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因明大疏抄卷第三十(第三十帖)

  问。付十句义俱分可有令法异之义耶。若有者。与异句义有何别耶。若无者。何名同异性耶。
  孝仁记文。如第二十九帖。
  问。有性名无德。尔者实句义可名有德耶。
  十句论云。如是有性。为是所作。为非所作。定非所作。如非所作。常。无德。无动作。无细分亦尔。有实德业。除同·有能·无能·俱分异。所和合一有。同诠缘因(文)。
  疏引此文也。
  前记云。彼十句论诸门分别十句义云。此有性所作非所作门。一向非所作。常无常等亦然。无德者。实句有德。有句无德(等文)。
  十句论云。如是九实。地由几德说名有德。谓由十四○水由几德说名有德。谓由十四○火由几德说名有德。谓由十一○风由几德说名有德。谓由九○(文)。
  注释二云。问。所引论中。实句名有德。大有名无德。既尔。何故上文不言有无实因有不定过实句同异共能有于德无实故。又何不言有德故因随一不成。彼论有句名无德故。答。实句具德故名无德。非是能有名为有德。大有不具德故名无德。非是不能有名为无德。故不相违。问。岂不前言因喻之法不应分别。答。言不分别。随应说之。如一无常有其二义。缘息·打破。虽为同品。生灭隐显犹可分别。有言亦尔。不应一向(文)。
  问。疏云。有性·同异。有缘性同。诠言各别(文)心何。
  疏云。有性·同异。有缘性同。诠言各别(至)以无因故。缘无不生(文)。
  寻云。缘有性缘同异能缘行解不同。例如诠言各别。若言不顾有性同异。只依有缘义者。亦可言诠言同。有诠言可同之故也。如何。
  前记云。疏有性同异至故彼不取者。此之二种虽俱是有性。诠言等而各别。所以彼论言有缘境性。取大有有缘。不取同异有缘性(文)。
  又云。故彼不取至是能缘性者。此有二解。一云。约境粗浅。根能先照。所以先举其根所取。下所缘境思虑深奥。所以不举据境而论亦能缘境。即此下文言若无体者心如何生。故知与能缘心家为境。亦通心缘在。又解云。胜论德许有心所法。即觉乐等是。此既无体。云何得作境与能缘家缘。答。我今取成作能缘不作所缘之境。故彼不取心所法是能缘性(文)。
  后记云。有缘性同诠言各别者。此中意云。大有·同异俱能为境。起诠缘因。一能起言诠于大有。一但起言诠同异性故。言有缘性同。诠言各别也。故彼不取心心所等者。此中说云。有缘性者。非取能缘心心所法名有缘性。但取境体名为有缘。为境能有他之心故。从果为名。名有缘也(云云)。
  邑记云。疏有性同异至故彼不取者。有性作有缘性能诠实等为有。同异作有缘性能诠实等同异。既言诠各异。故彼意立有性有缘性。不取同异有缘性。此中意说。同异既非有性。望彼意许差别即为异品。下作相违即成同品。故先叙之。疏心心所法至有缘之性者。此有缘性。谓实德业为境之时。由大有性而为性故。彼体是有。故能为因起觉知等有缘之性。彼宗能缘即觉乐现比智等。此言心心所者。以佛法宗义谈之(文)。
  孝仁记云。文诠言各别故者。法令同异有。及法令非无有。各别故言也。文若无体者心如何生者。问。外道缘无法心不生言耶。答。不尔。缘龟毛而心生言故。此意显。若大有性无体者。如何觉等之令为有缘。其能有因大有非有体言故言也(文)。
  明灯抄云。有性同异有缘性同诠言各别等者。其大有句。同起诠言。诠三为有。同起缘智。缘三为有。同异句义能同异彼实德业三。此三之上各各有一总同异性。随应各各有别同异。如是三中随其别类。复有总别诸同异性诠言随彼亦各有别。故云诠言各别。故彼不取者。论但云有缘性。不得云诠言同也。故云不取。诠言以有与同异别故。又解。彼宗以同异性为能缘性。不取心等是能缘性。心心所等者。佛法外宗。心与心所为能缘性。有缘谓境等者。有缘性者。显法有此方起有缘。有性若无。有法非有。有缘之智如何得生。故有智生必赖有性。由此有性非实德业所缘之境。有能缘故名为有缘。谓境有体为因能起有缘。境界之性若无体者。心如何生(文)。
  注释二云。有性同异○注曰。诸师异解。不能繁出。今旦解云。大有同异有于能缘之性虽同。然大有性本来唯名令体不无之有缘性。其同异性本来唯名令三类别之有缘性。或复有性能有非无缘性。同异能有类别缘性。二句诠言如是别故。彼有缘性意许宗中。不欲取彼同异句义作有缘性。是故反为宗异品也。此中亦应说言。缘智各别故彼不取。但是影略说而已矣。然略纂云。作有缘性宗唯在有性。不通余法(云云)如上法差别能违中释。献·清·邑等意颇同今释。备云。故彼不取心心所法是能缘性者。意云。有缘性者。是非谓能缘心。周后记同之。周又云。此之二种○不取同异有缘性(已上检论无此文。但周述论意耳)珠作二释云。复有总别○是能缘性等(已上)诸师故彼不取四字所属不同。献·邑·清同属上句末。备属下句首。周珠属上下(文)。
  问。疏云。若无体者心如何生。以无因故(文)意何。
  疏云。
  前记云。疏以无因故缘无不生者。若大有未有。实等三亦不生(文)。
  问。
