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明要钞卷第五

  立量勘过事。矫立量能别事。成法有法量勘同异品事。唯识比量所诤宗事。意许三重事。
不乐为片差别事。
  作非有缘性体。
  不乐为必有法上义欤。
  违三违四法差别不乐为体。
  自比量生敌证智事。
  ○立量勘过事。
  先内明门诤宗义。次敌者征量意。决诤所留。立者许其义了。后正示过相。量形种种也。大论有二。一诤体。二诤义。诤体又有二。一全不共许。如内外道诤神我也。二有许不许二门。立敌共禀一教。于其所说。诤体有无。如成触生触及有为相也。然诤体。多用有无言为能别。或以方便言有矫成。若以有无言。立自比他比。以不极成体。直举(レハ)有法(ニ)。无矫立。若以方便言立(ツルニハ)。有法有意许。如有性非实量也(已上门全不共许。)若承共教。诤体又有二。一用有无言。成触及有为相量等也。二以方便言成。唯识比量等也。(清辩比量有无类欤。或方便言欤。可有二义。)但于共教诤体。设虽有有无言。尚还有属义之门。约体者互信故(胜论五顶有性言。犹非共教。有无之有虽似共。遂成毕。(ナハ)其体不共许。可思之。)若成义量。宗依多共许。无矫立义欤。但似(レトモ)诤义。实(ニハ)及体诤者。有矫立欤(已上大意也。)
  ○矫立量必能别有曲事。
  子岛御意。非实言有离实有体义。又设用本作法之时。犹非实之里有作有缘性义(云云有为相有法自相。灯释有曲。此例也)若不然者。勘有法意许无通(スル)路。岂直望有法判二品哉。其正意许。窃虽带有法言。以能别寻见之。有法法其词俱不穷。以内外宗对量言势。随义尽不尽。可定矫立有无也。其中若用有无能别之时。大旨法有法。俱无矫立。如触别有体量也。然有为相量。初就常相。见诤在能别言。着法自相(ノ)比量相违等。设若立者。为避此过云非诤在能别者。其时始知别有体言有曲(如灯释也。)有法勘意许。为有法自相。通途无此例。触别有体量。诤穷于能别言。设敌者虽勘有法意许。不伏其过(就触量法自相比量相违有哉别可论之。)问。依能别曲勘意许者。法差别相违量。必有言陈曲哉。答。必有。所谓若诤在言陈者。可犯相符等也(必为他用作有缘性量等。皆此类也。)
  ○成法成有法量勘同异品义。
  问。子岛御意。非实言处。离实有体之义(ハ)。同品●均等(ニシテ)有体之有性。非均等者。若非实之意许故。对同异欤。答。尔也。问。若尔。有性非有法意许欤。答。有法意许也。本有法举离实大有性。至能别令知其意。但能别下。显有性离实有体为义。非有性体。有法又离实有体之有性(トシテ)非义。体义虽互不离。法有法义稍异也。问。若然者。能别正所显者。但有体义也。何勘成异品耶。若不舍有性。而令相属故异品者。是不相离性义势欤。若尔声无常量。又可有此过。答。成法量。诤留能别。故虽不离声。以无常义。为正所立。故有同品。成有法量。诤不留能别。及有法义。故无同品。所谓有性之离实有体。皆为诤。然引同喻之时。单令见成非实义。正本意。(ハ)非实(ノ)里(ニ)立有体。自有体传及有性也。问。敌者勘过之时。以何知此量成有法。若能别非实。定有委曲者。其理不尔。于有性成非实了。能违弟子。诤穷能别哉。答。师弟不承共教。大有句既全不共许法体也。若非矫立。分明欲立者。须立自比用有体能别。而共比(トシテ)假(テ)不无之有。呼大有性。能别又云非实。不云有体。比量言势。不穷内明所立。而令见共比。故有法能别必有委曲责也。若又就此矫立。非实里(ハ)作有缘性(ナト)见(ル)时(ハ)。为有法差别也。问。子岛用本作法之时。能别作有缘性义下。勘二差别欤。若云尔者。岂无作有缘性言陈。勘二差别哉。若所别下有二等者。作有缘性义。既在能别。可同别作法。何阁能别。有法下勘之哉。答。上纲御意。本作法时。有法下勘之欤。凡有法差别二等。自元在有法下。而立作有缘性言之时。其词分明故。意许自兼在能别处。虽然在能别者。非后二相违本轨式。仍本作法时。定可在有法下欤。
  自相量意许。自言传求曲探之。差别见有二差别。以不乐为自他相许。有对之物(登)知也。不乐为言陈也。此(ハ)敌(モ)知(レル)分也。若限此分者。可有相符。故决定又可(シト)有深乐为知也。
