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三论玄义钞卷下

  谓五阴从此世度至从世等者。部执论云。说度部此执义本。阴从前世至后世。若离圣道诸阴不灭。阴有本末(文)宗轮论云。其经量部本宗同义。何说谛蕴有从前世转至后世。立说转名。离圣道有蕴相灭。有根过有一味蕴(文)慈恩疏云。经量部说诸蕴从前世转至后世。后有实法我生。能从前世转至后世。向此为常故。转为体无常。不相续住名转内法外法耶。非离圣道有蕴永灭。有漏六行不能断烦恼。但名伏故。有根边蕴有一味蕴者。即无始来展转和合一味而转。即细意识根本故漏为根。由此根故有五蕴起。即同诸五蕴。然一味蕴是根本。故不说言过。其[?*余]所又说五蕴之法。是未起故名根边蕴(文)又云。亦名说转部者。此师说有种子。唯一种子现在相续至后世度云说转(云云)师云。准知新家解释。说度部意阴立二种。根边阴如常途五阴。一味阴则从此世至后世阴(ナリト)心得。所言一味阴者。毗昙得。成实假人。大乘果报梨耶等例欤(云云)。
  亦名说经部等者。抄批云。亦名说经部。此部唯立一藏义。言唯一有经藏所以此立者。基云。经是根本。律及毗昙还解经义也。既(ニ)不出经外故。唯一经藏故。名说经部也。经名修妒路部。即契经也。义意亦同。宗轮名经量部义不异前也(文)慈恩疏云。旧云说经部。然结集时。尊者庆喜专弘经藏。今既以经为量故以庆喜为师。从所立为部名(文)(云)问。常途经部者。则今说经部云欤。云何。答。师云。此有异义。一义云。二十部中何(レニモアレ)以经义为本并名经部(云云)若尔者。今说经部则经部。又一义云。譬喻部云经部也。譬喻部者。全今说经部也(云云)宝师说云新昙无德部。真谛云经部也(云云)问。经部新旧皆云百年出。玄论独云三百年者如何。答。上坐部者。多部在三百。故且无别文势。亦云三百或四百初。从大数云三百。或相传不同。更可寻之也。
  从上坐部都合有十一部。大众部有七部。合成十八部也。然教迹义云。从大众分成九部。上坐部因净论事为十一(文)四论玄义十云。什法师云。僧祇出九部。上坐出十一部。温陀山云上坐。出十二部。此是近代胡僧所说。今以十一为正。此则与今玄释异欤。问。何如此相违耶。答。十八部论罗什法师集。部执论真谛三藏译。此二论说异。故今玄者依真谛三藏部执论。教迹义据关中说。故彼此释异。四论玄曰。上坐部出十一部。此近代胡僧所说者。即当真谛说。问。捡十八部云。上坐部中分为十二部。何言依什法师说上坐部分十一部耶。答。教迹义别名全同十八部论。而云上坐分为十一。均师章同之。论自云。先上坐部亦名雪山。既非二分。合为一也。然论合前后名别有十二又出二十部所计不同。别出上坐部义者。聊有始终本末异故。且傍示相兼异义欤。文但名十八部论。不谓十九。若上坐十二者。末宗有十一部。然言大众部有九。末即有八。若定上坐末有十一者。岂非十九。何言十八部乎。故知。什公意上坐部本末十一也。问。上坐部。或十一。或十二。可尔。大众部。或八。或九。何故不同乎。答。十八部论·宗轮论并外道大天出家时有三部。支提迦(新云制多山)阿婆罗陀罗(新云西山)郁多罗陀罗(北山)真谛部执论。阙无西山故减二数也。问。文殊问经与部执论同言僧祇有八。而举只底舸。东山北山亦同罗什论。说僧祇有九。而出三山如何。
  答。只是相传不同而已。若欲会罗什论并唐译有说假部。亦出支提等三山。部执论有分别说。即说假部也。而无西山。文殊问经以东山替西山。而阙无说假部。经不明宗计异。今案。东山者。是只传者取名异耳。经阙说假部。真谛无西山者。亦是传者不同也(文)又若会者。同言八部故。分别说即东山西山部。阙无西山也。问。部执论说雪山住部。亦名上坐弟子部。明全是一。何今玄依彼论说立上坐部有十二部耶。答。上坐部转名雪山部。此非二分故合为一。然分始终本末之异故亦分为二。由此有二说不同。今玄释取其始终异执。故有二十即此异意也。问。束诸异执异释。类摄之方如何。答。文殊问经·部执论并今玄大众有八。上坐部十二之说。十八部·宗轮论·四论玄·大乘玄大众部有九。上坐十一之说耳。其中部执论与文殊问经数同事别。或数事俱同。如上所明(文)慈恩法师释云。文殊问经若大众部根本说但有八部。真谛法师合为七部。此皆非也。论一大众部至北山住部述曰。正显所分明部名也。文殊问经。佛令成分二十部。然翻译家大众部但总为八。上坐部总为十二。何以知非上坐部等离上坐。外别说有雪山部。今新旧部执皆上坐亦雪山。不可离雪山部外别有上坐部。故文殊问经上坐部成十二非也。玄上坐部中已言十二。其大众部乃总言八。于中四时分中略去一部。无说假部。又新旧部执皆云。名但是译家误也。应言西山。不悟上坐与雪山为二部。