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行林第二十一。

  六字法。
  一支度。
  大坛一面(方ㄙ尺高ㄙ寸可有礼版)。护摩坛一面(方ㄙ高ㄙ可有礼版)。
  若省略之时只可储护摩坛许。
  高座一面(方三尺五寸高二尺四寸许读经料。可有半叠)。小坛一面(十二天供料)。灯台六本。
  高座小坛可随形者。
  镜四面。小弓四张(长三尺或时云。桃弓又杨桑等可随形云云)。小矢四只(可有镞。或时云芦矢别行轨云炉箭四只)。小刀四柄。白色糸(一丈许。中道房云。五色糸云云略秘法云。三尺五寸云云虽然不足也。可用一丈许云云)。
  六字经(ㄙ)卷。坛供(ㄙ石)。大坛。护摩坛。十二天坛。圣天坛。御明(斗升)。苏。蜜。名香(丁子。白檀。沉水。薰陆。龙脑)。面。蘖等(云云斟酌有无)。
  教记云。
  注进。
  观音六字御修法七个日支度。
  御本尊(御等身圣观音像一体)。御衣(御加持料入莒可有台)。
  大坛一面(方七尺二寸高一尺)。护摩坛一面(方五尺四寸高一尺。可有炉桶口径一尺五寸)。礼版二面(高八寸各可有半叠)。坛敷布三端。五色糸。五宝。五药。五香。五谷。名香。明镜四面。镔铁刀四柄(长一尺)。桃弓四张(长二尺五寸)。芦矢四筋(镞可有之长八寸)。高座一基。六字经二卷(各复三卷)。经机一前(洒水结线置杵可兼之)。白练糸一两。净衣(白色)。
  伴僧八人(护摩一人。读经一人。结线二人。手替一人。洒水一人。金打一人。唱礼一人)。承仕四人。驱使八人。见丁二人。杂人布净衣(如常)。
  御明油一斗五升(如常)。大坛护摩坛供合十六石八斗(如常)。人供(如常)。坛所敷设。大幕。桶杓。长柜。续松等(如常)。阿阇梨休息所敷设等(可有用意)。
  右支度注进如件。
  年 月 日行事大法师阿阇梨。
  伴僧(减定六人)。承仕四人。驱仕四人。见丁二人。
  中道阇梨支度加幡墨笔纸绫绢细布等可见之基法师意可见之。
  别行记云。悬神幡十六流(云云)(中道支度云。五色幡十六流长四尺。云云)。
  支度不出私可储物等(慎勿令知他人)。三类形(日别料各七枚)。
  注进。
  观音六字御修法七个日支度。
  御本尊(图样可仰佛师)。六字经六卷。
  坛一面(方七尺二寸高九寸)。礼盘一面(方二尺五寸。高七寸。可有半叠)。胁机二脚(长二尺一寸。广一尺二寸。高九寸)。灯台四本(高三尺三寸)。高座一基(方二尺五寸。高二尺二寸可有半叠)。经机三前。名香(白檀。沉水。薰陆。丁子。龙脑)。酥。蜜。桃弓四张(长二尺五寸)。芦矢四只(长一尺可有镞)。刀四柄(长八寸)。镜四面。白练糸一两(练縿可悉也)。坛供(如常)。灯油(如常)。白布一段二文(坛敷并佛供覆料)。芥子袋。大幕二帖。桶一口(口径一尺三寸。高九寸炉桶料)。小桶三(各加杓。阏伽神供等料)。折敷三枚。吕子一覆。净衣(白色)。
  阿阇梨。伴僧。承仕。驱使。见丁(已上净衣人供如常)。僧房装束供所杂具(如常)。
  右注进如件。
  年 月 日。
  注进。
  观音六字供七个日支度。
  御本尊(图样可仰佛师)。六字经三卷。
  坛一面(方三尺五寸高八寸)。灯台二本(高二尺五寸)。胁机一前(长一尺五寸。广一尺。高八寸)。半叠一枚。名香(白檀。沉水。龙脑)。酥。蜜。桃弓四张(长二人)。芦矢四只(长八寸可有镞)。刀四柄(长六寸)。镜四面。白练糸一两。坛敷布一端。佛供(如常)。灯油(如常)。小桶二口(各加杓)。折敷三枚。净衣(白色)。
