波以湿非动故是则不异有之真空空存也。

  ▲十事法非理门即真之妄异于真故如动非湿故惭愧林偈云如色与非色此二不为一又云如相与无相生死及涅槃分别各不同等。

  十事法非理门者谓全理之事而恒非理以性相异故能依非所依故是故举体全理而事相宛然如全水之波波恒非水以动非湿故是则不异空之幻事事存也。

  ▲上七八二门明事理非异九十二门明事理非一故为无为非一非异第四回向云于有为界示无为法而不灭坏有为之相于无为界示有为法而不分别无为之性。

  上七八二门下用前四门会前佛身无为有为别中无为义也然大品亦云须菩提白佛若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为是有为为是无为佛答非有为法非无为法何以故离有为法无为法不可得离无为法有为法不可得须菩提有为无为不合不散皆其义也。

  ▲上之十事同一缘起故云无碍。

  ▲约理望事则有成有坏有即有离事望于理有显有隐有一有异逆顺自在无障无碍同时顿起深思令观明现以成理事圆融无碍观也。

  上之十事下第三总结即结释十门于中二先结指后约理望事下别束十门以成八字理望于事有其四义一有成者即第三依理成事门二有坏者即第五以理夺事门既夺彼事事则坏也三有即者即第七真理即事门四有离者即第九真理非事门言事望于理有显有隐有一有异者亦有四门一有显者即第四事能显理门二有隐者即第六事能隐理门三有一者即第八事法即理门四有异者即第十事法非理门此上言成坏等者就功能说如有成者是理成事非理自成则一一门皆有事理无碍故云约理望事约事望理余可思之上来相参故有四对八义而初相遍二门今不会者以相遍之义义皆相似非如一成一坏等故故不显之又相遍者即后八门之所以故谓由相遍方有成坏等耳若欲摄者即事理相即二义所收后之不即二门即不坏能所方有相遍有相遍故方论不即言逆顺自在等者事理相望各四义中皆二义逆二义顺谓依理成事真理即事顺也以理夺事真理非事逆也事能显理事法即理顺也事能隐理事法非理逆也欲成即成欲坏即坏故云自在成不碍坏坏不碍成显不碍隐隐不碍显故云无碍正当成时即是坏等故得同时四对皆无前后故云顿起又上四对何以约理望事但云成等不云显等约事望理但云显等不云成等深有所以何者事从理生可许云成理非新有但可言显事成必灭故得云坏真理常住故但云隐其即之与一离之与异大旨则同细明亦异理无形相但可即事而事有万差故可言与理冥一理绝诸相故云离事事有差异故云异理上约义别有此不同若统收者应成五对无碍之义一相遍对二相成对三相害对四相即对五不即对五中前四明事理不离后一明事理不即又五对之中共有三义成显一对是事理相作义夺隐及不即二对是事理相违义相遍及相即二对是事理不相碍义又由第二相作故有第四相即由相即故相遍由有第三相违故有第五不即又若无不即无可相遍故说真空妙有各有四义初约理望事即真空四义一废己成他义即依理成事门二泯他显己义即真理夺事门三自他俱存义即真理非事门四自他俱泯义即真理即事门由其即故而互泯也又初及三即理遍于事门以自存故举体成他故遍他也后约事望理即妙有四义一显他自尽义即事能显理门二自显隐他义即事能隐理门三自他俱存义即事法非理门四自他俱泯义即事法即理门又初及三即事遍于理门以自存故而能显他故遍他也故说幻有存亡无碍真空隐显自在。

  ▲第四周遍含容即事事无碍且依古德显十玄门于中文二先正辨玄门第二明其所以。

  第四周遍含容者即周遍含容观于中二先标举开章后依章别释今初然此观名即法界观中之名以当事事无碍以理有普遍广容二义融于诸事皆能周遍含容众多义门皆悉由此二义而有然法界观立十观名与十玄不同故今疏云且依古德显十玄门即依藏和尚也至相已有而小有不同于中文二下开章可知。

  ▲今初一同时具足相应门二广狭自在无碍门三一多相容不同门四诸法相即自在门五秘密隐显俱成门六微细相容安立门七因陀罗网境界门八托事显法生解门九十世隔法异成门十主伴圆明具德门此之十门同一缘起无碍圆融随其一门即具一切。

  今初一同时下二依章别释释其二章即为二别今释初章疏文有三初列名总显二指事别明三结例成益今初十名全依贤首是故上云互依古德就列名中其第二广狭自在门同法界观中广容普遍之义而名小异此门贤首新立以替至相十玄诸藏纯杂具德门意云一行为纯万行为杂等即事事无碍义若一理为纯万行等为杂即事理无碍恐滥事理无碍所以改之主伴一门至相所无而有唯心回转善成门今为玄门所以故不立之而列名次亦异于彼彼云一同时具足相应门二因陀罗网境界门三秘密隐显俱成门四微细相容安立门五十世隔法异成门六诸藏纯杂具德门七一多相容不同门八诸法相即自在门九唯心回转善成门十托事显法生解门今不依至相者以贤首所立有次第故一同相具足相应门以是总故冠于九门之初二广狭门别中先辨此者是别门之由由上事理无碍中事理相遍故生下诸门且约事如理遍故广不坏事相故狭故为事事无碍之始三由广狭无碍所遍有多以己望多故有一多相容相容则二体俱存但力用交彻耳四由此容彼彼便即此由此遍彼此便即彼等故有相即门五由互相摄则互有隐显理摄他他可见故有相入门摄他他无体故有相如门摄他他虽存而不可见故有隐显门以为门别故故此三门皆由相摄而有相入则如二镜互照相即则如波水相收隐显则如片月相映六由此摄他一切齐摄彼摄亦然故有微细相容七由互摄重重故有帝网无尽八由既如帝网随一即是一切无尽故有托事显法九由上八皆是所依所依之法既融次辨能依能依之时亦尔十由法法皆然故随举其一则便为主连带缘起便有伴生广如下释然刊定记则分德相业用各有十玄德相十者一同时具足相应德二相即德三相在德四隐显德五主伴德六同体即成德七具足无尽德八纯杂德九微细德十因陀罗网德二业用十者一同时具足相应用二相即用三相在用四相入用五相作用六纯杂用七隐显用八主伴用九微细用十因陀罗网用其德相门中无业用门中四五业用中无德相六七彼师意云业用是应机施设故有相入相作以本不入令见入故本来众生非佛令生作佛故故是业用德相不尔故无相作相入其德相本具故有同体即一切法德及具足无尽德业用不尔故无此二此四互出故各有十历门备举便成十二今明德用虽异不妨同一十玄无不该摄德相亦有常入作故故彼相在即相入也彼相作者乃相即也名异义同令见出入即业用门常相涉入如镜互照即德相门以众生为佛生即佛也以佛作众生佛即生也故知相作即是相即若约对机而作名业用门本来即是名德相门依此而分非无小异统其体事更无别也是知相即相作二名虽异而无两门入在小殊始终一致又德相不能入作真如则阙此德不应有普摄诸法之德及遍一切法德亦应无有能安立德及能持世间成就一切诸佛菩萨之德故常作入于理无违如有经言诸佛犹如净明镜我身一似摩尼珠诸佛常来入我体我身遍入诸佛躯即常入也又真如随缘成一切法何无作耶若随情见作入则但有业用义也其同体成即德乃此中托事显法生解门但名异耳故彼自释云一一即是一切诸法故与下释托事义同其具足无尽德即帝网门亦微细门摄并如下会又彼不存广狭而存纯杂亦如下会而彼无十世门彼以时为所依体事故故彼体事亦有十种谓色心时处身方教义行位则摄法无遗斯亦有理今明时无别体故不为所依但依法立故入玄门耳亦如下会。

  ▲今且于前十中取一事法明具后十门。

  今且于前十中下第二指事别明分二先总也。

  ▲如下文中一莲华叶或一微尘则具教等十对同时相应具足圆满。

  后如下文中下别显十门即为十别初即同时具足相应门以近初列故不标次文中先正明后引证前中又二初明当门中具后明具余九门疏言则具教等十对同时相应具足圆满者初当门中具也此中正意即明具前教义理事境智行位因果等十对之法前十对法无法不包故此顿具则无所不具所以具者广有十因略而言之法界融故然古德就一华之上义有此十探玄记云此一莲华表令生解为教则是所诠为义如下胜音菩萨莲华处说二华相为事华体为理下云法界不可坏莲华世界海三华是所观亦即是能观以此经中可以内行为外事故四行事之华结成位故五因事之华揽成果故六华台所依亦入正故如国土身等七华体同真用应机故八全揽为人恒是法故九逆同五热顺十度故十应赴群机亦能感故如一华事既尔余一切事准以知之如事法既尔余教义等一切皆然准思可见如具自十对既尔彼一华叶具前十门亦然释曰若依古德此义则一事华上已有此十前十对上复各有十令一事华顿具十十亦有斯理今此疏意但令顿具前十已无不收耳。

  ▲亦具后之九门及彼门中所具教等以是总故。

  亦具后之九门下此第二明具余门亦释成总义若唯具当门不成总故而言所具教等者下九门各有教义理事境智等故今能具门既全在初门门门所具居然在此然九门具教等虽同于义各别谓广狭门则十皆广狭谓教广狭义广狭理广狭事广狭等若相入门则十皆相入下七例然。

  ▲故下文云一切法门无尽海同会一法道场中。

  故下文云下第二引证于中先引妙严品即普智眼广果天王偈彼偈下半云如是法性佛所说智眼能明此方便此明一门中具无尽则无不具足也。

  ▲华藏颂云华藏世界所有尘一一尘中见法界。

  ▲一尘尚具况一叶耶。

  后引华藏偈下半云宝光现佛如云集此是如来刹自在今但引尘含法界便是总义以教义理事境智及广狭相入等即法界故问但言法界宁知非是理法界耶答曰以下半云宝光现佛如云集此是如来刹自在明知是含事法界耳。

  ●一尘尚具况一叶耶者举细况粗释成玄妙耳又妙严品喻佛身云譬如虚空具含众像此举佛身具足诸法也又晋经性起品云三世一切劫佛刹及诸法诸根心心法一切虚妄法于一佛身中此法皆悉现是故说菩提无量无有边亦约佛身心具也又普贤三昧品云能令一切国土所有微尘普能容受无边法界据能令之言但似业用总由德相本自具足即是德相令物见之即为业用下德相业用准之第十行云此菩萨于其身中现一切刹一切众生一切诸佛八十云善财见普贤一一身分一一毛孔皆有十方一切世界三千界中地水等轮诸山河海人天宫殿种种时劫诸佛菩萨如见现在世界如是前际后际一切世界中悉尔明见乃至十方刹尘中现三世一切境界一切佛刹一切众生一切佛出兴一切菩萨及闻佛菩萨众会言音斯并同时具足相应门也。

  ▲二即彼华叶普周法界而不坏本位以分即无分无分即分广狭自在无障无碍。

  二即彼华叶下广狭自在无碍门于中二先明广狭后会通纯杂前中三初正明次引证后句数今初上二句出广狭相以分即无分无分即分者出其所以由华是事分限历然而即同真性故无分限便广无际以事如理故无分即分者明广即狭以不坏相故。

  ▲十定云有一莲华尽十方际而不妨外有可见。

  十定下二引证即第十无碍轮三昧之文当四十三有一莲华尽十方际即是经文然其犹略具云佛子此菩萨摩诃萨有一莲华其华广大尽十方际以不可说叶不可说宝不可说香而为庄严等次云而不妨外有可见者乃是义引彼经云众生见者无不礼敬故知亦有外相可见也七十七善财叹楼阁云不动本处而能普诣一切佛刹而庄严者之所住处七十六摩耶夫人云又善男子彼妙光明入我身时我身形量虽不逾本然其实已超诸世间所以者何我身尔时量同虚空悉能容受十方菩萨受生庄严诸宫殿故如是等文皆广狭自在也。

  ▲是故或唯广无际或分限历然或即广即狭或广狭俱泯或具前四以是解境故或绝前五以是行境故下皆准此。

  是故或唯广下三句数分别初事如理故广不坏本相故狭此二同时故有即广即狭同时互夺故有俱泯五具前四一时照了故云解境行起解绝故有第六总绝前五谁复以广狭存泯当其方寸。

  ▲然此广狭亦名纯杂义普周法界故纯一无二不坏本位则不妨于杂万行例然。

  然此广狭下二会纯杂门以古十玄有名贤首意云万行纯杂有通事理无碍及单约事说故废之耳谓同一法界故纯不坏事相故杂此即事理无碍也一行长行故纯不妨余行故杂此但约事也故昔废之而立广狭今欲会取即事同理而遍故纯不坏一多故杂则亦有事事无碍义耳如以入门取之则一切皆入故名为纯入中有多法门故名为杂如妙严品说诸众海各各唯得一解脱门纯也普贤菩萨得不思议解脱门杂也六十五慈行童女云我于三十六恒河沙佛所求得此法彼诸如来各以异门令我入此般若波罗蜜普庄严门即纯杂无碍也又善财童子所求诸善知识各言我唯知此法门又云多劫唯修此法门者即纯门也诸善知识皆推进云如诸菩萨种种知见种种修行种种证得者此杂门也自言知一推他有多自他虽异然属一身此亦纯杂无碍门也又善财普获诸善知识解行德证亦杂门也然上所引数处经文多皆约行一行多行为纯杂故并通单约事明然通德相若准无著无缚解脱回向云以无著无缚解脱心成就普贤佛自在力于一门中示现经不可说不可说劫无有穷尽令一切众生皆得悟入以无著无缚解脱心成就普贤佛自在力于种种门中示现经不可说不可说劫无有穷尽令一切众生皆得悟入其身普现一切佛前者即约用纯杂也万行例然者即约行说纯杂通于事理事事无得及单约事行也约事事无碍者如一施行一切皆施名纯施中具于诸行名杂。

  ▲三即此华叶舒己遍入一切法中即摄一切令入己内。

  ▲舒摄同时既无障碍是故镕融或有四句六句思之。

  第三一多相容不同门于中三初正明次引证后重科拣初中二先正释即如理之遍如理之包。

  ●后舒摄同时下句数料拣例上广狭故云思之若具作者一或唯入以一入一切故二或唯摄以一摄一切故三即入即摄同时无碍故四非入非摄以入即摄故非入摄即入故非摄五或具前四以是解境故六或绝前五以是行境故行起解绝故。

  ▲下云以一佛土满十方十方入一亦无余。

  下云以一佛土等者引证即德相之门文其下半云世界本相亦不坏无比功德故能尔土即晋经依贤首引即当华藏偈云以一刹种入一切一切入一亦无余体相如本无差别无等无量悉周遍第八回向云此菩萨于一毛孔中普能容纳一切国土第九回向云于一身中悉能包纳尽法界不可说不可说身而众生界无所增减如一身乃至周遍法界一切身悉亦如是十定品第二定云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三千大千世界悉入是菩萨身是菩萨身亦入是诸世界第七定云菩萨自见其身往彼众会亦自见身普入诸地普贤行品有十种普入谓一切世界入一毛道一毛道入一切世界等上来经文并通德相业用离世间品十种无碍用中亦说众生一多相入六十云十方菩萨以自在力令一切世界展转相入六十一云此诸菩萨入一切无诤境界乃至能令大小相入以一切方普入一方等十行品云能于一一三昧中普入无数诸三昧无量无边诸国土悉令共入一尘中如是等文多约业用明相入义或通德用或各局一可以意得。

  ▲若一与一切对辨则摄入各具四句谓一入一切一入一一切入一一切入一切。

  ▲互摄亦然。

  若一与一切对辨下三重料拣谓上来约一华叶望余但有一入一摄多入多摄之义故今更对余一多等皆有摄入于中先明相入后辨相摄初中言一入一切者如前初句第二一入一者即以一华随对一法如一华叶入一佛身等第三一切入一者即以多法来入此一华等第四一切入一切者独用一华此句不成即将多华及诸佛诸菩萨等别入余华余诸佛等也。

  ●互摄亦然者后例辨相摄也上之四句但明入义今摄亦四第一句一摄一切者谓以一华普摄一切诸法第二句一摄一者谓以一华但摄一佛等第三句一切摄一者即以余一切法摄此一华等第四句一切摄一切者即以多华多佛等摄余多华多佛等也此二四句相隐故疏说之随一四句中复应有具四绝五以成六句例前可思故略不显然相入门刊定记德相不立谓业用则有德相之中即有相在此公意谓相入相在二相别故今明入即在义如一镜影在多镜中岂非入耶若常相入即属德相今见相入即是业用曾何大殊。

  ▲四此一华叶废己同他举体全是彼一切法而恒摄他同己令彼一切即是己体。

  第四诸法相即自在门于中三初正释次句数后引证初中言废己同他者是相即义以上相入则此彼互存如两镜相照但约力用交彻明耳今此约有体无体故言废己废己即己无体也同他他有体也亦如事理无碍文中废波同湿等摄他同己则他无体己有体也。

  ▲一多相即混无障碍解行境别六句同前。

  一多相即等者二句数料拣也于中初句结前含于四句应云一者一即多二者多即一三者亦一即多亦多即一合上二故此之三句皆是一多相即四非一即多非多即一亦由一多相即互相夺故谓由一即多故非多即一由多即一故非一即多成俱泯句五或具前四以是解境并明照故六或绝前五以是行境言忘虑绝故故疏云解行境别即下二句然约同一类法即有一多相望如一华叶望诸叶等若约异类谓华望刹等例此可知复应例前亦有四句谓一者一即一二者一即一切三一切即一四一切即一切以今但约一华故略不言故下结例该一切法明具四也或应有六此四句后有解行境故或复有六谓前四句后加一即多一多即一多故复应成八加多一即一一多即多以并不出前四句故故不例耳多一既尔大小长短等一一相即例知然刊定记将相即门拣异同体成即德云相即据此彼相望同体成即约此体即是一切法故若尔则是托事显法门今疏正意但以相即门摄同体成即同体成即但是一即多耳。

  ▲下云知一即多多即一等。

  下云下引证即十住品长行文若偈云一即是多多即一文随于义义随文如是一切展转成此不退人应为说既言展转成即异体异类相望也不思议法品云诸佛知一切佛语即一佛语此同类相即也初发心品云以发心故即与三世一切诸佛体性平等乃至云真实智慧等者此则显位上下相即也七十八弥勒告大众言余诸菩萨经于无量百千万亿那由他劫乃能满足菩萨愿行乃能亲近诸佛菩提此长者子于一生内则能净佛刹则能化众生则能以智慧深入法界则能成就诸波罗蜜则能增广一切诸行则能圆满一切大愿则能超出一切魔业则能承事一切善友则能清净诸菩萨道则能具足普贤诸行此则行位皆相即也又如菩萨曾不分身即遍一切亦一即多也。

  ▲五华能摄彼则一显多隐一切摄华则一隐多显显显不俱隐隐不并隐显显隐同时无碍。

  第五秘密隐显俱成门中疏文分四一正释二句数三引证四喻显初中华能摄彼等者亦蹑前起由上言摄他同己故若摄他他现即相入门若摄他他尽乃相即门若摄他他不尽不现即隐显门如前列名中已会故至相十玄云犹如十钱一即十时一即显二三至十即名为隐亦如见此不见彼彼名隐此名显亦如一人身上六亲所望虽各不同然各全得亦不杂乱由此隐显体无前后不相妨碍名秘密俱成言显显不俱等者以显俱则无隐隐俱则无显故不得俱然隐显同时故得俱成隐显无碍故云秘密。

  ▲全摄俱泯存忘俱成句数同前。

  全摄俱泯等者二句数料拣全摄即初二句此全摄彼即此显彼隐为第一句彼全摄此即彼显此隐为第二句俱者第三句谓此正摄彼时不妨彼摄此故则亦隐亦显泯者即第四句此摄彼为显时即是彼摄此故非显则显泯也彼为此摄为隐时即能摄此故非隐则隐泯也故是非隐非显存者四句皆成即是解境亡者五句并绝即是行境言俱成者总结上六句也。

  ▲下云东方入正受西方从定起等。

  下云东方入正受下引证东方入正受为显西方从定起为隐以此但见入定不见起故古十玄亦云于眼根中入正受即是显于色尘中三昧起即是隐例上可知。

  ▲如八日月隐显同时。

  如八日月等者四以喻明即取明处为显暗处为隐而必同时故云俱成不同十五日唯显月晦日唯隐又暗处非无明明处非无暗但明显处暗隐暗显处明隐亦得云隐显俱成亦如夜摩偈云十方一切处皆谓佛在此或见在人间或见住天宫则见处为显不具处为隐非佛不遍十定品云或见佛身其量七肘或见佛身其量八肘或见佛身其量九肘乃至或见佛身不可说不可说大千世界量则见七肘时七肘为显余量皆隐也余类例然故彼喻云譬如月轮阎浮提人见其形小而亦不减月中住者见其形大而亦不增释曰见大则大显小隐见小则小显大隐而不增减则是秘密俱成余一切法类可知也摩耶夫人于此一处为菩萨母三千世界为母亦然然我此身非一处住非多处住亦隐显义此处为母此显彼隐等非一处住即是一隐例有多显非多处住即是多隐例有一显亦是双夺俱泯之句非隐非显秘密之义然若约智幻即业用门约极位成即德相门。

  ▲六此华叶中微细刹等一切诸法炳然齐现。

  第六微细相容安立门分二先正明后引证前中炳然齐现者炳者明也如琉璃瓶盛多芥子隔瓶顿见然微细言总有三义一所含微细犹如芥瓶以毛孔能受彼诸刹诸刹不能遍毛孔故以毛据称性却如琉璃之瓶刹约存相故如芥子在内二约能含微细以一毛一尘即能含故如下引证三约难知微细微尘不大而刹不小而能广容即难知义一能含多即曰相容又法法皆尔故云相容一多不坏故云安立。

  ▲下云于一尘中一切国土旷然安住又于一毛端处有不可说诸如来及第九回向微细中说。

  ●下云于一尘中下引证略引二文初即晋经又于一毛端处有不可说诸如来者第十回向云一毛孔中悉明见不思议数无量佛一切毛孔皆如是普礼一切世间灯即其文也然此二文正唯德相六十八云一一毛孔内各现无数刹等即业用门又德云比丘云住微细念佛门于一毛端有不可说如来出现悉至其所而承事故通于德相业用第九回向云彼菩萨于一念心中现一切众生各不可说不可说劫念心即业用门十微细趣中通于德相业用然刊定记开此微细以成二门第三名相在德第九名微细德而自拣云此不同前相在之义彼约别体别德相望相在此但当法即具一切炳然齐着若尔此一切法为是法界中有法耶为一法中别自有耶若是法界中法则同相在若是别有为示为真示则复是业用门收德相之中则无微细若是真者何异同时具足相应门耶故彼自释微细门云此门亦可名为普门七十一中寂静音海夜神谓善财言此解脱者即是普门于一事中普见一切诸神变故既言普门即同同时具足相应门也若言唯摄同类一切法者如十微细中八相之内一一各具余之七相岂要同类况一尘中一切诸法旷然安住明知相在即是微细是故古德有相容言设此不摄即是相入门中所收如前已会故知新立多有相滥设有小异皆本门收之十门即足。

  ▲七此华叶二微尘中各现无边刹海刹海之中复有微尘彼诸尘内复有刹海如是重重不可穷尽非是心识思量境界。

  第七因陀罗网境界门疏文分四一正释其相二以喻释名三引文证成四重以喻显今初一华一尘以称性故能摄一切余尘余法亦皆称性何有一法而不摄耶应以尘对余以辨重重欲令易见且以一尘望余尘说谓一尘之内所含诸刹彼所含刹亦揽尘成此能成尘亦须称性尘既称性亦须含刹第二重内所含诸刹亦揽尘成尘复称性亦须含刹第三重尘含第四重刹第四重尘含第五重刹重重尘成重重称性无穷无尽犹如镜灯故下疏文重举镜灯以喻帝网令于常情见近知远。

  ▲如天帝殿珠网覆上一明珠内万像俱现珠珠皆尔此珠明彻互相现影影复现影而无穷尽。

  如天帝下以喻释名十门唯此从喻受名若就法立应名重现无尽门一珠之内顿现万像如一尘内顿现诸法但是一重一珠现于诸珠方成重重之义珠皆明净如净称性一珠现于多珠犹如一尘现多刹尘所现珠影复能现影如尘内刹尘复能现刹重重影明重重互现故至无尽。

  ▲下云如因陀罗网世界等。

  下文云等者三引证即是初地承事愿中文云又发大愿愿一切世界广大无量粗细乱住倒住正住若入若行若去如帝网差别十方无量种种不同智皆明了现前知见论释云如帝网差别者即真实义相意明常称实理故不可尽又阿僧祇品云一尘中刹不可说如一一切皆如是此不可说诸佛刹一念碎尘不可说念念所碎悉亦然尽不可说劫恒尔此尘有刹不可说此刹为尘说更难等不思议法品云诸佛有十种知一切法尽无有余等十云诸佛知一切法界中如因陀罗网诸差别事尽无有余等此约德相若约业用普贤三昧品云佛身所现一切国土及此国土所有微尘一一尘中有世界海微尘数佛刹一一刹中有世界海微尘数诸佛一一佛前有世界海微尘数普贤菩萨亦重重义然刊定记于此开出第七具足无尽德谓一一自体皆无穷尽如水中文此不同帝网互在重重但就当体即具无尽耳又亦不同微细微细但约一中多法齐现此约一一无穷尽妙严品云佛身普遍诸大会充满法界无穷尽又云其菩提树恒出妙音说种种法无有尽极十住颂云欲具演说一句法阿僧祇劫无有尽而令文义各不同菩萨以此初发心六十五说具足优婆夷于一小器中出一切资具饮食等毕竟无尽然不减少彼自释云此体德自在非约解脱等业用古德所以不开者一重无尽与重重互望无尽同无尽故若微细顿现现于法界法界无尽故微细亦无尽纵出生无尽亦不出法界若细分别非无小异统其大意但取无尽故依古德不分为二。

  ▲亦如镜灯重重交光佛佛无尽。

  亦如下四重以喻显以重现之理深远难测帝网之喻世不见形故以近事以况远旨。

  ▲八见此华叶即是见于无尽法界。

  第八托事显法生解门疏文有三初正释次拣滥三引证今初既言即是无尽法界明知即是事事无碍古立具足无尽不异于此。

  ▲非是托此别有所表。

  非是等者二拣滥谓拣余教以事表义但是一事以表一法如衣表忍辱室表慈悲等今明一事即法即人即依即正具无尽德从无尽因之所生故。

  ▲下云此华盖等从无生法忍之所起等。

  下文云等者三引证也即升兜率天宫品彼有三段文含四义谓初一段文有十句明于多因以成多果谓并列多因后说多果故经云百千亿那由他不可说先住兜率宫诸菩萨众以从超过三界法所生离诸烦恼行所生周遍无碍心所生甚深方便法所生无量广大智所生坚固清净信所增长不思议善根所生起阿僧祇善巧变化所成就供养佛心之所现无作法门之所印释曰此上并出因也下云出过诸天诸供养具供养于佛者即说多果也次八句一因成一果经云以从波罗蜜所生一切宝盖于一切佛境界清净解所生一切华帐无生法忍所生一切衣乃至解诸法如梦欢喜心所生佛所住一切宝宫殿既以无生忍唯生于衣等故云一因一果后有九句一因成多果谓但举无生为因总生诸果故经云无著善根无生善根所生一切宝莲华云一切坚固香云一切无边色华云等九云故应有多因成一果摄在初段谓以多因一一成故谓共成一盖共成一衣等今约多因成一果时则随一衣则是盖等以其多因别别所成并在一衣上故故随一事即是无尽况此一事皆是称性故皆即是无尽法界但随一义以名目之如显可重圆明即名为宝若云自在即称为王若为润益即名云等故金色世界即是本性弥勒楼阁即是法门胜热婆罗门火聚刀山即是般若无分别智等皆其事也故一一事即具无尽之法故立具足无尽之德不出于此。

  ▲九即此一华既具遍一切处亦复该一切时谓三世各三摄为一念故为十世以时无别体依华以立华既无碍时亦如是。

  第九十世隔法异成门疏中三初正释次引证后拣滥今初三世区分名为隔法而互相在即是异成而疏文中但作十世言三世各三等者取意以立即离世间品意文云菩萨有十种说三世何等为十所谓过去说过去世过去说现在过去说未来现在说过去现在说平等现在说未来未来说过去未来说现在未来说无尽又三世说一念上言无尽即未来未来欲彰无穷故云无尽现在平等即是现在现在以可目睹例同过未故云平等不言一念亦名九世摄归一念故云十世然依旧解如以五日而为九世初一二三为过去三世中二三四为现在三世后三四五为未来三世义当正在第三日前望取二后望取二故有五日成三三世义似进无九世之体退过三世之数今但用三世互为缘起便成九世不离一念故为十世谓如因过未而有现在则现在中已有过未法从因出不异因故余二因二例此可知即中论时品破于执时立无穷过今无所执故以其过成称性缘起广如离世间品疏文释之以时无别体下出十世融通所以如见华开知是芳春茂盛结果知是朱夏凋零为秋收藏为冬皆因于物知四时也。

  ▲故晋经云过去无量劫安置未来今未来无量劫回置过去世等普贤行云过去中未来未来中现在等又云无量劫即一念一念即无量劫等。

  故晋经云下引证引晋经者以文显故等取次半云非长亦非短解脱人所行即当今经普贤行品次下所引言普贤行云过去中未来未来中现在等者等取下半云三世互相见一一皆明了即同向引晋经偈也此偈前文复有偈云无量无数劫解之即一念知念亦无念如是见世间言又云无量劫即一念一念即无量劫等者即晋经初发心功德品今经云不可说劫与一念平等一念与不可说劫平等而言等者等取余经若此之类皆可引证如十地品第十地云菩萨知种种入劫智所谓一劫入多劫多劫入一劫乃至云长劫入短劫短劫入长劫等。

  ▲时无别体故不别立以为所依。

  时无别体等者三拣滥也以刊定记不取十世以为玄门意云以时是所依体事十中之一若长劫入短劫等即相入门耳若云长劫即短劫即相即门故知十世非别玄门斯亦有理古意以余十对有体可得得为所依时依法有无别自体何能与他为所依耶又缘外道计时为常故不存之以为体事是故依古别立玄门。

  ▲十此圆教法理无孤起必摄眷属随生。

  第十主伴圆明具德门疏文分三初正明二引证三重以例释今初理无孤起者即主伴所由。

  ▲下云此华即有十世界微尘数华以为眷属又如一方为主十方为伴余方亦尔。

  下云此华即有下二引证即十地受位处文文云其最后三昧名受一切智胜职位此三昧现前时有大宝莲华忽然出现其华广大量等百万三千大千世界下广叹德竟云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莲华以为眷属又现相品中佛眉间出胜音菩萨与无量诸眷属俱出即人眷属佛放眉间光明无量百千亿光明以为眷属即光明眷属又法界修多罗以佛刹微尘数修多罗而为眷属即法眷属故随一一皆有眷属若以余经望此但为眷属不为主伴今言眷属者约当经中事以为眷属眷属即伴故证主伴又如一方为主下亦是义引经文约方明主伴谓如此方法慧说十住时余方菩萨皆悉来证言我等佛所亦说此法文句义理与此无别即主伴义。

  ▲是故主主伴伴各不相见主伴伴主圆明具德。

  是故主主下三重以例释谓此方法慧为主时不得为伴十方法慧为伴时不得为主故此为主时不得与彼为主相见彼为主时此须为伴故亦不得见此为主故云主主伴伴各不相见言主伴伴主圆明具德者此方为主与彼方为伴相见此方为伴即与彼方为主相见若主伴义成则圆明具德余如教迹钞说。

  ▲举华既尔一尘等事亦然。

  举华既尔下第三结例成益于中二先举一例余后结劝修益前中文有四节初以华例事二以事例余所依三以所依例能依门四结成重重以至无尽今初又二先正以华事例于余事故云举华既尔一尘等事亦然。

  ▲如此事华既带同事等十义具此十门而此事等具余教等十门则为百门。

  后如此事华下类结成门谓上广说十门唯约事说谓华事上一切事同时具足事广狭无碍事一多事相即乃至事主伴故云如此事华既带同时等十义言而此事等具余教等十门者谓事上有教义同时具足教义广狭教义一多教义相即乃至教义主伴为二十二境智同时具足广狭相容乃至主伴为三十三行位同时具足广狭乃至主伴为四十四因果同时具足等为五十五依正六体用七人法八逆顺九感应各有同时等添为百门故云而此事等具余教等十门则为百门。

  ▲事法既尔余教义等具百亦然则为千门。

  事法既尔下第二以事所依例余所依谓事法既有百门二教义为百门三境智为百门乃至感应具百门故有千门。

  ▲如教义等有此千门彼同时门中亦具百门余广狭等例尔亦有千门。

  如教义等下第三以所依法例能依门亦成千门谓前以所依体事为首今以能依玄门为首谓同时门中具教义同时事理同时境智同时乃至感应同时故有十门同时门中具广狭等其广狭等有教义广狭等故成百门二广狭具百例同时门三相入门具百四相即门具百乃至第十主伴门具百故成千门然其后千不异前千但互举为首而成异耳又前分总别则同时门中具下九门下之九门不具同时今约不相离故得九门例于同时亦具九门。

  ▲若重重取之亦至无尽。

  若重重下四结成无尽言重重取者谓如初一门中具千十中取一此一亦须具十具百具千以不相离故如一既尔千门各十亦然则具十千十千之中随取其一亦具十千如一千钱共为缘起一钱为首则具一千余亦如是则有千千千千之中随取其一亦具千千故至无尽又重重者一事之中有多事故一境之中亦有多境一智之中复有多智等更相涉入亦无尽也。

