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大乘法苑义林章师子频伸钞卷第十一(诸藏章)

  南都西京药师寺法相
  大乘沙门释基辨撰

  【章】诸藏略以(至)释通疑难钞曰。下诸藏章。此章大分为二。初牒章分门。后随牒门释成。今即初也。藏者能诠言教。圣者教示能摄一切法云藏。此有别类故云诸藏也。次名数增减门广明。
  【章】第一结集(至)学者难知。钞曰。自下此章大文第二。随牒门释成。此有十门。前列门名是也。第一结集缘起门中。大分为四。初举所据传论。二示结集处所。三正辨结集缘由。四正示结集时相。今即初也。一切经中等者。本邦所流名一切经。自赵宋时至大明代。采集东流三藏圣教以所崇敬也。问。章主所言一切经言。自汉明至唐初。取东流者显然。隋众经目录有两本以可知已。然今所云结集三藏传付法藏传云别有一卷。既是名传云何云一切经中别有一卷耶。答。阅本邦所流明藏。付法藏传一部六卷。元魏吉迦夜共昙曜所译出。名付法藏因缘经。说自佛及迦叶至师子尊者付法传承既别名经。今云一切经中何妨之有。结集三藏传亦名付法藏传故。今云有一卷欤结集者。佛灭后大迦叶应诸天请。恐正法尽留诸圣灭。欲为报佛法恩撰集如来所说三藏以利众生。此结集之基也。
  【章】西域记云(至)处所不异钞曰。第一门中二示结集处所。记第九之文。述迦叶结集也。迦兰陀竹园者。记九(十二丁)云。耆阇崛山城北门。行一里余有精舍。石基砖室。东开其户。如来在世。多居此中说法开化。导凡极俗。今作如来之像量等如来之身。初此城中有大长者迦兰陀。时称豪贵。以大竹园施诸外道。及见如来。闻法净信。追惜竹园居彼异众。以今天人师无馆舍。时诸神鬼感其诚心。追逐外道。长者于是立精舍。请佛故名云迦兰陀竹园也。有大石室。今云此石室为迦叶结集处。所谓分窟内窟外处也。法显传云宾波罗窟。真谛云七叶岩也。真谛云等者。部执异论疏之说也。大智度论等者。论二(七丁)文。此示译者之谬也。此山者耆阇崛山。今正示误云非也。三文名别者。西域记·部执疏·集藏传三文。
  【章】大智度论(至)皆入寂灭钞曰。此下第一门中三正辨结集缘由。此中五文。一举佛入灭灾变相现。二举大迦叶以天眼见大涅槃。三举诸天请迦叶令护遗法。四举迦叶诫留诸圣入灭。五举迦叶由懈怠比丘贺佛灭。思集法藏据法治犯。此为结集遗教正缘由。此即初也。大智度论者。论第二(三丁)文也。地六振动者。与涅槃经后分说相同。六谓有三别。一六时动。长阿含说。谓入胎·出胎·出家·成道·入涅槃。今云地六振动者。入涅槃时。二六方动。大般若八说。谓东涌西没。西涌东没。南涌北没。北涌南没。中涌边没。边涌中没。是名为六。三六相动。大般若说。谓动·涌·震·击·吼·爆。此云六相。摇动不安云动。鳞陇凹凸云涌。或六方出没名涌。隐隐有色为震。有所相击名击。碎磕发响名吼。出声惊异为爆。此各有三名十八相动。各有三者。般若经云。谓动等动等极动(乃至)爆等爆等极爆。但尔小动名动。诸处通动名等动。大倾动名等极动。余皆准知。今此举总但名六动。唯是十八变中一振动也。胜思惟梵天经说有七目振动。一惊怖诸魔。二令时众不起散心。三令放逸者而自觉悟。四令念法相。五令观说处。六令成就者得解脱。七令随顺问正义。(云云)
  【章】西域记云(至)入般涅槃钞曰。二举大迦叶以天眼见世尊入涅槃。记第九(十二丁)之文也。忽烛光明者。大迦叶宴坐山林。如来放光明忽照烛也。余文应知。
  【章】智度论云(至)忽然不现钞曰。三举诸天请迦叶令护遗法。论第二(四丁左)之文也。白迦叶言等者。诸天赞叹迦叶德已。请护持遗法之文也。文意易了。
  【章】真谛三藏(至)以示迦叶钞曰。此下四举迦叶诫留诸圣入灭(真谛部执异论疏说)此中四文。一举迦叶至佛涅槃所(后分广说今略说也)。二举迦叶为未生怨王作药槽(未详所据)。三举阿阇世王闻佛入灭闷绝。迦叶以王安药槽令得活(后分无此说)。四举迦叶欲诫圣留灭撰集三藏。今即初也。后经七日等者。涅槃经后分荼毗品曰。七宝大炬无数光焰。投香楼所亦皆殄灭。是时一切大众。长时号哭一切供养。不知如来何缘未已。投火香楼荼毗不然。尔时世尊。大悲普润待迦叶众来至乃然。时大迦叶与五百弟子在耆阇崛山。去拘尸那城五十由旬。身心寂然入于三昧。于正中条尔心惊。举身颤栗。从定中出见诸山地。皆大震动。即知如来已入涅槃。告诸弟子。我佛大师入般涅槃。告诸弟子。我佛大师入般涅槃。时经七日已入棺中。苦哉苦哉。应当疾往至如来所。恐已荼毗不得见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真净色身。迦叶以敬佛故。不敢飞空往如来所。即将弟子。寻路疾行悲哀速往。正满七日至拘尸那城。城东路首。迦叶遇一婆罗门执一天华随路而来。迦叶问言。仁者何来。答佛般涅槃。我于荼毗所来。复问此是何华。答言。于荼毗所得此天华。迦叶就乞。答云。不得。我期将归。拟示六亲家中供养。迦叶就借着其顶上。便即闷绝昏迷躄地。喑咽悲哽良久乃苏即与弟子疾共前进至拘尸那城(云云)今云。上所言西域记与部执疏。同由此后分。并读可知命属徒众者。西域记作寻命徒众为是。若作属命徒众同意欤。逢外道等者。西域记作梵志。后分作婆罗门曼陀罗花者。法华赞曰。曼陀罗此云适意。见者心悦。
  【章】迦叶往至(云)内八槽中钞曰。二举迦叶为未生怨王作药槽说八槽者。槽说文畜兽之食器(云云)和训云马舟。又李贺诗。小槽酒滴真珠红(云云)由此诗酒槽。和云酒船。迦叶白未生怨王(阿阇世王)作八槽之说未考所据。迦叶未至佛涅槃处已前。告王作八槽。而后伴王至佛涅槃所之说。今真谛法师所言。大违后分云王大悲哀速往。此是异部计执相传异说。不可强责是非。
  章即于是曰(至)王便得居钞曰。三举王闻佛灭闷绝。迦叶须王安药槽得居之说。由后分说。阿阇世王夜梦种种恶相。王问诸臣。臣答佛灭不祥之相。王闻此语已。夜半即来至拘尸那城(已上后分)由是真谛法师说大违。此亦部执传说相违。不可强责。
  【章】佛于衣外(至)少有入灭钞曰。四举迦叶诫诸圣留灭撰集三藏之说佛于衣外等者。后分广说曰。尔时迦叶。哽咽悲哀说是偈已。世尊大悲。即现二足千辐轮相。出于棺外回示迦叶。从千辐轮放千光明。偏照十方一切世界。尔时迦叶。与诸弟子见佛足已。一时礼拜千辐轮相(云云)西域记六(二十丁)如后分说。四部弟子等下。正迦叶诫诸圣。留入灭欲撰集三藏之由。未详此说所据四部弟子者。亦云四辈。一比丘·二比丘尼·三优婆塞·四优婆夷更无所持等者。西域记云。法王去世人天无导。诸大罗汉亦取灭度(云云)与是意同语等下。正诫诸圣。我等应欲等下。正劝诸圣。令起撰集遗教三藏报佛恩志。
  【章】西域记云(至)据法治犯钞曰。此下第一门第三。正辨结集缘由有五文中。第五举迦叶由懈怠比丘贺佛灭。思集法藏据法治犯。此中三文。初引西域记九(十三亍)次出真谛说。后举结集三藏传示分舍利相。今即初也懈怠比丘更相贺等者。涅槃经后分广说曰。迦叶即与弟子疾共前进。至拘尸那城北门而入。于其城中入一僧坊见诸比丘。丛聚一处语迦叶言。汝等远来深劳苦耶。安座待食。迦叶答言。我之大师已入涅槃。我有何情安此待食。诸比丘言。汝师是谁。答言。汝不知耶。哀哉痛苦大觉世尊今既涅槃。比丘闻已各大欢喜而作是言。快哉快哉。如来在世禁制我等。甚不堪忍不能依行。今已涅槃。严峻禁戒已应放舍。汝且待食有何急耶。佛神力故。掩诸天耳及迦叶弟子等耳。皆悉不闻恶比丘语。但有迦叶独自闻之。于是迦叶。将弟子悲泣流泪。疾往佛所(云云)西域记由此后分略作此说。迦叶闻已等四句。述结集法藏思极。
  【章】真谛云(至)极思结集钞曰。二举真谛说。述极思结集。文意易了。未详所据。
  【章】集藏传云(至)起十塔已钞曰。三引结集三藏传示分舍利相。经后分圣躯廓润品曰。尔时拘尸那城诸力士。得第一分舍利。即于国起塔供养。又波肩罗婆国力士。得第二分舍利。起塔供养。师伽那婆国拘罗楼众。得第三分舍利。起塔供养。阿勒遮国诸刹帝。得第四分舍利。还国起塔供养。毗耨国诸婆罗门。得第五分舍利。还国供养。毗离国诸梨车。得第六分舍利还国供养。遮罗迦罗国诸释子。得第七分舍利。还国供养。摩伽陀国主阿阇世王。得第八分舍利还王舍城。起塔供养。性熛婆罗门。得盛舍利瓶。还头那罗聚落。起塔供养。必波罗延那婆罗门居士。得灰还国。起塔供养。尔时阎浮提中八舍利塔。第九瓶塔。第十灰塔。如是分布舍利已(云云)今云。由后分有瓶塔。集藏传。以佛床为塔。皆是部执之异。不可强责。西域记六(二十丁)亦说分舍利。问。今此结集缘起门中。但申此分舍利事。举是云何为结集缘由耶。答。不由佛涅槃处事。则不明结集起由。复不申分舍利事。则不明涅槃处事究竟。不辨此究竟。则次所申大迦叶击大揵稚。集诸大弟子。结集三藏事。离涅槃所别处为会。其意不分明。为结前生后。引集藏传略申分舍利事竟。
  【章】大智度论(至)唯除阿难钞曰。第一结集缘起门有四文中。第四正示结集时相。此中三文。初举结集处来集大众多少数。二申除去居学地阿难。三明阿难漏尽共大众结集三藏。初文中有五文。一举大乘人相传千人结集之说。二举萨婆罗部传说五百结集。三举集藏传大众部说。四举法藏部说。五明迦叶选集千人由。今即初也。大智度论者。论一(六丁)之文。西域记九(十二丁)文。今所引智论全文。非西域记全文。击铜揵德者。西域记作击大揵槌。梵云键稚。此云槌。由是误作犍槌欤。得九百九十九人等者。大乘相传说也。法苑珠林。此云大乘结集。智度论为根本说处。金刚仙论中。亦虽有此说。真伪未决论故难依用也。
  【章】真谛云得(至)唯除庆喜钞曰。二明萨婆多传说。由宗轮论疏。云窟内有五百应真。外亦万余无学。是由菩萨处胎经说。今云得四百九十九人。但取窟内应真也。阿育王传付法藏传云五百人。是等有部传说。名云五百结集。虽有窟外大众。非摄之云五百。窟内居迦叶。为上座阿难结集素呾览藏。优婆罗结集毗奈耶藏。富楼那结集阿毗达磨藏。是萨婆多部传说也。次下广明。
  【章】集藏传云(至)有学无学钞曰。三举集藏传大众部说。此传说。不分窟内窟外及有学无学。得圣者八万大众(八十千者八万也)迦叶请阿难结集四藏(经律论杂四也)此传之说也。问。此传之说何部所说耶。答。由下章文。此是窟外大众部之说。西域记九(十四丁)曰。大众部结集之处。诸学无学数百千人。不预大迦叶结集之众。而来至此更相谓曰。如来在世同一师学。法王寂灭简异我曹。欲报佛恩。当集法藏。于是凡圣咸会。贤智毕华。复集素呾览藏。毗奈耶藏·阿毗达磨藏·杂集藏·禁咒藏。别为五藏。而此结集凡圣同会。因而谓之大众部(云云)今引集藏传文。云通说有无学。即此窟外结集。大众部所传之说显然也。(今谓。第一迦叶结集时。虽分窟内外。然尚浑一知见。教示贝叶传通所修学道未替。及大天五事乱。流传异为二部。其时大天徒众。袭窟外大众称大众部。此集藏传及西域记之说。大天已后大众部所传明。因不分窟内外。迦叶请阿难结集诸藏作此说明。学者审知)
  【章】四分律云(至)前后别也钞曰。四申法藏部传说。四分律者。五十四(九丁)之文也。彼意云。大迦叶本俱五百人结集三藏已时云富耶奢。更与五百阿罗汉。来至迦叶结集处欲听。更为重集三藏故。根本迦叶五百人。与后富耶舍五百人合论云有千人。至实义无相违(云云)(今云。此律中会大乘相传云千人结集也)此是佛灭后第三百年。乌仗那国有化他部。从其分出法藏部传说也。
