卍新续藏第 45 册 No. 0764 起信论续疏

No. 764-A 大乘起信论续疏自序

  大雄氏现相人中。虽说无量法门。若统其归趣。唯是一心。若汇其流派。则有三宗。曰法相。曰破相。曰法性而已。言法相者。谓依生灭八识。建五位。开百法。立三性。分二我。行必资于渐满。惑必期乎渐断。果必立乎三祇。故有六度可修。有无明可克。有菩提可证。其于教也为渐。此法相之大旨也。

  言破相者。谓依寂灭一心。直显真性。不说法相。一切所有。唯是妄想。一切法界。唯是绝言。五法三自性俱空。八识二无我悉遣。诃教劝离。毁相泯心。生心即妄。不生即佛。无六度可修。无无明可克。无菩提可证。其于教也无顿。此破相之大旨也。

  若夫法性者。统依寂灭一心。而有六粗三细。故开真如门以显空诸所有。立生灭门以明实诸所无。虽真如廓尔。而果报不失。虽惑业纷纶。而法性不动。即性即相。即空即有。即妄即真。其于教也为顿悟渐修。此法性之大旨也。

  故宗法相者。谓真如不变。不许随缘。但说万法皆从识变。而事事俱有。其獘也流而为常。为执着宗。

  破相者。谓缘生之法。不入法性。故说三界唯是一心。而法法皆空。其獘也流而为断。为莽荡宗。

  法性者。谓真如不变。随缘而能成一切法。故无法法俱空之獘。由真如随缘不变。而能泯一切法。故无事事俱有之偏。此则空有迭彰。执荡双遣。故知即万法以显有者为妙有。离万法以显空者为真空。不即不离以显中者。即真空以显妙有。故虽空而不空。即妙有以显真空。故虽有而不有。然前之二宗。虽建立不同。各有妙旨。而马鸣总以一心九识统之。若鼎之三足。伊之三点。不纵不横。不离不即。实与楞严一心三观之旨。并行不悖。此马鸣一论。尤为圆通无碍。独出无对者也。

  是论之作。菩萨有释。贤首有疏。永明主此论而作宗镜。故集宗镜中互相发明者作续疏。言续疏者。是续贤首之疏。以显不外贤首。亦不尽贤首也。其中以有法立总别三量为一论提纲。智者即量以通论。则不唯了法性一宗。并可了法相破相二宗也已。

No. 764-B 大乘起信论主马鸣菩萨略传

  马鸣大士者。波罗奈国人也。昔为毗舍利国王。以其国有一类裸人。如马裸露。王遂运神通。分身为蚕以衣之。后生中印土。马人感恋悲鸣。故号马鸣。亦名功胜。以有作无作诸功德。最为殊胜。故名焉。时十一祖富那夜奢尊者至其国。有一长者来趣法会。祖谓众曰。汝等识此来者耶。佛记圣者马鸣绍吾法者也。于是马鸣致礼。问曰。我欲识佛。何者即是。祖曰。汝欲识佛。不识者是。彼曰。佛既不识。焉知是乎。祖曰。既不识佛。焉知不是。曰。此是锯义。祖曰。彼是木义。祖问锯义者何。曰。与师平出。鸣却问木义者何。祖曰。汝被我解。马鸣豁然省悟。遂求剃度。祖谓众曰。如来悬记灭度后六百年。马鸣当于波罗奈国摧伏外道。度人无量。遂得付法。后于华氏国转妙法轮。显诸神力。降伏魔事。时有外道索师论义。集王大臣及四众。俱会论场。师曰。汝义以何为宗。曰。凡有言说。我皆能破。师乃指国王曰。当今国王康宁。大王长寿。请汝破之。外道屈服。后造甘蔗论十万偈。复集百部大乘经义以造斯论。可谓于群药中。但取阿陀之妙。向众宝内。唯探如意之珠。举一蔽诸。以本摄末矣。

  大乘起信论主马鸣大士略传(终)(详在大士本传)

  No. 764

  大乘起信论续疏卷上

  马鸣菩萨 造

  梁三藏法师 译

  月氏国婆首那王子译语沙门智

  明杂华林释 通润 述疏

  大乘二字。是指无名无相不灭不生灵明绝待之心体言也。以此心周遍含容。故曰大。运载一切。故曰乘。

  若据文论义。大以法言。以此法具有体。相。用。三大故。乘以人言。以此法是诸佛菩萨所乘故。

  若据义论文。则大乘二字。人法皆通。如有人发大心。修大因。证大果。此人则为大乘人。此法则名大乘法。由所乘之法大。故能乘之人亦称大也。起信者。谓此大乘法。一切众生平等具足。由无信力。故不肯乘。道亦不载。所以长沦苦海。没溺邪河。今论中发明此义。欲人起正信而乘此大法也。上四字是所诠。论是能诠。谓审明二本详定指归。令初心人易信易入。故曰论也。问云。初心学人。信此大乘。有何胜力。答。若正解圆明。决定信入。有超劫之功。获成圣之力。虽居生死。常入涅槃。恒处尘劳。不离净界。现具肉眼而开慧眼之光明。匪易凡心。便同佛心之知见。

  如太子具真王之相。迦陵超众鸟之音。将师子筋为琴弦。余音断响。以善见药而治病。众患潜消。若那罗箭之功。势穿铁鼓。似金刚锤之力。拟碎金山。则烦恼尘劳。不待断而自灭。菩提妙果。勿假修而自成。乃至等冤亲。和诤论。齐凡圣。泯自他。一去来。印同异。融延促。混中边。世出世法。不可说不可说之力。无能过者。佛藏经云。譬如有人。嚼须弥山。飞行虚空。石筏渡海。负四天下。及须弥山。蚊脚为梯。登至梵宫。劫尽烧时。一唾劫火顿灭。一吹世界顿成。以藕丝悬须弥山手接四天下雨。虽则如是。亦未为难。如来所说无相无为无生无灭一味大乘平等法相。令人信解。是则为难。

  以发此心者。能翻一切尘劳门。成八万四千三昧门故。乃至云。此心是大中大。上中上。圆中圆。满中满。真中真。实中实。不可思议中不可思议。才肯信入。如师子奋迅。威猛最雄。象王蹴蹋。势力无等。故欲入此门者。非信力不能。是故此论标大乘起信也。

  归命尽十方。最胜业遍知。色无碍自在。救世大悲者。

  及彼身体相。法性真如海。

  无量功德藏。如实修行等。

  为欲令众生。除疑舍邪执。起大乘正信。佛种不断故。

  将欲造论。故先致敬三宝。陈造论之由。首四句。皈命佛宝。即报化佛也。众圣不能及。故曰最。能超一切圣。故曰胜。业。谓三轮业用。即不思议业也。遍知。是意业最胜。色无碍自在。是身业最胜。救世。是口业最胜。如来无意。以众生之意为意。故能遍知。如来无身。以众生之身为身。故得色无碍自在。如来无语。随众生根器说法而有语。故能救世。此最胜三业。皆是如来同体大悲所成。悉随众生心之所现。故总曰大悲也。者字结德属人。

  及彼下二句。归命法宝。及彼者。牒指报化二佛也。身体相者。盖指报化二身之体相为法身。即以法身为法宝。所谓法性身。真如体也。法性者。即诸法自性。真如者。不妄不变之称。由深广无涯。故以海喻。佛之所以为佛。僧之所以为僧。皆藉此法。故下文云。一切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萨皆乘此法到如来地故。

  无量二句。是归命僧宝。谓法性海中。具足无量功德。入初地时。得证此性。从性起修。行如实行。名如宝修行。等者。等诸地也。以三贤位依法熏习。未证法身。不名如实故。有以无量功德藏一句属上文者。若据后译云。无边德藏僧。勤求正觉者。则属下句为顺。

  为欲下。出造论之由。由众生不信真如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而妄生异计。又不知如来藏是善不善因。而横起邪思。故论中先示正义者。令其除疑也。对治邪执者。令其舍执也。分别发趣道相者。令其起信根而乘大法也。有正信。乘大法。方能绍隆三宝慧命不绝故。

  论曰。有法(心)。能(功能)起摩诃衍信根。是故应说。

  此一论纲宗也。有法者。即本有法。若据下文。双含二义。一是体本法。即一体摩诃衍法。常恒不变。不假修成。属真如门。

  二是自本法。即自体自相自用摩诃衍法。迷觉觉迷。悉由熏习。属阿赖耶。由诸众生。既不知真如为清净觉。又不知黎耶为迷悟关。妄起邪执别生异端。故论主先标有法二字为宗本。次将有法于立义分中总立量云。众生心是有法。显示摩诃衍义是宗。因云。真如生灭互相摄故。同喻如金庄严具。又于真如门别立量云。真如是有法。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是宗。因云。不生不灭故。同喻如虚空。又于生灭门别立量云。阿黎耶识是有法。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是宗。因云非一非异故。同喻如微尘瓦器。立此总别三比量为一论之纲。要人先向己躬下顿悟真如。次于生灭门中渐修渐证故。摩诃衍。此翻大乘。以是二门。皆是大根器人所修法故。信者。即五根之一也。信有三种。一信实有。谓于诸法实事理中。深信忍故。二信有德。谓于三宝真净德中。深信乐故。三信有能。谓于一切世出世善法。深信有力。能得能成。起希望故。有此信根。方能得入。

  昔严阳尊者问赵州云。一物不将来时如何。州云。放下着。阳曰。一物不将来。放下个甚么。州云。恁么则担取去。阳大悟。此从真如有法上起信根者。

  罗山问岩头云。起灭不停时如何。头曰。咄。是谁起灭。罗山大悟。此从黎耶有法上起信根者。

  故宗镜云。佛祖正宗。则真唯识。才有信处。皆可为人。如华严经以信为手。如人有手。至于宝所。随意采取。若当无手。空无所获。如是入佛法者。有信心手。随意采取道法之宝。若无信心。空无所得。有此利益。故造此论。

  说有五分。云何为五。一者因缘分(因同)。二者立义分(略标大义)。三者解释分(广释令人生解)。四者修行信心分(依解起行)。五者劝修利益分(辩法不修如贫人数他宝故劝)。

  因缘分。出造论之所由。立义分。立此论之大义。解释分。析立义之隐微。修行信心分。为信未满者。修习信心故。劝修利益分。劝人进修必获利益故。

  若当例经之三分。初一是序分。次三是正宗分。后一是流通分也。

  初说因缘分。问曰。有何因缘而造此论。答曰。是因缘有八种。云何为八。一者(大事)因缘总相。所谓为令众生离一切苦。得究竟乐。非求世间名利恭敬故。

  造论因缘。有总有别。言总者。统言造论之所由。别者。别显此论之所为。苦有三苦。八苦。及二死苦。乐有人天。二乘。及寂灭乐。今言离一切苦。是离分段变易二死苦也。今言得究竟乐。是得无上菩提及大涅槃乐也。

  二者为欲解释如来根本之义。令诸众生正解不谬故。

  根本有二。一真如。是菩提涅槃根本。二无明。是三细六粗根本。今但言如来根本者。欲人向无明根本边入如来根本故。下文云。其旨趣者。无非离念归于真如是也。正解。即胜解。于决定境。印持为性。不可引转为业。五别境之一也。有正信可起正解。故前云正信。而此复言正解也。有此正解。则见理不谬。亦能正人之谬。故此当下文显示正义。对治邪执也。

  三者为令善根成熟众生。于摩诃衍法。堪任不退信故。

  成熟者。谓熟处已生。生处已熟。堪任者。谓担当此事。永无退失。故下文云。所谓依不定聚众生。有熏习善根力故。信业果报。能起十善。厌生死苦。欲求无上菩提。修行信心。经一万劫。信心成就。入正定聚。毕竟不退。即住如来种中。名信成就。此当分别发趣道相也。

  四者为令善根微少众生。修习信心故。

  信心虽发。而现惑未除。心志不定。日用寻常为惑所转。未能纯一。故云善根微少。信未满足。未能担荷大法。故令修习信心。下文云。若有众生善根微少。久远已来。烦恼深厚。虽值于佛。或起人天二乘种子。设求大乘。根则不定。遇恶因缘。即便退失。堕二乘地。故说修行信心分。

  五者为示方便。消恶业障。善护其心。远离痴慢。出邪网故。

  虽发信心。而为恶业所障。魔鬼所侵。若不能守护即受群邪。未得谓得。自生痴慢。故示方便。令护持信心不退失故。故下文云。若人虽修行信心。以有重障。或为魔鬼病苦所恼。或为世务牵缠。应当勇猛精进。礼佛。忏悔。劝请。随喜。回向菩提。常不休息。得免诸障。善根增长。故曰为示方便。善护其心。或修三昧。为彼诸魔现形惑乱。当令观察。勿堕邪网。故曰远离痴慢出邪网也。此当下品修。

  六者为示修习止观。对治凡夫二乘心过故。

  信心虽发。若无止观对治。则堕凡夫及二乘地。故令修习止观。下文云。若修止者。对治凡夫住着世间。能舍二乘怯弱之见。若修观者。对治二乘不起大悲狭劣心过。远离凡夫不修善根。此当中品修。

  七者为示专念(一心观佛)方便(净土)。生于佛前。必定不退信心故。

  此以专心念佛摄护信心。令不退失也。下文云。众生初学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自谓不能值佛。亲承供养。惧谓信心难可成就。意欲退者。谓以念佛因缘。随顺得生他方佛土。以常摄护信心。终无有退。此当上品修。

  已上三种。皆是修习信心方便。

  八者为示利益劝修行故。

  有如是等因缘。所以造论。

  由劝修䇿发。成前诸行故。此当劝修利益分。

  有如下。结前八种为造论之由也。

  门曰。修多罗中具有此法。何须重说答曰。修多罗中虽有此法。以众生根行不等。受解缘别(领纳于心生慧为解)。所谓如来在世。众生利根(指菩萨言)。能说之人(指如来)。色心业胜。圆音一演(指口业)。异类等解。则不须论。若如来灭后。或有众生能以自力广闻而取解者。或有众生亦能以自力少闻而多解者。或有众生无自心力。因(览教)于广论而得解者。自有众生复以广论文多为烦。心乐总持。少文(文约)而摄多义能取解者。如是此论(指起信论)。为欲总摄如来广大深法无边义故。应说此论。已说因缘分。

  此设难通妨也。难曰。如上所说八种因缘。如来契经。皆已道过。何故复造斯论。答。由诸众生根器心行。利钝不同。故领受解会。或经或论。其缘亦别。若如来在世。师胜资强。故圆音一演。即异类众生。一触耳根。随机解悟。当尔之时。既有契经。又何须论。若夫如来灭后。说者既无圆音。听者不能等解。若此契经。不立大义。不加详释。恐中下之机。终无解入。所以契经之后复有论文。是则经有经功。论有论益。随时设教。各有所宜。非无谓也。言自力广闻而取解者。是自有识见。复乐广寻经义。采取多闻。以资性识者。自力少闻而多解者。亦是自有心力。欲略寻经义。即知其要者。无自心力因广论得解者。是水母元无眼。求食须赖鰕者。复以广论为繁。乐总持者。是畏繁好简。欲得一而得一切者。如是下。正显此论正为最后一等机设也。言广大法者。是暗指真如。深法者。是暗指黎耶。无边义者。是暗指二门之义。下文云。一者法。二者义是也。已说因缘分结也。

  次说立义分(大乘宗本)。摩诃衍者。总说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法(本论体)。二者义(体相用)。

  此即将前有法以立摩诃衍义。法谓轨则。指一心言。以一心为万形轨则故。义谓宗趣。指三大言。以一心法具有三大为宗趣故。所谓能立门也。昔南阳忠国师与紫璘供奉论义。奉曰。请师立义。某甲破。师曰。立义竟。奉曰。是甚么义。师曰。果然不见。非公境界。故知未开口时。立义已竟。才说有法。已是葛藤遍地。况复刀刀。只为婆心不觉多口。

  所言法者(不出于心)。谓众生心。是心则摄(真如随缘)一切世间(三细六粗)出世间(本如二觉)法。

  法身流转于六道。名曰众生。故以众生心为有法也。是心则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者。此释心之所以名法也。心之一字。是包真妄言。谓此心能总摄一切真如门清净法。又总摄一切生灭门中染污法。由包真包妄。故总摄二门。大经云。心如工画师。画出诸形像。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古德云。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性德。总在心原。是故一心能摄万法也。宗镜问云。诸佛方便教门。皆依众生根起。根既不等。法乃尘沙。何故唯立一心以为宗旨。答。此一心法。理事圆备。是大悲父。般若母。法宝藏。万行原。以一切法界诸佛菩萨缘觉声闻。及一切众生。皆同此心。诸佛已觉。众生不知。今为未知者方便直指。以本具故。以应得故。是以若了自心。顿成佛慧。可谓合百川为一水。抟众香为一丸。融镮钏为一金。变酥酪为一味。故经云。若不了自心。云何知佛慧。是以向外别求。从他妄学者。喻如钻冰觅火。压沙出油。欲求济用。徒劳功力。若能谛了自心。不妄外求者。如从木出火。从麻出油。不坏正因。速得成办。故立一心以为宗旨。

  依于此心。显示摩诃衍义。何以故。是心真如相。即示摩诃衍体(当体大乘种)故。是心生灭因缘相。能示摩诃衍自体相用故。

  此明依一心法建立二种摩诃衍门也。难云。众生心法。既包真妄。通染净。大乘是诸佛菩萨所乘真净法。岂诸佛菩萨所乘者亦通染妄耶。答。大乘虽是真净。要在众生妄染中显。以众生心法。具有染净二分故。今立众生心中一分常恒不变者。名真如相。此真如者。即是大乘清净法体。又立众生心中一分染净因缘熏习者。名生灭相。此生灭者。复能显示自体。自相。自用故。故知大乘法本非妄染。今随妄染熏习。故即妄染以显示也。问。何故真如门中云即示。生灭门中云能示。答。言即示者。以真如相全体即是大乘。若离真如。别无大乘之体。故曰即示也。言能示者。谓此真如体中。具足无边相用。此相用者。不离众生日用生灭。故即在此灭边。复能显示真如自体相用。故云能示也。古德云。欲识诸佛师。向无明心内荐取。欲识万物不凋性。向万物迁变处荐取是也。问。何故依真如门所趣入之摩诃衍法。唯立体名。依生灭门所趣入之摩诃衍法。立自名。答。真如是泯相显性门。不与万法为侣。不与诸尘作对。由无他相。亦无自相。以自他不立。故独示其体。他者。谓一切不善法。自者。谓一切清净法也。生灭是揽理成事门。其体全依真如。其相用者。实由真如自体具足。但是为他染法所覆。不能显示。然要破他。方能显自。故曰能示自体。自相。自用也。立量可知。故大经云。唯心佛亦尔。唯佛众生然。心佛与众生。是三无差别。古德云。具足凡夫法。凡夫不知。具足圣人法。圣人不会。凡夫若知。即是圣人。圣人若会。即是凡夫。正此义也。问。一心开真如生灭二门。有何所以。答。一心起大乘之信。二门破邪见之执。约真如门。信妙理决定。约生灭门。信业用不亡。可谓理事圆融。真俗无碍。

  释摩诃衍论云。心真如门有十种名。一者名为如来藏门。无杂乱故。二者名为不二平等门。无差别故。三者名为一道清净门。无异岐故。四者名为不起不动门。离作业故。五者名为无断无缚门。无治障故。六者名为无去无来门。无上下故。七者名为出世间门。无四相故。八者名为寂灭门。无向往故。九者名为大总相门。无别相故。十者名为真如门。无虚伪故。如是十名。总摄一切诸佛法藏平等义理法门名字。生灭门有十种名。一者名为藏识门。摄持一切染净法故。二者名为如来藏门。覆藏如来法身故。三者名为多相多异门。染净之法过恒沙故。四者名为起动门。相续作业故。五者名为有断有缚门。有治障故。六者名为有去有来门。有上下故。七者名为世间门。四相俱转故。八者名为流转还灭门。具足生死涅槃故。九者名为相待俱成门。无自成法故。十者名为生灭门。表无常相故。如是十名。总摄一切法藏种种差别法门名字。故知总立一心。别含多义。真如门内。无自无他。生灭门中。有善有恶。随缘开合虽异。约性一理无差。如上十门。义味方足。又开则无量无边之义为宗。合则二门一心之法为要。二门之义。容万义而不乱。无边之义。同一心而混融。是以开合自在。立破无碍。开而不繁。合而不狭。立而无得。破而无失。是为马鸣之妙术。起信之宗体也。

  所言义者。则有三种。云何为三一者体大(真如)。谓一切(凡夫圣人)(诸)法。真如(全遍)平等。不增减故。二者相(真如所现为相)大。谓如来藏。具足无量性功德故。三者用大(根化身妙用不可思议故为用大)。能生一切世间(五戒人天善因)出世间(六度梵行成佛善因)善因果故(以上显用字大意)。一切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萨皆乘此法到如来地故。已说立义分(文不可不立义观立义又不可不解释)。

  此释摩诃衍义也。

  言体大者。谓众生心体。与四圣六凡。平等无二。名曰真如。此真如性。遍一切处。即局在众生黎耶窟中。其体未尝不大也。

  相大者。谓众生心。具有如来智慧德相。名如来藏。此藏不空。具摄无量性德不少剩故。虽为无明业相所䨱。其相未尝不大也。

  用大者。谓众生心具大作用。随其作用。皆能出生世间出世间善因善果。故虽在生死业用。而用未尝不大也。

  然二乘凡夫。具此大体。背之而不知。有此大相。遗之而不顾。有此大用。弃之而不用。

  唯诸佛。乘此而坐道场。唯菩萨。乘此而登觉岸。由此一心具是三义。故立一心之义名大乘也。

  次说解释分。解释有三种。云何为三。一者显示正义(指上言义大乘法义)。二者对治邪执。三者分别发趣道相。

  前分略示其源。此分广疏其派。故曰解释。

  显示正义者。是能立门。对治邪执者。是能破门。分别发趣道相者。是进修门。既明邪正。不涉枝岐。方进修故。

  显示正义者。依一心法。有二种门。云何为二。一者心真如门。二者心生灭门。是二种门。皆各总摄一切法。此义云何。以是二门。不相离故。

  此总释立义分一心中真如生灭二种义也。

  心真如门者。谓本住性。非染非净。非生非灭。不动不转。平等一味。性无差别。此以清净觉地为根本。

  心生灭门者。谓熏习性。随熏转变。成于染净。染净虽成。性恒不变。只由不动。能成染净。是故不动。亦在动中。此以发业无明为根本。

  问。此真妄二心。以何为心。以何为体。以何为相。答。真如以灵知寂照为心。不空无住为体。实相为相。妄心以六尘缘影为心。无性为体。思虑为相。是二种门。皆各总摄一切法者。谓真如门。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生灭门亦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难云。真如是不变门。何故摄世间法。生灭是随缘门。何故亦摄出世间法。答。以是二门不相离故。以真。有不变随缘义。妄。有体空成事义。由真不变。故妄体空。为真如门。由真随缘。故妄成事。为生灭门。以生灭即真如。故经说众生本来涅槃常寂灭相。以真如即生灭。故经说法身流转于六道名曰众生。既知一心具此二门。故于此中具彰二相。问。真如生灭各摄诸法。未知摄义为同为异。答。生灭门中名为该摄。真如门中名为融摄。该摄故染净俱有。融摄故染净俱亡。俱亡故一味不分。俱有故历然差别。

