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大乘法苑义林章师子钞卷第十二(十二分章)

  南都西京药师寺传法相
  大乘沙门释基辨撰

  【章】第六十二(至)问答分别钞曰。自下十二分章。此章大分为二。初牒章示科。后随科释成十二分教者。旧云十二部经。大般涅槃经十五梵行品说曰。善男子。是菩萨摩诃萨。知十二部经。谓修多罗·祗夜·按记·伽陀·优陀那·尼陀那·阿波陀那·伊帝目多伽·阇陀伽·毗佛略·阿浮陀达磨·优波提舍(云云)余经亦说。与此少异。我宗以此经说为据。广略作释故。今此举广释。如次七门中明。
  【章】第一列名(至)十二论议钞曰。此七门中。第一列名门。如文可知四讽诵者。瑜伽·显扬·对法作讽颂。玄赞十二文章作讽诵。如次下辨。
  【章】第二辨相(至)意趣体性钞曰。自下第二辨相门。此中大分为四。初举别相说。二举总相说。三判总别二相。四总结。今即初也契经相者下。初别相契经说处。次举总相契经。一经全分为契经。如次具辨。今此所云别相。非云一经全分。于一经中。以长行总略说所应说义。玄赞二二分章引对法已云。此唯长行。名为别相。偈颂便非别契经摄(云云)谓贯穿义下。正明别契经直说多分者。云以长行总略。摄受意趣者。云总略说所应说义。至次第四门中具辨。
  【章】瑜伽第二十(至)名修多罗钞曰。二举总相契经说。玄赞十二分章曰。契经有二。一通二别。涅槃经曰。从如是我闻乃至欢喜奉行。如是一切名修多罗。摄十二尽名通相也。以教贯理及摄生故(云云)此即次引经梵行品文全同。
  【章】然修多罗(至)亦不相违钞曰。此下三判总别二相。此中有十二文。初从修多罗至论故。一一判总别二相故有十二文。今即初判契经总别二相。总相亦应云通相。修多罗名。即摄十二部尽名总相。亦为通相别者唯摄下。由伽八十一·对法十一。立别相契经义可知。
  【章】应颂相者(至)易可解故钞曰。十二文中二判应颂二相。旧云祗夜经。新云应颂教对法等下。约益后来相。辨应颂别相。对法论十一说。等言等显扬六。或中或后等者。伦六曰。泰云。应颂有三。一于说义中间。应以偈颂上义。二于说义最后。重颂前义。三于诸经中颂及长行未了义经。应更分别故云应颂(云云)又曰等者。此亦对法显扬之说。约显未了义相。明应颂别相。不了义者。隐密不了义。亦总义难分名不了义。此更以应颂释义长行虽说下。以说义未尽。重更颂之为别相。即以贰义下。摄前来所云二别相而结一者为益下。前云第一相。利根后来者。以略说知故云利根。应利根者。后世出来好略。此云为益。二者为显下。前云第二相。此根钝者。自初来说法会虽听法。未明净。为令此义明净重颂之前不了义者。伦六曰基师述三藏说曰。非经未了。谓听者未了。此未之所闻也(文)涅槃但有者在南本经十四成实论中者。第一卷文欲令义理下明契经又严饰词下明讽颂又义入偈中下。明应颂。显未了相。此文正今所用。上契经讽颂因举来也。
  【章】记别相者(至)当成佛事钞曰。明记别相。此有三相。旧曰授记经。新云别记经。初明三相。后总判。文段有四对法等曰下。记别有三相中。初明死生因果记别相等言等显扬六此依世尊下章主及论文得失生处者。生善处为得。生恶处为失。又诸论云下。二明分别记别深密义。诸论者同上。对法显扬文记者明与下。章主文深密者。所说义深远隐密也。以少言等者。以少言总略记说。余处名不了义。不据分明下。意云余处所言不了义经名记别。非以分明说深义与不说。云了义不了义也涅槃经云下。三明记别当得作佛相。经北本十五。南本十四。如文可知。准诸教言下。四总判释。
  【章】讽诵相者(至)名伽陀经钞曰。四明讽诵别相。此有二文。初举证明二种讽颂有。后章主判释二证远。此即初也。旧云伽陀经瑜伽·对法·显扬云讽颂教。玄赞十二分章作讽诵。今谓。诵与颂音通。古今通用。颂字为本。伦记等中一诵云一颂显扬等云下。论第六文。等对法十一。非长行重说等者。明应颂与讽诵别。此引显扬对法。明以为二句三句四句五句六句等说别意法名讽诵教。伦记六下曰。·四讽诵者。非长行直说。但以巧妙言调结于句韵。或作二句乃至六句等讽颂说法。是不重颂。伽陀颂也。不同室路伽颂不问有义无义。但满三十二字以为一诵(云云)涅槃经云下。明说四句偈等说别意法名讽诵教。经第十五梵行品文除修多罗等者简滥。别相修多罗。滥此讽诵故。云除修多罗也。谓别相修多罗。长行中摄略。说所应说义名契经。非偈颂也。今此名讽诵偈颂。非契经摄故。今除简滥也及诸戒律者。此亦除简滥。涅槃经十五说偈言。莫轻少恶以为无殃。水滴虽微渐盈大器。此十二品教中。名缘起教非讽诵也。此亦恐滥除之其余等者。除长行中摄略说义说缘起制学处之二。其余说四句等偈说法是讽诵。如诸恶莫作等偈是也。
  【章】此意说言(至)少故不说钞曰。此章主判二证违也非长行直说者释除契经及非因缘者。释除诸戒律。为他以偈等者。除上所云二分。为利他有情。以四句或六句偈说法名为讽诵。旧云伽陀以此涅槃等者。明涅槃经亦有别相修多罗以此等者。意谓以如上引除修多罗。涅槃经中亦自知有别相修多罗。亦言亦通相修多罗。通相契经如前已明不尔等者。立理意言。若不尔涅槃经唯有通相修多罗。则从如是我闻至作礼而去。是修多罗。云何除修多罗耶。故涅槃经中。亦有别相修多罗云除之显然知。少句至二下。会上明显扬·对法所说讽诵。自二句至六句以上。亦涅槃经以四句一颂文名为讽诵之相违。先初举显扬·对法讽诵少句者极少分讽诵。自二句云至二多句无量者。多分句名讽诵。至无量句。其中间三句四句五句等。一切皆是名讽诵。涅槃且举等者。前所引诸恶莫作之四句一颂。以指示是讽诵教。今举一隅舍不举云且也诸论举难下。正会显扬·对法等。说或以二句三句四句五句六句等为讽诵。举难者。举与长行难分不满颂等者。释诸论举难由。凡讽诵体。自二句至无量句。故不满四句一颂者。二句或三句讽诵者。故但至六者。但以六句成讽诵说。是一颂半不满二颂者。若唯一句下。明唯一句不为讽诵由。周记少有二句。虽不满颂。颂与长行自易简别。一句即滥。所以指明(云云)此与长行等者。此谓唯有一句。讽诵与长行一句如何可分。故唯一句不名讽诵举一颂半下。明论说六句等意。五句七句皆得名讽诵。五句七句讽诵少分有多无。故不说也。
