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华严五教章问答抄下(九)。

  回心章。
  一。化城体有余无余。
  二。无余灭定同异。
  三。无余时分。
  四。八六万等劫数时分。
  五。渐悟菩萨轻毛劫数。
  六。彼土得闻无余时分。
  七。于末会鹫子回入一乘欤。
  佛果义。
  八。智净相不思议业相佛果相欤。
  九。修生功德新本。
  十。内证色声有无。
  十一。相与好胜劣。

  问。小乘教心。二乘回心作佛之义可有欤。答。章。一切二乘皆无回心(云云)。付之。俱舍颂云。转声闻种性。二成佛。三余。麟角佛无转。一座成觉故(文)。前二善根之位或转成佛乘事。萨婆多宗性相也云事。答。一义云。无回入大乘故云皆无。又云。忍位已上无回入菩萨故云皆无。
  诸识成不成四句事。
  指事云。瑜伽论第五十一显扬论第十七卷共云。问。○答。应为四句。谓或成就阿赖耶识非转识。谓无心睡眠者。无心闷绝者。入无想定者。入灭尽定者。生无想天者。或有成就转识。非阿赖耶。谓住有心位阿罗汉独觉不退转菩萨及与如来。或有俱成就。谓所余住有心位者。或有俱不成就。谓阿罗汉独觉不退转菩萨及与如来入灭定者。若处无余。依涅槃界(此显扬论文云云瑜伽亦同)。
  化城同喻便应有失(云云)。喻中有同喻异喻云事。因明门名目也。率难抄。
  一。问。化城者。通二种涅槃欤。限无余体欤。答。当章起尽。喻无余(见)。付之经文不说无余。况法花论。或涅槃城者诸禅三昧(云云)。或世间三昧等(云云)。知非无余涅槃云事。如何。起信义记(上)云。然彼二乘既不能知此三余故。是故化火烧分段身入无余依。法尔皆有变易报残。而彼所知谓为涅槃。而实但是未烧身前期心以灭智所得灭定。法花论云。方便入涅槃城故。涅槃城者。诸禅三昧城。过彼城已。令入大乘城故。解云。以此当知。二乘无余体虽灭定。亦通方便故。云诸禅也。又菩提心论释无余还生云。从化城起(云云)。如下引。玄赞第七云○二者初解为对治七种具足烦恼性众生有七种增上慢。以有世间三昧三摩跋提。实无真而生涅槃想对治此故。说化城喻。又云。第四人者。方便令入涅槃城故。涅槃城者。诸禅三昧城。过彼城已。令入大涅槃城故。有定人者。彼已得定。诸有学凡夫人○三昧城者。谓有学凡夫专心所求。在无学身必无。生智后世间禅定所及解脱离能变无。总名三昧。此定有漏名为世间○即是无学解脱道中所证生空理○佛说此解脱名为化城○二乘之人加行智求反非此相。至于无学解脱道中正证解脱。都无分别种种之想出解脱道后。世间定心重胜。所得以心粗故。不知真智所证之法。但见加行所求涅槃解脱相状。便谓涅槃。谓有实灭(文)。但此不许无余还生故。唯以有余解脱为化城之体也。法花第三化城喻品云。世间无有二乘而得灭度。唯一佛乘得灭度耳。譬如五百由旬(云云)。又云。止息故说二涅槃(云云)。得灭度耳(云云)。止息云尤无余。何可限有余解脱欤。但经论共不遮有余涅槃。尔者虽无余为本。可通二涅槃欤。涅槃经高贵德王品(南本二十一北本二十三)(云云)。何涅槃。云何大涅槃。声闻缘觉八万六万四万二万一万住所名为涅槃。无上法主圣王住所乃得名为大般涅槃(文)。所住与止息同义也。
  二。问。二乘无余之体灭定欤。答。义记所得灭定(云云)。付之灭定心灭身存。无余共灭。故先德灭定无余各别(云云)。答○起信义记。上如上。
  指事云。言故楞伽云至佛无上身者。问。此三昧示九次第中为是何定。答。宝公云。此定于前三时教八万四千法门中。名二乘涅槃。非诸定摄。后时教意。此是内身修行法中别有一种三昧灭分段身。非八解脱灭尽想定摄。所以得知前教说灭尽异熟。灭入此三昧故。瑜伽八十云。问。住何等心出无余依般涅槃界。当般涅槃。答。于一切相不复思惟。正思惟真无相界。渐入灭度灭识等。次异熟识舍四依。上由异熟识无有取故。依转识等不复得生。唯余清净无为离垢真法界在。当楞伽经灭诸根不取未来境界。实是三昧乐。二乘谓为涅槃。即是四十年前说为涅槃。后时说为三昧。而有变易生死。故知非灭定也。又灭定唯灭转识。不灭依身。此灭有身及心。故不同也。法界无差别论疏云。故三界外四章变易。小乘以为涅槃。大乘深说实是变易本亦涅槃(文)。私记云○法花论云。涅槃城者。诸禅三昧城(云云)。义一师云。为苏息疲倦。于寂灭定假名涅槃。云诸禅者。二乘所得无漏寂灭非一种故。名诸禅也(云云)。又法藏释云○又惠净法华疏云。凡夫谓有漏定为涅槃。二乘执无漏定以为涅槃(云云)。又元晓入楞伽疏云。无余涅槃离心寂静故。名三昧(云云)。吉藏又同章家御意也。但法宝师不许第九灭定之义。然上来诸家以多文证说。又九次第定外无别故(文)。寻云。法花论云。诸禅三昧(云云)。楞伽。诸三昧身(云云)。何云唯灭定为体欤。答。如起信疏会欤。