  【章】真谛云夏(至)供养舍利钞曰。五申迦叶选取千人由。此中三文。初举真谛说。次举智度论说。后举西域记说。今即初也真谛云者。未详所据今夏安居等者。入涅槃年。其夏安居。如佛在世。请诸佛弟子。朝暮日中三时。礼拜供养舍利。问。云何此说为结集缘由耶。答。次所云阿奢世王。供养千僧以令结集。是事自佛在世。如是供养。至入涅槃年之夏安居。三时供养舍利。其夏安居初十五日。大迦叶语阿阇世乞千僧食。为令意味连贯。举真谛说为始。论为次。记为终也。以洴沙得道等者。洴沙谓频婆沙罗王。论二(六丁)曰。频婆沙罗王得道。八万四千眷属亦各得道。此时王教敕官中常设饮食供养千人。阿阇世王不断此法。尔时迦叶思惟言。若我等常乞食者。当有外道强来难问废阙法事。今王舍城。常设饮食供给千人。是中可住结集经藏。以是故选取千人不得多取(云云)是时夏安居等者。结集始日时也。
  【章】西域记云(至)十五日集钞曰。后举西域记说。记第九(十四丁)文。此示夏安居三月初十五日结集始日时也。
  【章】智度论云(至)故留残结钞曰。示结集时相中。第二申除去居学地阿难。此中大分为三。初申阿难留残结不令住。二申迦叶举阿难罪不令住。三申阿难令去。今即初也。牵阿难出等者。西域记九曰。大迦叶召阿难而谓言。汝未尽漏。宜出圣众。阿难曰。随侍如来多历年所。每有法义曾未弃遗。今将结集而见摈出。法王寂灭失所依估。迦叶告曰。勿怀忧恼。汝亲侍佛。诚复多闻。然爱惑未尽。习结未断。阿难辞屈而去(云云)久可得道者。阿难自言。我能有力智疾应得道。但诸佛法。阿罗汉者不得随侍。我留残结。故思供给左右。由此久谓疾也。故谓故思。
  【章】大迦叶言(至)故可听度钞曰。此下二申迦叶举阿难罪不令住。此中六文。初举度女罪。二举索水不与罪。三举不答罪。四举蹈衣罪。五举阴藏相示女人罪。六明举罪违文。今即初也突吉罗忏者。对首忏悔也。至下具释四分律杂揵度者。律四十八(十丁)犍度五十四(六丁)之说。此举阿难答违文。犍度梵语此云蕴。又云法聚。真谛天亲传制为八伽兰陀。即此间云八犍度。伽兰陀译为结。亦云节。谓义类各相结属故云结。又摄义令不散故云结。义类各有分限故云节(云云)杂者八犍度之一也。八谓一杂(明小乘不相似义)二使(百八烦恼)三智(十智)四业(三)五大(四)六根(练)七定(入)八见(六十二见也)大爱道尼者。摩诃波阇波提。此云大爱道。佛摩耶夫人之妹佛姨母。具如大爱道比丘尼经中。
  【章】二者迦叶(至)令水清也钞曰。二举索水不与罪四分法云者。律五十四(六丁)举违文也。郁多罗僧者。此云中价衣。如资明。
  【章】三者迦叶(至)非我恶心钞曰。三举佛问不答罪。若有能修等者。西域记七(十三丁)曰。庵没罗国侧有窣堵波。是如来告涅槃处。佛昔在此告阿难言。其得四神足者。能住寿一劫。如来今者当几何。如是再三。阿难不答。天魔迷惑故也。阿难从坐而起。林中宴点。魔来请佛请入涅槃。佛许期。劫后三月吾当涅槃。魔闻欢喜而退。阿难林中感恶梦。惊问佛。佛告阿难。吾先告他。他为魔弊不时乞留。魔王劝我早入涅槃。许之期。斯梦是也(云云)又智度论(八丁)二曰。佛问汝。若有人四神足好修。可住寿一劫若减一劫。佛四神足好修。欲住寿一劫若减一劫。汝默然不答。问汝至三。汝故默然。汝若答佛。佛四神足好修。应住一劫若减一劫。由汝故令佛世尊早入涅槃。是汝突吉罗罪(云云)四神足者。四谓一欲·二勤·三心·四观·此四皆以心所法中定为自性。言神足者。定所生果名神。谓神通变化灵妙德用也。足谓欲勤心观四因所生等持名足。神之所依名足。从因定果(神变)名云四神足也(从因与果者。此有两重因果。初重谓欲勤心观为因则四因。所生定为果。后重谓欲等四定为因。则此因所生果神变为果。因名足果名神。初重因果。以用四法用也。为因四法自性体定为果。后重因果。具四法用定为因。定所生神变为果)
  【章】四者迦叶(至)蹈佛衣上钞曰。四举蹈衣罪僧伽梨者。三衣中大衣也。三衣者。一僧伽胝婆参。唐译云上衣。入王宫聚落。此衣最在上被故。或上讲座得着。不得扫地及礼拜师尊等。旧云僧伽梨。此云杂碎衣。条相多故为名。二嗢怛罗僧伽波参。唐译云上被衣。在寺内即被七条。在五条上。嗢怛罗僧伽是上被义。婆参是衣。若上讲座礼拜三宝着是。此亦云中衣。在大衣下五条上故云中。旧云郁多罗僧。此云中价衣。约衣财直可谓为贱。三安怛婆参。唐译云内衣。安怛内义。但三衣时。五条儭体故云内衣。亦名少衣。亦名下衣。行路作务时着此小衣。旧云安陀会。此云下衣。若小乘教说三衣。以长阿含经二十二因缘品为根本。广说如诸部律中。若大乘说。则以瑜伽二十四声闻地出离品为根本说。广据大乘诸师释义。辨三衣条相者。由小乘诸师所言。下衣五条。一长一短。中衣七条。两长一短。大衣有三。下品三谓九条·十一条·十三条。各两长一短。中品三谓十五条·十七条·十九条。各三长一短。上品三谓二十一条·二十三条·二十五条。各四长一短(此是萨婆多论之说也)若由大乘说。瑜伽声闻地曰。谓有大衣。或六十条或九条等。或两重刺名僧伽胝。被服受用。能正将护说名为持。中衣下衣条相同小乘说四分律云等者举违。五十四(六丁)五百结集法之文。
  【章】五者迦叶(至)而故破戒钞曰。五举阴藏相示女人罪。佛阴藏相。三十二相中之一相也。余文易了。
  【章】四分律中(至)及不问戒钞曰。六举罪违文无此一种者。无前所明示阴藏相举罪佛遣为侍者等者。涅槃经四十憍陈如品曰。佛意为欲令谁作给使耶。目连即便入定。见如来心在阿难许。阿难辞去。目连言佛意在汝。阿难立三愿众许。是故奉给如来(云云)是今云阿难不肯为一罪。集藏传等下。是亦所举违。
  【章】智度论云(至)迦叶语竟钞曰。申除去阿难云文中。第三申阿难令去虽说有六等三句。章主文四分律云已下。五十四(六丁)取意也。文意易了。
  【章】便自闭门(至)空何所求钞曰。正示结集时相。三文中第三明阿难漏尽共大众结集法藏。此中五文。初明由阿难去唤憍梵波提不来入灭。二明阿难漏尽至结集所。三明阿难降魔结集相。四辨诸部相传有异说。五举异说会。今即初也。阿那律等下。申选取千人。阿难留结令去已阙一人故欲唤憍梵波提。阿那律梵云阿泥律陀。此云无灭。佛之党弟也。云阿㝹娄陀讹也。憍梵波提梵云笈房钵底。此云牛相。前生从牛来。作牛蹄牛齝之相号曰牛相(已上玄赞)遣使请来者。此僧使名善觉比丘。常为众僧作使至天上(是分别功德论之说也。法苑珠林三十四初丁引)汝可疾来者。迦叶指憍梵云汝佛日灭那者。周记曰。问。西域记等言。迦叶登山击槌时。彼三千圣憍梵已知。何故今问佛灭度耶。答。且为二释。一自不知。问。二部说不同不旁会释(已上周说)今云。迦叶击槌之时。憍梵入灭尽定。故不闻声。佛法欲散大人等。散谓欲散灭也。大人者。周记曰。佛舍利弗俱名大人(云云)今云。大人过去四字。恐应在佛法欲散之上。不尔佛入大人言义不成也。离欲大师者。周记曰。佛世尊也。和上者。舍利弗也。即起神变等下。明憍梵不来入灭集藏传下举违文。由此传文不入灭不来也。
  【章】大智度论云(至)众睹感叹钞曰。二明阿难漏尽至结集所。论第二(十二丁)文。西域记九(十四丁)意同。西域记九曰。至空寂处。欲取无学果。勤求不证。既已疲息。便欲假寝不及伏礼。遂证罗汉至结集所。叩门白至。迦叶问曰。汝结尽耶。宜运神通非门而入耶。阿难承命。从钥隙入。礼众已毕进而复坐。与论文稍同。集藏传云等下。举大众部相传说。申阿难结集行妆灭结漏尽者。周记曰。自思。久来奉事于佛。今日一旦而彼将去。遂及悲灭结根。而漏即尽(云云)来诣大会者。来迦叶结集大会也。修理众僧和合一味云修理也。迦叶举声等者。西域记九云。于是迦叶。扬声曰。念哉谛听。阿难闻持如来称赞。集素呾览藏。优波离持律明究。众所知识。集毗奈耶藏。我迦叶彼集阿毗达磨藏(云云)今云。此记言迦叶集阿毗达磨。大乘相传之说也。仪似山顶者。周记曰。仪容似须弥山顶也。(云云)
  【章】魔闻名色(至)天称胜善钞曰。三明阿难降魔结集之相。此中二文。初申阿难降魔之相。后正申阿难结集之相。今即初也。此三所德者。迦叶阿难阿那律云三所也。残法者。佛灭后遗法出教者。魔王出教命。四兵者。喻贪瞋痴慢起化兵者。随烦恼等四种将主者。贪嗔痴慢根本惑严仗严重兵仗。顿驾者驾谓行也。罗汉应者。应供人也。迦叶我前者我言魔自云我叉手者谨敬貌也。
  【章】迦叶敕众(至)皆归本行。钞曰。后正申阿难结果相师子振欠者。涅槃经师子吼品说。如师子王。晨朝出穴频申。欠呿发声震吼。是为十一事。如前委明。譬阿难不怖大众威仪严重。说闻如是等者。后分经曰。阿难如汝所问。如来灭后结集法义。一切经初安何等语者。阿难如来灭后结集法藏。一切经初当安如是我闻一切时佛。住某方某处与诸大众而说是经(云云)由是今说闻如是及一时等。皆是从佛意起。以为一藏者。第一素呾览藏为二藏者。第二毗奈耶藏。大法者。对法疏一曰。阿毗达磨。大众部名大法上法。迦延造竟持以上佛。佛言上法。是分别功德论所说。是为第三阿毗达磨藏也。得见道迹者。无漏智云道。各各自得无漏智。今见得云得见迹也。皆归本所者。结集法藏已。各各归本国也(已上集藏传文也)
  【章】验此集四(至)阿难结果钞曰。此下四辨诸部相传有异说。此中五文。初章主评定上所举集藏传说。此传说由大众部所传分别功德论说。四藏俱阿难一人结集。是余部所无也。
  【章】智论云(至)邬波鞠多钞曰。二举上所言三尸说违邬波鞠多。邬波鞠多。经说尊者鞠多。说法度人。其数极多。魔王欲烧众心。施以宝冠。鞠多圣者悠受语云。汝施以冠。我有宝环。谢之。取人蛇狗三尸。变作宝环。系魔颈下。魔喜返宫。至四王天。鞠多摄神力还作死尸。波旬忧恼不能除去等。乃至广说。
  【章】智度论云(至)智无明证钞曰。三举置如是我闻言。及阿难集经论二藏异说。论二(十二丁)文也。次下章主云不辨何部说转法轮经等者。出杂阿含十一。别译为两本。一名转法轮经。二名佛说三转法轮经。是千阿罗汉等者。来集论议阿罗汉。若是云千人选取之千。则似大乘相传之说。又以阿难俱集四含。云集修多罗。用转法轮经言。则似小乘说。诚难究何部说。七多罗树者。胜鬘述记曰七多罗树者。一树高七仞。一仞者高七尺。总一树高四十九尺也。七树者即说三百四十三尺也(云云)无灭者。阿那律也。周记曰。由因挑灯令不灭故云无灭。从因为名。阿难如是集等者。智论文云。迦叶语阿难。从转法轮经至大般涅槃。集作四阿含。增一·中·长·相应阿含名修始路。(云云)五怖畏者。智论二云。何等五怖畏应远。一者杀生·二盗·三邪淫·四妄语·五饮酒(云云)又华严经及佛地论二说。超五怖畏即三业清净。出诸怖畏无犯戒等诸恶趣等怖畏因故。一者不活畏·二恶名畏·三死畏·四恶趣畏·五怯众畏(经云大众成德畏)如是五畏证得清净意乐地时。皆已远离(云云)(华严经说。初地菩萨远离此五怖畏。玄赞四)五罪(今云。五逆罪欤)五怨。谓贪·嗔·痴·慢·疑也。受无量苦者。身心受苦无量。智无明灯等者。周记曰。惠是彼无明之灯。依主释也。
  【章】又云弥勒(至)为菩萨藏钞曰。四明大乘三藏结集。此中二文。初举智论说。第一百(二十五丁)文于铁围山间者。铁围山与铁围山之间私云。表大乘教理出于三界外。云两铁围之间欤。深意非凡智所识知。
  【章】西域记云(至)大乘三藏钞曰。后举大乘者说。释将阿难。记九(十四丁)之文。我迦叶波集。今云迦叶为上座。阿难集素多览。优婆离集毗那耶。富娄那集阿毗达磨之说。萨婆多部相传之说。迦叶集阿毗达磨。阿难集素多览。优婆离集毗那耶大乘者相传之说。大乘三藏等下。章主评定记文西域相传者。记之所说亦于此山者。亦小乘三藏此山者。指耆阇崛山窟内结集之处同处者。与小乘同处。
