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因明大疏抄卷第二十(第二十帖)

  相违决定名之事。
  疏云。具三相因。各自决定(至)第三·第六两啭俱。是依主释也(云云)。
  前记云。疏相违之决定决定令相违者。此意。所作性因是常宗我相违因也。何是无常因是也。所闻性因是无常宗我相违因也。何是常宗因是。此属第六啭属声中摄。依主释也。决定令相违者。此意。由所作因。由皆令宗成相违。何者。是所作因。成声无常。所闻因成声是常。为此决定令相违也。第六·第三二啭。如次配上。相违之决定。决定令相违(云云)。
  后记·邑记·明灯抄俱释之。可见。
  问。以所闻·所作二因可为正因耶。
  问。二·八因可云非正因耶。
  疏云。有比量云。此之二因非是过因。三相具故(至)决定智故。如余正因(云云)。
  寻云。诸正因皆摄二·八句。何云如余正因耶。
  后记云。如余正因者。问。九句之中。但二·八因名为正因。今为所立何有正因为同喻耶。而言如余正因。答。一切正因不过九句之中二·八因也。今意且取论中指法。举所作因及勤勇因名为二·八。以在宗中。其实二·八之中但是正因皆在中摄。故指如余正因得为同喻也(云云)。
  邑记云。问。二·八之外何得更有余正因以为喻耶。答。若据同有异无。即一切正因皆二·八摄。今且约九句中第二所作·第八勤勇而为比量。故余正因为同喻也(云云)(其意同后记也)。
  明诠道云。仁云。若二·八因非正因者。即立论者可问云。汝等立正因耶。若言有者。即其为喻。若言无者。即难言。汝等所立不成也。其许正因即名余正因也。谓除二八因以外有正因也(云云)。
  千金莫传云。平备。
  明灯抄云。文有比量云至如余正因者。有比量云等者。未详其人。可捡。此之二因不定因摄令敌证者生疑智故如五不定者。此与前本量作决定相违。前本量主。胜·声二因说无过因。岂许令生疑智。由此明知令敌证者生疑智故因。有随一不成过。又后量因不令敌证生定智故因。亦有随一不成过。与前第二量亦作决定相违云。二·八句因正因所摄。生敌证者决定智故。如余正因者。前本量主。不许二·八正因生决定智。若许生决定智者。岂立非正因宗。故知生敌证者决定智故因。亦有随一不成过(云云)。
  寻云。
  又寻云。尔者以此为不定因意何。
  略纂云。论此二皆是至俱名不定。述曰。此即第三双结两宗因皆有过。一有法声。其宗互反。因喻各立。何正何邪。故俱犹预因名不定。谓胜论等云。为如瓶等所作性故。共许无常声是所作声。即无常。为如声笥所闻性故。共许常住声是所闻故。应常声即无常为。如瓶等所作性故。声是无常。故云此二皆是犹预因故但名不定(云云)。
  文轨疏二云。问。具足三相。应是正因。何故此中而言不定。答。(此疑未决。不敢解之。有通释者。随空为注之也云云)。
  判比量论云。十二相违决定立二比量。文轨法师自作问答。问。具足三相应是正因。何者。此中而言不定。答。此疑未决。不敢解之。有释者随而为注。此中问意。立比量云。违决因应是正因。具三相故。如余真因。今者通曰。违决之因非正因摄。有等难故。如相违因。由此显彼有不定过。又此二因非相违摄。同品有故。犹如正因。又此二因非不成摄。是共许故。如不共因。如是二因不定因摄。非正非违非不成故。如余五种不定因也(已上)。
