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华严五教章中卷指事(末)

  日本国东大寺沙门寿灵述

  二者一多相容不同门者。既总虽明上诸缘起同时相应。成一缘起。未明诸缘力用有力无力。互容入义。今欲明此义故。第二此门来也。是故纲目云。约缘今有力今无力义故。有相容门也。疏亦尔也。
  言此经偈云以一佛土等者。第四卷文如引。文不异也。疏不说。
  言所由如上钱至思之可解者。若准十钱喻。释此十义法。以十钱喻。况上十义。约此十义力用相入中二门。一异体相入。二同体相入。初中亦二。一向上去。二向下来。初门中有十门。一者教义。此本数教义。何以故。缘成故。二者教义中理事。何以故。缘成故。若无教义。理事不成故。即教义有全力。故摄于理事。仍理事非教义。乃至十者教义中逆顺体用自在。何以故。若无教义。即逆顺体用自在不成故。即教义有全力。故摄于逆顺体用自在。仍逆顺体用自在。非教义矣。余九门亦如是。一一皆有十。准例可知。向下来亦十门。一者逆顺体用自在。何以故。缘成故。乃至十者逆顺体用即摄教义。何以故。缘成故谓若无逆顺体用自在。即教义不成故。即教义无全力。归于逆顺体用自在也。仍教义。非逆顺体用自在矣。余例亦然。如是本末二门中。各具足十门。余一一义中。准以思之。二同体相入。亦有二门。一者一中多。二多中一。初一中多者。有十门不同。一者教义。何以故。缘成故。缘成故。是本数教义中。即具十义。何以故。由此一教义自体是教义。亦复与理事作教义故。即为理事教义。乃至与逆顺体用自在作教义故。即为逆顺体用自在教义。是故此一教义之中。即自具有十个教义耳。仍教义非逆顺体用自在也。以未是即门故。初一教义既尔。余理事因果已上九门中。皆各如是。准例可知耳。二者多中一。亦有十门。一者逆顺体用自在。何以故。缘成故。乃至十者逆顺体用自在中教义。何以故。由此教义与逆顺体用自在作教义故。即彼初教义。在逆顺体用自在中。教义之中。以离逆顺体用自在之教义即无初教义故。是故此初教义。即逆顺体用自在中教义也。仍逆顺体用自在。非教义矣。余下九八七乃至于一。皆各如是。准例思之。是故云准上思之。玄门云。此约理说。以一入多。多入一故。名相容。即体无先后。而不失一多之相。故曰不同。此即缘起实德。非天人所作。故经云。以一佛土。满十方十方入一。亦无余。世界本相亦不坏。自在愿力故能尔(云云)方范云。从理异耳。问曰。若尔。方范及玄门。约理容入。纲目及此章。约用相入。二入相违。何和会耶。答。相即相入。皆有二门。一约缘起相由门。二约法性融通门。由此二门。不可相违。是故疏云。相容门者。谓一事是不实。以无性故。无性真理。既无分限。是故于一事上。观无性时。无不圆尽法界真如。若观一少事无自性时。不得圆尽法界真如者。即真如有分限。便同有为。是故事无性。即摄真尽。摄真尽时。余一切法。既不碍存。而即真故。同理俱在一事中现。多中亦尔准之。又由俱不坏本事故。不是相即门也。由不实之事。摄真理故。得相入也。又但此经中。相即相入义释。皆有二门。一约缘起相由门。二约法性融通门。故之谓也。尔乃约理相容者。约法性融通门。约用相入者。约缘起相由门。是故不相违。不可边执。

  言三者诸法相即自在门者。上诸缘起。非直由力用有无互相容入。亦即由体空有。相即自在。尔乃上虽明相入义。犹未明相即自在义。今欲明此义。故第三此门来。是故纲目云。约缘起空有义故。有相即门也(疏亦尔也)。
  言故此经云初发心菩萨等者。第七卷贤首品云。彼一念功德深广。无边际。如来分别说穷劫犹不尽。何况于无量无数无边劫。具足修诸度诸地功德行。案云。初发心菩萨一句得经意而引。疏云。初一举少犹无尽。后二显多则亡言。何得说之。而示略耳。
  言此经又云初发心菩萨即是佛故也者。第十卷发心功德品云。此发心菩萨。即是佛故。悉与三世诸如来等。亦与三世佛正法等。得如来一身无量身。三世诸佛平等智惠。所化众生。皆悉同等。疏云。即是佛者。有人释。或云。因中说果。或云。解同佛境。或云。约理平等。若约三乘教。亦得如上说。今寻上下文。约一乘圆教。始终相摄。圆融无碍。得始即是终。穷终方原始一由陀罗尼门缘起相摄故。二由普贤菩萨心遍缘六位故。即因是果也。三由法性无始终故。发心入始。即正是终故也。是故上文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具足惠身。不由他悟。此之谓也。
  言又云在于一地普摄一切诸地功德也者。第一卷云。住于一地。普摄一切诸地功德。疏云。此成摄位功德。此有二义。一摄前诸行入信等五位之中。二随在一位。即摄前后一切诸位。此亦二。一约相入明摄。二约相即明摄。此从十信满心已去诸位。有此相摄。是故下贤首品中。信满之处。即具一切位乃至佛果等。是此义也。