  【章】自说相者(至)义理同也钞曰。五明自说别相。此有二文。初举三证指事以明。后设两重问答明。今即初也。旧云优陀耶经。新云自说教。瑜伽等云下。第一证。举无请自说之证。等言等显扬六。瑜伽论二十五文于是中者。于如来所说经有许多中也。余文易知对法论云下。第二证。此亦无请自说。论第十一文。此佛为令下。章主申三论无请自说意也涅槃经说下。第三证。举无问自说之证。经第十五文。乃至者。由经说为诸天众。广说法要时。诸比丘各作是念。如来今者为何所作。有如是二十四字。今略云乃至也。余文易了如是诸经下章主文指事虽殊等者。初瑜伽·显扬二。指为正法教久住不请而说之事。明无情自说。次对法指示佛劝勇猛精进修行偈颂。明自说相后涅槃经。指佛晡时入定。明旦出定。以他心智说法事。虽如是指事殊。明无问自说全相同也。
  【章】问曰何故(至)无言非请钞曰。此下设两重问答。明自说相。此即初重问答。此问以默答例无问难。此问意。言对如来发言问。如来默然无言。虽无言自得益。是许默答。今以是翻成。问者无言心起请念。此问意也。答中一心念者。无言但心念请二口宣者。口宣者心念请也口宣动业下。明心念不为请。动业谓第三动发胜思。动身语为殷勤深重之表诚故。口宣成请但心念轻者。心念口无请身无敬。决定思初念。不成业道为轻业。故但心念不为请也答亦有二等下。明以答不可例问但令生解下。意言凡答言。不简默与语。但令生解名为答。不拘轻重。不与问有轻重同日之论也。又诸经中下。彰无言非请。诸经中者。示处处经说为证佛智其念等者。佛以他心智知心念请。虽无言请即为说法亦名为请者。亦口宣请。心念请亦名请。要彰语重等者。意谓虽心念亦名为请。然彰语请殷重。于口喧与请名。无言非请也。
  【章】又问既有(至)自说经也钞曰。第二重问答。此问以有问无答例难。意谓十二分教中。立无问自说经。何故翻不立有问无答经耶。答曰下。意言纵无问有答有说。必得成经。无答无说。无说云何名经。故无答为经不成。然理而言下。以理无答。摄无问自说。诸置答者等者。亦言亦无问自说。同无问自说。舍置记答。即默答名为经置答者舍置记答。即默答也。对法疏五具明。周记曰。诸置答者。虽无言。然非答彼所问之事故为无答(云云)又香积佛国下。成他方土无说成经。而翻成此土无答不作经。二种俱无者。无问自说经。与有问无答经二种俱无。不以声说法。但香为佛事故。如维摩经佛国品说。周记曰。香积佛国二种俱无者。今助一释二种俱有。既许依香立名句。句字依香问答又何夹理也。若不许香积佛土应不说法(云云)今云。周记助释虽有道理。与章主意不同。今文云二种俱无者。无如此土以声为说论有说无说。以香论有无说。亦此土所无故。次章文。云此土如来。声为佛事。是故无答不得成经又香为佛事无说者。意言自如此土以声为佛事见。则即无说成经。由是自知。此土无以声说法。不得成经不以有问答下。举十二分教为要处结成无问自说经。意言不拘有问无问。说法即名为经。彰虽无问佛发言说皆名经。云立无问自说经也。
  【章】缘起相者(至)义理周圆钞曰。六明缘起别相。此亦有二。初明三义具名缘起经。后明三义不具亦名缘起。旧云尼陀那经。此云缘起。八十一说下。明三义具名缘起。三义者。赞十二分章曰。缘起有三相。壹因请而说。二因犯制戒。三因事说法(云云)此等明三义说。今所引八十一说为本谓依有请等者。伦六曰。因请而说。即一切经律。但是有请而说者。一切皆名因缘经(云云)如经说言等者。未详何经。有佛说鹿母经。其中有此说欤。伦记二十一云。如彼经初说云。有一黑鹿未至我所等。如斯经文名缘起经(云云)周记云。章黑鹿子母者。毗舍佉母从子立称(云云)今云伦与周释大相违。伦既见经释。云有黑鹿是为胜欤。世尊一时等言。因请说之证(有云。依黑鹿子者。此黑子来因缘也云云)又依别解脱等者。伦(二十一下)曰。如律文中。时跋陀摩子犯于其罪(云云)又同六(下)曰。十二年前。众未有犯。但略教诫。十二年后因众有犯。广说戒经名因缘经(云云)又于是处等者。伦云。佛因此事等言。亦是缘起经(云云)此具三义等者。结三义具名为因缘。此是章主文。此具之此言。指缘起相云具三义。对法等论下。明三义不具亦名缘起经。论十一说。唯有初二者。但有因请因犯二说。无因事说涅槃经等者。第十五说。但有因事说法对法等下。具明有初二。涅槃经云下。其举唯有后一证此唯因事等下。总结成。此谓指次上引涅槃经。此经唯由三义中第三说缘起相故。皆下正结非三具名缘起。唯八十一下。结三义具足名缘起相。
  【章】譬喻相者(至)并此所摄钞曰。七明譬喻别相。旧云阿波陀那经。此云譬喻对法等者。论十一文。等显扬六有比况说者。伦六云引浅况深。令物晓悟名譬喻经。余文可知。瑜伽总说者。论八十一说。
  【章】本事相者(至)皆名本事钞曰。八明本事别相。旧云伊帝目多伽谓除本生者简滥除佛本生等者。以下章主文。今问。本事与本生如何别。答。本事非云前生依身。但说佛及众生宿世人。与法一切事。本生谓但说佛往昔生死依身。或说佛因位事。寄生死身。说修苦行等。不依寄身。但说宿世人及法事。是名本事也。说余一切等者。伦六曰。八本事者。通说世尊因事未发心前所经之事。及余众生宿世之事名为本事(云云)今云。伦所云余言。除世尊因地本地之余。此章所云余。除佛本生之余佛。及众生本事也。一切者若凡若圣人。及法前际事宣说。是本事经也对法论者。第十一文。相应事者。人法相应事也涅槃经言下。以赞十二文章文捡今文。此经文举今佛所说法名为契经。例令知过去佛说教法名。赞章曰。涅槃经中。唯说往法。如我出世所可说法名曰界经。拘楼秦佛名甘露鼓等(余同今章)由是应知。例今佛之法事。令知过去佛之法事。名曰。契经者。涅槃经文作名曰戒经。赞章及周记牒文作界经。周记释云。名曰界经者。此界经等而是总名。出世所说教法。总立此名等。界者因义。如彼甘露能鼓法类。同于镜能照一切。分别生法二种空。如法花抄所述。虽尔未见圣教明文(云云)今云。作契甚为胜。有道理故。由通相言。十二分教皆契经故。今佛所说无非契经者故。又亦作界应好。周记释云界者因义。亦有理故。今佛说教无不说诸法因者故。虽有此理未见收证故。自于作契为劣。作戒亦尔。虽有理无收证为劣。甘露鼓者(未详此名所由。有佛说楼阁正法甘露鼓经一卷。宋天息灾译。应捡)法镜者(未详有佛说法镜经二卷后汉安玄共严佛调译也。同名故举此二经名。他日必须并考也)对法俱说下。判上所引三文。而结本事相。对法判除佛余弟子人事说名本事以对本生等者。明唯说人事由涅槃经说二句。判经说但过去佛说法事不说人事瑜伽通说下。判前际壹切本事说为此相。
