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安养抄卷第四
  三辈九品相摄文(一)
  胎生者三辈九品相摄文(二)
  九品生人所经时节彼此文(三)
  九品生人花开时节文(四加得道时节劫数文)
  九品生人所生时节定不文(五)
  九品生人次位教相文(六)
  上品上生人上上中菩萨化佛授手文(七)
  经名佛名灭罪多少文(八)
  下品三生灭罪多少文(九)
  诸往生人皆摄尽九品往生耶(十)
  佛身道树不同文(十一加佛身城不同事)
  六道众生共生极乐耶(十二)
  诸往生人皆阿鞞跋致欤(十三)
  少善根文(十四)

大本三辈观经九品相摄云何(一又诸往生人摄尽九品耶)
  观经云(如文)
  双观经下云。佛告阿难。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凡有三辈。其上辈者。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此等众生。临寿终时。无量寿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即随彼佛往生其国。便于七实花中自然化生。住不退转。智慧勇猛神通自在。是故阿难。其有众生欲于今世见无量寿佛。应发无上菩提之心。修行功德愿生彼国。佛语阿难。其中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虽不能行作沙门。大修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多少修善奉持斋戒。起立塔像。饭食沙门悬缯燃灯散花烧香以此回向愿生彼国。其人临终无量寿佛化现其身。光明相好具如真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即随化佛往生其国。住不退转。功德智慧次如上辈者也。佛语阿难。其下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欲生彼国。假使不能作诸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意乃至十念。念无量寿佛愿生其国。若闻深法欢喜信乐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于彼佛以至诚心愿生其国。此人临终梦见彼佛亦得往生。功德智慧次如中辈者也(文)。
  兴记下云。若依两卷略。三此观经中开广为九。两卷经(如上自不书之)案之观经广明上辈三品。两卷总明上辈一品。虽有此别而理无违。但随机宜各别说耳。故两卷云。修诸功德。以此一句摄彼广行。中辈亦尔。准上辈知。问两卷中辈唯作沙门。亦见化佛。发菩提心应大乘根。观经中辈中上中中。如是二人并是沙门。亦见真佛不发大心。中下一人非其沙门顿不见佛不发大心。并小根人。如是等别云何无违。答。其中辈内自有多种。或有沙门行中品业。或有在家造中品业。或有大根。或有小根。或见真佛。或见化佛。或不见佛。如是等类不及辈胜过下辈。并皆摄入于中辈内。是故两卷且据在家大乘根性见化佛者。明其中辈。观经后据在家出家见真佛者。及不见佛小乘根人不发菩提。明其中辈。如是等别。皆随机宜各显一途理实同耳。亦可两卷之意。同明小乘。然言当发菩提心者。□显二乘菩提心方生净土。非是大根亦可中辈。生于净土乃发大心故。言当发当者应也。所以然者。二乘生彼决定应发菩提心故。若依此义者生净土非要。先定发菩提心。或生彼方发大心故。此义至下更分别也。问。上辈亦有小乘人不。答。虽无经文。以二义释亦可有小。所以者何。不愚法人发心愿求生彼净土。根性猛利速修胜行。当属上辈。然经且举大根示耳。亦可准大。所以然者。假使二乘发心行大犹不及彼。大乘根性约发菩提凡夫之人故。二乘人不入上辈。下辈亦尔。举左右耳。问两卷既云。其有至心欲生彼国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乃至十念乃至一念。念于彼佛愿生其国。此人临终梦见彼佛。观经中云。下上下中二品并见化佛菩萨。若下下品都不见圣。虽随称名不得念德。又三品人并生彼方发菩提心。云何得□□经无违。答。如中辈释理实并同。其义云何。解有二义。□下辈自有多类释。或先发心后方生彼。或不先发生彼后发。或见化圣。或梦见圣。或顿不见。或明了心十念一念念佛功德愿求生彼。或唯十念随称名而不得念德。是故二经各举一例。亦可下上中虽作诸恶。遇善知识劝得念佛德故。发至心愿求生彼。下一人唯随称名不得念德。然至心中求生彼国。若不求彼何听敢称名。是故明知。同彼两卷至欲生优劣别耳。又下三品并非发心方生彼国。生彼国后方发心耳。如观经说。然两卷中言当发者。望生彼时故言当之。亦可彼经。且举下辈内发心者。何缘见佛有差别者。其下辈中有多类故。二经各举如前义解大义。然随文更释(云云)。
  兴记次下文云。问。彼经下辈行因多善。此经下品作因多恶。若尔云何得相摄耶。答。此经下品虽小行善不起疑悔。彼经下辈虽多行善后起疑悔。可有优劣。不及中品。并属下品。前既分别。二经各显一边无违故。摄下上其义可解。余如此类。准此相通(文)。
  九品往生义云。此之三辈。与今九品相摄云何。答曰。寂法师云。或云。三辈即是九品。开是三辈成九品故。今准两经义即不然。所以者何。违文义故。此中上辈摄彼上下各三品人义。且下可尔。以此中辈摄彼中三理定不然。此辈经说中辈发菩提心生彼国时。便住不退转。彼经中辈三不云发菩提心生彼国时唯住小果。此已发心生彼住小。宁得可住不退大心遇住小果。无是理故。今所存者其义云何。此中三辈正摄九中。上辈三品兼亦摄彼。下辈三品中辈三品。一向不摄。所修行业大小异故。此经上辈摄九品中。初二品全第二品一分。谓一恒发心。既能爱乐大乘典故。于佛智等不生疑。此经中下辈有生疑惑故。此经中辈摄九品中。第三品一分。谓熙连发心虽不诽谤未然。爱乐于佛智等容有疑故。此经下辈摄九品中下品三生。然此经中唯说发心不作恶者。彼经中说曾发而退者。虽退不退异而其位分同故。得相摄也(已上寂疏文)若依此解。寿经三辈摄生不尽。此恐未然。观经九品寿经三辈。俱应摄尽往生者故。虽文有广略。于义无宽狭。憬兴亦云。若三辈若九品。皆无宽狭摄往生尽(云云)广如破疏不然具引(云云)。