  【章】部执疏云(至)集于三藏钞曰。五明窟外结集异说。迦叶令阿难等下。欲明窟外先辨窟内。云令富娄那诵阿毗昙。是萨婆多传说。令言迦叶为上座故。下命令令诵出也。此时乃有等下。正明窟外结集。此时者。彰与窟内结果同一时事。简法藏部所云富娄那后来重结集。无量比丘者。万余无学。如宗论疏所言不许令住界外者。虽界内界外一味和合。界内选取五百人羯磨讫故。令住界外如次下明。有阿罗汉等下。彰窟外亦以婆师婆为大众主。一由羯磨讫等下。明分窟内外二众由羯磨讫者。四分律云。大迦叶即作白。大德僧听。诸比丘为僧所差。若僧时到僧思听僧。令往王舍城集共论法。比丘白。如是作白已。俱往毗舍离。比丘从毗舍离往王舍城(云云)得偷兰遮罪者。明了论解云。偷兰为粗遮那为过。故云偷兰遮那。粗有二种。一是重罪方便。二能断善根等(云云)(事钞中一云)此中重罪方便者。七聚中初二聚(波罗夷僧残)方便罪。义含轻重。及有果罪诸偷兰遮。如用人皮石钵人发露形等(定宾四分戒本众上二十丁)是七聚中第三聚云偷兰遮二由不令众杂者。三论玄云。五百人皆聪明故。今云不令杂钝众也故不听等者。以窟外人不许入窟内众也虽有二处等者。彰虽分内外居二处情见同一和合。又周者法事周圆已。阿阇世王等者。示结集时檀越。衣钵者。犹云衣食。儭谓施也。号为多众者。示窟外众名大众部由。界内之众下。示窟内众名上座部由。此时有上座大众二部名。虽尔情见一味和合全无乖竞。及大天五事乱兴。远袭此二部名偏党二分。其年二十月下。示结集已大众亦归本所。四分律说等下。举法藏部说。此说但说王舍城集三藏。不说窟内外别处。阿难集经论二藏。富娄那后来请迦叶重结集之三事。与萨波多异。初有五百人。后富娄那与五百应真来合为千人。似会大乘云选取千人。与云萨婆多分窟内外二处结集合为一说(还是阿难等二句。次行后成一千之句次应入也。次具辨焉)
  【章】五百初集(至)结集缘起钞曰。明阿难结集法藏五文中。五举异说会。同真谛说者。此五百初集。同真谛言萨婆多说也。此前句云阿难集二藏。同西域记大乘相传而不同真谛师所云萨婆多。由是知。前所云还是阿难等二句。后成一千句之次句。西域记句上应置。还是之还谓亦。亦后成一千也。后成一千。阿难集二藏二事。同西域记。阿难集二藏。同智度论也其集藏传下正会。文意易了集处既别等者。真谛云王舍城七叶岩。今章主亦用此名。如宗轮疏。集藏传云僧伽尸城北。西域记九云。耆阇崛山北门。行一里余有伽兰陀竹园。其园西南行五六里有大石室。大迦叶波结集之处。此章前文云三说同也。但以智论云耆阇崛山结集为非。明非由云。此耆阇崛山在王舍城正北十四五里。接北山之阳。结集处在大城北门外。记迹现存。故知非也记·疏·传三文名异。处所相同。是为好。故指智论说云集处既别人复不同者。智论云得九百九十九人唯除阿难。真谛云得四百九十九人唯除阿难。集藏传云八十千。但申窟外。四分律云后富娄那至更有五百。然先有五百结集与余说同。但智论说为违故。云又复不同总是下。结第一结集缘起门已。
  【章】第二名数增减者钞曰。集此章十门之中第二名数增减门也。此中有七。初明二藏名数。二示三藏名数。三明四藏名数。四示五藏。五示六藏七藏。六示八藏九藏。七示余藏。今标牒第二门。
  【章】经量部师(至)第一卷说钞曰。当门大分七中。第一明二藏名数。此中有三。初申经部说。二申大乘说。三示独觉藏亦名声闻藏。此即初也有别部类者。部谓部帙。类谓部类。若经与律部部帙成异。义类亦差。非知如对法无别部帙。俱经中诠惠处为对法义类也。
  【章】然大乘中(至)广自建立钞曰。二申大乘说。亦依机行等者。亦言亦经量部但立二藏。依机行下。明大乘分二藏所由。经部分二。由部帙部类有差别今大乘不尔。菩萨与声闻。所被机异。所修观行差。自能诠教示。亦随以分二。立二藏名也。
  【章】由彼独觉(至)涅槃等说钞曰。三申独觉藏亦名声闻藏。此通伏难。难云。独觉亦机行别。教示亦应别。何故不立独觉藏名。但云菩萨声闻二藏耶。为通此难申今文义从多者。独觉来教。少分与声闻别。多分从声闻说。即依半满等者。举摄说二藏。证涅槃经五。说半满二教以分此二藏。故独觉者等下。具明独觉摄声闻中。如文可知又初发心下。独觉初发心。亦与声闻同。至忍位与声闻行同修。至忍悟入成独觉。如贤圣品广说。故云说名声闻。嘉祥中论疏广明。如法华等者。二经中处处。但说二乘不别举说。
  【章】然大乘中(至)故别开也。钞曰。当门七科中。第二示三藏名字。此有二门。初明大小二乘俱说经律论三藏。二明说声缘菩三藏。然大乘中下初文。如毗婆沙者。新论第一(三丁)旧论一(四纸)大乘教者。教谓教示即藏也。前缘起门出之故略普曜经等下第二文。普曜经者。全有八卷。竺法护译。经一(二十丁)以兔马白象渡水喻。说声缘菩三机不同。机别教异。故说有三藏也。阿阇世至者未考前以行等下。会前说二藏不说独觉。今据机果下。明今说独觉为三机者声闻下根。独觉中根。果者声闻随他教证。独觉自悟证。行者声闻四谛观行独觉十二缘起观。如是有少分殊。别开今为三也。
  【章】或说四藏(至)广解四别。钞曰。当门七科中。第三示四藏名字。此中大分二。初明大众部四藏。后明犊子部四藏。初中二文初由本说明。后由传说明。即初也。僧祗律者。四十二(十纸)分别功德经者。失译人名附后汉录。有三卷八十四纸。名分别功德论。上卷(九纸)申四藏同大众部等者。与窟外结集大众部四藏。律及功德经说四藏全同。谓但诠定等下。明藏外立杂藏由。
  【章】集藏传说(至)不能烦引钞曰。明大众部四藏中。后由传说明。此亦分三。初明传说。次别释杂藏名。后章主评释。今即初也迦旃延造竟等下。释大法名此众经明者。此谓大法。众多经之破痴益世明灯故名大法。有二复次等者。分别功德论中委说。故云不能烦引。
  【章】佛说宿缘(至)是名杂藏钞曰。明传说中。次别释杂藏名。佛说宿缘下。约能说人交杂。释杂之言。周记曰。天魔外道等者。此天魔等。由佛加故亦说众因(云云)于中有多偈颂等者。约所说相别能证智彼彼证。释杂之言。周记曰。问。十二缘此各异者。问答此十二因缘。十二一一别相而智证故云异入。于中者。于杂藏中有多偈颂。现章文多脱落。异入者别别悟入也。
  【章】今观北传(至)彼传第二钞曰。明传说中。后章主评释。此传者集藏传也。初释之意者。云前约能说人交杂名杂藏。第二释意等者。云后约于一法相各各智解证别悟入交杂名杂藏。章主意。此第二释。智解交杂为诠惠学。今此初解等者。会合本说与传说违。今此初解者。指前本说合二(戒定。或定惠等)合三诠名杂藏。当彼传第二者。当次传说后解。智解交杂。兼有解戒惠有。又有解定惠者故名杂藏也。
  【章】复次犊子(至)非此能诠钞曰。明四藏中。后明犊子部四藏名数。此中文二亦说四藏下。正今明四藏。其三世无名下简滥。五法藏约所诠云藏。今明四藏。约能诠教有别立为四藏。此章所明诸藏皆尔。
  【章】法藏部中(至)及菩萨说钞曰。当门七科中。第四示五藏名数。此亦有二。即于此四下。初正明法藏部五藏。此四者。前所举犊子部四藏。一经·二律·三对法·四明咒·五菩萨戒成实论中下。后明成实者五藏。此于大众部加菩萨藏。
  【章】然大乘中(至)可分成九钞曰。当门七科中。第五示六藏七藏名数。此亦有二。初示六藏。后示七藏。此即初也。瑜伽者。论二十五(七纸)显扬者。六(八纸)对法者。论十一(初丁)摄论者。唐译一(五丁)法华经言下。明菩萨声闻各有三藏。证经安乐行品。亦有三藏者。亦小乘三藏。独觉教少下。申不立独觉三藏由。
  【章】义可有七(至)然无别文钞曰。此后示七藏名数小乘说四者。以大众部等说四藏小乘。对大乘三藏。义可云七藏。彰无所据教云义成无文。
  【章】又胎藏经(至)各有四故钞曰。当门七科中。第六示八藏九藏名数。此说有二。初八藏后九藏。今即初也胎藏经者。菩萨处胎经。有一部五卷。姚泰竺佛念译经五说八藏云。一胎化藏。二中阴藏。三摩诃衍方等藏。四戒律藏。五十住菩萨藏。六杂藏。七金刚藏。八佛藏也(云云)大众部又说下。如前所说四藏。于菩萨声闻说之。各四合成八藏。
  【章】或可说九(至)故义立九钞曰。此后立九藏。普曜等经者。经第一说三兽渡水喻。以有声缘菩三种机等言等阿阇王经。声缘菩三。各有经律论故。义立九藏。
  【章】或为八万(至)名数增减钞曰。当门七科中。第七示余藏结当门已八万四千法藏者。即八万四千法蕴。小乘说如婆沙七十四(十七丁)俱舍界品。若大乘说。大集经十五·贤劫经·佛地经论。无性摄论八·智度论五十九·对法论十一·对法疏九具释。今大小乘合说。当明八万四千聚集相。俱舍界品一说。如实说者。所化有情有贪嗔痴等八万别。对治彼八万行故。世尊宜说八万法蕴(文)光记(一之余四十九丁)曰。依大数说但言八万。若具足说。有八万四千。真谛师解曰。十随眠为十。一一各有九随眠为方便。一一具十成一百(此现在当念者也。贪为主九随为伴。嗔为主余九为伴等。余准应知)此有前分一百后分一百(加行已起者云前分。犹云前念。后念未起者云后分也)合成三百。置本一百(置谓舍置也。本一百者。现在当念起一百云本也)就前分一百。一一皆以九随眠为方便成一千。后分一百。亦以九随眠为方便。复成一千(问。何故舍置现在当念本一百。但于前后念一百。云以九随眠为方便耶。答。孔目章云。现在一百。时促不论相助。于过未二百。亦各以一使为首。九使为助。共成二百也)兼本一百成二千一百。已起有二千一百(上来所云本一百前后二分合今云已起。已起上前后分故)未起有二千一百(此上所云之余后念将起者。于此上亦有前后分相助故。云二千一百也)足满四千二百。约多贪多瞋多痴(偏增者云多也)着我(此亦偏增非无余)思觉(疑惑散乱此亦偏增)此五人。一一有四千二百。合二万一千。更就贪嗔痴等分四人。以配一一。有二万一千。遂成八万四千(云云)(上来由光记文难解。以圆晖颂疏中。由光记住文。间加私意解释之已)问。此中所云三毒等分四人者云何差别耶。答。此有二说。一云。三毒之等分依主释。俱舍本义钞(东大寺尊胜院宗性僧正撰述)曰。此依主得名义有四。一者贪与嗔等分起一人。二者贪与痴等分起一人。三者瞋与痴等分起一人。四者三毒等分起一人。合云四人也。此意由智度论五十九卷(十四纸)说(波论曰。般若能除八万四千病。贪嗔痴等分淫欲病分二万一千。嗔恚愚痴各二万一千。三毒等分二万一千也云云)第二说云。三毒及等分四人相违释。一多贪二多嗔三多痴四等分。合为四人。多贪者。于上上品境多生染着也。嗔与痴自应准知。等分有二解。一云。一切有情。平等有贪嗔痴三法名等分。二云等分者。于中品境上起中品贪名等分贪。嗔与痴类是知(云云)此是贤愚经所说意(圭夆华严经行愿品抄第三十八丁引贤愚经成此义。已上本义抄)此第二说中。于中品境者。杂集论十三云。等分行者。远离猛劣住平等位诸烦恼故。随境界势力烦恼行故(文)(已上基辨私注加之)问二说之中以何为正邪。答。前说为胜。后说滥偏增者故。前既云约多贪多嗔多痴。以举偏增者竟。所以今云前说为胜也(已上本义抄)基辨评二说云。必但说前不可为胜。后说亦有道理。前说约能迷智分四人也。后说约所迷境。有上中品多贪等为四人。由境差别分人故。与偏增不同。故后说亦为有道理。基辨云。今问。大乘经中说三毒等分经证如何。答。大集经十五云。一一众生有八万四千诸行皆能了知。所谓贪欲行二万一千。嗔恚行二万一千。愚痴行二万一千。等分行二万一千。是为八万四千诸行(云云)又贤愚经云无极品说。八万四千法门者。