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回梦到法王家。来去分明路不差。出水珠幢如日月。排空宝盖似云霞。鸳鸯对浴金池水。鹦鹉双衔玉树花。睡美不知谁唤醒。一炉香散夕阳斜。——《西斋净土诗》 Read More
  •   尔时世尊……言:‘汝等谛听……譬如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假使有人、抹为微尘,过于东方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国、乃下一尘,如是东行,尽是微尘,……是诸世界,若著微尘及不著者、尽以为尘,一尘一劫,我成佛已来,复过于此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劫。……’ Read More
  •   依净律仪,成妙和合,灵山遗芳型。修行证果,弘法利世,焰续佛灯明。三乘圣贤何济济,南无僧伽耶。统理大众,一切无碍,住持正法城。——太虚大师
  •   《佛说无量寿经》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无量寿佛……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佛说阿弥陀经》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复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舍利子!若有净信诸善男子或善女人,得闻如是无量寿佛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名号、极乐世界功德庄严,闻已思惟,若一日夜,或二、或三、或四、或五、或六、或七,系念不乱。是善男子或善女人临命终时,无量寿佛与其无量声闻弟子、菩萨众俱前后围绕,来住其前,慈悲加佑,令心不乱;既舍命已,随佛众会,生无量寿极乐世界清净佛土。
      《佛说阿弥陀佛根本秘密神咒经》阿弥陀佛名号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甚深秘密、殊胜微妙、无上功德。所以者何?"阿弥陀"佛三字中,有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一切诸菩萨、声闻、阿罗汉,一切诸经、陀罗尼、神咒、无量行法。是故彼佛名号,即是为无上真实至极大乘之法,即是为无上殊胜清净了义妙行,即是为无上最胜微妙陀罗尼。……以称名故,诸罪消灭,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缘。
    Read More
  •   这是生死书网站大藏经的第八次重大更新,采用了中华佛典宝库2016版的TXT文件包(有更多的经文、使用了现代标点符号、有图片链接代码)。

      本次更新与2014版相比外观界面变化不大,但是底层服务平台Apache、PHP、MySQL(MariaDB),以及网站源程序、模板、组件等都采用了2018.08后更新至2020.08为止最新的技术版本,网站的菜单、分类、文章、长文章分页、模块等全部从头重新制作,经文网址URL更加简短,经文内容中链接了数千枚图片。增加了“在线视频”、“圣典汇编”,以及“五百罗汉图”、“图解系列”、“思维导图”、“佛学大辞典”、“常用经文难字注释” 等文章,还增加了宗教对比研究菜单专栏、并推荐了佛教微信公众号。

      2020.03.30 增加了站内全文检索功能,在首页下方,以及菜单“检索·词典”中可以看到。
    Read More
  • 1
  • 2
  • 3
  • 4
  • 5

三法印

  (出法华玄义)释论云:诸小乘经,若有无常、无我、涅槃三印,印定其说,即是佛说;若无此三法印印之,即是魔说。如世公文,得印可信,故名三法印。
  [一、无常印],谓世间生死及一切法,皆是无常。众生不了,于无常法中执为常想,是故佛说无常,破其执常之倒,是名无常印。
  [二、无我印],谓世间生死及一切法,皆是因缘和合而有,虚假不实,本无有我。众生不了,于一切法强立主宰,执之为我;是故佛说无我,破其着我之倒,是名无我印。
  [三、涅槃印],梵语涅槃,华言灭度。谓一切众生不知生死是苦,而更起惑造业,流转三界。是故佛说涅槃之法,令其出离生死之苦,而得寂灭之乐,是名涅槃印。(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出自《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另有四法印之说:诸行无常、有漏皆苦、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四念处

  (三藏法数)[一、观身不净],身有内外,己身名内身,他人之身名外身。此内外身,皆揽父母遗体而成;从头至足,一一观之,纯是秽物。众生颠倒,执之为净,而生贪着,故令观身不净也。
  [二、观受是苦],领纳名受,有内受、外受;意根受名内受,五根受名外受。一一根有顺受违受,不违不顺受。于顺情之境则生乐受,于违情之境则生苦受,于不违不顺之境则生不苦不乐受。乐受是坏苦,苦受是苦苦,不苦不乐受是行苦。众生颠倒,以苦为乐。故令观受是苦也。
  [三、观心无常],心即第六识也。谓此识心,体性流动,若粗若细,若内若外,念念生灭,皆悉无常。众生颠倒,计以为常,故令观心无常也。
  [四、观法无我],法有善法恶法。人皆约法计我,谓我能行善行恶也。善恶法中,本无有我。若善法是我,恶法应无我;若恶法是我,善法应无我。众生颠倒,妄计有我,故令观法无我也。

一实相印

  又名诸法实相印,四法印之一。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说,小乘法是以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来作印定,大乘法是以“一实相印”来作印定。其实,一实相印概括了三法印,三法印也能贯通一实相印,全都是阐明诸法因缘生,无有自性之理。只是大乘一实相印所说的“缘起性空”,把空的理性说得更加澈底,它说宇宙一切万有,都是非有非空,亦有亦空,众生的佛性如此,一切法的法性亦如此。

  所以它们的不同点是:小乘说诸行无常,大乘于万法为无常之外,还认为它是不曾断灭的;小乘说诸法无我,大乘于真谛说无我之外,还于俗谛说化他;小乘唯以我空而说涅槃寂静,大乘却以我法二空而说涅槃无住。大乘与小乘不同之处,就在于它契合这“一实相印”的妙用,故辨证大乘的教法,也就以“一实相印”来作印定了。
  ——《佛学常见辞汇》

四依

  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识、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

 

  《大般涅槃经》卷第六:法者即是法性、义者即是如来常住不变、智者了知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了义者了达一切大乘经典。

 

  【依法不依人】依法者,谓依实相等法,修诸波罗蜜行,则能具足清净功德,能至菩提也。不依人者,如涅槃经云:魔王尚能假化作佛,况能不作其余之身?是故虽是凡夫,若所说所行,与实相等法相应,则可依信。虽现佛身相好,若所说所行,违于实相法者,则不应依也。(梵语波罗蜜,华言到彼岸。)——出自《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普贤菩萨警众偈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 动画《佛典故事》极乐净土 佛说阿弥陀经
  • 动画《佛典故事》大愿 佛说无量寿经
  • 动画《让我们回归极乐》
  • 动画《金刚萨埵净障修法如意宝珠》
  • 《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宣化上人讲解,音频视频PDF
  • 动画《妙法莲华经》
  • 电影《首楞严演义》
  • 生死与轮回
  • 慈诚罗珠堪布《前世今生:生命的奥秘》
  • 慈诚罗珠堪布:中阴解脱



《华严经浅释》 宣化上人讲解(视频全集)
宣化上人开示(播经机中的2018个MP3文件14.3G,开示全集PDF文档),请见图解系列菜单中的网盘下载。

简介:几个世纪以来,许多文化和个人都表示经历过轮回,那么在这个永恒的谜团后边,有什么科学依据吗?本片通过对杰出的科学家和轮回的研究学者的独家采访,基于大量来自意识研究领域,濒死体验和前世记忆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第一次深入并科学地探索了这个谜团。更多播放:

第1集:女子自称死后进入另一个世界
第2集:出生时胎记是前世伤痕
第3集:专家称人的意识和大脑无关
第4集:轮回就是灵魂换一个外壳

更多相关下载:
前世今生 轮回的故事

目 录


卍新续藏第 17 册 No. 0329 楞伽经义疏

楞伽阿䟦多罗宝经卷第二义疏上

  天竺三藏求那䟦陀罗 译经

  支那蕅益沙门释智旭 疏义

  一切佛语心品之二

  ○第五如来藏自性清净门二。初疑问。二答释。初中二。初举佛语。二疑同外。

  △今初。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世尊修多罗说。如来藏自性清净。转三十二相。入于一切众生身中。(转。二皆作具。入。二皆作在)如大价宝。垢衣所缠。如来之藏。常住不变。亦复如是。而阴界入垢衣所缠。贪欲恚痴不实妄想尘劳所污。一切诸佛之所演说。

  疏曰。前明空无生无二离自性相。普入诸佛修多罗中。何故复有修多罗说。如来藏常住不变。亦是一切诸佛所演说耶。故问之也。转入众生身者。不变举体随缘。如水成冰也。常住不变者。随缘举体不变。如冰之湿性如故也。阴界入所缠。贪恚痴所污。此有二意。若即所缠所污而性本清净。缠污无性者。圆教意也。若离所缠所污而清净始露。缠污须断者。别教意也。圆教如汤消冰。别教如镜去垢。大方广如来藏经。具此二意。

  △二疑同外。

  云何世尊。同外道说我。言有如来藏耶。世尊。外道亦说有常作者。离于求那。周遍不灭。(魏云。不依诸缘。自然而有。周遍不灭。○唐云。自在无灭)世尊。彼说有我(魏云。若如是者。如来外道说无差别)。

  疏曰。说空无生无二离自性相。则与外道不同。说如来藏。恐同外道人我法我。故难之也。求那。此翻为依。即所谓不依诸缘也。夫如来藏性举体随缘。今云离于求那。则是别有一物矣。或执我人。或执相续寿命。或执众缘。或执微尘。或执胜性。或执大自在天。而皆计常。是能作者。具如唯识广破。初疑问竟。

  ○二答释二。初直明不同。二释其说意。

  △今初。

  佛告大慧。我说如来藏。不同外道所说之我。

  ○二释其说意三。初正明说意。二引譬释成。三结成利益。

  △今初。

  大慧。有时说空。无相。无愿。如实际。法性。法身。涅槃。离自性。不生不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如是等句说如来藏已。如来应供等正觉。为断愚夫畏无我句故。说离妄想无所有境界如来藏门。大慧。未来现在菩萨摩诃萨。不应作我见计着。

  疏曰。如来藏第一义心。荡无一物。故说为空。非生死涅槃等相。故说无相。无可攀求。故说无愿。非诸变动虚幻境界。故说为如实际。诸法之本。故名法性。诸法之体。诸法所依。故名法身。无生住灭。故说涅槃。诸法体空。故说为离自性。非自非他非共非离。前际无始。故说不生。后际无终。故说不灭。无可喧杂。故说本来寂静。非由择灭之所克证。故说自性涅槃。凡此皆为对治我法二执而言之也。非断无也。而愚夫闻已。妄生恐怖。畏此无我句故。作断灭见。故又为说如来藏门。而此如来藏门。乃是离妄想无所有境界。不同外道所计之我。是故未来现在菩萨。不应于此如来藏而作我见计着也。

  △二引譬释成。

  譬如陶家。于一泥聚。以人工水木轮绳方便。作种种器。如来亦复如是。于法无我离一切妄想相。以种种智慧善巧方便。或说如来藏。或说无我。以是因缘故。说如来藏。不同外道所说之我。

  疏曰。泥聚无性。随诸方便作种种器。而种种器。无非泥聚。法无我如来藏。离一切妄想相故。亦复无性。随诸方便。说种种名。而种种名。皆法无我如来之藏。岂同外道所说之我。或人。或相续。乃至或自在等耶。

  ○三结成利益二。初长文。二偈颂。

  △今初。

  是名说如来藏。开引计我诸外道故。说如来藏。令离不实我见妄想。入三解脱门境界。希望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如来应供等正觉作如是说如来之藏。若不如是。则同外道。是故大慧。为离外道见故。当依无我如来之藏。

  疏曰。正为外道妄计人我法我。故说如来藏以开悟而引导之。令离不实二种我见妄想。令入空无相无愿三解脱门。令其即得无上菩提。若不如是方便善说。则一向说有。一向说空。反同于外道矣。是故应知佛所说如来藏。正是二无我之所显。而佛所说二无我离妄想境界。乃名为如来藏耳。

  △二偈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人相续阴。缘与微尘。胜自在作。心量妄想(唐云。士夫相续蕴。众缘及微尘。胜自在作者。此但心分别)。

  疏曰。此重破外道所计二我。皆惟妄想分别。不同佛说如来藏也。人。即士夫。相续。即寿命。阴。即众生。皆是人我执也。缘。谓四大虚空及时方等。微尘可知。胜即冥初自性。自在。即大自在天。谓彼等为能作者。体实遍常。皆是法我执也。此人我法我二执。皆是妄想分别。不达自心现量如来藏也。第五如来藏自性清净门竟。

  ○第六修行大方便门二。初问。二答。

  △今初。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劝未来众生。复请世尊。惟愿为说修行无间。(魏云。如实修行法。○唐云。具修行法)如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者大方便。

  疏曰。前最为离外道见故当依无我如来之藏。然此如来藏第一义心。具何方便如实修行。乃能无间趣入。故问之也。

  ○二答三。初标。二释。三结。

  △今初。

  佛告大慧。菩萨摩诃萨成就四法。得修行者大方便。云何为四。谓善分别自心现。(唐云。观察自心所现故)观外性非性。(唐云。善知外法无性故)离生住灭见。得自觉圣智善乐。(魏云。乐修内身证智故。○唐云。专求自证圣智故)是名菩萨摩诃萨成就四法。得修行者大方便。

  ○二释四。初释善分别自心现。(至)四释得自觉圣智善乐。

  △今初。

  云何菩萨摩诃萨善分别自心现。谓如是观三界唯心分齐。(唐云。谓观三界唯是自心)离我我所。无动摇。离去来。无始虚伪习气所熏。三界种种色行系缚。(唐云。名言系缚)身财建立。妄想随入现。(唐云。身资所住。分别随入之所显现)是名菩萨摩诃萨善分别自心现。

  疏曰。此即唯心识观也。三界诸法。皆由自心分别而有。非我亦非我所。法无自体。故无动摇。心灭法灭。故无所从去。心生法生。故无所从来。但是无始虚伪习气所熏。妄被三界色行名言之所系缚。而若根身。若资财。若所住器界。不过皆妄想随入之所显现。设非能缘之心。何有所缘之境哉。此且观于三界由分别现。指第六识以为唯心。尚未明言藏识所变。正属通教体空观门。

  △二释善观外性非性。

  云何菩萨摩诃萨善观外性非性。谓?梦等一切性。(唐云。谓观察一切法。如阳焰。如梦境。如毛轮)无始虚伪妄想习因。(唐云。无始戏论。种种执着虚妄习为其因故)观一切性自性菩萨摩诃萨。作如是善观外性非性。是名菩萨摩诃萨善观外性非性。

  疏曰。三界诸法。既唯心现。则如阳?梦境等。实非外境明矣。岂有性哉。此亦体空观门也。

  △三释善离生住灭见。

  云何菩萨摩诃萨善离生住灭见。谓如幻梦一切性。自他俱性不生。(唐云。观一切法。如幻梦生。自他及俱皆不生故)随入自心分齐故。(唐云。随自心量之所现故)见外性非性。(唐云。见外物无有故)见识不生。及缘不积聚。(唐云。见诸识不起故。及众缘无积故)见妄想缘生于三界。(唐云。分别因缘起三界故)内外一切法不可得。见离自性。(唐云。如是观时。若内若外一切诸法。悉不可得。知无实体)生见悉灭。知如幻等诸法自性。(唐云。远离生见。证如幻性)得无生法忍。得无生法忍已。离生住灭见。是名菩萨摩诃萨善分别离生住灭见。

  疏曰。既观三界皆唯心现。心外无性。则一切法生。同于梦幻。实本不生。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无因生也。又虽云心生法生。而心识亦本不生。以所藉众缘亦无性故。无积聚故。是则三界唯是妄想缘起。而内外法。何有自性之可得哉。所以生见悉灭。证得无生法忍也。

  ○四释得自觉圣智善乐。又二。初正释。二转释。

  △今初。

  云何菩萨摩诃萨得自觉圣智善乐。谓得无生法忍。住第八菩萨地。得离心意意识五法自性二无我相。得意生身。

  疏曰。第八菩萨地者。指三乘共十地中。菩萨所证第八支佛地也。正使断尽。兼侵习气。故名无生法忍。不堕心意意识虚妄分别。故名为离。既离虚妄分别。则于五法三自性二无我相。亦无取着。便能从空入假。得意生身也。