  阿阇梨。承仕一人。驱使一人(已上净衣)。
  右注进如件。
  年 月 日。
  右二支度为宛私要粗抄注之。小供之时用弓箭等。私所传受。虽无此说。依一师传注载之。用否在人意耳。
  一起首时分。
  一向方。
  一道场庄严。

  已上图样古说如此。但先师上纲以弓矢刀各各四橛副立。镜面内对立。又中心安置六字经(私云。若无大坛者。可随便宜欤。师云可入莒)。师说云。弓矢刀镜等置坛事。毗沙门别行轨意也(云云)。若然者悬幡十六流者如何。又基法师撰云。五色彩幡长五尺(云云)。可见之。又莲实房座主未申高座。前立花机。机上置洒水器(加散杖)。白线同置之(云云)。又大原法桥竖顶上画釼(云云)。可思之。
  一本尊。
  可奉悬圣观音像(云云)。
  大原上纲密密有奉加悬之像。南师等依。无师说不被甘心也。南师意恐之注之有恐之。
  私云。法印大和尚咨师阿。曰定心。大原用观音与天王。被载支度。而桂林。师说。南师等不被甘心(云云)。此事如何。师阿云。南师者安庆欤。若少时先师早世。仍面受少(云云)。故不委不甘心欤。大原一人说可信之。况定心耶。
  一縒线作法。
  略秘法云。白线以十四糸縒为绳(云云)。
  三昧记云。白糸十四条。以片偏七筋为一片。以两片右合为绳等(云云)。古云。以未嫁女令縒(云云)。委作法在别。尤可秘之。
  中道说。依验记意用五色。其结样尤深奥也。在别。可见之。
  教记云。结线可縒储支度所下白糸长一丈五尺许回经捻合见大箸本太许定糸口方末留总切左右等分分左右各七分本方纸捻付结末方十四筋左縒十四右合右糸成末借染坚置。
  此縒样出何文耶是只仰师传许也。
  私云。一说以白糸一丈五尺许。十四筋分先右縒之。左右七筋分各左合之成二筋。次此左合二筋糸右合之成一筋也(云云)。右上指上也。左下引下也。
  一行法。
  八家秘录。六字经法不立别篇。圣观音法之末载此法经轨等。
  六字神咒王经。
  此经中说十番神咒。不明印相。第九咒中有结线事。
  六字略秘法(珍录外)。
  文云。若欲修瑜伽者。依圣观音仪则(云云)。结文云。具如广轨(文)。
  此法中。明结线护摩读经作法六字真言并其印相。文言极略。行仪仿佛。
  丹州池上依十八道而有私记。念诵结线护摩读经。依略秘法注其次第。
  私所传受私记二本。一桂林。一教王。两记之说抄记如左。见者斟酌随宜用矣。
  六字略记(六字非教。是有六名也。所谓六观音云云)。
  初入堂仪式及加持供物种种前方便一一如常仪。若有新佛经者。启白。初先开眼。其作法(云云)。
  新被造立(若图绘。云云)。次启白。启白了。扬经题名。题名了。发愿四弘。次读经。次释佛经(云云)。次神分祈愿等(云云)。
  次唱礼。
  南无三身。佛眼(或用半拏罗波悉你。教记唱半〃〃〃〃)。
  〃〃六字章句真净法门(或时可唱部母上云云教记不唱之自余全同云云)。
  〃〃曼荼罗主阿梨耶嚩噜枳帝入缚罗冒地サタハ耶。
  〃〃阿梨耶贺耶四利嚩冒地〃〃〃。
  〃〃五大明王〃〃〃〃。
  〃〃大小自在〃〃。
  〃〃三部海会〃〃〃〃。
  先师上纲大小自在之上加六字泥婆罗阇摩诃泥婆罗阇。南北师说不唱之。莲实房座主等说有多说。虽然付师说注之。随时可取舍之。
  次九方便。次发愿。