  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所谓心性(真如法体)不生不灭。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是故一切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究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依义立名)。以一切言说。假名无实。但随妄念。不可得故。

  此别释真如常恒不变门也。立量可知。言此真如即是华严一法界大总相缘起法门体。此一法门。举体全是不生灭。亦举体全作生灭。故禅原集云。谓一切圣凡根本。悉是一法界心。性觉宝光。各各圆满。本不名诸佛。亦不名众生。只以此心灵妙自在。不守自性。随迷悟之缘。成圣凡之事。故曰真如。楞严名为性一切心。圆觉名为大陀罗尼。是也。难云。现见诸法。各各差别。何得却言是一法界。答。宗镜云。一切诸法。原是一法。实无二相。因生妄念。遂见差别。且如现见青白物时。物本自虚。不言我青我白。皆是眼识自性任运分别。与同时意识计度分别为青为白。以意辩为色。以言说为青。皆是意言自妄安置。且如六尘性钝。体不自立。名不自呼。悉无自性。皆是意言。故曰。万法本闲。而人自闹。是以有心起处。万境皆有。空心起处。万境皆空。空不自空。因心故空。有不自有。因心故有。既非有非空。则唯识唯心。若无于心。万法安寄。先德亦云。一切诸法。本自不言色。亦不言空。亦不言是非垢净。但人自虚妄计着。作种种解会。起若干知见。生若干爱畏。若了诸法不自生。皆从自己一念颠倒而有。知心与境。本不相到。当处解脱。当处寂灭。当处道场。故知一切法从本已来。下口不得。故离言说相。安名不得。故离名字相。着意不得。故离心缘相。性各满足。故毕竟平等。各住本位。故无有变异。本无造作。故不可破坏。更无二法。故唯是一心。即此一心。是一法界。故名真如。以一切法唯是意言。但有假名。都无实义。不可得故。故大珠云。世间一切生灭法。无有一法不归如。宗镜问云。何谓真心。何谓妄念。答。妄念者。从能所生。因分别起。发浮根之暂用。成对境之妄知。若离前尘。此心无体。因境起照。境灭照亡。随念生尘。念空尘谢。若将此影事而为佛事。既为虚妄之因。只成断灭之果。真心者。湛然寂照。不从境生。含虚任缘。未尝作意。明明不昧。了了常知。舒之无踪。卷之无迹。如澄潭莹野。明镜悬空。万像森罗。豁然虚鉴。不出不入。非有非无。斯则千圣冥归。万灵交会。信之者彻大道之原。体之者成常住之德。诸佛同证此心。名成正觉。亦名天真佛。法性佛。法身佛。如如佛。名虽种种。总是此心之别号也。

  言真如者亦无有相。谓言说之极。因言遣言。此真如体。无有可遣(所遣者名相耳)。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无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当知一切法。不可说(离言)。不可念(绝虑)。故名为真如。

  难云。真心绝朕。理出有无。既曰真如。岂非堕名字言说相乎。答。一心之门。微妙难究。知解罕穷。分别不及。名为真如。不过借言遣言。非谓真如寔堕言说名字相也。问。既一切言说皆可遣。而真如之名独不可遣乎。答。然真如之名可遣。而真如之体寔不可遣。以一切法皆是一真。无余剩故。问。既不可遣。则真如之体定可立乎。答。亦不可立。以一切法皆同一如。不欠少故。当知一切法。取不得。舍不得。拟议不得。近傍不得。不可名目。强名真如。故玄沙云。如如向上。没可安排。恰似?炉。不藏蚊蚋。此理本来平坦。何用刬除。道不强为。建立乖真。若到这里。纤毫不受。措意则差。便是千圣出头来。也安他一字不得。

  问曰。若如是义者。诸众生等。云何随顺。而能得入。答曰。若知一切法。虽说无有能说可说。虽念无有能念可念。是名随顺。若离于念。名为得入。

  难曰。既真如法不落言诠。不堕思惟。诸众生等。如何着力。方能随顺。如何用心。方能得入。答。若知一切法。本不可说。不可念。则无处着力。亦无处用心。若就日用开口动舌说一切法处。而反观能说法者。本无一字可说。又就日用东攀西缘念一切法处。而反观能念法者。本无一念可着。如此着力。如此用心。则不随顺于物。而能随顺真如矣。然虽如是。尚存窠臼。犹未忘缘。未能得入。以现前犹存少物故。若工夫挨拶到无可用心处。一念缘起无生时。便能得入。浑身住在真如门中矣。故宗镜云。若入此门。则佛法皆平等显现。不用记一字。念尽一切经。不用解一法。会尽无边义。不用说一字。常转正法轮。不用举一步。遍参法界友。何者。若记得。是想边际。若解得。落意根中。若说得。是辩才门。若参得。堕外道地。并不中自己地。此中不收。如手撮虚空。徒劳心力。所以道。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存之一一皆空。亡之处处咸有。第一不得于一机一境上守文作解。实无定法如来可说。此法门中不论此事。但知自心即休。不更思前虑后。

  昔长庆初参灵云。问。如何是佛法大意。云云。驴事未去。马事到来。师如是参究二十年。坐破七个蒲团。不明此事。一日卷帘。忽然大悟。乃有颂曰。也大差也大差。卷起帘来见天下。有人问我解何宗。拈起拂子劈口打。如长庆七破蒲团时。便是随顺。卷帘时。便是得入也。问云。入此门时。有何功德。答。真心自体证入之时。非言所诠。湛如无际之虚空。莹若圆明之净镜。毁赞不及。义理难追。以功德过患二门绝对待故。故经云。心处无在。无在之心。唯是一心。一心之体。本来寂灭。不可以有无处所穷其迹。不可以识智诠量指其体。唯有入者。只在心知。如捣万种香为丸。爇一尘而具足众气。似入大海水中浴。掬微滴而已用百川。执砾而尽成真金。揽草而无非妙药。空器悉盈甘露之味。满室唯闻檐卜之香。众义同归。千途兢入。若论一心性起功德。无尽无边。若以有量之心。赞无为之德。任尽神力。一毫难述。以信入之人。悉皆现证。即凡即圣。感应非虚。坚信不移。法空之虚声自息。明诚可验。灵润之野焰俄消。岂假神通。心魔顿绝。匪?他术。识火自消。除不肖人。不明斯旨。

  复次真如者。依言说分别有二种义。云何为二。一者如实空。以能究竟显实故。二者如实不空。以有自体。具足无漏性功德故。

  此释立义分中真如相之相字。以空不空。是真如之相故。言如实空者。以如来藏。空无妄染。不立一法故。如寔不空者。以如来藏。万德皆备。不舍一法故。

  所言空者。从本已来。一切染法不相应故。谓离一切法差别之相。以无虚妄心念故。当知真如自性。非有相。非无相。非非有相。非非无相。非有无俱相。非一相。非异相。非非一相。非非异相。非一异俱相。乃至总说。依一切众生以有妄心。念念分别。皆不相应。故说为空。若离妄心。实无可空故。

  此释真如空相也。一切染法不相应者。谓一切染法不与真如相应。故曰空也。差别相。即有无一异等言说相也。虚忘心。即分别相也。此二染法。即遍计执也。谓真如虽在语言分别中。而真如寔不与语言分别相应。即语言分别。未尝染污真如也。喻如太清。虽为云雾点染。而太清实不与云雾相应。即云雾点染初未尝污太清也。当知真如是离念境界。不可以有无思。不可以一异说。若定有有无。遮彼有无。有俱非句。今有即无。何有非有。今无即有。何有非无。故双非亦寂。若有无有二。可名俱有。今有即无。则有外无无可与有俱。今无即有。则无外无有可与无俱。故俱有亦不得立。故古德云。离言说者。不可以言谈。离心缘者。不可以心度。实谓心言路绝。唯证相应耳。且夫言说者。从觉观生。是共相和合而起。分别者。因意识生。由计度比量而起。以要言之。皆由不觉。名相随生。若无不觉之心。一切诸法。悉无自相可说。故知说有。是增益谤。说无。是减损谤。说非有非无。是相违谤。说亦有亦无。是戏论谤。有无既尔。一异亦然。四句既离。百非自遣。古德云。般若如大火聚。四面不可入。又云。若有一法。不名法身。若无一法。不名法身。若剩一法。不名法身。若欠一法。不名法身。若于法法上求空。便于门门中解脱。故曰太末虫。处处能缘。独不能缘于火聚。众生心。处处能缘。独不能缘于般若。今对妄染是无。故说为空。非离妄心外。实有可空也。

  所言不空者。已显法体空无妄故。即是真心常恒不变。净法满足。则名不空。亦无有相可取。以离念境界。唯证相应故。

  此释真如不空相也。如本有檀德。今为悭贪。本有尸德。今随五欲等。是以即妄之空。藏不空之万德。由妄染既除。真心独露。净法满足。故曰不空。所谓垢尽明现也。故经云。知妄本自真。见佛则清净。先德云。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即是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问。上云真如离相。一切皆空。若净法满足。亦应有相可取。何得言离一切相。答。虽有净法。寔无可取。以此净法。是智色不空之性。是离念境界。唯亲证者始得相应。向人吐露不得。岂分别心所可取哉。故先德云。顾此法是众生之本原。诸佛之所证。超一切理。离一切相。不可以言语分别有无推求而得。但心心相即。印印相契。便自证知。光明受用而已。故宗镜云。如群盲眼开。分别照境。验其真体。终不摸其爪牙。见乳正色。岂在谈其鹄雪。实见月人。终不观指。亲到家者。自息问程。唯证相应。不俟言说。又云。但了妄念无生。即是真如不动。此不动外。更无毫厘法可得。

  心生灭者。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所谓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为阿黎耶识。

  此别释生灭随缘熏染门也。立量可知。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者。正显生灭妄心。本无有体。是依不生不灭如来藏性而起。故说生灭依如来藏。此即如来藏为可依。生灭为能依也。生灭心。即指最初生相无明也。不生不灭。即真如也。良由如来藏性。寔本真净。但为最初不觉。忽起动心。遂转此如来藏。名为识藏。更无别体。故楞伽云。如来藏为无始虚伪恶习所熏。名为藏识是也。此阿黎耶识。即藏识也。具三藏义。谓能藏。所藏。我爱执藏也。言能藏者。是能持义。犹如库藏。能藏一切宝贝等物故。言所藏者。是所依义。犹如库藏。是宝贝等物所依故。执藏者。坚守不舍。犹如金银库藏为人坚守故。由斯真妄。非一非异。和合一处。则真如不独。生灭有依。故能不变随缘。随缘不变。可凡可圣。可智可愚。为龙蛇混杂之乡。作凡圣同居之地。迷者迷此。悟者悟此。圣从此出。凡从此入。是知转愚成智。革凡成圣。要在此门着力。打破此门。便能闯入真如门矣。问。既一心具有真如生灭二义。不相舍离。何故真如门中不兼生灭。生灭门中必兼真如。答。此有深义。余尝于此会得周易阴阳奇偶之义。今借此发明。干阳为奇。坤阴为偶。夫干阳者。即真如光明藏也。坤阴者。即无明也。然奇不藉偶而成奇。而偶实藉奇而成偶。盖孤阳不生。及其随缘而与阴为偶。则变化出而万物生矣。故乾卦内外三爻皆奇。坤卦内外三爻皆偶也。此真如门如干奇。此生灭门如坤偶。盖真如不待生灭成真如。而生灭必待真如成生灭。由真如本无生灭。一随缘与生灭为偶。则三细六粗。变化百出。故在真如门。则独行无侣。在生灭门。则真妄和合。故知此门为凡圣交错之地。一入真如。尽成觉体矣。故楞伽云。如来藏者名阿赖耶。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如大海水。常无断绝。又密严经云。如来清净藏。世间阿赖耶。如金与指镮。展转无差别。此言赖耶体即如来藏。与妄染合。名阿赖耶。更无别体。以真如不守自性。变识之时。此八识体即是真如随缘之义。亦可众生迷故。成阿赖耶。如来悟故。成如来藏。如金随工匠缘成时。转作指镮。如指镮随炉火缘坏时。却复为金。成坏展转。但是一金。更无差则。问。此法性宗与法相宗。如何辩别。答。法相多说事相。法性唯谈理性。如法相宗。离八识无眼等诸识。若法性宗。离如来藏无八识。又法性宗中。以第一义心。随缘成有。即为能作。所有心境。皆通所作。以不思议熏不思议变。是现识因故。若法相宗。第一义心。但是所迷。非是能作。有三能变。谓异熟思量。及了别境识。又云。法相无体。是法性宗。法性有体。是法相宗。今此是约法性圆教以明正量。若法相宗。一向说有真有妄。若破相宗。一向说非真非妄。皆着一边。俱可思议。今不染而染。则不变随缘。染而不染。则随缘不变。斯乃不思议之宗趣。非情识之可知。然则分宗辩相事则两分若性相相成。理归一义。

  此识有二种义(真如有二一不变义二随缘义)。能摄一切法。生一切法。云何为二。一者觉义。二者不觉义。

  前立众生心为有法。通摄二门。此以阿黎耶识为有法。别开觉不觉二义。若在觉义边。则生一切净法。摄一切染法。若在不觉义边。则生一切染法。摄一切净法。故曰摄一切法。生一切法也。此中觉即是悟。不觉即是迷。以此门能成能坏故。成则顿成天真之佛。坏则坏灭诸功德门。故永嘉云。是以禅门了却心。顿入无生慈忍力。又曰。损法财。灭功德。莫不由斯心意识。迷悟关头。正在此处。故分二义也。昔有僧问云庵禅师。如何是无明住地。即是诸佛不动智。适有童子扫地。庵唤云。童子。童子回首。庵云。此便是如来不动智。又问童子。如何是汝佛性。童子惘然。庵曰。此便是住地无明。故知或悟或迷。不离当处。

  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显出缠相)。依此法身。说名本觉。何以故。本觉义者。对始觉义说。以始觉者即同本觉。始觉义者。依本觉故而有不觉。依不觉故说有始觉。

  此释觉义。以心体离念为觉。则知动念是迷。以离念则遍。则知动念即隔。以离念为法界一相。则知动念为十法界差别相。以离念为如来。则知动念为众生。以离念为平等。则知动念为不平等。以离念为法身。则知动念为业识身矣。是故一切众生皆依妄念。故谓之迷。若了妄念无有根本。非内非外亦非中间。三世推求。悉不可得。便是智体。由此智体。便证如来平等法身。即此法身。即是众生本来面目。亦名清净觉地。亦名本觉。问。既曰本觉。原是本有。即不觉时亦未曾失。何故必待亲见。始名本觉。答。此虽本有。但一向为无明所覆。由不知故。不名本觉。今以自觉圣智照破无明。识得此物本来旧有。不是新成。故名本觉。此本觉义。是对始觉言也。问。本觉理有。始觉修生。此二觉心。是同是异。答。本觉始觉本非二物。由自觉智。照惑无本。即是智体。照体无自。即是证如。非有智外如为智所证。亦无如外智能证于如。是故本觉因始觉而得名。始觉因本觉而立号。非有异也。故大经云。如因日光照。还见于日轮。以佛智慧光。见佛所行道。以依本觉而有不觉。由不觉故。复以圣智照破不觉而合本觉。故名始觉。故知始本合一。名究竟觉。不然。但名相似随分觉也。昔忠国师问紫璘供奉云。佛是何义。答。是觉义。师曰。曾迷否。奉曰。不曾迷。师曰。用觉作么。故知对迷说觉。若无迷亦无觉也。问。始本二觉。摄何等法。答。本觉所摄。即大智慧光明义等。始觉所摄。即三明八解乃至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等。又云。净法之体属本觉。净法之用属始觉。问。本觉与真如何别。答。本觉之名对始觉义说。故在生灭门中收。非真如门。殆至染缘既尽。始本不殊。平等绝言。即真如相矣。此中大意。明依本觉而有不觉。因不觉故而成始觉。如因地而倒。因方故迷。又因地而起。因方故悟。故直见者。如开藏取宝。剖蚌得珠。光发襟怀。影含法界。如经颂云。如人获宝藏。永离贫穷苦。菩萨得佛法。离垢心清净。或不悟者。自生障碍。

  又以觉心源故。名究竟觉。不觉心源故。非究竟觉。

  上以本始合一觉。此以究竟不究竟分二觉也。以登峰造极。无可进步处。名究竟觉。以路途之乐。未到家者。名相似随分。总名不究竟觉。心源。是指心之初起说。即生相无明也。

  此义云何。如凡夫人觉知前念起恶故。能止后念。令其不起。虽复名觉。即是不觉故。

  问。究竟不究竟。约人约法。其义云何。如凡下。初显断灭相无明。即起业相。是在信位。非究竟觉也。谓未入初信已前。不信真如是安身立命处。不信三宝是归依处。不知恶因。不识恶果。广造恶业。今既创发信心。觉知前念所造恶业。定招果报。遂修十善。能止后来恶念更不续生。此当灭六粗中起业相也。然但止后来恶念不生。未能止其不着善相。故虽名觉。犹然与不觉同。以未能伏惑故也。

  如二乘观智。初发意菩萨等。觉于念异。念无异相。以舍粗分别执著相故。名相似觉。

  二。显断异相无明。是相似觉。非究竟觉也。二乘观智。即人空观也。初发意。即三贤位。此位菩萨虽未同二乘遍证人空。然于人空实得自在。故与二乘同论也。异相无明。即六粗中执取相计名字相也。谓此无明。迷前染净违顺二境。更起六识人我见爱。执种种差别名。计种种差别相。故名异相。今此菩萨。既觉种种异名异相。皆因妄念而有差别。故舍此异念。而令此念不作异相也。以伏分别我法二执。空名义自性差别。能舍分别事识现行。故曰粗。然现行虽伏。种子犹在。依稀仿佛。见道不真。正如梦中将觉未觉。朦朦胧胧。名相似觉。故唯识云。现前立少物。为是唯识性。以有所得故。非真住唯识。

  如法身菩萨等。觉于念住。念无住相。以离分别粗念相故。名随分觉。

  三。显断住相无明。是随分觉。亦非究竟觉也。住相有四。由无明力。不觉动相。即是不动。转成能见。名曰转相。由无明力。依前能见。不了无相。遂令境界妄现。名现相。由无明力。迷前自心所现之境。妄起分别染净之相。名智相。由无明力。不了前所分别空无所有。复更起念相续不断。名相续相。此位菩萨。次第觉知四种无明。执着妄法。故初地觉相续相。二地至七地觉智相。八地觉现相。九地觉转相。由常觉不住。故曰觉于念住。念无住相。前伏分别现行。故曰舍。此断分别种子。故曰离也。以初地虽断分别法执。证一分平等法身。尚有俱生法执。故从二地乃至九地。随己分量。分断分证。名随分觉。

  如菩萨地尽。满足方便。一念相应。觉心初起。心无初相。以远离微细念故。得见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觉(佛果)。是故修多罗说。若有众生能观无念者。则为向佛智故。

  四。显断生相无明。名究竟觉也。由无明力。不觉心起。转彼净心而有其念。故名生相。亦名业相。然此业相。相见未分。甚深微细。唯佛能知。今此菩萨学穷行满。无所事事。故将往昔求正觉心。至此一时放下。名一念相应。始觉心初起处。以远离生相无明。故得瞥见父母未生已前面孔。如忘忽忆。如醉忽醍。名曰见性成佛。即证佛地无生法忍。却将去后来先作主公者。转成常住真心。名究竟觉。故经云。菩萨知终不知始。如来始终皆知。始谓生相。终谓余相。是故下。结归无念。言众生虽未能离念。但肯向日用中观察。无念者。是何等物。如此用心。此人渐与佛智相近。去佛不远。即为向佛智矣。况亲证无念者哉。故宗镜问云。佛称觉义。觉何等法。答。无法之法。是名真法。无觉之觉。是名真觉。则妙性无寄。天真朗然。华严经颂云。佛法不可觉。了此名觉法。诸佛如是修。一法不可得。无字宝箧经云。尔时胜思惟菩萨白佛言。何等一法是如来所觉。善男子。无有一法如来所觉。善男子。于法无觉。是名觉法。善男子。一切法不生。而如来证觉。一切法不灭。而如来证觉。是以若不见一法。则常见诸佛。千里同风。若见一法。即不见诸佛。对面胡越。故知背心合境。顿起尘劳。背境合心。圆照法界矣。问。华严经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则一念相应在发心时。何故此中却在最后。答言。最初者。犹如远行。始于初步。然初步之后。非谓无后步也。此取最后者。如远行以后步为到。以因果相即。同时相应故。

  又心起者。无有初相可知。而言知初相者。即谓无念。是故一切众生不名为觉。以从本来念念相续。未曾离念。故说无始无明。若得无念者。则知心相生住异灭。以无念等故。而实无有始觉之异。以四相俱时而有。皆无自立。本来平等。同一觉故。

  问。心念初起之时。正由不觉。实无初相可知。而言知初相者何也。答。即谓无念。由无念故。即知前念是生相也。若以有念观生相。则生相重重。又乌能知。必无念而后知初相也。正如翳人。见空中花。必无翳人。方见空中花不有也。故自十信以至菩萨地尽。虽觉有相似随分之不同。然总堕众生数中。皆名不觉。以未至离念境界。未出无明窟宅故。唯佛一人。方得无念。独证觉性。始得遍知一切众生。皆在净觉心中乱起乱灭。正如野马尘埃狂花幻影之在太虚乱起乱灭也。问。何故得无念者。方知众生心指生灭。其余不知。答。以得无念者。圆证真如平等法界大总相法门体。故得一觉一切觉。问。必无念时。始得遍知生住异灭。然则始觉。亦先觉灭住异而后觉生相乎。答。虽始觉知生住异灭。寔非先知灭而后知生也。以四相之体。皆从本觉体上一念不觉俱时而有。实无自体。即此四相。本来平等同一觉性。故知迷则俱迷。觉则齐觉。非谓始觉有先后也。故圆觉云。离幻即觉。亦无渐次。问。前文言四相觉有先后。此言四相俱时齐觉者。何也。答。四相流转。总一梦心。处梦之时。谓为先后。各各随其智力浅深。分分知觉。至于大觉。则知梦中四相。唯一净觉。无有体性可辩前后。故曰俱时而有。皆无自立也。故摄论云。处梦谓经年。觉乃须臾顷。故时虽无量。摄在一刹那。一刹那。即无念也。楞伽云。一切法不生。我说刹那义。以刹那流转。必无自性。无自性。即是无生。若非无生。即不流转。是故契无生者。方见刹那也。净名云。不生不灭。是无常义。楞伽云。七识不流转。不受苦乐。非涅槃因。如来藏者。受苦乐与因俱。若生若灭。此皆发明真心随缘造作诸法。别无体性。唯是真心。故知四相即是真心。不觉全同本觉。