略去大众部中所分一也。真谛法师不悟部多少。遂减去二部。但言十八。今设[?*隹]言。若意欲得有十八部。何故上坐部中并本合说乃有十一。大众部中但说末分有七。不论根本大众。若如所欲岂大众部非十八摄。若言上坐部亦不入数。恐离雪山别有上坐。何故自所翻论(ニ)乃言雪山住部亦名上坐弟子部。真谛法师闻相传说。有十八部。若言二十。恐有他非。遂略大众不言复减雪山住部。以欲成十八部故。若取大众便有十九。仍旧疏云。令外道所分二合为一故有七。皆并根本有二十部。即并根本大众部说。亦数不除。故知。真谛法师所翻错也。但根本上坐大众故有十八。若并根本即有二十。故佛悬[訁*巳]云十八及本二。是谓二十部。无是亦无非。我说未来说如是判。翻译要善自他言音。解诸部义。研窍褒贬乃可知矣也(文)此则新家准破相传义。但对上古抄意见之者。不可有相违者也。应知。大乘玄教迹义云。至一百[?*余]年分为二部。一摩诃僧祇部。此云大众部。二者多羯罗部。此云言上坐部。从大众部分为九部。三百年中。上坐部内有诤事。分为十一部(云云)大众部九部。上坐部十一部。部名称什法师十八部论全同也。准上来所引可知之。
  足根本二部等者。师云。上来释十八部竟。是释二十部。教迹义云。问经云。本二及十八皆从大乘出。何者为本二及十八乎。答。上坐大众两部为本二。其后弟子分十八部(云云)。
  而萨婆多传等者。元照释云。师资传今藏中无本。诸[訁*巳]云。梁僧祐撰有五卷(文)。
  言异世五师者。南山戒疏云。二五部若据本缘其证流上坐。何以知之耶。大迦叶波得任持三藏。世亲如部执解。于佛灭后夏竟。大智度论咸陈灭相。如付法藏传说。付法与阿[?*隹]。第二师阿[?*隹]。受法化世。如付法藏传。恒水中流而取灭度。分身四分(忉利帝释大海婆伽罗龙。毗舍离子。阿[?*隹]。阿阇世王)广相如彼。三师末田地。四师商那和修(商那此云麻衣)并是阿[?*隹]亲承资奉。阿[?*隹]将灭以法通付二人。田地道洽罽宾(又云迦湿弥罗国)和修化在中国。是则同时分地而生也。五师优婆掬多和修所度。缘如智度。声振遐迩。时人号为无好佛。前之五师蹑迹传化体权通道故不分教。二者同世五师。时既浇漓情见互起。虽通小圣不无利钝。鞠多受法渐劣于师。和修举手莫委定相。致使此五皆资心见。何得开通。纵而不问。遂分五部(文)元照释云。若据末田地商那。乃是横分并化。但由各主一处。且言异世(云云)私云。今玄曰舍那婆斯者。则商那和修。而教迹义释末田地则付舍那婆斯见。今戒品疏末田商那并出阿[?*隹]门下见。颇似相违。思之。
  同世五师等者。古云。于五部分流大有二说。一者一时并起五部。即如今萨婆多传所立五部是也。除萨婆多部入犊子部。又集经所说五部。除摩诃僧祇取萨婆多并犊子。如下所引。二者前后分流五部。谓于二十部中五部盛行。于此亦有二说。一者依部执论·十八部论等出之。如大乘玄所释五部。依十八部论数是。是也。彼教迹义云。佛出世时自说十二部经。佛灭度后委付迦叶。十大弟子中最大。有四大声闻。所谓迦叶·目连·须菩提·舍利弗也。何独付迦叶不付[?*余]人者。舍利弗目连早已灭度。须菩提者为性濡。迦叶为性强决故付迦叶。迦叶灭度付阿[?*隹]。阿[?*隹]付末田地。末田地付舍那婆斯。舍那婆斯付优婆鞠多。如是隔世五师。又经言五师者。佛三藏中毗尼藏(ニ)多有此名。又十八部中五部盛行。五部者。一萨婆多部。二昙无德部。三僧祇部。四弥沙塞部。五迦叶维部。五部中萨婆多部盛行故。佛灭后二百年中。从上坐部出萨婆多部。偏弘毗昙。佛灭后三百[?*余]年。迦旃延子作毗昙八犍度(云云)二者右三藏传如南山戒疏云。如右三藏流传云。五部初分二百年后。何者是耶。一萨婆多出四部。二迦叶遗分出二部。三弥沙塞中分出一部。四百年后。四(ニ)僧祇部中分出六部。唯五昙无德部始终不分。私云。师义云。五部摄二十部义在之(云云)今三藏元照释云。三藏传者出首师疏。前明二百年于三部中分十二部(不审也。但加僧祇昙无德者无相违。应知)后明四百年僧祇初分共为十八部。初云五部者。通举全数也。望后僧祇故云初分也(已上)本末共十八部。此中无婆粗(犊子也)仍以僧祇在五部数故。使古师以僧祇当婆粗(文)古师云。此三藏所传五部与大乘玄五部同。但十八部分相。彼此各别故为二说。玄就十八部论所说。其中取当世盛行。以为五部。非古三藏所传十八部。已上总于取五部有三种说。一者今玄所说依师资传。二者大集经所说五部。三者大乘玄五部。此恐据古三藏[訁*巳]。而就十八部论数之欤。