  言又言知一即多多即一故也者。第九卷云。知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今略取文。案云。信初位中。摄后六位。故名一即多。后六位中。摄初位。故多即一也。所由如上钱喻中说。于中可述异同二门相即义也。
  言此经偈云不可说等者。第三十一卷。阿僧祇品云。不可言说诸劫中。说不可说。不可尽。不可言说诸佛刹。皆悉尽末。为微尘。悉于一一微尘中。演说一切不可说。悉能善于一念中。说不可说诸世界。不可称说。诸劫中。念念次第而演说。不可说劫。犹可尽。而不可说不可尽。今异取文。寻之可知。
  言又偈一切众生心等者。第十卷。发心功德品文也。如所引文。疏不说也。
  言故地论云以信地菩萨乃至与不思议等者。第一卷云。经曰。又一切菩萨。不可思议诸佛法明说。令入智慧地故。摄一切善根故。善分别选择一切佛法故。广知诸法故。善决定说诸法故。无分别智清净不杂故。一切魔法不能染故。出世间法善根清净故。得不可思议智境界故。乃至得一切智人智境界故。论曰。是中一切菩萨者。谓住信行地。不可思议诸佛法者。是出世间道品。明者见智得证。说者于中分别。入者信乐得证。智慧地者。谓十地智。如本分中说。此是摄本入。如经又一切菩萨不可思议诸佛法明说令入智慧地故。此修多罗中说。依根本入。有九种入。一者摄入闻惠中。摄一切善根故。如经摄一切善根故。二者思义入。思惠于一切道品中。智方便。如经善分别选择一切佛法故。三者法相入。彼彼义中。无量种种智故。如经广知诸法故。四者教化入。随所思义。名字具足。善说法故。如经善决定说诸法故。五者证入。于一切法。平等知。见道时中。善清净故。如经无分别智清净不杂故。菩萨教化众生。即是自成佛法。是故利他亦名自利。六者不放逸入。于修道时中。远离一切烦恼障故。如经一切魔法不能染故。七者地地转入。出世间道品。无贪等善根净故。如经出世间法善根清净故。八者菩萨尽入。于第十地中。入一切如来秘密智故。如经得不可思议智境界故。九者佛尽入。于一切智相入智故。如经乃至得一切智人智境界故。是诸入。为挍量知义差别次第转胜。非根本入。一切所说十句中。皆有六种差别相门。此言说解释应知除事。事者谓阴界入等。六种相者。谓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总者是根本入。别者余九入。别依止本。满彼本故。同相者入故。异相者增相故。成相者略说故。坏相者广说故。如世界成坏。法藏云。九句中。有四位。谓愿乐位。见位。修位。究竟位。初四寄在地前。愿乐位次一寄初地。见位次三。寄修位。后一明究竟位。问。此中正为说十地法。何故。乃说地前乃佛。答。为显十地前有起下之功后有成上之义。又释。由十地证智。放阿含光。是故地前是此十地阿含分摄。由此地智依果海成故。有佛果。上不思佛法及下鸟迹所依空等。并是其事。案云。地前信地菩萨及佛果不思法。为一缘起。以六相方便。圆融相即故。一一位中。各摄六位。一一位满。皆到佛果。是故云也。有人引初地位行挍量中信行及不思法。释此文者。是甚谬矣。所以何者。彼行挍量中。不说六相故。又彼但说信行。不说信地故。又引此证者。为证初发心位到佛果位义。非证初地位证得佛果义。是故甚非也。
  言此经云何以故此初发心菩萨等者。第十卷发心功德品文。如所引文。疏云。此五句约佛内证盈满等。于中一总。四别。别中初二所依法等。一俗谛境。一真谛境。后二能依德等。一身。二智。所化等一句。属下释文。
  言又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等者。第九卷梵行品末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知一切法真实之性。具足惠身。不由他悟。今略取文。疏云。初发心时是因。便成正觉是果。故下云。初发心菩萨。即是佛故。悉与三世诸如来等。此明行两入位时。即得普贤位故。以知一切真实者。显理圆也。具足惠身者。智德备也。不由他悟者。内自开觉也。岂是因中说果耶。此一乘普贤行位。因果圆融。相即无碍。故致然也。宜须思准。
  言答今言作佛至不可说耳者。答意。显究竟果海。虽绝言说。而因果相由。为一缘起故。若无果即因不成故。是故为成因。对于因位。准其果德。非谓于实果海。明其果法也。
  言此如龙女至应准思之者。言龙女者法也。如经第五卷说。寻之可知。天台四教义第十一云。又法华经说。龙女于刹那项。发菩提心。成等正觉。即往南方无垢世界。坐道场。转于法轮即是。大涅槃经云。发心毕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前心难即是。涅槃经复有一行。是如来行。所谓大乘大般涅槃。初住分证真涅槃也。如此等诸大乘经。悉是圆教。明初发心住也。
