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五教章下卷不审七(断惑分齐第六)

  二日
  一。若依小乘如余别说(文)问。小乘段有标无释欤答。尔也难云。准上下文。尤可说愚法小乘断惑分齐。何不明小乘断惑耶答。当段有标无释间不明之成可申也。但于难者。指事有二释一以文堕故云无说。二略故不说(云云)复古有四释。一小乘异大乘理无疑故。二师承有据。至相尊者亦不说小乘烦恼。三今说三中二乘惑品。即同小乘义虽有异。名字是同故。四作者任放辩义(文)折云。断惑分齐者。有云。下如下问云。何前愚法小乘中。十使不通迷四谛等。又下以回心对拣愚法。即知今文亦应有八十八使等数(并)断惑得果之相。但传写脱尔(文)。
  难云。既指如余别说。让在于外。何云写脱耶答。彼唐本唯有若依小乘之一句。无如余别说之句。直续若依三乘之句。故如是释也。若依和本。尤无此疑者欤。犹指事释委悉也。可见之寻云。如别说者。指何耶答。俱舍婆娑余指也。小乘云多分萨婆多本。又如余别说者。小乘事释书。大师御释アルヘシ。
  一。若依三乘(乃至)寄惑显位(文)今此三乘者。何教耶答。始终二教欤难云。上来多中间三教皆名三乘(见)何可除顿教耶答。约位灭惑寄惑显位二门。顿教无故。此二门本以标不可入顿教也。但于难者。可依处。必不可一准。故三乘名虽通。始终二教是存三。故今殊专就之云若依三乘。非相违。
  寻云。约位灭惑与寄惑显位。有何别意耶。顿教是泯二之教。故存三义以始终二教为本也答。约位灭惑位中断惑故实义门也。寄惑显位粗细惑アテコト作立。浅深位<コレ寄显故。假コト非实义也。下第十三寄在全始教正意也。故折云。十三寄烦恼显见修。然是法相宗正义。今以义窍定故为寄(文)。
  一。初义者若依始教等(文)约始教明三乘断惑欤答。尔也难云。终教亦是三乘教。何于始教中独明三乘断惑耶答。当段但于难者。折云。终教虽具三乘。然无三乘别断。以二乘一切烦恼但能折伏而已。唯菩萨实有所断。故今云始教具二乘等也(云云)终教三乘始终俱同成佛故。不别说二乘断惑也(云云)。
  三日
  一。障有二种(文)执与障相替欤答。尔也难云。安惠论师意。执障即一体心得故。障既通五识。执随通也。依之彼论师意。能遍计通八识心得也。如何答。护法论师意执障各别故。执限第六七二识。障广通前五识也。然执义不通前五识也。但于难者。自元论师异解也。今且伴护法义。故非相违”。
  犹寻云。执·障不同委意。如何答。执是别境心所中第五慧心所也。于此惠心所中。以分位善慧·恶慧两别假立也。此二位中恶惠以为执也。即是三见等是也。障是贪·嗔·痴·慢·疑。以之为本也。是障非执欤难云。若尔者。三见者是执非障欤。若非障者。十烦恼时如何属障耶答。执即是兼障。故十烦恼时属障也。障更不可兼执。贪必障无贪故也。若不障者。不可名贪。故障义要不兼执也。
  一。谓烦恼所知(文)烦恼所知二障一种子所生欤答。尔也难云。广检经论说。准当章文。二乘断烦恼种子。不断知障种子。菩萨初地已上故留烦恼种子。地地断智障种子。断位既云泥也。种子何可同耶。是以晨旦人师解释中。二障体别(见)如何答。唯识论中判体虽无异而用有别。成二障一体之义。加之佛地论中。一种子体亦有多用(云云)始教意人法二执未断相依之时者。定应同一种子也。唯识佛地诚说分明也。加之唯识论中。我法二见用虽有别而不相违。同依一惠(文)若人法二见必相应。岂无二惠并生之过耶。佛地论云。体虽无二而用有别。如一识体取境用多。由薰生二种子体亦有多用(文)述记九(末)云。体不相违。可唯一体用义分故可说有别。同一种生用分成二。如一识体取境用多故(文)但于断种各别之难者。扑扬大师会云。用既有差。断彼一分用取依体。圣道功力有分限故(文)次人师解释。此付已断烦恼无学所起之智障。立别种之义欤。或又依用所依体分限故。为破三相别体之义立二障别体之义欤。于同时相应之二障者。全不可有别种之义也。