  复次本觉随染分别生二种相。与彼本觉不相舍离。云何为二。一者智净相。二者不思议业相。

  此言因本觉而随不觉。因不觉而生始觉。因始觉而发用也。本觉者。即本有清净觉体也。染分别者。即熏习染污不觉也。随者。言本觉不变而能随染缘也。生二种相者。谓断染成净。显出二相。非新生也。不离本觉者。正显二相。在染在净。皆不离本觉也。言智净相者。即始觉智随染还净之相也。言不思议相者。是始觉智还净起用之相也。

  智净相者。谓依法力熏习。如实修行。满足方便故。破和合识相。灭相续心相。显现法身智淳净故。此义云何。以一切心识之相。皆是无明。无明之相。不离觉性。非可坏。非不可坏。如大海水。因风波动。水相风相。不相舍离。而水非动性。若风止灭。动相则灭。湿性不坏故。如是众生自性清净心。因无明风动。心与无明。俱无形相。不相舍离。而心非动性。若无明灭。相续则灭。智性不坏故。

  依法力熏习者。谓藉真如内熏之力。及法界等流教法外熏之力。依此二种熏力。修习资粮位中加行善根。至登地已。证如实理。行如实行。以至十地行中。方便满足。方得破除心识。净智现前也。和合识。即黎耶也。以生灭与不生灭和合故。相续心即微细意识名相续相故。摧碎之谓破。扫荡之谓灭。此在金刚无间道时。用金刚智。破灭心识。则平等法身。从兹发现。大圆镜智。亦得淳净矣。问。此智既已随染分别。若心识破灭。此智何故独存。答。凡是心识。皆是无明。而无明相。不离觉性。则知无明实性。即是佛性。故不可坏。以是心识属无明故。又非不可坏。故涅槃经云。因灭无明。得涅槃灯。故知无明虽灭。觉性不坏。如大下喻明。海水喻觉性。风喻无明。波喻心识迁流无常。水相风相不相舍离。喻觉性无明和合一处。俱时而转。以本觉心不自起故。当资无明之力。方得生起。根本无明。不自转故。要因真心之力。方得而转。如水不自作波。当因风力。风不自现动相。要资水方现动相。故经云。烦恼大海。有圆满如来宣说实相常住之理。本觉性体有无明众生。起无量无边烦恼之波。风虽动而水无动相者。喻无明动而觉性不动也。风灭则动相灭。而湿性不坏者。喻无明灭而心识灭。智性不灭也。昔有僧问大随云。劫火洞然。大千俱坏。未审这个坏不坏。随曰。坏。僧曰。甚么则随他去也。师曰。随他去。僧问龙济。劫火洞然。大千俱坏。未审这个坏不坏。师曰。不坏。僧云为甚么不坏。师云。为同大千。亦是此意。

  不思议业相者。以依智净相。能作一切胜妙境界。所谓无量功德之相。常无断绝。随众生根。自然相应种种而现。得利益故。

  此言转智而现报化二身也。下文云。以有如是大方便智。除灭无明。见本法身。自然而有不思议业用是也。能作一切胜妙境界者。下文云。谓诸佛如来。唯是法身智相之身。第一义谛。无有世谛境界。离于施作是也。实性论云。诸佛如来身。如虚空无相。为诸胜智者。作六根境界。示现微妙色。出于妙音声。令嗅佛戒香。与佛妙法味。使觉三昧触。令知深法性。是名妙境界。随众下。谓凡夫二乘身所见者名应身。三贤十地所见者名报身也。

  复次觉体相者。有四种大义与虚空等(言觉体无所不遍)。犹如净镜(言无所不显)。

  此将上文真如门中二义。及本觉门中二义。和合一处。以显生灭门中本始二觉。即真如故。盖觉体是如如理。觉相是如如智。故有如理如智之名。法身智身之号。前虽各立宗因。未有喻合。至此总以净镜为同喻。以显三支无过之宗。喻义既明。则知若圣若凡。说同说异。皆是镜中影像故。先德云。若言众生心性。即诸佛心性。是别教义。圆教心性。是一寂光。无彼无此。极十方三世佛及众生边际。成一大圆镜。无有同异。佛及众生。皆是镜中影像故。故曰。举一心为宗照万法如镜。

  云何为四。一者如实空镜(言本觉本来无妄)。远离一切心境界相。无法可现(本觉体空无妄)。非觉照义故(无物可照)。

  先以真如二义立比量云。觉体如实是有法。空为宗。因云。远离一切心境故。同喻如净镜。以镜为同喻者。镜中本无众像故。无法可现者。远离一切依他法也。非觉照义者。远离一切遍计心也。以依他遍计。皆是镜之尘垢。非镜之光明故。正言一法不存。一念不动。离遍计依他是如实觉体。名空如来藏。圆觉云。虚空性故。常不动故。古德云。常了一切空无物当情。是诸佛用心处。

  二者因(内现)熏习镜。谓如实不空。一切世间境界悉于中现。不出(本身清净故不出)。不入。不失不坏。常住一心。以一切法即真寔性故。又一切染法。所不能染。智体不动。具足无漏熏众生故。

  量云。如实觉相是有法。不空为宗。因云。因熏习故。一切世间境界悉于中现。同喻如镜。以镜为同喻者。胡来现胡。汉来现汉故。一切世间。即三世间也。以三世间。不出本觉清净镜故。问。若以镜为同喻者。镜亦有因熏习乎。答。此中言因熏习者。是觉体中本来具足大智慧光明因。故能现三世间。如净镜具足光明因。方能现群像也。此正显觉性内因熏习。如净镜光明。非若黎耶有染净新熏因也。不出等者。言此镜中所现境界。非从内出。不从外入。不因境界出而失其镜。不因境界入而并坏其镜。以此心镜是常住故。以三科七大皆实性故。问。众生世间。是无明染法。若具足圆满。何得言觉体不染。故通云。一切染法所不能染。以智体不动。具足无漏清净种子。熏习众生世间。故得净法满足。染法不能染也。言具足者。正显不自外来也。已上二义。约真如门说。故无修证。下约生灭门说。故有修证也。

  三者法出离镜。谓不空法出烦恼碍。智碍。离和合相。淳净明故。

  次以本觉二义作比量云。不空法是有法。淳净明故是宗。因云。出离故。同喻如镜。以镜为同喻者。镜体若为尘封。则无现相之用。必镜体清净。然后能现相故。喻如众生虽具大圆镜智。然为二障蒙蔽。藏识盖覆。不能出离。光明不发。故假磨拭之功。去其重垢。令其明净。然后照物也。烦恼碍智碍。即二障也。和合。即阿黎耶识。离和合故淳。离烦恼故净。离智障故明。出离三过。圆满三德。名法出离。

  四者缘熏习镜。谓依法出离故。遍照众生之心。令修善根。随念示现故。

  量云。出离法是有法。遍照众生心是宗。因云缘熏习故。同喻如镜。以镜为同喻者。以能作增上缘遍照众生妍丑故。所言法者。谓众生心。众生之心已出二障。已离和合。故能作增上缘遍照众生之心。随彼心念现身说法。此即自得此镜。复将此镜以照人也。永嘉云。心镜明。鉴无碍。廓然莹彻周沙界。万像森罗影现中。一颗圆光非内外。所谓不思议业用也。

  释觉义已竟。

  所言不觉义者。谓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不觉心起而有其念。念无自相。不离本觉。犹如迷人。依方故迷。若离于方。则无有迷。众生亦尔。依觉故迷。若离觉性。则无不觉。以有不觉妄想心故。能知名义。为说真觉。若离不觉之心。则无真觉自相可说。

  此下释不觉义也。言不觉者。即无明也。是事不知。号曰无明。以不觉故不知有。以不信故不肯承当。故但起无明。只成倒想。如夜绳不动。疑之为蛇。暗室本空。怖之为鬼。此众生之迷根也。前以始觉契本觉。名始本不二法界一相为觉。此言无始觉契本觉。不达法界一相。故迷清净觉体。有不觉心。瞥然生起。遂转此清净觉心。而成最初一念。名为生相无明。由此无明一迷。从迷积迷。空历尘沙之劫。因爱生爱。永昏长夜之中。然此无明。无有自相。不能自立。皆依清净觉体而有。喻如迷人。以东为西。惑南为北。其寔西北。不离东南。若离东南。别无西北故。众生下。法合可知。以有下。发明觉与不觉。是对待立也。由对彼不觉。即此如实知者。名真觉也。若无不觉。真觉之名无处安立。故圆觉云。众幻灭无处。成道亦无得。故知觉与不觉。是两头语。真如门中。实无此事。首楞严云。妙性圆明。离诸名相。本来无有世界众生。因妄有生。因生有灭。生灭名妄。灭妄名真。又云。言妄显诸真。妄真同二妄。故宗镜问云。不觉妄心。元无自体。今已觉悟妄心起时无有初相。则全成真觉。此真觉相。为复随妄俱遣。为当始终建立。答。因妄说真。真无自相。从空起妄。妄体本空。妄既归空。真亦不立。大智度论云。若世谛有如毫厘许有寔者。第一义谛亦应有实。故知凡立真妄。皆是随他意语。化门中收。若顿见性人。谁论斯事。洞山云。这个犹不是。何况张三李四。真空与非空。将来不相似。了了如目前。不容毫发拟。只如云这个犹不是。岂况诸狂机谬解。所以云心不系道。亦不结业。道尚不系。降兹可知。

  复次依不觉。故生三种相。与彼不觉。相应不离。云何为三。一者无明(本)业相(末)。以依不觉故心动。说名为业。觉则不动。动则有苦。果不离因故。二者能见相。以依动故能见。不动则无见。三者境界相。以依能见故境界(六尘)妄现。离见则无境界。

  前明依本觉而起不觉。此明依不觉而起三细。所谓无明不觉生三细也。由前对真如三大后对六粗故立此三细也。由无明一动。迷体大而为业识。迷相大而为能见。迷用大而为现相也。言无明业相者。谓此业相。从无明起。名根本发业无明。此中业通因果。以心动是业因。故曰心动说名为业。以招报是业果。故曰动则有苦。果不离因者。正言粗中业果。不离最初一念业因。所谓因果交彻也。先德云。一翳在目。千花乱空。一妄在心。河沙生灭。反显觉心一发则不动。不动则证平等法身。故大经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亦是因果交彻也。二者下。释转相也。由无明覆盖大智慧光。不能遍照。成能见相。即根性也。楞严指此为见精闻精等是也。反显不动时。即是无见顶相。三者下。释境界相也。以无明力。转此第一义谛境界。为世谛境界。即器界也。反显无见则是第一义境界。摄论云。意识缘三世境及非三世境。是即可知。此识所缘境不可知。由不可知。故曰细。此皆八地已上所知境界。非余所知故。问。此中立义。与唯识宗为同为异。答。亦同亦异。唯识宗立四分。一相分。二见分。三自证分。四证自证分。此中亦立四分。一真如。二阿黎。三见分。四相分。两相符合。故同。然唯识以生灭业识为根本。相见为依他。此中以真如为根本。即后二分皆属依他。故异。

  以有境界缘故。复生六种相。云何为六。一者智相。依于境界。心起分别。爱与不爱故。二者相续相。依于智故。生其苦乐觉心。起念相应不断故。三者执(着)取相。依于相续。缘念境界。住持苦乐。心起着故。四者计名字相。依于妄执。分别假名言相故。五者起业相。依于名字。寻名取着。造种种业故。六者业系苦相。以依业受报。不自在故。当知无明。能生一切染法。以一切染法皆是不觉相故。

  前以真如为因。无明为缘。而生三细。此以无明为因。境界为缘。复生六粗。楞伽云。譬如大海水。境界风所动。种种诸识浪。腾跃而转生是也。

  言智相者。由无明故。不了自心所现境界。依于境界。分别好丑初起爱憎。名为智相。

  言相续者。谓依憎爱心生苦乐受。觉心。即觉受也。由苦乐受领憎爱境念念不断。名相续相。此二遍计。即是六根对境而生。微细意识。即末那也。所以祖师云。不怕念起。唯虑觉迟。又云。瞥起是病。不续是药。以心生即是罪生。是以初心摄念为先。是入道之阶梯。禅原集云。摄心一处。便是功德丛林。散虑片时。即名烦恼罗刹。故知不觉最初一念因成之假。宁免后念相续成事之过乎。

  言执取者。谓依苦乐二受。于六尘境。攀缘不息。苦亦不舍。乐亦不离。愈苦愈执。愈乐愈取。名执取相。故经云。众生心性。犹如猕猴。猕猴之性。舍一取一。众生心性。亦复如是。取着六尘。无暂住时。

  计名字者。由执取故。复恐于六尘境忘其相状。故于彼境。安立种种名字。于是计著名字。分别不停永无忘失。名计名字相。故经云。相名常相随。而生诸妄想。此二遍计。又从微细意识。引生粗意识也。

  此上四相。皆由不达境界是自心现。于境界上起憎爱。生苦乐。取相计名。深生惑着。不肯放舍。此由能见为根。能现为尘。由此根尘。生起四种惑相也。下二相。是造业受报也。

  言起业相者。由业习气与二取习气。发动身口。造一切业。名起业相。即业因也。言业系苦者。既有业因。遂感异熟苦果。由业系缚。随业轮转。不得自在。名业系苦。此二皆从无明爱取三种烦恼生也。当知下。结显无明为因。生一切染法。以三细六粗。总属无明不了真如而起故。呜呼。至德之世。耕而食。织而衣。同与鸟兽俱。族与万物并。山无蹊隧。泽无舟梁。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当此之际。含哺而嬉。果腹而游。何爱何憎。何苦何乐。何名字取着之有。故知太古之民。具有三细。六粗未发。爰自中古。至德渐漓。淳风渐丧。而爱憎渐起。苦乐渐生。然未至于计名著相也。殆至伏羲。造书画卦。名相斯兴。虽是菩萨应时设化。对病设药。自兹以降。无论愚智。类皆堕在名相中。无以反其性情。由是惑业习袭。报应纶轮。尘沙劫波。莫之遏绝。故我释迦世尊。乘悲愿力。现相人中。直指本来清净觉体。令人反情复性。得大受用。逍遥乎无为之宅。游戏乎寂灭之场。非三界四生同体之悲。肯如是乎。故知圣人出世。必因其时。非漫然也。

  复次觉与不觉有二种相。云何为二。一者同相。二者异相。

  由前黎耶一量。但立宗因。未曾说喻。其于三支是缺减性。故立喻以足之。方成真能立也。立量云。阿黎耶识是有法。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是宗。因云。非一非异故。喻如微尘瓦器。言同相者。即同喻也。以不觉中同觉性故。喻如瓦器皆同微尘也。由同相显示一切诸法。唯一真如。异相者。异喻也。由异相显示真如。作一切法。谓不觉中虽同觉性。因四圣六凡之相。各各有异而性亦有异。喻如瓦器虽同是微尘。因瓦器之相各各有异。而微尘亦异也。又云。以真如故同。以无明故异。又云。以本有故同。以新熏故异。

  同相者。譬如种种瓦器。皆同微尘性相。如是无漏。无明。种种业幻。皆同真如性相。是故修多罗中。依于此义。说一切众生本来常住。入于涅槃。菩提之法。非可修相。非可作相。毕竟无得。亦无色相可见。而有见色相者。唯是随染业幻所作。非是智色不空之性。以智相无可见故。

  瓦器皆同微尘性相者。喻无漏所发净业。与无明所发染业。皆悉是幻。总不离真如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以真如不变。随缘成一切法故。文殊师利答第一经云。佛问文殊。汝久远来普游十方刹中。见何殊事。答曰。我久远来不见余事。唯见微尘。佛言。汝百年中居于轮家。不见种种瓦器相耶。答。我唯见尘。不见瓦器。佛言。汝实不见地水火风山川林树种种相耶。答云。我实不见相。唯见微尘。佛言。汝实见微尘耶。答云。我久远不见微尘。佛言。善哉。汝能觉一相。即是无相。若仁者如是觉。依一相门。一切众生本来常住等。问。众生本来是佛。应无众生色相可见。何故现见众生色相。答。此所见者。是众生真如随其染业。幻作此相。寔非本具如来智身也。以智身无相可见故。是知一切法界众生。皆含佛智。但以情尘自隔。不能内照。空埋金藏。枉蔽灵台。如斗没额珠。醉迷衣宝。不因指示。何以发明。但能破尘出经。恒沙佛性一时皆了。是知水未入海不咸。薪未入火不烧。若入此门。皆同一照。无一心而非佛心。无一事而非佛事。未见刹那顷。不是如来得菩提时。无有芥子许。非是如来舍身命处。

  异相者。如种种瓦器。各各不同。如是无漏无明随染幻差别。性染幻差别故。

  瓦器各各差别者。言生佛虽同一法界。以无漏所起净业。与无明所起染业。各各不同。故界界互别。性性各异。故名异相。佛问舍利子。汝见此土。作何心见。答曰。我见此土山川林树砂砾土石日月宫殿舍宅等种种相。各各不同。佛言。汝智慧力。下劣狭少。心有高下。见如是异等。问。何故圣凡。皆属生灭门收。答。以真如门。圣凡不立故。是故十方众生。全是佛体而无分剂。以不知故。甘称眇劣。禀如来之智德。自堕愚盲。具广大之威神。反跧小器。所以志公云。法性量同太虚。众生发心自小。由斯义故。方见全佛之众生。惺惺不昧。全众生之佛。历历无疑。悟本而自达家乡。得用而如亲手足。云何迷真抱幻。舍实?虚。辜负己灵。埋没家宝。高推上圣。自鄙下凡。都为但诵空文。未穷实义。空记即心即佛之旨。亲省何年。高谈万法唯识之宗。谁当现证。既违教观。又阙明师。虽曰绍隆。但成自诳耳。

  已上释立义分中心生灭三字竟。

  复次生灭因缘者。所谓众生依心意意识转故。此义云何。以依阿赖耶识。说有无明不觉。而起能见。能现。能取境界。起念相续。故说为意。

  此释立义分中生灭之因缘也。正谓清净心本无生灭。而忽起生灭。恐人认为自然。故说生灭皆随因缘。非自然也。众生依心意意识转者。众生二字。除佛一人。其余自凡夫。以至十地菩萨悉在其中。以前云。一切众生不名觉故。依有能依所依。所依。即心意识。能依。即众生也。心意意识。若据相宗解。集起名心。思量名意。分别名识。意谓自凡夫。以至十地菩萨。生灭灭生。各各不同。统而言之。皆依心意意识而转觉为迷。亦由心意意识而转迷为觉也。如楞伽云。心如工技儿。意如和伎者。五识为伴侣。妄想观众伎。如歌舞工伎之人。随他拍转。拍缓则步缓。拍急则步急。众生亦如是。意地若生。身轮动作。意地若息。根境寂然。故曰。身非念轮。随念所使。故知或迷或觉。皆从意转。前文不立末那。此中亦不明指末那。据下五种。俱名为意。而以意识续之。则末那意。实通三细六粗。以半分属业识。半分通意识故。问。众生依心意意识而转觉为迷。此义云何。答。以一切众生皆以黎耶为因。无明为缘。由此二种为因缘故生五种意。谓不觉故心动名业识。复从不觉而起能见能现能取。相续名意。复从此意。计名著相名意识。是故一切众生皆依心意意识而转觉为迷也。问。前云依无明故而有黎耶。何故此中说依黎耶而有无明。答。有二义。一由无明动彼觉心成黎耶识。即此黎耶。复与无明为依以不相离故。二即此黎耶。具觉不觉。前就本觉说。故曰依觉而有不觉。今依不觉说。故曰依黎耶而有无明也。

  此意复有五种名。云何为五。一者名为业识。谓无明力。不觉心动故。

  业识者。谓清净觉心。本来不动。因无明风鼓。不觉心动。遂转此本觉真心而为业识。为二障之元。作二死之本。故远公云。本端竟何从。起灭有无际。一微涉动境。成此颓山势。明知三界别无理。但是妄心生。为八倒之根株。作四流之源穴。疾如掣电。猛若狂风。撇起尘劳。速甚瀑川之水。欻生五欲。急过旋火之轮。结构四魔。驱驰十使。沉二死之河底。投八苦之焰中。醉迷衣里之珠。徒经艰险。斗没额中之宝。空自悲嗟。皆由妄心。迷此真觉。若欲塞烦恼之窟穴。截生死之根株。但能内观一念无生。则空华三界。如风卷烟。幻境六尘。犹汤沃雪。廓然无际。唯一真如矣。

  二者名为转识。依于动心。能见相故。三者名为现识。所谓能现一切境界。犹如明镜。现于色像。现识亦尔。随其五尘。对至即现。无有前后。以一切时任运而起。常在前故。

  由依一念心动。转此大智慧光而为能见。名转识。有能见故。复转第一义谛境界而为世谛境界。名现识也。随其五尘对至即现者。如楞严云。汝以空明则有空现。乃至色来现色。声来现声。香来现香。味来现味。故曰即也。若据相宗解。五尘。即性境也。现者。即是现在。显现。现量之境。故曰即现。不现过未之境。故无前后。任运而起常在前者。是因缘变。非若分别变之有生灭也。此三虽属黎耶。然亦通属末那。以有赖耶。必有末那故。瑜伽云。赖耶识起。必二识相应故。若据后文即此相续识名为意识。有意识处必有末那。以意识缘境。必以末那为染净依故。但此末那行相微细。故虽通意识。而凡夫二乘皆所不知。是入地菩萨所知境故。此当相宗从自证分而生见相二分也。

  四者名为智识。谓分别染净法故。五者名为相续识。以念相应不断故。

  不了前境从自心现。本无染净。而虚妄计度是染是净。生爱生憎。故名智识。言智识者。谓迷智体。初起分别故。言相续者。谓既生憎爱。复于染净法中念念攀缘。心心无间。名相续识也。此从相见二分而起法遍计也。

  住持过去无量世等善恶之业令不失故。复能成熟现在未来苦乐等报无差违故。能令现在已经之事忽然而念。未来之事不觉妄虑。是故三界虚伪。唯心所作。离心则无六尘境界。此义云何。以一切法。皆从心起妄念而生。一切分别。即分别自心。心不见心。无相可得。当知世间一切境界。皆依众生无明妄心而得住持。是故一切法。如镜中像。无体可得。唯心虚妄。以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故。

