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华严五教章问答抄下(二)。

  种性义上。
  一。不动种性声闻三品有无。
  二。小乘教多人佛性有无。
  三。六处殊胜。
  四。习种性漏无漏。
  五。始教本觉解性。
  六。具种性者性习二性。
  七。瑜伽性习二性同时。
  八。堪任位。
  九。经论二种性同异。
  十。习种性位分。
  十一。新熏五性位分。
  十二。新熏不定性。

  种性义。
  抄三上云。佛种从缘起者。然有二义。一约因种。因种即正因佛性○体因曰性相似名种故。开中云。如稻自生稻不生余谷此属性也。萠干花粒其类无差。此属种。二果种性。开中云。佛报唯佛其理不差。即性义也。说法度人类皆相似。此种义也。果之种性缘真理生故。云从缘起(文)。三乘之种性得名。准例之。

  退思等六种性。
  俱舍论二十五云。言退法者。谓遇少缘便退所得。非思法等。言思法者。谓惧退失。恒思自害。言护法者。谓于所得喜自防护。安住法者。离胜退缘。虽不自防亦能不退。离胜加行亦不增进。堪达法者。彼性堪能好修陈根。速达不动。不动法者。彼必无退。此六种性。先学位中。初二阙恒时及尊重加行。由根有异故有差别。第三唯有恒时加行。第四唯有尊重加行。第五具二。而是钝根。第六利根。具二加行。退法种姓非必定退。乃至堪达非必能达。但约容有建立此名故。六罗汉通三处界有(文)。
  付退有种果。退法无种姓退。不动姓无种果退故。中间四种有种姓退。果退通前五种姓。
  颂曰。四从种姓退五从果非先者。退付论云。学无学道所成坚故○世出世道所成坚故○若住此位后修练根。所得思等四种种姓。彼从此姓容有退理。二先位中住思等姓。必亦无退。此所得果。唯先法有果退义○是故定无退预流果(文)。
  问。于何位立六种姓耶。答。虽通凡圣。小乘教心。依修得定性故。无学为本。通诸位也。于解脱分位。初修得也。俱舍论二十五云。学异生亦六。练根非见道。论曰。有学异生种姓亦六。六种应果彼为先故(文)。婆娑第七云。顺解脱分亦有六种(文)。
  宝师释。一切众生法尔心中有六种姓(文)。但六足论中。立有涅槃性无涅槃性人故。萨婆多心。立无性有情欤(云)。俱舍论义(云云)。可寻之。
  光二十五云。婆娑第七云。顺解脱分亦有六种。谓退种姓乃至不动种姓(文)。
  一。问。不动性声闻可有上中下三品耶。答。舍利弗既下品也。不可有三品。付之。清凉大师解释中。付不动性声闻可有三品(见)。如何。答。抄十三上释欤。彼付一乘悟入。分上中下三根。非小乘三根。不可准例也。疏五(下)第九回向处者。一根知一切根。此有二义。一约理融。二约事别。谓如一人有多乘根性。一一乘中有无量品。如声闻中。有信行法行等。此二通有退思护住等上中下根。随于一品。复有信等种种善根之异(文)。
  抄十三(上)云。言此二通有退思护住等者。信行至罗汉有前五。见至罗汉为不动等。即等取湛达不动。就前五中。自有上中下。据法花中。则不动罗汉。亦有上中下三根。声闻悟不同故。五百千二百亦称下故(文)。
  问。法花三因声闻皆悉不动性欤。答。又十三(上)引俱舍二十五。释六种姓。文义同俱舍故。不繁引。退(下下)思(下中)护(下上)住(中下)堪达(中中)练根不动(中下)本来不动(上下)邻喻(上中)佛(上上)婆娑二十五义折所引。
  二。问。小乘教心。可有多人同时有佛性之义耶。进云。章文说佛一人有佛种性(云云)。付之。弥勒菩萨补处菩萨也云事。阿含经所说也。岂无佛性耶。又准佛性论。分别部。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之义(见)。加之探玄记中。释俱舍论一切菩萨坐金刚座成等正觉。一切菩萨者。贤劫千菩萨(云云。文)。既同劫中有千菩萨(见)。何况入大乘论中。引阿含经。六十菩萨同时成佛云。云何。答。佛性限佛人者。且约萨婆多宗。同时多佛不成之义也。唐朝盛流布宗故。小乘教者。多分出萨婆多义也。若依萨婆多意者。纵虽有多人佛性之义。约成佛唯一人之义边故。释说佛一人有佛种姓也。次分别部者。以三乘空理名佛性。必非如来性欤。又部计既别也。可有多人佛性多佛并成之义欤。贤劫千菩萨等释。且小乘教中。唯无七佛不立三劫三千之佛云事。肝要抄论义也。纵七佛千佛无多佛并成之义故。云一人有佛性也。次入大乘论。
  寻云。小乘教心。佛性者性得修得中何耶。
  要问(下)云。若依毗昙萨婆多诸部说者。则一切众生。无有性得佛性。但有修得佛性(文)。
  章说佛一人有佛种性。然非是彼大菩提性(云云)。
  佛性论第一云。小乘诸部解执不同。若依分别部说。一切凡圣众生。悉以空为其本。所以凡圣众生。皆从空出故。空是佛性。佛性者即大涅槃。若依毗昙萨婆多等诸部说者。则一切众生。无有性得佛性。但有修得佛性。分别众生凡有三种。一定无佛性。永不得涅槃。是一阐提犯重禁者。二不定有无。若修时即得。不修不得。是贤善共位以上人故。三定有佛性即三乘人。一声闻。从苦忍以上即得佛性。二独觉从世第一法以上即得佛性。三者菩萨。十回向以上。是不退位得于佛性(文)。