  一。先辨二乘断烦恼障(文)烦恼所知二障为同体欤答。尔也难云。烦恼所知二障其相遥异。粗细隔云泥。何云其体同耶。依之论二障断位。断烦恼障之时。不云断所知障。若云同体者。岂不无同时合断之义耶。知非同体云事答。唯识论中体虽无异。而用有别(文)若非云同体者。二障其相虽遥。痴闇之性是等。岂可别体耶。依之唯识论中。于所知障体见疑无明爱恚慢等(云云)其性既烦恼也。宁云别体耶。又同体者。烦恼以百二十八惑为体。所知障亦以百二十八惑为体。故云同体也。有抄云。于一贪烦恼。迷五蕴假者为实人。所知障也。于此生爱着烦恼也(云云)但于难者。同体别用也。意云。虽同体而恼乱有情身心。令不寂静之边名烦恼障。障知之边名所知障。故同体别用也。非相违。
  难云。义灯云。经论诚说二障体别(文)二障别体之旨显也答。是破西明圆测之时释也寻云。所知障百二十八头数可有之欤答。述记云。头数亦与烦恼障同。若烦恼障俱必有所知障故(文)演秘七云。不同烦恼地地九品分为粗细断之。前后言无品数。非言无彼爱恚等类名无品也(文)。
  四日
  一。后断得果(文)烦恼所知二障通障菩提涅槃二果欤答。尔也难云。唯识论第九云。能障涅槃名烦恼障○能障菩提名所知障(文)此论文烦恼涅槃障。所知菩提障(见)如何答。同第十卷云。应知圣教依胜用说。
  理实俱能通障二果(文)此文通烦恼所知菩提涅槃二果障(见)但于难者。实义烦恼障法空智障非。烦恼障生空智障方アルカ故二果障云也。所知障又理障云者。法空理障也。生空理障非。但烦恼所知共理智障中。二乘理智中理求故。二乘アタリ分烦恼涅槃障说。所知障法空理方アレトモ。菩萨智求方胜故菩提障云也。   一。总有十种一贪(文)十烦恼之次第如何列之耶答。当章所列先五钝使。后五利使也难云。依晨旦先德之义。今章专依标孔目问答(云云)而孔目中先列五见。后列贪等。依之瑜伽论所列又以如此。尔者有何意趣。今列次有瑜伽孔目等耶答。十烦恼列次诸论不同故。人师解释又非一准。利钝使前后强不可取舍。唯识本颂云。烦恼谓贪嗔痴慢疑恶见(文)当章列次依此论欤。即贪嗔等三毒烦恼根本也。反对三善根故初列之。故先五钝使也。但于难者。至相五十要问答中。五钝使先列。是又利钝使前后依边边一义。瑜伽论中可有此二次第欤。况唯识论中列所知障之头数时者。见疑无明恚慢等(文)故十烦恼之列何非相违。
  一。百论云。贪嗔慢痴疑见(云云)述记释云。显通利钝遍上下故(文)意云。痴通利钝故安中间。贪嗔慢钝。疑见利也。但贪嗔等见疑俱时可通利也。述记云。四通利钝(文)四者。贪嗔痴慢也。问答抄可见之寻云。此十烦恼次第自重至轻建立欤答。不尔。我见本事。无明本事。又贪本事(云云)。
  寻云。烦恼所知云。所知障云不染无知也。不染无知能知ツケタル名欤答。尔也寻云。不染无知所知障欤答。尔也。
  但トリヤウニコソ差别アレ(云云)又所知障根性无知云。智惠障障也。
  一。亦通分别及俱生(文)贪嗔痴三种通分别俱生欤答。尔也难云。俱生任运起惑可然。分别邪师等三缘カル烦恼也。五识此三缘义无故。难起分别烦恼也答。当段云。亦通分别俱生(云云)但于难者。意识所依根本起识。依意识三缘烦恼起时。彼引起有分别心得置无相违。
