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回梦到法王家。来去分明路不差。出水珠幢如日月。排空宝盖似云霞。鸳鸯对浴金池水。鹦鹉双衔玉树花。睡美不知谁唤醒。一炉香散夕阳斜。——《西斋净土诗》 Read More
  •   尔时世尊……言:‘汝等谛听……譬如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假使有人、抹为微尘,过于东方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国、乃下一尘,如是东行,尽是微尘,……是诸世界,若著微尘及不著者、尽以为尘,一尘一劫,我成佛已来,复过于此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劫。……’ Read More
  •   依净律仪,成妙和合,灵山遗芳型。修行证果,弘法利世,焰续佛灯明。三乘圣贤何济济,南无僧伽耶。统理大众,一切无碍,住持正法城。——太虚大师
  •   《佛说无量寿经》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无量寿佛……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佛说阿弥陀经》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复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舍利子!若有净信诸善男子或善女人,得闻如是无量寿佛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名号、极乐世界功德庄严,闻已思惟,若一日夜,或二、或三、或四、或五、或六、或七,系念不乱。是善男子或善女人临命终时,无量寿佛与其无量声闻弟子、菩萨众俱前后围绕,来住其前,慈悲加佑,令心不乱;既舍命已,随佛众会,生无量寿极乐世界清净佛土。
      《佛说阿弥陀佛根本秘密神咒经》阿弥陀佛名号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甚深秘密、殊胜微妙、无上功德。所以者何?"阿弥陀"佛三字中,有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一切诸菩萨、声闻、阿罗汉,一切诸经、陀罗尼、神咒、无量行法。是故彼佛名号,即是为无上真实至极大乘之法,即是为无上殊胜清净了义妙行,即是为无上最胜微妙陀罗尼。……以称名故,诸罪消灭,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缘。
    Read More
  •   这是生死书网站大藏经的第八次重大更新,采用了中华佛典宝库2016版的TXT文件包(有更多的经文、使用了现代标点符号、有图片链接代码)。

      本次更新与2014版相比外观界面变化不大,但是底层服务平台Apache、PHP、MySQL(MariaDB),以及网站源程序、模板、组件等都采用了2018.08后更新至2020.08为止最新的技术版本,网站的菜单、分类、文章、长文章分页、模块等全部从头重新制作,经文网址URL更加简短,经文内容中链接了数千枚图片。增加了“在线视频”、“圣典汇编”,以及“五百罗汉图”、“图解系列”、“思维导图”、“佛学大辞典”、“常用经文难字注释” 等文章,还增加了宗教对比研究菜单专栏、并推荐了佛教微信公众号。

      2020.03.30 增加了站内全文检索功能,在首页下方,以及菜单“检索·词典”中可以看到。
    Read More
  • 1
  • 2
  • 3
  • 4
  • 5

三法印

  (出法华玄义)释论云:诸小乘经,若有无常、无我、涅槃三印,印定其说,即是佛说;若无此三法印印之,即是魔说。如世公文,得印可信,故名三法印。
  [一、无常印],谓世间生死及一切法,皆是无常。众生不了,于无常法中执为常想,是故佛说无常,破其执常之倒,是名无常印。
  [二、无我印],谓世间生死及一切法,皆是因缘和合而有,虚假不实,本无有我。众生不了,于一切法强立主宰,执之为我;是故佛说无我,破其着我之倒,是名无我印。
  [三、涅槃印],梵语涅槃,华言灭度。谓一切众生不知生死是苦,而更起惑造业,流转三界。是故佛说涅槃之法,令其出离生死之苦,而得寂灭之乐,是名涅槃印。(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出自《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另有四法印之说:诸行无常、有漏皆苦、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四念处

  (三藏法数)[一、观身不净],身有内外,己身名内身,他人之身名外身。此内外身,皆揽父母遗体而成;从头至足,一一观之,纯是秽物。众生颠倒,执之为净,而生贪着,故令观身不净也。
  [二、观受是苦],领纳名受,有内受、外受;意根受名内受,五根受名外受。一一根有顺受违受,不违不顺受。于顺情之境则生乐受,于违情之境则生苦受,于不违不顺之境则生不苦不乐受。乐受是坏苦,苦受是苦苦,不苦不乐受是行苦。众生颠倒,以苦为乐。故令观受是苦也。
  [三、观心无常],心即第六识也。谓此识心,体性流动,若粗若细,若内若外,念念生灭,皆悉无常。众生颠倒,计以为常,故令观心无常也。
  [四、观法无我],法有善法恶法。人皆约法计我,谓我能行善行恶也。善恶法中,本无有我。若善法是我,恶法应无我;若恶法是我,善法应无我。众生颠倒,妄计有我,故令观法无我也。

一实相印

  又名诸法实相印,四法印之一。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说,小乘法是以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来作印定,大乘法是以“一实相印”来作印定。其实,一实相印概括了三法印,三法印也能贯通一实相印,全都是阐明诸法因缘生,无有自性之理。只是大乘一实相印所说的“缘起性空”,把空的理性说得更加澈底,它说宇宙一切万有,都是非有非空,亦有亦空,众生的佛性如此,一切法的法性亦如此。

  所以它们的不同点是:小乘说诸行无常,大乘于万法为无常之外,还认为它是不曾断灭的;小乘说诸法无我,大乘于真谛说无我之外,还于俗谛说化他;小乘唯以我空而说涅槃寂静,大乘却以我法二空而说涅槃无住。大乘与小乘不同之处,就在于它契合这“一实相印”的妙用,故辨证大乘的教法,也就以“一实相印”来作印定了。
  ——《佛学常见辞汇》

四依

  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识、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

 

  《大般涅槃经》卷第六:法者即是法性、义者即是如来常住不变、智者了知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了义者了达一切大乘经典。

 

  【依法不依人】依法者,谓依实相等法,修诸波罗蜜行,则能具足清净功德,能至菩提也。不依人者,如涅槃经云:魔王尚能假化作佛,况能不作其余之身?是故虽是凡夫,若所说所行,与实相等法相应,则可依信。虽现佛身相好,若所说所行,违于实相法者,则不应依也。(梵语波罗蜜,华言到彼岸。)——出自《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普贤菩萨警众偈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 动画《佛典故事》极乐净土 佛说阿弥陀经
  • 动画《佛典故事》大愿 佛说无量寿经
  • 动画《让我们回归极乐》
  • 动画《金刚萨埵净障修法如意宝珠》
  • 《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宣化上人讲解,音频视频PDF
  • 动画《妙法莲华经》
  • 电影《首楞严演义》
  • 生死与轮回
  • 慈诚罗珠堪布《前世今生:生命的奥秘》
  • 慈诚罗珠堪布:中阴解脱



《华严经浅释》 宣化上人讲解(视频全集)
宣化上人开示(播经机中的2018个MP3文件14.3G,开示全集PDF文档),请见图解系列菜单中的网盘下载。

简介:几个世纪以来,许多文化和个人都表示经历过轮回,那么在这个永恒的谜团后边,有什么科学依据吗?本片通过对杰出的科学家和轮回的研究学者的独家采访,基于大量来自意识研究领域,濒死体验和前世记忆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第一次深入并科学地探索了这个谜团。更多播放:

第1集:女子自称死后进入另一个世界
第2集:出生时胎记是前世伤痕
第3集:专家称人的意识和大脑无关
第4集:轮回就是灵魂换一个外壳

更多相关下载:
前世今生 轮回的故事

目 录

卍新续藏第 42 册 No. 0736 四分律行事钞批

  四分律钞批目次卷第一 卷第一本六门分别卷第二 卷第一末六门分别之余释十门义标宗显德篇第一卷第三 卷第二本重释十门义(释第六随文判释已下)卷第四 卷第二末重释十门义之余(第三对外宗教兴意之余)卷第五 卷第三本重释十门义之余(十门道俗七部立教通局意第七已下)标宗显德篇第一(重释)卷第六 卷第三末集僧通局篇第二足数众相篇第三受欲是非篇第四卷第七 卷第四本通辨羯磨篇第五结界方法篇第六卷第八 卷第四末结界方法篇之余(若据律文亦不加字等已下)僧网大纲篇第七卷第九 卷第五本受戒缘集篇第八卷第十 卷第五末师资相摄篇第九说戒正仪篇第十安居䇿修篇第十一卷第十一 卷第六本安居䇿修篇之余(第三作法不同门中已下)自恣宗要篇第十二(迦絺那衣法附出)卷第十二 卷第六末篇聚名报篇第十三卷第十三 卷第七本随戒释相篇第十四卷第十四 卷第七末随戒释相篇之余(八随心无作已下)卷第十五 卷第八本随戒释相篇之余(盗戒第二之余)卷第十六 卷第八末随戒释相篇之余(十三僧残篇第六已下)卷第十七 卷第九本随戒释相篇之余(第三篇三十舍堕第三戒已下)卷第十八 卷第九末随戒释相篇之余(九十单提初已下)卷第十九 卷第十本随戒释相篇之余(九十单提中第三十三已下)卷第二十 卷第十末随戒释相篇之余(九十单提中第四十五已下)卷第二十一 卷第十一本持犯方轨篇第十五卷第二十二 卷第十一末持犯方轨篇之余(七杂料简已下)卷第二十三 卷第十二本忏六聚法篇第十六卷第二十四 卷第十二末二衣总别篇第十七卷第二十五 卷第十三本四药受净法篇第十八 钵器制听篇第十九卷第二十六 卷第十三末对施兴治法篇第二十 头陀行仪篇第二十一僧像致敬篇第二十二 讣请设则篇第二十三卷第二十七 卷第十四本导俗化方篇第二十四 主客相待篇第二十五瞻病送终篇第二十六 诸杂要行篇第二十七卷第二十八 卷第十四末沙弥别行篇第二十八 尼众别行篇第二十九诸部别行篇第三十 䟦

  四分律钞批目次(终)

  No. 736

  四分律钞讲前加行方便卷第一

  江东杭州华严寺沙门 大觉 撰

  原夫。至理凝粹。超然言象之先。妙道冲微。悠哉视听之表。昙华耀色藻。慧日以流光。贝叶腾文猎。祥风而散彩。灵源杳杳。标指月而寻玄。实际空空。假筌蹄而致远。鹫山真轨。随性欲而宣慈。象扇彝章。顺机缘而授法。始自鹿苑。启四谛之微言。终于鹤林。演三伊之秘藏。毗尼标律行之首。泥洹辨常乐之宗。于是导七众而转法轮。截四流而宣戒品。遂得五篇垂范。七聚分宗。流福祐于四生。广绍隆于万载。升净天之妙足。越险道之神车者。岂非尸罗之力哉。自化掩双林。韬光千㲲。虽凝神实际。而妙旨可诠。是以摩诃迦叶纽其玄纲。优波鞠多秉其茂绪。道味纯一。人无异见。洎乎梦源中浊。教水边清。条分七叶之藂。华散五师之部。然则上座大众。创分结集之场。五部十八。流宗百载之后。自尔众峰互举。各竞先驱。法胜法尚之殊途。西山北山之异执。斯亦金柯㭊檊。玉岭分峰。轻重之相虽乖。持犯之仪靡隔。盖由情见有限。受悟无轮。各擅己宗。自题声教。然则昙无胜藏。朗日月而弥高。无作标宗。浩溟波而罕测。遂得㲲归中夏。法水东流。金相乘机。玉门扬化。邪翻信立。正道弥新。白马肇建于洛阳。赤乌聿兴于江左。昙摩创轨。始阐毗尼。十诵之本已传。四分之宗犹隐。爰有佛陀耶舍。秦言觉明。方传四分之宗。斯文盛兹东土。今言四分律者。显宗目也。盖是法尚先师传禀之教矣。四分乃五部之殊称。律是三藏之别名。带数标名。故云四分。从法作称。目之为律。游辞削略。故曰删繁。详集本文。名为补阙。对务秉宗。故言行事。决择要义。复称为钞。序者由也。显宗由致发起之端。称之为序。又云。陈教起之因由。作法兴之渐始。故曰序也。故云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序。

  将释钞文。略开六门。一教起所因。二结集所由。三分部时节。四律本翻译时代不同。五释诠宗各异并辨题目。六判文解释。

  初教起所因者。就中分三。初通明制教意。二明制广补略意。三明制广利益意。今初门通明制教意者。斯乃大圣降临。创开化本。将欲拔济诸有。同登彼岸。然烦恼难净。得道无由。故大圣设三学行。摄济群生。最初先制戒学者。戒为万善初基佛法之寿命。故经云。依因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若无此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三乘学人。必由斯迹。故律云。为调三毒令尽故制增戒学。又戒本云。戒净有智慧。便得第一道。又多论云。为开泥洹门故制戒也。又毗尼有四义。余经所无。一戒是佛法平地。万善由之生长。二一切佛弟子皆依戒住。一切众生由戒而有。三趣涅槃之初门。四是佛法璎珞。能庄严佛法。二明制广补略意者。佛初成道。十二年前。唯说一偈。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故戒经云。于十二年中。为无事僧说是戒经。从是已后。广分别说。即其义也。即律中云。佛成道已。与诸比丘。游行苏罗婆国。渐渐游行。至毗兰若。受婆罗门请安居一夏。唯食马麦。尔时舍利弗。于闲静处。作是念言。过去六佛。何佛法得久住。何佛法不久住。即时问佛。佛言。毗婆尸式弃拘留孙迦叶佛。此四佛法得久住。余二佛法不久住。所以尔者。此二世尊。但说略教。不说广教。故佛法不久住。余之四佛为诸弟子制广教故。法得久住。舍利弗因请。愿同四佛制广之益。令法久住。佛言且止。我自知时。为我弟子未有名闻故。未得利养故。未生有漏故。未制戒也。后十二年后。因须提那子最初坏略。制广补之。三明制广之益者。且据律文。佛制一一戒。皆招生十利功德。一摄取于僧者。谓下座持戒。则为如法之众。摄在众中。二令僧欢喜者。谓若中座持戒。有所施为。悦可众心也。三令僧安乐者。谓若上座持戒。则光饰众僧。能荫益徒众也。四未信者令信。谓戒德内充。外生物善。发人信敬。堪为师范。?之以度世。是以未出家者。信乐出家。从其出家。五已信者令增长。既度弟子。复能教授。令其护持增进心行也。六难调顺者令调顺。谓徒众之中。有违教犯禁不顺威仪。则能如此治罚摧伏令改也。七惭愧者得安乐者。谓徒众之中若有道心人。失意犯罪。常怀愧惧。改往修来。求乞洗过。复能救拔。作归依处也。八断现在有漏者。已生之恶既除。身心清净。现应布萨。行无缺漏也九断未来有漏者。未生之恶永不起也。十令正法久住者。持戒之人自行清净。复能令他持戒。匡益时众。化化相承。千载不坠也。上来三段不同。总是初门教起所由也。

