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大乘法苑义林章师子吼钞卷第九(唯识章之余)

  南都西京药师寺法相
  大乘沙门释基辨撰

  【章】第六修证位次者。钞曰。自下当章第六门。大分为三。初标牒。明修入位。三明修证行相。今即初也。
  【章】摄大乘说(至)一切障抄曰。此下第二明修入位次。此中大分有二。初举三个论文。明位。后会二论之违。初中有三。初举摄大乘。二举成唯识。三举瑜伽论。初中亦二。初本论。二释论。今即初也。摄大乘者。无性第六(二纸左)之文也何处能入者。寄问而起。有二问。初问所入处。二问能入。何言应再读焉。初问何处能入。后问云何能入。答中有此二意故谓即于彼有见者。答所入处也。神廓摄大乘疏作二释。一彼者意识也。有见者后(念)生意识与耳识俱名为有见(此释意以见照义为见也)谓耳识亲闻法义故名为见。后生如理作意远从耳识闻法而生。
此后(念)果(第六识)有先因见故(再识云见俱云有也)名为有见。二若体对用意言自体与见分用俱故名有见(已上神廓)基辨详二释云。两释俱不尔。今辨初释者。云意识与耳识俱亲闻法义名为见。于胜解行地资粮位闻慧故虽应尔。至四加行位唯修慧故非与耳识俱之意识。四寻伺远以闻慧虽为增上。至四如实缘非安立谛故但意识修慧。故不尔。又后释中云意言自体与见分俱是通漫释。自证·见二分俱一切心心所行相。为何今云有见简之。故为未稳。今释云。彼者指第六意识。见者推求即正见也(神廓以见言为见照义释未了也)有者俱也。谓第六识与正见俱起。即四寻思四如实观也。摄论同处文曰。推求文名唯是意言(云云)唯是言彰意言孤起与耳不俱。推求言是正见俱也。是为证作今解(已上私)似法似义者。子岛作二释云。一云影像文义似本质故。二云依他文义似心外故(云云)今释云。似者假有实无四寻思观。故假有云似。法者自性。义者差别也。意言者。意识变所缘境如言似故。意识现行行相云意言也于言境第七声。子岛释云第六啭声尤为不是。今云。如于二空有迷谬者之于言。疏主释境第七声故。此文总意云。于彼第六意识有正见俱起寻思推求假有实无自性(法)差别(义)观似法似义意言境之意。是答所入处竟大乘法相者下答能入之问。今谓。四如实观缘非安立大乘所观。简二乘观。离识增无。离境识无。泯能所相观即是大乘法相。此大乘法相言第三具声等所生起者。今云。等谓能所相平等起也。此等所生起言于胜解行地资粮位大乘法相闻熏习为远缘意言正见为近缘。四加行位唯意言境为缘彼彼心起云等所生起。若于见道以其闻熏增长本熏净种为增上缘自本熏种如·智冥合现行。修道究竟道皆此本种生起今总合云等所生起也胜解行地者。地前资粮加行位也随闻胜解故者。地前位也。如理通达故者。见道也治一切障故者。修道也离一切障故者。无学道究竟位也。
  【章】无性解云(至)离诸障故抄曰。二以释论文明位唯有识性者。大乘教法。但随听闻者。闻熏习也通达此意言故者。此谓一切法名义自性差别。通达此名义意言境即是通达唯识由此者。此谓意言即唯识变。第三具声。此能观有能作用能对治用故。
  【章】成唯识说(至)唯识相性抄曰。二举成唯识。此中有七。初问起。二示立五位处所。三资粮位。四加行位。五见道位。六修习位。七究竟位。云何渐次二句初问起也。谓诣菩萨二句二示立五位处所。资粮位中二句三资粮位。在加行等四句四加行位。在通等二句五见道位。修习位等四句六修道位。至究竟等六句七究竟位。
  【章】五十九说(至)正同唯识钞曰。三举瑜伽同唯识。瑜伽文有八问。今出二问。云何等六字初问。齐何等八字后问(问位)谓善法等下答二问。初九字资粮位。已得等下二句加行位。证得见地故一句通达位见道。积集修地等二句修习位修道。得究竟等三句究竟位无学道正同唯识一句示此说与唯识同。
  【章】摄大乘中(至)略隐不说抄曰。明修入位次。二文中第二会二论违。此中二初摄论。后唯识。今即初也。此会违意云。先举摄大乘文中。说胜解行地·见道·修道·究竟道说示四位不云加行位。与成唯识说五位相违。此违云何会。今会云。胜解行地名在资粮位。资粮位以闻思思量唯识相性时位尤长。故云胜解行地。此地一大劫修行满力方起加行故。加行时位短少。故从多分长时资粮云胜解行地作论。故说四位以加行位摄资粮说以观时少等者。加行位唯识观修时少故略隐不说。
  【章】唯识等中(至)上来明位抄曰。二会唯识论别修者。五位别修行相见道前位者。加行位也亦有伏除者。亦资粮位摄论唯识等下举加行位伏除之相。二论各言四加行位寻思如实唯识观别伏除故别出加行直往迂回等者。通难。难云。地前有伏除顿悟应尔。渐悟人已断烦恼回心。何有伏除耶。迂回之人下辨顿渐二悟人别。意言迂回人中有已得第四果等人。此人于地前中虽得生空无漏无断惑用。生空游观心中亦不能伏除。未证法空真如真识终不能了如幻依他缘生识故。成唯识八如引厚严经明。经曰。不见圆成实非知幻事等(云云)上来明位者。结明修入位。
  【章】下当辨修(至)三地修抄曰。自下当门第三段明修证之行相。此中有四。初标牒分科。二明证修。三明相修。四明地修。今即初也。如是三修实虽同时今别明之。证即修相之修地之修。修有二种。一能修。二具修。佛位证修。相修具修。地修佛位是无。见道已后至金刚心之证修渐渐证真起次修故。如至次明。
  【章】证修者此(至)似而非真抄曰。此下第二证修。此中有九。初标牒(证修者三字是)二明地前相似观证修。三明初地见道证修。四明初地修道二三四地证修。五明第五地证修。六明第六地证修。七明第七地证修。八明八九十地证修。九明果上证修。此即初·二科也证修者。子岛云。证者证知义。修者修习义也。观行者修习有漏无漏观证知依他圆成之理名为证修也(云云)此见道前者表地前(地前相似观之证修也)真俗二谛唯识观者。非安立唯识观云真。安立唯识云俗。今此云真四如实观。又云俗者四寻思观。为得见道根本智所证真性今此修非安立。为得后得智所证有差别识相今此修安立观。是为入见道证智而修故此位虽无实证此名证修似而非真者。虽作非安立观空·有二相犹未能除。观心有所得故云似。颂言。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谓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云云)
  【章】入见道中(至)方了俗识钞曰。三明初地见道之证修了真识者证唯识性真如(本智)方了俗识者缘净依他识(后得有分别智境)。
  【章】四地以前真俗别观钞曰。四明初地修道二地三地四地证修真俗别观者以根本智观真。以后得智观俗。未得念念真俗合观。
  【章】第五地中(至)始能少起钞曰。五明第五地证修真俗方合者。本智后共真俗合观。西明仁王疏曰。经云善学菩萨四天王双照二谛平等道。略有四种双照。一方便双照。谓十回向中四善根位。二证位双照。如此经初地。三功用双照。谓第五地。四任运双照。八地上(云云)灯主破是。如子岛私记引。然极用功等者示劣于六地已上用极功用始能少分起合观智。
  【章】至第六地(至)未能长时钞曰。六明第六地证修。五地已前全有相观。第六地上无相观。虽多分起。未能长时相续。
  【章】于第七地(至)亦未任运抄曰。七明第七地证修方得长时者示胜第六地。无相长时起故。犹有加行等者彰劣后八地上。