  建永二年七月之比。于南都新药师寺但州禅门草庵。对两三同法。奉谈子岛二卷私记之次。得此案了。
  ○唯识比量所诤宗事。
  问。唯识比量。以何为乐为宗耶。答依大疏等。以有法色下非定离眼识色。为乐为欤。问。今量为破外人离心有实境。有法举色。立不离于眼识。不离言遮别体。何剩成有色体哉。离不离二门之中。离者彼此相望显有别体。不离言翻之。既相从门也。岂顺彼意许哉。爰知。此量不争色体。极成眼所行色故也。于其色成不离能缘心之义。破外人离识实境也。答。非定离眼识色者。心中色也。四分殊故不即。一心同故不离。非即非离。是中道理也。并遮增益损减。若专成色体者何云不离于眼识。若偏破色体者。何有法言陈带而成之。当知。此乐为不同泛尔成体之量。又不偏破色体。重意云。外人以为。色对心执心外有别体。大乘唯识宗。遮其增益执。外人闻之。亦谬谓大乘宗。唯有一心。心外无物。眼识所缘。即眼识体。非色非境。今量破二边执也。是故有法意许。为非定离眼识色。色故不无体。不离故不有别体。能别言陈。云不离于眼识。虽破相离。不一向废色处。不离之言。自本不舍二门之义也。但如疑难者。偏诤能别欤。若尔何三藏大师。恐有法差别。因上豫置。自许简别哉。疏主解释。举人所知也。况外人执境为实。其所执实境者。当情现遍计所执无法也。未知心中现依他相分。大乘破之。何不兼三门。眼所行色虽极成。其色之中本质影像等。亦有种类也。闲可思之(有别愚推。如余处记。今义不同学者偏成体。)
  ○意许三重事。
  言陈下等带二意许(是一重)差别此也非彼(是二重)此乐为遂领言陈(是三重)且如唯识比量。立者意中。许置色言下有定离非定离二差别。差别总言。以为二类。故名差别。意中所许。故名意许(一重)此二类意许相对。差别此也非彼。故名差别。意许取此嫌彼之志。故名意许。差别有能差别所差别。意许有乐为不乐为(二重)此二差别中。取一为乐为。总言关此意许。能诠言虽通彼此。意差别之。属乐为故名差别。意中许总言陈此也非彼。故名意许(三重)譬如一室内有二人。互诤其主(如二等差别)傍人判之。差别此室主此也非彼(是如乐为不乐为。)遂此人领此室(是意属言譬也。)
  ○不乐为片差别。
  一云。即义相违(虽无别体。成乐为宗之时。翻对而来。相违别义。为不乐为差别也。)
  二云。敌者所许法。
  三云。同喻上义(喻义贯在能别。故为不乐。不取其体。)
  四云。以同喻为片差别。
  勘二差别之时。且取上同喻。为不乐为。正作能违之时。其义转成有法上义了。故片差别体。又下为同喻(ト)也。是又一样也。
  五云。取同喻中一法。为片差别。
  同喻有多法中。一(ヲハ)取(リ)分(ケテ)为片差别。余(ハ)留(リナ)皆同喻也。同喻有多物量。皆以尔也”
  六云。翻前(同喻有多类。一残为同喻余皆为片差别。)
  七云。同喻中与有法体类相似为片差别。余同喻也。
  八云。真轨辙。必有法上义。不尔差别相违之种也。
  九云。必有别体。但不必有法上义。
  已上九重。古今义相交。学者之案。恐不出此等义门欤。犹披诸家记。可录异说也。
  ○大作法有法差别。
  作非有缘性。
  一云。即实有性(此又有二义。一云。立者所许即实有。三松。二云以敌者边所成即实有性为体。明诠。)
  二云。同喻同异性。
  三云。即义相违(清水取之。)
  四云。有法有性。若望立者。为作有缘性。若望敌者。非有缘性也(药师寺贞朗。)
  五云。离实有性上别义(松室口决。)
  六云。共许有性(子岛疏记。)
  七云。实等五句(春稳。)
  道云实等无五句词。春稳云实等五句。恐谬得子岛意欤。春稳私记载五传。前四者二卷传在之。第五道意也。道意三句(ト)。可云也。同异性是同喻也。其外取实等三句。为不乐为差别也。
  违三违四有法差别。作非有性有缘性体。准此可知。唯识比量有法差别。定离眼识色差别有多传。如故僧都问答。并寻思记。
  寻云。作非有缘性体。若是实等者。有法有性下。不可勘置之。与非实能别。互相差别。不相离故。