  言普庄严童子者。是毗卢舍那之本因行也。如第一会末说。藏疏云。义准上下经意。有三种成佛。一约位。以六相方便。即十信终心。胜进分后。入十解初位。即成佛。以此是三乘终教不退之位故。以一乘六相融摄。即具诸位。至佛果也。是故此中童子。见初佛。为信位自分。闻初经。为信位胜进。见后佛。当解位初自分。闻后经。为解初胜进。以摄诸位皆具足故。二约行。总不依位。自分胜进究竟。即至佛果。三约理。则一切众生并已成究。更不新成。以余相尽故。性德本满相皆尽故。又第二会初疏云。问。未知。此舍那佛是何位中佛。答。若说信法。即信中佛。余位亦尔。思之。
  次善财童子者。如入法品说。藏疏云。问。此善财是何位菩萨。答。经无正断。位相难明。或有判为地上菩萨。设复发心。即是四种发心中。后二位也。又是论中。三发心内。证发心也。或有说。是实执凡夫但有信心。能求善友。今更准释。应善趣信中行人。依圆教宗。有其三位。一见闻位。即是善财次前生身。见闻如此普贤法故。成彼解脱分善根故。如叹德中辨者是。二是解行位。顿修如此五位行法。如善财此生所成至普贤位者是。三证入位。即因位穷终。潜同果海。善财来生是也。若尔。善财定是何位。谓是何位。以在信是信位。在住是住位。一身历五位随在。即彼位遍一切故。如普贤位。余义准宗思释。
  言兜率天子者。如第三十四卷小相品云。菩萨摩诃萨。于兜率天。放大光明。名曰幢王。普照十世界微尘数刹。遍照彼处地狱众生。乃至彼诸众生。见光明已。皆大叹喜。命终皆生兜率天上。乃至生天上已。闻天妙音。作如是言。善哉善哉。诸天子。卢舍那菩萨。今住离垢三昧。应当敬念。乃至尔时诸天子。广闻普贤回向善根。悉得十地诸力庄严具足三昧。乃至犹未能见离垢三昧之小分也(云云)藏疏云。以是普贤诸位。相摄大善巧德。是故创得出地狱已。闻此普法。即得十地。明与三乘渐次教不同也。问。此诸天子。现身成佛。答。孔目第四卷云。一依世界性等。十世界身轮王身。现身成佛。如普庄严童子等。二者依天子胜身。从三恶道。出生兜率天。现身成佛。三者依阎浮提胜功德身。如善财童子等现身究竟普贤之位。后生即见佛。四者依法华经。龙女之身。南方成佛义。当留惑之身。疾得成佛故。
  言此一念与百千劫等者。玄门云。问。既言久修始得者。云何言一念得耶。答。言久修善根者。即在三乘教。摄修三乘。入一乘。即是一念。始终具足。故经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乃至具足惠身。不由他悟。譬众流入海。才入一滴。即称周大海。无始无终。若余江河水之深。不及入大海一渧故。即用三乘中修三乘。多劫不及与一乘中一念。故下明。善财从文殊发心。求善知识。经历一百一十城已。而不如一念得见普贤菩萨。故知。得入此缘起大海。一念岂不成佛。又云。今举耶一念成者。即与佛同位。未见究竟故。复有浅深之殊。如人始出门乃与久游他土。难同在空中。远近有别。是故信住等位。各各言成佛者。而复辨其浅深。此中须善思之。方范云。从用异耳。准前可知。

  四者因陀罗微细境界门者。上诸缘起。体用即入。非直一重即入。亦即镜影各互重重即入。如因陀罗网。然上明一重即入。而未明重重即入如帝网义。今寄喻明此义。故第四此门来。是故纲目云。缘起力用。重重摄故。有帝网门也。疏云。由异体相入。带同体相入故。有重重无尽帝网门也。玄门云。此约譬以明。亦复具有教义等十门。如梵网经。即取梵宫罗网为喻。今言因陀罗者。即以帝释殿网为喻。帝释殿网为喻者。须先识此帝网之相。以何为相。犹如众镜相照众镜之影。现一镜中。如是影中。复现众影。一一影中。复现众影。即重重现影。成其无尽。复无尽也。
  言此经云至各受报业者。第二十七卷第八地文也。此三偈即三世间者。初一偈。明智正觉世间也。次一偈明器世间也。后一偈明众生世间。
  言又云一切佛刹至自在现者。第三卷胜音菩萨偈文也。疏中释初颂云。多各遍法界之佛。同坐一毛孔。释后颂云。如一毛一切亦尔。各具主伴。此三如是。渐次增广也。又释云明毛孔中。现无量三世间。重重无尽。
  言又云如一微尘所示现等者。是第七卷文也。

  五者微细相容安立门者。上既虽明缘起体用即入重重无尽义。而未明彼诸缘起不坏大小相。而于一门内。同时现显义。今欲明此义。故第五此门来。是故玄门云。此就相说。如一微尘。此即是其小相。无量佛国。须弥。金刚山等。即其大相。直以缘起实德无碍自在。致使相容。非是天人所作。故安立如似微尘中有秽国土。而即于此微尘中。具有不可说净国。在此微尘中。而于彼秽国。不相妨碍。而此净国之相。仍尔不共。乃至有诸国土尸罗盆幢形三方及四维等国。在此一尘。常不相妨碍故。问。纲目云。约缘起同体门摄法故。有微细门也。疏云。由异以门。摄同体中相入义。故现微细门也。旨归云。异体相容。具微细义。何三文不同耶。答。由义门无尽。随举一义。而显无尽耳。
  言故此经云至皆悉显现者。言又云。一毛孔中等者。第三卷云。一毛孔中。无量佛刹。庄严清净。旷然安住。彼一切卢舍那佛。于众海中。演说正法。疏云。此二颂明毛孔现刹佛于彼中为众演法。毛孔即明正执摄化佛还在自毛孔之内。今唯引初颂耳。
