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华严五教章深意钞卷第七

寄惑显位门

  问。以摄论所说三十三僧祇。望三僧祇时分。有长短不同耶。答(云云)疑。两方也。有长短不同者。菩萨修行非可有长短不同耶。若无者。三十三三僧祇名方异也。尤可有不同耶。
  问。皮肉心三烦恼差别何耶。
  章云。二寄皮等三惑显三僧祇故。梁摄论云。初僧祇断皮烦恼。第二僧祇断肉。第三僧祇断心。三以此三惑。寄显地地三心不同。如梁摄论三十三僧祇中说。地地之中入心除皮。住心除肉(等云云)。
  摄大乘论十一云。论曰。复次三十三阿僧祇○不失增上方便。欲显入住出三自在故。分阿僧祇为三十三。论曰。方便地中有三阿僧祇。一信行阿僧祇。二精进行阿僧祇。三趣向阿僧祇○论曰。于十地中地地各三阿僧祇。谓入住出。释曰。为除皮烦恼障入初地。为除肉烦恼障住初地。为除心烦恼障出初地。何以故。地地菩萨烦恼有三品。上品名皮。中品名肉。下品名心。上品者下品道所破。中品者中品道所破。下品者上品道所破。乃至第十地亦尔。约此三品故各立三僧祇(文)时分义所委抄事了。
  问。寄起事心等三心。显法报化三身。可□□□□耶。答。章引有人义云。有人解云。伏道是地前。起事心是第六识。法断是地上。依根本是末那。以依缘赖耶本心故。胜拔是金刚位。根本心是赖耶(文)心者。伏道者地前三贤位。法断道者地上位。胜拔道者金刚心位也。起事心者第六识。造业而成五趣异熟果事故。根本心者第七识。恒缘第八见分执我我所故。根本心者第八识。二种生死根本故云也付之付答申。先地前位尽第六染心云。显化身可尔。第六识相应烦恼七地已前犹行。阿□□尽耶。次第八识自体白净。唯无覆□□□云染心耶答。第六相应烦恼七地已前现行。始教心终教心。二障种子初地断尽。况寄惑显位门意。以实断不可被难。所以十解已上伏尽第六识染心现行。唱八相成道故云显化身也。次第八自体白净不染心者。亦始教大乘心□说。今终教意微细法执体。所谓赖耶二识□□不觉义也。故以第八识云染心无夫问。就答申终教意。以赖耶不可云染心。寻第八识是所熏识。□坚住性无记性可熏性与能熏共和合性四义。若染心者。以非此义。岂强受熏耶。况第八识障是染心者。又见道无漏智初起位。可无第八识障治相违故。若许尔者。无所熏义故种子应失。又是胜庄师以异熟第八识释根本心。经文不云染心。终教意以赖耶云染心答申退。又设许染心以赖耶不可云根本故。彼大乘基师无见修惑相应心名起事心。由此烦恼起造诸业。异熟果□故。善不善业相应之心名依根本心业。是□所依本故。三有苦果相应之心名根本心。生死根本自体性故。云惑如惠沼师释。烦恼障并所发业名依根本心。是烦恼所依本故。根本心即二障所得果。违此等义。何释如此耶答。今终教心约不思议熏论之。以可思议□□被难。所以楞伽经不思议熏不思议□□□□□染心成所熏无失。故起信别记之余论中□□□初教就粗相说。而实此识迷无相真如义边故。□□根本无明住地。若不尔者。即应常缘第一义谛。即一众生半迷半悟。谓六七迷而第八识悟也。又若其佛地与圆镜智相应者。则知凡地国与无明相应。何以故。与上相违故。若若凡地余识无明与相应。□□非根本识自有。若亦应佛地诸智非本识。既佛地起者则知凡地起愚故不起也。又若一向染烦恼别不得成无记法。何以故。若无烦恼则一向清净不得名无记。是故一向清净者。即名为善。一向染者则名不善。染净无二故。则非染净名无记。□□以净属真分。染属妄分。二分不二名为和合赖耶无记识也。若此位中无染细者。以何简净成于无覆无记。既无记非净。故知有染细也。克覆言之。唯真如体是故赖耶。异熟唯是位也。□回心声闻故似说也(云云)。
  章云。五以染心粗细。寄于三位以显三身。如金光明经说。依诸伏道。起事心尽得显化身。依法断道。依根本心尽得显应身。依胜拔道。根本心尽得显法身。有人解云。伏道是地前。起事心是第六识。法断是地上。依根本心是末那。以依缘赖耶本心故。胜拔是金刚位。根本心是赖耶。