  教记云。
  至心发愿 唯愿摩诃 毗卢遮那。
  本尊海会 大慈大悲 圣观自在。
  六字章句 真净法宝 三部五部。
  诸尊圣众 外金刚部 护法天等。
  睿山三宝 尽穷法界 一切三宝。
  各各还念 本誓悲愿 降临道场。
  证知证诚 所修三密 灵验胜利。
  决定现前 护持施主 消除不祥。
  消除灾难 恶人怨念 咒咀厌媚。
  恶灵邪气 三世怨敌 年月日时。
  理运非常 一切不吉 钩召引入。
  火坛曼〃 悉皆焚烧 烧尽无余。
  真言法乐 本尊加持 护摩功德。
  薰入玉体 玉体安稳 宝寿长远。
  无边御愿 决定成就 宫内安稳。
  诸人快乐 天下安稳 万民丰乐。
  及以法界 平等利益。
  次供养法。
  师说。或修胎藏供养会。或依悉地。尤可也。
  凡别尊法多依悉地。是可也(云云是三昧和尚御说者)。
  私云。道场观。劝请。结界供养。赞叹等并如圣观音之中记。
  根本印(先达有被不审事云云)。
  教记云。以二手内相叉。直竖右大指。即成。以印当心。诵真言七反。加持心额喉顶。
  唵阿嚧力迦ソハカ。
  六字略秘法轨内缚三古。以二大指押二无名指。诵佉知佉住之真言。以之为根本印可。而又以之辟除结界用之。
  私云。师说云。若依胎藏者。先观音院主印明。次莲花部心印明。次略秘法印明(或时先大日印明。又修护摩者随事相应印明)。
  次正念诵。
  先诵圣观音咒百反。次六字咒耳。
  私云。先部母。次大日。次圣观音。次六字。次成就明。次当坛护摩。次诸天总。次部主。次又部母。
  次结线法。
  略秘法意云。正念诵了。登高座结线。
  咒师向鬼门。白线着右无名指。施主向人门。着无名指(男右女左)。百遍一结。则洒香水于施主顶万咒百结了。更复加持。与授施主。
  次着火坛修护摩。次登高座读经三卷(云云)。
  池上私记。依此有次第。
  古记云。后供养前。加持百遍许(云云)。
  又云。念诵分限讫从高座下。次至本座加持香水一百八遍。即三反洒受者。百八反加持受者。次后供养等(云云)。
  次读经(三反)。次咒者往火坛。修火供(云云)。
  但师说云。五大愿了。后伴僧相分读六字经。诵六字咒。若六人者三人读经。三人念诵(云云)。正念诵时。一人登护摩坛修护摩。一人登高座。转经(或时无高座只于别座转之)。一人结线。一人打金。一人洒水。于檀主(若表物。云云古说中共用。檀越并表物。师说不然)。其作法。读经一卷。诵咒百反了时。六人相互见合异口同音(或云高声唱吽发。或又云伴吒)。随其音响引坚线也。此时一人打磬。一人洒水也(或时不用洒水)。若一人时者。百反诵咒了。先洒水。次打磬。次引坚糸(云云)。又虽有古说。师传不用之。又古记。檀主手自结之见。病者不得结线者。师结之无失(云云)。
  里书云。
  大阿〃〃记意。正念诵之次。登高座。结线。令施主结之。从施主手返取之。艮置。护摩坛可作三摩波多法。而后加持之。与授施主。私谓。若施主无便。自结线者。阿〃〃殊回观念。自可结之。次下高座。就护摩坛。次阿〃〃重登高座。转读六字经并心经各三卷(为法施也)。次下高座还着火坛。香水洒净念诵少少。而后供养已下如常(云云)。
  私云。此次第依略秘法欤。但以结线。置护摩坛。修三摩波多法条。略秘法不见之。但以线为此法。成就物意欤。山门传授无此说。更思之。今结线与所成物。其意门耶异耶。可详之(已上)。