  大阿弥陀经下云。佛告阿逸多菩萨。其世间人民。若善男子善女人。愿欲往生阿弥陀佛国者有三辈。从德有大小转不相及。佛言何等为三辈。最上第一辈者。当去家舍妻子。断爱欲行作沙门。就无为之道。当作菩萨道。奉行六波罗蜜经者。作沙门不亏持戒。慈心精进不当瞋怒。不当与女人交通。斋戒清净心无所贪慕。至诚愿欲往生阿弥陀佛国。常念至心不断绝者。其人便于今世求道时。即自然于其卧止中。梦见阿弥陀佛及诸菩萨阿罗汉。其人寿命欲终时。阿弥陀佛。即自与诸菩萨阿罗汉共飞行迎之。则往生阿弥陀佛国。便于七宝水池莲花中化生。即自然受身长大。则作阿惟越致菩萨。便即与诸菩萨。共翻辈飞行。供养八方上下诸无央数佛。即逮智慧勇猛乐听经道。其心观乐。所居七宝舍宅。在虚空中。恐随其意在所欲作为。告阿弥陀近。是为上第一辈。佛言其中辈者。其人愿欲往生阿弥陀佛国。虽不能去家舍妻子。断爱欲行作沙门者。当持经戒无得亏失。益从分檀布施。常信受佛经语。深当作至诚中信。饭食诸沙门。作佛寺起塔。散花烧香然灯。悬杂缯彩。如是法者无所适莫。不当瞋怒。斋戒清净。慈心精进。断爱欲念。欲往生阿弥陀佛国。一日一夜不断绝者。其人便于今世。亦复于卧止梦中见阿弥陀佛。其人寿命欲终时。阿弥陀佛即化。令其人目自见阿弥陀佛及其国土。往生阿弥陀佛国者。可得智慧勇猛。佛言。其人奉行施与如是者。若其人然后复中悔。心中孤疑。不信分檀布施作诸善后世得其福。不信有弥陀佛国。不信有往生其国。虽尔其人续念不绝。暂信暂不信。意志犹预无所专据。续其善愿为本故得往生。其人寿命病欲终时。阿弥陀佛即自化形像。令其人目自见之。口不能复言。但心中欢喜踊跃○其人寿命终尽。则生阿弥陀佛国。不能得前至阿弥陀佛所。便道见阿弥陀佛国。界边自然七宝城中。心便大欢喜。便止其城中。即于七宝水池莲花中化生。即受身自然长大在城中。于是间五百岁 。其城纵广各二千里。城中亦有七宝舍宅。中外内皆有七宝浴池○如第二忉利天○其人城中能得出。复不能得见阿弥陀佛。但见其光明。心自悔责。踊跃欢喜耳。亦复不能得闻经○其人于城中。五百岁乃得出。往至阿弥陀所闻经。心不开解○所居处舍宅在地。不能令舍宅随意高大在虚空中。复去阿弥陀佛甚大远。不能得近附阿弥陀佛。其人智惠不明。知经复少○其人久久。亦自当智慧开解○如上第一辈。佛言。其三辈者。其人愿欲往生阿弥陀佛国。若无所用分檀布施。亦不能烧香散花燃灯。悬杂缯彩。作佛寺起塔。饭食诸沙门者。当断爱欲无所贪慕。得经疾慈心精进。不当瞋怒。斋戒清净。如是法者。当一心念欲往生阿弥陀佛国。昼夜十日不断绝者。寿命终即往生阿弥陀佛国。可得尊敬。智慧勇猛。佛言。其人作是以后。若复中悔。心意孤疑。不信作善后世当得其福。不信往生阿弥陀佛国。其人虽尔续得往生。其人寿命病欲终时。阿弥陀佛。即令其人。于卧止梦中。见阿弥陀佛国土。心中大欢喜。意自念言。我悔不知益作诸善。令当往生阿弥陀佛国。其人但念是。口不能复言。即自悔过。其人命终即生阿弥陀佛国。不能得前至。便道见二千里七宝城中。心独欢喜。便止其中。亦复于七宝浴池莲花中化生。即自然受身长大。其城亦复如前城法○其人亦复于城中。五百岁 竟乃得出。至阿弥陀佛国所。心中大喜。其人听闻经。心不开解。意不欢乐。智慧不明。知经复少。所居舍宅在地。不能令舍宅随意高大在虚空中。复去阿弥陀佛大远。不能得近附阿弥陀佛亦○如○中辈○其人久久。亦当智慧开解。知经勇猛。心当欢乐。次如上第一辈也(私云。平等觉经全同此文)宝积经十八云。若有众生○发菩提心专念无量寿佛。及恒种殖众多善根发心回向愿生彼国。是人临命终时。无量寿佛与比丘众前后围绕。现其人前。即随如来往生彼国。得不退转。当证无上正等菩提。是故阿难。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愿生极乐世界。欲见无量寿佛者。应发无上菩提心。复当专念极乐国土。积集善根应持回向。此由见佛生彼国中。得不退转。乃至无上菩提。阿难若他国众生发菩提心。虽不专念无量寿佛。亦唯恒种众多善根。随已修行诸善功德。回向彼佛愿欲往生。此人临命终时。无量寿佛即遣化身。与比丘众前后围绕。其所化佛光明相好。与真无异。现其人前摄受导引。即随化往生其国。得不退转。无上菩提。阿难若有众生住大乘者。以清净心向无量寿如来。乃至十念。念无量寿佛愿生其国。闻甚深法即生信解。心无疑惑。乃至获得一念净心。发一念心念无量寿佛。此人临命终时。如在梦中见无量寿佛。定生彼国得不退转无上菩提(文)双观经连义述文赞云。即合彼九品为此二辈故。其义无异。不应难言。彼经中上中中二品。皆作沙门。亦见真佛。不发大心。中下一生不作沙门。都不见佛。不发大心。而此中辈。非作沙门。亦见化佛发菩提心义必相违者。中辈之内自有多类。二经各谈其一无违。而言当发菩提心者。欲愿生彼必发大心以简定住不得生故。余相违文皆此类也(文)。
  问。双经疑佛五智胎生宫殿者三辈九品中何(二又其宫殿量几耶)。
  兴记下云。问。两卷经云。疑佛五智而造诸福德。虽生彼国。于五百岁 常不见佛。不闻经法。是为胎生。不名化生。摄于三辈九品中不。答。摄于中辈及中品中。所以知者。如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佛言。其中辈者。其人愿欲往生无量清净佛国。虽不能去家舍妻子。断爱欲行作沙门者。当持经戒分檀布施。饭食沙门作寺起塔。烧香散花(云云)然其后中孤疑不信。虽示其人暂信暂不信。续结其善。愿得虽生命欲经时。自见化佛。则生彼国。不得前至无量清净佛所。道见佛国界边自然七宝城中心大欢喜。其城七宝池莲花中化生。则身自然长大。在城其城纵广各二千里。城中亦有七宝舍宅。浴池花树音乐百味等诸乐。具如忉利天(云云)于五百岁 不得见佛。但见其光。亦不闻经不见诸圣(乃至)五百岁乃得出。所居舍宅在地。不能令随意高大在虚空中。复去无量清净佛甚大远不得近附。智慧不明知经复少。久久智慧开解心当欢喜。次当后如上第一辈。案此经中辈。与两卷经疑佛智人其义大同。就实而论。中辈内中作因多种如前分别故。梵本中此二经中所明中辈理应具有。然帛延但译疑人过疑过虽不云。法护但译不疑与疑故。两卷初辨不疑。德后显疑过。虽不言中其义分明。又平等经中下辈文中。但辨疑人不辨不疑。两卷经中但明不疑不辨疑人。如是等义。但是译家左右无违。不可致疑。问。彼平等经下辈中云。其人愿欲生无量清净佛国。若无用分檀布施。亦不能烧香散花燃灯。悬缯彩作佛寺起塔。饭食沙门者。当断爱欲。无所贪慕。慈心精进。不当嗔怒。斋戒清净。当一心念欲生无量清净佛国者。昼夜十日不断绝者(云云)其人作此后中作悔心孤疑不信(乃至)虽尔续欲得往生。寿欲终时。梦见清净国土。心中欢喜。心自悔过。不能口言。命终则生彼佛国不得前至。道见二千里城。心中喜止其城。于七宝池莲花中化生(云云如第二辈)于五百岁竟乃得出(乃至)终开解等。皆如第二辈。既案此中下二辈。并起疑心所生不问。何以得知。两卷疑智但属中辈。不属下耶。答。作因行相同中辈故。所以知者。疑智文云。以疑惑心修诸功德。下辈文无布施等诸功德者。如上所引。是故明知。但当中辈位。因既别受果。岂同然。平等经略就大义。尔其中下不信过耳。就实细论。见佛解经久迟等事。非无差别。但以久久语总略。显示耳。如以孤疑语显众多疑事。若就九品属于中上。然其间中有疑不疑等因多种译家左右等诸分别可堪前(文)。
