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回梦到法王家。来去分明路不差。出水珠幢如日月。排空宝盖似云霞。鸳鸯对浴金池水。鹦鹉双衔玉树花。睡美不知谁唤醒。一炉香散夕阳斜。——《西斋净土诗》 Read More
  •   尔时世尊……言:‘汝等谛听……譬如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假使有人、抹为微尘,过于东方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国、乃下一尘,如是东行,尽是微尘,……是诸世界,若著微尘及不著者、尽以为尘,一尘一劫,我成佛已来,复过于此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劫。……’ Read More
  •   依净律仪,成妙和合,灵山遗芳型。修行证果,弘法利世,焰续佛灯明。三乘圣贤何济济,南无僧伽耶。统理大众,一切无碍,住持正法城。——太虚大师
  •   《佛说无量寿经》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无量寿佛……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佛说阿弥陀经》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复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舍利子!若有净信诸善男子或善女人,得闻如是无量寿佛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名号、极乐世界功德庄严,闻已思惟,若一日夜,或二、或三、或四、或五、或六、或七,系念不乱。是善男子或善女人临命终时,无量寿佛与其无量声闻弟子、菩萨众俱前后围绕,来住其前,慈悲加佑,令心不乱;既舍命已,随佛众会,生无量寿极乐世界清净佛土。
      《佛说阿弥陀佛根本秘密神咒经》阿弥陀佛名号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甚深秘密、殊胜微妙、无上功德。所以者何?"阿弥陀"佛三字中,有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一切诸菩萨、声闻、阿罗汉,一切诸经、陀罗尼、神咒、无量行法。是故彼佛名号,即是为无上真实至极大乘之法,即是为无上殊胜清净了义妙行,即是为无上最胜微妙陀罗尼。……以称名故,诸罪消灭,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缘。
    Read More
  •   这是生死书网站大藏经的第八次重大更新,采用了中华佛典宝库2016版的TXT文件包(有更多的经文、使用了现代标点符号、有图片链接代码)。

      本次更新与2014版相比外观界面变化不大,但是底层服务平台Apache、PHP、MySQL(MariaDB),以及网站源程序、模板、组件等都采用了2018.08后更新至2020.08为止最新的技术版本,网站的菜单、分类、文章、长文章分页、模块等全部从头重新制作,经文网址URL更加简短,经文内容中链接了数千枚图片。增加了“在线视频”、“圣典汇编”,以及“五百罗汉图”、“图解系列”、“思维导图”、“佛学大辞典”、“常用经文难字注释” 等文章,还增加了宗教对比研究菜单专栏、并推荐了佛教微信公众号。

      2020.03.30 增加了站内全文检索功能,在首页下方,以及菜单“检索·词典”中可以看到。
    Read More
  • 1
  • 2
  • 3
  • 4
  • 5

三法印

  (出法华玄义)释论云:诸小乘经,若有无常、无我、涅槃三印,印定其说,即是佛说;若无此三法印印之,即是魔说。如世公文,得印可信,故名三法印。
  [一、无常印],谓世间生死及一切法,皆是无常。众生不了,于无常法中执为常想,是故佛说无常,破其执常之倒,是名无常印。
  [二、无我印],谓世间生死及一切法,皆是因缘和合而有,虚假不实,本无有我。众生不了,于一切法强立主宰,执之为我;是故佛说无我,破其着我之倒,是名无我印。
  [三、涅槃印],梵语涅槃,华言灭度。谓一切众生不知生死是苦,而更起惑造业,流转三界。是故佛说涅槃之法,令其出离生死之苦,而得寂灭之乐,是名涅槃印。(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出自《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另有四法印之说:诸行无常、有漏皆苦、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四念处

  (三藏法数)[一、观身不净],身有内外,己身名内身,他人之身名外身。此内外身,皆揽父母遗体而成;从头至足,一一观之,纯是秽物。众生颠倒,执之为净,而生贪着,故令观身不净也。
  [二、观受是苦],领纳名受,有内受、外受;意根受名内受,五根受名外受。一一根有顺受违受,不违不顺受。于顺情之境则生乐受,于违情之境则生苦受,于不违不顺之境则生不苦不乐受。乐受是坏苦,苦受是苦苦,不苦不乐受是行苦。众生颠倒,以苦为乐。故令观受是苦也。
  [三、观心无常],心即第六识也。谓此识心,体性流动,若粗若细,若内若外,念念生灭,皆悉无常。众生颠倒,计以为常,故令观心无常也。
  [四、观法无我],法有善法恶法。人皆约法计我,谓我能行善行恶也。善恶法中,本无有我。若善法是我,恶法应无我;若恶法是我,善法应无我。众生颠倒,妄计有我,故令观法无我也。

一实相印

  又名诸法实相印,四法印之一。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说,小乘法是以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来作印定,大乘法是以“一实相印”来作印定。其实,一实相印概括了三法印,三法印也能贯通一实相印,全都是阐明诸法因缘生,无有自性之理。只是大乘一实相印所说的“缘起性空”,把空的理性说得更加澈底,它说宇宙一切万有,都是非有非空,亦有亦空,众生的佛性如此,一切法的法性亦如此。

  所以它们的不同点是:小乘说诸行无常,大乘于万法为无常之外,还认为它是不曾断灭的;小乘说诸法无我,大乘于真谛说无我之外,还于俗谛说化他;小乘唯以我空而说涅槃寂静,大乘却以我法二空而说涅槃无住。大乘与小乘不同之处,就在于它契合这“一实相印”的妙用,故辨证大乘的教法,也就以“一实相印”来作印定了。
  ——《佛学常见辞汇》

四依

  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识、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

 

  《大般涅槃经》卷第六:法者即是法性、义者即是如来常住不变、智者了知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了义者了达一切大乘经典。

 

  【依法不依人】依法者,谓依实相等法,修诸波罗蜜行,则能具足清净功德,能至菩提也。不依人者,如涅槃经云:魔王尚能假化作佛,况能不作其余之身?是故虽是凡夫,若所说所行,与实相等法相应,则可依信。虽现佛身相好,若所说所行,违于实相法者,则不应依也。(梵语波罗蜜,华言到彼岸。)——出自《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普贤菩萨警众偈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 动画《佛典故事》极乐净土 佛说阿弥陀经
  • 动画《佛典故事》大愿 佛说无量寿经
  • 动画《让我们回归极乐》
  • 动画《金刚萨埵净障修法如意宝珠》
  • 《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宣化上人讲解,音频视频PDF
  • 动画《妙法莲华经》
  • 电影《首楞严演义》
  • 生死与轮回
  • 慈诚罗珠堪布《前世今生:生命的奥秘》
  • 慈诚罗珠堪布:中阴解脱



《华严经浅释》 宣化上人讲解(视频全集)
宣化上人开示(播经机中的2018个MP3文件14.3G,开示全集PDF文档),请见图解系列菜单中的网盘下载。

简介:几个世纪以来,许多文化和个人都表示经历过轮回,那么在这个永恒的谜团后边,有什么科学依据吗?本片通过对杰出的科学家和轮回的研究学者的独家采访,基于大量来自意识研究领域,濒死体验和前世记忆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第一次深入并科学地探索了这个谜团。更多播放:

