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行林第十。

  炽盛光法下。
  一道场庄严。
  蜡烛供棚。佛前之外。以今一脚立便宜所居。蜡烛供至供养时。移居佛前。南圆私记以此棚立护摩坛前。可否在人意欤。

  轨云。恐王者生疑。权于纸上书一切诸天名字。怗于诸尊之下。令彼断疑而生正信。若能梵书其名最为上妙。若不识梵字者。随方文字题之亦通(云云)。
  
  谓别纸书诸尊名字。敷曼荼罗下帖着。又蜡烛数都卢七十六杯。但近来人人。七星山王行疫加供。尔者八十五杯也(云云)。
  又蜡烛·供币并银钱·护摩布施。天坛时。取集于坛场外。烧之(云云)。但初夜时毕烧之。有何事哉(云云)。
  私云。轨云。幢幡花盖严敷置此轮坛。以此坛场庄严。理在不言。况于文炳然哉。加之此法者。山门之秘键国家之珍重也。严丽极美仪则可竭忠。天盖一张(寸法可依大坛广其色白色)杂彩幡(可悬道场八方)。
  又轨云。须常诵炽盛光佛顶陀罗尼昼夜不间。其所烧香当用沉水·白檀白胶·薰陆·白茅和之不绝(云云)。
  私云。助修结番于道场不断可念满咒遍。又储大火舍可烧不断香也。
  轨云。如其事逼不及作坛。但于幽静深房清净或伽蓝之处。取净床敷安轮坛。北面悬炽盛光佛顶轮王像。或对一忿怒王尊像亦得(云云)。
  师传云。修此时不悬彼曼荼罗。或悬一忿怒尊修之。谓不动尊也。若余忿怒尊也。若本尊佛顶一像等也。以曼荼罗不可露显也(云云)。
  里书云。敷曼荼罗如轨所说。具以可全图绘之也。唯是为国王修之时如此。若为梨庶修之者唯画八叶尊。诸余天等准点位敷之。又设覆敷曼荼罗之上。每修时去之。每修时覆之。是恐尘秽惮露显之故也(是师传也)。
  私云。轨图曼荼罗文说九执等十二宫二十八宿了云。惟为国王除灾即全画天身。自余凡庶已下除灾不应画天身。但置位书梵字天名。点星形即得(云云)。
  又云。严饰一净房。深密之处建曼荼罗。勿使多人知见。若多人知见。即求愿难得灾祸不除。若国王息灾者。应严饰一深殿建曼荼罗。依教如法护净严饰如经所说。勿使女人黄门奴婢下劣人见。触秽道场(云云)。所谓及诸畜生皆是不吉祥之类器。若猪狗猫鼠尽勿令见清净道场。
  师传云。祭文宝号七十天名各一通书之。置左胁机之上(云云)。
  有图说道场庄严蜡烛供三十六坏。

  已上里书。
  一净衣。
  轨云。持法人身着纯白衣服(云云)。
  一日数。
  轨云。少则三日三夜。多或七日七夜。或二七日夜。乃至感应得吉祥警诫此为最胜(云云)。
  一遍数。
  轨云。计千计万。乃至落叉或三落叉亿数。以得愿满为限。亦不定数为期(云云)。
  一护摩。
  轨云。至心持念兼作护摩(云云)。
  又云。道场满日依真言教法。以苏蜜酪乳木护摩(云云)。上文云。从传教大阿阇梨亲受真言印契并护摩法(云云)。
  炽盛光要法云。或被罗睺掩蔽日月薄蚀。或彗见。或旱涝则当于道场中。隐密处身着皂衣。面南座。以烧尸灰。画三角坛。于坛中画彼罗睺星彗星等形。旱涝时画龙形。于彼心上书彼人名。于中夜乃午时烧安悉香。念诵于真言句中加彼名。以石榴枝鞭。彼形诵真言二十一遍。每一遍一鞭。其灾即除。若五星凌逼强盛令攘亦作此法(云云)。
  又云。若火星欲入南斗。应于一忿怒尊像下点南斗形形及点火星于斗中。画彼设都噜形。并书名于心上。即结印安印于忿怒尊像身上诵真言七遍。于娑嚩诃句上加彼设都噜名。忿怒厉声诵真言。所有灾祸移而不顺王者身上(云云)。
