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五教章上卷不审六
  二日决择前后意第七
  一。决择前后意(文)上章教起前后前后今章前后同欤相替欤答。可相替也难云。今章前后上章前后更不可有差别。今章本意。上章前后决择论之替目计也。前后义更无不同也如何答。今章前后者。是一代前后也。上章教起前后前后者。最初顿说前说后说论也。是故前后义各别ナルヘシ。但于难者。自元两义也。伴一义故非相违。
  寻云。上章一乘三乘前后差别如何答。上章心一乘是唯前无后义也。三乘是亦前亦后义也犹寻云。三乘亦前亦后者。
  诸经相望一代通互亦前亦后义在之欤答。不尔。三乘第二七日所说。是亦前义也。第二七日以后所说三乘。是亦后义也。诸经相望互非作前后也。
  一。如诸小乘诸部执不信大乘者是也(文)举二十部小乘欤答。尔也难云。今明如来在世一代之化仪始终闻小之义也。如何出灭后诸部异执证之耶答。当段但于难者。如来灭后小乘异执纷纷。更不信大乘义举在世始终闻小义显也。既置如字可思之。
  一。三或有众生○堪入终教即便定者(文)举终教根机欤答。尔也难云。第三时三乘教也。五性各别教也。何云终教根机耶答。当段云堪入终教(文)但于难者。不空方终教也。非相违。
  疑云。纵不空方终教义当是闻机皆三乘各别执者也。何始教进入终教根机所深密第三时终教根机セン耶答。
  纵三乘各别执不空カタツラハ可当终教也。况又此不空闻菩萨中不空义ツレテ。三品各别方都不取。一向不空义ハカリヲ信类アラハ。终教根机云事何失カアラン耶。
  三日
  一。初三十二菩萨及文殊等(文)文殊不二三十二菩萨外欤答。三十二内也难云。
  当段云三十二菩萨及文殊等(文)置及字三十二外云事分明也如何答。捡维摩经文。始自法自在菩萨。终至乐实菩萨三十一菩萨也。合文殊三十二也。但于难者。总三十二内别又及文殊云事。文殊不二法菩萨不二法门中最上故。又此超绝文殊举也。尔者只总别二举也。是常义也。有学者云。三十二外也。诚人体云时。三十二文殊除其数不足。然诸菩萨中。一人菩萨二段不二说故。法一以人キリテ三十二云ヘキ也。
  一。六或有众生等(文)今此十门。依浅深次第欤答。尔也难云。第六又还云三乘。非成浅耶答。第一至第五者。是浅深次第也。又第六至第十者。是又浅深次第也。若初始终闻小第六始终闻三对第一浅。第六是深也。是故十门皆浅深次第也。但于难者。浅深有二重不同故非相违。
  一。即说三乘教法(文)通始终顿三教欤。局始教欤答。通始终顿三教也难云。始终顿三教者。为三机各别说之。各受一教互不知余。然如今释。可有三机同见佛从初双说三教之机(见)如何答。今十门中。第一始终闻小。是小乘定性也。第九第十两门。始终闻一。是一乘定性也。今此第六门。始终闻三。亦三乘定性也。于中或可有始终闻始教之机。或可有始终闻终教之机。顿教亦尔。以此三类同是三乘教故。合为一门。何必可难有见佛双说三教之机耶。其余六门。并约此世根不定者。如文可知。但于难者。今释始终闻三机出故。不知一乘分也。
  一。如上密迹力十经及大品经(文)始终闻三证文欤答。尔也难云。今此二经。只第二七日三乘说カリ也。何涅槃三乘闻类证可云耶答。今既始终闻三证据御引用也。但于难者。成道初时花严也。彼既说三乘见。尔此机前一代悉三乘可见故。初举也。非相违。
  四日