第1集:女子自称死后进入另一个世界
第2集:出生时胎记是前世伤痕
第3集:专家称人的意识和大脑无关
第4集:轮回就是灵魂换一个外壳

更多相关下载:
前世今生 轮回的故事

目 录

《大正藏》第75卷No.2399

  No. 2399

三密抄料简卷上(专为自行偷述愚怀。冥显怖畏不可称计。唯付同学中传法灌顶人。知过必改不可得惮。不许外人及初学者)。
  问。就此仪轨分文云何。 答。且分为三。一者供养会。从初文说大赞。二者三重曼荼罗三部诸会。三者布字八叶等。问。有何证据分为三段。答。中天三藏摄大仪轨三卷。上卷题云。入莲华胎藏海会悲生曼荼罗广大念诵仪轨供养方便会第一(与今有同有异。异者彼中无堪忍。次观器界三轮。次道场观等。次召请。次五供。次赞。次四智赞。次阏伽。阏伽真言用金刚界。此会中无三十二印明。彼多在遍知中。更检)中卷题云。大菩提憧诸尊密印幖帜曼荼罗仪轨卷第二(三重三部皆在此中)下卷题云。大悲胎藏转字轮成三藐三佛陀入八秘密六月成就仪轨卷第三(有四轮八印等如题可知)今准彼三卷分为三段也。
  (问。诸尊印明加持自身皆成。彼尊何故摄轨。但以布字八叶等别为成佛。答。总而言之。虽无不然。而三重是化现。以中胎为实。为简别此义且之别名欤。今轨初云。供养方便会第一。从九方便至持地印明。次云菩提幢密。印标帜秘密曼荼罗法品第二青龙仪轨不立品名。三卷俱题云。莲花胎藏菩提幢标帜普通真言藏广大成就瑜伽。故彼菩提标帜之名亦通供养布字八叶。随宜立名不可细寻)又私分为三。初奉请供养分。谓供养会也。次总别念诵分(总谓诸会别谓本尊)从遍知印至念诵。后虚空眼印明也。第三供养奉送分。后五供已下也(具如生起)此中念诵以为宗要。余是前后之方便也(问。何知念诵以为宗要。答。一以理推之。二持诵品疏云。一部经意明诸菩萨持诵入道之法持诵一部之要旨也。三摄轨上云。广大念诵仪轨供养方便会。故知念诵为正宗也。不尔云何念诵仪轨。又问。供养方便者意何。答。私案云。供养即方便也。持业也。供是念诵之方便故。或云供养与方便也。相违释也。彼中明供养与供养前方便故。问。岂非依主释。答。彼中正明供养。故不中依主释。此依摄轨作此释也。若依今轨可用依主。此会名唯至持地真言故。诸师意异不可和会)
  问。就九方便。作礼归依有何差别。答。作礼是恭敬。归依是随从。见豪贵人虽加礼敬不必随从。问。九方便中。取五悔时全无余四义耶。答。未详。若是广略欤。可以余四摄五中故。问。云何摄耶。答。归依施身可摄作礼。以菩提心可摄随喜。上求故。喜佛菩萨。下化故。喜众生。善以请法身亦摄随喜。以随喜众生有安乐性。即愿令众生住净法身。
  问。就出罪方便。言二师者何等。答。有云世间出世(云云)更问。
  问。九方便与普贤十愿同异云何。答。大途相似。细寻少异。玄法三卷仪轨。十愿九方便混杂俱用之。同者合为一。异者别别用。即有十余方便。更捡。
  问。普贤是如来之长子。十愿则诸佛之导师也。菩萨万行皆欲同彼。故玄法加用之。今亦可依彼耶。答。今世只用九方便也。若处众时莫违通途。若独自行随意自在。又以十摄九。令具足十愿。问。云何相摄。答。礼敬等五不俟可知。以称赞摄随喜。随喜故可称赞。以供养摄施身。施有三种。谓身命财。今以施身兼显命财。以请住世即摄劝请住世。意在说法故也。常随恒顺摄菩提心。常随佛学顺上求故。恒顺众生即下化故。问。又以彼十愿摄五悔云何。答。礼敬等五即五悔也。称赞供养常随恒须可摄随喜。以随喜故可赞供常随故。又恒顺众生岂不喜其善请住如前。问。何无证据。恣述愚怀。答。习观门者。用心如此。莫苦求证。亦莫生疑。问。安阇梨对受记具引诸师异说。今抄似彼更有何异。答。彼多明印相。今具明三密。又彼多引当朝诸师说不同。今以传受轨记相对本经本疏。此中无疑不引余文。若犹有所疑遂要引诸轨。问。此中异说当依何说。答。末代凡愚岂测圣境。不可敢是非。随乐用耳。问。然犹何说最可信乎。答。依理案之。金口说为最。三藏轨为次。一行释为次。诸师仪轨为次。当朝私记为后。问。云尔意何。答。此秘密教佛付金刚手。金刚手付达磨掬多。掬多付善无畏。无畏付一行。故无畏一行第四五祖师也。次次有诸师。故如是次第。就中无畏三藏本是释迦氏。即中天竺国之王也。弃国出家。修学秘教论。其血脉近为毗卢遮那第三代之弟子也。一行禅师亲承三藏。德行亦高。故经疏三藏轨此三尤可信(矣)。问。疏明印相或与经异。故后人往往指斥疏主。或云疏主误。或云违梵经。此事云何。答。后人破疏未足依信。经是无畏之译。一行即为笔受。疏又三藏释。禅师随而录之。云何后人辄破之耶。问。若疏是三藏释。云何多与三藏轨异。答。三藏仪轨诸本犹异。何况疏轨一向同乎。问。何故不同。答。或似疏叙文外异说。轨出经文如钩印等。或似疏轨于经一文得意不同如心印等。至下当知。问。何故如此。答。佛说一法。随机差别。又有经云。佛说一法。总含万法。一句一字具一切法(云云)故传教者异说不同。问。温古序云。释门威仪智严法师与禅师同受业无畏。又闲梵语禅师且死之曰嘱付。法师求诸梵本再请三藏详之。法师闷其文墨访本未获之项。而三藏辨世咨询无所痛哉(已上)后破疏者若此人欤。若尔禅师既付属之。法师再请三藏详之。云何不用彼人言耶。答。安公菩提心义问答云。此义释本三藏说。一行记。智严治。温古再治。故本记外多加人言(云云)此间之事难知。是非更问明师问。古圣传受。岂不切乎。答。既云难知。何强微乎。不思议疏云。北天竺有一城。名乾陀罗。其国之王仰凭和上受法念诵。其经文广义深不能寻遂供养次第。求请和上供养方法受请。于金粟王所造塔边求圣加被。此供养法忽现空中金乌炳然。和上一遍略请分明记。着仰空云。谁所造也。云我所造也。云何谁我也。云我是文殊师利也。即唤书人遂便写取。即与其王本一。自写一本随行将行流通四方也。所谓小子者厥号善无畏三藏。和上是小僧不可思议。多幸面咨和上所闻法要随分抄记(已上)若依此说。古圣传受犹似仿佛。问。若尔后学难可取信。答(云云)。
  问。就惊发偈意释尊降魔地神为证。是初成佛之事也。今是凡夫初修道也。何彼为例惊地神耶。答。义释云。世尊昔在菩提漫荼罗降魔军时。汝作证明。我今亦欲随佛所行绍如来事。故画此漫荼罗也。我虽未得一切同于如来。然以毗卢遮那三密所加持故。亦能现作佛身。普集一切漫荼罗大会。是故汝今亦当现作证明。使诸魔军不能?坏也(取意)。
  问。地神偈云。我画曼荼罗(文)有几种耶。答。所净地有三种。谓以罗字门净除自心地弟子心地及道场地也。于此三地画曼荼罗(云云)更问。
  问。偈云。我授此地(文)意何。答。一往观文似云授与我此地也。问。若言授与我此地者有多难。一者请地应在未治地前准七日法。此当涂地洒净之后。故于此中请地非次。二者疏释此偈中云请受持也。又具显云。诸佛存念我等我今请白当作受持地法。并佛子明云。当共降临为作证明(已上)此中只云受持地。更无请地之意也。三者若欲言授我而言我受者。文言似倒。应如授我等记。愿赐我等三种宝车等文之例也。四者有人授字侧以朱书云受欤。今惊捡诸本。青龙玄法三卷仪轨俱作受字。何必以授为是。以受为非乎。又或本授字侧书就字。若尔此字其意云何。又或人明作坛法中云。执香炉长疏说受地偈三遍。诸佛慈愍乃至我受此地求成就(息灾应云息灾)为作证明。加护我次运心思惟。一切如来诸贤众云集其地而作证明(云云)。
  次惊发地神偈(云如常)若依此意言受地者。请地义欤。今又就之。一者何故异说如此。二者受字请字同异云何。
  大师云。洒净真言如文仰定手当胸。而地水火散舒。空风端用捻。而覆慧掌风空相捻。地水火轮散舒。而以地水火弹散。定掌中物如洒水之势。是洒净印也。有本云。三股杵印者。谓右手风空相捻。三指散舒。然后先洒净水等。次印额。次右肩。次左肩。次心上。而后当前掷印。犹如弹洒之势也(洒水亦得)右拳安置腰侧也。
  问。轨云。菩提幢密印标帜秘密漫荼罗法品第二(文)其下说文不复立品。故似此品名通冠文终也。今捡经文菩提幢标帜名出第四卷。密印品中秘密漫荼罗法品在第五卷。一往观之。今轨一品名似合经二品。然细寻经轨之始终。从尔时世尊至说名三昧耶。即秘密漫荼罗法品也。彼一品只是也。其下绪文融会诸品文义作行法次第也。不局一品。通在一部。而何今题只取二品名耶。答。品名虽局其义通。故今以此品名通收诸文欤。
  今轨立二品。青龙不立品名。只题云。莲华胎藏菩提幢标帜普通真言藏广大成就瑜伽(巳上)三卷题皆同。但云上中下。以此对经菩提幢名出第四卷。普通真言藏名在第二卷。名虽取二品义通收一部。今亦尔也(言菩提幢标帜者。有云。佛果名菩提。印明名幢标帜如精舍达幢为标。人遥见之知有道场。印明亦尔。标佛菩提)轨云。真言遍学者(云云。如曼荼罗抄)问。轨云。一切诸如来菩萨救世者及佛声闻众(文)是秘密曼荼罗法品文也。彼疏云。声闻缘觉(云云)若尔者及佛指辟支佛欤。
  问。何处支佛直言佛耶。答。俱舍论中佛辟支佛名二佛也。问。或轨改及字作支字。此亦云何。答。经并诸轨皆有及字。
  青龙轨五轮图
  成身

