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华严五教章问答抄上(中)。

  教义摄益。立教义。分教开宗。

  教义摄益。
  一。别教三乘相望教义。
  二。同别二教相望教义。
  三。出出世益因果。
  四。先于一乘已成解行。
  五。界内见闻等依身业系。
  立教义。
  一。菩提流支一音教。
  二。诞法师顿教限花严欤。
  三。远法师立教。
  四。光师三教摄花严事。
  五。光师圆教所被。
  六。耆阇法师立教第三第四别。
  七。天台圆教事事无碍。
  八。天台化仪化法相当。
  九。三无性了密。
  十。深密第三时摄法花花严。
  分教开宗。
  一。宗教各别。
  二。终顿浅深。
  三。圆满修多罗得益。
  四。中间三教机。
  五。顿教言说。
  六。文殊不二。
  七。深密第三时终教。
  八。深密第二时通终教不。
  九。空真如始教。
  十。二十部摄六宗。
  十一。犊子所计我人法二执。
  十二。犊子部出三界。
  十三。小乘法空拆体。
  十四。小乘中分通大义。

  教义摄益(上明乘差别。今明乘摄益差别)。

  问。教义者能诠之教义欤。权实教义欤。答。复古释别教之义云。圆果普因(云云)。界内示教得出为义。是又因果也。三一相望权实即教义也。寻云。此中何不出愚法教义也。答。一义云。摄回心故。一义云。终教以去不许出界故无义也。孔目第三教义二大释如引一乘义。章。教义无分齐(文)。复古云。引而得出义也。诱而引之教也。是二不二故四无分(文)。指事云。今解云。三乘教义望于自宗。假虽教义以一乘所流故。为彼所目故。仍无自三乘教义。分无是故云也。又三乘教义。谓界内示三车为教。得出为义。法义亦教无三义故。与界内教无差别分齐故云无分齐(文)。章。开合(文)折云。约教义说开合也。如别三句中。具教义则开。唯教非义则合也。总中俱教俱义则合。具教义等则开(文)。
  心云。三乘教一乘义也。三一相对教义合也。寻云。别三句中俱非教义句。开欤。合欤。答。问。示相之科可有三乘别教相望之义欤。答。无此义也。付之。既示相之上辨开合之中三别相望。示相之科何不释三别相望之义欤。答。示相者出开合之法体。俱非教义等已开之义故。示相之科不释也。
  一。问。三乘别教相望可有为教义之义欤。答。章俱非教义(云云)。付之。三一相望教义。以方便真实为教义。纵虽别教一乘。何无以三乘为方便之义欤。是以章下文云(乘教开合)一本教。谓别教一乘○二末教。谓三乘小乘。从彼所流故。又名究竟及方便。以三乘小乘望一乘悉为方便故(文)。此释无争三别相望名究竟方便。既以三乘望别教名方便。何无为教之义欤。加之。上章此别教一乘别于彼三乘表。释十别之时。权实差别教义差别等(云云)。是岂三别相望非为教义欤。是以当处起尽见。总辨教义时。初二句三一相望教义。一乘者别教一乘(见)至第三之句释约同教说。故云何。答。一义云。准下决择其意文云。七三乘根不定。进入同教一乘者。见自所得三乘之法。皆依一乘无尽教起。是彼方便故。如花严经同教中说。又如法花中回三入一乘等是也。八三乘根不定。虽入别教。知彼三乘等法本来不异别教。为彼所目故。如会三归一等。九直往别教机。一切佛法并是本来唯一别教。本来不见三乘等(云云。取义)。今俱非教义者。依八九二门。俱上分相门立教义差别。下乘教开合名究竟方便等事。有一乘三乘相望释权实。有本末相对显开合。付本虽表别教兼同教。本意三一之差别显。不简同别之一乘故。以知。决择其意七八二门合名别教。名本教。名一乘也。同别二教车体同故。况第七门如花严同教(云云)。以花严名本教。名一乘之时。岂可除花严同教欤。若于花严之中。拣定同别二教之义之时者。于别教者三乘相望不可为教义。今章依此义云俱非教义等也。次当处总辨科。初二句一乘者。可同教一乘。既上示相别释等科。全无三别相望教义。总者总别。何至总辨科。始可作三别相望教义欤。但至第三句释约同教说事。第一句三乘为教。第二句一乘为义。第三句取上二句三乘一乘为同教。同教者具前诸教故。第一第二句一乘虽同教一乘。唯三唯一。三乘不名同教。第三句三一共名同教也。复古云。复总下总论三一也。第三句云。或具者具教义也。三乘为教。一乘为义。余文可知(文)。指事释异义同也。难云。别释科一乘三乘三句。共三别相望俱非教义(云云)。而总辨科无俱非教义之句。以知。三别相望为教义云事。若三别相望不为教义者。何如别释。不作俱非教义之句欤。答。三别俱非教义事。别释之科委细故。为满四句之次第除之欤。
  一义云。总辨初二句一乘者。同别不分一乘也。故不作俱非之句欤。别释中唯别教故云俱非也。总别影略欤。义苑云。或教义俱教者○或教义俱义者。以其一乘之教。称实所流究竟摄益故。望三乘法亦成义应合。更云。或俱非教义。约三乘望别教一乘说。今所阙者。窃恐脱故。若不尔者。何以次下文牒云。或具三句约同教说。应难云。上言别教。何以今具却成同教耶。答。上是以三乘望别教。非是直显别教耳。或可便将同教。当其一句足上成三亦有理在(文)。宋本章云。或具此三句约同教说(文)。
  二。问。同别二教相对为教义之义可有欤。答。同别共真实一乘故。此义不可有也。付之。一乘三句中。唯义非教。约同教说(云云)。准上下之释义。唯义非教者指别教。约同教说者出所对(见)。例三乘第二句唯教非义者三乘。约同教一乘者如所对。加之。总辨第三句具此二句。约同教说者。若望别教。教义共教。若对三乘。教义共义释非欤。答。法花花严同教共所入别教一乘也。所入则实义也。全不可有教义共教之义故。总辨科具此二句者。三一相对。如上会。次一乘三句中第二句。若云约三乘说者乱。三别相对有教义故。出能对同教一乘也。
  孔目第四云。同教者入一乘远方便摄(文)。