  双观经下云。佛告阿难○彼国人民有胎生者。汝复见不。对曰已见。其胎生者。所处宫殿。或百由旬或五百由旬。各于其中受诸快乐。如忉利天上。亦皆自然。尔时慈氏菩萨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缘。彼国人民胎生化生。佛告慈氏。若有众生。以疑惑心修诸功德愿生彼国。不了佛智。不思议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此诸智疑惑不信。然犹信罪福。修习善本愿生其国。此诸众生。生彼宫殿。寿五百岁 当不见佛。不闻经法。不见菩萨。声闻之众。是故于彼国土。谓之胎生。若有众生。明信佛智乃至胜智。作诸功德。信心回向。此诸众生。于七宝花中自然化生。跏趺而坐。须臾之顷。身于光明智专功德如诸菩萨具足成就。复次慈氏。他方诸大菩萨。发心欲见无量寿佛。恭敬供养。及诸菩萨声闻之众。彼菩萨等。命终得生无量寿国。于七宝花中。自然化生。弥勒当知。彼化生者。智慧胜故。其胎生者。皆无智慧。于五百岁 中。常不见佛。不闻法。不见菩萨。诸声闻众。无由供养。于佛不知菩萨法式。不得修习功德。当知此人宿世之时。无有智慧疑惑所致(云云)九品往生义云。问曰。引彼经文。受胎生者。以证此经生疑。细寻二经有四相违也。此经九品无胎生者。彼云胎生一相违也。此九品者在莲花中。彼云处宫殿二相违也。又九品类或经一宿或经七日夜。乃至或经十二大劫莲花方开。彼云但于五百岁 中不见三宝三相违也。又此九品不疑佛智等。彼云疑佛智为四相违也。二经相违既如此。何引彼文证此义耶。答。虽似文有违。而于义无乖。彼胎生者。非如秽土。父母和合所受胎生。但生彼国。在宫殿中。于五百岁 不能见佛。闻法修行如在胎中。无所见闻故。依喻说名胎生也。此经亦尔。于莲花中经于多时。不见三宝。由此亦名胎生。无失通初违也。彼经云处宫殿者。是望内想。此经云在莲花者。是约外想。谓于花中经于多时。彼便谓处广大宫殿。又往生者。或居宫殿。或在莲花人人不同。彼经取宫殿。此经举莲花。各据一边通二违也。此经云宿乃至十二大劫者。分别九品故。是具足说。彼经云。五百岁 者。略说三辈。是故一途说。二经只是广略异耳。通三违也。此经不云疑佛智者。是有深心。唯举净心。彼经而云疑佛智者。染净双举。通四违也。故知。二经其义一同。若不尔者。此经九品摄生不尽。九中无处宫殿者故。然寂法师寿经疏云。观经所说下辈三生非是胎生。彼皆近生佛前花中非生边地宫殿中。于佛智等不生疑故。近在佛边。而由曾作重恶业故。久在花中不能开故。受胎生者疑佛智故。去佛远在。而曾不作诸恶业。是故不说。久在花中。今详此解似不尽理。此经下辈若非胎生为何生摄。若言化生亦不应理。何者彼经说化生者。智慧胜故。七宝花中自然化生。趺跏而坐须臾之顷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诸菩萨具足成就。此经下辈既不如是。故知。不应彼化生摄。若非化生。岂卵湿生耶。若许便有大过失故。若离四生者。即有无因过。故知。虽在佛前。花中经劫不见佛法僧故。依喻应名受胎生者。然非父母和合生故。亦名化生。此义亦得以之言之宫殿莲花二文虽别。九品生摄。莫生不尽。其间共乐。此彼亦同。故引彼经终无违矣(文)。
  往生要集下云。有师云。胎生是中品下生。有师云。九品所不摄(文)。
  游心安乐云○如是等人。随其行品往生彼土不在边地。生彼边地者。别是一类。非九品摄。是故不应妄生疑惑(文)。
  大阿弥陀下云(如次上抄)。
  双观经义疏云(法位)言生彼边地七宝宫殿五百岁 中受诸厄者。有此一种往生。不入前三辈中。谓以疑惑心修功德。愿生安乐。彼国中七宝宫殿。或百由旬。或五百由旬○边地亦曰胎生(文)。
  安乐大义上(罗什)云。又有一种。往生安乐不入三辈中。谓以疑惑心修诸功德。愿生安乐。不了佛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文)。
  宝积经十八云。极乐世界人住胎○譬如三十三天夜摩天等。入百由旬若五百由旬宫殿之内。游戏欢乐(文)。
  无量寿经连义述文赞下云。百由旬者。即下辈疑佛所生之宫。五百由旬者。即中辈疑智所止之宫。而帛谦经若下皆云一千里城者。盖是略举不尽之言。不尔中下应无参差故。此文为胜。量之大小思云二会(文)。
  无量寿经述义记中云。以明生彼受胎生者。在何品中。依旧两本皆说在于中下品中。以皆未满一恒沙故。宫于大乘有起疑惑。虽起疑惑。然不诽谤。带疑惑心修功德故。虽生彼国而在边地。于五百岁 不能见佛闻法修行。如在胎中无所见闻。是故说名受胎生也。而观经所说下辈三生为是胎生不。答。非也。彼皆近生佛前花中。非生边地宫殿中故。于佛智等不生疑故。近在佛边。而由作重恶业故。久在花中不能开敷。受胎生者。疑佛智故。去佛世在而曾不作诸重恶业。是故不说久在花中(文)。
  同经连义述文赞下云。有说更有往生而非三辈。谓下文中疑五智人。或心中修诸功德。亦信罪福小修善本愿生彼土。以信不定故非前。亦小修福故亦非后。三由此不入九品所摄。此亦不然。帛谦皆云中辈之人。孤疑不信。虽生彼土。在其城中于五百年不见佛不闻经不见圣。必不可言疑智凡夫不在九品故。有说不决四疑。虽生彼国。而在边地别是一类非九品摄。是故不应妄生疑惑。此亦不能二经所说中下之属。所止宫殿既五百年。应知此经疑智凡夫所在宝宫。亦是边地故。不尔便违经云所居舍宅在地。不能令随意高生在虚空中。复去阿弥陀佛甚大远故。有说疑佛智人即此中辈。观经中品故。帛谦经中辈云。持戒布施饮食沙门。作寺起塔。后疑不信。其人暂信暂不信。续结其善。愿得往生彼国。不得前至无量寿佛所。还道见佛国界边自然宝城。于五百岁 不得见佛闻法等故。有不应非。法护经中疑佛智人故。此亦不然。帛谦下辈。亦在路城。于五百年不得见佛。如何疑智唯在中辈而非下耶。若言中辈疑智修因相似故。故虽属中品而非下辈者。受果似中品故。摄疑佛智果。虽相似不摄疑智因。虽后同何容疑智。又彼所言九品之内。属于中上理必不然。观经中上。此经疑智花开法获利皆不同故。若言中上自有多种故。无此边者岂不中下。亦有多种故。摄疑智故。今即疑佛五智中下下上二生所摄。前由此帛谦后之二辈。皆言在城于五百年。不得见佛闻法见圣故。若三辈若九品。皆无宽狭摄往生尽○将彼二经对法护本上辈虽同中下。即异彼之二品疑心在怀不发道意。此中二辈皆发道心决定信故。所以有此参差者。盖彼梵本虽后备有。帛谦但翻疑信往生之者。法护唯释净信修因。其疑智人在后尔过故。言虽桙楯理必无异(文)。
  问。九品生人于莲花所经时节劫数为彼土为此土耶(三)。
