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因明论疏明灯抄卷第六(末)

  日本沙门释善珠抄
  文。论此中现至谓无分别者。此中现量谓无分别者。言现量者。量谓量度(ゾ)。缘虑之义(ナリ)。现谓眼等证境明白(ナルナリ)。依现发识故名现量。无分别者。谓行离动摇心所也。即五识等。准有部宗分别有三。谓自性分别。随念分别。计度分别。五识中无计度随念名无分别。依大乘宗略有两解。一云。同萨婆多。一云。五识无自性等三种分别名无分别。次下文云。名种等所有分别者。皆计度分别差别之名也。分别虽多不过三种。此论总言谓无分别。理门亦总言现量除分别。彼依遮诠言除分别。此约表诠云无分别。谓但有是无分别者。一切皆是现量摄故。问。无分别名现量者。无分别心(ハ)皆唯现量耶。答。无分别心非唯现量亦通似现。何以得知。前第一云。散心有二。一有分别。二无分别。诸似现量。遍在二心。有分别心妄谓分别得境自体。无分别心。不能分明冥证境故名似现量。论据决定。唯说分别。非无分别心皆唯现量故。故知无分别心亦通似现。问。分别行相。差别无边。且对法等说三七种。三分别者。自性等三。七分别者。一任运分别。二有相。三无相。四寻求。五伺察。六染污。七不染污(ナリ)。分别(ノ)性相差别。如论应知。今言无者。无(ソ)何分别。答。理门论说。无分别体。总有四类。一五识。二意识。三自证分。四诸定心。对法论云。七分别中有相分别。即是自性随念分别。有相分别。既唯意识。说是意识不共业故。即以寻伺为自性故。故知五识自性亦无。然摄大乘五识许有自性分别者。随上座部小乘相说。非大乘义故不相违。成唯识论义亦同彼。一切有宗亦同上座。说五识有自性分别。故俱舍论第二卷云。由五识身虽有自性。而无余二。说无分别。如一足马名为无足。若七分别。依瑜伽论。五识全无。彼说意识不共业故。意识现量。有说三七分别皆无。远离一切分别行者。名现量故。第八现量。虽未见文义准有二。自性任运亦不违理。诸自证分一切皆无。所说(ノ)分别(ハ)依见分故。若诸定心一切非有。四类现量皆无分别故。云现量谓无分别。
  文。问以何智至名现量故者。谓心心所无分别者。证法自相名为正智。义谓境义。非义理也。色谓色尘等者。等取诸现量境。名即名言。谓于色等所量之境。离名言等假分别者方现量(ナリ)。见于毛轮等者。依翳因缘。于目毛头现轮形相。是名毛轮。名种等分别者。义如下说。故杂集云等者。杂集论第十六卷云。现量者。谓自正明了(ニシテ)无迷乱义(ナリ)。自正义(ト云フ)言(ハ)。显自正取义。如由眼正取色等。此言为简世间现所得(ノ)瓶等事(ヲ)共许(シテ)为现量所得性。由彼是假故非现量所得。明了(ト云)>言(ハ)为简由有障等(ノ)不可得(ノ)因故。不现前境。无迷乱(ト云)言(ハ)为简旋火为轮。幻阳焰等。(已上)解云。自正等者。即简三义。一自正义。二明了义。三无乱义。言自正义者。自即眼等五根(ゾ)。望所取各别色等境。是色等之自根。各别配属不相杂乱故云自也。义即境义。根境相称名正。如由眼正取色等者指事也。此言等下。彰教兴也。云何言(ヲ以)自正(ト)。便能简世许瓶为现量耶。答。由瓶不独色尘所成故。不得与眼互相属着。以色尘与眼定相属着故。色为自宗根所取故。以自正之言。即简瓶为真现量境。由彼是假故非现量所得者。释瓶为非现得所以。由瓶等是假无实故。非现量所得。以此为证。一切假法。并非现量所得。此中假法。通观待聚集相续三假皆非现量得。言明了义者。即所缘境分明显了。在能取前。故能取名朋了。由有障等等者。言等者。等取极远境。瑜伽十五解现量中云。现量有三。一非不现见。二非已思应思。三非错乱境界。就非不现见现量。复有四种。相似生故。超越生故。无障碍故。非极远故。初相似生(ト云ツハ)。谓自界别根。各取自界自境。次超越生谓上地根。于下地境。次无障碍复有四种。一非覆障所碍。二非隐障所碍。三非膜障所碍。四非惑障所碍。初谓黑暗无明暗等所覆障。第二谓药草咒术神力所隐障。第三(ハ)少小物为广多物之所膜夺。如饮食中药等。如小光为大光所膜等。第四谓幻化所作等是惑乱障。无此四障名无障碍。言非极远者。谓非三种极远所远。一处极远。二时极远。三损减极远。如是等名不现见。非不现故。名为现量。言无迷乱者释第三。无有众多错乱。名为现量。初旋火为轮者。非轮轮想。即是形色错乱。谓火成轮。次幻阳炎等者。明想错乱。于幻似谓实马等。于阳焰谓实水。伽十五云。非错乱境界现量者。谓或五种。或七种。何等为五。一想错乱。二数错乱。三形错乱。四显错乱。五业错乱。七种者。谓非七种错乱境界。前五(ト)及余二种(ノ)遍行错乱(ト)合为七种。何等为二。一心错乱相。二见错乱相。错乱者谓于非彼相起彼相想。如于阳炎。鹿爱渴相。中起于水想。数错乱者。谓于少数起多数增上慢。如翳眩者。于一月处见两月像。形错乱者。谓于余形色起余形色增上慢。如于旋火见彼轮形。显错乱者。谓于余显色起余显色增上慢。如迦末罗病(ノ)损坏(スルイヽ)眼根。于非黄色。迷见黄相。业错乱者。谓于无业事。起有业增上慢。如结卷(ノ)驰走(スルニ于)见树奔流。心错乱者。谓即于五种所错乱义。心生喜乐。见错乱者。谓即五种所错乱义。忍受领说。生吉祥想。坚执不舍。若非如是错乱境界名为现量。余广如伽。离诸膜障者。举四障中第三障也。虽此因明不显彼障。义必可尔.
  文。论离名种至及六句等者.谓有者。谓或有时也。离名种等所有分别者。然诸外道及以余乘。多说名等能诠自相。大乘诸法本离名言。有分别心。亦所不及。诸圣者为合有情。有诠表故。假为作名。谓预流一来等。及蕴处界等。或谓有情随情横计二十五谛六句义等。若即依此分别诸法。皆不能称诸法自相。现量不尔。故云离名所有分别等。言种类等者。种有二义。一(ニ)种(ト云ツハ)即种类(ナリ)。如胜论者。所计同异及大有句。彼说眼识起缘色时。合得两境。一谓事色即德句色。二谓性色即同异句。及大有句。前同异性。诸法别类各别有故。其大有性是法总类。同一有故。此总别类。皆现量得。及数论说三德等。如此说者。但是意识分别假立。非是法性自然尔也。诸识现量无此分别。是故论言离种类分别。二(ニ)种(ト云ツハ)即相似义。即是分别假立共相。如此共相非现量境。是故说言离种分别。名言分别者。外道计名能诠自相。今佛法宗。一切名言皆是假立。呼召诸法。不得自相。譬如目痤为长。贫人为富者。又如黑人为白。贫黑人上。无富白相。但是假立富白之名。故知一切名言。不目自相。但是意识。于诸法上假立无异共相之名。名为假立分别。依共相转。名为无异分别。诸门者。二十三谛及六句等。及温处界等诸门分别也。具眼等识了色等境。无此分别。故云远离一切名言假立无异诸门分别也。
  文。或离一切至讲者叙之者。第二说也。或离一切种类名言等者。种类名言非是二种。种类即名言。名言非一。故名种类名言也。即缘一切等者明无异分别也。遍宗定有等者。明诸门分别也。因三相者。是比量境。若因三相不言诸门者。简过不尽。唯简外道及假名言。不简比量心所缘故。若一往言无二或三所有分别等者。二者自性分别。任运分别也。三者自性等三。其第八识。虽是现量。有自性任运二分别。及三分别中自性分别。故随所应简之。准七摄三等者。七中有任运。三中有自性。意地唯除无分别智。余散定位。及独起后得智位。随应有彼任运自性二分别故。唯无分别智。无有此二分别也。
  文。然离分别至皆是现量者。此并理门论文也。有法非一相等者。有法者谓色声等。有无常等差别法故。是为有法也。非一相者。相谓体相。色声等体。有众多故。根非一切行者。根谓五识。从依得名。谓此五识。一一唯于自境上行。故非一切。又非一相者。谓色声等有法之上常无常等。法相众多。名非一相。非一切行者。五识但于有法中行。不于一切常无常等法相中行。唯内证离言者。五识缘境。了自相故云内证。不带名言故云离言。是色根境界者。此即指前有法自相。唯此自相。是五色根之境界也。问。五识有时贪等俱起。如何唯说名现量耶。答。由意引故。虽贪等俱无分别故唯现量也。故瑜伽言。由二缘故诸烦恼生。一由分别故。二由他引故。意识中者具二缘生。五识相应但由他力。不由分别无分别故。次言意地亦有离诸分别唯证行转者。释云。此明五识同时意识。与五识同境。内证离言亦是现量。若萨婆多等。不许六识同时而生。即以邻五意识。是其现量。阿赖耶识了境自相。虽是意地现量心收。然非大小二乘。内外两道。所同许故。此中不取。以之为量。若对异宗。得是量者。胜论师执。五识缘有及同异性。亦是现量对佛法宗。应亦成异。故知此中总对诸宗。不摄第八。若对大乘自宗。第八即是意地现量所摄。又于贪等诸自证分者。释云。一切心心所。据自证分并是现量。然贪等者。贪等不善心。无贪等善心。及无记等诸有分别之心。普皆等取。然前五识及散意识同缘现量并后所说定心现量。于中虽皆有自证分。非此所说。以五识等见分。已是现量之体。岂劳别说彼自证也。故今但明贪瞋等心。有分别故。于见分中。容可量其比量非量。而不妨于自证分皆名现量。两方三释。一云。依世亲菩萨但立二分。其贪等见分。若望心外本性相境。不相摄故。非是量摄。若望自心所见影像相分。名自证分。以其见分摄相分缘。故是现量。二云。依无性菩萨。立有三分。一相分。二见分。三自证分。据第三自证分。得见分自相。故是现量。三云。若依亲光等立有四分。于前三分。加证自证分。第二见分。于所现相或倒非倒。或量非量。第三第四。一向无倒。证其自相。故是现量。诸修定者离教分别。释云。若生得慧。及闻思慧。带教缘故。了共相境。即非现量。若修慧中。一向离教缘自相故。即是现量。
