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华严宗香薰抄第五。

  问题。
  问。璎珞经意。修行十信间。经十千劫欤。
  问。十千劫间修十信行至初住位者。为三乘教意。为当一乘教意欤。
  问。清凉大师意。以欢喜等十地。相摄唯识论所说资粮等五位时。唯限通达修习二位欤。
  问。以相见道属见修道时。可修道摄耶。
  问。七地中胜解行地者。可通地前三贤位耶。
  问。清凉大师依仁王经意。十三法师中可取佛果耶。
  问。清凉大师依仁王经意。寂灭忍可有中忍耶。
  问。璎珞经意。以十信可立别位耶。
  问。探玄记中云。又七缘发心准辨(文)。尔者今此七缘发心者。唯限不退类欤。
  问。终教大乘意。十住位菩萨可得处非处等十力欤。
  问。终教大乘意。第六住菩萨实退堕二乘地欤。
  问。舍利弗·法才王子。一体异名欤。
  问。法相大乘意。渐悟菩萨。地前可受变易身欤。
  问。大悲阐提菩萨可成佛欤。
  问。终教大乘意。十住菩萨由惑业力可有受生义欤。

  问。璎珞经意。修行十信间。经十千劫欤。答。经十千劫之类可有也。两方。若经十千劫者。披璎珞经处处之文。或(上)云。修行是心。若经一劫二劫三劫。乃得入初住位中。或(上)说。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修行十信得入十住。修行十信之间。可经一劫二劫乃至十劫见。依之清凉大师。云璎珞云是上进分善根人若一劫二劫一恒二恒佛所行十信心。述依仁王·起信即十千劫来修信行满入位不退创起大心。依璎珞经意之时。不云修行十信之间经十千劫哉。若依之尔者。修行十信之间。经十千劫者。常途之所谈也。设虽璎珞经意。何不存此义哉。
  答。修行十信之间。随行者根姓。其时分不可定。故极迟之者经十千劫之义可有也。故璎珞经(下)云。是信想菩萨。于十千劫行十戒法。当入十住心(文)。探玄记余处云。璎珞经等十千劫修十信行满(文)。任此经文并解释。璎珞经意。修行十信之间。经十千劫之义可有云事炳然也。但于璎珞经修行是心若经一劫二劫三劫等之文者。就疾速之类云尔欤。或又劫有大小故。与十千劫时节无异欤。准慈恩大师对法抄。劫有大小时节无异之释。可思之也。次于清凉大师释者。璎珞经处处有若一劫二劫等之文故。云璎珞云是上进分善根人若一劫二劫等也。非谓云尔故璎珞经意不许修行十信之间经十千劫之义欤。
  问。十千劫间修十信行至初住位者。为三乘教意。为当一乘教意欤。答。可三乘教意也。两方。若三乘教意者。探玄记中释华严经一名初发心之文云。谓依外凡。十千劫来。修信善根。方便行满。于大菩提起决定心。入位不退故。云初发心(文)。明知十信十千劫者。非三乘教意云事。若依之尔者。十千劫间修十信行至初住位者。源出仁王·璎珞等说。尤可三乘教意哉。
  答。仁王经(下)云。虽以十千劫行。十正道。发三菩提心。乃当入习忍位。璎珞经说。是信想菩萨。于十千劫。行十戒法。当入十住心。起信论述。欲求无上菩提。得值诸佛。亲承供养修行信心。经一万劫信成就故。十千劫间修十信行至初住位者。仁王·璎珞二经。起信论等说故。专是三乘终教之所谈也。但于探玄记中释今经文云十千劫来修信善根等之释者。圆教行布门意。明地前地上修行时劫。专寄终教义相施设之故。依今经意。述十信十千劫修行义相。全无所背也。故探玄记余处云。若约圆教有二义。若依普贤自法。一切皆无位。若约寄法。则同终教。即显此意也。
  华严经九云(菩萨十住品)。一名初发心(文)。
  玄五云。别中初者。谓依外凡。十千劫来。修信善根。方便行满。于大菩提起决定心。入位不退故。云初发心初发心即住。是持业释。此当起信论中信成就发心也(文)。
  华严经十六云(十住品)。所谓初发心住(文)。
  疏三下云。初发心住者。璎珞云。是上进分善根人。若一劫二劫。一恒二恒佛所。行十信心。信三宝常住八万四千般若波罗蜜。修一切行一切法门。乃至始入空界。住空性位。故名为住。依仁王。起信。即十千劫来修信行满入位不退。创起大心。发心即住。名发心住。三种发心中。即信成就发心也(文)。
  钞十上云。疏乃至始入空界等者。乃至二字中间则有所越。越皆习受行。常起信心。不作邪见十重五逆八倒。不生难处。常值佛法。广多闻惠。多求方便。始入空界住空性位。故名为住。此后复云。空理智心习古佛法。一切功德不自造。心生一切功德。故不名为地。但名为住。释曰。学他非自有故。名住不名地(文)。
  刊五云。一发心。谓经十千劫。修信行满入位不退。创发大心。名发心住。此发心即住。是持业释。本业云。一劫二劫。一恒二恒三恒佛所。行十信。信三宝。常住修八万四千度行。不作邪见。乃至云。常随佛多闻多求方便。始入空界故(文)。
  玄一云。问。璎珞经等。十千劫修十信行满。何故此中无量亿等不信此经。答。以彼但于行布位中修行信等。于此圆融普贤十信一摄一切。犹未闻信。由此故知二宗差别。若不尔者。修行既经尔许时劫。不信此经。何名菩萨摩诃萨也(文)。
  疏一上·演义抄四上·刊定记一(无释)。
  问。清凉大师意。以欢喜等十地。相摄唯识论所说资粮等五位时。唯限通达修习二位欤。答。唯限通达修习二位也。两方。若唯限通达修习二位者。清凉大师判十地五位相摄。述十地即是二三四摄。不限通达修习二位(见)。若依之尔者。以道理思之。唯可限通达修习二位也。如何。
  答。任性相之所判。思十地五位相摄。欢喜等十地中。初地入心通达位摄。住出心以后。第二地乃至第十地。修习位摄故。欢喜等十地唯限通达修习二位云事。道理必然也。更不可疑之。但于清凉大师释者。甚以难思。颇无会释欤。且试推之云。唯识论中。明加行位云。为入见道住唯识性。复修加行伏除二取。谓暖·顶·忍·世第一法。此四总名顺决择分。顺趣真实决择分故。近见道故。立加行名。初地入心近加行位故。加行位中。假摄初地入心欤。
  重难云。见唯识论文云。此位亦是解行地摄。未证唯识真胜义故。加行位是胜解行地摄定。若尔以见道位。岂云胜解行地摄哉。今会通之旨。全不可然哉。答。
  疏三下云。一依唯识等。五位之中。即当初位。言五位者。一资粮位。即是三贤位。初发心积习福智。为道资粮。为众生故。修解脱分善。二加行位。顺解脱分既圆满已。为入见道复修加行。亦名顺决择分(文)。
  钞十上云。言一依唯识五位者。即论第九第十。总有五颂。位各一颂。一资粮。二加行。三通达。四修习。五究竟位。初资粮。偈云。乃至未起识。求住唯识性。于二取随眠。犹未能伏灭。论曰。从发深固大菩提心。乃至未起顺决择识。求住唯识真胜义性。齐此皆是资粮位摄。为趣无上正等菩提。修集种种福智资粮故。为有情故。勤求解脱分。释曰。谓所修福智二事。资益己身之粮用故。涅槃名为解脱行。行不违故。名为顺。分者因义支义。是解脱因之一分故。二加行。颂云。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以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论曰。菩萨先于初无数劫。善修福德智惠资粮。顺解脱分。既圆满已。为入见道住唯识性。复起加行伏除二取○今是三贤之初。即初位之初。名初位摄。则知第四五会亦初位摄。十地即是二三四摄。第七一会是修习余及第五摄。具等妙觉故(文)。
  疑云。欢喜等十地者。第三通达位第四修习位摄者。其义必然也。全非第二加行位摄。何释十地即是二三四摄哉。答。
  刊五云(无释)。
  问。以相见道属见修二道时。可修道摄耶。答。可见道摄也。两方。若修道摄者。既名相见道。何可属修道位哉。是以瑜伽·杂集·唯识等诸论中。相见道是见道摄判。加之清凉大师。相见道是见道摄释。若依之尔者。披显扬论文述。从此谛现观已上。于修道中有十六行。世出世。清净智生。上下八谛十六心。相见道属修道位。如何。
  答。以相见道称思之。可云见道摄也。若属之修道位者。岂非自语相违哉。是以瑜伽论中。说现观智谛现观相。举内遣有情假法缘心·内遣诸法假法缘心·遍遣一切有情诸法假法缘心之三心。云又此现观即是见道毕。次下文明现观边智谛现观相。述此三心相见道无间作上下八谛十六心安立观之旨。故上下八谛十六心观。同见道摄云事炳然也。依之慈恩·淄洲·朴杨三师。同引此文。成上下八谛十六心观是见道摄之义。何况杂集论文云。如是十六心刹那。说名见道。所以者何。由如是忍智所摄十六心刹那。于曾所未见四圣谛境。各以四刹那见故。名为见道(文)。唯识论中。标然此见道略说有二毕云。二相见道。此复有二。一观非安立谛。有三品心○二缘安立谛。有十六心。此复有二。一者依观所取能取。别立法类十六种心○二者依观下上谛境。别立法类十六种心(文)。任此等论说。三心及两种十六心相见道。同见道摄云事。亦分明也。加之见清凉大师解释。疏中出通达位云。三通达位即是见道。谓初入地二种见道。举修习位述。四修习位。始从初地第二住心。乃至金刚无间心位。名为修道。演义抄判。从初入地二见道后。住心已去。名修习位。相见道者。是见道位。非修道摄释成也。但于显扬论文者。慈恩大师会之云。瑜伽五十五说见道。显扬说修道。不是相违。然五十五仍说。从见道起有下上十六心生。从三心非安立见道起。作此安立谛观。非全出见道在修道中方起。彼文稍异。可细寻之(文)。淄州大师会之。作二释云。一云。瑜伽等据重法。前真见道智无相有相二智所行。俱各创得故有相智。名相见道。又据不出观即入有相行智。俱名见道。显扬约其真相别起。相见在后。更重修故。名为修道。若据重缘。真见所缘亦属见道。又解。瑜伽据不出观初作之者。判在见道。显扬据出观后重作之者。名为修道。非于修道不作谛观。故显扬云。如是现观智。若声闻等所得。为对治欲色无色三界离染。若菩萨所得。为对治十种地障。乃至亦名究竟现观。各据一义。并不相违。二释任取(文)。任此等解释。可会显扬论文也。
  寻云。慈恩·淄州两师会通之旨。其趣犹未辨之。分明可被成哉。次义灯二释之中。何释同本疏意哉。
  答。此不审愚意难开之间。去康元二年三月三日。相寻兴福寺长弘得业之处。彼返报云。义灯二释。其旨非分明。且一义云。初释意者。属见道有二门。一者。有相安立观之中。十六心观最在前故名见道。此意云。判初照理故亦名见道。见道名言。依始照理。十六心亦有相最前故。可得见道名(为言)。二者。邻一心三心之无相观。不出观即入十六心。一入观之中。不可分见修故。此人十六心定可见道所摄(为言)。依此二门。瑜伽说见道也。而显扬论虽存此旨。又题名修道之义门。其意云。设分分虽有初照理故之义。又虽一入观起之。皆真见道以后起十六心。既有重修之义。异一心见道等。名修道之义门。不可废之。显扬谈其门。不遮法真见故名见道之瑜伽等所存乎。
  第二释意者。十六心见道度度重修之。瑜伽就初反属见道。显扬谈后后重反摄修道也。
  两释大纲。初释于初反十六心。有见修二门。二论谈边边(为言)。后释依初反后反。两论说一边(为言)。
  问。付第二释。显扬论不许重反十六心属见道之义门欤。若许者。何不如初释云若据重缘真见所缘亦属见道等哉。若不许者。瑜伽·唯识不简初反重反。皆摄见道(见)。显扬别存一向修道者。是不违背哉(是一)。
  初释之中。云又据不出观即入有相行智。判显扬约其真相别起。明显扬谈重反(见)。如料简者。二释差异如何。
  答。先初疑者。显扬论意。以重反观门虽属修道。又名见道之门。不可废之。瑜伽论不论初后皆属见道。唯识论又任本论无有简别。显扬存一向修道者。此释之前。两论一向相违哉。爰知设第二释可存二论不相违之旨也。但如初释不云事者。此释前可释。若据重缘真见所缘亦属见道等也。虽然让初释不云欤。只与初释趣。相替之所许释也。次初释云据不出观。述真相别起事。更非后释趣。只就初反十六心观门。以一入观为名见道之由。真相别起之故。相见后时修。有名修道之门(为言)。不入重反之类也。
  若依此料简者。疏释与灯同异难知。只云不是相违。不释其由之故也。如此本书不述其意事。末师释显事。常事也。仍本疏如灯存二之趣欤。灯释显其意也。
  已上一义毕。出一心三心非安立观门者。重修事虽及论义。十六心重反不及异义。仍致此料简毕。
  已上长弘律师义也。
  同学抄及瑜伽论五十五卷文。略纂十四。遁伦记十五卷释。并显扬论十七。杂集论九。唯识论九卷文。述记九末。义灯七。演秘七卷释等。并让文义抄第三帖。省略之毕。至要之时可引见之。
  疏三下云。一依唯识等五位之中。即当初位。言五位者○三通达位。即是见道。谓初入地二种见道。四修习位。始从初地第二住心。乃至金刚无间心位。名无修道(文)。