  问。寄三障显三身可云耶。答。章云。惑障清净能现应身。业障清净能现化身。智障清净能现法身(文)付之。法应化三身共断三障所可显也。何偏云惑障清净能现应身等耶。次虽应化可云化应法。如何云如此耶。答。诚三身共所灭三障。然而是寄惑显位门意。一相说非实断。仍云尔无失。次以智障为所依烦恼起。烦恼起造业。流转生死。所以依法身现应身。依应身显化身故。譬如依空出电。依电出光。故寄此道理作此说。处共非不灭。□□□□□况源出金口微言。不可起别意趣也。但因□□□便不被难文言次第矣。
  问。以迷三无性所起烦恼。寄显三身事如何耶。答。有先德云。寄迷三无性所起烦恼显三身欤。一解思惟分别相显化身。二灭依他相得至应身。三净成就相得至法身。故章云。故彼经云。一切凡夫为三相(乃至)诸物至于三身(文)付之。□□□且案章主意。勘文无分配三身。故总能解能灭能净至于三身(文)。何恣如此分别耶。次成就相即是圆成实性。诸法真实性圣智所证功德也。如何以此云迷无性所起烦恼耶。答。凡经文为三相故。远离三身等云。岂寄三身耶。加之大师御意。寄显三身所释显然。私非所答。何况胜庄惠沼等共配三身释之故。胜庄□云。第二显德谓德。谓于遍计所执自性□□□相。悟入空性。除违所执。至于化身。又后□此□□实性。即能永断离染依他。至于应身。净无上觉。由此永断客尘烦恼。圆成实性不得清净至法身。是故诸佛具足三身(文)次诚圆成实性虽圣智所证功德真如为体。在缠真如修净。故云迷胜义无性理所起烦恼。实圆成理非是烦恼。故章云。解云。能解者是所执性。但应知解故。能灭者染分依他性。应断灭故。能净者在缠真如。修令净故(云云。已上短释双纸问答也)。
  章云。以迷三无性所起烦恼寄三身。故彼经云。一切凡夫为三相故。有缚有障远离三身不至三身。何者为三。一者思惟分别相。二者依他起相。三者成就相。如是三相不能解故。不能灭故。不能净故。是故不得至三身。如是三相能解能灭能净。是故诸佛至于三身。解云。能解者是所执性。但应知解故。能灭者染分依他性。应断灭故。能净者在缠真如。修令净故(文)。
  问。断阐提不信等四障正使。得信乐大乘行等事。大师何判之耶。答。章云。何者谓以阐提不信障使灭已。翻显十信之位成信乐大乘行。为净德因及铁轮王报。二以外道我执障。寄以翻显十解位成般若行。为我德因铜轮王报。三声闻畏苦障。寄显十行位成破虚空器三昧行。为乐德因银轮王报。四独觉舍大悲障。寄显十回向位成大悲行。为常德因金轮王报(文)付之。此大师废立一一不明。先灭阐提不信等之四障。后不可云得信乐大乘等之四行。既所引之经论四行云能治。四障判所治。是以能治之道生后所治之障可灭。何云灭障证行。次十行位断声闻畏苦障。得破空三昧者。何佛性论中云空三昧者。初地以上能得此三昧。则破虚空等执(文)尔也。相违如何可会耶答。大师灭四障得四行。经论述修四行灭四障。各有其理。更不相违。其所□□□提外道等之四人。出十信住行等之四位。善根内□□□外催。小信大乘之理。聊发大悲心。灭不信之障。乃至深舍众生之执。断惑障之后。弥信大乘。深起大悲。是以信乐大乘等之四行断初地者。四障未尽之前正圆满者。断惑障云也。所以经论之意。且付初地判能治之道。章主之释正望圆满云所治之行。何此二文更无相违。次以佛性论之中初地以上断声闻畏苦障者。此望地上断种子尔。唯章家之意十行之位灭者。地前伏现行故也。以明利□断。论家之释不可会。难云。伏现行者章主义。次空三昧实初地已上能得之也。但地前得之者。有修定因行故。亦无有妨。先德会释之(已上短释双纸问答也)。
  章云。八寄四障以显四位。此有二义。一约正使寄显地前四位四行四因四报。何者谓阐提不信障使灭已。翻显十信之位成信乐大乘行。为净德因及铁轮王报。二以外道我执障。寄以翻显十解位成般若行。为我德因铜轮王报。三声闻畏苦障。寄显十行位成破虚空器三昧行。为乐德因银轮王报。四独觉舍大悲障。寄显十回向位成大悲行。为常德因金轮王报(文)。
