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华严宗香熏抄第二。

  问题。
  问。探玄记中。依文殊般涅槃经意。如来灭后经几年文殊师利般涅槃耶。
  问。文殊过去唱龙种上尊王成道。因果二位中何耶。
  问。首楞严三昧唯限第十地以上所得欤。
  问。名号品经文列种种身种种名等。有诸德释此文为佛身等(文)。尔者香象大师意可许此义耶。
  问。名号品文列种种身种种名等。尔者香象大师依兜沙经意如何释之耶。
  问。释迦卢舍那一体佛耶。
  问。过去七佛中可取释尊耶。
  问。名号品经文云。此娑婆世界有百亿四天下(文)。尔者上下二方可有别四天下耶。
  问。探玄记中云。娑婆此云堪忍(文)。尔者依悲华经意。名堪忍故如何释之耶。
  问。清凉大师引涅槃经师子吼品说。明恒河七类人相。尔者第七类中可取独觉菩萨耶。
  问。香象大师意。光明觉品题可有持业依主有财三释耶。
  问。光明觉品佛自说欤(自此以下五条此卷无之)。
  问。二禅以上三千界摄欤。
  问。金光明经意。三千大千世界可有百亿非想非非想天耶。
  问。赡部林树有此州南方欤。
  问。大乘意金轮在水轮上欤。

  问。探玄记中。依文殊般涅槃经意。如来灭后经几年文殊师利般涅槃耶。进云。探玄记云。若依文殊般涅槃经。是此土婆罗门家生。佛灭后四百年。于高山顶已入涅槃。付之。依玄记所引披彼经现文云。如是大士久住首楞严。佛涅槃后四百五十岁。当至雪山。为五百仙人。宣畅敷演十二部经。教化成熟。五百仙人令得不退转(文)。依之华严传并纂灵记中。同引文殊般涅槃经云。佛去世后四百五十年。文殊师利犹在世间(文)。如何。
  答。文殊师利入涅槃时代。理实而言。如彼经现文。如来灭后四百五十岁也。花严传文·纂灵记释。即述此旨也。但于探玄记释者。且从大数云四百年也。彼须弥山高量八万四千由旬者。华严经十定品·四十华严经·长阿含经·智度论。香象·清凉·惠苑师等释分明也。然而俱舍(十一)等论中。从大数云。入水皆八万。妙高出亦然(文)。可为准例也。加之明八万四千尘劳。弘决(一下)云。且举大数故云八万。具足应云八万四千。光法师(俱舍疏一末)释。依大数说但言八万。若具足说有八万四千。亦是此义润色也。
  华严经五云(如来名号品)。东方过十佛刹微尘数国有世界。名金色。佛号不动智。有菩萨。字文殊师利(文)。
  玄四云。二出处者。若依文殊般涅槃经。是此土婆罗门家生。佛灭后四百年。于香山顶已入涅槃。若依此经。是东方菩萨现在清凉山。寂调音经亦云。是东方去此万佛世界国。名宝住。佛名宝相。彼土菩萨也(文)。
  疏三上·演义钞七下·刊定记四无释。
  华严传一云(隐显)。依文殊般涅槃经。佛去世后四百五十年。文殊师利犹在世间(文)。
  纂灵记一云(显集)。谨案文殊般涅槃经云。佛去世后四百五十年。文殊师利犹在世间(文)。
  文殊师利般涅槃经云。尔时跋陀波罗即从坐起。整理衣服。为佛作礼长跪合掌。白佛言。世尊。是文殊师利法王子。已曾亲近百千诸佛。在此娑婆世界施作佛事。于十方面变现自在。却后久远当般涅槃。佛告跋陀波罗。此文殊师利有大慈悲。生于此国多罗聚落梵德婆罗门家。其生之时。家内屋宅化如莲花。从母右胁出。身紫金色。堕地能语如天童子。有七宝盖随覆其上。指诸仙人求出家法。诸婆罗门九十五种。诸论议师无能酬对。唯于我所出家学道。住首楞严三昧。以此三昧力故。于十方面现初生出家。灭度入般涅槃。现分舍利饶益众生。如是大士久住首楞严。佛涅槃后四百五十岁。当至雪山。为五百仙人。宣畅敷演十二部经。教化成熟。五百仙人令得不退转(文)。
  问。文殊过去唱龙种上尊王成道。因果二位中何耶。答。可云果位成道也。两方。若果位成道者。菩萨住济度利生之悲愿。现随类应同之成道。文殊过去唱龙种上尊王成道。即可此义门。是以披智论(二十九)文。问。菩萨未得佛道。何得身相如佛。答此问。述菩萨为度众生故。作转轮圣王·帝释·梵王·声闻·辟支佛·菩萨·佛身之旨毕。别首楞严经说云。又现作佛号龙种尊(文)。问答起尽。无诤因位成道(见)。若依之尔者。探玄记中。文殊唱龙种上尊王成道。果位成道判。如何。
  答。文殊者是三世诸佛之觉母。一切菩萨之祖师故。过去久成如来者。出诸经论说。故过去唱龙种上尊王成道。可云果位成道也。故探玄记(四)云。若初果依首楞严经。于南方平等世界成佛。号龙种上(文)。疏(三上)云。道成先劫已。称龙种尊王。现证菩提。复曰摩尼宝积。寔为三世佛母。岂独释迦之师。影响而来。一切咸见。故其说也(文)。演义钞(七下)中。释此文。引首楞严三昧经云。过去久远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尔时有佛。号龙种上如来应正遍知○于此世界南方过于千佛国土。国名平等○龙种上佛于彼世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文)。既云得无上正等正觉。岂非果位成道哉。加之光宅法华疏(二)云。若实论。文殊是往古诸佛龙种如来。今既迹居释迦弟子。那得灼然分别决判(文)嘉祥法花义疏(一)云。又文殊具三世佛。过去为龙种尊。现在为摩尼宝积(文)。妙乐法华疏记中。或释文句或齐法王之文云。如文殊。本是龙种上尊王佛(文)。或明文殊本迹二门之相云。又如楞严经。过去无量阿僧祇劫有佛。号龙种上尊王。亦文殊是(文)。案此等诸宗人师解释意。文殊过去唱龙种上尊王成道。果位成道云事炳然也。但于智论问答之文者。本门之谈实虽久成佛。迹门之前今示菩萨形故。且据此迹化门。说未得佛道之旨。显分证成佛之相也。
  华严经五云(如来名号品)。东方过十佛刹微尘数国有世界。名金色。佛号不动智。有菩萨。字文殊师利(文)。
  玄四云。三明师资者。依放钵经。昔为释迦师。此经云。是三世诸佛之母。一切菩萨之师。四明位者。若约因。是十地菩萨。以常住首楞严三昧故。若约果。依首楞严经。于南方平等世界成佛。号龙种上(文)。
  华严经十二云(如来名号品)。尔时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承佛威力。普观一切菩萨众会。而作是言(文)。