  教记云。前五供养了(云云)。读经师登高座。向坛鬼门(丑寅角)读之。不缓不急一卷咒百反读合可用意也(经云。诵咒七遍一遍一结此相违如何)。读经始时结线人施主糸头无名指悬男左(或右)女右(或左)。结线人糸末引左无名指悬右旋引入同音吽发唱相待。经末章句者也云时。念诵人一百反诵毕合互见合闻合经咒毕同音切音吽泮吒唱。应音结线人旋设糸引坚洒水人洒施主金打人打金。若施主不来时一人代施主引糸洒水人洒表物(表物者衣服也御衣也。古私记云若为自身修此法者以糸系行者右臂结之云云)。读经结线等如此一时五六反一七日一百八结可满也。若择吉日虽不满七日此间有河临者。河临前一百八结满了尤吉也。尔时别计合一时七八反可满也。河临结线此数可入也(七日内结线送了后后时不可结线也)。若待七日满有河临者。又相计其程时别结线数可相计也。满了中间与檀越可令系也。
  次护摩了。下座。
  抑护摩必烧三类形。纵虽非调伏法。必可烧之(云云)。火天段(一只)。本尊段(六只。云云)。
  次阿阇梨入三摩地等(云云)。
  大原法桥火天曜宿三段间伴僧奉读六字经(小本)。本尊段(乃至)世天段毕诵六字真言(云云)。
  后供养等(如常)。
  一护摩。
  多分依息灾修之。但降伏增益等随事可用心耳。
  里书云。大阿〃〃记云。问。此法于息灾等中。与何法相应耶。答。先达云云不同。或云息灾。或云调伏。或云四种相应问。诸说之中。以何为尤耶答。息灾调伏为好。何者若自身他人有病患时等调伏相应。若为攘灾息灾相应(云云。已上)。
  一护摩咒。
  若观音若六字。可随意(云云)。或时示给云。初诵六字咒。次诵观音咒。或先诵观音。次诵六字咒(云云)。
  一伴僧咒。
  用六字咒
  一后加持咒。
  师曰。宇治大相国御修法勤仕之时。以六字咒奉加持之。被仰云。此真言イミシク闻(云云)。后日勤仕。后冷泉院御修法之日。以圣观音咒奉加持之。主上被仰云。相叶外记日记之由。者莲实房座主同被用阿噜力迦咒(云云)。
  大原法桥用大威德咒(云云)。
  私云。井房阿阇梨(每〃)——用马头咒。是莲花部明王之故也(云云)。师道被用六字咒耳。
  一伴僧数。
  师曰。或六人或八人必所用之(云云)。或请多助修。为上番下番时之间。上番僧。读经时了下番僧连续声。至于后时读经(云云)。
  一相应物。
  祖师御意云。三类形必可用之。虽非调伏法。为除咒咀也(云云)。又骨娄草同可用之。为延命也(云云)。
  古记云。炉用铁炉。以面染蘖。作人形及天狗形。皆书其名。一夜各七枚烧之。其人长者五尺又长短随宜耳。若无面者。画其形亦得之(云云)。
  又云。以麦粉丸黄汁作饼等(云云)。
  又云。或以土作之。又以芭蕉作之(云云)。
  又云。慎莫知他人。师密自设少许面作之(云云)。
  又墨书着其咒呾怨家姓名。若不知之。着其宇。注其在所乃至国郡其宅其条其坊男女(云云)。
  教记云其形。

  一烧三类形用心。
  古记云。三类形○如此能内护摩投炉。护摩非是损人身。断其命根。但为烧灭其所作恶事。不令成就。消除彼种种不善贪瞋痴本所起妄想分别之垢。不复重作也。心怀慈心。能应观练内护摩义也。作调伏法。慈心为先。内无慈悲自损他损不识佛意。何堪护摩思之烧之(云云)。常加用以勿令废忘努力努力(但内字可思之)。
