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回梦到法王家。来去分明路不差。出水珠幢如日月。排空宝盖似云霞。鸳鸯对浴金池水。鹦鹉双衔玉树花。睡美不知谁唤醒。一炉香散夕阳斜。——《西斋净土诗》 Read More
  •   尔时世尊……言:‘汝等谛听……譬如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假使有人、抹为微尘,过于东方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国、乃下一尘,如是东行,尽是微尘,……是诸世界,若著微尘及不著者、尽以为尘,一尘一劫,我成佛已来,复过于此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劫。……’ Read More
  •   依净律仪,成妙和合,灵山遗芳型。修行证果,弘法利世,焰续佛灯明。三乘圣贤何济济,南无僧伽耶。统理大众,一切无碍,住持正法城。——太虚大师
  •   《佛说无量寿经》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无量寿佛……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佛说阿弥陀经》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复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舍利子!若有净信诸善男子或善女人,得闻如是无量寿佛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名号、极乐世界功德庄严,闻已思惟,若一日夜,或二、或三、或四、或五、或六、或七,系念不乱。是善男子或善女人临命终时,无量寿佛与其无量声闻弟子、菩萨众俱前后围绕,来住其前,慈悲加佑,令心不乱;既舍命已,随佛众会,生无量寿极乐世界清净佛土。
      《佛说阿弥陀佛根本秘密神咒经》阿弥陀佛名号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甚深秘密、殊胜微妙、无上功德。所以者何?"阿弥陀"佛三字中,有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一切诸菩萨、声闻、阿罗汉,一切诸经、陀罗尼、神咒、无量行法。是故彼佛名号,即是为无上真实至极大乘之法,即是为无上殊胜清净了义妙行,即是为无上最胜微妙陀罗尼。……以称名故,诸罪消灭,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缘。
    Read More
  •   这是生死书网站大藏经的第八次重大更新,采用了中华佛典宝库2016版的TXT文件包(有更多的经文、使用了现代标点符号、有图片链接代码)。

      本次更新与2014版相比外观界面变化不大,但是底层服务平台Apache、PHP、MySQL(MariaDB),以及网站源程序、模板、组件等都采用了2018.08后更新至2020.08为止最新的技术版本,网站的菜单、分类、文章、长文章分页、模块等全部从头重新制作,经文网址URL更加简短,经文内容中链接了数千枚图片。增加了“在线视频”、“圣典汇编”,以及“五百罗汉图”、“图解系列”、“思维导图”、“佛学大辞典”、“常用经文难字注释” 等文章,还增加了宗教对比研究菜单专栏、并推荐了佛教微信公众号。

      2020.03.30 增加了站内全文检索功能,在首页下方,以及菜单“检索·词典”中可以看到。
    Read More
  • 1
  • 2
  • 3
  • 4
  • 5

三法印

  (出法华玄义)释论云:诸小乘经,若有无常、无我、涅槃三印,印定其说,即是佛说;若无此三法印印之,即是魔说。如世公文,得印可信,故名三法印。
  [一、无常印],谓世间生死及一切法,皆是无常。众生不了,于无常法中执为常想,是故佛说无常,破其执常之倒,是名无常印。
  [二、无我印],谓世间生死及一切法,皆是因缘和合而有,虚假不实,本无有我。众生不了,于一切法强立主宰,执之为我;是故佛说无我,破其着我之倒,是名无我印。
  [三、涅槃印],梵语涅槃,华言灭度。谓一切众生不知生死是苦,而更起惑造业,流转三界。是故佛说涅槃之法,令其出离生死之苦,而得寂灭之乐,是名涅槃印。(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出自《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另有四法印之说:诸行无常、有漏皆苦、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四念处