  疏三上云。道成先劫已。称龙种尊王。现证菩提。复曰摩尼宝积。寔为三世佛母。岂独释迦之师。影响而来。一切咸见。故其说也(文)。
  钞七下云。言道成先劫已称龙种尊王等者。此下别明竖穷略示一二也。先劫即过去。名龙种上尊王佛。智度论十二。具引首楞严三昧经说。名龙种上尊王。经文但名龙种上佛。即译人广略耳。五十三佛名中。亦名龙种上尊王。其首楞严三昧经有三卷。即当下卷。因文殊广说首楞严三昧境界竟。尔时长老摩诃迦叶白佛言。世尊。我谓文殊法王子。曾于先世已作佛事。现坐道场转于法轮。示诸众生入大灭度。佛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说。迦叶过去久远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尔时有佛。号龙种上如来应正遍知(云云)。于此世界南方。过于千佛国土。国名平等。无有山河沙砾瓦石丘陵堆阜。地平如掌。生柔软草。如迦陵伽。龙种上佛于彼世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初转法轮教化成就七十亿数诸菩萨众(云云)。佛寿四百四十万岁。下取意引。入涅槃后起三十六亿塔。法住十万岁。记智明菩萨次当作佛。下结会云。尔时平等世界龙种上佛。岂异人乎。即文殊法王子是。次言现证菩提复曰摩尼宝积者。即鸯崛摩罗经。此经有四卷。事出第四。初卷中明。舍卫城北有村。名萨那。有一贫穷婆罗门女。名跋陀罗女。生一子。名一切世间现。少失其父。厥年十二。听明辩慧。复有异村。名颇罗诃私。有一旧住婆罗门师。名摩尼跋陀罗。下取意引。世间现从其受学。师受王请留其守舍。师妇年少。染心逼之。世间现不受。其师妇自惭毁害。师妇言。世间现强逼。师言。汝已为恶。当杀千人。可灭汝罪。即刹千人。还归见师。师怪其存。又令杀千人。各取一指作鬘冠首。唯缺一人。母为送食。便欲害母。世尊现前。舍母趣佛。为佛所降。广显深妙。第四末。波斯匿王严四兵至欲讨。鸯崛来至佛所。佛示鸯崛。后发其迹云。大王。南方去此过六十二恒河沙刹有国。名一切宝庄严。佛名一切世间乐见上大精进。下取意引。寿命无量。国土庄严净。纯说一乘。即鸯崛是。由前文殊广与对扬。后显文殊之迹云。大王。此方去此过四十二恒河沙刹有国。名常喜。佛名欢喜藏摩尼宝积。纯一大乘无余乘名。即文殊师利是。故云现证菩提复曰摩尼宝积。盖言略耳。下显师及师妇鸯崛之母三人皆是如来化现耳。上略举过现。不说未来成佛者。未来成佛现即是因。非殊胜故。疏略不显。若欲说者。即大宝积文殊会中说。于未来成佛。号普见如来。以恒河沙界庄严为一佛国。以安养世界庄严比之。析毛滴海不可为喻。其中众生具三十二相。天眼无碍。镜照十方。不闻老病死苦。但出佛法僧声。若人欲见。应念便睹。不待解释。疑网皆除。闻名得最上善利。聆记为面见诸佛等。疏寔为三世佛母岂独释迦之师者。结其实德。故七十九经云。文殊师利所有大愿。非余无量百千亿那由他菩萨之所能有。善男子。文殊师利其行广大。其愿无边。出生一切菩萨功德。无有休息。善男子。文殊师利常为无量百千亿那由他诸佛母。常为无量百千亿那由他菩萨师。教化成就一切众生等。佛名经说。过去无量恒河沙佛。皆是文殊教令发心。然犹带疑故今显实。实为一切佛母。不可穷其始末。岂独释迦之师者。即前所引处胎经云。昔为能仁师。今为佛弟子。二尊不并立。故我为菩萨。则法花九世祖师。亦带方便住首楞严三昧。亦是迹中故。弛张乎权实之场。莹彻乎真如之际。住诸佛不思议之境。岂可语其始终。无言强言为三世之佛母耳。疏影响而来一切咸见故其说也者。结也。影响显非实因也(文)。
  大乘义章十四云(三乘共地义)。问曰。菩萨行后二地义则可知。以何义故。行前八地。释有两义。一就自行以论。自所行中粗近之者相同二乘故曰通行。二就外化以释。为化众生故现行之故。天女云。以声闻法化众生故。我为声闻。以因缘法化众生故。我为辟支。法花亦云。知众生乐小而畏大智。是故菩萨作声闻缘觉。龙树亦云。文殊过去七十亿返作辟支佛。教化众生。且言过去作辟支佛。理实过去亦作声闻(文)。
  法华经光宅疏二云。所以有此四重说法者。若实论。文殊则是往古诸佛龙种如来。今既迹古释迦弟子。那得灼然分别决判(文)。
  法华经嘉祥义疏一云。问。此中列十八人名。何故文殊在初。答。日月灯明佛因妙光菩萨说法花经。释迦牟尼佛因文殊师利说法花经。既有开教之功。故列在初也。问。云何因文殊说此经耶。答。由文殊释时众之疑。辨古佛说之于前。释迦敷之于后。预杜疑谤之萠。逆开信解之渐。然后释迦始得起定说法。故言因文殊说法花经也。问。何故不因余菩萨。而因文殊耶。答。由文殊故得开乘权乘实。故因文殊开前分经也。由文殊是燃灯之师。燃灯复是释迦之师。因此覆远之言得说身权身实。则开后分经也。下文当具明之。又河西道朗云。文殊是游方菩萨。十方法会多为开发之端。故偏因文殊也。又文殊是北方欢喜世界欢喜藏摩尼宝积佛。今现在闻此佛名。能灭四重等罪。今示为菩萨影响释迦。有此功德故。在初列之。又文殊具三世佛。过去世为龙种尊佛。现在为摩尼宝积佛。复当来作佛。是故初列。
  文句二云。本迹者。本地难测。或居等觉。或齐法王。如善财入法界。见文殊色像无边。法门深远。本邻诸佛。迹辅释尊。为菩萨普现色身。三昧力散影垂容。以口轮不思议化随宜广说。不可以意知。不可以言辨也(文)。
  疏记二云。初文中云或齐法王者。如文殊本是龙种上尊王佛。余并准知。散影垂容等者。同前声闻总明本迹(文)。
  辅正记二云。疏云如善财入法界者。有人云。准花严经。见文殊时。无以此事。应是误。今谓。此引旧经。未可云误。若后于菩提场中见普贤菩萨。于如来前坐莲花上。智慧境无量无边。难测难量。一一毛孔出一切世界微尘光明云香焰云杂花云等。是一一云悉遍法界虚空一切世界。又见一一身分一一毛孔。悉有一切佛刹一切众生一切如来出现所转法轮。一切菩萨所成诸行。疏云本邻诸佛者。中间迹耳(文)。
  法花经一云(序品)。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文)。