  △二转释。

  世尊。意生身者。何因缘。佛告大慧。意生身者。譬如意去。迅疾无碍。故名意生。譬如意去。石壁无碍。于彼异方无量由延。因先所见。忆念不忘。自心流注不绝。于身无障碍生。(唐云。譬如心意。于无量百千由旬之外。忆先所见种种诸物。念念相续。疾诣于彼。非是其身及山河石壁所能为碍)大慧。如是意生。身得一时俱。菩萨摩诃萨意生身。如幻三昧力。自在神通。妙相庄严。圣种类身。一时俱生。犹如意生。无有障碍。随所忆念本愿境界。为成就众生。得自觉圣智善乐。如是菩萨摩诃萨得无生法忍。住第八菩萨地。转舍心意意识五法自性二无我相身。及得意生身。得自觉圣智善乐。

  疏曰。意生身者。据后分别。共有三种。今指第三种类俱生无行作意生身也。盖通教菩萨。观空而不住空。从空入假。得见相似中道不空之体。故能受别圆接。或入别向。或入圆信。舍分段身。得意生身。堪证中道圣智善乐也。二释竟。

  △三结。

  是名菩萨摩诃萨成就四法。得修行者大方便。当如是学。

  疏曰。体空巧观。大乘初门。能到圆住自觉圣智境界。故名修行大方便也。第六门竟。

  ○第七诸法缘因门二。初问。二答。

  △今初。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请世尊。唯愿为说一切诸法缘因之相。(二皆云因缘相)以觉缘因相故。我及诸菩萨。离一切性有无妄见。无妄想见渐次俱生(唐云。不妄执诸法渐生顿生)。

  疏曰。前已具明心外无法。今但请问唯心之缘因相也。达此唯心正因缘相。则知一切诸法。非有非无。既非有无。则不堕渐生顿生之妄执矣。

  ○二答二。初长文。二偈颂。初中二。初答缘因相。二破渐顿生。初又二。初总明二缘。二别明六因。此中但以展转由藉。名之为缘。力能办果。名之为因。不同唯识因亲缘疏之义也。初又二。初总标二名。二别释二义。

  △今初。

  佛告大慧。一切法二种缘相。谓外。及内。

  疏曰。前已广明一切唯心。心外无法。今云外缘及内缘者。非谓心外及心内也。秪就唯心所现一切法中。约彼凡情所共见闻。名之为外。凡情所不觉知。名之为内耳。

  ○二别释二义二。初释外缘。二释内缘。

  △今初。

  外缘者。谓泥团柱轮绳水木人工诸方便缘。有瓶生。如泥瓶。缕叠。草席。种芽。酪酥等。方便缘生。亦复如是。是名外缘前后转生。

  疏曰。泥团非瓶。而以柱轮绳水等缘。则有瓶生。若约喻说。则泥团非瓶。而可作瓶。可譬如来藏心本非十界。而能随染净缘。具造十界。是名为因。柱轮绳水等缘。可譬烦恼智慧漏无漏业。是名为缘。虽有瓶生。而瓶之四微。仍是泥之四微。可譬十界随缘不变。当体唯是如来藏心。心外无法。不生不灭也。若就法说。则心中无始本具瓶之名言习气种子为因。心中所现泥团轮柱等相分现行。及作意心所等见分现行为缘。故于现前一念心中。见有瓶生。而此瓶者。不异梦中所见诸物。不异翳目所见空华。还是自识所变色香味触。心外无法。不生不灭也。如自心所现之泥。由自心所现方便。似有自心所现瓶生。而实无生。则自心所现之缕。以自心方便而成叠。自心所现之草。以自心方便而成席。自心所现之种。以自心方便而生芽。自心所现之酪。以自心方便而成酥。诸如此类。一一不离现前心识。但以凡情所共见闻。名外缘也。

  △二释内缘。

  云何内缘。谓无明爱业等法。得缘名。从彼生阴界入法。得缘所起名。彼无差别。而愚夫妄想。是名内缘法。

  疏曰。十二缘生。其相微细。已非凡外之所能知。缘生无性。全妄即真。尤非二乘之所能悟。故名内缘。依此内缘。方有外缘。外缘秪就相分之中一分不执受者言耳。无明爱业等法得缘名者。所谓无明与行。为能引二支。爱取及有。为能生三支也。从彼生阴界入法得缘所起名者。所谓识名色六入触受。为所引五支。生及老死。为所生二支也。彼无差别者。如来藏第一义心。举体而为惑业苦三。三皆无性。当体即是如来藏心。心外无法也。而愚夫妄想者。凡外则妄计从有种无种生。声闻则妄计因果实法。唯求舍离也。初总明二缘竟。

  ○二别明六因二。初标。二释。

  △今初。

  大慧。彼因者有六种。谓当有因。相续因。相因。作因。显示因。待因。

  疏曰。彼因有六种者。即指内外二缘之中。分别能招果之因相。有此六种差别。皆非心外法也。

  △二释。

  当有因者。作因已。内外法生(魏云。作因已。能生内外法)。

  疏曰。作无明业因。能生未来识等生老死果。譬如植种于地。能生芽茎及谷麦也。此是现行熏种子义。

  相续因者。作攀缘已。内外法生阴种子等。

  疏曰。由第八识受熏持种。令法种子相续不灭。譬如地为谷种所依。渐次生长也。此是种引种。及种生现义。

  相因者。作无间相相续生(魏云。能生相续次第作事。而不断绝。○唐云。作无间相。生相续果)。

  疏曰。由诸境相。令能缘识相续生起。即所缘缘及等无间缘也。

  作因者。作增上事。如转轮王(魏云。能作增上因。如转轮王。○唐云。能作因者。谓作增上而生于果。如转轮王)。

  疏曰。由增上缘。能作生住成得等事。譬如转轮王力。能令世间成办诸事也。

  显示因者。妄想事生已。相现作所作。如灯照色等(唐云。显了因者。谓分别生。能显境相。如灯照物)。

  疏曰。此即心王心所之见分。各为自相分境之增上缘也。

  待因者。灭时作相续断。不妄想性生(魏云。相待因者。于灭时不见虚妄生法。相续事断绝故。○唐云。观待因者。谓灭时相续断无妄想生)。

  疏曰。由前五因。能令自心虚妄法生。生则有灭。能令自心妄想断绝。对生说灭。故名为待因也。初答缘因相竟。

  ○二破渐俱生三。初总破。二别破。三结破。

  △今初。

  大慧。彼自妄想相愚夫。不渐次生。不俱生(魏云。如是诸法。凡夫自心虚妄分别。大慧。是诸法非次第生。非一时生。○唐云。此是愚夫自所分别。非渐次生。亦非顿生)。

  疏曰。此明上文所言二缘六因。皆是妄心分别。其实心外无法。法本无生。不可妄计或渐或俱也。

  ○二别破二。初破俱生。二破渐次生。

  △今初。

  所以者何。若复俱生者。作所作无分别。不得因相故(魏云。若一切法一时生者。因果不可差别。以不见因果身相故。○唐云。若顿生者。则作与所作无有差别。求其因相不可得故)。

  疏曰。设使诸法非唯心现。而是心外因缘生者。若因与果。一时俱生。则果与因。相难分别。以二相同时顿现。不可表示谁因谁果故也。

  △二破渐次生。

  若渐次生者。不得相我故。(唐云。求其体相。亦不可得)渐次生不生。如不生子。无父名(唐云。如未生子。云何名父)。

  疏曰。若心外因缘。渐次生心外果。因果不同时者。譬如未生子时。不得名父。未生果时。云何名因。

  大慧。渐次生相续方便不然。但妄想耳。因攀缘次第增上缘等生所生故。大慧。渐次生不生。妄想自性计著相故(魏云。愚痴凡夫。自心观察次第相续不相应故。作如是言。因缘。次第缘。缘缘。增上缘等。能生诸法。大慧。如是次第诸法不生。○唐云。诸计度人言。以因缘所缘缘无间缘增上缘等。所生能生互相系属。次第生者。理不得成。皆是妄情执著相故)。

  疏曰。此明四缘渐生诸法。但是妄想计着之相。而生本不生也。因者。亲因缘也。攀缘者。所缘缘也。次第者。等无间缘也。增上缘。如常可知。问曰。瑜伽唯识。盛明四缘生一切法。今云皆是妄想计着。何耶。答曰。迷一真心。举体而为五位百法。于百法中。假说色心种子。名为因缘。假说相分。为所缘缘。假说见分前念现行。为等无间缘。假说色心诸法。互相为增上缘。其实五位百法。并皆无性。故唯识论云。为遣妄执心心所外实有境故。说唯有识。若执唯识真实有者。如执外境。亦是法执。又云。如前所说识差别相。依理世俗。非真胜义。真胜义中。心言绝故。如伽陀说。心意识八种。俗故相有别。真故相无别。相所相无故。夫心意识。尚无别相。况四缘而有实体相耶。故知瑜伽唯识。与此经同是一切佛语心也。二别破竟。

  △三结破。

  渐次俱不生。自心现受用故。(魏云。自心中现身及资生故。○唐云。但有心现身资等故)自相共相外性非性。(唐云。外自共相皆无性故)大慧。渐次俱不生。除自心现不觉妄想故相生。(魏云。但虚妄识生。自心见故。○唐云。唯除识起自分别见)是故因缘作事方便相。当离渐次俱见(魏云。汝当应离不正见因缘生事次第一时生法。○唐云。是故应离因缘所作和合相中渐顿生见)。

  疏曰。根身器界。皆自心现。譬如梦境。本非有生。如何妄想分别或渐或俱生耶。瑜伽唯识。且依众生自心所现。方便分别自相共相。及十因四缘五果或俱不俱。以破心外我法二执。然后遣相证性。结成胜义。今经直显胜义。不惟外性非性。当知自心所现。皆如幻梦。不可谓其实有渐次及俱生也。初长文竟。

  △二偈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一切都无生。亦无因缘灭。(魏云。因缘无不生。不生故不灭)于彼生灭中。而起因缘想。(唐云。于彼诸缘中。分别生灭相)非遮灭复生。相续因缘起。唯为断凡愚。痴惑妄想缘。(唐云。非遮诸缘会。如是灭复生。但止于凡愚。妄情之所著)有无缘起法。(唐云。缘中法有无)是悉无有生。习气所迷转。从是三有现。(唐作生有现)真实无生缘。(唐云。本来无有生)亦复无有灭。观一切有为。(唐作有无)犹如虚空华。摄受及所摄。舍离惑乱见。(唐云。离能取所取。一切迷惑见)非已生当生。(唐云。无能生所生)亦复无因缘。一切无所有。斯皆是言说(唐云。但随世俗故。而说有生灭)。

  疏曰。心外无法。故因缘生法。即是无生。以无生故。亦无灭也。当知因缘亦唯是心。生灭亦唯是心。众生于唯心生灭之中而计因缘。或于唯心因缘之中而计生灭。不知因缘生灭悉皆无性。故佛破之。然遮拨唯心之生灭因缘。唯为断除凡愚之执着妄情耳。譬如翳目。妄见空华。不可谓实有。不可谓定无。今非遮其华相生灭。唯为断其妄生执着也。若知能取所取已生当生能生所生。一一唯心。一一无性。则随世俗说有生灭。亦何碍哉。第七诸法缘因门竟。

  △第八言说妄想门三。初请问。二许宣。三正说。

  △今初。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惟愿为说言说妄想相心经。(魏云。名分别言语相心法门。○唐云。言说分别相心法门)世尊。我及余菩萨摩诃萨。若善知言说妄想相心经。则能通达言说所说二种义。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言说所说二种趣。净一切众生。

  疏曰。前明一切皆是言说。而言说妄想。必有其相。又能说所说二义。必须通达。方可自觉觉他。故问之也。

  △二许说。

  佛告大慧。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

  ○三正说三。初正明四种相。二明所现境界。三辨第一义。

  △今初。

  佛告大慧。有四种言说妄想(唐作分别)相。谓相言说。梦言说。过妄想计着言说。(魏云。妄执言说。○唐云。计着过恶言说)无始妄想言说。(魏云。无始言说)相言说者。从自妄想色相计着生。(魏云。执着色等诸相而生。○唐云。执着自分别色相生)梦言说者。先所经境界。随忆念生。从觉已境界无性生。(唐云。谓梦先所经境界。觉已忆念。依不实境生)过妄想计着言说者。先怨所作业。随忆念生。(魏云。念本所闻所作业生。○唐云。忆念怨仇先所作业生)无始妄想言说者。无始虚伪计着过自种习气生。(魏云。从无始来执着戏论烦恼种子熏习而生。○唐云。以无始戏论妄执习气生)是名四种言说妄想相。

  疏曰。言说妄想虽多。以四种收之。无不尽也。

  ○二明所现境界二。初辨言说生。二辨异不异。

  △今初。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以此义劝请世尊。惟愿更说言说妄想所现境界。世尊。何处。何故。云何。何因。众生妄想言说生。(魏云。唯愿为我重说四种虚妄执着言语之相。众生言语。何处出。云何出。何因出。○唐云。愿更为说言语分别所行之相。何处何因。云何而起)佛告大慧。头胸喉鼻舌唇龂齿和合。出音声。

  疏曰。何故即何因。故二译止有三句也。头胸喉等。是答其何处出。和合出。是答其云何出。不答何因者。因唯妄想想。易知故也。

  △二辨异不异。

  大慧白佛言。世尊。言说妄想。为异为不异。佛告大慧。言说妄想。非异非不异。所以者何。谓彼因生相故。(魏云。因彼虚妄法相。生言语故。○唐云。分别为因。起言语故)大慧。若言说妄想异者。妄想不应是因。若不异者。语不显义。而有显示。(魏云。说彼言语。能了前境)是故非异非不异。

  疏曰。言说既因妄想。故须辨异不异也。若云异者。妄想不应为言说因。今既为言说因。故非异也。若不异者。言说不应显示境义。今既能有显示。故非不异也。二明所现境界竟。

  ○三辨第一义二。初问。二答。

  △今初。

  大慧复白佛言。世尊。为言说即是第一义。为所说者是第一义。

  疏曰。因上文云语有显示。故问言说即第一义耶。抑所说者乃是第一义耶。

  ○二答。又二。初长文。二偈颂。

  △今初。

  佛告大慧。非言说是第一义。亦非所说是第一义。

  疏曰。言说但是名句文身。故非即第一义。所说唯于诸法共相而转。不能亲得法之自相。如说第一义谛。则于意识之上。变现第一义之影像以为所说。亦非即是第一义也。譬如说火。火字固无热性。心中知所诠者。是能烧性。而亦未尝即热也。

  所以者何。谓第一义圣乐。言说所入是第一义。非言说是第一义。(唐云。第一义者。是圣乐处。因言而入。非即是言)第一义者。圣智自觉所得。(唐云。是圣智内自证境)非言说妄想觉境界。(唐云。非言语分别智境)是故言说妄想。不显示第一义。言说者。生灭动摇。展转因缘起。若展转因缘起者。彼不显示第一义。大慧。自他相无性故。言说相不显示第一义。(唐云。第一义者。无自他相。言语有相。不能显示)复次大慧。随入自心现量故。种种相外性非性。(唐云。第一义者。但唯自心。种种外性。悉皆无有)言说妄想。不显示第一义。是故大慧。当离言说诸妄想相。

  疏曰。言说所入。不惟非言说。亦复非所说。如亲触火时。不惟非火字。亦非意中所缘之火相也。是故言说所说。总不出于妄想。以由妄想而起言说。复由言说起所说相。生灭动摇。有自他相。何能显示第一义耶。唯是随顺证入自心现量。则心外无法。言说即非言说。所说即非所说。如翳尽时。无华可灭。故名离耳。初长文竟。