  三。问。出出世益者。唯指佛果欤。通诸位欤。答。两方也。若云限佛果者。以三乘名出世。以一乘名出出世。而三乘机回心入一乘信位尤指诸位可云出出世。是以上文引梁论。八地以上乃至佛地名出出世(文)。此文又不限佛果(见)。若依之云尔者。当章起尽直往别教之人。唯证入名出出世。出出世言不通解行(见)。若许通诸位者。于直往人何可分出世出出世欤。答。一义云。三乘出世云。一乘名出出世。源依梁摄论等寄在之义。而梁论心以八地以上乃至佛果。总可寄一乘因果也。故花严问答下云。一切世间人天因果。皆有初三地。一切二乘所修之因果行法。皆在四五六三地。一切三乘大乘所修之因果行法。皆在第七地。一切一乘所修之因果行法。皆在有八地以上三地。若以此门者。不相参当自位也(文)。准此释。三一相望时。出出世者通一乘诸位也。但于直往人者。解行位名出世。证入名出出世。而其证入生者。虽通地上等。付事可取佛果也。例三一相对之义。作出世出出世之名目也。
  四。问。章文若先于一乘已成解行(文)。尔者已成解行身。地狱已前之身欤。兜率之身欤。答。两方也。若云地狱已前之身也者。既云已成解行。尤可生天已后之身。若依之云尔者。今章心摄界外之机。令得出出世之益之中。今者直往别教之机。兜率天子之事也。而出世身上者。无争指兜率解行之身。解行故名界外出世(见)。对之先于一乘等(云云)。知堕狱已前见闻之身也。云事。答。一义云。先于一乘已成解行者。堕狱已前见闻之身也。后于出世身上者。生天已后之身也。证彼法者十地证位也。但已成解行者。私记末云。言已成解行者。唯是界内信解行。非是界外十信以上证解行也。言后出世身者。证彼法者。兜率天子从地狱出。即生兜率天。名出世身上。即是出世身上证得普法。名为出出世间。此是已入住位。便成正觉说曰证彼法(文)。可准此意。此记心十信终心初住已上界外出世身名(见)。
  寻云。光触已后地狱依身摄解行生欤。摄见闻之生欤。若云见闻生者。晋经第三十四(小相品)云。又菩萨摩诃萨于兜率天。放大光明曰。憧王○遍照彼处。地狱众生灭除苦痛。令彼众生十种眼耳鼻舌身意诸根行业皆悉清净。彼诸众生见光明已。皆大欢喜。命终皆生兜率天上(文)。准彼经文。既于地狱身得十眼耳等之益了(云云)。十眼耳等之益地上解行之益也。光触已彼尤可解行生。若尔者先于一乘已解行者。尤可取光解已后地狱之依身也。若云解行生者。
  自防遗妄集第三云。末入地狱已前名见闻生。自狱而出生天上。空音属耳。随悔宿愆得离诸三昧。名解脱行生。不离天处见佛法身。名证入生。何以故。天子解行之生不通地狱(见)。云何。答。光触已后地狱之依身。见闻生之终也。纵虽得十眼等益。非十地等之益。生天闻法之后得十地之益故。只净种之益也。疏八(下云)后彼世界下光明所成益。于中二。先令离苦净宿善益。后从彼命下转报生天得闻法益。于中初示宿因。谓昔近善友。必闻普法成金刚种。心不放逸显曾修行种。诸善根通见闻等。次毗卢下显其现缘(文)。抄无释。准此释净种益也。玄十六云。就此因用二。初令离苦生天成安乐行。二生天上已以下令不着天乐成饶益行。亦是前身光触益。后是空声益。前中令净十眼等者。以彼众生宿有见闻普贤法种。后遇舍那法界光触故。得十眼普贤之益。二天上益中(文)。一义云。初住已上等觉已还之益。皆解行之益也。而准经文玄疏等释。光触之时于地狱之身得益无异端。生天闻法之益。十地因满诸位相摄之益也。故玄记云。四尔时下益当机天子得是普贤诸位相摄○已闻此法即得十地。明与三乘渐次教下同也(文)。若尔者。地狱光触益虽地前益。犹是解行之益。故狱中光触之益指云先于一乘已成解行。指兜率解行之益云出世身上欤。疏八下。后尔时下正辨当机益。于中二○前中亦二。先明得法益。后以众生下见佛益。今初皆有故字。义似牒前为因。则见佛为益。而前来末有得十地等处。为何所牒(文)。抄十八(下)云。疏今初皆有故字等者○一牒经义。释言义似牒前为因者。则似由闻回向及得十地并得三昧。此三为因见佛为益(文)。此释自生天闻法以前无得十地之义(见)。知狱中益非地上等也。
  三生配位事。
  玄十八云。问。此善财是何位菩萨。答。经无正断位相难明○依圆教宗有其三位。一见闻位。即是善财。此前生身○二是解行位。顿修如此。五位行法如善财此生○三证入位○善财来生是也(文)。大疏十上引玄记全文了云。此之一解甚顺经宗。但更有一理。谓历位而修得见普贤一时顿具(文)。
  抄二十上云。一时顿具即是第三证入生故。亦成渐顿得交彻故(文)。已上释初住以上至等觉皆解行生也。
  孔目第三云。若一乘义十信地见闻终心成解行。十信终心胜进向。十解得究竟终。余义如别章(文)。
  谈玄决择记云。三生之义各在何位。准贤首说。长流凡夫见闻成种名见闻生。四十心位十地圣人真解真行名解行生。妙觉如来因缘果满名证入生。准清凉义。但取十地为证入生。余同贤首。
  玄十五释寿命品十重佛刹云○三约别教。娑婆是见闻解行处。中间诸土唯解行处。末后佛土。通解行满及证入故。是故信满位处亦名贤首故也(文)。信满位处亦名贤首故也者。十信终心即证入生云也。其故第十佛刹名贤首佛刹说十信终心。品名贤首品故也。故玄第四云。于此信满入普贤位。具有二义。若约果则下文贤首佛刹等。此中约因故云菩萨(文)。
  问。摄界外机。今云令得出世益二类中初义。与摄二机令得二益二种之中初类。可有差别欤。答。摄界外之机。令得出出世益之中初义。三一各别三乘益非一乘益。摄二机之中初义。三乘益即一乘方便故。三乘益即一乘益也。先摄界外机。下云摄界内故。后摄二机故。问。先以三乘引出之后得一乘之义。可通别教欤。答。当处释不通别教也。付之。下决择其意科。三乘根不定而进入别教(云云)。何不出法义欤。答。进入别教之机三乘本来一乘之所目见故不出之。
  五。问。章文若界内见闻等(云云)。尔者界内出世等者。依身欤。业系欤。两方也。若云约依身者。兜率天子既兜率界内之依身也。何可释出世身欤。若约业系者。章文或界内通见闻解行(云云)。解行之人岂三界业系欤。答。一义云。今界内等者。非依身业系等之义。只约三生。见闻界内解行出世。证入出出世配释也。其故若约依身者。圆教心不立变易。以分段身至佛果(云云)。既云分段。尤可三界依身。尔者界内可通证人。而界内不通证入。知不约依身云事。虽然界内见闻出世得法。尔者自当业系之界内外。但界内通见闻解行者。非真实之解行。见闻中领解曰解行欤。故私记云。或界内通见闻解行者。前生之中见闻一乘。则是信解之行也。出世唯解行者。即此现生中因位究竟。而虽解行满也(文)。一义云。三生建立别教不共之行布也。故唐经七十八云。此长者子一生内等云经文。疏十下释云。谓凡身一生亦解行一生(文)。