  文句二云。文殊师利。此云妙德。大经云。了了见佛性。犹如妙德等。无行经云满殊尸利。普超云濡首。思益云。虽说诸法。而不起法相。不起非法相。故名妙德。悲花云愿我行菩萨道。所化众生皆于十方先成正觉。令我天眼悉皆见之。我之国土皆一生菩萨悉令从我劝发道心。我行菩萨道无有齐限。宝藏佛言。汝作功德甚深甚深。愿取妙土。今故号汝名文殊师利。在北方欢喜世界作佛。号欢喜藏摩尼宝积佛。今犹现在。闻名灭四重罪。为菩萨影响释迦耳。观心性理三德秘密。不纵不横故名妙德(文)。
  疏记二云。今初文殊中引五文者。初三辨名。思益举说明行。悲化论愿益物。初大经者从德立名。即以见性立妙德名。此唯第十七阇王悔后发愿文也。次二经但举梵音不同耳。思益明如说而观。观谓不起法非法相。观即行也。即言行相称而得妙名。悲华因取妙土。益物事广。所化位高。高广愿行一切皆妙。名为妙德菩萨。利生迹因何定。于此文中。亦可义立四悉释者。即以德妙若名若体无非四悉。取土即世界。说法即为人。立行即对治。佛说等即第一义。此是圆人。复当约教。从北方去即本迹也。又楞严经。过去无量阿僧祇劫有佛。号龙种上尊王。亦文殊是(文)。
  辅正记二云。濡(音软)疏云不起法至想者。不起二边。而行中道之行也。疏云类取妙土者。亦可云寂光为妙土也。益物事广者。所化众生皆于十方先正觉故云广也。所化位高者。我之国土皆一生菩萨(文)。
  首楞严三昧经下云。尔时长老摩诃迦叶白佛言。世尊。我谓文殊师利法王子。曾于先世已作佛事。现坐道场转于法轮。示诸众生入灭度。佛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说。迦叶过去久远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尔时有佛。号龙种上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大夫天人师佛世尊。于此世界南方。过于千佛国土。国名平等。无有山河沙砾瓦石丘陵堆阜。地平如掌。生柔软草。如迦陵伽。龙种上佛于彼世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初转法轮教化成就七十亿数诸菩萨众。八十亿人成阿罗汉。九万六千人住辟支佛因缘法中。其后续有无量声闻僧。迦叶。龙种上佛寿命四百四十万岁。度天人已入于涅槃。散身舍利流布天下。起三十六亿塔。众生供养。其佛灭后法经十万岁。龙种上佛临般涅槃。与智明菩萨授记别言。此智明菩萨。次于我后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号智明。迦叶。汝谓尔时平等世界龙种上佛。岂异人乎。勿生此疑。所以者何。即文殊师利法王子是。迦叶。汝今且观首楞严三昧势力。诸大菩萨以是力故。示现入胎·初生·出家·诣菩提树·坐于道场·转妙法轮·入般涅槃·分有舍利。而亦不舍菩萨之法。于般涅槃不毕竟灭。尔时长老摩诃迦叶语文殊师利言。仁者乃能强作如此希有难事示现众生(文)。
  智论十云(经曰)。譬如花积世界普花佛国。文殊尸利善住意菩萨。及余大威神诸菩萨。皆在此国(论曰)。问曰。更有余大菩萨。如毗摩罗鞊观世音遍吉菩萨等。何以不言此诸菩萨在彼住。而但言文殊尸利善住意菩萨。答曰。是遍吉菩萨一一毛孔常出诸佛国土及诸佛菩萨。遍满十方。以化众生。无适住处。文殊尸利分身变化。入五道中。或作声闻。或作缘觉。或作佛身。如首楞严三昧经中说。文殊尸利菩萨。过去世作龙种尊佛。七十二亿世作辟支迦佛。是可言可说。遍吉菩萨不可量不可说。住处不可知。若住应在一切国中住。是故不说(文)。
  惠影疏第三并僧侃疏第三俱无别释。
  智论二十九云。经。菩萨摩诃萨欲使世世身体与佛相似。欲具足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当学般若波罗蜜。论○问曰。菩萨未得佛道。何得身相如佛。答曰。菩萨为度众生故。或作转轮圣王身。或作帝释身。或作梵王身。或作声闻身辟支佛身菩萨身佛身。如楞严经中。文殊师利自说。七十二亿返作一缘觉而般涅槃。又现作佛号龙种尊。时世未应有佛。而众生见佛身欢喜心伏受化。问曰。菩萨若能作佛身说法度众生者。与佛有何差别。答曰。菩萨有大神力住十住地。具足佛法而住世间。广度众生故。不取涅槃。亦如幻师。自变化身。为人说法。非真佛身。虽尔度脱众生有量有限。佛所度者无量无限。菩萨虽作佛身。不能遍满十方世界。佛身者普能遍满无量世界。所可度者皆有佛身。亦如十四日月。虽有光明。犹不如十五日。有如是差别。或有菩萨得无生法忍法性生身。在七住地住五神通。变身如佛。教化众生。或初发意菩萨行六波罗蜜。行业因缘得身相似佛。教化众生(文)。
  问。首楞严三昧唯限第十地以上所得欤。答。尔也。两方。若唯限第十地以上所得者。披楞伽经文云。依首楞严定及余诸三昧。入于初地得(文)。如此文者。不限第十地以上所得云事分明也。若依之尔者。探玄记中。首楞严三昧唯限第十地以上所得见。如何。
  答。首楞严三昧唯限第十地以上所得。不通以前诸地所得也。故探玄记中明文殊位地云。若约因是十地菩萨。以常住首楞严三昧故(文)。既述文殊第十地菩萨故。住首楞严三昧为由。明知首楞严三昧唯限第十地以上所得云事。是以五教章云。十地至佛地已还。灭独觉舍大悲习。显此一位因圆果满。得首楞严三昧(文)。随首楞严经上卷云。首楞严三昧非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六地七地八地九地菩萨之所能得。唯有住在十地菩萨。乃能得是首楞严三昧。下卷说。其诸菩萨得住十地。一生补处。授佛正位。皆悉得是首楞严三昧。首楞严三昧唯限第十地以上所得之旨炳然也。但于楞伽经文者。依首楞严定及余诸三昧者。广举十地之间所得三昧。入于初地得六通及三昧等者。其中余三昧。入初地位即得之(为言)。非云入初地位得首楞严三昧。更非相违也。
  玄四云。四明位者。若约因。是十地菩萨。以常住首楞严三昧故。若约果。依首楞严经。于南方平等世界成佛。号龙种上(文)。
  疏三上演义钞七下·刊定记四无释。