  一。五或有众生见佛从初得道乃至涅槃不说一字(文)今此不说一字义。顿教中意欤。通始终二教欤答。顿教中义也难云。钞三上云。有云。佛无色声。总有五义。一遮过显德。二真俗二谛。三传古非作。四悲愿所成。五本质影像○明非缄口名不说耳。余门可知(文)要不可限顿教。传古非作等义。大乘已上何宗不可遮之。故随义可配属□答。当段云五或有众生于此世中顿悟机熟即便定者等(文)始终闻顿机故。顿教义也。况钞三上云。若楞伽经兼出所以故。第三云○大惠白佛言。世尊如来应正等觉。何因说言不说是佛说。佛告大慧。我因二法故作是说。云何二法。谓缘自得法及本住法。是名二法等(文)今此缘自得法及法住法者。是寂莫无言门建立也。然钞所引不说五义。不出缘自本住两门释故。二门既顿教故。知是五义共顿教意也。但于难者。少分不可遮通余教也。
  一。七或有众生○堪进同教一乘者(文)此同教一乘者。根本正乘名一乘欤。方便乘上立一乘名欤答。根本正乘名一乘也难云。见当段文。自所得之三乘法。从一乘无尽教起。为彼一乘作方便故。此方便乘上立一乘名。更不见直指所入根本正乘名一乘欤如何答。当门一乘之体。晨旦先德。殆及异释欤。且义苑云。本末无碍门也。即见至阿含施设。谓初举照山王之极说。明非本无以垂末也。是故至如会三归一等。谓后显归大海之异流。明非末无以归本故。本末交映与夺相资。方为摄生之善巧矣(文)此释尤符顺和本章意。既上云一乘无尽教等。次下云如花严经等。以此等义为当门一乘之体。明知。直指根本正乘。名为一乘也。但于难者。伴一义也。
  五日
  一。如花严经同教中说者是(文)指末会摄比丘会欤。广指花严经中同教义欤答。广指花严经中同教说也难云。一义意限末会摄比丘会也。何广指花严经中同教义耶答。广指花严经中同教说也。其故当段云皆之一乘无尽教起等者。当依本起末门。即今经佛日初出先照高山大机。乃至邪定众生等照等文。是文顺欤。今章云是故诸有所修皆回向一乘者。即指末会摄比丘会也。是即摄末归本义也。是故广依本起末摄末归本义通指可心得欤。但于难者。自元虽有二义。广指花严经中同教说义可为正义也。
  一。八或有众生于三乘法根不定故等(文)今此第八门意。为别教一乘欤。同教门之所谈欤答。一义云。七同教八别教也难云。今明从三入一之旨。尤是同教门之所谈也。是以引证之时。如会三归一等(文)孔目章云。同教者。经云。会三归一。故知。
  同也(文)况宋本章云如法花经同教说者是(文)岂为别教之证耶答。此事学者异义。不一准。且一义云。第七云进同教一乘。今第八云进入别教一乘。既各别标之。何强混乱耶。若是同教者。与第七门有何异耶。但于难者。一义云。七八两门俱是同教也。但由机有利钝。分为两门云。或一义云。七八两门。共是从三入一之一类机。全非利钝之二机也。但第七约能入之门。显从三入一之相故。云进同教一乘。第八约所入之法。显从三入一之相故。云进入别教一乘。是则就一类舍权入实之机。约能入门所入法分为两门。何为利钝之二机耶。
  例如第九第十约因门与果海分为两门(云云)如此异义虽非一准。且伴一义计也。
  一。如会三归一等(文)上回三入一会三归一相替欤答。尔也难云。余处回三会三俱同教义取也。如何答。回三上第七出之。会三今第八出之。故又回三者。三权一实之义。会三者。三即一义也。可有差异也。但于难者。回三同教。会三别教云。回三乘边执改一乘正理入也。会云。三体オサヘテ。三即一会取处云也。余处会三归一同教云。机向ツクル也。其法。アツクレハ。所因所别教云也。仍同教门下。别教义显也。今会三归一本末不异取别教方摄也(云云)。

  六日
