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华严宗香熏抄第四。

  问题。
  问。香象大师意。须弥山四宝所成相如何释之耶。
  问。香象大师意。须弥山高量如何释之耶。
  问。香象大师意。释于人中不说第三会举二故。尔者第二故如何释之耶。
  问。于四天王天可说第三会耶。
  问。华严经文云。不起此座升须弥顶(文)。探玄记中解此文引古人三释。尔者第三师义。香象大师许之欤。
  问。毗婆尸弗沙一佛欤。
  问。胜观底沙一佛欤。
  问。香象大师意。锭光·燃灯别体异时佛欤。
  问。华严经文云。锭光如来朝普照(文)。尔者何劫佛耶。
  问。华严经文云。生死及涅槃二皆不可得(文)。尔者香象大师如何释之耶。
  问。探玄记中云。三贤位劣人法合称(文)。尔者十行十回向品约通名立品名欤。
  问。清凉大师依始教大乘意。从十住中第七住位不退欤。
  问。十回行可有胜进趣后耶。
  问。探玄记中。于第三会有七分(文)。尔者三昧分加分先后如何释之耶。
  问。探玄记中。以十住位所得定名菩萨无量方便三昧正受。尔者为一乘教意。为当三乘教意欤。
  问。探玄记中。释第三会能加诸佛同名法惠云。以法力故法尔故(文)。尔者举二故欤。
  问。探玄记中。明性种性相。引瑜伽论六处殊胜文。尔者为就无为性论之。为当就有为性论之欤。
  问。探玄记中。明性种性相。引瑜伽论六处殊胜文。尔者六处俱殊胜欤。
  问。探玄记中。引瑜伽论说。明性种性习种性相。尔者瑜伽论所说性习二种性。与仁王·璎珞二经所说性习二种性。其体可同耶。
  问。瑜伽论意。性种性习种性可有先后耶。
  问。十住位为有三决定。为当有五决定欤。
  问。十住十行两位相望时。约六决定可有多少不同耶。

  问。香象大师意。须弥山四宝所成相。如何释之耶。进云。探玄记云。东黄金。西白银。南颇梨。北马脑(文)。付之。依宗家解释见俱舍论文云。谓如次四面。北东南西。金银吠琉璃。颇胝迦宝(文)。探玄记解释。岂不背俱舍论文哉。依之清凉·刊定二师。如俱舍论文释之。如何。
  答。谓如次四面北东南西金银吠琉璃颇胝迦宝者。不限俱舍论说。披正理(三十一)显守(十六)两论之文。同述此旨。不限清凉·惠苑二师之释。光师·圆晖等亦成此义。诸论之说诸师之释。常途所谈皆以同之。谁不依用之哉。加之俱舍论等。故赡部洲空似吠琉璃色之文。现量所示。何可异求哉。但于探玄记释者。甚以难思。若夫且别途废立欤。退勘立世阿毗昙论文。述须弥山四宝为体相去。东边真金所成。西边白银所成。北边琉璃。南边颇梨(文)。探玄记释若依此文欤。
  玄五云。升至何处。谓须弥顶。此云妙高山谓以四宝所成故云妙。谓东黄金。西白银。南颇梨。北马脑。余山唯金故非妙。独出九山故云高(文)。
  疏三下云。若天表净。何独妙高。妙有十义。如于法故。一者体妙。谓四宝所成○三者色妙。谓四正边。北金东银南吠琉璃西颇胝迦。一切草木鸟兽等物。随所至处则同其色。自常不变(文)。
  钞九下云(无释)。
  刊五云。言妙高者。妙谓体以四宝所成。高即相出七金山等。俱舍第十一云。持双山等唯金所成。妙高山王四宝为体。如次四面北东南西。金银琉璃颇胝迦宝(文)。
  俱舍论十一云(分别世品)。颂曰。苏迷卢四宝○论曰○妙高山王四宝为体。谓如次四面北东南西。金银吠琉璃颇胝迦宝。随宝威德色显于空。故赡部洲空似吠琉璃色(文)。
  光十一云。论曰至似吠琉璃色。妙高四面。北金东银南吠琉璃西颇胝迦(文)。
  宝十一云(无)。
  泰十一云。
  颂疏十一云。(如俱舍论文)。
  正理论三十一云(辨缘起品)。颂曰○苏迷卢四宝○论曰○妙高山王四宝为体。谓四面如次北东南西。金银吠琉璃颇胝迦宝。随宝威德色显于空。故赡部洲空似吠璃琉色(文)。
  显宗论十六云。(如正理论文)。
  立世阿毗昙论二云(天住处品)。佛告比丘。是须弥山王。东西南北凡有四边。其东边真金所成。西边白银所成。北边琉璃。南边颇梨。其一切边众宝所成(文)。
  问。香象大师意。须弥山高量如何释之耶。进云。探玄记云。高八万四千由旬(文)。付之。依探玄记释披俱舍(十一)正理(三十一)等论文云。入水皆八万。妙高出亦然。须弥山高量八万逾缮那定。随刊定记中。即引用俱舍论文见。若尔探玄记高八万四千由旬之释。岂不背俱舍论等说哉。
  答。须弥山高量八万四千由旬者。花严经等诸经中所见也。其上长阿含经说。智度论文。亦分明也。谁可疑之哉。何况不限探玄记释。勘当卷八十花严经疏。明须弥山高量云。高者举高八万四千由旬。入水亦尔(文)。但于俱舍·正理等论文者。从大数云八万逾缮那。就实论之者。可云八万四千逾缮那也。例彼弘决(一下)中。明八万尘劳云。且举大数故云八万。具足应云八万四千。光法师俱舍论疏(一末)中。解八万法蕴述。依大数说但言八万。若具足说。有八万四千。此则例难也。
  八十花严经等处处文。并如探玄记第十五卷三十讲所得论义抄。至要之时可引见之。
  玄五云。升至何处。须弥顶此云妙高山。高八万四千由旬。纵广正等。亦名安明山(文)。
  疏三下云。二品名须弥。正云苏迷卢。此云妙高。高者举高八万四千由旬。入水亦尔。下据金轮。上邻空界。顶上纵广量亦如之。独出九山故称高也(文)。
  钞九下云。前中谓七金山四重围绕者。俱舍世间品偈云。苏迷卢处中○于大州等外。有铁轮围山。前七金所成。苏迷卢四宝。入水皆八万妙高出亦然(文)。
  刊五云。复解品名者。升登也。须弥梵音。具正应云苏迷卢。此云妙高也。山顶者。谓此山顶纵广八万四千由旬。俱舍第十一云。于金轮上有九大山。妙高山王处中而住。乃至如是九山住金刚轮上。入水量皆等八万逾缮那。苏迷卢山出水亦尔(文)。
  问。香象大师意。释于人中不说第三会。举二故。尔者第二故如何释之耶。进云。探玄记云。又表成位离染故居天也(文)。付之。若由此故不说第三会者。何于人间说初会哉。
  答。探玄记中。述第二故云。又表成位离染故居天也者。十住是初成位亦离杂故。为表此义。于天上说之(为言)。但摩竭提国寂灭道场求是释尊成道之本处故。虽人间于此处说初会。更非相例之疑也。
  问。于四天王天。可说第三会耶。进云。探玄记中不说之释。付之。四天王天王者。是佛法护持诸天所居处也。尤可说第三会也。是以于忉利天说第三会。相例可同。如何。
  答云。探玄记中。释于四天王天不说第三会。出三义云。一以彼此杂鬼神天。显法非胜故超过也。二为寄法。以十信是外凡退位。十住是内凡不退。欲表进退悬殊故。越四天王处也。三若未至山顶。容有进退。到山顶上即安住不退。是故越彼山腹处天。至此顶处。以表法也。文意显也。若尔于忉利天说第三会云例难。自被遮毕。
  玄五云。问。何不在人间说耶。答。为显行位渐升进故。又表成位离染故居天也。问。何不至四天王天。答有三意。一以彼是杂鬼神天。显法非胜故超过也。二为寄法。以十信是外凡退位。十住是内凡不退。欲表进退悬殊故。越四天王处也。三若未至山顶。容有进退。到山顶上即安住不退。是故越彼山腹处天。至此顶处。以表法也(文)。
  疏三下云。表位渐增。不处人间。显位清净。故居天也(文)。
  钞九下。复表位下。约表法释。于中四。一正约表(文)。
  刊五云。问。何要升天说此法耶。答。有二义故。一者机盛在彼处故。二者显位渐增胜故。问。既显位增。何不摄次向四天王天耶。答。此亦二义。一表此将说成位法故。谓十信但是十住方便。未得成位。四王住处在须弥半。未至山顶。如未成位。二表此非位而悬隔。是以说住越彼四天王众天尔(文)。
  问。花严经文云。不起此座升须弥顶(文)。探玄记中解此文。引古人三释。尔者第三师义。香象大师许之欤。进云。探玄记释意不许之见。付之。依探玄记所引。见。第三师定判云。此升天是不往而至。以往即不往故。所以不起也。不往即往故。所以升天也。如不来相而来名善来等(文)。此释既顺圆融无碍之义。宗家何不许之哉。
  答。探玄记中正难此释云。若依此释。但是无升相而升天。非是树下有不起之身。故亦难用(文)。自解此文有八义中第一云。一约处。即入门。谓以一处中有一切处故。是故此天宫等即本来在彼树王下等。故云不起也。然先未用此天宫处。今欲于中说法用故。说为升也。又相即故不起也。门别故有升也(文)。思此等释意。古师意虽述往即不往故不起。不往即往故升天之旨。不存此天宫等即本来在彼树王下故云不起。然先未用此天宫处。今欲于中说法用故升天之理。故难破但是无升相而升天等也。清凉大师引古人今义。即难之云。若尔但是升相离故。非是树下别有不起之身故不可也(文)。其意宛同探玄记释。述自正义云。阎浮有感。见在道树。天宫有感。见升天上。非移觉树之佛而升天宫故。云不离觉树而升释殿。法惠偈云。佛子汝应观如来自在力。一切阎浮提皆言佛在中。此不离也。我等今见佛住于须弥顶。此而升也。文理有据。更以喻显。譬于朗月流影遍应。且澄江一月。三舟共观。一舟停住。一舟南北。南者见月千里随南。北者见月千里随北。停舟之者见月不移。是为此月不离中流而往南北。设百千共观八方各去。则百千月各随其去。诸有识者晓斯旨焉(文)。引经文证动静无碍之义。以譬喻显不离升天之相。文意明也。可易知之。但于第三师释既顺圆融无碍之义宗家何不许之哉云难者。此释意虽存圆融无碍之义。不顺花严经之心故。不许之也。故演义钞云。以不分三身但就一身论性相故。即是事理无碍宗中之意不违。大体不顺今文。即成此旨也。花严经九云(佛升须弥顶品)尔时世尊威神力故。不起此座升须弥顶。向帝释殿(文)。
  玄五云。次不起等。正明用相。此中不起此而升彼者。古人三释。一云。本释迦身不起道树。别起应化以升天上若依此释。升天之身是重化身。既非深妙。恐乖文意。一云。不起是法身。升天是化用。此恐非理。岂可法身座道树耶。一云。此升天是不往而至。以往即不往故。所以不起也。不往即往故。所以升天也。如不来相而来名善来等。若依此释但是无升相而升天。非是树下有不起之身。故亦难用。今解此文略有八义。一约处。即入门。谓以一处中有一切处故。是故此天宫等。即本来在彼树王下等故。云不起也。然先未用此天宫处。今欲于中说法用故。说为升也。又相即故不起也。门别故有升也。二约佛。谓此座树王下之佛身。即遍法界一切处故。是故佛身本来在彼忉利等处故。不待起也。今欲用忉利门中之佛故曰升也。是故若起则不成升也。三约时。谓由此树下座上佛身即遍前后际等九世十世一切时故。是故此佛座树下时。升天去时。到天处时。此一一时皆遍法界摄前后际尽。即知座树下时永无起时故。云不起也。若正去时亦如此故。唯有去无余也。皆念念不相至。各各收法界。如是缘起门无碍恒不离。四约法界门。谓此升去无自性故。即摄真如法界。以彼树下座等亦不异真故。同真如在去门显现故。不起而升也。五约缘起门。谓座由行故座。座在于行中。行由座故行。行在于座中。是故由行中座故升天即不起也。由座中行故不起而升天也。行座无碍故。即升常座。即座恒升故也。六约佛不思议德。谓即不起此座。即是行即是卧即是住即是到一切处。即是作一切事。并非下地所知。七约所表。谓表前位行成究竟坚固不坏故云不起。前座而有起机用故云升也。八约成会。谓后会必具前故。不舍前而成后。若舍则坏缘起。是故不起前而升后也(文)。
  花严经十六云(升须弥山顶品)。尔时世尊不离一切菩提树下。而上升须弥向帝释殿(文)。