  略纂云。问。具足三相即是正因。何故此中而言不定。答(有云。此疑未决。不敢解之。有通释者。随空为注)今云。夫论定因。要具与正。具异缺减。正简似因。声·胜两因具足三相。虽非缺减。而不是正。故名不定。故下文云。若不实显能立过言。名似能破。谓于圆满能立显示缺减性言。于无过宗有过宗言。于成就因不成因言。于决定因不定因言等。解云。既言谓于圆满能立显示缺减性言。于决定因不定因言。明知正因要具与正也。又论云。复次若正显示能立过失。说名能破。谓初能立缺减过性。立宗过性。不成因性。不定因性等。解云。既言若正显示缺减过性。不成因性。明决定因虽非缺减。犯因过故。犹预因摄(云云)。
  明灯抄云。然文轨师自问答云。问。具足三相○随空为注。判比量云。此中问意○不定因也(已上)沼略纂中。通轨疑云。今云。夫论定因○犹预因摄。玄应师云。然有解云。此二比量虽无余过。然令证人听众不测理之是非。谓彼疑云。一有法上。其宗互反。因喻各成。何正何邪。相俱犹预名为不定。此说不然。比量之法立敌无非。即成能立。如何但约证听不了解因犹预。若无证听。岂可此因非不定摄。彼解既错。自生疑问云。具足三相应是正因。何故此中而言不定。乃云。此疑未决。不敢解之。有通释者。随空为注。故但如前名不定也(云云)。
  此二比量(乃至)名不定也者。即引文轨疏文也。
  问。
  文轨疏云。问。前对声显论所作随一不成。今既敌同前。何得名决定。答。前对体用常故是随一过。今敌用生灭所作两俱成。又释。前据未重立。是随一不成。今约更成因。故得名决定。又释。总虽言声论计。仍生·显分别对显不成。今敌生决定(云云)。
  今案。依此第二释。可成第七句之长贤律师义也。
  疏云。论如立宗言(至)譬如瓶等。述曰。下第二显宗因有二(至)随一不成(云云)。
  准此文。文轨第三释可用之。总得义势之心耳。
  寻云。可言显宗因喻。何云显宗因。耶。
  声论八家之事。
  略纂云。彼声论计略有八种。谓声生·显各有四故。言声生共计。声本无待缘生。生已常住。由音响等所生故。此计有二。初计。随一一物各有一能诠常声。如非择灭。后计。一切物上唯共有一能诠常声。犹如真如。然音响等生缘。体是无常法。故非非是能诠。今取新生常声为体。以能诠故。此二之中各有二种。一计。全分内外诸声皆是常住。二计。一分内声是常。外声无常。非能诠故。犹如音响。故声生论束为四计。言声显者。声体本有。无生无灭。然由响空。吐显之故。此计有二。初计。多体。如非择灭后计。体一。犹若真如。其音响等但是显缘。体无常故。非是能诠。今者唯取常声为体。此各有二。一计。全分内外声常。二计。一分内声是常。故声显论亦束为四也(云云总料简章同之)。
  前记上云。且声生中。有其二类。一执内外声皆常。二执内声常。外无常。此复有二类。一者执内声常。其体是一。如大乘真如。二者执内声是常。其体是多。一一法上有一声体。如萨婆多无为体有多故。此二类俱不执外一分无常声是一是多。俱执内声为一多。故声显师中亦有四类。一准声生无别。二师总有八类执故。此二皆有一分等。此中有八。且生四者。一计内外声常。其体是一。二计内外是常。其体有多。三内声是常。外声无常。其体是一。四内声是常。外声无常其体是多。生既有四。类显应然。故令成八也(云云)。
  又云。问。所作对生。其义无诤。勤对声显。理乃有违。且外声如何得有勤勇。由此先成一切内声为无常已。即将此为喻而成外也。审(云云)。
  胜论声性之事。
  疏云。胜论声性。谓同异性。实·德·业三各别性故。本有而常。大有共有。非各别性。不名声性(云云)。
  寻云。若尔广百论文如何可会耶。
