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大乘法苑义林章师子吼钞卷第五(自显中道十科第八约四重出体明教体。至第第五门竟)

  南都西之京药师寺传
  法相宗教沙门基辨撰

  【章】依前所说(至)性即真如抄曰。自下十文科中第八约四重出体明教体。此中有六文。初标牒。二摄相归性释教体。三摄境从识。四摄假随实。五相用别论。六结成示一一法有四出体。今即初·二也。依前所说等者标牒依前第一等者。六文中第二约摄相归性释教体教即真如者。教是色名句等。是云即真如故摄相归性。闻者似法·说者。真教。俱净法界平等所流。约本为言。此教亦以真如为体。则以末摄本为摄相归性。今此所言教即真如者。不尔。不约本末。教体全真如。次云一切亦如故般若论说等者。举教是摄相归之证。天亲能断金刚般若论上(十三丁右)之文也。此中云说法离言相。即是教体真如。无垢称语大善现等者。经第三声闻品(旧第子品)之文也。大善现者。疏云。梵云摩诃苏补底。此云大善现(旧云须菩提。此云善吉讹)应云佛世善能现生。或宿发大愿。善能现前了达空义。或舍卫城中有大长者。名曰?留。祈天而得。初生现时。其室空寂。相师占云。名为善现。现者生也。生时室中一切空寂。表其长大善解空义。故名善现(云云)文字性离等者。旧经文。与新经少异。无垢赞释曰。应理义云。不但所诠无有。诸法相性离言。理亦离言。或此非唯言理离性。依之文字亦离性相。于一能诠音声之上。极略相名字中相名·广相名句。皆假施设。体都非真。法既非法。非非法。言亦非言。非非言。文亦非文。非不文遮名文字故。唯言非。一切法中离言之事即依他起。离言之理即是解脱涅槃真如(云云)今云。性离无有四字彰性离言是即解脱者。是离言之理也解脱相者等者。无垢赞曰。应理义云。一切法中离言之理即是解脱。解脱即是诸法本体也。故名为即。今云。文字即教性离。解脱者即真如彰教体即真如。是摄相归性。又云。一切亦如也者。如前已辨。又云。法非见闻等者。文如前已辨法者法性。非见闻等者。示性离言。即教体真如也。故知教体等者。结摄相归性。
  【章】依前第二(至)识成决定抄曰。三示摄境从识教体。若取根本等者。明护法等教体是摄境从识若取于末等者明龙军·无性等教体亦摄境从识故天亲云等者。举说听二识俱为教体之证。展转者说听展转。二识者说听二识。具如二十论疏下释成决定者。说者成悲决定。听者成慧决定也。
  【章】依前第三(至)名成所引抄曰。四约摄假随实明教体体唯是声者。成唯识疏曰能说能听所有名等。声上屈曲。离声无体故假从实。体即是声。此即第三摄假随实(云云)对法论说等者。既云成所引声。不云成所引名等。此摄假名等随实声说。
  【章】依前第四(至)声二善字钞曰。五约相用别论明教体唯取根本等者。以护法·亲光等说为性用别论教体。故云唯取。成唯识疏曰。护法意说性用别质。教体即是能说声等(云云)假之与实义用殊故者。周记曰。谓即第四相用别论出体者。唯取如来能说法者等。何以故。是根本故。如来识上声与名等。假实异故。名义用殊也(云云)唯识义演亦云。名句与声各别处摄。即是第四性用别论(云云)今详云。义演释非也。若以名句声别处摄为性用别论。则成唯识疏中。何故云无性取摄境从心。护法取性用别质耶。不称疏意为非。无性所立既许闻者识上声名句文为体。何故取此声名句等云假与实义用殊。不摄性用别论耶。有此难故。义演为非。决择周记亦谬。若取如来识上声名句假实各别云性用别论则何故今此章云唯取而但举护法义。不云无性闻者识上声名句亦假实各别义用殊耶。故周记误。今叙如实义曰。护法师意。说者识上真无漏文义显现。闻者识上似无漏文义显现。真无漏是为实。似无漏是为假。如是云假实义用殊。而为性用别论。护法等意。取说者与闻者真无漏实与似无漏性(真法能说者)用(似法闻者)别论。无性等意。不分真似。但取闻者识现故非性相别论。但摄境从心教体。是此章文·成唯识疏意也。若由开发。则声与名句别论故。以龙军·无性入性相别论。复以无性闻者识上名等与护法说者识上名等义用殊故。无性·护法相对为性相别论。若由二十论疏。则以增上缘与亲因缘性相别论。亦以无性·护法为性相别论。如是理故。以朴扬如理释为不是也十地论云等者。周记等由此证文生迷眩谬。彼师意云。既举证云一声二善字。故去声与名句假实殊。今云。不然。此师不得十地论为证之意。今云善字是真善无漏之证。此成能说者真教之义。故知此证文明以真似二教假实各别性相别论也。问。今云假实。真似二教。真教即佛说真无漏法。似者众生闻法名似无漏。此约护法。云真似二教易了。若由无性。则佛既无言说。对何名似。前既云似无漏文义为体。如何。答。演秘意。答云。佛虽无言说。众生见佛谓佛实说法。遂生说法之解。故言似也(云云)有难似无漏名曰。有漏心名似应理。无漏心实。云何称似。今云。此难不尔但不亲得境。影缘名云似也。言真教者。即真无漏本质之教。名为真教。诸佛所说法皆真如海。故云真教。总言。则真似言相望。其体非一。龙·军无性下所云即似真。凡圣相望。于闻者识立真似故。地前凡夫等为似。地上萨埵及二乘无学为真第六观察智显不显相望。立真似名。今此所云假实言为真似。因果二位相望根本佛说名实名真。枝末闻者等觉已下名似。又根本本质名真。影像枝末名似。
  【章】如前教理(至)准此应知钞曰。六结成示以四体分别一切如前教理等二句。结以四重体释教体。教理者。前来所举教理二证成此体讫者。成立教体。讫者结成之辞此中四体已下。正示以四重体分别一一诸法约义用分者。如云四分识义用分。是四分合识体。今亦如是。且举一法。四重出体悉皆具足。非以摄相归性论此一法已故云不能以余出体而论。例如今明教体。举能诠文一法。以护法言。则性相别论以无性言。则摄境从心。又非云论摄相归性处无余出体。例如起信论虽约摄相归性而论。其一论中云三界虚伪唯心所作等是即摄相归性上摄境从心门。复立生灭及不生灭四法熏习三细六粗等法相差别而论真如随缘。是即摄相归性上性相别论门。复如说生灭与不生灭和合名阿梨耶。是虽有计名字相不觉假名无实相。但名阿梨耶。摄计名等不彰。是即摄相归性上摄假随实门。是且以他家论示其法则。如成唯识论等是摄境从心门之论。其上有摄相归性(如云识性心言绝等)摄假随实(如说识四分摄假我法)性相别论(如诸八识等一切法相)例准可知。故今云四体约义用分也。不乖真俗等者。明约义用分由。且举一法论。有摄相归论性门。是摄俗归真。复有摄境从心门。此中有摄俗境从俗心。如说一切法唯识所变。有摄真境从俗心。如立十真如云是亦唯识。有摄俗境从真心。如说心佛及众生此三无差别。有摄真境从异心。如说真如亦假施设名。及无别者。谓无别亦无不别。相是俗谛。性是真谛。假是俗谛实者是真谛(真有四重)如是四重出体。离真俗无所论法相理者。即法性也。显扬论说。性者诸法相。若自相若共相。若假立相。若因相若果相。总名为性(云云)如是四重出体。论诸法相即是法性。故云不乖虽说一体等者。四重出体中。举一出体论。余三出体自理具足。故云义不违三即一一法等者。以此四体论一切法。一法一法具此四体。准此教体应论一切法体也。故云准此应知也。问。于初四重出体。一体义用。举一不违三道理。由上来释自是显然。又于后四重。一体义用。举一不违三道理。如何辨是耶。答。后四重中。举一义不违三。且论因缘(种子生现行。现熏种。十二有支。十因四缘。能熏所熏等)则于唯识论唯识。亦不离因缘(种子生现行现熏种等)又论因缘唯识。则若离无相。则是小乘教。非大乘教(如说大乘缘起深妙离言等。又说三法展转因果同时是。是等皆不离无相谈因缘。又说以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亦说心意识八种真故相无别等。皆是不离无相谈唯识)又说非因非不因等。以真如缘因缘又识差别相约理俗说。真胜义中心言绝故之文。及说无别亦无不别。说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等。以真如说唯识无相。又起信一论虽说真如法门。其中说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由无相门而谈真如。亦说离心无六尘境界。由唯心门而谈真如。亦说生灭因缘等。由因缘门而谈真如。余皆例准知。是皆说一义不违三。自可知也。