  疏三下云。第二尔时下。明不离觉树各升释天。问。动静相违。去住悬隔既云不离。何得言升。古有多释。一云。本释迦身不起道树。别起应化以升天上。一云。不起是报。升天是化。一云。不起是法身。升天是化用。并非文意。以彼此文中俱是毗卢遮那十身云故。一云。以去即非去故名不起。非去即去。是以升天。如不来相而来等。若尔但是升相离故。非是树下别有不起之身故不可也。有云。此佛神通同体业用。住即是去。去即住。住是体遍。去是用应。应是体应。虽升后而不离前体是应体。虽不离前而升后。若尔何殊第三师不起是法。又以住释于不起。而言住是体遍。何独住菩提树耶。升天何得非体遍耶。菩提树下宁非用耶。今显正义。然佛得菩提。智无不周。体无不在。无依无住无去无来。然以自在即体之应。应随体遍。缘感前后有住有升。阎浮有感见在道树。天宫有感见升天上。非移觉树之佛而升天宫故。云不离觉树而升释殿。法惠偈云。佛子汝应观如来自在力。一切阎浮提皆言佛在中。不离也。我等今见佛住于须弥顶。此而升也。文理有据。更以喻显。譬犹朗月流影遍应。且澄江一月三舟共观。一舟停住。二舟南北。南者见月千里随南。北者见月千里随北。停舟之者见月不移。是为此月不离中流而往南北。设百千共观。八方各去。则百千月各随其去。诸有识者晓斯旨焉。古德释此略有十义。一约处相即门。以一处中有一切处故。是此天宫等本在树下故不须起。然是用彼故说升也。二亦约相入门。以一处入一切处故。犹树遍天中。亦不须起。欲用天宫表法升进故云升也。三由一切即一故。天在树下。四由一即一切。树在天上。不起等准前。五约佛身。谓此树下身即满法界遍一切处。则本来在彼不待起也。树熟令见故云升也。是故如来以法界身常在此即是在彼。六约佛自在不思议解脱。谓座即是行住等。在此即在彼。皆非下位测量故也。七约缘起相由门。八约法性融通门。九约表示显法门。十约成法界大会门。然此十解。前五玄门。次四所以。后一总意。欲成十义。相参而立。虽似杂乱。不违经宗。并可用也(文)。
  钞九下云。疏问动静相违去住悬隔下。疏文有五。一段问后起。二叙昔顺违。三申今正解。四会通古义。疏古有多释下。叙昔顺违。昔有五义。而文三节。初并叙三师。二叙第四。三叙第五。以初三师并约三身义。类大同。欲并破故。先叙昔。可知。并非文意下。二辨违通。有二违。一违现(文)。去住皆是遮那佛故。二违经宗。十身非三身故。疏一云以去即非去等者。二叙第四师。以不分三身但就一身论性相故。即是事理无碍宗中之意不违。大体不顺今文○疏有云此佛神通同体等者。三别叙第五师。即刊定记主。亦先叙昔。后辨顺违。前中以体遍为不动。以用应而为升。言若尔何殊第三师不起是法者。二辨违也。此有二破。一指同前义破。前义不立。此义自破。二又以住释于不起下。直就所立破。唯住觉树。非有体遍。遍于去处。何得去非体遍。然觉树亦用。独言是体。升天有体。但言是用。故有所违。非责本立同体业用。故下正义亦是即体业用。疏今显正义下。第三申今正解。有法喻结。文显可知。疏古德释此略有十义下。第四会取古释。于中二。先正叙。后然此十解前五玄门下。为其会通。于中又二。先总后别。总中意明古德所立。文则杂乱。义则无违(文)。
  刊五云。第二佛以应法界身。各升当处帝释殿中。云不离一切菩提树下而上升等者。据文则不离一切处而升一处。约理则不离一切处而升一切处。为显一切即一一即一切故。互举尔。若通而言之。具有四句。一不离一处升一处。二不离一处升一切处。三不离一切处升一处。四不离一切处升一切处。问。动静不俱。去住悬别。既言不离。何复云升。答。释此略以三门分别。一叙古。二辨违。三显正。初叙古四说。一云。释迦本身不离道树。别起应化升于天宫。故曰不离而升也。一云。不离是报身。升天是化身。二身别故。不碍有座有升也。一云。不起是法身。升天是化用。一云。此升天之身是不往而至。次往即不往故。所以不起也。不往即往故。所以升天也。如云以不来相而来故。二辨违者。且前三说俱违本教。此经九会皆说毗卢遮那法界十身不分法报化故。第六会云释迦佛者。还于十身呼释迦分。故名号品及入法界品中。说摩耶夫人处。并有明文。第四师说。但明升相离故。升即无升。不离相离相即无碍。三显正者。此佛神通同体业用。即住是去。去即是住。住是体遍。去是用应应是体应。虽升后而不离前。体是应体。虽不离前而升后(文)。
  问。毗婆尸弗沙一佛欤。答。难测也。两方。若一佛者。见花严经文。云毗婆尸佛如满月。说弗沙明达第一义。毗婆尸弗沙各别列之。定知是非一佛云事。若依之尔者。清凉大师。毗婆尸佛者。即胜观佛释。而住满刕大师逢胜观佛亦云弗沙之释。毗婆尸弗沙可云一佛也。如何。
  答。
  问。胜观底沙一佛欤。答。可有二义也。两方。若一佛者。清凉大师解花严经毗婆尸佛如满月提舍如来辨无碍之文。释毗婆尸者胜观提舍亦云底沙。明知胜观底沙是别体佛云事。何况见俱舍论说。释迦菩萨第三阿僧祇劫满所逢事佛名胜观。百劫位中诵一偈所赞叹佛号底沙。若尔三祇百劫时分既异。胜观底沙定可别佛哉。若依之尔者。五教章中云。又由以一偈叹弗沙佛。即超九劫。俱舍论文述释迦菩萨赞叹底沙佛便超九劫之旨。化仪既同。岂非一佛哉。而任满刕大师逢胜观佛亦云弗沙之释。胜观底沙亦可一佛也。如何。
  答。
  问。弗沙底沙一佛欤。答。难测也。两方。若一佛者。见花严经文。云弗沙明达第一义。说提舍如来辨无碍。弗沙提舍各别列之。而清凉大师判提舍亦云底沙。提舍佛者即底沙佛释。明知弗沙底沙是别体佛云事。若依之尔者。五教章中云。又由以一偈叹弗沙底佛。即超九劫。俱舍论文述释迦菩萨赞叹底沙佛便超九劫之旨。化仪既同。是非一佛哉。
  答。
  花严经九云(佛升须弥顶品)。颂曰。毗婆尸佛如满月。弗沙明达第一义。提舍如来辨无碍(文)。
  玄五云。毗婆尸此云种种见佛。新名净观。弗沙此云增盛。以无阙减故。亦是星名。提舍此云说。谓常说法也。亦名光也。
  花严经十六云(升须弥山顶品)。颂言。毗婆尸佛如满月。弗沙明达第一义。提舍如来辨无碍(文)。
  疏三下云。毗婆尸者。此翻有四。谓净观·胜观·胜见·遍见。如月圆。智满是遍见也。魄尽惑亡是净观也。既圆且净。是胜观胜见也。弗沙亦云勃沙。此云增盛。明达胜是增盛也。提舍亦云底沙。西域训字底暹那。此云度也。沙是皤沙。此云说也。说法度人。或但云说辨才无碍即能说也(文)。
  钞九下云(无释)。
  刊五云。六中毗婆尸者。此云净观。或云胜观。亦云胜见。亦曰遍见。七中弗沙者。正云勃沙。此云增盛。八中提舍者。正云底沙。依西域训字。底是底暹那。此云底也。沙是魄沙。此云说也。谓说法度人故。或曰说已。当说法故(文)。
  问。香象大师意。锭光·燃灯别体异时佛欤。进云。探玄记。锭光是燃灯佛(文)。付之。锭光·燃灯名号既各别也。何释一体佛哉。是以披普曜经说。明释迦菩萨授记。锭光佛授九十一劫记。燃灯佛授一阿僧祇劫记见。明知锭光·燃灯是别体异时佛也。如何。
  答。
  问。花严经文云。锭光如来明普照(文)。尔者何劫佛耶。进云。探玄记云。过去庄严劫中佛(文)。付之。锭光佛者即燃灯佛也。而燃灯佛者释尊因行第二阿僧祇劫满所逢事佛也。若尔彼佛出世。定可过去久远劫时。何近释庄严劫中佛哉。
  答。见花严经文。举于此贤劫中忉利天宫说法佛。列迦叶·拘那牟尼·拘楼·随叶·尸弃·毗婆尸·弗沙·提舍·波头摩·锭光十佛。此十佛者。过去佛中。自近向远次第列之。故初三佛是现在贤劫中佛。后七佛是过去庄严劫千佛中终七佛也。故探玄记云。此中后七佛是过去庄严劫中佛(文)。疏云。然十中。后七乃过去劫佛(文)。刊定记云。此十佛中。后七是前庄严劫佛(文)。而锭光佛者即燃灯佛云事。更非所诤。故六十花严经云锭光如来明普照。八十花严经云燃灯如来大光明。旧译经名云锭光。新译经号称燃灯。一佛异名之旨。谁可疑之哉。探玄记中释锭光是燃灯佛。尤所叶同本异译经文也。但于燃灯佛者释尊因行第二阿僧祇劫满所逢事佛也云难者。释迦菩萨百劫修行之时。亦可逢事燃灯佛也。故慈恩大师上生经疏云。依小乘说。菩萨百劫修相好业。释迦买五花以供养定光。定光即燃灯也。遂为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文)。准此释思之。释迦菩萨第二阿僧祇劫满逢事燃灯佛。百劫修行之时。亦逢事燃灯佛故。指百劫修行之时。近所逢事燃灯佛。且云庄严劫欤。或又大乘教意。三阿僧祇之外。别不立百劫修行时故。理实而言。第二阿僧祇劫满所逢事燃灯佛。小乘教意已说百劫修行之时故。百劫修行之时近逢事燃灯佛云故。就此假说之谈。且又云庄严劫佛欤。或又庄严劫之时分。暗以难测。释迦菩萨第二阿僧祇劫满所逢事燃灯佛。即庄严劫佛欤。此义意。庄严劫之时分甚长远也。
  已上五条论义。重重难答。处处释文者。弘长第三之历青阳三春之候。于海住山十论院。记录花严宗文义抄第七帖之时。抄之毕。仍繁重有其烦之间。并让彼抄。今所省略也。至要之时可引见之。
  花严经九云(佛升须弥顶品)。颂曰。锭光如来明普照。诸吉祥中最无上。彼佛曾来入此处。是故此地最吉祥(文)。
  玄五云。锭光是燃灯佛。此佛为太子。初生时一切身遍如燃灯故。名燃灯太子。太子成佛亦立此名。问。此中后七佛是过去庄严劫中佛。何因得于此贤劫中忉利天宫而说法耶。答。此天宫等有粗有细。粗者前劫烧灭。细者常在故也。如经天人见劫尽我此土安稳等。又三乘所说者灭。一乘所辨者常在故(文)。
  花严经十六云(升须弥山顶品)颂言。燃灯如来大光明。诸吉祥中最无上。彼佛曾来入此殿。是故此处最吉祥(文)。
  疏三下云。燃灯者。智论云。此佛从初现生乃至成佛。举身常光如燃灯故。身智光明普周称大。然十中后七乃过去劫佛。如何贤劫曾入殿耶。古释有二。一约时劫相即入故。二约其处有粗细故。粗随劫坏。细者常在。如法花中天人见烧我等不毁。又梵王见净。身子见秽。今此天帝是大菩萨同梵王见。亦佛毁(文)。钞九下云(无释)。
  刊五云。十中燃灯者。智度云。此佛从初现生乃至成佛。举身常光如燃灯故。或曰锭光。亦其义也。此十佛中。后七是前庄严劫佛。如何曾得入此殿耶。本疏两释。一据世劫等相入故。二约处有粗妙。粗者随劫坏灭。细者常存。如法花云。天人见劫尽大火所烧时。我土常安稳故。又如维摩云。梵王见净。舍利弗见秽。亦其类故(文)。
  问。花严经文云。生死及涅槃。二皆不可得(文)。尔者香象大师如何释之耶。进云。探玄记。谓生死涅槃相待故。俱不可得。又是二乘涅槃故(文)。付之。初释不可然。生死者妄染也。尤可云不可得。涅槃者真实也。更不可云不可得哉。次释亦有疑。经文无有简别。云生死及涅槃二皆不可得。何唯指二乘涅槃云不可得释哉。
  答。大乘实教意。对生死故立涅槃。对涅槃立生死。理实而言。生死即涅槃。涅槃即生死。生死之外不可有涅槃。涅槃之外不可有生死。故释。二就正理。谓生死涅槃相待故。俱不可得也。但又是二乘涅槃故者。非别释。生死涅槃之中。且以别由显涅槃不可得相也。所谓终教以上教意。二乘圣者必回心向大遂成佛故。彼所得涅槃非真灭度故。云不可得也。如彼法花经中。二乘涅槃喻化城。无别体说。即此意也。
  华严经九云(菩萨云集妙胜殿上说偈品)。尔时智慧菩萨。承佛神力。普观十方。以偈颂曰。流转则生死。非转是涅槃。生死及涅槃。二皆不可得(文)。
  玄五云。二就正理。谓生死涅槃相待故。俱不可得。又是二乘涅槃故。又染分是生死。净分是涅槃。双融故俱不可得(文)。
  华严经十六云(须弥顶上偈赞品)。尔时智慧菩萨。承佛威力。普观十方。而说颂言。有诤说生死。无诤即涅槃。生死及涅槃。二俱不可得(文)。
  疏三下云。初中。上半假立。谓待前流转生死。以立涅槃。烦恼名诤。触动善品损害自他。故名为诤。此有漏法。诤随增故。名为有诤。有彼诤故。生死者有漏为体。无彼烦恼故称涅槃。下半双非。谓生死涅槃俱因烦恼假立其名。何有真实。又二互相待故俱空。二互相夺故皆寂(文)。