  五教章下(断惑分齐)第二以四障习寄显地上四位四定四德四报。一初二三地灭阐提不信习。即显此一位相同世间。又得大乘光明三昧。成于净德。除因缘生死变易报。二四五六地灭外道我执习。显此一位相同二乘。得集福德王三昧。成于我德。除方便生死。三七八九地灭声闻畏苦习。显此一位相同大乘。得贤护三昧。成于乐德。除有有生死。四十地至佛地已还。灭独觉舍大悲习。显此一位因圆果满。得首楞严三昧。成于常德。除无有生死。四德圆满故。生死永尽故。云无有也。此上义广如无上依经·本业经·佛性论·宝性论·梁摄论等说(文)。
  入楞伽经十云(总品)。行差别真如。正智约三昧。依首楞严定。及余诸三昧。入于初地得。诸通及三昧。智及如意身。受位入佛地(文)。
  入楞伽经七云(偈颂)。正智依真如。而起诸三昧。如幻首楞严。如是等差别。得入于诸地。自在及神通。成就如幻智。诸佛灌其顶(文)。
  四卷楞伽经四无文。
  首楞严三昧经上云。尔时佛告坚意菩萨。
  首楞严三昧非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六地七地八地九地菩萨之所能得。唯有住在十地菩萨。乃能得是首楞严三昧(文)。
  同经下云。尔时名意菩萨白佛言。世尊。此弥勒菩萨一生补处。次于此尊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弥勒得是首楞严三昧耶。佛言名意。其诸菩萨得住十地。一生补处授佛正位。皆悉得是首楞严三昧(文)。
  问。名号品经文列种种身种种名等。有诸德释此文为佛身等(云云)。尔者香象大师意可许此义耶。进云。探玄记云。此乃是所化众生。非是能化之佛。不许此义(见)。付之。依探玄记释披华严经文云。如是种种不同众生。所见亦异。说众生所见佛身等种种不同之旨。古德释既顺经文。宗家何不许此义哉。是以清凉大师·惠苑师等释佛身。如何。
  答。见六十华严经文云。此娑婆世界中诸四天下。教化一切种种身。种种名。处所形色长短寿命。诸得。诸入。诸根。生处。业报。如是种种不同众生。所见亦异(文)。探玄记释此文云。今细寻此文。及准兜沙经。此乃是所化众生。非是能化之佛。以此句长是西国语法。应云。教化一切种种身等乃至不同之众生为一句。所见亦异别为一句。义即可解(文)。此释意云。此娑婆世界中诸四天下佛。教化一切种种身种种名乃至种种业报等不同众生(为言)。西国语法用长句故。以之为一句也。所见亦异者。非只众生种种身种种名乃至种种业报等差别不同。心中怀见希望各异(为言)。以之别为一句云也。名号品同本异译兜沙经云。是蔡呵祇刹土四面种种人。各各异身体。各各略名。各各异色。各各有长短。各各有寿命。各各有形类。各各有思想。各各有念。各各异有声。各各有闻佛声。众生各各异身各各异名等见。故探玄记中。上云。今细寻此文。及准兜沙经。此乃是所化众生。非是能化之佛。下述。兜沙中名各各有闻佛声。以兜沙经为证据。成所化众生之义也。加之孔目章中。亦释所化众生之旨。列祖定判仰可依凭也。但探玄记释。非如疑难。得经文意。其趣既成之毕。全非相违哉。次于清凉大师释者。彼依八十华严经文也。即见彼经文标段云。诸佛子。如来于此娑婆世界诸四天下。种种身种种名等。结文说令诸众生各别知见。故任经现文释佛身也。惠苑师释其意同之。是则六十·八十两经现文非一同故。师资定判其意各别欤。
  重难云。今此经文欲明净土相。尤可约能居佛说之。何辨所化众生分齐不同哉。答。探玄记中会此疑云。但为佛土平等无别可别故。寄于化众生差别。以辨土海差别之相(文)。孔目章释。其意同之。可引见之。
  问。名号品经文列种种身种种名等。尔者香象大师依兜沙经意。如何释之耶。进云。探玄记云。依梵本及兜沙经。此一一句皆有种种言(文)。付之依宗家定判见兜沙经文云。各各异名。各各异色。各各有长短。各各有寿命。各各有形类。各各有思想。各各有念。各各异有声。各各有闻佛声(文)。虽有各各之语。无置种种之言。若尔探玄记解释。岂不背彼经文哉。
  答。任探玄记释。梵本此一一句皆有种种言见。梵本若有种种言者。译彼梵本之时。设虽何经。岂不置种种言哉。故见兜沙经文。云种种人各。置种种言也。但于彼经各各异名各各异色等之文者。云种种云各各。其言虽异。其意是同欤。
  华严经五云(如来名号品)。何以故。此娑婆世界中诸四天下。教化一切种种身。种种名。处所形色。长短寿命。诸入。诸根。生处。业报。如是种种不同众生。所见亦异(文)。
  玄四云。第四征体辨相中○此种种身等。有诸德释为佛身等。是故下辨名号不同。则释种种名也。今细寻此文。及准兜沙经。此乃是所化众生。非是能化之佛。以此句长是西国语法。应云。教化一切种种身等乃至不同之众生为一句。所见亦异别为一句。义即可解。但为佛土平等无别可别故。寄于所化众生差别。以辨土海差别之相。于十句中。初一总举五蕴身差别。二依身立名不同。三身在一切处。四随种种处有种种形。色谓白黑等。五随有身形命有修短。六识体取得诸境。或修行证得分齐。七境体入根。或智能入法。或悟入门异。八略唯六根。广二十二根。或信等五根。或利钝生熟等。如下第九回向诸根海处说。九诸趣差别。或四生五趣。如生行稠林等。十业异报殊。如业行稠林等。依梵本及兜沙经。此一一句皆有种种言。存略故尔。是故结云种种不同众生也。所见亦异者。非直业报依正差别无边。心中怀见悕望各异。兜沙中名各各有闻佛声。又亦前九句辨报差别。第十明业差别。此显见差别。又说此众生差别分齐为土海相者有三义。释如上标中不思议处辨。可于此思之用耳(文)。
  华严经十二云(如来名号品)。诸佛子。如来于此娑婆世界诸四天下。种种身。种种名。种种色相。种种修短。种种寿量。种种处所。种种诸根。种种生处。种种诸业。种种观察。令诸众生各别知见(文)。
  疏三上云。第四广显难思○十句不出三业。一身为总相现十法界不同。故云种种。二名以召实。次下广辨。三金银等色不同。三十二相等异。四形有长短。三尺丈六乃至无边。五寿命限量。或无量劫。或不满百年。下至朝现暮寂。六处。谓化处染净等殊。七根。谓眼等随感现异。八生处。有刹利等别。九依语之用。随方言音施设非一故。十观察者。周旋顾盻以应群机。又观存亡安危可不。智照诸境示有多端。下结意云。令诸众生各称己分而自知见得调伏耳(文)。
  演义钞七下·刊定记四。解种种身等之经文。就佛身所现释之。文广故不抄之。可引见之。