  寻云。章云。邪师等三因引故(文)此文意如何答。前五识中先眼识生有九缘中。以第六识为明了依。故五识生起必假第六之义。今五识所起分别第六识中所起。依邪师等三因所起。五识烦恼名分别起。五识中无计度分别故。依第六分别起也寻云。若依第六三因他五识中起分别云者。同依第六三因。第七识中可起分别起烦恼耶答。前五识必是有间断。故第六为明了依。五识中得起分别也。第七一类相续无间断。故分别不起也。
  五日
  一。末那唯四但俱生(文)末那识可起分别烦恼欤答。不起分别烦恼也难云。前五识既虽无自识三缘。第六识三缘所引通分别起。第七何不然耶答。于末那识者。自识不起分别烦恼也。当段云。但俱生(文)但于难者。非第六所引。此识者。无始已来一类相续之自力强故。不依第六所引也。前五识随缘间断故。随第六三缘通分别起也。不可有相违。
  尚难云。初地已上第六识入二空之无漏位。第七识必转平等性智。五识转成所作智者。佛果之位也云事。正义性相分明也。尔者于前五识与第七识。第六识引起之义。漏无漏位何参差耶答。至漏无漏之例难者。诸识漏无漏之转得。专依第六识断惑证理功。有漏位第七执我行相强故。非第六所引。无漏位第六识二空功力大故。伏第七二执。虽然于前五识者。不共依五色根。即第八识亲所变相分故。必定是有漏也。不共依有漏故。五识不能转无漏也难云。下寄在门等中。引无相论·摄论等。第七识烦恼通见修二道义释成。岂非分别起耶答。无相论等依终教之义。不分俱生分别。约烦恼粗细。而末那通见修二断。非分别起也。其上无相论文者。断障章云。虽无相论说第二执识。通彼内烦恼见修所断。然彼文错。不可依用(文)既断障中彼文错。不可依用(云云)又准章下文。此论文终教意。第七烦恼分粗细。故粗云分别。细云俱生也。是则寄显意也。非始教心也。
  一。末那唯四(文)第七识一类相续识欤答。尔也难云。刹那刹那缘第八执我者。唯可起我见。如何起爱慢等可云耶答。当段云。又以一类相续缘第八识(文)但于难者。非谓我见独起余惑不间起。萨迦耶见缘第八之见分起我我执。后贪慢痴等缘前所起之我。或起无明。愚我相迷无我之理故。或起慢烦恼守所执我。令心高举故。或起贪烦恼。于所执之我生爱着故。所以余三惑非离我生故。第七相应之惑云我痴我见我慢我爱也。
  一。以嗔唯不善(文)嗔烦恼唯限不善欤答。尔也难云。所知障中嗔无记也。尔者与第七识可相应耶答。当段云。以嗔唯不善(文)但于难者。灯七云。望烦恼障嗔唯不善。望所知障即是无记(文)。
  寻云。所知障中嗔通无记者。上二界可有耶答。一义云。烦恼所知障其体一也。既唯不善欲界相应故。
  又上界别体不可有无记嗔烦恼也(云云)又一释所知障时嗔唯不善(云云)。
  六日
  一。又以一类相续缘第八识(文)末那识释边见不相应故欤答。唯识论云。述非一心中有二惠故。边见不相应也难云。纵一类相续云。何无护法正边见耶。义意第七识相应别境中惠。岂非二惠并生耶答。唯识论中于末那心所相应门出多有义。第一有义。四烦恼与五教遍行。唯九心所相应(云云)孔目第一要问上卷。末那唯九法相应之义也。同于唯识一义也。依此等义。自本别境中惠不相应也。故当段云。
  又以一类○故无边见(文)此识刹那刹那同一行相我计故。断常等计别行相惑不起也。依之折薪云。此识常执第八见分为自内我。无暇起边见也(云云)但于难者。唯识第四云。我见虽是别境慧摄。而五十一心所法中。义有差别。故开为二(文)述记云。我见即是别境所摄。五十一心所中义别说为二。一惠是境。通三性九地故。二见唯染污。通九地等故。既有宽狭。别说不同故开为二(文)非一体并起。以义门说相应也。故非相违。