  △二偈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诸性(唐作诸法)无自性。亦复无言说。甚深空空义。愚夫不能了。(魏云。空及与不空。凡夫不能知。○唐云。不见空空义。愚夫故流转)一切性自性。言说法如影。(唐云。一切法无性。离言语分别。诸有如梦化。非生死涅槃。又有偈云。如王及长者。为令诸子喜。先示相似物。后示真实者。我今亦复然。先说相似法。○魏亦有)自觉圣智子。实际我所说(唐云。后乃为其演。自证实际法。○魏云。为诸佛子喜。后说明实际)。

  疏曰。甚深空空义者。既空生死。亦空涅槃。二边俱空。即是中道不空正体。所以凡外二乘。皆名为愚。不能了达此实际也。非真佛子。何能因言证入。不滞言说及所说哉。第八言说妄想门竟。

  ○第九离四句门三。初请问。二许宣。三正说。

  △今初。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惟愿为说离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一切外道所不行。自觉圣智所行。离妄想自相共相。入于第一真实之义。诸地相续。渐次上上增进清净之相。随入如来地相。无开发本愿。譬如众色摩尼境界无边相行。(唐云。以无功用本愿力故。如如意宝。普现一切无边境界)自心现趣部分之相一切诸法。(唐云。一切诸法。皆是自心所见差别)我及余菩萨摩诃萨。离如是等妄想自性自共相见。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令一切众生。一切安乐。具足充满。

  疏曰。言四句者。谓不达自心现量。心外无法。妄想分别诸法各有自相共相。或言定一。或言定异。或言亦一亦异。名之为俱。或言非一非异。名为不俱。此是一种四句。又或言有。或言无。或言亦有亦无。或言非有非无。复是一种四句。又或言常。或言无常。或言亦常亦无常。或言非常非无常。复是一种四句也。若离此种种四句。则一切外道所不行。惟是自觉圣智所行。以了达心外无法。实无自相共相可得。故得入于第一真实之义。从欢喜地。至如来地。自觉已圆。能以本愿觉他无尽。

  △二许宣。

  佛告大慧。善哉善哉。汝能问我如是之义。多所安乐。多所饶益。哀愍一切诸天世人。佛告大慧。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

  ○三正说二。初破外计。二申正法。初中二。初长文。二偈颂。初又三。初总明邪计所起。二别说十二譬喻。三结劝应离。

  △今初。

  佛告大慧。不知心量愚痴凡夫。取内外性。依于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自性习因计着妄想(魏云。愚痴凡夫。不能觉知唯自心见。执着外诸种种法相以为实有。是故虚妄分别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因自心熏习。依虚妄分别心故。○唐云。凡夫无智。不知心量。妄习为因。执着外物。分别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无常无常等一切自性)。

  疏曰。此总明凡外邪计。由于不达唯心也。

  ○二别说十二譬喻。又分为二。初有七譬。譬凡外妄计。二有五譬。譬依佛法起计。

  △今初。

  譬如群鹿。为渴所逼。见春时?。(魏作热阳焰。唐作热时焰)而作水想。迷乱驰趣。不知非水。如是愚夫。无始虚伪妄想所熏习。三毒烧心。乐色境界。见生住灭。取内外性。堕于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想。妄见摄受。

  疏曰。初群鹿逐?譬。譬三毒取境而起邪计也。

  如乾闼婆城。凡愚无智而起城想。无始习气计著相现。彼非有城。非无城。(唐云。非城。非非城。无智之人。无始时来执着城种妄习熏故。而作城想)如是外道无始虚伪习气计着。依于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见。不能了知自心现量。

  疏曰。二计着干城譬。譬妄习取不实境也。海气所现。不可登临。故非有城。令起城想。故非无城。

  譬如有人。梦见男女象马车步城邑园林山河浴池种种庄严。自身入中。觉已忆念。大慧。于意云何。如是士夫。于前所梦忆念不舍。为黠慧不。大慧白佛言。不也。世尊。佛告大慧。如是凡夫。恶见所噬。外道智慧。不知如梦自心现性。依于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见。

  疏曰。三追忆梦境譬。譬不达依正皆唯心也。

  譬如画像。不高不下。而彼凡愚。作高下想。如是未来外道恶见习气充满。依于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见。自坏坏他。余(唐作于)离有无无生之论。亦说言无。谤因果见。拔善根本。坏清净因。胜求者当远离去。(唐云。欲求胜法。当速远离)作如是说。彼堕自他俱见有无妄想已。堕建立诽谤。以是恶见。当堕地狱。

  疏曰。四画像有无譬。譬断常邪见也。正法念处经具明心为画师。画作六道种种五阴。是六道皆如画像。本无实法。而彼反计为有高下。起四句执。至于出世圣人。不复画作六道五阴。乃离有无无生之论。而彼不能见故。反说为无。夫说六道实有。如计画像高下。堕建立常见也。说出世无生为无。如不见画。并说画师纸笔胶色皆无。堕诽谤断见也。

  譬如翳目。见有垂发。(二作毛轮)谓众人言。汝等观此。(魏云。为他说言。如是如是青黄赤白。汝何不观)而是垂发。毕竟非性。非无性。见不见故。如是外道妄见希望。依于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见。诽谤正法。自陷陷他。

  疏曰。五翳见垂发譬。譬邪执不达性空也。余人不见。故非性。翳者妄见。故非无性。三界依正。亦复如是。圣眼了知本空。凡愚计为实有也。

  譬如火轮。非轮。愚夫轮想。非有智者。如是外道恶见希望。依于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想。一切性生。

  疏曰。六火轮非轮譬。譬相似相续法中。凡外妄计为常为一。不知诸法念念灭也。

  譬如水泡。似摩尼珠。(二皆作玻璃珠)愚小无智。作摩尼想。计着追逐。而彼水泡。非摩尼。非非摩尼。取不取故。如是外道恶见妄想习气所熏。于无所有说有生。(魏云。说非有法依因缘生。○唐云。说非有为生)缘有者言灭(魏云。复有说言。实有法灭。○唐云。坏于缘有)。

  疏曰。七水泡似珠譬。譬外道取不实法。起生灭执也。世间戒定慧法。不能出离生死。如水泡无摩尼用。智者不取。故非摩尼。愚小计着。故非非摩尼。当其有本非有。而彼妄说有生。逮取之而不可得。又复妄言有灭。岂知水性无生灭哉。初有七譬。譬凡外妄计竟。

  ○二有五譬。譬依佛法起计。又二。初正显俗谛是随情说。二以五譬譬其非实。初又二。初斥世间因明不应摄取。二显随情俗谛是化佛说。

  △今初。

  复次大慧。有三种量。五分论。各建立已。(魏云。彼诸外道建立三种量五分论)得圣智自觉。离二自性事。而作有性妄想计着。(唐云。立三种量已。于圣智内证离二自性法。起有性分别。)大慧。心意意识身心转变。自心现摄所摄诸妄想断。如来地自觉圣智修行者。不于彼作性非性想。(唐云。诸修行者。转心想识。离能所取。住如来境。自证圣法。于有及无。不起于想)若复修行者如是境界性非性摄取想生者。彼即取长养。及取我人(唐云。若于境界起有无执。则着我人众生寿者)。

  疏曰。三种量者。现量。比量。圣言量也。五分论者。宗因喻合结也。宗因喻。亦名三支比量。合结不过成之而已。然三量五分。本是佛说。而魏译直云外道建立。宋唐二译。虽不直云外道。观其文意。亦是有性妄想计着之由。当知法无邪正。邪正在人。佛本以三量五分破有无执。若依之更执有无。则佛法亦成外道也。离二自性事者。远离遍计及依他执。即圆成实之体性也。此圆成实。性离有无。非能所取。若执有无。便成能所。则有法相及我相矣。

  △二显随情俗谛是化佛说。

  大慧。若说彼性自性自共相。一切皆是化佛所说。非法佛说。又诸言说。悉由愚夫希望见生。不为别建立趣自性法。得圣智自觉三昧乐住者分别显示(唐云。一切诸法自相共相。是化佛说。非法佛说。化佛说法。但顺愚夫所起之见。不为显示自证圣智三昧乐境)。

  疏曰。诸阿含经。亦说诸法自相共相。以破愚夫虚妄我执。盖彼既不能达唯心境界。故亦不能即于化身而见法身也。初正显俗谛是随情说竟。

  △二以五譬譬其非实。

  譬如水中。有树影现。彼非影。非非影。非树形。非非树形。如是外道见习所熏。妄想计着。依于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想。而不能知自心现量。

  疏曰。自心如水。诸法如影。水外无影。故非影。水中显现。故非非影。捞不可得。故非树形。宛然是树。故非非树形。当知自心现量。本非有无。不应计着也。

  譬如明镜。随缘显现一切色像。而无妄想。(唐云。譬如明镜。无有分别。随顺众缘。现诸色像)彼非像。非非像。而见像非像。(魏云。有缘得见。无缘不见故)妄想愚夫而作像想。(魏云。自心分别。见像有无)如是外道恶见。自心像现。妄想计着。依于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见。

  疏曰。自心如镜。诸法如像。对缘显现而非有。离缘不现而非无。外道不达。妄作有无计着也。

  譬如风水。和合出声。彼非性。非非性。(魏云。譬如诸响。因入山河水风空屋和合而闻。彼所闻响。非有非无。何以故。因声闻声故。○唐云。譬如谷响。依于风水人等音声和合而起。彼非有非无。以闻声非声故)如是外道恶见妄想。依于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见。

  疏曰。诸法如响。缘生无实。非有非无。不应计着。计着则成外道也。

  譬如大地无草木处。热?川流。洪浪云涌。(唐云。日光照触。焰水波动)彼非性。非非性。贪无贪故。(唐云。彼非有非无。以倒想非想故)如是愚夫。无始虚伪习气所熏。妄想计着。依生住灭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缘自住事门。(唐云。无始戏论恶习所熏。于圣智自证法性门中。见生住灭一异有无俱不俱性)亦复如彼热?波浪。

  疏曰。光?本非波浪。无贪倒者。知其非性。有贪倒者。则非非性。愚夫于法性中。妄见生住灭等。亦犹是也。

  譬如有人。咒术机发。以非众生数。毗舍阇鬼方便合成。动摇云为。(魏云。譬如有人。依咒术力。起于死尸机关木人无众生体。依毗舍阇力。依巧师力。作去来事。○唐云。譬如木人及以起尸。以毗舍阇机关力故。动摇运转。云为不绝)凡愚妄想。计着往来。如是外道恶见希望。依于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见。戏论计着。不实建立。

  疏曰。死尸木人。皆无执受。名为非众生数。毗舍阇。此云啖精气鬼。又云颠鬼。机关以运木人。则木人动摇云为。颠鬼以合死尸。则死尸动摇云为。识情执着四大六根。则四大六根妄有动摇云为。当知本与木人死尸无异。不应妄计有众生也。二别说十二譬喻竟。

  △三结劝应离。

  大慧。是故欲得自觉圣智事。当离生住灭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等恶见妄想。

  初长文竟。

  △二偈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幻梦水树影。垂发热时?。如是观三有。究竟得解脱。(唐云。诸识蕴有五。犹如水树形。所见如幻梦。不应妄分别。三有如阳焰。幻梦及毛轮。若能如是观。究竟得解脱)譬如渴鹿想。(唐作热时焰)动转迷乱心。鹿想谓为水。而实无水事。如是识种子。动转见境界。愚夫妄想生。如为翳所翳。(唐云。如翳者所见。愚夫生执着)于无始生死。计着摄受性。(唐云。无始生死中。执着所缠覆)如逆楔出楔。舍离贪摄受。(唐云。退舍令出离。如因榍出榍)如幻咒机发。浮云梦电光。观是得解脱。永断三相续。于彼无有作。犹如?虚空。(唐云。此中无所有。如空中阳焰)如是知诸法。则为无所知。言教唯假名。彼亦无有相。于彼起妄想。阴行如垂发。(唐云。诸蕴如毛轮。于中妄分别。唯假施设名。求相不可得)如画垂发幻。梦乾闼婆城。火轮热时?。无而现众生。(唐云。实无而见有)常无常一异。俱不俱亦然。无始过相续。愚夫痴妄想。明镜水净眼。摩尼妙宝珠。于中现众色。而实无所有。一切性显现。如画热时?。种种众色现。如梦无所有(唐云。心识亦如是。普现众色相。如梦空中焰。亦如石女儿)。

  疏曰。初四句。唐作八句。先颂远离观也。次十句。颂愚夫计着如渴鹿也。次如逆楔等十句。重颂对治观也。次言教第十二句。重颂愚夫计着之非也。后明镜等八句。结显诸法有即非有也。初破外计竟。

  △二申正法。

  复次大慧。如来说法。离如是四句。谓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离于有无建立诽谤分别。

  疏曰。唯心所现诸法。故非一。诸法并是唯心。故非异。唯心诸法不相违故。故非亦一亦异。诸法唯心非戏论故。故非非一非异。又诸法唯心。故非有。唯心诸法。故非无。不相违。故非亦有亦无。非戏论。故非非有非无。又念念灭。故非常。念念生。故非无常不相违。故非亦常亦无常。非戏论。故非非常非无常。不执心外有法。故离建立。不拨唯心诸法。故离诽谤也。

  结集真谛缘起道灭。解脱。如来说法。以是为首。(唐云。诸佛说法。以谛缘起灭道解脱而为其首)非性。非自在。非无因。非微尘。非时。非自性相续而为说法(唐云。非与胜性自在宿作自然时微尘等而共相应)。

  疏曰。真谛。谓苦集灭道四圣谛也。缘起。诸十二因缘也。道灭者。四谛所归重也。解脱者。十二因缘还灭门也。四谛则有生灭无生无量无作之不同。而意显出世道灭。因缘亦有思议不思议生灭不生灭之不同。而意显还灭解脱。然世出世间因果。皆不离心。流转还灭。亦不离心。故非外道胜性等妄计也。无因。即唐译自然。自性相续。即唐译宿作。阿含破外道宿作因论。谓现见有人。作善即得善报。为恶即得恶报。何得一向但委于宿作耶。余如他处广破。

  复次大慧。为净烦恼尔?障故。譬如商主。次第建立百八句无所有。善分别诸乘及诸地相(唐云。诸佛说法。为净惑智二种障故。次第令住一百八句无相法中。而善分别诸乘地相。犹如商主。善导众人)。

  疏曰。若不知百八句皆无所有。则无以净二障。若不善分别诸乘及诸地相。亦无以净二障。今由了达百八句皆无相故。则有即非有。善分别诸乘及诸地故。则无即非无。是谓佛正法也。第九离四句门竟。

  ○第十明四种禅门二。初长文。二偈颂。初中二。初总标。二别释。

  △今初。

  复次大慧。有四种禅。云何为四。谓愚夫所行禅。观察义禅。攀缘如禅。(魏云。念真如禅。○唐云。攀缘真如禅)如来禅。

  疏曰。上云善分别诸乘乃诸地相。故遂明四种禅也。初即世间禅。及藏教事禅。二即通教。及别三贤所修禅。三即别地所行禅。四即圆住以上所行禅也。

  △二别释。

  云何愚夫所行禅。谓声闻缘觉外道修行者。(唐无外道二字)观人无我性。自相共相骨锁无常苦不净相。(唐云知人无我。见自他身骨锁相连。皆是无常苦不净相)计着为首。如是相不异。观前后转进。相不除灭。(唐云。如是观察。坚着不舍。渐次增胜至无想灭定。○魏云。次第上上。乃至非想灭尽定解脱)是名愚夫所行禅。

  疏曰。观人无我及骨锁常无等。本是愚法二乘所修。故唐译无外道字。然设修至灭定解脱。则是观练二法满足。名为声闻缘觉。若误取无想。及非想证。则便成外道矣。故宋魏二译。皆有外道二字也。

