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藏》第72卷No.2337
No. 2337 [cf. No. 1866]
华严五教章上卷指事本

  日本国东大寺沙门寿灵述

  始称华严一乘教分记者。举一部通名。所言卷上者。表此卷之别目矣。初通名中。言华严者。所释之经称也。一乘教分记者。能释之章目也。初中言华严者。举喻况。而标行德矣。问。华有几义。复何所表。以华为严。答。华有十义。所表亦尔。一微妙义。是华义。表佛行德离于粗相故。说华为严。二开敷义。表行敷荣性开觉故。三端正义。表行圆满德相具故。四芬馥义。表德香普熏益自他故。五适悦义。表胜德乐欢喜无厌故。六巧成义。表所修德相善巧成故。七光净义。表断障永尽。极清净故。八庄饰义。表为了因严本性故。九引果义。表为生因起佛果故。十不染义。处世不染。如莲华故矣。后能释名中。言一乘者。有其多义。一存三之一。如般若等经。不破三乘之疑执。亦不会二乘之行果。唯就空理。说一乘故。如十义一乘等。二遮三之一。如法华等经。会二乘之行果。遮三乘之别执。说一乘故。三直显之一。如华严经。不对二乘。无可破故。为大菩萨。直示法界成佛仪故。今标如是一乘义。故名一乘矣。问。既题华严一乘。唯可标第三直显一。何兼余义。答。圆教故。摄方便故准下同教可知。言教者。是五教也。谓小乘教。大乘始教。大乘终教。顿教。圆教也。分者齐也。谓五教分齐。各别故。记者录也。言卷上者。此教分记三卷之中。此卷次居初首故名卷上。言建立乘一至所诠差别十者。初依海印三昧。尽建立诸乘差别。乘为本故。是故初有建立乘门。已建立差别讫故。次可明其之教义摄益。是故第二有教义摄益门。既虽明教义摄益。而未知彼教义一时摄益。多时摄益。是故第三有古今立教门。已虽显他立教。未明自立教。是故第四有分教开宗门。上来虽明乘差别辨教类别。而未明乘教开合。成大教网分齐。是故第五有乘教开合门。已虽知乘教开合。成教网。未知其教网同时起。前后起。是故第六有教起前后门。既虽知教起前后。未知其教前后起所由。是故第七决择前后意门来也。上来既虽明一乘三乘教义差别。辨教起前后等。未知依何异相三乘外别立一乘。是故第八施设异相门来也。上来已虽知异三乘别有一乘。未知其别教之义理分齐。是故第九有义理分齐门。上来多分约理浅深。明教类别。今约所诠法义差别。明能诠教类差别是故第十有所诠差别门。义海虽无尽。而且举一周圆教。显无尽义门。
  言释迦佛海印三昧等者。问。说此经佛。是即一大法身十身舍那佛。如何不言舍那海印三昧。言释迦佛海印三昧。以释迦身为化佛故。释曰。此释迦身。随教浅深。故下卷云。此释迦佛身。或是化非法报。如始教说。或是报非法化。如同教一乘及小乘说。但深浅为异也。或是法非报化。如顿教说。或亦法亦报化。总如三乘说。或非法非报化。如别教一乘。是十佛故也。又经云。或名舍那。或名释迦故。今欲明约一乘教。此树下化身释迦。即是一大法身舍那十身。故云释迦佛海印三昧等也。
  言海印三昧者。贤首品疏云。海印者从喻为名。如修罗四兵列在空中。于大海内。印现其像。菩萨定心。犹如大海。应机现异。如彼兵像。故大集经第十四云。喻如阎浮提一切众生身及余外色。如是等色。海中皆有印像。以是故。名大海印。菩萨亦复如是。得大海印三昧已。能分别见一切众生心行。于一切法门。皆得惠明。是为菩萨得海印三昧见一切众生心行所趣。解云。此中见字亦是现字。谓由见故现也。纲目云。然此八会人法教义等。皆依如来海印三昧之所显现故。贤首品云。一切示现无有余。海印三昧势力故。三昧者。此云等持。离沉浮故。定惠均等故名等也。心不散故。住一境故名持也。问三乘宗中。依如来后得智。起言说法。如何今依海印三昧耶。答由三乘浅故。定内不起言故。以一乘深故。定内起用故。寂用无碍故。由斯即知三乘与一乘别如第八异相中述知之。
  言一乘教义者。于中有二义。一别教一乘教义。二同教一乘教义。初如露地牛车。自有教义。谓十十无尽。主伴具足。如华严经说。后中有二。一者临门三车。自有教义。谓界内示教。得出为义。如解深密经及瑜伽等说。摄方便故。所流故。三乘等皆为一乘。二以临门三车。为开方便教。界外别授大牛车。为示真实义。此如法华说。广如下同教门及教义摄益门说也。
  言然此一乘教义分齐开为二门一别教二同教者。终南云。夫圆通之法。以具德为宗。缘起理实。用二门取会。其二门者。所谓同别二教也。今述彼本义。故云然此一乘等也。
  言别教者。天台云。别者不共之名也。此教不共二乘人说。故名别教。略明有八。一教别。二理别。三智别。四断别也。五行别。六位别。七因别。八果别。故名别教也。教别者。佛说恒沙佛法。别为菩萨。不通二乘。理别者。藏识有恒沙俗谛之理也。智别者。道种智也。断别者。尘沙无知。界外见思无明断也。行别者。历劫修诸波罗蜜。自行化他之行也。位别者。三十心伏无明。是贤位。十地发真。断无明。是圣位之别也。因别者。无碍金刚之因也。果别者。解脱涅槃四德。异二乘也。终南云。别教者。别于三乘。故法华经云。三界外别授大牛之车故也。今若准下文。述章主之意。略有十门。一者时别。谓此一乘要在初时第二七日。摄前后际演说。二者处别。谓此一乘要在华藏界中众宝树下。即摄七处八会等尘数世界也。三者主别。谓十佛也。四者众别。谓普贤等及佛境界中诸神王众等。五者所依别。谓依海印三昧中出。六者说别。谓此方说一事一义。结通十方。七者位别。谓所有位。上下皆齐。八者行别。谓一行即一切行。九者法门别。谓十十法门。十者事别。谓舍林等事。皆是法门故。如是法门。别于三乘。是故云别教也。
  言同教者。天台云。通者同也。三乘同禀。故名为通。略出八义。一教通。二理通。三智通。四断通。五行通。六位通。七因通。八果通。教通者。三乘同禀因缘即空之教。理通者同见偏真之理。智通者同得巧度之一切智。断通者界内惑断同也。行通者见思无漏行同也。位通者。从干惠地。乃至辟支佛位皆同也。因通者。九无碍同也。果通者。九解脱。二种涅槃之果同也。终南云。同教者。经云。会三归一。故知同也。又言同者。众多别义。一言通目。故言同。又会义不同。多种法门。随别取一义。余无别相。故言同耳。所言同者。三乘同一乘故。又言同者。小乘同一乘故。又言同者。小乘同三乘故。又言同者小乘三乘·故。前德已述通别二教。而未见释相。今以理求。通之与同。义无别趣也。若准下文。述章主意。略有六重。一者同教一乘。于中有七。初约法相交参明一乘。谓如三乘中亦有说因陀罗微细等。而主伴不具。或一乘中。亦有三乘法相等。谓如十眼中。亦具有五眼等。乃至七约十义方便明一乘。二者同教二乘有三种等(云云)三者同教三乘。亦有三种(云云)四者同教四乘。有三种(云云)五者同教五乘。亦有三种(云云)六者同教无量乘。谓一切法门。又疏云。一同教一乘。如法华等。二同教三乘。如深密等。案云。同义虽多。非过三义。一三乘人。共所得故。二一乘同于三乘故。三三乘同于一乘故。名为同教。
  言一是性海果分等者。谓究竟果海。十佛境界。圆融自在。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不可说其状相。又不论因陀罗及微细等。此即当地论之果分不可说。
  言何以故者。此征上义。谓如何其果海。当不可说耶。
  言不与教相应故者此即释也。谓究竟果海义。唯佛内证境故。对于机缘。发起言教。不可说其相状故。故云不相应也。
  言即十佛自境界也者。此显上果海十佛自境界。元晓云。欲明十佛。略开三门。一者列名。二者辨相。三者显六相。初列名。如离世间品言。菩萨摩诃萨。以十种见佛。所谓无著佛。安住世间。成正觉故。愿佛。出生故。业报佛。信故。持佛。随顺故。涅槃佛。永度故。法界佛。无不至故。心佛。安住故。三昧佛。无量无著故。性佛。决定故。如意佛。普覆故。次辨相者。初无著佛者。亦名正觉佛。无著众患之本。正觉者诸德之元。无耶患而不离。故言无著。无正德而不圆。故言正觉。二愿佛者。谓如理智。穷无生际。方能出生无量佛事。即是大愿故。名愿佛所以愿得无生智者。为欲出生无量佛事。今举所为。以显愿佛。三业报佛者。谓无量相好庄严色身。无量身业所感之报故。名业报。所以感得妙色身报。为令见者咸归信。故举所为意。以显业报佛。故言信故。四持佛者。谓佛圆意。周遍三世。住持佛法。无穷无尽。顺一切智。无穷尽故。五涅槃佛者。说门之中。名为化佛。化现灭度。非实灭故。所以涅槃非实灭者。永度生。非生灭法故。六法界佛者。谓无碍法界。即是佛体。名法界佛。智慧光明。亦同法界。无处不至。是故亦名为法界佛。七心佛者。谓正直心。安住所缘。故言心佛安住也。八三昧佛者。谓佛三昧。无量无边。思议路绝。故言无著。九性佛者。谓如来性。即是本觉。本性自觉。非修所成。故言性佛。十如意佛者。谓神力自在。名如意佛。周遍一切。故言普覆。后六相者。如论说言。一切十句。皆有六相。何者为六。一者总相。二者别相。三者同相。四者异相。五者成相。六坏相。今就十佛。显此六相。言总相者。谓初一佛无九佛不摄故。二别相者。谓九佛于一开九故。三同相者。十皆离着故。四异相者。五对各别故。五成相者。揽九成一。一佛圆满。六坏相者。无不一作九。九外无一故。又章主法身章云。通摄一切三世间故。众生及器无非佛故。一大法身。具十佛故。三身等并在此中智正觉摄故。案云。夫如来法身。无障无碍。融三种世间。为一佛身体。分一佛身。为十佛身。何者十身。一众生身。二国土身。三业报身。四声闻身。五独觉身。六菩萨身。七如来身。八智身。九法身。十虚空身。具如论说。此十佛身。一即多。多即一。具足六相。无碍相即。谓初众生身。无九身不摄故。是为总相。后九身。于一开九故。是为别相。十身皆有众生身故。即是同相。十身各异。是故异相。揽九成一。一身圆满。故是成相。分一作九。九外无一。故是为坏相。是故初众生身。具总别十身。全为一众生身。初是总众生。九是别众生。以别总成故。于总开别故。是故别必带总。谓国土身。带众生身。乃至虚空身。带众生身。以初众生身。望后国土等九身。为异体也。望后九众生身。为同体也。然初总身守自位故。为众生身。以摄别故。即是国土身乃至即是虚空身。后九别身。守自位故。为各别身。以同有总故。俱为众生身。欲明一切众生身。周遍法界。因陀罗网。无边际也。乃至十虚空身为总。余九身为别。是故虚空身中。具足十身。全为一虚空身。余准上也。是故十身门中。各摄十身。合为百身。于中亦有同异二门。各摄一百。合为二百。异体门内百身。复自即入。重重无尽。同体门内百身。复自即入重重无尽。是故同异二门。各有十无尽。圆融自在。作因陀罗。高出思议之外。玄超识知之境。此谓毗卢舍那如来。依正无碍。一多自在。因陀罗网。重重无尽。周遍法界。不可思议。圆满究竟。十种法身也。
  言因分可说果分不可说者。地论第二。释经偈云。前言十地义如是不可得闻说。今言我但说一分。此言有何义。是地所摄有二种。一因分。二果分。说者。谓解释。一分者。是因分。于果分为一分故。言我但说一分。此文既云但说一分者。是因分故。知果分不可说也。故今取论意。云因分可说。果分不可说也。探玄记第十卷。释此二义。有五说。第五说云。今释有两重。一此十地有二分。一就实十地。唯佛所知。佛智所行。名为果分。上论云。此智是谁证。偈言佛智所行故。又上文云。智起佛境界故。又上加分中。言不思议佛法。又如鸟迹所依大空为果海等。二随相十地。菩萨所知。菩萨所行。名为因分。是则果分玄绝。当不可说。因分约机。是则可说。此义通一部。经中大意。二云。十地有二分。一约妙智正证。智如境故。离相离言故。名果分。则不可说。如彼鸟迹同于虚空。不可说也。二约方便寄法。显地差别。如下文。初二三地。寄同世间。四五六地。同二乘故。又寄禅支道品诸谛缘生。以显地别。令众因此表解地义。故名因分。如空中迹约鸟说异。名为因分。同空无别。名为果分。一迹通二。故为二分。问。约鸟约空。迹皆离相。云何有可说。有不可说。答。迹虽离相。就鸟得说。所说常离也。迹同虚空。理不可说。所况地智。准此可知。此释局斯地品。
  言二是缘起因分等者。谓不可说性海果分。随因位机缘。以小分起故。随彼机缘。发起言说。令解其状故也。与教相应故。云缘起因分。
  言普贤者。德周法界曰普。至愿成善称贤。凡证普法皆称普贤。非直一人目普贤也。即此因位普贤等机之所知境界也。
  言此二无二全体遍收等者。因分果分。以为此二。谓因分不异果分。如鸟迹空不异太空。果分不异因分。如大空不异迹空。故为无二。然大空不异迹空故。迹空全摄大空。迹空不异大空故。大空全摄迹空。故云全体遍收。
  言其犹波水者。波随缘起。有分齐故。譬于因分。水不随缘。无分齐故。况乎果分。然波不异水故。水门全摄波水不异波故。波门全摄水。故云犹波水也。
  言如法华中宅内所指门外等者。宅内者。是分段三界火宅内也。即以异熟赖耶。为其体性。言门外者。三乘之教行。合名为门。能出三界火宅故。理出教外。故名门外(以上基师释也)智周师。引吉藏师释云。复有义。此名三界限城为门。故后文云。即此三车。皆在门外。复言所烧门。故知。三界以之为门。问门宅何别耶。答如世间人。总举一宅。名之为门。或称一家。或言一户。今亦然也。议曰。甚有理也。若经文势。接言三车者。三乘所求之果。以言教方便。开此三果。诱引三乘之人。令得出分段生死系业故。然此三车体。释者甚多。论云。第一人者。示世间中种种善根三昧功德。方便令喜。然后令入大涅槃故。注云。二乘菩提。未出变易。世间相从。名为世间。善根体性。是五取五蕴。非一众多。今总标故。名为种种善根。别举定故。名为三昧。以权施设二乘菩提故。言方便。大乘基云。以二乘所得生空无漏智。唯为羊鹿体。虚指二乘所得。有漏假智。世间三昧。名为种智。称二车体。有名不见。亦不登游。不能分别诸法故。若自生空智。为车体者。二乘既得。云何经云言不得。故知。有漏解行智。是二车体也。菩萨以无漏正体智。为牛体。以无漏后得种智。为车体。有师云。二乘之人。亦不有无漏种智。经文以无漏禅定根力等。喻二车故。以小分无漏种智。为二车体。若以有漏后得计解智为车体者。岂佛开迷执。以为所求果。以诱引二乘哉。问若以小分无漏种智。为二车体者。羊鹿车体。亦可实有。二乘亦可登游。若尔何经云不得哉。答言不得者。以昔三乘。望今一乘。故不得耳。非体无故以为不得。吉藏师云。今明。未得真无漏已来菩萨心。及十信等。地前方便。名为世间。下论。释法师品中及分别功德品。并明地前未得真无漏。故名世间。今说地前种种功德。令其欢喜。义一师云。初二乘故。不显实理。随世间三乘根机。而为说。故云世间。此中言说尽无生二智及寂灭三昧功德。随世间根。又随欲暂令游喜。权方便说故云世间。是尽智及无生智等。非一故云种种。灵范师云。三车非一。名种种。即取有余涅槃。以为车也。今在门外者。非想贪为门。以涅槃是无漏法非贪所系。名在门外。玄一师云。今详二德。皆有不尽。且基说不尽者。今此下论文。明为令七人得其利益。谓前论文明治七人病。自下论文。明令得利第一人利者即令得三车。既尔。何故唯说二车。不说牛车。设为彼救者。此经之宗。二是方便。一是真实。今言方便令喜者。即是方便教门。是以且说二车。不说一车。又城体。实是根本观中所得择灭者。亦可车体实是根本智。若谓下根所不闻解也。故不取者。涅槃亦可尔。若谓假解中所变择灭苦不息。故实不取者。亦可假解非种智。故不应名车。若谓虽非种智。方便令希者亦可。虽非苦息处。而方便令希。是以若约实者。八证智及所得灭。如次名车城。若据现相。假解及所变灭。如次名车城。又车未必是种智。但明乘权实故。以车名耳。藏说不尽者。今此方便令喜者。说令欣乐三车。然发心及有学等。定非为车体。如何得言发心等也。应作此说。世间中。种种善根。三昧功德者。即是三车所喻功德。谓彼功德。超出世间。无间异生。难可了知。是故如来随彼分别所可解。有所得世间之相。而示三乘之实功德。故名世间。由此义故。二乘圣者。至无学位根未熟时。以有所得功德。而为真实。将熟机时。应非有所得而为真实。尔时喻言索。若菩萨者。至初地时。了违诸法空无所得。异于昔时有所得心中所闻相故。更求无所得无障碍佛果。尔时喻言索也。又说世间者。是世俗谛故。是以后得智。名世间智。以知世俗故。正体智名出世间智。以知胜义故。约此义故。瑜伽第四十六卷。作四车喻。以大乘中地前地上所见别开故。言四车者。一鹿(喻声闻是劣故。与此不同。此中独觉喻也)二牛(喻独觉胜声闻故)三马(喻地前所见涅槃上亦喻涅槃故)四褭(喻涅槃地上所见以最胜故)前七方便及地前位所见涅槃。喻为假车。见谛及初地以上所见涅槃。喻于实车。解云。所喻虽别。而义意无别。故取为证。若约彼论言。二乘之车。各分应为二。然彼时近同有所得观故。不别开二。既开牛车。为二故。三以外有一大车。其义无伤。地前地上。所见虽别。明一佛果故。三以外更无别车。亦有何过。又下信解品疏云。经遥见其父者。由去大乘不退位远亦去真理远故。亦可此但闻见。非证见故。名为遥见。基云。此见化身净土之相。今谓见实德。问。基意何故见净土相。答。其实德相。甚深难见故。今将此意。而补本义。谓佛实德。无相无碍。甚深境界。始觉菩萨。不能听闻。不能寻思。是以虽希实德。而说净土化身之相。令彼欣乐以彼粗相得可闻故。即是初所示牛车。案云。若依此义。明章主意。三乘始觉菩萨。不能听一乘无尽佛法。故彼权教中。且示一乘行布一相。智正觉之一分佛身。令仰求故。喻为牛车。为求彼车故。出三界之外。分见此佛身故。望自宗皆俱得果。以机熟故。见自所求三乘佛法。依一乘无尽教起。此彼阿含之方便故。更进愿求主伴圆满无尽佛法。是故喻名为索车也。又若依章主。总出世益。以喻三车。是故下云。若望自宗并皆得果。若不得者。如何出世。又云。得出世益。以为究竟。又三乘教义。喻于三车。是故下云。无量宝车。显于一乘无尽教义。准此故知。临门三车。亦显三乘教义。问。是三乘教。若通愚法二乘教耶。答。有二义。一云。临门三车。亦通愚法。故下文云。一者一乘三乘名为二乘。谓如经中四衢所授并临门三车。此中合愚法同回心。俱是小乘故。二云不通。故下文云。一者一乘三乘小乘。名为三乘。此显法本末故。上开一乘。下开愚法。故有三也。乃至是故当知。门外三车。不通愚法。以法华非小乘故。依此二门不偏执也。
  言界外露地所授大白牛车是一乘教也者。三乘人。同出分段三界之外。名为界外。若二乘者。断烦恼障。到有余涅槃露地故。若三乘菩萨者。到十住以上不退位。离分段系业。分见法身故。名为露地离烦恼障。出分段生死。无权名露。各有所依果。满足位名地。三乘之人。到此露地。以机熟故。为说一乘。是故喻名授牛车也。然是一乘体释者(云云)灌顶记云。光宅云。取佛果究竟尽无生二智。为车体。天台云。诸法实相正是章体。华法师云。地前若趣向大乘。无分别智。为乘体。故元晓师云。所乘之法。略而说之。有其四种。一谓一乘理及一乘教一乘之因。一乘果如是四法。更互相应。共运一人。到萨婆若。故说此四。名一乘法。犹如四马互相应共作一运。故说四马。名为一乘。当知此中道理亦尔。若准此义。显章主意。一乘一运。即一切运。主伴无尽理教因果。喻于大车。是故下云。无量宝车。显于一乘无尽教义。又疏云。若依普门一位即一切位。故亦一运即一切运。名不思议乘。乘此乘者。十信满心。即得六位。案云。此通教义因果人法等一切法。以为乘体。准思可知。此约别教。若依起信论说。牛车体。即一心体大。乘此本觉体大。到如来地故也。是故论云。一切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萨。皆乘此法。到如来地故。藏记云。即始觉之智。是能乘。本觉之理。为所乘故(此约同教)。
  言一权实差别等者。鸿胪小卿。对希颜。权实义序云。权也者。有二乘焉。有菩萨焉。实也者。有菩萨焉。有如来焉。即如解深密。佛地。阿毗达磨经等。瑜伽。杂集。唯识论等。皆为权宗。以其有为无为唯即别。末果尽其至极也。若华严。涅槃。胜鬘。楞伽。密严经等。智度。中观。宝性。起信论等。皆为实教。以其有为无为镕融即离。便可示其究竟也。惠华师云。大乘权实义云。言权实者。略有二种。一者简似。二者正显。前中不同。妙法华云唯此一事实余二即非真。又不同如来不思议境界经说佛菩萨皆隐本形现果位相。所以者何。今明。唯大乘菩萨中。有权有实。非约二乘望菩萨也。后正显者。如大般涅槃经第七云。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不了义者。谓声闻乘。闻佛如来深密藏处。悉生疑怪。不知是藏出大智海。犹如婴儿无所别知。是则名为不了义也。了义经者。名为菩萨真实智慧。随犹自心无碍大智。犹如大人无所不知。是名了义。乃至云。若言如来无常变易。名不了义。若言如来常住不变。是名了义(不了是权了义此实)又三十六云。非佛性者。所谓一切垆壁瓦石无情之物。离如是等无情之物。是名佛性(此正因佛性也。若言五种性者。是不了义。违此文故)晋本第八云。一切世界。诸群生。鲜有欲求声闻道。求缘觉者。转复少。求大乘者甚希有。求大乘者。犹为易(权大乘也)能信是法甚为难(实大乘也)唐本三十八云。若有众生。心下劣。为彼演说声闻行。名心明利。乐辟支。则为彼说中乘道。若有慈悲乐饶益。为说菩萨所行事(权大乘也)若有最胜智慧心。则示如来无上法(实大乘也)广如大乘权实义说。智铠禅师云。问曰。寻至道即是一。若格前方便。三教所明。补处佛果。遂传尔悬殊。此意难解。会曰。二义往释。一有教有人。二有教无人。若三教方便之说。因中禀教之者。即玆有教有人。佛果补处。及上位菩萨能说三教。此玆有教无人。所以者何。禀三教行人。因教各权利有教无人也。能说之教主示现。为三乘之佛。菩萨人物。慕果行因。因行既成。则无复化主。如斯乃缘憾感便应。缘谢便息。空拳诳儿。引时还家。手中实无物也。三教化主。亦皆如是。若是圆教有人者。因中禀教。乃至法云。有教有人。断四十一品无明。法身补处。此实非虚。妙觉法身。无说之说。即是果上有教有人也。有教无人。名之为权。有教有人。名之为实。问曰。若尔四教明果。可分权实。四教因地。皆有教有人。何故得分。至其权实。答曰。今明三教之人。名为权人。禀圆教之人。则人教俱实。故四教明因。分权实也。问曰。三教之因。既立权人。三教之果。何意不得辨权人答曰。三教行人。可成圆人无有三教之佛。修因作圆佛。故非类也。案云。三乘共教。为引摄地前初心菩萨。令长养彼根机故。且示一相小分因果。令愿求故。如其教施设。未得彼果故。又定性二乘。许实灭故。以教不究竟故。名为权教。一乘实教。对乎普机。备开示普别圆满因果故。如教安立。得佛果故。寂灭二乘。许成佛故。以教究竟故。名为实教。由此权实差别。显一乘三乘别。
  言以三中牛车至务令得出者。此有二义。一约事同二乘。出三界之外。未得佛果故。俱同于二乘。唯得出世益故也。二约教。同于二乘教。许二乘实灭故。同二乘教。非实教故。令同羊鹿等也。
  言是故临门三车俱是开方便门者。元晓师云。此名方便。略有四义。一者佛方便智之所说教。依主立名。名方便教。二者即三乘巧顺三机。持业作名。名方便教。三者为一乘教。作前方便因。是后说一乘正教。对后正教。名为方便。四者于一乘理。权说方便。非真实说。是方便义。对真实说。名为方便。依此四义。故名方便。此名为门。有其二义。一者出义。诸子依此出三界故。二者入义。又依此教入一乘故。然门有二名。若言佛门人门。则门非佛人。若言板门竹门。则门是板竹。今三乘教名方便门者。同板竹门云。即是方便。是故名为方便门也。开方便门。有其二义。若望出义。说三乘时。开而不闭。望其入义。说三之时。闭而不开。虽出三界。未入一乘。故今说一乘教。言三是方便。方开方便门。令入一乘故。如经下文言。当知。诸佛方便力故。于一佛乘。分别说三。此言正开方便之门。
  言四衢别授大白牛者方为示真实相者。四衢者释者(云云)大乘基等云。四衢道者。四谛理也。三乘并观四谛理故大般若中。说四衢道为四谛故。惠净师吉藏师疏。玄范。皆与此同也。吉藏统略云。余昔依旧。释四衢。喻四谛。此解可约昔教出三界证四谛便得涅槃。此是见车。得车不应更复索。旧又明四衢及露地。明无五浊。亦同上过也。望今教释者。四达曰四衢。则四方皆空。不见车。不得车。灵范师云。四衢道中者。衢谓曰交道。喻于我生已尽等四智究竟道中。灌顶记并御制云。四衢譬大乘四摄四等。言三乘人发大乘心化众生之机。言大白牛者。与三种大并七种大相应故名大也。无漏净洁。能离系缚故。名白矣。
  言示真实相者。元晓师云。此示亦二。先明所示。次明能示。所示之真实相。谓一乘人法。法相常住道理究竟。天魔外道。所不能破。三世诸佛。所不能易。以是义故。名真实相。而非三非一。无人无法。都无所得。如是正观。乃名真实究竟一乘(云云)能示之用。有其二种。一者同开之示如前。开三是方便时。即知一乘是真实。故如开门时即见内物。二者异开之示。异前开三别说一乘闻。是皆得悟一乘义。故如以手指方见内物。如下文言。诸佛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如是等。言真实相也。
  言若三中至后更索耶者。此难吉藏师大乘基等诸德。唯说羊鹿。以为权车。牛车是实故也。
  言亦不可说等者。此除大乘基等诸德。难吉藏师等诸古德。以唯说二乘索车故。
  言以此得知三车同索者。释者(云云)大乘基师云。随三乘机。皆于佛所。专意希求自乘妙智。义同于文各索其车。二乘之人。离分段生死。已得解脱。证于四谛。入于化城。已名出宅。专于佛所。闻思修习。种智了达。求证诸法。名索羊鹿。菩萨之人。依此本论。初地以上。虽离分段。未证解脱。不名入城。不疲倦故。不入有余。不说菩萨入化城。故入无住涅槃。亦息分段死。名入城。未乖道理。若尔。亦应许上羊鹿。故知。但如初解。为善。已伏烦恼。出分段死。亦证四谛。亦名出宅。坐四衢道。求佛妙智。亦名于文索其牛车。灌顶记云。索是求请之别名。在意名求索。在口名请索。在身名乞索。如朦者求知。如饥者请食。如迷者问道。凡居不达之地。何有不索之理。由索故许与。许与故欢喜。上宫云。问曰。今三车中。其二车实无故。第二第三二子宜索。而大车即如许实有故。第一子但即乘。不应求索。何故皆同索耶。释曰。如上法说中释等。第一子。在火宅时。但闻三中有大车。未闻唯有一大车。今出门外。既不见二车。因何得知此是许我大车。所以亦索曰。何其许我大车也。释索。或云言教中索。或云意中索。或云机中索。未审谁当。但私怀者。或是机中。有如是可索耶。何则若就外譬作论。亦可得言中索。亦可得意中索。然就实为论。三乘人。大乘机虽发。如来未明唯一之前。那得知无三。既未知无三。那得言中意中为索也。故云唯机中可索也。
  言此中三车约彼三乘所求果说者。若依经云。声闻独觉不退菩萨。以为所求果也。故经颂三乘得益云。是诸子等。若心决定。具足三明及六神通。有得缘觉不退菩萨。大乘基云。合依吉克难。心决定者。不疑四谛。得证真谛。具足六神通者。得阿罗汉。余二果可知。论说不退位。初地以上。出分段生死故。今依章意。一若依初教。初地以上。出分段系。得不退位。若依终教。十住以上。出分段宅。得不退益。二若依此章上下文云。总出世益。以为所求果也。是故文云。总出世益。以为所求果也。是故文云。若望自宗。并皆得果。若不得者。如何出世。又下文云。得出世益。以为究竟。
  言以是元意所标趣故者。然夫佛于一佛乘。分别说三。本意者。若为界内初机劣不能信受。恐堕三途。受重苦。故初且说三乘。方便拔彼三途重苦。出三界火宅。然后依一乘教。令到佛果故。是故初说三乘方便。标趣于三界外。今如初所标。出三界外故。故吉藏师云。示世间中善根者。此释佛意。佛意我本说世间善根。拔汝三途重苦。令汝欢喜。然后令入大涅槃城。云何乃保为胜妙果报。为治此故。故说火宅譬喻。此之谓也。
  言若望自宗并皆得果者。问。二乘圣人。出三界外。得有余涅槃。故望自宗。可言得果。大乘菩萨。未得佛果。何望自宗。可言得果。答。虽未得佛果。而由三乘教。出三界之外。得不退位。分见法身。现八相故。三乘教益。已究竟故。故云望自宗并皆得果。
  言若不得者如何出世者。若由三乘。不得果者。何求三车。出门外耶。既出界外。明知得果。即由此文故。知章主但出世益。以为三乘所求果矣。
  言今言俱不得者以望一乘故者。彼三乘人。由彼自教。出三界外。根机熟故。见自所得三乘法。皆依一乘无尽教起。是彼方便阿含施设故。又虽出分段三界。未出变易故。是故云俱不得等。
  言是故以实映权则方便相尽故等者。彼三乘等法。本来不异别教一乘。何以故。为彼所目故。更无异事故。会三归一。映故也。映(于敬反夺也不明也)。
  言为欲回彼三人入一乘故是故大乘亦说回也者。此有二种。一或有众生。此世三乘根不定故。堪进同教一乘者。则见自所得三乘之法。皆依一乘无尽教起。是彼方便阿含施设。是故诸有所修。皆回向一乘。二或有众生。于三乘法。根不定故。堪可进入别教一乘者。即知彼三乘等法。本来不异别教一乘。故进入别教。问。三乘中菩萨。界内示佛乘。出三界外。亦示佛乘。非如二乘回入异乘。如何大乘亦说回耶。答。昔在界内闻说三乘。即执为实。今至界外。闻说一实。回昔三乘别执。入今平等大会。是故大乘亦说回也。问。若说三乘因果皆是方便故归一乘者。为归一因。为归一果。元晓解云。于一佛乘。分别说三。故随其本。归因归果。是义云何。声闻缘觉。若智若断。皆是菩萨无生法忍。当知。此二皆归一因。归一因故。终到一果。彼教中。说佛乘因果。分别佛地化身少分。如经说言。我实成佛以来。百千万亿那由他劫。故当知。彼说佛乘因果。同归于一乘果中。若有菩萨。依彼教故。望树下佛。发心修行。如是愿行。归于一因。同彼二乘。未至果故。若准此义。释章主意。一乘如前。权教大乘。所说佛乘。因果分别。一乘圆教。所说三种世间圆融。十无尽。一大法身。少分化用故。彼佛乘因果同归于一乘圆果。若有菩萨。依彼教故。望色顶佛。发心修行。如是愿行。归于一乘圆因。同彼二乘。未至佛果故。是故经云声闻缘觉不退菩萨。乘此实乘。直至道场。
  言若不尔者至其何色人也者。此明三乘菩萨。退不同凡二。进未得一乘。谓彼菩萨。求牛车故。出三界外。到十住不退位。得出世净心。异外凡夫。故不同凡夫既以过二地。不求二车故。不同二乘。然未会三乘别行归一乘无尽普贤圆因故。不同一乘。是故梁摄论云。十解以上。得出世净心。又云。十解以上。名圣人。不堕二乘地。由是故知。此三中大乘。非露地一乘也。
  言以至自位至别教一乘者。此明三乘菩萨。到出世自位究竟处。根机成熟故。进入一乘也。即下文云。或有众生。于三乘法。根不定故。堪可进入别教一乘者。即知彼三乘等法。本来不异别教一乘。何以故。为彼所目故。更无异事故。如会三归一等。此之谓也。问。三乘菩萨。极至何阶。根器成熟。能信一乘。答。古德云。极至三贤位。必定信一乘。是故疏云。问。此等不信。是何位菩萨。答。文无正断。准其劫数。十千已过。僧祇未满。应是三贤位人。问。更至何位。则能信此。答。极至此位。必定信入此一乘法。终无证地。而不信此。问。若尔此位未究竟位。云何名为自位究竟。答。古德云。虽未到极位。依彼三乘教。出系业三界。得出世益。故三乘教益。已究竟故。到十住以上。自位不退处。住大乘自位究竟不退故。由此义故。名究竟不退。故名究竟也。所以者何。佛于一佛乘。分别说三者。若为界内初机之徒。直往宣说道场所得无尽佛法。以根机劣。不能信受。恐堕三途受重苦故。初且说三乘。方便拔彼三途重苦。出三界火宅。然后依一乘教。令到佛果。是故三乘权教。初引界内机。令得出世益。以为究竟也。一乘实教。后引界外机。令得佛果。以为究竟。是故经说三乘益云。得不退菩萨。又说一乘益云。与诸菩萨及声闻众。乘此宝车。直至道场。又说云。唯摄界内机。令得出世益。即以为究竟。又云。三乘人为求三车。出至门外者。即三乘俱是出世间自位究竟也。即是此中四地以去。至七地是也(解云名二乘)又疏曰。心不退者。论说。释自住处。毕竟智谓大乘法。是菩萨住处。住于大乘心不退转。名毕竟智(解云。此明不退心。为自位究竟。由是明知。三乘菩萨。得不退位。住于大乘自位。以毕竟不退故。是故名为自位究竟)又释究竟有二。一者有学究竟。二者无学究竟。今言究竟者。有学究竟也。信位满心。成就般若。断界内烦恼。得出世益故。地地满心。皆为究竟故。是故梁论第七卷云。究竟道有二种。一有学究竟。二无学究竟。此位最清净智慧。生处故。最微细。或障灭尽。无余故。故名究竟位。诸地乃至如来地。皆有此究竟义。问。依何教证。十住以上。出系业三界。得不退益。答。起信论云。菩萨发是心故。则得少分见于法身。以见法身故。随其愿力。能现八种利益众生。乃至亦非业系。有大愿自在力故。如修多罗中。或说有退堕恶趣者。非其实退。但为初学菩萨未入正位而懈怠者。恐怖勇猛故。又是菩萨。一发心后。远离怯弱。毕竟不畏堕二乘地。又梁论云。十解以上。得出世净心。又云。十解以上。名圣人。不堕二乘地。又寂法师云。十解以上。出系业三界。亦得说云出三界。以十解菩萨。得位不退。出系业三界故。亦得云出宅受车。是故经云。第四生贵真佛子。舍离生死。出三界。有说云。唯依三乘教。一乘根机熟。以为究竟。难云。若为唯根熟名究竟者。退位凡夫。一乘根亦熟。亦可言为自位究竟。若言尔者。随缘退堕。忘本发心。何为究竟。如身子等。若出三界。得不退位。根成熟故。名究竟者。二乘圣者。出三界外。得有余业。根未熟位。不退究竟。若未究竟者。违得出世益以为究竟也。又二乘位。已究竟。如何不言自位究竟。是故不论熟未熟。若熟若不熟。总得出世益。为自位究竟。深契当于章主本意。有说云。三乘菩萨。居地前位。未出分段。而得第七地。出世间。自位法故。名为究竟。何以故。寄于五乘。显十地相。以第七地法。寄三乘菩萨故。此非直违佛言亦甚违道理也。今征难云。问。地前位菩萨。得第七地法。为闻佛教。信受故得耶。为当如实证得故得耶。若如前者。何依教唯得信受第七地法。不得信余初地法乃至佛地法。故若共信受。如何唯得第七地法。若如后者。如实得故。居地前位。可断伏见修惑。证遍满真如。譬如身在欲界。修得色界定人。断彼界惑。得彼地法。若言尔者。既如实证得彼地故。直尔可名为第七地菩萨。如何名地前。若身在地前故。犹名地前人者。何有行相。名为地前若未得无漏法。未断见修惑故。名为地前。若尔。云何如实得耶。此其一失也。又若地前人。得第七地出世法故。名出世者。若约本质。名为出世。若约影像。名为出世。若如前者。世间凡夫。亦皆可名出世。以信受出世法故。若言尔者。如何求三车。出三界外耶。若如后者。随能发心。为世间有漏。何为出世。此其二失也。又若第七地。以为菩萨自位究竟。四五六地。以为二乘自位究竟。寄位同故。若此不尔者。彼亦可不尔。若尔。有一乘无学位。岂非究竟位。又世间凡夫。寄初二三地故。可名自位究竟处也。若言尔者。五趣四生。轮转不定。何为究竟。此其三失也。又八地以上。寄一乘故。唯八地以上法。可名一乘法。七地以下。诸地法门。可非一乘法门。约菩萨法等。难亦可尔也。此其四失也。有迷者云。三乘菩萨。依彼权教。修满十地。证得佛果。后根机熟。方入一乘。是故佛果位。以为自位究竟处。又云。法华论云。七种增上慢中。第一求势力人者。示世间中种种善根三昧功德方便。令喜者。三乘佛果。望一乘。名为世间善根三昧。又论云。四者实无。谓有增上慢心。已有世间有漏三昧三摩跋提。实无涅槃。而生涅槃思者。是即为以三乘佛果望一乘故。名世间有漏等也。又论云。第六人者。说大乘法。以此法门。同十地行满。诸佛如来。密与授说故者。二乘人等。到三乘第十地满位。受佛故。是故云同十地行满。由此明知。三乘之佛。回一乘也。又云。三乘佛果。望于三乘。更为有漏愚痴凡夫故。更回一乘。以入一乘故。预一乘见闻位故。由预见闻位故。退堕恶趣(如是云云。不能具述)窃依圣教。验求义。与诸圣教。皆不相应。又勘诸古迹。亦共相违。既非佛教。亦违群人。谁背群典。独信愚情。但此迷权实之教义。谬述愚倩之妄义。遂灭世间慧眼。永断出世善种。现为阐提顶。当招无间苦。谤法重罪。亦莫过斯。愿诸智者。谬而许之。都无圣教。既违道理。不足破难。直可谏止。是故律云。若比丘。如是诸长老。我于某村某城。亲从佛闻受持。此是法是毗尼。是佛所说教。若闻彼比丘所说。不应生慊毁。亦不应呵。应审定文句。已应寻究竟修多罗毗尼。于授法律。若听彼比丘所说。不与修多罗毗尼法律相应。违背于法。应语彼比丘。汝所说者。非佛所说。或是长老。不审语。何以故。我寻究修多罗毗尼法律。不与相应。违皆于法。长老不复须诵习。亦莫教余比丘。今应舍弃。若闻彼比丘所说。寻究修多罗若毗尼法律。与共相应者。应语言。长老所说。是佛所说。审得佛语。何以故。我寻究修多罗毗尼法律。与共相应。而不违背。长老应若持诵习。教余比丘。勿令忘失。
  言问临门三车为实为不实耶者。问。上已明权实讫。何更问实不实。答。此非问权实。但问虚实耳。是故苑云。问。若权教菩萨。毕竟还须入实教者。权教所说。十地佛地。岂虚设耶。答。权教所设。因果行相。非实非虚者。为摄引故。长养根器故。无实十地。故非是实也。亦如小教说佛菩萨因行果证。彼说非实。非不实也。即经云。如彼长者。初以三车。诱引诸子。然后但与大车宝物庄严安稳第一。然彼长者。无虚妄之咎。如来亦复如是。无有虚妄。初说三乘。引导众生。然后但以大乘。而度脱之今此问答。明此经意耳。
  言此二无二唯一相也者。三乘之教。各望自宗。皆出三界之苦。得出世利益。故名为实。若望一乘。非究竟益。故云不实。望自望上。实上实殊。故云此二。虽实不实殊。而其体非二。故云无二唯一相也。余说(云云)不能具述。
  言二教义者。者字或本作差别。准上下例。其为好也。三乘教为教。一乘教为义。由此教义。明一乘与三乘各别。问。三乘有教义。一乘有教义。云何一乘唯为义也。其三乘亦唯为教耶。答。如手持一果言有三果。引子唯有三言。无三言之所诠三果。三乘亦尔。于一佛乘。分别说三唯有三教。无三教之所诠三义。是故三乘。唯为教也。如开三果方便。令示一果。实语实义一乘亦尔。开三乘方便。诠示一乘实教义。是故一乘教义。望于三乘。准为义也。以教义共为三乘所诠故也。是故下云。以临门三车。为开方便教。界外别授大牛之车。为示真实义。此之谓也。
  言寻教至义者。界内示教。得出为义。问。既有三教。无三教之所诠三义。云何至义。答。如无三果。言有三果。引子至家。至家无。三乘亦尔。唯有三教。无三教之所诠三义。而由三教。诱子出家。假名为义。非实三义。言三所期差别者。临门三车。是则宅内。与子所期。露地大车。非宅内所期。由此期非期。显一三差别。
  言非本所望者。灌顶记云。本求羊鹿大牛。期出分段。今得白牛。遣出变易。过本所望。岂不欢喜。上宫王云。非本所望者。譬非本所望。一佛果今忽得也。
  言圣言无失故者。若非本所望言。但约二乘。非大乘者。圣言可有失。故若如来一言。含无尽义故。三乘各随机而闻故。圣言无失。若尔。小乘一言。亦可名大乘耶。所言一言。含无量之义者。是丰义昧辨。故虽一言之中。有无量之义。而不相乖。是如来德岂相乖。各闻名为一言哉。问。若尔。一音随类各闻。亦不成耶。答。一言与一音。其义趣异也。所言一音。如来报感总德。是故经云。佛以过去行。得一微妙音。无彼亦无此。而能应一切等。即其一音。含圆音教。言一言者。是一名言。总圆音上。起别名言也。是故不例。
  言四德量差别者。其三中牛车不具德。露地大车具德。由具德不具德。三一差别。言宝网宝铃等者。大乘基云。周遍四生。说七辨。以弘济。灌顶云。譬四衍下地也。
  言此则体具德者。此章家释经文。谓一乘体。具恒沙性功德。故云宝网等无量众宝而庄严等。是故论云。从本以来。离恒沙无量烦恼业等妄染相。具不离不脱不异不思议恒沙性功德故。
  言白牛肥壮等者。基云。白牛体。即根本无分别智。导引种智车。如牛引车故。白者众色之本。如白莲华。经诸乘本故。万德主故。正智之中。内德圆满故。云肥壮也。灌顶记云。譬无漏般若。能导诸度一切万行。到萨般若。白是色本。与本净无漏相应。体具万德。如届宛烦恼不染。如色洁。若依论说。白牛体。即一心体大。此体大本觉理智。导一切万行。到佛果故。此体大。为诸乘之本故。白者众色之本。是故论云。一切诸佛。本诸乘故。一切菩萨。皆乘此法。到如来地故。章主疏曰。即始觉之智是能乘。本觉之理为所乘。故摄论云。乘大性故。名为大乘。此体大。本觉理智内。具恒沙性功德故。云肥壮也。是故论云。谓如来藏。具足无量性功德故。乃至有大智惠光明遍照法界义故。言大力者。遍驰无方智力圆遍。无理不尽。又能化十方。入生死险。无劳倦故。又逢怨必胜。破一切障。除生死故。具此三义。故名为大力。灌顶云。力譬五力也。言其疾如风者。基云。正智证性。一刹那中。缘遍法界。大悲所系。内圆众德。外化群生。无迟滞故。灌顶云。八正道中。引速疾到萨婆若故。
  言用殊胜也者。此章家意谓。明一乘用大殊胜。是故起信论云。三者用大。谓能生一切世间。出世间善因果。故章主云。用大者。谓随染业幻自然大用。报化二身粗细之用。令诸众生始成世善终成出世释也。此约同教。若约别教。一念成正觉故云也。
  言多诸傧从等者。基云。以二智为先。万行神通。六度四摄。觉分解脱。涅槃利生之法。皆通之起。名多仆从。又佛地经云。其有无量天龙药叉人非人等。所翼从名仆从。傧音卑刃切。相也。导也。出接宾曰傧。入赞礼曰。相。今前导为傧。后随为从。灌顶云。若仆从者。譬方便波罗蜜。能屈曲。随人终侍。使令众魔外道。二乘小行。皆随方便智用故。净名云。皆吾侍也。又果地神通。运役随意。即仆从也。
  言行眷属也者。此章家释。今章家意。当大乘基云又释谓佛地经云。其有无量天龙药叉人非人等。所翼从名仆从。所以知者。探玄记第二卷。说众生世间圆满中云。异生众中。先辨金刚力士众。以卫佛近故。先到也。表佛德缘起不坏相故。众行所依。如金刚际故。即行眷属。余众亦尔。由是故知。无量天龙八部众。所翼从。名仆从也。以为一乘万行之翼从故。名行眷属。
  言此等异相并约同教一乘以明异耳者。三乘之外。露地一乘。自有二。一同教一乘。二别教一乘。今此处经文。约同教一乘明异三中大。或有惑此义云。法华一乘。以三中大故。名同教一乘。华严一乘。以三外一故。名别教一乘。此不如一乘二义故。致是惑耳。既迷文义。非难破例。
  言七宝大车其数无量者。基云。七圣财饰。名七宝车。各自修智圆。有为智非一。名其数无量。灌顶云。若教若行。皆摩诃衍。即财多也。今章意云。一乘教理行果。主伴具足无尽。无尽故。云其数无量等得也(部亦反。之也止也往也归也得也)。问。若依此文。法华中亦说别教义。华严经亦有同教义。何以故。法华名同教一。华严目别教一。答。约多分义目同别耳。谓法华中多说同义。少说别义。故目同教。又三乘一乘和合说故。华严经中。别教义多。同教义少。故名别教。
  言五约寄位差别者。此寄五乘。显十地阶降。第七地寄大乘显。八地以上。寄一乘显。若无一乘大乘别者。如何七地寄于大乘。八地以上寄于一乘。是故由此寄位。显大乘一乘别。故云约寄位差别。
  言如本业经至寄一乘法者。下云。初二三地。寄同世间。以得世间故。四地寄是须陀洹等。以得品故。是初出世故。五地寄是声闻罗汉。以得四谛法故。六地寄是辟支佛。以得十二缘生法故。七地以去。寄是菩萨。以得无生法忍故。此如本业经说。上来唯约三乘教说。以来到出一乘法故。又世间二乘同前至六地。第七地寄三乘菩萨。以未自在故。八地以去。寄一乘法。以得自在故。如涅摄论等说。此约一乘三乘等。分相而说。
  言是故当知至七地者是也者。此明出世。以为自位究竟。案云。若二乘者。预流已上。若大乘者。十住以上。俱为出世自位究竟。何以故。以其四地寄预流故。初出世故。住于二乘自位。以究竟不退故。三乘菩萨。极至三贤位。必定信受故。十住已上。初出世故。住于大乘自位。以究竟不退故。共三乘益。已究竟故。由是故知。未必无学位为自位究竟。以预流果入究竟故。
  言六付属差别者。法华经付属品。如来付属一乘法云。若未来世。信如来智慧者。当为演说此法华经。是为一乘教。若不信者。当于如来余深法中。示教利喜。是为大乘教。若无一乘大乘别者。以何法。为深法。除一乘故。小乘不称深故。是故由此付属。显大乘一乘别。故云付属差别。
  言若有众生不信受者。当知是人。华严性起品云。佛子菩萨摩诃萨。无量亿那由他劫。行六波罗蜜。修习道品善根。未闻此经。虽闻不信受持随顺。是等犹为假名菩萨者是也。案云。以不信法华人。不信华严故。反此明知。信法华人。即信华严。或有惑此义云信受法华。无量亿劫。修行六度。犹不信受华严经者。非直迷惑一代圣教。亦为聋盲此章文义。愿诸智者。共垂愍矣。
  言示教利喜者。基法华疏第七云。示教利喜。即新翻云示现教导赞励庆喜。显扬第二。更加令离欲。谓呵毁诸行。令离爱染。名令离欲。示现四种真实道理。名为示现。已得信解。令正受行。名为教导。若彼退屈。策发令进。名为赞励。彼随法行。赞令忻悦。名为庆喜。章家起信记云。示其义。教其行。得义利。行成喜故也。
  言是故当知法华别意正在一乘者。佛说法华之别意者。三乘五性。皆为令得平等佛慧。不同深密等大乘中。不说三乘五性皆得平等佛慧故。谓守权教人。会法华实教。亦令同深密等权教故。为遮此乱。权教三乘外。别立实教一乘。非谓三乘佛。令回一乘故。三乘外别立一乘。故云法华别意等(余说云云。不足信用)。
  言七根缘受者差别者。根机成熟。即有受法缘。若不成熟。无受法缘。故云根缘受者。谓菩萨摩诃萨。若根机未成熟。无受一乘缘。故名为三乘菩萨。若根机成熟。有信受缘。故名为一乘菩萨。若无一乘菩萨大乘别者。彼未熟菩萨。为何色人也。既不信一乘。故非一乘菩萨也。以摩诃萨故。非小乘也。若非三中大乘人。更何人耶。是故由根缘受不受差别。明一乘三乘别。
  言如此经性起品至假名菩萨者。疏云。此明闻信难得。若菩萨依于三乘渐次教中。纵经尔所劫。修习六度道品等行。以根未熟故。不闻不信此一乘经。若不尔者。璎珞经等。十千劫中。修信成满。岂可无量亿那由他劫。修行六度。犹不信此经。既非二乘。更是何等菩萨也。此同法华中。若不信此法。当于如来余深法中。示教利喜。亦同上文求大乘者。犹为易。能信是法甚为难。问。所许劫行。犹未能信。今诸凡愚。云何得信。答。宿有种姓。闻便信受。若不尔者。多劫难入。今时有人。多不信者。不足为怪也。问。此等不信。是何位菩萨。答。文无正断。准其劫数。十千已过。僧祇未满。应是三贤位人。问。更至何位。则能信此。答。极至此位。必定信入此一乘法。终无证地。而不信此。问。何故二乘。纵得阿罗汉。亦未信入。三乘菩萨。不至地上。而能信耶。答。以三乘胜故。是近方便故。不同二乘也。是故若入此法。则于十信满心。具一切位。同时而得也。有迷者云。无量亿那由他劫。名为三阿僧祇劫也。经三祇劫。得佛果人。名假名菩萨。今难之云。若尔可云假名佛也。又上古哲人。探诸圣典。断定阶位。流通末代。末叶愚夫。何发诳心。不信此文。反迷妄说。若无正断故。不信此文者。何圣教中。正断此不信者。为三乘佛果耶。愿示现教。决此疑难。若依宝积。作此说者。验彼经文。都无此文。若依法华。验经亦无。验上古经疏。亦都无此文。天受所见。岂胜上古。既无圣教。何作妄说。如思禅师。智者禅师。灵山听法。忆在于今。即作章疏。流通末代。彼章疏中。不作此说。又此土古德。训僧都等。名高一朝。学普六宗。近受详法师。远依藏法师。传彼一乘宗。都无如是说。今汝依谁。为此妄说。非直无现教。亦无教授师。愚夫妄义。由何建立。又汝愚云。五教云自位究竟者。以得佛果故。名自位究竟。今亦难云。若藏法师。作五教时。以佛果位。为究竟处。作经疏时。岂说三贤位信入一乘耶。若不见正文。谬说地前者。未见正文。何作五教。以佛果位。为究竟说耶。如是征难。都无走避。由此可知。佛果回之义。但是汝等之妄说耳。
  言当知是前至亦真实也者。此如次上说。亦由不信法华人。即不信华严。反知。信法华人。即信华严。以处而说信法华不信华严故。愚者迷甚多故。现示耳。
  言八难信易信差别者。难信法。以为一乘法。易信法。名为大乘法。由此难信易信差别。明一乘大乘别。故云难信易信差别。
  言求大乘者甚希有至能信是法甚为难者。疏云。此同性起品云亿那由他劫。修行六度。不信受持。犹为假名菩萨。亦同法华中。若不信此法。当于如来余深法中。示教利喜。案云。由此即知。此求大乘者。地前三贤位。求三中牛车也。上权实差别中云。大乘亦说回也者。即是求大乘者。此第八卷末文。如所引文。然初句少异。云一切世界诸群生。疏云。显信行者难(具不说之)。
  言信位终心即摄一切位等者。问。何以故。唯说信位终心。摄诸位。即成佛。不说信初心。摄诸位。成佛。答。信位初心。未得不退故。未出三界故。未得般若故。未见平等界理故。由不见此理。不能解普法。是故说初心成佛。到信满位。得不退心。出三界外。成就般若。分见平等法界理故。得解普法。由解普法故。初位摄后位。即成正觉。是故经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具定惠身。不由他悟。由此明知。三乘菩萨。亦得不退。信入一乘今时凡夫。见闻一乘。亦到彼位。可得普法若不尔者。何初发心。即成正觉。
  言九约机显理差别者。为别机而显浅理。以为三乘教。为普机而显深理。以为一乘教。由此机理浅深。明一三别。故云约机显理等也。
  言若人根明利至说无尽佛法者。问。三乘教中。亦说佛法。何唯为说菩萨道耶。有一乘教中。说菩萨行。何故说无尽佛法。答。三乘教中。虽说行布一相因分少分佛法。以未说主伴无尽果分圆满十佛境界故。唯是菩萨所知。因分之少分故。随初心菩萨机。名说菩萨道。一乘教中。寄普贤门。显主伴无尽。果海十佛境界。故名说佛法。是故下云。不同三乘一相一寂等法也。此之谓也。后句云无尽佛法。疏不说也。
  言一相一寂等法也者。如法华经第三卷云。如来知。是一相一味之法。所谓解脱相。离相。灭相乃至常寂灭相。终归于空。荣师疏云。一相者。谓同一无相。一味者。同一解脱味。解脱相。离相灭相等者。于一相中。更立三名。并是空之异名。同以人法二空。为其体故。云终归于空。又大般若第三百八十三云。通达一切有为无为皆同一相。所谓无相。案云。三乘教中。唯说如是一相佛法。以未说无尽佛法故。不同一乘。
  言以此地中作大法师等者。若菩萨住此地。始为大法师。得四无碍辨。说法故也。是故经云。是菩萨住此地。为大法师。守护诸佛法藏。入深妙义。用无量慧方便。四无量智。言辞说法。
  五教上卷指事(本)



