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回梦到法王家。来去分明路不差。出水珠幢如日月。排空宝盖似云霞。鸳鸯对浴金池水。鹦鹉双衔玉树花。睡美不知谁唤醒。一炉香散夕阳斜。——《西斋净土诗》 Read More
  •   尔时世尊……言:‘汝等谛听……譬如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假使有人、抹为微尘,过于东方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国、乃下一尘,如是东行,尽是微尘,……是诸世界,若著微尘及不著者、尽以为尘,一尘一劫,我成佛已来,复过于此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劫。……’ Read More
  •   依净律仪,成妙和合,灵山遗芳型。修行证果,弘法利世,焰续佛灯明。三乘圣贤何济济,南无僧伽耶。统理大众,一切无碍,住持正法城。——太虚大师
  •   《佛说无量寿经》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无量寿佛……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佛说阿弥陀经》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复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舍利子!若有净信诸善男子或善女人,得闻如是无量寿佛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名号、极乐世界功德庄严,闻已思惟,若一日夜,或二、或三、或四、或五、或六、或七,系念不乱。是善男子或善女人临命终时,无量寿佛与其无量声闻弟子、菩萨众俱前后围绕,来住其前,慈悲加佑,令心不乱;既舍命已,随佛众会,生无量寿极乐世界清净佛土。
      《佛说阿弥陀佛根本秘密神咒经》阿弥陀佛名号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甚深秘密、殊胜微妙、无上功德。所以者何?"阿弥陀"佛三字中,有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一切诸菩萨、声闻、阿罗汉,一切诸经、陀罗尼、神咒、无量行法。是故彼佛名号,即是为无上真实至极大乘之法,即是为无上殊胜清净了义妙行,即是为无上最胜微妙陀罗尼。……以称名故,诸罪消灭,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缘。
    Read More
  •   这是生死书网站大藏经的第八次重大更新,采用了中华佛典宝库2016版的TXT文件包(有更多的经文、使用了现代标点符号、有图片链接代码)。

      本次更新与2014版相比外观界面变化不大,但是底层服务平台Apache、PHP、MySQL(MariaDB),以及网站源程序、模板、组件等都采用了2018.08后更新至2020.08为止最新的技术版本,网站的菜单、分类、文章、长文章分页、模块等全部从头重新制作,经文网址URL更加简短,经文内容中链接了数千枚图片。增加了“在线视频”、“圣典汇编”,以及“五百罗汉图”、“图解系列”、“思维导图”、“佛学大辞典”、“常用经文难字注释” 等文章,还增加了宗教对比研究菜单专栏、并推荐了佛教微信公众号。

      2020.03.30 增加了站内全文检索功能,在首页下方,以及菜单“检索·词典”中可以看到。
    Read More
  • 1
  • 2
  • 3
  • 4
  • 5

三法印

  (出法华玄义)释论云:诸小乘经,若有无常、无我、涅槃三印,印定其说,即是佛说;若无此三法印印之,即是魔说。如世公文,得印可信,故名三法印。
  [一、无常印],谓世间生死及一切法,皆是无常。众生不了,于无常法中执为常想,是故佛说无常,破其执常之倒,是名无常印。
  [二、无我印],谓世间生死及一切法,皆是因缘和合而有,虚假不实,本无有我。众生不了,于一切法强立主宰,执之为我;是故佛说无我,破其着我之倒,是名无我印。
  [三、涅槃印],梵语涅槃,华言灭度。谓一切众生不知生死是苦,而更起惑造业,流转三界。是故佛说涅槃之法,令其出离生死之苦,而得寂灭之乐,是名涅槃印。(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出自《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另有四法印之说:诸行无常、有漏皆苦、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四念处

  (三藏法数)[一、观身不净],身有内外,己身名内身,他人之身名外身。此内外身,皆揽父母遗体而成;从头至足,一一观之,纯是秽物。众生颠倒,执之为净,而生贪着,故令观身不净也。
  [二、观受是苦],领纳名受,有内受、外受;意根受名内受,五根受名外受。一一根有顺受违受,不违不顺受。于顺情之境则生乐受,于违情之境则生苦受,于不违不顺之境则生不苦不乐受。乐受是坏苦,苦受是苦苦,不苦不乐受是行苦。众生颠倒,以苦为乐。故令观受是苦也。
  [三、观心无常],心即第六识也。谓此识心,体性流动,若粗若细,若内若外,念念生灭,皆悉无常。众生颠倒,计以为常,故令观心无常也。
  [四、观法无我],法有善法恶法。人皆约法计我,谓我能行善行恶也。善恶法中,本无有我。若善法是我,恶法应无我;若恶法是我,善法应无我。众生颠倒,妄计有我,故令观法无我也。

一实相印

  又名诸法实相印,四法印之一。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说,小乘法是以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来作印定,大乘法是以“一实相印”来作印定。其实,一实相印概括了三法印,三法印也能贯通一实相印,全都是阐明诸法因缘生,无有自性之理。只是大乘一实相印所说的“缘起性空”,把空的理性说得更加澈底,它说宇宙一切万有,都是非有非空,亦有亦空,众生的佛性如此,一切法的法性亦如此。

  所以它们的不同点是:小乘说诸行无常,大乘于万法为无常之外,还认为它是不曾断灭的;小乘说诸法无我,大乘于真谛说无我之外,还于俗谛说化他;小乘唯以我空而说涅槃寂静,大乘却以我法二空而说涅槃无住。大乘与小乘不同之处,就在于它契合这“一实相印”的妙用,故辨证大乘的教法,也就以“一实相印”来作印定了。
  ——《佛学常见辞汇》

四依

  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识、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

 

  《大般涅槃经》卷第六:法者即是法性、义者即是如来常住不变、智者了知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了义者了达一切大乘经典。

 

  【依法不依人】依法者,谓依实相等法,修诸波罗蜜行,则能具足清净功德,能至菩提也。不依人者,如涅槃经云:魔王尚能假化作佛,况能不作其余之身?是故虽是凡夫,若所说所行,与实相等法相应,则可依信。虽现佛身相好,若所说所行,违于实相法者,则不应依也。(梵语波罗蜜,华言到彼岸。)——出自《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普贤菩萨警众偈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 动画《佛典故事》极乐净土 佛说阿弥陀经
  • 动画《佛典故事》大愿 佛说无量寿经
  • 动画《让我们回归极乐》
  • 动画《金刚萨埵净障修法如意宝珠》
  • 《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宣化上人讲解,音频视频PDF
  • 动画《妙法莲华经》
  • 电影《首楞严演义》
  • 生死与轮回
  • 慈诚罗珠堪布《前世今生:生命的奥秘》
  • 慈诚罗珠堪布:中阴解脱



《华严经浅释》 宣化上人讲解(视频全集)
宣化上人开示(播经机中的2018个MP3文件14.3G,开示全集PDF文档),请见图解系列菜单中的网盘下载。

简介:几个世纪以来,许多文化和个人都表示经历过轮回,那么在这个永恒的谜团后边,有什么科学依据吗?本片通过对杰出的科学家和轮回的研究学者的独家采访,基于大量来自意识研究领域,濒死体验和前世记忆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第一次深入并科学地探索了这个谜团。更多播放:

第1集:女子自称死后进入另一个世界
第2集:出生时胎记是前世伤痕
第3集:专家称人的意识和大脑无关
第4集:轮回就是灵魂换一个外壳

更多相关下载:
前世今生 轮回的故事

目 录

大正藏第 10 册 No. 0292 度世品经

  No. 292 [Nos. 278(33), 279(38)]



度世品经卷第一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一时佛游摩竭国法闲道场普光讲堂莲华藏师子座——觉了真谛,无有二行;度无想法,如佛游居以致平等;一切诸佛进退游行无所挂碍亦无荫蔽;法无退还、行无等伦,所见奉敬不可思议;现等三世,其身所显普周世界;分别诸法,慧无犹豫;具足诸法,坐佛树下究畅经典;不疑正觉、不想计身,一切菩萨志愿、道慧、佛行无二;所济第一,度于彼岸,不坏如来建立脱门;诸佛土地不可限量,所游平等,所修法境旷若虚空。

  十方国土不可计会亿百那术一切尘限诸菩萨数其亦如此,菩萨大士皆生补处,当成无上正真之道,各各他异十方佛国来会此土——皆成开士、皆发慧目,德门无极;开化一切众生诸界,顺律唱道,权方便门,晓了随时,住菩萨法;一切世界讲堂、楼阁越升慧定,而以观察灭度之地;尊敬道慧,蠲除一切言辞、行阴,所可释去明识因宜;摄取众生,入于无量,道游其中;一切众生所作祸福皆有报应,终不腐朽;分别应时,所试观察永无所获;解知众生诸界志性,达了诸根,省应可度,从其缘便,应病授药;去来今佛所可颁宣章句议理,辄受奉持,已受其决,执怀平等,解发正藏;所当归者,入于现世、度世无量;法自所入真正悉已畅解,有为、无为观之无二。去来今佛一切如来所入道场、一时道御、建平解、成平等觉,悉能示现。心闲、心懅,已了佛道。不离一切众生发心,入一人心则能普入一切众生所知、所乐。自于其慧而不动转。诸菩萨身逮得普智、诸通慧心,住于其地而不退转。菩萨所行力无休懈,周旋往来慧无所行一切人故。于无数劫在于生死晓了建立,不可计劫难可值见。诸菩萨宝真正难遇,常转法轮未曾劳废,开化众生令入律品,过去、当来、现在如来严净斯处逮成众生。具足本行,所誓已具,功行殊特。如是菩萨及余学士,十方诸佛所可咨嗟,劫数无际所叹无限,其无元底与众超异。其名曰:普贤菩萨、普因(一作目)菩萨、普化菩萨、普智菩萨、普眼菩萨、普光菩萨、普观菩萨、普明菩萨、普英菩萨、普觉菩萨,如是之等不可称计亿百那术十方诸佛国土尘数。

  如是,普贤成就所愿——其所誓志志愿超殊:若诸佛兴,普往求请;晓了随时,皆持诸佛所化法目,不断一切如来之教;诸佛兴世,速疾受决成最正觉,名号、国土已净毕了;所住法轮见无佛国示现为佛,严治一切凶弊、秽浊、难化世界,休息灭除诸菩萨众挂碍祸福,入无阴盖正谛法界。

  于是,普贤菩萨即以佛藏三昧正受。这三昧已,应时遍入十方诸佛之所游居,靡不周畅、皆以通达,无有余土而不彻者,讲堂、法境、其虚空界,悉至无际。十方刹土六反震动,其大光明靡所不照,謦扬洪音莫不闻声。

  普贤菩萨从三昧兴,见诸菩萨咸来俱会,欣然大悦。

  普智菩萨睹诸菩萨皆来云集亦复踊跃,前问普贤菩萨大士:“善哉,佛子!今诸菩萨十方来会,渴仰经典,瞻戴仁者如冥思明。唯为解说诸菩萨行,从始至终令无疑——结者亘然,如病得愈、盲者得目。

  “何谓菩萨有所依怙而无所著?何谓菩萨未曾有想?何谓为行?何谓善友?何谓精进?何谓劝信?何谓化众生?何谓禁戒?何谓受决?何谓菩萨不相求短?何谓入如来?何谓得入众生性行?何谓逮入于诸世界?何谓晓入诸念劫数靡所不达?何谓畅说于三世事?何谓得入三处?何谓无厌其所发心,无所缺漏?何谓菩萨分别诸辩?何谓菩萨逮得总持?何谓菩萨颁宣佛道?”

  普贤菩萨缘普智问,欲令来者皆得开解,赞言:“善哉!诸会菩萨皆共咸听。菩萨有十事法,有所依怙而无所著。何谓为十?依菩萨心令不违失、依于善友常修专精、倚于德本而植福庆、顺度无极能奉行故、恃一切法无所归故、怙誓诸愿使亲道故、专于诸行习具足故、附诸菩萨一生补故、归奉诸佛心欢然故、奉诸如来叹如父故,是为菩萨十事法,有所依怙为无所著。菩萨住此,疾逮无上如来大慧至无极依。”

  于是颂曰:

 “依者无所依,  自归于诸佛,
  解法无所望,  乃至于大愿。
  见诸佛欢然,  依之而奉敬,
  恃怙诸如来,  因具足道行。

  “菩萨有十事,未曾有想。何谓为十?念诸德本如己无异,身积众善以施众生;一切功训以为道想;解达众生为道器想;愿济一切如己愿想;皆以诸法施不及想;察一切法念如佛法;为一切行如奉身想;一切言辞于诸所行无所妄想;睹见诸佛为父母想;于众如来为无二想。是,族姓子!诸菩萨众未曾有想,菩萨住此,疾成无上、逮众德本。”

  于是颂曰:

 “为一切积德,  念之如己身,
  观察于众生,  亦如道法器。
  诸众生造愿,  与身等无异,
  归命于道法,  令致无从生。

  “菩萨有十事为行。何谓为十?讲说分别众生所行、而求一切诸法所行、普学禁戒寻即奉行、积累诸行众德之本、一心专精奉修三昧、晓了圣慧所当归趣、殷勤谨敕无所违失、游于刹土欲庄严故、修善知识不离恭恪、奉如来行敬如师子,是为十事。”

  于时颂曰:

 “一切有所行,  当开化众生,
  勤求于诸法,  而奉行禁戒。
  积累众德本,  一心归定意,
  晓了圣明慧,  所游净刹土。

  “菩萨有十事为善友。何谓为十?建立道意、能修德本、入度无极、颁宣道法、开化众生、分别辩才、称举群萌、除众妄想、住无患厌、立普贤行入诸佛慧则为善友,是为十事。”

  于是颂曰:

 “心建立于道,  精勤修德本,
  入诸度无极,  颁宣诸经典,
  开化度众生,  辩才决众疑,
  称誉于黎庶,  除去众想念。

  “菩萨有十事为精进。何谓为十?讲说一切众生之界、识念经典之所归趣、严净一切诸佛世界、又当奉行诸菩萨戒、常忍一切众难之患、为断地狱饿鬼畜生烧煮之痛、降伏一切众魔官属、不令众生怀瞋恨心、当奉十方诸佛世尊、常遇诸佛归命咨受,是,族姓子!应行菩萨十事精进。”

  于时颂曰:

 “归命于诸佛,  严净众佛土,
  奉修菩萨行,  忍一切苦恼,
  断三涂之难,  降伏魔官属,
  能悦于众生,  常见诸如来。

  “菩萨有十事为劝信。何谓为十?常建立意,亦劝他人使发道心;仁和第一,无所诤讼,亦化他人立于欣悦;蠲除愚法,亦化他人令弃邪典,使住佛道;务求德本,亦劝他人使志善原;归度无极,亦劝他人求波罗蜜;己生佛种,亦诱他人令务佛性;身已得入无所有法,开进他人使立空法;赞诸佛慧无所讥谤,示宣他人不毁正觉;具足普智,诸愿纯备,亦导他人成诸通慧;究竟道誓以得严净如来、至真无尽之慧,亦当建立一切众人入如来道;是为十事。”

  于时颂曰:

 “已建立在道,  亦化于他人,
  心不怀诤讼,  和悦忿恚者。
  弃捐众愚冥,  开化痴邪径,
  常求众德本,  诱之住道义。

  “菩萨有十事开化众生。何谓为十?菩萨布施诱进众生,和颜悦色而劝进之;班宣经道令其亘然;诱进分别己身无异;所施无量发起人界;显佛菩萨行诱众生种;示诸世间如火然炽;训教众生无上道法;神足变化若干感动;晓了若干善权方便;随其习俗度脱众生;是为十事。”

  于时颂曰:

 “菩萨行布施,  已用化众生,
  常和颜悦色,  诱进诸不及。
  睹世如然炽,  显示佛大道,
  神足现变化,  若干权方便。

  “菩萨禁戒有十事。何谓为十?不舍道心、捐声闻缘觉意、观察一切众生愍行、开化群萌令住佛法、奉修菩萨所应学者、解一切法悉不可得、所造德本劝助至道、未曾猗著于诸佛身、能忍诸法亦无所倚、济护诸根以为禁戒;是为十事。”

  于时颂曰:

 “常和于道心,  舍声闻、缘觉,
  愍伤于众生,  劝使立佛法。
  学诸菩萨行,  解法无所有,
  一切所行德,  劝助于佛道。

  “菩萨有十事受决,所见受决能自知之。何谓为十?发仁和心、自然道意、不厌菩萨行、弃捐一切诸所妄想而能奉修诸佛之法、皆能笃信诸如来身所可宣说、亦以究畅成就德本、化于一切使住佛道、等敬亲友而无二心、视诸善友如见诸佛、古昔所愿将护佛道,是为十事受决。”

  于时颂曰:

 “等心敬善友,  利义皆由之,
  将护古昔愿,  清和发道意。
  不厌菩萨行,  弃捐众妄想,
  使住诸佛法,  笃信如来教。

  “菩萨有十事不相求短。何谓为十?入于宿世本所誓愿、随时入行导习其便、不失正义皆得通入、诸度无极具足成就、随其宜便、所可入者顺从所愿、随其所乐以开化之、庄严刹土劝使入道、神足变化使从其教、普为示现所生之处,是为十事不相求短。”

  于时颂曰:

 “入于宿世愿,  世行随宜便,
  遵习不失节,  顺诸度无极。
  因得大成就,  从若干信乐,
  为庄严佛土,  以神足变化。

  “菩萨有十事入于如来,去、来、现在一切诸佛所可由成。何谓为十?入于无量平等道教、而转无限经法之轮、宣传无量慧义之要、顺从无际音声通畅、开化无底众生之类、显畅无数神足变化、随时遍至若干种形、入于无喻诸三昧定、照耀开悟不可计量、示力无畏显现无限使入灭度,是为十事如来所入。”

  于是颂曰:

 “过去、来、现在,  一切诸如来,
  入无量道教,  转无限法轮,
  顺无际道法,  宣无底慧场,
  开化无数人,  神足不可计。

  “菩萨有十事入众生性行。何谓为十?入于本行众生所解;随时开度当来受身;一切人民遍于群萌;现在所作入于众生;善行本末;随时救济诸非法行;当宣道;众生心性所入,晓了一切根原所趣;分别若干,随所爱乐;发起诸碍、尘劳、爱欲,数数说法以度脱之;是为十事入众生性。”

  于时颂曰:

 “晓了过世行,  亦复知当来,
  分别现在事,  众生所可行。
  入于众德行,  亦游于无德,
  其心靡不周,  使诸根成就。

  “菩萨有十事入于世界。何谓为十?常知止足、在于世间而修清净无所沾污、处于俗间心存少求、演无极香薰诸迷惑、所入方俗如一土尘、周于无量微妙之义、亦遍旷然无量世界、度脱有身四大之患、恭敬自归于诸佛道、亦复游入无道天下,是为十事游入世界。”

  于时颂曰:

 “在世知止足,  所行常清净,
  所入而少求,  周遍无极业,
  犹如尘世界,  解微妙之行,
  小大无不达,  入于诸所有。

  “菩萨有十事,晓入诸念劫数靡所不达。何谓为十?知过去劫、晓当来对、知现在事、知有限世、识无限碍、入于有限无限之事、了诸有数无数劫事、于诸有数使入无为、令诸无念畅入有念、畅诸有念使入无念,是为十事晓了诸劫靡所不达。”

  于时颂曰:

 “入于过去念,  当来亦如是,
  游步在现世,  而皆悉念之。
  周流无量劫,  有数若无数、
  无念入有念、  一切想无想。

  “菩萨有十事,畅说三世而无二言。何谓为十事?以过去而宣说之、往古以没豫说当来、灭来久远演现在处、尚未当来豫说过去、尚未欲至辄宣现在、亦复班宣未来生者、传于现在忽以过去、解于现在谓之未来、目所睹者宣之平等、现了三世一时悉达,是为十事畅说三世。”

  于时颂曰:

 “能说过去事,  演古如是来,
  说过为现在,  亦畅当来事。
  过去、今、现在,  未至豫演生,
  解生现以过,  目见今当来。

  “菩萨有十事入于三处。何谓为十?入诸有数、至无所念、到有所获、趣诸有教、游众想处、归众方俗、畅众言辞、达不可尽、咨嗟寂然、畅众憺怕,是为十事入于三处。”

  于时颂曰:

 “入众有所念,  有所得教授,
  在想众方俗,  所念不可尽。
  宣传寂然事,  亦入于憺怕,
  灭除诸恶事,  如是成道意。

  “菩萨有十事,无厌其所发心,无所缺漏。何谓为十?供养诸佛,住在众色而不懈惓;敬顺一切诸善、亲友;求诸经典,不以为难;博闻众经,启受不逮;发意之顷颁宣经道;开化众生,示以法律;发起一切使至佛道;于无数劫住一世界修菩萨行;普游诸国,靡不周遍;未曾怀疑佛诸经典,问则发遣;是为十事发心无厌,无所缺漏。”

  于时颂曰:

 “供养诸佛身,  不以为厌足,
  亦顺众善友,  务求诸经典。
  所求不懈倦,  见诸发心者,
  为说道训教,  开化诸菩萨。

  “菩萨有十事分别诸辩。何谓为十?分别众生所入辩慧、晓了诸根当可归趣、了诸罪福诸所报应、睹其所生在于何处、皆知世间诸所有无、睹见诸佛之所游居、晓了经法义理深浅、畅解法界之所存没、达于三世——去、来、现——事、亦能分别不可计数所行言慈,是为十事菩萨诸辩。”

  于时颂曰:

 “晓众生所知;  诸根之所趣,
  随所立罪福,  见之当所生。
  分别诸世界;  亦晓了法品,
  究畅佛道慧,  三世之本末。

  “菩萨有十事逮得总持。何谓为十?博有所闻辄则奉持;怀抱经典,悉不忘失;执法锭燎,有所宣化皆从方便解诸经典;晓法自然,逮法光明,致诸佛道不可思议;执诸定意,现在闻佛,面前启受寻奉行法;入道场音,能随方俗演出言辞不可思议;念三世事、去来今佛不可计法,随时宣传;怀若干辩一切诸佛经典之要;耳所闻谊不可称限,所兴圣慧能畅诸听;持诸佛法,建立如来十力、无畏;是为十事菩萨总持。”

  于时颂曰:

 “博闻辄执持,  不忘一切法,
  晓了随时说,  解诸法自然。
  以法大光明,  不可思议慧,
  现在得三昧,  目前闻经典。

  “菩萨有十事为颁宣佛道。何谓为十?晓了道议、志誓大愿、分别罪福之所归趣、常住正觉、不怀自大、畅达法界、识知定意、明解心本、晓了本净、随本而觉使成佛道,是为十事菩萨班宣佛道。”

  于时颂曰:

 “晓了于佛道,  解愿知罪福,
  为诸佛所立,  解法无自大,
  分别心本净,  定意之所归,
  本净亦自然,  随本而觉悟。”

  佛说是时,三千世界为大震动,其大光明普照十方。诸天、龙、神皆来散华,以诸音乐来娱乐佛,欢喜悦豫,皆共欣庆:“幸哉!吾等宿世其德纯厚得豫此会,服深妙议无极道慧,何其禄厚。世尊能仁十方慈恩开示法藏,疗治盲冥,消化五阴、六衰、三毒、五盖、十二因缘、六十二见。示以五事:戒、定、慧、解、度知见品,五眼,六通,六度无极——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一心、智慧——以成佛道。班宣开示十二部经,开化邪见六十二疑使发道意,诸佛遥赞、菩萨悦豫。”

  普智菩萨复问普贤:“何谓发菩萨心?何谓行法?何谓大哀?何谓缘发道心,以其所缘而兴其意?何谓见善友发恭恪心?何谓菩萨逮得清净?何谓度无极?何谓佛慧?何谓所历?何谓菩萨力?何谓平等?何谓生觉圣?何谓说法?何谓而行奉持?何谓辩才?何谓无数?何谓为行等心?何谓行慧?何谓菩萨而不自大?”普贤菩萨答曰:“善哉!佛子所问甚为深妙,何其快哉。谛听谛听,今为仁说。”普智菩萨与诸大众受教而听。

  普贤菩萨言:“有十事发菩萨心。何谓为十?发心之时常怀大慈,护持一切众生之类;所行怜愍,察于人民勤苦之恼如身自更,一切所有皆能惠施;念一切智,心则为原首;念一切智故能发意不毁圣谊;兴从严心,学诸菩萨禁戒之要;其心坚固亦如金刚,蠲除一切诸恶垢浊;其所生意若如江海,导御一切诸清白法;其志强固如须弥山,则能堪忍众庶言辞、善恶音声;其所发心造立永安,施于众生大诚信业而心独步;智度无极,晓了诸法,随便将护;是为十事发菩萨心。”

  于时颂曰:

 “而发大哀心,  将护于众生,
  见之在苦恼,  愍之如己身。
  思惟一切智,  得志所庄严,
  其心如金刚,  智慧如江海。

  “菩萨有十事行普贤法。何谓为十?于当来劫与一切俱,普愿行仁;奉敬未至如来、至真等处色法;开化众生立菩萨行;积众德本而誓普贤;皆能游入诸度无极;所愿和雅,具菩萨行,遵修诸法;皆欲庄严诸佛世界平等诸议,受生一切十方佛国;晓了方便,求众经典;悉乐现生于诸佛土;逮成无上正真之道;是为十事菩萨行法。”

  于时颂曰:

 “悉知当来劫,  奉敬诸如来,
  菩萨等众生,  所誓普贤行。
  积累众德本,  入诸度无极,
  庄严诸佛土,  疾成无上觉。

  “菩萨有十事常行大哀。何谓为十?观于众生孤独无种为兴大哀、察之无道化以大悲、见贫厄众令殖德本、将久眠寐使得觉悟、见众生界无有方便化之随时、为诸贪欲所系缚者而劝护之、瞻于群萌所遭厄难愍之令济、睹久疾病疗之以慈哀、离善法者显示道议、若见众生失于佛法愍哀悦豫,是为十事菩萨大哀。”

  于时颂曰:

 “在世行大哀,  观察于众生,
  久远遭疾厄,  由断德本故。
  为兴无盖哀,  建立于佛道,
  菩萨行大慈,  以开化众生。

  “菩萨有十事缘发道心。何谓为十?教诲众生令顺谊律而发道心、欲除一切众苦恼患、建立人民使意永安、见于群萌在无明地使发道意、好劝众生使入佛慧、顺随正觉奉敬一切诸佛最圣、皆欲得见如来、至真、亦复乐睹诸佛色像相好威容、亦复爱喜入诸佛道故发大意、亦复敬爱十力无畏,是为十事缘发道心。”