  指事下卷云。言成破虚空器三昧行者。佛性论云。从初地以上能得此三昧。则破虚空等执。入观之时不即有无不离有无。喻如以地真俗双观而异以地者。八地已上无出入观。初地入时则同。出时则异。问。既从初地以上能得此三昧。云何地前得此定耶。答。修定因行故无妨也(文)。
  问。寄惑显位门意。以四障习气显地上四位四定四德四报样何耶。答。今寄四障习气显地上四位四定等者。相同世间。初二三地得大乘光明三昧。灭阐提不信障习气及因缘生死变易报。证净德波罗蜜。相同二乘。四五六地得集福德王三昧。灭外道我执障习气并方便生死。显我德波罗蜜。相同大乘。七八九地得贤护三昧。除声闻畏苦障习气及有有生死。证乐德波罗蜜。因圆果满。十地佛地依首楞严三昧。断独觉舍大悲障习气及无有生死。得常德波罗蜜也。付之。隋唐摄论并无配十地之文。无上依经及宝性论亦不配地位。何如此配当耶。依之缁州了义证中破之。次初二三地灭因缘生死。四五六地除方便生死。不可勘彼经论文。皆以方便生死为先。以因缘生死为后故。摄大乘论中初二三四地灭方便生死。五六七地灭因缘生死(云云)何况因缘生死是我德之源也。何进断初二三地。方便生死是净德障也。是至四五六地耶。梁摄论云。能破一阐提习气。即是方便生死障于大净。由破此障故得大净果。能破外道我见习气。即是因缘生死障于大我。由破此障故得大我果等(文)何违。所依经论文判四种生死之前后耶答。凡四种生死之废立经论盛谈。是故相续解脱经乃至摄大乘论等。皆说四种三昧力。灭阐提不信等之习气。尽四种生死证净我乐常。所以花严大师寄初二三地。名方便生死。此事依经论说传人师所择也。况香象大师探一代圣教。存随文就义二释。缁州所破似不顾此二释欤。次因缘方便二生死前后。大师所释非无其理。依佛性论心。无明住地生无漏业。有因缘方便二义。所谓无明住地生福行。名因缘生死。是同类果故。生智惠行名方便。不同类果故等(云云)爰知。因缘方便互具其义。依之相同世间。初二三地望无明住地观因也。四五六地四谛缘生观解。望无明粗方便也。依之此义前寄因缘。后寄方便也。是则第二就义释也。若作随文释者。如经论说欤。依之真谛三藏义又同因缘前方便后释给也。
  里付云。
  断惑义私记云。因缘方便前后甚难。先德未传(文)。
  私云。依无明生业识之次第。尤可有此义欤。
  兴福寺永超僧都。东大寺永近得业维摩竖义。莫香象随文就义释云。诸宗人师多虽存此旨。未云随文就义释。花严一宗始有此义释(云云)。
  章云。第二以四障习寄显地上四位四定四德四报。一初二三地灭阐提不信习。即显此一位相同世间。又得大乘光明三昧。成于净德。除因缘生死变易报。二四五六地灭外道我执习。显此一位相同二乘。得集福德王三昧。成于我德。除方便生死。三七八九地灭声闻畏苦习。显此一位相同大乘。得贤护三昧。成于乐德。除有有生死。四十地至佛地已还。灭独觉舍大悲习。显此一位因圆果满。得首楞严三昧。成于常德。除无有生死。四德圆故。生死永尽故。云无有也。此上义广如无上依经本业经佛性论宝性论梁摄论等说。又此四中。初二通二障。后二唯智障。正使地前除。习气地上净。此文亦成证也(文)。
  指事下卷引梁摄论第十一云。论曰。众类差别者。释曰。有四三摩提。是五百定品类故名众类。于小乘中乃至不闻其名。何况能修习。故言差别。此四种三摩提能破四德障。即四种生死。能得四德果。即净我乐常故。立此四定为四德道。论曰。大乘光三摩提。释曰。大乘有三义。一性二随三得。性即三无性。随即福德智慧行所摄。十地十波罗蜜随顺无生。得即所得四德果。四定缘此三为境。故名大乘。依止此定得无分别智。由此无分别智照真如。及佛不异故名光。又有十五种光。功德胜于外光故名光。又此定能破一阐提习气无明闇。是闇对治故名光。此定缘真如实有易得。有无量功德故。能破一阐提习气。即是方便生死障。于大净由破此障故碍大净果。论曰。集福德王三摩提。释曰。一切善法唯除般若。所余悉名福德。此福德有四品。谓凡夫二乘菩萨。菩萨由此定故于四福德。未生能生未长能长。未圆能圆故名集。于生长圆三处自在故名王。由自在故能行随等十度。圆满菩提资粮行故。