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华严五教章下卷指事末

  日本国东大寺沙门寿灵述

  第五修行所依身者。上约修行时分所诠义五种别。明能诠教亦五种别。自下约修行所依身所诠义五种差别。明能诠教亦五种差别。上已虽明时分。若不明依身者。由何修行。是故次前此门来也。
  言十住经中十地已还有中阴者等者。十住断结经第九云。尔时世尊。即入无形观三昧。普见五道中阴众生。乃至亦复见彼中阴形质。从一住地。至二十住地。案云。盖疑此经文耶。验十住经。无此文故。
  言杂集论云至结生相续者。第五卷云。已离欲圣者。对治力强故。虽未永断。然此处不复现行。彼由随眠势力。令生相续中有初。相续刹那。唯无覆无记。以是异熟故。乃至广说。案云。盖略取此文耶。
  言又梁摄论云至留彼种子者。第十四云。由诸菩萨永断除上心欲。但留随眠欲故。诸菩萨。得出离成佛。何以故。若不留此随眠欲。则同二乘涅槃。若不除上心欲。则与凡夫不异。
  言有圣教说至受变易身者。此指仁王经等。故下引彼经云。远达菩萨。伏三界习因。业果灭。住复身中。住第七地阿罗汉位。此寄因中自在。未自在位。以分大小。此约始教直进中说。此中既寄声闻。至第七地故。烦恼障及分段身。俱至此位。八地以去。寄是菩萨。行位胜前。是故唯有彼所知障及变易身。案云。非直寄对二生死粗细差别。显有功用及无功用二位差别。亦即寄对二乘。显自在未自在二位优劣故也。
  言如律中说佛度五人已等者。五分律第十九云。说是法时。五比丘。一切漏尽。得阿罗汉道。尔时世间。有六阿罗汉。案云。阿罗汉人。断烦恼障。得解脱边。同佛无异。由此边故。同佛不分位也。同座亦尔。准之可知。又为生诸声闻心胜欲乐故。同佛不别。准下知。言如对法论至及如来故者。第十四卷云。又诸菩萨。已得谛现观。十地修道位。唯修所知障对治道。非烦恼障对治道。若得菩提时。顿断烦恼障及所知障。顿成阿罗汉及如来。案云。二乘烦恼尽边。虽同佛而未断所知障。边异佛地。是故分大小也。又欲引二乘向大乘故。
  言如涅槃经中说至住第十地者。第六卷云。有人出世。具烦恼性。是第一须陀洹人。斯陀含人。是名第二。阿那念人。是第三阿罗汉人。是名第四。乃至阿罗汉者。断诸烦恼。舍于重担。建得已利。所作已辨。住第十地。乃至广说。案云。二乘罗汉。亦虽得果。而非究竟故。以望佛为因故。寄第十地。显其罗汉。以烦恼尽边。同第十地故。渐引小乘令向大故。以因必归果故。前教说同佛故。若全下同因初。恐不信故。稍下同因终。令易信故。
  言如仁王经至阿罗汉位者。下卷云。复次玄达菩萨。十阿僧祇劫中。修无生法乐忍灭三界习因业果。任后身中。无量功德皆成就。无生智。尽智。五分法身满足。住第十地阿罗汉梵天位。疏云。玄达菩萨。即远行地也。无生法乐忍者。七地得无生。始证法遍神。故名法乐忍也。灭三界习因业果者。此就分段。非永尽也。前六地灭因。七地灭果也。又六地断正使。七地断习也。住后身者。三界系业分段之穷。名住后身也。言十地者。加前三贤故。名十地十地之中。是第七地故。案云。章家七地。准之可知。测云。玄谓玄远。达即通达。远至功用边。名之为玄。创入无生忍。名为达也。灭三界等者。灭三界中业果细习。住后身中者。住分段生死中最后一身。至第八地。即成变易报也。梵天位者。梵者净也。已住清净行位故。今章家意。如上释也。
  言五初二三地至如本业经说者。今此引文。非如本文。但得意引文。故今具引。示现也。本业经。贤圣学观品云。欢喜地中。住中道第一义谛惠。乃至作五神通。第二地中。自行十善。教人行十善。第三地中。修世间门禅等。第四地中。修三十七菩提分法。第五地中。修四谛观等。第六地中。达十二因缘等。问验本文。不言七地以上。寄同菩萨。云何今言七地以上寄同菩萨。答既以初地乃至六地。寄同世间二乘。明知。七地以上。寄同菩萨。章家本意。如是可知。
  言六世间二乘。至如梁论等说者。此寄二乘。一乘。自在。未自在行相。显十地自在未自在二位行相。如梁论说者。第十二卷。论曰。出出世善法。功能所生。释曰。二乘善名出世。从八地以上乃至佛地。名出出世间。若尔。可言三乘善是出世。如何二乘善名出世。答本业经等云。初二三地。相同世间。四五二地。同声闻。第六同缘觉。梁论云。八地已去。为出出世。彼第七是何人也。是故当知。彼三二乘。名出世。即大小二乘也。以声闻缘觉俱名小故。二乘名通具如上说。
  言七于初地八过至如地论等说者。第二卷云。过凡夫地者。未现得出世间圣道。此过有八种。一者入位过。如经入菩萨位故。二者家过。如经生在家故。三者种姓过。如经种姓尊贵。无可讥嫌故。四者道过。如经过一切世间。入出世道故。五者法体过。如经位菩萨法中故。六者住处过。如经住在菩萨正处故。七者业过。如经入三世真如法中故。八者毕定过。如经如来种中。毕定究竟阿耨菩提故。广释其义。如探玄记第十卷说。
  言此约三乘中比证分齐说者。案云。此为显三乘地前。地上二位比证分齐故。说至于此位过二乘等。就理实。信满位。既过二乘等也。
  言八地前三贤至起信论说者。信成就发心末云。又是菩萨。一发心后。远离怯弱。毕竟不畏堕二乘地。若闻无量无边阿僧祇劫。勤苦难行。乃得涅槃。亦不怯弱。以信知一切法从本已来自涅槃故。
  言又如仁王经至一切善地者。上卷教化品云。于三宝中。生习种姓十心。信心。精进心。念心。惠心。定心。施心。戒心。护心。愿心。回向心。是为菩萨能少分化众生。已超过二乘一切善地。测云。第二正辨入位。于三宝田。生十种心。就十心中。前五自利。后五利他。前五心者。信等五根。后五心者。一施。二戒。三护三宝。四求胜果。名为愿心。五回求菩提。名回向心。问璎珞经及华严等所说十住。与此经异。有何意耶。彼十住者。一发心住。二持地住。三修行住。四生贵住。五方便具足住。六正心住。七不退住。八童真住。九法王子住。十灌顶住。解云。旧来相传。十住二种。一者别相十住。如璎珞经发心住等。二者通相十住。谓信心等。以为十住。诸位皆行十信心。是故本业经中。初地菩萨。百法明门。所谓十信各有十心。即百法也。今此经中。依通相说。故不相违。