  云何观察义禅。谓人无我自相共相。外道自他俱无性已。观法无我。彼地相义。渐次增进。(唐云。谓知自共相人无我已。亦离外道自他俱作。于法无我诸地相义。随顺观察)是名观察义禅。

  疏曰。知人无我。及离外道自他俱作。所谓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正是通教。及别十住体空观门。于法无我诸地相义。随顺观察。即别十行十向。修于相似假观及中观也。

  云何攀缘如禅。谓妄想二无我妄想。如实处不生妄想。(唐云。谓若分别无我有二。是虚妄念。若如实知。彼念不起)是名攀缘如禅。

  疏曰。唯识颂云。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以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即今妄想二无我妄想之谓也。又颂云。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即今如实处不生妄想之谓也。此别教通达位也。

  云何如来禅。谓入如来地。得自觉圣智相二种乐住。(魏云。入内身圣智相三空三种乐行故)成办众生不思议事。是名如来禅。

  疏曰。魏云三空者。即圆融三解脱门也。生死涅槃二边中道不可得故。名空解脱门。此空离一切相。名无相解脱门。此无相者。即是实相。无有作者。无可愿求。名无作解脱门。亦名无愿解脱门。入此不思议三脱门已。亲证三德秘藏之乐。自利利他。法皆具足。此圆教发心住已上境界也。别教证道同圆。应亦得此。而教道别故。姑未许之。又如来禅。须办六即。则六根五品。亦得此名也。问曰。如古人云且喜师兄会如来禅。祖师禅未梦见在。则祖师禅应更胜于如来禅耶。答曰。乘言者丧。滞句者迷。汝欲以古人一时应机之谈作实法会。何异刻舟求剑。恐香岩大笑汝在。初长文竟。

  △二偈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凡夫所行禅。观察相义禅。攀缘如实禅。如来清净禅。譬如日月形。钵头摩深险。如虚空火尽。修行者观察。(唐云。修行者在定。观见日月形。波头摩深险。虚空火及尽)如是种种相。外道道通禅。(唐云。堕于外道法)亦复堕声闻。及缘觉境界。

  疏曰。此先颂总标。及颂愚夫禅之相也。钵头摩。此翻红莲华。谓若于禅定中。见有神我如日月形。或如红莲在深险处。则堕外道。若于禅定中。见苦断集。归于虚空。如薪尽火灭。不受后有。则堕二乘也。

  舍离彼一切。则是无所有。(唐云。舍离此一切。住于无所缘)一切刹诸佛。以不思议手。一时摩其顶。随顺入如相(唐云。是则能随入。如如真实相。十方诸国土。所有无量佛。悉引光明手。而摩是人顶)。

  疏曰。此颂后三种禅相也。舍离彼一切。即观察义禅。则是无所有。即攀缘如禅。随顺入如相。即如来禅。以此摩诃衍三种禅相。对斥二乘及诸外道。所以名为方等部也。第十明四种禅门竟。

  ○第十一般涅槃门二。初问。二答。

  △今初。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般涅槃者。说何等法。谓为涅槃。

  疏曰。前云如来禅者得自觉圣智三种乐住。夫三德秘藏常乐我净。即是如来大般涅槃。而此涅槃。毕竟是何等法耶。故问之也。

  ○二答。为三。初正明大涅槃义。二兼示二乘及外道相。三明如来神力建立菩萨。

  △今初。

  佛告大慧。一切自性(唐作一切识自性)习气(及)藏意意识见习转变。名为涅槃。诸佛及我涅槃。自性空事境界。(唐云。我及诸佛说名涅槃。即是诸法性空境界)复次大慧。涅槃者。圣智自觉境界。离断常妄想性非性。(唐云。自证圣智所行境界。远离断常及以有无)云何非常。谓自相共相妄想断。故非常。云何非断。谓一切圣去来现在得自觉故非断。大慧。涅槃不坏不死。若涅槃死者。复应受生相续。若坏者。应堕有为相。是故涅槃离坏离死。是故修行者之所归依。复次大慧。涅槃非舍非得。非断非常。非一义。非种种义。是名涅槃。

  疏曰。一切识自性习气者。即有支习气也。藏意意识见习者。即名言习气我执习气也。转变者。由无漏智熏。令彼妄习无寄也。自性空事境界者。诸法无性。当体即是真空实相也。此诸法性空境界。唯是圣智自觉所行。故非断常及有无也。非断非常。经文自释可知。言非有非无者。死。坏。则无。受生相续。堕有为相。则有。今离坏离死。故非有无也。非舍者。诸法性空。无可舍故。非得者。真如无物。无可取故。非断非常。如前可知。非一义者。不与多对故。非种种义者。不堕诸数故。又即一切法。故非一。离一切相。故非种种。又是即非即。故非一。离即离非。故非种种也。

  ○二兼示二乘及外道相二。初示二乘涅槃。二示外道计着。

  △今初。

  复次大慧。声闻缘觉涅槃者。觉自相共相。不习近境界。不颠倒见。妄想不生。彼等于彼作涅槃觉。

  疏曰。觉阴界入自相差别。无我我所共相苦空无常不净。不习近六尘境界。则断思惑。不颠倒见。则断见惑。三界妄想不生。出分段苦轮。便作安隐度脱之想。休息化城。所以不达如来所证大涅槃也。

  △二示外道计着。

  复次大慧。二种自性相。云何为二。谓言说自性相计着。事自性相计着。言说自性相计著者。从无始言说虚伪习气计着生。事自性相计著者。从不觉自心现分齐生。

  疏曰。此即名相二种计着。皆遍计所执性。妄计实我实法。不惟违背大涅槃。亦不能证二乘涅槃也。二兼示二乘及外道相竟。

  ○三明如来神力建立菩萨二。初正明神力。二问答释意。初中三。初总标二力。二别释二力。三结叹二力。

  △今初。

  复次大慧。如来以二种神力建立。(唐云。诸佛有二种加持)菩萨摩诃萨顶礼诸佛。听受问义。云何二种神力建立。谓三昧正受。(唐云。谓令入三昧)为现一切身面言说神力。及手灌顶神力。

  疏曰。一者令初地菩萨入三昧已。身语加持。为二神力。二者令菩萨满十地已。手灌其顶。为二神力。故总名二种神力也。

  ○二别释二力。又二。初约初地。二约十地。

  △今初。

  大慧。菩萨摩诃萨初菩萨地。住佛神力。所谓入菩萨大乘照明(二作光明)三昧。入是三昧已。十方世界一切诸佛。以神通力。为现一切身面言说。如金刚藏菩萨摩诃萨。及余如是相功德成就菩萨摩诃萨。(唐云。及余成就如是功德相菩萨者是)大慧。是名初菩萨地。

  疏曰。此二神力。具如华严十地品初广明。

  △二约十地。

  菩萨摩诃萨。得菩萨三昧正受神力。于百千劫积习善根之所成就。次第诸地对治所治相。通达究竟。至法云地。(唐云。此菩萨蒙佛持力。入三昧已。于百千劫。集诸善根。渐入诸地。善能通达治所治相。至法云地)住大莲华微妙宫殿。坐大莲华宝师子座。同类菩萨摩诃萨眷属围绕。众宝璎珞庄严其身。如黄金薝卜日月光明。(唐云。身如黄金薝卜华色。如盛满月。放大光明)诸最胜手从十方来。(唐云。十方诸佛舒莲华手)就大莲华宫殿座上而灌其顶。譬如自在转轮圣王。及天帝释太子灌顶。是名菩萨手灌顶神力。

  疏曰。此二神力。亦如华严第十地中广明。薝卜。此翻黄华。余可知。二别释二力竟。

  △三结叹二力。

  大慧。是名菩萨摩诃萨二种神力。若菩萨摩诃萨住二种神力。面见诸佛如来。若不如是。则不能见。复次大慧。菩萨摩诃萨凡所分别三昧神足诸法之行。是等一切。悉住如来二种神力。大慧。若菩萨摩诃萨离佛神力。能辩说者。一切凡夫。亦应能说。所以者何。谓不住神力故。大慧。山石树木及诸乐器城郭宫殿。以如来入城威神力故。皆自然出音乐之声。何况有心者。聋盲喑哑无量众苦。皆得解脱。如来有如是等无量神力。利安众生。

  疏曰。菩萨必藉如来神力加持。方能入定现通说法。以佛彻证自心说量。知一切法即心自性。得大自在。故能以同体法性之力。加持菩萨。乃至加持山石及宫殿等。令演法音。加持聋盲诸苦众生。令得解脱。皆是大般涅槃之力用也。初正明神力竟。

  △二问答释意。

  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缘。如来应供等正觉。(于)菩萨摩诃萨住三昧正受时。及胜进地灌顶时。加其神力。佛告大慧。为离魔业烦恼故。及不堕声闻地禅故。为得如来自觉地故。及增进所得法故。是故如来应供等正觉。咸以神力建立诸菩萨摩诃萨。若不以神力建立者。则堕外道恶见妄想。及诸声闻众魔希望。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是故诸佛如来咸以神力。摄受诸菩萨摩诃萨。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神力人中尊。大愿悉清净。(唐云。世尊清净愿。有大加持力)三摩提灌顶。初地及十地(唐云。初地十地中。三昧及灌顶)。

  疏曰。意显神力加持。令离二乘涅槃外道计着。令证大涅槃圣智自觉境界故也。第十一般涅槃门竟。

  ○第十二缘起门二。初难问。二答释。

  △今初。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佛说缘起。即是说因缘。不自说道。(魏云。如世尊说十二因缘。从因生果。不说自心妄想分别见力而生。○唐云。佛说缘起是由作起。非自体起)世尊。外道亦说因缘。谓胜。自在。时。微尘生。如是诸性生。(唐云。外道亦说胜性。自在。时。我。微尘。生于诸法)然世尊所谓因缘生诸性言说。有间悉檀。(唐云。今佛世尊。但以异名说作缘起)无间悉檀。(唐云。非义有别)世尊。外道亦说有无有生。(魏云外道亦说从于有无而生诸法。○唐云。外道亦说以作者故。从无生有)世尊亦说无有生。生已灭。(魏云。世尊说言。诸法本无。依因缘生。生已还灭)如世尊所说。无明缘行乃至老死。此是世尊无因说。非有因说。(唐云。此说无因。非说有因)世尊建立作如是说。此有故彼有。非建立渐生。观外道说胜。非如来也。所以者何。世尊。外道说因不从缘生。而有所生。世尊说观因有事。观事有因。(唐云。世尊所说。果待于因。因复待因)如是因缘杂乱。如是展转无穷(唐云。如是展转。成无穷过。又此有故彼有者。则无有因)。

  疏曰。此难世尊平日所说十二因缘。亦犯种种过也。谓无明等能生诸法。何异胜性等能生诸法。此但言说不同。而义无不同也。又说无明缘行。而无明更无所因。何异外道从无生有。又说十二因缘此有故彼有。何异外道从有生有。此皆与外道同也。又外道说胜性等因。不从缘生而有所生。则因果不乱。世尊说待因名果。待果名因。则因果杂乱。外道说因不从缘生。则尚可穷诘。世尊说因更复待因。则展转无穷。此皆不如外道说胜也。

  ○二答释二。初正释因缘无过。二转破言说无性。

  △今初。

  佛告大慧。我非无因说。及因缘杂乱说。此有故彼有者。摄所摄非性。觉自心现量(唐云。我了诸法唯心所现。无能取所取。说此有故彼有。非是无因及因缘过失)。

  疏曰。宋译是西土文体。以后成前。唐译是此方文体。以前生后也。由觉自心现量。则知能摄所摄无性。故云此有故彼有。此是唯心因果。非无因也。此是假立因果。不杂乱也。既非无因。亦非心外有因。既不杂乱。亦不展转无穷。既知无性。则本无生。亦非俱生及渐生矣。

  大慧。若摄所摄计着。不觉自心现量。外境界性非性。彼有如是过。非我说缘起。(唐云。若不了诸法唯心所现。计有能取及以所取。执着外境若有若无。彼有是过。非我所说)我常说言。因缘和合而生诸法。非无因生。

  疏曰。此明不达唯心。乃有诸过。达唯心者。秪约一心而论因缘。既非邪因。亦非无因也。初正释因缘无过竟。

  ○二转破言说无性二。初疑问。二答释。

  △今初。

  大慧复白佛言。世尊。非言说有性。有一切性耶。(魏云。有言说应有诸法。○唐云。有言说故。必有诸法)世尊。若无性者。言说不生。是故言说有性有一切性。(唐云。若无诸法。言依何起)。

  疏曰。佛明诸法唯心所现。心外无法。故疑若无诸法。不应起诸言说也。

  △二答释。

  佛告大慧。无性而作言说。谓兔角龟毛等。世间现言说。大慧。非性。非非性。(唐云。彼非有。非非有)但言说耳。如汝所说。言说有性有一切性者。汝论则坏。(魏云。汝言以有言说。应有诸法者。此义已破)大慧。非一切刹土(皆)有言说。言说者。是作耳。(唐云。假安立耳)或有刹土。瞻视显法。或有作相。(唐云。或现异相)或有扬眉。或有动睛。或笑或欠。(唐云。颦呻)或謦欬。或念刹土。或动摇。大慧。如瞻视(魏云。无瞬。唐云。不瞬。)及香积(魏云。众香。唐云。妙香)世界。普贤如来国土。但以瞻视。令诸菩萨得无生法忍。及诸胜三昧。是故非言说有性有一切性。(唐云。非由言说而有诸法)大慧。见此世界蚊蚋虫蚁。是等众生无有言说。而各办事。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如虚空兔角。及与槃太子。(二皆作石女儿)无而有言说。如是性妄想。因缘和合法。凡愚起妄想。(唐云。妄计法如是。因缘和合中。愚夫妄谓生)不能如实知。轮回三有宅。

  疏曰。先明无性而有言说。次明无言而能显法及能办事。后颂计着言说及计著有诸法者。不如实知自心现量常受轮回也。言非性非非性者。兔本无角。故非性。有此言说。故非非性。余并可知。第十二缘起门竟。

  楞伽阿䟦多罗宝经卷第二义疏上

  楞伽阿䟦多罗宝经卷第二义疏下

  ○第十三常声如幻门二。初正明惑乱即常。二委明惑乱如幻。初中二。初问。二答。

  △今初。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常声者。何事说(魏云。世尊说常法。依何等法。作如是说。○唐云。世尊所说常声。依何处说)。

  疏曰。前明涅槃离断离常。又明缘起非摄所摄。则世出世法。皆离四句矣。何故世尊复有时说常住真心。常乐我净。及说十二因缘。有佛无佛。性相常住等法。毕竟依何事而作是说耶。

  ○二答二。初正明依惑乱说。二申明成凡圣性。

  △今初。

  佛告大慧。为惑乱。(魏云。依迷惑法。我说为常。○唐云。依妄法说)以彼惑乱。诸圣亦现。而非颠倒。(魏云。圣人亦见世间迷惑法。非颠倒心。○唐云。以诸妄法。圣人示现。然不颠倒)大慧。如春时?。(二作阳焰)火轮。垂发。乾闼婆城。幻。梦。镜像。世间颠倒。(唐云。世无智者。生颠倒解)非明智也。然非不现。(魏云。有智慧者。不生分别。非不见彼迷惑之事)大慧。彼惑乱者。有种种现。非惑乱作无常。所以者何。谓离性非性故。(唐云。妄法现时。无量差别。然非无常何以故。离有无故)大慧。云何离性非性惑乱。谓一切愚夫种种境界故。(唐云。云何离有无。一切愚夫种种解故)如彼恒河。饿鬼见不见故。无惑乱性。(唐云。如恒河水。有见不见。饿鬼不见。不可言有)于余现故。非无性。(唐云。余所见故。不可言无)如是惑乱。诸圣离颠倒(唐云。圣于妄法。离颠倒见)。