  (三藏法数)[一、观身不净],身有内外,己身名内身,他人之身名外身。此内外身,皆揽父母遗体而成;从头至足,一一观之,纯是秽物。众生颠倒,执之为净,而生贪着,故令观身不净也。
  [二、观受是苦],领纳名受,有内受、外受;意根受名内受,五根受名外受。一一根有顺受违受,不违不顺受。于顺情之境则生乐受,于违情之境则生苦受,于不违不顺之境则生不苦不乐受。乐受是坏苦,苦受是苦苦,不苦不乐受是行苦。众生颠倒,以苦为乐。故令观受是苦也。
  [三、观心无常],心即第六识也。谓此识心,体性流动,若粗若细,若内若外,念念生灭,皆悉无常。众生颠倒,计以为常,故令观心无常也。
  [四、观法无我],法有善法恶法。人皆约法计我,谓我能行善行恶也。善恶法中,本无有我。若善法是我,恶法应无我;若恶法是我,善法应无我。众生颠倒,妄计有我,故令观法无我也。

一实相印

  又名诸法实相印,四法印之一。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说,小乘法是以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来作印定,大乘法是以“一实相印”来作印定。其实,一实相印概括了三法印,三法印也能贯通一实相印,全都是阐明诸法因缘生,无有自性之理。只是大乘一实相印所说的“缘起性空”,把空的理性说得更加澈底,它说宇宙一切万有,都是非有非空,亦有亦空,众生的佛性如此,一切法的法性亦如此。

  所以它们的不同点是:小乘说诸行无常,大乘于万法为无常之外,还认为它是不曾断灭的;小乘说诸法无我,大乘于真谛说无我之外,还于俗谛说化他;小乘唯以我空而说涅槃寂静,大乘却以我法二空而说涅槃无住。大乘与小乘不同之处,就在于它契合这“一实相印”的妙用,故辨证大乘的教法,也就以“一实相印”来作印定了。
  ——《佛学常见辞汇》

四依

  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识、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

 

  《大般涅槃经》卷第六:法者即是法性、义者即是如来常住不变、智者了知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了义者了达一切大乘经典。

 

  【依法不依人】依法者,谓依实相等法,修诸波罗蜜行,则能具足清净功德,能至菩提也。不依人者,如涅槃经云:魔王尚能假化作佛,况能不作其余之身?是故虽是凡夫,若所说所行,与实相等法相应,则可依信。虽现佛身相好,若所说所行,违于实相法者,则不应依也。(梵语波罗蜜,华言到彼岸。)——出自《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普贤菩萨警众偈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 动画《佛典故事》极乐净土 佛说阿弥陀经
  • 动画《佛典故事》大愿 佛说无量寿经
  • 动画《让我们回归极乐》
  • 动画《金刚萨埵净障修法如意宝珠》
  • 《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宣化上人讲解,音频视频PDF
  • 动画《妙法莲华经》
  • 电影《首楞严演义》
  • 生死与轮回
  • 慈诚罗珠堪布《前世今生:生命的奥秘》
  • 慈诚罗珠堪布:中阴解脱



《华严经浅释》 宣化上人讲解(视频全集)
宣化上人开示(播经机中的2018个MP3文件14.3G,开示全集PDF文档),请见图解系列菜单中的网盘下载。

简介:几个世纪以来,许多文化和个人都表示经历过轮回,那么在这个永恒的谜团后边,有什么科学依据吗?本片通过对杰出的科学家和轮回的研究学者的独家采访,基于大量来自意识研究领域,濒死体验和前世记忆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第一次深入并科学地探索了这个谜团。更多播放:

