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了因决(相承)

  真言禀承秘决(山门有三个相承之)。
  一。两部同铁塔内相承事。
  弘法大师大日经开题云。于大日经大万颂者。龙猛于铁塔中诵出之(文)义云。龙猛大士位居初地。亲受金刚萨埵之灌顶。岂于埵内限金界不传胎界哉。又十八会指归。以胎藏界法界宫说为一会说。明知。显密无尽之法门。悉摄尽十八会中事。但无畏金智于唐朝互传受云事。是无明证。纵虽尔。依何遮龙猛塔内之相承。是以两部不二内证究竟之大事并同在塔内之传受(云云)致处处异说者。且示浅略一门也。抑大日经第七供养法卷。无畏于金粟王塔下感见之。是不思议疏一说也。次金刚顶义决谓毗卢舍那念诵法要者。龙猛菩萨塔外之感见也。此两本经者同本异译也。法要金刚智译。供养法卷无畏译也。然龙猛菩萨传两部证分明也。
  二。胎界塔外相承。金界塔内相承云事。
  不思议疏云(取意)北天竺国有高山。每年猕猴曝经。有时落梵箧。樵夫取之奉王。写之纳塔中。遇善无畏请开。此经即大毗卢遮那神变加持经是也(取意)又云。北天竺有城。名乾陀罗。其国王仰和尚受法○和尚受请于金粟王所造塔边求圣加被。此供养法忽现空中。金字炳然。和尚一反略读分明记署。仰空云。谁所造。云我所造也。云谁我也。云我是文殊师利也(取意)
  已上胎界相承塔外流传灯也。
  不空义决云。此经有百千颂广本○此经梵网经两卷。从此经中出浅略之行也○其广本亦不传之。其百千颂本复是菩萨大藏经中次略出也○南天竺界铁塔之中。佛灭数百年。无人开塔○有大德先诵持大毗卢舍那真言。得卢舍那佛而现其身及现多身于虚空中说此法门。及文字章句次第令写讫即灭。即今毗卢舍那念诵法要一卷是。时此大德持诵成就。愿开此塔。七日绕塔念诵。以白芥子七粒打此塔门。乃开塔门。诸神一时踊怒不令入。唯见香灯光明一支。名花宝盖满中悬列。又闻赞声○大德至心忏悔。发大誓愿入塔中。入已闻经。于多日诵此经广本一反。为如食顷。得诸菩萨。指授所堪记持不忘。便令出塔之门。还闭如故。尔时书写所记持法有百千颂。此经名金刚顶经(文取意)
  已上金界塔内传受明文也。
  夫胎界因曼陀罗故。且嘱塔外。故龙猛菩萨于塔外得诸佛加被感见念诵法要。是大日经第七卷也。铁塔未开以前。萨埵弘密宗事。粗可知。故胎界塔外相传分明也。龙猛大士虽得大日经六卷。未达行法念诵作法故。请诸佛加被得念诵法要(见)例无畏见经后。于金粟王塔下。如请圣加被。彼文殊指授也。此龙猛感见时现真身多身。文殊所现也。故一经两人感见。一本两人异译。本末是同胎界塔外明证也。是以金刚界血脉。海云相承列文殊。或人云。三井流列文珠。是未再治血脉也(云云)
  大日经崔牧序言。北天竺国黑山中有塔。内有经卷。猕猴来集取散经卷。樵夫取之献国王。国王授达磨多罗。达磨多罗授善无畏(文此说五大院有二处故不用。云云)私云。海云血脉金刚手付掬多事可寻正说。又掬多龙智也。言说有之。然直受金刚手事。弥不审也。如何。
  三。两部共塔外相承事。
  真言上乘法界宫所说也。故俱可塔外相承。何必限。塔内乎。但至义决所言塔内相承者。约他受用应化身。为一机且示现者也。况两部相承有异说。胎藏如义决者。龙树感得如上不思议疏。猕猴相承无畏感得等如上。是皆塔外也。仍义决于塔外持大日五字真言者。此即两部之秘明习也。是从文珠受金刚界说也。又两部共受无失。塔外证也。金界相承如义决者。塔内相传如上。又如出生义。大日释师金刚萨埵龙猛智金刚不空等。已上山门血脉三个相承了。
  世流布血脉者。且付海云血脉书之。深秘相承不载纸墨。只在阿阇梨心肝而已。
  一。山门血脉大体。两部俱塔外相承也。以此义为本。自余相承义立不同。深意在合行。但两部俱虽有塔内相承。不可同东寺相承。悉在口传。仍传教两部血脉·慈觉三个相承。悉如五大院解释。
  爰东寺不传胎界有之又师资相承。
  一。显密二宗差异事。示云。显密不同。内证外用差别也。随未了万机。遍逗三乘弟子。各施大小益。是名显教。应如来密惠。对自性内证眷。