  第二结集所由者。付法藏传云。佛告迦叶。汝今当知。我于无量阿僧祗劫。为众生故。勤修苦行。一心专求无上胜法。如我昔愿。今已满足。今将涅槃。以此深法。用嘱累汝。汝当于后。敬顺我意。广宣流布。令不断绝。迦叶答言。善哉受教。奉持正法。后时如来。常与迦叶对坐说法。时诸天人谓言。世尊师于迦叶。于是迦叶。即辞如来。往耆阇崛山宾钵罗窟。经行禅思。宣扬妙法。度诸众生。四分五百结集。佛于拘尸那城入般涅槃。千㲲缠身。金银铜铁四棺盛之。满盛香油。积众香薪。持火然之。天即灭火。时阿那律得天眼故。语诸人言。诸天灭火者。为待迦叶到耳。于时迦叶在波婆国。至世尊般涅槃时。放胜光明。大地震动。便作是念。将非如来欲入涅槃现斯相耶。即入三昧。以天眼观。即见如来于凞连河边全身舍寿。作是观已。惨然不悦。如来涅槃。何期驶哉。世间眼灭。不善增长。即与徒众。向拘尸城。于路作念。我当得见未烧佛舍利不耶。诸天知迦叶心作如是念。是故灭火。迦叶前行逢一梵志。右手执持曼陀罗华在道而行。迦叶遥见。问言。汝从何来。答从拘尸城来。复更问言。识我师不。答言我识。入般涅槃。已经七日。一切天人。大设供养。我从彼处得此华来。迦叶与五百弟子。闻是说已。皆大悲恼。中有未离欲比丘。闻世尊已入涅槃。举身投地。譬如斫树根断树倒。诸比丘亦尔。号哭哽咽。泪下如雨。咸言善逝涅槃。何乃大早。或有踠转在地。犹如圆木。尔时有䟦难陀释子在于众。语诸人言。长老且止。莫大忧愁。我等于彼摩诃罗边。便得解脱。彼在世时。数教我等。是应是不应。当作是不当作是。我等今者便得自住。欲作便作。欲不作便不作。时大迦叶闻之不悦。告诸比丘。且起疾捉衣钵。及世尊舍利未烧。我当得见。且速前进。于是迦叶。与五百比丘。往拘尸城。至双树间。绕棺三匝。稽首作礼。而说偈言([往]付法藏传)。

  超越三界家  永度生死流  寂然无相愿
  微妙难思议  佛日甚明净  能除痴暗冥
  积劫修苦行  誓度诸苦人  云何于今日
  弃舍本慈悲  全身处金椁  寂然安不动
  唯愿天人尊  显现金色身  普令一切众
  兴起无量愿

  尔时世尊。于金棺内千张㲲中。出金色足。光明照曜。犹如盛日。棺㲲无亏。而足显现。于时迦叶。偏袒右肩。接足作礼。重说偈言。

  如来足踝满  千辐相轮现  指纤长柔耎
  合缦网成就  大悲济众生  断世众疑网
  是故我今日  顶礼最胜足  我证四真谛
  说佛功德聚  已赞叹供养  宜还敛足入

  说是偈已。告比丘阇维世尊舍利。非我等事。何以故。国王长者。求最胜福。自当供养。我等宜当结集法眼。无令法炬速疾磨灭。为未来世。当作照明。绍三宝种。使不断绝。五百结集云。迦叶未到。烧火不然。迦叶前至如来棺所。棺即自开。世尊现足。时大迦叶。见世尊足下轮相垢污。即问阿难。世尊颜容端正。身作金色。谁污足下轮相。阿难答言。女人心耎。前礼佛时。泣泪堕上。手捉污世尊足。迦叶闻之不悦。于时迦叶礼世尊足。时诸四众。亦礼佛足。时世尊足。还内棺中。隐不复现。迦叶哀叹。绕棺七匝。其火不烧而自燃也。十诵律云。举佛舍利入拘尸城。八国诸王集兵围绕夺取。时姓烟婆罗门。语诸王言。如来大慈。何有斗战诤佛舍利。因分八分与八国王。即为八塔。四分律云。时大迦叶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告言。我先在道行时。间䟦难陀语诸比丘。作如是言。长老且止等。广说如前。我今可共论法毗尼。勿令外道以致余言讥嫌。沙门瞿昙法律若烟。世尊在时。皆共学戒。而今灭后无学戒者。诸长老。今可科差若比丘多闻智慧是罗汉者时即差得四百九十九人。皆是罗汉。多闻智慧者。次差阿难。亦在数中。迦叶不许。以阿难在学地。犹有爱恚怖痴。不应令在数。诸比丘复言。阿难是供养佛人。常随佛行。亲从世尊。受所教法。彼必处处疑问世尊。今宜在数。又云佛涅槃后。诸大罗汉。皆欲入灭。迦叶即往忉利天上。以打揵槌。而告之言。诸大德。且莫取灭。应报佛恩。大德乘佛圣教。皆得解脱。今应结集圣教。以示后人。令法不坠。是报佛恩。我是上座。违上座命。佛制吉罗。诸阿罗汉。顺佛语故。不违上座所命。于是方集得四百九十九人。善达三藏。具二解脱。二解脱者。慧解脱心解脱也。若准智论。则云千人欠一。次取阿难。即共量议。我等当于何处集法毗尼。多饶饮食。卧具无乏。皆言唯王舍城。房舍饮食。卧具众多。宜可共往论法毗尼。迦叶作白。白已俱往。时阿难在道行。心念言。譬如新生犊子。犹故饮乳。与五百大牛共行。今我亦尔。犹是学人。所作未办。而与五百罗汉共行。时毗舍离国有䟦阇子比丘。有大神力。观知阿难犹是有欲。令其生厌离心。即说偈言。

  静住空树下  心思于涅槃  坐禅莫放逸
  多说何所作

  时阿难闻此偈已。独处精进。心不放逸。寂然无乱。是阿难未曾有法。夜多经行。明欲出时。身疲极。即时小坐。方欲亚卧。头未至枕。于其中间。心得无漏解脱。得罗汉已。即说偈言。

  多闻种种说  常供养世尊  已断于生死
  瞿昙今欲卧

  既证无学果。夜中迳迦叶所。值迦叶闭房。迦叶语言。汝若已证无学。入来相见。即从户钥入见迦叶。时诸罗汉。从毗舍离往王舍城。迦叶问言。先结集何藏。即共和白。先结集毗尼藏。毗尼藏者。佛法寿命也。即取忧波离。迦叶作白差之。一夏之中。八十度诵出大毗尼藏。上来总明第二结集所由门竟。

  第三分部时节者。就中分二。初明五师传授。二明分部所由。今先明五师传授者。谓如来化缘将毕。众生感尽。将入灭时。法付迦叶。于涅槃经云。我今所有无上正法。悉已付属摩诃迦叶。是故迦叶。于佛灭后。次宣正法。广利众生。阇王见之自投象下。请言。尊者涅槃可报我等。时大迦叶所化事毕。重自思惟。我极年迈。身为老困。臭烂之体。甚可猒患。涅槃时到。即便思惟。遍礼如来舍利之塔。礼敬毕已。还王舍城。阿难恒逐。未曾舍离。恐入涅槃或不睹见。于后迦叶语阿难言。汝独入城。我亦当往。因此独入王舍大城。到阇王宫门告守门者。为我白王。门人答言。王今正睡眠。不敢惊觉。语言。王若觉者可宣我意。阿阇世王梦屋梁折。即便惊悟。门人具宣。王即寻逐尊者。已往鸡足山入于圆寂。故婆沙一百三十五云。大迦叶波入王舍城。最后乞食。食已未久。登鸡足山。山有三峰。如仰鸡足。尊者入中。结跏趺坐。作诚言曰。愿我此身。并及衣钵。久住不坏。乃至五十七俱胝六十百千岁。付法藏传云。九十六亿。慈氏如来出世之时。施作佛事。发此愿已。寻般涅槃。时彼三峰。合成为一。掩蔽尊者。俨然而住(云云)。又付法藏传云。迦叶至鸡足山。跏趺坐已。作是愿言。今我此身。着佛所与粪扫之衣。自持己钵。乃至弥勒。令不朽坏。使彼弟子皆见我身。又念阇王若不见我。沸血必当从面流出。命不全济。若使阇王与阿难来者。山当为开。令其得入。若还去者。复当还合。即便舍命。大地震动。帝释诸天。雨华烧香。供养舍利。悲感号哭。共相裁抑。还归天上。阿阇世王于睡眠中。梦屋梁折。寻便惊觉。心生遑怖。门人白王。摩诃迦叶欲入涅槃。来与王别。正值眠息。令我致意。王闻闷绝。举声大哭。涕泪交流。我何薄祐。诸圣涅槃。不一睹见。即诣竹园礼阿难足。即将阿难向鸡足山。王既致已。山自然开。迦叶在中。全身不散。曼陀罗华。以覆其上。王时发声号哭。举身投地。积诸香木。将欲荼维。阿难止言。迦叶以定住身。待于弥勒。不可得烧。弥勒出时。当将徒众九十六亿。至此山上。见于迦叶。时弥勒众。皆作是念。释迦如来弟子。身形卑陋若此。彼佛亦当与斯无异。于是迦叶踊身虚空。作十八变。变为大身。充满法界。时弥勒佛。即就迦叶取僧伽梨。是时大众。见其神力。除憍慢心。成阿罗汉。王供养已。还归本国。时鸡足山还合如初。问迦叶有三。谓童子迦叶。摩诃迦叶。十力迦叶。未知世尊付法。是何迦叶。答准大悲经。弥勒叹言。住胜头陀。少欲知足。即童子迦叶。以此自誓受戒。或曰金色。或曰无欲常行头陀。故知是也。若尔既是童子迦叶。何故经言摩诃迦叶。答此非是兄弟三人中大者。但以能行头陀。少欲知定。常行大法。故言大也。但迦叶将欲涅槃。以最胜法。付属阿难。作如是言。长老当知。昔婆伽婆。以法付我。今我老朽。将欲涅槃。世间胜眼。今当相付。汝可精勤守护斯法。阿难受教。秉宗被时。阿阇世王。请阿难曰。如来迦叶。入般涅槃。自我多殃。悉不睹见。尊若灭度。唯愿垂告。阿难曰善。阿难后时至竹林中。闻有比丘诵法句偈。

