卍新续藏第 53 册 No. 0845 遗教经论住法记

No. 845-A 遗教经论科

  余杭沙门 释元照 录○大科分(三)初标题号(二)初标示题目二造译人号二申归敬(二)初二偈归敬三宝(二)初一偈明佛宝二一偈示法僧二我下显示述作(二)初一偈叙本怀二以下一偈显功利三释正文(二)初标宗科判二牒经消释(七)初序分(二)初牒经二随释(二)初总分二初下别解(六)初法师功德(二)初总示二是下牒释二开法门功德三弟子功德初牒释二此下总括四大总相功德五因果自相功德初总示二于下牒释六分别总相功德二修习世间功德分○三修习出世间大人功德分○四显示毕竟甚深功德分○五显示入证决定分○六(分别)未入上上证为断疑分○七离种种自性清净无我分○○二修习世间功德分(二)初结前标后二牒文解释(三)初对治邪业(二)初标章二牒释(四)初依根本戒(二)初举经二释义(三)初释比丘二于下释灭后三以下释木叉(三)初释名义二依下显功用三余下示利益二方便远离戒(三)初标章二举经三释义(二)初释总标二云下释别相(二)初双徴二护下别释(二)初明护根本(二)初总分二不下别释(二)初不同凡夫增过护(二)初通举二一下牒释(二)初别释十(如文)二此下释喻二不下不同外道损智护二何下是根本(二)初标分二行下牒释(二)初通释二种二身下别释行处(三)初身处木叉(二)初总分二一下别释(二)初五种障过二云下五种解脱二口处木叉(二)初总示二一下别释(二)初依邪法语二依邪人语三意处木叉(二)初总示二一下别释(二)初三种障对治(二)初牒释三种二此下释后一二三种不应作三二戒能生功德(三)初标示二举经三释义(三)初释略说二戒下释正顺(二)初总标二从下别释(二)初从根本戒二从下根本所起戒三能下释生功德四劝修利益(三)初标示二举经三释义(二)初总标二一下别释五(如文)二对治止苦(二)初结前标后二云下随文解释(三)初根欲放逸苦(二)初总标二别释(二)初根放逸苦(二)初举经二释义(二)初通释所护(二)初牒释二何下简辨二戒下别释能护(二)初戒念对治之益(二)初有戒念之益(三)初总示二身下别释三以下通结二复下无戒念之失(三)初明气分滋广二次下释无治难治三复下释过重二向下智护对治(二)初总示二智下随释(二)初治重障二重下治轻障二欲放逸苦(三)初标示二举经三释义(二)初释欲本二应下释对治(二)初释经总意二何下别示三昧障法(二)初标列二心下随释(二)初三种障法(三)初心性差别障(二)初通示二是下别释(二)初释法二四下释喻二轻动不调障(三)初总举二于下别释(二)初释轻动障二但下释不调障三急下双示治法三失诸功德障二无下三种三昧二多食苦(三)初标章二举经三释义(二)初示障法二若下明对治(二)初明二种三昧二如下示六种功德(三)初通列二此下别配三受下牒释六(如文)三懈怠睡眠苦(三)初标章二举经三释义(二)初示障法二于下释经文(二)初总示二是下牒释(二)初合治前二自下别治第三(二)初总示二一下别释(二)初思惟观察对治(二)初观五阴无常二复下观阴等常害二净戒对治(二)初净戒对治(二)初示过明治二复下远离安隐二又下惭愧对治(二)初明治法胜二是下劝修庄严三对灭烦恼初标举二随释(三)初治嗔恚障(二)初举经二释义(二)初总标二修下牒释(四)初示行安苦道(三)初明对治二复下示障法三显下显行胜二次下显示安乐道(二)初释堪忍二又下释不堪忍(二)初通示二是下牒释三复下明过患常护(二)初通示二于下牒释四复下世出世间法相违(二)初世间法二次下出世间法二次下治憍慢障(三)初标章二举经三释义(二)初释远离(二)初总举二一下别释七(如文)二余下释校量三次下治谄曲障(三)初标章二举经三释义(二)初明远离谄曲(三)初释障法二复下释对治三又下释不相应二余下释诫劝○三修习出世间大人功德(二)初总标二随释(八)初无求功德(二)初举经二释义(二)初总示二一下别释五(如文)二知觉功德(三)初标章二举经三释义(二)初释对治苦因果(二)初正释(二)初治苦因果二复下成清净因果二若下对简二复下释三种差别(二)初总示二一下别释三(如文)三远离功德(三)初标章二举经三释义(二)初分门二自下随释(三)初自性远离门初总标二一下别释四(如文)二修习远离门三受用诸见门(三)初明起障二诸下明生见三复下喻沉溺四不疲倦功德(三)初标章二举经三释义(二)初释精进(三)初明益二以下劝修三复下喻显二次下释懈怠五不忘念功德(三)初标章二举经三释义(二)初总示二于下列释(四)初显行胜二能下明遮恶三复下示劝修四又下明成多功德六禅定功德(三)初标章二举经三释义(三)初示定法二又下明治障(二)初通示二是下别释三复下显成就七智慧功德(三)初标章二举经三释义(五)初治障二复下明益三复下明过四又下叹德五又下显功八毕竟功德(三)初标示二举经三释义(二)初治障二余下劝修(三)初总标二一下随释(二)初有对相二无对相三示下结示○四显示毕竟甚深功德分(三)初标章二举经三释义(二)初总分二是下别释(二)初略示(二)初菩萨常修二无下如来常说二广说(二)初菩萨常修功德(二)初总举二一下别释七(如文)二如来常说功德(二)初牒释二是下点示○五显示入证决定分(三)初标章二举经三释义(二)初总分二方下别释(三)初方便显发门(二)初释四谛二于下释有疑(二)初通释二疾下别释(二)初劝疾问二诫勿疑二满足成就门三分别说门(二)初总释二日下别释(三)初释总诰二实下释别相三决下通结○六(分别)未入上上证为断疑分(三)初标分二举经三释义(三)初示未入上上法(二)初总示二一下别释(三)初修分二见分三无学道二次下为断彼疑(三)初标章二举经三释义(二)初标示二于下正释(二)初释大众已证二复下明如来断疑(二)初明说意二云下示说相(三)初有为有灭二复下法门常住(二)初通标二又下别释(二)初教主利他二又下群机自利(二)初明已度二又下明未度三又下住持不坏三次下重说无常相(三)初标章二举经三释义(四)初明无常相二又下示无我观三又下证成可患四又下唯智能灭○七离种种自性清净无我分(三)初标章二举经三释义(四)初种种自性(三)初释一心二复下释勤求三又下释败坏二清下清净无我(二)初释且止二最下释教诲

  遗教经论科(终)

No. 845-B 遗教经论住法记(并序)

  大宋余杭沙门 元照 述

  马鸣大士传法祖师迹示四依位居深地或宗经而造论或著论以通经适协时心允符圣旨以谓中霄遗训叔世当机于是假道微言开萠品汇且经翻秦世诵习尤多论译陈朝弘通盖寡虽复别开户牖竞务穿窬然而未造门墙孰窥美富或倚附而撰疏或采掇以笺经章句益繁理味逾隐矧乃唯资谈论罔示修持壅塞夷途隳残正教譬尘蒙于宝鉴莫辨妍媸犹雾掩于冰轮宁分衢街是以专依本论敷畅佛言仍述记章申通祖意研详理教搜索古今的指行门直决心要非图数宝期用书绅庶毗赞于真风俾住持于亿载云尔。


  No. 845

遗教经论住法记

  罗什三藏 翻经

  真谛三藏 译论

  马鸣菩萨 造论

  沙门元照 述记

  △释此经论大科分三初标题号二申归敬三牒经消释初中二初标示题目二造译人号今初。

  遗教经论

  标题中上三字是经题按开元目录什师译本正名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上五字标能说人下五字示所说法即人法为题矣目录注云一名遗教经此乃单法为题然此二题繁略虽殊义意不别论从简要故存后名用舍适时义在于此今时经本上安佛字后人所加非本正译虽无巨害从本为优若据他经或须标简今详此典义不须之所以然者以大千界中一佛所化终穷遗教唯局至尊故此不标无所简故若尔前引正题而标佛者答彼欲显示垂般之言因连人号不同他经简余人说所言遗教有二意一者嘱累后事二者临终顾命故下论文释于我灭后云此言示现遗教义故即初意也又释最后教诲云正显遗教义故即次义也用此两文对上二意则遗教首题名义可见即下正宗六分经文指事教诫垂示将来如世所谓遗嘱之类昔人释题但云遗留教诫无乃太漫乎又云论主于题略而不解如上引论岂是略耶经者梵云修多罗此翻契经准佛地论解则能贯能摄此方儒书则训法训常余如常说不复繁引论者梵云阿毗达磨亦云奢萨怛罗此翻为论此之一藏宗释两分宗谓通依教门释乃别解文相今此解经即为释论评量教理剖折名言故云论也问若云嘱后得名遗教者诸经并令灭后流布此经亦有当机受益答余经正为当机因嘱灭后此经正为灭后因利当机方显斯经独名遗教自古解释乃有多家随朝灵裕法师大唐怀素律师并有义疏皇朝景德中金陵圆觉大师亦有疏一卷今亦不行但据章记所引耳孤山法师有疏二卷霅溪法师撰记释之真悟律师采论注经自撰钞释并行于世然马鸣论中多从大乘释义致令判释互有不同今总括之不出三见初金陵疏大小不分彼立会同大小之说云今垂示灭总造遗音岂分大小之殊何简缁素之异今谓机虽总集教必有归若如此释毕竟此经为大为小既无所属岂名判教次孤山疏定判为小彼云约教则生灭教约藏则修多罗仍自问云论释此经而云大乘者何耶答此据小中之大而此大乘犹是生灭小教然彼宗有藏通别圆四教小乘名为藏教此教具有三乘即以菩萨六度为大乘故云小中之大也(霅溪记云此教三乘虽有菩萨大乘之名其实皆小乘耳)又云藏教三乘以菩萨为首故须从胜受名以大乘为教也即菩萨六度大乘非圆融大乘今详此判大有所妨一失于经旨且如经中前明三学后谈四谛全无六度之说亦无菩萨之名如何判教都不依经因此霅溪记中强差经文言有六度(珍敬木叉为尸当制五根为檀节节支解等为忍精进禅定智慧并各有文)彼云当制五根即是施义以能制五根而于五尘不受不取岂非布施且论释五根等文自科为根欲放逸苦对治而与檀度有何干涉纵引经文明余五度且戒忍进等乃是经律通谈亦非专明六度况复经文全无度义彼又云若据六度檀全居先今经戒在初者佛为灭后防患为先故以持戒居首此又不然天亲金刚论云檀义摄于六则知行檀总摄六度必须冠首岂容倒乱请遍考经论安见檀度列在余后又檀度者倾内外两财达三轮体寂小教菩萨亦据尸鸠王代鸽以为檀满经文但明禁制根欲如何迂曲判为檀施乎聪明义学试为裁之二乖于论文孤山谓论中所明摩诃衍者乃是小中之大非圆融大乘便云马鸣天台义归一揆且藏等四教乃天台一家之见马鸣论何尝见有小中之大又起信论唯约圆融大乘释摩诃衍二论并是马鸣所造那得彼此不同耶三真悟记专判为大彼云今则但依论主判属大乘又引孤山金陵之说复无与夺若为依据今应难云若唯大乘何以智者南山皆判为小又复何以经文唯谈生灭四谛约何理趣得名大乘斯并任情妄生穿凿宁思利物祇慕虚名经论微言于斯坠地悲夫问今家所判为属何收答按经则定是小乘据论则义通大教恐未通晓试为明之言经是小乘者自古藏录并列小乘藏中一证也(开元录云此经旧录多在小乘今以论中解释多约大乘故移于菩萨藏也今谓升师所移未穷论意宜从古判深得经宗)南山律钞标宗篇亦列小乘经中二证也智者妙玄判为结阿含部三证也经中佛问所疑唯约生灭四谛四证也及明断证乃据声闻四果五证也准此以明大义安在言论通大教者归敬偈云菩萨方便道论首标云菩萨行法一证也及释比丘云摩诃衍方便二证也又释木叉则云不灭法身常住世间三证也又下明八种大人功德大人之号正简二乘四证也又释心则坦然等文约般若等三德分对五证也且列五义全乖小宗问经既属小论主何以约大判答如下五意可以自明问论既通大为属何乘答释论随经还从经判问小乘鹿园初转那至涅槃复说耶答孤山云机缘有三一次第进入机(谓从鹿苑至法华者及法华未度至涅槃者)二始终闻大机(谓华严已来大机发者五十年来无非闻大)三始终闻小机(小机不息故常溃小)由有始终闻小之机遂使今经尚名小教今谓双林会上通有三机若次第入者自不住权乘其始终大者亦不妨闻大准知偏判于理未然且此教所兴正存灭后以法华显实化事已终涅槃谈常残机亦尽深悲未度具缚凡流故重整偏权而为诱掖故知末世修行必自权门虽学大乘同修远离况经开会宁有异途矧乃闻常无非实道且夫四魔未伏六贼难降识想波腾纷然莫息我人岳立卓尔不移自非戒忍对治定慧调伏悟苦集而可弃慕道灭以知归然后高蹈于大方直趋于宝所此乃诸佛出世之常范圣师弘阐之明规同法之俦庶几裁鉴。

  △二造译人号。

  马鸣菩萨造

  次人号中马鸣即西天二十四师第十二祖梵云阿湿矩沙此翻马鸣按付法藏传即富那奢弟子(据罗什本传云是胁尊者弟子)博通众经明达内外辨才盖世号辨才比丘月氏(音支)国王伐中天竺国得之王欲悟诸群惑饿马七疋至于六日广集内外沙门异学请为说法闻者开悟系马众前以草与之但垂泪听法都无食想于是天下乃知非常以马解法音故号马鸣(能所合名)或曰其马垂泪悲鸣故曰马鸣(单从所听)菩萨者具云摩诃菩提质帝萨埵此云大道心成众生名通初后位有浅深然据马鸣化迹必是地上圣人摩耶经云如来灭后六百岁时出世破诸邪见降伏外道等若据众经所出有六不同胜顶经说佛成道十七日曾作外道问难于佛摩尼清净经佛灭一百年出世变化功德经三百年摩耶经六百年即前所引常德三昧经八百年庄严三昧经说过去有一菩萨名为马鸣明知大权示迹扬化余如本传须者寻看。

  真谛三藏译

  真谛者译经图纪云梵名波罗末陀此翻真谛西印度优禅尼国人来此翻经梁陈二代总译经论五十余部此论即其一焉以其博通大小故称三藏译即翻译翻彼梵言以成华语在言有异于义无殊余如常说。