  谓无明既发业已。而此相续识有三种思为业用。能造善恶二业种。而令赖耶执持业种。常不断绝。此即起业相也。楞伽云。心名采集业。意名广采集是也。

  复能下。谓此识既造善恶二业。复能令赖耶识成熟苦乐二果。亦不断绝。此即业系苦相也。

  能令下。谓此识妄虑过现未来三世之境。而令赖耶念念受熏亦不断绝。由因果受熏皆不断绝。故名相续识也。下总结云。是知三界虚伪。皆是众生自心所现。若离自心外。无片事可得。当知境由心起。还逐心亡。但心生非境生。心灭非境灭。似鱼母念鱼子。如蜂王摄众蜂。鱼母不念而鱼子亡。蜂王不摄而众蜂散。是以有心缘境。万境摐然。无念忆持。纤毫不现。终无心外法。能与心为缘。但是自心生。还与心为相。是以箭穿石虎。非功力之所能。醉告三军。岂曲糵之所造。笋穿寒谷。非阳和之所生。鱼跃冰池。岂网罗之所致。悉为心感。显此灵通。故知万法施为。皆自心之力也。问。现见六尘。森然满目。何故却说唯心。答。以一切法。本无所有。皆从最初一念心动。转心为念。由此妄念。生种种法。复于种种法上分染分净。起爱起憎。妄生苦乐。殊不知总是自心取自心。故知但有一法现前。皆是自心分别。设当一念暂起。尽因幻境牵生。起灭同时。更无前后。问。既是法从心生。何故开眼但能见法。不见自心。答。心不见心。以无形相可得见故。故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当知下。总结前文。无明。即不觉也。妄心。即业识也。言不但五蕴身是无明业识住持。即外洎山河虚空大地。皆是无明业识住持也。以业识能住持三类性境故。故知缘生之法。皆是无常。如镜里之形。无体而全因外境。似水中之月。不实而虚现空轮。以心下二句。正言流转还灭。皆是自心。更无别法。由二乘凡夫。不达三界唯心。故详示之。

  复次言意识者。即此相续识。依诸凡夫。取着转深。计我我所(五蕴中妄执主宰为我)。种种妄执。随事攀缘。分别六尘。名为(能依)意识。亦名分离识。又复说名分别事识。此识依(贪不断)见爱(所依)烦恼增长义故。

  此明从微细意识而生粗意识也。言即此相续识者。显非别有。即意所生也。依诸凡夫者。指人天乘也。取着转深者。执取相也。计我我所者。计名字相也。由此二种虚妄遍计。于是见色取色。闻声取声。乃至觉触取触。知法取法。故转此意名为意识。又名分离识者。以独缘法尘故。又名分别事识者。以能兼缘前五尘故。此识依见爱烦恼增长者。即见思二惑也。由此二惑。故令相续益深。妄执愈炽。此从二种法遍计上复生二种我遍计。所谓迷人者必迷法也。此论以执法名意。执我名意识。非若识论立意意识各有我法二执也。若据六粗次第。此段当在起念相应不断故之下。联络住持等文。则前后相贯。读者详之。

  依无明熏习所起识者。非凡夫所知。亦非二乘智慧所觉。谓依菩萨从初正信。发心观察。若证法身。得少分知。乃至菩萨究竟地。不能尽知。唯佛穷了。何以故。是心从本已来。自性清净。而有无明。为无明所染。有其染心。虽有染心。而常恒不变。是故此义唯佛能知。所谓心性常无念故。名为不变。以不达一法界故。心不相应。忽然念起。名为无明。

  此下明由心意意识转迷而为觉也。问云。上言一切众生心本清净。皆依无明一动。熏起觉心。转成业识。即此最初无明。所熏之识。何人能知。答。凡夫在五住烦恼中住。二乘虽断四住。未达无明。所以凡夫二乘悉皆无分。此之无明。要具大乘二种性者。于初信位。发心观察。于资粮位。修大乘顺解脱分。于四加行。复修大乘顺决择分。至通达位。入初地时。断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得少分知。乃至菩萨地尽。不能尽知。秪名分觉。至佛果位。方能穷了。名究竟觉。问。何故无明必待极果然后能知。答。是心本来清净。毫无垢染。如净明日。无所不照。由于清净觉心。是初一念忽起动心。转此光明净觉而成无明。所谓不思议熏。不思议变也。既为无明所染。即名染心。不名净觉。所谓不染而染也。由此最初一念微细甚深。唯佛一人独能觉了。余虽随分。实未能知。故曰。声前一句。千圣不传。未曾亲近。如隔大千。问。既曰染心。则心已变。何故又曰常恒不变。答。由心性本来常寂。本无妄念。不与染法相应。故虽随染缘。实未曾变。喻如风起澄潭之浪。浪虽动而常居不动之源。似翳生空界之华。华虽现而匪离虚空之性。问。既曰自性清净。本无有染。何故忽起无明。此无明者。从何所来。答。心性本自常恒。皆由背觉合尘。不与法界相应。瞥起一念。故转净觉而为无明。别无所来。实由不变。故随染缘也。

  染心者有六种。云何为六。一者执相应染。依二乘解脱。及信相应地远离故。

  二者不断相应染。依信相应地修学方便。渐渐能舍。得净心地。究竟离故。三者分别智相应染。依具戒地渐离。乃至无相方便地究竟离故。

  问。今此净觉既为无明所染。不染而染。成此染心。此染心复有几种。何位方断。答。有六种。

  言执相应染者。即六粗中执取相。及计名字相。此即意识遍计执也。由意识见爱。烦恼所增长故。二乘至无学位。断见思惑。证生空理。得三解脱。方得远离。若菩萨从初发心观察。至七信位。信根成就。永无退失。名信相应地。然此菩萨。虽未得人空。由信力故。见思烦恼不得现行。故云远离。非约随眠。以留惑故。摄论云。若不断现行。则不异凡夫。若不留惑种。则不异二乘。此约终教说。若约始教。初地已上。方说留惑。若约实教菩萨。从初正信。便达真如本有。无明本空。随顺无念。于此地前。能修法空真如三昧。自然令彼法执不生。伏于无明。与真如相应。即能学断。故下文云。不了一法界义者。从信相应地观察学断故。

  不断相应染者。即六粗中第二相续相。五意中相续识。即分别法执也。此菩萨从初资粮加行位中修唯识观。现行已伏。至通达位。究竟永离。言净心者。由入初地断异生性障。证遍行真如。故唯识颂云。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

  分别智相应染者。即六粗中智相。五意中智识。此即俱生法执也。具戒地者。即离垢地。具净尸罗。远离能起毁犯烦恼垢故。无相方便地。即第七远行地也。前之五地。有相观多。无相观少。至第六地。无相观多。有相观少。迨至第七地。纯无相观。念念正受。但念空无相无作。故不起分别。此意俱生法执。地地渐除。至此地。则意之遍计已空。故下破依他也。

  四者现色不相应染。依色自在地能离故。五者能见心不相应染。依心自在地能离故。六者根本业不相应染。依菩萨尽地得入如来地能离故。不了一法界义者。从信相应地。观察学断。入净心地。随分得离。乃至如来地。能究竟离故。

  现色不相应染者。此即三细中现境界相。五意中现识也。此境界是依根本无明一动所现。微细难知。至不动地。已离业色。任运现身现土。名色自在。

  能见心不相应染者。即三细中能见相。五意中转识也。此能见相。亦是根本无明一动所成。九地菩萨。尽此业相。善知众生十种稠林。以四无碍智现身说法。名心自在。

  根本业不相应染者。即三细中业相。五意中业识。此无明业相。至菩萨尽地。在无间道。用金刚智。除灭无明。入如来地。得见心性。名究竟觉。问。何故相宗但空遍计。不遣依他。答。相宗立相。故不遣依他。唯空遍计。性宗显性。故先除遍计。亦遣依他。若空遍计而不遣依他。谓之半头唯识。若空遍计。复遣依他。方名具分唯识也。不了一法界义者。即最初一念生相无明。名不觉相。亦名根本无明。此无明从三贤位学断。乃至菩萨尽地渐离。至如来地。方究竟离。

  言相应义者。谓心念法异。依染净差别。而知相缘相同故。不相应义者。谓即心不觉。常无别异。不同知相缘相故。

  问。同一染心而有相应不相应者何故。答。言相应者。谓此染心初起。以无力故。心王心所。不能自生。必依染净境界方生。以境有差别。心心所亦异。故曰知相缘相同也。以二法同生。名曰相应。言不相应者。谓无明初起。以有力故。不藉境生。由背清净觉。不与净觉相应。突起无明。即成不觉。故自始至终。从迷积迷。曾无别异。不同心境有别异故。名不相应。是知待生者弱。突起者强。在外者粗。在内者细。背觉者难除。合尘者易遣也。

  又染心义者。名为烦恼碍。能障真如根本智故。无明义者。名为智碍。能障世间自在业智故。此义云何。以依染心。能见能现。妄取境界。违平等性故。以一切法常静。无有起相。无明不觉。妄与法违故。不能得随顺世间一切境界种种知故。

  上以无明染心分根本枝末。此以染心配烦恼所知。以染心为烦恼障者。由彼染心。昏烦恼乱。障碍静心。不能契合根本如理智故。根本智。即智净相也。以无明为所知障者。由彼无明。愚痴暗昧。障碍净用。不能证得自然业智故。自然业。即不思议业用也。所以下徴释。以染心为烦恼碍者。由彼染心于六根门头。见色闻声。妄生取着。分染分净。生爱生憎。障平等理。故以染心为烦恼障也。以无明为所知障者。以一切法本自寂灭。无有动相。由无明一起。妄与法违。故开眼时。不达性空。皆成法碍。故以无明为所知障也。是知心外无法。法外无心。但了一心。诸尘自寂。起心背法。即乖法体。既与相违。即不通达。若能顺法界性。合真如心。则般若无知无所不知矣。

  已上释生灭因缘竟。

  复次分别生灭相者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粗。与心相应故。

  二者细。与心不相应故。

  又粗中之粗。凡夫境界。

  粗中之细。及细中之粗。菩萨境界。

  细中之细。是佛境界。

  此释立义分中生灭相之相字也。因生灭之相有粗细。故特明之。

  言粗者。即六染中前三染。与境相应而起。其相粗显。人所易了故。

  此即相生灭也。

  言细者。即六染中后三染。是背觉而突起。其相微细。人所难了故。此即流注生灭也。

  又粗下复详分粗细。粗中粗者。谓三染心虽俱名粗。就中第一执相应染为尤粗。二乘三贤皆能觉察此染故。以是粗意识遍计故。

  粗中细者。即前三染中后二染。谓不断相应染。及分别智相应染也。此于粗中稍细。是初地以至七地菩萨所知故。以是微细意识所遍计故。

  细中粗者。谓后三染心。虽俱名细。就中前二稍粗。谓现色不相应染。及能见心不相应染。此是赖耶所缘相分。及能缘见分。是八地九地菩萨所知故。

  细中之细。即最后根本业不相应染。以能所未分。行相微细。唯佛能了故。古德云。学道之人细识心。细中之细最难寻。可中寻到无寻处。方信凡心即佛心。正此意也。

  此二种(就粗细)生灭。依于无明熏习而有。所谓依因依缘。依因者。不觉义故。依缘者。妄作境界义故。若因灭则缘灭。因灭故不相应心灭。缘灭故相应心灭。

  此明由因缘而有生灭相。以见生不自生。由因缘生。灭不自灭。由因缘灭也。若统言生。三细六粗。皆依无明熏习而生。故曰依于无明熏习而有也。若别言生。依无明因。生三种不相应心。依境界缘。生三种相应心。故曰依因依缘也。若统言灭。则无明灭时。无明所起现识境界亦灭。故曰若因灭则缘灭。若别显灭。三细因无明生。无明灭时。三细亦灭。三粗从境界缘生。故境界灭时。三粗亦灭也。此约生佛始终言生灭。非约刹那生灭义也。

  问曰。若心灭者。云何相续。若相续者。云何说究竟(无明)灭。答曰。所言灭者。唯心相灭(灭心上生灭相)。非心体灭。

  如风依水而有动相。

  若水灭者。则风相断绝。无所依止。以水不灭。风相相续。

  唯风灭故。动相随灭。非是水灭。

  无明亦尔。依心体而动。

  若心体灭者。则众生断绝无所依止。以体不灭。心得相续。

  唯痴(无明)灭故。心相随灭。非心智灭。

  此约粗细二心灭有先后以兴难也。意谓境界缘灭。则相应心已灭。不应复有不相应心相续。若谓尚有不相应心相续者。即此便是不灭之相。云何复说究竟灭。答。谓境界缘灭。唯相应心粗相灭。非心体灭。无明灭时。亦唯不相应细相灭。非心体灭也。

  如风下喻明。如风依水而有动相者。立喻本也。

  若水下。先喻相应心也。以境灭时相应心相虽灭。心体不灭。以不灭故。三细相续。正如猛风灭故。粗浪相灭。非水体灭也。

  唯风下。次喻不相应心也。以心非动性。故无明灭而染相灭。而心不灭。正如微风灭故。细波亦灭。非水体灭也。无明下法合。无明依心而动。合喻本也。

  若心下。合相应心灭而心体不灭也。此众生。是依业转二相之众生也。斯即八地已上菩萨皆依业转得名。以粗染灭时。细染不灭。故八地已上菩萨。尚在生灭。流注不断。未得成佛。

  唯痴下。合不相应心灭而心智不灭也。以无明灭时。细染方尽。而如来大圆镜智淳净明故。故曰非心智灭。

  已上释心相竟。

  大乘起信论续疏卷上


卍新续藏第 45 册 No. 0764 起信论续疏

大乘起信论续疏卷下

  马鸣菩萨 造

  梁三藏法师 译

  月氏国婆首那王子译语沙门智

  明杂华林释 通润 述疏

  复次有四种法熏习义故染法净法起不断绝。云何为四。一者净法。名为真如(生灭门中所显之真如也)。二者一切染(之)因。名为无明。三者妄心。名为业识。四者妄境界。所谓六尘。

  此下广明生灭门觉不觉义。皆由染净二种因缘熏习而成也。先标四法为能熏所熏之张本。生灭中所具净法名为真如者。即十地所证。皆以真如为因也。一切染因为无明者。谓九相五意六染。皆依无明为因也。妄心虽名业识。实通事识。今据本故。但言业识。六尘。是事识所缘之境。问。染净二法。应敌体相翻。何故净法唯一。而染法有三。答。一炬之火。能烧众薪故。

  熏习义者。如世间衣服。实无于香(此香依染净而言)。若人以香而熏习故。则有香气。此亦如是。真如净法实无于染。但以无明而熏习故。则有染相。无明染法。实无净业(自己本假焉有净业)。但以真如而熏习故。则有净用。

  此释熏习二字。先喻明。此亦下法合。真如实无染相。随染熏而现幻相。无明实无净用。随净熏而成实用。故染法熏真如。但云染相。而不言用。真如熏染法。但云净用。而不言相。以相虚而用实故。经云。如来藏为恶习所熏。名为藏识。此言染法熏净法也。又云。由如来藏。故能厌生死。乐涅槃。此名净法熏染法也。沩山云。此性本来清净。具生万物。但以染净二缘而有差别。故诸佛悟之。一向净用。而成觉道。凡夫迷之。一向染用。没溺轮回。其体不二。故般若云。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喻如一水。若珠入则清。尘杂则秽。又如一空。若云遮则昏。月现则净。故大智度论云。譬如清净池水。狂象入中令其浑浊。若水清珠入。水即清净。心亦如是。烦恼入心。能令心浊。善法入心。能令心净。故知垢净无性。真妄从缘。若昧之则念念轮回。遗失真性。若照之则心心寂灭。圆证涅槃。故无性因缘论云。阿难调达。并为世尊之弟。罗睺善星。同是如来之胤。而阿难常亲给侍。调达每兴逆害。罗睺则护珠莫犯。善星则破器难收。以此而观。谅可知矣。若云各有自性。不可贸迁。则鹰化为鸠。本心顿尽。橘化为枳。前味已消。故知有情无情。各无定性。但随心变。尽逐缘生。故偈云。如来所有性。即是世间性。如来无有性。世间亦无性。所谓无性缘生。缘生无性。

  云何熏习起染法不断。所谓以依真如法故(依真起妄)。有于无明。以有无明染法因故。即熏习真如。以熏习故。则有妄心以有妄心。即熏习无明。不了真如法故。不觉念起现(业又有)妄境界。以有妄境界染法缘故。即熏习妄心。令其念(六粗)着。造种种业。受于一切身心等苦(即业系苦相)。

  先释染法熏净。翻净成染也。熏习有二义。一习熏。谓熏心体成染净等。二资熏。谓现行心境及诸惑相资等。依真如法有无明者。显能熏无明。依真如有。是依他起。以有下。显无明交相显而成九相也。无明熏习真如而成妄心者。所谓不思议熏。不思议变也。言不思议熏者。谓无明熏真如。不可熏处而能熏。故名不思议熏。又熏即不熏。不熏之熏。名不思议熏。不思议变者。谓真如心受无明熏。不可变异而能变。故名不思议变。又变即不变。不变之变。名不思议变。故胜鬘经云。染而不染。难可了知。不染而染。难可了知。问。此中言真如受熏。护法言真如不受熏者何故。答。护法立义。以异熟识从惑业生。故立真如常恒不变。不许随缘。故唯识云。性非坚密。能受习气。乃是所熏。以真如体。无为坚密。犹如金石。故不受熏。此中立义。以如来藏为无始恶习所熏。名为藏识。以如来藏不变随缘。能成染净。故真如因无明薰习而转成业识。此业识心。复资熏无明。增其不了。令其转成转识。及与现识。由此现识境界风动。复能鼓动心海。转生识浪。念着境界。此即意及意识也。于中念字。即六粗中智相。相续相也。着字。即六粗中执取相。计名字相也。造种种业等。即业相。及业系苦相也。此上自本至末以略标。此下从末向本以广释。

  此(心)妄(境)境界(无明)熏习义则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增长念熏习(法执)。二者增长取熏习(人执计我我所)。妄心熏习义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业识(□□□□无明)根本熏习。能受(令)阿罗汉辟支佛一切菩萨生灭苦故(止为不断根本业识)。二者增长分别事识熏习。能受凡夫业系苦故。无明熏习义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根本(即无明)熏习。以能成就业识(即三细业识)义故。二者所起见爱(即六粗事境)熏习。以能成就分别事识义故。

  先释妄境熏妄心。谓境界熏习之力。能令增长微细意识智相相续。复能增长事识执相计名及见爱二种烦恼。妄心下。释妄心熏无明也。一业识能资熏住地无明。迷于无相。能起转相。现相。及智相。相续相。令彼三乘。虽出三界。离事识分段粗苦。犹受黎耶变易行苦。二以事识能资熏现行无明。起见爱惑。发动身口。造种种业。受凡夫分段苦。无明下。释无明熏真如也。一根本无明熏真如。成业识。二枝末无明熏真如。成意识。

  云何熏习起净法不断。所谓以有真如法故。能熏习无明(真如有内熏之功真实无妄)。以熏习因缘力故。则令妄心厌生死苦乐求涅槃。以此妄心(无明)有厌求因缘故。即熏习真如。自信己性(自心是佛自法真如)。知心妄动。无前境界修远离法。以如实知无前境界故。种种方便起随顺(随顺真如)行。不取不念。乃至久远熏习力故。无明则灭以无明灭故。心无有起。以无起故。境界随灭。以因缘(□无明境界)俱灭故。心(生灭)相皆尽。名得涅槃。成自然业。

  此下释净法熏染。翻染成净也。先明真如内熏无明。能令妄心厌求而成净业。反熏真如。增其势力。自信己心。本来不动。亦无前境。则知动心是妄。前境是虚。修远离法。以求出离。

  以如下。释上修习远离法也。谓于资粮位中初修大乘顺解脱分。二取随眠。犹未灭伏。于加行位。复修大乘顺决释分。于暖顶位。依能取识。观所取空。下忍起时。印境空相。中忍起位。于能取识。如境是空。顺乐忍可。上忍起时。印能取空。世第一法。双印空相。皆带相故。未能实证。入初地时。于所缘境。无分别智。都无所得。尔时乃名实住唯识。真胜义性。即证真如。智与真如。平等平等。俱离能取所取相故。此中起随顺行。即顺解脱分及顺决择分也。不取不念。以所取空。能取亦空也。久远熏习。无明则灭者。谓自十信至初地为一僧祇。二地至七地为一僧祇。八地至佛果为一僧祇。由过三僧祇。方得灭尽。故曰久远。以根本无明灭故。即无业转二识。故曰心无有起。以无此二为能熏故。妄境亦灭。因即无明。缘即境界。心相即六染。以无明因灭故。业等三染。心相亦灭。以境界缘灭故。智等三染。心相亦灭。翻前妄心妄境。故得涅槃以六染皆烦恼碍故。翻前无明成自然业(自然业者不思议无造化之妙用也)。以无明为智碍故。

  妄心熏习义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分别事识熏习。依诸凡夫二乘人等。厌生死苦。随力所能。以渐向无上道故。二者意熏习。谓诸菩萨发心勇猛。速趣涅槃。

  此释妄心熏真如也。若断见(四住)爱。尽意识。除我执。证人空。是二乘根器。从渐而入者。若断法执。证法空。发火心。求大果。是菩萨根器。从顿而入者。据此则前之五意与意识。与法相宗立义。各有差别。此以执分别俱生法执者为意。以执分别俱生我执者为意识也。故断我执者为小乘。断法执者为大乘也。

  真如熏习义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自体相熏习。二者用(熏众生)熏习。

  此释真如熏习无明也。谓念自己体中。从无始来。具有真如。定可作佛。名相熏习。又念自己与一切众生。元是一体。发心决定度脱。名用熏习。

  自体相熏习者。从无始世来。具无漏法。备有不思议业作境界之性。依此二义恒常熏习。以有力故。能令众生厌生死苦。乐求涅槃。自信己身。有真如法。发心修行。

  此释自体相熏习也。谓信自己真如体中。具足一切无漏性功德相。此性德内。备有不思议业。能作一切胜妙境界之相。依此本有体相。二六时中。如鸡抱卵。念念不断。恒常熏习。由熏习故。道力渐胜。能令众生厌苦求乐。以实有厌求心故。自信体中有真如法。发心修行。故知真如不守自性。随缘成一切法。以诸法唯心所现。各无自体。虚假相依。无决定性。以无性故。能随异缘成一切性。若有定性。犹如金石。各有坚性。不可令易。今此无性犹如于水。遇冷成冰。逢火成水。故中论云。集若有定性。先来所不断。于今云何断。道若有定性。先来所不修。于今云何修。故知若有定性。一切诸法皆不得成。若无定性。一切皆成。故大经云。以有空义故。一切皆得成也。

  问曰。若如是义者。一切众生。悉有真如。等皆熏习。云何有信无信。无量前后差别。皆应一时自知有真如法。勤修方便等入涅槃。答曰。真如本一。而有无量无边无明。从本已来。自性差别。厚薄不同故。过恒河沙等上烦恼。依(细)无明起差别。我见(见思二惑)爱染烦恼。依无明起差别。如是一切烦恼。依于无明所起前后无量差别。唯如来能知故。