  【章】虽显教体(至)聚集解生钞曰。自下十文科中。第九明识上句名聚集。此中有十三文。初结前寄难生后。二明字名句相。三明聚集义。四明字一名一例。五明字三名四例。六明字六名十例。七明字十名二十例。八明字十五名三十五之例。九明圆满句。十结成五字心现。正答前难。十一示有无边聚集。十二明就萨婆多。教义不成。十三结成大乘聚集显现。今即初也义有多途者。上来所明无性等护法等初后四重出体。是云多途而未解释唯识等者。意言。上来虽以多途明教体。未解唯识上名句等能诠教相现也如何说者等者。寄难生后。上来以教理二证。唯取能说者识上名句为教体。已辨释竟。其识上名句者。如何能说者识上聚集名句等。亦令闻者识上名句聚集有解生耶。
  【章】显扬论中(至)非小乘义抄曰。二明字名句相显扬论中等者。此第十二卷取意文也。取彼论中无相滥者作四句也有字非名字等者。即字界阿哀等声无所诠故。显扬论说。又若有字。名所不摄。则唯字无名(云云)有名非句等者。谓一字名及二字等所成之名。但诠自性非差别者。若二字等诠差别者。非此中摄。即名为句。显扬论说。略名者。谓一字名。广名者。谓多字名(云云)今章文但取略名云一字名。不取二字名等。有诠差别滥句者故。次句摄故。非无二字名等句必有名字等者。第三亦句。显扬论说。字身是句所依。句必有名。若唯一字则不成句(云云)是故句必有名。名必有字。今此章言句必有名字者。此名谓名及名身多名身等。此字谓除一字一字名。余字身多字身等。又名亦必有字者。亦言亦句。一字·一字名·字身·及多字身等。问。何故一字名不名句耶。答曰。但云苦云乐时。但诠自性不诠差别故。一字名非句所摄字不必有名等者。此第四非句。字有一字非所诠。故云不必有名名不必有句者。一字名必非句者。及二字名非句者。此云不必有句。取显扬论意立此两句既大乘中等者。欲立次所言聚集现义。简非小乘名句文。小乘者指萨婆多等。何故简非是耶。谓若实有名句文。则不能说·听识上聚集显现。故彰与小乘别。大乘名句文。声上屈曲分位假立。如成唯识等中。又解。瑜伽·显扬等中。不说名句聚集义。但说五心聚集。然名句聚集。本出婆沙十四(十五丁)及正理论十四(二十二丁)章主今取婆沙·正理所说。回大乘识上聚集义成立。是故今不简非小乘义。则恐后学误全同婆沙·正理说作此简已。
  【章】今准此义(至)诸佛圣教抄曰。三明聚集义此义者。大乘所立假立名等文如圣教说等者。北本涅槃经十四(二十一丁左)及瑜伽八十一(二丁)七佛略戒经云圣教。举一颂文。然今但约初句以明聚集如次下辨。第二句以下聚集相。准例应知。
  【章】说诸字时(至)非此所明抄曰。四第一番明一个字一个名唯有一字者。一个字也。即成名一字也及依一字等者。辨集现相。一字者。一个名也。但诠自性不诠差别名于心上现者。如是一个字一个名诸字。于闻教者。识心上变现。此即一字等者结义。此者指上句一字成名之义者。诸之一字成诸之名。即诠诸自性(诸者非一)之义者。差别云义。今云唯有一字及依等者。此即诸一字成诸名之差别今明故云此即之义也亦有一字等者。如阿?等字。无处诠故虽字一字。无一字成名义。是非此所明。今此所云一字。是一字而成名之一字。字是诸一字故云一字。其一字有成名义故。云一字成名义。即种种义(如是一个字一个名。同一时心上聚集显现也)
  【章】复言恶时(至)二字所成名抄曰。五第二番明三个字四个名。虽入过去等者。明识上聚集现相。大乘立过去无体故。现在无以前念实有应本质者。虽然前念闻诸言熏本识已。其本识刹那生灭至此现在由熏习力者。前念熏习因缘力唯识变力者。至此现在当念闻说恶字时。前念熏习诸字自第八识作因能变。与恶字同时第六识上变现。此云唯识变力。又解。但云由熏习力。不云唯识变力。则不成佛识上聚集显现义。佛无熏习故。仍于此念者。闻恶字当念也即有二个等下。明闻恶字当念心上名句集相。此初明字·字身二个一字者。诸·恶如是一字。数二故云二个一个字身者。以体·依·集三义。虽释身言。今取聚集。婆沙曰。身者何义。谓是二名聚集义(云云)俱舍·正理以体义释。非今所用。谓诸恶如是二合云身。如是身但有一故云一个。两个一字等者。明一字成名。谓诸恶。如是一字名有二故云两个一个一字等者。明名身。谓诸恶如是一字名二合为名身。此名身但有一故云一个一个二等者。此明二字成名。无名身及多名身。无字故。谓诸恶如是二字但有一故云一个如是三个字四个名合有七相。一时心上聚集显现。
  【章】又言者时(至)字多字身抄曰。六第三番明六个字十个名。此中有二文。初明字三位。二明名三位。今即初也。有者彰心上现。谓闻说者时。余莫等字亦在未来。其前诸恶二字虽入过去。还由前念熏习力故。至于后念。闻说者故。已下十六相自心上现。故云有也。开发中具陈是。对法疏及此章略不说。令例上知。三个一字者明字。谓诸·恶·者如是有三故云三个。两个字身者明字身。谓诸恶·恶者。如是二合。有二之身故云两个。一谓诸恶等下。章主加注释文(道空)评曰。此中多本文与注错杂。如一谓等二十九字。是。读者知焉(云云)今云。如道空评。此等皆章主注。次下尤多。然非错杂。此是慈恩一家造疏文例。释本文中。至杂解处必加注释加已续前叙本文。似以意味不续有乱脱文。他家讲师不识有所由。或云错乱。或云落脱。或云基法师注文拙于贤首。如是等评。妄昧者之所致。基辨谨按。此是印度注释文例。何以得知。谓阅二十唯识顺释论。护法菩萨释二十本论文中。至难解文注释。复加注释多。梵本既如是故。大周义净三藏。如梵本翻译。曾不更作是。至大唐遍觉三藏所翻。瑜伽·显扬·对法·观所缘缘论等中。其例非一。后学识印度文例。勿必穿是(已上注文注)一个三字等者。明多字身。西方以三已上云多。谓诸恶者。如是三字多合集。但有一故云一个。
  【章】三个一字(至)下准应知钞曰。者字下二明名三位。此亦二。初一字成名。二二字三字成名。今即初也。三个一字等明。明一字名。谓诸·恶·者。如是一字成名有三故云三个二个一字等者。明名身。谓诸恶·恶者。如是以一字名二合成名身有二故云二个如前字等者。注释二个言。二合云身。二合有二故云二个。一个一字业者。明多名身。三已上云多。谓诸恶者。如是以一字名三合成多名身。但得有二故云一个。论虽以二等下。注释多名身。论者瑜伽·显扬·对法等。虽以二说身者。现本作虽二说不是。谓瑜伽等论以二名合说名身。三名已上合说不云身。然今以三名云多名身。似违瑜伽等论。如何。有如是妨难故。今置虽言。与夺通难。唯识枢要上(末二十七)曰。问。如多名身名身。论但云但有二种。何故名多。解云。身虽有二。名有其多。多名之身。名多名身。非多身之名(云云)由此文意何解今文。今取三字名等者。正通难文。现本有脱落。古本文云。今取三字名名身故。多名之身。名多名身(云云)此通意云。身是聚集义。今由多名之聚集故。依主得名。不取四字等者。三已上名多故。虽四字名等亦多名之身故。应云今文多名身言摄非今所用故今不取。此重通难下准应知者。于诸恶者莫作五字而论故。于次下虽有四名多名身及五名多名身。于四名多不取五字者。于五字多不取六字者等。准是应知。
  【章】两个二字(至)所成之名。抄曰。明名三位中。二明有二字名二位·三字名一位。两个二字等者。明二字名。诸恶·恶者。如是二字名有二故云两个。亦二二合说者。注释两个言。一个二字等者。明二字成名身。诸恶恶者。如是二字成名身但有一故云一个一个三字等者。举三字名一位。至是但一位。无名身与多名之二位。谓诸恶者。如是三字名但有一故云一个也。上来所明六个字·一个名。合十六相。闻者字时心上显现。