  又大集经亦明五部等者。准彼经二十七卷云。一昙摩鞠多(此云法正。亦云法蜜部。或名法藏。即四分律也)二萨婆多婆(此部执有三世实体)三者迦叶毗(此云重空观。即解脱律也)四弥沙塞(此云不著有无观。即五分律也)五婆蹉富罗(此云犊。富多罗此云子。富罗者略也。正犊子部也)经又云。广博遍览五部经书。是名为摩诃僧祇。善男子五部虽各别异。而皆不妨诸佛法界及?槃(文)问。加摩诃僧祇者。则成六部。何云五部乎。答。古答此问古来多释。今且解。僧祇既能遍揽。明知。不别执宗。是故据宗。但唯五部。南山戒疏意也。问。古师多谓僧祇本律(ヲ)即婆蹉富罗所执今如何分。答非敢茍分。大集明异。若合婆蹉不应云遍览五部。问。二部五部同是后分。如何经论唯在五部。答。二部是本藏通五见。不虑后疑。五部支生各怀异相。多起诤竞。恐不传持故偏牒五。不妨法界。问。如上所引五部在初。僧祇应后。以遍览故。今解云。僧祇实先灭后便有。以广博故。通含五意故是总也。如上经说(云云)又怀素开宗[訁*巳]云。问。经中既云遍揽五部。未知僧祇(ヲ)为总为别。古师解云。僧祇是总故云遍揽五部。今解通僧祇总为五部。前婆蹉富罗者。傍更出犊子名。然非五部摄。尔者如何遍览五部。答。此部僧众惠解虚通知[?*余]所行。亦契真理故修己部兼行[?*余]四。以此故云遍览五部。亦可。僧祇是离中本部。[?*余]是末部。摄末从本故云遍览五部。亦可。离中总[?*余]别摄别从总故云遍览五部(文)古云。集经五部异解如是。若依怀素说者。与大乘玄并古三藏相传五部同焉。
  及罗什分别部论者。师云。是十八部论云也。加根本者则成二十部耳(云云)(文义要云。亦名分别异部僧论文)。
  所以有五部者。开宗[訁*巳]曰。问。准此经论所明有二十部。如何[?*余]文言有五部。答。若约离分有二十部。望其久后流行但有五部(云云)舍利弗问经同之。抄批云。上来虽有二十部不同。据论文后流传唯有五部。此方传译唯四部(文)。
  而言五部一时起等者。师云。二十部中(ニ)盛行五部道理可有前后。而一时起五部(ト)盛行五部同也。则成相违[?*隹]融会故。见闻各异释也(云云)一时起之五部中弥沙塞者。二十部中化地部也。亦名正地部。迦叶维者。饮光弟子部也。今玄云善藏部是也。二十部中并上坐部支流。灭后三百年中分。今一时起一百年内也。时代大相违。何只见闻异耳。可会之乎。能能可思之。
  所言五百部等者。师云。上标二十五部。十八部。二十部。五百部(云云)[?*余]皆释竟。今释五百部也。
  智度论呵迦旃延弟子等者。彼论第四文也。如常途少少上文所出之。
  二者别论等者。古云。先大小相对明别论。次言如摄大乘论等(文)复约大乘内简通别。谓通释大乘名为通论。别释大乘中一部名为别论也。次言成实论等(文)复约小乘内简通别。就中有二。初三藏相对明通别。次言就三藏中等。复约一藏中简通别耳(文)师云。通别有重重。故摄大乘论等(ヲ)望(メハ)中论者别可名别论。别破大迷申大教故。若望(メハ)十地论等者则是大乘通论(云云)又云释义论通论。释文论别论云事。今更不出之(云云)文义要云。问。就诸部论藏如何论通别义乎。答。通破大小通申(ルヲ)两教名通论。即如中论也。各破大小迷别申(ルヲ)两教名别论。如摄大乘成实论等。就大小别论各有通别(云云)。
  摄大乘论者。准开元录是无著菩萨造。有三代译。有天亲释·无性释。三代译者。第一元魏天竺三藏佛陀扇多译。论本二卷也。天亲释论十五卷或十二卷。真谛译也。第二又隋天竺三藏达摩笈多译有十卷。第三又玄奘三藏译有十卷。无性释论十卷。玄奘所译也。应知。梁摄论一云。摄大乘即是阿毗达摩教及大乘修多罗无著本(云云)摄论通别事文义要云。问。释阿毗达摩经摄大乘品(见)新译论及隋摄论可考知之。答。阿毗违摩者。即能释摄论也。大乘修多罗者。所释论也。又准知安乐行品义疏。大乘中自有三义。今论释毗昙及修多罗三藏释(云云)([訁*巳]意略抄)后案义阿毗达摩为所释(见)。
  地持论者。是弥勒菩萨说与瑜伽菩萨地同本异译。开元录云。菩萨地持经十卷。或名地持论或八卷。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于姑臧译(云云)。
  十地论等者。开元录云。十地经论十二卷或十五卷。元魏三藏菩提留支等译。草本右天亲菩萨造。释十地经。即华严十地品是也”。
  智度论者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右龙树菩萨造。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什法师云。若具足翻应有千卷。秦人识弱故略之。十分存一(云云)。
  如成实论等者。准花玄释八犍度·婆沙论亦此类也(见)。