  抄二十下云。疏凡身一生者。约圆融说。解行一生者。约行布说(文)。而以此圆教行布。寄在始终二教。若寄终教者。初住已上离三界系故。解行唯出世也。若寄始教者。初地以上离业系。地前犹界内也。今云。界内通解行者。初住已上虽解行生。寄始教之时。地前犹界内故云界内通解行也。一义云。玄十五云。娑婆是见闻解行也。中间诸土唯解行处(文)者出世唯解行也。末后佛土通解行满及证入(文)者。出出世唯证入也。难云。若依此义。善财兜率天子界内通见闻解行之人也。何以兜率天子释出世身欤。又末后佛土通解行证入。尤可有出世证入之义。而今章出世不通证入。知非十重佛刹之释义。如何。答。
  问。可有出世见闻之机欤。答。章文不出此类也。付之。定姓二乘无余还生生后进入一乘者。岂无出世见闻之义欤。答。三生门建立付直往之机谈之。还生进入之类烦恼已断。无漏已生故进入一乘。即得解行故。无界外见闻之义也。

  立教义。

  一。问。菩提流支心立一音异解之义欤。为当立大小并陈一音教欤。答。一义云。一音异解(见)。付之。疏大小并陈(云云)。如何。答。会解记云。然据教章并探玄。皆云流支○(一音异解)引证与今同。今疏所叙乃什师所立。岂彼二文皆错也。但恐今疏后人传写误。以流支书于前。什师书于后。尔不然者贤首太误(文)。难云。刊定记第一。大乘义章第一。大疏一上。抄二(下)云等皆菩提流支大小并陈(云云)。岂皆传写误乎。记释难依。一义云。今章探玄记但云如来一圆音随根异解种种差别(云云)。全不简大小并陈与一音异解之义。至疏文二师之义各别也。而二师共于一圆音教之中。开并陈与异解之义。是即圆音之十义中其二义也。纵虽大小并陈。可据机根异解故。释随根异解也。非谓简大小并陈而随根异解。所引维摩经上卷佛国品文也。随类各得解之文可含大小并陈一音异解之二义也。依随类得解之义有大小并陈故也。今章疏释同。菩提流支大小并陈之义可得心欤。
  复古记云。然此一音或名教本。或谓本末镕融一大善巧法○今章与探玄独引菩提流支证一音教。引维摩经前偈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皆谓如来同其语斯则神力不共法○探玄云。一约类。或为天众现一天音。能令余类各别得解。对人亦尔。余类皆然。清凉曰。如来一音同时报万大小并陈。互六双引流支罗什。于罗什下引经次偈。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各各随所解。普得受行获其利。斯则神力不共法○探玄云。二约法。或为众生说施一音。亦令人解戒定等。清凉曰。佛一圆音平等无二无思。普应机闻自殊。非谓言音本陈大小。又云初则佛音具异。后则异自在机。各得圆音一义。有谓与清凉异者误矣(文)。此文能可料简。一义付此文。流支罗什互可存并陈与异解之义。表里之差别也(云云)。若尔者付菩提流支之义。今章一音异解(见)。大疏大小并陈释。何义可为本哉。故难信。
  玄记第十一云。四种种说法业。谓以一音异解者。释有二义。一约实。谓就真为一。机感为异。如一真身应物现异。二就应复有二。一约类。或为天众现一天音。能令余类各别得解。对人亦尔。余类皆然。故经言。一音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二约法。或为众生设施一音亦尔。余人解戒定等如是一切。故经云。一音说法。众生各各随所解也。随机异解各得成益故。故以一音乃至欢喜(文)。疏一上云。
  二。问。诞法师所立之顿教者。限花严经欤。通余经欤。答。当章文云。即花严经是也(云云)。付之。探玄记中释真谛等渐顿二教之时。述顿教云。即花严等经(文)。
  知等余经(见)。云何。答。当章心渐顿二教各有二义。渐二义者。一约机渐。谓从小入大之机。所得大小乘教共名为渐。二约法渐。谓一经中俱陈大小。如涅槃等。顿二义者。一约机顿。谓直往菩萨所得法门不论权实。即名为顿。二约法顿。不杂小乘。唯说菩萨乘故。渐顿各有二义事。折薪第二(见)。此中涅槃渐者。二义俱渐。花严顿者。二义俱顿。故今章探玄渐中。云即涅槃等。等取法花等。探玄顿中云即花严等。等取梵网等欤。圆觉略抄第一(云云)。顿者有二。一化仪顿。谓花严经○二逐机顿。谓对上根具足凡夫顿。指绝待中道真性。不同法花涅槃之类○即胜鬘密严金刚三昧如来藏普光明藏圆觉等四十余部○此是逐机显体之顿。非化仪之顿(矣文)。
  三。问。远法师心立几教欤。答。当章文释诞法师之渐顿二教了。远法师等多同此说(文)。付之。大疏中释昙无忏三藏半满二教了云。隋远法师亦同此立。然声闻义为半字教。菩萨藏满字教(云云)。今章渐教之中具大小乘。顿教唯菩萨乘名字。义势共相违。如何。答。远师渐顿二教今章分明也。加之。探玄记中释真谛渐顿二教了云。后大远法师等后代诸德多同此说(文)。但大疏之中指同半满二教者。此师存半满二教。立渐顿二教欤。其故大疏之中立二教有四家。第一释半满二教了。隋远法师亦同此立(文)。又云。二隋远法师立渐顿二教(文)。二教释相大同章玄记等。但高丽印本钞隋延法师(云云)。远师涅槃疏十地论疏等之中。半满二教渐顿二教俱存(见)。故随一义各指同之欤。
  抄二(下)云。隋远法师亦同此立者。彼涅槃疏。圣教虽众略有二种。声闻藏二菩萨藏是也(文)。会解记云。隋远法师者。即大远也。名惠远。姓李氏。炖煌人○今判半满。依彼涅槃疏(文)。指事云。言远法师等后代诸德多同此说者○十地论远疏云。圣教万差略要唯二。谓声闻藏及菩萨藏○菩萨藏中所教亦二。一是渐入。二是顿悟。言渐入者。是人过去曾习大法。中退学小。后还入大。大从小来。谓之为渐。言顿悟者。有诸众生久习大乘相应善根。今始见佛则然入大。大不由小。名之为顿。故云多同此说(文)。
  四。问。付光师三教。且花严经何教所摄欤。答。当章文圆教摄(云云)。付之。光疏第一云。今此经者三教之中。盖是顿教所摄(文)。答。当章并钞文。圆教者即花严(云云)。探玄第一云。即以此经是圆顿所摄(文)。方轨第一云。一化始教门有三。一曰渐教。第二顿教○第三言圆教者○此经即顿及圆二教摄(文)。三教释相大同光师。唯方轨探玄等顿圆二教之所摄也。但光疏约化仪顿教所摄(云云)。非遮化法圆欤。略文义可见。