  ▲于此十门圆明显了则常入法界重重之境。

  于此十门下第二结劝修益以是具德无尽法门唯普眼境界上智能入故当勤修必成大益。

  ▲第二明德用所由。

  第二德用所因疏文分三初问答总明二初唯心下随门别释三由上十因下总结所属初中四一标举章门。

  ▲问有何因缘令此诸法得有如是混融无碍。

  二问有何因缘下假问生起。

  ▲答因广难陈略提十类一唯心所现故二法无定性故三缘起相由故四法性融通故五如幻梦故六如影像故七因无限故八佛证穷故九深定用故十神通解脱故。

  三答因广难陈下列数总答。

  ▲十中随一即能令彼诸法混融无碍。

  四十中随一下总相会通于中三初总标功能。

  ▲十中前六通约法性为德相因法尔如是后二者是业用义通因果七约起修义通德相业用八约果德唯是德相故。

  次十中前六下料拣差别谓前十玄门则通德相业用今出所以则有通有局耳。

  ▲前之十门通德相业用。

  ▲约佛则用亦德相德上用故约机则相亦称用令知相故。

  三从前之十门下会通德用遮其异释谓由刊定记别立德相业用二种十玄故今通之明但一重自含德用不须分二于中有二先别明后结成前中亦二先以互通释非两别后通染净辨二双融今初先两句标。

  ●后约佛下释谓佛体上之用即德相故如有音声词辩之用即德者相故若令众生见于即入无有障碍故相名用。

  ▲即用之相染净双融即相之用能染能净。

  即用之相下第二会通染净辨二双融亦由刊定记立二别云德相纯净业用通染即令众生作佛身等故通染也今明在佛德相染净相尽而现染用举用同体故师子座中顿现众生居处屋宅德相岂不能现染众生耶相若不现何有微细门耶微细顿现一切染净但现而常虚如镜中像故云双融耳又相作相入彼德相所无今明法尔常入常能作故如十定品山间山上日影喻中虽能互照或说日影出七山间或说日影入七山间如此出入则湛然不动常入出矣岂要对机方有入耶相作即是相即之义义如前会。

  ▲故相及用不分两别。

  故相及用下第二结成也非是德用二义不分但不别立二种一玄唯一十玄通德用耳。

  ▲初唯心现者一切诸法真心所现如大海水举体成波以一切法无非一心故大小等相随心回转即入无碍。

  一如大海水举体成波者心能变境境须似心心既无碍境亦无碍况真心所现拣异妄心真法具德故能即入重重无碍言举体者全真成妄也。

  ▲二法无定性者既唯心现从缘而生无有定性性相俱离小非定小故能容太虚而有余以同大之无外故大非定大故能入小尘而无间以同小之无内故是则等太虚之微尘含如尘之广刹有何难哉。

  二无定性等者文中三初约大小正释次引证三例释余法今初也言有何难哉者以小尘有大却如太虚广刹有小却如小尘乃成大尘含于小刹故无难也。

  ▲旧经十住品云金刚围山数无量悉能安置一毛端欲知至大有小相菩萨以是初发心。

  旧经十住品者二引证也所以引旧经者以文显故今经云无量无数轮围山欲悉令入毛孔中如其大小皆得知菩萨以此初发心则无定性义理非显著岂如至大有小相耶。

  ▲一非定一故能是一切多非定多故能是一边非定边故能即中中非定中故能即边延促静乱等一一皆然。

  一非定一下三例释余法言中边者乃有二义一边方中土此则事事无碍如名号品极轮围边有四天下亦有十方则边非边矣递相围绕故中亦是边明是事事无碍也若云中道者二行不同中边相即亦是事事无碍亦通事理无碍耳延促者一念为促长劫为延即念劫融也静乱者入定出定二行别故由无定相亦得相即亦如东方入正定西方从定起等尤是事事无碍也。

  ▲三缘起相由者谓大法界中缘起法海义门无量。

  三缘起相由中疏文有三初总次别后结今初又三初总彰多门谓大法界中缘起者拣于内外染净一事缘起也如外水土人功时节为缘则有芽起内无明行等为缘有识等起今则不然总收法界为一缘起故云大也又即一缘起具多义门全同法界即大缘起不同三乘但明因缘生法无性而已。

  ▲约就圆宗略举十门以释前义。

  约就圆宗下二标举章门。

  ▲谓缘起法要具此十义缘方起故阙则不成。

  谓缘起法下三彰十所以。

  ▲一诸缘各异义谓大缘起中诸缘相望要须体用各别不相杂乱方成缘起。

  ▲若杂乱者失本缘法缘起不成。

  ▲此则诸缘各各守自一位。

  ▲文云多中无一性一亦无有多。

  一诸缘各异义下第二别释也十门之中初三是本后七从生谓四五六从初门生七八及九从第二生其第十门从第三生第三但合前二门故唯生一门就初三门初一是异体门二即同体门三即同异合明所以有同异体者以诸缘起门内有二义故一不相由义谓自具德故如因中不待缘是二相由义如待缘等是也初即同体门后即异体门若尔何以初异体门中云诸缘各别不相杂乱第二同体门中云互相遍应方成缘起释曰谓要由各异方得待缘要由遍应方自具德耳所以前之二门各生三者一互相依持有力无力故二互相形夺有体无体故三体用双融无前后故已知大意次正释文第一门即异体门于中有四初正释次若杂乱下反成三此则诸缘下结示四文云下引证即是光明觉品更下半云如是二俱舍普入佛功德上半即相成并立义下半形夺两亡义今非下半之义故不引之然由相成方各有体。

  ▲二互遍相资义谓此诸缘要互相遍应方成缘起如一缘遍应多缘各与彼多全为一故此一即具多个一也。

  ▲若此一缘不具多一即资应不遍不成缘起。

  ▲此则一一各具一切。

  ▲下文云知以一故众知以众故一。

  二互遍相资义者即同体门文中亦四初正释言此一即具多个一者如十钱为缘一钱当体自是本一应二之时乃詺初一以为二一应三为三一乃至应十为十一故有多一。

  ●若此一缘下第二反成也若无十一本一不能应余九故。

  ●此则一一下第三例余也如一既有十二三四等亦各有十故云一一各具如十钱为喻其法界差别无尽法中各各遍应故随一一各具法界差别法也。

  ●下文云下第四引证即忉利天宫偈赞品真实慧菩萨偈文下半云诸法无所依但从和合起此证第三门义故今但引上半。

  ▲三俱存无碍义谓凡是一缘要具前二方成缘起以要住自一方能遍应遍应多缘方是一故。

  三俱存无碍义等者双融同异也文中亦四一正释。

  ▲是故唯一多一自在无碍镕融有其六句。

  二是故下句数料拣于中先总明欲多常多欲一常一故云自在。

  ▲一或举体全住是唯一也或举体遍应是多一也或俱存或双泯或总合或全离皆思之可见。

  二一或下别释初二句可知二或俱存者俱存住自及遍应也亦俱存唯一及多一也四双泯者即第四句由俱存则相即夺故住一即遍应非住一也遍应即住一非遍应也五或总合者合前四句为解境故六或全离者全离前五成行境故。

  ▲文云诸法无所依但从和合起。

  三文云下引证如前已引意取和合起义。

  ▲此上三门总明缘起本法竟。

  四此上下总结三门大旨。

  ▲四异体相入义谓诸门力用递相依持互形夺故各有全有力全无力义缘起方成。

  四异体相入义等者疏文有五一总释二引证三反成四结成正义五别示其相今初递相依持者以是缘起一多等非定性一多等故。

  ▲如论云因不生缘生故缘不生自因生故。

  如论云等者二引证也然论有二意一显无生之义则上句以缘破自如中论云如诸法自性不在于缘中以若有自性不合假众缘既假众缘则自性应在缘中缘中求自性不可得故无自性生下句以自破缘故云缘不生自因生故谓若他生则但有缘即应能生不合假于自因今假于因明非他生也上来显无生之义耳二者显缘起义因不生者因全无力缘生故者缘全有力下句例知今正用此意证成上义。

  ▲若各唯有力无无力则有多果过一一各生故若各唯无力无有力即有无果过以同非缘俱不生故。

  若各唯下三反成上义亦是解妨谓有问言因缘各自不生和合共力有生复有何过斯即立共生义故先通云若尔则有多果过释云一一各生故如谷子为因水土人功时节是缘应生五果谓谷芽水芽土芽等故云多果次有问言若尔总皆无力合而能生复有何过此亦立共生义故复通云有无果过谓金石火等于芽无力不能生芽水土谷等于芽无力安能生芽故同火等非缘不能生果云无果过也。

  ▲是故缘起要互相依具力无力如阙一缘一切不成余亦如是。

  是故缘起下四结成正义谓既全有力全无力缘起不成要一有力一无力缘起方成如阙一缘下指事明也如无一即无二无三等亦如无柱即无梁无椽等以阙一事余皆不成舍等缘故言余亦如是者若无二亦无一无三等若无三亦无一二等乃至若无十亦无一二等若无梁亦无柱等随举一法阙缘不成今法界中随阙一事一切法界不成缘起也。

  ▲是故一能持多一是有力能持于多多依于一多是无力潜入一内。

  是故一能持多下第五别示其相于中三初明一望多二例多望一三结成句数初中二先明一持多依后例多持一依今初又二先明依持之义。

  ▲由一有力必不与多有力俱是故无有一而不摄多也由多无力必不与一无力俱是故无有多而不入一也。

  后由一有力下释成亦通妨难恐有难云一之与多俱有有力无力二义云何一能摄多故此通云由二有力与二无力必不俱故以能为缘边即是有力要对所起是无力故思之。

  ▲如一持多依既尔多持一依亦然反上思之。

  如一持多依下二例多持一依也是则多是能起能为缘故一是所起多所成故。

  ▲如一望多有依有持全力无力常含多在己中潜入己在多中同时无碍。

  如一望多有依有持下第二例多望一也于中二先结前即是举于能例二多望下生后即是正释问前门之中先明一持多依后例多持一依义已圆足何得更有此多望一耶答此有深旨谓前一望多中一为持边一能摄多一为依边一能入多虽复多上有持但取一为能入故并属一望于多所以疏文欲释多望于一先结前段云如一望多有依有持等有依者即前多持故一成依也有持者即前一有力为多依故言全力者成上一持言无力者成上一依言常含多在己中者一有力为持能摄多故言潜入己在多中者一无力为依便入多故故此二句皆属一望多也。

  ▲多望于一当知亦尔。

  多望于一等者二生后正释也若总释者但改前一字为多字多字为一字则义自现如恐不晓更为具作应云多能持一多是有力能持于一一依于多一是无力潜入多内由多有力必不与一有力俱是故无有多而不摄一也由一无力必不与多无力俱是故无有一而不入多也如多持一依既尔一持多依亦然反上思之是则能摄亦是多能入亦是多虽多摄一即是一入多然名多摄虽多入一即是一摄多而名多入耳则前之二门摄入皆属一后之二门摄入皆属多则二义天隔非繁重也。

  ▲俱存双泯二句无碍思之。

  俱存双泯下三结成句数谓上一摄多是第一句多摄一是第二句俱存即第三句谓即一摄一入时即多摄多入故双泯者即第四句一摄一入即多摄多入故便一摄一入泯多摄多入即一摄一入故则多摄多入泯故云双泯对前别明二句则有四句亦可成五六五俱照前四成解境故六顿绝前五成行境故。

  ▲五异体相即义谓诸缘相望全体形夺有有体无体义缘起方成。

  五异体相即等者此中但即与前入异文势大同五段之文唯阙引证耳于中四一立理略明二反显前理三结成正义四别示其相今初为能起边即有体为所起边即无体如云从缘生法是法即空意取所生空也空即无体义言形夺者以能起之缘形对所起夺彼所起令无体也。

  ▲若阙一缘余不成起故缘义则坏。

  若阙一缘等者二反显前理成有体义也如无一缘二三四等皆不成故则知一有体也。

  ▲得此一缘令一切成起所起成故缘义方立。

  得此一缘下三结成正义既一切由一故一有体也。

  ▲是故一缘是能起能成故有体多缘是所起所成故无体。

  是故一缘下四别示其相于中三初明一望多次例多望一后结成句数今初亦二先明一有体后例多有体前中文二先正明可知。

  ▲由一有体不得与多有体俱多无体必不得与一无体俱是故无有不多之一无有不一之多。

  后由一有体下释成亦是解妨谓有难言一之与多俱有有体无体二义云何独言一有体耶故今通云由有无义不得并故今一为能起边多必是所起故若不尔者能所不成缘起亦坏言是故无有不多之一者此一即是多故无有不一之多者此多即是一故问一不即多有何过耶答有二过故一不成多过谓一既不成多余亦不成多故如一不成十二三四等亦不成十故无十过二不成一过谓若一不成十此十即不成由十不成故一义亦不成以无于十是谁一故一不即多成过既尔多不即一成过亦然又若不相即缘起门中空有二义则不成立便有自性断灭等过故。

  ▲一多既尔多一亦然反上思之。

  一多既尔等者反上一有体却为一无体多无体却为多有体更无别义。

  ▲如一望多有有体无体故能摄他同己废己同他同时无碍。

  如一望多下第二例多望一也于中亦二先结前即是举于能例大意全同前相入门也但即入别耳言有有体无体者有体即前一是能起故有体也无体者即前举例中多一亦然明一无体也故能摄他同己者成上一有体摄他多也即前无有不多之一耳废己同他者成前一无体也故废一己同他多也虽有有体无体二义皆属一望于多故云摄多同多。

  ▲多望于一当知亦尔准前思之。

  多望于一下二生后正例全同前门但改一为多改多为一耳若结应云摄他一同多己废多己同一他耳前一望于多摄废皆是一此中多望于一摄废皆是多则义悬隔矣余如相入门思之。

  ▲俱存双泯二句无碍亦思之可见。

  俱存双泯者第三结成句数俱存谓正一摄他同己废己同他时即是多摄一同己废己同一也双泯者以一望于多二义即是多望于一二义故则一望于多二义泯矣多望于一二义即是一望于多二义故则多望于一二义泯也旨不异前故令思之。

  ▲六体用双融义谓诸缘法要力用交涉全体融合方成缘起。

  六体用双融义等者文中三初立理略释。

  ▲是故圆通亦有六句一以体无不用故举体全用则唯有相入无相即义二以用无不体故举用全体则唯有相即无相入也三归体之用不碍用全用之体不失体是则无碍双存亦入亦即自在俱现四全用之体体泯全体之用用亡非即非入圆融一味五合前四句同一缘起无碍俱存六泯前五句绝待离言冥同性海。

  次是故圆通下开章别释成六句故初一以体就用二以用就体三体用双存四体用双泯以体用交彻形夺两亡即入同源故圆融一味五成解境六成行境并显可知。

  ▲此上三门于初异体门中显义理竟。

  此上三门等者后结所属也。

  ▲七同体相入义谓前一缘所有多一与彼一缘体无别故名为同体。

  七同体相入义等者释中有三初别释同体义二双释即入所以三正解此门今初言谓前一缘等者即指前第二门以第二是本同体门故如一本自是一为本一应二为二一应三为三一等只是一个一对他成多亦如一人望父名子望子名父望兄为弟望弟为兄等同一人体而有多名今本一如一人多一如诸名也。

  ▲又由此一缘应多缘故有此多一所应多缘既相即入令此多一亦有即入也。

  又由此一缘下二双释即入二义所以谓同体即入由异体成异体相入故令同体相入异体相即故令同体相即此有二义一若直说者如异体二即是本一其同体二岂非即本一耶异体三即本一则同体上三亦本一矣正是今意二者本一自与多一互为缘起例同异体相由故耳次疏具之。

  ▲先明相入谓一缘有力能持多一多一无力依彼一缘是故一能摄多多便入一。

  ▲一入多摄反上应知。

  先明相入者三正释此门也此亦有二初明一望于多后余义下例多望于一前中亦二先明一有力多无力言一能摄多多便入一者多即余九一一即本一也一入多摄反上应知者二例多一有力本一无力也以由我多一方詺本一为本一故故多一有力便摄本一本一入多一也。

  ▲余义余句准前思之。

  余义余句下二例多望于一也亦全同前异体相入门中言余义者谓上明本一望多一有持有依全力无力故能常含多一在己一中潜入本一在多一中无有障碍今多一望本一亦有全力无力故能常含本一在多一中潜入多一在本一内亦无障碍故云余义也言余句者即俱存双泯四句六句例前异体故不繁说。

  ▲八同体相即义谓前一缘所具多一亦有有体无体之义故亦相即。

  ▲以多一无体由本一成多即一也由本一有体能作多一令一摄多。

  八同体相即义等者疏文亦二先明以一望多后余义下例多望一前中亦二先明本一有体后例多一有体今初又二先言亦有有体无体之义者总出所以亦同异体门中能成有体所成无体也。

  ●后以多一无体下正释本一有体在文可知思之。

  ▲如一有多空既尔多有一空亦然。

  如一有多下二例多一有体也由有多一方詺本一为本一故多一有体本一无体也多一有体故能摄本一本一无体潜入多一也。

  ▲余义余句并准前思之。

  余义下笫二例多一望本一也谓上本一有有体无体故能摄多一同己废本一同他同时无碍今多一望本一亦有有体无体能摄本一同己废多一同他同时无碍全例前异体中故云余义也余句者亦即俱存双泯四句六句耳。

  ▲九俱融无碍义谓亦同前全体用双融即入自在亦有六句准前应知。

  九俱融无碍等者疏文亦二先正释本门后此上下结前三门所出前中言亦同前者同前异体门也即前第六门也寻前第六于义分明但有同体与前别耳恐不晓者今当具说谓同体缘起法中力用交涉全体融合方成缘起是故圆融亦有六句一以体无不用故举体全用则唯有同体相入无相即义二以用无不体故举用全体则唯有同体相即无相入义三归体之用不碍用全用之体不失体是则无碍双存亦入亦即自在俱现四全用之体体泯全体之用用亡非即非入圆融一味五合前四句同一同体缘起无碍俱存六泯前五句绝待离言冥同性海故云准前应知。

  ▲此上三门于前第二同体门中辨义理竟。

  ▲十同异圆满义。

  十同异圆满等者疏文有三此上一句标名次谓以前下别释后此第十下结属引证今初谓前来异体四门同体四门及第三同异俱存并不出同异合居一处不偏一门故云圆满。

  ▲谓以前九门总合为一大缘起令多种义门同时具足也。

  ●由住一遍应故有广狭自在门。

  ●由就体就用故有相即相入门。

  ●由异体相容具微细门。

  ●异体相即具隐显门。

  ●又就用相入为显令就体相即为隐即显入隐亦然。

  ●又由异门即入为显令同体即入为隐同显异隐亦然。

  ●又由异体相入带同体相入具帝网门由此大缘起即无碍法界故有托事显法门显于时中故有十世门相关互摄故有主伴门。

  二别释中具足十玄今初从以前九至具足也即同时具足相应门言多种义门者有本有末有同有异有入有即四句六句等合前九门为同时门也以是总故随阙一义缘起不成故下之九门各先释义后结属。

  ●言由住一遍应故有广狭自在门者即前本门第二门也住一故狭遍应故广。

  ●言就体就用者就体故相即就用故相入并通同体异体。

  ●由异体相容者即别取前第四异体相入门中一半之义然入通能入所入多就能说容亦有能容所容亦就能说然所入即是能容所容即是能入今微细门但取容义不取入义故云一半。

  ●异体相即具隐显门等者释此隐显疏有三重此即初也若尔相即应同隐显耶答上来九门但有即入同异四义用斯四义以成十玄故一义中容有多义此中由此即彼故此隐彼显由彼即此故彼隐此显由相即故成隐显义成门已竟义则不同谓相即要此彼合一隐显则彼此皆存如东方入定定身在东西方定起起身在西故二不泯况具下二义尤异相即也。

  ●又就用下第二番释隐显也谓正论入门即义如虚空故谓若更存即则入义不成谓即则泯一入则二义不坏故正即无入例上可知。

  ●又由异门下第三番释隐显义由同异二体义乖故二门不得并立事须隐显可知。

  ●又由异体相入带同体相入具帝网门者同体相入一中已含于多更入异体故有重重之义同体相入如镜已含多影更入异体如含影之镜更入余镜故有重重无尽义也余门可知。

  ▲此第十圆满一门就前第三门中以辨义理。

  此第十下三结属引证先结属后引证今初由第三本门之中融同异故今则近融前六门则异体中三门与同体三门相成无异体同体不成无同体异体不成故六门相成后之七门从前三生前三融故后七必融故十门一揆也例前第三融通亦有六句一或举体全异具入即俱二或举体全同亦具入即俱三或具同异双现无二体故四或双非同异以相夺俱尽故谓同即异故非同异即同故非异五或具四为解境故六或绝前五成行境故故约智显理诸门不同废智忘筌一切叵说说与不说无碍难思没同果海唯亡言遣照庶几玄趣耳。

  ▲故下文云菩萨善观缘起法于一法中解众多众多法中解了一又云一中解无量无量中解一了彼互生起当成无所畏等皆其义也。

  故下文云下引证略引二文一即十忍品二又云下光明觉品然所引文乃是总意由第十门义是总故。

  ▲疏上来缘起相由门竟。

  上来缘起下第三总结。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演义钞卷第六


卍新续藏第 05 册 No. 0232 华严经疏钞玄谈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演义钞卷第七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撰述

  ▲第四法性融通门者谓若唯约事则互相碍不可即入若唯约理则唯一味无可即入。

  第四法性融通门者谓真如既具过恒沙德如所起事亦具德无尽以真法性融通诸事故无碍也文中二先总后别总中亦二一拣非谓理事抗行不得事事无碍故是知有言须弥本不有芥子旧来空将空纳不有何物不相容者斯言未当耳。

  ▲今则理事融通具斯无碍。

  今则理事下第二显正于中亦二先标举。

  ▲谓不异理之一事具摄理性时令彼不异理之多事随所依理皆于一中现。

  后谓不异理之一事下别示其相于中四一顺明以一切诸法皆依于理无离理者今一事全摄于理故带一切事入一事中。

  ▲若一中摄理不尽则真理有分限失若一中摄理尽多事不随理现则事在理外失。

  二若一中下反立谓若摄理不尽则真理可分有一理二理乃至多理之失今真理湛然故不可分一味平等故无二理若遮此过云摄理尽而其多事不入一事者则不入之事在于理外便令理离于事而自入一事之中事离于理不来一事之内然离理有事事成定性离事有理理同断故过尤深矣。

  ▲今既一事之中全摄理尽多事岂不一中现。

  三今既下结成正义既离可分之过故全摄理尽又无事理相离之过故事随理而顿现一事之中。

  ▲华藏品云华藏世界所有尘一一尘中见法界法界即事法界矣。

  四华藏下引证可知。

  ▲斯即总意别亦具十玄门。

  斯即等者第二别明也于中二先结前生后。

  ▲一既真理与一切法而共相应摄理无违即是诸门诸法同时具足。

  后一既真理下正显别相十门之义皆依真如别德而立下第八回向明真如具百门之德今略举十四种德成十玄门一譬如真如与一切法而共相应及不相舍离二德成第一同时具足相应门。

  ▲二事既如理能包亦如理应遍而不坏狭相故有广狭纯杂无碍门又性常平等故纯普摄诸法故杂。

  二譬如真如性常平等及譬如真如普摄诸法二德成广狭门。

  ▲三理既遍在一切多事故令一事随理遍一切中遍理全在一事则一切随理在一事中故有一多相容门。

  三无所不在德成相入门。

  ▲四真理既不离诸法则一事即是真理真理即是一切事故是故此一即彼一切事一切即一反上可知故有相即自在门。

  四不离诸法及与一切法同其体性二德成相即门。

  ▲五由真理在事各全非分故正在此时彼说为隐正在彼时此即为隐故有隐显门。

  五无有分限及恒守本性二德成隐显门。

  ▲六真理既普摄诸法带彼能依之事顿在一中故有微细门。

  六普摄诸法德成微细门。

  ▲七此全摄理故能现一切彼全摄理同此顿现此现彼时彼能现所现俱现此中彼现此时此能现所现亦现彼中如是重重无尽故有帝网门以真如毕竟无尽故。

  七毕竟无尽德成帝网门。

  ▲八即事即理故随举一事即真法门故有托事门。

  八与一切法同其体性德成托事门。

  ▲九以真如遍在昼夜日月年劫皆全在故在日之时不异在劫故有十世异成门况时因法有法融时不融耶。

  九遍在昼夜及遍在年劫二德成十世门。

  ▲十此事即理时不碍与余一切恒相应灭有主伴门。

  十性常随顺及与一切法恒共相应二德成主伴门疏中密用经文以经对疏一无差失设有不具经文意亦有之文中先别明十门。

  ▲故一理融通十门具矣。

  后故一理下结也文并可知。

  ▲五如幻梦者犹如幻师能幻一物以为种种幻种种物以为一物等。

  五如幻梦中二先幻后梦前中先喻后合前中正释。

  ▲经云或现须臾作百年等。

  后经云下引证此即晋经贤首品文等取下句云幻力自在悦世间若唐经云譬如幻师知幻法能现种种无量事须臾示作日月岁城邑丰饶大安乐等普贤行品云譬如工幻师示现种种事其来无所从去亦无所至幻性非有量亦复非无量于彼大众中示现量无量等四十二经云佛子譬如幻师持咒得成能现种种差别形相咒与幻别而能作幻咒唯是声而能幻作眼识所知种种诸色等十忍品云譬如幻非象非马非车非步非男非女非童男非童女乃至云非一非异非广非狭非多非少非量非无量非粗非细非是一切种种众物种种非幻幻非种种然由幻故示现种种差别之事如是等文其处非一。

  ▲一切诸法业幻所作故一异无碍。

  一切诸法等者合也华藏品云如幻师咒彼能现种种事众生业力故国土不思议明知业即幻师又如中论偈云譬如幻化人复作幻化人如初幻化人是则名为业幻化人所作是名为业果等又十忍品云佛子此菩萨摩诃萨知一切法皆悉如幻从因缘起于一法中解多法于多法中解一法等偈中云众生及国土种种业所造入于如幻际于彼无依着又偈云诸业从心生故说心如幻若离此分别普灭诸有趣斯则显业自如幻矣又云度脱诸众生令知法如幻众生不异幻了幻无众生等其文非一。

  ▲言如梦者如梦中所见广大未离枕上历时久远未经斯须。

  言如梦等者疏文分二先喻后引论证便当于合初中言所见广大未离枕上者第六十经梦游天宫喻云譬如有人于大会中昏睡安寝忽然梦见须弥山顶帝释所住善见大城乃至云其人自见着天衣服普于其处住止周旋其大会中一切诸人虽同一处不知不见何以故梦中所见非彼大众所能见故释曰天宫广大岂离枕上余类此知昔人云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等亦时非离须臾也普贤行品云了达诸世间假名无有实众生及世界如梦如光影于诸世间法不生分别见善离分别者亦不见分别无量无数劫解之即一念知念亦无念如是见世间无量诸国土一念悉超越经于无量劫不动于本处等如是自在皆由如梦故十忍品云譬如梦中见种种诸异相世间亦如是与梦无差别又云譬如梦所见长短等诸色如是等文其处非一皆以如梦长短即无长短故不碍长短也。

  ▲故论云处梦谓经年觉乃须臾项故时虽无量摄在一刹那。

  故论云处梦谓经年等者二引证便合即无性摄论第六所引但言如有颂云斯即引经耳案西域传云昔有隐士结庐屏迹博习伎术究极神理能使瓦砾为宝人畜易形但未能驭风云陪仙驾阅图考古更求仙术其方曰夫神仙者长生之术也将欲求学先定其志筑建坛场命一烈士执长刀立坛隅屏息绝言自昏达曙求仙者中坛而坐手按长刀口诵神咒收视返听达明登仙是人既得仙方而访列士营求旷岁未谐心愿后得烈士先与人佣力难辛五年一旦违失遂被笞辱又无所得悲号巡路隐士既见命以同游来至茅庐以术力故化具肴馔已而令入池浴服以新衣又以五百金钱遗之曰尽当来求幸勿外也自时厥后数加重赂潜行阴德感激其心烈士嘱求效命以报知己隐士曰我求烈士弥历岁时幸而会遇奇貌应图非有他故愿一夕不声耳烈士曰死尚不辞岂徒屏息于是设坛场受仙法依方行事坐待日曛曛暮之后各司其务隐士诵神咒烈士按铦刀殆将晓矣忽发声叫是时空中火下烟?云蒸隐士疾引此人入池避难已而问曰诫子无声何以惊叫烈士曰受命后至夜分惛然若梦变异更起见昔事主躬来慰谢感荷厚恩忍不报语彼人震怒遂见煞害受中阴身顾尸叹惜犹愿历世不言以报厚德遂见托生南印土大婆罗门家乃至受胎出胎备经苦厄荷恩负德忍而不言暨乎受业冠婚丧亲生子每念前恩忍而不语宗亲戚属咸见怪异年过六十而有一子妻谓曰汝可言矣若不语者当煞汝子我时惟念已隔生世自顾衰老唯此稚子因止其妻令无煞害遂发此声耳隐士曰我之过也此魔娆耳烈士感恩悲事不成愤恚而死此即未经半宵已历二生况年月耶此类甚多故知时处等皆如梦自在。

  ▲六如影像者一切万法略有二义一皆如明镜含明了性一心所成故二分别所现如影像故由初义故为能现由后义故为所现故一切法互为镜像如镜互照而不坏本相。

  ▲下经云远物近物虽皆影现影不随物而有远近等。

  六如影像等者文亦有二先正释后引证前中然约镜像喻镜不是像像不是镜故无镜之能此但取像以况性空虚无之义今取即入自在故明一切具于镜像二义故疏结云如镜互照则一一法上有镜有像也。

  ●下经云下即十忍品彼云然诸众生知于此处有是影现亦知彼处无如是影远物近物虽皆影现影不随物而有远近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能知自身及以他身一切皆是智之境界不作二解谓自他别而于自国土于他国土各各差别一时普现释曰若不如影何得诸处一时顿现故引远近之言意取自在偈中云譬如水中影非内亦非外菩萨求菩提了世非世间不于世住出如影现世间入此甚深义离垢悉明彻不舍本誓心普照智慧灯世间无边际智入悉齐等普化诸群生令其舍众着释曰不了如影安能普入无边之世。

  ▲七因无限者谓诸佛菩萨昔在因中常修缘起无性等观大愿回向等称法界修及余无量殊胜因故今如所起果具斯无碍。

  七因无限者谓因多德远因果相称故但修一缘起之因则果中尚如缘起无碍况有无限之因无边行海皆备修耶况一一行自复无尽如一慈门即有佛刹尘数况于余门而云无性等观者近等上四谓唯心所现观法性融通观如幻梦观如影像观兼缘起无性观故总收前六因中皆为此观观法唯心乃至观法如影像故用此六观该一切法谓若染若净若依若正若因若果同类异类是法所摄皆用六观贯之故今成果如于六观自在无碍二者等余诸因齐佛所知普贤所行十方三世无尽无尽所有因门皆此门摄故云及余无量殊胜因耳其大愿回向称法界修亦该通法界诸因言如所起果者如于昔因所得果故。

  ▲八证穷者由冥真性得如性用。

  ▲故经云无比功德故能尔。

  八佛证穷者文中二先正释但得成佛法尔能尔。

  ●经云下引证无比功德即佛德也普贤行品云世界及如来种种诸名号经于无量劫说之不可尽何况最胜智三世诸佛法从于法界生充满如来地明佛地德用不可说也又下偈云其中人师子修佛种种行成于等正觉示现诸自在此亦明因圆果满故有大用耳前即德相此即业用。

  ▲九深定用故者谓海印定等诸三时力故。

  ▲贤首品云入微尘数诸三昧一一出生尘等定而彼微尘亦不增等。

  九深定用中先正释言海印定等者如下第六十一经略说一百门三昧及智论五百三昧等。

  ●贤首品下引证而云等者有二义一只等此偈余文文云于一普现难思刹彼一尘内众多刹或有有佛或无佛或有杂染或清净或有广大或狭小等即是三昧现自在也二等余经即彼次前偈云众生形相各不同行业音声亦无量如是一切皆能现海印三昧威神力如是等文其处非一。

  ▲十神通解脱故者谓由十通及不思议等解脱故。

  ▲不思议法品十种解脱中云于一尘中建立三世一切佛法等。

  ▲由上十因令前教义等十对具上同时等十门以为别教一乘义之分齐。

  由上十因下第三总结所属正结周遍含容以事事无碍故该取前三故皆别教分齐。

  ▲第四教所被机者夫教因机显离机无言上说义深弘深未委被何根器。

  ▲若明能应者十身圆音今直彰所被。

  第四教所被机中二先总后别前中初蹑前起后。

  ●后若明下约法拣定。

  ▲通有十类前五拣非器后五彰所为。

  通有十类下第二别也于中先标二门后前中下别释其相。

  ▲前中一无信非器以闻生诽谤堕恶道故二违真非器依谤此经以求名利不净说法集邪善故下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根是为魔业三乖实非器谓如言取文超情至理不入心故论云随声取义有五过失。

  随声取义有五过失者即十地论释示说分齐中文论云一不正信二退勇猛三者诳他四者谤佛五者轻法下文具释。

  ▲上三皆是凡愚故下文云此经不入余众生手。

  ▲四狭劣非器谓一切二乘出现品云一切二乘不闻此经何况受持故虽在坐如聋如瞽五守权非器谓三乘共教诸菩萨等随宗所修行布行位不信圆融具德之法故。

  ●下经云设有菩萨无量亿那由他劫行六波罗蜜不闻此经或时闻已不信不解不顺不入不得名为真实菩萨故。

  下经云设有菩萨等者即出现品如前已引。

  ▲后五显所为中一正为谓是一乘圆机故出现品云此经不为余众生说即通指前五唯为大乘不思议乘菩萨说即正为之机谓一运一切运圆融行位即深不思议又能遍达诸教即广不思议故文云非余境界之所知普贤行人方得入等。