  马鸣菩萨师名胁比丘等者。付法藏(ニハ)胁尊者富那者马鸣(ト)云。花玄略述云。四阿含论未至此土。胁比丘者是北天竺健驮罗国人。梵语波栗湿缚。此云胁尊者。为梵志师也。年垂六十舍家染衣。城中少年更诮之曰。愚夫朽老一何浅智。夫出家者有二业焉。一即习定。二乃诵经。而今衰耄无所进取。滥迹清流徒知饱食。时胁尊者闻诸讥谤周谢时人而自誓曰。我若不通三藏理。不断三界欲。不得六神通。不具(ンハ)八解脱。终不以胁而望于席。自尔之后经行·宴坐·住立·思惟。昼即研习理教。夜乃[靑*爭]虑凝神绵历三藏。学通三藏。断三界欲。得三明智。时人敬仰因号胁尊者焉(文)。
  善见毗婆沙等者。开元录云。善见律毗婆沙十八卷。或云毗婆沙律。直云善见律。萧齐外国沙门僧伽陀罗译(文)师云。于戒律有缘起戒本广解三门。善见律则是广解也(云云)。
  智度论云十八部律等者。古云。准法华玄论说八十(ヲハ)须言十八。恐是写倒欤。略述曰。十八部婆沙等(文)小乘诸部各有三藏。末代论师为解释故各造婆沙。今通举耳。此处只举律毗婆沙(云云)私云。此义八十律有本据。八十婆沙如何有。师云。古义准例华严改为十八。而如南山等释者一大毗尼藏(ヲ)名八十诵律。安居八十日诵出故为名。今八十律者是欤。十八部义(ナラハ)二十部(ノ)支流(ノ)十八部。
  善见律等者。略述云。师云。上善见毗婆沙同也。
  佛九分毗昙者。略述云。言九分者。十二部中九部。谓除[訁*巳]别·自说·方广。其[?*余]九部是小乘教。方便品云。我此九部法随顺众生说。入大乘为本(文)舍利弗毗昙释佛九部经也”。
  问中论既通释大小等者。文义要举此一问答竟云。问。若尔者但是大乘论。应如摄论等但名大乘通论。何以摄论等虽大乘通论而名别论。以中论独为通论乎。答。实唯是大乘。以大乘是宽广故。亦通申小乘。以大容小故。且对摄论等唯申(ルニ)大乘。以中论为大小通论也(云云)(意云。约大乘小乘分部唯是大乘通论也。然约大乘中。为细分别故。且立大小通论耳)又一义云。上且显通释大小名通论。非名大小通论。以是大乘论故也(此义非也。虽是大乘论亦名大小通论何咎已上且对摄论等唯申大乘论故也)。
  初分明大等者。中论二十七品中。初二十品中明大。终两品(十二因缘品。邪见品)明小。邪见品终二偈还亦明大也(云云)(一切法空故。世间常等见。何处于何时。谁起是诸见。瞿昙大圣主。怜愍说此法。悉断一切见。我今稽首礼)。
  问十二门论等者。文义要云。十二门论是大乘通论。百论如中论是大小通论而属大小通论也(文)师云。十二门论摄论等一例也(云云)。
  问百论等者。师云。此论具申五乘教也(云云)。
  如明应说不应说等者。昔一乘不应说。今应说也(云云)。
  而龙树开大品为二道等者。大品游意云波若六十六品辨于实惠。无尽已去二十四品明方便惠也(文)。
  具如二智中说等者。大乘玄第四二智义(ニ)见。委如彼。
  璎珞经佛母品等者。彼经下曰。佛子二谛义等。不一亦不二。不常亦不断。不来亦不去。不生亦不灭而二相即圣智无二。无二故是诸佛菩萨智母(文)师云。净名经二智为众生父母。二谛为祖父母云。此经直二谛为母。二智则为佛菩萨体故。又不开父母偏云母。取能生义边故也。应知(云云)。
  第三人(乃至)或二谛一体等者。师云。二谛一体开善所立。二谛异体龙光所立也。此等直成实论师也。
  具如疏初等者。指中论疏也。
  青目序论意等者。中论第一因缘品初长行见。
  三者关内昙影等者。此序非当世流行序。今序则僧睿所造故(云云)(关内昙影疏有上下是上初序之文也)答即二谛是中道等者。师云。一家二谛有离门合门二种。空(ハ)真有(ハ)俗者离门。空有(ハ)俗。非空有(ハ)真等(ハ)合门也。若约离门者。中道宽。二谛狭第二谛二谛所表故。若据合门者有二谛中道。更无有宽狭(云云)思之。
  答此有两义者。问。见下解释总有五复次。尔者标两义者何乎。答。先五复次者何乎(トハ)问(ニ)。依古料简复当出。又佛法渐深(レハ)下(ヲハ)总为一义。已前有四释故合之云五复次也。故二谛义私[訁*巳]云。问。佛何故不增减而必说二谛乎。答。嘉祥中论玄(此三论玄亦云中论玄)有两义。一欲示佛法是中道故。二欲显佛法渐深(云云)准知此私[訁*巳]。汝问所举五复次中。初四义总为第一义。又佛法渐深下可为第二义者也。应知耳。问。念佛三昧经正观品第十云。不空见(廿名分二)若诸菩萨摩诃萨欲得成就诸佛所说○当远离断常二边。当念一心精进勇猛。除去懈怠。发广大心(文)佛明中道有多种。何今必明不断不常中乎。答。准知[?*余]所解释。诸外道多随断常见。此过最甚。为对治彼见。如来说经多明不断不常中道为言。今亦可尔(云云)”。
  又有二谛故佛语皆实等者。宗家明教谛义凡有五义。所依实能依亦实。一义今意同也。