  入大乘论下卷云。问。如佛所说。一世界中无二佛出。云何菩萨见十世界○尘数诸佛。答曰。诸佛说言。一世界中无二佛者。为彼钝根小心众生。不为利根大心者说。如阿含拈树法轮及余诸经。说是经时。有六十比丘。漏尽意解。俱得阿罗汉果。菩萨亦然。功行齐等。同时成佛。当知。十方无量诸佛。而汝经中自作此说。况摩诃衍。辨明说佛无量无边(文)。
  今阿含中同时成佛者。说分别部等余部之义欤。又如四种赖耶。虽不立小乘中。自大乘检之欤。
  要问(上)云。依小乘教。于一时中。但菩萨一人慈悲爱行。依三十四心次第作佛。余见行者。并不作佛。但得二种涅槃。住无余也(文)。
  又云。依小乘教。但一人成佛。若余人成佛。前后不同时。若教化有情。后时作佛。由无十方佛故。
  问。小乘教心。可有佛德无尽之义耶。答。章于佛功德。不说尽未来际(云云)。付之。宗轮论中。大众部出世部一说部等之计释。佛身无边佛寿无量(文)。
  基师疏。佛声无量也。双林入灭等。皆化现也(云云)。取义。抄批一上。引真谛疏云。大众部。依用花严·涅槃·金光等大乘经(云云)。取义如何。答。是亦萨婆多一义。部别不同。不及和会欤。
  章五种性(等文)抄三(上)云。若立五性为了。则三乘为了之义自彰。以有声闻缘觉二定性故。则成二乘。有菩萨性成菩萨乘。不定性人通成三乘。无种性人。三所不摄。则人天乘收也。
  章显扬论五种道理事。显扬第二十云。问。云何种性差别五种道理。答○云何一切界差别可得故。谓佛所说诸有情界有种种。非一有情界。有下劣胜妙有情界。有声闻乘等般涅槃种性有情界。云何无根有情不应理故。谓不可说。由此道理。亦应得有无根有情。何以故。以无根者。外地等非有情故。云何同类譬喻不应理故。谓不应言。如刹帝利非刹帝利等种类可转。及那落非那落迦等趣性可转。如是般涅槃不般涅槃种性。亦应可转。何以故。刹帝等及那落迦等。具足一切种类界性及诸趣界性故。般涅槃不般涅槃种种性。更互相违故。彼若无有诸界性者。彼应毕竟不可回转○云何异类譬喻不应理故谓不可说。如于彼彼地方所。或先有彼彼金银铜铁盐等物类种性。后便无有。或先无后有。如是般涅槃法种性。亦应先有后无。先无后有。何以故。若有此理顺解脱分应空无果。是故异类譬喻亦不应理。云何唯现在世非般涅槃法。不应理故。不应言于现在生虽非般涅槃法。于后生中复可转为般涅槃法。何以故。无般涅槃种性法故。又若于此生。先已积顺解脱分善根。何故不名般涅槃法。若于此生。都无积集顺解脱分善根。云何后生能般涅槃。是故定有非般涅槃种性有情(文)。枢要(上)引瑜伽六十七。付无性有情。有五难六答。与显扬多分同也。但显扬五种道理。遮难成义。瑜伽具问答。一说无疑起难教理并违答。是一切界差别可得义也。二有情无根难。假说非例答。三说诸界互转难。非喻乖理答。四应具诸界难。互喻无别答。此三四问答。同类譬喻不应理故。付分之。五无应转有难。五背法不齐答。六纵转不成答。此一难二答。异类譬喻不应理故。唯现在世非般涅槃法不应理故。二义相当也。委细枢要可见。。
  瑜伽论二种性第三十五卷如章所引。
  三。问。瑜伽论中。释本性住种性六处殊胜(云云)。摄佛果六处欤。为当云何。答。章文意处为殊胜(云云)。付之。师多取佛果六处现行(云云)。又宝师资粮位等六位(云云)。云何。答。今章曰意处为殊胜者。大乘心。意处收七八二识。于其意处中。以第八识为殊胜(为言)。但余师解释者如灯破。
  寻云。论既云六处殊胜(云云)。有何深义。重重简意处中第八可云耶。又若尔者。论何故不云第八识殊胜乎。
  灯第七云。瑜伽三十五云。谓诸菩萨六处殊胜。问。内六处中意根处摄无漏种子。是六处故。非遍六处皆能持种。亦不得云具显果位内外六处。外六处中不持种故。说因性故。然有难言。若在内六处名为殊胜者。二乘法尔及闻熏习无性人种。亦在六处。岂名殊胜。故取六位资粮加行见修等觉及妙觉位。名为六处。此亦不然。瑜伽二十一。虽解声闻。与此意同。云附在所依有如是相。六处所摄。从无始世展转传来。岂许小乘亦有六位。若云据不定说。定性如何。又如何言六处所摄。从无始世展转传来。岂六位种法尔差别。若尔菩萨与二乘同。何名殊胜。答。且望无性。总名殊胜。非唯简小得殊胜名。若不许小亦名殊胜。违二十一。彼云。如是种子。非于六处有别异相。即于如是种类分位六处殊胜。从无始世展转传来。法尔所得。又由此文云六处者。唯因六内处非果位等(文)。
  折云。此中下内六处。即眼耳鼻舌身意。拣外六处○此菩萨意处所以殊胜者。由耳识闻声教。即意同时闻而思修。定成三惠种。在本识中以为解性故。此意处即摄解性。为性种也。故梁论云。耳识闻声。引意识起作文句了别其义数数习之。即生功能。执持不忘。名闻熏习(文)。
  此记心。以闻熏三惠之种子。名本性名解性欤(见)尔者违瑜伽法尔所得文。云何。
  唯识论第九云。一本性住种性。谓无始来。依附本识法尔所得无漏法因。二习所成种姓。谓闻法界等流法。已闻所成等熏习所成。要具大乘此二种性。方能渐次悟入唯识(文)。
  述记九(末)云。二十五菩萨地云。无始法尔六处殊胜名本性住。正与此同即种性住(文)又云。此闻正法以去。令无漏旧种增长名习种性(文)。又云。闻所成等。即是三惠所成。非必新生。方名为成。令种增长亦名成故(文)。