  疏云。如同异性。有一实故。作有缘性(至)故知体亦非实德业(文)。
  寻云。若同异性亦作有缘性者。如何与能违非作有缘性宗成同品耶。若作有缘性通作非有缘性。望作大有缘性非同喻故者。若尔作有缘性之下亦有作大有缘性意许。岂非两重意许耶。若作有缘性是言显宗者。可言别作法欤。
  邑记云。疏如同异性至非实德业者。此述彼宗成立有缘性意(文)。
  明诠道云。备。如同异性至体非实等。是显同喻也。有性有一实等者。显所立宗意也(文)。
  注释云。问。若同异性与有缘性为同品者。如何亦为敌者同品。答。同异虽是作有缘性。而非大有有缘性故。问。作有缘但是文略。理即大有作有缘性。胜论意许无有两重。同异如何为同为异。答。此义难遮。今且解云。胜论心谓。其大有性有实德业。令体不无作有缘性。其同异性有实德业。令三类别作有缘性。不无与类别。其用虽别。而作有缘性其义无别。同异既是作有缘性。有别自体。有性亦是作有缘性。岂无别体。其本意如是。非两重意许。敌者意云。总同能有。实德业三令体不无作有缘性。是其所立。有性宗旨。由此理故。以同异性望彼异宗即为异品。是故一喻与立·敌量为同为异。改转不定(文)。
  问。云何作非有缘性耶。
  疏云。作非有缘性者。作非彼意许大有句义有缘之性至有性有一实。应作非大有有缘性(文)。
  注释云。问。若义相违为差别者。何故纂云。要有二等方名差别。又云。作有缘性·作非有缘性。各有别体。虽违作有缘。作非有缘性存。答。立者意中坚诤二义故。指其义名具二等。各有别体者。因明宗意。体义互得义体之名。是故别义及义相违名各别体(义名体可捡)问。若义相违而作差别。一切比量应有此义。答。立敌相对。所诤二义。虽无实体。而为差别。非余本来所不诤者。故上文云。是故前因亦是有法差别之因。是本成故(云云)本成之言遮此等例。故许无体亦无有失○况复作非大有缘性。其义转至共同喻乎(文)。
  灯二云。又云。如大乘师对小乘师。意许欲立第七识故。而不言显有第七识。方便立云。极成意识必有俱生别依。极成六识随一摄故。犹如五识此因是法差别相违。量云。极成意识不用第七为俱有别依。极成六识随一摄故。如五识。以第七为别依。通第八故。是法差别。若准因明为他用难。此亦不成。应云以非第七识为俱有别依。眼等五根非第七识故。若云不用第七识为俱有别依。但遮非表。无有别法与七相违。与谁为因熟思方解(文)。
  又云。又法差别相违量云。不相应行定是实有。许蕴摄故。如色心等(直言定实有体。不言异色心等故非言显差别中收)○又如眼等必为他用。意含真假。成真他用。名法差别。今言不相应行必定异色心等有实体用。即言中显立彼意许不相应行异色心等有实体用。与谁为差别(文)。
  同三云。外救量云。声上音韵屈曲不能诠。声屈曲故。如弦管声○枢要云。论主为作有法差别相违○要集云。此破末计屈曲有二。法差别相违因者别生名等非诠。不别生名等非诠故法差别此亦不尔。他宗说声不是能诠。名等能诠。别生名等不别生名等。在声不在非诠。何得言别生名等非诠。不别生名等非诠故。若以非诠法为差别。论应云此如彼能诠。不别生名等。何故云如彼声(云云)。
  要集心。于必有俱生别依能别之下。勘第七识俱生别依·非第七识俱生别依之差别灯师破之云。无有别法与七相违。与谁为因(文)若以同喻为意许片差别。及依同喻力。虽无物体。有与乐为相违之义差别。成不乐为差别者。岂不以眼等五根与七相违之不乐为差别耶。
  又破不相应之量所付法差别。可言异色心有别体用即不相应也。不异色心有实体用即心心所也。何言与谁为差别耶。
  又非能诠法自相下。勘别生名等非诠·不别生名等非诠之差别。破之云。不别生名等。即名句文。是能诠也。何含非诠之下耶。若以同喻弦管声。为不别生名等非诠体。非诠之下有此二差别者。论言此如后能诠不别生名等。应以名句文为同喻也(文)明知不以同喻及义相违为意许片差别云事。以此文思之。要有二等方名差别。并各有别体之文。明同喻外有别物体云也。若尔存假我他用胜意许之人。如何可会耶。
  疏下文云。问。又如彼言。声之无常应非作声无常有缘性至如是应非缘息无常等。皆准此知(文)。
  此法差别。非作声无常有缘性差别。可同喻瓶等。而既虽付别过。不言无片差别。准此可有以同喻为片差别之义欤。
  问。疏云。不尔违宗。有性可作有缘性(文)心何。
  疏云。不遮作有缘性。但遮作大有有缘性。故成(至)违宗。有性可作有缘性故(文)。
  寻云。若立有性非作有缘性。可有违宗者。若尔立有性作有缘性之时。可有相符失耶。况疏下文云。有性有缘性。宗本所成有法差别宗无同品(文)既立有性有缘性。无宗同品。例亦立有性非作有缘性可无违宗。依之作有缘性即作大有缘性故所违宗无相符失。能违宗可无违宗失。如何。
  下文云。问。于因三相。是何过耶。答。有性有缘性因本所成(至)有一实因。同无异有。后二相过故成相违(文)。