  钞十上云。言一依唯识五位者。即论第九第十总有五颂。位各一颂○三通达位。颂云。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下论文云。加行无间此智生时。体会真如。名通达位。初照理故。亦名见道。四修习位。颂曰。无得不思议。是出世间智。舍二粗重故。便证得转依。释曰。从初入地二见道后住心已去。名修习位。论曰。菩萨从前见道起已。为断余障证得转依。复数修习无分别智(文)。
  私云。疏钞今解释同相见道见道所摄云事分明也。
  刊五云(无释)。
  问。七地中胜解行地者。可通地前三贤位耶。答。可通地前三贤位也。两方。若通地前三贤位者。披至相寺大师定判。明七地中解行地云。即十行十回向(文)。如此释者。不通地前三贤位之旨分明也。若依之尔者。清凉大师引瑜伽论说。述七地相之时。胜解行地可通地前三贤位(见)。如何。
  答。种姓胜解行等七地中。胜解行地者。可通地前三贤位也。故地持论中。上卷释十二住中解行住云。是菩萨初发心未得净心地。未得净心地菩萨所有诸行。是名解行住(文)。下卷明七地中解行地云。解行住名解行地(文)。瑜伽论中。上卷述十二住中胜解行住云。谓诸菩萨从初发心乃至未得清净意乐。所有一切诸菩萨行。当知皆名胜解行住(文)。下卷说七地中胜解行地云。胜解行住名胜解行地(文)。任此等论文。种姓胜解行等七地中。胜解行地者。通地前三贤位云事。甚炳然也。故清凉大师。上文解十二住中胜解行住云。谓从初发心乃至未得清净意乐所有一切菩萨行是(文)。下文释七地云。一种性地。二胜解行地。三净胜意乐地。即前三住。七地中种性等初二三地。即指十二住中前三住。今此定判专顺地持·瑜伽两论文也。但于至相寺大师孔目章释者。实为难思。若夫以菩萨地前相配种性解行二地之时。且作一往释欤。故瑜伽论遁伦记中。引测法师释云。菩萨所应众多善法于彼现行等者。有两解。初云。十住已前菩萨。名住种性住。约未发心前。于福分善根中所应现行者。依彼亦有能现行义。若已发心则不现行。二云。十住菩萨亦名种姓(文)。今此第二释意。同孔目章释欤。
  疏三下云。三依瑜伽四十七说十二住。当其第二之初。言十二者。一种姓住。谓彼菩萨性自仁贤。性自成就菩萨功德。任持一切佛法种子。性离粗垢。不能现起上烦恼缠。二胜解行住。谓从初发心乃至未得清净意乐。所有一切菩萨行是。三极喜住。四增上戒。五增上心。六七八三名增上惠。分成三种。谓六觉分相应增上惠住。七诸谛相应增上惠住。八缘起流转止息相应增上惠住。九无相有功用住。十无相无功用住。十一无碍解住。十二最上菩萨住。十三最上如来住。言十二住。就菩萨说。加后如来为十三住。第二即是三贤。第三已去如次十地。四亦依瑜伽及显扬第七。于十三住建立七地。一种姓地。二胜解行地。三净胜意乐地。即前三住。四行正行地。谓从第四乃至第九住。五决定地。即第十住。六决定行地。即第十一住。七以后二住为到究竟地。前六唯菩萨。第七菩萨如来杂立为地(文)。
  钞十上云。言三依瑜伽等者。彼立五性种姓。即是菩萨种姓也。二即是前四中初一。余可知。言四亦依瑜伽。即四十九论(文)。
  刊五云(无释)。
  孔目二云(七士夫趣章)。七地者。如地持论说。一者种姓地。即十解已前。二者解行地。即十行十回向。三者净心地。即初地。四者行迹地。即二地至七地。五者决定地。即八地。六者决定行地。即九地。七者毕竟地。即十地如来地。以因果究竟合名毕竟地(文)。
  地持论九云(次法方便处住品)。云何种姓住。是菩萨性自贤善。性自能行功德善法。性贤善故。率意方便。诸善法生不待思惟。然后乃得。种性菩萨。是一切佛法种子。一切佛法种子在于身中。离粗烦恼。种姓住菩萨虽起上烦恼缠。终不能行五无间业。及断善根种性义。如种性品说。是名种姓住。云何解行住。是菩萨初发心未得净心地。未得净心地菩萨所有诸行。是名解行住(文)。
  义记五上云。解种性中。初问起发。次释其相。后牒指前下总结之。云何问也。释中有三。一明种性修心纯熟。二明种性行因圆备。三明种性粗过永离。就初段中。性贤善者。离过心成。性能行者。集善心成下显之。明由离过发生善行。性贤善故牒前离过。率意方下。明前集善性能行也。种菩萨是佛种处佛法种子在身中者。是第二明行因圆备。离粗恼下。是第三段粗过永离烦恼也。虽起已下。明离业也。五逆罪名五无间业。何者。五逆所谓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此五种具四义故名为无间。一种果无间。舍此身已直入阿鼻中。无间摄故曰无间。二身报无间。阿鼻大城纵广八万四千由旬。一人入中身亦遍满。第二人入身亦遍满。间无空处故曰无间。若造一逆生阿鼻狱。寿命一劫无间摄故曰无间。四苦受无间。造此逆罪生阿鼻狱。苦受相续中无间摄故曰无间。及断善相阿阐提也。种性菩萨终不行此。上来释竟。种性如前种性品者。牒以指前。以指前故下。余幡中不复释之。是名下结。释解行中。初先正解。种性已下因明解行趣地方便乘明诸地方便之义。前中先问。初发下释。初发心者。当相辨释。未得净心对后辨异。未得净心所有行下。牒以结之(文)。
  私云。造五无间业必堕阿鼻地狱中云事。并一人入阿鼻地狱中。身亦遍满云事。可疑之。
  地持论十云(毕竟方便处地品)。如上所说十三住。次第为七地。六是菩萨地。一是菩萨如来共地。一者种性地。二者解行地。三者净心地。四者行迹地。五者决定地。六者决定行地。七者毕竟地。种性住名种性地。解行住名解行地(文)。
  义记五下云。种性名种性下。第四略辨前四可解(文)。
  瑜伽论四十七云(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第二持随法瑜伽处住品)云何菩萨种姓住。云何菩萨住种姓住。谓诸菩萨住种姓住。性自仁贤。性自成就菩萨功德。菩萨所应众多善法。于彼现行亦有显现。由性仁贤。逼遣方便。令于善转。非由思择。有所制约。有所防护。若诸菩萨住种姓住。持一切佛法种子。于自体中于所依中。已具足有一切佛法一切种子。又诸菩萨住种姓住。性离粗垢。不能现起上烦恼缠。由此缠故。造无间业。或断善根。如种姓品所说种种住种姓相。于此菩萨种姓住中。亦应广说。应如实知。是名菩萨种姓住。云何菩萨胜解行住。谓诸菩萨从初发心乃至未得清净意乐。所有一切诸菩萨行。当知皆名胜解行住(文)。
  略纂十二云(无释)。
  遁伦记十一云。种姓住中。云何菩萨种姓住者。问种姓体。云何菩萨住种姓住者。问能住人。答中则以三义通答前两问。初修性福善。二明已具佛法种子。三明性离粗垢无间业等。前中景云。谓诸菩萨住种姓住性自仁贤成熟乃至众多善法者。成种子也。于彼现行亦有显现者。十信已前在流转位。由种姓力令彼行者。数起福分善。非起解脱分善。若起解脱分善。则入十信。十信则是解行住收。非种姓住故。下文中明解行位云。从初发心乃至未得清净意乐。所有众行。一切皆胜解行位。故知种姓住中所起众善。并是福分非疑。由性仁贤逼遣方便至非由思择等者。由种姓力逼修福分善等。测云。菩萨所应众多善法于彼现行等者。有两解。初云。十住已前菩萨名住种姓住。约未发心前。于福分善根中所应现行者。依彼亦有能现行义。若已发心则不现行。二云。十住菩萨亦名种姓。于所应善法者。则是有漏六波罗蜜。若依前解。与摄论少不同。摄论约三僧祇分为三位五人。依此三位五人为十二住。彼种姓住据已发心。此云种姓是未发心。故不相当。三藏勘梵本摄论。全无十二住文。故不须会释。据摄大乘论亦是经文。验知真谛三藏所翻谬也。论云任持一切佛法种子于自体中者。景云。此语是总。于所依中已具足有者。此就别指。则赖耶中持彼种子名所依中。测云。此与上明种姓中六入殊胜展转相续无始法尔。其义一也。于自体中于所依中。犹是摄论依本识中也。种子所依有二。一真实理门。则依阿赖耶。二随转理门。则依五蕴身住。次云性离粗垢乃至造无间业等者。景云。种性菩萨虽复在凡流转。不起猛利粗嗔造五无间邪见断善。但阇王杀父达多出佛身血等者。并是久学菩萨权现同凡。引接造五逆人令其改悔。泰云。种姓有二。一性种姓。谓无始凡夫有大乘姓者。亦造无间断善。二习种姓。谓在十信前发菩提心及十信位。今明习种姓故。性离粗垢。胜解行中。云从初发心乃至名解行住。出其行位。测云。述两释。一云。十信已上皆名发心住。一云。十解已上方名发心(文)。
  瑜伽论四十九云(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第三持究竟瑜伽处地品)如前所说十三住中。应知随彼建立。七地前之六种唯菩萨地。第七一种菩萨·如来杂立为地。何等为七。一种姓地。二胜解行地。三净胜意乐地。四行正行地。五决定地。六决定行地。七到究竟地。如是七种菩萨地中。最后一种名为杂地。前种姓住名种姓地。胜解行住名胜解行地(文)。
  略纂十二云。论解七地中。云第七如来等杂立为地者。前名第七唯在第十地。今何以通取者。据实通在佛中。前唯约因位故。略不明佛也。今实录之。故兼取佛(文)。
  遁伦记十二云。前中第七一种菩萨如来杂立为地者。前明第七唯在第十地。今何以通取者。据实通在佛中。前唯约因位故。略不明佛也。今实录之。故兼取佛(文)。
  问。清凉大师依仁王经意。十三法师中可取佛果耶。进云。疏云。而佛非十三之数(文)。付之。十三法师者。广可亘因果二位。何不取佛果哉。是以披探玄记余处释云。仁王经有十三种法师。谓十二住及佛是也(文)。师资解释岂非相违哉。
  答。仁王经意。以三贤十地立十三法师也。故清凉大师释云。依仁王下卷说十三法师各住一位。即当第一。言十三者。一习种性。二性种性。三道种性。四善觉摩诃萨。五德惠。六明惠。七尔焰。八胜达。九常现真实。十玄达。十一等觉。即八地。十二惠光神变。即当九地。十三观佛菩萨。义当十地及等觉。而佛非十三之数(文)。加之嘉祥大师解仁王经大牟尼言有修行十三观门之文。广疏(下)云。十三观门者。谓三贤十圣为十三(文)。略疏云。言十三门者。谓三贤十圣以为十三门(文)。此等释意。宛同清凉大师定判。尤可为指南实义也。何况仁王经中说十三法师云。汝等大众应如佛供养(文)。若十三法师中取佛果者。不可云应如佛供养哉。是以香象大师梵网经疏中。解彼经(下)见一切疾病人应供养如佛无异八福田中看病福田第一福田之文。破有人八福田中取佛果之义云。既言如佛无异。复言八中第一。明知非是后二种八。此应是初八之内方为第一也(文)。准而思之。既云汝等大众应如佛供养。明知十三法师中不取佛果云事。但于探玄记余处释者。经文慥不指其体故。且作一相之释。更非再往之义欤。
  疏三下云。五依仁王下卷说十三法师各住一位。即当第一。言十三者。一习种性。二性种性。三道种性。四善觉摩诃萨。五德惠。六明惠。七尔焰。八胜达。九常现真实。十玄达。十一等觉。即八地。十二惠光神变即当九地。十三观佛菩萨。义当十地及等觉。而佛非十三之数(文)。
  钞十上云。言五依仁王下卷说十三法师者。即奉持品。彼新经文。初三名同。从初地已去。皆牒地名。今云尔者。名异义同。言善觉者。初证真如得无分别智故。二地戒德清净入修惠故。三地闻持发惠光故。故旧为明地。四地是焰惠故。亦云尔焰亦云所知烧。于所知惠焰增故。五地入真达俗为难胜故。六地般若。寔智常现前故。七地依空涉有为玄达故。八地得一切法如寔觉故。九地善惠具四十辩。普应多会。使情非情皆说法故。十三菩萨地。尽入佛境故(文)。
  玄八云。仁王经有十三种法师。谓十二住及佛是也(文)。
  疏五下云。仁王经说十三法师。如来灭后流化不绝。亦名法师(文)。
  演义钞十三上·刊定记八(无释)。
  梵网经下云(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法门品)。若佛子。见一切疾病人。应供养。如佛无异。八福田中。看病福田第一福田(文)。
  疏下云。八福田者。有人云。一造旷路美井。二水路桥梁。三平治险路。四孝事父母。五供养沙门。六供养病人。七救济犯厄。八设无遮大会。未见出何圣教。有云。供养三宝为三。四父母。五师僧。六贫穷。七病人。八畜生。亦未见教。贤愚经云。施五人得福无量。一知法人。二远行来人。三远去人。四饥饿人。五病人。是以三宝亦为八种。既言如佛无异。复言八中第一。明知非是后二种八。此应是初八之内方为第一也(文)。
  仁王经下云(受持品)。大牟尼言。有修行十三观门。诸善男子。为大法王。从习忍至金刚顶。皆为法师。依持建立。汝等大众应如佛供养而供养之。应持百万亿天华天香而以奉上(文)。