  灯第七云。习种性者。本疏云。闻正法已令无漏增名习种姓。显成佛因及悟入唯识。有漏非正。非能正悟。非正习性。兼者亦是。唯识第二云。闻熏习中有漏性者。感胜异熟非生见道等。虽本有种。因闻熏故亦名闻熏。如摄大乘及瑜伽论皆云。多闻熏习所依。非阿赖耶性所摄习气。若取有漏赖耶所摄。云何非摄(文)。
  四。问。瑜伽论中释习所成种。谓先串习善根所得(云云)。尔者有漏闻熏善根种。为所成种体欤。答。性习二种。无漏智正因故。悟入唯识正所依故。非有漏闻熏名习种。取本有漏之种子增长义边。名习所成种也。文证如上下。但兼者。有漏闻熏习种所摄也。
  唯识第二云。闻熏习中有漏性者。是修所断。感胜异熟为出世法。胜增上缘。无漏性者。非所摄漏与出世法。正为因缘(文)。
  疏四(上)云。夜摩偈赞品第五。惭愧林菩萨段云。智从熏习自种而生(文)。抄十三(上)云。第三护法正义二论云○由此应信。有诸有情无始时来有无漏种。不由熏习法尔成就。又云。其闻熏习非唯有漏。闻正法时。亦熏本有无漏种子。令渐增上。展转乃至世出世心。释曰。生出世心者。即是见道○正同方三十五种性品论○一本性住种性。二习所成种性○疏云。熏习即是新熏自种而生者。熏但熏旧。无别新成(文)。抄十三(上)云(十地品)。故无性下引论证成前为此因。即第三论具云。又此正闻熏习种子。下中上品应知。亦是法身种子。与阿赖耶相违。非阿赖耶所摄○虽是世间。而是出世心种子性。释论中云。虽是世间者。似有漏故。而是出世心种子者。是无漏心资粮性故(文)。
  前为此因者。地前菩萨心。为此地上无漏之因云事也。
  问。习所成种者。通地前地上欤。答。
  唯识章私记第五云(真兴)。习所成种性有二重。谓本有无漏种子。地前位依有漏闻熏。其用所修增。名一熏习所成种性。见道已上。依无漏智现行。新始所修增新熏无漏种子。名一熏习所成种性也。
  寻云。谓先串习者。先者指何位欤。
  灯第七云。地持论云。若从先来修善所得名习种性。瑜伽三十五云。谓先串习善根所得名习所成者。就显相说。简未熏习。非谓初修不名习性故(文)。就显相者初住欤。尔者先者指轻毛等欤。可寻。
  五。问。章文即摄赖耶识中本觉解性为种性故(云云)。尔者本觉解性者。指四智心品之种子欤。为当指真如本觉欤。答。一义云。始教之心。以真如本觉解性。摄有为无漏种子。为性种也。付之。瑜伽论中。以法尔种子为本性。住种性事。自他宗一同性相所定也。云可答。瑜伽唯识之性相法相一家之定判。以法尔无漏种子。为本性住种性事。不及异端。虽然当宗五教建立次第。始教摄理从事之教故。以真如本觉。粗相之种子付粗相。以种子为性种性也。故下文释瑜伽种性云。彼约始教。以理从事粗相而说(云云)。故以赖耶中随缘本觉。摄意处中法尔种子。为性种性也。是则渐次下新熏之五性发起故也。问。引证文。梁摄论阿梨耶中解性者。真如本觉欤。法尔种子欤。答(云云)。两方也。若云真如本觉者。既依瑜伽文。付始教义。证性习和合之义。何可云真如本觉耶。若云有为种子者。下终教段。引今阿梨中解性文。证真如本觉。为性种之义如何。答。一义云。纵虽真如本觉。但证性习和合。为种性之义引之也。

  一义云折义
  折云。梁摄下。问。前始教中。引此文立种性。必其性习。约有为无常法中说。今何引此立本识。通不生灭之本觉乎。答。今文有二义。若今文对。云摄论说为梨耶中解性者。意云。此即起信梨耶中之本觉。但梁论说为解性。约生灭识中以明尔。此约会取也○二者如下引摄论云。多闻熏习。从最清净界所流等○即知。亦是真如本觉内熏义也。自有纵夺。此是纵义(文)。
  初义此约会取者。以真如本觉。摄唯生灭之本识义也。第二义正纵真妄和合之本识也。一义云。会取者摄论梨耶中解性者。此记心。以闻熏三惠之种子。摄第八识为解性。而三惠种摄本觉也欤。会三惠闻熏之解性。摄起信梨耶本觉也。第二义摄论解性者。直起信梨耶中本觉也。
  六。问。章文引瑜伽论。具种性者方能发心(云云)。尔者种性者。通性习二种欤。限本性住欤。答。章文即知。具性习二法(云云)。付之。正披瑜伽论。以本性住种性。为最初发心之因见。宗家解释。依标何有欤。答。此事具种性者。方能发心之说处。先德异释见。虽然且依折薪解者。瑜伽论之三持之中。第一堪任持者。自宗种性。具二种性事。论文分明也。故论中问云何性举二种性毕。此中义意二种皆取。加行持之中。以本性住性。为最初发心之因事。付本出之。非遮习所成种性也。瑜伽论第三十五。本地分中菩萨地种性品第一(云云)。有十法具摄大乘菩萨道及果。何等为十。一者持。二者相○十者建立。云何名持。谓诸菩萨。自乘种性最初发心。及以一切菩提分法。是名为持(文)。
  私云。此十法自种性。至果德亘论数十卷说之。初持总有三义。一自乘种性名堪任持。二最初发心名加行持。三菩提分法名大菩提持。
  云何种性。谓略有二种。一本性住种性。二习所成种性。本性住种性。此中义意二种皆取。又此种性亦名种子(文)。
  又云(同卷发心品第二)。当知菩萨最初发心。由四种缘四因四力○云何四因。谓诸菩萨种姓具足。是名第一初发心因○若诸菩萨。六处殊胜。从无始世展转传来。法尔所得。当知。是名种性具足(文)。
  指事云。言然瑜伽既云。具种性者方能发心者。第三十五卷发心品云。云何四因。谓诸菩萨种性具足。是名第一初发心因(今得心引文)。
