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回梦到法王家。来去分明路不差。出水珠幢如日月。排空宝盖似云霞。鸳鸯对浴金池水。鹦鹉双衔玉树花。睡美不知谁唤醒。一炉香散夕阳斜。——《西斋净土诗》 Read More
  •   尔时世尊……言:‘汝等谛听……譬如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假使有人、抹为微尘,过于东方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国、乃下一尘,如是东行,尽是微尘,……是诸世界,若著微尘及不著者、尽以为尘,一尘一劫,我成佛已来,复过于此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劫。……’ Read More
  •   依净律仪,成妙和合,灵山遗芳型。修行证果,弘法利世,焰续佛灯明。三乘圣贤何济济,南无僧伽耶。统理大众,一切无碍,住持正法城。——太虚大师
  •   《佛说无量寿经》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无量寿佛……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佛说阿弥陀经》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复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舍利子!若有净信诸善男子或善女人,得闻如是无量寿佛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名号、极乐世界功德庄严,闻已思惟,若一日夜,或二、或三、或四、或五、或六、或七,系念不乱。是善男子或善女人临命终时,无量寿佛与其无量声闻弟子、菩萨众俱前后围绕,来住其前,慈悲加佑,令心不乱;既舍命已,随佛众会,生无量寿极乐世界清净佛土。
      《佛说阿弥陀佛根本秘密神咒经》阿弥陀佛名号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甚深秘密、殊胜微妙、无上功德。所以者何?"阿弥陀"佛三字中,有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一切诸菩萨、声闻、阿罗汉,一切诸经、陀罗尼、神咒、无量行法。是故彼佛名号,即是为无上真实至极大乘之法,即是为无上殊胜清净了义妙行,即是为无上最胜微妙陀罗尼。……以称名故,诸罪消灭,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缘。
    Read More
  •   这是生死书网站大藏经的第八次重大更新,采用了中华佛典宝库2016版的TXT文件包(有更多的经文、使用了现代标点符号、有图片链接代码)。

      本次更新与2014版相比外观界面变化不大,但是底层服务平台Apache、PHP、MySQL(MariaDB),以及网站源程序、模板、组件等都采用了2018.08后更新至2020.08为止最新的技术版本,网站的菜单、分类、文章、长文章分页、模块等全部从头重新制作,经文网址URL更加简短,经文内容中链接了数千枚图片。增加了“在线视频”、“圣典汇编”,以及“五百罗汉图”、“图解系列”、“思维导图”、“佛学大辞典”、“常用经文难字注释” 等文章,还增加了宗教对比研究菜单专栏、并推荐了佛教微信公众号。

      2020.03.30 增加了站内全文检索功能,在首页下方,以及菜单“检索·词典”中可以看到。
    Read More
  • 1
  • 2
  • 3
  • 4
  • 5

三法印

  (出法华玄义)释论云:诸小乘经,若有无常、无我、涅槃三印,印定其说,即是佛说;若无此三法印印之,即是魔说。如世公文,得印可信,故名三法印。
  [一、无常印],谓世间生死及一切法,皆是无常。众生不了,于无常法中执为常想,是故佛说无常,破其执常之倒,是名无常印。
  [二、无我印],谓世间生死及一切法,皆是因缘和合而有,虚假不实,本无有我。众生不了,于一切法强立主宰,执之为我;是故佛说无我,破其着我之倒,是名无我印。
  [三、涅槃印],梵语涅槃,华言灭度。谓一切众生不知生死是苦,而更起惑造业,流转三界。是故佛说涅槃之法,令其出离生死之苦,而得寂灭之乐,是名涅槃印。(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出自《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另有四法印之说:诸行无常、有漏皆苦、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四念处

  (三藏法数)[一、观身不净],身有内外,己身名内身,他人之身名外身。此内外身,皆揽父母遗体而成;从头至足,一一观之,纯是秽物。众生颠倒,执之为净,而生贪着,故令观身不净也。
  [二、观受是苦],领纳名受,有内受、外受;意根受名内受,五根受名外受。一一根有顺受违受,不违不顺受。于顺情之境则生乐受,于违情之境则生苦受,于不违不顺之境则生不苦不乐受。乐受是坏苦,苦受是苦苦,不苦不乐受是行苦。众生颠倒,以苦为乐。故令观受是苦也。
  [三、观心无常],心即第六识也。谓此识心,体性流动,若粗若细,若内若外,念念生灭,皆悉无常。众生颠倒,计以为常,故令观心无常也。
  [四、观法无我],法有善法恶法。人皆约法计我,谓我能行善行恶也。善恶法中,本无有我。若善法是我,恶法应无我;若恶法是我,善法应无我。众生颠倒,妄计有我,故令观法无我也。