  明灯抄云。此答意云。有性有法自相之下。作有缘性是所乐宗。有一实因。所本成立有法差别。其同异性非是有性作有缘性。宗无同品。无同品故。因于遍无。本用同喻同异性者。非是有性有缘性。故还成异品。以之即为宗异品故。有一实因于彼遍有。一实因同无异有。同品非有故。无同品定有第二相。异品有故。无异品遍无第三相。后二相过故成相违(文)。
  上文云。问。弟子实等非无名有。亦许此有是有缘性。今言有性非有缘性。宗违共许。何名相违。答。说相违宗。应云有性非作大有缘性。文无大言。由略故尔既违他许。成相违也。不是说因亦不定实等非无作有缘性。望相违宗。是异品故。同异品转故成不定。前说敌者有一实等因。于异有故。
  问。有法差别能违宗遮欤表欤。
  论云。亦能成立与此相违作非有缘性。如遮实等。俱决定故(文)。
  寻云。若依上三句文。似立表。若准下二句文似立遮。五句之内有矛楯。如何。
  疏云。释所由云。如遮实等。俱决定故。胜论此因(至)两皆决定。故成违彼差别之因(文)。
  略纂云。如遮实等者。此例意云。同异性上有二义。一非实德业。二能有缘性。师·资并许。其有性上亦有二义。一非实等。师成资不容。二唯作非有缘性。资信师不许。其有一实等因贯同异有。师资并许。五顶若取同异性上有一实等因。其同异性即非实等。遂证有性有一实等因。令其有性亦非实等。此既决定。门人取其同异性上有一实等因。同异即非实等。故知有性有一实等因。有性亦应非有缘性。师资并成。故言俱决定也。二皆决定故。今例云。有性应作非有缘性。宗。有一实故。有德业故。如同异性。喻(文)。
  文轨疏二云。论云。如遮实等俱决定故。述曰。此释成也。何以例有性令作非有缘性者。如同异性。有一实等故。即遮实德业三。及遮作有缘性。俱决定故。故我例有令作非有缘性也。谓相违宗云。有性应非有缘性。立因云。有一实故。有德业故。同喻云。诸有一实有德业者皆作非有缘性。如同异性。非是有故名非有。与非有缘心作性故(文)。
  明灯抄云。如即此因者。此有一实等因也。即于前宗有法差别作有缘性者。举彼矫立量也。亦能成立与此相违作非有缘性者。违彼矫立也。如遮实等俱决定故者。因取喻力违彼矫立与立矫中遮实等齐也。今此成违义中。此因亦能令彼法差别等者。此有一实等因。非直能成有性遮实等。亦应能成与此意许作有缘性之相违宗。谓有性作非有缘性也。即前文中。以非实言助成有性后以大有言显有性。名为前宗。然前宗中。仍未能定大有是有非是同异。是故虑恐前立未了。犹故不乐。更须寄在前门言显不乐量中。以立意许差别之门大有是有非是同异。与其意许作有缘性。以明离实。方为所乐。立量之法。一同前文。但释其义。更加意许差别义门。故有异也。彼既自许大有言显。寄之以立意许是有。亦应自许同异言显。寄之以立意许非有。但是同异也。总略言之。彼是自许大有之上言显是有同异之上言显非有也。有一实因乃在非有异品之处。故被翻破云。大有是定非大有所缘性。因喻同前。以同异性非是大有所缘性(文)。
  今见疏文。似立遮量。略纂·文轨立表。明灯抄上下文有二心。各如文也。
  问。疏云。文言虽略义核定然(文)心何。
  前记云。文言虽略者。即此论中虽不具作法。准此今时疏家义。作此难离实等有性不难不离实等有性道理显然(文)。
  后记云。文言虽略义核定然者。意云。准义合言作大有缘性也即有过故。论文略也(文)。
  略记云。疏义核定者。意云。义作大有非大有缘性也。恐有过故。论文中略也(文)。
  邑记云。疏文言虽略义核定然者。论中但言作有缘性。故文略也。以义研核理定应言作大有之缘性(文)。
  明诠道云。论但言作有缘性(文)。
  明灯抄文如上。
  今案。后记及略记。若难非作大有缘性者。可有过故。论中文言略也。言略也。义核。意可云非作大有缘性也。以此思之。所违宗虽立作大有缘性。论文言略。云作有缘性也。仍以此记意可成长朗律德传也。
  注释云。文言虽略义核定然者。显论但略。无无别所以。然后记云即有过故论文略也者。未必可然(文)。
  问。声论师于声无常量。付有法差别相违失。其作法如何。
  疏云。问。如声论言。声应非声作有缘性(至)如是应非击发所生起等。皆准此知(文)。
  寻云。若声有法之下。勘作声有缘性·非作声有缘性差别者。二等差别。岂不带言陈自相耶。
  又非作声有缘性体。可同喻瓶等。不言同喻非片差别恐可许此义欤。
  今案。明诠道。本疏云。声作有缘性(文)准此可言声非作有缘性。若尔声有法之下。可带二等意许也。然一切比量未必可然。彼二十唯识疏。作实微缘性·不作实微缘性。岂带极微言陈耶。
  又寻云。声论能违置汝言可作之。岂有违宗耶。
  孝仁记云。文答。彼自违宗云。声声之有令缘言。故违于彼言也。问。若他比量以言者。如何耶答不得。所以者。共许之声。如何汝云。故不得也(文)。
  寻云。若尔如何法自相之处。云汝声无常应非是声无常耶。
  问。作有缘性义如何(又何可训耶)。
