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华严五教章下卷指事本

  日本国东大寺沙门寿灵述

  华严经中一乘五教分齐义者。上中二卷。云华严一乘教分记。若尔。云何一部题目。上下相违。解云。上中卷。云华严。谓华严经中也。即是影似孔目题云华严经内。然略约故。直云华严。教谓五教。分谓分齐。尔乃上中存略。下卷存广。广略虽别。共不相违。问虽知广略别不相违。未知何胜。答未知胜不。然若随多。而为胜。华严一乘教分记。是以为胜。以上中二卷共同为目故。又略文含义故。凡诸书题目。略文含义故。又初首故。凡诸造书人。最初为好。故或书初好终谬故也。唯识基师疏。准之可思。
  言第十诸教所诠差别者。上将开释迦佛海印三昧一乘教义。略作十门中。九门者。上中卷已说讫也。今此下卷。将释其第十门。是故云第十等。然上来多分约理浅深。明教类五种差别讫。自下约所诠法义五种之差别。明能诠教五种差别。是故次此门来。
  言略举十门至差别非一者。略举十门所诠义五种差别。故显彼能诠教类差别五种非一。
  言余如别说者。此指严法师问答等也。彼建立五十要问答。以显一乘文义故。
  言一所依心识至十佛身开合者。夫一切世间。出世间法。皆用心为所依。是故论云。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则摄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是故最初立心识所依门。夫证得菩提。必由佛性。若无佛性。由何得果。是故次明佛种性。既虽知由种性得佛果。若不知修行道位者。向何道位。发心修行。是故次明行位分齐。既虽知修行道位而若不知彼行位时分。何备资粮。发趣大道。知道远近。备资粮。是故次明修行时分。既虽知行位时分。若不知彼所依之身。由何依身。到大菩提。是故次有修行之身。既虽知修行所依之身。而若不知道位之贼害。何除害烦恼大贼。证得大菩提果。是故次有断惑分齐既虽知断烦恼。到大果。若不知会三归一平等圆因。而由何证得平等满果。是故次有二乘回心。上来已说因行。自下三门显其果德。既虽知因行。若不知因之所感果。由何修因。是故次因显其果德。然万行因。所感依正二报中。正报为主。是故初明正报佛果义相。既明能依正报化主义相。故次必可明所依依报摄化分齐。是故次明摄化分齐。既虽知依正二报。而未知佛身一多开合。是故次明佛身开合。然夫义海虽无尽。依一周圆数。且举此十义。显五教分齐。余义准之。
  ○第一心识差别者。约心识所诠义五种差别。明能诠教五种差别。
  言但有六识至如小论说者。俱舍论第四云。颂曰。心意识体一。论云。集起故名心。思量故名意。了别故名识。复有释言。净不净界种种差别。故名为心。即此为他作所依止。故名为意。作能依止。故名为识。故心意识三名所诠义。虽有异而体是一。远云。若依毗昙。就一事识。随义分三。五义别之。所谓名。义。业。世施设。名者。名心名意名识。义者。集起是其心义。思量是意义。了别是识义。业者。论言。远知是心。谓知未来。未来之法。未曾现起。与我身居。故说为远。前知是意。续知是识。世者。论言。未来说心。过去说意。现在说识。言施设者。界施设心。入施设意。阴施设识。
  言于阿赖耶至增一经说者。无性摄论第二云。复次声闻乘中。亦以异门密意。已说阿赖耶识。有彼增一阿笈摩说。世间众生。爱阿赖耶乐阿赖耶。欣阿赖耶。喜阿赖耶。释论云。是说一切有部中说。爱阿赖耶者。此句总说。贪着阿赖耶识。乐阿赖耶者。乐现在世阿赖耶识。欣阿赖耶者。欣过去世已生阿赖耶识。喜阿赖耶识者。喜未来世当生阿赖耶识。又梁摄论第一云。论曰。如增一阿含经言。于世间。喜乐阿梨耶。爱阿梨耶。习阿梨耶。着阿梨耶。释曰。初句略说根本。后次三句。约现在过去未来。更广释之。着阿梨耶者。约现在世。习阿梨耶者。约过去世。爱阿梨耶者约未来世(又出唯识论第三卷也)。
  言若依始教至生灭之义者。若约理实。阿赖耶识。不生灭与生灭。和合成故。具足不生灭与生灭二义。然始教中。权为引生机。唯说一分生灭义。而未说不生灭义。是故云但得一分等。如下终教说。准之可知。
  言以于真理至不作诸法者。若约理实。于真理中。具足不变随缘二义。是故随缘作诸法。即成无常。然始教中。唯说不变凝然常一分。未说随缘无常义故。是故云但说凝然等也。
  言故就缘起至建立赖耶者。此结成上。谓事不彻理。理不融事故。是故但约生灭事中。建立赖耶。
  言从业等种辨体而生者。上明所生果法。此明能生种子。谓阿赖耶识能生种子。有其二种。一根本无明。熏动真如。成阿赖耶识。二七转识。附阿赖耶。熏业种故。从此种子。生阿赖耶识。今始教中。唯说业种所生一分赖耶。未说无明所动阿赖。是故元晓云。问如瑜伽论等。说阿赖耶识是异熟识一向生灭。何以故。此论乃说此识俱含二义。答各有所述。不相违背。何者。此微细心。略有二义。若其为业烦恼所感义边辨此。令有一向生灭。若论根本无明所动义边。熏静令动。动静一体。彼新论等。依深密经。为除是一是常之见。约业烦恼所感义门故。说此识一向生灭。心心数法。差别而转。今此论者。依楞伽经。为治真俗别体之执。就其无明所动义门故。说不生灭与生灭和合不异。然此无明所动之相。亦即为彼业惑所感故。二意虽异。识体无二也。是故云从业等也。
  言异熟报识为诸法依者。瑜伽深密经云。复次广惠。阿陀那识。为依止。为建立故。六识身转等(云云)唯识论等三云。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此第八识。自性微细。故以作用。而显示之。颂中初半显第八识为因缘用。后半显与流转还灭作依持用(云云)广如论说。今明此义。是故云诸法依也。
  言渐渐引向至悉皆即空者。上明缘生假有之俗谛。自下明渐引向缘生即空真理。是故云方便渐等。
  言如解深密经至秘密善巧者。解深密第一云。广惠。若诸菩萨。于内各别。如实不见阿陀那。不见阿陀那识。不见阿赖耶。不见阿赖耶识。不见积集。不见心。不见眼色及眼识。乃至不见意法及意识。是见名胜义善巧菩萨如来施设彼。为胜义善巧菩萨。乃至如来齐此施设彼。为于心意识一切秘密善巧菩萨。测疏云。此正明地上。是佛所说。于中有二。初约第八三名。辨如实知。后约十八界。明如实知。初中真谛记云。菩萨若如此前来。见识色等。此依俗解。佛不记说此人解心意识秘密义。由如实。不见前来所明识义。佛方记说此人解心意识秘密义。此明识虚妄无所有即真。由达本秘密。于虚妄之末。方始明了也。又解云。于内各别者。内谓真如。诸法自体。故名为内。各别者。随诠显真。名为各别。不见阿陀那等者。如实不见阿陀那用。如实不见阿陀那体。赖耶及心体用差别。准此应知。不见色下。后明不见十八界故。名善巧菩萨(广如疏说)晓法师云。于内各别如实不见阿陀那等者。于内定心各别所诠之门。通达诸识。离言说性。不取随言所诠之义。故于一切。皆言不见。问验瑜伽论并深密经。皆云于内各别不见阿赖耶等(云云)今章家。言于内于外不见藏住不见熏习者。此何处文。盖有本文。答曰。有也。是故梁论第一。引深密经云。广惠诸菩萨。由如实不见本识及阿陀那识等。于内于外。