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溪岚拾叶集(付青面金刚医疏法有治方是二十五病也。次第一一明是者也)。

  一。传尸病者。五种之天魔鬼也。各一人四人宛持眷属。我共五人也。五五二十五也。是成二十五病也。
  或云。众生二十五有果尽欤。见有文。
  第一传尸者。亿地水风鬼。天利鬼。旱恩吸血鬼。咄血免鬼。为是眷属。
  第二尸骸鬼者。睡没鬼。娠死鬼。任水鬼。赤血见天热风鬼。为是眷属。
  第三天魔罗醯室陀鬼者。尸势风鬼。七草鬼。工月水风鬼。三季势鬼。支病鬼。为是眷属。
  第四兜醯罗鬼者。气风鬼。草风鬼。利病鬼。旱鱼鬼。焰热鬼。为是眷属。
  第五猫鬼者。鹿水势鬼。亡厌风鬼。通势风鬼。推势风鬼。利判鬼。为是眷属也。
  第一总名传尸病。此病相者。身热觉心サハキヲトル。人追立ラレタルコトシ。日日衰死也。酢物辛物样样物愿病也。治方五悬骨下坛中心中トヲリヨリ。一寸五分宛两去二十一火炙又坛中炙二乳中。又章门炙又ヲトル处炙。又キヨケツヲ二十一火炙。药五香煎饮。
  第二天利云传尸病也。是不食病也。心知恶常エツキスル也。治方坛中章门一骨左右一寸五分置炙五ツイ一穴十三骨中二十一火炙。药野老。能能ユテテ粉吉酒可呑。日三度三钱宛也。
  第三旱鬼吸血云传尸病也。此病者物多食不饱。是定业也。治方吉饭十膳计コシラヘテ。重重食饱满止也。其后ヤセヲトロフ也。炙治一骨二骨三ツイ左右一寸五分宛去五十火炙。又二十一火欤。又坛中中穴キヨケツヲ五十火炙。
  第四咄血云传尸病者。ツバキヲイタクハク也。ツバキネバレバ大事也。其上ツバキニ血付テ出ハ大事也。治方一口シノ手结处。又后发生际ヨリ上三寸去炙。又头轮糸回端合切颈悬引コシテ。ムネニ当处ヨリ左右一寸五分去炙。又口寸取二折中スミニ当两方端炙。三寸欤。又后如前二十一火。又坛中上一寸。又一骨一寸下二十一炙。药五香煎可呑。又ケイシンヲツキフルイテ昼夜三度宛呑。又ホソヨリ上一寸上炙。
  第五免鬼云传尸病者。不卧病也。是五脏损物食ツキスツ病也。药五香煎可呑。炙处ホソ下一寸。又三寸二十一火炙。足大指上キタミノ中九火炙。
  第六睡没云传尸病也。是眠发事。是ナツキヲ病也。百工五火炙。又アタマヲ三火炙。后发生际上二寸上三火炙。耳上五火炙一中示左右一寸五分去三十一火烧。
  第七娠死云传尸也。是シハブキシテヲツテ入病也。治方一骨二骨五骨穴一寸五分宛两三寸去三十一火炙。后发生际上三寸上炙。桑木上生サルタケヲ火烧其烟呑。于时吸スツへシ。又青菜芜十计吉酒三升入シホリテ。盐少入可呑食。两手中指第三キサミヨリ。七分及二十一火炙。一骨五ツイ三十一火炙。
  第八任水云传尸病也。是シハブキシキリニシテ死也。此病付后五月又七月或九月アツテ死也。春发夏重。夏发秋重。秋发冬重。冬发春重。鱼鸟百日可食。其间吉酒可呑。猪可忌。章闲香煎物可呑也。又唐竹叶煎常可呑。又タヌキハ好。治方玉悬骨下唯凹下一寸五分宛两去二十一火炙。又トヲリ背炙。又一骨左右去三寸ツイ上共三处炙吉。
  第九赤血云传尸病也。是心地常恶振觉腹イタク足手タルシ汤水好也。久坐ワヒシク成。炙穴一骨左右一寸五分宛去三十炙。又一骨下六寸下左右一寸五分宛去二十一火炙。又章门又へソノ下二寸置炙。青菜赤饭腹立事酒盛少麦类汤水アフル事。筝类ワラビアラメ家イモ浊酒。能可忌者也。
  第十天热风云传尸病也。平狂心セキ上サワメキヲトルヲトアイ重也。此病氏神崇缘发也。一年十二月间悬二月二七日身清。三ケ年间加样スレバ止也。春始十二日间药可呑。乐チカヤ根煎ユワウ二合呑。シヤウブ根杨柳煎可呑。五日一度宛。三ケ年间。春秋アヒべシ。炙处ヤムル处炙。