从成道始至涅槃终。都三百五十度大会说法。度者遍也。始从第一修习度。第二名光曜度(乃至)第三百五十名论布舍利度。一一说法皆具六度。即三百度各有六。故成三六一千八百。更五十度亦成五六三百。总合成三千一百。将是对治多贪嗔痴等分四人也。即对治有情心行八千四百。除伏四大种。及六无义所生过失。十转合数八万四千。修习此故。复得成就八万四千陀罗尼门三摩地等(云云)佛地论·智度论·无性摄论八。亦引此经具明。今云。菩萨藏经无量义经曰。声闻八万。缘觉九万。菩萨十亿(云云)又悲华经云。声闻有八万四千法聚。缘觉九亿。大乘法藏有十亿法聚(云云)由是应知。云八万法蕴。云八万四千法门。且约声闻说。如杂集论十一说。如是三藏。具有八万四千法蕴。谓是依声闻乘。尊者阿难常所受持(云云)又本业璎珞经下曰。摄善法藏。所谓八万四千法门。又曰。菩萨十重有八万四千威仪。十重有犯无悔。得使重受戒。八万四千威仪戒尽名轻。有犯得使悔过对首悔灭(云云)由是应知。梵网经所说八万威仪者。是八万四千威仪。今准上所说计是。十戒一一各有九戒为方便。一一具十成一百。此有前分一百后分一百。合有三百。置本一百。就前分一百。一一皆以九戒为方便成一千。后分一百。亦以九戒为方便。复成一千。合本一百。成二千一百。已起十重有二千一百。未起十种有二千一百。合上成四千二百。约事·意·乐·方便·烦恼·究竟之五相。一一有四千二百。合成二万一千。更就因·缘·法·业之四。以配一一有二万一千。遂合成八万四千威仪也。傍论已竟。如此增减等者。如是之言承上。犹云上来。七异者七差别也。次所云二三四五等也。差别说有者。若不拘上来所说增减。而别约对治有情心行差别。说法藏数。为八万四千法藏乘此广说者。次下废立门终云。八万四千随所治惑不增不减乘。此复成八百万亿诸法藏也。如对法论十一说(云云)由此教见今文。乘此者乘所对治十数。十数谓前所引贤愚经说。对治四大种及六尘所生过失之十数也。乘此十数计八四千心行。则成八十亿四十万能治法藏。俱服谓十亿。洛叉谓十万如宗轮疏者。现流宗轮疏。不见八万四千释义。对法论十一明乘数。如次下引总是第二等二句。结第二门竟。
  【章】第三辨废(至)非宗所明钞曰。自下当章十门之中。第三辨废立门。此中大分为三。初标牒。次废小乘。后立大乘。今即初次也。
  【章】于大乘中(至)万四千等钞曰。此下大文后立大乘。此中大分二文。初总明。二别明。此即初也。唯立二藏者。下上二藏。二种三藏者。经律论三。声缘菩三。六藏者。大小乘各三藏。问。废小立大中。云何举声缘二及举小乘三藏耶。答。此中废小废小乘传说四藏。唯立大乘教所说藏。此所举二藏。天亲摄论所说。二种二藏。诸大乘教处处所说。六藏八万四千等。亦如前明。大乘经论所说。故今举此等云立大乘。
  【章】天亲菩萨(至)唯说二藏钞曰。此下二别明。此中有四。初明二藏。二明二种二藏。三明六藏八万四千藏。四总明大乘不共说结。今即初也。如是三藏者。经律论三藏。下乘上乘等者。乘谓能运载(教理行果)所运载(所被机根)下谓下劣(机根)不遍(所修所益)不尽(所断所证)故上谓(上根)遍(所修观行所益二利)尽(所断我法二执所证佛果圆满)故。如是能运(行等)所运(机根)有差别故。能诠教摄所诠亦立下乘藏上乘藏。此意说言下章主文。明虽有中根独觉摄入下乘之由又如力中等下。举例示力。谓智力即十智力。十智力中有根上下智力。不云中智力。若云有上下力。自知相形有中。故但云下上或上或下者。或谓不定之辞。于上品中稍近下是应中。亦于下中品。其中稍近上亦是应中。故虽云中。在上下间不说中力。今亦复尔。但以下上一往相形不言中乘。根劣业浅下。明一往形独觉摄下乘由。独觉虽中根品。以胜劣分为劣。意业亦虽胜声闻。以浅深分为浅。所以何者。独觉所断亦唯人执。不断法执尽故。所证果亦生空。不证法空尽故。所修行亦十二因缘。不修不共佛法二空真如。不广大故。所利益之亦唯自利。不利有情。不广大故。一往相形。与声闻同。唯立二藏不别立也。
  【章】普曜等经(至)不增不减钞曰。此下别明中二明二种二藏此中亦二。初第一种三藏。后第二种三藏。今即初也。等言等阿阇世王。经以兔马象譬喻。立声缘菩三藏。随机上中下三行。有浅深能乘教示亦有浅深。立此三藏不可增不可减。
  【章】又立素呾(至)非增减者钞曰。此下后第二种三藏。此中三文。初标牒。次以四释十义辨三藏不增不减。后结释三藏不增不减。今即初也。一素呾缆藏。二毗奈耶藏。三阿毗达磨藏。如次经律论三。此三不可增亦不可减也。
  【章】天亲菩萨(至)与对法同钞曰。第二种三藏中。第二以四释十义辨三藏不增不减。此有二文。初标天亲摄论有四释中。含拾义以辨。二正以十义辨。其四释者。一由九缘立三藏。二开示三学立三藏。三由说满决择法义立三藏。四以四故立三藏。此四释中。摄论所说三复次。如对法第十一(四丁)广明。四释与十义相摄如何。谓第一义。以四故立三藏。第二第三义由说故立。第九十义由满故立。第八义由决择故立。第四义开示三学故立。第五六七义。由九缘故立。
  【章】第一义云(至)作证所由钞曰。此下二正立十义辨有十文。即十义。二边行者。着苦乐二边行。在家着欲乐。外道着苦行等初不肯修者。多疑惑者不信三宝。因不如教修习。说契经对治此疑失。次修颠倒者。耽着苦行乐行者。因着修习渐增颠倒。由戒律知开遮得中行后解非真者。自见取者正智不生。由论藏决断简择。明了照诸法相。惠解令真为对治故者。四故第一故。为对治此等三失故。如次说经律论三藏。此总举故经中为彼等者。四故中第一故。彼谓彼疑惑事世亲摄论曰谓为对治疑惑立素呾滥藏。若于彼彼义中有疑惑者。即为决定宜说彼彼义故(云云)对法论亦同说。令其趣入者。由疑信不决者。令听契经决趣入真实律中开许等者。世亲摄论曰。为对治二边受用立毗奈耶藏。谓遮有罪着欲乐边受用故。及开无罪不自苦边受用故(云云)对法论曰。为欲对治受用二边随惑故。建立毗奈耶藏。二边者。谓欲乐行边自苦行边。对治受用者。遮彼畜积等故。开彼受用百千如法衣服等故(云云)一百一具故者。如法衣服等也(四故中第三故)令处中行者。不苦不乐行云处中行也论中显照等者(四故中第四故)论藏问答决择诸法性相。破邪显正故。破自见取令生真乐。此中即是等者。谓此第一义中。即是对治未入佛法疑惑说经。对治已入者着苦乐二边行说律。为对治自见取以正智作证说论。所由谓故(即四故之故也)
  【章】第二又约(至)即戒取故钞曰。此第二义。四教中第三一分约说立三。三藏能治。疑·边行·见取所对治也。此所治三。初无漏见道所断。三共分别起故。就见道断。说经律论能治立三藏名二边行等者。苦乐二边行非惑故。是云见断所治。难了故别设。释惑中戒禁取见摄故。是见道断。
  【章】第三又依(至)唯说三藏钞曰。此第三义四释中同前障入道者。障悟入真理无漏道(道谓上智也)诸惑业所对治三藏能对治。此总举惑业也。一切烦恼下别明。初举惑二类者。摄一切烦恼相。今为二类。一者独预疑惑为本。一切惑起以经对治。二者决定见取执为最胜。能得净为首。一切惑起以论对治虽求入道等下。后举业妙行者诸善行也。为得人天果报受五欲乐。着苦乐二边行。此是以律对治。此是现在所受惑业。为令除是。唯说三藏不说余也。
  【章】第四又诸(至)不增不减钞曰。此第四义。四释中第二释。一一增上等者。诸圣教中。或戒学为宗说。或定学为宗说。慧学为宗。三学之中。一一增上。对机说各不同。多说定经。多说慧论(阿毗达磨)多说戒律。故唯三藏。
  【章】第五又为(至)阿毗达磨钞曰。此第五义。四释中初释由九缘立恶律仪者下表无表章明此名体。为是者以律对治。多散乱者以经对治。多烦恼者以论对治。
  【章】第六又为(至)次第立三钞曰。此第六义。四释中同前恶业多者以律对治。爱多者以经对治。见多者以论对治。
  【章】第七又为(至)次第立三钞曰。是第七义。四释中同前。五六七合为九缘立。嗔多者以律对治。贪多者以经治。痴多者以论治。
  【章】第八又为(至)次第立三钞曰。此第八义。四释中第三一分。畏恶趣者以律对治。畏欲界以经对治。周记曰。由欲界而修定者也。畏三界者以论对治。周记曰。于修慧得离三界也。
  【章】第九为得(至)得法身故。钞曰。此第九义。四释中第三由满立三事等者。法身·般若·解脱。是名大般涅槃。大涅槃经。
  【章】第十为得(至)定发通故钞曰。此第十义。四释中与第九同。文意易了。
  【章】如是差别(至)增不减故钞曰。此第二种三藏中。第三结三藏不增不减。
  【章】即以此义(至)第十一说钞曰。此别明有四中。第三明六藏八万四千藏。此义者。上所云不增不减经律论三藏义也。分上下乘者。菩萨乘经律论三藏。声闻藏经律论三藏。合为六藏。前文所论外更无别义也乘此复成等者。对法论十一(初纸以下)曰。如是三藏。具有八万四千法蕴。谓依声闻乘。尊者阿难常所受持。问。一一法蕴其量如何。答。十百之数是法蕴量。十百者千数义也。若尔何故不直说此千千数耶。为显建立一一法蕴千数因故。所以者何。初一数增以成十数。十数复增以成百数。千等数量。因十百数方得成立。谓十百名千。百千名百千。百百千名俱胝。如是等一切后后数位决定。用此十百二数随一为因。是故此中唯总取十百两数。以用建立一一法蕴。由此数量。总计八万四千法蕴。成八俱胝四十洛叉(云云)对法疏九释曰。八万四千法蕴中。如贤劫经广辨。始从修习行法波罗蜜多。乃至最后分布佛体波罗蜜多。合三百五十度。皆有六到彼岸。合计二千一百。对贪·嗔·痴·及等分烦恼。一一皆有二千百。四法(三毒等分云四)乘此有八千四百。复以此数法对四大六尘。亦名无义所生过失。一一皆有八千四百。以十法(四大六尘)乘合有八万四千。论云百千名百千者。梵语云一洛叉。即百千也(今云十万也)此土大数之名。然合计当一亿。百百千一俱服者。俱服谓梵语。即千万也。即合计是京。就别号亦名百亿。其八万四千法蕴。一一以十乘之。即八俱服四十洛叉。计当八千四百万。大数乘此。当八京四兆。细算之可知。论云以千乘之。其本但以十百二数之。今就此言故知千也。此如佛地论亦明(已上对法抄文)。
  【章】然佛随宜(至)辨废立也钞曰。此别明中第四。总明大乘不共说结随宜者。随宜闻者机根佛立藏名。机根法者心上所现真善无漏声名句文为体性。不取闻者识上所现似无漏声名句文为体。今此所云假似无漏。实谓真善无漏取实不取假故。是相·用别论。佛真无漏为质。闻者识上现似无漏。是故真无漏质是能教相。闻者识现似无漏相似能教用故。取相不取用取真不取似。是别别论。以真教相为收体故。云假实殊途也。藏是能诠收藏。义意相同。随其所应等者。三性中。能说真教是净依他。即圆成实。闻者似相染依他性。五法中真教正智如如。似相相分别。蕴中色行二藏。处中色法处。界中亦同而真收取无漏蕴处界。似相有漏三科。故随所应所收自知。所引教理者。以教理贰证成如前章说。
  【章】第五释名(至)后释别名钞曰。自下当章十门之中。第五释名义门。此中大分五门。初标牒。二分科。三总释藏名。四别释诸藏名。五结成。此即初二也。
  【章】释总名者(至)所应知义钞曰。此下当门五科之中。三总释藏名。此有四文。初标科举证。二章主释。三举有释。四举旧人说。此即初也。天亲论者唐译一(三丁)文所应知义者。义谓境也差别也。所应知差别云义。
