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华严五教章上卷指事(末)

  日本国东大寺沙门寿灵述

  言十本末开合差别者。本者一乘。末者三乘。开者于一佛乘。分别说三。合者会三归一。若无三乘一乘别者。如何三乘法入遮那海。是故由此本末差别。显一乘三乘。故云本末开合差别。
  言如大乘同至智藏大海者。此经下卷云。佛有十地。一名甚深难知广明智德地。乃至十名毗卢遮那智海藏地。乃至声闻辟支佛解脱。如彼河水。如来解脱。如大海水。海妙深持菩萨。复问佛言。世尊诸大小河流入海不。佛言如是如是。善丈夫。如汝所说。何以故。所有声闻法。辟支佛法。菩萨法。诸佛法。如是一切诸法。皆悉流入毗卢遮那智藏大海。广说十地名体。如寂法师章说。问。上引元晓师说云。声闻缘觉若因若果。皆于一因。分别为二。当知。此二皆归一因。归一因故。终到一果。彼教中说佛乘因果。分别佛地化身少分。当知。彼说佛乘因果。同归一乘果中。若有菩萨。依彼教故。望树下佛。发心修行。如是愿行。归于一因。同彼二乘。未至果故。如何今释云三乘诸法。悉皆流入毗卢遮那智藏大海。答。约一乘中。自有二门。一因果差别门。二因果无二门。前释约第一门。今此约第二门。是故不违也。
  言广在经文略如下辨者。此指第八施设异相门。彼云。此异相随事繁多。约以十门以显无尽。一者时异。谓此一乘要在初时第二日说。三乘等不尔。以随逐机宜时不定故。乃至十者事异。谓随有舍林地山等事。皆是法门。三乘等即不尔。但可说即空即真如等故(云云)。
  言二以一乘即三至更无一也者。此明准上存坏四句作此隐显四句谓。问。若据后门。一乘即三者。未知。彼一为显为隐。若显如何唯三。若隐彼一乘机。更依何法。而得进修。答。有四句。一由即三故。不待隐。二由即三故。不碍显。三由即三故。无不隐。四由即三故。无可显。由初二义。一乘机得有所依。由后二义。一乘机得入三乘。由四句俱即三故。是故唯有三。更无一也。问。若由后二义。一乘机得入三乘者。一乘机人。如何更反。入三乘耶。答。普机兼知权实法故。唯知自分法。不知他分法。不名普故。今知他分义。故云入三乘。又一乘法门。以主伴具故。本末无碍故。以末摄本故。故云一乘入三乘也。
  言是则不坏不一而明不异者。问。云何唯明不坏不一而明不异。不说不坏不异而明不一耶。答。举一门。而影显余门。是故唯明不异门。可知不一门交参(厝干反。孔安国曰。汝罪恶众多参列在天也。周易言。参谓相参也。方言参分也)言如三乘中亦有说因陀罗微细等者。若由一乘。如此经云如因陀罗网世界。十地论云。帝网差别。唯智能知。非眼所见。藏云。如帝释殿天珠网覆。珠既明彻。互相影现。所现之影。还能现影。如是重重。不可穷尽。诸世界海。亦复如是。诸世界中。亦有微尘。此微尘内。复有世界。如是重重。不可究尽。非是心识思量境界。若依三乘。如梵网经。是故玄门。云因陀罗网境界门。如梵网经即梵宫罗网为喻。
  言或亦说华藏世界而不说十等者。疏云。若约一乘。十佛化境。莲华藏世界海。有三种。一莲华台藏世界。虽遍法界。对地上菩萨机。现有增减。寄有色顶。唯说一界。二即此遍法界之等藏。说十显无尽。即无尽个华藏。一一皆遍法界。各有十无尽无尽也。此三中。初约同教一乘辨。后二约别教显耳。今文据须弥山世界中。辨华藏故。是故风轮水轮。还似彼也。以易信解故。印机而成故。令同教一乘中。唯说第一莲华台藏世界。唯说一界不说十等。如梵网经说也。
  言谓如十眼中亦具有五眼者。晋经第四十二云。菩萨有十种眼。谓肉眼见一切色。天眼见一切众生死此生彼故。惠眼见一切众生诸根故。法眼见一切法真实相故。佛眼见如来十力故。智眼分别一切法故。明眼见一切佛光明故。四生死眼见涅槃故。无碍眼见一切法无障碍故。普眼平等法门见法界故(于中初五是三乘中五眼也)疏云。智论中。无常肉眼。畏大风故。不见他方。此经是真常肉眼。见十方色故。无量寿经。惠眼见真。又法眼观察究竟诸道。为此不同。准释可知。此中皆从根境立名可知。后五中智眼。分别事法。无碍眼。见事不碍理也。普眼见理事平等。余并可知。
  言十通中有六通等者。第三十九云。菩萨有十种通。谓出生念宿命方便智通。出生无碍天耳方便智通。出生知一切众生不可思议心心数法方便智通。出生无碍天眼观众生方便智通。出生不可思义自在神力示现众生方便智通。出生身示现不可思议世界方便智通。出生于一念中往诣不可说不可说世界。方便智通。出生不可思议庄严具庄严一切世界方便智通。出生不可说不可说化身示现众生方便智通。出生不可说世界成阿耨菩提不可思议示现众生方便智通。疏云。正以身现法门。业用无限故云也。一宿命。二天耳。三他心。四天眼。次五神通。一现神力。二示多身。三速往来。四能严刹。五现化身。后一漏尽。示成菩提。此十皆以通惠为体。故名智通。从起齐出生。
  言而义理皆别者。三乘一乘。皆共虽说五眼六通。而唯名同。以义异故。是故下云如普庄严童子等也。其身在于世界性等以上处住。当是白净宝网转轮王位。得普见肉眼。见十佛刹微尘数世界海等。若三乘肉眼。即不如此。故智论云。肉眼唯见三千世界内事。若见三千界外者。何用天眼。为故知不同也。又云。问。如一乘摄方便中回心。与三乘中回心。所得法门分齐云何。答。若三乘中回心。即入十信已去。修行菩提心及大悲等法门。次第而去。若一乘中。如下文。舍利弗及因陀惠比丘等六千人。于文殊师利边回心。即得十大法门及十眼十耳等境界。义当即是解行身。遍于五位等。此之谓也。
  言是则两宗至一乘故也者。于中所言根欲性者。第二十八卷第九地。云诸根难欲难忆难。论经。云根稠林。欲稠林。性稠林。次下释云。是菩萨知诸根濡中上差别相等。藏云。是诸器故。谓是说法。所授之器。名钝根中根利根。谓速受者利。迟受是钝。中容是中(云云)次云。是菩萨知诸欲濡中上差别相。乃至如实。知八万四千诸欲差别相。苑云。知乐欲稠林。于所乐境。起希望。次云。是菩萨知诸性濡中上差别相。乃至如实。知八万四千诸性差别相。苑云。知性稠林。性谓积习成性故。案云。虽有器根。无乐欲。则不能闻法。虽有乐欲。无习成性。虽闻而不能受持。故必具根欲性。得听受法故。故云成根欲等连缀(张卫反。句也连也合会也)。
  言故云诸有所作等者。方便品文也。验本皆字为常字。
  言经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等者。药草喻品末文也。论云。一者示现种子无上故。说云雨譬喻。汝等所行是菩萨道者。谓发菩提心退已。还发前所修行。善根不减。同后得果故。基师云。汝等所行等者。声闻所行。成佛远因故。是菩萨所行方便之道。名菩萨道。义一师云。问。前所修行善根者。为取前未退时大乘善根。为取前已退时小乘善根。答。有说。唯取未退时大乘善根。现行虽退。种子存故。小乘善根。非大因故。有说。亦取小乘善根。若已回心。为大因故。于一分二。二本一故。案云。若见章意。顺于后释。谓于一乘。分别说三。是故三乘。从一乘流。故从其本名为一乘。
  言又经云毗尼者即大乘也者。胜鬘经云。正法住。正法灭。波罗提木叉。毗尼。出家。受具足。此六法为大乘故说。基师云。经论二藏。善名住。除障名灭。或中略本名波罗提木叉。广律本名毗尼。此乃所学三藏之法。能学之人。名出家受具足。二乘人法。合成六处。既言皆为大乘故说故知。小学为成大因。
  言四殊胜门至余二则非真者。问。此殊胜门。以三中一。名为一乘。如何引唯此一事实。以为证耶。以唯此一事实。为无三之一故。非三中一故。答。所以引唯此一事实等。非证一事实以为三中一。以唯言余二则非真。非言余三则非真故。明知。不破三中大乘。以不破三中大乘故。望于二乘。为殊胜故。同无三之一。为佛乘故。融三中大。同无三之一。故名为一乘。非谓一事实即为三中大矣。有人迷此文云。法华一乘。名为三中一者。聋盲此章文。盲后学眼耳。此即方便品文也。
  言又云止息故说二等者。游心法界记云。问。若后之一。说独为究竟。前之诸说。皆是方便者。何故法华经中。不言止息故说三而但言说二耶。答。大乘自有二种。一者实教。二者权教。若以闻权异实。许二入灭。即三乘各殊。小不向大。皆为究竟。不言止息。今就泯权归实权教大乘即真。不待回故。所以但言息处说二。不言说三也。此云何知。案云。法华经云菩萨乘者。即佛乘等。此就泯权说也。案云。见彼说意。亦似依殊胜门不回菩萨也。以菩萨乘即佛乘故。非如二乘回异乘故。是故云息处故说二。此化城喻品文也。长行云为止息故说二。涅槃颂云息处故说二。问。上文云为欲回彼三人入一乘故。是故大乘亦说回也。何彼文云不待回。答。三乘菩萨。未闻法华。虽知自身当得作佛。未信二乘同皆成佛。今闻三乘皆共成佛。回昔三乘别心。入今平等大惠。是故大乘亦说回也。然三之中一。与无三之一。俱皆是佛乘故。共菩萨所乘故。非如二乘回异乘故。是故即真不待回也。所望异故。不相违也。是故寂法师云。问。三乘中菩萨。为亦须破不。若须破者。云何不言破三明一。若不须破。云何言菩萨闻是法。疑网皆已除。答。三乘菩萨。未闻法华。虽知自身当得作佛。未信二乘同皆成佛。今闻此经。方除别执。故言菩萨疑纲皆除。虽尔。犹名菩萨乘者。非如二乘回入余乘。是故不言破三明一。此之谓也。