  第十一尸热风云传尸病也。此病者身内ホホメキサムケダツテ常水挂コトシ。是气业也。炙所一骨五ツイ下两一寸五分宛者炙。又坛中炙。各二十一火。
  第十二七草云传尸病也。是振觉心ヲトルコト如走马。ソハナル人闻付ホト也。サテシハブキシテヤセカルル也。少时七岁病付十三死去。过二十五死也。炙穴坛中又两一寸五分去炙。是心前骨一寸五分下也。
  第十三工月水风云传尸病也。是腹背ヒタ身肿心知恶死ニ期ハキムラサキ色也。スス鼻タリ长病死也。治方玉悬下一寸五分宛中左右三寸也。五十火炙。
  第十四三季热云传尸病也。是心地恶身タルミサメテ头イタク。胸腹常サハキチトヲリスム也。春发至夏。秋冬心少吉。炙处百工穴左右一寸五分去炙。又章门炙。
  第十五支病云传尸病也。是偏クルシクヤミヲモリヌレハ色黄成也。舌破目白ツバキカハル也。后色黑成舌切落大事。ヤセカレバ必死。炙处百工穴炙。耳寸上炙。ヒタヒ发生际分目トヲリ足ウラ掌中炙。
  第十六气风云传尸病也。是物为食ヤスル也。身ヌルミ觉胸ヲトル。此春发也。炙穴后一骨三骨左右一寸五分两三寸去炙。五十火欤。膻中上中两一寸五分去二十一火炙。
  第十七草风云传尸病也。是心サワキシ心ヲトル也。炙穴玉悬骨下一寸五分宛去左右炙。又且中又脐左右一寸五分去炙。又三里炙。各二十一火欤。
  第十八利病云传尸病也。是腹イタク身ホトヲリテ痛也。炙穴脐下一寸五分。又脐上一寸五分。又脐下四寸下炙。各二十一火。旱鱼粉食。后アメヲ食ヘ。
  第十九焰热疮云传尸病也。是身ホトヨリ觉病也。常サムケタツ疮出也。炙穴手内キタミヨリ上ミツ卧当处左右炙。亦三里炙。各二十一火也。
  第二十亿地水风云传尸病也。是心常惊水如浮腹立人恶也。常饮酒为食如饱满。日日少宛物。食ヲトル也。心クルシクシテ四枝重。目飞如行物色不见。气足黄色成也。三月过不疗治。五月重。九月死。三年或五年或七年必死也。疗治不为。
  第二十一鹿水热云传尸病也。是自胁下腹胸サマニ指相心前腹中空腹クサクサト鸣。气色时时闻サモクルシケ也。长病死也。炙处一骨下三寸下炙。又五ツイ章门炙。乳脐间クラヘテ二折。当处左右一寸五分两去炙。又脐左右如上各二十一火炙。
  第二十二七厌风云传尸病也。是无何身内热ヤセカル也。十月计或十二三月死也。药ヰノコツチ根手一束切。酒一舛タタキ入。半分煎。每月三七日宛也饮也。炙中膻中耳ソバノコ穴炙。章门二穴。是外ツフフシヲ炙。必平愈也。
  第二十三痛热风云传尸病也。是头イタク目クルメキ面赤眼重。手足タユク腹鸣。身タルシクシテヤセ色黄也。五体不安。次节イタク。七月克九月死。三月内有验吉。无验五月ナレバ腹フクレテ内外通也。春发夏重。夏发秋重。七月ナレバ疗治不及。药鹿雁菟食ヘシ。炙穴十二个处炙。有口传者也。
  第二十四推势风云传尸病也。是病次节弱俄立エズ。アラク步目暗成也。心前エスヲメ。三年过者物多食力弱手足ナエタル样也。身色衰久死也。自クルシクシテ身热也。此炙治数多吉。石风吕入ホウ皮煎物呑。又可浴余汤不可浴可忌。禁物浊酒糯饭饼。是不可食。秋立用疗治。不可为疗治之。治方日数三七日定也。
  第二十五神判云传尸病也。是气弱有出气计。腹フクレ肿自身アセタル也。是有大小神祇氏神崇心能能可祈。悬参万病圆麝香(一两)文香(三两)ミミブシ也。ミミブシト云ハ又テブシ也。大黄(二分)乐神咒(一两二分)アブルヘシ。续随子アフラ取也。戟天(一两二分)以上七种细抹丸○一京门二章门可炙也。