  于时颂曰:

 “见众生所灭,  为恼患所缚,
  欲令至永安,  故发菩萨心。
  人民在无智,  劝示以佛慧,
  令奉三界将,  常睹诸如来。

  “菩萨见善友发恭恪心,菩萨初发正真道意,与善友俱谦下恭顺,欲得务成佛一切智,故习善友为之屈意。

  “见善友发意有十事。何谓为十?奉敬自归、心无爱欲、如所闻音则能奉行、心爱乐之、志不瑕秽、常一其心、以诸德本合为一业、怀抱一愿发世尊意、其志平等、所行具足,是为十见善亲友发恭恪心。”

  于时颂曰:

 “心常怀恭恪,  如所闻奉行,
  如喜无瑕秽,  其意常专一。
  合集众德本,  自归于世尊,
  常尊平等行,  道心乃具成。

  “菩萨清净有十事。何谓为十?净如虚空,究竟无失;于诸色净,随众生本而开化之;诸音清净,演不可谊言辞众响;其辩才净,分别无量佛所说法;其慧清净,皆弃无智;所生亦净,得诸菩萨自在由己;眷属微妙,晓了众生宿世所行而开化之;报应亦净,除去一切挂碍、阴盖;所愿解明,解诸菩萨所生一品;其行皦然,出普贤乘;是为十事得清净。”

  于时颂曰(丹本注云,诸本阙颂)。

  “菩萨有十事逮度无极。何谓为十?行度无极,一切所有皆能布施;戒度无极,具足佛禁;忍度无极,能行仁和,逮佛净力;进度无极,所行勤修而不退转;寂度无极,使意一定;智度无极,观一切法本自然谛;慧度无极,入佛十力;愿度无极,具足普贤;神足度无极,多所变化,无所不现;法度无极,等御一切诸法本末;是为菩萨十度无极。菩萨住此,得归无上如来、正真无极大慧,具足六度。”

  于时颂曰:

 “布施度无极,  皆能施所有;
  持戒度无极,  清净佛诸行;
  忍辱度无极,  仁和不怀恚;
  精进度无极,  勤修不退还;
  一心度无极,  志定无愦乱;
  智慧度无极,  观诸法自然;
  神通度无极,  普入佛道力;
  所愿行平等,  神足道诸法。

  “菩萨有十事慧。何谓为十?晓解一切十方世界其众生种不可思议;识别诸宗、晓了诸法,不失时节;若干种形若以一品皆令觉知;达诸法界,能班宣慧;晓了一切虚空本末,通使无余第一佛慧;十方世界诸过去事皆能知之;十方佛土诸当来事悉能见之;十方佛国今现在事普入教化;晓愿如来一切诸行,具入一切慧;解知去来今现在佛皆同一行,是为菩萨十慧义。菩萨住此,其大光明自在照耀,具足所愿,信诸佛法,则以一慧解诸佛法。”

  于时颂曰:

 “能知十方界,  众生不可计,
  普令入道慧,  使无若干念。
  能分别诸法,  平等如虚空,
  佛慧为第一,  能达三世事。

  “菩萨有十事而有所历。何谓为十?悉解诸法为一品义、一切经典而有节限、晓了诸慧则为一相、分别众生心念行慧无为无数、见诸群黎皆以一等、明识众生所行尘劳、人民志性系缚在行、明识众生所行善恶、一切菩萨所行志愿乐不自大、如来十力建立无余而上正觉,是为十事菩萨经历。”

  于时颂曰:

 “知诸法为一,  解了际限故,
  众慧合一相,  众生心无数。
  解见诸人民,  尘劳行所迷、
  众结所缚束,  不得普智心。

  “菩萨有十事力。何谓为十?一切诸法皆入自然;诸有经典悉如所化,众义若幻;计诸法数皆为佛法;诸所经典悉无所倚;一切所有归三脱门;见众善友重事奉敬;心习势力;以众德本入无上慧道王之堂;未曾诽谤深微之慧;信乐诸佛一切智心,终不退转善权力故;是为十事菩萨之力。”

  于时颂曰:

 “一切法自然,  皆如幻化力;
  诸法悉佛法,  义归三脱门。
  奉敬众善友,  常积众德本,
  入无上慧堂,  笃信佛深法。

  “菩萨平等有十事。何谓为十?等心众生、亦等诸法、普观佛土、性行无二、因诸德本、等诸菩萨、所愿无异、诸度无极亦无差别、一切诸行皆归同像、十方诸佛悉为一佛,是为十平等。”

  于时颂曰:

 “等心念众生,  普观众经典;
  亦等诸刹土,  性行不怀二。
  皆合诸德本,  菩萨常行慈,
  所愿无若干,  具诸度无极。

  “菩萨有十事发觉圣。何谓为十?一切诸法但有音耳、皆归寂然、诸法如幻、经义若影、目所见者悉因缘合、诸义业净、一切诸法悉假文字、诸事之业因其本净、道慧无想究尽本原、诸有形者皆由法界,是为十生觉圣。”

  于时颂曰:

 “诸法悉寂然,  譬之如幻化,
  假喻若影响,  皆由因缘生。
  诸法本末净,  一切无所生,
  悉因其本际,  无想为真谛。

  “菩萨说法有十事。何谓为十?演深妙法、所说义者随时得入、讲若干事、当多宣畅诸通慧事、亦能分别诸度无极、宣示如来十种力事、解三世义、常说菩萨不退转法、咨嗟诸佛功训之德、班宣菩萨、诸佛、如来平等出家,是为十事菩萨说法。”

  于时颂曰:

 “讲说深妙法,  悉使入道义,
  演若干之慧,  多宣一切智。
  演诸度无极,  显示十种力,
  三世无挂碍,  菩萨不退转。

  “菩萨有十事而行奉行。何谓为十?积累一切诸善德本;闻诸如来讲说经典辄能受持;执一切现,举喻说之;御导一切奉行法门;怀抱总持道义慧门;皆能断除狐疑、诸着;悉以具足诸菩萨行;一切如来辩才平等开化说法,演其光辉;言皆受诸佛;所娱乐业而建立之,使得至于无上正真;是为十事说平等门而奉行之。”

  于时颂曰:

 “积累众德本,  咨嗟如来法,
  观诸法平等,  奉宣道慧门。
  弃捐诸疑着,  具足菩萨行,
  诸法为世门,  皆令入道室。

  “菩萨有十事分别辩才。何谓为十?所演诸法永无想念、分别诸经悉无所行、诸义辩才亦无所著、解诸法空班宣无量、一切诸法悉佛所立、一切所有悉无所依、皆能分别诸法章句、宣畅经典真谛之义、常以等心愍于众生、应意说法令得悦豫,是为十辩才。”

  于时颂曰:

 “讲经无想念,  一切无想行,
  不著于诸法,  解之悉为空;
  辩才无限量,  诸法佛所立,
  一切无所猗,  解之悉本无。

  “菩萨有十事得自在。何谓为十?开化众生、照耀诸法、修诸德本、行无极慧、不着禁戒、所造善本劝助佛道、所行精进而不退还、降伏众魔、其所爱喜解了道心一切佛道、在于邪见而成正觉,是为十得自在。”

  于时颂曰:

 “晓开教众生,  得照耀诸法,
  奉行众德本,  自在无极慧。
  心皆无所著,  精进不懈惓,
  降伏于众魔,  道心得由己。

  “菩萨有十事所施无数。何谓为十?开化一切诸世间难,众生本末亦不可计、经典之事亦不可量、一切所作亦无崖底、有计诸法崖际难尽、众德之本亦无俦匹、一切诸恶悉无能宣、诸所志愿亦无边际、众行所趣无能为喻、一切菩萨独步无侣、诸佛、正觉独尊无双,是为十事所施无数。”

  于时颂曰:

 “世计不可计、  众生无有数、
  诸法无边际、  所造亦无限、
  德本无俦匹、  诸恶无处所、
  菩萨无等侣、  诸佛无俦匹。”

  “菩萨有十事为行等心。何谓为十?等心积德、志愿同等、众生身意亦无有二、入于人民罪福所趣、普游诸法、视诸佛土净秽同一、劝化众生使入笃信、等心诸行及众妄想、皆入诸佛十力无畏、悉由如来平等之慧,是为十等心。”

  于时颂曰:

 “等心积德本,  兴显一切愿,
  平等众生心,  罪福无殊异。
  普入诸经典、  等观诸佛土,
  愍念诸众生,  使入无异行。

  “菩萨有十事行慧。何谓为十?晓了众生当归解慧;遍入诸国若干刹土,未入者入之;游诸贪网,除去臭秽;所游诸界知其增减;晓了诸法各各有异;或复一品普能周旋;众界音声解世间众想、所住颠倒、所念各异;以一言辞普入一切诸法言教;如来威变建立法界;一切众生处在三世,诸佛入中训诲无废,皆令入道;是为十事菩萨行慧。”

  于时颂曰:

 “信解众生界,  普入诸佛土,
  悉至于十方,  等观诸世界。
  诸法无若干,  入不可计身,
  如来所变化,  开度于三界。

  “菩萨有十事而不自大。何谓为十?不轻慢人、蚑行、喘息;身心谦下,不轻易人;不以刹土而自贡高;若得奉敬,不怀自大;不以好音而自叹誉;行愿备悉,不以绮饰;开化众生离于懈怠;成至正觉;常怀哀愍讲说经典;不咨嗟身,有所建立而不自大;是为十事不自大。”于时颂曰:

 “不轻慢众生、  得刹土不悦、
  而奉敬不欢、  离于好音声、
  无贪诸所愿,  开化于众生,
  得成最正觉,  颁宣大道慧。”

  说是法时,天、龙、鬼神、世间人民、阿须伦、迦留罗、甄陀罗、摩睺勒莫不欢喜,咸发道意。

  师子、虎、狼、熊、罴、鹿党、鱼、鳖、鼋、鼍、诸小小虫,皆有慈心,无相害意,闻所说法各各欢喜而发道意。

  诸天散华,其落如雨;烧众名香,郁如云兴;箜篌、乐器不鼓自鸣。当尔之时,莫不喜敬。

  度世品经卷第一


大正藏第 10 册 No. 0292 度世品经

度世品经卷第二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普智菩萨复问普贤:“何谓建立?何谓乐信?何谓深入?何谓依怙?何谓意勇?何谓断诸疑?何谓无思议?何谓解说真谛?何谓了报应?何谓定意?何谓何所有?何谓脱门?何谓神通?何谓通达?何谓解脱?何谓园囿?何谓宫殿?何谓游观?何谓庄严?何谓心不动?何谓性无所舍?何谓观慧?何谓讲法?何谓净愿?何谓为印?何谓慧光?何谓行无色?何谓无法心?何谓心如山?何谓如海?”

  普贤曰:“善哉问!菩萨建立有十事。何谓为十?常志于佛、恒思经法、劝化众生使住佛道、劝安事业、修立正行、顺乐誓愿、常念威仪、所游随时、班宣善本、建立慧义,是为十事建立其心。”

  于时颂曰:

 “一心常念佛,  专精思经典,
  劝众生入道,  示以所造业。
  赞助修正行,  恒使不失愿,
  威仪、礼节备,  善本成圣慧。

  “菩萨乐信有十事。何谓为十?

  “菩萨心自发念:‘其有当来如来、正真出现于世,我当悉见。’

  “见诸佛已,供养奉事,志于无上,稽首自归此诸正觉:‘当训诲我,以是训诲归菩萨地,如诸菩萨奉教敬心。心怀恭恪,如所闻者辄当修行。’

  “于是,菩萨复自念言:‘使吾不离诸佛、世尊及诸开士,蠲除生死驰逸之难,无央数劫修菩萨行。’

  “又心念言:‘昔未发无上道意之时未为法器,畏甚深义、亦畏世间诽谤恶名、又惧畏生死恶道众会。我以离此,永不与合。以远在事,所生之处不离道心,不恐、不畏、亦不怀懅。永无诸难,常远尘垢;永灭秽浊,出入独步;降伏众魔,消诸外道。’

  “又心念言:‘吾当劝化诸众生界,使随律教,志在无上正真道意,修菩萨行。得成佛时则随尊圣微妙道教,吾当稽首,奉敬自归,欣悦无量,尽其寿命。佛灭度后,当为兴立无数庙寺、供事舍利、奉宣佛教、分布经典,使无上义永得长存。’

  “又心念言:‘吾当庄严无极世界,皆令佛土清和柔软,种种别异平等清净。吾当感动无数佛土,悉使发意。演大光明照于十方,神足变化靡不周遍。’

  “又心念言:‘吾成佛已,当决众生一切狐疑,化其志性令常清和。寂静其志、消灭尘欲、塞诸恶户、阐永安门、除去幽冥、奋巨光耀、弃捐魔业、逮无上吉,以是功勋普示众生。’

  “又心念言:‘吾所在处常见诸佛。在危厄时思欲奉觐,必当如愿得见正觉,莫使违远。’

  “面见如来所说法时:‘如来难值,无央数劫时一出耳,犹灵瑞华,久久希有。’发清净心,弃捐一切不宜之计,其意质直而无谀谄。

  “又心念言:‘吾成无上正真之道为最正觉,遍诸佛土施作佛事。为诸众生各现佛身,击大法鼓、雨法甘露,施无极法、清净、无畏,为师子吼,立无底愿。住于法界,班宣经道。一劫不休,身不疲懈;言辞无极,心亦不惓。’是为十事心所建立。”

  于时颂曰:

 “严净诸佛土,  劝道于众生,
  示以深妙法,  令发无上道。
  常愿见诸佛,  奉事自归命,
  听受所说法,  一心受奉行。
  为断三恶趣,  开阐安乐门;
  为于众幽冥,  显示大光明。
  流布经法施,  消灭诸垢尘;
  为大师子吼,  而雨大甘露。

  “菩萨有十事法深入。何谓为十?皆入世界诸过去事,游于志性深奥佛法;归诸佛土当来之事,在在佛国而在诸数;正觉无二,虽在诸国现在寂然;世间方俗所言所说,严净境土悉能知之;是入深法,所在天下有若干教;又能解识一切众生罪福不同,计诸菩萨所行各异;又,菩萨解悉知过去诸如来处,菩萨悉知诸佛、世尊所教迟疾,菩萨复知现在国土诸佛、正觉眷属圣众所可说法、开化众生;法界虚空,无有边际,十方如来;又,分别知世俗之法、声闻之法,及缘觉乘、菩萨、如来,入于此法,无所希求;讲说若干所入法界,亦无所入亦不想法,随诸法教而以开化;是为十事深入佛法。”

  于时颂曰:

 “知于过去世、  当来及现在,
  随方俗示现,  清净佛世界。
  分别人罪福、  诸菩萨所行、
  现在诸佛土、  诸菩萨集会。
  知众生之数,  说法虚空限,
  悉达诸声闻、  缘觉、众菩萨。

  “菩萨依怙有十事,以是依怙修菩萨行。何谓为十?常奉敬佛日有归命、开化众生、见诸善友而依附之、常喜积聚众德之本、亦皆严净诸佛刹土、常愍一切不舍众生、普以游入诸度无极、悉欲具足诸菩萨愿、所修无量来归道心、明解诸佛成至正觉,是为十事菩萨所依怙以成道行。”

  于时颂曰:

 “奉敬于诸佛,  依附菩萨行,
  开化众生类,  恭顺诸善友,
  积累众德本,  严净诸佛土,
  入诸度无极,  具足菩萨愿。

  “菩萨意勇有十事。何谓为十?消除一切诸阴盖罪;诸佛、世尊虽以灭度,奉垂训教;以勇猛心降伏众魔;解知无常;不惜身命,以正法缘消化外道;以柔和心悦可众生;怀踊跃意,众会见之莫不欣然;调化一切天、龙、鬼神、揵沓和、阿须伦、迦留罗、甄陀罗、摩睺勒皆受其缘;奉修柔顺,依法深奥;常舍声闻、缘觉之地,于无数劫行菩萨事而不懈惓;是为十事菩萨心勇。”

  于是颂曰:

 “弃捐诸阴盖,  佛逝奉乘教,
  降伏于众魔,  不自惜身命。
  降化众外道,  欢悦于众生,
  鬼神咸受教,  常奉菩萨行。

  “菩萨有十事断诸狐疑,令无沉吟。何谓为十?“菩萨发意,心自念言:‘吾当以施、戒、忍辱、精进、一心、智慧救摄众生,慈悲喜护而开导之。虽行于此,无有犹豫,欲令进退,未之有也。’

  “又心念言:‘吾当普见十方正觉、当来诸佛,值无上慧,供养诸佛,心不沉吟若于毛牦。’

  “又,菩萨念:‘以若干光具足照耀于诸佛土。闻诸菩萨当来所行,无央数劫心不厌惓,开化无量众生之类不以为难。计于法界不可限量、无有崖际,犹如虚空;所度众生其数亦然,不以厌退。’

  “又心念言:‘修菩萨行,备悉诸愿,成一切智诸通之慧。’

  “又复念言:‘行菩萨时,令我皆逮道法之光、佛无极明。’

  “常当计乐一切诸法悉为佛法。

  “普知众生意之所念,晓了无数诸无尽数、诸无为法及诸有为。

  “成平等觉,明达诸法皆诸度世,除倒见想,虽有秽浊本悉清净。

  “菩萨晓了一切佛法成最正觉,无有众想倒见之谬、一毛所著。

  “漏虽有为,达于无为,弃诸利养,则能游入无央数际。是为十事菩萨断诸狐疑。”

  于时颂曰:

 “念施、戒、忍、进、  一心、修智慧,
  行慈悲喜护,  见诸佛奉敬。
  光具足照耀,  无量当来劫,
  心不以懈惓,  成佛一切智。
  诸法悉佛法、  皆亦度世法,
  弃秽浊倒见,  得佛最正觉。

  “菩萨无思议有十事。

  “何谓为十?

  “所修德本不可思议、一切所愿不可计量,观察诸法悉如幻化——因发道心、依诸善业——无所违失。

  “修菩萨行永无妄想,修深要义,普入诸法,不取灭度,道慧不备终不舍去。

  “菩萨行道,入胎出生积勤苦行,诣佛树下降伏众魔,逮最正觉而转法轮,现取灭度,显诸佛事,建立所现,不舍大哀护诸众生,不违本愿。

  “又,其菩萨建立示现如来十力,从初发意在于法界开化众生未曾休废。

  “又,其菩萨皆以无想入于众想、又以有想入于无想,无所思念说诸念事。

  “又,以诸念说无念事,以无所有入于所有;又诸所有入无所有,化无所作入有所作、化有所作入无所作,于无所得说有所得、于有所得说无所得,解知诸法悉无所有。

  “又,其菩萨等心于道,道以平等解知众生道心无异。心不倒见,所念无失,不随邪疑,所睹平等。

  “又,其菩萨发意之顷,其心寂然,定意正受,在于本际而不造证,以无有漏而不永灭。布诸德本,晓了诸法,一切无漏而为人说、诸漏已尽亦为人宣。

  “当除诸漏,则以佛法入于俗法。虽在其中,无俗思想、无道俗念。

  “观一切法皆入法身、亦无所入,晓了诸法而无有二亦无所行。是为菩萨十无思议,菩萨住此,疾逮无上正真之道。

  “菩萨有十事解说真谛。何谓为十?

  “演一切佛法,随时真诚,弃捐恶法,不失其节。

  “以诸菩萨神足变化宣正觉教,能以随便入于众生罪福之业,宣畅众生。

  “除去一切尘劳罪事,皆以能达众生之义、无为法门,消诸挂碍,修闲静业。

  “又,其菩萨悉无所住,犹如虚空。

  “一一所入不得禁戒,天地成败无有犹豫,在诸世界而不沉吟,而于诸法境无所蔽碍。

  “所由方面益以微妙达如来、至真至生、出家,竟于灭度。

  “又,入法界菩萨、诸佛普见诸佛举动进止。

  “菩萨悉见众生之类处于泥洹,无所造故,愿不堕落,会当备悉诸通慧智。

  “又,有菩萨见一切法无所依怙,不远善友、所当近者亦不附着。

  “如来精进,不懈休法,礼仪一等。亲友、怨恶,积累德本、劝助令集,皆使同一;赞扬成就,令无有二。是为菩萨十事说常随时。“菩萨分别慧便有十事。何谓为十?晓了一切诸佛之国、解入众生本原衰盛、识别群黎心行所存、宣畅黎庶诸根兴耗、又知一切报应行果、普入声闻别随时义、皆亦复下众缘觉行、悉以方便修诸菩萨、分别咸从世俗之法、一切悉顺入诸佛法晓了慧宜,是为菩萨十分别慧。菩萨住此,速逮无上正真之道。“菩萨三昧有十事。何谓十事?定意之时皆知十方世界所有;能以意定寂众生身,定诸法三昧;其三昧定见十方佛,则能建立一切诸念;随时定意,其三昧有则能动转无央数身,亦复能使从三昧起;普入诸佛、如来、正觉;三昧正受,开悟众生;其慧普大,晓了随时诸菩萨三昧;一发意顷入一心慧,以无为心开静之慧;悉能普修诸菩萨慧,不废笃信;以愿大慧,晓了三昧;是为菩萨十事三昧。

  “菩萨何所有有十事。何谓为十?众生何所有;国土亦然;观所众生亦解本无;劫烧之时天地为败、或水灾变;天地败已,复还合成;计佛、正觉亦无所有;若干种行亦无处所;如来身者,功勋无量;一切诸法所说本末其义各异;若能供养诸佛、正觉,所归亦无;是为菩萨十事何所有。”

  于是颂曰:

 “众生何所有、  国土无处所,
  以察诸相好。  劫烧天地坏,
  还合亦如是。  佛身若干品,
  如来不可量,  宣法若干品。

  “菩萨脱门有十事。何谓为十?其身普遍一切世界,现于十方若干品形无数色像、以诸法界入一佛土、建立一切众生之众、以佛庄严形周十方若干佛土、自然觉知至一切界、一发心顷遍诸佛土、皆现诸佛在一刹土、使诸佛界度入一身、悉使诸佛感动神足、而以娱乐显入一心,是为菩萨十事脱门。”

  于是颂曰:

 “其身遍佛土,  显若干形像;
  诸法入一土,  建立诸世界。
  遍世现佛身,  自知靡不周;
  诸法入一体,  开心一切人。

  “菩萨神通有十事。何谓为十?识于过去所经历处,晓了方便、出入、进退;天耳识别无所挂碍,悉闻言辞、众所归趣,能知他人众生之类心所念行;无央数事、种种别异则以天眼无为之业观察一切所经周旋;以大神足感动变化,建无思议众生之类;从其本性而示现之,使得入律,见于无限诸佛世界;遍示诸身,发心之顷能周无量十方佛土;亦能庄严建立无数境界处所;亦复显示具足身形,不怀自大,晓了通慧;于无底国逮得无上正真之道,为最正觉;心无思议,因其众生志性本末而示现教。是为菩萨十事通义也,菩萨住此,获致如来无上正真神通,归趣方便,随向诸佛所变,现于十方众生训诲,转成其行,众义备悉。

  “菩萨通达有十事。何谓为十?