  问。二乘无余之问唯有第八识欤。又通转识欤。答。七地已还可有微细事识也。但当章起尽唯有梨耶(见)。又起信疏唯有梨耶变易行苦(云云)。此等付总报释唯有梨耶欤。如依身章抄。
  三。问。楞伽经文。乃至劫不觉(文)。尔者无余时分极长限八万劫欤。为当或经无量劫欤。答。章。最钝须陀迳八万劫(云云)。起信疏云。极迳八万乃至一念(云云)。付之○十卷楞伽经(菩提留支译)云。阿罗汉入无余涅槃。经无量劫。耽三昧酒。醉。逸而卧。后从方发大心(文)。又云。得寂灭三昧无量劫不觉(文)。依之净影大师菩萨章云。若愚法人取小灭者。不可称计微尘数劫在涅槃中。度是已后心相还生(文)但净影大师不引楞伽。义相之当也。答。起信疏上云。由彼二乘根有利钝。灭定防心种有强弱。是故在定极迳八万乃至一念(文)。既云极迳八万。知不可过八万。又涅槃经处处但云八万六万等。故异译楞伽无量劫者。指八六等劫数。总云无量欤。有量云无量事。通余义也。寻云。起信疏引今乃至劫不觉之文。此亦利于前不迳万劫(云云)。是即证一万劫已前第六位回心。尔者乃至劫者。一念已上乃至应一万劫已前(见)。而今章。此文但总相说(云云)。总相缘八万六万等(见)。相违如何。答。异译已无量劫不觉(云云)。何可云一万劫已前欤。知乃至劫者。乃至八万劫云事也。故释此文但总相说。但乃至之言广故。含一劫二劫百二百等劫。故引证不迳万劫之义。非谓乃至劫言限不迳万劫也。
  四。问。涅槃经所说八万六万等劫数。无余时分欤。为当回心已后十信时分欤。答。当章心。无余间之时分(见)。付之所引涅槃经文。须陀洹人迳八万劫等(云云)。知初果回心人。于十信位。经八万劫。至初住菩提心(见)。初果人岂可入无余欤。是以慈恩大师破云。甚成可笑(云云)。答。涅槃经五果回心。诸师料简各别也。慈恩大师。五果皆有余回心。八万等轻毛十信时分也。净影大师。五果含愚法不愚法。愚法者。入无余人。不愚法者。现身回心向大不入无余人也。若入无余迳微尘数劫。八万等劫数愚法入无余。后回心已后轻毛善趣所迳时分也。非无余之间。付前三果回心。一八万等者。十信以前。一轻毛善趣之时分云二义。即五果之中前三人有学位回心。第四五通有余无余回心欤。三论宗委细探册。可见。玄赞第七(化城喻品)大乘义章十二下(并章)等释。可见。但释文广故不引。付今章义。玄赞引病行品七反经生等之文。出古师解(多分如章解)。了破云。验之释之未为典据。经释须陀洹者七生断结得入涅槃。是须陀洹经八万劫始得大菩提心十信初位。谁言八万劫住于涅槃。此阿罗汉名须陀洹经八万劫始得发心。甚成可笑(文)。大涅槃经第(北本十一)云。迦叶。有五种人。于是大乘大般涅槃典有病行处。非如来也。何等为五。一断三结得须陀洹果。不堕地狱畜生饿鬼。人天七反永断诸苦。入于涅槃。迦叶。是名第一有病行处。是人未来过八万劫。便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迦叶。第二人者。断三结薄贫恚痴得斯陀含果。一往来永断诸苦。入于涅槃。迦叶是名第二病行处。是人未来过六万劫○菩提。迦叶。第三人者。断五下结得阿那含果。更不来。此永断诸苦。入于涅槃。是名第三有病行处。是人未来过四万劫○迦叶。第四人者。永断贫欲恚愚痴得阿罗汉果。烦恼无余。入于涅槃。亦非麒麟独一之行。是名第四人有病行处。是人未来过二万劫○迦叶第五人者。永断贪欲嗔恚愚痴为辟支佛道。烦恼无余。入于涅槃。真是麒麟独一之行。是名第五人有病行处。是人未来过十千劫。便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迦叶。是名第五人有病行处。非如来也(文)。初果已上依经生不经生八万等劫数不同也云章解释。可依此文。又麒麟法相宗心定性(云云)。而今经文回心之义分明也。尔者尤可证定性入无余回心之义也。但净影大师心。第五人可通定性不定性(见)。又依慈恩大师等之解释料简上经文者。谓七反经生入涅槃。须陀洹。回心向大之后。经八万劫。可至初住之菩提心(为言)。又涅槃经二十一(北本二十三)高贵德王品云。云何涅槃。云何大涅槃。声闻缘觉八万六万二万一万住所名为涅槃。无上法王圣住处。乃得名为大般涅槃(文)。此文又既八万劫等所住名为涅槃(云云)。知八万等劫数无余间也云事分明也。但慈恩大师等。会此文云。所应得涅槃也(云云)。所诠当章义专顺经文。玄赞云。彼于先时未回心前所应证得有余涅槃者。名为涅槃(文)。心经八万等劫渐悟菩萨。于先小乘位可住涅槃也(为言)。又涅槃经第二十(北本二十二)云。善男子。须陀洹果亦复不定不定故。住八万劫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辟支佛亦复不定。不定故。经十千劫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文)。此文前后一阐提乃至如来皆不定义说也。非定性不定性等之义也。