  △二申归敬二初归敬三宝二显示述作初中二初一偈明佛法二一偈示法僧今初。

  顶礼三世尊  无上功德海  哀愍度众生
  是故我归命

  二申敬中初偈分三上二字能敬仪三世尊及下二句所敬境下一句示敬意也顶礼者以己所尊触他至下卑敬之极顶即通目其首同于此方稽首稽颡但额至地耳三世尊者略举化主十号之一三界化境并是世间故云三世群生共仰人天中胜故云尊也又解过现未来三世十方通皆归敬以论中解义多约大乘故知所敬不局化主超出三乘故云无上自行化佗五分六度积劫修因成等正觉万德庄严微尘相好是佛功德深广难量故喻如海哀愍是佛心谓慈悲弘誓度是佛之方便即能度之教众生即所度之机三世尊者表佛所证平等法身遍一切处含育万有清净湛然出过诸法故独称尊是法身德亦名断德无上功德是佛报身即般若德亦名智德哀愍度生是佛应身即解脱德亦名恩德三身三德叹佛尽矣备此身德能为救护故下一句结云故我归命罄舍所爱奉投于佛亦犹事君致身之义故云归命。

  △二一偈示法僧。

  清净深法界  增长修行者  世及出世间
  我等皆南无

  次偈初句是法次句即僧下二句总示敬意法中二释初约法性释不为垢染故云清净应用无穷源底叵得故云深也随染净缘轨成诸法十界依正因果差别故云法界此明广也二约法门释谓大小两乘八万法藏诠理化物无非出离白净之法故云清净智度大海唯佛穷底即是甚深条流次序各有限齐故云法界增长修行者总目三乘通为僧宝望果进功故云增长运智治惑故云修行世及出世间一句该上法僧法中世谓归戒十善人天两乘名为世也谛缘度等三乘圣道名出世也若局今经第二分是世间功德后五分并出世功德僧中世谓二凡三贤出世即四果十圣等南无正音槃淡此翻我礼义云归命佛德特异故须别明法僧义同所以合示故云皆也。

  △二显示述作二初一偈叙本怀二一偈显功利今初。

  我所建立论  解释佛经义  为彼诸菩萨
  令知方便道

  显述作中初偈上半明造论约义科文随文演义故云建立解释者简宗论也佛经义者简余人说也下半示造意诸菩萨者通目末代真修行者言令知者使开悟也方便道者显示权乘同归实道即下经中三学四谛种种法要求佛菩提莫不由此即经所谓汝等所行是菩萨道渐渐修学悉当成佛一论始终正用此意大权弘阐深体圣心诸说云云皆由未达略指大趣广在后文。

  △二一偈显功利。

  以知彼道故  佛法得久住  灭除凡圣过
  成就自佗利

  次偈中初句蹑前生下彼道即上方便道也下三句彰功益初是住持二乃破障三即成行上一护法下二利生初云久住者人能弘法相续不断故次云凡圣过者过即惑业惑是业本且就惑论大小两凡俱未破惑名凡过也小乘初果已去尚有思惑大教初地已去未尽无明名圣过也下云自佗利者菩萨所修无出二利若据造论则论主为自所被为他若约传通则展转相授以分自他此之三句撰述本怀大士弘通所存在此傥能流布为利何穷所以论首先归敬者谓恐众生无感容致障缘又以圣意难量有乖圆旨故须三宝巨力冥加诸论皆然其意类此。

  △三释正文二初标宗科判二牒经消释今初。

  此修多罗中建立菩萨所修行法有七分一序分二修习世间功德分三成就出世间大人功德分四显示毕竟甚深功德分五显示入证决定分六分别未入上上证为断疑分七离种种自性清净无我分。

  第三释文初科修多罗者约三藏判也菩萨行法者以五乘简也一代时教据能诠文不出有三大约别论则毗尼诠戒修多罗诠定毗昙诠慧若就通说则一一互兼故此经中备明三学旁通虽然必约正论所以论家首先标判又复所乘之法不出有五大约为言三归五戒十善四弘为人天乘四谛十二因缘为声闻缘觉乘六度万行为菩萨乘若据今经本声闻乘而论云菩萨者凡有五意一本如来出世意经云诸有所作常为一事唯以佛之知见示悟众生故二顺法华开会意经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故三依涅槃重施意谓涅槃会中谈常显性决了权疑复恐灭后执实谤权故重施偏小则使未来执谤不起既闻常住同归佛乘一切教门无复偏小故号出家菩萨真是声闻论主弘通正存此意四流通应机意以偏小教门已经开废末世愚昧人多听从若附小宗必无承奉故西天此土诸祖圣师并用大乘弘赞小教深符佛旨颇合机宜五大小相摄意谓若依小释则不摄大机今从大判则大小俱摄略以五意宗旨坦然但学者专隅多封名相强生彼此未肯适从虽曰弘持宁知诽谤深须详究勿事迟疑科分七分者从初至略说法要即序分也从于我灭后至以质直为本即第二分从当知多欲之人至是名不戏论为第三分从于诸功德至非导过也即第四分从汝等若于至决定无疑即第五分从于此众中至而得欢喜即第六分从常当一心至末文即第七分七段科名随文自释常途三分起自弥天且是一端未可常定后人不晓例判群经设有不全亦须曲取(孤山以是我最后等二句为流通)当知科节随经自殊岂得雷同例为一判请观此论适足自明。

  △二牒经消释七初序分二修习世间功德分三成就出世间大人功德分四显示毕竟甚深功德分五显示入证决定分六分别未入上上证为断疑分七离种种自性清净无我分初中二初牒经二随释今初。

  经曰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䟦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罗双树间将入涅槃是时中夜寂然无声为诸弟子略说法要。

  △二随释二初总分二别解今初。

  论曰初序分修多罗显示利益成就毕竟故是中成就毕竟有六种功德一法师成就毕竟功德二开法门成就毕竟功德三弟子成就毕竟功德四大总相成就毕竟功德五因果自相成就毕竟功德六分别总相成就毕竟功德。

  初序分者结集安布序起说经之由致若据诸经多有证信发起二序但临终遗训事异常时独此一经序致全别据文所序发起正宗约义以求不无证信初标佛者主成就也娑罗树间处成就也是时中夜时成就也为诸弟子众成就也略说法要信成就也阿难结集必从佛闻是则两序宛然自足但与众经文异耳初科以经中所序出生入灭始末化事莫非利物故云显示利益也至于垂灭化事已终故云成就毕竟也既施利益莫不成功故皆名功德。

  △二别解六初法师功德二开法门功德三弟子功德四大总相功德五因果自相功德六分别总相功德初中二初总示二牒释今初。

  初成就毕竟有三种相一总相二别相三总别相总相者如经牟尼故别相者如经释迦故总别相者如经佛故。

  初法师中初文三相总相对牟尼即法身别相对释迦即应身总别相对佛上冥下应自他受用即报身以三相共为一号表一体即具三身故合姓名用彰实德称之获福其致在兹。

  △二牒释。

  是中释迦者示现化众生巧便故复示家姓尊贵故牟尼者一切诸佛功德故复示自体清净故。

  次科释迦即如来族姓此翻能仁化众生是仁即佛慈悲巧便是能即佛善权故云示现等西竺有四种姓摄一切姓一刹帝利(谓君王种)二婆罗门(谓净行志道种)三毗舍(谓商贾种)四首陀(谓农田种)释迦是刹帝利中一姓故云复示等诸佛出世善巧利物若土清净人尚德行即于婆罗门姓中生若土秽浊人尚威势即在刹帝利姓中生今释迦出于浊世示生贵族使群物畏敬率皆从化故次释牟尼即如来名牟尼翻为寂默非心思故寂离言说故默即诸佛所证法身妙体故云一切等离相寂灭不为垢染故云自体等上句约人证下句示法体佛字不解者即上真应相冥为佛是故前云总别相也梵云佛陀此翻觉者准起信论觉有三义一者始觉即能证智二者本觉即所证理三者究竟觉即理智相冥本始不二具此三觉故名觉者有解者云总同诸佛别在释迦或云佛是通号为总十中之一为别如是(云云)从初为允。

  △二开法门功德。

  开法门成就毕竟功德者有二白净法句一道场白净法句二涅槃白净法句此二白净法前后二句显示转说义应知道场白净法句者如经初转法轮故涅槃白净法句者如经最后说法故。

  二开法门中三初示句佛说教门无非出要故皆名白净道场谓鹿园初成道处涅槃谓鹤林垂灭之时次此下点意道场最初涅槃最末故云前后云转说者转谓始为陈如三转四谛一示相转语云是苦(三界六道是苦果)是集(业惑是苦因)是灭(空寂涅槃是乐果)是道(三学八正上是乐因)二劝修转云是苦汝应知是集汝应断是灭汝应证是道汝应修三引证转是苦我已知是集我已断是灭我已证是道我已修自我之彼展转无穷故名为转以能转故即喻如轮或云轮能摧物喻法能破惑又云能坏烦恼如转王轮宝能坏怨歒故说谓涅槃会中复为须䟦说八圣道得初果又广说四谛成四果法门初启将运无穷故在初名转化事既毕俯顾残机故最后名说论示经文二义差别故云应知三道场下配释可解此与下科欲使人法成类故隔句取文。

  △三弟子功德二初牒释二总括今初。

  弟子成就毕竟功德者示能受持二种白净法门故成就自利益行故显现如来快说法门功德故如经度阿若憍陈如故度须䟦陀罗故。

  三弟子中初文三句悬释初句受持白法即闻思也次句成就自利益行即修证也后句如来快说即教主授道无虚也上二句明资能禀教下一句示师能适机此显经中前后度字阿若多是名此云解本际或翻无知(合云知无)解与知并能证智本际与无皆所证理憍陈如是姓此云火器其先事火从此命族据合先姓后名或是彼方所尚耳太子初入山时父王遣亲族五人随往一名陈如二名頞鞞(簿迷反)三名䟦提四名十力迦叶五名摩诃拘利初度五人陈如最先得道故独标之(有云但标上首以摄余四不合经意)须䟦陀罗此云好贤外道名也住鸠尸那城(此云角城有三角故)年一百二十闻佛涅槃方往佛所闻法得道不忍如来入灭先自涅槃智论云过去阿僧祇劫有大树林多有鸟兽野火来烧三边俱起唯有一边而隔一水众兽穷逼逃命无地我于尔时为大身鹿以脚跨岸令众兽蹈背而过皮肉尽坏以慈悲力忍之至死最后一兔来气力已竭自强努力忍之令过过已背折堕水而死前得度者今诸弟子是最后一兔须䟦陀罗是此举涅槃会中最末度者。

  △二总括。

  此二句修多罗示八种成就故云何为八谓二种受持成就故二种白净法门成就故二种自利益行成就故二种快说法门成就故。

  次科八种者开前初句为二受持是能受法门即所受自利是所成益快说是能成功初后各四无别异故。

  △四大总相功德。

  大总相成就毕竟功德者二八成就总故如经所应度者皆已度讫故。

  大总相中即上二句每句各四举此始末摄尽中间一化所度之机故云二八等即下经云应可度者若天上人间皆悉已度是也。

  △五因果自相功德二初总示二牒释今初。

  因果自相成就毕竟功德者有四种自相一因自相如经娑罗双树间故二因共果自相如经将入涅槃故三总自相如经是时中夜故四果自相如经寂然无声故。

  五因果中初科谓未灭为因已灭为果四句示相各别无滥故皆云自相始往双树涅槃之处故云因相将入涅槃者涅槃会上放光入定卧床示疾等皆为示现入灭将入是因涅槃是果故云因共果相中夜是入灭之时表住中道二种中道通含因果故云总相寂然无声正是入灭故云果相娑罗此翻坚固以冬夏不改故上枝相接下根相连一荣二枯故云双树准涅槃后分林间纵广十二由旬天人大众咸皆遍满经云尔时世尊于七宝床右胁而卧头枕北方足指南方面向西方后背东方娑罗树林四双八只西方一双在如来前东方一双在如来后北方一双在如来首南方一双在如来足此则四方各有一双至佛涅槃已东西二双各合为一树南北二双各为一树垂覆宝床惨然变白如白鹤枝叶华果悉皆枯悴等若三卷泥洹云佛语阿难汝可往娑罗林中见有双树孤在一处洒扫其下使令清净安处绳床令头北首此则两向止有一双以大本六卷悉对大机(大本两译南本三十六卷北本四十二卷)双卷三卷并是小教大小二机所见各异今经但云双树则教限可知矣。

  △二牒释。

  于中总自相者远离二边故成就二种中道故一者正觉中道二者离正觉中道是中离正觉中道者即果自相应知此果有二种一者自性无说离念涅槃果二者远离觉观涅槃果故。

  次科初释总相离二边者即外道凡夫断常二见又云二乘住空菩萨著有佛皆离故中道一体在世入灭故分二种例如小教有余无余二种涅槃也是中下次释果相自性无说者体离言诠故说由念起离念故无说对经无声也远离觉观者性非思虑故觉观是动远离故无动对经寂然也此之二句探序如来说经已后即入涅槃据文次第合云于娑罗双树间将入涅槃为诸弟子略说法要乃至经末云是我最后之所教诲是时中夜寂然无声若不尔者岂得说经之后都无结绝之词结集之家祇于序中备序始末故正宗之后更无流通又双林所说通诸涅槃欲显此经正当中夜临灭际说故先序之即后分云尔时世尊寝卧宝床于其中夜入第四禅寂然无声于是时顷便般涅槃又复论中科为果相明二种涅槃显是如来入灭之相人多不晓或谓先寂定后说法或云于无记中假名字说等如是妄传深乖经旨。

  △六分别总相功德。

  分别总相成就毕竟功德者分别人法二位差别故人位差别者上首眷属差别故如经为诸弟子故法位差别者世间出世间法等故如经略说法要故。

  六分别总相者人法是总相各有二别故云分别人中如目连身子等名为师首名上首弟子即诸上首所有徒众名眷属弟子法中世出世者如前已解。

  △二修习世间功德分二初结前标后二牒文解释今初。

  已说序分次说修习世间功德分此功德有三种一者修习对治邪业功德二者修习对治止苦功德三者修习对治灭烦恼功德。

  第二分下即入正宗修习世间功德下列三科即是三道今修对治破此三道离四趣苦位在两凡故名世间若论断证为道方便圣道基本则为出世功德矣。

  △二牒文解释三初对治邪业二对治止苦三对治灭烦恼初中二初标章二牒释今初。

  对治邪业功德者。

  △二牒释四初依根本戒二方便远离戒三戒能生功德四劝修利益初中二初举经二释义今初。

  经曰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闇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大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

  △二释义三初释比丘二释灭后三释木叉今初。

  论曰此修多罗中每说比丘者示现远离相故复示摩诃衍方便道与二乘共故又于四众亦同远离行故。

  初治邪业根本戒中初释比丘言每说者通指一经列比丘处例同此释文有三句初云示现远离者比丘三名初翻怖魔怖四魔故(一五阴二烦恼三死四天)二云乞士舍憍慢故三云破恶除业惑故此三名义皆远离相也次云摩诃衍此翻大乘方便道者谓诸菩萨志愿虽殊而入道阶渐并同声闻皆修远离故云与二乘共也后云四众者天人龙鬼谓在家二众龙天八部亦皆厌世同修出离已上三句包摄涅槃会中大小道俗人非人类无不备足初句即当教道众次句大乘菩萨众后句人天杂众欲明比丘之号不局声闻取其所修皆受斯目方显遗教普被群机故知此经在声闻则为本教在菩萨则为方便道论从大判前偈甚明始见论家毫发无滥岂有圣师不辨大小由来传述任情妄判或判为大者则不晓经文或判在小者则全迷论旨云云异论无足叙之来学听寻何由晓悟呜呼。