  五。问。付光师立教。且圆教所被机者限地上欤。答。通地前地上也。付之。既云分阶佛境。知初地以上云事。是以智论第百中。不共般若被唯地上菩萨不通地前(见)。不共般若岂非花严经欤。答。抄第二下上达之言义兼地前分阶佛境。即是地上○况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岂非分阶佛境之人(文)。次智论文。智论第百云。般若有二种。一者共声闻说。二者但为十方住十地大菩萨说。非九住所闻。何况新发意者。复有九地所闻乃至初地所闻。各各不同(文)。
  六。问。付耆阇法师六宗教。且第三第四云何异欤。答。复古记云。六耆阇法师第三不真等。但约俗谛说诸法如化。第四约真谛说空理真实(文)。可依此释。抄二下释成耆阇六宗疏中。不出之义云。又三与四但法喻之别。故并不引(文)。此释第三第四无差异故不用(见)。但取大部为所破。若许法师之义者。可如复古释也。问。南岳大师建立四教欤。答。章云。依南岳及智者(云云。)付之。补行记一云(妙乐)南岳委知而不细判。至天台来分别始盛(文)。又南岳四十二字门(释大品经四十二字)。后三教义。故妙乐指四十二字门云。亦作三教义释(文)。天台宗此论义(云云)。
  七。问。天台圆教可谈事事无碍欤。答。章法界自在一即一切等(云云)。事事无碍(见)。付之。两方也。若云许事事无碍者。凡事事圆融之深义。自宗圆极之所谈也。何可通余宗欤。是以大疏之中。释天台圆教之义。述事理具足不偏不别。不许事事无碍之义(见)。若依之云尔者。当章既一即一切即一等花严是也(文)。无诤事事无碍之义也(见)。云如何。答。抄二(下)云。彼判诸经云。花严兼谓兼别教。是则迷其行布。谓为别教。但取圆融以为圆教。虽成二教各失一边。合而融通方成了义。顺花严宗。由行布圆融二互相摄○若与之者。则名异义同故无大过。若夺之者。则失花严本意故今不取(文)。依此释者。天台心取花严圆融名圆教。花严圆融岂非事事无碍欤。知彼宗圆教之中花严圆教事事无碍之义可谈也。但大疏事理具足不偏不别等者。事理无碍之义(见)。虽然释彼宗圆教大都计也。不妨圆教之中有事事无碍之义欤。一义云。通途之义一即一切等者。付事理释之(云云)。但当章探玄一同事事无碍义(见)。
  八。问。付天台立教。且渐顿秘密等四教。藏通别圆异名欤。答。进云。当章文异名也(见)。付之○。
  
  一义云。章亦名渐教等者。付增相一往配释也。非克定之异名欤。
  寻云。纵虽一往配释。何不配不定教欤。答。付增相故。谓通教渐教之根本也。顿教自本限别圆。故配别教。花严圆教但虽通顿秘密二教。以别教之义边配顿教。故以圆教之义边配秘密教也。秘密教虽通四教。花严经在座不闻之类。各不相知之义显故配秘密教。不定教通四教。而增微故不别配也。
  九。问。唐三藏心第三时显了说。通三无性欤。限三性欤。答(云云)。章云。显了意说三性及真如不空理等(文)。此释不通三无性(见)。探玄记一云。第三时中方就大乘正理。说三性三无性等唯识二谛。方为了义(文)。大疏一上云。第三时中就大乘正理。具说三性三无性等。方为尽理○是故于彼三时。初堕有边。次堕空边。俱非了义。后时具说遍计性空。余二为有。契会中道。方为了义。此依深密所判(文)。依玄疏释者。第三时具说三性三无性为了义也。章文略故但云三性不空等欤。又第三时虽通三性及三无性。第二时唯三无性也。对第二时为显胜故。但标三性为真如不空欤。难云。唯识论本颂云。故佛密意说一切法无性(文)。慈恩大师疏云。总密意说三种无性(文)。如何。答。三无性显了密意事。唯识论第九卷同学抄论义也。虽有异义。同学抄之义三无性唯密意传欤。但依自宗者。本颂密意三无性者。第二时别说三无性也。第三时具说三性三无性。故共显了说也。
  义林章云。以显了言说三无性非空非有中道教故(文)。同学抄会云。但章释者以三性显了言。说般若无性。为三无性非空非有之故教(为言)。
  十。问。三法轮中摄终欤教。答。但摄小乘始终二教(文)。付之。深密第二第三时同许定性不成。何可摄终教欤。答。指事云。问。经疏云。解深密经以为始教。云何今说为终教欤。答。义门不同。若约成佛不成佛门者。解深密教以为始教。○若约空不空门。名为终教。明不空教义。望不同故不相违(文)。委细次下分教开宗科可料简。问。三法轮中摄花严经欤。答。不摄花严(云云)。付之。述记第一云。又今此论处引六经。所谓花严·深密·如来出现功德庄严·阿毗达摩·楞伽·厚严·十一部论瑜伽·显扬○因果行位了相大乘。故知第三时中道之教也(文)。
  灯第一云。若对渐悟说教三时。若对顿悟无三时别。又所说教非定。如是文前后次第判为三时。并约所说义类相从(文)。又云。此有二义。一约前后。二约义类(文)。深密第二云。世尊初于一时在波罗奈○世尊在昔第二时中○世尊于今第三时中(文)。依经文初昔今之文相。无诤年月前后(见)。故自宗心不许义类也。
  问。深密三时之中。法花摄何时欤。答。问。深密第三时教。摄法花涅槃欤。答(云云)。两方也。若云摄者。第三时五性三乘也。法花涅槃一乘一性也。是以探玄大疏等中。深密三时教法花以前(见)。若依之云不摄者。说时既后时也。尤可第三时教。是以当章文。但释不摄花严法门。不栋法花涅槃。知可摄云事。如何。答。一义云。依相宗自立者。法花涅槃第三时中道教也。若依自宗意者。性相十别天地悬隔也。以法花等不可摄深密第三时。但当章为破约时之立教云不摄花严。非谓花严之外皆第三时也。
  探玄第一云。法花既当第二时教。即是密意权说○是故理实但约不定种姓(文)。又云。合此二经总有四门。一初时小乘二经同说。第二时唯大乘唯深密说。第三时具三乘。此是深密第三妙智第二。第四时唯一乘。妙智第三时说。是故当知妙智经在深密后说(文)。
  大疏一上云。若谓法花是第二时教。为引不定二乘故。说一切悉皆成佛。而犹未说定性不定。故名密意非了义者。何以自判法花为第三时教乎。谁敢判于法花为不了耶(文)。
  抄三上云。言是第二时者。彼不立为第二时教。由谓一乘是密意说义。当深密第二时故○彼法花疏引经云。我等今日得未曾有。非先所望而今自得。即第三时教也。又下结云。为显第三时真实之教故说此经。据上二文则判第三时(文)。
  问。三法轮之次第依金光明经欤。答。当章深密金光明等(云云)。付之。金光明之次第转持照(云云)。章转照持(云云)。次第相违如何。答。观音思禅师相似即初住位也(药王)。天台观行五品十信位也。