  【章】本生相者(至)皆名本生钞曰。九明本生相。旧云阇陀伽经瑜伽二十五下。就往昔菩萨若身若行说本生相。于是中三字。由显扬论文。作于诸经中对法及八十一下。但就菩萨行说本生相涅槃经言下。但就菩萨身说。经第十五梵行品文也。彼经全文云。如佛世尊本为菩萨修诸苦行。所谓比丘当知。我于过去作鹿作罢。作獐作兔。作粟散王作转轮圣王。作龙作金翅鸟等。诸如是等行菩萨道时。所可受身。是名阇陀伽经对法但说下。判上所引三合至论文。
  【章】方广相者(至)时长远故钞曰。十门方广相。旧云毗佛略经。此中大分有四段文。初举证示有二相。今即初也谓说菩萨道下。方广有二相中第一相证。以此相释方广。唯大乘不通小。云说菩萨道故。如说七地等者。明菩萨道相。七地者。四十九菩萨地说。何等力七地。一者种姓地。二者胜解行地。三者净胜意乐地。四者行正行地。五者决定地。六决定行地。七到究竟地。是名七地(云云)四菩萨行者门地说。一者波罗蜜多行。二者菩提分法行。三者神通行。四者成就有情行。及百四十不共佛法者。四十九菩萨地说。诸佛世尊。有百四十不共佛法。谓如来三十二相八十随好。四一切种清净·十力·四无所畏·三念住·三不护大悲·无忘失法·永害习气·一切种妙智(云云)又复此法下。方广有二相中第二相。以四故释。是第二相。依赞章。举第二相已云。此通声闻亦有方广。今取涅槃具二(大小二乘方广)为正(云云)又依今章次释。章主以伽八十一二于文。俱为方广唯在大乘不通小证。复以伽二十一文及涅槃经第三说。为方广通小乘证。问。赞与此章云何相违耶。答。赞存略二于为通不通二义。此章具立别证。但为具略违已。赞章中。亦不云第二相唯小乘义。根本虽大乘名方广。约取义边尽利。力亦通小乘也。
  【章】此义忠义(至)名为方广钞曰。二明方广唯在大乘。此义二字。指伽八十一二相文之义。菩萨不俱佛法言第一相。二空理正等二句第二相。正谓方也。包满二字释广言(此周记释意也)唯在大乘等者。对法论曰。此方广等。皆是大乘义差别名。与七大相应故名大乘(云云)毗佛略经者。举涅槃经说梵名。次示多含翻名。其翻名唯在大乘义故为证对法说言下。章主举对法十一说二翻名。成唯在大乘义。一切有情利益下。立二故释方广。此二故义。唯在大乘不通小义。能破诸障等者。释对法名广破。诸障者能显烦恼所知二障无法比类等者。释对法名无比。宣说广大深甚法名无比类。由此等义。瑜伽三十八云。除方广一分旧分有声闻藏故。今云唯在大乘也。
  【章】瑜伽第二(至)故小乘有钞曰。三明小乘亦有方广名。自列方广者。声闻具十二。自列方广。由彼所证四谛理名方广。如次文明此中正法等下示小乘方广义。如文可知。
  【章】法花瑜伽(至)文最为正钞曰。四举通不通证结法花者经方便品说。我此六部法。随顺众生说(云云)瑜伽者八十五云。除方广一分余名声闻乘相应契经故(云云)又三十八说。如前引故。云但说大乘也。
  【章】希法相者(至)名为希法钞曰。十一明希法相。旧云阿浮陀达磨经。旧翻云未曾有经。今云希法经。此中文有三段。初举显扬论说功德事名希法。今即此也八众所有者。若由显扬论文应作九众。彼全文曰。谓诸经中。宣说诸佛及诸弟子·苾刍尼·式又摩那·沙弥·沙弥尼·勤策男·勤策女·邬波索迦·邬波斯迦等共不共德(云云)若由是则应云九众所有。今问。沙弥梵语翻云勤策。此分男女。恐重出欤如何。答。重出写误虽显然。若出家十戒沙弥沙弥尼别举已。复白衣近住八齐戒者。此别云勤策男女欤。常呼近住者称沙弥故。此摄沙弥或邬波索迦。不摄之违欤。不可定云写误也。若由伦记释。则应作七众所有。彼记云。十一希法者。谓说佛及弟子七众所尽功德若共不共。胜于余故名希法(云云)今云。摄白衣沙弥。入出家沙弥或邬波索迦成七众。若开成九。七九俱有道理。现本作八不是。共不共德者。伦记释曰。其若七众为求涅槃。断恶修善所生功德。近感人天同余福分故名共因。此远克出世涅槃故名不共。以不共故。胜于其余外道功德。虽共感人天。人天中胜故。云胜诸世间知胜义一切智者同意所许甚奇希有大福(云云)此意说言下。章主判释。
  【章】涅槃经言(至)及弟子事钞曰。二明说佛果上现殊特事名未曾有涅槃经言下。经十五梵行品说。与北本并读。文少异。恐脱落欤。彼全文曰。如彼菩萨初出生时。无人扶持。即行七步。放大光明遍观十方。亦如猴猕手捧蜜器以献如来。如白项狗佛边听法·如摩波旬变为青牛行瓦钵间。令诸瓦钵互相振触无所伤损。如佛初生入天庙时。令彼天像起下礼敬。如是等经名未曾有经(已上经全文)今云。见经本如字有四。知举四希有事。章主界引与文脱落难辨别故。举示全文。应知举四。此说佛等下。章主判释。不说功德等者。不说功德及弟子事。但说佛殊特事。此为与前经异。然赞章文云。但说弟子及非弟子希有之事。皆名希法(云云)此章文无此义意。恐文脱欤。赞文作皆名。皆字恐亦字欤。皆与亦意相近故通用欤。
  【章】对法论云(至)不相违也钞曰。三明说一切圣者奇特之法名希法义。但说圣者下。章主判释所余者不说功德殊特也。