能破外道我见习气。即是因缘生死障于大我。由破此障故得大我果。复次一切善法依止真如。真如能集一切善法。名真如为集福德。此定说真如中得自在故名为王。论曰。贤护三摩提。释曰。贤有二义。一能现前安乐住。二能引摄诸功德。现前安乐住者此定能令菩萨身不舍虚空性。免离三际故。得安乐住。引摄诸功德者。能引摄不可数量诸定。非二乘所闻知。因此一一定起无量通惠。由此二义。是故菩萨能离声闻怖畏习气。即是有有生死障于大乐。由破此障故得大乐果。此定缘真如为菩萨体故。不离智能引诸定及通慧故。以定为体。论曰。首楞伽摩三摩提等。释曰。此定是十地菩萨及佛所行故得此名。何以故。十地菩萨及佛有四种胜德。故名首楞。一无怖畏。由得一切智故。二无疑。于清净众生见自身无等故。三坚实功德。恒在观无散乱故。四有胜能。能破难破无明住地障故。具四德人于此定能得能行。故称伽摩。此定多行他利益事。能破独觉自爱习气。即是无有生死障于大常。由破此障故得大常果。言是故十地至道已断故者。第五卷文如所引文(文)。
  一乘义私记中卷云。问。变易者何云事耶。答。变者改变义。易者转易义也。意改变转易分段粗身。云成光明殊胜细身。而曰变易身。问。变易者新人名欤。古人名欤。答。俱通新古名。但古人变易身亦曰意生身。新人曰意成身。问。且古人云生身意何。答。意者第六意识也。意如意生故曰意生身言也。问。如意生生意何。答。意具三义。速疾义。无碍义。遍到义也。如具意此三义。变易身亦尔也。具此三义生。所以云如意生。问。新人云意识身心何。答。意生身之时舍分段粗身。别生变易细身样也。今依大愿大悲意愿力。修练分段粗身。为变易细身。前所以由意愿力云。约变生之身而曰意生佛身也(可见唯识论第七并同疏第七也)。问。楞伽经三种意生身。无上依经四种变易生死者何。答。楞伽经三种意生身者。一三摩钵底意生身。二觉法自性意生身。三种类俱生无作行意生身也(可勘摄释第四云云)无上依经四种变易生死者。一方便生死。二因缘生死。三有有生死。四无有生死也(可勘灯第六也)。问。且何云三摩钵底意生身等。答。摄释第三引四卷楞伽第三曰。三摩钵底者。此翻等至。于定得变易身。随心生故云意生。故云意生身。觉法自性意生身者。能观察觉了有为如幻法无实体。于定得变易身。彼随意生。所以云意生身。种类俱生无作行。云意生身等者。诸众生所有随多类烦恼。能现同类身。所以云种类身。能一时现行。所以云俱生。能任运起不假功用。所以云俱生。能任运起不假功用。所以云无作行。彼随意生云所以意生身也。问。尔此三种意生身摄十地事何。答。三摩钵底意生身有前五地。觉法意生身有六七二地。种类俱生无作行意生身有第八地也问。何云方便生死等答。无漏后得智云方便生死。所知障云因缘生死。变易五蕴云有有生死。于行苦细有说有名。故云有有变易身唯有微细生灭。有从是外更无有云物。所以云无有也问。尔此四种生死相配十地事何答。方便生死有初二三地。因缘生死有四五六地。有有生死在七八九地。无有生死在第十地。问。尔此四种生死相配地事。正义欤。不正义欤。答。此不正善也所以灯第六判曰。隋唐摄论并无文。又无上依经及宝性论亦不配地。如是相配是有师义也(云云)。问。何故不相配地耶。答。灯第六曰。分段生死有四种难。一烦恼难。二业难。三果报难。四过失难也烦恼难喻方便生死。业难喻因缘生死。果报难喻有有生死。过失难喻无有生死。而物何云相配地。所以云相配地。是有师不正义也问何云烦恼难等答无明爱取云烦恼难。行支全分与有支一分云业难。识等五果并生老二支云果报难。生已灭忧悲苦恼云过失难也问。约障有四难。一阐提不信障。二外道着我障。三声闻畏苦障。四缘觉舍心障也。此四障相配四种生死物欤答。此四不相配四种生死也。问。就慈恩等师御心之事。然今就五教师御意。何云。答。慈恩等师御心。而纵练分段粗身云成变易细身。今五教师御心。而分段变易二身。从本并云。问。分段变易二身自本并在者。一切有情皆在变易身耶。答。尔。一切有情皆在变易身也。问。若尔。一切有情皆在变易身者。可言一切凡夫位皆得变易身等物。何云入初地时得变易身。答。分段变易二身虽从本并在。被覆隐分段粗身故不显。菩萨初地舍分段粗身故显变易细身。所以不云凡夫位得变易身也。问。尔以何知舍分段粗身故显变易细身云事。答。起信论疏曰。然此细苦无始来有。但为简细异粗故。约已离粗苦时相显所说(云云)。问。何故变易身云细苦。答。变易身有微细生灭苦。故云细苦。问。其微细生灭苦者。如何苦。答。此身有刹那生灭义。故云在微细生灭苦(文)。