  言九信满心至贤首品说者。第八卷贤首品云。一切世界群生类。鲜有欲求声闻道。求缘觉者。转复少。求大乘者。甚希有。求大乘者。犹为易。能信是法。甚为难。章家云。以此品中。正明信位终心。即摄一切位及成佛等事。既超三乘。恐难信受。故举三乘。对比决之。此之谓也。
  言十初在凡至推在前等者(未见本文)传云。昔有罗汉。共一沙弥行。乃沙弥学菩萨道。罗汉观知。即代沙弥。担衣襟。推沙弥前。沙弥即自思惟。昔尸毗王。割肉代鸽命。萨埵太子。舍身祀虎。此难行苦行。即生退心。阿罗汉即还沙弥衣襟。自在沙弥前。沙弥问师曰。向者代弟子担衣襟。今何故休。师答曰。尔向者发心。超我二乘境界。以胜我故。是以代汝担襟。汝今退心。不如我故。是以汝担推汝在后也。
  言当知由此至于增上也者。案云。若约终教。初地以上。皆受变易。若约始教中。有二说。一约实报。金刚以还。皆为分段。二为寄二生死。显有功用无功用别。七地以还。名为分段。八地以上。方受变易。具如上说。由此明知。有诸教中。初地以上。受分段者。约始教说。非悲增上。有圣教中。受变易者。约终教说。非智增上。是故云也。
  言故起信论至无差别也者。彼论证发心中云。是菩萨于一念顷。能至十方无余世界。供养诸佛。请转法轮。唯为开导利益众生。不依文字。或示超地速成正觉。以为怯弱众生故。或说我于无量阿僧祇劫当成佛道。以为懈慢众生故。能示如是无数方便。不可思议。而实菩萨种根姓等。发心则等。所证亦等。无有超过之法。以一切菩萨皆迳三阿僧祇劫故。案云。由此明知。初地以上。悲智平等。无互增上。所依身亦皆共齐等。亦无粗细。以种姓等共齐等故。
  言又此教中至亦如下指者。下断惑章中云。第二以四障习。寄显地上四位。四定。四德。四报。一初二三地。灭阐提不信习。即显此一位相同世间。又得大乘光明三昧。成于净德。除因缘生死变易报。二四五六地。灭外道我执习。显此一位相同二乘。得集福德王三昧。成于我德。除方便生死。三七八九地。灭声闻畏苦习。显此一位相同大乘。得贤护三昧。成于乐德。除有有生死。四十地至佛地已还。灭独觉舍大悲习。显此一位因圆果满。得首楞三昧。成于常德。除无有生死。四德圆故。生死永尽。故云无有也。今指此文故。云如下指也。
  言广如大般若经那伽室利分说者。第五百七十六卷。八会。会那伽室利分云。龙吉祥言。颇有能证菩提者不。妙吉祥曰。亦有能证。龙吉祥言。谁为证者。妙吉祥曰。名无名妙施设语言。彼为能证。龙吉祥言。彼既如是。云何能证。妙吉祥曰。彼心无生。不念菩提及菩提座。亦不愍念一切有情。以无表心无见心等。能证无上正等菩提等(云云)案云。此明无能证菩提者。由此即知。依顿教门。非直行位既不可说。亦即所依身分。不可说也。
  言若依圆教至是分段也者。兜率天子。出地狱已。生兜率天。以此生身。至十地离垢定前故。广如少相品说。案云。若依此普门。初入信满。即由一位摄一切位故。以一生摄无量生故。是故分段至于十地离垢定前。若寄终教位。显位差别。分段变易。各别可知。言又如善财等者。如入法界品云。弥勒告善财言。无量菩萨。于无数劫。修菩萨行。汝今一生。皆悉具得等。具如彼说。案云。此亦依普门。一生摄无量生。故云一生穷因位也。若约别门。不得如是。
  第六断惑分齐者。上约修行所依身。所诠义。五种差别。明彼能诠教亦五种差别已。自下约断惑分齐所诠义五种别。明能诠教五种差别。既知修行所依之身。而若不知道位之贼害。何能除害烦恼大贼。证得大菩提果。是故次前此门来也。
  言若依小乘者。问准上下文。于是可说愚法小乘断惑分齐。何以故。不说耶。答传有二释。一以文堕故。无说也。二略故不说。谓大乘中。二乘断惑。与小乘中二乘断惑。小分虽殊。多分同故。更别不说。又大小显然。易了知故。谓彼说九十八使。此说百二十八烦恼。彼说六识相应惑。此说七识相应惑。彼分不说断所知障。此分说断所知障。彼不说有顿出离人。此说有顿出离人。如是各异。是故易知。故更不说。
  言一贪二瞋至十戒禁取者。一贪者。于有有具。染着为性。能障无贪。生苦为业。二瞋者。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瞋不安。恶行所依为业。三痴者。于诸理事。迷闇为性。能障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四慢者。特己于他高举为性。能障不慢。生苦为业。五疑者。于诸谛理。犹豫为性。能障不疑善品。为业。有义。此疑以惠为体。有义。此疑别有自体。令惠不决。非即惠故。六身见者。谓于五取蕴。执我我所。一切见趣所依为业。七边见者。谓即于彼随执断常。障处中行出离为业。八邪见者。谓谤因果作用实事。及非四见。诸余邪执。如增上缘名义遍故。九见取者。谓于诸见及所依蕴。执为最胜能得清净。一切斗诤所依为业。十戒禁取者。谓于随顺诸见或禁及所依蕴。执为最胜能得清净。无利勤苦所依为业。广如唯识论第六卷说也。
  言于中四种至余六通二种者。此明分别俱生分别门也。余六者。疑邪见等四余。贪等六也。此六通分别俱生二种故。是故唯识论云。如是总别十烦恼中。六通俱生及分别起。任运思察俱得生故。疑后三见。唯分别起。要由恶友或邪教力自审思察。方得生故。
  言五识得起。至及俱生者。自下释八识俱相应门。初三者。贪瞋无明也。
  言由用意识至分别起也者。此通释伏难也。难云。五识不由邪师邪教。云何无因起分别惑。释云。自五识中。虽不依邪师等。由用意识中邪师等三因引故。得有分别起也。
  言意识具十至六通二者。四分别者。十烦恼中。疑等四也。此四唯分别起。六通二者。十烦恼中。贪等六也。此六通分别俱生故。言问何故前至中即通耶者。此约九十八使门。问以十使通不迷四谛故也。言九十八使者。见道所断。有八十八。修断有十。总九十八。九十八者。谓于欲界苦下有十。道下有八。谓除二见。余二谛下。各有七种。谓除二见。及除戒取。上二界中。各除瞋恚。余如欲界。修断有十。广如俱舍论第十九卷说。元晓云。凡诸我见。必缘现在自体五蕴。是故无不迷苦谛者。其边执见。缘所存我。计其断常。故亦迷苦。是故此二不通三谛。所以戒取。唯迷苦道者。凡论戒取二种。一独头戒取。缘邪戒事。计为因等。二是上戒取。缘自邪见。计为道等。独头戒取。是缘苦集。而于集谛。非正相返。于因计因故。若望苦谛。即为正返。于果计因故。是故但为见苦所断。是上戒取。唯缘道下谤道邪见。计以为道于余邪见。不计为道。所以然者。由求道心。起见谛道。求得此见。还计为道谛。余三谛不由求道故。于彼见。不计为道。是故戒取。不通集灭。修所断中。所以不说俱生二见者。望贪瞋等。过患是微细。由是不入烦恼中。还属修道所断邪智。是谓九十八使门也。今显此意故。云不通迷等。