  孔目一云(十种净土章)。一乘净土依凭有十。为此娑婆世界中诸四天下。教化一切。一有种种身。二有种种名。三有种种处所。四有种种形色及有种种长短。五有种种寿命。六有种种诸得及以诸入。七有种种诸根。八有种生处。九有种种业。十有种种异报。如是种种不同。众生所见亦异。问。欲明净土。何故乃辨众生分齐不同。答。佛土自融。与法界等。无别可别。何以故。由是佛土称法界故。若欲取别知其分齐。依众生心业行增减定水升沉清浊差别。印成佛土。亦差别也。故文殊师利叹土深异。寄彼众生成土相貌也(文)。
  兜沙经云。文殊师利菩萨。持佛威神。悉遍视诸菩萨。皆遍以便举惠言。菩萨大众会。何甚快耶。不可复计诸佛刹。佛所居处。诸所处。诸所被服佛法。佛说法。佛刹威神。佛所行。佛筋力。佛刹善恶。不可计佛法。何因耶。十方诸佛刹土。所说道。所度脱十方人诸法甚深无极。如虚空。了无所挂碍。何因耶。是蔡呵祇刹土四面种种人。各各异身体。各各异名。各各异色。各有长短。各各有寿命。各各有形类。各各有思想。各各有念。各各异有声。各各有闻佛声。可因是国土。名波迦私提。四面中有呼佛。名曰胜达。中有呼世世慢陀。中有呼夷呵那坻提。中有呼释迦文尼。中有呼鼓师萨沈。中有呼堕楼延。中有呼俱读滑提。中有呼摩呵沙门。中有呼晨那愁楼提。中有呼质多和楼提等。四面如是辈。各各呼释迦文佛名。合为万字。如是十方极过去不可复计诸佛刹。都人民种种各异语。共呼释迦文佛。名佛字。一一佛刹。凡各十亿万字。释迦文佛。从本未造学道以来。诸所教授弟子等辈时人如是。佛放光明。先从足下出。照一佛界中。极明现十亿阎浮利天南。十亿大海。十亿须弥山。十亿遮伽和山。十亿弗于逮天东。十亿俱那匿天西。十亿郁单曰天北。十亿照头摩罗天。十亿忉利天。十亿盐天。十亿兜术天。十亿泥摩罗提罗邻优天。十亿波罗蜜和耶拔致天。十亿梵天。十亿梵迦夷天。十亿梵佛还天。十亿梵迦产天。十亿摩诃梵天。十亿廅天。十亿波梨陀天。十亿廅波摩那天。十亿。阿会亘羞天。十亿波栗羞诃天。十亿阿汲摩羞天。十亿羞讫天。十亿推呵天。十亿汲栗推呵天。十亿阿汲堕呵天。十亿惟于潘天。十亿阿惟潘天。十亿阿陀波天。十亿须?(武音)天。十亿呵迦贰吒天。十亿阿惟先惟先尼呵。如是等。各各照见诸天上人所止处。敢是佛界中。悉皆照明(文)。
  问。释迦·卢舍那一体佛欤。进云。花严经云。或称释迦牟尼。或称卢舍那。一体佛说也。付之。云释迦云卢舍那。名号既各别也。其体何一佛哉。是以辰旦人师解释中。化身佛名释迦。报身佛名卢舍那(见)。如何。
  答。华严经意说。或称释迦牟尼。或称卢舍那。释迦卢舍那一体异名佛云也。故五教章中云。今将开释迦佛海印三昧一乘教义(文)。此释意。为显此树下八相成道化身释迦即周遍法界十身具足卢舍那故。云释迦佛。不云卢舍那佛也。故一乘义私记云。今此一乘门意。而为菩提树下身即卢舍那佛身云事。云释迦佛海印三昧。不云卢舍那佛海印三昧。所以不相违也(文)。但于辰旦人师解释者。不辨此深旨欤。且不可依用之。
  此疑者。一宗大事。文释甚广。只记义之梗概。聊显释之大纲许也。委细之旨。如梅尾明心房上人静海五教章上卷抄。至要之时可引见之。
  问。过去七佛中。可取释尊耶。答。可取之也。两方。若取之者。释尊是现在佛也。过去七佛中不可取之见。法花经文。上说亦于七佛说法人中而得第一毕。下云。今于我所说法人中亦为第一(文)。若上七佛中取释尊者。何下别举之哉。加之涅槃经中。叹迦叶童子德。云则与第七佛同其一名号。第七佛非释尊闻。若以释尊为第七佛者。岂云同其一名号哉。若依之尔者。清凉大师解释中。过去七佛中可取释尊见。如何。
  答。过去七佛中可取释尊也。故见花严经文云。或名释迦牟尼。或名第七仙(文)。清凉大师释此文云。第七仙者。七佛之末故(文)。惠苑法师释。其意亦同之。加之灌顶经云。第七我释迦牟尼佛(文)。观普贤经云。亦常梦见过去七佛。唯释迦牟尼佛为其说法(文)。七佛说神咒经云。第七释迦牟尼佛(文)。十善戒经云。应作是言。七佛僧听释迦牟尼诸佛僧听(文)。佛藏经云。富楼那亦于六佛中而作法师。亦于我法作大法师。成阿罗汉。心得解脱(文)。七佛父母姓字经中。第七佛列释迦文尼佛。禅秘要法经云。第七佛言我是释迦牟尼佛(文)。任此等诸经说。过去七佛中取释尊云事分明也。但于释尊是现在佛也过去七佛中不可取之云难者。西明师会此疑云。又解。毗婆尸第一。释迦文第七。从多为论。故云过去七佛。据实。释迦一佛即是现在(文)。栖复师通此难作二释云。只释迦虽是现在。将现在对彼未来。现在佛亦是过去摄。二者以从多。亦名过去。若据疏意。但是总相说过去七佛。不必事须过去七佛数足。以释迦是现在。所以别陈也。疏总指云即过去七佛(文)。次于法花经今于我所说法人中亦为第一之文者。玄赞会经文云。此为总陈过去七佛。今于我者。现在别陈(文)。摄释(四)问答之云。问。七佛之中已兼释迦。云何复言今于我所说法人中亦第一耶。答。七佛据总。今我所者依别而说。是今化主故更独明(文)。此等释意。上七佛中。虽摄释尊。教主德重故。重别举之(为言)。次于涅槃经则与第七佛同其一名号之文者。诸师会此文解释非一准。净影大师会之云。释迦是姓。此翻名能。牟尼是字。此翻名满。众生身中法身充满。与牟尼尊德满不殊故。与第七同一名号(文)。嘉祥大师会之云。第七即是释迦。如今身中有佛性。即有三宝性。即与释迦同故。言与第七佛同其一名号也(文)。章安大师会之云。若七佛数即第七佛。佛是觉义。能觉佛性与佛义同(文)。太贤法师会之云。则与释迦文当共同十号(文)。憬兴师释其意同之。准此等诸师异释。可会涅槃经今文也。何况见涅槃经(十)云。世尊久已舍病苦故。得名为第七佛(文)。彼经意。既以释尊为第七佛云事。此文炳然也。至叹迦叶童子德之文。宁忘本旨哉。
  重重之难答处处之要文。花严宗枝叶。钞第八记录之毕。繁重颇有其烦之间。并让彼所省略也。至要之时可引见之。
  华严经五云(如来名号品)。诸佛子。此四天下佛号不同。或称悉达。或称满月。或称师子吼。或称释迦牟尼。或称神仙。或称卢舍那。或称瞿昙。或称大沙门。或称最胜。或称能度。如是等称佛名号。其数一万(文)。
  玄四云(无释)。