  若人生百岁  不见水老鹤  不如生一日
  而得睹见之

  阿难闻已。便语比丘。此非佛语。不可修行。汝今当听我演佛偈。

  若人生百岁  不解生灭法  不如生一日
  而得解了之

  尔时比丘。向其师说。师告之言。阿难老朽。智慈衰劣。言多错谬。不可信矣。汝今但当如前而诵。阿难后闻。犹诵前偈。即问其意。答言尊者。吾师告我。阿难老朽。言多虚妄。但依前诵。阿难思惟。彼轻我言。或受余教。即入三昧。推求胜德。不见有人能回彼意。便作是言。世间众苦。甚难久居。我于今日。宜入涅槃。复作是念。阿阇世王。与我有要。我应之语。即诣王宫。告守门者。为我白王。门人答曰。王今睡眠。若设觉悟。罪我不少。阿难语言。王若觉者。可宣我意。阿阇王梦盖茎折(表失荫覆)。即便惊悟。门人具宣。王闻闷绝。良久乃苏。园神白王。阿难今已向毗舍离。即严四兵。往恒河侧。阿难乘船在河中流。于时大地。六种震动。时雪山中。有五百仙。见斯相已飞空往诣。求哀出家。即化恒河。变成金地。为诸仙人如应说法。须发自落。成阿罗汉。咸悉俱时入般涅槃。阿难升空。作十八变。入风奋迅三昧。分身为四。一分向忉利天与释提桓因。一分与大海娑伽罗龙王。一分与彼毗舍离子。一分授与阿阇世王。如是四处各起宝塔。有人云。阿难在河中流入涅槃者。为护阇王及毗舍离意也。所以不进不退耳。心疏云。乃至第三师末田提。第四商那和修。并是阿难亲承咨奉。阿难将灭。以法通付二人。田提化在罽宾。和修盛行中国。是则同时分地而王也。第五大师者。名忧波鞠多。佛在世将。彼为尼干。名曰萨遮。高才利智。论义绝伦。深生憍慢。擅声天下。铜鍱缠腹。首戴火瓫。谓智盈满。以鍱自缠。世间昏闇。无所睹见。欲以光明照其盲冥。来至佛所。欲捔言辨。白言瞿昙。我欲出家。智慧若与舍利弗等。心则甘乐。设不及者。吾当还家。佛言。假使汝积百千万身。欲望得及舍利弗者。终无是处。其人闻已。辞佛而退。其去未久。佛告众言。我灭度后。满一百年。此人尔时得罗汉道。广化众生。令得解脱。不可称数。商那和修。观其出代。往诣其父。令与出家。语其父言。佛记此人。于百年后。大作佛事。饶益众生。父即将付商那和修。还至僧坊。度令出家。与受具戒。羯磨亦讫。即得罗汉。三明八解。巧于言辞。所演无尽。心自念曰。我于今日。已睹法身。未见如来相好之体。思惟是已。深生哀恋。尔时有一老尼。年百二十。曾见如来。忧波鞠多。知彼见佛。欲至其所。寻遣使者。告比丘尼。尊者鞠多欲来相见。时比丘尼。即以一钵盛满中油。置房扉后。鞠多到其所止。当入房时。弃油数渧。共相慰问。然后就坐。问言大姊。世尊在时。诸比丘辈。威仪进止。其事云何。比丘尼言。昔佛在世。六群比丘。最为粗暴。虽入此房。未曾遗我一渧之油。大德今者智慧高胜。世人号为无相好佛。然入吾房。弃油数渧。以是观之。佛在时人。定为奇妙。鞠多闻是语已。甚自悔责。极怀惭愧。比丘尼言。大德不应自生耻恨。如佛言曰。我灭度后。初日众生。胜二日者。三日之人益复卑劣。如是展转。福德衰耗。愚痴闇钝。善法羸损。况今大德。去佛百年。虽复为作非威仪事。正得其何足为怪。鞠多后于异时。集众说法。施戒论生天之论。呵欲不净。出离为善。魔王愁怖。恐境界空。便来坏众意。于说法时。雨金雨宝。雨华璎珞。化作白象。七宝庄严。现为女人。端正奇特。举会观视。无听法心。于三日中。演深法味。乃至无有一人得于道者。鞠多入定。观其所由。魔复以真珠华璎。着其顶。尊者知是魔作。便以三尸。谓蛇狗人。化为华鬘。感魔令至。而谓之曰。汝与我鬘。深感厚施。今还以此用相酬赠。魔大欢喜。舒颈受之。受已见尸。虫疽欲出。臭烂难近。尽其神力。去之不脱。踊身虚空。向诸天众。求脱不得。复诣梵王。求脱死尸。梵王答言。十力弟子所作神力。吾如之何。假使劫烧。旋蓝猛风。不能得脱。如因地倒还扶地起。汝若皈依忧波鞠多。容可得脱。魔即受梵王教。往尊者所。五体投地。白言大德。佛初成道。坐树王下。我率官属而往恼乱。不可称数。未一恶言而见轻毁。汝阿罗汉。少慈忍力。于天人前。而见陵毁。尊者答言。汝以声闻。比校如来。欲以芥子等须弥山。萤烛之光。齐晖日月。牛迹之水。同大海量。如来大悲。不相加报。今我狭劣。少悲忍心。故相毁辱。汝于正法。更莫娆害。当为汝解。汝昔曾睹如来色身。宜为我现。魔王言。我现佛身。勿为吾礼。魔王入林。变形如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光明照耀。仪相安祥。化为比丘。前后围绕。若鹅王趍从林而出。鞠多见已便说偈言。

  咄哉无常  无悲愍心  能坏如是
  上妙色身

  说是偈已。一心瞻仰。目不暂舍。内怀踊跃。又说偈赞曰。

  快哉清净业  能成是妙果  非自在天生
  亦非无因得  面如紫金色  目净如青莲
  端正超日月  奇妙胜华林  湛然若大海
  不动如须弥  安步犹师子  顾视同牛王
  无量百千劫  净修身口意  以是故获得
  如此殊妙身  怨见尚欢喜  况我不欣庆

  说是偈已。不觉为礼。魔王惊怖。即复本形。问言何故如此。答言波旬。我知世尊久已灭度。见此形貌。欢喜内发。是故礼耳。城中男女。百千万人。闻于尊者摧伏恶魔。皆共云集。听其说法。百千万人。悟于初果。万八千人。得阿罗汉。从是已后。所化无量。时阿育王。于三宝所。得不坏信。每与尊者。历观胜迹。处处化度无量众生。皆得罗汉。其得道者。一人一筹。筹长四寸。满一石室。室高六丈。纵广亦尔。于是名称满阎浮提。世皆号为无相好佛。化缘已讫。将欲涅槃。即告大众。却后七日我当灭度。尔时即集十万罗汉。及诸学人净持戒者。不可称数。即现十八变。使诸四众生大信心。于无余涅槃而取灭度。以室中筹。而用耶维。十万罗汉亦入涅槃。譬如大象既去象子亦随也(云云)。此上五师蹑迹传化。是故号为异世五师。上来明五师传授门竟。

  二明分部所由者。就中分二。先明五部不同。后依宗轮论。广明二十部离分由绪。先明五部者。然诸经论互说不同。今略出二三。以知途路。案遗教三昧经。五部僧分别服饰品云。佛在世时。有比丘罗旬。每行分卫。辄空而还。佛知宿行。欲现殃福并正明戒。佛使众僧分为五部。着五色衣。令其日随一部乞食。于是随其戒仪。至于度世。后号称各各奉其所著服色。萨婆多部者。博通敏达。智道法化。应着绛袈裟。昙无德部者。奉执重戒。断当法律。应着皂色袈裟。迦叶遗部者。精勤勇决。救护众生。应着木兰袈裟。弥沙塞部者。禅思入微。究畅幽旨。应着青色袈裟。摩诃僧祇部者。勤学众经。敷演义理。应着黄色袈娑。佛因罗旬乞食不得。使诸比丘知有报应。遂分五部。使曰随一一部部求食。即皆不得。乃至五部随者并然。佛令罗旬寺内洒扫。余人请食。于一日中不作其事。舍利弗为其请食在道。遂翻钵中食。尽不得食。遂云我既薄福。何须久住。遂以餐沙饮水而入涅槃。私云此虽僧分五服。学戒犹同。定无乖诤。所以知者。案阇王十梦经云。梦见白㲲。从天飞下。至地分为五段。王时忧恼。来问世尊。佛言非王之事。是我法中。我灭度之后。诸弟子众。分我毗尼以为五部。既言灭后。故现不分。谓佛在时。但有悬记。而未分为五段也。且依众经列五部名。遗教三昧经五部者。一萨婆多部(着绛色衣)。二昙无德部(着皂色衣)。三迦叶遗部(着木兰衣)。四弥沙塞部(着青色衣)。五摩诃僧祇部(着黄色衣)。舍利弗问经五部者。一摩诃僧祇部(着黄色衣)。二昙无屈多迦部(着赤色衣)。三萨婆多部(着皂色衣)。四迦叶遗部(着木兰衣)。五弥沙塞部(着青色衣)。大集经五部者。一昙摩鞠多部。二萨婆帝婆部。三迦叶毗部。四弥沙塞部。五婆蹉富罗部。六摩诃僧祇部。问此经已列六部名。何因言五部。古来多释。今且一解。僧祇既能广博遍览五部经书。明知不别执宗。是故据宗。但唯言五部。上来略释五部名义竟。

  次明二十部义。并列其名。案宗轮论云。佛般涅槃后。百有余年。摩诃陀国俱苏摩城王。名曰无忧王。统摄瞻部。是时佛法。大众初破。谓因四众俱议大天五事不同。分为两部。一大众部。二上座部。论云。即于此第二百年。大众部中。流出二部。一一说部。二说出世部。三鸡胤部。复大众部中。更出一部。名多闻部。次复大众部中出一部。名说假部。次复大众部中出三部。一制多部。二西山住部。三北山住部(已上大众部分破义竟)。次其上座部。经尔所时。一味和合。三百年初。有如诤事分为两。一说一切有部。二雪山部(即上座部异名也)。次复从说一切有部。流出一部。名犊子部。次复从犊子部流出四部。一法上部。二贤胄部。三正量部。四蜜林山部。次复从一切有部出一部。名化地部。次复从化地部出一部。名法藏部。次复从说一切有部出一部。名饮光部。次复至第四百年初。从说一切有部。流出一部。名经量部。亦名说转部。如是从上座部。离分成十一部。上来五部二十部中。今四分律。当三昧经昙无德部。舍利弗问经昙无屈多迦部。大集经昙摩鞠多部。又二十部法藏部。上总明第三分部时节竟。

  第四律本翻译时代不同者。前虽戒法相传。律本未至。或单羯磨。或别翻戒心。且被时机。未遑繁广。后来三藏。方译律文。西国五部。流晖此方。唯感四部。此中十诵律者六十一卷。天竺僧弗若多罗。秦言功德华。以秦弘始六年诵出本文。罗什法师为译之。如记之第二。四分律者六十卷。晋国沙门支法领。西越流沙。远期天竺。路迳于阗。遇昙无德部罽宾沙门大乘律师佛陀耶舍。秦言觉明。至长安。以弘始十二年诵出律藏。时集持律沙门三百余人。于长安中寺译出。凉州沙门竺佛念译其梵语。秦国僧道云道含等笔授。与长含同译。其人乐广。故文词颇富。故肇公云。请大乘律师于石羊寺。新出律藏。本末精悉。若睹初制。僧祇律者四十卷。有平阳沙门释法显。远游天竺。于摩竭国巴连弗邑阿育王塔南天王寺。具写本文。赍还晋地。以晋安帝义熙十二年十一月。于阳都道场寺。就迦维罗国僧佛陀䟦陀罗晋言觉贤翻出。五分律者三十卷。梵本亦法显持来。有罽宾三藏佛陀什。宋言觉寿。以宋景平元年。于扬州龙光寺译。沙门释智胜为译。以上翻译时代不同竟。

  第五约藏教明分齐。并释立宗题目者。今兹律典。三藏之中。乃是摄第二毗尼藏。差别名自律藏东流。诸师立宗旨者不少。叙教体者多家。统而言之。略有九家。为颂曰。

  止作受随止恶宗  教行因果制一代
  第七止善八戒行  第九三轮为教宗

  立破此诸宗旨义。广如记之。然今南山律师。用三轮为宗。谓世尊一化。不越三轮。今由蒙俗愚识。未晓正邪。虽为阐扬。事如聋瞽。故须显现奇异。惊骇耳目。令其伏信是圣人。故须神通轮。为无信也。二者物既生信。身虽伏从。若不示以法言。智开无路。故次第二有说法轮。为无解也。然信解乃明。烦惑犹结。非可口说谓得净除。义须依行克证在己。故须有忆念轮。今此戒学后轮收。何以知之。经中所叙。前必现奇令现。信后说法。戒则不尔。约过则制。无待放光等六事。随相持犯。即事易明。故曰三轮为宗。若偏论此钞宗旨。以法体行相四法为宗。次释题目者。四分律者。盖是法尚先师传禀之教也。此教之目。名义有殊。何者。如四分。即离中之别称。律则总内之通名。非别无以显总。故先标四分之目。非总无以显别。故后显律之名。言离中别称者。四分是五部之内。一部之别名也。若论能秉彰名。应言昙无德。此云法尚。又云法护。亦云法镜。今就所乘题目。故云四分。据本文分者。比丘戒本为初分。尼律下至受说二法为第二分。从安居法下至法犍度为第三分。房舍法下有二犍度。并大小持戒犍度。及条部律。五百七百两结集。及诸增。一等文。讫此律部为第四分。故曰四分也。律者法也。从教为名。断割重轻开遮持犯。非律不定。故律训法也。删繁补阙者。上明四分律者。是其部之名。从删字下已下。是今撰者意。释云削彼繁词名曰删繁。增其遗漏名曰补阙(删所奸反)。删由定也。行事者。此钞意在行事。非无生观门。故曰行事(云云)。钞者直取要文。言不次叙。不事义章。故曰钞。则铁劣义也。序者述也。由也。致也。谓述此钞由致也。作者非无标名显别者。初作此钞。未题道宣之名。其相州砺律师。后见此钞。因写一本。恒看之。谓言。此钞是首律师之所作也。后知宣律师所作。即标名显别。故曰作者非无等也。京兆者。天子所居之处也。即都城也。崇义寺者。宣初在作钞寺也。沙门者。息心达本原。号为沙门。释者举其种姓。道宣者标其别名。撰述者。显其所作文言。故曰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序(作者非无标名显别)。

  第六随文判释者。就中分四。第一释序。第二略列三十篇名。第三释十门。第四广释三十篇之义。于第一释序中。又分为三段。第一从初戒德难思下至群籍息唱来。明其三学相形。优劣不等义。第二从大师在世下至同异区别来。明其师资传法。兴替所由义。第三从自非统教意之废兴下。明其除疑决滞撰结今文。谓正序此钞之意义也。于此三段之中更分为二。从初至遗风无替来明其是。二从逮于像季下则明其非。两段不同。今即是初。

  夫戒德者。夫是发语之端也。戒德者。诸经论叹戒文多。戒为万善之因基。当三乘之标首。趣菩提之正道。越生死之良规。是佛法寿命。则行人之方轨。故曰戒德也。言难思者。有其二义。一体难思。二相难思。言体难思者。无作戒体。非色非心。万善初基。三乘正因。故曰体难思。言相难思者。从体起行。行则假相而诠。相周法界。亘尘沙境。一一境上发诸律仪。弥亘既宽。故曰相难思。冠超众像者。此正叹戒尊高。借喻首饰。冠是人首严也。衣服等诸相。人身上饰具。如冠居衣服等众像最上。今此戒居定慧等万善上首。故喻以冠。众像者是定慧等万善也。戒能生定慧。定慧所依故。德超二学。故曰冠超众像。为五乘轨导者。为训作也。三乘并人天为五乘。轨者则也。正训辙也。导者引也。今此明戒正是五乘之本。能持则出离三途。得人天乘三乘之果。故曰尔。寔三宝舟航者。寔由实也。止也。是也。亦取其是义。明戒能运载行人。度生死大海。至三乘圣位。喻之如船。舟是船之总名。航是舟之别称。此正明众生沉沦于欲海。取济无由。佛示以三宝。令其归仰。乘戒舟而迥济截爱海之溶流。故曰也。依教建修定慧之功莫等者。谓若能依此律教。建立修行。定慧方从此生也。戒则居先。功高定慧。故曰莫等。所以遗教经云。依因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也。推功归本。故言莫等也。住持佛法群籍息唱者。住持佛法。非戒不能。故文云。毗尼藏者佛法寿命。毗尼藏住。佛法方住也。群籍者余二藏也。