  种姓具足者。论六处殊胜等(云云)。尔者此记心。具种姓者。似指本性住。虽然章既释瑜伽文即知。具性习二性(云云)。
  岂有章文耶。尔者。瑜伽心三持中。最初发心者。通初发心住。与最初发。而本性住。通为二发心因。习所成为初发心住之因故。论付通举本性住。非谓习所成。不发心之因。尔者此记。付文相相顺。引发心品之文计也。非限具种性之言本性住也。
  灯第七云。又菩萨地明种性已。次明发心。发心即是习种性位。不可说。彼据不退位已后方名发。下文复云。退与不退俱名发心(文)。
  此破西明师轻毛十信性种摄云义。轻毛习种摄也。释成也。故知。通最初发心也。
  折云。然瑜伽既云等者○若直释者。如上瑜伽云。此中义意二种皆取。即是具种性者。必具性习二法。成一种性也。言方能发心者。具此性习。为已方能发心故。下云。论中种性在发心前也○瑜伽二种持义。第一名堪任持。正是菩萨自乘种性。次方说加行持。乃是最初发心。正与今云具种性者(即堪任持)。方能发心(即加行持)。亦相应也。故知。堪任正是种性位(然下以第二胜解行住为堪任位。亦反验性习具于第一种性住也)。故得约本名性种。约终名习种也(文)。
  七。问。瑜伽论心性习二种同时可云耶。答。章文亦不可说。性为先习为后(云云)。付之。瑜伽唯识等心。本性住种性者。无始本有法尔种子。习所成种性者。闻熏所成也云事。性相所定也。纵虽依终教之义。立新熏之五性。五教义相既各别也。何取瑜伽说相。性习同时之义可释成乎。况当章下文。以习成处定先有性(云云)。尔者非背瑜伽现文。剩似自语相违如何。答。瑜伽论心。本性住种性者。法尔本有也云事。不及异端故。上文引瑜伽显扬。立法尔五性。是则始教当中也。但然瑜伽既云等以下。依始教之终门。成性习缘起之义。习种之上性种性立。遮不依习法尔本性定有之执故。非性先习后之义也。若修串习之行之时者。本有之义显故。以习成处定先有性释给也。此则会取瑜伽文义。释成始教终门之义给也。故章次下云。诸乘性种皆就习说(文)。
  寻云。依习所显先有本性者。有为种子欤。真如本觉欤。答。未终教之当中故。有为之种子也。当段大都。会法尔五性。依习建立五性。而然未许一切皆成之义故。非真如本觉为种性之义也。折云。亦不下遮一向定执先后。要在得堪任位已去。方说性习等(文)。此记堪任位者。种性位也。复古云。亦不下。孔目曰。亦有解者。性种性者是本有性。习种性者是修生性。此非佛法所示故。云亦不下等也(文)。
  八。问。章文但可位至堪任以去者指何位乎。答。初住名堪任位也。付之。瑜伽论中。自乘种性为菩萨堪任持(云云)。尤初住以前。可名堪任位也。爰以。辰旦先德。故知堪任正是种性位(云云)。如何。答。至相大师要问云。若依三乘始教○若直进及回心二人修行。满十千劫任堪任地者。并皆成佛文。此文分明也。故复古记中。引此文证今章之义。况当章已下文。位到堪任成菩萨种性(云云)。岂非初住乎。但瑜伽论三持。未必相当一位。只依有自乘种性有大势力。于大菩萨等。有所堪任故名堪任持。此堪任义。自轻毛初心可有之。虽然经初发心住具性习。自乘种性成处。自乘种性堪能之义显故。名堪任地也。寻云。但可位至堪任以去等者。初住已上云事欤。又摄初住已前轻毛之时分欤。答。折云。亦不下遮一向定执先后。要在得堪任位已去。方说性习等(文)。复古云。但可位至堪任者。是发心住也。已去者向第二性以往也。是从凡夫修信心行。满至此位也(文)。此等记心。去者初住以上。自乘种性成以去。性习分见。尔者但云可位至堪任堪任可读欤。一义云。可至堪任修行。轻毛时分也。故自轻毛初。乃至地前云已去也。故下得位已去是第二住等问答心。具性习事。专初住以前为本见。又立性习二性事。尤可通位前位后定不定性也。
  折云。堪任者。若据瑜伽三十五○第一法名持。论释云谓诸菩萨自乘种性。最初发心。及以一切菩提分法。是名为持。何以故。诸菩萨自乘种性为依止故。为建立故有所堪任。有大势力。能证无上正等菩提。是故说彼自乘种性。为菩萨堪任持○以诸菩萨最初发心。为所依止为建立故。于施戒忍精进静虑惠。于大波罗蜜多。于福德资粮智惠资粮。于一切菩提分法。能勤修学。是故说彼最初发心。为菩萨加行持○释曰。瑜伽三种持义。第一名堪任持。正是菩萨自乘种性。次方说加行持。乃是最初发心。正与今云具种性者(即堪任持)。方能发心(即加行持)。亦相应也。故知。堪任正是种性位(然下以第二胜解行住为堪任。亦反验性习具于第一种性住也)。故知。得约本名性种。约修名习种也○以上下。所以得知要具性习者。以摄论正约二义合为一因。故知。瑜伽明种性。必具性习也。
  问又下此从前云但可位至堪任已去等中来。今问约何义故须至堪任。答以下○须至堪任方得有大势力。能证无上菩提故。以种性为堪任也。若不下○堪任位。即十住已去中间。即十信位也○言第二住者。即瑜伽十二住中。第二胜解行住也○清凉释种性位云。以其宗中有五性。此即菩萨种性人也。若尔今何言第二位堪任位。方具种性为菩萨种性乎。答。上云但可位至堪任已去。方可约本说有性种。约修说为习种。又云。种性在发心前○明知。其第二住。方可约本。约习说为种性。却成种性在第一种性住十信位也。则不相违。若尔却违瑜伽种性。为堪任持。只由此义至堪任。方能任持前自乘种性。亦不相违(文)。此记心。瑜伽堪任持者。正种性住也。而初住已上。具足二种性。有堪任之义故。初住已上。亦名堪任位(为言)。