  △二释灭后。

  于我灭后者此言示现遗教义故不尽灭法故。

  次释灭后中二句释之初句点示经题如前已引次句反释以云于我灭后则显法身常在不灭即五百问云肉身虽去法身在世是也。

  △三释木叉三初释名义二显功用三示利益今初。

  以不尽法清净法身常为世间作究竟度故如经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故此木叉亦是毗尼相顺法故复是诸行调伏义故依如来不灭法身自体解脱说波罗提木叉。

  三木叉中初科为二初略示上二句指木叉法体不尽法身者诸佛皆有生法二身生身有灭法身不灭不灭有二一本性法身永无生灭二修成法身有生无灭即戒定慧等五分功德从因至果聚集为身今指木叉即此身也下二句明遗嘱之意常为世间者流及未来无穷已故作究竟度者能使群生越生死故此句即示木叉义也经中尊重珍敬四义差别功德高胜故尊利益弘深故重保借不失故珍谨奉不慢故敬波罗提木叉此翻别别解脱或云处处解脱者皆谓过境无量随持得脱又复随境防护无非趣果故也此木叉下二重释又二初会名毗尼翻律律即是教调伏是戒戒即是行木叉果号而诸律中名通教行故作此释五分律云分别名句木叉此即举果以目教也今云毗尼相顺者以果由教克故得目教为木叉也又四分律云木叉者戒也此即举果以目行也今云诸行调伏义者由别解脱调伏义同故得目戒为木叉也依如来下次显体前示木叉但云不灭法身于义未显故的指之谓此木叉即是果佛修成解脱功德还以己证转示群生故云依法身说也则知所受戒体全佛法身所以持之则功德极深毁之则罪报尤重嘱令珍敬岂不遵承准知木叉得名有二在机则名别别解脱前云作究竟度是也在教则是自体解脱即此文是也。

  △二显功用。

  依此法身得度二种障故一者有烦恼闇障二者空无善根障得度烦恼暗障者如盲得眼相似法故如经如闇遇明故得度空无善根障者满足财宝相似法故如经贫人得宝故。

  次科二种障者一切众生在生死中具足烦恼盲无所见失者善根贫无福慧唯此木叉能破二障一能破恶二能成善断恶则业惑俱丧成善则定慧由生对合经文了然可见。

  △三示利益。

  余者示现波罗提木叉是修行大师故如经当知此则汝大师故又示住持利益人法相似故如经若我住世无异此也故。

  三中余者指尽后文又为二段初释师义师有多别佛为开法救世大师和尚阇黎受业教授悉得名师今此木叉轨范群生依承得度故彰别号谓之修行大师又下次释人法相似人即是佛法即木叉以佛在世专用木叉轨物安众佛虽云灭此法常存但使禀承何殊佛在方见木叉住持之益嗟今道众拨弃戒科谓言通达无师无法沉坠何疑详此文庶几一悟。

  △二方便远离戒三初标章二举经三释义今初。

  依根本清净戒已说次说方便远离清净戒。

  △二举经。

  经曰持净戒者不得贩卖贸易安置田宅畜养人民奴婢畜生一切种植及诸财宝皆当远离如避火坑不得斩伐草木垦土堀地合和汤药占相吉凶仰观星宿堆步盈虚历数算计皆所不应节身时食清净自活不得参豫世事通致使命咒术仙药结好贵人亲厚媟慢皆不应作当自端心正念求度不得包藏瑕疵显异惑众于四供养知量知足趋得供事不应畜积。

  △三释义二初释总标二释别相今初。

  论曰此中方便远离净戒者护根本净戒故如经持净戒者故。

  二方便戒释义中初文护根本者护谓能护即此方便戒对经持字根本是所护即前木叉体对经净戒字。

  △二释别相二初双徴二别释今初。

  云何护根本何者是根本。

  别相中双徴能护所护之相发起广文。

  △二别释二初明护根本戒二是根本戒初中二初总分二别释今初。

  护根本戒者今说二种何等为二一者不同凡夫增过护二者不同外道损智护。

  初总分二护凡夫营尘俗事故多增过非不损智外道起分别见则多损智非不增过今并远离故皆云不同也然遮戒无量且举喜犯略示数条禁微防着故云护也。

  △二别释二初不同凡夫增过护二不同外道损智护初中二初通举二牒释今初。

  不同凡夫增过护者有十事。

  △二牒释二初别释十(如文)二释喻今初。

  一者方便求利增过如经不得贩故二者现前求利增过如经不得卖故三交易求利增过如经不得贸易故若依世价无求利心不犯卖买法式如毗尼中广说四者所居业处求多安稳增过如经不得安置田宅故五者眷属增过如经不得畜养人民故此示外眷属非同意者何故不但言人而复说民者以其同在人中于善法不了畜之生漏故六者难生卑下心增过如经不得畜奴婢故七者养生求利增过如经不得畜畜生故八者多事增过如经不得一切种直故九者积聚增过如经及诸财宝故十者不顺威仪反损众生增过如经不得斩伐草木恳堀地故。

  初中别释有十初云方便求利者戒疏云为利故收为利故出争价而高为贩是也经中不得二字贯下十过二现前求利者戒疏云为利而取故减前价名买为利故出强增其价是卖经不明买义摄其中如下所指三交易求利者谓以物相博准律舍堕中以宝相易或以物易宝则犯贸宝若以衣物相易或以宝贸衣则犯贩卖经举贸易通含二戒若依下明开贸宝永制贩卖容开律不犯中听五众出家人交贸应自审定不应共相高下如市道法若非五众令净人贸又五分云使人易时应作念云宁使彼得我利我不得彼利等皆无犯也卖买下指广经中说律名随经之律律内说经名随律之经止可略提不宜广涉故此互指述作明规章记之家多不知此学律者通经则广张律相宗经者引律则散漫无归觌此论文足为龟镜四中所居业处即是田宅田以充口宅以居身皆为求安而生过漏准诸经律田宅及下人民奴婢畜生种植财宝并是妨道皆入八不净中(?帛毡褥金床三种并收财宝中)出家为道不许别人时通僧用广有开制如律所明五中初牒释此下简示五众同类名内眷属和合无外名同意者此外生过故不听畜何下徴意人即居常净人民谓系属官者如僧祇毕陵伽在聚落自泥房王与使人三反不受云若能尽寿持五戒奉斋然后受之又十诵王与五百人守竹林寺等以其下释所以谓若但言人恐收不尽既同流俗例不畜之六中难生毕下心者因畜婢仆则多憍慢故七中养生求利者为出卖故纵非为利律亦不开八多事者田园种植事非一故九积集者集即是聚十中二过不顺威仪者非尊重故损众生者伤物命故萨婆多论云堀地坏生制有三益一不恼众生二止诽谤三大护佛法佛若不制国王大臣役使比丘由佛制故王臣息心不复役使令静缘修道是名大护。

  △二释喻。

  此十种增过修行菩萨宜速远离不应亲近避大火聚相似法故如经皆当远离如避火坑故。

  释喻中经文在第十过前论家从义故在后结论文上下多从义判不为文局学者须知文结十种或有论本取下参预世事为十一种(参预增过为第十不顺威仪为第十一)然参预等自属根本身处木叉岂得兼前方便戒耶今依古本以十为定又束此十总为三种前三贪求过中六畜积多事过后一乖仪过修行菩萨速远离者此所谓摩诃衍方便也然今经本是化教论中但云菩萨则知通被道俗非局比丘不可专用律文横判持犯律唯制道故有犯科经乃通含但论业行多见紊乱故特点之。

  △二不同外道损智护。

  不同外道损智护者谓世间分别见故此分别见有五句十种分别如经合和汤药乃至皆所不应故遮异见故。

  次损智护中世间分别见谓邪心计挍求利活命并非出世正智故也五句即五种见一中各兼两别故离为十初句汤药为二饮汁为汤丸散为药次句占相为二卜术为占辨形气察声骨为相用此二法以知吉凶第三星宿为二星即五星六耀宿即二十八宿(音秀)谓观天象预识灾详第四句盈虚为二推步谓推算日月星辰行步而知盈虚之数第五历算为二历谓阴阳律历算谓度物知数如世算法斗秤尺寸井田步亩不待细数以术可知(有合为一而云历敷有阴阳吉凶为二者非)经文皆所不应一句通结十过遮异见者即上十种分别也然上所判并谓邪求若以济物为心假术通道适时用舍谁曰不然故法开深穷方脉一行善达阴阳但未俗浇浮多专俗务心存规利口说行慈永陷邪流深乖正业勿攀高迹妄自矜持且顺圣言急须远离。

  △二是根本二初标分二牒释今初。

  何者是根本者此示根本有二种一者行法根本故二者行处根本故。

  次明是根本标分中行法根本即前根本戒正是所护之法体以无别行处但是于三业处行上法体次显能持所持之异又彰受体随行之殊故两分耳(有谓行法根本下无释文止是悬科或云科上损智护者不看本论故致穿凿)。

  △二牒释二初通释二种二别释行处今初。

  行法根本者波罗提木叉故行处根本者身口意故于身口意行处行波罗提木叉故节身时食等示现身口意行处波罗提木叉故修行菩萨当知三处波罗提木叉无复有余解脱故。

  次科通释中初指行法次明行处者三业是能持木叉为所持所持无量总依七支七支即是三业故三业处得名根本节身下举经示意只此三处清净便为解脱故云无复有余等。

  △二别释行处三初身处木叉二口处木叉三意处木叉初中二初总分二别释今初。

  身处波罗提木叉有五种解脱三种障对治二种不应作不作故。

  初身处总分中五解脱如后释前三重障故须对治后二轻过但令不作。

  △二别释二初五种障过二五种解脱今初。

  一者佗求放逸障此障对治如经节身故二者内资无厌障此障对治如经时食故三者共相追求障此障对治如经清净自活故四者自性止多事如经不得参豫世事故五者自性尊重不作轻贱事如经不得通致使命故后二句示现不应作不作。

  别释中初科不节身故他求放逸不时食故内资无厌足不自活故共相追求此三妨道故说为障又出家远世本不多事人天师表体自高尚故二种不应皆云自性也节身二过他求谓奔逐利名放逸谓纵恣情欲衣是外资食为内资从且至中名时食中后已去为非时食共相追求谓请谒饷遗以图供给参预世事谓混同俗务通致使命谓传信走使律开为三宝事持书并父母病人系闭牢狱等看书持往者得。

  △二五种解脱。

  云何五种身解脱一者外缘身解脱二者内缘身解脱三者自相缘身解脱四者众事缘身解脱五者远离异方便缘身解脱五种解脱中初句总余句别应知。

  次五解脱中离上五过即为五脱初外缘脱者不佗求故二内缘脱者不非时食故三自相脱者不追陪故四众事脱者不多事故五异方便脱者不为贱事离机巧故下示总别初句总者以下四脱皆属节身故余四别者各不相收故。

  △二口处木叉二初总示二别释今初。

  口处波罗提木叉者有二种邪语不应作不作。

  二口木叉总示中二种邪语者语不自发必有所从故依人法而生口过内怀不正故并名邪。

  △二别释二初依邪法语二依邪人语今初。

  一者依邪法语有二种不应作一邪术恼众生语二依邪药作世辩不正语如经咒术仙药故。

  别释中依邪法者咒与仙药二皆属法故恼众生者咒诅厌祷禁伏龙蛇捉毒唾肿之类律中开学咒腹中虫咒毒等为自护不为活命故仙药仙谓暇金石草木等药或练津鼓气以为长生不死须假言辞虚构诳惑故云世辩不正也。

  △二依邪人语。

  二依邪人语亦二种不应作一者与族姓同好多作鄙泄语二者亲近族姓多作我慢语如经结好贵人亲厚媟慢皆不应作故。

  二依邪人者经谓贵人即大姓权豪轻视佛法者初与结好巧言令色故作鄙泄语既与亲友附势陵物故作我慢语鄙泄谓谄佞妄悦之言好字去呼媟谓亲狎也皆不应作一句总诫四语可知。

  △三意处木叉二初总示二别释今初。

  意处波罗提木叉者有六句说三种障对治三种不应作不作。

  三意木叉中总示有六重轻各半三四二句在后第五一句在前从义类故。

  △二别释二初三种障对治二三种不应作初中二初牒释三种二释后一今初。

  一者多见他过障犯自净心故此对治如经当自端心故二者邪思惟障不能自度下地故此对治如经正念求度故三者于受用众具中无限无厌足障故此对治如经于四供养知量知足故。

  三种障中初科人多自迷喜见他过见即是障还犯自心故令正已即略教云但自观身行若正若不正邪思惟者攀缘妄念皆不正故具缚凡夫未入外凡故云下地亦名薄地未得五停总别念处故不能度正念即观行也受用众具即下四事受用无限故须知量贪积无厌故令知足。

  △二释后一。

  此供养有二种一者于身分中供养谓饮食衣服卧具汤药供养身分故二者于心分中供养谓不共心供养无厌足心供养二事相违心供养等分心供养此四种心供养痴乱众生常受用故不知节量故若入三昧分者知量故若入道分者知足故。

  次别释中有二初约身分四事可知次心分中不共即嗔心对违境故无厌即贪心对顺境故二事相违即痴心非违非顺故三心并起为等分即是三毒单具为四众生常受用者谓以此四资养自心结业增惑受生死苦以无三昧故不知量未入圣道故不知足入三昧分者谓外凡已去观智观察明见心过故云知量入道分者即大小圣人发智断惑永绝心过方名知足三昧或云三摩提此翻为观此科由属意处木叉故加后释末世修治最为精要诸师注述例皆削之造道不深未穷此理循文诵语何足为能。

  △二三种不应作。

  三种不应作不作者一者不污净戒不受持心垢故如经不得包藏瑕疵故二者远离无缘显己胜行令他不正解故如经显异惑众故三者远离贪覆心贮积众具故如经所得供事不应畜积故。

  三不应中初不污戒者以污戒覆藏则受心垢故瑕疵即喻毁犯玉病曰瑕人病为疵二无缘显胜者此示有缘则暂开故多论云凡显德有二一为名利(此谓无缘如经所诫)二为佛法众生(此即有缘护法利生)三贪覆心谓贪求藏覆不知止故古疏问云何以性重都无诲耶有云前木叉中总包五篇者或云嘱轻以况重者此由不了论意故致妄释且根本木叉体即七支性业重恶易知故不别举方便远离制遮护性遮多难识故略提喜犯勖令谨护论家明分二戒即简遮性不同岂得性戒都无文耶又世之讲者皆嫌论意难明并谓经文易解此由心不涉道学不驻功止用粗情臆度圣语将同世典一往消通况论主圣师理无隐味不思绠短翻怒汲深虽复操觚实同摸象略提大要用示来蒙谓经如知病处方论似诊脉示病识病用药疾无不瘳故经文尽说对治论中多明障过请将此意试考彼文则从古迟疑涣如冰释矣。