  一。总此病总炙总药之习秘事也。总炙十二处也。十二处者。一十字。二旦竟。三三左右。四五左右。五风市。六三里。七足。ツフフシ。左右是也。若旦背肩井仁穴添十三处成也。
  一。总药者搜鹿圆每少搜鹿圆吉也。
  一。缘木缘草事。山桃皮。柘榴枝。柳枝。桑枝。桃木枝。苪草。蓬草。芥子。是取集置坛上也。又煎物病者可饮。行水ニモサスル也。
  一。青面金刚行法用抄。
  一。支度事。
  注进。青色金刚药叉供一七日夜支度坛一面(方三尺五寸)。胁机一脚。灯台(二本)。半叠(一枚)。名香(沈白檀薰陆龙脑)。布二端(一端且敷料一端蜡烛料)。御明(一石斗)。苏密(丁子)。阏伽桶一口(可有杓)。御折敷(二枚)。净衣一领(随法色异也)。承仕二人驱走一人净衣(如常)。人供等(如常)。
  右大略注进如件。
  年月日。阿阇梨(某)。
  注进。
  青面金刚药叉护摩一七日支度。
  御本护摩檀一面(方四尺五寸可有炉坛)。胁机二前。灯台(四本)。礼盘一脚(可有半叠)。五宝(金镶真珠)。五药(赤箭人参茯苓石菖蒲天门冬)。五香(沈白檀丁子郁金龙恼)。五谷(稻谷一斗。大麦一斗。小麦一斗。盐五升。大豆一斗。小豆一斗。刍豆胡摩芥子五升。胡摩五升。粳米五升)。苏密。名香(沈白檀丁子薰陆龙恼)。坛供米(三石五升)。御明(三升五合)。佛供覆大幕(一帖)。桶三口(佛供神供阏伽料大中小)。杓二支(大小)。折敷(二枚)。净衣一领(随法色异也)。
  承仕二人驱走四人见十一人净衣(如常)。
  阏伽棚一基人供等(如常)。
  右大略注进如件。
  年月日阿阇梨(某)。
  委细不动法准。
  一。卷数事。
  青面金刚护摩所。
  奉念。
  大日如来真言二千一百返。
  护卫本尊真言二千一百返。
  青色大金刚药叉明王真言二万一千返。
  不动明王真言二千一百返。
  四天王总咒二千一百返。
  三部诸尊真言二千一百返。
  诸天曜宿真言二千一百返。
  当坛护摩真言二千一百返。
  有功成就真言二千一百返。
  奉供。
  大坛供七个度。
  护摩供二十一个度。
  神供三个度
  右始自今日(某日)至于今日。并一七ケ日夜间残致精诚勤修上件教法奉祈。大施主(某甲)殿下。御息灾增长福寿之由如件。仍勤行事谨言。
  年月日。阿阇梨(某)。

溪岚拾叶集。

  三衣一钵事(并)座具(建武贰年甲戌十二月日于洛阳东山金山院方丈谈之)。
  问。以衣钵心地教法习方如何。答。示云。今思一代教法以心地法授迦叶故。如来最后付属云。我有心地教法付属迦叶云令练袈裟授。是则心地表相也(云云)。次以如来教法付属阿难给故。经云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难心矣。是即授教法给表示也。寻云。以袈裟表心地。以钵表教法方如何。答。示云。以衣钵表心地教法方显密入门不同也。先显宗心者。凡三衣者。三观表相也。所谓五条者。假体也。七条者空体也。九条者中道也(云云)。次密教心。五条者胎藏也。阿字三观也。七条者金刚界也。鑁字三观也。九条者苏悉地吽字三观也(云云)。种字云。阿鑁吽三字即三部曼陀罗也。谓意胎藏色法故。五大共生以为体。以五条为胎藏曼荼罗。七条为金界曼荼罗故。以七觉分智慧为体。故以七条为金界曼荼罗也。九条理智不二。以九千法性为体故。以九条理智平等苏悉地曼荼罗也(云云)。寻云。于三衣大小权实所谈各别也。其不同如何。答。尔云。先小乘权教心者。凡袈裟者。三世诸佛解脱幢相法衣也。或怖魔衣。