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因明大疏抄卷第十一(十一帖)

  问。付异品遍无性相对四句分别。且异品非遍无句体何物耶。
  疏云。有异品非遍无。谓宗异品(至)余六句是(等文。纂要同之)。
  略纂云。有是异品非遍无者。此有两解。一云。谓初中后三因中。各取初句。此三两不定一相违。文标遍无也。二云。三三句中。加各取后三句(等文。后释同疏云)。
  寻云。初解意何除三四九耶。
  问。异品遍无句可取第五句耶。
  疏云。有异品亦遍无。谓宗异品(至)第五不定(文。略纂同之)。
  纂云。三亦异品亦遍无○异品遍无性也(云云)。
  寻云。如疏亦取第五句。具第三相故。如何。
  问。于此四句。如何分别真似因耶。
  疏云。如上所说(至)故说异品遍无性也(云云)。
  周先记云。当句之中虽无者。今此正明异喻。同喻亦他也(云云)。
  寻云。第四句亦有二八正因。何不取之耶。
  问。付同品定有性。且与宗同而非因同。可名同喻耶。
  纂云。问。同品但与因同(至)无能立故(云云)。
  此释可秘之。千金莫传。
  (里书)。
  明灯抄云。
  纂下文云。又正明喻。喻具二立方名正喻。若唯明因第二者。岂唯一立即为正喻(文)。
  问。付于因三相分别四句。且遍是宗法性非同品定有性句体何物耶。释云。九句中<中三句及第七九二句(云云)就之。第七句者。声生论师对声显论师。立声非勤发。无常性故也。立敌俱不许无常性因于声有法有。何具遍是宗法性耶。依之疏主余处释云。此因虽是两俱全分两俱不成。今取不定故无有过(云云)如何。
  纂云。又复以因望宗·同喻(至)中三句是(云云)。
  又云。以因望宗及异法喻(至)即三三句中各除中句(云云)。
  九句义私记云。第七句令具遍是宗法性义。有二传一如第三句立敌改立。今此句胜论为敌者时。无常性故因。见敌者胜论遍有法(云云)二谓不改敌者有初相。何者。此因遍响一分所故也(云云)。
  可见上文。
  有九句义私记下云。
  问。尔虽有两俱不成。今取不定者。何纂文初相与第三相相对作四句之中。或是遍是宗法性而非异品遍无性。谓三三句中各除中句(云云)以此见无两俱不成可言有不定。今如疏文。有两俱不成无不定(云云)何可言。答云。云不同也。有云。约声生论师。有一分声全分声。若全分人为立敌时。有两俱不成。若一分声为立敌时。有不定无两俱不成也。疏与纂约一一边云尔耳(云云)有云。今第七句非声生·声显相对。若云尔之时。有两俱不成。不定成似过。今此句声生论师对胜论立。所以无常性故因。见敌者遍有法。故有遍是宗法性义。故不定真过也。问。若尔有随一不成。何云不定。答。彼随一不成与不定有相双义。故疏云。若有后三不成。可有不定及相违(云云)问。若此句声生论对胜论立。所以无两俱不成者。何疏中卷云。声生对声显立(云云)答。彼中卷言声生对声显。说同分异全不定处。所以次下文云。此因是两俱全分两俱不成等(云云)今上卷说第七句之处。言声生论立。不明敌者。所以以此不定为九句中第七句时。可言声生对胜论也。问。上卷说九句处。明不言对胜论。以何知今此句声生对胜论立。答。今第七句。第三句能违。以此知声生对胜论立也。问。何故第七句。第三句能违故。言声生对胜论。答。思而难悟可闻口决。妄不可传说(此顺文义耳)有云。有法声所有能诠向音。然则立敌共许有法一分向音无常所以无常性故因。见立敌遍有法。所以无两俱不成有不定言也。问。以何知有法声处有向音耶。答。邑记云。响音入宗理亦无过(云云)。
  法隆寺长贤律师云。声论信声无常之后。以为第七句(云云)(本文如别纸)。
  此秘决也。可案之。
  问。同品定有性非遍是宗法性句何物耶。
  纂云。二有同品定有而非(至)以许声等有质碍故(云云)。
  寻云。既无初相。何为九句耶。理门论云。宗法于同品故也。若无初相。何得宗法之名耶。况初相第三相相对。四句之中异品遍无性而非遍是宗法性者。约九句门阙(云云)例是可尔耶。
  又云。有是异品遍无性而非(至)而于宗不有(云云)。
  私云。九句中第九句。佛弟子取之。可为此句云欤。不云九句所摄。若尔依此文可案。且如九句第二之因等秘释矣。
  阙减过性义。如第三帖抄之。
  问。可有但阙减过性非三十三过所摄之义耶。
  疏云。无体阙者○如是合有三个四句(至)非余过摄(云云)。
  寻云。阙减是总过相也。岂无别三十三过耶。
  明灯抄云。但名阙过非余过摄者。三十三过所不例故。名为不摄。非不相从。彼过所摄。故次文云。唯阙初相四不成摄(云云)。
  八能立私记云。
  问。付有体阙有二种。且义少阙之时。可有不定相违过耶。进云。无(云云)付之。既约因三相判阙减之义。阙后二相之边。无相违过等耶。况少相阙不定相违等过(云云)例是可尔耶。
  疏云。有体阙者复有二种。一者以因三相(至)义少名阙○(云云)。
  少相阙者○随应唯有不成不定(至)陈为能立○随应各有因四不成(至)异喻俱不遣(云云)。