  甘露佛顶经云。我今更说木印法。于坛木上刻一八辐金刚轮。于轮脐中书勃噜吽(三合)字轮四面放光火焰印。背上刻八叶莲花。花上置月天变形(阿阇梨言伏兔是也)。作此印已诵婀婀(急呼)。一字心真言。作二十一遍。于清净处以光明砂麝香涂之。以印〃心额喉顶两肩上脐下两膝上。诵一字真言。婀字心一印一诵如是万遍。即得神通(云云)。
  私云是成就坛之仪式欤。
  一持诵者用心。
  轨云。受学之僧须得身心戒品清净。四重十重不应缺犯。若有缺犯不应为他作是念诵。返招殃咎亦不效验。持法之人常须清净(云云)。
  私云。於戏末世愚凡谁可修此法哉。
  又云。正念诵时深发慈心。常以佛眼瞻视此轮上诸天形像。下心祈祷焚香发愿求乞恩福。不应作降伏忿怒之心。便乖圣意必不相应。此等皆是大福德天仙行菩萨道。以誓愿力受比天身。为饶益有情故令诸刚强众生怖畏作善。岂有将此凡夫下劣微分芥福垢秽之身。而欲折伏造化天仙。无有是处。审可思虑而乃行之敬而畏之。深起慈心愍念一切有情极厄难诸众生等。愿令解脱一心持诵炽盛光佛顶真言。唯功多为上(云云)。
  一曼荼罗。
  轨云。应当洒扫一净房室。以白色牛承取未至地瞿摩夷。用白檀香水和吉祥香遍涂其地。又以香水数数散洒屋及四壁。便极清净。于中图画比息灾轮。若作曼荼罗地坛。应须依教掘地。除去恶物碎瓦破器。髑髅毛发糠糟灰炭。蜣螂诸虫毒蛩之类。及以剌骨朽木礰石砂蜜等物。别取河岸坚好白土其味甘者。和香填筑极令坚实。然后如法涂拭。先令画人不食酒肉五辛远离染欲。香汤澡浴着新净衣。日日晨朝与授八关齐戒。于净白绁上或净素布上。画此十二辐金轮。若作地曼荼罗。即应捻五色粉。其粉一一色。各别以真言加持七遍。或三七遍然后用之。或以彩色图画。三日三夜或七日七夜。祈福事了即须收之。若是地坛应以除去形像。不应久留。恐有虫鼠污践。下愚人见及邪见外道。及五旃荼罗黄门奴婢等见。即众生圣皆不喜悦反招其咎。若欲将随身远行。即于白绁上或绢素上彩色图画。或方一肘或二肘。大者不过三肘四肘。随己力分画七十余尊佛。及菩萨诸天形像。依法安布。于轮辐间并书梵字真莫题名字。若为国王应须大作地坛。或十六肘二十四肘。上至二十八肘。其数不同凡庶之人。恐王者生疑。权于纸上书一切诸天名字。帖于诸尊之下。令彼断疑而生正信。若能梵书其名最为上妙。若不识梵字者。随方文字题之亦通。从轮心中平仰。画一八叶白莲花。于华心中以金或银。画一金轮佛顶。一字陀罗尼字悖噜吽(三合长声呼)字后先画炽盛光佛顶。身诸毛孔放大光明。当佛前相对隔真言字。当画佛眼部母菩萨红莲花色。各持标帜印契。以于佛右边画文珠师利菩萨。作赤金色持本标印。于佛左边画金刚手菩萨。白红色亦执标帜。皆半跏而坐四尊相对。更于文珠右边尽不思议童子菩萨。文珠左边画救护慧菩萨。于金刚首右边画毗俱胝菩萨。于金刚首左边画观自在菩萨。如前八大尊。各有色相标帜印契颜貌。以偈诵曰。
  顶轮惟一字 奇特为中尊 炽盛佛相仪。
  毛孔飞光散 首冠五佛相 二手如释迦。
  右方文殊尊 首戴五智髻 左执青莲花。
  花上立智杵 右持大慧釼 半跏坐莲花。
  当前佛眼尊 身相红莲花 左持五眼契。
  右作如来拳 左方金刚手 身貌白红色。
  右持仰莲花 花上立五智。