  言一以三乘至障一切也者。此明烦恼功力宽广。障一切。故四谛下。各有十使也。所以然者。由一我见烦恼功力。起一切烦恼故又由无明等烦恼功力。起我见等故。如是功力。互相助起故。其功力宽广。而通障一切境也。又所障二空无我真理。无不遍故。能障我见。亦无不障。是故通障。是故通障一切境也。言渐广者。以未至极广故至一乘时。为极广故。如普贤品说瞋行相。余准可知。
  言又由迷等至一切境故也者。此明迷谛亲疏。通迷一切四谛境故。四谛下。各有十使。是故唯识论云。然迷谛相有总有别。总谓十种皆迷四谛。苦集是彼因依处故。灭道是彼怖畏处故。别谓别迷四谛相起。二唯迷苦。八通迷四。身边二见。唯果处起。别空。非我。属苦谛故。疑。三见。亲迷苦理。二取执彼三见戒禁及所依蕴。为胜能净。于自他见及彼眷属。如次。随应起贪恚慢。相应无知。与九同迷。不共无明。亲迷苦理。疑及邪见。亲迷集等。二取贪等。准苦应知。然瞋亦能亲迷灭道。由怖畏彼。生憎嫉故。迷谛亲疏粗相如是。
  言如瑜伽说至证三果故者。第二十八卷云。复有三种补特伽罗。依此三学。入谛现观。既于诸谛。得现观已。证预流果。倍离欲者。当于尔时。证一来果。已离欲者。当于尔时。证不还果。
  言对法论云至等如彼说者。第十三卷云。顿出离者。谓入谛现观已。依止未至定。发出世间道。顿断三界一切烦恼。品品别断。唯立二果。谓预流果。阿罗汉果。品品别断者。先顿断欲色及无色界。修道所断。上上品随眠。如是乃至耎耎品。顿断三界者。如见道所断。非如世间道界地渐次品品别断。此义以何为证。如指端经说。诸所有色。乃至识。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广说。乃至若远。若近。总此一切。略为一分。一围一积一聚。如是略已。应观一切皆是无常。一切皆苦。乃至广说。依如是观。但可建立二果。由此二果。如其次第。永断三界一切见修所断烦恼。无余所显。故不立第二第三两果。由此二果。已见谛者。唯断欲界修道所断有余。无余所显故。又依如是顿出离者。如来于分别经中。预流果无间。即建立阿罗汉果。如是补特伽罗。多于现法或临终时。善辨圣旨。设不能辨。由愿力故。即以愿力。还生欲界。出无佛世。成独胜果。设不辨者。未能无余离诸欲故。即以愿力。生欲界者。彼能速证般涅槃故。
  言故瑜伽云至而断故也者。第六十三卷。有心地决择云。末那恒与四种任运烦恼相应。于一切时。俱起不绝。谓我我所行萨迦耶见。我慢。我爱。不共无明乃至广说。是诸烦恼。当知。唯离非想非非想处欲。一时顿断。非如余惑渐渐而断。言其余一切至分有所断者。惠解脱者不断。如对法论第十三说。谓已断诸漏。而未证八解脱定。唯究竟断惠所对治烦恼障。故大乘基云。瑜伽。显扬。并与此同。此义意说。障有二种。一烦恼障。能障圣惠。不得应果。二者事障。就胜而说。唯异熟生。喜乐舍受。有下劣性。于上等至。不肯进求。所知障摄。此人唯能断初障惠缚。得脱。惠谓简择此离缚故。即名解脱。惠所有脱。名惠解脱。今显此义。是故云不断等。言俱解脱人分有所断者。对法论说。谓已断诸漏。及具证八解脱。由烦恼障分及定障分俱得解脱故。是故云分有所断。
  言谓八解脱至所对治故者。
  言八解脱障不染无知者。显扬论第二十卷云。由六障净增上故。谓解脱胜处遍处乃至六障净者。一变化障清净。由前二解脱。二最极现法乐住障清净。由第三解脱。净与不净。皆清净显现故。三往还障清净。由第四解脱。四引无净等圣功德障清净。由第五解脱。五诸漏及有障清净。由第六第七解脱。六寂静最极住障清净。当知。由第八解脱。具释障行相。如大乘基师法苑林章及瑜伽抄说。恐繁不集。今欲明如是解脱障非烦恼染故。云不染无知。
  言修八胜解所对治故者。瑜伽论第五云。又八胜解脱。能引不还或阿罗汉诸圣神通及最胜住。谓未伏内色想心外无染污色胜解。是名第一。已伏内色想是名第二。净不净非二色第一舍胜解。是名第三。此三解脱。于一切色。得自在故。便能引发诸圣神通。谓诸神通。不与一切异生共有。空无边胜解。识无边胜解。无所有所胜解。非想非非想胜解。微微任运心胜解。此五胜解。次第善修治故。能引想受灭等至最胜住。基抄云净不净非二色第一舍胜解。是名第三者。由净解脱。有三种想。一展转相待。二展转相入。此二通观净不净色。平等观故。名舍胜解。三展转一味想。唯观光明。不他。净不净名非二色第一舍胜脱。平等观光明。最胜住故。名第一舍。具会违文。如彼抄说。修如是八胜解。对治定障故云也。
  言如瑜伽说至得解脱故者。瑜伽论第六十二云。又诸解脱。由所知障解脱所显。由此声闻及独觉等。于所知障。心得解脱。
  言以彼唯断烦恼得故者。俱舍论第四云。若尔此得有何作用。谓于差别。为建立因。所以者何。若无有得。异生圣者。起世俗心。应无异生及诸圣者建立差别。岂不烦恼已断未断有差别。故应有差别。若执无得。如何可说烦恼已断及与未断。许有得者。断未断成。由烦恼得离未离故。乃至广说。大乘基唯识疏第九云。小乘难曰。我无间道。犹有惑得。可起解脱道。与得相违。今汝无间道。已无惑种。何用复起。解脱道用之何作。论主答曰。由前加行期心别故。谓无间道。能断惑。解脱道能证灭。虽无间道已无惑种。证彼无为。有此用别。起解脱道。此一解也。又无间道。俱虽无惑种。而未舍彼无堪任性。为舍此故。起解脱道。解脱道起。非唯为此及证此品择灭无为。即堪任与无间道。俱灭证无为得。与解脱道俱生故。解脱道。虽不相违。惑得而亦有用。此之谓也。问验俱舍论云。如是圣者。所依身中。无生惑能。名烦恼断。或世间道。损所依中烦恼种子。亦名为断。与上相违。名为未断。今何唯断烦恼得耶。答虽断烦恼种子。而若无得者。以断未断义不成故。由烦恼得离未离。而断义成故。是故云。唯断烦恼得。广如彼论说也。