  华严经十二云(如来名号品)。诸佛子。如来于此四天下中。或名一切义成。或名圆满月。或名师子吼。或名释迦牟尼。或名第七仙。或名毗卢遮那。或名瞿昙。或名大沙门。或名最胜。或名导师。如是等其数十千。令诸众生各别知见(文)。
  疏三上云。一切义成即悉达也。无事不成就故。圆满月者。惑断智圆恩荫清凉故。师子吼者。名决定说。释迦牟尼者。释迦云能仁。能二种故。牟尼云寂默。契寂理故。第七者。七佛之末故。若取贤劫。但当第四仙。即喻也。无欲染故。毗卢舍那。广如前释。瞿昙氏者。唯约姓也。此云地主。以从劫初代代相承为转轮王故。然上云释迦。乃是族望。此即性望故。智论第二云。释迦牟尼姓瞿昙故。佛名经亦然。沙门者此云息恶。无恶不息故。复称大。最胜者。圣中极故。德无加故。导师者。引导众生离险难故。于生死海示众宝故。然名含多义。略释此十。恐文繁博。余但随难解之(文)。
  钞七下云(无释)。
  刊四云。释迦牟尼者。释迦此云能。能人种故。迦音甄何反。勿依本音呼。牟尼此云寂默。契即事之理故。第七仙者。贤劫中第七佛故。仙喻名也。谓仙人不染欲事。神通自在常乐寂静。虽不令同佛。小分似故。瞿昙者妙也。此云地主。代是轮王为大地主故。沙门此云息恶。余名可知。
  问。名号品经文云。此娑婆世界有百亿四天下(文)。尔者上下二方可有别四天下耶。进云。控玄记释竟。上下二方无别四天下见也。付之。依探玄记解释披名号品经文云。次此下方有四天下。名曰炳道○次此上方有四天下。名曰持地。上下二方举别四天下。若尔宗家定判。岂不背彼经文哉。
  答。见名号品结文云。此娑婆世界有如是等百亿四天下(文)。若上下二方有别四天下者。容有三百亿四天下。而既说有百亿四天下。不云有三百亿四天下故。同余经论说。大铁围山内平满有百亿四天下。上下二方无别四天下释也。但于名号品经文者。探玄记中会之云。一以说法之处。即为当中。为成主伴。融彼百亿。令有上下。使得圆故。无三百也(文)。此释意云。理实而言。有百亿四天下。虽无别上下二方四天下。说法之处为当中。十方世界为眷属。为成主伴具足之义。融此平满百亿四天下。令有上下二方。实无差别上下二方四天下(为言)。清凉大师。此教所说。事随理融。随说法处。即是当中。纵极上际傍至大轮围山。亦有十方互为主伴。以融为眷属。本数非多。十方界融。亦准于此之释。其意同之欤。
  华严经五云(如来名号品)。诸佛子。次此东方有四天下。名曰善护○次此南方有四天下。名曰难养○次此西方有四天下。名曰佛惠○次此北方有四天下。名师子言○次此东北方有四天下。名曰安宁○次此东南方有四天下。名曰喜乐○次此西北方有四天下。名须菩提○次此下方有四天下。名曰焰道○次此上方有四天下。名曰持地○娑婆世界有如是等百亿四天下○彼称如来○亦各不同。有百亿万(文)。
  玄四云。问。此大千界。依余经论。大围山内平满有百亿四天下。上方下方不得更有四天下。若上下皆有。则一一四天下皆有上下故。应有三百亿。云何仍说唯百亿耶。答。若小乘实处理无改动。若三乘虽即空真如等。而不碍事故不坏本事。若此一乘事即无碍圆融自在。是故此中明处。随教而圆融。应十数显无尽。此娑婆一界有二种融。一以说法之处。即为当中。为成主伴。融彼百亿令有上下。使得圆故无三百也。纵于最东近围边一四天下。为说法主。即是当中。融彼余四天下。还有十方眷属具足。以诸四天下。皆望他为伴。望自为主故。是则围山亦随融移改也。余十方界等融义准之。此约一乘教。若约三乘。不得如此。如余经论说之(文)。
  华严经十二云(如来名号品)。诸佛子。此四天下东次有世界。名为善护○此四天下南次有世界。名为难思○此四天下西次有世界。名为亲惠○此四天下北次有世界。名有师子○此四天下东北方次有世界。名妙观察○此四天下东南方次有世界。名为喜乐○此四天下西南方次有世界。名甚坚牢○此四天下西北方次有世界。名为妙地○此四天下次下方有世界。名为焰惠○此四天下次上方世界。名曰持地(文)。
  疏三上云。问。余圣教说。大轮围内平布百亿。上即诸天下安地狱。如何此说上下皆有四州。答。此教所说。事随理融。随说法处。即是当中。纵极上际傍至大轮围山。亦有十方互为主伴。以融为眷属。本数非多。十方界融。亦准于此(文)。
  钞七下云(无释)。
  刊四云。问。余圣教说。诸四天下相望。但有东西南北。何故此中说有十方。答。世界方所常定不异。约教说彼有尽不尽。依此经说。夫一四天下在中为主。则十方四天下为伴。余互相望亦尔。如细孔相望。四天下现尔。刹土亦然。世界细名从此而立(文)。
  问。探玄记中云。娑婆此云堪忍(文)。尔者依悲华经意名堪忍故。如何释之耶。进云。探玄记云。悲华经云。是中众生嗔痴等过。梵王忍之故为名也(文)。付之。依探玄记释勘悲华经文。问。何因缘故名曰娑婆。答。是诸众生忍受三毒及诸烦恼。是故彼界名曰忍土。是以文句中引悲华经云。是诸众生忍受三毒及诸烦恼故名忍土(文)。若尔文句所引符彼经文。探玄记所判岂非致相违哉。
  答。探玄记所引实似背悲华经现文。尤为难思。但大梵王是娑婆世界主故。娑娑世界众生起贪瞋痴等过。大梵王专忍受之故。探经文意如此所判欤。
  玄四云。娑娑此云堪忍。悲华经云。是中众生贪瞋痴等过。梵王忍之故为名也。放钵经(云云。文)。
  疏三上·演义钞七下·刊定记四无释。
  文句二云。娑婆此翻忍。其土众生安于十恶不肯出离。从人名土故称为忍。悲华经云。云何名娑婆。是诸众生忍受三毒及诸烦恼故名忍土。亦名杂。杂九道共居(云云。文)。
  疏记二辅正记二无释。
  玄赞二云。梵云索诃。此云堪忍。诸菩萨等行利乐时。多诸怨嫉众苦逼恼。堪耐劳倦而忍受故。因以为名(文)。
  悲华经五云(诸菩萨本授记品)。尔时宝藏如来告火鬘言。善男子。未来之世过一恒河沙等阿僧祇劫。入第二恒河沙等阿僧祇劫。后分之中。此佛世界。当名娑婆。何因缘故名曰娑婆。是诸众生忍受三毒及诸烦恼。是故彼界名曰忍土(文)。