  言此文有二意等者。问。此文意。唯说余二耶。为通说止息故二耶。答。通亦无妨。问。若尔菩萨岂入化城耶。答。虽经不说菩萨入城。而依此文势及以余师释。何妨以义入化城也。是故玄一师云。前七方便及地前位所见涅槃。喻为假车。见谛及初地以上所见涅槃。喻于宝车。又基师云。菩萨之人。依此本论。初地以上。虽离分段。未说解脱。不名入城。不疲倦故。不入有余。不说菩萨入化城。故入无住涅槃。亦息分段生死。纵名入城。未乖道理。案云。若依此义。明章意云。虽未得初地已上真无漏。而地前三贤位。依于比证门。得无住涅槃。息分段系业。是故假名入化城也。
  言五约教事深细等者。法华经寿量品云。常在灵鹫山及余诸住处。众生见劫尽大火所烧时。我此土安稳。天人常充满。下卷云。法华论主。释为报身菩萨也。当知。此约一乘同教。何以故。以法华中亦显一乘故。其处随教。即深归净。故说法华处。即为实也。如菩提树下。说华严处。即为故说法华处即为实也。如菩提树下说华严处即为莲华藏十佛境界。法华亦尔渐同此故。是同教也然未说彼处即为十莲华藏及因陀罗等故。非别教也。
  言六约八义意趣依摄论如问答中辨者。教师问答下卷云。问。一乘语字。几意故说。答。有八意说。一为不定机性声闻通因及果故说一乘。二为欲定彼不定性菩萨。令不入小乘故说一乘。三据其法。真如是一。诸乘皆依真如。以体摄相。故说一乘。四据无我等。无人我理。既是通法。大小乘共据无我理通。故说一乘。五据解脱等。大小诸乘。脱烦恼障。据脱障通。故说一乘。六据性不同声闻身中。先修种性。后入声闻。约性二处是通教。故说一乘。七据得二意。此有两意。初二意者。一佛意者。佛欲摄一切有情。得同自体意乐。我既成佛。彼亦成佛。据此意乐故。说一乘。自体者。法性为自体。第二。佛先为彼声闻授记。欲发声闻平等意乐。我等与佛平等无二。佛为此意。与诸声闻等。皆授记。据佛等意故。说一乘。第二义。于一言下。有二义。一声闻摄。从自体意乐。二有实菩萨。名同声闻。及菩萨化为声闻。于一授记下。有其二义。据一授记意乐故。说一乘。八据为化意。佛为声闻。作声闻佛。所以同彼声闻者。欲令彼修声闻行故。现同小乘欲摄末归本。道我此身即是一乘。据能缘化意故。说一乘。约此八意。括声闻乘。本来是一。唯声闻人。不了自性谓言别。愚住声闻行。从彼愚故。诸佛所呵。令一乘所数者。据此病别也。此文义在摄论也。无性摄论云。为引摄一类。及任持所余。由不定种性。诸佛说一乘。法无我解脱等故。姓不同。得二意乐。化究竟。说一乘。释曰。依此密意。佛说一乘(云云)诸摄论本。皆同不异。问。验诸论中本。皆云十义故说一乘。何故八义意趣故。说一乘。答。观问答意。合二意乐为一。不说究竟故。说一乘句。故为八义。也问。何故除究竟故。说一乘句耶。答。未知所以。然元晓师。楞伽宗要云。又摄论说一乘意中。言究竟者。是虽明修行地决定别趣。而望究竟地。终归一果。何者欲门一向趣寂二乘。约修行地。一向性别。决定趣入无余依界。一切诸佛。不能令其入无余成无上觉。而其后时。离醉得悟。修菩萨行。终归究竟说为一乘。如下经言。说三乘者。为发趣修行地故。说诸性差别。非究竟。为欲建立毕竟能取寂静之地故。乃至见法无我。得三昧乐行故。声闻独觉。究竟证得如来法身故。若准此说。第十究竟。非密义一乘。而为显了一乘故。今疑问答意。若依此说故。不说第十究竟一乘。或有云。是十义中。法无我等八义。此释不安。违问答故。
  言约十义方便如孔目说者。孔目第一卷云。一乘义者分别有二者。一者正乘。二者方便乘。正乘如华严经说。亦非别分别。方便乘者。分别有十。一对三宝分别。佛宝是一乘。法僧是三乘。何以故。佛同无尽故。法僧则不定。二对四谛分别。灭谛是一乘。三谛是三乘。何以故。灭同无尽故。三谛则不定。三对二谛分别。第一义谛是一乘。世谛是三乘。何以故。第一义谛。同无尽故。世谛则不定。四对过分别。无恐邪者。即是一乘。有恐怖者。即是三乘。何以故。如如来藏等。则依无过。即同无尽故。六识及心法智。此之七法。刹那不住。不种众苦。不得厌苦乐求涅槃。由是俗谛故。依不自在故。五对人及智分别。有三种人。成三种智。成三种智者。一若善男子善女人。成就甚深法智。以为一人。二若善男子善女人。成就随顺法智。为第二人。三若善男子善女人。于诸染法。不自了知。仰推世尊非我境界。唯佛所知。是第三人。前之一人。是一乘智。后之两人。是三乘智。何以故于第一智。是证智同无尽故。后之二智。未证实法。是不定故。此依胜鬘经说。六对所解了法虚妄。契实无分别。随文解义。是三乘法。知法虚妄。契无分别。是一乘法。何以故。契无分别。同无尽故。随文取者。是则不定。此依楞伽经义说。七对一乘三乘小乘分别。一乘是一乘。三乘等是三乘。何以故。一乘则无尽故。三乘则不定。八对大乘中乘小乘分别。大乘即一乘。何以故。大乘尊上。即无尽故。中乘小乘。义则不定。如经会三归一故。九对世间出世间出出世间分别。出出世间。即是一乘。余则三乘。何以故。出出世间。胜同无尽故。余二则不定。如法华经界外露地。别索车者。即是其事。十对譬喻分别。如王髻中明珠及大王等。是一乘。宝珠系汝衣里及穷子等。即是三乘。何以故。髻珠王秘。其甚深故。余则不定。此依法华经说。上来所辨。于眷属经中。欲显圆通无尽法藏一乘教义故。于方便之处。示一乘名。令进入者。易得解故。作如是说(有人云。引第四卷云。十世界海十国土等文此即不然。达者可见)。
  言依上诸义至本宗定故者。谓三乘等。并名一乘者。皆从一乘流故。随彼一乘本宗定故。名为一乘故。云以随本宗等。
  言主伴不具故等者。此通伏难。难云。若三乘等。随本宗故。名为一乘。亦即可言随本宗故名别教。通云。虽随本宗名为一乘。而主伴不具。故是同非别也。是故孔目说十义说。结云。上来所辨。于眷属经中。欲显圆通无尽法藏一乘教义。故于方便之处。示一乘名。令进入者易得解故。作如是说。若横依方便进趣法门。即有二义。通说一乘。一由依究竟一乘教成。何以故。从一乘流故。又为一乘教所因故。二与彼究竟圆通一乘。为方便故。故说一乘。非即圆通自在义也。此之谓也。以此实文。述彼文故。或有人云。随三乘各本宗定故。是同非别。难云。若尔者。可云随末宗定故。以三乘为末故。处处者云三乘皆从一乘流。故名为末也。如何反此三乘称本。又违孔目故。
  言一者一乘至故有二耳者。问。四衢所授大白牛车。名为别教。别三乘故。如何今说为同教耶。以此门中说同教故。又三中大乘。异于小乘。何合小为一类故。答。三中大乘。虽异小乘。而共小之大故。望于一乘。俱为权故。云合为一权乘。露地牛车。虽三外一。而三与一。和合说故。三乘之人。俱信受故。属同教耳。是故权三。与实一乘。名为二乘。会二乘。合归一故。
  言二者大乘至愚法异回心者。问。愚法回心。共小乘故。合为一类。云何回心。同于大乘。为一类耶。答。愚法二乘。令回大故。回心二乘。既回大故。合于大乘。以为一类。愚法小乘。未大信故。异于回心。故引彼令回故。别为一类。
  言以经中愚法至别有一乘者。案云。小乘教中。愚法二乘。约彼自教。虽出三界。而望大乘终教。未究竟出三界外。故犹居宅内。以居宅内故。更由大乘教。可出三界故。故云在所引诸子中等也。尔乃三乘之教。不同愚法小乘教故。故云三乘外。别有小乘。既以大乘三乘之教。亦引愚法二乘之子。是故所引小乘外。别有能引三乘教。故云小乘外别有三乘也。三乘人。由彼自教。至露地已。更别授大车故。由是明知。三乘权教外。别有一乘实教也。故云三乘外别有一乘。
  言以人执烦恼至一切故者。论第五云。又声闻人。辟支佛等。一切善根。皆为自身。其心常为自身乐故。雨于涅槃。畏烦恼。为伏诸结。修行无量。非为众生。案章意云。愚法二乘教中。唯说九十八使。未说百二十八烦恼。又唯说六识中烦恼障。未说末那惑及本识内惑种。故唯于彼所说。虽得断证。而于未所说。不断证故。故云但折伏也。