  今案。此义极难知。但试会云。因三相合为因之时。名小相阙。既俱名因。故有因十四过也。若初相为因之时。余二相即二喻也。故阙初相有四不成。阙后二相有俱不成俱不遣过也。后二相不为因之故。无不定相违也。理门论云。虽一切分显了所立。然唯一分且说为因(文)依初二句明少相阙。依后二句明义少阙欤。虽有诸德义。未探意趣。追可案之。
  问。正因必具三相欤。
  疏云。问。此之三相为具方成(至)故异体无亦具三相(云云)。
  寻云。设以无义因成无义宗。何异法必有依体哉。又此文心何。
  邑记云。疏此说有体成有体宗者。谓此说言同喻必须依体者。此据成有体宗也。若成无体宗。同喻不须有体。如大乘对萨婆多。云过去未来非实有。非现常故。如虚空等是也(云云)。
  纂云。有问云。若是正因要具三相耶(至)出此量非。如唯识抄(云云)。
  寻云。缘生故之因。何具三相。依之淄州余处。此因付法自相相违过。如何云谁言此因不具三相耶。
  同抄云。言谁言此因不具三相(至)遍无之相者。问。此量正不。答。准下不正。若尔何故今言具三相耶。答。且抑他为难。然非即正也。即指如唯识抄辨过也(云云)文字甚恶。可见。
  问。九句因可摄后三相违过耶。
  疏云。问。理门论料简九句云。于同有及二(至)由此余过不摄之尽(云云)。
  前记云。此答意云。因亲成宗。若有初相即能顺成。无即不尔。理门论意说亲成宗者故。不定中但说于五。有初相故。四种不成既阙初相。所以不说。决定相违三相皆阙。故亦不说。问。此五不定不能成宗。与四不成而有何异即说之也。答。由余相过不相顺成宗。非初相失故。不为例。同异喻因后二相望成宗陈。故标顺违。不具而显。顺即正因。违即四相违相违者后二相故过也。言同异成宗疏远故但标其顺违者。疏违为隔因故。顺者虽多正因。略说二八。违者虽有四相违。略说有一法自相相违(云云)。明灯抄似此记耳。
  邑记云。疏以因亲成于宗等者。谓三相中。因是初相能亲成宗。与宗相顺。四不成因不能成宗。与宗相违故。此九句于初相中但取相顺故。无四不成也。同异二喻后之二相成宗疏远。因于二喻同有异无名顺。同无异有名违。于九句之中。二八正因顺。余并有违。虽不定相违皆二相过。今于九句但举顺违。以例余过。故摄不尽(云云)。
  平备大德云。以因亲成等者。不说四不成之所以也。同异成宗等者。不说后三相违之所以也(云云)。
  愿晓大德义骨。委细沙汰。可见之。
  纂云。问。彼九句中。何故无此余三相违。答。谁言不摄余三相违(至)言陈意许故有四种(云云)。
  寻云。及非勤勇者。第七句宗欤。若尔彼不定因也。何为法自相相违耶。若为不定相违者。岂二过并耶。
  私云。于此文。或云第七句。或云第六。是因明师之诤也。依之东大寺贞胜。大安寺令扆。专寺平源等。各勘文如下抄。即以之可难不定相违不并之义也。
  及非勤勇文勘文。
  勘申。
  因明入正理论义纂要中。又彼九句等事。
  淄州大云寺沙门惠沼集。
  文若云九句具摄四违。如何说言如法成法。不言成有法。又彼九因望于当及非勤勇。此但违法。如何摄四(云云)如理记云。若云至如何摄四者。此有二问。一云。若云九句具摄四违者。如何说言但由法故成其宗法。不言成有法。二云。九句望常宗非勤勇宗。但违法自相。如何具摄四耶(云云)今件记文既言九句望常宗非勤勇宗。但违法自相。明知常宗者。四六二句常宗也。及非勤勇者。第七句非勤勇宗也。又疏云。且九宗中。五常。初三一中三句皆·后二句一。二无常。初后三皆中一勤。初三后一。一非勤勇。后三初一。总为四类(云云)既总九句以为四类。一非勤者是即第七句宗也。今记云。疏文以为证据。明知及非勤勇者既是第七句。专非第六常摄。今就中。及非勤勇之文。若第六句常宗者。有多过失。一者初后二问无差别过。何者。初若云九句具摄四违等者。举四六两宗为问。又彼九因望违于常等者。举前二违宗及第七宗合三宗为问。此即初后问之差别也。若设非第七非勤勇宗为第六句宗者。初后二问既无差别。二者不知似相违过。何者。九句中。非唯四六二为相违。勤与非勤两宗相违为法自相相违之过。但四六相违阙后二相。正相违也。第七相违不阙后二相。似相违也。而或有于此不悟所由。及非勤勇者。亦第六常宗。非第七句非勤宗。若勤与非勤两宗相违不为法自相相违。更何违乎。但论云翻此名相违者。此于正相违言也。不取似相违也。若似相违不为相违。即违(地)纂要云然法师意。据不定不离与作决定。非据不定复作决定之文(天)。此文意具见唯识比量中。恐繁且止。若细寻其理。有众多过失。今则取最要以显其二过。仍以勘申。
  延长四年三月二十七日。传灯大法师令扆(大安寺)。
  勘申。
  纂要云又彼九句望违于常及非勤勇。此但违法。如何摄四之文中。非勤勇宗诤之事。
  先述九句宗。后辨非勤勇宗。