一实相印

  又名诸法实相印,四法印之一。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说,小乘法是以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来作印定,大乘法是以“一实相印”来作印定。其实,一实相印概括了三法印,三法印也能贯通一实相印,全都是阐明诸法因缘生,无有自性之理。只是大乘一实相印所说的“缘起性空”,把空的理性说得更加澈底,它说宇宙一切万有,都是非有非空,亦有亦空,众生的佛性如此,一切法的法性亦如此。

  所以它们的不同点是:小乘说诸行无常,大乘于万法为无常之外,还认为它是不曾断灭的;小乘说诸法无我,大乘于真谛说无我之外,还于俗谛说化他;小乘唯以我空而说涅槃寂静,大乘却以我法二空而说涅槃无住。大乘与小乘不同之处,就在于它契合这“一实相印”的妙用,故辨证大乘的教法,也就以“一实相印”来作印定了。
  ——《佛学常见辞汇》

四依

  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识、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

 

  《大般涅槃经》卷第六:法者即是法性、义者即是如来常住不变、智者了知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了义者了达一切大乘经典。

 

  【依法不依人】依法者,谓依实相等法,修诸波罗蜜行,则能具足清净功德,能至菩提也。不依人者,如涅槃经云:魔王尚能假化作佛,况能不作其余之身?是故虽是凡夫,若所说所行,与实相等法相应,则可依信。虽现佛身相好,若所说所行,违于实相法者,则不应依也。(梵语波罗蜜,华言到彼岸。)——出自《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普贤菩萨警众偈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 动画《佛典故事》极乐净土 佛说阿弥陀经
  • 动画《佛典故事》大愿 佛说无量寿经
  • 动画《让我们回归极乐》
  • 动画《金刚萨埵净障修法如意宝珠》
  • 《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宣化上人讲解,音频视频PDF
  • 动画《妙法莲华经》
  • 电影《首楞严演义》
  • 生死与轮回
  • 慈诚罗珠堪布《前世今生:生命的奥秘》
  • 慈诚罗珠堪布:中阴解脱



《华严经浅释》 宣化上人讲解(视频全集)
宣化上人开示(播经机中的2018个MP3文件14.3G,开示全集PDF文档),请见图解系列菜单中的网盘下载。

简介:几个世纪以来,许多文化和个人都表示经历过轮回,那么在这个永恒的谜团后边,有什么科学依据吗?本片通过对杰出的科学家和轮回的研究学者的独家采访,基于大量来自意识研究领域,濒死体验和前世记忆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第一次深入并科学地探索了这个谜团。更多播放:

第1集:女子自称死后进入另一个世界
第2集:出生时胎记是前世伤痕
第3集:专家称人的意识和大脑无关
第4集:轮回就是灵魂换一个外壳

更多相关下载:
前世今生 轮回的故事

《大正藏》第84卷No.2723

  横川首楞严院二十五三味式
  源信撰
  右念佛三昧。为往生极乐始自今日各至于命终期。以每月十五日一夜不断共修念佛。愿积此一夜臼业之善根。将攀满月清凉之觉蕊。仍注其名。佥议如件
  定起请
  一。可以每月十五日夜修不断念佛事
  右六节日。是愍有情类之日。三五夜亦念无量寿之夜也。其日此夜念佛读经。可谓往生极乐之业。岂非直至道场之因哉。是以吾党破五更梦。发三昧之声。惊一夜之眠。招二世之善。抑未时集大众。申时修讲经。其回向之后。将读起请文。酉终始念佛。辰初竟结愿。同读十二个轴之经文。共唱二千余遍之佛号。每尽经度可唱回向。回向后还着礼盘。偕称一百八遍之念佛。应为十万亿土之媒介。然后大众五体投地礼拜弥陀如来。又可致命终决定往生极乐之礼拜。若结众之中有难遁障者大众相共议。随宜可除之一。
  可每月十五日正中以后念佛以前讲法花经事右闻法之要。功德无量。所谓转钝为利之媒。转凡为圣之计也。五百之猿忽悟麟角之佛。一千之雁遂归鹫头之仙。何况人伦乎。何况僧徒乎。是故香城粉骨之大士。寻鹭池之秋月。雪山投身之童子。传鹤林之春风。悲哉我等不见三身具足之金身。无闻八音圆满之音声。唯漂五欲缠缚之海。未到一如解脱之源。仍每月十五日念佛未行前。以有智禅僧令说法花经理。将令见闻弱知之人。速逾开示悟入之位。以可随喜。
  以可听闻一。
  可十五日夜结众之中次第奉供佛圣灯明事右佛素离饮食百味之膳。无益于频婆果之唇。圣永出冥暗千穴之灯。不用于优昙花之体。然而为愍有情尝一渧水。为救群类受五茎莲矣。况又深山破台有恨待月。幽洞荒砌无便攀花。若有余力者。相寻可庄严。况于此道场。盍致供佛储。仍月以一人次第可动行。但其定限法。
  佛供三灯油一升耳一。
  可以光明真言加持土砂置亡者骸事右念佛之后。以别道师。令着礼盘。发五大愿。然后以光明真言可加持土砂。所以或真言经云。若以真言加持土砂一百八遍置尸骸时。其亡灵随业轻重。生地狱中生饿鬼中生畜生中生修罗中。
  以毗卢遮那威德力光明真言威德力舍苦恼身往生安乐国。莲花化生得无生忍登菩萨位(云云)依以此真言当加持土砂。吾党之中。先有取灭者。即置骨骸欲令生佛国。抑挞骨体骸。未免轮回三有之国。戴月踏花欲臻极乐九品之城。但加持土砂之后。当成五段礼拜。所谓归命顶礼大日教主释迦如来。南无极乐化主弥陀如来。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南无得大势菩萨。
  南无妙金莲花经等也。可结众相共永成父母兄弟之思事右三界如车。谁母谁父。六道似毬。何弟何兄。矧又我等出二亲之家入三尊之道玄四恩之境。刮五乘之门。方今同寻栴檀林之香。共受醍醐教之味。敬顺之志。父恩如轻慈爱。诚母德似薄饮泉。宿树皆恒昔缘。结契通情。岂啻今语乎。抑遇一善友。忽免地狱之忧。频数良伴。何事天堂之乐乎。吾党不造五逆。无犯七遮。长期一生共修三昧。两岸之葮。纵绝九品之莲。盍攀须结父母兄弟之契。终尽风枝霜茎之恩。生前同存惕惕之纵。死后共入如如之道。
  不可忘之不可背之(云云)一。可结众发愿之后各护三业事右若散意马则山上之丝易绝。若庸身龟则海中之查难逢。一角仙人犹堕玉女之容。四目居士自随从子之眼。饮铜之象乍入欲火之迷。餐铁之狗终出爱水意。何况我等青绫红锦着则憔心。黄金白玉取则乱念。抽钧伺锁以强戏西施之闺。挽弓求短。以好游南威之宅。凡持乘破戒者慈铁网之城。急戒缓乘者遂远金绳之路。而今我等乘戒俱缺。后生何凭。辞虽唱佛号。贪欲之箭恒恼意。声虽啭经文。瞋恚之力动碎肝。恐掬三昧之水更消四趣之炎。自今以后。吾党贤愚离杀生盗淫。远贪瞋痴禁粗恶语制无益言。所谓好恶长短贵贱尊卑不可称赞。不毁谤。各守三业可慎六情凡十恶业一不可侵。努力努力可慎可慎一。可结众之中有病之时致用心事右百八烦恼常侵人身。十二因缘遂夺天命。朝露向日。四性之车难保。暮云乱风。一期之船易倾。是故我等当受病初。各告朋友取恼之克。可种仆我既受重病。曷又疑必死乎。今吾平生所念之事。汝悉可遂。若兴佛法之弘誓。若忏悔罪障之善心。若孝养父母之忠诚。若修行檀度之事业。方至是时速先可遂之。汝有所思者。又当语于吾。平陈蓄念各开宿心。又自今已后迄命终之期。不可令我闻有情世之声。愿当使我生无漏地之境。