  一。其第八识总不起(文)第八识烦恼不相应欤答。尔也难云。元晓大师二障义中。第八识法执相应(云云)如何答。唯识论云。此识唯是无覆无记异熟。若是善染法者。流转还灭应不得成。又此义是善染依故。若善染者。如极香臭应不受薰故。善染因果俱不成立故。此唯是无覆无记(文)同论藏识全无(文)当段云。总不起(文)但于难者。元晓释违论文解释故不可依用也。
  一。嗔唯欲界(文)嗔烦恼可通上界欤答。不通上界也难云。仁王经下卷(受持品)云。复次德惠菩萨。以四无量心灭三有嗔品等烦恼(文)答。唯识论第六云。此中烦恼何界系耶。嗔唯欲。余通三界(文)又云。嗔唯不善。损自他故。余九通二。上界者。唯无记摄。
  定所伏(文)萨婆多唯识嗔唯欲界之性相一同也。不亘异义。故当章云。嗔唯欲界(文)钞十三上云。欲界四谛各有十惑。为四十。上二界各除嗔。有七十二(文)但于仁王经文者。言总意别也。
  难云。成实论第十二(杂门品)云。问曰。欲界中具十烦恼。色无色界除嗔。余残一切是事云何。答曰。彼中亦有嫉妒等。何以知之经中说。有梵王。语诸梵言。汝等而诣瞿昙沙门。汝但住此尽老死边。是名嫉妒。有嫉妒故亦应有嗔(文)答。
  成实论三界十使皆不善(云云)又嫉妒通上界故。经部一义别途性相也。不足和会欤。若强会之者。准净影大师解释。依借起下界嗔烦恼。释亦应有嗔欤犹难云。依净影西明师等解释。经部成实等意。嗔烦恼通三界(云云)答。经部等小乘部计各别也。不及和会也难云。付大乘。元晓大师引瑜伽文。嗔烦恼通善心(云云)若通善心者。何不通上界耶答。元晓释菩萨利生时。善恶俱起之义也。非谓嗔烦恼通上界也。次淄州大师所知障嗔无记(云云)既无记也。何不通上界耶。是以净影大师释十使界系。约大乘义释云。虽无文证理亦应通(云云)答。灯释付色界嗔烦恼。约二障释之。上二界自本嗔烦恼不起。何可及异释耶。次净影释。隋朝瑜伽具本唯识等未翻传。故有此发肆释欤。西明仁王疏云。然嗔烦恼诸宗不同答。依萨婆多唯在欲界。依经部宗嗔通三界。今依大乘瑜伽说同萨婆多。今依此经同经部说。或可此经随转理门。或可此经文言总意别。谓三有中欲界有嗔。故言三有嗔等。据实不通上界(文)寻云。
  上二界烦恼皆是有覆(文)尔者于上界现行烦恼作恶业。可堕恶道耶答。上界诸烦恼皆无记。故不可作引当果之业。但无记现行成润生业也寻云。何故上界惑皆无记可云耶答。定所伏故也问。尔者嗔烦恼定所伏。无记上界可相应。如何答。余贪等烦恼通染污无记二性。故界系上界可相应。嗔唯不善故。本上界无故。定所伏不可云也。唯识论六云。嗔唯不善。损自地故。余九通二。上二界者唯无记摄。定所伏故(文)。
  七日
  一。其分虽起者欲界四谛各有十种(文)灭道二谛有十烦恼欤答。尔也难云。身见偏有有漏果处。正迷空无我理。边见亦同果处起。妄执断常边。既是有漏粗果处转惑也。何通灭道可云耶。是以唯识论中。身边二见唯果处起。别空非我属苦谛故(文)加之非因执因。非道计道等戒取者。是苦道所断也。何戒取又可通集灭所断耶。有抄云。空非我行相唯在苦谛。迷此空非我行相。而起身边二见。即迷空行相执我所。迷非我行相执我。于五取蕴执断常之边见。所以云苦谛有十种。除苦谛余三谛无之(云云)如何答。当段云。其分别起者。欲界四谛各有十种。即为四十(文)但于难者。述记六(末)云。然立一百二十八烦恼。唯依数总别缘者说。若依总行相数别说。便无一百二十八故(文)灯第五云。然迷谛相别有总有别。总有四句。一数总行别。二行总数别。三数总行总。四数别行别(文)数者十烦恼。行者四谛欤。假令四谛各有十烦恼云数总。各迷自谛云行别。谓苦谛下十烦恼。但迷苦谛下行相等也。依此第一数总行别之义云百二十八。若依余句者。不定也。灯第五云。问。一百二十八依何者立。答。依数总行别(并)修道惑(文)此四句疏灯释义幽玄故。本宗犹上古难义(云云)。