号福田衣。谓意者。三世诸佛出世。为众生授出离生死教法给故。三乘弟子入佛家。必今着法衣故。名解脱幢相法衣。为如世间勇士趣战场必举幢。三乘弟子亦复如是。烦恼敌打着解脱法衣(云云)。次怖魔衣者。于树下成道给时。魔王来成障碍时着法衣魔降给。故魔王着袈裟衣见。沙门必生怖畏也。故名怖魔衣也(云云)。次福田衣者。三乘弟子必备应供德。所谓小乘契第四果备应供德也。大乘意。三观现前必应供德具足也。故惠心先德。食时作法云。不修五观者应用三观(云云)。故行者为人天受供合故。能施人云得福报故。人天福田故。今袈裟合田畔表也。次大乘意云。显宗三切三观三身也。次密教意云。理智事三点三乘三密三部曼荼罗也。寻云。三衣者三观表示故。内心观法也。何以故着用身上耶。答。示云。内心观法三切因分法门也。至果上时。修显得体显色法也。故释云。因名三观果名三身(云云)。所谓五条即假谛显应身。七条空观也。显报身。九条中道也。即显法身。故戒法云。即事而真教法。即身成佛法门也。仍于受戒即座三惑必尽。六即成佛也。故经云。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已同大觉位。真是诸佛子(云云)。凡内心观法色法显。依正一致也。色心泯合法门也。故释尊御胸满字文有之。仍世尊御袈裟文饪罗锦文在之。世间折入云文在之。是则满字文也。一切众生结生时。满字文先显出生也。此满字文袈裟文事。色心不二表相也。凡此事密教大事。灌顶事相口传也(云云)。有印信有血脉更可问之。
  一。座具事其相如何。答。示云。梵尼师坛云。此名座具。此座具者。四土不二寂光也。凡虽广诸佛净土。四种佛土不出。今戒法心。于受戒即座即身成佛也。四土不二寂光土居心也。所以四店合四种佛土表相也。故同居应身净土也。方便土报身净土也。实报寂光法身所居也。圆顿心以衣钵受持即身成佛至极习也。委细私决别有。更可问之。
  一。钵事。寻云。以钵如来教法习方如何。答。示云。凡付钵种子三摩耶字成种子三摩耶字成三种习在之。第一种子者。有不可得缚字也。缚字二十五有众生也故。经云。今此三界○子(云云)。缚字体二十五有众生也。涅槃点释尊能破教。而经云。破有法王○说法(云云)。缚字者。所破二十五有众生。能破释尊涅槃点合。释尊种子成也。涅槃经云。安住诸子秘密不久自住其中(云云)。三世诸佛出世。必为令众生开悟得脱也。众生开悟了。必三德秘藏入土涅槃理相也。故经云。安住法子秘密藏中说。仍应身八相中。第十置旨归章大意五略中最后置归大处。是等皆教法所归以三体秘藏涅槃理为本故也。凡释尊种子取事。今经依破有法王出现世间文也。有不可得缚字者。迷时二十五有众生迷情也。约诸佛觉悟时。真善妙有功德也(云云)。能破涅槃点。能化释迦如来也。能所泯合一缚字成。预法花开会说了。一切众生当体释迦分身也。故二十五有众生。即树下分身显也(云云)。问。钵三摩耶形如何。答。示云。钵者团圆半月轮也。所谓释迦如来教流布故。以风轮半月为三摩耶形也。所以释尊大日如来风轮法也。故居释迦院也。然则胎藏下曼荼罗者。五大轮表相也。故中台八叶地轮也。中月轮水轮也。遍知院三角火轮也。释迦院半月轮风轮也。今钵是也。次文殊院圆形空轮也(已上)。故释迦即大日风轮也。仍以风轮半月为三摩耶形也。大日自性本有理体故。不说三乘教法。释迦教流布身下说法利生给也。故以钵为三摩耶形也(云云)。次字义者。凡种种说法云事。此明风轮德也。所谓一代教法八万余。虽缩不出五味。此法即不出四教。四教缩不出三观。三观不出一心。今一心者。即今钵是也。钵者即是心月轮也。问。