  【章】复言莫时(至)字多名身钞曰。此下第七第四番明有十个字二十个名。余作字等亦在未来等相。准前应知。此中有二。初明字三位。二明名四位。今即初也四个一字者。明字位。诸·恶·者·莫。如是四字各别故云四个。二个字身者。明字身位。二合云身。诸恶·恶者·者莫。如是二合得有三故云三个亦二二合等者。注释三个言两个三字等者。明多字身位。其中此三字多字身。多字之身。非多字即身。谓诸恶者·恶者莫。如是以三字合集有二故云两个三三合说等者。注释两个言。除初后字者。释三三合说。云诸恶者。则除后莫一字余云三字多字身。是一个。即今初云三合是。又云恶者莫。则除初诸一字余云三字多字身。即是一个。次云三合者是也。一个四字多字身者。此明四字多字身。诸恶者莫作。如是四字多合集但有一故云一个也。
  【章】四个一字(至)名多名身钞曰。下二明名四位。此中四。初明一字名三位。二明二字名三位。三明三字名二位。四明四字名一位。今即初也。四个一字等者。明一字成名。诸·恶·者·莫。如是一字名得有四故云四个三个一字等者。明名身。二合聚集云身。谓诸恶·恶者·者莫。如是以一字名二合有三故云三个谓二三等者。明身义注释三个言。二个一字等者。明多名身。此三名多名身。诸恶者·恶者莫。如是以一字名三名多合集有二。故云二个。谓三三合等者。注释二个言明多名身义一个一字等者。明四名多名身诸恶者莫。如是以一字名四名多合集。但有一无余故云一个。
  【章】三个二字(至)名多名身钞曰。二明二字名三位。三个二字等者。明名位。诸恶·恶者·者莫。如是二字名有三各别。故云三个谓二二合说者。注释三个字。二个二字等者。明名身位。即二字名名身。诸恶恶者·恶者者莫。如是以二字名二合集。得有二故云二个。一个二字等者。明多名身位。诸恶恶者者莫。如是以二字名三多合集。但得有一故云一个。
  【章】二个三字(至)所成之名钞曰。三明三字名二位。四字名一位。二个三字等者。明名位。诸恶者·恶者莫。如是以三字名各别。得有二故云二个。更互除初后等者。注释二个言。一个三字等者。明名身。诸恶者恶者莫。如是以三字名二合集。但得有一故云一个。至是无多名身故但二位。一个四字等者。四明四字成名一位。此但有名位。无名身·多名身二位。诸恶者莫。如是四字名但有一。但有四字更无余故。上来所明字有十个。名有二十个。合三十相。于闻莫时。于自心上聚集显现。
  【章】又言作时(至)有一十五抄曰。此下八第五番明十五个字三十五个名。此中文有六(上来虽不分于科。今文长故。如是分为六文也)初明字·字身·多字身有十五(多字身有三字·四字·五字一多字身也)二明一字成名等三位有十五。三明二字成名等三位有 十。四明三字成名等三位有六。五明四字成名等二位有三。六明五字成名有一。总结成名等。今即初也。五个一字者明字。诸·恶·者·莫·作五字各别为字故云五个。四个字身者明字身。诸恶·恶者·者莫·莫作。如是二合作字身成四个。谓二二合说者。是注释文也。三个三字等者。明三字多。诸恶者·恶者莫·者莫作。如是三字合成身故云多。即成三个故。云三个三字等二个四字等者。明四字多。诸恶者莫·恶者莫作。如是四字合集成身有二故。云二个四字等一个五字等者。明五字多。五字合集但有一个至此总合等者。总计示有十五。谓字各各别自有五。字身二合有四。多字身中三字有三。四字有二。五字有一。总合有十五也。
  【章】五个一字(至)五名多名身。抄曰。此下六段文中。二明一字成名等三位有十五。此有五文。一名。二名身。三三名多名身。四四名多。五五名多。五个一字所成等者。举一字名。四个一字等者。二明名身。谓诸恶·恶者·者莫·莫作。如是二合云身。以一字名如是二合故云名身。二合有四故云四个谓二二合说者。是注释文。释四个言。三个一字等者。三明三名多。谓诸恶者·恶者莫·者莫作。如是以一字名三合故。云三名多名身。三合有三故云三个。谓三三合说者。注释三个言二个一字等者。四明四名多。诸恶者莫·恶者莫作。如是以一字名四合故。云四名多名身。四合有二故云二个更互等者。注释二个言一个一字等者。五明五名多。谓诸恶者莫作。如是以一字名五合故。云五名多名身。五合但一故云一个。
  【章】四个二字(至)四名多名身。钞曰。此下六段文中。三明二字成名等三位有十。此有四文。初名。二名身。三三名多。四四名多合有十个。四个二字等者。一举二字成名。谓诸恶·恶者·者莫·莫作。如是二字名有四故云四个。谓二二合说者。注释四个。三个二字等者。二明名身。谓诸恶与恶者。恶者与者莫。者莫与莫作。如是以二字名二合故名云身。如是名身有三故云三个。二个二字等者。三明三名多。谓诸恶恶者者莫。恶者者莫莫作。如是以二字名三合故。云三名多名身。如是多名身有二故云二个一个二字等者。四明四名多。谓诸恶恶者者莫莫作。如是以二字名四合故云四名多名身。如是多名身但有一故云一个。
  【章】三个三字(至)名多名身钞曰。此下六段文中。四明三字成名等三位有六。此有三文。初三字名。二三字名身。三三字名多合有六个。三个三字等者。一明三字名。谓诸恶者·恶者莫·者莫作。如是三字成名有三故云三个。谓三三合说者注释三个言。二个三字等者。二明名身。谓诸恶者恶者莫。恶者莫者莫作。如是以三字名二合故云身。如是身有二故云二个一个三字等者。三明多名身。谓诸恶者。恶者莫者莫作。如是以三字名三合故云多名身。如是多名身但一故云一个。
  【章】二个四字(至)成名名身。钞曰。此下六段文中。五明四字成名等二位有三。此中有二文。初四字名。二四字名身合有三个。二个四字等者。一明四字名。谓诸恶者莫·恶者莫作。如是四字名有二故云二个。更互除等者。注释二个言。一个四字等者。明名身。谓诸恶者莫恶者莫作。如是以四字名二合故云身。此身但一故云一个。
  【章】一个五字(至)有三十五钞曰。此六段文中。六明五字成名有一。总结名·名身·多名身。谓诸恶者莫作。如是五字成名但一故云一个。至此总合下结。有三十五者。一字名有十五。二字名有十。三字名有六。四字名有三。五字名有一。都合有三十五也。
  【章】合有一句(至)以圆满故。钞曰。明名句集中。第九明圆满句。合有一句者。上来所叙名等聚集总合有诸恶者莫作一句。义究竟故者。彰圆满句。瑜伽八十一(二丁)曰。若唯言诸恶。则文不究竟。若言诸恶者。则文虽圆满义不究竟。更加莫作方得圆满。即圆满句(云云)梵云阿耨瑟多等者。此举八字句梵名示圆满句。瑜伽伦记三十一(下二十八丁)曰。如说诸恶者作者。依婆沙云。此不长不短。八字为句。此间旧译但有四字。短师云。梵本实有八字。汉语但四字。今问三藏亦云。梵本八字为句。依梵本中。又有者字故。依此间语。合有五字。加其者字。所以须安者字。义势若同。不须隔别。义势若别。则须隔之。如说诸恶者。直牒恶法。今牒诸恶。欲何所为。欲令莫作。由有二义故须安立者隔之(云云)(已上伦记)又辨中边述记上(一丁)曰。弥勒木有百十二颂。世亲释有七百颂。皆以不长不短八字为句。三十二字为颂(云云)由此等说。此诸恶者莫作一句。依梵本言。则八字圆满句。若翻则作五字一句也。然近来界浦鸠居士者云。章中云梵云阿耨瑟吒掣陀。即八字成句。不长不短。以圆满故者。此文示随堕八时聚集句法(云云)今云。此说前所言相传三释中。自八啭声时而出。阿耨瑟多掣陀。义翻云圆满句。今取八字八度之时。句法聚集显现之义。尤为有理。
  【章】此中皆取(至)不可为难钞曰。十结成五字心现。正答前难。此中者。上来所明字名句三。指是云此。中者第七啭能差别声。无间相合者。简隔越合云无间。若诸与恶声间隔不相续。则不成聚集现。故云皆取无间等也。所隔之字等者。诸与恶之间。或。由字海字等无用字隔越也。今云取无间相合。为成次倍倍增长也。此中且依倍倍等者。此中言指上字名句聚集作法。名句倍倍聚集增长作法。且示此作法也。合有五刹那等者。虽字名句倍倍增长作法如前。合言则但说诸恶者莫作五刹那声。刹那者表各别。开发云。五字各别音声(云云)所依者。声是字名句之所依。能依是字名句。是摄假随实释。虽字名句倍倍聚集。其字名句离声非有故。云合有五刹那等。于心上现者。随实言。则但说诸恶者莫作五声相心上现不可为难者正答难辞。周记有二义。一云。不可难前明聚集作法。二云。不可难今家所言说者识上聚集义(云云)今云。此二中以第二为胜。前难文云。未解唯识。如何说者识上聚集令听法者聚集解生。今正答此难云。总言于能说者识上。诸恶者莫作五字声相现时。字名句声一时聚集说是。随说闻者识上五刹那声相现。即字名句聚集。如是说听俱听上显现。名唯识教性。非如萨婆多等实有名句等故。皆是唯识教体。