  教记云。右记云。诵六字咒。先投烧天狐形时可云降伏咒咀施主天狐吽发。投烧地狐形时可云降伏咒咀施主地狐吽发。投烧人形时可云降伏咒咀施主类吽发。次诵降三世咒。烧毒花百反(用阿苦)次以圣天。烧毒花百反此等虽非师传。以不可恶故试可用之。
  又古记。此外有所作。所谓人形。桃木·杨木·枣木。此三木各作人形。各八十(乍用之私略只各一)。又此三木箭八十(是不可略之。但造之有烦故此。只各一可有也)。护摩时以前造之弓矢可射三类形。未入炉可射之欤。先以桃弓矢可射桃人形(八十矢)。次以杨弓可射杨人形(八十矢)。次以枣弓矢可射枣人形(八十矢)。如此二百四十度射杀烧之。矢作之有烦故。只以一取返可用之。仍矢只各一可作也。
  虽非师传。试如此用之。有何异乎。道具已有弓矢刀。思之如此可用意耳。仍以刀射了段段可切欤。镜天狐等隐来照料欤。仍取镜十方可令电欤。时了施主归不可必反闭。以加持力可为护身故也。
  一灰。
  略秘法云。取少许灰用之(云云)。
  师曰。每时终取烧相应物之灰。粖之令服病人。其服法者。先食前以粥浆可服之。不可以酒令服之。若有数度修之者。每时终之。每早旦可服之(云云)。
  古记云。以彼灰碾之和酒。令饮病者大吉(云云)。可用之不可然欤。
  又古记云。发遣次取烧天狐等灰小许。出堂之后研(五贤反平婴)。于灰和于浆令服。不可和酒。然不令彼知其是色。师独知之。若护摩数度每度用之(云云)。
  教记云。或入浆服。不可加酒(云云)。或入酒(云云)。
  此二说中可依制酒说欤。
  一以线与檀越作法。
  从开白时。至结愿时。一时何结计宛足百结之后与之(一说)。又中间百结满即与之(一说)。
  师曰。第二说尤佳(云云)。若然者后后时时只念诵读经许勤之者。
  略秘法云。百结已竟。其结线更后加持。与授施主。着臂。男右女左(云云)。
  师云。百结了后。即与檀主令悬颈(或悬臂等云云更问)。其咒索袋缝裹令系之。勿着肤矣(云云)。
  一送文词。
  进上。
  结线一条。
  灰一裹。
  右日来结线一百八结满了。仍进上之。件线缝裹绢令系御颈御耳。灰加御膳可闻召也。言上如件。
  年 月 日。
  教记云。结线满百八结了。头末取合念珠十弟子绪结样结三四寸许残末方长本等切二三寸许ワケテ纸裹尻头ユイテ。又其上纸卷如小立文ユヒテ可送。其送文词云(如上。俱云可令系御身。公家者玉体可书之云云)。
  年 月 日 等别不可书之。
  松竹若花枝付可奉也。
  私云。取竹枝。有口传。
  一解结事。
  若檀越病愈事亦平息请阿阇梨令修供养法。即令解线(云云)。若不解为行者作障。解糸放咒神等欤。其解糸时。先修供养法解之。谓圣观音法修也。念诵之时解之(云云)。
  一卷数。
  御修法所。
  奉读。
  六字神咒经一百八卷。
  奉念。
  大日如来真言二千一百反。
  护本尊真言。
  圣观音真言。
  延久三年十一月卷数不载之。
  六字真言十七万反。
  同三年二十七万九千反。
  息灾护摩真言。
  三部诸尊。
  诸天曜宿。
  奉供。
  大坛供一七个度。
  护摩供二十一个度。
  神供三个度。
  六字河临所。
  奉念。
  大日如来真言七百反。
  本尊真言二千一百反(后度〃七千反)。
  三部诸尊〃〃七百反。
  诸天曜宿〃〃〃〃〃。
  息灾〃〃七百反。
  右(云云)。九口阿阇梨(云云)。
  或时护摩供次河临七个度。
  神供次秘密袄法七个度。
  私问云。读经一百八卷有何处耶。师云一结一卷。故云一百八卷也(云云)。