  远疏云。问曰。地持说言。初地已上要过一大阿僧祇劫。方至八地。此经何故说一小劫即得无生。解有二义。一时劫不同。如花严说。娑婆一劫当无量寿一日夜。彼中一劫当此娑婆世界无量无边阿僧祇劫。地持据此故。说一大阿僧祇劫方至八地。观经就彼弥陀国界长劫为言故。说一劫得无生忍。二去处有异。地持所说一大僧祇。到于八地。观经所论迳一小劫得无生者。到第七地。初得无生在七地故。上中如是。种性解行说为上下经说。此人过三小劫。得百法门。到初地故。问曰。地持说。从种性一大僧祇方到初地。观经何故说三小劫已到初地。释言。时劫不同故。示地持据此娑婆短劫故。说一大阿僧祇方到初地。观经就彼弥陀长劫故。说三劫得至初地。问曰。地持说。从种性到初地时。过于一一大阿僧祇劫。初地至八地。亦过一大阿僧祇劫。今此何故宣说上中。经一小劫即得无生。宣说上下。过三小劫方到初地。理实齐等。举之左右。前说上下经一小劫得无生者。就信忍中终处为论。所说上下过三小劫到初地者。就伏忍中始处为语。此一左右。又前宣说一小劫得无生者。望于七地无生之始。不至过处。彼云三劫至初地者。到其过处。此一左右。上辈三人分齐荐等(文)。
  群疑论七云。问曰。下品中生六劫花开。下品下生十二劫花开。为取此方日月岁 数积以成劫。为取净土日月岁 数以成劫耶。释曰。如来此方成道说经。为此娑婆有情。指彼花开之时。令此众生得解。故知。只用此劫明彼花开也。今释不然。用彼方日月岁 数。以成于劫。显彼花开时节分齐也。何以得知。此有三义。一例二教三理而得知也。例者如四天王天等。六欲诸天寿命长短。皆约彼天日月而说。只如四天王天寿命五百岁 。彼天日夜取此人中五十年。为四天王天一日一夜。如是日夜三十日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年。如是彼天寿命五百岁 。若取阎浮提日月计当一万八千年为一月。二亿一万六千年为一年。如是彼天寿命五百年算阎浮提年。其数极多也。已上五天命渐渐增日。渐渐长。皆增下天一倍。故知。彼天取其年命还用。彼天日夜。以日计月。以月计年。以年计命。故知。净土以日计月。以月计年。以年计劫。不用此方日月劫也。二教者。如上品中生。言此紫金台。如大宝花经宿即开。故知。花开经宿者。用彼方昼夜。夜则花合。昼乃花开。斯则半劫为昼。为花开之时半劫为夜。为花合之分显彼上品中生之人。花开时分取彼经宿大宝花开之时也。上品中生一宿花开既然。上品下生一日一夜。莲花乃开。故知。还同彼方日夜也。不然者宁容净土大宝花开。取此之昼自而花开。若彼大宝花开自取彼方日夜。上品中生花开。同彼时节。上品下生一日一夜花开翻。乃同于此方日月。即上品中生花开乃晓。上品下生之者。分花迟速义乃乖边理必不然。故知。取彼方日月也。日月既尔。劫亦可知。三由理者。若日月花开。乃用彼方日月。若经花开。乃用此方劫数者。则中品中生。七日花开。若望此方计当七劫。下品中生六劫方开。若望彼方计为六日。宁容中品花开之日迟。于下品六劫花开耶。又上下品。上生经七七日莲花方开亦迟。下品中生六劫也。以此道理进退推微。故知。彼劫不用此方劫也(文)。
  九品往生义云。问。于莲花中所经劫数。为是彼土劫。为此方劫耶。答曰。依多师解者。是彼土劫数(文)。
  往生要集下云。九品所迳日时诸师不同。怀感智憬等诸师。许彼国土日夜劫数○有师云。佛以此土日夜说之。令众生知(云云)今谓。彼释无失。且以四例助成。一者彼佛身量若干由旬。不以彼佛指分叠为彼由旬也。若不尔者。应似如须弥山长大之人一毛端为其指节故。不以佛指量说。佛身长短。何必以净土时克说花开迟速耶。二者如尊胜陀罗尼经说。忉利天上善住天子。闻空声告。汝当七日死。时天帝释承佛教敕。令彼天子七日勤修。过七日彼寿命得延(取意)此是人中日夜而说。若据天上七日者。当于人中七百岁 。不应佛世八十年中决了其事。九品日夜亦应同之。三者法护所译经云。胎生之人过五百岁 得见于佛。平等觉经云。于莲花中化生在城中。于是间五百岁 不能得出(取意)憬兴寺师。以此文论此方五百岁 也。今云。彼胎生岁 数。既依此间说九品时克有何别义不同我耶。四者若据彼界说九品者。上品中生一宿。上品下生一日夜。即当此界半劫一劫若许尔者。胎生疑心者。尚迳娑婆五百岁 。而速得见佛。上品信行者。岂过半劫一劫而迟开莲花耶。有此理故。后释无失。问。若以此界日夜时克说彼相者。彼上上品生彼国已。不应即悟无生法忍。所以然者。此界小时修行为胜。彼国多时善根为劣。既尔。上上品人。于此世界一日至七日。具足三福业。尚不然。证无生忍。云何生彼。闻法即悟。故知。经彼国土长远时克悟无生忍。然约彼名即悟圣。此即亿千岁 。或云上上人必是方便后心行圆满者。若不尔者。诸文桙楯。答。未知彼国多善劣。此界少善胜。问。双观经说。于是广殖德本敷恩施惠。勿犯道禁。忍辱精进。一心智惠。转于教化。立善正意。斋戒清净。一日一夜胜无量寿佛国。为善百岁 。所以者何。彼佛国土无为自然。皆积众善无毛发之恶。于此修善十日十夜。胜于他方诸佛国中为善千岁 等(已上)是其胜劣。答。二界善根克对可尔。然值佛缘胜速疾悟无生。或此经但显修行难易。非显善根胜劣。譬如贫贱施一钱。虽云称美而不辨众事。留费舍千金。虽不可称。而能辨万事。二界修行亦复如是。如金刚般若经云。佛世信解。未足为胜。灭后为胜。或有余义不能委曲(文)。
  兴记下引远疏云。问。地持论说。初地已上要过一大阿僧祇劫方至八地。此经何故过一小劫。释云。有其三义。一时劫不同。如花严说娑婆一劫。当无量寿一日一夜。地持就此故说一大阿僧祇劫。此经就彼故。说一小二起去处异。地持就从信忍初去。此经就从信忍之终。第三地去三所到处异。地持所言八地无生。此经所言七地无生种性解行名为上下。经说此人过三小劫得百法明门到初地故(云云已上如远疏)。
  观经正宗分散善义(善导)七日即得无生。言七日者。况此间七日。不指彼国七日也。此间迳于七日者。彼处即是一念须臾间也。应知(云云释经上品中生人。迳七日于菩提得不退转文也)。
  问。九品往生人花开时节何(四加得道时节劫数事)。
  观经云。如弹指顷往生彼国生彼国已见佛○演说妙法。闻已即悟无生法忍(上品上生)○此紫金台如大宝花经宿则开○经于七日应时即得○不退转○经一小劫得无生法忍(上品中生)○一日一夜莲花乃开。七日之中乃得见佛○心不明了。于三七日后。乃了了见。经三小劫○住欢喜地即得往生○(上品下生)莲花寻开。应时即得阿罗汉(中品上生)迳于七日。莲花即开○闻法欢喜得须陀洹。迳半劫已成阿罗汉(中品中生)生迳七日。遇观音及大势至○过一小劫成阿罗汉(中品下生)迳七七日莲花乃敷○大悲观音○为说甚深十二部经。闻已信解。发无上道心。迳十小劫○入于初地(下品上生)迳于六劫。莲花乃敷。观世音大势至。以安愍彼人为说大乘○应时即发无上道心(下品中生)○于莲花中。满十二大劫。莲花方开。观世音大势至○说诸法实相除灭罪法○应时即发菩提之心(下品下生)惠疏云。次论往生。彼时有异。上辈三人。生时各异。上上生者。至即花开不经时日。上中生者。经宿方开。上下生者。一日一夜。其花乃敷。中辈三人生时亦异。中上生者。至即花开。与上上同。何故如是。此小乘中圣人往生。余行虽劣。无漏净心故。故即往生。中中生者。七日花敷。中下生者。文中不辨。但云生已过七日。后遇圣闻法。下辈三人生时亦别。下上生者。经七七日其花乃敷。下中生者。罪报深重六劫方开。下下生者。罪障极重十二大劫莲花乃敷。由其罪重。尔许时节证得其心方堪入法生有异。别时分如是○次彰生彼得益差别。上辈三人得益各异。上上生者。至彼即得无生法忍○上中生者。迳一小劫得无生忍○上下生者。过三小劫得住初地。中辈三人得益亦异。中上生者。