  意谓真如平等。则应一时平等熏习。平等知有。平等得入涅槃。何故复有前后种种差别。答。谓真如虽是平等。而有信不信前后种种差别者。以有无明厚薄故也。河沙等上烦恼者。言无明分剂之多。尚在恒河沙等之上。此依根果无明而起所知障也。我见爱染烦恼者。即见思二惑。此依润生无明而起烦恼障也。二皆言烦恼者。以此二种。虽粗细不同。皆非寂静。故总名烦恼也。言前后者。谓发业在前。润生在后。唯如来知者。以无念故。余皆不知者。无明障故。经云。众生身中有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坐宝莲花。与佛无异。但以自眼有翳。妙见不通。虽同一性。要以智明。如乐蕴奇音。指妙则宫商应节。人怀觉性。智巧则动用冥真。得失在人。精粗由己。所以善逝按指。发海印光。含识举心。现尘劳相。

  又诸佛法。有因(内熏为因)有缘(外缘)。因缘具足。乃得成办。如木中火性。是火正因。若无人知。不假方便。能自烧木。无有是处。众生亦尔。虽有正因熏习之力。若不遇诸佛菩萨善知识等以之为缘能自断烦恼。入涅槃者。则无是处。若虽有外缘之之力。而内净法未有熏习力者。亦不能究竟厌生死苦。乐求涅槃。若因缘具足者。所谓自有熏习之力。又为诸佛菩萨等慈悲愿护故。能起厌苦之心。信有涅槃修习善根。以修善根成熟故。则值诸佛菩萨示教(示佛之见教化众生)利喜。乃能进趣向涅槃道。

  此重释等有真如正因。不能具知具证者。以无外缘故。必内因外缘两皆具足。方得成办。如木下。喻明有因无缘。不能成就。木喻无明。火喻正因。若无人知。喻无善知识指示。不能知也。不假方便者。喻人纵知而不修行。亦不能出智慧火。烧无明木也。不知木中有火者名痴人。若知木中有火而不肯钻求者。是自弃人也。必也知行并进。方得发智慧火。烧无明木。众生下法合。真如熏习。合正因也。诸佛菩萨。合指火人。经云。佛法无人说。虽慧莫能了。故须诸佛菩萨为增上缘也。若虽下。正言有缘无因。亦不能成就。未有熏习力者。言虽有善知识指示。自己悠悠匆匆。心力不猛。似有如无。因循过日。亦未能究竟实厌生死。实乐涅槃。若因下。合因缘成就。方成办也。必要自己生死心切。熏习之力又猛。外有明师善友切磋砥砺。然后发厌苦心。知得生死苦中非久恋之乡。信得涅槃至乐是安身之处。方始修习善根。善根成熟。无明之根渐渐微薄。则得亲见诸佛。耳提面命。指示教诲。利益欢喜。方得进趣涅槃。言善根者。或指五根。或无贪等三根也。问。若言无师自证。即堕自然。若从他解。仍涉因缘。且大道之体。非是自然。亦非因缘。云何开示不乖法体。答。为破他求。故说须自证。为执自解。故从他印可。若当亲省之时。迷悟悉空。自他俱绝。尚不见自。何况其他。故古德云。见性不留佛。悟道不存师。以此自觉圣智。无师智。自然智之所证处。不从他悟。以自证之法。法从心现。不自外来。故无师而亦能自得也。大慧云。我及余菩萨。不由于他。通达佛法。又经云。舍利弗问。何故诸贤复发此言。从今日始。不以佛为圣师。诸比丘言。从今日始。自在其地。不在他乡。自归于己。不归他人。自为师匠。不用他师。故今日不以佛为圣师。此乃但可自知。方见真实。所以千圣拱手。作校计不得。是以若达此宗。归于自地。室中宝藏。岂自外来。衣内明珠。匪从他得。

  用熏习者。即是众生外缘之力。如是外缘。有无量义。略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差别缘。二者平等缘。

  此释自体用熏习也。即是众生外缘之力者。正谓初发心时。便欲度脱一切众生为己任。方见大用也。如云当为一切众生父母。为导师。为救。为归。为舍宅等。此皆发心作一切众生外缘也。以差别缘度凡夫二乘。以平等缘度菩萨。

  差别缘者。此人依于诸佛菩萨等。从初发意(上求下化)始求道时。乃至得佛。于中若见若念。或为眷属父母诸亲(在佛上说)。或为给使。或为知友。或为冤家。或超四摄。乃至一切所作无量行缘(六度万行)。以起大悲熏习之力。能令众生增长善根若见若闻(四悉檀)。得利益故此缘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近缘(根利缘)。速得度故。二者远缘(根钝)。久远得度故是近远二缘分别复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增长行(种种六度苦行)缘。二者受道(破惑见理)缘。

  先释差别缘。言此人者。指发心修行人也。此人从初发心时。不依二乘发心。即依诸佛菩萨发心。愿为一切众生作差别缘。愿我从初发心求道。乃至最后成佛时。于三阿僧祇劫中。以法眼天眼慈心悲心。或曾见彼。或曾念彼。我悉现种种身。为彼作增上缘。令彼增长善根。得大利益。或为下。正显差别因缘。为眷属者。父母亲戚之类。为给使者。供给使令之人。为知友者。如道吾之化云岩。岩头之悟雪峰等。为冤家者。如调达之害佛。傲象之害舜等。所谓或顺或违。无非增上也。四摄者。谓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也。大悲熏习之力者。言作此类。皆是菩萨同体大悲之力。故现种种差别身相。亲近众生。能令见者闻者渐长善根。皆得利益。如师子现指。醉象礼足。慈母遇子。盲贼得明。城变琉璃。石举空界。释女疮合。调达病痊。皆是本师积劫熏修慈善之力。令一切众生自心所现得利益也。言近缘者。如信根已成熟者。令彼一言之下。心地开通。如马师之化大梅。南泉之化赵州等。远缘者。观其信根下劣。必经远劫方始得度者为作远缘。如十六王子说法华经。令受经者。经无量劫。方得度等。增长行缘者。谓己信而受道修行者。与彼作增长缘。若未信而未受道者。与彼作受道缘。若不作此受道因缘。当来不得化彼故。

  平等缘者。一切诸佛菩萨。皆愿度脱一切众生。自然熏习。常恒不舍。以同体智力故随应见闻。而现作业。所谓众生。依于三昧。乃得平等见诸佛故(又三昧中见诸佛法身)。

  以平等法。作平等缘。度菩萨根。令彼成佛也。如法华云。化一切众生。皆令入佛道。如我昔所愿。今者已满足。正言佛度众生。我愿亦尔。纵不为彼善友知识。以我度生愿力。自然熏习。常恒不舍。以与众生同此智力。故随众生应见应闻。即为示现彼所当得自在业用。此是众生依真如三昧得见平等法性佛时。便是此缘。此缘亦是啐啄同时。观此二缘。则知背佛深恩。亦已多矣。所谓父虽念子而子终不念父。父子终身不得相见。职此之由。金光明疏云。法性身佛者。非是二乘下地凡夫之所知见。唯应度者示令得见。此即无身之身。无相之相。以一切智为头。第一义谛为髻。八万四千法门发。中道大悲眼。白毫无漏鼻。十六空舌。十八不共齿。四弘誓肩。三三昧腰。如来藏腹。权实智手。定慧足。如是等相。庄严法性佛。

  此体用(体用合明)熏习。分别复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未相应。谓凡夫二乘初发意菩萨等。以意意识熏习。依信力故而能修行。未得无分别心与体相应故。未得自在业修行与用相应故。二者已相应谓(地上)法身菩萨得无分别心。与诸佛智用相应。唯依法力(真如之力)。自然修行(得无功用道)。熏习真如(此二种多在真如内外)。灭无明故。

  未相应者。谓凡夫二乘伏意识。熏习真如。三贤菩萨伏意。熏习真如也。意识熏习真如者。知意识是生死因。今欲断之。故以真如熏习意识。断我执而证人空。不断分别法执。未得无分别根本智。与平等法身相应。又未得后得智自在业用与报化二身相应。

  意熏习真如者。谓此三贤位中。虽知此染意能为法障。虽依信力加行修行。犹未能断。未得平等性智。故不与平等法身相应。又未得后得自在业用。故不与报化二身相应。故曰不相应也。已相应者。谓初地已上菩萨。已断分别法障。得无分别根本智。得证如来一分平等法身。故与诸佛智相应。又证一分无分别后得智。故与诸佛用相应。由初地断分别心。以证无分别智。自二地以上唯依真如法力任运修行。不劳作意。真如渐证。无明渐灭。故曰已相应也。问。地上菩萨。犹有智识等四意在。如何得说相应。而与地前有异。答。相续识。是分别法执。初地已断。故得无分别智与理相应。智识虽在。但是俱生。不障见道故。况从二地以至七地。亦已断尽。二种粗识既尽。妙平二智已成。内智外现。复何所碍。虽余三种细识。以有妙平二智为主。不乖相应。所以不同。地前事识现行。未得相应也。

  复次染法。从无始已来熏习不断。乃至得佛。后则有断。净法熏习则无有断。尽于未来。此义云何。以真如法常(体用俱常)熏习故。妄心则灭。法身显现。起用熏习。故无有断。

  此总结前文。虽染法净法起不断绝。究而言之。由此染法熏习不断。本来未曾觉悟。故说无始。至成佛时。染法可断。故说有终。而此净法熏习。尽未来际。终无有断。问。染净二法。同一觉心。何故染熏可断。净熏不可断。答。以染法是新熏。故至成佛时。染熏一断。更不复生。净法是本来具足。故染心一灭。即证法身。便能发起不思议业用。为诸众生作增上缘。复熏习真如。尽于未来。终无有断。故复礼法师问天下学人真妄偈曰。真如性本净。妄念何由起。从真有妄生。此妄安可止。无初即无本。有终应有始。无始而无终。长怀懵兹理。愿为开微妙。析之出生死。清凉国师答云。迷真妄念生。悟真妄即止。能迷非所迷。安得全相似。从来未曾悟。故说妄无始。知妄本自真。方得恒常理。分别心不止。何由出生死。宗密禅师释云。大乘经教。统唯三宗。一法相宗。二破相宗。三法性宗。此问是法性宗中啮镞关节。不问二宗。以法相宗。所说一切有漏妄法。无漏净法。无始时来。各有种子在阿赖耶识中。遇缘熏习。即各从自性起。都不关真如。不言从真生妄。彼说真如一向无为寂灭。故不言从真起妄也。若破相宗。一向说凡圣染净。一切皆空。本无所有。设有一法过涅槃者。亦如幻梦。彼且真亦不立。何况于妄。故亦不言从真起妄也。唯疑法性宗。以此宗。经论皆言从真起妄故。如云法身流转于六道。名曰众生。如云。如来藏受苦乐等。又言悟妄即真。如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知妄本自真。见佛即清净等。又言凡圣混融。如云一切众生本来成正觉。般涅槃。毗卢遮那身中具足六道等。又云真妄相即。虽说烦恼菩提。无有始终。又说烦恼终尽。方名妙觉。因义宗有碍。自语相违。故发此问。诸师所说。但说无垢染耳。唯清凉所答。约真如不变。不碍随缘。方为契当。今宗密试答云。本净本不觉。由斯妄念起。知真妄即空。知空妄即止。止处名有终。迷时号无始。因缘如幻梦。何终复何始。此是众生原。穷之出生死。又人都谓真能生妄。故疑妄不穷尽。为决此理。重答前偈。不是真生妄。妄迷真如起。知妄本自真。知真妄即止。妄止似终末。悟来似初始。迷悟性皆空。性空无终始。生死由此迷。达此出生死。又释云。无始而有终。长怀懵斯理者。即法相事而例难之。今云有妄即真。则同无终始。若分别说应有四句。真如则无终无始。真智则无终有始。无明则无始有终。瞥起妄念则有终有始。若约圆融。同无终始。既无终始。亦复无有无终无始。唯忘言绝虑。可会斯玄。详上答意。深合圆宗。于随缘门。初即迷真起妄。后乃悟妄即真。于迷悟中。似分终始。约不变门。妄自本空。谁论先后。真俗无性。圣凡但名。譬如迷绳作蛇。疑杌为鬼。真谛非有。俗谛非无。二谛相成。不堕邪见。是以俗谛不得不有。有常自空。真谛不得不空。空常彻有。今时学者。多迷空有二门。尽成偏见。唯尚一切不立。拂迹归空。于相违差别义中。全无智眼。既不辩惑。何以释疑。故云。涅槃心易晓。差别智难明。若能空有门中。双遮双照。真俗谛内。不即不离。方可弘法为人。绍隆觉位。已上释熏习竟。

  复次真如自体相者。一切(十法界)凡夫声闻缘觉菩萨诸佛无有增减。非前际生。非后际灭。毕竟常恒。从本已来。自性满足一切功德。所谓自体有大智慧光明义故。遍照法界义故。真实识知义故。自性清净心义故。常乐我净义故。清凉不变自在义故。具足如是过于恒沙不离不断不异(自体)不思议佛法。乃至满足。无有所少义故。名为如来藏(在缠)。亦名如来法身(出缠)。

  此下释立义分中能示摩诃衍自体相用故。先明体大。谓真如平等。故在圣在凡。不增不减。非生故常。非灭故恒。法王经云。若说如来为小乘说小乘法。为阐提说阐提法。是断佛性。是灭佛身。是说法人当历百千万劫诸地狱。何以故。众生之性即是佛性。从本已来。无有增减。云何于中分别药病。是知一切法皆是佛法。正此意也。从本下。显相大也。言本来者。非今有也。言自性者。非外来也。言满足者。不欠少也。言一切者。是普该也。言大智慧光明义者。无明壳中有慧日也。遍照法界义者。虚妄见中有法眼也。真实识知义者。梦幻境中有真谛也。自性清净义者。染污识中有净性也。常乐我净义者。生灭法中有真常也。生死苦中有真乐也。二无我中有真我也。二种障中有真净也。众热不能到。故清凉。二死不能易。故不变。业系不能缚。故自在。呼之即应。故不离。用之不匮。故不断。今古常然。故无异。拟心不得。故不可思。言语不及。故不可议。由自体中。具足如许佛法故。在因中名如来藏。以能含孕如来妙宝王刹故。在果名法身。于一切法成等正觉故。

  大乘法界无差别论云。众生法身。既与如来法身相应。何故无有如来德用。应知此如莲未开。诸恶见叶共包裹故。如金堕厕。在于觉观粪秽中故。如满月被蚀。我慢罗睺所执取故。如池水被浊。贪欲尘土所混杂故。如金山被翳。瞋恚泥垢所封着故。如虚空被覆。愚痴重云之所蔽故。如日未出。在无明习气地中故。如世界未成。在六处水大藏中故。如云无雨。相违缘现前故。

  问曰。上说真如其体平等。离一切相。云何复说体有如是种种功德。答曰。虽实有此诸功德义。而无差别之相。等同一味。唯一真如。此义云何。以无分别。离分别相。是故无二。复以何义得说差别。以依业识生灭相示。此云何示。以一切法。本来唯心。实无于念。而有妄心。不觉起念。见诸境界。故说无明。心性不起。即是大智慧光明义故。若心起见。则有不见之相。心性离见。即是遍照法界义故。若心有动。非真识知。无有自性。非常非乐。非我非净。热恼衰变。则不自在。乃至具有过恒沙等妄染之义。对此义故。心性无动。则有过恒沙等诸净功德相义示现。若心有起。更见前法可念者。则有所少。如是净法无量功德。即是一心。更无所念。是故满足。名为法身如来之藏。

  此下问答通妨也。前云真如平等离相。不应复说体中复有种种差别功德。答。言离相者。是离一切虚妄差别染相。今所有者。是真如体中所具清净功德相。此功德相。虽有种种。实无差别。以等同一味。全相是体故。问。既曰实有种种功德。何故复说本无差别。答。以无虚妄分别心故。虽有种种功德而实无差别也。问。既曰本无差别。何故复说种种功德。答。皆依业识生灭相中显示种种差别功德。

  问。此诸功德。于生灭相中云何显示。答。以一切法本来唯一真如。实无种种名。种种相。所谓天地同根。万物一体。由最初不觉。忽起动心。遂生三细。复现六粗。于是差别之相。纷纭杂糅。并立乎前。将此大光明藏转为无明。若心性不起。复转此无明为大智慧光明。若心起见。则见此而不见彼。所见甚小。心性离见。如白日丽天。无物不照。若心有动。则知名义不达真如。不可谓之真知。一动则遗失真性。故无有自性。一动便是生灭。不可谓常。一动便招苦果。不可谓乐。一动便能背觉。不可谓我。一动遂成染心。不可谓净。一动遂成热恼。不得清凉。一动便有衰坏。不可谓不变。一动便有业系。不可谓自在。极而言之。更有无量妄染。皆由一动而起。故除此一动。显示无量净功德相。以由翻染成净。故自体相用必在生灭门头显示也。故知觉与不觉。皆在生灭门中相待而立。若在真如门中。二俱不存。故圆觉经云。生死涅槃。同于昨梦。楞严云。妙性圆明。离诸名相。问。何故一动。则不见净法。不动则净法满足。答。若心有动。更见目前有一法可当情念者。则应自心便少一种净法矣。正如一碧晴空。才起片云。便少一片青天。片云不起。青天自然满足。故知妄念愈多。净法愈少。若无所念。而净法方得满足也。故宗镜云。若了自心。无事不办。或妄取前境。却成内自不足。牛头云。诸佛于此而得菩提。诸佛于此而转法轮。诸佛于此而般涅槃。此是心处得菩提。色处转法轮。眼处入涅槃。若尔者。则知妄身究竟涅槃。法身常在。净土具足。更少何物。复更何求。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故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复次真如用者(有大体显此大用)。所谓诸佛如来。本在因地(普贤万行之时)。发大慈悲。修诸波罗蜜。摄化众生。立(尽法界虚空界)大誓愿尽欲度脱等(广大心)众生界。亦不(常心)限劫数。尽于未来(际)。以取一切众生如己身故(度众生如度己)。而亦不取(人吾)众生相。此以何义。谓如实知一切众生。及与己身真如平等。无别异故以有如是(度众生)大方便智(观众生空)。除灭无明。见本法身。自然而有不思议业种种(三轮)之用(有大体当有大用)。即与真如等遍一切处又亦无有用相可得。何以故谓诸佛如来。唯是法身智相(有妙用而无相可得)之身第一义谛。无有世谛境界(照而常寂)。离于施作。但随众生见闻得益(惑应道交)。故说为用。

  此下释用大也。举如来因地者。见得果上不思议业用。由因中悲智所修成也。慈悲者。四无量之二也。诸波罗蜜。即十度也。以此十度摄化众生到彼岸故。大誓愿。即愿波罗蜜也。尽欲度脱等众生界者。无处不度也。亦不限劫数尽于未来者。无时不度也。取一切众生如己身者。不见有我相也。亦不取有众生相者。不见有人相也。唯无我无人。故度尽众生。无生可度。问。既曰取众生如己身。又曰不取众生相者何义。答。良以众生与己。原是一体。由情生智隔。相变体殊。故分人分我。今既以大悲度诸众生。复以大智观察自他同一法性。无有别异。即用此智。破灭无明。亲见本有法身。从法身中。自然流出不思议业用。现种种身。度脱众生。其所现身。即与真如平等遍一切处。虽有如此大用。而亦亡其用相。故不见我为能度。众生为所度也。问。既有如此业用。又无用相可得者。何故。答。如来之身。是法性身。如来之土。即法性土。故虽现种种身。种种土。无非皆从法性海中自然流出。非若世人有心造作施设。名之为用。皆就众生见闻得益。故说为用。其实如来分上实无用相。故知真心妙用。随感随现。如春工之肖物。如空谷之答响。故宗镜云。若以如如佛。法性佛。何人不具。若以国土身。虚空身。何法不圆。则处处皆是宝坊。丘陵谁立。念念咸成正觉。妄想何生。故魏府老洞华严云。佛法在日用处。在行住坐卧处。吃茶吃饭处。语言相问处。所作所为。举心动念。又却不是也。故知学道之人别无方便。只是日用处不迷真心。自然显发耳。

  此用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依分别事识。凡夫二乘心所见者。名为应身。以不知转识现故。见从外来。取色(有)分齐。不能尽知故。二者依于业识。谓诸菩萨。从初发意。乃至菩萨究竟地心所见者名为报身(他受身)。身有无量(身)色。色有无量相。相(表德称相)有无量好(好有无量光明)。所住依果。亦有无量种种庄严随所示现。(相好)即无有边。不可穷尽。离分齐相。随其所应常(如来法身)能住持。不毁不失。如是功德。皆因诸波罗蜜等无漏行熏。及不思议熏(指内熏)之所成就。具足无量乐相。故说为报。

  此释凡夫二乘所见名应身也。由彼凡夫二乘迷于本识。顺于事识。然此事识。粗显猛利。任运分别。依此粗分别识。但见应化粗相。不见报身细相。如凡夫见佛是老比丘相。二乘见佛是阿罗汉等。而彼不知此应身者。皆由见相未忘。元从自己第八转识所现。不达唯识。计有外尘。今见佛身亦在心外。遂执心外实有是相。又不达即色是心。本无分剂。取分剂相。殊不知佛之化身。是随感而应。实无限量也。二者下。释菩萨所见者名报身也。十信已还。皆顺业识。故在资粮位中。至究竟地。所见佛身。皆名报身。言报者。以业识是总报主。故转此识者。皆得见报身也。身有下。显正报无分齐也。所住下。显依执亦无分齐也。随其所应者。谓彼菩萨心无分齐。故所见亦无分齐也。常能住持不毁不失者。非若化身之有去来生灭也。如是下。结归本因。无漏行熏者。即十波罗蜜所熏无漏业也。不思议熏者。即真如熏无明也。由斯二种熏习之力。故能以有漏无明所招生死苦报。转成无漏寂灭乐相。故名报身。故知佛无依处。应机普现。色无定色。若摩尼之应青黄。形无定形。犹光影之任修短。相无定相。似明镜之对妍媸。故随乐皆现。

  又凡夫二乘所见者。是其粗色。随于六道各见不同。种种异类。非受乐相。故说为应。复次初发意菩萨等所见者。以深信真如法故。少分而见。知彼色相庄严等事。无来无去。离于分齐。唯依心现。不离真如。然此菩萨。犹自分别以未入法身位故。若得净心。所见微妙。其用转胜。乃至菩萨地尽见之。究竟若离业识。则无见相。以诸佛法身。无有彼此色相迭相见故。