  【章】此依一句(至)理即无边钞曰。十一示有无边聚集此者指上来所说。意言。上来所说圆满句之一句。字名句声都合有五十六相聚集显现。欲云次无边聚集。先结前云有五十六聚集。都合总有五十六聚集者。现本作尚有不是。复作五十聚集脱六字不是也。周记曰。问。字名及句即五十一。更有五声即五十六。何故言五十一耶。答。虽有五声。意在名等聚集显声。不诠义故不说之。所以但有五十一也。又解。合五为一。并句合有五十二。恐文错也。或有本言五十者。亦是错也。或复除彼句之与色。且约字名句结数也(云云)开发中释五十六相云。总说名及名身并多名身有三十五。并前字等十。总合有五十法相。复有圆满句之一句。及以五字名别音声。并前合有五十六(云云)今云。五十一与五十六。开合异。字名句五十一离声别无故。虽不举五声。全无相违。故周记释解为是。又解。此章文既云字名句声故。别举五声以云五十六能叶章文。作六为胜若约一颂等者。明无边聚集。如一句有五十六相聚集。一颂有四句故。有二百二十四相聚集。一段一卷一部随颂数多少字名句声聚集。其相无边。
  【章】若萨婆多等(至)显名等故钞曰。十二明就萨婆多教义不成萨婆多等者。正理十四曰。我宗皆有名等非无故。后待前能生名等(云云)俱舍和五亦说有宗义。今大乘难。彼宗不许熏习。亦不许俱起。故说恶时。诸字过去落谢。彼虽立过未有体。大乘论中处处破已。过去无体成立义已。过去无体。已灭无熏习故。无聚集义。此总难聚集义不成。次第而生等者。别难。彼不许俱起故。恶字时无诸字。者字时无莫字。次第生故。遂聚集义不成。无熏习故等者。亦别难。彼不立熏习故。至后念前灭字不可现。故聚集义遂不可成故彼教义等者。结成彼非亦非由前等下。举彼救难。彼救云。由前念字等势力。末后字等能生名等。今以非一字难。过去无体下。立理难。自可解。
  【章】故我今时(至)为教体故钞曰。十三结成大乘聚集显现故者。承上起下。小乘义不成故。今立大乘识变教体也。我者。大乘自指今时者。简小乘等次第生。大乘立当一念一切聚集现故。简云今时也。其说法者等下。约因位说听而释。由初诸字等下。约说听俱由熏习后识聚集显现。若除佛余说者。则由前熏习。此当念欲说时。识上聚集显现今说法。若闻者。则如前已辨。聚集显现。若是佛说下。约佛说者明聚集现。谓佛果上虽无新熏。自本熏无漏性自在变现变上聚集。周记曰。问。凡夫等有熏习。可于识上连带解生。佛无熏习。如何聚集显现耶答曰。佛智如镜。任过自现。一切文义不假熏集连带方生。虽无过未等者。简萨婆多。成立唯识教体。今以大乘义因果二位唯识教性自成。说者听者等下。举结护法义。兼及龙军·无性等。俱以声字等下。结能诠唯识集现教体。俱字说听俱也。意结护法云说者。结龙军等云听者。今同结故云俱也。声字者。字言摄名句。二种究竟者。声名句文聚圆满为究竟也。上来识上句等聚集门竟。
  【章】于此四种(至)故不取之钞曰。十科之中。第十以三性五法释。此中有四。初总明以此门释之由。二别以三性门释。三以五法门释。四令例知一切以圆成等者。即三性门。解深密经第二·瑜伽(四十六)显扬(十六)摄论(无性第五)成唯识八。说圆成等三性及相名等者是五法门。一相二名。三分别。四正智。五如如。楞伽(十卷七。文乱。四卷三。文正)瑜伽(七十二·七十三·七十四)中边二·世亲摄论五(初丁)显扬六(初丁)说五法。唯大乘义者。此三性五法唯大乘教所说。非小乘教所论。故云唯大乘义。大乘义中等下。明蕴等三科以不论教体之由。蕴处界三科门。道理世俗·世间胜义法门。杂集论等全说大乘三科。瑜伽六百六十法就十二处明。五蕴说大乘五蕴。故云虽有蕴处界等体性易故者。三科体性至以易了。又以三科论判教体亦易。复滥小教者。小乘论教除三科法无余所论故。其名相全同小教。故云滥也。故不取之者。今以三科不判四重出体。按开发十门之中。第七有以三科判教体门。且就五蕴言。则第一摄相归性。体即真如。即非蕴摄。真如非积集故。第二摄境从心。体唯识蕴。第三摄假随实。名等无别唯声故。体体即蕴也。第四相性别论。声是色蕴。名等是行蕴也。又处界门中。第一摄相归性。体是真如。法处法界。第二摄境从心。且约心王意处意根界及意识界。亦心言摄心所。约其心所。法处法处界。第三摄假随实。声处声处界。第四相性别论。声处声界。法处法界。已上采集开发意为幼学示焉。
  【章】三性体性(至)通二性故。钞曰。二别以三性门释三性者。一计取执。二依他起。三圆成实。旧译论中云空·假·中是。如次配知。遍计所执等者。具如成唯识第八(二十六丁)遍计者。能遍计(护法第六·七识。安慧诸八识)所执(体唯我法。性相都无)遍计之所执(情有理无)各有二体者。开发曰。依他二者。有漏·无常。圆成二者。常与无漏也诸无漏法等者。有为无漏四智心品名圆成实(深密·唯识)故云诸无漏法故摄论说若等者。引诸无漏圆成之证。无性摄论五(三丁)说四清净。彼曰。云何应知圆成实自性。应知宣说四清净法。何等四清净法。一者自性清净。谓真如空实际无相胜义法界。二者离垢清净。谓即此离一切障垢。三者得此道清净。谓一切菩提分波罗蜜多等。四者生此境清净。谓大乘妙正法教(云云)周记曰。摄论若说者等者。此文意证无漏之智皆圆成实。四清净者。谓常乐我净(云云)如是四法总摄一切清净法尽。今云。此引摄论证诸无漏法皆名圆实。以四清净尽一切无漏。无漏者清净。故字承上为证之辞。瑜伽论说等者。论七十二(四丁左)之说。是圆成实常住之证也。一切有为等下。释依他起无常。依众缘起是无常故。其前教体等者。已上出三性体已辨四出体。谓摄相归性即是真如故圆成实。其余三出体通依他·圆成二性故。云可通二说。自余三出体中。以无漏声名文或摄无漏心。或以无漏名等摄无漏实声。或无漏与有漏相性别论。故今云无漏有为通二性故也。
  【章】五法体性(至)义准应悉钞曰。三以五法门释如五法章者。鸠集诸经论五法说辨其体性。如成唯识论第八(三十三丁左下)广说。此云五法章。义准应悉者。五法体性即是计·依·圆三性。是故以五法辨教体。亦准前三性门应悉。由成唯识八。引诸经论说五法文释已云。诸圣教中所说五事。文虽有异。而义无违。然初所说不相杂乱(云云)初所说者。瑜伽七十二·三·四文。今由此瑜伽判教体者。摄相归性。体唯如如。余三出体。若无漏声名句等。则皆正智所摄。彼说一切无漏有为皆正智故。若有漏声名句等则摄境从心。皆分别摄。又若通有漏无漏声等既取能诠。皆名中摄。若兼取所诠。亦相中收。如是准应解也。
  【章】余一切章(至)准义知之。抄曰。四令例知一切余一切章者。或辨有漏无漏教体章。或心境不同章。假实不同等。于教体分别。于此体性不同一门。已总略显示。故更别立门不分别是。后学准前应解。
  【章】此中所说(至)如余章说。抄曰。体性不同门大段有六之中。第六示有师传结第四门此中所说者。此体性不同门所说皆是大师等者。大唐遍觉三藏云大师。别加者。于门弟子中各别加指麾也传者实虽等者。章主自云传者。文拙传者之谬。至所诠义。唐三藏之所传。皆以可为壮观。虽然由文拙有不显壮观处故云或也。冀诸相有智下谦辞。其间引证等者。示以大乘为证。以小乘不为证。如有谬错等者。谦辞。推订正于后学箴规者。箴谓割也。规谓正也(诗经。湾水规宣王注正君云规也)上来合是等下。结成第四门如余章说者。对法抄及开发等中说余义。
  【章】第五得名(至)后论今论。抄曰。自下当章五门大段之中第五门也。得名者。一切得名。谓名·名身·及多名身。俱云得名。旧所云集法满足句。亦是新家得名。悬隔者。差别之异名。犹云天地悬隔。此第五门大分为三文。初分科。二谈古译说。三举今家释。今即初也。