  先述九句宗者。理门论云。常·无常·勤勇·恒·住·坚牢性·非勤·迁·不变(云云)言常者第一句宗也。无常者第二句宗也。勤勇者第三句宗也。恒者第四句宗也。住者第五句宗也。坚牢者第六句宗也。非勤者第七句宗也。迁者第八句宗也。不变者第九句宗也。疏此九句宗分四类云。九宗中五常。初三初一中三句皆·后三后一。二无常。初后中一。一勤。初三后一。一非勤。后三初一。总为四类(云云)言四类者。一常类。二无常类。三勤勇类。四非勤勇类也。言常类者。第一句·第四句·第五句·第六句·第七句宗也。无常类者。第二句·第八句宗也。勤勇类者。第三句宗也。非勤勇类者。第七句宗也。后辨非勤勇宗。纂要说九句摄四种相违。有数问答。故彼九句中。何故无此余三相违。答。谁言不摄余三相违(云云)问意云。何故此中唯有法自相相违。无余法差别等三相违耶言也。答意云。九句摄后三相违。谁言不摄言也。次准文如是。立声为常。所作勤勇二法为因。唯法自相。岂名为余(云云)此文意云。立声常宗所作勤勇二法为因时。唯有法自相相违。何可云摄后三相违之言也。言准文如是者。准论文如是言也。次文云。若不收四。次下摄颂何故云邪证法有法自相或差别。此成相违因。长行既无别解。总摄于上。故知九因亦有摄四(云云)此即纂师依理门论摄上颂文。显九句摄后三相违也。次文云。若云九句具摄四违。如何说言如法成法。不言成有法。又彼九因望违于常及非勤勇。此但违法。如何摄四(云云)此文有二问。即言若云九句具摄四违。如何说言如法成法。不言成有法者。初问也。又彼九句因望于常及非勤勇。此但违法。如何摄四者。后问也。初问意云。若云九句具摄四违者。如何理门论言以因法成宗法。不言成有法。既不言成有法。以之见之。唯可摄法自相相违。如何言具摄四相违耶言也。但明后问意。今有此诤。所以先德传后问意云。此问文中。言常者第四句宗也。非勤勇者第六句宗也。何重不言常常。而言非勤勇也。今寻见纂文。先德所传恐违论疏等。何者。论既说第六句宗云坚牢性(云云)即疏说云恒·住·坚牢性·及不变。此四皆常义(云云)又疏第六句宗摄常类。不摄非勤勇类。又论及疏出第六句本作法云。声常。勤勇无间所发性故。同喻如虚空。异喻如电瓶。既论及疏并立量门。皆第六句宗不言非勤勇。而何云非勤勇者第六句常宗耶。若云第六句者。违论及疏过。又寔非勤之名虽举常无常。而声非勤者□无常义。故定宾疏及明灯抄云。非勤与迁者。是无常之异名(云云)既唐·和师俱云非勤者是无常之异名。而何可云非勤勇者常义耶。纂上问答中。具显四六句唯法自相相违毕。何后此重显四六句唯法自相相违耶。若尔上下文同说四六句唯法自相相违之由者。后问无用。所以今者可言常者九句中诸常宗也。非勤勇者第七句宗也。故问意云。九句中所有诸常宗皆唯违无常法自相。非勤勇宗唯违勤勇法自相。何摄后三相违言也。既论说第七句宗云非勤也。又疏此句宗摄非勤勇类。又疏本作法云。声非勤勇所发性。无常性。同喻如虚空。异喻如瓶等(云云)取以非勤勇者是言第七句宗时。顺论疏等无过也。但上问答就四六句唯法自相相违而起也。后问就诸常宗及第七句唯法自相相违而起也。上问答唯就二因而起故狭。后问举九句而灯故宽也。即四六句法自相相违是正法自相相违也。第七句等法自相相违是似法自相相违也。今纂御意就正依似为显实义假问而已。加以如理记成此后问意云。九句望常宗非勤勇宗。但违法自相。如何具摄四耶(云云)若非勤勇是常宗者。记文岂可言常宗非勤勇宗耶。以知非勤勇者是第七句宗也。然今非勤勇是第六句常宗者。先德所传也。既受此传。岂乖师说耶。以前勘文注进如件。
  延长四年四月七日。东大寺传灯大法师位平升。
  勘申。
  纂要望违于常及非勤勇文事。
  纂要说法自相等四相违摄九句中所以云。问。彼九句中。何故无此余三相违。答。谁言不摄余三相违。准文如是。立声为常。所作勤勇二法为因。唯法自相。岂名为余。若不明四。次下摄颂何故云邪证法有法自性或差别。此成相违因。长行更无别解。总于上。故知九句亦具摄四。若云九句具摄四违。如何说言如法成法。不言成有法。又彼九因望违于常及非勇勤。但此违法。如何摄四(云云次下文广故不载也)于九句因中。第一·第三·第五·第七·第九五句因是不定因也。第二·第八句是正因也。第四·第六句因是四种相违中法自相相违也。凡相违因所违量是似因。能违量是正因也。故二·八句是能违之正因也。四·六句是所违之似因也。二·八句宗谓声无常宗也。四六句宗谓是声常宗也。今纂要又彼九句望违于常及非勤勇者。二·八句无常宗。违于四·六句常宗故。是即唯违法之自相。不违法差别等。所以九因中唯有四种相违中法自相相违。如何余三相违可摄九句中言也。文望违于常及非勤勇者。望违二宗举说能违二·八句也。于常二字。此所违第四句声常宗也。及非勤勇者。所违第六句声常宗也。声显论师言。声非生发而常。故声常宗名非勤勇也。若言望违于常及常宗者。可常字重故也。非是第七句非勤勇宗也。犹如九句中第一·第四·第六·第九·并五句宗。虽共是常宗。而为恐有五常宗故。理门论颂云恒·住·坚牢性·不变等。此亦如是。然诸非勤勇者多是常。故常宗名非勤勇。但一分电虽非勤勇。而无常耳。故纂要首法师记云。及非勤勇者。是第六句常宗(云云)又本国古因明学法师等。皆传此义释。然有一类学者等。言及非勤勇者此第七句宗者。有多过失。即一者有违唐国师说之失(违记文故也)二有违本国古因明师传之失。本国古师者。根本因明师。东大寺惭安大法师传同寺长在大法师。长在大法师传于药师寺真惠律师。真惠律师传于同寺隆光律师。隆光律师传于东大寺惠畛律师。此等师皆传纂要文及非勤勇者此第六句常宗三者有违纂之失。何者。纂要难文大意。九句因中。第四·第六句因但有法自相相违也。如何四相违摄尽九句中言也。结难文云。此但违法。如何摄四(云云)而第七句因此不定因。非相违因。如何可言及非勤勇者此第七句宗也。四者有能所违杂乱失。何者。若于常无常宗及与勤勇非勤勇宗。别能违所违者。四·六句常宗此所违也。二·八句无常宗此能违也。第三句勤勇宗此所违也。第七句非勤勇宗此能违也。所以无常宗违常宗故。云望违于常。若非勤勇宗违勤勇宗。故纂文及非勤勇者此第七句者。应举第三句宗言及勤勇发。不可举第七句宗言及非勤勇也。而何于常无常所违常宗。于勤勇非勤勇宗。可举能违非勤勇宗。所以有能违所违杂乱之失。如是等过失非唯一。故及非勤勇者此第七句者。甚不当。故不可依用矣。