  十卷楞伽云(菩提留支译)。阿罗汉入无余涅槃。经无量劫。耽三昧酒醉逸。而非后方发大心(文)。此文无争无余(云云)。依之相宗。楞伽应化声闻(云云)。
  五。问。宗家心。五果回心机者。于轻毛位迳几劫数欤。答。引有义无取舍。尔者如有义八六等劫数许乎。付之八六等既无余劫数也。何又可云轻毛时分欤。故净影大师八六等者。善趣时分无余无量劫(云云)。如何。答。
  问。直往菩萨轻毛位必迳十千劫欤。答。章。迳一万劫(云云)。付之。璎珞经。一劫二劫等(云云)。又地持论云。经亿百千大劫(云云)。摄论。经一阿僧祇(云云)。尔者进退不审也。如何。答。元晓大师本业疏云。上根一劫。中根不定。极钝一万劫(云云)。又当宗处处解释不过十千劫。仁王本业又不过十千。尔者地持等亿百千劫等者。付懈怠所修之时欤。委细如行位章抄。问。七万五万等回心类可有欤。答。
  问。极疾回心者经几时欤。答。准起信疏。极迳八万乃至一念(云云)。尔者极疾者入无余已一念退回也。付之。妙经文未必言一念即回。何可证极疾之义欤。况智论中引今文释无余经劫之义(见)。加之既依根利钝立八万劫乃至一万劫之回心。麟喻即最上利根之机而经一万劫(云云)。尔有何利机超麟喻一念可回心欤。如何。答。妙经文虽不分明。既虽生灭度之想入于涅槃。而于彼土求佛智慧等(云云)。入涅槃已即求佛慧。不显经劫之义故。此文之中可有一念回心之人也。是以同本异译正法花之谓临灭度佛在前立劝发无上正真道意文。此文一念即回义分明也。但经文起尽。灭后二乘假使虽入无余。于余国可度之(云云)。岂灭后入无余之二乘皆一念回心之类欤。故彼土得闻机可通一念乃至八万劫回心之人也。今付显文相证一念回心也。次于二乘机根判利钝。有麟喻尤利也。尔者不经万劫乃至一念回心者。所依自分机根利钝。唯初入大因缘纯熟义边欤。难云。起信疏依楞伽立第六位回心云。此亦利于前不经万劫(云云)。依法华意。第七位云此最利根(云云)。知初机根利钝云事。如何。答。初入大之因缘纯熟。释最利等也。不约自根利钝也。
  六。寻云。相宗义依正法花文。彼土得闻人有余回心(云云)。如何。答。三乘一乘宗义各别。不能和会。但智论文分明引法花证无余欤。起信疏上云。由彼二乘根有利钝。灭定防心种有强弱。是故在定极迳八万乃至一念。然此利钝迟疾。诸圣教略有七位○此五如彼涅槃经说。第六中如楞伽云。三昧酒所醉乃至劫不觉。酒消然后觉得佛无上身。此亦利于前。不经万劫。第七位如法花第三云。我灭度后方便说法也。解云。此最利根。亦舍分段入涅槃已。即于佛土受变易身。受佛教化(文)。疏一上。又法花第三云。我灭度后○而得灭度等。智论九十五亦同此说。明知趣寂决定回心(文)。抄三(上)云。疏又法花第三云下。第三明无趣寂○九十五。又论云。阿罗汉先世因缘所受身必应当灭。住在何处而具足佛道。答。得阿罗汉。更不复生三界。有佛净土。出于三界乃至无烦恼之名。于是国土佛处。闻法花经。具足佛道。如法花经说。有阿罗汉。我于余国等。引文全同前疏。又云。若尔罗汉受法性身。应疾得菩提。何以稽留。答云。以舍众生舍佛道故。又后虚言得道。虽不受生死。于菩提根钝不能疾得。不如直往菩萨。释曰。智论文照然。与法花符曾(文)。问。妙经彼土得闻之机。大通结缘之类欤。答(云云)。两方也。若云大通结缘人者。准清凉大师解释。大通结缘之人皆退菩提心声闻也。何应入无余欤。若依之云尔者。清凉大师解释中。彼土得闻之类大通结缘之弟子(见)。如何。答。依光大师解释。非大通结缘之人也。又不闻是经等(云云)。知非大通所化之机也。光宅法花义记第七云。从尔时所化下会通古今。第四从我灭度后以下此明今日相值而不解者未来世中会得相值。此则明一日结缘历劫不朽之义(文)。演义抄三(上)云。即化城喻品结会世尊所化弟子。经云。尔时所化无量恒沙等众生者。汝等诸比丘及我灭度后未来世中声闻弟子是也。我灭度后下疏全同(文)。经文结昔所化了。列举我灭度后复有弟子。知非昔所化也。故光宅大师今日相值等。释给也。尔者清凉大师结会所化弟子等。通古今弟子故。光宅大师释云。会通古今(云云)。演义又云。第三周中引大通智胜佛曾已广化皆是退菩提心(文)。