  言是故摄论至佛一切智者。梁摄论第十四卷。本论云。由惑至惑尽。佛证一切智。释曰。诸菩萨留随眠惑。为助道分。不同二乘速般涅槃。由此事故。修道究竟。得习气灭尽。乃证圆智故。
  言又梁摄论既云留种等者。即上引释论云。诸菩萨留随眠惑。为助道分等。
  言故对法论云又诸菩萨等者。第十四卷。如前引也。
  言故摄论云如毒咒所害等者。梁摄论第十四卷。本论云。诸惑已灭伏。如毒咒所害释曰。诸惑谓见修烦恼。于菩萨地中已灭尽。余心烦恼。虽复未灭。由智念所伏。废其功用。譬如众毒咒力所害。无复本能。心惑亦尔。智念所守。不能复生二惑染污。
  言又此教中至押即筑等者。此非论文。准释论意。谓惑种在灭相时如筑。圣道在生相时如押。又惑种在灭相时如押。圣道在生相时如筑。是故云也。
  言广如对法论说者。第七卷云。问从何而得断耶。答不从过去已灭故。不从未来未生故。不从现在道不俱故。然从诸烦恼粗重。而得断为断。如是如是品粗重。生如是如是品对治。若此品对治生。即此品粗重灭。平等平等。犹如世间明生暗灭。由此品离系故未来烦恼住不生法中。是名为断。
  言又此障法至是其障义者。此有二义。若约种障依。所本识无性故。故能依种障。亦无自性。是故即空。若约现障依。所依心王。无性故。能依心所。亦无自性。是故即空。又此障法。以依识故。即无自性。是故即空。由此二释。消文可知。
  言如维摩经至起是苦义者。上卷云。迦旃如诸法毕竟不生不灭。是无常义。五受阴洞达。空无所起。是苦义。诸法究竟无所有。是空义(云云)。
  言若依终教至彼所知障者。若依小教。愚法二乘。虽断人执烦恼。尚未断根本无明所起业烦恼故。亦未断末那烦恼故。若依始教为顺小乘故。未深说故。亦许二乘全断惑障分断所知。然未究竟之大乘说。为引二乘。方便说耳。今终教中。就大乘究竟理而说。彼愚法人。未断根本无明所起烦恼并末那烦恼故。是故云折伏等。是故下云。依始教门。引小乘故。所立赖耶。行相粗显。不从真起故。说有灭。又为顺小乘故。亦许彼般涅槃。非不究竟故。说入已不复起也。今终教中。就实而说。既以根本无明动如来藏成梨耶识。彼二乘人于此一法。既俱未断证。何因得灭阿梨耶识。又由于彼无断证故。所得涅槃。岂为究竟。化城同喻。应便有失。又终南问答云。其末那识。依三乘教。有其识起四惑。不起法执。愚法声闻不断。但暂伏上心。由观智浅故。退菩提心声闻及回心声闻等。并断末那。为观智胜故。元晓云。六种染心。是烦恼碍体。根本无明。是智碍体。此烦恼碍六染之中。已摄前门二障。皆尽。又云。明二乘治道位。此有二义。若就人法二执本求相依生门者。一切二乘。于烦恼障。唯是折伏。而非永断。所以然者。无广大心。不证法空。由是不拔烦恼本。故如其直当人执之内。缚及随眠相生门者。皆是永断。而非伏断由证人空所显真如。永害人执等种子故。如弥勒所问论云。一切声闻。辟支佛人。不能如实修四无量。不能究竟断诸烦恼。但能折伏一切烦恼。此依初门。作是说也。皆是义也。
  言故弥勒问至一切烦恼等者。论第五云。又声闻人。辟支佛等。一切善根。皆为自身。其心常为自身乐。故取于涅槃。畏烦恼为伏诸结。修行无量。非为众生。所由如次前说。又如上卷说。
  言楞伽文亦如上说者。此文讹也。自此以上。约断惑义。无有引楞伽文处故。此有二疑。一疑上文堕无有此文也。二疑上字可讹。下字。是故下二乘回心义云。楞伽云。乐着三昧乐。安住无漏界。无有究竟趣。亦复不退还。得诸三昧身。乃至劫不觉。譬如昏眠人酒消然后觉。彼觉法亦尔。得佛无上身。案云。定性二乘。断分段死烦恼业果。证得灭定。自谓究竟涅槃。是故小乘及始教中。说得究竟无余涅槃。今终教中。就实而说。既未断根本无明动业果。故彼所谓灭。非究竟灭。是更回大乘。若依此释。正文可言楞伽文亦如下说(然可待好本也)。
  言是故梁摄至出世净心者。第三卷出世净章云。菩萨有二种。一在凡位。二在圣位。从初发心。讫十信以还。并是凡位。从十解以上。悉属圣位。今得意引文故。故云得出世净心也。
  言又云十解以上名圣人者。第四卷云。菩萨有二种。谓凡夫圣人。十信以还。是凡夫。十解以上。是圣人。
  言不堕二乘地者。此非论文。此作二释。一得意引加。是故续上论文。为一句可读也。二此释成上论文。释曰。既称圣人。由是明知。不堕二乘地。
  言仁王经云至不取证等者。下卷云。入生空位。圣人性故。今得意引文。故云地前得人空。
  言而不取证等者。此非经文。此作二释。一虽不经文。而得意引文。故即是经文。二此释成上经文。释曰。虽得人空。唯是比证。非实证也。
  言又起信论等者。如上数引释也。
  言故弥勒问至一切俱断者。
  言故无性摄论至转复清净者。第十卷云。转染污末那故。得平等性智。初现观时。先已证得。于修道位。转复清净。由此安住无住涅槃。大慈大悲。恒与相应。能随所乐。现佛影像。
  言故宝性至习气障故者。
  言论释地上名摩诃萨者。
  言故论说名无间生习气者。瑜伽论云。习气者亦有二种。谓无间生习气。及前生习气故。
  言广如十地论说者。第二卷云。此智尽漏。为初智断。为中为后。非初智断。亦非中后。偈言非初非中后故。云何断如灯炎。非非唯初中后。前中后取故。如是解脱。法藏师疏云。释此文有二门。一约相翻门。二约相续门。初中谓无间道智。正断惑时。为智先起惑后灭耶。为惑先灭智后生耶。为同时耶。此三时惑智各有两失。故不成断。谓智有自成无流过。不能灭过。烦恼有自灭过。不障圣道过于三位中。思之可知。如灯破闇三时不破。此亦如是。如杂集论第四云。从何而得断耶。不从过去。已灭无故。不从未来。未生故。不从现在。道不俱故。从诸烦恼粗重。而得断。乃至广说。经云。毗婆舍那不能破烦恼等。皆是此义。故云非初非中后也。问唯识论第九中。圣道现前。惑种必灭。如秤两头低即时等。若据此说。即是同时如何。此中三时俱非。答粗说可尔。细克实难。何者。若同时者。智自生时。惑自灭时。不相由故。何成对治。如东家男生。西家女死。虽亦同时。然无相由。不成对治。问若尔云何断。答即此三时。求断不得方成断义。此即不断断也。前中后取故者。谓于前中后三时之中。取彼非初中后。