  明灯抄云。依广百论。大有性亦声性。何故今云大有共有非各别性不名声性解云。声性有二。一通二别。通谓大有。是一是常。一切诸法通体性故。别谓同异。非一是常。诸法各各别体性故。其大有性非唯声性。亦是色性不得偏名声性。广百论约通体。大有名声性。今此约别体。同异名声性。故不相违。耳闻声时。亦闻同异性。故所闻因同品有也(云云)。
  (义骨上卷述文意可见)。
  文轨疏云。问。大有句义亦为耳闻。何故不名声性。答。声之同异唯与声为性。不通余法。故是声性。有通一切不名声性。又释。诸所闻者皆悉是常。大有即是同喻。此唯广百论意大有名声性也(云云)。
  声论声性之事。
  疏云。声生说声总有三类(至)以本有声性为同品(云云)。
  寻云。此声性本有欤。为当新生法欤。
  明灯抄云离能诠外别有本常者。非是声显立本有声。别有声性本来常住。若本有声名声性者。声生论师何立本有声。别有声性本来常住。彼宗不立本有声故(云云)。
  先记云。疏不缘不觉。缘不合即不觉。下二句正指缘觉(云云)。
  寻云。响音若无常者。胜论所立量。宗有相符。声论因有同全异分不定。
  又喻有能立不成。
  邑记云。问。音响之声。理必非常。所闻性因既于彼转。应成不定。答。此因应云除彼音响。所闻性故。不尔不具三相。论文略不说也。又解。音响入宗理亦无失。问。声论立之违自。胜论立乃相符。云何无失。答。虽犯宗过。三相不阙。仍名相违决定。然以理准。宗因俱除简余过尽。方是此过也(云云)。
  又云。疏二声性至不缘不觉者。此性本常。不可缘觉。所作缘具方是可闻。问。缘未合时。既不可缘觉。应非同喻。阙能立故。答。虽缘未具。性可闻故。亦得为喻。又此本诤能诠声常。此既可闻。彼亦缘具。故得为喻(云云)。
  清办比量平备记云。有愚人云。如因明论云。相违决定者○俱名不定(以上论文)为后相违量作不定云。所闻性故。声是常。如声性耶。所闻性故。声是非常。如音响耶。由此明知。后相违量是非真不定。故知前声无常量。不能不令不定(以上愚人文)备法师破云。谁云音响是所闻性耶。音响是虽所闻。非所闻性故。何以知者。疏中卷云。论如立宗言○俱是不定(以上疏文)声生论云。声有三类。初响声者。虽所闻。然非性亦常。亦非能诠。次声性者。虽所闻亦性亦常然非能诠。后能诠者。所闻亦性亦常亦能诠。今以此第三声。为所立宗。以第二声性为同喻也。第二声是所闻即性。兼是能诠之性。第三声是所闻即性。亦能诠即性。第二声性是如大乘真如性也。然是所闻不同大乘也。第三声者所闻法体即云性也○今破云。初类响声虽所闻。然非性也。明知愚人所作不定失者。非真不定。虽所闻物是无常有。然所闻性物是无常无。故是愚得菩萨论破耶。广如其疏之记也(云云)。
  寻云。若尔声性同喻立敌别也。岂共同品耶。
  又问。可分别因喻耶。
  疏云。两宗虽异。并有声性(至)便成过类。分别相似(云云)。
  寻云。
  明灯抄云。声·胜两宗虽所说异。并有声性。胜论同异以为声性。声论别有声性。本来亦是常住。故云两宗所说异也。因喻之法不应分别者。凡立因者。依总法立。不应分别。如声所作。是咽喉作。与瓶所作是杖轮作。虽不相似。不应分别。立敌同许于声瓶上有所作义。虽咽轮别。不应分别。若分别者。一切真量皆应被破(云云)。