  右件纂要望违于常及非勤勇之文意勘申如件。
  延长四年三月二十五日。传灯大法师位贞胜。
  勘申。
  因明入正理论义纂要中。又彼九因等文。
  淄州大云寺沙门惠沼集。
  文云。问。彼九句中。何故无此余三相违。答。谁言不摄余三相违。准文如是。立声○言陈意许故有四种(云云)今就此文。彼九句中。何故无此余三相违。四相违中法自相相违显然在九句中。但为显余三相违亦九句摄之。亦发此问也。答。文云。谁言不摄余三相违(云云)自谁言不摄至亦有摄四。是皆答文也。言准文如是者。指理门论云于同异及二等之文也。言立声为常所作勤勇二法为因唯法自相者。谓第四句常宗以所作性为因。第六句常宗以勤勇发为因。但共法自相相违也。言岂名为余者。释理门论颂云所余皆不定之余字也。故如理记云。言准文如是至岂名为余者。意说。九句中得摄四违。以所作勤勇二因即法自相相违因。准论颂云同有及二在异无是因反此名相违所余皆不定。明知余字别不定四相违。故知反此名相违之言。即摄四相违也。问。所作勤勇二因唯法自相相违。如何亦法差别有法自相有法差别相违耶。可以颂中余字示于不定法自相相违。即摄后三相违耶。意说。翻此名相违。得摄四相违。岂言翻此名相违。只作翻法自相相违一个耶。云所余皆不定者岂此不定唯对一个法自相相违名所余皆不定耶。故知相违之言具得摄四(云云)然则彼第七句是不定因。故既名所余。今论四句相违之中。岂可所余第七句耶。为滥竿乎。次言若不明四次下摄颂何故云邪证法有法自性或差别此成相违因者。理门论文也。意显。邪证法有法自性者。法自相相违有法自相相违。或差别者。法差别相违有法差别相违也。此成相违因者。结此成相违因也。言长行既无别解总摄于上(云云)颂中既摄四相违。长行无别简解。故知九句摄四相违。次言若云九句具等者。如理记云。若云至如何摄四者。此文有二问。一云。若云九句具摄四违者。何说言但由法故成其宗法。不言成有法耶。二云。九句望常非勤勇宗。但违法自相。如何具摄四耶(云云)为显二问之差别。置又字也。问。前后合有三个问。其义如何。答。最初问答之意者。显依摄颂而九句摄余三相违也。后一个问中次问意。显然释论中。言但由法故成其法。不言成有法。何可摄有法自相相违等余三相违乎。后问意谓所释九因望于常及非勤勇此但违者。意谓九因之中所作勤勇二因。望违常者及非勤勇。此但法自相相违也。言常者第四句之常宗也。非勤勇者第六句之常宗也。一何两故置及字也。常有二义。一者非所作故知常。二者非勤勇故。今显第四常宗违所作因。第六常违勤勇因。而第六常宗名非勤勇。故首记云。是四·六句(云云)或人以言非勤勇偏谓第七句宗者非也。纂主不重言常者。论师颂九句宗云。常·无常·勤勇·恒·住·坚牢性·非勤·迁·不变(云云)初言常者第一宗也。次言无常者第二句无常宗也。次言住者第五句常宗也。次言坚牢性者第六句常宗也。次言非勤勇第七句非勤宗也。次言迁者第八句无常宗也。次言迁者第八句无常宗也。次言不变者第九常宗也。论师如此寻义改字。纂主依此寻义名非勤勇。或人难云。若尔者。论师之改可名坚牢性。今通云。论师泛尔依列九句之宗。第六句宗名坚牢性。今纂师为显四·六相违名勤勇。所以何者。第四句所作因违己之常宗。顺第二句无常宗。第六句勤勇因违己之常宗顺第八句无常。为显此义。第六常宗名非勤勇也。诚虽九句作法中第七句宗非勤。然今纂文非勤者。非标第七句。何以知之。次答文云。虽云违有法。实唯成法如难有性。而非有性。难彼意许离实等有而非有性。故唯成法。何非法自相相违。亦非余三相违。何故是处标云。理门论望作能违量而名加言。是故余三相违皆为法自相。不分自性差别但摄。颂中入正理论立四相违者。望未加言本意所争。立眼等必为他用意。许神我他用有性非实。意许离实有性及作大有缘性。故有四种相违也。抑今此中及非勤勇言。若为第七句宗者。略有十过。一者违论颂过。即理门论云。于同有及二在异无是因。翻此名相违。所余皆不定(云云)于同有及二在异无是因者。二·八正因也。翻此名相违者。四·六句相违也。所余皆不定者。第一·第三·第五·第七·第九之不定也。所以第七不定句混摄四·六相违之句耶。二违纂要颂过。则纂要云。二·八为正因。四·六相违摄。所余皆不定。正似应当知(云云)既二·八句正。四·六相违之外。重言所余皆不定。岂容第七句滥入相违乎。三违如理记过。则彼记云。九句望常非勤勇宗。但违法自相(云云)今案此文。九因之中所作性因望于第四常宗。勤勇发因望于第六常宗。并是阙后二相。但成法自相相违。第七无常性因望于非勤勇宗。不曾阙后二相。何为法自相相违乎。四九句摄过类过。若非真法自相相违。是似过者。岂九句摄过类乎。五有问无答过。若言望违于常者。