  “则能随时教化众生,分别罪福、群生之类所经历事若干不同,使其出家,令心寂然。

  “入诸蔽碍,一一众生所行颠倒若干不同而使消除,达如金刚圣慧具足所可建立。

  “其音周遍,不可思议。教诸佛土晓了方便,一切猗着、习四等心悉普游入。解所生处、亦复识了无所从生,皆已除去诸想、痛痒境界处所。

  “又,其菩萨不观诸法、亦非不观,诸法无想以为一净、亦无有净。明若干种,晓知精勤,于无数劫班宣经道,而以等归趣于无上正真之道,常住法界。

  “又,其菩萨晓了众生本悉灭度,不用家业、亦无所造,知有生者为随颠倒。达其因缘报应之义,识可奉敬,以何缘便——所行本末、起灭处所——分别开化群萌之类,开明闭塞脱门之理,解其颠倒无谬之事。亦知尘欲瞋诤之原、亦别生死无为之业,复了反逆、无逆之事,知可依怙、不可怙者。

  “亦明究畅别所至处——知其退转还复处者、知其至决及所归趣、亦识坏败当还成者。亦了开化,知众生根,所当开化使得入律,若干方便教授黎庶而不迷惑失菩萨行。所以者何?佛子!欲知菩萨所以发无上正真道心者。何以故?开化众生之故,既化众生令从律教,身不劳惓。是为菩萨为一切故,所由无诤,晓了分别十二缘起。

  “又,其菩萨未曾猗佛、亦不发心依怙佛也,亦不着法、复不兴心贪于法也,不着佛土、亦不生心依佛土也,亦不着人、复不起心慕乐众生也,不见人民、亦不发心观于群黎。“兴显众行,具足所愿,修无极哀,不想见佛,识念如来所班宣法。

  “得如来座,殖众德本亦不悁悒,心好正觉,不以劳懈。亦以法则供养如来,心日加精,感动立威不可思议诸佛世界。

  “建立思惟第一法界,剖判若干经法之教,知于众生有为之会、亦识众生限节多少,了苦本末所可从起、亦知尽灭一切万物皆为苦本。

  “若有菩萨以能见此,其所修行亦如影响,弃捐众恶,断其根本,即自发心救济众生。其所行者,悉无所行,曰菩萨行,学诸佛言。其心坚固如须弥山,觉除一切众想颠倒,建立普智诸通慧门,逮成正觉,入于无极无限慧堂——所言慧堂,无上正真道——开度众生三处漂流,反尽其原。是为菩萨十所通达,菩萨住此,逮成如来无上大慧。

  “菩萨解脱有十事。何谓为十?度诸尘劳爱欲之原、脱于邪见不正之路而济五阴覆盖之患、又救形体四大诸入、越于声闻缘觉之乘因此逮得无所从生法忍、发起一切众生国土诸所宜法、便得超出诸菩萨行不可称限、称举一切诸菩萨行、以无妄想入如来地、以一圣慧普知三世、平等神通靡不救济,是为菩萨十事解脱。菩萨住此,开化众生,使之无上。”

  于时颂曰:

 “以度欲尘劳、  邪见、诸五阴,
  四大诸种类,  贪身之患难。
  越声闻、缘觉,  逮无从生忍,
  称举众生土,  菩萨无量行。
  开士之所修,  入如来之地,
  超出众妄想,  神达解三界。

  “菩萨苑囿有十事。何谓为十?乐于生死,未曾恶厌。好化众生,性无所著。处于一切众想之地,启受大行。常喜严净诸佛世界,住己处所。志在诸魔、婇女、宫殿悉能降化,宫台阁故,敬所说法。如所闻法,思惟知义,观察归趣,六通无极、四恩摄行、三十七品道慧之法为菩萨园,是己严父、所可游居。如来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取要言之,一切佛法为菩萨园。未曾复思他奇异法,一切菩萨所现变化、建立娱乐为菩萨园。转于法轮,无自大律,而谨慎行,无所违失,一切发心不离正觉,普现群黎为菩萨园。然其法身皆遍十方诸佛世界,菩萨所行犹如虚空,是为菩萨十苑囿也。

  “菩萨宫殿有十事。何谓为十?乐菩萨宫,心不迷惑;十善章句、功德慧业,好积累是乃为菩萨宫;开化欲界众生之类,修四梵行慈悲喜护;菩萨由此训诲色界群黎之品往生净居诸天宫殿;菩萨由此消灭一切尘劳诸秽到无欲色天;至其宫殿,训诲大难,不闲群黎令其退还;或时生于杂秽境界,菩萨以是乐受其处,拔济一切贪欲众生;菩萨有乐现于后宫、婇女、男女,宿世曾兴福行同故,由是教化四方四域诸帝、梵、释、四天王;菩萨由此劝化凶危,计有常人使舍乱意,处于一切诸菩萨业,念化长故,自恣驰骋,游戏神通;菩萨常皆一心脱门三昧正受,以慧开化而娱乐之,以一切智、无上正真诸佛之典断众挂碍,施一切法而得自在,得为国主,尊豪由己。菩萨乐此如来十力以为游居,是为菩萨十宫殿也。

  “菩萨有十游观。何谓为十?意自好喜观诸章句;所履迹行志意观察,善权方便;其所住处辄得在诸佛足下,闻法启受,意乐十方;心普周遍,敬诸菩萨,神足变化现无限门;化于众生身意所惑,而奉定意一三昧门,则得普入诸定意门;处诸总持,一切所闻便能受持,未曾忽忘;以此总要为众生演,使令欢然;乐于辩才,以一章句无央数劫咨嗟美辞,谈言说事无能断辞;志最正觉,而为众生示现若干身形、无量品门;慕转法轮,化诸异学,令咨受法;是为菩萨十游观也。

  “菩萨有十严净。何谓为十?其力鲜明,故能独步;无畏、清净,无能过者;其义皎然,所演辞意无央数劫谈言之事无能妨废,其法清净;能演八万四千法藏,经言清和,不忘一义;所愿微妙,一切菩萨不舍所誓;其行鲜洁,班宣圣贤诸正雅训,庄严刹土;以一音声普告十方如一刹土,己场清净遍诸佛土;兴以道云、雨法甘露,建立正教,蠲除一切有为妄想、驰逸之行,无慢,清净;以一体而现众生身,教训一切,精勤不惓,夙夜务求诸通敏慧,示无数诸力、无畏像;是为菩萨十清净也。菩萨住此,普得一切诸佛严净。

  “菩萨有十事心不动。何谓为十?一切所有施无所爱,其所施者悉以清净而心不动;思惟明察诸佛深法,奉敬诸佛,承事自归,专精无量;慈念众生,未曾瞋恨,不舍一切蚑行、喘息、人物之类;求诸佛法未曾懈废,一切众生不可称计;行菩萨业,无央数劫不近、不远,为菩萨行未曾退转,无塞、无阐;又,其菩萨本生信心,有所修行,无量清净;其清净者,离垢解明,殷勤修行,奉敬诸佛;弃所贪身,无所慕乐而为俦匹,逮大踊跃无极之欢;笃信为导,归一切智,应其章句,究竟成就诸菩萨教;修行训诲,其所闻信无所谤毁,烦惋变业,其心不动;是为十事菩萨心不动。而能住此,便即逮知诸通敏慧。

  “菩萨有十事心无所舍。何谓为十?逮成诸佛最正觉道,故曰不舍。教化众生使从法律,无所遗弃;随诸佛教,不废训诲;从诸善友,依附自归而不违远;普诣佛国,稽首跪拜如来、至真,不舍礼节;常求一切功勋之法,不舍大乘;敢值佛世,净修梵行;奉护禁戒,终不毁犯;随诸菩萨勤修道业,不以懈废;慕求如来训诲之义,随时执持,咨受不忘;习诸菩萨本所行愿,皆念思惟,通诸佛教;是为十事菩萨心无所舍。

  “菩萨观慧有十事。何谓为十?观一切法,分别章句随时演说;察于三世众德之本而为说法;视诸菩萨所行本际而开化之;瞻诸法门达其根原;亦睹诸佛所建立业;观众总持,以惠法门而用归之;亦以明智普察世间;视诸法界,顺慧而入;瞻知十方,慧无思议;睹诸佛慧,处了世界圣明无量;是为菩萨观于十慧。

  “菩萨讲法有十事。何谓为十?宣说诸法皆从缘起;名一切义,悉令归趣,以积志行;演诸所有亦如幻化;又宣诸法皆亦本空;论议诸经,中间旷绝而无崖底;诸所有业悉无所著;又说诸法强如金刚,一切诸义如来所畅;又说众业寂寞憺怕;又演诸法悉无所生;讲一切法等一本净,说无合成;是为菩萨讲法十事。

  “菩萨清净有十事。何谓为十?其性本净而无沾污;除去狐疑、犹豫之结,令其鲜明;弃诸沉吟、六十二见,所行威仪而修礼节;好乐普智、诸通敏慧,所分别辩巍巍清净;勇猛皦然,四无所畏;修菩萨行,一切游居悉无瑕疵;劝诸菩萨愿愿修习;行无秽浊,百功勋相三十有二;大士之业求于无上正真之道;归清白法,严净一切众德之本净;是为菩萨十清净也。菩萨住此,得成诸佛无上清净。“菩萨印有十事,菩萨大士由是所印具菩萨慧,疾成无上正真之道,为最正觉。何谓为十?“菩萨悉知万物皆苦——苦复苦、恼复恼、爱别离苦、怨会之苦。虽遭此难,勤求佛法,心不动摇、亦不违舍。

  “菩萨之行,不恐、不畏、亦不怀懅,不舍本愿,不废大智、一切敏达,心不违佛道业之要。

  “愚痴凡夫自己尘劳、恩爱之恋、修不善本、骂詈菩萨、毁辱轻易、演粗犷辞、瓦石打掷、加以刀杖,菩萨遭此故求佛法,未曾厌废菩萨之行。

  “常行忍辱,多怀仁和,随经典教亦勤忍辱,具足正行。

  “又,其菩萨班宣诸佛深妙之法,处一切智使入己慧,悉具所生,化令众人欢喜爱法。

  “又,其菩萨观其体慧,致仁和性,兴普智心:‘吾当成佛无上正真之道,为最正觉。’观察众生驰骋周旋五趣之难、忧恼悁悒,使发道心、欢喜悦豫、加大笃信、忻然如是、坚固精进。

  “又,其菩萨入于如来无边际慧,不越境界。如来圣明不可称限,闻诸佛、世尊班宣经道亦无崖底。不限佛智,于诸文字不生增减,分别诸义,不犯佛教。

  “又,其菩萨爱乐无上正真之道,好喜深义,至于微妙无极之慧。以与若干崇于无上,殷勤恋怅,未曾违远。一切魔众及与官属、其诸异学、诸外仇敌无敢当前,未曾废舍一切智心。菩萨所行饶益如是,终不回还。

  “又,其菩萨行道之时无所恐畏、不惜身命,发通慧心修一切智以为元首,皆得诸佛光明照耀,不舍道义、不远善友。

  “又,其菩萨见族姓子、若族姓女志学大乘,使勤修行、慕诸佛法,劝立德本、受一切智,未曾休废。

  “又,其菩萨其所游居等心众生,亦复平正智慧,为诸群萌班宣经典,普至无上正真之道,趣不退转,兴大慈悲。

  “又,其菩萨计诸过去、当来、现在佛思惟为一,以诸德本奉启诸佛,未曾断绝观诸敏慧。是为菩萨十印。以是印故,疾成正觉,印无上法。“菩萨慧光有十事。何谓为十?菩萨大士必当逮成无上正真之道,以佛道照于一切;常见诸佛、平等正觉;了知众生终没所生;明识一切经典法品;发菩萨心,常习善友;分别所积众德之本;解智所印,常见诸佛;晓了开化众生之类;立如来地,宣无思议法门道堂;识解诸佛随时建立,普能备具诸度无极;是为菩萨十慧光明。

  “菩萨有十事行无量一切众生、声闻、缘觉。何谓为十?

  “于是,菩萨修本际行,不备诸愿终不取证。

  “又,其菩萨殖众德本,发心劝助一切法界,不着诸法。

  “又,其菩萨行道之时,察诸所行犹如幻化,诸法寂然而不迷惑;诸佛亦然。

  “又,其菩萨去诸众生妄想之着,于无数劫修菩萨行、具足大愿,不起疲懈。

  “又,其菩萨奉行诸法悉无所著,诸法自然悉亦寂静亦不灭度,要当备悉一切智教。

  “又,其菩萨知诸妄想及无想愿,宣无数劫所从本末真谛之行。

  “又,其菩萨解一切法悉无所有,虽解空无,不废道行,求诸佛法。

  “又,其菩萨发意之顷普入三界,亦悉普解三世之义,其心所达,中间迥绝,靡所不通。

  “又,其菩萨用一人故在生死难,无央数劫行菩萨法,而建立志于一切智,如为一人忍诸劳惓;为诸众生亦复俱然,终立之大道不懈废以为劳厌当来之苦。“又,其菩萨备菩萨行,不肯速取无上正真之道。为一切故,周旋尘劳,开化饶益无数众生,使立佛道。是为菩萨十无量行。菩萨住此疾成正觉。

  “菩萨有十事,心不怯弱发其道心。何谓为十?

  “菩萨自念:‘一切诸魔及众魔天当见降伏,心不怯弱;当以正法,诸外异道为我降伏,身当欢悦诸众生界,心不弱劣。’具足一切诸度无极,备悉法界。

  “为众生故,积累合集具功德品。其无上正真道者为大精进,虽为难办,亦为大业。意菩萨行,不以怯弱开化一切众生境界,顺使随律,为尊劝诲。

  “十方世界形貌各异、其被服者无央数种,菩萨入中从其所乐,在于其中成最正觉。

  “又,其菩萨心自发念:‘吾所曾学修菩萨行皆从己出,若来求索手、脚、耳、鼻、肌肉、骨、髓、妻、子、男、女、象马车乘、国邑城郭、眷属、走使悉能施与,不逆人意。’以见众人来有所求索,发心之顷恣其所乐,不起患厌。其身欲安一切众生而怀愍哀,既有所施,无所希望,大哀为首,归无极慈,不以为怯。

  “又,其菩萨遵修其行。诸在三界、诸佛法者、众生佛土、群萌诸世,虚空境界、诸法音声,悉为寂然,归趣灭度。

  “诸法渐渐,一念之顷了平等应,分别解之,成最正觉。

  “悉趣譬喻,劝助神通,修行造证,无念、不念,不令别异。无若干行而节度之,使无财业、无造因缘,不为分异、亦无不分。

  “为无数法所作不过,以无二慧晓了诸二、以无想慧解诸有想、以无念慧识知诸念、无若干慧晓了若干、以无限智晓诸少明、以度世智明晓世俗一切所行、以世圣光开化方俗闇冥诸塞。“无过去智,悉能分别诸过去世;归无人地,明识一切众生境界。出诸倚着,游行所作合集众行,明识一切诸究竟慧,解诸究畅、解诸不畅。以纯淑慧开解尘劳,而分别知无尽本际,开化诸尽,晓了法界,为第一智。

  “其身普现十方世界,入于无数音声言教,从其无限而宣训诲。一自然慧入无自然,一圣明行伸叙所修、现若干行。一切诸法悉不可得,解此义者以致无极,示现变化。示现变化成最正觉,至于大慧显大神足,则以普智感动兴行化诸群黎,是无怯弱。是为菩萨十无怯弱。

  “菩萨有十事心如大山。何谓为十?

  “于是,菩萨常修精进,专志思惟诸通敏慧。

  “又,其菩萨观一切法本净如空,而解诸法悉从颠倒。无央数劫修菩萨行,兴发其心,丰盛一切清白之法;解知如来无量慧义,以能奉行诸清白法。“菩萨兴发诸佛经道,平等清和,顺善亲友。所因发心,不怀疑结;尊敬经典,不当念异。法于余业,唯当恭恪、谦下卑顺,一切所有施无所吝,渐近道法。

  “菩萨愍哀一切众生,忍诸忧患、众苦之恼。假使遭遇危身之患、失命之难、骂詈毁辱、刀杖加形皆能忍之,不怀戚悒、定心不乱、不起瞋恨。怀无极慈愍念群黎,被大德铠而不退还,不废道意益加殷勤。兴无极哀,其哀益广。所以者何?佛子当知:菩萨所行一切诸法皆因由生。具足护行如来、正真,晓了诸法,忍辱仁和以为豪位。

  “菩萨大士修大功德,威神巍巍。若在天上,诸天中尊;若在世间,人中位高,面像端政,势力第一,眷属强盛,所欲自由;若为帝主,无极贵姓,功勋无限,智慧广远。

  “不好爱欲、不以财贿,眷属自在,用为安隐;唯爱道法,喜法、乐法、慕法、求法,以法为室、因法得护、自归于法、因法得度、常求法义、以法为乐、思惟经典。以是比像而得安居,不随魔教。所以者何?若有菩萨发意之顷,蠲除众生、吾我魔界,使住佛境。“又,其菩萨精进如是,无央数劫修菩萨行,自知如此:‘吾于今日逮学无上正真之道,不恐、不畏、亦不怀懅。修菩萨行,有斯行已,吾今当成最正觉道,然于来世无央数劫修菩萨行自知见之。’

  “又,睹异学难化难疗、无反复心、不识报恩,欲教此众故被德铠,游在众生而得自在,见凶恶众不以为厌,不憎恶人、尘欲之故而退还也。

  “又,其菩萨不信仰人,发大道意:‘吾以是行合集菩萨,身独当办,不须他人。于当来劫奉开士法,以己志行具诸佛法,兴心存在无上大道。’以唯愿乐开化众生、乐化众生;信菩萨行,自净志性亦能复净他人性行;解深境界亦复分别他人土地,去来今佛合一境土。

  “又,其菩萨不见诸法,亦复不睹诸菩萨行,不观备悉诸开士义,亦复不见教众生义,亦复不察奉诸佛法、亦复不见当逮无上正真道法已成、今成、方当成者,亦复不见班宣经道不得说者、亦无讲者。

  “菩萨大士不从大道而退还耶。所以者何?佛子当知:是生菩萨因求诸法成最正觉。行一切法不随倒见,益加精勤遵习德本,所行清净,具足智慧。一发心顷,功勋、名德日新增益,不恐、不畏、亦不怀懅,因疾成无上正真之道。是为十事心如大山。

  “菩萨有十事慧如江海,入无上道。何谓为十?“入于众生无量境界。

  “又,其,佛子!菩萨普游十方诸佛境界,以大宫殿入于圣室,习无思想。“又,其菩萨修治无量一切空界,游于虚空而无挂碍。十方寂然,如水、如网,以普平等。

  “又,其菩萨善入法界而游无为。所入无断,不计有常;所入无际,无造、无灭。晓了所入,靡不周至。

  “又,其积众德本自归过去、当来、现在诸佛、世尊,菩萨、法师、声闻、缘觉、诸凡夫士亦于其所而造德本。复劝众人:以是德本,去来今佛成正觉时——已成、今成、方当成者——去来今佛班宣经道——以说、今说、方当说者——彼众生类诸启受法——已成至道、意欲向道、方得道者——教化众生。此诸德本合斯众善,劝助一切,不求望报,于今现世不发疲厌。

  “又,其菩萨一一发意入过去世、游无数劫,于一一劫见百亿佛;若干无数不可计会、不可思议百千亿劫,其所彻睹不可譬喻。入兴佛世超过诸喻,亦观诸佛众会道场,为诸菩萨、声闻说法。开化众生,寿命短长所建立者而无所住。如于一劫所开度人,一切诸劫不可称限。若于其劫世无佛时,菩萨知之,于其劫中应当修立大道德本,无能为劝开道教者然为讲说。见去来佛纯淑德本,入无量劫观察其义,而无厌足入过去劫。

  “又,其菩萨入于当来,思惟观察游诸当来无量劫数:于何劫中当有正觉?何时无佛?当于何劫佛出于世?如来、至真多少之数?其号云何?出何佛土?其界名号、开化度脱、乐何众生、寿命长短?豫睹无量不可计劫,不以劳倦。

  “又,其菩萨入于现在,观十方界,班宣无际诸佛国土,分别方面,遐迩分数。诸佛思惟察其本末,得成无上正真之道。诣佛树下,求取刍草,布地坐树,降魔官属。起入城邑、上于天上,广说经义而转法轮教诲众生,现作佛事,成最正觉。释梵劝助,舍其寿命至于无余,至泥洹界而取灭度。流布经道,将护教训,兴隆法化,庄严庙寺,供养图像,修法塔庙。念诸佛土,一一发心入于十方无数佛国,普察众生皆见诸佛,听所说法受、讽、诵、学,抱在心怀。选择志行,进退有益,遍于十方,悉归诸佛,不忘佛法。所以者何?达见诸法悉如梦耳。以是之故,供养如来一切所在。在在所生常在佛边,自见其身奉敬如来,不贪己身、不着如来,不怙世界众会道场、亦不希望听闻经典。见在诸佛不以厌足,游其佛土见十方佛亦复如是,无所希望。

  “又,其菩萨无央数劫供养奉事诸佛、世尊。于一一劫奉事归命无限如来,从始现生皆由三世供养不废,声闻、菩萨、眷属、群党供养如来乃至灭度;灭度已后,奉敬舍利至于无极。布施所有,饱满一切众生境界。舍心所与不可思议,亦不想报、不见受者而有所取,愍哀之故,故供给耳。奉敬诸佛、施诸群黎,不用懈惓,如是比像归命诸佛。不可计劫开化众生,奉持法教,班宣经道,诱进群黎,使发无上正真道心。

  “复次,佛子!当知菩萨菩萨展转相成,戒禁训诲而奉道行、清净之法,开化随律,菩萨平等从其所生。志慕菩萨诸总持门,常觐诸佛无极大圣。求诸法师,恭敬稽首,咨受讽诵,未尝懈废。摄护众生,所学究竟,为诸群黎颁宣经道,化无限众。发于无上正真之道,立不退转,净诸佛法,心念普智、诸通慧义,修诸佛法,于无数劫众行备悉。是为菩萨十事如海成最正觉。”

  度世品经卷第二


大正藏第 10 册 No. 0292 度世品经

度世品经卷第三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普智菩萨复问普贤:“菩萨所行所作如夜显明?何谓其心犹若金刚,志大乘铠?何谓大乘?何谓能畅于大勤修?何谓信不可坏?何谓受决?何谓劝德本?何谓入圣?何谓发其心内广大无量?何谓菩萨藏?何谓将护?何谓自在?何谓感动?何谓众变?何谓严净国土?何谓经法随时?何谓身变?何谓愿变?何谓化变?何谓慧变化?何谓神通变动?何谓神足变动?何谓诸力变动?何谓娱乐?何谓境界?何谓十力?何谓无畏?何谓诸佛不共法者?何谓为业?何谓菩萨身?”

  普贤答曰:“善哉,善哉!快问此事,开化一切,为将来施。今所问者,如日宫殿照于天下、如夜月出、如入大海采诸明珠、如医合药、如饥求食、如渴欲饮。诸来会者!谛听谛听。”

  咸言:“受教。”

  普贤告曰:“菩萨有十事如夜显明。何谓为十?

  “其意普周无数佛界,心犹虚空,见诸如来稽首归命。菩萨尔时其所游步亦如初夜,当成正觉。

  “又,其菩萨从无量佛得闻经典,受持、讽诵、专心思惟,所解旷然,转更增加,其意普遍十方无际。

  “又,其菩萨于此佛土,未曾终没,生于他方而现其身,常识佛法未曾忽忘。

  “又,其菩萨以一法行解一切法,渐为众人班宣经道,以一切义入于一义。

  “又,其菩萨除众尘劳亦复能解,灭众爱欲,亦复能知欲盛欲除。所作坚固,修菩萨行,不于本际而造邪证,诸度无极为最第一。在于本际,晓了谛学,善权方便,具足本愿,所行究竟,身不疲劳。

  “又,其菩萨心入诸想,无处非处,而复讲说处非处事,亦无所作,其所行者亦无所念,开化众生。

  “又,其菩萨以一自然解一切法,无有自然亦无若干,亦复不少,不称、不量,无色、无相。尚不得一,何况多乎?菩萨晓了此诸佛法、菩萨、缘觉法、声闻法、凡夫法、善恶法,为世法、度世法,罪法、无罪法,有漏、无漏,有为、无为。

  “又,其菩萨——又诸佛、世尊得道、不得道、无法众生——不废所愿,开化众生,晓了诸法。所以者何?悉知他人黎庶心念所作因缘、亦复明识,教授训诲使诸人民悉至灭度,所愿具足。

  “又,其菩萨晓了能睹众生心念,解所归趣,善权方便,随时而现,说法示律,不离真正、不从颠倒。菩萨晓知诸法悉住,等于三世,本无不动,立在本际。不见众生,所可开化无化不化,不从律教亦无行者。分别归趣法不可得,生者、灭者,其所誓愿终不虚妄,于一切法永无所着。

  “又,其菩萨见无央数诸佛、世尊,一一如来所说经典闻辄受持,所行若干其名各异、所念不同,于彼诸劫一一分别诸劫本末至无数劫,闻悉识念而不忽忘、亦不迷谬,诸如来等不可思议闻悉受持而无有二。己身所行力愿超异,开化众生令悉具成无上正真最正觉道,得成所愿,晓了法界。是名曰十菩萨遵修游行如夜显明。

  “菩萨有十事心如金刚,志大乘铠。何谓为十?“不住于此、亦无边际,菩萨发心解一切法,于三世事靡不通达,是为心如金刚,被大德铠。不可称计一一毛孔普能庄严,况复众生?一切法界菩萨德铠,口自发言:‘吾当灭度一切众生至于无上正真之道。’

  “又,佛世界无底无边,不可称限。诸菩萨等发如此愿:‘吾当净治无上正真于诸佛界。’以是之故,净诸佛土。

  “又,诸众生无底、无际,无齐、无限,若有菩萨劝诸德本,广大如斯,照诸众生无上大乘。诸佛、世尊无有齐限,诸菩萨等所殖德本亦复如是。劝施众生常见诸佛,而复能逮无上正真之道,为最正觉。

  “若有菩萨见诸佛、闻说经,心欢悦,不倚吾我、不着如来,不近如来身、亦复不远,不有、不无,不计所有、亦无所有,不计有身、无色相种好,解如来体亦不令起、亦不无起,不相、非不相,不有处所、亦不无处,不起如来身、亦无所坏,以如来身入无所有,于所行而无所行。所以者何?皆受一切自然之数。

  “又,诸菩萨常加愍哀众生之类,斫头、断其手脚、割其耳鼻、挑其两眼、骂詈毁辱、瓦石打掷、叉踏、㨑搣、唾溅、调戏皆能忍之,不起瞋恚、亦不怀恨,颜色不变。无央数劫修菩萨行,未曾发心违舍一切。

  “又,如菩萨于一切法学无二事。以学于此,无余瞋恨,勤护群黎,忍一切苦众恼之患,身遭毒痛悉亦忍之。当来诸物无有边际、亦无蔽碍,住于信乐。以如是比,发菩萨意,当来至今究竟法界、住虚空界,皆于一一诸佛世界行菩萨道,开化众生。如一世界所可造行,十方佛土亦复如是,度于法界、尽虚空界。

  “空无所有,不恐、不畏、亦不怀懅,发于三世,造行如此。所以者何?菩萨大士所可游居,用一切故奉菩萨行。依菩萨心信于无上正真之道,志性清净,积众德本,具足誓愿,而于佛道而得自在。亦得由己,从其所愿欲成正觉辄如意得,所行无量而得究竟,断除一切五阴,诸受悉尽无余。其所行处,依于诸佛不成正觉。所以者何?具足所愿,备菩萨行开化众生,护诸佛土。

  “又,其菩萨不得诸佛、不得道处,亦复不得诸菩萨处及一切众生处所,亦复不得心意诸行,亦复不得于去来今一切众生有为无为。菩萨所行澹泊如是,深妙巍巍,寂定闲静,悉无所得。其行无二,无所诤讼,自然若兹,清净、解脱、灭度若此。修如本际,心实无虚,所立誓愿而不懈废一切智心、诸菩萨行。开化众生诸度无极,训民随律,奉敬诸佛,说法讲义庄严世界。于是精进无曾懈惓。所以者何?大愿所致。如是比类,知一切法,如是法相长无极哀,功勋无量。

  “晓了慧义,愍哀众生,常解一切诸法号字。‘如此愚痴凡夫不晓了是、不能解知诸法自然,吾当开悟使达知之。所以者何?一切众生无寂然行。由是,诸佛为说经典、开化众生、兴无极哀、不舍大慈。吾等何故厌大哀乎而舍众生?设不得佛、不备经典,不成大愿。’

  “施于众生无上法施,本初发心净诸群黎。立真诚誓,设不能学大愿、正要发心道门,则为欺诈一切诸佛。为一切故而发道心,植众德本而劝助之,入深奥慧,普得周遍众生形处而等其心。以是之故,具足大愿,是为十事心如金刚,被大乘铠。菩萨住此,疾成如来无极神通,强如金刚。

  “菩萨大勤有十事。何谓为十?