生彼即得阿罗汉果○中中生者。过七日后得须陀洹。过半劫得阿罗汉。中下生者。过一小劫方得罗汉。下辈三人得益亦异。下上生者。迳十小劫得到初地。以此无善趣人故。下中生者。过于六劫闻法发心。下下生者。过十二大劫闻法发心种性。以上下辈宿习发大心得益如是(文)。
  观经正宗分散善义释上品上生云。从生彼国已下。正明金台到彼更无花合之障(文)九品往生义明下品中生中云。问曰。前上生人。迳于十劫。具百法明门得入初地住此。中生人迳于六劫入初住地。何以似中生胜上。答曰前是小劫。今是大劫故无相违。何以知之。上生文云。迳十小劫得入初地。明知别也。今此文中虽无大字。以义而准。必是大劫。下生文云。满十二大劫。莲花方开。发道心故也(文)。
  往生论疏第三云。次明花开迟疾者。上品生生已即开。上品中生经宿乃开。上品下生一日一夜。中上寻开。中中七日中。下品七日。下上七七日。下中六劫。下下十二大劫。言寻开者。二日三日寻已得开。何以知尔。上下日夜。中中七日。故知。中上自在。上下与中间。又中中与上中下俱言一日。此亦应有迟疾。或第七日朝夕有异。或八日九日。然未至二七日故。随大数同言七日(文)。
  无量寿经述义记中云。中品下生(乃至)花开迟速者。生迳七日。遇观世音及大势至。文中略故。无花开之理。现应有之。与中中品迟速同者。迳时虽同。所见异故。谓彼见佛此见菩萨(文)。
  群疑论七云。问。彼既经劫莲花方开。为由有罪障故花开迟晚。为由胜功德故。多劫在彼花中耶。释准依下品下生。经十二大劫莲花方开。观世音大势至。以大悲音声为其广说。诸法实相除灭罪法。以此准知。彼亦有罪障。由斯罪障故。经劫花开。不然者何因九品行业不同。花开早晚各有差降也(文)。
  十住毗婆沙云。若人种善根。疑则花不开。信心清净者。花开则见佛(文)。
  问。九品往生之人得道所经时节劫数为定如此为当何(五)。
  远疏云。四地已去说为上上生。彼即得无生忍故。无生七地理实于中亦有多时。得无生者。经言即得就胜为言○上中○遇一小劫。得无生故。理实于中亦有二。三劫得者。经言一劫就近为语○理实于中上亦有多时。得罗汉者。经言即得。就胜入语○理实于中又有多时。闻法得果。经言七日及与半劫就胜为言○过一小劫得罗汉者。就胜为言。中辈如是。下辈亦三。所谓下上下中下下。于彼大乘始学人中。随过轻重分为三品。未有道位。难辨阶降人别(云云)。
  往生要集下云。问。上品生人得益早晚一向尔耶。答。经中且举一类故。惠远和尚观经义记云。九品人生彼国已。得益之劫数依胜而说。理亦有过之者(取意)今谓泛论九品。或亦可有少分。复速于此者(云云)。
  问。九品往生之人次位何教意耶(六)。
  经云(如前)。
  疏云。上品之人。始从习种终至解行菩萨等(如前抄)。
  九品往生义云。言发无上菩提心者。若望别教。初发心住。若望圆教。应是十信。又释若望别教初欢喜地。若望圆教初发心住(文)又上云。然寂法师双观经疏云。上下生中。经三小劫得百法门住欢喜地者。谓在十信已经熙连。或一恒佛生彼净土更进修故。初入住位中得百法明门。初住多习初地行法。是故此住得百法明门。本业经中亦作是说。十住位中得百法门。谓信等十法。一一各十故。言住欢喜地者。谓得住于欢喜地行。即此中证欢喜地。是即因中说果名也(已上)今以宗义。更又释云。住欢喜地者。实是菩萨十地之中初欢喜也。若望圆教应云初住。今约别意言住欢喜地。仁王经云。入理般若名为住。住生德行名为地者即此意也(文)。
  上品上生上品中生菩萨授手化佛授手不同事(七)。
  经云。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诸菩萨授手迎接(上品上生)是故我今来迎接。汝与千化佛一时授手(上品中生)。
  九品往生义云。言授手者引导义耶。问曰。前上生中。与诸菩萨授手迎接。何故此中与千化佛而授手耶。佛与菩萨位高下。岂非上生劣中生耶。答曰。前虽菩萨真故非劣。今虽是佛化故非胜故。无上生劣中生失。又释此中应是影略(文)。
  闻经名称佛名灭罪多少事(八)。
  经云。为赞大乘十二部经首题名字。以闻如是诸经名故。除却千劫极重恶业○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除五十亿劫生死之罪(下品上生)。
  群疑论六云。问曰。何因闻十二部经首题名字。只灭千劫重罪。念佛一声乃灭五十亿劫重罪。般若云。闻经不逆胜供养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也。释曰。彼经供养佛是好时。然供养佛是有相心供养功德少。持经是恶时作无相心持经功德多也。今此闻经念佛。同是恶时悉俱有相。然与阿弥陀宿愿缘熟恶世称佛生信极难。佛能弘经。是以称佛灭罪多彼闻经也(文)。
  九品往生义云。问曰。经是佛师德岂劣耶。何故闻经唯灭千劫罪。称佛名时除五十亿劫。答。前只闻名而不口称故。唯除千劫罪。今非唯闻名。兼亦口称故。除多劫罪。非是佛与经功能有胜劣。又释阿弥陀佛。由昔因位大愿力故。令称名者。灭多劫罪。十二部经三世常住。非如彼佛有因果位故不同也。又释十二部经名散动心。时闻余心间杂故。唯除千劫罪。阿弥陀佛名以最后心。称余心不隔故。灭五十亿劫。是因心而致不同也。非境之有胜劣矣(文)。
  观经疏四云(善导撰)问曰。何故闻经十二部但除罪千劫。称佛一声即除罪五百万劫者何意也。答曰。造罪之人障重。加以死苦来逼善人。虽说多经餐受之心浮散。由心散故除罪稍轻。又佛名是一。即能摄散。以住心复教令正念称名。由心重故即能除罪多劫也(文)。
  下品因闻佛功德称名是灭罪多少之事(九)。