华严五教章上卷指事(末)

  日本国东大寺沙门寿灵述

  言十本末开合差别者。本者一乘。末者三乘。开者于一佛乘。分别说三。合者会三归一。若无三乘一乘别者。如何三乘法入遮那海。是故由此本末差别。显一乘三乘。故云本末开合差别。
  言如大乘同至智藏大海者。此经下卷云。佛有十地。一名甚深难知广明智德地。乃至十名毗卢遮那智海藏地。乃至声闻辟支佛解脱。如彼河水。如来解脱。如大海水。海妙深持菩萨。复问佛言。世尊诸大小河流入海不。佛言如是如是。善丈夫。如汝所说。何以故。所有声闻法。辟支佛法。菩萨法。诸佛法。如是一切诸法。皆悉流入毗卢遮那智藏大海。广说十地名体。如寂法师章说。问。上引元晓师说云。声闻缘觉若因若果。皆于一因。分别为二。当知。此二皆归一因。归一因故。终到一果。彼教中说佛乘因果。分别佛地化身少分。当知。彼说佛乘因果。同归一乘果中。若有菩萨。依彼教故。望树下佛。发心修行。如是愿行。归于一因。同彼二乘。未至果故。如何今释云三乘诸法。悉皆流入毗卢遮那智藏大海。答。约一乘中。自有二门。一因果差别门。二因果无二门。前释约第一门。今此约第二门。是故不违也。
  言广在经文略如下辨者。此指第八施设异相门。彼云。此异相随事繁多。约以十门以显无尽。一者时异。谓此一乘要在初时第二日说。三乘等不尔。以随逐机宜时不定故。乃至十者事异。谓随有舍林地山等事。皆是法门。三乘等即不尔。但可说即空即真如等故(云云)。
  言二以一乘即三至更无一也者。此明准上存坏四句作此隐显四句谓。问。若据后门。一乘即三者。未知。彼一为显为隐。若显如何唯三。若隐彼一乘机。更依何法。而得进修。答。有四句。一由即三故。不待隐。二由即三故。不碍显。三由即三故。无不隐。四由即三故。无可显。由初二义。一乘机得有所依。由后二义。一乘机得入三乘。由四句俱即三故。是故唯有三。更无一也。问。若由后二义。一乘机得入三乘者。一乘机人。如何更反。入三乘耶。答。普机兼知权实法故。唯知自分法。不知他分法。不名普故。今知他分义。故云入三乘。又一乘法门。以主伴具故。本末无碍故。以末摄本故。故云一乘入三乘也。
  言是则不坏不一而明不异者。问。云何唯明不坏不一而明不异。不说不坏不异而明不一耶。答。举一门。而影显余门。是故唯明不异门。可知不一门交参(厝干反。孔安国曰。汝罪恶众多参列在天也。周易言。参谓相参也。方言参分也)言如三乘中亦有说因陀罗微细等者。若由一乘。如此经云如因陀罗网世界。十地论云。帝网差别。唯智能知。非眼所见。藏云。如帝释殿天珠网覆。珠既明彻。互相影现。所现之影。还能现影。如是重重。不可穷尽。诸世界海。亦复如是。诸世界中。亦有微尘。此微尘内。复有世界。如是重重。不可究尽。非是心识思量境界。若依三乘。如梵网经。是故玄门。云因陀罗网境界门。如梵网经即梵宫罗网为喻。
  言或亦说华藏世界而不说十等者。疏云。若约一乘。十佛化境。莲华藏世界海。有三种。一莲华台藏世界。虽遍法界。对地上菩萨机。现有增减。寄有色顶。唯说一界。二即此遍法界之等藏。说十显无尽。即无尽个华藏。一一皆遍法界。各有十无尽无尽也。此三中。初约同教一乘辨。后二约别教显耳。今文据须弥山世界中。辨华藏故。是故风轮水轮。还似彼也。以易信解故。印机而成故。令同教一乘中。唯说第一莲华台藏世界。唯说一界不说十等。如梵网经说也。
  言谓如十眼中亦具有五眼者。晋经第四十二云。菩萨有十种眼。谓肉眼见一切色。天眼见一切众生死此生彼故。惠眼见一切众生诸根故。法眼见一切法真实相故。佛眼见如来十力故。智眼分别一切法故。明眼见一切佛光明故。四生死眼见涅槃故。无碍眼见一切法无障碍故。普眼平等法门见法界故(于中初五是三乘中五眼也)疏云。智论中。无常肉眼。畏大风故。不见他方。此经是真常肉眼。见十方色故。无量寿经。惠眼见真。又法眼观察究竟诸道。为此不同。准释可知。此中皆从根境立名可知。后五中智眼。分别事法。无碍眼。见事不碍理也。普眼见理事平等。余并可知。
  言十通中有六通等者。第三十九云。菩萨有十种通。谓出生念宿命方便智通。出生无碍天耳方便智通。出生知一切众生不可思议心心数法方便智通。出生无碍天眼观众生方便智通。出生不可思义自在神力示现众生方便智通。出生身示现不可思议世界方便智通。出生于一念中往诣不可说不可说世界。方便智通。出生不可思议庄严具庄严一切世界方便智通。出生不可说不可说化身示现众生方便智通。出生不可说世界成阿耨菩提不可思议示现众生方便智通。疏云。正以身现法门。业用无限故云也。一宿命。二天耳。三他心。四天眼。次五神通。一现神力。二示多身。三速往来。四能严刹。五现化身。后一漏尽。示成菩提。此十皆以通惠为体。故名智通。从起齐出生。
  言而义理皆别者。三乘一乘。皆共虽说五眼六通。而唯名同。以义异故。是故下云如普庄严童子等也。其身在于世界性等以上处住。当是白净宝网转轮王位。得普见肉眼。见十佛刹微尘数世界海等。若三乘肉眼。即不如此。故智论云。肉眼唯见三千世界内事。若见三千界外者。何用天眼。为故知不同也。又云。问。如一乘摄方便中回心。与三乘中回心。所得法门分齐云何。答。若三乘中回心。即入十信已去。修行菩提心及大悲等法门。次第而去。若一乘中。如下文。舍利弗及因陀惠比丘等六千人。于文殊师利边回心。即得十大法门及十眼十耳等境界。义当即是解行身。遍于五位等。此之谓也。
  言是则两宗至一乘故也者。于中所言根欲性者。第二十八卷第九地。云诸根难欲难忆难。论经。云根稠林。欲稠林。性稠林。次下释云。是菩萨知诸根濡中上差别相等。藏云。是诸器故。谓是说法。所授之器。名钝根中根利根。谓速受者利。迟受是钝。中容是中(云云)次云。是菩萨知诸欲濡中上差别相。乃至如实。知八万四千诸欲差别相。苑云。知乐欲稠林。于所乐境。起希望。次云。是菩萨知诸性濡中上差别相。乃至如实。知八万四千诸性差别相。苑云。知性稠林。性谓积习成性故。案云。虽有器根。无乐欲。则不能闻法。虽有乐欲。无习成性。虽闻而不能受持。故必具根欲性。得听受法故。故云成根欲等连缀(张卫反。句也连也合会也)。
  言故云诸有所作等者。方便品文也。验本皆字为常字。
  言经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等者。药草喻品末文也。论云。一者示现种子无上故。说云雨譬喻。汝等所行是菩萨道者。谓发菩提心退已。还发前所修行。善根不减。同后得果故。基师云。汝等所行等者。声闻所行。成佛远因故。是菩萨所行方便之道。名菩萨道。义一师云。问。前所修行善根者。为取前未退时大乘善根。为取前已退时小乘善根。答。有说。唯取未退时大乘善根。现行虽退。种子存故。小乘善根。非大因故。有说。亦取小乘善根。若已回心。为大因故。于一分二。二本一故。案云。若见章意。顺于后释。谓于一乘。分别说三。是故三乘。从一乘流。故从其本名为一乘。
  言又经云毗尼者即大乘也者。胜鬘经云。正法住。正法灭。波罗提木叉。毗尼。出家。受具足。此六法为大乘故说。基师云。经论二藏。善名住。除障名灭。或中略本名波罗提木叉。广律本名毗尼。此乃所学三藏之法。能学之人。名出家受具足。二乘人法。合成六处。既言皆为大乘故说故知。小学为成大因。
  言四殊胜门至余二则非真者。问。此殊胜门。以三中一。名为一乘。如何引唯此一事实。以为证耶。以唯此一事实。为无三之一故。非三中一故。答。所以引唯此一事实等。非证一事实以为三中一。以唯言余二则非真。非言余三则非真故。明知。不破三中大乘。以不破三中大乘故。望于二乘。为殊胜故。同无三之一。为佛乘故。融三中大。同无三之一。故名为一乘。非谓一事实即为三中大矣。有人迷此文云。法华一乘。名为三中一者。聋盲此章文。盲后学眼耳。此即方便品文也。
  言又云止息故说二等者。游心法界记云。问。若后之一。说独为究竟。前之诸说。皆是方便者。何故法华经中。不言止息故说三而但言说二耶。答。大乘自有二种。一者实教。二者权教。若以闻权异实。许二入灭。即三乘各殊。小不向大。皆为究竟。不言止息。今就泯权归实权教大乘即真。不待回故。所以但言息处说二。不言说三也。此云何知。案云。法华经云菩萨乘者。即佛乘等。此就泯权说也。案云。见彼说意。亦似依殊胜门不回菩萨也。以菩萨乘即佛乘故。非如二乘回异乘故。是故云息处故说二。此化城喻品文也。长行云为止息故说二。涅槃颂云息处故说二。问。上文云为欲回彼三人入一乘故。是故大乘亦说回也。何彼文云不待回。答。三乘菩萨。未闻法华。虽知自身当得作佛。未信二乘同皆成佛。今闻三乘皆共成佛。回昔三乘别心。入今平等大惠。是故大乘亦说回也。然三之中一。与无三之一。俱皆是佛乘故。共菩萨所乘故。非如二乘回异乘故。是故即真不待回也。所望异故。不相违也。是故寂法师云。问。三乘中菩萨。为亦须破不。若须破者。云何不言破三明一。若不须破。云何言菩萨闻是法。疑网皆已除。答。三乘菩萨。未闻法华。虽知自身当得作佛。未信二乘同皆成佛。今闻此经。方除别执。故言菩萨疑纲皆除。虽尔。犹名菩萨乘者。非如二乘回入余乘。是故不言破三明一。此之谓也。
  言此文有二意等者。问。此文意。唯说余二耶。为通说止息故二耶。答。通亦无妨。问。若尔菩萨岂入化城耶。答。虽经不说菩萨入城。而依此文势及以余师释。何妨以义入化城也。是故玄一师云。前七方便及地前位所见涅槃。喻为假车。见谛及初地以上所见涅槃。喻于宝车。又基师云。菩萨之人。依此本论。初地以上。虽离分段。未说解脱。不名入城。不疲倦故。不入有余。不说菩萨入化城。故入无住涅槃。亦息分段生死。纵名入城。未乖道理。案云。若依此义。明章意云。虽未得初地已上真无漏。而地前三贤位。依于比证门。得无住涅槃。息分段系业。是故假名入化城也。
  言五约教事深细等者。法华经寿量品云。常在灵鹫山及余诸住处。众生见劫尽大火所烧时。我此土安稳。天人常充满。下卷云。法华论主。释为报身菩萨也。当知。此约一乘同教。何以故。以法华中亦显一乘故。其处随教。即深归净。故说法华处。即为实也。如菩提树下。说华严处。即为故说法华处即为实也。如菩提树下说华严处即为莲华藏十佛境界。法华亦尔渐同此故。是同教也然未说彼处即为十莲华藏及因陀罗等故。非别教也。
  言六约八义意趣依摄论如问答中辨者。教师问答下卷云。问。一乘语字。几意故说。答。有八意说。一为不定机性声闻通因及果故说一乘。二为欲定彼不定性菩萨。令不入小乘故说一乘。三据其法。真如是一。诸乘皆依真如。以体摄相。故说一乘。四据无我等。无人我理。既是通法。大小乘共据无我理通。故说一乘。五据解脱等。大小诸乘。脱烦恼障。据脱障通。故说一乘。六据性不同声闻身中。先修种性。后入声闻。约性二处是通教。故说一乘。七据得二意。此有两意。初二意者。一佛意者。佛欲摄一切有情。得同自体意乐。我既成佛。彼亦成佛。据此意乐故。说一乘。自体者。法性为自体。第二。佛先为彼声闻授记。欲发声闻平等意乐。我等与佛平等无二。佛为此意。与诸声闻等。皆授记。据佛等意故。说一乘。第二义。于一言下。有二义。一声闻摄。从自体意乐。二有实菩萨。名同声闻。及菩萨化为声闻。于一授记下。有其二义。据一授记意乐故。说一乘。八据为化意。佛为声闻。作声闻佛。所以同彼声闻者。欲令彼修声闻行故。现同小乘欲摄末归本。道我此身即是一乘。据能缘化意故。说一乘。约此八意。括声闻乘。本来是一。唯声闻人。不了自性谓言别。愚住声闻行。从彼愚故。诸佛所呵。令一乘所数者。据此病别也。此文义在摄论也。无性摄论云。为引摄一类。及任持所余。由不定种性。诸佛说一乘。法无我解脱等故。姓不同。得二意乐。化究竟。说一乘。释曰。依此密意。佛说一乘(云云)诸摄论本。皆同不异。问。验诸论中本。皆云十义故说一乘。何故八义意趣故。说一乘。答。观问答意。合二意乐为一。不说究竟故。说一乘句。故为八义。也问。何故除究竟故。说一乘句耶。答。未知所以。然元晓师。楞伽宗要云。又摄论说一乘意中。言究竟者。是虽明修行地决定别趣。而望究竟地。终归一果。何者欲门一向趣寂二乘。约修行地。一向性别。决定趣入无余依界。一切诸佛。不能令其入无余成无上觉。而其后时。离醉得悟。修菩萨行。终归究竟说为一乘。如下经言。说三乘者。为发趣修行地故。说诸性差别。非究竟。为欲建立毕竟能取寂静之地故。乃至见法无我。得三昧乐行故。声闻独觉。究竟证得如来法身故。若准此说。第十究竟。非密义一乘。而为显了一乘故。今疑问答意。若依此说故。不说第十究竟一乘。或有云。是十义中。法无我等八义。此释不安。违问答故。
  言约十义方便如孔目说者。孔目第一卷云。一乘义者分别有二者。一者正乘。二者方便乘。正乘如华严经说。亦非别分别。方便乘者。分别有十。一对三宝分别。佛宝是一乘。法僧是三乘。何以故。佛同无尽故。法僧则不定。二对四谛分别。灭谛是一乘。三谛是三乘。何以故。灭同无尽故。三谛则不定。三对二谛分别。第一义谛是一乘。世谛是三乘。何以故。第一义谛。同无尽故。世谛则不定。四对过分别。无恐邪者。即是一乘。有恐怖者。即是三乘。何以故。如如来藏等。则依无过。即同无尽故。六识及心法智。此之七法。刹那不住。不种众苦。不得厌苦乐求涅槃。由是俗谛故。依不自在故。五对人及智分别。有三种人。成三种智。成三种智者。一若善男子善女人。成就甚深法智。以为一人。二若善男子善女人。成就随顺法智。为第二人。三若善男子善女人。于诸染法。不自了知。仰推世尊非我境界。唯佛所知。是第三人。前之一人。是一乘智。后之两人。是三乘智。何以故于第一智。是证智同无尽故。后之二智。未证实法。是不定故。此依胜鬘经说。六对所解了法虚妄。契实无分别。随文解义。是三乘法。知法虚妄。契无分别。是一乘法。何以故。契无分别。同无尽故。随文取者。是则不定。此依楞伽经义说。七对一乘三乘小乘分别。一乘是一乘。三乘等是三乘。何以故。一乘则无尽故。三乘则不定。八对大乘中乘小乘分别。大乘即一乘。何以故。大乘尊上。即无尽故。中乘小乘。义则不定。如经会三归一故。九对世间出世间出出世间分别。出出世间。即是一乘。余则三乘。何以故。出出世间。胜同无尽故。余二则不定。如法华经界外露地。别索车者。即是其事。十对譬喻分别。如王髻中明珠及大王等。是一乘。宝珠系汝衣里及穷子等。即是三乘。何以故。髻珠王秘。其甚深故。余则不定。此依法华经说。上来所辨。于眷属经中。欲显圆通无尽法藏一乘教义故。于方便之处。示一乘名。令进入者。易得解故。作如是说(有人云。引第四卷云。十世界海十国土等文此即不然。达者可见)。
  言依上诸义至本宗定故者。谓三乘等。并名一乘者。皆从一乘流故。随彼一乘本宗定故。名为一乘故。云以随本宗等。
  言主伴不具故等者。此通伏难。难云。若三乘等。随本宗故。名为一乘。亦即可言随本宗故名别教。通云。虽随本宗名为一乘。而主伴不具。故是同非别也。是故孔目说十义说。结云。上来所辨。于眷属经中。欲显圆通无尽法藏一乘教义。故于方便之处。示一乘名。令进入者易得解故。作如是说。若横依方便进趣法门。即有二义。通说一乘。一由依究竟一乘教成。何以故。从一乘流故。又为一乘教所因故。二与彼究竟圆通一乘。为方便故。故说一乘。非即圆通自在义也。此之谓也。以此实文。述彼文故。或有人云。随三乘各本宗定故。是同非别。难云。若尔者。可云随末宗定故。以三乘为末故。处处者云三乘皆从一乘流。故名为末也。如何反此三乘称本。又违孔目故。
  言一者一乘至故有二耳者。问。四衢所授大白牛车。名为别教。别三乘故。如何今说为同教耶。以此门中说同教故。又三中大乘。异于小乘。何合小为一类故。答。三中大乘。虽异小乘。而共小之大故。望于一乘。俱为权故。云合为一权乘。露地牛车。虽三外一。而三与一。和合说故。三乘之人。俱信受故。属同教耳。是故权三。与实一乘。名为二乘。会二乘。合归一故。
  言二者大乘至愚法异回心者。问。愚法回心。共小乘故。合为一类。云何回心。同于大乘。为一类耶。答。愚法二乘。令回大故。回心二乘。既回大故。合于大乘。以为一类。愚法小乘。未大信故。异于回心。故引彼令回故。别为一类。
  言以经中愚法至别有一乘者。案云。小乘教中。愚法二乘。约彼自教。虽出三界。而望大乘终教。未究竟出三界外。故犹居宅内。以居宅内故。更由大乘教。可出三界故。故云在所引诸子中等也。尔乃三乘之教。不同愚法小乘教故。故云三乘外。别有小乘。既以大乘三乘之教。亦引愚法二乘之子。是故所引小乘外。别有能引三乘教。故云小乘外别有三乘也。三乘人。由彼自教。至露地已。更别授大车故。由是明知。三乘权教外。别有一乘实教也。故云三乘外别有一乘。
  言以人执烦恼至一切故者。论第五云。又声闻人。辟支佛等。一切善根。皆为自身。其心常为自身乐故。雨于涅槃。畏烦恼。为伏诸结。修行无量。非为众生。案章意云。愚法二乘教中。唯说九十八使。未说百二十八烦恼。又唯说六识中烦恼障。未说末那惑及本识内惑种。故唯于彼所说。虽得断证。而于未所说。不断证故。故云但折伏也。
  言经云汝等所得非真灭度者。法华经第四。云汝等所得非究竟灭。案云。于未说惑种。不能断证故。云非实灭等也。故章下云。问。如瑜伽。显扬论说。诸识成就不成就中四句内中。声闻独觉。入无余依涅槃者。阿赖耶识及诸转识。俱不成就。既本识转识。皆灭无余。后生心。以何为因。无因而生。不应理故。答。彼诸论。依始教门。引小乘故。所立赖耶。行相粗显。不从真起故说有灭。又为顺小乘故。亦许彼般涅槃非不究竟。故说入已不复起也。今终教中。就实而说。既以根本无明。动如来藏。成梨耶识。彼二乘人。于此二法。既俱未断证。何因得灭阿梨耶识。又由于彼无断证故。所得涅槃。岂为究竟。化城因喻。应便有失。解云。准此明知未所说者。不能断证。若虽不说。而能断证者。根本无明。并所动识。虽未说而可言断证。彼已不尔。此何尔耶。尔乃愚法二乘。非直断证根本无明并所动识。亦即非断证末那相应惑及本识。为烦恼种子。是故终南问答云。其末那识。依三乘教。有其识。起四惑。不起法执。愚法声闻。不断但暂伏上心。由观智浅故。退菩提心。声闻及回心声闻等。并断末那。为观智胜故。故云非真灭度也。
  言又经云若不信此法得阿罗汉者。法华经方便品云。若有比丘。实得阿罗汉。若不信此法。无有是处。非如所引。更验余文。若依此文。明章意者。若有阿罗汉。不信此法者。可知。是即愚法罗汉。非实罗汉。回心二乘。知大乘故。易信此法。得实罗汉故。愚法二乘者。未信大乘故。难信此法。未得实罗汉故云也。
  言又大品云欲得阿罗汉等者。此明学修大乘般若。得实罗汉。学愚法小乘教。不得实阿罗汉。
  言入大乘论中亦同此说者。入大乘论上卷云。问曰。汝说。善入摩诃衍论。如是功德。云何名为摩诃衍耶。答曰。菩萨藏处。名摩诃衍。问曰。佛不说三乘亦摩诃衍乎。答曰。如是此大乘中。亦说三乘。即名三藏。如菩萨藏经中说。佛告阿间世王。族姓子藏。有三种。问。何等为三。谓声闻藏。辟支佛藏。菩萨藏。族姓子非声闻乘。故名为三藏。亦非以辟支佛乘故。名为三藏。唯诸菩萨所学大乘。得名三藏(云云)
  言是故当知至非小乘故者。以临门三车引子。令得出。是大乘三乘教。非愚法小乘教。若此三车。通愚法者。法华经。即可成小乘。以法华经说三车故。以法华经非小乘故。故知。三车不通愚法。
  言其瑜伽声闻至是事也者。谓小乘说九十八使。大乘中说百二十八。又小乘中。说十使不通迷四谛也。大乘中。说通迷四谛。又彼无顿断得果。此有顿出离。又彼无断末那惑也。此有断之。又彼唯断烦恼得也。此断种子。又彼不许分断所知。此许分断所知。如是大小分齐各别故。云不同等也。
  言梁摄论云至即其事也者。第八卷云。论云。佛说正法善成立。释曰。一切三世诸佛。共说此法。所说理同。不相违背。故名正法。又欲显说者胜。故言佛说。由所说道理胜及所得果胜。故名正法。如来成立正法。有三种。一立小乘。二立大乘。三立一乘。于此三中。第三最胜故。名善成立。
  言三小乘中至二乘故也者。此第三段中。有二义。一近为第二段中三胜。二远为明三乘亦有三种。而作第三段也。若不尔者。无初三段中。第三段故也。又非直坏上三字。亦即不成下三字故。若为此说。上下三字。俱成立故。
  言此中佛法但慈悲爱行等者。小乘中三。始别终同。以俱罗汉故。唯彼佛法。慈悲行。异二乘故。
  言三谓三乘至准上可知者。准上大乘中乘小乘为三乘也。可准释也。谓融一乘。同大乘。合愚法。同小乘。故唯四地。
  言谓三乘人天为五者。谓融一乘。同大乘。合愚法。同小乘故。
  言并准释可知者。第二五中人天者。欲界天及色界梵。合为一天。第三五中。开欲界天及色界梵故。
  言六者或无量乘等者。入法界品文。揽(虚取反辛取也撮持也)。
  言初即不坏至体无二也者。问。初不碍三之一。后不碍一之三。是即不一。何同法界。以法界中无二相故。答。泯权归实门。三乘即空。而全归一乘故。一乘同体。而无二相。揽实成权门。一乘即空。而举成三乘。故三乘同体。而亦无二。是故二俱。同一法界。无二相故。然彼泯权之。一与揽实之三。是即不一。是即不坏。不二而明二相。又不坏二相。而明无二也。
  言余释乘名体等并如别说者。章主起信论疏云。大者当体为因。包含为义。乘者就喻为称。运载为功。法喻合举故。云大乘。又大者就义。谓体相用三大莫过。乘者约用。谓即佛性三位成运。自性住佛性为所乘。引出佛性为能乘。至得果佛性为乘所至处。三义体用。唯一心转。是故亦乘。亦大。持业释也(云云)今指此等故。云如别说。
  教义摄益第二者。上已明乘差别。今为明其乘之摄益。是故次此门来。
  言一者如露地牛车等者。此有二义。一十十无尽。具主伴义。此当别教。如华严说。二开方便门。示真实相。不具主伴义。此当同教。如法华说。今此明初义也。
  言仍教义即无分齐者。有人云。三乘教义。机不定故。随其根机不定。教义亦不定故。故云无分齐也有云。三乘自宗。虽有教义。望于一乘。但有言教。无其义故。云无分齐也。今解云。三乘教义。望自宗纵虽教义。以一乘所流故。为彼所因故。仍无自三乘教义分齐故。是故云也。又三乘教义。谓界内示三车为教。得出为义。此义亦教。无三义故。与界内教。无差别分齐。故云无分齐。
  言为彼所目故也者。有云。一乘教义以为网纲。三乘名为网目。以纲之外。无别目故。三乘教义。为彼一乘教义纲之所目故。云经云张大教网亘生死海等。有云。三乘教义。为彼三乘所目。非为别教一乘所目。故约别教一乘。俱非教义。今解云。三乘教义。为彼一乘之所目故。一乘教义外。别无三乘教义故。是故下云。或有众生。于三乘法。根不定故。堪可进入别教一乘者。即知三乘等法。本来不异别教一乘。何以故。为彼所目故。更无异事故。又孔目说十义方便讫云。由依究竟一乘教成。何以故。从一乘流故。又为一乘教所目故。又与彼究竟圆通一乘。为方便故。云说一乘。非即圆通自在义也。
  言或教义俱教等者。三乘教义。俱望一乘。为开方便教门故也。
  言或教义俱义等者。一乘教义。俱望三乘。皆为示真实义故。
  言或具此二句约同教者。同教者。同教一乘中。有二句。一教义俱教。谓临门三车。望一乘。为开方便教故。二教义俱义。谓露地一乘。望三乘为示真实相故。上诸句等。准此可知。
  言一或唯摄界内机令得出世益等者。三乘权教。引分段界内机。令得出世益。即以为究竟。若二乘者。预流以上。若大乘者。十住以上。皆共初得出世益自位不退益故。永超三途故。三乘权教益。究竟故。故云究竟。上自位究竟准此可知。
  言二或摄界外机等者。一乘实教。引分段界外变易机。令得变易界外出出世利益故。出世间上。亦有出世。故名为出出世。是故经说出出世一乘益。云与诸菩萨及声闻众。乘此宝车。直至道场。
  言此小相品说者。第三十四卷。小相品云。菩萨摩诃萨。于兜率天。放大光明。名曰憧王。普照十世界微尘数刹。遍照彼处。地狱众生。灭除苦痛。令彼众生十种眼耳鼻舌身意诸根行业。皆悉清净。彼诸众生。见光明已。皆大欢喜。命终皆生兜率天上。乃至生天上已。闻天妙音。作如是言。善哉善哉。诸天子卢舍那菩萨。今住离苦三昧。应当敬念。乃至尔时诸天子。广闻普贤回向善根。悉得十地诸力庄严。具足三昧。皆悉成就众生界等。善身口意业。灭一切障。皆得清净。见百千万亿那由他佛刹彼尘数七宝莲华。乃至犹未能见离垢三昧之小分也等(云云)疏云。离垢三昧有二位。一约因终。如第十法云地菩萨所得。离自一障微细垢故。二约果初。如此文。又云。以是普贤诸位相摄大善巧法。是故创得出地狱已闻此法。即得十地。明与三乘渐次教不同也。又云。谓虽得十地因满。简不同故。云犹未能等。又云。此等众生。悉先修善者。明宿有见闻一乘修普贤善根故喻中。如在欲界已得初禅。身虽未转。而得彼天乐。如是众生。遇此光明。顿得十地。身犹未转。令本身肉眼而得普眼。是法力故。问。诸天子等。昔在何位。见闻一乘。退堕地狱。答。虽未见正文。准圣教道理。从愚位。乃至十信位。见闻一乘。修普贤善。遇恶因缘。退堕地狱。今以种善根故。遇善知识故。卢舍那佛威神力故。于地狱。命终生于天上。闻天妙音。除灭业障。闻普贤法。入信满位。诸位相摄。得十地位。此约普贤门。得如是耳。若约别门。不得尔也(妄说云云非述破例)。
  问。此诸天子。现身成佛。答。孔目第四卷云。一者依世界性等十世界身轮王身。现身成佛。如普庄严童子等。二者依天子胜身。从三恶道出。生兜率天。现身成佛。三者依阎浮提胜功德身。如善财等。现身究竟普贤之位。后生即见佛。四者依法华经。龙女之身。南方成佛义。当成之身。疾得成佛故。
  言若界内见闻出世得法等者。如善财童子等。
  叙古今立教第三者。上既虽明散义摄益。未知彼教一时摄益。多时摄益。是故第三有古今立教门。
  言如克其本唯是如来一圆音教者。苑云。后魏菩提留支。立一音教。此依本质教说。若就唯识教。分本影。则非唯一音。影像多故。随闻者识。聚集异故。若约无碍法界。则说听圆融。全互相摄。一多无碍也。由此准知章主意。亦依本质。立一音教。依影像教。而不立也。是故云克其本等也。
  言如来一圆音者。章主云。如来圆音。有其二义。一谓。如来能以一音演说一切差别之法。所谓贪欲多者。即闻如来说不净观。如是等乃至一切。故名圆音。是故华严云。如来于一语言中。演说无边契经海。二谓。如来一音体。同一切差别言音。谓诸众生。各闻如来唯为己说。故华严经云。一切众生语言法。一音演说尽无余(余说云云不能具引)。
  言故经云等者。是维摩经上卷佛国品文。
  言二依诞法师等依楞伽等经等者。入楞伽第二卷。集一切佛法品云。佛告圣者大惠菩萨言。大惠譬如庵摩罗果。渐次成就。非为一时。大惠。众生。清净自心现流。亦复如是。渐次非清净。非为一时。又云。大惠譬如明镜无分别心。一时俱现一切色像。如来世尊。亦复如是。无有分别。净诸众生自心现流。一时清净。非渐次净。苑云。隋朝诞法师。亦立渐次教。教既有凭。义复无失。故出现品云。若即说深法众生恐怖。是故如来渐降法雨。如摩耶斯。若顿说大乘。如庄严。又法华云。若但赞佛乘。众生没在苦。是故以方便。分别说三乘等。广说应知。文既至。教义复极成。无过故也。
  言远法师等后代诸德多同此说者。苑云。西秦昙无谶三藏。立半满二教。谓依涅槃经。喻显大小乘教。如半满字。隋远法师亦同此。十地论远疏云。圣教万差。略要唯二。谓声闻藏。及菩萨藏。声闻藏中。所教有二。一声闻声闻。二缘觉声闻等(云云)菩萨藏中。所教亦二。一是渐入。二是顿悟。言渐入者。是人过去曾习大法中。退学小。后还入大。大从小来。谓之为渐。言顿悟者。有诸众生。久习大乘相应善根。今始见佛。则能入大。大不由小。名之为顿。故云多同此说。
  言三依光统律师立三种教等者。苑云后魏光统律师。立渐顿圆三种教。若渐根生熟俱渐。顿根生熟俱顿。渐顿可分。既云未熟名渐。已熟名顿。此则于一渐根。生熟为异。无顿义也。或应彼一有渐顿二根。生必至熟。必从生故。或应一切皆是渐根。无有不从生至熟故。又圆机既是分阶佛境。则地前无有堪闻此经。释便有自教相违。出现品云。今此会中。有佛刹尘数众生。发阿耨菩提心故。又发心功德品及离世间品皆云。我等诸佛。悉共同心。护持此经。令现在未来诸菩萨众。未曾闻者。皆当得闻故。释曰。此未曾得之辈。应是地上。既尔。必唯被上达分。阶佛境者耶。
  言四依大衍法师等一时诸德立四宗教等者。苑云。齐朝大衍法师。立四宗教者。第二假名。岂唯经部。又不真之与假名。杂表差别也。
  言五依护身法师立五种教等者。苑云。齐朝护身法师。五宗教中。初之三教。会释如前衍师处说。四五两教。俱是部别之宗。非通宗之教。
  言六依耆阇法师立六宗教等者。苑云。耆阇法师。六宗教中。初二同前衍师处会。第三第四。只是一义。谓不真如幻。约喻显空。真空理性。就法说空。法望于喻。岂二门也。第五恒沙功德。与第六无碍德用。此之二宗相望。稍别亦无过也。
  言七依南岳至不见闻故者。章主立五教。影似此四教。其名义稍殊。还此四为本。而似立五教。是故今略举其名义。顗禅师云。一释三藏教名者。此教明因缘生灭四谛理。正教小乘。傍化菩萨。所言三藏教者。一修多罗藏。二毗尼藏。三阿毗昙藏(云云)问曰。佛于三藏。初开三乘大乘最胜。何不以大乘为正小乘为傍耶。答曰。鹿苑初说四谛法轮。俱邻五人。见谛成道。八万诸天。得法眼净。但有小乘得道。未有大乘。故以小乘为正也。大智论云。佛于阿含中。虽为弥勒授记。亦不说种种菩萨行。故大乘为傍也。二释通教名者。通者同也。三乘同禀。故名为通。此教明因缘即空无生四真谛理。是摩诃衍之初门也。正为菩萨。傍通二乘。故大品经云。欲学声闻乘者。当学般若。欲学缘觉乘者。当学般若。欲学菩萨乘者。当学般若。三乘同禀此教。见第一义故。云通教也。所言通者。义乃多途。略出八义。一教通。二理通。三智通。四断通。五行通。六位通。七因通。八果通。教通者。三乘同禀因缘即空之教。理通者。同见偏真之理。智通者。同得巧度之一切智。断通者。界内惑断同也。行通者。见思无随行同也。位通者。从干惠地乃至辟支佛地皆同也。因通者。九无碍同也。果通者。九解脱二种涅槃之果也。通义有八。而但名通教者。若不因通教。即不通理乃至得成通果也。故诸大乘方等及诸般若。有二乘得通者。为同禀此教也。问曰。何故不共教。答曰。共名但得二乘近边。不得远边。若立通名。近远俱便。别通圆也(章主立同共教淮之可知)三释别教名者。别者不共之名也。此教不共二乘人说故。名别教。此教正明因缘假名无量四圣谛理。的化菩萨。不谈二乘故。声闻在坐。如聋如哑。法华经明迦叶领解。自述往昔闻方等大品。净佛国土。成就众生。心不喜乐。即其义也。所言别者。义乃多途。略有八。一教别。二理别。三智别。四断别。五行别。六位别。七因别。八果别。故名别教也。教别者。佛说恒沙佛法。别为菩萨。不通二乘。理别者。藏识有恒沙俗谛之理也。智别者。道种智也。断别者。尘沙无知界外见思无明断也。行别者。历劫修诸波罗蜜自行化他之行也。位别者。三十心伏无明。是贤位。十地发真断无明。是圣位之别也。因别者。无碍金刚之因也。果别者。解脱涅槃四德异二乘也。别义有八但名别教者。若不因别教。则不知别理乃至得成别果也。问曰。何故不说为不共教。而作别教之名。答曰。智度论明不共波若。即是不共二乘人说。如不思议经。今明别教。如说方等大品。二乘共闻。而别教菩萨故。用别名也。兼欲拣非圆教。别虽异通。犹是未圆之号也(苑云此师别教同)四释圆教名者。圆以不偏为义。此教明不思议因缘二谛中道。理事具足。不偏不别。但化最上利根之人。故名圆教也。华严经云。显现自在力。为说圆经。无量诸众生。悉授菩提记。此经云。一切众生。即大涅槃。不可复灭也。大品经具足品云。谛法虽空。一心具足万行。法华经云。合掌以敬心。欲闻具足道。涅槃经云。金刚宝藏无所缺故。名圆也。所言圆者。义乃多途。略说有八。一教圆。二理圆。三智圆。四断圆。五行圆。六位圆。七因圆。八果圆。教圆者。正说中道。言教不偏也。理圆者。中道即一切法理。不偏也。智圆者。一切种智圆也。断圆者。不断而断。无明惑断也。行圆者。一行一切行也。位圆者。从初一地。具足诸地功德也。因圆者。双照二谛。自然流入也。果圆者。妙觉不思议。三德之果。不纵不横也。圆义有八。但名圆教者。若不因圆教。则不知圆理乃至得成圆果也。问曰。教理若圆。何得更有行位因果之殊。答曰。只由教理圆故。便有智断行位因果之殊。如世间法尽极体之本。临学之者。得有阶差。虽复初临劣于后临。本来曾异也。言通教中干惠等十地者。一干惠地。二性地。三八人地。四见地。五薄地。六离欲地。七已辨地。八辟支佛地。九菩萨地。十佛地。故大品经云。菩萨初从干惠地。至菩萨地。皆行皆学。而不所证。佛亦学亦证。故言三乘通位也。广说住相。如顗禅师四教义。苑云。陈朝智顗禅师四教初。名三藏教者。立此名本依智度论。对迦陀延尼子弟子。而言三藏中。如是如是说。非谓一切也。故彼论一部文中。通名小宗。或云声闻法。或云二乘法。或云小乘法。或云三藏法。当知。小乘之名。随自宗语。三藏之称。随他宗言。非共名也。而顗禅之徒。不晓此意。务在诳异。误制教名。自成四失。一滥涉大乘失。谓若小有三藏。则名三藏教。大既有三藏。何不名三藏。二大无三藏失。谓小乘有三藏。独名为三藏。大不名三藏。大应无三藏。三持违至教失。谓法华云不得亲近小乘三藏学者。既以小乘。为能别之言。明知。三藏不唯属小。诸大乘经。皆无偏目小乘为三乘者。阇王下卷及入大乘论。皆破小乘。不许立三藏也。四有不定失。谓智度十一龙树自云。如提达呵多等。亦以三藏声闻法摩诃衍法。教人而身入地狱。是事云何等。又经量部。唯立经律二藏。经诠惠处。是对法故。大众部师。说有四藏。三藏之外。更立杂藏。通诠三学故。犊子部师。亦立四藏。于三藏外。立咒藏故。成实论宗。立有五藏。于三藏外。更立杂藏及菩萨藏。准上诸部。立藏多小。数既不定。何得都名小乘为三藏教故。今与作不定过。云为如一切有部。立三藏故。小乘定名为三藏耶。为如经量部等。不立三藏小乘。不定名三藏耶。有喻。又若此教傍教菩萨。则应一切菩萨。皆因小起。总无顿机。无简言故。二以三乘同禀。名为通教。此明因缘即空无生四真谛理者。小宗之中。亦说。声闻辟支佛菩萨。同禀小教。亦应名通教耶。又佛说般若时。二乘在会。为闻生空。为闻二空。若唯生空。则与菩萨异。何名同禀。若言闻言虽异。以同会故名同禀者。则教皆尔。何立直般若一音异应。岂不然乎。亦不可说二空教。权二乘异行异杂乱故。又别圆两教。岂亦不说因缘即空无生四真谛理。三别教以不共二乘人。的化菩萨。二乘在座。如聋如哑。此教明因缘假名者。圆教应共二乘人说。非的化菩萨。又别圆二教。所明因缘。应不即空。应执一切为实有也。四圆教明不思议因缘二谛中道理事具足。不别为上利根人说者。华严为是别教。为是圆耶。若别非圆。则应说因缘假名。不说不可思议因缘二谛中道。所说理事应别。不具为上利根人说。若圆非别。二乘在会。应不如聋。若亦圆亦别。有前相违。或无四教也。案云。见顗师意。四教文义。虽似相滥。穷定义理良无滥失。细见其义。可授释也。恐繁不集。