  又云。问。因喻之法若得分别令有过耶。答。不得分别令有过失。且如声·胜二论俱立声性。胜论同异性为声性。其声论师一一能诠各别性类以为声性。两宗虽异。并有声性。可闻亦常故总为同喻。不应分别何者声性。如立无常。所作性因。瓶为同喻。岂应分别何者所作。何者无常。故知因喻之法不应分别由此声生立量无过。若分别者。便成过类。分别相似。问。若言因喻不分别者。何故枢要征如幻喻令有过耶。故彼要云。若依俗谛如幻喻有二征。若似事幻。所立不成。若实事幻。能立不成。答。彼二征意。且设征难。审定同喻。显第二相。非谓分别令喻有过准他用宗。同喻亦尔今此疏云。因喻之法不应分别。岂分别喻令有过耶(云云)。
  寻云。尔者不应分别之义。唯限因喻欤。为当通有法欤。
  又云。问。有法及法若得分别令有过耶。答。言陈有法及法若立敌许。不得分别令有过失。因喻亦尔。不应分别。问。若尔何故第一义谛论云。问曰。此云他用者。为是何他。若言真他用。即是能别不成过。又无同喻过。若是假他用。即是立已成。既于言陈法自相上征令有过。何不分别。答。今此且纵许成宗也。此设分别审定宗法。非谓分别令有过失(云云)。
  相违决定名不定之事。
  疏云。二因皆不能令他(至)如前五俱是不定(云云)。
  又云。二因虽皆具三相(至)如此二因二皆不定故(云云)。
  寻云。相违决定唯共比欤(如下抄之)。
  问。理门论云。异此无似因(云云)尔者正因云欤。
  疏云。理门论颂结四相违及不定云。观宗法审察。若所乐违害。成踌躇颠倒。异此无似因(云云)。
  今案。相违·不定之外。既有四不成。如何云异此无似因耶。依之可云。此文约九句门说。躇踌颠倒说不定·相违。异不定。决定因。异相违不相违。即无似正因也。故破文可云异此无似因。不尔岂无四不成异不定相违之似因耶。依之。永超大僧都以此文为证。诸无似立此过相故之文。无似立(云云)。
  明灯抄云。第四一句辨因分齐。除上不定·相违十种过外。更无似因。岂不似因亦摄不成。如何异此更无似因。此说宗法唯有十种。彼非宗法故无有失(云云)。
  对面三藏记云。颂云观宗法审察者。结上六种因一行颂。以六因为宗法。是故观此六种因。极理分明。可云审察。颂云若所乐违害者。结上四种相违一行颂。所言四种相违因者。于自欲所成宗故名为乐违害。也。颂云成踌躇(音上住下着犹预之相)重结上六种因。颂云颠倒者。结上四种相违也颂云异此无似者。可云异此二所说。六种不定·四种相违名为正因也(云云)。
  永超僧都义依此释欤。
  问。所闻·所作二因可有胜劣耶。
  疏云。古有断言。如杀迟棋。后下为胜(至)今此与彼前后相违。故不应尔(云云)。
  明灯抄云判胜负中。略有四义。此即初义。论说此二等者。理门论云。然俱可得一义相违。不容有故。是犹预因。今指彼文故云论说。今取意引耳。又摄上颂中。亦有此文。云皆是疑因性古有断言等者。有云。问。主立宾破。理有是非。岂容俱失而无胜负。答。如杀迟棋后下为胜。即胜论负。声论为胜。犹如相朴力停不倒。先言我胜。此即堕负问虽义胜负。理未必然论说多言能显宗义。依前后断。何所据耶。答。论其胜负。一如前辨。理之是非依现教断。故理门云。又于此中现教力胜。故应依此思求决定。解云。现者即是现量。或世俗情现知名现。教谓圣教。即至教量。此释现教二义各别。此意说云。二宗所立既皆无非。应依世间及以现量并多至教。思求决择。若顺世间现量至教。彼所立理其必是真。若违世间现量至教。彼所立宗即非真也。今即依彼次择二宗。胜论理真。声论非也。所以尔者。世间共知音声间断。耳识现量。非常闻声。多宗至教共两说非常故。今详彼说。依现教断既理门论此不可违。然说立量之法前负后胜。所立宗理前是后非。此即不然。立量之意本拟显宗。后说宗义非真。其量以何显胜。故应说云。其量若胜。所立必真。所立非真。量即堕负。