  注释云。问。作有缘性训释如何。答。文云。有性同异有缘性同。有缘谓境。有能缘故。如同异性。有一实故。作有缘性体非实等。依此等文。应训作有于缘之性。有缘言表实德业三。作性言表大有同异。问。若尔何故疏云同起缘智缘三为有。断云。今诤大有。与能缘有心作境性(云云)答。此纵横解释。显有缘性义。非是直释有缘性名。若不尔者。如前所引有能缘等诸文难消。又有别解。至下能违中当悉之(文)。
  上文云。为显作有缘性名义。先举胜论大有体用。实德业三和合等者。实等三句与大有性和合之时。三句同起能诠实等为有之言。三句同起能缘实等为有之智。非如俱分总别不同故此云同。如是三能为心等因(因者境也)起诠缘之因。即是大有性。大有能有实德业故。应知此中有两重因。以大有性为实等因。以实等三为诠智因。或大有性能有实等。还以实等为因。自能有诠智耳。下有缘谓境。有能缘故。彼文准之(文)。
  下文云。心心所法○缘无不生。注曰。此释大有名有缘性之所以也。缘谓能缘即心心所能缘虑故(彼宗能缘名觉乐等今准佛法名心心所)有缘谓境。即实德业。有于能缘心心所故。性谓有性。能为实等不无性故。由此义故。大有名为有缘之性。是依主释。境有体等者。此文言略。应言。大有是境。有体为因能起有缘之性。名有缘之性名有缘性。或本云。作谓境有体者。作即是为。故论云作有缘性。前文云为有缘性。问。彼大有性于境有缘成何用耶。答。有展转用。故文云。若无体者。心如何生。以无因故。缘无不生。意云。大有能令乐等不无故。实有体为心等境。境若无体。心缘何生。必无无境因生心等果故。故前文云。实德业三为因能起有诠缘。因即是大有。大有能有实德业故(文)。
  注释下云。名有三重。一名有缘性。师弟共成。亦通同异。故上文云。有性同异有缘性同。二名有性有缘性。亦通师弟。然师不许通同异句。故今文云。不尔违宗有性可作有缘性故。及上文云。诠言各别不取。三名大有有缘性。此唯局在师主大有。故今文云。但遮作大有有缘性。今不遮二。但遮第三。是故应云。不遮作有缘性及有性有缘性及有性有缘性。但遮作大有有缘性。不尔违宗。有性可作有缘性故。及同喻中如次应有两俱自随一所立不成故。然今顺论略举初名。问。作有缘性是有性义。犹如声上常无常等。敌者直难言有性非有缘性。云何重言作非大有有缘性耶。答。胜论乐立令体不无之有缘性。由此更加大有之言简同异性令体同异之有缘性。不可体量以例义量(文)。
  又云。问。玄应疏云。相违量云。有性应作非有缘性。有一实故。诸有实等者。皆作非有缘性。如同异性。此无异品(已上)如何今云有性同异有缘同答彼师所释。理亦可然。然要须先料简其旨。今疏意云。有性同异俱是有于缘智之性。是故二法有缘性同。未知彼师意趣何在。问。彼师释云。许大有性与缘有心作境界性故。云作有缘性。谓彼宗云。实德业三同起诠智。诠三为有缘三为有(已上)故有缘性不通同异。答。若执彼义不转同异但遮有性非有缘性。还应违自宗即实有缘性。问。彼具释云。说相违宗。应云有性非作大有缘性。文无大言。由略故尔(已上)是故虽不转同异性。如此解释。既无自违。今师何故更作他解。答。两疏所释俱无过失。谓应所释顺十句论彼论说有性云。于实德业。有诠智因。是名有性。又云。有实德业。除同·有能无能·俱分·异。所和合一有同诠缘因。说同异性云。俱分句义云何。谓实性德性业性。及彼一分和合。地性色性取性等。是名俱分句义。实性谓一切实和合于一切实实诠缘因。于德业不转。眼触所取。是名实性德性谓一切德和合于一切德德诠缘因。于实业不转。一切根所取。是名德性。业性谓一切业和合于一切业业诠缘因。于实德不转。眼触所取。是名业性。地等亦如是(已上)若约能有名有缘者。于同异句亦应言有。何故但云于一切实实诠缘因。于一切业业诠缘因。不言于实等有诠缘因耶。明知有性总与缘有心作境性故。但云有缘性同异总别与缘实等心作境性故。不言有。各别举三言诠缘因。彼论意如是。应师颇顺此。又断云。今诤大有与能缘有心作境性。不作缘有心境性因与作缘有心之境性相违。作非缘有心之境性为因。名差别相违因(云云)(已上叙二师意)案今疏意云。凡二意许要有二等不失言显方成差别。若同异性不名有缘。即无片差别。顺言显相者。如识变无常。非是全差别故。今以有缘令通同异。但约大有缘为相违也。然今亦不遮缘有心境性。故前文云。同起诠言。诠三为有。同起缘智。缘三为有。虽作此解。而犹未测疏主深意。问。宁知能有义通同异性耶。答。有实等因既转同意故。能有义在不疑也。问。为二疏意同在彼论。答以理推之。彼本论意俱含二义。或可。慈恩更显别义而已(已上叙疏意)今试依应记并断意案。入理十句两论云。大有即是与缘有心之境性。故名有缘性。其同异性与缘同异心之境性。故为异品。有一实因唯于彼转。是故任运有相违过。不须要加大有之言。故论但云非有缘性。问。若尔弟子但遮有缘性。即违自许即实有缘性。答。论意不要待弟子难。但是任运招相违过。况复彼意。有缘性者即大有故。直破无失。如言有性应非有性。本唯大有无二有故。虽不言大。无自违过。若为显本意加大言亦得。问。若有缘义不转同异。如识变无常。应非差别过。答。断主释意既亦如是。故知不同余失言显者又四句分别。至下当悉(已上且叙私意。唯恐失旨。见者详之文)。