  言八依江南至华严是也者。苑云。唐初江南印师等。立平道屈曲二种教者。义宽断狭。多所违犯。何者。谓云释迦说皆是近机随计破着。舍那说经。皆遂法性。自在而说。若尔者。涅槃。法华。维摩。楞伽。密严。胜鬘。佛藏经等。皆释迦说。应不明于如来藏性实相法界等。华严。梵网。既舍那说。何故华严说于四谛。普贤行等品等。皆云随诸众生所应调伏作如是说。又问。明净行。梵行。三贤。十地。离世间。入法界等诸品之中。所应皆说对治行法。梵网应唯逐法性说。不随杂类畜生等器。方便而说。亦不应说化身佛。礼报身佛。请闻法等。是故此师所立。多违教理。甚难依也。
  言九依梁朝光宅寺者。苑云。光宅云法师。四乘教者。一三之名备陈众典。权实之说。尤着法华。能诠则凭于实教。所诠则当乎了义。权实合总。目为四。依乘立教。理极成也。
  言十依大唐三藏至不空理等者。基云。世初说三乘。同行四谛有教。名转法轮。以十二行相。独得转名。第二时说大乘。独行空行之教。照破有故。名照法轮。第二时说遣所执空存二性。有三乘之人皆可修持。名持法轮。苑云。玄奘三藏三时法轮。祇可唯是渐教。唯论三性。一法。唯为一机。不可以为定量割判一切佛法。测法师。解深密记。宗家中。釼清辨护法两家判教云。问。诸部般若宗。明无相。此经了义。浅深何别。清辨解云。深密等经明有所得。浅而非深。诸部般若显无所得。为最甚深。护法判云。二时所说无相之理。理无浅深。而深密为了义者。约三性义。次判诸性有无道理。显了说相故。名为了义。非无相中。有浅深相。故名为了义。又成唯识论记第八卷中会释云。清辨说解深密。为不了义者。有所得故。诸部般若。为了义者。无所得故。而彼经中。说深密等为了义者。以对机根说三性义。易可了故。劝令受学。于一时闻说。为了义。以约尽理。名为了义。释曰。准此所叙故。知深密不能定断一切佛法。若不尔者。则众生界中。无顿机故。又使佛无圆音。应知。又不能断佛性常法界解脱。具分真性。如来藏等无量法门。约时克教。极难成也。若谓三时约义浅深。不据时节者。深密不应说初昔今。故彼第二云。世尊初于一时。在波罗痆斯国。仙人堕处。施鹿林中。唯为发趣声闻乘者。以四谛相。转正法轮。乃至云。世尊在昔。第二时中。唯为发趣修大乘者。以隐密相。转正法轮。乃至云。世尊于今第三时。普为发趣一切乘者以显了相。转正法轮。
  言此三法轮至别教一乘者。问。经疏云。解深密经。以为始教。云何今说。为终教耶。答。义门不同。若约成佛不成佛门者。解深密。以为始教。以许定性入实灭故。若约空不空门。以名终教。明不空故。义望不同。故不相违。
  言何以故至严法门也者。此亦约时节异。明不摄一乘。若约法义异相无量。略举十义。明不摄一余准。一约真如唯说不变真如。未说随缘真如。二约心识。唯说生灭一分赖耶。未说不生灭与生灭和合。理事无碍赖耶。三约唯识。唯说八识相分影像一分唯识。未说本影无碍一心圆满唯识。四约佛性唯说五性差别有为行性。未说本觉平等无为佛性。五约乘门。唯说三乘行果各别。未说会三归一平等一乘。六约行位。唯说行布一相行位。未说圆融无碍自在行位。七约时节。唯说三阿僧祇。未说不可说僧祇劫。八约空门。依三无性但说遍计空。未说依他圆成空。九约佛身。唯说智正觉一相小分三身。未说三种世间圆融圆满无碍十身。十约相好。唯说八十随好一分。未说十莲华藏微应相好。由上诸义。以深密大乘。为权教大乘。以华严等。为真教一乘也。是故彼法轮中。不摄别教一乘。若守权乖实归权。甚为可愍。故百喻经第一卷云。昔有聚洛去王城五百由旬。村中有好美水。王敕村人。常使日日送其美水。村人疲苦。悉欲移避。远此村去。时彼村移主。语诸人言。汝等莫去。我当为汝白王。改五百由旬。作三由旬。使汝得近。往来不疲。即往白王。王为改之。作三由旬。众人闻已。使大欢喜。有人语言。此故是本五由旬。更无有异。虽闻此言。信王语故。终不肯舍。世间之人。亦复如是。修行正法。度于五道。向涅槃城。心生厌倦。更欲舍离。顿驾生死。不能复进。如来法王。有大方便。于一乘法。分别说三。小乘之人。闻之欢喜。以为易行修善进德。求度生死。后闻人说无有三乘故。是一道以信佛语。终不肯舍。如彼村人。亦复如是。解云。此经即是金口。良断权实。显然可息诸说耳。
  言亦如思禅师至广如僧传者。僧传云。思禅师。是释惠思。俗姓李氏。武律人也○尝梦梵僧劝令出俗。骇悟斯瑞。辞亲入道○诵法华等经。三十余卷○以避此难。时冥空有声曰。若欲修定。可往武当南岳。是入道山也○又将四十余僧。径趣南岳。即陈光大二年六月二十二日也。即至告曰。吾寄此山。正当十岁。过此已后。必事远游○年满当移。不识其旨○神异难测具如僧传。七代记云。应化之语。不妄也。往生之身。不谬也。所以生于倭国之王家。哀矜百姓。梁栋三宝。智者禅师。是释智顗。字德安。姓陈氏。颖川人也○及诞育之夜。室内洞明。信宿之间。其光乃止○忽有二僧。扣门曰。善哉儿德所重。必出家矣。言讫而隐○年十有八。投湘州果愿寺沙门沙绪。而出家焉。又诣光州大苏山慧思禅师。受业心观。思又从道于就师○思每叹曰。昔在灵山。同听法华。宿缘所追。今复来矣○先有青州僧定光。久居此山。积四十载。定惠兼习。盖神人也。顗未至二年。预告山民曰。有大善知识。当来相就。宜种豆造酱编蒲为廗。更起屋舍。用以待之。顗即往天台。既达彼山。与光相见。即陈当要。具如僧传。
  言又如云法师依此开宗讲法华经等者。云法师是释法云。姓同氏。义典阳羡次人也。七岁出家。从师住庄严寺。及年登三十。于妙音寺。开法华净名二经。至天监七年。敕为光宅寺主。创立僧制。雅为后则。初云年在息慈。雅尚经术。于妙法华。研精累思。垂名梁代。尝于一寺。讲散此经。忽感天华。状如飞云。满空而下。延于堂内。升空不坠。讫讲方去。具如僧传。
  言分教开宗第四者。已虽显他立教。未明自立教。是故第四有分教开宗门也。
  言一小乘教。至五圆教者。苑云。此五大都影响天台。唯加顿为令别尔。然以天台呼小乘为三藏教。其名谬滥故。直曰为小乘教。通教但被初根。故改为初教。别教被于熟机。故改名终教。圆教之名仍其旧也。所立顿名。不据根机。入法非渐故。引思益证云。得诸法正性者。不从一地于一地。又引楞伽云。初地即八地。无所有何次。又云。呵教劝离。毁相泯心。生心即妄。不生即佛。亦无佛无不佛。无生无不生。如净名默住显不二等是其顿也。
  言初一即愚法至别教一乘者。问。何以故。次第不说。唯举初后。答。初后二教。俱为不共教。俱举一处。谓初为不共。小乘故。后为不共。一乘教故。初令小而不共大故。后令一以不共小故。无交杂故。中间三教皆俱为共教故。大小共故。一三交杂故。开合不同故。共举一处。释开合新故义。问。由何正教。立此五教。答。有云。虽无正教。而由法义差别。建立此五教。如大乘基师。虽无正教。以由义差别故。以言略语广等四门。决判诸教。为了不了。此五教亦尔。依义类别。而建立耳。有说。依深密。楞伽。法华等。立此五教。谓由深密经。建立初三教。然此三教。俱为渐教。对渐机故。共在言等故也。未显顿义故。是故楞伽等经。建立渐顿二教。以前深密三教共为渐教。同在言说阶位次第故也。绝言顿显理。无阶位次第。名为顿教。故尔。乃渐中开三教。加一顿教。为四教。然此顿教。虽为一乘而为三乘之所得故。属三乘摄。共为三乘教。未显别教一。是故法华建立一乘三乘二教。前四教。以为开方便之三乘教。今一实。名为示真实之一乘教。尔乃前三乘中。开四教。加今一实。为五教也。理教既显然。何无教也。
  言以此经本至故立此名者。第五十五卷云。过去胜光王太子。名曰善伏。至法轮音声虚空灯如来所。五体投地。乃至尔时如来。知诸众生应受化者。而为演说圆满因缘修多罗。乃至广说故。
  言顿教者。至依此立名者。苑云。古德五教中。立顿教。既引思益。云得诸法正性者等。及楞伽云无所有何次等。又云呵教劝离毁相泯心。乃至云如净名默等者。当知。此并亡诠显理。何复将。此立为能诠。若此是教。更复何理。若言以教离言故与理不别者。终圆二教。岂不离言。若许离言。总应名顿。何有五教。若谓虽说离言。不碍言说者。终圆二教。亦应名顿。以皆离言不碍言故。又此顿望诞及光统所立之顿。便有两重。以彼渐顿机中皆有劝离言等者故。盖知。此所立顿。但是余教所诠法性。非能诠教也。章主立意。夫于诸众生。令生开解。名之为教。尔乃名字即空。顿显理性。令生开觉。如何非教。是故疏云。四假实双泯。非声非名。以即空故。言即无言故。维摩云。文字性离。是即解脱。十地论中。风喻音声。尽喻名字。若动树叶。风及壁上尽且。是即可取。若空中风。及空中尽且。皆不可取。大乘声名。当知亦尔。皆不可取。以相尽故。又云。如顿教中。非直心外无佛色等。众生心内。所现之佛。亦当相空。以唯是识无别影故色等性。离无所有故。一切无。无言言亦无故。是故圣教。即是无教之教。如经云。如来不出世。亦无有涅槃。案云。如动树叶风及壁中尽且。是可取诠有为及依言真如。音声名字。亦复如是。且是耳识之可取境。如空中风及空中尽。是不可取。诠绝言真如。音声名字。是亦如是。非耳识等之可取境。是故有名可取。渐教之外。别立无名不可取之顿教。于理何妨。是故终南云。有名之教目。有名之义。无名之教目。无名之义。有名之教。显有名之义。此当熟教位中。即性实成有之义。非是所谓有也。无名之教显无名之义。当在顿教位中。一实三昧说也。此之谓也。
  言亦有说名顿教等者。论第一云。未闻者。未至耳识边故。未曾受持者。虽至耳识边。不诵持诸顿说教及诸修多罗法。谤以是义故。如来说此修多罗等故。
  言法鼓经等者。下卷文也。所引文。如本不异也。唯沙门下。有及字。
  言又如起信论至二真如也者。论云。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所谓心性不生不灭。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是故一切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案云。此约顿教门。显绝言真如。又云。复次真如者。依言说分别。有二种义。云何为二。一者如实空。以能究竟显实故。二者如实不空。以有自体具足无漏性功德故。所言空者。从本已来。一切染法。不相应故。谓离一切法差别之相。以无虚妄心念故。当知。真如自性。非有相。非无相。非非有相。非非无相。非有无俱相。非一相。非异相。非非一相。非非异相。非一异俱相。乃至总说。依一切众生。以有妄心念分别。皆不相应。故说为空。案云。此就依言中。约始教门。显空真如。又云。所言不空者。已显法体空无妄。故即是真心。常恒不变。净法满足。则名不空。案云。就依言中。约终教门。显不空真如。若无能诠三教浅深差别。由何因缘。有所诠真如三。浅深差别。依此明知。有始终顿三种教也。
  言此约理以分教耳者。此明依所诠理之浅深而显能诠教之差别也。谓就依言中人空门立愚法小乘教也。约俱空门。立大乘始教也。约不空门。立大乘终教也。约绝言真如门。立顿教也。约圆通无碍自在门。立圆教也。
  言若就法义等者。此明诸教所诠法差别故。彼能诠教。差别非一。广如下卷辨。
  言二以理标宗者。圣教所崇所尊所主名为宗也。谓小乘一乘崇尊主法名利故。案云。十宗中初六宗。约依言真如中人空所显理门立也。约如实空所显理门。立第七一切皆空宗。约如实不空所显理门。立第八真德不空宗。约绝言所显真如门。立第九总相俱绝宗。约空与不空主伴具足圆满无尽自在所显理门。立第十圆明具德宗。
  言二小乘中至后一是我者。问。二乘圣者。已断人执。证人空理。何更立我。答。宗轮论云。其犊子部本宗同义。谓补特伽罗。非即蕴离蕴。依蕴处界。假施设名。大乘基云。其犊子部。谓补特伽罗非即蕴离蕴。谓实有我。非有为无为。然与蕴不即不离。佛说无我。但无即蕴离蕴。如外道等所许之我。悉皆是无。非无一不可说藏即蕴离蕴我。既不可说。亦不可言形量大小等。乃至成佛。此我常在。依蕴处界假施设名者。谓我非即非离。蕴处界亦尔。然世说云。色是我。乃至法亦是我。但依蕴等。假设此我名。我实非蕴等。测法师云。然彼二乘所许我者。如犊子部及经部等。如异部宗轮论说。问。如下所说犊子部计。非即离我。二障之内。何障所摄。若言烦恼。如何罗汉。起烦恼障。若所知障。如何论说生空智断。三藏解云。是我执故。烦恼障摄。此部未得罗汉果时计我相。同佛在时犊子外道。由此立号。名犊子部。初谈未成罗汉时计故。说彼部亦名计我。理实得已类我执。经部等计。应准此释。宗轮论云。其经量部。执有胜义补特伽罗。且基云。但是微细。难可施设。即实我也。不同正量等非即蕴离蕴之外调。然有别体故。
  言现在世中诸法在蕴可实等者。问云。何诸法在蕴门实。在界处假。答。基师宗轮疏云。以依积聚缘亦积聚。积聚之法。皆是假。虽积聚假义以释所蕴。蕴体非假。无依缘故。义林章云。声名句等。若在处等。体非实有。以说依缘。有积聚故。若在蕴等。声等便实。虽有积聚。不说依缘。以名蕴故。
  言乘教开合第五者。上来既虽明乘差别。辨教类别。未明乘教开合成大教网。大圣善巧。是故第五有乘教开合门。
  言一小乘中三谓始别终同等者。小乘中三。初修因时。修四谛观。修缘起观六度行。各别修故。故云始别。虽因行别。终三乘俱得罗汉故。故云终同。
  言二始教中三等者。始别如前。言终别者。菩萨性。不定性。得佛果故。定性二乘。入无余灭。不成佛故。故云终别。
  言三终教中三等者。因时同在如来藏平等佛性故。同修六度。同学般若故也。终皆俱成佛故。故云始终同也。
  言五同教中三等者。始因行时。二乘行果。归一乘因故。俱为一因。故终俱成佛故。云二俱同。问。终教中三始终俱同。同教中三始终俱同。二教俱同。何有差别。答。终教虽说三乘俱有如来藏性平等佛性。同学般若。而未说会三乘行果皆共当得十十无尽一切种智。同教一乘。非直说有如来藏性平等佛性。亦即会于三乘差别行果。令归一乘平等圆因故也。是故虽说同俱成佛。终同二教所诠各别。
  言是诸教下所明义等者。由本摄末故。一□中有三乘法门。以末摄本故。三乘中有一乘法门。如是交杂义。准此门可思。
  言张大教网亘生死海等者。第五十八文也。经但有亘生死海字限。无余下句也。
  言教起前后第六者。已虽知乘教开合成教网。未知其教网同时起前后起。是故此第六门来也。
  言于海印定中同时演说十十法门者。此同时具足相应门。海印定中。十十无尽法门。同时显现故也。是故下云。此上十义。同时相应。成一缘起。无有前后始终等别。具足一切。自在逆顺。参而不杂。成缘起际。此依海印三昧。炳然同时显现成矣。海印三昧如上说也。
  言主伴具足圆通自在者。此主伴圆明具德门。是故疏云。此圆教法理。无孤起。必眷属随生。经云。此华者世界海尘数莲华。以为眷属。又如一身为主十方为伴。余方亦尔。是故主主伴伴。各不相见。主伴伴主。圆明具德。言该于九世十世者。此十世隔法异成门。下云。此一乘教。横遍十方。竖该九世。遍十世中。同时别异。具足影现。以时与法不相离故。言十世者。过去未来现在三世。各有过未及现在。即为九世也。然九世迭相即入。故成一总句。总别合十世也。问。此十世犹难知。何三世各三世。解云。十世义作二门。一建立门。二相摄门。初建立者。如过去世中法。未谢之时名过去现在。更望过去名彼过去。为过去过去。望今现在此是未有。是故名今。为过去未来。此一具三世。俱在过去。又彼谢已。现在法起。未谢之时。名现在现在。望彼过去已灭无故。名彼以为现在过去。望于未来是未有故。名现在未来。此三一具俱在现在。又彼法谢已。未来法起。未谢之时。名未来现在。望彼现在已谢无故。名未来过去。更望未来亦未有。名未来未来。此三一具俱在未来。第二相摄者。有二门。一相即。二相入。此二得成。由二义故。一缘起相由义。二法性融通义。初缘起相由者。且如过去。现在法未谢之时。自是现在。以现在望之。乃是现在之过去。是故彼法亦现在亦过去。所望异故。不相违。又现在现在法。自是现在。以未谢故。以过去现在望之。乃是过去之未来。又未来现在望之。复是未来之过去。是故彼法亦现在亦过未。又未来现在法。亦现在亦未来准之可见。又此九中三世现在必不俱起。六世过未亦不俱。一现在二过未此三定得俱。是故九中随其所应。有隐有显。以俱不俱故。且就俱中。由过去过去无故。令过去现在法得有也。何以故。若彼不谢。此不有故。又由过去现在有故又由过去现在有故。令过去过去无也。以若不此有彼无谢故。又由过去现在有。令过去未来无也。以由彼未谢。令此未有故。又由此过去未来无故。令彼过去现在成有。以若此有彼已谢故。是故由此未有。彼得未谢故也。又由过去过去无故。令过去未来无也。谓若彼不无。此现在不成有。现在不成有。此未来不成无。是故此无展转由彼无也。又由过去未来无故。令过去过去无也。反上思之。如过去三世有此六义相由。现在未来各有六可知。二就不俱中有二。初现现相由。亦有六义。谓由过去现在有。方今现在现在成有。何者以若彼不有无法可谢。至此现有。又由现在现在有故。方知过去现在是有。以若此不有彼有不成故。何者若无此有。即令彼有不得谢无。不谢之有。非缘起有故。不成有也。现在现在。望未来现在。亦二义准上思之。过去现在望未来现在。亦二义。谓若过去现在不有。则未来现在有不成故。反此亦准知。依是道理令诸门相入相即。如经云。过去一切劫。安置未来。今未来一切劫回置过去世。斯之谓也。法性融通门。如余处说。
  言尽因陀罗微细境界者。此因陀罗微细境界门。此举喻况。显法义分齐。下云。体相自在。隐映互现。重重无尽。故元晓师云。如帝释宫覆宝珠网。一明珠内。万像俱现。如一明珠。诸珠皆尔。斯则万珠影像。皆入一珠。一珠影像遍入万珠。一切相入。不相障碍。普法亦尔。互为镜影。如微尘有明镜义。合明了性一心成。故十方世界。皆是影像。分别所依。现似有故。所以咸入一尘明镜。一切相望皆如是。斯则一切诸法。或镜或影。一心成故。分别作故。由是道理。相入无碍。
  言则于此时至同时显现者。此微细相容安立门。一切因果理事等法微细旷然。于一时中。同时现显故也。是故下云。教义等法。于一念中。具足始终同时前后。逆顺等一切法门。于一念中。炳然同时齐头显现。无不明了。故此经云。菩萨于一念中。从都率天。降神母胎。乃至流通舍利。法住久近及所谢益。诸众生等。于一念中皆悉显现。
  言卷舒自在至在于一时者。此相入自在无碍门。谓此时法。舒己证入九世法中。即卷九世。令入己内。舒卷同时无碍故。是故经云。或以长劫入短劫。短劫入长劫。
  言此卷即舒舒又即卷者。此相即无碍自在门。谓此时法。必舒己同他。举体全是彼一切法。而恒卷他同己。全彼一切即是己体。是故己即是他。己不立。他即是己。他不存。他己存已同时显现。经云。长劫即是短劫。短劫即是长劫等。
  言同一缘起故无二相故者。此明上诸法相入所由也。诸法容入。所因无量。今且举二。一缘起相由门。二法性融通门。初缘起相由门者。于中间有三门。一诸缘互异门。即异体门也。二诸缘互应门。即同体门也。三应异无碍门。则双辨同异也。此三门中。各有三义。一互相依持。力无力义。由此得相入也。二互相刑夺。体无体义。由此得相即也。三体用双融有无义。由此即入同时自在也。初缘起互异门者。谓于无尽大缘起中。诸缘相望。体用各别。不相参杂。故云异也。依持义者。一能持多一有力。是故能摄多。多依一故。多无力。是故赞入一。如多依一持既尔。一依多持亦尔(云云)相入义竟。二诸缘相夺体无体者。多缘无性。为一所成。是故多即一。由一有体能摄多。多由无性赞同一。故一无性。为多所成。多有一空即多。是故一望于多。有有体故。能摄他同己。废己同他。即无障碍。多望于一。有无体有体。亦能废己同他。摄他同已。亦无障碍(云云)相即义竟。三体用双融有无门者。有六句。一以体无不用故。举体全用。则唯用而无体。但有相入。无相即也。二以用无不体故。归体则唯体而无用。但有相即。无相入也。三归体之用。不碍其用。全用之体。不失其体。是故体用不碍。双存则亦入亦即。无有障碍。镕融自在。四全用之体之泯。全体之用用已是则体用交彻。刑夺两非。即入同源。圆融一味。五合前四句。同一缘起无碍俱存。六泯前五句。绝待离言。应去情如理思摄。缘起异体门竟。二诸缘互应门者。谓众缘之中。以于一缘应多缘故。各与彼多。全为其一。是故此一。具多个一。然此多一。虽由本一。应多缘故。有此多一。体无差别。是故名为同体门也。于中三义。一依持容入义。二互相刑夺。体无体义。三体用俱融。即入无碍义。皆准前思。同体门竟。三应异无碍双辨同体异体者。此二门同一缘起。不相离故。若无异体。则诸缘杂乱。非缘起故。若无同体。缘不相资。亦非缘起故。要由不杂。方有相资。是故若非同体无相异故。若非异体无同体。故通辨亦有四句。一或举体全异。具入即俱。二或全体是同亦具入即。俱以法融通各至摄故。三或俱以同异无碍双现前故。四或俱非以相夺俱□故双非也。余入即等。准思知之。由此义故。大小诸法。容入自在。故云同一缘起故。第二法性融通者。谓若唯约事相。则互相碍。不可即入。若唯约理性。则唯一味无可即入。今则理事融通。具斯无碍。谓不异理之一事。具摄理性时。令彼不异理之多事。随彼所依理皆于一中现。若一中摄理而不尽。则真理有分限失。若一中摄理尽。多事不随理现。则事在理外失。今既一事之中全摄理。多事岂不于中现。亦依此义一多之事无碍即入故。云无二相故。
  言经云于至广如经说者。此引证。而证成上义。谓一尘中。建立三世。于一念中。八相成道。由此明知。一七时中。摄于九世。同广说十十法门。
  言一时前后说前后一时说者。初句欲明摄九世。二七时中说法。即恒该二七之九世。前后时中。同时说法。后句欲明该二七之九世。前后时中说法。即恒摄九世之二七时中。同时说法。尔乃虽一时恒说。而不违前后。虽前后恒说。而不违一时。思之可知。
  言是同教故者。渐诱引三乘。令归一乘故。是故彼三乘。与一乘同时说也。以三乘同于一乘故。云同教也。言初者如密至一时成佛者。问。上既说云。由三乘教。未得十地果。何得初地乃至十地。答。良由权教无有得果。唯此一乘大菩萨等。为引界内机。令得出界外。方便示现。由彼权教。修行得果。是故天台云。三教行人。因教各权利故。有教有人也。能说之教主示现。为三教之佛菩萨。令物慕果行因之行既成。则无复化主。如斯乃缘感便应。缘谢便息。空奉诳小儿。引将还家乎。中实无物也。三教化主。亦皆如斯。
  言有义亦摄人天等法者。刘虬五时教云。第一时者。佛初成道。为提谓波利等五百贾人。俱说三归。五戒。十善。世间因果教。即提谓等五戒。本行经。是未有出世善根器故。若依此义。人天教摄(云云)案云。非直小乘同于一乘。亦即人天亦同一乘也。
  言故地论云时处等挍量显示胜故者。是第一卷文。远云。时处等者。第二七日是也。其第二七日。对于后时。比挍度量。显胜于后时。自在天处。对于下处。比挍度量。显胜于下处。
  言决择前后意第七者。既虽知教起前后。未知其教前后起所由。是故第七此门来。
  言则见如来初时至如中论初说者是者。中论第一云。问曰。何故造此论。答曰。有人言。万物从大自在天生。有言。从喜乐天生。有言。从和合生。乃至有言。从微尘生。有如是等谬。随于无因邪因断常等邪见。种种说我我所。不知正法。佛欲断如是等诸邪见令知佛法故。先于声闻法中说十二因缘(此初时转小乘法轮诸外道)又为己习行有大心堪受深法者。以大乘法。说因缘相。所谓一切法不生不灭。不一不异等。毕竟空无所有。如般若波罗蜜中说。佛告须菩提。菩萨坐道场时。观十二因缘。如虚空不可尽。佛灭度后。后五百岁像法中。人根转钝。深着诸法。求十二因缘。五阴。十二入。十界等决定相。不知佛意。但著文字。闻大乘法中说毕竟空。不知何因缘故。空即生见疑乃至龙树菩萨为是等故。造此中论(此后时见将大乘初教即空法轮也)。
  言如维摩经中初三十二菩萨者。入不二法门品云。尔时维摩诘。谓众菩萨言。诸仁者云何菩萨。入不二法门。会中有菩萨。名法自在说言。诸仁者。生灭为二。法本不生。今则无灭。得此无生法忍。是为入不二法门(此为第一)乃至乐实菩萨曰。实不实为二。实见者。尚不见实。何况非实。所以者何。非肉眼所见。惠眼乃能见。而此惠无见。无不见。是为入不二法门(第三十二)如是诸菩萨。各各说已。问文殊师利。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文殊师利曰。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于是文殊师利。问维摩诘。我等各自说已。仁者当说。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时维摩诘默然无言。文殊师利叹言。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
  言如楞伽经说等者。第八卷化品云。复说。如来遍知。何等夜证大菩提。何等夜入般涅槃。于其中间。不说一字。又第十卷云。何等夜证法。何等夜入灭。于此二中间。我不说一字。
  言七或众生至华严经同教中说者。三十六卷云。尔时尊者舍利弗。承佛神力。见文殊师利童子以苦萨庄严。而自庄严。出祇洹林。游行南方。见已作如是念。我今当与文殊师利菩萨俱行。尔时尊者舍利弗。与六千比丘眷属围晓。从自房去。来诣佛所。礼足辞退。向文殊师利。此六千比丘是舍利弗共行弟子。皆新出家。其名曰海智比丘等。乃至尔时文殊师利。告诸比丘。汝等当知。若善男子等。成就十种大心。则得佛地等(云云)乃至若善男子等。成就如是十种大法。则能长养一切善根。离生死趣一切世间性。超出声闻缘觉之地。生如来家。具足成就菩萨大愿。行菩萨行。住菩萨地。成就如来功德之力等(云云)疏云。鹫子向会如盲。何故此中乃云得见。释以出本会故。承佛力故问若尔者鹫子亦是大菩萨。何不同在。问答寄迹。是声闻故。同彼共行者。鹫子行。如上文殊同行菩萨。此亦如是。新出家者。未得罗汉果故。染习未除。明易回故。又释。新出小乘分别心家已。入三乘位。鹫子是三乘中法将。故引之。文殊是此一乘法将。方便引之。又疏第一云。谓诸二乘以根钝故。要先回入共教大乘。机二乘名。得菩萨称。然后方入此普贤法。故说此经。唯为菩萨。不摄二乘。设第八会。有声闻者。为寄对显法。表如聋盲。非是所被。其六千比丘。非是罗汉故不相违。是故当知。一切二乘。总无顿入普贤法界。下卷云。或合具前四。以是大法方便故。此约一乘摄方便说。问。如一乘摄方便中回心。与三乘中回心所得法门。分齐云何也。答。若三乘中回心。即入十信已去。修行菩提心及大悲等法门。次第而去。若一乘中如下文。舍利弗及因陀惠比丘等六千人。于文殊师利边。回心即得十大法门及十眼十耳等境界。义当即是解行身。回于五位法也。终南云。舍利弗身。在佛法中。义当聪明位。今举为回者。显其行终具智惠相。
  言施设异相第八者。上来既虽明一乘三乘教义差别。辨教起前后等。未知依何异相。三乘外别立一乘。是故第八有施设异相门。
  言谓此一乘要在初时第二七日说等者。论经初云。婆伽婆。成道未久。第二七日。在他化自在天等。性起品云。譬如日出先照一切诸大山王。次照一切大山。次照金刚山等。今合引此经文故云也。
  言论云此法胜故等者。远云。就彼时处。以表法胜。谓此地法胜余小乘及小住等故。在初时及胜处说在初时故。胜后所说小乘等法。在胜处故。胜下所说十住等法(云云)问。若他化天。胜于下天。显法胜者也。色界弥胜。何不在彼答。远云。言此处感果故者。谓此欲界他化天处。物有机感。又欲界地。其性勇健。凡所为作。果决能成。是故在此。感是根也。果是欲也。藏云。地论云此感果故。谓机感在此。是故胜感是能感机也。果是如来起根酬欲之相也。又释。表所诠真理非自作故。寄他化显也。又上二界。是难地非修行身。故不在彼。修行之身。要是欲界。他化最极。寄显法胜故在也。又第七地摄报果位。在此天王。寄显十地摄法宽故。何者以第七地是菩萨位故。摄上一乘。是出世位故。摄下二乘。表此十地通摄五乘故也。
  言若尔者何故至如论释者。问。若第二七日。胜于后时。得显法者。初七弥胜。何故不说。答。远云。思惟行因缘行故。筹量于法。为思惟。思心涉境。故名为行。所行境界体。非定性。诸法同体。互相缘集。故曰因缘。因缘集起。目之为行。行此因缘故。初不说。问。若尔者。本现八相。为利众生。今既道成。何故不说因缘行。答。显示自法乐故。初不说。问。何故显己乐耶。答。佛将欲说。先显己乐。然后舍乐。为众生说。彰悲深。欲令众生感荷圣恩。闻法受行。问。诸法无量。何故独行因缘之义。经中亦名缘起缘集。假因托缘。而有诸法。故曰因缘。法起藉缘。故称缘起。法从缘集。故名缘集。分别有三。一是有为。二是无为。三是自体。言有为者。生死之法体。有无常生灭所为。故名有为。从业烦恼因缘而有。故名因缘。言无为者。所谓涅槃也。体非生灭。名曰无为。藉道而有。故曰因缘。此之二法。皆从前因。集起后果。是事缘起。言自体者。即前生死涅槃之法也。当法自性。皆是缘起。其云何如说生死本性即是如来之藏。如来藏具足一切恒沙佛法。而此诸法。同一体性。互相缘集。无有一法。独守自性。虽无一性而无不性。无一性诸法。皆如无不性。故法界门别。生死既然。涅槃亦尔。同体诸法。互相集成。故曰因缘。亦名缘起及与缘集。此自体中。复有三种。一者有为如来之藏。随妄为染。二者无为如来之藏。离妄名净。三者自体尘缘。论实言不共者。释有三义。一正不共耶。唯佛法中。说有因缘余道则无。故曰不共。二大不共小。自体因缘。大乘所知。小乘不得不解。故曰不共。三果不共因。因缘实性唯佛乃穷。余不能究。故名不共。
  言谓此一乘要在莲华藏等者。问。说此经处。是娑婆界乃阎浮提等及六欲天。何要在莲华藏界耶。答。但依此经。染净二出。镕融相摄。有其四句。或唯娑婆。以本从末故。或唯华藏。以末从本故。或双现。以依华藏而有娑婆。染净相分。末依本故。经云华藏界中娑婆世界此之谓也。或染净双绝。以就果海不可说故。此上四门。合为一出。镕融无碍。随说皆得。又融摄有三重。一此觉树下。即摄八会人中天上。是故皆云不离此也。二摄十方无余刹土。皆悉不离此树王下。三摄毛端微尘内。等重重之刹。犹如帝网。无有穷尽。以皆是此莲华藏界之所摄故。故云要在华藏界等。
  言三乘等即不尔在娑婆木树等者。问。一乘中说宝树。三乘中说木树。若尔。菩提树体。有二种耶。答。菩提树体。唯有一种。但机有浅深。教说二类。非谓树体实有二种。今就教开。不约树体。如对一水天见琉璃人见净水。随彼所见演说。琉璃亦说净水。此亦如是。准思可知。
  言三者主异等者。问。十身佛。与三乘三身为一身佛。为一身佛耶。答。一释迦身。随应群机。教说多种。非谓佛体实有多种。准树可知。废如纲目等说。
  言尽三世间说者。第三十五云。佛说。菩萨说。刹说。众生说。三世一切说。故云尽三世间说也。
  言答彼中初列声闻等者。或本云。彼列声闻意者。有二种。一寄对显法故。为示如聋如盲显法胜也。二文殊出会外。所摄六千比丘等。非是前列众。此等皆是已在三乘。今回向一乘故。作如是说也(有云。此后说难见也)解云。此后说亦胜上。云或有众生此世三乘根不定故。堪进同教一乘者。则见自所得三乘之法。皆依一乘无尽教起。是彼方便阿含施设。是故诸有所修。皆回向一乘。如华严经同教中说者是故。故知。是在三乘位。长养根机。入一乘同教也。
  言七者位异至余位亦然者。地论云。以信地菩萨乃至与不思议佛法。为一缘起。以六相总别等义。而用括之。又经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具足慧身。不由他悟如是(云云)又云。此初发心菩萨。则是佛故。悉与三世诸如来等。亦与三世佛境界等。悉与三世佛正法等。得如来一身无量身。三世诸佛平等智慧所化众生皆同等。案云。此一乘义。因果同体。成一缘起。归此即得彼由彼此相即故。何以故。由六相方便诸位圆融故。故云佛等诸位。在信等位中也。
  言东方一切至常供佛等者。贤首品云。或东方见入正受。或西方见三昧起等(云云)疏云。通论文中。有四重无碍。一处无碍。谓以东方则西方故。是故不移东而西也。问。文中不言不移而至。何必不是东设西出耶。答。文中既言常见在东亦常见在西。故知。非移动也。二佛无碍。谓以东佛则是西佛故。常在东佛前。则是恒在西佛边也。三身无碍。谓在东之身。即是在西身故。是故不动东身。常现西也。问。岂不分身。一身在东。一在西耶。答。若多身在多处。何成奇特。何得名为不可思议用也。是故当知。定不分身。四入出无碍。谓以入定则是出故。不坏入定。常见出也。理实义中。具斯四重。然此文意。为但显彼菩萨功力故。初之二种。非此所辨。以初二则菩萨无力。问。此刹那入定。何因则是出耶。答。如幻师巾作兔。此兔则生是死。何以故有则是无故入出等亦尔准思之。又此菩萨以法界为身故。是故纵东方百千世界外见法界非是分限法。故随显现处。无不令现。故菩萨身。常在入定中现。恒在出定中现。无碍圆融。难思议也。是故若向出定门中者。唯见出不见入。亦不见出竟时也。余义准之。
  言此有十佛者。第三十七说正觉佛等十佛。第三十一说众生等身十佛。第四十二说无著佛等十佛。
  言此有十通者。第三十九文。
  言此有十明者。第三十卷也。
  言此有十解脱者。第三十九卷。
  言此有十无畏者。第三十九文。
  言此有十眼者。第四十二卷。
  言此有十世者。第三十八卷文也。
  言此有十谛者。十地品第五地文也。
  言有十辨者。第三十八卷。
  言此有十不共法者。第三十一卷文也。
  五教上卷指事(末)