  言经云汝等所得非真灭度者。法华经第四。云汝等所得非究竟灭。案云。于未说惑种。不能断证故。云非实灭等也。故章下云。问。如瑜伽。显扬论说。诸识成就不成就中四句内中。声闻独觉。入无余依涅槃者。阿赖耶识及诸转识。俱不成就。既本识转识。皆灭无余。后生心。以何为因。无因而生。不应理故。答。彼诸论。依始教门。引小乘故。所立赖耶。行相粗显。不从真起故说有灭。又为顺小乘故。亦许彼般涅槃非不究竟。故说入已不复起也。今终教中。就实而说。既以根本无明。动如来藏。成梨耶识。彼二乘人。于此二法。既俱未断证。何因得灭阿梨耶识。又由于彼无断证故。所得涅槃。岂为究竟。化城因喻。应便有失。解云。准此明知未所说者。不能断证。若虽不说。而能断证者。根本无明。并所动识。虽未说而可言断证。彼已不尔。此何尔耶。尔乃愚法二乘。非直断证根本无明并所动识。亦即非断证末那相应惑及本识。为烦恼种子。是故终南问答云。其末那识。依三乘教。有其识。起四惑。不起法执。愚法声闻。不断但暂伏上心。由观智浅故。退菩提心。声闻及回心声闻等。并断末那。为观智胜故。故云非真灭度也。
  言又经云若不信此法得阿罗汉者。法华经方便品云。若有比丘。实得阿罗汉。若不信此法。无有是处。非如所引。更验余文。若依此文。明章意者。若有阿罗汉。不信此法者。可知。是即愚法罗汉。非实罗汉。回心二乘。知大乘故。易信此法。得实罗汉故。愚法二乘者。未信大乘故。难信此法。未得实罗汉故云也。
  言又大品云欲得阿罗汉等者。此明学修大乘般若。得实罗汉。学愚法小乘教。不得实阿罗汉。
  言入大乘论中亦同此说者。入大乘论上卷云。问曰。汝说。善入摩诃衍论。如是功德。云何名为摩诃衍耶。答曰。菩萨藏处。名摩诃衍。问曰。佛不说三乘亦摩诃衍乎。答曰。如是此大乘中。亦说三乘。即名三藏。如菩萨藏经中说。佛告阿间世王。族姓子藏。有三种。问。何等为三。谓声闻藏。辟支佛藏。菩萨藏。族姓子非声闻乘。故名为三藏。亦非以辟支佛乘故。名为三藏。唯诸菩萨所学大乘。得名三藏(云云)
  言是故当知至非小乘故者。以临门三车引子。令得出。是大乘三乘教。非愚法小乘教。若此三车。通愚法者。法华经。即可成小乘。以法华经说三车故。以法华经非小乘故。故知。三车不通愚法。
  言其瑜伽声闻至是事也者。谓小乘说九十八使。大乘中说百二十八。又小乘中。说十使不通迷四谛也。大乘中。说通迷四谛。又彼无顿断得果。此有顿出离。又彼无断末那惑也。此有断之。又彼唯断烦恼得也。此断种子。又彼不许分断所知。此许分断所知。如是大小分齐各别故。云不同等也。
  言梁摄论云至即其事也者。第八卷云。论云。佛说正法善成立。释曰。一切三世诸佛。共说此法。所说理同。不相违背。故名正法。又欲显说者胜。故言佛说。由所说道理胜及所得果胜。故名正法。如来成立正法。有三种。一立小乘。二立大乘。三立一乘。于此三中。第三最胜故。名善成立。
  言三小乘中至二乘故也者。此第三段中。有二义。一近为第二段中三胜。二远为明三乘亦有三种。而作第三段也。若不尔者。无初三段中。第三段故也。又非直坏上三字。亦即不成下三字故。若为此说。上下三字。俱成立故。
  言此中佛法但慈悲爱行等者。小乘中三。始别终同。以俱罗汉故。唯彼佛法。慈悲行。异二乘故。
  言三谓三乘至准上可知者。准上大乘中乘小乘为三乘也。可准释也。谓融一乘。同大乘。合愚法。同小乘。故唯四地。
  言谓三乘人天为五者。谓融一乘。同大乘。合愚法。同小乘故。
  言并准释可知者。第二五中人天者。欲界天及色界梵。合为一天。第三五中。开欲界天及色界梵故。
  言六者或无量乘等者。入法界品文。揽(虚取反辛取也撮持也)。
  言初即不坏至体无二也者。问。初不碍三之一。后不碍一之三。是即不一。何同法界。以法界中无二相故。答。泯权归实门。三乘即空。而全归一乘故。一乘同体。而无二相。揽实成权门。一乘即空。而举成三乘。故三乘同体。而亦无二。是故二俱。同一法界。无二相故。然彼泯权之。一与揽实之三。是即不一。是即不坏。不二而明二相。又不坏二相。而明无二也。
  言余释乘名体等并如别说者。章主起信论疏云。大者当体为因。包含为义。乘者就喻为称。运载为功。法喻合举故。云大乘。又大者就义。谓体相用三大莫过。乘者约用。谓即佛性三位成运。自性住佛性为所乘。引出佛性为能乘。至得果佛性为乘所至处。三义体用。唯一心转。是故亦乘。亦大。持业释也(云云)今指此等故。云如别说。
  教义摄益第二者。上已明乘差别。今为明其乘之摄益。是故次此门来。
  言一者如露地牛车等者。此有二义。一十十无尽。具主伴义。此当别教。如华严说。二开方便门。示真实相。不具主伴义。此当同教。如法华说。今此明初义也。
  言仍教义即无分齐者。有人云。三乘教义。机不定故。随其根机不定。教义亦不定故。故云无分齐也有云。三乘自宗。虽有教义。望于一乘。但有言教。无其义故。云无分齐也。今解云。三乘教义。望自宗纵虽教义。以一乘所流故。为彼所因故。仍无自三乘教义分齐故。是故云也。又三乘教义。谓界内示三车为教。得出为义。此义亦教。无三义故。与界内教。无差别分齐。故云无分齐。
  言为彼所目故也者。有云。一乘教义以为网纲。三乘名为网目。以纲之外。无别目故。三乘教义。为彼一乘教义纲之所目故。云经云张大教网亘生死海等。有云。三乘教义。为彼三乘所目。非为别教一乘所目。故约别教一乘。俱非教义。今解云。三乘教义。为彼一乘之所目故。一乘教义外。别无三乘教义故。是故下云。或有众生。于三乘法。根不定故。堪可进入别教一乘者。即知三乘等法。本来不异别教一乘。何以故。为彼所目故。更无异事故。又孔目说十义方便讫云。由依究竟一乘教成。何以故。从一乘流故。又为一乘教所目故。又与彼究竟圆通一乘。为方便故。云说一乘。非即圆通自在义也。
  言或教义俱教等者。三乘教义。俱望一乘。为开方便教门故也。
  言或教义俱义等者。一乘教义。俱望三乘。皆为示真实义故。
  言或具此二句约同教者。同教者。同教一乘中。有二句。一教义俱教。谓临门三车。望一乘。为开方便教故。二教义俱义。谓露地一乘。望三乘为示真实相故。上诸句等。准此可知。
  言一或唯摄界内机令得出世益等者。三乘权教。引分段界内机。令得出世益。即以为究竟。若二乘者。预流以上。若大乘者。十住以上。皆共初得出世益自位不退益故。永超三途故。三乘权教益。究竟故。故云究竟。上自位究竟准此可知。
  言二或摄界外机等者。一乘实教。引分段界外变易机。令得变易界外出出世利益故。出世间上。亦有出世。故名为出出世。是故经说出出世一乘益。云与诸菩萨及声闻众。乘此宝车。直至道场。
  言此小相品说者。第三十四卷。小相品云。菩萨摩诃萨。于兜率天。放大光明。名曰憧王。普照十世界微尘数刹。遍照彼处。地狱众生。灭除苦痛。令彼众生十种眼耳鼻舌身意诸根行业。皆悉清净。彼诸众生。见光明已。皆大欢喜。命终皆生兜率天上。乃至生天上已。闻天妙音。作如是言。善哉善哉。诸天子卢舍那菩萨。今住离苦三昧。应当敬念。乃至尔时诸天子。广闻普贤回向善根。悉得十地诸力庄严。具足三昧。皆悉成就众生界等。善身口意业。灭一切障。皆得清净。见百千万亿那由他佛刹彼尘数七宝莲华。乃至犹未能见离垢三昧之小分也等(云云)疏云。离垢三昧有二位。一约因终。如第十法云地菩萨所得。离自一障微细垢故。二约果初。如此文。又云。以是普贤诸位相摄大善巧法。是故创得出地狱已闻此法。即得十地。明与三乘渐次教不同也。又云。谓虽得十地因满。简不同故。云犹未能等。又云。此等众生。悉先修善者。明宿有见闻一乘修普贤善根故喻中。如在欲界已得初禅。身虽未转。而得彼天乐。如是众生。遇此光明。顿得十地。身犹未转。令本身肉眼而得普眼。是法力故。问。诸天子等。昔在何位。见闻一乘。退堕地狱。答。虽未见正文。准圣教道理。从愚位。乃至十信位。见闻一乘。修普贤善。遇恶因缘。退堕地狱。今以种善根故。遇善知识故。卢舍那佛威神力故。于地狱。命终生于天上。闻天妙音。除灭业障。闻普贤法。入信满位。诸位相摄。得十地位。此约普贤门。得如是耳。若约别门。不得尔也(妄说云云非述破例)。
  问。此诸天子。现身成佛。答。孔目第四卷云。一者依世界性等十世界身轮王身。现身成佛。如普庄严童子等。二者依天子胜身。从三恶道出。生兜率天。现身成佛。三者依阎浮提胜功德身。如善财等。现身究竟普贤之位。后生即见佛。四者依法华经。龙女之身。南方成佛义。当成之身。疾得成佛故。
  言若界内见闻出世得法等者。如善财童子等。
  叙古今立教第三者。上既虽明散义摄益。未知彼教一时摄益。多时摄益。是故第三有古今立教门。