  【章】八地已上(至)恒俱合缘抄曰。八明八九十地证修。如文可知。若尔以何为三地别耶。答。如成唯识九说。
  【章】至佛位已(至)自在满故抄曰。九明果上证起。三智俱能者。大圆·平等·妙观三智俱一刹那能缘真俗识第六不定等者。观察智或时一念缘二谛。或时唯缘真谛。如自受法乐智。或时缘唯俗谛。如说法利生时成事唯俗等者非护法义行缘浅故者行谓行相。缘谓所缘。成事智观有情心行为三业化。故云行缘浅也。或亦通真等者亲光义也。如上已明。
  【章】相修者云(至)修唯识观抄曰。此下第二明相修。此中有五。初标牒(相修者三字是也)二问起。三总明相修行相。四广明五位观心之相状。五重明五位修习别。此即初·二也相修者。子岛曰。相者体相也。修者修习之义。观行者修习有漏无漏观令其智种子现行。其体相展转增胜生长圆满。名为相修也(云云)。
  【章】谓今有漏(至)生长圆满抄曰。三总明相修之行相。有漏无漏观心者。秋篠(义镜)云。有漏观心谓资粮·加行二位。无漏观心者见修无学三道观心(云云)种子现行者。种子得修。现行习修。展转增胜者。地位展转无漏增胜。生长圆满者。由现行熏新熏种生本熏种子增长圆满。
  【章】初修习位(至)纯熟自在钞曰。四广明五位观心之相状初修习者资粮位也托境思惟等者。资粮位中随所闻大乘教法托一切所缘境界思惟唯识相性理。令此唯识观心纯熟自在。
  【章】后伏所取(至)相像渐微钞曰。此明加行位观心之状后者加行位。资粮位之后故伏所取等者四寻思观拆伏之状观心转明胜者四如实观心转明境相像渐微者。境谓安立有空相有所得境相。像渐微者。有所得影像云像。谓由四如实非安立谛观心有·空二相渐渐微隐。
  【章】忽心境乃冥观转成无漏。抄曰。此明见道通达位观心相状。三十颂说。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云云)忽谓若时。犹云有一时心境乃冥者。如与智冥合平等平等观转等者。地前所修有漏唯识观有一时忽然转成无漏唯识观也。
  【章】如是展转(至)名之为修钞曰。此明十地修道及究竟位观心如是者指心境乃冥观转无漏。下转成中等者。十地间次第展转无漏下品唯识相性观心转齐成中品观。中品观心转齐成上品观心。此修习位地地断所知障展转转齐观心至究竟相也。究竟圆满等者明究竟位观心。究竟位虽无修得义以已修义究竟圆满名修也。
  【章】于初二位(至)用渐增故抄曰。此下五重明五位修习之别。此中有四。
初明资粮·加行二位。初二位者资粮·加行二位。有漏三慧者。资粮位闻思二慧加行位修慧。皆现种修者。三慧俱以现行名修。亦现行时必有新熏种。此名种修种修无漏等者明种修由。谓由有漏善新熏力本熏无漏种自增长种子用渐增长。损力益能转故。子岛云。资粮位以有漏闻思二慧修唯识观。加行位以有漏修慧修。即此二位修增有漏智现行种子傍修增无漏智之用(云云)。
  【章】通达位中(至)种修有漏抄曰。二明见道位唯有修慧者。无漏修慧通现种修者。无漏智现行即修。种修者。无漏智新熏种生。此种修增种修有漏者。无漏智种修增时同念有漏善种子势增。此名种修。
  【章】在修习位(至)种修有漏抄曰。三明修道位。有漏无漏者。漏无漏唯识观。通现种修者。此亦通漏无漏。自可知也。种修有漏者准前可知。
  【章】于究竟位(至)无漏之观钞曰。四明究竟位无漏满故等者。修义皆止故更不修然具现种等者。非由具观名修也。
  【章】地修者有得修习修抄曰。自下辨修中第三明地修。此中有三。初略示。二举证。三由证成义。今即初也。地修者。子岛云。地者九地也。修者修习义也。
观行者随在何地修唯识观令修习生长增长自地他地观心种子现行之体用名为地修也得修者。同云。小乘得修在未来。大乘意现在无漏种未现行以熏习修增此种令生现行名云得修。演秘曰。得者谓所得。熏修云修。由现道力令所得法种子增明故(云云)对法九说四种修。一得修。二习修。三除去修。四对治修(云云)今举唯初二。
  【章】对法九云(至)现前行故抄曰。二举证又道生时者一本作见道生时。虽义意通以现本为稳。道谓一切有无漏道。有漏善智无漏善智现行熏种时修增安立各自种子。是名得修(由有漏善熏习修增有漏善种及无漏善种等准前应知)从此种类等者。从此修增(现行熏种云修增也)无漏观心种类或有漏善心种类展转增盛相续现行生起故。谓有漏善现行新熏自种增长本熏无漏种用无漏善现行新熏自种增长本熏有漏善种又即此道等者就现行释习修。此道者漏无漏道。现前行者心现起修行也。
  【章】习谓现行得谓种子抄曰。此下三由证成义。此中有四。初由前证略立二修。二明地修行相有四类。三结四类分别能修人。今即初也。
  【章】有依下地(至)傍修得故抄曰。二明地修行相。此有四类。此即初一类也有依下地等者明依身在下地起下地心修唯识观依下地者。或问予(基辨)云。由子岛释依言古师存二义。一者所依定。二者所依身。虽有二义今取定也。若依身者何故次文引唯识文云前三无色等耶。入见道依身者在欲界故(云云)(已上子岛)何今不由子岛别释第一类而云明依身在下地起下地心等耶。基辨答曰。子岛取定不取身说破古之缕解有得失非全璧。今详判古义叙今义。其中玄黄自分今立二科。初出古义详判。二述今义彰实。初出古义四家。初清素记义。二秋篠所释。三义滨所释。四子岛释义。于此四家详判是非于一一下自应辨明初清素记义者。彼记曰。依下欲界身起色界(四定)心入现观时。现行习修唯四静虑。得修种子通上无色。以曾闻无色令其上地本新种子用增长故。不同下地更熏新种名为体增。种体多故。故引唯识成前义也(云云)(基辨)判此义是非云。此师释依下地文云依下欲界身为稳当也。然释章起下地心云起色界心等未稳。强为牵合成唯识论胜见道傍修等文应设此释既云起下地心。何云起色界心耶。若言自前三无色见则第四定已下皆是起中地心。则是亦由证文强牵合焉。若章文云随应起下地心。则似有理。既不云尔。云何曲文成理耶。故清素释为不允当。二秋篠释义者。珠记曰。依下地起下地心身在欲界起欲界心。又身在第二禅还依初定起初定心(云云)基辨详判云。秋篠云。身在欲界起欲界心之释尤得章意又身在第二禅等之释工而劫失。云依初定起初定心之释未稳既云依初定。即是起初定心。有何差别云依初定。复云起初定耶。不依则应无起定理。不起则应不可名依定。故秋篠释半为不当。又子岛破秋篠云身在欲界起欲界心之释云。不妨在欲界起散闻思作唯识观。然于此四类不可摄也。既说初类云得修通上得缘上境令势增长。云何以欲界散心修增上界定种子。若尔则有定散间杂之失故也。基辨详此破是非云。子岛所斥不允。谓欲界散地心有二。一散乱心。二等持心。以初散心不能作唯识观。以后定心作唯识观。上章文云。于初二位有漏三慧。皆现种修种修无漏用渐增故(云云)此初二位中资粮位以有漏闻思二慧修唯识观修增有漏智现种之体用傍修增无漏智种之用。既下文云欲界自地观但闻思慧。明知从欲界等持心起有漏闻思。熏修傍修得上界定种子。有漏闻思熏修既说傍修无漏种。何况傍修有漏上定种。岂有定散间杂之失耶。今云得缘上境令势增长。则凡作唯识观缘三界一切法。了唯识故。欲界等持作唯识观岂不观三界唯心。若观三界则是缘上境。何云无势增长耶。故子岛破斥为不稳当。第三义滨释曰谓依初定起初定心(云云)基辨详云。今此章文既云依下地起下地。岂应云依初定起初定耶。