  上来三学相形优劣不等义竟。自此已下偏约毗尼藏。叹戒功能也。自大师在世偏弘斯典者。佛说经教。不简时处人说。今此律教则不尔。局佛自说。要在僧中。唯被内众。故能辟不讳之门。示秘密之深术。故广张教网。大树厥仪。示轻重之两仪。明止作之二行。简时简处。不对俗陈。故曰偏弘。爰及四依遗风无替者。爰由及也。于也。上既佛在皆自弘宣。今明灭后。四依出世。亦弘宣于法。而不替也。四依者。泛论三别。谓人法行也。行四依者。即常乞食。树下坐。粪扫衣。腐烂药。法四依者。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识。依义不依语。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也。人四依者。约大小乘合论。若大乘四依。如涅槃中。八大人觉为初依。斯须二果为第二。那含为第三。罗汉为第四。就小乘明者。初七方便人为第一。余三同前大乘所列名也。遗者与也。谓佛既灭后。留此教法。遗比丘也。替者改也。灭也。去也。止也。待也。明此教法此时无废复无改变也。风者佛之教也。风有靡草之能。教有除非之用。故曰遗风无替也。

  上明佛在及灭后住持之德。从此已下明其失也。逮于像季者。逮由及也。像者似也。季者末也。正法能真。像但相似。故言像法。此明去圣日遥。教有陵迟之损失。像季者。尼若能行八敬者。今属像法家之末。故曰像季。若尼不行八敬。此季则属末法之限。故此季字有二意解。时转浇讹者。立云。浇训薄也。讹者如物无棱角。非方非圆曰讹也。又云讹滥也。转者谓是变动也。争锋唇舌等者。锋者器刃之端。锐利之义也。济云。今评论佛法者。皆以胜负之心。互立是非。以舌相害。故曰争锋唇舌之间。虽口说空。行犹在有中。不能依教修行。但以寄在唇舌也。故古师云。言在飞龙前。行在跛鳖后是也。鼓论不形之事者。鼓是动也。此明动即论不现之事。鼓动唇舌。高谈远理。云罪福无主。色空双泯。以其真如理相既深。非可见闻。故曰不形。形由现也。又云虚说至理。事同鼓声。捡其业行。心未证知。内全无实。但以假说不形无名相之理。如鼓之声内空无实。故曰也。

  所以震岭传教九代闻之等者。此下明教流东土传持损益。震者震旦也。岭者葱岭山也。此山已东名震旦国。所以名震。以日初出曜于东隅。故曰震旦。传教至此。故曰震岭传教。九代闻之者。从汉明帝永平五年夜梦已来。佛教东传迄至今时。经于九代。所言九者。谓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唐名之为九。谓昔代高僧名僧等。虽有智术神通拔萃。以一时生物信心。而不能任持佛法。亦不依律教训时。故曰智术而已。已由止也。

  欲明扬显行仪等者。此欲明二字冠下数句。谓如上智术之人。欲明扬显行仪。欲明匡摄像教。欲明垂彝范等。不可得也。行仪者。行谓戒行。仪者是轨仪。匡是救也正也。垂彝范者。彝者常也。又器名也。范者由法也。谓楷式法则也。将此律教之常法。垂布训于后来之人。名为训末学。纽既绝之玄纲者。此下是喻说也。如网有纲能整其目。今佛法之网。用戒为网。若不持戒。则绝其纲。纲绝时乱佛法网。若有人能维持教网。不令断灭佛法。是名纽绝玄纲。树已颠之大表者。此明世中表刹等标记处所。有所表彰。如津济之处。竖其大表。若人迷途失济。使人远望此表知其方所。若能标之表忽倒。则迷所标之处也。忽有一人。能更竖兹表者。还令得知津途方所。昔以戒法既无。事同表倒。今更有人。能传律藏。使三宝隆安。是树已颠之表也。颠者倒也。佛法之中用戒为表。表于定慧。断生死之迷。向涅槃之路。戒表若倒。则失菩提之路。今能依教修行是树义。树者竖也。可得详而评之者。此明详评律教者。要是上来竖已颠之大表。纽既绝玄纲者。方能平章律藏通塞也。自非斯上之人。不可平章此义。故曰可得。可得者谓岂得也。

  岂非冯虚易以形声者。此句覆结上言鼓论不形之事句也。冯者托也。附也。虚者不实也。形者现也。谓托空而说者。如言不生不灭。色即是空。理无三际。迹绝来去者。是应道理之言。易得形声也。声谓声誉也。如前鼓论不形之事人。谈无相理。易得声名称譬。由空理不可见。谈者言多相滥。谁究其非。闻者皆信。易以形声也。轨事难为露洁者。此句结上欲明扬显行仪等句也。轨者法也。则也。露者显也。洁者清也。谓谈无相之理者。易以形声。理不可见。故今轨事依律教而行者。则难得清显。由一事错误。则人识知。故俗云。?鬼魅者易为巧。图犬马者难为工。即其义也。

  然则前修托律藏者。前学诸师名为前修。言指事披文而用之者。事谓衣药钵等事也。如持衣加药。当部缺文。应取他部。岂得手持而已。前代有师不闲通塞。直信律文之有无。不取他部。故曰披文而用之也。则在文信实录等者。大律藏中。明其持犯行相。是实录也。但行事之人。不解去取。即有滥耳。如上不取他部持衣之人。人问何故不用外部持衣之文。彼答言。非故不用。但律文分明。直言受持。不称加法。此并出于实录。故曰信实录。寄缘即繁滥者。胜云。如且初安居法。律文云依某聚落某伽蓝。若在聚落。除伽蓝之言。若在于伽蓝。除聚落之称。而不能思审。随文总牒者。于事即繁。于法成滥。故曰寄缘繁滥等。如以学非精博者。博由广也。学若精博。则能除繁去滥也。不识五部之通塞。名为非博。不练当宗之轨用。名为非精。臆说等者。如上学非精博人。心为师。制法不少。故曰臆说尤多。尤甚义也。取类寡于讨论者。谓不解类例。取外部持衣文等而用故曰。讨论者。讨寻文义共论量也。生常异计等者。上寡讨论之人。既学非稽古。一生常习异计。相承相准。师弟同迷。故曰尔。

  致令辨柝衅戾者。由其习俗生常不闲通塞。便更断割持犯。分别重轻。故曰辨柝。柝者开也。辨者解也。衅者罪也。重罪曰衅。轻罪曰戾。轻重倍分者。谓判轻入重。断重入轻也。如属常住物判入现前得夷。属现前物判入常住得兰。故曰倍分也。众网维持等者。此明上学不精博等人。执见不同。维持僧众纲网法则乖异也。谓弘持众法纲网之人。故曰众网维持也。言区别者。谓若纲维众法。不依律教者。则令他方异处与此行用不同。寺寺各别。故曰。

  从此已下正当第三门除疑决滞撰结所由义也。自非统教意之废兴者。谓自非两字。冠下二句也。言自非博解教之有兴有废。何能遣通累等也。言废兴者。如结净地。十诵则废。先有须解。先无不应结。四分令结。免内宿等罪。此兴也。如是废兴非一。考诸说之虚实者。考由定也。谓考定诸部经律意之虚实也。如鱼肉为正食。经禁律开。约教而论。始则为虚。终则为实。又云诸家所作与教相应为实。与教不相应是虚。故曰尔。孰能辟重疑者。孰由谁也。辟者开也。明谁能开重疑。自非上所列统教意之废兴人。考诸说之虚实人。已外无能。故曰孰能也。前代怀疑。今亦致惑。故曰重疑。又云师疑弟子疑其来既久。今悉为开。故云辟重疑也。孰能两字冠下四句。遣通累者。遣由除也。累是沉累罪累担累之义也。言不识教之废兴。学非精博者。则不能开此重疑也。则通于教中有所累也。今能遣者。迷除通家大累。故曰遣通累也。括部执者。明诸部异执文也。诠行相者。谓显了义也。今明自古诸师学非精博。复怀重疑。何能得诠戒行之相也。

  上论文疏废立者。古师章疏中。有废昔义辨正义。废昔非显今是。故曰尔。问答要抄者。前代诸师所述章中。假设宾主问答。以为要抄。故曰尔。至于显行世事者。显由现也。现行常途法事也。如持衣说净说戒等法。是名世事。方轨来蒙等者。前人所作方轨法则。以训末代蒙冥之人。百无一本也。

  时有锐怀行事等者。锐由利也。谓精神俊利人。不依圣教。多用意言。故称义集。或复多列游辞而逗机未足者。广作义章。不应时用。故曰游辞。机者机缘也。逗者说文云止也。方言云逗者住也。或单题羯磨成相莫宣者。古德虽出羯磨正文。而不出如非等相。依文直诵。前事不成。故曰尔。

  所以寻求者等者。上单题羯磨之文。是硕学经远者。方能了知。准而行用。余者不知。故曰尔。

  余因听采之暇顾眄群篇者。余由我也。谓我于听律之余暇。窃看古师章疏也。眄说文云邪视也。通非属意者。属由当也。着也。言观前代师传所作文。皆有其失。不当我情也。俱怀优劣者。上句单题羯磨是优。成相不宣是劣。有是等失故曰。斐然作命直笔具舒者。立云。言未彰口曰斐。命者召也。直笔者。不事义章。名为直笔也。又斐然者。此谓缉缀文章之貌。作命者。今作此钞。以命召后人依行。故云作命。命即召也。

  包异部诚文者。谓包括诸部律内要文。将来入此钞。括众经随说者。涅槃楞伽大集十轮阿含遗教等经。与律相应。即将入钞也。及西土贤圣所遗者。如付法藏传百论多论智论见论成论等。并是西方罗汉及菩萨所作也故曰。搜驳同异者。搜由取也。驳者除也。谓当部无文。取外同见文。故曰搜也。若有异见。或文繁则删却。名为驳也。言穷核者。穷由究也。核者研也长见必录以辅博知者。应师云。辅者助也。博者广也。谓诸经论律中。有长远之义。我悉录之。助成今钞之知见也。滥述必剪者。谓先德诸师多有滥述。如杏子汤为非时药等皆滥述。今则剪此诸滥故曰。言用成通意者。谓我睹诸师之所述群篇。并怀优劣。多有滥述。由此常使吾心不通。今日作钞。剪其滥述以遂我本情。我意已通。故曰用成通意。

  或繁文以显事用者。如下受戒篇中。所为事大。故须繁文。前明能受有五。所对有六。更明八种调理等。故曰也。或略指以以类相从者。且如单白羯磨。自有三十九种。今钞中直举说戒一法。释其体相。句数多少。增减不同。余悉例之。或文断而以义连者。深解云。当部文断。义取外部文来连也。如持衣加药狂颠足数。文虽不具。义合有之。今取他宗。故曰义连。或徴辞而假来问者。明今钞中自有问答。如问云。尼等四人狂中三人不足数。为自言故不足。为体不足。是等也。如是始终交映隐显互出者。谓为结前文。故言如是也。始终者。深云。谓此钞中自有交映。如足数中简六十余人不足数。下羯磨文中更不出也。亦如羯磨中明十种缘。已下诸羯磨中更不明之。如僧残中将夷谤他戒。列犯相具缘。已下九十中将残罪谤他。直指十三中犯相具缘。令取解也。前则为始。后则为终。今须将有以映无。将前以映后。故曰始终交映也。隐显互出者。谓与欲中。有自言故。不成持欲。故曰显。无僧知故曰隐。足数中有僧知故不足数。故曰显。无自言故曰隐。故名隐显互出。

  并现行羯磨者。今钞中说戒受戒自恣等诸羯磨。是常途现行之事。故曰现行也。诸务是非者。谓诸行事务中。明法则之得失。故曰是非。如受日中。缘如故曰是。缘非故曰非也。导俗正仪者。此序下导俗化方篇仪则法式。五八戒仪。入寺等法式轨则是也。出家杂法者。此序下诸杂要行篇也。用济新学之费功者。立云。若睹此钞竟。一切法式仪则。皆悉解也。不假别处寻求。无费其功夫也。

  然同我则击其大节者。立云。谓同我见者。则能唱知言大善大好也。如一人唱歌。一人拍掌。故曰击大节也。异说则斥其文繁者。谓情见不同者。嫌我钞文繁言。何须如此繁说。俱录三五番羯磨。将以行事便足。故曰文繁。音义曰。斥是不用也。三苍云。斥者推也。又呵也。除也。必不急之言等者。善来上法受缘受体。末代无缘。名为不急。我若广谈。非钞之意。故曰所讳。

  今图度等者。度徒各反。量也。图者广疋云。度也。议也。亦计也。务兼省约者。省是减也。见字林。减缄黯反。约者限也。少也。以兼省故则不繁。以兼约故则不多也。救急备卒者。急谓新受戒僧尼。触事面墙。不识教相。交即作罪梵行之难。事若倒悬。今此钞示方轨。离破毁之过。名为救急。备卒者。忽有缘须。看文即解。名为备卒。如下导俗化方分亡人物等。事卒至。钞备拟之。故曰救急备卒也。

  若思不赡于时事固有阙于行诠者。思谓缘虑也。不瞻者(不丰足义不及义也)。行者戒行也。诠是能诠之教也。谓我思不及。既阙失能诠教所诠行。故曰阙于行诠。则略标指趣以广于后者。立有两解。初云。我今虽作此钞。但略指而已。余有未尽。付将来硕学之人。广明诠序。又云今钞中略标指宗意。广则于后三十门中明也。