非异三时取彼非三也。如于色等处。取彼真空。非异色等。别取断。空此亦如是。故不失断义。二约相续门者。谓此地智生灭相续。前中后三。何时定能断烦恼耶。唯前不能断。以落谢故。唯后不能断。以未起故中亦不能断。以不住故。是故三时皆无断义。若尔云何断。论云。如灯炎。非唯初中后。前中后取故。此则唯初唯中等。不可有断。前中后相续所。可有断义。问既三时单取。各不成断。纵此和合。岂成断耶。答有人解云。三时别取。各不成断。三时相续。纵说为断。故云前中后取也。此粗说可尔。细克不然。以别就三时。各不成断。总此三时。岂成断耶。如一沙亦无今油。多沙亦无。今释。此言前中后取者。是简滥之言。何者。人谓。此智前中后位。各不能断。则谓。同于无圣智。处恶取空也。故简云。此于初上。取非初。中上取非中后。亦尔。不同无智。故非恶取空。故云非初非中后。前中后取故。问余处论说。圣道初起。则能灭惑。何故此中。乃云非初。答依毗昙。一念有烧。始终方尽。治结。问然依成实。一念不烧。相续方尽。治结亦尔。若大乘初教。初念亦断。中后亦然。若依终教。如缘起性。三时俱不能断。即由不作。缘起方成故。不无断也。
  言又此教中至起信论说者。彼论中。广说六染能烦恼障。欲明根本无明。熏动一心海。而六染故。是故一心外。别无六染体。无别体故。唯是真如。随缘成障。是烦恼义。如论并疏广说。恐繁不集。
  言又经云一切法即如也等者。是维摩经文也。义准上可知。
  言故梁摄论至渐除智障者。第九卷云。清净位者。先于地前。渐除惑障。后登初地。渐除智障。
  言又云地前至亦不清净者。第十三云。法无我是本。人无我是末。若得法无我。必先得人无我。虽复先得。犹未清净。以根本未除故。证法无我。后方得清净。法无我境。能显四德。故观此境。得离八倒。又第十一云。于十解已通达人无我今于初地。又通达法无我。今得意引文耳。
  言又云其人至灭法我执者。梁论第七云。此人我执。前十解中已灭除故。唯法我未除故。显入唯识方便。
  言又仁王经至圣人性故者。下卷云。善男子。其法师者。是习种菩萨乃至是定人者。入生空位。圣人性故故。
  言本业经起信论亦同此说者(本业经未验之)起信论云。染心者有六种。云何为六。一者执相应染。依二乘解脱及信相应地远离故。二者不断相应染。依信相应地。修学方便。渐渐能舍。得净心地。究竟离故(云云)法藏师疏云。初执相应染者。是六粗执取相及计名字相。亦是上意识见爱烦恼。所增长义。亦是上四相中。粗分别执著相也。若二乘人。至无学位。见修烦恼究竟离也。信相应者。十解已去。信根成就。无有退失。名信相应。故地论中。地前总名信行地菩萨。无著论中。亦同此说也。此菩萨得人空。见修烦恼。不得现行。故云远离。非约随眠。以留惑故。摄论云。若不断上心。则不异凡夫。若不留种子。则不异二乘。此约终教说。若约始教。初地已上方说留惑。如余论说。今此菩萨。非直断四住人执。亦分断无明住地故。此论下文云。不了一法义。从信相应地。观察学断故。今但为显人我粗执。故不论彼也。二不断相应者。但法执相续。生起不断。即是相续名也。从十解已去。修唯识观。寻思方便。乃至初地。证三无性遍满真如。法执分别。不得现行。故言净心地究竟离也。广如论并疏说。
  言二寄皮等至祇断心等者。是第十一卷文。若以此名分别内法。或增或减坏正理立非理。名肉烦恼。若以此名分别外尘。起欲瞋等。名皮烦恼。若以此名分别一切世出世法差别。离前前分别。名心烦恼。是故一切烦恼。皆以分别为体。广如彼说。恐繁不集。
  言四以二障至地上及佛地者。第四十八卷。菩萨地说。又由如是所说十二说菩萨住。说三无数大劫时量。能断一切烦恼障品所有粗重。及断一切所知障品所有粗重。于三住中。当知。能断烦恼障品所有粗重。谓于极欢喜住中。一切恶趣。诸烦恼品。所有粗重。皆悉永断。一切上中诸烦恼品。皆不现行。于无加行无功用无住中。一切能障。一向清净。无生法忍。诸烦恼品。所有粗重。皆悉永断。一切烦恼。皆不现前。于最上成满菩萨住中。当知。一切烦恼习气。随眠障碍。皆悉永断。入如来住。当知。一切所知障品。所有粗重。亦有三种。一者在皮粗重。二者在肤粗重。三者在实粗重。当知。此中在皮粗重。极欢喜住。皆悉已断。在肤粗重。无加行无功用无相住。皆悉已断。在实粗重。如来住中。皆悉已断。得一切障极清净智。于三住中。烦恼所知二障永断。所余诸住。如其次第。修断资粮。
  言如金光明经至得显法身者。最胜王经第二卷云。诸凡夫人。未能除遣此三心故。远离三身。不能得至。何者为三。一者起事心。二者依根本心。三者根本心。依诸伏道。起事心尽。依法断道。依根本心尽。依最胜道。根本心尽。起事心灭故。得现化身。依根本心灭故。得显应身。根本以灭故。得至法身。是故一切如来。具足三身。今得意引文耳。大乘基云。依诸伏道。起事心尽。起事心灭故。得显化身。此说见修一切烦恼诸相应名起事心。发生诸业及诸果故。名起事心。生死本故。障随类身。修道伏烦恼折伏故。说诸伏道起事心尽。起事心灭故。得随类化身。善不善业相应心。名依根本心。业是起生所依本故。若修圣道。便断诸业。故说依诸断道依根本心尽。依根本心灭故。得显现佛应身。三有苦果相应心。名根本心。生死根本。自体性故。无漏道圆。二空智满。有漏根本苦果方灭。故说依胜拔道。根本心尽。根本心灭故。得至如如。如如智法身。彼经意说。烦恼炽盛。不悔灭者。不见五趣随类化身。若悔灭者。得见化身。虽悔烦恼。业炽盛者。不见应身。息恶业。见佛应身。二死苦果。未分未全。能灭除者。不见法身。若分全除。随应得见佛之法身。由分或全。能成二智。证二理故。今章家意。如文说也。
  言约正使至金轮王报者。此合无上依经。仁王经文。以织成句故。无上依经上卷云。一者阐提。二者外道。三者声闻。四缘觉。有四惑障。不能证得如来法身无上菩提。何者为四。弃舍大乘。是阐提障。为除此障。我说菩萨修行信乐大乘真法。于一切处。谬执我见。是外道障。为除此障。我说菩萨修行般若波罗蜜法。于生死中。厌畏疲极。是声闻障。为除此障。我说菩萨修行破虚空三昧门。背利益他。小事为足。是缘觉障。为除此障。我说菩萨修行大悲。是四种人。有四种惑。为除此惑。说四圣道。因此胜道。治四颠倒。能证如来无上最妙法身四德波罗蜜果。又如佛性论广说。恐繁不集。仁王经上卷云。上品十善铁轮王。习种铜轮二天下。银轮三天性种性。道种坚德转轮王。七宝金光四天下。由此明知。织二二经文。为文句也。