  言又云于一尘等者。即次颂云。于一尘内。微细国土。一切尘等。悉于中住。一切世界。有种种形。悉于其中。转尊法轮。疏云。此二颂明尘内所现种种形界。佛亦在中。转尊法轮。尘是依报。摄正等也。今略引初颂耳六秘密隐显俱成门者。上来虽明一多缘起。重重无尽。相入相即。不坏大小相。微细安立义而未明彼缘起隐显俱时成就义。今欲明此义。故第六此门来。是故纲目云。缘起有无。各不并故。有隐显门也。疏云。由一摄多时为显。全一入多为隐。多摄一入亦尔。又就用相入为显。全就体相即为隐。即显入隐普亦然。又异门即入为显。全同体为隐。同显异隐亦尔。旨归云。异体相。是具隐显义。玄门云。此约缘起说也。还具前教义十门。所言隐显者。如涅槃经半字及满字。昔说半字故。半字即显。满字即隐。今日说满字者。满字即显。半字即隐。此即约缘而说隐显。又如日喻品云。此方见半。他方见满。而彼月性实无亏盈。随缘所见故有增减。此即是大乘中说。若通宗辨者。不待说与不说。常半常满。隐显无别时。如彼月性常满而常半。半满无异时。是故如来于一念中。八相成道。生时即是灭时。同时俱成故。所以称秘密。如似十数。一即十。一即是显。二三四至十即为隐。又如眼根入正受。即是显。于色法中。三昧起此即名隐。而此隐显体无先后。故言秘密也。
  言故此经云于此方入正受他方三昧起等者。广如第八卷贤首品说。疏云。就初二世间自在中。何以得成东入西出等者。通论。文中有四重无碍。一处无碍。谓以东方即西故。是故不移东。而常在西也。问。文中不言不移而至。何必不是东没西出耶。答。文中既言常见在东亦常见在西。故知。非移动也。二佛无碍。谓以东佛则是西佛故。常在东佛前。则是恒在西佛边也。三身无碍。谓在东之身。即是在西身故。是故不动东身。常现西也。问。岂不分身。一分在东。一身在西耶。答。多身在多处。何成奇特。何得名为不思议用也。是故当知。定不分身。四入出无碍。谓以入定则是出故。不坏入定。常见出也。问。何必不是先入后出耶。答。既言常见入亦常见出故。知是分也。理实义中具斯四重。然此文意。为显彼菩萨功力故。初之二种。非此所用以初二则菩萨无力故。问。此刹那入定。何因则是出耶。答。如幻巾作兔。此兔则生是死。何以故。有则是无故。入出等亦尔。准思之。又此菩萨。以法界为身故。是故纵东方百千界外。见法界。非是分限法。故随显现处。无不全现。故菩萨身。常在入定中现。恒出定中现。无碍圆融。难思议也。是故若向出定门中者。唯见出不见入。亦不见出竟时也。余义准之。文若约境论。理数法尔如此圆融。若约智说。由菩萨智了达此法。回动自在。今此文中。具通二也。
  言眼根入正受等者。疏云。众生无间自在中。二初约自身。后约他身。自中有五对。是即第一对根境无碍。既观根入定。还应从根出。为显此根即是境故。从境出也。以一心缘起无二而二故。恒相即而根境两分(云云)三昧此云等持。离沉浮故。空惠均故。名等也。心不散故。注一境故。名持也。纳法在心。名为正受。
  言又云男身等者。疏云。菩萨既具三世间身。则以一切众生实执之身。作自身故。是故现彼身入此身出也。
  言于一微尘等者。疏云。是菩萨身。现于彼中。出入定也。非是观彼入定等以文中皆言现故。现者现身于彼中也。
  言又经云十方世界有缘故往返等者。第八卷贤首品文也。疏文三昧业用。往返约方。出入约定。此总标意也。
  言又于彼十方世界念念示现等者。第七卷贤首文也。疏此一偈明现八相。此海印三昧力也。问。此中既是十信菩萨。现成佛者。为是暂时化现。为实成耶。答。若三乘初教中。总无化现成佛以未得不退故。若终教十信满心。胜进分上。入十信初。则得不退。故能暂时化现成佛。如起信论说。若一乘圆教中。实则不依位。寄终教位相以辨之。于信满不退际。则明得彼普贤法界行德。具摄因果。圆融无碍。若以因门取。则常是菩萨。若以果门取。则恒是佛。由此镕融。有其四句。或唯是菩萨。或唯是佛。或俱不俱等。思准之。问。此中果门成佛。与终教化现何别。答。彼但于一位。依一世界。化现一佛。此中具十地等。摄一切位也。十方世界者。一切处也。念念中者。一切时也。问。此中既言示现。只应暂现同上终教。答。如文。无悕望之功用。能一念顷。游十方。若斯之德。自非因位穷满。孰能具此。故知。定是实行满也。不同彼是劣位人也。又一切诸佛。于诸世界。为物成道。皆是示现。以废机约自无成不成等故也。