  “‘吾当奉敬诸佛,供养自归,积累合集修诸菩萨众德之本。为诸如来般泥洹后,庄严神寺,供养众华、名香、捣香、杂香、涂香、衣服、幢盖。执持正法,将护训诲,开化一切诸众生界,劝发无上正真之道,不违雅律,严净一切诸佛国土,安无上界。’“又复菩萨心自念言:‘诸当来劫一一世界,中有一人未得度者及一切人故,无所遗忘;为斯等故修菩萨行亦复如是。’

  “兴大悲哀,立诸众生于佛正道,历若干难未曾须臾发疲懈心,常修佛法。是诸佛、世尊无央数劫来现,其人一一供养如来如供一佛,奉诸如来等无殊特。

  “是诸如来灭度之后,无央数劫供养舍利——一切宝盖、诸铃、幢幡——为一一佛无数国土兴诸大庙、图画形像、所可立像,周遍无量无思议国。夙夜精勤,念顷不废,为佛法藏。“奉诸佛已,开化众生奉宣法教。修正法已,渐近大道。以是德本得成无上正真之道,为最正觉,遵一平等、一切如来,归诸佛土。

  “成正觉已,无央数劫班宣经道,遍诸佛界。诸佛变化显示神足不可思议,不以懈惓,其身、口、心亦不计劳。

  “发其心时,正向法门,随时奉佛,修大志愿诱化众生,大慈为首、归于大哀。礼无相法,住诚信教,具足诸法以为造证,一切无逆,所作事业无所诤讼。

  “去来今佛入于一义,趣于法界与空通同,越无相法,无成、不成,使至究竟。

  “未曾患厌诸佛之法,致无极愿,作佛本事,诱劝群黎。是为菩萨十事于大殷勤,菩萨住此,成于如来无上大慧。

  “菩萨有十事能畅大精进。何谓为十?奉敬一切如来、至真而自归命、请诸群黎随时将护、求护佛法务大殷勤、积众德本不以劳倦、兴隆圣典普使流布、具足一切无极道愿、殷勤志慕诸菩萨行、常遇善友而从启受、普诣十方见诸如来、听所说经入佛道场,是为十事畅大精进。

  “菩萨有十事信不可坏。何谓为十?信十方佛无有异心,喜诸佛法未曾违舍,爱乐圣众不生异心,好喜菩萨不怀疑结,与诸善友常同俱合,愍念众生不舍群黎,一切奉行诸菩萨愿、奉行开士众行备足,奉敬诸佛稽首归命,开化众生皆度脱之,修于菩萨善权方便不毁笃信;是为十事菩萨信不坏。

  “菩萨有十事受决。何谓为十?好喜笃信行;受己性行决;修习道心,怀来德本;其行广远,受方等决、目前受决、或密受决;心得自在至平等觉决;逮得法忍然后受决;开化众生,本末受决,皆除一切妄想永尽;能显示现一切菩萨所行功勋,尔乃受决;是为菩萨十事受决。

  “菩萨有十事劝助德本。何谓为十?以此德本同一志愿,其所生处与善友俱,常使如是,莫令变异;以此德本与诸善友所生同心,莫令别异;所生之处具足等愿,与善师俱;以是善本,所生之处与诸菩萨道合志同;因斯福行,世世所在明智者俱;所在之处专惟一心,不离圣达;所在游居常等清净,智者同心;世世所生与诸善友德行合附;于将来世入一平等,与明师会;以此德原与善师俱,兴义无坏;是为十事劝助德本。

  “菩萨入圣心复有十事。何谓为十?广行布施,得入于慧;好喜一切诸佛道法,游诸如来;入于无量中间之义,皆以问慧决众疑结;晓了义理,能入圣慧,分别一切如来、至真口所宣教;笃信佛法,现众所有,其力薄鲜;佛以兴出,德本无量,好喜如来;皆具经典清白之义,具足一切诸菩萨行慧不可议;发心之顷,所入无限诸佛国土无能蔽碍;解一念慧,明解一切诸佛道事,入众法界;闻佛说法皆能奉持,入诸如来若干音声;是为十事菩萨入慧。

  “菩萨有十事发其心时内广无量。何谓为十?发其心时,广其内志念无量佛、入于众生发心无限游群黎刹、入于法界解知无二、观察诸法等如虚空、而普瞻于诸菩萨行、思惟三世一切诸佛、入不可议罪福报应、观诸佛土皆悉清净、普入一切诸佛道场亦皆观察、入诸如来音响文辞,是为十事菩萨普入中间内广无量。

  “菩萨复有十事藏。何谓为十?数一切法,修精进藏;解知诸法悉无所生;照明奉持诸佛经要;班宣辩才诸法本末,晓了随时;众义无量悉不可获;普令目见诸佛神足所兴变化;而以方便等御诸法;常见诸佛未曾违远;识别义权不可思议诸幻成想;若见诸佛、众菩萨等,欣然大悦,逮致法藏;是为菩萨十事藏也。

  “菩萨将护有十事。何谓为十?终不诽谤诸佛道法,将护其意;信大圣教,未曾变悔;入诸菩萨常怀恭恪;见诸善友,悉和其性而同其志;不复习念一切声闻、缘觉之行;将护菩萨章句履行,未曾退转;慈愍众生而不怀害;究畅一切众德之本;降伏众魔,却诸外敌;具足一切诸度无极;是为十事菩萨将护。

  “菩萨自在,有十事命得自在。何谓为十?计其所寿无央数劫而无穷极;其心自游,所兴定意入于圣慧不可计会;其业自在,游诸佛界所严无量,欲显建立道场之义;其业自恣,示现随时;世间报应所生自游;现于十方诸佛世界,意乐自在;普见一切诸佛世界、睹诸如来,所愿自恣、所欲自在;于何佛土成最正觉,神足自游,皆能示现威神变化;于法自纵,普能兴显示无央数诸内法门;于慧自在,如来十力、四无所畏而数普现诸佛道场;是为十事菩萨自在,菩萨住此悉能具足诸度无极。

  “菩萨感动有十事。何谓为十?众生变化随罪福往、严治国土各各不同、经法变异随时教化、其身所在在所显现、所愿自在造立道义、所行自游所入普遍、造业圣慧以示一切、神通变化靡不度脱、神足变化无所不感、修习威势至十种力,是为菩萨十事变化“菩萨变化众生有十事。何谓为十?演说众生悉无所有,一切群黎因想而立;为诸群萌随时说法;化众黎庶,令弃自大;一切人界护一履迹,使得安隐,无有娆害;普能示现一切世界,建立众生、诸众生界;显现释梵及四天王;游于黎庶,随时现身;声闻、缘觉形像色貌亦复现形;显菩萨行,解诸众生境界所在,靡不周达;觉成普知一切道力、色身相好、若干庄严;是为菩萨变化众生。

  “菩萨有十事国土严净。何谓为十?一切佛土为一佛土;造立建业使诸佛国入一毛孔;一切佛界所入无尽;一切佛境开通一义;显己一行,自见己身普入佛土;一切佛国众生之类,无能动者亦不恐怖;又,诸佛土一切庄严,现一佛国,一国严净遍诸佛土;一切佛国则一如来;众会道场,一如来身遍诸众生,使诸众生入于微妙,无极巍巍,广普深奥;倾邪、平正,等他、等御,方面、罗网、报应,悉遍无余,皆能示现;是为十事也。

  “菩萨有十事经法随时。何谓为十?御一切法使入一法,则以一法化一切法;化众生性,使不诤讼;一切诸法皆令顺入般若波罗蜜、教度彼岸;一切诸法入于众生,舍诸法想,使一切法入于一义,演无数劫不可尽教;以一切法入无央数百千法门,见众生心悉说本末;又,一切法普门轮字,晓了随时;一切诸法入一法门,无所诤讼,宣无数劫义不可尽;一切诸法入诸佛道以化众生;一切佛法现无央数诸内正教;一切诸法悉入本际,无量网内现无数劫众生尽耗;是为十事随时也。“菩萨有十事其身变化。何谓为十?建立众生入于己身而得解脱;亦以己身想众生身而建立之;一切佛身入一佛身,以一佛身入诸佛身而示现之;一切佛土建立己身,而为众生示现变化;普取三世遍一法身,一身定意而修正受;现若干身,则以一身解正觉道;现无央数诸菩萨身;以众生身合为一身,以一人身普现众身;以众生身显入法身;亦以法身现众生身;是为十事其身变化。

  “菩萨有十事变立所愿。何谓为十?取诸菩萨愿立己所誓,诸佛、正觉己愿道力显诸菩萨;随众生根纯淑所在,使成无上正真之道,为最正觉;除无际劫意所贪愿,出于识身、建立慧身,自在所愿而现诸身而去己形;具足显示彼具足身,开化众生,劝进诸愿;以菩萨身遍一切念,诸行劫数而不断绝;履一力迹成最正觉,因所力愿周遍一切无数佛土皆现其身;于一切形演一法句,普周无余一切法界;兴大法云、雨甘露味、照以慧解、畅真谛法、以为雷震、饱满众生、成无极愿、法乐具足;是为菩萨变立所愿。

  “菩萨化变复有十事。何谓为十?遵修法界则以示现;在众生界乐行佛事;而复普现在诸魔部;菩萨行无为界而拔出生死行;行一切智,不舍菩萨之所游业,又存寂寞澹泊之业;示在众生,匆匆勤学,不俱为乱,无进、无怠,无双、无只,无言、无想,无所有、无所启,行如空等,菩萨如是而复皆现;在于众生诸想颠倒发诸所行,不与同尘,净修力行,亦悉示现;诸所行处晓知众事,了本无人,现在众生而开化之;修禅脱门、神通、三达之智,现在十方诸佛土生,成如来行,备佛严净;现诸声闻、缘觉之乘威仪礼节、无念之行;是为菩萨十事化变。

  “菩萨有十事以慧变化。何谓为十?辩才无尽,班宣道慧,逮诸总持,演无量明;辩才善解,多所讲说;摄众生根,圣慧变化而度脱之;以无为心睹他人意,则以一心知众生志、心念所行;晓众生界志性结缚、诸尘劳疾,应病与药,令得瘳除、明解;一时普能周达如来十力;能入众生三世之行,有劫数、无劫数悉而显示,而开化之;其心闲静,永无蔽碍,成最正觉,遍度黎庶;以一人慧而得自在,观察众生知所造业、善恶、祸福;以一种声遍畅一切群黎音响;是为十事也。

  “菩萨神通变有十事。何谓为十?则以一身遍现一切诸佛国土,一如来会皆能同畅;宣讲菩萨、诸佛道场,以一心行开化一切诸修道行;以一音声普告十方诸佛世界众生心念,令得其所;以一定心皆见群黎无央数劫前世所行善恶祸福而度脱之,则以神通庄严一切诸佛国土;亦以神通皆见三世,等无差特;而知一切诸佛、菩萨所建立行,演法光明而照耀之;亦以神通见知一切诸天、龙、神、揵沓和、阿须轮、迦留罗、甄陀罗、摩休勒、释梵四天王、声闻、缘觉、诸菩萨行、如来十力;菩萨德本无所不护;菩萨平等寂诸音响,则以平夷等御众生;是为菩萨十神通变。

  “菩萨神足变化有十事。何谓为十?无数世界入于一尘,是神足变;复以一尘遍诸法界现一佛土,使诸海水入一毛孔,旷诸法界入众佛土,令诸众生无所娆害;无量世界入于己身,以神通慧普现所为;不可思议诸铁围山及大铁围入一毛孔;游诸佛土,令诸群生不怀恐怖;以无数劫示为一劫、或现一日,或以一劫现无数劫进退合成,显化众生无所娆损;现诸世界为外所灾、或复遭值水、火灾变,欲使众生察知非常,神足所现而无娆害;一切世界水、火、风、空所合灾变,化为一切财产诸业、宫殿、屋宅具足充满;则以神足现化众生不可思议诸佛刹土,举着右掌移着无量诸佛世界,无所损耗;现诸佛土自然虚空以诲众生;是为菩萨十神足变。

  “菩萨诸力变动亦有十事。何谓为十?力感众生而开化之,未曾违废;悉感诸国,以无央数庄严众事而示现之;法力变化,一切诸身入于无身;所化势力劫数不断;佛力所变,悟诸睡寐;行力所感,摄取一切诸菩萨行;如来力教则能救济众生境界;自在力教,一切诸法达之自然;成最正觉一切智力,则以无余诸通圣慧逮平等道;大哀力变,不舍众生;是为菩萨十力变也,兴化众生。菩萨若逮此十力变则无挂碍,速成无上正真之道,为最正觉。发意之顷以得佛道,不断所行。所以者何?宣大誓愿,菩萨则成无量法门,普现德本。

  “菩萨娱乐有十事法。何谓为十?

  “于斯,菩萨以众生身建立国体,分别黎庶形之所趣,是第一乐。

  “又复菩萨以土身像建立众生,不令国身而有损耗,是第二乐。

  “又,其菩萨随时变现佛正觉身、现诸声闻身、缘觉之身,非常示现如来之业,是第三乐。

  “又,其菩萨示现声闻、缘觉、佛身巍巍微妙,不着三品法训,是第四乐。“又,其菩萨示现行身、最正觉身,不着身行、亦无所断,是第五乐也。

  “又,其菩萨现正觉道,身之所行不猗正觉,是第六乐也。

  “又,其菩萨现泥洹界,猗于生死,不着泥洹,是第七乐。

  “又,其菩萨现习生死,又现取灭度,不于泥洹而永灭度,是第八乐。

  “又,其菩萨以常永定普示众行,往反周旋、住立经行不舍三昧,是第九乐。

  “又,其菩萨从一如来闻说正法,不见没身,护三昧定。如来道场无央数事各各分别,恕当诸身,其所住处身无所坏,不乱三昧。从诸如来听所说法,这闻法已则受奉行。三昧正受,不断启觐经典之要,与如来俱,不见灭身。一一三昧御诸行门入无数定,以是比像皆尽坏劫,菩萨三昧未曾穷极定意身门,是为第十娱乐。菩萨住此,逮成如来无上慧乐。

  “菩萨境界有十事。何谓为十?为诸众生而以显示入无量门;一切世界有无央数若干庄严,开导黎庶;以众生界御不自大,说诲所部;如来、至真入菩萨身,以菩萨身入如来身;以虚空界导诸佛土,以诸佛土导虚空界;以生死本现泥洹原,以泥洹原现生死本;以一人音宣诸佛法,各入境界;以无量门显于一身,则以一身建无数身;复以一身遍诸法界;众生发心,而以一智御无量门,成最正觉;是为十事。菩萨住此,入于如来无上大慧。

  “菩萨有十力。何谓为十?奉志性力,不与诸世而俱同尘;修清和力,不着佛法;应时之力,普现菩萨方便处所;以圣慧力知诸群黎心念所行;所誓愿力皆能备通,具足本愿所行之力;不断本际所修乘力,显一切乘,不舍大乘;诸变化力一切佛兴;净十方界,一一显示所护履迹道义之力;发众生心,不离正觉,转法轮力;宣显一法,音无余、不余,皆令无余,将御一切众生根心;是为十力。菩萨住此,逮成无上普智十力。

  “菩萨无畏有十事。何谓为十?

  “皆受一切,得持诸音。何况菩萨不作是念:‘吾于东方、南、西、北方来至于斯,咨问百千无极要集,傥不堪任受答是大法。’菩萨悉知不见、不及,以大无畏所度无极一切众生。诸来难问恣意听之,所欲启问勇猛意说而无懈废,是一无畏。

  “于诸文字所演音辞次第如流,承如来威,无碍辩才所度无极。其菩萨不作是念:‘东、西、南、北,傥来难问,不任发遣。’未曾有是不见、不及,勇猛无畏,一切众生恣意难问,勇猛自在、衣毛不竖,是二无畏。

  “独游空法,菩萨未曾心怀疑网、计于吾我、所作所更、计寿命人,以离五阴、诸入邪见、六十二疑。其心普平,等如虚空,故无此念:‘将无见试,娆身、口、意。’菩萨无此不及之见。所以者何?斯诸正士离吾我人,不现诸想,游步大勇,坚固方便,是三无畏。

  “又,其菩萨佛所建立,住于佛力而处如来威仪礼节,亦无妄想。不作是念:‘众人将无求吾长短、威仪不备?’未曾有此不见、不及,而猛勇步处于大众班宣经道,是四无畏——身、口、意净。

  “又,其菩萨岂当复念蠲除恶行、修学清净、仁和义乎。亦无此念:‘傥有求吾身、口、意缺。’以大勇猛为诸众生讲说经道,是五无畏。

  “以得大护——其金刚神常执金刚在菩萨后,天、龙、鬼神及阿须轮所见归命,释、梵、四王咸共奉事,诸佛所念,故无此意畏于诸魔及诸魔天、诸外异学,迷惑众邪无能娆乱,永不见人。当菩萨者以大勇猛所度无极,劝意生焉,皆能具足诸菩萨业,是六无畏。

  “又,其菩萨得佛慧念,未曾忽忘。诸根常定,为众说法,敷演圣句,识佛道义。其所宣法如佛口出,无中蔽碍、无能障翳,不能发意见其短者,奉如来教,是七无畏。

  “菩萨明解智慧善权,力度无极,进退独步,训诲众生无能拘制,以佛道愿、无极圣性发无盖哀,愍于群黎。假使生在凶暴、尘劳、秽浊世界,摄取大欲,所可娱乐眷属大业,教授众生不兴此念,将无众人毁谤清白。佛道净行断绝定意,脱门正受,总持辩才不见有是。所以者何?菩萨大士于一切法而得自在,无能制止所修道行。其于十方无能犯者,遵大勇猛,处诸佛土,弃捐众恶而摄正愿,是八无畏。

  “菩萨不舍一切智心,善住道义,钦乐大乘,以诸通慧所建之力,为诸声闻及缘觉乘现不可及威仪礼节,不兴此念将无误堕声闻、缘觉。以大勇猛现一切乘,所度无极,唯乐大乘,所行具足,是九无畏。

  “菩萨善集诸清白法、合众德本、普备神通,所觉不废,以佛道度。周菩萨行,而究一切诸佛普智以化众生,不失正行、不坏章句。心不念言:‘众生将无诸根纯淑,吾明不及现佛境界。’未有此应,以大勇猛观众生根,为显佛地。虽化众生,菩萨所行无极大愿无有缺漏,是十无畏。菩萨住此,悉逮如来四无所畏。

  “菩萨有十事诸佛法不共。何谓为十?

  “菩萨精勤,无所从生,度于彼岸。除悭喜施;戒禁清净,不犯众恶;成具忍辱,去众怀恨;修大精进,所修正业,未曾退还;禅定坚固,弃众乱意;从智慧生,远恶邪见,终无有言。何谓无所从生?常勤奉行六度无极,是为菩萨第一无言。

  “菩萨之法晓度彼岸,摄护众生境界,施以俗施及宣法施,颜色和悦。所说可度言辞清和,众人闻之心莫不悦。义理应时,明识佛道,心无偏党,等念群黎。菩萨所修无所从生,以无言辞救济群萌,所修境界是为菩萨第二法施。

  “菩萨所修晓了劝助,不望想报,导入佛道,不乐世俗。所修定行不舍如来、至真圣慧,用众生故而劝助之,无所说者则是菩萨。无有言辞,修诸德本,求慕佛慧,为众生施,是三无言。

  “菩萨之业有权方便,第一之行随众生乐,而不秽厌世俗俱游。在诸不贤自恣行门,一切声闻、缘觉所生、一切黎庶皆开化之。不求安己,禅定、三昧、脱门正受晓了进退,逮自在定。以不懈惓察于生死,犹如大游观。毁魔宫殿,普现释梵四天处所。所生之处常有明曜,见诸异学而悉达知一切世俗经书典籍、文辞之赞、计校算术。己身六事——王者典籍、雕文刻镂、所假印绶、工言巧辞、娱乐音声、樗蒱六博——敢可天下。目所睹者亦复晓了,女人进止、男子举动、豫说瑞应、天文地理、日月星辰、所现灾变、度世之法,声闻缘觉来问事者无不明了。诸度世事独步无侣,一切天下咸共瞻仰,显诸声闻、缘觉之乘所不能逮威仪礼节,不舍大乘。

  “发意之顷,知诸如来所示现行,不断经典;菩萨所遵善权方便亦复无断,奉修寂然菩萨德本。以慧娱乐犹得自在,在于无为,现生死门至无人际,教化众生未曾违废。处永澹泊,在于众生现大尘劳,则以一品法慧之身现于众生无数之身、无限之门,犹如虚空。以大智慧乐一切欲,因化众生乐一品乐,现于三界开化众生不离妄想,在诸玉女百千人中常以法乐而自娱乐,以妙相好、百千众德而自庄严。所生之处常无罪殃,修清净行,现生地狱、饿鬼、畜生,于佛道慧所度无极而不动舍。菩萨慧身其慧如是,无有边际。以是比故,悉解声闻、缘觉,何况愚冥凡夫?是五无言。

  “身、口、意行以慧为首,菩萨所修行业甚净,具足慈心愍念众生,离于杀生、盗窃、淫妷、妄言、两舌、恶口、绮语、嫉妒、恚痴、邪见之事,修正行见悉亦无言。菩萨所行身、口、意业慧傥随时,是为第六。

  “不舍众生乃为菩萨奉无盖哀,睹众生恼、身阴遭患、口自更历,兴显德本。在于地狱、饿鬼、畜生,为众生故而被毒痛,不用懈厌。化众生界令怀欣然,于一切欲、所娱乐业不以经心,常加精进。欲度众生毒苦诸痛,亦不以诸菩萨所习,唯志大哀,遵习道力,是为第七。

  “一切黎庶奉敬悦乐,乃为菩萨、释、梵、四王皆共念之,一切人民睹悉欣喜,群萌思德,不离心怀。所以者何?其菩萨者,往昔宿命奉清净行,无有罪业。是故,众人其来见者不知饱满,亦以无言,是为第八。

  “其心坚固,在诸通慧善被德铠,乃为菩萨所由甚难,勤力习行,入诸声闻、缘觉之中,一切智心宝净明耀,无所忘失。犹大明珠,名净复净,清诸浊水。正使浴池极秽瑕疵,以净明珠这着其中浊水则清,不复同合。菩萨如是,正使与愚騃俱、痴冥人共周旋,未曾违失一切智心,宝净明耀。无极智慧蠲除众生邪见、尘劳、秽浊爱欲,住一切智,宝净明心亦以无言。虽在恶人、声闻、缘觉,不废大道,是为第九。

  “己部界慧在法势尊,度于彼岸乃为菩萨慧得自在,具足无余为阿惟颜。以被离垢,着法冠帻,带道印绶,不离善友之所教训。奉敬如来未曾轻慢,亦以无言。菩萨师者,修未曾有,开化众生,不舍圣师,常顺如来,谦恭自归,是为第十无言之教。菩萨住此,逮成世尊无上无言。

  “菩萨有十业。何谓为十?普净世界,庄严佛地,兴立一切诸佛道业;以诸菩萨伴侣为首,同共德本;开导教诲众生境界;诸当来业摄末至本;则以神足遍至十方诸佛境界;虽遍十方,不移本土,以光明业演无量曜,一一光明有诸莲华现诸菩萨各坐其上;不断三宝,佛灭度后奉宣训诲,无自大业;游十方界,开化众生以为说法,使随律教;修八道业;心在邪业则为彼等示现诸愿,普使备足;是为十业。菩萨住此,逮成如来无上道业。

  “菩萨身有十事。何谓为十?菩萨当来,解一切身悉无所成、亦无所有;菩萨身来,知众人民身不可得;菩萨身者,无有真谛,随其习俗示有所在;菩萨身者,无有能侵,随其世俗显示真谛;菩萨身者亦不可尽,于当世际无所断除;其身坚固,一切诸魔无能毁坏;其身强要,一切邪学、众外异术无能动者;其身无相,而复示现诸相清净、百福功德;其身无好,因以法相而为众好,稽首为礼;其菩萨身普无不入,诸去来今如来、至真同合一身;是为十身。菩萨住此,逮成如来不可尽业无极法身。”

  说是语时,三千世界为大震动,其大光明遍照十方,天雨众华,箜篌、乐器不鼓自鸣。诸来会者各自欣庆:“幸值供业无极道明。欲值此法,当何所行?”

  菩萨报曰:“奉敬诸法,一心听经,供养圣众,谦尊法师视之如佛,慈愍众生如己骨髓,处在三界如水莲华、如日明耀、如月照冥。如是行者,疾得正法。”

  说此语时,无央数人皆发道意。

  度世品经卷第三


大正藏第 10 册 No. 0292 度世品经

度世品经卷第四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普智菩萨复问普贤:“何谓身业?何谓为体?何谓言辞?何谓口净?何谓善清净?何谓所护而善摄?何谓菩萨所修章训常劝乐众生界?何谓菩萨等心?何谓发意?何谓心遍?何谓诸根?何谓志性?何谓性和?何谓应时?何谓应信?何谓信入世界?何谓信入众生界?何谓居止?何谓兴发?何谓奉行?何谓成就?何谓失佛道法?何谓寂然?何谓究竟法?何谓生佛法?何谓正士?何谓为路?何谓路无量?何谓道业?何谓行道?何谓进道?何谓为行?何谓为手?何谓为腹?何谓为藏?何谓为心业?何谓德铠?何谓为杖?何谓为头?何谓为眼?何谓为耳?何谓为鼻?何谓为舌?何谓为躯?何谓喜行?何谓行步?何谓为处?何谓为坐?何谓卧寐?何谓为室?何谓为游居?”