  一。其俱生者欲界具六(文)俱生者。任运思察恒与身俱之仪欤答。尔也难云。清凉大师解释中。惑余妄心迭共同事故云俱生(云云)随宋朝先德多分引彼释。成今文(见)答。唯识论第一云。俱生我执无始时来。虚妄薰习内因力故。恒与身俱不待邪教及邪分别。任运而转故名俱生(文)述记一(末)云。与身俱起名曰俱生。复横计生名分别起(文)论文解释与身俱生云事分明也。但于清凉之解释者。虽有俱生名言别途之义。而非分别俱生之俱生故无相违。先德释者。缚即妄心。谓惑与妄心递共同事故云俱生○然离惑不名妄心。离心惑依何住。故迭相依名为不舍(文)钞十七(上)云。一夫言俱生者。必有二物。烦恼是一。与何物俱。少妄心事同时生也。二生即杂染。则烦恼与生事俱也。然离惑下以论相依释经不舍(文)是但释妄心与烦恼相依同事之义云俱生。若分别俱生之俱生者。烦恼稠林义。何可限俱生烦恼。不通分别耶。
  一。合有十六(文)俱生烦恼约四谛不算之欤答。尔也难云。折云。其俱下此不约四谛者。前未见谛故。四谛为所迷。由见谛已证于初果。俱生正障三界。所以欲界惑润欲界七变生死。上二界惑润上二界生死。断此惑已。方证阿罗汉果。故约三界以分生也答。当章释不约四谛也。若依萨婆多。见惑迷理。修惑迷事故(云云)若依大乘。十烦恼中贪嗔痴慢四唯迷事。余六迷理也。但于难者。约相应互通迷事理故。分别起十多分迷理故约四谛。俱生六中身边二见唯迷事故约多分。不约四谛。或随转小乘故不配四谛也。六卷私记六云。问。烦恼所知二障分别理事如何。答。但约烦恼障。见所断惑多分迷四谛理故名理惑。然分有事识。修所断通事理。谓与五见俱起惑迷谛理故名理惑。独头行贪等迷粗事故名事惑。若约一地分别。前八品惑一向事惑。第九品惑理事间杂也。所知障准之可知(云云)此文修惑多分事之义也。
  八日
  一。总有一百二十八也(文)于所知障有百二十八头数欤答。可有头数也难云。所知障是唯无记。微细之法也。何可有头数耶见以唯识论中。烦恼障中百二十八根本烦恼释。所知障段不出头数。依之检当章前后。全无于所知障释百二十八之义。加之清凉大师解释之中。所知障细无分品类释(给)答。唯识论中。释所知障举见疑无明爱恚慢十烦恼体。而所知障既广通四谛修道之五部。纵虽微细法。何无百二十八之不同耶。是以清凉引唯识论文了。
  见疑已下并于头数与烦恼障同(云云)但清凉所知障细无多品类之解释。会唯识烦恼百二十八云。所知但标见疑无明爱恚慢等不云百二十八。烦恼障粗有多品类。所知障细无多品类释也。心烦恼障粗显易了法故显头数。所知障微细一类无记故不显头数云心也。不妨知障有微细百二十八头数也。
  一。问何故前愚法小乘等(文)见道惑约四谛数之。修道惑约九地数之欤答。尔也难云。分别惑迷理惑故。配当四谛理数之。俱生惑迷事惑故。配三界九地显断相(见)如何答。见惑修惑俱虽有亲疏。皆迷四谛理。又见惑修惑俱可有九地九品别也。然见惑约四谛数之事。约断惑门之时。约三界四谛以法智类智各别断之。大乘真见道位虽顿断之。于相见道位有渐断相故。是故约迷谛之行相为一百一十二也。又见惑虽有九地九品别。约断惑门之时。于见道位只一品断。而无渐断之相故。不云九品之相也。又于修惑虽有迷谛义。断之时无渐渐之相。故约四谛不数之也(云云)但于难者。伴一义计也。