不见藏住。不见生及长。不见眼及眼识。乃至诸佛如来如理如量。由此义。记诸菩萨能通达意识心秘密义。彼论疏云。菩萨若如此。前来见识色等。此依俗解。佛不记说此人解心意识秘密义。田如实不见前来所明识义。佛方记说此人解心意识秘密义此明识虚妄无所有即真。由达本秘密。于虚妄之末。方始明了也。又严法师问答云。问于诸教内。建立意识差别云何。答若依小乘。但有六识。义分心意识。余如小论释。依三乘教。初教文中。立有异熟。赖耶受熏成种。所以知之。故无性摄论云。今立异熟赖耶。此亦无伤。既知。无伤故。知亦权立为回心声闻未达法空。权举异熟相。渐引小乘变易生死。渐向细灭。实即不然。若据实理。一切缘起。不离法界。所成理事。是法界能。由如金器离金无器。是金之能。言勋果报者。据位而说。此可思简。故起信云。真如熏无明。无明熏真如。此意向实也。义若如此。何故瑜伽论。异熟受熏。为愚者说。于内于外。无有熏习。即不见藏住。能如是知者。是名菩萨摩诃萨。起信即熏真如。因何辨成熏习。今会此意。瑜伽为对声闻。先识异熟。后知无生。顺观行故。今起信论。为直进菩萨。识胜起相。即会无生。故作别说。广如彼说(今此心识所依门者述彼义可知也)。
  言瑜伽中亦同此说者。第七十六卷。深密经文。亦同之也。问经及论。共云于内各别。何章家云于内于外。又经及论。共善巧菩萨。云何亦云菩萨摩诃萨。答此并释成。非相违也。答前问云。于如理智所观真如内境。不见藏住等故。是故云于内。于如量智所观俗事外境。不见藏住等故。故云于外。由如理智内证真如。后如量智外证俗事如幻故也。是故梁论云。诸佛如来。如理如量。由此义。记诸菩萨能通达意识心秘密义。疏云。此明识虚妄无所有即真。由达本秘密。于虚妄之末。方始明了也。此之谓也。有人云。六根六尘。如次内外。此说不安。违上释故。准上可知。答后问云。若诸菩萨。于无我法。善巧通达信解者。名菩萨摩诃萨。是故大般若经第五百七十七。能断金刚分云。善现佛土功德庄严佛土。功德庄严者。如来说非庄严。是故如来。说名佛土功德庄严佛土功德庄严。善现若诸菩萨。于无我法无我法。深信解者。如来应正等觉。说为菩萨摩诃萨。又第三百三十八卷。巧方便品云。云何菩萨摩诃萨。共住耶。又梁摄论云。经言。是菩萨实有菩萨。释曰。由说实有显有菩萨。以真如空为体。此之谓也。
  言论云不生不灭至阿梨耶识者。此起信论文也。藏记云。如来藏清净心。动作生灭。不相离故。云和合。非谓别有生灭来与真合。谓生灭之心。心之生灭。无二相故。心之生灭。因无明成。生灭之心。从本觉起。而无二体。不相舍离。故云和合。故下云。如大海水。因风波动水相风相。不相舍离。乃至广说。此中水之动。是风相。动之湿。是水相。以水举体动。故水不离于风相。无动而非湿。故动不离于水相。心亦如是。不生灭心。举体动故。心不离生灭之相。生灭之相。无非真。故生灭不离于心相。如是不离。名为和合。此是不生灭心。与生灭合。以是随缘门故。非生灭与不生灭合。以此非是向本真如门故。非一非异者。真心全体动故。心与生灭非异。而恒不变真性。故与生灭不一。依楞伽经。以七识染法。为生灭。以如来藏净法。为不生灭。以此二和合。为阿梨耶识。以和合故。非一非异(非异门有三种。非一门有一种。如彼广说)。
  言以许真如至业等生故者。此释成上论意。谓终教中。以许真如随无明熏。举体动而成赖耶不同前教业等生故。
  言是故楞伽至名为识藏者。四卷经文。元晓起信别记。引此文云。其无明住地。与七识俱。当知。无明住地。非七识摄。亦非为彼所熏种子。根本无明。亲依识体。而有故。心体为此无明。所熏动。作生灭相故。
  言又云如来藏受苦乐等者。四卷经云。大惠。七识不流转。不受苦乐。非涅槃因。如来藏者。受苦乐。与因俱若生若灭。元晓师别记。引此文云。犹海水之动。说名为波。波无自体。故无波之动。水有体。故有水之动。如来藏与七识亦如是。准之可知。
  言又云如来至无明七识俱者。入楞伽第七卷云。阿梨耶识者。名如来藏。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如大海波。乃至广说。元晓云。此明藏识动而常静。
  言阿梨耶识名如来藏者。如论说云。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为阿梨耶识。此识正是如来藏体。故名如来藏也。而与无明七识共俱者。欲明藏识之海。与无明共不相离故。随无明风。起七识浪。是故亦与七识浪俱故言与无明共与七识俱。此中言无明住地者。是生死本。最极微细。在梨耶识。不通七识。藏心如海。七识如波。非心海静。识波独动。故言如大海波等(云云)。
  言又起信论云等者。若具可云。论云。如是众生。自性清净心。因无明风动。心与无明俱无形相。不相舍离。而心非动性(广如疏说恐繁不集)案云。由上经论。明知。真如随无明熏。举体动而成阿赖识。非同前教业等生也。
  言不染而染者等者。如彼经云。彼自性清净心。难可了知。
  言染而不染者等者。如彼经云。彼心为烦恼所染。亦难了知。
  言如十地经云三界虚妄唯一心者。地论第八第六地云。经曰。是菩萨。作是念。三界虚妄但是一心作。
  言摄论等约始教释等者。摄大乘论中卷云。此中何者。依他起相。谓阿赖耶识。为种子。虚妄分别所摄诸识。乃至广说十一识等。又云。其有未得真智觉者。于唯识中。云何比知。由教及理。应可比知。此中教者。如十地经薄伽梵说。如三界皆唯虚妄有心等(广说唯识)言十地论约终教释为第一义真心也者。第八卷。释前经云。论曰。但是一心作者。一切三界。唯心转故。云何世谛差别随顺。观世谛。即入第一义谛。法藏疏云。今释此义。依诸圣教说。有多门。一相见俱存故说唯识。乃至十帝网无碍故说唯识。于中初三门约初教说。次四门约终教顿教说。后三门约圆中别教说。总具十门。约同教说。具如上引。恐繁不集。
  言又如达磨至识如是等者。无性摄论第一卷云。谓薄伽梵。于阿毗达磨大乘经伽陀中说。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释曰。此引阿笈摩。证阿赖耶识。名所知依。无始时来者。初际无故。界者因也。即种子也。是谁因种。谓一切法。此唯杂染。非是清净故。后当言多闻熏习所依。非阿赖耶识所摄。乃至广说言等者。等唯识论等。
  言宝性论约至乃至广说者。第四卷云。经中偈言。无始世来。性作诸法依止。依性有诸道及证涅槃果。此偈明何义。无始世来性者。如经说言。诸佛如来。依如来藏。说诸众生无始本际。不可得知故。所言性者。如圣者胜鬘经云。世尊如来说。如来藏者。是法界藏。出世间法身藏。出世间上藏。自性清净法身藏。自性清净如来藏故。作诸法依止者。如圣者胜鬘经言。世尊。是故如来藏。是依。是持。是任持。是建立。世尊。不离。不离智。不断。不脱。不异。无为不思议佛法。世尊。亦有断脱异外。离。离智。有为法。亦缘。亦持。亦任侍。亦建立。依如来藏故。依性有诸道者。如圣者胜鬘经言。世尊生死者。依如来藏。世尊有如来藏故。说生死。是名善说故。及证涅槃果者。如圣者胜鬘经言。世尊依如来藏故。有生死。依如来藏故。证涅槃。案云。今此性者。谓如来藏性者。略取所言性者乃至如来藏故文。依此有诸趣等者。超作诸法依止者等一段文。取依性有诸道者等文。