  ▲二兼为谓即时虽未悟入而能信向成种如出现品食金刚喻故地狱天子十地顿超大海劫火不能为障。

  ▲约未悟入故名为兼。

  地狱天子即随好品大海劫火即十地品故彼偈云虽在海水劫火中堪受此法必得闻是也言约未悟入故名为兼者通外难也恐有难云既有顿超之益即是当机何名为兼通意可知。

  ▲三引为即前权教菩萨不受圆融之法故十地之中寄位显胜借其三乘行布之名彼谓同于我法后因熏习方信入圆融以离此普法无所归故权教极果无实事故。

  权教极果无实事故者如有五教唯圆教因果俱有实事前四因中则有至果皆无由修权因若入地后即入实故犹如百川浩荡千里亦无究竟归处究竟归处即是海故。

  ▲四者权为即是二乘谓既不闻况于受持故诸菩萨权示声闻或在法会而聋盲彰其绝分或示在道而启悟知可回心。

  或在法会而聋盲等者释其示相略有二类上即五百在本会中或示在道下即末会初六千比丘也。

  ▲五远为谓诸凡夫外道阐提悉有佛性今虽不信后必当入。

  五远为中疏文有四一立理正明二出现品下引证三前三非器下会释四又彼品下明恶是所为初一可知。

  ▲故出现品云如来智慧大药王树唯除二处不能为作生长利益所谓二乘堕无为坑及坏善根非器众生溺大邪见贪爱之水然亦于彼曾无厌舍。

  二即彼品见闻利益中文。

  ▲前三非器是溺邪见第四非器是随深坑故皆拣之今四及五明佛无厌舍故示而诱之熏其成种。

  前三非器下三会释也一不信二违真三乖实然初一正是邪见二三非是邪见而皆配入邪见者然邪见有二一轻二重初一深重邪见二三即轻浅邪见谓但违真乖实皆邪见故又以经中但拣二处欲配前非器令尽故合入邪见之中第四非器即前狭劣二乘今四及五者即所为中四权为五远为此二即曾无厌舍。

  ▲又彼品中明不信毁谤亦种善根谓谤虽堕恶由闻历耳终省悟故又云如日亦与生盲作利益故。

  又彼品中下第四明恶是所为于中二初正明为恶后况出圆融前中亦二先引二经明其为恶后引二经明等有性前中初云彼品亦即第十见闻利益中经云佛子我今告汝设有众生见闻于佛业障缠覆不生信乐亦种善根无空过者乃至究竟入于涅槃谓谤虽堕恶下释成上义谤既有益应可谤耶释云为远益故非无罪也故地狱天子或由谤故堕于地狱法华谤常不轻菩萨千劫于阿鼻地狱受大苦恼毕是罪已方受不轻教化故勿见谤有益便生诽谤又大般若中广说谤法之罪谓此方堕阿鼻地狱此土劫坏罪犹未毕移置他方阿鼻地狱中他方复经劫坏罪亦未尽复移他方如是巡历十方十方各经劫尽还生此土阿鼻地狱中千佛出世救之犹难若欲说其所受之身闻者当吐血而死故善现请说所受之身佛竟不说是知谤方等经非可轻也又入大乘论第一偈云诽谤大乘法决定趣恶道此人受业报实智之所说生堕地狱中大火炽然身焚烧甚苦痛业报罪信尔炽然大铁犁具满五百数而耕其舌上遍碎身苦恼故疏云谤虽堕恶言由闻历耳者谓恶道罪毕由音谤时经目历耳熏其成种故得益耳言终醒悟者即五十八经云但以曾发菩提心故终自醒悟言又云如日亦与等者出现身业中长行文广今当引偈偈云譬如生盲不见日日光亦为作饶益令知时节受饮食永离众患身安稳无信众生不见佛而佛亦为兴义利闻名及以触光明因此乃至得菩提是也。

  ▲又如大海潜流喻中明无不具有如来智慧故又破尘出经卷喻中若除妄想皆见佛智故。

  又如大海潜流下引二经明性等有初明具有后明皆见二经皆是出现意业之中前亦已引。

  ▲此皆明有自性住性即是所为况法性圆融感应交彻无有一法非所被。

  此皆明有等者二正立理显被圆融即举况以释然有二意一举前况后明法普被谓但依生等有佛性尚皆普为况事事无碍何有非所被耶二者举后况前谓约圆融一即一切则无情之境亦是所被况前等有佛性而拣之耶言被非情者以所被情即非情故一即一切无情岂非情耶况色性智性本无二体无有情外之非情故思之。

  ▲第五教体浅深者无尽教海体性难思从浅至深略明十体。

  第五教体浅深中疏文分三初总次别后结总中亦三初标举言浅深者十体之中前前浅后后深故下释云从浅至深虽有浅深融通并为无尽教体。

  ▲一音声言语体二名句文身体三通取四法体上三皆能诠体四通摄所诠体五诸法显义体六摄境唯心体七会缘入实体八理事无碍体九事事无碍体十海印炳现体。

  一一音声下列名至文自显。

  ▲十中前五唯体后五亦体亦性。

  十中前五下三料拣总有四重一体性料拣相举于外性主于内体者性相之通称故若言体者通事通理若云性者唯约于理由后五中摄境唯心若约真心即通性故七所入实体即是性故八中理是性故九中必有理融事故十中无不具故是则约性亦体亦性约事但可称体。

  ▲又前四通小后六唯大。

  二又前四下大小乘料拣可知。

  ▲前七通三乘后三唯一乘。

  三前七下三乘一乘料拣以会缘入实归一实理即一乘故下三皆是一乘于义可知。

  ▲前八约同教后二唯别教。

  四前八约同教下同教别教料拣谓七八虽一乘七多顿教中义八是终教中义故属同教前八皆同于义可知同教皆有故事事无碍海印炳现若非别教一乘无此义也于后三重料拣则前前无后后后后兼前前可知。

  ▲就前三中大小乘中通用四法一声二名三句四文取舍不同各有三说。

  就前三中下第二别释于中二先合释前三后别释后七今初以大小共同故合释之于中三初双标次双释后然大小诸宗下双会。

  ▲小乘三者婆沙一百二十六云如是佛教以何为体。

  小乘三者下第二双释先释小乘中二先总徴。

  ▲一云应作是说语业为体谓佛语言词唱评论语音语路语业语表是谓佛教。

  一云下后别释三释即为三别今初语业为体者是标语即声也谓佛语言下别显其相谓言词唱号评量论说言语音者谓如宫商角徵羽等亦如西方十四音即阿(上)阿(长)等言语路者言所行处瑜伽九十三云有情增语即是语路然瑜伽释增语有二义一云增语是名名能诠表增胜于语二云有说意识名为增语今小乘不取于名正用意识是语行处亦是唇舌等言语业者即有业用如恶言既为恶业用佛之善言即善业用故梵行品云若语是梵行者梵行则是音声风息唇舌喉吻吐纳抑纵高低清浊此即语音语路又云若语业是梵行者梵行则是起居问讯略说广说喻说直说赞说毁说安立说随俗说显了说斯即语业言语表者表亦是业然业有表无表别今但云表者婆沙一百二十六云但是语表而非无表者令他生正解故耳识所取故又二识所取无表唯一取故又三无数劫求此表故是谓佛教者结也正出今之教体而云佛教者一依根本故二依相似故三依随顺故佛依如是名句文身而说今亦随之故。

  ▲其名句文但显佛教作用不欲开示佛教自体发智论中亦同此说。

  其名句下拣法亦通妨难故彼论自有难云若尔次后所说当云何通谓如说佛教名为何法答谓名句文身次第行列次第安布次第连合等为答此难故论有此通此难但牒后段之文故疏略耳。

  ▲二云名等为体谓名身句身文身次第行列次第安布次第连合故。

  二名等为体等者此句标谓名身下列名次第下释相次第释上三名谓行列于名安布成句文为二依故云连合名等别相次下当释。

  ▲声但依于展转因故谓语起名名能显义。

  声但下拣法亦通妨难谓论有问言若尔此文所说当云何通如说佛教云何答谓佛语言词唱评论语音语路语业语表是谓佛教为答此难故论有此通亦以此难但牒前文故疏略耳声但依于展转因故下论有喻云如世子孙展转生法意云从父生子子言是其父之子虽语父名意在子体又子生孙孙是某孙虽举其翁意在于孙孙如于义子如于名声如于父则有三重中是教体故下合云谓语起名名能诠义即名展转因也。

  ▲评家意取语业为体。

  评家意取等者论评家释云如是说者语业为体佛音所说他所闻故言评家者婆沙是诸罗汉同集而有四大罗汉为评家正义一世友二妙音三法救四觉天。

  ▲杂心论同俱舍论云牟尼说法蕴数有八十千彼体语或名此色行蕴摄谓若语为教体即色蕴摄名为教体即行蕴摄此乃双存前二情无去取故致或言。

  杂心论同俱舍者以彼论第一亦有此偈而文小异耳论偈云广说诸法蕴其数有八万戒等及余法悉是五蕴摄长行释云八万法阴皆色阴摄以佛语语业性故有说名性者行阴摄又戒阴色阴摄定慧等行阴摄故与俱舍同也论云下引俱舍文阿以当于名等教中而引以其情无去取二义随用故于此引双证前二既许俱通故下第三为取四法之体在文易了。

  ▲正理论中意符名等故彼第三释前颂竟又云诠义如实故名佛教名能诠义故教是名由是佛教定名为体举名为首以摄句文显宗即第三亦同此说。

  正理论中意符名等者正成第二义也故彼论第三释前颂意者以正理论总释俱舍六百行颂俱义顺婆沙正理故立顺正理名然正释上颂无异俱舍俱舍则情无去取正理则断属于名此中疏略彼有问曰语教异名教容是语名教别体教何是名此问意云教是言教语为教体则异汝名别有其体若以名为体名是不相应行非言教体何得以名等为教体耶论自答云彼作是释要由有名乃说为教是故佛教体即是名所以者何诠义如实故名佛教下与疏全同此答意云虽名声教若无名等诠其自性差别独用于声岂成于教故定用名等疏家存略但申正意足显论旨。

  ▲三者然俱舍意情无去取若取其双存即合四法以为教体若经部意亦唯取声故正理十四破彼师云汝不应立名句文身即声为体。

  故正理十四破彼师云等者引此为成上来经部立声为体论文繁广今当略引令知其源论云此中经主作如是言岂不此三语为性故用声为体色自性摄如何乃说为心不相应行此责非理所以者何由教及理知别有故教谓经言语身文身若文即语别说何为又说应持正法文句又言依义不依于文释曰下广引教证大意则同故论结云由此等教证知别有能诠诸义名句文身犹如语声实而非假理谓现见有时得声而不得字有时得字而不得声故知体别有时得声不得字者谓虽闻声而不了义现见有人粗闻他语而复审问汝何所言此闻语声不了义者都由未达所发文故如何乃执文不异声有时得字不得声者谓不闻声而得了义现见有人不闻他语睹唇等动知其所说此不闻声得了义者都由己达所发文故由斯理证文必异声(不更广说大意同也)论下又云随思发语因语发字字复发名名方显义由依如是展转理门说语发名多能显义如斯安立其理必然又次下云或如树等大造合成非不缘斯别生于影影由假发而体非假如是诸文亦应总集别生名句而彼名句虽由假发而体非假此为善说理极成故又下结云故知离声别有名等又下云故不应立名句文身即声为体是故于我所说离声有名等三能现义理今疏但引后结已显正义耳。

  ▲大乘有三大意同前。

  大乘有三下疏文分三初标次释后以余下料拣。

  ▲一云摄假从实以声为体离声无别名句等故深密第五云如来言音略有三种一契经等既云言音有三明以声为教体杂集论云成所引声谓诸圣说。

  一云摄假下第二释也大乘通意以声为实名句文三声上假立经部师义参大乘故亦谓名等依声假立言一契经等者此引稍略具云佛告曼殊室利菩萨曰善男子如来言音略有三种一者契经二者调伏三者本母下广释其相今疏所引但意在言音两字耳杂集论云成所引声谓诸圣所说者亦证唯声为教体也既言圣说是声明非名等为教体也即彼论第一释外六界声尘界云声者四大种所造耳根所取义若可意若不可意若俱相违若因受大种若因不受大种若因俱大种若世所共成若成所引若遍计所执若圣言所摄若非圣言所摄如是十一种声由五种因之所建立谓相故损益故因差别故说差别故言差别故相者谓耳根所取义说差别者谓世所共成等余三如其所应因受大种者谓语等声因不受大种者谓树等声因俱者谓手鼓等声世所共成者谓世俗语所摄成所引者谓诸圣所说遍计所执者谓外道所说圣言非圣言所摄者谓依见等八种言说今疏但引成所引声以证声为教体耳然上五因摄十一者初一是总余四是别损益立初三可意是益不可意是损俱相违通二因差别摄次三说差别摄次三言差别摄后二思之可知言八种言说者即八种圣语一见言见二不见言不见三闻言闻四不闻言不闻五觉言觉六不觉言不觉七知言知八不知言不知斯即为圣言所摄若见言不见等则非圣言。

  ▲二云以体从用名等为体能诠诸法自性差别二所依故故无性论破经部云诸契经句语为自性不应理故成唯识第二亦破彼云若名句文不异声者法词无碍境应无别唯识云此三离声虽无别体而假实异亦不即声。

  二云以体等者义引论文然唯识第二破于小乘名等实有故彼论云复如何知异色心等有实诠表名句文身(论主问也)契经说故如契经说佛得希有名句文身(外人答也)此经不说异色心等有实名等为证不成(论主总非)下广破竟论主结云语不异能诠人天共了执能诠异语天爱非余下申正义云然依语声分位差别而假建立名句文身名诠自性句诠差别文即是字为二所依此三离声虽无别体而假实异亦不即声由此法词二无碍解境有差别声与名等蕴界处摄亦各有异上即论文准彼论疏萨婆多虽有名由声显生二义论主取生破显正理师救云声上屈曲是名句文体异于声而定实有故上论文广破异声实有名等故彼疏破竟结云故知但由无始惯习前语之声分位力故后生解时谓闻名等其实耳等但能取得声之自性刹那便谢意识于中诠解究竟名为名等非别实有是故汝等宁知异语别有能诠次假外问云既声体即能诠如何有名等三种差别故论下申正义云然依语声分位差别等于中有四一从初至假建立名句文身显假差别此论主解依声假立名句文身如梵音斫刍但言斫唯言刍未有所目说为字分位若二连合能诠法体诠于眼体说为名分位然未有句位更添言阿萨利缚名为眼有漏说为句位故依分位以立名等依一切立非自在故外又问曰虽言分位差别何者是也论云从名诠自性至为二所依述曰二显二用殊名诠法自性句诠法差别文体是字为名句之所依不能诠自性及差别故文者彰义与二为依彰表二故又曰为显与二为依能显义故而体非显字者无改转义是其字体文是功能功能即体故言文即是字等或字为初首即多刹那声集成一字集多字为所依次能成名诠诸法体集多名已复成句身诠法差别即杂集云自性差别及此二言如是三法总摄一切彼二言者即是字也字即语故说之为言名句二种所依止之言也瑜伽言名于自性施设句于差别施设名句所依止性说之为字又显扬言句必有名名不必有句名必有字字不必有名如枢要说此下广论自共相略不录之论此三离声至亦不即声述曰三明不即不离论主答难谓先有问言上来虽言名等即声若名等是不相应行者色上曲屈非不相应声何故尔故此答曰此三离声虽无别体名等是假声是实有假实异故故名等三非即是声非声处摄但是差别之声义说名等以诠义故是不相应无别种子生故言即声论由此法词至亦各有异述曰外人问言若名等即声法词二无碍解境有何别答曰即此缘故二境有异法无碍解缘假名等词无碍解缘实声等故说境差别非二俱缘实虽二自性互不相离法对所诠故但取名词多对机故但说声耳闻声已意了义故以所对不同说二有异非体有异也又此二境及名等三与声别者蕴处界摄亦有异故色蕴行蕴声处法处声界法界如其次第摄声名等问曰声上屈曲假即言不相应色上屈曲假应非色处摄答声上有教名等不相应色上无教故是色处摄问曰声上屈曲即以为教色上有屈曲亦应得为教故论曰且依此土说名句文依声假立非谓一切诸余佛土亦依光明妙香味等假立三故述曰四会相违释义可知所引即净名经而言等者等取触思数等上皆得假立名等三种亦是不相应摄此三法故以众生机欲对待故假又梵云便善那此有四义一者扇二相好三根形四味此即是盐能显诸物中味故味即是文如言文义巧妙等目之为便善那此中四义总是一显义故古德说名为味对法云此文名显能显彼义故为名句所依能显义故恶察那是字是无改转义如对法说钵陀是迹如寻象迹以觅象等此名为句理应名迹义之迹故寻此知义也顺古所翻称之为句今疏总略以疏对论于义分明。

  ▲三云声名句文合为其体由前二说皆有教理为定量故深密第四云不可舍于言说文字而能宣说故净名云有以音声语言文字而作佛事故十地论云说者以二事说听者以二事闻谓善声善字故。

  深密第四至而能宣说等者彼无故字其说字下云是故我依般若波罗蜜多能取诸法无自性性意云由文字般若能显实相般若既双牒言说文字明通用四法下引净名准之亦是第三香积品文十地论中善声即声善字即名句文故下引风画二喻风喻音声画喻名句文并如下释。

  ▲以余之意亦应双取。

  以余之意下第三料拣于中分二初直出正意意在双取。

  ▲若就前二有去取者宁依名等。

  二若就下会通前二于中五一正明去取。

  ▲良以音声一种正就佛说容为教体流传后代书之竹帛曾何有声岂无教体。

  二良以下出所以。

  ▲书虽是色亦与名等为所依故亦色蕴摄。

  三书虽是色下遮妨难恐有难云疏不善法相书之以竹帛非名句文名句文身是不相应翰墨简牍但是色法何得为体故此救云色与名等亦为所依何异声为名等所依声是色蕴所摄书字之色岂非色摄耶故前唯识之中例于余方亦依色等有名句文亦同诸法显义之体显无方理故不取常规。

  ▲前净名十地通取四者但言所用非正显体。

  四前净名下会通前文但言所用者用此四法何必要四问曰若四中随取但取名等岂不违于唯识离声别有非正义耶答彼不离声者假实合说今不离色假实亦存未爽通理。

  ▲仁王云是名句味诸佛所说故。

  仁王云下五引证成立既但言名句味不云声音明唯取名等此即仁王观空品而文少略具云大王是经名句味百佛千佛百千亿佛说名句味于恒河沙三千大千国中成无量七宝施三千大千国土中众生皆得七贤四果不如于此经起一念信何况解一句者句非句非非句故今但意在有名句味无声之言故不全引。

  ▲然大小诸宗虽通用四法而理不同谓萨婆多宗四法皆有实体经部声有实体名等是假若大乘中或有四皆非实或有四皆如空俱不立故净名云文字性离无有文字是则解脱十地论释空中风相等云风喻音声画喻名字皆不可取佛藏经云诸法如毫厘不空者则诸佛不出世有说四皆事理无碍或说四皆圆融故宗不同也。

  然大小诸宗下第三双会谓会通四法大小不同或有四皆非实者即初教义名等假有声是心变故或有四皆如空者然有二意一空为初门即属初教二顿寂诸相即属顿教今正当顿而引三经皆成顿义初引净名即弟子品须菩提章以其被呵置钵欲出维摩诘言唯须菩提取钵勿惧于意云何如来所作化人若以是事诘宁有惧不我言不也维摩诘言一切诸法如幻化相汝今不应有所惧也所以者何一切言说不离是相至于智者不著文字故无所惧何以故文字性离无有文字是则解脱解脱相者即诸法也此明即言忘言通圆顿意二引十地经论以风画合空皆不可取以此言教皆与证智而相应故不同风在树叶画在于壁但就教道则可见闻三引佛藏经亦证顿义即彼经第一念佛品中取意引耳经云舍利弗诸法若有决定体性如折毛发百分一分者是则诸佛不出于世亦终不说诸法性空舍利弗诸法实空无性一相所谓无相如来悉知悉见如来以是说有念处舍利弗念处名为无处无非处无念无念业无想无分别无意无意业无思无思业无法无法相皆无合散是故贤圣名为无分别者是名念处上显无念承便故来耳又下经云何等名为诸法实相所谓诸法毕竟空无所有以是毕竟空无所有法念佛复次如是法中乃至小念尚不可得是名念佛即其义也有说四皆事理无碍即终教意下即圆教意。

  ▲第四通摄所诠体者。

  ▲瑜伽八十一云谓契经体略有二种一文二义文是所依义是能依如是二种总名一切所知境界即依于六文显于十义。

  依于六文显于十义者瑜伽云六文者谓一名二句三字四语五行相六机请十义者一地义二相三作意四依处五过患六胜利七所对八能治九略十广可知上正辨通所诠。

  ▲此明教义相成若不诠义教文何用故通取所诠成契经体又十住品云文随于义义随于文文义相随理无舛谬方为真教。

  此明下出通所诠所以。

  ▲又瑜伽云佛菩萨等是能说者相语是能说相名句文身是所说相故皆通取不同前义克取所说。

  又瑜伽下又通收能所则有三重能所一以佛为能说人则声等皆所说二唯语为能说则名等为所说以依语言显屈曲故三四法皆能诠则前义为所诠故皆通取下对前拣别此中有二义第一通所诠则向下取第二通说者则向上取故说皆通不同前义克取名等故云所说。

  ▲第五诸法显义体者谓但能显义理一切诸法皆为教体。

  第五诸法显义体中三初标举次引证三结释今初标举略释声能显义声名为教六尘显义六尘皆教。

  ▲净名第三云有以光明而作佛事有以诸菩萨而作佛事有以佛所化人而作佛事有以佛菩提树衣服卧具乃至八万四千诸尘劳门众生为之疲劳诸佛即以此法而作佛事。

  净名第三下二引证略引二经净名即第三卷菩萨行品因阿难闻香自昔未有便问世尊世尊为说是净名取于香积佛饭因问久如当消净名为广说乃至灭除一切诸烦恼毒然后乃消阿难白佛言未曾有也世尊如此香饭能作佛事佛言如是阿难或有佛土以佛光明而作佛事有以诸菩萨而作佛事有以佛所化人而作佛事有以菩提树而作佛事有以佛衣服卧具而作佛事有以饭食而作佛事有以园林台观而作佛事有以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而作佛事有以佛身而作佛事有以虚空而作佛事众生应以此缘得入律行有以梦幻影响镜中像水中月热时?如是等喻而作佛事有以音声语言文字而作佛事或有清净佛土寂寞无言无说无示无识无作无为而作佛事如是阿难诸佛威仪进止诸所施为无非佛事阿难有此四魔八万四千诸烦恼门而诸众生为之疲劳诸佛即以此法而作佛事是名入一切诸佛法门菩萨入此门者若见一切净好佛土不以为喜不贪不高若见一切不净佛土不以为忧不碍不没今疏但撮略引耳然生公云若投药失所则药反为毒矣苟日得会毒为药也是以大圣之为心病医王触事皆是法之良药也苟达其会众事皆毕矣菩萨既入此门便知佛土本是就应之义好恶者在彼于我岂有异哉所贵唯应但叹应生之奇耳。

  ▲又十卷楞伽第四云大慧非一切佛土言语说法故有佛国土直视不瞬口无言说名为说法乃至云有佛国土动身名说。

  又十卷楞伽者文言稍博大旨无殊四卷若四卷经当其第二大慧白佛言世尊非言说有性有一切性耶世尊若无性者言说不生世尊是故言说有性有一切性佛告大慧无性而作言说谓兔角龟毛等世间现言说又云大慧非一切刹土有言说言说者是作相耳或有佛刹瞻视显法或有作相或有扬眉或有动睛或叹或欠或謦咳或念刹土或动摇大慧如瞻视及香积世界普贤如来国土但以瞻视令诸菩萨得无生法忍及殊胜三昧是故非言说有性有一切性大慧见此世界蚊蚋虫蚁是等众生无有言说而各辨事释曰以上所引证知皆教然楞伽意兼欲遣言反遣诸法思之可知十卷经中大同于此。

  ▲又香积世界餐香饭而三昧显极乐佛国听风柯而正念成丝竹可以传心目击以之存道。

  又香积下第二结释大意于中三初引例总收次结成说听后况出一乘今初含有内外言香积世界餐香饭而三昧显者亦是净名经意而是香积品中又与前文影略前说色触等今辨香之与味欲今六尘皆作佛事故经云尔时维摩诘问众香菩萨香积如来以何说法彼菩萨曰我土如来无文字说但以众香令诸天人得入律行菩萨各各坐香树下闻斯妙香即获一切德藏三昧得是三昧者菩萨所有功德皆悉具足释曰此即以香显三昧也又前文云与诸菩萨方共坐食有诸天子皆号香严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即食味之益也又下菩萨品中明饭久如当消云未入正位食此饭者得入正位然后乃消又云已发大乘意食此饭者得无生忍然后乃消释曰此即味为佛事故疏统收经意合二处经文也言极乐国土听风柯而正念成者即阿弥陀经经云舍利弗极乐国土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闻是音者皆自然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以经对疏文义可知言丝竹可以传心者即史记中事含其多事谓漏月传意于秦王脱荆轲之手相如调文君之女终获随车况帝释有法乐之臣马鸣有和罗之伎皆丝竹传心也言目击以之存道者即庄子中事夫子欲见温伯雪子久而不见及见寂无一言及出子路怪而问曰吾子欲见温伯雪子久矣何以寂无一言子曰若斯人者目击而道存亦不可以容声者矣。

  ▲既语默视瞬皆说则见闻觉知尽听苟能得法契神何必要因言说。

  既语默下第二结成说听语默视瞬皆说结前也见闻觉知尽听显后义也觉收鼻舌身之三根上既六尘皆说今则六根皆听苟能下释其听义上则但能显法为说此则但能得法为听也。

  ▲况华严性海云台宝网同演妙音毛孔光明皆能说法。

  况华严下第三况出一乘上通三乘内外皆有此理况复华严一乘圆宗何法非教于中四节一明事物说法言云台宝网者即十地经尔时世尊从眉间出清净光明乃至云又亦照此娑婆世界佛及大众并金刚藏菩萨身师子座已于上虚空中成大光明云网台时光台中以诸佛威神力故而说颂言佛无等等如虚空十方无量胜功德人间最胜世中上释师子法加于彼等即其文也又宝网者第一经云其师子座摩尼为台莲华为网下云复以诸佛威神所持演说如来广大境界亦其文也又言云者第六经初于一切供养具云中自然出声说等言毛孔光明皆能说法者即上十地经亦光明说又第九地云或时心欲放大光明演说法门或时心欲于其身上一一毛孔皆演法音又现相品云尔时诸菩萨光明中同时发声说此颂言诸光明中出妙音普遍十方一切国演说佛子诸功德能入菩提之妙道等又法界品初诸来菩萨下方菩萨名破一切障勇猛智王与世界海微尘数菩萨俱来向佛所于一切毛孔中出说一切众生语言海音声云出说一切三世菩萨修行方便海音声云等其文非一。

  ▲华香云树即法界之法门。

  华香云树等者第二明即事是法更何论说以有托事显法生解门故。

  ▲刹土众生本十身之正体于何非教耶。

  刹土众生者第三明即事是能说人何但显法刹土即国土身众生即众生身十身略举其二以二是劣尚即十身况余胜者于何非教者结成尚即能说况非教体。

  ▲下云刹说众生说三世一切说又云一切世间诸境界皆悉能令转法轮等其文非一。

  下云下第四引证初引普贤行品如前教缘中释。

  ▲第六摄境唯心体者总收前五并不离识。

  第六摄境唯心体等者疏文分二先总明后然有下开章别释前中亦二先正明后引证今初前之五体皆心所变心外无法如声是色即二所现影况依声上假立名等其教所诠及诸法显义并离心无体。

  ▲唯识等云一切所有唯心现故起信亦云依一心法有二种门一心真如门二心生灭门然此二门皆各总摄一切法以此二门不相离故梵行品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故唯心现。

  唯识等云下第二引证此引三文含于四教初引唯识即是初教故彼论名成唯识者唯遮外境识表内心离识之外更无别法彼引多教成立唯识亦引华严广如彼论而言等者等有二意一等余论二等余经今初谓瑜伽杂集摄大乘等故无性摄论第四云论曰其有未得真智觉者于唯识中云何比知由教及理应可比知此中教者如十地经薄伽梵说如是三界皆唯有心又薄伽梵解深密经亦如是说释论中云十地经者于彼经中宣说菩萨十种地义此即安立十地行相名句文身识所变现聚集为体谓彼圣者金刚藏识所变影像为增上缘闻者身中识上影现似彼法门如是展转传来于今说名为教故诸论皆引华严成立唯识即是第六地中一心所摄门经云佛子三界所有唯是一心如来于此分别演说十二有支皆依一心如是而立今由诸论皆已引之故疏下引但引梵行二又此等者等取楞伽等经顿教中义八识虽空而说唯识起信亦云下即终教中证此即彼论解释分中显示正义之文然其立义分中云摩诃衍者总说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法二者义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即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依于此心显示摩诃衍义此即已明唯心义讫今取解释分显心性相真妄交彻知是终教按彼论贤首疏云一心者即如来藏心含于二义一约体绝相即真如门二随缘起灭即生灭门此义至问明品当广分别今但略证教体是心耳梵行品下即引当经以证圆教唯心知一切法即心自性非但心变而已。

  ▲然有二门一本影相对二说听全收。

  然有下开章别释中先开章后别释。

  ▲前中通就诸教以成四句。

  ▲一唯本无影谓即小乘不知唯识故。

  释中初释本影中四句为四。

  ▲二亦本亦影谓大乘初教谓佛自宣说若文若义皆是如来妙观察智相应净识之所显现名本质教。

  第二句中分二先正明俱有后明聚集显现前中亦二先引佛地论各别成立后引二十唯识双证前义前中初即如来实有说法故名本质文通六文义通十义皆是已下显文义本因位说听由于意识故果位中亦唯意识故云妙观察智相应净识以果位中智强识劣故说此识与智相应此智能于大众会中雨大法雨故能说法智所依王即是第六故云净识之所显现而言净者纯无漏故唯识疏云既无漏心现即真无漏文义为体是故世尊实有说法言不说者是密意说。

  ▲故佛地论第一云有义闻者善根本愿增上缘力如来识上文义相生此文义相是佛利他善根所起名为佛说。

  故佛地论第一云有义下引证可知。

  ▲若闻者识上所变文义名为影像。

  ▲佛地论云如来慈悲本愿增上缘力闻者识上文义相生。

  ▲此文义相虽亲依自善根力起而就强缘名为佛说。

  若闻者识上下明影像教托佛本质自心变故有漏心变则名等有漏佛地论下引证有影亦是前卷以佛为缘自心影像文义为果此文义相下释妨若尔是自心变何名佛说故彼释云自善为因佛力为缘影像为果今从于缘名佛说耳。

  ▲故二十唯识论云展转增上力二识成决定。

  ▲护法论师等皆立此义。

  故二十唯识下第二引二十唯识论双证前二则本质影像二教齐有谓若闻者为增上缘则佛心相生若像为增上缘则闻者相生故云展转增上力如来之识及闻者识名为二识决定成立本影之教言护法论师等者唯识诸师皆同此立故大乘疏云然此论主无不说法故取此解。

  ▲然云文义相生复说五心集现谓如说诸行无常即有四声四字四名一句及所诠义此十四相于闻者识上聚集显现。

  ▲然西方多释今略举其一谓如说诸字有率尔寻求二心然未定知诸事所属无决定心次说行字由先熏习连带解生有三心起谓率尔寻求决定以决定知诸字所属一切行故闻诸行字虽知自性然未知义为令知义复说无字但有二心谓率尔寻求未有决定以未定知无字所属后说常字由前字力展转熏习连后字生具起五心谓率尔寻求决定染净等流于最后时四字周圆方能解义总十二心初二次三次二后五故有十四相义如前说余如别章。

  然云文义等者第二明聚集显现于中二先总明聚集之相后然西方下别释五心多少言然西方多释者相传略有四解今疏即是第一唯识疏中亦唯此解斯乃总意故疏存之别有三师一云说诸字时率尔耳识同时意识但缘其声是现量故寻求心中唯寻耳识所缘境故亦但缘声不缘字名此之一心所变声上虽有字名如生等相而不缘之至决定心缘声字名有三相现说行字时率尔耳识同时意识及寻求心亦但缘声至决定心缘声字名有六相现谓前二字各有三故说无字时率尔耳识同时意识及寻求心亦但缘声至决定心缘声字名有九相现前之三字皆有声字名故说常字时率尔耳识同时意识及寻求心亦但缘声至决定心缘声字名经十二心有十四相谓四声四字四名并句及义名为聚集若不散乱起染净心及等流心若散乱时生心不定一云率尔耳识同时意识但缘于声是现量故寻求心中缘声字名非现量故由此极少经十二心有三六九十四相现名为聚集若不散乱决定心生若散乱时心生不定一云率尔耳识但缘于声同时意识缘声字名若尔者寻求意识寻何等名此中曲有二解一云四率尔耳识先缘其声四同时意识缘声字名是其现量以缘常声时不缘诸等声及字名故五识同时意识随声等皆现量故四寻求心方得圆满经十二心有三六九十四相现名为聚集一云同时意识容非现量得缘过去经于八心四率尔耳识四同时意识有三六九十四相现名为聚集问同时意识既是现量何得缘字名耶答现量亦缘名等自相如理门论说不缘者不缘名义相系属故上约诸行无常说若法华中约诸恶者莫作然五字一句则具一百五相谓诸字有二相谓字及名恶字时七相者字时十六相莫字时三十相作字时五十相故成一百五相百法疏亦说此义言其五心初后通六识中三唯意识又前三是无记后二通善恶又率尔五识后必有寻求寻求心后或散或不散散即复起率尔识不散即起第三决定乃至等流又意识率尔自有二种一五识同时率尔意识缘现在境二独头率尔意识唯缘过去此中且说同时余义广如别章然此皆约未自在位以显五心聚集显现若自在位于一念中具足显现如理思之言次说行字时由先熏习字时无常二字亦在未来其诸一字虽流过去现无本质由薰习力唯识变力仍于此念说行字时心上显现下言连带准此可思。