(四)了决因(灌顶)

第一灌顶所起

  具缘品释云。如西方世人受灌顶法时。取四大海水及境内一切河水具置宝药谷等作境内地图。令此童子踞师子座以种种珍宝庄严。所统眷属随其大小列次陪奉。韦陀梵志师坐于象宝以临其后持宝水以注象牙令堕其顶上。而后唱令告众人。又叹说古先哲王治人治代之法。如是随顺行者当得寿命长远本枝繁盛。克绍转轮之业。若不作如是事者则当自退其位殒身绝嗣。如是一一而教诲之。令此法王子灌顶则不如是。阵列密严佛土法界大图坐于妙法莲花自在神通师子之座。以本性清净智慧慈悲水具含万德。而灌其心。尔时诸菩萨众下至八部众生莫不欢喜赞叹而生敬仰。时阿阇梨以法王遗训。而教诲之。从此以后常得生如来家定绍佛位(文)秘密曼荼罗品释云。譬如世间刹利之种。欲绍其继嗣令王种不断故。为其嫡子而作灌顶。取四大河水以四宝瓶盛之种种严饰。又严饰子身众物咸备。又饰大象于象背上持瓶令太子坐于坛中。所统毕集于象牙上泻水令流注太子之顶。灌此水已大声三唱。汝等当知。太子以受位竟。自今已后所有教敕皆当奉行。今如来法王亦复如是。为令佛种不断故。以甘露法水而灌佛子之顶令佛种永不断故。为顺世法故。有此方便印持之法。从此以后一切圣众咸所敬仰。亦如是。人毕竟不退于无上菩提。定绍法王之位诸有所作真言身印瑜伽等业皆不敢违越也(文)

第二灌顶种类(胎十三灌顶。金十六灌顶等可见具支灌顶一卷)