  又佛法渐深等者。古云。上明四义已。今是第五义也。初一句总标。次言先说世谛乃至成就得道智者。正明佛法渐深相。次言说第一义乃至则生断见者。显二谛不具足并前后不次之过。言是故具明二谛也者。总结五义也(文)。
  欲明佛与菩萨能所等者。中论以如来二谛为宗。是所申。百论以菩萨二智为宗。是能申。故佛菩萨能所相成释也。
  论云大分深义等者。十二门疏有委释。繁故略之。师云。付通达大乘具足六度疏有二释。一者上果乘·次因乘。二者因乘中上总·下别(云云)今后释亲欤。
  所言破申等者。师云。第一破申者带申破也。所以破迷教病者。为申明如来教门。第二申破者。带破申也。申明佛教邪病自破故也。第三申破者。初二义申与破义别也。申正破邪故。此申破者。申(ト)于破(ト)云心也。是破外无申破(ノ)申(ルヲ)云申。一代说教·八万法藏·十二部经悉皆为破众生病也。更无[?*余]义。唯破不立者。此意也。论主申佛如是破故云申破申也(云云)问。尔者何次下云不了如来破病显道等乎。答。显道为破病也。如授药者为治患故不相违。又一义云。佛经中具有破有立。而今论主申(ト)破(トノ)一边(ヲ)为言。是以下释有问经中有立有破等料简也。是异上来解后义宜欤。思之。
  最后邪见品云瞿昙大圣主等者。彼疏云。瞿昙者此云泥土。即是姓也。有二因缘。一者释迦先祖为王。厌世出家事瞿昙仙人。时呼师云大瞿昙。以资为小瞿昙。即从师姓也。次小瞿昙被害以后。大瞿昙以土和其血。分为两分。遂还各生男女。自是以来有瞿昙姓称也(文)。
  百论正破外傍破内等者。师云。破外中内道所计同外。自俱破故云正破外傍破内也。非别章破。中论十二门。正破内傍破外义。亦例尔也(云云)。
  答破尘品中等者。彼品云。外曰。色应现见信经故(修妒路)汝经言。色名四大及四大造。造色分中色入所摄是现见。汝云。何言无现见色。内曰。四大非现见。云何生现见(修妒路)。
  如立虚空常遍等者。古云。百论常品破外道五种常法。谓时·方·虚空·微尘·?槃是也。今举虚空·?槃略三故。言乃至?槃(云云)(已上)问。略三何故乎。答。破常品疏云。问。外道辨常与佛法何异乎。答。佛法有大小乘。总有五常。小乘有三无为。即是三常。大乘有真谛及与佛果故名五常。此品论常二(ハ)同三(ハ)异。谓虚空·?槃(トハ)内外大小同明是常。时·方·微尘(トハ)但是外道计之常。内说此三并是无常(文)可准知之。
  如破因中无果品等者。亦是中论文也。古云。如百论破因中无果品具说。繁故不引。譬喻部三刹那立三相。故言前后。萨婆多以有为必相狡共起。故言一时。而毗昙师二说。一云。体同时。用前后。二云。体用俱同时(云云)。
  故肇法师云等者。此语出百论序。序疏云。邪辨逼真者二义。一逼斥真道。二者逼似之逼(云云)私云。今逼似之义相应欤。
  如虫食木等者。?槃经文也。
  答略有八义等者。师云。此中八义形势各不同也。于中有尽理。亦有不尽理。或又合四论名三论。第一义是也。或只取中百十二为三论。除大智度论。第二义已下多是也。应知(云云)私云。八义相生取者。悉除智论义宜欤。又义要第二云。言一一之论各具三义者。四论一一具三义。故约义云三论。非约部言也。既举四论立三论称故云尔。第二第三第四义意者。但以三义部类同尽。故取三论即足。第五义云同是大乘通论。简智论义。虽足望[?*余]起信等。义犹未足。要以第八相成。第六义简小乘。或通简文中分别法相诸论。第七义者。亦简小乘成实等论。或亦通简大乘支条论也。第八义者。为简马鸣等论。今欲纲维大法迳正像末作故也。
  十二门名为言教等者。古云。问。以十二门论名言教意如何。答。就论名中论以显正为名。十二门以言教为名。故十二门疏同异门云。此论与中论同显正道。俱息戏论。至理不殊。就其文义私云。一云。具三义者。除大智论今三论云也。智论破不正故义略明十异。一者名有理教之异。第一名有理教之异者。相当今显正言教之释也(云云)问。十二门如何是言教耶。答。准彼疏虽有八万法藏。略摄十二部。今通释十二部经故论亦开十二门。门者判教也。教有三义故云门。一遮闭众罪义(破病)二开通无障义(显道)三发生十二观解义。此三义悉有言教。所以十二门以言教名论也(云云)。
  三者中论为广论百论为次论十二门等者。师云。取三论广略有二门。一文广略。二义广略。若文广略如今文。若依义广略者。百论(ヲ)云广论中论为次论可云也(云云)。
  四者一切经论凡有三种等者。问。百论虽百偈论。约通偈故云偈。实是长行。尤可云长行。然中论·十二门各有偈有长行。何十二(ハ)亦长行亦偈。中论(ハ)但偈论释耶。答。是据龙树所制故也。中论依龙树所制者。但有偈颂。长行青目论师注解故。十二门长行震旦人师虽及异义。宗家正意龙树自作也(云云)有文证故若约此意。今释无相违。古解意亦尔。问。论三种如是。经三种者如何。答。师云。但偈经者。二卷法句经等类。但长行者。大品等经也。亦偈亦长行易知。