  钞十上云。疏烦恼名诤触劫善品者。即俱舍界品颂曰○又二互相待故俱空等者。谓上约因缘。因他立称。故无真实。不融二体。今明双融。此有三意。一相待。二相即。三相夺。今初相待俱空即相待门。谓因涅槃方说生死。要因生死方说涅槃。如高下相形。若无有高则无有下。若离涅槃则生死不存。若离生死则涅槃不立。故俱空也。次言二互即夺故皆寂者。此有二意。一者相即门。生死实性即是涅槃。则涅槃之相假说生死。如波与水。举一全收故。生死即涅槃。涅槃即生死。二由相即故便互相夺。生死即涅槃则无生死。涅槃即生死则无涅槃。故涅槃非寂静。生死亦非喧。故皆寂也(文)。
  刊五云。四释彼生死。谓诸凡夫具惑业苦。乖理违诤故为生死。二乘之人以永断名为涅槃。就实无故云二俱不可得(文)。
  问。探玄记中云。三贤位者人法合称(文)。尔者十行十回行品。约通名立品名欤。进云。探玄记云。十行十回向提别人名(文)。付之。三贤次位其义可同。十住品既约通名立品名。十行十回向品何约别人立品名哉。
  答。十行品名菩萨。十住品不云何菩萨故。约通名立品名。十行品名功德花聚菩萨十行品。十回向品名金刚幢菩萨回向品故。约别名立品名云也。探玄记中述。十住品约通名立品名。十行十回向品约别人立品名。故云。于贤位中有三。谓下中上。此当下品劣故举通名。十行是中贤次故。虽提别名。然约义少故名花聚等也。回向是上贤胜故。称本别提名金刚幢菩萨回向也(文)。解释既委悉也。疑难何可残哉。
  重难云。探玄记中。云然约义少故名花聚等也。述称本别提名金刚幢回向也。其意如何。
  答。
  寻云。贤首品名唯约人名欤。
  答。称贤首菩萨品故。探玄记当卷释意。约人名也(为言)。故探玄记云。前外凡贤首品唯约人名(文)。
  疑云。探玄记曰。余处中解贤首品名。云或唯是法。述或人法合目。是不相违哉。
  答。探言记余处中。解贤首菩萨品名有三释见。或唯约人。贤首即是菩萨故。又以此人是说法者。从人为名故者。与当卷释。其意是同。唯约人名(为言)。或唯是法菩萨则是贤首故。所说亦是贤首菩萨门故。或人法合目。则依立释也者。与当卷释。其意各别。或唯约法。或人法合目云也。是既别释意也。何可和会之哉。
  玄五云。问。前外凡贤首品。唯约人名。后十地圣位。唯约法名。于内凡三贤之中。人法合目者何耶。答。前位未成故。就人为目。三贤位劣。人法合称。圣位显著故。唯约法名。此亦是施说渐增之相。问。等是人法合目。何故十行回向提别人名。此中举通名耶。答。于贤位中有三。谓下中上。此当下品。劣故举通名。十行是中贤次故。虽提别名。然约义少故名花聚等也。回向是上贤胜故。称本别提名金刚幢回向也(文)。
  疏三下·演义抄十上·刊定记无释。
  玄四云。贤首品第八○一释名者。依梵本名跋陀罗。此云贤。室利此云吉祥。或云德或云首或云胜。是故非是初首之首。亦非上首之首。此等梵语皆有别名故。此但为显吉祥胜德超绝为首。当体至顺调柔曰贤。贤约体性。首约德用。是持业释。于此信满入普贤位。具有二义。若约果。则下文贤首佛刹等。此中约因故云菩萨也。或唯约人。贤首则是菩萨故。又以此人是说法者。从人为名故。或唯是法菩萨则是贤首故。所说亦是贤首菩萨门故。或人法合目。则依主释也(文)。
  疏三下·演义抄九下·刊定记四无释。
  华严经七云(贤首菩萨品第八)。
  华严经九云(菩萨十住品第十一)。
  华严经十二云(功德华聚菩萨十行品第十七)。
  华严经十六云(金刚幢菩萨回向品第二十一)。
  问。清凉大师依始教大乘意。从十住中第七住位不退欤。进云。演义抄云。一约三乘。至第七住位方不退(文)。付之。见香象大师五教章下释。依佛性论。云菩萨至十回行方皆不退也。依瑜伽论。释菩萨地前总说为退。若尔演义抄释。岂不背宗家定判哉。
  答。见演义抄解释起尽。云然位不退复有二义。一约三乘。至第七住位方不退毕。次下邻此释述。二约终教。入初住位即名不退。异轻毛故。明知上云一约三乘。指始教大乘意云事。何况第七住名不退住。位不退之旨。名言尤符顺哉。依之他宗人师。多存从第七住位不退之义。清凉大师意。可明此释也。但于五教章释者。清凉大师释异香象大师释事。处处非一。不可奇欤。
  疏三下云。二释名者。惠住于理得位不退故名为住。本业下卷云。始入空界住空性位故名为住。然住义多种。寄圆说十(文)。
  钞十上云。疏二释名下。疏文有二。先得名。前中然住二义。一约能所合释故。言惠住于理。则理是所住。惠是能住。二唯约惠释。信未终极惠未安住。得入正位。位不动摇故。云得位不退。然位不退复有二义。一约三乘。至第七住位方不退。二约终教。入初住位即名不退。异轻毛故。今依后义。则通十住皆位不退。从初受名故。本业云始入空界。即证初义。住空性位即证后义(文)。
  刊五云。初释名者。创此得位不退名住。又诸佛法界惠能安住故。本业下卷云。住空性位故名为住。乃至至心生一切功德故。不名地但名住。住义多种。依圆说十(文)。
  问。十回向可有胜进趣后欤。进云。探玄记云。回向品后无胜进耶。付之。十回向既有序分。何无胜进趣后哉。是以十住十行有胜进趣后见。相例可同。如何。
  答。探玄记中释十回向无胜进趣后。出二故也。故探玄记出初故云。以世间位满故不须也(文)。此释意云。十回向世间位已满。更无容趣后。世间胜位故。无胜进趣后(为言)。举次释云。又总摄前诸位。作证地方便故也(文)。此释意云。十回向摄前十住十行。总为趣地方便故。回向当体自是胜进故。无别胜进趣后(为言)。故探玄记余处云。何故无后进趣者。以摄前解行总为趣地方便。回向当体自是胜进。是故无也(文)。清凉大师当卷疏云。三贤位满总为趣地之方便故。余处疏述。一以此会是三贤位终。摄前解行总为趣地方便。回向当体自是胜进。是故无也。即显此意也。清凉大师此等释外。亦以别故成十回向无胜进趣后之义。故当卷疏云。亦显趣无分别离趣相故(文)。余卷疏云。二方欲入地。必离进趣相。而无分别为方便故(文)。文意显也。但十行无此等义故例难。甚易会也。
  重难云。演义抄中。解三贤位满总为趣地之方便故之疏释云。一明有胜进(文)。如此释者。十回向可有胜进趣后见。若尔何出此疏释成十回向无胜进趣后之义哉。
  答。此释意。为显十回向摄前十住十行总为趣地方便故回向当体自是胜进之义。云一明有胜进也。非谓十回向有别胜进趣后也。故演义抄次下文云。总摄前三故不别立(文)。故不别立之言。此旨炳然也。
  玄五云。四释文者。就正宗中有四品分二。初三品是当位行德。后一品是胜进趣后。前中三品即为三段。初品明位。次品明行。后品叹德。问。何故前会无别胜进趣后。此中有耶。答。此中位成故。胜前故。又前信无位总为趣住方便故。今此位成。是故别有进后方便也。问。若尔何故回向品后无胜进耶。答。以世间位满故不退。又总摄前诸位作证地方便故也(文)。
  疏三下云。四释文者。四品分二。前三当位行德。后一胜进趣后。前会无胜进者。但是趣位方便也。未成位故。回行是位。无进趣者。三贤位满总为趣地之方便故。亦显趣无分别离趣故(文)。
  钞十上云。疏前会无胜进下。上正科经文。此下对前辨异。次回向是位下通外难。先牒难。从三贤位满下通。通有二意。一明有胜进。总摄前三故不别立。二亦显下。明无胜进。则后无方便。欲证无分别智故(文)。
  刊五云(无释)。
  玄七云。四释文者。此会三品。初二序分。后一正说。何故无后进趣者。以摄前解行总为趣地方便。回向当体自是胜进。是故无也。此经上下此例有四。一约行满入位之际。如贤首品。信满总为入位方便。二约比满入证之际。如此回向品。初僧祇满总为入地方便。三约功用满入无功用之际。如第八地。初总摄前七地为方便。此二僧祇满。四约因位成满之际。如第十地。初摄前九地为入方便。此约三祇满处摄也。余同位相接即别有方便故非一例(文)。
  疏五上云。第四释文。此会有三品经。初二当会由致。后一正说。所以无胜进者。由二义故。一以此会是三贤位终摄前解行总为趣地方便。回行当体自是胜进。是故无也。此经上下其例有四。一约行满入位之际。如贤首品。信满总为入位方便。二约比满入证之际。如此回向。初僧祇满总为入地方便。三约功用满入无功用之际。如第八地。初总摄前七地为方便。此第二僧祇满。四约因位成满之际。如第十地。初摄前九地为方便。此约三僧祇满处摄也。余同位相接即别有方便故非一例。二方欲入地必离进趣相而无分别为方便故(文)。
  钞十二上云。疏三约功用满等者。故第八地初有总明方便集作地分。集前七地为八地方便。四十地初有方便作满足地分是也(文)。
  刊七云。
  问。探玄记中于第三会有七分(文)。尔者三昧分加分先后如何释之耶。进云。探玄记云。一三昧分。二加分(文)。付之。依探玄记释。见花严经文云。十方各千佛刹尘数诸佛加威神力故。能入是三昧正受(文)。如此经文者。加分先三昧分后云事分明也。如何。
  答。清凉大师问加之与定何先后耶。答此问。先引古人加定同时之义。难破之毕。下出自义云。若正释者。加有二种。若约内外善根威神愿力冥资令其得定。则在定前。若约与智赞述摩顶劝说三业显加。则居定后。二文昭著。何其惑哉(文)。此释意言。若据由内外善根威神愿力冥施资助令其得定云者。加先定后也。疑难之中被出花严经文。即此意也。若据与智赞德摩顶显劝说法论之者。定先加后也。故花严经中正说加分云。当承佛神力说微妙法。尔时一切如来即与法惠菩萨无碍智。彼三昧力法如是故。尔时诸佛各申右手。摩法惠菩萨顶(文)。十地论文。云何故加为此法故。不云为入三昧故。任此等文。据显加义论之者。定前加后也(为言)。重意云。若据冥加者。加先定后。若据显加者。定先加后也。今加分者据显加论故。列一三昧分二加分也。十地论中云二三昧分三加分。列定先加后。尤为此释证据也。下会会中列定先加后。准之可思也。
  玄五云。就此品中有七分。一三昧分。二加分。三起分。四本分。五说分。六显实证成分。七偈颂分(文)。
  疏三下云。文分七分。一三昧分。二加分。三起分。四本分。五说分。六证成分。七重颂分(文)。钞十上云(无释)。
  刊五云。前中七分。一三昧分。二以三昧力下加持分。三法惠菩萨下起分。四告诸下本分。五佛子云何下说分。六尔时佛神力下瑞应分。七入以佛神力下证成分(文)。
  疏三下云。问。加之与定何先后耶。若先定后加。则不应云。汝能入此三昧。此十方诸佛共加于汝。乃至云。及汝善根力故入此三昧。若先加后定。则不应在三昧分后方说加分。又十地论云。何故加。为说此法故。不言为入三昧故。又云。唯加金刚藏不加余者。以是菩萨得此定故。既俱文证如何会通。古人答云。加同时。谓若未定而加。则散心不能胜受。若未加而定。则自力不堪入此深定。是故同时。此解亦违教理。现言入三昧竟诸佛方现身称赞得定及说加所为竟。方与三业之加。而云同时。岂不违文。若言同时。为因不成。斯则违理。亦不应俱有因证。以此二事容相离故。若正释者。加有二种。若约内外。善根威神愿力冥资令其得定。则在定前。若约与智。赞述摩顶劝说三业显加。则居定后。二文昭著。何其惑哉(文)。
  钞十上云。疏问加之与定下。第二辨加定先后。于中二。先问。后古人云下答。答中三。初叙简。二辨非。三申正义。此解亦违教理下。第二辨非。先明违文。后若言同时下。复辨违理。于中又二。先正辨。后亦不应下遮救。恐彼救云。俱舍论云。俱有互为果。如大相所相心于心随转。释曰。俱有者。俱时而有也。互为果者。释俱有因义。论云。若法更互为士用果。彼法更为俱有因。下二句指法体。此有三类。一如大者。谓四大种。互相假藉生所造色。故互相望为俱有因。二相所相者。相即生等四大相也。此四大相与所相法更互为果。谓此能相相所相故。复由所相能相转故。故为互果。三心于心随转者。谓心五与心随转法亦更互为果。释曰。谓彼救曰。俱有因果既得互为。加定互为。云何不可。故今遮云。彼三类法皆不相离。如相所相所相无相不成有为。能相无所相无有依止。今或有加而不入定。或时入定不必须加。二许相离。云何成例。疏若正释下。第三申今正义(文)。