第1集:女子自称死后进入另一个世界
第2集:出生时胎记是前世伤痕
第3集:专家称人的意识和大脑无关
第4集:轮回就是灵魂换一个外壳

更多相关下载:
前世今生 轮回的故事

大正藏第 32 册 No. 1690 宾头卢突罗阇为优陀延王说法经

  No. 1690

  宾头卢突罗阇为优陀延王说法经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欲乐味甚少。忧苦患甚多。是以智者。应修方便。速离众欲。勤行净行。我昔曾闻。千福王子。名优陀延。绍父王位。住拘舍弥城。其城殊妙。宽博严净。晃烂宫观。映饰绮丽。窗牖通疏。交络珠网。楼观千万。庄挍此城。街巷相当。阡陌齐整。市肆充盈。多诸珍宝。其城周匝。有好林苑。树木翠蔚。花果茂盛。泉流清洁。生众莲华。青黄赤白。文色相映。鸿雁鸳鸯。孔雀鹦鹉。迦陵频伽。命命之鸟。其声相和。犹如乐音。壮丽之盛。如奇罗娑山王。崇岩峻岳。而自庄严。又像帝释所居喜见之城。优陀延王。形貌端正。威相具足。聪明黠慧。武勇绝伦。才伎兼备。靡所不知。善能咒象。令诸山象。咸来赴集。又能控御。皆令调顺。又善弹琴。和雅中节。宫商相应。鸟兽率舞。合众香丸。用降怨敌。香气所及。尽来归顺。善能刻画。曲得相貌。其所图像。真形无异。六十二艺。悉皆备具。衣服饮食。不尚丰奢。矜穷敬老。存恤民庶。正法治国。日夕忘倦。礼仪法律。一依古典。如昔哲王。什奢之等。国富民殷。库藏盈溢。福德之人。集生其国。受王风化。咸皆修善。博通经学。明解诸论。世间典籍。无不综练。勇健雄武。如罗摩延阿纯之等。由王先身辟支佛所种诸善根。获报如是。王之威德。邻国畏伏。道化光被。声闻天下。时辅相子。名宾头卢突罗阇。姿容丰美。世所希有。聪明智慧。博闻广识。仁慈泛爱。志存济苦。劝化国民。尽修十善。信乐三宝。出家学道。得具足果。游行教化。还拘舍弥城。欲度亲党。遍行乞食。乞食已讫。于林树下。结跏趺坐。思惟入定。时有一人。识宾头卢。来白王言。昔辅相子。宾头卢者。今近在此林中树下。王闻欢喜。心怀敬仰。便敕严驾。将诸宫人眷属仆从。诣尊者所。问讯既竟。命王就坐。王即思惟。所有疑事。今当问之。而作是言。宾头卢。今我与尔。少小知旧。汝之祖先。世为辅相。聪明智达。常为国师。今既相造欲问疑事。非相恼触。为我说不。尊者答言。恣尔所问。我当为王分别解说。王以偈问曰。

  一切世人  贪着五欲  纵情放逸
  以自娱乐  如汝今者  独处空闲
  舍离恩爱  有何荣乐

  尊者答言。我观因缘。皆悉无常。是故出家。以割情爱。乐于林薮。犹如野鹿。专心勤修。永断烦恼。以智慧斧。破爱树枝。心无恋着。毒果消灭。诸结驶流生死瀑河。我已得渡。更无忧患。譬如飞鸟得免罗网。陵虚远逝。名曰解脱。王闻斯语。语宾头卢。今我势力。能伏诸国。威德晖赫。有如盛日。首戴天冠。璎珞盛服。婇女侍卫。如天帝释。汝今独处。颇羡我不。尊者答言。我无羡心。王复问言。何故于我而不愿羡。尊者答言。我于今日欲泥已干。诸有结缚。今已解脱。乃至帝释诸妙天女。尚不生羡。况汝人间鄙秽者乎。谁有智者得离魔缚。渡生死岸。得净慧眼。坏无明闇。而羡王耶。何有明眼。羡于盲者。何有强健而羡病患。何有无罪而羡狱囚。何有巨富羡于贫穷。何有高贵而羡奴仆。何有智者羡于愚痴。何有勇健羡于儜弱。王闻是已。心怀懊恼。而作是言。汝作方喻。一何苦剧我宁困劣乃如是乎。尊者答言。王无慧眼。烦恼所病。四取驶流之所漂没。失于勇健。不能精勤。如斯婴愚。不识真谛。沉沦苦海。是王之分。于五欲中。生希有想。如此之想。实违净行。王复问言。有何等过。而言违失。尊者答言。此五欲者。众苦之本。害于众生。所有善根。如雹害苗。螫恼众生。甚于毒蛇。亦如炽火。能烧功德亦如野马。诳惑凡夫。亦如幻化。迷乱惑者。欲诈亲善。过于怨家。欲如老牛没溺污泥。欲如大网缠裹三界。欲如剑道难可履践。欲能系闭杀害众生。一切过患。皆从欲起。如往古时。有婆须天。由欲因缘。为婆利阿修罗之所系缚。掷沸汤中。婆勒天坏阿修罗城墎。殄灭其民。恼触苦婆罗王种八纯提王及彼百子。悉皆诛灭。鼻多罗阿修罗。害于千眼罗摩。害十头罗刹。及数千亿罗刹之众。罗漫害因陀罗且翼叉王。摩罗支王。灭多摩罗质种族。迦帝毗王为阎摩尼婆罗门所杀。毗那悉那害提头赖吒眷属班细五子。杀十八亿人。弼匿安毒多罗蹭伽王种。俱罗王种。弥絺罗檀特伽王种。是等人王。皆为欲故。更相残灭。即说偈言。