  言如克其本唯是如来一圆音教者。苑云。后魏菩提留支。立一音教。此依本质教说。若就唯识教。分本影。则非唯一音。影像多故。随闻者识。聚集异故。若约无碍法界。则说听圆融。全互相摄。一多无碍也。由此准知章主意。亦依本质。立一音教。依影像教。而不立也。是故云克其本等也。
  言如来一圆音者。章主云。如来圆音。有其二义。一谓。如来能以一音演说一切差别之法。所谓贪欲多者。即闻如来说不净观。如是等乃至一切。故名圆音。是故华严云。如来于一语言中。演说无边契经海。二谓。如来一音体。同一切差别言音。谓诸众生。各闻如来唯为己说。故华严经云。一切众生语言法。一音演说尽无余(余说云云不能具引)。
  言故经云等者。是维摩经上卷佛国品文。
  言二依诞法师等依楞伽等经等者。入楞伽第二卷。集一切佛法品云。佛告圣者大惠菩萨言。大惠譬如庵摩罗果。渐次成就。非为一时。大惠。众生。清净自心现流。亦复如是。渐次非清净。非为一时。又云。大惠譬如明镜无分别心。一时俱现一切色像。如来世尊。亦复如是。无有分别。净诸众生自心现流。一时清净。非渐次净。苑云。隋朝诞法师。亦立渐次教。教既有凭。义复无失。故出现品云。若即说深法众生恐怖。是故如来渐降法雨。如摩耶斯。若顿说大乘。如庄严。又法华云。若但赞佛乘。众生没在苦。是故以方便。分别说三乘等。广说应知。文既至。教义复极成。无过故也。
  言远法师等后代诸德多同此说者。苑云。西秦昙无谶三藏。立半满二教。谓依涅槃经。喻显大小乘教。如半满字。隋远法师亦同此。十地论远疏云。圣教万差。略要唯二。谓声闻藏。及菩萨藏。声闻藏中。所教有二。一声闻声闻。二缘觉声闻等(云云)菩萨藏中。所教亦二。一是渐入。二是顿悟。言渐入者。是人过去曾习大法中。退学小。后还入大。大从小来。谓之为渐。言顿悟者。有诸众生。久习大乘相应善根。今始见佛。则能入大。大不由小。名之为顿。故云多同此说。
  言三依光统律师立三种教等者。苑云后魏光统律师。立渐顿圆三种教。若渐根生熟俱渐。顿根生熟俱顿。渐顿可分。既云未熟名渐。已熟名顿。此则于一渐根。生熟为异。无顿义也。或应彼一有渐顿二根。生必至熟。必从生故。或应一切皆是渐根。无有不从生至熟故。又圆机既是分阶佛境。则地前无有堪闻此经。释便有自教相违。出现品云。今此会中。有佛刹尘数众生。发阿耨菩提心故。又发心功德品及离世间品皆云。我等诸佛。悉共同心。护持此经。令现在未来诸菩萨众。未曾闻者。皆当得闻故。释曰。此未曾得之辈。应是地上。既尔。必唯被上达分。阶佛境者耶。
  言四依大衍法师等一时诸德立四宗教等者。苑云。齐朝大衍法师。立四宗教者。第二假名。岂唯经部。又不真之与假名。杂表差别也。
  言五依护身法师立五种教等者。苑云。齐朝护身法师。五宗教中。初之三教。会释如前衍师处说。四五两教。俱是部别之宗。非通宗之教。
  言六依耆阇法师立六宗教等者。苑云。耆阇法师。六宗教中。初二同前衍师处会。第三第四。只是一义。谓不真如幻。约喻显空。真空理性。就法说空。法望于喻。岂二门也。第五恒沙功德。与第六无碍德用。此之二宗相望。稍别亦无过也。
  言七依南岳至不见闻故者。章主立五教。影似此四教。其名义稍殊。还此四为本。而似立五教。是故今略举其名义。顗禅师云。一释三藏教名者。此教明因缘生灭四谛理。正教小乘。傍化菩萨。所言三藏教者。一修多罗藏。二毗尼藏。三阿毗昙藏(云云)问曰。佛于三藏。初开三乘大乘最胜。何不以大乘为正小乘为傍耶。答曰。鹿苑初说四谛法轮。俱邻五人。见谛成道。八万诸天。得法眼净。但有小乘得道。未有大乘。故以小乘为正也。大智论云。佛于阿含中。虽为弥勒授记。亦不说种种菩萨行。故大乘为傍也。二释通教名者。通者同也。三乘同禀。故名为通。此教明因缘即空无生四真谛理。是摩诃衍之初门也。正为菩萨。傍通二乘。故大品经云。欲学声闻乘者。当学般若。欲学缘觉乘者。当学般若。欲学菩萨乘者。当学般若。三乘同禀此教。见第一义故。云通教也。所言通者。义乃多途。略出八义。一教通。二理通。三智通。四断通。五行通。六位通。七因通。八果通。教通者。三乘同禀因缘即空之教。理通者。同见偏真之理。智通者。同得巧度之一切智。断通者。界内惑断同也。行通者。见思无随行同也。位通者。从干惠地乃至辟支佛地皆同也。因通者。九无碍同也。果通者。九解脱二种涅槃之果也。通义有八。而但名通教者。若不因通教。即不通理乃至得成通果也。故诸大乘方等及诸般若。有二乘得通者。为同禀此教也。问曰。何故不共教。答曰。共名但得二乘近边。不得远边。若立通名。近远俱便。别通圆也(章主立同共教淮之可知)三释别教名者。别者不共之名也。此教不共二乘人说故。名别教。此教正明因缘假名无量四圣谛理。的化菩萨。不谈二乘故。声闻在坐。如聋如哑。法华经明迦叶领解。自述往昔闻方等大品。净佛国土。成就众生。心不喜乐。即其义也。所言别者。义乃多途。略有八。一教别。二理别。三智别。四断别。五行别。六位别。七因别。八果别。故名别教也。教别者。佛说恒沙佛法。别为菩萨。不通二乘。理别者。藏识有恒沙俗谛之理也。智别者。道种智也。断别者。尘沙无知界外见思无明断也。行别者。历劫修诸波罗蜜自行化他之行也。位别者。三十心伏无明。是贤位。十地发真断无明。是圣位之别也。因别者。无碍金刚之因也。果别者。解脱涅槃四德异二乘也。别义有八但名别教者。若不因别教。则不知别理乃至得成别果也。问曰。何故不说为不共教。而作别教之名。答曰。智度论明不共波若。即是不共二乘人说。如不思议经。今明别教。如说方等大品。二乘共闻。而别教菩萨故。用别名也。兼欲拣非圆教。别虽异通。犹是未圆之号也(苑云此师别教同)四释圆教名者。圆以不偏为义。此教明不思议因缘二谛中道。理事具足。不偏不别。但化最上利根之人。故名圆教也。华严经云。显现自在力。为说圆经。无量诸众生。悉授菩提记。此经云。一切众生。即大涅槃。不可复灭也。大品经具足品云。谛法虽空。一心具足万行。法华经云。合掌以敬心。欲闻具足道。涅槃经云。金刚宝藏无所缺故。名圆也。所言圆者。义乃多途。略说有八。一教圆。二理圆。三智圆。四断圆。五行圆。六位圆。七因圆。八果圆。教圆者。正说中道。言教不偏也。理圆者。中道即一切法理。不偏也。智圆者。一切种智圆也。断圆者。不断而断。无明惑断也。行圆者。一行一切行也。位圆者。从初一地。具足诸地功德也。因圆者。双照二谛。自然流入也。果圆者。妙觉不思议。三德之果。不纵不横也。圆义有八。但名圆教者。若不因圆教。则不知圆理乃至得成圆果也。问曰。教理若圆。何得更有行位因果之殊。答曰。只由教理圆故。便有智断行位因果之殊。如世间法尽极体之本。临学之者。得有阶差。虽复初临劣于后临。本来曾异也。言通教中干惠等十地者。一干惠地。二性地。三八人地。四见地。五薄地。六离欲地。七已辨地。八辟支佛地。九菩萨地。十佛地。故大品经云。菩萨初从干惠地。至菩萨地。皆行皆学。而不所证。佛亦学亦证。故言三乘通位也。广说住相。如顗禅师四教义。苑云。陈朝智顗禅师四教初。名三藏教者。立此名本依智度论。对迦陀延尼子弟子。而言三藏中。如是如是说。非谓一切也。故彼论一部文中。通名小宗。或云声闻法。或云二乘法。或云小乘法。或云三藏法。当知。小乘之名。随自宗语。三藏之称。随他宗言。非共名也。而顗禅之徒。不晓此意。务在诳异。误制教名。自成四失。一滥涉大乘失。谓若小有三藏。则名三藏教。大既有三藏。何不名三藏。二大无三藏失。谓小乘有三藏。独名为三藏。大不名三藏。大应无三藏。三持违至教失。谓法华云不得亲近小乘三藏学者。既以小乘。为能别之言。明知。三藏不唯属小。诸大乘经。皆无偏目小乘为三乘者。阇王下卷及入大乘论。皆破小乘。不许立三藏也。四有不定失。谓智度十一龙树自云。如提达呵多等。亦以三藏声闻法摩诃衍法。教人而身入地狱。是事云何等。又经量部。唯立经律二藏。经诠惠处。是对法故。大众部师。说有四藏。三藏之外。更立杂藏。通诠三学故。犊子部师。亦立四藏。于三藏外。立咒藏故。成实论宗。立有五藏。于三藏外。更立杂藏及菩萨藏。准上诸部。立藏多小。数既不定。何得都名小乘为三藏教故。今与作不定过。云为如一切有部。立三藏故。小乘定名为三藏耶。为如经量部等。不立三藏小乘。不定名三藏耶。有喻。又若此教傍教菩萨。则应一切菩萨。皆因小起。总无顿机。无简言故。二以三乘同禀。名为通教。此明因缘即空无生四真谛理者。小宗之中。亦说。声闻辟支佛菩萨。同禀小教。亦应名通教耶。又佛说般若时。二乘在会。为闻生空。为闻二空。若唯生空。则与菩萨异。何名同禀。若言闻言虽异。以同会故名同禀者。则教皆尔。何立直般若一音异应。岂不然乎。亦不可说二空教。权二乘异行异杂乱故。又别圆两教。岂亦不说因缘即空无生四真谛理。三别教以不共二乘人。的化菩萨。二乘在座。如聋如哑。此教明因缘假名者。圆教应共二乘人说。非的化菩萨。又别圆二教。所明因缘。应不即空。应执一切为实有也。四圆教明不思议因缘二谛中道理事具足。不别为上利根人说者。华严为是别教。为是圆耶。若别非圆。则应说因缘假名。不说不可思议因缘二谛中道。所说理事应别。不具为上利根人说。若圆非别。二乘在会。应不如聋。若亦圆亦别。有前相违。或无四教也。案云。见顗师意。四教文义。虽似相滥。穷定义理良无滥失。细见其义。可授释也。恐繁不集。
