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五教章下卷不审五(第三行位章终教下)

  二日
  一。亦不以见修等名(文)说终教意可立见修等五位欤答。不立也难云。见修二道者大小一同通途性相也。纵虽终教意。何不立之耶。就中唯识论第九云初照理故亦名见道。又释修道云。
  复数修习无分别智(文)尔者终教意岂不许最初照理复数修习等之义耶答。当段不以见修等名(文)但于难者。始教寄分分别俱生烦恼故立见修二道。终教不分分别俱生故不立见修也。
  一。以信但是行非是位故(文)终教意以十信为位欤答。不立位也难云。
  疏三下云七亦依仁王五十二位当其第二(文)此释十住云第二。知十信又位也。如何答。当段但于难者。约终教。此信但是十住位之方便。自无别位也。此则开方便异本位义也。依之钞云。此之十心是习种性中为十住因。开因异果故加此十。克实唯五十一开等觉故。亦通诸经有五十二(文)。
  一。在此修行经十千劫(文)轻毛十信时分经一万劫欤答。尔也难云。本业经云。增修是心一劫二劫三劫。乃得入初住中(文)地持论云。善趣菩萨经无数劫入种性地(文)摄论云。十信菩萨经一阿僧祇(文)任此等经论文。不见一万劫。如何答。当段云。经十千劫(文)但于难者。一万劫者。钝根精进类付释也若依钝根懈怠者。或经多劫或一劫二劫等。亦可不定也元晓大师本业经疏。上根一劫极钝一万劫中根不定(云云)法洗律师梵网疏。一劫者大劫。十千劫者小劫会合(云云)但本业十信劫数大劫(见)故天台等。一万劫者大劫(云云)本业经十信时分三品。一一劫二劫三劫。二一劫二劫乃至十劫。修行十信得入十住。三十千劫(云云)三种皆大劫(云云)。
  三日
  一。起信论中释彼经文为示现退也(文)限本业经六住退欤答。尔也难云。通瑜伽地前总退等之义可会示现退也。何可限本业六住退耶答。当段意会本业经六住退(见)サレハ起信论云。如修多罗中或说有退等(云云)但于难者。既云修多罗中等。不指论文也。又论中不指退人故。终教已上会论者。始教机浅故也可会也。
  一。能于十方世界八相成道(文)初住菩萨作八相化用欤答。尔也难云。初住菩萨业惑未断除。何可作八相化用耶答。当段。但于难者。小分见法身故。分示现八相。此即示现八相也寻云。若尔者圆教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有何差异耶答。圆教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实成觉故。不可同此也。故起信疏云。谓十解菩萨依此观门见于法界故云少分见也。亦可依人空门见法身故(文)。
  一。又以愿力受身自在亦非业系(文)以愿力受生欤答。尔也难云。今此菩萨故留惑既润生。分段之报犹未舍。往业不亡故。更不依惑业不可受之也。若不依惑业云者。此菩萨依何可为受生耶答。当段。但于难者。留惑种子伏现行。此种子为因。以悲愿力饰之。果报修短随所欲自在也。约自在如凡夫非生故。不由惑业云也。约自在故非业系判也。
  四日
  一。又依三昧亦得小分见佛报身(文)见报身色相约观解欤。依三昧欤答。依三昧也难云。披起信论所判。无依三昧文。尤依观解小分可为眼见也。若约观解。散心观解岂无小分见义耶。依之疏下云。报中简比异证○深信真如法少分见者。十解菩萨等依比观门见真如理。是相似觉故云小分(文)何依三昧云耶答。当段。但于难者。定心上眼见故非相违也折薪云。三贤初位等者。即信成就发心中文○又依下即真如用大中文。正云初发意菩萨等所见者。以深信真如法故小分而见知。彼色相庄严等事。无来无去离于分济。唯依心现不离真如今云依三昧者。以心即定故(文)。