  上卷则摄于众务成用有仪者。摄者统也。众者僧也。谓统摄僧家之法事。故曰众务。中卷遵于戒体持犯立忏者。谓戒体者。受时无作体也。持犯者。随中二持两犯也。立忏者。忏六聚罪。中卷尽论此事故曰。下卷随机要行托事而起者。谓要行者。衣药受净等种种事也。托事而起者。导俗化方受五八戒。并看病送终等法。皆是托兹病终等事而起。故言托事而起。下卷此事尽论。故曰想无紊乱。指下文三十门中委审无乱也。紊文运反。尚书云乱也。

  但境事寔繁者。此言生起三十门题目意也。境者情非情境也。事者持衣说恣等也。此境与事非一。故曰寔繁也。今取物类相从者以标名首者。且如结界。总有七种。大界有三。小界有三。并戒场为七。今直标名云结界方法。虽有七相。从一名。余二十九篇。列之可解。又如说戒。即有心念说戒。及对首众法说戒。而今合言说戒正仪。故曰物类相从也。

  至于统其大纲者。此下生起十门来意。大网即指十门之意为大纲也。恐条流未委者。条者即三十篇题也。谓一一条事也。流者篇下所明事类也。谓我三十门中。条流之内。有用他部文。有轻重不同教兴所由等。此大纲之意致。三十门中未委。故作十门辨统。即名此十门为大纲。纲领下三十门之毛目也。谓恐三十门中。未识其大家纲纪。故以十门示之。方镜晓远诠者。方由常也。常由胜也。又方由当也。镜者照也。晓者了也。明也。远诠者。近而言之。谓述此十门。则照镜下三十门中之意。由此十门。托下三十门中二持两犯。名曰远诠也。

  四分律钞批卷第一本

  四分律钞批卷第一末

  上来第一广释序义已竟。从此已下。第二略列其三十篇题目也。其三十篇者。束为偈。

  标僧数非辨  戒网受师仪  安恣篇随犯
  六衣四钵治  陀像设俗客  病杂沙尼部

  上来第二略列三十篇名竟。从此已下第三正释十门义也。

  第一序教兴意者。就此门中。大分二别。初至上则通明教兴来。是明教兴通意。二从今据当宗以辨下。明教既兴已。当宗中自含差别之意。就通意中。自有三别。初至人下。明对机制戒意。二对外道下。对彼外道之无法。以明制戒之意。三对异宗下。对他宗御法。例通于无准。以明制戒之意。

  夫至人兴世者。谓佛为至极之人。故曰至人。唯佛一人得称至人。独尽苦原故。益物有方者。方由法也。佛既兴世。说法度生。皆称利益。故曰益物有方也。随机设教理无虚授者。谓佛说万法。皆为利益众生。非为虚授。善知性相。随于根机所宜。欲得人天。即说五八。欲至佛果。即说大比丘无愿毗尼。宜闻三乘。即说三车等喻。宜闻一乘。则会三归一。说常乐我净。故曰随机设教。皆欲引至菩提。故曰非虚授也。论云依大慈门说毗尼者。毗婆沙论第一卷明之云。修多罗依十力故说。毗尼依大慈故说。阿毗昙依无畏故说。大慈门者。如涅槃云。如来有三种慈。一缘众生慈。此缘五阴众生愿与其乐。二缘法慈。此缘众生所须之物而欲与之。三无缘慈。不住法相及众生相。是名无缘慈也。依此三门。佛说毗尼。故曰依大慈门等也。

  故律云者。律即四分第六十卷云。佛在䟦阇国中。问诸比丘。以何心谓我为汝说法耶。比丘答言。世尊以大慈故。为我说法。故曰慈念故等。

  二为对外道无法自居者。外道无可轨则之法。故曰无法自居。非谓无邪法。显佛法人尊道高故等者。以佛是三界大师。人天尊贵。无有与等。为世特尊。故曰人尊。所说之法能轨成物善。依之修行。便隔凡成圣。如此之法可珍可贵。异于彼见。故曰道高也。

  观下律中凡所制者等者。律增三文云。世尊何故制增戒学。为调三毒令尽故。制增戒学。学意明尽兹三毒。定慧复明。惑尽解满。断诸苦际。名曰异术。故文云若不撰结等者。文谓四分五百结集文也。即其文云。勿令外道以致余言等(云云)。余言者。外道言。瞿昙沙门入灭。彼法律亦灭尽也。由此迦叶普告大众。结集法藏。以息余言也。上释外道无法自居义竟。

  三为对异宗故来者。此下第三段。对外宗教兴意也。言宗多别者。从佛灭度后。至于四百年后。五部十八等部宗多别。故曰。

  且如萨婆多部戒本繁略者。十诵戒本中。齐整着内衣。及着三衣。有十二个戒。此则为繁。无不敬塔戒。嚼杨枝等戒。复名略。故曰繁略。言指体未圆者。指指拟也。体者戒体。其宗云。作无作俱以色为体。此宗无作戒以非色非心为体。谓彼宗指拟戒体未圆。故曰也。接俗楷定于时数者。谓与俗人授五八戒。名为接俗也。五戒要终身。八戒要一日一夜。不许延促。是时楷定也。受五戒定五。不得分受一二三。受八戒定八。不得增减。是数楷定。萨婆多。虽执此义。自与本律相违。案十诵皮革法中。亿耳优婆塞。与诸商人。入海采宝。船波失济。伴死独存。回还经饿鬼城。到一树下。见有男女。颜貌端正。着天宝冠。共相娱乐。夜过女灭。即有狗来。啖男女肉。亿耳怪问。何缘乃尔。答言。我先作屠儿。迦旃延化我。我言。先祖常习此业。何得不作。遂教我云。昼既屠杀。可受夜戒。由是今生业报如是。亿耳前行。复至一树下。见有男女昼日娱乐。如前广说。此由好淫。迦旃延化言。夜既贪淫。应受昼戒。故我等今生昼乐夜受苦。亿耳还来。具说所见。因就迦旃延出家受戒。据此律亦有分受。御法例通无准者。御谓秉御也。法即羯磨也。若作单白。加白二亦众多白。若作白二。加白四。亦加众多白羯磨皆得。唯得增为。不得减。故言无准。

  今昙无德部人法有序者。立云。一人唯得心念法。二人对首法。四人已上秉羯磨众法。少则不成。名为人法有序。又有众多异说如记。轨用多方者。谓用法济时。多有方便。提诱唯存生善者。宾云。依成实宗。五戒十戒要尽形受。唯有八戒。随时长短也。任前人好乐多少。授一戒乃至八戒。不限一年一月。唯存生前人之善。开发信心也。立教意居显约者。显者明也。约者限也。谓单白白二白四。此三种羯磨。对众宣唱文须明。名之曰显。不得加减。限齐于此。故曰约也。

  上则通明教兴者。结上三段之文。是通家大教之兴意也。今据当宗以辨者。生起下文。有五段。如文可寻。问前言对异宗故来。与今据当宗以辨。有何异也。答前对异宗。四分之教显异余部之意。今此言当宗辨者。明四分教兴意故异也。

  夫教不孤起者。谓若无机缘。佛则不说。故曰教不孤起也。言起必因人者。谓有漏病生。法药随被也。如须提那还家乞食。因行不净。即制初戒。复因林中比丘等。及檀尼迦比丘等类制戒。引皆依人起故曰。故摄诱等者。弘由广也。济谓救济也。此语同前轨用多方义。贵在得其本诠等者。此明佛制教意。贵存断惑终获道益。依教趣涅槃。为得本诠。本诠即涅槃也。言诫难核其条绪者。条是枝条。绪是端绪。佛立教意。欲令识根本所诠之趣。其枝条次绪。实艰寻。但得本不须论末故曰。所以约开等者。如俭时开八事曰开。丰时还禁曰制。又为五种根性。开制三衣百一众具等。皆为人也故曰。显持犯谅意存无过者。谅者高也。高由相也。显持犯相。意存无过也。故曰。

  遮性等者。如掘地坏生。体非违理。但妨乱修道。招世讥谤。故名遮也。能遮正道。故言遮恶。言性戒者。如十不善等。体是违理。无论大圣制不制。若作违行。感得苦果。故言性恶。禁性恶故。名为性戒。此之性恶。能遮于福。前遮恶能遮道。故佛制断。性恶则通于化制者。如杀生淫盗等。经中还结业道之罪。制教中又结夷。等罪也。故曰通化制也。遮戒因过便起者。谓以彼外道俗人计其草木有命。佛因制故曰。

  然则性戒文缓义急者。济云如怨逼行淫开与境合。是缓三时禁乐是义急也。谓随诸重戒并有开文者。如戒戒下有开通文是也。文虽是开开实结犯者。如淫戒。若为怨逼。开与境交。虽开境交。若三时中。随一时受乐还结犯。故曰开实结犯。毁呰等者。说文云。呰者呵也。文显也。既是根本等者。谓结上二文。故知等者。此句通结上文。

  遮戒一往制等者。如安居。是一往制。若有生善灭恶缘故。开受日去。是开也。开之过兴等者。如三衣。是一往制。后为寒苦。即开畜长。故曰有益便开。既因开故。贮畜过多。招讥妨道。名曰开之过兴。因即制说净。故曰开之过兴还复令制也。岂非为存化俗等者。此句是通上文意也。谓俗人因毁僧。后生必须堕地狱。故佛为哀愍众生故。设教故曰尔。大慈设教意唯捡失者。此下通结遮性二戒教兴之意也。捡失者。捡。慈云。印着封闭之义也。应师云捡者摄也。释名云。捡者禁也。失者过也。即身口过失也。

  母论具立复急二仪等者。论文如记。相承云。比丘欲行淫。听舍戒还家是缓。乃至不得共畜生是急。无三时乐等也。盗无主想不犯是缓。下至草木。不得取是急。杀人非人想杀无罪是缓。下至蚁子不得杀是急。妄则说时前人不解不犯是缓。下至戏笑亦犯是急。故云具立缓急二仪也。言令寻之以通望者。谓二百五十戒。皆有缓急二仪。今应将此二仪。通望一切戒。上来释遮性往分义竟。

  二以开制往徴教则通于二世者。教中有开制。今据此开制之文。徴教兴之意。教通现未二世。谓如五分虽我所制。余方不为清净。则不应用。虽非我所制余方有益者行之故。制已更开开已还制者。谓如俭时八事。俭开丰还制。此教虽是佛在时制。然亦通于未来行用。故曰通未来教也。五分虽我所制乃至不应用者。五天竺之外。名曰余方。如西国用牛粪为净。虽是佛制。而边方为不净。不得用也。

  虽非我所制。不得不行者。如国王制僧不得入城市等。佛教中有缘。开白入聚。故言非我所制由王不许。须依王教。故曰不得不行。此如来在世教也者。谓五分教佛自彰言。故曰在世教也。

  然二教相融互兼彼此者。五分曰彼。四分曰此。五分现在教。与四分未来教。互得相通。故曰兼彼此。

  三以报有强弱教亦重听者。强弱者。根机有上中下。故曰强弱。下根弱故。开已后开。故曰重听。如开畜长更开十日令说净。又忘更开不犯。故言重听。听即开也。就制则深防限分者。如用虫水是深防。饮虫水是限分也故曰。约行山世不同者。且如兰若无人处。开自煮食等。亦开从牛受食。在聚落中则不许。故曰山世不同。山者兰若也。世者聚落也。上来释第三报有强弱教亦重听义竟。

  四以机悟为先等者。大圣制教初兴本无异辙。后人神解自异随机悟入不同。致有五部之差。乃至十八之别。所见既不同。教门即轻重致隔。故机悟为先。言轻重者。僧祗四钱三角犯重。四分得轻等也。五部异执等者。此句结成上机悟不同之意也。

  五以事法相对者。如三衣一钵是事。如法受持是法。将此法被于前事。故曰相对。既有其事。则须有法。由对事须法。故有此教兴也。法唯揩式者。法者一切羯磨也。揩是则也。式是法式。乖旨等者。旨是佛意。乖佛本制意作法不成。事亦不成。事通情性者。此明法所被事。情者谓有情之类。如受戒治摈等也。性者谓是金木水火土五行也。如结界功德衣亡人衣等。并是非情事也。随境制其得失者。立云。随情非情两境。制其得失。持是得也。犯是失也。故曰得失。或托三性之缘者。即善恶无记也。善性犯者。如比丘拔塔上草。为女说法过限等。言恶性者。如嗔心打搏杀人畜等。言无记者。如不摄心意坏生草木掘地等。或随世讥而起者。如非时乞食。夏中游行。不受食等。皆被讥呵。故曰随世讥而起也。

  且略引诸条等者。即指上来五例。言薄知方诣者。尔疋云诣者进也。至也。到也。谓我上引五条。薄知制戒本之方所。及所诣之处。即是下文心怀泥曰。是所诣之意也。方谓方所也。总撮苞举者。谓总一化教兴始终之说。观于教兴之意。只令众生至于无上菩提之道也。

  云何为学者。将欲解其学义。且假问。生起教兴来由。故曰云何也。为求四果者。积生植因。方证四果。极小三生持戒方证初果。是利根也。或七生持戒。或经六十劫修行。方获为声闻。上首如身子目连等。

  止随前事者。此明下三十门中。虽各各有制意。皆是对前所为之事。而明制意。非是大家教兴之意。寻条知本者。谓下三十篇是枝条。此教兴一门是本。若寻下三十门之枝条。不识其意者。须寻此门。则识根本制意也。上来广释第一序教兴意义竟。

  第二制教轻重意者。所以此门来意者。为下诸篇中。既持犯有轻有重。恐人不练。故立此门。序不同之意也故来。裁断寔难者。判割重轻。唯佛能知。末代僧尼。不识机教之通塞。故言难。原彼能施之教者。则是佛也。教主亦佛也。所为人者。上中下根性人也。药病相扣等者。此明机教相感。故曰药病相扣也。岂可情断等者。自意云。明佛是穷机故识轻重。今人异佛故。不能裁断于重轻。故曰岂可情断等也。