  问。探玄记中。以十住位所得定名菩萨无量方便三昧正受。尔者为一乘教意。为当三乘教意欤。答。一乘教意也。两方。三乘教意者。既出花严经说。尤可云一乘教意也。若依之尔者。孔目中出十住体云。无量方便三昧为体。此顺三乘终教说(文)。此释无诤三乘终教意见。如何。
  答。无量方便三昧正受者。第三会所得定也。尤可云一乘教意。故花严经中说第三会所入定云。尔时法会菩萨承佛神力。入菩萨无量方便三昧正受(文)。是既花严经所说第三会所入定也。更不可云三乘教意哉。但于孔目释者。名无量方便三昧正受。不立海印三昧称故。其名顺三乘教说云许也。既云顺三乘终教说。实非三乘终教意云事。自所闻也。理实云之。一乘教意。故孔目次下文。云本即是一乘也。
  花严经九云(菩萨十住品)。尔时法惠菩萨承佛神力。入菩萨无量方便三昧正受(文)。
  玄五云。三明所得定。谓简佛果故云菩萨。观解善巧故云方便即住法也。方便多端故云无量。即是十种也。四纳法在心故云正受(文)。花严经十六(十住品)。尔时法惠菩萨承佛威神力。入菩萨无量方便三昧(文)。
  疏三下云。三入定名。为简果定故云菩萨。任性能知观解善巧故名方便。十住各摄多门善巧故云无量。心诣于法故云入也(文)。
  钞十上云。任性能知下释方便言。此有二意。一以绝分别心名为方便。如下文云。又无所得而为方便。初地经中。无分别智名大方便。二约善巧。事理无碍故。如常所明(文)。
  刊五云。四定名者。谓标人别法。及简非果定故云菩萨。能发巧惠故称方便。巧惠多门故曰无量三昧。具言谓三摩地。此云等持。具如前释(文)。
  孔目二云(十住章)。体者无量方便三昧为体。此顺三乘终教说。本即是一乘。初教则无定愚法小乘及初回心。即不说十住。宜可准知(文)。
  问。探玄记中。释第三会能加诸佛同名法惠云。以法力故法尔故(文)。尔者举二故欤。答。举二故也。两方。若举二故者。探玄记余处中。释第四会能加诸佛同名功德林云。法尔皆得功德林名。以法力故(文)。如此释者。法尔法力可一故(见)。若依之尔者。云以法力故法尔故。故字既置二处。定知二故云事。如何。
  答。法力者十住法力也。法尔者法尔道理也。为之别故。其理可然也。故见探玄记释云。四但诸佛于此住门中。为能加显现。皆名法惠。以法力故。法尔故。举二故之旨炳然也。随亦清凉大师释此事。云以法力故法应尔故。刊定记中解此义。述以法力故法尔故。举二故云事。谁可疑之哉。但于探玄记余处释者。云法尔皆得功德林名以法力故。举法尔法力二故也。何存一故致疑难哉。
  花严经九云(菩萨十住品)。入三昧已。十方千佛世界尘数佛土外。各见千佛世界尘数诸佛。是诸如来悉号法惠(文)。
  玄五云。三显佛名同者。有四意。一明得法不异故。二彼菩萨闻诸如来同己名。重增踊悦故。三显住中因果同故。四但诸佛于此住门中。为能加显现。皆名法惠。以法力故。法尔故(文)。
  花严经十六云(十住品)。以三昧力。十方各千佛刹微尘数世界三外。有千佛杀微尘数诸佛。皆同一号名曰法惠(文)。
  疏三下云。加佛同名法惠者。得法不异故。论云。此菩萨闻同已名。增踊跃故。但诸佛于此住门中现。皆名法惠。以法力故。法应尔故(文)。钞十上云(无释)。
  刊五云。三皆同下。显佛名同说法菩萨者有四意故。一明得法不异故。二此菩萨闻佛同己名已。重增踊悦故。三显住中说因果同故。四显诸佛于住门显现即名法惠。以法力故。法尔故(文)。
  花严经十二云(功德花聚菩萨十行品)。入三昧已。十方各过万佛世界尘数刹外。各见万佛世界尘数诸佛。是诸如来皆号功德林(文)。
  玄六云。二佛名闻者。四意同前。一令功德林增踊悦故。二彼佛同得此法故。三显此位中具因果二德故。四于此门为能加佛法尔皆得功德林名。以法力故(文)。
  花严经十九云(十行品)。入是三昧已。十方各过万佛刹微尘数世界外。有万佛刹微尘数诸佛。皆号功德林。而现其前(文)。
  疏四下·演义抄十一上·刊定记六(无释)。
  花严经十六云(金刚幢菩萨回向品)。正受已。十方各过百万佛刹微尘数等世界之外。各见百万佛刹微尘数诸佛。是诸如来悉号金刚幢(文)。
  玄七云。二同名者。四意同前(文)。
  花严经二十三云(十回向品)。入是三昧已。十方各过十万佛刹微尘数世界外。有十万佛刹微尘数诸佛。皆同一号金刚幢。而现其前(文)。
  疏五上·演义抄十二上·刊定记七(无释)。
  问。探玄记中明性种性相。引瑜伽论六处殊胜文。尔者为就无为性论之。为当就有为性论之欤。答。就有为性论之也。两方。若就无为性论之者。思六处殊胜之言。就有为性论之见。是以探玄记中。出有为无常门之证据引此文。若依之尔者。勘五教章(下)释云。此中本性即内六处中意处为殊胜。即摄赖耶识中。本觉解性为种性故。文既云本觉解性为性种性体。明知就无为性论之云事。如何。答。见瑜伽论文云。本性住种性者。谓诸菩萨六处殊胜。有如是相。从无始世展转转来。法尔所得。是名本性住种性。生灭本识中立性种性故。就有为正论之也。故探玄记中明性种性种相云。一就有为无常门。如喻伽论云。六处殊胜无始展转法尔所得。述就有为性立性种性之旨也。但于五教章释者。瑜伽论之心。虽有为无常法尔无漏种子立性种性。自宗意谈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为阿梨耶识。故引入自宗意。以阿梨耶识中不生不灭真理解性立性种性云也。非谓云尔故。瑜伽论之意以真如无为性立性种性欤。
  圣禅僧都云。五教章中。云即摄赖耶识中本觉解性为种性故。非以真如妙理为种性体。指第八识中所持法尔无漏种子。名本觉解性。故无相违也。
  问。探玄记中明性种性相。引瑜伽论六处殊胜文。尔者六处俱殊胜欤。答。可云六处中意处殊胜也。两方。若六处俱殊胜者。五教章中引瑜伽论今文。意处为殊胜释。明知非六处俱殊胜云事。若依之尔者。披瑜伽论文。说性种性相云。谓诸菩萨六处殊胜。有如是相。从无始世展转转来。法尔所得。是名本性住种性(文)。六处殊胜之言。无诤六处俱殊胜见。如何。
  答。瑜伽论六处殊胜文。其言虽似广。其意唯以意处为殊胜也。故五教章中引瑜伽论今文毕云。此中本性即内六处中意处为殊胜。即摄赖耶识中本觉解性为种性故(文)。复古记(中)解此文云。上云六处。六处语通故。于六中指意殊胜(文)。加之了义灯(七)中。引此文毕云。内六处中意根处摄无漏种子。是六处故。非遍六处皆能持种(文)。遁伦记(八)释此文云。六处殊胜者。若依旧解。谓自性住佛性。即如来藏。有不离不脱不异不思识过恒沙功德。今时具六入功德故。言六入殊胜。今则不然。六处者远是眼等六处。言殊胜者。即阿赖耶识。是其意处。六处中最为殊胜(文)。任此等释意。六处之中唯以意处为殊胜之旨分明也。但于六处殊胜之言者。内六处中意处为殊胜(为言)。非为六处俱为殊胜欤。
  道伦记中解此文。引泰法师载西方六说之释。可见之。
  问。瑜伽论无始法尔六处殊胜(云云)。六处者内外六处欤。
  问。有人意。以资粮等六位名六处殊胜(云云)。灯师如何破耶。
  义灯七云。
  西明疏云。解云。瑜伽所说六处殊胜。有如此相。诸说不同。一云。此显种性所依第八。于六处中。是第六处殊胜。胜余意处故名殊胜。有如是相者。正显所有本性住性。一云。六处者同前。说殊胜者。第八所有无漏种性。一云。六处殊胜者。显种性所生果。谓妙觉地眼等六处。有如是种性故。一云。六处殊胜者。具显果位内外殊胜。六处有如是相者。正显种性。然护法宗取第一释。依附本识无漏法尔种子。从无始来至妙觉位。名本性住性云。
  无始本有然护法宗以下正本无也。
  玄赞一云。依善戒经·地持论中。唯说有二。一有种性。二无种性。彼经论云性种姓者。无始法尔六处殊胜。展转相续。此依行性有种性也。
  摄释一云。疏依善戒经至唯说有二者。准下引文。先标后引。今此无标作者随时不可齐。一疏六处殊胜者。此出无漏种性之体。言无始者。显法尔义。六处殊胜相传三释。一云。佛果根境不过六故。俱云六处。以实而言。佛十二处。今因中性与果殊胜。六处为因。因从果称云六殊胜。二云。此是有情内六根处。于云处中有得佛果最胜功德故名殊胜。三云。是第六意处。无始以来殊胜种性。在其第六。阿赖耶识意处处中。此第六处名殊胜六处许。其是非如唯识钞(文)。
  镜水抄四云。言依善戒经等者。二种种性○言无始者。辨种时节。法尔者显种子不由熏生。六处殊胜者。显种子住处也。展转等者。前刹那灭后刹那生。显种子体非凝然也。言六处者。内六根外六尘。十二处合而论之名六处。此因中六处不是殊胜。为因能感得当来佛果位中殊胜六处因受果。名六处殊胜。二者内六根名六处。有能指感佛果六处功能。只此六根便是殊胜。三者唯取第八识中种子并第八识。依彼第六意根之中。名六处殊胜。此善解化度云。从十信入十住。从十住入十行。从十行入十回向。从十回向入十地。从十地入等觉。从等觉入妙觉。是名六处殊胜。无漏种子于此六处位得殊胜故也(文)。
  会古通今抄一云。疏彼经论云等者。彼地持论即释善戒经也。言六处殊胜者。言总意别。意显。第六处中第八识内含藏无漏胜种子故。不同自余有漏诸法故名殊胜。自无始来法尔而有展转相续。穷未来际相续不尽。即性种性也。以此种子在藏识中。第八识体属意处摄。是故总言六处殊胜(文)。
  枢要上云。准善戒经·地论文。立为二。一有性。二无性。无始法尔六处殊胜有性也(文)。枢要明诠记一云(种性义处)。六处殊胜者。第六意处名六处也。殊胜者。伽抄有二解。一云。六根之中第六意根。其体殊胜。第七·八识于中摄故。持诸法种令不失故。名殊胜也。一云。殊胜无漏种子。第六意处中有此无漏故。是无上种故名殊胜(文)。
  唯识义十卷私记三云。问。第六意处有无漏种者。可云意处殊胜。何故云六处殊胜。答。其相随(为言)。忌云。设广还寺内一仓有金财。此总云广还寺有金财。如此彼亦尔也。第六意处第七八识摄。第八识处有(为言云云)。
  此等诸文专虽写本文抄·玄赞·镜水抄·会古通今抄等。私书入之毕。虽似自由。为令委悉也。
  问。探玄记中引瑜伽论明性种性习种性相。尔者瑜伽论所说性习二种性。与仁王·璎珞二经所说性习二种性。其体可同耶。答。其体可同也。两方。若云其体同者。仁王·璎珞二经意。习种性先立。性种性后立。瑜伽论文。性种性先明。习种性后明。论经中所说性习二种性。先后既异也。其体岂同哉。若依之尔者。五教章中。今此经论所说二种性。其体可同见。如何。
  答。仁王·璎珞二经意。初习成时为习种性。久习积成为性种性。瑜伽论意。本有种子至十住位功德方显。为性种性。修习以去为习种性。故经论意同至十住已去位名为性习二种姓。故其体是同也。故五教章云。然瑜伽既云。具种性者方能发心。即知具性习二法成一种性。是故此二缘起不二随阙不成。亦不可说性为先习为后。但可。位至堪任以去。方可约本说有性种。约修说为习种。然有二义而无二事。如上摄论二义和合为一因。故得知也(文)。加之次下文。问此二种性与仁王及本业经中六种性内习性种有何别耶。答此问云。彼经大都约位而说。以初习为习种。久习积成为性种。故说习种在十住性种在十行。三贤之前。但名善趣。不名种性。瑜伽中久习为习种。约本为性种。而此二种非初非中后。是故经说习故成性。论中说为依性起习。良以此二互成缘起无二相故。经论互说。义方备足。又经说种性在发心后。论中种性在发心前。何以尔者。以其至得位时功德方显。是故经说在三贤位中。然彼功能必有所依。是故论中说在位前。要由功能显方可说有。故经不违论。要由有性方起功能。故论不违经。亦是互举。义意融通(文)。案此释大意。至十住位修习积成时。性种性功能方显故。仁王·璎珞二经之中。习种性先说。性种性后说也。而彼功能显必由有所依故。瑜伽论中。性种性先明。习种性后明也。经论之中互述一门。性习先后实无相违(为言)。