  经云。称佛名故除五十亿劫生死之罪(下品上生)为说阿弥陀佛十力威德○光明神力○闻已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下品中生)具足十念称南无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下品下生)群疑论六云。问。何故观经说下品上生。至心称佛灭五十亿劫生死之罪。下品中生明佛功德。下品下生称彼佛名。俱灭八十亿生死之罪○释曰。此有二意。一释言。一念佛功斋戒理应灭罪无别。但以三品罪人恶业有其多少。下品上生罪少。唯有五十亿劫之罪。障生西方。中下二品人罪渐多故。有八十亿劫等罪。为彼罪有阶降。说灭罪多少不同。非是念佛功德。殊令其灭罪差别。譬如壮士有力。能负八斗之米。有人唯有五斗。遣彼壮士持行。非壮士不能多擎。只是米无五斗。此义亦尔下品上生唯有五十亿劫之罪。佛随彼罪多少。言灭五十亿劫。下品中生罪重。前品三十亿劫。随其罪障言灭八十亿劫。下品下生其罪最重故。今具足十念称阿弥陀佛。于念念中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二释言。念佛名号虽复不殊。由念佛心至诚差别故。令灭罪多少不同。下品上生罪业转薄死无恶相怖心不极。虽至诚念佛。但能灭彼五十亿劫生死之罪。下品中生地狱猛火一时俱至。罪人恐怖念佛至诚。由心彻倒灭除八十亿劫重罪。问。若然者下品下生恐怖前重。应言念佛更灭多愆。何故同前八十亿劫。答。行者命终时。至气力虚微尽力至诚。只至于此力有分齐。岂能多耶。以罪既多障生净土令具十念灭罪方同始得往生清净佛土。譬如神剑能斩大木。如其多用力入木即除。如不多用力断木便浅。非剑有钝利。盖人力之强弱不同。此亦如是。佛之功德虽复无差。然其念者至诚有异故。令灭罪多少不同也(文)。
  九品往生义云。问曰。彼佛利生岂有差别。何故下品上生之中。说称佛名故。除五十亿劫生死之罪。今此品中说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下生中说十念之中念念除灭十亿劫生死罪耶。答曰。非是彼佛齐物不同。但由念者罪有轻重。致令生死灭有差别。谓上生人所有罪业。应经历千劫及五十亿劫。堕诸恶趣受诸剧苦方生人中善根还生而由经力及由佛力。灭苦千劫生极乐界。此中生人所有罪业。应具经历八十亿劫轮回生死受诸剧苦。下生之人所有罪业。应迳十重八十亿劫轮回恶趣受极重苦。后生善处。若遇善友见佛闻法发菩提心。若遇恶友复造恶业还随三途。出离无期。而临终时称佛名故。灭彼彼劫轮回之罪忽生净土。受诸安乐。是彼如来难思力也(文)。
  群疑论六云。问。下品下生人罪虽多。下品中生五逆谤法。何因下品中生但闻佛功德即得往生。下品下生乃须具足十念称阿弥陀佛方生净土也。释有二释。一言。计五逆等愆。只合六劫受罪。然九八十亿劫罪者。以此人造兹重罪。长养过去诸余业。皆令有力。能招九八十亿劫生死之报。如一念嗔心现前。能烧一切善法。能障百千法门也。此亦如是。造此重罪能增过去恶业。皆有力势能灭恶报障生净土也。二释此五逆罪唯感五劫受苦。然谤法罪经说受苦劫数长远。如大品经及佛藏经说。谤法人堕此阿鼻地狱。此间劫怀更生他方地狱中。如是展转经无数劫故。须十声称佛。灭八十亿劫重罪得生净土也(文)。
  问。诸往生人皆摄尽九品往生耶(十)。
  楞伽经云(龙树如上抄之)。
  双观经云
  往生要集下云。问。双观经中。亦有如弥勒等诸大菩萨。当生极乐。故知。经中九品得益依劣而说。何言依胜耶。答。约生彼国始悟无生。前后早晚。谓之依胜更不论。彼上位大士。然彼大士于九品中摄与不摄别意思择(文)。
  佛身道树不同之文(十一加佛身城不同事)
  观经云。佛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文)。
  双观经上云。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乃至少功德者。不能知见。其道场树无量光色。高四百万里者。不取正觉(文)。
  同经上云。又无量寿佛其道场树高四百万里。其本周围五千由旬。枝叶四布二百万里。一切众宝自然合成(文)。
  宝积经十七云。若我成佛。国中具有无量色树。高百千由旬。诸菩萨中有善根劣者。若不能了知不取正觉(文)。
  同经下文云。复次阿难。无量寿佛有菩提树。高十六亿由旬。枝叶垂布。八亿由旬树本际起。高五千由旬周围亦尔(文)。
  双观经疏中云(玄一集)言四百万里者。此道场菩提树。即是弥陀佛所坐之处。问。观经云。弥陀佛身长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既尔树下身高何成庄严尽令因师三说。一云。观经所明佛。约他受用门。而显殊胜。此经所明树。约变化边故无相违。谓若变化身短于树故。二云。佛德不可思议。彼广长身荫于一尺树。于佛非难。况四百里者也。三云。此云四百里者。佛顶已上去佛之量。若菩萨佛身相称之长。即是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有余四百万里也。亦可彼佛释步所计四百万里(文)。
  双观经疏云(寂法师)问。前道树高四百万里。观经云。佛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如何身高而树下耶。答。佛事难思。不可以世情测。然以一途求其相者。由旬与里随方不定。如说此方一劫当彼一日一夜。当知里等其义亦尔。观经由旬刃依方□初业习观说。彼佛量故。□不依此方量数。如何知佛身大小。此中里者。依彼方说。此经说观非为初业故。直依彼数量而说。若不尔者。如何顶光如令十方恒沙世界之佛身量。而得宿坐一万由旬之树下。若固执云四百万里。依此方里亦应相好光一寻者。依此间寻便违经说顶光之量。是故不可随文局文定(文)。
  双观经连义述文中云。经曰。又无量寿佛至随应而现者。述云。第二辨道场树有三。此初道树体相也。一里三百步故。四百万里即十二万由旬。应前菩萨少功见道场愿而成也。有说随彼佛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以佛神力故。纵小道场不相妨碍。若尔所余宫殿不应各称其形。或大小故。今彼经佛量。既他受用身故。此道树即化土故不相违。二十万里者六千由旬意。不称其本量故。又有本云。二百万盖是正也(文)。
  往生要集下云。问。双观经云。彼佛道树高四百万里。宝积经云。道树高十六亿由旬。十往生经云。道树高四十万由旬。树下有师子座。高五百由旬。观经云。佛身量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云云)树座佛身何不相称。答。异解不同。或释佛境界大小不相碍。或释寄应佛说树量寄真佛说。身量又有多释不可具述(文)。
  阿弥陀疏云(元晓)又彼经言。阿弥陀与声闻俱。如来应正遍知。其国号曰清泰。圣王所住。其城纵广十千由旬。而观经说。彼佛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城小身大不相当者。当知彼佛有众多城。随众小大城亦尔。大城之中。现以大身。小城之中。现以小身。声王经云十千由旬者。是与声闻俱之住城。当佛身相当而住。观经所说身广大者。当知其城亦随广大。与诸大众俱住处故。如两卷经及此经中。莲花大小悬殊。随池有大小。其花亦大小。当知城身大小劫亦尔。其余相违准此会通(文)。