故不稳当如秋篠文中斥。四子岛义云。依下地者指所依定。非明依身。谓身在欲界依初定起初定。今云依下地起下心。乃至在下地依无所有处定起无所有处心亦云依下起下。是即第一句之旨也。引前三无色等文为证尤在此意也(云云)子岛释意云。引成唯识前三无色等文。意谓。身在欲界入菩萨见道之人以第四定为所依定。以第四定无漏心入见道已傍修前三无色地世俗智种子。现修在下第四定。种修通上三无色。故以此文证第一句也(已上子岛意也)基辨详子岛义云。言依初定起初定心之释如详秋篠义中斥。有烦重失。复云依无所有处定起无所有处心。是亦重言。不依则不起故。云何以在欲下地修无所有处定摄依下地起下地之类耶。应摄在下地起上地之类也。又子岛意以唯识前三无色等文为证。以四类皆令同此证。由举证文却令难解。当知此文傍得修之证。亦以前三无色为得修通上之证也。又此章明三修。证·相二修既就漏无漏唯识观辨已。云何此地修但局无漏明是耶。故此证文虽云胜见道亦云前三无色有此根。非唯无漏证文。但举四类傍得修通上之证也。智者择而居诸。故子岛所言为不稳当第二叙今义彰实者。谓此第一类中依下地起下地心者。身依欲下地故。心亦起欲下地等持心修三界唯识观也。习修唯下者。身在下地起下地心修唯识观之时心现行修唯欲等持故。云唯下。得修通上等者。意云。习修唯自地。得修通自他地。其中自地体用俱增。他地唯用增。得缘上境等者。以下地心缘上地境熏时俱上地种势力增长。或问予云。得修缘上境令势增长(云云)此缘上境。心不现行则不能缘上境。无相分不能缘。有相分是应现行。云何不云习修云得修耶。答。如前文言。习谓现行。得谓种子(云云)然有习修必有种修。现行熏种子故。如第一类习修唯下地现行。是必有二得修。一正得修。下地现行漏以似无漏随应熏种。新熏体增本熏用增。是种子体用俱增长。今文云下体用俱增故。二傍得修。其下地得修时。傍以下地心缘上地境令上地种势增唯用增云傍得修。今文云上唯用增故。又或问云。以下地心缘上地境必有相分。若有相分现应习修。云何但云得修为唯用增种体不增耶。答。身在下起下心。下能缘心缘下境熏是现观故。必种体用应俱增也。又起下地心身在下地缘上地境。傍修得故相分虽上。能缘见分下地。于上用劣弱故。种体不熏。成唯识二说能熏义。第二立有胜用非能缘强盛用。则非能熏。下心缘下是能缘强盛用。下心缘上能缘劣故。唯上相分无熏种体道理。是傍修得不现观故。唯本种用增无体增义。故缘上境唯得修非习修也。又问。上境为相分是应本质。下能缘心如本质相分现可谓下心缘下。何不熏种耶。答。上境为相如镜中似实。下能缘缘无用。是熏变相分故。不可熏种如理应思得缘上境等者。明通上所由。意云。身居欲界起欲界等持用思慧。观三界唯心即缘上境了唯识变如是缘了熏下种体用时令上地漏无漏本种势力增也下体用俱境者。现行熏种之时下种新增体亦增本种用。故云俱增也。问云。体用俱增者。种子是本识上功能差别。可俱云用。何故云体用耶。答。体是体相种子缘起道理。或善或恶或色或心等缘起道理各别义增新熏种子是云体增。其体相上应缘起因缘之用增云用增也上唯用增故者。观三界唯识故。熏下地种时傍了上地境熏。于本熏上地种令势用增长也。故云唯用增也成唯识云等者。论七(三十三丁)之文也。今谓。是但证傍得修之义也。然子岛意以此证文为四类上无漏唯识观地修证。如前已斥。此地修文非但明无漏唯识观地修。如前证修相修章文以有无漏唯识观辨。此地修文亦通漏无漏观心明显然可知。故知此文但证傍修得义。总今明地修相四类辨习修得修之别为要也。不应必以见道以欲界身依第四定无漏之义及四类上云但依定非依身也。故子岛释为穿甚矣。有此根者。指三无漏根云此也。有胜见道等者。菩萨所修真见道为胜。真见道无漏智如智冥合平等平等。故证一切法如。后得智时法则此智一切法唯识观熏修种故。第四定无漏观是现行修。此定心观余地境熏为得修也。今就无漏证通有无漏傍得修也。为简二乘见道今云胜见道也。
  【章】有依下地(至)修通下地抄曰。明第二类。谓依身在下地。以上地心(此上地言自初定至第四无色定)修唯识观习修现行唯上地心。新熏种子之体及增本熏种之用亦同是为得修。傍增欲下地有漏善种用亦是得修。对法论十曰。依初定地现修道时。亦修欲系所有善根。如是依一切上地现修道时。皆能修习下界下地所有善根。于彼得自在故。子岛释云。依下地者明所依定。谓依初禅定起二禅已上心修时现修唯第二定。种修通上下地(云云)今云。此释不稳。彼师引对法第五说入初定忆若欲以第二定心出等即能现前而出于定余一切地如理当知而成初定中起第二定义。虽然对法说出定时。今四类修说住定时。故为证不成。故依初定起二定已上心不应道理。凡依定不起彼彼定心。则不可名依定故。
  【章】有依上地(至)修亦通下抄曰。明第三类。谓依身在上地以上地心修唯识观。现行习修唯上地心。依上地者。自初定依身上至第四无色果报为依地也。起上地心者。自初定心上至非想地心起定修习为起心也。种子得修新熏种子之体及增本熏种之用唯所起上地。傍得修欲下地所有善种故。云得修亦通下也。子岛所释但云依第二定起第二定等未稳。云起定即依定故作此解。如上已辨。
  【章】有依上地(至)得修通上抄曰。明第四类。谓依身在下地起下地心依上地者自初定乃至非想地果报云依上地。他谓彼彼感果报心起下地心者。自无所有处心乃至欲界等持心。说初定地修欲界善故。伽六十四说以无色心了三界法。何况初定心不修欲界善。今明报心在非想地起下无所有处心乃至在初定依身修欲界等持善为第四类也。子岛云。依上地者明所依定。谓依第二定起初定心乃至依非想定起无所有处以下心修时。现行修唯在下初定。乃至无所有处种修亦通上(自第二定至非想地云上也)今云。不尔。身在上地。以下地心起唯识观现行习修彼彼下地心。自无所有处乃至欲等持心彼彼云下。熏种得修熏修新熏种体及修本熏种用傍修上地彼彼种用。故云通上也。问。何故子岛所释不尔(云云)答。子岛云依上定起下定心。故不尔。今章所云依上地者。依彼彼果报心地。初定已上彼彼定心即果依身(身此果报)若无色界唯定心为果报。若果云身。定心即依身。
  【章】诸上修下(至)非余品类抄曰。第三结四类分别能修人诸上修下者。上八地身起随应下地心习修者即第四类全第三类得修也及自地修者。上地身起上心第三类余第一类习修。谓下身起下心也通一切品者。如上已言。能修人不分曾得未曾得自在未自在通一切品。品者能修人品下修上者。谓身在下起上地心。第一类得修第二类全也。如是修唯识观者必曾得者得自在者所修。非余未曾得者未自在者所修。故云非余品类也。
  【章】对法论云(至)胜者可尔。抄曰。第四会违成前义。对法第十卷取意也。彼虽不云下地不能修上。说依上地修下界所有善根得自在故。翻是今云下地不能等也诸初业者。未先修得上定之人初修上定人云初业。有上定八故云。初也。及渐邻近者。未得定自在人渐邻近上定自在者未得自在者。渐邻近者。未得上定者。初修业人。不能上修者。下地身以上地心修唯识观初业及渐邻近者不能近未生果故者。近谓亲也。未上界生果故不能上修非胜者可尔者。久习业人云胜者。如是胜者下修上起下自在。故云非可尔也。
  【章】第七观法何性者。抄曰。自下当章第七门。大分为四。初标牒。二略示此门所明。三出能观性。四明所观性。今即初也。观法何性者。今云。观者能也。法者所观也。何性者。于三性中何性今此门所辨也。