华严五教章中卷指事(本)

  日本国东大寺沙门寿灵述

  言义理分齐第九有四门者。上将开释迦佛海印三昧一乘教义。略作十门。中八门者。上卷说讫。今此中卷。释其第九门。故云第九。前第八门。已虽明异三乘别有一乘。未明其别教之义理分齐。是故第九此门来也。
  言三性同异义一乃至六相圆融义四者。一乘义理虽无尽。而不过此四。然一切义理。皆以三性为根本故。是故初有三性同异门。既虽知三性同异缘起。而未知彼缘起者无因缘起有因缘起。今简外道自然生等妄执诸法。欲明佛道因缘生之甚深缘起。是故次有缘起因门六义门。已虽明因果缘起义理。而未知其缘起为一相缘起为无尽缘起。今简三乘一相缘起。将明一乘无尽缘起。是故第三十玄缘起无碍门来。既知一乘缘起无尽。未知此之无尽缘起依何教说。今将明依六相方便教门说此无尽缘起。是故第四有六相圆融门。
  言真中二者一不变义等者。真如体性。不生不灭。本来清净。自性不动。名为不变。虽自性不动。而能随染净缘。举体动而成染净诸法。名为随缘。此随缘义。于三乘权教中。未所说也。
  言一似有义等者。缘生诸法。似有显现。是故名为似有。由缘生故。依缘求体。都无所有。是故名为无性。问。三乘教中说生无自性性。与此三无性。云何别耶。答。彼由依他起上无遍计所执自然生性。说生无自性性。而未说依他体都无所有故。是故不同彼也。
  言由真不变至众生故也者。若准经疏。不异门中。自有四门。一以巾上成兔义(真如随缘义)及兔上相差别义(依他似有此且一义)合为一际。故名不异。此是以本随末就末明不异。经云法身流转五道名为众生等(此第二不异门也)二以巾上住自位义(真如不变义)与兔上体空义(依他无性义)合为一际。名为不异。此是以末归本就本明不异。经云。一切众生即如也。不复更灭等(即此第一不异门也)三以摄末所归之本与摄本所从之末。此二双融无碍不异。此是本末平等。名为不异。以前二经文不相离故(即此不异门也)问。何以故疏说不异门。此云不一门。答。有二义门。一本末差别门。二本末平等门。疏约本末平等门。名为不异。此约本末差别门。名为不一。所望异故不相违。四以所摄归本之末。亦与所摄随末之本此二相夺故名不异。此是本末双泯。明不异。以真妄平等共不可得(此不异门此记不说)际(子例反。广雅际合。尔雅际接也)经云。众生即涅槃相。不复更灭。肇云。本性常灭。今复何灭也。经云法身流转五道名众生故者。不增不减经云。舍利弗。即此法身。过于恒沙。无边烦恼所缠。从无始世来。随顺世间。波浪漂流。往来生死。名为众生。
  言即由此三义至不一门也者。上明同义。此明异义。若依经疏。此不一门。以为不异。所以如上。尔乃此记与疏合有六不一门。初即此文。二以巾住自位义(真如不变义)与兔上相差别义(依他似有义)此二本末相违相背。故名非一。楞伽云。如来藏。不在阿梨耶识中。是故七识有生有灭。如来藏者。不生不灭此之谓也。三巾上成兔义(真如随缘义)与兔上体空义(无性义)此二本末相反相害。故名非一。胜鬘经云。七识不流转。不受苦药。非涅槃因。唯如来藏。受苦乐等。四以初相背与次相害此二义别。故名非一。谓相背则各相背舍相去悬远。相害则相与敌对亲相食害。是故近远非一。以前经文不相杂故。五以极相害。俱泯而不泯。由极相遁。俱存而不存。不存不泯义。为非一。此是成坏非一。以七识即空。而是有故。真如即隐。而是显故。六上五非一与四非异而亦非一。以义不杂故。真如二义与依他二。相对既尔。三性各二互相对准之可知。
  言是故真该妄末等者。此总结上二门。
  言真中随缘当知等者。若准上者。问。真中随缘。岂同所执是情有耶。答。由二义故。故无异也。一以彼所执执随缘为实故。无异法。二以无所执无随缘故。问。何真如随缘。与依他似有。相对不问耶。答。真如随缘。即依他似有故。共缘生义故不问也。
  言何者无异者。此重问也。
  言且如圆成至成染净者。下答有三。谓法喻合。此即法也。
  言犹如明镜至镜之明净者。第二明喻。
  言当知真如至岂相违也者。第三明合。于中有三。初明由随缘义。现现不变义。后非直下明由不变。成随缘义。合喻可知。是故以下。第三总结。
  言第一护分别执第二示执之失者。此二之内。显迷情四句。四句皆失也。
  言显示其义者。此一之门。显悟情四句。四句皆得也。
  言余二句可知者。准前四句中。后二句可知。谓问。亦有亦无耶。答。不也。无二性故。问。非有非无耶。答。不也。具德故。
  言离所谓故者。离情所谓定执有故。
  言下三句例然者。问。无耶。答。不也。离所谓故。问。亦有亦无耶。答。不也。离所谓故。问。非有非无耶。答。不也。离所谓故(准初句可知)。
  言戏论故者。以其执者。于有无中。所计不成故。退即以情谓非有非无。为道理故。名戏论也。
  言有多义门故者依他起中。有五蕴门。十二处门。十八界门。四智心品等。多义门故。云非无也。
  言约观遣故者。依生无性观。而遣自然生性故。是故唯识论云。依次依他。立生无性。此如幻事。诧众缘生。无如妄执自然性故。假说无性。非性全无。此约权教。若约实教。观缘生无性。故遣依他体。亦无所有。是故苑云。问。大般若等亦说色空相即之义。此则正当理事无碍。何故别在一分满教。答。此色义两宗异释。一分满云。依所执性故说为空。具分满云。依他无性故说为空。又权实义云。无生观。权实不同义。初中依成唯识论第九云。即依此三性乃至云。初即相无性。次无自然性。长行释云何依此而立彼三。谓依初遍计所执。立相无性。由此体相毕竟非有如空华故。依次依他。立生无性。此如幻事。诧众缘生。无如妄执自然性故。假说无性。非性全无。后实教中。依维摩经弟子品云。唯大迦叶乃至云。无自性无他性。本自不然。今则无灭。又迦旃延中云。诸法毕竟不生不灭。是无常义。华严经贤首品云。于眼根中入正受。于色法中三昧起观眼。无生无自性。说空寂灭无所有。评曰。前论为破外道无因缘生。皆自然有。此宗无彼自然生故。故说无生。此即无他受称。后经为破小乘法执有实因缘。即此因缘从本不生故说无生。
  言异圆成故又约遍计分故者。依他性由具两分故。由分别性故。异圆成故。遍计分故。故非有也。又由真实性故。异遍计故。以圆成分故。故非无也。是故论云。说法有三种。一染污分。二清净分。三染污清净分。依何义说此三分。于依他性中。分别性为染污分。真实性为清净分。依他性为染污清净分。依此义故说三分。释曰。阿毗达摩修多罗中说分别性。故以烦恼为性。真实性以清净品为性。依他性由具两分。以二性为性。说法有三种。一烦恼为分。二清净为分。三二法为分。依此义故作是说。有云。异圆成故者。依他无性义。异圆成随缘义故。故非有也。又约遍计分故者。依他无性义。约遍计理无分故。故非有也。以圆成分故者。依他似有义。是圆成随缘分故。故非无也。此解不安。若三性各二义互异故。作四句。何唯依他性中。作四句也。余二性中不作四句。以余二性各二义故。依此明知。彼义非也(又有多难且举显耳)。
  言答不也无道理故余句准之者。准上二句。下二句亦同。可答云以无道理故。谓遍计理无故离四句也。
  言又问有耶不也执有故等者。明由遍计情有义故。离四句也。言无相观境故者。成唯识论云。即依此三性。立彼三无性。故佛密意。说一切法无性。初即相无性。乃至长行释云。谓依此初遍计所执。立相无性。由此体相毕竟非有如空华故。此约权教。明观三种境。成三种行也。若依实教中。但观依他无生。无生即圆成实性。亦即是其二无我性。三性一观。不待历修也。具如权实义说。噎(于计反)。
  言经中不染而染者。胜鬘经云。自性清净心。而有染污。难可了知。有二法。难可了知。谓自性清净心。难可了知。彼心为烦恼所染。亦难可了知(非如所引文但得意引耳)问。如何定知是文。答。探玄记云。胜鬘经云。自性清净心。不染而染。难可了知。染而不染。亦难可了知(由是明知定是文也。除是文更无文故。有人引余文。恐不尔也)又起信记云。自性清净心。难可了知。彼心为烦恼所染。亦难了知。
  言经云如来藏受苦乐与因俱若生若灭者。是四卷楞伽第四卷文。经云。如来藏常。故作持。能令转识知苦乐。与七识生死因俱。若生若灭。元晓云。犹海水之动。说名为波。波无自体故。无波之动。水有体故。有水之动。如来藏与七识。亦如是。
  言论云自性清净心因无明风动成染心等者。起信论云。众生自性清净心。因无明风动。心与无明俱无形相。不相舍离。而心非动法等。或本作经非也。下卷引此二文。云楞伽云又起信论云。由此明知非也。
  言以此教理者。经名为教。论以为理(由此故知论字可好)。
  言经云不生不灭是无常义者。维摩经弟子品云。诸法毕竟不生不灭。是无常义。远法师云。离相穷极。名为毕竟。理寂无为。名不生灭。此不生灭。是其无常之实性。故无常义。上宫说。三聚法。即体自空。无生灭。是无常义。
  经云色即是空非色灭空故者。大品经文也。
  言又云众生即涅槃不更灭故等者。是维摩经菩萨品文。
  言论云智障极盲闇谓真俗别执者。是梁论第一卷初颂文也。疏云。初句中。言智障者。无明住地。能碍真解。名为智障。言极盲闇者。障中穷细。名之为极。无其惠目。称之为盲。迷覆真如。故名为闇。言真俗别执者。理绝情亡。名之为真。事为情知。目之为俗。真俗体同。事似波水。惑情之家。迷彼真如不二之理。计其真俗。有其异体。名为别执。
  言无缘生因者。缘生即因。非缘生之因。谓由缘生似有。成无性义。故若无缘生似有。由何得成无性空义。是故缘生似有。为无性空之因。
  言真如是有义至余如上说者。指上第一护执门中。五重四句。若准彼四句。即亦可说言。真如是有义。以不变故。随缘故。何以故。由随缘故。不变常住也。圣智行处故。
  言又真如是空义至余亦如上者。如上如前。若准上亦可言真如是空义。由不变故。何以故。由不变故。随缘不现也。离所谓故。何以故。离情所谓有故。真如名为空义。
  言以具德故者。以真如具过恒河沙性德故。广如起信论。无差别论等说。
  言违顺自在故者。以违染顺染。皆得自在故。案云。违染不隐故。故亦为有义。顺染。而隐故。故亦为无义。
  言余翻说准上知之者。若准上亦可言真如是非有非无义。以离所谓故。何以故。以离情谓有故。故非有也。由离情谓无故。亦非无也(余准知之)。
  言如摄论婆罗门问经言等者。梁论第六卷云。论曰。婆罗门问经中言。世尊依何义。说如此言。如来不见生死。不见涅槃。于依他性中。依分别性。及依真实性。生死为涅槃。依无差别义。何以故。此依他性。由分别一分。成生死。由真实一分。成涅槃。释曰。依他性非生死。由此性因真实性。成涅槃。此性非涅槃。何以故。此由分别一分。即是生死故。是故不可定一分。若见一分。余分性不异。是故不见生死。亦不见涅槃。由此意故。如来答婆罗门如此。论曰。阿毗达摩修多罗中。佛世尊说法有三种。一染污分。二清净分。三染污清净分。依何义。说此三分。于依他性中。分别性为染污分。真实性为清净分。依他性为染污清净分。依如此义故说三分。释曰。阿毗达摩修多罗中说。分别性。以烦恼为性。真实性。以清净品为性。依他性。由具两分。以二性。为性。故说法有三种。一烦恼为分。二清净为分。三二法为分。依此义故。作此说。真谛疏云。前婆罗门问经中有二。前问。后答。答中有二。先约分别及真实性以答前问。何以故下。但约依他以答前问。于依他中。依分别性。及依真实性者。举依他性。取其二性。生死为涅槃。依无差别义者。分别是其生死。真实性以为涅槃。分别生死。即是真实涅槃。真实涅槃。即是分别生死。名无差别义。此上不见生死者。不见生死异于涅槃。
  不见涅槃者。不见涅槃异于生死。何以故下。此更重释。何以故。不见生死。不见涅槃。
  此依他性由分别一分成生死者。凡夫本识乃至金刚执分别性。故成生死。
  由真实一分成涅槃者。如来本识。通达真实。即是涅槃。此答上问。依他性。不定属生死。如来本识。成涅槃故。亦不定属涅槃。以因中本识成生死。释论从后向前解释。
  依他性非生死者。如来本识。为依他性。非生死也。
  由此性因真实性成涅槃者。此依他性因。证真实性。即是般若。故成涅槃。此释由真实一分成涅槃。
  此性非涅槃者。生死本识。为依他性。非是涅槃。次释其所以。
  此性由分别即是生死者。生死本识。由取着分别性。名为无明。即是生死。此解论本由分别一分成生死。
  是故不可定说一分者。结依他性。不可定说为生死一分。以成涅槃故。亦不可说为涅槃一分。以成生死故。
  言若见一分余分性不异者。释前生死为涅槃依无差别义。若见生死分别一分。余涅槃真实分体。不异生死分别。是故不见生死。亦不见涅槃。结前二义。以答前问。是依他性。不定属生死。不定属涅槃。故言不见生死。不见涅槃。是生死。是涅槃。故言不见生死不见涅槃。次引阿毗达摩修多罗中。本论有二。一明如来说法有三。二问答解释。释论亦二。先解答文。后解说法有三。分别性以烦恼为性。性者三界烦恼。属分别性。根尘等虽非烦恼。能生烦恼染污。亦名烦恼染污。
  依他性由具两分者。有二义。一与染净为本。故具两分。二体通染净。若本识为依他性。生死本识为染。如来本识为净。若意识为依他性。世间取着心为染。出世无漏心为净。余文准之。
  缘起因门六义法第二者。上既虽明缘起果门之三性同异义。而未明其缘起因门之种子六义。故是故第二此门来也。缘起是所生。因门是能生。缘起之因门。则依主释也。又缘起即因门。即持业释也。是故经云。佛种从缘起。又六义更互相由起故。故云缘起因门六义。
  言谓一切因皆有六义者。梁论第二卷云。偈云。外内不明了于二。但假名及真实。一切种子。有六种。长行释曰。已说阿梨耶识。为一切法种子。今更欲显种子义。故说斯偈。外内不明了于二者。种子有二种。一外二内。外谓谷麦等。于善恶二性。不明了。是有记故(无性论云无记故)内谓阿梨耶识。于善恶二性。则明了。或以染污清净为二。但假名及真实者。外种子但是假名。何以故。一切法唯有识故。内种子即是真实。何以故。一切法以识为本故。一切种子有六种者。如此内外种子。不过六种。今举此文意故。云一切等也。
  言一空有力不待缘(刹那灭义)二空有力待缘(但有义)三空无力待缘(待众缘义)四有有力不待缘(决定义)五有有力待缘(引自果义)六有无力待缘(恒随转义)者。问。何故即此六义次第。不同摄论等六义次第耶。答。彼摄论等。为遮外道等邪执妄因。而显亦大乘宗真实真种故。依简失。渐次明六义次第。今章家意。约地论等。欲显种子自体空有相由缘起之实德故。是故不同摄论等也。问。何依简失。渐次明六义次第耶。答。为简常法非种子故。是故初说刹那灭义。故无性摄论第二云。刹那灭者。生已无间即灭坏故。无有常住。得成种子。于一切时。无差别故。成唯识云。一刹那灭谓体才生。无间必灭。有胜功力。方成种子。此遮常法常无转变不可说有能生用故。问。若刹那灭。为种子者。前念种子。应与后念现行为种。或虽同念。他身相望。应为种子为遮此失故。次说俱有义。是故摄论云。虽刹那灭。然非已灭。何者。种子已灭生果。不应理故。如死鸡鸣。是故应计种子与果俱时而住。以此与果不相违故。如莲华根。成唯识云。二果俱有。谓与所生现行果法俱现和合。方成种子。此遮前后及定相离。现种异类。互不相违。一身俱时。有能生用。非如种子自类相生。前后相违。必不俱有。虽因与果有俱不俱。而现在时。可有同用。未生已灭。无自体故。依生现果。立种子名。不依引生自类名种。故俱应说与果俱有。问。若俱有义。为种子者。一刹那住。犹如电光。应为种子。又转识等。应为种子。为遮此失故。是故次说恒随转义。故摄论云。虽后俱有。然非一二三刹那住犹如电光。何者。应知。此恒随转。刹那传传。经于多时。恒随转故。成唯识论云。三恒随转。谓要长时一类相续。至究竟位。方成种子。此遮转识转易间断与种子法。不相应故。此显种子自类相生。问。若恒随转。得名种子。应善种等生不善等。为简此失故。次说性决定。是故摄论云。若恒随转。非计少分互为种子。何因缘故。不从一切。一切俱生。为避此难故。说决定虽恒随转。以诸种子功能定故。不从一切。一切俱生。成唯识云。四性决定。谓随因力。生善恶等功能。决定方成种子。此遮余部执。异性因。生异性果。有因缘义。问。若要善等种。方为善等因。种既恒有。应顿生果。为简此失故。次说待众缘。故摄论云。虽尔。何故不一切时常能生果。为避此失。言待众缘。非一切时会遇众缘。故无过失。成唯识云。五待众缘。谓此要待自众缘合。功能殊胜。方成种子。此遮外道执。自然因。不待众缘。恒顿生果。问答设有缘善等性。定应善色等种生善心等果。为简此失故。次说引自果。是故摄论云。今此种子。是谁种子。答此问言唯能引自果。成唯识云。六引自果。谓于别别色心等果。各各引生方成种子。此遮外道执。唯一因生一切果。或遮余部执。色心等互为因缘。解云。此为遮邪执故。随邪执起渐次以明六义次第耳。不明种子六义自体自尔义也。今此章家。不随邪执。直尔欲明种子六义自体尔故。是故不同彼摄论等。彼义句者。谓为正因对缘。唯有三义。一因有力不待缘。二因有力待缘。三因无力待缘。此三义因中。各有空有二义故。成六义也。尔乃空三有三。各次第列故。不同前耳。广如下引地论等说。
  言二是俱有义者。有云。因与缘俱故。名俱有义。此说不尔。以违摄论等故。今云果俱有义。非缘俱有。何以故。摄论等皆同说果俱有故。问。答尔如何下云俱故非孤是待缘也。答。果俱有因。必待缘故。待缘生果故。故云俱故非孤。是待缘也。如引自果义。虽不属缘。而引自果。必待缘故。有待缘义。今此亦尔。虽俱有义非属缘。而果俱有因。必待缘故。俱故非孤。非谓俱有属于缘故。俱故非孤。若此句者因缘和合生果句故。为缘俱有者。亦可说言。引自果义。亦因缘合生果句故。为俱有也。彼既不尔。此何尔耶。是故可云。彼引自果故。自必待缘。此俱有义。果俱有故。非孤待缘。
  言由随他故不可无不能违缘故无力用者。有云。由随增上等他缘。故。不可无也。即不能违彼缘故。无力用。此解亦不尔。若随增上等他缘故名随他者。彼缘非恒有。如何恒随转。至究竟位耶。是故成唯识云。或遮余部缘恒非无。显所待缘非恒有性。故种于果非恒顿生。今解云。种子必恒随果转故。若不生果。种子者。恒随所依本识转故。是故摄论廓法师疏云。言刹那传传。经于多时。恒随转故者。种子必须恒随果转方成种子。言所以者何其根损益支等同故者。证恒随转。如青莲华根。若损益其支等果即同损益。故知。因随果转。又测法师云。若不生果。种子随所依本识转故。
  言第二建立至不增减也者。问。瑜伽第五。建立因有七相。云何唯有六。不增减耶。答。由义门异。开合不同。不过六义。是故唯六。不增减也。是故枢要云。瑜伽第五。建立因有七相。第一无常法是因。无有常法能为法因。谓或为生因。或为得因。或为立因。或为成辨因。或为作用因。即当六义中第一刹那灭。第二又虽无常法。为无常法因。然与他性为因。亦与后念自性为因。非即此刹那。即当六义中。第二果俱有。第三恒随转。其与他性为因者。即种望于现行。名为他性。缘不缘碍不碍隐显等。种种异故。名为他性。即果俱有。其与后念自性为因者。非即此刹那。种子相生。名为自性前后生也。即恒随转。故唯识云。此显种子自类相生。摄论唯识以果也别开之为二。瑜伽据一仓因。能生二果。因无别故。合之为一。必不相违。第三又虽与他性及后自性为因。然已生未灭。方能为因。非未生已灭。即当六义中果俱有及恒随转二。唯识云。虽因与果有俱不俱。而现在时。可有同用。未生已灭。无自体故。正显为因之世。非正种子之义。现行之因。得诸果等皆亦尔。故摄论唯识。以通诸法不唯种子故。果俱有中。因言叙出。瑜伽前既合二为一。故别门说为因之世。故不相违。现在去来。非种子也。第四又虽已生未灭。方能为因。然得余缘。非不得。即六义中。第五待众缘。第五又虽得余缘。然成变异。方能为因。非未变异。即六义之中。无别相门。即待众缘摄。夫待缘有二一显一因体。不能生果。故待众缘。二显待缘已方如变异。瑜伽据体易有别。开一为二。摄论唯识以待缘义等。合二为一。亦不相违。变异是转易义。故第六又虽成变异。必与功能相应。方能为因。非失功能。即当六义中。第四性决定。第七又虽与功能相应。然必相称相顺。方能为因。非不相称相顺。即当六义中。引自果。总而言之。合六义中。第二果俱。第三恒随转。为瑜伽第二第三义问对说。开六义中。第五待众缘。为瑜伽第四第五。自余一切六七无差别(勘论文如所引文勘抄文亦不异也)。
  言答待因事之外增上等三缘等者。四缘中因缘名为因事也。事谓因别称事。以别缘故。云因事。增上等三缘。谓增上缘。所缘缘。等无间缘也。因必待此缘。方能生果故。问。四缘中。因缘名为因事。体具六义者。岂七转识。具六义耶。何以故。成唯识云。一因缘谓有为法。亲辨自果。此体有二。一种子。二现行。乃至现行者。谓七转识故。答。种子因缘。具六义也。现行因缘。不具六义。今章家意。约多分。以四缘中因缘。名因事耳。
  言答此有二义至望他亦尔者。有云。答中二义者。一增上缘。望自增上果。二增上缘。望他果。今案此答文。唯显因望果得有六义不。答。前缘对因亦。有六义不之问。所以知然。
  言增上缘望自增上果得有六义以还是亲因摄故者。前增上缘。即是亲因。故知。正因望于自果。不缘对因。显有六义。后望他果等。亦可准知。此释不尔。不知章家问答之意。谬谓不成前问之答。今问。彼云。增上缘。望自增上果得有六义者。若待缘不。若不待者。何具六义。若待缘者。前亲因还为所待缘不耶。若不为所待缘。非直违道理。亦违章文。违论文(寻之可知)若为所待。此即自成。缘望因。得有六义。既举一知多。何更须说也。是故约前亲因生自果门。而见之时。自常即成。缘望因具六义。约增上缘生自增上果门。而见之时。自常即成。因望于缘。具六义也。以还亲因摄故。何迷此义。敢显愚情。狂后学徒。亡出世眼。是故今解。此问答意。欲明因缘互为因缘相由。甚深缘起道理故也。上虽明因待缘具六义。未明前缘还为因。前因还为缘。得有六义。今为明此义故。起此问答。是故问意。显因望缘。亦望自果。得有六义。未知。缘望因亦望自增上果。亦得有六义不。答意显增上缘望亲因。亦望自增上果。得有六义。以还是亲因摄故。望前亲因他果。成疏缘故。所待缘故。不具六义。前亲因。望自果。具六义。望他增上果。不具六义也。缘成疏缘故。还为所待缘故。然由文影显。而问答不同耳。谓问处。俱显因望缘得有六义。显因望自果得有六义也。缘望因亦尔也。答所。但显增上缘望自增上果。得有六义。显影增上缘。望前亲因。得有六义。尔乃问处既云缘望因具六义。明知。答处亦有增上缘望因得有六义也。又答所。既云增上缘望自增上果。得有六义。明知。问处亦有缘望自增上果具六义不。由此明知。问答相应。然下绮文。显文章术。练后学心。令生深解。非问答违。达者可知。问。依何文证。增上缘还为亲因缘。答。十地经云。是中无明缘行者。无明因缘。令行不断。助成行故。余(余文亦尔)论曰。是中无明缘行者。无明因缘。令行不断。助成行故者。无明有二种。一子时。二果时。法藏师云。今寻此文意。只发行无明。为子时。所发之行。为果时。以行是无明果故。说无明有二时。问。无明望行。无亲因义。云何说行即是无明果时。答。无明是行增上缘故。名为子时。是行是无明增上果故。名为果时。又云。无明等自生因亲缘事故者。谓无明生行。是自生因。问。无明行果。云何名自。答。以行赖无明。无自体故。故缘力令摄。非是分故。前明不即。故说他因。此显不离。名自因。余亦如是。是故章家。由十地论作说耳。酬(时周反。传云报也。有本云作[酝-云+羽])。
  言答随胜不具者。随种子胜。得有六义。现行劣故。不具六义。问。何为胜耶。答。谓常相续故。胜于现行。是故基师云。唯说种子是因缘者。依显胜说。非尽理言。云何显胜。谓常相续故。胜现行。如谷互生芽。相显于现行故。今言显胜。
  言地论云因不生缘生故缘不生自因生故寻者。地论云。第八卷云。论云。深观者。有四种。一者有分非他作。自因生故。二者非自作。缘生故。如经云无明因缘行生。因缘能生行等(云云)三者非二作。但随顺生无知者故。作时不住故。如经无明因缘行。是生缚等(云云)四者非无因作。随顺有故。如经无明因缘行。是随顺有观说。探玄记云。第八因缘生者。亦四门初约经。理实无明望行无因缘义。而言因缘生行者。二义。一自种为因。无明为缘。合说故云因缘。然隐彼亲种。显此胜缘。故云无明因缘也。二但彼增上缘。望自增上果。还是亲因。故说无明为行因缘。余亦如是。欲明果不自起要从因缘。因缘形夺。复名无性。是故言因缘生乃显无生。此犹顺观逆观。一泯非生不生可知。二约厌离有为中谛观六门中。此当第六名深观。此深观中。摄后三门。合成四句。一不自生。二不他生。三不共生。四不无因生。释此四句。诸论不同。略有五说。一约破外道。谓诸法不从真谛自性生。故云不自生。二不从梵天自在天等生。故云不他生。三亦非微尘大种和合生。故云不共。四亦非无因自然而起。故云不无因生。二约破二乘。一谓诸法不定自因类因生。故云不自生。二不定从彼异熟因生。故云不他生。三又亦非彼俱有因生。故云不共生。四小乘中许。无明支前。不正思惟。托虚而起。似若无因。今亦不尔。故离无因。三约法显空。一果不自起。名不自生。二自既不立。对谁辨他。又他亦各自。皆不成自。何他生。故云不他生。三自他因果。既各不成。故云不共生。四离四缘外。无别果法。故云不无因生。此上三重。如般若灯论等说。四约因缘形夺。对法论云。自种有故。不从他待众缘。故非自作。无作用故。不共生。有功能故。非无因。凡诸缘起。俱亡双句。已为甚深。况总亡四句。是故缘起最极甚深。五约缘起无碍门。但因缘生果。因缘相望。名有二义。一全有力。二全无力。一谓因望于果。全不生。缘必全生。故云因不生。缘生故。二缘望于因。亦全不生。因必全生。故云缘不生自因生故。三二力不俱。故不共生。四二无力。亦不俱。故不无因生。此门有二义。一据力俱有不有义。故令相入。谓因有力时。缘必无力。是故由因有力。故能摄他。由缘无力。故能入他。会彼缘力。总归因力。名不他生。虽言不他反显自生。因力归缘。不自亦尔。反前思之。以二力二无力。名不俱故。无彼不相入一力一无力。相归故。恒时相入。以不相障碍。增上缘宽故。一切诸法。无不相入。十忍品云。菩萨善观缘起法。于一法中。解众多法。众多法中。解了一法。良由此门故也。二据体有空不空。故有相即。谓非直因力。归缘明其相入。亦乃因体由缘。显因性空摄因于缘。何者谓若无缘。则无因故。以生果名因。无缘果不生。是时不名因。明知。此因会归彼缘。为不自生。是故缘是有义。无不能摄。因是空义。无不所摄。因所摄故。废己同缘。缘能摄故。摄因同己。举因摄缘所等并准思可知。由此义故。诸法相即。无所障碍。上文云。知一即多。多即一等。皆此义也。是故无尽大缘起法。无碍自在。从此门而开现矣。
  言又集论云自种有故等者。彼论第四卷云。又诸缘起法。不从自生。不从他生。不从共生。非不自作他作。因生。是故甚深。乃至又有差别。谓待众缘生。故非自作。虽有众缘。无种子不生。故非他作。彼俱无作用。故非共作。种子及众缘。皆有功能。故非无因生。是故如是说。自种有故。不从他。待众缘故。非自作。无作用故。非共生。有功能故。非无因若缘起理。非自非他。遣双句者。犹为甚深。况总亡四句。是故缘起最极甚深。
  言问此六义与八不分齐云何者。问。云何无次。顿起此问。答。种子六义。明缘起法无性空义。八不亦明缘生空义。二义齐等。难知差别。欲明此差别。故今起此问。
  言八不者。大般若第三百八十四云。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中论云。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
  言六义为不坏相等者。夫异相者。诸缘相各异故。名为异相。尔乃不坏六义。各异相故。名为异相。有人不知意越。改坏字。成即字。非直失自惠眼。亦即失他惠眼。达者可思。
  言答六义据缘起自体等者。六义据缘起种子自体。建立故。六相据缘起体上差别义门建立故也。以法体入六义。遂成差别四句。六相依义门。建立故。以六义。入四句。即顺三乘。入六相即顺一乘也。
  言又由空有义故有相即门者。由因若有。缘及果必无故。缘及果即是因。何以故。由因所成无自性故。若有自性。不依因故。非缘起也。由缘及果若有。因必无故。因即缘及果也。何以故。知缘及果所成。无自性故。若有自性。不依缘故。非缘起也。是故缘起法。由空有义故。有相即门也。
  言由有力无力义故有相入门也者。因有全力。所以能摄缘。缘全无力故。所以能入因。因有全力。所以能摄缘。缘全无力故。所以能入缘。不据自体故。非相即。力用交彻故。成相入。
  言由有待缘至异体门也者。由有待缘义故。有异体门。谓诸缘起各别体故。若不别体。缘起杂乱。非缘起故。问。何为别体。答。若约十二缘起。无明闇障为性。行支造作为性。乃至老死衰变命终为性。若约四缘。因缘种子为性。等无间缘。开发为性。所缘缘。任持为性。增上缘。不碍为性(出般若经第三百八十四卷)如是缘起各别体故。名为异体。由不待缘义故。有同体门。谓一因遍应多缘故。本一因中。具多个因。此所具多个因。与本一因。无差别故。名为同体。且约十二因缘。说同体义。谓初无明支。遍应余十一支故。随所应十一支。能应无明支。亦有十一。然此十一无明。与本无明。无差别故。云同体也。如无明既尔。余十一支。准之可知。是故疏云。同体相入义。谓前一缘所具多一。与彼一缘。体无别故。名为同体。又由此一缘应多缘故。有此多一。所应多缘。既相入相即。合此多一。亦有入即一也。
  十玄缘起无碍法门义第三者。上已虽明果门因门缘起义理分齐。而未知其缘起为一相缘起。为无尽缘起。今简三乘一相缘起。将明一乘无尽缘起。是故第三此门也。义海宏深。微言浩汗。略举十玄门。显无尽缘起。是故名十玄缘起等。又终南云一乘十玄门。今述彼义。是故云十玄等也。
  言夫法界缘起乃自在无穷者。一乘十玄门云。明一乘缘起自体法界义者。不同大乘二乘缘起但能离执常断诸过等。此宗不尔。一即一切。无过不离。无法不同也。今述此义。是故云法界缘起等。
  言今以要门至即其义也者。一乘玄门云。今且就此华严一部经宗。通明法界缘起。不过自体因之与果。所言因者。谓方便缘备。体穷位满。即普贤是也。所言果者。谓自体究竟。寂灭圆果。十佛境界。一即一切。谓十佛世界海。及离世间品。明十佛义是也。今此段中。述彼义。
  言如华严经中究竟果分等者。有人云。如经云十身中国土身等。此即国土海及十佛融摄义也。如舍那品云。法界不可壤。莲华世界海。此国土海。即法界也。此等即是十佛所知。故云果分。案云。此说虽然。而违疏故。不可信用。今正示疏指示处。疏云。三依一乘。有二。一约果分。十佛自体国土海。此当不可说。寄缘说十。如第二会说。即验第二会经文云。诸佛子。当知。佛刹不可思议。佛住。佛国。佛法。佛刹。清净等。皆不可思议。乃至广说十佛世界佛名号(娑婆世界外有十佛世界)疏云。此中大意。于一味法界义。分为二。一能随之土海。二所随之机缘。此二无二。通融无碍。若以缘从体。即当相圆融。无别可别。言说不及也。若以体从缘。复印成差别缘起。约此殊形缘起。反显土体妙极难思。是其意也。今指彼文。是故云如华严经中究竟果分。今助解云。凡此经中所说国土及十佛体。有其二分一就实国土海及实十佛自体。唯佛境界。佛智所行。名为果分。如三乘中。自受用身及自受用土。非菩萨所知。此亦如是。二随相国土及十佛身。菩萨所知。菩萨境界。名为因分。如三乘中他受用等菩萨所知。此亦如是。是则果分玄绝。当不可说。因分约机。是则可说。随一佛国土。有此二义。故如十地有二分。准之可知。是故藏云。此十地有二分。一就实十地。唯佛所知。佛智所行。名为果分。上论云。此智是谁证。偈言。佛所行故。又上加分中。言不思议佛法。又如鸟迹所依太空为果海等。二随相十地。菩萨所知。菩萨所行。名为因分。是则果分玄绝。当不可说。因分约机。是则可说。此义通一部经中大意。此之谓也。
  言不论因陀罗及微细等者。谓十玄门中。帝网重重门。是故旨归云。此华叶一一尘中。各有无边诸世界海。世界海中。复有微尘。此微尘内。复有世界。如是重重。不可穷尽。非是心识思量境界。如帝释殿天珠网覆。珠既明彻。互相影现。所现之影。还能现影。如是重重。不可穷尽。经云。如因陀罗网世界。十地论云。帝网差别者。唯智能知。非眼所见。是谓第八帝网门也。
  言微细等者。微细相容安立门。是故旨归云。此华叶中。悉能显现微细刹土。炳然齐现无不具足。经云。于一尘中。微细国土。旷然安住。又如第九回向微细义说。是谓第七微细门也。等等余门。欲明十佛自体。国土海等。圆融自在。玄绝言故。不寄因陀罗网喻及微细等义门可论彼国土海状相。何以故。帝网门等。由普贤门。明国土相状。开解生机故。
  言此当不可说义者。谓地论二分中。当果分不可说义故。是故云也。
  言不与教相应故者。上果分义。不对于机缘。发起言说。可说其状故。是故云也。
  言地论云因分可说果分不可说等者。前已虽引。而文远故。亦更引之。地论第二。释经偈言。前言十地义如是不可得说间。今言我但说一分。此言有何义。是地所摄。有二种。一因分。二果分。说者谓释。一分者是因。于果分为一分。故言我但说一分。此文既云但说一分者。是因分。故知。果分不可说也。故今取论意。云因分可说果分不可说也。
  言问义若如至知形对耳者。一乘十玄门云。问。不思议法品等。亦明果德。何故得于因门说耶。答。此等虽是果德。对缘以辨果。非是究竟圆寂之果。是故与因同一会说也。今此问答。述此本意。案云。第六他化自在天会。说十地法。今不思议品等。与此十地因。同会而说故。故知形对。此依晋经。若依周经。非同会也。问。若尔。如何与因形对。答。亦与十定等因同会而说。故亦为形对。
  言一者异体二同体者。一异体者。缘起互异门。谓于无尽大缘起中。诸缘相望。体用各别。不相参杂。故云异也。二同体者。诸缘相应门。谓于众缘之中。以一缘应多缘故。各与彼多全为其一。是故此一。具多个一。然此多一。虽由本一。应多缘故。有此一。然与本一。体无差别。是故名为同体门也。若准处第二门次。亦应有第三同异无碍门。然此章略故。无第三门。是故藏云。三同异无碍门者。此二门同一缘起。不相离故。若无异体。则诸缘杂乱。非缘起故。若无同体。缘不相资。亦非缘起。故要由不杂。方有相资。是故若非同体。无异体故。若非异体。无同体故。通辨亦有四句。一或举体全异。具入即俱。二或全体是同。缺具入即俱。以法融通各全摄故。三义或俱。以同异无碍。双现前故。四或俱非。以相夺俱尽。故双非也。
  言一不相由义至缘等是也者。此同体门。谓因缘之中。以于一因应多缘故。各与彼多。全为一因。是故此一因具多个一因。然此多一因。虽由一因。应多缘故。有此多一因。然与本一因。体无差别。是故名为同体门也。尔乃一因。遍应多缘。故所应多缘。全为因之所具德故。是故因外。无别缘也。故云不待缘也。
  言二相由义如待缘等是也者。此异体门。谓于无尽大缘起中。诸缘相望。体用各别。不相参杂。故云异也。尔乃虽所应多缘。全为因之所具德故。更无待缘。若无因缘。各别体者。因缘杂乱。失本法故。非缘起也。是故因缘别体。方成缘起。由别体故。因外有缘。是故待缘。
  言由他无性以自作故者。有云。由他无性。以作自故。此说不尔。藏云。多缘无性。为一所成。是故多即一。由一有体。能摄多由多无性。潜同一故。乃至一无性。为多所成。多有一空。即多亦尔。准此可云由他性自所作故。余句准之。元(或本作元字。验疏。处处皆作元字。又或处作无字)。
  言依因六义内准之者。上因六义。第三句数门云。有二种。初待体有无。而有四句。后就用四句等(云云)案云。约体四句。以体收用。无别用故。约用四句。以用收体。更无别体故。准彼可知。
  言一者一是至十非一矣者。章文其略故。今具显示也。一者一是本数。何以故。缘成故。二者一中二。何以故。缘成故。若无一即二不成故。即一有全力。摄于二也。仍二非一矣。三者一中三。四者一中四。五者一中五。六者一中六。七者一中七。八者一中八。九者一中九。十者一中十。何以故。缘成故。若无一即十不成故。即一有全力。摄于十也。仍十非一矣。
  言余九门亦如是等者。如上说。一门中。具十。余九之门。具十亦尔。谓一者二是本数。何以故。缘成故。二者二中一。何以故。缘成故。若无二。即一不成故。即二有全力。摄于一也。仍一非二矣。三者二中三。四者二中四。五者二中五。六者二中六。七者二中七。八者二中八。九者二中九。十者二中十。何以故。缘成故。若无二即十不成故。即二有全力。摄于十也。仍十非二矣。余门准之。
  言一者十即摄一何以故等者。此门甚略。难知其趣。若准前门。亦可说云。一者十是本数。何以故。缘起故。二者十即摄九。乃至十者十即摄一。何以故。若无十即一不成故。即一无全力。归于十也。是故表员集云。此中数数法者。一者十。二者十中九。乃至十者十中一。又元晓云。数此十钱。有其二门。一向上去。二向下来。向上去中。亦有十门。一者一。何以故。缘成故。二者一即二。何以故。若无一者。二不成故。乃至十者。一即十。何以故。若无一者。十不成故。以缘成故。向下来中。亦有十门。一者十。何以故。缘成故。二者十即九。何以故。若无十者。九即不成。乃至十者。十即一。何以故。若无十者。一不成故。余者准之。是故当知。一一钱中。皆具十门。更互相即。一切诸法。皆亦如是。一与一切。互相缘起。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此数钱法。严法师出。亦有道理。故今取之。由此故知。今一者。十即摄一者。略举始终。谓一者十者。为始门之始。即摄一者。为等十门。谓十者十即摄一。
  言余例亦然者。余九八七乃至一门。例前亦尔。谓一者九。何以故。缘成故。二者九中十。三者九中八。四者九中七。五者九中六。六者九中五。七者九中四。八者九中三。九者九中二。十者九中一。何以故。缘成故。谓无九即一不成故。即一无力。归于九也。仍一非九矣。余八七门。准之可知。
  言如是本末二门中等者。第一钱为本门。第十钱为末门。如此本末门中。各具足十门。余中九钱。准以思之。
  言若不尔至自性无缘不得名一也者。计所执自性一。住自性不藉缘故。不得有一。何以故。依二三等缘。以得成故一。既云不依二三等缘。一是谁一。是故无缘。不得名一。余准可知。
  言问若去一至无障碍故者。玄门云。问。既其各各无性。那得成其一多耶。答。此由法界实德。缘起力用。普贤境界相应。所以一多常成。不增不减也。如维摩经云。从无住本。立一切法。又论云。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也。今此问答述其意也。
  言华严。入诸法。皆悉如幻。观缘起法。于一法中。解众多法。众多法中。解了一法。
  言四句护过去非显现德等者。护过四句。准上三性。问。一门中。摄十尽耶。答。不也。十中一故。问。不尽耶。答。不也。一中十故。问。亦尽亦不尽耶。答。不也。二门体。无二故。不相违故。问。非尽非不尽耶。答。不也。离戏论故。又一多缘起故。应离四句也。显德四句。二门中摄十。一尽一中十故。二不尽十中一故。三尽亦不尽。二门双有现在故。四非尽非不尽。定取不得故。又应云。缘起故。得成四句也。解云。由四句。去执者非。亦由四句。显甚深缘起无碍自在德。是故云也。
  言一者一何以故缘成故一即十等者。略举始终。今具显示。一者一是本数一。何以故。缘成故。二者即二。何以故。若无一即无二故。由一有体。二为空故。是故此一一即是二矣。三者一即三乃至十者一即十。何以故。若无一。即无十故。由一有体。十为空故。是故此一即是十矣。
  言一者十何以故缘成故十即一等者。此亦举始终也。亦具显示。一者十是本数十。何以故。缘成故。二者十即九乃至十者十即一。何以故。若无十。即无一故等(云云)。
  言又若不相即缘起门中空有二义。即不现前者。且如因体由缘。显因性空。摄同于缘。何者谓若无缘。即无因故。以生因名因。无缘因不生。是时不名因。明知。此因会归彼缘。为不自生是故缘是有义。无不能摄。因是空义。无不所摄。因所摄故。废己同缘。缘能摄故。摄因同己。缘体由因。显缘性空。摄同于缘。何者谓若因无。则无缘故。以生果名缘。无因果不生。是时不名缘。明知。此缘会归彼因。为不他生。是故因是有义。无不能摄。缘是空义。无不所摄。缘所摄故。废己同因。因能摄故。摄缘同己。尔乃由因缘相即故。因缘门中。空有二义。即现前也。若不相即。缘起门中。空有二义。即不现前。即成大过。
  言十即一者准例等者。准前应云。答。只为十即是一故。是故名为十。何以故。所言十者。非是所谓十。缘成无性十。为此十即一者名十。若不尔者。不名十。何以故。由自性故。无缘不成十也。
  言问上一多至皆得如是者。玄门义云。问。若一多要待缘成者。为是同时。为是前后耶。答。缘成故。常同时而前后。所以然者。一即十。十即一故。常同时。而向上去。向下来。故有先后也。今此问答。述其意也。
  言具足逆顺者。向上去。名为顺。向下来。名为逆。是故玄门义云。若顺数经一至十。向上去。若逆数从十至一。向下来。此句释上前后句。
  言同体不违者。此释上即同句。
  言问如上所说去来义等者。玄门义云。问。既有明先后去来。即是有增减。何名不动本相耶。答。虽先后去来。而常不动故。经云。不来相而来也。如一即多。而不动一相。如此一相。亦非情谓一。多亦如是。虽多即一。而不坏多相。亦非情谓多。今此问答。述彼意也。
  言自位不动而恒去来者。若约向上去者。一自位不动。而恒去他九位故。若约向下来者。十自位不动。而恒来他一位故。下释准之。
  言问若由智者至旧来成故者。玄门义云。问。此之一多。既是缘成。不同情谓者。为是本来有。此一多为是始有耶。答。云本有不有者。为欲就智辨本有。为自就一多体辨耶。若自就一多体。辨不论智者。体即息诸论道。同于究竟圆果。离说相故。今若辨一多者。一约智说也。若约智故辨本有者。以智照故。本有如室中空开门见时此空即是本有(云云)今此问答。述其意也。
  言不成即已成者。若约一多体。本来平等。不相由故。为不成也。若约一多相。一多差别。互相由。故为成也。又缘起各守自位。不相由故。云不成也。又由不守性。互相由故。云成也。
  言一者一何以故缘成故是本数一中即具十等者。此门作法。小异前门。今具显示。一者一是本数一。何以故。缘成故。二者本一中即具二。何以故。缘成故。是本一自体是一。亦复与二作一。故即为二一。是故此一之中。即自具二个一耳。仍一非二也。三者本一中即具三。何以故。缘成故。是一自体。是一亦复与三作一故。即为三一。是故此一之中。即自具三个一。四者本一中。即具四。何以故。缘成故。是一自体是一。亦复与四作一。故即为四一。五者本一中即具五。何以故。缘成故。是一自体。是一亦复与五作一。故即为五一。六者本一中。即具六。七者本一中。即具七。八者本一中。即具八。九者本一中。即具九。十者本一中。即具十。何以故。缘成故。是本一自体是一。亦复与十作一故。即为十一。是故此一之中。即自具有十个一耳。仍一非十也。
  言初一钱既尔余二三四等者。一者二是本数二。何以故。缘成故。二者本二中即是具一。何以故。缘成故。是本二自体是二。亦复与一作二故。即为一二。是故此二之中。即自具二个二。仍二非二也。三者本二中。即具三。乃至十者本二中。即具十。何以故。缘成故。是本二自体是二。亦复与十作二。故即为十二。是故此二之中。即自具有十个二耳。仍二非十也。余三四等。准之可知。
  言一者十何以故缘成故十中一等者。略举始终。今具显示。一者十是本数十。何以故。缘成故。二者十中九。何以故。由此九与十作九故。即彼初九。在十九之中。离十九。即无初九故。是故此九。即十中九也。仍十非九矣。三者十中八。何以故。由此八与十作八故。即彼初八在十八之中。四者十中七。何以故。由此七与十作七故。即彼初七在十七中。五者十中六。由此六与十作六故。即彼初六在十六中。六者十中五。由此五与十作五故。即彼初五。在十五之中。七者十中四。由此四与十作四故。彼初四。在十四之中。八者十中三。由此三与十作三故。彼初三在十三之中。九者十中二。由此二与十作二故。彼初二在十二之中。十者十中一。由此一与十作一故。彼初一在十一之中。以离十一。即无初一故。是故此一即十中一也。仍十非一矣。
  言一者一是本数一何以故缘成故一即十等者。此举始终。今具显示。一者一。何以故。缘成故。一是本数一。二者一即二。何以故。由此二一即是初一故。无别自体故。故此二即是一也。三者一即三。何以故。由此三一即是初一故。无别自体故。是故此三即是一也。四者一即四。五者一即五。六者一即六。七者一即七。八者一即八。九者一即九。十者一即十。何以故。由此十一即是初一故。无别自体故。是故此十即是一也。
  言一者十何以故缘成故十即一等者。略举始终二门。谓一者十。何以故。缘成故者。举始门也。言十即一。何以故等者。举终门也。准前可知。玄门义云。问。此同体门中。与前异体门中。有何别耶。答。前异门。言一中十者。即望后九故。名一中十。此门言一中十者。即一中有九故。言一中十也。问。若一中即有九者。此与前异体门一即十。有何别耶。答。此中言一有九者。有自体九。而一不是九。若前别体门说者。一即是彼异体十。而十不离一。问。此中言自体一即十者。与前同体一中十。有何别耶。答。前明同体中有十。而一非是十。此明一即十。而一即是十。以为异也。
  言不相知故者。远公释。以无我知者能造作故。章家云。因正有力时。缘必无力故。不得相知故。云无知者故也。
  言教义者。玄门云。教即是通相别相三乘之教。即以别教。以论别义。所以得理。而忘教。若入此通宗。而教即义。以同时相应故也。旨归云。无尽言教及所诠义。
  二理事者。玄门云。若三乘教。辨即异事显异理。如诸经。举异举事。喻异理。若此宗。即事是理等。旨归云。缘起事相及所依真理。
  三解行者。玄门云如三乘。说解而非行。如说人名字而不识其人。若通宗说者。即行即解。如看其面不说其名而自识也。相显为行。契穷后际为解(旨归中无解行有境智)。
  四因果者。玄门云。顺相为因。契穷为果。旨归云。五因果一对。谓辨菩萨生了等因。及显如来智断等果。亦是普贤圆因。舍那满果。
  五人法者。玄门云。文殊显其妙惠。普贤彰其称周。明人即法也。旨归云。八人法一对。谓佛菩萨师弟等人。显说法界诸法门海。
  六分齐境位者。玄门云。参而不杂。各住分位。即分齐境位。旨归云。四行位一对。谓普贤行海。及辨菩萨五位相收。当此门。
  七师弟法智者。玄门云。开发为师。相成即弟子也(旨归中无此对体用一对为第七也)。
  八主伴依正者。玄门云。举一为主。余即为伴。主以为正。伴即是依。旨归云。六依正一对。谓莲华藏界并树形等无边异类诸世界海及显诸佛菩萨法界身云无碍依持(当此依正)。
  九逆顺体用者。玄门云。即是成坏义也。旨归云。九逆顺一对。谓文中显五热众鞞一王形虎。及显施形顺理正顺。七体用一对。谓此经中。凡举一法。必内同真性。外应群机。无有一法体用不具。又疏云。七华体同真。用应机故。九逆同五热。顺十度故。案云。若依此说。旨归中。第七九二门。合为此第九门。又此第九门。开为彼二门也。
  十随生根欲性者。玄门云。随缘常说也。如涅槃经云。此方见满。余方见半。而月实无亏盈。若此宗明者。常增减而常无增减。以同时相应。旨归云。十应感一对。谓众生根欲器感多端。圣应示现。亦复无边。舍那品云。一切众生所乐示现云等然。