  ●)△○□。
  器界

  □○△(●。
  悉地出现品疏明五轮曼荼罗中云。
  □(金刚也。地也。黄)○(悲也。水也。白也)△(惠也。火也。赤也)(神口也。风也。黑也)空无定形而现种种色。
  秘密品疏云。
  方中置●阿字。圆中置●鑁字。三角中置●囕字。半月中置●憾字。点置●欠字。
  又次上文云。虚空作一点。具种种色。又下文云。此虚空轮用心念作之。不以形相故也。
  广轨云。次观解脱性体空含众色。真空生欠字想置于顶上色玄相。周普名为大空轮。
  问。何故云空色玄。答。如世俗言天地玄黄。
  问。若尔云何亦云种种色。答。玄指虚空本色。种种指空中所现诸色欤。
  问。四大并相造遍在一身中。云何上下次第安布。答。入秘密法品疏意云。四字所生四大皆遍身中。又秘密位品疏明五轮了云。然此皆是如来秘密之义也。非从如文而已。当善思之(私云。有云。观布五轮次第如是。而实五大更并相遍。若于一处常观一种病。来着身行者知之。问。若尔云何次第如此。答。既云秘密不可决择更问明师。然安公菩提心义问答云。入秘密法和合五轮。初入者行法秘密法品五处五轮中心行法。入秘密位品一体五轮证入者行法云云。更检)
  问。如来法身周遍法界。若尔五大云何有方角形耶。答。若遍法界无方角形(有文可寻)为初心人作此说欤。问。法身岂无心之所耶。云何只观五轮成身。答。如疏云。水是悲也。火是惠也(云云)故知此五大具表万法也。
  问。何故用五大加持耶。答。有云。法性五大等与此五大无二无别。此法界身转成窣堵波。窣堵波即法性也。诸佛如来悉有其中。此窣堵波变成大日如来。坐大宝莲花观了诵五字明。
  问。五轮成身中云何阿字瑜伽座。答。悉地出现品云。大金刚地际时下身为说此法故。而现菩提座最胜。阿字同大因陀罗轮。当知内外等金刚漫荼罗中。思惟一切说名瑜伽座。二十卷疏云。欲作此金刚真言成就之法。先令作金刚座。如佛初欲成道时。在于金刚道场。除此座已更无余。堪能胜致此也。于时大金刚为从地画地际也。此地际加持下身者。今为欲说阿字。意云此字最胜也。第一加持者。今为欲说此法。故先以加持自身也。下身谓自齐以下想皆作纯金刚也。此有内外。内谓如上所说。外谓想自身座处在于方金刚坛中。其坛已如上说。方标栏者也(已上)私问轨云。加持于下身说名瑜伽座(文)意何。答。可以二句为内外欤。
  问。首中百光王安立无垢眼等者。总有几事答。异说不同。今记云。次首中百光王。次安立无垢眼。先胸置阿字。次目观囕字(云云)此以无生句为无垢眼摄。故似为二事也。经第七并今轨只云。首中百光王安立无垢眼(云云)故云尔欤。又义释云。心观阿字。首置百光以无垢眼观之(云云)此似三事。安公对记云。二十二首中百光王。二十三心置无生句。二十四安立无垢眼(云云)用此义释意欤。又玄青三卷轨供云。首中百光王(私云暗字)心置无生句(私云阿字)胸表离染字(私云。此字先德所传不同。有云囕字。或婆字。兴福寺真公云。婆字或阿字。云云。更问)安立无垢眼(私云囕字)此似四事。又有云首中。心无生。胸离染或额上无垢眼(云云。此传可详)此似五事。又对记有云。顶上。心上。胸中。额。耳。等(云云。安公述云。顺取成就悉地品。心胸额取真实智品。耳取悉地出现品)此又五也。若加无垢眼即成六事也。
  又私捡转字轮品。灌顶文云。髻中应授与大空暗字门。心置无生句。胸表无垢字。或一切阿字。发髻金色光住白莲花台等。同于仁者。义释云。十字缝上想作暗字。其心中极想作阿字。又想啰字。在于胸上亦可。但想阿字。遍一切处。金色光发冠坐白莲花者。谓想彼弟子心中白莲花开敷圆满。毗卢遮那如来坐于其上。然后灌之(云云。以此经□文可助显今义)问。且就今记何故心无生眼无垢为一。答。未详。一往会之。若依此意为助成无眼无垢义。先心置无生句欤。问。如前引义释者。心阿顺暗。以眼观之。岂不相违。答。既云一往不可和会。各据一义并不相违。若得意者。随乐观之。问。轨说器界五轮了云。次应念持地。而图众形像(文)若尔此处亦结持地印。而图诸尊欤。答。此文未详先引文次会之。此文出秘密漫荼罗品之初。彼品即说造漫荼罗法。经疏具文如抄中引。青龙轨云。复告秘密主言。有造漫荼罗圣尊分位种子标帜。汝当谛听善思念之。吾今演说优陀那曰(五种三昧耶。一本尊。二真言。三密印。四三昧。五种子)真言遍学者(乃至)而图众形像(已上具如今轨)如此等文似可图尊。然案诸轨。今此供养念诵法中不说图尊法。多似用观念故。彼经虽说造漫荼罗法。而今此中且假彼文以显观念欤。又或如文此中可有正图尊之法欤。问。就初释纵说观念观曼荼罗。应在下道场观中。云何于此有此文耶。后释不顺文。答。经第七并摄轨器界三轮观了。即作道场观。然今轨此中间更加三十二印。是又欲观曼荼罗增加严身之具也。文虽似间断而远有生起。况又经文散说不详生起。广略深浅。佛意无边诸轨随乐作次第。引经上下诸文时。句句不必皆顺其轨。前后故有如此事。随明师决之。但有人释此文云。于此可用持地印明。图众形像者器界五轮形像也。图像在别(云云)可决。私云。五轮已上若准灌顶七日法。粗似初六日法。自下似第七日法。问。其七日法云何。答。安阇梨持诵不同第一明嘉会坛七日法中云。一入堂法。二加持供物法。三惊觉地神法(启白。次神分。次唱礼。次九方便。次初字观。次入佛三昧耶。次法界生。次转法轮。次甲胄。次顶囕字。次无堪忍。次净三种地起三轮法。次惊发供养地神法。次五供)四加持地法。五观三种地法(已上初日法)七涂地法(平治了涂三净第二日法)八埋五宝等法(寄檀中心安置五宝五香五谷五药)九灌顶瓶法(安了平正取灌顶瓶置埋宝处)十加持点位法(日日三时加持。次大小方位。诸尊位处白檀点记。已上第三日法)十一白檀坛供养请白法(香水洒净。次当用白檀涂作圆坛八位。次住佛室。次观作诸尊。次转阿为缚。次诵请白偈。已上第四日法)十二受持地法(具诸法则好自严身等一一周备竟加持此地。次以大日身诵持地真言及作三昧印云云。瞿醯云。右手按地上持诵曼荼罗主真言。以心受持此名。受持地法云云)十三取好相法。十四规界定方法(已上第五日法。已上皆是治地支分)十五按地持诵法。十六授三昧耶戒法(已上第六日法。第一卷了)十七门前香水法。十八素辨供具法。十九呼所度者法。二十拼五色线法(此中出三世无碍力明妃)二十一加持五色法。二十二调彩色法(此中出无能害力明妃)二十三下彩色法(画诸会曼荼罗云云。已上第二卷了。次似可有二十四乃至六十七。而第二卷无此事。第三卷最初云。六十八增益守护清净法。怪哉怪哉。真言师有私述。更问)六十八(私云。可辨四欤。自下准之)增益守护清净法(画竟洒净礼忏等。次三昧耶等。又准苏悉地以肉髻圆光等诸相严身)六十九观曼荼罗法(道场观等)七十召请法(运心作宝叶乃至敷座)七十一结界法(作金刚萨埵乃至大护等)七十二供养赞叹法(乃至)八十八遗物(已上第七日法。第三卷了。然七日法诸坛有别诸文。亦异。具如持诵不同并具支灌顶)问。若尔惊觉地神等初日事也。何故此中恒时用之。答。彼七日法为弟子作灌顶时之事也。今此供养念诵法是自行也。故与彼异。不可一例。问。彼七日法作坛图尊作法最善。今何不然。近世行者屋上构坛。绢布图像每事似非法。恐招罪过欤。又惊发地神等是作坛法也。何故每时用此法耶。答。其作坛法亦非一种。如瞿醯经云。若于圣迹牛所居处。于岩窟中山顶上。先所净地亦于屋上并与石上或制底边。及于坦净上诸江河边。如是之处作曼荼罗者。不须堀地。及以治打勿疑。高下等遇随其地势扫治洒水等。手按其地及诵真言印。即成清净。或于作曼荼罗处。有其地过不得除者。但以真言而作清净亦得成就。若作急速之事。作曼荼罗及作辟除鬼魅所著。并与自身灌顶曼荼罗者。勿须细简。其地随宜而作。都以枳利枳利忿怒真言。持诵香水洗洒其地。及洒亦净以为净地(乃至广说更检)略出经云。若为阎浮提自在王。或为转轮王应画坛场。周围过一由旬。大威德阿阇梨渐少亦应作。乃至四肘量智者观察应受化者。随意度量结其道场亦无过失(乃至)设于掌中随意作彼等一切坛场。能□作利益。何况地上摄。真实经云。释迦如来说曼荼罗道场仪轨。广校大少有三千五百。第一道场一千由旬。是金轮圣王持念仪轨。次有五百一百五十一十。如是传少乃至掌中爪甲之量建立道场。皆获悉地。守护国界经云。量极大者一千由旬。或复九百七百五百三百一百一由旬量。或七肘量。五肘。三肘。或一肘量。或一手掌乃至一爪甲量。又灌顶法不同。如秘密漫荼罗品。义释云灌顶有三种。一者但以印法作之。离诸作业。谓弟子诚心深乐真言行。然资力乏少若令一一具求众事。反当于道有碍。如是之人师起慈悲。而引摄之。作时随力令辨小供供养三宝。秘授其真言手印。二者以作事业而灌顶者。师及弟子先作事业。谓先弟子七日以来诚心礼悔。师亦七日为其持诵。秘求感应。反令辨诸供物。缘坛所须一一令作念。然此灌顶与前不殊。但有资力故。令画其所有。于诸佛海会而作无尽供养。由此福果不可穷尽。故须劝彼令具作也。三者但以心而作灌顶。如是灌顶不择时。方师弟俱得瑜伽。以心灌顶如摩顶授记也(取意略抄)又义释云。造坛有上中下。若弟子财力丰胆。堪能广辨者。师即当作画色像之坛。为示本尊身之印相故。若力能辨而作字坛。即犯秘法隐覆之罪。然资力不辨者。听作字曼荼罗(云云)今谓传法灌顶舍财尽美。尚不逼不堪人强令具众事也。若不尔者贫道之辈岂绍佛种。故我大师门徒多用手印灌顶况。此自行法何必具万事。又案经第七卷供养法中。及诸仪轨不委说作坛等法也。坛场仪式多用观念(经及摄轨无惊发等无堪忍。次囕字。次器界三轮。次道场观广执三昧耶等四印。次囕字。次五轮成身。次满足句。次又前四印。次囕字。次惊发偈。次器界五轮。次满足句观。具如抄引)故知深观难堪助以浅事。事缘难具还用心观。故恒用惊发等法也。