  此以凡夫六道所见者为应身也。由凡夫带过去六道恶业习气。或见佛身受金枪马麦。打身出血。或见佛是树神。天神。黑脚象。三尺身。乃至羊中见羊。鹿中见鹿。俱非乐相。大乘初终顿教菩萨。既达唯识。了此佛身。乃是赖耶识中转识所现。故见佛身唯是心现。不离真如。无有分齐。遍一切处。随众生根任运显现。是受乐相也。复次下。显三贤十圣所见者为报身也。深信者。三贤菩萨。解真如法。异前十信。故曰深。未证法身。故曰信。得相似觉。故曰少分而见。知彼身土二相。本无去来。亦无限量。皆是自心所现之量。然未断分别法执。未得亲证平等法身。故但言知。若证初地。得无分别智。证一分平等法身。得随分觉。所见报身。比于地前。转更微妙。所作业用。转胜地前。二地胜初。三地胜二。乃至十地所见。最极微细。此外更无殊胜之相。故曰究竟。至妙觉地。无明已尽。业识已空。见相随尽。唯是真如。更无见相。以诸佛各证法身。无彼此相可得见故。故曰佛不见身知是佛。若实有知别无佛。问。既曰众生等同佛性。应当一时成佛。云何三乘见佛各有差别。答。法身无相。真性无形。形相尚无。云何差别。是自识镜。照影不同。如五百婆罗门。见灰身而生信。劬尸罗长者。睹三尺而发心。无边身菩萨。穷上界而有余。住小圣凡夫。观丈六而无尽。皆是随心感现。影像不同。自业差殊。非佛有异。观一水而俄分四等。皆自见殊。共宝器而饭色不同。非他业受。

  问曰。诸佛法身离于色相者。云何能现色相。答曰。即此法身。是色体故。能现于色所谓从本已来色心不二。以色性即智故。色体无形(无形相)。(强名)说名智身。以智性即色故(真空法性心色名二)。说名法身(以法为身)。遍一切处。所现之色。无有分齐。随心能示十方世界(一毛一相一光明遍照法界)。无量菩萨。无量报身。无量庄严。各各差别。皆无分齐。而不相妨。此非心识分别能知。以真如自在用义故。

  法身全是色体。故能现色。如明镜全是像体。故能现像。临济云。四大不解说法听法。虚空不解说法听法。只汝目前历历孤明勿形段者。始解说法听法。所谓勿形段。是诸佛法身。亦是汝之本心也。所谓下。正明色心不二。由色即心。遂令色相都尽。故就其本。但云智身。智。谓本觉智也。由心即色。遂令心即是色。故说法身遍一切处。而所现色实无分齐。但是随心现分齐耳。若有无量菩萨。各各不同。如来随菩萨心。现无量报身报土亦各各不同。然皆无有分齐。而彼此不相妨碍。此皆如来不思议境界。非思量分别所知境也。以此是真如之用。周遍圆融。自在无碍故。宗镜问云。既云诸佛法身本无色相。云何现种种色相。答。大涅槃云。譬如一人。多有所能。若其走时。则名走者。若将刈时。则名刈者。若作食时。名作食者。若治材木。则名工匠。锻金银时。名锻金师。法亦如是。其实是一。而有多名。故约用分多。体恒冥一。舒为万法。卷即一心。一中无量。无量中一。故知一心之旨是圆顿门是具足道。已上释自体相用竟。

  复次显示从生灭门即入真如门。所谓推求五阴。色之与心。六尘境界。毕竟无念(观察六尘境界无有自性)。以心无形相。十方求之。终不可得(生灭即真如)。如人迷故。谓东为西。方实不转。众生亦尔。无明迷故。谓心为念。心实不动。若能观察知心无念。即得随顺入真如门故。

  此总结从生灭门归真如门也。推求者。即能观之智。色心境界。即所观之境。毕竟无念者。内身外境。一一推求。终不见有一丝毫许心念可得。以此心无形段故。既能现之心尚不可得。而所现之境又可得耶。故南泉云。然灯佛道了也。若心想所思。出生诸法。虚假不实。何以故。心尚无有。云何而有出生诸法。犹如形影。分别虚空。如人取声。安置箧中。亦如吹网。欲令气满。正此意也。

  如人下。喻明。

  众生下。法合。

  若能下。结归初门。知心无念。是佛祖相传入真如门之秘旨。故于此复结之。通心论云。夫缚从心缚。解从心解。解缚从心。不关余处。出缚之要。唯有观心。观心见性。一切俱了。是故智者。先当反观自心。欺诳不实。如幻如化。躁扰不住。犹如猿猴腾跃奔掷。犹如野马。实无自性。由境而有。无境则无。又观诸境。境无自性。由见而有。不见自无。又推见处。见无自性。由心动有。不动则无。又推动心。动无自性。独由不觉。觉则不动。又推不觉。无有根本。直从无始虚习念念自迷。无念真如一无所有。此即从生灭门入真如门之要诀也。此上显能立门竟。

  对治邪执者。一切邪执。皆依我见(我见乃邪执之根本)。若离于我。则无邪执。是我见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人我见(约凡夫说)。二者法我见(约二乘说)。

  此下显能破门也。推理不当曰邪。坚着不舍曰执。我见者。从我起见。故名我见。此是二执之本。一计五蕴法实有主宰。名人我见。二计五蕴法实有自性。名法我见。此中以误执如来身为人我见。又误执实理为法我见。由邪见众生。执药成病。故论师复因病施药也。

  人我见者。依诸凡夫说有五种。云何为五。一者闻修多罗说。如来法身。毕竟寂寞。犹如虚空。以不知(佛)为破着(众生)故。即(差)谓虚空是如来性。云何对治。明虚空相。是其妄法。(如来)体无不实。以(虚空)对色故有。是可见相。令心生灭。以一切色法。本来是心。实无外色(离心无色可得)。若无色者。则无虚空之相。所谓一切境界。唯心妄起(三细)故有。若心离于妄动。则一切境界灭。唯一真心。无所不遍(犹如清净虚空)。此谓如来广大性智究竟之义。非如虚空相故。

  此误执顽空为觉性也。云何下。出正义。言虚空是妄法者。晦昧所成故。体无者。有名无体故。不实者。不可撮摩故。对色故有者。因色显空。是对待法故。是可见相令心生灭者。苍苍之色。是眼所对境。能生灭故。以一切色法皆是自心。离心之外。实无有色。若无有色。亦复无空。故知空色二法。悉是唯心妄动而有。心若不动。色空自无。唯一真心。无处不遍。故经云。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又云。不知虚空外洎山河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所现物。故论中所说者。皆指如来广大性智究竟之义。是如实空。是毕竟空。故借虚空为比例耳。非谓虚空即是如来性也。故曰离念相者。等虚空界。

  二者闻修多罗说。世间诸法。毕竟体空。乃至涅槃真如之法。亦毕竟空。本来自空。离一切相。以不知为破着故。即谓真如涅槃之性。唯是其空。云何对治。明真如法身自体不空。具足无量性功德故。

  此误执断空为真如也。世间法。即生死法也。涅槃真如法。即出世间法也。唯是其空者。言生死涅槃。但是一空。更无一物。所谓豁达空也。云何下。出正义。此中所言生死涅槃。属生灭门。是对待法。故但言空。真如自体。具足河沙称性功德。故言不空。所谓真空不空。非断灭空也。如云无心。但是心中无物名无心。非无心体名无心也。喻如空瓶。以瓶中无物名空瓶。非瓶体亦无名空瓶也。故祖师云。汝但无事于心。无心于事。自然虚而灵。寂而妙。据此则是无妄心。非无真心也。

  三者闻修多罗说。如来之藏。无有增减。体备一切功德之法。以不解故。即谓如来之藏。有色心法自相差别。云何对治。以唯依真如义说故。因生灭染义。示现说差别故。

  此误执如来藏中有色心法也。云何下。出正义。体备诸功德无增减者。是依真如平等义说。色心差别有增减者。是因生灭染污义说。故曰唯依妄念而有差别。又云。以依业识生灭相示也。

  四者闻修多罗说。一切世间生死染法。皆依如来藏而有。世间诸法不离真如。以不解故。谓如来藏自体具有一切世间生死等法。云何对治。以如来藏。从本已来。唯有过恒沙等诸净功德。不离不断不异真如义故。以过恒沙等烦恼染法唯是妄有。性自本无。从无始世来。未曾与如来藏相应故。若如来藏。体有妄法而使证会永息妄者。无有是处。

  此误执如来藏有染污法也。云何下。出正义。以如来藏。唯与诸净功德相应。不与染法相应。以一切染法。性自本无。未曾与如来藏相应。故曰所言空者。与一切染法不相应故。一切众生以有妄心念念分别。故说为空。若如来藏实有染污法。而欲使人人证入。人人契会。令彼染污永断不起者。决无是理。由如来藏本无染污。故能永断也。古德云。染污即不得。修证则不无。正此义也。

  已上四执。初二是习顿教空教。及南宗禅学失意者所执。次二是习大乘法相宗。及北宗禅学失意者所执。

  五者闻修多罗说。依如来藏故有生死。依如来藏故有涅槃。以不解故。谓众生有始。以见始故。复谓如来所得涅槃有其终尽。还作众生。云何对治。以如来藏无前际故。无明之相。亦无有始。若说三界外更有众生始起者。即是外道经说。又如来藏无有后际。诸佛所得涅槃与之相应。则无后际故。

  此误执染净俱有始终也。谓最初起一念生相无明。是众生有始。今以始觉而觉生相。则生相灭。是众生有终而觉有始。觉既有始。必有终故。云何下。出正义。由法无前际。则知生死无始。法无后际。则知涅槃无终。故云染法熏习不断。后则有断。是无始而有终也。净法熏习则无有断。尽于未来。是无始无终也。上破我执。下破法执。

  法我见者。依二乘钝根故。如来但为说人无我。以说不究竟。见有五阴生灭之法。怖畏生死。妄取涅槃。云何对治。以五阴法。自性不生。则无有灭。本来涅槃故。

  此误执五蕴为实法也。由如来说法。先后随时。以见二乘根钝。怖畏生死。故说涅槃。不为说一切法本来常住。寔无生灭。故虽断我执。证人空。犹堕法执。云何下。出正义。以五阴法。是依他起。本无自性。尚无有生。欲何为灭。依于此义。故说一切众生本来常住。入于涅槃。故知若执心境是实。人法不空。徒经万劫修行。终不证果。若顿了无我。深达物虚。则能所消。何法不证。似轻舸随迅流。犹微尘扬顺风。只恐不信一心。自生艰险。若入此门。无法不可。故般若经云。佛言。我于一切法无所执故。得常光一寻。身真金色。是以但于人法二执俱亡。一道神光自现。先德云。如今要会直会。但不取一切相即得。更无别语。若知诸法从心则不应执。执则不知。

  复次究竟离妄执者。当知染法净法皆悉相待无有自相可说。是故一切法从本已来。非色(五阴)非心。非智(真如之体)非识。非有非无。究竟不可说相。而有言说者。当知如来善巧方便。假以言说引导众生。其旨趣者。皆为离念归于真如。以念一切法。令心生灭。不入实智故。

  已上破我破法。分染分净。皆是一期方便。是对待法总属共相。皆是生死岸头事。未云究竟。以自相法不堕言说相故。必也染净俱空。寸丝不挂。方与本本面目。默默相契。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正不与言说相关也。故一切法。推其自相。本无色心智识有无等相可说。然而说色。说心。说智。说识。说有。说无。皆是如来善巧方便。以假名字引导众生。其实如来旨趣。要人百不思百不会。不著有无染净。亲见本来。复还本地。是其旨趣。以思善思恶。皆是发业无明作主。令心生灭。不能得入真如实智故。古德云。是句亦刬。非句亦刬。此是佛祖相传心法。故谆谆及此。释能破门竟。

  分别发趣道相者。谓一切诸佛所证之道。一切菩萨发心修行趣向义故。略说发心有三种云何为三。一者信成就发心。二者解行发心。三者证发心(一分无明破)。

  由立二门已分邪正竟。此下方显菩萨发心趣向佛道之相。由前云。一切菩萨皆乘此法到如来地故。然有三贤十圣位次不同。发心修行趣证亦异。故须分别也。信成就发心者。信者。即担当之谓。必满一万劫。方得成就。以此事是难解难入之门。难省难知之法。所以法华会上。舍利弗三请。四众惊疑。只如五千退席。皆是已得圣果之人。闻说直指自心。尚怀疑惑。拂席而起。何况末法初机。遮障既深。见思尤重。情尘尚壅。欲火犹烧。而能担荷斯大事者欤。是以妙得其门。成佛不离于当念。若失其旨。修行徒困于多生。唯在信心。别无方便。以信是入道之原。功德之母。但信此宗。理事圆足故。

  解行发心者。自十住至十回向。以能解法空。顺行十度。十度成熟。发回向心故。故宗镜云。见解圆明是目。行解相应是足。目足更资。理行扶助。可趣涅槃之域。能到清凉之地。若定慧未熏。如摩尼匿矿。性相不辩。犹古镜未磨。欲望雨宝鉴容。无有是处。若意既净。心镜才明。更以万行熏修。转加光洁。如先德云。一切佛事无边化门。皆依自法融转而行。由自心中有真如体大。今日体解。引出法身。由自心中有真如相大。今日了达。引出报身。由自心中有真如用大。今日修行。引出化身。乃至十波罗蜜。一切尘沙万行。皆是自心引出。未曾心外得一法。行一行也。

  证发心者。自初地至十地。以初发心趣向佛道。此方证故。问。既信即心便是。何用更修。答。只为便是。所以更修。如铁中非金。即不能煅成妙器。问此中进修。是顿是渐。答。若约进修。是顿悟渐修。若约断障。如日顿出。霜露渐消。若约成德。如孩始生。即具肢体。长养成人。志气渐立。故经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三贤十圣。次第修证。良以非真流之行。无以契真。若未闻此法。未入此门。纵经多劫。修六度万行。终不证真。又顿悟之人。如师子儿。初生之时。即成师子。不先顿悟。犹如野干。随逐师子。经百千劫。终不得成师子。故知若不先了自心。岂成圆顿。随他妄学。不入真宗。又若因悟而修。即是解悟。因修而悟。即是证悟。故知直了真如一心。即名为佛。是圆顿宗。若依此心发心修行者。是别教大乘。与圆顿教即心便具者。所有功行。日劫相倍。故曰即心者疾。发心修行者迟。问。此论之旨。既已信入。发心修证。是何教摄。答。是借别教以明圆也。

  信成就发(十信)心者依何等人。修何等行。得信成就堪能发心。所谓依不定聚众生(十信凡夫)。

  有熏习(内因外缘)善根力故。信业果报(因果不差)。能起十善(止恶行善)。厌生死苦(观三界如牢狱)。欲求无上菩提得值诸佛。亲承供养。修行信心。经一万劫信心成就故(因精进而钝根有四种俱一万劫乃成就法相)。诸佛菩萨教(外缘)令发心。或以大悲故(观众生一体故为大悲)能自发心。或因正法欲灭。以护法因缘故(见正法将灭菩萨如自己行灭乃护佛法)。能自发心。如是信心成就得发心者。入正定聚。毕竟不退。名住如来种中。正因相应。

  此有三聚。一是十住已上决定不退信心者。名正定聚。未入十信。不信真如三宝因果者。名邪定聚。此二中间。欲求大乘而心未决定。或进或退。如空中毛者。名不定聚。今依此人明修行也。有熏下。辩因行也。曾于善知识边。闻十善法力。及本觉内熏力。故能信业果报而修十善。厌生死而求菩提。内有是因。故感诸佛为增上缘。承事诸佛。修行信心经一万劫。方得成就。信位有十。谓信。进。念。定。慧。施。戒。护。舍。愿也。一万劫。约根利钝。料拣有四。一利根精进。二利根不精进。劫数皆不可定。三钝根精进。极迟者一万劫。钝根不精进者。劫数亦不可定。今唯取第三。故云一万劫也。信心成就诸佛教令发心者。是待徼扬劝勉而入发心住也。或以大悲者。为众生也。或因正法者。为佛法也。能自发心者。谓从自己胸中流出。不待诸佛劝勉。能以众生佛法一肩担荷直入发心住也。楞严经云。以前十信。圆成一心。名发心住。信心入住。毕竟不退。得与如来气分交接。得住如来种中。故在住位。有入胎出胎童真法王子之名。言如来种者。所谓慈悲为佛眼。正念为佛头。妙音为佛耳。香林为佛鼻。甘露为佛口。四辩为佛香。六度为佛身。四摄为佛手。平等为佛指。戒定为佛足。种智为佛心是也。

  若有众生。善根微少。久远已来烦恼深厚。虽值于佛。亦得供养。然起人天种子。或起二乘种子。设有求大乘者。根则不定。若进若退。或有供养诸佛。未经一万劫。于中遇缘亦有发心。所谓见佛色相而发其心。或因供养众僧而发其心。或因二乘之人教令发心。或学他发心。如是等发心。悉皆不定。遇恶因缘。或便退失堕二乘地。

  此节是下文修行信心分之张本也。上言从不定聚入正定聚。此正言不定聚也。由善根微弱。烦恼深厚。故虽值佛。不能发菩提心。或起人天二乘种子。设有求大乘者。未有决志。故进退不定。或有遇缘发心者。不由己而由人也。所谓下。是见相发心也。或因人教者。是随人口吻也。或学他者。是仿效他也。此皆因人碌碌。自无主宰。脚跟未隐。故遇缘而进。复遇缘而退。皆名不定。古德云。除非自解倒骑牛。一生不着随人后。是知一心妙门。非大智不能观。非大根不能信。观之则齐佛智。信之即入圆通。信之一字。岂易言哉。问。涅槃经云。闻常住二字尚得七世不堕地狱。何故经言第六住心及凡夫信位。犹言有退。答。十信之中。胜解未成。未得谓得。便生憍慢。不求善友。不敬贤良。为怠慢故。久处人天。便能成就大地狱业。若一信不慢。常求胜友。即无此失。故经云。闻如来名号及所说法。即不信。犹能毕竟至于金刚智地。何况信修者乎。

  复次信成就发心者。发何等心。略说三种。云何为三。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二者深心。乐集一切诸(梵)善行故。三者大悲心。欲拔一切众生苦故。

  此言信心成就复发三心也。言直者。不思善。不思恶。无欲无依。故曰直心。正念真如者。不起一念。名正念真如。暂起一念。便邪了也。曲了也。落路落草也。此直心。是二行之本。

  言深心者。无善不修也。智者大师疏观经云。深者。佛果深高。以心往求。故云深心。亦从深理生。亦从厚乐善根生。故十地经言。入深广心。涅槃经云。根深难拔。故言深心。言直心等三心者。此与十六观经中三心义合。彼云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今初云直心。即彼至诚心。至诚心者。即实行众生。至之言专。诚之言实。非直心正念真如。岂名专实解于深心。彼疏虽三义而不相舍。求高深果。须契深理。欲契深理。须厚乐善根。此乃立行依理求果也。彼经证成三种深义。不出此乐集一切诸善行也。彼经回向发愿心。即此大悲拔苦之义。盖以真如实念趣果善心。二心功德善巧回向。愿生净土速证法忍。广拔一切众生苦恼。然此三心顺于三法。何者。初念真如平等一性。次二即是自行化他二种修义。既是修二性一。乃就圆融三法而发心也。今此三心一念中修。见思尘沙任运先去。入第十信。

  大悲者。无生不度也。

  故知万行所起。起自真如。缘会所入。入于真如。菩萨发心。先念真如。菩萨起信。先信真如。菩萨契会。先契真如也。问。云何是真如之相。答。不信一切法。是信真如。以真如理中本无诸法。若见诸法为有。是信诸法。不信真如。是以若无夙植广大菩提种子。卒难取信。故祖师云。大缘与信合。故知能信是法者。此非小缘也。然真如之理。无自无他。非一非异。包含一气。该入万有。若复有人。自性清净。含一而生。中无妄想。即谓圣人。然真如中亦无圣人法如微尘许而有异也。若复有人自性清净。含一而生。中有妄想。自然浊乱。则谓凡夫。然真如中亦无凡夫法如微尘许而有异也。故经云。佛性广大难量。圣凡不二。一切圆满。咸被草木。周遍蝼蚁。乃至微尘毛孔。莫不含一而生。故曰通于一而万事毕。是以正念真如为诸行之原也。

  问曰。上说法界一相。佛体无二何故不唯念真如。复假求学诸善之行。答曰。譬如大摩尼宝。体性明净。而有矿秽之垢(体性本净然亦不妨有垢)。若人虽念宝性。不以方便种种磨治。终无得净。如是众生真如之法(同具真如体性)。体性空净。而有无量烦恼垢染。若人虽念真如。不以方便种种熏修(梵行)。亦无得净。以垢无量。遍一切法故。修一切善行以为对治。若人修行一切善法。自然归顺真如法故。

  宝性喻真如。矿秽喻无明。念宝性而不磨。终无有净。将天真而不修。终无作用。故正念真如。复修善行。动作施为。自然归顺真如矣。

  略说方便有四种。云何为四。一者行(自利利他)根本方便。谓观(十法界)一切法自性无生(本自无生)。离于妄见。不住生死(不同凡夫得真空理)。观一切法因缘和合。业果不失。起于大悲。修诸福德。摄化众生。不住涅槃。以随顺法性无住故。

  此以无住为行根本方便也。净名云。从无住本建立一切法。故先德云。生而无生。法性湛然。故不取一切法。不作诸恶。而成大智。不住生死。无生而生。业果俨然。故不舍一法。广行众善。而成大悲。不住涅槃。以法性本来无住。故我随顺法性亦无住也。

  二者能止方便。谓惭。愧。悔过。能止一切恶法。不令增长。以随顺法性离诸过故。

  惭者。依自法力。崇重贤善为性。对治无惭。止息恶行为业。愧者。依世间力。轻拒暴恶为性。对治无愧。止息恶行为业。十一善法之二也。悔者。四不定法之一也。易云。震无咎者存乎悔。具此三者。则未生之恶不令生起。已生之恶不令增长。所谓诸恶不作也。以法性本无过恶。故随顺法性亦离过恶也。

  三者发起善根增长方便。谓勤供养礼拜三宝。赞叹随喜。劝请诸佛。以爱敬三宝淳厚心故。信得增长。乃能志求无上之道。又因佛法僧力所护故。能消业障。善根不退。以随顺法性离痴障故。

  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长。所谓众善奉行也。勤谓精进。无有一善不从精进生故。供养礼拜三宝者。身业也。赞叹劝请者。口业也。随喜者。意业也。爱敬者。亲近不懈。无轻亵也。淳厚者。端庄厚重。不劣薄也。志求者。心口相应。非漫然也。增长者。日有所益。不退堕也。已上皆善因也。三宝所护者。善缘也。因缘具足。业障日消。善根日进矣。以法性本无痴障。故随顺法性亦无痴障也。

  四者大愿平等方便所谓发愿。尽于未来。化度一切众生。使无有余。皆令(至无上菩提)究竟无余涅槃。以随顺法性无断绝故。法性广大。遍一切众生。平等无二。不念彼此。究竟寂灭故。菩萨发是心故。则得少分见于法身。以见法身故。随其愿力。能现八种利益众生。所谓从兜率天退入胎。住胎(从法化生)。出胎。(逾城)出家。(明星)成道。(说法)转法轮。入于(双林)涅槃。然是菩萨。未名法身以其过去无量世来有漏之业。未能决断随其所生(愿力往生不受业牵)。与微苦相应。亦非业系。以有大愿自在力故(□□业之所牵)。如修多罗中。或说有退堕恶趣者。非其实退(权教上说)。但为初学菩萨。未入正位。而懈怠者。恐怖令彼勇猛故。又是菩萨。一发心后。远离怯弱。毕竟不畏堕二乘地。若闻无量无边阿僧祇劫勤苦难行乃得涅槃。亦不怯弱。以信知一切法从本已来自涅槃故(本来涅槃何有退)。