  普贤菩萨报曰:“善哉问也,谛听谛受。”

  报曰:“唯然。”

  普贤曰:“菩萨身业有十事。何谓为十?能以一身普遍佛界,故曰身业;示现一切众生界门;与诸所生而俱宿止;而独游步十方世界;亦皆往至诸佛道场会说法处;能以一手覆盖一切三千世界,一掌捉持诸大铁围、金刚众山;显示众生一切佛土合在身中;复令散没;以众生界受在一身,匿覆独处;又复示现一切众生觉在己身,以用成就严净佛土;是为十身业。菩萨住此,由是得致无上佛业,训诲群黎悉得至道。

  “菩萨体有十事。何谓为十?体能奉修六度无极;能行四恩,不舍众生;修无盖哀,代诸群萌身自受之;五阴苦担不以劳惓;无极慈身普护一切而令得济;以功德形使诸人民皆得戴仰而逮安脱;以圣慧事——一切诸佛同合体故——以得成就;弃捐一切诸凶危法,是谓法身;善权方便,一切现门、神足、变化皆能显示;所为感动菩萨体者,于道自在便成正觉;是为十体。菩萨住此,便能得入如来、至真无上大慧。

  “菩萨言辞有十事。何谓为十?言辞而谛,则以此教安隐众生;以清和语悦可一切人民意念;以不妄语所说如言,演至诚辞;菩萨如是,假在梦中无有异言;所说随顺,不欺释、梵及四天王;深妙无害,能为显示自然之教;所说坚固,班宣诸法无有边际;所演发路从一切言而开化之;随人所作说其报应、示其本末;观众生意,随其所应而教诲之;是为菩萨畅十言辞。

  “菩萨有十事为善清净。何谓为十?好喜欲闻如来音声,是则为净;思省菩萨曾所听音,去于众生所不喜听,弃捐恶语不施于人;本昔所说四事口过常远离之;本欢悦心咨嗟如来磬扬大音;在佛神寺歌叹佛德;以清和性为诸众生宣传法施;在尊神寺作诸妓乐、琴、筝、吹笛,乐佛塔庙;亲自面从诸佛、世尊听闻经典;顺在天福,从诸菩萨;若因法师得闻经典,身自奉事,心舍天上;是为十事菩萨演教为善清净。

  “菩萨有十事所护善摄。何谓为十?诸天王现,悉共护之;龙王、鬼神王皆出宿卫;揵沓和、阿须轮咸来奉敬;迦留罗、金翅鸟王佥来安之;甄陀罗、摩睺勒悉归仰之;又,天帝释侍从诸天俱来护之;其梵天王将诸梵天在边自归;诸菩萨等皆共敬念;诸不退转一生补处佥来亲之;诸如来等现在十方威神护之;是为菩萨十事拥护善摄。

  “菩萨有十事所修章训。何谓为十?而常劝乐众生之界、亦复教化三千大千诸佛国土、又悉能入一切诸根、通利中间及弱劣者、随其境土而严净之、消除一切爱欲尘劳、远离诸秽、弃捐境界而悉睹见志性所在、渐稍长益清和之性而悉普达遍诸法界,因是之故速近无为,是为十事。

  “菩萨等心有十事。何谓为十?等心总持,执诸众生,摄众德本,令不遗漏;心如江海,不可限量,顺诸佛法无极道慧;心如须弥,其德超逾,建立众生一切善本;心如明珠,去诸垢秽,意念清净;心如金刚,毁坏一切诸瑕疵法;其心坚固如铁围山,不可破坏,一切众魔、诸外异学无能动者;其菩萨心犹如莲华,游于三界永无所著;其菩萨心如灵瑞华,于无数劫难可见闻;心如日明,游行虚空,消灭一切闇蔽、挂碍、愚痴之冥;其心如空,愍伤一切群萌之类;是为菩萨十心。

  “菩萨发意复有十事。何谓为十?

  “发意念言:‘吾当悦豫一切群萌,皆当消除诸众生等尘劳、爱欲,永使无余。’

  “自兴念言:‘断截诸蔽挂碍之难,悉于诸法不以犹豫,得至寂然。

  “‘吾当澹泊一切众生勤苦五阴,当断消灭恶趣、八难。“‘常当普见一切如来,不离其边;常当精进学菩萨戒,成诸佛道。

  “‘普见众生,成就一切使入道迹,以故发意。’

  “当知无极法鼓普遍十方诸佛国土,总摄人民志性诸根,使无有余。是为十事菩萨发意。

  “菩萨意遍复有十事。何谓为十?其意普遍,旷若虚空;入于无量一切法界,一时之间皆遍三世;诸佛所兴辄能具足,入胎出生、弃国捐王、成最正觉、现大灭度悉由圣慧;入众生界,志其意性,觉知诸根;以圣光明遍至一切诸法境土,周无边际;诸幻罗网无所从生;至于自然无有颠倒,不可计会;己心无碍,使他无蔽;光明智慧而得自在;诸佛兴时,所在发意现最正觉;是为菩萨十事意遍。

  “菩萨诸根有十事。何谓为十?诸菩萨等若见诸佛,诸根欢悦,欣然不还;好乐诸佛,奉敬经典,靡所不达;菩萨不回一切诸根无所障塞;心常坚住,其所修行莫能废者;诸根微妙,晓了分别智度无极;诸菩萨意无有进退,劝诲众生,志如金刚;消化诸法,破坏众恶,其明坚强,靡所不照;见诸如来光耀所在,诸根无怪;开士之心了如来身合为一体;其菩萨意至无限际,入于如来十种之力;是为菩萨十事诸根。

  “菩萨志性有十事。何谓为十?有菩萨心常无所著,不贪世俗;其心清彻而不杂碎,不思声闻、缘觉之事;又,计菩萨志性柔顺,恒志佛道;其意清和,因一切智而出生矣;有所念者无有俦匹,消伏众魔、诸外异学;志无瑕疵,严净一切如来慧场;恒善救摄其意本末;如所闻法未曾忽忘;其意自然而无所倚着,所生之处无所适莫;其志深妙,普能得入微妙之慧,念已信解,解诸佛法;是为菩萨十事性也。

  “菩萨性和有十事。何谓为十?菩萨性和,意在尊豪而不退转;积累一切众德、善法,不疑诸佛;咨嗟如来本末性行,处于总摄;为大师行,闻所愿俱;念在顶相,普能周入,于诸佛法性自然净;于诸佛法而得由己;其意微妙,能入若干诸法道门;菩萨元首超越一切所在因缘;于道自恣、于诸三昧定意正受,严净变化,其意坚住;摄取前世之所誓愿,教化众生未曾休息;是为菩萨十性净和。

  “菩萨应时有十事。何谓为十?菩萨布施则为应时,施诸所有,无所希望;一切奉戒,其禁德限,闲净精修,奉行应时,不蔑他人;为众生故,忍诸瞋恚、患厌、怀恨;除去吾我及他人想,普修精进,随时无转;将护身、口,心无所忘,废众事业,禅定三昧;遵诸解门、神通之正,不舍爱欲、尘劳眷属;若能奉行诸度无极、积累众德未曾懈废,修行大慈;解无众生,身负众苦,五品应身,不舍大哀;解知诸法自然寂静,如来十力觉了随时;以无限宜显示黎庶,而转法轮未曾怀还,见他志性而教诲之;是为菩萨十事应时。菩萨住此,逮佛无上无极大慧,便能随时。

  “菩萨信解复有十事。何谓为十?信于微妙而常随宜;难及德本,笃无央数若干净行;其好广普,见于众生无央数心;造信寂然,入于深奥无极法门;乐于清净,兴广远心,爱敬所望;诸佛建立十种力故,谦恭无双,降伏众魔及与官属;究竟好业,等于报应;笃于近门,随其所喜而示现之;受于所受,谓欲逮得诸佛授决;神足自在,恣意所乐,欲得佛道便成正觉;是为菩萨十事信解也。

  “菩萨信入世界亦有十事。何谓为十?信诸佛土入一世界;以一世界入诸佛土;信一莲华如大千界,一如来身遍坐其上十方佛土;解信一切自然如空;一切世界普悉庄严;信遍入中十方世界,其菩萨身能周其中;信十方国建着一迹;一切世界入一人身而自申畅;诸佛境土至如来树,周一道场;以一音声告十方界一切众生,闻之心悦;是为十事菩萨信入世界。能住于此,遍入如来无量境土。

  “菩萨有十事入众生境界。何谓为十?一切身形自然无身;诸群生界则为一身;自恣讲堂,信所入处;诸群萌品则以得入一菩萨腹;众黎庶界受诸释、梵及四天王形体像貌;信众生界入如来身;十方人民——蚑行、喘息、人物之土——入一人身;一切众生能得处在一佛法品;显群萌界,现为声闻、缘觉形貌像类,永无想念;十方世界悉现菩萨庄严功勋;诸众生界示现如来色像、相好、若干种身、威仪礼节,训诲众人;是为菩萨十事入众生界。“菩萨居止有十事。何谓为十?发菩萨意则是其处;修诸德本,众恶休息;开化众生,随时导示;常见诸佛,不离众圣;其所欲生辄得处在;清净之界奉修道行;不违正真,恒怀正愿;不随邪誓,佥能遵奉六度无极;专精思惟平等道法;所可游居与诸佛会;是为菩萨十宿止处也。菩萨住此,弃诸尘劳,无有遗余,逮成如来无量慧处,是为居止。

  “菩萨兴发有十事,菩萨以此断诸起行。何谓为十?众生界起,开化度之,令之究竟;世界若起,灭除其秽,常使严净;如来兴现逮菩萨行;起众德本积累,相好习佛;功勋兴于大哀,消除众生苦恼、五阴炽盛之衰;发于大哀,劝立众生安一切智;诸度无极合集菩萨严净之行;起权方便,普为一切现道德之门;兴于道意,其心坦然,不可称限;取要言之:一切诸法菩萨所兴、在所现化、神通解达;是为菩萨十兴起也。

  “菩萨有十事奉行。何谓为十?恒自思念诸度无极、奉修禁戒而无缺漏、遵承圣慧不随邪见、顺从礼义未曾失节、遵崇道法不随邪见、随时品第不违高节、应时示现不犯道教、亲近行义不厌训诲、奉修正觉不随小乘、遵承圣行而转法轮,是为菩萨十事奉行也。“菩萨成就有十事。何谓为十?常怀笃信;奉敬善友,逮成佛法;殷勤爱乐如来所说,未曾谤毁正典训教;其心无量,在于无际;劝助德本,逮如来境而无齐限;信乐不疑,普能游入十方世界成为佛法;又,于法界不可动摇,心如泰山;动魔境界不得自在,自然降伏;恒悉识念诸佛境界;训诲众生,当自怀念如来、至真十种慧力;是为菩萨十事成就。“菩萨有十事失佛道法,常当远之。何谓为十?其自憍慢,轻善亲友,失佛道法;畏惧生死、穷苦之恼;患厌众行,违菩萨心;劳惓天下周旋止顿;行必固性,违于正定便失等迹;所作德本,名:‘是我所作。’嫉妒、诽谤正法;翳匿覆盖诸菩萨行;爱乐声闻、缘觉之法;憎于弘履,不喜宣畅菩萨大法。是为菩萨十失道法,常当远之,乃入菩萨无上圣贤。

  “菩萨寂然有十事。何谓为十?能常勤修智度无极;瞻察众生,除诸颠倒;度脱一切诸邪见缚;未曾发意求诸妄想,开化众着、贪妄想者;行过三界,周旋一切十方世界,游居其中;改变众生贪诸尘劳、习放逸者,离爱欲法;兴大悲哀愍诸群黎,除诸所有而复示现一切眷属;动诸世界,现有终始,为显修行;游世俗法而无所著,而复随时入其中教;具见佛道,不断大行、不畏本愿。是为菩萨十事寂然,贤圣度世,摄护黎庶,过诸声闻缘觉之业。

  “菩萨有十事得究竟法。何谓为十?这生堕地自在如来、以致究畅诸佛境界、以获成就诸菩萨业、具足一切诸度无极、兴盛充满诸佛种姓、而逮超越如来俦类、常得建立诸佛十力、永得究畅如来大道、解知诸佛皆一法身、如来、至真行无有二,是为菩萨十究竟法。

  “菩萨有十事生诸佛法。何谓为十?一心自归,奉善亲友,兴诸佛法至一德本;信乐佛法则生道迹;发意之顷皆能变现诸如来行;以得怀来无极大愿,生广大心;乐己德本,如所造立终不忘失、未曾患厌;无央数劫所可积行悉摄当来一切无际;游居生在无量佛土开化众生,常随时节兴菩萨行,不断所履;常发大哀,显无量心,发一意时普见虚空;以得超入殊妙大行,生至真愿,不失本意;奉持一切如来训诲,照耀众生以发道心,具众德法;是为菩萨兴十道法。

  “菩萨有十事号为正士。何谓为十?菩萨解了佛慧为一法身,故曰开士;坚住大乘,号曰大士;奉行豪法,故曰尊人;觉成妙法,故曰圣士;入殊胜慧,故曰超士;劝人精进,故曰上人;宣豪胜法,故曰无上;具足解了十种力慧,故曰力士;除诸一切闇冥覆蔽,故曰无双;无俦匹士,心得由己辄成佛道,号无思议;是为菩萨号十正士也。

  “菩萨行路有十事。何谓为十?诸菩萨众与一乘路一无等伦,不舍一心。

  “菩萨有行、智慧善权,为二性路。

  “复有三路:奉修空行无相之本则无元际,不猗无愿,游于三界无所沾污。

  “复有四路:修开士行,讲无尽业;皆能劝助一切功德;稽颡如来,奉敬无懈;劝助圣慧,善宣道教。

  “增五根路:谛建立于信根、大精进于诸行、不退转住一心而不乱、善觉了随定意、常晓了智慧行。

  “修六通事以为道路:其天眼者见诸色像、睹诸世界众生之类,若有生者及于死者;则以天耳闻诸佛所说经典则受持之;见他众生为能分别,自见己心、亦睹他意,本末众念不可称限而得由己;念往古世无央数劫所造德本,进益之宜悉识知之;得大神足,随众生本所应化者现若干变,则以正法训诲众生;慧尽诸漏,自睹本际,不断菩萨所兴立行。

  “行七思念为菩萨路:常念于佛,导众生者无有边际,以一切句见辄受持,劝化他人使自归佛;思念经法、如来、至真,于一道场未曾动移,普在一切诸佛众会现己说法,音畅十方;知诸群黎心根所在而开化之,其意思念僧在无数诸菩萨不退转,睹不离数、皆见众生;诸菩萨身常念施与,施诸菩萨,等御其心,思于大施使德增长;常念禁戒,不舍菩萨心,以诸德本施诸众生;常念诸天,菩萨生在于兜术天当一补处;饥虚思德、常念众生,以大权慧开化众生,无能废辩。

  “其八正路:奉于正见弃诸邪见。弃诸妄想众贪之求,皆念一切诸通之慧,道德种姓舍口四过,修贤圣种宣传正语,身诸所行为众生施,训诲众人无有休懈、不舍正律。其正业者,坚住自在,闲静知足,修其道德,住于礼节威仪、住于正法,皆不误失。其正方便,以诸菩萨同产兄弟,所见眷属无有损耗,遵修如来十种力行。其正意者,所闻音声悉能执持,普见十方诸佛世界,定意愦乱。其正定者,诸菩萨等不可思议以为脱门;聪明之故,以一定意遍无数定,本定正受,定未曾舍,为菩萨路。

  “离于欲界危害之迹,所讲说法、口所宣讲一切无碍,说所思念、众想之着,开化众生入一切智,舍于希望、舍众贪爱,常欲思见一切如来;以欢悦心未曾懈废,舍于世俗苦乐之业,显示菩萨贤圣度世,永安道慧,修解无常、无色定意;生于欲界及在色界,初不动移,以度一切诸想、所遭音声正受,其菩萨行不以为劳。

  “若能思惟如来十力,佛子!发遣为菩萨路,常能晓了有处无处、限与无限。见诸众生过去、当来、现在报应、罪福所趣,知于一切神识诸根,了了分别,察其心本而为说法。别若干种不可计数身体各异,如是上愿、志在中间、又或下志,识其无际为班宣法。一切刹土——诸有众生三世所在、无央数劫——诸菩萨身悉遍其中。如来、至真现无想念,而不违舍诸菩萨行、诸禅定意,一心正受尘劳、瞋恚。观察进退,知所因生,住菩萨门,睹诸黎庶死生所趣为说本末。知于三世众想诸念,入于一世了诸群萌尘劳、挂碍、志性结解,悉令尽索,不舍菩萨所兴显行。是为十路,菩萨住此,悉逮无上如来权道。“菩萨行路无量,道至无限,行道无数净不可计。所以者何?菩萨行道无量有十事。何谓为十?察于虚空不可计矣、法界中间向玄之有玄悉无量矣、众生之种甚多故不可尽、世界无际故曰无限、诸恶思想亦复无底、一切民庶言辞亦无底元、如来之身无能计校、诸佛所演音声言教亦莫能尽、如来道力无能穷者、一切智明慧达圣元亦无能极,是为菩萨路十无量。所以者何?如虚空无量,修道无量亦当如之;如法界玄之有玄,奉合道义无量亦如;如众生界甚多无尽,菩萨奉道无尽亦如;若其世界无有边际,进道亦如;若众恶思想不可计说,顺道化人亦若兹矣;如民庶辞无有崖际,其合道如;若如来行无能计校,一切群黎无有二国,所念悉周,道行亦如;若佛音声言教莫能尽者,修道亦如,以一言训普告一切法界人种;若如来力无能穷者,进如来力修道亦然;如一切智不可计者,菩萨积德修道亦然;是为菩萨行路无量也。“菩萨行路有十事。何谓为十?无行不行、应与不应;其身、口、心无所至凑,无举、无下,其慧本净,故使其然;无奉不奉、修与不修,入于自然,犹如幻梦、影、响、芭蕉、电现、野马、水中之月;皆解此已,无一倚求,达知三界空、无相愿悉无处所,因其想见而有三处;积斯功德,不荒其行;心无所有而不可见,无言、无教,离于诸法;众所游居奉修法界,无所破坏;能知观察,入一切法,不失如来真谛本际——斯真谛者,则以普周虚空之际——入菩萨慧、诸行、力业,未曾懈惓如来十力、四无所畏;一切智藏察诸平等,观一切法不怀沉吟;是为十事菩萨行道。

  “菩萨有十行道严净。何谓为十?

  “佛子!菩萨在于欲界而不动移,忽在色界,在其像行,一心脱门,定意正受,其所生处无有放逸,是一净路。

  “又复,佛子!菩萨目见声闻之乘,以慧度之,不堕彼路,是二净路。

  “又复,佛子!菩萨观知缘觉之乘,晓了随时,兴大悲哀,逮诸力愿而不懈废,是三净路。

  “又复,佛子!菩萨大士与大群从眷属围绕、诸天人民清净端政鼓百千乐、诸玉女琴瑟亦不可计,其音清和,参驾大车。菩萨在中禅定脱门,三昧正受,如道无违,是四净路。

  “又复,佛子!菩萨在于一切众生歌舞调戏,随众所为,示与俱同,常如一心,菩萨定意初未曾乱,是五净路。

  “又复,佛子!菩萨已度于世俗法,而于诸业悉无所著,不舍度道,救摄众生,是六净路。

  “又复,佛子!菩萨住道,为显圣慧以入正道,越诸邪见,在于邪径训诲众生使得勉济,不与邪径而俱同尘,是七净路。

  “又复,佛子!菩萨大士其身、口、意无有缺漏,亦不护戒,将养如来清净之禁,为诸凡夫愚騃之党显清净行,教恶戒者使普具足一切净福。菩萨所由,皆除地狱、饿鬼、畜生,致三善路。现在不闲、生于众难贫匮之处,而到所在勉济众生,虽游其中,不与合同,是八净路。

  “又复,佛子!菩萨所为不倾仰人,而于佛法逮无碍辩,普观诸佛逮法慧光、诸如来等下无形种、一切诸佛皆一法身。诸佛导利,为一切故遍照法门、等住诸乘,诸佛游居悉在目前。一切黎庶佥无堪任,众生面手悉见形呰至未曾有,悉为普等,其所求法未曾忘失。其所现师,为从何受悉恭敬之,咸起迎逆,因怪而生,缘其受之。彼修行法在于众生。所以者何?善权方便。菩萨所行开士真谛住于道业,辄以方便趣使众生得随律教,显现权道各使得所,是九净路。

  “又复,佛子!菩萨合集众德之本,逮得菩萨最上妙法,普具如来阿惟颜行,一切法尊所度无极,系着无量离垢法冠,正缯为带。十方世界现无央数诸如来身,转无耗损,建立法轮。其身尽遍一切佛土,游于诸法,独步三界,度于彼岸,逮诸菩萨皆得自在。生十方国,过去、当来、现在诸佛所可示现,教化众生皆一佛界,亦不违失诸菩萨行,不迷道慧,不违开士德原之本而退还也。履菩萨迹而不回还,在大士行而不懈废、亦复不断正士启受,亦复不舍善权方便、不废圣业、不违菩萨所行势力、不以危害加于他余、不远圣士所建正行。所以者何?若斯,菩萨速得无上正真之道。如是,菩萨行无所著,观一切智,明如来体像而无形貌,是为十净路。菩萨住此,疾成如来无上大道。

  “佛子!菩萨有十奉行。何谓为十?修于禁戒,大愿殊特,渐备具足;为精进行,怀来一切诸道品义而不回还;遵神通行,从众人志各令欢悦;修神足行,普入十方诸佛国土,合为一刹而无动者;志奉清和,得入殊妙;誓愿坚固,一切所作靡不成办;若受伏胜,不越一切众尊师命;求闻经典,行无厌倦,奉修诸佛所班宣法不以为劳;崇法圣性,游于一切众会道场,勇无怯弱;就于无极大行清净,解知一切咸无所生,是为十行。菩萨住斯,普游十方一切佛土,无所挂碍。

  “菩萨有十事手。何谓为十?谓:笃信手,信如来教,一志信乐不可穷极;以手供养诸佛、正觉,积累大德增益无倦;为放舍手,一切诸求皆令得悦,充满所愿;叹善哉言先问讯手;伸其右掌,博闻善手,断除一切犹豫、结网、三界寂然;大游出手,爱欲无常,当以大手化众生界,授所施与;住安地手,觉了四流,度无极臂,总摄内藏;奉平等行为无师法,悉化众生,无起害心,讲说经典,明知世俗及度世法手,能除身心诸有灾疾;智慧宝手,消灭尘劳,现无量法光明之耀;是为菩萨十事手也,以此道手弘覆一切。

  “菩萨腹有十事。何谓为十?谓:志性腹,所念清和;质直之藏而无谀谄,不思伪饰,悉无所受;无因缘界,不乐一切诸所有业;去诸尘劳,以慧为胎;其心清净而无瑕秽;观断诸食,思真谛法,察万物无;晓了十二因缘之故,分别一切诸生死业;志性柔软,纯淑之故;除于一切边际邪见;为菩萨腹,普使众生入佛道藏;是为菩萨十事腹也。

  “菩萨复有十藏。何谓为十?不断佛教,住菩萨行,奉诸佛教,以无放逸而得由生显炽法训;为菩萨胎,住无极慧,现出世间遵承圣众;为菩萨胎,住不退转而转法轮,必从众生善法残来;为菩萨胎,所住随时,不失道节,众生在于不决了处,究竟开化;为菩萨胎,立之报应各各使度,令无断绝,众生处在处邪见地,兴大悲哀;为菩萨胎,兴炽当来无极光明如来十力,奉修报应令其具足;为菩萨胎,降伏众魔,德本无双,大无所畏,为师子吼;则菩萨胎一住立处欢悦众生,令无余疑,逮得十八诸佛之法;为菩萨胎,皆以圣慧道利一切,一切众生十方国土有诸佛法,劝助佛道;为菩萨胎,生无差特,入于一慧;是为菩萨之十胎矣。

  “菩萨心业有十事。何谓为十?所可念业,一切所作辄得成就;心不怀怯,积累功德,习具相好;愍大行步,降伏一切诸魔官属;随时行愍,消除一切尘劳爱欲;修不退转,亦不回还弘愍之行;至佛道场,本净显耀,心无所至,了无所倚;愍入众生,随其所好而开化之;修大梵行,入诸佛法,不乐余道,救济众生;空、无相愿达无所有,去诸邪见,不舍三界;举诸庄严,为金刚界坚固无坏,正使一切皆成为魔,不能动摇菩萨一毛所兴德行;是为十愍。“菩萨有十事被德铠。何谓为十?被大慈铠,将护民庶;修无极哀,皆忍众苦;志誓愿铠,悉能究畅一切方便;劝助德铠,亲奉诸佛清净之行;兴功德铠,使诸众生皆蒙其恩;诸度无极皆度群黎;圣慧之铠,消除一切尘劳爱欲;善权方便,殖众德本;导利普门,一切智心安不愦闹,其意无变;一志德铠,心怀法念而不忽忘;是为菩萨十德之铠降伏众魔。“菩萨杖有十事。何谓为十?以布施杖害诸悭贪、修禁戒业坏除一切犯众恶事、等劝法杖消去妄想、则以智慧断截众生尘劳爱欲、以正业杖远离一切不晓活业、以善权杖普自现身淫怒痴乱、菩萨皆以法杖消化众生一切爱欲众瑕秽门、其在生死则以慧力断为秽行而开化之、讲一法杖破坏一切诸所依倚、一切智门能为消去诸反逆户,是为菩萨所执十杖。

  “菩萨头有十事。何谓为十?无慢为首,天上世间莫能见顶;稽首师长、孝顺二亲,天上世间皆为跪拜;好上妙首,三千大千世界靡不戴仰;众德之本而为元首,三界众生咸来归命;代诸众生负于重担,为枕之首,常得举头周观十方;不轻他首,所作游步与众超异;智度无极首,顶有法王;权方便首,普现众生平等之行;化人民首,诱进众生,悉使普安;修诸如来法教之首,常奉三宝令不断绝;是为菩萨所有十头。

  “菩萨眼有十事。何谓为十?则以肉眼皆见诸色、又以天眼普见众生心意所念、以智慧眼观黎庶根、复以法眼皆见诸法之所归趣、佛正觉眼悉见如来诸十种力、以圣慧眼见除一切诸非法事、以光明眼演佛威耀普有所照、以导利眼捐弃一切贡高自大、以无为眼所睹无碍、一切智眼普见十方一切法门,是为菩萨十事眼也。

  “菩萨耳有十事。何谓为十?闻嗟叹德,断诸结着;若闻谤毁,除诸所受;若闻声闻、缘觉之事,不以喜悦、亦不志求;若闻嗟叹菩萨之行,欢悦无量;闭塞地狱、饿鬼、畜生;假使生贫八难厄者,为兴大哀;闻生天上人中安处,知皆无常,志慕大道;若闻咨嗟诸佛功勋,益加精进具足此业;若复得闻诸度无极及与四恩菩萨法藏,一切精修皆能通达,备悉是事。佛子当知:诸菩萨众,十方世界诸佛所宣义理之业,诸开士等皆悉闻之。诸所可听,解无所有。又,其菩萨耳所闻法悉等一定,从初发意至于道场坐佛树下得成为佛,开化众生未曾懈废。是为菩萨十事耳也。