  问。轨云。有法界标帜。由是严身故。生死中巡历者。何依菩提标帜巡历生死。答。具文云。尔时薄伽梵观察大众会。告秘密主言。有法界标帜。由是严身故生死中巡历。于如来大会菩提幢标帜。诸天龙夜叉恭敬而受教。经云。有同如来庄严。具同法界趣标帜。菩萨由是严身故。处生死中巡历诸趣。于一切如来大会。以此大菩提幢而标帜之。诸天龙(乃至)人非人等敬而远之。受教而行。义释云。一切佛以此为庄严。故得成如来法界之身。若众生行此法者。以印加持故亦同如来法界身也。又此印者是法界之标帜。以此印故标示法界之体。即名法界幢也。诸佛由之严身。故于一切大会中达此无上大菩提标帜。能令八部等众恶邪者远而去之。善根性者亲近奉教修行也(已上)私云。虽有此等文。此生死中巡历等文犹未分明。今试案云。菩萨是生死身。以此严身故同于如来大会。天龙恭敬受教。又云。此有二意。一菩萨生死身。二如来大会。此二俱以此印标帜。天龙恭敬受教修行欤。更思。
  问。最初有三昧耶等三印明。今何故更重用之。答。诸轨数数用此三印。广轨亦在五轮成身之前。亦有五轮器界之前。故知此三通辨诸事也。
  问。毫相藏者。藏字意云何。答。疏释云。如来无量功德之所集成。即宝处三昧中一种满愿如意珠也(云云)可知。
  问。经有钩心脐胸四印。经疏轨记异说不同。前云异说。随乐用一。汝乐何说。答。且乐摄轨。问。经虽不明一往观文。摄轨三印不违经文。脐印异经。所以然者。钩等四印似展转次第。前印为后本。即经说钩印了。次说心印云。即此钩印舒火少屈。故钩印上加舒。中指合舒。头中二指皆屈。经轨相符。若尔次说心印了。说脐印云。复以此印舒水而竖者。应是心印上加舒水指也。即似屈风火直舒水轮耳(此且私述经文相。然诸师释全无此义故不可用)若尔彼轨说脐印云。收火风甲水岂不相违。答。私检经疏始终之例。经言此印前印等者。不必全指前印。或只取前印印母。今此四印总以内拳为印母。故指此印母云此印欤。非必是次前心印也。故摄轨具文云。前拳收火风甲水。问。若脐印指前印母拳云。此印者心印亦可然。故应收风甲火也。又指前印母云。此印颇不顺文。答。心印委云。此钩印舒火故非唯指印母脐印。只云复以此印等不云此心印。故云印母亦不相违。然指印母云。此印前印等者。经之例也。具如后后引。问。秘密教法只贵传受。慈觉大师受玄法轨。汝亦受之。今何弃之。用摄轨耶。答。无畏一行岂非祖师。况又谁云不用玄法。今轨难详。故且依彼加以玄法。非必异说。只似略引经文。今相对之轨云。心印舒火轮。经云。此钩印舒火少屈。又轨云。舒水如来脐。经云以此印舒水。又轨云。内缚舒惠水名如来腰。经云。以此印直舒水轮。余亦竖之(云云)此等文髻彿相似。纵虽不明言学者自可寻。又不明言者。此宗之例也。为法慢者。佛不明说。传灯诸师亦复如是。非言非不言。贵在于得意。问。经以钩印为本。今轨似索为本。青龙同。今即青龙轨具注其意(如抄)云何今此轨以同经文耶。答。钩印索印拳为印母。故不相违。但青龙轨意不可必同经。
  问。轨与愿真言了云。怖魔如前意何。答。有云。此印如前取袈裟故云怖魔。如前袈裟名怖魔衣故。问。何以知尔。答。私助云。法玄青龙三卷与愿真言曰。下注云。持衣如前(云云)今亦尔也。问。若尔云何施无畏中无此言耶。答。今轨虽无。又彼二轨施无畏真言曰。下注云。左手如前持衣二角。又私云。经及摄轨等中此次有怖魔真言。有人私记云亦用之。然今此中不用之。至下结大界前用之。为示此事。有此注也。故可云怖魔如后欤。写者失念书前字欤。问。三十二印今轨置道场观前。摄轨抄记等以彼中二十九尊置遍知印中。云何不同。答。具缘品疏云。如来圆光等是阿阇梨严身之具(云云)故置道场观前。又是如来功德故置遍知中。各据一义并不相违。
  问。三重界道中云。金刚杵者何金刚耶。答。有云。十字羯磨(私云。出何文耶)又有云。三股(私云。出悉地出现品□又出苏悉地。问。若言三股者何用五股印。答。纵用十字重无此难)问。三力偈意云何。答。悉地出现品云。以我功德力如来加持力。周遍众生界诸念求义利悉皆饶益之。彼一切如理所念皆成就。义云。次又广大加持三种句想念。谓如来加持神力由三句得成。今欲行如来事。故思想念此三句也。一者以我功德力故。二者周遍法界故。三者如来神力故。此三句和合而广大加持力生。如是念已应诵念此句。此是一切真言心也。取三句功德随取花等以念之。如花即以花真言。香即以香真言加之。乃至一切处拔苦与乐献佛等即成也。若不用本真言加之。用后明妃亦成。以我功德力。于此众生界周遍如来加持力等法界及诸义利思念。欲饶益一切诸众生。彼一切如理当得缘念。由住理故。随所缘念而成也。乃至除若若即除等以我功德力故。以如来加持力故。以法界平等力故。以此三缘合故。则能成就不思议业也。如此作者当知。应理故言当得如理也。问。以轮坛印明加持坛及尊。成真坛真尊欤。故观二已可结此印。此中何有三力偈后界道前耶。答。此印真言用处不定。此轨在界道前。广轨在界道后(彼文具如别抄引)法花仪轨观坛及诸尊后用此印明。金刚界亦同之。如此异说只随宜欤。问。异说意何。答。未详。试备言之。轮坛之名在坛非尊。又彼转法轮菩萨名为金刚道场菩萨。即主一切如来菩提大坛场法门故。别言之可加持坛场。若总论之。如来转法轮智内外力用甚深无量。令诸不如法事皆得如法成就。政总加持坛及尊也。诸轨异说以之可知。
  问。何故吸印。答。对记有云。所以吸印者。想以印纳收帝释宫。大和上释大日成道。先于彼宫说初会故。私云。吸印之由应有所以。可准经及疏意(云更检)今私云。有先德云。以曼荼罗入己身之义也(云云)此说可然。略出经说洗浴法中。先观轮坛。次观五部尊置彼轮坛上。次云即想彼轮尽入己身(云云)彼先德传顺此经意。纳帝释宫义似疏远。又安公似不详。问。若尔观诸尊了用此印明可为善说。今轨意犹未明。答。以轮坛入身自具诸尊欤。可思。
  问。轨云。寂然三摩地(乃至)喜怒显形色操持与愿等。正受相应身等者心何。答。有人释此文云。寂然三摩地(寂灾形)喜(增益)怒(降伏)喜怒(摄善)正受相应身(定印寂灾用)操持(瓶印摄善用)与愿(与愿印增益)釼印(胜身三昧耶印降伏用)又有云。喜者天等形也。怒者金刚等形也。显者佛菩萨形也。操持者刀仗等也。与愿者与众生愿也。正受相应身者入定形也。
  私云。此等释不明可寻。今捡秘密曼荼罗品。有种种问答中云。身相显形色惟次第开演。疏云。显谓诸尊青黄赤白等。形谓坐立大少之事。色相貌色谓喜笑忿寂住之类。此三问也。又第八云。如作息灾时诵。即观本尊。如白玉色。住于寂默之容。若作增益持诵。即观本尊。作真金色。住于法喜之容。若作降伏时诵即观本尊。作烈大日晖色。或如练宝玄云之色。住于威猛之容(已上)喜怒等句以之可知。操持与愿等者。有云。操持等者说手印也。与愿印也等者。等取无畏定印等也。私云。操持者持物。与愿等者手印欤。
  振铃法
  今记云。二拳各置腰诵杵明三遍。次右执杵(有云。五?或三?)一度右转。次至心前更三转(有云。近身中间一回着身边了三旋)次三度抽掷。次诵吽(有云长吽)横心前(有云。置右乳上)次诵铃明。舒左手执铃。起自心前五度振举(或云。三遍上时作声。下勿作声。或云。初夜晨朝五度。日中后夜三度)次左耳上二度(或云。耳间。或云左肩上俱云三度)暂间断同处一度(诸说多云二度。或不用此一度)而置左腰(或云。置左膝上)以杵加持五处。俱置本处(云云)又诸师述三段意不同。或云初惊觉。次善请次观声性空。或说初二同前。第三着座受食。或说第三令喜圣众(云云)此是初铃也。后铃或不用。中段后非善请故。又有云。左手执铃安腰。亦执其颈。亦执其首。若执颈时当于五股之处。四股之间取之。右手执杵下方。次五处。次安胸。次铃左肩当耳五振。次胸。次额。各二振(云云)又有人秘决云。以杵三掷。表令诸众生超升三地。三地者一初观喜地(超初僧祇)二第八不动地(超第二僧祇)三如来地(超第三僧祇)以铃心前五度振举。惊觉五趣众生无明醉卧。令证入如来五秘密门也。左耳三振。觉悟三有众生。令证三解脱门也(云云)私云。如此历事观只随行者。心自在运念。若知大途尊守杌矣(云云)大日经云。时吉祥金刚奇特开敷眼手转金刚印说散如火炎。疏云。转金刚杵者。亦有征旨。谓欲转此无碍密惠入一切众生心也(已上)理趣释云。左手作金刚鬘印。右手抽掷。本初大金刚作勇进势。本初者本来清净法界也。左手作金刚鬘印者为降伏。左道左行有情令归顺道。右手抽掷五智金刚杵。作勇进势者。令自他甚深三摩地顺佛道。念念升进获得普贤菩萨之地。即说大乐金刚不空三昧耶本誓心真言。吽字。吽字者因义。因义者谓菩提心为因。即一切如来菩提心亦是一切如来不共真如妙体。恒沙功德皆从此生(已上)
  铃杵仪式
  身住萨埵形 拳印准三部 腰侧三解脱
  吽三有当胸 然后取其杵 调伏令前面
  三曳成猛炎 拳杵如拟势 余时三旋舞
  每掷习密明 安心有习四 振铃独股中
  三昧与五智 风轮持外股 从心左目侧
  五振并真言 惊觉诸圣众
  住耳二降赴(二十七)  从心振于二
  至想住本位 铃印安腰侧 以杵结护身
  (心额与唯顺辟除结界等) 铃安于杵前 念诵分限毕
  三搌如天乐 杵解护其身 拳食及香花
  烧香灯明有四种。谓佛菩萨金刚诸天顶额心加趺。一一深心奉献烧香。初入为信。次献等自身及所谓出时准前(已上此青龙寺全大师。分付之。年来久纷失殆不得之。九月未良勇向三井寺本房。梗集古纸数十束来。仍令修安师卜觅之。彼右纸中其希有也)
  金刚杵真言。金刚铃真言
  二拳安腰侧 住萨埵形仪 入三解脱观
  从三摩地起 忿怒欲调伏 取杵三横掷
  想成猛利火 光照于十方 炽然以举上
  吽短字极暴恶 护身成甲胄 拟诸障难者
  被忿怒火烧 退散而驰走 或任为使命
  凡欲请圣众 即于善请前
  三旋舞三掷(吽长) 翻掌当胸间
  金刚铃从心而(五举)惊觉诸圣众
  次二成请召(住耳) 心入声解脱
  次二息而止 依教而启请 略仪三二二
  送于阏伽后 假像于萨埵 心想对至尊
  右手掷金刚 习本秘密句 作蹈舞之势
  因便加五处 即取金刚铃 额前三摇振
  密句前称表 以天乐音□ 供养诸圣众
  令其生悦喜(已上觉大师之本)
  宽平二年十月七日珍记(入真言私记)