  ▲三唯影无本谓大乘实教离众生心佛果无有色声功德唯有如如及如如智独存大悲大智为增上缘令彼所化根熟众生心中现佛色声说法是故圣教唯是众生心中影像夜摩偈云诸佛无有法佛于何有说但随其自心谓说如是法龙军坚慧诸论师等并立此义。

  三唯影无本者唯识论疏指无性论作如是说不取为正。

  ▲四非本非影如顿教说非直心外无佛色声众生心内影像亦空性本离故亡言绝虑即无教之教耳须弥偈云法性本空寂无取亦无见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净名云夫说法者无说无示其听法者无闻无得龙树等宗多立此义。

  龙树等宗多立此义者等取顿教般若言多立者不必全尔有三观故此但明空之一义故。

  ▲此前四说总合为一圆融无碍自浅至深摄众生故。

  此前四说下融为一味方顺圆宗若约摄生则浅深有异。

  ▲第二说听全收中成二四句。

  第二说听全收等者文中有三初标次释后结融通今初标中所以成二四句者以真心融三则似事理无碍故须分之。

  ▲一约同教以成四句谓一佛真心外无别众生以众生真心即佛真心故则唯说无听故所说教唯佛所现二众生心外更无别佛以佛真心即众生真心故则唯听无说故所说教即众生自现梵行品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等三佛真心现时不碍众生真心现故说听双存二教齐立四佛即众生故非佛众生即佛故非众生互夺双亡则听说斯寂故净名云夫说法者无说无示其听法者无闻无得。

  初同教中初二句但以生佛同一真心故互相收三即互不相碍故得双存四乃互相即故所以相泯并易可知。

  ▲二约别教以明四句谓由不坏相生佛互在故。

  二约别教等者别教四句则唯约事事无碍由生佛两相宛然互相在故亦可前是相即门后是相入门以前相即门中含事理无碍故且名同教耳。

  ▲一众生全在佛中故则果门摄法无遗生尚在佛心中况所说教不唯佛现。

  一众生等者第一句有二先正立后引证今初此以佛果称性故摄法无遗无有一法出法性故全性为佛故无法不摄。

  ▲故出现品云如来成正觉时于其身中普见一切众生成正觉乃至普见一切众生入涅槃。

  故出现下后引证也初引当经如前已解至下本文重明。

  ▲又佛性论第二如来藏品云一切众生悉在如来智内故名为藏以如如智称如如境故一切众生决定无有出如如境者并为如来之所摄持故名所藏众生为如来藏。

  次又佛性下引论然此品中说如来藏乃有三义今是其一言三义者论云复次如来藏义有三种应知何者为三一所摄藏二隐覆藏三能摄藏此即第一所摄藏也以为如来之所摄故名如来藏故彼论云一所摄名藏者佛说约住自性如如一切众生是如来藏言如如者有二义一如如智二如如境并不倒故名如如言如来者约从自性来至至得是名如来故如来性虽因名应得果名至得其体不二但由清浊有异在因时为违二空故起无明而为烦恼所杂故名为染浊虽未即显必当可现故名应得若至果时与二空合无复惑累烦恼不染说名为清果已显现故名至得譬如水性体非清浊但由秽不秽故有清浊名应得至得二种亦尔云云所言藏者一切众生等与疏全同次下论即云复次藏有三种一显正境无比离如如境无别一境出此境故二显正行无比离此智外无别胜智过此智故三为现正果无比无别一果过此果故故曰无此由此果能摄藏一切众生故说众生为如来藏疏中所引但取佛含众生之义故略引其中间耳下略引二藏二隐覆为藏者道前为烦恼覆众生不见故三能摄为藏者果地一切功德应得性时摄之已尽故今取果摄故亦不引后之二藏。

  ▲又下出现品中明三世劫刹众生所有心念根欲尚皆一身顿现。

  ▲况佛智广大同虚空耶。

  又下出现下三又引当经况出摄听诸法皆摄何独听法众生于中又二重举况一明一身顿摄况于众生二明智广同空一切本居智内何用摄耶然第一文即出现偈云如三世劫刹众生所有心念及根欲如是数等身皆现是故正觉名无量今疏上二句但略如及二字耳言尚皆一身顿现者即长行中意经云如来成正觉时以一相方便入善觉智三昧入已于一成正觉广大身现一切众生数等身住于身中如一成正觉广大身一切成正觉广大身悉亦如是然彼经长行以身摄身偈颂明其总摄今取长行之一身对偈中之广摄以显难思耳故言尚皆一身顿现此一尚字即是举况一身总摄况听法人况佛智下复举况更彰广大即第八十经普贤赞佛偈初经云佛智广大同虚空普遍一切众生心悉了世间诸妄想不起种种异分别今疏引者意通前半正取大智以况一身故但引初一句而已。

  ▲二佛在众生心中故则因门摄法无遗佛尚在于心中况所说教非众生心现。

  二佛在众生等者众生即因因称法界法界摄法无遗故众生亦摄无遗矣。

  ▲故出现品云菩萨摩诃萨应智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觉何以故诸佛如来不离此心成正觉故如自心一切众生心亦复如是悉有佛正觉。

  次故出现下引证。

  ▲此明佛证众生心中真如成佛故本觉无异以始同本总在众生心中从体起用应化身时即是众生心中真如用大更无别佛如起信中多明此义而是自心体用今以此经心佛众生无差别故佛证众生之体用众生之用。

  后此明佛证下解释谓如来何以不离生心释云众生心真如是佛所证故若尔但是平等之理何足为玄故复次云本觉无异故谓佛本觉与众生本觉无有二体同一觉故本觉即法身故法身同故若尔法身体同众生未证佛证法身复何相预故次云以始同本总在众生心中谓起信既言始觉同本觉无复始本之异生佛本觉既同今佛始同本时全同众生本觉故全在众生心中矣复有问云约体虽同相明自别岂得全同故次云从体起用用不异体体既众生之体用岂离于众生故依体起用即是众生心中真如用大更无别佛若尔起信论中已有此义何以独名华严为别教耶故次释言起信虽明始本不二三大攸同而是自心各各修证不言生佛二互全收是则用起信之文成华严之义妙之至也疏文可知。

  ▲三由前生佛互相在时各实非虚则因果交彻随一圣教全在二心。

  三由前生佛互相在下但合前二并实非虚成此句耳谓初佛摄时生即全摄无前无后故实非虚生摄非虚教在生心佛摄非虚教在佛心耳。

  ▲故众生心中佛为佛心中众生说法佛心中众生听众生心中佛说法。

  故众生心中佛下显双存相谓虽双互相摄不妨说听宛然在文似隐义极分明请以喻况略举二喻一者如一明镜师弟同对说听以师取之即是师镜弟子取之是弟子镜镜喻一心师弟喻生佛是谓弟子镜中和尚为和尚镜中弟子说法和尚镜中弟子听弟子镜中和尚说法诸有智识请详斯喻此喻犹恐未晓又如水乳和同一处而互为能和所和且顺说听以能和为说所和为听且将水喻于佛乳喻众生应言乳中之水和水中之乳水中之乳受乳中之水虽同一味能所宛然虽能所宛然而互相在相遍相摄思以准之更消疏文众生心中佛者此明众生称性普周而佛不坏相在众生心内言为佛心中众生说法者此明佛心称性普周而众生不坏相在佛心内也但明能说之佛即是众生心中佛但语听法众生即是佛心中众生下对反上更无别理但说听之异耳。

  ▲四由生全在佛则同佛非生佛全在生则同生非佛两相形夺二位齐融则随一圣教俱非二心则佛心中众生生无听众生心中佛无说。

  ▲是以贤首品云因缘所生无有生诸佛法身非是身又偈赞品云如来不说法亦不度众生大般若四百二十五云我从得道来不说一字汝亦不闻等。

  四由生全在等者此句双泯义更易了于中先正明是以贤首下引证即第十五经但证第四双非之义因缘所生无有生生泯也诸佛法身非是身佛泯也下半云法性常住如虚空以说其义光如是正要前二句故不引此耳又偈赞品亦证双非大般若文前已释竟。

  ▲是故此四于一圣教圆融无碍方为究竟甚深唯识道理。

  是故此四下总结融通随举一句即须具四故随一文一句若大若小必具此四摄理周圆。

  ▲第七会缘入实体者前来六门同入一实故。

  第七会缘入实体等者疏文分二初总明后亦有下开释。

  ▲亦有二义一以本收末二会相显性前中以诸圣教从真流故不异于真。

  ▲故摄论中名为真如所流十二分教唯识第十释胜流真如云谓此真如所流教法于余教法最为胜故。

  摄论中下引证此引无性摄论第七梁摄论第十次引唯识第十彼论释十真如中第三地如彼疏释云由此地中得于三慧照大乘法观此法教根本真如名胜流真如或证此如说法胜故。

  ▲彼宗虽不立真如随缘而说佛正体智证最清净法界而于后得安立教法名为如流以本收末亦名如为教体。

  彼宗虽不立下释妨谓有问言彼宗真如凝然何有流义故疏通云而说佛正体等此中逆顺总有四法展转相依若逆推者此之教法从何而立答从佛后得智立此后得智复依何生由根本智故论云了俗由证真故说为后得此根本智从何而立由冥真如故名真如最为根本若顺说者梁论第十释云真如于一切法中最胜由缘真如起无分别智无分别智是真如所流此智于诸智中最胜由此智流出后得智后得智所生大悲此大悲于一切定中最胜因此大悲如来欲安立正法教济众生说大乘十二部经此法是大悲所流此法于一切法中最胜菩萨为得此法一切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由观此法得入三地在文可知。

  ▲二会相显性者谓彼一切差别教法从缘无性即是真如是故虚相本尽真性本现。

  二会相显性者上说如为教本而教非即如今说教即是如则摄十二分教之相归即如之性也。

  ▲如来言说皆顺于如故金刚三昧经云如我说者义语非文众生说者文语非义。

  ▲仁王二谛品云大王法轮者法本如应颂如乃至论议如等。

  如来言说下重释教即如义上明教从缘生无有自性故教即如今明说主称如故言教皆如金刚三昧经证成此义言义语者皆契如故下引仁王证成前义言乃至者文中略故若具经云波斯匿王白佛言云何十方诸如来一切菩萨不离文字而行诸法相大王法轮者法本如重颂如授记如不颂偈如无问而自说如戒经如譬喻如法界如本事如方广如未曾有如论议如是名句味音声果文字记句一切如若取文字者不行空也大王如如文字修诸佛智母上即经文其中云戒经者即因缘经因事制戒故乃因缘经中一义又言法界如者即本生经界即因义故余文可知十二分名义十藏品说。

  ▲此经明教即是如不说如皆是教若取说法显义皆为教体一切法皆如也则无如非教。

  此经明教即是如下复辨通局谓但言十二分教即如此局在十二若云如即佛教则一切法皆如也则一切皆佛教斯义则通故次疏云若取诸法显义体即明一切皆教既一切皆如如皆佛教也。

  ▲第八理事无碍体者谓一切教法虽举体即真不碍十二分等事相宛然显现虽真如举体为一切不碍一味湛然平等由如无碍佛之音声亦顺如无碍皆与如智而相应故如前义分齐中广明。

  第八理事无碍体等者在文可见。

  ▲第九事事无碍体者文义皆圆。

  第九事事下疏文分三初双标次正显文后例释义今初双标文义拣义取文耳。

  ▲文即圆音此中亦具十种玄门现相品云佛演一妙音周闻十方国众音悉具足法雨皆充遍即同时具足相应体十住品云欲具演说一句法阿僧祇劫无有尽而令文义各不同菩萨以此初发必即广狭无碍体亦名纯离教一句不坏狭也纯也文义不同广也杂也又云于一法中解众多众多法中解了一等皆一多相容教也出现品云如来音声普入一切譬如书字等此亦相入即相容也十住又云一即是多多即一文随于义义随文即相即教体出现品云道场皆闻不出众外各各随解即隐显教体也又云如来言音唯是一味随诸众生心器异故无量差别亦隐显教体亦纯杂教也又云如来于一语言中演说无边契经海如善口女等即微细教也阿僧祇品云于彼一一修多罗分别诸法不可说于彼一一诸法中又说诸法不可说等一法既尔余法亦然交映重重无尽无尽即帝网教也触事即法即托事生解教也一念顿演即十世教也如诸会中此方所说十住等十方亦尔即主伴教也若随说一法门皆有无量修多罗为眷属等即眷属教虽不得为主亦是伴类。

  次文即下正显文圆文即名句文而言圆音者有二义故一例上名等离声无体今圆音体文亦依之二者既言圆音则文句皆足方称圆耳若一直声音义非正下引诸经成斯教体具十玄门言佛演一妙音等者经文略有三节初则一音周闻但彰其遍次云众音悉具者即前一音顿具多音理万类殊音如善口天女三法雨皆遍者则随一一音具说一切大小权实无尽法门又一一门皆充法界三节已含四义一则展一普周二则一收一切展卷无碍皆悉同时何音何法而不具足彼经次下云一切言词海一切随类音一切国土中恒转无上轮等则重数更多今但引其一偈足显同时具足言譬如书字等者即如来转法轮中取意略引故有等言若具引者经云佛子如来法轮悉入一切语言文字而无所住譬如书字普入一切事一切语一切等数一切世间出世间处而无所住如来音声亦复如是普入一切处一切众生一切法一切业一切报中而无所住一切众生种种语言皆悉不离如来法轮何以故言音实相即法轮故佛子菩萨摩诃萨于如来转法轮应如是知即此经文法喻之中亦自影略故疏取意略引耳言此亦相入即相容也者据所引文即相入义即此相入是一多相容不同门能入名入所入名容能容即所入所容即能入随义名异容入一义耳言道场皆闻不出众外者即出现音声中梵王及众喻若具引者复次佛子譬如大梵天王住于梵宫出梵音声一切梵众靡不皆闻而彼音声不出众外诸梵天众咸生是念大梵天王独与我语如来妙音亦复如是道场众会靡不皆闻而其音声不出众外何以故根未熟者不应闻故其闻音者皆作是念如来世尊独为我说佛子如来音声无出无住而能成就一切事业是为如来音声第五相释曰众会闻者即以根熟为众内未熟为众外耳余则可知应者得闻此即显也不应不闻斯即隐也各各随解者闻中复有差别若闻大乘大乘则显不闻二乘二乘即隐小显大隐等可知又云如来言音等者即彼次下第六相也经云佛子譬如众水皆同一味随器异故水有差别水无念虑亦无分别如来言音亦复如是唯是一味谓解脱味随诸众生心器异故无量差别而无念虑亦无分别然此一文证其两义若取诸器各受互不相知即是隐显若取一味随器即是纯杂善口天女亦即彼品经云复次佛子譬如自在天王有天婇女名曰善口于其口中出一音声其声则与百千种乐而共相应一一乐中复有百千差别音声佛子彼善口女从口一声出于如是无量音声当知如来亦复如是于一音中出无量声随诸众生心乐差别皆悉遍至悉令得解即第四相一中顿具即微细也言阿僧祇品至不可说等者等余经文经云一一佛法不可说种种清净不可说出妙音声不可说转正法轮不可说于彼一一法轮中演修多罗不可说于彼一一修多罗分别法门不可说于彼一一法门中又说诸法不可说于彼一一诸法中调伏众生不可说此上经文已有数重而但说一法法法皆尔互入重重故成无尽又彼中云清净实相不可说说修多罗不可说于彼一一修多罗演说法门不可说于彼一一法门中又说诸法不可说于彼一一诸法中所有决定不可说于彼一一决定中调伏众生不可说不可言说同类法不可言说同类心不可言说异类法不可言说异类心不可言说异类根不可言说异类语念念于诸所行处调伏众生不可说等亦是其类也言一念顿演者一念顿演无量劫法何有十世不互相融第五经云树下诸神刹尘数悉共依于此道场各各如来道树前念念宣扬解脱门等。

  ▲此且约言说若类通诸法皆为教体即所论义义即普法具十玄门如义分齐。

  此且约下例文释义初句结前余皆释后。

  ▲第十海印炳现体者如前差别无尽教法皆是如来海印定中同时炳现设所化机亦同缘起炳现定中是故唯以三昧为斯教体如出现品云此约果位若约因位圆信亦得印现贤首品云如是一切皆能现海印三昧威神力。

  ▲以上十门该罗收摄未有一法而非教体然后二门正是经宗融取前八无所遗矣。

  以上十门下第二总结可知教体门竟。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演义钞卷第七


卍新续藏第 05 册 No. 0232 华严经疏钞玄谈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演义钞卷第八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

  ▲第六宗趣通局者语之所尚曰宗宗之所归曰趣先明其通后显于别。

  第六宗趣通局中疏文分二先释名标章后前中下依章别释初中宗者宗崇故云所尚亦云尊也主也多也。

  ▲前中通论一代佛教诸部异计各是一宗谓十八本二各不同故以义相从更复合之。

  前中通论下第二依章别释于中二先释通宗后释别宗前中三初总标大意二叙昔辨违三申今正解今初言诸部异计即二十部言十八本二者十八部名次下当列本二者即上座部及大众部故文殊问经云十八及本二皆从大乘出无是亦无非我说未来起言以义相从者合二十部兼诸大乘为十宗故。

  ▲然隋朝大衍法师总立四宗一因缘宗谓萨婆多二假名宗谓即经部三不真宗谓诸般若四真实宗谓法性真理佛性等教。

  然隋朝下第二叙昔辨违于中二先叙昔后辨顺违前中又二先正立后异名前中各从所立得名四中各有二句上句立义下句指教。

  ▲又此四宗初名立性二名破性三名破相四名显实。

  又此四宗下辨异名四名不出性相而前三从所破后一就所显。

  ▲初二小乘后二大乘各初浅后深此亦有理。

  初二小乘下辨顺违于中二先略释明顺理后约局明违文今初言各初浅后深者以初显正因缘立有缘果之性故为浅二破于定性但从缘有故为深也万法从缘故无定实如铁之坚遇火则镕如水之湿遇寒则坚明知从缘则无定性假名而已故为小深早欲参涉大乘故云经部三是大乘之浅望其第二亦是次深以二但破性而有其相如会指成拳虽无定性非无拳相今复破之明性相俱空为法空矣而言浅者但除妄计以显空义未彰妙有不空真性故名为浅第四方显妙有真性故四为深言此亦有理者自浅之深先小后大一代佛教大意耳故又第一宗是因缘所生法第三宗则我说即是空第二宗亦为是假名第四宗亦是中道义故无大违。

  ▲但收义不尽以十八部中但判二故。

  但收义不尽下第二约局明违言但判二者唯明有部及经部故除本二部故云十八部中。

  ▲今总收一代时教以为十宗。

  今总收等者第三申今正解于中三初总标二别释三料拣。

  ▲第一我法俱有宗谓犊子部等彼立三聚一有为二无为三非二聚非二即我又立五法藏谓三世为三无为为四第五不可说藏我在其中以不可说为有为无为故。

  第一我法俱有宗等者第二别释也释第一宗中先立理谓犊子部等者等取余四部谓此计中总有五部全或一少分言五部全者一犊子部二法上三贤胃四正量五密林山故总为五部同计言一少分者泰法师云更等取经部中根本经部不等末经部以本经部亦执有胜义我非即非离即计菩萨出离生死故名胜义。

  ▲然此一部诸部论师共推不受呼为附佛法外道以诸外道所计虽殊皆立我故。

  ▲二法有我无宗谓萨婆多等彼立诸法不离色心或立三世无为或分五类皆无有我以无我故异外道计。

  二法有我无宗等者疏文有二先正立后显功能今初言等者等取余二半谓此计都有三全一少分谓一一切有部二雪山部此即上座部宗轮论云多同说一切有故亦等取也三多闻部宗轮叙多闻部云余义多同一切有部并不立我计法有实故言一少分者化地部末计彼云过去未来并皆实有亦有中有一切法所知所识故名有法无我。

  ▲又于有为之中立正因缘以破外道邪因无因。

  又于有为下第二辨教功能于中有五一总显功能二广显所破三举正折邪四指广从略五结功超胜今初因缘能破无因正因以破邪因。

  ▲然西域邪见虽九十五种或计二十五谛从冥生等或计六句和合生等或谓自在梵天等生或谓时方微尘虚空宿作等而为世间及涅槃本。

  然西域邪见下二广显所破于中三初叙西域二叙此方三双就结过初中亦三初束九十五种为十一宗二束十一以成四计三结诸计以归二因今初九十五种如第六回向引然至妙虚通目之曰道心游道外即称外道故唯佛正道余悉名外道故此总非所以成十一者以约现有教文传习西域故言或计二十五谛从冥生等者即十一中之一计也此即数论师计案金七十论中谓有外道名劫毗罗此云黄赤?发面色皆黄赤故时世号为黄赤色仙人其人从空而生自然四德一法二智三离欲四自在得此智已依大悲说先为阿修和仙人说次阿修和传与般尸诃般尸诃传与褐伽褐伽传与优楼佉优楼佉传与䟦婆和䟦婆和传与自在黑般尸诃广说此智有六十千偈其自在黑姓拘式见大论难受略抄七十偈此婆罗门初入金耳国以铁叶腹头戴火盆击王论鼓求僧论议因诤世界初后有无谤僧不如遂造此七十论申数论宗王意朋彼以金赐之外道欲彰己令誉遂以金七十标名唯识疏云其后弟子之中上首如十八部中之部主者名伐理沙此翻为雨雨时生故即以为名其雨徒党名雨众者即义当自在黑所受䟦婆和梵音不同耳梵云僧佉此翻为数数即慧数数度诸法根本立名从数起论名为数论论能生数亦名数论其造数论及学数论者皆名数论师本源即是迦毗罗造金七十论即自在黑造偈长行即天亲菩萨解释言二十五谛者准百论云从冥生觉从觉生我心从我心生五微尘从五微尘生五大从五大生十一根神为主常觉相处中不坏不败摄受诸法斯则五大亦为能生今依金七十论释二十五谛总略为三处中为四广为二十五言略为三者谓一自性二我知三变异自性是第一谛古称冥性亦名胜性未生大等但住自分名为自性若生大等便名胜性用增胜故智论云谓外道通力至八万劫八万劫外冥然不知谓为冥谛从此觉知初立故名冥谛二言我知者即第二十五谛即神我也三变异者中间二十三谛自性所依名为变异故有三位言中为四者彼论云外曰云何分别本性变异及知者答曰本性无变异(一也)大等亦本变(二也)十六但变异(三也)知者非本变(四也)谓本性能生大等故名为本不从他生故非变异二大我慢五唯此七亦本亦变异大从本性生故变异能生我慢故为本慢生五唯五唯生五大五根故皆亦变亦本三五大五知五业及心平等根但从他生故唯变异不能生他故不名本四知者即我知为体故不从他生亦不生他故非本非变若准百论五大生十一根则五大亦本亦异唯变异中则唯十一根言广有二十五者如上引百论然都有九位就其中二十三谛自有七位一大二我心三五唯量四五大五五知根六五作业根七心平等根兼其初后故二十五问曰自性不可见云何知有答有法有微细故不可见如热气散空岂得言无若不见云何知有答因大等事从自性生有三德故问自性云何能与诸法为生因答三德合故其三德在冥性中眠伏不起在大等二十三位便有觉悟故二十三一一皆以三德合成言三德者梵云萨埵刺阇答摩萨埵此云有情亦云勇猛今取勇义刺阇此为微牛毛尘等皆名刺阇亦名尘坌今取尘义答摩此云闇即闇钝之闇三德应名勇尘闇若傍义翻旧云染粗黑新云黄赤黑旧名喜忧闇新云贪嗔痴旧名苦乐痴新云苦乐舍敌体而言即是三毒能生三受名苦乐舍黄赤黑者是其色德贪多轻光故色黄嗔多动躁故色赤痴则重覆故其色黑由此自性合三德故能生诸法故自性是作者我非作者若非作者何用我为答为证义故义之言境证于境故谓二十四谛是我所知故我是见者而非作者余不能知问自性是作我非作者何因和合偈答云我求见三德自性为独存如跛盲人合由义生世间谓我有如是意我今当见三德自性故我与自性合自性为独存者我是困苦人唯有能见知今当为彼令得独存以是义故自性与我合如人与王合亦如盲与跛合则以我为跛不能作故自性为盲不能见故此二合故能生世间与我受用盲跛达其所在各得分立我见自性时即得解脱令我独存问曰已说和合能生世间是生次第云何答曰自性次第生大我慢十六十六内有五从此生五大谓自性先生大大者增长之义自性相增故或名觉或名想或名遍满或名智或名慧或大即是智故大得智名大次生我执我执者自性起用观察于我知我须境故亦名我慢亦名五大初或名转异或名炎炽次慢生十六者即五唯量五知根五作业根及心平等根此意总明皆从慢生就十六中应先生五唯五唯生十六故云十六内有五从此生五大即百论从我心生五微尘从五微尘生五大从五大生十一根初生五唯量者一声二触三色四味五香五各有体有能有缘量故唯亦定义唯定用此成五大故五唯无差别以微细寂静故从此生五大大尘有差别五唯无差别即是大尘大无忧痴唯以喜乐故五大具三毒故差别从声唯生空大别有一物名之为空非空无为触唯生风大色唯生火大味唯生水大香唯生地大金七十论但各一生有说藉尘有多少从声一尘成空大声触二尘生风大色声触三生火大色声触味生水大总用五尘生地大藉尘多者力弱藉尘少者力强故四轮成世间空轮最下次五大生十一根者先生五知根次生五作业根后生心平等根云何五大生五知根谓声唯生空大空大成耳根是故耳根还闻声触唯生风大风大成身根是故身根还受触色唯生火大火大成眼根是故眼根还见色味唯生水大水大成舌根是故舌根还知味香唯生地大地大成鼻根是故鼻根不闻地而闻于香而金七十论但云耳根唯从声唯生与空大同类是故能取声若优楼迦仙人则计遍造义谓五大造眼根而火大偏多色是火家求那故眼根唯能见色余四例知皆用五大成各一偏多耳次生五业根者金七十论即总用五大成谓一语具二手三足四小便处五大便处此中语具谓口舌等手足即分皮根少分彼谓身根为皮根又男女大遣等各有用故故偈云唯见色等尘是五知根事言执步戏除是五业根事心平等根者金七十论分别为体故论云分别为心相是相即心事亦具五唯成通缘诸境故又论云大我慢心事三自相为事心能遍取差无差境有说以肉团心为体二十五我知者以思唯我唯识因明皆云数论执我是思若金七十云云何知有我颂曰聚集为他故(一)异三德(二)依故(三)食者(四)独离故(五)五因立有我一如有人聚床席等必为于人如是大等聚集即知有我二异三德者前二十四皆有三德故三依故者如人依身身则有用故四食者者如人见味如有别味人见大等所知必知有能知五独离故者若唯有身圣人所说解脱则无所用故知有我我有何相然金七十论将自性望变异有九不似有六相似我翻似不似言九不似者一无因二常三多人共一四遍一切五无事六不没七无分八不依他九不属他自性有此九德不似变异变异则有因等我有八义同自性不似变异但多人共一义不同自性谓人人各有我故自性有六义似变异谓一同有三德二不相离谓三德不可分三皆为我所受用之尘四平等俱为一切我受用如一婢多主使五无知者本末同无知唯我知故六能生自性能生而大等亦能生故而我知亦无此六相似故总云我翻似不似谓亦无三德不能生等故我有八不似变异乃成八德无六似于变异但成二德谓一无三德二是知者余之四似是自性变异之德非我之德余义可知有云由三德是生死因由所转变扰乱我故不得解脱知二十三谛转变无常生厌修道自性隐迹不生诸谛我便解脱金七十云人无缚无脱无转转生死以无三德故无变异故无作者故若尔谁得解脱答轮转及系缚解脱唯自性由自性变异故缚若得正遍知即得解脱意明知二十五谛为正遍知明缚与脱不由于我言我解脱者约自然脱耳论总结云此秘密智应施五德婆罗门一生好地二好姓族三行四有能五欲得上依金七十论略叙其计其间不同兼智论意并已具释若广破者如唯识中百等论下疏略总破耳或计六句者即卫世师计新云吠世史迦萨多罗此云胜论吠世亦云鞞世吠世为正立六句义最为胜故或胜人所造故其能造人即成劫之末人寿无量外道出世名嗢露迦此云鸺?昼避声色匿迹山薮夜绝视听方行乞食时人以为似鸺?鸟故名鸺?仙人即百论优楼佉也或名羯拿仆羯拿云米斋仆翻为食先为夜游惊他稚妇乃不夜乞遂收场碾糖秕之中米斋而食故时号为食米斋仙人多年修道遂获五通谓证菩提便欣入灭但嗟所悟未有传人愍世有情痴无慧目乃观七德授法令传一生中国二父母俱是婆罗门姓三有般涅槃性四身相具足五聪明辨捷六性行柔和七有大悲心经无量时无具七德后经多劫婆罗痆斯国有婆罗门名摩纳缚迦此云儒童其儒童子名般遮尸弃此云五顶顶发五旋头有五角其人七德虽具根熟稍迟既染妻孥卒难化导经无量岁伺其根熟后三千岁因入园游与其妻室竞华相忿鸺?因此乘神通化之五顶不从仙人且返又三千岁化又不得更三千岁两竞尤甚相厌既切仰念空仙仙人应时神力化引腾空迎往所住山中与说所悟六句义法一实二德三业四大有五同异六和合实者说法体实德业所依名之为实德业不依有性等故德者道德业者作用动作义也实有九种一地二水三火四风五空六时七方八我九意德有二十四一色二香三味四触五数六量七别性八合九离十彼性十一此性十二觉十三乐十四苦十五欲十六嗔十七勤勇十八重性十九液性二十润二十一行(去声呼)二十二法二十三非法二十四声业有五种一取二舍三屈四申五行大有唯一实德业三同一有故离实德业外别有一法为体由此大有有实等故同异亦一也如地望地有其同义望于水等即有异义地之同异是地非水水等亦然亦离实等有别实体和合句者谓法和聚由和合句如鸟飞空忽至树枝住而不去由和合句故令有住等上已略叙广出体相及广破斥并如唯识及疏并百论等或谓自在梵天等生者此有三计一即涂灰外道并诸婆罗门共计自在天是万物因故唯识第一云有执有一大自在天体实遍常能生诸法谓彼计此天有其四德一体实二遍三常四能生诸法又计有三身一者法身体常周遍量同虚空能生万物二受用身在色天之上三变化身随形六道教化众生复计彼天有二住处一在雪山二在南海末剌耶山昔摩竭国有兄弟二人事自在天同往雪山求见彼天至山忽见一婆罗门云大自在天是汝国释迦牟尼佛何不礼事兄弟报云我先承习但事天神时婆罗门变为天形面上三目复现四臂或现八臂告兄弟曰汝可还国菩提树东造释迦降魔之像菩提树后穿一池济渴乏者彼宗因此计二住处以为不谬瑜伽第七云彼作是思世间诸物必应别有作者生者及变化者为彼物父谓自在天或复其余如论广破显扬第十亦同此说十二门论亦广破之二言梵天等生者即第四围陀论师计及第五安茶论师围陀云明此师计那罗延天能生四姓此计梵天能生万物提婆菩萨破外道小乘涅槃论云从那罗延天齐中生大莲华莲华之上有梵天祖翁谓梵天为万物之祖彼梵天作一切命无命物从梵天口生婆罗门两臂生刹利两䏶生毗舍两脚生首陀故瑜伽第七云婆罗门是最胜种类刹帝利等是下劣种类婆罗门是白净色类余种是黑秽色类婆罗门种得清净非余种类婆罗门是梵王子从大梵王腹口所生从梵所出梵所变化梵王体胤广破如彼显扬亦同故上等言等取那罗延天以那罗生梵梵为物祖故正云梵天生等取那罗延又等梵王是第五计安茶论师计本际也言本际者即过去之初首谓计世间最初唯有大水时有大安茶出生形如鸡卵金色后为两段上为天下为地中生一梵天能作一切有命无命物是故梵天是万物因以四五两计一计那罗延为始一计安荼为始并次生梵王梵王生万物故疏云梵天等生即等取安茶及那罗也其安茶计亦似此方有计天地之初形如鸡子浑沌未分即从此生天地万物或谓时方微尘虚空宿作等而为世间及涅槃本者此有六计一时者即时散外道执一切物皆从时生是故时是常是一是万物因是涅槃因广百论云复次或有执时是真实常以见种等众缘和合有时生果有时不生时有作用或舒或卷令彼条等随其荣华此所说因具有离合由是决定知实有时广破如彼百论亦云如是时虽微细不可见以节气华实等故知有时此则见果知因次言方者即第七方论师计计方生人人生天地灭后还入于方故方是常是一是万物因是涅槃因故百论云外曰实有方常相有故日合处是方相等言微尘者即第八路迦耶论师计色心等法皆极微所作路迦耶此云顺世外道计一切色心等法皆用四大极微为因然四大中最精灵者能有缘虑即为心法如色虽皆是大而灯发光余则不尔故四大中有能缘虑其必无失故唯识云有外道执地水火风极微实常能生粗色所生粗色不越因量虽是无常而体实有释曰谓从四大生后还归大言粗色者即是子微不越因量者因者父母微最初极微名为父母聚生诸色故所生者名曰子微子微虽是无常不越父母故是实有亦广如彼破但是随情虚妄计度显扬第九云又计极微是常住者以依世间静虑起如是见由不如实知缘起故计有为先有果集起离散为先有果坏灭由此因缘彼谓从众微性粗物果生渐析粗物乃至极微住是故粗物无常极微常住瑜伽同此言虚空者即第九口力论师谓虚空为万物因别有一法是实是常是一是万物因从空生风从风生火火生暖暖生水水生涷坚作地地生五谷五谷生命命没还归空是故虚空为一切万物因是涅槃因百论亦云外曰定有虚空法常亦遍亦无分一切处一切时信有故等广如彼破言宿作者即第十宿作论师计一切众生受苦乐报皆随往日本业因缘是故若有持戒精进受身心苦能坏本业本业既尽众苦尽灭众苦尽灭即得涅槃是故宿作为一切因瑜伽云何因缘故彼外道作如是见立如是论答彼见世间虽具正方便而招于苦虽具邪方便而致于乐彼如是思若由现法士夫作用为彼因者彼应颠倒由彼所见非颠倒故是故彼皆以宿作为因由此理故起如是见立如是论涅槃三十五广破此见而疏云等者等取第十一无因论师计一切万物无因无缘自然生自然灭故此自然是常是万物因是涅槃因此计一切无染净因如棘刺自纤乌色非染鹤色自白大乘法师云别有一法是实是常号曰自然能生万物与下此方计有同义瑜伽第七云何因缘故彼诸外道起如是见立如是论答谓见世间无有因缘或时歘尔大风卒起于一时间寂然止息或时忽尔暴河弥漫于一时间顿即空竭或时郁尔果木敷荣于一时间飒然衰萃由如是故起无因见立无因论显扬亦同此则无因为自然非别有物若广分别上诸异计如瑜伽六七显扬九十婆沙十一二及金七十广百论等。