  言如佛为诸菩萨受记之时等者。首楞严三昧经中卷云。菩萨受记。凡有四种。何谓为四。有未发心而与受记。有适发心而与受记。有密受记。有得无生法忍。现前受记。是谓为四。或有众生。往来五道。诸根猛利。好乐大法。佛知是人过若干劫。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当得阿耨菩提。名字如是国土如是(云云)是名未发心受记。或自有人。久殖德本。乃至是人发心。即住阿惟越致。入菩萨位。随毕竟数。乃至适发心时。诸佛即与菩提记。是名发心受记。自有菩萨。勤求菩提。乃至余菩萨天龙八部。皆作是念。此菩萨几时。当得菩提。乃至佛为断众生疑故。而与受记。普令众会皆得闻知。唯是菩萨独不得闻。乃至至能自知。我为得记。为未得记。是为菩萨密德受记。若有菩萨。久集善根。乃至于一切法。得无生忍。佛知此人功德智慧。悉已具足。则于一切大众之中。现前受记。是名第四现前受记广如经说。案云。今言现前受记者。当四受记也。余当不现前秘密受记也。又法华论云。第六人者。说大乘法。以此法门。同十地行满。诸佛如来。密与授记故。
  言如上第一钱等者。见第一钱中十钱时。不见第二乃至第十。何以故。离第一钱中十钱。外无第二三乃至第十故。如虚空故。是故一中十钱。名为显了。第二钱望第一中十。名为秘密。又第一有力。余皆无力。是故云不相知故。下显准之。

  七诸藏纯杂具德门者。上已虽明缘起重重无尽即入及隐显俱时成就义。而未明缘起互相摄藏纯杂自在具德义门。今欲明此义。故第七此门来也。是故纲目云。约缘起诸门。所收诸法。名有纯杂。故有纯杂门也(疏及旨归无此门也)玄门云。此约诸度门说。何者如似就一施门说者。一切万法。皆悉名施。所以名纯。而此施门。即具诸度等行。故名为杂。如是纯与杂。不相妨碍。故名具德。如大品经一念品明。从始至终。不出一念。即名为纯。而此一念之中。具于万行。即名为杂。虽尔。而与此中纯杂义别。何者。如彼经一念者。同是无得相应。不明缘起德用。若此明纯者。若约施门。一切皆施。若说忍门。一切皆忍。说忍门者。诸行如虚空。即名为纯。而忍门即具足诸门。即名为杂。纯杂不相乱。故名具德。故不同彼念品也。

  八者十世隔法异成门者。既虽明诸缘起体用即入及纯杂自在具德义。而未明此诸缘起。遍十世中。同时别异。具足显现义门今欲明此义。故第八此门来。是故纲目云。约所起法。分前后际。故有十世门也。疏云。由此融通自在。今依此法上所辨时法。亦随此无碍自在故。有十世门也。旨归云。显于时故。有十世义。
  言言十世者至成十世也者。如过去世中法未谢之时名过去现在。更望过去。名彼过去。为过去过去。望今现在。此是未有。是故名今为过去未来。此一具三世。俱在过去。又彼谢已。现在法起。未谢之时。名现在现在。望彼过去。已灭无故。名彼以为现在过去。望于未来。是未有故。名现在未来。此三一具。俱在现在。又彼法谢已。未来法起。未谢之时。名未来现在。望彼现在。已谢无故。名未来过去。更望未来。亦未有故。名未来未来。此三一具俱在未来。此九中名三现在是有。六过未俱无。问。若于过未。既名无边。此三世亦无边。何但三有。而说九耶。答。设于过未。更欲立者。不异前门。故唯有九。又此九世。总为一念。而九世历然。如是总别合论。为十世也。
  言此十世具足至得即入也者。此九世相摄有二门。一相即。二相入。此二得成。由二义故。一缘起相由义。二法性融通义。初缘起相由者。具如过去现在。法未谢之时。自是现在。以现在望之。乃是现在之过去。是故彼法。亦现在亦过去。所望异故。不相违。又现在现在。法自是现在。以未谢故。以过去现在望之。乃是过去之未来。又未来现在望之。复是未来之过去。是故彼法亦现在亦过未。又未来现在法。亦现在亦未来。准之可见。又此九中三世现在。必不俱起。六世过未。亦不俱。一现在。二过未。此三定得俱。是故九中随其所应。有隐有显。以俱不俱故。且就俱中。由过去过去无故。令过去现在法得有也。何以故。若彼不谢。此不有故。又由过去现在有故。令过去过去无也。以若不此有彼无谢故。又由过去现在有。令过去未来无也。以由彼未谢令此未有故。又由此过去未来无故。令彼过去现在成有。以若此有彼已谢故。是故由此未有。彼得未谢故也。又由过去过去无故。令过去未来无也。谓若彼不无。此现在不成有。现在不成有。此未来不成无。是故此无展转。由彼无也。又由过去未来无故。令过去过去令无也。反上思之。如过去三世有此六义相由。现在未来各有六可知。二就不俱中有二。初现现相由。亦有六义。谓由过去现在有。方令现在现在成有。何者。以若彼不有无法可谢至此现有。又由现在现在有故。方知。过去现在是有。以若此不有彼有不成故。何者。若无此有。即令彼有不得谢无。不谢之有。非缘起有故。不成有也。现在现在。望未来现在。亦二义。准上思之。过去现在。望未来现在。亦二义。谓若过去现在不有。则未来现在有不成故。反此亦准知。问。俱者。可相由。不俱者。云何得相由。答。俱者显相由。不俱者密相由。亦是展转相由。以若无此不俱俱不成故。是故此九世总于五位。有此十门。如过去过去。唯一谢灭。俱是过去。现在家之过去故。二如过去现在。有二门。谓是过位中。自现在故。以现在望之。是过去故。是故此法亦现在。亦过去。以所望异故。不相碍也。三如过去未来。有三门。一以过去现在望之。此未有故。是过去家未来。二以现在缘现起犹未谢故。是此现在现在。三以未来现在望之。