  言一者同时具足相应门等者。纲目云。初是诸缘契合义。是总也。疏云。此莲华叶。具前十义。同时相应。具足圆满。故是初门也。问。何以故。此依海印。同时显现。彼由华叶。同时具足。答。欲明无尽大缘起法。一各互具足一切法。同时显现故。彼此互举。非相违也。问。何知由海印同时显现耶。答。纲目云。然此八会人法教义等。皆依如来海印三昧之所显现。故贤首品云。一切示现。无有余。海印三昧。势力故。言海印者。从喻为名。如修罗四兵列在空中。于大海内。印现其像。菩萨定心。犹如大海。应机现异。如彼兵像。具如疏说。三昧者。此云等持。离沉浮故。定惠均故。名等也。心不散故。住一境故。名持也。问。若尔云何定内具教义等。以定中不言教故。答。由三乘浅故。定内不起言。以一乘深故。定内起用。以寂用无碍故。玄门云。第一同时等者。即具明教义理事等十门同时也。何以得如此耶。良由缘起实德。法性海印三昧力用故得然。非是方便缘顺所成故。得同。今且据因果同时者。若小乘说因果者。即因以成果。因灭始果成。若据大乘。因果亦得同时。而不彰其无尽。始似舍缘。以成舍。因果同时成。而不成余总。以因有亲疏故。所以成有尽。若通宗明因果者。举疏缘以入亲。是故如舍成时。一切法皆一时成。若有一法不成者。此舍亦不成。如似初步若到。一切步皆到。若有一步非到者。一切步皆非到故。经云。难成等正觉。不舍初发心。又如大品经云。非初不离初。非后不离后。而明菩提也等(云云)。
  华严五教章中卷指事(本)



华严五教章中卷指事(末)

  日本国东大寺沙门寿灵述

  二者一多相容不同门者。既总虽明上诸缘起同时相应。成一缘起。未明诸缘力用有力无力。互容入义。今欲明此义故。第二此门来也。是故纲目云。约缘今有力今无力义故。有相容门也。疏亦尔也。
  言此经偈云以一佛土等者。第四卷文如引。文不异也。疏不说。
  言所由如上钱至思之可解者。若准十钱喻。释此十义法。以十钱喻。况上十义。约此十义力用相入中二门。一异体相入。二同体相入。初中亦二。一向上去。二向下来。初门中有十门。一者教义。此本数教义。何以故。缘成故。二者教义中理事。何以故。缘成故。若无教义。理事不成故。即教义有全力。故摄于理事。仍理事非教义。乃至十者教义中逆顺体用自在。何以故。若无教义。即逆顺体用自在不成故。即教义有全力。故摄于逆顺体用自在。仍逆顺体用自在。非教义矣。余九门亦如是。一一皆有十。准例可知。向下来亦十门。一者逆顺体用自在。何以故。缘成故。乃至十者逆顺体用即摄教义。何以故。缘成故谓若无逆顺体用自在。即教义不成故。即教义无全力。归于逆顺体用自在也。仍教义。非逆顺体用自在矣。余例亦然。如是本末二门中。各具足十门。余一一义中。准以思之。二同体相入。亦有二门。一者一中多。二多中一。初一中多者。有十门不同。一者教义。何以故。缘成故。缘成故。是本数教义中。即具十义。何以故。由此一教义自体是教义。亦复与理事作教义故。即为理事教义。乃至与逆顺体用自在作教义故。即为逆顺体用自在教义。是故此一教义之中。即自具有十个教义耳。仍教义非逆顺体用自在也。以未是即门故。初一教义既尔。余理事因果已上九门中。皆各如是。准例可知耳。二者多中一。亦有十门。一者逆顺体用自在。何以故。缘成故。乃至十者逆顺体用自在中教义。何以故。由此教义与逆顺体用自在作教义故。即彼初教义。在逆顺体用自在中。教义之中。以离逆顺体用自在之教义即无初教义故。是故此初教义。即逆顺体用自在中教义也。仍逆顺体用自在。非教义矣。余下九八七乃至于一。皆各如是。准例思之。是故云准上思之。玄门云。此约理说。以一入多。多入一故。名相容。即体无先后。而不失一多之相。故曰不同。此即缘起实德。非天人所作。故经云。以一佛土。满十方十方入一。亦无余。世界本相亦不坏。自在愿力故能尔(云云)方范云。从理异耳。问曰。若尔。方范及玄门。约理容入。纲目及此章。约用相入。二入相违。何和会耶。答。相即相入。皆有二门。一约缘起相由门。二约法性融通门。由此二门。不可相违。是故疏云。相容门者。谓一事是不实。以无性故。无性真理。既无分限。是故于一事上。观无性时。无不圆尽法界真如。若观一少事无自性时。不得圆尽法界真如者。即真如有分限。便同有为。是故事无性。即摄真尽。摄真尽时。余一切法。既不碍存。而即真故。同理俱在一事中现。多中亦尔准之。又由俱不坏本事故。不是相即门也。由不实之事。摄真理故。得相入也。又但此经中。相即相入义释。皆有二门。一约缘起相由门。二约法性融通门。故之谓也。尔乃约理相容者。约法性融通门。约用相入者。约缘起相由门。是故不相违。不可边执。

  言三者诸法相即自在门者。上诸缘起。非直由力用有无互相容入。亦即由体空有。相即自在。尔乃上虽明相入义。犹未明相即自在义。今欲明此义。故第三此门来。是故纲目云。约缘起空有义故。有相即门也(疏亦尔也)。
  言故此经云初发心菩萨等者。第七卷贤首品云。彼一念功德深广。无边际。如来分别说穷劫犹不尽。何况于无量无数无边劫。具足修诸度诸地功德行。案云。初发心菩萨一句得经意而引。疏云。初一举少犹无尽。后二显多则亡言。何得说之。而示略耳。
  言此经又云初发心菩萨即是佛故也者。第十卷发心功德品云。此发心菩萨。即是佛故。悉与三世诸如来等。亦与三世佛正法等。得如来一身无量身。三世诸佛平等智惠。所化众生。皆悉同等。疏云。即是佛者。有人释。或云。因中说果。或云。解同佛境。或云。约理平等。若约三乘教。亦得如上说。今寻上下文。约一乘圆教。始终相摄。圆融无碍。得始即是终。穷终方原始一由陀罗尼门缘起相摄故。二由普贤菩萨心遍缘六位故。即因是果也。三由法性无始终故。发心入始。即正是终故也。是故上文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具足惠身。不由他悟。此之谓也。
  言又云在于一地普摄一切诸地功德也者。第一卷云。住于一地。普摄一切诸地功德。疏云。此成摄位功德。此有二义。一摄前诸行入信等五位之中。二随在一位。即摄前后一切诸位。此亦二。一约相入明摄。二约相即明摄。此从十信满心已去诸位。有此相摄。是故下贤首品中。信满之处。即具一切位乃至佛果等。是此义也。
  言又言知一即多多即一故也者。第九卷云。知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今略取文。案云。信初位中。摄后六位。故名一即多。后六位中。摄初位。故多即一也。所由如上钱喻中说。于中可述异同二门相即义也。
  言此经偈云不可说等者。第三十一卷。阿僧祇品云。不可言说诸劫中。说不可说。不可尽。不可言说诸佛刹。皆悉尽末。为微尘。悉于一一微尘中。演说一切不可说。悉能善于一念中。说不可说诸世界。不可称说。诸劫中。念念次第而演说。不可说劫。犹可尽。而不可说不可尽。今异取文。寻之可知。
  言又偈一切众生心等者。第十卷。发心功德品文也。如所引文。疏不说也。
  言故地论云以信地菩萨乃至与不思议等者。第一卷云。经曰。又一切菩萨。不可思议诸佛法明说。令入智慧地故。摄一切善根故。善分别选择一切佛法故。广知诸法故。善决定说诸法故。无分别智清净不杂故。一切魔法不能染故。出世间法善根清净故。得不可思议智境界故。乃至得一切智人智境界故。论曰。是中一切菩萨者。谓住信行地。不可思议诸佛法者。是出世间道品。明者见智得证。说者于中分别。入者信乐得证。智慧地者。谓十地智。如本分中说。此是摄本入。如经又一切菩萨不可思议诸佛法明说令入智慧地故。此修多罗中说。依根本入。有九种入。一者摄入闻惠中。摄一切善根故。如经摄一切善根故。二者思义入。思惠于一切道品中。智方便。如经善分别选择一切佛法故。三者法相入。彼彼义中。无量种种智故。如经广知诸法故。四者教化入。随所思义。名字具足。善说法故。如经善决定说诸法故。五者证入。于一切法。平等知。见道时中。善清净故。如经无分别智清净不杂故。菩萨教化众生。即是自成佛法。是故利他亦名自利。六者不放逸入。于修道时中。远离一切烦恼障故。如经一切魔法不能染故。七者地地转入。出世间道品。无贪等善根净故。如经出世间法善根清净故。八者菩萨尽入。于第十地中。入一切如来秘密智故。如经得不可思议智境界故。九者佛尽入。于一切智相入智故。如经乃至得一切智人智境界故。是诸入。为挍量知义差别次第转胜。非根本入。一切所说十句中。皆有六种差别相门。此言说解释应知除事。事者谓阴界入等。六种相者。谓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总者是根本入。别者余九入。别依止本。满彼本故。同相者入故。异相者增相故。成相者略说故。坏相者广说故。如世界成坏。法藏云。九句中。有四位。谓愿乐位。见位。修位。究竟位。初四寄在地前。愿乐位次一寄初地。见位次三。寄修位。后一明究竟位。问。此中正为说十地法。何故。乃说地前乃佛。答。为显十地前有起下之功后有成上之义。又释。由十地证智。放阿含光。是故地前是此十地阿含分摄。由此地智依果海成故。有佛果。上不思佛法及下鸟迹所依空等。并是其事。案云。地前信地菩萨及佛果不思法。为一缘起。以六相方便。圆融相即故。一一位中。各摄六位。一一位满。皆到佛果。是故云也。有人引初地位行挍量中信行及不思法。释此文者。是甚谬矣。所以何者。彼行挍量中。不说六相故。又彼但说信行。不说信地故。又引此证者。为证初发心位到佛果位义。非证初地位证得佛果义。是故甚非也。
  言此经云何以故此初发心菩萨等者。第十卷发心功德品文。如所引文。疏云。此五句约佛内证盈满等。于中一总。四别。别中初二所依法等。一俗谛境。一真谛境。后二能依德等。一身。二智。所化等一句。属下释文。
  言又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等者。第九卷梵行品末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知一切法真实之性。具足惠身。不由他悟。今略取文。疏云。初发心时是因。便成正觉是果。故下云。初发心菩萨。即是佛故。悉与三世诸如来等。此明行两入位时。即得普贤位故。以知一切真实者。显理圆也。具足惠身者。智德备也。不由他悟者。内自开觉也。岂是因中说果耶。此一乘普贤行位。因果圆融。相即无碍。故致然也。宜须思准。
  言答今言作佛至不可说耳者。答意。显究竟果海。虽绝言说。而因果相由。为一缘起故。若无果即因不成故。是故为成因。对于因位。准其果德。非谓于实果海。明其果法也。
  言此如龙女至应准思之者。言龙女者法也。如经第五卷说。寻之可知。天台四教义第十一云。又法华经说。龙女于刹那项。发菩提心。成等正觉。即往南方无垢世界。坐道场。转于法轮即是。大涅槃经云。发心毕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前心难即是。涅槃经复有一行。是如来行。所谓大乘大般涅槃。初住分证真涅槃也。如此等诸大乘经。悉是圆教。明初发心住也。
  言普庄严童子者。是毗卢舍那之本因行也。如第一会末说。藏疏云。义准上下经意。有三种成佛。一约位。以六相方便。即十信终心。胜进分后。入十解初位。即成佛。以此是三乘终教不退之位故。以一乘六相融摄。即具诸位。至佛果也。是故此中童子。见初佛。为信位自分。闻初经。为信位胜进。见后佛。当解位初自分。闻后经。为解初胜进。以摄诸位皆具足故。二约行。总不依位。自分胜进究竟。即至佛果。三约理。则一切众生并已成究。更不新成。以余相尽故。性德本满相皆尽故。又第二会初疏云。问。未知。此舍那佛是何位中佛。答。若说信法。即信中佛。余位亦尔。思之。
  次善财童子者。如入法品说。藏疏云。问。此善财是何位菩萨。答。经无正断。位相难明。或有判为地上菩萨。设复发心。即是四种发心中。后二位也。又是论中。三发心内。证发心也。或有说。是实执凡夫但有信心。能求善友。今更准释。应善趣信中行人。依圆教宗。有其三位。一见闻位。即是善财次前生身。见闻如此普贤法故。成彼解脱分善根故。如叹德中辨者是。二是解行位。顿修如此五位行法。如善财此生所成至普贤位者是。三证入位。即因位穷终。潜同果海。善财来生是也。若尔。善财定是何位。谓是何位。以在信是信位。在住是住位。一身历五位随在。即彼位遍一切故。如普贤位。余义准宗思释。
  言兜率天子者。如第三十四卷小相品云。菩萨摩诃萨。于兜率天。放大光明。名曰幢王。普照十世界微尘数刹。遍照彼处地狱众生。乃至彼诸众生。见光明已。皆大叹喜。命终皆生兜率天上。乃至生天上已。闻天妙音。作如是言。善哉善哉。诸天子。卢舍那菩萨。今住离垢三昧。应当敬念。乃至尔时诸天子。广闻普贤回向善根。悉得十地诸力庄严具足三昧。乃至犹未能见离垢三昧之小分也(云云)藏疏云。以是普贤诸位。相摄大善巧德。是故创得出地狱已。闻此普法。即得十地。明与三乘渐次教不同也。问。此诸天子。现身成佛。答。孔目第四卷云。一依世界性等。十世界身轮王身。现身成佛。如普庄严童子等。二者依天子胜身。从三恶道。出生兜率天。现身成佛。三者依阎浮提胜功德身。如善财童子等现身究竟普贤之位。后生即见佛。四者依法华经。龙女之身。南方成佛义。当留惑之身。疾得成佛故。
  言此一念与百千劫等者。玄门云。问。既言久修始得者。云何言一念得耶。答。言久修善根者。即在三乘教。摄修三乘。入一乘。即是一念。始终具足。故经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乃至具足惠身。不由他悟。譬众流入海。才入一滴。即称周大海。无始无终。若余江河水之深。不及入大海一渧故。即用三乘中修三乘。多劫不及与一乘中一念。故下明。善财从文殊发心。求善知识。经历一百一十城已。而不如一念得见普贤菩萨。故知。得入此缘起大海。一念岂不成佛。又云。今举耶一念成者。即与佛同位。未见究竟故。复有浅深之殊。如人始出门乃与久游他土。难同在空中。远近有别。是故信住等位。各各言成佛者。而复辨其浅深。此中须善思之。方范云。从用异耳。准前可知。

  四者因陀罗微细境界门者。上诸缘起。体用即入。非直一重即入。亦即镜影各互重重即入。如因陀罗网。然上明一重即入。而未明重重即入如帝网义。今寄喻明此义。故第四此门来。是故纲目云。缘起力用。重重摄故。有帝网门也。疏云。由异体相入。带同体相入故。有重重无尽帝网门也。玄门云。此约譬以明。亦复具有教义等十门。如梵网经。即取梵宫罗网为喻。今言因陀罗者。即以帝释殿网为喻。帝释殿网为喻者。须先识此帝网之相。以何为相。犹如众镜相照众镜之影。现一镜中。如是影中。复现众影。一一影中。复现众影。即重重现影。成其无尽。复无尽也。
  言此经云至各受报业者。第二十七卷第八地文也。此三偈即三世间者。初一偈。明智正觉世间也。次一偈明器世间也。后一偈明众生世间。
  言又云一切佛刹至自在现者。第三卷胜音菩萨偈文也。疏中释初颂云。多各遍法界之佛。同坐一毛孔。释后颂云。如一毛一切亦尔。各具主伴。此三如是。渐次增广也。又释云明毛孔中。现无量三世间。重重无尽。
  言又云如一微尘所示现等者。是第七卷文也。

  五者微细相容安立门者。上既虽明缘起体用即入重重无尽义。而未明彼诸缘起不坏大小相。而于一门内。同时现显义。今欲明此义。故第五此门来。是故玄门云。此就相说。如一微尘。此即是其小相。无量佛国。须弥。金刚山等。即其大相。直以缘起实德无碍自在。致使相容。非是天人所作。故安立如似微尘中有秽国土。而即于此微尘中。具有不可说净国。在此微尘中。而于彼秽国。不相妨碍。而此净国之相。仍尔不共。乃至有诸国土尸罗盆幢形三方及四维等国。在此一尘。常不相妨碍故。问。纲目云。约缘起同体门摄法故。有微细门也。疏云。由异以门。摄同体中相入义。故现微细门也。旨归云。异体相容。具微细义。何三文不同耶。答。由义门无尽。随举一义。而显无尽耳。
  言故此经云至皆悉显现者。言又云。一毛孔中等者。第三卷云。一毛孔中。无量佛刹。庄严清净。旷然安住。彼一切卢舍那佛。于众海中。演说正法。疏云。此二颂明毛孔现刹佛于彼中为众演法。毛孔即明正执摄化佛还在自毛孔之内。今唯引初颂耳。
  言又云于一尘等者。即次颂云。于一尘内。微细国土。一切尘等。悉于中住。一切世界。有种种形。悉于其中。转尊法轮。疏云。此二颂明尘内所现种种形界。佛亦在中。转尊法轮。尘是依报。摄正等也。今略引初颂耳六秘密隐显俱成门者。上来虽明一多缘起。重重无尽。相入相即。不坏大小相。微细安立义而未明彼缘起隐显俱时成就义。今欲明此义。故第六此门来。是故纲目云。缘起有无。各不并故。有隐显门也。疏云。由一摄多时为显。全一入多为隐。多摄一入亦尔。又就用相入为显。全就体相即为隐。即显入隐普亦然。又异门即入为显。全同体为隐。同显异隐亦尔。旨归云。异体相。是具隐显义。玄门云。此约缘起说也。还具前教义十门。所言隐显者。如涅槃经半字及满字。昔说半字故。半字即显。满字即隐。今日说满字者。满字即显。半字即隐。此即约缘而说隐显。又如日喻品云。此方见半。他方见满。而彼月性实无亏盈。随缘所见故有增减。此即是大乘中说。若通宗辨者。不待说与不说。常半常满。隐显无别时。如彼月性常满而常半。半满无异时。是故如来于一念中。八相成道。生时即是灭时。同时俱成故。所以称秘密。如似十数。一即十。一即是显。二三四至十即为隐。又如眼根入正受。即是显。于色法中。三昧起此即名隐。而此隐显体无先后。故言秘密也。
  言故此经云于此方入正受他方三昧起等者。广如第八卷贤首品说。疏云。就初二世间自在中。何以得成东入西出等者。通论。文中有四重无碍。一处无碍。谓以东方即西故。是故不移东。而常在西也。问。文中不言不移而至。何必不是东没西出耶。答。文中既言常见在东亦常见在西。故知。非移动也。二佛无碍。谓以东佛则是西佛故。常在东佛前。则是恒在西佛边也。三身无碍。谓在东之身。即是在西身故。是故不动东身。常现西也。问。岂不分身。一分在东。一身在西耶。答。多身在多处。何成奇特。何得名为不思议用也。是故当知。定不分身。四入出无碍。谓以入定则是出故。不坏入定。常见出也。问。何必不是先入后出耶。答。既言常见入亦常见出故。知是分也。理实义中具斯四重。然此文意。为显彼菩萨功力故。初之二种。非此所用以初二则菩萨无力故。问。此刹那入定。何因则是出耶。答。如幻巾作兔。此兔则生是死。何以故。有则是无故。入出等亦尔。准思之。又此菩萨。以法界为身故。是故纵东方百千界外。见法界。非是分限法。故随显现处。无不全现。故菩萨身。常在入定中现。恒出定中现。无碍圆融。难思议也。是故若向出定门中者。唯见出不见入。亦不见出竟时也。余义准之。文若约境论。理数法尔如此圆融。若约智说。由菩萨智了达此法。回动自在。今此文中。具通二也。
  言眼根入正受等者。疏云。众生无间自在中。二初约自身。后约他身。自中有五对。是即第一对根境无碍。既观根入定。还应从根出。为显此根即是境故。从境出也。以一心缘起无二而二故。恒相即而根境两分(云云)三昧此云等持。离沉浮故。空惠均故。名等也。心不散故。注一境故。名持也。纳法在心。名为正受。
  言又云男身等者。疏云。菩萨既具三世间身。则以一切众生实执之身。作自身故。是故现彼身入此身出也。
  言于一微尘等者。疏云。是菩萨身。现于彼中。出入定也。非是观彼入定等以文中皆言现故。现者现身于彼中也。
  言又经云十方世界有缘故往返等者。第八卷贤首品文也。疏文三昧业用。往返约方。出入约定。此总标意也。
  言又于彼十方世界念念示现等者。第七卷贤首文也。疏此一偈明现八相。此海印三昧力也。问。此中既是十信菩萨。现成佛者。为是暂时化现。为实成耶。答。若三乘初教中。总无化现成佛以未得不退故。若终教十信满心。胜进分上。入十信初。则得不退。故能暂时化现成佛。如起信论说。若一乘圆教中。实则不依位。寄终教位相以辨之。于信满不退际。则明得彼普贤法界行德。具摄因果。圆融无碍。若以因门取。则常是菩萨。若以果门取。则恒是佛。由此镕融。有其四句。或唯是菩萨。或唯是佛。或俱不俱等。思准之。问。此中果门成佛。与终教化现何别。答。彼但于一位。依一世界。化现一佛。此中具十地等。摄一切位也。十方世界者。一切处也。念念中者。一切时也。问。此中既言示现。只应暂现同上终教。答。如文。无悕望之功用。能一念顷。游十方。若斯之德。自非因位穷满。孰能具此。故知。定是实行满也。不同彼是劣位人也。又一切诸佛。于诸世界。为物成道。皆是示现。以废机约自无成不成等故也。
  言如佛为诸菩萨受记之时等者。首楞严三昧经中卷云。菩萨受记。凡有四种。何谓为四。有未发心而与受记。有适发心而与受记。有密受记。有得无生法忍。现前受记。是谓为四。或有众生。往来五道。诸根猛利。好乐大法。佛知是人过若干劫。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当得阿耨菩提。名字如是国土如是(云云)是名未发心受记。或自有人。久殖德本。乃至是人发心。即住阿惟越致。入菩萨位。随毕竟数。乃至适发心时。诸佛即与菩提记。是名发心受记。自有菩萨。勤求菩提。乃至余菩萨天龙八部。皆作是念。此菩萨几时。当得菩提。乃至佛为断众生疑故。而与受记。普令众会皆得闻知。唯是菩萨独不得闻。乃至至能自知。我为得记。为未得记。是为菩萨密德受记。若有菩萨。久集善根。乃至于一切法。得无生忍。佛知此人功德智慧。悉已具足。则于一切大众之中。现前受记。是名第四现前受记广如经说。案云。今言现前受记者。当四受记也。余当不现前秘密受记也。又法华论云。第六人者。说大乘法。以此法门。同十地行满。诸佛如来。密与授记故。
  言如上第一钱等者。见第一钱中十钱时。不见第二乃至第十。何以故。离第一钱中十钱。外无第二三乃至第十故。如虚空故。是故一中十钱。名为显了。第二钱望第一中十。名为秘密。又第一有力。余皆无力。是故云不相知故。下显准之。

  七诸藏纯杂具德门者。上已虽明缘起重重无尽即入及隐显俱时成就义。而未明缘起互相摄藏纯杂自在具德义门。今欲明此义。故第七此门来也。是故纲目云。约缘起诸门。所收诸法。名有纯杂。故有纯杂门也(疏及旨归无此门也)玄门云。此约诸度门说。何者如似就一施门说者。一切万法。皆悉名施。所以名纯。而此施门。即具诸度等行。故名为杂。如是纯与杂。不相妨碍。故名具德。如大品经一念品明。从始至终。不出一念。即名为纯。而此一念之中。具于万行。即名为杂。虽尔。而与此中纯杂义别。何者。如彼经一念者。同是无得相应。不明缘起德用。若此明纯者。若约施门。一切皆施。若说忍门。一切皆忍。说忍门者。诸行如虚空。即名为纯。而忍门即具足诸门。即名为杂。纯杂不相乱。故名具德。故不同彼念品也。

  八者十世隔法异成门者。既虽明诸缘起体用即入及纯杂自在具德义。而未明此诸缘起。遍十世中。同时别异。具足显现义门今欲明此义。故第八此门来。是故纲目云。约所起法。分前后际。故有十世门也。疏云。由此融通自在。今依此法上所辨时法。亦随此无碍自在故。有十世门也。旨归云。显于时故。有十世义。
  言言十世者至成十世也者。如过去世中法未谢之时名过去现在。更望过去。名彼过去。为过去过去。望今现在。此是未有。是故名今为过去未来。此一具三世。俱在过去。又彼谢已。现在法起。未谢之时。名现在现在。望彼过去。已灭无故。名彼以为现在过去。望于未来。是未有故。名现在未来。此三一具。俱在现在。又彼法谢已。未来法起。未谢之时。名未来现在。望彼现在。已谢无故。名未来过去。更望未来。亦未有故。名未来未来。此三一具俱在未来。此九中名三现在是有。六过未俱无。问。若于过未。既名无边。此三世亦无边。何但三有。而说九耶。答。设于过未。更欲立者。不异前门。故唯有九。又此九世。总为一念。而九世历然。如是总别合论。为十世也。
  言此十世具足至得即入也者。此九世相摄有二门。一相即。二相入。此二得成。由二义故。一缘起相由义。二法性融通义。初缘起相由者。具如过去现在。法未谢之时。自是现在。以现在望之。乃是现在之过去。是故彼法。亦现在亦过去。所望异故。不相违。又现在现在。法自是现在。以未谢故。以过去现在望之。乃是过去之未来。又未来现在望之。复是未来之过去。是故彼法亦现在亦过未。又未来现在法。亦现在亦未来。准之可见。又此九中三世现在。必不俱起。六世过未。亦不俱。一现在。二过未。此三定得俱。是故九中随其所应。有隐有显。以俱不俱故。且就俱中。由过去过去无故。令过去现在法得有也。何以故。若彼不谢。此不有故。又由过去现在有故。令过去过去无也。以若不此有彼无谢故。又由过去现在有。令过去未来无也。以由彼未谢令此未有故。又由此过去未来无故。令彼过去现在成有。以若此有彼已谢故。是故由此未有。彼得未谢故也。又由过去过去无故。令过去未来无也。谓若彼不无。此现在不成有。现在不成有。此未来不成无。是故此无展转。由彼无也。又由过去未来无故。令过去过去令无也。反上思之。如过去三世有此六义相由。现在未来各有六可知。二就不俱中有二。初现现相由。亦有六义。谓由过去现在有。方令现在现在成有。何者。以若彼不有无法可谢至此现有。又由现在现在有故。方知。过去现在是有。以若此不有彼有不成故。何者。若无此有。即令彼有不得谢无。不谢之有。非缘起有故。不成有也。现在现在。望未来现在。亦二义。准上思之。过去现在。望未来现在。亦二义。谓若过去现在不有。则未来现在有不成故。反此亦准知。问。俱者。可相由。不俱者。云何得相由。答。俱者显相由。不俱者密相由。亦是展转相由。以若无此不俱俱不成故。是故此九世总于五位。有此十门。如过去过去。唯一谢灭。俱是过去。现在家之过去故。二如过去现在。有二门。谓是过位中。自现在故。以现在望之。是过去故。是故此法亦现在。亦过去。以所望异故。不相碍也。三如过去未来。有三门。一以过去现在望之。此未有故。是过去家未来。二以现在缘现起犹未谢故。是此现在现在。三以未来现在望之。此已谢故。是未来过去。是故此现在现在。亦现在亦过去。四未来现在。亦二门。五未来未来。唯一门。并准可知。上来次第相由。有斯九门。第十起间相由。谓若无初一门。无后一等。是故如次及起间无碍相由故。依是道理。令诸门相入相即。如经云。过去一切劫。安置未来。今未来一切劫。回置过去世。斯之谓也。凡谓相由之义。有二门。一约力用。谓若无此。彼不成。仍此非彼故。以力用相收故。得说相入。然一体不杂故。不相是也。二约体性。谓若无此。彼全不成故。此即彼也。是故约体。说为相即。释此二门。如别说。是故不失本位。不无即入也。思之可见。经云。无量无数劫。能作一念顷等。是此义也。第二约法性融通门者。然此九世时。无别体。唯依缘起法上。假立此缘起法。复无自性。依真而立。是故缘起理事融通无碍。有其四重。一泯相俱尽。二相与两存。三相随互摄。四相是互即。初中以本从末。唯事而无理。以末归本。反上可知。经云。非劫入劫。劫入非劫。是此义也。二中全事之理非事。全理之事非理。故俱存而不杂也。经中诸劫相即。而不坏本劫者。是此义也。三中由随事之理故。全一事能容一切也。由随理之事故。一切事随理入一中也。反上则是一入一切可知。四中由即理之事故。全一即一切也。由即事之理故。全一切即一也。是故唯理无可即入。唯事不可即入。要理事相从相即故。是故有即有入。时劫依此无碍法故。还同此法自在即入。余义思之可解。
  言故此经云或以长劫入短劫等者。第三十三卷。不思议品文。
  言又此经云于一微尘中等者。亦第三十三卷不思议品终也。疏云。初文现三世佛土。后文现能化所化佛事。此等约法是法性融通力。约智是如来自在力。良由此智达彼法故。无碍圆融。故能如是。此约果圆满说。若菩萨分得。如维摩不思议解脱。皆此类也。
  言又云于微尘中建立三世等者。