  虽然重核远标者。实被来裔者。裔由末也。裔亦远也。核者实也。标者望也。教也。此明制教意远通遐代。名远标也。在文自显何假证成者。文即律文也。今序斯大略有七者。序其轻重两意。不过此七种义也。若识此七条者。轻重之义可解。

  一兴厌渐顿者。兴由起也。厌者饱也。今举事明之。如起厌善心尽一时犯一切戒名顿。得罪即重。若随前后别别犯一二三名渐。得罪即轻此约起猒善心渐顿。明轻重意。二结正业科者。立云。佛以达了业体轻重。故便结戒。还约此业而科。故有轻重不同。且如杀人戒。以人多智慧。既是道器。戒报胜故。杀者得夷。畜生非道器。愚骇无知。杀结堕罪。乃至下篇。约结正业。有轻重故曰。三报果不同者。如目连问罪报经说。初篇夷罪。如他化自在天寿六十千岁。堕泥梨中。于人间数九百二十一亿六十千岁。如是六聚罪。果报轻重不同。亦如五八十具。感人天声闻为异。持菩萨戒。乃至成佛果为重。故曰报果不同也。四摄趣优劣者。且约初篇四戒说。若犯淫于三趣境。皆得重罪。下三戒者则有优劣。如盗人物重。非人畜生兰吉渐轻。杀人则重。杀非畜兰提渐轻。妄语人则重。非畜兰吉。并是约趣有优劣故。结罪有轻重也。优则长也。劣由短也。五起情虚实者。且如杀戒。人非人想。非人人想是虚。结方便则轻。若人作人想是情实结重。盗约无主作有主想是虚。结方便兰是轻。有主物有主想是实。结夷名重。故曰起情虚实也。六开制互立者。立云。如大妄语。制波罗夷是重。开其戏笑说还犯吉是轻。故知开制皆有轻重也。亦如离三衣宿制堕是重。若不得会开舍。而得阙衣吉罗是轻。七约行彰异等者。如上行居兰若即许离衣六夜。下士居于聚落。不许离衣是也。谊者谓聚落。静谓兰若也。此约行明轻重也。并制教之本怀者。谓佛本制教有轻重之意者。不过此七种义。此七是制教之本意也。言据断之宗体者。若欲断割重轻。理须据斯宗体。此七是其轻重之宗体。故曰据断宗体。上来七段不同。总是释第二制教轻重意门义竟。

  第三对事约教判处意者。此门来意者。为明行事及判罪之时。须识本宗。恐横加穿凿。妄引他部。故有此门来也。对事者。谓三衣一钵。结解诸界。安恣分亡人衣。并名对事。言约教判处者。既有前事。理有法被。法即教也。将教捡事。故曰约教判处也。判谓判割。处谓处分也。且如对亡物为言。须判断是非处分轻重可分不可分。故云判处意也。

  言佛法东流几六百载者。从西方流来此方。故曰东流。几六百者。几音其。久训近也。此明佛法东流。自汉明夜梦。至今贞观年中。犹少二三年。不满六百载。故曰几六百年。判割是非竞封同异者。如昔有依十诵借衣钵受具。而诵四分羯磨判为是者非也。言竞封同异者。封由闭也。谓封执其怀闭塞不能开通。故曰竞等。

  良由寻讨者不识宗旨者。谓各依当部受戒。及至行事之时。并不识其本宗指。所以即有竞封同异。只是不识当宗之旨也。济云。不识五部之宗旨。辄以己宗定他持犯。故曰不识宗旨等也。言行事者昏于本趣者。明行事之人于当部中断割轻重。犹尚昏迷。不知本部轻重之相。故曰昏于本趣。昏者暗也。须依本受之宗行事。今若取僧祇持衣文。来此部行。名曰昏于本趣也。

  执教必佩真文者。佩由带也。谓案律藏之文。非为邪教师。既带真文。则识宗旨。由识宗旨故。行事不昏。由不昏乱故。不招他讥谤毁辱之耻也。沦乎嗤责者。沦谓没也。溺也。沈也。嗤若博疋云。轻也。字书云笑也。应师云。嗤(死之反)谓轻侮也。今明执案真文。并免轻嗤重责之过也。

  岂得异部明随者。本是四分受戒。今随行中还约四分行护。四分文义具足者。则但用之。岂得用十诵僧祇等文而判割也。

  犹恐不晓大纲等者。谓如前所说宗旨本趣。名为大纲。欲明上虽梗概略约总相说此大纲。犹疑今人未了。故曰犹恐不晓。今欲晓明示诲。故曰更示其分齐。自意云。更示分齐者。通指此门也。脱罹愆失者。脱是不定之辞也。又脱者误也。罹(力知反)网也。?者说文云过也。失也。失者过咎罪也。欲明偏用此一宗。判他轻重持犯。误他前人。悔罪不灭。自身获罪。彼复得愆。俱堕罪网之中也。言其唯不学愚痴者。此明上来将已所学之法。判他持犯。非但他令罪不除。自复增其不学无知之罪。故曰愚痴。愚痴即无知也。

  今通立定格共成较准等者。胜云。此明前执一隅。但识当宗。不识余部。今立三十门。通显诸部。一一出十识僧祇等名。名为定格。格者正也。谓引诸部。共成此一宗各示其名。即定正也。共成较准者。今将此四分教文判事。被事若不同。则引诸部共成此一宗行事。使周备分明。故云成较准。较者明也。准者平均也。度也(尔疋文也)。一披条领等者。指下三十门为条。詺此一门为领。欲明三十门中约教所被事。引诸部文。一往处断持犯。受体与随行。轻重相违不相违。等不等义。恐迷引文。壅结在怀。将其此门照之。若披此门下。则疑壅悉除。名释然大观。释者除也。废也。解也。观者照也。

  第四用诸部文意者。为三十门中。皆用他部。恐人不总其意。故有此门来也。如前序云苞异部诚文。括众经随说。即应此门也。

  本实一文者。原佛制戒。唯是一文。佛既灭后。大迦叶波结集法藏□诵。异世五师。相承传授。更无异见。故曰本实一文也。但为机悟不同者。砺解。依真谛三藏传云。一百年后分为五部。二百年后。分为十二部。四百年后。分为十八部。分为五部者。忧波鞠多在世。末后育王。大集论师。共论佛法。是时诸人。各以情见不同。有所偏执。鞠多不能判正。遂分此藏为兹五典。故曰机悟不同等是也。言诸计岳立者。高山名之为岳。如诸五师各执己见曰计。谓执计情欲。各自称言。我所见解。是高是长。既各称高。故曰如岳。

  竞采大众之文者。初结时。则分为上座大众二部。城内为上座部。城外为大众部。其上座部。迦叶灭后。五师传持。过一百年。离分五部。今言采者。前上座部。其众大故。名大众部。非前所论城外结集之大众也。今钞文言滥。

  轻重异势者。如祇四钱三角犯重。四分但得轻也。摩触二戒。四分通体兰。伽论云。意在男者兰。意在女者残等也。故曰轻重异势也。持犯分途者。如结净地。十诵为犯。四分为持。故曰分途也。有无递出者。立云。四分有库仓。僧祇有楼阁。多论有道行界。五分水界。十诵有可分别不可分别聚落。四分有三种受日。十诵有三十九夜。祇有事讫羯磨。如是事非一。不能具录。故曰有无递出也。废兴互显者。如结净地。四分十诵俱有文。但废兴不同也。一有一无。名互显也。又歌声诵戒。五分所废。四分为兴。故曰互显。

  二随本者。重制名为随本。如林中制。三趣同犯也。三法师语四意用文显也。今引此论意。欲取第四句意用义。成今门中之意也。及三藏等广说者。等者。约三藏教。非约人也。先观根本者。此却释上一本起句文。次及句义者。却释前二随本句也。后观法师语者。却释善见论主。五百无著之所说也。与文句等者。用等者。立云释前第四意用文。然今引此论中四法来者。此是用他部文意门。便正取第四句意方便度用等文也。

  然行藏之务实难等者。行者则取也。藏者则舍也。欲明诸部。既轻重异势。持犯分途。有无递出。废兴互显。今欲取欲舍大难也。且述其大诠以程无惑等者。诠是能诠大教也。上既明取舍不易。今则欲明我取外宗之文意。故曰述大诠程(除荆反)限也。量也。法也。我述大诠之意者。人若识之量。应不疑惑也。

  谓此宗中文义俱圆者。此下正是释述大诠也。文义俱圆者。如四分宗中四重之戒。文义俱足。亦结界一法。文义俱足。约结界事。更无缺少。故曰约事无缺也。余有律文不了事在废前者。如律中用鱼肉为五正食。此是不了之文。涅槃教兴后。一切悉断。律文不了之教。是涅槃废时之前。故曰事在废前也。有义无文无文有义等者。如四分有持衣加药之义。而无其文。即用十诵文。无文有事者。如受钵坐具三衣七日药亦道行水界解戒场并无其文而有其事也。

  必取义势相关等者。如四分十诵护衣同护明相。此名义势相关。故取十诵文成四分持衣也。必缓急重轻等者。且于受日十诵三十九夜。祇事讫是缓。四分约缘有三品是急。祇护衣通夜一会是缓。四分限明相急。言重轻者。如祇盗四钱三角得夷是重。四分犯兰是轻。是非条别者。十诵和上不现前受戒名是。四分为非。五分借衣受戒得戒为是。四分为非。十诵白衣受戒为是。四分为非。故云是非条别也。言准论不取者。即善见论也。论云。与文句等者取。不等者莫取。今正指此文也。故文列四说者。谓律文有四大广说。即增四文中明也。一有人云。我从佛边闻如是语。二从四人已上和合僧边闻。三从三人已下众多人边闻。四从一人边闻者未得即信。应勘挍三藏教法同者。应语云。大德所说。与教相应。不相应等(云云)。今引此四说。显前句与文句等者用。不等者莫取也。十诵墨印义者。同四分四大广说也。墨印者异。说云云不定。动合规猷者。规者圆也。则也。方也。猷者法也。谓动合方法法则也。理何晦没者。晦者暗也。谓我今作文者。其文义明显。无有暗没故云也。

  若不镜览诸部偏执一隅者。谓不见诸部明文。直取四分一文。镜明也。照义也。览者见也。涉事事则不周者。事谓如持衣加药等事。事则不周者。谓无文被前事。故曰不周也。谓如第一师而但手持口不陈辞是不周也。挍文文无可据者。立云。如下第一师云我挍四分律无持衣加药之文可据。故但即手持而已耳。互指为迷。诚由无教者。谓取他部者。指不取者为迷。不取者指取者为迷。如是互是非。实由不通诸教。故曰诚由无教也。

  若四分判文有限等者。立云。四分衣钵不具。是不得戒之限不可取。五分偕衣之文也。

  或二律之内者。当宗为一律。余三律通为一律。故曰二律。文义双明者。且如五分四分名为二律。俱受十五日一月日之文。则是双明。任情当宗采用也。亲自披阅者有二说。初说。行事时须自披寻圣教。劝后人。义也。二云此句正是自述意也。云我今取他部者。是自披阅竟。不是传闻。故云六师中。一二文显也。第三师意者。四分舍戒文中。但谓对狂人。不成舍戒。足数文中则不明得不。其义合有律文不了。此师依十诵了文广明足不足之相。便用他部也。余无此义者。此师亦不取第四师。歌声诵戒。结净地等文明了。而但依他部所废。故不用。

  余亦参取者。参由同也。亦云杂也。得失随机知时故者。此明诸师执见不同。若取外部文用者。名之为得。不取外部文者。名之为失。言随机者。得失俱名随机。取外部者。名为随机而得。若不取者。亦是随机名失也。以此得失取舍并是随于机宜。然以用须知时故也。

  第五文义决通意者。此文来意前门中云有义无文。无文有事。今则决通元意故下。引年代眇邈等。

  夫理本绝名者。此明真如至极理本绝名言。言语道。断故曰绝名。故立名标其宗极者。此谓将名召于理也。且如一切名字。皆诠于理。然真理虽绝名言。要假名言。方能识理。如月虽非指。至终假指以见月。今若不标名。莫知理之至极。如真如。涅槃。实际。彼岸。安乐。解脱。并是假名。若不立此名。将何诠无相之理。故曰立名等。名随事显者。事即情非情事也。对此之事约为名。此是假名世谛之法故曰。故对事而备斯文者。如对衣钵结界安居等事。即有受持文结解文也。

  然考斯律藏言事并周者。考由定也。谓律中言教。对事对法俱周备。故云言事并周。眇邈者是深远貌也。声采者。谓佛说法。必假言声。声者教也。采者色也。即佛身微妙色也。法为时移者。佛灭度时眇邈。随时法灭故曰。宾云。近时西国有恶王。毁灭佛法。时有一长者。情深慨世。无僧可供养。忽于道路。遇一老僧。即请还家。设纯乳粥。僧食一口悲惨。长者怪问。粥不好耶。其僧报言。长者识我以不。我是佛子。罗睺罗也。所以悲者。今此粥虽是纯乳。自觉其味。不如佛世纯水煮粥。其味胜此。佛在之水。胜今之乳。我思此故以悲耳。准知法水亦转减。故云。事多残缺者。法本被事。今法既不足。故事有缺也。即如四分无持衣等文。不能辨前持衣之事。故曰残缺也。加以五师等者。五部异执也。