  九。问。瑜伽所说性习二性。与仁王本业习种性种一体也可云欤。答。一义云。何别体也。付之。当章起尽见。释成经论之二种性。良以此二互成缘起。无二相故等(云云)。如解释者。经论二种性同体也见云何。答。瑜伽之二种性。二种之子也云事。自他宗共许之。而仁王本业经等。出十住已上位体。名习种性等。十住十行二位体。岂限种子乎。即当章文。释经论二种性。有发心前后。然彼功能。必有所依等(云云)。能所既异也。知可别体云事。是以诸记心。见指事中。引元晓大师不同瑜伽地持所说二种种性等之解释。不取舍集成。复古等。经约现行。论依种子释成。种现亦异也。何可云同体欤。但章文互成缘起无二相等者。经论二种性虽体别。性习之前后名义互相成故。显缘起不二之义许也。略文义。经论二种性一体义欤见。难云。探玄第四(十住品)十住位体释名种性。有云。此最劣初种为名(云云)。有又以约种未现行故(文)。如解释者。十住种子为体见。尔者仁王等习种等。尤约种子可为名。若约种子者。与瑜伽二种性可同体如何。答。十住位体。虽通定五现种等。十住位最下故。约种子为名云事也。非云位体限种子也。故下出位体云。二明体性者作三门。一约所依。即以无量方便三昧为体○二约本。即以前种性甚深真俗二谛。三约能缘。以悲智二行余行眷属皆所摄(文)。
  寻云。章又经说种性起发心后等者。种性言通性习二性欤。唯指本性住欤。答。当章前后见。论发心住已前立二性。经十住已上立二性。而上会释经论性习前后了。次释种性在发心之前后之义。何可限性种欤。是以集成云。又经云下二会前后种性之言。亦是具性习(云云)。但折薪复古。种性者性种性。当十行故(云云)。且付本出之欤。章文初习为习种(云云)。十住入位初故云初习。瑜伽文习为习种(云云)。轻毛已上乃至地前。一僧祇串习行故云久习也。一义云。指轻毛一万劫之信行云久习也。
  探玄第四(十住品)云。何故信中无此义者。以未成位故。此是位体故。何故此名种性。乃至十地名善决定者。次位最劣。约种为名○又以约种未现行故(文)。
  又出十住体云(如上)疏三(下十住品)云。今此住位名住所者。若从增胜。则以深般若住于真如。即复由此而为行愿之所住处。若从通说俱住上之菩提心家故。住处梵本名为俱罗。此云家也。家即家族。是以旧译名为种性。即四种性中习种性也(文)。疏上出十住体。一所依三昧。二约本即住处。三克性真俗二境悲智二心也。而三贤十地。皆以菩提心为体。而菩提心即有三种。直心·深心·大悲心也·十地真心增也。故名解等也。四种性者。抄无释。本业六种性中。先四种性欤。此文十住以菩提心为体。无种子为体之义。。八十经菩萨住处甚深广大等(云云)。六十经菩萨种性(云云)。疏文委细可见。
  仁王经下卷说。十三法师。如次三贤十地也。一习种性。二性种性。三道种性○十三观佛菩萨。上卷五忍中伏忍。三贤说。又三种性也。璎珞经说六种性。一习种性。二性种性。三道种性。四圣种性。五等觉性。六妙觉性也。
  疏三下所引取义。指事云。元晓师释仁王三性云。习种性者。前十千劫修习信心。信心成就得佛种性。从因立名名习种性。是在十解性种性者。得生空观。法性现心。现心之性为行所依。从本立自名性种性。正在十行○此三位中。已得如来种性法身故立种性。不同瑜伽地持所说二种种子名二种性。彼与果德为本性义。位在未得发心已前。又释本业六种性云。六种种性。即是一心。是心隐时名如来藏。是心显时说名法身。如是法身为种性体○是佛体性故名种性○次释别名。于十千劫。修习信心。信心成就。方便种性故。于十住名习种性。十行位中。久习成性。成性之行情顺种性。从行自性名性种性。此二种性。不同瑜伽地持所说二种种性。不可相监。案云。章家之意如章可知(文)集成云。又经下二会前后种性之言。亦具性习○亦是互举者。经举现行。论举种子(云云)折云。又经下言发心者。即十住中初发心住也。经说性种即在十行故。在发心后。论中既具种性者。方能发心故知在前(文)
  复古云。亦经下○经说发心后者。性种性当十行故○论在前者。良以从外凡修信满时。成种性发心故○以其下释。显得位即劫成故在三贤位中。经说在后。若起现行必依种子。是故说言依性起习故。论说在前(文)。
  章得位已去是第二住等(文)。疏三下云。依瑜伽四十七说十二住○一种性住。二胜解住。三极喜住○十二最上菩萨住。第二即是三贤。第三已去。如次十地(云云。取义)。至行位章可抄。章心云初住已上三贤位第二胜解行住也。知第一种性住之位具性习。至初住成菩萨种性(为言)。