  九唯心回转善成门者。上来既虽明诸缘起体用重重即入及遍十世。具足显现义。而未明此诸缘起唯如来藏自性清净心。所变作。即藏心为自性。非心外境义门。今欲明此义。故第九此门来。是故纲目云。约缘起自性。故有唯心门也。玄门云。前诸义门等。并是如来藏性。清净真心之所建立。若善若恶。随心所转故。云回转善成。心外无别境。故言唯心。若顺转即名涅槃。故经云心造诸如来。若逆转即是生死。故云三界虚妄唯一心作(云云)今此章家。释此唯心。依诸圣教。说有多门。一相见俱存故。说唯识。谓通八识及诸心所。并所变相分。本影具足。由有支等薰习力故。反显三界依正等报。如摄大乘及唯识等诸论广说。二摄相归见故。说唯识。谓五通八识王数差别。所变相分无别。种生能见识生。带彼影起。如解深密经及唯识。观所缘论具说斯义。三摄数归王故。说唯识。谓亦通具八识心王。以彼心所依于心王无自体故。许彼亦是心所变故。如庄严论说。四以末归本故。说唯识。谓七转识。皆是本识差别功能。无别体。故楞伽云。藏识海常住。境界风所动。种种识诸浪。腾跃而转生。又云。譬如巨海浪。无有若干相。诸识心如是异。亦不可得。解云。既离水无别有浪。明离本识无别六七。广如彼说。五摄相归性故。说唯识。谓此八识皆无自体。唯是如来藏平等显现。余相皆尽。经云。一切众生。即涅槃相。不复更灭等。楞伽云。不坏相有八。无相亦无相。如是等文。诚证非一。六转真成事故。说唯识。谓如来藏。不守自性。随缘显现八识王数相见种现。故楞伽云。如来藏。为无始恶习。所熏习故。名为识藏。密严经云。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恶惠不能知藏即赖耶识。又云。如来清净藏无间。阿赖耶如金作指环展转无差别。又胜鬘经。宝性论。起信论。皆说此义。诚证非一。七理事俱融故。说唯识。谓如来藏。举体随缘。成辨诸事。而其自性。本不生灭。即此理事混融无碍。是故一心二谛。皆无障碍。起信云。依一心法。有二种门。一心真如门。二心生灭门。然此二门。皆名总摄一切法胜鬘经云。自性清净心。不染而染。难可了知。染而不染。亦难可了知。解云。不染而染。明性净随染。举体成俗。即生灭门也。染而不染。明即染常净。本来真谛。即真如门也。此明即净之染。不碍真而恒俗。即染之净。不碍俗而恒真。是故不碍一心。双存二谛。此中有味。深思当见。经云。于谛常自二。于解常自一。论云。智障极盲闇。谓真俗别执。皆此义也。八融事相入故。说唯识。谓由理性圆融无碍。以理成事。事亦镕融。互不相碍。或一入一切。一切入一。无所障碍。上文云。一中解。无量无量中解一等。舍那品云。于此莲华藏世界海之内。一一微尘中。见一切法界。又此品下云。于一微尘中。现有三恶道天人阿修罗。各各受业报。如是等文。广多无量。如上下经说。九全事相即故。说唯识。谓依理之事。事无别。事理既无此彼之异。令事亦一即一切。上经云。知一。世界即是一切世界。知。一切世界即是一世界(云云)十帝网无碍故。说唯识。谓一中有一切。彼一切中一。复有一切。既一门中。如是重重。不可穷尽。余一一门。皆各如是。思准可知。如因陀罗网重重影现。皆是一心识。如来藏。法性圆融故。令彼事相。如是无碍。广如上下文说。上来十门唯识道理。于中初三门。约初教说。次四门约终教顿教说。后三门约圆中别教说。总具十门。约同教说。案云。依如是唯识道理故。一切缘起。唯如来藏心所变作。离如来藏一心。外无别自性故。故云唯心回转等也。
  言但性起具德故等者。此通伏难。有人难云。若一切缘起。唯心变作者。即同三乘。何三乘外。别立一乘。以三乘中说一切唯识故。今为通此难故。云性起具德故异三乘耳。欲明三乘教。为破小乘等。心外实境。虽说相见俱存等一分少唯识。而未说理事俱融。圆满大唯识故。又唯说生灭阿赖耶持一切法种故。一切诸法。从彼种生。未说不生不灭如来藏。性起心。举体动而为成诸法故。彼诸缘起。非性起德。今一乘中。不破小乘。直对普机说理事俱融等。圆满大唯识故。说如来藏性起举体动而成诸法故。一切缘起。一念成性起德故。异三乘也。是故云也。
  言然一心亦具足十种德等者。第三十六卷。性起品云。佛子云何菩萨摩诃萨。知见如来应供等正觉心。此菩萨摩诃萨。知心意识。非即如来。但知如来智无量故。心亦无量。佛子譬如虚空。悉为一切万物所依。而彼虚空。无所依止。如来智慧。亦复如是。悉为一切世间智慧离世间智之所依止。而如来智无所依止。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最初胜行。知见如来应供等正觉心。乃至复次佛子。如来智慧无所不至。何以故。无有众生。无众生身。如来智慧。不具足者。但众生颠倒。不知如来智慧。远离颠倒。起一切智无师智无碍智(如是广说尘内经喻等)乃至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第十胜行。知见如来应供等正觉心(恐繁不集疏说也)。

  十托事显法生解门者。上既虽明缘起无尽重重即入乃缘起自性。未明此诸缘起。即是法界法门。今欲明此义故。第十此门来也。是故疏云。由此大缘起法即无碍法界法门故。有托事显法门也。又云。见此华叶。即是见于无尽法界。非是托此别有所表。下云。此华纲等。从无生法忍所起等。纲目云。约缘起相用。理现如事。故有托事显法门也。玄门云。此约智说。言托事者。如经举金色世界之事。即显始起于实际之法。一切幢一切盖等事。是行体也。又如法界品云。开楼观门。相见弥勒菩萨。所行因事。至菩提道。以楼观则菩提相。所以言显法生解也。若大乘宗中所明。亦托事以显法。即以异事显于异理法。此中以事即法故。随举一事。摄法无尽。故不同大乘说也。
  言如此经中说十种宝王云等者。第三卷云。一切如来。大众海中。雨十种宝王云。所谓胜金色幢宝王云。乃至一切菩萨无量功德光明转妙音宝王云。疏云。三雨宝谓是法门也。又云。兴十种一切妙庄严藏众宝王云。悉皆弥覆宛满虚空。十种普庄严宝王云。言乃至十种杂宝三世诸佛法身光明宝王云。疏云。妙宝是可贵义。云是润益。含雨义。龂腭义龂(牛斤反齿肉)腭(五各反。齿肉上下肉也)。
  言普眼境界谛观察余时者。约此普眼境界。谛观察彼余三乘小乘教等义等。俱时在普贤解行见闻心中也。是故终南问答云。问。诸教立位差别云何。答。略依一乘普贤因果制位不同。有十七门。世间六道。即为六门。声闻缘觉。复为二门。小乘中佛及初回心小乘人佛。复为二门。此二佛。同依三十四心。依四禅等。发智得成佛。故十信以去。十地五。位位作佛。即为五门。为回心声闻。别干惠等十地。复为一门。为直进菩萨。从初十信。修满十地后。得作佛。成初一念正觉。复为一门。广说如疏。本三乘小乘。准以可知。问。六道因果。本非圣位。因何摄在普贤门中。答。六道因果。是背圣法。普贤方便回成变道行及逆行门。令诸有情方便依厌得解脱。故。此之谓也。又普眼境界一句。可属上句。谓成一法界缘起具德门普眼境界。有人云。皆悉会融。成一法界缘起具德门。是普眼境界。谛观察也。言余时等者。除普眼观察时。自余观时。但在解行见闻心中。准之。今此解不知其所以。今问彼云。普眼观余观时者。若是三乘。一乘余故。三乘观时。名为余时。若不尔者。既除普眼。亦非三乘。河色人观时。名为余时耶。若是三乘人观时者。何三乘观时。在解行心中。以解行位。为普贤位故也。如是微寻。都无避走。是故不知其所以耳。
  言应以六相方便而会通等者。初同时具足相应门。名为总相。余九门为别相。九门同缘起故。名同相也。九互相望义各异故。为异相也。由九门而成初门故。名成相也。九门外无初门。是故名坏相也。
  言又于其中诸余法相者。且如心法。心数法。色法等诸法相。
  言及问答除疑等者。且如瑜伽说异熟识受熏。起信论说真如受熏。如是相违事等。为问答除疑等。
  言所说为方便等者。如设施三乘。为一乘方便等也。恐繁不集。寻彼可知。
  言又此经云于一世界中闻说一乘音等者。说一乘者。根本一乘。二三四等者。枝末三乘。是故云本末分齐也。
  六相圆融义第四者。上来既虽明一乘缘起无尽。而未明此之无尽缘起依何教说。今将明依六相方便教门。说此无尽缘起。是故第四此门来也。
  言初列名者至不移动故者。地论云。一切所说。十句中。皆有六种差别相门。此言说解释应知。除事。事者谓阴界入等。六种相者。谓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总相者是根本入别者释余九入。别依止本满彼本故。同相者入故。异相者增相故。成相者略说故。坏相者广说故。如世界成坏。一切十句中。随义类知。法藏云。除事谓阴界入等者。此辨定其义。谓约道理。说融通。非是阴等事相中辨。故除简之。别依本者。明依总开别。满彼本者。还能成总。谓要依本之别。方能满本故也。增相者是前九入。渐增之相。以显异也。缘成和合。略言标显。缘散无作。广辨因缘。如世界成坏者。举喻以显。谓如百亿四天合成一娑婆界。略言据显为成。若分别广说。百亿差别。合一娑婆。无所依住。故为坏。
  远公云。义门不同。故有六种。此六皆是诸法体状。目之为相。谓除事者。事相隔碍。不具六相。云何不具。如五阴中色。非受想乃至非识。如是一切。以其别故。无有总相。无总相故。不得将别对总以说成之与坏。故曰不具。若就体性。一一阴中。悉具六相。界入亦尔。泛就诸法。解释六相。事法虽别。理义齐通。今且就色。辨释六相。余类可知。如一色同体。具有苦无常等一切诸义。以是诸义。集成一色。随义别分。色有无量。谓无常色。苦色。空色。无我色等。种种差别。论其总也。总外无别。谓其别也。别外无总。总为一色。名为总相。别为多色。说为别相。别中就彼无常等上。皆有色义。名曰同相。色义虽同。而无常等差别。名为异相。成坏两门。约就同异。释成前二。以彼异相苦无常等体不相离。是故随彼差别多色。得摄为一。故称为成。以彼异相苦无常等义不同故。故一色随之。分为多色。故名为坏。非灭坏矣。持实而言。前之四门。显法义足。以后二门。约异显同。成前总别。有六相。就色既尔。今色无常说六亦然。如说无常。以之为总。随法别分。无常众多。谓色无常苦无常等。名之为别。就别之中苦等法上。皆有无常。故名为同。无常虽同。苦等各别。称之为异。以彼异相体不相离。是故随彼差别无常。得摄以为一无常门。故名为成。异体别故。一无常门。随之分多。是故名坏。如色无常。六门既然。自余同体。恒沙等法。一一皆尔。色体既然。一切诸法乃至涅槃类同皆尔。
  元晓云。今就十佛。显此六相。言总相者。谓初一佛无佛不摄故。二别相者。谓后九佛于一开九故。三同相者十皆离着故。四异相者。五对各别故。五成相者。揽九成一。一佛圆满故。六坏相者。分一作九。九外无一故。此中总别二相。标其法界缘起道理。以其别缘。而起总德。以其总缘。起别德也。所有十句。皆如是故。同异二相。明其缘起相应道理。以别无同相不成总故。同无异相不成满故。以九别中有同异相。乃得相应成一总满。成坏二相。显此缘起离边道理。以理成故非无。坏故非有。若但成非坏。堕增益边。唯坏无成。堕损减边。今有成坏故离二边。二边离故。即是中道。有成有坏。亦非一中。是谓甚深缘起道理。论云。如世界成坏者。以易显难。如三千界成一世界。即成即坏。易可了故。十句成坏。准此可解。又说。此句举事喻理。谓如世界成时。风轮等法。次第聚集。则有世界。世界坏时。山海等物。次第散灭。则无世界。十句总别。其义相似。揽别成总。似世界成。不可说无。散总作别。似世界坏。不可说有。但世界成坏。是事成坏故。成时非坏。坏时非成。十句成坏。是理成坏故。成即是坏。坏即是成故。是离边甚深道理。但取少分相似为喻。如说十佛有六种相。一切十句。皆亦如是。惇法师云。通则法界缘起为体。别则总相以中道为体。别相以二谛为体。同相以如如为体。异相以万法为体。成相以缘集为体。坏相以缘起为体。
  言第二教意至华严经说者。若依经疏。此门次有三门。是故疏云。释此六相义。作六门。一明教兴意。谓破定执。是以显缘起圆融之法。此理现前一切惑障。一灭一切灭。行位一成一切成等(此即是第二门)二种类者。不自不他生等四句。及不有不无等四句。并不生等八不。十不等皆悉会事入理。是此流类但彼等入理。以顺一寂。今此入理圆融。彼事使相即相入。成普贤法。有斯左右耳。三明所出者。此文出在下经第四大愿中。经家自说。非是论主率章而作。四明建立者。何故唯六。不多不少者。谓泛论缘起法。要有三门。一末依于本有起不起。二彼所起末。既带于本。是故相望。有同有异。三彼带本之末。既为本收。是故当体。有存有坏。若不具此三。不成缘起。三中各二故。但唯六(以上三门此章无也)五问答决择者。有二。初逆。谓非总非别等。各各互相形夺。诸相皆尽故也。二顺。谓亦总亦别等。各各顺。相成就等。思准作之(此即是第三门)六释文门(亦此章无)。
  华严五教章中卷指事(末)



华严五教章下卷指事本

  日本国东大寺沙门寿灵述

  华严经中一乘五教分齐义者。上中二卷。云华严一乘教分记。若尔。云何一部题目。上下相违。解云。上中卷。云华严。谓华严经中也。即是影似孔目题云华严经内。然略约故。直云华严。教谓五教。分谓分齐。尔乃上中存略。下卷存广。广略虽别。共不相违。问虽知广略别不相违。未知何胜。答未知胜不。然若随多。而为胜。华严一乘教分记。是以为胜。以上中二卷共同为目故。又略文含义故。凡诸书题目。略文含义故。又初首故。凡诸造书人。最初为好。故或书初好终谬故也。唯识基师疏。准之可思。
  言第十诸教所诠差别者。上将开释迦佛海印三昧一乘教义。略作十门中。九门者。上中卷已说讫也。今此下卷。将释其第十门。是故云第十等。然上来多分约理浅深。明教类五种差别讫。自下约所诠法义五种之差别。明能诠教五种差别。是故次此门来。
  言略举十门至差别非一者。略举十门所诠义五种差别。故显彼能诠教类差别五种非一。
  言余如别说者。此指严法师问答等也。彼建立五十要问答。以显一乘文义故。
  言一所依心识至十佛身开合者。夫一切世间。出世间法。皆用心为所依。是故论云。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则摄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是故最初立心识所依门。夫证得菩提。必由佛性。若无佛性。由何得果。是故次明佛种性。既虽知由种性得佛果。若不知修行道位者。向何道位。发心修行。是故次明行位分齐。既虽知修行道位而若不知彼行位时分。何备资粮。发趣大道。知道远近。备资粮。是故次明修行时分。既虽知行位时分。若不知彼所依之身。由何依身。到大菩提。是故次有修行之身。既虽知修行所依之身。而若不知道位之贼害。何除害烦恼大贼。证得大菩提果。是故次有断惑分齐既虽知断烦恼。到大果。若不知会三归一平等圆因。而由何证得平等满果。是故次有二乘回心。上来已说因行。自下三门显其果德。既虽知因行。若不知因之所感果。由何修因。是故次因显其果德。然万行因。所感依正二报中。正报为主。是故初明正报佛果义相。既明能依正报化主义相。故次必可明所依依报摄化分齐。是故次明摄化分齐。既虽知依正二报。而未知佛身一多开合。是故次明佛身开合。然夫义海虽无尽。依一周圆数。且举此十义。显五教分齐。余义准之。
  ○第一心识差别者。约心识所诠义五种差别。明能诠教五种差别。
  言但有六识至如小论说者。俱舍论第四云。颂曰。心意识体一。论云。集起故名心。思量故名意。了别故名识。复有释言。净不净界种种差别。故名为心。即此为他作所依止。故名为意。作能依止。故名为识。故心意识三名所诠义。虽有异而体是一。远云。若依毗昙。就一事识。随义分三。五义别之。所谓名。义。业。世施设。名者。名心名意名识。义者。集起是其心义。思量是意义。了别是识义。业者。论言。远知是心。谓知未来。未来之法。未曾现起。与我身居。故说为远。前知是意。续知是识。世者。论言。未来说心。过去说意。现在说识。言施设者。界施设心。入施设意。阴施设识。
  言于阿赖耶至增一经说者。无性摄论第二云。复次声闻乘中。亦以异门密意。已说阿赖耶识。有彼增一阿笈摩说。世间众生。爱阿赖耶乐阿赖耶。欣阿赖耶。喜阿赖耶。释论云。是说一切有部中说。爱阿赖耶者。此句总说。贪着阿赖耶识。乐阿赖耶者。乐现在世阿赖耶识。欣阿赖耶者。欣过去世已生阿赖耶识。喜阿赖耶识者。喜未来世当生阿赖耶识。又梁摄论第一云。论曰。如增一阿含经言。于世间。喜乐阿梨耶。爱阿梨耶。习阿梨耶。着阿梨耶。释曰。初句略说根本。后次三句。约现在过去未来。更广释之。着阿梨耶者。约现在世。习阿梨耶者。约过去世。爱阿梨耶者约未来世(又出唯识论第三卷也)。
  言若依始教至生灭之义者。若约理实。阿赖耶识。不生灭与生灭。和合成故。具足不生灭与生灭二义。然始教中。权为引生机。唯说一分生灭义。而未说不生灭义。是故云但得一分等。如下终教说。准之可知。
  言以于真理至不作诸法者。若约理实。于真理中。具足不变随缘二义。是故随缘作诸法。即成无常。然始教中。唯说不变凝然常一分。未说随缘无常义故。是故云但说凝然等也。
  言故就缘起至建立赖耶者。此结成上。谓事不彻理。理不融事故。是故但约生灭事中。建立赖耶。
  言从业等种辨体而生者。上明所生果法。此明能生种子。谓阿赖耶识能生种子。有其二种。一根本无明。熏动真如。成阿赖耶识。二七转识。附阿赖耶。熏业种故。从此种子。生阿赖耶识。今始教中。唯说业种所生一分赖耶。未说无明所动阿赖。是故元晓云。问如瑜伽论等。说阿赖耶识是异熟识一向生灭。何以故。此论乃说此识俱含二义。答各有所述。不相违背。何者。此微细心。略有二义。若其为业烦恼所感义边辨此。令有一向生灭。若论根本无明所动义边。熏静令动。动静一体。彼新论等。依深密经。为除是一是常之见。约业烦恼所感义门故。说此识一向生灭。心心数法。差别而转。今此论者。依楞伽经。为治真俗别体之执。就其无明所动义门故。说不生灭与生灭和合不异。然此无明所动之相。亦即为彼业惑所感故。二意虽异。识体无二也。是故云从业等也。
  言异熟报识为诸法依者。瑜伽深密经云。复次广惠。阿陀那识。为依止。为建立故。六识身转等(云云)唯识论等三云。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此第八识。自性微细。故以作用。而显示之。颂中初半显第八识为因缘用。后半显与流转还灭作依持用(云云)广如论说。今明此义。是故云诸法依也。
  言渐渐引向至悉皆即空者。上明缘生假有之俗谛。自下明渐引向缘生即空真理。是故云方便渐等。
  言如解深密经至秘密善巧者。解深密第一云。广惠。若诸菩萨。于内各别。如实不见阿陀那。不见阿陀那识。不见阿赖耶。不见阿赖耶识。不见积集。不见心。不见眼色及眼识。乃至不见意法及意识。是见名胜义善巧菩萨如来施设彼。为胜义善巧菩萨。乃至如来齐此施设彼。为于心意识一切秘密善巧菩萨。测疏云。此正明地上。是佛所说。于中有二。初约第八三名。辨如实知。后约十八界。明如实知。初中真谛记云。菩萨若如此前来。见识色等。此依俗解。佛不记说此人解心意识秘密义。由如实。不见前来所明识义。佛方记说此人解心意识秘密义。此明识虚妄无所有即真。由达本秘密。于虚妄之末。方始明了也。又解云。于内各别者。内谓真如。诸法自体。故名为内。各别者。随诠显真。名为各别。不见阿陀那等者。如实不见阿陀那用。如实不见阿陀那体。赖耶及心体用差别。准此应知。不见色下。后明不见十八界故。名善巧菩萨(广如疏说)晓法师云。于内各别如实不见阿陀那等者。于内定心各别所诠之门。通达诸识。离言说性。不取随言所诠之义。故于一切。皆言不见。问验瑜伽论并深密经。皆云于内各别不见阿赖耶等(云云)今章家。言于内于外不见藏住不见熏习者。此何处文。盖有本文。答曰。有也。是故梁论第一。引深密经云。广惠诸菩萨。由如实不见本识及阿陀那识等。于内于外。不见藏住。不见生及长。不见眼及眼识。乃至诸佛如来如理如量。由此义。记诸菩萨能通达意识心秘密义。彼论疏云。菩萨若如此。前来见识色等。此依俗解。佛不记说此人解心意识秘密义。田如实不见前来所明识义。佛方记说此人解心意识秘密义此明识虚妄无所有即真。由达本秘密。于虚妄之末。方始明了也。又严法师问答云。问于诸教内。建立意识差别云何。答若依小乘。但有六识。义分心意识。余如小论释。依三乘教。初教文中。立有异熟。赖耶受熏成种。所以知之。故无性摄论云。今立异熟赖耶。此亦无伤。既知。无伤故。知亦权立为回心声闻未达法空。权举异熟相。渐引小乘变易生死。渐向细灭。实即不然。若据实理。一切缘起。不离法界。所成理事。是法界能。由如金器离金无器。是金之能。言勋果报者。据位而说。此可思简。故起信云。真如熏无明。无明熏真如。此意向实也。义若如此。何故瑜伽论。异熟受熏。为愚者说。于内于外。无有熏习。即不见藏住。能如是知者。是名菩萨摩诃萨。起信即熏真如。因何辨成熏习。今会此意。瑜伽为对声闻。先识异熟。后知无生。顺观行故。今起信论。为直进菩萨。识胜起相。即会无生。故作别说。广如彼说(今此心识所依门者述彼义可知也)。
  言瑜伽中亦同此说者。第七十六卷。深密经文。亦同之也。问经及论。共云于内各别。何章家云于内于外。又经及论。共善巧菩萨。云何亦云菩萨摩诃萨。答此并释成。非相违也。答前问云。于如理智所观真如内境。不见藏住等故。是故云于内。于如量智所观俗事外境。不见藏住等故。故云于外。由如理智内证真如。后如量智外证俗事如幻故也。是故梁论云。诸佛如来。如理如量。由此义。记诸菩萨能通达意识心秘密义。疏云。此明识虚妄无所有即真。由达本秘密。于虚妄之末。方始明了也。此之谓也。有人云。六根六尘。如次内外。此说不安。违上释故。准上可知。答后问云。若诸菩萨。于无我法。善巧通达信解者。名菩萨摩诃萨。是故大般若经第五百七十七。能断金刚分云。善现佛土功德庄严佛土。功德庄严者。如来说非庄严。是故如来。说名佛土功德庄严佛土功德庄严。善现若诸菩萨。于无我法无我法。深信解者。如来应正等觉。说为菩萨摩诃萨。又第三百三十八卷。巧方便品云。云何菩萨摩诃萨。共住耶。又梁摄论云。经言。是菩萨实有菩萨。释曰。由说实有显有菩萨。以真如空为体。此之谓也。
  言论云不生不灭至阿梨耶识者。此起信论文也。藏记云。如来藏清净心。动作生灭。不相离故。云和合。非谓别有生灭来与真合。谓生灭之心。心之生灭。无二相故。心之生灭。因无明成。生灭之心。从本觉起。而无二体。不相舍离。故云和合。故下云。如大海水。因风波动水相风相。不相舍离。乃至广说。此中水之动。是风相。动之湿。是水相。以水举体动。故水不离于风相。无动而非湿。故动不离于水相。心亦如是。不生灭心。举体动故。心不离生灭之相。生灭之相。无非真。故生灭不离于心相。如是不离。名为和合。此是不生灭心。与生灭合。以是随缘门故。非生灭与不生灭合。以此非是向本真如门故。非一非异者。真心全体动故。心与生灭非异。而恒不变真性。故与生灭不一。依楞伽经。以七识染法。为生灭。以如来藏净法。为不生灭。以此二和合。为阿梨耶识。以和合故。非一非异(非异门有三种。非一门有一种。如彼广说)。
  言以许真如至业等生故者。此释成上论意。谓终教中。以许真如随无明熏。举体动而成赖耶不同前教业等生故。
  言是故楞伽至名为识藏者。四卷经文。元晓起信别记。引此文云。其无明住地。与七识俱。当知。无明住地。非七识摄。亦非为彼所熏种子。根本无明。亲依识体。而有故。心体为此无明。所熏动。作生灭相故。
  言又云如来藏受苦乐等者。四卷经云。大惠。七识不流转。不受苦乐。非涅槃因。如来藏者。受苦乐。与因俱若生若灭。元晓师别记。引此文云。犹海水之动。说名为波。波无自体。故无波之动。水有体。故有水之动。如来藏与七识亦如是。准之可知。
  言又云如来至无明七识俱者。入楞伽第七卷云。阿梨耶识者。名如来藏。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如大海波。乃至广说。元晓云。此明藏识动而常静。
  言阿梨耶识名如来藏者。如论说云。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为阿梨耶识。此识正是如来藏体。故名如来藏也。而与无明七识共俱者。欲明藏识之海。与无明共不相离故。随无明风。起七识浪。是故亦与七识浪俱故言与无明共与七识俱。此中言无明住地者。是生死本。最极微细。在梨耶识。不通七识。藏心如海。七识如波。非心海静。识波独动。故言如大海波等(云云)。
  言又起信论云等者。若具可云。论云。如是众生。自性清净心。因无明风动。心与无明俱无形相。不相舍离。而心非动性(广如疏说恐繁不集)案云。由上经论。明知。真如随无明熏。举体动而成阿赖识。非同前教业等生也。
  言不染而染者等者。如彼经云。彼自性清净心。难可了知。
  言染而不染者等者。如彼经云。彼心为烦恼所染。亦难了知。
  言如十地经云三界虚妄唯一心者。地论第八第六地云。经曰。是菩萨。作是念。三界虚妄但是一心作。
  言摄论等约始教释等者。摄大乘论中卷云。此中何者。依他起相。谓阿赖耶识。为种子。虚妄分别所摄诸识。乃至广说十一识等。又云。其有未得真智觉者。于唯识中。云何比知。由教及理。应可比知。此中教者。如十地经薄伽梵说。如三界皆唯虚妄有心等(广说唯识)言十地论约终教释为第一义真心也者。第八卷。释前经云。论曰。但是一心作者。一切三界。唯心转故。云何世谛差别随顺。观世谛。即入第一义谛。法藏疏云。今释此义。依诸圣教说。有多门。一相见俱存故说唯识。乃至十帝网无碍故说唯识。于中初三门约初教说。次四门约终教顿教说。后三门约圆中别教说。总具十门。约同教说。具如上引。恐繁不集。
  言又如达磨至识如是等者。无性摄论第一卷云。谓薄伽梵。于阿毗达磨大乘经伽陀中说。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释曰。此引阿笈摩。证阿赖耶识。名所知依。无始时来者。初际无故。界者因也。即种子也。是谁因种。谓一切法。此唯杂染。非是清净故。后当言多闻熏习所依。非阿赖耶识所摄。乃至广说言等者。等唯识论等。
  言宝性论约至乃至广说者。第四卷云。经中偈言。无始世来。性作诸法依止。依性有诸道及证涅槃果。此偈明何义。无始世来性者。如经说言。诸佛如来。依如来藏。说诸众生无始本际。不可得知故。所言性者。如圣者胜鬘经云。世尊如来说。如来藏者。是法界藏。出世间法身藏。出世间上藏。自性清净法身藏。自性清净如来藏故。作诸法依止者。如圣者胜鬘经言。世尊。是故如来藏。是依。是持。是任持。是建立。世尊。不离。不离智。不断。不脱。不异。无为不思议佛法。世尊。亦有断脱异外。离。离智。有为法。亦缘。亦持。亦任侍。亦建立。依如来藏故。依性有诸道者。如圣者胜鬘经言。世尊生死者。依如来藏。世尊有如来藏故。说生死。是名善说故。及证涅槃果者。如圣者胜鬘经言。世尊依如来藏故。有生死。依如来藏故。证涅槃。案云。今此性者。谓如来藏性者。略取所言性者乃至如来藏故文。依此有诸趣等者。超作诸法依止者等一段文。取依性有诸道者等文。
  言如维摩经至是此门也者。问既三十二菩萨所说不二者。为终教不二也。净名不二。为顿教不二也。若尔文殊所说不二。是何教不二耶。答文殊不二。亦终教摄。今略不说。是故上卷云。或有众生。于渐教中。根不定故。堪入顿教。即便定者。即见初示言说之教犹非究竟。后显绝言之教。方为究竟。如维摩经中。初三十二菩萨及文殊等所说不二。并在言中。后维摩所显绝言之教。以为究竟者是。
  言如离世间品及第八地说者。第四十一卷离世间品云。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心。何等为十。所谓大地等心。持一切众生诸善根故。乃至虚空等心。一切众生。无能量故。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心。
  言第九地说者。第二十七卷云。知众生诸心差别相。庄饰世心相。速转心相。坏不坏心相。无形心相。无边自在心相。清净差别心相。垢无垢心相。缚解心相。谄曲质直心相。随道心相。皆如实知。疏云。先一句总。次九句别(云云)。
  言如性起品说者。第三十六卷云。佛子。云何菩萨摩诃萨。知见如来应供等正觉心。此菩萨摩诃萨。知心意识非即如来。但知如来智无量故。心亦无量。乃至是为菩萨摩诃萨最初胜行知见如来应供等正觉心。乃至复次佛子。如来智惠。无处不至(如是广说尘内经卷等也)乃至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第十胜知见如来应供等正觉心。
  言一约法通收者。由如来藏。阿赖识一心法。通收真义门故。五教随机。各说一义。
  言一摄义后名门等者。小乘中。唯说阿赖名。未说其义。摄义从名故。
  言二摄理从事门等者。初教中。唯说生灭事阿赖识。未说不生灭理阿赖耶识。摄理从事故。
  言三理事无碍门等者。终教中具说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事理无碍阿赖识故。
  四事尽理显门者。谓顿教中心识差别事尽。平等真理显故。
  言其余义门如唯识章记者。法藏师经疏云。依十地品三界虚妄唯一心文。释十种唯识义。今指彼处。是故云如唯识章。恐繁不集。
  言第二明种姓差别者。上依所依心识差别。明五教差别分齐已。今依能依佛种姓。明五教之分齐。是故第二种姓门来。
  言若依小乘至升进不动者。俱舍第二十五卷云。论曰。于契经中。说阿罗汉。由种姓异故。有六种。一者退法。二者思法。三者护法。四者安住法。五堪达法。六不动法。乃至言退法者。谓遇少缘。便退所得。非思法等。言思法者。谓惧退失。恒思自害。言护法者。谓于所得。喜自防护。安住法者。离退缘。虽不自防。亦能不退。离胜加行。亦不增进。堪达法者。彼性堪能。好修练根。速达不动。不动法者。彼必无退。若依大乘。如显扬论等说。恐繁不集。
  言故显扬论至乃至广说者。第二十卷云。问云何种姓差别。五种道理。答一切界差别。可得故。无根有情。不应理故。同类譬喻。不应理故。异类譬喻。不应理故。唯现在世。非般涅槃法。不应理故。云何一切界差别可得故。谓佛所说诸有情界。有种种。非一有情界。有下劣胜妙有情界。有声闻乘等般涅槃种姓有情界。有不般涅槃种姓有情界。云何无根有情。不应理故。谓不可说由此道理亦应得有无根有情。何以故。以无根者。如外地等。非有情故。云何同类譬喻不应理故。谓不应言如刹帝利。非刹帝利等种类可转及那落迦。非那落迦等趣性可转。如是般涅槃。不般涅槃种姓。亦应可转。何以故。刹帝利等及那落迦等。具足一切种类界姓及诸趣界性故。般涅槃不般涅槃二种种姓。更互相违故。彼若无有诸界性者。彼应毕竟不可回转。是故同类譬喻。不应道理。云何异类譬喻不应理故。谓不可说如于彼彼地方所或先有彼彼金银铜铁监等物类种姓。后便无有。或先无后有。如是般涅槃法性。亦应先有后无。先无后有。何以故。若有此理。顺解脱分。应空无果。是故异类譬喻。亦不应理。云何唯现在世非般涅槃法不应理故。谓不应言于现在生虽非般涅槃法于后生中后可转为般涅槃法。何以故。无般涅槃种姓法故。又若于此生。先已积集顺解脱分善根。何故。不名般涅槃法。若于此生。都未积集顺解脱分善根。云何后生能般涅槃。是故定有非般涅槃种姓有情。
  言如瑜伽论云至善根所得者。第三十五卷。种姓品云。云何种姓。谓略有二种。一本姓住种姓。二习所成种姓。本姓住种姓者。谓诸菩萨。六处殊胜。有如是相。从无始世。展转传来。法尔所得。是名本姓住种姓。习所成种姓者。谓先串习善根所得。是名习所成种姓。此中义意。二种皆取。
  言故梁摄论至以此为因者。第三卷云。由本识功能渐减。闻熏习等次第渐增。舍凡夫依。作圣人依。圣人依者。闻熏习与解性和合。以此为依。一切圣道。皆依此生。
  言然瑜伽既云具种姓者方能发心者。第三十五卷发心品云。云何四因。谓诸菩萨。种姓具足。是名第一初发心因(今得意引文耳)。
  言问此二种姓与仁王及本业经中六种姓等者。仁王经上卷。说三种姓。一习种姓。二姓种姓。三道种姓。本业经上卷。说六种姓。所谓习种姓。性种姓。道种姓。圣种姓。等觉姓。妙觉姓。案云。今取二经初之二姓。对论二性。问其差别。元晓师。释仁王三性云。习种姓者。前十千劫。修习信心。信心成就。得佛种姓。从因立名。名习种姓。是在十解。性种姓者。得法空观。法性现心。现心之性。为行所依。从本立目。名性种姓。正在十行。道种姓者。观平等空。成平等道。道所依性。名道种姓。此从能依。以立名也。在十回向。此三通名为种姓者。如来种姓故。名种姓。所以然者。是佛种类。如来体性。以之故。名如来种性。此三位中。已得如来种姓法身。故立种性。不同瑜伽地持所说。二种种子。名二种姓。彼与果德为本性义。位在未得发心之已前。又释本业六种姓云。六种种姓。即是一心。是心隐时。名如来藏。是心显时。说名法身。如是法身。为种姓体。即是三世诸佛种姓。五位菩萨随分得显。是六通名为种姓者。种是种类义。性是体性义。是佛种类。是佛体性故。名种姓。通名如是。次释别名。于十千劫。修习信心。信心成就。方得种姓。故于十住。名习种姓。十行位中。久习成性。成性之行。转顺种姓。从行自性。名性种姓。此二种性。不同瑜伽地持所说二种种性。不可相滥。十回向中。得平等空。成平等道。故名道种性。十地位中。证见种性。断凡夫性。故名圣种性。无垢地中行。过十地。解与佛同。故名等觉性。如来地中。始离一切粗重。照穷一地境界。故名妙觉性。此六皆是从行立名(云云)案云。章家之意。如章可知。
  言得位以去是第二住故者。此菩萨十三住中。第二胜解行住也。俗明得位以去名胜解行住。不名种性住。故从愚位。至堪住位以来中住。修串习行。成种姓。故名种性住。是故基师唯识疏第九云。十三住者。一种性住。是此所言本姓住种姓。未入僧祇。四十七说。谓诸菩萨。性自仁贤。性自成就菩萨功德菩萨所应众多善法。于彼现行。亦有显现。由性仁贤。通达方便。令于善转。非由思释有所制约。有所防护。住此住中。住持一切佛法种子。于自体中。已具足有一切佛法一切种子。性不能起上烦恼缠。造无间业。或断善根。广如种姓品说。云何菩萨胜解行住。谓诸菩萨。从初发心。乃至未得清净意乐。所有一切菩萨行。皆此住摄。乃至广说。此之谓也。
  言故智论云暖顶忍等者。
  言善戒经云至名第二行者。第八卷云。声闻亦有十二种行。有声闻性。是名初行。若得世间第一法。名第二行。得苦法忍。名第三行。得四信戒得清净。名第四行。若如戒住法得增长。名第五行。若观四谛。名第六第七第八行。修集无相三昧。名第九行。是足成就三昧故。名第十行。获得解脱。名十一行。阿罗汉果。名十二行。案云。既得世第一法。是名第二行。故知。前三善根。属种姓住。世第一法。非属种姓。
  言若依俱舍至有涅槃法者。第十八卷云。顺解脱分者。谓定能感涅槃果善。此善生已。令彼有情。名为身中有涅槃法。若有闻说生死有过。诸法无我。涅槃有德。身毛为竖。悲泣堕泪。当知。彼已植顺解脱分善。如见得雨场有可生知其穴中先有种子。顺决择分者。谓近能感圣道果善。即暖等四。案云。若依此论。其三善根。不属种姓。唯三方便。属种姓住。