  【章】此有二种(至)二所观钞曰。二略示此门所明。
  【章】能观定非(至)此据正义抄曰。此下三出能观性。能观定非等者。谓唯识观智能缘见分。若据安慧。立相见分计执成计执能观义。计执无体。故不可为能观。今彰非安慧义据护法正义立。云定非所执亦云此据正义。此者指上能观非执。彼无者云计执无体也。
  【章】有漏观者(至)二性所摄抄曰。此以正义约有无漏观辨。若以有漏心作唯识观者。定属依他不属圆实。非胜义智不可云圆实性。若无漏唯识观。则净依他圆成实摄。深密诚说。故依圆二性所摄。若安慧无有漏全无漏一分依他义。许相见分计所执故。许因无漏有法执故。
  【章】常无常门(至)非真理故抄曰。以常无常有无漏辨无漏观。能观属净分依他起则无常门非常。今云属依他者彰无常门。又无漏观净分依他故云摄属圆成。决定无不属依他唯属圆成者。能观智非真理故。若是真理非能观非非能观是绝言故。
  【章】即显地前(至)二性能观抄曰。下约地位辨即显者。次上文以有无漏明此即彰地前地上能观智别七地已前有无漏者。若出观时有漏。入观时无漏二性能观者。二性谓依·圆二。出观有漏善心唯识智唯依他也。入观无漏唯识智圆二性。今总合云二性能观也。
  【章】所观性者(至)圆成实性抄曰。四明所观性。此中有四。初标牒。二举三个论文成。三列三文成所观性。四立似实二观判诸文。今初四字标牒。摄大乘云下第二科文。此中有三。初摄论(无性六十一丁)文。二摄论第二(无性二十八丁)文。三成唯识文。今即初也。意言似义相等者。第六意识所缘名义自性差别假有实无云似义相。悟入此似义相故。悟计执本来都无已。此明四寻思观。悟入唯识等者。明四如实观。谓观离境无识离识无境故悟入依他起性。若已灭除等者。明泯空有相入见道位。已灭除者。泯空有二相住非安立菩萨正观。意言闻法熏习等者。
第六意识与耳识俱闻净法界等流教法意识与思俱起熏习。此相似观现前立少物故观心有所得。非实住唯识。故云种类唯识之相。乃至尔时等者。明入见道悟达圆成实性。乃至者略文。尔时者若时。犹云有一时。平等平等等者如与智冥合平等平等此云无戏论无所得。此即无分别智生起已相。此名尔时住唯识即悟入圆成实性也。
  【章】又云名事(至)即入三性抄曰。二摄论第二文(无性)文意如前释。
  【章】初半颂悟(至)圆成实性抄曰。下章主文以论文为三性文。如文可知。
  【章】成唯识云(至)三处不同抄曰。三成唯识文第八卷(二十一丁)文也非不见真如等者厚严经颂。说见道位相。不见真如者示真见道而能了诸行等者示后得智悟净依他。如是上下二句章主文也。三处者摄论二文唯识一文。
  【章】摄论初文(至)方悟三性抄曰。此明所观性中第三判三文成所观性。暖顶二位等者四寻思观忍第一法等者四如实观。余文可知。
  【章】虽有三文(至)二者相似抄曰。第四立二观而判诸文。此中有五。初举二观名。二判成唯识文。三判摄论初文。四判摄论后文。五会违。今即初也。三文者摄论二文唯识一文。实证者实证观。谓初地上无所得观相似者相似观。谓地前有所得观。
  【章】成唯识中(至)计所执无抄曰。二判唯识文。成唯识中者。厚严经非不见真如文也实亲证者实证观也。无漏二智者根本后得二智。真俗前后者根本智为前。是证圆成实真智。后得智为后悟净依他俗智不见二取者。悟计执本来都无故离能所二取相。此名证计执无。三十颂说。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云云)此即见道实证相也。
  【章】无法体无(至)遍计所执抄曰。下寄难成无法等者计执本来都无云体无。智何所证者。以根后二智证计执无上文既明计执体无如何证之耶此难意也。心所变无等者难救成。若以心所变无云证执无则不尔。心变无说意不坏法现前故。第六意识无之相分依他起摄。非证执无。亦应非证真如理无绝言真如理上计执都无圆成实摄。如何悟依·圆外说证计执无(云云)但于依·圆二性不见能所取(此即悟计执本来无也)。
  【章】然正体智(至)证计所执抄曰。此通难文。难云。若言根·后二智俱证所执无。则何故诸处云证真如智证所执无耶。今文通此难。如文可解。
  【章】虽见道前(至)方名证得抄曰。此通伏难。难云。地前加行位既观二取空。何必云见道证二取无耶。今文通意云。虽见道已前亦不见二取未亲证得依·圆二性。加行位是似观。不云证计执无也。故于初地等二句结判成唯识意。由上来所明意。成唯识意于初地方名证得三性。
  【章】摄论初文(至)故据实说抄曰。三判摄论初文。此文由实·似二观说。谓悟圆成据实观说。悟依·计二性据相似观。相似悟者有所得观悟。长时多分等者。周记曰。暖·顶·忍·世第一法通此四位思惟二性(计依)名云长时。忍·世第一少时亦有悟圆成。所以二性名多分也。短时少分者。世第一法名为短时。忍位名为少分(云云)(今云。周记辨大好)仲算大德云。短时属时少分属观(云云)子岛评是为好。今详云。少分者示忍位四如实观中有相似观圆成实性。又由周记可云长时即多分亦短时即少分。亦非亲证等者。彰加行位少分观圆成有所得相似观。故据实说者。由上来所明理故。此摄论文据初地上实证说。
  【章】摄论次文(至)实未悟入钞曰。四判摄论后文。此后文意据地前相似悟入三性观说创观名事等者。四寻思观。观假有实无名悟入所执次唯观有识等者。明四寻思观依他性。虽未证实等者。未证实净依他故虽难名悟依他。今具就相似有所得观行名悟依他。如实智位等下。四如实观观境离识非有识亦非有。此且名云能所二取。然带空有二相故此名相似。余文由此意可解也。
  【章】摄论据相(至)皆准此释钞曰。五会违私记曰。摄论二处文为初修业人约相似观。故说别悟入三性。初修业人先悟识后悟深故。又成唯识论文为久修业人约实证观先悟圆实。次自悟依他。其二中悟计执。(云云)
  【章】第八诸地依起者钞曰。自下第八门。此中大分为四。初标牒。二分科。三明依身。四明地起。今即初也。此门明修唯识观人身心。诸地者修观心之依地。诸言通下依起。起言亦通上地。具言地起诸依起。依谓修观者依身。起谓初起后起由依身有别。今明是故云诸地依起也。
  【章】此中有二(至)后时地起钞曰。二分科。
  【章】依身者名(至)唯欲界故。钞曰。三明依身。谓修唯识观依身初起后起有别今明。此中大分为二。初顿悟人依身。二渐悟人依身。初中有四。初总明有无漏观依身初起。二举其证。三别明有漏观依身后起。四别明无漏观依身后起。今即初也。初起依于等者。修唯识观初起非极胜心不能发心。唯欲界身有胜慧胜厌故。依此身得。私记曰。初发胜心。是极难故。依有胜慧胜厌之处。初发大心(云云)创发胜心者。创发有无漏胜心也。
  【章】显扬等说(至)出世现观钞曰。二举其证。欲界初起之证论第十六(十六丁右)文也。极戚非恶起者。地狱不起现观。苦受恒随故不能入三摩地也极欣非上二等者。色无色界亦无现观。欣掉重故厌羸劣故云非上二。唯欲界人天有胜厌故。佛出世令现观。佛出世现观者。三十论疏(九末七十二丁)曰。唯欲人天趣有佛出世能起现观末法亦得有。佛出世摄故。无佛世(佛出世已前)不得。无说法者令生厌故(云云)。