  问。清凉大师引涅槃经师子吼品说。明恒河七类人相。尔者第七类中可取独觉菩萨耶。答。不取独觉菩萨耶。两方。若不取独觉菩萨者。独觉菩萨已离分段生死。第七类中何不取之哉。是以辰旦人师述涅槃经师子吼品所说恒河七类人相云。合支佛菩萨佛为第七人(文)。若依之尔者。清凉大师解释中。今此第七类唯限如来。不通独觉菩萨见。如何答。思涅槃经师子吼品意。恒河者譬分段变易二种生死。而独觉菩萨设虽离分段生死。未尽变易生死故。第七类中不取之也。故补正记云。又师子吼品明恒河生死河中七人。以生死河亘于变易。唯佛得度。余悉河中(文)。何况见演义钞中所引涅槃经师子吼品文。说第七类人云。彼岸山者喻于如来。受安乐者喻佛。常住大高山者喻大涅槃(文)。此文意。第七类人唯限如来之旨甚分明也。是以章安大师。依此品说。释第七人即是佛。道暹师引此经文解。今住极位高大之山。验此而论是佛位也。说师一同之释。谁可疑之哉。但于辰旦人师定判者。是补正记释也。既为化宗末师释。不可依用之。若强会通之者。披一段释。上述唯佛得道余悉河中。成第七类人唯限如来之义毕。下合支佛菩萨佛为第七人之释。忽不可致相违。故推此释意云。即是四果为一故。观四方以譬四果为四人。述声闻四果譬第四遍观四方人毕。不释五六法譬。云合支佛菩萨佛为第七人。意自第五至第七。如次支佛菩萨佛释也。非云第七类中亦取支佛菩萨。全不可背师子吼品经文欤。
  此会通者。去建长二年。后鸟羽院御八讲。宗性对长俊法印。用此论义之时。下座智圆法印谈义之趣也。此义虽可然。颇违合之标言为第七人人结文欤。
  华严经十二云(四圣谛品)。诸佛子。所言苦集圣谛者。彼欢喜世界中○或名无底(文)。
  疏三上云。集名无底者。烦恼深故。非习道学。浮沉而不已(文)。
  钞八上云。疏非习道学浮沉而不已者。亦涅槃三十二师子吼品。恒河七人之意。习道是法学。浮是喻。经中因师子吼问。若一切众生乃至阐提定有佛性。即当定得无上菩提。何以一切众生不得涅槃。若有佛性力。云何须修习八正道等。佛便赞叹。为举此喻。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恒河边有七种人。若为洗浴恐怖贼寇。或为采花则入河中。第一人者入水则没。何以故。羸无力故。不习浮故。第二人者虽没还出。出已复没。何以故。身力大故则能还出。不习浮故出已还没。第三人者没已即出。出更不没。何以故。身重故没。力大故出。先习浮故出已即住。第四人者入已便没。没已还出。出已即住。遍观四方。何以故。重故则没。力大故还出。习浮则住。不知出处故观四方。第五人者入已即没。没已还出。出已即住。住已观方。观方已即去。何以故。为怖畏故。第六人者入已即去。浅处则住。何以故。观贼远近故。第七人者既至彼岸登上大山。无复恐怖。离诸怨贼。受大快乐。善男子。生死大河亦复如是。有七种人。畏烦恼贼故发意欲度。此下则是义引经文。谓出家被衣。随逐恶友听受邪法。拨无因果。即一阐提。没生死河。不能得出。是第一人。第二人者。欲度生死断善根故没。亲近善友得信心故出。又遇恶友复断善根故复没也。第三人者。断善根故没。近善友得信故出。信如来常住修习净戒。读诵书写十二部经。坚住施惠故名不没。修戒施惠即是习浮。第四人者。没出与住皆同第三。但合观方。云观四方者。四沙门果。第五人者。余义同前。即去者。心无退转。是住无退转已。即便前进。前进者谓辟支佛。第六人者。前喻之中但云入已即去。及至合中亦同第五。皆有没出住去。去至浅处则住者。谓诸菩萨为欲度脱诸众生故。住观烦恼。经云。第七人者。发意欲度生死大河。断善根故。于中沉没。亲近善友获得信心。得信心已。是名为出。以信心故。受持读诵书写解脱十二部经。为众生故广宣流布。乐于惠施修习智慧。以利根故。坚住信惠。心无退转。无退转已。即便前进。既前进已。得到彼岸登大高山。离诸恐怖。多受安乐。善男子。彼岸山者喻于如来。受安乐者喻佛。常住大高山者喻大涅槃。善男子。是恒河边如是诸人。悉其手足而不能度。一切众生亦复如是。实有佛宝法宝僧宝。如来常说诸法要义。谓八圣道大般涅槃。而诸众生悉不能得。此非我咎。亦非圣道众生等过。当知悉是烦恼过恶。以是义故。一切众生不得涅槃。释曰。是知虽有佛性。要须修道方至彼岸(文)。
  刊四云(无释)。
  涅槃经三十二云(师子吼菩萨品)。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恒河边有七种人。若为洗浴恐畏寇贼。或为采花则入河中。第一人者入水则沈。何以故。羸无势力不习浮故。第二人者虽没还出。出已还没。何以故。身力大故则能还出。不习浮故出已还没。第三人者没已即出。出便不没。何以故。身重故没。力大故出。先习浮故出已即住。第四人者入已没。没已还出。出已即住。遍观四方。何以故。重故则沈。力大故还出。习浮则住。不知出处故观四方。第五人者入已即沈。沈已便出。出已即住。住已观方。观已即去。何以故。为怖畏故。第六人者入已即去浅处则住。何以故。观贼近远故。第七人者既至彼岸登上大山无复恐怖。离诸怨贼受大快乐。善男子。生死大河亦复如是。有七种人。畏烦恼贼故。发意欲度生死大河。出家剃发。身被法服○一阐提者名断善根。断善根故没生死河不能得出。何以故。恶业重故。无信力故。如恒河边第一人也○第二人者。发意欲度生死大河。断善根故没不能出。所言出者。亲近善友则得信心○以钝根故。复遇恶友。不能修习身戒心惠。听受邪法。或值恶时处恶国土断诸善根。断善根故常没生死。如恒河边第二人也。第三人者。发意欲度生死大河。断善根故于中沉没。亲近善友得名为出○以利根故。坚住信惠。心无退转。如恒河边第三人也第四人者。发意欲度生死大河。断善根故于中沉没。亲近善友故得信心。是名为出○以利根故。坚住信惠。心无退转。遍观四方。观四方者四沙门果。如恒河边第四人也。第五人者。发意欲度生死大河。断善根故于中沉没。亲近善友故得信心。是名为出○以利根故。坚住信惠。心无退转。无退转已即便前进。前进者。谓辟支佛虽能自度。不及众生。是名为去。如恒河边第五人也。第六人者。发意欲度生死大河。断善根故于中沉没。亲近善友获得信心。得信心故。名之为出○以利根故。坚住信惠。心无退转。无退转已即复前进。遂到浅处。到浅处已即住不去。住不去者。所谓菩萨欲意度脱诸众生故。住观烦恼。如恒河边第六人也。第七人者。发意欲度生死大河。断善根故于中沉没。亲近善友获得信心。得信心已。是名为出○善男子。彼岸山者喻于如来。受安乐者喻佛。常住大高山者喻大涅槃(文)。
