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宝册钞第八。

  释摩诃衍论真伪事。
  三船难。
  传教难。
  安然释。
  付。
  起信论真伪事。

宝册钞第八。

  释摩诃衍论真伪事。
  三船真人送戒明和尚状云。
  释摩诃衍论十卷(马鸣菩萨本论龙树菩萨释论)。
  一昨使至。垂示从唐新来释摩诃衍论。闻名之初喜见龙树之妙释。开卷后恨秽马鸣之真宗。今检此论实非龙树之旨。是愚人假菩萨高名而所作耳。但其本论者实马鸣菩萨之起信论也。梁承圣三年甲戌真谛三藏之所译也。今此伪释序云。回天凤威姚兴皇帝制弘始三年岁次星纪(庚子)于大庄严寺筏提摩多三藏译也。晋书云。后秦姚兴生称大秦皇帝死称天桓皇帝。始终无回天凤威之号。又姚者姓也。兴者名也。取皇帝姓名即为名未之有也。又自弘始三年至承圣三年相去一百五十五年。取后译之本论合前译之释论同为一人译。是大虚妄也。又检本论文雅义圆。今此伪释文鄙义昏。同卷异笔必非同译理则明矣。今大德当代智者。何劳远路持此伪文来。昔膳大丘从唐持来金刚藏菩萨注金刚般若经亦同此论并伪妄作也。愿早藏匿不可流转。取笑于万代。真人三船白。
  宝龟十年闰五月二十四日状。
  戒明阇梨座下。
  已上。
  私云。此中所举疑难四个条欤。一无回天凤威名难。二取姓名不可为名难。三前译论牒后译文难。四同卷异笔非一人译难也。
  守护国界章上(传教)云。粗食者曰。又释摩诃衍论云。伏阐提不信阵得十信位。伏外道着我障得十住位。伏声闻畏苦障得十行位。伏缘觉舍心障得十回向位。断异生性障等十障得十地。准此等文明知地前四十心位犹是凡夫。犹是退位。于六尘境颠倒妄念。何名圣位。若是藏通别菩萨非圆教不尔。彼所立四教不极成故。弹曰。汝引释摩诃衍论。不足为诚证。何者翻译不分明故。隋唐诸目录不载见录故。其真言字不相似梵字故。其义理相违本论故。姚兴在秦真谛在梁。秦代筏提译已同梁家论。若正义论者。从秦以降至开元目录不载疏师不引。是以不足归信。此论者大安寺诫明法师去天应年中自唐持来。尾张大僧都为传。检勘日已勘成伪论。汝何以疑论辄遮华严经。此亦一愚失耳(文)。
  私云。此中所出有七失。一翻译不分明难。二隋唐目录不载难。三真言字不似梵字难。四义理相违本论难。五秦译同梁译难。六疏师不引难。七大僧都为伪论难也。
  教时义第一云。问。摩诃衍论昔者戒明和上将来之时有诸道俗论定伪论。又南大寺新罗国僧珍聪传云。是论新罗国大空山沙门月忠撰也。而何引为龙树论证。答。昔有居士论付四失。后有僧众更加七失。次有真言僧都上奏入真言三藏之中流行天下。其官符文载贞观格。后有福基和上箴诲迷方记中具会旧人四失论定真论。论题下云龙树菩萨造。故引为证据。可谓显晦随时行藏在运者也(文)。
  八卷藏第一云。有四种字。一伪作字。二妄计字。三黯推字。四真实字。一伪作字。睿山本师守护国界章云。释摩诃衍论○勘伪论(文)。次依空海僧都上表。大日金刚顶等修多罗藏。苏悉地摩呼等毗奈耶藏。释摩诃衍菩提心论阿毗达磨藏。可以流通。官符施行。次我和上据大安寺新罗国僧珍聪口说。是新罗国中朝山僧月忠伪作。于延历寺目录注云月忠作。其后道诠法师作箴诲中广破戒明将道多海居士之日居士所出四失于后南京释疏所出七失决为真论。今据睿山两大师判以为伪论。其中真言文字亦为月忠伪字(文)。