  里书下文云。若得应效。其曼荼罗。便须收却不应久留。本法如是。若是地坛便须除铲扫去。送于长流净水之中(云云)。
  或次界。明清云。件次第大师僧都所给也。
  余试问云。若有五星摄一句之诚能耶。历葛博士答曰。有之。即云日月为天子。五星为臣佐。又云日为天子。月为后星。五星为臣佐是也。以余是以可知仪轨文□十六名十二大天者。可谓以五星摄一句之时。自然为十二。然有今字误。可谓十六者是不可。又文殊仪问云。十二故并是五星为一句之意耳(云云)。
  私云。轨文开五星时十五尊也。合五星者十一尊也。十六十二共以不叶。为之如何。现图加地天为十六也。轨文所不见也。可详之。
  轨下文。请召十二宫天神。请召二十八宿。十六言次云。都请召诸天及七曜十二宫神二十八宿诸执并真言曰(云云)。
  私云(台藏召请诸天明也)。现图曼荼罗加地天依此意欤。
  已上里书。
  左手执铃契 半跏坐莲上 次明不思议。
  面貌赤金色 二手内合拳 二风屈相对。
  令甲背相着 向文殊奉势 复以救护慧。
  身相如白莲 慧羽掩其心 空端直舒上。
  右明毗俱胝 貌玉而为色 前定慧二羽。
  定执未敷莲 慧手上无畏 后二定慧手。
  定执于念珠 慧手执军持 次明观自在。
  亦号如意轮 左掌摩尼珠 慧舒施愿印。
  身皆白红色 住大莲花中 如是八尊外。
  圆置一界道 绕于界道上 书四尊真言。
  所谓炽盛光 佛眼母菩萨 文殊金刚手。
  蜜言背后书 白粉与金银 皆通第一义。
  于真言外应画九执大天主。所谓日天月天五星蚀神彗星。及大梵天王净居天那罗延睹使多天帝释天主。当佛背后画摩醯首罗大天。共一十二尊。列位分布周围一匝。各有所乘各有所执。唯传受此法者知之。于此大天外又安界道。于道外竖画一十二枚独?金刚杵。通至外轮辋。以为金轮之辐。于此辐间。当佛前面向佛。右边逐日顺转。安师子宫次女宫次秤宫次蝎宫次弓宫次摩竭宫。此六宫在佛右边。又从佛后顺转却向佛前。安宝瓶宫次鱼宫次羊宫次牛宫次男女宫次蟹宫。此六宫在佛左边与师子宫相接。当佛背后安虚宿。当佛前安七星宿。于此十二宫外安置二十八宿。各依本宫次第安置。惟为国王除灾即全画天身。自余凡庶已下除灾不应画天身。但置位书梵字天名。点星形即得。于二十八外周匝画轮。缘如车辋形。金色阔狭大小与轮形相称。于此辋上画八方天王。当佛前安焰摩天。当佛于后安多闻天王。文殊师利背后辋上安水天。于金刚手背后安持国天王乾闼婆王。四隅四天。东北角欲界自在天。东南角火天西南角罗刹主。西北角风天。于此辋上空处。金银书炽盛光佛顶真言及缘生四句偈十二缘生经文。无明缘行乃至生缘老死忧悲苦恼。又书十二灭句。无明灭则行灭乃至老死忧悲苦恼灭。令其分布遍于辋上。又于轮外应画一百八个青莲花。叶头如承此轮之势。即于一一叶上梵书一阿字。应金银或用白粉。金银最妙。叶外四边界外方四缘周匝画作界道。于界道上画独?金刚杵。相接周匝围绕令合便成结界。于方界内轮外四角空处。画四大明王以为外护。于佛前右边角内。画四臂降三世明王青色。于佛前左边角内即画无动明王青色。于佛后右边角内。画四臂无能胜明王紫黑色。于佛后左边角内。画四臂大力乌刍涩摩金刚明王赤色。此四大明王。并皆坐宝盘石上火焰围绕。如是依教安布。名曰一切如来秘密除灾教令法轮(云云)。
  轨下文云。右于轮外一百八莲花叶上各书一阿字令周遍(云云)。检唐本。当佛正面画辐(余辐准知)今图依妙知藏本。不当正面也。