  同三年五月十九日抄写已了。 康济记

  振铃用意
  先左肩五度匆匆振之(惊觉意也)次左耳边二度徐徐高声振之(呼请意也)次额二度敬畏振之(奉留意也)若欲请两界者。如此加今一度可振之。言初三度者(五二二也)后三度(员如前度员合六返也。谓之六种振动)合者十八度也。是则人意而已。
  已上谷和尚所被记也。承平七年二月十三日得之。
  问。善请等三印。善请只请圣。何云魔来故用辟除辟除只除魔。何云圣去故示三昧耶。答。此事难思。但后二印明诸文出没凡有四说。或唯有辟除无三昧耶。此说甚多。或唯有三昧耶无辟除。如经第七及随行轨等。或二俱有。如今轨等。或二俱无。如不动法花轨等。以之案之。只随宜也。且述今轨云。钩印一往召请圣众亦有深意。如经第七及义释云意。善佛菩萨及善难调不善众生害其恶心。以要言之。普召一切众生令得道也(云云)。
  既普召集了须除魔留圣故有辟除示三昧耶。此表诸佛诫恶劝善二教门也(问。若言普召为令得道。云何辟除。答。辟除诫恶也。由此断恶岂不得道)然辟除魔时圣众退散。多出师说。未得本文。佛制诫证不可必会。若有诚证可会。释云。佛制诫劝二教门。已还同善恶类示恐怖欢喜。故行者行诫门佛则表恐怖。行者行劝门佛亦表欢喜。大圣大术唯为利生也(问。佛无恶何诫耶。答。或现病行或表性恶)又云。钩印普召善恶二人。此表分别善恶法也。辟除普除圣魔二众。此表空善恶法也。如言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示三昧耶。唯留圣众表虽空罪福而灭罪生善也(更问)问。花座真言注云。除障加护不动(文)心何。答。有云。以八叶印当心上。先诵不动明加持花座及自身七反。想除三障加护自身。问。何故于此用此意耶。答。未详。然三密修行伺短者多。故于处处多用结护。又若义推者。此座有内外观。外观献诸尊。内观坐自身。佛坐金刚座。欲成正觉时。诸魔作障。佛降伏之。行者坐此座。当用此意欤。问。四重界道应是结界。何更用结大界。答。结四重界道之外欤。三千界外有大铁围山。花藏世界外有大金刚轮山。今此曼荼罗世界亦可准之。问。四大护者二守护者。居何处耶。答。义释第四阿阇梨所传图中。三重曼荼罗中。初重分四大护各居一方。二守护者唯置西方。又释讷达罗洒真言中云。是法佛奉教者。常守护曼荼罗内门。问。若尔二守护云何摄轨中置第三重西门。答。理实普护诸门故。随宜置之欤。问。且彼图置初重西门。又彼轨置西最外门意何。答。图意近护内门故置初重。轨意总护一切故置最外。彼图轨等俱置西门。是通门故。但玄法等轨并今世流布图。东门亦有二守门天。又文殊会中有对面护对护。先德或以此为彼二守护者。又摄轨说西门中云。门里前左右分怒。无能胜阿毗目佉对。厢曲中大护持明大忿怒。次右无能胜。次左无能妃。难徒拔难徒。又广轨云。厢曲中大护(云云)如此等说可详。问。记云。无能门左相向门右。疏文反之。云何相违。答。记指行者左右。疏指佛左右欤。图西门内北难破天南对面天。问。佛无所畏。何故护之。答。佛具诸功德。故无所畏也。今即以护者表其功德也。又凡建立曼荼罗者。本为庄严行者身也。先外观本尊。后引入己身。由此加持成本尊德。是则此教甚深密意也。故用护者是最要也。问处处有无堪忍印真言。一者今轨初有无堪忍。二者结大界印明。亦名无堪忍印明。三者密印品并摄广轨中结大界。次有无堪忍。今轨文虽不明义亦同彼二轨(似秘)四者四大护中有无堪忍。此四名同其实云何。答。私案云。所出四中第一第三其体是同。余各异也。问。何以知然。答。四大护中无堪忍大护如常说。又密印品说大日诸三昧印明中。有结大界及无堪忍大护二印明。摄轨以彼三昧诸尊置遍知院。故彼二尊亦在其中。又具缘品疏图大建同摄轨。故总有三尊也。一四大护中无堪忍在南方金刚手院。二三即是大日诸三昧中。结大界无堪忍及大护者无堪忍。此二俱在东方遍知院(更检具缘□图。但彼图中有二尊。一如来大护。二无堪忍。注云。如来无堪忍。以彼二对此无堪忍大护可思)故义五云。复以如来大界真言印重结周界。以四大护各护一方。又持无堪忍大护普皆护之(已上)三尊名号德行相似故。诸文中相监难辨。问。何以知第一三体同耶。答。印真言同故。又疏及诸轨相通释之。不遑委记。问。若三昧中无堪忍。四大护中无堪忍。其人异者何故此二俱以唅欠为种子耶。答。经以乞铃字为南方护者种子。又岂不先言名德相似。问。若尔此二人德行有何异。答。大日三昧是佛部法门也。四大护是金刚部法门也。又四大护各护一方。无堪忍大护皆普护之(云云)是又其差别也。故有人结大界。次用无堪忍。其次用四大护。广轨似之。问。前言今轨秘说者。其文云何。答。欲述此事。恐怖甚多。然偷案之。轨云。四方四大护无畏坏诸怖难降伏护者无堪忍普护藏印。水甲令散舒。二风轮法幢高峰观哀愍无余众(已上)今疑初行第四句云。无堪忍普护者。指何人耶。若指四护中南方者。准义释文。彼非普护。若指别无堪忍普护者。所列四大护此中阙一人。又疑此第二行说何尊耶。若言四大护中无堪忍者。彼在第四。故在后说。今何更初别说之耶。故今述云。无堪忍三字指四护中第四欤。普护二字别属下句欤。即彼二字并其次一行文。是说四大护外无堪忍普护欤。此文即是经疏轨等。说大日三昧无堪忍大护之文也。然文非次者。是此教秘密之例也。广轨无堪忍大护印。与真言中间有四大结护印玄等文也(如抄引)今轨似之。四大护列名与释中间说无堪忍普护印。此皆深秘法故。双互密说若不作此释。今文极难了。青龙等轨亦复如此。问。四大护印出何处。答。只有师说。未得本文。问。广轨云。四大护印玄(云云)而不出之。但其注明彼持物及种子字。今案彼意。诸尊持物与平印同种子。即是彼真言也。故彼轨密意说印真言也。今轨亦然。又诸师所传印中东方棒印。北方钩印。即彼尊持物也。若尔何故西方南方更用别印。答。诚可如所言也。故二方以持物为印。余二方亦可尔。即有人作此说。但相传所用二印者。西方名难降伏护者。既无他降伏彼者。故还彼能降伏他。若降难降者。如来索为胜。故难降伏护用如来索印(更检彼印功能。问。钩印岂无此刀。答。彼亦然也。故亦可用。今且述用索意也)南方名同种子故用无堪忍大护印也。问。四大护真言异说不同。当依何说。答。私案云。青龙无堪忍大护真言中。具出四大护种子。又对记云。有云。无堪忍大护印有四。即四方四大护印也。故知彼无堪忍大护普护。四方德分为今四方四大护。各护一方德也。故用彼明。且似可尔。又有人秘决云。彼四种子各加归命。以为彼彼真言也(安然和上传之)此说甚善。不违于理。亦顺诸文。问。五供中花鬘者。鬘字心何。答。经云。采集以为鬘。疏云。间杂庄严。或缀或结。以行人殷净淳厚心故。则令诸尊欢喜护念也。
  五供四释
  安公菩提心问答中云。五供有浅深四释。故有智者捧香花时。应作是念。如彼三世中诸佛菩萨等修行五供养。我今亦如是修行五供养。如云大日如来昔修香花等行感得此妙花布地胎藏庄严世界。即其义也(一)次作是念。净心为涂香万行为妙花。功德为焚香。果德为余食。智慧为灯明供养。自心中心王大日尊。心数曼荼罗。三界唯一心。心外无别法。以心供养心。色心不二故(二)复作是念。五供诸色尘六大所和合大曼荼罗身。显形等诸色手印。标帜等三昧耶法身。真言色声中文字句义等法曼荼罗身。供养自身佛四处威仪等羯磨之法身。我今四法身诸佛同一体(三)复作是念。我今奉献诸供具。一一诸尘皆实相。实相周遍法界海。法界即是诸妙供。供养自他四法身。三世常恒普供养。不受而受哀。纳受(曰此偈高野和尚后令复命。上船之日留大唐山师追所驰送云云)问。遍知印三角火形。具缘品疏云。其锐下向。摄轨同之。秘密品疏并漫荼罗中。上向图之。云何不同。答。大威德生坛亦下向之。即释云。前三角尖向上。今向下者。义用殊也(云云)可寻。抄记云。问。第一院东方唯有三角。虚空眼及如意宝三事。余空缺云何。答。如真言及手印中。如来毫相如来舌如来牙如来齿如来脐如来甲等。皆在此重也。当次列之。其佛顶在第三院。此中无也(云云)问。声闻在释迦眷属中。何故二迦叶在遍知院中。答。有云。表一切圣人互为眷属。有云。喻如普贤观音等。遍在一切处。有云。此二迦叶本是释迦生身眷属。经疏诸轨此处不说。窃疑天竺曼荼罗中以此院近释迦院故。绘近便画而已(云云)私检青龙轨有之。今谓三角火形表大智火。是如来大智威德降伏魔外之相也。三迦叶本是事火者。如来降伏为弟子也。为显此义置此中欤。如西域记云。如来方垂善导。随应降伏。时优娄频螺迦叶五百门人。请受佛教。如来告云。弃鹿皮衣。舍祭火具。时诸梵志恭承圣教。以其服用投尼连河。㮈地迦叶波见诸祭器随流漂泛。与其门人候兄动静。既见改辙亦随染衣。伽耶迦叶波与二百门人闻其兄之舍法也。亦至佛所愿修梵行。又如来伏迦叶波所事火龙。如来将化其人。先伏所宗乃止梵志火龙之室。夜分已后龙吐烟焰。佛既入定亦起火光。其室洞然猛焰炎炽。诸梵志师恐火害佛。莫不莽赴悲号愍惜。优娄频螺迦叶波谓其徒曰。以今观之。未必火也。当是沙门伏火龙耳。如来乃以火龙盛置钵中。清旦持示外道门人(已上)显教密教名异体同。以彼会此义。自相应问。彼生身声闻岂在法身中。答。世天尚为中台之主。何不许声闻。为遍知眷属。又释迦或时在第二院。问。今轨今经财惠地惠二真言为一。地慧真言云何。答。案诸文。文殊有五使者。谓髻设尼·优婆髻设尼·质多罗·地慧·召请也。然经藏品说种子真言中云。髻设尼真言枳履。邬婆髻设尼真言你履。质多童子真言弭履。财慧童子真言系履。此四真言皆有归命。此中不说地慧召请更有财慧。印品说四真言。继室尼·优婆髻室尼·地慧请召也。其真言皆同今轨。但除种子。此中不说质多。今轨偈说五使者印了。次出真言。髻设等三人真言。印品真言上加藏品种子为一真言。其名不相违。质多无印品真言。故只藏品种子加娑嚩贺为其真言。印品彼真言上加藏品财慧种子为彼地慧真言。以之案之。财慧是异名欤。但摄轨财慧地慧真言别出。又试会云。彼轨偈先列五使者(云云)所谓髻设尼优波髻设尼质多罗地慧请召五使者。次说五印。此二文俱无财慧。后出真言。有六。谓计尼优婆计尼唧多财慧地慧幢召童子。此中计尼等四人只出印品真言。质多财慧只出藏品种子。今案云。财慧地慧虽是一人。经文二处名异咒异故。且别出。非是二人。若不尔者云何上文只云五使者。不云财慧耶。又广轨以系履为地惠种子。不说财慧故。名虽二体是一欤。故青龙地慧注云。亦名财慧问。轨云。左莲无垢光青莲而未敷(文)意何。答。具文云。右光网菩萨(乃至)左莲无垢光。摄轨云。右光网童子。左无垢光尊。广轨云。右青莲华中观髯字光轮转成光网身(云云)左青莲花中无垢光童子(云云)又秘密品云。无垢光童子青莲而未敷(私云。说三昧耶形也)疏云。持未开花青莲花为印(云云)图无垢光注云。左莲花。右青莲上置种子(云云)案此等(文)言左莲者。指文殊左边莲欤。或无垢光左手所持莲欤。青莲未敷者。三昧耶形欤。问。嗢字纳字必互异也。何故有此异说。答。梵字误欤。今寻梵字。以□字重他字之时。省其尾长其体似□如□嗢婆□纳婆是也。此字易误故有异本欤。问。以何为正。答。经疏诸轨更互相违。莫知何正更问。问。不思议惠印轨云。以无畏之手空风持珠状(云云)
  无畏持珠二印。置处各别(无畏当肩持珠置心)今以无畏作持珠状。颇似不便。此义云何。答。由此诸师所传不同。对记云。唐土人师云。作无畏印。以风捻空。先安心上仰掌。后移此印。当右肩向外直立。又有云。先作无畏印。次空风相捻。余轮少屈当心(云云)今谓此等说不顺文。私检图云。不思议惠左手持莲花上安宝形。右手作剑印(云云)以之准知。今持珠者。彼图左手之相也。但今以右替左也。故虽云持珠而同持花印。故云无畏手持珠欤。又如疏注。只如二指捻珠拟与人之状欤。有云慧羽空风相捻。如持珠状向外(云云)此说顺文。
  持地菩萨印
  轨云。持地右宝上二手金刚印。私云。此轨说地藏眷属有五尊。其文多是秘密漫荼罗品中。说三昧耶形之文也。但今或加说手印。如宝处宝掌坚固意是也。或只引彼三昧耶形之文。如宝印手是也。此持地文难详。经云。持地于宝上二首金刚印。义云。持地菩萨作两头金刚。安于宝上是也。注云。于一股中有五股形。如前印也。云云。今似引彼经三昧耶形文。而以手替首可决(手首音同故通周用欤。其例非一。谓宝冠菩萨。或云宝观菩萨。妃后或云妃后自体。或云字体。又为谓相通由犹平用。如此等类恐借音欤。更问)又今不别说印。以三昧耶形兼显手印欤。
  坚固意印