  △三二戒能生功德三初标示二举经三释义今初。

  已说从根本戒次说根本戒与从戒俱解脱能生诸功德故。

  △二举经。

  经曰此则略说持戒之相戒是正顺解脱之本故名波罗提木叉依因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

  △三释义三初释略说二释正顺三释正功德今初。

  论曰从戒是戒相故不可广说显示略说应知如经此则略说持戒之相故。

  第三明二戒功德释中初科从戒者从字去呼方便远离为获根本故云从也是戒相者谓前根本木叉是其法体从戒多别故云戒相微细难知故不可广此且一往对分若论遮性各具体相应知据经语势总结前科论节于后欲贳下文。

  △二释正顺二初总标二别释今初。

  戒是正顺者此言示现从戒义故于此彼处说从有二种一者从根本戒二者从根本所起成就戒。

  次文总标中经云戒是正顺者言此从戒是随顺解脱之法随顺即是从义于此彼处说从有二者彼即前文此即当科一顺前根本二顺后解脱以经中解脱之本一句义通前后望前则谓此从戒顺本法体即名法体为解脱本在今则谓此从戒成后解脱即目从戒为解脱本。

  △二别释二初从根本戒二根本所起戒今初。

  从根本者示现顺根本无作波罗提木叉如向己说故。

  初科根本无作即法体也如向说者指上科也。

  △二根本所起戒。

  从根本所起成就者示现后际解脱因中际从戒生故如经解脱之本故戒是解脱体能正度故如经故名波罗提木叉故此言示现能度身口意恶彼岸成就三业解脱故。

  次文从根本者谓严持从戒护前根本由此从戒而得解脱故云所起成就也示现下牒释初释本义初禀法体名前际次起从戒为中际终得解脱为后际后际解脱因今从戒而生故指从戒为解脱本戒是下释名上句标下句释体是净法止业灭惑莫不由之故云正度即解脱也前根本戒从果得名欲彰从戒同彼立号故特结之此下转释正度之义戒如舟船无始生死为此岸身口意恶为中流三业解脱为彼岸在因则随分解脱至果即究竟解脱故一切诸佛皆有三不护是也(三业已净无恶可护)。

  △三释生功德。

  能生诸功德者示现有色解脱功德无色解脱功德彼二相违解脱功德皆从彼生故如经依因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智慧故。

  三中有色即四禅定无色即四空定四禅脱欲有四空脱色有故皆云解脱功德此释诸禅定也出离空慧反上二有故曰彼二相违此释灭苦智慧也经中依因者依谓依托禅智依止故因即因由定慧由生故灭苦即世出世果以空破有故云灭苦。

  △四劝修利益三初标示二举经三释义今初。

  次说劝修戒利益故。

  △二举经。

  经曰是故比丘当持净戒勿令毁缺若人能持净戒是则能有善法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当知戒为第一安稳功德之所住处。

  △三释义二初总标二别释今初。

  论曰云何劝修戒利益于中有五种劝。

  第四劝修总标中修即是持利益谓有善法住安稳处也。

  △二别释五(如文)。

  一者劝不失自体如经当持净戒故二者劝不舍方便如经勿令毁缺故三者劝远离诸过身口意业常集功德故如经若人能持净戒是则能有善法故四者劝知多过恶者于身口意中一切时不能生功德故如经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故五者显示持戒菩萨于所修行三种戒中有如是得失者我当住安稳处不住不稳处如经是以当知戒为第一安稳功德之所住处故此言正示现劝修利益胜义故。

  别释中初云自体即根本戒二不舍方便即远离戒三远离诸恶蹑上二戒能灭恶也身口意集功德者此明生善也百论云恶止善行义之次第即此意也四中劝知等者既不止恶善无以生理数然也五中三种戒即三业处木叉也如是得失者指上二科持戒则生善灭恶永脱二死故云安稳处毁戒则多恶失善必坠三途故云不安稳处截恶运善超凡趣圣勿高于戒故云第一安稳功德处也初与二别指二戒三与四通示二戒持犯得失五即总上得失以劝修舍。

  △二对治止苦二初结前生后二随文解释今初。

  已说修习对治邪业功德次说对治修习止苦功德是中苦有三种一者根欲放逸苦二者多食苦三者懈怠睡眠苦是三种苦三昧乐门对治应知。

  次明止苦中文列三苦苦是报障即此色心众苦所依总名苦果然苦相众多取其偏重且列三相初散后眠中间兼具皆谓逼恼色心招集来果皆不适意故云苦也三昧对治如下备出。

  △二随文解释三初根欲放逸苦二多食苦三懈怠睡眠苦初中二初总标二别释今初。

  云何根欲放逸苦对治。

  初总标中根是五根欲即意根即约六根以分两苦。

  △二别释二初根放逸苦二欲放逸苦初中二初举经二释义今初。

  经曰汝等比丘已能住戒当制五根勿令放逸入于五欲譬如牧牛之人执杖视之不令纵逸犯人苗稼若纵五根非唯五欲将无崖畔不可制也亦如恶马不以辔制将当牵人坠于坑陷如被贼害苦止一世五根贼祸殃及累世为害甚重不可不慎是故智者制而不随持之如贼不令纵逸假令纵之皆亦不久见其磨灭。

  △二释义二初通释所护二别释能护初中二初牒释二简辨今初。

  论曰根放逸者是苦因苦果故依净戒三昧方便摄念对治故如经已能住戒当制五根故。

  别释中初根放逸释所护中初文苦因谓集业苦果谓惑报依净戒者即蹑前文对经初句三昧方便等即指当科对经次句又净戒摄念即下戒念护三昧方便即下智护。

  △二简辨。

  何故但说五根示现色非色别故复示意根中有五根二种对治故云何二种一者动念对治故二者不动念对治故。

  次科初句徴以经中前文但说五根别简意根在后而不合明故须辨释示下释通有二义五根是色法意属心法故云非色欲彰二别故特分之二复示下谓五根是别互不相通意根是总通缘非碍相续过去二种五尘皆意所缘则显意中通摄五根总别既殊对治各异故不可合所以下分二种治法动念对治即当科戒念智护治根苦也不动念对治即后科三种三昧治欲苦也。

  △二别释能护二初戒念对治之益二智护对治初中二初有戒念之益二无戒念之失初中三初总示二别释三通结今初。

  戒念护根利益相似法故如经勿令放逸乃至犯人苗稼故。

  次释能护戒念益中初文戒念二种即能护根即所护前后凡言相似法者即是譬喻指物为比故云相似。

  △二别释。

  身戒清净故种种色不放逸牧牛相似法故正念成就故种种心不行执杖相似法故。

  次科二节初明戒护戒通三业身是总相故云身戒种种色即五根也牧牛者牧即训养牧人喻戒牛喻五根次明念护种种心即五识也执杖即喻正念。

  △三通结。

  以戒念成就故三昧方便及正受功德无减无失故不犯苗稼相似法故。

  三中三昧方便即观慧正受即禅定此二功德由戒念生戒念既成故无减失无减谓不减少无失谓不全失苗稼即喻定慧功德(有云牧人喻比丘执杖喻戒又云苗稼似喻五欲并非)。

  △二无戒念之失三初明气分滋广二释无治难治三释过重今初。

  复示无戒念失上上者气分成就难对治故如经若纵五根非唯五欲将无崖畔不可制也故。

  次明失中初科无戒念者释经纵五根也失上上者释无涯也因纵五根随缘造业恶遍法界如海无际故气分成者释不可制也谓习恶成性非治能加故。

  △二释无治难治。

  次说无对治难对治恶马相似法故如经亦如恶马不以辔制将当牵人坠于坑陷故。

  次科无对治谓无戒念如马无辔难对治谓恶习力强如马牵人坑陷即喻恶道陷即坑阱或作陷苦感反义同。

  △三释过重。

  复示过重相似不相似又因果深苦无量世故示现先际中慎故如经如被害苦止一世五根贼祸殃及累世为害甚重不可不慎故。

  三中初释上四句相似谓如被劫害不相似谓一世累世又下释下二句初释害重示现下次释劝慎先际谓未对境前常须防慎故(慎字有本作顺非也)上之三段初明现恶增广次明来报坠堕后明受报无穷共显上文失上上义也。

  △二智护对治二初总示二随释今初。

  向说戒念护今说智护故。

  次智护中戒捉念缚智护即慧杀三昧即慧也。

  △二随释二初治重障二治轻障今初。

  智者三昧观故彼是三昧重障故如经是故智者制而不随故护彼如害命相似法故如经持之如贼不令纵逸故。

  治重障中三昧观者释经制而不随文中两言彼者并指五根随缘驰散故是三昧障能害慧命故护如贼持即是护谓防护也。

  △二治轻障。

  重者既如是轻者云何制是中轻者谓细相习障故于此处有时则有无时则无故不作意起故如经假令纵之故势无自立故如经皆亦不久故性是无对不相见故如经见其磨灭故是中云何立见示现依见时说故彼无见故灭见故。

  次治轻中初蹑前徴起是下正释细相习障此谓久修对治或时遗忘瞥然妄起此处即五根处时有时无不常有故不作意起非心思故势无自立治力胜故性无对者非根尘故不相见者起时未见见时已灭故是中下释疑疑云既不相见那云见其灭耶示下释通谓知觉之时说名为见其实性非对碍故云彼无见既无所见能见不立故云灭见。

  △二欲放逸苦三初标示二举经三释义今初。

  次说欲放逸苦对治。

  △二举经。

  经曰此五根者心为其主是故汝等当好制心心之可畏甚于毒蛇恶兽怨贼大火越逸未足喻也譬如有人手执蜜器动转轻躁但观于蜜不见深坑譬如狂象无钩猿猴得树腾跃踔踯难可禁制当急挫之无令放逸纵此心者丧人善事制之一处无事不辨是故比丘当勤精进折伏汝心。

  △三释义二初释欲本二释对治今初。

  论曰是中欲苦者心性差别故亦是苦因苦果故示现种种色苦依彼而有故如经此五根者心为其主故。

  次明欲放逸释中初科心性差别如下四种苦因苦果义同前文故云亦也种种色即是五根依彼有者根从心起心总诸根故是主也。

  △二释对治二初释经总意二别示三昧障法今初。

  应知自他生过故勤遮故如经是故汝等当好制心故。

  次科释总意中自佗生过自即是心佗谓五根。

  △二别示三昧障法二初标列二随释今初。

  何故勤遮示现此心三昧障法故何者是三昧相云何障法相三昧相者有三种一者无二念三昧相二者调柔不动三昧相三者起多功德三昧相故障法相者亦有三种一者心性差别障二者轻动不调障三者失诸功德障。

  别示中标列三昧在前缀上文故三障在后接后文故据经则先障法后三昧治法合尔故。

  △二随释二初三种障法二三种三昧初中三初心性差别障二轻动不调障三失诸功德障初中二初通示二别释今初。

  心性差别障者如经心之可畏甚于毒恶兽怨贼大火越逸未足喻也故。

  随释三种障心性差别障中通示可解。

  △二别释二初释法二释喻今初。

  是中差别者贪等四种差别故修无二念三昧者于此差别处可畏应知。

  次科释法中贪等四者且约单具故分四种二合有三则为七毒然此且据毒本为言若论所起一一毒中无量差别云应知者诫令明识也。

  △二释喻。

  四种譬喻相似法故复示不相似大可畏故。

  释喻中此之四物世间可畏随举一物可喻四心或可约义别对诸毒毒蛇喻贪恶兽喻瞋怨贼喻痴大火喻等分不相似者此四极恶止喻少分故云未足也。

  △二轻动不调障三初总举二别释三双示治法今初。

  轻动不调障者如经动转经躁如是等故。

  第二障中初文转动谓随缘不摄对经动转轻躁及下猿猴得树等三句共四句也不调谓俍戾自居对经但观于蜜下三句也。

  △二别释二初释轻动障二释不调障今初。

  于中动转者示现诸根中转识动故复速疾故猿猴相似法故。

  别释轻动中识依根起随境转变故云转识此释动转复速疾者即释轻躁猿猴轻逸可以喻焉经中踔字丑教反有音为眺于义亦通。

  △二释不调障。

  但观于蜜者示现有曀不见未来故深坑者障碍义故是障碍有二种一者生处障碍二者修一切行时因苦不能成就障碍狂象相似法故。

  次不调中但观蜜者观谓欲心蜜即欲境欲障净心如目有曀曀字合作翳不见未来即下二碍深坑截路可喻障碍生处碍者欲障善报故修行困苦碍者欲障善因故在法则欲情无制不见恶报恶因由之坠陷在喻则如狂象无钩不顾前坑故致堕落法喻难晓不免曲释。

  △三双示治法。

  急挫者示现抑入无动处故无令放逸者显示摄入调伏聚故。

  示治法中初释急挫抑入无动处即下不动三昧治上轻动障次释无放逸摄入调伏聚者即下调柔三昧对上不调障挫则卧反摧也抑遏也。

  △三失诸功德障。

  失诸功德障者如经纵此心者丧人善事故。

  三中丧善事者即失禅定智慧三乘因果功德。

  △二三种三昧。

  无二念三昧相者如经制之一处故起多功德三昧相者如经无事不辨故调柔不动三昧相者如经当勤精进折伏汝心故。

  次三种三昧配上可见后三昧中折伏二字折对调柔伏对不动然前列三种三昧次第相由此对经文故少不次。

  △二多食苦三初标章二举经三释义今初。

  已说根欲苦对治次说多食苦对治。

  △二举经。

  经曰汝等比丘受诸饮食当如服药于好于恶勿生增减趣得支身以除饥渴如蜂采花但取其味不损色香比丘亦尔受人供养趣自除恼无得多求坏其善心譬如智者筹量牛力所堪多少不令过分以竭其力。

  △三释义二初示障法二明对治今初。

  论曰多食者三昧障故食有二种何等为二一者身食二者心心数法食。

  二多食苦示障中身食者谓一切有形之食能资身力故能资所资俱是色法心心数法食者心即心王数即意思等即前四种心供养也以心数法食能资心王故能资所资皆是心法。

  △二明对治二初明二种三昧二示六种功德今初。

  若多段食难止息故去禅定远故是心心数法食者欲界相违法中方便对治故复示第一义心三昧中尽故成就无食三昧故。

  次对治中初科为二初明身食言段食者亦名抟食谓有形段可抟堕故难止息者身既不调心则昏乱禅定难成故云去远也此下合云成就小食三昧故传文讹脱义必具之对下可见是下次明心食心数是欲界乱业三昧是定业故曰相违即下用平等观对治也第一义心即下平等法身体性寂灭出过诸法名第一义得此三昧心心数尽故云无食。