  言八依江南至华严是也者。苑云。唐初江南印师等。立平道屈曲二种教者。义宽断狭。多所违犯。何者。谓云释迦说皆是近机随计破着。舍那说经。皆遂法性。自在而说。若尔者。涅槃。法华。维摩。楞伽。密严。胜鬘。佛藏经等。皆释迦说。应不明于如来藏性实相法界等。华严。梵网。既舍那说。何故华严说于四谛。普贤行等品等。皆云随诸众生所应调伏作如是说。又问。明净行。梵行。三贤。十地。离世间。入法界等诸品之中。所应皆说对治行法。梵网应唯逐法性说。不随杂类畜生等器。方便而说。亦不应说化身佛。礼报身佛。请闻法等。是故此师所立。多违教理。甚难依也。
  言九依梁朝光宅寺者。苑云。光宅云法师。四乘教者。一三之名备陈众典。权实之说。尤着法华。能诠则凭于实教。所诠则当乎了义。权实合总。目为四。依乘立教。理极成也。
  言十依大唐三藏至不空理等者。基云。世初说三乘。同行四谛有教。名转法轮。以十二行相。独得转名。第二时说大乘。独行空行之教。照破有故。名照法轮。第二时说遣所执空存二性。有三乘之人皆可修持。名持法轮。苑云。玄奘三藏三时法轮。祇可唯是渐教。唯论三性。一法。唯为一机。不可以为定量割判一切佛法。测法师。解深密记。宗家中。釼清辨护法两家判教云。问。诸部般若宗。明无相。此经了义。浅深何别。清辨解云。深密等经明有所得。浅而非深。诸部般若显无所得。为最甚深。护法判云。二时所说无相之理。理无浅深。而深密为了义者。约三性义。次判诸性有无道理。显了说相故。名为了义。非无相中。有浅深相。故名为了义。又成唯识论记第八卷中会释云。清辨说解深密。为不了义者。有所得故。诸部般若。为了义者。无所得故。而彼经中。说深密等为了义者。以对机根说三性义。易可了故。劝令受学。于一时闻说。为了义。以约尽理。名为了义。释曰。准此所叙故。知深密不能定断一切佛法。若不尔者。则众生界中。无顿机故。又使佛无圆音。应知。又不能断佛性常法界解脱。具分真性。如来藏等无量法门。约时克教。极难成也。若谓三时约义浅深。不据时节者。深密不应说初昔今。故彼第二云。世尊初于一时。在波罗痆斯国。仙人堕处。施鹿林中。唯为发趣声闻乘者。以四谛相。转正法轮。乃至云。世尊在昔。第二时中。唯为发趣修大乘者。以隐密相。转正法轮。乃至云。世尊于今第三时。普为发趣一切乘者以显了相。转正法轮。
  言此三法轮至别教一乘者。问。经疏云。解深密经。以为始教。云何今说。为终教耶。答。义门不同。若约成佛不成佛门者。解深密。以为始教。以许定性入实灭故。若约空不空门。以名终教。明不空故。义望不同。故不相违。
  言何以故至严法门也者。此亦约时节异。明不摄一乘。若约法义异相无量。略举十义。明不摄一余准。一约真如唯说不变真如。未说随缘真如。二约心识。唯说生灭一分赖耶。未说不生灭与生灭和合。理事无碍赖耶。三约唯识。唯说八识相分影像一分唯识。未说本影无碍一心圆满唯识。四约佛性唯说五性差别有为行性。未说本觉平等无为佛性。五约乘门。唯说三乘行果各别。未说会三归一平等一乘。六约行位。唯说行布一相行位。未说圆融无碍自在行位。七约时节。唯说三阿僧祇。未说不可说僧祇劫。八约空门。依三无性但说遍计空。未说依他圆成空。九约佛身。唯说智正觉一相小分三身。未说三种世间圆融圆满无碍十身。十约相好。唯说八十随好一分。未说十莲华藏微应相好。由上诸义。以深密大乘。为权教大乘。以华严等。为真教一乘也。是故彼法轮中。不摄别教一乘。若守权乖实归权。甚为可愍。故百喻经第一卷云。昔有聚洛去王城五百由旬。村中有好美水。王敕村人。常使日日送其美水。村人疲苦。悉欲移避。远此村去。时彼村移主。语诸人言。汝等莫去。我当为汝白王。改五百由旬。作三由旬。使汝得近。往来不疲。即往白王。王为改之。作三由旬。众人闻已。使大欢喜。有人语言。此故是本五由旬。更无有异。虽闻此言。信王语故。终不肯舍。世间之人。亦复如是。修行正法。度于五道。向涅槃城。心生厌倦。更欲舍离。顿驾生死。不能复进。如来法王。有大方便。于一乘法。分别说三。小乘之人。闻之欢喜。以为易行修善进德。求度生死。后闻人说无有三乘故。是一道以信佛语。终不肯舍。如彼村人。亦复如是。解云。此经即是金口。良断权实。显然可息诸说耳。
  言亦如思禅师至广如僧传者。僧传云。思禅师。是释惠思。俗姓李氏。武律人也○尝梦梵僧劝令出俗。骇悟斯瑞。辞亲入道○诵法华等经。三十余卷○以避此难。时冥空有声曰。若欲修定。可往武当南岳。是入道山也○又将四十余僧。径趣南岳。即陈光大二年六月二十二日也。即至告曰。吾寄此山。正当十岁。过此已后。必事远游○年满当移。不识其旨○神异难测具如僧传。七代记云。应化之语。不妄也。往生之身。不谬也。所以生于倭国之王家。哀矜百姓。梁栋三宝。智者禅师。是释智顗。字德安。姓陈氏。颖川人也○及诞育之夜。室内洞明。信宿之间。其光乃止○忽有二僧。扣门曰。善哉儿德所重。必出家矣。言讫而隐○年十有八。投湘州果愿寺沙门沙绪。而出家焉。又诣光州大苏山慧思禅师。受业心观。思又从道于就师○思每叹曰。昔在灵山。同听法华。宿缘所追。今复来矣○先有青州僧定光。久居此山。积四十载。定惠兼习。盖神人也。顗未至二年。预告山民曰。有大善知识。当来相就。宜种豆造酱编蒲为廗。更起屋舍。用以待之。顗即往天台。既达彼山。与光相见。即陈当要。具如僧传。
  言又如云法师依此开宗讲法华经等者。云法师是释法云。姓同氏。义典阳羡次人也。七岁出家。从师住庄严寺。及年登三十。于妙音寺。开法华净名二经。至天监七年。敕为光宅寺主。创立僧制。雅为后则。初云年在息慈。雅尚经术。于妙法华。研精累思。垂名梁代。尝于一寺。讲散此经。忽感天华。状如飞云。满空而下。延于堂内。升空不坠。讫讲方去。具如僧传。
  言分教开宗第四者。已虽显他立教。未明自立教。是故第四有分教开宗门也。
  言一小乘教。至五圆教者。苑云。此五大都影响天台。唯加顿为令别尔。然以天台呼小乘为三藏教。其名谬滥故。直曰为小乘教。通教但被初根。故改为初教。别教被于熟机。故改名终教。圆教之名仍其旧也。所立顿名。不据根机。入法非渐故。引思益证云。得诸法正性者。不从一地于一地。又引楞伽云。初地即八地。无所有何次。又云。呵教劝离。毁相泯心。生心即妄。不生即佛。亦无佛无不佛。无生无不生。如净名默住显不二等是其顿也。
  言初一即愚法至别教一乘者。问。何以故。次第不说。唯举初后。答。初后二教。俱为不共教。俱举一处。谓初为不共。小乘故。后为不共。一乘教故。初令小而不共大故。后令一以不共小故。无交杂故。中间三教皆俱为共教故。大小共故。一三交杂故。开合不同故。共举一处。释开合新故义。问。由何正教。立此五教。答。有云。虽无正教。而由法义差别。建立此五教。如大乘基师。虽无正教。以由义差别故。以言略语广等四门。决判诸教。为了不了。此五教亦尔。依义类别。而建立耳。有说。依深密。楞伽。法华等。立此五教。谓由深密经。建立初三教。然此三教。俱为渐教。对渐机故。共在言等故也。未显顿义故。是故楞伽等经。建立渐顿二教。以前深密三教共为渐教。同在言说阶位次第故也。绝言顿显理。无阶位次第。名为顿教。故尔。乃渐中开三教。加一顿教。为四教。然此顿教。虽为一乘而为三乘之所得故。属三乘摄。共为三乘教。未显别教一。是故法华建立一乘三乘二教。前四教。以为开方便之三乘教。今一实。名为示真实之一乘教。尔乃前三乘中。开四教。加今一实。为五教也。理教既显然。何无教也。
  言以此经本至故立此名者。第五十五卷云。过去胜光王太子。名曰善伏。至法轮音声虚空灯如来所。五体投地。乃至尔时如来。知诸众生应受化者。而为演说圆满因缘修多罗。乃至广说故。