  私云。此等释四失七失者。三船难云四失传教难云七失欤。传教元住大安寺故云南京释疏欤。
  八家总录上云。
  释摩诃衍论十卷(龙树)(戒明初来之日道俗判为伪论。次德师引用睿山本师破为伪论。仁和上问南大寺新罗僧珍聪云。新罗中朝山月忠妄造。后海和上上奏入真言三藏流行天下。次福贵山道诠和上箴诲破右伪论立为真论文)。
  私云。安和上或破或用。且依睿山两大师判以为伪论(云云)。传教破文如国界章。仁和上所以为伪论依新罗国僧珍聪口说。即任彼口说延历寺目录注云月忠作。安公处处释在此意矣。
  问。此等疑难诚有其谓欤。而东寺大师定龙树真论诸御作中多引用。若不设会通者。他家学者不可失许欤如何。答。思此论弘通。于唐朝者诸师一同引用更无伪论疑。至日本三船真人传教大师等始虽贻疑。高祖大师入三学目录忝经上奏官符施行。所谓弘仁十四年承知元年同二年正月二十二日三日度度官符载而明白也。若犹致疑执者。显招违敕之罪冥背佛陀之眷者欤。今且一一会彼谬难矣。
  一会三船难。
  一。会无回天凤威号难。
  回天凤威者自元非皇帝讳。是叹帝德之言也。回天者现流布本云。天册凤威(云云)。天者喻帝王于天。册者崇敬言也。如天册之故云天册。凤威者皇德喻凤王之为众鸟王云凤阙。云凤扆皆此义也。圣法记云。回音瑰允也。好惠反。宝册也回也续也。此中册字契当而已。此字在文殊师利答第一经十一卷(文)。八十花严经序云。天册金轮圣神皇帝制(文)。大周录序云(大唐天后敕佛授记寺明诠等撰刊定众经目录一百八十七部千四百六十六卷)。我大周天册金轮圣神皇帝陛下道着恒劫位邻上忍垂本愿而下生演大悲而广济(文)。依此等文或天册或凤威或金轮皆是叹皇帝之通号也。而三船以帝德定其名还加谬难。颇足可笑矣。
  二。会取姓名不可为名难。
  就此疑粗开勘传记以姚兴为皇帝名之证据非一。所谓梵网经序云。弘始三年淳风东扇秦主姚兴道契百王(文)。贞元录五云。时秦主姚兴专志经法供养三千余僧并往来宫阙(文)。又云。秦姚兴皇帝时妙法花经翻译提婆品纳长安城之内不令出余城(文)。慈恩传第八云。姚兴时鸠摩罗什译经。姚主及安城侯姚嵩执笔(文)。
  文证如此。何至当论可生疑乎。
  三。会前译论牒后译文难。
  会此难有法尔随缘二意。先法尔者。梵汉两本虽似随缘出现。而实法尔本有非人造作。亘三世常恒也。不增一字不减一字。例鹿岛大明神御甲有唯识三十颂汉文与玄奘所译无异(云云)。又当麻曼荼罗缘有观经文与疆良耶舍所译文无差。此经未渡来本朝之先也。此等皆后译之文在于前代。时代不同颇虽似难思。倩案其道理梵汉俱本有三世不改故前后无差异。何见随缘显现假相可疑法尔本有实理乎。然则起信论又不可谓弘始承圣年代始译之。法尔不改汉文无人造作故。始起出现学本有不自由。前后译文敢不可相违者也。次随缘者。如清凉演义抄云。大唐翻译三藏若有失译圣教。后同经同论梵本重汉土请来之时。先后本同之写先译奉上之(云云)。于释论者弘始三年虽译之。起信梵本重请来之日依为同本。真谛三藏承圣三年写先译摩诃衍论中本论文言奉上有何过乎。且检其准例。宝积经者四十二会也。往古三藏随得梵本多以别出翻译。而唐代菩提流支三藏具翻译四十二会。全部成一百二十卷。其中多编入先代别出所译。披读翻经图记第四可悉之。