  “菩萨鼻有十事。何谓为十?若遇美香不以识乐、若遭臭秽不以患厌,等察香臭不以殊特,观诸香臭悉无所有;衣服、卧具、礼节香臭、淫怒痴事皆以等心入此众生;其诸大藏、树木、众香咸悉观之,知无有香;下无择狱,尽于上界三十三天;其中所有一切名香佥无所著,悉说本末;得听声闻戒禁博闻;布施智慧道法之香;慕一切智,心未曾变;假使得蒙诸菩萨行,则以修智如来等地;若具如来境界慧香,不断菩萨上妙道行;是为菩萨十清净香。“菩萨舌有十事。何谓为十?口演无尽众生之行;班宣无量诸经典教;咨嗟无限诸佛功勋;歌叹无穷灭度辩才;颂说无际大乘之业;其口言辞遍十方空;其大光明照诸佛土;口所说言皆使众生各各得解;其辞与同口所宣者,十方诸佛咸共叹之;一切众魔及外仇敌、尘劳、生死悉自然除,至寂无为;是为菩萨所说口舌。

  “菩萨躯有十事。何谓为十?谓:受人身则以人言而开化之;亦复训导诸非人形;地狱、饿鬼、畜生令随律教;生在天身,又复教授诸天人像,欲行天人及无色天;有在学者则以学地而诱进之,向无学身;为现罗汉无所著事;在缘觉躯为导缘觉所当奉律;在菩萨形则为显示大乘之业;如来、至真其慧无限,随时说现、见诸自大,以权方便而发起之;法身无漏,悉无所有,普现诸身;是为菩萨十身。“菩萨有十意行。何谓为十?念于本宿命一切所行;众德之本建立其意,常奉要义;心所入者,常志佛道;极至原际,愍众生身;念无烦扰,断众尘劳;其意显曜,不与客尘而俱合同;念择善行,察之随时而无所犯;谛观罪福,不造殃衅;思诸德根,诸根寂定,制不放逸;其志澹泊,求佛定意;是为菩萨十意之行。“菩萨行步有十事。何谓为十?好诣法会,听受经义,所诣无声、亦无阴蔽;不怀淫、怒、愚痴、恐惧,心常专惟;有讲法者皆为众生;至于欲界开化黎庶;若至色界及无色界,以像定意寻便回还;普现五道,训诲群黎;以神通慧,遍诸佛土见诸如来,稽首问讯;所可游步悉为法施;由是之故得大智慧,现入泥洹,不断生死,周旋所度;具诸佛法,未曾休废诸菩萨行;是为菩萨十事游行。菩萨住此,无游不游,因斯普至诸如来行,独出十方。

  “菩萨有十处。何谓为十?处菩萨心未曾忘之;住度无极所可修业;不以饱满聚集法众,通达智慧;止于闲居,致大禅定;顺一切智,德知止足,贤圣寂静;住无众想,亦无希望;奉行法处,不远正义;礼归如来,则能具足诸佛、正觉威仪礼节;出神通处,备悉大慧,逮法忍者满所授慧;坐道场处至力无畏,充满一切诸佛之法;是为菩萨十处。

  “菩萨有十坐。何谓为十?其福得至转轮王座;修于十德,不失天上、世间人处;得四天王,以佛尊法授诸天下;逮为天帝,超越众庶、梵天、自在;欲摄他心亦得由己;致师子座,兴显法众;得正法座,逮成总持力,普照一切;其志坚强,所建正愿靡不周遍,通达十方;以大慈座,瞋恚、怀结令得悦颜;以大哀座,忍诸苦恼,不以为患;坐金刚座,降伏众魔、诸外怨敌;是为十座。

  “菩萨卧寐有十事。何谓为十?谓止寂然,身心澹泊,宿于独处;思惟顺义,不失其时;顿于正定,身心静默;处于梵天,能悦己彼;善修其业,然于后世不怀恼热;志平等行,不怀瞋恚;住于道行,解达善友;善微妙居,劝助德本;皆得一切义理之源,悉能究竟;成就道教,不利财业,乃是往宿所修德行;是为菩萨十事卧寐。

  “菩萨室有十事。何谓为十?无极慈室等心众生;以大哀行不轻未学;以大喜行除诸不欢,和颜悦色;行大护处,等于有为及无所有;诸度无极,道心为首;具足空行,晓了随时;为无相行,不住寂灭;为无愿行,所生至诚;意安详行,备悉忍辱;等诸法行,逮得受决;是为菩萨十事室也。

  “菩萨游居有十事。何谓为十?其意游居具四意止;所行游居了法所趣;其意所在唯乐诸佛;诸度无极,备一切智,修四恩行;开化众生,游在生死,兴于德本;集众黎庶不习诸闹,随其所乐而度脱之;显神通行开悟众生,解殊特根,善权方便;智度无极,为众说法;游至道场,达诸通慧;备菩萨行,行不断绝,是为菩萨十事游居。”

  说是语时,三千大千世界为大震动。十方菩萨皆来赞咏,戴诸天华——如须弥山——皆散佛上,莫不欢然。诸天、龙、神悉来奉敬。箜篌、乐器不鼓自鸣,妇女珠环皆自作声,飞鸟、禽兽皆共䳬䳬。盲者得视、聋者得听、跛者行走、瘘者得平、屈者申舒、狂者得正、尪者强健、疾者瘳除。众会咸踊,深自欣庆宿命禄厚致此光明。无央数人得无从生,发大道意,功德皆成。

  度世品经卷第四


大正藏第 10 册 No. 0292 度世品经

度世品经卷第五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普智菩萨复问普贤:“何谓为观?何谓为顾视?何谓为颦申?何谓师子吼?何谓施净?何谓戒净?何谓忍净?何谓进净?何谓禅净?何谓智净?何谓慈净?何谓哀净?何谓喜净?何谓护净?何谓为义?何谓为法?何谓积德?何谓慧业?何谓明达?何谓法典?何谓行法?何谓奉法?何谓为魔?何谓为魔业?何谓弃魔业?何谓见佛?何谓佛事?何谓自大?何谓圣业?何谓菩萨为魔所固?何谓佛建立?何谓建立法?何谓处兜术天?何谓现殁兜术天?何谓住胎?何谓现其安详?何谓修生?何谓因欣笑?何谓行七步?何谓现幼童?何谓在中宫?何谓弃国捐王?何谓勤苦行?何谓诣道场?何谓坐树下?何谓在树下致未曾有法?何谓降魔宫?何谓成佛道?何谓转法轮?何谓转清白法?何谓如来、至真取大灭度?”

  普贤菩萨报普智曰:“善哉问也,乃为一切重启斯义,何一快乎!谛听谛听,善思念之,与诸大众受教而听。”

  普贤曰:“菩萨观有十事。何谓为十?观其真谛,造立善业;见微妙色,悉达其原;察如寿终及见生者,亦不贪猗愦闹众会;见一切根而分别之,化诸败根;观察诸法,不坏法界;面见诸法,逮得佛眼;逮智慧圣,随应说法无所从生,法忍究竟;逮成诸佛之法不退转地,除诸尘劳、三界众难、声闻缘觉一切径路;观阿惟颜,于诸佛法而得自在;现欢悦法,善解道意而能普现十方所有;是为菩萨十事观也。

  “菩萨顾视有十事。何谓为十?见诸乞求,不怀害心,从其所愿而令欢悦;睹犯禁者,皆建立于一切智戒;见诸众生怀瞋恚意,解忍辱意,以此佛仁而诱进之;见懈怠者已,不离行而劝助之,使学大乘;睹心乱者,化建立之,不愦觉地;诸通敏慧察恶智者,为未曾怀诸邪见,使无有余已;以真察其善友,如来所学建立佛法;如所闻经观其本原,修无上义;眄于众生悉怀憔悴,显示大哀;顾诸佛法,逮成正觉、诸通敏慧;是为菩萨十顾视也。

  “菩萨频申有十事。何谓为十?

  “如象频申,诸天、龙、神、阿须伦、迦留罗、甄陀罗、摩睺勒、一切众会无能及者。

  “如龙象长所乘造,心欲为代众生而负重担。

  “为如蛟龙兴云澍雨、演电光㷿、出正雷音,根、力、觉、意、禅、脱、三昧,畅甘露水,流布法雨。

  “大凤凰王频申,拔诸无明、愚痴、众冥,深入根株消息爱泉,济其根原挂碍之门,免出欲心、毒害、尘劳、瑕疵、诸秽。

  “师子频申,以离恐惧、大慧等剑在于大众消伏外学。

  “勇猛频申,除诸怨敌、爱欲、瑕疵、垢浊、众冥,消伏难化,如大将师降伏严敌。

  “圣慧频申,弃去五阴、四大、诸入、十二因缘,令不增长,而慧显现极尊势法。

  “总持频申,意游甚强,一切所闻辄能受持未曾遗忘,己能受持为他人说。

  “辩才频申,应机卒答,所演章句不可称计、分别班宣无能障翳、可悦众生无所侵欺,究竟本末。

  “如佛频申,处于师子殊胜之座,降魔官属,具足普智、诸通敏慧,一心念顷应时平等,逮成智慧,为最正觉,悉能明达,护辄成如志,致无上正真之道。是为菩萨十事频申。

  “菩萨师子吼有十事。何谓为十?

  “‘吾当成佛,怀逮圣道、大师子吼,度未度者、济未脱者、安不安者,其无为者令取泥曰愍伤众生。’

  “佛教法诲、圣众之训,顺不违之。

  “于如来所而有反复,以坚固愿净诸佛土,悉能勇达。

  “谨慎禁戒,除诸恶趣,使佥消歇,为师子吼。

  “身当备悉佛身、口、心庄严相好,求诸功勋而无饱足。

  “具满佛慧,慕圣明宜不以懈惓,降伏众魔使无害事,奉正真行去尘劳业。

  “解见诸法无我、无人,无寿、无命,空、无相愿。

  “心如虚空,清净无垢,寻即解诸典,能逮得无所从生法忍,为师子吼。

  “最后究竟菩萨清净,离垢解明,显耀感动诸佛国土。

  “告众释、梵、四天王:‘所见咨嗟生、未生者,以无限碍、无极大慧谛观觉意,已成无上正真之道,悉无所受而大欢悦。’

  “又,行七步:‘吾于世尊极豪无双,当除众生生、老、病、死。’言如所行,为师子吼。是为菩萨十师子吼。

  “菩萨施净有十事。何谓为十?等施众生,心无偏党,随所喜乐而布施之;具足诸愿,不乱布施、不断哀业;应时布施,解于众人诸根原故;不必故施,悉离众沉吟;善施布施,悉舍心所爱;不惜内外所有爱施,究竟净于所与之故;所施与者劝助佛道,弃于有为及与无为;开化是等,所施与人至令究畅;成道场故,施净三场;施受者处,念于诸法等如空故;是为菩萨十事施净。若住于此,逮于如来无上大施。

  “菩萨戒净有十事。何谓为十?身行清净,护其三事;口言清净,弃口四过;舍心三秽,无瞋恚、痴,将养禁戒,一切无犯;见有过者随时安之,消贪欲业、去恚愚冥;其德照明天上世间,守于道心,思乐大乘;奉诸如来而学正教、而无为戒,默随律禁;除诸众生殃衅、众罪,远离众恶;顺从一切众德之本,断众邪见;不以禁戒而怀自大;抚育群黎,遵大哀力;是为菩萨十戒清净。

  “菩萨忍净复有十事。何谓为十?若人骂詈、加以恶声,默而不应则忍清净,亦护众生;加以瓦石而打掷之、刀杖加身,受而不挍,护彼我故;设有瞋恚、怒恨向之而慈愍之,本性无害;若轻蔑者,不怀恶念,明耀堪任;若来归念能将顺之,宁失身命,忍不违之;捐舍自大,不轻未学、不自贪身,视如虚空;忍观若幻,诸有恶向心不怀害;无彼、我想,任顺尘劳、消除众毒;诸菩萨慧、柔和之忍兴显灭尽;一切诸法、诸通慧界,人无所仰;是为菩萨十净忍也。

  “菩萨精进净有十事。何谓为十?

  “身行进净,恭敬自归于诸菩萨,则为贤圣寂定众祐。

  “口言勤力,闻诸如来所可宣畅悉识念持,叹诸佛德,如所闻法为众生说,不以劳惓。

  “心念鲜洁,慈悲喜护,禅思脱门定意正受,不废善权,志不怯劣。

  “常修精进,不怀谀谄,进清白行而怀质直。

  “诸所应行不为杂碎,志性勤和,所游至处常有超异。

  “其慧转增,众清白法遂以炽盛。其明光光,无戒、无虚。

  “布施调意,明识仁和;戒、闻、施与永无放逸,启受不废。

  “当诣佛树降伏魔怨,为净精进断淫、怒、痴、爱欲、尘劳、诸着、邪见、阴盖、挂碍,成慧光明。“常谛思惟,逮善明心,不怀恼热,毕所造业,亦能致得诸佛之法。

  “无应不应,为常勤修,心所启受永以欢悦。

  “其身、口、心等视无视,而谛晓了普门之界,随其所知而顺从之。

  “成就法明,势以强和越诸住地,乐诸佛说,解诸佛身,无有诸漏。

  “现来入胎出生在俗,弃国捐王成最正觉,而转法轮示大灭度,而咸悉备普贤之行。是十进净。

  “菩萨禅净有十事。何谓为十?常欲出家,志存一心则为清净;弃一切贪,得善亲友,应时致寂,等解道故;习在闲居修鲜洁行,不计吾我、亦无所慕;除诸睡眠而去众闹,乐于寂静;其心勤修,寂诸根门;己慧一心,不为一切枷锁、危谄、凶人之所蔽碍;道路觉意应时寂然,一切所修以慧观察;思于一心,以善权故更复还反;来入欲界有所发起,履神通迹,分别一切众生诸根,使入寂静;乐无所有,澹泊之门致佛定意;是十禅净。

  “菩萨智净复有十事。何谓为十?以净智慧解其报应,不望果实,度于一切;目所见者常怀安和而不诤讼,了知断绝,亦不计常;入于因缘,随真谛慧弃诸邪见,摄于众生未曾休废;睹诸群黎心念所行,瞻之自然,犹若幻化;大辩才慧入于圣明,为清净智,分别章句,所宣无碍;远一切魔、众外异学、声闻、缘觉,入诸如来善权之慧;见诸佛净,众生其净;睹诸法寂,观诸刹土自然如空,普智慧净,游于此中至无为相;逮得总持,宣畅辩才,住权方便、诸度无极,所可游步与众超异;一心念顷解诸法等,慧如金刚,不怀恚恨,无恐惧想,为清净智,皆逮诸法圣顶之慧;是十智净。

  “菩萨慈净有十事。何谓为十?等慈众生,净心无若干;常行愍哀,荷为众人而抚育故;将护身慈,勉济群黎生、老、死难;不舍群萌,兴众德本;行解脱仁,皆能断除众生尘欲;不忘道意,训诲众生;入通慧心,无害人民;普演等曜,遍慈如空;将护一切,遵修法愍;化如真谛无漏之慈,因得来入菩萨寂然;是为菩萨十慈净也。

  “菩萨有十大哀净。何谓为十?无双大哀为己身故,不厌大哀为众生故;遭众苦恼不以悒结,愍哀恶趣,诸在八难假使生彼而勉济之;生天人间兴大净悲,宣讲非常,愍于一切诸堕邪见;无央数劫因被德铠不舍未度,安己无退,哀劝众生使获大安;造一切业无所希望,己心愍净,怜念诸倒;住世无智,使远依倚,应时说法;一切诸法本净自然,悉虚无实,为诸客尘之所沾污,菩萨知是故于众生兴大悲哀,令不净者永得净处;无垢显耀而为说法,分别诸法譬如空中飞行鸟迹;群萌于此一切经义冥不解了,菩萨以故兴大悲哀;为现大慧取灭度矣,真谛履迹;是为菩萨十大哀净。

  “菩萨喜净有十事。何谓为十?欣然发大心,以喜悦为净,一切所有施而不吝,无所逼恼,不怀怯弱;教毁戒者,众生有恶皆能忍之;通诸愿故、用经义故,不惜身命、不以恼热;为欢悦净,不念恼热;乐以法乐,弃捐一切贪欲之乐;显示众生经典之要,令舍诸贪利养之恩;见佛无厌,奉敬自归;法无所坏,喜悦为净,皆以禅一心至于脱门;定意正受而自娱乐,复以此法开化他人,寂然能仁;禅无瞋恨,以慧为上,弃诸邪见,具菩萨行则为喜净;是为十喜净。

  “菩萨护净有十事。何谓为十?一切人民贪乐有为,化于众生使至无为,则为净护;本性在于无俗之法,反游世间,见不应器不怀危害;睹应法者显以方便,志清净法,不慕声闻缘觉之业、学不学事,不贪一切爱欲之乐、在业尘劳;心常专精在于经典,厌于声闻、缘觉生死;不住处所,不喜世俗之所言谈、危他人辞;离不随时声闻、缘觉以此言说乱失菩萨,不与同尘;所化众生如己解力,拔济四大,寂灭诸入;不知法者,以时观看其有菩萨本曾现化在如来地;菩萨所观以离二事,无卒、无暴,不举、不下;离于多念、妄想之患,而常寂定,处真谛法,逮得法忍;是十护净。

  “菩萨义理有十事。何谓为十?若闻法者,以何为要晓了法义?解达空者,知本无事;分别诸法;修寂静义;恬泊之故,解无所有;不着诸音,为如真谛;等于三世;入于法界平和味故,本无义者;如来所归真谛本际,解之如审;大灭度义,断勤苦患;修菩萨行,除诸所受;是为十义。

  “菩萨有十法。何谓为十?修至诚法,言行相应,无诤讼法;弃捐一切诸所贪求,无所讼事;消除尘劳、㷿炽之欲,为寂然业;离诸恼热,舍于贪欲;消众恩爱,众垢之患无所想念;休息因缘诸所作为,无所生法,等如虚空;习无为法,释诸所生起运之事;已达本净,解于自然,无所染污;断一切病,径至灭度法;兴菩萨行,犹执持故;是菩萨十法。

  “菩萨积德复有十事。何谓为十?若能劝人发菩萨心,为积功德、不断三宝,劝于十事而顺福行?

  “弃捐一切诸不善法,修正经典,兴智慧业,为菩萨福。

  “其在三界无能及者,修德无厌,欲济一切众生之界,内外所有皆能惠施,为舍一切贪求之业。

  “具足相好,修大精进而不回还。

  “剪心刺棘、缠绵之患,永不思念诸上、中、下众德之本。

  “劝助佛道,以权方便受清净教,弃众邪见,修众德本及兴大哀。

  “现正士行而独游步,奉敬归命诸如来尊,见诸菩萨敬之如佛,安诸群黎,坚固护意。

  “无央数劫积功累德含此德本,道在己身如观手掌。

  “施一人已,寻开化之,不怀愁戚、亦不后悔;一切众生亦复如是,先施与之,然后开化。

  “集众德本,折伏其心,见道如掌,不怀愁悔。是为菩萨广大其志犹若虚空,积于十德入于无极广大之智。

  “菩萨有十慧业。何谓为十?

  “以博闻为善亲友,与其俱同,影在其后,启受奉敬,趍走给使,给所当得,奉其教命,无细碎意。弃捐自大,谦下恭顺,卑身逊辞,伏心下意。性不刚䩕,不为卒暴;性不粗犷,禁戒平正。意志柔和,颜貌熙怡,离于虚伪。先人问讯,性行质直,不妄佞愦、不怀谀谄。

  “以慧为业,为己应器,意性和雅,晓了所趣。其心不乱,住于羞耻,奉六思念,显示六字——施、戒、忍、进、寂、智——之本,顺六坚法而不回还。

  “入十解慧,常求法义,好法、乐法、慕索正法。所闻无厌,舍世谈话,不与同尘;离方俗言,讲道度世而远小乘。志在微妙大乘之业,其心所念无有异业;求六度无极,其所求者未曾远离。

  “修四梵行,习于明曜柔顺之法,作性黠慧,晓知问事,离诸邪径,导利正路。心所思念以用班宣,调和己心护他人心。

  “所谓慧业:奉修要行,常欲舍家,虽游三界,乐于寂静。自察己心,不随恶念,消去三恶——身、口、意事——心观究竟自然之事,净己彼心。“观于五阴犹如幻化,察于四种如毒蛇虺,视诸衰入亦如空聚、幻化、野马、水月、梦影、山中之响、如镜中像、如画虚空、如无形轮。其譬如是,说其本末。

  “一切诸法无可捉持,无有比类,如日之影,无常、无断,无来、无去。一切诸法无有住处,以观诸法所入如是微妙之业然后乃信,是为菩萨解名万物适起寻灭第七慧业。

  “入一切法、闻一切法,无我、无人,无寿、无命,无心思议,无淫、怒、痴,身无所有亦无观业,无垢、无生,无有色习、无有衣食,习至无为。已闻如此,忻然信之,不怀狐疑,是为第八慧业。

  “信解具足,精进随时,诸根寂定,观澹泊事,静然澹默,于一切念无造、无知。戒无形像,无我、无人、亦无所行,不住贪身,究竟文字,无有疮疣、无所得忍,无进、无怠,无双、无只。其身、口、心无所修行精进之要,于一切法及与众生皆以等心,悉无所住,不此际、不度岸,离于彼此无行、不行,所遵为慧,作是思惟,第九慧业。

  “度诸希望众想之患,见诸因缘、睹见诸法为清净业;见诸正觉观诸澹泊,见诸法界诸法为清净业;见诸正觉观于众生、察诸刹土为甚清净;见诸刹土如空清净,观诸澹泊;见诸法界则慧清净;睹诸圣慧,法甚清净。是十慧业。

  “菩萨兴通达有十事。何谓为十?善持佛法为兴通达;究竟精进以为道义;离诸邪见则为显明;智慧为明,诸根显达;修等精进以为正解;劝助圣慧,入于顺业,兴于尽慧;除罪尘劳,选择智慧;发天眼明,本宿清净,识于往古所可游居;修诸神通,观众生原;尽一切漏,发起正慧;是为菩萨兴神通句。

  “菩萨法典有十事。何谓为十?虽求诸法为无所慕,舍诸谀谄,则以精进而求诸法;志远世俗,以无著意而乐诸法;不贪身命,消除一切尘劳之难而好道法;不惑利养,汲汲之念为己他人;愍众群黎而慕经典,不独为己;所以求法,欲入慧故;不贪住法,道利行故;而爱敬法,不以轻戏而易弄之;愍伤众生,故求法义;不舍道心、欲断群萌狐疑之结,故求经义;消众犹豫、求佛道业,欲使备悉故求经典,不乐异乘;是为菩萨十事求法也。

  “菩萨行法有十事。何谓为十?化诸愚戆,至心殷勤入众德本;信无所怀,度诸挂碍,解法自然,笃行要义;住于经典,奉道慧已而不离义;遵奉道慧,以法为念,越八邪地、入八正路、顺从八等;断诸结网,截生死流,现真谛义,逆水而度——谓须陀洹——不自放逸,等于他人,不行谄饰;所游居处常修道德,周游往来,不乐三界,寻时所生,不怀沉吟;奉诸漏尽为不复还,造六神通、乐八解门,因本三昧而修正受以为身船,宣四辩才为无所著;以乐一品入缘起事,乐一味业,好寂为本,无思、无想;入于己地,自闻其慧——唯修神通则为缘觉——心志微妙,乐入明根;其心常念欲度众生,积功福业、十力、无畏,具足一切诸佛道业;是为菩萨十修光业。

  “菩萨奉法有十事。何谓为十?奉敬善友则为行法;诸天劝助则为行法;常听诸佛及世尊教则行十法;愍伤众生,不断生死,则为行法;悉能究竟,勤修道业,不怀结恨,则为行法;以诸同学修大乘者勤行精进诸菩萨业,则为行法;遵修随义,弃诸邪业,则为行法;降伏一切诸魔尘欲则为行法;住于圣觉,见众生根而为说经,则为行法;修治广大无量道业,不舍道意,则为行法;是为菩萨奉行十法。

  “菩萨有十魔。何谓为十?猗于身魔而着五阴、为尘欲魔之所得便、亦为罪魔之所覆盖、自兴起意是为心魔、其死魔者弃所生处、其天魔者多念诸想为放逸行、废德本魔随人着冥、乱定意魔多所慕乐、似善友魔外像如真、令不奉修道慧之本魔使离正愿;是为十魔。

  “菩萨魔业复有十事。何谓为十?

  “违菩萨心,舍众德本,偏心布施。

  “见犯戒者而怀瞋恚,远诸怀恨、舍众懈怠、避于乱心、得诸邪智、舍法师行、不劝法器。

  “若宣经典,唯叹衣食、劝破坏器、而复劳厌诸度无极。

  “若复戒敕,所闻正法不能奉行、释雅训诲。

  “懈怠心怯,不顺道教,心怀众想,习诸恶友,远善亲友,乐声闻、缘觉。

  “得所生处乐离爱欲、寂灭其心,志厌菩萨而诽谤之,求人长短、欲断利养、恶眼视师、诽谤正法。

  “所未闻经,闻之呰毁。闻余法师有所讲说,不肯善听,轻慢调戏,叹己恶彼。慕世谈话、杂句之辞、严饰之言,乐诸合偶句诔之业、好闻声闻缘觉之业,所讲言教蔽深妙义,阐杂句饰为不应器。若说深法而不肯受,不求佛道反住邪径。越于度脱,习不吉祥,舍永安业而敬乐此。

  “归命邪伪,未解、未度,不修吉祥、不从真谛,恭恪启受亦不诵读。

  “心怀自大不能谦下,有所言说辄自高畜。

  “念害众生,不求道慧、不志寂然,常怀杂碎所修正律,则为魔业。是为菩萨十魔业也,弃捐魔事,求佛道业。

  “菩萨有十事弃捐魔事。何谓为十?与善亲友而俱相随;舍诸自大,为弃众害、自伤己身、无毁损事;信佛深法,未曾诽谤;心不舍远正教之志;一切普智、精勤深要达无放逸;修行菩萨住于法藏之业;求一切典不得博闻,如大江海不厌众流;念诸如来在十方界者以用护己;普思达意,信乐发善在于众德;菩萨为党,无有二行;是为十事弃捐魔业。“菩萨有十事见诸佛道。何谓为十?佛住于世,无所依倚成最正觉;建立诸圣,导利正业;信喜诸佛所演报应;归趣所化威神之德;入于诸佛,不自大本;等进一切诸佛法界;心常志念奉敬众圣;以佛定意,无有放逸、亦无所著;佛所解达则为本净;如心所觉,广大其心;是为菩萨十事见诸佛也。

  “菩萨有十为佛事。何谓为十?