  分教开宗(已显他师立教。次显自宗教宗)。

  一。问。宗教各别建立事有何故欤。答。依清凉大师解释。依断证次位差别立五教。付空有等之所尚不同开十宗也。付之。依次位差别建立五教者。终教已上同菩萨位也。何可开三教欤。若付所尚不同开十宗者。始教之中有空有二门。圆教之中分同别二门。事理无碍与事事无碍义门既别也。何各不开二宗。而于小乘教可开六宗欤。加之。小乘六宗之中。三四五六之四宗付法空小分之差异分之。例始教等之中尤可开二宗欤。答。○先终教已上虽同菩萨位。终教定经三僧祇。顿教不立位。圆教诸位即入故立三教也。次始教之中虽有空有二门。第二时空门始教者。第三时之三无性门也。更无异性故不开一宗。次圆教之中同教事事无碍之中事理无碍也。取圆教一分之义名同教。同别二教无二体故不开之也。
  抄四下云。疏然十宗五教下。第二释通妨难。谓有难云。十宗何异五教而重辨欤。故为此通。然有二义。一则通为不同。二乃体式有异○言教则一经容有多教者。显明教通。如一维摩。则具五教。涅槃般若等亦具五教。而影出宗局。维摩但是事理无碍宗。不通三性空有等宗。故言宗则一宗容具多经者。显明宗通。以一事理无碍宗。内该法花维摩涅槃等故。而影出教局也。如一经中具有五教。不相通故。疏又夫立教必须断证等者。二明体式有异也。亦重通妨难。难云。若各有通局。何以不得以宗为教。以教为宗故。为此通教有断证等。宗不约此。位等无多故但有五。所尚各别故有十宗。故前六所尚不同而成六宗。而断证等齐但为小教。则教宗无违(文)。
  愚法得名证据。贞元经第十卷云。阿陀那识行相微细。究竟边际。唯佛能知。住持菩萨愚法声闻亦不能觉(文)。唯识论第三云。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暴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凡即无性愚即趣寂(文)。
  二。问。终顿二教之前后依浅深之次第欤。答。宗家心意浅深(见)。付之。两方也。非浅深之次第者。当章并探玄记等。处处解释五教十宗者。依浅深之次第(见)。是以立十宗之时。第八终教。第九顿教也。前后既浅深之次第也。终顿二教何非浅深之义欤。若依之云尔者。清凉大师释十宗之时。第八顿教。第九终教之义建立。然此十宗后后深于前前(文)。岂非师资之相违欤。加之。宗家起信义记中释四宗之义。二者真空无相宗。即般若等经中等论所摄是也。三唯识法相宗。即解深密经等(文)。真空无相既顿教之义也。尔者还自始教相宗浅近义欤(见)。如何。答。当章并探玄等五教十宗建立。始终顿圆之次第。前浅后深之趣玄义一同也。不及异端。但于清凉大师之解释者。晨旦先德之会释之起尽往往也。且翻大乘法师八宗之中七八二宗故。列始顿终圆。就中真空绝相之义。通始终顿三教故。约多分宗教相配许也。次至起信疏四宗次第者。准法界无差别论疏。第二第三宗深密第二第三时也。尔者真空无相宗全不开顿教之义欤。一义云。清凉大师心始顿终圆前浅后深之次第也。师资立义少异也。不可混乱。文证如下。玄第一云。七一切皆空宗○八真德不空宗○九相想俱绝宗。全同章(文)。
  疏第一下云。七三性空有宗○八真空绝相宗○九空有无碍宗○十圆融具德宗○然此十宗后后深于前前○七即法相宗○八即无相宗。后二即法性宗又七即初教。八即顿教。九即终教。十即圆教(文)。
  抄四下云。疏然此十宗○一通明浅深故。后后深于前前。然此十宗前六全同大乘法师。大乘则有八宗。七名胜义俱空。八名应理圆实。即以法相为应理圆实。法性为胜义俱空。今回七为第八。八为第七。如前西域中二宗不同。今以符付法性。又加后二。以显甚深(文)。会解记第十(观复云)。疏八真空下○此宗虽局唯顿教。若约通义亦通始终教也○抄今回七为第八八为第七者。正明立意也。然贤首探玄教章。皆第七名一切皆空宗。第八名真德不空宗。第九名相想俱绝宗。七即始教。八即终教。九即顿教。今不尔者。以前八宗皆大乘法师所立。若如贤首却成顺于彼宗○今多反此。故立不同也○疏八即顿教者。此约宗教义相当处配之。不必全取教之次第也。问。若尔应终教深于顿教。不尔何得前浅后深欤答。以真空绝相宗虽是顿教。然亦通始教。但多分义配故云顿也。故清凉云。况复宗者从多分说。今亦多分故配于顿。前浅后深未爽通理(文)。寻云。前浅后深未爽通理者。释顿教之次第欤。又终顿之次第欤。答。复古记上云。而清凉国师七名三性空有宗。八名真空绝相宗。九名空有无碍宗。此盖以性陈相。回大乘法师第七为第八。以符法性在法相之后为深故也。小与五教不次。又以性空通始终顿。遂以真空绝相收于顿教。又亦空有无碍彻于圆教。故云前浅后深。若空有双绝亦收顿教(文)。此记心云。清凉大师十宗建立与五教不同有众义。先一为大乘法师之八宗之中。第七第八相反显性宗深义故。次又以性空通始教顿等者。第八真空绝相宗者。虽通始终顿三教。付义显者第七始教。第九终教故。付随一义第八宗收顿教。次又亦空有无碍等者。释前浅后深之义。终教空有无碍彻圆迚教之义故。深于顿教之唯理也。次若空有双绝亦收顿教者。第九空有无碍宗摄顿教之义释也。故大疏云。九空有无碍宗。谓互融双绝而不碍两存(文)。依此空有双绝之义。又收顿教也。而唯云终教者。多分义也。法界无差别论疏云(宗家)。现今东流一代圣教通大小乘及诸权实。总有四宗。一随相法执宗○二真空无相宗。谓般若等经中百等论。三唯识法相宗○四如来藏缘起宗○释此四宗略举四义。一约乘。初唯小乘。次二具三乘。谓此二宗同许定性二乘不成佛。后唯一乘○二约浅者。初二唯说六识。后二具说八识。于中初说六识有。说六识空○三约法者。初唯说有。二唯说空。三说亦空亦有○四说非空非有○四约人者(文)。起信疏上四宗全同。但无四义重见唯有约人一义可见。大疏一下云。抄四下云。第五体浅深中○言浅深者。十体之中前前浅。后后深故。下释云。从浅至深。虽有浅深融通并为无尽教体○众十中前五下三料简总有四重○一体性料拣○二又前四下大小乘料拣○三前七下三乘一乘料拣○四前八约同教下同教别教料简(文)。