  今总会之以通大见者。自意云。五部之律。言义矛楯。轻重相乖。不可以情通。不可以意解。古来执诤。连代不消。今总会通。故言为大见也。

  若文义俱阙举一以例诸者。立云。如非时食戒。则无开文。复无开义。此一既尔。余戒例然。此说不然。镜中说对此门。科文为四。初至今总会之以通大见辨决定通取诸部之意。谓本藏具有。为多缘故阙。文非本无今通之。是括部执成前补阙之意。第二文义俱阙下四句正辨决通之应不中。有四句。初文义俱阙句者。不须取。次有三句。并判令取也。第三。然文义决通诚难废立。彰决通用是难也。第四故律云已下引文证难决通之意。第二文义俱阙等者。若此五部之内文义俱阙者。是不合取他部文。此门大意。本四分一部之中。文义互阙者。取诸部文义来。为成此部。文义既其俱阙。何必取他部文。故知此句不应取也。举一例诸者。四分律内文义俱阙。戒多有且举非时食一戒。例诸戒故曰(此释大觉记说也)。或就理有而成前事者。如持衣说药之例。义理合有。而成其持衣之事。故取十诵文。成此部持衣事也故曰。或在文虽具而于义有阙等者。亦取诸部意。如五正食。是文虽具。义则有阙。涅槃教废故。今取涅槃经文。定四分阙义。故曰义定也。论者前善见论意度用义也。或义虽必立当部无文者。如结大界阔狭。四分但言一日往反。今义准取僧祇文三由旬为量。故曰。以息余谤者。谓不取十诵加药持衣文。外人即云汝宗中教法不足。外宗现有明文。何以不取耶也。盖封怀守株之人也。

  然文义决通诚难废立者。正结上文也。开遮者听制也。不然便有累于自心故无益于他境者。若不识决通之意。秉法被于前人。自他无益。谓前事不成。自又得罪是也。

  故律云文义俱同者。四分增十二文也。有四句。初句云文义俱同者。如僧尼二部各有五篇。第二句云文同而义异者。如用饮虫水。同护命故。文虽是同。所表义异者。如数胎闰。谓减年戒未开胎闰。受戒犍度中。亦开胎闰。两文虽同。其义各异。减年戒。未为开。和上堕罪。犍度之中。为开弟子得戒。故是义异。第四句文义俱异者。如僧尼不同戒也。并随经律者。如遗教善生涅槃楞伽是也。

  十诵有三事一本起者。即是须提那也。二结戒者。因兹本起。佛即集僧制戒禁之是也。三随结者。即林中制也。二部戒律者。十诵律文初列僧尼二众戒本是也。并及义解毗尼者。谓十诵律一部大藏通名毗尼也。谓彼律中初列戒本。已下即一一牒解。所解者通是毗尼故曰也。增一者十诵增一文也。谓从一至十。一上加一。故名增一。开遮轻重者。如五大色。名不净。不许服。名为遮。非五大色。是净。许服即是开。开即是轻。遮即是重。故云轻重也。是不净遮等者。即彼律文也。如是等筹量本末等者。即彼律前后文也。

  比丘能知五相者。一缘起。二结戒。三随结。四辨相。五开通。辨相者。入毛头许等也。开通者。心乱痴狂等。皆名开通。不看他面者。即自有明解。心无疑畏。岂复看他颜色故曰。文略同上广如彼说者。谓了论文中。有五相。前三略同上十诵三事。后二相如了论广说。故曰也。

  第六教所诠意者。前门决通令取诸部。合文具足未知其文所诠何等。因有此门也。教者是能诠也。所诠者谓二持两犯也。

  诠教之文者。谓即是律文也。其大趣者。谓持犯也。故曰止明持犯。

  境通内外者。谓持犯二行。或用内心。为持犯之境。或用外事。为持犯之境故曰。内谓行心结业者。谓于识想受行四心。行前三心。此属无记。不能成业。流至行心。随作善恶。方成结业。言结业者。结何等业。谓结持犯之业。内起三毒是犯。将毒为境。内起三善。翻此三毒名持。即将善心为持境也。此之二境。俱结在行心。非前三无记也。故曰。外谓情事顺违者。情是有情境。事即非情境也。此之二境上。俱有持犯。故曰顺违。但令教行相循始终无犯者。教谓律教也。行者是心行也。循者。深云。循是环。谓是不间断义也。胜云。循者巡历也。但将教约行。将相巡历不与犯缘相应者。皆名持也。慈云。循是相应义也。与教相应也。言始终无犯者。初受具已曰始。一期报尽曰终。护之光洁名之无犯。若生来不学于法无闻者。谓从初受具已来。名曰生来。非出父母胎也。不识持犯轻重。开遮如非之相。故曰于法无闻。何以得知受具已来名为生来。律序偈云。佛戒所生者。尔乃是真生。犹如鸯崛魔。如来所记别。是兼福罚者。如新受戒人不知教相。见塔上草净塔拔草望心得福。望违佛教得提。故曰兼福罚也。事情虚实者。谓可学九句中。识事识犯。则结根本此情实也。不识事不识犯及疑等。亦结根本。名之为情虚。事虚实者。境想五句中。一二句境实。第三句有虚实可知。非人畜来替也。初句结夷。后句结兰罪。夷兰虽殊。莫非是犯。故曰不问等。此通名持犯者。谓泛于情事上。明其持犯。未辨其轻重等。相故曰通等。

  若结篇正罪者。谓结五篇之正罪也。穷诸治罚者。谓断割罪时。先须穷核其轻重也。束其方便等者。谓揽方便为果罪也。先须问其情所犯观其所犯与教何处相应。为与方便相应为与果处相应也。此则量据核其实情义也。轻重得于理教者。理者。谓业道违理罪。教谓违制教罪。即违理重。违教轻。今断割人。好识其轻重。乃得分其理教二种分齐。则断割皎然。芜者草秽地曰芜。谓既核得实情。与教相应。断其持犯者。无有滥科之过也。此别名持犯者。此约对治为言。故曰别明持犯。

  第七道俗七部立教通局意者。七部出家五众。在家二众名为七部。言教者。化制二教也。

  显理之教乃有多途者。谓佛随机设教。皆为显真如之理。众生机有各别。教则随机差别。故有多途。虽然不出化制二门。故曰大分为二。

  但泛明因果者。谓但泛明善恶二因。感苦乐两果。修善行福。作恶得罪。忍辱端正。不杀生长寿等。故曰泛明等也。识达邪正者。即涅槃经云。此是佛说。此是魔说。八不净物畜者是邪。不畜者是正。畜者是魔眷属。非佛弟子。又不信因果是邪。归依三宝是正。广如涅槃邪正品说。科其行业沉密而难知者。且如化教。但论不应杀生。而不分杀生有轻重之门。今欲科其轻重之业不知。故曰难知。显其来报明了而易述者。如持五八十善戒人。得生人天等也。现观因则知来报。故曰明了而易述。

  二行教等者。南山律师云。言行教者。依教兴解。非行不成故曰行教。亦曰制教。教由制兴。故曰制教也。定其取舍者。若依教如法者。乃可行之名取。若是违教非法者。不可行之。名舍。立其纲致者。五篇七聚名纲致也。决于疑滞者。谓疑犯疑持。疑于轻重。雍滞积年。于事不了。一见律文。解便通达。故曰决于疑滞也。指事曲宣等者。谓行教。一一戒。皆指一一事。曲宣说。不同前化教泛说。淫盗不显于境犯处等。今律教。即显其境三趣优劣得罪差别分齐。一披尽解故曰不假重揽。事有再科之?者。如犯杀盗等罪者。科违戒罪。复加业道一罪。故云再科。科谓科罚也。

  然则二教循环非无相滥者。济云。化教中。亦有制教。制教中。亦有化教。故曰相滥。何者是邪。如涅槃楞迦遗教。岂非化教。其中即明戒律之义。又如四分受戒犍度。初明如来度五俱邻等。说四谛十二行法轮乃至三轮度外道等。岂非制教中而亦有化教。故曰非无相滥也。举宗以判。理自彰矣者。立明。化教用理为宗。约心以明得失。亦云用心业为宗。行教约事为宗。则用身口业。以明得失。上既云循环相滥。今举此二宗。分判道理自分。故曰自彰也。

  谓内心违顺托理为宗者。如若内心违理起心则成犯。若起心顺理则成持。持犯成就。皆托理生。故曰托理为宗也。则是化教也。外用施为等者。此明行教。身口不动虽复起心。未违行教。待动身口。方可科罚。故曰必护身口则依行教也。

  故经云者。此善生经文显也。所以更分者。此是生起今明意也。诸教虽明化制二宗。恐人不练。故我分别。作此一门也。

  恐迷二教宗体者。化教以防内心为教宗。制教唯防七支为教体。作此分别者。恐后人迷故。所以我更分之也。妄述业行是非者。如依制教之人。杀畜得提。罪忏已不知业道。妄述己之清净也。复有僧尼依化教者。见受苦众生杀之应有福。有何过失。虽无业道。而不知与制教中具缘相应。得违教罪。妄述我是清净也。故曰永者长也。蠲者除也。简也。谓除上妄述之见所由也。

  第八僧尼乃至通塞意者。通塞者。立云。如受戒忏罪。僧通得作为尼名通也。自余结界受日等。但可自众相对而作。互不得通。名之为塞也。

  同戒同制事法相同者。如五篇中僧尼同戒。皆名同戒。安恣受说此皆同制。事法相同者。谓情非情。事即长衣钵等皆同也。法谓羯磨。对首。心念法。是同。名事法相同也。行用仪式具在诸门等者。立明。如安恣等法。并在三十门中。任意详用也。隐而难知具在随相者。立云。下随戒释相中。僧尼二众之戒。广释其名相也。故曰具在随相也。

  谓轻重不同者。如尼摩触得夷。僧得残。漏失僧残。尼提。尼不安居犯提。僧得吉。故曰轻重不同也。有无互缺者。僧无洗净过三节戒。四独。言人。纺绩戒等。唯是尼有而僧无也。尼无辄教日暮等戒。僧有。故曰有无互缺也。犯同缘异者。高云。如与外道食戒犯同。与缘有异。僧与出家外道。尼与出家在家外道。皆犯。又如畜钵戒僧开十日不说即犯。尼入手当日不说即犯提。其罪是同。开缘有异。故曰犯同缘异。

  此但分其宗类等者。谓且分两位。有同异互缺轻重等。然未明不同之意也。犹未显其来诠者。未显僧尼之戒不同。有无之所以也。具如大疏者。如首律师疏中。具说所由也。

  第九门下三众者。式叉及沙弥沙弥尼。名为三也。

  若约戒体同大僧无作者。明其所发无表之戒体量同大僧。故下云随行类等尘沙。又报恩经云。沙弥十戒。比丘具戒。始终常一。随时立名。譬如树叶春夏则青。秋时则黄。冬时则白。随时异名而其树叶始终是一叶。戒亦如是常一戒。随时有异。宾云。若受沙弥戒时。与大僧同发得无表戒体者。沙弥时既得具足戒。更不应受具戒。又违婆沙文。彼论云。近事受勤䇿律仪。不舍五戒。受得十戒。尔时成就十五律仪。勤䇿受苾刍律仪。尔时成就得二百六十五律仪。论既分明。言十戒位但得十五律仪。至具戒位。方加其数。何容沙弥普缘普发耶。答论据十戒。成沙弥性。不遮普缘普发无表。故无妨也。

  自外行法不同者。胜云。五德十数等。又安恣说戒等故曰。取舍有异者。如坏生为供养三宝缘则开。余无此缘。则制。制则名舍。开则名取。亦云持则名取。犯名舍也。

  式叉摩那六法等。此是外国语也。此翻式叉为学法。摩那为女。故曰学法女。谓学具六法防四重。六法者。颂云。染心摩触盗四钱。断畜生命小妄语。五非时食六饮酒。同诸三众学之者。大僧与大尼为二。二众沙弥为三也。胜云。僧尼为一。沙弥为二。沙弥尼为三。故曰同诸三众学也。

  第十门僧祇律是根本部者。僧祇部。外国云摩诃僧祇。此云大众。此是城内。前结集者。名上座部。以迦叶在座年老得名也。众既五百名大众部。呼此上座部为大众部耳。实非城外结集之大众部也。今兹五部皆从前上座之大众部出。故呼僧祇。城外大众部。非四分之根本也。所以将僧祇为五部根本。据大集经云。广博遍览五部经书。是故名为摩诃僧祇。既言遍览五部。明知非五部数。故判为根本部。若依宗轮论。舍利弗问经。言初破分为二部。一大众部。二上座部。是中上座部。则四分之根本也。然大集僧祇律即是四分等根本也。二论者。谓大小乘论也。

  愚藂者。有云一人无智曰愚。十人聚一处曰藂。余智同萤耀者。此是谦逊之辞也。云我智若萤光。以我之解。助佛之化者。喻若萤光助于日也。深云。萤若昼出。则无其光。夜出则。微有小光也。余亦然。若正法之时。不敢助佛化。助亦无力。如萤昼出则无光也。今末代之中。随分助佛弘化。如萤之夜出似有小光也。故曰同萤耀也。

  言疏庸者。不亲佛法曰疏。非文非武曰庸。应师云。庸谓常愚短者是也。心不节慎。口无法言。恶人为友。名之为庸也。轻侮猷言等者。三苍云侮慢也。猷者法也。谓我何敢轻慢法言。戏论者。若言非非有非非无。即名戏论谤也。

  学有所承等者。谓我亲承首律师所也。听讲律得二十余遍也。承必知本者。谓师师相承相传不绝。故曰承也。亲知如来制之本意。故曰承必知本也。每所引用先加覆捡者。谓今钞中。且引诸经论及古人章疏等。必先勘覆看其如非后方引用。故曰先加覆捡等也。于一一事下废立意多者。如律中犯重比丘开其学悔。古人判云。若犯已未覆。开悔。曾覆竟不开悔。今废此义。但使临忏之时。尽露一切开悔。此义须立。又律中云余处行。古人解云。是余房行。此义须废。今解谓是出界外。此义须立。如是等事非一。故曰一一事下。诸师所存情见繁广者。古人立五种得戒义等。广释受缘受体发戒时节。当今阙缘多述无益。是繁广。故曰情见繁广也。