  十。问。宗家心。习种性之位者通初住以上欤。进云。章文得位以去。是第二住故等之解释。性习二性位。不通初住已上见。付之。唯识论中。出习所成种。闻所成等熏习所成释。总以三惠熏习。为习种性之体见。是以述记中。释胜解行地。发心已去。未入初地名习所成故(文)。何况演义抄中。引唯识论。习种性通见道已前见。加之先德心(真兴)。习所成种。又通地上见云何。答。习种性之位分虽及异释。依显义者。地前总名习种性位也。文义如难势。但章文得位已去等者。非谓习种性不通胜解行住。且付十二住之建立。第一种性住。第二名胜解行住事。初住以上。菩萨之正位故。舍种性住之名。第二住移。若初住以前不具性习。何登正位。若不登正位者。何名第二住心也。瑜伽等心。十二住门。与性习二性配立。既别门也。不可相关。次先德之心者。以地上新熏无漏之种子。名习所成事。是亦别途义门也。不可相违。难云。有串习行已位到堪任等(云云)。有以习成处定先有性等(云云)。此所解释习所成之位。终初住见如何。答。当章文。习种位分虽不分明。抄十一(上)引唯识第二云○又云。其闻熏习非唯有漏。闻正法时。亦熏本有无漏种子。令渐增上。展转乃至出世心。释曰。生出世心者。即是见道○正同生瑜伽三十五种姓品论○一本性住种性。二习所成种姓(云云)。此释习种位通见道已前见。加之。演秘等中。通见道已前之义分明也。尔者串习行已等者。必习种之位。非限初住已前。就菩萨种性显位。串习行已释也。
  寻云。轻毛十信。性习二性何摄乎。答。当章心。习种性摄见。但西明师。轻毛位性种性。十行已上习种性(云云)。灯第七。引破之可见。大乘义章十二(下)云。如地持说○一种性住。所谓习种及与性种二解行住。三净心住(文)。此七地门义也。行位章私记云。大乘义章云。十一住义。出地持论(瑜伽菩萨地也)行成之所名之为住。又成不退亦名为住之义。开合广略不定。今据一门具论十三名字是何。一种性住。所谓习种及与性种。佛种建立坚固不坏。名种性住。二解行住(文)。唯识第九云。谓具大乘二种性者。略于五位渐次悟入。一本性住种性○二习所成种性。谓闻法界等流法。已闻所成等熏习所成。要具大乘此二种。方能渐次悟入唯识(文)。
  述记云。此是未种解脱分善名本种性。未闻无漏法。令无漏种增。种解脱分善根以去名习种性。闻无漏教为缘。令无漏种增故(文)。
  又云。胜解行地发心已去。未入初地名习所成故(文)。又云。闻所成等即是三惠所成。非必新生。方名为成。令种增长名成故(文)。
  演秘七云。论要具大乘至悟入唯识者。问。本性无习之性非本。如何具二方悟唯识。答。有义依前后际说具二种。非同时俱。又习种位非无本性。即一种子得二种名。本种。熏习有差别故。依此解。未发心前名本性住。发心已去乃至等觉得二种名。此解应胜。评曰。前解稍通。理犹未显。后解教理俱不符契。一位杂乱。二仁王·璎珞·瑜伽·摄论经论。皆云二种种性在见道前。判通得等。岂不违教。又此论云。无始本因名本性住闻熏已去方名习性。虽一种子。未增增别。增住不可更得本名。后释难依。今观论意。必有二性。后方能悟。具犹有也。非俱名具(文)。
  指事云。言得位以去是第二住故者。此菩萨十三住中。第二胜解行住也。欲明得位以去名胜解行住。不名种性住故。从愚位至堪任位以来中间。修串习行成种姓故。名种姓住(文)。复古云。慈恩云。一本性住种性。谓本识能生无漏法性功德。二习所成种姓。谓闻正法等熏习所起。若入五位所修无边胜善法。名习所成种性故(文)。
  此记心。习种位通五位见如何。答。章无习有性○论不说故(云云)。问。上章引瑜伽本性本有义。立何人乎云无习有性。乃至论不说故乎。答。上依始教当中。以瑜伽证本性本有之义。今依始教终门新熏之义。性习缘起故云尔也。
  折云。答。此下既由缘起无习时。无缘起义故无性种(云云)。复古云。如其下○瑜伽论中。要具性习不说无习而有性故(云云)。
  章随于诸乘○定有彼性(云云)。问。定有彼性者。三乘定性云事欤。答。此重问答。但依习显性义也。未至本位时有串习行者。先知其性故。定有彼性之言。通不定也。故次下问云。若尔此则唯是十不定性等(云云)。
  十一问。新熏心。于何位立三乘定性乎。答。菩萨初住以上。声闻忍位以上见。付之。方方不明。纵新熏之心。虽依习种定种姓。尤自乘不退之位。定性建立。而始教之意。十回向不退。或地前总退之义也。尔者地前未定自乘之性。何可云定性乎。是以声闻忍位已上。不退之处立定性。菩萨例可同。次付声闻始教之心。既许无学回心。何以忍位已上。可云定性乎。纵虽第二时般若之教心。见道以前。回心向大云事。自他宗共许之。尔者忍位已上定性云事。依何教心乎。若又依成声闻之自位云定性者。顺解脱分。岂不成声闻自位乎。是以俱舍论心。顺解脱分位立种性见。况暖必至涅槃者。性相所定。何暖位已上不立定性乎。进退不明。答。当章心。依性习缘起之义门。为会瑜伽等法尔本有之定性。于初发心住菩萨正位习成之处。建立菩萨定性。声闻厌苦欣寂之机故。至得恶趣不生离粗苦忍位。自乘习种显故。于此位中。定种性也。是即付瑜伽等所建立之。不改情余乘本有定性之类。习种为本所立定性也。所引瑜伽十二住。地持十二行。皆第一自种性住也。以知定性也云事。爰以清凉大师。释瑜伽十二住(抄十上云)彼立五种性。即是菩萨种性也(文)。而瑜伽。依轻毛一万劫串习行。至初住正位。得胜解行之名。地持得恶趣之不生位。自乘种性成故。世第一名第二行。专依此等文义。所定种性也。未必不依自乘退不退之义也。加之仁王经下卷处持品云。虽以十千劫行十正道○名是不定人。是定人者。入性空位圣人性故(文)。大乘义章十二(下)云。如地持说。善趣菩萨。数退数进。名为不定种性。已上坚固精进名为决定(文)。种性者。初住已上也。涅槃经迦叶品。说七种人中。第二五停心观乃至暖顶。名出已还没。第三忍世第一。名出已住(取义)。此等经论。皆菩萨初住已上。声闻忍位已上。自乘之性决定见。尔者定自乘不退事。始终二教不同也。今新熏心。付自本不情余乘之类。建立三乘定性故。不可依退不退之义门也。次俱舍论。小乘法相别途之义势也。虽三乘因行各别。同证二涅槃之果。与顺解脱分善根生。已三乘种性显故。引证依习成性之义。是亦不可依自乘转不转也。