  文。问此入理至即无此妨者。答中二解。初义意云。理门入理。二意并同。但广略别。彼广此略。入理论意。举初显后。故云于色等境。后说意云。此论亦具摄四种类。言色等义者。不唯五尘。其等言中。亦摄余三所缘之境。彼之三种。亦离名等诸分别故。问别明于五等者。此问意云。理门论云。由不共缘现现别转。故名(ト)现量。此论亦云。若有正智。于色等义离名种等所有分别。现现别转故名(ト)现量。若别说。五识五根非一。各现取境。可名现现别转。余之三类。各唯一类。如何说言现现别转。答各附体缘等者。虽总缘诸法。彼所缘法各附己体。不贯多法。名为别转若依初释即无此妨者。今现所说。唯五识身。于此五识言别转现。其义无妨。问。瑜伽论说。非错乱境界。方名为现量。五识有时。数等错乱。如何唯说名现量耶。答。此等错乱。由根损故。眼识于境取不分明。意识同时。错乱分别。谓见火转第二月等。非说眼识。故不相违。问。若尔如何对法第二。由根变异。识亦变异。故眼等识。五名随根。由此又释。根变坏故。眼识变异。谓于青等悉变黄影。然无分别故名现量。大论唯说五俱意识。依根钝乱。分别黄等。不说眼识。亦不相违。
  文。问言修定至何须佛说者。问言修定者离教分别等者。此问意云。若修定者离教分别。八地已上定心相续。岂第三劫诸菩萨等。不闻他受用身说法。若许闻者。诸定位中。岂离教分别耶。答中不同散心计名属义等者。八地已上。定心之中。闻正法时。虽缘名言及所诠义。然不执义定带于名。亦不谓名定属于义。由照名义各别体故。能缘后智。亦缘自相唯现量也。若不尔者。应无漏心皆不缘教。八地已上(ニ)何须佛说。
  文。论现现别至文巧略也者。下有四说。此初二说也。此四类心者是第一说也。此说意云。论云。若有正智。于色等义。离名种等。所有分别。现现别转。故名现量(ト)。此一段文。具含四类故云此四类心。即为第一解也。其四类心离诸分别。名现量者。上广说已。故今略举。故云此四类心也。此四类心者第一说也。或唯五识者。第二说也。二说同解云。现行心识其体非一。名为现现。即此心体随缘现起。各附境体。亲明而取。离贯通缘名为别转。且如眼识缘现见(ノ)青。不知此青。是不现青相似共相。故云离贯通缘也。此与轨师第二解同也。故彼文云。又释五识。照境明白名之为现。五识非一故云现现。五识各缘自境而起故云别转。现即是量名为现量。此持业释也。此释则通一切现量。以同缘意识。及定心等照境分明皆名为现。现即是量名为现量(已上)文稍似别。义旨一也。彼文无故者。彼比量文无故字也。
  文。或是与故至即无此妨者。第三说也。理门论云由不共缘等者。西明三说。一云。不共别依为增上缘。能生现量眼等五识名不共缘。二云。五识各缘自境名不共缘。三云。现量五识。不缘共相种类等相名不共缘。今疏主意同第二说。五根各各明照自境名之为现等者。此第二说同备师说。故彼文云。五根明对诸境名之为现。五识生时各依自根而取自境。故明现现别转。若尔互用等者。若境各别故名不共缘者。诸根互用。岂亦别缘。诸根互用有其二解。如枢要说。前解中无不共缘言。故无此妨。
  文。或现之量至二种释也者。第四说也。即同轨师第一说也。故彼文云。五根照境分明名之为现。五根非一。故云现现。依五现根别生五识。故云别转。此五识心心所。是现量体。依现根起。现之量故名为现量。此依主释。此即唯约五识释现量名。以同缘意识。及定心等(ハ)虽依(ヲ)第七末那(ニ)别起。然末那(ハ)颠倒(ニシテ)。取境不明不得名现。其第八识。照境虽明(ナルヲ以)得名为现。然能依七识。或量非量。又七八识(ハ)不共许故。故此释中但据五识(已上)现唯属根等者。显依主释也。准理门释理则无违者。此第三说顺理门旨。彼论既云是色根境界。依根照境。识方得起。根为所依。识得生故。故现属根。量是识也。现之量故依主释也。又由不共缘者。明五根五识各相依起各缘自境。此第三说亦同彼论。理则无违。若通明四意根非现者。若通明四类。第二类同缘意识之所依根。非是现故。不得说言现之量故依主释所以尔者。若前灭意名意根者。非照境故不得名现。若第七意名意根者。是颠倒故亦非现也。又阙其识自体现名者。若现属根。第三类诸自证分。无别所依根。不得说言现之量故依主释也。故云又阙其识自体现名也。识自体分。识自证分。一体异名也。
  文。论云比量至所立宗义者。藉众相者。即比量因所观义也。而观于义。即比量体所观境也。故云初句出因。次句显果。因相有三者。如前所说所作因等。具有三相。遍是宗法。同品定有。异品遍无(ナリ)。因既是正。即摄宗喻。故不别言。谓假藉因三相之义。而审观察所成宗义。是名比量。或并言因等者。约悟他门取言生因名因相三。又解但义等者。约自悟门取义生因名因相三。自比量故者。所以取义。以量是自悟门故。现比二因皆具三相等者。问。先自心中。以其因喻比而悟宗名为比量。由此比量因具三相。其义可解。其现量者。现证生解。不假因喻名为现量。岂现量因。亦具三相。若具三相应是比量。答。若直单望现量说者。非凭因悟故无三相。且如远望山谷决定见烟。欲立彼处有火之宗。即立量云。彼山谷中决定有火。因云以有烟故。谷能有烟故须有字。亦不相离。若言以见烟故。烟与谷体以相离故不得为因。此眼见烟。现量之义。乃得立因以成比量。故现量因亦具三相。同喻云诸有烟处必知有火如厨等处。由此当知。现比二因。皆具三相。又自心内。本解因喻。不待比校。乃立自宗。后方言即以悟他。其本所解因喻之上。岂不具三相。故现量因亦具三相。此自比量等者。此自悟门比量。疏亦悟他。故能立后说。亲为言生之因。疏为了果之因。言了果者。所立宗也。悟他比量亦不离此等者。口说真量名为悟他。说时必说内心所解。比量门中。念智所缘三相之因。以证真宗。故口中说。不离于此内心所缘。得成口中之能立也。文云不离此者。不(シテ)离(レ)自悟之处说(ナリ)之。非谓(ニハ)因宗次第相似(スト)。谓内心中(ニハ)要先见因。然后解宗。今口说时。即先说宗。后说因喻。故知次第不同。即生因因兼了果因等者。现比二因。即自悟门智生因也。此智生因。即言生因(カ)因(ナリ)。亦兼宗果因。是总为量。此总意云。谓待言因(ト)义因(トノ)三相(ト)。及现比二因所有(ノ)三相(トニ)。而方观彼所立宗义。故云藉众相而观于义。
  文。论相有三至故不为正者。相有三种等者。如前所说。所作勤勇。二正因等具有三相。遍是宗法。同品定有。异品遍无。相有三者因也。文但说因不彰宗喻。其文略也。又因既是正即摄宗喻。故不别言。由彼为因等者。彼谓彼前三相之义。谓由彼前三相为因。即于所比无常等义。有能了达正智生也。若从他生等者。敌论者智。依他立者言生因起。故云从他生。若自比解者。自内心中。比校而解。离诸过失能生正解。故名正智。或简因滥等者。六不定等。总言因滥。而观所立犹缘解起者。前五不定也。或违智生者。决定相违。即第六不定过也。余文易知。
  文。论了知有至是量境故者。说近远因有三说中。此初说也。此说意云。现比二量。望了宗智为远因。忆因与宗不相离念为近因。此明了因果者。了宗之智。名为了因。所了之宗。名之为果。以能了因为比量体故。正显自悟比量。了谓了因即前生果者。了宗之智。依言生因为依方生。故云生果。然下云于二量中即智名果等者。即名量果。即了宗智为量果。以言生因之果。即体是量。一比量体。义分智果。此意难故。偏辨了因。若言了因唯名果者。摄因不尽。以了因中有智果故。正比量智而为了因者。即上云。以生因果即体是量也。正比量智。即了宗智。火无常等是所了果者。有火之宗。无常宗等。是了宗智之所了果也。以其因有现比不同者。如以现烟知火智起。即现烟故因。以之即为现量因也。由所作故。无常智生。即所作故因。以之即为比量因也。故云以其因有现比不同也。了火宗智。现量因生。以现见烟比知火故。了无常智。比量因生。由比所作。了无常故。二智既别。故此双陈。知火无常二种真智。此二望智等者。现比二因。望了宗智。俱为远因。以现比二量。远生宗智故。望宗智以为近因。现比二因虽是疏(ハ)远。悟他比量不离于此。亦成比量。故名量具。烟与所作为智境界。故云量境。