  一。所引二乘亦是纯熟高胜机故(文)终教行位不相似小乘欤答。尔也难云。终教中可有假立声闻藏。何终教云不似小乘耶答。当段复古云。问。此下当知。此引二乘令回心向大。非三车所引诸子也(文)义苑云。纯熟等者。说定性二乘无性阐提悉皆成佛故。不分六位各全证故不似彼(文)但于难者。今先付菩萨行位问答不似小乘之义也。假立藏别途事也问。终教心许声闻入无余等之义。尔者退不退等义云何定耶答。终教中许始教之称实声闻故。定行位等事可如始教也。终教所谈但说定无性皆成佛道。二乘行位等非所许故不云也一。若依顿教一切行位皆不可说等(文)顿教意许行位差别欤答。不可许也难云。若尔者。如何顿教意立凡贤圣果四位释耶答。当段。但于难者。宗密释中依顿教意虽立凡贤圣果四位。此位即无位位也释也。是以自问云。如何无位处立位耶。征答之此顿教一念不生机观智成处ソハ交合自当凡贤圣果四位也(为言)即是无位位スル也。是傍观名也复古云。若尔如何祖师复说顿教无位之位而指起信翻妄四位凡贤圣果次第说耶答。彼钞注曰。傍断。譬如逐鹿者不见山。斩蛟者不见水。志在蛟鹿忘于山水。傍观之士言。其登山有高下。入水有浅深。行者忘心唯知寂灭。世尊说。彼断惑有粗细得位有高下。法尔必然无位之中有此位。故论结四位云。而实无有始觉之异。本来平等同一觉故问。起信亦顿教乎答。以起信三重因地凡贤圣果四位圭山释义总属顿门。与圆觉一体。故云。今用论分济一也。良以论中众生灭门入真如门。生灭是能入之假。真如是所入之实。以假从实故。属于顿。又此论难有四法正以一体摩诃衍为宗故当顿教。若尔何以复云正终兼顿。当知此约众生心生起染法。如来藏随染故云欲究妄本。约凡以标心。义判要彰动末先明静体故。正终而兼于顿也(文)。
  五日
  一。如楞伽云初地即八地(文)此文顿教义欤答。尔也难云。若依释论家意者。今初地即八地等文杂乱住心得也。若依宗密意者。行位安立皆颠倒故。说初地即八地破地位倒执也。若尔者。立地位故顿教义难云也。如何答。起信论真如门即顿教分济。而于彼真如门亦有绝言依言之二科。即彼疏释云。举如体离言以明观智境○依言辨德以明生信境(文)今亦尔也。初泯绝而无寄只是知而也。复古科云。约离言也。后若寄言下。依言辨义为信入门。复古科云。约寄言也。故依言绝言俱顿教义门也。依之钞三上云。疏不依位地下○彼经第四先长行云。大慧。于第一义无次第相续说。无所有妄想寂灭法。颂中有七偈。后二偈明不立地位云。十地则为初。初则为八地○无所有何次。解曰。初七句约义配同。最后一句据理都泯十地则为初者。同证如(矣)初则为八地者。初地不为烦恼所动同不动(矣)第九则为七者。第九同第七无生忍(矣)七亦复为八者。纯无相观与八同(矣)第二为第三者。同信忍(矣)第四为第五者。同顺忍(矣)第三为第六者。第三中地获三慧光。第六地中得胜般若。同慧义(矣)无所有何次者。
  颂上经文于第一义无次第相续等(文)约义配同释以义类相似云初地即八地等也。但于难者。以最后无所有何次一句为顿教正意也。
  一。如楞伽云初地即八地(文)顿教十地欤答。尔也难云。三十二菩萨不二终教。净名默理是顿教也。今此初地为八地等顿教。不可有地位义成也。何以之顿教地位云耶答。当段上一切行位皆不可说云结若见行位差别相等即倒云若寄言显云若言则差别言也。寄言显云非顿教十地耶。但于难者。于顿教之机。可有二类之别也。从无言默理等直入之机(是一)即之得无言理。即地位解寂静无次第义之类(是一)即顿诠此理故名顿教等者。一向不可限无言无文等。顿诠此理即是顿教也。