  “以时劝人为佛事,修平等事而得由生。

  “于卧梦中得见正觉,为宿德本之所诱进。所未闻经而念思惟,不疑佛事。

  “弃悭贪心,而消声闻、缘觉之心,亦复除去犯戒、瞋恚、乱意、恶智、诸所著心、踌躇沉吟、戏故之心、自大心,庄严相好如来形像。“前世功德之所牵引,净除众疑及诸蔽碍众想之法,于佛道业不怀犹豫。

  “饥乏之时,闻说经典、修所讲法,所闻能持,逮致圣慧。

  “兴显神通,劝化无量,利益众生,是为第六诸佛道业,为甚清净。

  “设魔事兴,以权方便修若干行,因虚空中各演异音。若轻他人、若忧魔事,其音演法而开化之,便解道法。假使闻者,加精进行,是七佛事,广大意故。

  “又,护逆心,亦护不随声闻、缘觉灭尽之业。抑制诸根,未纯淑者不与解脱。宿本所造诸佛道愿而奉行之,随生死者为断诸漏。若在众行合集执持,为显大哀而成其行,使合无为,是八佛事,不随断行。

  “佛子!欲知此离灭度达己众生,解知无人而不恐畏。求智德本,初发心者于慧无厌有所兴发,己身、万物、一切诸相常不离此。见佛色相、诸行已离贪着、不猗诸法,志求无为一切愍慧。于一切法不戴仰人,净其佛土,解了诸相如虚空刹。

  “开化众生不以为劳,亦不弃捐无我之相;变神通慧在于法界而不动移,亦复不舍菩萨兴业。诸通慧光而照曜之,而转法轮悦众生心,亦复不越无所有法。示现如来所建变化不离菩萨,现大灭度,弃捐众恶,普现五趣所生之处。如是,佛子!以此比类寂然之行奉修诸法,是为十业兴诸佛事。

  “菩萨自大有十事。何谓为十?轻慢众祐、耆年、尊长、贤圣之党,不孝父母、沙门、梵志、修平等行、正真之训,不行恭恪心所念业。不顺法师、奉尊法者、宣妙法等、承大乘教、履慧道迹、执持谦典,不肯谦下稽首礼敬,憍慢自恣,不奉师教、不谛听受、亦不思惟。

  “在于众中,诸讲法者坐显妙法,不赞法师言曰善哉,将无众人钦敬彼人。心起自大,自显其功,蔽他人德,计独有我。

  “心自生念,多所轻蔑,既怀自大:‘我知,我解。’

  “谤讪有德、净修行者,说其瑕秽,未曾咨嗟功勋之义,若见叹者心怀惨戚。

  “既知法义、律教若兹、佛言至诚,可尊敬者乃不喜之、憎恶学士并毁经典、谤讪正籍更受余义,求处高座、求经法短,欲得慕求他人奉敬。

  “见诸尊长、英雄之党、又修梵行不起迎,逆稽首礼节。若见明者,面色惨戚,颜貌不悦,不演好辞,常怀恶心,观取长短、少少之失。

  “随于自大,不肯往诣至明智所、不肯逐后谦下恭顺、不肯问讯咨受经义,不知何善、何者不善、当修何义长夜获安、不遭众难。

  “与愚党俱,日向闇冥,痴蔽益甚,以騃之故显不恭顺、以騃自害而怀自大。以贡高故,离于佛教,耗尽宿世众德之本、不兴新福。

  “强起幼少欲令下屈、说不当说、举动凶竖、多喜诤讼、毁于博智,驱出精舍而自放恣,堕大险峪。

  “又,于道心势力之正憍豪自恣,谓得尊位。于百千劫不值佛世,况当复遭遇闻经法?是为菩萨自大十事,菩萨弃是便逮十慧。

  “菩萨慧业复有十事。何谓为十?

  “所造事业执圣之义,解知福果终不朽腐。

  “心习道念,常知念佛,习善知友,谦恪随顺。

  “于彼奉敬启受尊长,精进修慧,志法、乐法、元元求法。

  “慕于博闻而无厌足,思惟随顺。应当念者,勤勤行之;不应念者,辄弃捐之。

  “见诸众生不怀轻慢,见众菩萨视之如佛。

  “爱法如己,奉念如来如爱身命,勤归诸佛。其身、口、意谨慎无犯,舌根所宣初无口过,归命圣明,不远佛道。

  “精修慧业,未曾诤乱十二缘起,弃诸邪见、拔冥树根、消灭闇昧,逮得诸法智慧光明。

  “劝顺十事诱进之业,智度无极,念之如母;以权方便,计之为父。

  “入佛道业,志性慧解施、戒、博闻,慕求寂灭,志积慧德不以为劳。“佛所宣业除去诸魔、众罪、尘劳,消去阴盖、一切挂碍。

  “开化众生顺从佛教,精勤奉法,净诸佛土,神通三达现在目前。是为十慧。

  “菩萨有十事魔所必固。何谓为十?心怀怯弱,魔得其便;其心多念;愦愦匆匆,性不安和;多求无厌,为魔所乱;专持一法,自以为是;为魔所困,不能殷勤兴显正愿;为欲所迷、尘劳所缚,志不寂静;厌于周旋、欲断生死,为魔所回,不能精进勤修道法而反退还;不肯开化一切众生,唯自护己,不念苦人;狐疑经典、诽谤正法,不肯顺从;是为十事魔所建立。

  “菩萨有十事佛所以立。何谓为十?从初发心为佛所护,世世所生不忘道意;觉知魔事能降伏之,使其退还;假使得闻诸度无极,明彻在心,听便奉行;知生死苦,虽知为苦不以为劳;观深妙法,不得果证;为诸声闻、缘一觉种而说经法,不随彼学之所好说;观于自然无所有义;不住无为,于有为、无为不想有二;佛所护者,不以远故而怀悒戚;入一切智、诸通之慧,在菩萨行显于自在、亦无所断;是为菩萨十事佛所建立。

  “菩萨复有十事法建立法。何谓为十?

  “乐知一切万物无常,为建立法。

  “一切诸法皆是苦恼。“又,计诸法悉无吾我。

  “泥洹寂灭永无处所。

  “计于诸法悉从缘转,因虚伪退。

  “从习不顺合于无明,十二缘起至老、病、死。

  “除不顺念,无明则除;无明已除,生、老、病、死永悉除矣。

  “其三脱门成诸声闻;倚于空闲生缘觉法;六度无极、四等、四恩兴发大乘。

  “解十方土,分别诸法,了于众生,游诸慧明无所不通,为佛境界。

  “蠲除诸念、断去诸受、入于自然,过去当来至灭度义,是菩萨法所建立。

  “菩萨处兜术天复有十事。何谓为十?

  “处于欲界,为诸天子说欲;恍惚、豪自恣者示无常事;诸有成就共同会者说别离法,劝发道心。“在兜术天是初始教。

  “在于色界,为诸天子讲善解脱、三昧正受无所兴起。

  “彼于禅定若有挂碍——生恩爱故、为贪身故——而现迷惑,分别尘劳解如真谛,然后乃消一切诸色皆住颠倒。其不解者,思念计净谓为常存。悉不可贪,当归无常别离之业,劝发道心,是为二事。“又,族姓子!菩萨处在兜术天时,净光三昧而自正受,演身光耀普遍三千大千世界。随众生本应当度者,演若干品百种异音,众人得闻此经法音,其心坦然而得开解,悉得迁生兜术天上。适得生天,菩萨寻时劝发道心,是为三事。

  “菩萨处在兜术天时,以无挂碍菩萨道眼见于十方诸佛国土诸菩萨等各在兜术。适见此已,集大法会,显无极变,现来入胎而复示生,弃国捐王,诣佛树下庄严道场,讲说前世所造立行。因宿本行令其得入无极大慧,不移所在而复普现若干形变,开化群萌,是为四事。

  “菩萨处在兜术天时,十方兜术诸菩萨等悉来见之,谦下恭顺。于时,菩萨咸令欢悦,使其所愿皆得备悉。口演大法,随诸菩萨所立住行应当除者宜当奉行、当可证明而为说法。闻其所讲,欢喜踊跃,各还本土,归兜术天,是为五事。

  “菩萨在于兜术天时,见魔波旬豪贵贪欲,与大营从相围绕来欲乱菩萨,即住降制诸魔金刚履迹之场。智度无极,执权方便,道慧面首而怀仁和,寂静禁戒以斯威神而建立之。如应说法,令魔波旬不得其便,见于菩萨所显感动悉发无上正真道意,是为六事。

  “菩萨在兜术天时知诸天人厌于欲界、志乐法会,令欲界中诸有宫殿自然演声而出音言:‘今日菩萨当现宫人,若有睹者欲意自生,咸共请会。’适闻此音,无央数亿百千垓天悉来集彼。应时菩萨现诸宫人——其诸天子古昔以来所未见闻——端正殊妙,世之希有。见之大悦,视无厌足,悉作伎乐。因从伎乐演法音声:‘一切万物皆归无常,目之所睹悉为苦本。诸法无我、无身寿命,悉当归空。无为寂安奉菩萨行,当得至佛,具诸通慧。’来会诸天闻此法音心怀戚然,不乐贪欲,咸发道心,是为七事。

  “菩萨若在兜术天时不殁其形,普现十方不可称限无数佛土,诣诸如来,稽首作礼,听所说法。视诸佛尊,辄为班宣阿惟颜事,因本际来诣通慧地菩萨道住,使人一切道义具足。无极普智,发心之顷悉令解了,是为八事。

  “菩萨若在兜术天时以其威神有奉佛法,名好殊特,普遍十方诸佛国土供养如来,无量清净宣不可计,现诸法界,归虚空界。诸天人民见此供养,不可计人皆发无上正真道意,是为九事。

  “菩萨若在兜术天时入于无量诸法道柔,演慧光明,现于十方不可称限诸佛世界。若干色像、不可计限威仪礼节各各则异,所作随时,为分别说。若干种法、剖判训诲,随众生心、本行志愿各令解达,是为十事。是为菩萨在兜术天所现十事,然后乃生现于人间。

  “菩萨现没兜术天有十事。何谓为十?

  “于时菩萨在兜术天,有光名曰安隐清净。演此明曜从足底出,照于三千大千世界皆为大明。其在恶趣三涂之难——地狱、饿鬼、畜生之厄——周旋往返,适蒙此光皆获大安,息众苦患。适遇安已,心自念言:‘诸贤者等更有异人来生此界。’于冥睹明,相见喜惊,斯为菩萨现舍兜术天,是为一事。

  “复次,在兜术天,光名劝助,从其眉间演是明时,遍照三千大千世界,耀诸宿世所行。菩萨适演此明耀大千国、请诸菩萨已,于时菩萨德行已备,舍兜术天。诸天、龙、神一切皆来供养菩萨,其心欣然,悉发道意,是为二事。

  “菩萨若在兜术天时,光名净界,从其右掌复演此光,普照三千大千世界则成严净。彼诸缘觉、无诸漏者,即时其光徙着异国;其不徙者,便舍寿命而般泥洹;诸外异学、裸形露精、迷惑倒见、众生之类亦复见,徙著于他方。所见徙者如来圣旨,亦是黎庶缘此因缘而见开化,是为三事。

  “在兜术天时,有光名曰离垢显耀,从菩萨身演此明耀,照下诸天乃上至阿迦腻吒二十四天处兜术宫。诸天子等各各心念言:‘今日菩萨舍兜术天。’各怀愁戚,各各执取华香、杂香、捣香、缯盖、幢幡,鼓诸琴筝歌颂其德而作伎乐,诣菩萨所而供养之。稽首礼敬,奉事不休至成佛道、现大灭度,是为四事。

  “又,族姓子!菩萨若在兜术天时,有光名曰莫能胜幢因头冠帻体璎珞,于其心藏演此明耀,其中畅出普照十方诸金刚神。应时百亿金刚诸神皆来集会,侍菩萨后,成佛已去至大灭度,是为五事。

  “复次,有光名解众生,应时菩萨从身诸毛演此明耀,悉照三千大千世界、辉菩萨体、照诸天人一切宫殿,应时各念:‘吾等开士当化众生,奉敬如来。’是为六事。

  “复次,有光名积善住,因从菩萨大宝珠藏演无极明。此光明珠化出大殿,往至菩萨生处家国,于其家中光照十方郡国、县邑、州域、大邦、诸有家居。其应化者咸来就之,生其土界,是为七事。

  “复次,有光名普严宫,演此明耀,菩萨寻时出普严净大宝阁殿与大宝殿,住于母胎,近其右胁。光明这照,应时其母普得安隐,住于一切德。功勋之护菩萨母胎,菩萨处此大宝宫殿游居,是为八事。

  “复次,有光名曰停住,而出菩萨于足底下。其诸天子——处在欲界及诸梵天——常怀恭恪,奉敬菩萨。因其命尽欲终之时,故谓:‘菩萨!续在故处光明来照,虽在天上堪奉如来。’光明遍照,诸天子等即更安住,不复寿终,供养菩萨乃至成佛、现大灭度,是为九事。

  “复次,有光名若干目,因从菩萨诸好中出,演此明时,现众菩萨各各异变、无量功德。彼诸天人遥见菩萨住兜术天——或现来下入母胎中、或见甫生、或见出家、或见成佛、或见转法轮、或见灭度——是为十事在兜术天现没来生。

  “计是菩萨十品光明,而显具足无央数亿百千明曜,出菩萨身,不计床座、楼阁、宫殿。所出光曜现若干种菩萨事业所可兴为,巍巍如此,普备道法。

  度世品经卷第五


大正藏第 10 册 No. 0292 度世品经

度世品经卷第六

  西晋元康元年月氏沙门竺法护译

  “菩萨住胎有十事。何谓为十?

  “欲得开化志住小乘、怀怯羸劣众生之等,菩萨悉见此辈心念,故现入胎。或恐此等心发念言:‘菩萨化生德本自然,不可学得。’故现入胎,是为一事。

  “菩萨悉为父母、亲属、往古宿世同学徒类及余黎庶俱殖德本,欲度此党故现入胎。或复有人宿世积德,因其胎中应受开化,是为二事。

  “菩萨大士心未曾妄,安隐庠序而意常定,是为三事。

  “菩萨若现在母胎时,讲法圣众未曾断绝,十方世界诸菩萨、释、梵、四天王俱来聚会,示现无数不可称计无际圣慧。在于胎中显其辩才,而有殊特就度脱之,是为四事。

  “菩萨若在母胎中时,合大众会,及诸开士悉欲来集,因本所誓欲度脱之,故为说法皆使得济,是为五事。

  “又,欲开化世间人民成最正觉、皆备众德、庄严道场故,以示现生于人间,是为六事。

  “菩萨虽处在母胎中,普身示在三千大千世界,犹如明镜见其面像。其志微妙,大乘学士、诸天、龙、神、揵沓和、阿须伦、迦留罗、甄陀罗、摩睺勒、诸人及与非人,各心念言:‘我往稽首、归命、供养菩萨。’是为七事。

  “菩萨在于母胎中时,有大法门名曰大慧藏,游到他方异佛国土最后究竟,在胎菩萨俱共论讲。由是之故,使其菩萨现入母胎,是为八事。

  “菩萨现入母胎中时,有三昧名离垢藏,承定意成,不近母胎。在兜术天入于清净,住母胎中亦无所入,是为九事。

  “又,如来、至真有大功德名离垢藏华,而见奉敬供养如来之业。是诸觉佛在母胎时,菩萨圣旨皆遍十方以真大圣。诸菩萨众有行名曰法界藏,为讲此教入无极慧。菩萨因是现十善,微妙游居而立大安。

  “菩萨有十事现其安详。何谓为十?于是,菩萨入母胎时,从初发意乃至现于阿惟颜法成具佛业;若入母胎,续复自示在兜术天;或复来下现入母胎;已复出生,故在母胎或示幼僮;不舍母胎,示现在于宫采女中;显母胎中,复示出生;固在母胎,示于精进勤苦之行,现诣道场,坐于树下,得佛正觉;复现在胎而转法轮;在于胎中现取灭度;游母胎中,庠序劝进入乎大道,在彼胎止而普示现诸菩萨行,建立如来无极大道、怀来道门。是为菩萨现于十事庠序之行。

  “菩萨修生有十事。何谓为十?菩萨悉明其意安然,现生清和;演大光明,周遍三千大千世界;最后究竟,不复更生而现所生——无起不灭故曰为生——思惟三界所生受者犹如幻化;现身出生十方世界;其身显示致一切智;如来、至真皆演威耀,告敕一切诸有身者;积累大慧,三昧正受,然后乃生;菩萨适生,动诸佛国,令众生类心怀欢然;消诸恶趣、蔽众魔事,各各惊言:‘今者菩萨从某处来。’是为菩萨十修所生。

  “菩萨忻笑有十事。何谓为十?

  “察其世俗缚在贪欲而自缠绵,无能拔者,‘独吾身力乃能堪任溃于斯党。’是故而发笑耳。

  “俗人多为尘劳之所迷惑,自谓智慧无能逮者,是故菩萨而发忻笑。

  “自大游逸,我身名号如此无上,如来便以法身显示大要,遍于三世,令各生意求欲致是。

  “诸菩萨眼无所挂碍,从十方土至梵天宫,乃复至于大神妙天,皆观本末,便自念言:‘是众生党乃尔瑕秽,菩萨智力悉睹见之。’

  “又,见人民宿积德本还复堕落、见殖少福望无量报,睹平等觉正真之道无有侵欺。

  “观古亲友、本时同学志菩萨道,各各修净,未具佛法,己己为达。

  “察本所居诸天人民及在愚地不解正法,心不动摇,不以为劳。

  “如来、至真有演光明——名大摇安——放此大耀。是为菩萨十事忻笑。

  “菩萨行七步有十事。何谓为十?菩萨尔时自现幼僮,举足七步示有七财。显有殊异。欲使地神所愿具足。自示其德超于三界,独步无侣。游如龙王、住若象王、举动进止如师子步。诸有往反、所至到处,菩萨行步、周旋、举动皆越一切。当时天地变为金刚。其余凡地不动,堪任载持菩萨、抚育一切诸地众生。是故,菩萨举足七步。又,一切人不解道义,故复菩萨举足七步——应七觉意——觉诸不觉,以逮正法,无所依仰。吾于世尊豪无有上,口自发言:‘天上、天下,吾当度之。’是为菩萨十事行步。

  “菩萨现幼僮地复有十事。何谓为十?

  “悉知书疏、算术、计校、所当应宜、答报言辞,无所不通,故以是事显示众人。

  “又复示现上马骗象、乘车往反、神仙咒术与众超异,摴蒱、博掩、伎乐、歌戏,超群越众。

  “其身、口、意示有罪福而无殃衅,以无憍慢。

  “三昧正受,遍于无量诸佛世界,现在众生而开化之。

  “菩萨显德,其慧过于天、龙、鬼神、阿须轮、迦留罗、甄陀罗、摩睺勒、释、梵、四天王,咸来归命。

  “又复自示释梵四王色貌形像。

  “复以菩萨容貌自示,显其道业。

  “菩萨现于人民各异,若有贪乐爱欲调戏、或复愁忧愦乱众生为现欢悦,令爱乐法。“常以法会有所长益,奉敬如来。

  “遍见十方,以法光明、如来威神现其安详,清和默然因化众生。是菩萨现其幼僮,在于后宫多所救济,菩萨现在中宫处采女中。

  “复有十事。何谓为十?

  “与其宿世俱共同学,菩萨因欲化此众生、显示德本,故在后宫。

  “菩萨又以殖德本者应当勉济,故现后宫。

  “诸天人民憍豪自恣、富贵自绮,因此菩萨现大豪贵尊因而降化。

  “在五浊世随时诱进,化度佛土。

  “虽在中宫,不废三昧,势力无双。

  “往古众生兴立誓愿,菩萨欲使如意悉得,故现后宫。“欲令父母、家室、亲属本愿备悉。

  “以大法音、伎乐、歌颂、箜篌、乐器奉敬供养如来、至真,佥令效之。

  “于时菩萨在于后宫了成佛道,定意不动,从初至终成最正觉,而转法轮至大灭度。

  “所以示现以法护之,救济危厄,使入大道。是为菩萨现在后宫最末究竟,弃国捐王,入山得道。

  “菩萨舍国复有十事。何谓为十?示厌尘欲,故现出家;见于世俗多所染着,欲使众人不猗瑕疵,显现贤圣正真履迹柔顺之义;菩萨居业,欲畅道化、叹出家德,以权方便现于二际;堕在诸疑六十二见,拔之令出;众生贪欲勤勤为安,为显众难,使弃所猗安乐之想;为着三界驰逸众类示现先应,故出家耳;其意兴盛,无所依仰,猗不可计,故现出家;又示逮得如来十力、四无所畏,随时而教;最后究竟,临当成佛法应当然;是为菩萨十事弃国捐王。

  “菩萨现勤苦行复有十事。何谓为十?欲得开化小学之士,故现六年进一麻米;又欲勖勉猗着、诸邪六十二见;为诸失德众生之党,指示其业、罪福之报;亦为杂秽迷惑世界随时劝导,现己劳患;能伏情欲,示二等业;缘是之故,受真谛法;诸贪受欲重自安己,驰逸众生令净其心;又复示现菩萨精进,勤苦志道;最于后世临欲成佛示不更生;用精进故,诸天人民——根不纯淑——及外异学使从训诲;是为菩萨示十苦行。

  “菩萨诣道场复有十事。何谓为十?

  “演大光明照于十方,使众知之,故诣树下。

  “亦欲感动诸佛国土,显示己身,使普佛土皆共见之。

  “又复畅示诸菩萨等及诸众生前世所行,悉来从斯稽首受学。

  “现其道场,所坐树下庄严清净。

  “随众人本,应时现身威仪礼节。

  “佛树静然,使诸世界如来、至真各自现身——诸可经行、举足、下足。

  “常修三昧,不离定意。

  “觉了圣道,不犯须臾。

  “诸天、龙王、揵沓和、阿须伦、迦留罗、甄陀罗、摩睺勒、释梵四王现来奉敬,众人见之莫不发意。

  “大慧无碍,菩萨所行普观十方、念诸如来,晓了方面,在诸国土现成正觉。是为菩萨现诣佛树。

  “菩萨坐佛树下复有十事。何谓为十?以无数事动诸佛国,故坐树下;皆欲照耀十方世界;而悉消除一切恶趣;亦复建立一切境土咸为金刚;观诸如来处师子床,心所思念等如虚空;现身威仪,咸以随时;归趣金刚道场三昧;其诸如来所止之处受于清净;自承势力以趣德本;劝立一切群生之类;是为十事坐佛树下。

  “菩萨坐尊树下有十致未曾有。何谓为十?