  寻云。当章之心。正付一之不定性。建立三乘定性见。何云付瑜伽等所说之定性乎。一次抄三(上)新熏五性者。依三乘单双习近等之缘。成定不定性。而今章付自乘本位之至不至。立定不定。两祖同会瑜伽等五性。立义相违有何故乎。二次唯识论中。付种子唯本有唯新熏。新古合生之三义中。唯新熏师。依二障之种子新不新之义。建立本有定性无性。全不依习种。既依瑜伽等成义者。何有新熏师。而别立新熏义乎。三次当章文。引涅槃阐提成佛之文。成立新熏之义。尤可终教之义。何始教中释之乎。四答自本当章本意。瑜伽所说法尔本有之定性者。自乘正位习种成处。照其本体立本有性种故。以未至本位时。名不定性也。是即为会法尔定性。而立习成定性也。是即为会法尔定性。而立习成定性也。次抄与当章新熏义同异。先余未修行总名无性事。两祖全同也。又立新熏五性。会法尔性种事。两祖是一同也。但清凉大师。会一性相违故。约三乘习近之缘。立定不定性。定性者。始终唯习近一缘。非自位之至不至。当章心。专会下瑜伽等中立法尔本有之种性意趣故。约习成之处。立本有性也。此段者。两祖小可有差异欤。又清凉大师心。纵依习成之处性种立。是始终唯习近一类之机也(为言)。宗家心。纵始终。一类习近机也云事。若不至自乘之正位者。尔者强不相违欤。
  次唯识论。付论无漏之种子。三师义者。唯本有(护月等)。二唯新熏(难陀)。三新旧合生(护法正义)。三师共立法尔五性故。当章新熏所会也。但当章心。习成之处本有彼性(等。为言)。专付护法正义会之欤。次引涅槃经事。但为证依串习之有无说有性无性。非证终教一切皆成之义也。唯本有等三师义。夜摩天宫偈赞品抄引释之可见。抄三(上)云。疏上约二宗下。第二会通二宗合不相违。然此会者。恐于后学宗计。是非以生过患故。后会通虽复会通。权实不失○言新熏则五。本有无二者。然准法相立新熏者。亦说有五。立本有者。亦说有五。今借其言不依其义○何者准习近声闻。成声闻定性。习近缘觉成缘觉言经故○准近菩萨则成菩萨性。若俱习近三乘则成不定性人○若都不习近三乘则成无性。率难教化。故知。熏习成五种性。依其长时故说各别。言本有无二者。本有佛性理不容差故(文)
  折云。上释五性。与演义抄小有不同。演义准习近声闻定性○评曰。准无性二祖全同。余四性○少异。清凉但以偏习为定性。具习为不定性。今约位说○以贤首据瑜伽。种性必具性习故。要至位不至位说。清凉约会二宗故。不克位以克位。于瑜伽故○若约皆就习说。似唯新熏。然上云。随于诸乘串习何行。尔时即说本有。彼性则熏成处。当知本有。即本有五义故也。思之(文)又引释涅槃经文了云。问。此当终教中义。何得引此欤。答。若推本唯一真如。即是终教。今但证由习智故有性尔(文)。
  复古新熏段。涅槃经等释了云。此上初教相宗事中。建立五性定别(文)。章暖顶忍等名为性地(云云)。智论七十五云。一干惠地○二性地。四善根也(取义)。干惠等十地至行章可抄。章若得世第一法。是名第二行(云云)。善戒经第八云。声闻亦有十二种行。有声闻性。是名初行。若得世间第一行名第二行得。苦法忍名第三行。得四信心戒得清净名第四行。若如戒住法得增长名第五行。若观四谛名第六。第七第八行。修集无相三昧名第九行。具足成就三昧名第十行。获得解脱名十一行。阿罗汉果名十二行(文)。
  问。智论之第二性地通四善根。章文忍位成种性(云云)。尔者立义引证相违云何。答。智论心。暖位已上成圣人之种性故。四善根位通名性地。虽然以善戒经。准据忍不堕恶趣之位。可成种性也。但第三八人地者。即见道十五心准无漏故。以世第一摄性地。
  问。善戒经十二行者。声闻十二住。与为当别建立欤。答(云云)。地持论第九。说声闻十二住。惠远疏释第二住。谓暖等四(云云)。而善戒第二行。唯世第一也。尔者别门之建立见。但复古记云。善戒下得世第一。既是第二位暖顶忍三属种性位。此即小乘十二住中第二住也。此记心。十二行十二住一体得心欤。虽然瑜伽四十八。又说声闻十二住。依影欤。兴师释者。第一种性住未发心。第二住七方便(云云)。知十二住十二行别门义也。集成云。暖顶忍等。智论五十卷云。性地人是圣人。经中生故名为性。如小儿在贵家。虽小未有所能。后必望成大事。是此从暖法乃至世间第一法(文)。
  折云。智论下出所据。言等者等取世第一法○然此地通四善根○智论通四法。善戒别取前三。正释中。唯从忍位。若尔应忍不堕恶道。方成就性义。世第一既已成性名性。可通前。虽通性义。而不定故。正释中。唯约忍说也。同心堪任位反推种经在第一种性住也(文)。问。俱舍论心。顺解脱分者指何位乎。答。一义者。三贤已上顺决择分。其以前一花一香等微善。顺解脱分(云云)。一义云。初自微善至三贤位顺解脱分。四善根顺决择分(云云)。文证两有。是有是论义也(云云)。而然后义为正(云云)。故论二十三云。从此念住后。顺决择分初善根生。名为暖法(文)。