  【章】论议相者(至)阿毗达磨钞曰。十二明论议相。旧云优提婆提舍经。此中文有四段。初举证。明佛说及弟子说有论议相。同名摩呾理迦。今即是也。赞章曰。论议有二相。一佛自说。二弟子说(云云)循环研核者。伦六曰。论议者。谓研究经义宜畅宗要(云云)又二十一曰。论议者。非直分别诸法体相名论议。若解义用若解名相。但令循环研核并名论议(云云)(今云。诸藏章具已辨)摩呾理迦者。此云本母。伽八十一(十三纸)说。又如诸字若无摩呾理迦即不明了。如是契经等十二分经教。若不建立诸法体相即不明了。若建立已即得明了。又无杂乱宣说法相。是故即此摩呾理迦亦名阿毗达磨。又即依此摩呾理迦。所余解释诸经义者亦名论义(云云)又由显扬六(十一纸)说摩呾理迦立有十二种教。一事教(说色等眼等一切法教)二总差别教(兑蕴处界缘起处非处等总差别教)三自宗观察教(谓契经应颂等教依摄释中之所显示)四他宗观察教(依七因明摧伏他论成立自论教)五不了义教(谓契经应颂记别等中。薄伽梵略票其义未广分别。应更开示教也)六了义教(翻前可知)七俗谛教(诸所有言路显示彼一切皆名俗谛。又依名想言说增上所起相名分别。亦是俗谛)八胜义谛教(四圣谛教及真如实际法性教)九隐密教(多分声闻藏教)十显了教(多分大乘藏藏)十一可记事教(四嗢柁南诸行无常等教)十二不可记事教(默置答等也)今云。是等所释。由前章中所辩三本母应解了也一切了义经等者。若佛说弟子说。一切了义经名摩呾理迦(即名义本母。非义本母不名论议教)谓于是处下。明佛自说弟子说。共名论义名摩呾理迦名对法藏是处等者。于此义母论议经处。佛世尊亦自广分别诸法体相又圣弟子下。明弟子说论议摩呾理迦相已见谛迹者。迹谓道也智也。谛理四谛及第一义谛。见谓见照也。已以无漏智见照第一义谛人也。伦记六(下)曰。问。凡夫所造论疏为是论议经摄不耶。解曰。若此论八十一曰。谓于是处。世尊自广分别诸法体相。又于是处。诸弟子已见谛迹。于自所证。无倒分前诸法体相。既云见谛迹者所造。即知。异生所造论疏。并非论议经摄。依大智度论凡夫所造。亦是论议经(云云)(已上论记)今云。伦记所明未决。今探章主意。如前章言。然此经中且论弟子见谛者说举其胜者。显难诸失有所证故。若实而论通取未见圣谛者造。亦是彼摄(云云)亦名阿毗达磨者。由是弟子说论议经。摩呾理迦。亦阿毗达磨藏。已上伽八十一论文也。
  【章】涅槃经说(至)婆提舍经钞曰。二举于唯佛说名论议经证。经梵行品文也。
  【章】显扬第六(至)是名论释钞曰。三举于弟子说名论议经证对法皆言下。牒三个论对法·显扬文少异。意全同今此所引云何论义下文。伽二十五全文。研究素呾览义之言。宣畅一切契经宗要。是诸弟子。研究宣畅佛说契经义要论议经之证。对法全文曰。论议者。若于是处无有颠倒。解释一切深隐法相。以无颠倒一切法相。论议经等深隐义故(云云)今云。既云解释。是弟子说论议经之证也。
  【章】涅槃但说(至)论议经故钞曰。四以佛说弟子说二相。判结前引经论。涅槃唯佛自说论议显扬等者。等对法十一·伽二十五。但说弟子说论议经。显扬全文云。研究解释诸经中义。故知。弟子说论议经。名声一种者。章主文。经唯举论。但说弟子说。一经与三个论各举佛与弟子之一具苞二种者。苞明佛说与弟子说二。
  【章】如是总说(至)并随会说钞曰。当门有四文中。第四总结别择。此相者。别释此十二分教之相。如瑜伽等。已上二门竟。
  【章】第三释总(至)即带数释钞曰。自下第三释总别名门。此中有三段文初标门立科。次释总中。后释别名。今即初次也。总名者。总云十二分教之名。先德者。指旧译三藏释家。但以部言以等者。明新翻改云分教由部裹者。部帙也。今此十二非部帙(赞章云。此是部类也。十二义类有差别故云云)世人谓有等者。示云十二部经即世人误监。赞章云。古人疑云十二部裹经。由是道士说。三十六部。老庄徒各为一部。今云十二分段。分谓分段文义差别有十二分段故(云云)经名亦监者。同云经者乃监契经。今翻为教。十二通称更无所监(云云)总别难明者。意言。十二者通称。何故但名于别契经以云经耶之疑生故。今云难明教义如前者。教言通称。十二言亦通称。尔分言义类文条分段义。十二之分依主释。十二之分之教。两重依主。别依总。总依别。依主两重。即世带数依主释。教有十二下。已上离释。以下合释。
  【章】释别名者(至)并通二释钞曰。此后释别名。大分为二。初二字离合。后三字离合。今即初也应重述颂下。明十二别名唯依主释。此中应重述颂四字。明应颂依主。由周记牒作应重说之颂(之一字脱。说字错述)周记释曰。应重说之颂者。长行未了。应颂说颂。依于彼得(彼谓长行。此一句明依主)重说名颂。不尔非应颂故(云云)可讽之颂。赞章曰。或讽诵。亦持业释。可讽可诵故不同应颂。彼颂是教此诵是言(云云)待缘而起者。明缘起依主释待缘起。而言有依意也。余四名自可知论体即义等下。彰论议一名唯持业释。论体持议业用故。若言契理下。彰所余四名通依主持业二释。契理者。所契即理。依所契理之经教。依他法体得名依主。能契即等者。经持能契业用。持业得名。记即是别等者。记识体持分别业用。持业释也。所余易了。
  【章】然此十二(至)并持业释钞曰。此二明三字离合。教是体。持契经业用。乃至教体持论议业用。中间准此应知。
  【章】第四通别(至)一往为论钞曰。自下第四通别门。大分为十八初标门评上来说。二超今门征。三就契经明通别。四示例。五以应颂为首。对余明应颂具十。六结应颂有通别。七结略。八明记别有通别。九明讽诵之通相。十明自说通相。十一明缘起通相。十二明譬喻通相。十三明本事通相。十四明本生通相。十五明方广通相。十六明希法通相。十七明记别已下别相。十八总释诸通相。今即初也此中诸教等者。谓此十二分章中所明十二诸教。一往为论。无以一对余释义。无契经为首。余十一对说乃至方广为首余二对说等云一往论也。
  【章】据实皆有(至)所以者何钞曰。此二起今门而征。