  广疏下云。就初略答中有三。初佛答。劝修观门略叹其德文云十三观门者。谓三贤十圣为十三。前之四忍各有三品。以为十二。寂灭忍下。忍为十三。从习已下。第二辨位。习忍者即习种性。至金刚顶者。即十地。标初举后。中间十一略不具列。依持建立者。明十三种合可依止。汝等下。第三初大众如法供养文。云应如佛供养者。教其重敬供养也。故二谛品云。一念信波若。当知是人即是如来。况乃十三法师不应如佛供养也(文)。
  略疏云。然初略中言十三门者。谓三贤十圣以为十三门。文相可知(文)。
  仁王经下云(受持品)。复次观佛菩萨住寂灭忍者(文)。
  广疏下云。就初明地中功能有四。第一观佛者。法云地名也。第二住寂灭忍者。标忍名也。此第十地共佛同在一忍。合为第十三法师也。言住寂灭忍者。若就其别。唯取第十下品寂灭忍。若就其通明。佛及菩萨皆立寂灭忍也(文)。
  寻云。如此释者。以第十地及佛果。合为第十三法师(见)。如何。
  答。上文疏云。谓三贤十圣为十三。故以佛果不可为第十三法师云事炳然也。其旨如上成之。但于今释者。尤似难思。可问本宗人也。试且会之云。以第十地及佛果同为寂灭忍故。云此第十地共佛同在一忍也。其中以第十地下品寂灭忍为第十三法师故。释合为第十三法师也欤。下文云言住寂灭忍者若就其别唯取第十下品寂灭忍者。别举为第十三法师之寂灭忍。云若就其通明佛及菩萨皆云寂灭忍者。总出上下品寂灭忍也。
  问。清凉大师依仁王经意。寂灭忍可有中忍耶。进云。清凉大师释云。寂灭忍各有上中下(文)。付之。依清凉解释见仁王经文说。寂灭忍上下全无有中忍。是以披探玄记余处定判。依仁王经。或云第十地及佛地名寂灭忍。或述。后一唯分二谓因果。何况勘清凉大师处处解释。或释十地及佛得寂灭忍。或判于寂灭忍唯有上下。若尔清凉大师。寂灭忍各有上中下之一处释。非只背本经说。违宗家释。自解释。岂不致相违哉。
  答。仁王经中。文虽无等觉之名义。亦见等觉之旨故。处处之释其趣相替也。若就名言云之者。不立等觉之名故。寂灭忍者唯限第十地·佛地二位。不可有中忍也。疑难之中所被出彼经文并香象·清凉解释。即述此门意也。若依实义论之者。可有等觉位故。寂灭忍亦立中忍云意可有也。故见彼经处处之文。观空品云。金刚菩萨得理尽三昧故(文)。菩萨教化品云。复次寂灭忍。佛与菩萨同用此忍。入金刚三昧。下忍中行名为菩萨。上忍中行名为萨波若。受持品或云。诸善男子。为大法王。从习忍至金刚顶。皆为法师。依持建立(文)。或云。复次观佛菩萨住寂灭忍者(乃至)。登一切法解脱住金刚台(文)。圆测法师释此文云。住金刚台者。金刚三昧。正明等觉(文)。行信法师解此文云。住金刚等者。金刚三昧。即等觉位也(文)。加之勘诸师解释。文句(四)中引有人义云。花严·璎珞·仁王·摄大乘·十七地论五。凡夫等皆有五十二位(文)。义灯中述自正义云。仁王·花严·优婆塞戒经等。皆有四十二贤圣。不说五十(文)。任此等经文并解释。仁王经意立等觉为别位之旨分明也。一经中有此二门故。经文解释更非相违欤。
  疏三下云。六依仁王上卷五忍之中。此当伏忍之下。言五忍者。谓伏忍·信忍·顺忍·无生忍·寂灭忍。各有上中下。如次配三贤十地等觉妙觉(文)。
  演义钞十上·刊定记五(无释)。
  花严经二十七云(十地品)。无生法忍虽未现前。心已成就明利顺忍(文)。
  玄十二云。言无生忍未现前者。以七八地上是无生忍位此地非彼故云未现。然顺彼忍故名顺也。理实初地亦得无生。为寄五忍以配诸地故作是说。谓地前名伏忍。初二三地寄在世间名为信忍。四五六地寄二乘位名为顺忍。七八九地是菩萨位名无生忍。十地及佛因果究竟名寂灭忍。此地是顺忍中上品故名明利(文)。
  华严经三十七云(十地品)。得明利随顺忍。未得无生法忍(文)。
  疏七下云。仁王经中说有五忍。谓伏·信·顺·无生·寂灭。前四各有下中上品。地前但得伏忍。三品九地如次配次三忍。十地有佛得寂灭忍。若璎珞经。开出等觉则亦有三品(文)。
  钞十六上云。仁王下。第二彰忍数类。仁王五忍历位俱成十四。璎珞加一。五忍之相菩萨差别中当影出之(文)。
  刊十一云。未得无生忍者。以七地已上是无生忍位此非彼地故云未得。然此顺彼名为随顺。理实初地即得无生。为寄五忍配诸地故。分满异故。谓仁王经说三贤位中名伏忍。初二三地名信忍。七八九地故名无生忍。十地及佛地名寂灭忍。若璎珞经。寂灭忍位亦有三圣。谓于前二加等觉故(文)。
  疏八上(十定品处)云。是以诸教开合不同。仁王等合此胜进入于十地。是以不立等觉故。教化品中约五忍分位。于寂灭忍唯有上下。下忍中行名为菩萨。即第十地。上忍中行为萨婆若。此谓如来。若依璎珞。开此胜进为无垢地。即是等觉。然等觉照寂。妙觉寂照。又贤圣学观品中。说六种性及六坚六忍等(文)。
  钞十八上云。是以诸教下。二引教成立。虽有开合。疏意扶开。故下结云有等觉明矣。引二经一论文有二节。二经一开一合。一论具于开合。言六种性及六坚六忍等者。即彼经第一品。当第三贤圣觉观品。经云。佛子。六佛性者。是一切菩萨功德璎珞庄严。菩萨二种法身。菩萨所著百万阿僧祇功德行璎珞。若一切菩萨不入璎珞功德门。得入正位者。无有是处。佛子。六种性者。所谓习种性。性种性。道种性。圣种性。等觉性。妙觉性。释曰。一习种性即十住。二性种性即十行。三道种性即十回向。四圣种性即十地。五六可知。复名六坚者。谓信坚·法坚·修坚·德坚·顶坚·觉坚·顶坚即等觉。觉坚即妙觉。言六忍者。经云。复名六忍。信忍·法忍·修忍·正忍·无垢忍·一切智忍。而言等者。等取六惠六观。经云。复名六慧。闻慧·思慧·修慧·无相慧·照寂慧·寂照慧·复名六观。住观·行观·向观·地观·无相观·一切种智观。亦有相承说于六定。璎珞无文。言六定者。一习相定。二性定。三道慧定。四道种慧定。五大慧定。六正观定。此五种六皆以第五当于等觉故有明矣(文)。
  刊十二云。问。胜进等觉。今此依何。答。二俱无碍。所以然者。此但名殊而行相无别。约开合故诸教说异。谓仁王经以第十地位后二行合故。不立胜进。亦无等觉。故彼上卷教化品云。五忍是菩萨法。伏忍上中下。信忍上中下。顺忍上中下。无生忍上中下。寂灭忍上中下。乃至云。寂灭忍佛与菩萨同用此忍。入金刚三昧。下忍中行名为菩萨。上忍中行名为萨波若。共观第一义谛。释曰。寂灭忍既唯有上下。佛与第十地同用此忍。即明不立等觉位也。若依本业经。开彼二行立等觉位。故彼上卷初品。诸菩萨请云。开示我意。佛本璎珞。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无垢地。妙觉地。为我说要等(云云)。又贤圣学观品云。六种性者。所谓习种性。性种性。道种性。圣种性。等觉性。妙觉性。复名六坚。六忍。六惠。六观。并十住等六位名。总有六六三十六名。各各差别(文)。
  玄十五(十忍品处)云。四种类者○或五谓地前名伏忍。初二三地名信忍。四五六地名顺忍。七八九地名无生忍。第十地及佛地名寂灭忍。此依仁王经○或十四。依仁王经。五忍中前四各分三。谓上中下。后一唯分二。谓因果(文)。
  疏八下云。虽是一智。随义别说二三四五等(文)。
  钞十八上云。言五忍者。即仁王经。一伏忍等如十地。而言等者。乃有多义。一等六忍。如璎珞说。十定初已引○或说十四十五。如仁王·璎珞。并如十住十地品引(文)。
  刊十二云(十忍品处。无释)。
  仁王经上云(观空品)。金刚菩萨得理尽三昧故(文)。
  广疏上云。金刚菩萨得理尽三昧者。十地菩萨照穷因尽故云理尽也(文)。
  略疏云。金刚菩萨得理尽三昧者。十地菩萨照穷因尽故云理实也(文)。
  仁王经上云(菩萨教化品)。佛言大王。五忍是菩萨法。伏忍上中下。信忍上中下。顺忍上中下。无生忍上中下。寂灭忍上中。名为诸佛菩萨修般若波罗蜜(文)。
  广疏中云。就前略中有二意。初生起。二立五忍意。初生起者。伏忍上中下即是得圣方便行。二信忍上中下即是入圣之初门。三顺忍上中下即是顺无生之近缘。四无生忍上中下即是向果之功能。五之灭忍上下即是因果合说。就立五忍意有三段。初五忍是菩萨法。标五忍属人。二伏忍上中下下。出五忍位。名为诸佛菩萨下。第三结释。初文可知。第二出位中。伏忍上中下者。习忍下·性忍中·道种忍上。在三贤位。信忍上中下。初地下·二地中·三地上。顺忍上中下。四地下·五地中·六地上。无生忍上中下。七地下·八地中·九地上。寂灭忍上下。十地下·佛地上(文)。
  略疏云。就前略中。五忍是菩萨法。总标五忍属人也。伏忍上中下者。习忍下品。性忍中品。道种上品。此列得圣方便之行。在三贤信也。信忍上中下者。初地下品。二地中品。三地上品。即是入圣初门也。顺忍上中下者。四地下品。五地中品。六地上品。即是顺无生近缘也。无生忍上中下者。七地下品。八地中品。九地上品。即是向果之功能。寂灭上下者。十地下品。佛地上品。即是因果合说(文)。
  仁王经上云(菩萨教化品)。复次寂灭忍。佛与菩萨同用此忍。入金刚三昧。下忍中行名为菩萨。上忍中行名为萨婆若(文)。
  广疏中云。初文云佛与菩萨同用此忍者。是法云地菩萨。依地论。断于诸法中不得自在障。为无碍道。佛者一切智一切种智依止智体圆满。名解脱道。前之四忍断生死未尽。不得寂灭之名。第二明行差别。入金刚三昧下忍中行名菩萨者。此定坚固永不退。名金刚三昧。无碍道因位所摄名下忍。依地经。摄报果得十不可说佛土微尘三昧等。上忍中行名萨婆若者。解脱道果位所摄。名为上忍。萨婆若者。此云一切智。此忍因果位别。唯分上下二品。前之四忍同是因位故。各分三品。此无差别中作差别名。不可定执。此处五忍是通名。若忍通因果无碍解脱。皆名为忍。不同小乘唯见道无碍八忍等(文)。
  略疏云。就明寂灭忍中。佛与菩萨同此忍者。是法云地菩萨。佛者一切智一切种智也。下明行差别。入金刚三昧下忍名菩萨者。此定坚固永不退故名金刚三昧也。上忍中行名萨婆若。此云一切智。此忍因果位别。唯分上下。前之四忍同是因位故名分为(文)。
  仁王经下云(受持品)。大牟尼言。有修行十三观门。诸善男子。为大法王。从习忍至金刚顶。皆为法师。依持建立(文)。
  广疏下云。就初略答中有三。初佛答。初修观门略叹其德文。云十三观门者。谓三贤十圣为十三。前之四忍。各有三品。以为十二。寂灭忍下忍为十三。从习忍已下。第二辨位。习忍者即习种。至金刚顶者。即十地。标初举后。中间十一略不具列。依持建立者。明十三种合可依止(文)。
  略疏云。然初略中言十三门者。谓三贤十圣以为十三门。文相可知(文)。
  仁王经下云(受持品)。复次观佛菩萨住寂灭忍者○登一切法解脱住金刚台(文)。
  广疏下云。就初明地中功能有四。第一观佛者。法云地名也。第二住寂灭忍者。标忍名也。此第十地菩萨佛同在一忍。合为第十三法师也。言住寂灭忍者。若就其别。唯取第十下品寂灭忍。若就其通明。佛及菩萨皆云寂灭忍也○第四障位分齐高极者。文云登一切法解脱住金刚台者。第十地以为金刚台也。亦可。此句举果显因名佛。以为金刚台。以彼十地因满故。佛住金刚台果也(文)。
  略疏云。就初中言寂灭忍者。是寂灭忍下品也○登一切法金刚台者。以第十地为金刚台也(文)。
  仁王经下云(受持品)复有十亿菩萨。登金刚顶成正觉(文)。
  广疏下云。复有十亿菩萨下。第六十亿菩萨成佛(文)。
  略疏云(无释)。
  文句四云。有人引华严·璎珞·仁王·摄大乘·十七地论五。凡夫等皆有五十二位。地前有四十心。何不用之。此人谬引华严。华严不明十信。纵使诸部明。地前四十心位者皆非断道。何因用此解开佛知见。皆漫语耳(文)。
  疏记四云。有人引花严等者。他人意者。却责诸师地前有此四十心位。何不用释开佛知见。而但用地前三十位耶。破有二失。一者谬用。花严十信一一者。贤位非佛知见。言花严不明十信者。古人亦以花严住前修十梵行空。即入初住时十梵行空对十信位。今文破者。经无信名故云无也。摄大乘等位具如释签所引。恐是十地论。剩七字(文)。
  义灯七云。西明释云。十信已前名性种姓。十行已上名习种姓。又解。仁王第一十住·十行·十回向。如其次第。习·性·及道。菩萨本业经亦同。不说十信为习种姓。而仁王言伏忍圣胎三十人者。且举方便说十信。非即十信为习种姓。又信有二种。一位地十信。即在十住前。故本业经云。未上住前。有十位名字菩萨。常行信等十心。二行解十信。通十住已上。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如次配属习·性·道种三位菩萨。说位地信非名种习。今谓不然。初判十行已上方名习性。十住菩萨岂非习收。又云。仁王第一十住·十行等。如次习·性等。本业经同。不说十信者。不然。仁王第一无别十住·行·回向名。即信·止·坚。如次配习·性·及道种。不可违文判十信等是三方便非住等收。本业经等不说十信名者。依总住说。不论别行。据十信是十住所收。有别说者。以初住难离出十信。如四善根内门难故。第十回向位中别开善根。既回向收。十信定是十住所摄。仁王·华严·优婆塞戒经等。皆说四十二贤圣。不说五十(文)。