  里付云。
  六相义私记下云。问。受变易身以新业得。为当以古业得。答。以新业得。不以古业问。若尔。何佛性论云须堕洹以□不作新业。若以古业得者。以分段古业如何可得业易身答。其论不造新业者。约有漏新业也。非约无漏新业。所以不相违也(文)。
  佛性论第二云。复次十地由四障故未得极果四德。金刚心方乃得之。应知。何以故。出三界外有三种圣人。谓声闻缘觉大力菩萨住。无漏界有障。由此四怨障故不得如来法身四种功德波罗蜜。四怨障者。一方便生死。二因缘生死。三有有生死。四无有生死。一方便生死者。是无明住地能生新无漏业。譬如无明生行。或因烦恼方便生同类果。名为因缘。如无明生不善行。若生不同类果。但名方便。如无明生善行。不劝行故。今无明住地生新无漏业亦尔或生同类。或不同类生福行。名为同类。以因缘俗故生智慧行。名不同类。以智是真惠故。是名方便生死。二因缘生死者。是无明住地所生无漏业。名为因缘生死。譬如无明所生行。是业但感同类。不生不同类果。善行但生乐果。不善但拓报。故名因缘生死。方便生死譬凡夫位。因缘生死譬须堕洹以上。但用故业不生新业。三有有生死者。无明住地为方便。无漏业为因。三种圣人是意所生身。譬如四取为缘。有漏业为因。三界门生身。有有者未来生有更有一生。名为有有。如上流阿含人。于第二生中般涅槃者。余有一生故。故名有有。四无有生死者。是三圣意生最后身为缘。是不可思惟退堕。譬如生为缘。名老死等为过失。是故无明住地为一切烦恼所依止处。而一切烦恼通名无明者。以无明为众惑根本。既未灭尽。由为一切烦恼垢臭秽熏习故。阿罗汉辟支佛及自在菩萨。不能至得无所染污大净波罗蜜(文)。
  承历二年法胜寺大乘会讲暹高阿阇梨近快同之。疑云。无明生漏业偏可不同类。善恶相违故。尔何有同不同二类耶。
  无性摄论疏云(神廓撰也)若约四种释通而言。位位皆有。若据位别准。依梁论二十二无明感十一粗重释中。初八无明感四粗重。是方便生死。故知名方便在前四地。次六无明感三粗重。是因缘生死。故知因缘在五六七地。次六无明感三粗重。是有有生死。故知有有在八九十地。次二无明感一粗重。是无有生死。故知无有是金刚位。若是方便及因缘并有有生死类。自地起自地断。若无有生死障佛地。金刚断。所以然者。十地是学位故。自地障自地断。佛地是无学位故。佛地障金刚断也(文)。
  华严一乘成佛妙义云(青丘沙门见登之集)宝性论云。变易有四。一缘相二因相。三生相。四坏相。佛性论云。一方便。二因缘。三有有。四无有。无上依经云。三界中有四难。一烦恼难。二业难。三生报难。四过失难。无明住地缘起有有生死。如生报难。无明住地缘起无有生死。如过失难。解云。依胜鬘经。五住种子名五住地。依五住地起于现行。名五住起。依无明住地种子缘起现行法执。无明是变易生死。方便名方便生死。故佛性论云。方便生死者。是无明住地。能生新无流业。譬如无明生行。二因缘者依无明住地缘发无流业。是变易生死。亲质助因缘名因缘生死。此前二生死非正变易。以与变易为方便及因缘亦名生死。如三界中惑业分段因缘亦名分段生死。梁摄论云。苦集通名生死。二有有者依无流业。是业名为因缘生死。此前二生死非正变易。为方便因缘亦名生死。如三界中惑业是分段方便因缘亦名分段生死。梁论云。苦集道名生死。三有有者。依无流业资有流业所引变易生死。名有有生死。故佛性论云。有有生死者。是无明住地为方便。无流业为因。三种圣人意生身。譬如四取为缘有流业为因。三界内生身。四无有者。是变易生死最后身故名无有。故佛性论云。无有生死者。是三种圣人意生身最后身为缘。