  中卷文云。问。有性之名是约何义。为实德业不无之性故名有性。为令实等体不无故说名有性。为能有于诠缘之性故名有性。答。设尔何失。问。若依初二义者。彼作有缘性应非有性义。既尔即违诸差别比皆以自相而结其名。如法差别不积聚他用唯识比量。定离眼识色一因违三。能有四大非四大种等。若依后一义者。同异亦尔。应名有性。况复别立有性大□意岂非依实等体不无义耶。答。彼计难知。今且解云。以此等义合名有性。如藏识名具三藏义。有名亦尔。众义含立。然同异性虽是能有。余义阙故不名有性。问。若尔应云作有缘性是有性义。何名别义。答。言显有性含种种义故且为总。作有缘性其中一义故名为别。问。若自相有为总有性。如何敌量总破彼耶。答。自相量时。据实体破。言同意别。义如前释。差别量时。望别意许故。以言陈为总相有。问。若据实体破有性者。亦应总破他用自相。答。此有性量既言非实。明离实有故遮自相(可见断)他用不然。故难意许(文)。
  问。疏云。今此略以言陈为自相。意许为差别(文)心何。
  前记云。疏今此略以至故无妨难者。此意今若唯取后陈为差别。此因即是法自相过。不得为有法差别过。今通取意许为差别。故无此难也。故无妨难者。释外难。外云。立差别者。皆是后陈。今在有法。何成差别。故言但言陈即名自相。意所许者即名差别。今望意许得差别名。故无妨其审(文)。
  邑记云。疏此宗自相至无妨难者。若以局通前后为自性差别。不得有四相违过。前陈无差别。后陈无自相故。今取意许故无妨难(文)。
  明灯抄云。此宗自相差别不定等者。若言中立云作有缘性非实等者。即是有法自相。不名差别。若即此许非作有缘性是离实等有性者。即是差别。非自相也。故知自相差别本无的义。但约言显意许别也。言陈为自意许为别故无妨难者。如言显宗自相为有法。共相为法。今意许宗其义亦尔。且眼等上意许无积聚他用义。通非卧具上。彼宗自许真他受用卧具等故。名为共相。是故名法差别。其有性上意许作有缘性。唯在有性。不通余法。即是自相。是自相故。名有法差别。若约自共相说法有法义者。即有妨难。如数论师立我为思。此我即共相为有法。思自相为法。岂约自共相得分法有法别耶。故差别宗亦约自共相不得分别为二也。今此四违。各言陈者。以为自相。意许宗者以为差别。意许之宗亦不得约自相共相分别二也。故无妨难者。有云○(引前记文也)。
  注抄下云。此宗自相差别不定者。谓余经论中。体法名自相。义名差别。如色蕴是自相。苦空无我等名差别。此因明宗。有同有异。异有两重。一前陈名自相。后陈名差别。设义在前陈亦名自相。体法后陈亦名自相。体法后陈亦名。二者。言陈为自相。意许为差别。此即前陈后陈。但有言陈。俱有意许。是以不定(文)。
  问。疏云。如是应非击发所生起等。皆准此知(文)其作法如何。
  邑记云。疏如是应非击发所生等者。如有难言。声应非击发所生。所作故。如瓶。以此为有法违者。亦准斯难。以佛法许声咽喉等击发所生。若声生为此难者。彼违宗。若声显难。虽不违宗。亦非本诤。亦有世间相违之过。故皆似破(文)。
  明灯抄云。如是应非击发所生起等者。夫声发者。由寻等缘击脐轮等风。乃至展转击咽喉唇舌等。勤勇无间之所生起故。云击发所生起。准前宗。言声应非作声击发所生起有缘性等。准知之也(文)。
  寻云。先付邑记心。案疏文。可难作有缘性义。何只言非击发所生起耶。
  付明灯抄。若如此释者。第二难之中。云如是应非缘息无常等。皆准此知。亦岂作有缘性之义耶。
  又寻云。此难法自相能违量耶。为当佛弟子别时所立之量欤。
  后记云。问如声论言声应非声等者。此中意说。佛法对彼立声无常。即声论与佛法作有法差别相违也。以佛法中亦许其声耳所缘性也。及击发所生起等。亦例之(文)。
  略记云。问如声论言声应非作声有缘性等至有法差别相违者。此中意谓。佛法对彼立声无常。即声论与佛法作有法差别相违也。问。佛法岂亦意许其声作有缘性。解云。亦许其声耳所缘性。又答中言应非击发等。准此知之(文)。
  注释下云。如非声有缘性。如是应非声击发所生起声等。皆准此知。注曰。第二文也。邑云○清师亦作世间相违。珠云○(云云)今谓。此解虽不违理。但恐疏意不必可然。今此文意。本所不诤。强作差别。以之为例。不可一切以有缘性而为例也。若别加解。即无有失。备云。应非等者。意云。如是声非声勤发及所作生起等。皆准上知也(云云)若依此解。以非勤发及非生起望生显论。其过应如前诸释。以非击发所生起文。诸师合为一。备师分为二。皆不违理。其义应思(云云)。
  问。于四相违因如何分别合违别违不同耶。
  疏云。此四过中。初二种因。各唯违一。后二种因。一因违二(文)。
  明诠道。各唯违一云。且所作因已本宗令违一无常宗(文)。
  又道有一实因云。一因违二者。有法自相有法差别(文)。
  略纂三云。问。前二相违因即各别。何故后二同一因耶。答。有二解。有云此后二违若别别作。即十五因中违一因摄。若同时作。即是双违二因摄也。今言此后二违定违二摄。然前二因违一摄者。影略说故(文)。