  【章】谈古说者(至)资亦负焉。钞曰。二谈古译说。此欲述今释。先斥非古谬。古师解释等者。总指旧译释家。别指真谛·净影。但随己情者。此下正斥非。此四字正斥大旨。旧人不识西域相传有一别论。但以自意成一解义故。云但随己情。既无依据等者。斥不依西域相传一别论义与体乖等者。如次委辨。或云当体等者(至或两体相违)此下文正举古师随情为解。周记释曰。当体彰名者。此当持业。从能依者。是亦持业亦有财释。从所依者。此当依主。从数者是带数。相应为号者。此即邻近。问。古之所释与今所释。虽名自别。义即无差别。何故非之耶。答。偶虽相当。而无凭据。或于一法名就义释。乃至亦名相违。为□□故今非之也(云云)今详云。周记不尔。古师云当体彰名。是非当持业释。今释所言持业释者。就体用不离彰名。约能持边彰不离义名持业释。约同所依彰不离义名同依释。如下具释。故古师所言非今释持业也。又古师云从能依以受称。是非持业亦有财。今释所言持业释。非从能依以受称。有财亦尔。若不尔。则持业·依主·有财三释。以何差别。是故周记云持业亦有财。所判未稳。又古师云从所依以立名。是非今释依主。依主·依士约能依边立名。此今家所传。故周记所判为不尽理。或唯识四末曰。即似旧言从所依得名(云云)章主既云似。然周记云当。似与当意不同。自可知也。次章文云依谓能依。故云当者不是也。古师所言不辨体用不离及能所依·能所有别。是皆不识西域相传之所致也。故上章文云义与体乖。遂成疏谬也如是种种解释不同下。章主判古说。文有二。初正判断。次述古说谬之所由。今云如是种种等之八字。结上标牒起次判文。并率己情等者。正判文也。谓古师不识西方立六个释解名句义。任自己情设种种释。云当体彰名等。自情所发非但六故。所解释亦自不同。是皆不识西方有立别论名六合释之典据之所致也。故云未为典据也。诸师纷乱等者。叙不由西方典据之弊。诸师自情各各不同。所解亦异。不识西方典式。以何为定量判斯异解。互起异端。诤论遂不得止。异端者犹云异心。令后学徒等者。谓古师所解不由西方。任自性故。诤论是非遂不决择。后学徒泣多岐。鸿疑硕滞。何时得止。故云无可从受也。皆由翻译之主等下。二叙古谬之所由。谓旧译人师皆自胡国出。故不善西方言音。无识斯六合释典则。语言设且通同。遂无彰玄之方便。是故师资共失义。故云师资堕负也。
  【章】论今释者(至)娑者合也钞曰。自下此门大段中。第三叙今家相传轨式。此中大分有四。初标牒释别论名。二总释。三别释。四结略(初中有二初标牒别论。今者下是也)今释者。对古说作是牒。西域相传者。大唐遍觉三藏西游之日。既在西方存此相传。六合释必在八啭声处。即彼土声明记论之法摄。故云西域相传。皆依别论者。谓总解诸法中义。皆立一个之别论而解释。周记曰。西方别传别有立论释。此释名六合释论(云云)今此云别论者。此六合释论。即彰今释与旧师别也梵云杀三磨等下。次正释别论名。周记曰。杀三磨娑者。梵具云杀婆。存文略故俱云杀也(云云)今云。梵音杀三磨娑。此云六合。于印度立别论。其数既六。故以六名。以任自性设数多释。岂可为典式乎。故以古说为疏谬也。
  【章】诸法但有(至)无一义名钞曰。此下今释之中。第二总释六合。此有二。初辨六合释所在。二明设六释相。今即初也。有二义已上等者。正彰六释所在。三十论疏(二云)言无为者。是非六释。无二义故。如云鹘路破。虽有三字。共目一色。无别体义不可别释。以无合故(云云)谓设六释。由多义滥。以六释决判义相当处。非拘字多少也。然离合法戒中。云若单一字名即非六释。以不得离合相故。此等释皆就字多少辨六释。大为疏谬。不识今家章疏之所致也。为名者等者。名之言必但非二字所成名。集法满足句亦在此名之言。如上既辨。须审察焉。如三十论疏中。释谓异熟思量及了别境识之句以六合释。即在多名身中而用六释。并读可知唯一义名下。示无六释处。一义为名等者。如显扬十二说随义名者。谓质碍故名色。领纳故名受。能照能烧故为日。如是等名(云云)今谓是等皆一义名。非质即碍故名色。亦非质之碍故名色。非领之纳故名受。领即纳故名受等。自应准知。质是色。碍亦色。领是受纳亦受。无以何应分之由。即是一义句。故云不从他法而立自名。二义为名等下。示六释之所为。谓于一名上若有二义。必有疑难。为令决了立六释判。如云有漏。若言有言云欲色有果。漏之言云烦恼。则有之漏。依主释。又若言有言是能有。即随增义。漏言烦恼。则持业释。决如是滥。是六合释所用。故六合下。结二义已上有六合释也。
  【章】初但别释(至)后乃合之钞曰。自下总释中。第二明设六释相。此中有四段文。初略明离合相。二广明。三简滥。四由义示别名。今即初也。大抵用六合之法。初作离释。次成合释。随离释别合释亦自为别。于其别处立六个释名六合释。如对法疏一解论题。初广散释。次略合释。由无著论。言为简声闻阿毗达磨。复举大乘云大乘阿毗达磨。则大乘是总。阿毗达磨唯此别名。大乘之阿毗达磨。依主释也。此初离次合之式法也。又此大乘等本佛经称。彼是所集。论是能集。论以大乘阿毗达磨为集名为彼集。有财释也。若说论是大乘阿毗达磨之能集名为彼集。依主释也。具如对法抄首。是亦初离次合。由离合异之式法也。近来我朝学者。读今家章疏。不辨无持业·依主之名处。亦由离释而合释有异。不须离释。浪但作为合释。皆是妄谬矣。盖夫新译论疏之名句。一一无不六合八啭处故。以六合八啭不研究。则大失于本旨。学者须审察焉。今此所言别释二义等者。此示离释法。后乃合之者。示后必用合释也。
  【章】如说佛陀(至)此别解已。抄曰。设六释相之中。此下第二广明离合相。此中文三。初示离释之相。次示合释相。三结归六合释。今即初也如说佛陀等者。且举一物示离合例。是非就佛陀言示例。但就觉者翻名而示。又可。对次所云虽二字若一义无六合。今亦示二字梵名立二义则有六合者是主义等者。下正离释。主是人。人是五蕴假和合故。云通于五蕴。觉是察义下。明觉言非人。
  【章】有觉之者(至)故名为合抄曰。第二示合释相。前离释中云觉是智义。者是主义。觉与者既是别物。今合立名有何所由耶。有此疑故。今文合释通彼疑也。谓觉察是能觉能用者。是持用人体。有言彰人有用。以主者体有能觉用。立名云觉者。若云觉智五蕴一分故非别物。则五蕴体持能觉用。此合释持业释。五蕴亦用。能觉亦用。同依一大牟尼体。则同依释。又若言能觉但在果位。五蕴通二位之名。觉是用。者是体。于此义边以能觉为他物。则自从他财而立已称云名觉者。有财释。今文以有觉者释觉者名。为彰上离释中所云。者言通五蕴。觉但属智。是即别义。不可云觉·者一。今合释中。云有觉者故。存持业有财两释。于中持业尤胜。有觉之有彰人有用。有释此文言。觉者翻名。是彰体声(云云)今详曰。有释通漫。梵语八转姑置焉。今此章文以有觉者为觉者义。必非体声。彰五蕴体持能觉用故。由此释第二业声。带业用声故。问。若尔。今文云如说佛陀名为觉者。此觉者言第二业声。则应加空点云佛南(汉音呼)既但云佛陀。云何应云业声耶。答。佛陀是觉梵言。尔今翻云觉者。则加●点云●没●驮(引)是第三啭能作作具声。此是彰觉言能觉之觉非所觉。如是能觉之用于五蕴假和合人体而有。此有义主者上所作业。所作业必带能作义而彰。故有能作作具●没●驮(引)能觉之用者故。云有觉者则第二啭业声也。
  【章】释此合名(至)名六合释。钞曰。三结归六合释。谓西方云杀三磨娑。此云六合。以二义别今合有六种故。立别论名云六合释也。问。若尔。物无离释则应无合。何故于西方不云六离释而云六合释耶。答。离释是常途释。若云合释。则以初有离释。今合立名自可知。于离之处非立释名。但于合处立六释名故。西方云六合不云六离也。
  【章】虽如菩提(至)诸难者故钞曰。设六释相中。三简相滥即彰此六合释非在字身·多字身上。而但在名身·多名身·及集法满足句·句身·多句身。谓若虽字数有多义是一。则不可离故。亦无合者故。于一义何用六合。由是六合释在二义已上。虽有多字于一字处无六合也虽如菩提等者。举例示。幽赞(下)云。菩提云觉。末迦名道(云云)旧翻菩提云道。今家不用理目一体等者。觉谓慧心所。故菩提二字但一慧体。既无相滥者。结成一义无相滥。六合之释等者。明二字义一无六合释之由。诸名者一切立名。谓一切立名中。以二义合为一名故。二义相滥起疑难者。非六合释则不可决了故。立此别论已上简滥已。