是不可思议退堕。譬如生为缘死等为过失。问。何者是三种圣人。答。胜鬘经云。无明为缘无漏业因生。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三种意生身。在地上故。楞伽经第五卷云。有三种意生身。一者三昧乐意生身。谓第三第四第五。二者如实知诸法相意生身。谓于第八地。三者种类无作行意生身。诸师释不同。一师云。约三学别地三地是定。若约六度五地是定。故云三四五名三昧乐受意生身。第六地般涅槃若现前故。六七八地名如实觉知诸行智意圣身。而言第八地者。举其终也。九地已上名称种类无作行意生身。第二师云。第一略初二地。故言三四五。第二亦略初二。故云第八地。理实而言。第一通五地。第二通六七八三地。第三通九十二地。第三师云。次第二于第八地。则知第一七地已还。而唯云三四五者。此中略前后也。以实而言。第一通前七地。第二唯第八地。第三九十二地。又四卷楞伽云。第一名三昧乐受意生身。今依佛地论真谛师释。胜鬘经云。三种意生身者。是三乘种性圣人。入初地已上受意生身。故名三种。非是楞伽经中三昧乐等三种意生身也。故佛地论云。有有生死者。是三种圣人意所身。无有生死者。是三种圣人意所生最后身。依生梁论八地已上是有有生死。金刚菩萨是无有生死。此二生死既佛性论皆言三种圣人。故知。三乘种性至八地已上受有有生死。从本种性为名。名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故楞伽经第七云。大惠声闻辟支佛。于第八地菩萨中乐着寂灭三昧乐故。不能善知唯息见。堕自相同相熏习障碍。故堕人无我法无我见过。故以分别心名为涅槃。而不能知诸法寂灭。大惠菩萨白佛言世尊。说声闻辟支佛入第八地寂灭乐门。如来后说声闻辟支佛不知。但是自心分别后说声闻得入无我。而不得法无我空。若如是说声闻辟支佛。问。未能证初地之法。何况八地寂灭乐门。佛告大惠。声闻有二。定入八地寂灭门者。此是先修菩萨行者。堕声闻地还依本心修菩萨行。同入八地寂灭乐门。非增上慢寂灭声闻。以彼不能入菩萨行。未曾觉知三界唯心。未曾修行菩萨诸法。未曾修行诸波罗蜜十地三行。是故决定寂灭声闻。不能证得彼涅槃所行寂灭乐门。问。何故得生死名。答。通名变易生死者。转变改易若生若死。并是就相为名。别名方便因缘。此二约用有有无有。对彼为名故。佛性论云。有有生死如上流般阿那含人。于第二生中般涅槃。余有一生故。故名有无有生死。是变易生死最后身故。后更无生死故名无有(文)。
  探玄记第十一云。三所感变易方便生死报并是所离(文。第二地处文也)。
  孔目第三云。四种生死。谓方便生死。因缘生死。有有生死。无有生死(文)。
  密严经疏第一云。彼花严中就四生死分为三重。谓初二地为因缘生死。三四五地为方便生死。六七二地为有有生死。开此三死生别有为三无有生死。以第七故知两经开合虽异。义不殊。辨诸佛土胜严证也(文)。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云。世尊又如取缘有漏业因。而生三有。如是无明住地缘无漏业因。生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三种意生身。此三地彼三种意生身生。及无漏业生无明住地有缘非无缘。是故三种意生身。及无漏业无明住地(文)。
  法花义疏第九云。但成佛有二种。一法身成佛。如从初发心至等觉地。转成妙觉地佛。此是变易生死将倾故。于三界外法身成也。依摄大乘论。三界外有四种生死。三地以还名方便生死。四地至七地名因缘生死。八地至十地名有有生死。金刚心刹那名无有生死。佛性论云。三地是世间地。宜名世谛。亦是福德。福德望智慧则福德是缘义。名方便生死。四地至七地名出世间地。亦名真谛。称为智慧。智慧是因。名因缘生死。论举喻云方便生死如无明生行。因缘生死如行生识。故知。无明为方便。而行正是因也。又有有生死者。有生亦有死也。无有生死者。有一刹那生后转则成法身。法身成佛。正是无有生死(文)。