  四。会同卷异笔非一人译难。
  此难荒凉也。同卷异笔者何事哉。推之本末两论文笔相违事欤。本论马鸣所造末论龙树所造也。梵本文章各别故汉本随不同也。例如玄文论真谛三藏所译也。其文笔全非如起信论与释论全同也。是起信玄文梵本各别故虽同三藏翻译两论(起信玄文)。文体不同欤。本(起信论)末(释论)二论相违准而可知之。次释论文鄙义昏者。高祖穷外典之底尽内教之源。芳誉普和汉才智及遐迩。是以性灵集序云。和尚昔在唐日作离合诗赠土僧惟上。前御史大夫泉州别驾总一时大才也。览则惊奇。因送诗云。何乃万里来。可非炫其才。增学助玄机。土人如子稀(文)。而大师已定龙树真论。以三船短才争可云文鄙义昏乎。
  三船状不审绦条。
  守护国界章上云。此论者大安寺诫明法师去天应年中旬唐将来(文)。三船状云。宝龟十年闰五月二十四日状戒明阇梨座下(云云)。就两文勘年代记。宝龟十二年正月一日改元则天应元年(云云)。争在前代(宝龟十年)疑后代(天应年中)请来论乎(是一)。又宝龟十一年有闰月十年无之。何云宝龟十年闰五月乎(是二)。
  三船事。
  或书云。淡海公(不比等大织冠二男)和铜元年正月叙正二位任右大臣。养老三年任太政大臣固辞不就。四年八月薨(年六十二)赠太政大臣正一位谥曰文忠。天平胜宝四年八月赠淡海公(文)。
  私云。自养老四年至宝龟十年六十年也。知今所云三船者非淡海公欤。
  类聚国史六十四云。桓武天皇延历四年七月庚戌。刑部卿从四位下兼因幡守淡海真人三船卒。三船大友亲王之曾孙也。祖葛野王正四位上式部卿。父池边王从五位上内匠头。三船性聪敏涉览群书尤好笔礼(文)。
  私云。国史所载当此人欤。犹广可勘之。
  已上会三船难毕。
  二会传教难。
  一。会翻译不分明难。
  释论序(姚兴皇帝御制)云。朕闻其梵本先在于中天遣䮊来迎近至东界。以弘始三年岁次星纪九月上日于大庄严寺亲受笔削敬译此论。直翻译人筏提摩多三藏。传俗语人刘连陀等。执笔人谢贤金等。首尾二年方缮写毕功(文)。翻译年纪译者执笔等此文分明也。传教大师不见此文欤。将又不用序欤。若不见序者恐可谓管见若不用者其所以如何。姚兴皇帝求请法花经受持梵网戒。归法致诚皇德救物。诸传所载德行尤多。今自制论序具明翻译相。有何谓辄不用此序乎。
  寻云。筏提摩多三藏翻译此论诚序文分明也。但彼三藏唯译当论不译余经论故犹可谓翻译不分明。如何。答。贞元录第十七云。
  佛说十力经一卷。
  右一部一卷龟兹三藏沙门勿提犀鱼(唐言莲花精进。于安西城西莲花寺译文)。
  勿提犀鱼唯译十力经不译余经。虽然录文分明故人不疑之。当论如是。序文分明也。谁可疑之乎。
  二。会隋唐目录不载难。
  录外经论其例是多。限当论何强可致疑乎。翻译名义集序(唯心居士荆溪周葵敦义述)云。然佛法入中国经论日以加多。自晋道安法师至唐智升作为目录图经盖十余家。今大藏诸经犹以升法师开元释教录为准。后人但增宗鉴录法苑珠林。于下藏之外如四卷金光明经摩诃衍论及此土证道歌尚多有不入藏者。我国家尝命宰辅为译经润文。使所以流通佛法至矣(文)。此中以当论已定录外论。金光明经证道歌等同此类也。又金刚顶瑜祇经一卷(金刚智三藏译)佛心经二卷(菩提留支三藏译)花严经心陀罗尼一卷(实叉难陀三藏译)等开元贞元二录中不载之。虽然大师御请来之。又金刚智所译要略念诵经善无畏所译胎藏摄大广大仪轨等同不载彼二录。虽然自他门高祖请来依行。谁以之称非乎。凡当论者后秦翻译后其本秘惜不行于世欤。通法大师赞玄疏第一云。然斯释论肇从秦代迄至皇朝仅七百年间未曾流布。遘一千运内方遂传通(文)。七百年间论本未流布。故隋唐目录不载之。是则行藏在运显晦随时故也。