  一。无所有有何次第(文)引楞伽经所说欤答。尔也难云。经文只云无所有何次。一有字并第字无之。何云经文耶答。当段。但于难者。一义云。何次之次字本含有之文点故。章主直加引示之欤一义云。经云无所有何次。此有字或属上或属下两度读之。以有字再可读。为欲易解故。无所有有何次第释也。谓一无所有。二有何次。例如俱舍论第二十卷也寻云。其例委意如何答。如俱舍论第二十卷经部破萨婆多三世实有。颂曰。何碍用云何(文)颂疏第二十云何碍用云何者。此用字两度言之。一何碍用。二用云何。碍用者。经部破云。汝说三世法体常有。应一切时能起作用何法碍用时有时无。用云何者。汝说法体由作用。故三世有别。又此作用云何得说为去来今。且作用中而得更立有余作用用上有用便致无穷(文)准此可知。
  一。六位不同随得一位(文)圆教意立十信为位欤答。尔也难云。终教既不成位。圆教何可立位耶。是以探玄记第四云。若约寄法即同终教(文)答。当段加之披圆经文。第二会说十信。第三会说十住等。既别开一会说十信。岂不立为位哉。是以圆觉略抄五下云。一信位者。然约圆顿之宗。此位是万行万德根本。初心同佛方名信故。不信自心是如来藏非菩萨。故发心毕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先心难故。故花严特开一会六品说之。此经起信皆开为一位。权教渐教中多不开者。彼但信教便名为信。未必悟解故。如道上轻毛随风不定故。十千劫方入初发心住(文)意云。花严圆觉起信以圆顿之宗故。特开一会立十信为一信。以不开为位之教却为权教渐教(为言)但于难者。若寄终教分行位不同之时。以十信是行而非位故不成位也。若约十信终心作佛得果之时者。十信亦可成位。故知处之解释各述一边。圆教意十信一位可通二义欤。方便正位分时。十信位方便故是不入。方便正位合位云时终教又住也寻云。随得一位得一切位义从十信初可谈此义欤答。不尔也。设圆机也。圆教称法界信心成就处。于随得一位得一切位普眼开也。然信位初心信心未成就故。于信初不可开圆融普眼也(为言)。
  六日
  一。
  谓始从十信乃至佛果等文是故经中○是其事也之文又以诸位○是此义也文此三段文义即各别欤答。尔也难云若三义即别者。如何释是故经中耶。是故言定重成上义(见)答。第一总显六位圆融义也。别一位为本非显圆融。次第二文即十信满心摄诸位义显也。是就信一位别显圆融计也。第三文初信初住初行初回向初地等行相似故。初后即同时也。如此十信满十地即同时成也。但于难者。上五位圆融内十信摄诸位一义证故云是故也。然总别异故两段不同也。
  一。二约报明位但有三生(文)约报有三生者。隔生各别果报之生欤。约修行得入之法门分三生欤答。约报者。本寺义三生共隔生故。三生果报云末寺义见闻解行果报也。证果海法门生也。修因答胜进三身次第スクルレハ智胜タル报约报云也难云。别教意以分段身直至佛果。圆机何至十地因满可有分段隔生耶。是以孔目章普庄严童子等现身成佛机定。如何答。当段既云约报。若不隔生者。约报但二生也。何可云三生耶。
  是以善财童子证果新旧二经共在当来(见)加之威光太子于第四佛所成就普贤行毕。
  命终生须弥山上天宫(见)何况大威光太子者毗卢舍那乃往过去之本事也。知证果在后云也。但于难者。伴一义也尚难云。于等觉位死始感妙觉生耶答。以等觉智断佛果障时。此无间道位开普见内眼并即父母所生肉身。然无间道灭解脱道生位得无漏无相普眼。更是非父母所生身可心得也。证果海生者是也。如善财童子父母所生肉身五位经历之相是解行也。然至普贤知识所因位满毕没果海之时。此善财更是非父母所生肉生。非异熟果报。无为无相之法性身。更非世间所知也。既因位果报别尽法性真身别生故。是证果海生云也。于果报因果二报即各别也。是故因位总报舍可感果位生也。若尔者解行证果海隔生更无疑者也此义只一生一身上分二生故。更非隔生义。常途隔生义者。死此生彼别感证果海生义也。