  疏曰。世间惑乱所见妄法。本离有无。故云常也。且如恒河。本非有无。而饿鬼不见。妄计无水。世人见之。妄计有水。然饿鬼谓无。既非定无。世人谓有。亦岂实有哉。圣人离于有无颠倒见已。假使示同饿鬼。而不执定无。假使示同世人。而不执实有。不执定无。故能使饿鬼甘露充满。不执实有。故能使世人入水不溺。是谓不为物转。便能转物也。思之。

  不颠倒。是故惑乱常。谓相相不坏故。(唐云。妄法是常。相不异故)大慧。非惑乱种种相。(唐云。非诸妄法有差别相)妄想相坏。是故惑乱常。(唐云。以分别故而有别异。是故妄法其体是常)大慧。云何惑乱真实。若复因缘。诸圣于此惑乱不起颠倒觉。非不颠倒觉。(唐云。云何而得妄法真实。谓诸圣者。于妄法中不起颠倒。非颠倒觉)大慧。除诸圣。于此惑乱有少分想。非圣智事相。大慧。凡有者。愚夫妄说。非圣言说。

  疏曰。法离有无。是故即常。且如恒河。不以世人之有。坏饿鬼之无。不以饿鬼之无。坏世人之有。则知恒河本非有无差别之相。但以饿鬼妄想执无。与世人异。世人妄想执有。与饿鬼异。故云妄想相坏耳。而除却世人饿鬼二种妄想。则恒河本非有无。既非有无。岂非常乎。既于恒河不起有无二颠倒觉。觉知唯是自心现量。心外无河。非不并觉世人饿鬼之颠倒觉。而自实无颠倒觉也。(上句顺宋译。是约照俗。下句顺唐译是约证真)设于恒河有少分四句妄想未尽。即非圣智事相。但是愚夫戏论妄说耳。若少分妄想不生。则恒河便是自心现量。岂非真实。但举恒河一喻。例一切法。无不皆尔。初正明依惑乱说竟。

  ○二申明成凡圣性二。初正示圣凡分别。二结成性即真如。

  △今初。

  彼惑乱者。倒不倒妄想。起二种种性。(唐云。若分别妄法是倒非倒。彼则成就二种种性)谓圣种性。及愚夫种性。圣种性者。三种分别。谓声闻乘。缘觉乘。佛乘。云何愚夫妄想。起声闻乘种性。谓自共相计着。起声闻乘种性。是名妄想起声闻乘种性。(唐云。云何愚夫分别妄法。生声闻乘种性。所谓计着自相共相)大慧。即彼惑乱妄想。起缘觉乘种性。谓即彼惑乱自共相不亲计着。起缘觉乘种性。(唐云。何谓复有愚夫分别妄法。成缘觉乘种性。谓即执着自共相时。离于愦闹)云何智者即彼惑乱。起佛乘种性。谓觉自心现量外性非性。不妄想相。起佛乘种性。是名即彼惑乱。起佛乘种性。(唐云。何于智人分别妄法。而得成就佛乘种性。所谓了达一切。唯是自心分别所见。无有外法)又种种事性。凡夫惑想。起愚夫种性(唐云。有诸愚夫。分别妄法种种事物。决定如是。决定不异。此则成就生死乘性)。

  疏曰。此经所称惑乱。即唐译所谓妄法。指三界依正色心因果诸法。犹如翳目所见空华。故名惑乱也。众生无始以来在惑乱中。舍此惑乱妄法。更无所观之境。但能观之智。有倒有不倒耳。此经所称妄想。即唐译所谓分别。克指观智而言。若邪想邪分别。则成凡愚。若正想正分别。则成圣种。而皆以惑乱妄法为所观境。是知惑乱妄法。体非十界。能生十界。虽生十界。即非十界。所以前云惑乱常惑乱真实也。计着自共相者。但破我执。不破法执。故虽非邪。名之为圣。而根钝故。仍名为愚。不亲计著者。唐云离于愦闹。此则知自共相如幻如梦。当体无生。本无愦闹。无可计着。而犹未知自心现量。亦名为愚。觉自心现量者。知一切法皆唯心现。有即非有。是正分别。即妄想而非妄想。故名为智也。种种事性者。法本无性。而迷惑分别。计有实性。着我着法。不出生死。恒于六道往来不息。故唐译亦称乘也。

  △二结成性即真如。

  彼非有事。非无事。是名种性义。(唐云。彼妄法中种种事物。非即是物。亦非非物)大慧。即彼惑乱不妄想诸圣心意意识过习气自性法转变性。是名为如。(唐云。即彼妄法。诸圣智者心意意识诸恶习气自性法转依故。即说此妄名为真如)是故说如离心。(唐云。是故真如离于心识)我说此句。显示离想。即说离一切想(唐云。我今明了显示此句。离分别者。悉离一切诸分别故)。

  疏曰。惑乱妄法。全妄即真。随缘不变。离一切相。故非事物。不变随缘。即一切法。故非无事物。譬如醉人所见转屋即是不转之屋。捏目所见二月即是但一月真。翳目所见空华即是睛明空体。唯佛乘人。唯心直进。观察妄想无性。心外无法。意识不与我法二执相应。转为妙观察智相应心品。则意亦不与我法二执相应。转为平等性智相应心品。由此无漏妙智熏于第八藏心。使无漏种日复炽盛。则有漏种新者不生。旧者消灭。至纯净位。转为大圆镜智相应心品。是谓心意意识过习气自性法转变性。譬如吐酒得醒。见屋不转。停捏不劳。见一真月。翳病既去。华处本空。方知惑乱妄法。本元真如。此真如体。实非凡夫二乘心意意识未转依时所能亲证。必离一切妄想分别。乃契会耳。初正明惑乱即常竟。

  ○二委明惑乱如幻四。初正明如幻。二会释无生。三兼明名句形身。四兼明四种记论。

  △今初有三番问答。

  大慧白佛言。世尊。惑乱为有为无。(唐云。所说妄法。为有为无)佛告大慧。如幻。无计著相。(唐云。无执著相故)若惑乱有计著相者。计着性不可灭。缘起应如外道说因缘生法(唐云。若执著相体是有者。应不可转。则诸缘起。应如外道说作者生)。

  疏曰。此初番问答。明妄法非有无也。譬如幻师。以幻术力幻作兔焉等物。愚小无知。计著有实。而原无所计着之实兔马相。若幻法果有体相。如彼愚小所计著者。则便不可转灭。何异外道所说能生所生皆实有耶。

  大慧白佛言。世尊。若惑乱如幻者。复当与余惑作因。(唐云。若诸妄法同于幻者。此则当与余妄作因)佛告大慧。非幻惑因。不起过故。(唐云。非诸幻事为妄惑因。以幻不生诸过恶故)大慧。幻不起过。无有妄想。(唐云以诸幻事无分别故)大慧。幻者。从他明处(唐作明咒)生。非自妄想过习气处生。是故不起过。大慧。此(唐云。此妄惑法)是愚夫心惑计着。非圣贤也。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圣不见惑乱。(唐云妄法)中间亦无实。中间若真实。惑乱即真实(唐云。以妄即真故。中间亦真实)舍离一切惑。若有相生者。是亦为惑乱。不净犹如翳。(唐云。若离于妄法。而有相生者。此还即是妄。如翳未清净)复次大慧。非幻无有相似。见一切法如幻(唐云。见诸法非幻无有相似。故说一切法如幻)。

  疏曰。此第二番问答。明愚夫不知妄法如幻而起计着。所以生过。若达如幻。则不起过也。问意由迷惑故而起妄法。譬如由幻术故而起幻事。既妄法能生余妄。则幻事亦应能生余幻。此反以法例喻而为难也。佛直答以幻不起过。无妄想故。圣贤于诸妄法。了知皆从妄想过习气生。譬如幻事。从幻术生。当体不实。绝不计着。所以亦不起过。若谓妄法是有。不同幻事。便是愚夫心惑计着。非是圣贤。此正以喻例法而为释也。偈中前四句。意明真外无妄。故无妄法可见。后四句。意明妄外无真。故非有真相生也。复次下。申明圣贤见一切法最与幻事相似。故说一切法如幻耳。

  大慧白佛言。世尊。为种种幻相计着言一切法如幻。(唐云。为依执着种种幻相。言一切法犹如幻耶)为异相计着。(唐云。为异依此执着。颠倒相耶)若种种幻相计着言一切性如幻者。(唐云。若依执着。种种幻相。言一切法犹如幻者)世尊。有性不如幻者。(唐云。非一切法悉皆如幻)所以者何。谓色种种相非因。(唐云。何以故。见种种色相不无因故)世尊。无有因色种种相现如幻。(唐云。都无有因。令种种色相显现如幻)世尊。是故无种种幻相计著相似性如幻(唐云。是故世尊。不可说言依于执着种种幻相。言一切法犹如幻者)。

  疏曰。此第三番问。蹑前答文而起难也。前云一切诸法。非幻无有相似。但是愚夫心惑计着。故说如幻以开晓之。然愚夫计着诸法。与计着幻事。其计着之情虽同。而只今世间种种色相。与幻现种种色相。其色相之因有异。谓兔马等幻事。则因幻师咒术乍现。而世间种种色相。自有因缘所生。非以幻术为因。又幻事现时。纵令愚夫计着。不久必能显现其为非实。而世间种种色相。一任愚夫计着。何由显现令其如幻耶。是故不可说言依于计着言如幻也。

  佛告大慧。非种种幻相计著相似。一切法如幻。(唐云。不依执着种种幻相。言一切法如幻)大慧。然不实一切法速灭如电。(唐云。以一切法不实速灭如电)是则如幻。大慧。譬如电光。刹那顷现。现已即灭。非愚夫现。(魏云。凡夫不见。○唐云。世间凡愚悉皆现见)如是一切性。自妄想自共相(唐云。一切诸法。依自分别。自共相现。亦复如是)观察无性。非现色相计着。(唐云。以不能观察无所有故。而妄计着种种色相)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非幻无有譬。说法性如幻。不实速如电。是故说如幻(唐云。非幻无相似。亦非有诸法。不实速如电。如幻应当知)。

  疏曰。此第三番答正明诸法的皆如幻。不依计着而言如幻也。夫电光一现即灭。凡愚共知。一切诸法亦皆一现即灭。凡愚不知。以不知一切诸法自相共相。唯依妄想分别乍现故也。妄想念念生已即灭。则所现诸法自相共相。亦皆念念生已即灭。由妄想随灭随生。长时相续。故妄见诸法相似相续。计以为实。谓不同幻耳。若能观察诸法无性。则不计着自心所现色相以为实有矣。初正明如幻竟。

  ○二会释无生二。初难问。二答释。

  △今初。

  大慧复白佛言。如世尊所说。一切性无生及如幻。(唐云。如佛先说。一切诸法皆悉无生。又言如幻)将无世尊前后所说自相违耶。说无生性如幻。

  疏曰。此恐凡愚执无生为不生。执如幻为有生。未免相违。故问之也。

  △二答释。

  佛告大慧。非我说无生性如幻。前后相违过。(唐云。无有相违)所以者何。谓生无生。觉自心现量。(唐云。何以故。我了于生即是无生。唯是自心之所见故)有非有外性非性。无生现。(唐云。若有若无一切外法。见其无性。本不生故)大慧。非我前后说相违过。然坏外道因生故。我说一切性无生。(唐云。为离外道因生义故。我说诸法皆悉不生)大慧。外道痴聚。欲令有无有生。非自妄想种种计着缘。(唐云。外道群聚。共兴恶见。言从有无生一切法。非自执着分别为缘)大慧。我非有无有生。是故我以无生说而说。(唐云。我说诸法非有无生。故名无生)大慧。说性者。为摄受生死故。坏无见断见故。为我弟子摄受种种业受生处故。以声性说摄受生死。(唐云。说诸法者。为令弟子。知依诸业摄受生死。遮其无有断灭见故)大慧。说幻性自性相。为离性自性相故。(唐云。说诸法相犹如幻者。令离诸法自性相故)堕愚夫恶见相希望。不知自心现量。(唐云。为诸凡愚堕恶见欲。不知诸法唯心所现)坏因所作生缘自性相计着。说幻梦自性相一切法(唐云。为令远离执着因缘生起之相。说一切法如幻如梦)不令愚夫恶见希望。计着自及他一切法如实处见。作不正论。(唐云。彼诸愚夫执着恶见。欺诳自他。不能明见一切诸法如实住处)大慧。如实处见一切法者。谓超自心现量。(唐云。见一切法如实处者。谓能了达唯心所现)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无生作非性(唐云。无作故无生)有性(唐作法)摄生死。观察(唐作了达)如幻等。于相不妄想(唐作分别)。

  疏曰。此明所说无生及诸法如幻。皆为对治物机。不相违也。为破外道邪因无因所生。故说无生。为破断见无见。故说唯心所现因果诸法。为破妄计诸法有自性相。故说如幻如梦。若能了达自心现量。则知生即无生。业及生死。亦不失坏。而皆无性如幻梦矣。但依唐译思之。文义可了。二会释无生竟。

  △三兼明名句形身。

  复次大慧。当说名句形(魏作字。唐作文)身相。善观名句形身菩萨摩诃萨。随入义句形身。(唐云。诸菩萨善观此相。了达其义)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觉已。觉一切众生。大慧。名身者。谓若依事立名。(唐云。谓依事立名。名即是身)是名名身。句身者。谓句有义身。自性决定究竟。(唐云。诸能显义决定究竟)是名句身。形(字。文)身者。谓显示名句。(唐云。谓由于此能成名句)是名形身。

  疏曰。凡愚不达自心现量。妄计心外实有名句文身。故勖菩萨当善观其相也。名诠自性。故云依事立名。如依能见之事。即立眼名。依所见之事。即立色名。依能闻之事。即立耳名。依所闻之事。即立声名等。句诠差别。故云显义决定究竟。如说眼无常乃至意无常。色无我。乃至识无我等。形即文字。为名句依。故云显示名句也。

  又形身者。谓长短高下。(唐先有云。句身者。谓句事究竟。名身者。谓诸字名各各差别。如从阿字乃至阿字。乃接此句。○魏释亦有三句)又句身者。谓径迹。(唐云。如足迹)如象马人兽等所行径迹。(唐云。如衢巷中人畜等迹)得句身名。大慧。名及形者。谓以名说无色四阴。故说名。自相现。故说形。(唐云。名谓非色四蕴。以名说故。文。谓名之自相。由文显故)是名名句形身。说名句形身相分齐。应当修学。

  疏曰。句事究竟。谓必诠事至于究竟。方成一句也。字名差别。谓如阿至呵等。但可诠差别事。即名为名也。长短高下。谓文字当体。有此对待假相也。径迹者。如有径路。则有人畜所行足迹。譬有名字。则有依名所显句义也。无色四阴者。受想行识。但有名字。更无体相可表示也。名之自相由文显者。由此受想行识等文字。方得显现四阴等名也。同前共有三番解释。并是唯心所现。依于音声而有差别。谓之不相应行。与彼音声不即不离。非别有性。(且约此土声为教体。云与音声不即不离。若他土中。以色香等为教体者。亦皆不即离也)故云。于彼身相分齐。应当修学。不可妄计心外有法也。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名身与句身。及形身差别。凡夫愚计着。如象溺深泥。

  疏曰。圣智了达唯心。则色等六尘性境。尚非心外别有。况依色等假立名句文身。岂别有耶。凡愚计着。不达名句文身性空。譬如象溺深泥。何能出哉。此甚警人不可计着也。三兼明名句形身竟。

  △四兼明四种种记论。

  复次大慧。未来世智者。以离一异俱不俱见相。我所通义。问无智者。彼即答言。此非正问(魏云。未来世中无智慧者。以邪见心。不知如实法故。因世间论。自言智者。有智者问如实之法。离邪见相一异俱不俱。而彼愚人作如是言。是问非是。非正念问。○唐云。未来世中。有诸邪智恶思觉者。离如实法。以见一异俱不俱相问诸智者。彼即答言。此非正问)。