  玄记第一云。第五能诠教体者○从浅至深略有十门。一言诠辩体门○三遍该诸法门。四缘起唯心门。五会缘入实门。六理事无碍门。七事融相摄。八帝网重重。九海印炳现门。十主伴圆备门(文)。疏玄共遍该诸法缘起唯心等门。唯含始终顿圆之义。疏玄共十门总标云。从浅至深知浅深之次第也。而探玄中不配当教。准疏抄第五会缘入实顿教之义也。第六理事无碍决定终教也。第七已下皆圆教义也。是疏玄共非大乘法师之七八二宗相反为自宗义。始顿终圆浅深相连(见)。
  抄三上云。未开合遍收理无不尽○若欲判者。当渐开之。且分为二。一方便教。二真实教○若就大乘分宗。亦可有四。一法相差别宗。多说相故。二相想俱绝宗。多约性故。三性相无碍宗。事理相即故。四圆融具德宗。以理融事故。故如来圣教意趣。无边不可局执。今且依古势故如疏明耳(文)。上来开合者。指五教之释段。若欲判者。下抄至自义(见)。且依古势者。五教浅深之次第。且依藏和尚之义为言。知教体十门浅深并此四宗。清凉大师自义。始顿终圆浅深之次第也(见)。
  三。问。圆经所说圆满修多罗者。圆教可云欤。答。证圆教也。付之。正见经文。说圆满修多罗之时。三乘得益。何可云圆教欤。答。六经五十五。八经七十三。贞元经二十五。三经共说圆满修多罗时。有三乘得益。虽然玄疏抄并贞元疏等。无一乘三乘拣别之释。但三乘得益当机之益。太子得益一乘法门。善财所得之法门也。故知。圆教必具无量眷属经故。三乘得益眷属经益。太子所得主经益也。晋经第五十五云。过去胜光王太子名曰善伏。圣法轮音声虚空灯王如来所。五体投地(取意)。尔时如来知诸众生应受化者。而为演说圆满因缘修多罗时。彼大众闻正法已。八十那由他众生皆起离垢清净法眼得无学地。一万众生得大乘道。满足普贤菩萨行愿○时复太子得随应化觉悟众生长养善根法门(文)。八十经四十经虽文言异。大意无别。善伏太子者。大愿精进力夜神往事也。余二经名胜姓太子。
  探玄二十云。十四佛救太子。于中有八。一国人已集○三见威光。四敬礼申请。五说法益众。六太子得法。七结会古今(文)。贞元疏第八云。普照圆满因者○普照者能证知也。圆满者所证理果也。因者能证行也。圆满行因成菩提智证深法界。举一全收。即花严之类也。四时彼会中下当机获得益。于中二。先通益众会。后能胜性下别益太子。此中所得即向自陈所得法门(文)。大疏二十下多分同也。
  贞元经第四云。时文殊师利与诸眷属到此林已○说修多罗名普照法界圆满光明。百万亿那由他修多罗为眷属。说此经时有无量百千万亿那由他诸大龙王并其眷属。闻此法已○咸舍龙身生天人中。一万诸龙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复有无量无数众生。于三乘中各得成就(文)。
  同疏第三云。明所益众略有二类。先明诸龙得主教益○复有无量不摄三乘机。得眷属教随器益故(文)。
  四。问。章文释中间三教。以此皆为三人所得故(文)。尔者终顿二教之中。可该二乘行位欤。答。诸记之一义云。三人所得者。门外三车一类三乘机所得法门也。但终顿二教虽三乘闻菩萨乘。三乘教菩萨故摄门外三车。合存三泯。二云二人所得也。
  复古云。以下释所以。何以三教总为三乘。以此三教皆为三人所得。故所得者修因获得之果也。良由此等大乘经典。虽有权实。皆是通说三法。通益三机也。如上所别者。良三乘中大品等经共集三乘众。通说三乘法。具获三乘益。获益即所得也。若云终顿。三人共得一果。皆得成佛。或引近异远同者。皆是亿说。且始教说三果。终顿得一果。此可释存三泯二不同。分之为二也。今合为一耳(文)。一义云。如上所引者。上一乘义等门外三车一类三乘之义引释スルヲ指也。
  楞伽经渐顿事。复古云。即四顿之一也。庵罗果四渐之一也(文)。
  十卷楞伽云。大惠譬如明镜。无分别心一时俱现一切色像。如来世尊亦复如是。无有分别净。诸众生自心现流。一时清净非渐次净。冷住寂静无分别处(文)。四渐四顿者。楞伽云。一庵果渐熟。二陶器渐成。三草木渐长。四伎艺渐成。四譬俱合净一现流。四顿者。一镜像顿现合现流顿净。二日月顿照合胜境顿现。三梨耶顿缘合净处顿成。四三佛顿照合行光顿照。四譬即合现流顿净。而其法体义理少别一向取义。今章各举初也。折薪第二云。庵勒果此方无故不翻。或云庵没罗。又云阿摩勒叶如小枣。花白而小。实如胡桃。味甘可入药。渐熟之由未详(文)。
  五。问。顿教心立言说欤。答。两方也。若云立之者。当章文不待言说。不待观智(云云)。若云不立者。当章下卷段云。玄疏等之中指楞伽思益等众经。出顿教之言说。如何。答。大疏云。顿诠此理故名顿教(云云)。
  抄三上云。但诸经中一向辩真性处。即属顿教(文)。大疏一上云。顿诠此理故名顿教(文)。抄三上云。夫能诠教皆从所诠门立○若诠事无碍即是圆教。岂以所诠是理不许能诠为教欤(文)。委细可见。一义云。不待言说等者。顿教之言说直往法性言说故。言说即非言说也。言无言。顿诠真理名顿教也。
  六。问。净名所说文殊不二终顿二教中何欤。答。当处云。如净名以默显不二等(文)。决择前后意科云。三十二菩萨及文殊等所说不二。并在言中后维摩所显绝言之教以为究竟(文)。此释无争文殊不二终教(见)。
  指事上末云。三十二菩萨等者入不二法门品云。尔时维摩诘语众菩萨言。诸仁者。云何菩萨入不二法门。会中有菩萨。名法自在(生业二不生业。一不二此为第一)。乃至乐实菩萨曰实不实为二○无见无不见是为入不二法门(第三十二)。如是诸菩萨。各各说已问文殊师利。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文殊师利曰。如我意者。舍一切法无言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舍是文殊师利问维摩诘。我等各自说已。仁者当说○时维摩诘默然无言。文殊师利叹言。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为真入不二法门(文)。难云。准此经文。文殊不二既云无言无说(云云)。尤可顿教。例如楞伽。初地即八地等。思益不从一地至一地等即顿教。若文殊不二终教者。楞伽思益等经文。又可终教欤。进退不审也。次抄三上四重尺。文殊后印可语。第四重净名默上。尤可顿教。抄三上云。若辩优劣。或三重四重。言三重者。一诸菩萨以无二遗二。则是以言显法。似有不二可说。便是对二显不二非绝待也。二文殊以言遣言。明无不二可说。令亡言会旨。三维摩诘以无言显理。谓本自无言不须更遣。故为三也。而言四者。文殊师利以言印彼。又明言即无言。非要离耳。若欲合者。然后三段反覆相成。但为一义。初文殊以言显无言。次净名以无言印无言。后文殊以言印无言。三段二人共显言绝之理○后二大士以无言遣言○若更合者○后二大士以无言显理。言与无言双亡。皆真不二矣○今取最后故。云如净名默也(文)。理欤。准此释者。净名印可之文殊语。决定可顿教。但清凉大师之心。虽有始顿终圆之次第。今依宗家释。始终顿之次第释科也。既印第三重之无言。知顿教也。次文殊初不二虽应顿教。维摩经心对后净名之默。文殊不二故。今章等摄终教。楞伽思益等不对默。故直取顿教也。但今抄释文殊初不二可通终顿二教欤。一义云。文殊印可既默上。尤可同教(云云)。