  文。或缘于因至理将为胜者。此后二说也。或缘于因等者。此说意云。了因之智。望了宗智为远因。忆因与宗。不相离念为近因。即了因智以为量具。或缘此二因之智等者。智俱有念。非唯是智。及缘因之念者。念俱有智。非唯是念。互影显之。此说意云。现比二量。望了宗智为远因。缘二因智及缘因念为近因。即了宗比量智。从远近因生也。轨法师云。了宗之智为比量体。此比量体从远因生。从远因生者。或从现量生。或从比量生。如见山谷中烟。是现量(ナリ)。即比度云。此山谷中。彼定有火。宗(ナリ)。以现烟故。因(ナリ)。诸现烟处皆悉有火。如厨等处。喻(ナリ)。若无火处即不现烟。如无火处。异喻(ナリ)。此知有火比量。从现量生也。如闻宗等多言。即知三相因。智是比量。从此比量了无常等宗。此知无常等比量。从比量生也。从近因生者。从忆念因生。谓从前现量比量之后。准知现烟之因。所作之因。具有三相。然未即了有火无常等宗。从此三相因。后复更忆念此现烟之因。所作之因。既于同品定有。异品遍无(ニシテ)。定与所立有火之宗。无常之宗。不相舍离。由此忆念故。方了有火无常之宗。故此忆念为近因也。如此因现比近因忆念。并是比量之具。俱名比量也。今言由彼为因者。即含此远近因也。有正智生者。即总指比量体。了知有火者。别指从现量生比量体。或无常等者。别指从比量生比量体(已上)。
  文。故门论中至俱名比量者。此引理门证初解远近理胜也。举二量已复别说念等者。即此说现比二量为远因。忆因与宗不相离念为近因及量境量具。俱名现比量。故理门云谓于所比审观察智等者。此文意云。现比二量。远生宗智。如作具作用。如似伐树斧等为作具。人为作者。彼树得倒。人为近因。斧为远因。忆念义因三相之智。亲生宗智。如作者作用。近远虽别。俱比度因。故远近因总名比量。
  文。问现量者至名为量故者。问现量者为境为心者。此问意云。前说境具合名为量。境非是心。何得名量。故有此问。答中有二义。初义云。境之与心。俱是现量。境是现量所缘。从能缘心。名为现量。第二义云。境体显现为心所量。是故境体名为现量。后问意云。前说了知有火之宗无常宗等。是比量体。及烟与所作是比量因。故今疑云。比量者。为比量智为所观因。故有此问。答中齐释。即所观因及比量智。知声所作因智者即比量智也。此所观因及比量智。望了宗智。犹是远因。未能生了宗智比量体故。忆知所作与宗不相离念。以之即为宗智近因。
  文。问若尔现至斧为远因者。此问意云。现量与知因智并念(ト)此三(ハ)。俱非比量智之正体。何名比量。唯以了宗智为比量体故。答中此三能为比量之智近远生因等者。现量及了因智为远因。念为近因。以现烟因为现量因了有火宗。比量之智。从现量因生故。有人云。今云现量者。显现之境名现量是也。非是现量智正体也。此问意云。显现之境(ト)及知因智(ト)并念(トノ)三(ハ)。俱(ニ)非比量正体。何名比量。此依作具作者而说等者。现比二量。远生宗智。如作具作用。如伐树时。斧等为作具。斧望树倒为远因。忆念义因三相之智。亲生宗智如作者作用。如伐树时。人为作者。人望树倒为近因。此八转声中。第二业声。第三具声。而释之也。依作具说者以智为具也。依作者说者。以念为作者也。念是作者名之为近。成事由人。不亲由斧。畜斧百年。若不造屋。终不成故。知人是成屋近因也。智是作具。名之为远。虽缘二处所作无常。若不忆念。以因相证。新解未成。故知是远。如斧不用屋迳远年终未成也。
  文。有云斧亲至近远之因者。有云斧亲等者。西明说也。故彼理门疏云。此比量智。近远二缘。七转声中。依第三转具声中说。然此具声。有亲有疏。亲为作具。即彼忆念。疏为作者。谓现比量。依彼二量生比度故。比度具故。亦名比量。义亦无失。如斧斫树。斧近人远。此亦如是。有近远因。或复翻此等者。旧疏本云。或复翻此。避前二释。故名比量(ト)避随相替(レリ)。此后二释。未详何师。然此说意。前后喻法。其义不定。忆因之念为作具。现比二量为作者。避前二释者。斧人二种。所喻不定。作具作者。亦即不定。随一取决。其义难解。又解作者正了宗智等者。前三说意。现比与念望了宗智。说远近因。今此义意。了宗之智。望所了宗以为作者。即为近因。现比二因及忆宗与因不相离念。望所立宗以为作具。即为远因。俱名比量者。亲疏二因总名比量。故云依作者作具而说。然此义意解俱名量之所以。不欲宣解能生比智近远之因。以之即与前义差别。
  文。问理门论至略广故尔者。理门论中现比量境及缘因念等者。此问意云。案彼论文。现量门中有现量境。无缘因念。故彼文云。此中现量除分别者。谓若有智。于色等境远离分别。乃至现现别转。故名(ト云ヘリ)现量。言于色等境者。即所量境也。比量门中有缘因念。无比量境。故彼文云。余所说因生者。谓是前智余。从如所说能立因生。是缘彼义。此有二种。谓于所比审观察智。从现量生。或比量生及忆此因与所立宗不相离念。由是成前举所说力(ト云ヘリ)。(已上)前现量中有境无念。后比量中有念无境。互举为文。故云随其所应俱名现比。此小论中唯说于智名现比量。彼约境念俱名现比。此但约智名为现比。如何相违。此一问意也。何理得知等者。理门论中现量文云。谓若有智。于色等境(ト)。即指彼文。何理得知。彼于现境亦名现量。理门论中比量文云。是近及远比度因故。俱名比量(ト)即指此文。何理得知。比量之因亦名比量。此一问意(ナリ)。合为二问也。答中引理门论。答前二问。何故此中。与前现量。别异建立者。此问词也。问意云。比量文中释比量义。云从现量生。明知现量。即是比量门中所含。应摄现量入比量门一章解释。何故与前现量义科。别建立也。若不别立者。但有比量。无别现量。何故上文非(ト云ヒ)离此二别有所量。又云(ヤ)故唯二量。岂不相违。总问意云。何故于此明比量中。是比量因。解因之智以为比量。不说其解宗之智。而现量中。是现量果(タル)根所生(ノ)智(ヲ)以为现量。不(ルヤ)说其因(タル)眼等现根。如是前后别异建立(スルヤ)。为现二门等者。此答意云。为现二门者。见烟之时。有比不比。且相比者。山谷与厨两处见烟。两处现量。以相比故。此即约于比果义边。说其烟因俱名比量。是此间文意也。自有见烟不相比者。且如见烟不用相比。虽与比量堪为现因。然未比故说为现量。即前文中。现现别转所量之境(ナリ)。是前文意也。既有相比未相比时。俱不遮止。既不遮前。复不止后。故便得成前后二门也。言此处者。此后比量章处也。言彼处者。前现量章处也。亦应者。一见烟上。亦比亦现(ナリ)。比(ハ)望于果。现(ハ)直就因。二智生故。相望亦(スルナリ)之(ニ)也。总答意云。于二量中各举一门。影略互显。俱不遮止。由是理门说因比量。入理论中说果比量。亦不相违。
  文。论是名比至辨能了果者。故是二字如前应知者。前现量中结云故名现量。故者结上所以。是名现量(トイツハ)显定其名。文上虽无是字。准解比量。即合有之。彼文无故。阙结所以。影显有故。文巧略也。今云。如前应知者。是名比量(トイツハ)显定其名。故名比量(トイツハ)故(トハ)者结上所以。文上虽无故字。准解现量。即合有之。彼文无是。阙显定名。影显有故。文巧略也。问前有正智等者。此问意云。前论云了知有火或无常等。即疏解云。此明了因果。或举所了果意明能了因。正显自悟比量故。了谓了因即前生果。今指此前文。故云以明果讫。后论文云。于二量中即智名果(ト)。即指此后文。故云如何此处复明量果。即有重言失。岂有处构哉。答中有三说。一云。前明比量智所量之果。此明了宗能量智果。三量别故。二云。前望生因果此辨能了果。三云。为除伏难。如次下述。
  文。或除伏难至即能量故者。此伏难中。总有三难。初小乘外道通难。次小乘萨婆多难。后诸外道难。绢居椽反。字书生缯也。初难意云。引喻难云。尺为能量。绢为所量。智为量果。今汝论主。唯立二量。宗为所量。智为能量。何为量果。次难意云。今小乘我(レハ)境为所量。根为能量。依根所起心王心所以为量果。汝大乘中智为能量。何为量果。后难意云。今我外宗。境为所量。智为能量。我为量果。汝佛法中既不立我。何为量果。