  言如维摩经至是此门也者。问既三十二菩萨所说不二者。为终教不二也。净名不二。为顿教不二也。若尔文殊所说不二。是何教不二耶。答文殊不二。亦终教摄。今略不说。是故上卷云。或有众生。于渐教中。根不定故。堪入顿教。即便定者。即见初示言说之教犹非究竟。后显绝言之教。方为究竟。如维摩经中。初三十二菩萨及文殊等所说不二。并在言中。后维摩所显绝言之教。以为究竟者是。
  言如离世间品及第八地说者。第四十一卷离世间品云。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心。何等为十。所谓大地等心。持一切众生诸善根故。乃至虚空等心。一切众生。无能量故。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心。
  言第九地说者。第二十七卷云。知众生诸心差别相。庄饰世心相。速转心相。坏不坏心相。无形心相。无边自在心相。清净差别心相。垢无垢心相。缚解心相。谄曲质直心相。随道心相。皆如实知。疏云。先一句总。次九句别(云云)。
  言如性起品说者。第三十六卷云。佛子。云何菩萨摩诃萨。知见如来应供等正觉心。此菩萨摩诃萨。知心意识非即如来。但知如来智无量故。心亦无量。乃至是为菩萨摩诃萨最初胜行知见如来应供等正觉心。乃至复次佛子。如来智惠。无处不至(如是广说尘内经卷等也)乃至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第十胜知见如来应供等正觉心。
  言一约法通收者。由如来藏。阿赖识一心法。通收真义门故。五教随机。各说一义。
  言一摄义后名门等者。小乘中。唯说阿赖名。未说其义。摄义从名故。
  言二摄理从事门等者。初教中。唯说生灭事阿赖识。未说不生灭理阿赖耶识。摄理从事故。
  言三理事无碍门等者。终教中具说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事理无碍阿赖识故。
  四事尽理显门者。谓顿教中心识差别事尽。平等真理显故。
  言其余义门如唯识章记者。法藏师经疏云。依十地品三界虚妄唯一心文。释十种唯识义。今指彼处。是故云如唯识章。恐繁不集。
  言第二明种姓差别者。上依所依心识差别。明五教差别分齐已。今依能依佛种姓。明五教之分齐。是故第二种姓门来。
  言若依小乘至升进不动者。俱舍第二十五卷云。论曰。于契经中。说阿罗汉。由种姓异故。有六种。一者退法。二者思法。三者护法。四者安住法。五堪达法。六不动法。乃至言退法者。谓遇少缘。便退所得。非思法等。言思法者。谓惧退失。恒思自害。言护法者。谓于所得。喜自防护。安住法者。离退缘。虽不自防。亦能不退。离胜加行。亦不增进。堪达法者。彼性堪能。好修练根。速达不动。不动法者。彼必无退。若依大乘。如显扬论等说。恐繁不集。
  言故显扬论至乃至广说者。第二十卷云。问云何种姓差别。五种道理。答一切界差别。可得故。无根有情。不应理故。同类譬喻。不应理故。异类譬喻。不应理故。唯现在世。非般涅槃法。不应理故。云何一切界差别可得故。谓佛所说诸有情界。有种种。非一有情界。有下劣胜妙有情界。有声闻乘等般涅槃种姓有情界。有不般涅槃种姓有情界。云何无根有情。不应理故。谓不可说由此道理亦应得有无根有情。何以故。以无根者。如外地等。非有情故。云何同类譬喻不应理故。谓不应言如刹帝利。非刹帝利等种类可转及那落迦。非那落迦等趣性可转。如是般涅槃。不般涅槃种姓。亦应可转。何以故。刹帝利等及那落迦等。具足一切种类界姓及诸趣界性故。般涅槃不般涅槃二种种姓。更互相违故。彼若无有诸界性者。彼应毕竟不可回转。是故同类譬喻。不应道理。云何异类譬喻不应理故。谓不可说如于彼彼地方所或先有彼彼金银铜铁监等物类种姓。后便无有。或先无后有。如是般涅槃法性。亦应先有后无。先无后有。何以故。若有此理。顺解脱分。应空无果。是故异类譬喻。亦不应理。云何唯现在世非般涅槃法不应理故。谓不应言于现在生虽非般涅槃法于后生中后可转为般涅槃法。何以故。无般涅槃种姓法故。又若于此生。先已积集顺解脱分善根。何故。不名般涅槃法。若于此生。都未积集顺解脱分善根。云何后生能般涅槃。是故定有非般涅槃种姓有情。
  言如瑜伽论云至善根所得者。第三十五卷。种姓品云。云何种姓。谓略有二种。一本姓住种姓。二习所成种姓。本姓住种姓者。谓诸菩萨。六处殊胜。有如是相。从无始世。展转传来。法尔所得。是名本姓住种姓。习所成种姓者。谓先串习善根所得。是名习所成种姓。此中义意。二种皆取。
  言故梁摄论至以此为因者。第三卷云。由本识功能渐减。闻熏习等次第渐增。舍凡夫依。作圣人依。圣人依者。闻熏习与解性和合。以此为依。一切圣道。皆依此生。
  言然瑜伽既云具种姓者方能发心者。第三十五卷发心品云。云何四因。谓诸菩萨。种姓具足。是名第一初发心因(今得意引文耳)。
  言问此二种姓与仁王及本业经中六种姓等者。仁王经上卷。说三种姓。一习种姓。二姓种姓。三道种姓。本业经上卷。说六种姓。所谓习种姓。性种姓。道种姓。圣种姓。等觉姓。妙觉姓。案云。今取二经初之二姓。对论二性。问其差别。元晓师。释仁王三性云。习种姓者。前十千劫。修习信心。信心成就。得佛种姓。从因立名。名习种姓。是在十解。性种姓者。得法空观。法性现心。现心之性。为行所依。从本立目。名性种姓。正在十行。道种姓者。观平等空。成平等道。道所依性。名道种姓。此从能依。以立名也。在十回向。此三通名为种姓者。如来种姓故。名种姓。所以然者。是佛种类。如来体性。以之故。名如来种性。此三位中。已得如来种姓法身。故立种性。不同瑜伽地持所说。二种种子。名二种姓。彼与果德为本性义。位在未得发心之已前。又释本业六种姓云。六种种姓。即是一心。是心隐时。名如来藏。是心显时。说名法身。如是法身。为种姓体。即是三世诸佛种姓。五位菩萨随分得显。是六通名为种姓者。种是种类义。性是体性义。是佛种类。是佛体性故。名种姓。通名如是。次释别名。于十千劫。修习信心。信心成就。方得种姓。故于十住。名习种姓。十行位中。久习成性。成性之行。转顺种姓。从行自性。名性种姓。此二种性。不同瑜伽地持所说二种种性。不可相滥。十回向中。得平等空。成平等道。故名道种性。十地位中。证见种性。断凡夫性。故名圣种性。无垢地中行。过十地。解与佛同。故名等觉性。如来地中。始离一切粗重。照穷一地境界。故名妙觉性。此六皆是从行立名(云云)案云。章家之意。如章可知。
  言得位以去是第二住故者。此菩萨十三住中。第二胜解行住也。俗明得位以去名胜解行住。不名种性住。故从愚位。至堪住位以来中住。修串习行。成种姓。故名种性住。是故基师唯识疏第九云。十三住者。一种性住。是此所言本姓住种姓。未入僧祇。四十七说。谓诸菩萨。性自仁贤。性自成就菩萨功德菩萨所应众多善法。于彼现行。亦有显现。由性仁贤。通达方便。令于善转。非由思释有所制约。有所防护。住此住中。住持一切佛法种子。于自体中。已具足有一切佛法一切种子。性不能起上烦恼缠。造无间业。或断善根。广如种姓品说。云何菩萨胜解行住。谓诸菩萨。从初发心。乃至未得清净意乐。所有一切菩萨行。皆此住摄。乃至广说。此之谓也。