  【章】此义意言(至)立以藏名钞曰。二章主释此义意者。今所证天亲论义意。以今家意释。周记释次有释。评章主释云。初释摄义。此(有释)释双摄所诠之义及能诠法。俱名所应知故(云云)基辨详曰。周记释有释意万差。立藏名亦不定。正法教藏者。正法谓所诠教。藏谓能诠。依正法教藏依主得名。能诠教藏有正法用。以他财用焉己名有财得名。如来设教。无一不正法教藏故。唯以一藏名以尽所诠义藏门者。藏谓能诠。门谓差别。依所诠义能诠藏门依主释。所诠义门种种有别。能诠言字唯是一相。无离声相。约此义边。如来圣教无不字藏。字谓言体。即能诠教藏。字即藏持业得名或说二等者。所诠义异。能诠教藏。设名亦自成异。故云一藏二藏乃至八万四千藏等。如涅槃经等者说十二者。诸十二分教等。是皆由宜闻者机别。此藏亦尔等者。说一说二等所设立。皆随机宜别。故论是非不可责难。此即第三等者。结第三门已。
  【章】第四出体(至)广如前说钞曰。此当章十门中第四出体门三藏体性等者。经律论三既异名相。能诠教藏能摄持法义边体性。三俱不殊。故今云义类不殊已显四体者。前总料简已申四重出体。今出体亦同彼。藏是能诠教故。藏体与教体何别之有。故推前不繁述。具如设法等下。前章出四重体委细论释。今此门且由护法正义。但以相用别论一重。出能诠教藏体性。此即总以等者。正出护法正义。此谓指护法相用别论义假实殊途谓此一句。彰相用别论。护法等说教体。以能说可言得意。评章主释意。云初释摄义。不得今家之实意。今谓。章主释天亲论意。以能诠释能摄为今释意。以能诠教示为藏。其藏即为能摄。论云能摄一切所应智法。是今家释意。故周记云。初释摄义粗漫为甚今不失三字。能摄意即藏义。然非能诠不可能摄。故能诠教即能摄藏也。
  【章】又有释言(至)带数释也钞曰。三举有释。此有释意。但以能摄义释。不以能诠教也。周记释有释意。如前便为好皆此所摄者。此谓藏言。所应知法言。能诠所诠一切所应知法。此为所摄法。基辨详云。此有释意。能诠教亦为所应知而为所摄法。能持藏令其所摄法不失。若尔有释所言藏者。非能所诠教义何等体者别云能摄持是藏耶。由有此妨。有释不得天亲论意(已上有释了)此别不同下章主释。意言能诠教。能摄持所应知法差别不同有二三等。故令不失藏有二三等别。是其数法者。二三等云数藏云法。藏能摄持诸法故。如能摄持刀鞘共名刀。带数释也者。带数持业带数依主之两释也。
  【章】古者释言(至)名之为藏钞曰。四举旧说能刊记等者。记谓记别。圣者言教能刊定能记别义。若由此义。则藏言非令不失义。
  【章】释别名者(至)二声闻藏钞曰。自下此门五科中。第四别释名。此中有三。初释二义名义。二释三义名义。三释六藏名义。初中有二。初总牒二藏名。后别释二藏名义。今即初也。
  【章】言菩萨者(至)但名菩萨钞曰。此下别释二藏名义。此有三文。初释菩萨二字名义。次释声闻二字名义。后释此二名藏。初中有二。初举梵名具略。后正释名义今即初也。
  【章】无性释云(至)智悲别故钞曰。此下后正释菩萨名义。此有四文。初由无性第一释明(今云。此义以有情义释萨埵言。此即当瑜伽释第一义也)二由无性第二释明(今云。此义以勇健义释萨埵言。此即当瑜伽释第二义也)三示瑜伽释亦有二义。四举经说释。今即初也无性释云者。论一(十二丁)文也菩提者。一向志求一切智智大誓萨埵者。当普度法界众生大愿。为所缘境者。菩萨以一切智诸有情为所现境起大誓心。大誓心之所观境故云为所缘境。依弘誓语等者。菩萨本誓有志求·普度语。志求菩提为境。普度有情为境。其实虽应呼云菩提萨埵。随方存略译家但云菩萨声。声谓言。即度啭声义翻为言立声者。立菩萨言也。章主释无性意此有财释下。以离合释。菩萨大士人是能有。能有佛一切智及他有情。以能有他财用为名有财释也。以彼二种下。释有财由彼二种者。佛菩萨他有情俱他财用。大士以此他用二为所观境。以他财用为己名名菩萨。有财释。或相违释下。周记云。此释意云。非两别合而言之名相违释。菩萨之名。而不同彼行之有情。名同有情非相违也。思之(云云)今云。此释恐非章主意。既云亦菩亦萨故。合菩提与有情别立名云相违释也亦菩亦萨下释相违由。大士一人亦名菩亦名萨。然菩提智萨所悲境。大相违者。然一人上立如是名相违得名。
  【章】又云或即(至)依士如前钞曰。二由无性第二义释。与上举第一义如何相违。谓前义就以有情义释萨埵名。明菩萨名义。今义以勇健义。释萨埵名。此为二义差别彼心者。彼大士人行者心上。有志有能者。此勇健义。广大志意·堪任功能在行者心。名为勇健此意言说下章主释。此依主释求菩等者。依求菩提之勇健意志也。或萨埵者下。以有情义立依士名(虽体用不变。就依士夫用义边而释。求菩提士夫用。萨埵有情士夫之体。今依用体得名。依士非依主)
  【章】瑜伽释中(至)义亦同此钞曰。三明瑜伽释亦有此二义。瑜伽释曰。菩萨地者。希求大觉(菩提)悲愍有情(萨埵)或求菩提志愿坚猛。长时修证。永出世间大行大果。故名菩萨。如是菩萨种姓·发心·修行·得果。一切总说为菩萨地(云云)义亦同此者。以有情勇健二义而释同。云义亦同也。
  【章】十一面经(至)亦依主释钞曰。四举经说释。此经具题云十一面观世音神咒心经。玄奘三藏译为一卷。又有佛说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一卷。耶舍崛多译同本异译。如此二法下章主文。二法者。般若方便。菩提之萨埵等者。菩提即般若是为体。萨埵谓方便。是般若之功用。此功用依般若主体立名云菩提萨埵。依主释也。不依士夫用立名故不云依士也。周记曰。十一面经(至)亦依主释也。即菩萨名。不同彼行之有情。凡菩萨言有此相违依主二义。故今明之(云云)今云。周记所言不然。此经菩提般若。萨埵谓方便。若由此说。般若是体。无分别根本智。方便是用。后得有分别智。由依得般若之体。自起方便功用。化诸有情。依般若主体之方便用。故为依主得名。是此章释意也。由此十一面经说。无相违释义。但依主已。若上所云无性第一义。以有情义释萨埵故。菩提是佛智。萨埵是众生。其体相违。由悲智别。相违得名。其余无相违得名之义。周记以十一面经说为相违依主二。不得章主意也。问。章云亦依主释。此亦之言非亦相违何耶。答。不尔。是亦之言。上由无性第二义立依主义。今亦其依主云亦依主也。
  【章】言声闻者(至)亦有财释钞曰。此下别释二藏名义有三文中。二明声闻二字名义。此有三文。初总释声闻名义。次约二利释。后明独觉摄声闻为二藏。今即初也声谓音声等者。今此总释。由法华经瑜伽释说。今此处释由瑜伽释。若修行者下。由法华经。如次举证。故法华经等下举证。譬喻品文。玄赞释云。依四·善友·作意·资粮四胜力故。专自修行。求于涅槃名声闻乘。闻法不能化他名为自求(云云)由此见经。内有智性者内因力。从佛世尊者善友力。闻法信受者作意力。殷勤精进者资粮力此依初入等下。章主释文。依教者教示声。即佛说法。依教入道言释声闻名瑜伽释言下亦举证。以声闻等章主释文。此意言。声闻名。闻在自己。声自他出。自闻有他声用。以他声用名自闻上云声闻。有财得名。亦名亦菩萨名有财释也。
  【章】又此但依(至)即依主释钞曰。二约二利辨名义。此但依住者。此言次上所释名义。不拘定不定二姓别。但依住声闻自乘修自利行立声闻名。不定姓人。亦回心以前同定姓者故。此约彼闻法修自利行释名若不定姓等下。约回心向大修利他行释名理即不尔者。不定姓者初虽修声闻自利行。发回心机后。以向大心利他心生。未入菩萨地位。虽名声闻。其名道理。非自利名今云不然。故法花经下举证。信解品末文令一切闻等者。以自己闻佛道声令一切有情闻名声闻。由发回心机利他心生即有财释者。自声能有他闻用。有财得名若声之闻等者。依佛道声之他闻名声闻。依主得名。
  【章】独觉初入(至)合名声闻钞曰。三明摄独觉入声闻名二藏。独觉摄声闻有三所由。初入自乘等下。初所由。玄赞曰。如有经中言。释迦出世。五百独觉从山中出来至佛处。仁王经中。有独觉众。先成道已后逢佛。非如声闻佛处得道故(云云)又教小故等者。第二所由。多分依声闻乘教。入自乘故云从多又所修证等者。第三所由。修·证·断·果。与声闻有少异。于唯自利得。非广大同于声闻故。云合名声闻。
  【章】随其所应(至)依士释也钞曰。别释二藏名义有三文中。第三释此二名藏。二机者。菩萨声闻二机此二所知者。菩萨二机所知。法义者能诠教法所诠义。
皆此菩声二藏随应所摄菩萨藏依菩萨机所知所有能诠教法所诠义之藏依士释也。声闻藏亦尔。依能所功用立名云依士也。
  【章】三藏别名(至)主释如前钞曰。自下别释名义中。第二释三藏名义此中有二。初明声缘菩三藏名义。后明经律三藏名义。今即初也所说三藏等者。普曜经所说声缘菩三藏。其中声菩二藏。如次前明。法华经说者。譬喻品文。从佛出世尊等者。独觉者。初入自乘位。多分闻佛说法入故云闻法信受精进自求等者。不求与佛同时出世。非见佛已方得果故。云求自然惠乐独善寂者。是独觉义。出无佛世得能证道。独自善证寂灭理故云独觉深知诸法因缘者。玄赞曰。又以此自然惠。深知诸法因缘者。是缘觉义瑜伽论言下。引瑜伽释明。独证者下。章主释文。依独之觉。依主得名或观待缘等下。瑜伽释文缘者。观十二缘起悟果。亦名缘觉待缘而觉下。章主释文。依主义准前自知。
  【章】素呾览等三藏者钞曰。此下等二释经律论中义。此中有四。初标牒。二明素呾览藏。三明毗奈耶藏。四明阿毗达磨藏。今即初也。
  【章】成实论云(至)结鬘五义钞曰。此下二明素呾览藏。此亦有二。初举异部说。二举大乘说。此即初也。杂心论等者。论第八(五丁)文。瑜伽伦记云。杂心有五义。明了论有七义。广释如彼。(云云)
  【章】今大乘解(至)一切契经钞曰。此下二举大乘解。此有三文。初举翻名示证。二广释契经名义。三章主以离合结释。今即初也故瑜伽等下。正示名契经证二十五者。瑜伽二十五卷。无此文显扬第六者。第六卷。无此文。第二十卷有此文。章主暗记之失乎。云何素呾览下。显扬论文。由二十四事文。论文作由四事九事二十四事。一本作二十九事。是非未详。
  【章】契者契当(至)合之义钞曰。此下二广释契经名义。此有二。初释契言。后释经言。今即初也。
  【章】所言经者(至)释素呾览钞曰。此下后释经言。此有二文。初以能贯义释。二以贯穿能摄义释。初中亦二。初举天亲论能贯四故文为证释。后举瑜伽显扬能贯穿义为证释。今即初也天亲论者唐译一文谓于是处下。章主取天亲论意。释贯穿四故义。于是处三字。以境第七啭义释依故言由此者。以第三能作具啭义释依故言为此者。以第四为啭义释依故。而有所说四字。属上三啭义应见也。真俗谛相者。真谛相无别。亦无不别相。俗谛相有别相十善巧法者。一蕴·二处·三界·四缘起·五谛·六食·七静虑·八无量·九无声·十解脱胜处等随密意等者。随四意趣(一平等意趣。二别时意趣。三别义意趣。四随自意乐意趣也)以说诸法以四种义等者。以能贯穿四故义名为经也。
  【章】瑜伽第二(至)是名契经钞曰。释经言中。二举瑜伽显扬能贯穿义为证作释显扬二十者。论第六之说谓佛世尊下。瑜伽论文。显扬文异义同。彼彼方所者。住处成就为彼有情者。眷属成就依彼所化等者。对机说法摄聚圣语者。此摄言非能摄义。贯穿之穿义。贯穿缝缀等者。伦记云。解契经名略二义。一贯穿等。即是结鬘义。二引义利等。即是出生义(云云)今云。此伦记释。与今章主意相违。章主但以贯穿一义。释此瑜伽文。次云前来虽以贯穿之义等故。由是贯穿缝缀能引义利能引梵行真善妙义为章主意。