  一。先断分别有其三人(文)二乘之人于凡位可伏分别烦恼欤答。可伏也难云。瑜伽论云。异生离欲时。唯除贪等烦恼。非见道所断萨伽耶见(云云)述记第十(末)释云。此据异生二乘等说(文)唯识论云。诸有漏道不能伏分别惑(云云)演秘五释云。今据二乘及外道等(文)如何答。七方便位既修谛理观。何不伏迷理见惑耶。故今章云。若从具缚入真见等(云云)从具缚之言。岂非伏位耶。是以了义灯释次第证超中二果之类云。或于见道前不伏修惑。
  唯伏见惑(云云)或于七方便但伏见惑(云云)云此事学者异义(云云)一云。
  次第证超中二果之类伏之。超越一来不还不伏(云云)一云。诸二乘不伏(云云)一云。诸二乘皆伏见惑(云云)此第三义可存也。但于瑜伽唯识等文者。依外道异生之离染。彼唯欣上厌下。无理观故不伏见惑也。
  难云。尔者何述记演秘皆云此据异生二乘等耶答。一义云。二乘若六行观时分不可伏故也。不可遮理观欤。
  一。唯识论第六云。诸有漏道虽不能伏分别起惑分细俱生。而能伏除俱生粗惑(文)细俱生者。俱生身见也。地地第九品有漏道不得伏也。演秘云。论诸有漏道虽不能伏分别起惑等者。问。下第九云。资粮加行能伏分别。二位岂非有漏道耶。答。彼约菩萨。今据二乘及外道等。有义二释。初义同前。二云。后约理观。今依事观。有漏六行名为事观。观无我等名为理观(文)义林第二(断障章)云。有漏诸道不伏见惑。故瑜伽论云。世间道唯能伏除俱生烦恼。而不能伏分别烦恼及俱生萨伽耶见邻近憍慢。此依六行。非加行智彼能伏故(文)。
  九日
  一。入真见道刹那顿断三界(文)二乘真见道位经几刹那耶答。可有三刹那也难云。当段既刹那顿断(文)何云三刹那耶答。钞十三(上)云。唯识论九云。然此见道略说有二。一真见道。谓即所说无分别智。实证二空所显真理。实断二障分别随眠。虽多刹那事方义究竟。而相等故总说一心。释曰。言虽多刹那者。此一心见道以无间解脱(并)一胜进故。中间有多刹那(文)准此释。虽云刹那顿断。可有三刹那也。此则一心真见道顿断义也。此一心见道三乘一等也。至相见道者。一三心相见道。二十六心相见道。付之所取能取十六心。上下八谛十六心。诸小乘经论唯说上下八谛十六心。不说余二种相见道。虽然了义灯第七演秘七等。于三心相见道者。经之不经云二义アリ。取舍任情。二种十六心二乘经之(见)但于当段之刹那顿断之释者。多刹那相续。刹那刹那惑断。总刹那云欤。顿断者。一相续义也。
  寻云。今刹那顿断者。依一心真见道之义。云刹那顿断欤。约十六心见道欤答。一义云。义苑云。于初果向后一刹那间。顿断三界迷谛分别(文)折薪云。言真见道者。拣异相见道也。即第十六道类智一刹那中。顿断三界分别见惑入初果也(文)此两记共以十六心名真见道。而第十六心一刹那间断尽三界分别。故义苑云。后一刹那也。若依大乘者。十六心是相见道也。然小乘为真见道。故今为拣异大乘。故云真见道也(为言)。
  一。四谛分别烦恼得预流果(文)以几智断见惑耶答。以八忍八智断之也难云。成实意不立八忍八智。见道位经无量心。此无量心者。唯无间道也。四谛下分别惑。总合渐渐断之。断尽位立一解脱道也。故多无间一解脱道也。断修惑亦如此。虽有九地九品。每品无间道多念解脱道一念故。成实论云。以无量心断诸烦恼。非八非九(文)凡成实论破四谛次第见义。述四谛一时见之旨。同时见四谛理故。不许毗昙十五心见道义也(云云)如何答。大小乘说异也。且依毗昙意者。断见惑有八种智。一者苦法智忍(乃至)八道类智忍也。以苦法智忍断欲界苦谛惑。以苦类智忍断上二界苦谛惑。