  疏十二云。次别列七人。初七人皆前二是外凡。次一是内凡。后四是圣人。外凡穷恶阐提。次将立而退故为二人。内凡者三方便同为一者。虽复优劣俱未发。真圣人为四者。声闻不侵习。支佛侵习。菩萨侵习复化众生。佛习气尽。若不作此解。无以取异○河中七人离合不同。此文明七人。后品明七众生。此中合四果为第四。离三乘为三人。后品离四果为四人。合支佛菩萨佛为第七人。至下当更分别○第一人者下。别列七人没。即阐提过去之善宿因既羸。现在无信故。不习浮。第二人是将立而退。身力大者。过去善深。今生不修。名不习浮。能断善根。第三人即是得住。以譬内凡。没已出者。昔日经没第四人即是四果。以譬四方。四方者。下文以四方譬四谛。非今用。譬文云。不知出处故观方。以昔不知出处故不观。今知出处故言观方。又不知大乘出处故取小果。第五人即支佛。亦云观方过于四果。以利根故。不取四果。但为自证。故言而去。同畏生死故言怖。第六人即菩萨。去不住者。不住生死。浅处住者。心安生死。从其心边故言浅处。第七人即是佛。善男子生死大河下。第二合譬○既出家已下。第二合别譬七人。初合常没。即一阐提。此中略合○第二人下。合将立而退。即外凡人。亦能断善。而不同恒没。第三人者下。此合内凡得住之人。小大两位俱在中者。岂非通教三人共位○第四人者。合四为一。但断正不侵习。第五人是支佛。但侵小许习。第六人是菩萨。能侵多习。复化众生。第七人是佛。习究竟尽(文)。
  暹记八云。现在无信者。不信世出世因果也。将立而退者。若人暖位则得不退名为将立。所以念处名为而退。今生不修者。过去善深。今生暂发菩提心观于念处。遇缘而退。名不习浮。昔日经没者。今入内凡方得不没。四方者。须陀洹对东方。余三果次第配三方。不知大乘出处者。不见佛性名不知出处。正当文经云。即去者。度河而去也。从其心边者。从其度众生心边故云心安生死○又此合文。从方二人去。先牒初人行法。次出第二人行相。第三人则先牒初二人。次修习智慧下。出第三人行相。第四人先牒前三人。次修习智慧下。示第四人行相。第五人先牒前四人。次修习智慧下。示第五人行相。第六人先牒前五人行相。次修习下示第六人行相。第七人先牒前六人。次修习下示第七人行相。经云住大高山者。前菩萨但至因行浅处。今住极位高大之山。验此而论是佛位也(文)。
  满记四末云。现在无信者。信喻习浮故也。昔日经没者。即约外凡故没。内凡即出也。不知出处故观方者。谓未入圣位也。但为自证者。谓修习故也。从其心边等者。心祈涅槃。名之为去。能入生死故云浅处也。经云观贼近远故者。界内为近。界外为远也○得立而退者。谓得念处观欲入暖位。名之为立。犹遇恶友而失念处故云退也○合四为一者。谓声闻人也。经云即便前进者。犹支佛修习故进也(文)。
  文句六云。大经云。谛观四方。喻于四谛。准此可知(文)。
  疏记六云。大经云谛观四方者。大经三十二。如恒河中七种众生。第一人者入水即没。譬一阐提。第二人者出已复没。有信故出。不修故没。第三人者出已不没。即内凡人。第四人者入已没。没已出。出已住。遍观四方。身重故没。有力故出。习浮故住。不知出处故遍观四方。譬于四果观于四谛。第五人者入已没。没已出。出已住。住已观方。观方已行。怖故即去。譬辟支佛也。第六人者入已即去。浅处即住。何以故。观贼近远故。譬菩萨也。不住生死故去。安心故住浅处。第七人者即至彼岸。外道得度皆由观谛与观方义同。是故系引(文)。
  转正记六云。谛观四方者。涅槃疏云。出观方解凡有五人。一顶法。二忍法。三世第一法。四苦忍至十五心。五初果至十六心。以此五人皆观四谛。并名观方。然前暖法亦观四方。只说从得住立观方义。顶法已上方受其名。又师子吼品明恒河生死河中七人。以生死河亘于变易。唯佛得度。余悉河中。示外凡穷恶阐提。须修将立而退。退故为二人。内凡有四方便同为一。虽复优劣。俱未发。真圣人为四。声闻下修习。支佛修习。菩萨修习复化众生。佛习气尽。显即是四果为一。故观四方以譬四果为四人。合支佛菩萨佛为第七人。此涅槃河专在分段通于四人。即小乘七人也。有信故出者。以发心故名出。不修故没者。退本善心流转故名没也。今已没者。入即入生死也。浅处即住者。烦恼渐尽名为浅处(文)。
  问。香象大师意。光明觉品题可有持业·依主·有财三释耶。答。委论之者。可有今此三释也。进云。探玄记中释此事云。皆依主释(文)。付之。思光明觉品题。何无今此三释哉。是以清凉大师意。于今品题有三释判。如何。
  答。委云之者。光明觉品题可有持业·依主·有财三释也。所谓云光明之觉可有依主释。云光明有觉之用可有有财释。云光明即觉可有持业释也。故疏云。若从开释。光明之觉。光明有觉之用。通依主·有财。若从合说。光明即觉。可持业也(文)。香象大师意。何不许此旨哉。但于探玄记释者。谈如来之光明。光明之开觉故。且举依主释许也。故探玄记云。谓如来之光明。光明之开觉。谓依体起用。依用成益。皆依主释(文)。是则开合不同。广略差异。故师资解释更非相远也。
  玄四云。初释名者。谓如来之光明。光明之开觉。谓依体起用。依用成益。皆依主释。可知(文)。
  疏三上云。第二释名者。一开二合。初开者。光明体也。觉者用也。此二各二。谓光有身智二光。觉有觉知觉悟。又光有能照所照。觉有能觉所觉○又此二光不异觉境。此三圆融唯无碍之法界。虽平等绝相。不怀光明之觉。品中辨此故以为名。若从开释。光明之觉。光明有觉之用。通依主·有财。若从合说。光明即觉。可持业也(文)。
  抄八上云(无释)。
  刊四云。释名者。如来是能放光主。光明纳是所放光体。能觉悟是光业用。此断如来之光明纳。依主或有财。简菩萨等故。是佛所有故。光明纳之能觉悟。亦通两释。曾音声等觉悟故。光明有此觉业故。若总言如来光明纳觉悟之品。唯依主也(文)。
  律治二年(丙子)后三月十日(酉时)于笠置寺般若院僧房抄之毕抑去年八月四日夜多年同宿儿童力命丸于兴福寺林小路不图遇灾难无过被杀害之间南都心忧存之余坟墓卜此山之间自去年八月之比常笼居当山此圣迹访亡童冥路之隙不忌昔勤所励今功也亡童告别之后今日虽当二百四十四日恋暮之思添色悲叹之泪无干然而且充先人之追福且存当宗之兴隆折墨染笔写文记义仰愿圣灵回向无贰遂往诣于安养兜率之云祈请有诚期再会于龙华鸡足之月乃至法界平等利益而已。
  右笔花严宗末叶前权僧正宗性(年龄七十五夏腊六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