  言故智论云暖顶忍等者。
  言善戒经云至名第二行者。第八卷云。声闻亦有十二种行。有声闻性。是名初行。若得世间第一法。名第二行。得苦法忍。名第三行。得四信戒得清净。名第四行。若如戒住法得增长。名第五行。若观四谛。名第六第七第八行。修集无相三昧。名第九行。是足成就三昧故。名第十行。获得解脱。名十一行。阿罗汉果。名十二行。案云。既得世第一法。是名第二行。故知。前三善根。属种姓住。世第一法。非属种姓。
  言若依俱舍至有涅槃法者。第十八卷云。顺解脱分者。谓定能感涅槃果善。此善生已。令彼有情。名为身中有涅槃法。若有闻说生死有过。诸法无我。涅槃有德。身毛为竖。悲泣堕泪。当知。彼已植顺解脱分善。如见得雨场有可生知其穴中先有种子。顺决择分者。谓近能感圣道果善。即暖等四。案云。若依此论。其三善根。不属种姓。唯三方便。属种姓住。
  言独觉准知者。此非论文。此章家意。谓独觉种姓位。准声闻位可知。
  言以分位差别故者。愚位未习故。不成种姓也。位至堪任。习故成性。是故有性。由此即分有性无性二位差别。
  言如涅槃云至无佛性也者。第十一卷现病品云。迦叶世有三人。其病难治。一谤大乘。二五逆罪。三一阐提。如是三病。世中极重。悉非声闻缘觉之所能治。善男子。譬如有病必难治。若有瞻病随意医药。若无瞻病随意医药。如是之病。定不可治。当知。是人必在不疑。
  言善男子一至乃至广说者。第二十六卷。高贵德王品云。如我先说。若遇善友诸佛菩萨。闻说深法。若不值遇。俱不能发。是义云何。善男子。一阐提辈。若遇善友诸佛菩萨。闻说深法。及以不遇。俱不得离一阐提心。何以故。断善法故。一阐提辈。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者何。若能发于菩提之心。则不复名一阐提也。善男子。以何缘故。说一阐提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阐提辈。实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命尽者。虽遇良医好药瞻病。不能得差。何以故。命尽故。太贤师云。经如我上说。至以命尽故。述曰。释第二难。谓一阐提。舍阐提心。方得成佛。不舍不得。以何因缘故。汝德王。说一阐提得大菩提耶。一阐提位。实不得也。由此文知。此第二病遇。有行性。案云。德王。举六难难如来。如来释彼六难中。此段释第二难也。问何第二难相。答德王难世尊云。世尊若遇善友诸佛菩萨。闻说妙法。及以不遇。悉不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当知。是义亦复不然。何以故。是之人。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一阐提辈。以佛性故。若闻不闻。悉亦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前释难中。或经本云一阐提辈亦得。或经本。云一阐提辈不得。读者可知。然章家意。引亦得本。又太贤师。亦似释亦得经本也)言当知此中至不相由也者。言一阐提不得菩提者。愚位未习时。不成种姓故。不得菩提也。修串习行。到发心位。成种姓故。得菩提也。此二位各别。恒不相由。故有性与无性。恒分不同耳。
  言故智论云至自真性故者。
  言如经说言至悉有佛性者。涅槃经第二十七卷云。善男子。譬如有人家有乳酪。有人问言。汝有苏耶。答言。我有酪。实非苏。以巧方便。定当得故故言有苏。众生亦尔。悉皆有心。凡有心者。定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是义故。我当宣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疏云。乳酪是苏因。以巧方便。定当得故者。即有因定有果义也。心是佛因。若修道者。定成佛果。是知。有心定有佛果。一切众生。有心既同。故知。当成是等。遇缘不同。修道异故。所以前后有别。
  言故宝性论至清净性故者。第三卷云。向说一阐提常不入涅槃无涅槃性者。此义云何。为欲示现谤大乘因故。此明何义。为欲回转诽谤大乘心。不求大乘心故。依无量时故。如是说。以彼实有清净性故。不得说言彼常毕竟。无清净性。
  言又佛性论至离有离无故者。第一卷破小乘品文。如所引文。但于长夜时者。论云于长时中。又若不得涅槃者。论云若永不得般涅槃者。
  言三者失同至无性义生者。此前引文。次上文也。又如所引文。此文中。广说小乘无性执。寻之可知。
  言故佛性论至后不相违者。论云。复有经。说阐提众生决定无般涅槃性。若尔。二经便自相违。会此二说。一了。二不了。故不相违。故言有性者。是名了说。言无性者。是不了说故(何故二字论文无也)。
  言解云若小乘至皆不说有者。佛性论云。问小乘中。若从分别部。则不信有无性众生。若萨婆多等部说。则不信皆有佛性。故明有佛性者。如何今云余一切人皆不说有。答今约萨婆多等多部说耳。
  言是故经云至众生界减者。是亦不增不减经文。此文次即云。舍利弗如来在世。我诸弟子。不起此见。若我灭后。过五百岁。多有众生。愚无智慧。于佛法中。虽除须发。服三法衣。现沙门像。然其内无沙门德行。乃至如是等人。起增减见。何以故。此诸众生。以依如来不了义经。无慧眼故。乃至广说。
  言又文殊般若至不可得故者。
  言梁摄论说为梨耶中解性者。第三卷云。闻熏习与解性和合。一切圣道。皆依此生。具如前引。
  言起信论说梨耶二义中本觉是也者。论云。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为阿梨耶识。此识有二种义。能摄一切法。生一切法。云何为二。一者觉义。二者不觉义。
  言又彼论中至为净法因者。亦起信论文也。是故论云。自体相熏习者。从无始世来。具无漏法。用熏习者。备有不思议业。作境界之性。依此二义。恒常熏习。以有熏习力故。能令众生厌生死苦乐求涅槃。自信己身。有真如法发心修行。
  言又宝性论云至诸法体故者。第三卷文。如所引文。及彼真如性者。牒偈文也。
  言此与瑜伽所说名同者。第三十五种姓品云。本性住种姓者。谓诸菩萨。六处殊胜。有如是相。从无始世。展转传来。法尔所得。是名本姓住种姓。案云。宝性论云。六根与瑜伽论云六处。二名同也。义异如文。
  言故地持云至此之谓也者。第一卷云。是菩萨种姓粗相。我已略说。诸余实义。唯佛世尊。能决定知。又瑜伽云。应知。是名能此菩萨种姓粗相。决定实义。唯佛世尊。究竟现见。案云。已略说粗相。以其实义推于世尊。不宣说故。由此明知。非究竟种。
  言宝性论中至明性种姓者。论云。六根如是。从无始来。毕竟究竟。诸法体故。案云。以究竟诸法体故。明知究竟种姓也。
  言是故佛性至名为道谛者。第三卷文。如所引文。