以钵习四教三观方如何。答。示云。观一心体必三观现前。三观者必四教也。所以释云。藏通为宗。别教为假。圆教为中。是故三观○教□。又云。四教从何而起。从何三观生。三观从何而起。从一心生。一心从何而起。因缘所生四句生(云云)。中轮云。因缘所生法○成(云云)。此四句以习尽一代教法也。故今文四教总体也。付之横竖习在之。仍竖判时。因缘所生一句三藏教也。我说即是文一句通教也。则名为假名一句别教也。则是中道仪一句圆教竖仪也。次横仪者。今四句皆三藏教摄。生灭四句。次今四句。皆无生仪述。即通教四句也。次今四句约无量法门。别教法门也。次今四句。约无作仪即圆教也(已上)。扩仪此土仪。皆天台所判也(云云)。次以今四句对判十界时。初因缘所生一句。六道赖缘也(已上六凡)。次我说即是空一句。二乘法界也。亦名为假名一句。菩提法界也。亦是中道仪一句。佛界也。故以今四句法。显十界皆成妙理也(云云)。今经中随众生欲种种说法者。种种言显处即是四教五时法门也。四教五时大事。舍利法深秘也(云云)。寻云。以钵三密习方如何。示云。付之种种习在之。故释云。诸佛有二食。一者法喜食。二者善悦食(云云)。所谓法喜者。照了体即是心法智惠也。禅悦食者。色法定德也。钵者不二心业也。又义云。钵者一心总体也。禅悦食者。寂然理也。法喜者。智惠故。照了体也。故以一心总体为钵。以寂照二德法喜禅悦也。故经云。定惠力庄严以此土众生(文)。又诸佛两足尊置法成无性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云云)。仍以今钵二身四身下法穷尽也。然则以二时食作法。诸佛断惑证理法门利生习尽也。故不动法习时残食法在之。所谓以食为惑障也。以受用断惑习也。食时外别行相不置也。说法利生者。四教三观不出。今食时作法。即说法利生故也。所以不现前五师请五智圆满觉位也。因缘所生召愿文。化他利生说法也。或又五师者。释迦即和尚。文殊羯磨师。弥勒教受师。十方诸佛证成也。十方菩萨同学等侣也(已上)。以因缘所生咒愿文样子相貌也。故食时时云清五师咒愿文可诵也。譬陀一縳食也书钵入可受用也。能施所施共无量福田得也。故一抟食钵盛时。法界等功德得也。三观观法持如我等陀凡夫僧也。三身圆满如来也。仍难胜如来供合壮胜矣。寻云。钵样子几不同有之耶。答。于钵种种不同在之。一以钵为释尊三摩耶形时以縳字为本。次钵即习风轮三摩耶形时以含字为本。次钵即万法圆满体习时以吽字为本。即寂光理体习时以阿字为本。次钵即习驮都总体时以ボロム字为本。次以钵习飞钵法时苏字以为本。此义势有。深秘习口传(云云)。
  寻云。惠心先德。食时作法云。五观应修矣。其五观者何等耶。五观者。律文云。计劫多少量彼来所钝己德行全阙多憾悈访止显过不过三毒正事良药主宗形躯为成道切世法非意(云云)(已上十乘律仪食时)。作法如此。示云。此等文为不食味贪着修五观生惭愧也。次圆顿大乘食时作法。以三观为本。三观者己心法界观法也。故知。一切法皆是佛法妙解土尘尘法法舍那妙境也观也。然则钵即法界也。受用食物亦法界也。行者亦法界也。三所共法界故。一切法皆佛法也。此时一持食施云。以法界法界供合德得也。若行者三观不修咒愿文不用。令食味贪着必受畜众生檀那追施报也。能能可生忏悔也(云云)。寻云。四分律云。木钵是外道瓢也(云云)。何以故山门僧众何用木钵耶答。凡木钵者天竺法。外道多用木钵故。外道瓢也释也。佛弟子不用之故。木钵必以漆涂之。为涂垢腻也。西天法用漆至杀生也。故不用木钵。一生嫌也。我国法用漆不至杀生。何木钵嫌哉。故我国大师先德多用木钵给。不用敬生故也。