  问。瑜伽论意。性种性习种性可有先后耶。答。五教章中云。而此二种非初非中后。无先后释也。两方。若无先后者。五教章中引瑜伽论云。本性住者。谓诸菩萨六处殊胜。有如是相。从无始世展转转来。法尔所得。习所成者。谓先串习善根所得。性种性先。习种性后见。依之唯识论文云。一本性住种性。谓无始来依附本识。法尔所得无漏法因。二习所成种性。谓闻法界等流法已。闻所成等熏习所成。慈恩大师述。此是未种解脱分善。名本种性。未闻无漏法。令无漏种增。种解脱分善根以去。名习种性。闻无漏教为缘。令无漏种增故。本性住种性先。习所成种性后云事分明也。若依之尔者。五教章中释。瑜伽中久习为习种。约本为性种。而此二种非初非中后。瑜伽论意。性种性习种性无先后见。如何。
  答。勘五教章定判。或云。是故此二缘起不二。随阙不成。亦不可说性为先习为后。但可。位至堪任以去。方可约本说有性种。约修说为习种。然有二义而无二事。或述。瑜伽中久习为习种。约本为性种。而此二种非初非中后。是故经说习故成性。论中说为依性起习。良以此二互成缘起无二相故。经论互说义方备足。瑜伽论意。性种姓习种性无先后释也。案其释意云。法尔无漏种子。本来虽有其姓种性之义。未显。至十住位种性功能方显之时。得性种性名。此种子亦多闻熏习故。名习种性也。重意云。于一种子。至十住位。据本来有性之义边。名性种性。据闻熏习成之义边。名习种性也。既于一种子有此二名故。性习二种性同时无先后云也。此义意。准演秘(七)中所引又习性位非无本性。即一种子得二种名本种熏习有差别故之有义意。可思之也。然有二义而无二事释。若存此意欤。但于五教章所引瑜伽论文者。约法尔无漏种子。未曾习·已曾习位别。有先后故云尔也。十住已去于一种子得性种性习种性名之义。更非遮故。全无相违也。唯识论说。慈恩大师释。准可会之。
  玄五云。种性义略作三门。二出体有二。一性种性。二习种性。性种有二门。一就有为无常门。如瑜伽云。六处殊胜。无始展转法尔所得(云云)。二约无为常住门。如宝性论云。真如性者。妙六根聚经中说(云云)。三诸门分别作五门。一约性习前后。二约五性。三约六性。四寄位。五诸教。并如别说(文)。
  疏三下·演义抄十上·刊定记五(无释)。
  五教章下云(种性差别)。第二明种性差别者。依三乘教。种姓差别略有三说。一约始教。即就有为无常法中。立种姓故。则不能遍一切有情故。五种姓中即有一分无性众生○其有种姓者。如瑜伽论云。种性略有二种。一本性住。二习所成。本性住者。谓诸菩萨六处殊胜。有如是相。从无始世展转传来法尔所得。习所成者。谓先串习善根所得。此中本性即内六处中意处为殊胜。即摄赖耶识中本觉解性为种性故。梁摄论云。闻熏习与阿梨耶识中解性和合。一切圣人以此为因。然瑜伽既云。具种性者方能发心。即知具性习二法成一种性。是故此二缘起不二。随阙不成。亦不可说性为先习为后。但可。位至堪任以去。方可约本说有性种。约修说为习种。然有二义而无二事。如上摄论二义和合为一因。故得知也。问。此二种性与仁王及本业经中六种性内习种性种。有何别耶。答。彼经都约位而说。以初习为习种。久习积成为性种故。说习种在十住。性种在十行。三贤之前但名善趣。不名种性。瑜伽中久习为习种。约本为性种。而此二种非初非中后。是故经说习故成性。论中说为依性起习。良以此二互成缘起无二相故。经论互说义方备足。又经说种性在发心后。论中种性在发心前。何以尔者。以其至得位时功能方显。是故经说在三贤位中。然彼功能必有所依。是故论中说在位前。要由功能显方可说有。故经不违论。要由有性方起功能。故论不违经。亦是互举义意融通。问。又以何义知种性至堪任位说。答。以论说种性必具性习。既已有习必已修行。若已修行必至堪任。若不从愚夫至堪忍以来中间修此串习行者。更何位修也。以于愚位未修习故。得位以去是第二住故。是故当知。从愚位来修串习行。至彼堪任串习方成。故得性习通融以为种性。问。若要待习方说性者。愚法未习。岂无性种。如其无者。后不应有。先无后有非性种故。如其有者。无习有性。不应理故。论不说故。答。此二既为缘起故。无习时亦无彼性。由此亦立无性有情。先无后有非性种者。此亦不然。以习成处定先有性。愚位未习故不说性。后起习已。不名无习。是故习成则说有性。随于诸乘串习何行。尔时则说本有彼性(文)。
  复古记中云。瑜伽下列释。六处者指体也。即取赖耶中种子为性种也。故彼论云。云何菩萨种性位(此问位体)。云何菩萨住种性位(此问能位人)。先答后能位人问。谓由其性仁贤性能成菩萨行德。不由思择制约所有防护。即善行人也。二答前位体问。若诸菩萨种性任持一切佛法种子。于自体中。于所依中。具足有一切佛法一切种子。清凉释曰。阿赖耶识名为自体相续之身。名为所依。未发心前。彼自体中佛法种子。为此住体。种性初住以此为体名种性住等。二习所成性。约修习说故云串习所得也。此中下。二指释。上云六处语通故。于六中指意殊胜也。孔目云。若欲出体。则用本有修生缘起福惠定惠等门为体故。此约本觉解性也。故果下。三证成。闻熏习即习所成也。阿赖耶中解性。即性种性二法和合为佛自性。一切圣人乃三乘圣人也。孔目云。此顺三乘故。然瑜下。四结会。但云种性义者。是其佛因其义广大。又云。诸佛从菩萨中生故。又云。以是三世佛种性能生一切菩萨等故。谓依外凡十千劫未修信善根方便行。于大菩提起决定心。入位不退方能发心。至发心住。名种性位。即知具性习成种性也。至相云。今立性习二种性者。约总说也。清凉云。谓种性位由于习种合于性种。方名种性。性种即自性住性为性因。性习即新熏修成成性。决为佛因。称为种性。是故下结成。有性故起习。有习故说性。共为缘起。随阙一不成者。无性由无习。无习不成性。共为缘起。方成种性。亦不下。孔目曰。亦有解者。性种性者。是本有性。习种性者。是修生性。此非佛法所乐故。此云亦不等也。但可位至堪任者。是发心住也。已去者。向第二住以往也。是从凡夫修信心。行满至此位也。瑜伽十二住。一种性住。二胜解行住。乃至十二最上菩萨住。要问云。直进及回心二人。修行满十千劫住堪任地者。普皆成佛。孔目云。性种性者。约本性说。习种性者。约修生说。论既云和合为一因。故无二事矣。云花云。夫论种性者。顺因缘门说。岂容不对因缘而说种性。故今性种性不得为本有。又习种性不得为修生。何以故。若法性外有修生者。缘起可增。是故不得说修生故。今种性义者。是其佛因。其义广大。非偏在解。非遍在行。非偏在位。非偏在比。非偏在证。非偏因果。非偏本有修生故。今立性习二种性者。约总说之。性种性约本性说。位在种子。习种性者约修生说。义则广大。从缘起门义则善成。不对缘起说。本有修生义则不成。得位已去缘起方成起故。约堪任方名种性。问此下。二问成十。初通举二经问。六种性。一习种性。二性种性。三道种性。四圣种性。五等觉性。六妙觉性。故问二性有何差别也。答彼下。二叙经会论。答二。初会性习。彼经下。至相亦曰。此约位说。义则是通。经以初习为习。习成为性。习先性后故。习在住。性居行也。信未成位。但名善趣中修信行人。不名种性人也。瑜伽论中。久习名习位在修生。约本名性位在种子。上总出经论意。而此下。章家会成。缘起义非初中后。地论断惑义也。下云。前中后取故。是则三时不断而不离三时缘起。无定性故。会性习义缘起亦然。由是之故。经说先习而后成性。论说依性而能起习。盖由性习共成缘起。经论各说也。又经下。二会前后经说。发心后者。性种性当十行故。初住发心故言在后。论说在前者。良以从外凡修信满时。成种性发心故言在前。何以者征。以其下释。显得位则功成故在三贤位中。经说在后。若起现行必依种子。是故说言依性起习故。论说在前。功能未显。不说有性。经何违论。有性则能起习。论何违经。故云互举融通也。问又下。三以何知位问云辞可解。答以下。四有习必修答。论说者前引瑜伽也。既已下。慈恩云。一本性住种性。谓住本识能生无漏本性功德。二习所成种性。谓闻正法等熏习所起。若入五位所修无边胜善法。名习所成种性故。若修信心不退。必至堪任。则串习善等也。若不下。非此一万劫修。于何时修耶。以于释成。愚位未修。得位以后当第二住。是故下。结成。闻法起修位当善趣信行位人也。故得性习融成种性也。问若下。五未习无性。问若要下。踊前以立难本。愚位下。开□阐说无何失。先本自无。何时方有。如其下。既云待习说有。今愚失无习。汝言其有。而所立义理不相应。瑜伽论中。要具性习。不说无习而有性故。答此下。六互为缘起。答此二下。以缘起法阙一则一切不成故。无习亦无性也。由此下。由无习故立彼无性也。先无下。举难以答释。此亦下。总非也。无性则无习。今既习成。定知先来决有性种。愚位下。会难释成。诸乘下。则声闻等习彼声闻行至忍位时。尔时即说声闻性等(文)。
  孔目二云(第三会十住品内本分首种性章)。次当十信心后成一乘佛义种性义者。谓性种性·习种性。性种性者。约本性说。习种性者。约修习说。亦有解者。性种性者。是本有性。习种性者。是修生性。此非佛法所乐。何以故。夫论种性者。顺因缘门说。岂容不对因缘而说种性。故今性种性不得为本有。又习种性不得修生。何以故。若法性外有修生者。缘起可增。是故不得说修生故。今种性义者。是其佛因。其义广大。非偏在解。非偏在行。非偏在位。非偏在比。非偏在证。非偏因果。非偏本有修生故。今立性习二种者。约总说之。性种性约本性说。位在种子。习种性者约修生说。义则广大。此依地持文若依璎珞经。有六种性。一习种性。二性习性。三道种性。四圣种性。五等觉性。六妙觉性。此约位说。义即是通。若欲出体。即用本有修生缘起禅惠定惠等门为体。此顺三乘。若一乘别教义者。谓六决定及住十相。即顺普贤行愿。如发心功德品偈广说。
  唯识论九云。何谓大乘二种种性。一本性住种性。谓无始来依附本识。法尔所得无漏法因。二习所成种性。谓闻法界等流法已。闻所成等熏习所成。要具大乘此二种性。方能渐次悟入唯识(文)。
  述记九末云。论一本性住种姓至无漏法因。述曰。此即依前种子三义中第三正义答。未闻正法。但无漏种无始自成。不曾熏习令其增长。名本种姓。性者体也。姓者类也。谓本性来住此菩萨种子姓类差别。不由今有名本性住种性。三十五菩萨地云。无始法尔尔六处殊胜。名本性住种。正与此同即种性住。论二习所成种姓至熏习所成。述曰。此闻正法以去。令无漏旧种增长。名习种姓。菩萨地说。闻十二分教法界等流平等而流故。谓大定缘如起俱时正智后生后得。后得复生大悲。大悲起化身。化身方说此法。此法故名平等流也○论要具大乘至悟入唯识。述曰。此非唯一乘性。三乘种姓不定姓者亦是此人。具大乘者方能入故。但言大乘。简彼定姓及无种。此是未种解脱分善。名本种姓未闻无漏法令无漏种增。种解脱分善根以去。名习种姓。闻无漏教为缘令无漏种增故。菩萨地说正与此同。勘彼应说。此下不解故别出之。然仁王经及璎珞等经所说所同者。如别抄会(文)。
  义灯七云。论谓具大乘二种种性等者。性种性明本有性。明性有无正助隐显。广如能显中边惠日论辨。然瑜伽三十五云。谓诸菩萨六处殊胜有如是相。从无始世展转转来法尔所得。名本性住种性。西明四解。第二为正。正取无漏法尔种子简异无性。故云殊胜。不可举果位等名为六处。善戒经云。谓阴界六处。故知六处是内六处。内六处中意根处摄无漏种子。是六处故。非遍六处皆能持种。亦(此破西明第四说)不得云具显果位内外六处。外六处中不持种故。说因性故。然有难言。若在内六处名为殊胜者。二乘法尔及闻熏习无性人种亦在六处。岂名殊胜。故取六位资粮加行见修等觉及妙觉位。名为六处。此亦不然。瑜伽二十一虽解声闻。与此意同。云附在所依有如是相六处所摄。从无始世展转转来。岂许小乘亦有六位。若云据不定说。定性如何。又如何言六处所摄从无始世展转转来。是六位种法尔差别。若然菩萨与二乘同。何名殊胜。答。且望无姓总名殊胜。非唯简小得殊胜名。若不许小亦名殊胜。违二十一。彼云。如是种子。非于六处有别异相。即于如是种类分位六处殊胜。从无始世展转转来法尔所得。又由此文云六处者。唯目六内处。非果位等。习种性者。本疏云。闻正法已。令无漏增。名习种性。显成佛因及悟入唯证。有漏非正。非能正悟。非正习性。兼者亦是。唯识第二云。闻熏种习中有漏性者感胜异熟。非生见道等。虽本有种。因闻熏故。亦名闻熏。如摄大乘及瑜伽论皆云。多闻熏习所依非阿赖耶性所摄习气。若取有漏。赖耶所摄何云非摄。入无性摄论云。为长能触法身种子者。为欲增大一切大乘多闻熏习。由此为先得法身故。问。从何位去名为习性。答。从胜解地已去。皆名习种性菩萨性种性者。据未发心本无漏种。习种性者。据发心已所熏成种。地持论云。若从先来修善所得。名习种性。瑜伽三十五云。谓先串习善根所得。是名习所成者。就显相说。简未熏习。非谓初修不名习姓。故杂集论第十三说。有四顺解脱。一依凭顺解脱。谓从善法欲。乃至为求解脱。皆名顺解脱分。既名顺解脱分。故是习种性(文)。