  言顿教者。至依此立名者。苑云。古德五教中。立顿教。既引思益。云得诸法正性者等。及楞伽云无所有何次等。又云呵教劝离毁相泯心。乃至云如净名默等者。当知。此并亡诠显理。何复将。此立为能诠。若此是教。更复何理。若言以教离言故与理不别者。终圆二教。岂不离言。若许离言。总应名顿。何有五教。若谓虽说离言。不碍言说者。终圆二教。亦应名顿。以皆离言不碍言故。又此顿望诞及光统所立之顿。便有两重。以彼渐顿机中皆有劝离言等者故。盖知。此所立顿。但是余教所诠法性。非能诠教也。章主立意。夫于诸众生。令生开解。名之为教。尔乃名字即空。顿显理性。令生开觉。如何非教。是故疏云。四假实双泯。非声非名。以即空故。言即无言故。维摩云。文字性离。是即解脱。十地论中。风喻音声。尽喻名字。若动树叶。风及壁上尽且。是即可取。若空中风。及空中尽且。皆不可取。大乘声名。当知亦尔。皆不可取。以相尽故。又云。如顿教中。非直心外无佛色等。众生心内。所现之佛。亦当相空。以唯是识无别影故色等性。离无所有故。一切无。无言言亦无故。是故圣教。即是无教之教。如经云。如来不出世。亦无有涅槃。案云。如动树叶风及壁中尽且。是可取诠有为及依言真如。音声名字。亦复如是。且是耳识之可取境。如空中风及空中尽。是不可取。诠绝言真如。音声名字。是亦如是。非耳识等之可取境。是故有名可取。渐教之外。别立无名不可取之顿教。于理何妨。是故终南云。有名之教目。有名之义。无名之教目。无名之义。有名之教。显有名之义。此当熟教位中。即性实成有之义。非是所谓有也。无名之教显无名之义。当在顿教位中。一实三昧说也。此之谓也。
  言亦有说名顿教等者。论第一云。未闻者。未至耳识边故。未曾受持者。虽至耳识边。不诵持诸顿说教及诸修多罗法。谤以是义故。如来说此修多罗等故。
  言法鼓经等者。下卷文也。所引文。如本不异也。唯沙门下。有及字。
  言又如起信论至二真如也者。论云。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所谓心性不生不灭。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是故一切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案云。此约顿教门。显绝言真如。又云。复次真如者。依言说分别。有二种义。云何为二。一者如实空。以能究竟显实故。二者如实不空。以有自体具足无漏性功德故。所言空者。从本已来。一切染法。不相应故。谓离一切法差别之相。以无虚妄心念故。当知。真如自性。非有相。非无相。非非有相。非非无相。非有无俱相。非一相。非异相。非非一相。非非异相。非一异俱相。乃至总说。依一切众生。以有妄心念分别。皆不相应。故说为空。案云。此就依言中。约始教门。显空真如。又云。所言不空者。已显法体空无妄。故即是真心。常恒不变。净法满足。则名不空。案云。就依言中。约终教门。显不空真如。若无能诠三教浅深差别。由何因缘。有所诠真如三。浅深差别。依此明知。有始终顿三种教也。
  言此约理以分教耳者。此明依所诠理之浅深而显能诠教之差别也。谓就依言中人空门立愚法小乘教也。约俱空门。立大乘始教也。约不空门。立大乘终教也。约绝言真如门。立顿教也。约圆通无碍自在门。立圆教也。
  言若就法义等者。此明诸教所诠法差别故。彼能诠教。差别非一。广如下卷辨。
  言二以理标宗者。圣教所崇所尊所主名为宗也。谓小乘一乘崇尊主法名利故。案云。十宗中初六宗。约依言真如中人空所显理门立也。约如实空所显理门。立第七一切皆空宗。约如实不空所显理门。立第八真德不空宗。约绝言所显真如门。立第九总相俱绝宗。约空与不空主伴具足圆满无尽自在所显理门。立第十圆明具德宗。
  言二小乘中至后一是我者。问。二乘圣者。已断人执。证人空理。何更立我。答。宗轮论云。其犊子部本宗同义。谓补特伽罗。非即蕴离蕴。依蕴处界。假施设名。大乘基云。其犊子部。谓补特伽罗非即蕴离蕴。谓实有我。非有为无为。然与蕴不即不离。佛说无我。但无即蕴离蕴。如外道等所许之我。悉皆是无。非无一不可说藏即蕴离蕴我。既不可说。亦不可言形量大小等。乃至成佛。此我常在。依蕴处界假施设名者。谓我非即非离。蕴处界亦尔。然世说云。色是我。乃至法亦是我。但依蕴等。假设此我名。我实非蕴等。测法师云。然彼二乘所许我者。如犊子部及经部等。如异部宗轮论说。问。如下所说犊子部计。非即离我。二障之内。何障所摄。若言烦恼。如何罗汉。起烦恼障。若所知障。如何论说生空智断。三藏解云。是我执故。烦恼障摄。此部未得罗汉果时计我相。同佛在时犊子外道。由此立号。名犊子部。初谈未成罗汉时计故。说彼部亦名计我。理实得已类我执。经部等计。应准此释。宗轮论云。其经量部。执有胜义补特伽罗。且基云。但是微细。难可施设。即实我也。不同正量等非即蕴离蕴之外调。然有别体故。
  言现在世中诸法在蕴可实等者。问云。何诸法在蕴门实。在界处假。答。基师宗轮疏云。以依积聚缘亦积聚。积聚之法。皆是假。虽积聚假义以释所蕴。蕴体非假。无依缘故。义林章云。声名句等。若在处等。体非实有。以说依缘。有积聚故。若在蕴等。声等便实。虽有积聚。不说依缘。以名蕴故。
  言乘教开合第五者。上来既虽明乘差别。辨教类别。未明乘教开合成大教网。大圣善巧。是故第五有乘教开合门。
  言一小乘中三谓始别终同等者。小乘中三。初修因时。修四谛观。修缘起观六度行。各别修故。故云始别。虽因行别。终三乘俱得罗汉故。故云终同。
  言二始教中三等者。始别如前。言终别者。菩萨性。不定性。得佛果故。定性二乘。入无余灭。不成佛故。故云终别。
  言三终教中三等者。因时同在如来藏平等佛性故。同修六度。同学般若故也。终皆俱成佛故。故云始终同也。
  言五同教中三等者。始因行时。二乘行果。归一乘因故。俱为一因。故终俱成佛故。云二俱同。问。终教中三始终俱同。同教中三始终俱同。二教俱同。何有差别。答。终教虽说三乘俱有如来藏性平等佛性。同学般若。而未说会三乘行果皆共当得十十无尽一切种智。同教一乘。非直说有如来藏性平等佛性。亦即会于三乘差别行果。令归一乘平等圆因故也。是故虽说同俱成佛。终同二教所诠各别。
  言是诸教下所明义等者。由本摄末故。一□中有三乘法门。以末摄本故。三乘中有一乘法门。如是交杂义。准此门可思。
  言张大教网亘生死海等者。第五十八文也。经但有亘生死海字限。无余下句也。
  言教起前后第六者。已虽知乘教开合成教网。未知其教网同时起前后起。是故此第六门来也。
  言于海印定中同时演说十十法门者。此同时具足相应门。海印定中。十十无尽法门。同时显现故也。是故下云。此上十义。同时相应。成一缘起。无有前后始终等别。具足一切。自在逆顺。参而不杂。成缘起际。此依海印三昧。炳然同时显现成矣。海印三昧如上说也。
  言主伴具足圆通自在者。此主伴圆明具德门。是故疏云。此圆教法理。无孤起。必眷属随生。经云。此华者世界海尘数莲华。以为眷属。又如一身为主十方为伴。余方亦尔。是故主主伴伴。各不相见。主伴伴主。圆明具德。言该于九世十世者。此十世隔法异成门。下云。此一乘教。横遍十方。竖该九世。遍十世中。同时别异。具足影现。以时与法不相离故。言十世者。过去未来现在三世。各有过未及现在。即为九世也。然九世迭相即入。故成一总句。总别合十世也。问。此十世犹难知。何三世各三世。解云。十世义作二门。一建立门。二相摄门。初建立者。如过去世中法。未谢之时名过去现在。更望过去名彼过去。为过去过去。望今现在此是未有。是故名今。为过去未来。此一具三世。俱在过去。又彼谢已。现在法起。未谢之时。名现在现在。望彼过去已灭无故。名彼以为现在过去。望于未来是未有故。名现在未来。此三一具俱在现在。又彼法谢已。未来法起。未谢之时。名未来现在。望彼现在已谢无故。名未来过去。更望未来亦未有。名未来未来。此三一具俱在未来。第二相摄者。有二门。一相即。二相入。此二得成。由二义故。一缘起相由义。二法性融通义。初缘起相由者。且如过去。现在法未谢之时。自是现在。以现在望之。乃是现在之过去。是故彼法亦现在亦过去。所望异故。不相违。又现在现在法。自是现在。以未谢故。以过去现在望之。乃是过去之未来。又未来现在望之。复是未来之过去。是故彼法亦现在亦过未。又未来现在法。亦现在亦未来准之可见。又此九中三世现在必不俱起。六世过未亦不俱。一现在二过未此三定得俱。是故九中随其所应。有隐有显。以俱不俱故。且就俱中。由过去过去无故。令过去现在法得有也。何以故。若彼不谢。此不有故。又由过去现在有故又由过去现在有故。令过去过去无也。以若不此有彼无谢故。又由过去现在有。令过去未来无也。以由彼未谢。令此未有故。又由此过去未来无故。令彼过去现在成有。以若此有彼已谢故。是故由此未有。彼得未谢故也。又由过去过去无故。令过去未来无也。谓若彼不无。此现在不成有。现在不成有。此未来不成无。是故此无展转由彼无也。又由过去未来无故。令过去过去无也。反上思之。如过去三世有此六义相由。现在未来各有六可知。二就不俱中有二。初现现相由。亦有六义。谓由过去现在有。方今现在现在成有。何者以若彼不有无法可谢。至此现有。又由现在现在有故。方知过去现在是有。以若此不有彼有不成故。何者若无此有。即令彼有不得谢无。不谢之有。非缘起有故。不成有也。现在现在。望未来现在。亦二义准上思之。过去现在望未来现在。亦二义。谓若过去现在不有。则未来现在有不成故。反此亦准知。依是道理令诸门相入相即。如经云。过去一切劫。安置未来。今未来一切劫回置过去世。斯之谓也。法性融通门。如余处说。