是四·六句之宗及非勤勇者唯第七句宗。故今为后问者。何故答文即虽云违有法。实唯成法。如难有性。而非有性。难彼意许离实等有而非有故唯成法。而不曾答第七句乎。六违首记过。彼记云。望违于常及非勤勇者第六句(云云)大道理过。凡相违者。后二相过。不定者。第三相过。何得一混乎。八总破□过。夫属文体。一篇述志上下相通乃成其义。今此纂要之文。释始终起自问文至于答词。唯说四·六句摄余三相违。都无第七句可间杂之理何可执非勤勇之三字。以破纂要师之一章耶。九违四依过。弥勒慈尊为断末学如斯之疑说四依云。依义不依文。依法不依人。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云云)纵云第七宗是非勤勇。而今是处无有可标第七句之理。是故应依言第六宗之义。不可依为第七宗之文。十失古德传过。我朝古德因明师。始自东大寺大法师长载·大僧都祥势。药师寺真惠·隆光。东大寺律师惠畛。兴福寺律师空操。真觉等。至于当时僧纲并诸学者等。学第六宗。非第七句宗。部类之多则为证验者也。仍勘申。
  延长四年三月二十五日。东大寺传灯大法师。
  勘申。
  因明纂要文。彼九因望违于常及非勤勇文事。
  文云。问。彼九句中○余三相违(此总答也)准文如是○岂名为余(此重问也)若不明四○亦有摄四(此答也)若云九句○如何摄四(此文有二问也)虽云违有法○故唯成法(此总答也。恐繁不记)今检此文起所以。初问意云。凡九句唯有四相违中法自相相违。何故无余法差别·有法自相·有法差别三相违耶。次答云谁言不摄余三相违者。此显九句总摄四相违之所以也。次结难云准文如是。立声为常者。唯论文九句中。第四句立声为常。以所作为因。第六句立声为常。以勤勇为因。此唯法自相相违。岂名为余三相违耶。次答云若不明四。次下摄颂等者。此引论颂文答具摄四相违之由也。次若云九句○如何摄四者重问也。于中有二问也。初依论文问也。后依道理问也。今就此后问又彼九因等之文。学者得意不同。递成诤论矣。然有一类学者云。又彼九因等者。上出例义已。重亦出异义。故置又字也。望违于常及非勤勇等者。言常者。九句之中诸常宗也。及非勤勇者。第七句宗也。此但违法自相。如何摄后三相违耶。又定宾师理门论疏云。非勤勇者是无常异名也。以之知非勤勇者是第七句宗也。非第六句宗也(云云)今谓。此义不然。何者。若云九句等文有二问也。一举违文为问难也。意云。言但由法故成其法。不言成法差别有法差别。而如何违于此论文。而言九句具摄四违耶。二叙道理为问难也。此意显。又九句之中。第四句及第六句常宗。唯违第二与第八句无常法自相。而如何摄四相违耶。故次下结文云。此但违法。如何摄四(云云)以之知非勤勇者是第六句常宗也。今为显二问差别。置又字也。非谓举第七句宗云及非勤勇也。若难者云第六句宗云声常。而不言非勤勇。何言及非勤勇者。今通云。恐重言失。不言常及常。而改常云非勤勇也。今为显二问差别。置及字也。非谓有及言故非勤勇者是第七句也。若难者云若改常者。论文第六句宗为坚牢性。如此可言及坚牢性者。今通云。彼为显第六句宗勤勇因违己宗。而有法自相相违之义。名非勤勇。曾非第七句宗。故愿建大法师纂要集记。引大唐惠首记云。又彼九因等者。前所问重成而为问。九句中四·六皆法自相相违。何具四相违耶。第六勤勇因违非勤勇。故言及非勤勇(云云)今纂要御意。举第六句宗云非勤勇。有三义。一为显勤勇因违非勤勇常宗之义。二为顺以宗随喻之义。云非勤勇也。意同喻虚空非勤勇故。所立宗亦云非勤勇也。三为明声显论师云非唯声常亦非勤勇之义。第六句宗亦名非勤勇也。若言坚牢性时。义非显然也。若难者云如理师记云。九因望常宗非勤勇宗。但违法自相。如何具摄四耶(云云)既云非勤勇宗是指第七句宗者。今通云。非勤勇宗者指第六句常宗。故论文但违法自相(云云)若举第七句宗者。第七宗是不定因。而非法自相相违。何言但违法自相耶。若云第七句亦是法自相相违者。违论·疏·纂要·记等文。何者。论文云。于同有及二在异无是因。翻此名相违。所余皆不定(云云)又纂要云。二·八为正因四·六相违摄。所余皆不定。正似应当知(云云)(恐繁不出疏·记等文)如是文第七句皆不定摄。岂违此等文而第七句为相违耶。若云是似相违者。何举似过为问难哉。加之九句门但摄正因相违不定。都不摄似过类也。若难者云非勤勇与迁者是无常之异名。即引定宾疏·明灯抄文等为证者。今检彼疏。曾无定非勤勇者无常异名之文。故彼正文云。前以第一句三宗者。一常·二无常·三勤勇。第二句三宗者。一恒。二住谓常住·三坚牢性。此三皆是常名差别。为成巧词故绮其文也。第三句三宗者。一非勤·二迁是无常之异名。三不变是常住之异名也(云云)此列九句宗之中。于本自显然义。更不明异名。则常·无常·勤四宗也。但举恒·住·坚牢·迁·不变五宗明其异名也。而误见一非勤二迁是无常之异名之文。加非勤而无常异名者。此谬失也(但明灯抄引载定宾疏文故。更不会释之)若尚执非勤是无常义。违于声生论师本计。彼师本自不云声无常故也。但于非勤通常无常。谓常非勤是虚空也。无常非勤是电等也。今言非勤者。望虚空非勤。第六句宗亦以为非勤也。非谓举无常非勤也。或难者云。且问就四相违唯法自相相违而起也。