  【章】但契经中(至)唯除二颂钞曰。此三就契经明通别且契经中下明通相。终至奉行下。脱皆修多罗四字。无此四字。通义不明故。有本为是正。即十二分等者。一经中皆十二分教故。通十二分名契经也。瑜伽经等说下。明别相契经。等言等对法十一。瑜伽八十一文。如前已释。但长行中缀缉略说名为契经。故云别相。别中具九二句。明别相中亦有通相。谓但以长行为契经故。于十二中。除应颂讽颂二余九长行。通名契经。九中有契经通相故。云别中具九也。
  【章】此一段门(至)一切应智钞曰。四示例。此一段门者。此第三通别门。以一对余等者。谓以契经或应颂等一。对余十一门作门。其对说已者。其次下更不别说为此第三门例。或以契经为首对余十一说时。至其次应颂为首对说余十。除已对说契经。不更对说为例也。
  【章】应颂之中(至)随应有无钞曰。五以应颂为首对余说。明应颂具九。此有十文。今即初明应颂有记别。虽无文许等者。明十二分教。处处文中虽无应颂中有记别之说。以有教证。云应颂亦有记别法花说。说譬喻品说故应颂中等者结成重颂。前长行等者。前长行中已说记别。今复重说此颂授记别故。此应颂中有记别证此即应颂等等。今引譬喻品文。应颂有成佛记别也。
  【章】应颂之中(至)所应说故钞曰。应颂为首中。二明应颂中无讽颂讽诵非前等者。中无讽诵由。长行即直说也。此文意言。讽诵非前长行说已事。重今更说故。应颂中有讽诵决无。但二句或三句等。以说云讽诵故。应颂之中。定无讽诵显然可知。
  【章】应颂之中(至)无请者故钞曰。应颂为首中。三明应颂又有自说如授记等下。明亦有自说由。颂中有记别者。无请者佛自说故。
  【章】应颂之中(至)随应有无钞曰。四明应颂理有缘起。如法花经等下。示应颂中因请而说例。经方便品。世尊长行虽已为说因舍利弗请更重颂中亦说一乘。随应有无者。因戒因事缘起。颂中说处或有或无。
  【章】应颂之中(至)皆重说故钞曰。五明应颂理有譬喻火宅者。法花经譬喻品说长行重颂。说火宅喻穷子者。信解品长行重颂。说长者穷子喻。化城者。化城品说喻。三譬俱皆重说。
  【章】应颂之中(至)亦有本事钞曰。六明应颂亦有本事彼佛灭度者。日月灯明佛灭度我在十六数者。我者世尊自言。十六数者十六王子数中在。云我在数也。
  【章】应颂之中(至)类此应知钞曰。七明应颂亦有本生。
  【章】应颂之中(至)有方广也钞曰。八明应颂理有方广。又解深密云下。经第一正意识品文也。
  【章】应颂之中(至)亦有希法钞曰。九明应颂亦理有希法。文自易知。
  【章】应颂之中(至)亦有论议钞曰。十明应颂亦有论议。如解深密经者。第二无自性品文。彼长行文曰。胜义生当知。我依三种无自性。性密意说言一切诸法皆无自性。所谓相无自性性·生无自性性。胜义无自性性。善男子。云何诸法相无自性性。谓诸法遍计所执相。何以故。此由假名安立为相非由自性立立为相。是故说名相无自性性。云何诸法生无自性性。谓诸法依他起相。何以故。此由依他缘力故有。非自然有。是故说名生无自性性。云何诸法胜义无自性性。谓诸法由生无自性性故。说名无自性性。即缘生法。亦名胜义无自性性。何以故。于诸法中。若是清净所缘境界。我显示彼以为胜义无自性性。依他起相非是清净所缘境界。是故亦说名为胜义无自性性。复有诸法圆成实相。亦名胜义无自性性。何以故。一切诸法法无我性名为胜义。亦得名为无自性性。是一切法胜义净故。无自性性之处显故。由此因缘名为胜义无自性性。善男子。譬如空花。相无自性性。当知亦尔。譬如幻像。生无自性性。当知亦尔。一分依他胜义无自性性。当知亦尔。譬如虚空惟是众色无性所显遍一切处。一分圆成胜义无自性性。当知亦尔。法无我性之所显故。遍一切处故。善男子。我依如是三种无自性性。密意说言一切诸法皆无自性。乃至广说(已上深密经长行文)长行如是说三无性已。次说应颂。亦重说三无性是密意旨。此应颂有论议之证也。故于其中立一乘等者。述三无性密意旨。意言。有情情识变现依他缘起相。非无差别。五性心相。皆是依性起。如幻事等生无自性。若此五性心相固执实有。起增益见。是偏计所执相无性。如空华等。五性心相等空无处圆成实真如净界相显现。喻如太虚空众色无处显现。而太虚空含容众色。无不遍一切处故。五性性心相缘起。于真如净法界处。是即胜鬘经所说理切乘今亦尔。故于胜义自性处。含容一切。而不见其一切处净法界显现故。云于其中立一乘等也。研核三无自性等者。无性言知非一切都无云无性。真·俗·依他·圆成之相宛然。此云研核三无性也。由此道理。可知显扬十四说诸佛大智不可思议故。利生平等无差别。涅槃法不槃涅槃法性二故已。已上十八文中。第五明应颂具十已。
  【章】由此虽无(至)义可成立钞曰。十八科中。第六结应颂有通别。此有二文。初总明。二别明。今即初也。文相易了。
  【章】故应颂中(至)如诸教说钞曰。此二别明。谓以通相与别相各别明也具十一分等者。十二分中。除讽诵余十一分。并自说者。以颂记别。即佛自说。故应颂中。具除讽诵余十一分。并以颂记别自说。此约通相修等者。意言。若应颂中具十一分并自说义。约通相契经说。若不尔以别契经。则应颂中无长行契经故。若对于后等者。后谓余残分教应颂之余唯有九。十一分中除长行契经讽诵二九也。如诸教说者。如上已说。
  【章】上来广引(至)子细研究钞曰。七结略略指者。指示也。
  【章】其记别中(至)有后九分钞曰。八明记别有通别。通相中下。明记别中有通别有二说。有说有五下。是第一说。不见记别下。举余无者。有说不尔下。第二说。亦有之亦。亦前五有后九分者。记别之余九分。
  【章】讽诵之中通有后八钞曰。九明讽诵之通相通有后八者。讽诵之后余自说·缘起·譬喻·本事·本生·广·希法·论议。
  【章】自说通相具有后七钞曰。十明自说通相。
  【章】因缘通相(至)因事说故钞曰。十一名缘起通相。方广等下。方广有缘起难了别明待请因事说者。是缘起相。
  【章】譬喻通相(至)此二种故钞曰。十二明譬喻通相。此有二说。但有后五者。第一说。本事·本生·方广·希法·论议云后五。有义但有下。第二说。文相易了。