  发愿度生。尽未来际者。以法性不断故。随顺法性者。必传法度生。续佛慧命也。法性下。出度生之所以。由法性周遍。悉皆平等。亦无彼此。究竟寂灭。菩萨在十住位中。发是大愿。便随愿力少分得见法身。住如来种中。乘此愿力。现相人中。成道转轮。度诸众生。然此菩萨。只名愿身。不名法身。以未尽烦恼。于有漏业亦未决断。故受生之处。与微苦相应。以有大愿力所持。随心自在。不被业牵故。如修下。通权也。未入正位者。即未入法身位也。恐怖令彼勇猛者。言十住菩萨已见法身。尚有退堕。又况我等未见法身者。敢懈怠乎。又是下。显实也。言是菩萨一发大愿。便将一切众生一肩担荷。即令入火聚刀山。不生畏怯。况畏堕二乘地。即闻无数僧祇难行苦行。方得成佛。亦不畏怯。以自信本来是佛。不待更灭故。

  解行发心者。当知转胜。以是菩萨。从初正信已来。于第一阿僧祇劫将欲满故。于真如法中。深解现前。所修离相。以知法性体无悭贪故。随顺修行檀波罗蜜。以知法性无染。离五欲过故。随顺修行尸波罗蜜。以知法性无苦。离瞋恼故。随顺修行羼提波罗蜜。以知法性无身心相。离懈怠故。随顺修行毗黎耶波罗蜜。以知法性常定。无杂乱故。随顺修行禅波罗蜜。以知法性体明。离无明故。随顺修所般若波罗蜜。

  解即十住。即即十行。二为能发。十回向为所发。由发回向心。故所修十度转胜于前。将满阿僧祇者。谓从初正信以至回向功行将满一阿僧祇。欲入初地时也。深解现前所修离相者。谓将欲悟入唯识。尚未得入。以有所得故。故在四加行中双印二空。方得所修离相也。

  以知下。正释离相也。权教菩萨由未见法性。见有贪瞋痴等。故以檀波罗蜜等度之。此菩萨已见法性。知彼法性本无贪瞋痴等。然亦不妨随顺觉性。而行六度。虽行六度。亦不见布施等相。故曰所修离相也。此菩萨所修一度一行。皆顺真如一心法性之理。非是于自性外别有所修。以随顺心性故。所有功德。皆如性起。无尽无为。不取不舍。是知檀因心舍。圆清净之施门。戒因心持。成自性之净律。辱因心受。具无生之大忍。进因心作。备牢强之进门。能观心性。名为上定。则禅因心发。般若灵鉴。穷幽洞彻。则智从心起。故经云。一心不动。具足六波罗蜜。何者。经云。无有可与者。名为布施。岂心外有法可住相耶。又云。戒性如虚空。持者欲迷倒。宁执事法分持犯耶。又云。忍者。于一刹那。尽一切相。及诸所缘。岂是对治前境。伏捺自心而为忍耶。又云若能心不起。精进无有涯。宁著有为妄兴劳虑耶。又云。不见心相。名为正定。岂是避喧杂而守静尘耶。又云。不求诸法性相因缘。是名正慧。岂外狥名言。强生知解耶。是知心外见法。即名外道。若直了自心。不为诸见所动。名随顺真如。又一念相应舍时。即具十度。舍而不取名施。不为诸相所污名戒。忍可非法为忍。离身心相为进。寂然不动为定。决了无生为般若。虽空不碍诸相为方便。希齐佛果是愿。思择不动为力。决断分明为智。故一念相应。十度圆具。华严云。念念具足十波罗蜜。是以十度若圆。八万四千法门一时齐应。凡是圣教。皆即之于心。理无不应。若心外行事。则取轮回。任经三祇。终成妄想。是以儒重云。昔我于无数劫以国财身命施人无数。以妄想心施。非为施也。今日以无生心。五华施佛。始名为施。故华严云。设于无数劫。财宝施于佛。不知佛实相。此亦不名施。古德云。万事须归体处平。是非自向心中混。

  证发心者。从净心地。乃至菩萨究竟地。证何境界。所谓真如以依(业)转识。说为境界。而此证者。无有境界。唯真如智(根本智)。名为法身是菩萨于一念顷。能至十方无余世界。供养诸佛。(为众生)请转法轮。唯为开导利益众生。不依文字。或示超地速成正觉。以为法弱众生故。或说我于无量阿僧祇劫(修业方)当成佛道。以为懈慢众生故。能示如是无数方便不可思议。而实菩萨(大乘)种性根等。发心则等。所证亦等。无有超过之法。以一切菩萨。皆经三阿僧祇劫故。但随众生世界不同。所见所闻。根。欲。性异。故示所行亦有差别。

  证者。谓入真如门也。所言真如。即十种真如也。一遍行。二最胜。三胜流。四无摄受。五类无别。六无染净。七法无别。八不增减。八智自在。十业自在所依真如也。自初地以至十地。由业识未尽。断障各别。所证亦异。故有十种境界相现。非谓真如有十种也。业识尽者。唯如如理。及如如智独存。名为法身。无有别异故。问。法身之理。为复有法成。无法成。生法成。灭法成。一法成。异法成。答。本觉真宗。法身性地。口欲言而词丧。心将缘而虑息。所以然者。以说有则妙体虚玄。说无则道无不在。说生则三界无物。说灭则一性常灵。说一则各任其形。说异则同归实相。是以不可称量。不可希冀。能超四句。便是法身。大集经云。文殊言。世尊。如来坐菩提树下得菩提。如来则有二相。一者如来。二者菩提。云何名如来已离二相。佛言。善男子。菩提者。一切众生一切法等无差别。一味一性。如来坐于菩提树下。见如是法。是故名为得菩提。我不见菩提外别有一法。以一切法皆悉平等。而是平等。不入于数。是故平等名为法身。是菩下。显其大用。不依文字者。了知所标毕竟非月。故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此即达磨不立文字宗也。或示者。显其权说。而实下。显其实语。阿僧祇。此云无数。亦是不定之称。如人竟日不见。便云无数时。经年不相见。亦云无数时。故宗镜问云。成佛之说。或云一念。或说三祇。未审定取何文以印后学。答。成佛之旨。且非时劫。迟速之数。属在权宜。故对勇猛者。说成佛在乎一念。为懈慢者。说得果须满三祇。但形教迹。尽属权宜。故楞严钞云。劫者。时也。而有成住坏空。皆由众生妄见所感。且妄见一动。外感风轮。由爱发故。外感水轮。由坚执故。外感地轮。由研求故。外感火轮。有四大故有六根。有六根故见六尘。有六尘故有时分。若了无明根本。一念妄心。则知从心所生。三界毕竟无有。且时因境生。境既本空。时亦无体。何须更论劫数。若能一念永断无明。何假更历三僧祇劫。故楞严经云。不历僧祇获法身。又云。弹指超无学。又云歇即菩提。故知劫之长短。从一念生。三界趋果。并是梦中说窹。若自窹时。实无多劫。所以法华会中。演半日为五十小劫。维摩经中。演七日为一劫。故曰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如涅槃经云。广额屠儿。日杀千羊。后发心已。佛言。汝于贤劫当得作佛。诸大菩萨及阿罗汉咸皆疑云。我等成佛。即经远劫。广额何故。成佛在近。佛言。欲得速成者即与速。欲得远成者即与远。若顿见真如者。即一念成佛。故知利钝在人。迟速由我。非关劫数。此约上上根机顿悟顿修说也。

  又是菩萨发心相者。有三种心。微细之相。云何为三。一者真心。无分别故。二者方便心。自然遍行利益众生故。三者业识心。微细起灭故。

  此登地菩萨所发三种心也。此三种心。比之地前。转更绵密。故曰微细。真心无分别故者。入初地时。分别法执已断。故得无分别智。证遍行真如。故得真心也。方便心者。遍行十度。广利众生。然皆从真起行。无有矫强。故曰自然。业识心者。无明未尽。流注未空。尚有微细生灭故。问。何故此业识。亦名发心。答。未断分别。无明未露。断分别已。无明暂发。故亦名发心也。

  又是菩萨功德成满。于色究竟处。示一切世间最高大身。谓以一念相应慧。无明顿尽。名一切种智。自然而有不思议业。能现十方利益众生。

  此言菩萨地尽示现成佛也。色究竟处。即色界之顶也。最高大身者。色究竟天。身量一万六千由旬。自在天王身量三万二千由旬。十地菩萨示为自在天王。身量倍增。故曰最高大身。以色身高大。莫过此天故。然最后身菩萨。示于彼天成佛之相。即转十地菩萨身而为佛身也。一念相应慧者。即始本最初契合之时。名一念也。由此一念照破无明。得见心性。名得一切种智。自然而有不思议业用。现无量身。应无量土。度无量众生。所谓大圆无垢同时发。普照十方尘刹中。

  问曰。虚空无边故。世界无边。世界无边故。众生无边。众生无边故。心行差别亦复无边。如是境界不可分济。难知难解。若无明断。无有心想云何能了。名一切种智。答曰。一切境界。本来一心。离于想念(心本来离念)。以众生妄见境界。故心有分齐。以妄起想念。不称法性。故不能了。诸佛如来。离于见相。无所不遍。心真实故。即是诸法之性。自体显照一切妄法。有大智用。无量方便。随诸众生所应得解。皆能开示种种法义。是故得名一切种智。

  此疑无心不得名一切种智也。意谓众生境界差别无量。难解难知。若无明既尽。心想亦空。亦无有心。将何了别种种境界。而明一切种智耶。答。一切境界。离于想念。本无种种差别。亦无分齐。以众生妄见境界。故有大小高下染净差别分齐之相。不能遍照。以妄起想念。障蔽光明。不称法性。转为无明。故不能了。诸佛不然。以离见相。不见有境界之相。故无所不遍。以离无明。故得见真实心。此真实心。即是诸法自性。既见法性。从法性中起大智用。显照一切妄法。以无量方便。随众生心。说种种法。示种种义。令彼各得解了。是故契无心者。方得一切种智也。

  又问曰。若诸佛有自然业。能现一切处。利益众生者。一切众生。若见其身。若睹神变。若闻其说。无不得益。云何世间多不能见(佛)。答曰。诸佛如来法身平等。遍一切处。无有作意。故说自然。但依众生心现。众生心者。犹如于镜。镜若有垢。色像不现。如是众生。心若有垢。法身不现故(不见佛身)。已说解释分竟。

  此疑众生不见如来。不得名不思议利益众生也。谓如来既有自然业用。现身无量。普利众生。则应众生皆得见佛闻法。普沾利益。何故不见。答。如来法身。无处不遍。其现不现。悉由众生心有垢净。非谓如来有现不现也。故宗镜问云。法身普遍一切众生心想中。众生既同一心。云何有现不现。答。如来法身常现。无不现时。或于一尘顿现。或于诸尘普现。一尘顿现者。如如来眼睫。文殊宝冠。弥勒楼阁。普贤毛孔。(净名之)维摩丈室。摩耶之腹。乃至芥子针锋。近尘远尘。各各顿现。诸尘普现者。谓该一切处。彻一切时。涉入重重。普融无碍。古德云。一切不思议事。于一事悉能普现。其唯清净法身之应用乎。所以云。若能谛观心不二。方见毗卢清净身。如一念起恶。法身即随恶现。一念起善。法身即随善现。乃至见色色处现。见空空处现。名为处处普现。切莫远求。诸佛法身。即一念心空是。若不现者。皆是客尘自遮。见网自隔。非法身咎。其犹日月丽天。盲者不睹。雷霆震地。聋者不闻。故有福者生。即琳琅现。薄福者出。则荆棘生。皆由自心有净有秽。故有现不现耳。若了自心俱时平等显现。

  次说修行信心分(此说众生钝根福薄受正定说加精进)。

  此为善根微少众生修行信心。未满万劫。来入正定聚者。说四不坏信。令彼成就信心也。

  是中依未入正定聚众生故。说修行信心。何等信心。云何修行。略说信心有四种。云何为四。一者信(真如)根本。所谓乐念(身心欢悦依行持)真如法(诸佛之师)故。二者信佛。有无量功德(以前所说三轮也)。常念亲近。供养恭敬。发起善根。愿求一切智故。三者(要行)信法。有大利益。常念修行诸(六)波罗蜜故。四者信僧(以指十地菩萨)。能正修行。自利利他。常乐亲近诸菩萨众。求学如实行故。

  习性易染。犹如素丝。可青可绿。亦如湍水。可东可西。又如尺蠖。可苍可黄。以八识中具有十法界种子。随所闻法。即发起现行者。名未入正定聚众生。今为此等众生。说此四不坏信。由彼闻此四不坏信。则不退堕故。信根本者。即是信真如法也。乐。谓乐欲。念。谓冥记。乐而不念。其乐不尽。念而不乐。其念不实。必如蜂念好蜜。渴思甘露。造次颠沛。念兹在兹。无有间断。名真乐念。若此而有退堕者。无有是处。故对信成就者说。则曰正念。对信未成就者说。则曰乐念也。二者下。信三宝也。若未信真如。所信三宝。犹在心外。皆不称实。若遇他缘。或生退失。若先信真如。则所信三宝。全是真如。由是增进。信得成就。

  修行有五门。能成(助以上信)此信。云何为五。一者施门(檀度)。二者戒门(尸罗)。三者忍门(羼提)。四者进门(毗利耶)。五者止(禅定)观(智慧)门(定慧双运)。

  信而不行。徒信也。信何能满。能行此五者。信方满足。此即前乐集善行。去矿秽之方也。

  云何修行施门。

  若见一切来求索者。所有财物。随力施与。以自(自利)舍悭贪。令彼(利他)欢喜。

  若见厄难恐怖危逼。随己堪任。施与无畏(此施比前又胜)。

  若有众生来求法者。随己能解。方便为说。不应贪求名利恭敬。惟念自利利他。回向菩提故。

  施有三。谓财施。无畏施。法施也。若见一切下。财施也。若见厄难下。无畏施也。若有下。法施也。

  傅大士布施颂曰。施门通六行(六行即六度)。六行束三檀(三檀者。资生檀。无畏檀。法檀。布施。是资生檀。能资益生诸善法故。曰资生檀。持戒。忍辱。是无畏檀。因戒净。毁辱不动。心无怖畏。故曰无畏檀。法檀者。精进。禅定。智慧是也。因定生慈。因慧生种种法。故曰法檀。将此六行。束为三檀)。资生无畏法。声色勿相干。二边纯莫立。中道不须安(安边。即有无二边。不立。有无俱遣。中道何安。晁云。凡夫著有。不见有中之空。二乘着空。不见空中妙有。不着见于二边。不取相于中道。惟佛知见)。欲识无生处。背境向心观。

  云何修行戒门。所谓不杀不盗不淫不两(彼此)舌不恶口不妄言不绮语(文过饰非)。远离贪嫉(贪嗔痴)欺诈(十恶)(贪)谄曲瞋(嗔)恚邪见(痴防非止恶)。若出家者为折伏烦恼故。(要折伏烦恼)亦应远离愦闹。常处寂静。修习少欲(不多求)知足(生惭愧)头陀等行(十二行此抖擞)。乃至小罪心生怖畏。惭愧改悔。不得轻于如来所制禁戒。当护讥嫌。不令众生妄起过罪故。

  戒有三。谓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所谓下。是摄律仪。远离下。是摄善法。当护下。是饶益有情。言不杀者。普该一切。不独于人。不盗者。一针一草。不但五钱。不淫者。举心即犯。不唯触身。两舌者。构扇两家。恶口者。恣行咀螫。妄言者。无根之语。绮语者。粉饰之辞。贪。谓多求。嫉。谓妒忌。谅其不知不见而谩之之谓欺。谅其能知能见而探之之谓诈。谄曲者。足恭令色以媚人也。瞋恚者。奋怒发凶以恼人也。邪见者。不念真如而外求也。少欲者。不耽世味也。知足者。得少为足也。头陀者。抖擞法尘也。小罪生畏者。防微杜渐也。护讥嫌者。谓行非律仪。畜非法物。皆招人讥谤。即生他罪。他罪所生。实由于己。故须护也。问。世间染法为所治。出世净法为能治。则真俗互显。能所对治。云何但说一心之旨。能袪万法。答。至道本乎一心。心法本乎无住。无住心体。灵知不昧。则万物出生。皆依无住一心为体。离心之外。无别有法。如群波依水。离水无波。万像依空。离空无像故。佛言。我不见有异贪之法能出于贪。瞋痴亦尔。以离法界。诸法无体故。是故贪等法性得贪等名。此说贪等法性能出贪等。故颂云。于贪起正思。于贪得解脱。故说贪出贪。瞋痴亦复尔。

  释曰。离贪之外无别有法。以贪法界即一切法趣贪。若于贪趣正思。了贪无自性。则于贪等得解脱。若于贪起邪思。迷贪生执着。则于贪被系缚。系缚解脱。遂成真俗二门。于真俗二门。收尽一切染净诸法。贪法既尔。瞋痴亦然。一一遍含法界故。若迷方便。贪诸义门。则是疑滔水以漂人。望干城而投足。凭虚自失。得实何忧。此一心之旨。万德攸归。若善若恶。皆能回转。若顺若逆。悉使善成。所以十玄门中。有唯心回转善成门。是故不得定说性中是净不净也。故知逆顺唯由心转。苦乐自逐缘分。一念无住真心。尘劫未曾改变。但是随智分别。所见不同耳。

  傅大士持戒颂曰。尸罗得清净。无量劫来因。妄想如怨贼。贪爱若参辰(参辰即参商二星。一出一移。常相远离)。在欲而无欲。居尘不染尘。权依离垢地。当证法王身(佛为万法之王)。

  云何修行忍门。所谓应忍他人之恼(如猪措金山)。心不怀报。亦当忍于利衰毁誉称讥苦乐等法故。

  忍恼而不加报。是耐冤忍。忍八风者。安受忍也。利者。户外屦满时。衰者。门前罗爵时。毁者。无过而加其恶。誉者。无德而加其善。称者。实有德而扬之。讥者。实无德而刺之。身心逼迫之谓苦。身心安佚之谓乐。遇此八种境界风来。能安心不动者。非大忍不能也。

  黄庭坚云。此八物。无明种子也。人从无明种子生。连皮带骨。岂有可逃之地。但以百年观之。则人与我。及彼八物。皆成一空。古人云。众生身同太虚。烦恼何处安脚。细思熟念。烦恼从何处来。有益于事。有益于身否。八风之波。渺然无涯。而以百年有涯之生。种种计校。欲利。恶衰。怒毁。喜誉。求称。避讥。厌苦。逐乐。不知得丧又自有宿因。决不可计校而为之。且猿腾马跃。至于澌尽而后休。不可谓智也。亦不知近道之涂。亦穷于是。

  懒庵居士云。此八物。无明种子也。若能于话头上。得个着落。则无明种子尽转为般若真如矣。既尽转为般若真如。则穿衣吃饭也是如是。静坐闲眠也是如是。设欲再觅无明种子。杳不可得。斯古佛所谓众生身同太虚。烦恼何处安脚者也。不亦快哉。傅大士忍辱颂云。忍心如幻梦。辱境若龟毛(楞严经云。见则同于龟毛兔角)。常能修此观。逢难转坚牢。无非亦无是。无下亦无高。欲灭贪瞋贼。须行智慧刀。

  云何修行进门。所谓于诸善事。心不懈退。立志坚强。远离怯弱。当念过去久远已来。虚受一切身心大苦。无有利益。是故应勤修诸功德。自利利他。远离众苦。

  复次若人虽修行信心。以从先世来。多有重罪恶业障故。为邪魔诸鬼之所恼乱。或为世间事务种种牵缠。或为病苦所恼。有如是等众多障碍。是故应当勇猛精勤。昼夜六时。礼拜诸佛。诚心忏悔。劝请随喜。回向菩提。常不休废。得免诸障。善根增长故。

  心不懈退者。愈行而愈进也。立志坚强者。不以折挫而变其所守也。远离怯弱者。不以畏难而止息半途也。当念下。思过去而励今生也。复次下。为障重者设方便也。欲除障而礼佛者。如人负债依附于王。人莫谁何也。忏悔除恶业障。劝请除谤法障。随喜除嫉妒障。回向除三有障。

  傅大士精进颂曰。进修名?地。良为慧光舒。二智心中遣。三空境上袪。无明念念灭。高下执情除。观心如不间。何啻至无余(二智真俗二智也)。

  云何修行止观门。所言止者。谓止(无境牵心)一切境界相。随顺奢摩他(即止)观义故(寂而常照清行)。所言观者谓分别(真如)因缘生灭相。随顺毗钵舍那(即观)观义故。云何随顺(方便)。以此二义。渐渐修习。不相舍离(止观双运)。双现前故(定慧双显)。

  忘尘息念之谓止。谓不念世间一切诸法。独念唯心也。分别生灭之谓观。谓观察身受心法。生从何来。灭从何去也。蕅益子云。止则不随妄想而一相永净。观则不滞空寂而妙用恒兴。不相舍离者。唯息念故能观察唯观察故能息念也。双现前故者。惺寂双流也(照止名观照观名止)。

  若修止者。住于静处。端坐。正意。不依气息。不依形色。不依于空。不依地水火风。乃至不依见闻觉知。一切诸想。随念皆除。亦遣除想。以一切法。本来无想。(诸法)念念不生。念念不灭。亦不得随心外念境界后以心除心。心若驰散。即当摄来住于正念。是正念者(缘于真如实)当知唯心。无外境界。即复此心。亦无自相。念念不相得。若从坐起去来进止。有所施作。于一切时。常念方便。随顺观察。久习淳熟。其心得住。以心住故。渐渐猛利随顺得入真如三昧。深伏烦恼。信心增长。速成不退(指前钝根退者说)。唯除疑惑不信诽谤重罪业障我慢懈怠。如是等人所不能入。