  言又涅槃经至名为智慧者。第二十七卷云。善男子。佛性者。名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名为智慧。所言空者。不见空与不空。智者。见空及与不空。又云。十二因缘。名为佛性。佛性者。即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名为中道。中道者。即名为佛。佛者名为涅槃。
  言故摄论云至界所流等者。梁论第三卷云。是闻熏习。从最清净法界流出故。不入本识性摄。此显法身为闻熏习因。案云。此文证成习种性亦是从真如所成也。
  言又起信中至为外熏缘者。论云。真如熏习义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自体相熏习。二者用熏习。自体相熏习者。从无始世来。具无漏法。用熏习者。备有不思议业。作境界之性。依此二义。恒常熏习。以有熏习力故。能令众生厌生死苦乐求涅槃。自信己身有真如法。发心修行。疏云。言从无始乃不思业者。不空本觉。名无漏法。此法冥熏众生。非物能了。故云不思业也。此中业者。是冥熏作用也。作境界性者。明非直熏彼妄心令其厌求成能观智亦乃与其观智作所观境界也。具如疏说。用熏习者。即是众生外缘之力。如是外缘。有无量义。略说二种。云何为二。一者差别缘。二者平等缘。差别缘者。此人依于诸佛菩萨等。从初发意。始求道时。乃至得佛。于中若见若念。或为眷属父母诸亲。或为给使。或为知友。或为怨家。或起四摄。乃至一切所作无量行缘。以起大悲熏习之力能令众生。增长善根。若见若闻得利益故。乃至平等缘者。一切诸佛菩萨。皆愿度脱一切众生。自然熏习。常恒不舍。以同体智力故。随应见闻。而现作业。所谓众生。依于三昧。乃得平等见诸佛故。疏云。言差别缘者。为于凡少事识熏习。而作缘。谓现形不同。故云也。亦可与差别机为缘故也。谓三贤以上乃至诸佛。能作此缘。言平等缘者。为诸菩萨业识熏习。而作于缘。谓唯现佛身。平等无二故。云也。亦可与平等心机为缘故也。谓初地以上乃至诸佛。要依同体智力。能作此缘。
  言以与无明染法至内外说熏者。此有二意。一释成上句。谓直约如体。虽无熏习。而与无明和合。为习气海。故能内熏妄心。为出世法正因缘也亦外现化用。为出世法增上缘也。由此义故。心玄记云。无始无明。与如来藏合。为习气海。通为一切染净法因。又由习气海中有带妄之真。名本觉为无漏因。多闻熏习。为增上缘。或亦闻熏与习海合。为一无漏因。此之谓也。是故云内外说熏也。二会释违难。难曰。瑜伽论云。无常法是因。无有常法能为法因也。又唯识论云。一刹那灭义。谓体才生。无间必灭。有胜功力。方成种子。云何真如。为净法因。释云。真如有二。一真如门中。不变真如。谓不与无明和合故。不随无明缘故。恒常不变。恒不生灭。不生灭故。恒不熏习。不熏习。故。不为法因。瑜伽唯识等。约此真如。不说常法为诸法因。未说生灭门中随缘真如故也。二生灭门中。随缘真如。谓与无明染法合故。随缘生灭。生灭故能熏妄心。以熏力故。为净法因。今起信论。约此门故。真如内熏义。为净法因也。所望异故。不相违也。是故云以与无明等也。
  言以熏力故至一真如也者。上明生灭门中真如与无明和合。生灭熏习故。为净法因。此此下明真如门中真如。无明尽故。不动寂静。以寂静故。无生灭熏习义。以无熏故。不为法因。以不为法因故。冥合不二。唯一真如也。
  言是故诸法无行经云。至是名种姓者。彼经上卷。以六复次。说种姓中。今此所引文。是第六复次。如所引文。彼义可思。言故大经云至此之谓也者。十地品云。菩萨种姓甚深广大。与法界虚空等。一切菩萨。从三世诸佛种姓生。疏云。初一句总。谓五种姓中。简去余位故。云菩萨种姓。下五句。别显种姓义。一甚深者是幽邃义。一约有为性。彻穷后际故。二约无为性。真如法性。离相离性故。三约用。出生胜德。不可尽故。四彻同佛果。故又照穷逾远曰深。毕竟无底曰甚。幽玄无极。故曰甚深。二广大者。是包含义。普通义。无边义。前则深无底。此则广无岸。此通为无为能生所生因果等法。三与法界等者。是胜善义。谓大白法界等故。又具足人法教义。因果理事等。一切法故。四与虚空等者。是因善义。谓成无常爱果因。故如虚空。以在地前。略无常果因。又亦由上深故。等法界。广故同虚空。五不怯弱义。以从佛性中生故。亦是释种姓名义。又亦得诸佛从菩萨性中生。广如疏说。
  言若随门显现至名为种姓者。言六决定者。十地论第一云。此善决定有六种。一者观相善决定。真如相一味相故。二者真实善决定。非一切世间境界出世间故。三者胜善决定。大法界故。一切佛根本故。四者因善决定。有二种。一成无常爱果善决定。二成常果因善决定。五者大善决定。随顺作利益他行。六者不怯弱善决定。入一切诸佛地。不怯弱故。藏疏云。初释名有二。先释总名。六是数。决定是义。数义彰名。即带数释也。谓智证真。决释指定。顺理离过。复名为善。即地持三决定中。证决定也。通论有六义。一约行体。决定坚固不退。二望所证。决定已证。三约烦恼。决定能断。四约所信。决定不疑。五约所化。决定能度。六望佛果。决定能成。二别名者。一观相善决定。谓彼正智照理名观。契同一味名相。此当体得名。二真实者。即实智离倒惑之过。证理不虚故。相形立名。三胜者。过劣故。具胜德故。亦当相及形他立名。四因者。谓能成果故。从功能立名。五大者。普被群生。情无限局。碍体用得名。六不怯弱者。谓因入果德。情无怯惧。此从心境立名。言名为种姓者。十住品疏云。何故信中。无此义者。以未成位故。此是位体故。何故此名种姓。乃至十地名善决定者。以此位最劣。约种为名。十行次增。约依种所发业行为名。十回向更增故。约行后大愿为名。回前诸行向正证故。十地已得真证。名必然故。名善决定。此等并是位中通体。随位渐增。有玆阶降。是故十住十行。无大善决定者。是劣故也。又以三贤中下故。最劣故。未辨此大用也。又自利以增故。又以约种未现行故。
  第三行位差别者。上由种姓所诠差别。明能诠五教差别分齐讫。自下约行位所诠差别。而明能诠五教分齐别。以由前种姓。向此位故。是故次前此门来也。
  言又说小乘十二住以为究竟者(未验小论)。瑜伽论第四十八云。当知菩萨十二种住。随其次第。类声闻住。如诸声闻自种姓住。当知。菩萨初住亦尔。如诸声闻趣入正性离生加行住。当知。菩萨第二住亦尔。如诸声闻已入正性离生住。当知。菩萨第三住亦尔。如诸声闻已得证净圣所爱味为尽上漏增上戒学住。当知菩萨第四住亦尔。如诸声闻依增上戒学引发增上心学住。当知。菩萨第五住亦尔。如诸声闻如其所得诸圣谛知增上惠学住。当知。菩萨第六第七第八住亦尔。如诸声闻善观察所知无相三摩地加行住。当知。菩萨第九住亦尔。如诸声闻成满无相住。当知。菩萨第十住亦尔。如诸声闻从此出已入解脱虚住。当知。菩萨第十一住亦尔。如诸声闻·具一切相阿罗汉住。当知。菩萨第十二住亦尔(梁摄论第十一卷亦有此文)景法师抄云。自下第二明声闻十二住。声闻十二住者。一是种姓。即在未发心时。本有种姓。二在七方便。三在见道乃至初果。第四戒学。第五定学。此在进断欲界修惑方便道中。第六在断上三品惑。第七在断中三品惑。第八在断下三品惑。此三是惠。第九已得四根本定。与彼无色为加行道。第十是三无色。以三无色有真无漏。舍一切相。名无相住。十一从断非想九无碍及得灭定。十二是即阿罗汉果。真谛摄论疏中。亦作此判。以小乘十二住。但类菩萨学地十二住。不取第十三如来住(基抄中亦略释恐繁不集)。