  三。会真言字不似梵字难。
  此难只守一隅未访三端。凡于文字梵胡汉三国体异也。且就梵书云之者。悉达太子初学之时有六十四书(法苑珠林等出之)。又依智广字记意。十八章建立不同也。释第十八章云。此章字类流派无尽(文)。所谓●多达●祇耶等字是也。非一切智人者谁敢穷其极乎。于胡文者未传此方(云云)。至汉字六书八体其类太广。若具不达此等文字者争辄可作伪字疑乎。论第八卷成就止轮因缘门所出[囗@(王/(王*王))]字轮圣法记释云。此字在金刚大轮无碍虚空总明陀罗尼经第一卷中(文)又论第九卷所出[〇@九][(几@水)/(几@山)]等十二字同记释云。此中神咒外道经咒。谓在十万六千偈阿罗罗驮尸那总明弟子经二百五十七卷(文)。龙树菩萨初交外道众习咒藏后遇金刚手传秘教。以传教短才争可疑龙树博览乎。
  异类字。
  慈觉请来吽迦陀野天仪轨上(金刚智译)云。
  佛部母真言曰。
  莲花部母真言曰。[阝*(具/寸)](一)[阝*梨](二)[阝*(具/寸)][阝*梨]。
  金刚部母真言曰。
  翻译名义集第六(法云大师撰)云。
  卍(熏闻曰。志诚纂要云。梵云室利靺瑳此云吉祥海云。如来胸臆有大人相形○)。
  (苑师云此是西城万字佛胸前吉祥相也)。
  (音万。是吉祥胜德之相○宋高僧传明翻译四例。一翻字不翻音。诸经咒词是也。二翻音不翻字。如华严中字是也。以此方万字翻之。而字体犹是梵书。三音字俱翻。经文是也。四音字俱不翻。西来梵夹是也文)。
  又云。
  章安疏云。言伊字者外国有新旧两伊。旧伊横竖断绝相离。借此况彼。横如烈火竖如点水。各不相续。不横不同烈火不竖不同点水。应如此方草下字相。细画相连是新伊相(文)。
  非梵非汉字。
  佛相好万字义略记(大师御作)云。问。佛御胸若汉字若梵字欤。答。难思。又诸人不知。今云。非梵字非汉字也。文即字故云万者三点圆满言也。故大般若经解八十种好云。世尊手足及胸臆前俱有吉祥旋德相。文同绮画色类朱丹(文)。
  悉昙藏第一(安然)云释摩诃衍论说佛法行人修止观法入佛位时服此[囗@(王/(王*王))]字及说邪魔化作佛形故恼行人时说作佛形六根真言其字非梵非汉佉娄书未传岂肯此哉(文)。
  四。会义理相违本论难。
  其义理相违本论者。篇目何事哉。难破人趣荒凉也。颇不足会通者欤。推之依本论立义少文开三十三广宗故云相违欤。将又释论多依字义门作释故致此难欤。共以无谓。依少文开广义摄义论相通也。何况玄文论第八明发愿系属因缘。于往昔时佛誓吾成觉道说百亿经。马鸣愿吾为弟子造百部论。佛教造论相云。谓三十四法大海。若有论者具此法名言圆满大海论。若有论者不具者名言一分小智论。以如是大要因缘我今依三十四法该摄安立无余说(文)。今闻往昔发愿因缘弥仰龙树大圣之金言者也。次字义门释者秘教大体也。理趣释经等例太多。执显句义不可疑密意矣。
  五。会秦译同梁译难。
  会通同前段矣。
  六。会疏师不利难。