  轨云。坚固意右宝羯磨金刚印。前印诸论合。私云。上二句似秘密品说三昧耶形之文。下一句似印品说手印之文。但广频云。二羽合五轮如羯磨金刚(云)此说手印也。秘密品云。坚意于宝上羯磨金刚印。义云。坚意菩萨作十字金刚。亦置宝上也。注云。即羯磨金刚也(云云)此印不明可决。问。就金刚手院。其部主金刚主为是谁耶。答。经说金刚手檀云。复次秘密主。今说第二坛正等四方相(乃至)先佛说是汝勤勇漫荼罗义云。佛亲对金刚手说之。故告云。是汝漫荼罗也(已上)义释云。金刚手秘密主者。梵云。播尼即是手掌掌持金刚与手执义同。故经中二名互出也。西方谓野叉。为秘密。以其身口意速疾隐秘。难可不知。故旧翻或云。密迹若浅略明义。秘密主是夜叉王也。执金刚杵常侍卫佛。故曰金刚手。然是中深义言夜叉者。即是如来身语意密。唯佛与佛乃能知之。乃至弥勒菩萨等。于如是秘密神通力所不及。秘中最秘所。谓心密之王故曰秘密主。能持此印故云执金刚也。又入秘密漫荼罗法品。义释意云。诸佛身语意秘密之藏。唯执金刚秘密主。乃能知之。即是毗卢舍那之所化身。谓欲发明此深密之法故也。此法无人能发问者。唯佛佛相问。乃可知耳。今执金刚从佛金刚慧印而生。复持如来金刚慧印。能有所问。而佛答之(已上)私云。大日经对此金刚手秘密主说也。问。理趣经列金刚手观自在等八菩萨。理趣释云。金刚菩萨者在毗卢遮那前月轮中。表一切如来菩提心。初发菩提心由金刚萨埵加持。修普贤行愿证如来地。又云。金刚手菩萨摩诃萨者。此菩萨本是普贤从毗卢遮那佛二手掌。亲受五智金刚杵。即与灌顶名之为金刚手(已上)何今云夜叉王。答。彼大日经同闻众有二类。初执金刚众。次菩萨众。故经云。
  其金刚名曰虚空无垢执金刚虚空游步执金刚。乃至金刚主秘密主(私云。列十九金刚)如是上首十佛刹微尘数等。持金刚众俱及普贤菩萨慈氏菩萨妙吉祥菩萨除一切盖障菩萨等。诸大菩萨前后围绕。而演说法。又云。彼菩萨普贤为上首。诸执金刚秘密主为上首。义释释二类同闻众云。十佛刹微尘数持金刚众。此毗卢遮那内证之德。以加持故从一一智印各现执金刚身。形色性类皆有表像(云云)又云。次列菩萨众。以四圣者而为上首。前明诸执金刚一向。是如来智印。今此菩萨义兼定惠。又兼慈悲故别受名也。亦是毗卢遮那内证功德(乃至)又般若释论生身佛成道时。阿难密迹力士等是名内眷属。舍利目莲等诸圣人。及弥勒文殊诸阿鞞跋致一生补处菩萨等。是名大眷属。今谓佛加持身亦复如是。诸执金刚各持如来密印名内眷属。诸菩萨大悲方便普门摄受。无量众生辅佐法王行如来事。名大眷属(已上)故今金刚手非是普贤也。两经金刚手似名同体异。但检两界蜜号胎藏普贤及金刚萨埵金刚界金刚萨埵。此三皆名真如金刚。又圣观音仪轨说转法轮印云。自身如金刚萨埵菩萨。左手执金刚铃。置于左胯上。右手持五?。杵当心作踯势。身如白月色顶戴五佛。䠊冠坐月轮中(云云)此轨依胎藏。即所明金刚萨埵形似金刚界金刚萨埵。故二萨埵犹未详也。问。转法轮金刚萨埵事业。金刚萨埵金刚手院金刚萨埵同异云何。答。轨所出事业金刚真言。即经所说金刚手院金刚萨埵真言也。若尔同欤。又不思议疏云。第三品中成金刚自体。第二品中现此金刚转法轮用(私云。经云。第七卷第二品出转轮真言。第三品出事业真言)此释似同。但此犹未详。更问。问。因论生论道场观中大轮坛印处。或用转法轮印。或用金刚界轮坛印。轮坛印法花轨云。才发意转法轮菩萨印(云云)若尔转轮萨埵。发意转轮同异云何。答。瑜祇经疏云。不空三藏所持金刚顶瑜伽经说五方如来。各现二种身。一正法轮身。二教令轮身。东方阿閦金刚手降三世。南方宝生虚空藏军荼利(仁王云。金刚宝)西方阿弥陀文殊师利六足尊(仁王云。金刚利)北方不空成就摧一切魔净身金刚(仁王云。金刚药叉)中方大日转法轮不动尊(仁王云。金刚波罗密)又云。有五部忿怒使者(摄一切佛顶轮王经。八明中除三明王不动三世六足)佛部转法轮菩萨。现金刚轮金刚部虚空库菩萨。现无能胜摩尼部虚空藏。现大?金刚莲花部观音。现马头金刚羯磨部。摧一切魔现步掷(乎)私云。可详对记有云。此大日部可用一切如来金刚萨埵印真言(云云)若金刚顶瑜伽经云。大日如来现二种身。一正法轮身。现转法轮菩萨身。二教令轮身。现不动金刚身。故于此部。或可用转法轮菩萨三昧耶印。即是胎藏金刚萨埵转法轮印耳。问。金刚主院有降三世。亦名月黡第五院。风方有胜三世经疏名降三不动。北般若。南亦有降三世。凡此三尊同异云何。答。难详。然有人(真与)云。一云别体同名。其印真言亦各异故(私加云身形。亦异金刚主院三目四臂不动。北四面八臂风方一面。二臂其形异故人异欤)一云。一人一名随本誓故处处出现(云云)今私问。且就别人义。此三尊中何者是五大尊中降三世耶。答。今检曼荼罗图不动。北般若南有一尊。名吽迦罗八臂四面(云云)同彼降三世轨也。然瑜祇经疏(真如金刚述)云。胎藏漫荼罗胜三世外更置吽迦罗及逊婆等非也(云云。可决)
  文云。写毫相明者。写明二字意云何。答。经云。图写毫相明(云云)写字可知。明字准上示三昧耶。诸明欢喜文可知。以前诸会诸尊名号图轨等不同(轨有二文。初依图列名。故与图同后。依经说印明此多与图不同)
  遍知院(云云)
释迦院
  八佛顶(如轨文。五佛顶出彼经也。一字佛顶白伞佛顶高佛顶胜佛顶光聚佛顶)白伞胜。最胜(有云。金轮佛顶。私云。图云。左手执莲花上有金轮)光聚无边音声(此五尊图轨同)轨除障有云。图摧碎(私云。种子●图轨同。又义释云舍除。是弃舍一切烦恼义。亦是摧碎义也。善无畏尊胜轨云。尊胜佛顶亦名除障佛顶)轨广生有云。图高佛顶(私云。种子●图轨同)轨发生有云。图大转轮(私云种●同)
  文殊院(别轨请召计设尼救护惠乌波计设。尼光纲地惠憧无垢光不思议惠。此八童子名八文殊)
  五使者。轨计设尼有云。图五髻文殊(私云。种●同)轨乌婆计设尼(二文名同)轨地惠有云。图文殊师利使者(私云种●同)轨质多罗有云。图文殊师利使者女(私云。种●同)轨召请有云。图钩召使者(私云种●同)
  五种奉教(其名可寻)轨不思议有云。图使者众等(私云有五位中位种●与轨不思议同)有云。五髻文殊师云。继室尼(云云)于此有疑。五髻八髻一髻是文殊也。继室尼则文殊使者也。即云五使者。各持文殊之一智(云云)故知五髻非继室尼。五髻本法云。十度和合诵陀罗尼印。于心上左右肩喉安于顶上。诵各一遍。作此法已。五方如来皆在于顶五髻之上。真言曰。
  (加命)阿钵罗低诃多沙(上)娑娜南怛侄他唵罗●娑(桑巴反)么啰阿钵罗底诃多沙(上)娑那俱摩啰路跛陀哩蹊(尼奚反)吽萨泮咤娑嚩贺乌波计设尼。私疑计设尼。今案秘密密印品皆曰计设尼。大刀为印。乌波计设尼戟为印(云云)今此尊持剑。故云尔。若是为慢法者。故错文欤。当文问明师。奉教菩萨师云。不思议(云云)恐乌波计设欤。文殊左有十尊。今案钩召已上为五使者。次五尊为五奉教(云云)私云。已上先德传未详可决。金刚手院(云云)除盖障院。
  轨除盖障图在地藏院。轨曰。光在地藏院。图在除障院。此是异说。不可和会(问。若尔何云除盖障会耶。答。谁云依波图。犹云除盖会。有云。日光是除障义。私云。义释云。无分别法威诸戏论。如云雾消。除日轮显照故曰除盖障。云云。故云。尔欤。但轨图除障种同●可决)轨云。除疑怪。有云。图贤护意云(图云。贤护左手仰掌持瓶。口出独股。轨云。除疑怪宝瓶。置一?云云。故云尔也。又有人以轨救护对图贤护。私云。种同●故云尔欤。可决)轨救护惠。有云。图有九尊。即有二悲愍。谓东第一及第六也。今是彼第六悲愍也(私云。玄法轨初列名中有八尊。无图第六悲愍。青龙轨或本同玄法。或本有八尊替第六悲愍。列救护惠故云尔欤。又彼轨救护惠注云。亦名哀愍惠。此名出经。即哀愍义似悲愍也。但彼图第六悲愍。或本无梵号。或本有之。即云迦噜拏母隶腻多或无种子或本有之●。若依梵号种子虽似轨悲漩而诸本不定。故难偏依。况又对救护惠道理如前。又第一悲愍对轨悲漩。即如次下。故此救护惠对第六悲愍。理且可尔。又东寺诸阿阇梨勘文详。此第六悲愍云。今轨云救护惠)轨悲漩润。有云。图东第一悲愍(私云。图梵号加噜拏母隶腻多种子。即同今轨悲漩真言。又图云。右手屈火舒。地水空仰当心。之此又似轨悲漩润印。但印图云。舒地水空。恐风字落欤。现见曼荼罗由风然仰印异轨耳。有人以悲漩为贤护。可决)轨大慈生。有云。图悲发生(私云。有图云慈发生。又梵号昧怛利耶毗庾拏蘖帝。故知慈生也。种子图轨同)
  般若院(云云)虚空藏院(加苏悉地)
  今轨有八尊(除主)
  轨虚空无垢。有云。图南一无垢逝(私云。种或本轨。又名相似)轨虚空惠。有云。图北一发意转法轮(私云。印真言相似种同)轨清净惠。有云。图北二生念处(私云。念处以惠为体。故义相似又种同)轨莲花印。有云。图北三忿怒钩(私云可决)轨行惠。有云。图北四不空钩(私云种或本轨行惠)轨安住惠(私云。种图金刚针。又□云。金刚针坚利之惠)轨执莲花杵。有云。图不空钩(私云可决)有云。金刚针(私云。图云。金刚针。左手持莲花上立独股。故云尔欤。问。此二尊先对了。答。或出。古传。或私义准。皆非定说。问。若尔一往对何尊耶。答。不可必对又或图云。苏婆呼。左手持莲花上置一股。嚩曰罗。此亦相似执莲花杵名也)轨出现智(烂脱轨云。出现智。又名苏悉地种同)已上八尊名号仿佛相似。图彼会三重菩萨中第二重八尊。故先德一往相对欤。又彼图或本第二重最南。更加曼荼罗菩萨。有云。是大轮菩萨(私问。若尔与发意转法轮菩萨有何异乎)但安公以轨出现智对。图苏悉地如前。余七尊图轨各异不相对。又彼云。今曼荼罗有别院三部。上方佛部上院安释迦等为别院佛部。下方佛部使者。下院千手等四观音。十度菩萨生念处发意转法轮。无垢逝一髻罗刹(观音忿怒)此十八尊为别院莲花部。苏悉地苏婆胡曼荼罗(或说金刚轮)孔雀王母供养宝六金刚菩萨。此十一尊为别院金刚部。已上别院三部多出(苏悉地经)轨虚空藏会有七尊。此中缺六有一。又轨以前别院莲花金刚两部编入虚空藏部。又师以别院莲花部为苏悉地部。今依诸经分别如前(云云)今谓此皆义推也。释迦为佛部。别院似此曼荼罗体也。余二可详。
  观音院
  图丰财菩萨(可寻)
  地藏院 轨有五尊(除主)
  宝手持地宝印手坚固心(此四名同)
  轨宝处。有云。图宝光(私云。种同)
  问。今轨列诸尊名是多。说印真言极少。又诸尊方位或同曼荼罗。或有不同。云何会之。答。不可和会。安公云。摄大仪轨惟谨本等并依经中所说真言列诸尊也。玄法寺两三卷本及烂脱本。并青龙寺三卷本等。更加天竺曼荼罗中诸尊。而无真言印等(云云)所言天竺曼荼罗者。恐今世所流布者是欤。彼多异经疏诸轨等说。而人不知强和会之。误哉误哉。既云尘数。岂只执一文(乎)释迦文殊第二第三院事。轨云。初门释迦文。第三妙吉祥。又文殊坛云。次东第三院施愿金刚坛(云云)释迦坛云。次往第三院东方初门中释迦师子坛(云云)
  具缘品云。次至第三院先图妙吉祥。疏云。次说第三院菩萨眷属。当释迦之内正东门中。又具缘品云。次住第二院画释迦牟尼。阿阇梨言。此中第二是隐密语耳。若从中向外。当以释迦牟尼拳属为第三院。今则以毗卢遮那法门眷属为第一。释迦牟尼生身眷属为第二。诸菩萨在悲智之间。上求下化故为第三。所以如此互文者。此是如来密藏为防诸慢法人。不从师受者变乱经文故。须口传相付也。转字轮曼荼罗行品疏释枅线文中云。前曼荼罗中云。第二院置释迦。第三文殊师利菩萨。此文互也。由先定中台竟直向第三院定之。故云第二。非是第二重也。今此中自有诚文。文殊在第二重。释迦在第三重也。又彼品图尊文说四大护了云。次当出外于第二分画释(云云)又云。于第三分帝释方作施愿迦金刚童子形(云云)疏云。次出外向第三院画释迦(云云)又云。次第二院东方作施愿金刚童子(云云)广轨云。次往第二院观满字成曼殊(云云取意)又云。次东第三院释迦师坛(云云)图中东方遍知院。次有门。其中有释迦。次又有门。其中有文殊。私云。已上诸文略为三类。一者经中释迦第二。文殊第三。图亦似之。二者疏并广轨释迦第三。文殊第二。三者今轨释迦文殊。俱云第三。今谓经云。释迦第二。文殊第三。疏会云。释迦第三。文殊第二。故似不违。今轨俱云。第三或影略显经疏二说欤。或恐文误欤。但图中释迦在内。文殊在外。似经异疏。恐于释文得意异欤。若异说欤。更问明师(问。若依图意东方初门者意何。答。现检图上从内向外。初门有释迦。以之可思欤)问。经疏三藏轨等列大日诸三昧中。唯有如来顶一尊释迦院。中有八佛顶。云何多少。答。私云。大日法身表理。故立一释迦。为应身表事故开多欤。
  问。毫相舌牙等。尊摄轨等在遍知院。图中在释迦院。云何不同。答。私云。恐皆是一往随宜施设欤。生身法身俱有相好。然于此中或法身隐故总立一身。生身显故别开诸相。又或反之。隐难知故别别开示之。题易知故不更烦说之。或应俱开。或应俱合。更思问。五仙印开合五指。对记先德云云不同。当依何说。答。经诸轨皆不明。唯疏分明故可依之。