  问。璎珞经意。以十信可立别位耶。答。璎珞经大宗以十信不立别位也。两方。若以十信立别位者。任清凉大师依璎珞四十二贤圣之定判。以十信不立别位(见)。若依之尔者。见探玄记余处解释。或云。依璎珞本业等。亦有七位。一十信。二十住。三十行。四十回向。五十地。六等觉。七妙觉。或述。如璎珞经。地前信等四位。如次已作铁·铜·银·金四轮王故。若以地前四位寄四轮王报者。岂非十信立别位哉。例如仁王经。如何。
  答。案璎珞经。大宗立四十二位贤圣。以十信不为别位也。故勘璎珞经文。或处处列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无垢地·妙觉地。无举十信。或云。未上住前。有十顺名字菩萨。常行十心。所谓信心·念心·精进心·定心·惠心·戒心·回向心·护法心·舍心·愿心。佛子。修行是心·。若经一劫二劫三劫。乃深入初住位中。住是位中。增修百法明门。所谓十信心。信心有十故。修行百法明门。常发无量有行无行大愿。得入习种性中。以十信为位之方便。不立别位。或立习种性·性种性等六种性。信坚·法坚等六坚。信忍·法忍等六忍。闻慧·思慧等六慧。习相定·性定等六定。住观·行观等六观。唯取三贤十地等·妙二觉。施设六位故。探玄记余处中。云若约终教此信但是十住位之方便自无别位故本业经云。引此文毕。结释故知无位但是方便行也。述又准六种性·六忍·六慧等文故亦是成证。引六种性等之文。证十信不立别位之义。清凉大师余处。判六坚顺位本业上卷以三贤十圣等妙二觉为六。同依此文成十信不立别位之旨也。加之重披经文。或立铜宝璎珞·银宝璎珞·金宝璎珞·琉璃宝璎珞·摩尼宝璎珞·水精宝璎珞·六轮王位。不出铁轮王位。或云。第四十一地心者。名入法界心(乃至)。第四十二地。名寂灭心妙觉地。或说。汝闻上四十二贤圣因果明观法门。一切大众皆应发三菩提心。不立五十二位。依之清凉大师释云。依璎珞四十二贤圣位(文)。依此等文。璎珞经意。以十信不立别位云事炳然也。但于探玄记余处依璎珞本业等亦有七位等之释者。理实而言。彼经意虽十信非位。为位之方便故。且云亦有七位。举十信欤。委悉云之者。如清凉大师释。可云依璎珞六位及信也。次于探玄记余处如璎珞经地前信等四位等之释者。勘璎珞经释义品文。述上品十善作铁轮王之旨故。且依今一文作此释欤。仁王经大宗虽十信不立别位。探玄记余处。依上品十善铁轮王等之一文。释又仁王经第四轮王报谓铁铜银金以此教义故知十信亦是位也。准此释可思之欤。
  疏三下云。八依璎珞。四十二贤圣位。当于下贤十住以不立十信。十信摄在十住中故。九依璎珞。六种性亦当第一。言六性者。一习种性。二性种性。三道种性。四圣种性。五等觉性。六妙觉性(文)。
  演义钞十上·刊定记五(无释)。
  玄四(明难品处)云。四定位者。此十信法于始教中自是位○又仁王经寄四轮王报。谓铁铜银金。以此教义故知。十信亦是位也。若约终教。此位但是十住位之方便。自无别位故。本业经云。未上住前。有此十心名字。谓一信心。二念心。三精进心。四慧心。五定心。六不退心。七回向心。八护心。九戒心。十愿心。增修是心。一劫二劫三劫。乃得入初住中。心心有十。增成百法明门。名入习种性中。故知无位。但是方便行也。又准六种性六忍六惠等文故。亦是成证。又仁王但言三贤十圣。不言四也。又此经中后四位皆有入定。出已列十名。辨十义等。唯信中无此。故得知也(文)。
  疏三上云。又正答十信故。下三品来也(文)。
  钞八下云。二又正答十信下。即疏意别明答信。以第二会初十问脱信门故。今三品答之不答住也。然贤首意。始教别开信位○又仁王经寄四轮王。谓铁铜银金。以上教义故。十信亦位也。若终教。十信但是十住方便。自无别位。谓仁王释三贤。云十信十止十坚心。十信即住故(文)。
  刊四云。然十住令揽十信以成故。将答住。先明信也。仁王教化品云。伏忍圣胎三十人。十信十止十坚心(文)。
  华严经二十云(金刚幢菩萨迥向品)。善能示现七丈夫趣具足无上丈夫正法(文)。
  玄八云。又七丈夫趣者有四说○四依璎珞·本业等。亦有七位。一十信。二十住。三十行。四十回向。五十地。六等觉。七妙觉(文)。
  华严经二十七云(十迥向品)。巧能显示七丈夫道具足诸佛善丈夫种(文)。
  疏五下云。然七丈夫总有多说○四依璎珞。六位及信即上生圣贤家也(文)。
  钞十二下云(无释)。
  刊八云。七丈夫者。古来三说○一云。依本业经。分因果位地亦有七类丈夫。一十信。二十住。三十行。四十回向。五十地。六等觉。七妙觉(文)。
  华严经二十五云(十地品)。菩萨住欢喜地。多作阎浮提王(文)。
  玄十一云。前中问。此王身是实是权。答。若约初教。未离分段。应是实报。然其所受非唯此身故。云多作不言纯也。以生净土受彼身故。又是应化。以有妻子非实身故。若约终教。初地以上舍分段故。变易微细非此身故。安立十王为别十地。非谓十地如实为王。如璎珞经。地前信等四位。如次已作铁铜银金四轮王故。岂可十信已作阎浮王。今至初地还作彼王。故知前寄四王以别四位。今寄十王以别十地。故不相违(文)。
  花严经三十四云(十地品)。佛子。菩萨摩诃萨住此初地。多作阎浮提王(文)。
  疏六下云。今初阎浮王者。即铁轮王。然璎珞·仁王。地前四位已配四轮。今在初地方作铁轮。正明皆寄。不可定报(文)。
  钞十四下云(无释)。
  刊九云。前中阎浮王身具足二义。一上二胜(文)。
  花严经五十八云(离世间品)。常随顺住六坚固法(文)。疏九下云。六坚顺位。本业上卷。以三贤十圣等·妙二觉为六。谓信坚·法坚·修坚·德坚·顶坚·觉坚·亦名六忍。谓信·法·修·正·无垢·一切智。复名六慧。谓闻·思·修·无相·照寂·寂照。复名六观。谓住·行·向·地·无相·一切种智。亦即六性。谓习种性等。一切诸佛无不入此故常随顺(文)。
  钞十九下云。疏六坚顺位等者。十忍品初已广引璎珞明毕(文)。
  刊十四云。坚者本业上卷云。解·行·回向·十地·等觉·妙觉。释曰。准此六坚即明。此经从十地已后至佛不思议法品已前中间诸品。并是等觉位也。承前诸德判。十地已后诸品。但是十地胜进行。无等觉位者。正由不见此文及本业经故。此中今正是等觉位也。又此六坚亦名六种姓六忍六慧六观。六坚谓坚信·坚法·坚修·坚顶·坚觉也。六种性谓习种性·性种性·道种性·圣种性·等觉性·妙觉性。六忍谓信忍·法忍·修忍·正忍·无垢忍·一切智慧忍。六慧谓闻·思·修·无相·照寂·寂照。六观谓十住观·十行观·十回向观·十地观·无相观·一切种智。广说如彼(文)。
  六十花严经四十三卷无常随顺住六坚固法之文故。随探玄记十七之内亦无释也。
  菩萨璎珞本业经上云(众集品)佛本业璎珞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无垢地·妙觉地。为我说要断我瑕疵及诸疑网(文)。
  又云(贤圣名字品)。汝谛受学四十二贤圣名门决定了义。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皆共同说。一而不二(文)。
  又云(同品)。尔时佛告敬首菩萨。佛子。吾今略说名门中一贤名门。所谓初发心住。未上住前。有十顺名字菩萨。常行十心。所谓信心·念心·精进心·定心·慧心·戒心·回向心·护法心·舍心·愿心。佛子。修行是心。若经一劫二劫三劫。乃得入初位中。住是位中。增修百法明门。所谓十信心。心心有十故修行百法明门。常发无量有行无行大愿。得入习种性中。广行一切愿(文)。
  又云(贤圣学观品)。佛子。六种性者。所谓习种性·性种性·道种性·圣种性·等觉性·妙觉性。复名六坚·信坚·法坚·修坚·德坚·顶坚·觉坚。复名六忍。信忍·法忍·修忍·正忍·无垢忍·一切智忍。复名(六)慧。闻慧·思慧·修慧·无相慧·照寂慧·寂照慧。复名六定。习相定·性定·道慧定·道种慧定·大慧定·正观慧定·复名六观。住观·行观·向观·地观·无相观·一切种智观。佛子。一切佛及菩萨。无不入此六种明观决定了义实相法门(文)。
  又云(同品)。佛子。汝先言云何名字者。所谓铜宝璎珞。菩萨字者。所谓习种性中有十人。其名发心住菩萨·治地菩萨·修行菩萨·生贵菩萨·方便具足菩萨·正心菩萨·不退菩萨·童真菩萨·法王子菩萨·灌顶菩萨。佛子。银宝璎珞。菩萨字者。所谓性种性中有十人。其名欢喜菩萨·饶益菩萨·无嗔恨菩萨·无尽菩萨·离痴乱菩萨·善现菩萨·无著菩萨·尊重菩萨·善法菩萨·真实菩萨。佛子。金宝璎珞。菩萨字者。所谓道种性中有十人。其名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菩萨·不坏菩萨·等一切佛菩萨·至一切处菩萨·无尽功德藏菩萨·随顺平等善根菩萨·随等观一切众生菩萨·真如相菩萨·无缚解脱菩萨·法界无量菩萨。佛子。琉璃宝璎珞。菩萨字者。所谓圣种性中有十人。其名欢喜菩萨·离垢菩萨·明惠菩萨·焰光菩萨·难胜菩萨·现前菩萨·远行菩萨·不动菩萨·善惠菩萨·法云菩萨。佛子。如是百万阿僧祇功德璎珞。庄严菩萨二种法身。是四十人名为学行。入法流水中以自灌注。佛子。摩尼宝璎珞。菩萨字者。所谓等觉性中有一人。其名金刚惠幢菩萨。住顶寂定○佛子。水精宝璎珞内外清彻。妙觉常住湛然明净。名一切智地。常处中道一切法上越过四魔。非有非无一切相尽。顿解大觉穷化体神。二身常住为化有缘。是故佛子。吾今略说贤圣名字。汝等受持现行化人(文)。
  又云(同品)。佛子。若退若进者。十住以前一切凡夫法中。发三菩提心。有恒河沙众生。学行佛法信想心中行者。是退分善根。诸善男子。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修行十信得入十住○佛子。若不值善知识者。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退菩提心。如我初会众中有八万人退。如净目天子法才王舍利弗等。欲入第七住。其中值恶因缘故。退入凡夫不善恶中。不名习种性人。退入外道。若一劫若十劫乃至千劫。作大邪见及五逆无恶不造。名为退相(文)。
  又云(同品)。佛子。第四十一地心者。名人法界心○佛子。第四十二地。名寂灭心妙觉地(文)。
  又云(同品)。佛子。世间果报者。所谓十住。铜宝璎珞铜轮王。一百福子为眷属。生一佛土。受持教行。化二天下。银宝璎珞银轮王。五百福子为眷属。生二佛土。受佛教行。化三天下。金宝璎珞金轮王。千福子为眷属。入十方佛土。教化一切众生。处四天下。欢喜地。百宝璎珞七宝相轮四天王。一万子为眷属。现百法身。入百佛土。化十方天下。千宝璎珞八宝相轮忉利天王。二万子为眷属(文)。
  同经下云(释义品)。尔时佛告敬首菩萨。汝先言云何义相者。所谓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无垢地·妙觉地义相今当说(文)。
  又云(同品)。佛子。发心住者。是人从始具缚凡夫。未识三宝圣人。未识好恶因之以果。一切不识不解不知。佛子。从不识始凡夫地。值佛菩萨。于教法中起一念信。便发菩提心。是人尔时住前。名信想菩萨。亦名假名菩萨。亦名名字菩萨。其人略行十心。所谓信心·念心·进心·定心·慧心·戒心·回向心·护法心·舍心·愿心。复有十心。所谓十善法。五戒·八戒·十戒·六波罗蜜戒。是人复行十善。若一劫二劫三劫修十信。受六天果报。上善有三品。上品铁轮王化一天下。中品粟散王。下品人中王。具足一切烦恼。集无量善业。亦退亦出。若值善知识学佛法。若一劫二劫。方入住位。若不尔者。常没不出。住退分善根如上说。佛子。发心住者。是上进分善根人。若一劫二劫。一恒二恒三恒佛所。行十信心信三宝。常住八万四千般若波罗蜜。一切行一切法门皆习受行。常起信心。不作邪见十重五逆八倒。不生难处。常值佛法。度多闻慧多求方便。始入空界住空性位。故名为住。空理智心习古佛法。一切功德不自造。心生一切功德故。不名为地。但得名住○是故佛子。从灌顶心进入五阴法性空位。亦行八万四千般若波罗蜜。故名中十行○是故佛子。从真实心入众生空无我空。二空平等无别。一观相一合相。学习百千万亿般若波罗蜜空观故。回易前后心心。观唯明明寂灭。长养上地明观法故。回因向果。复以无量心不舍不受故。十回向法如是○佛子。是三十心义释无量无边。非一切凡夫所能思量。十方诸佛一切菩萨之所游路。佛子。汝先言云何名地。佛言地名持。持一切百万阿僧祇功德。亦名生。成一切因果故名地。佛子。舍凡夫行生在佛家。绍菩萨位入圣众中。四魔不倒。有无二边平等双照大信始满。习学无生中道第一义谛观。上至二地三地乃至第十一地。明观法门心心寂灭法流水中。一相无相二身无方通同佛土故。名欢喜地○佛子。菩萨尔时住大寂门中品忍观。功行满足登大山台。入百千三昧。集佛仪用唯有累果。无常生灭心心无为。行过十地。解与佛同。坐佛坐处○似佛非佛。一切佛等故。威仪进止一切法同。住是百千三昧中。如是佛行故。入金刚三昧。一相无相寂灭无为。故名无垢地。佛子。妙观上忍大寂无相。唯以一切众生缘生善法。亦自持一切功德。故名佛藏而寂照一切法。自佛以下一切菩萨照寂。是故佛子。吾昔第四禅中。为八亿梵天王说寂照。如来无色无心而寂照一切法(文)。