  演秘七云。论要具大乘至悟入唯识者。问。本性无习。习性非本。如何具二方悟唯识。答。有义依前后际说具二种。非同时俱。又习性位非无本性。即一种子得二种名。本种·熏习有差别故。若依此解。未发心前名本性住。发心以去乃至等觉。得二种名。此解应胜。详曰。前解稍通理犹未显。后解教理俱不符契。一位杂乱。二仁王·璎珞·瑜伽·摄论经论。皆云二种种性在见道前。判通等得。岂不违教。又此论云。无始本自名本性住。闻熏已去方名习性。虽一种子。未增增别。增位不可更得本名。后释难依。今观论意。必有二性后方能悟。具犹有也。非俱名具(文)。
  瑜伽论三十五云(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种姓品)。云何种姓。谓略有二种。一本性住种姓。二习所成种姓。本性住种姓者。谓诸菩萨六处殊胜有如是相。从无始世展转转来法尔所得。是名本性住种姓。习所成种姓者。谓先串习善根所得。是名习所成种姓。此中义意二种皆取(文)。略纂十云。论解种姓有二中。本种姓·习种姓。如新熏三义随所应立之。有人云。护法菩萨取地上名习。不然。地前十信。不生无漏种故。生彼种时。名习种姓。随增说生。护月论师义别。唯胜军师。本种姓于所知障可断义用立之。习姓即十信时。取有漏闻熏思等种是。问曰。增上生见道云何。释云。言有二义。世第一法。或苦法智忍。为增上缘。生苦法忍。于有为中。唯此一无漏不从因缘生。二或用世第一法。为因缘生。串习多时。所知障可断有漏善最胜。最胜义故。得为因缘发生苦法智忍。此论师意。用为因缘。即如后解。先师所立义增上缘生。既古所传故。欲别一义故。故作是立。其意欲上者。唯护法义。有人云。护法十信时未别种者。不然。广如别辨。如仁王经说有差别。地前有三心。一信心。二住心。三坚心。信位中名习种性住者。即十解十行二十心。合为住心。坚心即十回向。西方寻访彼经。未闻有本。虽尔今且会之。如彼经意。总说习种性为众多姓。即彼经云。习种姓者。谓在信心。即十信位也。性种姓者。谓在住心。住心彼经即十解十行。十解十行名性种姓。问。何故彼经先明习姓。后明本姓。释曰。即初修习时。名为习姓。后习已成姓。名性种姓故。此先后非如此论义。问曰。何故彼合二十心为十住。花严等开为二十心耶。释曰。简前后故。前初发生增上信故。故简异前。既不邻近。初见道故。故合二十心但名一住。故十回向彼经说为道种姓。邻近见道无漏道故。见道以去名行种姓。是彼经意。今此论之心。理必不然。性各别故(文)。
  遁伦记八云。文云。谓诸菩萨六处殊胜有如是相。从无始世展转转来法尔所得等者。景云。谓诸菩萨者举有种性大乘人也。六处殊胜者。若依旧解。谓自性住佛性即如来藏。有不离不脱不异不思议过恒沙功德。今时具六入功德故言六入殊胜。今则不然。六处者。还是眼等六处。言殊胜者。即阿赖耶识。是其意处。于六处中最为殊胜。殊胜意处是性种姓所依。言有如是相者。总出能依性种之体。此大乘性种本来是有故。言从无始世。体是有为。依阿赖耶相续至今故。导展转转来。不由熏成故。言法尔所得。又解。性种姓体。总依菩萨内六处身故言六处。虽尔亦依于外六处身。然非有情是非不定故。但言六内处。言殊胜者。正出性种之体。有如是相下。重复分别。分别如前。此依三藏作此二解又有人解。虽复通依内外六处。不过六故。但言六处。余义如前。习种姓者。若依胜军。初从福分善根渐渐修习成于道分。展转修之。乃至熏成无漏种子。名习种姓。若依护月。性种本有。后入十信。闻法发心。资熏本有性种。令其增长。名习种姓。若依护法。性种彼资流类增多。但名性种。现行无漏别熏成种姓。名习种故。道谓先串习善根所得。泰云。六处殊胜。述西方六说。一云。附于六处。有无漏种子殊胜功能。为六处所摄故。二云。有二障种子。附在六处。为六处所摄。此二障种子。必应可断故名殊胜。此上二说依随转理门。若约真实理门。唯第六处中有无漏种子。或二障可断义。约大数为论总言六处也。三云。于六处中有殊胜处。所谓意处。意处中殊胜者。谓第六意处。第六意中殊胜者。谓无漏种子。或二障种子可断。此举体取用也。四云。第八识有相见分。眼等五处是相分。阿赖耶见分。是中第六处。此六处总是本识相见分。此相见分所依自体分中。有无漏种子殊胜功能。或二障种子可断功能。此举相显体中所智殊胜功能。五云。于第八识中具有无漏眼等六处种子殊胜功能。亦有色等六处无漏种子。此就强说。但言六处。不云十二处。六云。实有无漏十二处种子。不过六故但云六。如七叶树。西方诸师然多存异。本有无漏种子为殊胜也。基云。本种姓习种姓。如新旧三义随所应立之。有人言。护法菩萨取地上名习。不然。地前十信即生无漏种故。生彼种时名习种姓。随增说生。护月论师义别。唯胜军师。本种姓于所知障可断义用立之。习姓即十信时取有漏闻思等种是。问曰。生见道云何。释云。有二义。一世第一法。而苦法智忍为增上缘生苦法智忍。于有为中唯此一无漏。不从因缘生。二或用世第一法为因缘生。串习多时所知障可断。有漏善最胜。最胜义故得为因缘。发生苦法忍。此论师意。用为因缘。即如后解。先师所立义增上缘生。即古所传故。欲别一义故。故作是立。其意欲上者唯护法义。有人云。护法十信时未别种者。不然。如仁王经说有差别。地前有三心。一信心。二住心。三坚心。信位中名习种姓。住者即十解十行二十心合为住心。坚心即十回向心。西方寻访彼经。未闻有本。虽尔今且会之。如彼经意。总说种姓为众多姓。即彼经云。习种姓者。谓在信心。即十信位也。性种姓者。谓在住心。住心彼经即十解十行。十解十行名性种姓。问曰。何故彼经先明习姓。后明本姓。释云。初修习时名为习姓。后习已成姓名性种姓。故此先后非如此论义。问曰。何故彼合二十心为十住。花严等开二十心耶。释曰。简前后故。前初发生增上信故。故简异前。既不邻近初见道故。故合二十心但名一住。故十回向彼经说为道种姓。邻近见道无漏故。见道已去名行种姓。是彼经意。今此论意。理必不然。姓各别故。此中义意。二种皆取者。若依旧地持。无此文。今三藏依梵本具说此文。今总收二性为种姓持故。云二种皆取(文)。
  地持论一云(诸方便处种姓品)。云何为种姓。略说有二。一者性种姓。二者习种性。性种姓者。是菩萨六入殊胜展转相续无始法尔。是名性种姓。习种姓者。若从先来修善所得。是名习种姓(文)。
  义记一上云。次释其相解性种中。先牒次释后总结也。性种姓者。牒举初门。六入胜下。释其相也。眼等六根生灭之处。名之为入。如八胜处名除入也。此应是习。云何说为性种姓乎。然彼云。六入义通性习。从缘修起。说之为习。显性成者。说为性种。故花严中宣说。菩萨有其十种法身六入清净微妙超瑜世间生灭之报。故云殊胜。胜不顿成。必宜以渐。故曰展转。言相续者。真识之心本在凡时。与妄想俱集起生死六入果报。是时极劣。次随六识修习观解。断除四住。集成变易无漏法身。是时次胜。次随七识修习观解。断除无明。集起微细变易法身。是时转胜。后息妄修真德独明。是时六入最为增上。渐胜转增故曰相续。无始法尔。释前胜义无姓法性显成六入。是故殊胜是名下结。就习种中。初释后结。先来修善解。其习义。所得六入。是习种体是名下结。上来第二辨其体相(文)。
  仁王经下云(受持品)。善男子。其法师者。是习种姓菩萨。若在家婆差优婆差。若出家比丘比丘尼。修行十善。自观己身地水火风空识分分不净。复观十四根。所谓五情·五受·男·女·意·命等。有无量罪过故。即发无上菩提心。常修三界一切念念皆不净故。得不净忍观门。住在佛家。修六和敬。所谓三业·同戒·同见·同学。行八万四千波罗蜜道。善男子。习忍以前行十善菩萨。有退有进。譬如轻毛随风东西。是诸菩萨亦复如是。虽以十千劫行十正道。发三菩提心乃当入习忍位。亦常学三伏忍法。而不可字名。是不定人。是定人者入生空位圣人性故。必不起五逆六重二十八轻。佛法经书作反逆罪。言非佛说。无有是处。能以一阿僧祇劫修伏道忍行。始得入僧伽陀位。后次性种性。行十惠观灭十颠倒及我人知见。分分假伪。但有名。但有受。但有法。不可得。无定相。无自他相。故修护空观。亦当行百万波罗蜜。念念不去心。以二阿僧祇劫行正道法。住波罗陀位(文)。
  广疏下云。善男子其法师下。第二答。十三忍即为十三段。就初习忍有三。第一明内凡伏忍。初习忍十住也。第二善男子习忍下。举失显得。受解三十心前外凡夫十善菩萨。第三是定人者下。显得还结习忍位也。就初习忍有八句经文。初标忍名位。文曰。是习种姓菩萨也。第二别明四部众。在家二众名忧婆塞忧婆夷有本云优婆差。优婆差外国语音不同。有此异耳。此间名善宿男善宿女。亦云善男子善女人。出家二众。一名比丘。此名破烦恼。二名比丘尼。此名为女。第三修习德行。文云。修行十信。十信即前教化品。伏忍下品十种心。十信者。一精进心。乃至第十回向心。第四作六大观。曰大空识也。第五作十四根观。五情根·五受根·男·女·意·命。此十四是生死根故。成实论名往来根。既生死过患故。菩萨先须观之。三无漏根入圣位非过不须观。又信等五根不断善根。亦不须观也。是故二十二根中。除八根但观十四。喜乐舍意。此四虽通漏无漏。是不染污根本。所以不除也。第六发菩提心者。智度论云。五种菩提。是第五无上菩提心也。第七常修三界忍者。观三界念念皆不净是诸漏根本。无一念净处。即得不净忍也。以作上来诸观。名佛弟子。故云住在佛家也。第八修六和敬。与物同修。名之为和。共相受德。目之为敬。三业同修为三。同戒同见同学八万四千度名六。余经以同利为六也。善男子下。习忍内大段第二更约三十心前外凡十善。举失显得也。就文有六句。初法说。明外凡菩萨修行十善。由有进退。譬如下。第二举轻毛瑜。善趣地见利未明。数数退大住小。似彼轻毛随目动转不能正住。是诸菩萨下。第三合喻。虽以十千劫下。第四明十千劫有所得心行十正道亦不得进位也。发三菩提下。第五明发无所得心得入习忍位也。亦当学下。第六结是不定人不可名字也。是定人下。习忍位中第三大段。显得还结习种忍也。就文有三。初得生空位。此人得人空无我解也。亦名似名空。必不起下。第二明离过五逆如前说。六重者。四重加不沽酒。第五不说四众罪过为六。二十八轻者。出善生优婆塞经。第一不供养父母师长。二者耽乐饮酒○七者月月不能持六齐受八戒。八者四十里有讲法处不往听○十者疑水有虫故饮○二十二者若犯国制。二十三者若得新果菜不先奉三宝前自受用○二十八行路之时过见病者。不住瞻视方便付属而舍去。佛法经书作反逆罪。言非佛说者。于佛法真佛说言非佛说。实非佛说言是佛说者。无有是处。一阿僧祇者。从善趣初心至满心习种位。令经一阿僧祇也。始得入僧伽陀位者。第三段结习忍位也。外国名僧伽。此方名习种姓。又义翻名为离着地。以不着人我故也。问。种姓更有异名。复有别称。答。璎珞经明六名。在性名习种姓。在坚名坚信。在忍名信忍。在惠名闻惠。在定名习相定。在观名住观。问。云何名十住。答。一名发心住。二治地住。三修行住。四生贵住。五方便具足住。六正心住。七不退住。八种真住。九法王子住。十灌顶住也。位内王名调宝璎珞。复以性种下。第二明中忍。文有八句。一标名。二出行德。三灭惑。四知俗。五修观。六辨行多少。七修行时节。八结名。第一标名。文云性种姓也。第二出行德。文云行十惠观等。十惠即前教化品止心也。四意止为四。即四念处。三善根为七。即慈施惠三意止为十。三意止者。所谓三世忍。过去因忍。现在因果忍。未来果忍也。第三灭惑。文云灭十颠倒。十颠倒者。常·乐·我·净四倒四依止三烦恼颠倒对三依止。过去因忍对因倒。未来果忍对果倒。现在因果忍对因果倒也。或可。如地持论发心品中说。十种烦恼为十倒也。我我所通障十地。性种姓人少分灭也。第四知世谛修有非实。文云分分假伪不可得也。第五空观。文云无自他相故修护空观。观我人无有自他相故空。即是三空观门具足。未得名修已得护也。第六辨行多少。文云常行百万波罗蜜念念不去心者。以无间修故不去离心也。第七修行时节。文云以二阿僧祇也。第八结名。波罗陀位者。此名性种姓。三藏师云。义翻为守护度。所习诸行能坚守不失也。从善趣初心至性种姓位时。经二阿僧祇也。璎珞经有六名。在性名性种姓。在坚名坚法。在忍名法忍。在惠名思惟惠。在定名性定。在观名行观门。云何名十行。答。一观喜行。二饶益行。三无瞋根行。四无尽行。五离痴乱行。六善现行。七无著行。八尊重行。九善修行。十真实行也。位内王名银轮王(文)。