  一。谓见闻此无尽法门成金刚种子等(文)广通三乘五乘等结缘欤答。尔也难云。当段正标一成见闻位判谓见闻此无尽法门。
  况钞一下引出现品设有众生见闻于佛业障缠覆不生信乐等文即释云。上虽明见佛是花严佛故。舌根尝法味故。贤首品云。此法希有甚奇特。
  若人闻已能忍可○如是所作甚为难等(文)此等解释偏局一乘普法之见闻(见)答。若论机根现今所结缘。则可通一切佛法。若论其内熏密益。则亦可约毗卢法界真实德用。故大疏一上云。五戒十善亦圆教摄。尚非三四。况初二哉。
  有其所通无其所局(文)故知权机当分纵虽见闻所局之人天教。而究竟得益可约所通之圆乘。如法花云。诸有所作皆为一大事因缘(文)思之可知。且如起信疏上云。今因本觉不思议熏力起厌求心。又因真心所流闻熏教法熏本觉。以体同用融领彼闻熏。益解性力损无明能等(文)纵虽人天乘。若是佛教。皆名法界等流。纵虽望世乐。若信佛教止恶修善。岂非因本觉熏力哉。尔者能熏之本觉体与能流之真如体是同一体也。起厌求心之用与闻熏教法之用亦融一用也。余如疏释应知。此等不约权机局情专任法本融通自然道理。悉取为一乘见闻生益相也。但于难者。当段释约毗卢法界真实德用如此释欤。
  七日
  一。二成解行位(文)解行位者通三贤十地欤答。尔也难云。孔目第三云。若一乘义。十信地见闻终心成解行。胜进向十解得究竟证(文)此释亘三贤十地不见耶答。当章意十信终心已去至第十地满可摄解行生也。但于难者。孔目章释付圆融分三生。故非相违也。
  一。至离垢三昧前(文)兜率天子得离垢三昧欤答。未得果定而得因定也难云。当段云至离垢三昧前。明知未得三昧也。是以孔目章第一云。若约解行法分齐克。唯未得离垢三昧。
  其离垢三昧是未受职之前定(文)小相品结天鼓说法得益分齐云犹未能见离垢三昧之小分也。准孔目章案此经文意。其未能见之三昧者。是未受职之前定即是因定也。故知天子犹未得因分欤。如何答。今章云离垢一昧前者。前字含二义若约因定则现前故云前也。依此义则天子现彼因定也。若约果定则在前故云前也。依此义则未得果定也。但于孔目释者。意云。识之前因定也(为言)故复古云。离垢三昧前者。地论说离垢三昧现在前。又此是果地而有二分。今得十地故言前也(文)离垢三昧者。玄十六通因果释也。前者因现在前果已前也(云云)。
  一义云。于解行位一向不得离垢定也。既经文犹未能见离垢三昧之小分等(文)。
  一。如是普贤诸行位者亦是此义也(文)限等觉因满诸行摄之欤答。尔也难云。清凉通妙觉诸行摄之也。如何答。章主释限等觉位诸行摄之也。但于难者。今伴章主义也。实义因果同体故两师所存不可有异端也寻云。此约因果前后分二位故者。今此因果者。善财因果欤答。尔也难云。正见经文。弥勒下生成佛之时。虽说文殊善财俱得见我。更不见属善财义也答。为证善财三生引之也。寄人法门。善财今生修因身毗卢舍那前遇普贤为知识。不至毗卢舍那所因中穷果故。又当来弥勒成佛时。遇弥勒为表证果海。善财今生非谓果海。十信终心已证故。又于普贤所同法界毕。可思之。
  八日
  一。是故前位但是因同(文)善财童子至普贤所不至毗卢所事。因中穷果故欤答。尔也难云。若因中穷果者。何因后当来遇果人穷其德耶答。因满至果。此果不离因。虽然为显果边遇果人显也。但于难者。果置当来事。寄三乘教非圆教意也。
  一。三约行明位(文)今约行者。别约十信终心欤答。尔也难云。今约行者。即约此一乘无障碍普遍五位之普贤法界当体行德也。是以探玄记第十九云。普贤愿行者。是一乘无障碍普遍五位之行愿也(文)如何答。凡自宗意以信满成佛为自证究竟。此外更不可立自证增进之阶位。即当章自下专明此旨。广兴七重问答委释成之。乃至末后云信成故是行佛等。故知今云约行者亦此行佛之行也。何况花严一乘成佛妙义(新罗国见登述)第二行成佛疏第三云。二约行总不依位。自分胜进究竟即至佛果(云云)但于难者。且伴一义也。