  义释十一云。然灌顶有三种。一者但以印法作之离诸作业。此入秘密曼荼罗有弟子诚心殷重深乐真言之行志求大乘。然资力乏少若令一一具求众事反当于道有碍。如是之人师当深起慈心观彼心行而摄引之。然但得为此一人而作之不得多为人作。何以故。恐彼资力能辨者生怠慢心而不尽心殖众德本。故作时随力令辨小供供养三宝。此第一最胜(私云。今离作业灌顶是也)二者以作事业而灌顶者。即是师及弟子皆先作事业也。谓先令弟子七日以来诚心礼悔之类。亦于七日以来为其持诵。必求感应及令辨诸供物香花之类○然此之灌顶与前者不殊。但以有资力故令尽其所有。于诸佛海会之中而作无尽供养。由此因缘福施之果不可穷尽。
  三者但以心而作灌顶。如是灌顶不择时方。由弟子已修真言之行秘密藏中有所堪任令师心悦。此又最胜也。师弟俱得瑜伽以心灌顶犹如摩顶授记也○其灌顶法。瑜伽阿阇梨先入净室而住三昧如前所说。以身四分作四重曼荼罗位○如是作已以秘密加持故。令彼弟子先在门外而待命者。自然而得金刚手威神加持。引之令入。亦自然而解作印等一一如法。既入室已以金刚手所加持故现睹曼荼罗诸尊之位宛然现前。一一本尊之形及印字等亦悉明了。尔时行者后以加持力故手中自然蒙授妙花而以供养大众。随所堕本尊之处尊即起以妙音声而安慰之为作摄授。尔时本尊即取一一大会诸尊处甘露三昧之水而为彼弟子现前灌顶。尔时阿阇梨但坐一处而入三昧寂然不动而能成就如是脱事(文)
  入秘密位品释云。师既自住瑜伽之座以其身心而作佛母之会。独自明了余所不见也。次授弟子花令投师身上供养内心之佛而观本缘。随彼本缘而观其法。若本尊摄受花中于彼师皆观之不谬。而弟子未得瑜伽者但见在其身上耳也。其花投处大略心为八叶之位从齐至心为金刚台。齐为大海从齐以下是地居诸尊位也(文)
  帖云。见谛阿阇梨为弟子授灌顶之时。自身观作曼荼罗自自身即金刚萨埵出弟子手投花引入师身曼荼罗手持花故云不空手也。
  又见谛阿阇梨为乏财弟子授灌顶之时。于自身观曼荼罗。令弟子花投我身上。即随花堕处尊位授其尊灌顶(文)
  息心抄云。中川上人云。秘密灌顶唯小野流有之。实范从严觉僧都受之。僧都从信觉僧正受之。宽信静誉等虽求请之依不肖身未许之。于我处留思范俊僧正授两三辈。从彼所多弘其作法太略与传法大异小同(云云)
  又云。圆乘房云。谷阿阇梨院尊阿阇梨授普贤延命法。次示云。授汝秘密灌顶思。小坛上备阏伽一前许。如常许可体作法有。爰院尊阿阇梨被申云。诸坛渡如此可候被申。然也被仰(云云)
  具支灌顶一云。私检经文其事业灌顶如具缘品及转字轮品。其手印灌顶如转字轮品及入秘密品。其以心灌顶如入秘密位品(文)
  或云秘密灌顶真实智品布字品行法也。近代绝不受之(云云)
  五种三昧耶(三昧耶者不可违越义也。略而言之。即是戒义也)
  释十一云。第一但得遥见曼荼罗。谓如造曼荼罗时○忽有诸人善心随喜欲求礼拜供养。尔时阿阇梨听令引入于坛外遥令礼拜以香花等遥散道场而作供养。以得见如是法会故无量罪业皆得灭除。然未令授彼真言及印。是第一也。
  第二见曼荼罗坐位。谓引彼入于坛中礼拜供养投花散于本位。师告彼。汝花堕某尊位上为说本尊名号并得入坛门内悉见诸位也。此人说名为第二三昧耶也。若请真言及印亦得随所应者授之。
  第三见曼荼罗及印位并作诸事者。谓阿阇梨从首至末为此人而作曼荼罗乃至诸尊及印等一一告示。又授真言手印一一行法皆教授之。此是第三也。
  第四者已能依随行法修真言门所有法则一一通解具知缘坛所须方便众艺堪在师位。悦可师意即为作传教曼荼罗。告言。汝自今以后亦如我无畏造曼荼罗度诸弟子。令法久住佛种不断故。此第四也。
  第五即是秘密三昧耶。如教所说印坛配位皆见。若不经入此坛秘密智不生也。是故当于秘密坛中如法作灌顶。是名第五。智者应知也。若异此者不名三昧耶也。即前所说第三灌顶时可入也。
  江师云。第二三昧耶结缘灌顶也(云云)
  或人云。延历寺灌顶第三三摩耶。东寺灌顶第二三昧也(云云)
  江师云。五种三摩耶广。三种灌顶狭第五三昧耶与心灌顶同物觉。五大院别也宣给。不得意五种三昧耶第一第二不及灌顶物也。此不同第二三昧耶结缘灌顶也。秘密灌顶与第五三昧耶同物也大日房云。公胤第五三昧耶佛所说也。人不知之(云云)
  江师云。夫别物也。常所云第五三昧耶并秘密灌顶一物也。师资共得瑜伽人可习之(云云)
  彼公胤所云第五三昧耶此常第五三昧耶中又说之。是佛境界也。仍别物取合云也(云云)
  金对记七云。八字印真言是胎藏界都法大阿阇梨如前先成萨埵。次成佛母三部深密一时顿证。及弟子传授三部大教之法。故大日经阿阇梨真实智品阿字布心娑字布胸吽字布额。次以阿尾罗吽欠字布身五处。彼八字中娑字。此八字中纥哩(云云)字。同莲花部之种子也○今准义释。五种三昧耶中第四三昧耶中虽得大悲胎藏传法灌顶。而若不入第五三昧耶中秘密曼荼罗。而得传法灌顶则秘密智不生。其秘密坛传法灌顶即是真实智品布字品之行法也。彼真实智品唯有布八字法无印真言。今此经中明白说之。故知。金刚界中兼说胎藏极密究竟之法。若不入此金刚界大阿阇梨位则胎藏界大阿阇梨位终无由成就也。若不入彼胎藏界二坛大阿阇梨位则金刚界大阿阇梨位终无由具足也。