  法花玄赞要集第十二云。四种生死等者。案国云。无上依经以分段生死。向上有四种难。变易喻彼亦立四种生分段。四难者。一烦恼难。无明受取。二业难。行支全有支小分。三报难。即识等五果种子并生老死及有支小分。四过失难。谓生死异灭忧悲苦恼。今变易身上如次喻彼分段立四种生死。一方便生死者。即所知障法执等为方便故。二因缘生者。谓无漏有分别业根本智缘名无分别业。后得智缘名有分别业。名因缘。三有有生死者。即变易生死五蕴身。是一重有向上。更有生异灭三相。又是向下一重。有有上重有名有有。四无有生死者。更无后果粗外相苦果。故名无有生死也(文)。
  佛性论第三云。复次应知。无明住地如烦恼难。无漏业如业难。三种意生身如果报难。不可思惟退堕如过失难(云云。依是□也)。
  治承三年四月八幡宫三十讲庆俊五师为之。
  问。付寄惑位门。欢喜等十地之中。七八九地断三界色习烦恼(云云)尔者何经说可云耶。答(云云)进云。依仁王般若释也。付之。依所释披仁王经。所谓远不动观惠亦断三界心色眼烦恼(文)所释不似经文。如何。
  章云。十又于十地。别地相中。寄显世间二乘菩萨三位别故。仁王经说。前之三地断三界中色烦恼。四五六地断三界中心烦恼。七八九地断三界中色习烦恼。十地及佛地断三界中心习烦恼。解云。以三地终心位得上界定。极至四定离下地色故云断色惑也。以四地以去得二乘无漏出世间位。世间色心俱尽故也。七地已去是菩萨位。渐细于前故。寄灭于色心习气。以显彼位也。
  仁王经云。
  (里书云)
  问。付寄惑门第十六门心何耶。答。
  章云。十六又以六识烦恼寄至四地。末那烦恼寄至七地。八地以去唯有所知障。此亦为显世间二乘菩萨故。作是说。
  指事下云。言十六又以至故作是说者。瑜伽及唯识论文也。是故瑜伽论第七十八解深经云。善男子。略有三种。一者害伴随眠。谓于前五地。何以故。善男子。诸不俱生现行烦恼。是俱生烦恼现行助伴。彼于尔时永无复有。是故说名害伴随眠。二者羸劣随眠。谓于第六第七地中。微细现行。若修所伏不现行故。三者微细随眠。谓于第八地已上。从此已去一切烦恼不复现行。唯有所知障为依正故。唯识论第九云。四微细烦恼现行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第六识俱身见等摄。最下品故。不作意缘故。远随现行故。说名微细。彼障四地菩提分法。入四地时便能永断。彼昔多与第六识中任运而生执我见等。同体起故说烦恼名。今四地中既碍无漏菩提分法。彼便永灭。此我见等亦永不行。初二三地行施戒修。相同世间。四地修得菩提分法。方名出世。故能永害二身见等(云云)。
  问。顿教断惑引何经文证之耶答云。引法界体性经文。故章云。我见际即是菩提故(云云)付之。顿教从本无妄也。何引此文耶。
  私云。东大寺觉严已讲。初勤御前御论义之时。天台论匠问觉严云。三世觉母大圣文殊。令发众生菩萨行(云云)何说之耶。进云。色处说此事。令发众生我见心(文)何如此说耶。觉严答云。所出申者。法界体性经说也。是则烦恼即菩提义也。故我宗大师引此经。说为顿教证(云云)南北皆称美(云云)又达磨和尚有三人弟子。一人云。断烦恼证菩提。一人云。迷即烦恼悟即菩提(云云)一人云。本无烦恼是菩提(云云)和尚判云。第三义尤叶宗(云云)是则顿教证也。
  章云。若依顿教。一切烦恼本来自离。不可说断及与不断。如法界体性经云。佛告文殊师利。汝云何教诸善男子等。发菩提心。文殊言。我教发我见心。何以故。我见际即是菩提故。以此准之(文)。
  问。圆教断惑何。答。章云。若依圆教。一切烦恼不可说其体性。但约其用即甚深广大。以所障法一即一切具足主伴等故。彼能障惑亦如是也。是故不分使习现种。但如法界一得一切得故。是烦恼亦一断一切断也。故普贤品明一障一切障。小相品明一断一切断者。是此义也。又此断惑分齐。准上下经文有四种。一约证。谓十地中断。二约位。谓十住以去断。三约行。谓十信终心断。四约实。谓无可断。以本来清净故。广如经说(云云)今此文心者。不说烦恼体性。但付甚深真如之用大。断一烦恼断一切烦恼。是则不异真如。是烦恼义心也。心者深义。敢不可论各别断也。所障惑一障一切障。亦以如此。所以论其证据。即普贤品明一障一切障。小相品明一断一切断是也。