  文。论主答云至依二分解者。初立(ツルノ)分(ヲ)别。后随文释。立分(ノ)别(トイツハ)者。西方论师总有四释。一者立一分。谓唯识义。如楞伽经。由自心执着。心似外境转。彼所见非有。是故说唯心。解云。识外之相即言非有。不遮了知识内变作所缘之相。此相似外而实非外。故此即用识心为体。犹如梦境即用梦心为体。如金刚藏及安惠等。依此经文唯立一分。从此已后至九百年。无著世亲等开为二分。谓相及见。故唯识论引厚严经证此义云。一切唯有觉。所觉义皆无。能觉所觉分。各自然而转。解云。觉与所觉心差别相唯说为有。除此已外。所执义中。能所俱无。法尔而转。为见及相。千年之后。陈那菩萨造集量论等。立有三分。故唯识论引论颂云。似境相所量。能取相自证。即能量及果。此三体无别。解云。此立三分也。似境相者谓相分也。能取相者谓见分也。自证者自证分也。相分为所量。见分为能量。自证为量果。是为三分也。从此已后至千一百年。护法菩萨。亲光论师等。依厚严经造成假论立四分义。故唯识论引经颂云。众生心二性。内外一切分。所取能取缠。见种种差别。解云。外相分为所取也。是分(ハ)外(ニハ)能取他。内(ニハ)为他所取也。自证(ハ)内(ニ)为能取所取也。证自证分亦于内为能取所取。谓还是前自证所取故。四中见分。通现比及非量差别。故云见种种差别。然此四释开合不同不相违背。故论中云。如是四分。或摄为三。第四摄入自证分故。或摄为二。后三俱是能缘性。皆见分摄。此言见者。能缘义故。或摄为一。体无别故。此(ハ)立分(ノ)别竟(ル)。约上四释。说所量等三量义者。答云夫言量果至亦名为量者。明立一分师义也。即此量智亲能明证彼二境相等者。谓现量证诸法自相。比量证诸法共相。自共二相是所量。二量之体为能量。即此能量证二相智。自照明白为量果故。云是证相故。此二量体无实作用。但所量境相。于能量心上显现。假名为量。譬如众色于镜上现。假说镜照。即是心之一分。如有能量之用。故言如有作用。心之一分。如有所量显现。故云而显现故。既于证相一心之义上。有此能量所量之义。故此证相量果。亦名为量也。或彼所量即于心现等者。此立二分师义也。问。何以得知。是二分师义。答。轨师疏中述上说已。别更解云。若立二分者。本质为所量等。故知上文是一分师义。其上所说与此疏意。其旨无别。故知上所说。一分师义。上文云既于一心义分能所。明知安惠义。安惠于自证上假立见分。名为能取。假立相分名为所取。若立二分者。本质为所量。相分为能量。见分为量果。或可。相分为所量。见分为能量。即此见分。审决明白为量果。今云。彼所量者。或是本质。或是相分既云于心现。故知相分也。以之为胜。若本质者。不离心故。亦名为量。前云是故量果亦名为量者。以果亦智也。今云以境亦心者。即境亦智。智者即前能量。
  文。或此中意至相分名相者。此述立三分陈那菩萨义也。天主既依陈那造论。唯自证分名为量果。由未建第四分故。故云能量见分。量果自证分体不离用。即智名果等。问。岂二量果。唯智(ノ)自证(ノミナランヤ)。何故但说(ア)智(ノミヲ)名果耶。答。此有二解。一云。由智用胜。就智彰名。果实通取诸自证分。二云。诸心心所。自证分体。证见审决。总说智名。故无有失。是能证彼见分相故者。即释论文是证相故。何故二量即自证分(ヲ)名(ルヤトナラバ)量果(ト)者。即释成云。谓由二量(ノ)证自体分(ハ)。是能证(ノ)智(ナルニ)。二量(ノ)见分(ハ)自体(ノ)相(ナルガ)故。故名果量。又解。是能证知二量见分之自体相。故名量果。此后解意。是能证(スル)分(ナルガ)自体(ノ)相(ヲ)故。故自证分说名量果。有说。自证是能证知自共相故者非也。圣说后二名内分故。若体若缘。俱名内故。若证自共。名缘外故。若许缘外。应外分故。由是应知。前解为正。或依世亲。说证二相。亦无过失。彼不立有自证分故。今此依陈那作论。故不取也。相谓行相体相非相分名相者。若自证分。缘见分时即缘行相。非境(トスルニ)相分也。约用有二。一者本用。二者末用。言本用者。除自证分余之三分名为本用。见分缘青等。随境有多。缘用亦多。是名末用。今云体相者。本用见分名为体相。
  文。如有作用至三分义解者。如有作用而显现者。问。所量(ト)能量(ト)量果(ト)别(ナラハ)。三体别故。量得(べシ)成(スルㄱヲ)。离(レテ)能量(ノ)心(ニ)。境果无(ナラバ)既能量量果应不立。答。心心所法。虽无别体如尺丈等有实作用。然即彼以有用故。假名为量。于理无违。此意说云。心心所法。照境之时。皆似所缘能缘相现。故名显现。似所缘相说名相分。即是所量似能缘相说名见分。即是能量。识之自体即自证分名为量果。故心心所亦名量也。亦者亦实作用。显量非唯实作用故。理门论中亦作是说。简异正量等者。彼部计云。凡心取境。如日等舒光到境照物。今者大乘无别量果。以即此体似义生故。似有用故。假名为量。即依自证起此见分取境功能。及彼相分为境生识。是缘和假。如有作用自证能起。故云而显现故。不同彼部执直取境。如言唯识等者。摄境归识。言唯识时。境心及识无不唯识。即自证分。见分。相分。皆名为量。心境唯量。岂非唯识。此顺陈那三分义解等者。若立三分明三量者。相分为所量。见分为能量。自证分为量果。若立四分明三量者。相分唯所量。见分是能量。自证分为量果。又见分为所量。自证分为能量。即自证分为量果。又证自证分为所量。自证分为能量。即证自证分为量果。如此四师立分虽异。同释此文。并皆无妨。金鼓古迹云。有说陈那容许四分。以时渐故。略说三分。渐(似敛反。流也。进也)西国传说不许第四。此应有理。若无诤论。对谁立量。即立量云。自证(ニハ)有(べシ)果。心分摄故。犹如见分。余无许有见分果故。若尔三分宗如何遣此量。判比量云。执四分者。破三分云。自证(ニハ)必有(べシ)即体(ノ)能证。心分摄故。犹如见分。自证(ハ)应非心分所摄。以无即体之能证故。如兔角等(此后量中。自宗相违。同评心分。岂不违也)如判简说。此二比量皆似非真。有不定故。眼识生相虽心分摄。而无即体之能证故。耳识相分(ノ)三相(ハ)虽无即体能证。而心分摄故。证云。此似能破(ナリ)。心分(ノ)言(ハ)取能缘故。谓量可言第三分(ニハ)定有(ルべシ)非(ル)见(ニ)即体(ノ)能证。心分所摄能缘虑故犹如见分。有说心分(ト云ハ)并简生相。生相(ハ)非色非心分故加缘虑言。有重言失。此救不然。一切傍用。自体分摄。无别能证应不定故。量既无过。三分何成谁言无过。可得法差别相违故。极成自证不以第四为正量果。心分摄故。犹如见分。此中若不言极成。便有相违决定。谓彼量云。汝第三分应非能缘。无量果故。犹如相分。今极成有法之上。诤不共许(ノ)有无果(ノ)义。故不得言汝第三分。若言非能缘。便违自宗失。又避他不定。彼许佛果证自证分。通缘见分。兼为果故。说无此过。贤更立言。证自证分非自证正果。自证所证故。犹如见分。此以别理敌彼本量。况乎一用亲证二能。无无穷失(已上)今助解云。立四分者。本量可言极成(ノ)自证(ハ)定有(べシ)非(ル)见(ニ)即体(ノ)能证。自许(ノ)心分(ニ)摄(シテ)能缘虑故。犹如见分。因云自许者。共中(ノ)自许(ナリ)。立敌共许中取立者许名为自许。故云共中自许。为遮法差别相违过。故言自许。非显极成自证。心分所摄。他所不成。唯自所许。谓定有(ト云ハ)非见即体能证。是法自相以第四分为正量果。不以第四为正量。果是法差别。立者意许。以第四分为正量果。他遂作法差别相违言。极成自证不以第四为正量果。心分摄故。犹如见分。为遮此过故言自许。与彼比量作不定言。极成自证(ハ)(モシ)为如见分。心分摄故。不以第四为正量果。(モシ)为如自许佛果见分。心分摄故。以第四分为正量果。若因不言自许。即不得以佛果见分。而为不定。此言便有随一过故。汝立比量。既有此过。非真不定。凡显他过。必自无过。成真能立。必无似故。明前所立。必定都无法差别过。故言自许。此后(ノ)贤(ガ)量(ハ)即有多过。如数论师对佛弟子。立我是思。所别不成。佛法不立有实我故。立三分师。本来不立证自证分。岂宗中无所别不成。又彼不许自证所证。故因中有随一不成。有法既无。因中亦有所依不成。能破之量既有多过。护法四分。义善成立。故贤自云。即青丘有三绝事者。未绝言绝。岂非可笑。由此可言。即日本有三绝事。遮法差别。第一绝。今助决疑。第二绝。四分独存。第三绝。三绝相望无胜劣。若尔三四以何为正。俱善说。四分理胜故。三分师宗故。