  以道类智忍断上二界道谛惑也(云云)是则于见道八忍八智。忍断惑。智证理故。总云见道十六心也。若大乘意。唯识论有二师说。渐断师义十六心见道。如萨婆多所取能取十六心为异也。顿断师一无间一解脱道也(正义师)所取能取十六心为相见道。于此十六心。先十五心见道。第十六心修道也。是通三乘说也。但于难者。自元依成实论意者。如难势。今依毗昙大乘意。故非相违也”。
  一。二若倍离欲人(文)倍离欲已离欲人。真见道位断见惑之时。兼断修惑者。以见道一智合断之欤。为当别起修道智断之欤答。此有三师义。然以见道一智合断义。以之为正义也问。抑合断者。第十五心无间道位合断之欤。为当第十六心解脱位合断之欤答。第十六心合断也寻云。何以故无间道位不断之耶答。十六心是俱见道。第十六心是既属作道。故于此位断之也问。若第十六心属修道故断云者。即第十五心起见道智断见惑。第十六心修道智起断修惑义也。若尔者。更是一智合断义非欤答。无间解脱第十五第十六心不同。同是见道十六心故。俱是见道智也。是故云合断欤。
  一。谓凡夫时欲界修惑等(文)付凡位断人。且欲界修惑一二品。乃至五品断之类可有欤答。可有此类也难云。清凉大师必无断。第二不断。第三(云云)如何答。钞十三云。论云。且依见道十五心位。建立众生有差别者。颂曰。具修惑断一至五向初果。断次三向二。离八地向三。释曰。梵行品已引取意。不同今后引之。谓于前时未以世道。断欲修惑名具修惑。此为一人。或有漏道断于一果。至于五品即为五人○至见道中名初果向。趣预流果故。若断六七八名为次三。此有三人。至见道中名向第二果也(文)但于难者。必无断第二等者。初果上断道事也。
  十日
  一。伏断前六品故(文)凡位已伏俱生种子。以见道智合断欤。起别治道欤答。以见道智合断也难云。集成云。一测师云。二惑既异而起二道别断。先起一无间断分别。
  次起一无间断俱生(文)起别治道(见)如何答。当段云。入见道时即永断前所伏故(文)依之述记六(末)云。一云。见道起二无间。一断见惑起解脱道已。复起无间道断前所伏修道之惑等已。方起相见道。二云。由加行时先已伏故。一无间道与分别俱断此为正义(文)集成云。二慈恩云。一智能断。虽有粗细皆是烦恼障。而由加行愿力一智能断(文)但于测师义者。不正义故非相违。
  一。三若已离欲人入真见道(文)大乘心付超越证人。可立相见道欤答。尔也难云。见章文起尽。真见道之后即得第二果等。未见相见道之位分。何可立之耶答。见道配立虽大小异。大乘之中二乘经二种十六心相见道事。杂集论等之定判也。次第超越顿出离等。皆十六心相见道之义可有也。但于难者。当章文略相见道位分故。真见道次刹那即得初二果等释欤。俱舍等中立十五心见道。瑜伽等中于二乘立十六心相见道(云云)。
  寻云。二乘相见道初果之内立之欤。又二种十六心俱初果向欤答。灯既声闻至第十六建立初果(云云)钞三上下八谛前十五心见道。第十六心修道(见)钞十九下云。智论八人亦初果向通十五心。而若约超断容余果向(文)。