  孔目第二云。又维摩经云。时维摩诘默然无言。文殊师利叹曰。是真入不二法门。义当顿教(文)。又云。终教门者。复有二种。一始。二终。言始门者。即维摩经中不二法门品三十二菩萨显不二法门者是。言终门者。即不二法门品文殊所显不二者是(文)。此文又文殊印可顿教(见)。但义当之言。非顿教之当中欤(见)。而然文殊初不二既终教终门也。知后印可应顿教欤。
  玄第八云。三十二菩萨不二终教初门。文殊不二终教终门也(云云)。取义。
  章宝积经论○名顿教修多罗(云云)指事云。论第一云。未闻者。未圣闻浅道故。未曾受持者。虽圣闻浅道不受持诸顿教说。及诸修多罗法谤以是义故。如来说此修多罗等故(文)。
  宝积经论第一。
  七。问。深密第三时始终二教中何欤。答。当章释终教(见)。付之。玄第一云。二始教者。以深密经中第二第三时教。同许定性二乘俱不成佛故。今合之总为一教。此既未尽大乘法理。是故立为大乘始教。三终教者。定性二乘无性阐提悉当成佛。方尽大乘至极之说立为终教(文)。疏一上云。二始教者。亦名分教。以深密(私云。同玄文)。此既未尽大乘法理故立为初。有不成佛故名为分。指事上(末)云。问。经疏云。解深密经以为始教。云何今说为终教欤。答。义门不同。若约成佛不成佛门者。深密以为始教。以许定性入实类故。若约空不空门。名为终教。明不空故。义望不同故。不相违(文)。
  复古上云。三或下○初开教会深密。约大乘初浅后深故开为二。会深密者。以三时收渐教也。五时则于后开出法花涅槃常住妙典为四五时。今合五作三。第三时中收经甚宽。又持法轮义亦通也。深密经亦说真如妙有。但奘师所宗宗于不变湛然有耳。今约通义略分教(文)。准此记心。以深密第三时名终教。可有二义。一第三宽摄法华涅槃等。故是终教也。故上章但云不摄别教一乘。不云不摄法华。次又持法轮下深密第三时。又说真如随缘不空妙有。故又终教也。但说凝然者。奘师宗义也。故清凉大师云。又唯识等亦说真如是识实性。但后释者。定言不反失于随缘过归后辈(文)。但玄疏等云未尽法理者。依奘师所宗。又约五性差别释未尽也。故抄三上云。言未尽者。第二时中但明于空。空是初门。第三时中定有三乘。隐于一极故。初教名并从深密二时以得。云何空为初门。法鼓经中以空门为始。以不空门为终故○若尔第三时既不明空。何得名初。以未显一极故特由此义加分教名。故云有不成佛故名为分(文)。
  寻云。章文引法鼓经了。约如来藏常住无上名为终教(文)。尔者法华涅槃等之随缘如来藏欤。深密第三时之凝然不作真如名如来藏欤。答。
  八。问。深密第二时可通终教欤。答。第二时者始教也。付之。深密第二时可摄诸部般若。而般若部中浅深可有。是以智光三教依般若经。立第三时一切皆成之义。加之。至相大师以大品般若。释三乘终教(给)。云何。答。五十要问答上云。涅槃经等及大品经三乘终教。以根熟声闻说故。金刚般若是三乘始教。初会愚法声闻(文)。清凉大师释云。大品般若大般若第二会同本异译(云云取意)。寻云。深密第二时摄诸部般若欤。答。
  九。问。起信论空真如者。深密第二时之空门始教欤。答。当宗心以空真如当空门始教(见)。付之。凡起信论是性宗终教之本论也。法性真空之理。何可同第二时之空门欤。何况准法鼓经文。空门是有余未尽理之教也。岂起信论空真如有余未尽之说欤。如何。答。一义云。五教之浅深专依真如法性隐显之义建立之。而起信论绝言空不空等之义。真如门根本也。故依此建立始终顿之三教也。依真如空门建立始教。依不空门建立终教。虽始终二教等有浅深。于真如空不空之义。全不可有浅深。例深密三时初时约依他说有。第二时约遍计说空。第三时约三性说中道。虽有空中三教有浅深。约第三时中道时。全无依他之有浅遍计之空深之义。空不空二义又以尔。空不空教所依也。全非浅深也。约三性等建立三时教事。抄三上可见。难云。指事若无能诠三教浅深差别。由何缘有所诠真如三浅深差别(文)。依此释者。三种真如有浅深(见)。如何。答。论疏等释全不见空不空之二真如有浅深。指事释且能诠之三教为本定浅深欤。
  十。问。摄二十部立六宗事。依何依凭欤。答。以义相从(云云)。付之。正披宗轮论。不可限六宗。如何。答。别可检。大疏一下云。诸部异计各是一宗。谓十八本二。各不同故。以义相从更复合之(文)。
  抄四下云。言诸部异计即二十部○以义相从者。合二十部兼诸大乘为十宗故。章。犊子部等。
  抄四下云。等取余四部。谓此计中总有五。全或一少分。言五部全者。一犊子部。二法上。三贤胃。四正量。五密林山○言一少分者。根本经部(文)。补亡饰宗第一。灵祐述。法相宗也。依深密三时。饰宗第一宗六部全也。全经部收。
  十一。问。犊子所计我人法二执中何欤。答。慈恩大师述记云。犊子部等我名能见(文)。
  了义灯云。我执自性不越彼四。今据情解妄。谓为我故叙破之。实是法执(之)。彼四者。瑜伽中广出四种计我。而限即蕴离蕴。唯识论中破我之时。广出二我。即蕴离蕴非即非离也。性即非离之我者。犊子部所计也。犊子所计我者。约情解虽名我。实我法执也(为言)。同学抄以实是法执之释为正义。
  西域记第五云。提婆设摩罗作识身论。说无我人。瞿波罗汉作圣教要实论。说有我人。因此法执遂陈诤论(文)。但唯识论广出三种我了。生空智断(云云)。灯会云。彼文总说非别。别属文总意别。斯文大例(文)。
  十二。问。依犊子部计出三界欤。答。玄第一云。一诤论声闻藏○对法二十互相违。诤所计不同。不妨圣果(文)。疏一下云。第一我法俱有宗○然此一部诸部论师共推不受呼。为附佛法外道。以诸外道所计虽殊皆立我故(文)。抄四下云。以本经部亦执有胜义我。非即非离即计菩萨出离生死故名胜义(文)。