  略疏云。第二广中明十三忍即为十三段。就初习忍中有三。一明内凡伏忍。二善男子习忍下。举失显得。更解三十心外凡夫十善菩萨。三是空人下。显德还结习伏忍位也。前中言婆差。即优婆塞也。优婆差者即优婆夷也。观十四根者。谓五情根·五受根·男根·女根·意根·命根·此十四是生死根。十四中喜·乐·舍·意。此四虽通漏无漏。是染污根本故合观之。住在佛家者。具足上来诸观。得为佛弟子故。云住佛家也。六和敬者。与物同修故云和。又共相受德。目之为敬。三业同修即为三。又同戒同见同学也。举失。文可知。次明显得中。六重者。于四重上加不沽酒·不说四众罪过故为六也。二十八轻者。出善生优婆塞经。一不供养父母师长○二十八者行路之时遇见病者。不住瞻视方便付属而舍去也。一阿僧祇者。从善趣初心至满心习种位。合经一阿僧祇也。始入僧伽陀位者。结习忍位也。僧伽陀者。此方名习种姓。又义翻名为离着地。以不着人我故也。复次性种姓下。明中品忍中。云十惠观者。即前教化品云。十止。谓四意止二种三意止也。十颠倒者。谓常乐我净四倒。又贪嗔痴三倒。又过去因倒。现在因果倒。未来过倒也。无自他相修护空观者。观我人无自他相故空。即是三空观门。唯得少分故云修。以自分已得故云护也。言波罗陀位者。此云性种姓。以义翻为守护度也。从善趣初心至位种姓时。经二阿僧祇劫也(云云)。
  广疏上云。仁王者。依璎珞经云。有十四王。一粟散十善下品。二习种菩萨铜轮王。三性种菩萨银轮王。四道种菩萨金轮王。亦名转轮王(文)。
  略疏云。此仁王位地者。依璎珞经云。有十四王。一粟散十善下品。二习种菩萨铜轮王。三性种菩萨银轮王。四道种菩萨金轮王。亦名转轮王(文)。
  仁王经上云(序品)。复有十亿七贤居士(文)。
  广疏上云。七贤居士下。第二标名。七贤有二义。一依小乘者○二依大乘。一初发心人。二名有相行人。三名无相行人。四名方便行。五名习种姓。六性种姓。七道种姓。此七在地前。调心顺道。名为七贤(文)。
  略疏云。第六明七贤居士中。七贤有二义。一依小乘○二依大乘。一初发心人。二有相行人。三无相行人。四方便行人。五习种姓。六性种姓。七道种姓。此七在地前(文)。
  仁王经上云(菩萨教化品)。佛言大王。五忍是菩萨法。伏忍上中下○善男子。初发相信恒河沙众生。修行伏忍。于三宝中生习种姓。十心。信心·精进心·念心。惠心·定心·施心·戒心·护心·愿心回向心。是为菩萨能少分化众生。已超过二乘。一切善地一切诸佛菩萨长养十心。为圣胎也。次第起于干惠性种姓。有十种心。所谓四意止。身·受·心·法。不净苦无常无我也。三意止。三善根。慈·施·惠也。三意止所谓三世。过去因忍。现在因果忍。未来果忍也。是菩萨亦能化一切众生已。能过我人知见众生等想。及外道倒想所不能坏(文)。
  广疏中云。第二出位中。伏忍上中下者。习忍下。性忍中。道忍上。在三贤位○善男子下。第二广分别十四忍。开五忍为十四忍。初明习种姓。名习忍。即为三段。初标修忍人。二列十种心。三世为菩萨下。明化众生功能。文言初发相信恒河沙众生修行初伏忍者。解云。无量恒河沙世界人天二乘修行种种功德聚集作一分。正为信心菩萨等也。文言于三宝中生习种姓。三宝道理即是果法。立志远大故不怯弱。于三宝勤策励。即是信习一切种智之本性十信。超过二乘地者。此是大乘之解故过二乘。成大乘法身种子。名为圣胎也。次第二明中忍性种姓文有三。初总举性种十心。二所谓下。别列十心。三是菩萨下。明中忍功能。云次第起干惠者。小乘法中。习种之外前别有干惠地。未得理解润心故。今此对初地真解。名种姓为干惠地也。此经性种在十解十行。依花严。十住为习种。十行为性种。依花严十解为十住。一名发心住。乃至灌顶住。十行者。一名欢喜行。乃至十名真实行(文)。
  略疏云。就前略中○伏忍上中下者。习忍下品。性忍中品。道种上品。此别得圣方便之行。在三贤位也○善男子下。第二广明十四人。开五忍为十四忍。就习忍中有三。初标修忍之人。二列十种心。三是为菩萨下。明化物功能。言超过二乘地者。此是大乘之解故超二乘。成大乘法身种子故云圣胎也。第二明中品忍性种姓有三。一总举十心。二所谓下。别列十心。三是菩萨下。明中忍功能也。干惠者。小乘法中。习种之外别有干惠。未得理解润心故。今对初地真解。名为种姓为干惠也(文)。
  问。十住位为有三决定。为当有五决定欤。答。可有二意也。两方。若有三决定者。披探玄记释云。十住十行无大善决定者。是劣故也(文)。所简既大善决定一种也。定知有余五决定云事。是以探玄记余处解释中。十行位有五决定见。十住位例可同。加之勘孔目定判云。经云。十住中有五决定。十行亦同。除大善(文)。若依之尔者。清凉大师。十住位有三决定释。如何。
  答。若依香象·清凉两祖师意者。十住位有胜善因善不怯弱三决定可云也。即经文与法界等者。胜善决定。与虚空等者。因善决定。一切菩萨从三世诸佛种姓中生者。不怯弱决定释也。故探玄记云。三与法界等者。是胜善义○四与虚空等者。是因善义○五是不怯弱义。以从佛种中生故(文)。疏云。一广大与法界等。是胜住处○二虚空等者。是因住处○三住三世诸佛家。准论此名不怯弱住处(文)。演义钞中。释十住位无观相善真实善大善三决定故云。谓观相善云无杂。二真实善云不可见。三大善云普能救护。一切众生皆未证如故。无此三矣(文)。此等释意。十住位有胜善因善不怯弱三决定云事分明也。但于探玄记十住十行无大善决定者是劣故也之释者。大善决定亘十住十行两位无之故云尔也。非谓云尔故十住位有余五决定欤。次于探玄记余处中十行位有五决定见云例难者。凡地前三贤位中六决定具不具者。不依位浅深。只任经文所释也。而十行位经文。行业者。当观相善决定。不可思议者。当真实善决定。广大如法界者。当胜善决定。究竟如虚空者。当因善决定。菩萨摩诃萨学三世诸佛所行法故者。当不怯弱决定。故有五决定释也。十住位经文。此五义中有所阙故。有三决定。不具五决定也。若尔十行位例难更不足为痛欤。次于孔目释者。彼别义也。异香象·清凉两祖师意欤。就中彼释意。虽述经云十住中有五决定不见以何文为观相真实二决定。尤所难思也。
  重难云。见十住品经文。有菩萨种姓甚深广大之言。以此文何不为欢相真实决定哉。
  答。菩萨种姓是总句也。不可为何决定。故探玄记云。初一句总。谓五种姓中简出余姓故。云菩萨种姓(文)。次于甚深广大文者。案探玄记释意。甚深者是幽邃义。广大者是苞含义普遍义。不当观相真实二决定义欤。可思之。
  问。十住十行两位相望时。约六决定可有多少不同耶。答。可有二意也。两方。若有多少不同者。披探玄记释云。十住十行无大善决定者。是劣故也(文)。所简既大善决定一种也。定知两位同有余五决定云事。是以勘孔目释云。经云。十住中有五决定。十行亦同。除大善(文)。十住十行两位同有五决定云事。此文亦分明也。若依之尔者。探玄记余处中。十行十回向两位相望之时。约六决定。有多少不同(见)。十住十行相例可同。如何。
  答。
  此论义者。去延应元年穷冬顷。于本寺尊胜院。被行探玄记第五卷三十讲之时。宗性当讲问定庆拟讲之疑也。古来未见此疑。今度始所结构也。
  寻云。三贤位中约六决定具不具相如何。
  答。准十地位具六决定。可知之也。所谓勘十地论说。无杂故之经文为观相善决定。不可见故之经文。为真实之善决定。广大如法界故之经文。为胜善决定。究竟如虚空尽未来际故之经文。为因善决定。覆护一切众生界故之经文。为大善决定。是诸菩萨乃能入过去诸佛智地乃能入未来诸佛智地乃能入现在诸佛智地经文。为不怯弱善决定也。而十住位文。有与法界·虚空等·一切菩萨从三世诸佛种姓中生之言故。以之如次为胜善·因善·不怯弱善三决定。无无杂·不可见·覆护一切众生界故之言。无观相善·真实善·大善三决定云也。十行位经文。有行业·不可思议·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菩萨摩诃萨学三世诸佛所行法故之言故。以之如次为观相善·真实善·胜善·因善·不怯弱善五决定。无覆护一切众生界故之言故。无大善决定云也。十回向位。有不可思议大愿·悉普救护一切众生·菩萨摩诃萨立诸愿已修学三世诸佛回向之言故。以之如次为观相善·大善·不怯弱善三决定。无不可见·广大如法界·虚空如虚空尽未来际故之言故。无真实善·胜善·因善三决定云也。闲披品品之经文。可思一一决定相也。
  花严经九云(菩萨十住品)。告众菩萨言。诸佛子。菩萨种姓甚深广大。与法界虚空等。一切菩萨从三世诸佛种姓中生(文)。
  玄五云。十地已得真证。必然故。名善决定。此等并是位中通体。随位渐增。有玆阶降。是故十住十行无大善决定者。是劣故也。又以三贤中下故。量劣故未辨此大用也。文中六句。初一句总。谓五种中简去余姓故。云菩萨种姓。下五句别显种姓义。一甚深者。是幽邃义。二广大者。是苞含义普遍义无边义。三与法界等者。是胜善义。谓大白法界等故。又具足人法教义因果理事等一切法故也。四与虚空等者。是因善义。谓成无常爱果因故如虚空。以在地前。略无常果因。五是不怯弱义。以从佛种中生故(文)。
  花严经十六云(十住品)。告诸菩萨言。佛子。菩萨住处广大与法界虚空等。佛子。菩萨住三世诸佛家(文)。
  疏三下云。别中句乃有二。义乃有二。一广大与法界等。是胜住处。然地经总句。是于决定不应学彼。此中广大是胜义。其法界言含于四义。一正念真如。同理法界。深无际限。胜诸凡夫。亦胜二乘。偏真理故。二普该菩萨无边行相。大悲深心同事法界。无有边量。胜二乘故三者三心无碍。同无碍法界。事理融故。四同圆融法界。一一尘中无不具故。此与第三胜权菩萨。二虚空等者。是因住处。因有二种。一无常爱果因。是因如虚空。依是生色。色不尽故。二常果因。今是地前故阙此也。古德又云。一一住中。如空包含无边行海。又如空周遍非至非不至。又如空无碍故。三住三世诸佛家。准论此名不怯弱住处。谓菩萨所住即佛所住故名佛家。进住佛家。是不怯弱(文)。