  ▲统收所计不出四见谓数论计一胜论计异勒沙婆计亦一亦异若提子计一异。

  统收所计不出四见下第二束十一为四计即百论意于中二先正明计。

  ▲若计一者则谓因中有果若计异者则谓因中无果三则亦有亦无四则非有非无余诸异计皆不出此。

  后若计一下对因果明皆广如百论。

  ▲虽多不同就其结过不出二种从虚空生即是无因余皆邪因。

  离多不同下第三结归二因即收上十一宗计乃至九十五种皆不出二因无而忽有是曰无因所计虚谬是曰邪因如乳生酪乳曰正因令乳生席即曰邪因从无明行而生此身是曰正因从冥生等皆曰邪因一切诸法缘会而生缘离则灭未有一法不从因生情非情境并从因生而言无因乃成大过谓不应生物则合常生石女则生儿龟毛亦应生物不修万行应得涅槃则世出世法一时俱坏故无因过过莫大焉配属可见离佛法外非唯九十五种设千般异说皆不出于邪因无因故说一正因缘无计不破。

  ▲此方儒道二教亦不出此。

  此方儒道下第二叙此方疏文分二初指同二因后如此下略出诸计然此方儒道玄妙不越三玄周易为真玄老子为虚玄庄子为谈玄。

  ▲如此庄老皆计自然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如此庄老下文有二先合引老庄后别引周易前中亦二先引文后断义今初正引老子义引庄子故云皆立自然此句标也故庄子云不知所以然而然故曰自然谓人法地下即老子道经有物混成章此先有言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注云因其所大而明之得一者天地王也天大能覆地大能载王大能法地则天行道故云亦大又云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注云王者人灵之主万物系其兴亡将欲申其鉴诫故云而王居其一欲警王令有所法也次文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注云人谓王也为王者先当法地安静既尔又当法天运用生成既生成已又当法道清净无为令物自化人君能尔者即合道法自然之性也又上释道大云以通生表其德字之曰道以包含目其体强名曰大此文相蹑故委引之意在道法自然耳德经又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前即逆推此则顺辨注云一者冲气也言道动出冲和妙气于生物之理未足又生阳气阳气不能独生又生阴气积冲气之一故云一生二积阳气之二故云二生三阴阳合孕冲气调和然后万物阜成故云三生万物次下又云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上来皆明万物自然生也即老子之言若正引庄子者庄子太宗师篇云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注云有无情之情故无为也有常无之信故无形也又云可传而不可受注云古今传而宅之莫能受而有之也又云可得而不可见注云咸得自容而莫见其状也又云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注云明无不待有而无也又云神鬼神帝生天生地注云夫无也岂能生神哉不神鬼神帝而鬼帝自神斯乃不神之神也不生天地而天地自生斯乃不生之生也故夫神之果不足以神而不神则神矣功何足有事何足特哉又云在大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注云言道之无所不在也故在高为无高有深为无深在久为无久在老为无老无所不在而所在皆无也又云狶韦氏得之以挈天地伏牺得之以袭气母维斗得之终古不忒日月得之终古不息堪坯得之以袭昆仑冯夷得之以游大川肩吾得之以处大山黄帝得之以登云天等注云道无能也此言得之于道乃所以明其自得耳又云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注云知天人之所为者皆自然也则内放其身而外冥于物与众玄同任之而无不至也意云但有知有为皆不为而为故自然也。

  ▲若以自然为因能生万物即是邪因若谓万物自然而生如鹤之白如乌之黑即是无因。

  若以自然为因等者断义也通其两势初即老子意由道生一道是自然故以道为因是邪因也若谓万物自然而生下出庄子意则万物自然无使之然故曰自然即无因也如乌之黑等者即庄子文亦涅槃经意。

  ▲周易云易有大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者。

  周易云下二引周易等者文中亦二先引文后断义今初即系辞言言系者系属也亦纲系也此上应加是故二字注云夫有必始于无故太极生两仪也太极者无称之称不可得而名取其有之所极况之太极者也孔云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老子云道生一即此太极谓混元既分即有天地故云太极生两仪即老子一生二也不言天地者指其物体下与四象相对故云两仪谓两体容仪也释曰若准列子有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彼注云质性也又释太易指周易太极此则太初非太易便成太极在初若准易钩命诀说有五运前四同列子第五名太极则太极非初释与列子大同运即运数易谓改易元气始散谓之太初气形之端谓之太始形变有质谓之太素质形已具谓之太极虽小异同皆是元气生天地耳言两仪生四象等者孔云谓木金水火禀天地而有故云两仪生四象土则分王四时又地之别故唯四象四象生八卦者谓震木离火兑金坎水各主一时又巽同震木干同兑金加之以坤艮之土为八卦也八卦定吉凶者八卦既立爻象相推有吉凶故吉凶生大业者万事各有吉凶广大悉备故能生天下大事业也。

  ▲太极为因即是邪因若谓一阴一阳之为道即计阴阳变易能生万物亦是邪因若计一为虚无自然则亦无因。

  太极为因等者二断义也谓若用太极为因故是计无为有亦是邪因若谓一阴下通显邪因无因易云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不测之谓神一阴一阳之谓道者注云道者何无之称也无不通也无不由也况之曰道寂然无体不可为象必有之用极而无之功显故至乎神无方而易无体而道可见矣故穷变以尽神因神以明道阴阳虽殊无一以待之在阴为无阴阴以之生在阳为无阳阳以之成故曰一阴一阳之为道孔疏云一谓无也无阴无阳乃谓之道一得无名者无是虚无虚空不可分别唯一而已故以一为无也若有境则有彼此相形有二有三不得为一故在阴之时而不见为阴之功在阳之时而不见为阳之力自然而有阴阳自然无所营为此则道之谓也故云之谓道以数言之谓之一以体言之谓之无以物得开遍谓之道以微妙不测谓之神以应机变化谓之易总而言之皆虚无之谓也圣人以事名之随其义理以立称号释曰若以阴阳变易能生即是邪因而注及疏皆云一者无也故是无因故云若计一为虚无自然则亦无因也以虚无亦通邪因故致亦言。

  ▲然无因邪因乃成大过谓自然虚空等生应常生故。

  然无因邪因下第三双就结过言应常生者人自然生应常生人不待父母等众生菩提亦自然生则一切果报不由修得此正显无因之过若以虚空为因亦邪因过随计各异略不言之上来广破异计竟。

  ▲以不知三界由乎我心从痴有爱流转无极迷正因缘故异计纷然。

  以不知三界由乎我心下第三举正折邪于中三初总明迷倒因缘次况出深旨后拣滥显邪初中三界由乎我心即唯大乘下十地有文唯识等论皆引成立谓心法刹那自类相续无始时界展转流来不断不常凭缘凭对非气非禀唯识唯心岂同儒道气变为神神由气就气非缘就出于自然自然而成其性自化非由修习耶岂况心外别有冥性微尘等耶况梵天等为能生耶言从痴有爱流转无极者即净名经义通大小大乘有二义一无明发业爱能润业二过去无明现在爱取小乘则唯有后义虽由三毒此二胜故涅槃亦说生死本际凡有二种一者无明二者有爱此二中间即有生老病死其文非一小乘立三毒为生死根本者中论染净品云经说贪欲嗔恚愚痴是世间根本乃至云三毒因缘起于三业三业因缘起于三界是故有一切法十二因缘品云众生痴所覆为后起三行以有此行故识受六道身皆是三毒为根本义然外道虽立三德不知是心之所有故又计从冥而起用故故为邪见言迷正因缘等者唯心痴爱即正因缘若大乘说唯心为因痴爱为缘小乘亦以痴爱为因业等为缘大乘亦以业种为缘故。

  ▲安知因缘性空真如妙有。

  安知等者第二况出深旨因缘有相浅义尚迷性空真理安测涯分性空通于初顿终教真如妙有即是实教若通于空有交彻具德即是圆教。

  ▲言有滥同释教者皆是佛法之余同于涅槃盗牛之喻乳色虽同不能善取醍醐况抨驴乳安成酥酪。

  言有滥同下三拣滥显邪谓易云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礼云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物而动性之欲也老子云杳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庄子云有真君存焉如是等文后儒皆以言词小同不观前后本所建立致欲混和三教现如今时成英尊师作庄老疏广引释教以参彼典但见言有小同岂知义有大异后来浅识弥复惑焉言同于涅槃盗牛之喻者即涅槃第三答迦弃问经云尔时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出世之法与世间法有何差别如佛言曰佛是常法不变易法世间亦说梵天是常自在天常无有变易我常性常微尘亦常若言如来是常法者如来何故不常现耶若不常现有何差别何以故梵天乃至微尘世性亦不现故佛告迦叶譬如长者多有诸牛色虽种种同其一群付放牧人令逐水草但为醍醐不求乳酪彼牧牛者构已自食长者命终所有诸牛悉为群贼之所抄掠贼得牛已无有妇女即自构将得已而食尔时群贼各自谓言彼大长者畜养此牛不期乳酪但为醍醐我等今者当设何方而得之耶夫醍醐者名为世间第一上味我等无器设使得乳无安置处复共相谓唯有皮囊可以盛之虽有盛处不知钻摇浆犹难得况复生酥尔时诸贼以醍醐故加之以水以水多故乳酪醍醐一切俱失凡夫亦尔虽有善法皆是如来正法之余何以故如来世尊入涅槃后盗窃如来遗余善法若戒定慧如彼诸贼劫掠群牛诸凡夫人虽复得是戒定智慧无有方便不能解说以是义故不能获得常戒常定常慧解脱如彼群贼不知方便丧失醍醐亦如群贼为醍醐故加之以水凡夫亦尔为解脱故说我众生寿命士夫梵天自在天微尘世性戒定智慧及与解脱非想非非想天即是涅槃实亦不得解脱涅槃如彼群贼不得醍醐是诸凡夫有少梵行供养父母以是因缘得生天上受少安乐如彼群贼加水之乳而是凡夫实不知因修少梵行供养父母得生天上又不能知戒定智慧归依三宝以不知故说常乐我净虽复说之而实不知是故如来出世之后乃为演说常乐我净如转轮王出现于世福德力故群贼退散牛无损命时转轮王即以诸牛付一牧人多巧便者是人方便即得醍醐以醍醐故一切众生无有患苦法轮圣王出现世时诸凡夫人不能演说戒定慧者即便退散如贼退散尔时如来善说世法及出世法为众生故令诸菩萨随而演说菩萨摩诃萨既得醍醐复令无量无边众生获得无上甘露法味所谓如来常乐我净以是义故善男子如来是常不变异法非如世间凡夫愚人谓梵天等是常法也此常法称要是如来非是余法迦叶应当如是知如来身释曰以法对喻文相可了是知儒道言同皆佛法出况抨驴乳下即智论第三文意谓佛教如牛乳修得解脱如抨得酪生熟酥等不解修行尚不得乐况外道教犹彼驴乳佛喻于牛外道如驴驴乳本非出酪之物外道之教无解脱味故抨驴乳但成屎尿依外教行但招苦果无所成益。

  ▲广明异计如喻伽第六显扬第九第十婆沙十一十二及金七十论说中百等论亦广破之。

  广明异计下第四指广从略恐繁故略恐欲知源故指所出耳。

  ▲今但说正因缘已总破诸计是知佛法之浅浅已胜外道之深深。

  今但下第五结功超胜言佛法之浅浅者以其十宗前前浅于后后后后深于前前二望第十有八重之浅已能总破一切外道况第三宗况第四宗乃至第十展转深妙然上所引皆是外宗甚深玄妙今以第二并能超之故云佛法之浅浅已胜外道之深深然西方外道明说三世多信因果知厌生死欣求涅槃但真源小差致去道悬远况此方儒道善止一身纵有终身之丧而无他世之虑虽齐生死强一枯荣但以生死自天枯荣任分天乃自然之理分乃禀之虚无聚散气为死生归无物为至道方之释氏不合同年略辨释道之殊以举十条之异。

  ●一始无始别谓释立生灭因缘无定初始儒道有太初元始为物之先太初为万物之先物自造化因缘为万法之本兴灭由人。

  ●二气非气异谓释以心为法本凭对凭缘儒道以气变为神无为自化自化则无修无习弃智绝聪凭缘则必假修成万行会本。

  ●三三世无三世异释以禀质色心灵爽相续随缘起灭三世迁流儒道以聚气为生散气为死死则归夫天地不续不存既止一身宁知三世。

  ●四习非习别释以善恶由业愚智习生故积劫熏修灵识玄妙儒道以善恶由分愚智自天禀纯和则至圣至神禀浑浊则为愚为暗纵言慎习止在一身岂说积功能资化世。

  ●五禀缘禀气异释以森罗万象并由缘生儒道以富贵吉凶皆由气命禀气者不可改易禀缘者则可增修。

  ●六内非内别释以天地万物内识变生儒道以人物蠕飞皆由天地所变在我可变染令净所变在天则任彼高低。

  ●七缘非缘别释以四相迁流浮虚变灭皆由缘力非日月然儒道以日化月移趣新更故力负自尔非由我心。

  ●八天非天别儒道以祸福吉凶派流为二一者天二者地地而所为可得闭绝故谋未兆而散脆微天之所为不可逃避故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以安乎天者弃于人绝于圣者从乎道斯老氏之旨释以果报因缘宗源斯二一者苦集二者灭道灭道者不住不染离断离常高出空有之巅迥超生死之外苦集者因心回转逐业高低往来六趣之中留连三有之内是以厌乎苦者断于集证乎灭者修于道此释氏之旨也二家之理皎若掌中户则千门殊归异贯较言于一其可得乎。

  ●九染非染别老以仁毁于道绝仁而道自停不在于为也欲害于性去欲而性自得不在于修也利累于生屏利而生自成不在于益也礼出于乱弃礼而乱自除不在于作也理由于道有道而理自至不在于圣也得在于时时来而位自成不在于事也是以不求而自得不为而自成为之者必败求之者必失此老君之教也释以善为福道之本修善而受福人天不善为恶道之根积不善而沉沦三恶慈为无害之径欲为生死之源绝欲而生死必除修慈而寿命长远是以为善者必得不为善者必失离欲者必超不离欲者必陷此释迦之教也教方既辨异乃皎然譬彼寒温理难并合。

  ●十归异归别释以生死苦也从妄想而形贪爱垢也因无明而起因无明而起可剪可除从妄想而生可塞可拔塞拔缘乎性假除剪由乎体妄知体妄者息妄而证涅槃达性假者弃假而归寂灭于是控御一乘浮航六度出生死苦海越火宅樊笼迥登般若之台妙入涅槃之苑湛然常乐与虚空而并存嶷尔圆明混境智而双寂此乃释教之所归也老以生与死命也悉是道之所为圣与不肖性也但是天之所与天与不可逃道为不可捍知天道不可逃捍者则能安处生死而守全性情情性全而天不坏死生处而道不亏道不亏则悦恶之虑消天不坏则喜怒之心灭于是出嚣尘之域游道德之乡理孤劭于众中神独凝于方外澹然玄寂而累害不能干泊尔无为而邪气不能袭可以长生可以尽年此老教之所归也所归既异发轸复殊相去渺然千里非远此上十异即冀审思慎之深衷多以大乘因缘以破外宗玄妙况乎真空妙有事理圆融染净该罗一多无碍重重交映念念圆融者哉无得求一时之小名混三教之一致习邪见之毒种为地狱之深因开无明之源遏种智之路诫之诫之传授之人善须拣择。

  ▲三法无去来宗谓大众部等说有现在及无为耳其过未之法体用俱无。

  三法无去来宗谓大众部等者先标宗说有现在下释而云等者等取六全一少分谓都七全一少分同有此计一大众部二鸡胤部三制多山部四西山住部五北山住部六法藏部七饮光部宗轮论叙制多西山北山云余义多同大众叙法藏亦然叙饮光云余义多同法藏故上七部类同此计言一少分者取根本化地部彼云去来世无现在无为是有北京素公云以前义故四分律法藏部义及四阿含僧祇律大众部义并是第三法无去来宗也。

  ▲四现通假实宗谓说假部就前现在之中法在蕴为实在界处为假其成实论经部师即是此类。

  四现通假实宗等者一全一少分一全即说假部一少分即末经部以根本经部是第一宗摄故其成实论先是数论弟子以所造为能造后出家入佛法时经部摄故三藏云经部细实而粗假实义同故现通假实摄此说假与一说说出世别此谓俗真谛中皆有假实蕴门明义是实者实即积聚故界处门明义是假者体假积聚故今疏云其成实论即是少分末经部也。

  ▲五俗妄真实宗即说出世部等谓世俗是假以虚妄故出世反上。

  五俗妄真实宗等者以世俗是假假故妄也出世为真真非是假故是实也少似中论一半向前。

  ▲六诸法但名宗谓一说部等一切我法但有假名无实体故。

  六诸法但名宗等者则显出世亦假名耳故云一切我法亦如中论若有世间则有出世间既无世间何有出世间等。

  ▲七三性空有宗谓遍计是空依圆有故。

  七三性空有宗者即是大乘法师所立应理圆实宗。

  ▲八真空绝相宗谓心境两亡直显体故。

  八真空绝相宗即是大乘法师胜义俱空宗。

  ▲九空有无碍宗谓互融双绝而不碍两存真如随缘具恒沙德故。

  九空有无碍宗等者谓互融故有是即空之有空是即有之空语空必摄有言有必摄空故曰互融言双绝者有即空故有绝空即有故空绝言不碍两存者不坏相故有即空而有不泯空即有而空不亡真如随缘者上言空有容滥但空故说真如即空空即真如又异但凝然故云随缘非无不变具恒沙德者唯法性宗非唯空寂而已上皆实教中义如前立教中辨。

  ▲十圆融具德宗谓事事无碍主伴具足无尽自在故。

  十圆融具德宗广如义分齐。

  ▲然此十宗后后深于前前。

  然此十宗下第三断拣于中二先通料拣十宗后会通妨难前中有五一通明浅深故后后深于前前然此十宗前六全同大乘法师大乘则有八宗七名胜义俱空八名应理圆实即以法相为应理圆实法性为胜义俱空今回七为第八八为第七如前西域中二宗不同今符法性又加后二以显甚深。

  ▲前四唯小五六通小大后四唯大乘。

  前四唯小下二大小乘料拣然五六立在小乘义通大乘故云通小大。

  ▲七即法相宗八即无相宗后二即法性宗。

  七即法相下二权实料拣。

  ▲又七即始教八即顿教九即终教十即圆教。

  又七即始教下四以五教料拣但举四教前六小乘即当第一小乘教以前已大小料拣故略不言。

  ▲又第七亦名二谛俱有宗谓胜义真实故不无世俗因果不失故是有如深密瑜伽等第八亦名二谛双绝宗谓胜义离相故非有世俗缘生如幻故是无如掌珍颂云真性有为空如幻缘生故无为无有实不起似空华等即般若三论中一分之义九二谛无碍宗如维摩法华等义如前显。

  又第七亦名二谛俱有宗下五二谛料拣亦是随难别释唯料拣三宗以含异义故重释之初宗二谛俱有可知二中云如掌珍颂者即清辩菩萨所造一论唯释此偈此中有两重比量前半有为法比量谓立量云有为是有法定空无性是宗法因云从缘生故同喻云如幻幻法从缘生幻法空无性有为从缘生有为空无性此中因喻前却或回文不尽而言真性者即有为性亦合云有为真性空二无为比量云无为是有法定无实故是宗法因云不起故同喻云如空华空华无有起空华无有实无为无有起无为亦无实故中论云若有有为法则有无为法既无有有为何得有无为广如彼论言即般若三论中一分之义者以三论中四谛品前以空遣有四谛品中以空立有故偈云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者一切则不成又标名以中论意显不滞空有非但明空又偈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则三观齐驱三谛无碍岂独空耶故有言学龙猛宗堕恶取空斯言可怖故云一分之义即三观中一空观义言九二谛无碍宗者即真不碍俗俗不碍真于谛常自二于解常自一通达此无二真入第一义二谛并非双恒乖未曾各亦其义耳今略其旨故指前文所以不会第十宗者第十亦可名二谛无尽宗然必融于前故不别立耳又上三宗诸师各立故今叙之其第十一宗非彼所竞故不言耳。

  ▲然十宗五教互有宽狭。

  ▲教则一经容有多教宗则一宗容具多经随何经中皆此宗故局判一经以为一教则抑诸大乘。

  然十宗五教下第二释通妨难谓有难云十宗何异五教而重辨耶故为此通然有二义一则通局不同二乃体式有异今初先双标后教则下双释显明二通影出二局二句言教则一经容有多教者显明教通如一维摩则具五教涅槃般若等亦具五教而影出宗局维摩但是事理无碍宗不通三性空有等宗故言宗则一宗容具多经者显明宗通以一事理无碍宗内该法华维摩涅槃等故而影出教局也如一经中具有五教不相通故。

  ▲又夫立教必须断证阶位等殊立宗但明所尚差别前之六宗执法有异故分六宗断证次位不离八辈合为一教余义如前立教中辨。

  又夫立教等者二明体式有异也亦重通妨难难云若各有通局何以不得以宗为教以教为宗故为此通教有断证等宗不约此位等无多故但有五所尚各别故有十宗故前六所尚不同而成六宗而断证等齐但为小教则教宗无违也。

  ▲第二显别宗者一切诸经各自有宗今此别明此经宗趣。

  第二显别宗下二释别宗疏中分二先总明立意二开章别释今初又二先正立诸经各自有宗故此别明斯经宗也如法华以一乘为宗涅槃以佛性常住等各自有宗虽互有兼通就其偏重故标为别。

  ▲然楞伽云一切法不生不应立是宗者斯言遣滞若无宗之宗则宗说兼畅。

  然楞伽云下二解妨谓有难云楞伽第二云大慧一切法不生不应立是宗故今通云斯言遣滞耳若一向不立宗者何以彼立宗通说通故经云宗通自修行说通示未悟昔人云说通宗不通如日被云朦宗通说亦通如日处虚空既有二通则非无宗矣是为无宗之宗立而无立为宗说兼畅是日处空耳。

  ▲略以二门分别先叙异解后申今义。

  ▲前中略举十说一衍法师以无障碍法界为宗。

  略以二门分别下第二开章别释于中亦二先标章后前中下依章别释。

  ▲二裕法师以甚深法界心境为宗谓法界门中义分为境诸佛证之以成净土法界即是一心诸佛证之以成法身是故初品中云无尽平等妙法界皆悉充满如来身末后明入法界品故知唯以法界为宗。

  初品中无尽平等等者即是晋经第一善光海大自在天王偈下半云无取无起亦寂灭为一切归故出世即今经妙?海天王偈云佛身普遍诸大会充满法界无穷尽等。

  ▲三有说以缘起为宗法界缘起相即入故。

  法界缘起相即入故者即缘起相由门意。

  ▲四有云以唯识为宗经说三界唯一心现心如工画师故。

  ▲五敏印二师同以因果为宗谓此经广明菩萨行位之因及显所成果德下文不离此故。

  ▲六远法师以华严三昧为宗谓因行之华能严佛果故。

  ▲七笈多三藏以四十二贤圣观行为宗说其行位令成观故。

  ▲八有说言以海印三昧为宗逆顺理事乃至帝网如海波澄一时现故。

  ▲九光统律师以因果理实为宗以因果是所成行位理实是所依法界。

  ▲十贤首以前各互阙故总以因果缘起理实法界以为宗趣。

  十贤首以前下就此一师疏文有二先出意总立。

  ▲谓前之二师但得所依法界三四二师但明缘起五六唯明因果七唯因修八唯果用并皆互阙。

  后谓前之二师下为其解释即释互阙之言出其新立之意于中又二先出互阙。

  ▲故贤首意取光统而加缘起法界之言。

  后故贤首意下彰其立由虽依光师而更添之于中三初标。

  ▲由光律师以因果即缘起理实即法界故不开之。

  二由光律师下出光师意不安缘起法界之由。

  ▲贤首以因果是缘起中别义理实是法界中别义故加总名。

  三贤首下出贤首加之所以于中二先总明所以以彼得别而阙总故。

  ▲以法界有事理故及无碍故缘起体上之用故所以加之。

  后以法界下出总别之相法界有四理实是一故云别也缘起是总而有二义一本有缘起如大方广方广是业用周遍是本有故佛华严是因果即修成缘起故又缘起是义因果是位故。

  ▲二申今解者依后二师而颇为改易若取言略摄尽应言法界缘起不思议为宗若取言具于第十师加不思议。

  二申今解下疏文有二先总明建立后今释前义下开章别解前中五一总相标立二显其包含三彰加所以四释通妨难五重显异门今初意云略则第十师其言则多既光统别不摄总若言法界缘起总则摄别不应复存因果理实之言若取广说又阙不思议故故若取前应言因果缘起理实法界不思议为宗若取次第应言法界理实缘起因果不思议为宗。

  ▲此则摄一总题理实即大方缘起即方广法界总该前二因果即佛华严观其总题已知别义。

  此则摄一总题下第二显其包含方字两用向上则大方无隅即法界故向下方广业用是缘起法界故故言法界总该前二。

  ▲而法界等言诸经容有未显特异故以不思议贯之则法界等皆不思议故为经宗所以龙树指此为大不思议经斯良证也。

  而法界等言下第三彰加不思议之所以拣异余经故兼引文证。

  ▲净名但明作用不思议解脱盖是一分之义未显法界融通等不思议故不用也。

  净名但明下第四释通妨难即蹑迹为难谓若加不思议欲异余经此同净名曾何成异故为此通彼得业用不得德相故故彼经云有解脱名不思议菩萨住是解脱能以须弥之高广内芥子中等曾不说言真如具无尽德佛身不分而遍尘毛德不可尽等故为一分故龙树呼此经为大不思议经则显彼为小不思议不思议虽无大小教中彰之有广狭故。

  ▲若就题中分体宗用则以理实为体缘起为用因果为宗寻宗令趣理实体故法界总摄上三。

  若就题中下第五重显异门上来所辨但明题中已具经宗若准天台智者释法华经于一题中有体宗用今取例释故有三也。

  ▲今释前义略分为二一释名二显义今初法界名体广如本品今略申其二一事法界二理法界二法俱含持轨二界则性分不同互用皆通。

  互用皆通者谓不坏性相则理法界性义名界若事法界分义名界若性相交彻相既即性分即名性理即是事性可名分故言互通。

  ▲二显义中曲有四门。

  二显义中曲有四门等者此中有三初总标二别释三总结初标可知。

  ▲第一别开法界以成因果谓普贤法界为因遮那法界为果是故因果不离理实法界。

  二别释四章即为四别第一别开法界等者此疏一段文有四别一标章略明。

  ▲于中十事五对即五周因果一所信因果二差别因果三平等因果四成行因果五证入因果下当指文。

  二于中十事下开章别释。

  ▲而此因果互为宗趣。

  三而此等者会通宗趣然有二意一者五周皆以因果为其宗趣若以修因为宗得果为趣举果为宗令修因为趣二者所信因果为宗令得差别因果为趣举差别为宗成所信为趣举差别为宗令得平等为趣平等为宗融差别为趣举平等为宗令成行为趣举顿成诸行为宗令信平等为趣举成行为宗令证入为趣举证入为宗令望证修行为趣故云互为。

  ▲一经始终不离因果故但因果为宗不违所依法界。

  一经始终下第四结成因果收前五六七八四师之义彼皆不出因果故故此因果不违法界以是法界成因果故。

  ▲第二会融因果以同法界。

  第二会融下疏亦有四一标章。

  ▲法界门中亦有十事五对互为宗趣一教义相对谓举教为宗显义为趣或以显宗为义教为趣以辨义深令教胜故二人法相对举人为宗令知法为趣举法为宗令得人为趣三理事相对举事意令趣理故举理意在融事故四境智相对举所观境令成观智故举修成智令证同真境故五因果相对举彼因修令证果故举其胜果劝修因故。

  二法界门中下开章解释。

  ▲五对别明是宗之趣五对相即为宗即趣。

  三五对别明下会通六释谓不坏因果及交彻故。

  ▲上五周因果不离此五对之法即事理法界况因果无性当体同真所以但用法界为宗亦不违因果。

  四上五周因果下结归法界收前衍裕二师就结归法界中有二意一归事理法界谓第五因果即前因果前之四对皆通因果因果皆有境智等故第三对中一种是理余之九事皆是事摄故五周因果不出此十二况因果无性下会上归于理法界也。

  ▲第三法界因果分明显示。

  第三法界下文亦有四一总标。

  ▲亦有十义五对一无等境此有二位一在缠性净法界为所信境二出缠最净法界为所证境二无等心此亦二义一大菩提心为普贤行本故二信悲智等随行起故三无等行此亦二义一差别行各别修故二普贤行一即一切故四无等位此亦二义一行布位比证别故二圆融位一证一切证故五无等果此亦二义一修生果今始成故二修显果本自具故。

  二亦有十义下别释。

  ▲此上五对各初句为宗后句为趣。

  三此上五对下会宗趣如举在缠法界为宗令得出缠清净为趣余四例知。

  ▲又上五中初一真法界二即缘起又二三四皆缘起因后一缘起果故光统具用二义为宗无所违矣。

  四又上五中下结示法界因果之相收前光师唯初一对是法界理实余皆缘起因果。

  ▲第四法界因果双融俱离性相混然无碍自在亦有十义。

  第四法界因果双融下此门但二一标二别释今初由双融故俱离由双融故混然离不碍存故云无碍能存能离故云自在法界虽通事理今取理实故法界为性因果为相。

  ▲一由离相故因果不异法界即因果非因果也此即相为宗离相为趣或离相为宗令亡因果为趣下九准思。

  一由离相下别释中初二一对但明俱离三四一对不碍两存然性则叵坏但云不泯相则可坏故言不坏五即合其初二六即合其四三皆由性相相即故二对皆不相异七复合其五六谓六是相存五是相泯正存即泯故复不异八即融前因果令同法界九由同法界因果互摄十令因果差别之法一一别摄已知大意次随难释言此即相为宗等者举相意欲令亡不在相故后对合上相离并为其宗令亡因果者前离于相明因果之相本离今亡因果令离取相之心。

  ●二由离性故法界不异因果即法界非法界也。

  言下九准思者二中应云举性为宗令离为趣离性为宗令亡法界为趣。

  ●三由离性不泯性故法界即因果时法界寂然则以非法界为法界也。

  三即离性为宗不泯性为趣以性本自离不待泯故又离性不泯性为宗令亡法界不碍法界为趣。

  ●四由离相不坏相故因果即法界时因果历然则以非因果为因果也。

  四以离相为宗不坏相为趣相本自离不待坏故又离相不坏相为宗令亡因果不坏因果为趣。

  ●五离相不异离性故因果法界双泯俱融迥超言虑。

  五离相为宗不异离性为趣由性相不异故若异离性非真离相故若离相不异离性为宗令双融性相俱泯为趣。

  ●六由不坏不异不泯故因果法界俱存现前烂然可见。

  六不坏相为宗不异不泯性为趣若离不泯有不坏者是定有故又不坏不异不泯为宗令俱存现前为趣。

  ●七由五六存泯复不异故超视听之妙法无不恒通见闻绝思议之深义未尝碍于言念。

  七双存为宗不异双泯为趣以即泯而存方是存故又双存不异双泯为宗令超视听思议不碍见闻言念为趣然超视听之妙法约相说绝思议之深义约性说。

  ●八由法界性融不可分故即法界之因果各同时全摄法界无不皆尽。

  八法界为宗性融不可分为趣又法界性融不可分为宗令因果各摄法界为趣。

  ●九因果各全摄法界时因果随法界各互于因果中现是故佛中有菩萨普贤中有佛也。

  九因果各全摄法界为宗令因果互在为趣。

  ●十因果二位各随差别之法无不该摄法界故一一法一一行一一位一一德皆各总摄无尽无尽帝网重重诸法门海是谓华严无尽宗趣。

  十二位差别皆摄法界为宗一一行位无尽为趣。

  ▲上之四门初一即体之用次一即用之体三即体用双显四即体用镕融。

  上之四门下第三总结于中四初以体用收之体即前性用即前相。

  ▲又初一即因果缘起次一即理实法界三即双明后一即不思议。

  二又初一即因果下以宗中十一字收之。

  ▲既以第四融前则四门一揆。

  三既以下总融四门。

  ▲故即照而遮即遮而照双照双遮圆明一观契斯宗趣矣。

  四故即照下会归心观在法为离在心为遮在法不坏在心为照遮即初之二门照即三四二门然初遮是即照之遮次照是即遮之照五即双遮六即双照七即正双遮而双照八即四门一揆圆明一观九十随一句中具摄于四亦一观摄又十门齐鉴曰照无心于十曰遮双照照前照遮双遮遮前遮照言亡虑绝了了分明故上十门圆明一观方契十门之旨合上四门之宗希领文系之表也。