寻云。诸律文见多嫌木钵。何以故大乘菩萨偏用木钵耶。答。汝出所四分律文一往说也。非深理释。而四分律中。木石瓦铁四种钵出。其中石瓦铁三种钵。外道瓢也(云云)。于石瓦铁三种钵熏钵不用(云云)。于木钵失钵病样时木钵可用也云。开遮不一顺故。强不可木钵嫌(云云)。难云。失钵病样时用木钵事强非正义。失钵故暂时用之欤。譬失三衣等时。以布切等代如用。此布切正非法衣也。若然病证时用木钵事。正非佛弟子正所持应量器也。答云。大乘菩萨僧用钵事。深秘习事在之。强不可遮之。大师大乘经中。以木石瓦铁四种钵可巡行乞食乞其证据也。失法衣时。一且以布切受持代不同也(云云)。寻云。大乘菩萨僧用木钵证据如何。答云。种种说多之。一善戒经。二苏婆呼童子经。三妙臂菩萨所圆经等也。又云。师云。今法华经。即木钵证据也(云云)。寻忙云。苏婆呼经真言经也。故秘密修行时。深山幽谷阴居至勤行祈悉地时。衣食若贫时聚落出。以木石瓦铁四种钵可巡行乞食(云云)。能诸人童子也。又能行人俗体也。故经云。唯留顶髫(云云)。知俗体人也云事。此等文只秘密行者僧法体アラサルヲヤ如何。今答能请人童子也云。经文三毒弟子贪蒙。何俗体云ンヤ。巡行乞食言显品三乘子闻。譬亦俗体秘经也。非外道经摄非。
  寻云。苏婆呼童子经妙臂菩萨经。为同异(云云)。答。示云。此两经同翻异译经也。若尔者。一经别经アラサルカ所以。今经前后首尾开。云文言云成理一致也。但经题名少不同。然而对译勘同事也。所请苏婆呼者此臂云。童子能请菩萨也。故苏婆呼童子请问经翻不臂菩萨请问经云也。譬如苏悉地妙成就翻也。仍妙臂菩萨经中。秘密修行相明。唯留顶发不云苏婆呼童子不云。□妙臂菩萨木石瓦铁四种应量器受持。聚洛出可巡行乞食(云云)。此经正菩萨所持非在家俗人所持哉。若彼两经同翻异译经。悉木钵所依经也。不二在家菩萨所持可准如何。寻云。于法华经木钵依文有之哉。答。示云。在之。凡法花经者。诸经王故。尔前诸经有程事。悉有法华习也。故天台释云。钝机在法华细目出众传(云云)。若然者。本钵依文无法花不可云。是一。次法花开会心以诸部经教所有患。是法华所说明文也。是一。次法华是大王如密语。栴驮婆来云所盐骑马云心在之。故大王栴驮婆来时智臣是察。或兼水或兼物或马兼也。是即至极大乘心。一语一切言含心也。仍法花诸法实相一语中。尔前诸经说含也。若然者诸部经教所说法门皆法花心也。仍法华中木钵证据在之谈也。寻云。已前所谈义势。皆是法华开会大纲。诸部所说法华心脱得也。此外正法花中正木钵证据在之(云云)。答云。法花中木钵证据在之。其故权教小乘律部心。钵者是诸佛应量器也。故食盛器ハカリ得心也。凡天台真言心。今钵以佛习一代教法佛习诸部三摩耶也。故驮都秘法以钵习如意珠三摩耶也。今世非钵法是也。故钵观诸佛总体也。四土不二寂光也。如此谈时。以钵习显密经极也。凡以钵习诸佛总体时。不限木钵。金银七宝悉是钵器也。若然者他门异流戒法。铁钵计ヲ请劝。嫌木钵事。佛法据源佛体宗极抌深迷。如他门僧俗者。佛奉造事クロカネハカリ可用之欤如何。不佳之。
  寻云。法花中于木钵依文正在之耶。答。在之。经云。木[樒-山+田]并余材○佛道(云云)。此等文理如。佛造事不限铁欤。若依七宝最土者。金银七宝可用也。加之毗首羯磨于忉利天据尊容事赤栴檀用。若然者诸佛造事以木为本欤。付草木成佛。实香花灯涂等其证据也。净土庄严树木悉唱空空。此等成佛证据也。或又惠心先德释云。法花四大士灵山草木也(云云)。或又山家大师五相成身记云。法花修行无边等。是地水火风云(云云)。此等皆草木成佛证据也。若然者佛钵不限铁钵(云云)。寻云。