  【章】本事通相(至)师资别故钞曰。十三明本事通相。有后三分者。方广·希法·论议之三师资别者。此约多分。言本生说师事。本事说弟子事。有本事中亦说师之本事故。
  【章】本生亦有后之三种钞曰。十四明本生通别。
  【章】方广通相具有后二。钞曰。十五明方广通相后二者。希法·论议。
  【章】希法通相具有后一钞曰。十六明希法通相后一者论议。
  【章】记别已下(至)然稍难知钞曰。十七明记别已下别相。此有二。初本释后有释。有多有少者。有多教相云多有。有少分教相云有少也。或有释言下。二举有释。余所不摄者。周记云。余所不摄名为别相者。即是希法之别相也。据实余相等不相摄尽。一一得为余分别相。且举希法(云云)今云。此中云希法别相。稍难了知。此除自分余不摄尽为别相显然。亦随义释之下。章主评自释也。
  【章】如是总释(至)非定有也钞曰。十八总释诸通相且摄余十一者。意言。义具足摄除自一分余十一分。于其中者。此八部一一中。义具足与自具十二也。涅槃中等者举证。梵行品说各有余十者。除自分及互无为十于其有十一者。入自分为十一。或可具有者。义具足。或时有义具。或时不具。故为不定云或且如说别下。举义具不具例示。
  【章】第五废立者钞曰。自下第五门。此中分为三。初标门。二寄门总废立。三别废立。今即初也。
  【章】何故但立(至)此总废立钞曰。此第二寄门总废立涅槃经云下。周记云。以类同故。引以为证(云云)北本二十五所说。三周总说等者。如总料简类分十二者。分十二分教也又以下立别义。如文可知。
  【章】别废立者(至)及有本生钞曰。此下当门三段科第三别废立。此中有四。初明立。二明废。三十二分别废立。四废立本末相对。今即初也。相对为门者。门谓差别。为是云为门直说者。长行也。非直说者。偈颂也因缘经下释有门。佛事非佛事下。约多分说。有本事者。非佛事也。有本生者。佛事也。
  【章】如是亦应(至)应冥闻故钞曰。二明废此不应尔下正废。此四字总废辞。如十力中等者举例废。
  【章】又别解者(至)有广教故钞曰。三十二分别废立。初记·非记相对废非记诸有知者下。喻非喻相对废非喻。入契经中论非论下。立胜劣一切废劣。此依声闻等二句。释广胜于略。周记曰。广胜于略者。依声闻明方广也。若依菩萨。极广大等名为方广。(云云)
  【章】既有本经(至)等经无失钞曰。四废立本末相对。既是末故。意言。授记经记未来事故。对本经立末经亦应尔。更不别立名者。未来事名未经。不别立也。
  【章】第六诸藏相摄宽狭者。钞曰。自下当章第六门。此中有五。初标门。二分科。三随科而释。四约通门相对摄。五总结。今即初也。
  【章】初以诸藏(至)别相相摄钞曰。二分科诸藏者。二藏三藏六藏等。余文可知。
  【章】初以诸藏(至)后六藏对钞曰。此下三随科而释。此中大分有二。初通相相摄。后别相相摄。初中亦二。初标科分子科。次随科释。今即初也二藏对者。以声闻菩萨二藏对十二分释也。三藏六藏之对言对十二分也。
  【章】二藏对者(至)皆具十二钞曰。此下二随子科释。此中有三。初以二藏对十二分。二三藏对三六藏对。今即初也。二藏之中等者。菩萨藏十二分教。不论自知。声闻藏十二分教难知故。今此论瑜伽第二十一等声闻地文。举证明声闻藏有十二分通相。又涅槃经中下。引证翻为声闻藏有十二分。证辨通相。彼自说九者。大乘者受持九部。翻知声闻有十二分。谓除因缘譬喻等者。大乘者受持九部。十二分中除因缘·譬喻·论议。问。如何大乘者受持除此三耶。答。赞十二分章曰。因犯制戒说为因缘。菩萨无犯故。略云无非无因请因事说法之缘起也。夫说譬喻开中下根(至)如鹙子利根上品。尚多不待喻。况诸菩萨。多分不待故。无理亦有也。又大菩萨性皆利根。举宗便解。不假征诘方生慧心说无论义。理实非天。又护法者多诵素呾览藏。缘起譬喻多调伏藏。论义多是对法藏摄故。云大唯九也。如次别相下具明。不说声闻等者。成声闻有十二分通相。故知声闻等下。结成声闻藏有十二分不可说言等下。翻立一理。成声闻有十二。瑜伽二十五下会违理实通有者。对略方广义声闻亦法华经中下。成菩萨藏有十二分通相。彼自说九下。章主文除记别等者。赞十二分章曰。说声闻无彼先不求大菩提故。譬如以宝示其愚人。愚人便笑。声闻闻记亦复如是。故说无。非记别弟子谢徒死生之事亦无。又声闻二乘多闻浅法。若不待请而即为说。憍慢便生言无自说。又声闻人但证小果不得正觉。理非至极行。不茍弘说无方广。其实又有。正法广陈之方便也。今云。此赞文约别相释。如次明故知二藏等者。声闻菩萨二藏。取十二分互不遮。不遮二字是示通相。大全非小等者。大乘十二分教全分有。小乘除三余有九故。法华经说。小乘有九小全非大者。涅槃经三说。大乘者受持九部之说二俱不全者。大小乘俱取小分不取全分。余文可知。
  【章】三藏对者(至)皆有十二钞曰。随子科释中二。三藏对十二分明。既许契经者。涅槃经说。从如是我闻至信受奉行契经故云许契经。缘起者一切经教目请因事说法故云许缘起论议者。寿量品中。佛自往复说三身相。是论议。又方便品中说十如实相。亦是论议故云许论议。通相皆有十二分教者。契经有余十一分。乃至论议余十一分有故。云皆有十二等。教理广成者。以教理二证广成通相。于三藏中等者。声闻独觉菩萨中。经律论三藏中。一一义具足有十二分教。声缘菩三别义具。随其所应下。明菩萨经律论三藏十二分相摄毗奈那摄等者。菩萨藏毗奈耶十二分相摄难了故。别设一释。既名方广等者。菩萨戒大乘方广戒。方广毗奈耶摄。余文易了故知三藏等者。菩萨之经律论三藏有十二分。
  【章】六藏对者(至)通相相摄钞曰。随子科释中第三。六藏对十二分。正法广陈等者。声闻藏方广记别难辩故。别辨正法广陈之言。此即通相。已上总说等者。结通相。
  【章】后以诸藏(至)后以六对钞曰。自下随科释中第二别相相摄十二分。此有二。初标牒分科。后随科释。今即初也。