后问就诸常宗及第七句唯违法自相相违。而起也。故前问狭。后问宽也(云云)今谓。此义不然。若举诸常宗唯违法自相者。非唯不定相违相滥。亦能违所违杂乱矣。何者。凡九句门判定正因相违不定之门也。何浪混云相违耶。设全虽云相违。而既无能违所违之一。五·九之句是二无能违所违之差别故。何名相违耶。故此义专无所诠之。然今却案。彼一类学者意。是偏疏阅纂要文字及言异执其义也。非啻违于文。亦乖道理。故有多过失。谓一有违论疏记文失(诚文如上)然此言非勤者。指第六句之记文明白也。指第七句之诚文却无。彼以何为证耶。二违道理过。谓若此言非勤勇者第七句宗者。是第七句宗是无常义者。道理相违也。何者。凡非勤勇虽通常无常。然今此言非勤勇者。则立声常义。所以举虚空以为同喻。此道理条然也。而违背于此道理。何云声非勤勇是无常之义乎。若非勤者是无常义者。翻此勤勇可言常义也。若许尔者。第八句勤勇因非正因矣。若不许者。第三·第七无能所违矣。故此言非勤勇是无常义。殊有相违于大道理之失也。三有违我朝古因明师传失。谓根本因明师。东大寺大法师惭安传于同寺大法师长在。长在大法师传于药师寺真惠律师。真惠律师传于同寺隆光律师。东大寺惠轸律师·兴福寺空操律师。皆同传及非勤勇此第六句常宗也。又元兴寺明诠僧都传同此义也。当时海内学侣等。皆莫不受学此义者。而背此义出异义者。是何人耶。如是过失非一。恐繁故不具记也。然今捡纂要文。起自问文至于答词。始终唯说四·六句摄余三相违。都无第七句可交涉之理。何可执非勤勇三字以破纂要一章耶。是偏但执文曾似不知义。故可谓此言非勤勇者指第六句宗。却非第七句宗也。
  右依仰旨勘申如件。
  延长四年四月一日。兴福寺。
  以上勘文。太安寺泉球大德九句义私记奥书加之。然件书年序多积。为鼠破损。文字多失了。遗恨尤甚。普寻他本可交正之。
  九句义私记下云。及非勤勇者第六句宗也。重不言常常。言及非勤勇。非勤勇者此常异名故也。有人云。非勤勇者第七句宗。其亦法自相故(彼此是非如云云奉敕勘文)。
  准此文。以上勘文依敕宣各勘申也。
  今勘皇代记。醍醐天皇御宇欤。
  问。有性有法离意许大有之外。可有别体耶。
  又云。问。若违意许离实有(至)但名违有法自相(云云)。
  寻云。共许有性即离之外有别体。若尔非意许大有之时。尚留可有言陈不无之有也。如何。
  问。差别相违量必可有二差别耶。
  又云。问。以更无别名违自相(至)后哲若披可为龟镜(云云)。
  寻云。不随身造业受苦乐。我等片差别不可有。立者边如是非一。如何。
  问。九句门无相违决定耶。
  又云。问。何故九句无相违决定(至)有相违决定(云云)。
  私云。不对许有等文有多训。又何故九句之文或问第五句。或问第二句之真惠道诠等诤。皆如别抄。
  灵安寺已讲云。数论作六千颂救声常之义(云云)此人乍立常宗不许声性也。不许声性之声论者。即是数论师也(云云)。
  慈恩传五云。又以宗依宗体。留依去体以为宗。喻体喻依。去体留依而为喻○复以数论为声论。举生坏为灭坏。岂唯差离合之宗因。盖亦违倒顺之前后(云云)此破吕才之注解也。
  见此文。以数论为声论之事。吕才之义也。
  问。以遍是宗法性句对同品定有性四句。有几句耶。答。有十二句。付之。可云十六句。例如以同品定有性句对异品遍无性四句有十六句。依之文轨师等可许有十六句。如何。
  疏云。
  私云。初相中无遍而非宗法之句故。云有十二句也。
  问。于因三相。自他阙具相对有几句耶。答。疏云。此中合有四十五种四句。一种三句。一种两句(云云)付之。以遍是宗法性三句一一。对后二相各四句。总有四十种四句。又以初相对后二相。以第二相对余二相。以第三相亦对余二相。各有四句。合是三种四句也。又无体阙有三种四句。少相阙·义少阙各有三种四句。合九种四句也。若尔可言五十二种四句。何云四十五种四句耶。
  又无体阙·少相阙·义少阙各有一个两句。合三种两句也。何云一种两句耶。
  疏云。各对互随无者。此有四类。
  明诠云。问。何故无体阙三种四句。有体阙三种四句等。不入此数耶。答。备云。唯因三相四句等。正此颂中摄。故云四十五种四句等也(等云云)。
  明灯抄云。此中合有四十五种四句等者。四十种四句者。第三类各对互随无中。以初相三句中一一句。各对后二相中各四句一一。更互随有无以为四句。合有二十四种四句。以第二相四句一一。对第三相四句一一。更互随有无以为四句。有十六四句。加前二十四种合四十种四句。言五种四句者。无体阙中。三种四句合为一种。有体阙中。以少相阙三种四句合为一种。以义少阙三种四句合为一种。第二相四句。第三相四句。是为五种四句。一种三句者。初相三句也。一种两句者。总有三种。一无体中一种两句。二有体中亦有二种。一少相中一种两句。二义少中一种两句。虽有三种。一数等故。故云一种两句(云云)。
  上文云。
  邑记云。
  问。宗同品望能别法宗论之欤。
  论云。谓所立法(至)说名同品(云云)。
  疏云。所立法者(至)故举此法以彰彼聚(云云)。
  寻云。若尔何可有有法自相相违等耶。又能别者极成能别欤。总宗能别欤。如何。