  是以论明始自三归终竟二谛等者。古云。问。须言自舍罪福终竟破空。何今言始自三归竟二谛耶。答。于舍罪福品初。唱顶礼佛足乃至是皆邪见之偈。将欲显正破邪故敬赞三宝。[訁*靑]威灵加护发起论端。为缘起论分。又于第十破空品中。开为二段。一破外道断灭空。第二申二谛中道结论旨归。今细举初后故。言始自三归竟二谛也(文)。
  中论别申二教者。彼论有二十七品。初二十五品申大教。终二品申小教。故云别申二教也。
  又百论从浅至深等者。古云。初品依福(十善)舍恶(十恶)依空(三空)舍福破申一品明众生空。破一已下竟于破常辨诸法空。破空一品明空病亦空。于破法七品。前六品破无常法。破常一品破常法。于破常法中。前破四种常者。明世间常。第五破?槃常者。明出世常。如此从浅至深须见破空品疏。彼以十义明诸品次第浅深耳(文)。
  一因缘假二随缘假等者。师云。此四假则龙树四悉旦也。初第一义悉旦。次各各为人悉旦。后对治悉旦。终世界悉旦也。初二经所用。后二论所用也。通皆得但可有傍正隐显。不可得也。又就此四假有偏圆等义。论迹义(见)问。因缘假者。空有二谛(ト)释。何是可第一义悉旦耶。答师云。二论四悉旦开合有多门。当段解释于第一义悉旦中开二谛义意也。应知(云云)。
  问何故尔耶答龙树声闻天下等者。问。龙树菩萨声闻天下。故外道小乘不敢与交言者。如来化通十方。何外道对面言耶。如何。答。就两论主对(ト)不对(トノ)所由。论迹义始终有三释。今解释当最初一义。此义以有前[?*隹]故宗家更出后二义。一义意曰。二论主化义何必定。或对面抑挫。或潜惟着笔。不可一准(云云)最后义意云。龙树出世时正化末像法初。佛法尚盛邪徒由翳。所以唯潜惟着笔化导自足。不烦对面。提婆出世八百[?*余]年去圣既远。邪傥甚盛也。自非对面交言辞屈言下。邪心转炽无肯改迷。故提婆对(シ)龙树不尔(为言)此义尽理释(见)但当段出一往解释者也。
  今略举中百二论等者。问。具可举三论何出二论乎。答。师云。十二门论(ハ)中论精要。故不别出料简也(云云)训义云。中百二论者。正举二论也。中(ト)百(ト)二(ノ)论。明所破缘中有四种根。第一百。论破。第二佛经破。第三中论破。第四十二门破也。故知。虽云中百二论正举三论。第二佛经破摄百论。以所释经摄能释论也。其文可见。又上义一义。以二字摄中间。心得面白也(云云)此下有中论制作前后沙汰。
  答有二种次第等者。准知论迹义有三种。二种如今释。一种次第言观中论。释言若观中论。就观解为目。若为是就观解为目。用此观智能观中正之境。用此观智研核是非。故言观中论(已上)释论中观义竟云。此释不无有异。但非一宗正意(云云)可知。
  中是义相观等者。古云。中道此言教所诠之义。复此所观也(文)师云。义谓义理。相谓实相。此义相能生观智故。名义相观也(云云)”。
  次明互发尽门等者。师云。互发互尽。可意得也。
  众生本谓因缘生是灭等者。师云。此因缘者。二乘所观十二因缘等也(云云) 。      非缘非观等者。中论疏第三引智度论云。缘是一边。观是一边。第一义悉且非缘非观(云云)。
  次明别释三字门者。古云。释名有合释。有离释。今三字离释之故云别释三字。但下文释中字。不释观与论二字。论迹义具三字释之(云云)。
  总论释义凡有四种等者。古云。今三字并一切名字皆用四种释。故云总论也。谓依名释义(亦随名释)理教释义(亦显道释)互相释义(亦因缘释)无方释义(无碍释)是也矣。师云。释名凡有四句。一者一名一义。二者一名无量义。三者一义一名。四者一义无量名也。今四句中一名无量义法门也(云云)。
  依名释义等者。古云。今玄就中作释。二谛章约二谛作释(云云)。
  中论以实为义等者。准[?*余]所释实义对虚正义对邪。是相待门。或又非偏非正非实非虚名实等是绝待门(云云)。
  ?槃释本有今无等者。彼经十五云。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来先于娑罗双林间为纯陀说偈。本有今无本无今有三世有法无有是处。世尊是义如何。唯愿如来更为大众广分别说(云云)经文有八番解释。今本无中道实义等者。释本无今有一势意也。?槃经疏十二云。迦叶为纯陀说偈者。?槃一部此偈四过出。今即第二过出。今与前异者。前出为答迦叶问释纯陀疑。亦如前今第二过出。此为释得无得(云云)准知彼疏次释本(ト)今(トハ)一时也。昔本当昔日则今现存故也。
  华严云等者。彼经三十五贤首所说偈也。今所引全同。师云。趣者四句也。非趣者非四句也(云云)。