  言尽因陀罗微细境界者。此因陀罗微细境界门。此举喻况。显法义分齐。下云。体相自在。隐映互现。重重无尽。故元晓师云。如帝释宫覆宝珠网。一明珠内。万像俱现。如一明珠。诸珠皆尔。斯则万珠影像。皆入一珠。一珠影像遍入万珠。一切相入。不相障碍。普法亦尔。互为镜影。如微尘有明镜义。合明了性一心成。故十方世界。皆是影像。分别所依。现似有故。所以咸入一尘明镜。一切相望皆如是。斯则一切诸法。或镜或影。一心成故。分别作故。由是道理。相入无碍。
  言则于此时至同时显现者。此微细相容安立门。一切因果理事等法微细旷然。于一时中。同时现显故也。是故下云。教义等法。于一念中。具足始终同时前后。逆顺等一切法门。于一念中。炳然同时齐头显现。无不明了。故此经云。菩萨于一念中。从都率天。降神母胎。乃至流通舍利。法住久近及所谢益。诸众生等。于一念中皆悉显现。
  言卷舒自在至在于一时者。此相入自在无碍门。谓此时法。舒己证入九世法中。即卷九世。令入己内。舒卷同时无碍故。是故经云。或以长劫入短劫。短劫入长劫。
  言此卷即舒舒又即卷者。此相即无碍自在门。谓此时法。必舒己同他。举体全是彼一切法。而恒卷他同己。全彼一切即是己体。是故己即是他。己不立。他即是己。他不存。他己存已同时显现。经云。长劫即是短劫。短劫即是长劫等。
  言同一缘起故无二相故者。此明上诸法相入所由也。诸法容入。所因无量。今且举二。一缘起相由门。二法性融通门。初缘起相由门者。于中间有三门。一诸缘互异门。即异体门也。二诸缘互应门。即同体门也。三应异无碍门。则双辨同异也。此三门中。各有三义。一互相依持。力无力义。由此得相入也。二互相刑夺。体无体义。由此得相即也。三体用双融有无义。由此即入同时自在也。初缘起互异门者。谓于无尽大缘起中。诸缘相望。体用各别。不相参杂。故云异也。依持义者。一能持多一有力。是故能摄多。多依一故。多无力。是故赞入一。如多依一持既尔。一依多持亦尔(云云)相入义竟。二诸缘相夺体无体者。多缘无性。为一所成。是故多即一。由一有体能摄多。多由无性赞同一。故一无性。为多所成。多有一空即多。是故一望于多。有有体故。能摄他同己。废己同他。即无障碍。多望于一。有无体有体。亦能废己同他。摄他同已。亦无障碍(云云)相即义竟。三体用双融有无门者。有六句。一以体无不用故。举体全用。则唯用而无体。但有相入。无相即也。二以用无不体故。归体则唯体而无用。但有相即。无相入也。三归体之用。不碍其用。全用之体。不失其体。是故体用不碍。双存则亦入亦即。无有障碍。镕融自在。四全用之体之泯。全体之用用已是则体用交彻。刑夺两非。即入同源。圆融一味。五合前四句。同一缘起无碍俱存。六泯前五句。绝待离言。应去情如理思摄。缘起异体门竟。二诸缘互应门者。谓众缘之中。以于一缘应多缘故。各与彼多。全为其一。是故此一。具多个一。然此多一。虽由本一。应多缘故。有此多一。体无差别。是故名为同体门也。于中三义。一依持容入义。二互相刑夺。体无体义。三体用俱融。即入无碍义。皆准前思。同体门竟。三应异无碍双辨同体异体者。此二门同一缘起。不相离故。若无异体。则诸缘杂乱。非缘起故。若无同体。缘不相资。亦非缘起故。要由不杂。方有相资。是故若非同体无相异故。若非异体无同体。故通辨亦有四句。一或举体全异。具入即俱。二或全体是同亦具入即。俱以法融通各至摄故。三或俱以同异无碍双现前故。四或俱非以相夺俱□故双非也。余入即等。准思知之。由此义故。大小诸法。容入自在。故云同一缘起故。第二法性融通者。谓若唯约事相。则互相碍。不可即入。若唯约理性。则唯一味无可即入。今则理事融通。具斯无碍。谓不异理之一事。具摄理性时。令彼不异理之多事。随彼所依理皆于一中现。若一中摄理而不尽。则真理有分限失。若一中摄理尽。多事不随理现。则事在理外失。今既一事之中全摄理。多事岂不于中现。亦依此义一多之事无碍即入故。云无二相故。
  言经云于至广如经说者。此引证。而证成上义。谓一尘中。建立三世。于一念中。八相成道。由此明知。一七时中。摄于九世。同广说十十法门。
  言一时前后说前后一时说者。初句欲明摄九世。二七时中说法。即恒该二七之九世。前后时中。同时说法。后句欲明该二七之九世。前后时中说法。即恒摄九世之二七时中。同时说法。尔乃虽一时恒说。而不违前后。虽前后恒说。而不违一时。思之可知。
  言是同教故者。渐诱引三乘。令归一乘故。是故彼三乘。与一乘同时说也。以三乘同于一乘故。云同教也。言初者如密至一时成佛者。问。上既说云。由三乘教。未得十地果。何得初地乃至十地。答。良由权教无有得果。唯此一乘大菩萨等。为引界内机。令得出界外。方便示现。由彼权教。修行得果。是故天台云。三教行人。因教各权利故。有教有人也。能说之教主示现。为三教之佛菩萨。令物慕果行因之行既成。则无复化主。如斯乃缘感便应。缘谢便息。空奉诳小儿。引将还家乎。中实无物也。三教化主。亦皆如斯。
  言有义亦摄人天等法者。刘虬五时教云。第一时者。佛初成道。为提谓波利等五百贾人。俱说三归。五戒。十善。世间因果教。即提谓等五戒。本行经。是未有出世善根器故。若依此义。人天教摄(云云)案云。非直小乘同于一乘。亦即人天亦同一乘也。
  言故地论云时处等挍量显示胜故者。是第一卷文。远云。时处等者。第二七日是也。其第二七日。对于后时。比挍度量。显胜于后时。自在天处。对于下处。比挍度量。显胜于下处。
  言决择前后意第七者。既虽知教起前后。未知其教前后起所由。是故第七此门来。
  言则见如来初时至如中论初说者是者。中论第一云。问曰。何故造此论。答曰。有人言。万物从大自在天生。有言。从喜乐天生。有言。从和合生。乃至有言。从微尘生。有如是等谬。随于无因邪因断常等邪见。种种说我我所。不知正法。佛欲断如是等诸邪见令知佛法故。先于声闻法中说十二因缘(此初时转小乘法轮诸外道)又为己习行有大心堪受深法者。以大乘法。说因缘相。所谓一切法不生不灭。不一不异等。毕竟空无所有。如般若波罗蜜中说。佛告须菩提。菩萨坐道场时。观十二因缘。如虚空不可尽。佛灭度后。后五百岁像法中。人根转钝。深着诸法。求十二因缘。五阴。十二入。十界等决定相。不知佛意。但著文字。闻大乘法中说毕竟空。不知何因缘故。空即生见疑乃至龙树菩萨为是等故。造此中论(此后时见将大乘初教即空法轮也)。
  言如维摩经中初三十二菩萨者。入不二法门品云。尔时维摩诘。谓众菩萨言。诸仁者云何菩萨。入不二法门。会中有菩萨。名法自在说言。诸仁者。生灭为二。法本不生。今则无灭。得此无生法忍。是为入不二法门(此为第一)乃至乐实菩萨曰。实不实为二。实见者。尚不见实。何况非实。所以者何。非肉眼所见。惠眼乃能见。而此惠无见。无不见。是为入不二法门(第三十二)如是诸菩萨。各各说已。问文殊师利。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文殊师利曰。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于是文殊师利。问维摩诘。我等各自说已。仁者当说。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时维摩诘默然无言。文殊师利叹言。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
  言如楞伽经说等者。第八卷化品云。复说。如来遍知。何等夜证大菩提。何等夜入般涅槃。于其中间。不说一字。又第十卷云。何等夜证法。何等夜入灭。于此二中间。我不说一字。