  ▲第七部类品会者既知旨趣冲深未审能诠文言广狭。

  第七部类品会下此章有二先辨来意。

  ▲于中有四一彰本部二显品会三明支类四辨论释。

  后于中有四下初开章二解释今初也。

  ▲初中性海之诠常说遍说言穷法界难可限量今自狭之宽略为十类。

  初中下二解释有四初彰本部二显品会三明支类四辨论释初中又二初总明二别释今初总也。

  ▲一略本经即今所传八十卷本及旧译六十卷皆是十万偈中之略译未尽故。

  一略本下二别释分十今初可知。

  ▲二下本经谓摩诃衍藏是文殊师利于阿难海于铁围山间结集此经收入龙宫龙树菩萨往龙宫见此大不思议经有其三本下本有十万偈四十八品龙树诵得流传于世故智度论詺此为不思议经有十万偈梁摄论中名百千经西域记说遮俱盘国有此具本。

  摩诃衍藏是文殊等者即集法经说有三阿难一阿难此云庆喜持声闻藏二阿难䟦陀此云喜贤持独觉藏三阿难伽罗此云喜海持菩萨藏但是一人随德名别由此阿难多闻闻持其闻积集三慧齐备文义并持于三藏教总持自在言铁围山间者纂灵记说然此记本是藏和尚制后经修饰其间经论所无皆问日照三藏乃西域相传耳而纂灵记及刊定记皆言智度论说未见其文金刚仙论亦同此说云佛记铁围山外二界中间召集阿罗汉八十亿那由他菩萨无量无边恒河沙等结集言龙树菩萨往龙宫见此大不思议经有其三本等者纂灵记引真谛三藏西域记说龙树别传亦说入龙宫见经之缘广如别说然龙树案七卷楞伽经如来记云大慧汝应知善逝涅槃后未来世当有持于我法者南天竺国中大名德比丘厥号为龙树能破有无宗世间中显我无上大乘法得初欢喜地往生安乐国唐三藏西域记亦广说其行迹言遮拘盘国有其具本者案隋开皇三宝录其于阗东南二千余里有遮拘盘国彼国君王历业相传敬重大乘诸国名僧入其境者并皆试练若小乘学者即遣而不留摩诃衍入请留供养王宫内有华严摩诃般若大集等经并十万偈王躬受持亲执户钥香华供养种种庄严悬诸彩幡间以时果诱诸王子使入礼拜令其回向又此国东南可二十里有山甚险其内置华严大集方等宝积楞伽方广舍利弗陀罗尼华聚陀罗尼都萨罗藏摩诃般若大云等经凡一十二部皆十万偈国法相承传宝守护初东晋有沙门支法领志乐大乘损躯求法裹粮抗策至拘盘国竭诚请祷遂得华严前分三万六千偈赍来至此即东晋朝所译是也然而龙树具本以从上升法领半珠遂行东土圣凡证异华梵音隔修途阻绝妙旨沦湑落简遗编仅传兼半又案今于阗所进盖逾四万偈其晋经第一会所说华藏世界文多阙略取悟无由至八十卷烂然可见虽十万之未全已四万之多具即上略本也。

  ▲三中本经即彼所见有四十九万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

  ▲四上本经即彼所见有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偈一四天下微尘数品此上二本非阎浮提人心力能持故不传之。

  ▲五普眼经即海云所持以大海量墨须弥聚笔书此普眼法门一品中一门一门中一法一法中一义一义中一句不得少分何况能尽但是入法界菩萨陀罗尼力之所能持已下诸经并非凡力能受。

  即海云所持等者是善财第三善友如六十二经。

  ▲六同说经谓约一类须弥山形世界遍于虚空容毛端处以言声说无有穷尽如不思议法品云如一佛身以神通力转如是等差别法轮一切世法无能为喻如是尽虚空界一一毛端分量之处乃至一一化身皆如是说音声文字句义一一充满法界等又阿僧祇品云光中现佛不可说佛所说法不可说乃至于彼一一修多罗分别法门不可说等此意但约一类音声说法已不可结集岂下位能持。

  不思议法品者教起因缘法尔因中已引又阿僧祇品者教体中帝网体中已引。

  ▲七异说经谓树形等世界既异其中众生报类亦别如来于彼现身立教施设不同不可定其色与非色言非言等则部类难量。

  色与非色言非言等者色与非色对声名等为体中以声为体即色蕴摄名等为体即非色蕴故今并不可定之言非言等兼对诸法显义体声名句文并属于言诸法显义即非言等今异界类别故不可定。

  ▲八主伴经谓遮那所说虽遍法界然与诸佛互为主伴如说十住时十方来证皆言我国皆说等则前七经皆有主伴。

  ▲九眷属经谓余根器不能闻此通方之说随宜说教令入此门皆为此经胜方便故名为眷属故下云普眼修多罗以佛刹微尘数修多罗为眷属等则前八皆有眷属。

  ▲十圆满经谓此上诸本总融为一无尽大修多罗海随一会一品一句一文皆摄一切无有分限故现相品云毗卢遮那佛愿力周法界一切国土中恒转无上轮等故七十三中名圆满因轮此之谓也。

  七十三中名圆满因轮者晋经但名圆满修多罗此是大愿精进力夜神叙昔为善伏太子救于狱囚半月行施就戮时临如来入会为说此经。

  ▲第二品会差别者即显今经与晋译同异。

  第二品会差别中二初总明。

  ▲今经九会以晋经第七会初阙十定品重会普光故唯八会。

  后今经九会下别辨于中先明会差别后今有三十九品下彰品不同今初言九会者下随文释中具列今当略示谓初三会各有六品四有四品五有三品六有一品七有十一品八九各唯一品故三十九言九会者第一菩提场会(从第一经至第十一)第二普光法堂会(从第十二至第十五)第三忉利天宫会(从第十六至第十八)第四夜摩天宫会(从第十九至二十一)第五兜率天宫会(从第二十二至三十三)第六他化自在天宫会(从第三十四至三十九)第七重会普光法堂会(从第四十至五十二)第八三重普光法堂会(从第五十三至五十九)第九逝多园林会(从第六十尽第八十)其九会名至下疏辨。

  ▲今经有三十九品初会有六品彼经唯三十四由初会中唯有二品一世间净眼品即今世主品二卢舍那品即今现相已下五品初会阙四兼阙十定故唯三十四品余诸品会大同名有小异至文当显。

  言今有三十九品者以会会之中各有序正等故次第云何第一会有六品者一世主妙严品二现相品三普贤三昧品四世界成就品五华藏世界品六毗卢遮那品第二会六品者七名号品八四谛品九光明觉品十菩萨问明品十一净行品十二贤首品第三会六品者第十三升须弥山顶品十四须弥顶上偈赞品十五十住品十六梵行品十七初发心功德品十八明法品第四会四品者第十九升夜摩天宫品二十夜摩宫中偈赞品二十一十行品二十二十无尽藏品第五会三品者第二十三升兜率天宫品二十四兜率宫中偈赞品二十五十回向品第六会一品即第二十六十地品第七会十一品者第二十七十定品二十八十通品二十九十忍品三十阿僧祇品三十一如来寿量品三十二诸菩萨住处品三十三佛不思议法品三十四如来十身相海品三十五随好光明功德品三十六普贤行品三十七如来出现品第八会一品即第三十八离世间品第九会一品即第三十九入法界品所以次第尔者夫圣人设教必有其渐将欲命乎微言先说三种世间严事为九会之都序起大法之源由故受之以世主妙严品同诸经之序分二由致既彰将陈正说海众兴念举其问端如来将酬先现瑞相口光远召菩萨来仪毫光普瞩示说法主震动刹网以警群机佛前现花表说依果白毫出众彰教从佛流总为说法之端倪故受之以如来现相品三瑞相既着法主将宣如来长子即普贤菩萨毫光既示悬解圣心欲显难思先明入定内观事理外鉴根宜上感佛加下为物轨故受之以普贤三昧品四既入至定诸佛赞扬定起发言言必真当先陈如来依报总说刹海源由故受之以世界成就品五成就乃总名刹海次别彰本师首所严净安布成立无尽庄严量等虚空尘含法界故受之以华藏世界品六依报殊胜必有所因其犹源远流长根深果茂故说昔为太子历事难思备修胜因严净刹海即举人显法故受之以毗卢遮那品上之六品总明所信因果为第一会亦名举果劝乐生信分也次第二会有六品者七由上所信方举依果欲起深信复须识正故先明如来三业正报谓身语意身是其总故先明之应物成身随宜立号故受之以名号品八言随物欲广说法轮展四谛之法门名周法界一一世界各有四百亿十千之名故受之以四圣谛品九身语既彰意业将显意玄叵测仍带身明故足轮放光照事警物文殊普遍说智光明双照事理警令悟入身智二照合为一光令二觉齐圆故受之以光明觉品十上之三品复为所信正报之果次当正说十信法门有解行德先明解穷玄致谓十甚深十首菩萨互相激扬故受之以菩萨问明品十一既有正解复须正行历境造修悲智双运无障不寂故受之以净行品十二解行既圆便成胜德住于圆位以圆功德而自庄严以圆力用建立众生贤首说此故受之以贤首品上之三品明十信法第三会六品者第十三由上十信已周将说住故不动觉树而升释天体用无方赴于物欲其犹澄江一月三舟共观一舟停住二舟南北南者见月千里随南北者见月千里随北停舟之者见月不移是为此月不离中流而往南北如来应现类此可知即体之用无不普周去住在缘佛无动静不动而遍以赴彼机故受之以升须弥山顶品十四既至彼天菩萨云集赞扬佛德显住体深玄故受之以须弥顶上偈赞品十五感应已交正陈所说明信满入位得正定心以深般若住于真理故受之以十住品第十六十住是位别行不同若欲通修皆须净行故观十种境入甚深观观法尽也正法当兴惑智亡也真智方起修佛十力起四等心悲智双流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故受之以梵行品十七行位既具次彰胜德十住之德后后过前但明初住以况于后初发心住德已难量由无分齐等虚空界举斯胜德劝物发心故受之以初发心功德品十八自分已圆将趣十行说于明门以为胜进故受之以明法品第四会四品者第十九上之六品十住已圆将欲说行亦须赴感故受之以升夜摩天宫品二十佛既赴感助化赞扬显十行体皆依佛智故受之以夜摩宫中偈赞品二十一由致既彰正说中贤十行之位故受之以十行品二十二自分已终欲阶后位蕴积众行拟将回向故受之以十无尽藏品第五会三品者二十三前第四会行德既具将说回向说主赴感故受之以升兜率天宫品二十四十方云集助化赞扬显回向愿皆依佛智故受之以兜率宫中偈赞品二十五由致既彰正说上贤十向之行谓回向三处而无障碍大悲普覆回向众生大智上求故回向菩提入理双寂故回向实际三无前后大愿普周故受之以十回向品上之三品已周上贤离进趣相更无胜进第六会一品者即第二十六十地一品谓上之三会三贤既具解行愿周亲证真如有十重胜德如地普载生成万物若四河入海同趣佛智宝珠十德渐渐增修大地十山嶷然高出大海十德德德该通为诸如来微妙智业故受之以十地品第七会十一品者第二十七十定品谓十地既满将成正觉十地胜进立等觉名等觉法门量同法界略申数义以显深玄先明十定穷尽法源能为通用智慧之本故受之以十定品二十八依定之用量周法界故受之以十通品二十九定通难思特由智极故终明智慧玄奥宏广故受之以十忍品忍即智也三十上定通智用一一难量若欲校量非数能数故须历数至不可说积不可说以至十重校量等觉功德难知以况妙觉位德微细阿僧祇为大数之首故受之以阿僧祇品三十一僧祇所说微细难知念劫圆融刹那莫穷其际尘刹该摄一尘有无尽普贤今略陈指事明穷一切时故受之以如来寿量品以劫为日后后倍前刹劫难穷佛寿亦尔故云寿量三十二复明遍一切处上就实说尘尘皆是诸佛菩萨所居今指事就粗令归心有在故受之以菩萨住处品三十三佛不思议法品者上之六品只辨等觉法门等觉义周终明妙觉妙觉之果略有二义一不可说二可寄言寄言之中复有二义一差别说二平等说差别说者即次下三品酬前诸因因果别故初总明佛德迥超言念故受之以佛不思议法品三十四次辨身相普周总有十莲华藏世界海微尘数相一一相用遍周法界深广难陈故受之以如来十身相海品三十五大相既尔随好更多一一好中有多光明一一光明用周法界破地狱苦生兜率天三重顿圆十地速满彰于此用故受之以随好光明功德品三十六上皆差别因果次有二品明平等因果谓因无异果之因果无异因之果因果交彻平等不二不二而二因果历然因即普贤行门故受之以普贤行品三十七明果即十门出现性起圆融故受之以如来出现品上之六会总辨修因契果生解分竟第八一会唯一品者即离世间品由上差别平等因果生解既终今摄解成行六位顿修辨二千行门一时齐起而处世无染故受之以离世间品第九会唯一品者即入法界品近望上文大行既具则证法界远取诸会信解行圆本在于证依人证入故次辨之如来自入师子频申三昧即果法界令诸大众顿证法界善财历位渐证法界顿渐该罗本末融会皆证法界故受之以入法界品是知无尽教海唯证相应无尽法门自此略毕故末偈云刹尘心念可数知大海中水可饮尽虚空可量风可系无能尽说佛功德则言思道断矣故三十九品条贯真诠令无尽法门宛如在目故云今经有三十九品彼经唯三十四下辨晋经有阙开合可知。

  ▲第三明支类者。

  第三明支类等者分二初标二释今初支即支流支者分也亦如树枝从一树身分出支分本即华严故此中言流如从一池流出诸派故大部如池别行如派故类即流类此中言流取相似流类之义谓余别经不从大部出义势相似即今经流类故。

  ▲于中复二先显支流即别行经藏中兜沙经一卷是名号品菩萨本业经一卷是净行品小十住经一卷是十住品大十住经四卷及渐备一切智德经四卷并是十地品等目菩萨所问三昧经二卷是十定品无边功德经一卷是寿量品如来性起微密藏经两卷是出现品度世经六卷是离世间品罗摩伽经三卷是入法界品此等并是随器受持大本流出。

  于中复二下二释分二今初显支流也小十住经者以古德译十地亦云十住或云十住地今言小者即地前十住今言大者即十地经非以卷少为小等言渐备一切智德者一切智即佛智十地即佛智中十德如海十德以十地之法后后深于前前故云渐备故地影像中明十地行相次第现前则能趣入一切智智即渐备义又如阿耨达池流出四河复更增长乃至入海又如宝珠十德后后过前皆渐备义言无边功德经者以前刹之劫为后刹之日后后胜前明功德无边矣言罗摩伽者即入法界之梵语也罗者离垢染义摩者转义伽者一合义谓离垢染转即净法界一合即入义。

  ▲二明流类谓修慈经一卷金刚鬘经一卷如来不思议境界经一卷并是华严流类而非本部别行。

  ▲或是别行来未尽者未敢详定余如纂灵记辩。

  二明流类等者疏文有二先正明是类非本部之支后或是别行下彰有支义古德见今经所无将为流类本部来既未尽是此别行复何可定多闻阙疑故云未敢详定。

  ▲第四论释者略举其四。

  第四论释者下分二初总标举二别释今初标也。

  ▲一龙树既得下本遂造大不思议论亦十万颂备传西域此方十住毗婆沙论十六卷即是彼论释十地中初之二地。

  一龙树下二别释有四今初可知。

  ▲二世亲菩萨造十地论释十地品魏朝勒那三藏及菩提流支各翻一本光统奏请令二三藏参成一本为十二卷即今现传。

  ▲三北齐刘谦之于清凉山感通造论六百卷备释一经。

  ▲四后魏僧灵辨于五台山顶载此经行道一载遂悟玄旨造论一百卷亦传于世。

  三北齐刘谦之等者及与灵辨并如纂灵记下当重出但今云行道一载即是传文若准论序不言年数又但云于悬瓮山嵩岩寺顶戴华严经勇猛行道足破血流膝步殷勤精诚感悟不言清凉多是随方之人欲美其处故取太原当处明之传既云在清凉必托胜境况传中所明经历数处造论方终百轴。

  ▲第八传译感通分二先明翻译年代后明传通感应。

  第八传译下分二初标章二别释今初也。

  ▲前中此经前后通唯二译并其补阙四本不同。

  前中下第二别释分二初明翻译年代亦分为二初略明一晋义熙下二别释分四。

  ▲一晋义熙十四年北天竺三藏佛度䟦陀罗此云觉贤于杨州谢司空寺翻梵本三万六千颂成晋经五十卷或六十卷沙门法业笔受慧严慧观润色谢司空寺者即今润州兴严寺是由兴华严故。

  佛度䟦陀罗此云觉贤等者案纂灵记本姓释氏迦维罗卫国人甘露饭王之苗裔贤三岁而孤八岁丧母为外氏所鞠从袒鸠摩利闻其聪敏乃度为沙弥同学一月诵习贤乃一日当之及受具戒博览群经多所综达少以禅律驰名尝与同学僧伽达多游处积年知其已证不还果尝愿游方以弘至化会秦沙门智严至罽宾国问彼国僧谁可流化东土咸云贤可贤本受禅业于佛大仙佛大仙时亦在罽宾国知严求人东化亦谓严曰可以振维僧徒宣授正法即贤其人也严即投诚至请贤遂默而许焉于是辞师东迈涉路三载寒暑备受艰危罄尽或层岩四合鸟道跻云或连冰千里风行雪卧每清晖启曙即潜伏幽林皓月沦霄乃崩波未路飞梯架迥扪索凭虚危惧日寻资粮时绝至于交址方渐夷途附舶海行备经危险方达青州东莱郡闻罗什在长安欣然而来后游东晋至安帝义熙十四年吴郡内史孟顗右卫将军褚叔度请译此经别造净室其年三月十日起首贤乃手执梵文共沙门法业慧严等百有余人于道场寺诠译指文会理通言适妙故道场寺犹有华严堂焉永嘉六年卒时春秋七十有一手屈三指明得阿那含果余广如传业公未详氏族风格秀整学无常师遍阅群教每以为未能探微照极常快然不足后遇觉贤请译华严筹咨义理数岁之后廓然有所通悟因顾其友人曰圣教司南于是乎在遂敷弘幽旨郁为宗首着旨归两卷言行于世今少见本者以希声初启未遑曲尽时月淹久故多废替慧严慧观即什公八俊之二笔格高简经论深博备于僧史谢司空寺者即道场寺从檀越呼之严观并此寺僧言今润州兴严寺者晋时称南杨州其境则阔今分出为润州耳。

  ▲二大唐永隆元年中天竺三藏地婆诃罗此云日照于西京太原寺译出入法界品内两处说文一从摩耶夫人后至弥勒菩萨前中间天主光等十善知识二从弥勒菩萨后至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善知识前中间文殊申手过一百一十由旬案善财顶十五行经大德道成律师薄尘法师大乘基法师等同译复礼法师润文依六十卷本为定。

  日照三藏者住摩诃菩提及那烂陀寺风仪温雅神机朗逸负笈研精琢玉成器属玄奘三藏传教东归占风圣代以永隆初至于京师高宗弘显释门诏会龙象道成律师薄尘法师等十大德于魏国西寺翻译经论时有贤首法师先以华严为业每叹大教阙而未圆往就问之云晋第八会文来至此贤首遂与三藏对校果获善财求善知识天主光等十善友文乃请译补阙复译密严等经十有余部合二十四卷垂拱年中右胁而卧无疾而终门人等建塔于龙门山伊水之右后梁王武三思奏请置伽监制以香山为名月殿凌烟波涵倒景珠幡散迥影入飞云功不日成乃回天眷法门盛事今古莫俦。

  ▲三证圣元年于阗三藏实叉难陀此云喜学于东都佛授记寺再译旧文兼补诸阙计益九千颂通旧总四万五千颂合成唐本八十卷大德义净三藏弘景律师圆测法师神英法师法宝法师贤首法师等同译复礼法师缀文。

  三证圣元年等者具如开元释教录第九证义译文僧总一十三人俗官五人弘景禅师有表案经序中本于大遍空寺亲受笔削故表云阶下又亲临法座焕发序文自运仙毫首题名品七曜垂象景丽于三明八体成文光敷于五义法宝分行而错落净花入贯而昭彰九会真诠词中悉现百城奥旨字下皆明。

  ▲四则于前第三本中虽益数处却脱日照三藏所补文殊案善财顶之文即贤首师以新旧两经勘以梵本将日照补文安喜学脱处遂得文续义连其文之要至下当辨今之所传即第四本。

  其文之要至下当辩者八十卷初疏中具明意云前七十七末善财自云我以文殊故见诸难见者彼大功德尊愿速还瞻觐七十九末弥勒广示后友赞文殊德令往问文殊又云善男子汝当往诣文殊师利善知识所而问之言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云何入普贤行门云何成就云何广大云何随顺云何清净云何圆满善男子彼当为汝分别演说何以故文殊师利所有大愿非余无量百千亿那由他菩萨之所能有等广赞竟结云善男子汝应往诣文殊之所莫生疲厌今无文殊案顶十五行经令弥勒记言为虚善财不依弥勒之教先来拟往复违昔心又阙智照无二之相令后见普贤亦无因起故今有之诸过皆离故云其文之要上言文续义连。

  ▲其第三本先已流传故今世上之经犹多脱者即第三本愿诸达识见阙而续之。

  ▲二明传通感应者自晋译微言双童现瑞唐翻至教则甘露呈祥冥卫昭然亲纡御笔。

  二明传通感应下疏文分三初正辩感应二出感应所以三感庆逢遇初中有六一翻译二造论三书写四读诵五观行六讲说今初晋译微言双童现瑞者谓初于道场寺译堂前池中每二青衣童子从池中出游捧以香花举众皆见以此经久在龙宫龙王庆此传通故令龙王给侍亦有善神护诸左右故下云冥卫昭然言唐翻至教甘露呈祥即则天梦普天降甘露故经序云甘露流津预梦庚申之夕膏雨洒润后覃壬戌之辰以十四日辛酉初译前后各一日有感徴也冥卫昭然下成上二译此句成上晋译如上已引亦有善神护诸左右故言新纡御笔者即成上唐翻然事即因讲以则天言初译之日梦甘露以呈祥又是讲新译经故入译经之中传云新经初译之后佛授记寺诸大德请藏和尚讲敕令十月十五日开讲便即入文至十二月十二日晚上讲至华藏世界海震动之文讲堂内及寺院中忽然震动于时道俗数千共睹叹未曾有三藏法师实叉难陀及当寺大德明诠律师德感法师述兹灵应具以表闻都维那慧表署状为首以圣历三年腊月十九日则天大圣皇后亲运御笔批云省状具云皆因敷演微言弘扬秘颐初译之日梦甘露以呈祥开译之辰感地动而标异斯乃如来降迹用符九会之文岂朕庸虚敢当六种之应披览来状欣畅盈怀此批及状具如别录故云亲纡御笔。

  ▲论成西域则地震光流志彻清凉则感通玄悟。

  论成西域等者即世亲菩萨西域记云世亲菩萨是无著之昆弟也性有聪敏良缘未具乃以小乘为业三端妙耸峻若霜峰四辩横分利如星剑无著知小乘权教接引下机慰疲俗而置化城诱穷子而持粪器遂设方便托病在床令唤世亲示将去世世亲闻已不日至焉无著见之广说病源因开大教云及吾未死之间读吾所习经典世亲即读华严乃见毗卢法界普贤行海如日光而总照若帝网之相含因生信悟叹曰可取利剑断吾舌根用明已赞小乘之失兄止之曰如人因地而倒亦因地而起昔日以舌毁于大乘今可将舌以赞大乘遂入山披览大乘造十地论论成之日大地遍震光明洞然国主自谒曰得阿罗汉等果耶答曰皆不得既未得圣果何以地动答曰贫道小年不信大乘今者良为造大乘论而得地动故云地震光流言志彻清凉感通玄悟者此有二人一刘谦之二灵辩法师初传云北齐大和中第三王子于清凉山求文殊师利菩萨烧身供养其王子下有阉官刘谦之自叹形残又睹王子焚躯之事乃奏乞入山修道遂赉此经一部昼夜精勤礼忏读诵心祈妙德以希冥祐绝粒饮水垂三七日形气虽微而丹恳弥劲忽感髭须尽生复丈夫相神彩通悟洞晓幽旨覃思精修爰造斯经之论始终纶综凡六百卷遂以奏闻高祖敬信有倍常日华严一教于斯转盛言灵辩法师者传云后魏沙门灵辩太原普阳人宿殖胜善常赞大乘及见华严偏加钻仰乃顶戴此经入清凉山寺求文殊师利潜护凡历一岁足破血流肉尽骨穿匆闻空中谓之曰汝止之但思惟此经于是披卷豁然大悟后熙平元年岁次大梁正月于清凉寺敬造华严论演义释文穷微洞奥至二年初徙居悬瓮山嵩岩寺造余具如传若准论序但在悬瓮感通今据传文故亦清凉感通玄悟也。

  ▲其书写也则经辉五彩楮香四达冬葵发艳瑞鸟衔华。

  其书写下后魏安丰郡王延明中山王元熙并以宗室英灵博通归一处心无上稽首圆宗尝以香和墨写华严经一百部金字华严经一部皆五香为藏七宝为函静夜良辰清斋行道即放神光五色照耀台宇众所咸睹因而发心不可胜记楮香四达者即僧德圆不知氏族天水人也常以华严为业读诵受持妙统宗极遂修一净园树诸谷楮并种以香草杂以鲜华每一入园必加洗灌身着净衣溉以香水楮生三载香气四达后别立净室写经才书数行每字光发照明院宇又神人执戟现形警卫又有青衣梵童无何而至手执天华忽申供养余如传说冬葵发艳者即邓元爽华阴人证圣年中爽有亲故暴死经七日却苏说冥中欲追爽爽惧彼令写华严经写竟爽母坟侧先种蜀葵至冬已萃一朝华发灿然荣茂乡闾异之乃为奏闻则天皇后为立孝门瑞鸟衔华者僧法诚隐居蓝谷后于南岭造华严堂澡洁中外庄严既毕乃图画七处九会之像及屈弘文馆工书张静敬写之诚亦亲执香炉专精供养后感瑞鸟形色非常衔华入室旋绕供养再三往复经成之后精心转读者多蒙感祐。

  ▲读诵则渺然履空焕若临镜每含舍利适会神僧涌地现金色之身升天止修罗之阵。

  读诵则渺然履空者隋禅定道场僧慧悟京兆人尝与一僧同在终南栖隐悟受华严一持涅槃木食岩栖各专其业忽有一人无因而至拜讯既讫云请一师就宅赴斋二人相推彼曰请读华严法师悟因随往乃是山神请千罗汉皆推之于上食讫皆飞空而去神呼一童子令侍乃入师口中因便得仙还归取经辞其友僧渺然而去广如传说焕若临镜者即僧辨才不知何许人幼事裕法师以华严为业久而不悟乃别护净造香函盛经顶戴行道凡经三载遂梦普贤指授玄义因忽成诵焕如临镜每含舍利者即樊玄智安定人也弱岁修道于京城南投杜顺和尚顺令诵华严为业劝依此经修普贤行每诵经口中频获舍利前后数百粒。

  ●适会神僧者即苑律师京兆延兴寺僧以贞观年初途经㶚桥舍于逆旅日既将夕因而寓宿俄有异僧仪服粗弊同至主人别房而止遂命淳醪良肉快意饮啖律师持洁勃然秽之其僧食已乃漱以灰水闭户而诵华严俄终一轴苑乃束身抱愧侧听玄音未至五更便终六帙苑深自悔责悲泣交怀入房礼忏因而分袂不告名字莫知所之。

  ●踊地现金色之身者即慧祐法师京崇福寺僧戒行精苦事俨和尚专以华严为业每清晨良霄焚香专诵出现品后时忽见十余菩萨从地踊出现身金色皆放光明坐莲华座合掌听诵此品经了便隐。

  ●升天止修罗之阵者即般若弥伽薄于阗国沙弥也甚有戒行每诵华严为华忽有人合掌窃谓曰诸天令弟子奉请法师请师闭目遂至天上天主跪而请曰诸天今与修罗战屡被摧衄今屈法师诵华严经望法力加如其所请乘天宝辂执天幢幡心念华严以诸天众对彼勍敌修罗见之忽然溃散须臾送归身染天香终身不灭。

  ▲观行则无生入证偈赞排空海神听而时雨滂流天童迎而大水弥漫。

  观行则无生入证偈赞排空者即解脱和尚姓邢氏代州五台县人也七岁出家志业弘远初从介山抱腹岩慧超禅师处询求定舍超有知人之鉴识其成器告众曰解脱禅习融明非尔辈所邻未几而大启悟后于五台西南佛光寺立精舍读华严复依经作佛光观屡往中台东南华园北古大孚寺求文殊师利亲承言诲云汝今何须亲礼于我可自诲责必当大悟后因自求乃悟无生兼得法喜遂慨兹独善思惟广济祈诚大觉请证此心乃感诸佛现说偈曰诸佛寂灭甚深法旷劫修行今乃得若能开晓此法眼一切诸佛皆随喜解脱更问空中寂灭之法若为可说得教人耶诸佛即隐但有声告曰方便智为灯照见心境界欲究真实法一切无所见又尝本州都督请传香受戒法化既毕将事东归都督及众送至城东日云暮矣思欲焚香乃闻城上空中声曰合掌以为华身为供养具善心真实香赞叹香烟布诸佛闻此香寻声来相度众等勤精进终不相疑误故云谒赞排空余广如传然或即大圣化身事难详究德广化博未之有也。

  ●海神听而时雨滂流者即僧道英姓陈氏蒲州人年十八二亲为之娶五载同居誓不相触后于并州炬法师下听华严经便落发入大行山柏梯寺修行止观曾属亢旱讲华严经以祈甘泽有二老翁各二童侍悟来在听英每异之后因问由绪答云弟子并是海神爱此经故来听英曰今为檀越讲经请下微雨神乃敕二童童便从牕孔中出须臾滂霈远近咸赖焉二翁拜谢倏然而灭故云海神听而时雨滂流其行迹亦如传说。

  ●天童迎而大水弥漫者即随朝僧灵干姓李氏狄道人依衍法师出家年十八能讲华严住兴善寺为译经证义沙门后遇疾而死数日乃苏云性兜率见休远二法师并坐华台光晖绝世谓干曰与我报诸弟子后皆生此干志奉华严常依经作华藏观及弥勒天宫观至于疾甚目睛上视若有所见沙门童真问之答曰向见青衣童子引至兜率天宫而天乐非久终坠轮回莲华藏是所图也言终气绝须臾复苏真问何所见干曰见大水遍满华如车轮而坐其上所愿足矣言终而逝故云尔也。

  ▲讲说则华梵通韵人天共遵洪水断流神光入宇。

  讲说则下即宋求那䟦陀罗唐言功德贤中天竺人初学五明诸论靡不该通后崇佛法深入三藏进学大乘大乘师试令探取经匣即得华严师嘉之令其讲说元嘉十二年至广州刺史车朗奏闻太祖遣使迎接南谯王义宣等并师事之集义学沙门七百余众谯王欲请讲华严经以华言未通有怀愧叹即朝夕礼忏虔请观音以求冥应遂梦有人执剑持一人首来至其前曰何忧于是具陈上事即刎却陀首便置新头语令回转得无痛耶答曰不痛豁然便觉备悟华言遂讲华严至数十遍余如传说人天共遵者即魏勒那摩提此言宝意中天竺人博闻赡学通诵一亿偈经尤明禅性以正始五年初至洛阳译十地等论二十四卷意神理标峻慧悟绝伦领受华音妙穷清切帝每令讲华严精义颖发尝处高座忽有持笏执名者形如大官云天帝令来请法师讲华严法事所资独不能建都讲焚香维那梵呗咸亦须之讲席众僧悉皆同见意熙怡微笑告众辞诀奄然卒于法座都讲等僧亦同时殒故云人天共遵洪水断流者即僧法顺俗姓杜氏京兆杜陵人也操行高洁学无常师以华严为业尝居山将种发地多虫蚁乃巡强定封虫便外徙尽力耕垦一无所损三原县人自生聋哑顺乃召之与语应言便愈因诣南山属横渠泛溢止之断流徐步而过将终之日普会有缘声色不渝言终而逝葬焚川北原今全身塔在长安南华严寺事迹颇多别传云是文殊化身神光入宇者即藏和尚僧法藏字贤首俗姓康氏康居国人初贤首母梦异光而孕此为一光及生而慕无上年十七辞亲求法于太白山后慈亲不愈归奉庭闱绵历岁时能竭其力时俨法师于云华寺讲华严贤首至中夜忽见神光来烛庭宇贤首叹曰当有异人发弘大教及明乃遇俨和尚自是伏膺深入无尽此为二度神光入宇又后于云华寺讲有光明现从口出须臾成盖众所知见又是神光正取言同即第二节神光入宇取其讲时即第三节语其生瑞兼第一节故云神光入宇余如别传。