  疏曰。此段文意。须将三译参合。方有着落。大凡有智慧人。若见邪智妄问一异俱不俱相。即应答云。此非正问。而彼邪智恶觉之人。若见智者问以离一异俱不俱相。佛所通达第一义谛。彼亦妄答以为非正问也。

  谓色等常无常为异不异。(魏云。为一为异)如是涅槃诸行。(魏云。如是涅槃有为诸行。为一为异)相所相。(魏云。相中所有能见所见为一为异)求那所求那。(唐云。依所依)造所造。(魏云。作者所作。为一为异)见所见。(魏云。能见可见。为一为异)尘及微尘。(唐云。地与微尘。○魏云。四大中色香味触。为一为异。泥团微尘。为一为异)修与修者。(唐云。智与智者。○魏云。知者所知。为一为异)如是比展转相。如是等问(唐云。如是等不计事次第而问)。

  疏曰。此广述无智者之邪问也。

  而言佛说无记止论。非彼痴人之所能知。(唐云。世尊说此当止记答。愚夫无智。非所能知)谓闻慧不具故。如来应供等正觉。令彼离恐怖句故。说言无记。不为记说。(唐云。佛欲令其离惊怖处。不为记说)又止外道见论故。而不为说。(唐云。不记说者。欲令外道永得出离作者见故)大慧。外道作如是说。谓命即是身。如是等无记论。(唐云。诸外道众。计有作者。作如是说。命即是身。命异身异。如是等说。名无记论)大慧。彼诸外道。愚痴于因。作无记论非我所说。(魏云。外道迷于因果义故。是故无记。非我法中名无记也)大慧。我所说者。离摄所摄。妄想不生。云何止彼。(魏云。我佛法中。离能见可见虚妄之相。无分别心。是故我法中无有置答。○唐云。我教中说离能所取。不起分别。云何可止)大慧。若摄所摄计著者。不知自心现量故止彼(魏云。诸外道等。执着可取能取。不知但是自心见法。为彼人故。我说言有四种问法。无记置答。非我法中。○唐云。若有执着能取所取。不了唯是自心所现。彼应可止)。

  疏曰。此明外道邪问无有实义。是无记论。应置不答。故须以不答止之。若佛法中正问。理应广答。不可妄以为无记而止之也。然外道所问无记邪论。不出四句。所谓一异及俱不俱。设使彼有闻慧。便可为其广说四句皆非。显出自心现量第一义境。由彼闻慧不具。若闻离四句法。必当恐怖失措。如大佛顶经中。于无是见者无非见者二语。佛皆以如是印之。大众非无学者。便皆茫然不知是义终始。一时惶悚失其所守。况外道乎。又外道妄计作者为因。所作为果。不知因果皆唯心现。故作一异俱不俱等诸无记论。应须置而不答。非佛法中正问。而可用置答也。奈何无智愚人。见佛法中诃外道之非正问。遂诃智人以为非正问哉。呜呼。上古宗匠之用棒喝。如彼智者。今时宗匠仿而用之。亦类彼无智者矣。

  大慧。如来应供等正觉。以四种记论。为众生说法。大慧。止记论者。我时时说。(魏云。为待时故。说如是法。○唐云。我别时说)为根未熟。不为熟者(魏同。○唐云。以根未熟。且止说故)。

  疏曰。此因前所明止论。而明佛之说法总有四种。不可执一也。言四种者。后偈自出其相。今止记论。但是四种之一。不过为根未熟者耳。

  复次大慧。一切法。离所作因缘不生。无作者故。一切法不生。(唐云。何故一切法不生。以离能作所作。无作者故)大慧。何故一切性离自性。以自觉观时。自共性相不可得故。说一切法不生。(唐云。何故一切法无自性。以证智观。自相共相不可得故)何故一切法不可持来。不可持去。以自共相。欲持来无所来。欲持去无所去。是故一切法离持来去。(唐云。何故一切法无来去。以自共相。来无所从。去无所至故)大慧。何故一切诸法不灭。谓性自性相无故。一切法不可得故。一切法不灭。(唐云。谓一切法无性相故。不可得故)大慧。何故一切法无常。谓相起无常性。是故说一切法无常。(唐云。谓诸相起无常性故)大慧。何故一切法常。谓相起无生。性无常常。故说一切法常(唐云。谓诸相起即是不起。无所有故。无常性常。是故我说一切法常)。

  疏曰。此明为根熟者分别答也。文并可知。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记论有四种。一向(魏云。直答)反诘问。(魏云。质答)分别及止论。(二作置答)以制诸外道。有及非有生。僧佉毗舍师。(唐云。数论与胜论。言有非有生)一切悉无记。彼如是显示。(唐云。如是等诸说。一切皆无记)正觉所分别。自性不可得。(唐云。以智[视]察时。体性不可得)以离于言说。故说离自性。

  疏曰。随问直答。名为一向。反诘质之。令其自悟。名为质答。详细解释。名分别答。置而不答。名为止论。若为根熟。用前三种。若为外道。具用四种。外道亦有应直答反问及分别答者故也。有及非有生者。即邪因无因二论也。僧佉者。即数论师。立二十五法。妄谓二十三法。皆是冥谛所生。神我之所受用。又计能生所生定一。毗舍者。即胜论师。立六句义。计能有所有定异。然彼等诸说。但有虚言。都无实义。故一切悉无记也。若夫自觉圣智。了达自心现量境界。毫无诸法自性可得。此则唯证相应。非言语之所及。故强说为离自性耳。第十三常声如幻门竟。

  ○第十四四果差别相门三。初请问。二许宣。三正说。

  △今初。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惟愿为说诸须陀洹。须陀洹趣差别通相。(二译皆云行差别相)若菩萨摩诃萨。善解须陀洹趣差别通相。及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方便相。分别知已。如是如是为众生说法。谓二无我相。及二障净。(唐云。令其证得二无我法。净除二障)度诸地相。究竟通达。(魏云。次第进取地地胜相。○唐云。诸地相渐次通达)得诸如来不思议究竟境界。如众色摩尼善能饶益一切众生。以一切法境界无尽身财。摄养一切。

  疏曰。四果修行差别之相。皆是如来化他妙权。能引众生从权入实。故菩萨必须善解之也。

  △二许宣。

  佛告大慧。谛听谛听。善思念之。今为汝说。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听受。

  ○三正说二。初正明行相。二结属唯心。初中四。初明须陀洹。(至)四明阿罗汉。

  △今初。

  佛告大慧。有三种须陀洹。须陀洹果差别。云何为三。谓下中上。下者。极七有生。(唐云。于诸有中极七反生)中者。三五有生而般涅槃。上者。即彼生(唐云此生)而般涅槃。此三种。有三结下中上。(唐云。此三种人。断三种结)云何三结。谓身见。疑。戒取。是三结差别。上上升进。得阿罗汉。

  疏曰。下须陀洹。断见惑三结已。不复精进。故欲界九品思惑。总润七生。谓上上任运贪瞋痴慢。能润二生。上中上下品惑。各润一生。中上品惑。能润一生。中中中下品惑。共润一生。下三品惑。共润一生。至七生已。惑润已尽。旧业种枯。永不于三有中受生也。中须陀洹断三结已。不喜受生。更起加行。若断上上品惑。则损二生。余五生在。若断上中。必断上下。则损四生。余三生在。若更断中上品惑。余二生在。名为家家。若更断中中中下品惑。则转名斯陀含果。若更断下三品惑。则转名阿那含果也。上须陀洹。断三结已。深厌三界。起大加行。即于此生。断尽九地八十一品思惑。故得入涅槃也。言三结者。初果所断见惑。共有十使。谓贪。瞋。痴。慢。疑。身。边。戒。见。邪。今以身见而摄边见。以戒取而摄见取。以疑惑而摄邪见。以三结总摄贪瞋痴慢。谓见惑中之贪等。必由三结方起故也。

  大慧。身见有二种。谓俱生。及妄想。(二云分别)如缘起妄想。自性妄想。(唐云。如依缘起有妄计性。)譬如依缘起自性。种种妄想自性。计着生。以彼非有非无非有无。无实妄想相故。愚夫妄想种种妄想自性相计着。(唐云。彼法但是妄分别相。非有非无。非亦有亦无。凡夫愚痴而横计着)如热时?。鹿渴水想。是须陀洹妄想身见。彼以人无我摄受无性。断除久远无知计着。(唐云。此分别身见。无智慧故。久远相应相。见人无我。即时舍离)大慧。俱生者。须陀洹身见。自他身等四阴。无色相故。色生造及所造故。展转相因相故。大种及色不集故。须陀洹观有无品不现。身见则断。(唐云。俱生身见。以普观察自他之身。受等四蕴无色相故。色由大种而得生故。是诸大种互相因故。色不集故。如是观已。明见有无。即时舍离)如是身见断。贪则不生。是明身见相。

  疏曰。此明二种身见不同。断身见之观亦不同也。俱生身见。即是思惑。遍在六七二识。细故难断。必俟见道之后。重虑缘真。修无漏观。乃能断之。妄想分别身见。即是见惑。局在第六意识。粗故易断。创见人无我时。即便舍离也。分别身见者。依于色心五阴而起分别。妄计即离大小等二十句也。夫现在色心五阴。本是因缘生法。非有非无。非亦有无。乃缘起自性。非我我所。而妄想计着谓我我所。如阳?非水。渴鹿谓水。此则须陀洹一见人无我时。便能断除之矣。至于俱生身见。不由妄想分别始有。任运执着色心假聚以为是我。故于见道之后。仍普观察自他之身。不过五阴所成。而受想行识毫无色相。但有名字。至于色身。不过是地水火风四大所成。四大又复展转相因。无有实性。且析四大。犹似可成色等微尘。而色等微尘。决定不可集为四大。须陀洹人如是普观察已。知此五阴决定非我。故俱生身见断。而三界贪不生。便成阿罗汉也。

  大慧。疑相者。谓得法善见相故。(唐云。于所证法善见相故)及先二种身见(之中)妄想(分别身见已先)断故。疑法不生。(唐云。于诸法中。疑不得生)不于余处起大师见为净不净。是名疑相须陀洹断。

  疏曰。不了谛理而起犹豫。名之为疑。唯是分别。无有俱生。须陀洹人。于所证得四谛法中。已善见其真实相故。分别身见。已永断故。世出世间因果法中。决不生疑。于佛法僧。得不坏信。故更不于外道天魔等处。起大师见。疑其为净为不净也。

  大慧。戒取者。云何须陀洹不取戒。谓善见受生处苦相故。是故不取。大慧。取者。谓愚夫决定受习苦行。为众具乐。故求受生。彼则不取。(唐云。凡愚于诸有中。贪着世乐。苦行持戒。愿生于彼。须陀洹人。不取是相)除回向自觉胜离妄想无漏法相行方便。受持戒支。(唐云。唯求所证最胜无漏无分别法。修行戒品)是名须陀洹取戒相断。

  疏曰。贪着后有而持诸戒。皆名戒取。如难陀为生天故。精持比丘律行。佛敕阿难不与共语共坐。以其志趣邪僻故也。岂惟牛狗等戒。方名戒取耶。

  须陀洹断三结。贪痴不生。(唐云。舍三结故。离贪瞋痴)若须陀洹作是念。此诸结。我不成就者。应有二过。堕身见。及诸结不断。(魏云。若须陀洹生如是心。此是三结我离三结者。是名见二法。随于身见。彼若如是。不离三结)。

  疏曰。断三结贪瞋痴不生者。利使既断。从利使所起之钝使亦断也。三结本是虚妄之法。如幼小者于暗室中怖称有鬼。鬼非有也。若云此是三结。我离三结。则无结而妄计有结。无我而妄计有我。譬如幼小云此是暗室中鬼。我不怖鬼。岂能真不怖哉。故堕身见。及诸结不断二过也。

  大慧白佛言。世尊。世尊说众多贪欲。彼何者贪断。(唐云。贪有多种。舍何等贪)佛告大慧。爱乐女人。缠绵贪着。种种方便身口恶业。受现在乐。种未来苦。彼则不生。(魏云。远离与诸女人和合。不为现在乐。种未来苦因。○唐云。舍于女色缠绵贪欲。见此现乐生。来苦故)所以者何。得三昧正受乐故。是故彼断。非趣涅槃贪断(唐云。又得三昧殊胜乐故。是故舍彼。非涅槃贪。○魏云。须陀洹远离如是等贪。非离涅槃贪)。

  疏曰。初果未尽欲界思惑。但已明信世间因果。又得无漏三昧正受。故于女人欲爱。能舍能远离也。而贪求涅槃之心。正未可舍。初明须陀洹竟。

  △二明斯陀含。

  大慧。云何斯陀含相。谓顿照色相。(魏云。谓一往见色相现前生心)妄想生相见相不生。(魏云。非虚妄分别想见)善见禅趣相故。(魏云。以善见禅修行相故)顿来此世。(魏云。一往来世间)尽苦际。得涅槃。(魏云。便断苦尽。入于涅槃)是故名斯陀含(唐云。谓不了色相。起色分别。一往来已。善修禅行。尽苦边际而般涅槃。是名斯陀含)。

  疏曰。二果犹有欲界下三品惑。故一往见色相现前。未免生心。而非分别所起见惑也。又以善修禅行故。一往来世间。便尽余惑而入涅槃。须依魏译释之。方与教相不相违背。

  △三明阿那含。

  大慧。云何阿那含。谓过去未来现在色相性非性生见过患使妄想不生故。(唐云。谓于过未现在色相起有无见分别过恶随眠不起)及结断故。(唐云。永舍诸结。更不还来)名阿那含。

  疏曰。妄想不生。牒前断分别惑。断结。正明断欲残思。进断上二界思惑也。

  △四明阿罗汉。

  大慧。阿罗汉者。谓诸禅三昧。解脱力明。(唐云。悉已成就)烦恼苦妄想非性故。(唐云。烦恼诸苦分别永尽)名阿罗汉。大慧白佛言。世尊。世尊说三种阿罗汉。此说何等阿罗汉。世尊。为得寂静一乘道。(魏云。决定寂灭。唐云。一向趣寂)为菩萨摩诃萨方便示现阿罗汉。为佛化化。佛告大慧。得寂静一乘道声闻。非余。余者行菩萨行。及佛化化。巧方便本愿故。于大众中示现受生。为庄严佛眷属故。

  疏曰。诸禅等成就。即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也。烦恼苦尽。即我生已尽。不受后有也。此唯约定性声闻言之。非佛菩萨所化现也。初正明行相竟。

  △二结属唯心。

  大慧。于妄想处。种种说法。(唐云。于虚妄处。说种种法)谓得果得禅。禅者入禅。悉远离故。(唐云。所谓证果。禅者及禅。皆性离故)示现得自心现量得果相。说名得果。(唐云。自心所见得果相故)复次大慧。欲超禅无量无色界者。当离自心现量相。(唐云。应离自心所见诸相)大慧。受想正受。超自心现量者不然。何以故。有心量故。(唐云。想受灭三昧。超自心所见境者不然。不离心故)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诸禅四无量。无色三摩提。一切受想灭。心量彼无有。(唐云。唯心不可得)须陀槃那果。往来及不还。及与阿罗汉。斯等心惑乱。(唐云。悉依心妄有)禅者禅及缘。(唐作所缘)断知(唐作断惑)见真谛。此则妄想量。若觉得解脱(唐云。了知即解脱)。