  今云。此难尤非也。诸意许必法有法(ノ)。宗依勘之故也。若不然者。唯识比量能别。既立不离眼识。岂有法下。带定离眼识色片差别耶。又立声屈曲非能诠之时。有法声处。不可有所生屈曲差别。所生屈曲(ハ)。能诠名等故也。方知极成宗依(ニ)勘之。不顾不相离性方也。问。法差别胜劣意许。见有法眼等勘之。不尔由何分胜劣耶。答。彼二差别(ハ)。他用能别下勘之。非见合有法眼等置胜劣言。彼宗许真胜假劣义故也(此事犹可思。)
  不乐为必有法上义欤。
  不必然。违三违四法差别。以同异和合为片差别。大作法有法差别不乐为意许。实等也(如前)是等皆有法外有其体。凡不乐为总有三类。如明本(已上一案。)更云一切差别相违。皆取有法上义为二差别。不尔非真轨辙”
  问。违三违四等如何。答。子岛意者。以同异和合为有性。拟宜有法欤。同异性有一实。和合句有无实故。假名有性。体上不无能有自体故也。然非实等能有之性故。云不能有四大。云不能有实德业也。
  若依此义者。胜胜传。以卧具外舍宅等为片差别者。犹非也。舍宅等上。假我所用义。非有法眼等上义故也。诸与有法类异之物皆非不乐为。
  承元三年五月十日。于笠置寺般若房。案此义了。聊得子岛御意欤。
  子岛断记云○问。且第子不云实德业上能有之有有和合无实。云和合句上不无有有和合句无实之人也。故犹可成有无实故因耶。答。此义不然。今言有性者。加和合句上能有之性云有性者。可如所责。然而。立敌本意。只诤实德业三上能有之性别有别无。故只举实德业三上之能有云有性也。不诤同异和合上能有之性别有别无。故非加彼和合上能有之性云有性。故弟子虽云和合句上不无有有和合句。有法加其和合上能有不举。云有和合无实之言。不可遍有法故。犹有无实故因。弟子不成也(此义可秘之。)
  准此释。和合上不无有。有和合自体故。是能有之性也。仍得有性名。有性非实量。正有法之体。唯取三句之能有性。不通后二句。然有性言。其义亘彼不无故。横来为不乐为也。问。和合句转有一实因哉。答。不转。若许转者。何云即九句中第六句也哉(别可有沙汰。)
  ○违三量法差别。
  不能有四大非大种片差别。
  一云。即实有性(观理明诠等古德多用此义。)  二云。同喻色声等(隆光律师。)
  三云。即义相违(大安寺仁觉僧都等。)
  四云。实等五句(同。)
  五云。共许有性。
  六云。同异和合二句(子岛。)
  七云。德业同异和合及空时方我意(注释。法务权僧正。)
  多传中且取子岛传。同喻有众多法中。取与有法其义相似之法。为不乐为片差别。实等三句(ハ)。法体也。大有(ハ)实等能有性也。举之为有法。同异性和合(ハ)。实等之能同异能和合性也。故取分为不乐为差别也(如明本)或同喻色声等唯德业两句也。以何知者。有性非实量就总句立。今量望实等三句中细分法门立非四大种也。故同喻又取德业两句中色声等细分法也。同异和合不分别(ノ)法数。何取之哉。问。若尔同异和合二句同异二品不摄欤。岂许第三双非之物哉。答。一例法中有二品不摄之物为第三双非。同异和合总句非细分法。何为今量双非哉。问。余义有何失。答。即实有性义中又有二说。一者敌者所许法。二者立者所许。即实有前义难依敌者所许法立者言中难带(是一)又有法自相所违量可有有法差别过。以即实有可为片差别故(是二)声无常量以敌者所许非识反无常。为不乐为。可付法差别相违过(是三)后义一往有谓遂不立。问。彼传意何。答。师主说实等三句了。陈第四有句。弟子不许立即实有。师主暂许之越说同异性。终成离实有性。其中间所许即实有为不乐为差别(为言)问。此理可然。何不用。答。师主中间纵即实有性者非承伏。只止诤论。遂立同异性了。欲成离实有性也。岂为立者所许哉。又有法自相所违可有有法差别过。如先传。又无其证。
  即义相违并同喻色声等。传如常难也。实等五句义并注家传。不遁同喻为不乐为之失。
  共许有义恐又不尔。疏云。实德业上能非无性故成所别(文)既能有法也。何云不能有四大哉。又有性非实量非意许离实有。言陈不无随亡。准彼非能有四大非四大种乐为宗。共许有性亦随可亡。谁替处言陈哉。
  诸义是非殊恐多览。可有用意之。
  ○违四量法差别。
  不能有实德业离实等有法。
  一云。和合句(子岛)。二云。共许有。三云。即实有性。四云。即义相违。