  一。兼断九品得不还果(文)付次第证人。且初果上唯断欲界修惑一二品惑。断五品。不断第六品。经生之类可有耶答。当章虽不分明。准清凉大师解释。不许此类也难云。慈恩大师对法抄中。可有一品二品五品断家家(见)又述记十(末)云。若九品别断出观。若不出观断九品者(文)别抄同之。既有九品别断出观者。岂无一品二品断等人耶。加之断八品有第九一品名一间。何无五品断之家家耶答。钞十九(下)云。智论文名家家者。亦俱舍义。颂曰。断欲三四品。三二生家家。断至五向二。断六一来果(文)问。何故无断一品二品五品名家家耶答。谓由圣者。得初果已断欲修惑。起大加行。必无未断一大品结(三品名一大品结也)有生死故○断第五品必断第六者。谓断第六品证一来果。以一品能障得果故。
  断三四品必断第六(文)一二品五品断家家无之云事。大小一同之性相也。但于章文者。先德(常瞻)会云。一生惑来生在名为一间(文)烦恼惑也。章云(慈恩)理实今有第九一品增损半生。极能障故。今据未断第八品说。故言两品共增损半生(文)。
  犹难云。慈恩大师略章云。一生惑来生在名为一间(文)扑扬周记云。谓有一大生之因名一种子(文)答。周记且不正义述欤。灯云。唯有一少生之业名一种子(文)。
  十一日
  一。入见道果者有其三种(文)见道十五心限初果向欤。通前三果向欤答。可通前三果向也难云。大乘义章中。以超越前十五心判初果向(云云)如何答。当段云。如瑜伽说。入见道果者。有其三种。随其所应证三果故(文)既章所引瑜伽(并)俱舍论。
  以十五心通前三果向(见)是则大小一同性相也。但于大乘义章释者。净影涅槃义释云。见道三果共向故。虽超越者判初果向也(云云)。
  一。随其所应证三果故(文)入圣已去超一果之类可有耶答。当章不出之也难云。十住断结经中。说一来果云。或有超越取第四果。不使流滞住阿那含(文)是岂非超第三果取第四果耶。加之述记释欲界九地惑断之义。若不出观即断九品(文)是又超第三果得第三果(见)答。复古云。折玄云。问。还许得初果已超二证三否。得二果已超三证四否。答。若依大乘。亦许此义。今依小乘不尔。为得初果已。欲拟进断三界修惑时。必须依地九品次第而断。断惑既有次第。得果亦然(文)小乘之意。超一果之类不许云事分明也。但于难者。断结经或有超越者。指超越一来之体。取第四果者举极果也。不住那含者。不留第三果一生取第四果云心也。述记大抄会云。此文总也(云云)意云。一观中或断三品四品。或断五品六品(为言)今望品品出观之类。云若不出观等也。或又顿出离人释欤。
  一。入真见道(文)一心见道欤。ハタ十六心中第十六心名真见道欤答。若依杂集论意者。十六心中第十六心一刹那名真见道欤。是小乘随转义也。若依唯识论意者。一心真见道入真见道释也问。依唯识论意。于一心真见道中合断修惑者。无间道断欤。解脱道断欤答。无间道可合断欤寻云。准杂集十六心见道。无间道断见惑。解脱道可断俱生惑欤答。第十六心是属修道故。解脱道修惑合断也。然若依一心真见道之时。设解脱道断之。非属修道之义。是故不准例杂集道理ナシ。若尔者トテモ一智合断者。一心见道义。无间道位见修二惑可合断欤。

  春季谈义为用意。任古抄书集毕。不可有定量也。后学可被决之者也。
  宽永五(戊辰)二月二十六日
  总读师法印权大僧都实英(七十六岁原本表纸里云)
  见闻抄云。略不释小乘事。是何道理耶答。一义云。大乘异小事无疑故也。一义云。三乘中不共声闻断惑大都同小乘。故略不说也问。章云。如余别说(文)然唐本中无此四字。尔者此章加增是何道理耶答。如问宋本中无此文。然梅尾有镜惠房云人。此僧为渡圣教于我朝。经海路入唐。然临当章讲谈之庭。听闻彼谈义之处。就若依小乘若依三乘之章文言。深烦料简。依之彼仁日本本语有如余别说四字事。宋仁闻此说深信用之(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