死王印

  对记云。珍和上云。此印未分明。私云。烂脱本云。死王亦名后。若尔应是死后。经疏有焰王后死后。今轨列名中云死后妃。围绕明印中云焰魔妃后。铎惠手垂五轮。犹如健吒相故知前王者是死后也(云云)今又私案云。秘密曼荼罗品云没栗底铃印。义云。王右边画死后。以铃为印。若画身即持之(云云)以之思之。经云没栗底。疏云死后。今死王真言云没哩底野。诚知死王是死后。可用铃印也。又珍和上云未明。由此即知入唐求法之人传受未必皆明。问。西名龙方。何故南北二门亦有二龙。答。西有诸龙故名龙方。但二龙通护诸门欤。问。若尔云何东门无之。答。亦可有欤。有云。今轨并图东门有二守门者是二龙也(可详)
  问。二龙诸文多置第三重。云何义释云第二重厢曲之中置二龙王。答。有人依此置三重中第二重门。今谓此文在说第三重外院之中。何忽属第二重。可决问。轨云。诸龙覆散掌。二空互相绞。二龙左右掌更互而相加(云云)此二印相云何。答。此文仿佛。但诸龙印如文可见。又疏云。舒散十指覆之。以二空指相绞(已上)对记有云。以慧空指押定空指轮端。齐以印安顶。有云押甲端。有云印端向上。有云。左右大指今如一指。指端微屈向前。作九头势(云云)以此等说可寻思之。二龙印难详。经疏诸轨皆不分明。今寻先德传。或说只以前九头印为难陀印。又以彼印只改以左空押右空。为拔难陀印(云云)今谓如所言者。即是左右空指更互相加也。不顺左右掌更互相加之文。又具缘品疏明彼二龙云。首上皆有七龙头(云云)何用九头印耶(但余处云彼二龙九头)又对记云。珍和上说。二手五轮开散。仰定掌安心前。以惠掌根立定掌上。是难陀印。以定掌根立慧掌上。是乌婆印。二院各于心前右三转。每转称彼龙名(大和上释。立掌之时随宜立之。私云。若如十字立之宜欤)又或说。二手开五轮散覆左掌。以右掌安左掌上心前三转。是难陀印。以左安右。是拔难陀。或说。二羽散舒五轮覆掌。以右掌加左掌上。十轮均等分舒心前三右转。而作云起势。是难陀印。以左加右。拔难陀印(私云。秘密曼荼罗品说诸尊三昧耶形。彼形与此手印相同。彼中云。难陀龙兄弟作云印。注云。云中有电。复有水形。俱在坛中。云云。故此说顺文)或说。仰定五轮横安胸前。以慧掌覆之。形如梵箧印。又定上慧下(云云)如此异说诸文不明故。得意不同欤。末代学者疑虑难决。嗟呼去圣既远。哀哉哀哉。
  轨云。龙王嚩噜拏天形女人状。龙光龟为座(文)意何。答。不明。偷案云。水天是龙王也。即名嚩噜拏天之形似女人状。以龙为头光。以龟为座欤。护摩轨云。水天住水中乘龟头冠上有五龙(云云)现见其像。冠上龙头似头光形故。一往云以龙为光欤。
  今轨云。摩醯首罗亦名商佉罗印品疏云商羯罗骨锁天也。具缘品疏云商羯罗天。此是摩醯首罗于一世界中有大势力。非三千世界主也。经中下文更有噜捺罗。即是商羯罗忿拏身。从事立名。炽盛轨中摩羯醯首罗天注云。此云大自在天。其手用思惟手。又云欲界自在伊舍那。注云小自在。护摩轨云。东北方伊舍天旧云魔醯首罗天。亦云大自在天。天台法花疏释同闻中云。自在即欲界第五天。大自在即第六天。普门品疏云。自在天是欲界顶。大自在即色界魔醯首罗也。入大乘论云。摩醯首罗有二。一净居摩醯首罗二毗舍阇摩醯首罗。基法师因明疏云。外道有言。成劫之始。大自在天人间化导。二十四相往利既毕。自在归天。事者顾恋遂立其像。其像苦行悴疲饥羸骨节相连。形状如琐。故标此像名骨琐天。劫初虽有千名。时减犹存十号。此骨琐天即一名也(安公云。因明论说。劫初梵王以苦行形下化人间。名骨琐天。是初禅主。非三千主云云。私云。此文可检)智度论云。摩醯首罗天。秦言童子。皆是诸天大将天。皆言一切智。答。此不应一切智。瞋恚慢诸心着故。又云。复次是三天爱之则欲令得如一切愿。恶之则欲令七世灭。理趣释云。摩度羯罗三兄弟是梵王那罗延摩醯首罗之异名也。又义释四云。南方苾?吃嘌知是摩醯首罗子。身极枯疲。以常降伏怨敌。假使骨肉消尽。要令得胜。故为此形。私谓。即是智论所云常修苦行割肉祀火感生诸恶神者。所以位在南方(已上)今轨列名中。列西门南诸天中。有自在乌摩妃。说印中有商佉罗等三。出真言中。有摩醯首罗天乌摩妃二明。广轨门北列商佉罗等三即说其印。门南列自在天及妃不说印。后出真言中。云自在天真言。玄不出之。只出乌摩妃真言。摄轨不说摩醯首罗。又出乌摩妃真言。在伊舍那眷属中。秘密曼荼罗品列西门北诸天中。云商羯罗月天。又检曼荼罗图。西门南列自在天乌摩妃。私云。今此西方摩醯首罗。应非色顶净居。但约欲界未知何天问。商佉罗后妃三印相似差别云何。答。难详。今偷辨之。初印定空加自地。水火风三指开散。如戟形(今轨疏摄广二轨意也。青龙注云。微屈三指散云云。可详之)第二印与前有二异。一前空加地。加者捻也。今空持地。持者对合。此以开合为异(今轨及疏意也。经无合义。摄广等轨虽无合字。明下印云开。准知此是合。若不尔者二印无别)第三印与初印唯有一异。谓彼加此持也。与第二印亦有一异。谓彼合此开也(案今轨及经摄广二轨。承次前印自有空地对合义也。但经初二印唯加持异。中后相望同异难详。然说后印云。即以此印直舒三轮云云。今私案云。初二榤三指故指头不直。今云直者是不散也)今记乌摩妃印。对记云。此后印非妃印(私云。今记似经妃印。但不分加与持)
  大药叉印(不出真言)此印先德云云不同。有云前诸药叉印之异说欤。有云八大药叉印。有云多门印(云云)今先引诸文次和会之。今轨列北门诸天中云八大夜叉众。次说印中有一切药叉一切药叉女二印。又明诸印了云。又大药叉印。定慧内叉拳水竖二风屈。后说真言中出诸药叉女二真言。青龙轨先列中今。轨说印中云。左药叉内缚水竖二风屈。又毗舍支印注云。又大药叉印。内缚水并二风屈。又多闻天王真言曰下注列八大药叉名。摄轨先列云。北门多闻天左右八兄弟。说印中有大药叉一切药叉二印。如抄引之。说真言中出一切药叉一切药叉女二真言。即同今轨。又毗舍支真言后云。天王八兄弟门西东各四同习一真言印。捺罗(二合)苏(上)摩(二)嚩罗拏(三)钵罗(二合)惹波底(入四)婆(引)罗纳嚩(二合)惹(入五)伊舍那(六)室战(二合)娜诺(七)迦么(八)室隶(二合)瑟姹(二合九)矩?建姹(十)?建姹迦(十一)嚩腻么抳(十二)么抳左啰(十三)钵罗(二合)拏那(十四)坞跛佉半只迦(十五)婆跢吃哩(二合十六)贺摩嚩多(十七)阿吒嚩句布罗拏(二合十八)佉你(入)罗(十九)句尾诺(二十)虞播罗药乞叉(二合二十一)阿吒嚩句(二十二)曩罗逻惹(二十三)尔娜乞洒(二合)波(二十四)半惹罗献拏(二十五)苏母契(二十六)你伽药乞洒(二合二十七)婆毕哩(二合)惹曩(二十八)唧怛罗(二合)细曩(二十九)你嚩彦达嚩(三十)底哩(二合)婆哩(三十一)左底哩(二合)建吒迦(三十二)你迦舍底(三十三)室者(二合)摩多哩(三十四)娑嚩(二合)贺
  广轨说印同摄轨也。但二真言如次名大药叉一切药叉女真言。又毗舍支真言后云。天王八兄弟门西东各四同习一真言。注云印玄(已上)而不说其印。亦不出真言。今案之。或云前诸药叉印。或云八大药叉印。俱有其理。所以然者。诸药叉总也。八大药叉别也。药叉虽多。此中先取天王兄弟八大药叉也。其印明秘密。不可辄示之。故诸轨中隐密明之。今轨以诸药叉普通印明为彼八药叉印明。偈末虽出大药叉密印。而不出别密咒。摄轨先说彼密印通咒。后虽示密印咒而不出之。然先所出印虽是其密印。后云玄印不明示者。如此事有口传。虽似小事可助大道。更问。青龙两度出此密印。可思。又有云多闻印者。可决。青龙云。八药叉。摩尼跋陀罗宝贤布噜那跋陀罗满贤(二)半只迦散支(三)娑多祁里(四)醯摩嚩多(五)毗洒迦(六)阿吒缚迦(七)半遮罗(八)(私云宝贤满贤散支应在注欤。更检)
  问。质多罗自记等者何人。答。二十八宿也。问。何以知然。答。今引诸文辨之。
  大孔雀明王经云
  昴星及毕星 觜星参及井 鬼宿能吉祥
  柳星为第七