  问。妙经文。余国作佛(云云)。余国者指何土欤。答。界外变易净土也。付之。抄三(上)云。言余国者。有云。随举娑婆之外一国。即是若天台云余国者。方便有余土也。方便一土法相所无。天台依凭智论而立(文)。玄赞七云。我于余国作佛更有异名者。菩萨处胎经说。从此灭度于十方面各三十二垓诸佛国土而复成佛教化众生下。医师喻中具显是义。是人虽生灭度之想求入无余洹槃。于我有缘。我以神通摄引于彼。遇我得闻是经○或我从此余国作佛。是人于我生灭度想。谓我入无余。我引至彼令求佛智(文)。寿量品玄赞云。或往净土秽土行化名为余国(文)。问。入无余二乘一切皆生净土欤。答。皆可生界外变易净土(见)。付之孔目第一云。依小乘无别净土○问。若尔何故论云有妙净土阿罗汉当生其中。当知小乘亦有净土。答。小乘无有净土。所以得知。凡生净土须有习业。小乘厌其色心乐其无余。因何得生净土。今言生者。引小乘语。明彼罗汉先有净土种子。故得罗汉当生其中。或是大阿罗汉即是菩萨。当生其中。宜可知之(文)。此文且约始教义如是释欤。未审。问。终教心不定性声闻可入无余涅槃欤。答。起信疏云。不定种性未入无(云云)。付之见当章起尽。依终教义标一切皆回。而一向释无余回心不出有学有余回心相。尔者终教心皆无余已后回心欤(见)。是以菩提心论文。不定性声闻入无余(见)。云何。答。起信疏(上)云。若不定种性未入无余前。即有回心。此不待言。若决定种性未入无余前。定不回心。要入其余方有回心(文)。楞伽心玄义云。若依实教○一现所被。谓菩萨种性及不定性。二转生被。谓定性二乘。要入涅槃后更变易身方入大涅槃(文)。已上二文不定性不定性不入无余(见)。折释五果回心义等了云。又此回者即五种中定性人方论经劫故。发菩提心论云。二乘之人灰身灭智加太虚空。其定性者要待劫限等满方发心。其不定性者不论劫限。遇缘便发向于涅槃(文)。此记心不定性可入无余许欤。若依起信疏等不许入无余者。菩提心论不定性无论劫限者。不入无余故不可劫限也。相宗菩提心论伪论(云云)。菩提心论云。二乘之人○以灰身灭智趣其涅槃。如太虚空○有定性者。难可发生。要待劫限等满。方乃发生。若不定性者。无论劫限。遇缘便回心向大。从化城起。以为趣三界○及从初十信下遍历诸位。经三无数劫(文)。
  章。如文珠般若等(文)。折云。彼经。文殊白。佛世尊佛法菩萨法声闻法缘觉法乃至凡夫法皆不可说。何以故。毕竟空故(文)。
  七。问。于花严会座。舍利弗回心欤。答(云云)。两方。若云回心者。舍利弗正法花会座法说之时。回入一乘。若花严会座而回入一乘者。何再可回入乎。若云不回心者。当章文释一乘摄方便回心人舍利弗因陀惠(云云)。加之至相大师解释中。大智舍利弗与五百比丘回心向文殊师利(云云)。是以经中舍利弗诸佛会礼辞观察文殊内证十德等。岂非回入一乘之义相乎。答。舍利弗等为权为。专显一乘绝分之相故。不可有回入乘之义。但宗家并至相大师等解释。舍利弗为无六千比丘上首故举之。会座回心十眼耳等之益限六千比丘。不开舍利弗也。次经文观察十德等者。约本地菩萨边也。晋经四十六云○尔时尊者舍利弗。与六千比丘眷属围绕。从自房出来诣佛所。礼足辞退。向文殊师利。此六千比丘是舍利弗共行弟子。皆新出家。其名四海智比丘(文)。探玄记十八云。三尔时下摄胜机。于中总辨。六千比丘是所被机。从自坊出者。表舍小涅槃也。向文殊者。表趣一乘道也。又文殊出阁辞佛南游。为化主故。鹫子出房辞佛南游。从为助化。引摄六千。正为所化。问。若尔鹫子亦是大菩萨。何不同在阁。答。寄迹是声闻故不在彼○新出家者未得罗汉果故。染习未除明易回故。又释。新出小乘分别心家已。入三乘位。以鹫子是三乘中法将故引之。新出文殊是此一乘法将。方便引之(文)。此释既鹫子助化而作所被机(云云)。知不回心也。贞元疏三云。舍小趣大为出自住处问文殊所。出家未久。未证实际。可回心故。信心尚微。须化诱故(文)。孔目第四回心章云。回心义者○一约始门○二约终义。辨回心者。如下经文。大智舍利弗与五百比丘向文殊师利。并言宿种善根。现云六千比丘。显久修行成实眷属。舍利弗身在佛法中。义当听明位。今举为回者。显其行终具智慧相。今复回心当回之时。即得十种十法及十眼十耳等。具在入法界经文○是终非始。其位在顿悟熟教。义通初教等(文)。终者一义回心欤。寻云。其位在顿悟熟教等者。结何义欤。答。寻云。五百比丘向文殊所(云云)。本会聋盲之五百比丘欤。答。