  △二示六种功德三初通列二别配三牒释今初。

  如是二种三昧有六种功德何等为六一者受用对治功德成就二者平等观功德成就三者究竟对治功德成就四者显示平等观功德相似成就五者不虚受功德成就六者知时功德成就。

  次科通列可解。

  △二别配。

  此六种功德显示成就二种三昧第一第五第六功德成就显示少食三昧故余者三种功德成就显示无食三昧故。

  次别配中身心二食一一各具三种功德每一三中各成一种三昧则有二也。

  △三牒释六(如文)。

  受用对治功德成就者如经汝等比丘受诸饮食当如服药故平等观功德成就者如经于好于恶勿生增减故究竟对治功德成就者如经趣得支身以除饥渴故此示平等法身摄平等观究竟无饥渴故显示平等观功德相似成就者如经如蜂采花但取其味不损色香比丘亦尔故是中不损者示现非坏法观故不虚受功德成就者如经受人供养自除恼故知时功德成就者如经无得多求坏其善心故多求者示现心心数法多三昧功德不现前故筹量牛力等示知时相似法故示现知时有二种一者方便时计挍故二者成就时相应故示多食过故。

  牒释初受用中律中具有四药食味为时药诸浆为非时药酥蜜等为七日药草木金石不任为食者为尽形药前之三药通归饮食谓受上三药当如有病服尽形耳然尽形中亦有甘肥美味今取苦涩辛辣不已而服此心相应即为受用对治功德也(旧记至此广辨四药不知宗故)二平等观者以食有美恶心容增减增谓食嗜减即嫌恶诫令等观即堪受施若准律钞食有三种于上食起贪是地狱因下食起瞋是饿鬼因中食起痴是畜生因翻此三毒成三善根今云增减未必起毒但是于好恶境生分别念即非平等也三究竟对治者前明对境起观此明观成理显故云究竟此示平等法身摄平等观者谓色身有饥渴故令趣尔以食支持反显法身本无饥渴既无饥渴则知平等由体平等是以前令修平等观因理立观由观趣理故云摄也四显示相似中蜂喻比丘采华喻受食但取味者喻上支身不损色香喻心无增减故下释云非坏法观是也(南山戒疏释略教偈不坏色香云喻不多求坏俗士信与此不同不烦和会)已上三种第二明正观三示观成四举喻显此明由平等观而成无食三昧也五不虚受中取除恼者恼谓饥渴为疗形苦以成道业故非虚矣如明了论受用饮食当离四过一喜乐过贪味求安二食醉过身心力强三求颜色过乐于光悦四庄严身过乐得肥充六知时中初法说心心数法多者谓多求也三昧不现前者谓坏善心也次喻显中智者用牛不令过分行者受食不可求多用牛过分则损力受食多求损三昧(旧记以牛力喻檀越非也)示现下释知时相作意对治为方便时故云计校三昧现前为成就时故云相应也增一阿含佛说偈云多食致病苦少食气力衰处中而食者如秤无高下此之三种第一示离过五显所为六明节量此明由对治法而成少食三昧也。

  △三懈怠睡眠苦三初标章二举经三释义今初。

  已说多食苦对治次说懈怠睡眠苦对治。

  △二举经。

  经曰汝等比丘昼则勤心修习善法无令失时初夜后夜亦勿有废中夜诵经以自消息无以睡眠因缘令一生空过无所得也当念无常之火烧诸世间早求自度勿睡眠也诸烦恼贼常伺杀人甚于怨家安可睡眠不自惊悟烦恼毒蛇睡在汝心譬如黑蚖在汝室睡当以持戒之钩早屏除之睡蛇既出乃可安眠不出而睡是无惭人惭耻之服于诸庄严最为第一惭如铁钩能制人非法是故比丘常当惭耻勿得暂替若离惭耻则失诸功德有愧人则有善法若无愧者与诸禽兽无相异也。

  △三释义二初示障法二释经文今初。

  论曰懈怠睡眠若对治者不疲倦思惟对治故是中何故懈怠睡眠共说障法示现懈怠者谓心懒惰故睡眠者身闷重故此二相顺共成一苦故五种定障中共说故。

  三明睡眠苦示障中初略示治法不疲倦思惟即下精进观察二种对治也是下徴释二障合明之意初徴示现下次释有二义初约相顺释由心懒惰令身闷重故五下引证释五种定障即指五盖一贪二嗔三痴四睡眠五掉悔由睡眠中无别懈怠故知共说。

  △二释经文二初总示二牒释今初。

  于中起睡眠有三种一从食起二从时节起三从心起若从食及时节起者是阿罗汉眠以彼不从心生故无所盖故。

  释文总示中从食起者饱醉困闷故从时起者夜暗昏冥故从心起者耽乐无时故前二从佗缘生是身患也后一从烦恼起是心惑也凡夫学人具有三种无学圣人苦依身在故有前二已断五盖则无第三故云无所盖也。

  △二牒释二初合治前二二别治第三今初。

  是三种睡眠中初二种以精进对治无有时节故无始来未曾断故复示圣道难得故如经汝等比丘昼则勤心修习善法无令失时初夜后夜亦勿有废中夜诵经以自消息无以睡眠因缘令一生空过无所得也故。

  牒释中论以初一节经合治前二从当念下别治后一前中初标治法无下释经文初二句释从初至消息无有时节者昼夜不废故初中后夜以五更分之中夜正因故令诵经调伏睡思故令消息毗尼母云比丘贪着睡眠废舍三业佛言食人信施不应懈怠夜二时中应坐禅诵经一时中以自消息是名卧法(论中许睡又以睡为消息与此不同)复示下释无以睡眠等文圣道之言教在二乘论通佛道。

  △二别治第三二初总示二别释今初。

  自余修多罗示现第三从心起睡眠对治故是中对治有二种。

  次别治第三总示中自余修多罗者即后经文也(孤山指为他经者非)。

  △二别释二初思惟观察对治二净戒对治初中二初观五阴无常二观阴等常害今初。

  一者思惟观察对治观诸生灭坏五阴故如经当念无常之火烧诸世间故复示求禅定智慧度所度故如经早求自度勿睡眠也故。

  别释中思惟观察即定慧后是净戒即用三学共治睡盖思惟对治中初科又二初正观世间有二一器世间即依报国土二有情世间即正报众生(智论明三世间即开有情为五阴众生耳)器世间则成坏相摩四时变异有情则生死相待念念迁流若论无常实该依正今云坏阴且据有情令观五阴故云诸世间也复示下明求度禅智为能度世间是所度故云度所度也。

  △二观阴等常害。

  复次观察阴界入等常害故是中可畏求自正觉故如经诸烦恼贼常伺杀人甚于怨家安可睡眠不自惊悟故。

  次科初释上二句阴界入者释诸烦恼也若取次第合云阴入界此三科法从本色心开合有异开心合色为五阴(一色四心受想行识)开色合心为十二人(六尘五根是色意根是心)色心俱开为十八界(于上意根分出六识)此之三法体是苦报发业增惑损伤慧命故云常害是下释后三句是中可畏者谓阴等如怨也求自正觉者谓须警悟不使侵害也。

  △二净戒对治二初净戒对治二惭愧对治初中二初示过明治二远离安稳今初。

  二者净戒对治谓禅定相应心戒故六种境界心安住自心故可畏如蛇相似法故如经烦恼毒蛇睡在汝心譬如黑蚖在汝室睡故净心戒对治故如经当以持戒之钩早屏除之故。

  次净戒对治中初文初标简禅定相应者即定共戒六下次牒初释所治过六识妄心随尘起灭结成妄识名境界心积习胶固潜伏净心故云安住等上是释法可畏下释譬妄识如蚖净心比室非触不发故如睡焉次明能治法戒有治力故喻如钩钩可除蛇戒能治毒。

  △二远离安稳。

  复示远离故安稳故如经睡蛇既出乃可安眠故次说下地相似安稳无对治故如经不出而眠是无惭人故。

  次科又二初明圣人已断烦恼故云远离不为结业所缚故云安稳经中举喻对之可解次明凡夫具足烦恼故云下地无对治者蚖不出也相似安稳谓纵意而眠也贪着世乐无思出要故曰无惭人也。

  △二惭愧对治二初明治法胜二劝修庄严今初。

  又示治法胜能令自地清净庄严亦令佗地无过故如经惭耻之服于诸庄严最为第一惭如铁钩能制人非法故是中最为第一者示现胜余戒庄严故。

  次惭愧中初科牒释治法胜者即惭愧二法耻即是愧或云天见其隐故惭天人见其显故耻人然经文前后趣举不必强分令自地清净庄严谓自行洁白美德外彰故喻如服佗地无过谓人畏清严无敢纵恶故喻如钩服能严身钩能制物以喻惭耻利己兼人始彰最胜大云经云夫惭愧者即是众生善法衣服是也是中下点示奉持净戒亦是庄严即婆沙云戒如璎珞老少中年服常好故然无惭耻岂能奉戒用兹比挍胜劣可知。

  △二劝修庄严。

  是故比丘等为明何义示现劝修胜庄严故常修故复示远离者损自地故如经若离惭耻则失诸功德故复示有无得失故如经应知。

  次科初总示常下别释有三初劝常修经云常当惭耻无暂替故替即废也次劝不可离失功德者杂含云有二净法能护世间即惭愧也则知无惭万行俱失三观得失得谓有惭愧则有善法失谓无愧同于禽兽大悲深切遗兹极训诸有闻者宁不动心必愤斯言而能自励可谓勇猛丈夫真佛子矣。

  △三对灭烦恼二初标举二随释今初。

  已说修习对治止苦功德次说修习对治灭烦恼功德于中有三种障对治示道义应知。

  第三灭烦恼功德标云三种者即嗔慢谄也慢谄是痴慢中兼贪三毒备矣示道义者谓忍辱谦卑质直。

  △二随释三初治嗔恚障二治憍慢障三治谄曲障初中二初举经二释义今初。

  经曰汝等比丘若有人来节节支解当自摄心不令嗔恨亦当护口勿出恶言若纵恚心则自妨道失功德利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所以者何瞋恚之害破诸善法坏好名闻今世后世人不喜见当知瞋心甚于猛火常当防护无令得入劫功德贼无过瞋恚白衣受欲非行道人无法自制瞋犹可恕出家行道无欲之人而怀瞋恚甚不可也譬如清冷云中而霹雳起火非所应也。

  △二释义二初总标二牒释今初。

  论曰是中初障对治者瞋恚烦恼障对治故示现堪忍道故。

  初段总标中瞋恚是障忍是对治堪谓智力堪任忍即抑忍苦受众圣所行故云道也。

  △二牒释四初示行安苦道二显示安乐道三明过患常护四世出世间法相违初中三初明对治二示障法三显行胜今初。

  修行菩萨住堪忍地中能忍种种诸苦恼故无轻重对治故如经汝等比丘若有人来节节支解当自摄心无令瞋恨故此示幻化法身成就故又复口行清净常作软语故如经亦当护口勿出恶言故。

  牒释安苦道中初文修行菩萨通命末代住堪忍地者有云初地或云地前三贤虽依教相分辨地位然经言支解盖举深况浅论云忍地乃引圣励凡使未修者敩修已修者进益岂得推功上位抑绝来蒙今谓但能行忍虽是凡夫亦得名为住堪忍地种种苦者恶言毁辱刀杖打害以至支解犹须忍之而无所简故云无轻重对治也经云节解节即是段支谓支分此下点意示幻化者谓观身虚伪知苦从缘无所恼故法身成就者谓摄心无瞋清净平等故又复等者以支解不动是身业摄心即意业心既无瞋口亦须护故下云三业净也。

  △二示障法。

  复说自他利道德障法故如经若纵恚心则自妨道失功德利故。

  次科道德二字对上自佗二利瞋障自利对下则自妨道复障利佗对下失功德利瞋是本惑能障圣道又复违生障于化导。

  △三显行胜。

  显示功德智慧二种心行净故挍量胜诸眷属行故如经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故于中行者三昧功德苦对治故三种业清净及挍量胜相示行安苦道应知。

  三中初牒释功德即佗利智慧即自行反上二障故云行净忍辱持戒俱是苦行但戒禁情欲非对违恼不及于忍以其同类故名眷属于中下总示前科以显功胜三昧即观身知苦等三昧为能治苦即所治故云苦对治安忍众苦故云安苦道或可悬对后文拣异治苦净业是事行对下真如是理观对事止息名安苦道即生灭法门观理空寂名安乐道是无生法门约位则前浅而后深据行则由事而造理更欲委明恐烦且止。

  △二显示安乐道二初释堪忍二释不堪忍今初。

  次说真如观清净显示安乐道故成就观智大人力故如经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故。

  安乐道中初文真谓体离虚妄如则性非差别智冥此理夐绝尘劳故言清净成就观智谓有力也丈夫即大人也南山云丈夫者建心慕远清节不群卓然风霜不改其操铿然忧喜未达其心方名丈夫堪为释子必逐世浮沉任情喜怒则志同儿女岂号大人下文所谓不名入道智慧人也。

  △二释不堪忍二初通示二牒释今初。

  又显示不入丈夫力成就者无智慧观故依相违显胜应知如经若其不能欢喜忍受乃至智慧人也故。

  次科通示中此示不忍显上能忍故云依相违等。

  △二牒释。

  是中不欢喜者无信入观故恶骂之毒者示无生法门相中不如法受故甘露者示无生法自体相相似法故于中道者示智慧自体故。

  牒释中初释不欢喜无信入者若信忍德则喜修故次释恶骂诸法体寂本自无生迷惑不了妄分善恶谓言恶骂故云不如法受也示无生自体者由此法胜如天甘露味中最上故于下释入道由慧入道道为慧本故云自体此并顺释反显不能。

  △三明过患常护二初通示二牒释今初。

  复说过患事常护故如经所以者何如是等故。

  三明过中初科从所以者何至人不喜见即说过患事从当知瞋心下至无过瞋恚即明常护也。

  △二牒释。

  于中诸善法者自利智慧相故好名闻者利他善法名称功德故人不喜见者自他世无可乐果报故于中防护有二种何等为二一者护自善法如防火相似法故二者护利他功德防护贼相似法故。

  次科自利智慧者以不名入道之人故利他名称者以失人归敬之心故闻字去呼自佗世者自即今世他即后世善果名可乐恶果名不可乐乐字去呼次释常护火由内发贼是外侵配上二利昭然可见。

  △四世出世间法相违二初世间法二出世间法今初。

  复示世间功德违顺法中有受用故未毕竟相违故如经白衣受欲非道行无法自制瞋犹可恕故于中无法者无白净法对治故。

  四明相违中初科违顺法者瞋因违起喜从顺发白衣随世故有受用释经受欲等也又复无法但能自制故非毕竟相违释经可恕也恕谓容恕于下点示白净法谓戒定三昧等。

  △二出世间法。

  次示出世间道于世间受用二法中一向相违故如经出家行道无欲之人而怀瞋恚甚不可也故余者显示道分中不应有相似法故如经譬如清冷云中霹雳起火非所应也故。

  次科出世间受用二法即上违顺行道有法不当受用故云一向相违余下喻显清冷云喻出家行道霹雳起火喻怀瞋恚理所不当故云非所应也。

  △二治憍慢障三初标章二举经三释义今初。

  次说第二烦恼障对治道。

  △二举经。

  经曰汝等比丘当自摩头已舍饰好着坏色衣执持应器以乞自活自见如是若起憍慢当疾灭之增长憍慢尚非世俗白衣所宜何况出家入道之人为解脱故自降其身而行乞耶。

  △三释义二初释远离二释挍量初中二初总举二别释今初。

  论曰第二烦恼障对治道者示现自无尊胜心成就轻贱身心行故远离贡高烦恼故于中有七句行远离。

  第二治憍慢障初科总举无尊胜心者由自尊己故起憍慢此示烦恼之本也轻贱身心行者降志谦卑也治法既成烦恼即息故云远离。

  △二别释七(如文)。

  一者于上上尊胜处最先折伏故常应自知故如经汝等比丘当自摩头故二者于余处庄严不受用故如经已舍饰好故三者于衣服处对治为好心故如经着坏色衣故四者自己受用具常自持故如经执持应器故五者于内外受用事不作余生过方便故及自调伏故如经以乞自活故六者智慧成就当自观察故如经自见如是故七者对治成就远离微起故如经若起憍慢当疾灭之故。