  【章】此六合释(至)名之为合。钞曰。设六释相中。第四由义示别名。此非西方所称名。章主以义示此别名。亦者亦六合名。
  【章】此六者何(至)六带数释。钞曰。论今释中第三明别六合释。此中有四。初征起。二列名。三别举。四示有所传结。今即初·二也。此六者何者。征起也一持业释等者。二列名也。新罗元晓曰。问。既有持业何无持体。如自体分等。若对依主应有依伴。如天人师等。对有财释有无财释。如穷子等。对邻近释有疏远释。如天扇等。对相违释有顺属释。如师之徒等。若有带数何无带时释。如朝华等。若如是者。应有多释。何云六耶。解云。诸依伴名入有财释。其天人等师所有故。从本立名入持业释。体以所依为其业故。无财之名亦持业释。穷困为业无别贫故。疏远之名是依主释。以天为主得彼名故。带时之释皆入第六。所带类异而带义同。从多举数兼摄余类。所以唯六无所增也(云云)(已上元晓深密经疏)今云。此元晓所解未尽。问之中云何无持体等。此答无文。今助加云。持业即持业释。如自体分。自体即分故。一体持业用是持业故。其天人等师所有故等者不可也。天·人对师依他主法。依天人有师义故。依主释。入持业释者尤非也。无一体持业用义故。又云带时释皆入第六之所解。元晓谬释。今详云。既云带数。其中何有带时释。若带时之名。随应依主释。如朝华等。依朝之华。云带义同。从多举数者。尤粗漫也。带余物名随应余五释摄。又问中云有顺属释如师之从等。元晓解无此答。今云。此亦依主释也。如是研究。唯六不可增减。故西方唯立六种云六合释。
  【章】初持业释(至)名同依释钞曰。自下第三正别举释。此中有六。初持业。二依主。三有财。四相违。五邻近。六带数。初中有五。初牒本名异名。二释本名。三释异名。四举例示。五结略。今即初·二·三也初持业释亦名同依者。初牒本名异名。今言。持业与同依。虽于一事体上全同一处。且由义边别立二名。虽尔同依义处必有持业。持业处亦必有同依显然。故云亦名同依也。亦言示非别处有也。问。若尔。为何立同依·持业二名耶。答。成同依·持业二名。虽同处事。由离释储异合释名。且如藏识。藏此用。识是体。识体持藏之业用。如是释则持业。若翻云藏是体。持识之用。亦持业释。又藏及识。此二之用。一体持藏与识之两用。则同依释。又如云石砚。石与砚之二是业用。于一物体持二业用。此名同依。亦若云石是体。持砚用。则此名持业。又如云唯识。若云识是体。唯是用。识体持唯用。是一体持一用。则名持业。亦若云识及唯俱用。则名同依。以要言之。则体用本不离故。云石砚处可云一体持一用。亦可云一体持二用。故持业·同依名异体同。是故别立同依不为七合释。周记曰。亦名同依者。同依释二法同依一体。持业释一业依一体。此二不同。如何体一。答。有二法俱是业用。此同依也。是体所持。亦名持业(云云)持谓任持等者。文自易了。体能持用等者。此四字解持业释之要句也。成唯识论四曰。此持业释。如藏识名。识即意故(云云)疏四末(五十丁左)曰。意是自体。识即是意。于六释中是持业释。业谓业用。体能持用。即似旧(真谛师等)言功能受称。此六释名皆二法相对辨差别释。非一一法究理括尽(云云)名同依者下。如前已辨。自可知也。二义同依等二句。是释同依之要。今云。总解诸名义。于一名义由作离释别。有持业有依主。复有财等。无一离释有多合释。今是于一离释。有同依处必有持业故。虽名异体同。由离释储立此二名。自可知已。
  【章】如名大乘(至)少名同依钞曰。此下四举例示。此有四文。初以大乘二字例。二以摄大乘论名例。三以唯识成唯识论名例。四以藏识名例。今即初也如名大乘。者牒也无性释云等者。无性摄论第一之文也亦乘亦大者。是以同依释。于一体上持乘与大二用。亦乘与大二义同依一所依体。此四字上具此二义故置亦言。如章具辨。问。此亦乘亦大四字。以同依释自可知焉。以持业释意如何。答。谓乘与大之言各有为用为体义。互一体持业用故。云亦乘亦大也大者餐七义之下四句。离释大乘二字。为次以同依与持业。于释亦乘亦大。七义者。七大义。瑜伽论四十六(十七丁)显扬第八(十五丁)杂集论十一(三丁)金刚般若论二(十一丁)大庄严论十二。皆说七大义。少有同异。会释相违如余处明。今且由杂集论释。则一境大性(无量教法为境界故。金刚般若云法大。庄严云缘大)二行大(行二利故。金刚般若云心大。庄严云行大)三智大(了二空故。般若云信解大。庄严云智大)四精进大(三劫修难行行故。金刚般若云净心大。庄严云勤大)五善巧大(不住生死涅槃故。庄严云巧大)六证得大。证得百四十不共法故。七业大。穷生死际作佛事故(云云)大谓弘广。与如是七义相应形小之称。具者相应之义。形者形对之辞乘者运载义等者。谓教理行果健运济行者义。若乘若大等者。下合释同依。乘谓运载用。大谓七大用。二用同依教理行果一体。此是以同依合释大乘名。其体大法等者。此以持业合释大乘。谓教理等其体大法。能有运载功用。是以持业释大乘。周记曰。大是其体。乘是其用。名为大乘。问。如言藏识。先说于用。后说于体。何故今言大乘先体。答。但体能持用之义。即名持业。不名先后。此未必然。若尔。何名同依。应更解云。如说经为大乘。大乘体即是经。大之与乘同依此经。名同依也(云云)今云。此释尤妙诸论之中等者。论章疏共多分以持业释。不用同依。以持业言。则以体用不离之义。同处有同依义故。别用是少。
  【章】摄大乘论(至)摄大乘也钞曰。二以摄大乘论名例摄大乘论亦复如是等者。问。次依主释中。亦举此摄大乘以释。何故今亦举此论名释耶。答。近来有神光者解云。此中摄及论相对。通持业·依主。若亦本释相对论。则唯依主释。今即摄与论相对明。摄谓能摄教亦即论。以为持业。俱是教故(云云)今云。此释尤好。问。摄与论相对通持业·依主。若尔。持业·依主以何差别耶。答。以摄之言若为能摄。则能摄即论教。持业得名。若为所摄。则摄之论。依主得名。至次自知。许能摄教等者。明以摄大乘论名为持业得名所由。谓论即言论教示也。许能摄尽大乘言教即是言论故。此论名持业得名故无性云下。引证成能摄教即是论。无性摄论第一(十一丁)之文也。尽其所有等者。尽者摄尽。其者指本经。无别说故者。意言。说此论名摄大乘。离摄尽本经所有大乘纲要。无别言教论说故。名摄大乘论。是即能摄言教即是论教之义此以本经等者。承无性释论章主释文。周记曰。问。大乘之名既非言论。摄大乘论何非依主。答。论能摄彼大乘纲要。即能摄论名摄大乘。故是持业(云云)今云。本经者。阿毗达磨经。是今名大乘也。末论者。无著所说言论教示名摄。非以本经等者。简依主之滥也。若言以本经摄大乘品名摄大乘。则但论一字在无著末论。依本(对无著末论本经为他)经摄大乘品之言论。则依他法体。故依主释。今以非一字简云非以本经等也。今更问。摄大乘论之名。如何以持业同依之别而释。答。无著所说言论此体。能持能摄之用。则持业释也。又言论教示是用。能摄亦是用也。此是二用依斯一体。同依释也。
  【章】又如唯识(至)故皆持业。钞曰。举例中。此三举唯识成唯识论例。识体即唯者。唯谓简别。遮无外境。识谓能了。诠有内心。识体即唯。持业释也(已上三十论疏序)谓体是体。言一切法识变。则自遮无外境。是唯之义故。识体必持唯用。持业释也能成之教等者。以成唯识论四字示例而释三十论疏序曰。成者乃能成之称。以成立为功(云云)又云。以教成教。资教成理。即成是论。持业释也(云云)周记曰。准西方说。云识唯成。今顺此方言。云成唯识。由此道理。乘之大性。亦依此释(云云)今云能成者。能成唯识言教。即是论者。能成唯识言教。即十卷言论。持业释也。由此论题分持业·同依释。则言论体持能成用。是持业释。若能成是用。言论亦用。二用同依一体。同依释也。今此章且就持业言。同依非急所用故。
  【章】于识中(至)持业亦尔钞曰。举例之中。四举藏识名而示于识名中者。于识多名中。今以藏识名释。第八识具有能藏·所藏·执藏义故名藏识等。具如成唯识疏中。藏体即识等者。今约藏为体。识了别为用辨持业释。翻言亦得。体是识。藏是用。识体持藏用体用不断。从何亦无违。必勿谬执。又藏是用识。亦是用。二用依一所依体。则同依释也。