  又云(大众受学品)。佛告。佛子。从今身至佛身尽未来际。于其中间不得故杀生。若有犯非菩萨行。失四十二贤圣法。不得犯。能持不。其受者答言能(文)。
  不故偷盗戒·不故淫戒·不故虚诳语戒·不故酤酒戒·不故说在家出家菩萨罪过戒·不故悭戒·不故瞋戒·不故自赞毁他戒·不故谤三宝戒。皆有若有犯非菩萨行失四十二贤圣法之文。可知之。
  又云(同品)。佛子。是信想菩萨。于十千劫行十戒法。当入十住心(文)。
  又云(集散品)。尔时佛告敬首菩萨及此会十四亿那由他人大众。汝闻上四十二贤圣因果明观法门。一切大众皆应发三菩提心○佛子。尔时十方无极佛刹一切大众。闻佛说璎珞中六入法门。所谓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无垢地·妙觉地。各各发无量菩提心。还归本国(文)。
  问。探玄记中云。又七缘发心准辨(文)。尔者今此七缘发心者。唯限不退类欤。答。不限不退类也。两方。若唯限不退类者。今此七缘发心者。出智印经·起信论说。而披彼经论说。寻七缘发心退不退相。不限不退类(见)。若依之尔者。探玄记中。释初发心住相。引今此七缘发心。知唯限不退类云事。如何。
  答。今此七缘发心者。实出智印经并起信论说。故探玄记余处云。或七缘如智印经·起信论等(文)。清凉大师余处释云。又起信论·智印经。有七因缘。如彼应知(文)。而勘智印经文。举如佛菩萨发菩提心。正法将灭为护持故发菩提心。见诸众生众苦所逼起大悲念发菩提心。菩萨教余众生发菩提心。布施时自发菩提心。见他发意随学发心。见如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具足庄严若闻发心之七缘发心毕云。如佛菩萨发菩提心。正法将灭为护持故发菩提心。见诸众生众苦所逼起大悲念发菩提心。发此三心。能为诸佛菩萨护持正法。又能疾得不退转地成就佛道。初三缘发心不退转定。又述后四发心刚强难伏不能护法。后四缘发心可退转(见)。随起信论中。明诸佛菩萨教令发心。或以大悲故能自发心。或因正法欲灭以护法因缘能自发心之初三缘发心。结如是信心成就得发心者入正定聚毕竟不退。释见佛色相而发其心。或因供养众僧而发其心。或因二乘之人教令发心。或学他发心之后四缘发心。判如是等发心悉皆不定。遇恶因缘或便退失堕二乘地。任此等经论文。后四缘发心可有退类云事不明也。是以探玄记余处云。又起信论·智印经有七因缘发心。谓三贤四退。如彼应知(文)。演义抄余处引起信论全文。成初三缘发心不退后四缘发心可退之旨也。但于探玄记中释初发心住相。引今此七缘发心故可限不退类云难者。泛明发心相故。虽引今此七缘发心。其中亦有退菩提心类事。非强所遮欤。
  重难云。起信论所说七缘发心中。第四见佛色相而发其心之者。可有退菩提心之类云事。不可然。见瑜伽论(三十五)文。明四缘发心中第一发心云。若见诸佛及诸菩萨有不思议甚奇希有神变威力。或从可信闻如是事。既见闻已便作是念。无上菩提具大威德。令安住者及修行者成就如是所见所闻不可思议神变威力。由此见闻增上力故。于大菩提深生信解。因斯发起大菩提心。是名第一初发心缘(文)。而至下文。判此四缘四因四力发心退不退相云。若诸菩萨依上总别四缘四因。或由自力或由因力。或总二力而发心者。当知此心坚固无动。四缘之中。第一见诸佛等神变威力发菩提心之者无退(见)。若尔与起信论见佛色相而发其心之者有退云文。岂不相违耶。
  答。瑜伽论四缘发心之中。第一类云若见诸佛及诸菩萨有不思议甚奇希有神变威力者。见诸菩萨不可思议甚奇希有神变威力。深生信解发菩提心故。永不退之也。起信论中云见佛色相而发其心者。只见诸佛相。多不生深重信解发菩提心故。遇恶缘时退之也。故宗□起信论疏(下)云。一观佛色。二供大众。三劣友劝。四学他发。此等并非菩萨悲智之心故退失也(文)。十住毗婆沙论云。余菩萨教令发心。见菩萨所行发心。因大布施发心。若见若闻佛相发心。是四心多不成。或有成者根本微弱故(文)。此文意。亦才见佛相好许发菩提心之者。根本微弱故。不成佛道云也。
  重难云。见起信论疏释。出不退发心缘云。一他力。二自力(文)。案此释意。以诸佛菩萨教令发心云他力。以或以大悲故能自发心。或因正法欲灭以护法因缘能自发心之二缘。云自力也。而瑜伽论(三十五)中。以自力或因力为不退缘。以他力或加行力为退缘也。若尔以他力为不退缘云释。岂不背瑜伽论□哉。
  答。案瑜伽论意。于四缘四因之中。尤可有自力他力。四因之中。第二又诸菩萨赖佛菩萨善友摄受是名第二初发心因者。是他力发心也。即当起信论诸佛菩萨教令发心之缘。岂非不退发心之中有他力缘耶。爰知四缘四因发心甚重发心故。不由自力他力。皆是不退发心也。此外四力之中。第一自力第三因力者。甚重发心故不退也。第二他力第四加行力者。浅近发心故有退云也。重推之。瑜伽论他力发心有退者。当起信论或因二乘之人教令发心或学他发心之类。加行力发心有退者。于现法中初亲近善士听闻正法。见佛色相供养众僧发菩提心之类也。当起信论见佛色相而发其心。或因供养众僧而发其心者也。重意云。瑜伽论中。他力发心有退者。四缘四因之外他力发心也。更非四缘四因中之他力。起信论不退发心之中。诸佛菩萨教令发心者。当瑜伽论四因中第二又诸菩萨赖佛菩萨善友摄受之类也。是以彼摄四力之中他力哉。如此得意之时。全非相违欤。
  重难云。见瑜伽论(三十五)(文)。释四力中第三因力云。今暂得见诸佛菩萨。或暂得闻称扬赞美。即能速疾发菩提心。况睹神力闻其正法(文)。而因力发心者坚固不退之类也。若尔起信论中见佛色相而发其心之者有退云文。岂非相违哉。
  答。见瑜伽论具文。释四力中第三因力云。又诸菩萨宿习大乘相应善法。今暂得见诸佛菩萨。或暂得闻称扬赞美。即能速疾发菩提心。况睹佛力闻其正法。是名第三初发心力(文)。案此文意。虽同见诸佛相好发菩提心。宿习大乘相应善法之者。依宿习善根力。不退菩提心也。非宿习善根之人。于现法中虽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审谛思惟。见诸佛相好发菩提心。加行之力既浅近故退之也。起信论中。见佛色相而发其心者有退菩提心者。即此意也。
  寻云。起信论中。述诸佛菩萨教令发心之者不退菩提心之旨。尔者智印经意同之欤。
  答。智印经中。说七缘中第四发心云。四者菩萨教余众生发菩提心(文)。而至下文云。后四发心刚强难伏不能护法。此第四发心可有退(见)。十住毗婆沙论(三)中。余菩萨教令发心之者有退云事。亦同之。爰知起信论等意与智印经不同也。
  重难云。演义抄(九下)中。引起信论诸佛菩萨教令发心不退(见)之文毕云。智印经中亦同于此(文)。若尔何云起信论意智印经说不同哉。
  答。七缘发心之中。三缘不退。四缘可退之义。起信论说智印经文。其意同故。演义抄中引合之□。然而于其中有少分异事。更非所遮欤。
  花严经九云(菩萨十住品)。此菩萨见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妙色具足尊重难遇。或睹神变。或闻说法。或听教诫。或见众生受无量苦。或闻如来广说佛○求一切智一向不回。
  玄五云。前中初六句。举发心所依缘○又七缘发心准辨。又一向不回者。简异外凡也(文)。
  疏三下·演义抄十三·刊定记五(无释)。
  玄十七云。或四缘发心。如瑜伽·地持。或七缘。如智印经·起信论等。并如前说。今显十缘以明无尽(文)。
  疏九上·演义抄十九下·刊定记十四(无释)。
  花严经七云(贤首菩萨品)。贤首菩萨曰○菩萨于生死。最初发心时。一向求菩提。坚固不可动(文)。
  玄四云。前中有四种难故。虽是初心。令此功德广大无边。一处难。谓于生死苦恼之处。而能发心。此生德广也。二时难。谓久已发心一向不动。未足为难。今则反此故生德多也。三境难。谓能求此无限菩提。以心从境故广大也。四心难。谓若发心进退不定。生德不广。今则反此广大也。一颂四句如次应知。此是起信论三种发心中。当最初信成就发心。故云初也。同下文十住初发心住及发心功德品。此约信终。彼就住初。故无二也(文)。
  此处八十花严经十四·疏三下·演义抄九下·刊定记四(无释)。
  花严经七云(贤首菩萨品)。贤首菩萨曰○非是无所因。又亦非无缘。菩萨初发意。直心大功德(文)。
  玄四云。第二从非是无所因下六颂。略示行相分。于中二。先一总标因缘。释成发心广大所以。此中因者谓如来种性。缘者谓习所成性。又地持·瑜伽因有四种。一种姓具足。二佛菩萨善友摄。三起大悲心。四不怖大苦。缘亦四。一见佛神变等。二虽不见佛然得闻法。三不闻法见法欲灭。四见无佛法处众生造恶。又有四力。一自力。二他力。三因力。谓宿习大乘闻熏等。四方便力。谓闻法方能修善等。又四因四缘及自力因力发心决定。他力方便力发者不定。又起信论·智印经有七因缘发心。谓三坚四退。如彼应知。此上约三乘。若依此经有十种发菩提心因缘。如下文说。此约一乘。又以如来藏内熏为因。所余为缘(文)。
  花严经十四云(贤首品)。尔时贤首菩萨以偈答曰○菩萨发意求菩提。非是无因无有缘(文)。
  疏三下云。言因缘者。谓亲能发起求大菩提曰因。假之助发为缘。因即自性住性内熏之力。缘即习所成性。又上二皆因善友及境外熏为缘。瑜伽云。由有四因四缘四力。菩萨发心。四因者。一种性具足。二赖佛菩萨善友摄受。三多起悲心。四长时猛利难行苦行无所怯畏。四缘者。一见闻佛神变威力。二闻法微妙。三见法欲灭。四见生受惑业苦。四力者。一自力。二他力。三因力。以宿习故。四加行力。谓于现法亲善闻法修善加行故。若具上因缘及初三二力。当知不退。若因二四力。心不坚因。今经即初及三也。又起信论·智印经有七因缘。如彼应知(文)。
  钞九下云。疏后因缘者下。牒经别释因缘之义于中二。先以义略释。二后瑜伽云下。引文释。于中三。初引瑜伽。次引起信。后会当经。初中因缘之外更加四力。缘谓见闻境界。因谓内心发起。力谓有所干能。然即前四因正望发心以明力用。自力即从种性因发。他力即是善友所摄。因力是自起悲心。加行即长时苦行。又四力成就即名为因。亲能发故。疏今经即初及三者。文中无人劝故。不言因加行故。疏又起信论智印经有七因缘者。论云信成就发心者。依何等人修何等行。得信成就堪能发心。所谓依不定聚众生已有熏习善根力故。信业果报能起十善。厌生死苦。欲求无上菩提。得值诸佛亲承供养。修行信心经一万劫。信心成就故。诸佛菩萨教令发心。或以大悲故能自发心。或因正法欲灭。以护法因缘故能自发心。如是信心成就得发心者。入正定聚毕竟不退。名住如来种中正因相应。若有众生善根微少。未经一万劫。于中遇缘亦有发心。所谓见佛色相而发其心。或因供养众僧而发其心。或因二乘之人教令发心。或学他发心。如是等发心悉皆不定。遇恶因缘。或便退失堕二乘地。智印经中亦同于此(文)。
  刊四云。标中三。一发菩提心。二发心因。三发心缘。菩提者佛果。大智所证法界也。发意求者。于彼法界创起。必定当得心故。因缘有多种。或云。自性住为因。习所成为缘。或云。二性为因。善友及见闻等种种境界为缘。今此不尔。如后当知。若广显因缘。如菩提心章(文)。
  起信论云(解释分)。信成就发心者。依何等人修何等行。得信成就堪能发心。所谓依不定聚众生。有熏习善根力故。信业果报。能起十善。厌生死苦。欲求无上菩提。得值诸佛。亲承供养。修行信心。经一万劫信心成就故。诸佛菩萨教令发心。或以大悲故能自发心。或因正法欲灭。以护法因缘能自发心。如是信心成就得发心者。入正定聚。毕竟不退。名住如来种中正因相应。若有众生善根微少。久远已来烦恼深厚。虽值于佛亦得供养。然起人天种子。或起二乘种子。设有求大乘者。根则不定。若进若退。或有供养诸佛。未经一万劫。于中遇缘亦有发心。所谓见佛色相而发其心。或因供养众僧而发其心。或因二乘之人教令发心。或学他发心。如是等发心悉皆不定。遇恶因缘或便过失堕二乘地(文)。