  【章】初地已前(至)得有是事钞曰。三别明有漏观依身后起初依已前者。除加加行资粮位中何故除四加行位。谓四加行位菩萨不生无色为正义故除也。如灯辨一切容得者。除四加行位余资粮位初地已前。三界有漏地依身缘自他一切法容得修唯识观也。许毗钵舍那等者。许者今所引毗钵舍那文瑜伽六十五说。故云许也。毗钵舍那菩萨者。伽云毗钵舍那行菩萨。即资粮位菩萨毗钵舍那此云观。观谓慧也。资粮位菩萨未能得定。由闻教法闻思慧增。故随所行名毗钵舍那行菩萨也。生无色界等者。周记曰。地前菩萨任业受生。彼(资粮位菩萨)有三界业故得生无色。若非菩萨彼界何人能以一心缘一切法。故知资粮位中三界俱可得起此唯识观。并据后起。一切者。义演曰。了一切者。即作唯识观也。非此何人等者。意言。非资粮位菩萨何人得有缘一切作唯识观。故云得者是事也。
  【章】七地以前(至)得菩提故钞曰。四别明无漏观依身后起七地已前者。自四加行位至第七地菩萨不生无色。四加行位依身必但欲界。今文明无漏观后起故。初地至第七地之论也。菩萨不生等者。伽(六十五)对法(十三)说。于无色不能现利生事。故菩萨不生(云云)唯定依于等者。明八地已上无漏观依身最后起。成唯识七曰。求佛果者定色界后引生无漏。彼必生在净居大自在宫得菩提故(云云)起谓起唯识观也。胜所依者净居大自在宫也。得菩提者得佛菩提也。
  【章】其渐悟者(至)欲界身得钞曰。此下明依身中第二明渐悟人修唯识观依身。此中有十。初明初二果经生不经生人初起但依欲界。二别明初二果不经生人后起。三不齐释(明初二果不经生人未入地不生无色由)四齐释(明回心人不经生初二果亦生无色)五别明初二果经生人后起。六明第三果不经生人修唯识观初起后起。七明第三果经生人及第四果修唯识观初起后起。八结顿悟人无漏观初起由。九结渐悟人初起亦通色界义。十会违文重成渐悟初起亦通色界义是即初也。初二果人等者。意言经生不经生初二果人有欲界俱生惑未生上界。故回心修唯识观。初起必欲界身也。
  【章】不经生者(至)依身而起钞曰。二别明初二果不经生人后起。亦通色界等者。亦言亦欲界亦顿悟。不经生者不经极七返家家等回心云不经生人回心也。
  【章】虽未入地(至)业力多故钞曰。三不齐释明初二果不经生人未八地不生无色由悲愿自在随受生故者。明不生无色由。善珠·信睿·常腾·真兴同云。此人回心成菩萨故。为利有情悲愿受生。而无色界非利有情处故。如地上菩萨不生彼处。此人亦不生彼处(云云)亦不因修等者。因修二字一本作因循。古师释作两途。一作因循为释(清记。周记)同云。因循者任运也。清记释云。菩萨依作意厌不生无色。亦不任运许生无色。今与彼异(不任业)不生无色。因循者任运也(云云)子岛云。不许回心圣者任运受生。必以愿力作意生故。为对上悲愿受生。更用亦言返成其义也(云云)二作因循为释(秋篠并常腾初义现本由是)秋篠曰。因由也。修者造修也。若诸圣人造修新业以彼业力转生彼处。无有是处。故云变不因修许转生故。长读不字。义道亦远(常腾初义用之。子岛不用之)今云。作因循为稳。详释曰。因循者任运之俗悟也。不因循者不任运也。谓初二果回心人虽未入地。但以愿力许受生故。不随任运业力。作意势力受生自在转。此人虽有无色惑可许非利生处愿力阙故不生也。亦言亦顿悟地上。以愿不生非利生处也。如周清二记所言读云亦不因循许转生则许言应在因循上。既不尔。故为不是。秋篠·常腾所云亦不可也。许言在因循下故。秋篠等所云亦不是。不同顿悟等者。谓初二果回心人地前既得生空无漏智无分别惑故。不能新作业生无色界。不同顿悟人未断分别惑业力多故地前位中犹生无色也。是道已前下明不同顿悟由。
  【章】或亦许生(至)厌下染故钞曰。四齐释明回心不经生初二果人亦生无色。非此生上等者。示不同二乘定性。周记曰。若尔托胜所依而证菩提既生无色。如何受佛位大菩提耶。为有此难故今说言非此生上厌下染故。意云。此初二果回心人生无色者。非欣上厌下生。故暂生无色还生下界受变易身。不同定姓二乘之人厌断下染永生无色也。
  【章】若经生者(至)唯欲界故钞曰。五别明初二果经生人后起发心及后者。唯识观初起云发心。及后者唯识后起。周云。此人怖生死故于欲界初得后起也。
  【章】第三果人(至)无利益故钞曰。六明第三果不经生人修唯识观初起后起。初二果不经生得不还果名第三果不经生也。此文不齐释。问。初二果不经生人有齐不齐两解。齐释亦许生无色。何故此第三果不经生人不许齐释耶。答。秋篠(并)义滨曰。虽无文说。准此(上齐释也)文。并应不还(不经生人)有生无色界。然略不说(云云)此齐释也。今云。准上经生齐释应有不欣上厌下任业暂时生无色直生下受变易义也。
  【章】若经生者(至)色界身起钞曰。七明第三界经生人及第四果修唯识观初起后起。第三果经生者及第四果回心人若欲界身发大心者。初起后起共唯依欲界身起。若色界发大心者。初后共唯依色界身起。经生人怖生死故。但于初起处后起也。
  【章】初证悟(至)慧厌深故钞曰。八明顿悟人无漏观初起初证顿悟者。证谓无漏智。根智云初必欲界身者。无漏观初起必欲界身由断生执等者。明必欲界身由。胜慧胜厌但在欲界身故。此慧厌心由断我执烦恼障起故。
  【章】渐悟初依亦通色界钞曰。九明渐悟人无漏观初起亦通色界义证者本智无漏观初依者初起依身。亦者亦欲多(次具成也显扬文)。
  【章】显扬等说(至)非深厌故。钞曰。十会违文重成渐悟初起亦通色界义。据各初入者。据顿悟二乘说也。唯断法执等者。明唯欲界中入现观非渐悟由。渐悟人人执先已断后回心趣大故。回心已地空无漏初起非深厌心得故。通色界身而起。非深厌境故。
  【章】上明依身(至)不取傍说钞曰。当门大段四文中第四明地起。此中有六。初结上起下。明欲界修唯识观。二明依色无色定分别三慧三得。三引证成依无色心修唯识观人。四总明见道上修唯识观所依地。五明由上界定修无漏观义说三慧。六明二定已上七未至定不修唯识。今即初也欲界自地观等者。以欲界心修唯识观也。通闻思者。今云。如上所明。欲界有二。一散乱心。二等持心。今取等持心。若非等持心不能作唯识观。今文云观通因果故。闻·思二慧非等持心不起。所以上文云有漏三慧皆现种修。种修无漏用渐增故。四类之中第一类此现种修摄唯散非定者。明欲界自地观但通闻思非修。秋篠曰。欲界地中无起修惠。若欲修时堕思中故。唯散地故(云云)(此释由三慧章所明)此依正义等者。唯散非定释依云欲界无轻安之正义。不取欲界有轻安傍说也。
  【章】色界观中(至)非生得摄钞曰。二明依色无色定分别三慧二得色界观者。以色界定心所修唯识观也通闻修慧者。周记曰。以稍敛心即入定故云无有思。有耳根故。故得有闻(文)今云。此由三慧章意释。子岛云。色界定心是微细故无粗思慧。若欲思时还堕修中。然闻教法故有闻修二慧也(云云)今云。此尽理无色界观等者。无色界中无耳根故亦无闻惠。故唯有修慧也。周云。无色界同色界。无根故无闻(云云)今云。同色界者还堕修中也此唯加行善等者。明二得。此闻·思·修三慧唯加行善。非生得如三慧章。
  【章】然依瑜伽(至)及无漏法钞曰。三引证成依无色心修唯识观人。六十五说者。五字写误。六十四(十七纸)已下文也。若定若生者。秋篠云。有二释。一云身在下界起上界定名为若定。身生彼地即起彼心名云若生(此伽抄文。芳野由之)二云。加行善心名为若定。生得善心名为若生毗钵舍那菩萨者。资粮位菩萨及得广慧者。佛地论曰。深广圆满善道达故名为广慧。即定波罗蜜多声闻等(云云)谓不定姓色闻也以无色界心者。三界业缚彼犹有故非此生上厌下染故。如前既明。不同定姓二乘也。此就若生齐释。如实义者。今云以无色界心者。就若定论。非云若生。了三界法者。此即唯识观也。