  【章】如是种类(至)不能烦述钞曰。持业释中。五结略。
  【章】依主释者(至)名曰王臣钞曰。别举释中。第二明依主释。此中有四。初牒本名异名。二就本名释。三就异名释。四举例示。今即初·二也。依主释者二句。初牒本异二名。亦名依士者。今云。依主·依士全同一处事。非别义。虽尔。望体用义边别。且立二名。依主义处必有依士义。依士义处必有依主。体用不离故。虽一事。由作离释时有就体与用别。且立此二名也依谓能依者。二就本名释。正彰依主·依士共能依非所依。前所言同依释之依言。是所依非能依。依主·依士之依言。是能依非所依主谓法体下。立二义释主之言。一不约喻。二约喻。此初不约喻就法体释。如胜论外道立实句义。旧人梵云陀罗骠。此云主谛。此主谛即诸法体实。故主之为言体也。故云主谓法体也。依他主法等者。是依主释之眼目也。如云眼识。眼根云眼。眼识云识。俱是本识之上彼彼种子各别各自所变。俱虽本识变现。因缘变故。各守自性。各一个体相主法。既云眼根有碍变现。眼识无碍变现。尔今名眼识。令依托他法体眼根。以立自眼识名云眼识。为彰此识以眼根为所依托有别用。此识能依他眼根能依之用。依他主法云眼识也。耳识等类一切之上取能依托他有法体者之边得名者。是依主。就能依他法体边立名故。云依主不云依士。成唯识论说。彼依主释。如眼识等。识异意故。疏四末云。其第六识。体虽其识。而非是意。非恒审故。彼依主释。主谓第七。即似旧言从所依得名。于今家亦如云眼识。虽有从所依眼根立名之理。于今家云所依之言。若云所依处。则指法体之名。故滥自从自法体立名。今如云眼识。非依自法体。依他法体立名故。于印度立名云依主释。旧人所言虽义相似。义与体乖也。或主是君主等者。次约喻释主之言一切法体等者。大凡一物一物自主自性。喻如各守一家主人。故法体各别义。名为主也如臣依王等者。今云。此喻言互不相依。非云胜劣。他家学者误作胜劣释。云依主是胜。依士是劣。妄昧之判不可取也。谓臣依王。但以王为所依。臣是能依无臣为所依。王是能依。眼识依眼根亦复尔。但眼根为所依。识是能依。遂无识为所依眼根是能依义。今喻是云如臣依主王之臣故等者。如云眼之识耳之识等。
  【章】士谓士夫(至)二释亦尔钞曰。三释异名士谓士夫者。今云。士夫功用云士夫也。非云士夫之体。了义灯一本曰。有解。六释中。依士·依主作四句辨云。有依士非依主。如取之蕴。以取是所非心王。有依主非依士。如蕴之取灯主破云。此不应尔。若依士·依主二不相摄。应有七释(云云)今云。若有七释。则违梵云杀三磨娑。此云六合。故云依主·依士别为大妄谬。问。何故上释主言云主谓法体。今释士言云士谓士夫。设此二释耶。答。上约体辨所依。明就能依释之名。今约用辨所依明就能依释名。自能依他有此二别故。问。若尔。依主·依士应别。如何免应有七释难耶。答。此难不尔。依主·依士之辨要。举自能依他以立名也。故以就能依立此释名为要。非关所依。虽所依有体用别。能依义边无别故。不分为二释也。又按。章主就立依主·依士二名。而恐后来谬为二释。为是今释主与士之言名设两释。初不约喻。二约喻释。初释主言有二中。第一不约喻义。如云边主中主。此非约喻。约法作言主也。第二约喻义。如云主人公辨真。是约喻就人作主言也。次释干言有二中。第一不约喻约法体名为士夫用也。第二约喻就人作士夫用之言也。此中以一切法法体有用约法言。如农夫耕作禾稼等名士夫用。又以人作功用约喻言。如作意心所有警发用云士夫用。由如是道理。主与士全是一体。同具人法义。彰自能依他之义以立名也。问。主士之言具人法二义。则何故举依士·依主两名耶。答。主谓法体。士谓功用。自能依他。有依体有依用。故立依士·依主两名。虽尔体用不离同一处故。是非二个释也。问。依法体之释自可知焉。依功用之释如之何。答。如八转声中第三具声。多是依士释也。三十疏等。第三啭上依释也。如云由择力所得灭名择灭。又云能成之论依士释也。又同大疏中。云由旨因由。第三啭声摄。皆是由功用立名故云依士释。无体则无用。故全同一释也。且就别言。则应如是。第六属声能依义。第七依色能依义。多分由法体故。云依主释也二释亦尔者。近来神光释曰。二释亦尔者。此亦前持业释中。说诸论之中多多持业。少名同依(云云)今云。此释不尔。二释者。一不约喻。二约喻之两释也。亦尔者。例释主言立不约喻与约喻二释。由上来所明道理。依士·依主同一体义。自可知已。大唐清凉同师·宋永明禅师·明藕益禅师等。以胜劣分士·主。是为二释。悉皆不知西方一个别论名六合释为如是谬而已。
  【章】于论名中(至)类亦应知钞曰。此下四举例示。此中有四。初举摄大乘论而例。二以成唯识例。三以成唯识论例。四以眼识例。今即初也。此初之中有二文。初本释相对释。二理教相对释。今所牒文有此二文。于论名中等二句标牒。应冠二相对释之首解以本经中等者。正本释相对。此意言。摄大乘三字。本经阿毗达磨经中摄大乘品。此摄大乘品名摄大乘。此论解彼等者。今无著所造言论。解彼摄大乘品。名摄大乘论。谓论一字在无著言论。摄大乘三字是本经名。此无著言论依他阿毗达磨经摄大乘品立名也义可应言等者。已上离释已。已下合释依论大乘品等者。依望自无著言论而可言他。所主法体摄大乘品。立论名云摄大乘论。依主得名。若云依摄大乘品功用。则是依士释。依他法体及依他功用义。以云依主亦云依士也若许论亦名等者。以摄论二字教理相对而释。此文甚难了。今助文解云。若以许摄言不见摄大乘品之摄。而以摄言为论中事。论言亦有名摄。则摄言通言论中所诠理。论言是能诠言教。依摄大乘(论中所诠理)之论教。依主释也。文中有离释合释。准例应知。
  【章】唯识之成名成唯识抄曰。二以唯识言例谓依唯识理之能成言教唯识二字所诠之理。成之一字能成之教。依他法体唯识之理之能成教。名成唯识。依主释也。
  【章】以理为成(至)亦是依主抄曰。三以成唯识论而例。以成唯识三字为论中所诠理。离成唯识理外别无论中所诠理故。论是能诠言教。依成唯识之论。依主得名。谓论中成唯识理。是为他体。言论由是起。则依主释。又以成唯识理为功用。言论由其功用起。则依士释也。
  【章】于识名中(至)类此应知钞曰。四以识名例。识名者。诸八识名。此四字标如名眼识等者。眼根他法体也。由是之识。依主得名。如前已辨。又眼根是能照之用。由此用之识。依士得名。
  【章】有财释(至)不及有财抄曰。别举示中。第三有财释。此中有四文。初牒本名。二示不用异名。三释有财名。四指示例。今即初文也。有财释者四字。举本名也。亦名多财等者。二示不用异名。今云。虽有财。若少财。世人不名有财。故云多财则是有财。自可知焉。不及有财者。彰有财释实义。意言。有财多财虽是一。此释名以能有为要故。今云不及也。问。何故云不及有财耶。答。有者能有之义也。能有者。能自在之义。若人于自居处积集无量财宝。虽然于此金银不能自在用是。世人不称有财之人。又若虽于自居处无畜一钱。能自在用他处财。则人皆称云有财之人。今有财言亦复如是。如次具辨。
  【章】财谓财物(至)而为名也抄曰。三释有财名。财物者。今云功用云财物。若无功用物。非财物也。自从他财等者。以此释为有财释之要也今谓他财者。他有功用喻以名他财。自从他财用立名。问。若尔。与依主何别。谓依主自依他体处立名故云依主。有财不尔。以能有为有财。以能依为依主之依。以是为别。能有以他物用为我物用也。以他用属己义边立名。他用全为己用义名为有。譬如所驱役他人属己为己用名我能有僮仆。如世有财等者。世人持财用名为有财。持财之体不名有财也。今亦如是。自持他用。从他财用而立己称。名为有财也。