  大疏一(上)云。四者权为即是二乘。谓既不闻。况于受持故。诸菩萨权示声闻或在法会而聋盲影其绝分。或示在道而启悟知可回心(文)。贞元疏第一同之。问。六千比丘者。声闻菩萨中何欤答。章文以六千比丘证二乘回心之义也。付之探玄记云。一切二乘总无顿入此普贤法(云云)。如何。答。一义云。一切证果性定声闻。不可有直入之义。六千初心未证果故。不相违。玄第一云。四转为者。谓诸二乘以根钝故。要先回入共教大乘。舍二乘名。得菩萨称。然后方入此普贤法○设第八会有声闻者。为寄对显法。表如聋盲。非是所被其六千比丘非是罗汉。故不相违。是故当知一切二乘总无顿入普贤法界。依究竟说。无有二乘而不通入共教菩萨。无彼菩萨而不入此普贤之法(文)。探玄十八(如上)经。此六千比丘舍利弗共行弟子(云云)。又云。共行者同鹫子行。如上文殊同行菩萨此亦如是。又释。同彼鹫子相示声闻。据德实菩萨之行故云共也。准如释。六千亦权示声闻相。显终极皆可回入一乘之旨。花严别教会座非二乘直入之义也。
  章十大法门(云云)。
  晋经说十种无厌足心。是得益也。是云十大法门也。经文长广也。探玄取义释云。二何等下别示得法○别中十门以显无尽。摄为五对。
  大心·敬佛·求法·修行·依定·起用·严土·摄生·自行·他人(取义抄)。于此十法门皆成无厌足心也。唐经无疲厌心(云云)。晋经。如来十眼境界。得(云云)。不见十耳等文。但十地因缘益故。皆应具得也。

  佛果义。
  问。小乘教心可立性得佛性欤。答。但有修得(云云)。付之如种性义抄。问。始教心。法身离不离无常者。约在缠出缠显隐之义欤。约有为无为非一异之义欤。答(云云)。通二心欤。集云。离不离者无差。疏曰。有为无为不相离故。非一非异。然其二位恒而不离乱(文)。折云。离不离者。次下云。始教中以真如偏故。智证真如故。非异也。有为无为不同故。非一也。由非一故离。由非异故不离也(文)。指事云。离不离者。探玄记第十二卷云。三离不离无常约圆成性。以在缠时名不离垢。出障离时名为离垢。约斯不定名为无常。具如中边论及佛性论等说。初二无常配余二性(文)。虽二义皆有据。指事所释分明欤。
  问。庄严论心。以自性等三种常法报化三身。云何相配欤。答。虽不分明。章心。以自性无间相续。如次相当法报化欤(见)。付之清凉大师释报身相续常化身不断常(云云)。如何。答。集云。庄严下二引成论当第三。文云○由自性常故。一切诸佛自性身常住毕竟无漏故。由无间常故。一切诸佛食身常住。诸法无断绝故。由相续常(文)。一切诸佛化身常住。虽于此灭。后彼现故。演义三十二并三十八云。报身相续化身不断者。未详所出(文)。食身者报身。于大众中作法食故。演义释似与论相违。但相续无间之语意互通故欤。问。终教心。付明佛果之常无常之义。且别明与总说云何异欤。答。别明者。理智各别明常无常之义。总明者。约法身随缘不变明常无常也。折云。若依下以始教三身不即。无此总义也○二总下但是法身二义融成无碍故。此总也。只由二义相融故。有下二四句也(文)。
  问。终教心修生功德者限始觉智欤。通报化身等欤。答。可通也。付之一得已后同真如(云云)。始觉智(见)。故引智论摄论等。证修智同如之义。云何。答。圆智本故。
  问。引起信智净相等。尔者证何事欤。答。证法身亦无常之义也。付之智净相者。本觉还净之义也。则归常住真理。何可云亦无常欤。答。既云随染生二种相(云云)。始觉修生义同有为故。可有隐显无常也。问。智净等二相通因果欤。答。起信论云。复次本觉染随分别生二种相。与彼本觉不相舍离○智净相者。谓依法身熏习如实修行满足方便故。破和合识相灭相续心相显现法身智淳净故○不思议业相者。以依智净相能作一切胜妙境界○种种而现得利益故(文)。疏(上)云。言生二种者。此二既在随动门中故云生也○言智净相者。明本觉随染还净之相。不思议业相者。明还净本觉业用之相。此之二相若离染缘。则不得成故。云随染○前中亦二。初因后果。因中依法力熏习者○此在地前○满足方便此在金刚因位极也。果中二。初断果后智果○第二不思业中○如此即是报化二身真如用大无始无终○(文)。如此释者。智净明通因果。不思业多分约果德。又下释用大。论云。自然而有不思议业种种之用(云云)。而其用大佛果报化二身也。尔者不思业专指佛果用欤。难云。既随染本觉二相也。而智净通因果者。不思业何可限佛果欤。初住已上菩萨现八相之化仪。岂非不思业欤答。起信别记云。智净相不思议业相略作十门分别。一释名者。智者始觉智也。净者离染同本觉○不思议业者。果德化用故。故名为业。非下地测量故。不思议也○二出体者。生灭门中随染本觉为体○五约二利分别者。初一自利非无利他。后一利他无自利○七四智分别者。初一圆镜智亦通平等性。后一通三智○(文)。又云。随染生二相中。问。随何染得生此相。答。此有三。一智净相。随自心中无明法力熏习等而起。不思业随生染机而现故化用。二此二俱随自染而起。由断自染方能起用故。不思业相亦尔。随自染中。三俱随他染。谓诸菩萨修行万行得佛果等。皆是随众生无明故。有此事○(文)。