此已谢故。是未来过去。是故此现在现在。亦现在亦过去。四未来现在。亦二门。五未来未来。唯一门。并准可知。上来次第相由。有斯九门。第十起间相由。谓若无初一门。无后一等。是故如次及起间无碍相由故。依是道理。令诸门相入相即。如经云。过去一切劫。安置未来。今未来一切劫。回置过去世。斯之谓也。凡谓相由之义。有二门。一约力用。谓若无此。彼不成。仍此非彼故。以力用相收故。得说相入。然一体不杂故。不相是也。二约体性。谓若无此。彼全不成故。此即彼也。是故约体。说为相即。释此二门。如别说。是故不失本位。不无即入也。思之可见。经云。无量无数劫。能作一念顷等。是此义也。第二约法性融通门者。然此九世时。无别体。唯依缘起法上。假立此缘起法。复无自性。依真而立。是故缘起理事融通无碍。有其四重。一泯相俱尽。二相与两存。三相随互摄。四相是互即。初中以本从末。唯事而无理。以末归本。反上可知。经云。非劫入劫。劫入非劫。是此义也。二中全事之理非事。全理之事非理。故俱存而不杂也。经中诸劫相即。而不坏本劫者。是此义也。三中由随事之理故。全一事能容一切也。由随理之事故。一切事随理入一中也。反上则是一入一切可知。四中由即理之事故。全一即一切也。由即事之理故。全一切即一也。是故唯理无可即入。唯事不可即入。要理事相从相即故。是故有即有入。时劫依此无碍法故。还同此法自在即入。余义思之可解。
  言故此经云或以长劫入短劫等者。第三十三卷。不思议品文。
  言又此经云于一微尘中等者。亦第三十三卷不思议品终也。疏云。初文现三世佛土。后文现能化所化佛事。此等约法是法性融通力。约智是如来自在力。良由此智达彼法故。无碍圆融。故能如是。此约果圆满说。若菩萨分得。如维摩不思议解脱。皆此类也。
  言又云于微尘中建立三世等者。

  九唯心回转善成门者。上来既虽明诸缘起体用重重即入及遍十世。具足显现义。而未明此诸缘起唯如来藏自性清净心。所变作。即藏心为自性。非心外境义门。今欲明此义。故第九此门来。是故纲目云。约缘起自性。故有唯心门也。玄门云。前诸义门等。并是如来藏性。清净真心之所建立。若善若恶。随心所转故。云回转善成。心外无别境。故言唯心。若顺转即名涅槃。故经云心造诸如来。若逆转即是生死。故云三界虚妄唯一心作(云云)今此章家。释此唯心。依诸圣教。说有多门。一相见俱存故。说唯识。谓通八识及诸心所。并所变相分。本影具足。由有支等薰习力故。反显三界依正等报。如摄大乘及唯识等诸论广说。二摄相归见故。说唯识。谓五通八识王数差别。所变相分无别。种生能见识生。带彼影起。如解深密经及唯识。观所缘论具说斯义。三摄数归王故。说唯识。谓亦通具八识心王。以彼心所依于心王无自体故。许彼亦是心所变故。如庄严论说。四以末归本故。说唯识。谓七转识。皆是本识差别功能。无别体。故楞伽云。藏识海常住。境界风所动。种种识诸浪。腾跃而转生。又云。譬如巨海浪。无有若干相。诸识心如是异。亦不可得。解云。既离水无别有浪。明离本识无别六七。广如彼说。五摄相归性故。说唯识。谓此八识皆无自体。唯是如来藏平等显现。余相皆尽。经云。一切众生。即涅槃相。不复更灭等。楞伽云。不坏相有八。无相亦无相。如是等文。诚证非一。六转真成事故。说唯识。谓如来藏。不守自性。随缘显现八识王数相见种现。故楞伽云。如来藏。为无始恶习。所熏习故。名为识藏。密严经云。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恶惠不能知藏即赖耶识。又云。如来清净藏无间。阿赖耶如金作指环展转无差别。又胜鬘经。宝性论。起信论。皆说此义。诚证非一。七理事俱融故。说唯识。谓如来藏。举体随缘。成辨诸事。而其自性。本不生灭。即此理事混融无碍。是故一心二谛。皆无障碍。起信云。依一心法。有二种门。一心真如门。二心生灭门。然此二门。皆名总摄一切法胜鬘经云。自性清净心。不染而染。难可了知。染而不染。亦难可了知。解云。不染而染。明性净随染。举体成俗。即生灭门也。染而不染。明即染常净。本来真谛。即真如门也。此明即净之染。不碍真而恒俗。即染之净。不碍俗而恒真。是故不碍一心。双存二谛。此中有味。深思当见。经云。于谛常自二。于解常自一。论云。智障极盲闇。谓真俗别执。皆此义也。八融事相入故。说唯识。谓由理性圆融无碍。以理成事。事亦镕融。互不相碍。或一入一切。一切入一。无所障碍。上文云。一中解。无量无量中解一等。舍那品云。于此莲华藏世界海之内。一一微尘中。见一切法界。又此品下云。于一微尘中。现有三恶道天人阿修罗。各各受业报。如是等文。广多无量。如上下经说。九全事相即故。说唯识。谓依理之事。事无别。事理既无此彼之异。令事亦一即一切。上经云。知一。世界即是一切世界。知。一切世界即是一世界(云云)十帝网无碍故。说唯识。谓一中有一切。彼一切中一。复有一切。既一门中。如是重重。不可穷尽。余一一门。皆各如是。思准可知。如因陀罗网重重影现。皆是一心识。如来藏。法性圆融故。令彼事相。如是无碍。广如上下文说。上来十门唯识道理。于中初三门。约初教说。次四门约终教顿教说。后三门约圆中别教说。总具十门。约同教说。案云。依如是唯识道理故。一切缘起。唯如来藏心所变作。离如来藏一心。外无别自性故。故云唯心回转等也。