  疏曰。世间十二门禅。出世灭尽三昧及与四果。皆是唯心。心外无法。菩萨了之。故能无所取着。随顺群机。或施或废皆得自在也。第十四四果差别相门竟。

  ○第十五二种觉门三。初正辨二觉。二明善觉四大。三明善觉五阴。初中三。初总标。二别释。三结益。

  △今初。

  复次大慧。有二种觉。(二皆作智)谓观察觉。及妄想相摄受计着建立觉(魏云。虚妄分别取相住智。○唐云。取相分别执着建立智)。

  ○二别释二。初释观察。二释计着建立。

  △今初。

  大慧。观察觉者。谓若觉性自性相。选择离四句不可得。(魏云。观察一切诸法体相。离于四句。无法可得。○唐云。谓观一切法离。四句不可得)是名观察觉。大慧。彼四句者。谓离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是名四句。大慧。此四句离。是名一切法。大慧。此四句观察一切法。应当修学(唐云。我以诸法离此四句。是故说言一切法离。如是观法汝应修学)。

  疏曰。一切诸法。皆唯心现。本离四句。如是观察。便是妙观察智真实方便。故劝修学也。诸法离四句相。具如第九门中已明。

  △二释计着建立。

  大慧。云何妄想相摄受计着建立觉。谓妄想相摄受。计着坚湿暖动不实妄想相四大种。(魏云。所谓执着坚热湿动。虚妄分别四大相故。○唐云。谓于坚湿暖动诸大种性。取相执着。虚妄分别)宗因相譬喻计着。不实建立而建立。(魏云。执着建立因譬喻相故。建立非实法以为实。○唐云。以宗因喻而妄建立)是名妄想相摄受计着建立觉。

  疏曰。下文广明四种妄想成内外四大。则心外何尝实有四大。而诸凡愚。妄以宗因喻成立四大为实有性。谓地实有坚性。水实有湿性等。岂非妄想计著于不实法而建立耶。二别释竟。

  △三结益。

  是名二种觉相。若菩萨摩诃萨。成就此二觉相。人法无我相究竟善知。方便无所有觉。观察行地。得初地。(唐云。菩萨知此智相。即能通达人法无我。以无相智于解行地善巧观察。入于初地)入百三昧。得差别三昧。(唐云。以胜三昧力)见百佛及百菩萨。知前后际各百劫事。光照百刹土。知上上地相。大愿殊胜神力自在。法云灌顶。当得如来自觉地。善系心十无尽句。成熟众生。种种变化。光明庄严。得自觉圣乐。三昧正受(唐云。十无尽愿。成就众生。种种应现。无有休息。而恒安住自觉境界三昧圣乐)。

  疏曰。知计着建立之非。则知所舍。知观察离四句之是。则知所修。故能从解行地入欢喜地。乃至成佛。尽未来时。成熟众生。恒住自觉圣智乐也。初正辨二觉竟。

  △二明善觉四大。

  复次大慧。菩萨摩诃萨。当善四大造色。(魏云。应善知四大及四尘相。○唐云。当善了知大种造色)云何菩萨善四大造色。大慧。菩萨摩诃萨作是觉。(唐云。应如是观)彼真谛者。四大不生。(唐云。彼诸大种。真实不生)于彼四大不生。作如是观察。观察已。觉名相妄想分齐自心现分齐。外性非性。是名心现妄想分齐。谓三界。(唐云。以诸三界。但是分别。唯心所见。无有外物)观彼四大造色性。离四句通净。离我我所。如实相自相分段住。无生自相成。(唐云。如是观时。大种所造。悉皆性离。超过四句。无我我所。住如实处。成无生相)大慧。彼四大种云何生造色。谓津润妄想大种。(唐云。虚妄分别津润大种)生(唐作成。四并同)内外水界。堪能妄想大种。(唐云。炎盛大种)生内外火界。飘动妄想大种。生内外风界。断截色妄想大种。(唐云。色分段大种)生内外地界。色及虚空俱。(魏云。妄想分别内外共。虚空生内外相。○唐云。离于虚空)计着邪谛五阴集聚。四大造色生(魏云。以执着虚妄内外邪见。五阴聚落四大及四尘生故。○唐云。由执着邪谛。五阴聚集。大种造色生)。

  疏曰。此正明心外实无四大。四大皆唯心也。四大之名。四大之相。皆依妄想分别。似有显现。是故三界依正。无非自心所现分齐。譬如翳目所见空华真实不生。不可谓有。不可谓无。不可谓一。不可谓异。不可谓常。不可谓无常。不可谓亦有亦无亦一亦异亦常亦无常。不可谓非有非无非一非异非常无常。不可谓我。不可谓我所。当处出生。无有来处。随处灭尽。无有去处。性无迁动。生即无生也。然四大既如空华无体。何有坚湿暖动之相历然不同。当知坚湿暖动。秪是妄想分别所成。离妄想外。无别种也。是故津润妄想。即水大种。由此故生内外水界。堪能妄想。即火大种。由此故生内外火界。飘动妄想。即风大种。由此故生内外风界。分段妄想。即地大种。由此故生内外地界。既此四大。唯以妄想为种。则与虚空。同是无性之法。本非有异。而妄想分别。谓离色有空。离空有色。遂谓色及虚空俱是心外有法。由是计着邪谛。妄谓五阴集聚。乃从四大造色所生。不知四大造色。皆由妄想生也。

  大慧。识者。因乐种种迹境界故。余趣相续。(唐云。识者。以执着种种言说境界为因起故。于余趣中相续受生)。

  疏曰。五阴之中。识为其主。故云万法唯识。而此识者。五识则乐现在五尘境界。意识则遍乐三世假实境界。第七则乐虚妄我执。第八则受前七识熏。执持彼种。令不失坏。故于余趣恒相续也。

  大慧。地等四大及造色等。有四大缘。非彼四大缘。(唐云。地等造色。有大种因。非四大种为大种因)所以者何。谓性形相处所作方便无性。大种不生。大慧。性形相处所作方便和合生。非无形。(唐云。何以故。谓若有法有形相者。则是所作。非无形者)是故四大造色相。外道妄想。非我(唐云。此大种造色相。外道分别。非是我说)。

  疏曰。此明地水火风四大。及色香味触四微。皆以妄想为其因缘。非彼外道所计之四大因缘也。盖凡属有形。皆是所作。必非能作。今外道所计大种之性形相处。推其所作方便。一一无性。则心外大种实不生矣。当知四大四微。凡有性形相处。皆是自心所作方便和合而生。非无形者。如何妄计为能作耶。然统论外道妄计。共有二种。一者计四大为能生。四微为所生。二者计四微为能造。四大为所造。此皆不达心外无法。所以宗因譬喻皆不成就。今正教中。四大秪是四妄想成。四微秪是四识相分。若约依于本质。变起相分。则四大外无四微。若约依于现行。熏成种子。则四微外无四大。故虽假说互为能所。实则无能无所也。二明善觉四大竟。

  △三明善觉五阴。

  复次大慧。当说诸阴自性相。(二皆作体相)云何诸阴自性相。谓五阴。云何五。谓色受想行识。彼四阴非色。(魏云。四阴无色相)谓受想行识。大慧。色者。四大及造色。各各异相。大慧。非无色有四数。如虚空。(魏云。无色相法。同如虚空。云何得成四种数相。○唐云。非色诸蕴。犹如虚空。无有四数)譬如虚空。过数相。离于数。而妄想言一虚空。大慧。如是阴过数相。离于数。离性非性。离四句。数相者。愚夫言说。非圣贤也。大慧。圣者如幻种种色像。离异不异施设。又如梦影士夫身。离异不异故。(唐云。诸圣但说如幻所作。唯假施设。离异不异。如梦如像。无别所有)大慧。圣智趣同阴妄想现。(魏云。如圣人智修行分别。见五阴虚妄。○唐云。不了圣智所行境故。见有诸蕴分别现前)是名诸阴自性相。汝当除灭。(唐云。如是分别。汝应舍离)灭已说寂静法。断一切佛刹诸外道见。大慧。说寂静时。法无我见净。及入不动地。(二皆云入远行地)入不动地已。无量三昧自在。及得意生身。得如幻三昧。通达究竟。力明自在。救摄饶益一切众生。犹如大地载育众生。菩萨摩诃萨普济众生。亦复如是。

  疏曰。色受想行识。名为五阴。研其体相。非异不异。故非定五。亦非定一也。且色阴则指四大四微。故犹似有各各异相。至于受想行识四阴。既无色相。同如虚空。如何可执有四数耶。譬如虚空。既非有四。亦非定一。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过数相。离于数。真故相无别。是故离性。俗故相有别。故离非性。本非一异有无常无常及俱不俱四句之所能诠。而云五阴之数相者。乃是愚夫言说而已。圣者了达五阴如幻。亦如梦中身。及镜中影。不可谓异。不可谓不异。但是假施设有。由于妄想分别之所显现。岂应执著有体相哉。除灭诸阴体相之分别已。则知诸法本来寂静。破外道见。净法无我。从通教七地八地。接入别圆。得意生身。入如幻三昧。化度众生。犹如大地。所谓从空入假从假入中也。此中远行不动。皆是借别明通。以别教初地证道同圆。分证中道法身应化之本。不复名为意生身故。第十五二种觉门竟。

  ○第十六涅槃妄想门二。初辨外道涅槃。二辨妄想通相。初中二。初正明外道妄计。二申明佛说涅槃。

  △今初。

  复次大慧。诸外道有四种涅槃。云何为四。谓性自性非性涅槃。(魏云。自体相涅槃。○唐云。诸法自性无性涅槃)种种相性非性涅槃。(魏云。种种相有无涅槃)自相自性非性觉涅槃。(魏云。自觉体有无涅槃。○唐云。觉自相性无性涅槃)诸阴自共相相续流注断涅槃。(魏云。诸阴自相同相断相续体涅槃。○唐云。断诸蕴自共相流注涅槃)是名诸外道四种涅槃。非我所说法。

  疏曰。涅槃者。不生不灭之理。乃由生灭情尽。二空所显真如本来寂灭。故强名为涅槃。而外道不达。乃有四种妄计也。初云性自性非性涅槃者。谓二十三法。皆以冥谛而为体性。诸法灭已。还归冥谛。名为涅槃也。二云种种相性非性涅槃者。魏云种种相有无。有即是性。谓五现涅槃。无即非性。谓七处断灭为涅槃也。三云自相自性非性觉涅槃者。魏云自觉体有无。有亦是性。谓神我究竟不灭。无亦非性。谓形灭则神亦灭也。四云诸阴自共相相续流注断涅槃者。谓无想天。则断受想行识四阴相续流注。无色四空天。则断色阴相续流注也。

  ○二申明佛说涅槃二。初长文。二偈颂。

  △今初。

  大慧。我所说者。妄想识灭。(魏云。见虚妄境界分别识灭。○唐云。分别尔炎识灭)名为涅槃。大慧白佛言。世尊不建立八识耶。佛言。建立。大慧白佛言。若建立者。云何离意识。非七识。(魏云。何故但言意识转灭。不言七识转灭)佛告大慧。彼因及彼攀缘故。七识不生。(魏云。以依彼念观有故。转识灭。七识亦灭。○唐云。以彼为因及所缘故。七识得生)意识者。境界分段计着。生习气。长养藏识。(唐云。意识分别境界。起执着时。生诸习气。长养藏识)意俱我我所计着。思惟因缘生。(唐云。由是意俱我我所执思量随转)不坏身相。(魏云。彼二种识无差别相。○唐云。无别体相)藏识因攀缘。(唐云。藏识为因。为所缘故)自心现境界计着心聚生。展转相因。(唐云。执着自心所现境界。心聚生起。展转为因)譬如海浪。自心现境界风吹。若生若灭。亦如是。(唐云。而有起灭)是故意识灭。七识亦灭。

  疏曰。此明欲证涅槃。须灭第六识相应之妄想也。盖识虽有八。而生死涅槃。全由第六识转。以彼因及所缘故。余七识生。若彼因及所缘不生。则余七亦不生也。(宋唐各皆影略。参观魏译可晓)先明现行熏种子义。故云意识者境界分段计着。牵引前五识现行。生诸习气。长养藏识。意显若无前六识为能熏。则藏识便无由长养也。由有藏识故。第七意俱我我所计着思惟因缘生。(此言我所。但是语势。或我之我。名为我所。以第七识但有我执。无我所执故也。具如唯识中辨)而此七识。与第八识俗。故相有别。故宋云不坏身相。真故相无别。故魏云无差别相。唐云无别体相。亦互相影略也。由俗谛不坏身相言之。故第七识。以藏识为因。即以藏识为所攀缘。唯识所谓依彼转缘彼也。次明种子生现行义。故云自心现境界计着心聚生。谓一切境界。皆是第八自心所现。由第六识妄执着故。前七转识心心所聚乃生起也。次结明种子现行互为因义。故云展转相因。后以海浪而为譬喻。结成妄想识灭。余七亦灭。八识皆灭。即大涅槃。然所谓灭者。秪是灭彼相应妄想之若现若种而已。妄想种现既灭。则八种识转为四智相应心品。故初卷云。非自真相识灭。但业相灭也。今欲妄想识灭。唯有修行二无我观。了知妄想无性。唯心直进。一经宗要。举不外此。思之修之。

  △二偈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我不涅槃性。所作及与相。(魏云。我不取涅槃。亦不舍作相。○唐云。我不以自性。及以于作相)妄想尔?识。此灭我涅槃。(魏云。转灭虚妄心。故言得涅槃。○唐云。分别境识灭。如是说涅槃)彼因彼攀缘。意趣等成身。(唐云。意识为心因。心为意识界)与因者是心。为识之所依。(唐云。因及所缘故。诸识依止生)如水大流尽。波浪则不起。如是意识灭。种种识不生。

  疏曰。外道所计四种涅槃。不出诸法自性。或是所作。或是法相。不知心外无自性。心外无所作及与相也。故佛总不约此而论涅槃。但约分别境识灭时。如瀑流尽。波浪不起。证唯识性。乃名为涅槃耳。彼因等二句。颂现熏种义。与因等二句。颂种生现义。余并可知。初辨外道涅槃竟。

  ○二辩妄想通相二。初长文。二偈颂。初中三。初显益标名。二依名释相。三诫莫计着。

  △今初。

  复次大慧。今当说妄想自性分别通相。(魏云。虚妄分别法体差别之相。○唐云。妄计自性差别相)若妄想自性分别通相善分别。汝及余菩萨摩诃萨。离妄想。到自觉圣。外道通趣善见。觉摄所摄妄想断。(唐云。超诸妄想。证圣智境。知外道法。远离能取所取分别)缘起种种相。妄想自性行不复妄想。(唐云。于依他起种种相中。不更取着妄所计相)大慧。云何妄想自性分别通相。谓言说妄想。(二并作分别)所说事妄想。(魏云。可知分别)相妄想。利妄想。(魏云。义分别。○唐云。财分别)自性妄想。(魏云。自体分别)因妄想。见妄想。成妄想。(魏云。建立分别。○唐云。理分别)生妄想。不生妄想。相续妄想。(魏云。和合分别。○唐云。相属分别)缚不缚妄想。(唐云。缚解分别)是名妄想自性分别通相。