  一。谓自分胜进分(文)通七重自分胜进分欤答。尔也难云。当段既云约行明位(文)岂非局第四行位相望之一义耶答。折薪意。胜进通于因圆与极果(云云)明知可通七重也。复古引探玄文欲令通七重欤。当段文云。此门通前诸位解行及以得法分济处说(文)准此思之。可通七种欤。但于难者。先德注解非一准。且伴一义计也一义云。依折薪记云。胜进有二等。但局六七两重欤(云云)又集成云。自分如初发心功德。胜进如明法故镇国曰。前明当位所成之德。今辨趣后胜进之行。文曰。自分已圆将趣十行说于明门。以为胜进(文)自分如十行。胜进如十藏(文)此师别就第六约二位之一重释之欤。
  九日
  一。法门通前诸位解行及以得法分齐处说(文)此释通释二分欤。但明胜进分欤答。一义云。诸位解行第一寄位第二约报中解行得法分齐处别指位位满也难云。折薪只约六七两重。复古意诸位解行者。七重二分配释。得法分济者所得三昧也注。何得法分齐指位位满可云耶答。一义云。指事云。言诸位者。谓始从十信乃至佛果六诸位也。以位位皆有自分胜进分故也。以解行位亦有自分胜进分故。得法分齐处者。谓位位满皆名得法分济处也。以位位满胜进分位摄上诸位成正觉故(文)意云。今此二分约前二义以明其相。故云此门通前也。谓言诸位者。指第一寄位显也。言解行者。指第二约报明位中解行生也。言得法分齐处者。此别指十信满十住满乃至行向地名其穷满之处。不同前十住十行等中位位皆有二分。是即上约诸位与解行则总辨相摄之义也。今别指位位满则五位互摄之意欤。但于难者。先德注解非一准伴一义也。
  一。世界性等以上处(文)以上者。瞿夷所居十世界云以上欤答。尔也难云。先花严经中普庄严童子是世界性通领见ヘテ候。然世界性中又有十不可说佛刹微尘数等香水海说。今以上者。指此不可说不可说小香水海(见)。此义顺文相自面也。如何答。一义云。以上者。瞿夷所居十世界云以上也瞿沙优婆夷所居十世界也。举第一世界性等取第二已下世界海等也。下摄化章在此十重。释此十重。了云。此等当是万子已上轮王境界结释。今章如普庄严童子乃至世界性等已上释。上下符合欤。此十重世界是万子已上轮王境界云故。普庄严童子亦二万五千第二王子故。世界性一世界不可限。十重世界可通领故云以上义。道理极成欤。复古集成指事之三家共此义也。但于难者。先德注解非一准。且任义家多分义也准唐经(并)大疏解释。
  世界性等十重世界瞿婆知之境界花藏界中诸刹种等之体相等也。普庄严所居亦花藏中刹种也。故义理相当欤。集成引孔目第一指世界性等之十重世界。尔者等世界海等下九也。折薪云。世界性者。唐经世界种也。晋经云。有世界海名净光普现眼。中有世界性名胜妙音。彼世界性中有香水海名清净光○释曰。此言世界性等上住者。等于香海须弥山宝林王城也(云云)。
  一。当是白净宝网转轮王位(文)白净宝网转轮王者指第十地欤答。第十地轮王也难云。当章起尽举白净宝网等之行相毕。结解行位内之行相总通解行位(见)加之清凉大师准璎珞经。白净宝网者第九地白云宝相轮也释(给ヘリ)。如何答。白净宝网转轮王位者。兜率天子三重十地之内第二见盖益之文也。此得益第十地云事。孔目第四(并)探玄大疏等例祖不及异端。但于难者。白净宝网之言虽第九地王。举所具取能具第十地也。故集成云。今章与孔目以所具铭能具。谓具白净宝网等诸轮王善根之位(云云)寻云。白净宝网转轮王位者。第十地化报云事以何知第十地果报耶答。天子放鬘荼罗自在光明时。所益众生说得第十地益时。白净宝网等说也。所益众生既得第十地益。乃至得白净宝网转轮王位说。知是能益天子得第十地感白净宝网位云事。不可疑之也。