  又问。百结也。答师说一百八结(云云)。
  二七三七日等连修之时如何。可寻之。
  又问。勤仕后冷泉院御修法之时。只六篇也何。答。加经为七也(云云)。南师云。读经多少可随时宜(云云)。
  教记云。
  御修法所。谨奏(公家案)。
  奉读。
  六字神咒王经一百八卷。
  奉念。
  大日如来真言二千一百反。
  圣观世音菩萨真言二万一千反。
  观音六字神咒十八万九千反(伴僧八人足也)。
  息灾护摩。
  三部诸尊总咒。
  诸天曜宿真言。
  奉供。
  大坛供七个度。
  护摩供二十一个度。
  神供三个度。
  右谨依。宣旨始自 月 日至于今日并一七个日之间。九口僧纲大法师等。相共勤修上件教法。特致精诚。奉祈。金轮圣王玉体安稳宝寿长远之由如件。仍勤行事谨奏。
  年 月 日。阿阇梨。
  卷数付御衣奉取返使结线等相具灰密密可令召由。能含可进上之。
  一问答料简。
  问曰。六字神咒经者。是何尊法耶。答。是观音法也。
  问曰。经题只之六字神咒。不加观音之名。何以知是观音神咒之事耶答。六字经说咒了云。愿此咒常吉。观世音观照我身。怜愍我故。即说咒曰(云云)。当知观音法乎又请观音经约观音行法。立六字章句之名。随又其文义。彼经此经相似。准之可知又六字略轨云。若欲修瑜伽者。依圣观音仪则(云云)。又八家秘录圣观音部中。载六字经。依此等说。可知观音神咒也。
  问。六字者付经所说神咒。有六字欤。答。人人推量云。六字咒佉知等有六字欤。然云不详得其六字。
  问。既计之无六字何事。答。或验记云。六字者观音略名也。意云。观音有大悲等之六之名字故。名观音。秘六字也。委见验记(可见彼也)。观音之六字之神咒云也。
  问。大悲等六观世音者。是天台所立也。所不争也。但今所言之六字之言。付观音之六种立云事。所不见也。仍犹六字者。付神咒之字可论耳。如彼一字金轮。唯有一字。文殊一字五字六字八字皆有其字数。例之观音六字。其字之数。可有六字也。仍付字数可寻思之案经文云。观世音消伏毒害虚空藏宝幢孔雀陀罗尼六字章句等(文)。六字章句犹付神咒置六字之言。咒所云六字者。是六观音。此法是圣观音法证文先出了。何广云六观音耶。若六观音法于六观音像前可行之。例如七佛药师法。向七佛耶。何只向圣观音一像行之哉。仪轨说秘录篇不可背彼耶。
  答。付字数不得其六字故。以别意付六观音消六字之意也。问字既不得其六字。故有遮诠无表诠。故不付字数以别意问答家俱可思之也。但六观音于六观音像前可行至经文不云可对六观音像。故今对一体修之有何失耶。七佛药师经说故也。今虽向圣观音一像。其六观音之义不可异乎。本体圣观音付修无异乎。故轨云。依圣观音法耳。非遮六观音乎。秘录意又以圣观音为本体。故可不云千手等。故沈尔入圣观音像中乎。
  问。付字数寻之问答家共不得之。至于一字金轮文殊一字五字八字例者。问。家得例答家不能会释。
  以下重重事(在别出之必可见之)。
  师曰。六字者非字数。六是名字六也。六观音利六趣故。有六名字也。请观音疏有释(云云)。
  贤暹乍恐寻之。此义与请观音疏合时耶。能可思之。
行林第二十一。六字上。
  享德四年六月六日于西圆寺圣门院以石山寺本令书写毕。
  承应二(癸巳)年三月十七日以二尊院本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