  言成破虚空器三昧行者。佛性论也。从初地以上。能得此三昧。则破虚空等执。入观之时。不即有无。不离有无。喻如八地真俗双观。而异八地者。八者以上。无出入观。初地入时。则同。出时则异。问既从初地以上。能得此三昧。云何地前。修此定耶。答修定因行故。无妨也。
  言又翻前四四障至名佛子也者。佛性论第二卷。云是故佛子有于四义。一因。二缘。三依止。四成就。初言因者。有二。一佛性。二信信乐。此两法佛性是无为。信乐是有为。信乐约性得佛性。得佛性。为了因。能显了正因性故。信乐约加行为生因。能生起众行故。二缘者。谓般若波罗蜜。能生菩萨身。是无为功德家缘故。三依止者。破空定等。乐之人执断。无处有乐净等故。菩萨修破空三昧。能除彼执。由此定力。是故菩萨法身坚固。则不羸弱。四成就者。菩萨大悲。利益他。事无尽故。由真如不尽众生无数故。利益事亦复无尽。是佛性为应得家因故。一因如父身分。二缘如母。三依止如胞胎。四成就如乳母。故诸菩萨。由此四义。名为佛子。今略引文。寻之可知。
  言又此四种至四义应知者。又佛性论第二卷云。言四轮者。一住如法国土。二依善知识。三调伏自身。四宿殖善根。乃至广说。总此四义。譬之为轮。四若少一。轮则不成。解脱之名。无由得立。由此四法和合故。能得解脱道者。如轮能运能转。至解脱时。无复此能如圣王轮备有四物。所谓谷辋辐轴。若无此四。轮则不成(彼论广说四轮义也)。
  言第二以四至云无有也者。此合无上依经。佛性论。梁摄论文。织成为句。是故无上依经上卷云。阿难一切阿罗汉。辟支佛。大地菩萨。为四种障。不得如来法身。四德波罗蜜。何者为四。一者生缘惑。二者生因惑。三者有有。四者无有。何者生缘惑。即是无明住地。生一切行。如无明生业。何者是生因惑。是无明住地所生诸业。譬如无明所生诸业。何者有有。缘无明住地。因无明住地。所起无漏行。三种意生身。譬如四取为缘。三有漏业为因。起三种有。何者无有缘。三种意生身。不可觉知。微细随灭。譬如缘三有中生。念念老死。又如佛性论广说。恐繁不集。梁摄论第十一卷云。论曰。众类差别者。释曰。有四三摩提。是五百定品类。故名众类。于小乘中。乃至不闻其名。何况能修习。故言差别。此四种三摩提。能破四德障。断四种生死。能得四德果。即净乐我常。故立此四定。为四德道。论曰。大乘光三摩提。释曰。大乘有三义。一性。二随。三得。性即三无性。随即福德智慧行所摄。十此十波罗蜜。随顺无生。得即所得四德果。此定缘此三为境。故名大乘。依止此定。得无分别智。由此无分别智。照真如及佛。不异故名光。又有十五种光。功德胜于外光。故名光。又此定能破一阐提习气无明闇。是闇对治故名光。此定缘真如实有易得。有无量功德故能破一阐提习气。即是方便生死。障于大净。由破此障故。得大净果。论曰。福德王三摩提。释曰。一切善法。唯除般若。所处。悉名福德。此福德有四品。谓凡夫二乘。菩萨。菩萨。由此定故。于四福德。未生能生。未长能长。未圆能圆。故名集。于生长圆三处。自在故名王。由自在故。能行施等十度。圆满菩提资粮福德行故。能破外道我见习气。即是因缘生死。障于大我。由破此障故。得大我果。复次一切善法。依止真如。真如能集一切善法。名真如。为集福德此定于真如中。得自在故。名为王。论曰。贤护三摩提。释曰。贤有二义。一能现前安乐住。二能引摄诸功德。现前安乐住者。此定能令菩萨身不舍虚空性。免离三际故。得安乐住。引摄诸功德者。能引摄不可数量诸定。非二乘所同知。因此一一定。起无量通惠。由此二义。是故菩萨能离声闻怖畏习气。即是有有生死。障于大乐。由破此障故。得大乐果。此定缘真如。为菩萨体。故不离智。能引诸定及通惠。故以定为定为体。论曰。首楞伽摩三摩提等。释曰。此定是十地菩萨及佛所行故。得此名。何以故。十地菩萨及佛。有四种胜德。故名首楞。一无怖畏。由得一切智故。二无碍。于清净众生。见自身无等故。三坚实功德。恒在观。无散乱故四有胜能。能破难破无明住地障故。具四功德人。于此定。能得能行故。称伽摩。此定多行利益事。能破独觉自爱习气。即是无有生死。障于大常。由破此障。故得大常果。
  言是故十地至道已断故者。第五卷文。如所引文。
  言仁王经说至心习烦恼者。上卷云。又信忍菩萨。所谓善达明中行者。断三界色烦恼缚。能化百佛千佛万佛国中。现百身千身万身神通。无量功德(云云)又顺忍菩萨。所谓见胜现法。能断三界心等烦恼缚。故现一身于十方佛国中。无量不可说神通。化众生。又无生忍菩萨。所谓远不动观惠。亦断三界心色等习烦恼。故现不可说不可说功德神通。复次寂灭忍。佛与菩萨。同用此忍。入金刚三昧。下忍中行。名为菩萨。上忍中行。名为萨婆若。共观第一义谛。断三界心习无明尽相。为金刚。尽相无相。为萨婆若。今章得意。略引文耳。
  言故本业经至无明灭尽者。上卷云。佛子七尽果报无障无碍智。所谓以三空智。观三界二习色心果报。灭无唯余(云云)佛子八不思议无功用观。所谓无相大惠。方便大用。无有色习。无明亦尽(云云)佛子九入法际智。所谓四十辨才。一切功德行。皆成就。心习已灭。无明亦尽(云云)。
  言色心烦恼者。信行集云。缘色等法。名色等烦恼。或可。从喻得名。色心相望。色粗心细。是故粗惑名色烦恼。细惑者名心烦恼。习气亦尔。晓师云。断三界心色习烦恼等者。此之三位。深证心色无生。故能断色心等烦恼习也。藏师云。初二三地。观色谛无明。不取着色缚道理。亦观心谛无生。文之隐显。从多说耳。佛子十无碍智观。所谓无量法云雨澍。及一切众生。二习无明。今已尽灭(云云)案云。七地中言无遗余者。验经文。为唯字。盖此借音。为唯字哉。
  言故彼论云至故言不见。
  言如无相论至名第二识者。第二识者。第七识也。以第八识。为第一故。是故梁摄论第一卷云。第二识缘第一识。起我执。若离第一识。此识不得起。故知。有第一识。今成就第二识。为显第一识故。
  言无性摄论亦同此说等者。上终教断惑门中云。无性摄论云。转染末那。得平等性智。初现观时。先已证得。修道位中。转复清净。具如上说。