  别释中初文头是一身之表纳尘之要故云上上尊胜处凡出家人率先剪削毁其形好故云最先折伏诫令自摩欲使常知也二中除上首饰故云余处庄严即身所服用带佩金玉等物三中对治为好心者即贪爱也出家远世服坏色衣即青黑木兰三如法色坏世好色故云坏色或云如物故坏故云坏色广辨衣体如毗尼中四中自己受用具者一钵自给不兼佗故常自持者不与仆侍示圣仪故居则安于好处行则串于左肩乞则擎于掌内应器有谓体色量三皆应法故或云钵为应供之器故云应器五中内外受用谓饮食衣服内外两资经营贮积追陪赴请俱能生过唯乞食法清净活命宜思圣范竭力行之六中当观察者省前五事故云自见如是七中初心行人未能尽灭不无暂起觉即观察故云疾灭憍谓纵任于己慢即倨傲于他。

  △二释校量。

  余者明何义故示现校量自降伏者不应起憍慢故障碍先后际功德故如经增长憍慢尚非世俗如是等故。

  次科初总释言校量者道俗相比也易曰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礼云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则知憍慢非俗所宜既自降伏不当辄起故云不应等障下牒释先际功德即出家入道也后际功德谓解脱也若纵憍慢则始终二际功德不生故云障碍。

  △三治谄曲三初标章二举经三释义今初。

  次说第三障对治。

  △二举经。

  经曰汝等比丘谄曲之心与道相违是故宜应质直其心当知谄曲但为欺诳入道之人则无是处是故汝等宜当端心以质直为本。

  △三释义二初明远离谄曲二释诫劝初中三初释障法二释对治三释不相应今初。

  论曰第三障对治者示现根本直心远离谄曲烦恼障故于身口意中自违彼故如经汝等比丘谄曲之心与道相违故。

  三治谄曲明远离中初科初总示根本直心者以能出生道心故名根本于下牒释凡愚自昧三业动用还欺自心足恭面柔是身谄巧言令词是口谄方便计校是意谄三皆邪曲而本于意故但云心自违彼者彼即是道道非邪曲故与相违。

  △二释对治。

  复示违道障对治故如经是故宜应质直其心故。

  次科违道障即谄曲也对治谓质直也质故无谄直故无曲。

  △三释不相应。

  又复相违法道分时中不应有故如经当知谄曲但为欺诳入道之人则无是处故是中欺诳者心口俱时不实用故。

  三中谄诳违道名相违法道唯质直不应谄曲对经可知是下点示谄通三业必起于心多由于口故云心口不实也。

  △二释诫劝。

  余者示现直心是道心本故如经是故汝等宜当端心以质直为本故。

  次释诫劝指后经文故言余者道心由直心而生故直心为道心之本楞严云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净名云直心是道场今云端心者此劝摄之令正然后三业动用皆须质直。

  △三修习出世间大人功德二初总标二随释今初。

  已说修习世间功德分次说修习出世间大人功德分大人功德分有八种一切大人常用此以自觉察故长养成就方便毕竟故。

  第三分总标中结前生后可知一切大人即目菩萨以拣二乘教虽在小论取深意例判大行又据首标建立菩萨所修行法则一经始末悉大人行岂唯此分乎孤山云三乘圣人悉曰大人者误也即前所谓大道心众生亦云大士士即是人译语小异安有小圣反名大耶八大人觉经云如此八事乃是诸佛菩萨大人之所觉悟非唯此经一切经论凡标大人皆为拣小学者宜知常用觉察勤修习故长养成就不退失故长养方便是因即前七段成就毕竟是果即第八段如第七段结文自见。

  △二随释八初无求功德二知觉功德三远离功德四不疲倦功德五不忘念功德六禅定功德七智慧功德八毕竟功德初中二初举经二释义今初。

  经曰汝等比丘当知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恼亦多少欲之人无求无欲则无此患直尔少欲尚应修习何况少欲能生诸功德少欲之人则无謟曲以求人意亦复不为诸根所牵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忧畏触事有余常无不足有少欲者则有涅槃是名少欲。

  △二释义二初总示二别释今初。

  论曰是中第一大人成就无求功德知觉多欲过故于中说所知觉有五种相。

  初功德中标云无求是所修行多欲即所觉过但常照察未必对过下皆类此。

  △二别释五(如文)。

  一者知觉障相谓烦恼业苦三种障故如经汝等比丘当知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恼亦多故此示回转不息故二者知觉治相成就远离三种妄想故如经少欲之人无求无欲则无此患故三者知觉因果集起相成就无量行故如经直尔少欲尚应修习何况少欲能生诸功德故四者知觉无诸障毕竟相三障毕竟故如经少欲之人则无谄曲以求人意亦复不为诸根所牵故五者知觉毕竟成就相般若等三种功德果成就故如经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忧畏触事有余常无不足有少欲者则有涅槃是名少欲故。

  别释中初文烦恼对多欲业对多求苦对苦恼此三种障展转相续故云回转不息此即释上三多字也二中三种妄想即上三障言远离者反上三多为三无故患即是苦三中因果集起者出世因果起自少欲谓能生也无量行者即上因果谓诸功德也经云直尔等举独况兼显胜申劝四中前文但云三无此中的示所无之相指出病根故云毕竟相也谄曲是烦恼求人是业诸根所牵是苦五中显示少欲修成之益故云毕竟成就相般若等三即解脱法身三德之果般若观照故坦然无畏对上无谄也解脱绝缚故有余常足对上无求也法身体寂故究竟涅槃对上不为诸根所牵也坦谓平坦不求自足故无忧畏触事谓随时所须皆为过分(旧记以心坦然配法身者非)是名一句结指上文下皆例尔。

  △二知觉功德三初标章二举经三释义今初。

  复次说第二大人知觉功德。

  △二举经。

  经曰汝等比丘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稳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为知足者之所怜愍是名知足。

  △三释义二初释对治苦因果二释三种差别初中二初正释二对简初中二初治苦因果二成清净因果今初。

  论曰第二大人知觉功德者成就知足行故对治苦因果故如经汝等比丘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故是中恼者示现烦恼过从苦生故。

  第二功德初治苦因果者即经苦恼二字苦即现果恼谓当因令观知足即是对治是中下点示言烦恼过从苦生者过即是业此谓三道展转相生惑业生苦苦生惑业三世因果相续无穷也。

  △二成清净因果。

  复说清净因果成就治法故如经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稳之处故。

  次科清净因果无贪故富无恼故乐即清净因也近脱三途远超二死故得安稳处即清净果也。

  △二对简。

  若如是者二种知觉云何差别此中示现初知觉者远离佗境界事故知足者于自事中远离故。

  次对简中初徴起少欲知足二种相滥故此下释通少欲于佗物不求知足于自事不缚杂心论云少欲未来境(谓未得者即他境事)知足现在境(谓已得者即是自事)又云现在不取一钱难未来舍轮王位易则知二行前劣后优昔人妄以佗境界事注当观知足以自事远离注安稳之处今时讲师犹将传授能说所听冥然莫知毁法诳人不畏来报悲夫。

  △二释三种差别二初总示二别释今初。

  复次有三种差别示现知足不知足故。

  次释差别总示中三种别者即下处事法也。

  △二别释三(如文)。

  一者于何等何等处受用差别故二者于何等何等事受用差别故三者于何等何等法中无自利有自佗利差别故如经知足之人虽卧地上如是等如经应知。

  别释中初何等处者即经虽卧地上犹为安乐虽处天堂亦不称意故二何等事者即如经虽富而贫虽贫而富故三何等法者如经常为五欲所牵为佗怜愍故无自利者为欲牵也有自他利者自既知足怜愍于他故文中一一双牒何等者示现差别义故。

  △三远离功德三初标章二举经三释义今初。

  次说第三大人远离功德。

  △二举经。

  经曰汝等比丘若求寂静无为安乐当离愦闹独处闲居静处之人帝释诸天所共敬重是故当舍己众佗众空闲独处思灭苦本若乐众者则受众恼譬如大树众鸟集之则有枯折之患世间缚着没于众苦譬如老象溺泥不能自出是为远离。

  △三释义二初分门二随释今初。

  论曰第三大人远离功德于中三门摄义应知一者自性远离门体出故二者修习远离门方便出故三者受用诸见门常缚故。

  第三功德分门中自性远离者谓心体本净无我我所故云体出修习远离者智慧观察舍弃故云方便出受用诸见即计我我所故云常缚初示空理二明修舍三出过患。

  △二随释三初自性远离门二修习远离门三受用诸见门初中二初总标二别释今初。

  自性远离门者示现四种对治。

  △二别释四(如文)。

  一者我相执着障对治如经汝等比丘若求寂静无为安乐故于中寂静者示法无我空无为者无相空故安乐者无取愿空故二者我所障五众乱起无次第故此障对治如经愦闹故三者彼二无相障此障对治如经独处闲居故四者无为首功德障以其无可重法故此障对治如经静处人帝释诸天所共敬重故。

  初自性门别释中初示我执经以三空治之亦名三解脱门寂静是空法无我者五蕴等法本无有我众生妄计但有虚执知执虚妄即见我空无为对无相我体既空即无有相不见体相宁有取舍须用三空共破一我二中五众即五阴译语不同阴是覆义众即聚义经云五众之生灭是也色心粉扰故云乱起前破我执既显我空此治我所知五众法缘生无性方离愦闹(有将五众作徒众释者几许误哉)三中彼二无相即我我所二皆空寂妄计喧动故云障也独处治我所闲居治我执四中无为首功德即上二空不了为障故无可重出离空法诸天所敬帝释具云释迦因陀罗此云能主能为天主故居须弥山顶欲界第二天非独帝释诸天皆尔如上并约心观以释在事则离喧居静约法则破障证空然浊恶凡愚我人壮盛未穷空理宜求静缘佛话经云比丘在聚落身口精勤诸佛皆忧比丘在山息事安卧诸佛皆喜是知道虽无在行必从缘故大小两乘皆称静处远尘离染息俗归真自昔诸师率多罔胃乃谓此段唯诫初心又谓喧静一如岂须用此斯皆不知分量谤佛违经翻矜鄙俗常谈特背殷勤严诫塞三乘路开四趣门引误来蒙为害非小勉之。

  △二修习远离门。

  修习远门者远离我我所不复集生故如经是故当舍己众佗众故方便慧成就如法而住故如经空闲独处故善择智成就远离起因故如经思灭苦本故。

  次修习门中远离我我所者经中己众即我佗众即我所此用空法破二障也(旧云自佗弟子者非)方便慧成者已离二障也如法住者住空寂也善择智成者释经思字即思慧也远离起因者释灭苦本即修慧也此之二障能生诸苦故云苦本。

  △三受用诸见门三初明起障二明生见三喻沉溺今初。

  受用诸见门者乐集我我所生起自佗心相恼故如经若乐众者则受众恼故。

  三诸见门中初科乐集我我所者释经上句谓不舍己佗二众此即生见根本也生起自佗等者释经下句谓分别彼我是非胜负心境互劳坚执滋广不能自安即所起之见也。

  △二明生见。

  诸见集生生已自害大树相似法故如经譬如大树众鸟集之则有枯折之患故。

  次科诸见谓边邪我法六十二见等能伤正慧故云自害树譬自心鸟喻诸见枯折譬自害。

  △三喻沉溺。

  复示无出离相烦恼业生故老象溺泥相似法故如经世间缚着没于众苦譬如老象溺泥不能自出是为远离故。

  三中烦恼业生释经世间缚着如老象也业必招果故云没于众苦如溺泥也(此一段经注解疏记全乖论意不足标破)。

  △四不疲倦功德三初标章二举经三释义今初。

  次说第四大人不疲倦功德。

  △二举经。

  经曰汝等比丘若勤精进则事无难者是故汝等当勤精进譬如小水常流则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数数懈废譬如钻火未热而息虽欲得火火难可得是名精进。

  △三释义二初释精进二释懈怠初中二初明益二劝修三喻显今初。

  论曰是中不疲倦者示现不同外道精进故于一切法一切行善趣故成就不退转故如经汝等比丘若勤精进则事无难者故。

  第四功德释精进中初科不同外道者邪行精进无所获故一切法即所学法门一切行即所修对治凡论为道无出此二精进能入故云善趣此即因也成就不退即约果也经中事字即是因果善趣能成谓无难也。

  △二劝修。

  以能成就不退须修习长养故如经是故汝等当勤精进故。

  次科蹑上因果发下劝进须修习者不虚弃故释经当字长养者不可废故释经勤字。

  △三喻显。

  复以譬喻显示不休息精进成就有力故如经譬如小水常流则能穿石故。

  三中不休息如水常流有力如能穿石。

  △二释懈怠。

  次说懈怠过不能常精进念处退失不成就心慧故依譬喻显示应知如经若行者之心数数懈废如是等故。

  次懈怠中念处谓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或可凡所受法三学八正等随所修行皆名念处言退失者释经数数废也钻本取火一势乃得未热而息喻念处退火难可得喻不成心慧。

  △五不忘念功德三初标章二举经三释义今初。

  次说第五大人不忘念功德。

  △二举经。

  经曰汝等比丘求善知识求善护助无如不忘念若有不忘念者诸烦恼贼则不能入是故汝等常当摄念在心若失念者则失诸功德若念力坚强虽入五欲贼中不为所害譬如着铠入阵则无所畏是名不忘念。

  △三释义二初总示二列释今初。

  论曰第五大人不忘念功德者示现是一切行上首故能破无始重怨故。

  第五功德总示中不忘念谓摄散归一常守不失纵随境起常自知觉故示现等者标示下文如释可见。

  △二列释四初显行胜二明遮恶三示劝修四明成多功德今初。

  于中一切行者略说三种一者求闻法行如经汝等比丘求善知识故二者内善思惟行如经求善护故三者如法修行如经求善助故复示此等行中为首为胜故如经无如不忘念故。

  列释中初科略说三者即闻思修摄尽余行初求知识对闻法者从师闻故善护对思惟者不忘失故善助对修行者以资成故此云三行亦名三慧行据作为慧取明了复下推胜明不忘念出过三行故为首约次第为胜据功强。