  亦依子岛。问。何故以和合句不为本量同喻。答。无离实等有性义故。子岛云离所和合无别体故也。问。若尔许非无故之因何得转。答。非都无故。问。若尔如何为不乐为。不乐为者。离实等有性下带言陈。和合句无离实等有性义者难带言。答。上文云。和合句离实等有别性(云云)问。若尔何又不为本量同喻答。
  ○自比量生敌证智事。
  立者所立法门虽敌不许。以自所许法门案立三支之时。敌者又入彼宗义探其三支。立者若于自宗能立三支。非无敌生决智之义也。但非敌者自宗所许义。故非真决智。问。若尔立自比量有何果利。答。且以自所许法门立自比量先令信所立宗义了。又以别道理成立自许法门之时。敌者信彼法门之时。返先所立量生真决智也。譬如证第八识引大乘经。此时小乘任彼所说。且许第八识。然而总不信大乘经佛说义。故说第八识之文非至教。故不为定量也。以七因等成立大乘经佛说义了。于彼所说第八识能生信解。此义可尔。
  问。立他比量。立者自悟智生哉。答。入他法门生悟解故。自悟智亦生。不如共自。
  陈那菩萨者贤劫之一佛也。于慈尊因明处弘宣既重。望内院待下生之者。谁不结缘乎。爰诸师盛异说太繁。一义之首尾难续。正路之通塞易迷。须仰师说。不可自由。但命世硕德谁无相承。然犹返覆而沥思。未必守其杭至于予者。偏依凭子岛御说。时世遥隔血脉虽绝。志之所之指南无贰。将来引接深思。机缘之故也。仍普通名事就彼本旨粗加润色。其中前后制作非无参差。还弥可推雅意。予慭回学窗之昔。素餐过人。永就闲居之后。丹底大改因明之事都非涯分。而往日知己邂逅入来之时。合谈自有及法门。若暗推在胸。任口言之。言而去去而忘。殆似空鸟之迹。今年秋比。聊加覆审。老眼病力不堪自记。仍誂算公缀其新旧。合十八卷。分为二部。初十三卷号明本钞。相承本义先后愚案等自他异义广记录之。后五卷者名明要抄。傍论别推同法润色等。明本之残略注载之。遗漏尚多。何足后悔。于时建历壬申岁冬十一月一日。于海住山老宿坊终其篇矣。
  沙门释贞庆。
  批者以御口笔愚僧记之或消或入前后散散仍后日书改之。良算。
  贞和五年五月二十五日以正本一时书写校点终功了。
  弘安元年十月十一日书写毕同日一校毕。执笔释乘信。
  (先师故竹林院权别当乘范被校合毕。)
  同二·六·十五日以正本校之毕在判。此抄者因明之奥藏立破之渊源也。携于道之辈谁不欣求哉。然而学疏位浅之族不及闻其名字。爰先师两法印(乘范实宽。)者共为一宗之栋梁。同为二明之独步各带此书以为秘决。而予自入学之当初。常随于实宽法印。承传二明之大义之间。于此等重书者。须相传之处。彼法印被离一乘院家之刻。予犹为祇候身之际不虑止音信仪之上者。自他本意相毕。其后依附竹林院法印(乘范)。两三年或读大疏并二卷私记。或不厕余人。校合明本抄。如此连连传习因明奥旨。而弘安七年九月比。上纲卧病席之时。此书有一见志之由。出微望之处。返答云。求法之志尤切也。师资之仪是深之上者。更虽非悭惜之限。年龄犹浅有惮于校仍进置此书于一乘院僧都御房。若至探题位者可。被许一见之由所申置也(云云)其后无程入灭。哀叹难休。于是同八年十月一日。蒙探题仰之间。申入子细于一乘院僧都御房之处。任申置旨无相违。被借下之毕。仍一部五卷。一见之次相语或人令驰笔毕。於戏钻仰日浅虽惮备探题之重职。稽古时至遂悦见掌中之秘要。是则权现冥助之感应。先人提耳之遗德也。感泪难抑欢喜余身矣。
  于时弘安八年十月二十一日。法印权大僧都印宽(年四十四戒三十五。)
  弘安十年六月日。以中南院之本重交合毕。云或本者是也。法印权大僧都印宽(生年四十九。)
  元德第二之冬子月中旬之天。至鸡鸣走兔毫毕。愿以鸟迹之功。翻考龙花之缘矣。僧正觉(春秋二十五岁。)
  正庆元年十月二日(亥刻)以良算自笔本校合之毕。尚可覆审耳(二十七岁。)
  贞和四年冬对盛晓僧都口决请谈了。现在传授四人之内余人未许可矣。
  同五年六月一部一见之次记之耳。
  前大僧正御判(四十三。)
  观应二年三月十三日(巳刻)于花林院御所书写之毕。拟讲显意(四十六岁。)
  同十九日夜于宝积院御所一交毕。

明要钞卷第五(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