  言七或众生至华严经同教中说者。三十六卷云。尔时尊者舍利弗。承佛神力。见文殊师利童子以苦萨庄严。而自庄严。出祇洹林。游行南方。见已作如是念。我今当与文殊师利菩萨俱行。尔时尊者舍利弗。与六千比丘眷属围晓。从自房去。来诣佛所。礼足辞退。向文殊师利。此六千比丘是舍利弗共行弟子。皆新出家。其名曰海智比丘等。乃至尔时文殊师利。告诸比丘。汝等当知。若善男子等。成就十种大心。则得佛地等(云云)乃至若善男子等。成就如是十种大法。则能长养一切善根。离生死趣一切世间性。超出声闻缘觉之地。生如来家。具足成就菩萨大愿。行菩萨行。住菩萨地。成就如来功德之力等(云云)疏云。鹫子向会如盲。何故此中乃云得见。释以出本会故。承佛力故问若尔者鹫子亦是大菩萨。何不同在。问答寄迹。是声闻故。同彼共行者。鹫子行。如上文殊同行菩萨。此亦如是。新出家者。未得罗汉果故。染习未除。明易回故。又释。新出小乘分别心家已。入三乘位。鹫子是三乘中法将。故引之。文殊是此一乘法将。方便引之。又疏第一云。谓诸二乘以根钝故。要先回入共教大乘。机二乘名。得菩萨称。然后方入此普贤法。故说此经。唯为菩萨。不摄二乘。设第八会。有声闻者。为寄对显法。表如聋盲。非是所被。其六千比丘。非是罗汉故不相违。是故当知。一切二乘。总无顿入普贤法界。下卷云。或合具前四。以是大法方便故。此约一乘摄方便说。问。如一乘摄方便中回心。与三乘中回心所得法门。分齐云何也。答。若三乘中回心。即入十信已去。修行菩提心及大悲等法门。次第而去。若一乘中如下文。舍利弗及因陀惠比丘等六千人。于文殊师利边。回心即得十大法门及十眼十耳等境界。义当即是解行身。回于五位法也。终南云。舍利弗身。在佛法中。义当聪明位。今举为回者。显其行终具智惠相。
  言施设异相第八者。上来既虽明一乘三乘教义差别。辨教起前后等。未知依何异相。三乘外别立一乘。是故第八有施设异相门。
  言谓此一乘要在初时第二七日说等者。论经初云。婆伽婆。成道未久。第二七日。在他化自在天等。性起品云。譬如日出先照一切诸大山王。次照一切大山。次照金刚山等。今合引此经文故云也。
  言论云此法胜故等者。远云。就彼时处。以表法胜。谓此地法胜余小乘及小住等故。在初时及胜处说在初时故。胜后所说小乘等法。在胜处故。胜下所说十住等法(云云)问。若他化天。胜于下天。显法胜者也。色界弥胜。何不在彼答。远云。言此处感果故者。谓此欲界他化天处。物有机感。又欲界地。其性勇健。凡所为作。果决能成。是故在此。感是根也。果是欲也。藏云。地论云此感果故。谓机感在此。是故胜感是能感机也。果是如来起根酬欲之相也。又释。表所诠真理非自作故。寄他化显也。又上二界。是难地非修行身。故不在彼。修行之身。要是欲界。他化最极。寄显法胜故在也。又第七地摄报果位。在此天王。寄显十地摄法宽故。何者以第七地是菩萨位故。摄上一乘。是出世位故。摄下二乘。表此十地通摄五乘故也。
  言若尔者何故至如论释者。问。若第二七日。胜于后时。得显法者。初七弥胜。何故不说。答。远云。思惟行因缘行故。筹量于法。为思惟。思心涉境。故名为行。所行境界体。非定性。诸法同体。互相缘集。故曰因缘。因缘集起。目之为行。行此因缘故。初不说。问。若尔者。本现八相。为利众生。今既道成。何故不说因缘行。答。显示自法乐故。初不说。问。何故显己乐耶。答。佛将欲说。先显己乐。然后舍乐。为众生说。彰悲深。欲令众生感荷圣恩。闻法受行。问。诸法无量。何故独行因缘之义。经中亦名缘起缘集。假因托缘。而有诸法。故曰因缘。法起藉缘。故称缘起。法从缘集。故名缘集。分别有三。一是有为。二是无为。三是自体。言有为者。生死之法体。有无常生灭所为。故名有为。从业烦恼因缘而有。故名因缘。言无为者。所谓涅槃也。体非生灭。名曰无为。藉道而有。故曰因缘。此之二法。皆从前因。集起后果。是事缘起。言自体者。即前生死涅槃之法也。当法自性。皆是缘起。其云何如说生死本性即是如来之藏。如来藏具足一切恒沙佛法。而此诸法。同一体性。互相缘集。无有一法。独守自性。虽无一性而无不性。无一性诸法。皆如无不性。故法界门别。生死既然。涅槃亦尔。同体诸法。互相集成。故曰因缘。亦名缘起及与缘集。此自体中。复有三种。一者有为如来之藏。随妄为染。二者无为如来之藏。离妄名净。三者自体尘缘。论实言不共者。释有三义。一正不共耶。唯佛法中。说有因缘余道则无。故曰不共。二大不共小。自体因缘。大乘所知。小乘不得不解。故曰不共。三果不共因。因缘实性唯佛乃穷。余不能究。故名不共。
  言谓此一乘要在莲华藏等者。问。说此经处。是娑婆界乃阎浮提等及六欲天。何要在莲华藏界耶。答。但依此经。染净二出。镕融相摄。有其四句。或唯娑婆。以本从末故。或唯华藏。以末从本故。或双现。以依华藏而有娑婆。染净相分。末依本故。经云华藏界中娑婆世界此之谓也。或染净双绝。以就果海不可说故。此上四门。合为一出。镕融无碍。随说皆得。又融摄有三重。一此觉树下。即摄八会人中天上。是故皆云不离此也。二摄十方无余刹土。皆悉不离此树王下。三摄毛端微尘内。等重重之刹。犹如帝网。无有穷尽。以皆是此莲华藏界之所摄故。故云要在华藏界等。
  言三乘等即不尔在娑婆木树等者。问。一乘中说宝树。三乘中说木树。若尔。菩提树体。有二种耶。答。菩提树体。唯有一种。但机有浅深。教说二类。非谓树体实有二种。今就教开。不约树体。如对一水天见琉璃人见净水。随彼所见演说。琉璃亦说净水。此亦如是。准思可知。
  言三者主异等者。问。十身佛。与三乘三身为一身佛。为一身佛耶。答。一释迦身。随应群机。教说多种。非谓佛体实有多种。准树可知。废如纲目等说。
  言尽三世间说者。第三十五云。佛说。菩萨说。刹说。众生说。三世一切说。故云尽三世间说也。
  言答彼中初列声闻等者。或本云。彼列声闻意者。有二种。一寄对显法故。为示如聋如盲显法胜也。二文殊出会外。所摄六千比丘等。非是前列众。此等皆是已在三乘。今回向一乘故。作如是说也(有云。此后说难见也)解云。此后说亦胜上。云或有众生此世三乘根不定故。堪进同教一乘者。则见自所得三乘之法。皆依一乘无尽教起。是彼方便阿含施设。是故诸有所修。皆回向一乘。如华严经同教中说者是故。故知。是在三乘位。长养根机。入一乘同教也。
  言七者位异至余位亦然者。地论云。以信地菩萨乃至与不思议佛法。为一缘起。以六相总别等义。而用括之。又经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具足慧身。不由他悟如是(云云)又云。此初发心菩萨。则是佛故。悉与三世诸如来等。亦与三世佛境界等。悉与三世佛正法等。得如来一身无量身。三世诸佛平等智慧所化众生皆同等。案云。此一乘义。因果同体。成一缘起。归此即得彼由彼此相即故。何以故。由六相方便诸位圆融故。故云佛等诸位。在信等位中也。
  言东方一切至常供佛等者。贤首品云。或东方见入正受。或西方见三昧起等(云云)疏云。通论文中。有四重无碍。一处无碍。谓以东方则西方故。是故不移东而西也。问。文中不言不移而至。何必不是东设西出耶。答。文中既言常见在东亦常见在西。故知。非移动也。二佛无碍。谓以东佛则是西佛故。常在东佛前。则是恒在西佛边也。三身无碍。谓在东之身。即是在西身故。是故不动东身。常现西也。问。岂不分身。一身在东。一在西耶。答。若多身在多处。何成奇特。何得名为不可思议用也。是故当知。定不分身。四入出无碍。谓以入定则是出故。不坏入定。常见出也。理实义中。具斯四重。然此文意。为但显彼菩萨功力故。初之二种。非此所辨。以初二则菩萨无力。问。此刹那入定。何因则是出耶。答。如幻师巾作兔。此兔则生是死。何以故有则是无故入出等亦尔准思之。又此菩萨以法界为身故。是故纵东方百千世界外见法界非是分限法。故随显现处。无不令现。故菩萨身。常在入定中现。恒在出定中现。无碍圆融。难思议也。是故若向出定门中者。唯见出不见入。亦不见出竟时也。余义准之。
  言此有十佛者。第三十七说正觉佛等十佛。第三十一说众生等身十佛。第四十二说无著佛等十佛。
  言此有十通者。第三十九文。
  言此有十明者。第三十卷也。
  言此有十解脱者。第三十九卷。
  言此有十无畏者。第三十九文。
  言此有十眼者。第四十二卷。
  言此有十世者。第三十八卷文也。
  言此有十谛者。十地品第五地文也。
  言有十辨者。第三十八卷。
  言此有十不共法者。第三十一卷文也。
  五教上卷指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