  钞十上云。疏别中句乃有二下。第二释别句。于初句中分成二义。谓与法界等。与虚空等。言胜住处者。下论释云。大胜高广一体异名故。彼经云。广大如法界。然经总句下。弹古人。古人亦取下论立其三义。而六。一胜善决定。二因善决定。三不怯弱善决定。故今破云。彼中总句是决定故。别句为六决定。今经总句是住处。即合别句为三住处。但显类例。如何。一向学彼。则好学大·过也。此三义理。应寻下十地经疏。言今是地前故阙之也者。且依行布。未证真如故。无常果因尽未来际。言如空包含无边行海者第三义中。初一事。次一理。三即无障碍法界。然类六决定。而但有三者。余三证如方得有故。谓观相善云无杂。二真实善云不可见。三大善云普能救护一切众生。皆未证如故无此三矣(文)。
  刊五云。十住十行无大善者。表位劣故。大善即是遍众生界摄化利益之大用故。后释文中四。一菩萨住处。二广大与法界等。三与虚空等。四住三世诸佛家。初是总句。谓此菩萨住处广大与法界等乃至住三世佛家○二广大与法界等者。谓此位菩萨大菩提心。是一切佛根本故广大也。法界故大也。此广及大皆等大法界故云与等。此句准论是胜善也。谓大法界故是胜善也。大法界真如观。胜诸凡夫及二乘智净故。是胜善也。大善增说大乘法故胜善也。三虚空等者。谓大菩提果依菩提心体中正念真如法生故。如色法依虚空立故。此文准论是因有二种。一无常爱果因。谓大菩提。于有为界不可爱相故。二常果因。于无为界显离障性故。此亦即为生行二因义如常说。四佛子菩萨住三世诸佛家者。此位菩萨于菩提心三种体中。是初直心。以此亦名十解位故。虽此意非即非离。然依非即。常正念真如法。直解菩提心即菩萨生处。故名佛家。三世佛无别故云三世。准论此名不怯弱善。谓此由必诸佛护念。此位不灵解心不明。于位有退。是故总名不怯弱善。上来四种。若于地上。无分别智证理必然。名为决定。若于地前。随行胜者各得自位。必无有差失。名为决定(文)。
  花严经十二云(功德花聚菩萨十行品)。告众菩萨言。诸佛子。菩萨行业不可思议。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何以故。菩萨摩诃萨学三世诸佛所行法故(文)。
  玄六云。体中行业不思者。标体显德。谓此普贤圆融之行。具德越情。名不思议○广如法界究竟如空者。显前不思之相○又释。前行业当观相善决定。不思当真实善决定。法界当胜善。如空当因善。学三世等当不怯弱。余同前会释(文)。
  花严经十九云(十行品)。告诸菩萨言。佛子。菩萨行不可思议。与法界虚空界等。何以故。菩萨摩诃萨学三世诸佛而修行故(文)。
  疏四下云。初中先标行体难思。行即深心所修行海也。与法界下。显难思之相○若取论势。菩萨行为总句。余皆是别。不可思议即真实行也。彼约地前不见。此约凡愚叵思。亦名真实行布。位中无真如观故。无观相行。二与法界等即是胜行。亦是佛本故。三与虚空等即因行也。是无常因亦未得地智。阙常果因也。四学三世佛而修行者。是不怯弱行。未能顺理。真实救护故。无大行。余同前会(文)。
  钞十一上云。疏不可思议即真实行者。例后十地六决定中。有真实善决定。彼经云不可见。今以不思议当之。言无观相行者。彼云无杂无带相之杂故。今约地前。犹带如相故。无无杂之言。言故无大行者。大行合云遍一切佛刹普能救护一切众生。今无此言(文)。
  刊六云。初中二。先标云菩萨行不可思议。后显不思议相○又准十地论释。菩萨行同彼观相善。不可思议同彼真实善。与法界等同彼胜善。与虚空等同彼因善。学三世佛修行同彼不怯弱善。余皆同前十住中释(文)。
  花严经十六云(金刚种菩萨回向品)。告众菩萨言。佛子。是菩萨摩诃萨不可思议大愿。悉普救护一切众生。菩萨摩诃萨立此愿已。修学三世诸佛回向(文)。
  玄七云。前中二。先总标。二悉普下。别辨不思。大愿者。总标起。谓期求名愿。深广名大。出过分量名不思议。此是普贤自体无障碍愿。具尽法界无限德用。如下此品所说。诸德总在此一大愿句内故。云不思议○下别普救等。明利他广大。学三世等。显自利广大。各具前十义。可知。又此中初是观相。次大善后不怯弱。六决定中有三也。余义同前释(文)。
  花严经二十三云(十回向品)。告诸菩萨言。佛子。菩萨摩诃萨有不可思议大愿充满法界。普能救护一切众生。所谓修学去来现在一切佛回向(文)。
  疏五上云。今初若直就经文。应分为三。初句总标愿体。难思怖求名愿。即具摄普贤无尽愿海。深广难思。二充满下。显难思相。谓体充法界故难思议。用普救护故称为大。又约体。深不思议。又深广无碍名不思议。又体相用三。并充法界。随所遍处无不救护。实难思议。三所谓下。释成难思。以行同佛故。若取论势。亦初句是总。下三句别。一充满法界即是胜愿。以是一切佛根本故。二普救一切即是大愿。顺作利益故。三所谓学佛回向是不怯弱。愿决定入佛大愿故。亦未入地故。无观相又真实愿。大悲增故。加前行住大愿利益。而住行中有无常爱果因。今此阙者。大悲既增。唯愿救护。不欲自求菩提果故(文)。
  钞下二上云。前三句中。释第二句。自有四句。一以体释不思议。以用释大。二双约体用释不思议。三体用双融释不思议。四约三大相融释不思议(文)。
  刊七云。别句中。初一德普。谓觉满法界故。旧经无此句。二句用广。一利他。谓救护众生故。二自利。谓学佛回向故。初一名。次一体。次一用。后一释成。故十行中先征。方此释意。以同三世佛所愿故。此愿行一一深广满法界等。一云。此中四句。准十地释。总明回向断位之体。初句名观相善。二名因善。三大善。四不怯弱善。若从总句。总名为愿。十住十行唯有此三。无大善也。此无十地胜善真实善也。余义同前十住中说(文)。
  花严经二十五云(十地品)。告诸菩萨言诸佛子。是诸菩萨愿决定。无有过。不可坏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遍覆一切十方诸佛世界众生。为救度一切世间。为一切诸佛神力所护。何以故。诸菩萨摩诃萨。入过去诸佛智地。亦入未来现在诸佛智地(文)。
  十地论一云。经曰。起三昧已。告诸菩萨言。诸佛子。是诸菩萨愿善决定。无杂不可见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尽未来际覆护一切众生界。佛子。是诸菩萨乃能入过去诸佛智地。乃能入未来诸佛智地。乃能入现在诸佛智地○论曰○善决定者。此善决定有六种。一者观相善决定。真如观一味相故。如经无杂故。二者真实善决定。非一切世间境界。出世间故。如不可见故。三者胜善决定。大法界故。一切佛根本故。如经广大如法界故○四者因善决定有二种。一成无常爱果因善决定。是因如虚空。依是生诸色。色不尽故。如经究竟如虚空故。二常果因善决定。得涅槃道。如经尽未来际故。五者大善决定。随顺作利益他行。如经覆护一切众生故。六者不怯弱善决定。入一切诸佛智地不怯弱故。如经佛子是诸菩萨乃至入现在诸佛智地故。
  玄九云。二别名者。一观相善决定。谓彼正智照理名观。契同一味名相。此当体得名。二真实者。即实智离倒惑之过。证理不虚故。相形立名。三胜者。过劣故。具胜德故。亦当相及形他立名。四因者。谓能成果故。从功能立名。五大者。普被群生情无限局。体目得名。六不怯弱者。谓因入果德。情无怯惧。此从心境立名。五释文中○别中六内。一正智真证不同带相观。以不杂无明之过故名一味相也。二以超出世间可坏之法故名真实。真实故非世智所见。三明此智同彼所证法界具诸胜德○四为因义。一为生因。生菩提有为果。二为行因。行涅槃无为果○五大悲益物普周生界。故云遍覆亦名大也○六上入佛境故云不怯(文)。
  花严经三十四云(十地品)。普告一切菩萨众言。诸佛子。诸菩萨善决定。无杂不可见。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尽未来际遍一切佛刹。救护一切众生。为一切诸佛所护。入过去未来现在诸佛智地(文)。
  疏六上云。后别中。此善决定有六种。即经六句○一无杂者。即观相善决定。真如观一味故。谓正体缘如境。智一味为观之相。则无带相之杂。二不可见者。是真实善决定。非一切世间境界。出世间故。谓此真智超出世间可坏之法。故名真实。真实故非世间所见。三广大如法界者。胜善决定○四究竟如虚空尽未来际是因善决定。此有二种。一成无常爱果因。是因如虚空。依是生诸色。色不尽故。二常果因。得涅槃道故。故经云。尽未来际○五遍一切佛刹救护一切众生者。大善决定。随顺作利益他行故。即普覆名大○六为一切下。是不怯弱善决定。上入智地不怯经故。论经阙于一切诸佛所护一句。但云入智地不怯弱。若顺此经。云由佛护故入智无怯。言佛护者。智造佛境。佛智照故。佛所护与入智地反覆相成(文)。
  钞十三下云。疏一无杂等者。文总有四。一牒经。二即观相善决定者。论主立名。总中开出故有善决定。三真如观一味相故者。即论释也。真如观释。观一味相释。相理绝妄情。说之为真。诸法体同。目之为如。照理名观。名观体状故名观相。四谓正体缘如下。疏释上。论正体缘如缚释真如观○疏二不可见者。牒经。是真实善决定者。论立名也。非一切世间境界出世间故者。是论释义○疏三广大如法界者。牒经。胜善决定。即论立名。此明行德。行合法界随义广大故为胜○疏是因善决定者。是论立名。二此有下。论释○疏大善决定者。此句标名。二随顺下。论释相。三即普覆名大者。疏释论名○疏六为一切下。是不怯弱善决定。文三。初论立名。于深能入故不怯弱。二上入下。论释。三论经下。疏释论会经。言与入智地反覆相成者。智造佛境。即入智地故得佛护。此以入智佛成佛护。由得佛护得入智地。即佛护成智地(文)。
  刊九云。后别中六。一不杂者。是观相善决定。谓真如观一味相故。此即正体缘如。境智一味。不带相观。故云不杂。二不可见者。是真实善决定。谓非一切世间境界。出世间故。此即超世可坏法。故名真实。三广大如法界者。是胜善决定。四究竟如虚空尽未来际者。是因善决定。此有二种。一成无常爱果因。此因如虚空生诸色色不尽故。二常果因。得涅槃道故○五遍一切佛刹救护一切众生者。是大善决定。谓随顺作利益他行。六为一切诸佛所护入过去未来现在诸佛智地者。是不怯弱善决定。谓入大地菩萨证佛无漏圣性之分。佛无分别智。明所照故。名诸佛护。由此故名入三世诸佛智地。即复由此入佛智地得诸佛护故不怯弱(文)。
  孔目三云(本分中六决定章)。六决定者。一观相善决定。真如观一味相故。如经无杂故。二真实善决定。非一切世间境界。出世间故。如经不可见故。三胜善决定。有此六义。一大法界故胜。二一切佛根本故胜。三法相差别法尔故胜。四真如观胜凡夫二乘智故胜。五顺大教故胜。六是无漏故胜。故地论云。大法界故。一切佛根本故。法相义故。真如观胜诸凡夫二乘智故。说大乘法法尔故。白法界故。四因善决定。因有二种。一成无常爱果因善决定。是因如虚空。依是生诸色。色不尽故。二常果因善决定。得涅槃道。如经尽未来际故。五大善决定。随顺作利益他行。如经覆护一切众生故。次前善决定。此愿世间涅槃中非一向住故。六不怯弱善决定。入一切诸佛智地不怯弱故。如经佛子是诸菩萨乃至入现在诸佛智地故。此六决定是十地体。通十地故。亦通十住已来。故经云。十住中有五决定。十行亦同。除大善。十回向有三决定。谓观相及大善不怯弱。此之废兴。显位高下增微故。通义可知。此义通彼修生及本有。非彼三乘及小乘所知。普贤性起在此位中。何以故。同是证故。余义如别章。
  建治元年(乙亥)十一月三十日(酉时)于笠置寺般若院之连房抄之毕自去春三月十七日于东大寺尊胜院以探玄记第五卷为充文勤修三十讲毕自同二十三日虽始当卷抄出老耄过法病患侵身之间至于秋比不终其功之处同八月四日夜多年同宿儿童力命丸于兴福寺林小路不图过灾难无过被杀害之间恋慕之悲泪润袂追修之作善铭肝之余同九日晓忽出南都旧房葬笼当山古砌三业一心之诚专其志百日三时之行终其勤之今思出微功之不终泪底所染笔也愿以此善根并资彼得脱矣。
  右笔华严宗末叶前权僧正宗性(年龄七十四夏腊六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