  义记下云。初中二。先问后答。问中三问。一问能修行人。二问所修之行。三得信成就等者。问行成已堪能发心。答中有二。初正答前问。次举劣显胜。谓前信满故进也。后信未成故退。正答中二。先答三问。后结成位。依不定聚众生者。答初问也。分别三聚乃有多门。今此文中。直明菩萨十住已上决定不退。名正定聚。未入十信。不信因果。名邪定聚。此二中间十信位人。欲求大果而心未定。或进或退。故本业经中。十信菩萨如空中毛。名不定聚。今依此人明其修行也。有熏习下。答第二问。于中先辨行因。谓有闻熏及本觉内熏之力。并依前世修善根力故。能信业果。故舍恶从善。修福德分也。言厌生死苦求菩提者。成菩提分及解脱分善也。得值诸佛修信心者。明修行缘。谓约此缘修十种信心行也。经一万劫下。答第三问。于中二。先明时满行成。后约胜缘明其发心。前中言一万劫者。谓十千劫修信心成就也。佛菩萨教令发心等者。谓发十住初心也。如璎珞本业经云。是信相菩萨于十千劫行十戒法。当入十信心入初住位。释云。此中言入初住位者。谓十信初发心住位也。以至此位方得不退信心。是故亦名入十信心。非谓十解以前之十信也。何以知者。仁王经云。习种性力十心。已超二乘一切善地。此习忍已前行十善菩萨有退有进。犹如轻毛随风东西。虽以十千劫行十正道发菩提心。乃当入习忍位。以是文礼故得知也。十种心相及诸委曲。如花严疏中说也。胜缘虽多。略举三种。于中一他力。二自力。亦可同下三心。谓教故得直心。护法故得深心余同也。如是信心下。结位。初入正定聚不退者。显于下无失也。谓入十住初发心住位。不堕凡少之地也。言名住如来种中正因相应者。明于上有得也。谓住习种性位。行顺内熏之因。故云正因。又此位已去。定当得果。故云正因。以不更退失故。言若有下。第二明举劣显胜。胜者如前进。劣者如此退。摄论云。诸菩萨在十信位中。修大乘未坚因。多厌怖生死。慈悲众生。心犹劣薄。喜欲舍大乘本愿修小乘道。故言欲修行别大乘意也。于中有二。初明劣相。后如是等下。结成退失。前中亦二。初内力微。后或有供养下。明外缘力劣。前中四句。初一惑重。后三德薄。薄中。一倒求人天。二异求小果。三犹豫大乘。外缘中二。先明行时未满。后遇缘不胜。此中有四句。一观佛色。二供大众。三劣友劝。四学他发。此等并非菩萨悲智之心。故退失也。结文可知(文)。
  笔削记五云。修何等行者。由行何行而得发心。据下答意。即依十信位入修信进念等十种善行。十千劫满至第十信满心。则能发也○十善者即不杀等十。非谓十种信心。若信等十。下文方配○论厌生死等者。信解渐增故。能知三界不安犹如火宅。所以厌之。知菩提佛果是极清凉。所以求之。疏菩提分果等。亦如前说。此二分并上福德分至果成就。如次为智断恩之三德也。行因者。欣厌之事。情动于中。因此起行。故名行因。问。修十善因已是其行。云何目为行因耶。答。望后出世之行故。以世善为因。斯则世间有漏行。与出世无漏行为因也。问。厌生死求菩提。岂非出世行耶。答。虽有此心。未有其事。厌欲之言思之可见。又此厌求但是事善。未与理观相应。不名正行。然据此文犹在信前未入十信。且为十信作方便也。如世起厌求心欲行善者。岂便是十信人耶。疏云上皆辨行因者。是此义也。次云。修行信心。方是正十信位○习种性者。本业经中。从因至果摄为六种性。谓十住习种性。十行性种性。十回向道种性。十地圣种性。等觉性妙觉性。今即初也○论善根微劣少者。根劣也。以夙熏善种不能多故。疏惑重者。贪嗔炽然不能制故。论值佛者。此通灭后见佛形像。亦得供养故○二外缘。论或有供养至堕二乘地。尽是辨求大乘者。进退之相也。疏时未满者。以约钝根精进者说故。以色见佛者。既以色见声求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故。前云。不知转识现故。见从外来。取色分齐。或见如来塑画像等。住相供僧者。不能达三轮体空无住行施也。堕劣教者。此与前起二乘种子别。前则因劣。此则缘劣也。学他迹者。但随彼而行。自无决择。教他外迹。不自照心。此则见他退而还退。或心阑而自退。此等者结简○然此中发心之言。且是信位初心始发求道之意。非同信满发心入住。则如今之行人始发大乘信心之者。此即犹在信位之初也○堕二乘地者。此以二乘为恶缘故。故经云。百千万人发菩提心。若一若二至于佛果。余皆堕二乘也。又经云。菩萨发大心。鱼子庵树花三事。因时多得果甚少(文)。
  如来智印经云。弥勒。有七法发菩提心。何等为七。一者如佛菩萨发菩提心。二者正法将灭。为护持故发菩提心。三者见诸众生众苦所逼。起大悲念发菩提心。四者菩萨教余众生发菩提心。五者布施时自发菩提心。六者见化发意随学发心。七者见如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具足庄严。若闻发心。弥勒如是七因缘发菩提心。如佛菩萨发菩提心。正法将灭为护持故发菩提心。见诸众生众苦所逼起大悲念发菩提心。发此三心。能为诸佛菩萨护持正法。又能疾得不退转地成就佛道。后四发心刚强难伏不能护法(文)。
  地持论一云(方便处发菩提心品)。初发心菩萨有四种缘·四种因·四种力。云何四缘。一者善男子善女人。若见若闻诸佛菩萨有不可思议神通变化。彼见闻已即发是念。是为大身不可思议。能为如是诸变化事。以此见闻为增上缘故。乐佛大智发菩提心。二者虽不见闻如上神变。闻说法者赞叹菩提及菩萨藏。闻则欣庆释喜信乐。以此闻法为增上缘故。乐佛大智发菩提心。三者虽不闻法。见法灭相而作是念。无量众生当遭大苦。菩萨住世则能除灭。我今当修菩提之道。护持正法。为诸众生灭无量苦。以护法为增上缘故。乐佛大智发菩提心。四者不见法灭。见恶世众生为十烦恼之所恼乱。一者愚痴。二者无惭愧。三者悭嫉。四者苦恼。五者秽污。六者烦恼。七者恶行。八者放逸。九者懈怠。十者不信。见已作是念。大浊世起。于此恶世尚不能发二乘之愿。况能志求无上菩提。我当发心。亦令他发心。以浊世中发心难得为增上缘故。乐佛大智发菩提心。云何四因。一者种性具足。二者诸佛菩萨善友所摄。三者起大悲心。四者生死苦难行苦。如是久远无量诸恶。于此众苦心不怖畏○云何四力。一者自力。二者他力。三者因力。四者方便力。菩萨自力发菩提心。是名自力。因他发心。是名他力。先习大乘相应善根。今少见佛及诸菩萨。或少闻叹说则便发心。是名因力。于现世中近善知识。闻其说法能修众善。是名方便力。菩萨以四缘·四因·自力·因力发菩提心者。坚固不动决定究竟。他力·方便力而发心者。不坚固动转不定(文)。
  义记一上云。初章门中。因缘及力有何差别。望彼发心疏而助发。说之为缘。亲而能起。说之为因。因缘互强。说之为力下广释中。先解四缘。云何四缘。牒问起发。下广释之四中。前二缘于菩提。后之二种缘于众生。就前二中。初缘佛僧。后一缘法○就后二中。初缘众生具足诸苦。后缘众生无第一义乐○就释因中。初问起发。次列其名。四中前二是自分行。后之二种是胜进心。于中各分自利利他故有四种。种性具者。是性种性自利行也。诸佛菩萨善友摄者。是习种性利他行也。种性菩萨为物善友。善友德成入佛菩萨友数中。名善友摄。非谓为他善友化故善友摄。就后二中。初起悲者利他心也。第四不怖是其坚心自利意也○下释力中。初问起发。次列四名。言自力者。久习性成一向自力发菩提心。不由他也。言他力者。自无善意。一向由他而发心也。言因力。者先习善因。今藉少缘。缘弱因强故曰因力。方便力者。过有微因。现藉强缘。方便之力方能发心。名方便力。下广释之。自力他力相显可知。解因力中。先习大乘相应善根。藉过强因。今少见下。现藉少缘。今少见佛。见佛宝也。及诸菩萨。见僧宝也。或闻赞说。闻法宝也。是名下结。释方便中。初释后结。言于现世近善智识闻其说法者。自于现在造缘方便而发心也。然此实藉过去微因。文略不论。上来第二次第广释因缘及力。自下第三结退不退。先结不退。后结其退。不退有二。一因缘齐等而发心者。坚固不退。二因强缘弱亦得不退。今言菩萨四缘四因发菩提者。即是第一缘等也。自力因力发菩提心者。即是第二因强缘弱。如此发心坚固不退下。结退义。于中有二。一就前二力结明其退。二举无因释成退义。退有二种。一无因故退。二因弱故退。今言他力而发心者。即是第一无因故退。方便发者。即是第二因弱故退(文)。
  瑜伽论三十五云(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初发心品)。当知菩萨最初发心由四种缘四因四力。云何四缘。谓善男子或善女人。若见诸佛及诸菩萨有不思议甚奇希有神变威力。或从可信闻如是身。既见闻已便作是念。无上菩提具大威德。令安住者及修行者成就如是所见所闻不可思议神变威力。由此见闻增上力故。于大菩提深生信解。因斯发起大菩提心。是名第一初发心缘。或有一类。虽不见闻如前所说神变威力。而闻宣说依于无上正等菩提微妙正法菩萨藏经。闻已深信。由闻正法及与深信增上力故。于如来智深生信解。为得如来微妙智故发菩提心。是名第二初发心缘。或有一类。虽不听闻如上正法。而见一切菩萨藏法将欲灭没。见是事已便作是念。菩萨藏法久住于世。能灭无量众生大苦。我应住持菩萨藏法发菩提心。为灭无量众生大苦。由为护持菩萨藏法增上力故。于如来智深生信解。为得如来微妙智故发菩提心。是名第三初发心缘。或有一类。虽不观见正法欲灭。而于末劫末世末时。见诸浊恶众生身心十随烦恼之所恼乱。谓多愚痴多无惭愧。多诸悭嫉多诸忧苦。多诸粗重多诸烦恼。多诸恶行多诸放逸。多诸懈怠多诸不信。见是事已便作是念。大浊世于今正起。诸随烦恼所恼乱时。能发不劣声闻独觉菩提心者。尚难可得。况于无上正等菩提能发心者。我当应发大菩提心。令此恶世无量之有情随学于我起菩提愿。由见末劫难得发心增上力故。于大菩提深生信解。因斯发起大菩提心。是名第四初发心缘。云何四因。谓诸菩萨种性具足。是名第一初发心因。又诸菩萨赖佛菩萨善友摄受。是名第二初发心因。又诸菩萨于诸众生多起悲心。是名第三初发心因。又诸菩萨于极长时种种猛利无间无缺生死大苦难行苦行。无有怯畏。是名第四初发心因○云何四力。一者自力。二者他力。三者因力。四者加行力。谓诸菩萨由自功力。能于无上正等菩提。深生爱乐。是名第一初发心力。又诸菩萨由他功力。能于无上正等菩提。深生爱乐。是名第二初发心力。又诸菩萨宿习大乘相应善法。今暂得见诸佛菩萨。或暂得闻称扬赞美。即能速疾发菩提心。况睹神力闻其正法。是名第三初发心力。又诸菩萨于现法中。亲近善士听闻正法谛思惟等。长时修习种种善法。由此加行发菩提心。是名第四初发心力。若诸菩萨依上总别四缘四因。或由自力或由因力。或总二力而发心者。当知此心坚固无动。或由他力或加行力。或总二力而发心者。当知此心不坚不固亦非无动(文)。
  略纂十云。论云四缘四因四力者。缘疏因亲。力为助伴。通明缘因二种。故有三别。论云十随烦恼者。即下十种多字是也。其间忧苦恶行等。是随烦恼者。随他烦恼生故。名随烦恼。非体是烦恼。从多为名。名随烦恼。体非是也。在随烦恼门收。名随烦恼。论解四因中。第二因云。赖佛菩萨善友摄受。与前四缘中第一缘何别彼缘中但见作神通。未摄受教诲。今教诲是亲故。是因也。见作神变。疏不教诲故。是缘也。故二有别。因中第三。于诸众生多起悲心。与缘中第四末劫时等救度众生何异者。缘中但自创发心令他发心。因中代他受苦等。是亲故因也○论曰。若诸菩萨依上总别四因四缘。或由自力。或由因力。或总二力而发心者。当知此心坚固无动。或由他力。或加行力或总二力而发心者。当知此心不坚不固亦非无动者。此中意明。前四因四缘中。若别依一因一缘。或总由四因四缘而发心者。于四力中。且依二力。谓自·因力。此二力中。或别依一力。或总依此二力而发心者。此皆坚固不动。若别依他力及加行力。或总二力而发心者。此不坚固亦非无动。若斯四缘中。初缘是世佛菩萨等。今此文者。别依总依。皆坚固不动。他力亦是。谓佛菩萨等他。即在不坚固非无动中收。此何相违。述曰不然。他力者。谓王及有力者。逼令发心。非如见佛菩萨。见佛菩萨自发心。在缘中收故不动。为他逼发心。是他力故动收。又加行力是不坚固非无动收。如因中第二因。善友摄受是坚固不动收。此何意也。述曰非也。善友摄受。是见菩萨教行行等所遇之缘。胜人加行力中虽遇友。乃世间之善士非如菩萨。故有别也。又义。且约一义。此中判为坚固不动等。如实义者。缘因中有动不坚固者。他加行力中有不动等者。且约一义别故。为此论也(文)。