  【章】故知无色(至)缘于一切钞曰。下章主释今所引瑜伽文菩萨即是等者。
毗钵舍那菩萨即见道前资粮位四十心位地上不生者。回心已去地上菩萨不生无色。如前已明。不能现利益事故。随应说是。通定姓不定姓故云随应也。广慧者。不愚法声闻不愚之名通不定姓及定姓。然此中不定姓人不生无色。多分唯若定修唯识观。又少分有若生直生下地修。其定姓人亦生无色通若定若生不作唯识观也。秋篠云。又定姓声闻能信大乘藏识教等生无色界得入灭定名为不愚法。此二者。地前毗钵舍那菩萨及不定姓广慧也。
  【章】菩萨见道(至)随应别说。钞曰。四总明见道上修唯识观所依之地。唯第四定者。菩萨见道及金刚心修唯识观断惑所依定心唯第四定后通诸地者。后修道十地行位云后。子岛云。若见道后修道十地断惑证理所依定及金刚道后佛位所依定通上界十地(云云)广如私记色六等者。释诸地也。初未至·中间·四根本定云色六。对法抄曰。虽有中间无漏不言入见道。以游观无漏故。大梵居多散乱故。随应等者。十地中断惑与游观随应依心起唯识观断惑九等下释随应言。断惑无漏心除有顶故云九。色六无色三。游观无漏心通有顶故云十也。
  【章】无漏闻思(至)随依无爽钞曰。五明由上界定修无漏观二慧。秋篠云。随依有二师说。一云。依者修慧也。谓义说闻·思随所依修慧作唯识观亦无爽也。二云。依者色六无色四十所依地。是名依。色界无思。无色无闻。而体修慧。依十地故。义说闻·思随体修慧亦依十地无爽也(云云)今云。后义芳野由之。
  【章】上七未至(至)故不能作钞曰。六明二定已上七未至定不修唯识。八定之中除初定作七未至定唯有欣上厌下心不作总缘。行相局故。心不及一切故。不能作唯识观也。秋篠记曰。初未至心总厌三界一切诸法总缘诸谤故行相最宽。上七未至如地阶级欣上厌下无总缘行相故云唯有欣厌等(云云)对法抄曰。以圣弟子初无定(心)故依初未至而断下惑。初定已上为前有定皆依根本断烦恼不依未至。(云云)
  【章】第九断诸障染者钞曰。自下第九门。此门大意明修唯识观所断障染差别。此中大分为八。初标牒。二释障言。三释二种障(此中有四。次下具明)四明三住断之三粗重。五明三随眠。六明四障。七明五住地。八以所余推断除章。今即初也断者。显扬论曰。谓五种因断诸烦恼。一知彼体故。二知彼事。三知彼过故。四避彼缘故。五修彼对治作意故(云云)。
  【章】障有二种(至)二所知障钞曰。二释障字一俱生等者。如成唯识一说。此复有二者。俱生有烦恼所知二障。分别亦尔。初烦恼即障。持业得名。后所知之障。依主得名。
  【章】成唯识论(至)俱初地断钞曰。三释二种烦恼所知障。此中有四。初明分别烦恼障伏断。二明俱生烦恼障伏断。三明分别所知障伏断。四明俱生所知障伏断。今即初也。现行资粮道中者。本疏十末曰。资粮位粗现行伏灭细现行不能伏。
至加行位亦皆伏(粗细俱伏云皆)由此菩萨正愿·胜解·世间力邪见疑等伏而不行(顺世间故不起邪见)不以六行欣厌(云云)顿伏者。一时皆伏种习俱等者。初地入心无间道断种解脱道断习。习谓余气无堪任性。疏十末曰。无加行道能顿伏者。根本·后得能伏(云云)今云。此就伏俱生惑云。
  【章】俱生烦恼(至)以害伴故钞曰。二明俱生烦恼障伏断。地前渐伏者。一分伏云渐也。成唯识十说。谓初二住由习胜解及惭愧故损本识中染种势力益本识圆净种功能。虽未断障种实证转依。而渐伏现行亦名为转(云云)此论文中初二位者资粮·加行二位。此位渐伏之亦名云损力益能转。习胜解者。资粮位信唯胜故云习胜解。虽尔犹未能伏唯识想及惭愧者。加行位伏唯识想(有所得云想)少伏烦恼故名有惭愧。又世亲摄论曰。有惭愧故令诸烦恼少分现或不现。烦恼现行即深惭愧。
惭愧者是胜解行之胜相故(已上世亲摄论)由如是相俱生烦恼一分伏云渐伏也。璎珞经说三贤菩萨唯伏不断。余处说地前不伏俱生惑者于资粮位不伏也。第十回向满心四加行位伏之也。能顿伏尽者。论曰。令永不行如阿罗汉(云云)今云。永不行者。初地已上俱生烦恼障现行能顿伏尽。第六识法空智。第七识法空平等性智现起故。二(六·七)生空智亦现起。由此势力虽出观时能顿伏尽令永不行。然故意力等者。前七地中。不怖烦恼者由故意力前四地起我见等七地已前起贪等。故问。七地以前菩萨可故起贪嗔痴耶。若故起贪等无性摄论中。释菩萨作杀等十种作业云唯作前七业不起后三(云云)依之则应云不起贪等三。如何。答。七地已前尚起贪等烦恼。其义源出解深密经。瑜伽·唯识同存此旨。所以或为助愿受生或为识戒力依大悲相应慧正知故起。自性染污故虽名性罪不为过失大生功德。今论由故意力前七地中虽暂现起而不为烦恼之文。复第二论文说地上菩萨所起烦恼皆由正知不为过失之文。义意全同。无性摄论不起后三之文。依性罪不现行之义且说不起实贪嗔痴等也(已上同学)其辨云。起为利生贪嗔痴心相故非实迷轨贪等也。又问。故起烦恼故起已伏惑耶。故起未伏惑耶。若已伏者。菩萨故起为助愿受生。已伏烦恼损伏种子功能无润生能。故起之何所为耶。是以瑜伽论中初地上中烦恼不现(云云)既下品烦恼不伏之。尔应云故起未伏惑下品耶。若未伏惑者。今论文说令永不行如阿罗汉。由故意力前七地中虽暂现起等(云云)此文应云故起已伏惑。如何。答。以云故起已伏惑为正义。今立二理。一云。已伏烦恼以故意起之。是菩萨胜能。若云起未伏惑。非胜功能。二云。若起未伏者。违故意名言。但云上中烦恼不现六·七二识中六识俱生烦恼为上中。第七俱生烦恼为下品。故云伏上中也(已上同学)由此等义云有时犹起也。而不为失者。为利生故。为试戒故。正知现故。不为过失。八地以上等者。八地已上第六生空无漏智相续起故无由起烦恼。故云永不现行。习地地除等者。习谓载堪任性余习气分。地地除者。十地间地地所障所知障每于地地断。除俱生烦恼气分令减种子势力。而共种体金刚心时一时顿断。如岁久置筥麝香香气虽灭麝体犹在。故云种金刚断。其身见等及此等者。其谓指故起俱生者。身见等者。等边见。及此俱生者。其身边见俱贪等者云此俱生也。至第四地此等现行永伏。法执无故者。明永伏由。第六识身见边见俱所知障(定爱法爱等)于第四地断已故。此第四地所障所知障俱身边见并贪慢等永隐相不现行。故云法执无故此所生起等者。此谓指第四地。所生起谓害伴不俱生烦恼。身见俱生贪等势力所起烦恼(慢等)云不俱生(又云独起)云害伴。于第四地身见不起。俱起贪等亦无。是故至第五地不俱生烦恼害伴亦无。故云五地不行等也。
  【章】所知障中(至)习初地断钞曰。三明分别所知障伏断。如文可知。
  【章】俱生现行(至)方永伏尽钞曰。四明俱生所知障伏断。此有二。初总说。后别说。此即初也俱生现行者。俱生所知障现行地前渐伏者。由菩萨胜解·正愿·世间力地前渐伏。乃至十地等者。由于地地能为障。十地之中地地无间道断种习气解脱道断。方永伏尽者。问。俱生所知障由障地地地地无间道断种解脱道断习。何故不云永断尽云永伏尽耶。答。初标俱生现行故。今云伏尽由前道力折伏后地所知障现令其不行。名之为伏(云云)(已上子岛)今云。俱生所知现行地前一分伏。今云渐伏。十地间地地后地障现行永伏尽。