  【章】以二对者(至)大乘唯方广钞曰。此下后随科释文。此中有三。初以二藏对十二分。二以三藏对。三以六藏对。初中有二。初举四文不同。复辨四文别相。今即初也涅槃第三等下。明小乘有十二分。大乘有九文故言具有者。具有十二分教瑜伽二十一下。明小乘有十二之文。法华经等下。明大乘有十二。小乘有九之文瑜伽论中等下。明大乘有十二。小乘有十一之文又瑜伽论八十五下。明小乘有十一。大乘唯一分之文。
  【章】四文不同(至)有此三故钞曰。此以三对中二。辨四文别相。初四句总明四文不同。且涅槃经下。正明四文格别别相。此中有六段文。此初由。前举涅槃经第三文明别相。此中亦有五文依因犯制戒下。初明大乘无因缘别相。诸大菩萨等者。成大乘无因缘理夫说喻况下。二明说无譬喻别相诸大菩萨等者。成说无譬喻理理非无也。成大乘实有譬喻有说喻者故者。如譬喻品等之也。又大菩萨下。三明说无论议别相理。实非无等者。成大乘实有论议。问既说菩萨下。四问答成大乘理实有三。为益后来者。为益说法会上说长行。后来入说重颂依此别义者。上来所申别相别义云此别义无此三分者。因譬论三分具有者。十二分具有。又护法者下。五准涅槃第三文。明说余三无别相。诵三藏中者。约经律论三藏明无三。余三者。因譬论中之三。因譬是毗奈耶相。论是阿毗达磨相理实大乘下。结成理实有余三。
  【章】又法华经(至)云方广也钞曰。四文格别别相六段中。二由法华经明别相。此中有三段文。依授弟子下。初明小乘无记别别相彼不求者。声闻人不求也记诸弟子下。明声闻记别。非成佛记别别有。伽后文明别相又八十五所说下。重明别相摄十二故者。方广一名摄大乘十二分也。更不假说者。别不假说十二分。方广一摄余十一分为菩萨藏十二分也。
  【章】此即四文(至)二藏对讫钞曰。六段文中。第六结二藏对。
  【章】以三对者(至)是对法藏钞曰。随科释中。第二以三藏对十二文释别相。此中有四。初标牒示三藏有二种。二以独觉等三对十二分。三以素呾览等三对十二分。四以通别眷属自性会相违。今即初二三也。独觉之教下第二文不可别说者。除声闻藏别无独觉十二分故云不可别说声闻菩萨等者。声菩二藏十二分。前二藏对中明已故。今但明独觉十二分摄显扬第六等下第三文此说十部下章主文。已上伽文唯说一部者。说因缘一部毗奈那一部是对法者。论议一部为对法藏。
  【章】素呾览中(至)非无四二钞曰。三藏对有四文中。第四以通别眷属自性会相违。此中有二。初以通别会。二以眷属自性会。今即初也。离具十一等者。涅槃经十五说素呾览具十二分。是通相。若尔素呾览虽摄十二分。于其通相素呾览中因事制戒毗奈耶藏。论深唯对法藏略此二部等下。以别相与通相相。又声闻人下。二明小乘无自说别相。又声闻法但证下。三明小乘无方广别相。
  【章】又法花一(至)实可具有钞曰。六段文中三重就法华说相明别相。此中有三宗说一乘下。初示声闻无记别别相。彼类者。不定姓声闻一类已前者。法华会已前说声闻等者。说法华已前声闻教略无记别。初方便品下。二示声闻无自说别相恐声闻等下。三示声闻无方广别相故说声闻等者。意言。说法华已前声闻乘略无方广。
  【章】瑜伽论第(至)具有十二钞曰。六段文中。四由瑜伽论明别相。此中有四。初总明瑜伽三十八说。小乘唯无方广有所余十一部。同法华经者。法华经说。小乘有九部中除方广。同是瑜伽三十八说。小乘无方广经说除记别自说。然但除方广与经同故。今云同也小乘经中下。明瑜伽论三十八说。小乘有记别别相小乘经中亦显下。三明论三十八说。小乘有自说别相。略无此二者。经不说记别不说二说大乘中有十二等下。四会前举涅槃经。立大乘有十二分。亦有因请等者。如法华经方便品等说相故。有因缘者者。由戒律有因缘亦有况说者。如法华经譬喻品。及深密无自性品。
  【章】又瑜伽论(至)故须除之钞曰。六段文中。五由瑜对辨有无。意言。若以别相言则此因缘·譬喻二部非别相。契经素呾览素呾览中等者。以通相言。则非无。此毗奈耶对法藏二。即因缘论议之二也。
  【章】譬喻本事(至)三藏对也钞曰。二以眷属自性会违理实亦通等者。亦于因缘对法说为等者。对法十一说。彼论说。缘起·譬喻·本事·本生之因。为毗奈耶藏。是眷属等下。正会文。是眷属者。对法十一(四十三丁)说。缘起·譬喻·本事·本生。此四二藏中毗奈耶藏。并眷属摄。缘起。宜说有因缘建立诸学处。是正毗奈耶藏摄。譬喻等三。是彼眷属摄(云云)自性即非者。以毗奈耶自性言。则譬喻·本事·本生三。非毗奈耶。若眷属诸毗奈耶显扬等论下正会。显扬第六卷文等言等瑜伽。此二论中以譬喻·本事·本生。为素呾览藏。不说毗奈耶所摄。依自性不摄譬等三。非毗奈耶自性故。又对法论中。此三说为毗奈耶摄。依眷属说也。各据一边也。上来总是等者。结三藏对也。
  【章】以六对者(至)无有彼五钞曰。别相相摄下。随科释中。第三以六藏对十二分释。此中有五。初标。二由对法论对说。三由瑜伽三十八对说。会对法成菩萨藏十二分。四会对法论。成声闻藏三藏与十二分相对。五今义总释。今即初二也。以六对者四字。初标牒也。对法论中下。二由对法论对说此中意说下。章主文。对法论中意说也。五唯声闻等者。契·应·记·讽·自五。声闻素呾览四通二藏等者。缘·譬·本事·本生四。声菩二藏毗奈耶摄。二唯菩萨等者。方·希二。唯菩萨藏素呾览摄也一通二藏等者。论议一通声菩二。对法藏依此等者。依对法论说意相摄。但有十种者。契·应·记·讽·自·缘·譬·本事·本生·论议十。为声闻藏摄唯有其七者。缘·譬·事·生·方·希·论七。菩萨藏七分据实初五下。章主述如实义亦通者亦声闻。但说彼五者。对法论中。但说契应等五。为声之素呾览。非菩萨中等者。正述如实义。