  王位虽尊严  代谢不暂停
  轻疾如电光  须臾归磨灭
  王位极富逸  愚者情爱乐
  衰灭死时至  苦剧过下贱
  王者居高位  名闻满四方
  端正甚可爱  种种自严身
  譬如临死者  着花鬘璎珞
  余命未几时  王位亦如是
  王者譬如乌  常怀诸恐怖
  行住及坐卧  乃至一切时
  于其亲疏中  恒有疑惧心
  臣民宫妃后  象马及珍宝
  国土诸所有  一切是王物
  诸王舍命时  皆弃无随者
  人王及天王  阿修罗王等
  威力逼人民  斧钺相残害
  不识无常苦  横增贪嫉恼
  譬如妙华林  金蛇睡在中
  愚人谓珍宝  盛里赍归家
  蛇觉纵毒火  焚烧其屋宅
  王位如华林  灾患如金蛇
  愚人以为贵  智者所不乐
  譬如以揣肉  置四衢道头
  狐狼乌鹫等  竞来诤食之
  王位亦如是  众共诤取之
  鸟兽以嘴爪  抓攫共斗诤
  王者以刀矛  相害诤荣位
  亦如彼鸟兽  愚痴等无异
  我宁食灰土  草菜以自存
  此身如痈疮  会归当溃烂
  云何为此故  造作众恶业
  如食钦婆果  香味悉具足
  及其果消时  身体尽烂坏
  王位如彼果  失灭生苦恼
  譬如有方土  灾疫行疾病
  有智诸胜人  宜应速远离
  若不远离者  如逆风执炬
  不舍必自烧  如渴饮咸水
  无有饱足时  如十头罗刹
  城郭及眷属  为欲因缘故
  灭坏无有余  又如寄越王
  兄弟有百人  为欲因缘故
  亦皆尽败灭  日种槃赵王
  及提头赖吒  如是诸王等
  尽为欲所灭

  当知国土犹如罗网。亦如罥弶。如深淤泥。亦如洄波。又如海浪。如林被烧。亦如危岸。犹如地狱。何有智者。当乐贪着。如是大苦。何有智者。当生乐想。如是大王。呜呼怪哉。被欺乃尔。被诳乃尔犹如空拳诳于小儿。速疾不停。犹如幻化。五欲欺诳。亦复如是。犹如猿猴在高山顶见云弥布以为坚实。谓为是地便以身投堕百丈岩。丧其身命。一切碎灭。亦如野干见甄叔迦树。其果似肉。见落地时。便往欲食。知其非肉。更复生念。今此非肉。彼树上者。必当是肉。遂便守之。为其所困五欲诳王。亦复如是。亦如商估以伪珠诳人。五欲诳王。亦复如是。又如婴愚嗜味贪欢喜丸。人以泥团。而来诳之。谓为真实。走逐疲苦。乃得泥团。如热时焰诳渴愚夫。犹如众人前竖于幻橛。能使时众见种种事。若拔幻橛。色像即灭。犹如画匠及机关师。如狗吠井自见形影。怒眼竖毛。谓井底影欲共己斗。横生瞋忿。投井而死。大王。宜善观察。何有五欲而得常者何有王位而得久停。尊豪威势。无得住者。何有国界而不迁坏。何有珍宝而不散失。何有欲乐常恒不变。苦之封授必受衰灭。何有合会而不别离。一切五欲。体性实苦。皆从妄想而生于乐。何有诸行不似芭蕉揵闼婆城。大王云何。处生老病死衰祸恐怖逼迫之中。云何能为国土少乐生爱乐想。如林中鹿。四边火起。如鸟在笼。如鱼处网。如龟吞钩。如师子毒箭入心。如龙处咒场。如人在屋中四边火起。如处危朽华堂速疾崩坠。如好华池有水罗刹噏食于人。重说偈言。