由此如论可断其义。此之二量无论前后。若符现教。此即为胜。若违现教。即堕负门。若俱违顺。依前后断。故声论者所立常宗违世现教。理非真正。量随宗理亦堕负门。今此与彼前后相违故不应尔者。此入理门。前举胜论。后举声论。彼理门论。前举声论。后举胜论。所以得知。理门论云。若于尔时。无有显示所作性等是无常因。容有此义。西明疏云。谓声论师对彼胜论。立声为常。所闻性故。犹如声性。立此量时。彼胜论师愚钝无知。不能与彼声论显示所作性等是无常因。彼所闻性容有正因。由此明知。依现教断。胜论为胜。声论堕负(云云)。
  疏云。又彼外难。所闻性因若对有声性。应正因。论主非之。令依现教(至)故结之云。二俱不定(云云)。
  明诠道云。言现谓世间见声间断等者。释现教有三说。此初说意者。现者世间。教者圣教。第二说意者。现教并约佛也。佛以现量智现证诸法。故证声是无常。既见无常之道理故。教说声无常也。第三说意者。现教并约世间。现者世间可信之人。教者可信之人所说(云云)。
  明灯抄云。文又彼外难至胜论义胜者。此第二义。论主非之令依现者。声·胜二义虽无胜劣。然后诸师共立为法。前负后胜。所以尔者。前立论者自是非他。而不能遣改后所立义。由此前立堕于负处。然今陈那以理推征。辨其胜劣。何论前后。故于此中依现教力以辨胜劣。现力胜者。如声无常。间断不恒。世现所见。故现力胜。教力胜者。胜论立声无常之教。此教力胜。所以尔者。如来即是一切智人。其教合理。佛教之中说声无常。胜论之教与佛教同。故教力胜。故应依此二种胜力思求决定。由此现教二义胜力。胜论义胜。文又释迦佛至外道常教者。此第三义。现证教力也。此义意云。唯佛世尊一切智人。依现量智所说正教。名现教力。由现教力中说无常故。无常比量胜立常者。若尔外道不许至教量旨。何依现证教力证此义耶。答。依比量力前已极成。故无有妨。文又诸外道至二不定者。此第四义。与前第二有何差别。第二义意。现之与教二义各别。此第四义。世间现有至教之说名为现教。故有差别。此义意云。世间现见声是无常。依此现见言声生灭。不见是常。不言恒住。故胜论宗闻彼世间现见至教。故符实义。声论不闻世间现见。故乖正理。彼且断于声胜二义负胜先等者。理门·入理彼此似违。今即会之。理门论意。声先胜后。入理论意。胜先声后。所以先后彼此别者。非诸决定相违皆先负后胜若尔定者。前后既定。何名不定。由此论主恐谓一切决定相违皆后为胜故。结之云二俱不定。问。若违现见。声论为负。应是世间相违宗过。答。彼约胜义立此量故。虽依胜义。若二敌对不违现教。以为定量。若其真性有为空等虽违现见。必无能敌。诸执有者。无有一法共许有性为同喻故。由彼永遮他真因故。设违现见信为定量(云云)。
  后记云。应依世间现有至教可信之说者。即取足目仙人所说之教。名为世间共信教也。彼教之中。明声逢缘有。暂还无。世间皆信。故取为定也(云云)。
  邑记云。疏应依世间现量有至声胜教等者。谓足目仙人所说之教。名世间至教。内外许故。或胜论教。两共信故。或佛法粗师之教。亦名学者世间现有至教。谓外道不许。亦多依信故(云云)。
  寻云。足目仙人是胜论外道之师也。若尔声论何必信之耶。
  定宾疏三云。声论本从胜论流出。是以两宗所计多同而少异也。两宗同许声中无碍往来事。故名为无碍(云云)(明灯抄同之)。
  上文云。声论本从胜论流出。胜论言空是实句义。即言有体。声论之中别分诸计。一家计云。声与声性可言是有。