  【章】如谕名中(至)故有财释。抄曰。四指示例。此中有三。初以阿毗达磨集例。二以成唯识论例。三以对法藏例。今即初也今以彼大乘等者。为集者。所集用也。谓以所集用名能集论名云集论。此即能集论自从他所集用而立己论称名阿毗达磨集论也。周记曰。章如论名中(至)阿毗达磨集者。问。阿毗达磨以为所依。依主释亦有何过。答。理实亦复。俱舍颂说摄彼胜义依彼故。此立对法俱舍名。摄彼胜义者。有财释。依彼者。即依主释。即依主亦无妨矣(云云)今云。周记所言未了。谓大凡六合释随离释别。或有依主·有财两释在。或余释亦得故。不可言必有依主处定有有财。随得名离释别。有无并不可决定。纵俱舍论名虽有两释。以是不可例同于一切。如眼识等名。岂有从他财立己名义耶。故周记所言未稳。又曰问。依主·有财两释何别。答。以己依他而立自称。名为依主。以他属己用标自名。即有财释。又如云阿毗达磨集论有财全取他以标名。依主释者自他两义立号(如云眼识等)更捡俱舍云。以又全取他名名全分有财释。自他兼取名一分有财释(如云阿毗达磨集论。如云乘大性有财释。云云。已上周记)今云。此中一分有财之名。恐未稳也。二十论疏云乘大性有财释。是全分有财释也。乘言通能所。所乘是所化生及教理行果之一分也。能乘即大性。今取为自所乘名。此即自从他能乘即大性财物而立己称。有财释。乘大二字全他财物。今日有其财物故。是全分也云阿毗达磨集论亦是全分有财也。问。持业·依主·有财三释之别如何。答。持业一体持业用(同依二用依一体)依主以自能依他体(依士以自能依他用)有财取他用属己。(属者能有。多财虽有财。能有之义不彰故不取)
  【章】此论以唯(至)亦有财释抄曰。二以唯识例示此论以唯识等者。唯识谓本经唯识之理。成者。三十本颂能成本经唯识之理故。三十本颂名成唯识。故成唯识三字他功用。尔今取名此释论。故有财释也。
  【章】以阿毗达(至)义皆类然。抄曰。三以对法藏例示。以阿毗达磨等者。阿毗达磨此翻云对法。俱舍此云藏。对法是所藏。藏言通能所。自能藏从他对法即所藏之用而立己称。为能藏名。如前阿毗达磨集应准知也。必以俱舍光·宝二记等所云所依·包含义而不可混交释也。由此轨式会得有财释已。而后解光·宝释。光师引正理非误。
  【章】相违释者(至)是相违义钞曰。自下第四相违释。此中有三。初明相违释之名。二指示例。三示彰相违释文例。今即初也。二义者。差别云义。所目自体等者。二义所目自体各殊等云相违也。
  【章】如摄决择(至)名曰相违抄曰。二指示例此非五识等者。简持业释。亦非五识身地等者。简依主。亦非以五识等者。简有财也。共立一称等者。以两名为一名。然寻其义。体各别名相违释也。
  【章】今以义准(至)类此应知钞曰。三示彰相违释文例。如文自知。
  【章】邻近释者(至)名邻近释抄曰。自下第五邻近释。此中有二。初释邻近名。二指示例。今即初也。俱时之法等者。同时并起法中。义用增胜。自体从彼增胜而立其名。名邻近释。
  【章】如说有寻(至)名有寻等抄曰。此下二指示例。此有三文。初举有寻有伺。二举示念住名。三举示意业。今即初也。周记曰。如说有寻及有伺等者。问。如言念住。体即慧。全隐己称从他亦名。今者寻伺及相应法名寻伺地邻近可成。全从他者。有寻有伺名如何名邻近释。答。寻伺名为寻伺地者。持业释也。今言邻近相应法。则具如欲界初静虑心及心所。总得名为有寻有伺。无寻唯伺亦准此知(云云)但寻伺增等者。有寻有伺地所起一切心心所法。皆是有寻有伺地体也。然寻伺增故名有寻伺。
  【章】亦如念住(至)名为念住钞曰。二举念住示。念住者。瑜伽二十八说。念住何义。答。若于此住念。若由此住念。皆名念住。于此念住者。谓所缘住。由此念住者。谓若慧若念摄持于定。是自性念住。所余相应诸心心所。是相杂念住。(云云)
  【章】意业亦尔(至)类此应知钞曰。三举意业示。成唯识论曰。审·决二思。意相应故。作动意故。说名意业。疏曰。近意之业。意相应业。名意业。邻近释。依意之业。依主释也。今云。体是思。虽然意相应故。意增用故。名为意业。周记曰。意业尔者。思是业体。隐思之名从相应意以立称也余一切法等者。例示余法。
  【章】带数释者(至)准此应知钞曰。第六带数释。如文自可知也(此中有二文。初释带名。二举例示)。
  【章】此中六释(至)相如余处抄曰。别示六合中。第四示有所传结。依共传者。西方共所相传此六合别论如余处者。成唯识疏·对法疏·枢要等也。问。了义灯一本(二十二丁)云。要集云。三藏相传约分为四。一用自非他。二用他非自。三自他俱用。四自他俱不用。持业唯初句。依主唯第三。有财唯第二。相违唯第四。邻近通二·三。带数初及三。乃至带数三句。如四正断。即初句。四即正断故。如四神足。即第三句。四属欲等。非神足故。如说三藏法师。亦是第三句。若但言三藏。是第二句。三即是藏。俱非人故(已上要集)灯主评言。彼释极广。恐烦不具。然准此释。有相杂乱。六释简滥。应可思之(云云)此要集说。如何杂乱耶。答。云持业唯初句。此释无滥。云依主唯第三者有滥。并自他依他体立名。云依主。尔以自他俱用句为依主未稳。次云有财唯第二句无相滥。以他用属己为己名。是有财故。云相违唯第四者有滥。自他互不用。应云相违。若自他俱用。是应不相违。如云五识身相应地意地。是互相违。此中何为自为他。互为自他。自他俱用为名。何云唯第四耶。有滥难了。云如说三藏法师亦是第三句。是亦有滥。有财亦有如是类。如云乘有大性有财释。大性之乘。故如云三藏之法师。是等相滥。问。依主是如云眼识。眼根之识也。何非自他俱用耶。答。虽举自他。自能依·他法体主。是依主要。邻近释中。如云意业。是自他俱用。有如是相滥故。云依主唯第三。未尽有此等滥。故灯主不取此四句。
  【章】谓此六中(至)且指纲要钞曰。大文第四结略示有余义初持业释等者。示六合释必有八啭。今章主疏中以六合八啭释成名句义。不遑枚举焉。盖六合与八啭相摄。必不可配以示则。但随处可意悟已。虽然幼学迷多岐故。今且指示方隅。六释之名相违释者。曾无余释。是非体声则以何为相违。而立相违释名故。相违释多是体声。又持业释者多在境第七及第五所因。如说圆成实于彼。是境第七。依他即圆实故。亦说由假说我法等。此是第五所因声。离假施设无别我法。假即我法故持业释由是自知。有持业处多境第七第五所因。又依主者多在第三及六·依第七。其相易知。因明前记中云。三·五·七中无依主释(云云)此是妄说不可取用。违今家章疏故。又有财释者在业声为声。其相微隐难知。如云大乘阿毗达磨集。大乘阿毗达磨根本佛经。为能集论是为所集。取所集之业用为财即诠所作所造业。能集之论有之。名阿毗达磨集论。若所集之大乘阿毗达磨不彰所作业用之财。则如何能集之论云有之而名有财释。故以所作所集所造之业用啭彰有财释。又为大乘阿毗达磨所集之能集论。以与党顺助义有他财。不顺助则不可有。亦是第四为声。如说刀藏。为刀之藏故。亦是为声。有财释也。又邻近释者。亦业声或属声。如说有寻有伺。诸相应法皆是此体。但寻伺增名有寻有伺。是为邻近释。是取寻伺所作所造业用胜为名云邻近。离寻伺体上所作所造之业用胜别无邻近体。此即业声若尔。与有财何异。又属有寻有伺之诸心心所法。是名有寻有伺是第六属声。又带数释必兼余五释。准可详已。如是六合八啭相摄。皆是约多分。学者须审如焉。广明如汉语八啭声学则中。恐繁且止更有释名等者。未详如宗轮疏者。现本宗轮疏无此释文。(如三十论疏中云如枢要说欤)
  【章】前总科简(至)幸留意焉抄曰。当章大段第三文释结劝信前总聊简等者。彰通一切教立此总科简。除此章中所叙所余学业。皆用此总科简须并察一切。若讲别部等者。欲讲除唯识余别部论疏。则用此章文并学焉结归自义者。结归今欲讲各自之义也。如对法疏·三十·二十唯识等初。皆用是。往可见。此中所有等十。劝信皆于大师等者。彰由师传制此章但传之等者。谦让劝信。
  已上总料简章讫。

大乘法苑义林章师子吼钞卷五(尾)

  安永第五(丙申)岁仲春中六日。于平安城五条新善光寺境内云林庵。早早随解生义分。不顾管见笔记之讫。后学无惮是正而已。
  回向四恩法界海回向无上大菩提应理圆实宗末学近住基辨。(大同房生年五十九岁)
  同十一年丑二月十五日。于东都浅草延命院。近近开演之用意校正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