  “坐佛树时,致未曾有自然之法。十方世界诸如来、至真、等正觉各现面像,伸其右掌,各自赞叹:‘当使导师得胜。’得胜则是第一未曾有法。“菩萨若复坐佛树时,一切诸佛皆共念之,遣威神往,是为二事。

  “坐佛树时,古昔同学、诸菩萨等佥俱来至,周匝宿卫,住定意门,以若干物而供养之,是为三事。

  “在树下时,十方世界草木、华实及诸药树——虽无神识,自然屈形——悉共曲躬,向于佛树而稽首礼,是为四事。

  “有大定意,号积法界,超越一切诸菩萨行。假使逮得此定意时,其功德明越众开士,是为五事。

  “于时菩萨立身海藏离垢光曜总持之场,使诸如来阐大法雨,是为六事。则以柔软顶之度去供养如来。

  “菩萨坐于树下,普游诸国无所不遍,是为七事。

  “菩萨若坐佛树下时,其行亦如慧上开士,普见一切众生根本心念所奏,是为八事。

  “坐佛树时,自然善致佛圣觉定。适得斯定,普周无量三世之事,犹如虚空,是为九事。

  “坐佛树时,则以己身明识三世,其大圣慧而无等伦,演离垢光,是为十事未曾有法。

  “菩萨何谓降魔官?有十事降魔官属。何谓为十?众生同尘著于世俗生死之患,不乐战斗,是故菩萨现大势力降魔官属;诸天人民贡高求名,欲为除断自大之难;佛欲开化魔及兵众,诸天人民佥共娱乐,俱来聚会;因是化之,菩萨力势无有双比;亦复显现,欲使人知、亦欲劝悦一切众生;显其利议,亦欲愍伤将来世人;在佛树下降魔官时,悉已越度诸魔境界;无有尘欲,无力、不力,见诸薄力而现德本;示慈心力,降魔官属;随时劝悦爱欲、尘劳、贪欲之世,化以道法。观此十义,是故菩萨降魔官属。

  “菩萨成最正觉示如来力亦有十事。何谓为十?能伏诸魔业、尘劳之秽,具菩萨行;乐诸菩萨一切定意而以自娱,上众开士圣慧之堂;究竟成就诸清白法、一切行义;为诸世间善思惟行;其身普遍十方世界,演其音向;等心众生,皆畅威神而建立之;过去、当来、今现在佛、如来、至真,身、口、心等无所望想;一时之间普达三世;有三昧名善觉觉意,得是定时入佛十力;以能兴此,处处有力至漏尽慧。是为菩萨如来十力成最正觉。住是力时,诸佛普至,故曰如来已成正觉。

  “如来、至真则以十品而转法轮。何谓为十?致四无畏,入清净慧而畅慧音;四分别辩,又善晓了越于四谛;游居无碍正觉脱门;旷意愍念一切群生;消除不顺、侵枉、苦恼、悒戚之患、不闲之难;不违往昔无盖之哀;清净和辞周十方界;无央数劫颁宣经法,不以劳懈;善分别解根、力、觉意;一心悦门禅定正受;是为十品成正觉时以无量义而转法轮。

  “已成如来、至真、等正觉转于法轮,十清白法观众生心愦愦无闲,欢悦其志,令得亘然。何谓为十?前世宿命所愿力势之所致也不违本誓、威神建立无极大哀、不舍众生而救济之、兴显圣慧而为说法、随时建立而宣传之、应时令解使无缺漏、明识解了三世之慧、其身所行永无所造、其意所宣无有形想、所畅慧者随音辄解,是为十事清白之法而转法轮。

  “如来、至真以作佛事观见十义,现大灭度。何谓为十?常为示现审谛非常;一切有为显如呼噏;普诣安处无为之真,除诸恐惧;诸天人民著于色身,故现色身如是无常、法身常存,而为分别;合有别离,诸所有为弹指已过,豪无坚强;一切三界犹如幻化;众想危脆,无为最坚;为现道法无有毁坏、诸习离别悉无所成,为示碎散,法自应然;诸佛、世尊所作佛事皆已具足,善转法轮决狐疑;令随律教,授菩萨决,无有进退,修大灭度;是十观义,如来、至真取灭度矣,无有没化。”

  普贤复白:“是为,佛子!名菩萨行净大法道门。吾今所演法门之要粗举都较,如来、至真所颁宣义不可限量,悦众明智。

  “诸菩萨行皆承大愿,未曾断绝。假使人闻欢喜信者,心以怀信则习奉行、成就此义,皆当疾成无上正真之道为最正觉。所以者何?计菩萨道以行为要,未曾离行。是故,菩萨大士当住于行。以能行此菩萨功勋——入分别义,好如莲华——辄能得入一切法门无极圣室、度世径路,离于声闻、一切缘觉之径路也。化诸众生,无所怀侠,照一切法经、法门劝诸群黎,使得长益。度世法门当至心听,度世法品受持、讽诵、一心思惟,修道目门,奉遵所愿。行如是已,菩萨所求终不难得,疾成无上正真之道。”

  说是经时——宣说法门,演度世法品——十方无量不可计会诸佛世界为大震动——皆佛威神之所兴化。

  宣致此法得是经典,一切佛土自然动者,而大光明靡所不耀。十方诸佛皆各现身,而遥赞叹普贤菩萨:“善哉,善哉。最胜之子!随时讲说菩萨大士功勋之德、分别正义,一何快乎。开阐班宣度世法品,如汝佛子本学真谛解达斯法。今者善说,承经威德,光明清净经典之要我等悉解;诸佛亦然,吾等亦共称誉此经。于今现在十方诸佛,为诸当来诸菩萨、学未闻者施慈恩广大,乃如是乎。”

  于是,普贤菩萨大士承佛圣旨、十方众圣之所接护,观于十方、察诸众会、普瞻法界而说颂曰:

 “修千亿兆劫,  勤奉难限量,
  归千载垓佛,  因生诸法子。
  开化于众生,  立道无崖底,
  咸共一心听,  叹佛无等伦。
  供佛不可限,  已不着佛道;
  解群黎庶欲,  不想计有人。
  见佛之功德,  不依其名勋,
  嗟叹彼尊行,  欢悦世巍巍。
  已除罪尘魔,  普现于三世,
  其德超众圣,  显殊异力行。
  烧尽痴爱行,  志性存寂寞,
  现行众齐限,  今当叹功勋。
  最圣所过度,  众生趣如幻,
  为示若干变,  令人除自大。
  适发心之顷,  普能悉晓了,
  今叹彼功勋,  众生所奉敬。
  睹苦恼众生,  五径生老患、
  终亡忧戚危,  爱欲所伤害。
  愍欲度此等,  故建广尊慧,
  当叹此功勋,  且共一心听。
  施、戒、忍、精进、  一心以自娱、
  权慧度无极,  施以无极慈。
  悲喜乐于法,  百千劫护行,
  今当叹此行,  听所说功德。
  以求佛道故,  消千亿垓身,
  不贪惜躯命,  是为殊道真。
  精勤为众生,  常覆欲安己,
  叹能仁超行,  志怀愍哀慈,
  无数千亿载,  劫数叹名称。
  以一毛取水,  尚可尽大海,
  所行精进德,  过是不可喻。
  且听佛境界,  所现愍群庶,
  为众生之故,  长清白德本。
  志性不卒暴、  不厌道法乐,
  建立众生处,  慧江渊智树。
  世尊如天地,  群黎常戴仰,
  慈濡愍为根、  护禁仁为茎、
  尊勋慧华叶,  戒香甚清净。
  悟诸不觉意,  众生爱敬行,
  无著等莲华,  众生见归命。
  解脱为种稷,  身本性怀慈,
  智慧善权术,  五枝度彼岸。
  禅叶、神通华、  一切智慧实、
  神足尊法树,  弘覆于三界。
  本修清净迹,  长育广慧义,
  师子颈颐念,  智慧净缯首。
  空慧义第一,  慈愍度世明,
  无我如师子,  能吼降众魔。
  得越生死旷,  众民邪尘欲,
  度所有家业,  奉要行除愚。
  迷惑示正路,  显佛无上道,
  立志无恐畏,  为殊胜导师。
  众生淫、怒、痴、  冥尘若干弊,
  长夜随有为,  苦父母所恼。
  见群黎出生,  以哀疗爱欲,
  讲八万四千,  用治弃众病。
  此降伏魔尘,  以法训众生,
  弃恶无所习,  求严净佛德。
  解法两足帝、  一切智慧尊,
  以贤圣之财,  实广觉冥众。
  戒、三昧自娱,  以圣净智慧,
  用明达刀刃,  度尘无恐惧。
  作变于法幻,  因转最法轮,
  亦不退回还,  一切异学意。
  晓了深尽慧,  普生其法味,
  觉意宝神足,  开难化民庶。
  住千通慧力,  严净三为君,
  斯为大慧海,  无双说无尽。
  以越度世俗,  不着三处众;
  以成禅神通,  慧如山不动。
  其有比清净,  无及智慧明,
  德圣超须弥,  愍住众生仰;
  性强若金刚,  所修皆要固,
  其心不可毁,  重法奉普智。
  游众魔尘欲,  在世住无畏,
  消恩爱然炽,  总摄俗群黎。
  普布于慈雨,  演愍哀光㷿;
  四神足雷鸣,  能仁寂畅音。
  雨四分别辨、  清和八品道,
  以此大阴雨,  清灭众尘劳。
  智垣墙耻堑,  ?法幢为幡,
  圣如墙解门,  意念守门者。
  四谛成径路,  净神足严迹,
  法幻为城郭,  主三界降魔。
  树心一切智,  坚住足飞行,
  如鸟独游行,  慈愍为明曜。
  教化如凤凰,  众生无能逮,
  拔度生死海,  立志上泥洹。
  以戒、定道场,  兴慧华鬘净,
  以明消尘劳,  枯竭恩爱流。
  增长药根力,  净众佛上道,
  则奋法日光,  以照众生界。
  法境场等净,  不舍等众生,
  一切照诸学、  声闻、缘觉乘。
  心普见三世,  消念所增损,
  意圣慧超异,  畅众生如空。
  于法得自在,  在众严德像,
  兴明执金刚,  常立在法地。
  身相若干好,  清净超诸世,
  为众积经典,  群黎最尊法。
  以越于三世,  爱网、众尘劳,
  慈愍诸世俗,  乐法作慈护。
  现身于三界,  法音告一切,
  清净犹如梵,  济邪见无乐。
  清净度生死,  境界法豪尊,
  不复重退还,  大意摄蠕动。
  法尊超于世,  以慧怀来众,
  一切功勋最,  大称普流世。
  自然如虚空,  除一切颠倒,
  在众造超异,  永不着诸界。
  普入清净行,  亦建立众生,
  其智极玄妙,  斯慧净复净。
  权便旷如地,  普遍五众生;
  其慈犹如水,  洗除众尘欲。
  以慧消爱欲,  拔济众穿漏,
  世尊无崖底,  游三界如风。
  斯党犹如宝,  济诸贫乏道;
  如金刚无侣,  弃三处诸见。
  其音若干品,  普德严三界,
  尊如夜明珠,  其行立首顶。
  功勋如众华,  觉意以自娱,
  斯等如华鬘,  超世誓正愿。
  其戒香清净,  完具无缺漏,
  以净涂法香,  慧布于三处;
  其行如高盖,  覆去尘劳欲,
  以跱立慧幢,  执意无二迹;
  以行杂幡彩,  修慧而悬智,
  谛羞耻衣服,  以德覆众生。
  无量界居乘,  驰游于三世,
  调定如龙象,  其心常坚住。
  神足游三世,  越度大重担,
  亦如大龙王,  所布云法水;
  亦如灵瑞华,  众人所难遇。
  斯等如勇好,  降魔拔尘劳,
  亦如无转轮,  导师所颁宣。
  现群黎终始,  如冥中火炬;
  其德如江河,  顺路如流水。
  斯等如桥梁,  常执载一切;
  如严净舟船,  以慧愿度渊;
  亦复如船师,  住众明地最。
  游观夜娱乐,  为众显真乐,
  以慧法脱门,  严慧净宫殿。
  亦复如众药,  消除尘劳病;
  如雪山杂药,  妙慧为屋宅。
  其行如正觉,  慧寤诸睡寐;
  其道平等觉,  等心了众生。
  斯所从来处,  如胜行诚信,
  犹若一切智,  入普门慧室。
  斯等多所化,  济若干众生,
  以自在佛慧,  游一切智界。
  其力不可量,  一切莫能当;
  其慧无所畏,  解慧晓众生,
  一切民庶像、  颜貌、名无济。
  诸色皆平等,  字类、诸音声,
  悉度众色像,  离名音能现。
  一切众生类,  不任宣德耀,
  其修此功勋,  舍非建立法。
  现在为慧父,  以远有无际,
  则为一切智,  于慧第一明。
  嗟入无著行,  遵敬欢悦世,
  解了诸法门,  如幻常空寂。
  往古愿行哀,  亦承佛圣旨,
  离慢显惠门,  而现若干变。
  皆共一心听,  菩萨之功勋,
  则以一身形,  广现无数德、
  无心意境界,  众生不见心。
  演出一音声,  越诸辞境界,
  随一切群黎,  言语而班宣。
  以舍众生身,  欲报所行体,
  解音无所有,  而畅众声教。
  心寂寞显耀,  觉谛如虚空,
  黎庶世各异,  亦为示若干。
  究竟无有身,  尚复现有形?
  随众之所生,  得立报应果。
  皆入诸所生,  不着于所生,
  己身如虚空,  不想若干人。
  其身不可量,  明智悉能现,
  奉敬天人尊,  归世一切智。
  华香、杂捣香、  妓乐、缯幡盖、
  身命自投地,  供养上圣尊。
  住一最胜下,  皆立诸佛前,
  睹见诸众舍,  常问无等伦。
  闻法逮三昧,  一台无量门,
  从本所学住,  意勇现无量。
  善权智慧业,  以度于彼岸,
  晓众生如幻,  自致得佛道。
  遍见别异心、  无量色音声,
  入于求望想,  无著普现众。
  或复现第一,  为众生显心;
  或有行道者,  见无量黎庶。
  布施、戒、忍辱、  精进、禅、智惠,
  或受梵迹行、  或现上妙行、
  或有行成满,  得忍示瞋恚。
  一及生究竟,  或阿惟颜佛、
  或显声闻像、  或复为缘觉,
  亿载国现灭、  亦复不灭度;
  或斯刀利、释、  须伦、梵天王、
  玉女、诸眷属;  或复独游步,
  比丘心寂寞;  或复为国主,
  入法网慧界;  或显妙色像,
  从天而没来;  或现女人像,
  所度于无极;  或现在露精;
  或在广欲禅。  若积忍辱业,
  晓逮真谛地,  现目见心行:
  或示入胞胎,  于胎成正觉,
  而复转法轮;  或生显灭度、
  或复学伎术、  女人中三昧。
  众业已备悉,  现弃国捐王;
  或复佛树下,  逮成最正觉;
  或现转法轮,  显现若干品;
  或佛化众生,  遍亿千国土,
  示现不退行。  佛亦无寂业,
  入想度无极,  游于亿千劫。
  一心所显现,  境界百千劫,
  诸想、无有想,  为众现劫数。
  无疑、无所说,  而现有周旋,
  见有作寂业,  普降于众生。
  皆由降伏胜,  彼处为澹泊,
  佛国众生界,  入诸法报应。
  究竟百亿劫,  所宣不可穷,
  入众生如是,  广智晓黎庶。
  则以一人身,  执无量变形;
  亦以一幻术,  常悉周一切。
  此说度无极,  教诸不学者,
  解诸根通利,  中间调定本;
  诸根得自在,  众生无有业。
  一根入诸根,  各各怀贪猗,
  禅灭甚微妙,  所住诸入根。
  是脱信施性,  不止尘欲行,
  过去、当来心、  现在亦如是。
  众生度彼岸,  无去亦无来,
  尽晓真谛行,  为众演上法。
  心如此若干,  心行尘无漏,
  一心入正道,  甚解一切智。
  心在佛无心,  住第一上慧,
  一发心之顷,  解别自然慧。
  神足度无极,  识别一切圣;
  神通发念顷,  至无量载国,
  普游亦如是。  亿百那术劫,
  宣智不可量,  不动普彻力。
  幻师求财业,  众中见诸像、
  无色见诸色,  幻者无所有;
  权慧亦如是,  入于广法幻,
  现若干种变,  普遍于世间。
  如日在虚空,  清净无微翳;
  犹如清净水,  见底之所有。
  法界场净然,  慧明为远照,
  见人界清净,  心不住邪见。
  如梦种种思,  觉则无所有,
  无数亿载岁,  长夜不可尽。
  自然法等然,  普现一切义,
  竟住百千劫,  一时须尽慧。
  处世间方俗,  如山顶门阃,
  一切所畅音,  不想己说慧。
  菩萨晓了此,  诸法自然尔,
  随众生言向,  现法音无想。
  譬如春夏日,  野马人起想,
  驰走谓有水,  虚渴益更甚;
  众生欲兴如,  志求立解脱,
  得慧无人想,  慈愍益更兴。
  佛说色如沫、  痛痒如水泡、
  想悉如野马、  行者譬芭蕉。
  其心犹如幻,  识现若干变,
  演五阴如此,  达者无所著。
  诸入空自然,  随己有所作,
  以等于法界,  现离众生土。
  六事寂真谛,  说若干不定,
  是为分别解。  诸法所猗着,
  无来、无去处,  亦无常住处。
  恩爱之报应,  罪福转三世,
  分别因缘生,  无住而拔者。
  至成求本末,  依猗无所有,
  了三世一等,  一时现若干。
  在欲、无色界,  普能显境土,
  从行致三护,  济脱于三处。
  咨嗟宣三乘,  归一一切智,
  剖判法处处,  令度诸根原。
  已解尘劳界,  自在普游居,
  识念过去事,  明眼灭尘劳。
  旷慧佛十力,  亦不得诸力,
  觉一切空意,  现观众生法。
  无爱欲穿漏、  亦不得尽傥,
  入于诸所生,  慧广不失众。
  胜子勇住此,  善施撰释行,
  不缺、不动道,  其意不忽忘。
  好精进定意,  智慧消诸秽,
  悉造慧法护,  今现于三世。
  慈法众生侣,  无为、无所得,
  其行此法门,  逮致宣扬德。
  粗举其功勋,  庄严诸至义;
  嗟叹其所行,  亿载劫无尽;
  粗举其要惠,  如取地一尘。
  依猗佛圣慧,  住未曾想念,
  精进坚慈心,  超遵一切业。
  劝众而教化,  禅、戒不可动,
  逮得正决行,  皆号为佛子。
  通入佛功勋,  念国众生行,
  入于无二想,  惠超无厌难。
  得辨力总持,  度以真谛义,
  赞无等伦心,  逮成最正觉。
  普思贤功称,  誓愿尊妙行;
  愍哀缘修慈,  近尊净妙道。
  解净度无极,  究竟权灭度;
  识别得势力,  逮成最上道;
  解致普等惠,  颁宣最上法。
  超德执圣铠,  在道遵法位,
  究竟住圣旨,  等心除雷音。
  御慧化慢迹,  得致和佛道,
  智建立无想,  致抚育之堂。
  住深猗勇猛,  蠲除众生疑,
  思慧次第法,  善报度无极。
  下入平等迹,  慧部觉普智,
  以度杂碎智,  神通自娱乐。
  明照脱尘劳,  为众生苑囿,
  清净行宫殿,  现若干妙行。
  示众无所净,  其心不动摇,
  究畅志性明,  善说度无极。
  严净道见中,  奋慧光明曜,
  无双、无怯弱,  其意如太山。
  德行至无极,  智如海无尽;
  若宝室金刚,  坚住大德铠。
  所设极广大,  善解莫能坏,
  授决当至道,  由住广大心。
  得佛无尽藏,  觉成一切智,
  常护慧自在,  晓了现变化。
  众生国法界,  住慧显权变,
  身愿建游行;  慧变亦如是,
  现亿载无量。  以悦乐黎庶,
  显力神通飞,  究畅娱乐力,
  逮致觉境界。  难化众生类,
  勇猛无所畏、  严智无言辞。
  一切为佛子,  其身大清净;
  体业甚广长,  口言亦清净。
  乐建慧至成,  最胜造十业,
  心心发其心,  显遍最为上。
  定意教诸根,  胜诸原坚住,
  清净除谀谄。  性行常质直,
  以致入解脱,  现众若干变。
  弃捐所止处,  执怀上品业,
  成其所当善,  解达一切智。
  不舍住寂然,  住于上澹泊,
  出生号功勋,  善学于大道。
  求心无量业,  奉行无所著,
  现道庶流渊,  坚立入众生。
  所行以为手,  腹强慧最上,
  其意如金刚,  愍铠圣净状。
  智慧首观法,  识道行博闻,
  戒香为清净,  动静为最上;
  身心游言辨,  心慧为最胜。
  所行至佛道,  坐于师子床,
  梵行迹卧寐,  最空行无为。
  明为往安界,  光所照若斯,
  观察知众生,  行若干频伸。
  布施离悭贪、  不轻慢禁戒、
  忍辱舍瞋恚、  精进最第一、
  禅智得自在、  慈心等众生。
  愍哀无厌法,  清净尽尘劳;
  义寂顺道法,  以福施众生。
  圣慧利如犀,  明智照广远,
  博闻无厌足,  无畏拔妄想。
  制己立在行,  得脱魔径路,
  所修佛慧业,  志性稽首奉。
  弃捐于贡高,  常遵为道义,
  勖勉魔所困,  从佛之威神。
  大意随法教,  总义至无上,
  所作后追身,  趣严度无极。
  所生现豪尊,  初生行七步,
  普显诸伎术,  示现处后宫。
  弃家无所慕,  修道至止本,
  近空光明耀,  习广至诚业。
  降魔逮上道,  转法轮之迹,
  示在佛道地,  大师无等伦。
  此行无崖底、  粗现或广远,
  积行亿载劫,  以是为娱乐。
  亿百千众生,  精修住佛德,
  法者无有人、  及着一切行,
  此行合慧义,  神通以自娱。
  亿千诸国土,  万百千载劫,
  手掌擎周行,  亿载国不劳,
  寻能还复处,  不逼恼众生。
  诸佛国严净,  现之如有限,
  皆令众生类,  入于一毛孔。
  使其四大海,  在于一毛孔,
  不增亦不减,  益众无迫恼。
  掌捉大铁围,  亿垓如一尘,
  移亿江沙土,  还复着故处。
  取国并其土,  或有破坏者,
  以无心降伏,  所入不可尽。
  假令百千日、  一切月照众,
  明珠大炎光、  及诸天须伦;
  演一毛之光,  其耀超亿载,
  演无上法已,  皆消世恶趣。
  若干种言音,  众生无余辞,
  畅一音教已,  皆周入诸训。
  得闻柔软音,  巨亿众忻然,
  佛所讲法音,  咸共悉听之。
  计其过去劫,  而睹当来事;
  若当来、现在,  为显过去行。
  示限诸佛土,  危坏复还复,
  以诸众生亿,  悉具入一毛。
  十方佛威神,  建立得越度,
  皆己身真现,  感动现变化。
  明者住无慢,  晓了众生心,
  随其身示现,  离垢不贪己。
  一切诸人身、  口言所归趣,
  释梵四天王、  诸天及世人、
  声闻、缘觉乘,  皆从佛身出。
  示奉行佛道,  至于一切智,
  皆入思想罔,  清净中瑕秽。
  建立于普智,  常现佛道国,
  念分别思想,  总世自在智。
  从其本行道,  国为现所修,
  所感动如此,  善广极现上。
  世俗所不及,  为现如斯教,
  所现无所现,  复能有过者。
  因黎庶性行,  为显真谛业,
  其身等如空,  其名闻三世。
  戒香衣自勋,  寂然德庄严,
  被法离垢缯,  普智如意珠。
  明智已备悉,  功勋住普智,
  逮度无极轮,  常施最神通。
  慧神足无碍,  至智上明珠,
  其行净妙女,  殊胜摄四恩。
  唱导以善权,  德善本法轮,
  居空定意尊。  慈愍铠为城、
  弓弩智惠意、  诸根明为箭、
  建立为世盖,  圣慧?幢幡。
  因降诸魔势,  伏以忍辱力,
  土地摄总持,  行慧渊智树。
  觉意华三昧,  神足严娱乐,
  解空为浴池,  脱门要净妻,
  晓法甘露食,  乐戏以三乘。
  是行为最尊,  殊妙不过此,
  亿垓百千劫,  未曾兴懈惓。
  恭敬圣净土,  晓众乐无住,
  立慧诸妙乐,  具足一切智。
  勇猛计诸国,  天雨消诸秽,
  众妙尚可尽,  虚空亦可度。
  须臾一时间,  可晓众心念,
  嗟叹诸佛子,  百千劫无尽。
  欲致净功勋,  慧无能过者,
  济度众苦患,  令立于永安。
  至无尽平等,  安住身、口、意,
  当坚固其心,  造行如金刚。”

  普贤菩萨说是语时,三千大千世界六反震动,其大光明普照十方,箜篌、乐器不鼓自鸣。诸天人民莫不欣庆,声闻弟子皆来归命,诸菩萨等皆言其诚,一切众会皆共欢然,悉发无上正真道意。

  普智菩萨复白佛言:“道从有言、无言致乎?”

  佛言:“亦从有言、亦从无言。堕在五趣生死之难、五阴六衰、所见䩭绊、十二因缘、六十二见、扰扰不安、或十二海、不度彼岸,此诸事业、百千种病,故佛设教施以法药——戒定慧解、度知见品、四等、四恩、三十七品、六度无极、十二部经、空无想愿、四谛三脱及以三宝——以用疗治此诸秽病。药为病施,无病、无药,三毒众秽皆为重病,至正真慧而曰不病。因缘所缚不解道者,故佛为畅晓喻文,说聚沫水泡、芭蕉、野马、影、向、幻化、梦、月、荒忽,以解其意。此事皆虚,因或而生。不贪世俗,习道法药——六度、四等、四恩众事——奉行此业得至于道。解诸言教本皆无言,或有佛土无有五阴、六衰、三毒、因缘之缚,故无文说。无身、无言,虚静寂寞解无三界,不住有为、不处无为、不处中间,是为名曰从无言致。”

  普智复问:“今者众会来集于此,或有深解诸根明彻、或有中人可进可退、或有下士不智所趣。达者无疑,中间、下士皆怀犹豫。所以者何?闻吾向者问二百事,普贤菩萨答以二千,各心念言:‘事物烦闹,不知何事可奉、可舍?’愿佛分别开解其意。以何等故,事有二百答以二千?”

  佛言:“善哉,善哉。所问一何快乎,决将来疑,令诸学者不挟经罔。”

  佛言:“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是义所趣。”

  答言:“受教。”

  佛言:“用有二故,故问二百。何谓为二?有神贪身,计有吾我,有内、有外,在有、在无,故问二百。”又复问曰:“用有此计,故有生死。何故复郑重问二百事?”

  世尊告曰:“其二百事所咨问,皆除吾我、内外、有无,则以权慧开化无际,不得内外乃得至道,开化一切。”

  普智复问普贤菩萨:“何故复重二千事答?”

  世尊告曰:“十方一切皆来集会,其心各异、意行不同。达者闻要则以至道;不能达者,为演多辞,晓喻文说,牵攀义旨,目所睹形以喻其意乃得解慧。如衣多垢,以淳灰浣,若干反数乃得净耳,然后染之其色乃鲜。譬如有人欲起屋宅,其地高下不能平正,多有溷厕、蛇虺、毒虫。高下平之、徙去不净、摈弃蛇虺、筑墙园基,乃起屋宅。菩萨如是,除去五阴、六衰、十二因缘、吾我诸盖,行大慈哀、智慧善权,为众法舍、为世间护、为世间台。”

  普智复问:“何谓法舍?”

  世尊告曰:“教化一切皆入空慧,无增、无爱,心无妄想,度脱众生,是为法舍。”

  普智复问:“何谓为台?”

  世尊告曰:“以六神通彻视睹见十方心念,彻听有形、亦察无形。身遍十方,无有去来,道心睹见一切根原本无处所。见已本际,不处有无、不处生死、不住灭度,开心一切皆至大道,是曰为台。”

  “何谓为护?”

  世尊告曰:“随时开化,入于五道而净五眼。何谓为五?一曰、肉眼,处于世间现四大身,因此开化度脱众生。何谓天眼?诸在天上及在世间未识至道,示以三乘各令得所。何谓慧眼?其不能解智度无极皆开化之,使入大慧。何谓法眼?其在褊局不能恢泰悉开化之,解法身一无去、来、今,平等三世。何谓佛眼?其迷或者不识正真,阴盖所覆譬如睡眠。示以四等、四恩之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一心、智慧,善权方便,随时而化,进退随宜不失一切,各令得所、皆发无上正真道意。”

  普智复问:“何谓此经名‘度世品’?”

  佛言:“一切众生闭在世间。何谓为闭?五阴、六衰之所覆盖,缠绵生死,不能自拔。以权方便智度无极,消去五阴、捐弃六衰、不计吾我、不在生死、不住灭度。譬如日月昼夜演光。权慧如是,忽然无迹;德如虚空,无有譬喻。是故号曰‘度世品’。”

  佛说如是,普智菩萨、普贤菩萨,诸来会者——天、龙、鬼、神、阿须轮——闻佛所说莫不欢喜,为佛作礼。

  度世品经卷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