所出法花文。佛像雕刻相也。非本钵证据。答。以前如云。钵既佛体。出所诸文皆木钵证据也。凡天台宗心。依义不依文也。故涅槃经云。四不依文也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文不振义。又天台释云。先无文有义。智人用之。有文有义。常人用之。无文无义。愚人用之□心也。他门异流僧俗。文クヰセ守一隅滞事。有文有义常人用之分齐也。同道不可行欤(云云)。寻云。本朝大师先德用木钵给证据如何。答。本朝大师多用木钵给。其证据弘法大师三教指归云。以木钵可巡行乞食(云云)。又山家大师铜钵木钵用给。加之觉大师已来后先德等。多用木钵给。然则根本御经藏中。多木钵在之。是其证据也(云云)。寻云。何以故施多钵中用木钵(云云)。答。山家相承戒法习用木钵故。瓦钵易求易破。铁钵难破难求。石钵易破难得。木钵易求难破故用木钵也(云云)。寻云。以钵如意珠习如何。答。然悉地大事钵秘法在之。凡钵者五轮成器相貌。万法圆备总体也。故以钵如意宝珠习也。
  寻云。以钵万法圆备体方如何。答。钵者圆满形也。又月轮体也。故释云。鑁字法界种(云云)。水轮形是月轮也。故万法种子即从水器生。故如秋八月雾深可思之。
  寻云。释尊成道时。或鼻端现唵字故观月轮其意如何。答。月轮云观唵字云其意一致也。所谓今钵云法界总体有不二中道妙观也。故释尊成道时观月轮给。不二中道妙观入给心也。其事相云今所持钵是也。凡钵者。色心不二。境智冥合。不二中道表相也。寻云。以何故释尊成道时观鼻端唵字云。答。唵字者本有三身也。故现前先是观给也。故守护国界经云。其取意。释尊昼夜可成道给时。观法不现前故。于卢文告诸佛云。可观鼻端唵字(云云)。何鼻端唵字观时。于后夜成道王フ也(云云)。谓心唵字者阿索磨三字也。是则无非三身也。本有无作三身不归本觉理不现前。成道义不遂故。中夜成道不遂。后夜成道成也。凡唵字者。本有无作三身也。以本有无作三身。为归命句也。故一切真言最初唵字置。本有三身归命意也(云云)。寻云。何以故于鼻端此观耶答。凡鼻端者。中道观表事也。又是月轮观事相也。所以止观心开。心若散乱时。置观于观国殿。心若混时。置观顶上。或若清净时。可置观鼻端(云云)。谓心鼻端者。风息出入所也。凡息者。令粗细随出入故。从出入息修中道不思议妙观也。其故息者但色但心不生故。心中动识法外助。风七所触言音生也。是则三轮圆满表事也。故秘经云。常于自身中观一吽字。声出入随命息不见心与身。但观字因起等同于大空(云云)。此文心。本有命息者。瑜伽成就本源。色心平等法门也。故不见心与识说也。秘密终极说法。显露是不中谈。今钵以五轮成器习。如意宝珠谈。依此等说也。可思之。寻云。本有命息者心如何。答。五轮成器者。皆依风轮生。风轮者水气也。水轮万法种子也。鑁字法[扌/(丿@虫)]也。故有情存命ホトハ必本有风息具足也。故古今得觉悟者见鼻穴アル僧云也。此则活面散人事云也。仍叶上流苏悉地秘决云物在之。其中云。两部教法密音本藏说云。法界义理留。是以为四句。苏悉地者。但生一句不留所名于成就苏悉地也(云云)。曰心或柳翠花红。山山河河等云。此四句法门也。山非山河呼河博漉漉治苦苦地一法不执定苏悉地法习也。今以钵五轮或器习。水以动摇为命根绝(云云)。以两部当定惠时。地轮色法无动转为义。是定德也。故水情鑁字院。定惠当时惠法也。惠必以照了分别为体。以动捡为相也。故本有命息云也。又次当东西定惠时东方台藏色法也。西方金刚心法也。又风大方色故。以西方妙观察智名说法谈义智。此本有命息故也。