  明灯抄云。由法能别之所别宗等者。能别有二。一别宗能别。谓极成能别。即此能别之所别宗。是声有法。二总宗能别。名之为法。法之所立为因所成。名所立法。即所立之法名所立法。今云法能别者。即总宗能别也。为此能别之所别宗。即是声·无常不相离性宗也。因成所立显声无常。不成无常是其声也。此总宗能别即能简别声是无常。不成无常是其声义。故云法谓能别(云云)。
  略纂云。所立法者。有云宗中能别名之为法。此能别法为因所成名所立法者。理定不然。极成能别既是宗依。不为因成。如何可是名所立法。故今解云。所立法者。此有两解。一云。不相离义总宗名法。为因成故。得所立名。所立即法。名所立法。二云。总宗能别名之为法。法之所立为因所成。名所立法。即所立之法名所立法。若尔法及有法并非因成。何故唯标能别法者。因成所立。显声无常。不成无常是其声也(云云)(明灯抄上文引之)。
  寻云。若与所立总宗相似等文心何。
  明灯抄云。此中意云。若不言因之所立不相离性。但言与所立总宗相似一切种类之聚名同品者。异品空上所有无我。与声总宗所有意许无我相似。应名同品。以彼无我非因成故。陈那既取法与有法不相离性因之所成。以之为宗同品。亦取除宗已外有法·能别不相离义。名为同品。此义云何。除宗已外有法能别皆名义品。若彼义品亦不相离。与宗均等。说名同品(云云)。
  问。论中于同品云谓所立法。异品不言无所立法。又于异品说处字。同品不然。有何故耶。
  疏云。
  问。论明同品文。不言定有性。于异品兼显遍无性疏主如何释之耶。
  疏云。
  明灯抄云。第二解中。但许有因即成同品等者。同品文中。既不言见是所作。如何今云但许有因即成同品耶。答。虽文不言见是所作。如宗无常。以瓶为喻。瓶有所作。立敌先许。故许有因即成同品。是故不解因定有性。异品止滥。必须遍无方成滥止。故解异品兼为解因遍无之性。复云见非所作也(云云)。
  问。同异二品之外。可立非同非异品耶。
  疏云。问。如立无常。龟毛无彼常住之相(至)便入同中(云云)。
  私云。若立声无常之时。龟毛入异品。无灭义故。若立声常之时。常是有义故亦为异品。若立声非无常之时。即为同品云也。若尔声无常。所作性故。云龟毛亦异品者。所作性因。同品有异品有非有。岂非第六句耶。
  明灯抄云。问。此所作因亦第四句。陈那既言无所立处即名异品。只立声所作性故。即以瓶等及龟毛皆名异品。无所立故。其所作因唯于一分瓶等是有。然于一分龟毛无此所作因。应是第六。如何说是第四句耶。答。陈那且依有体同异说因望彼。九句有殊。若通依二无第四句。又解。龟毛遮无常故亦得称常。此非异品故无前失。然取前解(云云)。
  论文并举所作勤勇二因之事。
  又以此文证佛弟子之事。
  疏云。双举两因者。略有三义(至)今显彼二因皆具三相故双陈之(云云)。
  有人以此文证佛弟子之义也。然见文相不必然。既云。若佛弟子对声生论(乃至)若对声显(等文)明知此文佛子始对声论之所立量也。不见声论之量。勘法自相相违欤。
  若尔何必为证据耶。
  又寻云。声显全分计。何令信外声无常之义耶。依之。
  明诠云。问。声显论中。有计外声是常。如何令信无常耶。若以勤勇为因。两俱不成。若以所作为因。有随一不成。故答。
  会云。
  前记云。问。所作对生。其义无诤。勤对声显。理乃有违。且外声如何得有勤勇。由此先成一切内声为无常已。即将此为喻而成外也。审(云云)。
  解[/卽]记中云。此中问云。九句因中。第八因者破一分计。谓内声无常。勤勇发故。如瓶等。若对声显破全分计。以何因破。若亦以勤勇因。即有随一不成过。一分外声非勤勇故。答。勤勇发因唯对一分计。若对全分计。先破一分也。以内声为同喻破之。谓外声无常(宗)声随一摄故(因)如内声易知也(云云)以上二文其心同之。但唯识论出声论计云。有执。一切声皆是常。待缘显发方有诠表(等文)见此文。以待缘显为故成常宗也。疏中二声本常住。从缘所显。今方可闻(文)所存似同。准此立量破云。声应无常。待缘显故。如瓶盆等。问。若尔因有不定。云为如真如待缘显故声常耶。答。择灭亦有无常义。故彼论释圆成实性云。三垢净无常。位转变故(文)。
  又寻云。准此文。响音即非声欤。既云缘响。若息还不可闻之故也。若尔古德以响音于声无常量付不定之事颇不得心。又响音可闻之缘也。即非可闻性欤。若尔何以此难所闻性因有不定耶。仍能能可案立之。
  又寻云。所作性因何不对声显论师耶。勤勇无间所发。岂非勤勇所作耶。
  明灯抄云。问。所作性因对声显论随一不成。所作通显。不唯是生。因喻之法不应分别。何故对显随一不成。答。内外二道所作不同。如内道释。声从众缘所生。为众缘所生作故。说是所作性。如声论说。说显为所作。如凿壁作孔显得虚空。空是所显。说空是所作。声论亦尔。声是常故。以响显声说声是其所作。义通于生显。若立声为常无常等为宗。若以所作性故为因。佛弟子对声显论随一不成。若以生义是所作义。声显论者所作义不成。若以显义是所作义者。佛弟子生义不成。若立论者敌论者相对立因。随一不成。亦是似因。非真因也。问。若所作义如此别者。上真立因中所作因者。应是似非真因也。答。上真立因中。云所作性故者。且约立敌俱立生义是所作义。故是真因。今对声显论说。即是随一不成过。更须以余义为立因也。