  宝积经十八云。阿难彼莲花量或半由旬。或一二三四乃至百千由旬者。是一一花出三十六亿那由他百千光明。一一光中出三十六亿那由他百千诸佛身。如金色具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随好(文)。
  问。六道众生共生极乐耶(十二)。
  群疑论二云。问曰。往生众生唯此人趣。得修净业而得往生。为通余趣亦得往生。及以终者。于冥道中亦得往生不。释曰。于五趣中悉能修西方净业。得生极乐。案诸天既能听观经。及观经下文言。无量诸天龙夜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称赞净土经列众中言。无量诸天阿索罗等。为闻法故皆来听法。故知悉欲愿生净土。皆能修习净业得生西方。又案菩萨处胎经第四卷说。化生龙持八关斋戒。于金翅鸟欲食不得。请问其法。龙为说八关斋法。金翅鸟随龙往海龙王宫中。尔时龙子复与金翅鸟而说于偈。是时龙子龙女心开意解。寿终之后。皆当往生阿弥陀佛国。又案随愿往生经说。若以亡者严身之具堂宇室宅园林浴池。以施三宝。此福最多功德法力强。可得拔彼地狱之殃。以是因缘便得解脱忧苦之患。长得度脱。往生十方诸佛净土。以此准知。五趣众生。悉得往生极乐国也(文)。
  游心安乐云。举要言之○至于龙鬼八部。但能发菩提心。专念阿弥陀佛。厌恶秽刹。欣乐净土。临命终时。正念现前者。皆得往生也(文)大阿弥陀经上云。第五愿使其作佛时。令八方上下诸无央数人民。及蜎飞蠕动之类。若前世作恶。闻我名字欲来生我国。即使反正因悔过为道作善便持经戒。愿欲来我国不断绝。寿终皆令不没泥梨。禽兽薜荔即生我国。在心所愿。得是愿乃作佛。不得是愿终不作佛(文)又云。八方上下诸无央数天人民蜎蠕动之类。其生阿弥陀佛国。当作佛者。不可复胜数。诸作阿罗汉得泥洹道者。亦无央数部不可复计(文)。
  净土论上云(迦才)三乘圣人及三乘七方便中人。乃至方便道前。若男若女无根。至于龙鬼八部。但能发菩提心。专念阿弥陀佛。厌恶秽刹欣乐净土。临命终时正念现前。皆得往生也(文)游心安乐道云(元晓)问。亲遇善缘预九品生。频见文义愤心云披。若有众生集众恶不识修善。已入三途。为有方便。救彼灵令除业障。生极乐界以不。答。愚情难通。圣教有术。故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第二十八卷灌顶真言成就品曰○大灌顶光真言曰。唵(喉中握声引呼)莎暮伽(上)微(无计反)噜者娜(二)摩诃(乃至云云)若有众生。随处得闻此大灌顶光真言二三七遍经耳根者。即得除灭一切罪障。若诸众生具造十恶五逆四重诸罪。犹如微尘。满斯世界。身坏命终。随诸恶道。以是真言加持土沙一百八遍。尸陀林中。散亡者尸骸上。或散墓上塔上。遇皆散之。彼所亡者。若地狱中。若饿鬼中。若修罗中。若傍生中。以○大灌顶真言加持土沙之力。应时即得光明及身。除诸罪报。除所苦身。往于西方极乐国土。莲花化生。乃至菩提。更不堕落。此等经文。往往而在○虽无他作自受之理。而有缘起难思之力。则知以遇咒沙即成有缘。若不被沙何论脱期(文)。
  问。诸生极乐者皆阿毗跋致欤(十三)。
  双卷经下云。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文)阿弥陀经云。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毗跋致(文)。
  义记云。问。前言有无数声闻。彼何得云众生生彼国者。皆是阿鞞跋致。解云。彼土二乘亦皆不退二乘为凡夫。菩萨不退为小果也(文)大阿弥陀经上云。诸天人民中有未得道者即得。未须陀洹者即得须陀洹(乃至)未得阿罗汉者。即得阿罗汉。未得阿惟越致菩萨者。即得阿惟越致菩萨(文)。净土论上云。问曰。如无量寿经云。众生生者。皆悉住于正定之聚。又阿弥陀经云。舍利弗。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据此二经。十解已上始得往生。何故言乃至十恶五逆并得往生。答曰。正定阿鞞跋致。并云不退。不退言通非局十解。今依经论释有四种。一是念不退。谓在八地已上。二是行不退。谓在初地已上。三是位不退。在十解已上。四是处众生不退。谓西方净土也。故无量寿经云。彼土无有邪定及不定聚名。又四十八大愿中云。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住正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既不退之言位该四种。宁得举一不退以定除三也。问曰。夫论不退须据行位。云何依处得不退耶。答。行位不退由因无烦恼。处所不退由外无境界。各据一义。奚足怪乎。问曰。前三不退经论明证。此则可信处所不退。既无文证。若为取信。答曰。今引毗婆娑论为证。如彼论中出六种性人。一是退。二是思。三是护。四是住。五是升进。六是不动。如退种性人。纵得罗汉。亦还起退乃至起三界修道烦恼由根性软弱故。此人虽体是退根。此人若在欲界人中。逢五退具即退。若生六欲天及色无色界中。无五退具即不退。由处所无退缘故。永不退也。五退具者。一长病。二远行。三诵经。四营事。五和诤。此之五种。唯人中有天等中无。诵经等三。虽是善。废入观故退也○如一切凡夫○若在娑婆秽土中。由逢五退缘故即退。若生西方。由无五退缘故不退也。五退缘者。一短命多病。二有女人及生染六尘。三是恶行人谓恶知识。四是不善及无记心。五常不值佛也。此引圣教。证所处不退明矣。又据二经。皆云往生者得不退。不云不退人得往生也。无量寿经云。生彼土者。皆悉住于正定之聚。所以者何。彼土无有邪定及不定聚名也。小经亦云。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不云阿毗跋致人得往生也(文)。群疑论四云。问曰。经言。生彼西方皆是阿毗跋致。或言。唯是正定聚。然阿毗跋致位非下凡。正定之聚道登圣果。今既凡夫。往生净土。生彼即圣人。宁得顿超阿僧祇成欢喜地○不得者。即与观经等文相违。如得者。复与众经论义议乖反。两文鉾楯。请为解释也。释曰。此两经文实成乖反。然净土秽土区域既殊。此生彼生根机亦异。故判正定聚等。高下不同。阿毗跋致浅深亦别○依诸经论说有四退。一信退(十信初五心退断善根等)二位退退(十信前六心退作二乘)三证退(十地已前诸凡夫位于前所证尚有退夫)四行退(七地已前于所闻行尚生怯劣)八地菩萨○具四不退故。名阿毗跋致○初地菩萨○住欢喜地。此具证行两种不退。亦得名为阿毗跋致。乃至七地已来。犹有爱佛爱菩提障○未得行不退。亦名非阿毗跋致也。而随少分亦名阿毗跋致菩萨也。亦若依起信论等。从初发心住总名入位不退。十住已前十信菩萨名为外凡。