  指事云。问。二乘圣者已断人执证人空理。何更立我。答。宗轮论云。其犊子部本宗同义。谓补特伽罗非即蕴离蕴。依蕴处界假施设名。大乘基云。谓实有我。非有为无为。然与蕴不即不离。佛说无我。但无即蕴离蕴○乃至成佛。此我常在○测法师云○问。如下所说。犊子部计非即离我。二障内何住所摄。若言烦恼。如何罗汉起烦恼障。若所知障。如何论说生空智断。三藏解云。是我执故烦恼障障摄。此部未得罗汉果。时所计我相○理实得已断我执。经部等计应准此释(文)。二法有我无宗。三全一小。一一切有部。二雪山。三多门。一小者。化地部未计也。饰宗四部全有部。多门。雪山。饮光也。三法无去来宗。七全一小。一大众。二鸡胤。三制多山。四西山住。五北山住。六法藏。七饮光。一小者。根本化地部也。饰宗七全取化地全。除饮光。寻云。折薪集成等引疏主释。法无去来宗中举八全一小分。谓加雪山部。如何。答。宗轮述雪山部云。多同说一切有部(文)。又会解记云。有本云。雪山转者非也(文)。知折薪等依谬本八全一小分欤。
  十三。问。付小乘教之法空。限折空欤。通即空欤。答。成实论中谈即空。又空极微(云云)。
  抄二下云。又阿含中云下○无是老死。即老死法空。无谁老死。即主老死我人空也。然诸经论多明小乘。但有人空未明法空者。有二义故。一据多分小分说。小乘多分但明人空。二从显了不显了。广虽说法空未全显了故。云不说法空耳。若从不显了说及小分说。则亦明法空(文)。又云(天台立教段)。言从段入空折体异故者○又于此中一一极微。谓一眼色从八微生。假合成色。折至极微都无实色。故曰色空。此名折法成藏教也。若云○举体即空不须折破○故。故体法明空有通教起也(文)。四现通假实一全一少分。一全即说假部。一小即末经部。其成实论即是末经部也。饰宗一全除末经部。四五六三宗皆一部一宗也。
  问。现通假实宗心。假实之义通真俗二谛欤。答。诸法在蕴可实等(云云)。处界门中摄真理故。可通真俗谛故。
  抄四下云。
  抄四下云。此谓俗真谛中。皆有假实。蕴门明义是实者。实即积集故。处界门明义是假者。体假积聚故(文)。寻云。今小乘六宗浅深依空浅深。而第四宗假之义通真俗。第五宗假不通真。若尔者浅深如何。答。第四宗不简别真俗。共通假实未尽之义也。第五宗俗谛一向假也。出世为实者。出世者空故实也。非实有之义故。抄释第五宗云○似中论一半(文)。故知。深于第四宗也。饰宗云。五俗妄真实宗。世法颠倒。但有假名。出世非倒法是真实(文)。指事云。问。云何诸法在蕴门实。在界处假。答。基师宗轮疏云。以依积聚缘亦积聚。积聚之法皆是假故。虽积聚假义以释于蕴。蕴体非假。无依缘故。义林章之声名句等。若在处等体非实有。以说依缘有积聚故。若在蕴等声等便实。虽有积聚不说依缘。以名蕴故(文)。依缘者所依所缘也。谓根境识等相待积聚义也。问。现通假实宗。摄说假部欤。答。章云。现通假实宗谓说假部等(文)。付之。宗轮论中出说假部之义。全不见现通假实义。但说诸法皆假之义。如何。答。问。俗妄真实宗中。谓说出世部等(文)。等取何宗欤。答。此宗但说出世部之一部也。付之。上四宗皆等字等取余部。例尤可等余部。何现第六宗唯一说一部。故不置等言。定知。说出世部等者。等余部云事。云何。答。一义云。等者等取大乘一分欤。故抄释第五俗妄真实宗云。似中论一判(文)又释第六但名宗云。亦如中论(文)。玄第一云。五俗妄真实宗。说出世部等○诸法但名宗。谓一说部等(文)。六宗共有等字也。知第五第六二宗之等言等大乘一分也。
  疏一下云。四现通假实宗。谓说假部○五俗妄真实宗。即说出世部等○六诸法但名宗。谓一说部等(文)。六宗之中除第四宗余皆有等字。问。说出世一说二部准宗轮论。与大众部同一计也。全不见名别计。加之。释彼计文相全无俗妄真实诸法但名等之义。有何故分第五第六欤。答。宗轮论述记云。基师一一说部。此部说世出法皆无实体但有假名。名即是说意。谓诸法但一假名无体可得。既乖本。上所以别分名一说部。从所立为名也(文)。
  十四。问。小乘六宗之中。几宗分通大乘欤。答。章至第六宗云。此通初教之始。付之。第三宗以后分谈法空。何不通大乘之一分欤。况第四宗摄成实论。而成实论分通大乘者。南山大智等律家列祖之定断也。加之。乾闼婆城喻大乘之法门也。而成实论中有此喻。尤可通大乘。如何。答。
  抄四下云。其成实论先是数论弟子○后出家入佛法时。经部摄故○现通假实摄(文)。
  抄二下云。言成实论云。我今正明三藏中实义。实义即空者。破第一时引其三文。此即第一引小乘论。以成实论意云。我今成立小乘中实义。故云成实。以三藏即小乘教故。既言实义即空也。小乘已说空竟。何言见有得道(文)。此等之释不许成实分通大乘之义。他宗释用不可随义欤。
  抄四下云。前四唯小。五六通小大。下二大小乘料拣。然五六立在小乘义通大乘。故云通小大(文)。意云。第四宗犹存俗谛现在一分实有之义。故不通大乘。第五宗已后俗谛诸法三世皆假。故通大乘也。今章且依至极。于第六宗释分通大乘之义也。智论第六云。一切声闻法中。无揵闼城喻(文)。成实论第十一云。又以愚痴故生我心。犹如盲人得瓦石等生全玉想。又是人未得分别空智。痴故见我。于幻梦乾闼婆城火轮等。而生有想(文)。法华疏(吉藏云)。三藏中所以不说揵达婆城者。为三藏不说一切法义性空乾闼城喻○而成实论亦有此喻者。引菩萨藏中解。就小乘法中释耳(文)。
  疏一下云。然隋朝大衍法师总立四宗。一因缘宗。谓萨婆多。二假名宗。谓即经部。三不真宗。谓诸般若。四真实宗。谓法性真理佛性等教。又此四宗初名立性。二名破性。三名破相。四名显实。初二小乘。后三大乘。各初浅后深。此亦有理。但收义不尽。以十八部中但判二故(文)。抄四下云。疏初二小乘。后二大乘。下辨顺达○今初言各初浅后深者○二破于定性。但从缘有故为深也○早欲参涉大乘。故云经部(文)。依此释经部通大乘(见)。而经部摄于第一第四二宗。知第四宗可通大乘。如何。
  文安三年十一月六日于东大寺戒坛院以普一长老御本书写毕。祐乘。
  金刚佛子快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