问。见上所释。所作之义通生与显。若佛弟子对声显论。总言所作性故。岂有随一不成过。不可分别是何所作。为生为显故。答。因喻之法不应分别者。即有别意。若自他俱许声上有咽喉等所作。复俱许瓶上有杖轮等所作。以别许故可总为因。今生所作。自许他不许显所作。他许自不许。别不俱许。不可总成。故是随一不成过也。问。如凿壁作孔显得虚空。既是现事。非不所作。若尔依作显空。所显虚空。为所作性。为勤所发耶。若所作者。第二正因。应无异喻。若勤发者。第八正因。应无异喻。俱有不定相违过故。答。二·八正因异喻空者。遍法界空。其体常住。非是所作。亦非勤发。故为正异。无有诸过。孔中虚空。隐显无常。位转变故。不以为异。问。何以得知孔中虚空隐显无常耶。答。遍法界真凝然常住离系涅槃垢净无常。位转变故。唯识第八有其成文。遍法界如喻常住空。离系涅槃喻孔中空。诸人不知此义。于通生显所作。多有疑惑。应设劬劳(云云)。
  寻云。第八因可有一分能立不成。又可有一分两俱不成。以宗不言内声故也。
  又云。问。若勤勇因于电不转。即同喻中应有一分能立不成。答。宾师云。此难。即堕义准相似过类之中故。彼反难云。勤发反非勤。勤发声·瓶齐无常。非勤反勤。非勤电空并是常。此意不取敢抑电为常。但欲待其佛法不许电是常住。接势即言。汝既自许电是无常。汝勤发因即不遍此无常宗中。故是一分两俱不成。论文亦判此为不定。故论文云似不定也(云云)。
  第八句可立内声。故疏云。若立内声因言勤勇。不尔因有两俱一分两俱不成(云云)上文同之。故彼疏云。
  略纂云。问。宗云。如有成立声是无常。唯标其一。何故解因即彰所作勤勇二耶。此有五解。一对敌异故。二成内外故。三显二·八故。四有宽狭故。五违四·六故。一对敌异者。外道声常。彼有两执。一声生论○二声显论○立所作因唯对声生。若对声显。似因摄故。立勤勇因六对声显。以勤勇因通生显故。二成内外者。彼声论师自有二执。一执唯内声常。二执外声亦常。立勤勇因唯成内声。若对外声不成摄故。立所作因亦成外声。以所作因亦通外故。三显二·八者○四有宽狭者。因成于宗略有四句。有宽因成狭宗。谓所作因成于内声。有狭因成宽宗。谓勤勇因成内外声。有宽因成宽宗。谓所作性因成内外声。有狭因成狭宗。谓勤勇因成于内声。此四句中。狭因成宽宗非正。余三容是。宗一因二者。显宗因有宽狭也。五违四·六者。第二违第四。第八违第六(云云)。
  寻云。内外异故者。清水上纲难云。
  勤勇无间所发性之事。
  疏云。所作性者。因缘所作(至)勇锐无间之所发显(云云)。
  明灯抄云。勤谓策发等者。勤者策励也。勇者猛利也。无间者相续义。策励猛利相续为缘。由自内心声从此发。故云勤勇无间所发性。染谓懈怠等者。勤者勤劬染法懈怠。勤作诸恶。亦是勤故。无记谓欲解者。无记事勤即欲胜解。欲通三性。今约无记。或是作意等者。文轨师传。西方释云。勤勇者或云精进。或云作意。净眼师云。精进局善。作意通三性。故取作意为正也。作意之性能惊心心所令趣自境义名勤勇。由此作意得勤勇名。谓勤勇无间起心。从心无间起寻伺。从寻伺无间起心藏风。展转乃至击动喉舌齿唇等发其语声。故云勤勇无间所发性。或是寻伺或是思慧者。标举助缘。非是异说。大乘寻伺。思慧为性。即发业思以慧助之。以起风动。脐轮等风者。即心藏风也(云云)。
  问付声无常。且若成意许苦宗者。有何过耶。进云。有不定过(云云)付之。不定是言陈过也何云尔耶。
  论云。是无常等因(云云)。
  疏云。等者等取空·无我等(至)故此言等随其所应(云云)。
  今案。意许不定。以此文可为规模。人多不悉致惑而已。此疏依论文。如下抄之。
  私记中云(本院私记欤)。
  问。傍义准宗成苦空无常者。何云等空无我。不云等苦。答。其意为傍义准宗所成意所许宗别别立量成时。声苦立量时有失。故不云等苦。问。若尔意所许宗有过故苦不成可云。答。意许宗苦亦能成也。问。若尔何疏次文云。若所作因亦能成立言所陈苦等及无常宗意所许苦等一切法。此因便有不定等过(云云)。答。其意任立者意许。有时苦能成。其意许举言显时有过。此云意许苦等成者有过。譬如任立者意许。时有一实故因能成意许大有性。烦者尤之时。敌后二相。不成离实大有性也。问。其敌者尤时不成。云言所陈苦等。而何重次下云意所许苦等。答。其言所陈苦等云者。意所许苦等显别别立量云也。次意所许苦等者。不立量直约尤意所许云也。问。不立量直约尤。何可云有不定等过。答。其意。意所许所成苦宗。因可有不定过言也。问。若尔疏所出不定过。何所著过。答。此意所许言陈别别立量。约所□过也。问。意所许成无过云。物尤有过。答。彼寻尤时有过。任意许无过故。论是无常等因云等苦。而云等空无我不云等苦。故疏次文。此既正因。无不定过。故此等言随其所应(云云)问。此文意何。答。此既正因。无不定过傍义准宗成苦无过也。言故此言等随其所应者。尤其意所许。苦宗有过。故云等空无我。不云等苦。此云随其所应也(云云)。
  虽有此记不叶疏文。

因明大疏抄卷第十一(终)

(宽文十三年癸丑暮春初六·七·八·九日之间。书写校正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