  一。九或有众生此世具有普贤机者○于初时第二七日等(文)今此普贤机者。唯以初时第二七日为自所闻之说时欤。更通一代五十年行布差别之时欤答。唯以初时第二七日为自所闻之说时也难云。见上来诸门之建立。各各诸机。并从初得道乃至涅槃。一代五十个年。悉见自所闻之说时。更不见说余法也。今普贤机所见例亦可尔。何必云并于初时等耶答。今章意。从初成道乃至涅槃。并于初时第二七日。悉令说尽之。明知。普贤机。唯以第二七日为自所闻根本法轮之说时。更□五十年长远之时云事。是以探玄记云。一乘本教要在初时第二七日。更无异说(文)是故从初成道乃至入涅槃。并于初时第二七日海印定中自在说尽者。即此意也。但于难者。然上来诸门者。随逐机宜。施设末教方经五十年故。或前或后经历多时。随自根所堪见说时亦不定也。故知。说时总有三种。一常恒说时。遍前后际。二根本法轮说时。唯局初时。三逐机末教说时。遍通前后也。
  一。本来不见说三乘小乘等法(文)直往□教之机。闻如来随宜之说教欤答。不闻也难云。上根必下根分兼知何不见等云耶答。当段云本来不见三乘小乘等法(文)但于难者。先是自分前劣三乘等不见事云也。若他劣机感见分机ニヨセテ见时。他分非不知也。约上能兼下之义争不见耶。但不谓实义故同不见也。
  一。此约普贤教分齐(文)普贤教者。能诠之声名句文名普贤教欤。又证入果海不可名普贤门欤答。非能诠之名句文名教也。又证入果海亦普贤门摄也难云。一乘义初因分名为普贤门。证果海名为十佛自境界。今亦但指见闻解行名普贤教分。何云三生并是普贤门摄耶。是以义苑释第十门云。前门约见闻解行二生。此约证入生故分二门之别。是以解行则见因门缘起。
  证入则睹果海难思(文)此释尤符顺一乘义释者欤答。复古云。此约普贤教分等。普贤门中。若但约教证以分二分。则教分中有见闻解行。入证分齐为证分。孔目曰。此约教分说。又曰。此据证说。或开三分。所谓见闻分解行分入证分。或名三位。或名三生。孔目曰。当是圆教证分已去。又云。在圆教位中见闻处说。又曰。普贤解行分教义是也。三分并是普贤门摄。今文约教证二分为九十两门故。教分中见闻及解行处说也(文)十地品有说大义大。今至相大师改名教大义大。或名教分证分。故知。非能诠之名句文名教也。又证入果海。亦普贤门摄(见)但于难者。复古意。第十门但是约缘形对果而非究竟自在果故。云普贤门摄也。不可有相违。
  七日
  一。见闻及解行处(文)见闻位一切佛法并于初时第二七日等云中可入耶答。尔也难云。解行生本如来说法闻クハトノ机尤第二七日融前后际劫说尽法会可见。见闻生多分灭后遗法像形等ヲミルホトノ劣机也。何则见如来从初成道乃至涅槃一切佛法并于初时等云中入ルヘキ耶答。当段云见闻及解行处(文)但于难者。一义云。见闻生云灭后也。然见闻位云事。广カルヘシ。其故善财童子解行生菩萨也。生云时解行ナレトモ。而十信犹见闻位分也。初住解行位故善财文殊知识值信位也。今彼信位指见闻位云也。非见闻生。彼善财又在世机故。则见如来云无失也(云云)。
  一。解行满已证入果海(文)尔者约缘形对果欤。究竟自在果欤答。约缘形对果也难云。当段既云证入果海。又下云果海难思不可说不可说等。岂非究竟自在果耶答。复古云。十普贤入证分。此即一乘根性定权成此门。众生解行满足证入果海。则知。非是寂灭圆极自在果也。又云即见上诸教等者。当知此中果海。即是发心品。初发心时所得果耳。亦不思议品所显之果。此中说者。即显果海不可说也。此文云不可说不可说者。乃是具德难思出于数法耳。非言果分玄绝不可说。是故结云此□一乘入证分济处。既言就此处说显非果海明矣(文)但于难者。今此十门。并明如来随机授法之仪式故。今第十门。亦述所化众生因位穷满。证入果海即知见前九门化仪之行相故。约缘形对果也。
  一。即是圆明无尽果海(文)今约三生成道分别欤答。尔也难云。三生成道非自宗正位(见)如何答。当段云见闻及解行处。