  同二云。然声师本从胜论宗中流出。故同胜论许云。极微虽非眼识所得。然与子孙粗微已去同聚住故。在眼境中。执此极微。以之为常。而许粗微以为无常(云云)。
  准此等文。声论何不信足目之说耶。
  文轨疏二云。问。主立宾破。理有是非。岂容俱失。而无胜负。答。前负后胜。如先杀持棋。又如人相扑力停不倒。先言我胜。此即堕负问。虽分胜负。理未必然。多言显宗。此说何据。答。论其胜负一如前辨。理之是非依现教断。何者。现谓现量。教谓佛教。即圣言量。又释。世现证知名现。依现起言名教。现即现量。教即至教量也。依此现教断此二因。胜论义是。声论理非。以世间现见音声间断有不闻时。诸佛亦说声是无常世间不见声是其常佛又不说是常住故。又释。世间现见声是无常。依此现见言声生灭。不见是常不言恒住。故胜论宗闻彼世间现见至教故符实义。声论不闻世间现见故乖正理。又答。此之二因无论前后。若闻现教此即为胜。若乖现教即堕负门。若俱违顺。依前后断问。声论定堕负应是宗过收。如其离九失。何成违现教。答。声论说声常住耳等曾不恒闻。胜义虽简宗非。约情终违现教。此即由言故无宗过。谓就胜义。声是其常。据情故理不真。谓违世间现教二量。问。如约胜义。立色等空。以缘生故。犹如幻事。此且约情违世现教。所立空理亦应不真。答。望此虽有违现教义。然以缘生故因。如幻事喻。不违现教。以因喻力令彼世间亦信色等体性是空。无违世间现教之失声论所立声性同喻。胜论虽许然违现教不能令宗世间同许。故声常宗理不正也(云云)。
  因喻违现教力之事。见于此文尤可玩之。
  义心云。问。相违决定中。声论立声为常。理门令依现教。即声论堕负。既违现教。是宗过不。答。非宗过也。何者。且如现量相违云。声非所闻。直违敌证现量耳识。此中立声为常。故不违也。若尔岂不违无漏后智证无常耶。解云。夫立比量。今对未闲。圣智融滥故非敌者。纵虽违之。不对立过。又不违自宗。故非违教亦不是比量相违。比量相违遍乖一切。立瓶是常。无因成故。此立声常。不乖众解。对声性因许成立故。但由胜论对举其因。令宗不定。故非宗过也(云云)。
  定宾疏四云。古德大约有两释。一云。现谓现量教谓佛教。依现量证而说教故。即圣言量。一云。现谓现见。声是现量。耳识所得。有时可得。有时不得。故知无常。教谓依于耳识现量起言教故。即至教量。约此两释。现教力故。声论执常即是堕负。胜论无常即是得胜。今详不然。纵是胜论言中乍似佛法真量。不那自许在声有法有所作因及所闻因。何得是胜。是故要依是陈那等佛弟子众现所学。无有许于一有法上相背二因而取相违之喻。故比诸宗。理独超绝。其力最胜。是故应依现所学教思求决定也。若无道理超出诸宗直尔执云我宗即是说教力胜者。他谁肯伏。故不然也(云云)。
  清[朝-月+(昚-日+亏)]注抄下云。大疏解云如杀迟棋后下为胜者。不然。如声论立声常。其理非正。岂由后下即绝胜论。胜论无常理却正故。今解。外道自相对计法不故正。尔更须求其因喻之过破之。如俱舍破大众部喻。云像实有不成。不等故非譬等。又须更广求至教量来证也(云云)。
  济恩寺大僧都现教力胜之义。以此文被立欤。
  相违决定有自他共三之事。
  疏云。此亦有三。如大乘破萨婆多云(至)有共相违决定之过。是名为三(云云)。
  前记云。疏初是他比后必自比者。即指前量。大乘是初。敌为后。自他可知。又云若立自比对他比者。虽立自量对他敌者。自比即是敌者他故。又云无二自他者。此意说云。若立名自。敌即名他。无二俱自者。无有立敌俱自。立敌为二也。他义可知审。若敌名自。立即名他。无有立敌两俱是自两俱是他。若二俱自。即真能立。若二俱他。即真能破。如次作法过如疏说。如许定果色者。菩萨实身为鱼米色。此色从定所起。名定果色。体是实有(云云)。