  十日
  一。得普见肉眼见十佛刹尘数世界海等(文)尔者一乘肉眼见十佛刹尘数世界欤答。尔也难云。三乘教意。五眼中肉眼者。一见近不见远。是云远近相对也。二见明所不见暗等。是明暗相对也。一乘肉眼也何见十佛刹尘数世界云耶。天眼何别耶答。常段释。圆教心五眼中粗劣肉眼尚见十佛刹尘数世界海等说。对三乘弥显甚深也(为言)但于肉眼所见如此者。天眼以何分差别耶。云难者。圆教心肉眼诸功德被饰。其用等天眼肉眼天眼之差别者。晋经四十二云。肉眼见一切色故天眼见一切众生死此生彼故(文)寻云三乘教意。总以肉眼不见三界外耶答。设肉眼若天眼与力助成除障时。肉眼见暗处肉眼见远欤。若如此之时。肉眼见三界外可许之欤。是以智论云。因天眼开障肉眼见闻(文)小乘被障细远之色不见。三十二卷论依闻般若力见三千界也智论释五眼有五义。一近见远不见。二粗细三前后。四明暗。五障内障外。肉眼皆见上不见下。天眼皆见也。
  一。其福分感一锭光颇璃镜(文)感一颇璃镜欤答。尔也难云。解行位人所感福聚可无量无边。今何必出此一镜耶答。当段。此释章主非私所述。经既云此珠轮王善根所成。故如此释也。然经前段云颇梨镜。后段云颇梨珠。故知此镜以珠为体也。义苑云。前智此福二足齐彰。是以定为福体。故众德咸成言言感一锭光颇璃云。谓此菩萨福智既备故。一即具多。若彼玻璃明鉴远近齐照故(文)折薪云。言福分者。此约摄报果故也(文)又集成云。海东记云。定光颇璃是宝名。一乘义章云。又白净宝网转轮王位时有锭光颇璃镜。光明照十佛刹微尘数等世界。以此验之当知。白净宝网转轮王之位福令不少也(文)但于难者。一具多故。福聚可无量无边者也。
  一。是故无有未得后而不得初也(文)今此不得不字传写误欤答。非误也难云。此答意不得后得初事无之云意也。然不得不字非误耶答。当段云。而不得初也(文)诸本不字有之。无本不检。故更非误也。但于难者。今此难者意。初得时得后云一中多计得未得多。中一思难也。故今直破此难也。一中多得时。即非得后后。又并多中一得故。不得多一不可得本难事破欤。文意云。再不证后位无有不得初位也(为言)未得后(多一重证)不得初(本一)(也)故难者本一坪有多一不知。本一上重可得多一思故。本一坪即得多一。重不得多一不可得本一不可难也。显故非误心得无相违也。
  十一日
  一。若自别教即不依位成(文)别教意不依位者初信可云成佛欤答。尔也难云。集成记之意。旧来成佛谈为别教本意故。前后相即犹寄位带同教也。フリスキタル非别教。释意也(云云)何自初信可云成佛耶答。折薪记云。直论别教。初信亦具。既位位皆具一切。不必须到满心。故云不依位成。非是别教不约位说也(文)折意。自别教初住位不可云为成佛。初信可云为成佛。故即不依位成云也。今即寄彼者。圆融置初住同教义也。寄终教不退谈成佛同教义故寄彼也。但于难者伴一义也。
  一。是行佛非位也(文)行佛位佛可有前后欤答。无前后也难云。当段云行佛非位佛也(文)既望信成云行佛。望初住云位佛也。更同时不见也。如何答。一义云。行佛者。第十信即愿心终也。寸终如云尺始。第十信心初住始即是同时。信终住始同时故。望行位分二佛也。但于难者。信非位住位故如此释欤难云。等妙二觉刹那前后而不可云同时。今第十愿心与初住始刹那前后。信必非住道理前后既不同者。分二佛事道理显也答。花严成佛义云(见登)问。若尔十信终心成佛即位成佛。何名行成佛答。此义望异故。彼体不异意。不退阶位即名为位信心行义名为行也(文)。
  宽永三载(丙寅)三月十一日
  古抄令披见为谓当座书集讫。不可有定量。后览辈可纠之者也。
  法印机大僧都实英(七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