  及教通律论理相难知者。教者律教也。谓论解律。名教通余论。言难知者。如诸论中。或云表无表作无作教无教。又多论云。作戒以色为体。无作以非色非心为体。如是判释。理相难识。通解论文者。方能了达也。故曰难知也。

  而抄略证文多不具委者。今钞中取经律论文具述来。但是相应之言。即引将来入其宗也。欲知其始末者。且如破僧违谏戒始末繁广。不属今时现行。若欲更穷所由。非钞之意也。

  临机有用等者。谓如对受说安恣讣请等事。即披文而用之。不劳问于他人也。岂复疑于罪福者。既执事案文。何所疑。罪福者。福持罪犯。岂疑持犯也。

  不急之务者。谓游辞也。真宗芜秽者。指钞为真宗。谓若更加不急之文。便是荒秽。致使后人行用则昏迷不识其意故曰。鸟鼠之喻等者。此况真伪。如蝙蝠鸟取不得鼠取不得。其钞中若加不急之文。竟致后行事之人真取不得。伪取不得。故假喻鸟鼠也。

  此之十条总束诸门者。是都结上十门也。谓此十门。是纲领以分别。横括下三十门也。

  夫宅身佛海者。从此夫字已下。生起立三卷之意。宅由居也。谓居身在佛法海中也。故曰。言餐味法流者。谓心服于道水。故曰。形厕僧位者。厕由间厕也。言行唯三位者。谓今三卷。摄三位行尽也。

  识达持犯乃至体相具矣者。谓中卷。广明戒体相状。及随戒之相。故言体相具矣。外德彰用者。谓识达持犯。具如中卷。方能秉法被时。善解匠物。故曰外德彰用。纲领存矣者。谓上卷是佛法纲领。统收万法。下卷乃是网目。还是纲领之所摄持。举领则毛端。提纲则目整也。自他两德成相多途者。明下卷之文。杂行乃有益物及自利也。如导俗化方是利他。若头陀等。是自德。故曰自他两德。问上序中明三卷之意。前明上卷。次明中下。此何故先明中卷。次明上下者。答大有所以。上序中明者。是大家众法次第故。先明众行住持。然后明受戒忏悔之别行也。今此所明。将中卷居前者。欲明自行是立身本。体相既立。方能秉上卷家僧众之法。所以先明中卷。

  然则事类相投更难量拟者。应师云拟者向也。说文云。拟由度也。比也。类者例也。如受戒事。则有受戒类。如结界事。则有结界之类也。今若不从类例。标名题者。但散乱而说者。寻讨则难故曰也。若长途散释寡讨论者。胜云。若今十门。更长途。一一散说。下三十门事意。此则不可尽其底。故曰寡于讨论也。讨由治也。使举领提纲毛目自整等者。将此十门。名为纲领。下三十门中所有诸事。尽是毛目也。若识此十门纲领者。下三十篇毛目自显现也。载由则也。随事随依者。劝励僧侣。精进护持。永离破戒之秽流。萧然而得解脱。上来第三总释十门义竟。

  ○标宗显德篇第一

  将释此篇。大分为二。初标宗。次引文成德。就初又为二。初至法轮不再转乎已来。明出家之人。于众别二行。有依不依。招其损益。劝舍损从益。以令教行。第二从今略指宗体行相已下。正明宗体。就初复二。从初至兴替在人也已来。明不依众别二教。于法有灭失之损。二从深崇护法者已下。明依二教有建修之益。就初又二。初明净众教不容非。约喻以显劝释等义。二从容致滥委以乱法司已下。明非法众主御于众行。正明有灭失之损。就初文中分四。第一法喻双举。以明众不容非不宿不越(不宿即众行。不越即别行。此中偏举此二行者。良由众别二行摄一切行尽故)。第二从故凡厕预下。劝成上不宿不越之义。言克须清禁无容于非。劝上不宿之义。沐心道水等乃至无染于世等。劝成上不过越限之义。所以若染于世即违圣戒限故。第三良由非法无以光其仪已下。释上不宿不过所以。令不越不宿。为欲光道显德故。第四而浇末浅识已下。转释第二劝意。何意苦劝云无容于非。无染于世耶。释云为浇末浅识庸见者。多虽形服参缁侣。而行不依律。若不苦劝。便容非染世。故须劝之也(四文中此初文也。此文中)。

  言律海冲深者。即法喻双举也(律法也海喻也)。冲虚也。问何以将律喻海耶。解云。海中有八不思议法。戒中亦有八不思议。故以为喻。津通万像者。津润也。亦度之义。谓如大海津及无边。为一切人物济度之处。律仪亦尔。慈津及尘沙之境。为润众生之芽。涉生死流。到涅槃之岸济度之处。故曰津通万像。万像即万善也。虽包含无外而不宿死尸者。谓如大海具八不思议。虽无物而不包。而终不宿死尸。律海亦尔。虽复普恩流万品。摄受一切。而终不宿犯重死尸。设有则羯磨摈出。故曰喻不宿死尸也。腾岳波云而潮不过限者。马走曰腾。高峰极峻曰岳。谓如大海之波浪腾涌如山岳。如上云而至潮终不过限律海亦尔。今治犯重僧尼及犯僧残人时。其羯磨作法。威力德用。亦大同彼海波浪。而若有犯重僧尼。不得非法治打。杖罚。但得以白四摈出置于众外。故曰喻潮不过限也。

  故凡厕预玄门至无容于非者。此则劝成上不宿死尸义。谓身居三宝位。欲厕玄妙定慧之门人。宜不应容犯重非法人也。故曰沐心道水者等者。此则劝成上不过限之义。谓出家入道僧尼。净心持禁戒。不乐人天之乐。求出世之乐故曰。故能德益于时乃至亦超尘网者。此则结上二句。谓净心克持禁戒希出离道人者。道德内充。嘉声外闻。能生物善。匠导众生。加以速出六尘五欲之爱网。故曰德益于时迹超尘网也。超由出也。良由乃至无以显德者。此则释上不宿尸不过限二句所以。谓若不依律法修四威仪者。其外仪则不可观也。何得生物善。内心无道。由何显其外德。故曰非法非道无以光显其仪德。引上辨得。此下辨失。

  而浇末浅识等者。此下明灭法之人。谓虽受得佛戒。而无护法之心。令灭疾灭也。引文中浇末者。浇者薄也。谓末代浇薄之流也。庸见者。庸浅近。薄皮名皮肤(言夫)。名参缁服者。参由同也。杂也。缁者黑也。学非经远者。积年集学。名为经远。如上浅识之人。不能经远寻师故曰。情既疏野等者。不亲佛法曰疏。心在理外曰野。野是逸义也。谓情常荡逸。无系念于法。故曰疏野言宁究真要者。宁由安也焉也。谓其不亲法律人。则不进生定慧。安知出离之道。出离之道。名为真要。封怀守株者。封由闭也。谓闭执愚心也。言守株者。草木根也。宋时有人逐兔触株而死。后更于中终日守待。时人号为守株而待兔也。言志绝通望者。谓受得戒谓究竟不知戒是菩提之因。又不修习定慧等出离之益故曰。绝通望局之心首无诣者。谓受戒竟。谓为果满。其出言亦无至趣故曰。尔疋云诣由进也。造奏诣进此是一义也。意虽论道不异于俗者。谓受得此戒在身说此戒善功德。状似论道。但求其名利。都不忻求出离生死。故曰不异于俗也。况谈世论孰能体之者。上句明学者尚自不知。今此下明今不学者。孰由谁也。谓谈世论之徒。谁复能体斯戒法。

  容致滥委至于兴替在人已下。明非法众主御众行正有灭失之损。此文中容者受也。委者任也。迷也。安也。谓容受此非法无德之人。滥安法主之处。则滥乱佛法。故曰乱法司也。肆意纵夺等者。肆由放也。谓如止滥法司之人。不依法教。放纵身口。于徒众有爱憎。憎则犯轻而重断。爱则犯重而断轻。此名纵夺。于爱是纵。于憎名夺。言专行暴克者。专由一也。任也。谓于所嗔之人境上非理加罚。故曰专行暴克。尚非俗节所许者。谓俗中高士尚不可吐杖捶。能行仁慈。况乃出俗僧徒而反行之。新学困于磐石者。磐石谓大石也。谓此非法众生。畜养门徒。常令酤酒买肉。不教法用。至年长大。欲往游方听学。遮不与去。有三意故。一恐学问胜己我便堕负。二恐彼识达教相见我等过知我是非。既不许出如大石压草不得出头也故曰。律要绝于羁䩛者。在身名羁。在口名䩛。是马之羁䩛也。戒律名羁䩛。谓不依戒律放纵身口。造种种过。状如马无羁䩛。故言绝也。言正法玄纲者。詺戒为玄纲。亦名定慧曰玄纲。谓今既不依教行。无人能续。故云玄纲覆坠也。

  故知兴替在人者。此一句通结上文也。兴字结上迹超尘网文也。替字结前浇末等之文也。深崇护乃至法轮等者。若能为众主人劝门徒后生人欲令其学问绍隆佛种即是深崇护法也。既能依修行即是转法轮也。故曰何患。今略示宗体行相者。此生起下四种是其宗体也。

  夫戒随器为功者。器者众生根器也。器有大小戒亦有大小。故言随器也。行者以领纳为趣者。谓能受戒人即领纳所受之法也。如白四羯磨。一念之顷领纳妙法居怀也。而能善净身心称缘而受等者。谓身无遮难。发断恶修善心。师僧清净衣钵具足羯磨成就如是内因外缘两种相应。方发无作戒。所发戒体能与圣道相应。故名相应之道。若情无远趣差之毫微等者。谓不知因此戒法能至佛果。无心希求名无远趣。因缘小差受者。无心空加作法无益。故曰徒染法流。言将何以为道之净器者。夫戒者。为万善大器以戒为器。能盛万善功德。故称道净器。道则万善也。为世良田义复安在者。谓剃染为相持戒为性。性相两具堪为福田。今既受戒不获。福田之义安在。安由宁也。

  清身行徒等者。徒是今行门徒众也。谓清身心入行门之徒众。意悕涅槃之果。故曰远悕圆果也。言无宜妄造者(草盗反)。谓受戒者。须远求菩提。莫希人天之乐。造由趣也诣也。言令契入无滞者。至心缘其戒善功德。令与我心相应更无滞碍也。一说名无作戒体为无滞也。言故经云等者。即涅槃经明无作戒体。今引此经。证成上无滞之义。据此明后释为当。

  但戒相多途非唯一轶者。轶有二音。一音逸字。统云过也。一音(田结反)谓车轶。即当此用。多途者。谓境通尘沙境相。故曰多途。心有分限取之不同者。随意欲取五八十具戒等故曰。若任境彰名等者。所发戒境无量。从此彰戒数名。则有无穷之称也。且据枢要者。广疋云枢是门臼也。谓户必依枢住。凡圣皆依此四法住。故喻枢要。

  语法而谈不局凡圣者。谓若凡若圣。通有此戒法也。如沓婆受戒也。直明此法至出离之道等者。谓我今更不论其不局凡圣之所由。且明其戒法之义。故言直明此法也。言必能轨成出离之道者。谓此戒法可轨可则。能出离生死。成无漏道也。要令受者信知有此者。谓能受戒人。须信知有此圣法在身。乘之得出离生死也。

  今所受者就已成而言名为圣法等者。谓圣人乘此戒法。得至圣果。故知今所受者。即是圣法。就已成圣者。为言故云就已成而言也。上来就戒法中。分三段中此第一则出法名体。即所求之法也。

  但令返彼生死等下至长养此心使随人成就者。教令发心。即能求心也。即缘境立心也。此恒沙善法者。因缘未具时不可得。说但信有此法为因所起。起竟此法在身。能轨生出离之道。此则第二教令发心也。第三乃可秉圣法在怀者。谓上二段。令信有尘沙二谛善法。为所缘境。又教令立心。此二因既具已。乃堪可秉圣法也。此中未即已秉圣法居体。乃可堪加圣法。习圣行耳故曰。上文高栖累外者。栖由息也。累者生死罪累也。谓既有断恶修善返生死之心。此高升三界之表。栖息于尘累之外。故曰高栖等也。言随法之行者。胜云。受持此圣法在身。起动施为。皆须护持。名为随法之行。

  二明戒体等者通论者。通律之论也。成论多论等。唯明其所发表无表戒体。今直明其能领心为戒体。故曰直陈心相也。相者即法界尘沙二谛等相也。以心缘此相。故言心相。故名为戒体也。

  要期者。断恶修善誓愿也。施造方便者。受前八条也。请师求戒等方便也。恻思明慧等者。恻由悲也病也。悲念众生也。此心即名明慧。愚心不悲痛故。前法者。指前门戒法名为前法(云云)。此要期之心等者。上持戒心。与尘沙境妙法相应。因缘相扣。三羯磨竟。于彼二种法上。假缘引发生起此戒。名曰缘起。领纳在心名为戒体者。将受戒人能领之心。为戒体也。

  必须广修方便者。深云。广修四正勤也。谓未生之善方便令生。已生之善令增长。未生之恶令不起。已生之恶令灭也。捡察身口等者。即防身口七非。此名戒也。言威仪之行者。上捡察身口。能防名戒。其相是粗。今则于微细威仪行住坐卧四仪可观。故曰威仪之行。克志专崇高慕前圣者。克由能也。明诸佛罗汉。并此戒。能得出离生死。因兹戒德降魔成道。我亦效之。故曰高慕前圣也。持心后起义顺于前者。此明前要心受时誓持不犯。今已受后。能顺前期不违本心故曰义顺于前也。

  四分律钞批卷第一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