  △二明遮恶。

  能遮无始重怨不害三种善根故如经若有不忘念者诸烦恼贼则不能入故烦恼者示心相中惑乱故贼者从外集生过故。

  二中无始重怨即烦恼贼三善根即无贪等善根力强怨不能害故云能入也下文牒释烦恼是惑故云心中贼即喻业故云外集。

  △三示劝修。

  复示劝修令初后念成就示现遮无始终心故如经是故汝等常当摄念在心故无始终故失念成就多过故如经若失念者则失诸功德故。

  三中初念处成就者谓未临事前释经常摄南山云先严净识托对五尘是也(有作四念处中初念处非)无始心有二一者曩劫流浪沓然无穷二者即今妄缘瞥尔不觉文令摄心乃当现起摄念在心念从心起还摄归心使无驰散无始终矣谓不摄者不知起灭故无始终即忘念也成就多过谓烦恼贼害三善即失功德也。

  △四明成多功德。

  又成就多功德随顺世间门集诸行故如经若念力坚强虽入五欲贼中不为所害故念力强故勇健无畏入阵相似法故如经譬如着铠入阵则无所畏是名不忘念故。

  四中随顺世间门谓入?化物游涉尘事也(有本作出世间门者非)集诸行者谓习行方便饶益众生也由有念力故入五欲不为害也念力下释喻铠即是甲喻念力也陈谓军陈喻五欲也。

  △六禅定功德三初标章二举经三释义今初。

  次说第六大人禅定功德。

  △二举经。

  经曰汝等比丘若摄心者心则在定故能知世间生灭法相是故汝等常当精勤修习诸定若得定者心则不散譬如惜水之家善治提塘行者亦尔为智慧水故善修禅定令不漏失是名为定。

  △三释义三初示定法二明治障三显成就今初。

  论曰大人禅定功德者谓八种禅定等因摄念生故如经汝等比丘若摄心者心则在定故云何摄心能生禅定示现摄遍所行处心行对治缘故次及中软取事心行对治缘故此二种缘处对治成时则近禅定故禅定成就有方便果用如经心在定故能知世间生灭法相故。

  第六功德定法中初通示禅是梵言此翻为弃弃五盖等恶故(从灭恶翻)或翻功德丛林(从生善翻)或翻思惟修(从行翻也)华梵两标故云禅定八种谓四禅四空从色无色天以为名数皆为厌下忻上次第增胜故有八矣论云八种禅定则知禅定二名互通或云四禅八定则禅局而定通准法界次第云四禅四空则二名并局学者知之初色界四天定名为四禅而名根本禅者以神通观慧诸禅三昧悉从四禅中生三界胜定无复过此三乘行人善巧照了则因此定发真无漏外道无智慧入此定时不坏色身直灭其心入无想定谓为涅槃是为邪倒无色四天定名为四空行人厌色如牢狱乐出色笼故修此定体无形色故总名空一空处定(灭色缘空与虚空相应故)二识处定(虚空无边缘多定破舍空缘识与识法相应破)三无所有处定(三世之识无边缘多定破舍识依无所有法)四非有想非无想定(厌无所有处如痴有想处如痈疮故舍无所有处乐缘非有无想法故也)凡夫外道亦得此定谓证涅槃断一切想言非有想佛弟子如实知有细想依四阴而住故云非无想邪正得失合而立名须知二定凡外通修今经所劝并谓发真出离生死升沉自异如上可知因摄念生者蹑前段也云何下牒释遍所行处心即分别见也中软取事心即贪爱也一切烦恼根本不出见爱见是坚执爱即柔软故云中软此二种心无非粗散并用数息对治即发禅定故云近也禅定成就者定成是果慧发是果上方便之用故能洞知一切法相智者云既得禅定心无所依泯然凝寂一心在定犹如明镜不动净水无波湛然而照万法像现是也。

  △二明治障二初通示二别释今初。

  又懈怠无修习方便障故如经是故汝等常当精勤修习诸定故。

  次明治障通示中由无方便故多懈怠禅定不成即是障碍所以经中劝勤修习诸定即上八种。

  △二别释。

  是中懈怠有三种一者不安稳懈怠二者无味懈怠三者不知恐怖懈怠云何修一一对治示现精进修习节量食卧及调阿那波那故精勤修习觉知诸定有通慧功德及尽苦源故大希有事故精进修习观察生老病死苦及四恶趣苦我未能离故是三障对治故。

  别释中初列障云何下明治初二句总徴示下随释初治不安稳由不善调心故起懈怠节量食卧是调身阿那波那是调息并为入定方便天台云欲界粗散非数不治故须调息是入定之要阿那云入息波那云出息亦云安那般那音小异耳安般守意经云安之言生般之言灭即出入息也凡欲修者先当摄心谛想于息(有声曰风结滞曰气出入不尽曰喘无声不滞出入俱尽曰息)或数出息或数入息随宜无在但从一至十中无间杂即是法成或忘或散还从一数则粗乱静息心禅停住末世驰散正当修习如南山净心诫观天台法界次第广之须者自寻不能烦引也次治无味由不知功胜故生懈怠通谓神通慧即智慧尽苦源即解脱具上三种故大希有三治不知恐怖由不观诸苦故生懈怠四相是现苦四趣是来苦修罗报胜或在善趣然同鬼类故列恶中我未离者示可怖故是下一句通结可知。

  △三显成就。

  复修习功德成就无所对治故如经若得定者心则不散故又以譬喻示善修功德上上增长故如经应知。

  三中言成就者释得定也无对治者释心不散也又下释譬喻经中初二句举喻行者下合法善修功德谓定成也上上增长谓智慧不漏失也。

  △七智慧功德三初标章二举经三释义今初。

  次说第七大人智慧功德。

  △二举经。

  经曰汝等比丘若有智慧则无贪着常自省察不令有失是则于我法中能得解脱若不尔者既非道人又非白衣无所名也实智慧者则是度老病死海坚牢船也亦是无明黑暗大明灯也一切病者之良药也伐烦恼树之利斧也是故汝等当以闻思修慧而自增益若人有智慧之照虽无天眼而是明见之人也是为智慧。

  △三释义五初治障二明益三明过四叹德五显功今初。

  论曰是中智慧功德者于真实义处障及世间事处障能远离故如经汝等比丘若有智慧则无贪着故于一切时常修心慧故以其难得故如经常自省察不令有失故。

  第七功德初治障中文列二障释经贪着真实义处障即迷理惑世间事障即迷事惑初即烦恼障二即所知障由此二障无非贪著有智省察故能远离释经无字于下释劝修常修难得配经二句可知。

  △二明益。

  复示难得能得于第一义处远离故如经是则于我法中能得解脱故。

  二中第一义处小大须分小则真空涅槃大乃常住妙理唯佛能示故云我法虽是胜法执则成障且夫用药治镜垢尽则药不须留乘筏渡河到岸则筏无所用因言体道得意忘言虽第一义亦须远离故云得脱祗此远离亦复须离随言妄计知复何穷然前列二障初细后粗今此但明于细得脱则后粗障不言可鉴。

  △三明过。

  复示非自性慧不入出世及世间中故非施设故如经若不尔者既非道人又非白衣无所名也故。

  三中非自性慧者谓无上心慧即经云若不尔者不入出世非道人故不入世间非白衣故非施设者无所名故言于二中皆无所用略教经云弃舍俗间诸快乐事(非白衣也)沙门义利复不修习(非道人也)佛藏鸟鼠义亦同之。

  △四叹德。

  又以四种譬喻显示四种功德闻思修证故如经应知言实智慧者示实能对治故于四种功德中第四功德自利益最胜义故。

  四中初点前四譬显下释后法合在文明显令自合之故云应知闻法悟解得出生死如船渡海思惟观察能破无明如灯照暗修行除业如药治病证理断惑如斧伐树海喻苦道病喻业道黑暗与树喻烦恼道即用四法对破三道经中言慧论云证者能所互彰于义弥显言下点示初示前标实能治者行非虚故于下释后结而自增益一句前三是因次第增深后一是果故信最胜即增益义也。

  △五显功。

  又四种修学功德于分内处而有觉照故如经若人有智慧之照虽无天眼而是明见人也是为智慧故。

  五中分内处谓凡夫地释下虽肉眼也照觉即心慧慧不由眼故能明见。

  △八毕竟功德三初标示二举经三释义今初。

  已说长养方便功德次说大人成就毕竟功德。

  第八功德标示中初句结前总上七种并是方便为趣果故次下标后唯此第八成就果相离戏论故即戒序云已入于涅槃诸戏永灭尽是也。

  △二举经。

  经曰汝等比丘若种种戏论其心则乱虽复出家犹未得脱是故比丘当急舍离乱心戏论若汝欲得寂灭乐者唯当速灭戏论之患是名不戏论。

  △三释义二初治障二劝修今初。

  论曰大人成就毕竟功德者示现自性远离非对治法故四种差别智障法分别可分别故如经汝等比丘若种种戏论其心则乱故修道智非自性故如经虽复出家犹未得脱故。

  治障中自性远离者谓理体寂灭离诸名言非作为所得故云非对治法须知一切教门无非方便若起执诤通归戏论谓执己非佗浮词异论同於戏剧故云戏论四种差别一空二有三两亦四双非并是妄计故名四执能障正道故是知障释经种种也分别是能执可分别是所执释经心乱也修道智非自性者道智明静离戏乱故释经未得脱也。

  △二劝修三初总标二随释三结示今初。

  余者二句劝修速离成就无戏论故。

  △二随释二初有对治二无对治今初。

  一者有对相远离有彼彼功德相故如经是故比丘当急舍离乱心戏论故。

  次科有对相中彼彼功德相谓由舍戏论破障入证故。

  △二无对相。

  二者无对相远离无彼彼功德相故如经若汝欲得寂灭乐者唯当速灭戏论之患故。

  次无对中上劝急舍犹存功德之相故有所对此劝速灭复遣有相之心而趣空寂故无所对。

  △三结示。

  示现行成就体性异故如经是名不戏论故。

  结示中成就即上二种远离破障显理故云体性异也已上八种前五是禅定方便六是正修七由定发慧七种并因八即是果。

  △四显示毕竟甚深功德分三初标章二举经三释义今初。

  已说成就出世间大人功德分次说显示毕竟甚深功德分。

  大段第四甚深功德标章中结前标后可知。

  △二举经。

  经曰汝等比丘于诸功德常当一心舍诸放逸如离怨贼大悲世尊所说利益皆已究竟汝等但当勤而行之若于山间若空泽中若在树下闲处静室念所受法勿令忘失常当自勉精进修之无为空死后致有悔我如良医知病说药服与不服非医咎也又如善导示人善道闻之不行非导过也。

  △三释义二初总分二别释今初。

  论曰显示毕竟甚深功德者有二种毕竟显示二种甚深功德故一者如来分别说法毕竟功德显示非分别说法甚深功德常说故二者修行菩萨修世间功德毕竟显示余者甚深功德常修故此二种修行功德如上一一种中各修二种功德应知。

  总分中初总标二种毕竟者教主常说弟子常修皆究竟故随一种中显示甚深故亦有二一下别列初中分别说法即上世出世等示非等者诸法寂灭离意言分别应机故说机差故别推说由机虽别非别既非分别故不碍常说也二中世间功德即前第二分余者甚深即第三分出世功德此下通结此二种者即世出世间如上一一者即前二分诸段行法每一段中皆具常说常修故云各修二种也。

  △二别释二初略示二广说初中二初菩萨常修二如来常说今初。

  是中常修功德者第一义心修故如经汝等比丘于诸功德常当一心故远离一心相似相违行如怨故如经舍诸放逸如离怨贼故。

  略示中初明常修第一义心谓称理心经文上二句劝修下二句劝舍故云远离等相似行即痴无记兀尔无觉似理心故相违行即贪瞋有记随境起恶违理心故释经诸放逸也如怨者能害慧命是可离故。

  △二如来常说。

  无限齐大悲常利益限齐毕竟故如经大悲世尊所说利益皆已究竟故。

  次明常说无限齐者横遍生境竖穷无际故限齐毕竟者一期始终机尽化息故。

  △二广说二初菩萨常修功德二如来常说功德初中二初总举二别释今初。

  次复广说常修功德有七种修相。

  次广说中常修有七前五示修相后二明警䇿。

  △二别释七(如文)。

  一者云何修示现常勤行故如经汝等但当勤而行之故二者于何处修示无事处故如经若于山间若空泽中若在树下间处静室故三者何所修示修真实无二念法故如经念所受法故四者何故修修令现前故如经勿令忘失故五者以何方便修如经常当自勉精进修之故六者于相似法处苏息远离上上心故如经无为空死故七者于晚时自知余悔不及事故如经后致有悔故。

  一示修门二明修处经列五种上三局兰若下二通喧静空泽即水畔三明修法观诸法空故云真实或随所学大小乘观法无非真实皆须系心一境故无二念四明勤修意五明修之方便六中相似法即取空死者以譬己故苏谓苏省息谓止息观佗徒死而省己息恶对治极重放逸之心故云远离上上也七中晚时自知者或约衰老或取将终有余悔者言其甚也老则力衰死则时促虽悔无济故云不及事也。

  △二如来常说功德二初牒释二点示今初。

  次广说如来分别说法功德毕竟示现二种毕竟相一者说化法毕竟相应无余故如经我如良医知病说药服与不服非医咎也故二者与念毕竟度法相应无余故如经又如善导示人善道闻之不行非导过也故。

  次常说中初说化法者即前世出世法指过垂范故云化法二与念毕竟度法者即化法中诸对治门破障入道故云度法说法拟病故如良医说观示道故如善导两云相应谓不差机两云无余谓皆尽理言善导者谓引路之人亦名导师。

  △二点示。

  是中服与不服等示现如来于二种毕竟中无过失故不负众生世间法故。

  次科服不服等等取闻之不行无过失即契理不负众生即契机随宜说法依世假名故云世法。

  △五显示入证决定分三初标章二举经三释义今初。

  次说显示入证决定分。

  △二举经。

  经曰汝等若于苦等四谛有所疑者可疾问之无得怀疑不求决也尔时世尊如是三唱人无问者所以者何众无疑故时阿㝹楼驮观察众心而白佛言世尊月可令热日可令冷佛说四谛不可令异佛说苦谛实苦不可令乐集真是因更无异因苦若灭者即是因灭因灭故果灭灭苦之道实是真道更无余道世尊是诸比丘于四谛中决定无疑。