  此外界道独?杵一方四カケリ。或本三カケリ。四方同前也。
  此图人人所持本多以不同也。仍且以妙智藏本·阿弥陀房本·禅定寺本为规模。具以图之。图不同轨文。叵寻羡以前唐院正本授定。但至诸尊种子者。或依旧图。或闻师说或检大教且书之。恐不侧圣旨檀愚管矣。
  长久四年三月二十五日。释长宴记之。
  中台悖噜吽字事。
  持明房说云。中心书字后画佛顶事。是人法俱显之也。但或先人后法。或先法后人等。是人法常仪也。今此曼荼罗先法后人故。于前书字。于后书号也即此一字金轮是炽盛光也。故中心字即炽盛光种子也(云云)。
  私云。中台书种子。有口传更问。
  一百八个阿字事。
  私云。是三十六禽也。十二时各有三兽。成三十六禽。更开为一百八兽也。如下抄之。何故用●乎。师曰。●法界种子故也(云云)。
  炽盛光形像。
  大原决集云。检或图。佛顶其形如台藏四佛之形。而结大钵印。坐身无璎珞。背后流光。光中有小轮数多。其座须弥山。山外有海并重重山等。轨云。炽盛佛顶仪。毛孔飞光散。首冠五佛相。二手如释迦。法性房记云。二手如释迦者。惠手舒五轮向定方。火空屈合端。地水风直竖。定手舒五轮仰当心。是说法相也。又样如持钵印。二空端合跓。置结伽座(云云)。
  甘露佛顶经云。尔时世尊身现作摄一切佛顶轮王之相。手持八辐金轮处七师子座。○世尊以印又作八辐金轮。八方八色轮中。现八种色相花座。○于东方如来面前赤色轮中。现光聚佛顶轮王。手执如来顶印放大光聚坐赤色莲花。于如来石隅黄色轮中。现发生一切佛顶轮王。手持黄莲放黄色光明坐黄莲花。于如来右边白色轮中。现白伞盖佛顶轮王。手持白伞放白色光坐大白莲花。于后右隅中杂巧色轮中。现胜佛顶轮王。手持利剑放杂巧色光明坐杂色莲花。于如来后红色轮中。现除一切盖障佛顶轮王。手持红莲花。花上有钩。放红色光坐红莲花。于左后隅青色轮中。现黄色佛顶轮王。手持三股缚日罗。放青色光坐青莲花。于如来左边绿色轮中。现一字最胜顶轮王。手持八辐金刚轮放绿色光焰坐绿色莲花。于如来前左隅紫色轮中。现无边音声佛顶轮王。手持白螺放紫色光焰坐紫色莲花。
  尔时摄一切佛顶轮王。施八方坐位。各现八种佛顶轮王相已。时世尊复现七宝眷属女宝马宝主藏神宝轮宝象宝如意珠宝兵宝等。周匝围绕此大轮四面(云云)。尔时世尊。复入钩召三摩地。○十方俱胝诸佛。闻摄一切佛顶轮王钩召。○俱到虚空法界大金刚宝峰楼阁。于虚空中而集(云云)。
  尔时十方世界诸大菩萨。所谓金刚手菩萨。乃至普贤菩萨。一时咸集至虚空法界宝峰楼阁世尊轮王前。尔时八大菩萨各各现光明轮。各现作八大金刚明王。以持如来轮故。尔时金刚手菩萨。现作降三世金刚明王(云云)。
  私云。法印大和尚曰。炽盛光法以此曼荼罗可为本尊欤。总持院本似之。然人不为觉知。此经炽盛光印明可为根本印明也。更问。
  八佛顶座位列本同之。

  右依上经文图之。文意八菩萨现作八大金刚。然者以八大金刚可安第二院。又以七宝绕大轮四面。文意以七宝安第二重。以八大金刚可为第三重。是别译文者。诸佛顶现作大菩萨八菩萨现八大。今文不云佛顶现作八菩萨。更可详之。
  别本○作八方八色种顶轮王坛。次像三重。次第二院东赤色轮(如前经说)。如上八方佛顶。各放本色光明。各本菩萨金刚天众摄一切佛顶轮王。放设八方坐○诸佛顶轮王各现光明。各各位八菩萨。第二八大金刚王。第三皆忿怒耶如来身持轮。放现金刚手菩萨。化作降三世○乃至第四日月天。第五宿曜(云云)(第四重日月天第五重宿曜云云)。