  【章】前来虽以(至)名为契经钞曰。释经言二文中。二以贯穿能摄义释。此中三文。初以教摄教贯义释。二为成能贯能摄义举四分律为证。三为成能贯能摄义举佛地论证。今即初也以教贯义等者。正以能贯能摄二义释经言。谓以能诠教贯所诠义。以能诠教引摄众生名经犹綖贯花等者举譬。众生由教等者。以譬合法此下意以贯穿能摄二义释。谓众生由佛菩萨教示引摄。不散流恶趣中。此二句意。教有能摄义理由教贯等者。此二句教贯义谓诸义理。由言教贯穿。令不散失不隐没。此立教摄教贯二义。以贯穿能摄二义。释经言已。
  【章】四分律说(至)法即不灭钞曰。二举四分律成能贯能摄义律第一卷如种种花等下举譬。十二年前下合法堪受略教者。以如花散置喻。合受略教法若有经教下。以能贯能摄结名经。若有经教二句。能贯义人无异见二句。能摄义也法谓如来正法。
  【章】故佛地论(至)因之为经钞曰。三举佛地论成能贯能摄义。以佛圣教者。能贯能摄义及所化生者。如次所贯所摄。
  【章】契理之经(至)俱属教故钞曰。举大乘解有三文中。等三章主以离合结释契理之教下。契经二字。离合作释若但若经等者。以素呾览不云契。但翻名经非六释。无离合故。然素呾览等下。以教贯教摄释。谓有教贯教摄。素呾览体。即是能诠教藏。谓能诠教藏体。持教贯教摄素呾览用持业释也素呾览体持能诠教藏用亦得以经及藏等者。成同依义。彰持业释。体用不离故互用体用。翻为持用自应知已。今检静法华严刊定记曰。修多罗此云契经。古来相传多同此释(乃至)若契经二字。皆是名者。云何梵本不云欲底修多罗(云云)摄大乘论。佛地论等皆云。由能贯摄故名为经。不言贯摄即是经目。由是译家。借义助名称契经耳。今依敌对但可称经。故智论第二。呼修多罗藏以为圣藏。此经之一字。尚非六释所收。何通持业依主。若带藏教之名。容有藏教名容有持业。应知。诸论所释契字。自解经契义。非契是经名也(云云)今云。此释尤尔。
  【章】毗奈耶者此云调伏钞曰。此下释经律论三藏名义中。第三明毗奈耶藏。此中四文。初标牒示翻名。二举证释调伏名义。三举摄论四故释。四章主结释。今即初也。
  【章】八十五云(至)名为调伏钞曰。二举证释调伏名义。四种有情等者伽八十五(三丁)曰。何等为四。谓于先世身自体中。听闻常见。今起常见感见(是一)由断见(是二)由现法涅槃界见(是三)由萨迦耶见(是四)是云四种有情数习解脱见者。数数因邪胜解起邪解脱见熏种名界。非涅槃谓涅槃名邪解脱见。所集成界者。伦记曰。习邪胜解熏种名界。谓先世闻说我身是常。不从因生。则是解脱。数习此见熏成种子。故于今世由彼为因。熏习邪解脱熏种成界(云云)及界智力者。上句种种之言。令冠界智上须意解也彼先所有等者。以佛智力。寻求彼先世先身所熏习有邪胜解界(种子)彼后念熏习界。随应调伏。为转四种法教示者。此中四种法教。谓无常·苦·空·无我四种法教。此四云何转。伽八十五说。为初邪界有情(常见)说因灭故行灭。由行尽门说无常性。为调伏彼邪胜解界故。为随第二邪界断见有情。说因集故行集。由行起门说无常性。为调伏彼邪胜解界故。为随第三邪界(现法涅槃)有情。由诸行苦门转正法教。为调伏彼邪胜解界故。为随第四邪界(萨迦耶见)有情。若离诸行起萨迦耶见行者。由诸行空门转正法教。若即诸行起萨迦见行者。由无我门转正法教。为调伏彼邪胜解界故(云云)今问。转无常苦空无我四教。云何为调伏为戒律藏耶。答。于诸有为行现空无我。则无由起贪嗔痴。此三不起。无起杀盗淫恚由等。又离断常二见远离诸罪等。自应准知。
  【章】天亲释云(至)此论第一钞曰。三举摄论四故释。唐译摄论一释曰。此中犯罪者。谓五众罪。等起故者。谓无智故(无知故前后等起犯罪)放逸故(放逸数数现行无愧犯)烦恼盛故(由三毒不善心起犯)不尊敬故(无惭不崇重贤善犯罪)而犯诸罪出离故者有七种。一各各相对说悔所犯(忏悔不犯罪)二誓受治罚。谓授学处等。三等有妨害。先制学处后。由异门不复开许。四别更止息。谓僧和合还舍所制。五转依谓苾刍苾刍尼。转男女形故舍不共罪。六由真实观。谓作殊胜法殟柁南诸行相观。七由法尔得。谓由见谛法尔得。无小随小罪(云云)周记释曰。等起者。由不善心等起身语业。还净故者。忏悔也。出离故者。依前大众出烦恼也(前三七种中第一也)或云出离者。依持(云云)(前云七章第二)
  【章】调者和御(至)亦依主释钞曰。四章主结释和御者调谓和御谓即调也。制灭者。制灭罪也。调和控御身语等者。以身语意业不令粗恶为调和。敬慎发身语业云控御。亦调亦伏者。调和即制伏。非在别起。同依释也。调伏之藏等者。调伏身语是修行事。藏是教示。依调伏行之教示。藏依主得名。
  【章】阿毗达磨(至)伏法通法钞曰。此下释经律论名义有四文中。四明阿毗达磨藏。此中有四。初标牒举翻名。二由天亲解出四义释。三举所余释义。四对摩呾理迦释。今即初也。阿毗四义者。大小乘教各立四义·若由小乘对法者。婆沙第一所说。世友六义中第三四义。数法者。同论一所说。世友六义中第六义婆沙一(十一丁)曰。复次能于诸法。以无量门数分别故。名阿毗达磨亦名数法伏法者。婆沙一所说。十二大论师二十四复次第一说。婆沙曰。复次能伏一切外道他论故。名阿毗达磨。阿毗达磨诸大论邪徒异学无能敌故。亦名伏法(云云)通法者。顺正理论一说。谓诸契经名为达磨(云云)若大乘说。天亲摄论一举四义说。今章所引四义是也。
  【章】天亲解云(至)皆持业释抄曰。二由天亲解出四义释。此中四文。初释对法。二释数法。三释伏法。四释通法。今即初也。此法对向无住涅槃者。此教法对向无住涅槃果能说诸谛等三句。明对向所由。谓能说二字即教法也。此教法能说诸谛理(小乘对法四谛理。今大乘对法第一义谛。于一切法说故云诸也)菩提分法(十八不共佛法等)等妙行故。对向无住处涅槃果(小乘对法有余无余涅槃。今大乘对法无住处涅槃。即佛果也)由是能说二字。即对向义也。对法疏一引天亲论文已云。今依大乘。对法之体不唯慧论。通教理行果。与俱舍所说不同。由此(教理行果)释法体。即是教能说妙行对向果故(今云。此以大乘教法能说理行故。对向果云对法义也。以教对果也)又云。此法(大乘教法)能说诸谛理故。亦可言以教对理(今云。能说为对向。大乘教法对向谛理故。以教对理云对理)又云。此(大乘教法)能说菩提分法等。而亦可言以教对行(上来)即以教法对理行果名为对法。次第隔越。其义皆成(以行向果。以理向果。此隔越虽尔非今所用。今但以教对理及行果。云对法。今释藏名故)若依此解下。章主结释对法藏名义。对法疏中。次第隔越说成其义。今但以教法对向果云对法也能对名对者。能对言能说者义即大乘教法。此教能对名对。体即是教者。能对体即是教法能说妙行等者。能对教法能说妙行。令对向无住处涅槃果。此彰能对向教法名云对法。对即是法等者。此教法体。持能对向用。持业得名。对法即藏等者。对法藏三字。离合释。能对教法即能诠教藏。能诠教体持能对法教业用。持业释也。
  【章】亦名数法(至)是持业释抄曰。二释数法于一一法下。天亲论文。法谓理法。数数宣说者释数字。犹云种种。宜说即能诠教法。训释言词者。赞云。然今经文恐人不解。翻译之家。遂依第二展转训释法而释。然少不次以义正之。不违圣教。若别义释。便是人情非为圣教。求义有五句。一何等法。二云何法。三何似法。四何相法。五何体法。且示三乘一乘何等法谓有为无为。云何法。谓因缘非因缘。以因缘生释有为。以非因缘生释无为。何似法。谓常无常法等。以常释非因缘生。无常释因缘生云何相法。谓生等三相生不生等三相法。何体法。谓谓五蕴体非五蕴体法(云云)如此展转训释申所诠理。不尔失法根本。悉为人情。自相等故者。等共相。即自性差别法。谓理法数谓能诠教。数数宣说训释言词自性差别。于诸理法名数法(此由天亲论释)又由婆娑第一说于诸法以无量门数分别故名教法义。章主余处释是云。分别法故名教法。尔则数谓数度体惠数非数数义。数是数度数法理教俱为所度。离能诠无所诠。虽应离分别无岂混。教理行果能所相混故。天亲论所说为胜。此以理为法下。章主结释数法名叉。以教为数等者。以数数宣说能诠教为数。依理法之数数宣说故名数法。依主得名数法即藏等者。能诠教藏体。持数说理法业用。是持业释。
  【章】又名伏法(至)亦持业释抄曰。三释伏法由此具足等四句。天亲论文论处所等者伽十五说七因明。一论体·二论处所·三论所依·四论庄严·五论负·六论出离·七论多所作法。广如因明大疏。谓此七中缺一。论议决择不成故云具足。能伏胜者。摧伏他论。免脱他论。若缺此二非伏胜他。伏体是理下章主结释伏法名义。是理字下。教能诠辨四字恐脱。不尔离合不成。能伏他邪。体是理教能诠辨伏理。依诠辨伏理之教法名为伏法。依主得名。或教法即伏等者。能信教法即能伏。此能诠教法具七因明。体持能摧伏他邪业用。即持业释伏法即藏下三字。离合能伏他。能诠教法即能诠藏。此藏体持能伏他能诠用名伏法藏。持业释也。
  【章】亦名通法(至)如对法疏抄曰。四释通法。此能释通二句。天亲论文。此大乘论。能诠教能释通契经义理故。名为通法经义称法下。章主结释。谓契经中所诠义理称法理。此大乘论能诠教能通彼契经义理。依契经理法。之能通教依主释通法即藏二句三字离合。此能诠教藏体。持能通契经理业用。持业释也。更有别解等者。教理行果隔越成释等。如对法疏一(十八已下)。
  【章】分别功德(至)不能烦述抄曰。释阿毗达磨藏名中。第三举所余释义。分别功德经者。论上文也一者名无比法者。大乘义章三藏义中云无比法。三论玄义。亦阿毗昙云无比法。释云无漏慧根。会理隔凡其功冠绝故云无比。二者名大法者。对法疏云。迦延造竟上师。佛言上法故名上法。大法名如前释。结集传者。大众部传也。无性释云等者。论一(初丁)文。撰法因故者。无漏惠简释诸法故云择法。对法为择法因。因谓起因。或共了故者。对法疏一引此无性释已云。或共了故(世人共了对法)阿毗达磨总为标帜。即无漏惠等亦名对法(云云)二十四复次解者。婆婆第一(十三丁已下)说其中法藏部云。此法藏上名阿毗达磨。他地部中名为照法。譬喻部师名为次法。涅槃最上。次涅槃故。声论师云。阿除弃义。毗决择义。此法能除弃结缚随眠。决择诸法性相故。名阿毗达磨。大众部名大法上法。顺正理云等者。论一文也。论能决了(决了对也能对也)以教对教者。以论教对决了契经教法。俱舍有二解等者。对向对观为二解。或教理行果等者。胜义是果。四谛是理。净慧随行名教。对观对向为行。俱名对法如对法释者。对法疏一广明。
  【章】此藏亦名(至)即持业释钞曰。四对摩呾理迦释阿毗达磨名义此藏名邬波题等者。今指阿毗达磨藏云此藏也此云本母者。新译梵名摩呾理迦。此云本母。此有三种。一字本母。二教本母。三义本母。周记曰。本母有三。一者字本母。谓阿伊二字也。西方说是诸字母。二者教本母。谓即佛教依此经寻而寻余故。三者义本母。谓论议藏是一切义母。即论议十一分中义故。俱舍云。佛教名教母。论义名义母(已上取意)八十一等云下。摩呾理迦名阿毗达磨之证八十五云下。释摩呾理迦名义如来所说等者。今释迦尊说摩呾理迦先圣契经者。过去诸佛并灭后契经譬如无本母字等者。伦记云。字本母者。十四音也。又解。三百字界名为本母(云云)如是本母等者。摩呾理迦义本母所不摄持。经教其义隐昧义不明了。与此相违等。此理隐昧不明了义。谓摩呾理迦义本母所论。与义隐昧相违义明了此属于义者。摩呾理迦议藏属于义母也。藏者是教下。释摩呾理迦藏名。依义本母之能诠教藏。依主得名若此论教下。以教本母离合。彼义母者。摩呾理迦义之母教本。母论教名为教本母。教本母即藏。此能诠教藏体。持教本母业用。持业释也。
  【章】六藏名义(至)故不别释钞曰。别释名义中。第三明六藏名义。不异二三者。与二藏三藏无相违故。先已广明。