  言独觉准知者。此非论文。此章家意。谓独觉种姓位。准声闻位可知。
  言以分位差别故者。愚位未习故。不成种姓也。位至堪任。习故成性。是故有性。由此即分有性无性二位差别。
  言如涅槃云至无佛性也者。第十一卷现病品云。迦叶世有三人。其病难治。一谤大乘。二五逆罪。三一阐提。如是三病。世中极重。悉非声闻缘觉之所能治。善男子。譬如有病必难治。若有瞻病随意医药。若无瞻病随意医药。如是之病。定不可治。当知。是人必在不疑。
  言善男子一至乃至广说者。第二十六卷。高贵德王品云。如我先说。若遇善友诸佛菩萨。闻说深法。若不值遇。俱不能发。是义云何。善男子。一阐提辈。若遇善友诸佛菩萨。闻说深法。及以不遇。俱不得离一阐提心。何以故。断善法故。一阐提辈。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者何。若能发于菩提之心。则不复名一阐提也。善男子。以何缘故。说一阐提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阐提辈。实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命尽者。虽遇良医好药瞻病。不能得差。何以故。命尽故。太贤师云。经如我上说。至以命尽故。述曰。释第二难。谓一阐提。舍阐提心。方得成佛。不舍不得。以何因缘故。汝德王。说一阐提得大菩提耶。一阐提位。实不得也。由此文知。此第二病遇。有行性。案云。德王。举六难难如来。如来释彼六难中。此段释第二难也。问何第二难相。答德王难世尊云。世尊若遇善友诸佛菩萨。闻说妙法。及以不遇。悉不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当知。是义亦复不然。何以故。是之人。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一阐提辈。以佛性故。若闻不闻。悉亦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前释难中。或经本云一阐提辈亦得。或经本。云一阐提辈不得。读者可知。然章家意。引亦得本。又太贤师。亦似释亦得经本也)言当知此中至不相由也者。言一阐提不得菩提者。愚位未习时。不成种姓故。不得菩提也。修串习行。到发心位。成种姓故。得菩提也。此二位各别。恒不相由。故有性与无性。恒分不同耳。
  言故智论云至自真性故者。
  言如经说言至悉有佛性者。涅槃经第二十七卷云。善男子。譬如有人家有乳酪。有人问言。汝有苏耶。答言。我有酪。实非苏。以巧方便。定当得故故言有苏。众生亦尔。悉皆有心。凡有心者。定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是义故。我当宣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疏云。乳酪是苏因。以巧方便。定当得故者。即有因定有果义也。心是佛因。若修道者。定成佛果。是知。有心定有佛果。一切众生。有心既同。故知。当成是等。遇缘不同。修道异故。所以前后有别。
  言故宝性论至清净性故者。第三卷云。向说一阐提常不入涅槃无涅槃性者。此义云何。为欲示现谤大乘因故。此明何义。为欲回转诽谤大乘心。不求大乘心故。依无量时故。如是说。以彼实有清净性故。不得说言彼常毕竟。无清净性。
  言又佛性论至离有离无故者。第一卷破小乘品文。如所引文。但于长夜时者。论云于长时中。又若不得涅槃者。论云若永不得般涅槃者。
  言三者失同至无性义生者。此前引文。次上文也。又如所引文。此文中。广说小乘无性执。寻之可知。
  言故佛性论至后不相违者。论云。复有经。说阐提众生决定无般涅槃性。若尔。二经便自相违。会此二说。一了。二不了。故不相违。故言有性者。是名了说。言无性者。是不了说故(何故二字论文无也)。
  言解云若小乘至皆不说有者。佛性论云。问小乘中。若从分别部。则不信有无性众生。若萨婆多等部说。则不信皆有佛性。故明有佛性者。如何今云余一切人皆不说有。答今约萨婆多等多部说耳。
  言是故经云至众生界减者。是亦不增不减经文。此文次即云。舍利弗如来在世。我诸弟子。不起此见。若我灭后。过五百岁。多有众生。愚无智慧。于佛法中。虽除须发。服三法衣。现沙门像。然其内无沙门德行。乃至如是等人。起增减见。何以故。此诸众生。以依如来不了义经。无慧眼故。乃至广说。
  言又文殊般若至不可得故者。
  言梁摄论说为梨耶中解性者。第三卷云。闻熏习与解性和合。一切圣道。皆依此生。具如前引。
  言起信论说梨耶二义中本觉是也者。论云。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为阿梨耶识。此识有二种义。能摄一切法。生一切法。云何为二。一者觉义。二者不觉义。
  言又彼论中至为净法因者。亦起信论文也。是故论云。自体相熏习者。从无始世来。具无漏法。用熏习者。备有不思议业。作境界之性。依此二义。恒常熏习。以有熏习力故。能令众生厌生死苦乐求涅槃。自信己身。有真如法发心修行。
  言又宝性论云至诸法体故者。第三卷文。如所引文。及彼真如性者。牒偈文也。
  言此与瑜伽所说名同者。第三十五种姓品云。本性住种姓者。谓诸菩萨。六处殊胜。有如是相。从无始世。展转传来。法尔所得。是名本姓住种姓。案云。宝性论云。六根与瑜伽论云六处。二名同也。义异如文。
  言故地持云至此之谓也者。第一卷云。是菩萨种姓粗相。我已略说。诸余实义。唯佛世尊。能决定知。又瑜伽云。应知。是名能此菩萨种姓粗相。决定实义。唯佛世尊。究竟现见。案云。已略说粗相。以其实义推于世尊。不宣说故。由此明知。非究竟种。
  言宝性论中至明性种姓者。论云。六根如是。从无始来。毕竟究竟。诸法体故。案云。以究竟诸法体故。明知究竟种姓也。
  言是故佛性至名为道谛者。第三卷文。如所引文。
  言又涅槃经至名为智慧者。第二十七卷云。善男子。佛性者。名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名为智慧。所言空者。不见空与不空。智者。见空及与不空。又云。十二因缘。名为佛性。佛性者。即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名为中道。中道者。即名为佛。佛者名为涅槃。
  言故摄论云至界所流等者。梁论第三卷云。是闻熏习。从最清净法界流出故。不入本识性摄。此显法身为闻熏习因。案云。此文证成习种性亦是从真如所成也。
  言又起信中至为外熏缘者。论云。真如熏习义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自体相熏习。二者用熏习。自体相熏习者。从无始世来。具无漏法。用熏习者。备有不思议业。作境界之性。依此二义。恒常熏习。以有熏习力故。能令众生厌生死苦乐求涅槃。自信己身有真如法。发心修行。疏云。言从无始乃不思业者。不空本觉。名无漏法。此法冥熏众生。非物能了。故云不思业也。此中业者。是冥熏作用也。作境界性者。明非直熏彼妄心令其厌求成能观智亦乃与其观智作所观境界也。具如疏说。用熏习者。即是众生外缘之力。如是外缘。有无量义。略说二种。云何为二。一者差别缘。二者平等缘。差别缘者。此人依于诸佛菩萨等。从初发意。始求道时。乃至得佛。于中若见若念。或为眷属父母诸亲。或为给使。或为知友。或为怨家。或起四摄。乃至一切所作无量行缘。以起大悲熏习之力能令众生。增长善根。若见若闻得利益故。乃至平等缘者。一切诸佛菩萨。皆愿度脱一切众生。自然熏习。常恒不舍。以同体智力故。随应见闻。而现作业。所谓众生。依于三昧。乃得平等见诸佛故。疏云。言差别缘者。为于凡少事识熏习。而作缘。谓现形不同。故云也。亦可与差别机为缘故也。谓三贤以上乃至诸佛。能作此缘。言平等缘者。为诸菩萨业识熏习。而作于缘。谓唯现佛身。平等无二故。云也。亦可与平等心机为缘故也。谓初地以上乃至诸佛。要依同体智力。能作此缘。
  言以与无明染法至内外说熏者。此有二意。一释成上句。谓直约如体。虽无熏习。而与无明和合。为习气海。故能内熏妄心。为出世法正因缘也亦外现化用。为出世法增上缘也。由此义故。心玄记云。无始无明。与如来藏合。为习气海。通为一切染净法因。又由习气海中有带妄之真。名本觉为无漏因。多闻熏习。为增上缘。或亦闻熏与习海合。为一无漏因。此之谓也。是故云内外说熏也。二会释违难。难曰。瑜伽论云。无常法是因。无有常法能为法因也。又唯识论云。一刹那灭义。谓体才生。无间必灭。有胜功力。方成种子。云何真如。为净法因。释云。真如有二。一真如门中。不变真如。谓不与无明和合故。不随无明缘故。恒常不变。恒不生灭。不生灭故。恒不熏习。不熏习。故。不为法因。瑜伽唯识等。约此真如。不说常法为诸法因。未说生灭门中随缘真如故也。二生灭门中。随缘真如。谓与无明染法合故。随缘生灭。生灭故能熏妄心。以熏力故。为净法因。今起信论。约此门故。真如内熏义。为净法因也。所望异故。不相违也。是故云以与无明等也。
  言以熏力故至一真如也者。上明生灭门中真如与无明和合。生灭熏习故。为净法因。此此下明真如门中真如。无明尽故。不动寂静。以寂静故。无生灭熏习义。以无熏故。不为法因。以不为法因故。冥合不二。唯一真如也。
  言是故诸法无行经云。至是名种姓者。彼经上卷。以六复次。说种姓中。今此所引文。是第六复次。如所引文。彼义可思。言故大经云至此之谓也者。十地品云。菩萨种姓甚深广大。与法界虚空等。一切菩萨。从三世诸佛种姓生。疏云。初一句总。谓五种姓中。简去余位故。云菩萨种姓。下五句。别显种姓义。一甚深者是幽邃义。一约有为性。彻穷后际故。二约无为性。真如法性。离相离性故。三约用。出生胜德。不可尽故。四彻同佛果。故又照穷逾远曰深。毕竟无底曰甚。幽玄无极。故曰甚深。二广大者。是包含义。普通义。无边义。前则深无底。此则广无岸。此通为无为能生所生因果等法。三与法界等者。是胜善义。谓大白法界等故。又具足人法教义。因果理事等。一切法故。四与虚空等者。是因善义。谓成无常爱果因。故如虚空。以在地前。略无常果因。又亦由上深故。等法界。广故同虚空。五不怯弱义。以从佛性中生故。亦是释种姓名义。又亦得诸佛从菩萨性中生。广如疏说。
  言若随门显现至名为种姓者。言六决定者。十地论第一云。此善决定有六种。一者观相善决定。真如相一味相故。二者真实善决定。非一切世间境界出世间故。三者胜善决定。大法界故。一切佛根本故。四者因善决定。有二种。一成无常爱果善决定。二成常果因善决定。五者大善决定。随顺作利益他行。六者不怯弱善决定。入一切诸佛地。不怯弱故。藏疏云。初释名有二。先释总名。六是数。决定是义。数义彰名。即带数释也。谓智证真。决释指定。顺理离过。复名为善。即地持三决定中。证决定也。通论有六义。一约行体。决定坚固不退。二望所证。决定已证。三约烦恼。决定能断。四约所信。决定不疑。五约所化。决定能度。六望佛果。决定能成。二别名者。一观相善决定。谓彼正智照理名观。契同一味名相。此当体得名。二真实者。即实智离倒惑之过。证理不虚故。相形立名。三胜者。过劣故。具胜德故。亦当相及形他立名。四因者。谓能成果故。从功能立名。五大者。普被群生。情无限局。碍体用得名。六不怯弱者。谓因入果德。情无怯惧。此从心境立名。言名为种姓者。十住品疏云。何故信中。无此义者。以未成位故。此是位体故。何故此名种姓。乃至十地名善决定者。以此位最劣。约种为名。十行次增。约依种所发业行为名。十回向更增故。约行后大愿为名。回前诸行向正证故。十地已得真证。名必然故。名善决定。此等并是位中通体。随位渐增。有玆阶降。是故十住十行。无大善决定者。是劣故也。又以三贤中下故。最劣故。未辨此大用也。又自利以增故。又以约种未现行故。
  第三行位差别者。上由种姓所诠差别。明能诠五教差别分齐讫。自下约行位所诠差别。而明能诠五教分齐别。以由前种姓。向此位故。是故次前此门来也。
  言又说小乘十二住以为究竟者(未验小论)。瑜伽论第四十八云。当知菩萨十二种住。随其次第。类声闻住。如诸声闻自种姓住。当知。菩萨初住亦尔。如诸声闻趣入正性离生加行住。当知。菩萨第二住亦尔。如诸声闻已入正性离生住。当知。菩萨第三住亦尔。如诸声闻已得证净圣所爱味为尽上漏增上戒学住。当知菩萨第四住亦尔。如诸声闻依增上戒学引发增上心学住。当知。菩萨第五住亦尔。如诸声闻如其所得诸圣谛知增上惠学住。当知。菩萨第六第七第八住亦尔。如诸声闻善观察所知无相三摩地加行住。当知。菩萨第九住亦尔。如诸声闻成满无相住。当知。菩萨第十住亦尔。如诸声闻从此出已入解脱虚住。当知。菩萨第十一住亦尔。如诸声闻·具一切相阿罗汉住。当知。菩萨第十二住亦尔(梁摄论第十一卷亦有此文)景法师抄云。自下第二明声闻十二住。声闻十二住者。一是种姓。即在未发心时。本有种姓。二在七方便。三在见道乃至初果。第四戒学。第五定学。此在进断欲界修惑方便道中。第六在断上三品惑。第七在断中三品惑。第八在断下三品惑。此三是惠。第九已得四根本定。与彼无色为加行道。第十是三无色。以三无色有真无漏。舍一切相。名无相住。十一从断非想九无碍及得灭定。十二是即阿罗汉果。真谛摄论疏中。亦作此判。以小乘十二住。但类菩萨学地十二住。不取第十三如来住(基抄中亦略释恐繁不集)。
  言及三界九地十一地者。欲界一地。色界四地。无色界四地。合成九地。以未至中间。加彼九地。故成十一地。是故俱舍论第二十八云。依十一地。除七迎分。谓欲未至八本中间。又二十七云。欲四静虑未至中间并四无色。名十一地。
  言此中修行至忍位得不退故也者。俱舍论第二十三卷云。又此位忍无退故。名为忍法。又云。颂曰。暖必至涅槃。顶终不断善。忍不堕恶趣。第一入离生。论曰。四善根中。若得暖法。虽有退断善根造无间业。堕恶趣等。而无久流转。必至涅槃故。乃至若得顶法。虽有退等。而曾毕竟。不断善根。若得忍时。虽命终舍住异生位。而增无退。不造无间。不堕恶趣。广如论说。言一为引愚至名同小乘者。案云。大乘所说二乘行位。不同小乘等。皆是也。
  言见修等四位者。方便。见。修。无学位也。言余名同前者。谓同前门见位。修位。究竟位之名也。以资粮加行位之余故。云余也。如对法论第八第九广说资粮道。方便道。见道。修道。究竟道五位行相。
  言又亦为说干惠等十地者。一干惠地二性地三八忍地四见地五薄地六离欲地七已辨地八辟支佛地九菩萨地十佛地。如波若经说。
  言又彼佛果不在十地外等者。干惠等十地中。佛地者。即在十数中。故云不在外等也。
  言是故梁摄论云如须陀含道前等者。第十一卷云。愿乐行人。自有四种。谓十信。十解。十行。十回向。为菩萨圣道。有四种方便。故有四人。如须陀洹道前有四种方便。案云。今所引文。非如论文。但得意引文耳。
  言如瑜伽说至得般涅槃者。第三十七卷。如所引文。景法师抄云。已成就中。明三乘人。即为三别。声闻人中三品为三。此三俱在见道已前方便地中。圣入圣道及以尽漏有其迟速。一者已修解脱分善及暖等。仍于恶趣。未得不生。即于现身。未能入圣得果尽漏。第二人者。住方便。已免恶趣中现身入圣。得沙门果。更生更死。未能尽漏。第三人者。住方便中现能入圣。得果尽漏。是现般人。
  言如说声闻乃至广说者。此文略故。今具引示。即第三十七卷云。如说声闻。独觉亦尔。何以故。道与声闻。同种类故。而此独觉。与诸声闻。有差别者。谓住最后。有最后所得身。无轨范师。宿习力故。修三十七菩提分法。究竟断灭一切烦恼。证阿罗汉。故名独觉。景抄云。言如声闻独觉亦尔者。亦同声闻。存其三品。初下品人。已修解脱分等。未免恶趣。于现身中。未能入圣得果尽漏。便迳多时。修习入圣。生无佛世。得阿罗汉。第二人。住方便道。已得恶趣非择灭。即于现身。入圣得果。能尽漏故。入圣已。作七生人等。复受生死。于最后身。在无佛世。得阿罗汉此前二人。是其部行。而声闻同。如此文中。推同声闻。第三上品。是百类百劫满已。于最后身。出无佛世。依第四定。起不净观。乃至尽漏。
  言故彼论云至乃至广说者。此文异故。今是引示。即第三十七卷云。若诸菩萨。住胜解行地。名下品成就。住净胜意乐地。名中品成就。住堕决定到究竟地。名上品成就。若时菩萨。住下成就。尔时便有下品欲乐。下品加行。犹往恶趣。此尽第一无数劫边际。炽然无动。极善清净。觉品善法。当知。一切皆未相应。若时菩萨。住中成就。尔时便有中品欲乐中品加行。不往恶趣。此尽第二无数劫边际。炽然无动。觉品善法。已得相应。极善清净觉品善法。未得相应。若时菩萨。住上成就。尔时便有上品欲乐。上品加行。不往恶趣。此尽第三无数劫边际。炽然无动。极善清净。觉品善法。当知。一切皆悉成就。景抄云。若诸菩萨。住解行地。名下品者。四十心位是。习种姓与解行住体一不殊。姓种即在十信已前。非已成就故。此不论。犹往恶趣者。若定系业恶趣。十信前受。方入十信。系业生恶趣者。四十不定心中。仍为他受。住净胜意乘地。名中品者。举始括终。故略不言二地至七地。行正行地住堕决定到究竟地名上品者。此举初后。括其中间。故略不明九地决定行正行地。具如抄说。
  言依佛性论至皆不退也者。第一卷破小乘执品云。分别众生。凡有三种。一定无佛性。永不得涅槃。是一阐提。犯重禁者。二不定有无。若修时即得。不修不得。是贤善共位以上人故。三定有佛性。即三乘人。一声闻从苦忍以上。即得佛性。二独觉从世法以上。即得佛性。三者菩萨十回向以上。是不退住。得于佛性。
  言如瑜伽云至胜解住者。瑜伽论第四十七卷文也。本文广故。略出要文。非如引文。见人可知。景抄云。或时具足聪惠以下。念惠不定。次于诸有情下。不如真知自利利他种种方便(言众生者验本作有情也)次或于一时于大菩提下。明二利行进退不定。由思择故欲令他乐者。自利即易。利他即难。要由思择。次于诸菩萨所有违犯下。明数有犯犹豫疑惑。然此段文。甚存略故。今具引示。论云。于诸菩萨所有违犯。多不遍知。非数遍知。无余永断由于毁犯数现行故。或于一时。于菩萨藏法毗奈耶。他所引夺。或于一时闻说甚深广大法数。而生惊怖。其心摇动。犹豫疑惑。
  言本业经云至不云位也者。上卷贤圣名字品云。未上住前。有十心。名字菩萨。常行十心。所谓信心。念心。精进心。惠心。定心。不退心。回向心。护心。戒心。愿心。
  言又云始从凡夫至广如彼说者。是本业经下卷文也。彼文具云。是人从始具缚凡夫。未识三宝圣人。未识好恶因之以果。乃至值佛菩萨。教法中。起一念信。便发菩提心。是人尔时。住前名信相菩萨。亦名假名菩萨。亦名名字菩萨。其人略行十心。所谓信心。进心。念心。惠心。定心。戒心。回向心。护法心。舍心。愿心。乃至广说。
  言又仁王经云至风东西等者。此文非如所引。但得意引文耳。是故彼经下卷受持品云。善男子。习忍以前。行十善菩萨。有退有进。譬如轻毛随风东西。是诸菩萨。亦复如是。虽以十千劫行十正道。发三菩提心乃当入习忍位。亦常学三伏忍法而不可字名。是不定人。
  言在此修行至及凡地等者。此释前经意。非经文也。
  言设本业经至得不退也者。此所引文。非如论文。唯得意引文耳。今具引示。论云。如修多罗中。或说有退堕恶趣者。非其实退。但为初学菩萨未入正位。而懈怠者。恐怖勇猛故。法藏疏云。如璎珞本业经中言。七住已前。名为退分。若不值善知识者。若一劫乃至十劫。退菩提心。如净目天子。法才王子。舍利弗等。欲入第七住。其间值恶知识因缘故。退入凡夫不善趣中。乃至广说。今释此经意。是权语非实退。但恐彼初人令不慢怠故也。
  言起信论中至亦非业系者。论文略故。今具引示。论云。菩萨发是心故。则得少分见于法身。以见法身。故随其愿力。能现八种。利益众生。乃至然是菩萨未名法身。以其过去无量世来。有漏之业未能决断。随其所生。与微细垢相应。亦非业系。以有大愿自在力故(以上信成就发心论文也)。
  言又依三昧至广如彼说者。此解行发心论文也。此中言又依三昧亦得少分见佛报身者。此非论文。唯重牒前信成就发心论文意。续解行发心论文。合为一文。谓前论云。菩萨发此心故。则得少分见于法身等者。依三昧得见也。次其所修以下。正是解行发心文也。论文略故。今具引示。论云。以是菩萨从初正信已来。于第一阿僧祇劫。将欲满足故。于真如法中。深解现前。所修离相。以知法性体。无悭贪故。随顺修行檀波罗蜜。乃至以知法性体明离无明故。随顺修行般若波罗蜜。疏云。谓知法性无悭者。显上深解也。随顺修行等者。显上所修离相也。谓离三轮等相。以十行已去菩萨得法空故。能顺法界。修六度等行。
  言又梁摄论中十信名凡夫等者第四卷云。菩萨有二种。谓凡夫圣人。十信以还是凡夫。十解以上是圣人。
  言如楞伽云至何次第者。入楞伽第九云。十地即初地。初地即八地。九地即七地。七地即八地。二地即三地。四地即五地。三地即六地。寂静无次第。四卷楞伽第四云。十地则为初。初则为八地。第九则为七。七亦复为八。第二为第三。第四为第五。第三为第六。无所有。何次。今所引文。是四卷经。以无所有何次第故。晓法师疏云。十种法界及十度行。虽非是一。而无异相。其非一相。如空边迹。其无异相。如虚空性。非一之相。不动不异。不异之相。不坏非一。设使无异坏非一相。唯应言无诸地差别。不得言十地为初地。而今欲明不坏诸地非一之相。而随所举。乐相无异故。言十地为初他等乃至三地为六地也。
  言寂灭有何次者。直就同相平等之门。本来寂灭。无位无次。故言寂灭有何次也(言乐相无异者是寂灭乐也)。
  言又思益经至如是等也者。是第一卷分别法品文也。彼文具云。若人闻是诸法正性。勤行精进。是名如说修行。不从一地至一地。若不从一地至一地。是人不在生死。不在涅槃。所以者何。诸佛不得生死。不得涅槃。乃至梵天言。以是因缘。当知。佛不令众生出生死。入涅槃但为度妄想分别生死涅槃二相者耳。此中实无度生死至涅槃者。
  言经云在于一地等者。是第一卷叹德中文也。
  言是故经中至是其事也者。是总显贤首品意。广如前说。
  言又以诸位至此义也者。是显发心功德品等意。是故彼品云。初发心菩萨。即是佛故等(云云)。
  言一成见闻位至如性起品说者。第三十七卷性起品云。譬如丈夫食少金刚。终竟不消。要从身过。至金刚轮际。然后乃住。以彼金刚不可消故。如是佛子。于如来所。少值善根。能坏一切有为烦恼。乃至究竟如来涅槃智慧。然后乃住。所以者何。于如来所。殖诸善根。不可尽故。今依此文。名成见闻位等。
  言二成解行位至广如少相品说者。第三十四卷少相品云。菩萨摩诃萨。于兜率天。放大光明。名曰幢王。普照十方界微尘数刹。遍照彼处地狱众生。灭除苦痛。令彼众生。十种眼耳鼻舌身意诸根行业。皆悉清净。彼诸众生。见光明已。皆大欢喜。命终皆生兜率天上。生天上已。闻天妙音。名不可乐。此音声语诸天子言。以不放逸故。于诸佛所。种善根故。遇善知识故。卢舍那佛威神力故。于地狱命终。生此天上。乃至尔时诸天子。广闻普贤回向善根。悉得清净。见百千万亿那由他佛刹微尘数七宝莲华。乃至犹未能见离垢三昧之小分也等(云云)疏云。离垢三昧有二位。一约因终。如第十法云地菩萨所得。离自二障微细垢。故二。约果初。如此文。又云。以是普贤诸位相摄大善巧法。是故创得出地狱已。闻此普法。即得十地。明与三乘渐次教不同也。又云。喻中如在欲界已得初禅。身虽未转。而得彼天乐。如是众生。遇此光明。顿得十地。身犹未转。本身肉眼。而得普眼。是法力故。案云。先生殖于一乘见闻金刚种子。今生遇缘。入一乘解行位。是故云成解行位也。
  言又如善财至是此义也者。如入法界品善财童子知识处说。案云。若依经疏。善财一人。具足三生。是故疏云。问此善财是何位菩萨。答经无正断。位相难明。或有判为地上菩萨。设后发心。即是四种发心中后二位也。又是论中。三发心内。证发心也。或有说。是实报凡夫。但有信心。能求善友。今更准释。应善趣信中行人。依圆教宗。有其三位。一见闻位。即是善财次前生身。见闻如此普贤法故。成彼解脱分善根故。二是解行位。顿修如此五位行法。如善财此生所成至普贤位者。是三证入位。即因位穷终。潜同果海。善财来生是也。若尔善财定是何位。以在信是信位。在住是住位。一身历五位。随在即彼位。遍一切故。如普贤位。余义准宗思释。
  言三证果海位至我如是等者。第六十卷云。善男子。我于彼中。寿终下生。成正觉时。汝及文殊师利。俱得见我。疏云。下生成佛汝及文殊俱见我者。释有三义。一云。我当来成佛时。亦说此华严。彼时亦有文殊善财所说之法故云也。二云。我成佛时。汝与文殊。俱来助我。宣扬法化故云也。三为表法。谓善财何故上于佛会俱求诸善知识。而不求佛者。以善财此生。是修因之身。未成果故。不至佛所。非谓不求。但成果隔因故。说当见佛。以是满位故。无仰推等也。案云。此三释中。今此章解。当第三释。思准可知。
  言此门通前至分齐处说者。言诸位者。谓始从十信乃至佛果。六诸位也。以位位皆有自分胜进分故也。以解行位亦有自分胜进分故。得法分齐处者。谓位位满。皆名得法分齐处也。以位满胜进分位。摄上诸位。成正觉故。
  言如普庄严童子等也者。如舍那品末广说也。此中童子得法。是何位者。义准上下经意。有三种成佛。一约位。以六相方便。即十信终心。胜进分后。入十解初位。即成佛。以此是三乘终教不退之位故。以一乘六相融摄。即具诸位。至佛果也。是故此中童子。见初佛为信位自分。闻初经为信位胜进。见后佛当解位初自分。闻后经为解初胜进。以摄诸位皆具足故。二约行总不依位。俱自分胜进究竟。即至佛果。三约理则一切众生并已成竟。更不新成。以余相皆尽故。性德本满。相皆尽故。今指此事。是故云也。
  言其身在于至以上处住者。如大智度论中。以三千大千世界。为一数。数至恒沙。为一世界性。又数此。至恒沙。为一世界海。数此又至无量恒沙。为一世界种。数此至无量十万恒沙。为一佛世界所化分齐。又一乘中。说十重世界海。一世界性。二世界海。乃至十世界相。广如下说。案云。普庄严童子身。住如是世界故。云其身在于等也。
  言当是白净宝网转轮王位者。小相品云。若有众生。见此盖云者彼诸众生。种一恒沙转轮圣王所殖善根。所谓白净宝网转轮等。今取此经文故。云白净等也。疏云。见此法界法门之盖故。得一恒沙轮王善根。皆如白净宝网等。此是世界性中。万子已去转轮王。非是金轮千子王四州等也。
  言得普见肉眼等者。此明一乘肉眼广。小相品云。菩萨摩诃萨。安住白净宝网转轮王处。放大光明。名周罗摩尼。若有众生。遇斯光者。皆得菩萨十地。乃至菩萨摩诃萨业。清净肉眼。悉分别见。乃至广说。如锭光颇利珠照十佛刹微尘等世界。今取此文意。是故云也。
  言若三乘肉眼至故知不同也者。此明三乘肉眼用劣。不同一乘。智论第四十二卷云。有菩萨肉眼。见百由旬。乃至有菩萨肉眼见三千大千世界。释论云。最大菩萨。肉眼最胜。见三千大千世界。问曰。若三千大千世界中。百亿须弥山乃至树木等。是事障碍。云何得遍见。若能得见。何用天眼。若不能见。此中云何说见三千大千世界。答曰。不以障碍。故见。若无障碍。见三千世界。如观掌无异。又云。若肉眼能过三千大千世界。复有所见者。何用天眼。
  言又彼能于一念数世界中者。此依小相品。明白净轮王化境胜过三乘金王境也。
  言以约因门示故者。此通伏难。难曰。信满以去。所起行用。周遍法界。无分齐相。云何唯得至离垢三昧前。亦照十佛世界尘教世界等耶。答约因门示故。若约因果无二门者。周遍法界。无分齐相。准思可知。
  言如经云能以至乃至广说者。上来经文。依贤首品。明信满以去。所起行用。皆遍法界。不同三乘。
  言问前终教至先作是说者。依以上二问答。明三乘人至信满位。方信一乘。传云。先方便。令信受终教信满不退位中。起八相成道化用已。然后方令易信一乘信满成佛。是故彼教。先作是说。若至信满位。不信一乘者。彼方便力。可无用故。是故明知。此位必信。
  言如初后亦尔者。若准初位。释后位者。问既一位中。有一切位乃究竟位。即得初者。何须更说初诸位耶。答初说诸位。即是后中之一切者也。
  第四修行时分者。上约行位所诠义五差别。明彼能诠教亦五种差别。自下约修行时分所诠义五种差别。明能诠教亦五差别。以依行位有时分故。是故次前此门来也。
  言下根者谓至迳六十劫者。俱舍论第二十三云。论曰。顺决择分。今生起者。必前生。起顺解脱分。诸有创殖顺解脱分。极速三生方得解脱。谓初生起顺解脱分。第二生起顺决择分。第三生入圣。乃至得解脱。譬如下种。苗成。结实三位不同。身入法性。成就解脱三位亦尔。传说如是。又婆娑论百七十八云。声闻菩提。加行狭少。谓极疾者。三生便得。第一生下种。第二生成就。第三生解(然未验得迳六十劫本文)。
  言中根者谓至迟迳百劫者。俱舍论第十二云。麟觉喻者。谓必独居。二独觉中麟角喻者。要百大劫。修菩提资粮。然后方成麟角喻独觉(然未验得四生得果本文)。
  言上根者谓至三僧祇也者。俱舍论第十二云。如是所说成住坏空。各二十中劫。积成八十。总此八十。成大劫量。劫性是何。谓唯五蕴。经说三劫阿僧企耶。精进修行。方得成佛。于前所说劫中。积何劫成三劫无数。累前大劫。为十百千乃至积成三劫无数。既称无数。何复言三。非无数言显不可数。解脱经说六十数中。阿僧企耶。是其一数。云何六十。如彼经云。有一无余数。始为一一十为十。十十为百。十百为千。十千为万。十万为洛叉。十洛叉为度洛叉。十度洛叉为俱胝。十俱胝为末陀。十末陀为阿庾多。十阿庾多为大阿庾多。十大阿庾多为那庾多。十那庾多为大那庾多。十大那庾多为钵罗庾多。十钵罗庾多为大钵罗庾多。十大钵罗庾多为矜羯罗。十矜羯罗为大矜羯罗。十大矜羯罗为频跋罗。十频跋罗为大频跋罗。十大频跋罗为阿刍婆。十阿刍婆为大阿刍婆。十大阿刍婆为毗婆诃。十毗婆诃为大毗婆诃。十大毗婆诃为嗢蹭伽。十嗢蹭伽为大嗢蹭伽。十大嗢蹭伽为婆喝那。十婆喝那为大婆喝那。十大婆喝那为地致婆。十地致婆为大地致婆。十大地致婆为醯都。十醯都为大醯都。十大醯都为羯腊婆。十羯腊婆为大羯腊婆。十大羯腊婆为印达罗。十印达罗为大印达罗。十大印达罗为三磨钵耽。十三磨钵耽为大三磨钵耽。十大三磨钵耽为揭底。十揭底为大揭底。十大揭底为枯筏罗阇。十枯筏罗阇为大枯筏罗阇。十大枯筏罗阇为姥达罗。十姥达罗为大姥达罗。十大姥达罗为跋蓝。十跋蓝为大跋蓝。十大跋蓝为珊若。十珊若为大珊若。十大珊若为毗步多。十毗步多为大毗步多。十大毗步多为跋逻欃。十跋逻欃为大跋逻欃。十大跋逻欃为阿僧企耶。于此数中。忘失余八。若数大劫。至此数中。阿僧企耶。名劫无数。此劫无数。复积至三。经中说为三劫无数。非诸等计不能数知。故得说为三劫无数。又婆娑百七十。亦说此六十数。
  言又依婆娑至余如彼说者。百七十八云。四波罗蜜多。谓施波罗蜜多。及戒。精进。般若。如实义者。得尽智时。此四波罗蜜多。方得圆满。外国师说。有六波罗蜜多。谓于前加忍。静虑。迦湿弥罗国诸论师言。后二波罗蜜多。即前四所摄。谓忍摄在戒中。静卢摄在般若。戒惠满时。即名彼满故。互至广说。修相异熟业。九十一劫中。逢事六佛。最初胜最观最后名迦叶。乃至从子没已。生中印。于夜中分。逾城出家。依处中行。成等正觉。今依斯等文。得意分时。故修此法身。具有四时。生身亦尔(又更可验)励律师云。又分大小。且就小明。如萨婆多说。成佛乃有四阶。第一三僧祇劫。修有漏四波罗蜜。除禅定波若。为种智因。第二百劫中。修相好因。第三最后身。出家已后。修有漏四禅四无色定。断八地烦恼。始从欲界。乃至无所有处。唯除非想。以有漏行欣上厌下。方能断惑。非想地无上地可欣。有漏行于彼无能。故不得断。第四菩提树下。修三十四心。次第成佛。三十四者。见谛有十六心。观欲界四谛。法忍法智。观上二界。比忍比智。先观欲界苦法忍苦法智。次观上二界。观苦法忍苦法智。此则苦下四心。乃至道谛亦四。是为十六。于此十六心中。四法忍法智。不断烦恼。以欲界烦恼修禅心已舍离故。四法忍法智。断非想地。一地见谛烦恼。四禅三无色。见谛烦恼。先已断故。不须臾断。次断非想修道烦恼。凡有九品。断一一品。皆有二心。一无碍道。二解脱道。故有十八。下之八地。修道烦恼。修禅定时。先已断故。不须臾断。于此三十四心。前三十三。是菩萨学心。后一种。佛无学心。随义以论。具有三佛。无漏五分法身。以为法佛。父母生身及报生四阴。以为报佛。化作佛身。于余方施化。以为应佛。若据大乘。此之三种。皆是化佛。言大乘三佛者。三僧祇劫满。金刚心后。顿得常住五阴。是为报佛。真如法界。第九净识。本隐今显。以为法身。慈悲本愿。化作色身。生兜率天。乃至涅槃。为化身佛。今律主所敬。且约小说。
  言何者此取至一阿僧祇者华严经阿僧祇品云。佛告心王菩萨言。百千百千名一拘梨。拘梨拘梨名一不变。如是次第。一至第一百。名一阿僧祇。疏云。总有百二十转。答前十问。初一百二转。答初僧祇问。后十八转。答后九问。前中百千百千者。谓百千个百千故。云百千百千。皆以所数等于能数(此中言所数等二十能数。二十者。上下二十字应错)案云。所数者。前百千。能数者。后百千。何以故。数前百千。成后百千故。
  言此则十大数中第一数也者。又经云。阿僧祇阿僧祇。名不可量。如是乃至不可说转不可说转。名不可说转转。案云。此阿僧祇数。以后。有九大数故。此阿僧祇。彼十大数中。第一数也。以望三乘为最极数故。望于一乘。为初数故。疏云。后十八中。初十七。是因数。后一不可说转转。为果数。以极即越数之表同于果海越绝故。
  言如优婆塞戒经云至三菩提心者。是第二卷文也。
  言又依本业经亦有百劫修相好业者。下卷佛母品。佛子劫数者何。所谓一里二里乃至十里石尽。名一里劫二里劫。乃至万里石尽。名为万里劫。佛子一切贤圣。入是数量。修一切法门。时节久近。得佛果。其数百劫。乃得等觉。案云。今依此其数百劫乃得等觉文意趣故。释云百劫修相好业。
  言又由以一偈至即成佛也者。婆沙百七十七云。天地此界多闻室等一偈。叹底沙佛。便超九劫。于慈氏前。得无上觉。乃至广说。若依大乘。如智度论云。诵天上天下等一颂。超九劫等也。
  言法华经云等者。第八卷寿量品文所。所引文。但无于字。
  言又云我说等者。亦是依寿量品文也。经云。诸善男子。于是中间。我说燃灯佛等。又复言其入于涅槃。如是皆以方便分别。案云。依此文意。总会前教。燃灯所受佛记。皆是方便说也。亦更验之。
  言胜天王经说者。第二卷云。胜天王白佛言。世尊我闻如来三阿僧祇劫修行成佛。云何而说无量劫修。佛言。不也。大王。何以故。菩萨摩诃萨。修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量功力之所能辨。非尔许劫时。始得入能平等称为成佛。
  言如宝云经云至不可计数也者(此中菩萨者。或作菩提或本作菩提菩萨。未见本文。今更验之)。
  言方便渐渐劝彼三乘向一乘故作是说也者。案云。终教中。时分不定者。渐同一乘者。诸劫相入故。一切时分。皆悉不定故也。
  华严五教章下卷指事(本终)