  ▲良以一文之妙摄义无遗故一偈之功能破地狱盥掌之水尚拯生灵故读诵思修功齐种智。

  良以一文之妙下第二明感应所以于中四句初上一句正辨所以以一文一偈摄义无遗极圆妙故故普贤菩萨告善财言我此法海中无有一文无有一句非是舍施转轮王位而求得者非是舍施一切所有而求得者释曰以一是一切之一故称性之一故故一偈之功下三句辨其功能亦是感通之事初一偈之功能破地狱者纂灵记云京兆人姓王名明干本无戒行曾不修善因患致死被二人引至地狱地狱门前见一僧云是地藏菩萨乃教诵偈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当如是说心造诸如来菩萨授经已谓之曰诵得此偈得排地狱苦其人诵已遂入见王王问此人有何功德答云唯受持一四句偈具如上说王遂放免当诵此偈时声所至处受苦之人皆得解脱后三日方苏忆持此偈向诸道俗说之参验偈文方知是华严经夜摩天宫无量菩萨云集所说即觉林菩萨偈今经偈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大意是同意明地狱心造了心造佛地狱自空耳既一偈之功能破地狱何况一卷一品一部之玄微愿思此言勉共传诵盥掌之水尚拯生灵者即僧伽弥多罗本师子国第三果人也麟德初来仪震旦高宗大帝甚加尊重处于禁中岁余供养多罗请寻圣迹往清凉山敬礼文殊因出至西太原寺时属诸僧转华严经乃问曰此是何经答是华严多罗肃然改容曰不知此处亦有是经耶合掌欢喜赞叹久之曰此大方广功德难思西国相传有人读此经以水盥掌水沾虫蚁而舍命者皆得生天何况受持读诵观察思惟者欤故云尔也读诵思修功齐种智者上辨盥掌之水今明读诵思修功至齐佛即十地经解脱月问也初金刚藏云佛子此集一切种一切智功德菩萨法门品若诸众生不种善根不可得闻解脱月菩萨言闻此法门得几所福金刚菩藏菩萨言如一切智所集福德闻此法门福德如是何以故非不闻此功德法门而能信解受持读诵何况精进如说修行是故当知要得闻此集一切智功德法门乃能信解受持修习然后至于一切智地释曰闻尚齐于种智何况读诵思修不可量也经虽举闻为显胜故意通思修故疏云读诵思修功齐种智耳。

  ▲宿生何幸感遇斯文其事迹昭彰备于记传。

  宿生何幸下第三感庆逢遇可知余诸感通具于传记上来所引粗举数条耳传译感通竟。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演义钞卷第八


卍新续藏第 05 册 No. 0232 华严经疏钞玄谈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演义钞卷第九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撰述

  ▲第九总释名题中先解经题后明品称。

  第九总释经题中初总标章。

  ▲今初总题包于别义该难思之法门无名之中强以十门分别。

  今初总题下别释于中二先释总题中三初标举。

  ▲一通显得名二对辨开合三具彰义类四别释得名五展演无穷六卷摄相尽七展卷无碍八以义圆收九摄在一心十泯同平等。

  二一通显下列章名。

  ▲今初诸经得名有其多种或以人为目或以法为名人有请说等殊法有法喻等别或体或用或果或因乍复乍单其类繁广。

  三今初诸经下别释于初章中有二先总举诸经体式二别明今经前中或以人为目或以法为名者总说也以人为目多辨法之所由以法为名乃略经之大体人有请说等殊下别释人中举其二类等取所为所说言请者一从请人得名如思益梵天所问经贤护经等二就能说人如无尽意菩萨经等三依所为人如须达优填王等四依所说人如金色童子经等法有法喻等别者所言等者等取法中有多义故法之多义次下当说喻者如大云经大宝积经等或体或用或果或因者即法中别义也体者如般若经等用者如神足经等果者如涅槃经等因复多义一者因行如正恭敬经等二者因位如十住经等乍复乍单者复中略有四双一法喻双题如妙法莲华经等二人法双举如胜天王般若经等三体用双明如十住断结经等四因果双举如渐备一切智德经等言乍单者通上诸义谓法单喻单体单用单因单果单等言其类繁广者即上所明已是繁广更有从所说时为名如时非时经或从所说处为名如密严经等结上收余故云其类繁广并非正要故疏略言。

  ▲今经受称亦多种不同一从数彰名如梁摄论第十胜相中云百千经者华严经有十万颂是也二从喻受名如涅槃及观佛三昧经詺此经为杂华经以万行交杂缘起集成故三从法彰名如智论释嘱累品詺此经为不思议解脱经四从义用受名如下离世间品及出现品各有十名者是。

  今经受称下第二别明今经得名于中复二先举异名后彰今称前中四义一数二喻三法四义用并可知言梁摄论第十胜相者论曰谓依大乘诸佛世尊有十相殊胜殊胜语一者所知依殊胜殊胜语二者所知相殊胜殊胜语三者入所知相殊胜殊胜语四者彼人因果殊胜殊胜语五者彼因果修差别殊胜殊胜语六者即于如是修差别中增上戒殊胜殊胜语七者即于此中增上心殊胜殊胜语八者即于此中增上慧殊胜殊胜语九者彼果断殊胜殊胜语十者彼果智殊胜殊胜语由此所说诸佛世尊契经诸句显于大乘真是佛语今当第十相中言如下离世间品及出现品各有十名者离世间品十名经云佛子此一切菩萨功德行处一决定义果二普入一切法三普生一切智四超诸世间五离二乘道六不与一切诸众生共七悉能照了一切法门八增长众生出世善根九离世间法门品十应尊重应听受应诵持应思惟应愿乐应修行者能如是当知是人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言出现品十名者经云佛子此法门名为如来秘密之处名一切世间所不能知名入如来印名开大智门名示现如来种性名成就一切菩萨名一切世间所不能坏名一向随顺如来境界名能净一切诸众生界名演说如来根本实性不思议究竟法即十名也。

  ▲依今梵本云摩诃毗佛略勃陀健拏骠诃修多罗此云大方广佛杂华严饰经今略杂饰字耳。

  依今梵本下第二彰今目也于中三初正释今名二拣前说三结成今义疏中一时并举梵言一时说就此语若别对者摩诃言大毗佛略云方广勃陀云觉者即是佛字佛字略存梵音故健拏云杂华骠诃云严饰修多罗云经。

  ▲前三异名义多总略二品十目多从别名又局当品。

  前三异名下二拣前说言二品十目多从别名者不得总该不可具举故又局当品者出现十名局于出现离世间十名局离世间岂得通为一部总称。

  ▲故今译者具以六字为名则人法双题法喻齐举具体具用有果有因理尽义圆故标经首。

  故今译者下结成今义明其具足前通辨类中即是复义而具前四对之复故理尽义圆也。

  ▲二对辨开合者题中七字有十事五对一教义相对谓经之一字是能诠教大等六字是所诠义二就义中法喻一对谓大等是法华严是喻三就法中人法一对谓大方广是所证无障碍法佛是能证之人亦名境智一对四就法中拣持一对大之一字是拣方广是持即拣大异小拣实异权拣果异因亦是体用一对。

  ●大方是体大方无隅故广即是用五就人中借下华字以喻其因即因果一对佛是果故是以单用华字则但举喻因若合以华严则亦喻上之四字至下当明。

  大方是体大方无隅故者然大方广三字总有三义一三字别释配体相用如下广说二方广两字合之为用对上大字为体三者大方为体方字属大便成无方言大方无隅者语出老子德经云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意云小则有其圭角大即绝其方隅隅即角也借其言用今大方即法界等于虚空何有隅角言若合以华严则亦喻上之四字者即是上文二就义中法喻一对以严通能所华为能严大方广即所严佛是严成之果又以因望果佛亦所严故华严两字通喻大方广佛之四字也言至下当明者即释严中。

  ▲三具彰义类者谓大等七字义皆无量并略以十义释之。

  ▲初明大十义者。

  ▲一体大谓若相若用等皆同真性而常遍故即是大字。

  ●涅槃云所言大者名之为常此明体不变易。

  ●如人最长故名为大。

  ●又云大者其性广博犹如虚空此明体遍。

  一体大下别释十大初体大中二先总后别以二义释大而云即经大字者古人亦各十义释其七字不知以七字互相释今明大义则七字皆大方则七字皆方广则七字皆广佛则七字皆佛等故以体大配于大字若总举七字大者体也方者相也广者用也佛者果也华者因也严者智也经者教也。

  ●涅槃云所言大者下证上二义先证常义即涅槃第三名字功德品云佛告迦叶是经名为大般涅槃上语亦善中语亦善下语亦善义味深邃其文亦善纯备具足清净梵行金刚宝藏满足无缺汝今善听我今当说善男子所言大者名之为常如入大河悉归大海此经如是降伏一切诸结烦恼又诸魔性然后要于大般涅槃放舍身命是故名曰大般涅槃释曰彼经具释大般涅槃今但取其大字约体不变故名为常以性出自古非造成故故生公序云夫真理自然悟亦冥符真则无差悟岂容易不易之体为湛然常照但从迷乖之事未在我苟能涉求便返迷归极归极得本而似始起始则必终常以之昧若寻其趣乃是我始会之非照今有照不在今即是莫先为大既云大矣所以称常常必灭累复曰般泥洹也正顺今意涅槃第二十五亦云所言大者名不可思议以体绝常境故言如人最长者谓无一法先法界故故老子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释曰彼以虚无为道理异释门言可证此。

  ●又云大者其性广博下二证上遍义即涅槃第五如来性品南经四相品文云佛告迦叶所言大者其性广博犹如有人寿命无量名大丈夫是人若能安住正法名人中胜故远公分此一文成二种大一广故名大二胜故名大今但取广遍之义义便引来彼更有多故名大如藏多珍宝复有高故名大如大高山难至其顶复有深故名大犹如大海即上不思议义今以多即约用高即约果故但用二义于常义中已含深胜如人最长即是胜故又言犹如虚空复是别文第二十三云又不逼者譬如虚空解脱亦尔彼虚空者喻真解脱真解脱者即是涅槃。

  ▲二者相大谓恒沙性德无不具故互相即入微细重重等具十玄门皆其相故即经方字方者法也。

  二相大等者有二意恒沙性德与起信同互相即入下即显圆教事事无碍亦性具矣然远公释涅槃亦明体相用体约性净涅槃相约方便净涅槃用约应化涅槃此通因果今明所证法中有三故不同彼。

  ▲三用大谓业用普周如体遍故即经广字。

  三用大等者文中三初正释用大。

  ▲涅槃云又大者能建大义即是约用。

  二涅槃云又大下引证即第四经南经四相品以迦叶复问如佛言曰我已久渡烦恼大海若佛已渡烦恼海者何缘复纳耶输陀罗生罗睺罗以是因缘当知如来未渡烦恼诸结大海唯愿如来说其因缘佛告迦叶汝不应言如来久渡烦恼大海何缘复纳耶输陀罗生罗睺罗以是因缘如来未渡烦恼大海善男子是大涅槃能建大义汝等今当至心谛听广为人说莫生惊疑若有菩萨摩诃萨住大涅槃须弥山王如是高广悉能取令人入于芥子其诸众生依须弥者亦不迫近无往来想如本无异唯应度者见是菩萨以须弥山内芥子中复还安止本所住处下广说作用竟结云善男子是菩萨摩诃萨住大涅槃则能示现种种无量神通变化是故名曰大般涅槃是菩萨摩诃萨所可示现如是无量神通变化一切众生无能测量汝今云何能知如来习近淫欲生罗睺罗善男子我已久住是大涅槃种种示现神通变化彼经即约果用今意明是即体之用本有之用下佛果有相用者皆由本自有故。

  ▲良以涅槃无广广与大同故以广释大方广无大大与广合故以大释广今经具有故名配之。

  三良以涅槃下释妨谓有问言涅槃此义本释大字何得以广配之故今通云涅槃但言大般涅槃无有广字故大字含广故以能建大义广家之义以释大字今经大字对体广字对用故自别释因便便通方广之经谓十二分教中有方广经无有大字而用大字释方广言即如下合释方广云宣说广大甚深法故能生无量广大果故皆以大释广也。

  ▲四果大谓智断依正普周法界故即经佛字。

  ▲五因大谓发菩提心起解行愿证精勤匪懈成诸位故即经华字。

  五因大等者谓发菩提心即十信发心起解即十住行即十行愿即十向证即十地精勤匪懈通策于前以成诸位所以广说因中差别者欲收摄论七大性故次文当知。

  ▲六智大谓大智为主运诸万行遍严一切无所遗故即经严字。

  ▲七者教大谓一文一句无不结通遍于一切十方三际重重无尽故即是经字。

  ▲八者义大谓所诠法尽穷法界乃至帝网无所遗故即总是六字。

  ▲九者境大以上法门普以无尽众生为化境故。

  ▲十者业大谓尽三际时穷法界处常将此法利益众生无休息故。

  ▲如摄大乘等七种大性不离于此。

  如摄大乘等者二结会他文而言等者等取杂集瑜伽般若大同小异摄大乘第一释大乘云若广释者七种大性共相应故不广说之瑜伽四十六云一法大性二发心大性三胜解大性四增上意乐大性五资粮大性六时大性七圆证大性杂集十一说七大性者一者境大性二者行大性三智四精进五方便善巧六证得七业彼论云何等名为七种大性一者境大性以菩萨道缘百千等无量诸经广大教法为境界故二行大性正行一切自利利他广大行故三智大性了知广大补特伽罗法无我故四精进大性于三大劫阿僧企耶方便勤修无量百千难行行故五方便善巧大性不住生死及涅槃故六证得大性证得如来诸力无畏不共佛法等无量无数大功德故七业大性穷生死际示现一切成菩提等建立广大诸佛事故若般若无著论七大性者一法二心三信解四净心五资粮六时七果此与瑜伽大同若与对法会者一法即杂集境大性缘大教法而为境故二心即是行大性即由发心行二利行故三信解即智大性信解与智于境印持于境决断大意同故四净心即精进由精进练磨令心净故五资粮即方便善巧由大悲般若而为方便与无住涅槃为资粮故六时即第七业大性穷生死际尽未来时建立佛事而为业故七果即杂集第六证得大性谓证佛功德而为果故杂集依体起用得果不舍因证居其先般若论中约时通因果故果居时后余之次第二论意同谓依教起行达甚深理精进长时不滞二边证大胜果穷生死际建立佛事故名为大杂集即是对法瑜伽大同般若今疏体大即第三智大之中所知无我之理二相大亦所知摄亦法大性即境摄故三用大即方便大而是即体之用亦境摄故四果大全同五因大摄其五大性一发菩提心即是心大二起解者摄胜解大三行愿证并是行大是十地因证非果证故四精勤匪懈即净心精进大五成就诸位即摄资粮大六智大全同而义小异通了性相因果等故七教大即是境法大性八义通前六但除教故九名同杂集初一而义同时大及与方便善巧十同第六而具含二论时业二名为对题中七字摄十故有开合及次不同而义无违故云七种大性不离于此或相大一种二论略无理亦无失又通约十大教旨小殊不妨有异。

  ▲二方十义者方者法也即前十大皆名为法谓体法相法等。

  谓体法相法等者等取下八谓用法果法等法是轨持能持自性故十皆法。

  ▲三广十义者广者多也用多繁兴包无不尽故则前十皆多即明一遍一切名之为大一摄一切名之为广亦可及此此约离释。

  三广十义等者疏文有二先离释广字。

  ▲若合释方广二字亦有十义一广依义谓言教繁广为生依故二广说义宣说广大甚深法故三广破义破一切障无有余故四广超义无有诸法能比类故五广治义具摄无边对治之法为能治故六广摄义通摄无边异类法故七广德义具摄二严诸胜德故八广生义能生无量广大果海故九广绝义非是心识称量所能知故十广知义具足种智破邪见障无有余故。

  后合释顺诸经论释方广经于中二先正释十义也。

  ▲此之十义前四即杂集第十一中四义后六即入大乘论第一中六义。

  后此之十义下结示本源言前四即杂集第十一中四义者彼论云方广者谓菩萨藏相应言说如名方广亦名广破亦名无比为何义故名为方广一切有情利益安乐所依处故宣说广大甚深法故为何义故名为广破以能广破一切障故为何义故名为无比无有诸法能比类故此方广等皆是大乘义差别名释曰此论标以三名释成四义以方广中有二义故次第无差言后六即入大乘论第一中六义者彼论云毗佛略者是摩诃衍何以故名毗佛略经为诸众生说对治法名毗佛略亦有众多乘故名毗佛略亦以多庄严具故名毗佛略亦能出生无量大果报故名毗佛略非是称量所能知故名毗佛略断除一切诸邪见故名毗佛略释曰次第与疏全同但以毗佛略隔之以成六义然其第一说对治法似杂集论第三广破集约所破此约能破故亦不同五非是称量似于集论第四无比集约法不可类此约心不能知故并不同而刊定记云以对治与破障是同乃除入论第一加起论菩萨藏相应言说为五者殊失论意以菩萨藏相应言说是总拣小故总拣已竟方标三名释成四义耳若欲以集论之四摄入论之六者一即第二广摄二即三四广德广生皆深法故三即一六对治破见皆破义故四即第五广超广绝大意同故今取小异并开为十则二论不同谓集论一约言教入论二约所摄集论二约通辨甚深入论别开三约二严通因四约能生唯果集论三约合明对治入论别分一治烦恼六破智障杂集第四似入论第五已如前会故成十义然为顺二论之次故不依题之次若欲配经者一广绝是大体绝众相不思议故二广超是方妙法无类故三广摄是广摄无边故四广知是佛具种智故五广破六广治七广生三皆华字并是因故八广德是严具二严故九广依是经依言教故十广说是义说甚深法是所说故即总上六字亦可通七。

  ▲四解佛十义者即是十佛大即法界佛方即本性佛广即涅槃佛及随乐佛佛即成正觉佛华即愿佛及三昧佛严即业报佛经即住持佛总不离心七字皆是心佛释十佛义如八地中及离世间品辨。

  四解佛十义等者文有三解初依本经言如八地中及离世间品辨者上教缘中已广其义今更略明八地明十身即离世间品十佛八地云知如来身有菩提身愿身化身力持身相好庄严身威势身意生身福德身法身智身离世间品五十三中说十种佛所谓成正觉佛愿佛业报佛住持佛涅槃佛法界佛心佛三昧佛本性佛随乐佛十佛即是十身若欲会者正觉是菩提身愿佛即愿身业报佛即相好庄严身住持佛即力持身涅槃佛即化身法界佛即法身心佛即威势身三昧佛即福德身本性佛即智身随乐佛即意生身今疏为顺经题故不依彼二经之次言大即法界佛者大即法界体故方即是本性智故广即涅槃佛者化周遍故亦随乐佛者随自他意无不生故佛是梵言此即觉故华即愿佛及三昧佛者并是因故严谓万行之因严成相好庄严身故经教住持法不坠故总不离心即心佛者是威势身心伏胜故。

  ▲又佛地论第一说佛亦具十义谓具一切智一切种智离烦恼障及所知障于一切法一切种相能自开觉亦能开觉一切有情如睡梦觉如莲华开故名为佛。

  又佛地论第一下第二引佛地论论无别释今当略辨摄此十句以为五对一能证智二所断障三所证理四所成益五显觉相前四法说后一喻明然此五对一一相属一能证智即具一切智是根本智一切种智是后得智二所断中以一切智断烦恼障一切种智断所知障种类而知故三所证理中一切法者即真谛法也一切种相者俗谛法也以一切智总相观法之性以一切种智别相观法之相由证法性除烦恼障由达法相断所知障四所成益者一则自利二者利他上之三对俱通二利若取别义以一切智自证法性便是自觉以一切种智觉法之相故能觉他五显觉相中如睡梦觉者以一切智觉法之性顿破无明烦恼睡故如莲华开者以于种智觉法之相开悟法门如于华开得见莲故前即觉察后即觉悟亦可前是觉悟后为觉察此五无缺方称觉满名曰妙觉离觉所觉而尽觉故上之解释未见经论理必应然。

  ▲又真谛引真实论亦有十义恐繁不引。

  又真谛引不引者即真谛三藏七事记中引言十义者谓觉胜天鼓一不由他悟二断二无知三已过睡梦四譬如莲华五性净无染六具足三义七具足三德八具三宝性九自知令他知十初言觉胜天鼓者天鼓有四德今并过之一能觉诸天贼来云贼来贼去云贼去佛即不尔能令众生觉三烦恼若生知生若灭知灭二天鼓能护天众能破修罗佛亦不尔能救三苦能破四魔三天鼓能令诸天受五欲乐佛亦不尔能令众生受出世乐四天鼓能令诸天生贪着心佛亦不尔能令众生生出世心具此四过故云觉胜天鼓二不由他悟者无师自然智故三断二无知者即是烦恼无知所知无知四已过睡梦者凡夫睡而不梦唯烦恼故二乘亦睡亦梦以有无明及妄智故佛不睡不梦无有无明舍妄解故五譬如莲华者日光照触莲华即开十地行成佛智自发六性净无染者因时虽有烦恼五义不染一佛无相故譬如烟雾不能染空二是对治故譬如镕铁不停蚊蚋三非处所故譬如大石不能住空四无转异故譬如白玉涅而不缁五妄不染真譬如幻刀不能斫石因时有惑尚不能染果时惑尽岂当有染七具足三义者即是三佛一假名佛谓六神通二寂静佛谓惑不生三真实佛谓即真如八具足三德者谓摩诃般若解脱法身九具三宝性者谓同体三宝十自知令他知者即是二利谓佛智慧力照真如境名曰自知复以慈悲力说十二部经令他知也释曰以此十义有同佛地故恐繁文。

  ▲五释华十义者一含实义表于法界含性德故二光净义本智明显故三微妙义一一诸行同法界故四适悦义顺物机故五引果义行为生因起正觉故六端正义行与愿俱无所缺故七无染义一一行门三昧俱故八功成义所修德业善巧成故九芬馥义众德住持流馨弥远故十开敷义众行敷荣念心开觉故。

  五释华十义下疏文有二第一别释十华第二总相料拣前中即如次配于十佛如一含实义表法界佛含性德故为对十佛故为此次亦可配于十度之因而不依次为顺题故一即般若二即智度三即方便四即尸罗五即忍辱六即是愿七即禅定八即是檀九即是力十即精进此意如下普眼长者以十度因成十身果故彼经云为欲令其具佛相好称扬赞叹檀波罗蜜即成相好庄严身故二云为欲令其得佛净身悉能遍至一切处故称扬赞叹尸波罗蜜即意生身三为欲令其得佛清净不思议身称扬赞叹忍波罗蜜即菩提身四为欲令其获于如来无能胜身称扬赞叹精进波罗蜜即威势身五为欲令其得于清净无与等身称扬赞叹禅波罗蜜即福德身六为欲令其显现如来清净法身称扬赞叹般若波罗蜜即是法身七为欲令其现佛世尊清净色身称扬赞叹方便波罗蜜即是化身八为欲令其为诸众生住一切劫称扬赞叹愿波罗蜜即是愿身九为欲令其现清净身悉过一切诸佛刹土称扬赞叹力波罗蜜即力持身十为欲令其现清净身随众生心悉使欢喜称扬赞叹智波罗蜜即是智身末云为欲令其获于究竟净妙之身称扬赞叹永离一切诸不善法即圆净十度八万四千波罗蜜门万德顿具该上十华是故梵本名为离华上约相显别配十度若约圆融一一行门皆具十义可以意得。

  ▲然华有二种一草木华喻万行因然或与果俱或不与俱二严身华通金玉等喻于神通众相等唯与果俱前十义中一五九十局于草木余通二华。

  然华有二种下第二总相料拣其引果华亦喻生因其严身华亦喻了因此二无碍言或与果俱者如莲华等因该果海果彻因源圆融行故或不与俱者杏奈等华因果区分行布行位不相杂故此二无碍是此中华言神通众相等者净行品云若见华开当愿众生神通等法如华开敷若见树华当愿众生众相如华具三十二神通众相果上用故云与果俱然神通虽乃通因且就金玉之华与身俱说。

  ▲六释严者即上十华同严一佛为严不同亦是十义。

  六释严者下疏文有三十八义且为三节初十总释次十别释后十八句互严今初言为严不同者如以十宝严一金佛一真珠严二珊瑚严等一佛十严历于十佛便成百严约圆融修故。

  ▲又上十华如次严前十佛即是十义而总别无碍。

  又上十华等者第二别释义同一度成一佛故总别无碍者总融上二行布圆融二无碍故。

  ▲更有十义一用因严果以成人故是佛华严果由因得故二以果严因以显胜成果之后令一一因行皆无际故三以人严法而显用谓佛旷劫修因方显法之体用故四以法严人以显圆若不得法之体用因果不能圆妙故五以体严用以令周谓用不得体不周遍故六以用严体而知本若无大用不显体本之广故七以体严相而知妙谓相若有体便即入重重故八以相严体以明玄体如无相不显体深玄故九以义严教超言念由所诠难思能诠言离故十诸因互严以融摄如禅非智无以穷其寂智非禅无以深其照等。

  更有十义下第三约互严说于中有二一别约十义五对以互相严二收成四句以显互严今初十义在文可知然亦是于别释得名中释名之义若约相融皆持业释若约当相皆依主释如第一用因严果是华严之佛故二即佛之华故三即佛华严之大方广四即大方广之佛华严五即大之方广六即方广之大七即大之方八即方之大九即大方广佛华严之经十诸因互严乃含多义谓施之戒戒之施定之慧慧之定等前四成对后一非对但可大等严经不可以经严大等故不成对又为欲显因互严故言禅非智无以穷其寂等者举一为式余可类取谓禅无智但是事定若得智慧观于心性为上定故智不得禅乃为散善分别慧故慧若有定如密室灯寂而能照离动分别成实慧故所言等者等余万行如施不得戒非是真施破戒行施非真福故戒不得施亦非真戒悭贪不息非真戒故不舍财法正犯戒故余并可思。

  ▲又上来互严皆有相资相即四句今且约理行互严以明。

  又上来互严下第二收成四句于中二先总标后初相资四句下别释。

  ▲初相资四句者一理由修显故以行华严理二行从理发则以理华严行梁摄论云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证此法身故。

  无不从此法界流者即从本起末证行从理发无不还证此法身者摄末归本证理由修显。

  ▲三理行俱融不二而二。

  ▲非真流之行无以契真非起行之真不从行显。

  ▲良以体融行而因圆行该真而果满是故标为佛华严也。

  三理行俱融不二而二下此句有三节一此上正释以互融故不二不坏两相故而二非真流之行下第二反成上义上句反成行融理次非起行之真不从行显者反成上理融行良以体融行下三正成前义言体融行而因圆者行即是因以体融行故因行圆满行该真而果满者正成上行融理也行不该真何由得果耶。

  ▲四理行俱泯二而不二以理之行故非行行之理故非理是则能所两亡超情绝想非严非不严是谓华严。

  四理行俱泯此句易了然上互融行融理而行在理融行而理存故不二而二今理行相夺故云二而不二。

  ▲相即四句理行全收准思可见则法喻交映昭然有在。

  相即四句下但例前释若力用交彻即说相资有体无体即言相即若具作者一者唯理无不真故二者唯行理废己故三者俱融即行即理为一味故四者俱泯理即行故非理行即理故非行故双绝也言法喻交映者以华严像为喻喻以因行严佛故。

  ▲七华经十义杂心五义已见上文佛地论有二义一贯穿所说二摄持所化即杂心结鬘一义含之应除结鬘开成六义依此方训复有四义一常二法并如前辨三经义即众生迳路四典义令见闻正故宝云经中亦有十义恐繁不引。

  七释经十义杂心五义已见上文者即藏摄中谓一出生二显示三涌泉四绳墨五结鬘余则可知。

  ▲第四别释得名者先得后释先得名者大以当体受名常遍为义常即竖无初际遍则横该无外方以就法得名轨持为义双持体相轨生物解故广以从用得名包博为义包则广容博则广遍佛以就人得名觉照为义照则朗万法之幽邃觉则悟大夜之重昏华以从喻得名感果严身为义感果则万行圆成严身则众德备体严以功用受名资庄为义谓资广大之体用庄真应之佛身经以能诠得名摄持为义持性相之无尽摄众生之无边。

  第四别释得名等者此中得名各取前七字别义例皆二义释之类前可知。

  ▲后释名者一就法中体用相对大之方广谓有体之相用故方广之大有相用之体故皆依主释若相即者即持业释二就人中果行相望佛之华非因位之行故华之佛非余行之佛故亦通相即三以人法相对大方广之佛华严非小权乘之佛等故佛华严之大方广非因位所得法故相即可知四教义相对亦通二释教望于义及前人望于法兼通有财并可思准。

  此中释名即前对辨开合中五对之中俱除法喻一对用余四对以法喻一对华之一字已属因门故略无之四对之中望前有二异一前则从宽至狭故先明教义今从狭至宽故先明体用又前从下释上故先明教义今从上释下故后明教义而前五对中后明人中因果者以因是华字借喻中华故在后明前从宽至狭义已尽故四教义相对亦通二释者以易知故不出若具释者应云大方广佛华严之经拣非涅槃等经故经之大方广佛华严拣非论中之所明故而四对皆具二释者约行布则依主约圆融则持业教望于义下谓四对之中后二对中通于三释谓经中有大方广佛华严故如对法藏论全取他名以目经故佛华严有大方广故故云可思。

  ▲第五展演无穷者谓初于最清净法界开为理智两门即涅槃菩提之异。

  第五展演无穷等者然此一四门皆关脉中意此门中彼有二义一展一为多二类结成本类结成本不异前第七部类品会中本部故此不明又此展中并皆略示而有十重一展法界为理智二门理即大方广是所证法界为涅槃智即佛华严为能证菩提虽有六字但是二法。

  ▲又理开体用即大方广智开因果即佛华严总连合成诠即题中经字。

  二又展理智为题目即大是体性包含方广是业用周遍故云理开体用佛即是果华严是因故云智开因果。

  ▲又展此目以为初会初会总故十海是理十智是智十海之中含于体用十智之中亦含因果又华藏世界及遮那遍中即依正二果皆是佛字大威光太子略示因华彼二所证所观即大方广即总成一会所信因果体用。

  三又展此目为初会于中自有二重一但世界成就品初牒问许说中已具题目二通就一会以示品目言十海之中含于体用者即初也十海者一一切世界海二一切众生海三一切诸佛海四一切法界海五一切众生业海六一切众生根欲海七一切诸佛法轮海八一切三世海九一切如来愿力海十一切如来神变海七九与十此三是用余皆是体此十本具皆是所证故名为理十之相差是事法界十之真性是理法界理事相融并为所证之理故云十海是理言智含因果者上言十智者知上十海即是十智而名小开合经云佛子诸佛世尊知一切世界海成坏清净智不可思议一知一切众生业海智不可思议二知一切法界安立海智三说一切无边佛海智四入一切欲解根海智五一念普知一切三世海智六显示一切如来无量愿海智七示现一切佛神变海智八转法轮智九建立演说海智十此上皆有不可思议之言唯愿海是因余皆是果若约所知一三四八九十皆果余四为因三世通因果又华藏世界下二通就一会以示品目则题目该于一会言遮那遍中者非唯遍于华藏亦遍法界以世界成就品亦说毗卢遍严净故彼偈云所说无边众刹海毗卢遮那悉严净世尊境界不思议智慧神通亦如是况第六经云毗卢遮那佛愿力周法界一切国土中恒转无上轮第五经云佛所庄严广大刹等于一切微尘数清净佛子悉满中雨不思议最妙法又华藏品云华藏世界海法界等无别又一一尘中见法界皆普遍义故遮那遍中之言亦已摄于世界成就品矣言彼二所证所观即大方广者果证法界大方广因观法界大方广。

  ▲又展此会以成后八四周因果各因是华果即是佛其所修所证之体用即大方广。

  又展此会以成后八者即第四节展成一部。

  ▲又展此九会周遍十方谓如第二会光明觉品辨一类之会已遍十方余会亦尔。

  又展此九会周遍十方者即第五节言如第二会光明觉品者举一会又以为体式谓光明觉品总有二十六节故光最后遍周法界虚空界皆云彼一一世界皆有百亿阎浮提乃至百亿色究竟天其中所有悉皆明现彼一一阎浮提中悉见如来坐莲华藏师子之座十佛刹微尘数菩萨所共围绕悉以佛神力故十方各有一大菩萨一一各与十佛刹微尘数诸菩萨俱来诸佛所等释曰此即遍十方文既同百亿阎浮提等故是同类世界言余会亦尔者下之七会及第一会皆遍十方如第二会故诸会末多结周遍。

  ▲又展此诸会各有主伴如说十住十方菩萨证云十方国土皆说此法则前遍法界之会各有重重主伴。

  又展此诸会各有主伴者即第六节也上来但明主经之遍今辨伴经之遍而引第三会文则前遍法界之会各有重重主伴者此言例上遍法界之九会也。

  ▲乃至遍于尘刹。

  乃至遍于尘刹者第七节也上但遍国今则遍尘。

  ▲异类界等。

  异类界等者即第八第九节也上来七节但遍同类八遍异类树形等刹而疏言等者等取第九节异类刹尘谓具类之刹亦以尘成尘亦有刹于中说经经尤多矣。

  ▲无尽时会。

  无尽时会者即第十节谓上同类异类若刹若尘皆悉重重犹如帝网时会与法皆无尽也。

  ▲皆不出大方广佛华严清净法界。

  皆不出等者举题总收也清净法界者举本总收明从一法界无名无相之中展成无尽。

  ▲第六卷摄相尽谓从后渐卷乃至不出九会九会不离初会初会不离总题总题不出理智非理不智故理外无智非智不理故智外无理则理智不二亦摄智从理离体无用摄用归体体性自离故体即非体本来清净强名之清净法界是以极从无尽乃至一字无字皆摄华严性海无有遗余。

  第六卷摄相尽者相字去声乃至无字法界之相亦不存故然但解上展则解此卷故云后后渐卷言乃至不出九会者乃至二字略后五重不出九会是第四节耳若具应云一卷无尽时处归异类界尘二卷异类界尘归异类界三卷异类界不出同类界尘四卷同类界尘不出同类刹主伴经五卷主伴不出主经结遍十方六卷遍十方不出九会七归初会八归总题九归理智十归清净法界非理不智下是第十节卷理智归法界而有二意一者理智之中随举其一即摄于二但成一味二者以智为用以理为体但摄智归理不摄理归智初摄二为一唯一理字理体性离一亦不存故云无字又准前展亦合云总题不出体用因果因果虽殊不出一智体用虽异不出一理然后方融理智但不异前故略示耳若从七字倒收者摄教从义但有大方广佛华严摄人从法但有大方广摄用归体不离于大古人云一言无不略尽殊说更无异盈又大体性离言思斯绝唯证相应耳。