  当以看病之人令发念佛之声而已一。
  可结众中有病人时结番递守护问讯事右人命无常。一旦之烟忽升。天年不定。五夜之烛乍灭。所谓朝欣暮叹。昼乐夜悲者也。既受病根于朱楼之身。何期生树于翠松之龄。吾党既知之。岂可不可护哉。但恐生前不修一善根。何何因身后免三恶道。呜呼悲哉。犹回火宅之心遂入焰王之手。须每黄昏时。皆行病者所。相共唱念佛可令闻其声。殷勤相催。令生极乐。守护作法如事二亲。但以二日将为一番。二人宿直。共守此人。常唱念佛相劝往生。一人能看平急可告傍辈。可护可谇勿懦勿卧一。可建立房舍一宇。号往生院。
  移置病者事右人非金石。遂皆有忧。将造一房。其时可用愿。传彼祇洹精舍无常院之风仪。欲讯此结缘知识。有习地之雾露。抑吾党之人。或不构私室。或仅结草庵。牛衣防风。鼠餐送日。平生如是。寝疾谁怜至于如夫黄鹂啼而山樱渐落之晓。白雁飞而园菊半衰之晨。莫不群居花前。送萍实之辉。游宴月下运桂花之影。四蛇相斗之比。六禽竞乱之时。何人暂相怜。殷勤得养。寔虽有往生之契。尚可疏必死之人。仍今结众合力建立一宇草庵安置弥陀如来。将为一结终焉之处。可成三爱不起之谋。方隅纵塞日时牢凶。皆移此院共养彼人。又如论云。佛像向西方。病人亦从后。佛像右手中系五色之幡。授病者左手。将令执幡脚。当令成从佛往生之思。凡烧香散常庄严病者。又调味撰食可供养病者。更置一合之棺。
  须为阇维之备者也一。可兼占胜地名安养庙建立率都婆一基。
  将为一结墓所事右一生易过。凡夫常类芭蕉之露。二死难遁。圣人犹接栴檀之烟。乐尽而悲到。如风扇花散。荣去而衰来。似水浊玉昏。至于如夫骸卧露地鸟觜凿眼。骨横烟村兽唇啄脔。莫不行人流之心中一寸之冻忽碎。游客之眼下两行之泉乍流。魂纵虽笼花藏之月。身犹徒为蒿里之尘。仍兼占胜地建一率都婆。名称安养庙。永为吾党墓所。但请大法师占其地方。所以印契分地以真言镇处。然后方神纵虽塞。土公犹虽在借佛德分地以神威。岂崇哉。仍一结死人不过三日则不论日善恶。于此庙葬之一。可结众之中有已者时问葬念佛事右吾等既非桝房桂宫之子。或提蓬门萆户之亲。匣中无骊珠。床上绝凤被。僮仆数不广。亲眷亦甚希。至其归泉之时,曷访苦海之患乎。仍结众悉集行安养庙。将修念佛即导亡者。念佛毕后五体投地。各唱尊灵引导往生极乐。可满二十一遍。仰乞弥陀种觉观音势至可愿七日之内示其生处。
  随亦处善恶可致志恳疏一。
  可不随起请致懈怠之人摈出众中事右流年渐行。涯今易颓。风月频援。泡身难留。是故红颜自变。白首暗萌。花容先萎。蓬发速生。所谓朝玩红闺之栖。暮委苍山之脚。晚擎朱楼之砌。晓送绿野之头。若一失人身。何日显佛性。若二入地狱。何时仰天尊。故今始发希有之心。适修尊持之善。共可致恳诚。岂可得疏简哉。若有念佛讲经三度阙之。看病问葬一般违之人者。永不可告四鸟之离。敢得为八龙之友。自余起请皆可守之。可慎可勤。勿忘勿背以前条事粗注由缘。抑娑婆极乐尽是智水之浅深秽土净刹。岂非慧灯之明昧乎。冻解池澄。谁遂阳炎之光。云晴月明宁握映水之影哉。然而我等犹对分别之镜未莹丹融之珠。若论南阎浮提之乡则龙钩之色伤人。若谓西方极乐之界。则凤池之声说法。方今此界五浊六苦恒侵蜉蝣之今。三毒四苦尚迄蚊虻之身。因之我等深厌此蓬园瓦砾之境。遥望彼莲刹琉璃之城。

  故今依众议之旨起请如件永延二年六月十五日首楞严院源信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