  或云解行满已证入果海(文)约三生成道云事分明也。但于难者。三生成道非自宗正位云。别义相也。其证果海外果分不可说无之也。

  八日
  一。论云此法胜故在初时及胜处说(文)今此胜处者。局他化天欤。通菩提场等欤答。可通菩提场等也难云。此法胜云十地法证位故。地前法胜也。胜处云他化自在天也。表所证真理非自作故。寄他化显也。何可通菩提场等耶答。十地论云在于初时及胜处说。初时既取□本经初始成正觉之文。胜处岂不苞含初会菩提场耶。
  何况论自释云此处宫殿等胜是名处胜(文)上云此处宫殿。唯举他化一处而云等者非内等。岂非等取其外菩提场等耶。故望一代经时处等校量也。若望七处八会。花严一经胜劣出来ルヘシ。但于难者。正虽他化天也。随义转用令通七处故非相违也。
  一。二者处异(文)今经说处花藏世界欤答。尔也难云。经正明说处云佛在摩竭提国寂灭道场等(文)此外七处八会。并在娑婆阎浮州内。今何云以花藏为说处云耶答。

  当段云二者处异谓此一乘要在莲华藏世界海中等(文)又折云言要在花藏中众宝菩提树下者。以说此经时。花藏六种震动。又第十三重即此娑婆故也(文)但于难者。上寂灭道场始成正觉之处。重转释时。其地金刚释故。知此寂灭道场。即花藏之中未刹也。无相违。
  一。即摄七处八会等(文)今经说处限欲界人中天上欤答。尔也难云。花严一乘佛教最上也。色界净居天等所何不说耶。サレバ李长者。第三禅可说等觉法立十处十会。经来不尽释如何答。今经说处。限欲界人中三处天上四处云事常途谈旨也。但于难者。上二界是难地非修行身故不在彼。修行之身。要是欲界他化最极。寄显法胜(云云)色界アマリ快乐胜レタルハ。难受化故为难处。又净居天那含人生处故非机也。总说花严处皆胜处凡佛法在处欲界也。欲界中人间胜。人中南州殊道器。苦乐相杂故(云云)仍摩伽陀国寂灭道场始成正觉示给也。仍此处总本スル也。

  九日
  一。是故不动道树遍升六天(文)六天俱今经说处欤答。六天悉非说处也难云。当段云遍升六天等者是此义也(文)答。六天中四王乐变化天。除故。六天悉非说处也。但于当段释者。言总意别也。
  一。具十八种圆满(文)十八圆满净土者。在三界外欤。与三界不即不离欤答。界外土也难云。回向品疏释方所圆满云。一自受用周遍法界。于三界处不即不离(文)今何判三界外耶答。当段云在三界外受用土中(文)解释分明也。但于难者。依佛地经。十八圆满。唯约他受用说。难所举回向品疏释。释因圆满。约自他受用变化等三身释之。亦是约今经宗非彼佛地经意故无相违也。
  一。此依三乘终教及一乘同教(文)佛地经十八圆满净土者。通终教同教欤答。尔也难云。法花经中说即染归净之旨。
  渐同花严指菩提树下即为莲花藏界十佛境界故。名之同教。而佛地经在三界外受用土中(云云)既染净隔历。何为同教所说之即染归净义耶。尤限终教不可通同教也答。当段云此依三乘终教及一乘四教(文)折云。此义通三乘一乘故。约二教以显终教可知。及一乘同教者。如下以佛地经化身具实报切德为即权归实故。属同教摄。彼约身此约土。既身是释迦令居化土。而经显十八圆满。即化土以显执土。
  即化显报故属同教摄也(文)但至在三界外受用土中之释者。且约终教释之。是经正意故。同教是义含故非相违。
  十日
  一。谓此一乘经首唯列普贤等菩萨(文)花严经会座可有声闻众耶答。唯列菩萨(云云)难云。十地品云。其余乐小法者。闻是甚深难思议事。或生疑怪(云云)宁非有二乘众耶答。当段云谓此一乘经首唯列普贤等○大小二众等(文)解释分明也。但于十地品文者。章主玄第十释此事。云余处后时小众为余。非是会中有此小众。又是地前不定种性。不能一向修菩萨道故云乐小也(文)准此解释可会之欤。