  法花义疏第一(嘉祥)云。而璎珞经云。六住退者。龙树释此语云。欲怖地前菩萨令速入初地故云退耳。其实不退(文)。
  私云。当论第七卷有此释。此外现流布龙树论中无此释。喜祥大师引用此论无疑者欤。但法花统略引此释为十住毗婆娑论文。彼论中无此释。以知后人误书加之欤。
  起信论疏上(惠远)云。言马鸣菩萨造者是为显其论主名也。亦释博者如龙树论释(文)。
  私云。当论第一具马鸣名字。此外龙树所造论中无此释。净影又引用当论(矣)。
  晋水净贤七祖图引手镜云。龙树造释摩诃衍论云。一百部经为本经(文)。
  私云。此中所引证手镜者清凉释欤。遍年统论中随闻手镜一百卷为清凉制作之旨载之。此外无云手镜之书。若尔者清凉之所览无疑者也。
  圆觉经略抄(宗密述)云。或以一部论释多部经。如龙树释摩诃衍论(文)。
  宗镜录第四十五(智觉禅师述)云。且如马鸣龙树皆是西天传佛心印祖师。马鸣制大乘起信论广说阿赖耶等三细识六粗相一心真如生灭二门。龙树制摩诃衍论引一百本大乘经证说八识心王性相微细等义(文)。
  大宋太祖皇帝开宝八年(乙亥)。智觉禅师入灭本朝当圆融院御宇天延三年也。
  显密圆通成佛心要引下(五台山金河寺沙门道㲀集)云。问曰。佛具一切智。岂不知得陀罗尼也。答。有三义。一者表此陀罗尼最胜最深令人生于尊重。所以言佛不知而自求之。二者谓权教中佛不能知得圆宗密咒。如小乘极果不能知得大乘深法。三者密宗神咒即体便是圆圆果海故。佛不得如释大乘论说圆圆海佛亦不得。今六字大明准提神咒即体便是圆圆果海也(文)。
  笔削记第一(长水沙门子璇录)云。准摩诃衍论说有六马鸣前后异出○然准大论所说。此菩萨道成先劫号大光明佛。今乃助化示居八地。父名卢伽母名瞿那(文)。
  复古记(玉峰师会撰)云。一乘者不二摩诃衍法也。龙树曰大本花严所说圆圆海也。或称一味大乘(文)。
  私云。此中所引龙树释者释论第十文也。
  折薪记(观复撰)云。贤首解起信立义分。脱体与释论相违。解释亦乍同乍异(文)(会解记第一同之)。
  集成记第一(希迪撰)云。释论第一云。是法极妙甚深独尊○性德圆满果是焉。所以者何。离机根故。离教说故。第十又曰。大本花严契经中作如是说。其圆圆海得诸佛胜故(文)。
  翻译名义集第六(姑苏景德寺普润大师法云编)云。又摩诃衍论立十种识总摄诸识。云何为十。于前九中加一切一心识。论上文云。所谓以一心识遍于二种自在无所不安立。如佛告文殊师利言。我唯建立一种识。所余之识非建立焉。所以者何。一种识者多一一识。此识有种种力能作一切种种名字。而唯一识终无余法。是故我说建立一种识。今谓。一切一心识是此方言。梵语正名干栗陀耶(文)。
  大元至元法宝勘同总录卷第九(讲经律论沙门庆吉祥等奉诏译)云。
  释摩诃衍论十卷(龙树菩萨造)。
  天竺三藏筏提摩多译(新编入录)(文)。
  新编诸宗教藏总录卷第三(高丽沙门义天录)云。
  释摩诃衍论十卷(龙树造)。
  通玄钞四卷。通玄科三卷。大科三卷(已上志福述)。
  通赞疏十卷。通赞科三卷。大科一卷(已上守臻述)。
  赞玄疏五卷。赞玄科三卷。大科一卷(已上法悟述)。
  已上。
  私云。义天灵芝元照事也。宋朝人也。大智律师弟子也。律师为述开讲要义。又花严宗书圆宗文类二十卷同义天述也。而义天为一时睿才释论并末书等录之。末书内通玄抄并赞疏长治二年五月中旬将来于本朝。通赞疏十卷未渡书也。其外圣法法敏普观等师作记作疏释此论。如左载矣。