  言十四于分至如次应知者。十解位。除邪师所起烦恼。十行位除邪教所起烦恼。十回向位除邪思惟所起烦恼(未验正文)。
  言又以邪师至回心二乘说者。唯识第九卷云。从发深固大菩提心。乃至未起顺决择识。求住唯识真胜胜义性。齐此。皆是资粮位摄。乃至此位菩萨。依因。善友。作意。资粮四胜力故。乃至菩萨。住此资粮位中。二粗现行。虽有伏者。而于细者及二随眠。止观力微。未能伏灭(案云既依善友明知邪师所起烦恼此位伏断)又云。暖等四法。依四寻思。四如实知。初后位立。乃至此加行位。未遣相缚。于粗重缚。于亦未能断。唯能伏除分别二取(案云。既依四寻思四如实智。明知。邪思惟所起烦恼。此位伏断)又瑜伽论第四十八卷。第八地中云。谓诸菩萨。由四寻思。于一切法。正寻思已。若时获得四如实智。如实了知一切诸法。尔时一切邪分别执。皆悉远离。观一切法。于现法中。随顺一切离染无生观。彼先时一切所有分别执因。所生法。于当世。一切无余。永不复生。此四寻思四如实智。广说如前真实义品。此如实智。始从胜解行位。乃至有功用无相住。未极清净。今此住中。已极清净。案云。此亦为证四寻思观初修得在加行位故。
  言十五于俱至故作是说者。唯识论第十卷文也。又彼论云。修所断种。金刚喻定现在前时。一切顿断。彼障现起。地前渐伏。初地以上。能顿伏尽。令永不行。如阿罗汉。由故意力。前七地中。虽暂现起。而不为失。八地已上。毕竟不行。
  言十六又以至故作是说者。瑜伽及唯识论文也。是故瑜伽论第七十八。解深密经云。善男子。略有三种。一者害伴随眠。谓于前五地。何以故。善男子请不俱生现行灭恼。是俱生烦恼现行助伴。彼于尔时。永无复有。是故说名害伴随眠。二者羸劣随眠。谓于第六第七地中。微细现行。若修所伏。不现行故。三者微细随眠。谓于第八地已上。从此已去。一切烦恼。不须现行。唯有所知障。为依止故。唯识论第九云。四微细烦恼现行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第六识俱身见等摄。最下品故。不作意缘故。远随现行故。说名微细。彼障四地菩提分法。入四地时便能永断。彼昔多与第六识中任运而生执我。见等同体起故。说烦恼名。今四地中。既得无漏菩提分法。修便永灭。此我见等。亦永不行。初二三地。行施戒修。相同世间。四地修得菩提分法。方名出世。故能永害二身见等(云云)言十七为显至寄以显之者。瑜伽第七十八。解深密经文也。是故彼论云。善男子。此诸地中。有二十二种愚痴。十一种粗重。为所对治。谓于初地。有二愚痴。一者执着补特伽罗及法愚痴。二者恶趣杂染愚痴及彼粗重。为所对治。乃至广说。于如来地。有二愚痴。一者于一切所知境界极微细着愚痴。二者极微细碍愚痴。及彼粗重为所对治。善男子由此二十二种愚痴及十一种粗重故。安立诸地。案云。十一无明者。十一粗重。二十二种无明者。二十二种愚痴。
  言如法界体至是菩提故者。
  言普贤品明一障一切障者。彼品云。菩萨发一瞋时。障一切法者。是即明一障一切障。
  言小相品明一断一切断者者。彼品云。都率天子。出地狱生都率。即身至十地离垢三昧前者。明一断一切断。思准可知。
  言二约位谓十住以去断者。十住以上。该摄六位。成正觉故。是故十住初位。一切障断。
  言三约行谓终心断者。十信终心。该摄六位。成正觉故。是故十信终心。一切障断。但行位为异耳。
  第七二乘回心者。上约断惑分齐所诠义五教种差别。明能诠教五种差别讫。自下约二乘回心所诠义五种差别。明能诠教五种差别。既虽知断烦恼到大果。若不知会三归一平等圆因。而由何证得平等满果。是故次前门。此门来。
  言问如瑜伽至俱不成就者。瑜伽论第五十一。显扬论第十七卷。共云。问若成就阿赖耶识。亦成就转识耶。设成就转识。亦成就阿赖耶识耶。答此应为四句。谓或成就阿赖耶识。非转识。谓无心睡眠者。无心闷绝者。入无想定者。入灭尽定者。生无想天者。或有成就转识。非阿赖耶识。谓住有心位。阿罗汉。独觉。不退转菩萨及与如来。或有俱成就。谓所余住有心位者。或有俱不成就。谓阿罗汉。独觉。不退转菩萨及与如来。入灭尽定。若处无余依涅槃界(此显扬文。瑜伽亦同。然文稍不同。意不异也)。
  言又由上四因故得生心也者。一根本无明未断。二根本无明动梨耶识未灭。三所谓涅槃。非究竟。四化城同喻。应便有失。又佛性论云。二乘人。有三种余。一烦恼余。谓无明住地。二业余。即无漏业。三果报余。意生身。此之谓也。
  言故楞伽云至以佛无上身者。问此三昧乐。九次第定中。为是何定。答宝公云。此定于前三时教。八万四千法门之中。名二乘涅槃。非诸定摄。后时教意。此是内身修行法中。别有一种三昧。灭分段身。非八解脱。灭尽想定摄。所以得知前教说灭异熟识。入此三昧。故瑜伽八十云。问住何等心。于无余依涅槃界。当般涅槃。答于一切相。不复思惟。正思惟七小无相界。渐入灭定。灭转识等。次异熟识。舍所依止。由异熟识无有取故。依转识等。不复得生。唯余清净无为离垢真法界在。当楞伽经。灭诸根。不取未来境界。实是三昧乐。二乘谓为涅槃。即是四十年前。说为涅槃。后时说为三昧。而有变易生死。故知。非灭定也。又灭定唯灭转识。不灭依身。此灭有身及心。故不同也。
  言三一切二乘至声闻决择者。第七十七声闻决择分。广说无涅槃种姓有情等。又第八十菩萨决择云。回向菩提声闻者。谓从本来。是极微劣慈悲种姓。由亲近如来住故。于广大佛法中。起大功德想。熏修相续。虽到究竟住无漏界。而蒙诸佛觉悟。引入方便开道由此因故。便能发趣广大菩提。彼于如是广大菩提。虽能发趣。由乐寂故。于此加行。极成迟钝。不如初始发心有佛种姓者一向趣寂静声闻者。谓从本来。是最极微劣慈悲种姓。故一向弃背利益众生事故。于生死苦。极怖畏故。唯有安住涅槃意乐。毕竟不能趣大菩提。又无余地决择。亦说之。
  言如文殊般若等者。
  言此约一乘摄方便说者。此指华严经入法界品六千比丘回心处。广如彼说。恐繁不集。
  言一切二乘至如盲者是者。于一乘普法。无二乘机故。是即空义。既空无二乘故。无可回也。