  文轨疏云。此后二违若别别作。即十五因中违一因摄。若同时作。即是双违二因摄也(文)。
  准此略纂言有者。文轨师也。
  寻云。有一实故因亦可违法差别。谓非实能别之下。有能有实非能·不能有实非实之差别能有实非实者。离实大有性也。不能有实非实者。德业和合同异性等也。以例思之。非四大种之下。勘能有四大非四大种。不能有四大非四大种差别。及离实等外有别自性能别之下。有能有实德业等有性·不能有实德业离实等有性之差别。是何不然耶。
  略纂云。有云。问。必为他用宗中。含无积聚他用·有积聚他用。其无积聚他用。即是法差别。今非实等宗中。亦含作有缘性非实等·作非有缘性非实等。何故作有缘性非实等。即是有法差别耶。答。如言显宗。自相为有法共相为法。今意许宗亦尔若自相者即是有法差别。若共相者即是法差别。其眼等上意许无积聚他所受用宗。通卧具上。是共相故。是法差别。有性之上意许作有缘性宗。唯在有性。不通余法。既是自相。故是有法之差别也(文)。
  寻云。所引有人义者。谁人之义耶。
  文轨疏二云。问。必为他用宗中。含无积聚他用·有积聚他用。其无积聚他用。即是法差别。今非实等宗中。亦含作有缘性非实等·作非有缘性非实等。何故作有缘性非实等。即是有法差别耶。答。如言显宗。自相为有法共相为法。今意许宗亦尔。若自相者即是有法差别。若共相者即是法差别。其眼等上意许无积聚他所受用宗。通卧具上。是共相故。是法差别。有性之上意许作有缘性宗。唯在有性。不通余法。既是自相故。是有法之差别也。问。无积聚他所受用宗。数论自许通卧具上。是法差别。其佛弟子对数论师。立声灭坏。亦自许灭坏通灯焰上。何故即非法自相耶。若是法自相者。能别应成。答。此义无异。何者。谓佛弟子自许灭坏通灯焰上。为法自相。然数论不许有灭坏故。能别法自相不成。能别法自相不成故。即非法自相。今数论自许无积聚他所受用宗通卧具上。是法差别。佛法不许无积聚他受用义故。能别法差别不成。能别法差别不成故。即非法差别。复以积聚性因违彼法差别故。亦非法差别也。此则望自许故。得名自相及差别望敌论不容。即非自相及差别也(文)。
  准此引文轨师义也。明灯抄难此义。如上抄之。
  注释下云。问。何故此中无法差别。谓非实等宗法意中。含令实等不无非实。不令实等不无非实。欲成令实不无非实。其同异性既成异品。由此应有法差别过。犹如一因违三比量。能违有四大非四大种。及义断中大有缘性。为法差别。既尔何故但立二过。答。假作二释。一云。此量虽亦法差别过。为显义类。但立二过。应有四句。一一过多比。如法自相出二作法。二多过一比。如有性量出二相违。三一过一比。如法差别但一作法。四多过多比。如非实等三种比量。离为第二句。合为第四句。此中为立第二句故。有性量中无法差别。二云。略纂云。有云。问。必为他用宗中含无积聚他用○故是有法之差别也(已上)准此亦非法差别。问。二皆有难。若天主论四量相对显义类异故略者陈那别破胜论量时。为亦作法差别破。耶(初难)略纂之文。既言有云。如非自义。何引为例。况上卷云。谓言所带名为自相。不通他故。言中不带意所许义名为差别。以通他故(已上)何言有缘性非实等不通他耶。又殊破此义云若约自共相说法有法义者。即有妨难。如数论师立我为思。此即我共相为有法。思自相为法岂约自共相分法有法差别耶。故差别宗亦自共相。不得分别为二也(已上)又断所出作有缘性为法自相。以作大有有缘性等为法差别。以之准此。何不同耶(次难)答。理实应言。破他出过不必尽举。然彼陈那破有无更检。次难不可必通会之。既言有云。故知假叙。然备师违三文云。有性非实。有一实故。如同异性。此作法何故唯违有法自相及有法差别。不法差别相违耶。意云。非实是法自相。能有实非实·非能有非实。是法差别。何故有一实因不违三耶。答。望胜论意许差别时。同异性成正同喻。望五顶意许时。同异性不成同喻。同异性不可言非能有实非实故。由同异性是能有诸实而令有。非体即实物故。故无法差别相违(已上)此中令有二字未详。若属下句可然。若属上句非也。能有实等。然不能令实等体有。如何得云而令有耶。故但应言。同异句义望能有实非实等宗。及有实因。俱为同品。故不可得作法差别过。若是令实有。于诠缘名令有者。亦无有过(已上遮法差别难)(云云)。
  寻云。先初义不可尔。比量一多。过相多少显之。何用耶。况虽有法差别过。何失多过一比之义耶。略纂所引有人之义。如灯第二破。可见。平备大德传又有例难若尔一因违三法差别能违因。可有不定过。为如同异性。能有四大非四大种故。所说有性是能有四大非四大种耶。若尔此等义俱不明。更可依何义耶。
  明灯抄云。问。前二相违。因即各别。何故复后二同一因耶。答。此有二解。一应师云。此后二违。若别别作。即十五因中违一因摄。若同时作。即是双违二因摄。二沼师云。此后二违定违二摄。然前二因违一摄者影略说故(文)。
  准此略纂所引有人者。玄应师欤。