  释摩诃衍论记一卷(沙门圣法作)。
  同论记六卷(皇宋光严寺无际大师普观述)。
  小栗栖常晓和尚请来录云。
  释摩诃衍论疏一部三卷(法敏法师造)。
  已上一部依真言宗传法阿阇梨等申求来。
  右摩诃衍论者横释显教竖括秘藏大论。虽先来左右未定。今以此疏证彼大乘(文)。
  已上唐朝诸师或令引用或作末书一朝盛依行。敢不存异义。随见及书出之毕太政官符治部省。
  真言宗僧伍拾人。
  右被右大臣宣称奉敕件宗僧等自今以后住东寺。其宗学者一依大毗卢遮那金刚顶等二百余卷经苏悉地苏婆呼根本部等一百七十三卷律金刚顶发菩提心释摩诃衍等十一卷论等(经律论目录在别)○。
  弘仁十四年十月十日。
  已上。
  私云。此官符为根本承和元年同二年正月二十二日三日重被成官符者也。于日本一国谁可违越此格乎。
  一乘开心论(道雄)云。问云。何三为一毗卢遮那耶。答。龙猛菩萨云。分流花严契经中作如是说。卢遮那佛三种世间为其身心○又云。性净本觉三世间中皆悉不离○(文)。
  私云。此中所引两文初文释论第十次文第三也。
  教时义第一云。龙树摩诃衍论建立十识。八识如常。第九一切一心识。第十一心一心识○论题下云。龙树菩萨造故引为证据(文)。
  箴诲迷方记(福贵山道诠和上作在东大寺东南院云云)。
  安然和上云。后有福基和上。箴诲迷方记中具会旧人四失七失论定真论(云云)(教时义八卷藏八家秘录同有此释)。
  奥州德一引用此论(云云)(可勘之)。
  或云。守护国界章粗食者引释论为证。件粗食者指德一(云云)。
  已上本朝诸师引用如斯。然则和汉两国诸师多以依用。传教疑难不足为论矣。
  寻云。此论者秦代所翻也。自秦以来上代诸师不及引用。今所举多唐代末宋朝间也。传教疑难犹以不审如何。答。此论翻译以后隐没不流行故。上代遍不及引用。子细如先段载。若实为伪作者。纵虽为后代岂唐宋诸宗明哲徒可依用之乎。何况嘉祥净影等古德粗得引用。所见如上考矣。
  七。会大僧都为伪论难。
  尾张大僧都者谁人乎。又有何证据定伪论乎。僧纲补任云。贤撔兴福寺。法相宗。尾张国人。宝龟五年二月二十四日任律师。玄昉僧正孙弟(宣教法师弟子又良敏僧都弟子)延历三年六月九日任大僧都。不经少僧都。同十二年十一月七日入灭(年八十)幼年入道剥皮燃指精进无倦(文)。彼尾张大僧都者当此人欤。
  已上会传教难毕。
  三会安然难。
  安公难破虽多端。大略载守护国界章文。如前段救。此外无指疑难。但珍聪口说以此为指南欤。件珍聪者谁人乎。勘见僧纲补任自异朝来本朝之僧中更无名珍聪之人。定知非高名之人欤。爰有释珍嵩者。彼释有以起信论为伪论之语。今相监本释以当论为伪作云之欤。抑此论者尽密藏之奥旨穷性海之渊源。三十三种法门真如生灭建立都非凡智之所测。谁人妄可造之乎。月忠若智人者。不慎大妄语罪何以自作可称龙树造乎。若愚人者争自可述甚深法理乎。又延历寺目录注云月忠作(云云)。是又慈觉依珍聪口说且告此注欤。彼珍聪口说为胸臆浮言之上者。日录注随而不足依凭矣。
  已上会安然难毕。
  一起信论真伪事。