  言及三界九地十一地者。欲界一地。色界四地。无色界四地。合成九地。以未至中间。加彼九地。故成十一地。是故俱舍论第二十八云。依十一地。除七迎分。谓欲未至八本中间。又二十七云。欲四静虑未至中间并四无色。名十一地。
  言此中修行至忍位得不退故也者。俱舍论第二十三卷云。又此位忍无退故。名为忍法。又云。颂曰。暖必至涅槃。顶终不断善。忍不堕恶趣。第一入离生。论曰。四善根中。若得暖法。虽有退断善根造无间业。堕恶趣等。而无久流转。必至涅槃故。乃至若得顶法。虽有退等。而曾毕竟。不断善根。若得忍时。虽命终舍住异生位。而增无退。不造无间。不堕恶趣。广如论说。言一为引愚至名同小乘者。案云。大乘所说二乘行位。不同小乘等。皆是也。
  言见修等四位者。方便。见。修。无学位也。言余名同前者。谓同前门见位。修位。究竟位之名也。以资粮加行位之余故。云余也。如对法论第八第九广说资粮道。方便道。见道。修道。究竟道五位行相。
  言又亦为说干惠等十地者。一干惠地二性地三八忍地四见地五薄地六离欲地七已辨地八辟支佛地九菩萨地十佛地。如波若经说。
  言又彼佛果不在十地外等者。干惠等十地中。佛地者。即在十数中。故云不在外等也。
  言是故梁摄论云如须陀含道前等者。第十一卷云。愿乐行人。自有四种。谓十信。十解。十行。十回向。为菩萨圣道。有四种方便。故有四人。如须陀洹道前有四种方便。案云。今所引文。非如论文。但得意引文耳。
  言如瑜伽说至得般涅槃者。第三十七卷。如所引文。景法师抄云。已成就中。明三乘人。即为三别。声闻人中三品为三。此三俱在见道已前方便地中。圣入圣道及以尽漏有其迟速。一者已修解脱分善及暖等。仍于恶趣。未得不生。即于现身。未能入圣得果尽漏。第二人者。住方便。已免恶趣中现身入圣。得沙门果。更生更死。未能尽漏。第三人者。住方便中现能入圣。得果尽漏。是现般人。
  言如说声闻乃至广说者。此文略故。今具引示。即第三十七卷云。如说声闻。独觉亦尔。何以故。道与声闻。同种类故。而此独觉。与诸声闻。有差别者。谓住最后。有最后所得身。无轨范师。宿习力故。修三十七菩提分法。究竟断灭一切烦恼。证阿罗汉。故名独觉。景抄云。言如声闻独觉亦尔者。亦同声闻。存其三品。初下品人。已修解脱分等。未免恶趣。于现身中。未能入圣得果尽漏。便迳多时。修习入圣。生无佛世。得阿罗汉。第二人。住方便道。已得恶趣非择灭。即于现身。入圣得果。能尽漏故。入圣已。作七生人等。复受生死。于最后身。在无佛世。得阿罗汉此前二人。是其部行。而声闻同。如此文中。推同声闻。第三上品。是百类百劫满已。于最后身。出无佛世。依第四定。起不净观。乃至尽漏。
  言故彼论云至乃至广说者。此文异故。今是引示。即第三十七卷云。若诸菩萨。住胜解行地。名下品成就。住净胜意乐地。名中品成就。住堕决定到究竟地。名上品成就。若时菩萨。住下成就。尔时便有下品欲乐。下品加行。犹往恶趣。此尽第一无数劫边际。炽然无动。极善清净。觉品善法。当知。一切皆未相应。若时菩萨。住中成就。尔时便有中品欲乐中品加行。不往恶趣。此尽第二无数劫边际。炽然无动。觉品善法。已得相应。极善清净觉品善法。未得相应。若时菩萨。住上成就。尔时便有上品欲乐。上品加行。不往恶趣。此尽第三无数劫边际。炽然无动。极善清净。觉品善法。当知。一切皆悉成就。景抄云。若诸菩萨。住解行地。名下品者。四十心位是。习种姓与解行住体一不殊。姓种即在十信已前。非已成就故。此不论。犹往恶趣者。若定系业恶趣。十信前受。方入十信。系业生恶趣者。四十不定心中。仍为他受。住净胜意乘地。名中品者。举始括终。故略不言二地至七地。行正行地住堕决定到究竟地名上品者。此举初后。括其中间。故略不明九地决定行正行地。具如抄说。
  言依佛性论至皆不退也者。第一卷破小乘执品云。分别众生。凡有三种。一定无佛性。永不得涅槃。是一阐提。犯重禁者。二不定有无。若修时即得。不修不得。是贤善共位以上人故。三定有佛性。即三乘人。一声闻从苦忍以上。即得佛性。二独觉从世法以上。即得佛性。三者菩萨十回向以上。是不退住。得于佛性。
  言如瑜伽云至胜解住者。瑜伽论第四十七卷文也。本文广故。略出要文。非如引文。见人可知。景抄云。或时具足聪惠以下。念惠不定。次于诸有情下。不如真知自利利他种种方便(言众生者验本作有情也)次或于一时于大菩提下。明二利行进退不定。由思择故欲令他乐者。自利即易。利他即难。要由思择。次于诸菩萨所有违犯下。明数有犯犹豫疑惑。然此段文。甚存略故。今具引示。论云。于诸菩萨所有违犯。多不遍知。非数遍知。无余永断由于毁犯数现行故。或于一时。于菩萨藏法毗奈耶。他所引夺。或于一时闻说甚深广大法数。而生惊怖。其心摇动。犹豫疑惑。
  言本业经云至不云位也者。上卷贤圣名字品云。未上住前。有十心。名字菩萨。常行十心。所谓信心。念心。精进心。惠心。定心。不退心。回向心。护心。戒心。愿心。
  言又云始从凡夫至广如彼说者。是本业经下卷文也。彼文具云。是人从始具缚凡夫。未识三宝圣人。未识好恶因之以果。乃至值佛菩萨。教法中。起一念信。便发菩提心。是人尔时。住前名信相菩萨。亦名假名菩萨。亦名名字菩萨。其人略行十心。所谓信心。进心。念心。惠心。定心。戒心。回向心。护法心。舍心。愿心。乃至广说。
  言又仁王经云至风东西等者。此文非如所引。但得意引文耳。是故彼经下卷受持品云。善男子。习忍以前。行十善菩萨。有退有进。譬如轻毛随风东西。是诸菩萨。亦复如是。虽以十千劫行十正道。发三菩提心乃当入习忍位。亦常学三伏忍法而不可字名。是不定人。
  言在此修行至及凡地等者。此释前经意。非经文也。
  言设本业经至得不退也者。此所引文。非如论文。唯得意引文耳。今具引示。论云。如修多罗中。或说有退堕恶趣者。非其实退。但为初学菩萨未入正位。而懈怠者。恐怖勇猛故。法藏疏云。如璎珞本业经中言。七住已前。名为退分。若不值善知识者。若一劫乃至十劫。退菩提心。如净目天子。法才王子。舍利弗等。欲入第七住。其间值恶知识因缘故。退入凡夫不善趣中。乃至广说。今释此经意。是权语非实退。但恐彼初人令不慢怠故也。
  言起信论中至亦非业系者。论文略故。今具引示。论云。菩萨发是心故。则得少分见于法身。以见法身。故随其愿力。能现八种。利益众生。乃至然是菩萨未名法身。以其过去无量世来。有漏之业未能决断。随其所生。与微细垢相应。亦非业系。以有大愿自在力故(以上信成就发心论文也)。
  言又依三昧至广如彼说者。此解行发心论文也。此中言又依三昧亦得少分见佛报身者。此非论文。唯重牒前信成就发心论文意。续解行发心论文。合为一文。谓前论云。菩萨发此心故。则得少分见于法身等者。依三昧得见也。次其所修以下。正是解行发心文也。论文略故。今具引示。论云。以是菩萨从初正信已来。于第一阿僧祇劫。将欲满足故。于真如法中。深解现前。所修离相。以知法性体。无悭贪故。随顺修行檀波罗蜜。乃至以知法性体明离无明故。随顺修行般若波罗蜜。疏云。谓知法性无悭者。显上深解也。随顺修行等者。显上所修离相也。谓离三轮等相。以十行已去菩萨得法空故。能顺法界。修六度等行。