  注释云。略纂三云。问。前二相违○影略说故(云云)前是玄应。今言等者。是沼自释。具如珠抄。问。彼同卷释论等字云。此有两解。一云○同一因也(云云)上既存此二解。如何今云定违二摄。答。彼中泛尔虽作二解。今约论文故唯一解。后二相违同时作故。余如前辨(文)。
  问。自相量能违加言之义可有耶。
  注释下云。设于此量作相违云。有性非是离实大有。是何过耶。为是有法自相。为是有法差别耶。答。设尔何失。问。二俱有过。若自相者。即违今文有法自相。如云虽难意许。寻言即难。更不加言故。名有法自相相违。加言便成难彼差别。今既加言。应非自相。若差别者。如彼大乘立声无常。无二无常。不名差别。此亦无有两所共许有性替处。应非差别。答。且遮初难云。周·清·邑同释疏加言便成难彼差别之文。以作大有有缘性等为此加言。故知所言应非离实大有性者。既不如彼作有缘性别加言故。犹是自相。如略纂有法自相文中云。今例云。有性应非离实等有(云云)准知彼以为自相耳。次遮纂要例难云。彼文亦望不加言破。非谓加言不名差别。问。二释俱违彼等文意。谓疏文意。是指不言离实大有名不加言。不要指于作有缘性。是故周后记释此文云。应非大有性。亦是加言(云云)然略纂释虽在有法自相文中。不云何过加之沼法师学久乃归慈恩。不知略纂何时所撰。相望疏意难可例同。纂要只是不许他师失言显相名为差别。非望加言不加言难。是故二犹未了。答。此义难决。试以四句当料简之。一单自相。是即不带意许之自相。如声无常及眼他用。本来唯净常与无常。不欲分别无常异。故神我用义虽是所诤。言中不显。名单自相。二单差别。是即不带言陈之差别。如眼他用。唯意许中有二差别。为所诤故。三带意许之自相。如立有性应非有性。不加言难故名自相。胜论唯立大有性故。言中即显名带意许。四带言陈之差别。如立有性非大有性。加言难故。名为差别。意许大有不异言陈。二有相属故名带言。识变无常。设是所诤。亦为第四摄。非单差别。他师偏执唯是差别。不可带言故为所破。若知四句。并无诸妨。问。两朝诸师未有此释。云何自专得分别耶。答。于诸地量有多种类。谓自他共及互兼带(唯他比者。如以佛法破数论云。汝我无常。许谛摄故。如许大等。唯自比者。如数论对佛法云。我我是常。许谛摄故。如许自性。唯共比者。如声论者对佛法者。立声常。所量性故。如虚空等自共兼带者。如下违三四比。他共兼带者。如彼五顶能违自他兼带云云)○问。彼皆有明文。此有何证据。答著文分别。虽在今日。以义推征。已出先哲。如难有性非离实有。及征识变无常等义。岂不摄在自相差别。若摄自相者。不同余自相。余不加言。此加言故。若摄差别者。亦异余差别。余有二意许。此唯一种故。如是等理。还为其证。由此分别而作四句。恐违圣旨。见者详正。但欲顺理。不敢固执矣。或复比量有二。一者诤体。二者诤义。自体无二。故彼差别亦不具二。由此但约即义相违辨二差别。义者体上所有共相故。彼差别要须具二。今此比量本诤其体。纂要所破本诤其义。是故二文其旨各别问。若有性量本诤体者。何故断云作有缘性是别义耶。答。义亦有二。一自相之义。二共相之义。作有缘性是自相义。自相义者是体之义。故不相违。问。作非有性有缘性。及不能有四大非四大种。是诤体量。如何许有彼别体耶。答。合今谓。体量不要二体。不遮其中或有别体。此亦未了。更须思择(云云)。
  问。一因违三比量作法如何。
  又问。疏云。自所余法皆入同喻。无不定过(文)自所余法者何等法耶。
  疏云。其有一因通违三者。如胜论立。所说有性非四大种(至)自所余法皆入同喻。无不定过(文)。
  寻云。此量敌者何人耶。
  横川注释云。下明一因违三比量。此亦师弟相对立之。故下有法自相文中。破离实有故。不违自教等。若不对于弟子即实。约谁称为违自教耶。珠·备等亦许对五顶。问。前立非实。五顶已信。何为更立此比量耶。答。设虽前信。推本师弟假叙此量。立敌何失(文)。
  寻云。若以五顶为敌者。岂非有相符失耶。
  又何无法自相相违耶。
  明诠道云。言其有一因通违三者。许除四大体非无故之因。违后三宗。问。何故不言有于法自相相违。答。不改本喻故。无法自相相违也(文)。
  此义颇不得心。岂一切法自相相违皆改本量同喻耶。
  此事如上抄之。
  注释云。问。何故无法自相相违。答。非四大种法自相义许除四大体非无因。俱转同喻。故无相违。问。非四大者。大有非四大。故应寻言难彼法自相。如有法自相寻言即难故。答。此不成例。所以然者。师主有法本无二种。是故弟子寻言总破。由此断云。若五顶实等亦名有者。岂成自相相违。返彼量云。有应非有。有一实故。如同异性。同异性名有。何得成相违(已上)非四大义贯通色声。是故弟子不得总破。然备师云。何故不言违法自相耶。答。不改本喻故。不取自相耳(云云)问若尔一因违四比量。亦应无法自相相违。答。彼本比量法自相。云离实等外有别自性。其中等言。宽约五句故。因望彼阙后二相。今非四大其义不齐(文)。
  前记云。疏皆入同喻无不定过者。除四大外一切有法。皆入同喻。问。何须说言除四大耶。答。若但言体非无故。不除四大。便有不定。不定云。其大有性。为如色声。体非无故。非四大种为。如四大种。体非无故。是四大种为有此过所以。因言除四大也(文)。