  四论玄义第十(均正僧正撰)云。第二论师名马鸣菩萨。传云。此菩萨共外道论义。既降伏竟七匹马落泪而呜呼。时人呼为马鸣菩萨也。相传云。佛灭度后三百五十年中出世造论。依摩耶经云。六百年中出世造论。论有一千偈。不来此土也。唯见起信论一卷。或人云。马鸣菩萨所造。北地诸地论师云。非马鸣造论。昔日地论师造论借菩萨名目之。故寻觅翻经论目录中无有也。未知定是不也(文)。
  文义要第七(珍海)云。四论玄第十详起信论云。北地诸论师云非马鸣造论。昔日地论师造论借菩萨名目之。故寻觅翻经论目录中无有也。未知定是不也。
  今考贞元录出起信论一卷。真谛译。同论二卷。实叉难陀译。同马鸣造。是同本异译也。故知西天有其梵文前后三藏俱传之。均师早出不见后代录而未决之故今考之耳。宝窟下引起信论证不立自性清净色义也(文)。
  贞元录第二十二云。大乘起信论一卷(马鸣菩萨造)梁天竺三藏真谛(第一译)大乘起信论二卷(马鸣菩萨造)大唐天后代于阗三藏实叉难陀译(新编入录第二译)右二论同本异译(文)。
  探玄记第三私记(青丘释珍嵩撰)云。马鸣起信论一卷依渐刹经二卷造此论。而道迹师目录中云。此经是伪经故。依此经造起信论是伪论也(文)。
  私云。且依释论。起信论总所依百亿经。别所依百部经也。百部经名字具列之。其中无渐刹经。依何定依彼经造此论乎。又渐刹经者起世经事也(云云)。起世经诸师同引用。依何定伪经乎。解释之趣旁无所据。颇不足会通者欤。
  圣法记云。马鸣菩萨现。六时中造作论教。当何时耶。所谓出现一百余岁时即造作四部。宝册论云何为四。一者起信论。二者玄理论。三者本原论。四者清净论○(云云)。
  众经目录第五云。
  众论疑惑五。一部五卷。
  大乘起信论一卷。人云。真谛译。勘真谛录无此论故入疑。
  右一论是众论疑惑。
  众论伪妄六。一部一卷。
  五凡夫论一卷。
  右一论是人造伪妄(文)。
  笔削记第一(长水)云。然论有宗释之异此宗论也。谓马鸣大士宗法花涅槃楞伽思益等百余部实教大乘之所造故实。谓义丰文约无法不收。故下文云。如是此论为欲总摄如来广大深法无边义故应说此论。又云。如是摩诃衍诸佛秘藏我已总说。又云。诸佛甚深广大义我今随分总持说等。然此论文是证真大土后得智中宗经所造。后人不思绠短却谓泉沽往往谤之。言非圆实。下文劝信非不殷勤。闻思修益备彰功利。不信毁谤受苦弥劫。岂不勉哉(文)。同记引海东疏云。开二门于一心总括摩罗百八之广诘○示性净于相染普综逾阇十五之幽致○至如鹤林一味之宗(涅槃经)鹫山无二之趣(法花经)金鼓(金光明经)同性(大乘同性经)三身之极果花严璎珞四阶之深因大品大集旷荡之至道日藏月藏秘密之玄门。凡此等辈中众典之肝心。一以贯之者其唯此论乎(文)。
  续高僧传第四(南山大师撰玄奘传)云。又以起信一论文出马鸣。彼土僧思承其本奘乃译唐为梵遍布五天。斯则法化之缘东西互举(云云)。贞元录第十一同之。
  右虽光师抄记今随得勘文少所注加之也。有恐有恐。
  康应二年三月 日。
  法印权大僧都贤宝(生。五十八)。
  当卷杲宝大德之抄记。且又贤宝师相寻勘文等所注加焉。实自非此宝册者谁知释摩诃衍起信两论之真伪哉。后览者可仰可信矣。加修饰传诸来叶云尔。
  延享四丁卯岁夷则二十二日。
  时定额僧贯首僧正贤贺(生。年六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