  问。今此圆教心者。论相入相即旨故。于烦恼障等。又一障一切障。一断一切断云事不明。相即圆融□依一味法□即觉前境界妄见网中。专但在事相属别。是以设虽圆教心。何失烦恼各别旨。所以理性是一故。体断智虽照一法界。所治各别故。别别可断之也。行布所非无圆教。若夫依一味法界道理云。一断一切断者。一切众生断惑成佛时。一切众生同可成佛也。若尔者。众生悉尽。但可有佛界耶。所以生死无始。何今无妄情境界乎。次引小相品文。证一断一切断之义不明。彼品云。若有众生。得闻此香。诸罪业障皆悉除灭。于色声香味触等。内有五百烦恼。其外亦有五百烦恼。二万一千烦恼故。行烦恼等演举八万四千尘身。此诸烦恼皆悉除灭(等云云)是则依闻香功德。说除灭等(云云)云一断一切断也。普贤品中明真烦恼过患说。则受百千障碍法门也。不云一障一切障。何依此等文证此等义乎。答。凡花严圆宗心者。说三种圆融。显法性融通旨。一者事理圆融。理事互融。相入相即。二种之圆融。法界一味唯理无妄。三事事圆融。当相圆融。不待缘起。今三种圆融专出花严。止观释如次配终顿圆三教。既事事圆通自在无碍也。以六相成之。以十玄证之。依之佛界众生界相入相即。故经云。以菩萨身等众生故。是故众生悉分中。现以彼□□同能现故。是故众生无不成佛(云云)是以一佛成道时。一切众生悉同成佛也。性起品中。以喻显说之云。帝网有十方重重无尽玉。一方玉图佛形像。十方无尽玉一时显此形像。一佛成道时。十方无尽众生心性宝珠。悉现相成道影像。明知。令众生全佛义叶不增不减经说者也(取意出之)此喻犹不叶本。诸众生各在悉来如此之佛故也。大师释此等义云。当相即空之理。人天乘妄情犹不悟之。岂以妄见难法性圆融乎。故经云。以普贤眼见一切众生皆已究竟(云云)故小相品此诸烦恼皆悉除灭之文。望圆经之大旨。是一断一切断之明证也。普贤品即受百千障碍法门之说。任花严之大宗。又一障一切障之玄文也。次寄证位行实之四义判。第四约实心者。付证克体从本一味法界也。其心悬本觉。其旨仰果分也。如第二会寄缘说十之说也。以三乘心余宗释。强不合难圆经深义前问。
  私云。东大寺花严宗俊源大法师。于维摩堂立此义。兴福寺永缘权僧正。为探显精义者。难此义云。一成一切弥可同外道量。同虚空体常周遍之义(云云)大众贤哲皆怖罪报重者也。
  章云。若依圆教。一切烦恼不可说其体性。但约其用即甚深广大。以所障法一即一切具足主伴等故。彼能障惑亦如此也。是故不分使习现种。但如法界一得一切得故。是烦恼亦一断一切断也。故普贤品明一障一切障。小相品明一断一切断者。此义也。又此断惑令齐。准上下经文有四种。一约证。谓十地中断。二约位。谓十住已去断。三约行。谓十信终心断。四约实。谓无可断。以本来清净故。广如经说。又前三乘等诸门断惑。若一障一切障断即入此教。若随门前后。是三乘等。此据别教言。若约摄方便。前诸教所明并入此中。以是此方便及所流所目故。余义准之(文)。
  四十经疏第一云。诸佛心内众生新新作佛。众生心中诸佛念念证真(文)。
  入楞伽心玄记云。三由前二义不相离故。无碍双现。谓佛心中众生听众生心中佛说法。众生心佛为佛心里众生说法。是故全摄各无障碍(云云)探玄记第一云。文同入楞伽心玄记(文)。

  正治元年九月二日。于仁和寺菩提院抄之毕。师匠抄出论义短释双纸。并私问答也。此等私记等文。拾之抄合了。东大寺圣诠大法师。诚谬定众多者欤。后者正之(矣)。

  文永三年九月二十二日于仁和寺常乐院书写之了。佛子圣严之(生年二十二岁)
  以神护寺本一校了。以同本写点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