  章。具足四句或非四句(云云)。
  集云。即常等者显示其义。或非等护分别执(文)。折云。具四句者。如法身随缘故无常。由不变故常。此二同时故两亡互夺。故双非或非四句者。一非常。以即报故。二非无常。以即法故。三亦非常亦非无常。以上二同时故。四非非常非非无常。以反前互夺故(文)。复古云。由不变随缘二义相资故。得佛身即常即无常等。又二义融镕无障无碍故。得非常非无常等(文)。
  问。章文。问。若尔如何得说非一异也(云云)。依何文义起此问端欤。答(云云)。折云。问若下。此相宗以报是无常法是即事非一智证真如。如日合空。故言非异。今言法身有二义故。其二四句即无常义。无常难明故有问(文)。二四句即无常义者。未审即常无常义可有欤。此记心云。一义云。始教法报有为无为各别也。终教法报全体相即。尔者二教非一非异。其义如何。问也。即假疑为释。显二教非一异不同也。一义云。始教为无为别故非一也。如智契合故非异也。今总说。唯一法身之二义也。不显非一之义。故以始教之心难终教总说也。
  问。章文引涅槃经吾今此身等文。尔者终顿教佛果欤。答。尔也。付之。折云。即涅槃经文○若清凉引此释终教。演义云。彼经云。吾今此身○凝然常也。今云顿者。以终顿二教并是实教。今约寄言经含多义故。通二教也(文)。演义二(上)云。第九佛身无为有为别中无为义也○化身即常。涅槃经文故。彼经云。吾今此身即是常身法身○(文)。终教所诠十义。释文也。章经云一切诸佛等者。同明品文也。
  圆教三重四句事。
  一约用者。机感佛也。而拣三乘唯报化等故。云既通三世间等也。通三世间故。法身等常故。具常等四句。不同小三报化唯无常等也。集引海印常住用。问。四句作法如何。答。私记(云云)。指事云。言约用佛至常等四句者。一常。恒顺法界无间断故。二无常。随世间现前。三俱。二义俱现前故。四俱非。随取一不得故。又缘起无性故(文)。集云。是故等者。而有差别故是无常。唯一乘如故是常。二义相与故俱。有相夺故俱非(文)。
  二约德者约因分佛德也。但复古云。今约体相用三义说(云云)。而约德中。有本有修生四句。本有即体也。尔者约修生之义边云相欤。探玄十五(不思议品)云。诸佛功德无过二种。谓修生本有。此二相对总有四句。一唯修生。谓信等善根本无今有故。二唯本有。谓真如恒沙性功德故。三本有修生。谓如来藏待彼了因本隐今显故。四修生本有。谓无分别智等内契真如冥然一相故。此有四义。而无四事。犹如金庄严具○本有如金。若严具。相状工匠修生也。若由成严具方显金德。则修生之本有。若严具揽金成。无别自体。则本有之修生。是知唯金而不碍严具。故唯一法身不碍报化。唯严具而不碍金故。单报化亦即具法身也○三辩定此文者。就上四义摄有二门。一约佛自德。圆融无碍不可说也。二就机出现后有二门。一分相门○此约三乘差别机说。二无碍门。谓报化不分即权恒实。如树王下现十佛身丈六遍于十方八相该于法界。诸根毛孔各无限量。亦不碍限量。是则限无限无碍。此约一乘圆机说(文)。大疏八下多分大义同也。拣三乘云。若权教所明二德不杂法报。四句亦有差殊。依此经宗。虽有四义。而无四事。本有如真金○(文)。抄十八(下)委释。可见。
  问。章亦通常等四句(云云)。尔者探玄四句如次常等四句欤。答。折集但引疏抄释无别配释。又不出别四句。指事云。言二初德佛至常等四句者。一无常。修生故。二常。本有故。三俱。二义双现前故。四非俱。谓非常修生故。非无常本有故。三四句与探玄异也。探玄三四二句并合互取可作三四二句欤。问。终教以上心修生功德者。本无今有欤。答。探玄本无今有(云云)。付之若付本无今有者。何有三四句欤。答。抄十四下云。今更以喻总喻二德。如修生。在因渐显于本有。在果圆满于本有。非本有理。有渐有圆。如初生月。明虽渐满。而常带圆月。以圆月常在故。故十五日月遍。在初一二三等中。则知满果在因位。亦令后后常具前前前常具后后。以初一日有二日月。乃至十五日月。以十五日月初月故。法合可知。由此故云修生本有。以初圆时先已圆故。本有修生以初生时亦已圆故。意怀思之(文)。三约体者。约内证果分云体也。要问(上)云。一乘十佛是常是无常非常非无常。用不说为说故。佛是常与阿含相应故。是无常随缘起际故。非常非无常也(文)。用不说为说者。与章以不可说为显一义也。问。第四句随缘起际云心如何。答。折云。随缘起际故者。以法界体。缘起。共为一际。既全体起为诸缘故非常。亦由全体起为诸缘故非无常(文)。是体用互夺义也。私记云。真如实际言语道断不可说常无常(云云)。是缘起际者。缘起实际真如。得心也。