  明诠云。言自所余法皆入同喻无不定过者。周云○(云云)此即简自不定过也(文)。
  孝仁记云。文自所余法皆入同喻等者。是从宗外之法皆同喻。除色等而余法非入于同喻也(云云)。
  明灯抄云。自所余法皆入同喻无不定过者。以除四大及有性外。并为同喻。无自不定。若所余法不入同喻。作不定过云。为如色声等。许除四大体非无故。所说有性非四大种。为如子微等。许除四大体非无故。所说有性是四大种。子孙微等四大为体。是故以为自不定过。为简此过。皆入同喻。问。由除四大即简子微。岂得子微作不定耶。答。彼宗唯言地水火风父母极微。不言地水火风子孙微等。由此当知除四大时。唯除本微不除子微。故引子微得作不定。有云。除四大外一切有法。皆入同喻。即自问云。何须说言除四大耶。答。若但言体非无故。不言除四大。便有不定。谓所说有性。为如色声等。体非无故。非四大种。为如四大种。体非无故。有性是四大种。为简此过。是故因云除四大种。此解非也。疏中即云。以除四大及有性外。并为同喻。无自不定。今案彼意。不得取宗有法能别作不定过。故云以除四大及有性外并为同喻。非四大种既是能别。岂取能别以作不定过。故因中云除四大者。显四大外体非无故。故云除也。由此意故。太贤师述胜论自比量云。所说有性非四大种。许四大外体非无故。如色声等。如彼古迹(文)。
  取本量能别为不定敌之事。如上抄之。
  有私记云(可寻作者)。
  问。何故色声等非四大种耶。答。胜论本计。唯地水火风父母极微为四大种。其地水火风子微孙微等。不云四大种。故除四大种者。唯除父母微。不除子微等。皆入同喻也(文)。
  注释下云。自所余法等者。于异四大因既不转。其余诸法皆入同喻。因唯同有。故无不定。然珠云。自所余法○如彼古迹(已上珠文)今谓。珠此不定。更须寻思。若以之为真不定者。此有三难。一宗因乖角难。谓子孙体若是四大。除四大因不可转彼。若此因转彼子孙微。子孙微体应非四大。既尔如何以此一切望除四大因为同品。望非四大宗为异品。作不定耶。二九外无实难。谓实句有九。即地水火风空时方我意。其子微等若非四大。以之当摄何实句耶。如何恣云彼宗唯许地水火风父母极微。不许地水火风子等。况彼所引地水火风父母之言。还亦显有地水火风子孙微义。是言粗母证无粗子。三无理遮破难。非四大种宗。理应四大以为异品故。取四大作不定者。还理可然。如何破云岂取能别作不定耶。然彼所引疏中卷文。未足为证(三难讫)是故今以彼所破义还为正释。无过失故(此所破义当出周·备二德释也)(云云)唯识比量私记云。问。眼识上四相同异品何摄耶。若同品者。有一分所立不成。若异品摄者。一分所立不遣。如何可遮。若同品摄者有一分所立不成者。不离义能成不离宗。不即义不得成不离宗。所以有一分所立不成过。若异品摄者有一分所立不遣者。不即义能遣不离宗。不离义不遣不离宗。所以有一分所立不遣也。答。异品摄也。无一分所立不遣如前。眼识彼上四相不即不离也。体与义二已别。故不即也。离眼识体而无异体。故不离也。意眼识体彼上生住异灭义,二别故不即也。离眼识体而无异体。故不离也言也(云云)。
  今案。此记心云。宗不离一向不离也。眼根与眼识不即不离也。不即不离物能遣一向不离宗。故虽为异品。而无所立不遣也。若尔虽不置眼所不摄之言。何有法自相相违等之失耶。仍可入同品。如子孙微等。仍二卷私记云唯识比量有例者。若此事欤。又定宾律师云。唯识比量无异品依(云云)又以此释可案之欤。
  法务权僧正云。自所余法皆入同喻(源公难灯抄义颇可也。可勘本计之)。
  疏中卷云(如抄第)。
  钞批第十四末云。又如胜论外道○其外道执。地水火风四大极微有常无常。其常住者。劫坏之时。各各散住。劫欲成时。两两和合。生一子微。然子微量等父母二。二子微复生孙微。乃至展转生粗色相。成大地等。子微已去即是无常也(文)。
  唯识疏四本云。且发智论萨婆多师自许佛说。亦余小乘及大乘者。两俱极成非佛语所不摄。岂汝大乘许佛说耶○故为不定。言为如自许发智。极成非佛语所不摄故。彼大乘非佛语耶(文)。
  今准此文。可会宗因乖角难。又子岛云。唯识比量有可例之事(云云)可案之。
  胜论宗心云。地水火风父母极微。非所作。常。非现量境。无方分。子微已去。所作。无常。现量境。有方分。
  依唯识疏并十句论心抄之。以此可案明灯抄义也。
  孝仁记云。文不尔违宗者。若非大有有缘性不遮。非有性有缘性遮。违于自宗。彼宗亦许有性有缘性故言也(文)。
  (此三十帖疏云不遮有缘性○寻云若立有性文押纸)。
  清[朝-月+(昚-日+亏)]注抄下文。
  俱舍云。彼识依净色。名眼等五根。眼根如蒲桃埵。耳如卷桦皮。鼻如双爪甲。舌如偃月刀。身如指【韦*沓】皮等(云云)。
  (此三十帖口表纸)。

因明大疏抄卷第三十(终)
  (延宝甲寅二月二十一日校正。十七日十八日十九日二十日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