  一。是故(乃至)佛等诸位在信等位中(文)以十信为位欤答。为位也难云。终教已上。以信不为位。何以十信为位耶答。当段但于难者。方便正位分时。十信十住方便行故不云位。然而不分方便正位。广名位时云位无失也。
  一。彼有三佛此有十佛(文)三乘教中可说十佛耶答。无十佛也难云。胜天王经说十佛如何答。当段云彼有三种此有十佛(文)但于难者。准孔目第三卷。璎珞经十谛同教义。花严十谛别教义(云云)知三乘教中。纵虽有十佛十谛之名义。非无尽圆融圆教之义也。
  十一日
  一。十者事异等(文)圆经中施设法门时。正以事相显法门施设欤。ハタ总无碍圆融事ナレハ圆教事异三藏云事欤答。义势虽非一准。一义云。入法界中品本会中有三种现相。答海会之疑问也。是则受觉贤三藏口传。法业法师即释此三重也。又请佛陀三藏之口决。光统律师释此三种缘起。清凉引之释(云云)难云。如章现文者。随有舍林等皆是法门者。其舍林等。即是行即是位。或教或义故。云皆是法门者也。如彼诧事显法及诸法显义等。例准可知。然如配释者。毫光示益分中。众海顿证之行位。是谓或是行等。普贤开发之言教。是谓或教义等。即非谓舍林等事物。即是行位即亦教义。何指此等为事异耶。明知。此释全失章主意者也如何答。一义云。事异之言虽广。而别就法界品所说以明其事异。而本末二会意少别也。若约本会。则义苑云随有舍林等者。谓花香云林。即法界之法门。刹土众生本十身之正体。所以逝多林重阁忽然广博。三种庄严园林重阁虚空也。以此三种之现相。答彼海会之疑问。岂非法门耶。故云皆是。或是行位者。令彼海会顿证法界故。或教义等者。普贤文殊。依此开发故。而不坏其事者。坏相而作非不思议故(文)但于难者。伴一义也一义云。复古云。如善财随处遇贪嗔痴等。皆得法门。遇山入山法界。遇水入水法界等。皆即事即真也(文)一义云。折薪云。十者事异。即托事显法生解门。并诸法显义体之意也(文)托事门者。寻十玄义自可知之。显义体者。探玄记第一云。第五能诠教体者。通论教体。从浅至深略有十门○第三遍该诸法门者。谓一切诸法。悉为教体。此亦二种。一有为法。二无为法。以无不能令生开觉故。如下文花鬘宝地香树云阁法界法门无非佛事。如胜音菩萨及所坐莲花。即通人法教义行位因果理事。总能发生胜解行故。并为教体。准思可知(文)一义云。事异者。一乘则此目前舍林等境。即是称性缘起事事圆融。即入无碍之事故。即此事相。正为理量无碍甚深观知之境故。云皆是法门等也。三乘不尔。即此舍林等差别事相。为遍计心所缘故。必照即空即如等时。方成观境故云尔也。未必别约托事显法等义门。只是总约事事无碍对辨三乘也。即末文通伏难。云若以神通不思议力等。是亦总就事事无碍。约德相业用简别三一不同。其意分明也。
  一。非是彼法自性如是(文)诸法自体云法自性欤答。尔也难云。法自性云法尔自然道理也。自然云外道自性谛云同也。外道自性谛云一切诸法皆冥性以为体。仍一云一自体アレハコソ一ナレトテ。自性常住计ヲナス也。今义同之也如何答。诸法自体法自性云也。一多广□□シテ。大小融通事法尔自然道理□法自性如是三乘不知。只神通力等以暂现也。依之云非是彼法自性如是也。但于难者。佛法因缘德用如此法尔自然云也非谓有自体也。

  春季谈义五教章上卷六个年仁令结愿讫元和三年(丁巳)三月十一日
  总读师法印权大僧都实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