  言又梁摄论中十信名凡夫等者第四卷云。菩萨有二种。谓凡夫圣人。十信以还是凡夫。十解以上是圣人。
  言如楞伽云至何次第者。入楞伽第九云。十地即初地。初地即八地。九地即七地。七地即八地。二地即三地。四地即五地。三地即六地。寂静无次第。四卷楞伽第四云。十地则为初。初则为八地。第九则为七。七亦复为八。第二为第三。第四为第五。第三为第六。无所有。何次。今所引文。是四卷经。以无所有何次第故。晓法师疏云。十种法界及十度行。虽非是一。而无异相。其非一相。如空边迹。其无异相。如虚空性。非一之相。不动不异。不异之相。不坏非一。设使无异坏非一相。唯应言无诸地差别。不得言十地为初地。而今欲明不坏诸地非一之相。而随所举。乐相无异故。言十地为初他等乃至三地为六地也。
  言寂灭有何次者。直就同相平等之门。本来寂灭。无位无次。故言寂灭有何次也(言乐相无异者是寂灭乐也)。
  言又思益经至如是等也者。是第一卷分别法品文也。彼文具云。若人闻是诸法正性。勤行精进。是名如说修行。不从一地至一地。若不从一地至一地。是人不在生死。不在涅槃。所以者何。诸佛不得生死。不得涅槃。乃至梵天言。以是因缘。当知。佛不令众生出生死。入涅槃但为度妄想分别生死涅槃二相者耳。此中实无度生死至涅槃者。
  言经云在于一地等者。是第一卷叹德中文也。
  言是故经中至是其事也者。是总显贤首品意。广如前说。
  言又以诸位至此义也者。是显发心功德品等意。是故彼品云。初发心菩萨。即是佛故等(云云)。
  言一成见闻位至如性起品说者。第三十七卷性起品云。譬如丈夫食少金刚。终竟不消。要从身过。至金刚轮际。然后乃住。以彼金刚不可消故。如是佛子。于如来所。少值善根。能坏一切有为烦恼。乃至究竟如来涅槃智慧。然后乃住。所以者何。于如来所。殖诸善根。不可尽故。今依此文。名成见闻位等。
  言二成解行位至广如少相品说者。第三十四卷少相品云。菩萨摩诃萨。于兜率天。放大光明。名曰幢王。普照十方界微尘数刹。遍照彼处地狱众生。灭除苦痛。令彼众生。十种眼耳鼻舌身意诸根行业。皆悉清净。彼诸众生。见光明已。皆大欢喜。命终皆生兜率天上。生天上已。闻天妙音。名不可乐。此音声语诸天子言。以不放逸故。于诸佛所。种善根故。遇善知识故。卢舍那佛威神力故。于地狱命终。生此天上。乃至尔时诸天子。广闻普贤回向善根。悉得清净。见百千万亿那由他佛刹微尘数七宝莲华。乃至犹未能见离垢三昧之小分也等(云云)疏云。离垢三昧有二位。一约因终。如第十法云地菩萨所得。离自二障微细垢。故二。约果初。如此文。又云。以是普贤诸位相摄大善巧法。是故创得出地狱已。闻此普法。即得十地。明与三乘渐次教不同也。又云。喻中如在欲界已得初禅。身虽未转。而得彼天乐。如是众生。遇此光明。顿得十地。身犹未转。本身肉眼。而得普眼。是法力故。案云。先生殖于一乘见闻金刚种子。今生遇缘。入一乘解行位。是故云成解行位也。
  言又如善财至是此义也者。如入法界品善财童子知识处说。案云。若依经疏。善财一人。具足三生。是故疏云。问此善财是何位菩萨。答经无正断。位相难明。或有判为地上菩萨。设后发心。即是四种发心中后二位也。又是论中。三发心内。证发心也。或有说。是实报凡夫。但有信心。能求善友。今更准释。应善趣信中行人。依圆教宗。有其三位。一见闻位。即是善财次前生身。见闻如此普贤法故。成彼解脱分善根故。二是解行位。顿修如此五位行法。如善财此生所成至普贤位者。是三证入位。即因位穷终。潜同果海。善财来生是也。若尔善财定是何位。以在信是信位。在住是住位。一身历五位。随在即彼位。遍一切故。如普贤位。余义准宗思释。
  言三证果海位至我如是等者。第六十卷云。善男子。我于彼中。寿终下生。成正觉时。汝及文殊师利。俱得见我。疏云。下生成佛汝及文殊俱见我者。释有三义。一云。我当来成佛时。亦说此华严。彼时亦有文殊善财所说之法故云也。二云。我成佛时。汝与文殊。俱来助我。宣扬法化故云也。三为表法。谓善财何故上于佛会俱求诸善知识。而不求佛者。以善财此生。是修因之身。未成果故。不至佛所。非谓不求。但成果隔因故。说当见佛。以是满位故。无仰推等也。案云。此三释中。今此章解。当第三释。思准可知。
  言此门通前至分齐处说者。言诸位者。谓始从十信乃至佛果。六诸位也。以位位皆有自分胜进分故也。以解行位亦有自分胜进分故。得法分齐处者。谓位位满。皆名得法分齐处也。以位满胜进分位。摄上诸位。成正觉故。
  言如普庄严童子等也者。如舍那品末广说也。此中童子得法。是何位者。义准上下经意。有三种成佛。一约位。以六相方便。即十信终心。胜进分后。入十解初位。即成佛。以此是三乘终教不退之位故。以一乘六相融摄。即具诸位。至佛果也。是故此中童子。见初佛为信位自分。闻初经为信位胜进。见后佛当解位初自分。闻后经为解初胜进。以摄诸位皆具足故。二约行总不依位。俱自分胜进究竟。即至佛果。三约理则一切众生并已成竟。更不新成。以余相皆尽故。性德本满。相皆尽故。今指此事。是故云也。
  言其身在于至以上处住者。如大智度论中。以三千大千世界。为一数。数至恒沙。为一世界性。又数此。至恒沙。为一世界海。数此又至无量恒沙。为一世界种。数此至无量十万恒沙。为一佛世界所化分齐。又一乘中。说十重世界海。一世界性。二世界海。乃至十世界相。广如下说。案云。普庄严童子身。住如是世界故。云其身在于等也。
  言当是白净宝网转轮王位者。小相品云。若有众生。见此盖云者彼诸众生。种一恒沙转轮圣王所殖善根。所谓白净宝网转轮等。今取此经文故。云白净等也。疏云。见此法界法门之盖故。得一恒沙轮王善根。皆如白净宝网等。此是世界性中。万子已去转轮王。非是金轮千子王四州等也。
  言得普见肉眼等者。此明一乘肉眼广。小相品云。菩萨摩诃萨。安住白净宝网转轮王处。放大光明。名周罗摩尼。若有众生。遇斯光者。皆得菩萨十地。乃至菩萨摩诃萨业。清净肉眼。悉分别见。乃至广说。如锭光颇利珠照十佛刹微尘等世界。今取此文意。是故云也。
  言若三乘肉眼至故知不同也者。此明三乘肉眼用劣。不同一乘。智论第四十二卷云。有菩萨肉眼。见百由旬。乃至有菩萨肉眼见三千大千世界。释论云。最大菩萨。肉眼最胜。见三千大千世界。问曰。若三千大千世界中。百亿须弥山乃至树木等。是事障碍。云何得遍见。若能得见。何用天眼。若不能见。此中云何说见三千大千世界。答曰。不以障碍。故见。若无障碍。见三千世界。如观掌无异。又云。若肉眼能过三千大千世界。复有所见者。何用天眼。
  言又彼能于一念数世界中者。此依小相品。明白净轮王化境胜过三乘金王境也。
  言以约因门示故者。此通伏难。难曰。信满以去。所起行用。周遍法界。无分齐相。云何唯得至离垢三昧前。亦照十佛世界尘教世界等耶。答约因门示故。若约因果无二门者。周遍法界。无分齐相。准思可知。
  言如经云能以至乃至广说者。上来经文。依贤首品。明信满以去。所起行用。皆遍法界。不同三乘。
  言问前终教至先作是说者。依以上二问答。明三乘人至信满位。方信一乘。传云。先方便。令信受终教信满不退位中。起八相成道化用已。然后方令易信一乘信满成佛。是故彼教。先作是说。若至信满位。不信一乘者。彼方便力。可无用故。是故明知。此位必信。