  文。故理门云至假说为量者。此释量果义也。此陈那义。即是三分。寻之应知。且言量果者。是证知义。犹如世间绵绢谷米以为所量。惠数执持称尺升斗数知其数以为能量。心中任持所有□两尺丈升斗多少之数令不坠失。以为量果。今大乘中唯识道理。相见自证。体实是一。转变差别非有似有。假立为三。然于三中不无差别。犹如乳中(ノ)乳体(ト)与甜。并润湿性(ト)非不差别。故自证分离相见已无有别体。名为量果。故论文云。又于此中者。此前四位现量之中也。无别量果者。于四位中皆有自证分。然离相见无别体也。次文即释无别体义。论文意云。以即于此自证分体。于中即有似义相分转变生故。复有见分似有用故。故不离此相见分外。说自证分。以为量果。故唯识云。相见所依(ノ)自体(ヲ)名(ト)事。即自证分(ナリ)。然论文云。假说为量者。应知假门自有二种。一者假立名言之假。不能实诠所诠之义。所以诠火。火不烧口。又复唤瓶。瓶无体性。而今现量全无此假。二者唯识体事中。其实是识转变似三。即三分门非别似别。故名为假。现量于此不妨取假。且如见分。已是假有。自证证时说为现量。复亦是假。故论文云。假说为量。若望亲取自相义边。复不妨实。以其实故。前文简弃假立无异诸门分别故。须识此文意差互也。且依陈那三分义者。前说五识及散意识。并定心中。相分为所量。见分为能量。即能量中已成现量。其自证分以为量果。复是现量。唯有贪等。自证现量。于其门中。相分为所量。见分为能。然此能量。不名现量。有分别故。或量共相。或量非量。其自证分以为量果。方名现量。又以贪等自证分者。亦得说言见分为所量。自证分为能量。即能量体。自是量果。此等诸义如前已说。
  文。论有分别至标似名也者。有分别智谓有如前带名种等诸分别智等者。此等有分别智。不称实境。别(ニ)妄解生(スルヲ)名(ウヘニ)于义(ノ)异(ニ)转(スト)。此意云。五识之后。分别意识。及五同时。寻求心等。起名种等诸分别者。名有分别。此分别智缘境之时。非如现量无分别转。别前现量而生起故。故名异转。又分别心。所有行解(ハ)不如所缘境自相故。故名异转。
  文。论谓诸有至是似现收者。谓诸有缘瓶衣等智等者。谓若有智。了瓶衣等而生分别。言现量得。此等行相名似现量。瓶等非是现量得故。如胜论说。极微细者。能生于粗。乃至积成瓶衣等物。能成所成。并实句摄。皆眼等识。现量所得。如此等类。皆分别生名似现量。眼但见色。不见瓶故。然今论文。且随显说。理实缘境。但生分别。谓见色等。亦名似现量。现量证时无此行故。准理门而说有五种智等者。如次下引。忆念等五。一散心缘过去。即忆念过去事。二独意缘现在。即比度现在之事。三散意缘未来。即悕求未来之事。此即三世法门之中。各取相似之共相。四者缘三世疑智。谓前三世中且辨不疑。故今对彼以说疑智也。五缘现在惑乱解。如见杭为人。睹阳灾为水。及瓶衣等名惑乱智。皆非现量。是似现收。
  文。或诸外道至及瓶衣等者或诸外道及余情类谓现量得等者。如胜论外道等。自教说云。瓶衣等物并实句摄。皆眼等识。现量所得。及余情类。眼俱意识。自谓我眼见瓶衣等物。是现量得。如此等类。皆分别生名似现量。眼但见色。不见瓶故。为证此义。故引理门。云但于此中。了余境分。不名现量等。五智如次下。疏主文也。余境分者。鹿爱等境。是现境外。故名余境。或乱等智。自分之境名之为分。由此即说等者。由此前文。了其此境与余境分。有同相故。不名现量。故云由此。言忆念者。第一散心。缘过去智。比度者。第二独意。缘现在智。悕求者。第三散意。缘未来智。疑智者。第四缘三世疑智。惑乱智者。第五缘现在惑乱智。此上五智。望鹿爱等皆非现量。随先所受分别转故者。且如忆念过去曾得可贪之境。是今未得可贪之境同种类故。即于过去先受事中。起可爱分别立可爱名。或有现在心受贪境。比度同于先曾受时可爱之境。或于现爱。比现不爱。即于现在起可爱分别立可爱名。或有先受可爱之境。今更不得。然于未来定知当得。故悕未来可爱之境。即于未来起可爱分别立可爱名。即三世中。可爱之名。皆是随先所爱。于三世中分而转。转者旋游历览义。历览三世故。智下言等是向内等等者。五智之中。从下向上。其类非一。故名内等。离此五智更有可外等。故名外等。今约内等。故云或乱智等。然鹿爱等者。约外等言。有更可外等法故。宾云。智下言等者。等取一倍颠倒智也。于鹿爱者。鹿爱即是惑乱之境也。等者等取无常常倒等境。与(メニ)前一倍倒智(ガ)为境也。故约外等名之为等。若并(セテハ)等(ノ)言(ヲ)可云有六智。非唯五智。言五智者。追缘过去名忆念智。构画现在名比度。逆想未来名悕求。疑智有二解。一云。人耶杭耶为疑智。轨师等说也。二云。缘三世境疑彼物(ナリヤ)不(ヤヲ)名疑智。今疏主说也。缘现在境。或乱见杭为人等名或乱智。西域共呼阳炎为鹿爱等者。以鹿热渴。谓之为水而生爱。故名鹿爱。皆以随先所受(ノ)阳炎等(ノ)实境。别起分别。谓为水等。故皆非真。但是似现摄。
  文。故彼复言至分别转故者。理门论文。是假非真下。疏主文也。如是一切世俗有中者。如是前说。忆念比度等五种法门。理尽即是一切也。世间愚俗。有分别言。皆假非实。故名世俗有也。世俗。众多(ナレトモ)且约数胜。一论名世俗有中也。瓶等者。是释胜论实句义及数论五唯也。于实句中总有九法。谓五大(ト)及(ビ)时(ト)方(ト)我(ト)意(トナリ)也。今言瓶者。意说。四大常散极微。两两合故。生子孙等。成器世间及世间中一切瓶等。等取盆瓮及衣等所受用物。眼现量得(ナリ)。自余(ノ)时方我意等非眼现量。且阙不论也。问。准天亲佛性论中。破数胜瓶是现量。皆据四大四尘八物破之。今此何故。但论四大以成瓶也。答。四大是实。四尘是德。由常微生子孙等粗相。已去方有瓶相。瓶相之上。方有色香味触四尘以为德相。今据本实且说四大。若兼德相亦即八物。故此彼论不相违也。又复应知。瓶是极微生粗相时以之为体。体上复有同异句义。与瓶作性。如第五句。应当知之。若约通论。实德两句。八物成瓶。佛性论中。天亲菩萨破彼意云。瓶有八物。云何眼见色物之时得余七物。此是外道。愚痴邪义。故不可救也。次数等者。德句义中二十四德。谓数(ト)量(ト)一(ト)异(ト)合(ト)离(ト)等(ノ)故。举数言等取余者。即第二德句义也。如有一瓶。眼见是一。若有二瓶。眼见是二。故云现量也。次举等者。第三业句之中(ノ)举(ナリ)。下(ノ)屈申行等五业(ナリ)。有人举手眼见其举。故亦现量也。次有性者。第四大有句。与前实德业等作总有性。此性在瓶。眼见是有。故亦现量。若依声中即耳识现量。故大有句是一切眼所取也。轨师疏云。问。大有句义。亦为耳闻。何故不名声性。答。声之同异。唯与声为性不通余法。故是声性有通一切。不名声性也。今此意同。大有句义。虽耳所闻而通体故不名声性。次瓶性者。第五同异句义。与前实句四大极微。并德句中所有四尘成瓶之上。作差别性。瓶与(トハ)瓶同(ニシテ)异于盆等。次云等者。自有两释。一者举其瓶性。等取盆等故。前实句亦云瓶等。即但五句。是现量境。其和合句。且如四人和合成僧。僧身之中有和合性。虽即实有而离四人。不得别见。由此故非现量所得。四树成林等其义亦然。故除和合句也。第二释云。等取第六和合句义。现量见四人共聚之时。与不聚时其相不同。林等亦尔。故亦现量。阵那总非云。如是六句。或说五句。执为现量者。皆似现量。陈那总非云如是六句或说五句执为现量者皆似现量。非真现量也。此等皆于五尘实境之中等者。理门论云。于实有中作余行相。假合余义。分别转故(ニト云ヘリ)。为止繁言交杂释之。今释文云。两种道理。破之即尽。一者于实有中作余行相。分别转故。二者于实有中假合余义。分别转故。且初义者。汝实句中。且如地实立地名者。良由汝等随先所受识其地名。今此所立。地名之时。作余先受行相之解。分别此彼两相转故。是取比量。仍非现量。现量必无此分别故。况汝所说。五句六句。何成现量。此即妄说比量为现量也。第二义者。汝立瓶实及瓶性者。本是四大实有之事。安布成瓶。先代共传如此之名。以瓶义理。应离于四大之外无别瓶义。犹如五指本别。是揽之成拳。亦是先代共得此名。似有拳义。离五指外无别拳义。拳义假合余五指义。有名无体。分别安布。有此拳解。及拳名生。由习先代随先所受故。云分别转。故汝立瓶名。假合自余四大极微实句之义。有名无体。分别安布。有此瓶解及瓶名生。亦由习先随先所受而分别转。此乃非量中妄说以为现量也。