  【章】三十八云(至)亦毗奈耶摄钞曰。五文中。三由瑜伽对说。会对法论成菩萨藏十二分。伽三十八云。当知。于彼十二分教。方广一分唯菩萨藏。所余诸分有声闻藏(云云)既云所余诸分有声闻藏故。十二分皆通菩萨藏也缘起等四下。会对法论违。等言等譬本事本生亦非二藏等者。以通相言。则非声菩二藏中素呾缆。不摄缘起等四。亦言亦以别相不摄素呾览。以说自性等下。会对法违。明对法缘起等四。不说声菩素呾览为毗奈耶由。自性谓缘起。助伴谓譬本事本也。但说因犯下正会。但说二字正会辞。意言。但欲说自性眷属。为声闻藏毗奈耶。非不菩萨素呾览藏。是以自性辨因缘。以眷属辨譬本事本生。会对法成十二分。皆通菩萨藏义因缘自性等者。意言。说由犯制戒因缘自性毗奈耶摄涅槃经说等者。因举涅槃经及伽二十五说。会对法违。经北本十五梵行品文。会意云。涅槃经说皆修多罗。伽二十五说十部多素呾览故。对法论中。虽说譬喻·本事·本生三毗奈耶摄。此三亦素呾览。因请因事等者。明譬等说素呾览由。别意言因犯制戒之缘起。素呾览毗奈耶二藏摄。其余因请因事而说于法名云因缘。故亦说因缘为素呾览也此三相从等者。譬喻等三。虽素呾览摄。相从因犯制戒之缘起。对法论云毗奈耶摄也。
  【章】又非声闻(至)素呾览也钞曰。六对有五中。第四成声闻藏三藏与十二分相对。此有四文。初会对法说方广·希法。菩萨藏中素呾览摄成。二会方广·希法但在菩萨藏说。三会论议声菩二藏中阿毗达磨摄。四举涅槃经文。示声菩二藏十二分同一处。今即初也。又非下立理涅槃不遮下举证正法广陈等二句。成声闻方广。又说十一等者。以伽三十八之说。成希法声闻素呾览义。
  【章】今以理极(至)其实通也钞曰。二会方广·希法但在菩萨藏说今以理极之下。立方·希二分但菩萨藏之理。故说声闻等下。承上示翻理实声闻亦有。理有者。谓方广是正法广陈。希法是说现神通等故。云声闻素呾览中亦有也。诸文共同者。诸经论文。同说声闻藏无方广。无希法者等者。希法方广眷属故。云唯菩萨藏。其实通声闻藏。亦云有希法也。
  【章】论议多分(至)故略不述钞曰。三会论议声菩二藏中阿毗达磨摄理实亦通等者。以理言。则实则实亦通菩声二藏素呾览。素呾览中有调伏对法故。二藏中有论义。论义是对法故以菩萨等者。周记云。前以六中。且以经翻对律论二而以聊简(云云)由此释。对余者。律论二藏云余初文且举等者。周记初文作前文为是。上来所举对法论文云前文也。周记曰。前对六中对法等文。据一边说菩萨声闻经藏中不摄缘起等毗奈那(云云)又以二藏等下。二藏声菩二藏互对。十二部等者。周记云。十二分中。研核之名对法故通十二也(云云)以通相论。义皆通有云皆通有。
  【章】涅槃经云(至)互流出也钞曰。四举涅槃经。示声菩二藏之十二分同一处所。经第十四圣行品文也。经全文云。从佛出于十二部经。从十二部经出修多罗。从修多罗出方等经。从方等经出般若波罗蜜。从般若出大涅槃(云云)此以别中等下。释经意。此经说意。以十二部别中流出于总修多罗。云从十二部出修多罗等。周记云。始从如是下。引经释成总所以。出修多罗者。出总修多罗也。又从总中等下。此亦经文翻成。周记云。即方广分由有两义。为名(方广之名)为总(总方广也)一云。大乘十二。显小乘十总名广。方广名含其十二。二十二分中。广教理处皆悉名方广。方广名故通十二意取前义(云云)翻成文意云。又从总修多罗中。流出于总大乘方广。方广亦具有声闻等一切十二分故。从总修多罗。流出总十二分方广。又有释云下。有释云下。有释前所引涅槃经文云也。意云。初经文意。从别十二分。出总修多罗。后翻成文意。从总修多罗。出别十二分。显总与别互流出也。周记云。此释于理亦好。
  【章】今准诸文(至)不违诸教钞曰。六对五文中。五今义总释诸教者。瑜伽·显扬·对法·及涅槃经等诸文。别相者。十二分别相此据多分者。上来总释。据瑜伽·显扬等诸文多分教说也。或方广分等下。如前释。方广通声菩二藏之说。亦不相违。
  【章】若总通门(至)通应广说钞曰。第六门大文第四。约通别相摄释。此有二。初正相摄以藏分部等者。以三藏分十二部。每一藏有十二故。以十二部分三藏亦三十六随应广说者。如上已明。四文不同别相。则声菩二所说各别。十二分具不具随应各别。定不成三十六。自准广说。
  【章】由此三藏(至)准义应知钞曰。二辨宽狭四句分别由此者。由次前所云通别二相三藏者。经律论三也有三藏中下。第一句分别。三藏中修多罗此宽。十二分中修多罗别摄故狭。有十二分下。第二句分别。十二分中修多罗通相故此宽。非三藏中修多罗藏者。此修多罗不通律论此狭。谓通相等者。修多罗因缘是律。论议对法有二俱是下。第三句分别。三藏中修多。亦十二分中修多罗。此别相。十二分中契经(即修多罗)入三藏中素呾览故有此句。此狭句也。有二俱非下。第四非句分别谓十二中别相缘起等。此毗奈耶非三藏中修多罗。亦非十二分中修多罗。其余藏中互为句者下。有毗奈耶非阿毗达。此为体宽。此为非句。为体狭。余应准知。
  【章】上来所辨(至)相摄宽狭。钞曰。当门大段第五总结。
  【章】第七问答(至)不名契经钞曰。自下第七问答分别。此有四文。初标牒。二第一问随义增上辨得名别。三第二问答辨十二分次第。四辨论义议为终。今即初初二也。
  【章】问何故契(至)故次希法钞曰。三第二问答辨十二分次第。此依文义下。总辨次第如是贯穿等下。辨九分先后次第。此前诸法等下。周记云。释前九部次第所以(云云)理有不正等者理不正者。为前九分。理正者。为次说方广。教行宽者次说方广。狭者前说九分。理有正方等下。周记云。释彼三所以(云云)今云。此下明方广·希法·论议三所以理教既有下。明方广次说希法。
  【章】上来十一(至)增减所由钞曰。四辨论议为终故。十二分下。结上来文。亦是者。亦说次第。说次第所以。即废立增减所由。如上既广明已。

大乘法苑义林章师子吼抄卷十二尾

  (天明七年未三月下旬。于平安城四条京极善长寺。讲演义林全部。先年讲演之砌。虽作述此钞。未脱草稿。从旧年午正月校正文义。清书之了。自唯识章末至此章管见定多所阙漏。冀后来有学之人。重加订正焉)
  大乘沙门释基辨谨书(大同房七十岁)
  明治二十八年十二月。于京都侨寓以基辨上人真笔之本腾写之日宗沙门照善日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