  遁伦记八云。自下第二明发心因缘。景云。四缘是疏。四因是亲。即此因缘和合有势用故名四力。基又云。缘疏因亲力为助伴。通明因缘二种故有三别。四缘之中。初缘即由见佛僧神变增盛所以发心。于中有四。一见闻佛僧希有神变。二由见闻故便即兴念。三于大菩提深生信解。四由信解是故发心。言安住者。即是其佛。修行者。谓诸菩萨。第二缘由闻依菩萨故所说正法深信发心。即复有四。一闻正法。二闻已于教生信。三由前二故于佛智慧深生信解。四为得佛智是故发心。第三缘由见正法将灭所以以发心。即复有四。初见菩萨法藏将灭。二因见兴念起护法心。三于佛智深生信解。四为得佛智所以发心。第四缘由睹众生为五渴所遍。于中导引令他学我所以发心。即复有四。初明于劫末时见诸众生烦恼缠逼。二因事兴念起引导心。三于菩提深生信解。四因信解是故发心。十随烦恼者。即下十种多字是也。若依旧论。第四名苦恼。第五名秽污。余之八名新旧无异。其中初一是无明。第四是受。第五者景云。但是无堪能不调柔性。测云。依此瑜伽上下文。多以烦恼种子为体。或可。上来诸惑皆有无堪任性义。即是粗重。第七恶业。余有六种。是烦恼。彼余九种根本烦恼余随烦恼并在多诸烦恼中摄基云。忧苦恶行等是随烦恼者。以随他烦恼生故名随烦恼。非体是烦恼。又从多为名。名随烦恼。体非是也。在随恼门收。名随烦恼。次明四因。初问次答。中先列后解。前中第一种姓具足。第二赖友摄受。第三多起悲心。上云发心是悲等流。第四于苦无怯。问曰。前四缘中。第一见佛菩萨神变为缘。今明第二赖友摄受即说为因。何差别耶。景解。前者直睹神变所以为缘。今者为佛摄受发生闻慧为发心因。基云。彼缘中但见作神通未摄受教诲。今教诲是亲故是因也。见作神变是疏不发诲故是缘也。故二有别。又因中第三于诸众生多起悲心。与缘中第四末劫时等救度众生何异者。缘中但自创发心令他发心。因中代他受苦等是亲故因也○下明四力。初一自力。自力势多假外缘少。第二他力。多假外缘自力微少。此之二种由现在力未曾宿习。第三因力。宿习大乘善法者。由宿习力暂见佛等即能发心。名为因力。第四由于现法长时修习种种善法发菩提心。名加行力。第三就前缘因力等辨退不退中二。初就缘因力辨退不退。后辨四因令退。言若诸菩萨依上总别四缘四因等乃至亦非无动者。基公解云。此中意明。若前四因四缘中。若别依一因一缘。或总由四因缘而发心者。于四力中。但依二力。谓自·因力。此二力中。或别依一力。或总依此二力而发心者。此皆坚因不动。若别依他力及加行。或总二力而发心者。此不坚固亦非无动。若勘四缘中。初缘是遇佛菩萨等。今此文者别依总依皆坚固不动。他力亦是谓佛菩萨。他即在不坚固非无动中收。此何相违。述曰不然。他力者。谓王及有力者逼令发心。非如见佛菩萨菩萨。见佛菩萨是自发心。此自发心在缘中收。故不动。为他逼发心。是他力故动中收。又加行力是不坚固非无动收。如因中第二因善友摄受是坚固不动收。此何意也。述曰非也。善友摄受是见菩萨教行行等所遇之胜缘。释加行中。小虽遇友。乃世间之善士非如菩萨。故有别也。又义。且约一义。此中判为坚固不动等。如实者。缘因中有动不坚固者。他加行中有不动等者。且约一义别为此论也(文)。
  十住毗婆娑论三云(发菩提心品)。问曰。初发心是诸愿根本。云何为初发心。答曰。初发菩提心。或三四因缘。众生初发菩提心。或以三因缘。或以四因缘。如是和合有七因缘。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问曰。何等为七。答曰。一者诸如来。令发菩提心。二见法欲坏。守护故发心。三于众生中。大悲而发心。四或有菩萨。教发菩提心。五见菩萨行。亦随而发心。或因布施已。而发菩提心。或见佛身相。欢喜而发心。以是七因缘。而发菩提心。佛令发菩提心者。佛以佛眼观众生。知其善根淳熟堪任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人者。佛教令发心。作是言。善男子来。今可发心当度苦恼众生。或复有人生在恶世。见法欲坏。为守护故发心作是念。咄哉从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阿僧祇劫来。唯有一人。二处行出三界。四圣谛大导师。知五种法藏。脱于六道。有七种正法大宝。深行八解脱。以九部经教化。有十大力。说十一种功德。善转十二因缘相续。说十三助圣道法。有十四觉意大宝。除十五种贪欲。并得十六心无碍解脱。出十六地狱众生。及身十七具足十八不共法。善分别十九住果人。善知分别学人阿罗汉辟支佛诸佛二十根是。大悲心者。是大将王大众生大医王大导师大船师。久乃得是法。行难行苦行。乃得是法。而今欲坏。我当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厚种善根得成佛道。令法久住无数阿僧祇劫。又行菩萨道时。护持无量诸佛法故。勤行精进。或又有人。见众生苦恼。可愍无救无归无所依止。流转生死险难恶道。有大怨贼诸恶虫兽生死恐怖诸恶鬼等。常有忧悲苦恼判蕀。恩爱别离怨会深坑。喜乐之水甚为难。得大寒大热独行其中。旷绝无荫。难得度脱。众生于中多诸怖畏。无有救护将导之者。见如是众生。入此生死险恶道中。受诸苦恼。以大悲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作是言。我当为无救作救。无归作归。无依作依。我得度已当度众生。我得脱已当脱众生。我得安已当安众生。复有人但从人闻。以信乐心等发无上道心。作是念。我当修善法不断绝故。或堕必定得无生法忍。集诸福德。善根淳熟故。或值诸佛或值大菩萨。能知众生诸根利钝深心本末性欲差别。善知方便。为般若波罗蜜所护。能作佛事者。知我发愿。善根成熟故令住必定。若无生忍。是诸菩萨在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地。如佛善知众生心力。教令发心。不以但有信乐力等教令发心。复有人见余菩萨。行道修诸善根。大悲所护。具足方便。教化众生。不惜身命。多所利益。广博多闻。世间奇特人中标胜。疲苦众生为作荫覆。安住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惭愧质直柔软调和。其心清净深乐善法。见如是人而作是念。是人所行。此亦应行。所修愿行。我亦应修。我为得是法故。当发是愿。作是念已。发无上道心。复有人行大布施。施佛及僧。或但施佛以欲食衣服等。是人因是布施。念过去诸菩萨能行施者。韦蓝摩韦首多罗萨婆檀尸毗王等。即发菩提心。以此施福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有人若见若闻佛三十二相。足下平手足轮指网缦手足柔软七处满纤长指足跟广身?直足趺高平毛上旋伊泥?臂长过膝阴马藏身金色皮软薄一一孔一毛生眉间白毫上身如师子肩圆大腋下满得知妙味身方如尼拘楼树顶有肉髻广长舌梵音声师子颊四十齿齐白密致眼睛绀青色?如牛王等相。心则观喜作是念。我亦当得如是相。是相人所得诸法。我亦当得。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以是七因缘发菩提心。问曰。汝说七因缘发菩提心。为皆当成有成有不成。答曰。是不必尽成。或有成有不成。问曰。若尔者应解说。答曰。于七发心中。佛教令发心。护法故发心。怜愍故发心。如是三心者。必定得成就。其余四心者。不必皆成就。是七心中佛观其根本。教令发心必得成。以不空言故。若为尊重佛法。为欲守护。若于众生有大悲心。如是三心必得成就。根本深故。余菩萨教令发心。见菩萨所行发心。因大布施发心。若见若闻佛相发心。是四心多不成。或有成者。根本微弱故(文)。
  问。终教大乘意。十住位菩萨可得处非处智等十力耶。进云。探玄记云。谓于十力随分而得。此约终教辨(文)。付之。处非处智等十力者。究竟果满位可得功德也。十住位菩萨何可得哉。是以始教大乘意。十住位菩萨不得处非处智等十力(见)。相例可同。如何。
  答。终教大乘意。依仁王经是定人者入生空位圣人性故之文。并梁摄论(三)菩萨有二种。一在凡位。二在圣位。从初发心讫十信以还。并是凡位。从十解以三悉属圣位之文。同论(四)菩萨有二种。谓凡夫·圣人。十信以还是凡夫。十解以上是圣人之文。并起信论则得少分见于法身。以见法身故。随其愿力。能现八种利益众生之文。谈地前得生空无漏智。从初住成不退位。始生佛家得佛体分之旨故。以花严经因初发心得十力分之文。约诸教对判之时。终教大乘意。十住位分得处非处智等十力云也。故探玄记云。二分是未圆义。谓由入住不退始生佛家。得佛体分故。谓于十力随分而得。此约终教辨(文)。文意显也。但于始教大乘意十住位菩萨不得处非处智等十力云例难者。始教大乘意。不明地前得生空无漏智从初住成不退位等之义故。不云十住位菩萨分得处非处智等十力也。探玄记中。述一分是因义谓由初发心得成十力果法之因故此约始教辨。得十力果法之因名分释。即显此意也。
  花严经九云(菩萨十住品)。此菩萨因初发心得十力分。何等为十。所谓是处非处智。业报垢净智。诸根智。欲乐地。性智。一切至处道智。一切禅定解脱三昧正受垢净起智。宿命无碍智。天眼无碍智。三世漏尽智。是为十(文)。
  玄五云。二所得中一分是因义。谓由初发心得成十力果法之因故。此约始教辨。二分是未圆义。谓由入住不退。始生佛家。得佛体分故。谓于十力随分而得。此约终教辨。三分圆无碍故。得分即得因。但以就普贤门中辨。是因为非果故云分也。于中漏尽亦分得者。准教知之。又此十力。小乘中至佛果始得。三乘中地上始分得。一乘入位即得故也(文)。
  八十花严经十六无分字故。随疏三下·演义抄十上·刊定记五亦无释。
  问。终教大乘意。第六住菩萨实退堕二乘地欤。进云。探玄记云。于此位中。有示现退。为引初心懈慢等故(文)。付之。
  为维摩堂常用疑再再间难□□释文并让彼略之。
  问。舍利弗·法才王子一体异名欤。答。此事虽难测。且可云一体异名也。两方。若一体异名者。探玄记中。云如舍利弗·法才王子等。可异体异名(见)。何况披璎珞经文云。如净目天子·法才王·舍利弗等。各别举之。尤可别人也。若依之尔者。阿育王经中。舍利弗·法才王子一体异名说。如何。
  答。此事未见分明定判。同体异体虽难存知。阿育王经中。一体异名云者。可存其旨也。故或抄书中云。阿育王经云。舍利弗·法才王子一人异名。以方便说二名(云云)。但勘十卷阿育王经七卷阿育王传。表见其文。不审难开也。
  花严经十云(菩萨十住品)诸佛子。何等是菩提摩诃萨正心住。此菩萨闻十种法得决定心(文)。
  玄五云。由得此十种决定心故。于缘逆顺皆不能动。于此位中有示现退。为引初心懈慢等故。如舍利弗法才王子等。是故第七方名不退(文)。
  疏三下·演义抄十上·刊定记无释。
  菩萨璎珞本业经上云(贤圣学观品)。佛子。若退若进者。十住以前一切凡夫法中发三菩提心。有恒河沙众生。学行佛法信想心中行者。是退分善根。诸善男子。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修行十信得入十住。是人尔时。从初一住至第六住中。若修第六般若波罗蜜。正观现前。复值诸佛菩萨善知识所护故。出到第七住。常住不退。自此七住以前。名为退分。佛子。若不退者。入第六般若修行于空无我人主者。毕竟无生必入定位。佛子。若不值善知识者。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退菩提心。如我初会众中有八万人退。如净目天子·法王·舍利弗等。欲入第七住。其中值恶因缘故。退入凡夫不善恶中。不名习种性人。退入外道。若一劫若十劫乃至千劫。作大邪见及五逆。无恶不造。名为退相。佛子。吾先兜率天中广闻此凡夫十回向法。今在七树下略说法要。汝诸人等善自受行(文)。
  问。法相宗意。渐悟菩萨地前可受变易身欤。答。可受变易身也。两方。若地前受变易身者。演义抄中。解渐悟地前许受变易意生身故之疏释云。言渐悟菩萨地前许受变易者。此法性宗。若法相宗。顿悟八地方受变易。渐悟初地许受变易(文)。如此释者。法相宗渐悟菩萨地前不受变易身(见)。若依之尔者。二乘无学回心向大之时。于地前位必可受变易身也。如何。
  答。法相宗意。二乘无学回心向大之时。生空无漏为因。所知障为缘。地前位可受变易身云事。道理必然也。更不可疑之。二乘无学悉断烦恼障毕故。不可受分段身。若不受变易身者。更可受何身哉。故探玄记余处云。若三乘中菩萨。地前必是分段之身。地上方有变易身。除回心二乘地前亦有(文)。但于演义抄释者。甚以推之。若法相宗中。有立此义之人欤。