  文。问此缘瓶至故是非量者。应知非量不要执心等者。有执心(ハ)必是非量。设是非量非必执心。问。此因明旨。所量唯二。谓自共相。境唯二故。能量亦二。若似现比。入非量摄。非量心境岂在此论。若言有者。唯有二相。除此以外以何为境。答。依疏主意。似现似比。总入非量。虽缘共相。非比量摄。故前第一云。有比非量非真现量。即证共相皆量智。及诸非量。此依见分。若依心体。见分通比非。自证必现故。既云证共相比量智及诸非量。明知。非量心。共相为境。轨法师云。以现似比。但得共相。问。若尔即应比量所收。何故复名似现似比。答。由缘共相不异。但是比量所收。由约所似有殊。别分似现似比。若准轨意。缘瓶等心比量所收非是非量。
  文。问既有瓶至故名分别者。问既有瓶衣缘彼智起等者。此问意云。胜论等云。如有一瓶。眼见是一。若有二瓶。眼见是二。故云现量。若无瓶衣。岂缘彼智起。既缘彼智起。应是称知。何名分别。此即问起下论文也。由彼诸智于四尘境不以自相为所观境等者。此一段意云。瓶衣等是假。四尘合成。非眼所见。而谓眼见瓶衣等者。名分别智。由分别智不以自相四尘为境。于其共相瓶衣假上而作人想谓见瓶衣。且胜论云。瓶衣等物。是实句中。地大所摄。为眼所见及身所触。是现量得。然佛法宗。此瓶衣等。揽四尘成。无别瓶体。如眼见瓶时。但见瓶之一分。咽细腹粗之色。后分别意识。谓其眼见之自相。理实眼根。不见瓶体。但是意识。假施设有非现量境。以瓶衣等体即四尘等者。四大四尘。八物成瓶故。天亲佛性论中破胜论等云。瓶有八物。云何眼见色物之时得余七物。云何今云体即四尘。且约显相而说四尘。理有四大以成瓶体。问。法有众多。何故诸教多取瓶等以为譬喻。答。百论疏云。四方外道。顶(ニ)有周罗。(此云小髻也。)执三奇丈修于净法。多提瓶行。故举瓶兴论。
  文。论名似现至前解局故者。此文之中。即有二解。一云。意识分别作瓶衣解。谓自眼见。约实言之。眼但见色。不见瓶衣。此解但约意识而说。一云。论且随显取似眼现。名似现量。理实缘境。但生分别。谓见色等。亦名似现。现量证时。无此行故。此解稍宽。前解局故。
  文。论若似因至如次配释者。初标所因等者。即论文云。若似因智。为先所起者。初标所因也。诸似义智者。次标似体。名似比量者。后标似名也。以之为三句亦为三文也。前似现中亦有此三。前论文云。有分别智。于义异转。名似现量(ト)言有分别智者。初标似体也。于义异转者。次标似因也。名似现量者。后标似名也。文句虽三。与似比文前后别也。似因智者。似因(ト)及缘似因之智(トナリ)。为先等者。论文云。若似因智者。消(シテ)文(ヲ)可云似因与智。言似因者所缘之境(ナリ)。即所知因(ナリ)。非真正故名为似因。言智者能缘之智(ナリ)。即缘似因之智(ナリ)。此境与智为先。生后了似宗智。名似比量。此义意云。不具三相名为似因。能了彼智名似因智。因智因智为先。而观似义。所生宗智名似义智。问何故似现先标似体等者。此问意云。似现文云。有分别智。于义异转。名似现量。有分别智者。先标似体。于义异转者。后标似因。似比文云。若似因智。为先所起者。先标所因也。诸似义者。后标似体也。何故似现似比。标因与果。前后别耶。此答意云。彼之似现。由(ニワカニ)率过于瓶衣等境。即取妄解。谓为实有。非后畴度。故先标果。畴直流反。类也。政也。等也。此似比量。要所知因在先。以现烟故。必定有火。如是推度。邪智后起。故先举因。此为一解。或复影显等者。第二解也。似现之中。先标似体。后标似因。以之影显似比亦尔。似比之中。先因后果。以之影显似现亦尔。故云或复影显。三句三文者。似现似比。各有三句。似现三句者。论云。有分别智。于义异转。名似现量。是为三句。句即文故。云三句三文也。似比三句者。论云。若似因智。为先所起。是为一句文。句虽二义势是一。故为一句。诸似义智。是为一句。名似比量。即为一句。今问各初二句前后。不问后句。无前后故。若尔可言三句二文。如次配释。何须言三。语势故三。故无妨也。
  文。论似因多至亦略不说者。如先所说宗之九过等者。若似因体。唯约因过。名为似因。约兼生智。取宗喻过并名似因轨意亦尔。故彼疏云。即前所明。不成不定相违。为似因也。即并摄似宗似喻。用彼知似因智为因。于似因所比宗义之中有果智生。解不正故名似比量(已上)今释亦有所知之因等者。十四过因为所知因。智所知故。所知能知。皆不正故。俱名似因。即举因显用彼因智以为先因者。论云用彼为因。是名举因。用彼因智者。用彼所知因。及能知智。以为先因。准理标中(ニモ)亦合云若似(ノ)因(ト)智(ト)及邪(ニ)忆(スル)彼(ノ)所立(ノ)宗(ト)因(ト)不(ト)相离(レ)念(ヲハ)为(スト)先(ト)。文略故尔。释(スルニ)随标(ヲ)略(スルガ)故(ニ)不说耳。
  文。论于似所至名似比量者。于似所比者。犹豫邪因。名似所比。如于雾等妄谓为烟。名为邪因。由此邪因。邪证有火。知似宗智。即于中起。故云有智生。由彼邪因。起妄知似宗之邪智。不能正解彼火有无等宗。是真之流而非真故。名似比量。应法师云。以因多种者。谓前所说。不成不定。及与相违。名为似因。用彼为因者。谓即用彼似因之智。为比度因。于此所比似宗之义。生似宗智。此似宗智。不能正解。名似比量。如声论师对佛弟子。立声为常。所闻性故。即于常宗。生决定解。似宗之智名似比量。自问答云。问。三支有过。皆似比收。何故但云似因为先。所生宗智。名似比量。答。理应具显三分过失。然因有过。过失重故。且举似因。余略不说。
  文。论复次若至其失者何者。初总标能破等者。真能破中作三科段。第一作三段科。第二作四段科。第三作二段科。第一三段科中。初总标能破。即复次至说名能破是也。次辨能破境。即谓初至及喻过性是也。后兼显悟他结能破名。即显示至故名能破是也。第二四段科中。初二如前。第三出能破体者。即显示此言开晓问者是也。第四结能破名者。即故名能破是也。第三二段科中。标中三者。如文可知。后释中。先境者。即谓初至喻过性是也。次体者。即显示至问者是也。后名者。即故名能破是也。
  文。论谓初能至并如前辨者。或总无言等者。阙有二种。一无体阙。二有体阙。无体阙者。谓不陈言。但在三支。非在三相。因一喻二。是为三支。若陈因言。必有体阙。三相既义。故非无体。有体阙者有二。一者。以因三相而为能立。虽说因三相。少相名阙。二者。因一喻二三为能立。虽陈其体。义少名阙。今云或总无言者。无体阙也。或言无义者。有体阙也。或总无言者。虽有申宗。不申因喻。如数论者立我是思。不申因喻。岂非过也。此约因一喻二之三支也。或言无义者。又虽有言。而相并阙。如声论师对佛法者。立声为常。德所依故。犹如择灭。诸非常者皆非德依。如四大种。此德依因。虽有所说三相并阙。何得非似古师约宗因喻。或七六句者前上卷云。世亲菩萨宗因喻中。阙一有三。乃至阙三有一。世亲已后。皆除第七。以前准后。应言世亲已后陈那已前。皆除第七。古师宗中有二说故。故云或七或六。陈那菩萨。因一喻二。说有六过是也。无阙三者。贤爱论师亦除第七。唯有六过。自余诸师不肯除之。亦有第七。故有七过。故云亦六七。古师六句者。谓或无宗有因喻二。或无其因有宗喻二。或无其喻有宗因二。或无宗因唯有一喻。或无因喻唯有一宗。或无喻宗唯有其因。此即阙一成三。阙二成三。合有六句。应法师云。古师阙过。非约三支。古师能立。既有五支。如何但说宗因喻阙。是故应以宗等五支说其阙过。若依陈那。即有两解。一云。除所立宗。因一喻二。更互相望。准前作法。亦成六句。不说宗者。是所立故。今说能立缺减过故。问。若尔且如清辨菩萨立色等空。此无异喻。以真谛中一切空故。此说能立唯有二种。阙过何得成六句耶。解云。陈那说有六句别者。依有异品。而不成立异喻者说。若无异品。不立异喻。以非过故。即无六句。清辨所立。既无异品。不作异喻。非能立阙。二云。陈那宗等。三分(ニ于)互(ニ)除(テ)作法。如前说六。若无其宗。因喻二无所立故。又宗过中。随有所犯。即名似宗。敌者显示。尚能破收。岂全无宗。但说因喻。非缺减耶。由此道理。后解为胜。若尔何故论文但说能立缺减(ト)。故今解云。唯说能立缺减过者。意不乖古。古师以宗为能立故。故论虽说能立缺减。亦摄宗也。是故下文。别显过中。初即说云立宗过性。又今更于喻中开二。二喻别故。即有四分。依此四分。辨缺减者。或无初分唯有后三。无第二分有初后二。无第三分有后初二。无第四分唯有前三。或无初二。唯有后二。无后二有初二。无第一第三有第二第四。无第二第四有第一第三。无第一第四有第二第三。无第二第三有第一第四。或无初三唯有后一。无后三分唯有初一。无一三四有第二分。无一二四有第三分。此即阙一成四。阙二有六。阙三有四。总十四句。名缺减过.