  此等七宿住于东门守护东方(云云)

  星宿能摧怨 张翼亦如是 轸星及角亢
  氐星居第七

  此等七宿住于西门守护西方(云云)

  房宿大威德 心尾亦复然 箕星及斗牛
  女星为第七

  此等七宿住于西门守护西方(云云)

  虚星与危星 室星壁星等 奎星及娄星
  胃宿最居后

  此等七宿住于北门守护北方(云云)(私云。以二十八宿分四方门。佉卢瑟吒仙人经同之)
  日月及荧惑 辰岁并太白 镇及罗睺彗
  此皆名执曜

  此等九曜有大威力能示凶(云云)

  宿有二十八 四方各居七 执曜复有七
  加日月为九 总成三十七 勇猛大威神
  出没照世间 示其善恶相 令昼夜增减
  有势大光明
  私云。有人依此经以二十八宿相对今曼荼罗质多罗等二十八天。今检诸文可然。具如次下引。但大日经以诸曜为日天眷属置东南隅。以诸宿十二宫为月天眷属置西南隅。如此异说不须和会。
  五大尊法中出二十八宿真言。胎藏图二十八宿唐梵号
  角咒。唵质多罗(二合)娑婆呵。南。质多罗。
  亢。唵萨婆(二合)底〃〃〃自记。婆嚩底左。
  氐。唵苏舍佉〃〃〃微舍佉。
  房。唵阿拏罗陀〃〃〃西。七曜众。无汉字。
  心。唵逝瑟吒〃〃〃尊。无汉字。
  尾。唵暮罗〃〃〃辰。怖攞。
  箕。唵富卢跛(二合)阿沙荼〃〃〃杏。阿叉荼。
  斗。唵乌陀罗阿沙怒〃〃〃大光阿毗尔(入)。
  牛。唵阿基沙〃〃〃对生。摩诃帝惹。
  女。唵失罗(二合)婆那〃〃〃寂。室罗摩拏。
  虚。唵陀你沙〃〃〃北。爱贼。驮你瑟吒。
  危。唵失多毗沙〃〃〃百药。奢多毗叉(引)。
  室。唵富卢婆(二合)迦陀婆(二合)跋陀贤钩波捺罗跛那(入)。
  壁。唵乌多罗拔陀罗(二合)跋〃〃〃。多罗(或云图无。或图有。但无梵字)。
  奎。唵丽波底〃〃〃。执曜众。隶嚩尼。
  娄。唵阿湿毗腻〃〃〃阿湿毗尼(或云)。
  胃。唵波逻尼〃〃〃满者。多罗尼。
  昴。唵基逻底〃〃〃东。作者(或图)。
  毕。唵路基耶〃〃〃木者(或图)。
  觜。唵沙里(二合)我失罗〃〃〃乌头。没。哩隶娑罗叉。
  参。唵阿(引)多罗〃〃〃米湿。阿罗那罗阿。
  井。唵富那楼婆(二合)〃〃〃服财。布那罗缚素。
  鬼。唵富沙〃〃〃增益。布惹耶。
  柳。唵阿失丽〃〃〃不染。阿霓攞惹。
  星。唵沙伽(二合)〃〃〃南。摩伽。
  张。唵富婆婆里求(二合)尼〃〃〃果德钵罗誐你耶。
  翼。唵乌多罗跛里求〃〃〃间错弥多罗。
  轸。唵贺沙多(二合)〃〃〃诃悉多。
  私云。此真言侧梵字私书加梵号也。今对捡之。同多异少。曼荼罗图亦复如是。欲令人易见故。相对引之。然诸文互有少异者。或似异说。或似误耳。但七曜众等名对一宿不便况又北方轨云。本方曜云何对宿。又南西俱有七曜众。何对宿南不尔耶。可决。
  摄轨云。左置日天众(乃至)盎伽在于西。瑜伽在于东。勃驮在于南。勿落萨钵底置于日天北。设你(二合)设遮东南。罗睺在西南。剑婆在西。次计都在东北。南纬之南置涅伽多天狗。北纬之北置嗢伽跛多吠。
  七曜
  日曜(阿你底耶)
  月曜(苏摩)
  火曜(盎誐罗迦。义释云盎誐罗)
  水曜(部陀。义云勃陀)
  木曜(勿哩诃沙跛底。义云勿落贺萨钵底)
  金曜(戎羯罗。义云输伽)
  土曜(舍乃以室折罗。义云设你设遮私云梵字误欤可检)
  世天略决一两要事。
  图大自在天(西南。又东南。伊舍那真言云。有何差别)
  乌摩妃(西南又东南。自在女有何差别。又摄轨乌摩妃在东北。又疏图东门北近伊舍那。有自在天并妃及眷属等。此亦云何)
  帝释女(西南。问。帝释在东方。彼女何在此耶)
  梵天女(西南。问。梵天在东方。彼女何在此耶)
  日天(在东门南。亦在东门北。同异云何意何)
  月天(西门北。又西门南月曜。此有何异。若同何故在两所耶)
  水天(西门南。又北水天。此有何异。若同云何在两所耶。眷属亦在两所。其梵号少异)
  那罗延次有毗纽天妃(或本无妃言。恐误欤。那罗延即毗纽天。此是其妃。又梵号同毗纽妃真言。若尔东南又有毗纽女。梵号同之。有何异哉。若云何在两所耶)
  七曜众(在南西二方云云。如前)
  帝释(东门北。又在北门西。有何差别。若同何在二方耶)
  光音大光音(在西北。□图东门北有四禅四无色。今图何故光音等在此耶。又何无第三四禅耶)其次上有兜率天他化自在天(问。欲界六天四王分在四方。帝释在东北二方。第三第五天云何此中无耶。又□图焰摩兜率化乐他化自在天俱在东门南。何与此相违)
  地天(在东门北。轨及经疏在东门北。亦在西门。其意云何。又图西门置宝瓶。若地天三昧耶形欤。若入坛时洒净誓水等瓶欤。更问)
  梵天(东门南。□在门北。何故相违)
  问。如此等事云何会之。答。所引图非传受。多异经疏诸轨意趣难知。更问明师。抑初心行者莫好博览。如言初心人先当乐见一佛一菩萨。又云。一佛功德无量。当观一功德(云云)今此三部大曼荼罗。岂是末代凡愚境界乎。而我等误受此法难辨首尾。纵欲穷其旨。谁复教之乎。只须略知成佛要路。不可广问世天本末。但于此中必可知者。四天十二天方位也。今略示之。持国等四天如常说也。十二天位即准彼法护方。八天亦如常说。余四天为二对。日月一对梵地一对。此二对位亦有二说。一云。日月一对置帝释水天一对之南。梵天地天一对置帝水一对之北。一云。日月置北。梵地置一南(二说可任行者意欤)
  今大曼荼罗亦可准之欤(但曼荼罗图中。梵地在东方。帝释左右。日月如前。疏云。图东门北梵天。西门北地天月天。东门南日天。云云。如此异说难可究知)但此大曼荼罗东门中心置释迦。其左右边近置眷属故。帝释等稍据其傍。然其安布次第不失彼本位。其余诸天多是十二天眷属也。各属其主。经疏诸轨自说其位若有异说。随宜用一。经疏等不说。不可必置。又一天在处处。或见经疏。若不见者不可。若求随置一处。理又不违。若有所乐天忽不知其位。当安置外缘也。又六欲四禅四无色总位(云云)具如曼荼罗抄引诸文。当善思择。
  问。此中结佛菩萨印及念其真言道理可然。何用天龙鬼神等印明。亦用诸人印明等耶。答。总案经疏意云。今此大曼荼罗王中。诸菩萨明王天龙鬼神人及非人。皆是毗卢遮那佛加持化现之身也。若有持念彼三密者。皆蒙彼尊慈悲护念。皆得成就彼所通达一一法门。究竟证得毗卢之果也(云云)问。若尔此中全不用实者耶。答。一往然也。设用实者可作权想。问。何故于实作权想耶。答。习观门者用心如此。由此所得功德无边。
  三密抄料简卷上
  轨云智者尊北者可检经文
  右者依法曼院前大僧正庆算命。以东睿山天海藏御本书写。为兴隆佛法被入法曼藏毕。
  贞享二(乙丑)年五月二日书写之毕
  挍了笔者秀圆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