  理教释义等者。论迹义并四论玄。理教释(ヲハ)云竖论表理。因缘释云横论显发也。应知”。
  所言互相释乃至如经等者。?槃经第十七梵行品文也。二谛义私[訁*巳]云。而捡经说无深识世谛等文。准深识第一义等文释之而已(云云)私云。二谛章论迹义同引此经文立因缘释义。然二品释颇异也。二谛章意说世谛。令识第一义者。俗(ハ)真(ノ)义(ハ)真(ハ)俗(ノ)名也(为言)故说第一义令识世谛义。例之同。应知。论迹义云。今明何故说世谛。只为欲令识第一义。岂不是真以俗为义。俗是真之家之所以也。故真以俗为义(云云)二谛章云。既说世谛令识第一义谛者。则俗为真名。真为俗义也(云云)一边释略之。例上可知。对此等释可见前料简。两所解释何有其所以。思之(云云)。
  四无方释义等者。应章有委释可见。古云问。四种次第如何。答。二谛章云。然此四义次第不得前后。何者第一就世俗以释义。俗浮虚义风俗义且约情释也。第二渐深。明俗真义。真俗义也。第三从真俗入不真俗。从用入道。第四悟道竟从道起用。此次第相生也。就真俗释此四义。例一切因果人法等。皆尔也(已上)问。章已释四义次第不得前后。而何处处解释次第不同乎。答。其不同何同今玄。列次第如文。论迹义略有三种。一者横论显密二者竖论表理。三者依名释义。此即因缘显道依名次第也。此等皆违章次第焉。章列依名因缘显道无方。终结云此四义次第不得前后等。次第不同大旨如是。有何意乎。复云。古来义云。依义次第别之者。皆须如章。今玄并论迹等非依义次第别。此若依义次第不可与章异。一义如此。若又会者。或有从因缘用入道机。或有从依名直入道机。又依名此无间法。后三此出世法故列依名于前。又有依名同出世法。而体同上用义故。置依名于后。列次不同皆非无所以。如此思惟(云云)师云。章随义次第。[?*余]悉随根次第(云云)。
  所言一中等者。师云。一义云。一中者体中不二之理体也。一义云。一切所有中道(ヲ)含(ヲ)呼(ニ)为一中也(云云)古云。八不义初引华严经云。文殊法常尔也。三唯一法。一切无畏人一道出生死。更无异趣也。二谛义及重牒八不云。名为圆中。大乘:正法一切皆实故也。疏第二云。具足真俗非真俗义乃圆正(云云)此师后义同欤。
  所言二中者则约二谛辨中等者。古云。文义要云。此二中者。又是体中·用中为二也。此料简意者。约二谛门分体用时者。真谛为体俗体为用。即一假一中之废立故(云云)私云。此古料简意一中(モ)二中(モ)同欲摄一切体用中道尽故云尔(见)思之。师云。一义云。上一中谛理。今二中教门。前后合论都是三中道也(云云)一义云。此二谛具有离门合门故。今二中可收摄于一切中也(云云)。
  所言四中者。问。约四种中道分别体用等义云何。答。古云。问。中实中与假中相对辨时。以今四中云何可化属乎。答。前三中约中实内明之。第四成假中即当中假之中。如就成假中分别单复疏密等。皆此意也(文)又云。问。以今四中约五重阶级分别之者。其相如何。答。前三中约第一阶中实。委明三种。第四成假中。此第四阶体中也。第三阶用假中(ハ)此假上不自离边二义故。合为假之假也。问。今以此四中约假前中与假后中。相对明之其相如何。答。前三中。此假前中。第四成假中。此假后中也(云云)(已上)此中云。假中者。中与假被成中云心也。祖师云。成假之假有体假用假二义(云云)若体假成于假中意得。今古义不应。若用假如上云(云云)师云。就此四中分别体用略有三义。一义初三中实中。亦名破性中第四体中也(上古云此义也)问。绝待中为中实摄者。未知中实通体用。为此用为是体乎。答。师云。体中返理在绝言也。用中亦尔。且约伏边。偏尽中义不可立。强名中故(云云)问。何故强前二为中实乎。答。私云。第四成假假第三阶共摄之故。前三悉为初阶摄欤。思之。一义云。第四通破性中。初二二谛用中。第三体也。一义云。初二中及第四通破性中及二谛用中。第三体中也(云云)此等皆于无分别中一往分别。不可定执(云云)。
  玄故此论者。中论第二本际品。破生死始终中间文也。
  就成假中有单复等者。师云。中假义者。一义云。指广章中假释品也。一义云。大乘玄本有二十卷。未度中有中假章(云云)私云。就单复单单复二谛单复。今释单单复见”。
  外道说中者僧佉人言等者。准知百论下卷破空品中所说。如是外道名无说法。有无相不可得故。四句中是第四句也。广彼品见。问。?槃经中外道三大经无非有无(云云)百论何故言外道有之乎。答。破空品疏答此问云。?槃明无者。无有显了辨非有非无中道。论言其有者。如声不名大小等也。又?槃明无据理实无。今言有者据盗得耳。又?槃言无如虫不知字。今言有者偶得字文(已上三义可悉之)。