  文。或且约陈至三相俱阙者.阙一有三中。瓶色等为同品者。以瓶上色为其同品。此但阙初而有后二。是为一句。声论对萨婆多立声为常。宗所闻性故。同喻如虚空异喻如瓶等。所闻性因。声上有故。即有初相。空上无故有第三相。瓶上无故阙第二相。是为一句。又声论对有部立声为常。宗所量性故。同如虚空。异如瓶等。所量性因遍声上故。不阙初相。瓶上有故有第二相。空上有故阙第三相。是为一句。余文准此。其义可解。问。如理门说二喻随一。或二俱无。亦成能立。何名缺减。故彼论云。若有于此一分已成。随说一分亦成能立。若如其声。两义同许。俱不须说。或由义准。一能显(スト)二。解云。彼约敌论先已解了一分二分。或义准知。故成能立。今依敌者先未曾解。故随所阙。名为似立。
  文。立宗过性至作如是说者。故理门云此中能破阙减等言者谓前所说等者。彼论颂云。能破阙等言。似破谓诸类。今言此中者。此颂中也。能破阙等言者。牒颂文也。谓前所说者。谓上文说似能立中。宗有九过。所别不成。能别不成。及俱不成。即阙宗支。世间相违等。即似宗支。四不成中三不成者。即阙因支。所依不成。宗因互阙。六不定中。不共不定。即阙喻支。法自相相违。即阙同喻。同喻中无俱不成。亦是其义。俱不遣者。即阙异喻。自余随似。或随一阙。随其所应。前似立中并是所说。今能破中结入颂文。以明阙过等取似过。而能破者弹彼诸过。所有言词。即是出彼诸分过失。分者支也。即当此入理论。云谓初能立。缺减过性。(阙支)立宗过性。不成因性。不定因性。相违因性。及喻因性。(意取似支过也)彼一一言皆名能破者。释义也。或于所破等者。或于等八字。疏主文非论文也。理门又云云何同法相似能破等者。此问意云。同法之义。即是喻中所立之义(ナリ)。何得同法说为相似能破也。于所作中等者。答也。此答意云。此文中意。约所为声以明义也。于所作中说能作故者。谓彼同法。本由无碍。以为能立。能立即是能作之义。由能立力立空同法。同法是常。即是所作也。所作常义。能作破他真立之事。故堕似中。是故文云于所作中。说能作故。又云传生起故无碍之因。以为能作。传生空常。以为所作。常空所作。复为能作。传生真立。以为所作。真立所作。是伪难家之所破也。即是展转。传生言词。以为起说。故云传生起故。作如是说者。谓无碍因。是其能为(ナリ)。常空所立。是其所为(ナリ)。即此所为复是能为(ナリ)。将彼真立以为所为。所为谓所破也。即是于所立中说能破言。故作如是能破说也。
  文。问云何能至何须后说者。答中此于能破说所破名等者。能立缺减。是所破名也。或于所作说能作名等者。能立缺减。是能作也。为因能起能破言故。起者作也。亦如于果立彼因号者。能破之言。以之为果。能立缺减。即是因也。或可此唯约境等者。前文云谓前所说阙减言词。阙减即境(ナリ)。非是言词。若前是言。何须后说。后文云显示此言等故。
  文。论显示此至非正能破者。开晓问者者。敌为所问。立(ト)证(トハ)能问(ナリ)。轨师云。立敌证者。更相问故。俱名问者。若皆问者。谁为所问。故依疏主取决可也。一段大意。谓立论者所立量中。宗等三分。随有所阙。或于宗等。违现量等。不成等中犯随一等。敌者显示。令彼识知所立非真。即此言词是名能破。理门亦云。谓前所说。阙等言辞。诸分过失。彼一一言。皆名能破。由彼一一。能显前宗非善说故。
  文。论若不实至思之可悉者。若不实显等者。敌者(イヽ)量圆(ナルニ于)。妄生弹诘。故言若不实显。能立过言。名似能破。敌者量圆妄言有阙等者。敌者量圆自有二义。一圆具。谓三支满。宗依须圆因喻必具。故言谓于圆满能立显示缺减性言。二者须正。谓三支中各不犯过。宗无九过。因非不成不定相违无喻过。破者妄言。故言于无过宗至有过喻言。
  文。论如是言至举真能立者。如是者指前之词。牒其妄出所有过言。其言何也。即圆满(ナル)能立(ニ于)缺减性言等(ノ)诘破非真。名似能破。以不能显他宗过故。彼无过故者。敌者量圆。名彼无过故。妄生弹诘。名以不能显他宗过失。谓过破者。于敌能立无过量中不能缄口。或乱立人证者听众。欲显己胜妄施此难。故是似破(ナリ)。问。亦有于他(ノ)过(アル)量(ノ)之中。不知其过妄出余愆。是似破不。一设尔何失。二俱有过。若是似破。何故论云彼无过故。若非似破。何故论云以不能显他宗过失。应说是似破。然出他愆。不当真过。亦名以不实显他宗过失彼无过故。此论亦可举多分说。亦不相违。又解他量宗中有失。因喻无非。敌者(イヽ)说彼因喻有过。如是乃至喻中有过。宗因无过。敌者乃说宗因有过。又宗过中唯违现量。敌者乃显违比量等。如是乃至异喻过中。唯有最初(ノ)所立不遣(ノミ)。敌者乃云犯不离等。此亦不能显他过失。皆名似破。所以尔者。由不善知他过失故。若尔何故论释成云彼无过故。理门亦言若于非理。立比量中。如是施设。不名过类。答。且此论言彼无过故者。彼立者量。唯宗有过。敌者乃显彼因喻过。宗九过中。唯违现量。敌者乃显违比量等。论即于彼敌论之人显过处说。是故释言彼无过故。又他过量不如实知等者。此说意云。不能显他宗因喻过。名似能破。然论文云若不实显。能立过言。名似能破者。且据决定举真能立(ノミヲ)。
  此论余义。并皆具足。唯似破文中总略。若依余论。更有十四过类等义。释其似破。此论既无。亦须略分别之。其过类者。依正理门论。陈那菩萨。多分依彼大梵天王化身。足目仙人之所说也。此即是释似能破义。论其过类乃有无量。撮其纲例不过十四。何故说此名似能破。理门论云。由彼多分。于善比量。为迷惑他而施设故。言善比量者。略举二条。约此二量作法而已。言二量者。且如内道对声生论立宗义云。声是无常。所作性故。因(ナリ)。诸所作者皆是无常(トミヨ)。譬如瓶等。同喻(ナリ)。若是其常必非(トミヨ)所作。如虚空等异喻(ナリ)。又佛弟子对声显论。立宗义云。内声无常宗(ナリ)。勤勇无间发性故因(ナリ)。诸勤发者皆是无常(トミヨ)。譬如瓶等同喻(ナリ)。若是其常必非(トミヨ)勤发。譬如空等异喻(ナリ)。由此二量。宗因喻等。皆无缺减。又宗无九过。因无十四过。喻无十过。既无过失。名善能立耶。敌论者离三十三过失之外。妄作相似过类诽毁正义。故名似破。此诸过类。若委细释。其言繁广。故括宏纲录其大意。且于一一过中。先标过之名。次举相似之难。后述正解。显难非真。言十四者。集施颂曰。同(ト)异(ト)分(ト)无异(ト)。可得(ト)犹(ト)义(ト)至(ト)。无说(ト)生(ト)无因(ト)。所作(ト)生(ト)常住(トナリ)
  释曰。一同法相似过类。瓶有所作故无常。犹声所作亦无常。亦可空有无碍故是常。显声无碍亦是常。正解云。我以所作证无常。无有所作非无常。汝以无碍证声常。乐等无碍应是常。
  二异法相似过类。虚空是常无所作。声有所作是无常。亦可瓶是无常有质碍。声既无碍应是常。正解云。一切常法皆非作。可显所作证无常。无常不必皆质碍。不显无碍证声常。
  三分别相似过类。声若烧等同于瓶。可使无常亦同瓶。瓶之烧等不同声。云何无常以例声。正解云。声瓶烧等异(ナルテ以)。不许齐无常。亦可声性(ト)与声殊(ナリ)不许齐常住。
  四无异相似过类(于中有三。初是古师。次是陈那。后是古师)初云。声瓶齐所作。无常亦例同。亦可所作贯声瓶。烧等应无异(从初过类。至此过类。皆是似共不定。及似相违决定过)二云。所作与无常一种。非毕竟两法。齐生灭宗因应不殊(此似不成过也)三云。瓶上无常顺所立即以所作证无常。亦可瓶之烧见违所成。所作令声有烧见(此似相违过也)正解初难云。所作无常为喻体。法喻两处必齐同。不以瓶等为同喻。云何烧等全无异。
  解第二难云。两法杂取成宗因。可言二立无差异。宗灭因生成二立。何得说言全不殊。
  解第三难云。成立无常具三相。所作可得显无常。成立烧见不决定。所作何能证烧见。
  五可得相似过类(于中有二)。
  初云。电等非勤发。余因可得证其灭。声虽是勤发。何得用此显无常(此似不定过也)二云。一切无常皆所作。遍所立故成能立。电等无常非勤发。不遍所立不成因(此似不成因过也)正解初难云。本以勤发证无常。不得勤发非无常。不言无常必勤发。何妨电灭有余因。
  解后难云。若立一切灭坏义。不遍所立不成因。唯立声上有无常。何妨电等非勤发。