  【章】若别说者(至)种习俱断钞曰。二别说约第六七二识委细说故云别说也前之六识者。前六俱所知障八地伏尽者。论曰八地上六识俱者不复现行。无漏观心相续故七识现行等者。明第七俱生所知障。如文可知金刚喻定加行道者。对法第十说。金刚心有二。一加行道摄。二无间道摄(云云)成唯识疏十末作三释。意云。一以无漏心任运趣入根本智名加行道非加行智。加行智者有趣求彼故。加行智不通无漏(云云)今云。此义加行道与加行智别。加行道唯无漏非趣求。加行智唯有漏有趣求故。二云对法据。二乘等说金刚心有二。非云菩萨金刚心中有加行道。故加行智不通无漏(云云)今云。此义加行道·加行智各异体一。故唯有漏。对法论金刚心加行道是非约菩萨说。三云加行智亦通无漏。八地等无者。无有漏加行智如别深趣求者。八地已去有任运趣求故。对法说金刚心有加行道。不简简菩萨故(云云)今云。此义加行道加行智体一而通有无漏。有功用趣求有漏加行智任运趣求。无漏加行智八地已上纯无漏加行智。七地已前亦虽少分有无漏加行智必堕。有功用。故有漏善心有功用趣求也。地前全有功用加行道。此有漏心有加行·根本·后得三智。如成唯识疏十末具明。
  【章】菩萨地说(至)入如来住钞曰。第四明三住断之三粗重菩萨地说者。四十八(二十一丁右)七十三(八丁左)已下应对捡三住所断者。深密经四地波罗蜜品说三住断。一皮粗重。二肤粗重。三骨粗重(云云)又伽四十八说一皮二肤三骨又同。七十三说一皮二肉三心。或本作实者。以贞实与心义同欤。私记曰。以喻显。谓见道所断障易断如在皮病易疗。第八地所断障稍难断。如在骨病极难疗(云云)下断章亦作皮肉骨。三十论疏十末广明。一极喜住等者。此举见道断。一切恶趣等者。第六识俱分别起烦恼所知二障因邪师邪教邪分别起者粗重者。种子·现行·无堪任性共名粗重。有二十四粗重。杂集论十一具明。又义灯七末广明。又子岛私记具会违能令一切中上烦恼等者。细品为中。粗品为上。前六识俱生烦恼一切现行今名一切中上。至极喜住此一切中上烦恼皆不现行。前六识俱生烦恼之一切不现行。故今云皆不。非有前六烦恼下品。今第七识俱生烦恼为下品也。但一烦恼品故此不名中上。极微细故。不达道故。不能伏故。七地已前名我爱执藏现行位。子岛曰。中上烦恼者。即第七识相应俱生烦恼上中品现行也。下品现行极微细故不达道。故不能伏。故七地已前以故意力起者是也(云云)今云。此释不尔。子岛意起未伏下品惑为故意方行。如前问答。以起已伏惑为正义中上烦恼者。前六俱生烦恼一切也。第七识俱生惑但一类品。无粗细故非九地所摄。总是一品二无功用等下明第八地断一切能障等者。无生法忍有三。一本性无生忍(缘所执得)二自然无生忍(缘依他得)三惑苦无生忍(缘圆成得)初地始得本性无生忍。故云少净。第八地始得自然·惑苦二无生忍。故云多净。第十地圆满。故云极净也无生法者。谓真如。以无漏智忍可云忍。能障此忍烦恼所知二障云一切能障也。诸烦恼品者。前六识俱生烦恼习气(此种子金刚心断今云习气无堪任性也)及所知障者。前六识俱生所知现行·种子·习气。非障地所知障烦恼障品所知障云在肤粗重也。一切烦恼等者。第七识俱生下品(细)烦恼现行。七地已前尚自现起。至第八地无功用无相住一向不起。故云皆不现前。第七下品不现。何况得前六识俱生中上烦恼一切现起。今总合初地已伏者云一切云皆也最初任运等明皆不现前由。第八地无功用初故云最初任运。无相住故云得无生忍也。三最上成满菩萨住下明第十地所断一切烦恼等者。第七俱生烦恼习气(无堪任性)种子(随眠)及前六识俱生所知障种习·第七识俱生所知障种习。此云在骨粗重。
  【章】解深密经说者三随眠。钞曰。此下第五明三随眠。文有五。初标牒。二明害伴随眠。三羸劣随眠。四微细随眠。五由三重断辨三随眠。所在。今即初也。深密经第四(十六纸)地波罗蜜品说也。
  【章】一害伴随(至)永无复有钞曰。二明害伴随眠。此有二。初经文。后章主释。今即初也谓前五地者。举示害伴随眠所在(并)断位。此五地中。前四地唯害伴随眠所在非断位也。第五地是断位亦所在处也问。害伴之名是第四地所伏害。身见等伴类故得名。而云何第四地第三地第二地有害伴者。不俱生惑今云前五地耶。又第五地第四地断害伴处。何云所在处耶。子岛答云。害伴之名有二。一云。正得害伴名。是第五地所断不俱生贪等。即第四地身见俱者。二云。五地中前四地亦有我见不俱起独起贪等。皆名我见伴类。此前四地亦有。身见俱起贪等第四地断时随无故。名我见伴类也。唯第五地所断助伴一类不俱生贪等得别名害伴也。诸不俱生等者。灯曰。此言俱生者。非对分别任运起名为俱生。第六识中与身见俱起贪等名为俱生。不俱生者。独起贪等不与我见俱故名不俱生。由我见俱起贪等势力所引烦恼于第四地身见不起故俱生起贪等亦无故。至于第五地不俱生者亦不生也彼于尔时等者。彼谓名助伴者尔时于第五时永无复有者。我见俱起贪等既不起故。彼不俱生者亦自不起也。
  【章】此意说言(至)故名害伴钞曰。二章主释经文。所余烦恼者。与身见不俱独起贪等。此名不俱生。然体稍粗者。不俱生惑体。稍粗。因彼而起等者。彼谓第四地断害已烦恼。不俱生者因是起也。由俱生者断害已故此不俱生亦随无也。此害伴义。
  【章】二羸劣随(至)稍难断故钞曰。明三随眠五文中第三明羸劣随眠。此深密经文。云此随眠体者。前六识相应俱生烦恼所知现行。示障稍微细云羸劣也。谓第六七地等者。第六七地不起伏道。微细现行若修所伏等者。于第六七地若修伏道时。微细现行羸劣亦所伏不现行。非俱生身见等者。第四地断俱生身见对此羸劣粗。此羸劣稍细故。非第四地断俱生身见时此羸劣亦随灭。微细难断故。第五地中不能断也。
  【章】不违楞伽(至)贪即不生钞曰。下二章主会违。此中三文。初总叙不违。二正会第一释。三第二会释。今即初也。难违云。若言身见虽第四断与身见不俱生羸劣随眠六七地中犹行。则如何楞伽经说俱生身见断故即不生耶。会此违作二释。如次下文。楞伽者经第二(二十一纸)所说也。
  【章】彼约二乘(至)恼不生说钞曰。二正会第一释。彼约二乘等者。彼谓指楞伽说。彼说约二乘断第九品我见则贪等不生。非如瑜伽等说菩萨地地断所知故烦恼不生。
  【章】或依二随(至)亦不相达钞曰。三第二会释意言楞伽依害伴羸劣二随眠究竟断位贪等不生故。与瑜伽论说亦不相违。
  【章】三微细随(至)为依止故。钞曰。明三随眠五文中第四明微细随眠。此随体谓第七识相应所知障现行于第八地已上者。于者境第七声。示微细随眠现行之处。从此已去等者。立理释成。八地上生空观长时相续故。一切烦恼一向不现行。唯有障地所知障。故此微细随眠此第七识相应所知障现行为体也。为依止故者。子岛云。依止谓所依止。一云。所知障是所依烦恼障是能依。二云。第七识是所依第六识是能依也(云云)今云。二释俱不稳。今释所知障是所依止。微细随眠是能依也。此彰微细随眠唯有所知障为体。依止谓体相也。
  【章】然由初地(至)住在佛地。钞曰。五由三住断辨三随眠显得位。显得者。初地已前在皮粗重(分别二障)现行。故不显有害伴羸劣俱生微细。已断皮粗重时显知初二随眠所在。位谓示显知处。显微细随眠位例准可知。
  【章】宝性论中(至)觉舍小障钞曰。自下当门文段八文中第六明四障。此中有二。初举四障名。二明伏断四障位次。今即初也宝性论者。第三(四纸左)文(坚慧菩萨造菩提留支译)阐提不信障者。由枢要阐提有三。一者一阐底迦(乐欲义。乐欲生死也)二者阿阐底迦(不乐欲义。不乐涅槃故)三者阿颠底迦(名毕竟无涅槃性故)子岛云。此等中皆诽谤三宝四谛不信善恶因果故名不信障(云云)(外道着我障者。私记曰。外道由邪师邪教执实我我所。名著我障也)