  言但性起具德故等者。此通伏难。有人难云。若一切缘起。唯心变作者。即同三乘。何三乘外。别立一乘。以三乘中说一切唯识故。今为通此难故。云性起具德故异三乘耳。欲明三乘教。为破小乘等。心外实境。虽说相见俱存等一分少唯识。而未说理事俱融。圆满大唯识故。又唯说生灭阿赖耶持一切法种故。一切诸法。从彼种生。未说不生不灭如来藏。性起心。举体动而为成诸法故。彼诸缘起。非性起德。今一乘中。不破小乘。直对普机说理事俱融等。圆满大唯识故。说如来藏性起举体动而成诸法故。一切缘起。一念成性起德故。异三乘也。是故云也。
  言然一心亦具足十种德等者。第三十六卷。性起品云。佛子云何菩萨摩诃萨。知见如来应供等正觉心。此菩萨摩诃萨。知心意识。非即如来。但知如来智无量故。心亦无量。佛子譬如虚空。悉为一切万物所依。而彼虚空。无所依止。如来智慧。亦复如是。悉为一切世间智慧离世间智之所依止。而如来智无所依止。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最初胜行。知见如来应供等正觉心。乃至复次佛子。如来智慧无所不至。何以故。无有众生。无众生身。如来智慧。不具足者。但众生颠倒。不知如来智慧。远离颠倒。起一切智无师智无碍智(如是广说尘内经喻等)乃至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第十胜行。知见如来应供等正觉心(恐繁不集疏说也)。

  十托事显法生解门者。上既虽明缘起无尽重重即入乃缘起自性。未明此诸缘起。即是法界法门。今欲明此义故。第十此门来也。是故疏云。由此大缘起法即无碍法界法门故。有托事显法门也。又云。见此华叶。即是见于无尽法界。非是托此别有所表。下云。此华纲等。从无生法忍所起等。纲目云。约缘起相用。理现如事。故有托事显法门也。玄门云。此约智说。言托事者。如经举金色世界之事。即显始起于实际之法。一切幢一切盖等事。是行体也。又如法界品云。开楼观门。相见弥勒菩萨。所行因事。至菩提道。以楼观则菩提相。所以言显法生解也。若大乘宗中所明。亦托事以显法。即以异事显于异理法。此中以事即法故。随举一事。摄法无尽。故不同大乘说也。
  言如此经中说十种宝王云等者。第三卷云。一切如来。大众海中。雨十种宝王云。所谓胜金色幢宝王云。乃至一切菩萨无量功德光明转妙音宝王云。疏云。三雨宝谓是法门也。又云。兴十种一切妙庄严藏众宝王云。悉皆弥覆宛满虚空。十种普庄严宝王云。言乃至十种杂宝三世诸佛法身光明宝王云。疏云。妙宝是可贵义。云是润益。含雨义。龂腭义龂(牛斤反齿肉)腭(五各反。齿肉上下肉也)。
  言普眼境界谛观察余时者。约此普眼境界。谛观察彼余三乘小乘教等义等。俱时在普贤解行见闻心中也。是故终南问答云。问。诸教立位差别云何。答。略依一乘普贤因果制位不同。有十七门。世间六道。即为六门。声闻缘觉。复为二门。小乘中佛及初回心小乘人佛。复为二门。此二佛。同依三十四心。依四禅等。发智得成佛。故十信以去。十地五。位位作佛。即为五门。为回心声闻。别干惠等十地。复为一门。为直进菩萨。从初十信。修满十地后。得作佛。成初一念正觉。复为一门。广说如疏。本三乘小乘。准以可知。问。六道因果。本非圣位。因何摄在普贤门中。答。六道因果。是背圣法。普贤方便回成变道行及逆行门。令诸有情方便依厌得解脱。故。此之谓也。又普眼境界一句。可属上句。谓成一法界缘起具德门普眼境界。有人云。皆悉会融。成一法界缘起具德门。是普眼境界。谛观察也。言余时等者。除普眼观察时。自余观时。但在解行见闻心中。准之。今此解不知其所以。今问彼云。普眼观余观时者。若是三乘。一乘余故。三乘观时。名为余时。若不尔者。既除普眼。亦非三乘。河色人观时。名为余时耶。若是三乘人观时者。何三乘观时。在解行心中。以解行位。为普贤位故也。如是微寻。都无避走。是故不知其所以耳。
  言应以六相方便而会通等者。初同时具足相应门。名为总相。余九门为别相。九门同缘起故。名同相也。九互相望义各异故。为异相也。由九门而成初门故。名成相也。九门外无初门。是故名坏相也。
  言又于其中诸余法相者。且如心法。心数法。色法等诸法相。
  言及问答除疑等者。且如瑜伽说异熟识受熏。起信论说真如受熏。如是相违事等。为问答除疑等。
  言所说为方便等者。如设施三乘。为一乘方便等也。恐繁不集。寻彼可知。
  言又此经云于一世界中闻说一乘音等者。说一乘者。根本一乘。二三四等者。枝末三乘。是故云本末分齐也。