  六犹豫相似过类(于中有二)。
  初云。无常含生显。或显或是生。宗法既不定。勤发成何义(此似不定过也)二云。勤发含生显。或显或是生。其因既犹豫。何能证宗义(此似不成过也)。
  正解前难云。勤发若于常亦有。可使说此是疑因。生显既许齐无常。如何此因成不定。
  解后难云。生显不俱成灭坏。可使二种是疑因。两法皆得显无常。如何说此成犹豫。
  七义准相似过类
  声是勤勇发。声即是无常。电既非勤发。应当体是常。非勤翻于勤。非勤不定常。勤既变非勤。云何定无常(此似颠倒不定过也)正解云。非勤通常无常品。可许非勤不定常。勤发不通常处转。云何不许定无常。
  八至不至相似过类。
  能立之因。(モシハ)为至所立名能立。(モシハ)为不至耶。若尔何失。二俱有过。若至所立名能立者。应无能立者。难云。如池至于海名海不名池。因既至所成。不得名能立。又难云。所立若极成。何用因相至。所立不极成。因应无所至。若不至名能立者。难云。因若至所成。可使名能立。既不至所成。应非是能立(此于言惠因。是似因阙。望于义因。是似不成)。
  正解云。解至难。如灯光至所照。能照所照殊。因虽至所立。何妨能立所立异。解不至难。如磁石不至铁。而能吸于铁。何妨因不至所立。而能立所立。又返难云。此因至不至。即说名因阙。余因至不至。应此不成因。当知。即是谤一切因何名能破。又汝所言应成自害。应反问言。汝破我义(モシハ)为至(ルヲ)我义(ニ)名(テ)为(ンヤ)能破(ト)。(モシハ)为不至耶。若至我义名能破者。难云。如池至于海。不得名为池。既至所破义。不得名能破。又难。汝许我义立。何须更相破。汝既不许我义成。汝破应当无所至。若不至我义名能破者。难云。若至我义破我义可使名能破。本来不至于我义。应不名能破。故汝所言有自害过。九无因相似过类。
  能立之因(モシハ)为在无常前名(テ)(スルヤ)为因(ト)。(モシハ)为在无常后名(テ)(スルヤ)为因(ト)(モシハ)为与无常俱。名之为(ルヤ)因(ト)。若在无常前名为因者。难云。若有无常义。对果可成因。无常义既无。其因应不立。若在无常后名为因者。难云。常义不立。可须能立因。宗义既先成。其因复有何用。若与无常同时名为因者。难云。如牛两角同时有。不得名果名有果。能立无常时不别。何得名因名有因(此于言惠。是似因阙。望于义因。是似不成也)正解宗俱无因难。过现若无现在果。可使宗前宗俱不成因。过现许有现在果。何废宗前宗俱复有因。解宗后难无因难。唯据相生说名因。后法不得生前果。亦随相显以明证。何妨后得有因。又返难云。所作之因有三难。即说是无因。一切余因有三难。应皆不成证。当知即是谤一切因。何名能破。又汝所言。有自害过。应返问言。汝破我义。为在我义前。名为能破。为当在后。为俱时耶。若在我义前名能破者。难云。若有所破义。对彼所破名能破未有所破义。对何辨能破。若在我义后者。难云。我义不立。汝破名能破。我义既已成。汝破非能破。若与我义同时者。难云。如牛两角同时有。不名能破及所破。我立汝破既同时。不名能破及所破。故汝所言有自害过。
  十无说相似过类。
  立因言所作。声即是无常。立宗未说因。声应是常住(此似不成。或似因阙也)正解云。唯立(テヽ)言因(ヲ)名(ケバ)所作(ト)未(ルトキハ)说所作(ト)可无因。立宗之时有义因。何得言声是常住。
  十一无生相似过类。
  已生之声有勤发。可使是无常。未生之声非勤发。应当是常住(此似不成过。亦似不定。义准分故)正解云不成难。若于已生未生立宗义。不遍未生不成因。唯约已生立无常。何得言因不成就。
  解不定难。
  同品遍有是正因(ナラバ)。未生(ハ)无(ヲ以)因可常住。同品(ニ)不(ルモ)遍亦正因(ナルヲ以)。何妨未起是常住(ナルㄱヲ)。
  十二所作相似过类。
  瓶之所作异于声。瓶可是无常。声之所作不同瓶。何得是无常(此似瓶所作。于声上无。是似不成。声所作于瓶无。是似相违。若于常亦是无。似不共。若于喻上无。是似能立不成过也)正解云若以别义立比量。可使汝破成能破。但取总法成立义。当知汝难即非真。又返难云。分别此因有此过。不许此因证无常。分别余因有此难。不(ルヘシ)许余因显宗义。
  十三生过相似过类。
  声(ノ)上(ニ)有(ル)无常(ハ)得因方乃显。亦应瓶上(ニ)有(ル)灭坏(ハ)。无(キヲ以)因义不成(此似喻中所立不成过。)正解云。声上无常不共许。待因方极成。瓶上灭坏两俱成。何须籍因显。
  十四常住相似过类。
  生灭迁于声。即立声无常恒与无常合。应当是常(此似宗中自语相违过)正解云。据声起尽立无常。唯显其生灭。不说体恒生灭合。云何言常。良为此论无文。略辨粗相。其间委细。具在理门。此即略明似能破讫。
  上来总是依标。正解释颂文中八门义已讫文。论且止斯至且止斯事者略辨为入广之由等者。其略辨者。为入广文之所由也。若具显者。恐无进入广文之渐端也。渐似敛反。何休曰。渐者物事之端。先见之辞也。轨师云。上明八门之别。流两悟之总趣。已分邪正颇隔云泥。然天主造论之怀。存乎简省广文。既属他部。略论聊不烦词。故云且止斯事。
  文。论已宣少至具广妙辨者。显略指广等者。一部之中大文有二。初颂及长行。标宗随释分。末后一颂显略指广分。今此一颂。即第二分。已宣少句义等者。句少而义丰。言约而理宣也。为始立方隅者。为始入道者。假立一方。为始趣学者。略举一隅。唯其乐指繁过者。减一方而荡方外。贪益茂才者。增一隅以通三隅也。如经说言。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至于无为而无不为。其斯之谓欤。上来已略宣说因明教义。但因明之旨。理幽文广。始学之徒难知涯际。故我天主。于诸因明等论。捃其宏纲纂枢要。文约而义弘。言易而理显。示始学之迷徒。令识方隅之范也。其间理非理妙辨于余处者。理者。谓能立能破。现量比量。非理者。谓似能立似能破。似现量似比量。又解。若真若似。说真如真。说似如似。名之为理。说真不如真。说似不如似。名为非理。前解为胜。下言妙辨于余处故。不应天主指理门等。说真不如其真。说似不如其似故也。妙辨于余处者。妙之言细也。谓因明正理。所有旨趣。我于此中。粗括大纲。道理虽具。然子细穷研。尽其微妙。如彼理门。因门集量等诸论。详之备矣。故言妙辨于余处也。言因明者。沼略纂云。陈那菩萨。敬受诣诲。奉以周旋。于是潭思研精。广因明论。恐学者惧其文约。及举其大义。综其微言。作因明论。似因明论。因明正理门论等。今指彼论。故言因门论。
  文。沼虽厕法至幸为详定者。此沼法师自述怀也。沼者正等寺沙门惠沼。即续主名也。厕测冀反。杂也。去声。朽情难饰者。论语曰。宰予昼寝。注云。宰予弟子宰我。子曰。朽木不可雕也。注云。朽腐也。雕雕琢。剥书也。滥因承乏无以缄言者。承乏者。潘安仁(ガ)秋兴赋序曰摄官承乏。公孙罗曰。乏无也。言承此无人之时。缄居俺反。绛紩也。说文曰。束箧也。孙卿子曰。周庙金人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诫言人也。于师曾获半珠阙未蒙全宝者。有唐本疏。能立不成终注云。后阙未得。且获半珠(已上)重修序云。既逼半珠之情。遂有获麟之望。今意如彼。言缘阙者。为师资乎。未详何也。刍重者。盖谓刍牧童子乎。曦日光也。珠殖宿缘。幸预缁侣。少厕学众。心寻文义之筌。长强讲肆。志玩传灯之术。虽有兹业。虚费信施。迄过半百无利他德。蒙笃信请不得辞退。天应之年。敬披天主之洪论。春花之时。叨滥法花之高座。欲吹法蠡。八义交音。拟陈立破。一乘启妙。忽逢斯务。随迹抄录。寻阅旧见功。有太半之益。探采新意。实为造次之要。自浴牛迹之污。岂若淤于溟海。所以浮记虽繁多。大疏为抄本。弊布裹金玉。锦粪所不及。勒为六卷。藏之秘府。庶萤光助曦。临讲者无智退之忧。草露添海。披疏者绝难知之惧。其间是非。后哲为镜耳。
  因明道理深难思。非一切智谁能解。
  故蒙笃请采百家。为始学徒授近慧。
  述而不作为抄意。披览后生勿疑滞。
  今依先迹举一隅。愿通佛道流三世。
  因明论疏明灯抄卷第六(末)

  (奥曰)
  宽元二年(厂辰)三月三日于东园院写了。
  执笔兴舜