  右依甘露佛顶经别译意图之。八佛顶。八大菩萨。八大明王是次第现作欤。尊胜无畏轨列今八佛顶。不空轨安今八菩萨准今轨意。八菩萨即是八佛顶之故欤。但此事人人等决之更可详之。
  抑右曼陀罗炽盛光图曼荼罗有多本之中未见此图。先达口传师说等之中。又不示之更可问达者。但以彼经用炽盛光之法者何。又舍所说曼荼罗。

  私云。佛顶甘露经云。以广生佛顶九黄色佛顶也。
  一功能。
  轨云。尔时文殊师利菩萨。从首楞严三摩地起。遍观大众而作是言。我观一切有情。无始已来流转生死。妄业缠覆互相爱憎。感种种业报招种种灾难。我承一切如来加持神力。略说随世方便。除灭灾障教令诸天。作扇底迦曼荼罗法。佛以巧慧教敕加持。日月星辰游宫天众。令发慈心。○若有国界日月薄蚀。或五星失度形色变异。或妖星彗孛敕押王者贵人命宿。或日月亏损于本命宫中。此时应用此教息灾护摩。或遭大疫疾病流行鬼神暴乱。异国兵贼侵掠国人。若有明人先知之者。应当奏上置荼罗。帝主日日发虔敬心。亲自发愿祈请加护。必获胜利恶贼消灭。若有也人忽遭厄难王难悬官口舌。或为怨家[麥*力]逼。恶病缠缠绵医疗不差。当此之时。恐有危祸。或宿世怨魂命难死厄。即依此教。图画建立除灾法轮曼荼罗法。隐密精勤加持念诵。志诚祈祷众圣天主。○若有难时。上从王者次及储君后妃婇女。下及百寮道俗凡庶。本命宿上五星。敕押退行留守。或日月于上交蚀。彗孛恶星[麥*力]犯宿者。于是时中即用此法。○如是依教作者。一切灾难无不消灭除殄。时文殊师利菩萨告大众言。我从闻此教法已来。常为众生如是演说。一切如来当证知我。宣说教令除灾法轮竟。汝等天众当如佛教敬顺奉行。尔时诸天闻说此经已。皆大欢喜异口同音咸作是言。敬依圣旨不敢违越。信受奉行作礼而去(云云)。
  持明房说云。上古人云。大唐青龙寺敕置本命灌顶道场。是主御本命院也。仍代代皇帝敬重彼本命院尤盛也。慈觉大师移彼青龙寺本命院于当朝上都延历寺。建总持院为公家御本。敬重此院(云云)。
  一七十余尊名数。
  中台(悖噜吽)。炽盛光。佛眼。文殊。金刚手。不思议童子。救护慧。毗俱胝。观自在(已上中台)。
  第二重。
  轨云。凡执大天主。所谓日天月天五星蚀神彗星大梵净居那罗延都使多帝释摩醯首罗。共一十二尊列位分布。
  法性房记云。九执者。日与月之天四五星木火土金水也。又加蚀神(梵云罗睺星)彗星(梵云系都星)即成九执天(云云)。
  大原决集云。日天等若合五星一十一尊也。若开五星者十五尊也。何云十二尊乎。私案云。检曼荼罗加地天开五星十六尊也。若如轨文。合五星十二尊也。若尔者轨文脱落地天欤(云云)。
  裹书云。慈觉大师传云。三年春。皇帝崩。太子即位。则令左近卫中将藤原朝臣良相手书曰。大师虚往实归。希世杰立。虽末接唔。而常钦仰。右仆射与本师。本自相识故也。今依遗诏。十七日甲子。可有践祚。夫大事之中。犹有障碍。大师宜始十五日迄十八日。转读大般若。以护念之。又择童子中精练者一人。为予落发披缁。令入觉门。然则方赖熏修之力。长得泰山之安。其转经不必羡多卷数。唯要字句分明盛悟神灵耳。良相重手礼曰。报书具启殿下。然使者口传。可修新密法。彼熏修之旨。具待指南耳。伏惟凡法依人兴。所谓佛法兴隆唯在人主。宁为他可起哉。为取委曲。更遣河雄。早以通示焉。大师奏白。除灾致福。炽盛光佛顶。是为最胜。是故唐朝道场之中。恒修此法。镇护国基。街西街东诸内供奉持念僧等。互相为番。奉祈宝祚。又街东青龙寺里。建立皇帝本命道场。勤修真言秘法。今须建立持念道场护摩坛。奉为陛下。修此法。唯建立之处。先师昔点定矣。书奏降诏曰。朕特发心愿。于彼峰建立总持院。兴隆佛法。九月又诏曰。虽未建立道场而择二七僧。且修件法焉。总持院置十四僧。自此而始矣(云云)。愿主入道场念诵并酬赏修师文。