四种灌顶事

  瞿醯经云。凡入曼荼罗必有四种灌顶。一者除难灌顶。二者成就。三者增益 己身。四者得阿阇梨位(文)

五相灌顶

  义释云。一者光明灌顶。谓诸佛菩萨放光加持也。二者甘露灌顶。谓以部主真言加持香水。三者种子灌顶。谓部尊字门想布身心。四者智印灌顶。谓部主所执持印契加持。五者句义灌顶。谓部尊真言及思中义理想布彼心(文)

内作业灌顶

  瑜祇经云。

  持真言行者 观身如佛形
  根本命金刚 释轮以为座
  多罗为二目 毗俱胝为耳
  吉祥为口舌 嬉戏为鼻端
  金刚观自在 以成两手臂
  三世不动尊 以为两膝脚
  心为遍照尊 脐成虚空眼
  虚空为宝冠 相好金刚日
  以此十五尊 共为一佛身
  金刚阿阇梨 教授诸弟子
  以绯绘掩面 与彼作加持
  令次阿阇梨 教彼萨埵艺
  置花于印中 令彼散支分
  随花所堕处 行人而尊奉
  教彼本明印 令其作成就
  此名金刚手 内作业灌顶
  极秘密中秘 此名五部源
  金刚即宝光 莲花即羯磨
  如如同一体 即此身五佛
  左臂观音部 右臂金刚业
  顶上摩尼殿 多罗毗俱胝
  并是羯磨部 三世不动尊
  即名四摄智 嬉戏名供养
  虚空眼外持 金刚光彼岸
  即名三十七 最上极深密
  诸佛秘成就(文)

受明灌顶事(或云。学法灌顶者受明灌顶异名也云云)

  帖云。诸别尊仪中所说灌顶是一尊受则灌顶也。又云。若建立大日曼荼罗随乐授别尊受明灌顶时。移本尊可观安中胎也。若八叶尊互替大日位耳。若外三重诸尊等安中胎者大日安宝幢位并之左右无妨。
  问。何故大日并宝幢之位耶。答。第八第九识是同故也。谓第八识之净分是第九识故也。同位安也(云云)又云。移弥陀安大日尊乃至天等者是秘密坛之中行法。是大阿阇梨为第三三昧耶受明灌顶也。授明时随要安之也。非常途作法(文)

苏悉地灌顶事

  玄隆草云。问。慈觉大师在大唐随何师受悉地灌顶给乎。答。随义真阿阇梨受之给。御印信在右。教时诤(五大院)云。两部印信在之。暂留之。

三种悉地


  巡礼记云。会昌元年五月三日。于青龙寺设供养。便于敕置本命灌顶道场受灌顶抛花始受胎藏毗卢遮那经大法兼受苏悉地大法(文)
  进官牒云。不空三藏第三弟子义真阿阇梨边灌顶并受大毗卢遮那秘旨及苏悉地大法(文)
  问。单修悉地灌顶仪式如何。答。依陀罗尼集经可修之。
  秘录云。苏悉地灌顶本法三(具不载之)陀罗尼集经十二卷(文)
  问。苏悉地灌顶余家受之乎。答。慈觉智证两门受之。余家不受之。宗睿聊有疑。智证大师授云和尚官符云。胎藏金刚两部大法者。先来本朝非不传之。至苏悉地大法者其名未曾有之。爰阿阇梨圆仁应五百之运创传得斯道。大之中大。实在此门。能有未有非件人谁乎(文)
  传教弘法圆行惠运皆彼经轨将来。其名未曾有云者。此指悉地灌顶名欤(云云)或云。弘法大师苏悉地灌顶不传之。慈觉智证传之给。苏悉地别不立坛。只密印许授之也(云云)穴太圣昭阿阇梨。阳救供奉传苏悉地灌顶(云云)此由智泉房语申凡无事也。印信许书具事。件供奉以双严房为本体师。大原末弟也。更彼一人不可被授事也。就中双严房灌顶受苏悉地密印不赐之。后院尊受不取印信。我乞与了。以其如此云。以外事也。
  苏悉地印信。大师授安惠和尚长意(云云)此事不审也。他本如此。若有意趣事欤。仍更不改之。但如何长意和尚大师奉受悉地灌顶事凡无事也。胎藏受摄在如此云欤(云云)