  【章】上来所释(至)释名义门钞曰。当门第五结成合是第五等者。结第五门已。
  【章】第六辨差别有钞曰。自下第六辨差别门。此中大分为四。初标。二辨二藏及声缘菩萨三别。三辨经律论三藏别。四辨六藏别结。今即初也。
  【章】辨二藏别(至)亦广显示钞曰。当门四料中。第二辨二藏及声缘菩三藏别。释名中者。次上第五门。
  【章】素呾览等(至)皆无差别钞曰。此门四科中。第三辨经律论三藏别。此中分三。初约无差别相辨。无差别相者。真谛相也。二约有差别相辨。有差别相谓俗谛相。十卷楞伽说。真故相无别。俗故相无别。今即初利也一法性等者。如来所证真净法界。一言及次下大定等。一大定·一正智·一后得·一大悲。云何言一。谓从一切法体性真如净法界流一大定。能流所流共一真法界相故(乃至)流一大悲。亦一真法界。从诸佛证智不可言境故。义灯曰。如来设教体一真如。机有三品不同。教遂三时异。今所云经律论亦复尔。从净法界贯流能诠教藏。体一真如。约佛证智通。经律论三藏相无差别一真法界。故云皆无差别。
  【章】然以义理(至)故成差别钞曰。第二约有差别相辨三藏别。此中有十。初以所诠各异。总辨三藏差别。二以能所诠具阙辨藏别。三以三对治辨藏别。四以三开示辨藏别。六以所诠增上辨藏别。七由九丝辨藏别。八举显扬别义辨。九举瑜伽辨。十举小乘执说。今即初也。然者发端辨。又转语。上文明无差别。已下文明有差别。故示语义转也。问。此文云所诠各异成别。次文以诠三学有具不具辨三藏别。二文差别云何。答。上文但所诠义异以成三藏别。不拘能诠别辨。次文诠定戒慧。以能所诠具不具辨三藏别。不唯依所诠异。此为前后文别。
  【章】又以诠三(至)唯各有二钞曰。二以能诠所诠具阙辨藏别。故毗奈耶等者。素呾览中诠戒学诠慧学。非律论二藏。皆即素呾览藏。既诠戒定等者。明毗奈耶亦可云经。不可云论。律中虽诠戒定。不云诠慧故。对法之中等者。明论藏亦可云经不可云律。对法之中。虽诠定慧。不云诠戒故。律论共诠定故。是诠三学契经故。如是应说下结义。
  【章】然对法论(至)阿毗达磨钞云。三约三对治辨三藏别。然言前文。就能所诠具阙辨别。今此文就能对治有三辨别。前后意别。中间置转语辞令知差别。除疑随惑等者。周记释曰。随惑中掉举散乱(云云)今云。此释不尔。按对法论。此随惑言。流至次二边行自见取处。彼文云。为欲对治疑随烦恼故。立素呾览藏。为欲对治受用二边随烦恼故。立毗奈耶藏。为欲对治执取自见随烦恼故。立阿毗达磨藏(云云)由是应知。此随惑言。根本烦恼云随惑也。随遂身故本惑云随惑也。除二边行者。执苦乐二边行受用。即戒禁取本惑。如前所明。
  【章】后次开示(至)义即可殊钞曰。四约三开示辨三藏别。此亦对法十一文。此依别部等者。章主释。此谓指约三开示辨别义。依别部者。由次下第七彰总别部类门云。一会三中。唯被声闻不被菩萨如阿含等。是名别部声闻藏。又一会中。唯被菩萨不被声闻。如十地等。是名别部菩萨藏。若一会中。但被二机(大小)教益二种名无别部。如说深密。复立三藏别部。大小乘异。如次下辨。由是见今文意。就开示三学立三藏别。声闻与菩萨开示三学。各应有别故。三开示三之必应有二种三藏故。云义即可殊也。
  【章】若依所(至)如前已说钞曰。五依唯所诠具阙立三藏别。前明依具阙三藏别。约能所诠具阙。今约唯所诠具阙。前明三对治三开示。但约能所诠辨故。今所云彰唯所诠简云若依所诠等。具缺与前无别。推前云如前已说也。
  【章】若所诠(至)是对法义钞曰。六依所诠增上辨别。复次开正法下。正明所诠增上作安定处者。由天亲论。成满义云安定。
  【章】天亲释云(至)故今成九钞曰。七由九缘辨藏别。略有九缘者。周记曰。藏藏之中各有三缘合成九。非一藏成九(云云)此三复次者。前所明。初约三对治。二约三开示。三约三增上。此三复次。各有三藏合成九也。
  【章】天亲释云(至)故分成九钞曰。八举显扬别义辨。诸佛世尊下。论全文。摄事者。依略摄事显了。言摄事者下。论取意文。四事九事等者。论第二十(十二丁)广说四事等为诸声闻下。论全文。有七种相等下。论取意文。彼论文曰。一宣说受持轨则。二宣说波罗阇已迦处事。三宣说毁犯处事。四宣说毁犯体性。五宣说无犯体性六宣说出所毁犯。七宣说舍律仪事(云云)以十一相下。论全文。十一相者。彼论二十(十六丁已下)曰。云何名为十一种相。一世俗谛相。二胜义谛相。三菩提提分法所缘相。四此行相。五此自体相。六得此果相。七此领受显了相。八此障碍法相。九此随顺法相。十此遍思相。十一此称赞相。世俗相者。当知。宣说补特伽罗。宣说遍计所执自性。宣说诸法作用业等相。胜义相者。七种真如相菩提分法。所缘相者。当知。宣说一切种所知事。此行相者。宣说八观察行(八一谓真如。二建立谓建立补特伽罗。三过失。四功德。五理趣。六流转。七道理。八广略。此为八也)此自体相者。谓能取若行若缘菩提分法四念往等。得此果相者。
  【章】八十五说(至)不能烦引钞曰。九举瑜伽论说。一本作八十一二十四处者。八十五说。云何素呾览事。谓由二十四处。略摄一切契经。乃至广说二十四处如彼。
  【章】毗婆娑中(至)亦广如波钞曰。十举小乘执说。有说无别下。此小乘三无别说。有说有别下。小乘三藏有别说。今问。此无别有别说。与大乘所言如何异耶。答。小乘所言无别。决定无别。必无三藏有别。有别说亦决定有别。必无三藏无别。皆执说故。大乘所言不尔无定说无别或有别。但因所被所治所诠等缘有三藏。能诠别。约如来能证智根本。从一真法界。出三藏教说为无别。而其一真法界三藏教相缘起因故。本来三藏具足故。非无别非非无别。此即大乘三藏缘起妙理。如余处广明。
  【章】辨六藏别(至)辨差别也钞曰。当门第四辨六藏别结。文自易了。前所明三藏。大小乘别辨为大藏。可准前知。是名第六等二句。结第六门已。
  【章】第七彰佛(至)别部类者钞曰。自下第七彰总别部类门。此中大分为四。初标牒。二辨二藏。三辨三藏。四辨六藏。今即初也佛自说者。简弟子集说佛语名为佛说云自说也。总别部类者。无别部类云总。有别部类云别也。如资明。
  【章】且二藏中(至)所以云何钞曰。当门四科中。第二辨二藏。此中亦四。初总明。二别明有别部之义。三别明无别部之义。四结二藏别部有无。今即初也。若有别部类等者。声闻藏与菩萨藏。有别部帙圣教差别。无别部帙圣教二义总言也。所以云何者。寄征而起。
  【章】一念之中(至)菩萨也钞曰。辨二藏中。二别明有别部义。唯被声闻等。明声闻藏。如何含等者。示有别部帙。其一会中等下。示别部菩萨藏。如十地等者。示有别部帙。十地经列众唯菩萨众。
  【章】若一念中(至)无生法忍钞曰。辨二藏中。三明无别部帙二藏俱被二机者。一念所说。被声闻菩萨二机。一会有教益二种故名无别部如说深密者。凡斯经教益二机。一部帙教望声闻机。是声闻藏。望菩萨益。是菩萨藏。三乘众生下。明一会一经被三乘机悟入各自乘佛为胜义下。无自性品得益。被声闻菩萨渐顿二悟定不定二机之说。由此诚证。立顿渐无别定教之判。如总料简钞广辨。六百千众生等者。蒙顿悟机证三百千等者。蒙决定性声闻证远尘离垢等者。得初果益。永尽诸漏等者。得第四果益。七十五千等者。蒙不定姓菩萨之证。
  【章】故知二藏(至)总别部类钞曰。四结二藏别部有无亦有别部等者。声菩二藏。互亦有无互亦。此说下结藏。
  【章】素呾览等三总别者钞曰。当门四科。第三辨三藏。此中有三。初标牒。二举异部说。三举大乘同说。今即初也。
  【章】诠部师说(至)无别部说钞曰。二举异部说。此有三。初经部说。后举萨婆多两说。此即初也。三藏初二有别后一无别。
  【章】萨婆多师(至)存于二解钞曰。后举萨婆多两说。两说共。经律二藏有别。但对法一藏。存有无两说。有言世尊下。第一师说。周记曰。摄名归彼者。由迦旃延集佛经中所说法所以。彼论摄云迦旃延造有云由迦旃延请佛说(云云)归彼者。能集佛语人云彼有说世尊下。第二师。立对法藏无别部师若作此解下。章主评。此解指评第二有说解既正理师等者。萨萨婆多正理师。既立对法有别说。与经部广为论诤。明知。佛别说对法。是萨婆多正义。故婆沙存有无别二义。
  【章】今大乘中(至)是毗尼藏钞曰。三举大乘两说。此有三文。初标牒。二举有别部说。三举无别部说。今即初二也西域相传者。印度大乘学徒。相传作此二说一师说云下。立有别部帙说。世尊亦者亦弟子说。旧人者。旧译释家传也。
  【章】第二师曰(至)定无别部钞曰。三举无别部说(多谓多分诠)首楞严经者。姚秦罗什译有三卷。俱是修多罗者。此亦约多分说。如涅槃经从初至终。戒定慧俱多分故。今云修多罗。具足亦有者。戒定慧具说。直非直说者。长行云直说。颂云非直说。故彼定非等者。斥第一师云阿毗达磨经。为别部对法藏说。彼谓。指阿毗达磨经。定非二字。彰不决定。三学俱多。非别部对法。此是师说。故随多分等者。结无别类义三学俱多下。明随多分立藏。此约佛说者。简弟子说对法。西域相传有别无别二师说。就佛自说论。非如弟子说有别部名唯对法其普曜经下。彰无别部独觉藏。唯有余二者。声闻菩萨二就机行等者。独觉机行果与声闻少异。如前已明故分三藏者。有少异故。分声缘菩三藏立名。然定无别部也。
  【章】其六藏中(至)总别部类也钞曰。当门四科中。第四辨六藏结第七门初师既许等者。西域相传二说中初师有六藏不同者。大小乘经律论为六藏。第二师意下。不许别部说。但随所诠立为六藏。别部类说等者。论弟子说别部论。为别有六别有多小等者。约佛自说但随所诠为六多。今随诠说六。若约弟子说。有别唯对法。少分唯有三。声·缘·菩。但有对法一故。此即第七等三句。结第七门已。
  【章】第八师资(至)几通弟子钞曰。自下第八师资建立门。此中大分为六。初标。二寄问起。三举证成弟子说对法藏。四举传受释。立弟子说是对法藏。五辨六藏师资建立。六结弟子说亦对法藏摄。今即初二也。
  【章】如瑜伽论(至)阿毗达磨钞曰。此门六科。第三举证释弟子说亦对法藏循环研核者。诸经典义理循环研核伦记六曰。论议者。谓研究经义宣赐宗要。又二十一曰。论议者。非直分别诸法体相名论义。若解义用若解名相。但令循环研核并名论议(云云)摩呾理迦者。此云本母。论议经义本母也。如次章明。伽八十一说。犹如世间一切书算诗论皆有摩呾理迦。当知。经中循环研核诸法体相。亦复如是。又如诸字若无摩呾理迦即不明了。如是契经等十二分圣教。若不建立诸法体相。即不明了。若建立已。即得明了。又无杂乱宣说法相。是故即此摩呾理迦。亦名阿毗达磨。又即依此摩呾理迦。所余解释诸经义者。亦名论义(云云)伦记二十一(下三十七左)云。又如诸字若无摩呾理迦。即不明了者。依西域记说。劫初时。梵王造百万偈声明论。后天帝释及波腻尼仙等。略作声明论。当今盛行(云云)是即字本母也谓于是处者。于一切了义经处也。诸圣弟子者。地上萨埵。云已见谛迦故。见谛迹者。四谛道理。见谓见照。以根本无漏无分别智。照四谛理已。依自所证净法界理。无倒后得智。分别诸法体相。名摩呾理迦。亦名阿毗达磨(今文虽云已见诸迹。由此门结释。章主意为地前菩萨所造。亦对法摩呾理迦摄)
  【章】由此文故(至)此义非一钞曰。四举传受释立弟子说是对法藏苦应颂等下。明十一分教及经律二藏唯如来说。不通弟子说改佛本颂故者。示应颂等无佛说。由必改作佛说颂为弟子说颂故逗机说经者。示弟子说无契经由待犯说戒者。示弟子说无毗奈耶由非佛自说等者。示经律唯佛说由由此设令下。明弟子说皆名对法名论议经。若弟子造下。立理成前义若佛左时下。明佛在世弟子说。立灭后弟子说。对法论议摄无遮。