  问。论第十六云。顺解脱分者。谓定能感涅槃果善。此善生已。令彼有情名为身中有涅槃法。若有闻说生死有过。诸法无我涅槃有德。身毛为竖悲泣堕泪。当知。彼已殖顺解脱分善。如见得两场有芽生。知其穴中先有种子。顺决择分者。谓近能感圣道果善。即暖等四(文)。
  问。俱舍论意。自顺解脱分最初成种性欤。为当顺解脱分终成种性欤。答。论第十八说三顺分。第一顺福分。善感人天王果。第二顺解脱分也。谓定能感涅槃果善等者。专举顺解脱最初善也。又同论二十二卷。五停心以前。立身器清净之位。此位之中。立四圣种。论云。能生众圣故名圣种(云云)。四圣种者。于衣服饮食卧具生喜足为三。第四乐断乐修也。四圣种无贪为体也。是又四圣种者。顺解脱最初。能感涅槃之义也。
  十二问。新熏之心。于何位立不定性乎。答。章文未至本位名不定(云云)。付之。始教心。不定性二乘者。无学犹回心向大。纵虽第二时般若教心。见道已前决定回心云事。自他宗共许义也。加之菩萨者。地前总退。或七住不退也。尔者二乘不定性。何限忍位以前。菩萨不定性。何可限初住以前乎。何况新熏五性。既始教终门义也。岂无忍位已上回心向大之义乎。如何。答。自本当章。新熏五性建立旨趣。为欲会瑜伽等本有之定性故。就习种五性建立。尔者今不定性者。为定性之所依。习成未定之位名不定性。既章未至本位(云云)。知至本位者成定性也。瑜伽等所立不定性。不可一同也。
  寻云。尔者声闻忍位以前。菩萨初住以前名不定性事。依何经论乎。次新熏心忍位已上。乃至无学回心向大之二乘。定不定性中何所摄乎。答。先当章心。初住已上。菩萨正位胜解行住也。知已前可不定。声闻忍不堕恶趣故。忍位以前。可升沉不定也。况仁王下卷受持品云。虽以十千劫行十正道○名是不定人。是定人者。入性定位圣人性故(文)。大乘义章十二(下)云。如地持说。善趣菩萨数退数进。名为不定种性。已上坚固胜进名为决定(文)。种性已上者。初住已上也。同十二(上)云。如迦叶品说。七种人初一常没不收贤圣。二五停心观。乃至暖顶名出已退没。三忍世第一名出已住(取意)。是又常没者无性义也。出已还没者不定也。出已住者当定性也。次当章心。自本本有定性云习成定性。是即为引入一切皆成之义。渐渐会瑜伽等本有之性。瑜伽等所立不定性声闻。乃至无学于回心向大云义。不违一切皆成之义故不会之也。尔者今定不定性等中。无学等回心之类不摄也。问。以全未修行位名无性证据何乎。答(云云)。庄严论第一云。无性二种。一者时边。二毕竟时边有四。一者一向行恶行。二者断善。三者无解脱分善。四者善根少毕竟者无因故(云云。取意)。初二全未修行者也。疏一(上)云。庄严第五无性亦有二种。一是时边。二者毕竟时边。谓暂时无即前阐提毕竟。谓永无即大悲菩萨(文)。
  问。疏一(上)引善戒地持云。无种性人无种性故。虽复勤行精进。终不能得无上菩提。但以人天善根。而成就之(云云)。尔者此地持所说无性有情。与全未修行之无性同也可云乎。答。一义云。庄严时边四人。与地持无性全同也。而章全未修行者。当庄严时边四人中前三种欤。一义云。章文既云若于三行。知三乘顺解脱分行也。尔者人天善根。非顺解脱分。纵虽勤行精进。望三乘顺解脱分善者。余未修行可云欤。
  元晓金刚三昧论(下)云。然一阐提略有二种。一者发大愿○二者无大信。一阐提此亦有二。一别阐提。谓大邪见断善根者故。二者通一阐提。谓未发大心无大信者。乃至小乘四果。皆入是阐提位(文)。
  涅槃三种人事。
  第十卷现病品。一毕竟死(一谤大乘。二五逆罪。三一阐提)。二治瘥不治不瘥(声闻缘觉)。三治不治必瘥(于涅槃经书写受持供养等人也)。第二十四卷高贵德王品。一有病得良医药及胆病者。病则易瘥。如其不得则不得喻(四果佛)。二若得不得悉不可差(谓一阐提)。三若得不得悉皆得差(所谓菩萨)。
  第三十一卷迦叶品。一易治(菩萨僧)二难治(声闻僧)三不可治(一阐提。已上取意)。
  问。当章所引三种人等者。引何品文乎。答。
  指事云。言如涅槃云至无佛性也。现病品文言。善男子。一至乃至广说者。高贵德王品文(云云。取意)。折薪心。从如涅槃至无佛性。高贵德王品第二人义以引之。善男子已下。同品下两纸余隔。引说第二人之文(云云)。指事心云。现病品说第一人必死不疑(云云)。同章毕竟死言故。付文显摄现病品也。折心云。章文先举毕竟死者。喻阐提之义毕。善男子已下。引全文故。知同品文也。所引文既云如命尽(云云)。毕竟死之义也。
  问。所引高贵德王品文。说阐提作佛之义欤。答。如章所引。阐提亦得菩萨(云云)。付之。有本一阐提辈不得阿耨等(云云)。若依此本者。所引之文。全不见阐提作佛之义如何。答。纵虽依不得之本征所以者何。若能发于菩提之心。则不复名一阐提也之文。无诤阐提作佛之义也。不得者摄阐提之位也。故章结释云。就位前后有无恒定等(云云)。
  文安三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夜子时计书写毕。
  回心无上大菩提。(快舜)祐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