  此是初心参禅工夫也。端坐正意者。身心俱正也。不念一切。名曰正念。楞严云。汝坐道场。销落诸念是也。气息者。如调息数息。或守气导气之类。形者。如循身骨璅。或存想固形之类。色者。如修十遍处定。或钵头日月等。空者。如三乘所修。或无色所修等。四大者。如排并四大。或事火事风等。见闻觉知者。如灰心断识等。已上皆是小乘外道所修禅。故悉不依。此以一心不动正念真如为禅。即如来禅祖师禅也。一切诸想随念销除者。所谓净裸裸。赤洒酒。十二时中不依倚一物是也。亦遣除想者。所谓有些气息亦是病。故须遣之又遣。以一切法唯是真如。本无有想。亦无生灭。故不容妄起一念也。若有时不曾管带。倘有念起。即便知觉。所谓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切不得随心外念境界。而后复以心除心。若以心除心。则展转生心。非歇心之法也。心若驰散即当摄来住于正念者。所谓一回入草去。蓦鼻拽将来也。大安云。安在沩山三十年。吃沩山饭。屙沩山屎。不参沩山禅。秪看一头水牯牛。若落路落草。便把鼻孔拽转来。暂犯人苗稼。即鞭挞调伏。既久可怜生。受人言语。如今变作露地白牛。在面前。终日露迥迥地。趁亦不去。所以云。置之一处。即是诸佛道场。此是初心做工夫最吃紧处。是正念者。当知唯心无外境界者。不见心外有法。方名正念。若见有一法。皆是邪思。故曰内心不出。外境不入。心如墙壁。可以入道。昔法空禅师居五台山。每夜忽闻有声。名曰空禅。法空患之。久而自悟曰。皆我自心之境。安有外声哉。自后遂绝。又灵润法师山行。野烧迅飞而来。同游者皆避之。润安步如常。曰。心外无火。火实自心。谓火可烧。无由免火。火至而灭。又晋鸠摩罗什儿时。随母至沙勒。顶戴佛钵。私念钵形甚大。何其轻耶。即重失声。下之。母问其故。对曰。我心有分别。故钵有轻重耳。是知一切法。随念而至。念未生时。量同太虚。然则即今现行分别者。万类纷然。何故灵验不等。曰。是皆虚妄乱想。如因梦中事。心力昧略微劣故也。嗟乎。人莫不有忠孝之心也。而王祥卧冰则鱼跃。耿恭拜井则泉出。何也。盖其养之专。故灵验之应。速如影响。此等皆是证唯心无外境界之样子也。即复此心亦无有相念念不可得者。言心若驰散。即住正念。此心即复。不必以心更除心也。当知此心一复。亦不见有心之自相可得自然安帖帖地。已上是明静时做工夫。

  若从下。复言动时做工夫。谓于日用四威仪中一切处一切时。随顺观察。不得忘却正念唯心话头。此是入真如门大方便故。言随顺者。如急水行船。话头不要走作也。观察者。如猫捕鼠。话头不要放舍也。日用寻常。如此用功。久久自然淳熟。心不驰散。常住正念。住正念已。心志自然渐渐猛利。便能随顺得入真如三昧。三昧。即正定也。既入此定。分别不生。烦恼自伏。信心自长。不待经一万劫。速成不退矣。唯除下。五种料拣。不信者。是阐提人。诽谤者。是坏教人。重罪者。作五逆罪。是无间狱中人。我慢者。贡高自大。不虚心的人。懈怠者。悠悠忽忽。不努力的人。此五等人。皆不随顺。故不得入。故圆觉云。唯除顿觉人。并法不随顺。

  复次依是三昧故。则知法界一相。谓一切诸佛法身。与众生身。平等无二。即名一行三昧。当知真如是三昧根本。若人修行。渐渐能生无量三昧。

  首楞严王具足万行。此云一行。由一行故万行。由万行故一行也。文殊般若经云。何名一行三昧。佛言。法界一相。缘系法界。名一行三昧。入是三昧者。尽知恒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以此真如三昧。能生无量三昧。故名三昧根本也。密严偈云。如饭一粒饭。其余皆可知。诸法亦如是。知一即知彼。故知万法共会斯宗。犹如百花共成一蜜。若谛了之。一切皆我。升沉去住。任意随缘。语嘿卷舒。常顺一真之道。治生产业。不违实相之门。运用施为。念念未离法界。行住坐卧。步步常在其中。如明达之士。寓目开怀。悉能先觉。即未遇之人。举动施为。未常间断。直如善财登阁。龙女献珠。当此之时。自然亲见。应须克己办事。晓夜忘疲。若问程而不行。家乡转远。似见宝而不取。还受贫穷。故知于一念生死心中。能信有诸佛不思议事者。甚为难得。

  傅大士颂曰。如能发心者。应当了二边。涅槃无有相。菩提离所缘(子荣曰。如修行须发修菩萨行。须求大乘正知见人悟达上乘。先了有无二边之执。方证涅槃无相之理。故离所缘之心境也)。无乘及乘者。人法两俱捐。欲达真如理。应识本源。

  或有众生无善根力。则为诸魔外道鬼神之所惑乱。若于坐中。现形恐怖。或现端正男女等相。当念唯心。境界则灭。终不为恼。或现天像。菩萨像。亦作如来像。相好具足。若说陀罗尼。若说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或说平等。空无相无愿。无怨无亲。无因无果。毕竟空寂。是真涅槃。或令人知宿命过去之事。亦知未来之事。得他心智。辩才无碍。能令众生贪着世间名利之事。又令使人数瞋数喜。性无常准。或多慈爱。多睡多病。其心懈怠。或卒起精进。复更休废。生于不信。多疑多虑。或舍本胜行。更修杂业。若着世事。种种牵缠。亦能使人得诸三昧少分相似。皆是外道所得。非真三昧。或复令人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乃至七日。住于定中。得自然香美饮食。身心适悦。不饥不渴。使人爱着。或令人食无分齐。乍多乍少。颜色变异。以是义故。行者常应智慧观察。勿令此心堕于邪网。当勤正念。不取不着。则能远离是诸业障。应知外道所有三昧。皆不离见爱我慢之心。贪着世间名利恭敬故。

  前明佛境。此明魔境。要知佛魔皆是自心现量。不从外来。现形恐怖者。可畏相也。端正男女者。可爱相也。当念唯心境界则灭者。是却魔之法也。古德云。山鬼伎俩有尽。老僧不采无穷是也。若一念心动。便为彼播弄矣。昔有禅师在山坐。见一孝子擎一死尸来。向禅师前着。便哭云。何故杀我阿母。禅师知是魔。思曰。此是魔境。我将斧斫却。可得解脱。便取斧斫孝子。孝子走去。后觉股上湿。便看。乃是血。不期自斫。又有一禅师坐时。见一猪来在前。禅师知是魔。则把猪鼻孔拽。唱叫把火来。火至。乃见禅师自把鼻唱叫。此乃正坐禅时。心中起见。遂感外魔入心。故知若了唯心。诸境自灭。何处心外别有魔境耶。

  或现下。随所好而现身也。若说下。随所好而说法也。好总持者说总持。好六度者说六度。好平等者说平等。好解脱者说三解脱。好宿命者现宿命。好心通者现心通。好名利者谈名利。一入人心。如油入面。能令行人数瞋数喜。改常易度。或多慈爱者。见人则爱也。睡病懈怠者。不耐修行也。忽起忽灭者。锐始怠终也。生于不信者。始乎信而卒之以疑虑也。舍胜行而修杂业者。下乔木而入幽谷也。所谓性无常准如此。少分相似者。仿佛不真。影像三昧也。令人得定者。魔力所持也。颜色变异者。眩人眼目也。魔事虽多。若以上智观察。即念唯心。不生取着。自然消灭。若起着心。落他倦缋。故楞严经云。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应知下。总结魔外三昧不真。以外道三昧。不从真如流出故。皆是从见思二惑我法二执中生。无非贪著名利恭敬故。当知为名利而妄说修行。要恭敬而假妆摸样。口口谈空。心心著有者。皆魔事也。可不慎乎。

  傅大士颂曰。依他一念起。俱为妄所行。便分六十三。九百乱纵横(法华经云。薄德少福人。众苦所逼迫。入邪见稠林。若有若无等。依止此诸见。具足六十二。毗婆沙论云。六十二见者。五蕴中各起。则见四五二十。三世各二十。通为六十。通身即是神。身与神二见。总为六十二见。曰于色蕴中即色是我。离色非我。我中有色。色中有我。五蕴中具有此四)。过去灭无灭。当来生不生。常能作此观。真妄坦然平。

  真如三昧者。不住见相。不住得相。乃至出定亦无懈慢。所有烦恼。渐渐微薄。若诸凡夫。不习此三昧法。得入如来种性。无有是处。以修世间诸禅三昧。多起味着。依于我见。系属三界。与外道共。若离善知识所护。则起外道见故。

  上言似三昧。此言真三昧也。虽在定中。不见有定相者。无分别故。不见有得相者。无爱着故。所有烦恼渐渐微薄者。得定之效验也。乃至出定不生懈慢者。正谓不以在定而精进。出定而怠弛也。不以在定而心敬。出定而心慢也。反显用心专一。不在定不定也。若诸下。结显修行真三昧者。方具正因。入如来种。以修下。结显修似三昧。必落魔外也。世间三昧。如四禅八定及无想定等。由彼未空我执。味着定境。有见有得故。

  智者颂曰。非到真如理。弃我入无为。众生及寿者。悟见总皆非。若悟菩提道。彼岸更求离。法相与非相。了应如是知。

  复次精勤专心修学此三昧者现世当得十种利益。云何为十。一者常为十方诸佛(修真如即修十方佛之心)菩萨之所护念。二者不为诸魔恶鬼所能恐怖。三者不为九十五种外道鬼神之所惑乱。四者远离诽谤甚深之法。重罪业障。渐渐微薄。五者灭一切疑诸恶觉观。六者于诸如来境界信得增长。七者远离忧悔于生死中勇猛不怯。八者其志柔和。舍于憍慢。不为他人所恼。九者虽未得定。于一切时。一切境界处。则能减损烦恼。不乐世间。十者若得三昧。不为外缘一切音声之所惊动。

  此显修真三昧现世获益也。诸佛菩萨所护念者。是正法眼藏故。魔鬼不能恐者。中心树子不动故。外道不能惑者。有定盘星知斥识两故。远离诽谤者。深信真如无谤法之愆故。灭一切疑者。已得正信。疑无所生故。信得增长者。始而信。既而解行。终而证入故。生死不怯者。已具金刚宝觉故。舍憍慢者。知平等法。无有二故。损减烦恼。不乐世间者。世味淡薄。道心浓厚故。音声不惊动者。内心不出。外境不入故。

  傅大士颂曰。信根生一念。诸佛尽能知。生因于此日。证果未来时。三大经多劫。六度久安施。熏成无漏种。方号不思议。

  复次若人唯修于止。则心沉没。或起懈怠。不乐众善。远离大悲。是故修观。修习观者。当观一切世间有为之法。无得久停。须臾变坏。一切心行。念念生灭。以是故苦。应观过去所念诸法。恍惚如梦。应观现在所念诸法。犹如电光。应观未来所念诸法。犹如于云。歘尔而起。应观世间一切有身。悉皆不净。种种秽污。无一有可乐。如是当念一切众生。从无始时来。皆因无明所熏习故。令心生灭。已受一切身心大苦。现在即有无量逼迫。未来所苦。亦无分齐。难舍难离。而不觉知。众生如是。甚为可愍。作是思惟。即应勇猛立大誓愿。愿令我心离分别故。遍于十方。修行一切诸善功德。尽其未来。以无量方便救拔一切苦恼众生。令得涅槃第一义乐。以起如是愿故。于一切时一切处。所有众善。随己堪能。不舍修学。心无懈怠。唯除坐时专念于止。若余一切。悉当观察应作不应作。若行若住。若卧若起。皆应止观俱行。所谓虽念诸法自性不生。而复即念因缘和合善恶之业。苦乐等报。不失不坏。虽念因缘善恶业报。而亦即念性不可得。

  此言修观也。若修于止。则心沉没者。耽着静境不肯放舍。古人喻之枯桩死水是也。或起懈怠者。但念空无相无作也。不乐众善者。不求佛道也。远离大悲者。不乐度生也。所谓夜明帘外转身难。故当修观治之也。修习下。此令行人总观世间有为不久。心行不常。众生贪着。不觉不知。以故受苦也。应观过去等。观法无我也。应观世间等。观身不净也。如是下。观心无常也。已受下。观受是苦也。众生下。念众生苦。发大悲心也。作是下。发自利利他二种大愿也。以起下。修集一切善法也。唯除下。谓静时唯专念止。余一切动时。皆应止观俱行。所谓一心不动入诸禅。了境无生名般若。正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也。所谓下。正明止观双行。净名云。无我无边无受者。善恶之业亦不忘是也。故宗镜云。为法国土之王因兹二力。出生死海之底。全假双修。散妄乱而似风吹云。破愚暗而如日照世。动邪见之深刺。拔无明之厚根。为大觉海之阴阳。作宝花王之父母。傋一乘之基地。坚万行之垣墙。以此相应。能入宗镜。

  傅大士颂曰。如星翳灯幻。皆为喻无常(王日休云。如星者。谓暗时则现。明时则无。喻众生愚暗故。有有为法。若明悟。则无也。如翳者。谓众生自有光明于内。乃为有为法所蔽。如翳障目也。如灯者。谓暗时则用。明时则不用。喻众生愚暗故用有为法。明悟则不用也。如幻者。谓有为法。非真寔也)。漏识修因果。谁言得久长。危脆同泡露。如云影电光。饶经八万劫。终是落空亡。

  智者大师圆成颂曰。相寂名亦遣。心融境亦亡。去来终莫见。语默永无方。智入圆成理。身同法性常。证真还了俗。不废示津梁。

  傅大士禅定(止门)颂曰。禅河随浪静。定水逐波清。澄神生觉性。息虑灭迷情。遍计虚分别。由来假立名。若了依他起。无别有圆成。

  又智慧(观门)烦曰。慧灯如朗日。蕴界若干城(子荣云。干城者。即乾达婆城。海上龙蜃化现余气。人见楼阁。忽尔还无。此破众生妄执五蕴色身为寔)。明来暗便谢。无暇暂时停。妄心犹未灭。乃见我人形。妙智圆光照。唯得一空名。

  若修止者。对治凡夫住着世间。能舍二乘怯弱之见。若修观者。对治二乘不起大悲惬劣心过。远离凡夫不修善根。以是义故。是止观门共相助成。不相舍离。若止观不具。则无能入菩提之道。

  此明止观功用各有对治也。凡夫耽着世间不能放舍。二乘不达无生。怖畏生死。故令修止以治之。二乘非观不发大悲。凡夫非观不发善根。故令修观以治之。所谓观空而万行沸腾。涉有而一道清净。以是下。结上行人。定当止观双行共相助成。必不相离。若二门不具。无能入道。

  智者大师颂曰。三大僧祇劫。万行具齐修。既悟无人我。长依圣道流。二空方渐证(人我二空观也)三昧任遨游(梵语三昧。此云正定。止也)。创居欢喜地。常乐遂无忧。

  复次众生初学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以住于此娑婆世界。自畏不能常值诸佛。亲承供养。惧谓信心难可成就。意欲退者。当知如来有胜方便。摄护信心。谓以专意念佛因缘。随愿得生他方佛土常见于佛。永离恶道。如修多罗说。若人专念西方极乐(凡圣同居)世界阿弥陀佛。所修善根。回向愿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见佛故。终无有退。若观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习。毕竟得生。住正定(慧)故。已说修行信心分。

  已上开五种门。令人专心自信本来是佛。直下承当。复修诸行以磨炼之。此下又为求入正信而心怯弱者。别开念佛法门也。诸佛难值。一畏也。信心难生。二畏也。心存二畏。意欲退堕人天二乘。故别开方便。令彼念佛。一以摄护信心令得成就。一以随愿往生令得见佛。言专意者。净念相继。一心不乱也。念佛因缘者。佛是正因。念是助缘。因缘和合。方得见佛故。由佛身无处不在。但意不专。念不切。不易得见故。观无量寿佛经云。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心想佛时。是心即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楞严经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既见佛已。决定不退信心故。若观下。此即是观察念佛者谁。与能观无念者同途异辙。毕竟得生住正定故者。如入楞伽经云。大慧汝当知。善逝灭度后。南天竺国中。大名德比丘。厥号为龙树。能破有无宗。世间中显我。无上大乘法。得初欢喜地。往生安乐国。故知参禅念佛。皆是捷径法门。能专意念佛者。必如能决志参禅。念佛而意不专。参禅而志不决。其欲往生净土。见性成佛者。难矣哉。净土十疑论问云。诸法体空。本来无生。平等寂灭。今乃舍此求彼。岂不乖理。经云。净土先净其心。心净即佛土净。此云何通。答。一总答。若言求生西方。是舍此求彼。不中理者。汝执住此。不求生西方。是舍彼着此。此还成病。不中理也。又转计亦不求生彼。亦不求生此者。则断灭见。二别答。夫不生不灭者。于生缘中。诸法和合。不守自性。求于生体。亦不可得。此生生时。无所从来。故名不生。诸法散时。不守自性。言我散灭。此散灭时。去无所至。故言不灭。非谓因缘生外。别有不生不灭。亦非不求生净土。唤作无生。中论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又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维摩经云。虽知诸佛国。及与众生空。而常修净土。教化诸群生。智者炽然求生净土。达生体不可得。即真无生。此谓心净即佛土净。愚者为生所缚。闻生即作生解。闻无生即作无生解。不知生即无生。无生即生。不达此理。横相是非。瞋他求生净土。几许诬哉。此是谤法罪人。邪见外道也。故净土或问云。参禅人最好念佛。根机或钝。恐今生未能大悟。且假弥陀愿力。接引往生。又云。汝若念佛不生净土。老僧当堕拔舌地狱。真歇了禅师净土说云。洞下一宗。皆悟密修。其故何哉。良以念佛法门。径路修行。正按大藏接上上器。傍引中下之机。又云。乃佛乃祖。在教在禅。皆修净业。同归一源。入得此门。无量法门。悉皆证入。至如天衣怀。圆照本。慈受深。南岳思。法照。净霭。大通。怀玉。道珍。法真。守纳。北涧简。天目礼等。诸大长老。皆是禅门宗匠。其密修显化。发扬净土之旨。不约而同。岂特诸老为然。尝闻老宿曰。合五家宗派。尽天下禅僧。悟与未悟。无一不归净土。百丈海禅师。马祖的子。天下丛林。从古至今。无一事敢违其法。看他为病僧念诵。举扬一偈。称赞弥陀。复同声念佛百千声。回向云。诸缘未尽。早遂轻安。大命难逃。径皈安养。又津送亡僧云。神超净域。业谢尘劳。莲开上品之花。佛授一生之记。荼毗之际。引声高唱阿弥陀佛。十唱十和。赞助往生。此非净土之指归乎。百丈以来。皆依此法。然则禅僧无不归净土者。岂不然乎。是以东土西域。无不以此为究竟指归也。论主将此一章。著于修行信心分之末。亦深有意。非强安排也。抱疑之徒。可信斯旨。

  次说劝修利益分。

  此分劝人进修。必获大利。

  如是摩诃衍。诸佛秘藏。我已总说。

  若有众生欲于如来甚深境界得生正信。远离诽谤。入大乘道。当持此论。思量修习。究竟能至无上之道。若人闻是法已。不生怯弱。当知此人定绍佛种。(因中)必为诸佛之所授记。

  如是下。总结前文。若有下。此劝参禅得益也。持者。不放舍也。思量者。极力究竟也。修习者。念念熏习也。究竟至无上道者。获益也。若闻而勇往直前。不生怯弱。此人理观分明。乘戒俱急。如此。则一生可办。定绍佛种。故云一句染神。必当作佛。一字经耳。七世不沉。昔泥蛤听法而生天。厩象闻经而悛恶。比丘戏笑而获果。女人思惟而悟空。何况闻此一心大解脱法门哉。释摩诃衍论云。第一显离疑生信入功德门者。谓有众生。闻此摩诃衍甚深极妙广大法门已。即其心中亦不疑畏。亦不怯弱。亦不轻贱。亦不诽谤。发决定心。坚固心。尊重心。爱敬心。当知是人真实佛子。不断佛种。不断法种。不断僧种。常恒相续。展转增长。尽于未来。亦为诸佛亲所授记。亦为一切无量菩萨之所护念故。

  假使有人能化三千大千世界满中众生令行十善。不如有人。于一食顷。正思此法。过前功德。不可为喻。

  此言比类对治示胜门也。谓若有人能摄化三千大千世界中。遍满众生。皆悉无余。令行十善。或有众生于一食顷。于此甚深观察思量。若校量此二人功德。彼第一人功德极甚微少。譬如芥子。碎作百分之量。此第二人甚极广大。譬如碎十方世界微尘数量故(然人乌得能化三千世界。盖假喻耳。乃极言其不可以比也)。

  复次若人受持此论。观察修行。若一日一夜所有功德无量无边。不可得说。假令十方一切诸佛各于无量无边阿僧祇劫说其功德亦不能尽。何以故。谓法性功德无有尽故。此人功德亦复如是。无有边际。

  此言受持功德赞扬门也。受者。直下承受。持者。时时行持也。谓若有人受持此论观察义理。如实修行。若一日若一夜。中间所得功德无量无边。不可言说。不可思量。何以故。一切文字摄在自心观察中。故得之者。不在于年月之多。但一念顷。即入实谛。而其性天昭彻矣。若更有勤行精进。受之不忘于心。持之不厌其久。说之普得闻知。非特觉一己之性。且将觉亿万人之性。其为功德莫大焉。乌可思量而言说乎。假使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一切菩萨。以十方世界微尘数舌。各各皆悉于十方世界微尘数量不可说劫赞扬其人所有功德。亦不能尽。以法身真如功德。等虚空界。无边际故。一日一夜所得功德。尚不可思议。何况二日。若三日。以至无数日。受持读诵。思惟观察。如实修行。是不可思议中不可思议者乎。故知信此真宗。必以拳拳服膺而修行之。方能与真如相应而出世也。若以到处高谈阔论。能说能书。外则诳惑世人。内则自欺己德。但取名闻利养而博学。甘心自暴自弃而不行。若如是明理者。名为法门中贼。违背法性。常取三恶道故。何有无量无边功德而十方诸佛赞叹也。十方诸佛所叹其功德者。赞其受持此论。观察义理。如实修行也。故知信此真宗。成摩诃衍。三世诸佛之所证。义理何穷。十方菩萨之所乘。功德无尽。可谓甘露入顶。醍醐灌心。耀不二之慧灯。破情根之暗惑。注一味之智水。洗意地之妄尘。能令厚障深遮。若暴风之卷危叶。繁疑积滞。犹赫日之烁轻冰。犹如于诸王中为金轮之王。于诸照中为晨旭之照。于诸宝中为摩尼之宝。于诸华中为青莲之华。于诸谛中为真空之门。于诸法中为涅槃之宅。故遇斯教者。应须自庆。

  其有众生于此论中。毁谤不信。所获罪根。经无量劫。受大苦恼。是故众生。但应仰信。不应毁谤。以深自害。亦害他人。断绝一切三宝之种。以一切如来皆依此法得涅槃故。一切菩萨因之修行得入佛智故。当知过去菩萨。已依此法。得成净信。现在菩萨。今依此法。得成净信。未来菩萨。当依此法。得成净信。是故众生。应勤修学。

  先言毁谤获罪。是故下。结劝应信。以深下。出谤毁获罪之所以。当知下。结劝修行获益之所以。

  诸佛甚深广大义。我今随顺总持说。回此功德如法性。普利一切众生界。

  初句结义。次句结文。三四二句回向众生。

  大乘起信论续疏卷下(终)

  淅江绍兴府山阴县福胜庵比丘源洪润寓于杭城天长寺谨抄

  时在
嘉庆三年四月十二日禁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