  生老病死患  于中未解脱
  无明爱毒箭  犹未得拔出
  人帝汝云何  而生乐着想
  如象处林中  四边大火起
  处此急难处  云何有欢喜
  大王应当知  荣位须臾间
  智者深观察  不应于此事
  而生希有想  汝何故错解
  实是爱奴仆  而生高贵想
  舍上妙财宝  而生大富想
  不善解方便  横生智慧想
  为众烦恼患  横生无病想
  未脱生死胎  横生无畏想
  处十二刺林  横生无刺想
  欲贼劫诸根  横生无贼想

  大王而此身者必归败坏。尊豪荣贵。必有衰灭。财宝库藏。必有散失。大王。如佛言曰。荣位如梦。恩爱暂有。汝于五欲。生于希有难遭之想。贤德于此。岂得名为能善观察。何以故。荣位恩爱。必有别离。如众飞鸟夜栖一树。晨则四散。又如客舍夕则聚宾。明各异路。亦如乘船。异人同载。既至岸已。各自殊道。亦如驶流漂集众木。须臾之间。随流分散。犹如浮云。须臾散灭。作音乐处。男女聚集作乐已后。各自散去。宫人婇女端正美妙。无常理会。会归舍弃。譬如华树蜂集其上。花凋落尽。诸蜂远离。如花池枯涸牸象不入。如大池水鹄乐游居。及其干竭更不复近。福尽之家。荣利不近。如密云聚集。电光暂现。如风吹云。电光不现。彼不舍汝。汝必舍之。如似夏尽孔雀毛羽悉皆自落。如寒既至鸿鹄远池。如阿输伽树花叶盛时。人所爱乐及其枯悴。无有花叶。人不顾视。犹如花幢。贵者爱敬。华萎缕绝而便弃之。即说偈言。

  无常不坚固  如芭蕉水沫
  亦如浮云散  天王尊胜位
  危脆亦如是  人帝应当知
  贪利极速驶  如水澍深谷
  嗜欲极轻疾  动转如掉索
  愚痴染为欲  不觉致堕落

  尊者言。大王。我今为王略说譬喻。诸有生死。着味过患。王至心听。昔日有人。行在旷路。逢大恶象。为象所逐。狂惧走突。无所依怙见一丘井。即寻树根。入井中藏。有白黑鼠。牙啮树根。此井四边。有四毒蛇。欲螫其人。而此井下。有大毒龙。傍畏四蛇。下畏毒龙。所攀之树。其根动摇。树上有蜜三渧。堕其口中。于时动树?坏蜂窠。众蜂散飞。唼螫其人。有野火起。复来烧树。大王当知。彼人苦恼。不可称计。王愁忧厌恶而言。彼人得味甚少。苦患甚多。其所味者。如牛迹水。其所苦患犹如大海。味如芥子。苦如须弥。味如萤火。苦如日月。如藕根孔比于太虚。亦如蚊子比金翅鸟。其味苦恼多少如是。尊者言。大王。旷野者。喻于生死。彼男子者。喻于凡夫。象喻无常。丘井喻于人身。树根喻人命。白黑鼠者。喻昼夜。啮树根者。喻念念灭。四毒蛇喻四大。蜜者喻五欲。众蜂喻恶觉观。野火烧者喻老。下毒龙者喻死。是故当知。欲味甚少。苦患甚多。生老病死。于一切人。皆得自在。世间之人。身心劳苦。无归依处。众苦所逼。轻疾如电。是可忧愁。不应爱着。大王。今我语王。言虽粗恶。实是利益。王闻是语。衣毛皆竖。悲喜交集。涕泣流泪。即起合掌。五体投地。白尊者言。我之婴愚。无有智慧。我之下贱。作斯狂言。如是狂言。听我忏悔。尊者言。我于今者。以忍出家。无不忍受。我心清净。犹如秋月净无云翳。王今忏悔。愿使大王犹如天帝得见道迹。王大欢喜。与诸眷属。作礼还宫。

  宾头卢突罗阇为优陀延王说法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