  后记云。初是他比后必自比者。意云。如大乘先就他宗以破于他。他将自义以作相违决定故。言初是他比后即自比。虽有自他之名。望于大乘总名他比相违决定也。若言自比对必他比者意云。如先自立义。后他方破。即是自相违决定。无二自他若二自他俱真立破者。意云是相违决定者。要须一自一他方成其过。若二自二他但是真立及以真破问。作法如何。答。大小二乘各立自宗无表色等为实为假。三支无过。即名真立。各就他宗以破假实。即是二他俱真破。破他义故。如疏自指故不量云。如许定果色等者。问。大乘定果色中。有假有实。假者不论。如何非极微成。而言许非极微量无对耶。答。论文之中。言色有二。一者有对。极微所成。二者无对。非极微成。非极微成即法处定果色也。由此定果五尘色等。但由定力故变现也。不同业果故言非极微成也。色名虽同。境根相对摄处说别有不同(更问)如论所说即是共相违等者。问。准前指法。置汝许等言。即不名为共。但是自他置言简之。二自二他俱非过摄。今者论文言共相违即成其过。他若置言简。各望自宗应得名二他真能立真能破耶。答。准理合然。有此相例。但为声者。悉皆共许。立余法者。即有不许。对共不共言自他共三种之过。准示法处。合别作法即无其过也(云云)。
  明灯抄云。立论立他。敌以自对。若立自比。敌以他对。若共以共必不交杂。贤云。今依此释。共比量中。自法他法皆得不定者。不应道理。别许于共不相关故(已上)此解非也。共比量中。自法他法得不定者。约因喻关而作是说。若不相关。虽是共量。不得自他法以作不定过。如唯识比量有法差别中。以自许他方佛作不定等。因喻关故。于根本量所以不得后身恶色作不定者。因喻不关故不得作。是故应知。为遮他不定。因云自许者。其义非也。既本量因未言自许。如何得言为如自许后身恶色。共许之因于自许喻不得转故(云云)。
  古德记中。唯识比量虽共比他不定。关因喻故。为过数之义。即明灯抄义。
  略纂云。问。六不定中。前五各有违自他共。何故第六无其自他。答。两宗乖反名曰相违。因喻各成称为决定。故决定因唯其共也。前五不尔。亦通他自(云云)。
  纂要文如前抄。
  灯第四云。
  定宾疏四云。故今解者。外道愚昧。立敌同许一有法上有相背因。取相背喻翻覆两宗。各不得定。佛法大智悟达正理。必定无容同一有法有相背因。故向文云一义相违不容有故。又云勿说二相更互相违共集一处。外道立敌既自同许一义相违俱容是有。又说二相更互相违。许集一处。乃俱堕负。岂有一胜也。若望先立所闻量已被所作破。前由是立。后由是破。容前堕负。若尽理者。前家却征。汝言所作证无常者。岂可不许所闻为因。声性喻耶。如此征已。不得不许。还不得胜。又违论文皆是犹豫俱名不定故也(云云)。
  清[朝-月+(昚-日+亏)]注抄下云。问。相违决定云何不立九量耶。答。无有自他相违决定。亦无有共各自决定故(云云)。
  (第二十帖口表纸里)。
  注抄下云。问。相违决定二因皆具三相。何得下六不定总在后二相耶。答。从多分说。又解。余因无后二相成过。此二因有后二相过。同诤一有法常无常成相违故。若别宗即真能立也(云云)。
  瓨(胡公反。说文。似莹颈长受十斗也。莹于耕反。器也)。

因明大疏抄卷第二十(终)

  (癸丑冬十一月念三日念四日。书写了。校正已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