  六相圆融义第四者。上来既虽明一乘缘起无尽。而未明此之无尽缘起依何教说。今将明依六相方便教门。说此无尽缘起。是故第四此门来也。
  言初列名者至不移动故者。地论云。一切所说。十句中。皆有六种差别相门。此言说解释应知。除事。事者谓阴界入等。六种相者。谓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总相者是根本入别者释余九入。别依止本满彼本故。同相者入故。异相者增相故。成相者略说故。坏相者广说故。如世界成坏。一切十句中。随义类知。法藏云。除事谓阴界入等者。此辨定其义。谓约道理。说融通。非是阴等事相中辨。故除简之。别依本者。明依总开别。满彼本者。还能成总。谓要依本之别。方能满本故也。增相者是前九入。渐增之相。以显异也。缘成和合。略言标显。缘散无作。广辨因缘。如世界成坏者。举喻以显。谓如百亿四天合成一娑婆界。略言据显为成。若分别广说。百亿差别。合一娑婆。无所依住。故为坏。
  远公云。义门不同。故有六种。此六皆是诸法体状。目之为相。谓除事者。事相隔碍。不具六相。云何不具。如五阴中色。非受想乃至非识。如是一切。以其别故。无有总相。无总相故。不得将别对总以说成之与坏。故曰不具。若就体性。一一阴中。悉具六相。界入亦尔。泛就诸法。解释六相。事法虽别。理义齐通。今且就色。辨释六相。余类可知。如一色同体。具有苦无常等一切诸义。以是诸义。集成一色。随义别分。色有无量。谓无常色。苦色。空色。无我色等。种种差别。论其总也。总外无别。谓其别也。别外无总。总为一色。名为总相。别为多色。说为别相。别中就彼无常等上。皆有色义。名曰同相。色义虽同。而无常等差别。名为异相。成坏两门。约就同异。释成前二。以彼异相苦无常等体不相离。是故随彼差别多色。得摄为一。故称为成。以彼异相苦无常等义不同故。故一色随之。分为多色。故名为坏。非灭坏矣。持实而言。前之四门。显法义足。以后二门。约异显同。成前总别。有六相。就色既尔。今色无常说六亦然。如说无常。以之为总。随法别分。无常众多。谓色无常苦无常等。名之为别。就别之中苦等法上。皆有无常。故名为同。无常虽同。苦等各别。称之为异。以彼异相体不相离。是故随彼差别无常。得摄以为一无常门。故名为成。异体别故。一无常门。随之分多。是故名坏。如色无常。六门既然。自余同体。恒沙等法。一一皆尔。色体既然。一切诸法乃至涅槃类同皆尔。
  元晓云。今就十佛。显此六相。言总相者。谓初一佛无佛不摄故。二别相者。谓后九佛于一开九故。三同相者十皆离着故。四异相者。五对各别故。五成相者。揽九成一。一佛圆满故。六坏相者。分一作九。九外无一故。此中总别二相。标其法界缘起道理。以其别缘。而起总德。以其总缘。起别德也。所有十句。皆如是故。同异二相。明其缘起相应道理。以别无同相不成总故。同无异相不成满故。以九别中有同异相。乃得相应成一总满。成坏二相。显此缘起离边道理。以理成故非无。坏故非有。若但成非坏。堕增益边。唯坏无成。堕损减边。今有成坏故离二边。二边离故。即是中道。有成有坏。亦非一中。是谓甚深缘起道理。论云。如世界成坏者。以易显难。如三千界成一世界。即成即坏。易可了故。十句成坏。准此可解。又说。此句举事喻理。谓如世界成时。风轮等法。次第聚集。则有世界。世界坏时。山海等物。次第散灭。则无世界。十句总别。其义相似。揽别成总。似世界成。不可说无。散总作别。似世界坏。不可说有。但世界成坏。是事成坏故。成时非坏。坏时非成。十句成坏。是理成坏故。成即是坏。坏即是成故。是离边甚深道理。但取少分相似为喻。如说十佛有六种相。一切十句。皆亦如是。惇法师云。通则法界缘起为体。别则总相以中道为体。别相以二谛为体。同相以如如为体。异相以万法为体。成相以缘集为体。坏相以缘起为体。
  言第二教意至华严经说者。若依经疏。此门次有三门。是故疏云。释此六相义。作六门。一明教兴意。谓破定执。是以显缘起圆融之法。此理现前一切惑障。一灭一切灭。行位一成一切成等(此即是第二门)二种类者。不自不他生等四句。及不有不无等四句。并不生等八不。十不等皆悉会事入理。是此流类但彼等入理。以顺一寂。今此入理圆融。彼事使相即相入。成普贤法。有斯左右耳。三明所出者。此文出在下经第四大愿中。经家自说。非是论主率章而作。四明建立者。何故唯六。不多不少者。谓泛论缘起法。要有三门。一末依于本有起不起。二彼所起末。既带于本。是故相望。有同有异。三彼带本之末。既为本收。是故当体。有存有坏。若不具此三。不成缘起。三中各二故。但唯六(以上三门此章无也)五问答决择者。有二。初逆。谓非总非别等。各各互相形夺。诸相皆尽故也。二顺。谓亦总亦别等。各各顺。相成就等。思准作之(此即是第三门)六释文门(亦此章无)。
  华严五教章中卷指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