  花严经十六云(十住品)。随意受生(文)。
  疏三下云。初一能化身。顿悟菩萨随愿受生。贵在利人。不简净秽。渐悟地前许受变易意生身故(文)。
  钞十上云。言渐悟菩萨地前许受变易者。此法性宗。若法相宗。顿悟八地方受变易。渐悟初地许受变易。言意生身者。如回向说(文)。
  刊五云。二次一随意受生者。若顿悟菩萨随类生故。名随意生。若渐悟菩萨。地前容受变易身故。随所受生发意须□彼故。名随意受生故(文)。
  玄六云。五定分齐者。若三乘中菩萨。地前必是分段之身。地上方有变易身。除回心二乘地前亦有。是故此十非彼所摄。若一乘中有二说。若摄方便言。地前地上俱有变易。以一一位终至佛地故。若就自教言。俱是分段。以白净宝网转轮圣王得普见肉眼等。是十地菩萨故。如下文说。又如善财童子。以分段身至普贤位。然并是即法门之分段故。非过患也(文)。
  疏四下·演义钞十一下·刊定记六无释。
  问。大悲阐提菩萨可成佛欤。答。可有成佛不成作二门也。两方。若不成佛者。三祇四依因位之行愿久积。六度万善恒沙之功德已备。何虚留因行不至果位哉。何况智论中。以文殊观音等名大悲菩萨。而探玄记余处云。若约果。依首楞严经。于南方平等世界成佛。号龙种王。清凉大师余处释。准千眼经。大悲菩萨久成正觉。号正法明如来。示为菩萨。义言等佛。文殊观音者久成如来也。大悲阐提菩萨成佛之旨。谁可疑之哉。就中初发心时便成正觉者。花严一宗之玄谈也。若大悲阐提菩萨有发心义者。便成正觉不言自显也。若依之尔者。大悲阐提菩萨者。答大悲深重之意乐。发尽众生界之誓愿。众生既无尽。愿力何有息哉。是以楞伽经中云。菩萨摩诃萨。一阐提常不入涅槃。探玄记余处所引智论(四十)文述。如遍吉文殊师利观世音等。具足佛十力功德等。而不作佛。为广度众生故。大悲阐提菩萨不成佛(见)。加之披花严经入法界品文。说第七住善知识所得法门云。断一切众生烦恼习气。我愿乃满(文)。探玄记余处释此文云。菩萨阐提亦不成故(文)。任此等文理。大悲阐提菩萨不成佛云事分明也。如何。
  答。一切菩萨皆具大悲大智之中。若据大悲门者。可云不成佛。依下化有情之愿行。常住因位。意乐未满足。所作无休息故也。若据大智门者。可云成佛。依上求菩提之誓愿。因圆果满。是法尔道理也。菩萨种性之中。是有不然之类哉。故清凉大师处处之定判。或云。如实义者。诸佛皆有悲智二门。以大悲故。穷未来际无成佛时故。故菩萨阐提不成佛也。以大智故念念速成。又欲化尽诸众生界。自须速成方能广化不惧违誓。尽竟成言(文)。或云。一以向约因缘厚薄对今无尽。则有始而无成。此约悲门。果不舍因故。二以称法界发心故不见初相方为真成。则无始而有终。此约智说(文)。加之寻思抄别要云。数度未案之中。以今广为实(云云。大悲阐提菩萨无别类之义也)。后日传闻。大悲阐提者。是果后方便也。惠心僧都最后案也(云云)。愚案。若当彼趣欤(云云)。祖师上人今案御义。宛同清凉大师解释。当宗学者仰可信之也。准此等释思之。两方之疑各显大悲大智之一门也。更非相违欤。
  此事为自他宗大疑之间。同言及重重。释文为济济。然而依为率尔。梗概许记之。并让枝叶抄第十并大悲阐提抄。省略之毕。大悲阐提抄者。觉梦抄·同学抄·寻思抄通要·同别要·本文抄等。大悲阐提菩萨成佛不成佛。沙汰之处。私类取作之。以为一帖。不审之时可引见之。
  花严十六云(十住品)。闻有菩萨行无菩萨行。于佛法中心不退转。闻菩萨修行出离修行不出离。于佛法中心不退转。闻过去有佛过去无佛。于佛法中心不退转。闻未来有佛未来无佛。于佛法中心不退转。闻现在有佛现在无佛。于佛法中心不退转(文)。
  疏三下云。次二中约事行为有。入理行为无。出离有二。一约自行。义同前文有垢无垢。亦约事理。二就化他。悲故不出。由智故出。次下三句。亦论有无。何异初句。初句邪见为无。正信言有。此三亦悲正见。虽许有佛。不遍三世。或言过去入灭。是故非有。未来未成。安为有。现在生界未尽。佛愿未满。今有佛者皆应现耳。俱有可知。今知甚谬说为无。正说为有(文)。
  钞十上云。言出离有二一约自行义同前文有垢无垢者。即前正心住中。众生有垢无垢。上有二义。言亦约事理者。事则有出。理则无出。言虽许有佛不遍三世等者。疏中先并出三世无后有俱可知者。即并举三世有。既言不遍三世。则诸计不同。或言过现有未来无。或言过现无未来有等。故云不遍。现在生界未尽下。辨现在无佛义。此师计云。一切如来因地发愿度尽众生。生界不尽不取正觉。现见众生。沉沦九有故。知诸佛未合有成。成则违誓。从今有佛者下。通妨难。难云。若尔今十方世界诸佛出现。何得言无。答云。皆是菩萨应成佛耳。此师之计最为孟浪。谤无诸佛。理实难容。若尔云何通于违誓之义。古有多释。一云。本拟度生。未期成佛。积行淳熟。行催自成。如拨火杖。本欲烧草。不欲烧杖。拨草既多任运烧尽。故三论师詺。为不自在佛不欲成佛而自成故。有云。成佛若不化生。可违本誓。成竟亦化众生。岂违本誓。难云。化生之义虽许得存。尽竟方成。其义何在。岂得不违。如实义者。诸佛皆有悲智二门。以大悲故穷未来际无成佛时故。故云菩萨阐提不成佛也。以大智故念念速成。又欲化尽诸众生界。自须速成方能广化不惧违誓。尽竟成言。又了众生之本如故。化而无化。是则常成。亦常不成。亦常化生而常无化。悲智自在。何局执耶。此乃傍来亦是人情好难问故。今许三世皆悉有佛。故下结云。谬说为无正说为有(文)。
  花严经四十八云(入法界品)。善男子。是故我发此愿。净一切刹。我愿乃满。断一切众生烦恼习气。我愿乃满(文)。
  玄十八云。三是故下。结自修行无限齐故不辨自身成佛之期。问。若尔岂可不成耶。答。菩萨阐提亦不成故众生须成。亦现成故即自证理。无成不成故(文)。
  花严经六十四云(入法界品)。善男子。菩萨行普入一切法皆证得故。普入一切刹悉严净故。是故善男子。严净一切世界尽。我愿乃尽。拔一切众生烦恼习气尽。我愿乃满(文)。
  疏十上云。三善男子菩萨行普入下。总结无尽。此同初地十无尽句。众生无尽故成佛无期。若尔是都无成耶。因此略辨成不成义。勒为四句。一以向约因缘厚薄对今无尽。则有始而无成。此约悲门。果不舍因故。二以称法界发心故不见初相方为真成。则无始而有终。此约智说。三悲智合明不坏相故。不妨始终。前后诸文其例非一。四约称性之谈。则无终无始故○融斯四句无有障碍。欲成即念念皆成。常成常不成。无有障碍(文)。
  钞二十三云(无释)。
  刊定十五云。三是故善男子下。但谈修行无有限齐。不答成佛。问。若尔毕竟无成。答。只此无成方是成佛。意以无所得得菩提故(文)。
  花严经八云(入不思议解脱经界普贤行愿品)。善男子。菩萨行普入一切法皆证得故。普入一切刹严净故。是故善男子。严净一切世界尽。我愿乃尽○善男子。应知菩萨发菩提心。所修行愿所有志乐。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虚空究竟无穷尽故。我愿究竟亦无有尽。法界广大无边际故。我愿广大亦无边际。诸众生界究竟无尽故。我愿究竟亦无有尽(文)。
  疏五云。善男子菩萨行普入下总结无尽。此同初地十无尽句。文中曰○曰善男子应知下。顺明分量显其无尽。是故要无齐限。既生等无尽。成佛无期。若历万行一一无限。总而收之。略有十种○十平等无限。心佛众生悉皆平等。成与不成。终与不修。旷若虚空。无取舍故。得此十意菩提之心自然增广。无有譬喻而能称量。若尔此善知识都无成耶。因此略辨成不成义。勒为四句。一以向因缘厚薄对今无尽。则有始无成。此约悲门。二以称法界发心不见初相方为真成。则无始有终。此约智说。三悲智合明不坏相故。不妨始终。前后诸文其例非一。四称性之谈。则无终始故○融斯四句无有障碍。欲成即成。念念常成。欲不成即不成。穷未来际故。念念成佛亦无成相。亦不住于有学之地。无障无碍难思境也(文)。
  花严经十三云(功德花聚菩萨十行品)。入诸三昧无上智惠。寂静观察不二之地。一切众生皆依二法(文)。
  玄六云。二入诸三昧下。由因行圆显理智无二。众生依二者。举凡显圣。上来因德竟。同等觉位也。智度论第四十云。复次十住菩萨与佛无有差别。如遍吉文殊师利观世音等。具足佛十力功德等。为不作佛。为广度众生故。乃至云。是诸菩萨于余菩萨为大。比于佛不能遍知。如月光虽大。于日即不现。解云。彼约十地名十住。是第十地同此第十行中业用也(文)。
  疏四下·演义抄十一下·刊定记六无释。
  智论四十云(释第四品)。释曰○已说佛眼。今说佛眼所用。是眼无法不见不闻不知不识。复次有人。谓十住菩萨与佛无有差别。如遍吉文殊师利观世音等。具足佛十力功德等。而不作佛。为广度众生故。是故生疑。以是故说佛眼相。十方众生及诸法中。无不见无不闻。是诸菩萨于余菩萨为大。比于佛不能遍知。如月光明虽大。于日则不现(文)。
  问。终教大乘意。十住菩萨由惑业力可有受生义耶。答。可有受生义也。两方。若有受生义者。披花严经处处之文。十住品说第四住菩萨相。云舍离生死出三界。明法品明初发心菩萨相。述入菩萨离生死道。任此等文。十住菩萨由惑业力不可有受生义云事分明也。若依之尔者。五教章中。判若依终教地前留惑受分段身。终教大乘意。十住菩萨由惑业力有受生义(见)。如何。
  答。始教地上终教地前。愿智力劣。其义是同。故留烦恼障助愿受生摄化利生也。故勘五教章处处解释。所依身章云。若于地前及始教中。愿智力劣。故留烦恼。助愿受生(文)。断惑义章云。然于烦恼障。非直不怖不修对治。亦乃故留助成胜行(文)。任此等释。终教大乘意。十住菩萨由惑业力有受生义云事炳然也。但于花严经处处之文者。为摄化利生故留烦恼障受分段身之外。偏由惑业力无受分段身之义故。云离生死出三界欤。
  花严经九云(菩提十住品)。尔时法惠菩萨承佛神力。普观十方及诸法界。以偈颂曰。第四生贵真佛子。从诸贤圣正法生。有无诸法无所有。舍离生死出三界(文)。
  玄五云。第四住有六颂。初三自分(文)。
  花严经十六云(十住品)。尔时法惠菩萨承佛威力。观察十方暨于法界。而说颂曰。第四生贵住菩萨。从诸圣教而出生。了达诸有无所有。超过彼法生法界(文)。
  疏三下云。第四住六颂。初三自分(文)。
  钞十上云(无释)。
  刊五云。第四住中六颂。初三颂自分(文)。
  花严经十一云(明法品)。佛子。初发心菩萨○以大庄严而自庄严。乘一切智乘。入菩萨离生道(文)。
  玄五云。别中一大誓自严。二行乘果乘。三入于因位。离犹无也。谓至无生位道。余处释为初地位也。此在地前相摄故也(文)。
  花严经十八云(明法品)。佛子。菩萨摩诃萨。初发求一切智心○具大庄严。升一切智乘。入菩萨正位(文)。
  疏四上云。复具大庄严下。别别有七句。一颂德。即颂前庄严一切诸佛不共之法。二颂乘。即上已住究竟一乘道。三颂位。位不退故。即上已住如来平等住。三世诸佛家中生。此下晋云离生道。即是颂道。圆教初住离生因故(文)。
  抄十下云(无释)。
  刊五云。后六别辨。一大誓严心。二乘无碍法界智乘。三得住不退(文)。
  五教章下云(修行所依身)。若依终教。地前留惑受分段身。于初地中。永断一切烦恼使种。亦不分彼分别俱生。所知障中。亦断一分粗品正使。是故地上受变易身至金刚位。余义如下断惑中说。问。若于地上不留烦恼。云何大悲同事摄生。答。若于地前及始教中。愿智力劣故。留烦恼助愿受生。今此不尔。愿智恒胜故自在同生(文)。
  又云(断惑分齐)。若依终教○其菩萨人。于二障中不分俱生及分别。但有正使及习气。地前伏使现。初地断使种。地上除习气。佛地究竟净。然彼地前三贤位中。初即不堕二乘地故。于烦恼障自在能断。留故不断。为除智障等故。是故梁摄论云。十解以去得出世净心。又云。十解以上名圣人。不堕二乘地。仁王经云。地前得人空而不取证等。又起信论。得小分见法身作八相等。皆此义也。以此菩萨唯怖智障故。修唯识真如观等。伏断彼障。然于烦恼障。非直不怖不修对治。亦乃故留。助成胜行。

  建治元年(乙亥)十月二十二日(酉时)于笠置寺般若院之连房抄之毕自去春三月十七日于东大寺尊胜院以探玄记第五卷为死文勤修三十讲毕自同二十三日虽始当卷抄出老耄过法病患侵身之间至于秋比不终其功之处同八月四日夜多年同宿儿童力命丸于兴福寺林小路不图遇灾难无过被杀害之间恋暮之悲泪洇袂追修之作善铭肝之余同九日晓忽出南都中院葬笼当山此砌日日修追福之善根念念祈已者之菩提之隙悲其功之不终泪底所染笔也愿以此微功并资彼得脱而已。
  右笔华严宗末叶前权僧正宗性。
  (年龄七十四夏腊六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