亦曰轻毛凡夫○故有退转○依此秽土○净国土○一切众生。论其信位。虽未坚固○以阙退缘无众退具。唯有进道殊胜之缘。虽未入于此阿毗跋致之位。而亦得名阿毗跋致也。而退法(乃至)学无学圣人。虽是钝根。○若生天上○阙退缘故。不退起惑○彼亦如是(文)。
  阿弥陀略记云。问。璎珞经等。至第七住始立不退(云云)彼国众生何皆不退。况复上品中生人。经七日后。于阿耨菩提得不退转。何况余品不可速疾。答。案十疑云。极乐众生虽未久修有别因缘。皆不退转。一者彼佛大悲愿恒常摄持故(乃至)五者寿命无量劫共佛齐等故。由此因缘不退大菩提(云云)后渐增进得余不退。经文约此说七日等。基师要决三不退外极乐净土名处不退。乃至此处不退义同十疑意耳。问。彼国既有声闻极果。何言皆是阿毗跋致。答义记云。二乘不退为凡夫。菩萨不退为二乘故云皆不退(云云)今谓大师依教时次第。且依此释非谓尽。何者一所闻佛号及发愿时。皆于大乘得不退转。后生何土何求住小。若不闻不愿亦不云得生。但暂住小究竟净土故。十疑云。但回心愿生净土。至彼更无二乘执心。为此故云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云云)则知大师纵容作释不执一边何□称赞云。决定当证阿耨菩提耶(文)。
  阿弥陀经疏(元晓)第三大众功德者。众生生者。皆得无生忍位故曰也。即初地阿毗跋致故。乃至十念功德生彼国者。入正定聚永无退故。论云。何者庄严。大众功德成就偈云。天人不动众。清净智海生。案云。皆依如来智海念相入正定无动转故(文)称赞净土经云。又舍利子。若诸有情生彼土者。皆不退转。必不复堕诸险恶趣边地。下贱蔑戾车中常游诸佛清净国土。殊胜行愿念念增进。决宅当证阿耨菩提(文)同经疏云(静迈)两卷云。生彼国者。皆悉住于正定之聚。所以者何。彼佛国土。无诸邪聚及不定聚。此经亦云。不堕恶趣。即是无邪定聚。边地下贱下即是无不定聚(文)。
  阿弥陀疏云(基)问。彼是不退转地。众生生彼皆得不退转。云何但以念佛发愿而不断惑。即得往生。答。彼言不退者。但以地胜缘强时长时无间。遂得不退。非亦生彼即是不退也(文)。
  群疑论六云。问。未知往生皆得不退。何故上品中生言。经七日应时即于阿○菩提。得不退转。释此中品中生人。十信五心已前人。十信第六心名不退心。生经七日。得彼第六不退之心故。名于菩提得不退转。约往生时即得名不退者。此约处不退说。此两卷文。各据一义不相违(文)。
  游心安乐道云。一切凡夫虽有念佛未至十解体之退位。若在秽去逢四退缘。即使退转。若生西方反四缘故。终不退还(云云)又彼二经皆说其往生者。皆得不退。不云但不退人乃得往生也。犹如此间具三受人。若生彼土则无共检。唯有乐受也(文)。无量寿论第三云。又言。众生生者。皆是阿毗跋致。此名不退。凡有四种。一念不退。谓八地已上。二行不退。谓初地已上。三位不退。谓十住第六心以上。四处不退。谓安乐净土。譬如退种性人。若在欲界人中逢五退具即退。若生三界天中。由处所无五退具缘故。永不退○由是义故。经中但言往生者得不退。不言不退人得往生。虽往生者。皆得不退。而随阶位非无差别(文)。
  问。小善根文(十四)。
  群疑论七云。问曰。如无量寿经言。少行菩萨及修习小福德者。皆当得生极乐世界。阿弥陀经言。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二经相违如何会。释曰。各有一意。据义不同不相违也。无量寿经言少者言数少。阿弥陀经言多者用多也○彼人唯念阿弥陀佛。更不修余六波罗蜜诸道品法。长时长劫难行苦行。唯有念佛之功。无余修道之福故名少也。此念阿弥陀佛。一声已上。即是无量无边殊胜功德故名多也○故约数约用名少名多。不相违也。如一摩尼珠。亦名为少亦名为多。
  往生要集下云。问。若小善根亦得往生。如何经言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答。此有异解。不能繁出。今私案云。大小无相待得名。望大菩提名之为小善。望轮回业名之为大。是故二经义不违害(文)。
  西方要决云。第九阿弥陀经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疑曰。净土往生要须大善具引诸业方可往生。但空念佛如何生彼。通曰。夫论善根多少。亦约念佛以明过去无宿善缘。今生不闻佛号。但今得闻净土专心念佛。即是过去善因想念西方。当能决至此为大善根也。虽闻弥陀净土发意愿生。进退未恒。心不决定判为小善不生净土也(文)。
  阿弥陀经义记云。舍利弗。不可以少善下。次示方法。问。前云不以小善。彼那云一日七日心不散乱皆得往生。答。今不以少日为多少时。特由用心厚薄耳。若能七日一心不乱。其人命终。阿弥陀佛以宿愿为化佛迎接。心不颠倒即得往生。何以故。临终一念心恳切。即当得去也(云云)。
  双观经下云。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文)。
  阿弥陀略记云。舍利下至一心不乱是也。意云。若一日若二日乃至七日。面向西方观佛。威光遍照十方无所障碍。称名一心念佛愿生彼国土。净信不疑。应如是修十二佛名。偈曰。若人能至心七日诵佛名。得于清净眼。能见无量佛。观经亦以七日为期。当知多是成就期耳。若欲修深观者。见止观常行三昧文。或观无缘慈。是则深观惠○其余行法。或观相好。或观利生。或供具方法。或时分多少。如此等事。皆应随宜但行住坐卧系念彼国。观以无缘慈。威光照十方。称名一心念深信愿生彼。是为往生极乐总要。何以知者。义见处处数诵无益。不如务修。言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者。观彼无量光明等义。称名心念耳。今观胜因故。如是说非全遮。彼但信称念。三明感果。即以果不虚而证因。是正其人临命下文是也。前劝愿生。虽通诸品。今示因果。唯在上品。其理可然。问。一日乃至七日所修岂非小耶。答。义记云。不以日数为多少。但由用心厚薄耳。问。一七日等为是寻常为临终耳。答。由寻常所行。得临终正念也。然义记云。心不颠倒即得往生。何以故。临终一念用心恳切。即当得去。此释临终正念之用。非言七日必进临终(文)。
  阿弥陀经疏云。虽复三千布施恒沙身命。若非菩提心修回向彼国。则不得生彼国中故。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也(文)。

  愿得如世尊 惠眼第一净

  豪严(花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