  言如初后亦尔者。若准初位。释后位者。问既一位中。有一切位乃究竟位。即得初者。何须更说初诸位耶。答初说诸位。即是后中之一切者也。
  第四修行时分者。上约行位所诠义五差别。明彼能诠教亦五种差别。自下约修行时分所诠义五种差别。明能诠教亦五差别。以依行位有时分故。是故次前此门来也。
  言下根者谓至迳六十劫者。俱舍论第二十三云。论曰。顺决择分。今生起者。必前生。起顺解脱分。诸有创殖顺解脱分。极速三生方得解脱。谓初生起顺解脱分。第二生起顺决择分。第三生入圣。乃至得解脱。譬如下种。苗成。结实三位不同。身入法性。成就解脱三位亦尔。传说如是。又婆娑论百七十八云。声闻菩提。加行狭少。谓极疾者。三生便得。第一生下种。第二生成就。第三生解(然未验得迳六十劫本文)。
  言中根者谓至迟迳百劫者。俱舍论第十二云。麟觉喻者。谓必独居。二独觉中麟角喻者。要百大劫。修菩提资粮。然后方成麟角喻独觉(然未验得四生得果本文)。
  言上根者谓至三僧祇也者。俱舍论第十二云。如是所说成住坏空。各二十中劫。积成八十。总此八十。成大劫量。劫性是何。谓唯五蕴。经说三劫阿僧企耶。精进修行。方得成佛。于前所说劫中。积何劫成三劫无数。累前大劫。为十百千乃至积成三劫无数。既称无数。何复言三。非无数言显不可数。解脱经说六十数中。阿僧企耶。是其一数。云何六十。如彼经云。有一无余数。始为一一十为十。十十为百。十百为千。十千为万。十万为洛叉。十洛叉为度洛叉。十度洛叉为俱胝。十俱胝为末陀。十末陀为阿庾多。十阿庾多为大阿庾多。十大阿庾多为那庾多。十那庾多为大那庾多。十大那庾多为钵罗庾多。十钵罗庾多为大钵罗庾多。十大钵罗庾多为矜羯罗。十矜羯罗为大矜羯罗。十大矜羯罗为频跋罗。十频跋罗为大频跋罗。十大频跋罗为阿刍婆。十阿刍婆为大阿刍婆。十大阿刍婆为毗婆诃。十毗婆诃为大毗婆诃。十大毗婆诃为嗢蹭伽。十嗢蹭伽为大嗢蹭伽。十大嗢蹭伽为婆喝那。十婆喝那为大婆喝那。十大婆喝那为地致婆。十地致婆为大地致婆。十大地致婆为醯都。十醯都为大醯都。十大醯都为羯腊婆。十羯腊婆为大羯腊婆。十大羯腊婆为印达罗。十印达罗为大印达罗。十大印达罗为三磨钵耽。十三磨钵耽为大三磨钵耽。十大三磨钵耽为揭底。十揭底为大揭底。十大揭底为枯筏罗阇。十枯筏罗阇为大枯筏罗阇。十大枯筏罗阇为姥达罗。十姥达罗为大姥达罗。十大姥达罗为跋蓝。十跋蓝为大跋蓝。十大跋蓝为珊若。十珊若为大珊若。十大珊若为毗步多。十毗步多为大毗步多。十大毗步多为跋逻欃。十跋逻欃为大跋逻欃。十大跋逻欃为阿僧企耶。于此数中。忘失余八。若数大劫。至此数中。阿僧企耶。名劫无数。此劫无数。复积至三。经中说为三劫无数。非诸等计不能数知。故得说为三劫无数。又婆娑百七十。亦说此六十数。
  言又依婆娑至余如彼说者。百七十八云。四波罗蜜多。谓施波罗蜜多。及戒。精进。般若。如实义者。得尽智时。此四波罗蜜多。方得圆满。外国师说。有六波罗蜜多。谓于前加忍。静虑。迦湿弥罗国诸论师言。后二波罗蜜多。即前四所摄。谓忍摄在戒中。静卢摄在般若。戒惠满时。即名彼满故。互至广说。修相异熟业。九十一劫中。逢事六佛。最初胜最观最后名迦叶。乃至从子没已。生中印。于夜中分。逾城出家。依处中行。成等正觉。今依斯等文。得意分时。故修此法身。具有四时。生身亦尔(又更可验)励律师云。又分大小。且就小明。如萨婆多说。成佛乃有四阶。第一三僧祇劫。修有漏四波罗蜜。除禅定波若。为种智因。第二百劫中。修相好因。第三最后身。出家已后。修有漏四禅四无色定。断八地烦恼。始从欲界。乃至无所有处。唯除非想。以有漏行欣上厌下。方能断惑。非想地无上地可欣。有漏行于彼无能。故不得断。第四菩提树下。修三十四心。次第成佛。三十四者。见谛有十六心。观欲界四谛。法忍法智。观上二界。比忍比智。先观欲界苦法忍苦法智。次观上二界。观苦法忍苦法智。此则苦下四心。乃至道谛亦四。是为十六。于此十六心中。四法忍法智。不断烦恼。以欲界烦恼修禅心已舍离故。四法忍法智。断非想地。一地见谛烦恼。四禅三无色。见谛烦恼。先已断故。不须臾断。次断非想修道烦恼。凡有九品。断一一品。皆有二心。一无碍道。二解脱道。故有十八。下之八地。修道烦恼。修禅定时。先已断故。不须臾断。于此三十四心。前三十三。是菩萨学心。后一种。佛无学心。随义以论。具有三佛。无漏五分法身。以为法佛。父母生身及报生四阴。以为报佛。化作佛身。于余方施化。以为应佛。若据大乘。此之三种。皆是化佛。言大乘三佛者。三僧祇劫满。金刚心后。顿得常住五阴。是为报佛。真如法界。第九净识。本隐今显。以为法身。慈悲本愿。化作色身。生兜率天。乃至涅槃。为化身佛。今律主所敬。且约小说。
  言何者此取至一阿僧祇者华严经阿僧祇品云。佛告心王菩萨言。百千百千名一拘梨。拘梨拘梨名一不变。如是次第。一至第一百。名一阿僧祇。疏云。总有百二十转。答前十问。初一百二转。答初僧祇问。后十八转。答后九问。前中百千百千者。谓百千个百千故。云百千百千。皆以所数等于能数(此中言所数等二十能数。二十者。上下二十字应错)案云。所数者。前百千。能数者。后百千。何以故。数前百千。成后百千故。
  言此则十大数中第一数也者。又经云。阿僧祇阿僧祇。名不可量。如是乃至不可说转不可说转。名不可说转转。案云。此阿僧祇数。以后。有九大数故。此阿僧祇。彼十大数中。第一数也。以望三乘为最极数故。望于一乘。为初数故。疏云。后十八中。初十七。是因数。后一不可说转转。为果数。以极即越数之表同于果海越绝故。
  言如优婆塞戒经云至三菩提心者。是第二卷文也。
  言又依本业经亦有百劫修相好业者。下卷佛母品。佛子劫数者何。所谓一里二里乃至十里石尽。名一里劫二里劫。乃至万里石尽。名为万里劫。佛子一切贤圣。入是数量。修一切法门。时节久近。得佛果。其数百劫。乃得等觉。案云。今依此其数百劫乃得等觉文意趣故。释云百劫修相好业。
  言又由以一偈至即成佛也者。婆沙百七十七云。天地此界多闻室等一偈。叹底沙佛。便超九劫。于慈氏前。得无上觉。乃至广说。若依大乘。如智度论云。诵天上天下等一颂。超九劫等也。
  言法华经云等者。第八卷寿量品文所。所引文。但无于字。
  言又云我说等者。亦是依寿量品文也。经云。诸善男子。于是中间。我说燃灯佛等。又复言其入于涅槃。如是皆以方便分别。案云。依此文意。总会前教。燃灯所受佛记。皆是方便说也。亦更验之。
  言胜天王经说者。第二卷云。胜天王白佛言。世尊我闻如来三阿僧祇劫修行成佛。云何而说无量劫修。佛言。不也。大王。何以故。菩萨摩诃萨。修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量功力之所能辨。非尔许劫时。始得入能平等称为成佛。
  言如宝云经云至不可计数也者(此中菩萨者。或作菩提或本作菩提菩萨。未见本文。今更验之)。
  言方便渐渐劝彼三乘向一乘故作是说也者。案云。终教中。时分不定者。渐同一乘者。诸劫相入故。一切时分。皆悉不定故也。
  华严五教章下卷指事(本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