  △三释义二初总分二别释今初。

  论曰入证决定者示现于所证法中成就决定无所疑故是中有三门摄义示现决定无疑一者方便显发门二者满足成就门三者分别说门。

  第五总分中所证法即四谛。

  △二别释三初方便显发门二满足成就门三分别说门初中二初释四谛二释有疑今初。

  方便显发门者示现于诸实法处显发故以彼法是修行者当观察及依之起行故如经汝等若于苦等四谛故。

  别释初门方便显发谓如来敕问引生彼答故初科初叙显发处诸实法者即四谛也以下示显发意。

  △二释有疑二初通释二别释今初。

  于四谛中有作无作法示现有疑无疑分齐故如经有所疑者可疾问之无得怀疑不求决也故。

  次科通释中有作谓苦集道谛无作即灭谛有疑无疑分齐即下三位入证差别。

  △二别释二初劝疾问二诫勿疑今初。

  疾问者示二种将毕竟故如向己说二种毕竟事故。

  别释中初文二种毕竟指上广说中化法度法也。

  △二诫勿疑。

  无得怀疑者于见无作谛处及修行有作谛处彼二相违处皆不得疑故。

  次科无作谛即见道初果破见显理故云无作及修有作即修道二三两果断思进位故云有作(旧云有作属内凡者非)彼二相违即无学道二惑永尽无复见修故云相违。

  △二满足成就门。

  满足成就门者有三种示现一者示现法轮满足成就三转实法故如经尔时世尊如是三唱故二者示现证法满足成就故如经人无问者故三者示现断疑功德满足成就故如经所以者何众无疑故。

  第二门满足有三初法轮满者以四谛法三转方周今此三徴即同三转言实法者实即谛义证法满者人既无问即彰法无所遗断疑满者众既无疑即显断无不尽。

  △三分别说门二初总释二别释今初。

  分别说门者示现彼众上首知大众心行成就决定复了知所证实义故分别说彼彼事答如来故如经时阿㝹楼驮观察众心如是等故。

  第三门初科上首即阿㝹楼驮知众心行者谓鉴机也了知所证者即达教也彼彼即下所答不出机教阿㝹楼驮阿字平呼䭾唐佐反亦云阿那律阿泥楼豆音讹转耳此翻无贫亦名无灭亦名如意昔施辟支佛一食九十一劫往来人天常受福乐故云无贫于今不息故云无灭所愿皆得故云如意约缘就报随义释之。

  △二别释三初释总诰二释别相三通结今初。

  日月冷热者示于四谛中违顺观行不可异故。

  别释中初科日月冷热者谓日冷月热即举世间无变异法反况四谛一一定实以显如来称实说违顺观行者违即苦集是知断故顺即道灭是修证故。

  △二释别相。

  实苦不可令乐者以佛说故苦乐各实不变异故更无异因者示苦灭各自因故复示灭道同是自性观故。

  次科三节初中两果以佛说者圣无妄故苦乐各实者世出世果体性异故经文合云灭谛实乐不可令苦而言实者示谛义故更无下次释二因苦灭各自因者自即从也经云集真是因更无异因(此示苦果自集因也)苦若灭者即是因灭因灭故果灭(此示灭果自道因也三学八正倾尽集因故云因灭不受后有故是果灭)复示下三别释灭道同自性观者修证皆是无漏智故经云灭苦之道实是真道更无余道。

  △三通结。

  决定者苦乐因果入行决定故无疑者无异无余义故。

  三中初释决定入行谓修证也次释无疑无异谓不可易无余义谓无佗说。

  △六分别未入上上证为断疑分三初标分二举经三释义今初。

  已说显示入证决定分次说分别未入上上证为断疑分。

  第六标分中结前标后此分复有三段未入上上证即初段也为断疑者即后二段也。

  △二举经。

  经曰于此众中所作未办者见佛灭度当有悲感若有初入法者闻佛所说即皆得度譬如夜见电光即得见道若所作已办已度苦海者但作是念世尊灭度一何疾哉。

  △三释义三初示未入上上法二为断彼疑三重说无常相初中二初总示二别释今初。

  论曰分别未入上上证者有三种分别显示未入上上法故。

  初段总示中言上上证谓大乘佛果也下云上上法者以不达法故未入证也小乘五位一外凡二内凡三见道四修道五无学道今断圣疑故云三种。

  △二别释三初修分二见分三无学道今初。

  一者于有作谛修分时中未入上上法故如经于此众中若有所作未办者见佛灭度当有悲感故。

  别释中初即修道二三两果爱惑未尽故有悲感。

  △二见分。

  二者于无作谛见道时中速决定故示现不同修分法故去上上法转远故如经若有初入法者闻佛所说即皆得度故复以譬喻示现见道速决定义应知如经譬如夜见电光即得见故。

  次科见道即初果速决定者释经得度也示现下简异不同修分者谓有悲无悲二三两果将邻极圣而患未至所以悲感若论初果理合同悲但喜其初入望后未至经家不叙意在于此论云去上上转远正出经意经云初入即是内凡闻法始证论云见道时中速决者乃据入证判位浅深喻中电光谓阴阳激耀夜暗喻惑见光喻闻法见道喻证理见惑顿破故云即也。

  △三无学道。

  三者于彼二相违无功用无学道中于上上法境界有微细疑故复有异义于自地中见佛速灭故如经若所作已办已度苦海者但作是念世尊灭度一何疾哉故。

  三中即无学反上见修故曰相违二惑已断行无所施故云无功用理解已圆故云无学此释已办已度也上上法境界即下常住法门住持不灭义微细疑者嗟佛速灭不知常故简异下凡粗障故云微细复有异义者上明见佛乃约佗境此约自地者无学证灭见佛涅槃谓同己证不知示化故嗟速灭(有本作佛速灭多一佛字)问所以无学尚有疑者答且就小宗理证虽同事容明昧故迦叶结集偏拣无疑解脱之人方堪预数则知余圣有疑明矣若望大教二乘之人但破见思得出三界分段生死而不知无明宛在三界之外变易未亡二乘谓之习气菩萨则为正使故涅槃经云声闻缘觉有烦恼习气谓如来毕竟涅槃论云细疑正符习气问所以三位修道在初者答理据修道有悲初后无悲所以不约行位次第论贴经文名义自别然上科解释无得怀疑论家自举即从次第引前证此于理自明诸家疏记不体此意有将修分总内凡三果或偏对内凡违经反论误之甚矣古记问曰四果无悲何故迦业从耆阇来至荼毗所亦有衰泣之事耶答实行则无权行则有况饮光已经开显知常获记示有哀慕引悟群盲若准三卷涅槃经云未得道者见佛涅槃宛转于地已得道者悲号啼泣据未得道即是两凡准已得道者语通四圣问何故今经不列两凡复拣初后两果其意何耶答彼经但明哀慕故通叙圣凡此经欲决疑怀故别彰深浅况方便权乘随机异见但存益物不必尽穷。

  △二为断彼疑三初标章二举经三释义今初。

  次说为断彼彼疑故。

  次断疑中标章云彼彼或约能疑人或约所疑法。

  △二举经。

  经曰阿㝹楼驮虽说此语众中皆悉了达四圣谛义世尊欲令此诸大众皆得坚固以大悲心复为众说汝等比丘勿怀悲恼若我住世一劫会亦当灭会而不离终不可得自利利人法皆具足若我久住更无所益应可度者若天上人间皆悉已度其未度者皆亦已作得度因缘自今已后我诸弟子展转行之则是如来法身常在而不灭也。

  △三释义二初标示二正释今初。

  论曰是中断疑者断彼胜分疑故。

  释中标云断胜分疑者以前三位自地无疑疑上上法故云胜分。

  △二正释二初释大众已证二明如来断疑今初。

  于自地中先所成就故如经阿㝹楼驮虽说此语众中皆悉了达四圣谛义故。

  释中初科自地即本小乘先成就者如上三位所证分齐四圣谛者从果为言。

  △二明如来断疑二初明说意二示说相今初。

  复令上上成就于彼所得究竟不退故是如来悲心淳至故不护上上法故如经世尊欲令此诸大众皆得坚固以大悲心复为众说故。

  次科说意中上上成就者今生大乘信也所得不退者令知方便道也释经欲令坚固也四分律沓婆已证无学知非坚固遂回心向大即知大乘是坚固法悲心淳至淳谓平等至谓深切不护谓于法无吝释经大悲复说。

  △二示说相三初有为有灭二法门常住三住持不坏今初。

  云何说说有为功德自佗俱灭故自佗者说听差别故如经汝等比丘勿怀悲恼若我住世一劫会亦当灭会而不离终不可得故。

  次说相中初科说听者说即教主听即徒众释经会字谓师徒聚会有聚必散诸有为法一切皆尔今见佛灭何足疑乎。

  △二法门常住二初通示二别释今初。

  复说法门常住不灭故如经自利利人法皆具足故。

  二中初科法门常住即上上法经中二利具足且是通标下文自释。

  △二别释二初教主利佗二群机自利今初。

  又说佗利事毕竟无复所作故如经若我久住更无所益故。

  别释初文久住无益即彰化事究竟故。

  △二群机自利二初明已度二明未度今初。

  又说于彼彼众中自利事毕竟无复所作故如经应可度者若天上人间皆悉已度故。

  次科已度中彼彼众者通指一化根器不同天上人间举处摄机无不尽故。

  △二明未度。

  又说未修习者依不灭法门能作得度因缘故如经其未度者皆亦已作得度因缘故复有异义于上上法中未得度者依常住法门度故。

  未度中二释初云未修习者即是未度且据下凡未入道者不灭法门此即通指大小乘教为因缘也后出异义谓小乘圣人未免生死皆为未度故以大乘常住法门为度因缘即涅槃中谈常显性开示二乘作佛所谓唯一佛乘得灭度是也。

  △三住持不坏。

  又说住持不坏功德于中有二种一者于因分中住持不坏常修故不断修故如经自今已后我诸弟子展转行之故二者于果分中住持不坏常显故如经则是如来法身常在而不灭也故此二种住持不坏功德示现上上法能断疑应知。

  三中三节初总示一下别释因分是机缘常修不断即展转义果分是教主常显有二义一约行人常修不断所修之法即佛法身常住不灭五百问云我不灭度半月一来即其证也二约本证法身常住不灭即经云于阿僧祇劫常在灵鹫山又其证也则知佛身本无生灭为众生故示生灭耳即法华云我今非实灭度而便唱言我当灭度所以者何薄德之人若见如来常在不灭便起憍恣厌怠不生难遭之想恭敬之心是故如来以方便说耳大云经云如来世尊方便涅槃非毕竟灭或问如来何时当毕竟灭大迦叶言假使一切众生乃至蚊蚁悉得菩提如来尔时乃当涅槃等此下通结此章三段决了权乘显示实道名上上法小圣未达故此断之诸师疏钞解释此分极多错谬讲学有识勿执旧迷。

  △三重说无常相三初标章二举经三释义今初。

  次重说有为功德无常相故。

  △二举经。

  经曰是故当知世皆无常会必有离勿怀忧恼世相如是当勤精进早求解脱以智慧明灭诸痴暗世实危脆无牢强者我今得灭如除恶病此是应舍罪恶之物假名为身没在老病生死大海何有智者得除灭之如杀怨贼而不欢喜。

  △三释义四初明无常相二示无我观三证成可患四唯智能灭今初。

  论曰是中何故重说有为功德无常相者示现于此处劝修世间生厌离行故于有为相中得解脱故如经是故当知世皆无常乃至早求解脱故。

  三重说中初科有为功德前章已明不当重说故先徴之示现下出意前但决疑此劝厌离故云于此处等良以断疑已竟将事归真欲使精勤令观世相世间是所厌行即能厌此释是故当知下五句于有为得脱释当勤下二句。

  △二示无我观。

  又示无我如实观成就能灭我我所见根本故如经以智慧明灭诸痴暗故阴等诸法皆不实故如经世实危脆无牢强者故。

  二中如实观即我空智由我我所能生诸见故为根本阴等诸法即经世字谓五阴世间皆不实者即法空智。

  △三证成可患。

  又示如来是度世大师证成可信故如经我今得灭如除恶病故。

  三中言证成者如来已度是可信故。

  △四唯智能灭。

  又说毕竟可厌患相唯智能灭故示现劝修智灭对故得无对法现前故如经此是罪恶之物如是等故。

  四中毕竟可厌患释经初五句罪恶物者业惑所依也假名已下即苦报也苦道深广故喻大海唯智下释后四句劝修智灭对者释上二句智为能灭即上二空智对即所灭即上三道无对法现前者释后二句杀怨贼者喻上智对未杀有对已杀无对此喻无学惑尽果圆安住空寂故也。

  △七离种种自性清净无我分三初标章二举经三释义今初。

  次说离种种自性清净无我分。

  第七标章二句即下两门。

  △二举经。

  经曰汝等比丘常当一心勤求出道一切世间动不动法皆是败坏不安之相汝等且止勿得复语时将欲过我欲灭度是我最后之所教诲。

  △三释义二初种种自性二清净无我初中三初释一心二释勤求三释败坏今初。

  论曰是中种种自性者于五阴法中作种种见患故妄想自性障故此障对治如经汝等比丘常当一心故。

  种种自性中初科五阴法者即所计也种种见患者谓于五阴广生分别即能执也此见患体是妄想能障自心故云自性障由差别妄见故以一心治之。

  △二释勤求。

  复以一心如实慧难可得故如经勤求出道故。

  次科如实慧即上一心了达空智是出离道以其难得故劝勤求。

  △三释败坏。

  又示除如实慧所有相对法悉无常故示现名相等法应知如经一切世间动不动法皆是败坏不安之相故于中动不动者谓三界相静乱差别故。

  三中除实慧者唯此空智非无常故相对法即世间有为皆有待对因缘生灭故悉无常名相等者即上五阴一一法中名相差别动即欲界散业不动即上二界定业故云静乱差别(有将依正色心分者不看论故)然此三界静乱等法还即五阴前多妄想由不了无常此示一心故特彰败坏。

  △二清净无我二初释且止二释教诲今初。

  清净无我者示现于甚深寂灭法中寂灭故如经汝等且止如是等故且止勿语者劝示三业无动故是寂灭无我相应器故。

  次清净无我中初文清净无我即指空理所谓甚深寂灭法也清净对下止三业也无我对下我欲灭也于中寂灭所谓入涅槃也且止是身勿语是口义兼于意三业无动堪证寂灭故云相应器也问如来入灭那欢弟子止三业耶答佛无生灭方便示现意使群徒相承修证故也时欲过者即当中夜表二种中道如序中说。

  △二释教诲。

  最后教诲者正显遗教义故是遗教义于住持法中胜以其遗教故。

  二中遗教名义题中已引住持胜者正为未来故以其遗教者显胜所以窃详经末似阙结文已见序中故此不序宜引是时中夜寂然无声二句接之则始终理顺恐忘前文故重示按南山感通传迦叶结集阿难升座先诵此经是时大菩萨等闻皆悲泣不能自胜又律中若说戒日无能诵戒者当如布萨法诵遗教经又准坛经登坛受戒首诵此经受已出坛复须再诵故知此典正被今时凡预五门宜专诵习寻言得解如说而修岂唯䇿进心神仰使住持佛化谛观慈训尘劫难逢深念圣恩碎身奚报敢效书树题石刺血剥皮竭力传通尽诚弘赞萤烛聊增于日月尘露少益于海山誓与群伦共严净报。

  遗教经论住法记(终)

No. 845-C

  古云化制互陈戒定齐举莫大乎遗教经焉推徴解释开诱行业莫深于马鸣论矣疏理义趣决择章句莫明于大智记也谁不遵奉然所行世科与记不接经论言亘两端起尽易惑余染指之次系科于文前入记于论间终成一帙聊助捡阅之费功兼校雠古本订正乌焉遂命剞劂氏传诸不朽云尔。

  旹天和癸亥二月望雒北沙门伯英祖泰谨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