  轨云。若能一一躬亲自入道场。至诚祈祷所犯天神。念诵炽盛光佛顶真言。昼夜不间断。兼诵诸尊真言。若身不得自入道场者。或处津公私职务或事严君。应奉尊贵或处幽闺禁约。或乃身力不逮或家老少病患。或卑下身不自由或容寄他方无家无处。或近邪见恶人怨家之处难为建立。即应访求一明解此法教之人。或道或俗殷勤求请。供彼所须令替身念诵。慎密精诚建立道场。然后酬赏劬劳令其欢喜(云云)。上文云。帝主日日发虔敬心。亲自发愿祈请加护。必获胜利恶贼消灭(云云)。
  私云。于彼院每年奉为公家。开灌顶道场。每日修炽盛光秘法(总持院例时记其仪则也)。近代才行灌顶。此法陵怠有心之人谁不叹之哉。
  已上里书。
  第三重。
  轨云。于此大天外又安界道○当佛前面向佛。右边逐日顺转。安师子宫次女宫以秤宫次蝎宫次弓宫次摩竭宫。○又从佛后顺转却向佛前。
  安宝瓶宫次鱼宫次羊宫次牛宫次男女宫次蟹宫○与师子宫相接当佛背后安虚宿。当佛前安七星宿。于此十二宫外安置二十八宿。各依本宫次第安置(云云)。
  二十八宿。
  角亢氐房心尾箕。已上东也。
  斗牛女虚危室壁。已上北也。
  奎娄冒昴毕觜参。已上西也。
  井鬼柳星张翼轸。已上南也。
  私云。二十八宿十二宫同重可安之欤。将第三重十二宫外位第四重可安之欤。轨文不分明。或云。曼荼罗五重如月轮。内院九尊。次院十六天。次院十二宫。次院二十八宿。次院护世八天。四角明王(云云)。
  第四重。
  轨云。于二十八宿外周匝画轮缘如车辋形。○于此辋上画八方天王。
  持国天。火天。焰魔天。罗刹天。水天。风天。多闻。自在。
  不动。降三世。无能胜。乌刍沙么。
  私云。以上七十七尊也。若北斗七星(加辅星)山王(三圣)行疫加此等者。都八十九位也或北斗(一位)山王(一位)行疫(一位已上三位加七十七九八十杯欤)。
  一沙罗树王佛事。
  轨云。文殊于沙罗树王佛所闻此妙法(云云)。
  小轨云。释迦〃〃〃○告文殊师利菩萨○我昔于过去沙罗树王如来真言(云云)。别本云。释迦〃〃〃○告我今说过去沙罗王如来所说炽盛光大威德真言除灾难法(云云)。
  法性房记云。炽盛光佛顶者。非五佛顶之内。指娑罗树王佛为炽盛光佛顶也。大日如来即释迦牟尼佛即沙罗树王佛即入南方花开佛。定说炽盛光仪轨也(云云)。
  私云。检菩萨心义第五云。礼忏云。罗怛那(二合)三婆缚娑怛(二合)他誐都。此云宝生如来。金光明云。南方宝相。新译云。宝幢。大佛顶经云。曷罗怛那?苏摩鸡都罗惹耶怛他誐多耶。注云娑罗树王如来。私云。曷罗怛那(二合)宝?苏摩香花鸡都幢罗惹耶王。此则大日经南方开敷花王如来。亦云花开敷佛。金光明经云。宝相。新云宝幢。幢相同。是鸡都随见异译。例如旧云信相。云妙幢。所言幢即是宝花幢王之略名也。此宝幢佛亦名宝生(云云)。法性御记说更可寻之(云云)。
  一三十六禽。