  寻云。以钵如意宝珠习名飞钵法故如何。答。凡钵者圆融圆满体。万法圆满资也。故名如意宝珠。名飞钵法也。凡飞钵法一卷轨记有之。是以钵如意宝珠习故也。此飞钵付种种习在之。能能可分别也。道士法习说有之。此外法也。付显宗习说在之。密教习在之。暂付密是云辨才天大事也。故以钵安檀上无别本尊奉此钵供养也悉地成就时。龙神此钵顶。或坛那本或舟中行米钱等运来也。山门相应和尚。北国泰澄大师。那智山空钵上人。皆是例也。其外处处灵验社等其例是多。凡辨才天者水神也。龙神是水大精灵也。故龙神大海最底居也。龙神水轮精也。如意宝珠水轮生。万法能生根源。故龙神以舍利精水魂魄也。钵如意宝珠三摩耶故。龙神是顶虚空飞登故。名空钵法也。山门相承真言中。苏悉地部秘经如意宝珠大事也。今飞钵法一致也。口传在别。更可问。寻云。舍利与如意宝珠一致方如何。答。兜率先德释云。龙女所虑宝珠者。古佛舍利海中来。是其说也(云云)。
  寻云。何以故龙神以舍利为灵宝(云云)。答。龙神得舍利必金翅鸟难遮故也。又义云。龙神得舍利必十一众大龙成也(云云)。又义云。龙神得舍利必离三毒热恼也(云云)。又义云。龙神以舍利为重宝事。舍利者风轮精髓也。龙神又水火魂魄也。故龙神得舍利时。必得自在神力也。故以舍利为例法也。此等种种义势以。龙神舍利等也。寻云。舍利龙神一体证据如何。答。仁王经云。是般若波罗蜜亦名神符○护国守(云云)。是其证也(云云)。亦名天地镜者。天者两部大空。地者索诃大地。以天地为宇贺。此以定惠理智法门为龙宝神王也。故理智不二如意宝珠以龙宫宝也。口传。寻云。于如意宝珠几习存之耶。答。觉大师秘决中云。于宝珠出七种差别。所谓于世间宝珠有四种。出世宝珠有三种。以上七种第一福报如意珠。示云依福报如愿乐福报自在也(云云)。第二大地如意宝珠。示云。从大地五谷万果出生。此以为大地如意宝珠。此则地藏德也(云云)。宇贺贺是也。第三虚空如意珠者。示云。从大地出生处五谷万果。于虚空生长。川河大地草木树林有情非情。于虚空中生长也。此则虚空菩萨德也。宇贺宇是也。有地无天不可有天有地无不可有。地以为天德。天以为地德。地不载云事ナシ。天不覆云事无。天地间生长故人间云。此天地人三交兼宇贺神王云也。所诠地藏虚空藏二菩萨德也(云云)。第四鸟骨如意珠者。示云。金翅鸟骨至龙宫如意宝珠成也。已上世间宝珠。以上三种出世宝珠也。第五前佛舍利也。第六释迦舍利也。第七一心中道也。问。何故以佛舍利名如意宝珠。答。虽鸟类也。福报成就。依其灵骨皆宝珠变也。故大论云。龙肝凤脑变成如意宝珠(云云)。此皆福报成就故也。何说出世无漏万德世尊□灵骨不成宝珠耶。故万法总体一心中道法门色法利融给故。其舍利变如意宝珠成给也(云云)。寻云。此舍利事相以行者自心观法方如何答。舍利秘决云。法界体性智大地上。大日镜智薪积。平等性智火ツケ。解脱自在风令吹故。自业舍利成也(云云)。如来涅槃相示云。须返是常在不灭事相也。灭后舍利是万法能生种子返。此则生灭不二出离解脱本源也。故舍利拜见奉所。于生死一如相显。色心境智一如相显。色心境智一如法门示现给也(云云)。以上口传在别。更可问。凡以前所谈法门。皆是法界驮都表相。万法圆满钵多种也。所诠山门相承大事。以钵如意宝珠习也。如意宝珠者。则是一心中道表相也。故龙女以一类宝珠奉戏大圣世尊。是云现成明照大事也。成道表相也(云云)。此则法花大事也。山门记录大事也。其证据大讲堂大日钵印结给也。口传也(云云)。
  三衣一钵并座具。
  佛子亮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