  章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事。
  大般若三百八十一相好名字等分明也。又唐经瞿婆人知识处三十二相名列。即疏抄唐经大般若对会之。委细释之。又相海小相大品处。探玄疏抄等释之。又孔目第三有三十二相章八十种好章。问。何故相好定三十二八十之数欤。答。探玄十五(相海品)云。智论第五云。问。菩萨相何以故三十二不少。答。有言。以端正不乱故。若小则不端正。若多。身相乱。又观佛三昧经。佛生世间示同人故。说三十二相。为胜诸天故。说八十种好。为诸菩萨说八万四千相。以菩萨修八万四千诸度菩萨行故。上约三乘等说。若一乘。此十莲花藏尘数相为普贤等说者。以修普贤无尽行海故(文)。问。三十二相可通五教欤。当章起尽不通圆教(见)。付之孔目第三云。三十二相通凡夫小乘三乘一乘。但浅深异○终教即如一乘无尽(文)。又释八十种好云。人中不具。诸天分有。小乘实具。初教即空。终教即如。一乘无量(文)。章付所为以三十二相八万四千等配释小始终等。孔目付所通相好亘五通也。
  问。回心教心可谈三身相好欤。答。章前后但谈化身(见)。付之孔目第四云。我说三佛。一法身佛。二报身佛。三化身佛。此之一义当回心教。何以故。由小乘人不立法身。此依摄论(文)。报化身三小通谈。但其义异也。法身者。依摄论。三十二相即入法身功德义也。故回心教。释也
  问。十地能化有十重宽狭。尔者相好随可有多少欤。答。章。报身相好八万四千(云云)。不出多少。付之○答。准入大乘论等。虽身座等量异十重。相好皆八万四千也。断八万四千尘劳。修八万四千波罗蜜故。成八万四千相好也。
  问。终教心。他受用身具几相好欤。答。章。指八万四千相好。此约直进及终教等说(云云)。付之。起信论云。复次真如用者○二者依于业识。谓诸菩萨从初发意乃至菩萨究竟地心所见者名为法身。身有无量色。色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所住依果亦有无量种种庄严(文)疏下云。依业识者。十解以去菩萨能解唯识。无外诸尘。顺业识义以见佛身故。云报身○身无分齐故。云无量色。依身有相。相亦无边。依相有好。好亦无边○能依无边故。所依土田亦复无边(文)。八万四千者终教初门。无量相者终教门也。
  三十二相即空事。
  折云。如金下。即如来说三十二相○对法论等者。等取杂集论等。对法论云。示现三十二大丈夫相○释曰。既云示现故即空义也(文)。
  金锵马麦事。
  智论兴起行经等说也。文广故取义抄。智论云金锵。兴起行经云木锵。经云。佛入罗阅祇城乞食。有一刚木者。行木迸至佛边。佛为避难踊身虚空。乃至有顶。木锵犹随逐。还罗阅城。木将犹随左趺上入。佛为众说因缘。昔有两价客。各有五百徒众。在波罗奈国。入海采宝。两客诤船格战。第二客杀害第一客。其第一者提婆达多并五百弟子是也。第二客者即佛并五百罗汉是也(云云)。寻云。彼刚木者。昔提婆徒众欤。云何。答。马麦又出兴起行经四分律等。佛依婆罗门请。苏婆国毗兰若树下三月夏安居。而婆罗门依魔障竟不至供养。时有板马人。驱五百疋马至毗兰若。住三月。即分马麦一夏供佛僧。说因缘曰。过去婆叶佛时。槃颈摩跋城中有婆罗门。名因提耆利。五百童子。时国王大臣请供佛僧时。有一病比丘。名曰弥勒。不往供养毕诸病僧食。梵士闻食香美。便起妒心曰。此沙门应食马麦。不应此甘馔之供。告诸童子。童子同语。梵士即佛身。童子即五百罗汉。病比丘得弥勒佛。以是因缘余业故○(文)。已上依折薪引抄之。
  三十二相各出因事。
  抄六上称扬赞德分主水神段。指智论三十二瑜伽四十九涅槃二十九等。以持戒施心不动。得足下平满。于父母和上师长乃至畜生以如法财供养供给。得千辐辐相等也。或一因多果多因一果等义也。广故不引。探玄十五(相海品)云。四出因者。依智论。此三十二相俱以布施为因○二依瑜伽持地。俱以持戒为因○(文)。是付通因释也。各出因之义抄六(上)可见。心三十二相之福严金锵恼皆报苦因。尔者可云报身。何于化身有此相欤。问也。
  折云。问何下。此中有二问。一问。化身何得酬于往业。二问。化身何得出彼前因○答为下。答初难。有二所以○如大下。答第二难(云云)。
  此记科尤委细也(云云)。罗汉餐沙(云云)。