第三功能事

  大日经云。金刚手白佛言。世尊若有诸善男子善女人入此大悲藏生大曼荼罗王三昧耶者。彼获几所福聚。如是说已。佛告金刚手言。秘密主从初发心乃至成如来所有福德聚。是善男子善女人福德聚。与彼正等(文)
  具缘品云。无量俱胝劫所作众罪业见此曼荼罗消灭尽无余(文)
  同品释云。谓造立此曼荼罗是随有见闻触知。下至举手低头一念随喜皆必定成阿耨菩提。故阿阇梨不得差机设授。为作具支灌顶。然系珠毒鼓之缘岂当己乎。
  金刚顶经云。复有住正法有情。为一切众生求一切如来戒定慧最胜悉地方便佛菩提故久修禅定解脱地等劳倦。彼等入此金刚大曼荼罗。才入已一切如来果尚不难。何况余悉地类(文)
  瞿醯经云。凡蒙灌顶诸佛菩萨及诸尊并真言行菩萨皆悉证明加被护念。观自在及执金刚所有真言悉皆成就。一切天神不能损害。皆悉恭敬。在生死中不堕恶趣。不生贫穷家及不具足之人。所污嫌恒忆宿命多饶资财具戒端正当生天人恒遇佛世。犹菩萨曾不退转具大福德不久出离生死苦海。当得无上菩提之果。其灌顶者具如是无量功德。不受灌顶过。又云。若人愚人不入曼荼罗。持诵真言虽满遍数终不成就。后起邪见。彼人命终堕于地狱。若有与彼真言法者。彼亦堕于三摩耶戒。命终之后堕于噜罗娑地狱(文)

第四本书事

  秘录云。
  胎藏界灌顶本经法一。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七卷(无畏)
  瞿醯经三卷(澄睿圆觉)
  蕤呬经三卷(海)
  玉呬怛跢罗。
  已上三经是同本。圆云云。同本也。以读此可见彼(云云)
  金刚界灌顶本经法二。
  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大乘现证大教王经三卷(不空)
  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四卷。
  一。苏悉地灌顶本经法三。
  陀罗尼集经十二卷。
  一。三昧耶戒本录法四。
  三曼陀□罗并经一卷。
  与金刚弟子入坛受灌顶法一卷(行)
  最上乘受菩提心戒及心地秘决一卷(无畏一行记)。
  无畏三藏禅要一卷。
  灌顶三昧耶戒一卷。
  授灌顶金刚最上乘菩提心戒一卷。
  菩提心戒一本。
  具支灌顶云。此中无畏三藏心地秘决及无畏三藏禅门要法此中最要宜用彼文(云云)胎灌顶义释瞿醯为本。金灌顶教王略出为本。又灌顶仪轨云书不指南。译者将来共不知之(云云)

第五私记事

  六卷抄禅门和尚抄也(云云水尾玄静)。

第六元初事

  延历二十四年(乙酉)九月七日依敕于清泷峰高雄道场传教大师令授道证修圆勤操正能正秀广圆丰安灵福等八人给。是日本国灌顶最初也(云云)
  康安二(壬寅)重阳日为令法久住也。金资了义。
  天文四年(乙未)五月十七日。世良田山长乐寺真言院义庆(示)奉传受之毕。同御本给书写之。明朝。 
  明历四年(戊戌)六月十二日。以慈眼大师御本写之毕。善祐(七十一岁)。
  江州栗太郡芦浦观音寺舜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