  【章】十信第六(至)种金刚断钞曰。二明伏断四障位次伏初障者。得信不退伏阐提不信障伏第二障者。第四生贵住安住谛理故伏外道着我障。七地方断等者。三十论九说。七细相现行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执有生灭细相现行。彼障七地妙无相道。入七地时便能永断(云云)疏曰。由前六地作缘起缘。流转·还灭尚有生灭微细相故。故名为障。此地真如名种种无别真如。故此道名妙无相道。此细相为障(云云)此中犹观十二缘者。此观生死细相也。此名缘觉舍心障。此所知障或初二下就断烦恼种明后二烦恼者。后二所知俱烦恼。此种金刚心断。
  【章】胜鬘经说(至)无明住地钞曰。此下第七明五住地。此有二。初明五住地名。地者。唯识疏九末曰。地者依止。种子与现行为依。名之为地。此约数(五住不同)种·断(见修二断)名之为地(云云)今云。住心也。地者所因起即种子也见一处住地者。见道所断分别起烦恼总名见一处。住地言此云烦恼。次三亦尔。欲爱者。欲界俱生烦恼。色爱者。色界俱生烦恼。有爱者无色界俱生惑。此三爱修道断。无明住地者。见修所断所知障。此住地言所知障也。
  【章】见一处往(至)顿渐而断钞曰。二明五住地断位。顿渐而断者。见断所知顿断。修道断所知修道地地渐渐断也。若初四习已下明断无堪任性。初四习中见一处习真见道解脱道顿断。欲爱等三修所断习虽种子金刚心断。习于地地中断所知障时烦恼习随断灭。如麝体有香气先灭。故今云随同所知等也。
  【章】或说六烦(至)说余所除钞曰。大文第八。以所余推余章。六烦恼者。贪·嗔·痴·慢·疑·见也。如对法一(十丁)说。七随眠者。一欲爱随眠。二瞋恚随眠。三有爱随眠。四慢随眠。五无明随眠。六见随眠。七疑随眠。具如对法六(十八丁)说八缠者。一惛沈。二睡眠。三掉举。四悔。五嫉。六悭。七无惭。八无愧。如断章中具辨。九结者。一爱结。二恚结。三慢结。四无明结。五见结。六取结。七疑结。八嫉结。九悭结。如对法六(十六丁)说十烦恼者。十根本烦恼。如对法六(十四丁)说十分别者。无性摄论四(二十三丁)曰。一根本分别。谓阿赖耶识。二缘相分别。谓色等境为所缘相所起分别。五识俱第六识。三显相分别。谓眼等五识并所依根(五根)识(第八识)四缘相分别。谓第六识。五显相变异分别。谓前五·第八识变异者老等变异·乐受等变异·贪等变异·逼苦时节等变异。六他引分别。由他教所起分别即第六识。七不如理分别。八如理分别。九执着分别。六·七识。十散动分别。诸菩萨扰乱无分别智分别也。即前五·第六识。十散动者。此十分别中第十散动分别。故十分别先举十散动后举为正。无性四曰。一无相散动。二有相散动。三顺益散动。四损减散动。五一性散动。六具性散动。七自性散动。八着别散动。九如名取义散动。十如义取名散动。等者等取十一障二十二愚。此说唯识等者。此门明断说但唯识观断。不说余观所除也。
  【章】第十归摄二空者钞曰。自下当章第十门明以唯识观摄生法二空观。此中有十。初标牒。二举二空名。三明唯识观通二空观所以。四会难。五难云法空必带生空。六释通前难。七明生空观是唯识观。八立五门释(此有五)九结定会二十论。十以余义推余章。今即初也。
  【章】诸论说二(至)空二法空钞曰。二举二空名诸论者。瑜伽·唯识·摄论。处处广说。
  【章】其唯识观(至)通生法空钞曰。三明唯识观通二空观所以寻思实智等者。今云。寻思观观所取空伏除生法二执。如实智观能取空唯伏除法执。故寻思如实两观通生法二空观。故知唯识观通二空观。
  【章】为生所依(至)论识说故钞曰。四会难。难云。唯识观通二空观。则何故论云为入我空说六二法为入法空复说唯识耶。今文以四义答释此难为生所依等者。第一义答。意言。以法空为生空所依但说法空唯识观。意求种智等二句第二义答。谓菩萨所修本意为断法执得佛种智。专观法空。故说法空唯识观。秋篠云。种智者。尽所有性一切种智即后得智是也。为于二空等二句第三义答。三十论初曰。今造此论。为于二空有迷谬者生正解故。既言为令悟二空明唯识。云何不通生空观耶。然且法观等三句第四义答。三十论五说。我见起位彼法我见亦必现前。我执必依法执而起。如要迷杌等方谓人等。同论第十疏曰。明法空观必带生观。加行入心虽独法空。入必细故带其粗意(云云)论诚说故者。佛地论曰。必执有法。而计我故(云云)三十论亦处处说。
  【章】何故翻悟(至)不迷于体钞曰。五难云法空必带生空。又有二。初难。后难数。今即初也。难意言。不约求悟观。但由迷执说我执必由法执起带法执。何故不约迷执。说求悟观不云生空必带法空耶。若以解有等七句设救难。此中初二句救。亦应迷有下正难救。救言以观解有浅深。悟生空未必悟法空。今难救云。若尔以应迷执亦有浅深。迷我用应不迷法体。
  【章】今释未有(至)未必带法钞曰。六释通前难未有解体等者。未有已知机木者迷为鬼恐怖者。悟有浅深。但悟浅者不能达深。故生空未必带法空也。
  【章】二十唯识云(至)亦唯识故钞曰。七明生空观中唯识观。余教者说十二处之余即说唯识教。此唯识教已下章主文。此言指余教。以说唯识教示悟入法空独作生空等者。单生空观。如内遣有情假缘智是也。亦言亦法空唯识观。
  【章】但是法空(至)唯识观故钞曰。此下八立五门释文有五。此第一门以二空观对唯识观以定不定辨。
  【章】唯识观宽(至)唯是唯识钞曰。此次二门以生法观对唯识观以通局辨。
  【章】生观义宽(至)有生空非钞曰。此第三门以生空观对唯识观以通局辨。唯识观者。菩萨所修生空观。非唯识观者。二乘生空观。有生空非者。二乘生空观即非唯识观。
  【章】由此唯识(至)乘生空观。钞曰。此第四门。以唯识观对生空观。明无唯识观非生空。前句者第三门也。
  【章】法空对唯(至)其义可知钞曰。此第五门。以法空观对唯识观明。此二作句者。子岛云。作字作俱不是。今云。作俱为是。生空亦唯识句法空亦唯识句。自应知在前门中也。
  【章】总相而言(至)据决定说钞曰。九结定会二十唯识论。
  【章】复说诸空(至)如空章说钞曰。十以余义推余章空章者。子岛曰。义寂纂第十唯识章次有空章。以五门分别。第一明增减。说一空(乃至)二十二空。第四三乘得门云。上诸空中生空所显者三乘皆能入。法空所显者唯菩萨入(云云)又秋篠云。此章二执义末略标五颂说诸空义。子岛评云。此强寄释也。非全空章也。今云。不尔。以秋篠释为稳。然下二执义末空章文初有大脱落显然可知。至下应辨。

大乘法苑义林章师子吼钞第八尾

  安永第十(巳)四月即天明元年有改元。于东都浅草延命院讲演之砌清书一校了。
  草案安永五年记之。
  慈恩末学受菩萨戒近住基辨书。
  天明六年(丙午)十一月八日于南都兴福寺妙光院对屋校正清书已。明年未岁三月下旬于皇都京极善长寺东武缘山并高野山京东山禅林寺所众依有恳望欲义林章令讲演。为其用意由总料简章校阅渐至此章已冀以此功德慈父悲母报恩谢德往生佛国四恩法界平等利益回向无上大菩萨。
  法相大乘沙门释基辨(大同坊生年六十九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