  疏曰。遍计分别。故名妄想。虚妄当体。故名自性。十二不同。故名分别。即差别也。同是妄想。故名通相。善知此已。则能离诸妄想。到自觉圣智境界。有此诸益。故须说也。

  △二依名释相。

  大慧。云何言说妄想。谓种种妙音歌咏之声。美乐计着。(唐云。谓执着种种美妙音词)是名言说妄想。大慧。云何所说事妄想。谓有所说事自性。圣智所知。依彼而生言说妄想。(唐云。谓执有所说事。是圣智所说境。依此起说)是名所说事妄想。大慧。云何相妄想。谓即(于)彼所说事(中)如鹿渴想。种种计着而计着。谓坚湿暖动相。一切性妄想。是名相妄想。大慧。云何利妄想。谓乐种种金银珍宝。是名利妄想。大慧。云何自性妄想。谓自性持此。如是不异恶见妄想。(唐云。谓以恶见如是分别。此自性决定非余)是名自性妄想。大慧。云何因妄想。谓若因若缘有无分别因相生。(唐云。谓于因缘分别有无。以此因相而能生故)是名因妄想。大慧。云何见妄想。谓有无一异俱不俱恶见。外道妄想计着妄想。(唐云。谓诸外道。恶见执著有无一异俱不俱等)是名见妄想。大慧。云何成妄想。谓我我所想成决定论。是名成妄想。大慧。云何生妄想。谓缘有无性生计着。(唐云。谓计诸法若有若无。从缘而生)是名生妄想。大慧。云何不生妄想。谓一切性本无生。无种因缘生无因身。(唐云。谓计一切法本来不生。未有诸缘而先有体。不从因起)是名不生妄想。大慧。云何相续妄想。谓彼俱相续如金缕。(唐云。谓此与彼递相系属。如针与线)是名相续妄想。大慧。云何缚不缚妄想。谓缚不缚因缘计着。如士夫方便若缚若解。(唐云。谓执因能缚而有所缚。如人以绳方便力故。缚已复解)是名缚不缚妄想。

  疏曰。此释十二种妄想差别之相。皆由不了唯心。故起种种遍计分别也。一言说妄想者。计着能诠有实性也。二所说事妄想者。计着所诠有实性也。三相妄想者。计着四大等有坚等实性也。四利妄想者。计着金银等有实性也。五自性妄想者。计着诸法各有自性。不达无性也。六因妄想者。计着邪因缘无因缘能生一切法也。七见妄想者。计着种种四句也。八成妄想者。计着我我所。虚妄建立邪谛理也。九生妄想者。计着诸法从邪因缘无因缘生也。十不生妄想者。计着诸法皆本来有。不从因种生起。但从缘显也。十一相续妄想者。妄计诸法互相系属。譬如金针引缕线也。十二缚不缚妄想者。妄计诸法皆有能缚所缚。能解所解。譬如世人以绳缚物。名之为缚。还复解之。名之为解也。岂知缘生如幻。实无此等差别自性哉。

  △三诫莫计着。

  于此妄想自性分别通相。一切愚夫计著有无(唐云。此是妄计性差别相。一切凡愚。于中执着若有若无)。

  疏曰。执著有此十二差别相者。固是凡愚。执着无此十二差别相者。亦是凡愚。以不达唯心诸法。本离有无故也。

  大慧。计着缘起而计著者。种种妄想计着自性。如幻示现种种之身。凡夫妄想。见种种异幻。(唐云。于缘起中。执着种种妄计自性。如依于幻。见种种物。凡愚分别。见异于幻)大慧。幻与种种。非异非不异。若异者。(应)幻非种种因。若不异者。幻与种种(应)无差别。而见差别。是故非异非不异。是故大慧。汝及余菩萨摩诃萨。如幻缘起妄想自性异不异有无莫计着。(唐云。于幻有无。不应生着)。

  疏曰。一切诸法。无性缘生。同于幻事。智者了其不实。凡愚执以为真。既知非异非不异。即便非有非无。故或计定异。或计定一。或计定有。或计定无。皆为妄想。而一切菩萨不应生着也。初长文竟。

  △二偈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心缚于境界。觉想智随转。无所有及胜。(唐云。无相最胜处)平等智慧生。妄想自性有。(唐云。在妄计是有)于缘起则无。妄想或摄受。缘起非妄想。(唐云。妄计迷惑取。缘起离分别)种种支分生。如幻则不成。(唐云。如幻不成就)彼相有种种。妄想则不成。(唐云。虽现种种相。妄分别则无)彼相则是过。皆从心缚生。妄想无所知。于缘起妄想。(唐云。妄计者不了。分别缘起法)此诸妄想性。即是彼缘起。妄想有种种。于缘起妄想。(唐云。缘起中分别)世谛第一义。第三无因生。妄想说世谛。断则圣境界。

  疏曰。此颂正明秪一缘起法上。计着则为遍计执性。如于绳计蛇。了达则为圆成实性。如悟绳即麻也。初二句。颂缘起上所起遍计。次二句。颂缘起处所证圆成。次四句。明遍计情有理无也。种种支分生二句。明生即无生也。彼相有种种二句。明如幻诸相。不同遍计所执我法也。彼相即是过四句。明我法二执之过。但从心缚而生。不了缘起。故起妄计也。此诸妄想性四句。明迷缘起而有妄计。缘起之外。别无妄计自性也。世谛等四句。结明于缘起处而起妄计。即名世谛。于缘起处不起妄计。即第一义。更无第三谛可得也。问。既云第三无因生。何故诸经论中。又说空假中三谛耶。答。三即是二。二即是一。非一二三。而一二三。所以不可思议。故大经云。所言二谛。其实是一。方便说二。如醉未吐。见日月转。谓有转日及不转日。醒人但见不转。不见于转。是以一切缘起色心依正。并皆无性。但就俗人妄想分别。名为世谛。若出世圣人智慧了达。即是第一义谛。此乃一而言二。二即是一也。又对世谛。故说第一义谛。而此缘生无性法体。不惟不可唤作世谛。亦复不可唤作第一义谛。譬如对彼醉入所见转日。说日不转。而日月轮。不惟不可唤作是转。亦复不可唤作不转。非转而醉见其转。名为俗谛。非不转而醒见其不转。名为真谛。醉虽见转。实未尝转。醒见不转。非定不转。以其非转非不转故。名为中谛。此乃二而言三。三即是二也。又不变随缘。故有转不转。皆名为俗。随缘不变。故转即非转。不转即非不转。乃名为真。此乃三而言二。二即是三也。思之。

  譬如修行事。(唐云。如修观行者)于一种种现。于彼无种种。妄想相如是。譬如种种翳。妄想众色现。(唐云。妄想见众色)翳无色非色。缘起不觉然(唐云。不了缘起然)。

  疏曰。此二譬喻。喻迷缘起而为妄想也。

  譬如炼真金。远离诸垢秽。虚空无云翳。妄想净亦然。

  疏曰。此二譬喻。喻断妄想。即缘起处证圆成实也。

  无有妄想性。及有彼缘起。建立及诽谤。悉由妄想坏。(魏云。无有妄想法。因缘法亦无。取有及谤无。分别观者见。○唐云。无有妄计性。而有于缘起。建立及诽谤。斯由分别境)妄想若无性。而有缘起性。无性而有性。有性无性生(唐云。若无妄计性。而有缘起者。无法而有法。有法从无生)。

  疏曰。前一偈。明依缘起。方有妄想。故妄想虽无性。而缘起是幻有。若计妄想有性。则是建立。若计缘起全无。则是诽谤。计有计无。皆妄想所坏也。后一偈。明由妄想。方成缘起。故缘起非实有。而妄想非定无。若计妄想定无。如何能成缘起之有。若计缘起实有。如何乃从无性之妄想生耶。故知妄想本空。亦离四句。缘起如幻。亦离四句矣。

  依因于妄想。而得彼缘起。相名常相随。而生诸妄想。

  疏曰。此明能遍计者。则是妄想。所遍计者。则是缘起。故五法中之相名妄想三法。皆缘起性。皆是遍计所缘境也。

  究竟不成就。则度诸妄想。然后智清净。是名第一义。

  疏曰。此明若知妄想所缘即缘起性。如知蛇即是绳。鬼即是杌。则蛇鬼究竟皆不成就。便能度诸妄想。二空智净。证得真如第一义矣。

  妄想有十二。缘起有六种。自觉知尔?。(魏云。内身证境界。○唐云。自证真如境)彼无有差别。五法为真实。自性有三种。(魏云。及三种亦尔。○唐云。三自性亦尔)修行分别此。(唐云。修行者观此)不越于如如。

  疏曰。此明依迷情说。故有十二妄想。六种缘起。(即前所云因有六种)若证自觉知境界。则十二妄想。六种缘起。性皆空寂。无有差别。故五法三性。总不出真如也。

  众相及缘起。彼名起妄想。彼诸妄想相。从彼缘起生。(唐云。依于缘起相。妄计种种名。彼诸妄计相。皆因缘起有)觉慧善观察。无缘无妄想。成已无有性。云何妄想觉。(唐云。真实中无物。云何起分别。○此下魏更有云。若真实有法。远离于有无。若离于有无。云何有二法。○唐更有云。圆成若是有。此则离有无。既以离有无。云何有二性)彼妄想自性。建立二自性。(唐云。妄计有二性。二性是安立)妄想种种现。清净圣境界(唐云。分别见种种。清净圣所行)。

  疏曰。此重明秪就缘起相上而起妄想。则妄想便从缘起而生。亦秪就缘起法上而善观察。则缘起尚无。妄想何有。缘妄俱无。即圆成实。圆成实境。本非有性。何容起妄觉耶。依彼二译。各有四句。申明圆成实性既非有性。亦非无性。言非有者。破众生之计有。非断无也。言若有者。破邪计之断无。非有物也。既离有无。安有二性。是故安立二性皆妄计耳。由妄计故。妄见种种。若知性本清净。无种种者。乃是圣智所行境也。

  妄如如画色。缘起计妄想。(魏云。见妄想种种。因缘中分别。○唐云。妄计种种相。缘起中分别)若异妄想者。则依外道论。(唐云。若异此分别。则堕外道谕)妄想说所想。因见和合生。(唐云。以诸妄见故。妄计于妄计)离二妄想者。如是则为成(唐云。离此二计者。则为真实法)。

  疏曰。此结明妄想缘起。并皆无性。非定一也。谓世人妄计种种诸相。但如画色。缘起非实。而彼于中妄生分别。若谓异妄分别。别有种种相可得者。是计心外有境。堕外论也。不过因诸妄见和合。故以妄想还说其所妄想而已。能妄想者。秪是我法二执相应之第六识。所妄想者。秪是色心等缘起诸法。若离能所二计。则妄想既空。缘起亦寂。即为圆成实性。譬如翳尽华亡。即是晴明空矣。第十六涅槃妄想门竟。

  ○第十七自觉圣智一乘门三。初请问。二许宣。三正说。

  △今初。

  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惟愿为说自觉圣智相及一乘。(唐云。自证圣智行相。及一乘行相)若自觉圣智相及一乘。我及余菩萨。善自觉圣智相及一乘。不由于他。通达佛法(唐云。我及诸菩萨得此善巧。于佛法中。不由他悟)。

  △二许宣。

  佛告大慧。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大慧白佛言。唯然受教。

  ○三正说二。初说自觉圣智。二说一乘。

  △今初。

  佛告大慧。前圣所知。转相传受。妄想无性。(唐云。依诸圣教。无有分别)菩萨摩诃萨。独一静处。自觉观察。(唐云。观察自觉)不由于他。离见妄想。上上升进。入如来地。是名自觉圣智相。

  疏曰。此正唯心直进圆顿妙修也。妄想者。所观境也。无性者。境之谛也。空故无性。假故无性。中故无性。三一一三。不可思议。故无性也。独一静处者。约事即是阿兰若处。约理即是绝待妙谛也。自觉观察者。以自觉为所观察也。不由于他者。自外无他也。离见妄想者。既无他。则无自。无自无他。则无可分别也。此是圆初住位。创证自觉圣智之体。从此上上升进。乃超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圆明。入于如来地也。

  ○二说一乘二。初正释。二释疑。

  △今初。

  大慧。云何一乘相。谓得一乘道觉。我说一乘。云何得一乘道觉。谓摄所摄妄想如实处。不生妄想。是名一乘觉。(唐云。云何名为知一乘道。谓离能取所取分别。如实而住)大慧。一乘觉者。非余外道声闻缘觉梵天王等之所能得。唯除如来。以是故说名一乘。

  疏曰。诸法实相。本来平等。由有能取所取妄想分别。遂有六凡四圣差降不同。而此十界。仍即实相。所谓无差而差。差即无差者也。但唯如来。乃能究尽。二乘尚不能知。况外道及梵天乎。

  ○二释疑二。初问。二答。

  △今初。

  大慧白佛言。世尊。何故说三乘而不说一乘。

  ○二答二。初长文。二偈颂。初中二。初明隐实施权。二明从权入实。

  △今初。

  佛告大慧。不自般涅槃法故。(唐云。声闻缘觉无自般涅槃法故)不说一切声闻缘觉一乘。以一切声闻缘觉。如来调伏。授寂静方便而得解脱。非自己力。是故不说一乘。复次大慧。烦恼障(二云智障)业习气不断故。不说一切声闻缘觉一乘。不觉法无我。不离分段死。(魏云。未得不可思议变易生。○唐云。未名不思议变易死)故说三乘。

  疏曰。二乘之人。必赖如来说法谓伏。不能以自力而入涅槃。又烦恼断。智障不断。正使断。业习不断。所以隐一乘之实而不说也。彼既不觉一切法无我。若非方便说三。则何由离分段生死。入变易生死。所以施善诱之权而说三也。问。独觉何藉如来调伏。答。若非四生百劫之前。于如来所。发辟支心。禀因缘教。何由瓜熟蒂落。睹华飞钏动而悟无生耶。问。如来亦于三祇百劫承事诸佛。方证菩提。岂单自力。答。一乘觉者。离摄所摄妄想。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故虽微尘劫中事微尘佛。而无自他遍计分别。所谓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岂同二乘不达藏识。妄计心外有佛者耶。

  △二明从权入实。

  大慧。彼诸一切起烦恼过习气断。及觉法无我。彼一切起烦恼过习气断。三昧乐味着非性。无漏界觉。(唐云。若彼能除一切过习。觉法无我。是时乃离三昧所醉。于无漏界而得觉悟)觉已。复入出世间上上无漏界。满足众具。(唐云。修诸功德。普使满足)当得如来不思议自在法身。

  疏曰。由法我执。起人我执。譬如迷杌。方执为鬼。故以法执为一切过习也。除其法执。觉法无我。不复味着偏真三昧。譬如酒消。故从偏真无漏界觉。复入中道上上无漏界中。称性修行。普使满足。乃证究竟法身也。无漏界。即方便有余土。上上无漏界。即分证常寂光土。亦名实报庄严土。满足众具。谓四十二位所有功德智慧二种庄严。自在法身。谓平等真如本源佛性也。初长文竟。

  △二偈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诸天及梵乘。声闻缘觉乘。诸佛如来乘。我说此诸乘(唐云。诸乘我所说)。

  疏曰。此颂为实所施权也。天乘者。十善法也。梵乘者。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也。声闻乘者。生灭四谛法也。缘觉乘者。生灭无生十二因缘法也。诸佛乘者。事六度。理六度。乃至次第三观等诸法也。

  乃至有心转。(唐作起)诸乘非究竟。若彼心灭尽。无乘及乘者。无有乘建立。(魏云。差别)我说为一乘。

  疏曰。此颂破权归实也。分别永尽。知一切法即心自性。如如之理。不在智外。故无乘。如如之智。不在理外。故无乘者。十界百界千如。皆是实相。故无有差别建立。此乃绝待无外之一乘也。

  引导众生故。分别说诸乘。(唐云。为摄愚夫故。说诸乘差别)解脱有三种。及与法无我。烦恼智慧等。解脱则远离(唐云。解脱有三种。谓离诸烦恼。及以法无我。平等智解脱)。

  疏曰。此颂方便说三之意也。若不分别说三。何以摄引愚夫。故先明权教三解脱门。令离烦恼。又明法无我平等不思议解脱门。令净所知也。

  譬如海浮木。常随波浪转。声闻愚亦然。相风所飘动。彼起烦恼灭。余习烦恼愚。味着三昧乐。(唐云。三昧酒[初]醉)安住无漏界。无有究竟趣。(唐云。彼非究竟趣)亦复不退还。得诸三昧身。乃至劫不觉。譬如昏醉人。酒消然后觉。彼觉法亦然。得佛无上身(唐云。声闻亦如是。觉后当成佛)。

  疏曰。此正颂从权入实也。第十七自觉圣智一乘门竟。

  楞伽阿䟦多罗宝经卷第二义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