  ▲第七展卷无碍者谓正前展时即后常卷正后卷时即前常展展时即卷故无量无边法门海一言演说尽无余卷时即展故如来于一语言中演说无边契经海。

  第七展卷无碍者谓说有前后实在一时随门不同故有三门耳疏无量无边法门海即展时也一言演说尽无余即卷时也如来于一语言中即卷时也演说无边契经海即展时也。

  ▲第八以义圆收者上来诸门或以七字摄尽如前已辨。

  第八以义圆收者疏文有二先以法摄后以人摄前中又二先指前不出总题。

  ▲或以教义摄尽或以理智摄尽或人法摄尽或解行证摄尽。

  后或以教义下重释摄义疏文略举若具说者应增数明谓或于无字中一字摄尽谓或教或义或性或心二或二字摄尽疏有三节亦更应言或法界字摄尽三或三字摄尽疏文有一义顺后表三圣故亦应云人法界摄尽理行果摄尽从所诠故四或四字摄尽谓教理行果教即经字理即大方广行即华严果即佛也或教义成处摄尽一谓文虽浩汗唯一教字即题中经字二谓义虽无量但一缘起义摄即题中大方广也三成谓行解因果德相用等虽各缘起不同据其成立唯一成字摄尽即题中佛华严也四处谓一切重重无尽同类异类重重尘刹唯一处字故总卷之义唯一性教唯一文成唯一念处唯一尘此一即是一切一故或信解行证摄尽经有四分初会是信次六明解八约成行九唯证故如下当知五或五字摄尽谓加一教字或理信解行证理是所信所解所行所证故或六字摄尽即题中除经上之六字是所诠故或理信解行愿证理即所信等解行愿三即是三贤证通地上及极果故或七字摄尽即全取一题一题通目无尽法故或八字摄尽即法界缘起理实因果故或九字摄尽谓无障碍法界缘起因果故或十字摄尽谓体相智用因果教义及境业故。

  ▲或唯普贤文殊毗卢遮那三圣摄尽谓大方广即普贤普贤表所证法界故华严即文殊文殊表能证故佛即遮那具能所故。

  ▲又大即普贤普贤菩萨自体遍故方广即文殊文殊表即体之智故华即普贤普贤行故严即文殊文殊以解起行故佛即圆解行之普贤文殊证法界体用之普贤文殊成毗卢遮那光明遍照。

  或唯普贤文殊下第二以人摄也然有两重先约人法对辨二圣后于人法中各有二圣佛字当中两重总收可思。

  ▲第九摄归一心者上来诸门乃至无尽不离一心一心即法界故起信云所言法者谓众生心。

  ▲心体即大心之本智即方广观心起行即华严觉心性相即是佛觉非外来全同所觉故理智不殊理智形夺双亡寂照则念念皆是华严性海。

  第九摄归一心者于中二先指前总明谓上八门已是一心上说故云上来诸门不离一心而修行禅流皆欲弃文而修观行故复接之以辨此门心体即大下后正约观心以释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岂非大耶心之本智即方广者上大是即智之寂方广乃即寂之智故云寂寂运无涯之照即心体相用三融为所观也观心起行即华严者观体照而即寂止也观用寂而常照观也一心六度万行皆起觉心性相即是佛者一念相应之觉也故经云佛心岂有他正觉觉世间觉性无觉即根本智觉相历然即后得智此二不二是无障碍智觉非外来全同所觉下上明安立六字今明卷摄相空此上融成一味此下互夺双寂则一不为一如斯观行未曾一念不契华严。

  ▲第十泯同平等者为未了者令了自心若知触物皆心方了心性故梵行品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则成就慧身不由他悟然今法学之者多弃内而外求习禅之者好亡缘而内照并为佛执俱滞二边既心境如如则平等无碍。

  第十泯同平等者此一门总融前九前八法匪所知第九禅师所尚故今会之于中三初法说二余曾莹两面镜下喻明即借帝网之喻以喻心境三见夫心境互照下合喻意唯一而文有四节。

  ▲余曾莹两面镜鉴一盏灯置一尊容而重重交光佛佛无尽。

  第一节取两镜及灯合之一镜喻境一镜喻心灯喻本智但取明了之义。

  ▲见夫心境互照本智双入心中悟无尽之境境上了难思之心心境重重智照斯在。

  言本智双入者智性色性本无二故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故故此智性入心入境言心境重重者合两镜互照智照斯在者合一灯双入是则以本智为能照心境皆所照由斯本智令心境互融。

  ▲又即心了境界之佛即境见唯心如来心佛重重而本觉性一。

  又即心了境界之佛下第二取两镜及一尊容以合尊容喻真佛故今人只解即心即佛是心作佛不知即境即佛是境作佛今明以如为佛心境皆如心如即佛境如焉非又心有心性心能作佛境有心性安不作佛以心收境则心中见佛是境界之佛以境收心则境中见佛是唯心如来心佛重重者即两镜之重重而本觉性一者即尊容之双入。

  ▲皆取之不可得则心境两亡照之不可穷则理智交彻。

  皆取之不可得下第三双融前二以成止观心境两亡即止理智交彻即观。

  ▲心境既尔境境相望心心互研万化纷纶皆一致也唯证相应名佛华严矣。

  心境既尔下第四结例一切境有多境心有多心各自相对一一互相融也万化皆然即总结例唯证相应则泯同果海也。

  ▲第二释品名者梵云萨婆噜鸡印拏(上呼)俫(良遐反)骠诃奈耶钵攞叵婆娜忙钵里勿多此云一切世间主庄严法门威德名品今文存略。

  第二释品名疏文有四一会梵音二释义理三立名所以四会释晋经今初疏中一时总对若别对者萨婆一切也鲁鸡世间也印拏俫主也骠诃庄严也奈耶法门也钵攞叵婆威德也娜忙名也钵里勿多品也。

  ▲世者时也即是世间主者君也谓即诸王及佛然世间有三一器世间即是化处二众生世间即所化机三智正觉世间即能化主主则唯二诸王及佛主于器界及众生故佛非世间从所统受称。

  世者时也下第二释义理也于中二先释世主。

  ▲妙谓法门体用深广难思即主之所得严谓庄严乃有多义一器世间严谓其地坚固等二众生世间严谓众海各具法门威德故三智正觉世间严谓于一切法成最正觉三业普周法门无尽故所以长行诸王之严偈颂赞德皆显严佛。

  后妙谓下释妙严于中三初正明三世间严。

  ▲众生不严不感佛兴正觉不严不能为主器界不严非真佛处。

  次众生不严下出严所以。

  ▲复由佛严显遇者有德众生严辅显佛之超胜如是互严亦为妙严。

  后复由佛严下明三严相成。

  ▲诸经无此广严故但初名序品今明序已兼正故广赞诸严以为华严之由序。

  诸经无此下第三显立名所以彰异余宗不名序品。

  ▲旧云世间净眼品者谓所得法眼能净世间故余如前说。

  旧云世间品下第四会释晋经所得法眼即今法门威德也。

  ▲第十别解文义文分为二初总释经序二别解文义初中分三大方下初明题目天册下二明造序人盖闻下三直解序文今初即经序题目也。

  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序如前释。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制。

  第二明造序人音义云册测革反说文曰册符命也谓上圣符信教命以授帝位字或从竹或古为圆形也。

  ▲盖闻造化权舆之首天道未分。

  演义云盖闻下三直解序文分为六段初明佛日未兴群生沉溺二及夫下明如来出世德用难思三朕曩下自庆逢时闻斯声教四大方下别彰此典旨趣玄微五缅惟下传译古今感庆逢遇六一窥下总释序意叹理自谦初中分三初明化法舛异二明能化浅近三明所化迷沦初中亦二初辨淳元之始二明三才已着今初盖闻者发语之端也造化者造作变化易系辞云刚柔相推而成变化又云变化者进退之象也权舆者尔雅云初哉首基肇祖元胎俶落权舆始也二皆是始言天道未分者谓元气混沌未分天地下云人文始着即有三才始分天道今云未分即五运之时也故易钩命决云天地未分之前谓之一气于中有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极为五运运者数也谓时改易初取易义元气始散谓之太初气形之端谓之太始形变有质谓之太素质形已具谓之太极转变五气故称五运皆是天道未分也言天道者易系辞云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说卦云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又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注云象况日月星辰形况山川草木又云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生死之说注云幽明者有形无形之象死生者始终之数也周易疏云天有玄象而成天文也地有山川原湿各有条理故云地理此上皆是已分之相因释天道故便举之此对正在未分之前耳。

  ▲龟龙系象之初人文始着。

  龟龙系象之初下第二对明三才已着之相略如向说易系辞云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孔疏云如郑康成之义则依春秋纬云河以通干出天包洛以流坤吐地符河龙图发洛龟书感河图有九篇洛书有六篇孔安国以为河图则八卦是也洛书则九畴是也音义云尧有神龟负图而出舜感黄龙负图而现人文始著者系辞云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孔疏云此下明圣人法自然之理而作易象次易又云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释曰上云图出八卦今云观乎天地者或见龟复象天地等于理无违音义云观乎天文以察人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此非正意后人用之耳君臣父子尊卑上下谓之人文象龙举三皇之时斯为上古系象举于夫子即是下古然其文王为中古既有卦爻之辞已有象矣则总该三古又上云天道即言未分今云人文则言始着二言影略则初分之时亦皆未着直至系象已具方曰着故先有者即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即三才具矣。

  ▲虽万八千岁同临有截之区七十二君讵识无边之义。

  虽万八千岁下第二明能化浅近按帝王甲子记云天皇氏治一万八千年地皇氏治九千年人皇氏治四千五百年有本云三皇皆治一万八千年故云万八千岁言同临有截之区者诗注云截者齐也区者域也谓四海域内率服齐整言七十二君讵识无边之义者司马相如封禅书云继昭穆受谥号略可道者七十有二君故管子云昔者封太山禅梁父者有七十二家梁父即太山下小山名也讵者何也明上七十二家贤明之君何能识于称性玄理无边之义。

  ▲由是人迷四忍轮回于六趣之中家缠五盖没溺于三途之下。

  由是人迷四忍下第三明所化迷沦言由是者上明化主化法二皆浅近盖是域中一身之作不令所化免沉苦海于中上对迷理轮回六趣下对缠妄没溺三途言四忍者即思益经第四法品中佛言梵天菩萨有四法善出毁禁之罪何等为四一者得无生忍以诸法无来故二者得无灭忍以诸法无去故三者得因缘忍知诸法因缘生故四者得无住忍无异心相续故是为四忍言人迷者人人皆迷故但迷四忍容漂人天故云轮回于六趣之中家缠五盖则溺三途矣五盖者一贪欲二瞋恚三昏沉四掉举五疑也言家缠者家家缠也上三皆明佛未兴世。

  ▲及夫鹫岩西峙象驾东驱。

  及夫鹫岩下二明如来出世德用难思于中四一总叹化主高深二明能化时处长广三别叹如来胜德四结德归于如来初中四句分二前二句总序佛教兴流后二句寄对显胜今初上句明主出西天故云鹫岩西峙峙者立也此约处叹人后句即化法东被也故云象驾东驱言象驾者略有二义一一千年后像法之时佛教方被故二者象䭾经故初虽白马来仪本用象故为对鹫岩故用象驾宋公题安国寺诗云为龙太子去驾象法王归。

  ▲慧日法王超四大而高视中天调御越十地以居尊。

  慧日法王下第二寄对显胜初句出域后句超因今初慧日法王超四大而高视者出域中也则异前化在域中慧日者以佛为日略为四义一破闇如慧二照现如智三轮净如解脱四上三不相离如同法界于法自在故称法王言超四大而高视者即老子道经云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释曰然其说道乃是清净虚通故云道法自然自然者不知其所以然而然故即世界始成域中近事不达业因故曰自然今佛出现善证真常妙穷二谛天地造化乃俗谛业因域中之事耳后句超因言中天调御越十地以居尊者十地菩萨时经三祇已断十障已证十如成十胜行化周十方今比世尊犹一块土以方大地况于四大何足越哉。

  ▲包括铁围延促沙劫。

  包括铁围下第二明时处长广初句约处略举三千大铁围内以为化境岂同上说有截之区后句约时多劫促为一念一念延为多劫岂同上说万八千岁。

  ▲其为体也则不生不灭。

  其为体下第三别叹如来胜德中即双明化主化法就三大叹之初叹体大经云佛身无生超戏论非是蕴聚差别法又云佛以法为身清净如虚空又云一切法无生一切法无灭若能如是解斯人见如来。

  ▲其为相也则无去无来。

  其为相下第二叹相大经云如来非以相为体但是无相寂灭法身相威仪悉具足世间随乐皆得见既无相为相故湛无去来德周法界亦无来去。

  ▲念处正勤三十七品为其行慈悲喜舍四无量法运其心方便之力难思圆对之机多绪。

  念处正勤下第三叹用大初约化法化法玄妙异前域中即行唯道品心唯四等方便多门圆应难测并如经说言圆对者身则圆回普应若月落百川音则称物普闻若风吹万籁意则刹那顿觉若海印炳然故云多绪。

  ▲混太空而为量岂算数之能穷入纤芥之微区匪名言之可述。

  混太空下二约化体明用谓大之则无外细之则无内经云譬如虚空遍至一切色非色处亦如虚空具含众象刹尘为量不可数知故云岂算数之能穷后句细入无间即入纤芥之微区故下经云如于此会见佛坐一切尘中亦如是尘中有刹刹复有尘尘复有刹重重无尽非心识思量之境故绝名言表义名言难述即言语道断显境名言不知即心行处灭亦是明化处周细前句化周法界后句细无不入经云一一毛端悉能容受无边世界而无障碍示现调伏无量众生。

  ▲无德而称者其唯大觉欤。

  无德而称下四结德归于如来谓上之三段皆属如来则叹不可尽论语云泰伯其可谓至德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德而称焉故经云刹尘心念可数知大海中水可饮尽虚空可量风可系无能尽说佛功德即其事也。

  ▲朕曩劫植因叨承佛记金仙降旨大云之偈先彰玉扆披祥宝雨之文后及。

  朕曩下三自庆逢时中分三初远蒙佛记二弥荷太平三万国朝宗今初朕曩劫植因者久远种因故得大觉亲记叨者忝也从金仙下别明记相初明大云经或有疑伪后玉扆下明宝雨经郑氏注周礼云房屏风也天子屏风以玉为饰宝雨经有十卷又开元正缘第一卷中云尔时东方有一天子名日月净光乘五色云来诣佛所右绕三匝顶礼佛足退坐一面佛告天子汝之光明甚为稀有天子汝于过去无量佛所曾以种种香华珍宝严身之物衣服卧具饮食汤药恭敬供养种诸善根天子由汝夙种无量善根因缘今得如是光明显耀天子是因缘故我涅槃后第四五百年法欲灭时汝于此赡部洲东北方摩诃支那国位居阿鞞䟦致实是菩萨故现女身为自在主经于多岁正法理化养育众生犹如赤子令修十善能于我法广大住持建立塔寺又以衣服饮食卧具汤药供养沙门于一切时常修梵行名日月净光余如彼经释曰此时更无女主弘建若是斯言不虚。

  ▲加以积善余庆俯集微躬遂得地平天成河清海晏。

  加以积善下二荷太平易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今由积善故得地平天成河清海晏晏犹安也。

  ▲殊祯绝瑞既日至而月书贝牒灵文亦时臻而岁洽逾海越漠献琛之礼备焉架险航深重译之词罄矣。

  殊祯绝瑞下第三万国朝宗重译来贡初两对标谓万方仰德殊异祯祥奇绝瑞应日日而至月月而书书之史册也贝牒灵文亦时时而至岁岁沾洽也二逾海下两对释成初成上祯瑞而至后架险下成上贝牒臻洽逾海航深皆水行也越漠架险皆陆路也。

  ▲大方广佛华严经者斯乃诸佛之密藏如来之性海视之者莫识其指归挹之者罕测其涯际。

  大方广下第四别叹此典旨趣玄微于中二初总叹次别叹今初先二句标其深广后视之者下成上二句既为秘藏故视之不见称为性海安测边涯挹者珠丛云以器斟酌于水也故文选头陀寺碑云盖闻挹朝夕之池者无以测其浅深仰苍苍之色者难以知其远近故今测量若以管窥天用蠡测海也。

  ▲有学无学志绝窥觎二乘三乘宁希听受。

  有学无学下第二别叹于中三初约人叹二约法叹三约处叹初中二先对劣显胜后当体显胜前中初句通说三乘后句别说三乘然二乘在座如聋如盲三乘菩萨积行多劫不能测故窥者左传云谓举足而视觎者珠丛云有所冀望。

  ▲最胜种智庄严之迹既隆普贤文殊愿行之因斯满。

  最胜种智下二当体显胜上句约果满以满二严成种智也下句约因圆普贤之行文殊之愿二皆圆也亦得行愿通上二圣。

  ▲一句之内包法界之无边一毫之中置刹土而非隘。

  一句之内下二句约法叹于中上句约能诠深广故一句之义竭海墨而不尽下句约所诠事事无碍故一毫之中置刹土而非隘也。

  ▲摩竭陀国肇兴妙会之缘普光法堂爰敷寂灭之理。

  摩竭陀国下第三约处叹举摩竭者九会本故不起觉场而周遍故举普光者近菩提场又说信门该于果海故云爰敷寂灭之理。

  ▲缅惟奥义译在晋朝时逾六代年将四百然一部之典才获三万余言唯启半珠未穷全宝。

  缅惟奥义下第五传译古今感庆逢遇于中二初明前译多阙二明今译多具今初缅者远也惟者思也六代即晋宋齐梁陈隋也言唯启半珠未窥全宝者即涅槃圣行品雪山童子闻化罗刹云诸行无常是生灭法惊而顾视唯见罗刹问罗刹云大士汝于何处得是过去离怖畏者所说半偈大士汝于何处而得如是半如意珠释曰欠下偈义未全故若得闻下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即全宝也今明先译既阙即为半珠也。

  ▲朕闻其梵本先在于阗国中遣使奉迎近方至此既睹百千之妙颂乃披十万之正文。

  朕闻其梵本下第二明今译多具即全宝也文中有六一邀迎二正译三感徴四事毕五赞益六庆遇今初邀迎事如玄谈。

  ▲粤以证圣元年岁次乙未月旅沽洗朔惟戊申以其十四日辛酉于大遍空等亲受笔削敬译斯经。

  粤以证圣下第二正译也月旅沽洗者正当三月言亲受笔削者则天躬自刊削言笔削者汉书卫青传云削则削笔则笔削谓删去笔谓增益有云理书勘受削而注之良以古人书木竹简以刀削故。

  ▲遂得甘露流津预梦庚申之夕膏雨洒润后覃壬戌之辰式开实之门还符一味之泽。

  遂得下第三感徴也十四日是辛酉庚申即十三日壬戌即十五日前后一日各有感徴谓则天于十三日夜梦见遍天之内皆降甘露十四日覃开译经十五日天降甘雨覃者尔雅云及延也郭璞注云谓蔓延相被及也式开下成上徴祥此二句亦可通上二瑞谓皆一味之泽亦可式开实相成上甘露甘露不死之药况实相之常住故一味之泽成上膏雨一云一雨无异味故式者用也。

  ▲以圣历二年岁次己亥十月壬午朔八日己丑缮写毕功。

  以圣历二年下第四事毕己亥取于乙未首涉五年缮写方毕缮者说文云补也珠丛云治故造新皆谓之缮。

  ▲添性海之波澜廓法界之强域。

  添性海下第五赞益有二先明益教理大波曰烂方言曰廓者张小使大郑玄注礼云强者界也说文云域者封也谓玄言既加添定性海开廓法界矣。

  ▲大乘顿教普被于无穷方广真筌遐该于有识。

  大乘顿教下第二辨益物机。

  ▲岂谓后五百岁忽奉金口之言娑婆境中俄启珠函之秘。

  岂谓下第六庆遇也于中有二初明庆遇前句约恶时得闻是一幸也后一句约恶处得闻此二幸也初言后五百者如来灭后有五五百年第一五百年解脱坚固今当第四五百年故云后也在三五之后故金刚经中于后五百岁信受者难得言俄启珠函之秘者即智论第六十四云般若是如意舍利如函箧舍利中虽无般若而为般若之所熏故得一兴供养千反生天今用此事则如来如函华严经是如意珠也。

  ▲所冀阐扬沙界宣畅尘区并两曜而长悬弥十方而永布。

  所冀阐扬沙界下二发愿于中二先两句横遍沙界粗相遍也言尘区者明微细遍遍微尘中之区域故后并两曜而长悬下明竖穷长悬永布故两曜即日月喻如来根本后得智也。

  ▲一窥宝偈庆溢心灵三复幽宗喜盈身意。

  一窥宝偈下第六总彰序意赞理自谦有三先两句正制序由以披寻玩味庆喜深故郑笺诗云复谓反复珠丛云复谓重审察即是南容三复白圭疏中已引。

  ▲虽则无说无示理符不二之门然因言显言方阐大千之义。

  虽则无说下赞理离言必假言显无说无示即净名目连章之文不二之门即净名不二法门品因言显言者若无文殊赞默之言安知无言之为妙故寂灭之相假以言诠言大千之义者即出现品尘含经卷喻故大千经卷潜尘无益聪慧者开便能益物今假言显义当开尘示于经卷有成益也。

  ▲辄申鄙作爰题序云。

  辄申已下谦己结成上已略释序竟。

  ▲第二别解文义者然此经文富义博势变多端况一义一文包摄法界是以古德用十例科判欲显难思其第一名本末部类但显此经无尽非科今文前已具明故今略之加前后钩锁亦有十例。

  第二别解文义分二初总科判二正释经文初中分三初标章二列名三解释。

  ▲一本部三分科二问答相属科三以文从义科四前后摄叠科五前后钩锁科六随品长分科七随其本会科八本末大位科九本末遍收科十主伴无尽科。

  一本部下二列名也。

  ▲初本部三分者谓序正流通初品为序分现相品下为正宗。

  初本部三分下三解释分十初本部三分科分二初正明序正二别释流通今初正明序正。

  ▲流通有无古有七释一光统律师以法果品为流通由入法界广无边故二隋远法师以法界品内善财下属流通寄人显法故三裕法师以法界品后偈为流通以叹德无尽故四有云末后二颂为流通以结说无尽叹德劝修故五或云经来未尽故无流通六或云以余眷属经为此流通以彼是此所流出故七或云此经总无流通以法无尽说无休息故故诸会各无流通不同大般若诸会皆有流通故。

  流通有无下二别释流通有三初序昔说二会昔义三申今正解今即序昔也。

  ▲此上七解各是一理而前六皆有第七独无若义会之应成四句一有序正无流通如第七二唯正宗无二分由自初暨后皆显玄微并悟物故初虽列众而叹佛德后虽寄人有修相故三具三分四俱不可说即言忘言故约义包含不可局取。

  此上七解下二会昔义也谓会前七师融成四句一即第七师三即前六师二四义加二唯正宗者意取悟入显理为正宗故故河西道朗云若因初分以得悟则初分为正若因后分以得悟则后分非傍即斯义也其中有与理相应者随时取舍。

  ▲今依具三以分三分之兴弥天高判冥符西域今古同遵。

  今依具三下第三申今正解文分为四初立取源由二辨三之相三例成前义四辨定流通今初谓上显义理包含纵成四句依文释义三分可依若无流通序正安立若唯有正起尽不明若约无言如何解释。

  ▲所以三者夫圣人设教必有其渐将命微言先彰由致故受之以序分由致既彰当机受法故受之以正宗正宗既陈务于开济非但笃于时会复令末叶传芳永耀法灯明明无尽故受之以流通。

  二所以下辨三之相。

  ▲非唯一部当会当品等皆容有之故依三也。

  非唯一部下三例成前义谓会品之文尚须三分何况一部不立三耶。

  ▲虽六解皆通今依第二以寄人进修示物有分流通相故故慈氏云若有敬慕心亦当如是学。

  虽六解皆通下四辨定流通文分为三初取其正义二辨前顺违三结归正义初也。

  ▲初之一解令正宗中阙于证入。

  初之一解下二辨前违顺出前不取五释所以言令正宗中阙于证入者此即光统以法界品为流通法界是证入因果众海大问新众远集佛自入定众海顿证判为流通已抑经文况正宗中但有信解行而无证入。

  第三但属善财之一相故。

  第三但属下此即裕公以法界后偈为流通但是善财五相之中显因广大相之一半故非一部流通。

  末后二偈但结偈中佛德非通一部。

  末后二偈下但言有云即刊定记主意用此义言但结偈中佛德者以普贤向赞如来言不能尽故总结云刹尘心念可数知大海中水可饮尽虚空可量风可系无能尽说佛功德若将结叹佛德为流通则一部之中无菩萨德。

  十行等末类有此偈。

  十行等者上以义破此以文破彼非经终而有此偈故今此偈非是一部用为流通但当会当品流通意耳言十行末偈者偈云菩萨功德无有边一切修行皆具足假使无量无边佛于无量劫说不尽何况世间天及人一切声闻及缘觉能于无量无边劫赞叹称扬得究竟释曰法界偈末结佛德无尽此结十行菩萨之德不可尽耳而言等者等取十向十地十向末云一切众生由可数三世心量亦可知如是普贤诸佛子功德边际无能测一毛度空可得边众刹为尘可知数如是大仙诸佛子所住行愿无能量此结回向行愿无尽十地末云十方国土碎为尘可于一念知其数毫末度空可知量亿劫说此不可尽而言此者明此上十地德无尽耳是知位位品品德德之末皆结无尽故非一部之流通也。

  经来未尽未必在后。

  经来未尽者破第五师言未必者容许后有但不必定耳如毗卢遮那品末或随好品末等既不必有故难取定。

  眷属流通但约义故。

  眷属流通者即第六师以约义理于一佛乘分别说三根本法轮摄彼眷属故云摄群经为眷属何必将彼为此流通此中有序不用彼序何独用彼为此流通。

  ▲故依远公。

  三结归正义也。

  ▲二问答相属科者古云此九会中大位问答总有五番第一会中大众起四十问或当会答尽名举果劝乐生信分二从第二会初有四十问至第七会末答尽名修因契果生解分中间虽有诸问并是随说随问非是大位问答不思议品不问因故三第八会初起二百问当会答尽名托法进修成行分四第九会初起六十问如来自入师子频申三昧现相答名顿证法界分五福城东善财求法等别问别答名历位渐证分。

  第二问答相属科文分为二初通叙昔说二密示今意今初古云此九会者疏意存四故举古释以第五无大位问答故。

  ▲古德以善财犹属正宗故今既判入流通则前唯四兼取流通以为五分未爽通涂。

  古德以善财下二密示今意意有其二故但为四一五无大位问故二第五属流通故故云今既判入流通则前唯四第四应名依人证入成德分兼取流通者顺于古义第一分中既摄一部序分不于正宗之四分为五分故取流通为第五分理亦无违但无大位之问故疏合四耳。

  ▲三以文从义科者此经一部有五周因果即为五分初会中一周因果谓先显舍那果德后遮那一品明后本因名所信因果二从第二会至第七会中随好品名差别因果谓二十六品辨因后三品明果亦名生解因果三普贤行品辨因出现品明果即明平等因果非差别显故亦名出现因果四第八会初明五位因后明八相果明出世因果亦名成行因果五第九会中初明佛果大用后显菩萨起用修因名证入因果因果二门俱证入故各分因异果亦为十也。

  第三以文从义科谓据现文但有其四四位大问故就第二分中有差别平等二义故分为五周因果初明五位因等且依一相以八相是应现故故属果摄若克实而言成如来力下四门方是其果前一百九十六门皆属因摄若以八相为果果有一十九门余皆属因言名出世因果者品名离世间故言亦名成行因果者废于位名意有行故。

  ▲四前后摄叠科者一部分二谓前九会是本会亦是佛会佛为主故从文殊至福城东已后并是末会亦是菩萨会以诸善知识为会主故二就前中亦二初八会明所成解行后一显所证法界三就前中复二初七会明历位修成行后一明圆融周普行四前中复二初明修生因果后普贤下二品明修显因果五就前复二初明修生因后不思议法等三品明修生果六就前复二初明位中因行后十定下六品明位后之行七就前复二初明地前比行后第六一会明十地证行八就前亦二初位前十信行后第三会已去三会明入位三贤行九就前亦二初明所信佛果法后问明品下三品明能依能信菩萨行十就前中复二初会明佛依报果后名号下三品明佛正报果。

  四前后摄叠科者虽有十重总为二分从后倒摄节节除后就前分二故初位前者以四十二位明义十信未成位但为住因故仁王詺十住为十信故取能成信詺所成住故。

  ▲五前后钩锁科亦分为十。

  五前后等者即是新意文中二初标数二正释。

  ▲一第一会为依报因果前明依报果后毗卢遮那品辨因二更取毗卢遮那及第二会初三品为正报因果前因后果三以名号至菩萨住处名依起因果依于本有而修起故前果后因四从问明品至随好品明差别因果前因后果。

  一第一会下第二正释也于中分三初通释前四二别释第五三通释后五今初然文有十节谓一经初五品五毗卢遮那品三名号下三品四问明至住处有二十三品为一节五不思议至随好三品为一节六普贤行品为一节七如来出现品为一节八离世间品为一节九入法界品为一节初后不重用但合有八重因果以第九离世间品及第十法界各自为一重因果故得为十。

  ▲五取不思议下至普贤行品为圆融因果前果后因。

  五取不思议下二别释第五文分为四初正释二解妨三引证四结成今正释也。

  ▲以不思议等与前为果果别于因与后为果则一一融摄。

  以不思议下二解妨谓有问言差别圆融二义非一如何前差别果得为圆融果耶故通意云虽不思议等经文是一所望异故果别于因成差别因果果自圆融得成圆融之果言圆融者以一一德周法界故三十六门门门之中含十句故所说之相难测量故品名标为不思议故。

  ▲然有六义证成。

  然有六义下三引证证成不思议等三品为普贤行之果普贤行品是不思议等因。

  一因果相属科中多先果后因故。

  一因果相属者五周因果所信证入二果居先差别因前亦先有果故云多先果也今亦先果后因与例同也而言因果相属科者即前第三以文从义科也谓从因果相属之义科成五故。

  二四十八后未有证成普贤行后有证成者结属前故。

  二四十八后等者若不思议至随好唯属差别果因果既终合有现瑞证成今却无证普贤行品既唯属出现之因既未说果何得有证明知普贤行竟有证结属前来不思议等故。

  三普贤行品初无别发起便即蹑前云略示如来少分境故。

  三普贤行品初等者若不属此品之初应合别有故起既无发起明是属前。

  四以义明之不思议法显佛德难思一一圆融故。

  四以义等者果德难思不可但为差别果故。

  五前虽有问不思议品初重念问故。

  五前虽问有等者即第二会初之问而复问者欲显不思议下难思是圆融因果之初故。

  六第二会初已有三业为差别果故。

  六第二会初等者前若无果要用不思议等为差别果前既已有此不思议等全属于后前段差别四果亦足。

  ▲由斯六义故普贤行品得属前因。

  由斯六义下四结成第五圆融因果也。

  ▲六取普贤行及出现品为平等因果前因后果。

  六取普贤行已下三通释后五也。

  七取出现及离世间品为出现因果前果后因成佛涅槃亦因现故非说真成。

  成佛涅槃下此遮外难恐有难云离世间品自有因果那得总为出现家因故为此通。

  由离世间为因方能现世。

  由离世间下释为出现因义。

  八离世间品为成行因果通辨行故具因果故。

  八离世间等者当会自成因果。

  九取离世间品及法界品为法界因果前因后果由离世间称法界故因不依位果唯证入。

  九全合两会为一因果。

  十法界一品自为证入因果先果后因。

  ○其善财已下亦为无尽因果先因后果故历事至普贤一毛因则无尽普贤说佛德过虚空而果无尽以为流通故不明之。

  十以入法界当会目成因果然第八会虽不钩前前出现品已曾钩此第十因果不钩第八会第八会已曾钩第九故并得名为钩锁因果其善财下历事为因普贤说佛德为果故。

  ▲六随品长分科者长分有十。

  六随品长分科者不约会分总为直科三十九品以为十分耳。

  一通辨教起因缘分二现相品下明佛果无涯大用分。

  二现相下明佛果无涯大用分者现相品大用在义可知普贤三昧言大用者同加普贤不来而至一多延促皆无碍故毛光赞德无不周故成就华藏皆说如来遍净法界遍应刹海令依正相入尘含法界皆无涯大用也。

  三毗卢遮那品举彼住因证成分四名号下三品明大用应机普周分五问明品下至十地品末明诸位差别今修分六十定品下至随好品末明差别因圆果满分七普贤行品下二品明普行因成现果分八离世间品明因果超绝世间分九法界品中前分明大众顿证法界分十尔时文殊下明一人历位渐证分。

  ▲七随其本会科者亦为十分一初会名举果令信分二第二会明能信成德分三第三会初贤十住分四第四会中贤十行分五第五会上贤十向分六第六会圣位十地分七第七会因圆果满分八第八会普贤大行分九第九会初行成行成证入分十善财下善友教证分。

  十善财下若据标云随其本会科会各一分只成九分欲显圆十故开后一据实合有十会表圆或经来未尽且按文释耳。

  ▲八本末大位科者本会为九末会有五十五总为六十四分。

  ▲九本末遍收科者先九会为九分文殊为六千比丘说法为第十分及善财历一百一十善知识总一百二十分若开诸龙及三乘会及弥勒后文殊普贤三人便成一百二十五以慈氏云此长者子经由一百一十善知识已然后而来至于我所则弥勒已前已有一百一十故及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善友其分数弥多若合为一则一百二十六分。

  若开诸龙者前为百二十分则诸龙三乘皆属善财会初以初至福城本为善财故故不别开诸乘等会今约虽至福城城中善财等二千四众尚未出城先说普照法界修多罗利益诸龙及三乘人故别开之余并可知。

  ▲十主伴无尽科者一一会一一品一一法皆结通十方如此间说十方虚空法界一切世界乃至一切尘中皆如是说此结主经也又彼一一会等皆有他方尘数菩萨而来证法此结伴也即主伴相与周遍法界重叠无尽是则段数亦无尽无尽也。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演义钞卷第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