  言泥团非瓶非非瓶即是中义也卫世师者。破空品疏云。声非大小者。一解云。声及大小俱是求那。求那(此云谛)不自相依皆依陀罗骠。故云声非大小也。又释于听者声不明小重听人声不名大。又释。如钟比法雷不名为大。比磬不名为小(文)。
  勒沙婆等者。破空品疏云。光非明非闇者。月光比日故非明。比星故非闇。又释。对炎为光。满室称明。而光异闇复殊于明也(文)准此等可悉之。又大乘玄论迹义云。今须略释外道解中。若迦毗罗解中。即言泥团非瓶非非瓶。所以然者。不即泥团是瓶故言非瓶。不离泥团有瓶。故言非非瓶。亦是不即不离也。若是优楼迦解中。声非大非小。所以然者。如大钟大声小钟小声。至论此声实非大非小也。若勒沙婆解中。光非明非闇。所以然者。初生故所以不明。破闇故所以不闇也(云云)师云。非瓶者。约相用。非非瓶者。据有不失(云云)又云。世谛之意。声不依大小。大小依声(为言)思之。
  毗昙人释中等者。古云。文义要云。毗昙人释中者。有事有理。事者无漏大王(ハ)。不居边地也。理中者。谓苦集之理不断不常也(私云。对边见也。可有苦。有义思之。又新婆沙有中道文已上)私云。无漏大王不居欲界·非想·边地者。欲界无定故不许无漏。非想定力弱故无无漏(为言)师云。苦集之理不断不常也者。私云。苦集一体义分故欤因灭故非常。果生故不断也(云云)成实人等者。彼论有无品第二十三云。离有离无名中道(文)。
  而论师云等者。准知中论疏第一。世谛中道者。实法灭故不常。假者相续故不断。不常不断名世谛中道。真谛四绝故名中道。非真非俗者。二谛合明中也。应知。此论师者。开善等成论师也(云云)均正师十二卷章八不义云。成实师解八不不同。一八不并是真谛中道。亦是真谛。二不生不灭是中道。即是真谛不有不无中道。[?*余]六不是俗谛中道(文)。
  如摄大乘论师者。二谛义云。大乘师复言。三性是俗。三无性非安立谛(ヲ)为真谛。故今明汝依他(ト)分别(トノ)二真实言不二。是安立谛。非二非不二。三无性非安立谛。皆是我俗谛。言忘虑绝方是真谛(云云)所言三性者。一者分别性释云。分别性者。即是六尘。为识所分别。故言分别性(已上)古云。六尘由分别显现。故是分别性。七识分中所取是五尘。能取是法尘摄。故与六尘为分别性亦不相违(已上)是上释注也。二者依他性释云。依他者本识为种子所依(已上)古云。本识中持诸种子。生一切法。皆是因缘生。从其种子皆属本识。故云唯为本识。为依他性。[?*余]非因缘性。但妄情所现法。并是分别性。以因缘生义边属阿梨耶。故已上是注也真实性者。二无我真如(云云)次三无性非安立谛者。谓知尘无相故言分别无相性。依地无性者。知本识无性故言无生性。知无我理性故真实无性。三论云无性法亦无。他家不遣三无性。今论遣三无性。故云皆得相待(文抄已上)私云。不着生死者。遣分别依他。不住?槃者。遣真实欤。净名玄第六真实性者。即是?槃释故。
  义本者以无性为体中等者。古云。文义要引今文云。今正义以无性为体。中此是合门。于无住中开出真俗为用中。即是开门。用分真俗故名开也。私云。教以中为义。其义中以体中为本。故云义本等。又今正义故云义本欤(云云)(已上)师云。今我正意故云义本也(云云)。
  又中假师云等者。古云。中假师者着中假之人也。淡海[訁*巳]云。善钟寺融法师长干寺辨法师等也。述[訁*巳]云。禅钟融长干辨俱是诠法师学士。而作中假解。两来为假。两去为中。故兴皇大师以为中假师。亦破云。两来不成假。两去不成中也。均正玄义云。非有非无即两去即是断。而有而无两来只是常。此是断常二见。何谓中假也。故一家旧云。两去不名中。两来亦不成假也(矣)。

三论玄义钞卷下(终)

  古云
  于时康永元九月九日辰克。于桂宫院僧坊书之。上来右云当寺开山中观上人于此玄着七卷抄。号曰捡幽。于中任愚意取诠勘之矣。右笔比丘俊一。彼捡幽抄奥书云。右玄抄七卷备捡如此(矣)夫以自昔推古御宇惠观始传宗教吾朝。所崇八宗而已厥中三论一宗隐没在眼焉。爰则龙树传乎雪山寻乎海中之深教。再复将隐毕乎龙宫之涛波。什公访乎西天弘乎东土之相承。永以将绝乎阎浮之域。呜呼余则哀弱继绝之思切。故不顾疏拙集今抄矣。专奉备法乐护法冥众宜莫忘本誓。于时弘安三年腊月日谨[訁*巳]。龙树门人中观。
  康永二十三年六月朔日。于奈良东大寺边域。驰笔[訁*巳]。愿以书写力。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惠炬。
  时享保第二十岁次(乙卯)四月十五日。以两本仇校摸写矣。然而文义痞塞但非一二。后贤得善本点订之耳。时兹寓和之长谷寺桂岭之学寮。挍习斯玄之日。
  阁笔于己之一天云尔。
  求法沙门释义荣庆。
  谨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