  【章】由如是义(至)通弟子说钞曰。前余文。结成弟子说名对法藏。生起次次文六藏中在弟子说对法藏。
  【章】六藏之中(至)一切无遮钞曰。此门六科。第五辨六藏师资建立。二对法藏者。声闻菩萨对法藏。佛自说诸弟子佛在世说亦灭后说。说二藏三藏六藏。弟子说一切对法藏摄无遮。
  【章】然此经中(至)亦是彼摄钞曰。此门六科。第六结成弟子说亦对法藏摄此经中等者。前文所引瑜伽所说论议经中云。已见谛迹。且举地上菩萨有所证说无失。若实而论下。明通取地前菩萨所造。亦论议经对法藏摄。
  【章】第九次第分别者钞曰。自下当章十门中第九次第分别门。此中大分为四。初标牒。二以二种次第明次第。三以三种类次第明。四以无次第明。今即初也。
  【章】勘检诸处(至)次第亦尔钞曰。当门四科中。第二以二种次第明次第。二种次第者。深浅次第·胜劣次第。天亲摄论者。第一卷之文说声闻藏等者。摄论文说下乘上乘有差别故说二藏。一声闻藏二菩萨藏。下为先上为后。故浅深次第说也第二余处等者。余处瑜伽三十八(七丁)显扬六(九丁)对法十一(三丁)以菩萨声闻次第说。是胜为先。劣为后也。然对法十一。虽非胜劣次第。以胜劣藏为说。一声闻藏。二菩萨藏。又显扬亦由胜劣义说三藏。非胜劣次第说。准说三乘下。明准三乘次第说三藏次第。若以胜劣次第。菩萨为先云三乘。则三藏亦菩萨三藏为先。次独觉次声闻。若以浅深次第。声闻为先云三乘。则三藏亦声闻三藏为初。次独觉次菩萨次第亦尔者。亦三乘次第有二种。说三藏次第尔。
  【章】复有三种次第前钞曰。第三由三种类次第明。此有四文。初标牒。二别标第一种类列次第。三列第二种类次第。四列第三种类次第。今即初也。
  【章】一种次第(至)后对法藏钞曰。二别标一种类列次第。此有七文。初正别标。二标有五义作次第。三申第一义。四申第二义。五申第三义。六申第四义。七甲第五义。今即初也。
  【章】此有五义作此次第。钞曰。二标有五义作次第。此者初素呾览。次毗奈耶。后对法次第。五义次所申次也。
  【章】一依说次(至)后说对法钞曰。此三申第一义依说次等者。依佛出世说教次第。经为初律为次对法为后普曜经说者。经第七文次于舍卫下。经第八文后于毗耶离等下。普曜经中无同此文。五怖畏者。如前已明。
  【章】二结集(至)子集对法钞曰。此四申第二义。初命阿难下。智论第二说。如前已引然普曜经等文。现流经本无此文。阿难集经论二藏。智论二四分律说。如前已引真谛云下。部执疏说。如前。
  【章】三所化次(至)说对法藏钞曰。此五申第三义所化者。所化益次第为初入者。为未入者令初入佛法。为已入法者。为已入佛法者立戒。令护持善为有断证者。非惠不能断证故。
  【章】四本末次(至)惠方得起钞曰。此六申第四义从此生者。戒学从契经定生也惠方得起者。由定戒二惠方生起。
  【章】五宽狭次(至)对法为后钞曰。此七申第五义。文易了。
  【章】第二次第(至)阿毗达磨钞曰。三种类中第二种类。依修行次第。如文可知。
  【章】第三依次第(至)后毗奈耶钞曰。三种类中第三种类。依胜劣次第。如文易了。
  【章】又无次第(至)准义应知钞曰。此门大文第四。由无次第明。然诸经典下。明通所用次第。文相易了。
  【章】第十释通疑难者钞曰。自下第十释释通疑难门。此中有九文。初标门名。二结集缘起中通疑。三名数增减中通疑。四辨废立中通疑。五出体性中通妨。六释总别名中通疑。七辨差别中通疑。八彰总别部类中通疑。九师资建立中通疑。今即初也。
  【章】第一结集(至)未可为难钞曰。二结集缘起中诸部说。互成违故。论疏亦自违文。此是诸部传说相违。今也末代。不能为难是非。不可强责。
  【章】第二名教(至)非大乘义钞曰。三名数增减中通疑。问意难知。今由意云。分别功德经说有杂藏。又瑜伽论中云如杂事说。既是大乘教中用杂事品说。何故不别立杂藏耶。答。分别等者。今以分别功德经说有杂藏为证。难大乘别不立杂藏。非我大乘宗所许经证。不及成藏答是为答意。设同瑜伽下。设难意云。分别功德经。大众部义。非宗许故为证不成。既瑜伽论中云如杂事说。分别功德经说有杂藏。亦与瑜伽所说杂事相同。何故大乘不别立杂藏耶。是设难意。此虽无难有。答者设难作释通也。如法蕴足下。通设难。通意云。瑜伽说有杂事。如蕴足论八萨婆多部说有杂事品。别不立杂藏。本是经文下。彰萨婆多大乘共说有杂事品。不立杂藏所由。杂事品本是经文。随经说杂事所诠。属经律论中彼彼藏。唯诠行杂下。委释随彼所诠。如文可知。若三俱杂下。由具阙摄三藏。三谓行·事·理三然非大乘下。结不立别有杂藏。此依所诠下。彰杂藏中所诠以三藏摄若部帙别下。明部帙别杂藏。亦其中说所说多分相从。三藏中彼彼收胎藏经者。菩萨处胎经。第五卷说八藏中有杂藏。大众部义非大乘义。
  【章】第三辨废(至)教不立也钞曰。四辨废立中通疑。机运济者。运哉即乘。机之能运济也。机摄持者。机根之能摄持故即藏也。故准一乘五乘应有一藏五藏。此问意也胜鬘经云下。举理证为有一藏五藏。约机论藏下。成诸教中虽不立一藏五藏名。以理应有。约机论藏。诸三藏教唯小机藏。是故不立一藏五藏。又乘依机行下。明乘说一五藏不立由。
  【章】第四门中(至)前已具述钞曰。五出体性中通妨。前总料简章中具明。
  【章】第五释总别名中钞曰。自下六释总别名中通疑。此中有四。初标牒。二二藏别名问答。三三藏别名问答。四六藏别问答。今即初也。
  【章】问何故二(至)名如来藏钞曰。二二藏别名问答。此中有两重问答。此初重问答也问意易了。答之中有三支。初明但名声闻藏不名独觉藏二明名菩萨藏不名如来藏。三约因果明二藏名独觉之教下。随教多少。但名声闻藏不名独觉。教少分故又初入法下。明独觉初入亦依声教。独觉教亦名声闻藏不名独觉藏。若名如来藏下。明但名菩萨藏不名如来藏。此有二文。初由愿行名字弘不弘别释。后由世人可成难易释。愿行名字不弘等者。凡如来名。乘如实道来成正觉之义。故愿行名字不弘远。菩萨名如前明。大誓愿大志求之名故。广大志愿勇健心行。于菩萨名自显。故名菩萨藏。不名如来藏。又菩萨德行下。由世人可成难易释文义易了又小乘之中下。三约因果明二藏名从小为名者。从因劣少名声闻藏。不名独觉。次所云从小之言。亦从菩萨因比如来果德是劣小。但名菩萨藏。不名如来藏。
  【章】问何故菩(至)誓愿为号钞曰。二藏问答有两重中。此即第二重问答以誓愿所求等者。如先已明。不以境缘等者。菩萨自证无相为缘境。其声闻藏以境等者。声闻名是境缘为称。名涅槃萨埵藏者。涅槃声闻所求。萨埵声闻利生。问意以菩萨藏为例。离声闻藏名菩萨以愿求为名。不以境缘。然声闻返以境缘为名。不以愿求。如何意。答意以愿求有深浅异。立名有异。是答意也。且约一德者。菩萨愿求利益。广大悲智深广成德。欲显此德但名菩萨藏(菩谓上求菩提萨谓下化众生)不以境缘名无师藏。声闻亦有愿求。而俱不深。但欲显依声教缘成德为胜。名声闻藏。不名菩萨藏也。由此独觉下。申独觉亦依境缘为名云声闻藏。
  【章】问三藏中(至)各一得名钞曰。三三藏别名问答。问意除素呾览余二藏。应有贯生理义故。经律论亦应名经。契经调伏。应有对向果等义故。经律亦应论名。是问意也。答意三藏俱互有贯穿。调伏对向。虽尔贯穿生理。契经为本。律论不得名契经律调伏为本。论对向果等为本。从本立经律论三藏名。不得互名。是答意也。如色法法处等者。色有轨持义。应名法处。色义青黄等是根本故。名色不名法也又贯穿理下。答。第二义。约胜一得名非余。经贯穿胜。律调伏胜。论对法胜故各一得名也。
  【章】问六藏之(至)不分成九钞曰。三六藏别名问答。问意可知答有别部下。有二意答。答独觉教无别部帙故。别立经律论。以无为九藏义。又机性全别下。第二意答。独觉中品机根种姓。普曜经等。以三兽渡水喻示三品机。由是可念三藏。教法少分别多分同。与声闻教各别。不可立经律论成九。是第二意答。
  【章】第六辨差(至)差别藏摄钞曰。七辨差别中通疑。有两重问答。初问意易知生无悔等者。先造罪恶。委忏悔已。住净尸罗。故无悔自得心寂静。云渐次得定也。应俱名对法者。律论俱应名对法。此问意也答戒定俱下初答。此答意。以福智简别并调伏者。依戒得定俱福。所诠所生俱调伏。异藏摄者。定与惠。福与智。所诠所生各别。经与论异藏所摄。问定惠类殊下。第二重问答。问意承初答此问起。初二句牒初答。散定差别二句正难意。谓调伏藏中别解脱戒散无表为体故。不可如前答云戒定俱福并调伏是难意也。答中易了专择异者。专谓专注一境名定。择谓简择诸法是惠。惠必断惑。定不断惑故福智殊别藏摄。
  【章】第七彰佛(至)如自门说钞曰。八彰总别部类中通疑。此第七门中广明故今略。
  【章】第八师资(至)及三藏等钞曰。九师资建立中通疑有两重问答。此即初重问答也。问意易了。答中若尔者。牒问意。谓若佛灭后弟子。说三藏十二分教者。无师资别。浅法者弟子说。深法者佛说。比法者弟子说。比量以理知法证法者。佛说如来以无分别智自证所说。圣法者佛说凡法者。弟子中有凡夫故。一切智法者佛说一切种智者。弟子说生圣智。弟子说一切种智所生法。若无师资别。则一向无如是差别又许造者下。答不许造意。谓佛灭后。弟子虽不许说三藏十二分教。许造此者。佛说藏教应云佛说。弟子说应云造三藏。故藏教自为殊。故佛不许灭弟子造三藏等也。
  【章】问如是诸(至)瑜伽等说钞曰。第二重问答。问答文少有二问意。一三界五趣中。何处三藏具足有耶。二三界五趣中。何众生被此化耶。两问意有。答中不分两问答。以被化处。直为三藏彼彼弘通处也。仁王经中者。旧译经此章造时无新翻经。故无色界众现身。皆是定果变色身。又无色界天等者阿含经说陀罗尼经等者。大力等陀罗尼经第一卷说此经四卷。北凉法众译。智契经下。结经弘通处真身色身共被益。卢舍那佛经下。明调伏藏弘通蒙益。卢舍那佛经者。下卷梵网经所说俱能解语今云。此四字恐写误。应作但能解语。梵网经说但解法师语尽受得戒。皆名第一清净者故故知调伏下。结调伏藏所被身无色界中下。时调伏但蒙欲色二界五趣实身。不被无色等化身无有耳识等下。明不被由。何故无耳识不被耶。答。如梵网经。说但解法师语闻声不解语。不被益故。故知但被下。结二界五趣实身蒙益以经威力下。明地狱趣蒙益。结二界五趣无遮然得戒者下。明得戒差别。五趣中三恶趣得戒三归得。三之中令归一心起名为三归。是大乘三归也。大乘用萨婆多十种得戒。十种得戒中有三归得。具如表无表章寻伺上地下。明上地身借下地身起寻伺等蒙益。阿毗达磨下。明对法藏弘通蒙益处。大乘宗者下。明大乘无色无中有。若中有有无色众生。则化众生定非实身无业果故者。明非真身由。无色业果现身。中有无故。瑜伽等说者。论第一说中有除无色界等言等显扬论一也。上来诸藏章十门竟。

大乘法苑义林章师子吼钞卷第十(尾)

  安永第五(申)五月晦日。于皇都和泉式部境内通庵随讲早笔记之
  法相大乘末学沙门基辨(大同坊五十九岁)
  天明元年(丑)五月十五日。于东武江府浅草延命院。讲此义林章之砌加一校已。同六年(午)十二月二十一日。于南都兴福寺妙光院加第二校。为明年末三月于京师京极善长寺开演此义林章用意。寡学拙智。谬错多多。后学勿诽谤已回向四恩法界海回向无上大菩提。
  法相大乘末学沙门基辨(大同坊生六十九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