  止观云。大集明。十二兽在宝山中修法缘慈。此是精媚之主。权应者未必为恼。实者能乱行人。○又一时为三。十二时即有三十六兽。寅有三(狸豺虎)卯有三(狐兔貉)辰有三(龙蛟鱼)此九属东方木也九物依孟仲季。巳有三(蝉?蛇)午有三(鹿马獐)未有三(羊雁鹰)此九属南方火也。申有三(狖猿猴)酉有三(乌鸡雉)戌有三(狗狼豺)此九属西方金也。亥有三(豕貐猪)子有三(猫鼠伏翼)丑有三(牛蟹龟)此九属北方水也。
  中央土王四季。三转既周。即有三十六。更于一中开三。即有一百八时兽(云云)。
  弘决云大集十二时兽者。若五行中名十二肖。肖者似也。此十二神似彼故也。大集二十四云。○一兽每一日一夜遍阎浮提。余十一兽安住修慈。文广可见之。
  一卷数。
  御修法所。
  奉念。
  大日如来真言炽盛光佛顶真言护卫本尊。
  奉供。
  大坛供护摩供蜡烛供银钱币帛供。神供。
  右证依。仰旨(云云)。
  承历四年八月四日。权少僧都(大原)。
  一切佛顶(亦云诸佛顶云大和尚释)广大摄大两轨列之。于三佛顶之未对。
  一切佛顶(亦云诸佛顶广大摄大两轨之列于三佛顶之未对受。对受记云。大和尚释。一切佛顶者。应通名也云云。青龙注云。谓十方佛刹土微尘数诸佛之顶。顶是尊胜之义。即得如来顶)。
  五佛顶。
  第一白伞佛顶。第二誓耶(译为胜顶)。第三微誓耶(译为最胜佛顶)。第四谛殊罗施(译云火聚佛顶)。第五微吉罗拏(译云舍除佛顶)。此是释迦如来五智之顶(云云)。已上具缘品疏文。
  三佛顶。
  第一广大佛顶(亦名广大发生佛顶。亦名发生佛顶。一师说。恐是大转轮佛顶)。第二极广大佛顶(亦名极广广生佛顶。亦云广生佛顶。一师说是高佛顶也。亦云音声佛顶)五大院云。私详道理法身生身自二途。又五佛顶释迦五智三佛顶。大日三部。此三佛顶应在第一重。而在第三义稍难明。无畏轨。释迦右五佛顶左四佛顶加一切佛顶合九佛顶。又第一重上方有如来顶。法全轨。释迦左五佛顶右四佛顶。又加诸佛顶。第一重印列有如来顶及顶相也。义释五本释迦左四佛顶。音大火胜右四佛顶白最摧高。又第一重上方有如来顶。五大院云。私详道理依经为是法身生身岂各无顶。恐可云生身九顶法身一顶合十佛顶。又五佛顶五色及三佛顶三色次第可造。若不尔者和色甚难(云云)。
  五佛顶经云。
  一字佛顶(一)白伞盖(二)光聚(三)高顶轮(四)胜顶轮(五别本云超胜)。私云。菩提场经同之。高佛顶之所。人师以朱注云。一师说。此极广广生佛顶也。一师云。发生佛顶。私云。一尊异名也。发生佛顶梵云阿毗揭多(云云)。
  奇特佛顶经列八佛顶。
  遍照佛顶(一)白伞盖(二)光聚(三)高佛顶(四)胜佛顶(五)摧毁(尾枳罗拏六)摧碎佛顶(七)一字佛顶(八)。
  尊胜二卷轨列八佛顶。
  白伞盖(一)最胜佛顶(二)尊胜佛顶(三)光聚佛顶(四)胜佛顶(五)广生佛顶(六)无边音声佛顶(七)发生佛顶(八)。
  ㄙ云。甘吕佛顶经列八大佛顶。但以广生佛顶名黄佛顶。自余皆同今(矣)。
  又五佛顶八佛顶大教之说别轨之说同异难知。追可勘定之。
  炽盛光法下。第十。
  承应二(癸巳)年正月五日以二尊院本书之。
  舜兴。
  元禄十六年癸未二月下旬命松安写之。
  兜率谷鸡头院阇梨严觉洪道。
  享保十三戊申年于出云寺书写校合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