  百缘经第十云。给孤独园有婆罗门。其妋产儿。容貌弊恶。饮母乳时能使乳败。唯以[西*和]蜜涂指令乳得济躯命。因为立命字曰黎军支。季长薄福食未得饱。见诸沙门入灭乞食满钵而还念言。我今诣佛求作沙门食能得饱。即诸祇洹。佛即告言。善来比丘。鬓发自落。法服着身。便成沙门得罗汉果。而行乞食亦不获得。入其塔中即便扫酒。乞食丰足。日日如是。时舍利弗他方而成即便扫塔。时黎军支便从眠觉言。汝扫我地。令我饥困。舍利弗言。我于今日自当共汝入城受请。正值檀越夫妇妋斗诤竟不得食。饥饿而还。时舍利弗于第二日受长者请。令汝饱足。时到将往。其上中下皆悉得食。唯此一人独不得食。高声唱言。我不得食。都无闻者。乃至七日竟不得食。游生惭愧。于四众前餐沙饮水即入涅槃。尔时世尊告众。乃往过去婆罗奈国有佛出世。号日帝憧。有长者名曰瞿弥。日月供佛僧。长者死已。母故惠陀。子猛吝遮不听施。计食与母。母故分减施佛及僧。子便嗔恚。母闭室内。至七日母饥困索食。子答曰。食沙饮水足活。即母死。其子命终入阿鼻狱受苦果也。还生人中。彼时断母食者今梨军支是。由于往昔供养佛故。今得值我出家得道(云云)。依集。等引取义略抄。
  问。大乘方便经中。付于相好因说二义欤。答依折释。大方便经各别出相好因计也。不说二义也。二义者宗家解释也。折云。然经藏中无大乘方便经。却有大方便经。具云大方便佛报恩经。彼第七卷中说三十二相。各别出因○今章中恐人传写。多一乘字也。今文意云。大方便经说其相好。所以出因者由有二义。故彼经出因也。然非彼经中自有二义(文)。
  三十二相等摄法身(云云)。
  折云。问何下。摄论具云应知。法身几得相应。谓最清净四无量解量解脱○三十二大士相八十随好○乃至一切相好智等功德相应○故清凉云。摄论中三十二相等皆法身摄。然有三义。一相即如故。归理法身。二智所现故。属智法身。三当相并是功德法故。名为法身。释曰。初即今终教。后即前科第二义智所现故。通二教(文)。疏二下(普贤三昧品)云。如折等引孔目第四云。若属法身。三十二相是其德义。若属化身。三十二相是其相义(文)。
  问三十二相摄法身二释中。第一释直取三十二相云法身欤。内证五分法身云法身欤。答(云云)。两方也。若云五分者。与第二释云何异欤。若云取三十二相者。此等功德说为法身之解释取五分功德(见)。如何。答。一义云。第一释。三十二相即空故摄法身。故回心教也。第二取内证五分云法身也。集云。答此下○准相海章。于中初义回心教。次义直进教(文)。
  问。别教一乘意十莲花藏微尘数相海者自证欤利他欤。答。终教已上内证色声有无事。别段论义也。但当章起尽。彼一一相皆遍法界。业用亦尔(云云)。知上专出德相之相好(见)。探玄第四云。终教及顿圆等佛无无漏五蕴(文)。
  密严疏第一云。若法身论相好者。无始已来如来藏中具有相好。今成菩提。此即名为法身相好功德。若就报身论相好者。由胜修行从可生。性未曾有相好功德。若福应化相好德者。以法身等有相好随机粗细示现前相。更无异相(文)。
  寻云。报者自欤他欤。答。禅源都序(下)云。性宗即一切诸佛自体。皆有常乐我净十身十智真实功德。相好通光一一无尽。性自本空。不待机缘(文)。大疏四上云。夜摩偈赞品处。宗家判有两师义和会。释成有无无碍义。抄可见。观佛三昧经第九。菩萨本行品第八。三重相好大都如所引。略中略先经文略与广义当。非经语也。
  十一。问。于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可有胜劣不同欤。答。既所引经。相同人。好胜诸天(云云)。相劣好胜(见)。付之。同是佛德也。何可有胜劣欤。就中好依付相。若判胜劣者。相胜好劣。是以大疏云。好依相有。德劣于相(云云)。云何。答。若相好相对者。相胜好劣也。若约人具者。具好胜故。说好胜诸天也。疏八下(相海品)云。善生经云。一切世间福不及如来一毛功德。一切毛功德不及一好功德。一切好功德不及一相。一切相不及白毫。白毫复不及无见顶相。故知胜也。此约相好相对明之。若约人具有。好为胜故。相状于人。好胜诸天。故余处说好为微细(文)。抄十八下云。言示同于人者。俱舍说轮王相云。相不正圆明故。与佛非等。此明轮王三十二相有三义不及如来。一处不正。二相不圆。三不明了○故示同人。而胜人矣(文)。又云。此约相好相对下亦是通难。通难诸经论说。状于人故说三十二相。状诸天故说八十种好。故人中轮王许有三十二相而无八十种好。则好胜矣。故为此通。谓此约相体以对好体。相胜于好。彼具约人具。则具好为胜矣。问。天具八十种好欤。答。分具也。孔目第三(八十种妙章)云。人中不具。诸天分有。小乘实具。初教即空(文)。同第四云。三十二相同人。八十种好同天(文)。相同人胜人。好同天胜天也。尔者所引经云同人相胜诸天者。影略也。
  文安四年正月十六日。于东大寺书写毕。沙界恒沙界平等利益而已。
  快舜(祐乘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