华严五教章下卷指事末

  日本国东大寺沙门寿灵述

  第五修行所依身者。上约修行时分所诠义五种别。明能诠教亦五种别。自下约修行所依身所诠义五种差别。明能诠教亦五种差别。上已虽明时分。若不明依身者。由何修行。是故次前此门来也。
  言十住经中十地已还有中阴者等者。十住断结经第九云。尔时世尊。即入无形观三昧。普见五道中阴众生。乃至亦复见彼中阴形质。从一住地。至二十住地。案云。盖疑此经文耶。验十住经。无此文故。
  言杂集论云至结生相续者。第五卷云。已离欲圣者。对治力强故。虽未永断。然此处不复现行。彼由随眠势力。令生相续中有初。相续刹那。唯无覆无记。以是异熟故。乃至广说。案云。盖略取此文耶。
  言又梁摄论云至留彼种子者。第十四云。由诸菩萨永断除上心欲。但留随眠欲故。诸菩萨。得出离成佛。何以故。若不留此随眠欲。则同二乘涅槃。若不除上心欲。则与凡夫不异。
  言有圣教说至受变易身者。此指仁王经等。故下引彼经云。远达菩萨。伏三界习因。业果灭。住复身中。住第七地阿罗汉位。此寄因中自在。未自在位。以分大小。此约始教直进中说。此中既寄声闻。至第七地故。烦恼障及分段身。俱至此位。八地以去。寄是菩萨。行位胜前。是故唯有彼所知障及变易身。案云。非直寄对二生死粗细差别。显有功用及无功用二位差别。亦即寄对二乘。显自在未自在二位优劣故也。
  言如律中说佛度五人已等者。五分律第十九云。说是法时。五比丘。一切漏尽。得阿罗汉道。尔时世间。有六阿罗汉。案云。阿罗汉人。断烦恼障。得解脱边。同佛无异。由此边故。同佛不分位也。同座亦尔。准之可知。又为生诸声闻心胜欲乐故。同佛不别。准下知。言如对法论至及如来故者。第十四卷云。又诸菩萨。已得谛现观。十地修道位。唯修所知障对治道。非烦恼障对治道。若得菩提时。顿断烦恼障及所知障。顿成阿罗汉及如来。案云。二乘烦恼尽边。虽同佛而未断所知障。边异佛地。是故分大小也。又欲引二乘向大乘故。
  言如涅槃经中说至住第十地者。第六卷云。有人出世。具烦恼性。是第一须陀洹人。斯陀含人。是名第二。阿那念人。是第三阿罗汉人。是名第四。乃至阿罗汉者。断诸烦恼。舍于重担。建得已利。所作已辨。住第十地。乃至广说。案云。二乘罗汉。亦虽得果。而非究竟故。以望佛为因故。寄第十地。显其罗汉。以烦恼尽边。同第十地故。渐引小乘令向大故。以因必归果故。前教说同佛故。若全下同因初。恐不信故。稍下同因终。令易信故。
  言如仁王经至阿罗汉位者。下卷云。复次玄达菩萨。十阿僧祇劫中。修无生法乐忍灭三界习因业果。任后身中。无量功德皆成就。无生智。尽智。五分法身满足。住第十地阿罗汉梵天位。疏云。玄达菩萨。即远行地也。无生法乐忍者。七地得无生。始证法遍神。故名法乐忍也。灭三界习因业果者。此就分段。非永尽也。前六地灭因。七地灭果也。又六地断正使。七地断习也。住后身者。三界系业分段之穷。名住后身也。言十地者。加前三贤故。名十地十地之中。是第七地故。案云。章家七地。准之可知。测云。玄谓玄远。达即通达。远至功用边。名之为玄。创入无生忍。名为达也。灭三界等者。灭三界中业果细习。住后身中者。住分段生死中最后一身。至第八地。即成变易报也。梵天位者。梵者净也。已住清净行位故。今章家意。如上释也。
  言五初二三地至如本业经说者。今此引文。非如本文。但得意引文。故今具引。示现也。本业经。贤圣学观品云。欢喜地中。住中道第一义谛惠。乃至作五神通。第二地中。自行十善。教人行十善。第三地中。修世间门禅等。第四地中。修三十七菩提分法。第五地中。修四谛观等。第六地中。达十二因缘等。问验本文。不言七地以上。寄同菩萨。云何今言七地以上寄同菩萨。答既以初地乃至六地。寄同世间二乘。明知。七地以上。寄同菩萨。章家本意。如是可知。
  言六世间二乘。至如梁论等说者。此寄二乘。一乘。自在。未自在行相。显十地自在未自在二位行相。如梁论说者。第十二卷。论曰。出出世善法。功能所生。释曰。二乘善名出世。从八地以上乃至佛地。名出出世间。若尔。可言三乘善是出世。如何二乘善名出世。答本业经等云。初二三地。相同世间。四五二地。同声闻。第六同缘觉。梁论云。八地已去。为出出世。彼第七是何人也。是故当知。彼三二乘。名出世。即大小二乘也。以声闻缘觉俱名小故。二乘名通具如上说。
  言七于初地八过至如地论等说者。第二卷云。过凡夫地者。未现得出世间圣道。此过有八种。一者入位过。如经入菩萨位故。二者家过。如经生在家故。三者种姓过。如经种姓尊贵。无可讥嫌故。四者道过。如经过一切世间。入出世道故。五者法体过。如经位菩萨法中故。六者住处过。如经住在菩萨正处故。七者业过。如经入三世真如法中故。八者毕定过。如经如来种中。毕定究竟阿耨菩提故。广释其义。如探玄记第十卷说。
  言此约三乘中比证分齐说者。案云。此为显三乘地前。地上二位比证分齐故。说至于此位过二乘等。就理实。信满位。既过二乘等也。
  言八地前三贤至起信论说者。信成就发心末云。又是菩萨。一发心后。远离怯弱。毕竟不畏堕二乘地。若闻无量无边阿僧祇劫。勤苦难行。乃得涅槃。亦不怯弱。以信知一切法从本已来自涅槃故。
  言又如仁王经至一切善地者。上卷教化品云。于三宝中。生习种姓十心。信心。精进心。念心。惠心。定心。施心。戒心。护心。愿心。回向心。是为菩萨能少分化众生。已超过二乘一切善地。测云。第二正辨入位。于三宝田。生十种心。就十心中。前五自利。后五利他。前五心者。信等五根。后五心者。一施。二戒。三护三宝。四求胜果。名为愿心。五回求菩提。名回向心。问璎珞经及华严等所说十住。与此经异。有何意耶。彼十住者。一发心住。二持地住。三修行住。四生贵住。五方便具足住。六正心住。七不退住。八童真住。九法王子住。十灌顶住。解云。旧来相传。十住二种。一者别相十住。如璎珞经发心住等。二者通相十住。谓信心等。以为十住。诸位皆行十信心。是故本业经中。初地菩萨。百法明门。所谓十信各有十心。即百法也。今此经中。依通相说。故不相违。
  言九信满心至贤首品说者。第八卷贤首品云。一切世界群生类。鲜有欲求声闻道。求缘觉者。转复少。求大乘者。甚希有。求大乘者。犹为易。能信是法。甚为难。章家云。以此品中。正明信位终心。即摄一切位及成佛等事。既超三乘。恐难信受。故举三乘。对比决之。此之谓也。
  言十初在凡至推在前等者(未见本文)传云。昔有罗汉。共一沙弥行。乃沙弥学菩萨道。罗汉观知。即代沙弥。担衣襟。推沙弥前。沙弥即自思惟。昔尸毗王。割肉代鸽命。萨埵太子。舍身祀虎。此难行苦行。即生退心。阿罗汉即还沙弥衣襟。自在沙弥前。沙弥问师曰。向者代弟子担衣襟。今何故休。师答曰。尔向者发心。超我二乘境界。以胜我故。是以代汝担襟。汝今退心。不如我故。是以汝担推汝在后也。
  言当知由此至于增上也者。案云。若约终教。初地以上。皆受变易。若约始教中。有二说。一约实报。金刚以还。皆为分段。二为寄二生死。显有功用无功用别。七地以还。名为分段。八地以上。方受变易。具如上说。由此明知。有诸教中。初地以上。受分段者。约始教说。非悲增上。有圣教中。受变易者。约终教说。非智增上。是故云也。
  言故起信论至无差别也者。彼论证发心中云。是菩萨于一念顷。能至十方无余世界。供养诸佛。请转法轮。唯为开导利益众生。不依文字。或示超地速成正觉。以为怯弱众生故。或说我于无量阿僧祇劫当成佛道。以为懈慢众生故。能示如是无数方便。不可思议。而实菩萨种根姓等。发心则等。所证亦等。无有超过之法。以一切菩萨皆迳三阿僧祇劫故。案云。由此明知。初地以上。悲智平等。无互增上。所依身亦皆共齐等。亦无粗细。以种姓等共齐等故。
  言又此教中至亦如下指者。下断惑章中云。第二以四障习。寄显地上四位。四定。四德。四报。一初二三地。灭阐提不信习。即显此一位相同世间。又得大乘光明三昧。成于净德。除因缘生死变易报。二四五六地。灭外道我执习。显此一位相同二乘。得集福德王三昧。成于我德。除方便生死。三七八九地。灭声闻畏苦习。显此一位相同大乘。得贤护三昧。成于乐德。除有有生死。四十地至佛地已还。灭独觉舍大悲习。显此一位因圆果满。得首楞三昧。成于常德。除无有生死。四德圆故。生死永尽。故云无有也。今指此文故。云如下指也。
  言广如大般若经那伽室利分说者。第五百七十六卷。八会。会那伽室利分云。龙吉祥言。颇有能证菩提者不。妙吉祥曰。亦有能证。龙吉祥言。谁为证者。妙吉祥曰。名无名妙施设语言。彼为能证。龙吉祥言。彼既如是。云何能证。妙吉祥曰。彼心无生。不念菩提及菩提座。亦不愍念一切有情。以无表心无见心等。能证无上正等菩提等(云云)案云。此明无能证菩提者。由此即知。依顿教门。非直行位既不可说。亦即所依身分。不可说也。
  言若依圆教至是分段也者。兜率天子。出地狱已。生兜率天。以此生身。至十地离垢定前故。广如少相品说。案云。若依此普门。初入信满。即由一位摄一切位故。以一生摄无量生故。是故分段至于十地离垢定前。若寄终教位。显位差别。分段变易。各别可知。言又如善财等者。如入法界品云。弥勒告善财言。无量菩萨。于无数劫。修菩萨行。汝今一生。皆悉具得等。具如彼说。案云。此亦依普门。一生摄无量生。故云一生穷因位也。若约别门。不得如是。
  第六断惑分齐者。上约修行所依身。所诠义。五种差别。明彼能诠教亦五种差别已。自下约断惑分齐所诠义五种别。明能诠教五种差别。既知修行所依之身。而若不知道位之贼害。何能除害烦恼大贼。证得大菩提果。是故次前此门来也。
  言若依小乘者。问准上下文。于是可说愚法小乘断惑分齐。何以故。不说耶。答传有二释。一以文堕故。无说也。二略故不说。谓大乘中。二乘断惑。与小乘中二乘断惑。小分虽殊。多分同故。更别不说。又大小显然。易了知故。谓彼说九十八使。此说百二十八烦恼。彼说六识相应惑。此说七识相应惑。彼分不说断所知障。此分说断所知障。彼不说有顿出离人。此说有顿出离人。如是各异。是故易知。故更不说。
  言一贪二瞋至十戒禁取者。一贪者。于有有具。染着为性。能障无贪。生苦为业。二瞋者。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瞋不安。恶行所依为业。三痴者。于诸理事。迷闇为性。能障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四慢者。特己于他高举为性。能障不慢。生苦为业。五疑者。于诸谛理。犹豫为性。能障不疑善品。为业。有义。此疑以惠为体。有义。此疑别有自体。令惠不决。非即惠故。六身见者。谓于五取蕴。执我我所。一切见趣所依为业。七边见者。谓即于彼随执断常。障处中行出离为业。八邪见者。谓谤因果作用实事。及非四见。诸余邪执。如增上缘名义遍故。九见取者。谓于诸见及所依蕴。执为最胜能得清净。一切斗诤所依为业。十戒禁取者。谓于随顺诸见或禁及所依蕴。执为最胜能得清净。无利勤苦所依为业。广如唯识论第六卷说也。
  言于中四种至余六通二种者。此明分别俱生分别门也。余六者。疑邪见等四余。贪等六也。此六通分别俱生二种故。是故唯识论云。如是总别十烦恼中。六通俱生及分别起。任运思察俱得生故。疑后三见。唯分别起。要由恶友或邪教力自审思察。方得生故。
  言五识得起。至及俱生者。自下释八识俱相应门。初三者。贪瞋无明也。
  言由用意识至分别起也者。此通释伏难也。难云。五识不由邪师邪教。云何无因起分别惑。释云。自五识中。虽不依邪师等。由用意识中邪师等三因引故。得有分别起也。
  言意识具十至六通二者。四分别者。十烦恼中。疑等四也。此四唯分别起。六通二者。十烦恼中。贪等六也。此六通分别俱生故。言问何故前至中即通耶者。此约九十八使门。问以十使通不迷四谛故也。言九十八使者。见道所断。有八十八。修断有十。总九十八。九十八者。谓于欲界苦下有十。道下有八。谓除二见。余二谛下。各有七种。谓除二见。及除戒取。上二界中。各除瞋恚。余如欲界。修断有十。广如俱舍论第十九卷说。元晓云。凡诸我见。必缘现在自体五蕴。是故无不迷苦谛者。其边执见。缘所存我。计其断常。故亦迷苦。是故此二不通三谛。所以戒取。唯迷苦道者。凡论戒取二种。一独头戒取。缘邪戒事。计为因等。二是上戒取。缘自邪见。计为道等。独头戒取。是缘苦集。而于集谛。非正相返。于因计因故。若望苦谛。即为正返。于果计因故。是故但为见苦所断。是上戒取。唯缘道下谤道邪见。计以为道于余邪见。不计为道。所以然者。由求道心。起见谛道。求得此见。还计为道谛。余三谛不由求道故。于彼见。不计为道。是故戒取。不通集灭。修所断中。所以不说俱生二见者。望贪瞋等。过患是微细。由是不入烦恼中。还属修道所断邪智。是谓九十八使门也。今显此意故。云不通迷等。
  言一以三乘至障一切也者。此明烦恼功力宽广。障一切。故四谛下。各有十使也。所以然者。由一我见烦恼功力。起一切烦恼故又由无明等烦恼功力。起我见等故。如是功力。互相助起故。其功力宽广。而通障一切境也。又所障二空无我真理。无不遍故。能障我见。亦无不障。是故通障。是故通障一切境也。言渐广者。以未至极广故至一乘时。为极广故。如普贤品说瞋行相。余准可知。
  言又由迷等至一切境故也者。此明迷谛亲疏。通迷一切四谛境故。四谛下。各有十使。是故唯识论云。然迷谛相有总有别。总谓十种皆迷四谛。苦集是彼因依处故。灭道是彼怖畏处故。别谓别迷四谛相起。二唯迷苦。八通迷四。身边二见。唯果处起。别空。非我。属苦谛故。疑。三见。亲迷苦理。二取执彼三见戒禁及所依蕴。为胜能净。于自他见及彼眷属。如次。随应起贪恚慢。相应无知。与九同迷。不共无明。亲迷苦理。疑及邪见。亲迷集等。二取贪等。准苦应知。然瞋亦能亲迷灭道。由怖畏彼。生憎嫉故。迷谛亲疏粗相如是。
  言如瑜伽说至证三果故者。第二十八卷云。复有三种补特伽罗。依此三学。入谛现观。既于诸谛。得现观已。证预流果。倍离欲者。当于尔时。证一来果。已离欲者。当于尔时。证不还果。
  言对法论云至等如彼说者。第十三卷云。顿出离者。谓入谛现观已。依止未至定。发出世间道。顿断三界一切烦恼。品品别断。唯立二果。谓预流果。阿罗汉果。品品别断者。先顿断欲色及无色界。修道所断。上上品随眠。如是乃至耎耎品。顿断三界者。如见道所断。非如世间道界地渐次品品别断。此义以何为证。如指端经说。诸所有色。乃至识。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广说。乃至若远。若近。总此一切。略为一分。一围一积一聚。如是略已。应观一切皆是无常。一切皆苦。乃至广说。依如是观。但可建立二果。由此二果。如其次第。永断三界一切见修所断烦恼。无余所显。故不立第二第三两果。由此二果。已见谛者。唯断欲界修道所断有余。无余所显故。又依如是顿出离者。如来于分别经中。预流果无间。即建立阿罗汉果。如是补特伽罗。多于现法或临终时。善辨圣旨。设不能辨。由愿力故。即以愿力。还生欲界。出无佛世。成独胜果。设不辨者。未能无余离诸欲故。即以愿力。生欲界者。彼能速证般涅槃故。
  言故瑜伽云至而断故也者。第六十三卷。有心地决择云。末那恒与四种任运烦恼相应。于一切时。俱起不绝。谓我我所行萨迦耶见。我慢。我爱。不共无明乃至广说。是诸烦恼。当知。唯离非想非非想处欲。一时顿断。非如余惑渐渐而断。言其余一切至分有所断者。惠解脱者不断。如对法论第十三说。谓已断诸漏。而未证八解脱定。唯究竟断惠所对治烦恼障。故大乘基云。瑜伽。显扬。并与此同。此义意说。障有二种。一烦恼障。能障圣惠。不得应果。二者事障。就胜而说。唯异熟生。喜乐舍受。有下劣性。于上等至。不肯进求。所知障摄。此人唯能断初障惠缚。得脱。惠谓简择此离缚故。即名解脱。惠所有脱。名惠解脱。今显此义。是故云不断等。言俱解脱人分有所断者。对法论说。谓已断诸漏。及具证八解脱。由烦恼障分及定障分俱得解脱故。是故云分有所断。
  言谓八解脱至所对治故者。
  言八解脱障不染无知者。显扬论第二十卷云。由六障净增上故。谓解脱胜处遍处乃至六障净者。一变化障清净。由前二解脱。二最极现法乐住障清净。由第三解脱。净与不净。皆清净显现故。三往还障清净。由第四解脱。四引无净等圣功德障清净。由第五解脱。五诸漏及有障清净。由第六第七解脱。六寂静最极住障清净。当知。由第八解脱。具释障行相。如大乘基师法苑林章及瑜伽抄说。恐繁不集。今欲明如是解脱障非烦恼染故。云不染无知。
  言修八胜解所对治故者。瑜伽论第五云。又八胜解脱。能引不还或阿罗汉诸圣神通及最胜住。谓未伏内色想心外无染污色胜解。是名第一。已伏内色想是名第二。净不净非二色第一舍胜解。是名第三。此三解脱。于一切色。得自在故。便能引发诸圣神通。谓诸神通。不与一切异生共有。空无边胜解。识无边胜解。无所有所胜解。非想非非想胜解。微微任运心胜解。此五胜解。次第善修治故。能引想受灭等至最胜住。基抄云净不净非二色第一舍胜解。是名第三者。由净解脱。有三种想。一展转相待。二展转相入。此二通观净不净色。平等观故。名舍胜解。三展转一味想。唯观光明。不他。净不净名非二色第一舍胜脱。平等观光明。最胜住故。名第一舍。具会违文。如彼抄说。修如是八胜解。对治定障故云也。
  言如瑜伽说至得解脱故者。瑜伽论第六十二云。又诸解脱。由所知障解脱所显。由此声闻及独觉等。于所知障。心得解脱。
  言以彼唯断烦恼得故者。俱舍论第四云。若尔此得有何作用。谓于差别。为建立因。所以者何。若无有得。异生圣者。起世俗心。应无异生及诸圣者建立差别。岂不烦恼已断未断有差别。故应有差别。若执无得。如何可说烦恼已断及与未断。许有得者。断未断成。由烦恼得离未离故。乃至广说。大乘基唯识疏第九云。小乘难曰。我无间道。犹有惑得。可起解脱道。与得相违。今汝无间道。已无惑种。何用复起。解脱道用之何作。论主答曰。由前加行期心别故。谓无间道。能断惑。解脱道能证灭。虽无间道已无惑种。证彼无为。有此用别。起解脱道。此一解也。又无间道。俱虽无惑种。而未舍彼无堪任性。为舍此故。起解脱道。解脱道起。非唯为此及证此品择灭无为。即堪任与无间道。俱灭证无为得。与解脱道俱生故。解脱道。虽不相违。惑得而亦有用。此之谓也。问验俱舍论云。如是圣者。所依身中。无生惑能。名烦恼断。或世间道。损所依中烦恼种子。亦名为断。与上相违。名为未断。今何唯断烦恼得耶。答虽断烦恼种子。而若无得者。以断未断义不成故。由烦恼得离未离。而断义成故。是故云。唯断烦恼得。广如彼论说也。
  言是故摄论至佛一切智者。梁摄论第十四卷。本论云。由惑至惑尽。佛证一切智。释曰。诸菩萨留随眠惑。为助道分。不同二乘速般涅槃。由此事故。修道究竟。得习气灭尽。乃证圆智故。
  言又梁摄论既云留种等者。即上引释论云。诸菩萨留随眠惑。为助道分等。
  言故对法论云又诸菩萨等者。第十四卷。如前引也。
  言故摄论云如毒咒所害等者。梁摄论第十四卷。本论云。诸惑已灭伏。如毒咒所害释曰。诸惑谓见修烦恼。于菩萨地中已灭尽。余心烦恼。虽复未灭。由智念所伏。废其功用。譬如众毒咒力所害。无复本能。心惑亦尔。智念所守。不能复生二惑染污。
  言又此教中至押即筑等者。此非论文。准释论意。谓惑种在灭相时如筑。圣道在生相时如押。又惑种在灭相时如押。圣道在生相时如筑。是故云也。
  言广如对法论说者。第七卷云。问从何而得断耶。答不从过去已灭故。不从未来未生故。不从现在道不俱故。然从诸烦恼粗重。而得断为断。如是如是品粗重。生如是如是品对治。若此品对治生。即此品粗重灭。平等平等。犹如世间明生暗灭。由此品离系故未来烦恼住不生法中。是名为断。
  言又此障法至是其障义者。此有二义。若约种障依。所本识无性故。故能依种障。亦无自性。是故即空。若约现障依。所依心王。无性故。能依心所。亦无自性。是故即空。又此障法。以依识故。即无自性。是故即空。由此二释。消文可知。
  言如维摩经至起是苦义者。上卷云。迦旃如诸法毕竟不生不灭。是无常义。五受阴洞达。空无所起。是苦义。诸法究竟无所有。是空义(云云)。
  言若依终教至彼所知障者。若依小教。愚法二乘。虽断人执烦恼。尚未断根本无明所起业烦恼故。亦未断末那烦恼故。若依始教为顺小乘故。未深说故。亦许二乘全断惑障分断所知。然未究竟之大乘说。为引二乘。方便说耳。今终教中。就大乘究竟理而说。彼愚法人。未断根本无明所起烦恼并末那烦恼故。是故云折伏等。是故下云。依始教门。引小乘故。所立赖耶。行相粗显。不从真起故。说有灭。又为顺小乘故。亦许彼般涅槃。非不究竟故。说入已不复起也。今终教中。就实而说。既以根本无明动如来藏成梨耶识。彼二乘人于此一法。既俱未断证。何因得灭阿梨耶识。又由于彼无断证故。所得涅槃。岂为究竟。化城同喻。应便有失。又终南问答云。其末那识。依三乘教。有其识起四惑。不起法执。愚法声闻不断。但暂伏上心。由观智浅故。退菩提心声闻及回心声闻等。并断末那。为观智胜故。元晓云。六种染心。是烦恼碍体。根本无明。是智碍体。此烦恼碍六染之中。已摄前门二障。皆尽。又云。明二乘治道位。此有二义。若就人法二执本求相依生门者。一切二乘。于烦恼障。唯是折伏。而非永断。所以然者。无广大心。不证法空。由是不拔烦恼本。故如其直当人执之内。缚及随眠相生门者。皆是永断。而非伏断由证人空所显真如。永害人执等种子故。如弥勒所问论云。一切声闻。辟支佛人。不能如实修四无量。不能究竟断诸烦恼。但能折伏一切烦恼。此依初门。作是说也。皆是义也。
  言故弥勒问至一切烦恼等者。论第五云。又声闻人。辟支佛等。一切善根。皆为自身。其心常为自身乐。故取于涅槃。畏烦恼为伏诸结。修行无量。非为众生。所由如次前说。又如上卷说。
  言楞伽文亦如上说者。此文讹也。自此以上。约断惑义。无有引楞伽文处故。此有二疑。一疑上文堕无有此文也。二疑上字可讹。下字。是故下二乘回心义云。楞伽云。乐着三昧乐。安住无漏界。无有究竟趣。亦复不退还。得诸三昧身。乃至劫不觉。譬如昏眠人酒消然后觉。彼觉法亦尔。得佛无上身。案云。定性二乘。断分段死烦恼业果。证得灭定。自谓究竟涅槃。是故小乘及始教中。说得究竟无余涅槃。今终教中。就实而说。既未断根本无明动业果。故彼所谓灭。非究竟灭。是更回大乘。若依此释。正文可言楞伽文亦如下说(然可待好本也)。
  言是故梁摄至出世净心者。第三卷出世净章云。菩萨有二种。一在凡位。二在圣位。从初发心。讫十信以还。并是凡位。从十解以上。悉属圣位。今得意引文故。故云得出世净心也。
  言又云十解以上名圣人者。第四卷云。菩萨有二种。谓凡夫圣人。十信以还。是凡夫。十解以上。是圣人。
  言不堕二乘地者。此非论文。此作二释。一得意引加。是故续上论文。为一句可读也。二此释成上论文。释曰。既称圣人。由是明知。不堕二乘地。
  言仁王经云至不取证等者。下卷云。入生空位。圣人性故。今得意引文。故云地前得人空。
  言而不取证等者。此非经文。此作二释。一虽不经文。而得意引文。故即是经文。二此释成上经文。释曰。虽得人空。唯是比证。非实证也。
  言又起信论等者。如上数引释也。
  言故弥勒问至一切俱断者。
  言故无性摄论至转复清净者。第十卷云。转染污末那故。得平等性智。初现观时。先已证得。于修道位。转复清净。由此安住无住涅槃。大慈大悲。恒与相应。能随所乐。现佛影像。
  言故宝性至习气障故者。
  言论释地上名摩诃萨者。
  言故论说名无间生习气者。瑜伽论云。习气者亦有二种。谓无间生习气。及前生习气故。
  言广如十地论说者。第二卷云。此智尽漏。为初智断。为中为后。非初智断。亦非中后。偈言非初非中后故。云何断如灯炎。非非唯初中后。前中后取故。如是解脱。法藏师疏云。释此文有二门。一约相翻门。二约相续门。初中谓无间道智。正断惑时。为智先起惑后灭耶。为惑先灭智后生耶。为同时耶。此三时惑智各有两失。故不成断。谓智有自成无流过。不能灭过。烦恼有自灭过。不障圣道过于三位中。思之可知。如灯破闇三时不破。此亦如是。如杂集论第四云。从何而得断耶。不从过去。已灭无故。不从未来。未生故。不从现在。道不俱故。从诸烦恼粗重。而得断。乃至广说。经云。毗婆舍那不能破烦恼等。皆是此义。故云非初非中后也。问唯识论第九中。圣道现前。惑种必灭。如秤两头低即时等。若据此说。即是同时如何。此中三时俱非。答粗说可尔。细克实难。何者。若同时者。智自生时。惑自灭时。不相由故。何成对治。如东家男生。西家女死。虽亦同时。然无相由。不成对治。问若尔云何断。答即此三时。求断不得方成断义。此即不断断也。前中后取故者。谓于前中后三时之中。取彼非初中后。非异三时取彼非三也。如于色等处。取彼真空。非异色等。别取断。空此亦如是。故不失断义。二约相续门者。谓此地智生灭相续。前中后三。何时定能断烦恼耶。唯前不能断。以落谢故。唯后不能断。以未起故中亦不能断。以不住故。是故三时皆无断义。若尔云何断。论云。如灯炎。非唯初中后。前中后取故。此则唯初唯中等。不可有断。前中后相续所。可有断义。问既三时单取。各不成断。纵此和合。岂成断耶。答有人解云。三时别取。各不成断。三时相续。纵说为断。故云前中后取也。此粗说可尔。细克不然。以别就三时。各不成断。总此三时。岂成断耶。如一沙亦无今油。多沙亦无。今释。此言前中后取者。是简滥之言。何者。人谓。此智前中后位。各不能断。则谓。同于无圣智。处恶取空也。故简云。此于初上。取非初。中上取非中后。亦尔。不同无智。故非恶取空。故云非初非中后。前中后取故。问余处论说。圣道初起。则能灭惑。何故此中。乃云非初。答依毗昙。一念有烧。始终方尽。治结。问然依成实。一念不烧。相续方尽。治结亦尔。若大乘初教。初念亦断。中后亦然。若依终教。如缘起性。三时俱不能断。即由不作。缘起方成故。不无断也。
  言又此教中至起信论说者。彼论中。广说六染能烦恼障。欲明根本无明。熏动一心海。而六染故。是故一心外。别无六染体。无别体故。唯是真如。随缘成障。是烦恼义。如论并疏广说。恐繁不集。
  言又经云一切法即如也等者。是维摩经文也。义准上可知。
  言故梁摄论至渐除智障者。第九卷云。清净位者。先于地前。渐除惑障。后登初地。渐除智障。
  言又云地前至亦不清净者。第十三云。法无我是本。人无我是末。若得法无我。必先得人无我。虽复先得。犹未清净。以根本未除故。证法无我。后方得清净。法无我境。能显四德。故观此境。得离八倒。又第十一云。于十解已通达人无我今于初地。又通达法无我。今得意引文耳。
  言又云其人至灭法我执者。梁论第七云。此人我执。前十解中已灭除故。唯法我未除故。显入唯识方便。
  言又仁王经至圣人性故者。下卷云。善男子。其法师者。是习种菩萨乃至是定人者。入生空位。圣人性故故。
  言本业经起信论亦同此说者(本业经未验之)起信论云。染心者有六种。云何为六。一者执相应染。依二乘解脱及信相应地远离故。二者不断相应染。依信相应地。修学方便。渐渐能舍。得净心地。究竟离故(云云)法藏师疏云。初执相应染者。是六粗执取相及计名字相。亦是上意识见爱烦恼。所增长义。亦是上四相中。粗分别执著相也。若二乘人。至无学位。见修烦恼究竟离也。信相应者。十解已去。信根成就。无有退失。名信相应。故地论中。地前总名信行地菩萨。无著论中。亦同此说也。此菩萨得人空。见修烦恼。不得现行。故云远离。非约随眠。以留惑故。摄论云。若不断上心。则不异凡夫。若不留种子。则不异二乘。此约终教说。若约始教。初地已上方说留惑。如余论说。今此菩萨。非直断四住人执。亦分断无明住地故。此论下文云。不了一法义。从信相应地。观察学断故。今但为显人我粗执。故不论彼也。二不断相应者。但法执相续。生起不断。即是相续名也。从十解已去。修唯识观。寻思方便。乃至初地。证三无性遍满真如。法执分别。不得现行。故言净心地究竟离也。广如论并疏说。
  言二寄皮等至祇断心等者。是第十一卷文。若以此名分别内法。或增或减坏正理立非理。名肉烦恼。若以此名分别外尘。起欲瞋等。名皮烦恼。若以此名分别一切世出世法差别。离前前分别。名心烦恼。是故一切烦恼。皆以分别为体。广如彼说。恐繁不集。
  言四以二障至地上及佛地者。第四十八卷。菩萨地说。又由如是所说十二说菩萨住。说三无数大劫时量。能断一切烦恼障品所有粗重。及断一切所知障品所有粗重。于三住中。当知。能断烦恼障品所有粗重。谓于极欢喜住中。一切恶趣。诸烦恼品。所有粗重。皆悉永断。一切上中诸烦恼品。皆不现行。于无加行无功用无住中。一切能障。一向清净。无生法忍。诸烦恼品。所有粗重。皆悉永断。一切烦恼。皆不现前。于最上成满菩萨住中。当知。一切烦恼习气。随眠障碍。皆悉永断。入如来住。当知。一切所知障品。所有粗重。亦有三种。一者在皮粗重。二者在肤粗重。三者在实粗重。当知。此中在皮粗重。极欢喜住。皆悉已断。在肤粗重。无加行无功用无相住。皆悉已断。在实粗重。如来住中。皆悉已断。得一切障极清净智。于三住中。烦恼所知二障永断。所余诸住。如其次第。修断资粮。
  言如金光明经至得显法身者。最胜王经第二卷云。诸凡夫人。未能除遣此三心故。远离三身。不能得至。何者为三。一者起事心。二者依根本心。三者根本心。依诸伏道。起事心尽。依法断道。依根本心尽。依最胜道。根本心尽。起事心灭故。得现化身。依根本心灭故。得显应身。根本以灭故。得至法身。是故一切如来。具足三身。今得意引文耳。大乘基云。依诸伏道。起事心尽。起事心灭故。得显化身。此说见修一切烦恼诸相应名起事心。发生诸业及诸果故。名起事心。生死本故。障随类身。修道伏烦恼折伏故。说诸伏道起事心尽。起事心灭故。得随类化身。善不善业相应心。名依根本心。业是起生所依本故。若修圣道。便断诸业。故说依诸断道依根本心尽。依根本心灭故。得显现佛应身。三有苦果相应心。名根本心。生死根本。自体性故。无漏道圆。二空智满。有漏根本苦果方灭。故说依胜拔道。根本心尽。根本心灭故。得至如如。如如智法身。彼经意说。烦恼炽盛。不悔灭者。不见五趣随类化身。若悔灭者。得见化身。虽悔烦恼。业炽盛者。不见应身。息恶业。见佛应身。二死苦果。未分未全。能灭除者。不见法身。若分全除。随应得见佛之法身。由分或全。能成二智。证二理故。今章家意。如文说也。
  言约正使至金轮王报者。此合无上依经。仁王经文。以织成句故。无上依经上卷云。一者阐提。二者外道。三者声闻。四缘觉。有四惑障。不能证得如来法身无上菩提。何者为四。弃舍大乘。是阐提障。为除此障。我说菩萨修行信乐大乘真法。于一切处。谬执我见。是外道障。为除此障。我说菩萨修行般若波罗蜜法。于生死中。厌畏疲极。是声闻障。为除此障。我说菩萨修行破虚空三昧门。背利益他。小事为足。是缘觉障。为除此障。我说菩萨修行大悲。是四种人。有四种惑。为除此惑。说四圣道。因此胜道。治四颠倒。能证如来无上最妙法身四德波罗蜜果。又如佛性论广说。恐繁不集。仁王经上卷云。上品十善铁轮王。习种铜轮二天下。银轮三天性种性。道种坚德转轮王。七宝金光四天下。由此明知。织二二经文。为文句也。
  言成破虚空器三昧行者。佛性论也。从初地以上。能得此三昧。则破虚空等执。入观之时。不即有无。不离有无。喻如八地真俗双观。而异八地者。八者以上。无出入观。初地入时。则同。出时则异。问既从初地以上。能得此三昧。云何地前。修此定耶。答修定因行故。无妨也。
  言又翻前四四障至名佛子也者。佛性论第二卷。云是故佛子有于四义。一因。二缘。三依止。四成就。初言因者。有二。一佛性。二信信乐。此两法佛性是无为。信乐是有为。信乐约性得佛性。得佛性。为了因。能显了正因性故。信乐约加行为生因。能生起众行故。二缘者。谓般若波罗蜜。能生菩萨身。是无为功德家缘故。三依止者。破空定等。乐之人执断。无处有乐净等故。菩萨修破空三昧。能除彼执。由此定力。是故菩萨法身坚固。则不羸弱。四成就者。菩萨大悲。利益他。事无尽故。由真如不尽众生无数故。利益事亦复无尽。是佛性为应得家因故。一因如父身分。二缘如母。三依止如胞胎。四成就如乳母。故诸菩萨。由此四义。名为佛子。今略引文。寻之可知。
  言又此四种至四义应知者。又佛性论第二卷云。言四轮者。一住如法国土。二依善知识。三调伏自身。四宿殖善根。乃至广说。总此四义。譬之为轮。四若少一。轮则不成。解脱之名。无由得立。由此四法和合故。能得解脱道者。如轮能运能转。至解脱时。无复此能如圣王轮备有四物。所谓谷辋辐轴。若无此四。轮则不成(彼论广说四轮义也)。
  言第二以四至云无有也者。此合无上依经。佛性论。梁摄论文。织成为句。是故无上依经上卷云。阿难一切阿罗汉。辟支佛。大地菩萨。为四种障。不得如来法身。四德波罗蜜。何者为四。一者生缘惑。二者生因惑。三者有有。四者无有。何者生缘惑。即是无明住地。生一切行。如无明生业。何者是生因惑。是无明住地所生诸业。譬如无明所生诸业。何者有有。缘无明住地。因无明住地。所起无漏行。三种意生身。譬如四取为缘。三有漏业为因。起三种有。何者无有缘。三种意生身。不可觉知。微细随灭。譬如缘三有中生。念念老死。又如佛性论广说。恐繁不集。梁摄论第十一卷云。论曰。众类差别者。释曰。有四三摩提。是五百定品类。故名众类。于小乘中。乃至不闻其名。何况能修习。故言差别。此四种三摩提。能破四德障。断四种生死。能得四德果。即净乐我常。故立此四定。为四德道。论曰。大乘光三摩提。释曰。大乘有三义。一性。二随。三得。性即三无性。随即福德智慧行所摄。十此十波罗蜜。随顺无生。得即所得四德果。此定缘此三为境。故名大乘。依止此定。得无分别智。由此无分别智。照真如及佛。不异故名光。又有十五种光。功德胜于外光。故名光。又此定能破一阐提习气无明闇。是闇对治故名光。此定缘真如实有易得。有无量功德故能破一阐提习气。即是方便生死。障于大净。由破此障故。得大净果。论曰。福德王三摩提。释曰。一切善法。唯除般若。所处。悉名福德。此福德有四品。谓凡夫二乘。菩萨。菩萨。由此定故。于四福德。未生能生。未长能长。未圆能圆。故名集。于生长圆三处。自在故名王。由自在故。能行施等十度。圆满菩提资粮福德行故。能破外道我见习气。即是因缘生死。障于大我。由破此障故。得大我果。复次一切善法。依止真如。真如能集一切善法。名真如。为集福德此定于真如中。得自在故。名为王。论曰。贤护三摩提。释曰。贤有二义。一能现前安乐住。二能引摄诸功德。现前安乐住者。此定能令菩萨身不舍虚空性。免离三际故。得安乐住。引摄诸功德者。能引摄不可数量诸定。非二乘所同知。因此一一定。起无量通惠。由此二义。是故菩萨能离声闻怖畏习气。即是有有生死。障于大乐。由破此障故。得大乐果。此定缘真如。为菩萨体。故不离智。能引诸定及通惠。故以定为定为体。论曰。首楞伽摩三摩提等。释曰。此定是十地菩萨及佛所行故。得此名。何以故。十地菩萨及佛。有四种胜德。故名首楞。一无怖畏。由得一切智故。二无碍。于清净众生。见自身无等故。三坚实功德。恒在观。无散乱故四有胜能。能破难破无明住地障故。具四功德人。于此定。能得能行故。称伽摩。此定多行利益事。能破独觉自爱习气。即是无有生死。障于大常。由破此障。故得大常果。
  言是故十地至道已断故者。第五卷文。如所引文。
  言仁王经说至心习烦恼者。上卷云。又信忍菩萨。所谓善达明中行者。断三界色烦恼缚。能化百佛千佛万佛国中。现百身千身万身神通。无量功德(云云)又顺忍菩萨。所谓见胜现法。能断三界心等烦恼缚。故现一身于十方佛国中。无量不可说神通。化众生。又无生忍菩萨。所谓远不动观惠。亦断三界心色等习烦恼。故现不可说不可说功德神通。复次寂灭忍。佛与菩萨。同用此忍。入金刚三昧。下忍中行。名为菩萨。上忍中行。名为萨婆若。共观第一义谛。断三界心习无明尽相。为金刚。尽相无相。为萨婆若。今章得意。略引文耳。
  言故本业经至无明灭尽者。上卷云。佛子七尽果报无障无碍智。所谓以三空智。观三界二习色心果报。灭无唯余(云云)佛子八不思议无功用观。所谓无相大惠。方便大用。无有色习。无明亦尽(云云)佛子九入法际智。所谓四十辨才。一切功德行。皆成就。心习已灭。无明亦尽(云云)。
  言色心烦恼者。信行集云。缘色等法。名色等烦恼。或可。从喻得名。色心相望。色粗心细。是故粗惑名色烦恼。细惑者名心烦恼。习气亦尔。晓师云。断三界心色习烦恼等者。此之三位。深证心色无生。故能断色心等烦恼习也。藏师云。初二三地。观色谛无明。不取着色缚道理。亦观心谛无生。文之隐显。从多说耳。佛子十无碍智观。所谓无量法云雨澍。及一切众生。二习无明。今已尽灭(云云)案云。七地中言无遗余者。验经文。为唯字。盖此借音。为唯字哉。
  言故彼论云至故言不见。
  言如无相论至名第二识者。第二识者。第七识也。以第八识。为第一故。是故梁摄论第一卷云。第二识缘第一识。起我执。若离第一识。此识不得起。故知。有第一识。今成就第二识。为显第一识故。
  言无性摄论亦同此说等者。上终教断惑门中云。无性摄论云。转染末那。得平等性智。初现观时。先已证得。修道位中。转复清净。具如上说。
  言十四于分至如次应知者。十解位。除邪师所起烦恼。十行位除邪教所起烦恼。十回向位除邪思惟所起烦恼(未验正文)。
  言又以邪师至回心二乘说者。唯识第九卷云。从发深固大菩提心。乃至未起顺决择识。求住唯识真胜胜义性。齐此。皆是资粮位摄。乃至此位菩萨。依因。善友。作意。资粮四胜力故。乃至菩萨。住此资粮位中。二粗现行。虽有伏者。而于细者及二随眠。止观力微。未能伏灭(案云既依善友明知邪师所起烦恼此位伏断)又云。暖等四法。依四寻思。四如实知。初后位立。乃至此加行位。未遣相缚。于粗重缚。于亦未能断。唯能伏除分别二取(案云。既依四寻思四如实智。明知。邪思惟所起烦恼。此位伏断)又瑜伽论第四十八卷。第八地中云。谓诸菩萨。由四寻思。于一切法。正寻思已。若时获得四如实智。如实了知一切诸法。尔时一切邪分别执。皆悉远离。观一切法。于现法中。随顺一切离染无生观。彼先时一切所有分别执因。所生法。于当世。一切无余。永不复生。此四寻思四如实智。广说如前真实义品。此如实智。始从胜解行位。乃至有功用无相住。未极清净。今此住中。已极清净。案云。此亦为证四寻思观初修得在加行位故。
  言十五于俱至故作是说者。唯识论第十卷文也。又彼论云。修所断种。金刚喻定现在前时。一切顿断。彼障现起。地前渐伏。初地以上。能顿伏尽。令永不行。如阿罗汉。由故意力。前七地中。虽暂现起。而不为失。八地已上。毕竟不行。
  言十六又以至故作是说者。瑜伽及唯识论文也。是故瑜伽论第七十八。解深密经云。善男子。略有三种。一者害伴随眠。谓于前五地。何以故。善男子请不俱生现行灭恼。是俱生烦恼现行助伴。彼于尔时。永无复有。是故说名害伴随眠。二者羸劣随眠。谓于第六第七地中。微细现行。若修所伏。不现行故。三者微细随眠。谓于第八地已上。从此已去。一切烦恼。不须现行。唯有所知障。为依止故。唯识论第九云。四微细烦恼现行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第六识俱身见等摄。最下品故。不作意缘故。远随现行故。说名微细。彼障四地菩提分法。入四地时便能永断。彼昔多与第六识中任运而生执我。见等同体起故。说烦恼名。今四地中。既得无漏菩提分法。修便永灭。此我见等。亦永不行。初二三地。行施戒修。相同世间。四地修得菩提分法。方名出世。故能永害二身见等(云云)言十七为显至寄以显之者。瑜伽第七十八。解深密经文也。是故彼论云。善男子。此诸地中。有二十二种愚痴。十一种粗重。为所对治。谓于初地。有二愚痴。一者执着补特伽罗及法愚痴。二者恶趣杂染愚痴及彼粗重。为所对治。乃至广说。于如来地。有二愚痴。一者于一切所知境界极微细着愚痴。二者极微细碍愚痴。及彼粗重为所对治。善男子由此二十二种愚痴及十一种粗重故。安立诸地。案云。十一无明者。十一粗重。二十二种无明者。二十二种愚痴。
  言如法界体至是菩提故者。
  言普贤品明一障一切障者。彼品云。菩萨发一瞋时。障一切法者。是即明一障一切障。
  言小相品明一断一切断者者。彼品云。都率天子。出地狱生都率。即身至十地离垢三昧前者。明一断一切断。思准可知。
  言二约位谓十住以去断者。十住以上。该摄六位。成正觉故。是故十住初位。一切障断。
  言三约行谓终心断者。十信终心。该摄六位。成正觉故。是故十信终心。一切障断。但行位为异耳。
  第七二乘回心者。上约断惑分齐所诠义五教种差别。明能诠教五种差别讫。自下约二乘回心所诠义五种差别。明能诠教五种差别。既虽知断烦恼到大果。若不知会三归一平等圆因。而由何证得平等满果。是故次前门。此门来。
  言问如瑜伽至俱不成就者。瑜伽论第五十一。显扬论第十七卷。共云。问若成就阿赖耶识。亦成就转识耶。设成就转识。亦成就阿赖耶识耶。答此应为四句。谓或成就阿赖耶识。非转识。谓无心睡眠者。无心闷绝者。入无想定者。入灭尽定者。生无想天者。或有成就转识。非阿赖耶识。谓住有心位。阿罗汉。独觉。不退转菩萨及与如来。或有俱成就。谓所余住有心位者。或有俱不成就。谓阿罗汉。独觉。不退转菩萨及与如来。入灭尽定。若处无余依涅槃界(此显扬文。瑜伽亦同。然文稍不同。意不异也)。
  言又由上四因故得生心也者。一根本无明未断。二根本无明动梨耶识未灭。三所谓涅槃。非究竟。四化城同喻。应便有失。又佛性论云。二乘人。有三种余。一烦恼余。谓无明住地。二业余。即无漏业。三果报余。意生身。此之谓也。
  言故楞伽云至以佛无上身者。问此三昧乐。九次第定中。为是何定。答宝公云。此定于前三时教。八万四千法门之中。名二乘涅槃。非诸定摄。后时教意。此是内身修行法中。别有一种三昧。灭分段身。非八解脱。灭尽想定摄。所以得知前教说灭异熟识。入此三昧。故瑜伽八十云。问住何等心。于无余依涅槃界。当般涅槃。答于一切相。不复思惟。正思惟七小无相界。渐入灭定。灭转识等。次异熟识。舍所依止。由异熟识无有取故。依转识等。不复得生。唯余清净无为离垢真法界在。当楞伽经。灭诸根。不取未来境界。实是三昧乐。二乘谓为涅槃。即是四十年前。说为涅槃。后时说为三昧。而有变易生死。故知。非灭定也。又灭定唯灭转识。不灭依身。此灭有身及心。故不同也。
  言三一切二乘至声闻决择者。第七十七声闻决择分。广说无涅槃种姓有情等。又第八十菩萨决择云。回向菩提声闻者。谓从本来。是极微劣慈悲种姓。由亲近如来住故。于广大佛法中。起大功德想。熏修相续。虽到究竟住无漏界。而蒙诸佛觉悟。引入方便开道由此因故。便能发趣广大菩提。彼于如是广大菩提。虽能发趣。由乐寂故。于此加行。极成迟钝。不如初始发心有佛种姓者一向趣寂静声闻者。谓从本来。是最极微劣慈悲种姓。故一向弃背利益众生事故。于生死苦。极怖畏故。唯有安住涅槃意乐。毕竟不能趣大菩提。又无余地决择。亦说之。
  言如文殊般若等者。
  言此约一乘摄方便说者。此指华严经入法界品六千比丘回心处。广如彼说。恐繁不集。
  言一切二乘至如盲者是者。于一乘普法。无二乘机故。是即空义。既空无二乘故。无可回也。
  第八佛果义相者。上约二乘回心所诠五种差别。明能诠教五种别讫自下约佛果义相所诠义五种差别。明能诠亦五种差别。上来七门。已明因行自下三门。显其果德。既虽知因行若不知因之所感果。由何修因。是故次因。显其果也。然万行因所感果中。正报为主。是故初明正报佛果义相。
  言如佛性论至修得故也者。第一卷云。若毗昙萨婆多等诸部说者。则一切众生。无有性得但有修得性。
  言亦无常以离不离故者。探玄记第十二卷云。三离不离无常。约圆成性。以在缠时名为不离垢。出障离时名为离垢。约斯不定名为无常。具如中边论及佛性论等说。初二无常。配余二性。
  言庄严论云至俱常住等者。
  言故梁摄论至法身等者。彼论第十三云。无不从此法身生。无不还证此法身故(生字作流字也)。
  言又智论云至非生灭故者。
  言如经云吾今此身即是法身者。涅槃经文也(起信论疏云涅槃经也)。
  言又经云一切诸佛身唯是一法身等者。
  言一约用佛至常等四句者。一常恒顺法界。无间断故。二无常。随世间现故。三俱。二义俱现前故。四非俱。随取一不得故。又缘起无性故。
  言二约德佛至常等四句者。一无常修生故。二常本有故。三俱二义。双现前故。四非俱。谓非常修生故。非无常本有故。
  言如金刚波若经对法论等说者金刚波若经云。如来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对法论等。准此可知。
  言八万四千相者。如观无量寿经说。
  言问何故智论至各出因耶者。
  言如罗汉餐沙者。
  言如大乘方便经说者。
  言问何故摄至功德摄也者。梁摄论第十四卷。如前引也。
  言故彼经云已广分别者。
  第九明摄化分齐者。上约佛果义相所诠义五种差别。明能诠教五种差别。自下约摄化分齐所诠义五种差别。明能诠教亦差别也。然前明能依正报化主功德分齐。次理可明所依依报摄化分齐。是故次前此门来也。
  言二十一种实报功德者。佛地经曰。是薄伽梵。最清净觉。不二现行。乃至尽虚空性。穷未来际。如彼论第二卷广说。
  言若寄法显示如第二会初说者。验第二会经文云。诸佛子。当知。佛刹不可思议。佛住佛国。佛法。佛刹。清净等皆不可思议。乃至广说十佛世界佛名号。疏云。此中大意。于一味法界。义分为二。一能随之土海。二所随之机缘。此二无二。通融无碍。以缘从体。即当相圆融。无别可别。言说不及也。若以体从缘。即复印成差别缘起。约此殊形缘起。变显土体妙极难思。今寄法者。机缘法也。又随机缘所说法也谓寄随机所说法而示不可说国土体也。
  言一莲华庄严世界海等者。疏云。二即此遍法界之华藏。说十显无尽。即无尽个华严。一一皆遍法界。问验经文。唯说一具华藏世界。云何说十。显无尽耶。有说。世界海十世界。名为十莲华藏。彼说不尔。违疏文故。是故疏云。二约摄化处。有三类。一从须弥山界及树形等已去。乃至一切众生形世界海。为第一类。二三千界外。别有十世界。一世界性乃至十世界相。为第二类。三十莲华藏庄严世界海。具足主伴等。为第三类。此上三类通有十事。为首成世界。一说世界海乃至十坏方便世界海。难云。既举十莲华藏等。三类。通有十事。为首成世界。尔乃十莲华藏等。各有十事。成世界。何所有十事。即为能有十莲华藏。达者可思。今古德依疏。作二释。一者一莲华藏世界海。具足主伴。无碍圆融。成无尽个莲华藏世界。是故举十。显无尽也。是故疏云。问若尔。彼十方世界是华藏不。答是不。谓由即是故。不是不是亦尔。准上思之。又何以故。由是华藏东等故。即不即也。问此十世界外更有余界不。答无也。何以故。以华藏为主。彼十为伴。此主及伴。圆融普遍一切尘道。重重如帝网故。余皆即此如虚空故。二解云。一莲华藏海。即是无尽中一莲华藏。是故疏云。问若尔上来诸文。何故皆以一二义等释耶。答还以一切之一释故无过。是故或一不少。或多不增。为成文故。布之前后。深须得意。多少无碍。
  言一世界性者。疏云。此中世界性者。谓积世界成性。积性成海等。如上所引智论说。何故名性者。有二义。一望前诸界。摄诸流类。积结成性。如久习成性等。二望后海等。有因义故。亦得名性。问积界成性。界亦因义。何不名性。答无融结故。阙初义也。问十世界中海。望于后。亦积成余界。何不名性。答初积结摄。已得性名。后开异义。转立别号。故不名性也。
  第十佛身开合者。上约摄化分齐所诠义五种差别明能诠教亦不同讫。自下约佛身开合。所诠义差别不同。明能诠亦五种差别。前明所依佛土差别不同。次理可明能依佛身开合不同。是故次前此门来也。
  言如佛地论至智摄余身者。佛地经曰。当知。有五种法。摄大觉地。何等为五。所谓清净法界。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论第三曰。大觉是佛。具三种身。一者自性。二者受用。三者变化。又第七云。初一摄自性身。四智自性相应共有及为地上菩萨所现一分细相摄受用身。若为地前诸菩萨等所现。一分粗相化用。摄变化身。
  言如摄论无垢无挂智为法身者。无性摄论第一卷云。一自性身。即是无垢无挂碍智。是法身义。
  言金光明经中四智摄三身以镜智摄法身故者。新经第二卷云。起事心灭故。得现化身。依根本心灭故。得显应身。根本心灭故。得至法身。是故一切如来。具足三身。有人解云。伏道是地前。起事心是第六识。法断是地上。依根本心是末那。胜拔是金刚位。根本心是赖耶(疑云盖此文也。若置此文更无文故。又更无可验之。又未验古经文也)相如(下犹顺也)。
  言如梁摄论云唯如如等者。第十三卷。如所引文。
  言如来非心非境者。观佛三昧海经。本行品。第八九卷云。佛告阿难。如来有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金色光明。一一光明。无量化佛身。诸毛孔。一切变现。及佛色身。略中略说者。我我为此时会大众及净饭王。略说相好。佛生人间。示同人事。同人相故。说三十二相。胜诸天故。说八十好。为诸菩萨。说八万四千妙相好。佛实相好。我初成道。摩伽陀国。寂灭道场。为普贤贤首等诸大菩萨。于杂华经。已广分别。
  华严五教章下卷指事末(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