  第八佛果义相者。上约二乘回心所诠五种差别。明能诠教五种别讫自下约佛果义相所诠义五种差别。明能诠亦五种差别。上来七门。已明因行自下三门。显其果德。既虽知因行若不知因之所感果。由何修因。是故次因。显其果也。然万行因所感果中。正报为主。是故初明正报佛果义相。
  言如佛性论至修得故也者。第一卷云。若毗昙萨婆多等诸部说者。则一切众生。无有性得但有修得性。
  言亦无常以离不离故者。探玄记第十二卷云。三离不离无常。约圆成性。以在缠时名为不离垢。出障离时名为离垢。约斯不定名为无常。具如中边论及佛性论等说。初二无常。配余二性。
  言庄严论云至俱常住等者。
  言故梁摄论至法身等者。彼论第十三云。无不从此法身生。无不还证此法身故(生字作流字也)。
  言又智论云至非生灭故者。
  言如经云吾今此身即是法身者。涅槃经文也(起信论疏云涅槃经也)。
  言又经云一切诸佛身唯是一法身等者。
  言一约用佛至常等四句者。一常恒顺法界。无间断故。二无常。随世间现故。三俱。二义俱现前故。四非俱。随取一不得故。又缘起无性故。
  言二约德佛至常等四句者。一无常修生故。二常本有故。三俱二义。双现前故。四非俱。谓非常修生故。非无常本有故。
  言如金刚波若经对法论等说者金刚波若经云。如来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对法论等。准此可知。
  言八万四千相者。如观无量寿经说。
  言问何故智论至各出因耶者。
  言如罗汉餐沙者。
  言如大乘方便经说者。
  言问何故摄至功德摄也者。梁摄论第十四卷。如前引也。
  言故彼经云已广分别者。
  第九明摄化分齐者。上约佛果义相所诠义五种差别。明能诠教五种差别。自下约摄化分齐所诠义五种差别。明能诠教亦差别也。然前明能依正报化主功德分齐。次理可明所依依报摄化分齐。是故次前此门来也。
  言二十一种实报功德者。佛地经曰。是薄伽梵。最清净觉。不二现行。乃至尽虚空性。穷未来际。如彼论第二卷广说。
  言若寄法显示如第二会初说者。验第二会经文云。诸佛子。当知。佛刹不可思议。佛住佛国。佛法。佛刹。清净等皆不可思议。乃至广说十佛世界佛名号。疏云。此中大意。于一味法界。义分为二。一能随之土海。二所随之机缘。此二无二。通融无碍。以缘从体。即当相圆融。无别可别。言说不及也。若以体从缘。即复印成差别缘起。约此殊形缘起。变显土体妙极难思。今寄法者。机缘法也。又随机缘所说法也谓寄随机所说法而示不可说国土体也。
  言一莲华庄严世界海等者。疏云。二即此遍法界之华藏。说十显无尽。即无尽个华严。一一皆遍法界。问验经文。唯说一具华藏世界。云何说十。显无尽耶。有说。世界海十世界。名为十莲华藏。彼说不尔。违疏文故。是故疏云。二约摄化处。有三类。一从须弥山界及树形等已去。乃至一切众生形世界海。为第一类。二三千界外。别有十世界。一世界性乃至十世界相。为第二类。三十莲华藏庄严世界海。具足主伴等。为第三类。此上三类通有十事。为首成世界。一说世界海乃至十坏方便世界海。难云。既举十莲华藏等。三类。通有十事。为首成世界。尔乃十莲华藏等。各有十事。成世界。何所有十事。即为能有十莲华藏。达者可思。今古德依疏。作二释。一者一莲华藏世界海。具足主伴。无碍圆融。成无尽个莲华藏世界。是故举十。显无尽也。是故疏云。问若尔。彼十方世界是华藏不。答是不。谓由即是故。不是不是亦尔。准上思之。又何以故。由是华藏东等故。即不即也。问此十世界外更有余界不。答无也。何以故。以华藏为主。彼十为伴。此主及伴。圆融普遍一切尘道。重重如帝网故。余皆即此如虚空故。二解云。一莲华藏海。即是无尽中一莲华藏。是故疏云。问若尔上来诸文。何故皆以一二义等释耶。答还以一切之一释故无过。是故或一不少。或多不增。为成文故。布之前后。深须得意。多少无碍。
  言一世界性者。疏云。此中世界性者。谓积世界成性。积性成海等。如上所引智论说。何故名性者。有二义。一望前诸界。摄诸流类。积结成性。如久习成性等。二望后海等。有因义故。亦得名性。问积界成性。界亦因义。何不名性。答无融结故。阙初义也。问十世界中海。望于后。亦积成余界。何不名性。答初积结摄。已得性名。后开异义。转立别号。故不名性也。
  第十佛身开合者。上约摄化分齐所诠义五种差别明能诠教亦不同讫。自下约佛身开合。所诠义差别不同。明能诠亦五种差别。前明所依佛土差别不同。次理可明能依佛身开合不同。是故次前此门来也。
  言如佛地论至智摄余身者。佛地经曰。当知。有五种法。摄大觉地。何等为五。所谓清净法界。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论第三曰。大觉是佛。具三种身。一者自性。二者受用。三者变化。又第七云。初一摄自性身。四智自性相应共有及为地上菩萨所现一分细相摄受用身。若为地前诸菩萨等所现。一分粗相化用。摄变化身。
  言如摄论无垢无挂智为法身者。无性摄论第一卷云。一自性身。即是无垢无挂碍智。是法身义。
  言金光明经中四智摄三身以镜智摄法身故者。新经第二卷云。起事心灭故。得现化身。依根本心灭故。得显应身。根本心灭故。得至法身。是故一切如来。具足三身。有人解云。伏道是地前。起事心是第六识。法断是地上。依根本心是末那。胜拔是金刚位。根本心是赖耶(疑云盖此文也。若置此文更无文故。又更无可验之。又未验古经文也)相如(下犹顺也)。
  言如梁摄论云唯如如等者。第十三卷。如所引文。
  言如来非心非境者。观佛三昧海经。本行品。第八九卷云。佛告阿难。如来有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金色光明。一一光明。无量化佛身。诸毛孔。一切变现。及佛色身。略中略说者。我我为此时会大众及净饭王。略说相好。佛生人间。示同人事。同人相故。说三十二相。胜诸天故。说八十好。为诸菩萨。说八万四千妙相好。佛实相好。我初成道。摩伽陀国。寂灭道场。为普贤贤首等诸大菩萨。于杂华经。已广分别。
  华严五教章下卷指事末(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